关于对岚皋县劳务输出经济的调查与思考

2024-10-20

关于对岚皋县劳务输出经济的调查与思考(共10篇)(共10篇)

1.关于对岚皋县劳务输出经济的调查与思考 篇一

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和经济发展的“推力器”—对我县劳务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我县是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农村人口比重大,农村劳动力资源相当丰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许多农村劳动力纷纷跳出农业粗放经营的圈子,加入转移的行列,极大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为了全面掌握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情况,探求新形势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制约因素与对策,促进劳务经济发展,县委政研室、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县农调队组成联合调查组对此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特点据抽样调查推算,我县2004年农村劳动力达42万人,转移28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66.7%,其中县内转移15万人,占转移劳动力的53.6%,县外转移13万人,占转移劳动力的46.4%,二者分别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35.7%和31.0%。进行转移的劳动力从性别上看,男劳动力比例高于女劳动力,占总量比分别为57%、43%;从各年龄组构成来看,以青壮年为主体,90%以上的劳动力在16-48岁之间,其中30-39岁的比重最高,占39.4%,其次是20-29岁的占28%,40-49岁的占21.3%,19岁以下及50岁以上的占11.3%。县内转移以自发转移为主要方式,主要转向我县的建材、竹木加工、建筑等第二产业和进城镇从事商贸、餐饮等服务业。县外转移的形式主要有四种:

1、由劳动等有关部门和机构直接组织输出;

2、通过劳务市场获取信息外出;

3、依靠乡友和亲属联系外出;

4、纯粹的自发转移。具体有以下特点:

(一)转移的流向以省外为重点。多年来,我县农村劳动力向省外转移高于省内转移,省内转移只占县外转移总量的8.7%。省外以广州、深圳、珠海、浙江等沿海地区及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为劳动力转移的热点,转向东部沿海地区及大中城市的劳动力占87%,转向西部地区的只占4.3%。如泗里河乡在东莞市厚街镇务工的劳动力就达4000余人。

(二)转移的行业以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为主体。具体分5个层次:一是集中在广东地区的工业普工,主要从事于工业企业的生产;二是广州、深圳、珠海、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的三星级以上宾馆、导游等服务业;三是河南、安徽一带的饼干、制糖等熟食加工业;四是广东、北京等地的建筑业,主要在一些国家重点工程如人民大会堂防漏工程、奥运场馆建设等工地从事泥木工;五是在广州、北京等地开办招待所。

(三)转移的组织化程度较低。自发性转移是我县农村劳动力跨县转移的主要方式,大部分是依靠“血缘、人缘、地缘”关系,通过亲属带领、亲友介绍、本地外出人员带动、自行外出闯荡等方式进行转移。据对8个劳务输出重点乡镇的调查,通过劳动等部门或机构有组织进行转移的平均值仅为5%。组织者主要以劳动部门和职业培训机构为主,每年组织向县外输出劳动力在2000人左右。2004年我县组织劳动力输出情况单 位 输出人数 输 出 地 域县劳动局跨省就业办、劳动技工学校 142 沿海地区县劳动局就业服务中心 113 沿海地区县职业中专 195 北京、深圳、广州、上海等大中城市通达电脑学校 350 深圳、广州等沿海地区各乡镇劳动管理站 877 沿海地区及北京

(四)转移的兼业性不太明显。尽管转移的劳动力保留着对土地的承包经营权,但农业粗放经营的效益低下,加上来回往返费用高,所以即使在农忙季节,外出劳动力也一般很少回乡投入第一产业的生产,转移的兼业性不太明显。劳动力一旦外出,在外务工的时间就较长,据抽样调查推算,外出劳动力的年均务工时间为8.6个月。

(五)参与转移的劳动力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总体来看,我县北部地区转移劳动力比南部地区多。其中马迹塘、泗里河、武潭、大栗港、乌旗山等乡镇是劳务输出的重点地区,泗里河乡外出劳动力占该乡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武潭、马迹塘、乌旗山等乡镇外出务工者均达到各乡镇农村劳动力总量的18%;灰山港、河溪水、石牛江等乡镇的一些偏僻村也有部分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而县城周边乡镇出县务工者相对较少。

(六)转移的劳动力文化素质以初中及相当初中文化程度为主。我县外出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整体较高,大部分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其中, 有初中文化的占59.2%,高中文化的占18.4%,大中专或中等职业技术以上文化的占7.1%,小学文化的占15.3%。我县劳动力转移情况(据县农调队对100户农户抽样调查推算)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促进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农村剩余劳动力实行转移,是“不冒烟的工厂”,投资少,见效快,是一种隐形经济。农民外出劳务不仅给自身带来了可观的收入,而且对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促进我县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一)增加了农民收入。在各产业中,农业的比较效益低下,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产业所获得的实际报酬往往要大于农业,产业之间的这种收入差异,成为劳动力转移的直接动力。近年来,我县一产业收入在占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1995年为52.7%,1998年下降到39.1%,2004年降至28.4%,而农民人均纯收入2002年增加88元,达到2349元,其中外出

务工收入857元,占36.5%,在增加额中劳务输出的工资性收入就占75%;农民外出务工收入远高于从农业获取的收入,如2004年在家从事一产业的劳平纯收入仅1827元,而转向省外劳动力的劳平收入达到4736元,二者相差1909元。因此,我县农民收入在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农业收入减少的情况下仍有所增加,主要是劳务收入的增长。据推算,我县仅转移到县外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收入每年在6-8亿元之间,剔除在外消费,每年回流县内的资金在5亿元左右。武潭镇劳管站与北京中国建筑设计院中建总公司联系输出劳动力127人 , 每人月工资达1800-2500元 , 除留足务工人员基本生活费外,该公司2002年直接汇入武潭镇劳管站的劳动力工资共达128万元(由镇劳管站再分发给劳动力家属)。

(二)加速了经济结构调整。劳务经济来源于二、三产业,劳动力转移的程度越高,对二、三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就越大,对经济结构调整的拉动效应就越明显。从县内转移看,劳动力从比较效益低的第一产业转移到比较效益高的二、三产业,促进了二、三产业的发展;从县外转移来看,转移的劳动力在完成资本积累后,纷纷返乡创业,投身二、三产业,扩大了产业规模。同时,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一方面转移劳动力带回的资金为加大农业投入提供了保障,提高了种子、种苗、化肥、农药、农机具等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力,从而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扩大再生产能力。另一方面,大批的农民外出劳务,可提供大量的耕地转包给种养能手和大户,为加速土地的流转、促进农业的规模经营、增加农业竞争力创造了条件。

(三)促进了民营经济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促进了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在外出务工者中,一部分人员完成了资金的原始积累,同时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带回了先进的管理理念、技术及市场信息,为返乡创业发展“回流型”经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近几年来,我县相继涌现了一批回乡创业发展民营企业的农民老板,如武潭镇农民蒋国文在东莞打工几年赚回80多万元,先在深圳办起了电子厂,后回乡投资100万元开办了桃花江纯净水有限公司,成为当地民营企业的典型。大栗港镇何介中打工完成资金积累后,建起了湘中皮件厂,安置本地劳动力120多人。据县农调队调查统计,2004年我县农村固定资产投资达3.4亿元,其中用于发展企业的投资1.55亿元 , 占当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45.9%,其中有半成以上为转移劳动力返乡创业的投资。武潭镇2002年外出劳动力返乡创业投入资金550多万元,创办企业37个,安置劳动力1000多人。

(四)扩大了消费内需。劳务收入的增长,提高了农村购买力,激活了农村消费市场。2004年全县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22亿元,其中农村5.09亿元,占45.4%。农民开始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在居住、医疗卫生、文教娱乐等方面的消费明显加大,2004年人平生活消费支出2693元,其中居住消费增长13.5%、医疗消费增长86.8%、文教娱乐消费增长29.2%。

(五)缓解了就业压力。随着耕地面积的减少、农业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等,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规模不断扩大,就业压力增大,农村不稳定因素增多,而在县内消化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能力较弱的情况下,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能为缓解就业压力起到积极作用。2004年我县农村劳动力中从事第一产业的仅为33.2%,在县内转移到乡镇企业(包括民营企业)和进城镇从事商贸、餐饮等服务业的为35.7%,而出县劳务的达31.1%,相当于提供11.2万个就业岗位。随着我县国有及乡镇企业体制改革的深化,下岗职工增多,就业形势将更趋严峻,而有序组织劳动力转移可成为我县扩大就业的一条重要途径。

三、影响我县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我县劳务经济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在组织化程度、管理和服务水平、劳动力素质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制约因素。

(一)对劳动力转移的认识不高,重视不够。尤其是一些乡村基层组织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在认识上存在误区和偏差,认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农民自己的事,与政府无关。同时,未充分认识到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所潜在的巨大推动作用,没有把劳动力转移摆到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议事日程上来,没有把劳动力转移作为一项经济工作来抓。虽然我县24个乡镇都设立了“劳动服务管理站”,但大多数只挂了个牌,有其名、无其实,特别是在乡镇劳管站与企业办合并后,由于存在债务、编制、归口管理等问题,大多是分灶吃饭,导致体制不顺,经费短缺,工作难以落实。

(二)政策措施未配套,管理工作乏力。我县劳务输出虽然起步较早,但有关政策措施未配套,劳动力市场发育缓慢,机制和制度不健全,导致劳动力流动渠道不畅、有效组织化程度低,加上赢利性中介机构较多过滥,严重扰乱了劳动力市场秩序。一些所谓劳务输出的中介机构,根本不具备劳务输出条件,对劳动保障政策、法律法规等知之甚少,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往往只求把劳动力送出去,很少为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合法权益考虑,导致许多农民上当受骗。如去年一对夫妇到高桥、三堂街等乡镇发布假劳务信息,在骗取劳务介绍费后却不知去向。

(三)一些农民外出劳务被侵犯合法权益。目前农民仍是弱势群体,进城务工时工资被拖欠、无端遭搜身、殴打及由于工作环境恶劣所致工伤得不到赔偿等侵权行为时有发生,同时一些用工单位要求交纳保证金、签订不平等合同、克扣劳动者工资等现象较多,严重侵犯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四)一些农民外出劳务影响子女教育。由于农村外出打工的大多是青壮年农民夫妇,其子女正值上学求知的年龄,生活不能自理,只得寄放在年迈的父母或亲友身边,对子女学习和身心健康的培养不能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子女教育问题成为外出打工农民的一块心病。

(五)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我县转移的劳动力的文化、法律、道德、技能等各方面素质参差不齐,整体偏低,所以大部分外出劳动力主要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目前,劳动力市场正由单纯的体力型向专业型、技术技能型转变,这给

2.关于对岚皋县劳务输出经济的调查与思考 篇二

一.绥阳县劳务输出的基本情况和现实意义

近几年,在各级政府的积极引导下,截止2006年12月,全县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约10万人,劳务总收入约10.06亿元/年,全县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年均收入约10800元,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97倍,因此,劳务输出成为广大农民最直接的增收来源。

劳务输出缩小了城乡差距,推进了城乡“一体化”进程。一方面,农民长期在外务工,自觉和不自觉中增长了见识,一部分农民工还学到了一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在城乡之间的流动和转移中,他们将城市文明无形的带入农村,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在乡农民的思想观念、生产方式以及生活习惯,使得相对闭塞、落后的农村逐步融入时代主流;另一方面,随着外出务工人员收入的提高,他们回乡后,主动参与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不断改善住房条件,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努力改变农村人居环境和落后面貌。而且相当一部分外出务工人员在外挣钱后,纷纷进城购房置业定居,在城市实现了就业和由农村向城市的转移,直接推进了“农村人口城镇化”的进程,提高了城市化水平。

当前,绥阳县就业形势仍然比较严峻,农村每年新增劳动力6000余人,城镇登记失业率达4.5%,社会就业压力大。加之绥阳县是“农业大县、工业弱县、财政穷县,一方水土不能养一方人”,因此,消化和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镇下岗失业人员的能力较弱。在这种情况下,劳务输出在绥阳县的就业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成为缓解就业压力,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转移的一个重要途径。据统计,全县每年新增劳动力中有41%在外地实现了就业。

二.绥阳县劳务输出存在的问题

劳务输出对推动绥阳县的经济发展,促进城乡统筹的确发挥了很大作用,但同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仍属起步阶段且存在不少问题。

第一,外出务工人员素质不高。

首先,是学历偏低。据统计,全县所有外出打工人员中,初中以下学历占46.2%;高中或中专学历约占31.8%;大专以上学历不到12.8%,还有9.2%左右属于半文盲。其次,是技能低、适应力不强。大多数务工者既无压身之技,又无创业之能,只能依靠出卖体力获取微薄的收入,成为名副其实的“打工族”;还有一些则成为“带钱出门,借钱回家”的“旅游者”,而真正凭借一技之长,开创一番事业,且收入丰厚的却屈指可数。三是惰性大,安心工作的少。相当一部分外出务工人员,不安心工作,今天在这个单位,明天又到另外一个单位,出现“小钱看不起,大钱赚不到”的现象。

第二,管理服务相对滞后。

首先,教育培训力度不够。以往已开展的培训大多只停留在形式上,且实用性不强,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人而异进行针对性培训;其次,组织引导不够。据调查,目前绥阳县外出务工绝大多数都是通过“血缘、人缘、地缘”三缘关系自发输出,因此就出现了自发的“无组织”转移,而通过政府和中介机构按市场需求,有组织、有目的输出劳务则很少。三是跟踪服务不到位。大多数务工人员一出县境,便杳无音讯,政府职能部门很少也无法进行有效的跟踪管理和服务,导致打工者在外地权益受到侵犯不便管,创业需要支持不便帮,事业成功之后无人知等现象。

第三,品牌效应不明显。

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劳务经济也应树立品牌,抓出特色,而绥阳县在这方面却不具特色。究其原因,一是品牌意识不强。只知产品有名牌,不知产业也要有名牌;只知抓好有形品牌,不知创立无形的品牌;二是创立品牌措施乏力。对创立劳务经济品牌,既无专人管,也无专门机构去抓,不是科学系统地、有组织、有步骤地通过各种措施创立自己的劳务经济品牌,而是放任自流,随意发展。三是宣传力度不够。本已具备一定品牌基础的劳务输出,并没引起相关部门足够的重视,很好地宣传推介,使之做大做强,成为品牌。

三.强化绥阳县劳务输出的对策

第一,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务工人员的就业能力。

首先,应以职业技术教育为依托,扩大就业培训的覆盖面。应充分利用省、市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优势,扩大招生规模和培训范围,注重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其次,以提高就业竞争能力为目的,增强就业培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要求各教育培训机构努力适应经济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劳动力市场的新变化,及时科学调整专业设置,积极发展面向新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增强专业设置的适应性和广泛性。同时,要采取长中短训相结合,增强外出

第二,逐步完善管理服务。

首先,切实加强劳务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和完善县、乡、村三级劳务信息网,做好本地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加强与外地劳务信息网的衔接与沟通,及时准确了解和发布劳务需求信息,提高劳务输出的成功率;其次,要充分发挥劳务管理部门和中介机构信息灵通的优势,由政府出面与外地企业和用人单位签订劳务订单,成批量地组织劳务输出;三是各级政府要根据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大市场的需要,在完善现有劳务服务机构的基础上,大力支持涉农部门,各类经济组织和社区兴办劳务输出中介机构,以维护劳务人员的合法权益。

第三,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劳务输出的品牌。

首先,要以质量打造劳务品牌,最根本的就是要确保劳务输出人员具有很强的岗位适应能力和良好的思想品质;其次,要以特色打造品牌。在一些已经具备劳务品牌基础的特殊行业内,以行业协会为龙头,积极整合行业优势,放大行业亮点,形成行业特色;三是要以规模打造品牌。按照扶优扶强的指导思想,着重把一些在劳务市场反响好的特殊劳务行业做大做强,提高劳务输出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与此同时,扩大宣传推销劳务品牌的力度。

摘要:贵州省遵义市管辖范围的绥阳县是农业和劳动力大县, 近几年, 该县在劳务输出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 对促进城乡统筹发挥了很大作用, 但同经济发达地区相比, 仍属起步阶段而且存在不少问题。

关键词:绥阳县,劳务输出

参考文献

[1]绥阳县政府工作报告、相关统计资料

3.关于对岚皋县劳务输出经济的调查与思考 篇三

一、遵化市循环经济发展特点

(一)循环经济重点建设项目显著增多。“十一五”期间,全市共建设循环经济重点项目120个,总投资55亿元。建龙公司超细粉、港陆公司TRT发电、金三顺木化地板、石门废钢加工、泰达秸秆发电、黎河梯级电站及沼气池、太阳能清洁能源利用等一大批项目的建成投产,为全市循环经济发展增添了强大“引擎”。

(二)循环经济技术创新力度空前加大。全市在冶金、建材、食品、建筑、农业等领域推广应用28项先进技术,使循环经济发展水平逐年提高。金三顺KSP木化地板工艺,先后获得中韩两国6项发明专利;建龙炉顶余热发电技术,使废气利用达到100%,年发电可达1.8亿度。

(三)循环经济保障机制日趋完善。成立了循环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循环经济考核公报制度,出台了《关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意见》,制定了差别电价、税费减免、专项资金等优惠政策,对循环经济项目给予重点倾斜,为循环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激励作用。

(四)循环经济整体水平提升较快。近年来,全市共利用固体废弃物300万吨,综合利用率50%;液体废弃物30亿吨,综合利用率85%;气体废弃物50亿m3,综合利用率100%.“十一五”期间,万元GDP能耗由2006年的1.88吨标煤下降到2009年的1.5吨标煤,累计实现节能量148万吨标煤。2007年底,遵化市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唯一的县级示范点,省委书记张云川同志对该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做法做出重要批示,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曾就该市建龙公司发展循环经济的做法进行过专题报道。

二、遵化市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遵化市循环经济发展尽管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在企业、产业、社会三个层面之间缺乏有机衔接,循环经济宏观体系尚未建立起来。二是循环经济技术研发力量不足,技术瓶颈受到制约。据统计,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年用于循环经济技术研发的经费不足4500万元,致使长期困扰经济发展的一些关键技术始终未能取得重大突破。三是不同领域发展失衡,存有顾此失彼现象。如在工业领域,循环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认识和接受,而在农业和建筑领域,循环经济发展比较迟缓。

三、遵化市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突出抓好三个层面。

1、狠抓企业层面,促进企业内部循环。以冶金、矿山、建材、化工、电力为重点,大力提高能源、水、矿产和土地等战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水平,通过实施“三定一改”(定能源消耗、用水定额、污染物排放指标,开展综合节能节水和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改造),加快推进“四节一利用”(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废弃物循环利用),从源头和全过程中充分利用资源,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消耗“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

2、狠抓产业层面,促进产业内部循环。循环型工业,要把发展循环经济与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抓产品结构调整,延伸和拓展产业链条,降低产品单耗;抓产业结构调整,严格控制新建高耗能、高污染项目,淘汰高消耗、高污染落后生产能力,提高资源集约化利用水平;抓产业布局调整,引导生产要素向主导产业集中,形成资源节约的生产力布局。循环型农业,要以农业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建立“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大力推进沼气池建设,鼓励开展“畜—粪—菌—沼—肥”、“畜—沼—果(菜)”等生态农业模式,打造以沼气为纽带的循环经济链条,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循环型建筑业,要积极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开展建筑废弃物处置工作。推广应用CL建筑体系、混凝土搅拌/浇铸一体化设备和新型墙体材料,在新建、扩建、改建工程中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实施建筑物废弃物处置和综合利用工程,逐步建立废弃物强制性限期处置制度。循环型服务业和旅游业,要用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理念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和旅游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旅游业,对旅游景区要规划先行,进行保护性开发,大力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

3、狠抓社会层面,构建节约型社会。在全社会积极倡导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生活方式与消费理念,严格执行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有关规定,提倡重拎布袋子、菜篮子,重复使用节能环保购物袋。各级政府机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和企业要带头组织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循环经济主题宣传活动;优先采购节能节水认证产品、环境标志产品和再生产品。要引导和鼓励广大群众积极参与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增强全民可持续发展观念、绿色消费观念,坚持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形成循环经济发展的强大社会基础。

(二)重点实施四大工程。

1、实施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工程。要以金三顺、鑫利建材等为重点,充分发挥尾矿资源丰富特点,废物利用,变废为宝,使尾矿综合利用实现较大突破;以港陆超细粉、亨来超细粉等为重点,有效提升冶金废渣处置水平,提高固体废气物综合利用率。

2、实施农业固废综合利用工程。加快天津泰达秸秆发电、三兴合作社生物质类等项目建设,实现农作物秸秆的全面综合利用,继续加大农村沼气池建设,最大限度消化吸收动物粪便,美化净化农村环境,实现能源转化。

3、实施生活垃圾和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程。加快垃圾焚烧发电、垃圾碳化分解等项目建设,积极谋划废旧塑料、废旧电器、废旧电子等项目,扶持一批垃圾分解处理循环利用示范企业。

4、清洁能源综合开发利用工程。加快太阳能、地热能、水力发电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步伐,扩大太阳能、地热能住宅小区使用面积和数量,在大型宾馆、饭店、超市推广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等。

(三)加快建设三大示范园区。

1、加快党峪金山循环经济园区建设。以圣龙水泥低温发电、泰达秸秆发电为龙头,形成不同废弃物相互耦合的格局,实现废水零排放、废渣全回收、企业用电自给自足的最终目标、为我市循环经济发展树立标杆。

2、加快金三顺木化产业园区建设。应根据实际,迅速将木化产业做大做强,打造国家级木化产业园区。园区总体规模应达到3000亩以上,力争在3—5年内使投资额达到100亿元,入驻企业20家,年销售收入400亿元,安排劳动力就业8000人。在具体运作上,要以金三顺为核心,搞好技术输出与扩散,引领一批企业通过参股、入股等形式,形成紧密层、半紧密层配套企业群。

3、加快石门废钢加工循環经济产业园区建设。以石门物资回收公司为核心,进行战略性扩张,形成废钢加工、报废汽车回收、废旧轮胎处理及有色金属有机材料分选四大板块,到“十二五”末,实现年加工废钢50万吨,年处理报废汽车1.2万辆、年产废旧轮胎橡胶颗粒3000吨,年回收有色金属500吨,年销售收入突破30亿元。

(四)不断强化三大保障。

1、强化政策保障。近年来,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遵化市制定了许多政策措施,对循环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许多政策的落实被人为地打了折扣,从而使不少涉及资源综合利用的企业生产积极性受到影响。有关部门应理直气壮地履行职能,狠抓各项政策的落实,为企业争取更多的利益和实惠。

2、强化技术保障。围绕冶金、建材、电力等重点产业,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总体要求,组织科研人员进行重点攻关,努力突破长期存在的瓶颈制约,为循环经济发展构筑强力支撑。

3、强化资金保障。按照政府引导、社会投入、市场运作模式,多渠道筹措资金。政府要加大对循环经济的投入,对循环经济重大示范项目给予支持,同时积极争取国债资金或专项资金。同时,鼓励各类投资主体,以独资、合资、股份、BOT等不同形式参与循环经济建设,实施区域性危险废物集中处置、市区垃圾处理、再生资源利用、污水处理、中水回用等环保基础设施项目。

4.关于对岚皋县劳务输出经济的调查与思考 篇四

——以汕头潮阳金灶镇为考察对象

汕头因为人多地少,虽然民营经济发达,但还是有大量的边远地区相当贫困,本文以对潮阳区金灶镇为调查对象,探讨欠发达地区如何脱贫致富。

金灶镇位于潮阳区的西南部山区,集老、少、边、穷为一体,现下辖46个行政村。2006年,金灶镇作为欠发达乡镇被列入潮阳区“欠发展乡镇奔小康”工程,这是金灶镇加快经济发展,改变落后面貌的良好机遇期。为实现跨越式发展,近几年来,金灶镇紧抓机遇,以加快经济发展为中心,发展开拓农业和农村经济新的领域,为农民收入增长寻求新的来源,其中劳务输出经济地位越来越显著,逐步成为经济收入的重要支柱。实践也证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全面开发和利用好农村的人力资源,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民的购买能力,对于促进农村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现实意义。根据金灶镇劳务输出有关情况的调查,笔者认为劳务输出是金灶农民非常有效的脱贫致富的富民产业,当地政府应该坚持“走出去、引进来”战略,在有序推动劳务输出的同时抓好劳务人员返乡创业工作,逐步把该产业做大做强。

一、劳务输出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现状分析

初步统计,金灶镇目前约有5000多人长期在外投资创业和务工,约占总人口72%,其中省外2000多人、省内市外1800多人、乡外区内1200多人。据不完全统计约有50多个企业家在山西、陕西、四川、江苏等省市承包煤矿工程或经商办企业,在外总投资高达约4亿元。劳务输出经济发展逐步发展成为该镇经济重要来源,占有独特优势。

(二)原因分析

1、劳务输出最初是农民自发闯出来的改善自身生存和发展条件的一条途径。金灶镇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地区,以农业种植粮食、依靠出售橄榄、杨梅、香蕉等农作物为主要经济收入人口居多,家庭式的耕种方式跟不上时代和市场的发展需要,长期在家务农只能满足温饱需求,人民生活水平普遍低下,又因人多地少、山多田少,人均耕地仅0.2亩,第三产业薄弱,村集体收入空白,农民就业领域狭窄,而农村富余劳动力比较多。为缓解人多地少矛盾和生存需要,农民自发形成了外出务工大军。

2、改革开放激活了金灶人的思想,磨练了金玉人的意志,培养了金灶人的闯劲,越来越多敢闯、爱拼的有志金灶人认识到只有走出山门、离开农门、走出区域才能更快、更直接的追求富裕的生活,早在80代中期就有农民以各种形式走出山门、离开农家门、走出区域,为实现增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3、党委政府高度劳务输出工作,坚持把劳务输出当作主导产业来办,作为扶贫攻坚的重要措施来落实,切实加强了对劳务输出工作的领导,有力促进了劳务输出经济有序健康发展。

二、如何进一步做好劳务输出之对策

党政领导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认清形势,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加大工作力度,把劳务输出作为一个新的富民产业做大做强。坚持“走出去、引进来”战略,一方面大力鼓励农民走出区域求发展,大力倡导农民下山进城找出路,使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另一方面鼓励在外首先富起来的金灶人,关心家乡的建设或回乡办企业及投资开发旅游业,努力使在外“金灶人经济”转化为“金灶经济”。

首先,要部门联动,拓宽农村劳务输出的有效渠道。一要靠“三缘”流动。在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不高的情况下,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依靠血缘、人缘、地缘关系,仍然是 增加输出数量、扩大输出规模的主要渠道。二靠能人带动,充分发挥劳务输出能人的作用,积极鼓励他们为家乡的劳务输出献计献策,帮助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走出家门。三靠政府推动,建立完善劳务输出工作机构,负责劳务输出的组织协调,提供信息,搞好服务。要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主动与用工需求量大的单位联系沟通,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网,发布量劳务信息,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劳务输出新局面。

第二,要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竞争力。输出低素质的普通农民,不但收入低,工作条件差,而且农民的务工愿望也受影响。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培训,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素质至关重要。要整合现有的培训资源,充分利用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加强针对性、实用性技术培训,同时加强职业道德、法律知识、禁毒知识、维权意识、劳动纪律及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教育,全面提升我乡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

第三,应认真做好劳工保障服务工作,维护外出务工人员应有权益。尽可能在外出人员比较集中的地方建立同乡会等组织形式,维护外出务工人员的工资待遇、劳动和生活条件、社会保险以及工伤、死亡事故处理等应有权益。这样,外出务工农民才能真正干得好、挣到钱,劳务经济才能真正健康快速发展起来。

第四,落实优惠政策,提供优质服务。制定出台鼓励农民外出务工的优惠政策,对没钱外出的可采用农村信用借贷政策给予支持,对长期外出的,可采取适当减免义务工、农田帮收帮种等措施;对绩效较为显著的,可在物质上尤其是精神上予以鼓励,在政策上予以扶持。同时创新服务方式,向有意下山、进城农民所需办理的手续实行全面代理一站式服务,努力解除劳务输出人员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走得放心,干得安心。在提高优质服务的同时,便于计划生育跟踪管理。

5.关于对岚皋县劳务输出经济的调查与思考 篇五

一、我县农村环境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我前不久在江苏农村的调查发现,一些地方的农民在充分享受着改革开放给他们带来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在承受着工业化飞速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工厂废水横流,河里漂浮着垃圾,黑黑的污水散发着难闻的气味,漂亮的农家小院被垃圾包围着。现代物质文明与污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今口袋鼓了,房子宽敞了,但村中的环境却少有人管。不少农民认为,要提高生活质量,一味追求收入而不顾环境的生产方式应该改变。他们希望彻底治理“垃圾里的村庄”,还昔日的青山绿水的美景。所以总结出来有以下几点:

(一)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硬环境建设亟需加强。近年来,我县不断加强电力、通信、道路、小城镇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但随着农村矿业的兴起和农业特色产业的壮大,水、电等资源供应不足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影响我县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

(二)企业生产经营干扰因素亟需排除。一是来自行政执法部门的干扰。去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化环境的政策和措施,并要求各部门按照县有关要求为企业和外商提供优质服务,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环境。但个别行政执法部门自身利益、个人利益至上,不顾大局,我行我素,“吃、拿、卡、要、报”现象仍时有发生,企业有苦难言。二是来自企业周围村民的干扰。企业周围部分群众思想保守,缺乏大局观念、发展观念、法制观念。在企业征山、占地过程中漫天要价,百般刁难;在修路、架电过程中以种种不正当理由,人为设置障碍;个别村痞村霸无事生非,敲诈勒索,蛊惑群众,制造事端。三是来自行业不正当竞争的干扰。我县食用菌、杏仁露、活性炭、铁选等行业,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竞相压价、以大欺小、以熟欺生等现象。同时有少部分业户只顾眼前利益,以次充好,作弊搀假,致使品牌受损,影响行业发展。

(三)乡镇政府的区域经济发展观念亟需更新。部分乡镇过多地强调客观理由,认为无资源、无项目,不能积极主动挖掘发展潜力,创造发展优势,致使区域经济发展缓慢。同样没有现实“资源优势”的王家庄、前谢庄,却能立足乡情,主动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扶持,强服务,建市场,搞外联,使蔬菜产业成为富民立乡的主导产业。这说明部分乡镇经济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还是主观努力不够,发展观念不新不活。

(四)农村经济发展的稳定环境亟需维护。今年以来,我县农村连续发生多批进京、赴省、到市集体访和单户访。大量的信访案件分散了各级领导抓发展的精力,也损害了企业的利益,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二、加强农村环境建设的主要对策

(一)优化生态空间布局,推进循环经济建设,促进镇江生态市建设

1.按照生态分区思想,优化生态空间布局,建设城市生态廊道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循环型城市

(二)加快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治理城市非点源污染,深化城市环境保

护工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硬件环境建设上实现突破。农村矿业的发展暴露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使企业开工缓慢,不能如期投产达效。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使其适度超前发展,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加快新建、扩建城镇污水处理厂以及雨污收集管网配套系统积极推动污水集中治理,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各类开发区(包括各类园区),充分利用国家环保国债资金加快开发区内的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建设高资开发区、丹徒新区、丁卯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及管网配套工程;完善镇江新区污水处理厂;提高现有污水处理厂运行效率。无法纳入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新建大型住宅生活小区实施污水集中处理的示范工程,基本形成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框架。

(三)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防治土壤污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通过建设绿色农村社区,对农村环境进行综合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开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活动;编制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并逐步实施;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考核。到2020年,有效控制农村地区环境污染的趋势,基本解决农村“脏、乱、差”问题,农村生活与生产环境得到切实改善,为建设“清洁水源、清洁家园、清洁田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环境安全保障。

(四)转变干群思想观念,在人文环境建设上实现突破。人文环境是形成整体环境的基石和根本,软环境建设归根到底是人的问题。要对干部群众持之以恒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重点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和强化四种意识。一是开放意识。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靠项目、靠开放,要教育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靠山吃山”的资源发展观,强化“零资源经济”的发展观,树立大开放意识。二是大局意识。教育引导干部群众增强全局意识,转变部门利益、个人利益至上的错误观念,树立科学发展观。三是法制意识。加大法律法规宣传普及力度,提高群众知法守法水平,依法维护正当权益。四是进取意识。引导干部群众破除小富即安的保守观念,培树发展意识和进取精神。

(五)建设服务型政府,在政务环境建设上实现突破。一是加强乡级执政能力建设。重点加强乡镇谋划发展、对外开放、服务群众、维护稳定四种能力建设,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二是增强服务意识。乡镇政府要承担起引导、扶持农户的责任,有效进行市场调研、品种引进、试验示范,主动承担风险;建立和完善农产品供需市场信息发布机制,为群众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壮大经济人队伍,活跃农村经济。三是实施阳光工程。扎实推行政务、村务公开,建立重大事项公示、社会听证、社情民意反映等长效机制。四是加强行风建设。有效开展行风评议活动,有效实施群众监督;开展执法、执纪大检查,突出解决部门行业不正之风问题。

(六)建立信访稳定工作长效机制,在稳定环境建设上实现突破。一是以预防为主,加大调处力度。要充分发挥信访网络的作用,常排查,勤调处。同时在决策和实施过程中,要预先考虑信访因素,一旦发生矛盾,能够及时就地解决。二是齐抓共管,构建大信访格局。对信访工作,各乡镇、各部门一把手不仅要亲自抓,而且要善于调动副职及一般干部共同抓。三是加强干部教育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加强对各级干部的教育培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努力建设规范化机关,提高各部门的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减少工作偏差,维护群众利益。四是规范信访程序,坚持依法治访。加大信访条例等法律法规宣传力度,教育群众依法信访。对于有理访,要依法引导,妥善解决;对于无理访及信访过程中发生的违法违纪行为,坚决严厉打击,促进信访工作法制化、规范化。五是加强群众思想教育,引导群众支持党委政府工作。教育群众既要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又要依法规范自身言行。对群众反映符合政策,但一时又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向群众讲明道理,取得他们对党委政府的理解和支持,努力在群众中创造优化环境、加快发展的强大氛围。

(七)完善环境建设工作机制,在经济环境治理工作上实现突破。一是将环境建设纳入各乡镇、各部门的考核指标体系。根据党群、经济、执法、社会事业及其它管理部门、垂直管理部门的不同性质和职能,分别下达不同的环境建设任务,确定不同的环境建设指标考核分值。二是赋予党群部门相应的环境治理工作职能,并在党群部门设立“经济环境治理工作”考核指标,以此加大经济环境治理的工作力度。三是县乡分别成立企业征山、占地等事宜协调处理工作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处理相关事宜。四是依法制定科学合理、统一规范的企业征山、占地补偿办法,以统一政策、统一标准处理解决相关问题,杜绝群众互相攀比、漫天要价等现象,减少不稳定因素。

6.关于对岚皋县劳务输出经济的调查与思考 篇六

做实务工经济文章开辟农民增收新路

——关于砚山县发展务工经济的调查与思考云南省砚山县是一个汉、壮、苗、彝、回等11种民族聚居的国家级重点扶持县。2003年末,全县总人口440698万,其中:农业人口403114人(男203566人,女199548人),占91.5%,具有劳动能力人口236734人(男119543人,117191人),其中16—35岁的壮劳力有125513人,全县农村富余劳动力40000余人,约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7,每年新成长的农村劳动力有0.5万人左右。由于我县人口多,耕地少,存在着很大的隐性失业问题,农村劳动力就业压力很大,加之农业生产条件恶劣,农业对地方经济的贡献率不高,农民收入偏低。为促进农民增加收入,实现州委、州政府提出的“追赶式、跨越式”发展目标,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农民增收目标,做实务工经济文章,把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外出务工收入作为大事来抓、实事来办,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拓展我县农村劳务输出空间,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2003年,砚山县全年劳务输出务工总收入3000余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53519万元的5.6%,打工人均收入占全县人均纯收入1221元的5%左右。在今年年初,州委提出年内完成20万人的劳务输出目标,我县结合实际,提出2004年有组织输出10000人,实现农民人均增收25元的目标。为确保目标任务的实现,今年7月,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农村劳务输出的意见》和《砚山县农村劳务输出工作考核办法》,提出在2004年—2010年累计输出农村劳动力8万人,到2007年农村劳务收入将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8%,2010年将占到33。通过各级各部门的通力协作和共同努力,我县在发展务工经济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政府服务职能,进一步提高了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县委、县政府在发展务工经济方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通过统筹安排,建立健全劳务输出体系,提高了我县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改变了以往农民工外出各敲各打的局面,确保劳务输出人员“输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八嘎乡今年1—7月组织输出一批农村富余劳动力到广东、上海、浙江、昆明等地务工,据该乡邮政所提供的数据,在这批外出务工人员中,每月至少有90余人从外汇款回家,汇款总额累计高达12万余元;阿基乡的黑所村有劳动人口1003人,在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帮助下,全村外出务工人数95人,占劳动人口的9.47,其中42的外出务工人员是经过县劳动部门培训后到企业工作,收入稳定且较高,全村2003年因在外务工的汇款总额达60万元之多,使该村人均纯收入由原来的628元增至887元。2004年1—9月,全县共输出8474人,其中有组织的输出的有1026人、引导输出7448人,目前,我县农民外出务工总收入已达4200万元。二是建立了稳定的劳务输出培训基地。我县依托农广校、各乡(镇)中小学的师资力量,建立相对稳定的培训基地。如平远镇现有16—35周岁的劳动力人口19001人,据调查统计,表示愿意外出务工的有2052人,该镇利用兴平职业中学(平远二中)作为农村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校的资源优势,对外出务工人员开展普通话、法律法规、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训,为我县的职业培训开辟了新路子。三是建立了劳务输出基地。将广东的深圳、东莞和上海、昆明等地列为主要的劳务基地,与这些地区的劳动部门和职业介绍所建立了长期的协作关系,目前,我县有条件、有能力外出的青壮年劳动力,只要到县、乡(镇)劳动部门报名备案,基本都能安置。

与往年相比,我县在劳务输出方面呈现出一些新变化:一是务工经济成为偏远农村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砚山县最大的苗族村寨平远镇狮子山村,在一部分致富能手的带动下,全村169户人家一年中有一半以上的劳动力在本地和外地打工时间均超过70天,按每人每天12元的工钱计算,如果每户有两个劳动力打工,则每户每年务工收入为1680元。八嘎乡每月至少有90余人汇款回家,金额总计12万余元。二是成为缺田少地农村群众增收致富新的增长极。狮子头村属于江那镇子马村民委下辖的一个自然村,全村共有81户337人,其中有劳动能力人口达200余人,人均占有耕地仅0.8亩,地瘦无田,且缺乏水源,难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脱贫致富,贫困面较大,隐性实业问题很严重,为早日摆脱贫困,狮子头村人抛开了思想包袱,在县委、政府及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引导下,利用现有的劳动力优势,大力发展务工经济,全村每位劳动力平均每年务工在100天以上,村支书林德权家两个儿子都在宏华水泥厂打工,月工资600—750元,全家全年人均纯收入2000余元,务工在有效解决了温饱问题的同时,使该村与其他自然条件好的村寨一道,迈出了勤劳致富奔小康的坚定步伐。三是成为农民群众学知识、学技术的重要途径。外出打工人员

7.关于对岚皋县劳务输出经济的调查与思考 篇七

1 目前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现状

通过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进行走访调查和研究, 对照相关政策制度和要求, 现针对性提出目前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

1.1 资金管理是“三资”管理中的一项薄弱环节

具体表现为在结算中存在大额现金结算支付、未经民主讨论进行大额开支、村干部在结算中一人说了算、村干部直接经手资金、一些报账注账手续不完整等。

1.2 资产资源管理在“三资”管理中漏洞百出

具体表现为农村集体资产账实不符, 部分资产损坏毁损严重, 部分资产闲置;资源管理普遍存在统计申报方式未纳入账簿核算等问题。

1.3 评估作价成为“三资”管理中的一大难题

在农村清产核资中, 因村级资源无法用价值金额衡量, 村民也没有参照依据进行议定。特别是城中村、城郊村的资产、资源, 评估作价受到特殊的地理位置因素限制, 更没有参考依据。

1.4 办理银行开户存在难度

农村集体经济管理要求“一村一账户”, 可以保证村级资金安全和完整, 但办理银行开户存在一定难度。因为村级财务名称是“村级经济合作社”, 而村级行政机构是“村民委员会”, 银行在审定资料时, 对行政名称与财务名称不一致提出异议。

1.5 基层机构问题制约农村“三资”管理发展

一是队伍短缺。因机构改革使乡镇农经站人员大幅减少, 而业务内容由原来的财务代理拓展为“三资”管理, 工作量明显增多, 人员远远不能满足工作需求;二是经费不足。村级会计人员没有村两委主干的经济待遇, 工作积极性不高, 甚至有的村级没有会计或出现断档现象;三是制度执行不力。乡镇农经站执行“三资”管理制度不力, 存在审核把关不严、委托代理行为不规范现象。

1.6 监管标准是“三资”管理中的缺项

一是上级组织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没有制定细则, 没有规定管理服务内容, 也没有统一的执行标准;二是缺少监管平台, 国家、省、地、市、乡、村没有管理软件, 更没有实行联网统一, 不便于查询、汇总、统计分析。

2 如何加强农村“三资”管理

2.1 完善制度建设

为了能够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 首先应该明确职责, 建立一系列配套制度办法, 确保有章可循, 以制度规范乡村两级人员管理行为。制度内容应包括财务管理、财务开支审批、财务公开、农村财务预决算、农村财务票据管理、农村债权债务管理、农村财务档案管理、民主理财、农村干部任期和离任审计、集体资产资源管理、村级报账会计报账工作流程、会计电算化管理、各业经济合同管理、涉农专项资金核算管理等, 充分做到以制度管人, 以制度管事, 实现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2.2 提升信息水平

对全市农村财务管理实际运行状况组建专网, 以网站为依托, 搭载系统平台, 尤其是要突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网络监控系统和农村集体“三资”公开平台。既能有效实时监督基层财务进度, 又方便县 (市) 统一查询、汇总、公开。县 (市) 、乡 (镇) 、村级三级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网络平台实现互联互通, 形成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业务网络化、管理信息化格局, 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注入新的活力。

2.3 全面清产核资

结合县 (市) 实际, 采取试点先行、基层调研、走村入户、张榜公示的方式, 对农村集体三资底数进行了详细扎实调查, 全面开展清产核资, 科学规范管理农村集体三资工作, 重点核销债权、核销债务、资产盘亏盘盈、完善经济合同等, 实行资产台账、资源登记簿县 (市) 乡村三级备案制度, 摸清集体家底, 明确产权关系, 为下一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奠定了坚实工作和数据基础。

2.4 审计农村财务

只有开展农村财务审计, 才能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 有效预防和打击农村集体经济犯罪, 解决农村集体经济问题, 更是维护农村稳定,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必要手段。在审计农村财务时, 坚持3年一轮全面审计, 重点加强对村民委员会成员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的专项审计。可以采取“集中力量、整体推进, 分组实施、审训结合、保证质量”的审计方式, 形成“统一领导, 部门实施, 乡镇落实, 村级配合”的农村审计格局。

2.5 公开农村财务

对农村财务实行每月一公开, 公开内容齐全、公开程序民主、公开底表备案, 重点强调公开的内容、数据必须有可靠的依据 (从账簿、报表中提取) , 强调公开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也是适应新农村发展的要求, 积极探索创新公开形式, 实行“网络公开、阵地公开”的双公开。在财务公开期间, 充分利用村内广播、有线电视逐条逐项公开, 并发放农户意见征求卡, 安排专人专门负责接待、解答公开过程中村民提出的疑问。

2.6 加强队伍管理

针对农村财会队伍不够稳定、工资待遇补贴不能兑现、持证上岗继续教育参差不齐的情况, 定期组织乡、村两级财务负责人、财会人员、民主理财人员开展“三资”业务、政策法规培训, 特别是电算化操作业务培训, 必要时聘请软件公司专业技术人员对电脑操作人员现场培训、现场解答、现场演示、现场操作, 使操作人员都能熟练上机操作。

3 有关思考及建议

3.1 建章立制, 执行三资备案制度

对农村“三资”管理实行委托代理, 各级乡镇政府制定下发切合本地实际的“三资”管理制度, 重点突出资产管理和资源管理制度。严格实行县 (市) 、乡、村三级台账、登记簿备案制度, 以村建档, 科学利用, 合理汇总分析。

3.2 巩固成果, 规范委托代理行为

对已经开展清产核资的, 要巩固成果。对已经开展“三资”委托代理的, 要规范代理行为, 明确工作流程、工作职责、岗位制度, 定期与村级核对“三资”数据, 实行动态管理和长效管理, 维护农村集体“三资”数据的安全、真实、可靠。

3.3 丰富内容, 充实多种公开形式

在农村财务公开方面, 内容上要充实集体资产、资源情况, 实行动态公开。同时, 借助“农廉网”、“农经网”等信息平台长期进行网络公开, 接受社会监督。

3.4 培训交流, 提升三资管理水平

8.对林区经济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篇八

二、制约江华林区经济发展的因素

(一)公共基础设施滞后。客观分析,江华林区乡镇公共基础设施薄弱的原因有二:一是人口居住较为分散,林农大多分布在崇山峻岭之中,常住人口小于300人的村落较多,甚至出现了一些常住人口“空壳村”,如此小规模的村落既不利于优化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又不利于第三产业发展和农村经济信息传播。二是困难的县财政制约了对基础设施的投入。近年来投入的大量资金,远远不能满足林区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致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步伐滞后,村民物质生活条件较差。目前,电话、公路未达到的村仍然较多,交通条件和信息通道亟待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和各项生活用品人均拥有量也远落后于农区。

(二)人口文化素质偏低。林区乡镇群众文化教育较为落后,人均受教育年限低。文化程度稍高的劳动力大部分外出务工经商,留守在林区的人口均为受教育年限偏低的“386199”部队。另外,林区许多先富起来的农民和高素质林农为了改善生活质量,纷纷移居县城或发达地区,留守林区的农民充当起林区经济建设主力军角色,发展后劲明显不足。

(三)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总量严重偏少。目前全县三次产业结构调整比重由5:3:2调整到4:3:3,再放到林区,经济总量少,产业结构更不合理,主要原因是二、三产业经济不发达。近年来,江华瑶族自治县着力推进城镇化进程,虽然在林区建设了一大批重点基础设施,但林区经济结构调整力度不够,企业引进不多,林区经济与农区经济反差十分明显,生活水平与农区相比差距也呈逐年拉大趋势。

三、加快江华林区经济发展的对策思考

殊途同归,要把林区经济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江华新的增长点,必须要转变观念,创新发展思维,要制定林区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把区位、优惠政策和林区自然资源优势结合起来,互促共进,共同繁荣,全面推进社会经济发展。

(一)要强化林区干部激励机制,营造一个“人人抓经济”的良好氛围。现在,林区乡镇大多数干部或忙于辖区内的社会事务管理和上级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或忙于向有关部门跑项目、跑扶贫资金,很少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总体思路。今后,林区干部必须进一步更新观念,改变传统工作方法,要把“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结合当地自然资源优势,进一步整理经济发展思路,制定本乡镇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在注重社会事务管理同时,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少坐办公室,多到农户调研,切实发挥致富领头人的作用。要进一步完善林区领导干部工作激励机制,逐步提拔一批年轻、有经济头脑的领导干部到林区工作,并对林区乡镇一把手经济建设政绩实行重点考核。

(二)依托林区资源优势,积极发展非农产业。一是在有一定工业基础的码市镇,出台涉及税收、土地征用、用电等一系列倾斜政策,重点发展林区环保型工业企业和林产品加工产业,积极鼓励广东省中小型、环保型、农林产品加工型企业到林区创业,为林区农民创造更多的本地就业岗位。二是开发林区旅游资源,加快林区旅游业发展。结合水电开发形成的冯河水面,打流域风情招牌,整合开发林区旅游资源,打造码市—贝江—水口—花江—务江沿河民族风情旅游带、码市宜春湖度假村等生态旅游名牌,扩大景区辐射功能,延缓游客停留时间。三是进一步加快相关服务行业(如饮食、住宿、导游等)和林区特色农产品商贸业发展。通过引导,让更多农民转移到较高收入的旅游及其相关服务行业中去。

(三)大力鼓励劳务输出,进一步推动林区人口向城镇集聚。随着“水电开发兴江华”战略的全面实施,小水电开发将带动大批企业的兴起,就业岗位将日益增多。政府要想方设法,加强引导,实施林区劳动力输出扶贫,转移林区剩余农村劳动力。尤其是要制订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积极鼓励企业录用林区劳动力,如可以对录用林区劳动力占90%的企业,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在工业园中安排工业用地;每录用一名林区劳动力给予一定税收减免优惠等等。同时,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实施移民扶贫和林区行政村撤并,推动林区人口集聚,这样,既可以充分发挥林区集镇原有的卫生、文化、教育等设施功能,改善偏远村落农民的生活条件,又有利于林区第三产业发展和特色经济地带建设。政府要想方设法解决移民在居住、劳动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的问题,消除移民的后顾之忧,使他们“移得出、安得下、稳得住、能发展”。

(四)适时转变扶贫的思路和方法,努力增加林区农民收入。林区农业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后,农业劳动力人均拥有土地资源将会提高,政府要鼓励农民之间土地流转,让置留在农业的劳动力经营较多土地,开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纯农业户的经济收入。建立多渠道的农业信息平台,完善农产品交易市场体系,鼓励龙头企业与林区农业基地联结,发展订单农业。同时,立足当地特色,推进药材种植、绿色食品深加工、竹木加工等,进一步健全特产加工合作机制,采取“农户+企业”或“农户+基地+企业”的形式,解决影响农民增产不增收的老大难问题。

(五)努力提高林区农民整体素质,不断增强林区农民的致富本领。目前林区劳动力文化程度和生产技能较低,提高林区农民素质和生产技能迫在眉睫。一是要增加林区教育投入。二是要定期对乡土人才进行培训,切实提高乡土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并充分发挥他们的辐射作用;三是实施教育扶贫。鼓励优秀师范毕业生到林区从事教育工作,引导优秀教师到林区交流,加强林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9.关于对岚皋县劳务输出经济的调查与思考 篇九

关键词:民营经济,发展,调查与思考

一、基本情况

金寨县位于皖西边陲、大别山腹地,地处三省结合部。是安徽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贫困山区县和旅游资源大县,也是中国第二大将军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

近年来,金寨县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扶持政策,民营经济呈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一是体量质量快速提升。2015年,全县民营企业3852户;个体工商20765户;农民专业合作社2683户;较上年分别增长53%、14.1%、15.7%,新增民营规模工业企业12户,总数达84户。民营经济实现税收4.67亿元,解决劳动力就业10万人,对县域经济发展贡献度不断提高。二是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经过多年发展,民营经济已从传统的餐饮、酒店、批发零售、建筑、农副产品加工等涵盖到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旅游业等多个行业,领域不断拓宽,产业结构加快升级。工业上,初步形成了电子及新材料、农特产品加工、新能源等支柱产业,光电、风电从无到有、快速崛起。三产上,强力实施“旅游富县”战略,创建农家小院233家,2015年旅游综合收入达26.2亿元。

二、主要做法

一是在政策引导上倾斜给力。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的主体。近年来,先后出台了《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实施意见》、《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方案》、《工业暖企行动方案》等政策措施,在投资领域上放宽范围,在市场准入上降低门槛,在帮扶措施上具体到企业,千方百计推动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向民营企业集中,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

二是在招商引资上精准发力。把招商作为强化与知名民企合作、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坚持领导带队,瞄准重点企业,实施精准招商,几年来累计引进项目890个,到位资金115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23个,上市公司投资项目30个,阳光照明、信义集团、华西集团、锦华生物等一大批企业相继落户,实现了知名民企和上市企业招商的重大突破。

三是在解困帮扶上竭尽全力。全力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强化“六个一”帮扶机制,即一名县领导牵头服务1~2家重点民营企业,指定一个县直单位帮扶,为企业制定一个发展规划,谋划一个技改项目,推介一个地产品,每月召开一次协调会,帮扶结果纳入年终考评。2015年,帮助企业解决用工1600名,协调融资3亿多元,发放创业贷款近4亿元。

三、面临问题

一是实力“弱”。民营企业规模不大,质量效益总体不高,缺少牵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部分企业设备、工艺落后,产品单一,科技含量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大,总体较为薄弱。

二是层次“低”。全县近4000户民营企业中,传统产业占70%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过小,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方式粗放。

三是运作“差”。多数民营企业是家族式管理,只是名义上的公司制、股份制,缺乏创新活力、革新能力和转型动力,对人才缺乏吸引力,不仅难以招引高层次人才,就是企业内部实用型技能人才也难以留住。

四是融资“难”。民营企业规模小,核心竞争力不强,部分企业诚信度低,加之一些民企资产资本积累不足,很难提供符合要求的抵押物,银行慎贷、惜贷,导致贷款难、融资难。

四、几点建议

一要有破更有立。要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和行为习惯,不因为当前民营经济层次低、体量小、财政贡献度不高而瞧不起、看不上,更不能因为“避嫌”而有意疏远、冷落民营企业。要大力树立经济发展、脱贫攻坚、群众致富根本在民营经济的理念,旗帜鲜明地支持创业者,最大限度地保护创业者,形成“人人搞经济、个个当老板、户户有项目、家家奔小康”的生动局面。

二要抓大不放小。顶天立地的大企业可以富县,铺天盖地的小企业可以富民。要辩证处理“大”与“小”的关系,既要狠抓大企业,又要培育小企业。着力打造龙头。选择一批产品有市场、科技含量高、有一定规模的民营骨干企业,项目上“帮”、资金上“扶”、政策上“引”、权益上“护”,促进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向重点企业倾斜,全力打造一批年产值10亿元以上的“大块头”、“小巨人”。精心呵护小微。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研究出台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意见。注重创新创牌。通过资金支持、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加强技术攻关,开展院企合作,积极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争创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和知名商标,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

三要重外不轻内。目光向外,强力推进招商引资。通过探索建立股权投资基金、产业引导基金、担保基金等,紧紧围绕新能源、大健康、绿色制造、特色农业四大产业,紧盯知名民企,提高招商实效,集中力量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的“高大上”项目。要突出补链招商,围绕现有的产业链条,壮链、补链、延链,加快培育壮大一批经天纬地的产业集群。当前,要抢抓证监会开通贫困地区企业上市“绿色通道”的机遇,积极引进外地企业来县上市。两眼向下,大力培育本土企业。继续加大对本土企业的支持力度,对于现有企业的增资扩张,要根据投资规模,视同招商引资,享受同等待遇,防止“招来女婿,气走儿子”。要突出抓好闲置企业资产盘活,通过股权转让、整体租赁、出让等途径,积极盘活闲置资产,提高存量资产运营质量。

参考文献

10.关于对岚皋县劳务输出经济的调查与思考 篇十

今年9月份召开的全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现场会,提出了“以经济组织创新为突破口,大力推进农村基层组织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的转变,进一步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的工作要求。为贯彻落实好省现场会精神,最近,我们深入到全区5个乡(镇),采取听汇报、实地考察、座谈讨论等形式,对全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

一、发展现状

我区现有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13个(种养两业),都是近几年来根据农村经济发展需要成立起来的农村产业协会。其中种植业协会8个,包括果树、葡萄、水稻、花卉、蔬菜、食用菌等;养殖业协会5个,包括牛、鹿、猪、鸡、獭兔等。13个经济合作组织中由党组织和党员领办创办的有5个,其中由村党支部领办3个,党员领办的2个。全区共有治理发愣功个农户加入了合作经济组织,其中党员61人,占10%;乡、村干部29人,占4.8%,党积极分子33人,占5.4%。从总体上看,这些合作经济组织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较为规范型的。主要特点是:以党员干部为核心,由党组织和党员牵头组建;以致富能人为主体,具有一定发展规模;以产业发展为依托,有龙头产品,有自己注册的品牌,有较高技术的产品深加工环节;以利益机制为纽带,协会有比较完善的章程,有逐步发展壮大的目标。目前我区属这类合作经济组织的只有1个,该协会去年成立,经过一年多的运作和发展,现在已经初具规模,并且已经成为本村和邻近村民增收致富的一个可靠依托。协会现有正式会员280人,其中党员17人,村干部5人。通过协会的带动,全村解决了水稻产业的发展方向和日常管理等实际问题,使全村的水稻产业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生产经营等活动有了统一的领导,达到了相互扶持、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目的,有利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基层组织建设。协会还打造了自己的品牌,在工商局注册了“马相”品牌,同步完善了售后服务网络,保证了产品可持续发展的信誉,在“2002年中国长白山农业博览会”评比中获得金奖,近期还在努力申请我区的第一个绿色食品标识,这些成绩对协会集体力量的扩张和产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第二类是初级型,有2个,这类合作经济组织也是由村党支部倡导组建的,村干部和党员带头领办、创办了专业技术协会。协会在发展规模、建章建制等方面还存在不足。第三类是自发型,由从事相同产业的群众根据发展需要自发组织形成。特点是组织松散,粗放联合,协会对成员的约束力不强。属于这一类的共有10个,占我区合作经济组织的绝大部分。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诞生和发展,顺应了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愿望,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形势,符合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规律,具有一定的生机与活力,目前看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效。

一是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组建合作经济组织,可以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作用;可以把党员群众按所从事的产业重新分类组合,同一产业的党员之间有共同的发展目标和活动内容,使党内活动更有生机和活力;能够集合党员个体的力量,形成强大的合力,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有的党员又重新找回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感觉。因为在协会成立以后,他们明显感觉到和以前不一样了,过去参加支部活动总觉得很枯燥,现在他们整天在一起,同生产、共劳动,干的是一个事,有说不完的话,唠不完的嗑,有事没事就凑到一起,研究自己的发展,研究如何带动群众发展,感觉身上有了担子,有了任务,有了压力,过得充实、有劲儿。

二是增加了农民收入。随着各类合作经济组织的建立和完善,产品的规模优势和品牌效应给农民带来了切实的利益。大米协会的健康运营,改良了品种,扩大了规模,在去年粮食市场行情不好的条件下仍比前一年多卖了12.5万元,平均每亩地增收260元,使会员得到了实惠和效益。养鹿协会通过统一供应、统一销售的方法,减少了原鹿购进和鹿产品销售的中间环节,并推行了科学的使用农村残余废料喂养的方法,降低了成本,实现了增收。

三是闯出了一条适应市场经济的好路子。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大背景下,农业、农村经济和农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较低的劳动生产率如何面对现代化大生产的竞争,分散的一家一户的小生产如何实现与国际化大市场的对接。而合作经济组织通过提高农业产业的组织化程度,适时消除了分散经营的弊端,化解了单打独斗的风险,提高了农民素质,发展了产业,实现了增收致富。

二、问题分析

总的看来,我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呈不断发展势头,但是,按照省现场会的要求,同德惠市的发展成就对比,以及与当前农民群众的企盼,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和不足,有的问题还比较突出。

(一)经济合作组织的运作不规范。调查中我们感到,我区合作经济组织中存在“三多三少”现象,即松散型组织多,紧密型组织少;从事传统产业的组织多,从事新特产业的组织少;产出的产品大路货多,知名品牌少。因此,产生许多影响农民收入和经济组织可持续发展的不利因素。由于没有形成统一的计划、统一的标准、统一的服务、统一的包装和统一的销售渠道,没有稳定的市场,所以成本降不下来,收入也不理想。有时外地客商前来采购时,还会出现各家各户之间价格倾轧现象;有的农户为了眼前利益,萝卜快了不洗泥,产品以次充好,损害了整体的信誉;有的组织因为信息不灵,把握不住市场脉搏,又不注意抓订单,摸着石头过河,碰上了就赚一笔,碰不上就白干,甚至赔了本,严重降低了协会的影响力和感染力;有的农户或协会还是没有解放思想,观念陈旧,对市场研究得不透,拿不出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新、特产品。

(二)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发挥不明显。调查中显示的合作经济组织中党员人数只占10%的比例说明,在农村经济社会日益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虽然,我们前几年在农村党员中开展了“双学双带”活动,但是,有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没有真正成为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带头人和引路人。党内开展的活动与经济活动结合得不紧密,相脱节;同时,面对广大农民群众强烈的致富愿望,一些先富起来的农民党员,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也缺乏有效的形式和途径,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地发挥。据我们调查,党员带头致富的占60%,带领致富的不到20%。现在全区52个行政村中,绝大部分村还没有形成明确的主导产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某些干部、党员在思想认识上还存有偏差,认为“现在是市场经济,群众发家致富要靠自己”;有些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想带头、带领致富,但不知道做什么、怎么做;有些党组织也试探性地搞了一些项目,但是由于思路不宽,方法不当,导致成功的少,赚钱的少,在群众中失去信誉;有的基层组织一年到头只忙着应付上级工作任务,没有拿出更多的精力考虑发展经济。

(三)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拉动力不强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新阶段以后,促进“三农裂变”、实现“双增”已经成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但从我们的调查来看,由于现有合作经济组织在市场中还没有形成站得住脚的规模,没能成为支持本村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还没有打造出占领市场的拳头产品,因此,对乡(镇)村的财政收入所做的贡献比率还很低;对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还没有形成绝对的合力,还有很大的潜力需要进一步挖掘。

(四)区直部门和乡镇站所的扶持、服务不到位。我们在调查中感觉到,现在的合作经济组织对我们的区直部门和乡镇站所有“五盼”:即“盼资金扶持、盼信息扶持、盼技术扶持、盼市场扶持、盼政策扶持”,这就给我们的涉农部门和各乡镇站所提出了新的要求,说明我们的工作距离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的切身利益要求还存在着许多差距,对他们的扶持、服务还不充分、不到位。

三、对策建议

(一)顺应发展规律,促进基层组织建设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以党员合作社为代表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由党组织倡导,党员、干部领办、创办,按照自愿联合、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精诚合作、共谋发展的原则,把一定区域内具有一定产业规模和致富技术的党员和骨干群众组织起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统一领导,相互扶持,互利互惠,共同发展。大力发展合作经济组织,是当前农村日益发生深刻变化的形势下,经济和党建工作有机结合的有效形式,是认真贯彻十六大精神,在农村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促进“三农裂变”、实现“双增”目标的必由之路,各级党组织和农村领导干部及全体党员应当清醒地认识和把握住这一发展规律。首先,要因地制宜,积极组织建立合作经济组织,广泛进行思想发动,积极探索尝试,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各乡村产业的发展基础、党员干部素质和群众愿望,大力发展合作经济组织。其次,要强化措施,研究制定促进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那些有经营管理组织协调能力的农民党员、机关干部带头领办、创办,并注意利用现有经济组织和经济实体进行嫁接改造,做到高起点、高发展。再次,实行“双向培养”,提高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能力,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中锻炼干部,培养人才,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解决好村级干部素质不高,后继乏人的问题。

(二)适应发展的要求,加快推进区直部门和乡镇站所的职能转变。一方面要明确区直部门和乡镇站所在促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中应尽的义务和职责,并纳入工作目标责任制。特别是涉农部门和站办所要与基层和群众一道共同创业,牵头领办、创办合作经济组织,在为基层和群众服务中体现职能,在扶持、领办、创办合作经济组织的实践中搞好示范,多做贡献,重点在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另一方面,要与农村的其他各项创建评比活动结合起来,重点考察区直部门和乡镇站所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在合作经济组织中进行“群众满意度”测评活动,把合作经济组织是否满意作为被考评部门的主要衡量标尺,与干部奖惩挂钩,增强部门和站办所的责任感和自觉性,推进其职能转变,促进经济发展。

(三)提高发展层次,积极引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向规范化发展。引导合作经济组织规范化发展,要坚持四个原则。一要坚持实事求是。组织合作经济组织要务求实效,反对弄虚作假,反对“拉、包、派”,不能只图形式,照搬照抄。要成熟一个,组建一个,发展一个,适合采取什么联合方式就采取什么联合方式,不追求数量,不拔苗助长,不搞一刀切。二要坚持依托科技。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大方向是实现与国际市场接轨,产品的科技含量是决定其发展的前提,因此在组织和发展理念上一定要注意提高科技含量,努力实现产品的附加值和高效益。三是要坚持面向市场。要遵循市场规律,根据市场需求,把握供求趋势,立足于本地产业优势,走贸工农一体化、“公司加农户”发展模式的新路子。四是要坚持民主管理。合作经济组织宗旨上体现服务农民,本质上是群众性自治经济组织,因此发展中必须坚持合作运营的基本规律,实行民主管理,包括各项章程的制定、组织机构的设置、各项

规章制度的建立以及重大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由全体组织成员讨论决定,保证他们充分行使民主权利,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从发生到发展始终保持透明状态,良性发展。

上一篇:静物色彩知识点总结下一篇:煤矿安全与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