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清凉为话题散文

2024-10-21

以清凉为话题散文(共12篇)

1.以清凉为话题散文 篇一

生活是什么呢?生活就是哪怕明天风雨兼程,哪怕明日还会风雨守候。但是太阳依旧照常升起。

如果你用乐观的心态去接受生活中坏的一面,那么暗淡的天空也会出现明媚的阳光,如果你用消极的心态去看待事物,那么原本亮丽的天空也会被乌云遮盖。

其实,生活中的琐碎折腾和挫折,都是不可避免的,正因为这些困境来势汹汹,安然度过以后,便有了一种庆幸和感激。真正可贵的幸福,原来不是从快乐之中来,而是从忧愁之中来。生活得怎样,从来都是取决于你看待生活的态度。豁达的人生态度会让你乐趣无穷。

常常抱怨着老天的不公,抱怨着遇到太多的挫折,也许不是这样的,也许黑夜的背后不是黑暗,而是点点繁星;峭峰的背后不是万丈深渊,而是烟销日出;孤独的背后不是百无聊赖,而是人生百味。生活中是处处都是收获,还是举步难行,完全取决于你处理生活中挫折的方式。潇洒的人生态度会让你收获多多。

每个人生活的方式都不一样,就同一个事物,每个人也会有不同的想法和不同的处理方式。生活在同一蓝天下,有的人事业有成,有的人碌碌无为,有的人无所作为,这或许是机遇不同,也可能是环境所致,但是我更相信其原因在自身。他们能成为世界首富,是因为付出了别人不能付出的,忍受了别人不能忍受的。上帝是公平的,他给予每个人的东西都是一样的,只是看你如何去利用,抓住每一个身边匆匆溜过的机会,只有这样你才能更接近成功。溜过就溜过吧,还有下一个那你永远也抓不到下一个。你能不能得到别人想要的财富,取决于你在生活中付出有没有比别人多。努力的奋斗会让你收获成功的喜悦。

潇洒和豁达是人生很重要的一种态度。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两个东西不会变:第一是世界运行规律不变,日出,日落是恒久的;第二就是人性不会变,人性中的自私,贪婪不会变,但是同情心和良心也不会变。不管这个社会怎么变,同情心和良心始终是做人的底线。在我的概念中,潇洒是以出世的态度生活在自在与豁达的心境中。

生活是什么,生活是一棵长满了各种可能的树,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唯一肯定的是,只要你怀有梦想,永不放弃,“可能”就一定会变为现实。不管生活是什么,只要你学会看待了生活,你都是无所畏惧。

2.以清凉为话题散文 篇二

7月22日日上午, 温岭鞋革业商会盛建勇会长及秘书长带着啤酒、杨梅酒、矿泉水、风油精, 绿豆等慰问品来到温岭鞋业大厦建筑工地, 慰问在高温下劳作的建筑工人。

温岭鞋业大厦是国内第一幢专业性大楼, 也是温岭总部经济基地的重点项目工程之一, 总投资2亿元, 计划今年年底结顶竣工。为了按期完工, 大厦建设的近二百位工人不辞劳苦, 日顶酷暑, 夜兼星月, 加班加点赶工。盛建勇会长了解了工程的进度后, 对坚持奋战在一线的工程人员表示感谢, 并希望他们在保质保量完成工程的同时, 注意保护好自身安全。盛会长还特别交待工程管理人员, 在当下高温天气中, 一定要做好一线工人的防暑降温工作。

3.以春节为话题的散文 篇三

以春节为话题的散文

1盼呀!盼,终于盼到了春节,等呀!等,终于等到了年初一的晚上。也许你会问:盼初一干吗?大年三十才好玩呢!那是因为妈妈答应在初一的晚上带我去滨河路看灯。

初一晚上,我穿上我的旱冰鞋,在妈妈的陪同下一路狂滑着来到了滨河路,快到达目地时,我便远远的看见天空中盛开的礼花,还有黄河两岸灯火通明的街道,就好像两条神龙降临人间,为我们带来了一个五彩缤纷的春节。

不知不觉,我和妈妈已经到了滨河路,远处的中山铁桥放射着迷人的色彩,园型的桥拱上装上了形状一至的彩灯,黄河两岸也有无数的彩灯相衬着,远远的望去,整个中山桥仿佛一条火龙横卧在黄河之上,欣赏着兰州黄河两岸迷人的夜色。

在看近处,公路两旁的大树上都挂满了彩灯,还不停的变换着色彩,每盏路灯上都挂着大大的红灯笼和中国结,照得整条道路都非常的亮,红的、绿的、蓝的很多的彩灯,这街道已变成五光十色的彩虹街了。

在这美丽的灯光下,我们很快的来到了中山桥,嘿!这桥今天变得格外的迷人,整个桥梁上都挂满了红红的大灯笼,让这雄伟壮观的中山桥又增添很浓的节日喜庆的气氛。黄河在这因为有了中山桥的点缀而显得更加迷人,而这桥因为有了这黄河的衬托而更加的雄伟。

虽然已经很晚了,可我和妈妈都还不想离开这美丽的滨河路,这壮观的中山桥。我多想一直的看着这美丽的夜色啊!这是我最快乐的一件事。我更希望天天都把我们的滨河路打扮的如些漂亮。

以春节为话题的散文

2春节是一年当中最隆重、最盛大的节日。春节正悄悄地向我们走来,大街小巷都洋溢着节日的气息,各个商场里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子们手里都是大包小包的,脸上洋溢着节日快乐的笑容。

过新年我最高兴做的事就是贴“春联”呢!“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妈妈特别吩咐我,让我去找几对春联,贴在我家门上。于是,我找到了两对春联,我大声读道:“喜居宝地千门旺福照家门万事兴”还有一幅上面写着:“春风春光春意正人喜人乐人自高”妈妈说春联都是吉祥话,是人们祈求在新得一年里能过上快乐幸福的日子。我们全家一起装饰屋子,在客厅里,我挂了一个红艳艳的小灯笼,爸爸又在别的屋子里挂了些五光十色的小彩灯,一闪一闪,一亮一亮,有的是小礼物形的,有的是花骨朵形的,还有的带着细细的尖儿,它们有的红艳艳,红得像冬天的糖葫芦一样,有的黄澄澄,黄得像秋天的树叶一样,有的绿油油,绿得像夏天的小草一样,有的粉嘟嘟,粉得像春天的丁香花一样,屋里很美,我的准备工作终于结束了。

我们一家人吃完晚饭,便准时地围在电视机前收看“春节联欢晚会”,我们津津有味地看着。晚会的节目丰富多彩:相声、小品让我们捧腹大笑;唱歌、跳舞让我们跟着载歌载舞;魔术、杂技让我们啧啧称赞。晚会进入了高潮,“当当当……”十二点钟声敲响了,瞧,外面成了烟花的世界。窗外简直是火树银花,格外绚丽。看那千姿百态的烟花多美呀!有的像“仙女散花”,有的像“大红花”,有的像“满天繁星”,有的像“龙飞凤舞”……多么像一个“空中花园”!这些烟花使人看得目不暇接,把天空点缀得五光十色。我和弟弟也迫不及待拿着烟花跑到屋外,我们先拉了一鞭,在鞭炮声中,我心想:“新的一年来临了。我暗暗地许下心愿,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我的学习成绩能更进一层楼。

大年初一,我们就开始走东家串西家地拜年。拜年也可以为我们攒点压岁钱。先是向爷爷奶奶拜年,祝爷爷奶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然后,爷爷奶奶就会说真乖,就开始拿压岁钱。

以春节为话题的散文

3春节快到了,因为不断重复,春节已经褪色了,不见奢想,不见华美。但正如春天一样,并不让人厌倦,相反,它让人美丽和温暖。当然,前提是你并不孤单。你应有倦怠后的轻愉,应有冬末内衣的气息。世俗远了,远的是那种复杂和艰辛,世俗也近了,因我们都是一个普通人,平凡而真实。

乡村人的春节也许更像春节。孩子的新衣和压岁钱,干净的屋舍和灶台,新置的鞭炮和烟火,共同酝酿着喜悦,初一既至,走出家门,院坝里,田埂上,小镇中,春节很轻易地就弥散开来。城里人在高档餐厅里吃团圆饭也是一种新时尚,奢华也是社会的发展而理所应当。清新的田园气息自然没有,但各番内容无可厚非,这一切似乎不可置于褒贬。朋友在春节,远离平原,去了海南;我在春节,远离平原,回到了父母身边。鲁迅先生在《祝福》中反复描写的新年气象充满着牲醴和香烟,一种祝福的气息。此时此境,我们很容易忘记或忽略伟大与平凡、富裕与贫穷、死亡或者病痛。春节并没有罪。

中国人是重宗氏的,数典忘祖的人罪不可恕,在外化的世界里,人们感到了无休止的新鲜。比如圣诞老人的胡子很柔软。其实看看也无妨,甚至摸一摸也无关紧要,怕就怕迷恋,然后忘却自己家中世代相传的玩意儿。我是多么神往旧时的元宵啊,“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想来那位女子如今可能已返回了阁楼,在灯影交错的街头,我永世猜不出的谜底,如水清浅,光阑珊。更小的时候,总看到大人把一束青绿的植叶插在门楣上或者门缝里,俗名早已忘掉,只知道后来一个文绉绉的词语:“茱萸”。后来也知道了有个人叫屈平,知道了香草美人,知道了有人投江自尽,中国的传统节日在现代社会显得多么荒废、落漠,在韩国人跟我们争抢里,更显得楚楚可怜。

即使如伟大的中秋,现在似乎也只剩下了月饼,还是歪作坊生产的,看这篇文章的人,你想想,你自己喜欢并认真过的有几个我们中国人自己的节日?幸好,我们还有春节。想到这里,我感到了温暖。泰戈尔说我是东方文化主义者,我承认;梁漱敏说我是文化保守主义者,我也承认。我承认之后,只想过一个快快乐乐的春节。

任何人都需要生活,需要学习和工作,有人追求名利,有人追求理想,在纷繁复杂的迷离的社会世界里,人神鬼混杂一体、乌烟瘴气。但丁笔下的那个人,“口渴喝不到唇下的水,饥饿吃不到额上的苹果”,也许正是众生的倒影。这时候,春节让我们喘了口气。各种鬼魅相继隐去,生还是死,这并不是一个问题。然后,神便还原为人,人便还原为人本身。让我们安安静静地做几天人吧。让我们去关爱家人,并心安理得地被家人关爱;让我们快乐,并把快乐化为天空最为美丽的烟火。至于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是先有物质还是先有精神,这都不重要了。如来说得很好,我说了也等于没说。还是吃汤圆吃饺子吧。

4.以衣食为话题的散文 篇四

人们一生中有不必做的事,有偶尔要做的事,有常常要做的事,也有永远要做的事,穿衣与吃饭即为我们每日必要料理之事,因为衣食无忧是我们从事其他一切事情之基础,只有免于受饥寒之苦,才能正常地去学习、研究、思索,才能创造出更多的艺术精品,探究出更科学的生命规律,获得更充实的生活乐趣。桓宽《盐铁论》言:“衣食者,民之本。”古代中国以农为本以商为末,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于是农业无比兴盛,然而人们依然有衣食之虑、饥寒之色,则缘于封建统治者对广大人民的剥削制度,致使朝廷官吏府内粮食丰腴,而村野乡间则“路有饿死骨”。人们存在于世上奔波劳碌,绝然不只是为了穿衣吃饭,还有更崇高的伟业要去创造,然而缺少此生活基础,生存尚且不能,更谈不上创造伟业的宏愿了。陶渊明诗言:“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衣食之于人生犹如根茎之于树木,河水之于鱼儿,无根和水,树与鱼便不能存活,只有当它们能够生存下来,树木才可以更加茁壮地成长,鱼儿才可以更加自由地翔游,以此而观衣食与人生之关系,也是这样的道理,没有人不以衣食而生活于世,就像没有巧匠能不打地基而建房,没有巧妇能为无米之炊。

原始社会的人类虽然还很愚钝,却还是知道穿衣蔽体以御寒和打猎以充饥的,那时用树叶制成服装,粗泛简陋自不必言,只不知现代人可有以为那很浪漫的。后来人们懂得怎样养蚕,怎样用蚕丝制做丝绸布料,于是人们的服饰不仅用以蔽体与御寒,而且能以艳丽的色彩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穿衣逐渐由实用方面转为既要实用又要美观的方面,直到现在,这一观点仍是适用于人们的服饰选购,而且对美观的要求渐渐超越对实用的关注。女子对服饰的敏感是远远超过男士的,这是没有异见的,不仅古代亦然,而且外国亦然,因为女子对美的追求很强烈,也许还有一些虚荣心或嫉妒心,但却是很多人乐意欣赏的。我们走在大街上、商场里、公园里,总能看到人们服装的款式各异、色彩繁杂、品牌繁多,有老年服装的朴实稳重,有青壮年服装的高贵典雅,有儿童服装的轻便活泼,我想人们穿衣的风格就代表他们生活时期的某种品性,从一个人所穿衣服的色彩、形态,几乎可以辨别他的年龄、职业和兴趣。

西方服装渐渐地为东方和世界其他国家的人们所接受,已是一种不可阻遏的趋势,除了因为宗教信仰、风俗民情、职业需求等方面的因素,世上大多数人都愿意穿西装,男士追求西装的.尊贵庄重,女士追求西装的简约典雅,于是我们常能见到男子穿着一袭灰色的西装在道上豪迈地行走,女子穿着雅致飘逸的衣裙在商场悠闲地购物。当然也有很多人喜欢中国特色的服饰,比之于西方服装的华丽,中国的服装则少了几分浮夸多了些许朴素,以此也可窥见中国与西方社会的文化差异,中国人与西方人的品味之不同。我对于服装有一种特别的观点,我喜欢看到别人穿着西装绅士的气派,而自己则宁愿穿中装,因为我即使穿上西装,也不具备一点绅士的气派,这倒不是我不够自信或自卑的原故。至多上身穿中装下身着西裤,真可谓中西衣结合,却是我特别喜欢的一种穿衣风格。但大多数时间,我并不关注穿衣的问题,也许因为这太琐屑、太平常了,就像我准备去吃早饭时,我不会问自己:我为何要去吃饭呢?

如果说服饰已成为一种时尚的文化元素,那么饮食则是一种特别传统的文化元素,人们不仅要以食物充饥,还要使食物色彩鲜艳、味道鲜美,有很多圣贤并不掩饰他们对食物精细的要求,《论语乡党》言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对饮食的享受就是对一种文化产品的享受,也是对生活的享受。人类能够生存总需要填饱口腹才行,于是我们不得不勤奋、辗转、忙忙碌碌,一生辛劳多是为了免于饥饿,正如陆游诗云:“人生口腹何足道,往往坐役七尺躯。”李渔在《饮馔部》记载:“吾观人之一身,眼耳鼻舌,手足躯骸,件件都不可少,其尽可不设而必欲赋之,遂为万古生人之累者,独是口腹二物。口腹具,而生计繁矣;生计繁,而诈伪奸险之事出矣;诈伪奸险之事出,而五刑不得不设。……草木无口腹,未尝不生;山石土壤无饮食,未闻不长养。何事独异其形,而赋以口腹?”也许这就是造物者特别的安排,如果人类真无口腹二物,那么他们还会奋发改造生活改造世界吗?还会有饥饿之时吃上一块饼的快感吗?还会有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吗?还会有厨房、厨师和烹饪吗?

我们对饮食的享受不是说就是大嚼鸡鱼虾蟹,不是要饱尝山珍海味,而是享受烹调的技艺,食物的色味,其实虽无名贵菜肴仍能在平淡的蔬食中获得乐趣,《论语述而》云:“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杜甫《客至》云:“盘飧市远无兼味,尊酒家贫只旧醅。”也许只是自己园圃里种的蔬菜,也许只是山林荒地里长的野菜,最自然朴素的食品,加上调料、汤汁的烹调,也能奉上一碟美味的菜肴,和朋友尽情地享用。中国人特别重视食物的色与味以及其养生的功效,这与西方人重视其营养有一点不同,中国人为了追求食物的精美不惜耗费许多时间和精力,西方人则似乎力求简约与营养可口,也许早上只吃一些面包和牛奶,其他时间吃炸土豆片或牛排之类,总之,他们在烹饪方面下的功夫没有中国人更多,当然在色味鲜美方面也不如中国菜肴的丰富。有人说:“上有天堂,下有厨房。”真道出饮食于人类的亲密性,只是我们不要只保证不受饥饿之苦,还要把饮食作为一种文化继续发展下去。

5.以幸福的秘密为话题的散文 篇五

谈到幸福,形而下的解释便是吃得香,睡得甜,活得开心;健康快乐。你能时刻处于幸福中吗?在我们身边的确有这样一群幸福天使,那就是——刚会走路的小婴儿——家家户户的小宝宝。

一睁眼,他便瞪着大眼睛四处张望;抱着妈妈的脸甜甜地呢喃;一骨碌翻身朝你爬来,像小狗狗一样撒欢。一下床,他便吧嗒着小脚兴冲冲地转,见什么都稀罕。拿到一截小木棍,也像得了金箍棒,敲板凳捣地板,欢喜得团团转;捡到一片树叶,眼里也射出欣喜的光。电脑、手机、遥控器无不好奇,小手指头灵活得令人咂舌;闻乐起舞更是憨态可掬,小脸笑得跟花儿一样。推板凳、爬沙发……你可见他有一刻闲着?其兴趣之广,精力之旺,实在令人叹羡;其成长之快,简直就像喷薄欲出的朝阳!

哲学大师罗素说:“幸福的秘诀在于,使你的兴趣尽可能地广泛”(见《俗物的道德与幸福》)。看看快乐的宝宝,你能不由衷认同?便是圣人伟人也不例外。比如孔子,一生颠沛流离,仍“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何以?难道就因坐而论道?夫子实乃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皆通,其爱乐之酷,以至“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真个一老顽童也。又如二战元勋丘吉尔,英国人称他为“快乐的首相”,此君更是音乐、美术、文学、军事、政治等无所不通。在《我与绘画的.缘分》中,兴趣对身心健康之益更写得动人心弦:“为了得到真正的快乐,避免烦恼和脑力的过度紧张,我们都应该有一些嗜好。它们必须都很实在,其中最好最简易的莫过于写生画画了。这样的嗜好在一个最苦闷的时期搭救了我。……”妙趣横生,妙语连珠,的确无愧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读伟人,看宝宝:幸福就闪射在小婴儿的眼睛里——广泛的兴趣实乃生命活力的彰显;好奇心与求知欲本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能力!跟宝宝学幸福,别让岁月的风尘遮住了快乐的视线:养花、书法、音乐、绘画……无不陶冶性情;便是买菜、洗衣、做饭,如若倾注了小宝宝般自然纯真的探索欲,不仅能破解一个个“是真的吗”,没准也会手舞足蹈起来呢。

民以食为天,刚断奶的小婴儿更是名副其实的乐天派。宝宝不就吃点牛奶、菜粥、蛋黄、面条,而且甚至连油盐全无啊;可他却一口接一口地吃得手舞足蹈,还不时咿咿呀呀,如唱歌谣。真个是“对食当歌,人生几何”啊!而宝宝,在这样的伙食下,长得是嫩艳水灵,像出水芙蓉一样;不仅小牙一颗接一颗冒出,小脚也嘚嘚哒哒会跑了。

健康美丽,谁不希求?如此简单的饮食便可获致,你我倒真该反思反思。中医宝典《黄帝内经》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见“上古天真论”)。 于此,小婴儿的确堪称楷模。比如我家宝宝(一岁零四个月):

每天早上7点,便舞动小手欢迎“床上餐”——抱着奶瓶一气干完。中午12 点、下午6点,便会哼哼唧唧发信号(肚子饿了);届时你一端小饭碗,他立马高高兴兴敲勺勺;吃饱了会摇摇头,你再喂也不要。晚上9点半,小家伙便抱着奶瓶唱“如梦令”——干完一瓶奶后,倒头便能睡着。宝宝现在每天都睡三次觉:上午 9-11点,下午2-4点,晚上则从9点半一觉睡到次日晨7点。临睡前小脸上还会有“天气预报”:一是打哈欠,二是揉眼睛;放到小床上,立马睡着。

无怪乎小宝宝一个个都长得那么茁壮,跟人参娃娃一样,原来是基因使然——承袭于上古祖先。然而,你我的优良基因都哪里去了?尤其是“不妄作劳”——我们当中,有几个不熬夜,不拧乱自己生物钟的?毋庸讳言,在我们中间,因食饮无节而猝死,或因起居无常而“过劳死”的,并非罕见。难道我们就甘愿如此透支生命?难道小宝宝如日东升的勃勃生机不值得我们欣羡?难怪老子在《道德经》中一再提到婴儿:“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十章),“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二十章),“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二十八章),“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四十九章),“含德之厚,比于赤子”(五十五章)。在老子心目中,婴儿态就是人生的最佳境界。近年来读国学总觉费解,倒是我家小宝宝使我矛塞顿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见《中庸》)。婴儿态,天性也,道法自然;你我而今则需返璞归真,再修道——跟宝宝学幸福,回归 “人之初”。

6.曾巩以散文为代表的文学作品考述 篇六

一、学优入仕令人羡, 施政为民显聪慧

曾巩曾经自称生于江西建昌南丰的一个“儒学世家”, 其祖父官拜户部郎中, 父亲是太常博士。小时候的曾巩天资聪颖, 具有比一般同龄人更强的记忆能力, 四、五岁时便能脱口吟诵诗书, 表现出了良好的文学天赋。12岁时, 曾巩提笔立成《六论》, 文辞气魄非凡, 根本不像一个12岁少年的文笔。此后数年, 曾巩之名已经随着他的诸多文章而远播四方[1]2。18岁时, 曾巩入京赶考, 在京师汴梁结识了小他两岁、后来成为北宋重臣的王安石, 与之成为挚友。两年后, 曾巩入读太学, 向时任龙图阁大学士、翰林学士、大文豪欧阳修上书了一文 《时务策》。欧阳修看到青年曾巩的文章惊异不已, 说“:吾门下过者已百千人, 唯独此生可得方为喜矣。”欧阳修还自认为即便是自己当年也写不出此等好文。

嘉祐二年 (1057) , 曾巩考中进士, 被朝廷任命为越州通判。曾巩刚上任就遇到越州发生饥荒, 越州城内的官府粮仓远远不够用来赈济灾民, 更何况城外乡间的灾民还不能入城购粮。在严重的灾情面前, 曾巩为解灾情思虑而几日不眠不休。他张贴告示, 向越州各县晓谕, 令富人向官府如实申报自家储备的粮食, 并按照比官府粮仓粮价稍高一点的价格向百姓出售。曾巩又上下奔波, 劝说附近官府主事机构借给农民良种, 并允许农民在秋季收获之后随赋税一道偿还, 一方面既没有耽误农民的农事, 另一方面也没有过分增加农民的负担。经过一两年的恢复, 越州的饥荒基本得到平抑。曾巩在越州赈灾有功, 被提拔为齐州知州。曾巩在任内根据齐州的治安情况, 以根治邪恶、打击盗贼为施政之根。齐州辖下的曲堤县有一个周姓豪绅, 其子骄纵横行、残害百姓, 县衙及当地权贵也不敢奈何周家。官吏对周家的胆大妄为不敢追究, 但刚正不阿的曾巩丝毫不给当地官府和周家面子, 逮捕了不可一世的周家公子, 严加惩处。在曾巩的治理下社会安定, 百姓安居。

二、前人提点风格转, 豪迈婉曲树一帜

曾巩以文才求科举、以科举入仕途, 在仕途上凭借其聪明智慧造福一方百姓, 也让他在仕途上一帆风顺。他的聪明智慧说到底还是体现在他的文学成就上。其中, 他在散文方面的成就最为突出。

庆历元年, 曾巩第二次入京师, 就被破例游学于太学, 皆因其 “十万言文稿”早已在北宋文坛传为佳话[2]25。欧阳修初次看到曾巩的文章, 竟在众人面前满目骇然。在《送吴生南归》一文中, 欧阳修回忆道“:我始见曾子, ……昆仑倾黄河, ……决疏以导之, ……识路到不难。”他以治理黄河为比喻, 高度肯定了曾巩散文“决疏”“、识路”的文学与社会价值。此时年轻气盛的曾巩, 其散文创作还处于一个放荡不羁、高论宏裁的阶段。所以欧阳修在赞叹之余, 也不太赞同年青的曾巩在散文中所表现出的任气和过于慷慨的风格。他对曾巩直言不讳地说道“:你的文章大气有余, 但难免空疏而粗豪。”显然, 文风更为老到的欧阳修敏锐地观察到了以曾巩为代表的北宋新一代年青文人过于追求任气、尚奇的创作趋势, 同时不同程度地缺乏文学沉淀之气质。事实上, 在北宋特殊的政治、文化环境下, 正在崛起、又具有这种毛病的青年文人不止曾巩一个。但曾巩确是这些人中接受欧阳修意见和疏导最多、成效最为显著的一个。在不断的自我调整修正中, 曾巩形成了散文创作的早期风格。

首先是在文章的整体布局上, 曾巩倾向于往复取势、正反相衬。 他常常在论述问题时一落笔即入正题, 或开门见山提出自己的见解, 然后用对比法于正反相互比较中逐层深入论述自己的观点, 最后归纳出自己的结论和道理。例如在他的散文代表作之一《列女传目录序》中, 先以几句简单的话语对《列女传》的有关流传及整理情况进行高度概括性介绍, 而后立即指出刘向作《列女传》的目的, 即 “自古王政不离内宫, 故女之善恶可致国之荣辱, 天子应以为诫。”在论述部分, 曾巩主要以娠文王之事为例, 始终围绕着“自古王政不离内宫”这一论断, 反复说明刘向作《列女传》的初衷。此后笔锋一转, 劝诫天子不可小视女子。整篇文章布局严谨、论述有力、推理合情、 结论干净利落, 体现出了曾巩当时在青年文人中出众的谋篇布局和文字驾驭能力[3]14。其次, 曾巩还十分注重散文的行文气势。这是曾巩散文早期特色中的一个重要元素。他此时的作品中大量运用反问句和设问句, 尤其是连用的反问句语势咄咄逼人, 几乎不容人争辩, 其威慑的气势无形中置即有或潜在争辩者于困境, 同时让自己的观点显得至高无上、具有不可辩驳的权威性。然而, 曾巩的这一早期文风必须有深厚的文学内涵作为基础, 否则就会像欧阳修担心的那样, 气盛而语急, 不免文内空虚, 即便所说句句在理, 也难以使人心悦诚服。所以, 曾巩在听从欧阳修的教诲之后, 尽力弥补这种文风所带来的底蕴不足的缺憾, 选用以排偶相辅、散性为主的言辞来表达自己的主张。例如他的《战国策目录序》即属此类。在论策士的篇章中, 其中有连续反问, 但也有取散形的排偶。这不仅对析理有利, 而且也能显示出一种无可置疑、不容争辩的气势与权威性。应该说, 青年曾巩在他入仕前后大体上都处于类似这种文风转化的过程当中, 这一过程也清晰地展现出了他散文创作渐磨陶冶的成长轨迹。

经过多年的历练沉淀, 曾巩的散文创作日渐成熟, 突出表现为鲜明、独特的散文艺术特色。南宋理学家朱熹将其概括为“静重简严”;清代散文家方苞将其概括为“明洁淳古”。无论用何种言辞来进行概括, 世人都能明显感觉到曾巩在其后期散文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古奥精密、雍容典雅的成熟艺术风格。最能衬托曾巩后期散文创作风格的仍然是欧阳修。曾巩既然多年从师欧阳修, 那么欧阳修的散文文风无疑是对曾巩影响最大的。同为“唐宋八大家”的二人在散文创作上有诸多共同点。一是风格温厚深沉, 二是内容以文载道。体现出简朴自然的整体特点。二人所创作的散文, 无论是抒情写景, 还是议论叙事, 完全都是自然真实的流露。当然, 假如二人的散文风格完全一致, 也不可能同时获得“唐宋八大家”的赞誉, 毕竟文风一致便会失去个人特色。实际上, 曾巩与欧阳修的散文也存在显著的不同特色[4]57。例如:欧阳修散文一唱三叹, 风神之美尽显, 曾巩散文婉曲取意, 显得凝重敦厚;欧阳修散文重言外意, 咀嚼耐久、曲折偃仰, 曾巩散文反复致意, 鲜有掩蔽、透彻明白;欧阳修散文神清骨朗而偏虚, 曾巩散文旁征博引而近实。曾巩自幼便深受儒学濡染, 从儒学家传中全盘接受了先祖“治道之本先定”“、治天下必先以名教”等思想。因此, 儒学观渗透在曾巩政治、文学等各方面观念中。这也决定了曾巩散文一个独树一帜的特色, 即讲布局、有法度, 文字沉着干净, 段落极为分明, 层次分外清楚, 文意一目了然。例如《移明州乞至京迎侍赴任壮》一文, 是他从福州太常寺改任明州知府途中所写的一篇散文代表作。文中写了一对白首母子的冀望相聚隐衷, 自始至终紧扣“另改他任, 欲见不能”的主题进行反复诉说。文章言辞简明、 意思透彻, 将满腹的委屈写得十分传神。这篇散文有规可蹈、有章可循, 是曾巩散文创作风格成熟的一大表现。此外, 曾巩后期的散文还具有与欧阳修不同的密致包韵、婉曲纤徐的特点。一般来说, 一泻千里、气势奔放的文章往往难以显示出动人婉曲的情致。但曾巩将早年放荡不羁的豪迈文风日益沉淀, 写出既舒展和缓又气势不减的散文来, 以叙事说理, 以绵密结构展现婉曲内容, 堪称一代散文大师。

三、校勘典籍汲养分, 辛勤工作文不误

曾巩以散文为代表的极高文学造诣与他多年校勘典籍、从典籍中汲取文学创作养分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1060年, 欧阳修推荐曾巩担任京编校书记, 负责馆阁的校书工作, 一干就是九年。其间, 曾巩整理、校雠了一系列历史文献和文学典籍。校勘书籍是一项费时费力的艰苦工作, 但曾巩九年间从无怨言, 而是认真细致对待, 反而一点一滴地为自己累积了丰富的文学素养。例如《梁书》与《陈书》 两部历史文献的编校, 就耗费了他两年多的时间。曾巩在编校过程中发现, 尽管这两部文献记载了陈、梁二朝的历史, 但是却由南朝流传而来, 期间失传了多部卷本, 而本朝的传本也明显存在多处错误。 所以, 曾巩向朝廷上书, 希望能借助朝廷的力量从民间搜集有关这两部文献的藏书以供编校。朝廷应允了曾巩的请求。于是, 他亲自到各地搜集相关资料, 凭借自己在经史子集方面的深厚素养, 终于依托所搜资料在两年后完成了《梁书》与《陈书》的编校工作[5]11。其间, 他遍阅了所有资料, 其中有很多都是他从未见到过的。而从这些资料当中, 他有意识地不断汲取文学养分, 为他九年间在校勘之余从事文学创作提供了灵感和素材。

摘要:曾巩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散文家、政治家。他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散文创作上。以优学而入仕的曾巩不仅政绩卓著, 更是在前辈大文豪欧阳修的提点以及自己的勤奋努力之下, 以其大气婉曲的散文著述名扬北宋及后世文坛。

关键词:曾巩,文学成就,散文

参考文献

[1]李震.曾巩年谱[M].苏州大学出版社, 1997.

[2]起凤.曾巩文[M].商务印书馆, 1947.

[3]王琦珍.曾巩评传[M].江西高校出版社, 1990.

[4]宋友贤.曾巩卷[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

7.以清凉为话题散文 篇七

真的很快,转眼间就从那个懵懂憧憬未来的学生,变成了一个为生活奔波的少女。以前下课在走廊上与同学打闹的日子已经过去了,每天两点一线的生活从学校变成了单位。隔一阵子就会有人在朋友圈怀念学生时光的易逝。以前想逃离的学校和老师,竟然也变成了如今怀念的对象。

从离开学校的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像在做梦一样。还记得第一次离开家里踏入大学校园的时候,我心里对父母总是不舍的,但是毕业之后,那个会躲在被窝里偷偷擦眼泪的自己也已经变成了可以独立在世界上生存的人。第一次投简历踏进一家公司面试的时候,结巴地进行着自我介绍,空虚的简历让我惊慌失措,hr的问题让我为难,我开始怀疑自己的过去究竟是否浪费着青春。接触第一份工作是在不久之前,每天面对的是天真活泼的孩子,第一天的忙碌让我怀疑人生,一个星期的努力让我迅速融入到那个环境里,那个时候觉得同事之间就该有这样的感情存在。

毕业之后,我甚至还遇上自己认为可以度过余生的那个他,虽然时间不长,但我总想与他一起在这条艰难的人生路上一起拼搏。我心疼他的过去,他抱怨着我的不思进取,总之就这么相互扶持着。我慢慢学会了迁就,学会了把一个毫无血缘关系的人当作是自己的家人,在他面前闹着小脾气,撕开自己虚伪的面具。

就这么跌跌撞撞的,我就度过了我人生中应该度过的学生阶段。朋友的微信下面我评论着:“好想回去上课做作业”的我好像变成了一个糟糕的大人,深知不能把自己的生活过得一塌糊涂,因此慢慢改变着自己。还有每次谈论起年少的感情,我也总是感叹为什么不在穿着校服的年纪谈一场恋爱,直到现在还是觉得很可惜......

时光真的就是这么快就溜走了,想到同学们如今也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大家都在各自的生活中挣扎着,都想在各自的城市里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经过高中......“真怀念那个晚修与同学聊着八卦大声笑闹的自己啊~还有在窗户外面悄无声息观察我们的班主任......”

8.以清凉为话题散文 篇八

岁月如一首老歌,承载着无限美丽和沧桑悲喜从耳畔滑过,春去了,秋来了。当人生的秋季以华美的姿态站在我面前时,更让我欣喜的是,家乡在我们面前也来了一个华丽转身,实现了由以前的贫穷落后成为现在美丽繁荣的蜕变。犹如舞台中央的川剧变脸一样,一转身一个模样,百转百变,新鲜神奇,令人目不暇接:

农活不多,父辈们牛马一般的辛苦劳作,男人累弯腰,女人锁愁眉的往事已经成为了历史。乡亲们悠闲的盘桓在整齐划一,美丽干净的村落。宽敞平整的水泥路一直贯通到各家各户的大门口,以前低矮又简陋的土门儿木门儿,现在一律换成了惠民政策下政府统一配备的高大的双扇大铁门,蓝色绿色油漆刷新显得庄重又漂亮。一溜的新砖墙,掩不住各式各样的鲜花在庄廓内外竞相盛开,住房高大又气派。齐刷刷码起的柴垛堆得老高,却再也引不起妇女们的关注。这让我想起以前为了烧火煨炕,妇女们挤出时间手拿着扎好的白刺去刷扫树叶,把远远近近,村头巷尾的落叶扫得精光,深秋的大地像舔过一样干净。如今,人们用电和天然气采暖做饭,谁还注意落叶的薄厚?妇女们开始热衷和讲究的是吃穿用度的时尚摩登和漂亮档次。

傍晚的文化广场热闹哄然,跳广场舞的,踢毽子的,下象棋的,谈天说地的,人们自由自在,逍遥欢愉。男女老少,人人穿着盛世华服,个个膘肥体胖。以前在电影里看到的清瘦朴素的身影,如今在哪里也找不到了。所谓心宽体胖,乡亲们为自己处在太平盛世而喜笑颜开,吃得好,身体清闲,没有繁重的体力活,好多人胖得发愁,减肥计划需要参加各种运动锻炼来实现。

物质丰富到了极点,生活用品成山架摞,你想到的想不到的,应有尽有,价廉物美。再也不用为省一把伞或全家根本没有能力拥有一把伞而让孩子们淋雨了。

今夕何夕?不单是家乡有了如此大的变化,全国各地,大江南北,到处青山绿水、高楼大厦、花团锦簇,一片吉祥和乐;万象更新、欣欣向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世气象。

山在变,水在变,唯一不变的是留在心底的真情。家乡之于游子犹如母亲之于孩子,母亲的荣辱苦乐深深牵动着每一个孩子的心,与孩子息息相关。目睹家乡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心潮澎湃的同时,我在心里默念着艾青的现代诗——《我爱这土地》。不,面对饱经风霜满目疮痍的祖国河山,艾青用一颗赤子之心大声呼告,以求起到振聋发聩拯救母亲的作用。常常想,如果诗人有幸与我们同年,有幸看到祖国沧桑巨变蓬勃发展的今朝,我想诗人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歌唱: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清脆的喉咙歌唱:

这沐浴着阳光插上了翅膀的土地,

这吹响改革号角一路前行奔涌不息的河流,

这温暖大地催开百花迎难而上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满载希望无比明亮的晨光……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都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本文为“化泉春杯”全国散文征文大赛参赛文章)

9.暗香清凉散文 篇九

桃红若舞弄春城,新柳秀和风,斜阳疏横。素手曲动香惊,含笑书空灵,寂夜词清。

寂寂夜里,思绪在飞,偶尔会忆起琵琶断肠。婉转丝弦拉开心底的空灵,去看看久违的寂寞花开。斜斜写在纸间的文字是对过往的追忆,或是对流年的叹息。于是,就会在静如湖面的心底荡起微微涟漪,那浅浅的笑靥就会溜进唇边。清凉处,梦里花开。叠起残词,去红尘中独舞,意识里,看见远方彻夜无眠的眉目传情。墨染尘埃,残月下知道你也无眠,因为还有甩不掉的羁绊。伫立春夜的窗前,遥望有你的城市,知道你那里也会有一弯弦月,好像也在书写月下情思,镌刻到心底,然后埋藏,偶尔会点几株怀念的烟香。

暗香沁肺花正浓,沉寂千年的身影在清卓里舞动,盈盈风姿,沉淀飘逸婉转,红笺深处,为谁写着那一缕相思?烟花绝色研磨红尘碎花,绚烂深处,绽开不愿提起的柔柔隐痛,将花舞成思念的文字。那里明媚着澄清净白,不染这俗世紫陌。墨舞婉约,夜色就会缱绻一路春色飞到你身边,绾结成千年前的发髻,清凉暗香。

纤纤素手悄悄拨动心弦,弹奏流光淙淙,还有那徘徊彼岸的静音梵唱,渐渐掩藏喧嚣里的凄婉。轻舞飞扬,春花憔悴,在子规啼月的色彩里翩翩,编织发黄的记忆在清冷的荧屏前。奈何前世情何堪,在风花雪月中灵动颤落的心事。水色依旧,微涟里只盼能重见千年前那清丽飘逸的素颜。

凄清的笔写不出倚楼听风,月色在夜雾里迷离,花醉暗香来,眉间轻舒今生无望的尘缘。桃色满园,读不懂蝶舞蜂旋。而深藏在山谷的那一抹幽兰,还在品味任是无人独自开的意境。星空下的云朵,悄然打湿素装韵致,轻语呢喃,谁会出现在翩然舞动的幽梦里,那一抹暗香为谁默默凄然?最柔软的心痛为谁时时浸入微涟?

还有些许前世的记忆在每晚的梦里温婉,淡淡清愁妩媚沉寂的眉间。独擎一柄花伞在静谧的花夜,生怕惊扰了暗香流离。不曾回望那灯火阑珊,只在月色里翩翩。或许还有偶然,重温那裾袂袅袅的云裳羽衣舞,缠绵在流年清冷的月色。波动月色,回眸一笑的轻盈,碾碎流光里曾经缱绻的情缘,飘逸的半笺思念,在转角处踟躇,那些心事就会在晓风残月里交错,在心与字之间重叠。月下花前的心语,凄凄长夜随着远离尘世的心事沧桑,在浅浅的笑容里羞涩,将千年前的爱恋画成今生最美的残缺。

斜倚轩窗,看繁星颔首,幽幽残梦便滑过?远方蓝色的.森林,清新着浓烈的牵挂。花影依旧,飘摇浅笑软语。薄衾微寒,只愿你的容颜不会轻易改变,让我可以再下一次轮回里还能找到如花的你。那些弦断谁听的却上心头,在酒醉疏狂的暗夜背后,让谁幽幽袭上眉头?花开的酣歌,藏在花落的轻愁,埋葬月下的孤灯,抚慰寂寞的心。

夜雨琵琶,湿了几次憔悴,擦肩而过的脚步,只是太过匆匆,让我们还来不及仔细品味那段时光。眉宇间的清愁,舒展轻裹的浅醉。离别容易再见难,错过了缠绵,只好在浅醉里迷离淡淡的月色。只恨那段时光悱恻,残灯纠结。记起那次短暂欢颜,就书写千年情缘,一梦就是千年。那样的夜里,为你轻理云鬓,你就会读一只心曲在温婉里翩然,而从此长长短短、断断续续的词句就写下无悔的眷恋。

拾起遗落的花瓣儿,轻声问雨情无限,醉在那个记忆又有何妨。只是今夜,要守在弦月轩窗,把心事散落到指尖键盘上,于是,在本来已经静如止水的心头萌发疯长一缕轻愁薄欢,一任往事在空灵里流转。

10.以雨为话题的抒情散文 篇十

最美的纷飞

看惯了风雨,开始向往江南的宁静,阳,等我们长大了一起去江南定居,好不好?

不知道这算是问你,还是问我自己,只是希望这不要成为一个无言的结局。

殇别离,

醉意清漪,

心系兰亭,

素衣回眸无须泪。

我们认识的真的不算久,可当我初次欣赏你的文时,实属偶然,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甚至错觉到以为那是另一个我。只是,我没有看到你倔强的忧伤后,有与我一样的脆弱。

怎么办呢?我始终没能挽留住你马不停蹄的忧伤,所以,我想尽一切办法来拯救,希望能够让你的疼痛逐渐衰弱直至苍老,可是我怕我的心会突然苍老。

你写给我的每一个纸条我都好好地珍藏着,每次上小荷第一件事就是看你在不在,失落是无法掩饰的,于是我开始乐此不疲地翻看你以前的作文,希望能找到我的影子,当希望蜕变成现实,我也终于明白你不是任何人的影子,你是你自己。

我无可救药地爱上了落日,因为里面可以寻找到你的身影,你不停地奔跑,那么畅快淋漓。我想,如果你能一直保持这个自由的姿势,你的忧伤我愿意代劳。

我开始狠狠地想你,这无任何来源的思念有时让我觉得有些荒唐,只是我仍是那么执着,我可以选择不相信这个世界,可是我无法选择不相信你。不要问我,我不知道原因。

缘分的三十四级阶梯,也许我们早已到达,只是我一直徘徊在楼梯口,找不到你的方向,是一种难以言明的酸涩。我仍旧义无反顾地努力着,没有犹豫,没有张望,因为我相信在我快迷失时你总会及时出现。与其说我的感觉不够灵敏,还不如说我没有知觉。因为我不知道心什么时候能被唤醒。

紫藤花泪,

静默勿语。

诉尽卿卿,

踏时路何归?

曾经的你在我眼中,只是个倔强的孩子。那时我真的很羡慕你能倔强得那么彻底,像株孤傲的水仙,不理会世事,只迷恋凡尘。恍然,发现自己错得太彻底,是不是所有的水仙都有流泪的时候?是不是所有伪装的孤傲都是为了更好的掩饰自己的无助?

有时我会不停地问自己有没有反抗的勇气?然后静静地等待那个遗憾的声音:抱歉,没有。是真的没有,我无法勉强自己,也许我比你更软弱,只是我习惯默然,把一切的疼痛都积压在心底,等着它们慢慢老化,只可惜我想错了,它们根本消逝不了。我所有的盼望瞬间燃成灰烬。

只是我并没有选择极端的方式,因为那个晚上我开始犹豫了,你的无助在我心里滋生,从来没有那样痛过,同命相连的感觉并没有让我感到畅快,我突然听到心碎的声音,很残忍,但对我来说是种解脱。你呢?所以我开始想尽一切办法让你也解脱。很庆幸你并没有像别人一样这是讨好,很庆幸你没有像别人一样用轻蔑的眼神看着我,很庆幸你给我的一切一切都与别人是不同的。

我原以为泪水已经干涸了,可那天我却哭了。你说你怕欺骗我,你说你怕我不相信你,你说你怕。我说我也怕,我怕你会抛弃我,我怕你会远离我,我怕世界连一点点光明都不肯施舍给我,我怕世界会随时剥夺。你是否能明白,我的恐惧你永远猜测不到,如流水,源源不断,是无止境的。

纤纤雨,

眼迷蒙,

若梦不断,

此生无挂牵。

记得有一个夏季,是我最幸福的时候。可惜它离去的那么快,那么决绝,那么让我措手不及,我开始不停地哭,声嘶力竭地喊,可它始终是离去了,我终于明白幸福是不可能有永远的`,而它却是公平的,每个人都可以拥有它,只是它不可能为谁停留。

而后我便开始学会了沉默。准确的说是记忆变迁。我宁愿选择自欺欺人也不愿回到过去的现实。记住,是过去的现实,它对我来说只是一个梦。美好流逝了,就只剩下残忍,我不愿一个人默默地承受,也不希望有人陪我一起承受。那只会让现实得逞,我说“不”,因为我害怕它的狞笑。

好像这只是另外一个故事,不属于我们的故事,所以我不愿牵扯进来,过去的,就忘了吧。

对不起,你更残梦尽时,我无法给你一个美好的梦,只能给你一个安稳的梦,因为我的爱,是安静的,别无杂质。

我一直迷恋着蒲公英。也许是爱,我爱她在风中摇曳的微笑,我爱她在蓝天下随风飘荡的姿势,我爱她落地时平静地闭眼,仿佛世上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仿佛她是置身世外的。她,为何能活得那么自在?

我不奢望什么,只是希望能以她的姿势在风中纷飞。

与你一起,完成我们最美的纷飞。

最后,生日快乐,阳。

夏雨的心曲

我本是一滴快乐的小水珠,常常跟我的同伴在小溪里嬉戏。鱼儿向我游了过来,将我吞了进去,又开心地将我吐了出来;花儿绽开她的笑脸,邀请我滞留在她那艳丽的美丽中;人们用手轻轻将我捧起,用我洗涤那润滑的面孔……有时风儿会将我和我的伙伴们吹向湖泊、吹向田野、吹向高空……我们喧闹地,愉悦地奔来奔去,最后又回到可爱的小溪里。

我本是一滴快乐的小水珠,夏日的炎热令鱼儿躲到水底,令花儿无神的卷曲了她的绿叶,令禾苗无力地弯曲了他的身体,令人们躲到阴凉之处里消磨时光……

寂寞的我浮到溪水表面,看着火辣辣的太阳,太阳说:“该是上来变成雨水的时候了。”我和我的伙伴们开心地说:“好呀,好呀!”于是我们变成无数无色的气泡穿过高山,飞过峻岭,直冲云霄……

我感到自己越变越大,我觉得自己好像在消失,我有些害怕了,我有些恐惧了,我有些后悔了,我想下去,我怀念那可爱的溪流。我开始怀疑我能不能变成雨滴了,风儿看出我的心思,用力吹了口气,将我吹得更高,太阳看出我的心思,增大了对我照射的力度,伙伴们看出我的心思,鼓励我说:“不要怕,不要怕……”

越来越高,大地在我们眼中消失,高山在我们眼中消失,江河湖水也从我们眼中消失,风儿脱去他温柔一面,疯狂地向我们吹来,我们紧紧地簇拥着、簇拥着,我们彼此团抱着、团抱着,越聚越大,越聚越重,终于我们用我们微小的身体筑成巨大的屏障,挡住那炙热的阳光,挡住那强劲的狂风……太阳笑着说:“你们成功了,你们变成雨了,快回到大地怀抱中去,快行使你们雨滴的作用吧。”

叫着、喊着,伴随着雷声,伴随着闪电,我们飞流直下,用我们的身躯冲刷那世界的层层面面……

尘埃因我们荡然无存,炙热因我们消失殆尽,禾苗挺直腰杆,贪婪地吸食那久违的滴水,花儿尽情张开笑脸,热烈欢迎我们这些雨滴的亲吻,鱼儿快乐地跃上水面,友好地像我们招手致意,人们欢呼着、奔跑着迎接我们的到来。山川张开双臂迎接我们的回归,江河展开胸怀等待我们的遣返……

风静了,雨住了,天晴了,蛙儿欢唱了,大地又是欣欣向荣,自然界又是勃勃生机。彩虹出来了,为我们的勇敢而祝贺,为我们的成功而道贺。

此时变成雨滴的我,和我的同伴们带着成功的喜悦,唱着欢快的心曲,欢腾着,跳跃着向那小溪流淌过去,向那江湖流淌过去,再次在大地母亲的怀抱中变成一滴快乐小的水珠,为下次的变换积聚能量,为下次的腾飞作好准备……

11.盛夏,独守清凉散文 篇十一

远处的白云,近处的阳光,低处的蝉鸣,仿佛触手可及,而当你真正想要靠近它们的时侯,却又遥不可及。盛夏,迎着清晨的每一缕清凉,装点好心情,给自己化一个美美的妆,向忙碌,还有快乐出发。

――题记

都说,七月,是个流火的季节。

持续的高温,难耐的酷热,沉闷的空气,如火的骄阳。

闷热的午后,树枝上,一群热闹的知了,声音高亢地演唱着它那笔直得没有一点婉转的单一声调,尖叫声一浪胜过一浪,之后,又在缓缓的节奏中,激流而下,中气十足,豪迈得想要划破夏日的天空,青葱翠绿的梧桐叶怎么也掩盖不住那喧嚣的嗓音,任由它们的躁动自由发挥。

火辣辣的太阳散发着令人反感的光线,太过自我的强烈紫外线,无情地侵蚀着女人们白皙滑润的肌肤,没有一点怜香惜玉的意思,猥琐、贪婪地摧残着一个个如花般的容颜。

被雨水洗涮过的天空,显得更加清澈澄明,慢慢舒展开来的白云,肆无忌惮的地变幻着它们各自优美的姿势,或轻纱飘渺,朦朦胧胧;或棉花朵朵盛开,团团簇拥,卷卷清明;又或是冰山上的雪莲,纯白明净,圣洁高雅,在蓝天的映衬下,格外地清爽怡人,悠悠地飘荡在我们的视线里。微风拂过,一袭难得的清凉,吹遍整个身体,令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愉,仿佛要把所有汗水吹干,把所有的的哀愁吹散,不留余地,不留痕迹似的。

街道两旁, 被雨水冲洗过的树木,像一把把硕大的绿色遮阳伞,在抖掉一身灰尘之后,越发显得青葱翠绿,残留在叶片上的雨珠,在阳光的折射下,晶莹璀璨,鳞光耀眼。当路人们走到这斑驳、浓郁的树荫下,便会情不自禁地停下脚步歇息片刻,抬头看看头顶上那如火的太阳,拭去满头的汗水,然后继续赶路前行。

七月,又是一个莲花盛开的季节。

“一念心清净,心似莲花开”,因为喜欢这样的诗句,也便喜欢上了这个炎热时期,因为喜欢莲花,也便爱上了这个属于自己的清纯世界。

每一次,当看到莲花,甚至荷叶的.时候,便会自然而然地把它跟童年联系在一起,那些如歌的天真岁月……

小时候,当年的农村很贫穷,很落后,没有棒棒糖,没有爽歪歪,没有电视,没有电风扇,更没有像现在的小孩这样,有着冰箱里被挤得满满当当的水果和雪糕,只有小孩子用从家里偷出来的鸡蛋换上的几根白冰棒。在小孩的眼里,如果能吃上一根白冰棒,便觉得是件非常幸福和满足的事情了,就算没钱买,一伙小孩子也会跟在卖冰棒人的屁股后面,屁颠屁颠地围着村子,不知疲倦地绕了一圈又一圈,嘴里还不停地喊“买冰棒了,卖白冰棒了”,那稚嫩的声音,高兴地帮卖冰棒的人做着免费广告,仿佛要把整个村子里的人都喊出来买,才肯罢休。而那时候的童年,又似乎比现在的小孩快乐得多,不要上那些被父母逼迫去学的钢琴、舞蹈、画画等等。那时候,最开心的事,莫过于一伙小孩子去荷塘里游泳,采莲花和莲子了。

在母亲的菜园子后面,就有一个很大的池塘,池塘是隔壁村的。每当到了夏天的时候,那一池碧波般的绿,那聘婷的粉色荷花,那躲在荷叶下面粒粒饱满的莲子,无不引诱着小孩们的脚步和视线。说去游泳是不允许的,也不贴切,因为池塘几乎被荷叶覆盖,没有空出的游泳位置,那些带刺的叶梗,一不小心就会弄得人全身受伤,每走一步都得小心翼翼,说去玩水,似乎更符合大人们的语气。池塘中央的水很深,大人们根本不会允许我们下去,如果被发现,甚至还要挨打,只有趁大人们去干活的时候偷偷摸摸地去。

采莲花,好像是女孩子更乐意去做的一件事情,喜欢把采好的莲花带回家,找一个洗得干干净净的酒瓶,装满水,能后,小心谨慎地插进去,养起来,放在房间里最显眼的地方,并每天按时给它们换水,这样,花才不容易凋谢,还可以每天欣赏到它们是怎样的花开,又花落。

“爱花之心,人皆有之”,不管是什么花,每一个女孩子都会喜欢,唯独荷花,我对它确是情有独钟。它有着千姿百态的妩媚娇艳,却又不失优雅风范。有的亭亭玉立,像一个个刚刚发育的青涩姑娘;有的含苞待放,像害羞的妙龄女子,欲语还休;有的早已竞相开放,像一群荷花仙子穿着粉白相间的裙衫,围着嫩黄的莲蓬翩翩起舞。喜爱它清新淡雅的芬芳,沁人心脾的味道;喜爱它出淤泥而不染,纯洁无暇的品格;喜爱它不畏炎热,依然心静如水,悄然绽放……

而采莲子,则成了男孩子们的专利。往往,莲子都喜欢长在水深的地方,在农村长大的男孩子又往往都是水性很不错的。女孩子们只有站在岸上望莲兴叹了,不过,不下水的人也起到很大的作用,因为池塘是隔壁村的,如果被隔壁村的小孩发现,就会引起一场小小的“战争”,如果被大人发现,就会告状到我们的的父母那里,晚上回去,挨一顿打是免不了的。于是,那些不敢到深水里的女孩子,便做起了站岗放哨的工作,男孩子们也会把采上来的莲花和莲子分给女孩子们。

怀念旧时光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童年时的天真无暇,少年时的纯真青涩,青年时的朝气蓬勃,都让人感受到生命是多么的可贵。

展望未来又是一件美妙的事情,每个人都希望为自己打造和设计一片晴朗、广阔的天空,并朝做着这个方向去努力,去发展。

享受现在更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就这样静静坐在电脑前,泡一杯不浓不淡的新茶,写一段清清爽爽的文字,听一曲纯纯的轻音乐,即便窗外的蝉鸣再吵杂,阳光再毒辣,都觉得无所谓了,一切都是那样的真实和美好。只想过过淡淡的生活,享淡淡的人生,抛开世俗的喧嚣,不尔虞我诈,以慈悲为怀,做一个素心如莲的女子。

12.以清凉为话题散文 篇十二

幸福十分简单,其实就在你我左右,垂手可得。一个深情的拥抱,一个甜蜜的微笑,一个句贴心的话语,一声亲切的呼唤,一个温馨的家庭,一个健康的身体,等等....但是在许多人的眼里,似乎幸福遥不可及。远隔千里。幸福其实很廉价,只要松开欲望的手,低下高傲的头,让一颗心回归平凡,懂得感恩,真诚的付出,幸福就会尾随其后。

幸福像一杯白开水,清澈透明,滋心润肺。但幸福绝不是利益权势的产物。在当今物欲横飞的时代。有人说,腰缠万贯,宝马香车才是最大的幸福值。可是,为什么当一些人,拥有大笔的财富后,并感受不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反而会更加彷徨,失落。扪心自问,到底金钱与幸福,是否可画等号呢?

处境贫寒的人,未必就会缺少幸福。他们有相濡以沫的彼此呵护,有儿女绕膝的家庭温暖,有获得小小满足的喜悦和荣耀等等。虽然有些幸福,微不足道,甚至被一些人不屑一顾,但是一旦失去时,才会深知曾经的拥有,该是多么的幸福。

很多时候,幸福随着物质环境财富或权势的逐步提高,或者长久地沉浸在幸福,而对那种平淡产生乏味,彻底失去或忘记了初心。幸福模糊成一道背影,从此挣扎在欲望膨胀之中,那么就会离幸福越来越远,而离伤心却越走越近。

幸福,像光,只要你肯敞开心扉。幸福,像水,平淡无味又无处不在。幸福,像,脚下的土地,只要辛勤耕耘,总会苍天不负。幸福就在你我身边,只要你微笑,世间就多一份温暖和阳光。亲爱的朋友,你幸福吗?

作者:静逸荷心

上一篇:2011商场春节促销活动方案【2011春节活动策划大全】下一篇:煤矿企业安管人员考试题库(初训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