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10篇)
1.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篇一
第一节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历史地位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成熟和发展
1.历史条件
(1)时代背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2)理论基础——马列、毛的基本原理
(3)历史根据——对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的总结
(4)现实依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2.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1)第一阶段:13届3中全会—十二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思想
(2)第二阶段:十二大—十三大,轮廓形成和体系初步形成阶段
(3)第三阶段:十三大—十四大,正式形成阶段
(4)第四阶段:十四大—十五大,明确提出邓小平理论概念并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阶段
二、地位
1.邓小平理论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
2.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3.邓小平理论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第二节邓论的主要内容
一、邓论的精髓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
(1)实事求是:①一切从实际出发;②理论联系实际;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解放思想:①必须解决过去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思想僵化问题;②必须注意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③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2.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辩证关系
(1)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2)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3)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统一的基础在于实践,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在具体领域的统一,各有其特殊性,又是不断发展的二、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1.社会主义的本质
(1)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2)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
(3)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
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
(2)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3)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1.基本路线
(1)内容: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2.基本纲领
(1)经济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政治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文化纲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四、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1.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目标和步骤
(1)目标: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2)步骤:①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②再经过十年努力,到2020年建党一百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③
到21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2.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3.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1)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①促进科技创新,加速科技进步;②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③尊重知识,尊重人才——1996年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确定为基本国策
(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确定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建立、培育、健全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3)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建立健全宏观调控体系(4)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5)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2)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3)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1)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题分配方式(2)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3)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六、中国特社会主义政治
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2.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1)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内容
目标: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
内容: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等。
(3)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
3.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依法治国是当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八、国防和军队建设理论
九、“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
1.思想来源和理论准备:1963年,周恩来将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归纳为“一纲四目”
2.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首次宣布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
3.1984年,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一国两制”战略构想,使之成为基本国策
十、社会主义外交战略和外交政策
1.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1)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2)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3)全面提高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
2.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独立自主是发展我国对外关系的根本原则
(2)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全面发展对外关系
(3)正确处理党纪关系的四项原则(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
(4)反对霸权主义,推进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十一、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
1.依靠力量是人民群众
(1)依靠广大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3)依靠新时期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2)依靠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4)依靠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
2.领导核心:共党
(1)共党领导地位的确立
(2)共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
(3)改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3.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第三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和科学内涵一、三的形成历史条件:理论基础:马列、毛、邓
历史根据:党成立以来经验的科学总结
时代背景:当今国际局势的深刻变化
实践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
现实依据: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
2.形成过程
(1)2000年2月,江在广东首次提出三
(2)200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江系统阐述三
(3)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将三写进党章二、三的科学内涵
1.三的深刻含义
(1)三是马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
(2)三是对马列、毛和邓的继承和发展
(3)三是20C90s以来时代和历史条件变化的必然产物
(4)三是全党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5)三是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三的集中体现
(1)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三的本质
1.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
2.坚持为党的崇高理想奋斗和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
3.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和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
第四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科学内涵
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及其重大意义
1.提出
(1)2003年8月28日至9月1日,胡在江西考察,明确使用了“科学发展观”概念
(2)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2.定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知道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二、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三、深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1.2.3.4.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第九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第一节市场经济概述
一、市场经济的涵义及其基本特征
1.涵义: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方式和主要手段的经济形成或经济体制
2.基本特征:①经济关系市场化;②企业行为自主化;③宏观调控间接化;④市场运行法制化;⑤保障制度社会化;⑥经济生活国际化
二、市场经济的作用及缺陷
1.作用:①优化资源配置;②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③调节供求平衡;④进行评估筛选;⑤实现宏观经济联系和传
递市场信息
2.缺陷:①对宏观经济活动调节的盲目性;②市场机制作用的局限性;③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④市场经济具有分化性
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
1.价格机制:在竞争过程中,与供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市场价格的形成和运行的机理和功能
2.竞争机制:市场主体之间的竞争对价格、供求等市场要素的影响和发生联系的机理和功能
3.供求机制:在竞争的过程中供求决定价格,价格又调节和平衡供求的自行调节的机能
4.信贷利率机制:在竞争过程中借贷利息率的变动同信贷资金供求变动之间的内在联系
5.工资机制: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工资变动同劳动力供求之间相互制约的有机联系
第二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及主体
一、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的客观必然性
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2.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改革实践的选择
3.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长期理论探索的科学结论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在所有制结构方面: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不同经济成分还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2.在分配制度方面: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原则:①把提高效率放在优先地位,但要兼顾社会公平;②既要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要防止产生两极分化;③既要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又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3.在宏观调控方面: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
1.企业
(1)企业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市场活动的主体
(2)现代企业制度: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2.居民
第三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市场体系
一、市场和市场体系
1.市场的构成要素:①市场主体;②市场客体;③价格;④市场的供给与需求;⑤市场竞争
2.市场体系:商品经济中的商品市场和其他生产要素市场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包括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等商品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信息市场以及房地产市场等生产要素市场
二、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内容: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市场、产权市场、信息市场
三、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1.培育市场主体:首先要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国有企业改革,促进多种所有制企业发展,鼓励个人以市场主体身份从事市场活动
2.培育要素市场:大力发展和规范金融市场、培育劳动力市场、发展房地产市场、土地市场、技术市场以及信息市场
3.健全市场机制
4.发展市场中介机构:发展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和仲裁机构、计量和质量检验认证机构、信息咨询机构、资产和信息评估机构
5.建立市场秩序规则
第四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收入分配
一、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
1.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2.社会主义社会旧的社会分工还未消失,劳动还没有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而仅仅使个人谋生的手段,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3.实行按劳分配的根本条件是有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二、按劳分配的作用
1.有利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巩固和发展2.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我国现阶段的分配方式
1.按资分配:资产所有者凭其所有权参与分配取得收入
2.按经营风险分配:经营主体单位和个人由于其对经营活动的组织、管理及正确决策而得到收入
3.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外商独资、中外合作、中外合资企业和私营企业中劳动者收入的分配形式
4.直接的劳动收入分配:①个体经济;②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③国家干部、企业职工利用业余时间,从事第二职业劳动
5.按资历分配
6.来自政府和企业转移支付的个人收入分配:离退休金、公费医疗、奖学金、物价补贴、养老金、军人转业或退役费
第五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保障制度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
1.维护社会稳定的安全网
2.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和“稳定器”
3.社会公平的调节器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
三、建立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
1.满足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求原则2.普遍性原则3.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
4.公平与效率结合原则5.城乡有别原则
第六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
一、宏观调控的涵义及目标
1.涵义:国家从经济运行的全局出发,按预定的目标通过各种宏观经济政策、经济法规等对市场经济的运行从总量上和结构上进行调节、控制活动
2.目标:①经济稳定增长;②经济结构优化;③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④充分就业;⑤社会公平;⑥国际收支平衡
二、宏观调控的手段:计划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
三、主要的宏观调控经济政策
1.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以降低财政收入、扩大财政支出为特点,目的在于刺激需求的增加)和紧缩性财政政策
2.货币政策3.产业政策4.收入分配政策
第十章中国国情与重庆市情
第一节中国的国情国力
一、自然资源
1.国土资源
(1)东西跨经度约62°,南北跨纬度约50°,陆地面积有960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15,亚洲面积的1/4。
(2)陆地疆界从中朝边界的鸭绿江口起,到中越边界的北仑河口止,长约两万多公里,与14个国家接壤
(3)海岸线总长度为32 000多公里,是世界上岛屿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海域的面积为473万平方公里,与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六个
(4)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为世界人均的1/3
2.水资源
(1)我国河流总长达43万公里
(2)水资源的人均、亩均占有量不丰富,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
(3)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南多北少,相差悬殊
3.矿产资源
4.生物资源:我国是世界上植物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
5.能源资源:我国是世界第三能源生产大国
6.海洋资源
二、人口概况: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42.99%,乡村人口占总人口的57.01%
三、民族概况:大杂居,小聚居
四、宗教概况
五、我国的综合国力
1.我国对外贸易额居世界第三位
2.目前,我国的外汇储备已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一
3.我国的工业品钢、煤炭、水泥、花费、棉布、电视机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发电量居世界第2位;主要农产品谷物、肉类、棉花、油料、水果产量居世界第1位
4.目前中国的综合国力排世界第6位
第二节重庆市情
一、自然地理
1.重庆处于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辖区面积82 403平方公里
2.重庆下辖40个行政区县,有15个区,4个县级市,21个县
二、重庆的民族人口
重庆市总人口3144.23万人,以汉族为主体,有49个少数民族,人口总数为175万人,其中土家族人口最多,有113万人,其次苗族52万人
三、重庆的物产资源
1.市域植物资源丰富,6000多种各类植物
2.重庆市全国大中城市中矿产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其中垫江卧龙河气田开采量居全国第一,锶矿是重庆最具特色的优势矿种,储量和质量均居全国之首;锰矿居全国第二;钒、钼、钡储量居全国第三
四、重庆的综合实力
1.重庆是一个综合性的老工业城市3.重庆是一个大城市与大农村的结合体
2.重庆工业轻重并举,门类齐全4.重庆两江通衢,交通便利
2.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篇二
殷商时期的贵族妇女拥有较高的政治权力与地位, 妇女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起重要作用, 政治领域并没有对男、女两性的行为进行严格的规范, 社会并不认为政治应该由男性主导, 女性也不应该被排斥在政治、军事之外, 贵族妇女不只拥有广阔的社会生活空间, 而且拥有较高的权力与地位。由于战争是当时政治生活的主要部分, 商代妇女在战争中的突出表现更提高了女性的地位。
到了周代, 妇女的社会地位呈现下降趋势。在春秋时期生产力提高, 男性地位随经济权利上升而提高, 相应的女性地位随之下降。发展到战国时期, 社会上男尊女卑的思想逐渐形成并成为礼法体系的一部分, 以一种道德标准的形式教育、约束着女子的一生。法家将性别尊卑与君尊臣卑的行政关系相并立, 因此这时期女性地位在家庭、职业、生存权利各方面都呈下降趋势, 活动的范围被禁锢于家门之内, 学习的礼仪以顺从、贞顺为主。同时由于战乱频繁, 女性作为战利品被来回抢夺, 一妻多妾制盛行, 女性殉葬现象也增多。周代贵族阶级的礼教较严格, 尊男轻女、多娶多生的观念开始产生, 但平民阶级对礼教还没有严格的遵守。
东汉女性的地位相对比较高, 这是因为汉朝和平时期比较长, 女性在和平的汉朝比征战连年的周代地位要高。在秦和西汉时期, 父家长制还不完备, 妇女较少受到公婆和宗族的管束与压迫, 社会所有成员都是直接隶属于国家的统治之下。汉朝女性没有被完全束缚在家庭中, 能参与政治活动和聚会, 普遍从事农业生产劳动、手工纺织等多种职业, 但人员主要局限为贫寒的下层妇女、大量的女奴。妇女在一定的情况下也可以作户主, 还可以继承父亲的爵位。当时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格局确立, 渐渐地农业生产主要由男子负担, 女性多数在内室专营纺织, 经济活动日渐畸形化, 预示着女性经济地位的下降。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女性在经济、文化、婚姻上还是有一定地位的。北魏政府以法令的形式规定授予妇女土地的数量, 此后西魏, 北齐基本沿袭这种授田制度。社会欣赏能说会道的女性, 女性的言论被接纳并记入史册留存后世。当时士人家庭较为重视子女的教育, 男女都有受教育的机会, 那个时期出现不少聪慧而有才学的女性, 《晋书·列女传》《世说新语》都有褒扬女子才学的记述。在社会公共领域, 女性基本上是没有话语权的, 但在家庭实际生活层面上, 女性还能参与家庭管理。这时期的贞节观念较之汉朝更为宽疏, 在社会上亦未形成舆论的重视, 战争造成人口锐减, 政府鼓励早婚、再婚, 同时受到少数民族热情奔放的习俗影响, 女性再嫁是比较平常的事情。
学术界有人认为隋唐时期是封建社会历史中女性地位最高的时期。隋唐时期是政治、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 人的个性得以相对自由的发展。这个时期宫廷妇女参政的情况比较突出, 隋代后妃参政首推的是文帝独孤皇后, 唐朝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武则天更是主要代表。这时期女性家庭生活中的地位也是很高的, 在唐代上层社会的夫妻关系中, “惧内”现象算是比较多的, 离婚改嫁现象也明显增多, 社会舆论和官方立法对妇女再婚的问题表现出毫不在意, 著名的襄城公主、太平公主都曾改嫁。在文学领域中女性尽情地挥洒才华, 表达自己的思想, 从唐代女性着装的开放可以看出女性社交生活的风光, 她们出游和生活都比较自由。
到了宋代因为宋明理学对人欲的扼杀, 对妇女贞洁观广泛提倡, 这个时期以男尊女卑为主导, 妇女几乎被排除在历史记录之外。宋朝的一批理学家歧视妇女, 司马光就说过“夫天也, 妻地也”。当时社会的状况是两性地位不平等, 但妇女在一定程度上享有某些权利, 例如离婚改嫁权, 财产继承权, 家事管理权。儒家的礼教重视长幼有序, 妇女在母家的地位是按长幼辈份的差别而享有一定的权利。宋代许多女性的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流传后世, 从李清照和魏夫人两位女词人诗词中就可以发现, 宋代女子还是比较大胆的追求享受生活。
元代社会对女性的管束加深, 女性地位更低下了。元朝法律中规定的民间婚姻制度“诸色人同类自相婚姻者, 各从本族法, 递相婚姻者, 以男为主”反映了法律确立婚姻中男方的主体地位, 当时的“七出”休妻原则使得女性触犯原则都可以被男方休弃。女性社会地位低下不仅体现在婚姻上, 社会礼法对女性的束缚也颇多, 交游的地理范围很小, 与外界的来往主要是亲戚和邻里, 甚至某些男权思想浓厚的人认为亲戚、邻里之间的交往也要加以严格的限制。这时期衙门、学校等公共场所都将妇女拒之门外, 各种经商活动也很少看到妇女的身影, 只有各种宗教庙宇对男性、女性都开放, 在一些民间节庆时女性才离家到外面活动, 所以她们聚会游玩的时间很少。
明朝是学术界公认的广大妇女遭受封建压迫最深的时代, 统治层有意识地对贞节观念和寡妇守节予以积极提倡和奖励, 赋予其与忠、孝同等的道德意义, 并把旌表节烈立为定制, 对节烈女性的奖励无论在广度、力度上都达到了空前的规模, 相应的制度建设也达到了封建社会的顶峰。当时夫尊妻卑表现在夫妻相互犯罪时的“同罪异罚”, 法律把妻子视为丈夫的私有财产。明朝女性的经济权力也减少了, 明律规定只有在“无同宗应继者”的情况, 才承认未嫁女的法定继承权, 这明显是女性继承权的削弱。
清代是封建社会的末期, 这时期妇女的人格被否定, 是不独立的、不完整的, 完全依附于男性。一方面, 女性受“在家从父, 出嫁从夫, 夫死从子”的礼教要求, “烈女不事二夫”的社会意识也束缚她们。另一方面妇女几乎没有什么权利, 对丈夫却负有全部的守贞义务, 丈夫死后, 她还要承担丈夫对于自己家庭、家族的全部义务。在清代汉人中上层社会妇女仍然受“缠足”这种陋习的迫害。有学者分析清代妇女的人生境遇呈现“两头甜, 中间苦”的特征, 即少女时代往往受父母宠爱, 没有生活负担, 而到老年, 多年的媳妇熬成婆, 以母之尊, 受儿孙孝养, 并有儿媳、孙媳可供驱使, 还算幸福。
到了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时期, 出现了一个拥有职业的女性阶层, 女性开始接受学校教育, 增长了知识, 开阔了眼界, 使她们可以向更广阔和层次较高的职业领域扩展, 也唤醒了更广大妇女的觉醒意识。“五四运动”之后男女青年可以自由恋爱, 妇女地位大大提高, 民国时期颁布法律确认了男女平等的原则, 改变了数千年来男尊女卑的封建传统。但由于整个社会意识受到制约, 妇女经济并没有独立, 女性与男性的平等没完全实现。
直到新中国成立, 妇女解放运动蓬勃开展, 各行各业中女性优秀人才层出不穷, 广大妇女摆脱了附属者的地位, 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 女性社会地位迎来了历史上最顶峰的时期。但在不同地域不同文化领域中, 女性社会地位仍有待提高。要进一步改善我国女性社会地位就需要消除传统的男权性别文化, 也要提高女性自信、自强的心理及能力。
摘要: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总体而言比男性要低下, 但在不同的历史朝代女性的社会地位又有所变化, 本文试图依据历史时代的变迁, 分析各个时代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及原因。
关键词:古代,女性,社会地位
参考文献
[1]刘向.列女传[M].北京:中华书局, 1985.
[2]高世瑜.关于妇女史研究的几点思考[J].历史研究, 2002 (06) .
3.重审历史的学科地位 篇三
一、历史学科处处散发出强烈的民族精神
历史学科在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外,特别强调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的目标,要求学生逐渐了解中国国情,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逐步确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贡献的人生理想。了解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历史学科激发出学生源于内心的爱国情感,感召出学生热爱祖国、奉献社会的原始热情,使学生能够在对比别国历史、联系当今社会的基础上,更加完整地理解和把握本国的历史,更加直观地认识祖国的伟大、劳动人民的伟大,使其能够更加自觉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树立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远大理想。
二、历史学科促使学生道德和人格的养成
从古至今,历史向来是被作为道德教育的手段加以利用的。杜威认为,历史学科是形成人道德品性的最优良的学科。他坚信人类社会的道德规范都可以从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中找到典范,并由此作为结论说:“历史是永恒的建设性道德遗产”。作为历史教师不仅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这样历史学科知识的增长过程,同时也就成为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变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同情心、越来越有责任感、越来越有教养。
三、历史学科渗透着浓浓的生活气息
历史是人的历史,正是人的生活才构成五光十色的历史画卷,所以新课程历史教材补充了许多社会生活方面的内容,不仅在正文中出现,在自由阅读和“活动与探究”中也有表现,例如“华丽的匈奴妇女头饰”“品种多样的饼食”“文房四宝”。并通过“河姆渡原始居民会蒸米饭吗?”“你能识别锦绣、绢、纱吗?”“你能找出葡萄、石榴、核桃、水稻、小麦等哪些是从西域传来的,哪些是中原原有的”等问题的设计,拉近了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距离。再如欣赏完《半坡人的鱼纹陶彩盆》《半穴居房屋遗址及复原图》《干栏式建筑示意图》等图片后,一股浓浓的古代农耕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连环画式”地表现了半坡人和河姆渡人丰富的生活情境,使学生感受到原始生命的跳动,让学生和教师都能体验到一种生命的尊严、生命的欢乐,真切感受到历史学科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力源泉的涌动。
四、历史学科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历史学科在人才素质培养中具有多元化的历史功能。历史自古代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来就被历代学者、政治家、道德家们所一再肯定。唐代刘知己在《史通》中说:“史之为用,其利甚博,为人生之急务,为国家之要道。”这里所说的“其利甚博”,即指历史的多种社会功能。不过,今天的现实已使历史不再是少数人借以资政的手段,而是全体公民必须具备的知识涵养和文化素质。历史教育使学生能在感知历史、把握历史的基础上,摆正自己的价值观,端正自己的人生态度,使学生在学习历史事件、对话历史人物的基础上,感受文化的震撼、思想的震撼,进而感受到历史的伟大以及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历史教育要使年轻人相信教育的效果,就必须有更为现实的价值目标和更为全面的质量标准,否则历史学科将失去其存在的意义。衡量人素质的高低,要有相应的社会标准、文明标准和技术标准。对受教育者个体而言,就是要全面发展。关于个人的素质标准,古有论之,进入近现代更有许多精辟论述。按照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应包括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历史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应在五育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自身功能,体现适应现代化的五育要求。
历史学科就是这样通过学生的自主体验,自主建构,使学生主体性得以张扬,个性得以发展,情操得以陶冶,从而实现学生的理性生活、道德生活和审美生活的和谐统一。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所以历史课就是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脉动,要让那时代的骄傲、喜悦、悲壮,甚至愤怒,在学生心中重新燃烧,这一切让我们感受到历史的魅力、诗意的美丽和人文气息。现在我们能深刻地认识到历史学科的功能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在于熏陶情感、传播文明、培养高尚的人格。虽然他没有语文学科的诗情画意,不能显示数学学科的聪明智慧,也没有具备理化所需的逻辑思维,更没有外语学科现有的社会地位,然而历史知识的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让我们感受到历史的美感无处不在。所以我们应该重审历史的学科地位,让它在人们生活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4.如何理解邓小平历史地位 篇四
“邓小平理论”这个概念是在1997年召开的党的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首次正式使用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邓小平理论,就是以邓小平为主要创立者,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的理论。199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也是邓小平同志诞辰95周年。当我们把这两个光荣的纪念联系在一起时,便想起了这样一句古语: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确,如果没有毛泽东,便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但如果没有邓小平,便没有共和国的今天。正如江泽民总书记在邓小平同志追悼大会上的悼词所言:“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邓小平留给中国人民最宝贵的财富,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改革开放的伟大指导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一、深入理解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首先要在源与流两个方面理解。源,就是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首先来自于它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最根本的是因为它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是一个大前题,它表明的是邓小平理论的理论源头和思想方位。这不仅仅是强调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性,更强调了它的发展性。邓小平同志一再强调,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神圣理想,他不但没有脱离马克思主义,而且通过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使之焕发了新的强大生命力。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流,主要是与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还体现在与其一脉相承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理论成果上。邓小平理论从根本上、宏观上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些重大原则问题,拓宽了人们的视野,开辟了新的道路,但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推进,必然有许多新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回答。正是在邓小平理论基础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作了进一步的回答。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多样化;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等,都体现了对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二、深入理解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还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精神。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中国共产党人全部科学理论和实践活动的思想基础。邓小平理论产生的时代特征、历史条件和承担的历史使命,不仅与马克思列宁主义不同,与毛泽东思想也不同。世界变化很大很快,特别是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进步深刻改变了并将继续改变当代经济社会生活和世界面貌。邓小平同志说,现时代的特点,是一日千里,赶都赶不上。在这种情况下,马克思主义不能不认真对待、正确分析,作出同以往不同的或过去根本没有也不可能提出的新的科学判断。可以说,“宽广眼界”和“鲜明的时代精神”,是邓小平理论最为显著的特征和成分。这就必然要求我们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来理解这一理论的历史地位。后人在前人创造的基础上不断前进是历史规律。我们要以这种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在实践中坚持、丰富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把这些科学理论推向新的境界。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推进伟大事业的需要。
三、深入理解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还要求我们必须完整、准确地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自觉运用邓小平理论指导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
邓小平理论在中国已成为一门科学的学科,这个理论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立论依据,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主题展开了一系列基本观点,涵盖了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实际工作的各个领域,并且贯通于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是一个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要在理解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上有新的提高,最根本的是要完整、准确地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目的在于用这一科学的理论武装我们的头脑,指导我们的工作,回答和解决实践中产生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这里有一个学风的问题。学习邓小平理论,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邓小平理论学得好不好,最终要看能否运用这个理论去解决问题,克服困难,战胜风险,促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
四、深入理解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就是要我们在思想上和工作中更加牢固地确立这一理论的历史地位。
5.《学记》的历史地位及其贡献 篇五
《学记》是我国最早的一篇教育专著。全文虽然只有一千多字,但是对教育目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以及教师的作用等问题,都作了论述,系统性强,并且非常精练。历代封建统治者都把它奉为经典,对我国教育学的影响十分深远,在现在仍是我们教育学所应该学习的经典之一。
研究《学记》,首先要看其写作的历史背景。《学记》写作时间大约在战国的晚期,当时社会正处在一个转型期,封建制度刚刚确立,封建专制统治尚不牢固。新兴阶级的产生、新的社会制度的确立都强烈要求社会形成一种新的道德标准来规范人民的行为。能够从根源上树立道德标准的最好途径莫过于教育,于是《学记》应运而生。《学记》认为:“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又说:“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儒家所说的教育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学记》的出现可谓顺应了历史的潮流,迎合了封建统治的需要。虽然其对教育的目的理解有着历史局限性,但是其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等问题的论述都尤为精妙,值得我们研究学习。
《学记》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论述主要有启发诱导、循序渐进、藏息相辅、尊师重道等原则。
启发诱导是教学原则的基础。想要高效率的教学,必定先要让学生对学习提起浓厚的兴趣,这就要利用各种方式启发学生。良好的比喻、讲故事、做游戏等形式等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继而教师再做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 “开而弗达。”这三点原则,则学生就能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
《学记》对教学方法的论述主要提到了“教学相长”原则。主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启发诱导,学生应积极思考,自觉学习,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现在,“教学相长”原则已经潜移默化到了我们教学过程中的各种教学方法中:建构主义教学,支架式教学都体现了对学生的启发式教学。“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所认同。我认为,现在是信息告诉发展的时代,知识更新速度极快,终身学习早已经被社会所认同。终身学习必然不能终身靠师学习,所以教育无形中又被赋予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一任务,学生掌握了自主学习能力才能有效的自我学习,针对自己发展需要更新知识结构,更好的迎接各种挑战。
《学记》提出,教学讲究系统性,讲究循序渐进,不能没有计划的学习,要因材施教,系统教学,这是课程安排所必须遵守的原则。对于上课讨论时老师提到的关于课改后高中历史课本变化我自己有一些浅薄的思考:原来的高中课本是按时间顺序,将历史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与世界史,而这些内容在初中课本中已经学习过一遍(地理也是),如果在高中继续按此顺序讲可能会导致重复性教学,这应该是新课改变动时所考虑到的原因。新课改后专题的教学可能更利于培养学生系统性思维,让学生更好的将不同时期的历史内容结合到一起,使学生真正能够通过学习历史来思考现实,实现历史教学“以史为鉴”的教学目的。而且,在高考历史考题中越来越注重专题考法,未实现课改前,历史基本在高三复习时都会根据专题来复习,从这种角度看新课改可能减轻了学生负担。但从另一种角度考虑:中考不考历史,初中生迫于升学压力就很有肯能不认真学习历史课程,这就会使其在学习高中历史课程时增加难度,又使得本来已经略显繁重的高中课业更加沉重„..这个貌似悖论的结果看来只能有待历史来验证了。
对于《学记》中“藏息相辅”原则我认为也有一定局限性,尤其在义务教育阶段(包括高中)更为突出。当时社会背景是知识少,文化本不丰富,所以课上课下学一样的有利于教学。而现在社会知识膨胀,即使课上课下学不一样的知识也学不完,这显然不符合现代教育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兴趣,鼓励自主学习才适应学生发展。这点在课上已有讨论,在这里就不多做赘述了。
“尊师重道”原则则是《学记》中最为精华的原则之一,已经成为了我国优良文化传统的必要组成部分。在当今社会中,浮躁的社会风气,商业化的教育让很多人淡忘了“尊师重道”的重要性。师生矛盾问题在一些学校日益突出,甚至有学生侮辱老师的行为所出现,这时候就需向传统优良文化回归,重新提倡尊师。《学记》作为我国教育瑰宝,应该被大力弘扬,让人们在古人的教导下驱邪扶正。
学记中有关学校制度、学制与考试制度的描述虽然不能被我们用,但是其意义在于指导后人:只有健全学校制度、合理的学制安排、严格的考试制度才能更好的培养人才,选拔人才。
6.论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篇六
王 真
2007年11月05日13:57 来源:辽宁日报
□ 马克思主义从本质上说就是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承”就“承”在牢牢把握住了发展这个马克思主义的重大主题,“进”就“进”在对发展思想的创新发展上
□ 理论与实践高度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特质。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根源于它是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内在统一,具有显著的实践性特征
□ 理论的战略地位,指其带有全局性、长远性的指导地位。十七大报告将科学发展观界定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凸现了科学发展观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全局、关系长远的指导意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这是我们党迄今关于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传承关系、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作用、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意义的最完整的表述,是对科学发展观历史地位的科学界定。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地位――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科学理论,必然有其特定的理论地位。审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地位,就是要看它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体系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特别是它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理论成果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这不仅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范畴中的科学理论,而且将其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列起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进程中的逻辑序列和递进关系。
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承”就“承”在牢牢把握住了发展这个马克思主义的重大主题。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本质上说就是发展的理论。列宁指出:“马克思的全部理论,就是运用最彻底、最完整、最周密、内容最丰富的发展论去考察现代资本主义。自然,它也就要运用这个理论去考察资本主义的即将到来的崩溃和未来共产主义的未来的发展。”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的马克思主义学说,就是阐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研究发展问题,揭示了物质运动和思维运动的一般规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研究发展问题,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实现的发展规律。科学社会主义是从社会主义形态演进上研究发展问题,揭示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规律。发展问题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课题。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就指出,对于共产党人来说,第一个任务就是打倒妨碍生产力发展的旧政治、旧军事,阐明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主要就是讲生产力在历史上是如何发展起来的。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提到主要议程上来。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系统阐发了“发展是硬道理”等一系列有关发展的思想,强化和深化了我们对社会主义发展问题的认识。贯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中的主题,也就是发展。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作为第一要义,从而实现了在发展这个主题上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脉相承。
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与时俱进,这个“进”就“进”在它对发展思想的创新发展上。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全新的称谓。它是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科学发展思想。它把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论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回答了在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条件下,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对发展问题的认识,并由此奠定了它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科学发展观的创新性集中体现在对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上。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强调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和开创新事业的法宝,强调求真务实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从而更加集中而又深刻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形成了关于发展的更加深刻、更加丰富的系统化思想。科学发展观要求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形成了具有战略高度和现实指导性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科学发展观以系统的科学理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地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地位是就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而言,指科学发展观作为科学理论对发展实践的指导地位。十七大报告将科学发展观对发展实践的指导地位界定为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地位源于其内在的质的规定性,即科学发展既为理论形态,又为实践形态,是理论形态和实践形态的有机统一。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特质。列宁指出:“必须把人的全部实践――作为真理的标准,也作为事物同人所需要它的那一点的联系的实际确定者――包括到事物的完整的‘定义’中去。”这就是说,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一方面,它必须也必然具备马克思主义的这种实践性特征;另一方面,它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贯性要求。科学发展观既把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论在当代中国具体化,又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马克思主义化,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十六大以来,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发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精神,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着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科学发展观就是紧扣着时代脉搏,紧贴着实践发展,不断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又不断指导我国发展实践,而形成和确立的科学发展理论,是用理论创新推动实践创新、又用实践创新推动理论创新的结晶。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就根源于它是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内在统一,根源于它具有显著的实践性特征。
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首先表现为形成了科学的发展理念。这就是:以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实现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坚持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推进“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坚持统筹兼顾这个根本方法,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这些发展理念,对于推进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具有极其重大的指导意义。
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又体现在推动科学发展的具体方针政策上。方针政策是理论与实践的中间环节。科学发展观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作用,主要通过体现其理念的方针政策来实现。自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党和国家陆续推出了一系列与科学发展观要求相适应的方针政策。十七大报告不仅集中阐发了这些方针政策,又作出许多新的战略部署。比如,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出经济发展方式的三个方面的转变;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作为改善民生和社会建设的首要任务;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提出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出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社会建设目标等等。这些战略部署,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并成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措施。
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还体现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性要求上。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四条要求,这四条要求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保证,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并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一个基本原因,就在于它与基本路线的要求具有一致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而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所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做到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有机统一。改革开放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而深化改革开放,要求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等,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而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使党的工作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科学发展提供政治和组织保障。
科学发展观的战略地位――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理论的战略地位,是指其带有全局性、长远性的指导地位。十七大报告将科学发展观界定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凸现了科学发展观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全局、关系长远的指导意义。
从理论根源上说,科学发展观的战略地位就在于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十七大提出的一个全新的理论概念,它用新的科学范畴概括了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所取得的最新成果,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经过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发展阶段,已经上升为一个体系性概念。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要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作用。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上看,社会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然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个历史进程中,都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用包括科学发展观在内的这个理论体系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决定科学发展观战略地位的历史因素。同时,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战略思想,经过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已经形成一个战略思想体系。它内含着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主体、发展动力、发展目的和发展要求等一系列战略思想要素,涉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各个领域,贯通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各个方面,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挥着全局性的战略指导作用。
科学发展观的战略地位,集中表现在十七大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了新要求,作出了全面战略部署。十七大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包括: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按照这5条新要求,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贯穿这5条新要求和“五个成为”的,正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十七大对未来五年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全面部署。包括: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推进“一国两制”实践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这些战略部署,遵循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重大举措,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具体化。
7.汉代音乐的艺术特征及历史地位 篇七
汉代音乐的种类多种多样, 以乐府民歌为例, 内容展现的多是当时民间的生活方式, 比如劳作、采集之类。有些是采用“汉承秦制”的方法继承了一些秦代的音乐元素, 还有一些是由西域国土传入, 加之改编创作, 从而形成了多元化的汉代音乐艺术。
汉代音乐的发展结合了当时的文化背景, 太平盛世之下, 生活方式安逸简单, 从民众的穿着打扮以及宫廷人士、达官显贵的生活方式来看, 当时盛行的文化风气简朴大气, 不同于唐代华丽与贵气的张扬之美, 汉代的音乐也给人一种清新淳朴的审美体验。
由于当时国力强盛, 人民安居乐业, 对汉代音乐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乐官和广大民众产生了对音乐的兴趣, 愿意投入到对音乐的创作当中, 而音乐的形式是将当时的生活完全直露在大众面前, 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总而言之, 汉代音乐的艺术特质, 反映了当时汉代社会的生活背景, 在这种生活与艺术的强烈结合下, 形成了一个庞大且坚固的音乐体系——汉乐府。从而, 汉代音乐的发展也逐渐完善, 艺术文化得到升华, 它的艺术特质不会因时间的推移而消失, 无论再过多少年, 音乐都是具有相通性的。而汉代音乐的艺术给我们展现的不仅仅是汉代音乐的发展, 更体现了当时的社会状态。
二、汉代音乐的艺术美学思想
汉代是一个国力强盛的发达时代, 而汉代音乐的美学思想也为我国当今社会音乐的美学思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它的发展阐述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观点与方向。
汉代音乐由当时的封建主义只运用于祭祀典礼之类的音乐模式逐渐演变为娱乐大众的文化形态, 从礼乐的束缚活动慢慢成为抒发情感的方式, 汉代音乐的美学思想也发生了改变。
音乐, 是人类表达情感最直接的工具, “唯乐不可以伪”可以看出, 音乐是一种从内心发出的声音。在汉代, 音乐反映的就是当时人们的生活情形, 也可以说, 汉代音乐的存在, 不仅反映的是当时的社会生活, 也反映了当时的生存模式, 它们的社会背景都从音乐中体现出来, 用音乐的方式记录了整个汉代的存在, 这就是汉代音乐的美学思想。
汉代音乐的发展, 是由一种规模较小且封闭式的规模逐渐拉开序幕的形式产生, 汉代经过了百家争鸣的儒家思想的过渡时期, 再到文化与经济的发展繁荣, 人们的思想也不断变得开放和成熟, 对音乐的审美体验也有直接的变化, 这样一来, 音乐的多样性也逐渐形成, 由此使得汉代音乐的美学思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
三、汉代音乐艺术历史地位
汉代音乐艺术经过了历史悠久的文化演变和发展才形成了现在我们所了解的音乐体系, 它的音乐风格如果非要用词来形容的话, 就是清新、质朴、简约, 这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 音乐无非就是要表达生活、表达感情, 在当代社会文化艺术发展繁荣的时代, 音乐也具有同样的作用。
而在当今五彩绚丽的生活中, 音乐的发展更是五花八门、层出不穷, 有温柔、扣人心弦、治愈系小清新的慢情歌, 也有欢快活泼、给人视觉冲击的节奏舞曲, 这些音乐的形态也像汉代音乐一样反映了我们如今的生活现状, 生活是五彩的, 音乐也一样多姿多彩。就像汉代音乐的形态所反映的全是当时汉代的生活状态一样, 有简单质朴的街头表演, 有诉说哀怨的悲伤诗歌, 这些多种音乐形态的发展也是对音乐艺术的一种升华, 因此, 汉代音乐艺术是中国音乐艺术的传承, 它为中国音乐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汉代音乐的特色是反映了当时社会风气与生活方式, 形成了一种淳朴简约的音乐风格, 无论是从穿着打扮还是饮食方面, 都讲究朴素, 而当今社会, 在这娱乐化、信息化与数字化发展繁荣的时代, 人们追求的是时尚、潮流、鲜艳、丰富多彩的生活条件。也许我们也应追求简单的生活, 在音乐的熏陶当中, 寻找一丝宁静。汉代音乐艺术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好的发展方向, 对中国音乐艺术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四、结语
汉代音乐艺术的发展对当今中国音乐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音乐来源于生活, 汉代音乐的创作灵感很多都来自当时的社会背景, 主要反映的也是当时社会的风气与背景, 现代生活音乐的创作同样如此, 从而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形式。
参考文献
[1]伊鸿书.中国古代音乐史[M].北京:中央音乐出版社, 2011.
[2]李通英.汉代歌舞初探[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 2006.
[3]宋瑾.音乐美学基础[J].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8.
8.西柏坡精神的历史地位 篇八
一、西柏坡精神是毛泽东思想的巅峰
(一)“爬坡”论
毛泽东在东渡黄河,取道山西,移驻西柏坡的路上,首先到达中央后委所在地晋绥解放区,在那里,他跟杨尚昆有一段对话。他总结中国的革命历程,把中国的革命道路比喻为“上坡”和“下坡”,而且强调说,中国革命大部分时间都在“爬坡”。1921年建党到1949年建国,中共28年的革命历史,从上海、井冈山、延安一路艰难走来,的确印证了毛泽东的“爬坡”说。中共移驻西柏坡时期,是中共革命到执政的重要转折时期,也象征着中国革命进入了“坡顶”。毛泽东在晋绥解放区讲道:“行军是艰苦的,前途是光明的,翻过太行这座华北最高的山坳,我们在全国也将是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以后就越来越好。”客观地分析了中国革命的当时形势和未来走向。从这点可以肯定,西柏坡时期是中国革命的伟大历史性转折点,革命道路到达西柏坡就进入了顶峰,这一阶段也是中国革命和毛泽东一生最成功和最辉煌的时期。而在此期间形成的西柏坡精神经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的洗礼,也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使得毛泽东的革命思想也达到了巅峰。因此,可以说毛泽东思想生成于井冈山,成熟于延安,辉煌在西柏坡。
(二)实事求是的继承和发展
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是中国民主革命阶段性胜利的三个鲜明标志,它们都体现着中国共产党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只是“实事”和“是”的内容和方式不同。井冈山精神的实事求是主要体现在根据中国的现实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革命的创新之路,它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关于武装夺取政权的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典范,对民主革命的胜利起到了基础和决定的作用。和长征相比,延安是红军的大本营,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毛泽东等革命领导人有了读书学习的机会,边研读边进行哲学教学活动。1937年7月到8月,毛泽东给红军大学讲授的哲学课,经过整理出版,就是著名的《实践论》《矛盾论》两部哲学专著。这两部著作标志着毛泽东关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成熟。
纵观历史可以发现,井冈山时期的实事求是更多的是对中国革命道路的实践探索,延安时期的实事求是主要是理论总结,西柏坡时期的实事求是体现在理论的升华和应用。所以,西柏坡时期的毛泽东思想更丰富,不仅政治军事思想进一步发展,党的建设、经济建设、民主协商、外交观念等思想也得到了全面发展。体现了实践到理论,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过程。所以,西柏坡精神是毛泽东思想发展的产物,是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继承和发展。因而,从思想路线发展的历史角度看,西柏坡精神是毛泽东思想的巅峰。
二、西柏坡精神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交会处
(一)西柏坡精神是中国特色建设的源头
西柏坡时期,围绕新中国建设道路问题,中共中央深入地从宏观到微观做了多方面的思考和探索。对于新中国经济建设起点是什么,应该实施什么样的发展路线,七届二中全会上对当时社会经济的特点进行了具体分析。首先,最早提出了新中国的国情论。主要包括两个内容:第一,“中国的经济遗产是落后的”。中国现代性的工业占10%左右,农业和手工业占90%左右。这也是在中国革命和在革命胜利以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一切问题的基本出发点。第二,“中国人民的文化落后”。对文化落后,毛泽东指出:“中国有百分之九十未受文化教育的人民。”这就是新中国建国时的经济文化的家底状况。在后来的《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曾形象地把它概括为“一穷二白”。以上中国政治、经济的这些特点,俄国革命和建设中没有发生过。因此,中国共产党必须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经济建设之路,完成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折。毛泽东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即有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在西柏坡即将走完,这里是最后一站;同时,“始于毛泽东”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又从这里开始,是最初的原始源头。因此,“西柏坡精神”是两条伟大道路的历史转换处和交会处。
(二)“一个中心”的雏形
七届二中全会前,毛泽东就非常明确地指出:严重的战争时期已经过去了。七届二中全会上明确宣告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强调:必须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指出:动员一切力量恢复和发展生产事业是一切工作的重点所在,都是围绕着生产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这说明工作重心的转变和以生产建设为中心任务的确定,不是如人们通常说的在建国后才开始的,而是在西柏坡时期,战争尚未结束就已经明确并部分付诸实施了。就这一点虽然不能全面解释邓小平理论中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核心“一个中心”的内涵,但是可以说是其雏形和孕育,而西柏坡精神无疑是两大思想交会和链接的有力证明。
西柏坡精神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的实践中提炼升华的一种伟大的精神成果,也是对中国革命思想的的弘扬、丰富和发展,是毛泽东思想的一部分;西柏坡精神是中共在走向执政时的一种实践探索和理论总结,是走中国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母本和基石,是形成邓小平理论的源泉。西柏坡精神作为革命精神、政治文化、执政理念的多维性价值,决定了它是链接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桥梁与关节点。
作者单位:河北行政学院
9.中国酒文化的历史地位及作用 篇九
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它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象征,即酒神精神的象征。在中国人类文化历史长河中,酒往往是和政治,和诗人联系在一起的。它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无论从历史渊源、古代政治、文学艺术创作、文化娱乐等各方面在中国人们的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所以,酒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是无法替代的。也正是酒的不断发展才使得中国的历史文化从此变得色彩斑斓,在世界上独秀一枝。
一、酒文化的历史渊源
酒最早起源于商、周时期,距离至今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早时期的中国是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酒大多数都是以粮食做酿造材料的,所以酒和农业就开始形成了密切的关系,那时候的诸侯国都开始把酒作为粮食丰收的晴雨表。在一些局部地区,酒业的繁荣直接对当地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对于整个国家经济而言,从酿酒业收取的专卖费或酒的专税是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之一,即使是当今社会仍旧如此。酒税收入关系着国家的强盛,它直接与军费、战争有关关系着国家的生死存亡。因此,酒的厚利往往成为国家、商贾富豪及民众争夺的肥肉。不同酒政的更替变换,反映了各阶层力量的对比变化。酒政的发布往往又与朝代变化、帝王更替,以及一些重大的皇室活动而变化。它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丰富了人民的饮食、文化、生活等多方面。酒便渐渐的融入到了政治中去,对当时的政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进步和改变。但是,凡事都是相对的:酒具有两面性,带来了消极的影响的同时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酒的地位日渐普遍,诸侯国权贵的生活开始变得糜烂,歌舞升平,于是有了后来的夏商的灭亡,这就表明了酒在一定方面间接造成了国家的衰亡。但更值得肯定的是酒的好处。历史上的后周大将赵匡胤大家都耳熟能详,自然也知道他当上国君后集中手中权利的典故。坐上皇位的他并没有感到安心,联想到自己夺权的过程他始终寝食难安,于是他通过宴请石守信、高怀德等掌握兵权的重要将领,酒酣饭饱之时,赵匡胤向他们述说了自己内心的忧虑,石守信、高怀德等大将便在第二天称病先后离职了,放弃了自己手中的军权,君臣之间终于不再互不猜疑,上下相安了。一件非常棘手的权力之争的忧患就在一场酒宴中以温和的方式解决了。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杯酒释兵权”。赵匡胤借用酒宴巧妙的避免了流血事件的发生,此可谓是明智之举,值得人们为之称赞。可见酒在政治中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更是国军大将运权的重要手段。
二、酒在古代社会的政治意义
在以政治权力为中心的古代社会,受政治意识形态的作用或影响,人们酿酒、饮酒的物质饮食行为往往脱离饮食活动本身的物质享受意义而向其他非饮食的政治伦理意义转化。这主要表现在:从“饮酒亡国”论或“酒祸”论等政治观念出发,把饮酒行为与国家治乱或官场政治现象相联系;通过禁酒禁饮对社会酒事行为严加控制或通过驰禁踢饮施惠示恩笼络民心,形成专制王朝或张或驰的酒政管理措施;用“礼”的政治原则框架社会饮酒行为,形成“以酒成礼”即借助饮酒活动强化社会苹卑贵贱、等级有序的“礼治”政治秋序等等。由于酿酒、饮酒作为一种社会物质文化行为始终自觉或不自觉地受专制政治的干预或改造,从而使中国古代酒文化的发展,呈现出鲜明的政治意识形态化特征。在中国古代酒文化发展史上,社会政治因素对酒事活动、洒事行为的作用或影响,最为常见的,是人们用政治形态观念去审视酒事活动,把饮酒行为与国家治乱现象相联系,并由此形成国家政治生活中“饮酒亡国”论或“酒祸”论的基本认识观念。君主沉腼于酒,国有亡国之虞,臣下酗酒纵饮,则有废职亡身之忧。古代官场,因酒引起的政治祸患,最突出的表现,是“在官者殆于政也,在下者慢于令也”。而殆政慢令,必然与官员的仕宦前途乃至身家性命直接相关。途、官场政治命运毁于自身嗜酒贪饮的事例也非常普遍。如王源中攫翰林学士,“嗜酒。帝召之,醉不能见„„他日,又如之,遂失帝意王著有俊才,“世宗以幕府旧僚,眷待优厚,屡欲相之,以其噜酒,故迟留久之”。客观而论,古人把政治社会的种种失误归咎于酒的认识显然失之偏颇。人事社会的成败得失,尤其是一个政权的瓦解,一个王朝的灭亡,往往有其深刻的政治、经济、军事以及统治集团自身腐败等诸多因素,统治君主嗜酒贪饮,不过是其腐败堕落的一个侧面因索而已。
三、酒对文学艺术的影响
酒对中国传统文学的发展作用也是举足轻重的,古代许多流传千古的诗词都和喝酒密切相关,例如李白号称“诗仙”和酒是分不开的,许多至今还脍炙人口的诗句都是借酒挥写出来的。李白的“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赏。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杜甫曾有首诗是这样写到“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还有如其他的许多著名诗人的诗句也是和酒分不开的。像白居易的“红泥小火炉,绿蚁新焙酒,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王维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等等。这些美妙的诗句都用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使他们在精神上找到了另一种寄托,这也就使得唐宋元明清时期的诗词曲达到空前绝后地位。在绘画和书法中,酒更是体现了它惊人的魅力。“吴带当风”的画圣吴道子,作画前必酣饮大醉方可动笔,醉后为画,挥毫立就。“元四家”中的黄公望也是“酒不醉,不能画”。因此,酒既可以是诗人、艺术者借以抒情的方式,同时也让那些时期的文学艺术到达了顶峰。我们不得不承认,酒对中国传统文学的发展起到了前所未有的作用。
四、由酒衍生的娱乐文化
因酒而形成的酒文化连带形成一系列的娱乐活动。比方说,酒令、划拳等。酒文化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个重要组成部分。酒是人类最古老的食物之一,它的历史几乎是与人类文化史一道开始的。自从酒出现之后,作为一种物质文化,酒的形态多种多样,其发展历程与经济发展史同步,而酒又不仅仅是一种食物,它还具有精神文化价值。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它体现在社会政治生活、文学艺术乃至人的人生态度、审美情趣等诸多方面。在这个意义上讲,饮酒不是就饮酒而饮酒,它也是在饮文化。酒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生活,以及一些行为准则。饮酒行令,是中国人在饮酒时助兴的一种民间特有文化。《红楼梦》第四十回中鸳鸯吃了一杯酒,笑着说:“酒令大如军令,不论尊卑,唯我是主,违了我的话,是要受罚的。”总的说来,酒令是用来罚酒。但实行酒令最主要的目的是活跃饮酒时的气氛。何况酒席上有时坐的都是客人,互不认识是很常见的,行令就像催化剂,顿使酒席上的气氛活跃起来。在远古时代就有了射礼,为宴饮面设的称为“燕射”。即通过射箭,决定胜负,负者饮酒。古人还有一种被称为投壶的饮酒习俗,源于西周时期的射礼。酒宴上设一壶,宾客依次将箭向壶内投去,以投入壶内多者为胜,负者受罚饮酒。
春秋战国时代的饮酒风俗和酒礼有所谓“当筵歌诗”、“即席作歌”。从射礼转化而成的投壶游戏,实际上是一种酒令。秦汉之间,承前代遣风,人们在席间联句,名曰“即席唱和”。汉代有了“觞政”,就是在酒宴上执行觞令,对不饮尽杯中酒的人实行某种处罚。用之日久,酒令便逐渐丰富,作为饮酒秩序与理念的一种民间游戏也就产生流行了。唐宋时代是我国游戏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酒令也相应的得以长足发展。酒令到明清时代则进入另一个高峰期;其品种更加丰富,可谓五花八门,琳琅满目。举凡世间事物、人物。花木、虫禽,曲牌;词牌、诗文、戏剧、小说、中药、月令、八卦、骨牌,以及种种风俗、节令、无不入令。清人俞敦培的《酒令丛钞》把酒令分为古今、雅令、通令、筹令四类,当代人何权衡等编著的《古今酒令大观》把酒令分为字词令、诗语令、花鸟鱼虫令、骰令、拳令、通令、筹令七类。今人麻国钧、麻淑云编《中国酒令大观》将令分为射覆猜拳、口头文字,骰子、牌、簿子、杂六类。按其流行范围分,酒令中较为复杂、书卷气重的大多在书本知识较丰富的人士之间流行,称为雅令;而在广大民众之间则流行比较简单的酒令,称为俗令。当然,这种区分并不是绝对的。酒令的形式千变万化,可以即兴创造和自由选择。
酒文化在中国的历史影响日趋见长,都说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酒文化也不例外。酒虽好,但也和凡事一样有一个度,过了度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作用,所以饮酒误事误国的例子也不在少数,但在我看来,酒的作用还是利大于弊吧。毕竟酒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起到的可是决定性的作用,如果没有酒的存在,我不知道中国的传统文化会是另一个什么样的面貌。当代中国的酒业发展迅速,当我们在不断地改造酒的同时我也希望他们不要忘记了祖先留下的那些关于酒的文化和作用,让我们无论在何时何地喝起酒的时候都能够想起酒在中国传统文化历史上的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文献:
10.浅谈西安事变的历史地位分析 篇十
一、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的革命力量开辟了发展壮大的前景
自1927年,蒋介石“厉行清党”,10年间杀害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无法计算。 “九·一八”事变后建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亦只存在了三年即被蒋介石“剿灭”。湘江一战,中央红军8万大军损折过半,被迫不得不从南方撤退进行长征以完成战略转移的任务。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于甘肃会宁地区,但蒋介石仍穷追死堵,在西北设立了“剿匪”司令部,命张学良为剿匪副司令,对红军进行了第五次围剿。“疲惫之师”的红军处境异常严峻,幸存下来的三万余红军,既要北上抗日,又要对付国民党的大举反革命“围剿”。正在这种危难关头,“西安事变”发生并得以和平解决,恰恰解除了来自国民党对红军的威胁,从而使共产党获得了喘息、休整的机会。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之后,中国共产党不断与国民党交涉,到1937年9月蒋介石发表谈话“今凡为中国国民,但能信奉三民主义而努力救国者,政府当不问其过去如何,而咸使其有效忠国家之机会;对于国内任何派别,只要诚意救国,愿在国民革命抗敌御侮之旗帜下共同奋斗者,政府无不开诚接纳,咸使集中于本党领导之下,而一致努力。中国共产党人既捐弃成见,确认国家独立于民族利益之重要,吾人唯望其真诚一致,实践其宣言所举之诸点,更望其在御侮救亡统一指挥之下,人人贡献能力于国家,与全国同胞一致奋斗,以完成国民革命之使命„„”。这无疑是在一定的程度上承认了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和抗日救国的必要。
西安事变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壮大了革命力量。“当时,社会各界人士都把中国共产党看作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络绎不绝地到中共代表团驻地访问。”,和平谈判代表团的领导人周恩来同志“对于来访的人们”,“宁肯不休息,不吃饭,都要亲切地予以接待,耐心地向他们解释党的主张,帮他们解除各种忧虑。” “七·七事变”打响了抗日战争的枪声后,中国共产党人民军队不断地壮大起来。抗战爆发时,中共及其领导的军队人少、兵少、地盘小,只有4万多军队,一个陕甘宁边区,从在1938~1943年短短的几年里,解放区军队发展到近47万人,民兵200万,游击区和根据地人口约达一亿。常言道:顺流者昌。中国共产党正是顺应了抗日这股洪流昌盛地发展起来的。
二、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奠定了全民族抗战的基础,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是中华民族历史的转折点。它促使全国各种势力不得不聚集在民族主义的旗帜下,各反蒋势力明确表示拥蒋抗日,准备投入抗日第一线。它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西安事变”迫使国民政府停止剿共、联共抗日
西安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大局出发毅然捐弃前嫌,将原来的抗日策略调整为“联蒋抗日”;并在1937年2月致电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提出“五项要求四项保证”,促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之后,又与国民党进行多次秘密谈判,终于促使国民党在“七·七事变”后公开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使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在全国人民抗日怒潮的推动下,蒋介石不得不暂时放弃内战的错误政策。西安事变促使了国民党政策的变化,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客观上迫使蒋介石停止了剿共内战之举,争取到了蒋介石抗日的承诺,使国共第二次合作得以实现。
2.西安事变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在“西安事变”前,蒋介石已经有了抗日思想的萌芽,“西安事变”起了催化的作用。
1935年“华北事变” 发生,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日本对华的侵略进一步加深,日本问题已成为国民党急需解决的问题。国民党四届六中全会确认了自1931年以来国难并未解除,而且更加严重的事实。1935年11月,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南京召开,蒋介石在大会上作关于对外关系的演讲时说:“和平未到完全绝望之时,决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亦决不轻言牺牲。„„和平有和平之限度,牺牲有牺牲之决心。„„若到了和平绝望与牺牲之关头,即将听命党国,下最后之决心。”这些都可看出,蒋介石已经开始有抗日想法。蒋介石也曾积极采取措施与中国共产党联系,他指出,“在如下基础上,同共产党达成协议是可能的,红军承认中央政府及司令部的权威,同时保持自己目前的编制,参加抗日战争”。1936年爆发了两广事变,蒋介石再次阐述国民党的内外政策时表示:“吾人对外惟有以最大容忍与苦心,求全国国民之团结,对外遇有领土主权被侵害之事实发生,如用尽政府方法而无效,危及国家民族之根本生存时,则必先以最后牺牲之决心,绝无丝毫犹豫之余地。”蒋介石虽然已经认识到抗日的重要性,但并未完全放弃剿共。仍派张学良、杨虎城围剿红军,张学良、杨虎城在围剿中屡遭失败,而与中共接触,不愿再攻打红军,蒋介石不惜亲自到西安督战,结果导致了西安事变的发生。
“西安兵谏给了蒋介石沉重一击,使他对人心的向背有所领悟。”蒋介石逐步改变了其“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1937年1月,国民党军队停止了“剿共” 行动。2月,蒋介石决定当前“五项方针”:避免内战,集中国力,一致对外;不说排日,而说抗日;加强军队训练,迅速完成对日抗战之一切准备工作;分别物色品行方正之人才,共同救国;保障言论、结社之自由,释放一切政治犯。1937年2月,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在南京召开,蒋介石指出对外的方针是:“如超过忍耐之限度,则决然出于抗战”。对内承认“停止内战,和平统一”。这次会议国民党虽然没有放弃“根绝赤祸”的立场,但已发生明显的变化,由“武力剿共”变为“和平统一”,实际上接受了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主张,标志着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已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蒋介石最后在日本的大规模进攻下,在全国人民抗日热潮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走上了抗日的道路,这对以后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3.“西安兵谏”的和平解决使中国革命避免了一次可能出现的历史曲折,打破了蒋介石最后一次大规模“剿共”的军事计划
首先,中国革命力量在革命斗争中遭受到了巨大的损失——“全国红军的总数由长征前夕的20万人下降到7万多人”,此后“西路军又在河西走廊地区损失2万多人”;全国各地原有的十几块根据地,只保住了陕北一块,虽然有所扩大,但范围有限;中共党员的人数大为缩减,党的威信和政治影响还没有足够普及深入到全国。然而在此时,蒋介石还在继续坚持其“援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处心积虑地以优势兵力组织进行又一次大规模的“围剿”,红军和陕北苏区不得不面临着极大的困难,这使得红军北上抗日救国的发动不可能,还势必被迫接受徒然自损国力的内战。这样一来,中国将不可避免地经历一场巨大的灾难,中国的革命史将要艰难而又曲折地向前迈进。
其次,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的前四次“围剿”都失败了,但在1933年10月到1934年10月的第五次“围剿”中,蒋介石取得了胜利,红军兵力由8万多锐减为3万多,并且自红军长征取得胜利后,所活动的苏区几乎全是穷山僻壤、地瘠人稀、经济落后,难以保证军需民用及兵员补充,蒋介石要剿灭红军是有可能的。再次,蒋介石正式宣布在西安设立西北“剿匪总部”,并派遣张学良的东北军入驻西北,与杨虎城的十七路军联合“剿匪”,并自兼总司令,以张学良为副司令,积极酝酿一场新的军事“剿共”计划。蒋介石大有乘胜追击、扫平“赤匪”而后挥戈东指、抗击倭寇之势。
“西安事变”正是在这紧急关头发生并取得了和平解决,假如没有“西安事变”的发生,或假如没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我们必然将会看到中国革命力量更加巨大的损失。“西安事变”的突发,把蒋介石的“剿共”计划给打破了。
三、结语
综上所述,张学良和杨虎城将军发动的西安事变取得了和平的解决,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的革命力量开辟了发展壮大的前景,更奠定了全民族抗战的基础,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对推动国共再次合作、团结抗日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
★ 影响历史的一百位人物读后感
★ 唐诗经典
★ 行为决定地位作文
★ 快乐与地位作文
★ 孔孟社会思想差异与其不同的历史影响
★ 影响历史教学效果的教师因素及对策初探论文
★ 李白唐诗
★ 唐诗名句
★ 唐诗五言绝句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推荐阅读: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简单概述08-14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复习资料(选择题)08-01
邓小平的1975年整顿07-14
邓小平的群众观11-19
观《邓小平》有感09-15
邓小平南巡讲话有感09-22
邓小平南方谈话感想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