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困境作文

2024-08-05

走出困境作文(16篇)

1.走出困境作文 篇一

走出困境

不管你怕不怕困境,现实中的困境却无法避免。

一、根源何在

困境中的人们总爱呼天叫地、埋怨世道不公,结果不但走不出困境,而且陷入了更痛苦的深渊,丝毫不见“柳暗花明”的转机。

办法,我们总会得到!我们不愿囿于困境之中,我们渴求解脱!作文

“根源何在?”一个声音响彻脑际。对呀,“唯物主义论”主张透过事物的现象看本质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猛然间,一个例子涌入脑中:有两个人做生意折了本,仅剩一文钱,其中一人准备扔掉时,另一个灵机一动,说:“有办法了。”于是他们用一文钱买了几张彩色纸,再捡起些树枝,做成了一些玩具小风车,拿到集市去卖,很快便销售一空。而后他俩用所得的钱做本钱,继续做这不起眼的生意。几年过后,他俩成了富翁。这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原来“困境”的“困”,在于人的“不能”。我恍然大悟!作文

二、最重要的

要走出困境,最重要的是要有信心,有实干精神。自古以来,所有能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人无一不是脚踏实地、吃苦耐劳的人。古语有云: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就告诉我们:唉声叹气不是办法,幻想憧憬不是办法--只有信心十足地去干,才能走出困境。正所谓“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如果不去干,建国初期,我们也不会建大庆、胜利等大油田,使我国摆脱了靠进口钢铁、洋油过日子的困境;如果只是干等干靠,比尔・盖茨也不会当上微软公司的总裁,一跃成为世界首富。这样的事例太多了!爱迪生花了整整十个年头,经过五万次左右的实验,发明了蓄电池;狄更斯不管刮风下雨,每天到街头去观察谛听,记下行人的只言片语,写出许多文学巨著;著名科学家竺可桢70多岁还到野外考察,获得第一手资料,直到1974月2月6日临终的一天还不忘做科研记录。不靠自己,能行吗?有飞来的山、落镜的湖,有背来背去的王屋太行,名山大川自可以用传说来解释,惟有长城不能。因为只有“干”才是筑起万里长城的一块块扎扎实实的“青砖”。因此,我们应该说:困难算什么?我们能干!

三、百折不挠

古今中外,能成功的人从来都是敢于承受挫折的人。如果一个的内心脆弱,不能承受哪怕是轻微的震颤,那他必会成为困难的俘虏,永远一事无成。周文王受拘禁而演《周易》;司马迁忍受遭宫刑之痛完成《史记》;贝多芬克服耳聋的巨大障碍,写成了世代不朽的《命运交响曲》,如此事例,不胜枚举。敢于直面人生挫折,勇于接受困难的挑战,即使眼看山穷水尽,仍会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如上之言而为,还怕什么困境?

走出困境

一个犯人在外出劳役的时候,在路边发现了1000元钱,他毫不犹豫的把钱交给了监督警察,可监督警察却轻蔑的说:“你把自己的钱变着花样的贿赂我,想获得减刑的资本,你这样的人就是不老实。”犯人万念俱灰,他想这个世界不会有人会信任他了,他永远无法走出他犯过罪这个事实的困境。他越狱了。在火车上,由于人太多,他只有站在靠着厕所的地方。这时一个漂亮的姑娘走了进去,可她发现了门锁坏了,她走出来,红着脸跟犯人说:“先生你能为我把门吗?”他愣在了那里,他没有想到这个世界上还有人相信他,他点点头,姑娘红着脸关上了厕所门,而他像一个战士一样严严的守在那里,而且他也做出了决定,于是在下一站,他下车自首去了。

走出困境靠什么?靠的是信任。

当北非的军队兵临城下时,丘吉尔让“沙漠之鼠”蒙哥马利,重整军队;在苏联陷入重围之中,斯大林启用了朱可夫,这就是政治家对手下猛将的信任,也因此而走出了困境。

在沙漠的一处破屋子里,有一张字条,上面写着,把水倒入汲水器中,就会有甘泉流出。走时不要忘了把壶中打满水。这是上帝对每一个过路人的信任,这样也使这些过路人走出了困境。作文

刘备在自己最危难时,求诸葛亮出山,这也是对诸葛亮的信任,同时也使他走出了困境。

走出困境靠信任,信任对每一个人都是弥足珍贵的,它就像鱼离不开水,植物离不开土壤,世界离不开阳光一样。作文

想走出困境就必须靠信任,如果谁都不信任,只有在原地等待,不肯走,那样就永远不会走出困境。

走出困境靠信任,这是毋庸质疑的。

走出困境

不管你怕不怕困境,现实中的困境却无法避免。一、根源何在 困境中的人们总爱呼天叫地、埋怨世道不公,结果不但走不出困境,而且陷入了更痛苦的深渊,丝毫不见“柳暗花明”的转机。 办法,我们总会得到!我们不愿囿于困境之中,我们渴求解脱! 根源何在?”一个声音响彻脑际。对呀,“唯物主义论”主张透过事物的现象看本质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猛然间,一个例子涌入脑中:有两个人做生意折了本,仅剩一文钱,其中一人准备扔掉时,另一个灵机一动,说:“有办法了。”于是他们用一文钱买了几张彩色纸,再捡起些树枝,做成了一些玩具小风车,拿到集市去卖,很快便销售一空。而后他俩用所得的钱做本钱,继续做这不起眼的生意。几年过后,他俩成了富翁。这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原来“困境”的“困”,在于人的“不能”。我恍然大悟! 二、最重要的 要走出困境,最重要的是要有信心,有实干精神。自古以来,所有能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人无一不是脚踏实地、吃苦耐劳的人。古语有云: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就告诉我们:唉声叹气不是办法,幻想憧憬不是办法――只有信心十足地去干,才能走出困境。正所谓“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如果不去干,建国初期,我们也不会建大庆、胜利等大油田,使我国摆脱了靠进口钢铁、洋油过日子的困境;如果只是干等干靠,比尔・盖茨也不会当上微软公司的总裁,一跃成为世界首富。这样的事例太多了!爱迪生花了整整十个年头,经过五万次左右的实验,发明了蓄电池;狄更斯不管刮风下雨,每天到街头去观察谛听,记下行人的只言片语,写出许多文学巨著;著名科学家竺可桢70多岁还到野外考察,获得第一手资料,直到1974月2月6日临终的一天还不忘做科研记录。不靠自己,能行吗?有飞来的山、落镜的湖,有背来背去的王屋太行,名山大川自可以用传说来解释,惟有长城不能。因为只有“干”才是筑起万里长城的一块块扎扎实实的“青砖”。因此,我们应该说:困难算什么?我们能干! 三、百折不挠 古今中外,能成功的人从来都是敢于承受挫折的人。如果一个的内心脆弱,不能承受哪怕是轻微的震颤,那他必会成为困难的俘虏,永远一事无成。周文王受拘禁而演《周易》;司马迁忍受遭宫刑之痛完成《史记》;贝多芬克服耳聋的巨大障碍,写成了世代不朽的《命运交响曲》,如此事例,不胜枚举。敢于直面人生挫折,勇于接受困难的挑战,即使眼看山穷水尽,仍会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如上之言而为,还怕什么困境?

走出困境

不管你怕不怕困境,现实中的困境却无法避免。

一、根源何在

困境中的人们总爱呼天叫地、埋怨世道不公,结果不但走不出困境,而且陷入了更痛苦的深渊,丝毫不见“柳暗花明”的转机。

办法,我们总会得到!我们不愿囿于困境之中,我们渴求解脱!作文

“根源何在?”一个声音响彻脑际。对呀,“唯物主义论”主张透过事物的现象看本质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猛然间,一个例子涌入脑中:有两个人做生意折了本,仅剩一文钱,其中一人准备扔掉时,另一个灵机一动,说:“有办法了。”于是他们用一文钱买了几张彩色纸,再捡起些树枝,做成了一些玩具小风车,拿到集市去卖,很快便销售一空。而后他俩用所得的钱做本钱,继续做这不起眼的生意。几年过后,他俩成了富翁。这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原来“困境”的“困”,在于人的“不能”。我恍然大悟!作文

二、最重要的

要走出困境,最重要的是要有信心,有实干精神。自古以来,所有能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人无一不是脚踏实地、吃苦耐劳的人。古语有云: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就告诉我们:唉声叹气不是办法,幻想憧憬不是办法--只有信心十足地去干,才能走出困境。正所谓“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如果不去干,建国初期,我们也不会建大庆、胜利等大油田,使我国摆脱了靠进口钢铁、洋油过日子的困境;如果只是干等干靠,比尔・盖茨也不会当上微软公司的总裁,一跃成为世界首富。这样的事例太多了!爱迪生花了整整十个年头,经过五万次左右的实验,发明了蓄电池;狄更斯不管刮风下雨,每天到街头去观察谛听,记下行人的只言片语,写出许多文学巨著;著名科学家竺可桢70多岁还到野外考察,获得第一手资料,直到1974月2月6日临终的一天还不忘做科研记录。不靠自己,能行吗?有飞来的山、落镜的湖,有背来背去的王屋太行,名山大川自可以用传说来解释,惟有长城不能。因为只有“干”才是筑起万里长城的一块块扎扎实实的“青砖”。因此,我们应该说:困难算什么?我们能干!

三、百折不挠

古今中外,能成功的人从来都是敢于承受挫折的人。如果一个的内心脆弱,不能承受哪怕是轻微的震颤,那他必会成为困难的俘虏,永远一事无成。周文王受拘禁而演《周易》;司马迁忍受遭宫刑之痛完成《史记》;贝多芬克服耳聋的巨大障碍,写成了世代不朽的《命运交响曲》,如此事例,不胜枚举。敢于直面人生挫折,勇于接受困难的挑战,即使眼看山穷水尽,仍会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如上之言而为,还怕什么困境?

走出心灵的困境

自从进入了初三,考试便像那夏天的蚊子一样多,经常会不小心地被咬上一口,于是失败便成了家常便饭。然而,这一次的失败却让我彻底的心碎了。老师不再重视我了,在那个陌生的角落里,只有泪水。老师的目光永远都不会投向那个漆黑的角落。我的目光偶尔与老师的目光交叉,那一瞬间带给我的只有内心的恐惧与不安。所有的叉叉,被老师无情的笔织成了一张巨大的网,将我囚住,仿佛是要让我永世不得超生似的。黑暗中,我很迷惘,我迷失了方向。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穿过了漆黑的长巷,走到自家院中。我倚着那门前的石凳坐了下来。顺着月流露出的微弱的光,我看到了那巍然屹立于风中的翠绿的竹子。它们是那样地坚强,在这萧瑟的秋风中昂首屹立;面对寒冷的侵蚀,他却仍然坚守绿意。这不正是我所需要的毅力吗?

黑暗中,我的心灵微微感到黎明将至。顿悟:凤凰在烈火中涅就涅磐,钢铁在骤热和骤冷中成钢。或许,上天是在考验我吧。于是,轻轻拭去眼角的泪……作文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走出心灵的困境,顿时觉得:原来黑暗也很美。作文

不过梦想在彩虹的远处……

zxzx初二:*** 作文

走出绝境

走出绝境

2.走出困境作文 篇二

一、要正视作文教学的特点

作文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括一个人的语文能力、思想修养、生活体验、知识积累、文化素养和写作习惯等等。语文能力,即一个人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它是写作的基础,语文能力不高,其他方面再好也写不出像样的文章来。但是,其他方面也不可忽视,如思想修养关系到作文的思想内容、中心主题的优劣;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影响到文章材料的选择和内容的取舍;文化素养和写作习惯决定了文章艺术水平的高低。因此,培养作文能力必须从各个方面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能只局限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尤其是只重视写作方法的指导的小圈子里;要树立大语文、大作文的观念。否则,即使学生背熟了一千条作文秘诀,或者每天练习一篇作文,学生的作文仍然写不好。所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对提高作文水平至关重要。

二、要从最基本的能力抓起

文字是作文的外在表现形式,写字是写作文最基本的能力。字写得好坏,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作文水平。尤其在考试中,如果字写得太差太草,就算文章思想内容再好,恐怕也得不到高分。本人做过一项调查,在初二年级近400个学生中,有20%学生的字写得惨不忍睹;有60%学生的字写得不够整齐;只有20%学生的字写得较工整,而这其中仅有8%学生的字写得美观大方。因此,提高书写的水平成了提高作文水平的瓶颈。我的做法是,在新生入学之初就开始训练他们写字,要求做到工整、美观、正确。

三、要循序渐进地进行作文综合训练

作文训练是一个长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过程,必须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全面的指导训练,逐步地提高写作水平。具体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1. 开源与导流。

这是解决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学生写作的源泉很多:家庭、学校、社会、世界都可能引起他们的关注,都可以成为写作的材料,只是有时他们视而不见,所以会觉得无话可说。老师的任务就是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自觉地将视野投向生活,主动观察生活并进行思考,从而形成一种能力和习惯;不仅同语文打交道,而且能善于捕捉有意义的材料,领会其中闪光的思想道理。教师要指导他们形之于文,包括观察内容的取舍、观察角度的选取和材料中心的提炼等。具体做法可以带领学生实地观察、布置观察任务、写观察日记或写分析笔记。

2. 阅读与吸收。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获得范例的重要途径。中学语文课本选用的都是典范的例文,是写作的最好范例。老师在教授学生学习语言材料的基础上更应引导他们学习写作技巧,并让他们对课文进行背诵、模仿、改编,以达到充分吸收的目的。其中,语言材料的积累与吸收尤其应该重视。如《在烈日和暴雨下》的环境描写,《孔乙己》的人物描写等。此外,优秀作文选也是很好的范例,因为其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语言也较浅显,更易于学生模仿。曾有不少学生,家里有大堆作文选,可文章就是写不好,主要是没有充分吸收。古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老师应该在这方面注意引导学生。

3. 要求与放手。

作文有三个层次:即课内训练、课外练笔和自觉创作。课内的训练要坚持“要求”与“放手”相结合。“要求”即“绳之以法”,要学生按一定要求写文章;“放手”即“给予自由”,让学生在一定要求下放胆作文。这二者的关系一定要处理得当。有人形容学生作文为“戴着镣铐跳舞”,就是说学生作文既要在一定限制下写,还要写得优美;既要符合一定法则,又要有新意。学生初学写作,无法则乱,但法太严则成八股文。我们要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在材料、中心、表现方法等方面让学生自由发挥。

4. 训练与实用。

一般的作文无实用性,只是为练习而练习,这样可能会降低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应多进行一些实用性较强的作文训练,让学生把平时训练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例如经常写一些书信、调查、申请书、自我介绍以及小型文学作品等。这样就可以提高他们对作文重要性的认识,从而增强写作的欲望和兴趣。

3.如何走出作文教学的困境 篇三

【关键词】初中作文 作文困境 求实创新 成功

初中语文教学的“老大难”问题就是作文教学,作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以及生活态度。实际上生活态度就是指学生怎样做人。

那么,初中作文教学难,效率不高,学生写作水平低,其症结在什么地方呢?许多语文老师提出不少的见解,我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教师讲的多,学生练的少,而且练不得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主体,课堂作文教学中,老师命题,老师讲解,学生生硬的按照老师的要求和意图,条条框框的束缚去“编造”作文,学生没有真情实感,没有对自然、社会、生活的独特感受和体验,观察不到生活,无法进行思考,更捕捉不到事物的特征,现在还有许多初中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还采用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其主要表现在:

1.教师只注重自己的讲授,不能和学生的思维融会贯通

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师还困扰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还没有打破旧传统旧观念的束缚,惟我独尊,总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学生身上,没有开拓,没有创新,不能和学生进行思想交流,不了解初中学生在写作文中的想法,而学生也只能听从老师的讲解和安排,总是围绕在老师思维的圈子里转,再很大程度上可以说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让学生处在一种禁锢的状态里。

2.学生练习的少,而且方法单一

由于教师的讲述占用了大量的时间,一则学生没有很充足的时间进行练习,二则教师地指导不够,教师只注重学生的课堂练习,不注重生活实践,作文训练时不但设有题目,而且还给予学生一定的格式框架,不求写实,许多学生的练习作文胡编硬套,脱离了生活实际,而且象挤牙膏似的想一句,写一句,这样的作文练习使学生收效甚微,得不到大的进步,也不符和新课标的要求。

二、初中作文教学重形式,轻内容,脱离了生活实践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积极提倡。”这里要求作文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思想实际,大力拓宽渠道,开展综合性生活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封闭单一的课堂作文教学,去接触社会、自然,在生活实践中得以锻炼,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彻底改变传统的初中作文教学模式。

那么,如何解决目前初中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呢?我认为:

一、让学生写出真事,抒发真实感情 ,与生活实践充分结合

1.坚持一个“不熟悉的不写”的原则 

学生亲身经历的事情,直接接触的人,亲自去过的地方,稍加回忆就历历在目,容易写得具体生动。道听途说的材料写进文章,容易露出破绽。例如有的同学为了使所记的事情意义“深刻”,所写的人形象“高大”,就凭空编造或任意拔高,结果情节上弄虚作假,让读者一眼就看穿。还有的学生作文时,喜欢写自己不太熟悉的事情,写陌生的人,记未经历过的事,由于对人对事所知甚少,写作时只能生编硬造,写出来的文章使人读了感到很别扭、不可信。其实,并不是只有写五彩缤纷的城市生活,写万人崇拜的伟大人物才能写出好作文。相反,例如农村学生写作文应立足于农村,教师要指导学生描写自己熟悉的农村生活才能成功,农村的生活虽然很朴素,但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同样能发现生活的闪光点。

2.抒发感情要真挚 

新课标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的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它明确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因此,教师必须注意引导学生在作文中动真情。文章是作者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没有情感这种品质,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这便是以情动人。乔装打扮使人厌恶,无病呻吟让人恶心,惟有真情实感才能起到真正的艺术效果。相反,没有真情实感,作文也就失去了灵性和活力。

二、教法力求创新 

初中学生作文水平低,这有多方面的原因,是在短时间内或是单靠个体力量无法改变的。但是,经常在教法上探求新路,力求创新,却是每一名初中语文教师都可以做到的,也是我们的共同职责。长久以来,大部分初中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上因循守旧,不敢越雷池一步,以致于学生讨厌写作文,作文水平难以提高。

1.教师也要写作文给学生以示范 

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可是有的初中学语文教师真的做到了“不湿鞋”,有很多语文教师确实是从不写文章的。虽然学生们在课内或课外都能接触到古今中外的许多名家妙文,他们会不由自主地欣赏模仿。特别是老师的文章,学生是很乐意学习的。

2.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

初中语文教师批改作文时常常感慨:学生的作文水平怎么这么低,写作思路狭窄,内容干燥单调,语句平淡乏味。究其原因是学生与外界很少接触,较缺乏想象力。因此,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也是提高初中学生作文水平的关键。离开了想象就写不出好的文章。那么,如何培養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呢?我认为一是平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敏锐的观察力,二是在教学中要抓住文章的一些特点来培养。

3.注意思维训练,提高思维能力

作文教学是语言和思维的综合训练,而初中作文训练依旧是重语言轻思维的训练,从语言到语言,致使学生思路闭塞,习惯以猫画虎,移花接木,习作从形式到内容都是千篇一律。

4.利用批改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学生的每一篇作文,大多是经过他们冥思苦想而获得的成果,来之不易,应该受到老师的尊重和理解,所以,老师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哪怕就一个恰当的词语,一个优美的句子,都应及时地给予学生鼓励。 

总之,要提高初中学生作文教学的水平决非易事,它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常汝吉,九年义务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张山,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览·学科部分(上)[M],中华民族大学出版社。

[3]李志宏,新课程校本教研的示例与指导[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4.走出困境话题作文 篇四

走出困境,需要信心。

如果说困境如沙漠,那么信心就是支撑我们走出沙漠的甘露;若果说困境似大海,那么信心就是我们手中的罗盘;如果说困境是一片黑暗,那么信心就是一盏明灯,引导我们走出困境。没有信心,我们就无法克服笼罩在心中的恐惧,无法走出困境,只能在唉叹里面绕圈圈,最后变得遍体鳞伤,落荒而逃的结局。所以,走出困境需要信心,我们必须审视自己。

走出困境需要决心。

如果一件事我们只想,而不去做,那是得不到结果的。所以我们不仅要有走出困境的信心,更要有去行动的决心。决心就像汽油,是我们这一副身躯得以驱动,朝这我们心中的路标前进。下定决心,我们才不会四处徘徊。决心就像是一块路标——指引我们走出困境的路标,使我们得到正确的方向,努力地向前追。

然而,即使我们有了信心和坚定的决心,我们还是不能够走出困境。因为与困境斗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我们还需要坚持。

走出困境,需要坚持。

没有坚持到底,之前的努力只会成为泡影。坚持,也是走出困境的一把钥匙,只有集全信心,决心和坚持这三把钥匙,才能真正打开困境之门。大学时的李阳,英语非常烂。后来他决心学好英语,当然他也是满怀信心的。可是,他无法坚持,所以他一直无法提高英语。后来,他与同学每天坚持到烈士亭练英语,最终他的英语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而与他类似的俞敏洪老师更是坚持三个月在学校树林里练英语,当然他也走出里困境,打破了自己英语困窘的局面。就因为集齐了最后的一把钥匙——坚持,他们才得到了今天的成功。

5.中考作文预测:走出困境 篇五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两个人做生意折了本,仅剩一文钱,其中一人准备扔掉时,另一个灵机一动,说:“有办法了。”于是他们用一文钱买了几张彩色纸,再捡起些树枝,做成了一些小玩具风车,拿到集市去卖,很快便销售一空。而后他俩用所得的钱做本钱,继续做这些不起眼的生意。几年过后,他俩成了富翁。事情就是这样,眼看山穷水尽,即又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请以“走出困境”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范文:走出困境

生活需要经得起磨难的人,世界更需要经得起磨难的人。所以我们在面对困难时,不要逃避、退缩,要做个勇者。

俄国大作家屠格涅夫曾经说过:“只有经过地狱般磨炼的人,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绝唱。”所以当我们在面对困难时,不能畏缩,心中时刻牢记“阳光总在风雨后”,做个强者。

当然走出困境不光需要我们的勇气,还需要我们的智慧。就像那两个生意人,在陷入经济上的困境时,他们不只是有勇气,而且还有智慧。他们用一元的成本起家变成了百万富翁,实质是他们勇气加智慧的结果。

走出困境还需要我们有一颗不平凡的心。记得,勃朗特当初学写作时,发表的文章常受到大文学家们的批判,她曾几度想放弃写作。但后来她并未放弃,她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大文学家们的批判,把他们的批判当做自己前进的`动力,于是就有了极具轰动效应的书——《简·爱》。而相反,丹麦著名小说家安徒生就不是这样了,他在遭到批判时,精神崩溃,情绪低落,以致后半生再无好的作品问世。这就是因为他在困境中,不调整自己的心态,以致以别人批判自己的话为伴,始终不能释放自己,释放心灵。当然也就不能走出困境。

走出困境还需要我们不怕失败。英国大将军威灵顿因为七败而七战,所以才有了流芳百世的英勇;我们的老祖宗归有光因为有了八次落第,所以才有了《项脊轩志》这么优秀的文章;越王勾践正因为不被失败打倒,卧薪尝胆,所以才有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豪迈。

6.走出困境作文300字 篇六

三年级的暑假,我想要学骑自行车。于是,我推出自行车,爸爸在自行车后面扶着,我在前面骑。过了一会儿,爸爸就偷偷把手放掉了。就在这时,我刚骑到家门口,就从自行车上摔了下来,膝盖上皮磨破了,流血了。我对妈妈说:我不想学了。妈妈鼓励我,说:孩子,你怎么可以不学呢?就这么摔了一跤,就不要学了。不管学什么,都要坚持,勇敢地去面对,千万不要放弃。我听了,心想:妈妈说得没有错,不要放弃,要坚持。于是,我又有了信心,对妈妈说:妈妈,我要继续学。

过了几天,我的伤好得差不多了,我又推出自行车,爸爸后面扶着,我在前面骑。没过一会儿,爸爸又偷偷地把手放掉了,我仍旧这样骑着。妈妈开心地叫了起来:孩子,你会骑自行车了!我停了下来,一看,我真的会独自骑自行车了。于是,我又骑起自行车来。自从我学会骑自行车后,我每天都会骑着在自行车去玩,我可开心了!

7.帮助学生走出作文困境分析 篇七

一、帮助学生丰富作文的内容

1. 教会学生观察生活。 现在的学生总以自己为“ 小皇帝”, 以自我为中心, 除了自己, 别的什么都看不见。 作为教师就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帮助学生做到“ 言之不尽”“ 言之有物”。 在平时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 学会观察自然, 观察社会, 关心他人, 做生活的有心人。 要让学生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这样, 习作就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 如要求写熟悉的人、事、景、物, 就一定要求学生说真话, 写下自己的所见所闻, 表达出真情实感, 不说假话空话。

2. 教会学生课外阅读。 学生学会了观察, 但是如何能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用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呢? 即做到“ 有物还会善于言”。 针对这点, 教师应该注意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 引导学生爱读书, 多读书, 会读书, 重视语言的积累。 习作有了丰富的生活素材, 再用丰富的语言材料表达出来, 才能写出一篇篇好文章。

在课外阅读训练时, 我们可要求学生准备一本摘抄本。 开始, 规定积累的篇目侧重于记人、记事、状物、写景的文章, 让学生熟读精思, 以摘记的形式积累语言, 培养学生读书动笔的习惯。 学生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材料, 活跃了写作思维, 开发了智力, 也就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3. 教会学生参与活动。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 要想有“ 源头活水”, 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 顺应他们的兴趣爱好, 让他们乐于作文。 因此, 我们可以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 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去参与。 因此, 我们把各种活动纳入了写作范围, 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活动, 如折纸、体育比赛、捏橡皮泥、春游、开故事会、朗读比赛、办手抄报等, 让所有学生参与各种活动, 得到亲身体验。“ 情动而辞发”, 学生不吐不快, 产生了“ 我要写”的愿望。

二、放宽学生作文的选材

要求学生写作文, 应强调爱怎么写就怎么写, 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决不胡编乱造, 让学生体会到作文并不难。 教师可要求学生坚持天天写日记。 至于写什么, 怎么写, 完全可以把权利交给学生, 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来写, 教师可适当指导。

三、表扬学生作文的进步

无论是大人, 还是孩子, 都一样, 喜欢听鼓励性的语言, 因此, 对于学生的作文, 教师要尽力找出其闪光点, 多表扬。 如教师总是批评学生的作文写得不好, 就会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下次再让其写作文, 学生就会产生畏惧心理。 那么究竟如何做呢?

1. 当众朗读自己的作文。 上台读作文, 有好多好处: 其一, 调动了全体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登台朗读作文, 为每个学生提供了自己的机会, “ 优生” 暂且不说, 那些曾被人遗忘的“ 差生”, 能被推荐上台朗读自己的文章, 使他们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看到了希望, 增添了自信。 其二, 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每个学生都在自己的小组里积极地、主动地参与朗读, 并希望自己被同学或老师推荐登台, 这说明通过培养, 学生已具有了参与意识。 只要老师坚持不懈, 学生的参与意识会得到增强, 将来走向社会, 进行人际交往或投身祖国建设, 将大有裨益。 第三, 培养了朗读能力。 由于学生读的是自己写的文章, 朗读时更能进入情境和角色, 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引起听众的感情共鸣。 通过朗读, 使学生懂得: 无论朗读什么文章, 只要入情入境, 就会朗读得好。 第四, 还培养了听评能力。 一人朗读, 其余学生全神贯注地听, 谁写得好, 好在哪里; 谁哪里写得不好, 怎样修改, 学生心中有数, 评议时, 再发表自己的看法。 经常开展这个活动, 能提高学生的听、评能力。

2. 展览优秀作品。 每次作文之后, 由学生将佳作用统一稿纸抄写后张贴于教室的学习园地, 供大家观瞻。

3. 自编佳作选刊。 每班可用小学生文学社形式自办作文报、佳作选刊, 让学生将自己的优秀作文输入电脑, 打印出来装订成册, 在班内、年级内交流。

4. 开展作文竞赛。 学校或班内每学期开展一两次作文竞赛。 事先发启事, 提出作文要求和评奖标准, 经评议后公布获奖作文, 举行隆重颁奖仪式, 并给予获奖者适当物质奖励。

总之, 让每个学生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不仅可消除他们对写作的畏惧感, 而且还可激发学生动笔的乐趣。

四、教师从自我做起

学生不喜欢写作文, 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 教师自己怕动笔。 面对学生, 教师在写作课上只津津乐道各种写作方法, 但很少有人把自己放在和学生同一个位置, 也去就某一个写作题目和学生同甘共苦, 信手来上个两张纸呢? 这好比教练教学生学游泳, 自己从不下水, 只会站在岸上指手划脚, 那样必定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写作文是一件艰难的脑力活动。 若要提高作文水平, 可不是一两天就可以达到的。 但我相信, 只要我们的教师教会了学生多读多写, 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写作方法, 那么在写作这艘小船上, 是一定能冲破风浪, 勇往直前的。

摘要:写作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教师怕教, 学生怕学。因为一直从事小学教学工作, 并长期担任语文教师, 所以认为作文教学经验就是充实、快乐、产生兴趣, 最终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8.初中作文教学如何走出困境 篇八

关键词:作文教学 走出困境

作文在中考中占有很重要的比例,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作文教学企盼创新。近几年的作文改革也没有使作文教学冲出重围。究其根本,原因有三:一是教师引导不够;二是学生积累太少;三是教师的作文评语贫乏。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走出作文教学的这种困境呢?

一、正面宣传写作的意义

笔者从语文教学的年级段作文竞赛入手,向全班学生发起“战斗宣言”。以竞赛的荣誉感唤起学生的写作欲望。介绍当今社会对写作能力的重视程度。紧接着,又以朋友为例子,将“短信写手”“网络编辑”“专职写手”等富有写作才能又自由的一些新潮名词说的“天花乱坠”,也许这些让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刺激了他们,学生对写作重新重视了起来。在我看来,初中阶段的所有学科基本以知识为主,罕有真正能体现学生创造精神的能力训练,然而作文却是唯一的可以任学生纵横驰骋的一片疆域。因为其他学科的训练,答案基本都在老师那里。而作文,却只在学生自己手上。学生明确了作文是挥洒个性的舞台,激发了他们的写作欲望。

二、努力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积极性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是教育专家们公认的颠扑不破的真理。学生写作文也是如此,在他们对写作毫无兴趣、毫无激情的状态下,哪怕老师讲得再多,说得再重要,学生也感到困惑和无奈,要么无话可说,大脑空空如也,要么“写作开头难,下笔如有鬼”。如果学生有了强烈的写作欲望和兴趣,情景则截然不同,就会有“下笔如有神”的感觉,妙笔生花,感人肺腑的佳作就会不断产生,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1.无论是在课堂还是在课外活动中,或是在校外旅游、观赏、爬山、远足等活动中,临场引导,教师启发学生看到的某种景物或场景,该怎样描写,看到某人的表情及状貌该怎样形容,经历了什么过程该怎样叙述。

2.利用语文课教学及课外教学活动经常向学生介绍名家名作,名篇名段,刻意诵读并欣赏分析其绝妙之处、细腻之处,让学生深切领会到成功的段落和篇章的感人之处,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范进中举之后喜疯了上街乱跑的丑态描写,有力地鞭挞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和摧残之深,每当教师讲解这些文段时,同学们都伸长了脖子,瞪大了眼睛全神贯注地听,兴趣盎然,跃跃欲试。

3.在批改和讲评作文时,对于学生的习作只要有点滴长处,都要给予肯定和鼓励。批语要恳切热情,重在鼓励,使学生鼓足勇气,充满信心。在讲评作文时,全面讲评与重点讲评相结合,每次选出10篇左右的优秀作文在班上朗读赏析。对某些同学作文中的优秀段落也进行赏析,从而鼓励学生,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和爱好。

三、精心批改学生的习作

学生的写作欲望不高,很大程度上是教师对作文批改的敷衍造成的。当学生千辛万苦,搜肠刮肚写出的一篇作文被老师寥寥几笔轻描淡写的点评之后,学生受到的不仅是冷落,更是伤害。对于我们那些写作基础比较差的孩子,他们已经习惯了敷衍写作,就像习惯了老师敷衍的点评一样。于是,我开始要求自己,每篇打作文做到精批。

第一篇大作文发下去之后,我看到很多学生都在埋头观看老师的批语,并兴奋地与周围同学互相交换。于是,我便趁热打铁,让他们按照老师的建议重新修改并再次上交。就这样,我的学生开始乐于写大作文,他们和我一样,把大作文当成一次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既有写作方法的交流也有思想思维的交流。

为了切实加快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我把精批与面批结合起来,让学生“坐在我的旁边看我对你作文是怎么‘摧残’的!”虽然是“摧残”,却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作文的重视,玩笑之间,“摧残”演变成了“荣耀”。毕竟,每天只有一个学生可以享受这样的待遇。渐渐的,学生在面批过程中,明确了写作的基本套路,注意到了用词的结构与表达作用,也不断的从老师的建议中知道了拔高主题的方法。

四、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多读好书,多积累

古人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由此可见,积累对于写作的重要性。学生没有平时的积累,不可能写出优美的作文,甚至给人看后有一种无新一病呻吟的感觉。因此,积累词汇,丰富学生的语言,对于提高作文教学水平有重大意义。在教学中,笔者有如下做法:

1.每周积累好词好句,记录在专门的摘录本上,同学之间可进行定期交流。对于那些课内外摘抄的古诗、精彩片段、名人名言等,要让学生经常拿出来诵读,感受语言的美丽,并慢慢要让学生经常拿出来诵读,感受语言的美丽,并慢慢应用在自己的写作中。

2.开展课内自由阅读课。每周抽出一节语文课,带学生到学校图书馆看书,让学生找自己喜欢看的书看,大大地扩展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知识。

3.开展读书交流会。利用阅读课、活动课等举行诗歌朗诵会、演讲比赛等,让学生相互之间有一个交流,不断丰富的自己的知识面。通过这一些列的活动,让学生写起文章洋洋洒洒,一气呵成的日子还会远吗?

9.走出困境的作文500字 篇九

风雨人生,我们坦然走过,磨难重重,我们无所畏惧,人生路途如同狂傲的暴风雨,总在你胆怯和害怕时朝你猛烈袭来,站起来别趴下,让你的勇气让你的拼搏陪你走过一路坎坷。

人生中谁没有过困境,谁没流过辛酸的泪水,一波又一波的考验向你张开了手,让你去战胜一切困难,西方有一句谚语:当上帝对你,关上一扇门时,就会重新对你打开一扇门。就是要告诉我们没有用的困境只有不断的挑战,面对困境,不要胆怯,更不要心灰意冷,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勇气,用双手去拼搏去创造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把绝望变成新的希望,一堆小火他经过不断地燃烧,把周围可燃物全部利用,一点一点的迅猛烧起,从而变成熊熊烈火,雏鹰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一次又一次的尝试,终于学会了飞翔,满删学步的孩童,跌倒了爬起来摔倒了不哭泣,终于学会了走路,只有树立起不倒的肩膀,拥有铁一般的斗志!让自己的勇气化成源源不断的激情,在人生路上奋勇拼搏,与天地屹立,绝不向命运低头, 我们要知道就不相信命运的审判只相信拼搏的双手,幼小树苗,雨水轮翻冲刷,狂风撕咬着纤细的柳枝,冰雪的`气息,寒冷向根茎袭来。它永不低头,只相信自己要长成参天大树,人也要一样,在困境面前,要学会去面对,去挑战,从而走出困境,活出生命的精彩,一路走来,你会发现,坎坷磨难并不可怕,也没有绝望,也没有屈服,只有拼搏,只有敢于做斗争,才会像幼小树苗一样,生生不息,走出困境,需要拼搏,风雨人生,把绝望变希望,没有不可能只有顽强生存,拼搏努力,人生才会更美好!

雨过天晴,才会有彩虹,四季轮回,才会有生机,经历过磨难才会变成功,敢于挑战人生,才是王道!

10.坚强让我走出困境作文 篇十

一棵挤压在石缝中的稚嫩幼苗,因为学会了坚强,最终突破石缝,长成一棵参天大树;一缕跳跃在峡谷中的涓涓细流,因为学会了坚强,最终汇成黄河,成为我们伟大的母亲。人类的一切劳动成果,都是依靠坚强铸造的。

小时候,我觉得自己就是一只丑小鸭。在朋友们中间,既不是那么出名,也不是那么惹人嫌。就像万花丛中的一朵无名小花,默默无闻的开放着,孤寂,沉默。直到有一天,偶然发生的一件事,突然使我认识到,我竟是如此的坚强。

那天正值小区“闹革命”,一处楼房在大兴土木,石子、沙子满地都是。当我和伙伴们满园的追逐打闹、玩的正欢时,我那不争气的鞋子不知怎么回事,突然带着我向前滑出一米多,膝盖重重磕在水泥地面上。等我镇静下来检查伤口时,发现膝盖那里一片血肉模糊,我意识到出事了。但我还是咬紧牙关忍住钻心的疼痛,始终没让眼泪掉下

来,并坚持着一步一步的走回了家。

当我躺在医院里接受治疗时,虽然痛在身上,却乐在心里,因为我战胜了其他小伙伴们不可想象的困难。那一次,我突然发现,我竟是如此的坚强,就好像一下子从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也是从那一次,我变得乐观、开朗多了,遇到不会的问题,绝不轻易向困难低头;遇到不开心的事,也不再哭闹个没完。

其实,人的一生会遭遇无数挫折。有些人没有坚强的毅力,不敢突破,被困难永远的阻在了前面,好比一棵被压在石块下的树苗,如果不思进取,便永无出头之日;还有一些人果敢勇决,不畏艰难险阻,勇于突破,敢于创新,终会取得胜利。

11.农村中学生如何走出作文困境 篇十一

〔中图分类号〕 G633.34〔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09(B)—0026—01

农村中学生因知识面窄,缺少有序的作文训练,连基本的记叙文都写不好。本文拟就如何改变农村中学生厌烦写作文的现象作一些探讨。

一、先说后写,进行口头作文

有的同学厌烦写作文,但说起一件事会说得通畅、完整、有条理,我们可以抓住这一点,让他们发挥优势,对口头作文感兴趣。为此,可根据各册教学内容和听说训练的重点要求,让学生课前按座次轮流讲谈,或讲故事,或讲一现象,或介绍一实物,或对国内外大事发表自己的看法……可以几十字,也可以几百字。讲完后学生讨论,教师小结。如1999年8月针对取缔法轮功的事实,有一同学由爷爷迷恋法轮功的表现谈到了法轮功的危害及本质,最后还提出倡议——与歪理邪说邪教作斗争,坚决取缔法轮功。我随即顺水推舟启发其他学生谈体会、说感想,并要求将这堂课上的收获写成文,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后来还发现,通过这堂课,许多学生还主动帮助家长转变了思想,与法轮功决裂。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口头作文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对作文的兴趣,还使学生受到了相应的思想教育。

二、抓准时机,进行即兴作文

学生写作文关键在于无话可说,为此要善于在课堂上即兴写作,就是针对课堂上的突发性事件进行作文训练。在一次语文课上,我检查了周日的作业,结果很令我气恼,因为作业量少,布置时曾严格要求过,但还有三分之二的学生没做完。我想这节课无法按计划进行下去了,便顺手在黑板上写了《假如今天是星期天》、《悔》、《由……得到的启示》、《教训》几个题目,要求学生据此事选题写作,必须写出真实感。短短30分钟,全班只有一篇《由卖东西得到的启示》离题外,其余同学都写得充实生动,并且结尾都有关于自己做法的评价和今后的打算。作文评点课上,我重点点出作文的优点,成功的原因,得出写作并不难的结论,启发学生作文须多观察,体验生活,须写出真实感。这样连平常写作文差的同学也觉得作文并不难。

三、学以致用,进行摹仿写作

人教版语文教材的写作训练与课文内容的安排息息相关,为此可紧紧把握好课堂中与写作内容相关事物来讲解,课堂上大胆让学生当演员,于是讲台上闪现出:父亲买橘子的背影、小姑娘制小橘灯、成渝坚守工作岗位、老孙头评马、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的案件、少年闰土看刺猬……课文分析得透,小演员演得逼真,台下同学更是看得入迷。因而在相应的作文训练中也涌现出看到分数后沮丧的“我”,我们村的“和事老”、“会变色”的爸爸等活灵活现的人物,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留心生活,联系实际修改作文

学生的写作都来源于生活。人教版初中教材的指导思想是联系生活,扎实、活泼有序地进行语文基本训练,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教师在让学生写作训练时,可增加一些紧密联系实际的写作材料,如在初中一年级第一学期可以联系学生环境的改变训练相应的写作内容,可设计《跨入初中大门的第一天》、《自我介绍》、《我的新班集体》等题目。还可以针对国内外重大新闻、社会现象进行相应的写作训练,效果都不错。这只是调动学生自己去写,写的好,但也有缺点,为此还要狠抓作文修改这一环节,采取先自改再互改,最后由教师指点再彻底修改的办法,其间适当让学生谈优缺点,这样不仅写作、修改结合,还锻炼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培养了同学间相互学习、互相帮助的能力,也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把学生头疼的修改课上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五、订阅刊物,开拓视野

开展订报刊、杂志及“文海撷珠”活动,开阔学生知识面,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因为减负后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相对多了,为此教师帮助学生选择性地订阅了《语文报》、《语文周刊》、《作文周刊》、《少年之友》等,不但开阔了学生视野,还锻炼了学生对生动语句、名人名言、精要语段摘抄的能力。时间长了,进一步要求学生读书须动笔,圈、点、勾、画、批、注并用,遇生字词释义、遇生动深刻句写体会等。日积月累,形成自己的语文知识宝库,丰富了写作素材,逐渐走出写作困境。

12.走出困境作文 篇十二

一、转变认识, 积极作文

很多学生认为, 作文是老师让我写的, 我不喜欢, 作文没意思。这导致学生作文积极性不高, 作文水平低下。要想彻底扭转这一现状, 教师必须使学生在心理上认同作文, 接受作文, 喜欢作文。引导学生认识到写作是表达, 它是人的一种内心需求, 一种心理需要。用写日记的形式, 留住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从而积累了丰富的人生阅历。这就是一种写作。写作还是一种积极的情感活动的过程。情有所感, 才会有所作, 而且情感活动还会贯穿作文过程的始终。情感始终是写作的动力。让学生有自信可以写出好文章, 从而转变态度, 爱上作文。

二、感悟生活, 获取素材

就目前来看, 学生的作文往往是空话、套话、假话, 文章缺少个性, 语言缺少少年的生动、活泼, 学生脱离实际, 生编硬套, 凑成一篇应付交差。作文水平如何提高?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

感悟生活是使写作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感悟生活首先要时时在意, 处处留心, 逐渐磨砺出能发现美的眼睛;其次要握思考的方法:要善于问为什么。倘若多问几个“为什么”, 就往往能层层剥开事物的表象, 使事物蕴含的思想和哲理渐渐显露。例如下列问题:这是什么事情?为什么会产生这事情?这事情能表现人物什么思想感情?这事情的性质是什么?这事情将有什么样的结果?……还要注意把握事物的象征意义。社会现象、自然生态, 大都蕴含着一种哲理, 一种思想。看到流水, 想到时间如流水一去不复返。看到飘落的花瓣, 想到“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看到蚂蚁运食, 想到“人多力量大”。看到孩童嬉闹, 就想到“天真”“可爱”……;要及时定格对生活的感悟。写日记、周记, 作札记可以逐渐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茅盾说:“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 把你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随时记下来……”平时多记日记, 多写片段, 将自己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可以大大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三、展示个性, 鼓励想象

新大纲在关于作文方面明确提出:“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 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 发挥自己的创造性。”高尔基也说过:“想象是创造形象的文学技巧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因此, 我们的作文要求也要发挥学生的个性心灵去体验生活, 体验人生, 并用各自独特的视角及语言来表达心中的所感所想。教师就应当充分发挥习作中蕴含的想象因素, 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在鼓励想象中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使学生乐于动笔。如一个学生构思了一篇关于“环保”的话题作文。借用猪八戒的形象, 好吃懒做, 贪心物欲, 西天取经后, 开了一建材厂, 为了自己的利益, 不顾生态环境, 大量砍伐树木, 破坏环境, 终酿成苦果, 自己尝尽, 最后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他的作文有了想象的彩翼, 文章写得生动活泼, 富有创新性, 也体现了一个学生的美好愿望和追求, 这也是我们所希望达到的目标。个性是文章的灵魂, 想象是文章的翅膀, 展示个性, 鼓励想象是学生作文的动力, 让学生在自己的空间拓宽思路, 自由想象发挥, 写出属于自己的文章, 以提高其作文水平。

四、在评语中激发情感

讲评是调动情感、指导写作的重要环节, 通过讲评能使学生得到感情上的满足, 产生一种内在激励力量。“随风潜入, 润之以情”润文章也润学生, 写评语要注入感情, 育人要情真意切。我们在作文批改中应以情润之, 使学生达到“感、知、勉”的境界, 学生习作中有很多动情的文章, 老师在阅读后应参与学生的情感活动, 参与他们的喜怒哀乐, 并把自己的感受告诉学生, 让学生领悟到自己不仅是如何“作”文, 更重要的是如何面对人生。针对习作中出现的校园里生活的黑暗, 学习的枯燥烦闷等, 教师应用感情去融化那颗冰冷的心, 使学生克服感情冲动, 理性地看待问题。在评语中注入自己对世界、人生的感情, 进行情感性疏导。评语是师生之间感情交流的桥梁, 是心与心的交换, 因而我们要用那深情的笔触给学生造成欢愉的心态, 唤醒那些伟大的心灵。

13.走出困境作文 篇十三

一个犯人在外出劳役的时候,在路边发现了1000元钱,他毫不犹豫的把钱交给了监督警察,可监督警察却轻蔑的说:“你把自己的钱变着花样的贿赂我,想获得减刑的资本,你这样的人就是不老实。”犯人万念俱灰,他想这个世界不会有人会信任他了,他永远无法走出他犯过罪这个事实的困境。他越狱了。在火车上,由于人太多,他只有站在靠着厕所的地方。这时一个漂亮的姑娘走了进去,可她发现了门锁坏了,她走出来,红着脸跟犯人说:“先生你能为我把门吗?”他愣在了那里,他没有想到这个世界上还有人相信他,他点点头,姑娘红着脸关上了厕所门,而他像一个战士一样严严的守在那里,而且他也做出了决定,于是在下一站,他下车自首去了。

走出困境靠什么?靠的`是信任。

当北非的军队兵临城下时,丘吉尔让“沙漠之鼠”蒙哥马利,重整军队;在苏联陷入重围之中,斯大林启用了朱可夫,这就是政治家对手下猛将的信任,也因此而走出了困境。

在沙漠的一处破屋子里,有一张字条,上面写着,把水倒入汲水器中,就会有甘泉流出。走时不要忘了把壶中打满水。这是上帝对每一个过路人的信任,这样也使这些过路人走出了困境。作文

刘备在自己最危难时,求诸葛亮出山,这也是对诸葛亮的信任,同时也使他走出了困境。

走出困境靠信任,信任对每一个人都是弥足珍贵的,它就像鱼离不开水,植物离不开土壤,世界离不开阳光一样。作文

想走出困境就必须靠信任,如果谁都不信任,只有在原地等待,不肯走,那样就永远不会走出困境。

14.走出困境作文 篇十四

尊敬的各位领导,姐妹们 :大家上午好!三月的蓓蕾绽放早春第一抹殷红,女性的诗行演绎着奋进的感动,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首先我很荣幸的站在这华丽的大舞台上,与大家一起学习、交流。此刻,我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与大家欢聚在这里,共同庆祝我们女性的节日‚三八‛妇女节。借此机会,我向在座的女性朋友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衷心祝愿你们节日愉快,工作顺利,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我叫郭强,网名‚快乐鸟‛,我的性格标签是,开朗乐观、纯朴、自强、热情、大方。我有多重身份,一名残疾人,还是一名残疾人工作者,同时也是一名义工。

目前,株洲市有残疾人24.5万人,芦淞区就有1.8万残疾人,相当于每12个人中有1个残疾人。这个特殊的群体,亟需得到更多的理解、尊重、关心和帮助。随着株洲经济社会的发展,保障残疾人的权利、尊重残疾人的价值,发挥残疾人的潜能,为残疾人打造和谐、幸福的生存空间,已经成为构建和谐株洲、文明株洲的重大课题。

近年来,根据我们对株洲残疾人生活现状的调查,他们在生活、教育、就业、婚姻等方面的问题依然存在,有些问题还很突出。如有很多残疾朋友的生活没有达到温饱水平,治疗康复更无从谈起。其次,在社会就业、社会关爱等方面,还很欠缺。其中,残疾人就业、融入社会等问题尤为突出。

1995年,德国学者梅思娜曾撰文说:‚什么时候我们能够在大街上见到残疾人,就说明残疾人事业有了发展。‛这也不由让我想到了市委原副书记夏文星同志在株洲市第四届残疾人代表大会上讲的话。他说‚尊重残疾人就是尊重我们自己。在关爱残疾人方面,要比别人做得更好,这才是文明城市。‛他还在说话中谈到:‚我在国外街上看到最多的,一是国旗,二是残疾人的基础设施。我们建设文明城市,就是要关爱残疾人。‛是啊,能走出家门,融入社会,对于残疾朋友来说不仅需要勇气,重要的是心灵的开放。残疾人不仅需要物质的帮助,更需要心灵的沟通。我想,走出心灵的困境,比走出家门更重要,只有心灵的完全敞开,才能融入社会。让我的快乐与坚强,告诉大家人残疾不要紧,最主要的就是心不要残疾了。残疾人的快乐是沙土里孵出的嫩芽,大家看到了是一抹绿,却未知沙土里掩盖的是多少辛酸的物事……无声胜有声,无足心上行,无光日月辉。落寞的童年,尝尽艰辛

我的老家,在益阳一个小山村里。出生不久后,我被发现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因为治疗不及时,导致只有正常人的腰部高,且后背畸形,虽然如此,但我喜欢以‚快乐鸟‛自称,并一直在寻求着自己想要的快乐。

小时候,因为离家最近的学校要翻几座山才能到,父母怕我身体吃不消。直到84年跟随父母来到株洲定居后,那一年,我12岁,读小学一年级。我终于走进了校门,虽然学校很勉强的收了我,虽然老师把矮小的我安排在最后一排,虽然开始我还只是一个编外生,但我依然很快乐。

然而,生活并非一帆风顺。由于家庭等多方原因,我初中毕业后,没能继续我的高中、大学梦想。那时的我,只能成天待在家里看看书、写写文章、打打毛线衣。在这段时间里,我自卑过,彷徨过、失落过,我总是想,为什么我的命运会是这样?面对这个残酷的事实,我无言以对,只有在煎熬中成长。慢慢的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必须承认事实、接受事实。

所幸,失落和彷徨没有打倒我,骨子里的坚强让我对人生有了新的认识,我不要做‚灰暗和空虚‛的失败者,我要做‚勤奋、快乐‛的坚强人。我并没有被命运所屈服,开始了自学历程,并于2008年通过了成人高考,考入武汉理工大学法律系并顺利毕业。

就业带来契机,让我重获信心

皇天不负苦心人,2005年9月一个偶然的机会应聘到社区,成了一名最基层的残疾人专职委员。自从来到社区工作之后,我以饱满的热情和信心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发扬吃苦耐劳、兢兢业业,勇于开拓的精神,不记得失,我把这份工作当做改变自己命运的一个契机,用一颗灼热的心时时温暖着残疾人的心,用行动让残疾人朋友看到了重生的曙光。

在社区工作期间,我每天来得最早,走得最晚,主动为同事分担工作。我能够切身的体会到残疾人面临的困难和内心的感受。我总是尽可能的在自己的职责范围之内,积极为众多残疾朋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尽力解决他们遇到的难题,或者帮助他们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因为我的热情友好,待人耐心,来社区办事的人都喜欢找我。在工作上能熟练操作电脑,办公自动化能熟练自如的使用。协调有关部门做好残疾人生活保障、康复、教育、就业、维权、志愿者助残等工作,为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饮水思源,热心助残

‚残疾人更懂残疾人。你对他一点点的好,他便会加倍回报。‛在我的热心帮助下,许多残疾朋友在逆境中学会坚强,开始了他们新的人生。残疾人不仅需要物质的帮助,更需要心灵的沟通。

社区有一个智残朋友,今年29岁了,有一次,他母亲带他去喝喜酒,看到别人结婚生子,心生羡慕。回到家后,他就对母亲发脾气,并大声叫喊:‚我要结婚,要成家,要工作……‛随后,抓住妈妈的头发直往墙上撞。遭受毒打的妈妈,看见陷入癫狂中的儿子毫无办法,两次报警都没有解决问题。后来,他的妈妈求助于我,我当即拨通了他家的电话。在电话里,我们聊起了家常,聊起了自己在人生中的种种不幸,更聊起了我在人生中的快乐和坚强。慢慢的,电话那头的语气平息了下来……唤醒了他对母亲的感激和理解。

2008年的一次大型联谊活动中,有一位身患小儿麻痹症的男子,已经有五年的时间没敢走出家门了,他很自卑,这是他第一次走出家门,参加扶残活动。当天,男子紧握着我的手说,‚我希望有个像你这样的人,牵着我的手,这样,我才不会害怕摔跤。‛

这句话,激起我投身助残事业的决心。那一刻,我的内心很不是滋味,但又有着从未有过的笃定。我当时就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坚持自己的助残生涯,勇往直前的走下去,去关心、去爱护更多的残疾朋友。‚我告诉自己,无论如何都要将我的助残生涯走下去。我的力量虽然小,但是大家的力量集在一起,就是合力无限了。‛

2010年,我在株洲各大网论坛‚关注株洲‛版块发表了名为‚一封公开信:残疾人免费搭乘城市公共汽车的政策要暂缓到何时?‛和‚残疾证不

是用来丢的‛帖子,为残疾朋友争取免费乘公交的合法权益,得到网友们的大力支持,也引起了市政府的关注。半个月后,市政府召开协调会,决定从2011年元月1日起,在市内全面实施‚残疾人凭证免费乘坐城市公共汽车‛的规定。

家住芦淞区曲尺乡的陈友钢种了多年的西瓜,2011年,‚大棚西瓜‛成了媒体集中曝光的毒物,6000斤‚纯绿色‛西瓜,卖了3、4天,也只卖出去几百斤。于是,我就在各大论坛上发帖请大家帮一位残疾小伙卖西瓜,第二天,同城媒体齐发报道呼吁市民关注陈友钢和他的滞销西瓜,2天内,陈友钢的西瓜售空。一心想勤劳致富的他去年组建了一个名叫‚志不残‛的养殖业合作社,开始饲养黑山羊,雇佣的员工,50%以上都是残疾朋友。陈友钢说,我当时在网上发帖可能只是举手之劳,可他却一直记得,并决心要用实际行动,去帮助更多的残疾朋友。

在每年的助残日、爱耳日、中秋节等节日,区残联都会组织残疾人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如慰问残友,举办各类助残服务活动,为残疾人援助辅助器具……2010年助残日活动中以‚感恩、和谐、温馨‛为主题举行了‚潇湘春暖‛大型残健联谊会,献上一场由我跟几个残疾朋友自编自导自演的话剧《水玲珑》。2009年5月在我的努力下,组建了义工志愿者助残协会,2012年5月在芦淞区民政局等部门的帮助下,该协会正式注册为株洲市芦淞区‚橄榄枝‛助残志愿者协会,帮助弱势群体解决教育、就业、康复等方面问题。这是株洲市第一个注册助残协会,从最初的5人,发展到296名志愿者。从2008年起,就开展各类助残志愿服务活动300多次,累积志愿服务1500余小时,其中参与人数在50人以上的大型及特大

型活动共50余次。开展‚一助一‛志愿服务150多对,直接帮助残疾人上千次。

2008年5月1日注册义工,株洲现有各类义工团体5个,我便加入其中的3个。为了获得第一手残疾人资料和亲近残疾朋友,我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利用下班和周末时间,已走访80多户残疾人家庭,在我的文件袋里,备有4本笔记本,专门用来记录每个走访过的残疾朋友的需求及现状,每看一次特困残疾人家庭,不但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更是一次震憾。用自己掌握的知识,服务残疾人朋友……帮助残疾朋友在平凡的生活中一次次创造人生的价值、体会生命的真谛,感受到了不平凡的快乐!得知我是义务做这一切的时候,很多人都不理解。‚难道你是傻子吗?‛对此,我对他们解释是‚残疾人更能理解残疾人,我只是想多了解他们的情况和需要。‛

残联工作稳步推进,成效显著

2011年4月,我到区残联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残联的精心指导下,认真履行‚代表、服务、管理‛职能,按照‚突出重点,打造亮点,塑造特点,攻克难点‛的要求,以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组宣、康复、教育、培训、就业、扶贫、维权等工作。召开了大规模、高规格的全区残疾人代表大会。目前全区7个街道、4个乡(镇)均成立了村(社区)基层残协组织,共配备了101名残协专职委员(其中46名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签订了公益性岗位劳动合同)。成立法律救助站,并被批准为省级救助站。利用‚助残日‛、‚爱耳日‛、‚盲人节‛、‚残疾人日‛等重大节日开展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助残志愿服务活动。第二十二个‚全国助残日‛协同市图书馆、区团委、区文体局、株洲市爱心义工

团队到大京残梅村、‚和谐家园‛开展‚送图书‛、‚送温暖‛活动,共捐赠图书3000余册,发放生活物资、送慰问金等。

扎实开展康复服务。积极开展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作的宣传、组织筛查工作。我区共有精神病人906人,占总人数的4‰。其中:重症精神病人达470多人,他们病重家贫,无力为己康复,有的连整个家庭都陷入特困之中,无钱就医。区残联经走访调查,摸清情况后,为300多名贫困重症精神病患者实行免费服药,为部分贫困重症精神病患者实行住院治疗。为100多名残疾人进行了辅具适配。辅具适配工作得到省、市的大力支持和好评,我区已被列为全省辅具适配工作试点区,力争成为示范区。与民政局等部门协调为15户特困残疾人家庭进行危房改造,为37户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设施改造,抓服务保维稳,办理残疾人爱心公交乘车卡1000余张,为795名重度残疾人申请重残补助,城区60元/月,农村40元/月补贴。抓教育培训,提高残疾朋友改善生活的技能。举办了各种有针对性残疾人技能培训,通过这些培训,残疾人的创业能力显著增强。鼓励残疾人和女性发扬“四自”精神

鼓励残疾人和女性发扬乐观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做到自尊、自信、自强、自立,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一要自尊。尊重自己的价值,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不妄自菲薄,自轻自贱,也不容别人歧视、侮辱自己。二要自信。树立自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同其他人一样参与社会生活,创造社会财富,为社会做出贡献,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三要自强。要乐观进取、积极向上,超越人生的种种不幸,努力磨炼意志,顽强拼搏,同各种困难做斗争,做生活的强者。四要自立。要靠自己的劳动和奋斗实现

自食其力,而不是依赖他人生活,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克服自卑感和依赖心理,进一步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

人都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如果在别人需要帮助时,得到你的帮助,你会感到多么幸福,多么快乐呀!请不要抱怨生活给予太多的磨难,有些人抱怨对社会的不满,心里的不平衡,有些人虽然是一个健全人,可他的心是残疾的,这样的人生活一定是空虚的,黑暗的……

我听过一个小女孩的故事,因为她没鞋子穿,很是难过,当她抬头看见有个人没有脚时,她一下觉得自己没有鞋穿就不算什么呢?这个故事并不是就是事论事,理解其真实的含义。也就是说,你有不如意,别人也许还有更多更不如意的事。

一样的生活,不一样的心情。快乐的心,让一切不平凡,让大家懂得,心灵的快乐会使人受益一生。我始终坚信哪怕是一棵受伤的树,也会献出一片绿荫;即使是一朵残缺的花,也散发出全部芬芳。

15.光伏企业如何走出困境 篇十五

每一轮经济调整期, 受影响最严重的多是传统产业。比如经济速度放缓后, 首当其冲的是钢铁、原材料等行业, 而新兴产业往往会成为避风港。而此轮调整, 前几年最被看好的新能源领域却成为第一拨受到冲击的产业, 值得反思。面临“前狼后虎”局面的中国光伏制造企业, 如何才能摆脱困境?

根本出路是核心技术

光伏企业目前困境重重, 主要是因为欧美债务危机影响下, 欧美国家减少了相关投资, 并打响贸易战, 使严重依赖海外市场的我国光伏企业受到致命打击。

中国新能源商会会长, 汉能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河君认为, 光伏企业要想重振雄风, 就必须发展自己的核心技术, 绝不能只是跟随, 更不能仅仅充当一个来料加工的角色, 否则没有出路。

道理很简单, 新能源是未来的新兴产业, 未来前景巨大。在传统制造领域, 欧美发达国家可能不屑与我们竞争, 但发达国家要发展实体经济, 重振制造业, 一定会选择新能源这样的朝阳产业与我们竞争。所以, 如果我们不掌握核心技术, 而还想重复过去的低端加工, 就不会有明天。

光伏技术的突破口在哪里?行业专家指出, 发展下一代以薄膜技术为代表的太阳能电池技术可能才是光伏企业提升技术实力的关键。因为在这一领域我们和国外起点差不多, 并没有多大技术上的差距。

中国新能源商会副会长简明认为, 相比已经成熟的晶体硅技术, 下一代薄膜电池技术从能耗和污染上都优于晶硅, 被认为是未来主流的光伏技术, 已经开始引起各国的高度重视。

一个令人兴奋的好消息是, 国内企业近年来在这一领域已经有所突破。比如汉能控股集团, 近年来持续大力度在薄膜技术的研发上投入, 掌握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薄膜电池核心技术。目前汉能的薄膜电池光电转化率可以达到10%, 成本也低于晶硅电池。今年汉能的薄膜电池的生产能力将达到300万千瓦, 成为全球产能第一的硅基薄膜电池生产商。

过去, 由于薄膜电池生产设备投入比较大, 因此装备是一大瓶颈, 真正有实力进入薄膜领域的企业并不多。但李河君介绍, 随着国内企业自主研发水平不断提高, 设备成本也在逐年下降, 装备的瓶颈已经逐步突破。“当我们硅基薄膜的发电成本能够做到0.3美元, 也就是不到3元人民币, 未来甚至都可以和火电竞争。到那时, 中国的光伏制造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就真正形成了。”

两条腿走路启动国内市场

太阳能光伏产业要走出困境, 迎来真正的春天, 尽快启动国内市场是关键。这是几乎所有光伏制造企业的共识。

有电力专家指出, 我国目前发电装机突破了10亿千瓦, 其中火电仍然占到70%左右, 水电占20%左右, 核电和风电、光电等只占到10%左右。而在新能源中, 目前主要是风电, 光伏发电装机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谈到未来的光电前景, 许多电力专家认为, 光电要想健康发展, 就必须走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而不能简单沿用风电集中发展的思路。

我国风电建设一大特点就是采取集约发展的思路。这一思路的好处是发展速度快, 但问题是上网难、调峰难。由于这些问题, 甚至出现一些风电场由于无法上网, 而不得不“弃风”。专家们指出, 如果光电建设仍然采取集约式发展的单一思路, 就很有可能重复风电的弯路。因此, 光电建设一定要并网和离网发电两条腿走路, 采取集约和分布建设并进, 才是最快速和高效的。

李河君说, 在分布式离网式发展上, 采取光电建筑一体化思路前景非常可观。特别在薄膜电池技术日益成熟的今天, 从技术上已经可以实现光电建筑一体化。

所谓光电建筑一体化, 就是指利用目前的建筑屋顶和可以采光的墙体, 通过安装薄膜电池发电。这样既不占用土地资源, 而且可以改变目前许多建筑的玻璃幕墙的纯装饰性, 可以一举多得, 既节约了建设成本, 还能提供清洁能源。

据测算, 全国现有及新增新能源建筑物一体化潜在的市场装机容量, 到2020年约10亿千瓦左右, 因此这个市场非常巨大。如果把每年的新建筑的屋顶和采光面用来发电, 发电装机会在5000万千瓦左右。一旦这一思路成为一种建筑标准, 那么从理论上我国的电力供应紧张局面将根本改变, 甚至将彻底告别缺电时代。

16.走出困境作文 篇十六

【关键词】应试教育 作文教学 困境 误区 对策

一、作文教学的困境

无论从信息社会的需求来看,还是从语文本身教育的总体结构——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来看,作文教学都应在语文教学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目前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却令人担忧。据有关资料显示,近几年高考作文中优秀作文只占0.4%以下,优异作文更是凤毛麟角。学生害怕甚至恐惧写作,据对闽、浙、苏10所高校、30所中学进行调查,不喜欢和害怕写作的比例、加上弃权的人数超过了很喜欢和喜欢写作的人数,年级越高,喜欢写作的比例递减。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情感虚假,语言贫乏,形式呆板,杜撰编造现象严重。更有学生去便利的互联网上复制粘贴,剽窃别人的文章,雷同现象严重。写出来的文章千人一面,思维僵化。学生厌写,老师也厌教。上作文课,老师就找一两个过时、陈旧的命题,讲几个“三段式”“谋篇布局”之类的作文技巧,评几句“中心不突出”、“结构不完整”等含糊不清的批语,就应付了事了。可见,作文教学陷入教与学两难的尴尬境地,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二、作文教学陷入困境的原因

作文教学陷入教学两难的境地,究其原因是多方面,它跟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少,阅读面狭窄等都有关系。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应试教育,应试教育只重分数、不重能力,它给作文的教与学都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1.应试教育影响了教师的理念和方法

(1)应试教育导致老师在教学上重读轻写。很多老师认为,作文拉分不大,大多数学生的分值都在40-46(满分60分)之间,而且作文消耗多,收效慢,不及阅读教学见效快,因此把作文教学放在无足轻重的位置,使得学生的作文训练严重不足。

(2)应试教育导致很多教师急功近利,重技巧教学而忽略了学生生活的体验。老师在仅有的几堂写作指导课上,大讲特讲作文写作技巧和方法,如从如何谋篇布局,如何选材、组材,如何提升文章的立意等方面指导,形成僵化的训练,完全忽略了学生个性化的体验,使学生真实的情感、独特的思路无法得到充分地表达。

(3)应试教育使得教师对学生的作文限制过多,评价过于苛刻。很多老师以高考的标准来要求学生,指导时要求学生文章的内容健康、主题积极、思想深刻等等,给学生设下一个又一个的障碍。评价时精批细改,作文中一点点小毛病也抠,看不到学生的闪光点,从而挫伤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2.应试教育局限了学生生活和阅读的视野

(1)应试教育造成学生作文与生活的脱节,直接导致写作素材的缺乏。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作出什么样的文字,否则就会陷入不切实际的唯技巧论。”中学生为了应试,每天只能在教室、寝室和餐厅这样的“两室一厅”中做单调、重复的直线运动。他们所有的精力都用来应付无休无止的训练题,生活单调、枯燥,唯一体验到的生活就是为高考奔命的生活。学生被封锁在狭小的空间里,又如何去体验生活呢?离开了这些生活体验,学生又怎样去积累素材写作呢?无奈之下,学生也只能胡编乱造了。

(2)应试教育限制了学生的阅读面,缩小了学生的视野。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学生的学习仅局限在课堂、教材、教参、题海中,对人文、地理、历史、科学、时事等方面,所知甚少。知识面狭窄,语言贫乏,作文苍白无力。

三、走出作文教学困境的对策

分析了作文教学陷入困境的原因,就应该对症下药,对应试教育的写作教学进行全方位的整体改革,最终使写作走出教学两难的困境。

1.淡化应试,强化生活,端正学生的写作动机

叶圣陶先生说:“学生为什么要练习作文,……练习作文是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并不是为了应付升学考试,也不是为了当专业作家。”写作的直接性内在原因乃是不写不行,不吐不快,是一种社会感受变成了创作的推动力。学生怕写作文,多数是由于“应试作文”。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都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一切为了应试”成为中学教学的准则。写作出现了一种投机取巧的倾向:考试考什么,老师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考试怎么考,老师就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写,学生写作自主性全部被剥夺。在学生看来写作是别人强加的,是“要我作文”,而不是“我要作文”,因此就成了一种负担,当然也写不出什么好文章了。大多老师都发现学生的随笔往往写得比课堂作文好,原因何在呢?学生认为随笔是随想随记,可以把自己开心的、不开心的都记录进去,就像自己最忠实的朋友。我很认同韩寒所说的一段话:“你别看那些看上去写作文很差的学生,好像真要好好学语文才行一样,其实背地里写情书溜着呢,他们之所以作文很差,是因为作文的问题,而不是写作能力的问题。写作能力是一个很基本的能力,那些写不出作文没有交作业的人,他们肯定会想出种种符合逻辑的理由来解释为什么没有写作文,并且直视老师的眼睛进行心跳都不加快的撒谎,这就说明这人有很强的表达能力,他只要能把刚才说的话记下来,就是不错的文章。”认识到写作是生活的需要,相信他们也会喜欢上这个“必需品”的。消除应试教育的束缚,是我们走出作文教学困境的根本途径,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意识到写作是生活的必需,将是我们的作文教学成功的一半。

2.淡化课内,强化课外,让学生“用眼,更要用心”地观察生活

由于受重知识轻能力的传统应试教育影响,目前中学作文教学仍然普遍地存在重课内轻课外的现象,很多老师把作文教学集中在45分钟的课堂上,试图通过课堂上一些知识点的讲授,一些范文的引导,使学生有法可循,写出“像样”的文章来。从而忽视了学生对外界信息的收集,对现实生活的体验。所以,学生的作文素材除了课堂还是课堂,除了学校还是学校,学生的视野严重地受阻碍,文章的内容也严重地受局限。事实上,想学好语文仅靠课堂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写作学习,一个学生的作文水平不可能仅靠有限的课堂教学就得以提高,他需要课外做为保障。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内外互补,把视线由课内小课堂延伸到社会大课堂,让学生接触广阔丰富的社会,体验瞬息万变的生活,在生活言语实践中学习人民群众生动活泼的言语,汲取当代社会生活中新鲜而丰富的言语营养,引导他们正确面对网络,及时关注网络媒体上最新的文学动态及时事,并参与评论。

要指导学生在学习与生活过程中能真正将观察形成习惯,仅仅要求他们用眼不够,一定还要用心。这“用心”就是观察要有目的性,无目的的观察,其结果是观而不察。作家曹文轩认为:“一个艺术家的本领并不在于对生活强信号的接受,而在于接受生活的弱信号。”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敏锐地捕捉心灵,反映时代的“细微”与“瞬间”,从一个自然景物、一件细微的小事、一个浅浅的微笑、一丝淡淡的心绪中捕捉其表现生活本质揭示人生底蕴的“信号”,透过细小的外在现象,发掘其丰富而深刻的内涵。我们要用心去留意生活,留意周围那一草一木、一虫一兽,留意那偶尔经历的一些事,见到的一些情景,听到的故事,偶尔读到的一句感人的诗句,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将生活中看似毫无意义的东西酝酿成美妙而富有深意的作品。

说到用心,主要是强调学生观察时要以自己的眼光、自己的角度。就是要求学生在人们共见的材料中发现自己所描写的特别对象,能在别人屡见不鲜的东西上发现艺术的表现物,从而形成具独特个性的文章。所以可以要求学生写好观察日记,对于平时遇见的事,比如鸡鸣狗叫、秋风落叶、小贩吆喝、老太太唠嗑……都要求仔细观察一番,记叙议论一番,这样学生到真正写作时也不愁无话可说了。

3.淡化限制,强化自由,让学生“求真、动情”地作文

文章的本质是始于感情而终于感情的,正如冰心先生所说:“你的感情只要有一点不真实,读者一下子就会念的出来”。作品就无法打动人。作文时要表现出自己的感情,希望引起读者的共鸣。“凡情之至者,其文未有不至者也”。怀着真挚的情感写作,凡进入视野的材料都会被情感浸润,被染上特定的色调;情感激动了,想象活跃了,有关生活的表象就会纷至沓来,一个人有了情感后,即便是无情的山水、事物也会充满了情趣.“荷塘月色”的清静淡美;“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空山新雨后”的洁净高远;“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儿女情长;“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游子情怀;等等,无一不是作家情感的结晶。然而,现今学生写的“伪作文”越来越多,千人一面,胡编乱造,假话连篇,缺少真情。“伪作文”的泛滥与我们限制过多不无关系,要求学生的文章主题积极,思想深刻,内容健康,学生只能写让座、送伞、关窗户之类的好人好事,决不允许逃课、作弊、撒谎、恶作剧、早恋等“不良”行为写入作文中。能写真我,就只能编写那些至善至美的故事。这种矫情造作的作品,怎么会有生命力呢?怎么会打动人呢?因此,我们必须淡化限制,强化自由,给学生松绑,让他们“求真、动情”地作文,想什么就写什么。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做到情感真挚地写作呢?

首先,引导学生扩大阅读面,鼓励学生与名家进行心灵的、思想的碰撞。为培养学生的情感品质,从而更得心应手地在自己的习作中情真意切地作文,必须鼓励他们走进名作世界去与伟人、大师、优秀作家进行心灵交流,精神对话,鼓励他们去和他们一起关注思考人生万象,宇宙万物,一起感受生存的痛苦与欢乐,斗争的艰难与胜利的喜悦,这里有博大的情怀、崇高的心灵,有精深的思想见解,是一个令人流连忘返的世界。并要求学生及时地记录自己阅读的心得体会,长短不限。培养学生养成动笔阅读的习惯,让作文语言亮起来,让材料丰富起来,让构思巧妙起来,让情感真挚起来。因此,教师必须经常开展“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的活动。引导孩子“精其选,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每一个课堂都应该留下一定时间进行读书交流,或是一则新闻一个故事一首小诗甚至一个谜语一个成语,安排在课前或课后或课中,就一分钟或两分钟。现在很多中学语文课都有课前三分钟演讲,演讲的内容不限,可以是对新闻时事的评论,可以是对一首诗的感悟,可以是名人实事迹等等,学生在准备演讲的过程中,学会了如何搜集材料、筛选材料,而且还丰富了感知能力。有了深刻的情感体验,我们的学生拿起笔就不再迟疑不决了。

其次,引导学生从写真实的事开始。以随笔为写作基地,文可长短,只要真实即可。使学生敢于写真话,敢于写心理话,敢于写不同于别人的话。

再次,作文评价应该以鼓励为主,放宽作文的评价尺度。为师者必须以鼓励的态度对待学生作文,让学生明确,作文的成功不仅仅是文章的发表、获奖、被推荐之类。只要一个词用得恰到好处,一个句子用得生动有味,一景一物描写得真切具体,一个观点表达得明晰充分,都是一种成功。特别是在文章的思想性方面,有比较新颖深刻的见解便尤显可贵,即使很一般的观点只要有自己的体会(哪怕这体会仅是一点一滴)也是很好,在情感上,只要真实而不矫情就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

4.淡化技巧,强化思维,让学生自主地作文

孙绍振教授一再强调:“作文训练不同于语文知识,它是一种能力的训练,能力的基础在于看任何问题都要抓住要害,这得有一点方法,要抓特点,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不能空洞地讲观察,孤立地讲立意要高,抽象地讲论点要深刻,要拿出可操作性的办法来要把目标定在培养思维精密的门道上,而不是任凭他们的思维自发地流浪。”思维是作文的核心,作文是思维思想的外化。钱学森教授在《关于思维科学》一文中,把思维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社会科学技术并列平行的八大现代科学技术之一,足见思维能力、思维方法的重要。有了思维能力与方法,思维便活跃了,思路便开阔了,于是文思泉涌,文章便可以纵横开阖,条理清楚,游刃自如,层次分明。

然而,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教师总是给学生传授所谓“作文秘诀”,如怎样审题立意,怎样布局谋篇,还有什么“三段式”,什么“启承转合”等等,过多地注重语言表达和技巧模仿,对思维的作用不够注意,造成学生缺乏悟性,思想僵化,写出的文章公式化:模式化的结构、成品化的语言、通用化的材料,这些问题很多都是学生思路过于狭窄,思维混乱造成。

因此,必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的思维包括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在初高中阶段形象思维尤其重要,它是思维能力的核心,马克思曾把想象看作是“人类最伟大的天赋”,爱因斯坦也指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所有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力在作文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它对文章的立意、选材、组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语言可以在想象中鲜活起来,材料可在想象中更加丰富,主题可在想象中得到升华。鉴于想象的重要作用,在前几年高考作文中,陆续出现了以联想,想象为主的作文,将想象的能力作为评判一个学生是否具创新意识的标准。好奇心是人类认识世界探索自然和社会奥秘的主要心理品质,处于青春年龄的中学生,更具好奇心。因此,作文教学必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加强学生的形象思维训练,让学生充分领会丰富的想象与联想便可以达到。时还要注重抽象思维的训练,特别是对高中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训练尤显必要。

四、结语

总之,应试教育将作文教学引入死胡同,片面追求高分和升学率,无视作文规律和实际写作能力,急功近利,结果欲速不达,直接造成学生难学教师难教的尴尬局面。要走出作文教学的困境,必须对写作教学进行全方位的整体改革,积极创造有利条件,让学生的综合素质、个性特长和兴趣爱好全面、和谐发展,使作文教学健康发展。当然,作文教学的探索之路还很长很长,它需要我们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长期不懈地努力。

上一篇:关于赞美清洁工的作文下一篇:学习吴大观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