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创建品牌的调查思考(共10篇)(共10篇)
1.关于企业创建品牌的调查思考 篇一
关于创建高铁客运服务品牌的实践与思考
目前世界上运行速度最高、一次性开通里程最长的武广高速客运专线开通运营已一年多,作为运营管理单位之一,长沙站管辖京广高铁武广段湖南省境内479.591Km,8个高铁车站。2011年春运,武广高铁日开行动车组列车最高达88对,高峰时段平均6分钟开行一趟,日均发送旅客4.3万人。如何适应高铁时代高品质服务要求,打造服务品牌,进一步提升经营效益,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高铁客运服务存在的问题
步入高铁时代,安全舒适的高速列车,设备先进的现代化车站,大大地提升了铁路服务的“硬件”设施,方便了旅客的旅行生活,受到了社会广泛赞誉。与此同时,我们的“软件”水平却有较大差距,特别是思想观念、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还不能完全跟上。
部分职工思想观念滞后。高铁员工在进入高铁前都经过系统化的服务意识、服务技巧、服务礼仪和专业知识培训,进入高铁后又有常抓不懈的日常服务意识教育,绝大部分干部职工都拥有较强的服务意识,能够自觉按照“高铁高标准、高铁无小事”的原则,对待工作和服务旅客,但是还有部分职工的服务意识离高铁标准有一定差距,比如,“差不多”的想法,认为高铁、普速都是服务工作,变化不大; “也还行”的想法,凭经验办事,认为过去干得还不错,因循守旧,无需创新;“过得去”的想法,工作一般化。这一小部分职工的问题,对高铁服务工作的整体质量带来了不小的影响,甚至产生负面效应。
个别员工服务标准较低。高铁车站的员工以前都是在既有线从事客运、货运、行车等工作。一方面,有些员工潜意识地把普速站的作业标准带到高铁,认为过去低标准的作业习惯是符合高铁标准作业要求的,并没有意识到执行这些标准会发生服务质量问题,更进一步巩固了行为习惯,产生所谓“干惯了”的问题。另一方面,有的管理干部在现场监督检查时,同样以既有线的标准对待高铁站员工的作业问题,潜意识里以自己的标准去进行判断和识别,产生“看惯了”的现象。高铁服务中存在的这些既有线行为习惯成标准的问题,将不利于对高铁高标准的落实,纵容高铁低标准服务行为的产生,造成服务质量隐患。
结合部管理协调有难度。高铁是我国目前一项新兴产业,各种管理处于起步摸索阶段。高铁车站的客服系统、售票系统、站场照明系统、空调系统、商业网点等服务设备设施,分属于供电单位、工务单位、多元单位、保洁单位、物业单位等多个相对独立单位。这些设备设施在实际运营当中,难免出现一些问题,一些很小问题也难得到及时解决,如卫生间感应笼头、照明灯、大便池冲水器、洗手池下水管、分隔门合页及门扣等易损易耗设施,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往往由于协调环节节点多,纷繁复杂,延误修复时间,给旅客使用带来不便,甚至造成旅客投诉、媒体负面报道,严重影响车站和高铁形象。
二、创建高铁客运服务品牌的主要做法
为切实解决高铁客运服务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确立了以长沙南站为重点,通过“老站带新站,大站带小站”的模式,以点带线,全面铺开,有效提升管内8个高铁车站的服务品质。
一是把认识定在高起点上,培育创建服务品牌的共同理念。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我们把提高认识、更新服务理念作为培育服务品牌的首要工程来抓,推动高铁客运服务质量的提高。一是充分激发“第一代高铁人”的自豪感。武广高铁的开通运营,标志着广铁集团步入“高铁时代”,意味着“中国速度”已经成为“世界速度”,其中的意义是里程碑式的。对此,我们组织员工深入学习了《闪着泪光的事业》、《穿越梦幻的时空——中国高速铁路发展纪实》长篇通讯,认真观看了《相信中国—走进高铁时代》大型节目,通过组织员工谈感想、写体会促使广大员工充分认识到作为集团管内高铁主管站之
一、湖南地区唯一一个高铁主管站,自己就是名副其实的“第一代高铁人”,这是多么的自豪和荣耀,进而自觉的以一种主人翁姿态,投身于高铁事业中来。二是牢固树立“再创新业为己任”的使命感。长沙站有着优良的光荣传统,历年多次被评为铁道部“先进车站”、铁道部“文明车站”、集团公司“五星级职工之家”等。我们就以此为切入点,不仅组织广大高铁员工参观长沙站的荣誉橱窗,通过奖杯背后的故事,教育高铁员工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长站人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再创高铁新业绩;而且,还组织长沙站劳模、退休老职工体验高铁,通过他们讲述既有线站开站建站的种种艰苦创业和无私奉献,对比当前高铁的现代科技和优越条件,促使广大高铁员工真正树立继往开来的使命感。三是切实增强“高标准,无小事”的责任感。利用多种载体,结合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通过主动引导、典型引路等多种方式,加强对高铁员工的标准化作业教育,并结合高铁《技规》、《行规》等规章制度的要求,对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研究探讨,使高铁员工清楚认识标准作业的基本要求,清楚认识高铁运营标准作业出现任何问题,都可能造成毁灭性的后果,切实把“高标准、无小事”的意识转化成干部职工的自觉行为。
二是把要求定在高标准上,锤炼创建服务品牌的职业素养。
实现服务品牌创建目标,需要高铁员工具备良好的职业习惯、严格的职业纪律、精湛的职业技能。一是以超值服务为标准,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服务只有超越旅客的期望,才能给旅客留下深刻的印象,才能给高铁带来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服务品牌创建目标,不仅要体现在日常的言行之中,更要引导职工把服务意识渗透在每个环节上,使大家认识到平凡的服务工作不能以计算单位来衡量,要以提供超越旅客期望值,使旅客的满意达到惊喜程度的全方位超值服务为最高标准,以“察言观色”的特殊本领服务旅客,让旅客不仅“走得了”,更要“走得好”、“走得舒适”。二是从管理机制上着力,恪守严格的职业纪律。积极推行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完善经营机制和健全管理制度,以达到整体系统的优化组合,增强管理的综合效能,使每一项工作、每一道程序,每一个职工都处于受控状态,做到“人人都管事,事事有人管”。把执行铁的纪律作为实现服务品牌创建目标的起点,坚持从小抓起,对一些小问题也不放过,做到不护短、不遮丑,象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高铁车站形象。同时我们还强化监督机制,由自我评价向服务对象评价转变,在高铁站公布路风监督制度、收费标准,设置意见、建议和评议箱,聘请路外路风监督员等,增强对服务工作监督的可操作性,用制度敲开优质服务的大门。三是强化培训,掌握精湛的职业技能。职业技能是提升旅客服务质量、实现服务品牌创建目标的手段和本领。我们一方面在高铁员工中深入开展了“我们的服务离市场有多远?”和“高铁时代,你准备好了吗?”大讨论,定期组织业务学习,采取业务技术练功比武和日常业务学习相结合,提高职工的服务技巧和本领。另一方面积极组织职工到民航观摩互动、开展服务场景模拟、服务技巧点评等活动,开阔职工的眼界;聘请宾馆礼仪人员对职工进行形体训练、礼仪培训,实现职工外在形象与内在气质的和谐统一。
三是把服务定在高质量上,塑造创建服务品牌的岗位形象。
高铁运输产品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优质服务是其本质特征。一是“平凡工作”显温馨。在高铁运营工作中,我们把对旅客的爱心持之以恒地融入在一点一滴的平凡工作上,竭力确保自动售票机、自动检票闸机、中英文广播、引导系统以及无障碍通道等先进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让旅客从购票、进站、上车,下车、到出站,真正享受到自助式个性化免干扰服务。二是“突发事件”送温暖。高铁客运服务工作随时随地可能遇到各种的突发事件,而目前部分市政配套建设速度还跟不上高铁发展步伐,部分高铁站地处偏僻,我们一方面主动向地方政府汇报,取得当地政府的支持和帮助,建立路地一体联合应急响应机制;另一方面加快多元商业网点开发进度,让其承担部分应急后勤保障压力;同时,在各高铁车站也储备了一定数量的应急准备物资,确保突发情况下旅客的必要需求。三是“设身处地”见真情。在做好车站日常服务的同时,我们设身处地的替旅客着想,在车站设置服务台,为旅客提供面对面的服务;在自动售票机旁安排了导购员,为旅客提供导购服务;筹备开通长沙南站旅客服务中心,引入信息查询平台,开通余票查询、公交查询、航班查询等系统,尝试旅游、美食、酒店、医疗等延伸信息服务,满足不同层次旅客需求,增强对旅客的服务功能和吸引能力。
三、服务品牌创建的初步成效
效果一:服务理念全面创新。“高标准,无小事”的高铁意识和“勇攀高峰,争创一流”的高铁精神已成为广大员工服务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如今高铁各站的客服人员自觉形成了“旅客永远都是对的、我们永远有不足”的共识,服务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也明显增强,并针对旅客对服务需要的不断变化,调整自身的服务标准、服务方式、服务内容。这些充分说明服务质量的好坏不仅来自机制建立的促动,更源于理念提升的能动。
效果二:管理方式的全面创新。高铁管理不同于既有线管理,我们通过在作业层发现问题,在管理层分析原因,在干部层追求责任,形成了“抓服务必须强管理,强管理必须严干部,严干部首先严班子”的思路,实行责任连挂、逐级追究,发挥了各级干部抓服务管理的主体作用。自创建高铁服务品牌以来,车站干部在管理理念上有很大的提升。
效果三:服务质量的全面创新。目前,各高铁站通过服务品牌创建活动,均实行了“三统一”定置管理,即统一划分区域,统一定位,统一格式;高铁各站在早上开门时实行列队欢迎制,工作人员身披绶带接待旅客进站,并在旅客通过时道一声“欢迎您来我们车站乘车”;针对车站经常发生急症旅客的实际,设置了医务室,购置了一定的急救药品,对客运工作人员进行了必要的急救培训,提高客运工作人员的应急能力;面对特殊旅客,成立了残障服务小分队,针线包、婴儿用车、轮椅、担架、手机充电设备等一应俱全,切实解决旅客的实际困难,把温暖送到旅客心坎上。
效果四:服务典型层出不穷。2月18日,中央人民网刊载了岳阳东站不断创新服务理念,积极开展特色服务,切实提高服务水平,精心打造武广高铁春运优质“服务名片”的经验做法,集团党政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亲自做出批示;还涌现了长沙南站客运值班员毛武军、被誉为微笑天使的衡阳东站党员谢玉辉、热心为旅客服务的株洲西站共产党员孙翔,他们的先进事迹都在《广州铁道》、集团各种简报刊登。
2.关于企业创建品牌的调查思考 篇二
关键词:品牌,发展,创建
在当今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品牌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
一、认识品牌
什么才是品牌呢?品牌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需要品牌?这些都是企业应该明确和思考的问题。
二、品牌建设的需要
(1)品牌建设由产品的适用性决定。因此,是消费者和市场决定是否需要品牌。
(2)品牌建设的利益。良好的品牌在获得消费者忠诚和美誉的同时,其力量可使产品或服务乃至企业的附加值、无形资产实现乘数效应,甚至是几何级增长,知名品牌产品比同类产品在市场和价格占据巨大的优势,甚至可以产生垄断效益。《2007年中国名牌战略发展报告》中显示:在2006年全国工业增加值9.035万亿元中,中国名牌产品和省级名牌产品生产企业对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达25.81%,拉动全国工业增加值增长4.39个百分点,名牌质优价高,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三、企业的品牌创建与市场营销
(1)企业创建公司品牌,树立在业界当中的应有地位形象,使更多的潜在目标消费者对企业的产品力、服务力有所了解,进而形成持久的消费关系是企业创建品牌的目的和宗旨。在钢丝绳制品线材生产行业中,贵州钢绳于1992年率先在全国经济发达、沿江等经济繁荣的地区和城市开设16家销售分公司,建立销售网点,成为金属制品行业中走在最前面的企业。后随企业发展和市场变化销售网点升到21个,形成贵绳公司在国内的营销系统是在各个销售分公司之间,分公司与片区之间,片区与片区之间结成点、线、面的销售网络模式,最后根据国内南北市场发展变化,把南北片区的经纬点结成国内销售网络。在销售网络点上的管理上,按南北片区对销售分公司进行管理,最终形成“点点成线、点线成面,经纬成网”为特点的网络;在市场战略布局上,突出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湾、西南地区、中部地区、西北地区、东北地区等七个区域为重点,实施产品销售规划。可以说在金属制品行业中建起了比较合理、先进的市场网络,为贵州钢绳“巨龙”品牌的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2)对产品结构之间的内在关联和发展状态紧密把握,以品牌为导向促进产品结构的合理化。贵州钢绳公司在“巨龙”品牌钢丝绳的市场营销中根据市场需求适时调整产品结构,充分利用市场营销设置网点——位于长江三角洲中心位置上海销售分公司,借助长江三角洲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需求急速增长和公司产品结构准确定位,分别于2008年、2009年、2011年先后销售钢丝绳过万吨,各年实现销售收入回款过亿元;而位于四川心脏的贵绳成都销售分公司,在继上海销售分公司之后也实现连续三年钢丝绳销售量过万吨、销售货款过亿元的公司,其优势得益于营销工作中稳定消费关系和四川宽广的销售半径;在经济发达山东省的贵绳济南销售分公司借助山东地区能源丰富、交通枢纽、工业发达、经济发展快速稳定等优势,在2011年,成为继上海、济南销售分公司之后的第三个钢丝绳销量过万吨、回款过亿元的销售公司。
(3)素质技能是品牌创建的基础,市场营销人员的业务综合素质技能对市场营销工作的开展尤其重要。贵州钢绳品牌能一直屹立于线材制品市场上而几十年不倒,并始终保持走在国内钢丝绳生产行业的前面,与企业有一支过硬营销人员队伍是紧密联系的。
(4)品牌创建说到底是为了提高竞争力,摆脱同质化带来的竞争漩涡。线材制品钢丝绳生产行业竞争十分激励,目前有影响的钢丝绳生产企业有五家——宁夏恒力、法尔胜、福星科技、巨力索具和贵州钢绳,除五家上市企业外,还有十几家中小型企业,而贵州钢绳处于线材制品钢丝绳生产行业中优势企业地位,主要得益于产品品质过硬的优势和成功的市场营销。贵州钢绳能在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增长的时期,看准全国经济建设对钢丝绳的巨大潜在需求,于1992年在线材制品生产行业中率先在全国经济发达区域和中心城市设置销售分公司,建起销售网络,为贵绳产品的营销打开大门,并根据全国经济区域性发展的特点,依据市场的需求进行产品结构销售策略调整,迅速促进销量上升和品牌的推广。
四、市场营销与品牌创建的思考
(一)准确的品牌定位
企业品牌定位明确并具有属于自己的特色定位,要体现企业的核心文化。
(二)品牌建设需要与中间商共同打造
中间商作为企业经营链上的重要一环,在企业的品牌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企业希望中间商更加忠诚,中间商则希望厂家提供更多的利益。事实是只有双方彼此忠诚,互惠互利,才能达到合作、共筑品牌!贵州钢绳在2011年销售钢丝绳总量139446吨,其中销售分公司直销产品71721吨,销售代理商(共134家)销售产品67724吨,占钢绳总量48.57%,在竞争激励的市场上贵州钢绳与其销售代理商互利合作,共建贵州钢绳品牌。
(三)品牌建立策略
品牌策略选择适当,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贵州钢绳建厂几十年,一直致力于钢丝、钢丝绳线材制品的生产及加工,从未涉及其他产业,对公司所有产品都使用“巨龙”驰名商标,建立统一的品牌。
(四)市场营销要体现企业的社会责任
贵州钢绳在尽社会责任义务方面,在线材制品行业中起到表率作用。在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尤其是国家重大桥梁工程项目,从1995年中标汕头海湾大桥起到2011年中标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先后为26座国家重点工程桥梁供所用钢丝绳,企业通过高品质的产品量肩负国家工程建设的重大安全、质量责任,企业在工程界赢得良好的声誉;在重大自然灾害——汶川大地震时,公司安排就驻四川成都的销售分公司捐送100吨起吊用钢丝绳支援灾区吊车、铲车、挖掘机等抢救工程设备所用。在面临重大事件面前,贵州钢绳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使企业品牌深入工业行业、深入产品市场、深入百姓群众。
五、结束语
企业只要在创建品牌这方面坚定信念,采取科学的手段,就一定能将品牌做好,从而赢得市场,企业就会不断发展壮大,品牌自然经久不衰。
参考文献
3.关于企业创建品牌的调查思考 篇三
一、零售企业自有品牌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一)品类选择不当,难以分得预期市场份额
零售商在选择进入的品类的时候,应充分考虑该品类的目标顾客群对自有品牌的接受程度、产品开发与零售商自身的定位是否一致, 同时, 供应商和自身的物流和管理水平也是在选择进入某一品类的时候需要考虑的因素。零售商选择进入错误的品类, 这些错误往往表现为:
案例1:零售商A通过对自身销售数据的分析, 决定进入洗发水品类, 开发200毫升规格去头屑和黑芝麻洗发水。目标产品分别锁定为飘柔洗发水和夏士莲洗发水,零售价格8.60元。 产品销售一直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在这个案例中, 我们很容易发现, 零售商进入了一个消费者品牌忠诚度极高的市场。 在这个品类中, 少数制造商凭借技术优势和营销能力取得了压倒多数的市场份额,零售商很难在这样的市场中分得预期的份额。
案例2:某连锁折扣店决定为其200家门店开发自有品牌护发素,但是我们很容易发现,对于折扣店的目标顾客群(低收入人群)而言, 护发素更类似一种奢侈品而非生活必需品, 该产品自然也就不会有好的销售表现。
除上述案例以外,我们还会发现零售商往往花费大量的精力试图进入一些超出其现有管理水平的品类,如:对物流配送能力要求较高的乳制品等。
(二)简单仿制制造商产品,造成产品销售不良
零售商在自有品牌开发中将制造商品牌的某个产品作为目标产品,完全仿制目标产品的配方、品质甚至外包装设计。诚然, 零售商不可能像制造商一样有一整套的产品研发队伍, 进行消费者调查, 产品研发、包装设计和产品测试以及调整的工作。“拷贝”往往是最安全的方法,但是一味的简单仿制也是造成大量产品销售不良的原因。
对于零售商而言, 一方面“拷贝”成功的制造商产品, 一方面以目标消费者为导向的产品改良和新产品开发是自有品牌成功的关键。以沃尔玛山姆会员店为例, 山姆店在中国的经营目标是满足商业会员再销售、办公和发放福利需求,同时满足高收入的个人会员的需求。 因此, 我们可以看到在山姆会员商店销售的8块装 “会员优品” 香皂、整箱装的复印纸等,而现实的销售数据也证明了这些经过改造的产品是自有品牌成功的典范。
(三)供应商实施质量控制,易出现质量事故
由于多数零售商将自有品牌定位于低价产品, 为了实现“低价”的承诺, 报价最低的供应商往往会受到青睐, 在这种时候, 质量(产品内在质量和包装质量)很容易成为被牺牲的对象。 供应商在技术方面的任何放松,都将产生上述报道中的质量事故。零售商的专长并非在于产品制造, 零售商自有品牌的生产却需要零售商了解包括制造相关的技术知识,法律法规及物流配送等相关专业知识, 因此, 零售商需要建立起自身的质量控制部门,从供应商资质判断、 产品检验、产品生产工艺和配方、包装和标识规范以及产品运输和收货标准方面进行控制,从源头减少质量事故产生的可能。 这一点对于已经开始自有品牌探索的零售商尤为重要。
三、零售企业开发自有品牌产品的建议
(一)发展自有品牌的零售企业须具备一定的经营规模
开发自有品牌,不是小零售商玩的游戏,而是具有一定规模零售商的专利。由于自有品牌一般只能在零售商自己的终端销售,而且开发一个自有品牌耗费的资金很大,这就要求零售企业必须具有庞大的销售网络和雄厚的资金实力,以实现大规模生产和大规模销售。所以,自有品牌一般不适用于所有商业企业,而主要适用于大型商业企业,尤其是大型零售业。国外大型商业企业的自有品牌之所以成功,关键就在于他们具有庞大的销售网络,如沃尔玛在全球有3000多个连锁店,年销售额达2300多亿美元。尽管我国近几年大型零售商业企业发展迅速,但真正能够实现规模经营,取得规模效益的并不多,如果再具体到某一种产品上,这种规模效益要求就更高了,这一点已成为制约自有品牌在中国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国内零售商在开发自有品牌前还要考虑:是否已经具备了控制制造商的条件和实力;是否具有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来吸引顾客,使顾客保持对其开发品牌的忠诚度。
(二)建立严格的质量监督与管理体系
连锁店要为顾客提供“物有所值”的商品,就必须要求技术人员严格把关,实行全面质量控制,从制定商品的原材料标准、生产标准、质量标准入手,对商品的原材料采购、生产工艺过程直至销售过程进行全方位监控。实施自有品牌的全面质量管理,不仅包括全方位的质量控制,还必须建立全员性的质量保证系统。马狮集团就事先在产品规格中详细注明制造商必须遵循的各项条款,并派技术人员深入制造商的生产一线监督这些标准的执行情况。沃尔玛在自有品牌供应商的选择方面具有相当严格的程序,一般倾向于和行业内领导品牌的生产商合作。沃尔玛(中国)曾生产自有品牌的卫生纸,它的合作伙伴就是“维达”纸业——中国卫生用纸行业销售量最大的企业。
(三)慎选能够作为自有品牌的商品
1.选择品牌意识弱的商品。对于某些商品而言,消费者的品牌意识非常强,如胶卷,非柯达或富士不买。再如电脑、化妆品等,消费者对这些商品的品牌意识较强,趋于购买指定商品,因此零售企业开发此类自有品牌的难度就很大,即使开发出来也很难得到消费者的认可。而另一些商品,消费者的品牌意识较弱,选择这些商品时除了价格因素外没有太多的其他考虑,如洗衣粉、洗衣皂、卷纸等日常用品,药店里面的小器械、保健品等,连锁店可以采用一些促销手段很容易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2.选择单价和技术含量比较低的商品。 因为技术性强的商品不容易找生产商,也不利于控制产品的质量和售后服务。
3.选择销售量大和购买频率高的商品。只有销量大的商品,企业才可以实行大量开发定货,从而降低开发的成本,保证自有品牌低价格的实现。购买频率高的商品使得商店和消费者接触频繁,商品的品牌忠诚度较低,顾客很可能在其他因素的影响下改变购买品牌,这有利于零售企业开发新顾客,使他们购买新品牌的商品。
4.选择可以创立品牌的产品。商业企业自有品牌开发的最终目标就是创立自己的品牌,丰富门店的商品构成,从而形成零售市场的差异化优势,同时借助商品进一步强化企业形象。但是创立品牌却是一个非常艰辛的过程,并不是简单的命名、设计包装、定点生产、摆上货架就大功告成,必须遵循品牌的成长规律进行合理规划,否则,开发的商品只能称之为自有标签或自有商标商品,零售商也不能真正享受品牌带来的利益。注意命名,讲究自有品牌商品的命名。有些商店就用该商店名称来做自有品牌商品的名称,这种做法可以方便顾客记忆、辨别,加深对该类商品的印象。
(四)关注消费者对自有品牌的认可度
自有品牌的发展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才快速发展起来。究其原因,首先是此时消费者的观念发生了变化,从追求数量到追求质量,而品牌代表了可信的品质,因此,消费者从关注价格转向关注品牌,而对品牌所有者是制造商还是零售商不太在意。据美国自有品牌协会调查:有75%的美国消费者接受自有品牌,认为其品质可以信赖。在英国和法国,这个比例分别为56%和38%。有了广泛的消费基础,自有品牌商品才有赖以生存的土壤,这是欧美世界名店取得自有品牌开发成功的重要条件。目前,我国的消费者层次差别很大,有的地区的消费还仅仅停留在数量层面上,而一些发达地区的消费者虽然关注品牌,但对零售商品牌还存有疑虑,常常通过专业品牌来判断商品的优劣。因此,國内零售商要进行只有品牌开发时,首要关注的就是顾客的认可度。同时必须通过品质和服务建立这种认可度,这一点和品牌生产商建立品牌无差异,也是零售商绕不过去的坎。
4.关于白酒企业品牌定位战略的思考 篇四
一场白酒如何回归本质的讨论由此展开,形成了现在比较集中的几个转变方向:高端产品向中低端产品转变;政务产品转向商务、大众产品;迎合年轻消费群体的时尚白酒扎堆推出;产品延伸多元化经营,果酒、养生酒、葡萄酒,百酒齐放,更有甚者在研究新的商业模式创新。一边是行业整体销售的不断下滑,一边是企业忙得不亦乐乎的调整试验。
行业调整纵然需要企业积极应对新形势的变化,但企业盲目推出新品,进入所谓新市场,竞相壮“腰”,不仅使企业再一次陷入红海乱战,甚至会延迟整个行业的复苏。行业“积极”调整的结果只能是同质化产品竞争厮杀,战术层面的相互挤压和侵占。行业缺乏清晰的品牌定位战略思考,企业应该回归企业品牌定位这一本质,就如何占领消费者心智的空地、高地展开思考和探索。
1 目前白酒品牌认知的几大误区
1.1 跟风消费者需求
过往的经验得知,白酒品牌的建立被认为是很好地满足了顾客的需求。为此包括研究顾客需求、形成产品、通过合适的定价和分销将产品推到顾客面前,以及通过各类促销方式去打动顾客购买。盲目跟风消费者需求让企业陷入同质化竞争,使得消费者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与企业产品、品牌同质化矛盾长期存在。
然而仅仅满足顾客需求远远不够,因为你不是在真空中经营企业。有太多的企业都在满足顾客需求,大家做着相同的市场调查,推出相同的产品和诉求,有太多相同的东西包围在顾客周围,而消费者只需要几个有限的选择,也只能够接纳几个有限的选择。真正有实践经验的人员会发现,商业成败的关键在于击败竞争对手,而竞争的本质发生了变化,它再也不是一场比赛,而是成为一场战争,一场企业之间争夺顾客有限心智的战争。
1.2 规模等于竞争力
近几年,在白酒行业的增产扩能现象被视为产能过剩的根源,白酒行业不仅产能片面追求规模,在产品线布局上也是全线出击:高、中、低端市场大包围,销售收入过百亿几乎成了行业反复标榜的“成功”,其实这是行业规模化经营的思路在作祟。
事实上,对于一个品牌而言,简单追求规模并无多少价值,除非规模建立在对某一品类的主导上,否则,如果规模意味着安全,那么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汽车公司通用汽车也无须破产重组了,通用汽车的破产正是因为其未能主导任何一个汽车品类。规模等于竞争力是中国企业的普遍“共识”,这就造就了中国多数企业大而不强的现实,白酒企业亦然。
1.3 品牌影响力延伸
高速发展的白酒行业成就了诸多企业对于品牌和资金的快速积累,品牌影响力延伸就成了企业发展的“理想”模式。企业已经不能满足在一个行业里的成功,进而转入其他品类、行业,最终形成多元化的发展态势,
选择扩张到其他产品品类会最终伤害品牌本身,毕竟一个品牌试图代表的东西越多,品牌的力量就越弱。聚焦品类的品牌更容易获得可行度,即使是同样品质的葡萄酒,消费者更相信张裕而非茅台。此外,主导某一品类的品牌更容易获得谈判的话语权,使之在更低的价格时仍有利润,而非依靠牺牲利润赢得市场。
1.4 大跃进思维发展
大跃进思维在中国存在已久并根深蒂固,白酒高速发展时期,企业的销售目标更是半年一个调整,而且结果往往好于预期,这膨胀了企业高速发展的心。直接导致了行业重营销轻品质的结果,最终在食品安全这一问题上马失前蹄。
追求增长本身并没有错,错误在于企业以此取代战略,陷入为增长不择手段的误区。如果脱离战略本身,实现增长最简单的办法无外乎:牺牲利润,以更低的价格销售和扩展品类,从而销售更多的产品,这也正是白酒行业价格巷战的做法。
2 品牌定位战略
所谓品牌定位,就是让品牌在顾客的心智阶梯中占据有利位置,使品牌成为某个类别或某种特性的代表品牌。这样当顾客产生相关需求时,便会将该品牌作为首选,也就是说这个品牌占据了这个定位。
定位决定着购买,成为驱动企业成长的力量,所以说“只有顾客才能造就企业”。这也同样说明,为什么说定位战略是一个企业的终极竞争战略,是企业家必须予以高度关注的企业重大决策。企业所有的有形资产,都像是钢筋水泥一样,而定位却像是地皮和产权,没有地皮的钢筋水泥石没有意义的。潜在顾客的心智是市场竞争的终极战场,进入心智远比进入市场重要。
在消费者购买驱动的模式中,消费者以需求为动念,用品类来思考,用品牌来表达。因此,打造品牌的战略模式是使品牌成为品类代表。心智资源是企业经营的起点、方向与终极目标,现在竞争到了白热化的时候,企业竞争的本质已经落到了争夺顾客有限的心智资源上来,它决定了企业所有的投入与资源配置的方向。企业一定要弄清楚:你所在领域中顾客的心智资源有什么特点?它是如何分布的?竞争对手已拥有何种心智资源?企业能抢占何种心智资源?如何去抢占?
2.1 抢占品类定位
在任何一个品类里面,都存在着有价值的阶梯,当这些阶梯空置着没有品牌占据时,你可以一马当先去开拓这个领域,抢先占有这个资源。一旦占领了心智资源,对竞争对手的压力不仅是灾难性的,而且是长期性的。
占对位比胡乱占位甚至比占据高位更重要,这点用在目前白酒行业正当时。白酒行业调整期,大家都看好商务市场、年轻市场、大众市场、三四线市场,并纷纷开发产品加以占位。一通互相抢位战后,消费者很难在相应市场找到并记住领先品牌,因为这些产品本身缺乏品牌定位,甚至只是产品包装和名称的改变,这就模糊了消费者的消费选择。
企业竞相推出时尚小瓶酒,希望占据年轻人的消费市场。从现在年轻人的消费习惯来讲,白酒消费在根本上存在抵触心理,所以仅局限于包装的时尚化,很难与年轻人产生沟通和共鸣。如何占领年轻消费者的心智才是企业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年轻人的时尚白酒”这一心智资源始终未有品牌将之占据。
5.关于企业创建品牌的调查思考 篇五
时间的力量推动世纪战车将我们带入新的时代。这是一个信息化、知识化、智慧化和全球化的时代,这是一个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转变与进化的时代,这是一个理想与现实、理性与激情激烈碰撞而谋求变革的时代,这是一个面对变革需要重新定位的时代。
带着农业经济的疲惫、工业经济的焦灼和知识经济的迷茫,我们站在新世纪的平台,亢奋而忧虑、惊喜而无助。远古的“天问”在耳边响起:我是谁?我现在在哪里?我应该是谁?我将要到哪里去?世纪阳光普照大地,变革序幕已经拉开!
论一——企业家定位
——企业家的使命与责任
在物质丰富、竞争惨烈的商战中,我们瞪大眼球忙于市场细分和产品定位,企图在密不透风的市场上找出一条缝隙,杀出一条血路,展限“胜者为王”的企业家的风采。变化使我们忙于社会应酬,迫于工作压力,还要兼顾家庭。“滚滚红尘”中我们迷失了方向,迷失了自我。我们背离了创办企业时的崇高理想和初衷,而不自觉地走上了急功近利的羊肠小道。
其实,无论是市场细分还是产品定位,这些工作根本不是企业家的任务和职责。企业家的个人定位决定一切。作为企业家和经理人的第一要务是定位自己的使命和职责,并始终如
一、持之以恒地追求它、推动它、贯彻它。
那么,企业家的使命和职责是什么呢?目前比较流行并被认可的可能是:
配置社会资源,创造经济效益,回报社会,造福人类;
高扬民族旗帜,振兴中华经济;
把企业做大做强,五年或十年内进入世界五百强;
参与全球竞争,实现跨国企业梦想;
打造“百年老店”,确保基业长青;
创造需求,服务顾客,实现利润最大化,为股东创造最大价值;
追求行业第一,成为业界“领头羊”;
„„
这些洋溢着浓郁的理想主义色彩的信仰和理念,常常使企业家们浮想联翩、激动不已、夜不能寐。应该说,上述这些颠扑不破的真理,只能是企业家的理想和信念,而不是也不应该是企业家的历史使命和第一职责。企业家的终极追求应该是寻找和锻造一种实现个人梦想的内在动力机制,破译并设计企业长盛不衰的遗传基因,发现并遵循持续发展和兴旺的企业进化规律。
在1787年美国立宪会议上,开国元勋们首先考虑的并不是谁来当总统,他们致力思考的问题是:“我们能够创建什么样的程序,使国家在我们死后仍然能拥有很多优秀的总统?我们希望建立哪一种长治久安的国家?要靠什么原则来建国?国家应该如何运作?我们应该制定什么指导方针和机制,以便创造我们梦想的国家?”
沃尔玛公司的创始人萨姆·沃尔顿在《美国制造》一书中写道:“毫无疑问,我有推动事业的人格„„但是,在这种人格下,我总是有业者的心灵,总是想把事情做好、然后做得更好、然后尽力做到更好的人„„我从来没有从事过短期的事情,我总是希望尽我所能建立一个完美的零售组织。”《花旗银行史—1812—1970年》描述了作为总裁和董事长的詹姆斯·史蒂曼致力构建一个在他身后很久仍然能够欣欣向荣的机构:“他任用认同他的梦想和企业精神的人,任用愿意构建组织的人。他自己愿意下台,让他们经营这家银行。”
改革开放的政策给无数具备企业家潜质的业界精英提供了纵横驰骋的天地,凭着超人的悟性、过人的胆识以及非凡的智商、情商和财商,中国企业家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企业的神话和传说,延伸着一个又一个中国企业创业的奇迹和故事。无论是张瑞敏的“日清日结”、“斜坡理论”,还是柳传志的“两五理论”、“确定黄土夯实了,撒腿就跑”,还是宗庆后的“跟着市场感觉走”等等,这些业界圣哲靠着聪慧、敏锐和敬业成就了中国第一代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在学习、继承和敬佩的同时,我们也流露出丝丝疑问、忧虑和担心:张锐敏后的“海尔”、柳传志后的“联想”、宗庆后后的“娃哈哈”能否继往开来、基业长青?中国自古就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哲学思想。我们崇尚企业家的拓荒精神,我们更崇尚企
业家的拓荒方法;我们需要开天辟地、开疆拓土的“市场导向型”企业家,我们更需要铺路架桥、精雕细刻的“组织导向型”企业家。所以,基于企业家定位的战略思考,我们认为:
伟大的企业家并不是创造了一代代生生不息的伟大的产品,而是创造了制造这些产品的公司本身;所有的产品、服务和伟大的理想,无论多么耀眼辉煌,终究会过时。但是,一家卓越的公司永远不会过时;
所有的企业领袖无论多么魅力四射、高瞻远瞩,最后都违背不了人类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但是,一家具有组织力量的企业将超越任何一个领袖,历经十代百代而持续永存;
卓越的公司能够持续不断提供优越的产品和服务,原因在于他们是杰出的组织,而不是因为生产优越的产品和服务才成为伟大的组织。
因此,企业家个人使命的定位应该是:做制造时钟的人,而不是报时的人。企业家的目标和职责应该是:
致力于创造一个组织和构建组织的特质,一个会滴答走动的时钟;
致力于创造组织的力量,增强组织防病抗灾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使企业能顺利地超越产品和企业生命周期的宿命轮回,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和永续经营;
多花些时间思考组织和制度设计,少花些时间思考特定的产品和市场。少花时间扮演报时人,多花时间扮演造钟师;
不要把自己凌驾于企业和制度之上,要用制度去改变制度,而不要人为地改变制度。要从人治走向法治。
不要过于迷恋自己的领袖魅力,而忽视组织的发展机制,要把创造组织做为最终的创造;
将自己的经验感悟升华为企业中的“勾股定理”和“牛顿定律”,内化为企业自身的素质和核心竞争力,帮助后来者解决企业生存和发展过程的各种难题。
《杰克·韦尔奇自转》中文版出版发行以后,中国大地掀起了一阵韦尔奇热。人们争相谈论着韦尔奇再造GE的伟大成功,对他那超凡的智慧、惊人的决断力和潇洒幽默的精神魅力倾慕不已。再造GE 的胜利与其说是韦尔奇的胜利,不如说是GE 的胜利,因为,是GE 这个百年组织造就了象韦尔奇这样的企业家,是GE 组织肥沃的集体英雄主义土壤,成就了一代代韦尔奇式的个人英雄主义的参天大树。
在最近中央电视台《对话》节目中,我们十分欣喜地看到了联想柳传志先生为联想铺路架桥、造就百年联想的表白和努力。这是中国企业家理性思维成熟的标志,也是中国企业家们超越自我、造就百年基业的开始。因此,企业家要摆脱个人成功的情感诱惑,把追求组织的成功作为个人成功的追求,把自己的理想和精神融化为企业的力量,实现“凤凰涅磐”之后的企业家精神的永生!
论二——企业定位
——企业的目的和理念
企业定位实质上就是找出企业存在、发展的主要理由,准确而合理地确定企业在人类社会演化进步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企业定位的核心是明确企业的目的和实现企业目的应始终遵循的理念。
企业存在的理由和目的是什么?首开先河,专门研究企业的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凡勃仑,在1904年出版的《企业论》中指出:“企业的动机是金钱上的利益,它的方法实质上是买和卖,它的目的和通常的结果是财富的积累。”他认为企业就是要盈利,建立企业的目的就是为了挣钱,为了获取最大化的利润。很明显,“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社会组织”这一被普遍认可的企业定义正由此而来。
果真如此么?让我们看看一些百年企业所阐述并持久遵循的企业目的及核心理念:
沃尔玛 “我们存在的目的是提供顾客物有所值的东西”:用比较低的价格和比较多的选择,改善他们的生活,其它一切都属次要。
迪斯尼“带给千百万人快乐”,并且歌颂、培育、传播“健全的美国价值观”。
默克 “我们做的是保存和改善生命的事业。我们所有的行动都必须以达成这个目标的成就来衡量。”摩托罗拉公司存在的目的是“以公平的价格向顾客提供品质优异的产品和服务,光荣地服务于社会。”
强生公司存在的目的是要“减轻病痛”。
IBM“IBM 就是服务”
通用电气以科技及创新改善生活品质。
„„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詹姆斯·C·科林斯和杰里·I·波拉斯在其合著的企业研究力作《基业长青》一书中,列举了18家卓越非凡、长盛不衰公司的核心理念,这些公司没有一家将利润或利润最大化做为其重要的核心理念,14家公司的核心理念中没有提到利润二字,只有四家公司提到了利润,它们是这样描述的:福特汽车利润是必要的手段与衡量我们的成就的指标。
惠普利润与成长是使所有其它价值观与目标可能实现的手段。
默克追求利润,但利润须来自有益人群的工作。
花旗银行遥遥领先:例如最大、最好、最能创新、获利最高。
由此可见,企业的目的,或者更准确地说,伟大的企业存在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追求利润。惠普前任CEO约翰·扬认为:“利润虽然重要,却不是惠普存在的原因。公司是为了更基本的原因而存在。”乔治·默克二世在阐述默克公司的核心理念时说:“我们要始终不忘药品旨在救人,不在求利,但利润会随之而来。”所以,基于企业定位的战略思考,我们认为:
利润不是企业存在的原因,而是企业存在的结果;
利润是实现企业目的和理念的必要手段和载体,而不是企业目的和理念本身;
利润是企业存在的外在形式,而不是企业存在的内在实质;
伟大的企业并不追求利润,它们追求利润之上的更高层次的价值;
对利润的狂热追求将导致企业在急功近利中竭泽而渔、杀机取蛋,而失去其存在的社会意义,进而走向自我疯狂和毁灭,而追求社会进步和人类福祉的伟大的企业才会百年永存、繁荣昌盛。
一个人生活在世上只为吃饱穿暖么?显然不是,人还要有更高的理想和追求;一个企业存在于社会只为赚钱么?显然也不是,企业还要有更大的抱负和目标。我们不反对企业追求利润,就像我们不反对自己吃饭穿衣一样。利润就像人体需要的空气、食物、水和血液一样,企业离开它的滋润就无法生存。特别是在瘦弱成长的企业初创时期,利润更是企业成长的重要基础和必要条件。我们仅仅强调的是利润不是企业存在的唯
一、重要的理由和目的。人们在吃饱穿暖之后总是不断地追求人格的完美与自我的完善;企业在获得基本的生存条件之后,也应该不断地追求企业精神的升华与价值的提高。企业应采取务实的理想主义态度,在企业获利与回报社会之间、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之间、现时追求与理想追求之间,实现理想主义价值观导向和务实主义价值观导向的动态平衡定位。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获得驱动自身不断创新的力量,与时代共进,与时代共存,成就百年企业的梦想。
现代管理之父彼得·杜拉克指出:“企业机构不能像过去的冒险商人,做完一笔生意立刻结束,再做另一笔。企业机构必须对一切资源作长远的承诺。”这位管理智慧大师关于“本企业是一个什么企业?”、“本企业应该是一个什么企业?”、“本企业将是一个什么企业?”的著名“三问”,实质上是关于企业生命终极意义的历史追问,它是引导我们完成企业定位的三道基本命题,也是我们造就百年伟大企业的指路明灯。论三——品牌定位
——品牌的价值和精神
众所周知,现代市场竞争已经从产品竞争演变为品牌竞争,而品牌竞争的核心则是品牌价值与品牌精神的竞争。汤姆·彼得斯说得好:“在日益拥挤的市场上,傻瓜才会进行价格竞争。赢家会想方设法在消费者心目中创造持久的价值。”如何创造这种持久的价值?这也正是对品牌进行战略定位的关键所在。品牌价值主要包括物质价值、情感价值和精神价值三个部分。品牌定位就是以消费者所需要、感觉、体验、认同和共鸣为蓝本的品牌规划、设计和运筹工作,其的目的是满足消费者的物质、情感和精神的需要,打造强势品牌,实现品牌忠诚和品牌资产的保值增值。
如果说在物质匮乏、供应不足的年代,消费者行为表现为消费唯物主义倾向,那么,在物质充裕、供应充足而且个人财富不断增加的今天,消费者行为已经越来越多地表现出消费唯心主义的趋势。人们不仅要吃好,还要吃出品位和情调;人们不仅要穿暖,还要穿出个性和自我。我们所目睹的消费个人主义、消费形式主义、消费审美主义、消费自然主义、消费复古主义、消费表现主义等等,都是消费唯心主义的具体体现。而标榜“我酷故我在,我闪我快乐,我另类我高兴”的所谓“新新人类”的出现,创造出了“酷毙了”、“帅呆了”、“闪没了”之类的“新新名词”,正是消费唯心主义登峰造极的现实写照。人类进入
21世纪,知识经济已见端倪。而一个高智商、高知识的社会时代的来临也必然预示着一个高情商、高情感社会时代的到来。这就是品牌定位的时代背景。
因此,仅仅期望依靠技术上的优势就能成功地销售产品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的理念应该是对人文情感因素的重视以及与此有关的非物质的价值,无形的情感价值正在取代有形的外在形式而成为影响企业市场地位的根本因素,它们在真正地创造着产品的销量和市场。“现在流行第五季”,“第五季”是个什么东西?实际上就是一种浪漫的、虚无缥缈的和与众不同的情感。TCL手机的大获成功,与其说是TCL技术、质量和产品的胜利,倒不如说是TCL时尚、个性、魅力、审美的情感定位的胜利。所以,基于品牌定位的战术思考,我们认为:
消费唯心主义时代已经或正在到来,唯心消费形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品牌定位是对消费者大脑的定位,而不是对产品的定位。市场营销的最终战场是消费者的大脑和心灵。大脑和心灵总是更多地倾向于情感,而不是理智;
以人性、人道、善良、美好为基本标尺,独辟蹊径地找到通往消费者的心灵之路,点燃孤独、浮躁、迷茫的消费者的心灵之灯,轻轻地抚摸消费者心灵的最软处,这是定位之道;
定位是艺术的创造,而不是简单的工作;
差劲的定位是诉诸功能和物质利益,一流的定位是诉诸情感和精神利益(特别是针对消费品而言)。随着消费者主权意识的觉醒和成熟,商家感到消费者越来越难以捉摸,他们总是抱怨消费者声东击西、朝秦暮楚、飘无行踪。昨天还是炙手可热、人声鼎沸的热卖产品,一觉醒来,却是“门前冷落车马稀”;昨天还是如胶似漆的恋人,今天却是横眉冷对的冤家。原因何在?显然,准确的情感定位仅仅是品牌成功的第一步,而致力于品牌精神和品牌宗教的创建则是实现品牌领袖的终极之路。
消费者在购买一种产品的同时,也在选择一种生活观念和态度。品牌精神就是消费者寄托在品牌之上的生活观念、态度和文化。请看这些品牌代表了什么:
迪斯尼(漫画、娱乐):家庭价值
可口可乐(可乐饮料):美国生活方式
百事可乐(可乐饮料):年轻
哈雷太子(摩托车):自由
耐克(运动用品):胜利
硬石咖啡(饮食):摇滚
人总是要有一点儿精神的,没有精神的人只会碌碌无为、虚度年华。品牌同人一样,也是应该有一点儿精神的,没有精神的品牌等于没有灵魂,而没有灵魂的品牌是没有生命力的。纵观我国本土品牌的现状,我们只能不无遗憾地看到,即使是一些知名品牌也仅仅是处在功能性、概念性、情感性品牌阶段,离精神品牌还有巨大的差距。所以,基于品牌战略的思考,我们认为:
品牌精神是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的结晶,是企业对消费者的一种恒久不变的承诺;
品牌精神是一种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它可以使品牌成为消费者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成为消费者的精神寄托和依靠,乃至成为消费者生活的“唯一”,这就是品牌崇拜和品牌宗教;没有精神的品牌也许会取得暂时的胜利,但却不能获得持久的成功;
创造一种品牌精神不可能是一日之功,它需要企业和企业家艰苦卓绝、持久不懈的努力;
品牌精神是品牌建设的最高级阶段,它是衡量品牌领袖和卓越品牌的唯一标准。品牌只有具备了一种精神,才具备了与消费者进行沟通和互动的基础,而只有沟通和互动,品牌才能与消费者心心相印、荣辱与共、肝胆相照,品牌也才能成为消费者铁杆的朋友和忠诚的伙伴。
可口可乐凭借其自由、平等、民主、快乐的强大的美国精神持续畅销全球,为可口可乐公司带来了滚滚财源,这是品牌精神的伟大胜利和成功。未来的品牌竞争将是品牌精神的竞争,未来的消费市场将是精神统治的市场。没有精神的品牌就像一只无头苍蝇一样,横冲莽撞的结局将仍然难逃其惨遭淘汰的厄运。而只有致力于精神塑造的品牌才能成为品牌领袖,永葆青春,持续成功。
加入WTO以后,中国的企业家、企业和品牌都将面临重新洗牌。在这种大的时代背景之下,企业家、企业和品牌的位置在哪里?这是所有的企业家、所有的企业、所有的品牌都不得不苦心思考的战略问题。定位是一种审时度势的战略选择,定位是走向成功的力量。定位决定性格,定位决定方向,定位决定命运,定位决定持久的成功。定位是痛苦的,但定位努力的结果却是美丽的。定位是一个洗心革面的“炼狱”过程,它需要高瞻远瞩的智慧、自我否定的勇气、坚忍不拔的毅力和与时俱进的精神。企业家、企业和品牌的定位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只有伟大的企业家才能造就伟大的企业,只有伟大的企业才能造就伟大的品牌。
哈佛商学院著名教授、世界知名的管理行为学和领导科学权威约翰.科特先生在其《新规则----后工业化社会制胜的策略》一书中写道:“不要依靠惯性。本世纪大多数成功者所走过的道路已不再能保证成功。注视全球化及其后果。一切都在变化,这既提供了大量的机会,同样也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的企业家、企业和品牌都将面对重新审视自我、重新定位的世纪课题。
“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6.关于企业创建品牌的调查思考 篇六
南办字〔2010〕9号
─────── ★ ───────
中共青岛市市南区委办公室
关于创建“首善先锋”党建品牌的意见
(2010年3月12日)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进一步提高全区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和社会影响力,根据市委办公厅《关于创建“岛城先锋”党建品牌的意见》部署要求,结合实际,决定在全区创建“首善先锋”党建品牌,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创建“首善先锋”党建品牌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就是要把党建设成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实现这一新时期党的建设总任务、总目标,迫切需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牢固树立先锋意识,永葆先进性,成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先锋队。
近年来,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各级党组织不断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的建设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不断提高,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保持了良好的先进性和先锋队作用。但与新形势任务的要求相比,与广大党员群众的期待相比,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首善之区和打造青岛城市发展核心区、“环湾保护、拥湾发展”的桥头堡,迫切需要全区各级党组织立足大局,围绕中心,加大党建工作创新力度,不断激发先锋意识、发挥先锋作用,为又好又快推进全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
会建设,实现首善之区“五最”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开展基层党建品牌创建活动,是对基层党建工作内在规律再认识、党建工作水平再提高的过程,既是体现对特色工作的经验总结,又要体现党建工作丰富的内涵,既有形式上的创新,又有理念上的创新,既有内在的品质,又有外在的形象,是基层党建工作的有效抓手。从近年来全区基层党建实践活动看,各级党组织立足实际,在党建工作中植入品牌理念,经过不断探索与实践,创建了一批内涵深、措施硬、反响好的党建品牌,形成了全区基层党建工作的新抓手、新载体、新亮点、新模式,产生了良好的工作实效和社会效应,有力推动了基层党建工作的新发展。实践证明,基层党建品牌的创建,对于解决新时期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具有十分明显的成效,对于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理念、实践、机制、方法创新,形成永葆先进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开展创建“首善先锋”党建品牌活动,是落实青岛市创建“岛城先锋”党建品牌的实际步骤;是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方
式方法,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提高全区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举措;是适应市南区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首善之区的迫切要求。
二、创建“首善先锋”党建品牌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四个着眼于”的要求和“五位一体”的党建总体布局,以打造建设首善之区的先锋队为着力点,遵循党建品牌创建工作的基本规律,以先进性标准推进品牌创建,以持续创新的方法增强品牌创建活力,以党员群众满意的成效树立品牌形象,进一步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工作,为全区科学发展、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首善之区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三、创建“首善先锋”党建品牌的目标要求 “首善先锋”党建品牌是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先进性、社会形象的集中体现,是全区党建工作的总
标志。创建“首善先锋”党建品牌,是全区基层党建品牌创建工作的深化和发展。全区各级党组织创建的党建品牌是“首善先锋”党建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创建“首善先锋”党建品牌作为全区党建工作的总抓手,与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与保障群众利益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与建设文明和谐社会紧密结合起来,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渗透到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等各个方面,引领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始终走在全区经济社会建设的前列,努力使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成为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首善之区的坚强堡垒和时代先锋。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紧紧围绕区委中心任务和工作大局,着眼推动经济结构最优、城区环境最美、居民素质最高、社会秩序最好、发展潜质最大的首善之区建设与发展,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探索围绕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开展党建工作的新途径,把服务服从中心工作贯穿基层党建品牌创建的始终,使“首善先锋”党建品牌的创建始终与经济
社会发展同频共振,成为促进全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动力工程”。
(二)服务群众,凝心聚力。要坚持把实现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愿望作为创建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创建成效的根本标准,立足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暖民心,健全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切实发挥好党组织和党员在联系服务群众中的带头、推动、督促、保证作用,把“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优化管理、维护稳定”贯穿基层党建品牌创建活动的始终,使“首善先锋”党建品牌的创建成为服务群众的“民心工程”。
(三)遵循规律,创新发展。要坚持党建工作科学化的总体要求,准确把握党建工作自身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时代发展要求,推动基层党建工作思想观念、职能定位、体制机制、方式措施的改革创新,把党的自身建设工作创新贯穿基层党建品牌创建的始终,突出工作重点,破解工作难点,创新基层党建工作体系,使“首善先锋”党建品牌的创建成为不断推动全区基层党组织自身科学发展的“强基工程”。
四、“首善先锋”党建品牌的基本内容
“首善先锋”党建品牌,着眼于树立全区基层党建新形象,丰富全区基层党建新内涵,促进全区党建水平新提高,打造建设首善之区的先锋队。其标识含义、核心价值和基本理念是:
(一)标识及含义。标识(样图见附件)由“首善先锋”四个汉字拼音的第一个字母“SSXF”变形组成火炬图形,寓意“先锋队”,象征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臵身首善之区建设在各行各业争当先锋,在群众社会中展示先进形象。“SS”变形成火炬的红色炬峰代表市南区“首善之区”建设如火如荼、各项事业蒸蒸日上;“XF”变形为火炬基座,代表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高举“先锋队”旗臶,为建设首善之区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首善先锋”党建品牌标识火炬炬峰的红色与基座的黄色、蓝色分别取意于党旗旗面、党徽和市南区地理特征大海的颜色,寓意市南区坚持党的领导,在党旗的引领下,开拓奋进。
(二)核心价值。心系人民群众,致力科学发展,建设首善之区当先锋。坚持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
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关心民情、体察民意、珍惜民力、服务民生,把为人民造福作为神圣职责,把奉献社会作为崇高使命,服务群众社会当先锋,以实际行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服务服从中心任务和工作大局的要求,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干事创业,在推动全区科学发展、建设首善之区的重大实践中当先锋,以一流的工作作风、一流的敬业精神、一流的工作业绩,促进全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坚定理想信念,自觉把个人价值与追求同党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在为党和人民群众不懈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做爱岗敬业、遵章守纪、无私奉献、清正廉洁的先锋。
(三)基本理念。“首善先锋”党建品牌是全区党的建设的形象体现,基本理念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塑造先锋意识。以提高素质为重点,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争当学习型党员,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提升党员干部敢于创新、敢于碰硬、敢
于担责、敢于超越的先锋意识。
2、打造先锋班子。以基层党组织书记为重点,按照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要求,建设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和班子队伍,优化结构,增强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与工作合力,提升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
3、建设先锋队伍。以党员领导干部为重点,按照党管干部和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建设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领、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党员干部队伍。广大党员以争当岗位先锋为重点,创党员个人品牌。
4、发挥先锋作用。以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重点,按照组织覆盖、工作覆盖、制度覆盖、凝聚力覆盖的要求,建设“五个好”基层党组织,使全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五、创建“首善先锋”党建品牌的主要措施 全区各级党组织要以创建“首善先锋”党建品牌为统领,以社会群众的需求为导向,以加强组织建设为重
点,以建设首善之区为目标,因地制宜,精心培育打造主题鲜明、各具特色、群众欢迎的党建品牌,不断提高党建品牌创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丰富和拓展品牌内涵,努力形成基层品牌与全区品牌交相辉映、互为一体的“首善先锋”党建品牌创建局面。
(一)机关党建方面。要紧紧围绕机关党员干部能力建设、作风建设和效能建设开展品牌创建活动。突出机关党建要“走在基层组织建设的前头”的要求,以“转观念、转职能、转作风,更好地为大局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为重点,以建设“创新、廉洁、精干、高效、和谐”机关为着力点,开展机关党建品牌创建活动,切实培育打造一批代表机关形象、体现机关核心价值的党建品牌。
(二)街道社区党建方面。要紧紧围绕“文明、生态、康乐、和谐”四型社区建设开展品牌创建活动。突出按照“以服务群众为重点,构建党建工作新格局”的要求,以推进“三优一联”总体部署,实现“优秀人才办事、优厚财力保障、优美环境议事,建立区域性党建工作联动机制”为重点,以提高组织管理网格化、运行
机制民主化、服务活动品牌化、党员管理一体化、保障机制标准化的“五化”建设水平为着力点,创新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服务载体,巩固发展已有的党建品牌,创建培树一批服务居民、服务社会、服务难点热点问题解决,群众社会认可度高、美誉度好的街道社区党建品牌。
(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方面。要紧紧围绕巩固规模以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抓好规模以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开展品牌创建活动。突出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引导和监督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合法权益、促进健康发展等职能要求,以抓机制、抓组建、抓规范,促进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三抓一促”为重点,以楼宇、园区、商业街、行业为着力点,努力探索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组建、作用发挥、功能提升和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互动双赢的有效途径,力争形成一批“为企业所需要,为资方所认可,为党员所欢迎,为群众所拥护”的党建品牌。
(四)教育卫生等事业单位党建方面。要紧紧围绕
做好政治思想工作、促进事业发展,发挥党组织在本单位履行职责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开展党建品牌创建活动。突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医疗卫生方针的要求,以推进教育卫生事业改革、搞好教书育人、实施防病治病、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实施均衡教育、深化特色办学,在提高医疗卫生水平、加强社区接诊能力中的作用为着力点,积极探索,加强培育,创建一批体现教育卫生等行业特点、时代特征、实践特色的党建品牌。
六、创建“首善之区”党建品牌的组织领导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创建“首善先锋”党建品牌是一项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创新工作,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创建“首善先锋”党建品牌,要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努力形成区委组织部具体负责,区纪委、区委宣传部等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共同参与,上下联动、协调推进的创建格局。全区各级党组织要把创建“首善先锋”党建品牌活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把创建“首善先锋”党建品牌与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紧密结合起来,坚持
“书记抓、抓书记”与党(工)委抓支部、支部抓党员相结合,统筹谋划,明确责任,确保创建工作落到实处。
(二)精心谋划,扎实推进。全区各级党组织要把创建“首善先锋”党建品牌作为新形势下推动全区党建工作创新发展的长效机制,结合本单位本部门实际,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创建措施,明确阶段性的目标任务和长期的创建规划,不断创新途径和载体,拓展创建领域,努力达到“一个党组织一个品牌、一个党员一面旗臶”,不断丰富“首善先锋”党建品牌价值。要深入搞好研究,总结实践经验,按照品牌成长的基本规律,采取“总结、提高、巩固、扩大”的方法,精心培育,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持续创建,切实把品牌做大做强做久,努力使“首善先锋”党建品牌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三)强化宣传,营造氛围。要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宣传创建“首善先锋”党建品牌的做法和成效,切实提高党建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要采取多种途径和方式,教育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准确把握、正确理解“首善先锋”党建品牌的基本内容、核心价值、基本理念和目标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努力形成共同追求、自觉行动,不断提高品牌的创建意识和创建动力。要面向社会、面向基层、面向群众搞好“首善先锋”党建品牌宣传活动,推介先进典型,不断扩大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高品牌的公信力和社会满意度。要进一步完善以社会评价为基础、以专门评审团为主体,以党员群众满意为目标的党建品牌社会化评价体系,每年评审表彰一批基层党建品牌,并通过公开评比等形式,主动接受广大党员和群众的监督,增强创建实效性。
„此件发至区直各党委(党组)、工委、总支,区机关各部门‟
附件:
“首善先锋”党建品牌标识
主题词:党的建设 首善先锋△ 党建品牌 意见
中共青岛市市南区委办公室 2010年3月12日印
7.关于企业品牌国际化的几点思考 篇七
一、中国企业品牌现状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中国企业一直试图走出国门, 走向世界。中国企业国际化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品牌国际化的问题, 中国目前是世界上公认的制造大国, “中国制造”近些年来也为我们津津乐道, 但我们应当清醒的认识到, “制造大国”的背后是“品牌小国”, “制造”更多的是强调生产数量及企业的规模, 而“品牌”则要求我们关注生产质量和企业的均衡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企业品牌从无到有, 取得的成绩是很明显的, 但从总体来看, 中国企业品牌建设不理想, 和世界品牌相比, 存在着以下几点差距:
1.中国企业品牌的产业规模小、质量水平不高、出口能力弱。国际上衡量企业国际化一般有三个指标:一是企业海外市场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例;二是企业海外区域的覆盖程度;三是企业拥有的跨国人才的数量。目前全球最大的100家企业, 海外销售额占其总销售额50%以上的有一半, 海外销售区域的覆盖程度为30%~50%, 而中国企业基本都没有达到以上指标。中国品牌出口能力弱的重要原因是产品加工质量不过关, 产品达不到国际质量技术标准。2009年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指出, 消费者投诉的总量逐年下降, 百货、家用电子电器和服务等三大领域的消费者投诉最多, 产品质量仍是投诉的焦点问题。在国外, 中国很多产品目前还达不到国际质量技术标准。这些问题都极大的影响了中国的民族品牌走向世界。
2.中国仍是“制造大国, 品牌小国”。过去的几年来, 中国的出口额不断增长。据古巴《选择》报2010年4月3日报道, 世贸组织明确指出, 2009年中国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 出口额达1.2万亿美元, 2009年德国出口商品总额为1.12万亿美元。世界第一进口大国———美国在2009年成为世界第三出口大国, 出口额达1.05万亿美元。但也应当认识到, 从质的方面看, 中国出口产品的档次不高, “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主要以低价取胜,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中国企业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 很多企业都是国际著名公司的代工厂商, 处于产业链下游, 因此必须转变企业以低价赢取市场的策略, 转而向通过核心技术获取市场, 创造为世界所认可的品牌, 向“中国创造”转变。
3.中国企业品牌价值与国际品牌价值相比差距很大。根据世界品牌实验室对全球33个国家的8 000个知名品牌进行调查和分析, 最终2010年《世界品牌五百强》排行榜入选国家共计28个, 其中美国占据五百强中237席, 比去年少4席, 仍然是当之无愧的品牌强国。法国以47个品牌数位居第二, 日本以41个品牌入选席位排名第三。而中国只有17个, 位居第七位, 是第一名美国的1/14。可见, 中国企业品牌的国际化道路还有很长。就同一产业的品牌而言, 我们与品牌强国也存在差距。例如, 同为饮料品牌, 2010年品牌中国一千强评估的“王老吉”品牌价值为27.85亿元人民币, 约合4亿美元左右, 而世界著名品牌可口可乐的价值高达687亿美元。即便是此次品牌中国一千强榜首的中国移动, 价值1 349.88亿元 (约合200亿美元) , 与世界一流品牌也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这些差距都说明, 中国民族品牌要想真正走向世界,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战略制约因素
(一) 企业内部的原因
1. 企业缺乏创建国际品牌的资金支持。改革开放以来,
为应对国外资本对中国市场的冲击, 许多企业纷纷依靠以廉价的劳动力、原材料为基础与国外厂商打价格战, 在中国企业一度占领国内市场的情况下, 企业却没有转变思路, 投入资金进行核心技术开发, 反而进入更进一步的价格战, 致使企业以不断降低成本为目标, 生产“低廉”的产品, 当国外著名企业每年投入巨额资金进行技术研发时, 中国企业却在国际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2. 企业缺乏品牌意识。
品牌是企业的灵魂, 代表着企业的形象和对消费者乃至整个社会的责任。它在给企业创造丰厚利润的同时, 使得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获得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享受和对品牌价值的认同感。保护品牌既是对知识产权的一种维护, 更是对企业乃至民族形象的维护。在国外, 品牌的保护意识淡薄, 中国很多在国际市场上有前途的工业设计和商标被国外公司抢先注册了专利, 产权落到了他人之手。据不完全统计, 中国有250多个商标被澳大利亚人抢注, 200多个商标被日本人抢注, 80多个商标被印尼人抢注, 50多个商标被印度人抢注。其中包括“英雄”金笔、“红塔山”香烟和“康佳”彩电等国内著名品牌。在国内, 与外商的合资中没有重视民族品牌的保护, 中国一批有成长潜力的企业品牌被外商封杀。
3. 企业缺乏国际化的品牌设计。
品牌往往可以最直接的反映产品的理念、价值, 因此品牌的名称、品牌的标志都是至关重要的, 例如, 可口可乐就利用了谐音, 把人们喝过这种饮料后的感觉最直白的表现出来, 既“可口”又“可乐”, 这样的名称往往给消费者能够留下深刻的印象。再如宝马汽车, 良将得宝马, 宝马赠英雄, 既贴切汽车的作用, 体现汽车的品质, 又符合名称直观的读音, 品牌名称为人们称赞。旧中国企业而言, 要想实现“走向世界”, 也应突破品牌名称本地化的特点, 从品牌的国际化名称入手, 寻求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 企业外部的原因
1. 中国国家品牌处于劣势地位。
所谓国家品牌, 是指一个国家的国际形象会对该国产品出口、利用外资、吸引旅游者等经济活动产生影响。例如, 同样的一辆车, 如果贴有“德国制造”的标志, 将比使用“中国制造”标志售价增加一倍以上, 这就是消费者对德国国家品牌和中国国家品牌的不同认知导致的结果。目前, 中国国家品牌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主要原因有中国政策法规不健全, 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 要提高国家品牌的知名度, 要从整体提高产品质量, 投资环境等方面入手。
2. 中西文化存在差异。
不可否认, 文化对于产品设计、销售理念、消费理念都有巨大的影响, 文化对于品牌的国际化也有巨大的影响。我们应该认识到, 正是由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中国企业品牌的设计理念、体现的企业价值观应当符合国际大潮流, 必须全方位把握文化对于品牌的影响, 才能真正打造出国家的品牌。
三、对中国企业品牌实现国际化战略的建议
1.加大自主创新能力, 尽快把品牌战略提到议程中。目前中国很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都不强, 自主创新意识淡化, 在品牌的管理方面, 也只是停留在通过降低成本来获取利润, 自主品牌作为企业的灵魂, 中国企业必须增强品牌主体意识, 发掘做强品牌的新方法新途径, 把优势品牌与优势产业相结合, 增加技术研发费用, 充分利用品牌发展战略为公司“走出去”做好铺垫。
2.提高品牌的文化内涵, 强调企业责任, 打造品牌价值。一个伟大的公司必然有一个伟大的品牌, 一个伟大的品牌也必然包涵伟大的企业文化理念, 企业文化是对公司责任、价值理念、企业精神、经营作风的定位。企业在发展自己的品牌时, 应当同企业文化联系起来, 这样, 消费者不仅仅是买一件商品, 更是买一种价值认同, 同时企业责任体现了企业对社会的回馈, 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 强调对消费者、对环境、对社会的贡献, 只有建立在明确的社会责任上的品牌才能得到更多人的信赖和支持。
3.增加企业品牌的国际化传播途径。国际广告被称为跨文化的商业沟通, 其面临的主要障碍是法律限制、社会文化阻力。排除这种地域障碍的有效途径是采用跨文化的广告设计, 即采用世界各国都喜闻乐见的题材, 以减少广告风险, 这是已被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途径。跨文化的广告题材包括: (1) 民族特色。即突出本民族特色, 体现本国传统文化。如万宝路香烟, 采用富有美国精神的西部牛仔形象;东方航空公司广告取材于中国民间剪纸。这种题材的广告展现本地风情, 突出产地特色, 能引发各国消费者兴趣, 具有很强吸引力。 (2) 国际语言。广告国际语言指的是不需要通过翻译, 且能被世界各国消费者理解接纳的广告题材, 这种国际语言能反映人类的共性, 如情感、图画、色彩、音乐等。国际广告中的“三B”素材颇为流行, “三B”即指美女、婴儿、动物。此三者成为国际广告设计中永恒的主题。 (3) 国际名人。国际名人是体坛、艺坛、政界上的著名人物, 为世人所瞩目所熟悉, 名人广告瞩目率高, 社会影响大, 具有新闻效应。例如阿迪达斯一直聘请世界体坛名人做广告, 百事可乐请摇滚歌星迈卡尔·杰克逊作欧洲巡回演出, 都使广告给异国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参考文献
[1]刘旸.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的战略选择[J].新西部, 2007, (18) .
[2]张鹏, 曲维义.论中国品牌国际化的制约因素[J].科技和产业, 2010, (3) .
[3]郝思佳.品牌国际化的三步棋[J].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0, (3) .
[4]袭宝仁.中小企业品牌国际化的战略选择[J].世纪桥, 2009, (5) .
[5]解艾兰.中国企业如何走向品牌国际化[J].观察与思考, 2009, (3) .
[6]中国企业品牌的现状与主要问题[EB/OL].http://www.geochinese.com/info/periodical/liter/9/2006/2/9.doc.
8.创建我国强势品牌的几点思考 篇八
一、文化是创建强势品牌的支柱
纵观当今世界上的强势品牌都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确实,强势品牌的创建离不开文化的支撑,这可以从两个不同角度去看。首先,从品牌本身的含义来看,强势品牌的创建不能缺少文化。就品牌本身的含义来说可分为六个层次,即品牌的属性、利益、价值、文化、个性及用户。在品牌这六个方面的含义中,产品的属性很容易被竞争者模仿,有些产品的属性渐渐会变得没有价值;另外,若只是强调品牌的一项或几项利益,也可能会遭遇竞争者推出性能更优秀的产品的风险,削弱品牌的利益。而品牌的价值、文化、个性却是竞争对手难于模仿的,这就成为品牌最持久的含义。而在这三者之间,文化可以赋予品牌某种个性使之鲜明地区别于其它品牌,同时随着商品日趋同质化,只有有个性、有文化内涵的商品才会得到消费者的青睐,才能创造出高的附加价值。如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最大的差异不是在质量、价格上,而是在所代表的文化上。其次,从文化对强势品牌创建过程的作用来看,文化能大幅度地强化品牌力,提高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忠诚度、联想度,从而提高品牌的价值。品牌的认知度也就是品牌的知名度,作为强势品牌必须具有很高知名度,在提高品牌的认知度过程中,只有具备独特文化内涵的品牌创意,才能在众多的品牌宣传中脱颖而出,产生亲和力,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强势品牌都具有很高的忠诚度,在产品同质化日趋严重的今天,仅靠功能、属性、质量、利益已很难长期吸引住消费者,而文化上的认同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消费者一旦对渗透在品牌中的经营观、价值观、审美观产生认同,就会产生心理满足的效用,其效用价值超越商品本身的价值,使得消费者面对竞争品牌低价等方面的诱惑也愿意为其所认同的品牌付出高价,并长期反复购买该品牌,成为该品牌的忠诚者。品牌联想是消费者对品牌的记忆联想内容,丰富的文化能增加品牌精神方面的附加值,如中国名牌服装“红豆”,采用了传统文化的移情手法,使品牌的意境取胜,人们一见“红豆”的品牌就会联想起“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的诗篇,把“红豆”服装作为传递爱的信物,由此可见,渗透在品牌中的文化能够强化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能够更深刻、更持久地吸引消费者,启迪消费者的灵感,给人以超越商品本身的感受,深得消费者的喜爱。
品牌的文化构建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首先,企业应重视品牌核心文化的建设。理念价值观是创造名牌的核心,理念的确立是企业经营决策的前提,清晰的价值观为企业打造强势品牌的各环节提供一种明确的规范,能更好地把充满个性特征的文化理念展示给消费者,吸引消费者。其次,企业应重视和研究商品营销中的文化现象,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新的营销尝试,针对环境、商品特点和服务特色,推出自己企业的文化营销活动,扩大企业影响,注重社会效应,在创品牌的同时,推广普及商品的文化知识,提高民众的文化修养。
二、战略是创建强势品牌的保证
品牌之间的竞争是更高层次和更具综合性的竞争,这就需要在品牌竞争、发展的过程中有一个整体的相对稳定的品牌战略去实现对各环节及对未来发展的指导,有一个高远的品牌战略目标来为各项品牌战术的制定和实施指明方向,避免企业在品牌创建过程中的目光浅短、急功近利、顾此失彼、盲目发展等弊端。
强势品牌的创建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世界著名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认为,建立一个强势品牌要经历三个阶段:即从“商品”变成“名字”,“名字”变成“品牌”,“品牌”变成“强势品牌”。即一件“商品”如果能被消费者所认知而达到一定知名度,就可以称为“名字”,在此基础上加强的业绩表现可以称为“品牌”,而只有把品牌人格化、赋予其独特个性并使其无所不在,才能真正飞跃到“强势品牌”。企业要使自己的产品实现这一过程,就必须从战略的角度来思考品牌,实施品牌战略。品牌战略是企业为实现赢利和客户满意的目标,创建并运用著名商标,整合企业形象、竞争优势、产品质量、客户服务和创新能力等各项资源,培育名牌产品和名牌企业的一个全局的、长期的、根本的谋划。可口可乐每年品牌广告的时尚超级巨星代言人策略、时尚休闲品的有奖促销策略、目标人群定位策略都是在充分市场调查、科学分析基础上精心策划,一脉相承的。每年他们都依据一定的理论模型来展开这些工作,使得可口可乐能从消费者需求发展趋势的角度来引导消费者,并保持自己在消费者心目中统一、稳定、深刻的印象,最终形成品牌认识的长久忠诚,也使该产品取得长期、稳定的发展。
实施品牌战略,首先企业要树立强烈的品牌意识,结合当今市场环境状况,在分析自身优势和劣势的基础上,制定出适合本企业情况的品牌战略,有步骤地推进并实施品牌战略,壮大品牌实力,增强企业实力。其次,要实施战略品牌的管理,这要求企业从实际出发,对品牌建设的各相关体系进行规划并建立起完善的运作体系。再次,注重品牌战略管理人员的培养。我国企业要创建强势品牌,必须先培养出一批能从整体上把握品牌优化组合,能够完整规划和统一品牌发展战略的品牌管理人员,为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和管理提供人才。
三、创新是创建强势品牌的生命
创新是企业创建和发展品牌的生命,也是企业推进产品质量工作、提高品牌竞争力的关键,不断推进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向原有品牌注入新的生命和活力,是保持品牌长久不衰的法宝。曾在自行车行业里如雷贯耳的“永久”、“凤凰”这两个首批荣获全国驰名商标的品牌,由于因循守旧、偏安一隅、自我满足,几十年来几乎没有与时俱进的产品,导致被捷安特等竞争对手远抛身后。而捷安特等新产品通过个性化的外形、精湛并不断改进的制造工艺以及强大的营销实力,不但已将“永久”“凤凰”挤出高档车领域,还进一步吞食中低档市场。反之,同样是老字号企业的宝洁,因为不断推陈出新,品牌形象深入人心。从1946年推出世界上第一种高效合成洗衣粉——汰渍,到目前为止,宝洁已对其配方和包装进行了不下70次的改进,使产品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可见品牌是一个动态概念,任何品牌唯有不断进行创新,才能实现新的飞跃和发展。
不断地创新是企业塑造强势品牌的动力,我国企业必须坚持创新思想,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抛弃陈旧的质量观念,努力开发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全面提高产品的档次和质量水平,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才能创建中国的强势品牌。
四、维护是创建强势品牌的基础
9.关于企业创建品牌的调查思考 篇九
一、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县始终坚持把发展中小企业作为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提升县域经济运行质量、维护社会稳定形势的重点工作来抓,按照“服装业主业支撑,毛绒玩具、食品加工、汽车灯具等多业并举”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发挥产业优势,制定优惠政策,创优发展环境,强化扶持引导,全县中小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经营效益不断提升。
一是总量规模不断壮大。目前,全县共有中小企业2800多家,从业人员11万多人。1-9月份,完成总产值178.4亿元,同比增长20.9%;实现销售收入167.5亿元,同比增长21.1%;完成增加值30.5亿元,同比增长22.4%;实现利润11.7亿元,同比增长17.0%;上缴税金1.4亿元,同比增长19.0%;出口产品交货值完成37.2亿元,同比增长18.5%。
二是服装产业态势良好。容城服装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服装产业基地,被誉为“中国北方服装名城”。目前,全县共有服装企业920家,服装加工户1800余家,从业人员7万多人,年产各类服装4.5亿件(套)。其中,产值千万元以上企业105家,产值过亿元企业12家,产值超过5000万元企业21家,已经初步形成了龙头企业带动、骨干企业支撑、服装加工户遍地开花的产业格局。
三是优势产业势头良好。近年来,我县在做大做强全县中小企业开始由单一的第三产业向一、二、三产业的各个领域渗透发展,其中工业企业81户,占全县中小企业总数的45.3%;批发零售企业19户,占企业总数的10.6%;建筑企业10户,占企业总数的5.6%;交通运输企业11户,占企业总数的6.1%;商贸餐饮企业18户,占企业总数的10%;农业龙头企业6户,占企业总数的3.4%。按照企业的所有制形式划分,国有企业14户,占企业总数的7.8%;集体企业34户,占企业总数的19%;个体私营企业131户,占企业总数的73.2%。
三是就业渠道得到拓展。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不仅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更重要的是为广大城乡居民和下岗失业人员提供了广泛的就业机会,对于有效缓解就业压力、增加职工收入、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作用也是无可厚非的。根据调查资料显示,2006年,全县中小企业就业人数累计达到9278人,约占全县城镇就业总人数的35%;有30%的城乡富余劳动力被安排在县属中小企业就业。中小企业成为增加社会就业的主渠道。
四是集群效应初步显现。我县中小企业的发展主要以华亭工业园区和东华、安口、西华、策底、砚峡等重点乡镇为依托,初步形成了中小企业加快发展的集群效应。以石堡子工业园区为例,园区自2002年组建以来,至目前,已入驻企业19户,园区企业就业人数达到643人。2006年,园区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7480万元、利税1673万元,分别占到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工业企业利税总额的5.3%和2.3%。园区企业上缴税金达到893万元,占到2006年全县地方财政收入的6.4%。
二、存在问题和差距
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具有投资规模小、资金周转快、经营决策程序简便、市场反应灵敏度高等特点,但是也面临着融资困难、技术力量薄弱、管理人才缺乏、综合风险高等问题。
从当前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看,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势头极为强劲,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增加社会就业和实现出口创汇的主力军(根据中国中小企业网数据资料显示,东南沿海地区中小企业出口创汇占到95%以上)。相比之下,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速度还相对较慢,我县中小企业发展存在差距更大、面临问题更多。主要表现在:
一是经济总量偏小。2006年,全县中小企业实现总产值仅占全县GDP的3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5.5个百分点。从企业规模看,年销售收入在100万元以下的企业多达125户,占全县中小企业总量的68%。从投资领域看,工业主导型特征明显,中小企业中工业企业占到45.3%,而农业、三产服务业、旅游业及高新技术企业相对较少,造成了少数大型垄断企业与多数中小企业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全县中小企业经济总量偏小,而且投资相对集中,绝大多数企业生产设备、工艺比较落后,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市场竞争优势不明显,不能完全适应“推动转型、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是社会融资困难。我县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目前仍处于资本原始积累的初始发展阶段,资金来源主要依靠自身积累和银行贷款。由于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资信档案缺失、信息透明度不高、综合实力较弱等问题,直接造成中小企业获取银行贷款的能力也比较弱,社会融资渠道狭窄,发展资金极为欠缺。目前,我县还没有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信用担保机构,金融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和信任,金融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力度不大,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技术更新和扩大再生产。安口成秭公司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企业改制后,由于债务包袱沉重和生产设备落后,企业将大量资金用于偿还债务和维修设备,很难实施技术改造,现有设备不能满负荷生产,导致出现了产品有市场而企业没有生产能力的不良现象。
三是技术力量薄弱。现有中小企业中,个体私营企业占有较大比重,企业管理人员文化素质偏低,大多数企业仍然以“家族式”、“作坊式”管理方式为主。由于长期缺少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科学的管理方式,导致部分企业出现了内部管理混乱、经营方式粗放、运行效益低下等问题,直接影响到了全县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企业现有的技术力量,大多数属于经验型、探索型技术人员。长期受发展资金的制约,企业对技术人员培训不到位,对新技术推广、应用力度不大,部分产品工艺落后,市场竞争力不强,缩减了企业的市场占有额,培育“拳头”产品、发展品牌企业的宏伟目标难以实现。华煜陶瓷有限责任公司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据统计,全县中小企业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56人,仅占企业从业人数的6%。县境内绝大多数企业注册形式都是有限责任公司,而真正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管理企业的屈指可数。
四是政府职能缺位。我县中小企业发展既没有长远的发展规划,也没有明确的扶持措施,发展方式主要以市场调节为主,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导致出现了重复建设、盲目发展等问题,中小企业的集群优势还不够明显。部门管理职责相互交叉,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管卡要”现象时有发生,使部分企业对政策的公信力产生质疑,同时出现了维持现状、疲于应付等不良现象,不仅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加快发展,而且对于营造发展环境也产生了不利影响。
三、对策建议
中小企业的特有殊性,决定了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主力军地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步伐的不断加快和“一体两翼”工作部署的深入实施,我县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极为广阔的市场前景。全县各级各部门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中小企业的重要性,按照“推动转型、科学发展”的总体要求,强化扶持引导,创优发展环境,全力支持中小企业加快发展,加快培育县域经济新的增长极。重点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领导,切实提高思想认识。目前,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县推动发展转型、建设和谐华亭的一支主力军,项目开发、招商引资的重点应在中小企业发展上,加快产业集聚、推进县域经济加速发展的关键也在中小企业发展上,中小企业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县经济发展的快慢。因此,要进一步提高对发展中小企业重要性的认识,牢固树立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就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观念,切实发挥政府“加强联系指导、制定发展规划、研究政策措施、协调各方关系、帮助企业发展”的职能作用,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做到一视同仁、同等待遇,努力在全社会形成鼓励、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2、增强服务,营造和谐政企关系。按照“多服务、少干预,多帮忙、不设障”的要求,营造和谐政企关系,积极改进服务中小企业的方式。要切实增强服务意识,不断加大对破坏投资环境、影响中小企业发展的人和事的查处力度,规范部门管理行为,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积极为中小企业发展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主动帮助中小企业向上级争取资金和政策支持,实现政策优惠最大化、政策享受最优化。不断完善服务机制,制定具体的帮扶措施,进一步完善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提高企业办证审批时效。加快建立县级领导和县直部门指导帮扶重点企业制度,参照县级领导抓建大项目的办法,努力形成“服务制度化、帮扶具体化、联系经常化”的工作格局。
3、加大扶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导、中介辅导”的原则,全力支持中小企业加快发展。一要建好基地。我县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经济县份,实施煤电化运产业开发,发展药材、核桃、肉牛农村特色产业,开发莲花台风景名胜区均要立足资源优势,主导产业的做大、做强,有赖于资源的优先发展,建好基地尤为重要,要把重点乡村建成特色产业原料基地,把西华、马峡等4个农业园区建成原料初加工基地,把华亭工业园区建成绿色能源精加工基地。要根据资源禀赋和气候条件,大力发展蔬菜、花卉、食用菌等种植业,以群众集资投劳为主,走规模化发展路子,着力培育特色支柱产业的新优势。二要培育市场。加快产业发展必须加强市场体系建设,着力构建集生产加工、仓储物流、现货交易、系列产品展示、商贸配套服务于一体的多元化、现代化市场体系。通过规划专业市场,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工贸企业、物流企业和其他各类投资主体投资建市场,通过共同参与、联合开发、先建后租、商业地产等模式,充分利用民间资金,解决市场招商的后顾之忧,加快市场建设步伐。三要扶持龙头。行业龙头企业不是“从头做到尾、包揽打天下”的大而全的模式,而是与当地特色产业开发形成互补、建立联结关系。要按照“中小企业供原料、龙头企业搞加工,中小企业搞加工,龙头企业建网络、打品牌”的思路,出台政策扶持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借助其强大的资金实力引进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建设快捷、高效的销售网络。要积极支持有条件的中小企业,通过兼并、收购、联合等方式,进一步扩大规模、壮大实力,逐渐发展成为主业突出、带动力大、竞争力强的大集团、大公司。四要加大支持。要切实加大对中介服务机构的支持力度,坚持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原则,不断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创业辅导、筹资融资、市场开拓、管理咨询、人才培训等中介服务机构,整顿中介服务市场秩序,规范中介服务从业行为,积极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更专业、更全面的服务。要充分发挥商务局、民营局、工商联等职能部门的桥梁纽带作用,推动重点行业协会加快发展,以集体的力量进行同行业整合,协调行业内部事务,规范行业市场和竞争秩序,维护行业利益,共同开拓市场,实现资源共享,推动中小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4、拓宽渠道,破解企业融资难题。一方面,要加快建立政企、银企对接洽谈、联席会议等制度,进一步密切政企、银企关系,引导金融部门把中小企业作为服务、支持的重点,适当放宽贷款条件,降低信贷准入“门槛”,加大贷款供给份额,提供更多金融信贷产品,支持中小企业做大做强。要积极探索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有效途径和方式,鼓励有实力的中小企业组建成立同行业担保机构,建立健全多层次的担保体系。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中小企业主的金融知识教育,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档案,增强企业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不断提高自我融资能力。要积极引进更多的金融企业参与我县的信贷市场竞争,增强全县信贷业的活跃度和高效率。
5、强化引导,增强企业创新能力。要科学制定我县中小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中小企业园建设规划,不断健全和完善各类配套政策,积极为中小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要鼓励中小企业牢固树立先进的经营理念和超强的市场意识,不断加强与各大中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紧密联系,切实从新技术推广应用、高附加值产品开发、高新技术人才培养引进等领域不断加强交流与协作,加快建立中小企业职工技能培训和人才引进工作长效机制,全力支持中小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推进科技创新和新品开发,打造知名品牌,抢占市场先机,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切实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10.关于企业创建品牌的调查思考 篇十
前言: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而基本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扩大其覆盖面,不仅关系到广大企业职工的切身利益,也是完善基本养老制度、保证社会安定的着力点之一。那么,慈利县各类企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情况怎样?如何扩面?带着这些问题,近期,我们调研小组重点对全县民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机关事业单位临聘人员进行了调查摸底,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一、慈利县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征缴扩面的基本概况
慈利县养老保险工作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推进企业改革、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和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从1996年的10668人增加到现在的21797多人,特别是从2004年省委省政府将养老保险扩面列为“为民办八件实事”以来累计扩面 9436人。慈利县养老保险覆盖面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扩面征缴养老保险费累计1312万元。目前全县基本养老保险参保单位1035家,国有企业4644人,集体企业1381人,私营企业3433人,外资企业679人,民办非企业及社会团体59人,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1576人,其它下岗失业人员9350人。2009年全年征缴基本养老保险费5538元,比1995年的997万元增长近6倍,养老金发放实现了不漏一人、不拖一天、不欠一分的“三不承诺”,真正做到了“上为政府排忧,下为职工解难”,为县域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当前慈利县农村的基本养老方式
慈利县现有农村人口46.1万,其中老年人达5.1万之多,和全国几乎所有农村地区一样,我县农村的养老方式仍然是以家庭养老为主,多种养老方式并存。
一是家庭养老。这是当前中国农村最普遍的养老方式,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具体体现。这是一种最理想的养老方式,它所具有的优越性是任何其他养老方式都无法比拟的。在现有经济水平条件下及传统文化模式下,家庭养老仍然是慈利县农村的主流养老方式。
二是集体养老。集体养老就是由国家政府对年老多病的孤寡老人进行集中赡养的制度。集体养老的形式主要有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目前慈利县共有农村福利院11所,集中供养老人1177名,分散供养184名。
三是养老保险。随着农村老年人口数目的不断上涨,农村养老改革也加快了步伐。农村养老保险从无到有,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目前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仍比较落后,农村人口对养老保险的认识水平较为低下,我县在试行农村养老保险的三年内,总投保人数2800余名,仅为符合投保条件人数的5.5%。在全县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农村社会化养老保险制度的构想仍与现实情况相脱离。
四是储蓄养老。依靠平时的积蓄用来防老,在农村仍然有一定的市场。一些农民对养儿防老已丧失信心,他们认为只有钱财是可靠的,因而尽可能省吃俭用,节约储蓄以备老年之用。
三、慈利县养老保险征缴扩面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当前慈利县农村家庭养老方式面临着挑战:
在现代化与经济市场化过程中,农村传统家庭养老方式面临着诸多挑战,具体表现在:
一是家庭规模缩小、家庭功能弱化。随着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生育率下降,子女减少和居住方式的分离使得子女对老年父母的照料产生了许多困难。独生子女的出现使得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变得异乎寻常的困难。
二是人口流动加快、代际倾斜严重。现代社会人口流动越来越快,大量农村的年轻人进城务工,无暇顾及在农村的父母;同时,一些青年夫妇较重视子女的教育和成长问题,有限的时间、精力和财力都向独生子女倾斜,产生了“重幼轻老现象”,这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和实际的生活质量都产生了负面影响。
三是老年人平均寿命延长、自理能力下降。目前慈利县许多老人并不具备维持生计的最低收入保障,他们属于最为脆弱、不受注意和得不到保护的群体。在经济衰退或者经济调整时期,老年人的生活尤其面临
着风险。在农村这种情况更甚,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年人的寿命也在不断延长。随着年龄增长(特别是超过75岁之后),老年人口健康状况有所恶化,患病率、伤残率会上升,自理能力下降,将更多地需要日常护理、生活照料和社会服务。这一切必将加重家庭负担,也必将导致年轻人消极拒养老人情绪的增加。
四、建议与对策
做好社会养老保险扩面工作,解决社会养老保险所面临的问题,从而使社会养老保险真正成为社会的“稳定器”,经济运行的“减震器”和实现社会公平的“调节器”,在全省实现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的基础上,我们应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站在保障民生、科学发展的高度,努力扩大企业养老保险覆盖面,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扩面工作:
1、加大养老保险政策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大社会保险政策法规的宣传,首先各级各部门要提高养老保险意识,坚持不懈地开展“全方位、立体式、多层次”的宣传工作,要形成“报刊有文、电台有声、电视有像”的强大舆论宣传攻势,形成浓厚的舆论氛围,使养老保险政策走进千家万户,让企业自觉缴费,明白缴费义务;其次,要在全县上下纠正认识上的偏差,牢固树立参加养老保险本身就是优化经济环境的主要内容和思想观念,坚决纠正参加养老保险是与优化经济环境和扩大招商引资相矛盾、相冲突、相对立的这一错误看法。
2、完善政策,千方百计为扩面对象铺路搭桥。一是扩大社保补贴享受人员的范围。为让更多人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建议政府加大对社保补贴的投入,把享受补贴的范围扩大。运用惠民政策引导他们积极参保缴费,真正实现城镇从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的全覆盖。二是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政府应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把参保缴费作为彰先择优的基本条件,对积极参保、按时缴费的企业及其法人表彰奖励,对拒不参保、恶意欠费的在新闻媒体曝光,通过树立典型,激励引导企业积极参保缴费;三是出台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尽量地把非公有制企业必须纳入养老保险的范围,分期分批逐步实施,这样,既可保护私营企业的发展,又维护了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便于留住人才、吸引人才,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加大执法力度,形成刚性制约。一是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劳动保障监察。通过开展企业劳动保障年检、日常巡查和专项检查等形式,依法强化劳动保障执法监察,特别是在各类企业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办理合同鉴证、用工备案和参加社会保险等方面,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保障社会保险扩面工作的顺利推进。二是采取行政手段督促企业缴费。将养老保险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目标管理责任制,将基金收缴任务量化到各企业主管部门,政府将养老保险的征缴工作列入部门的目标考核,充分利用和发挥现有政策法规的约束力和效能,从税务、工商、劳动保障等部门多方面入手,实行综合治理,加大稽核力度,对应参保而不参保的单位,进行专项社会保险稽核,对违返《劳动法》,《社会保险征缴暂行条例》规定的,依法给予处罚,并通过新闻媒体公开曝光。
4、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形成工作合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及其从业人员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是一项系统工程。各方面要齐抓共管,形成 “政府牵头、部门联动、齐抓共管、强制参保”的工作机制。只有这样,我征缴工作才能顺利开展,最终实现全面覆盖。县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及其从业人员的养老保险扩面征缴工作才能顺利开展,最终实现全面覆盖。
5、严格管理,提高服务,是经办机构责任。全面提高经办机构队伍素质,加强管理,严格按制度办事,尽最大的努力为参保单位、个人和离退休人员提供优质服务,一切为参保人员着想,为全县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服好务。
参考文献:
(1)慈利人力资源和社火保障网:http://rsj.zjjcl.gov.cn
【关于企业创建品牌的调查思考】推荐阅读:
关于创建学习型企业的实践和思考06-23
关于县级供电企业改革的思考12-07
关于现代企业文化与企业形象的思考范文11-14
关于推进企业民主管理的思考07-27
1-关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12-10
关于企业经营管理问题的几点思考09-26
关于企业员工情况的调查报告09-08
关于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几点思考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