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性修养和理想信念教育(精选11篇)
1.党性修养和理想信念教育 篇一
严以修身,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把牢思想和行动的‘总
开关’”
按照“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安排,自己就“严以修身,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把牢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这一专题,和大家交流研讨如下。
一、个人学习情况
自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以来,我先后认真学习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章至第六章、《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的第一章至第三章、《优秀领导干部先进事迹选编》之焦裕禄、孔繁森、牛玉儒先进事迹、《领导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警示录》之苏荣、白培恩和王敏案件警示录、《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和第一章、第二章内容。
二、学习收获和体会
通过学习思考,我对共产党人的严以修身有了更深的体会。做官先做人,做人先修身。在“三严三实”中,严以修身放在首位,严以修身是做人做事的根本,也是“三严”的核心和根本。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只有严以修身,才能行得正、站得稳、立得牢,取信于民;只有严以修身,才能相信党、热爱党、忠诚党,将党的事业变为自己自觉的行动;只有严以修身,才能辨是非、拒腐蚀、永不沾,挡得住侵蚀,抵得住诱惑,经得住考验,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1.严以修身,是共产党人的本质属性。从历史上看,严以修身是历代贤达塑造优秀品质的共同追求。作为世界上最优秀的先进分子组成的党,每一个共产党员更应该认真学习传承这种责任在身、勇于担当的进取精神,始终坚持严以修身,自觉坚定理想信念,主动加强党性修养,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把严以修身作为立身之本、干事之基、创业之始,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对党忠诚、为党尽责。严以修身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需要,每名共产党员都要通过严以修身,严格执行党章和纪律规定,带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正确的权力观、事业观、政绩观,在平时工作和生活中讲操守、重品性、崇正义、讲诚信、正家风,自觉远离低级趣味,坚决抵制歪风邪气,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2.严以修身,是锤炼党性的根本要求。严以修身,根本要求就是加强党性锻炼。习总书记强调,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性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加强党性修养是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坚守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见,“严以修身”既是全面深化改革中对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现实要求,又是对中华优良传统的弘扬和继承,是价值观层面作风建设的新境界。共产党员就要始终把严以修身作为锤炼党性修养的根本要求,必须要站稳自己的政治立场,自觉接受组织安排和纪律约束,自觉维护党的权威,认识大局、服从大局、维护大局。要始终践行党的宗旨,站在群众立场上修身、干事、用权,把担负的本职工作干好,把组织交办的事情做好,把事关人民群众的“利民实事”办好。要始终坚持重德修为,切实加强道德修养,公道对人对事,以道德力量去赢得人心、成就事业。
3.严以修身,是坚持理想信念的现实需要。严以修身,就是要切实朝着坚定理想信念聚焦用力。习总书记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要树立正确的意识形态,对全体监察人员讲好道理、正道理、实道理,旗帜鲜明地批驳错误思潮和歪理邪说,形成抵制腐朽思想影响的铜墙铁壁。要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新时期铁路精神融入到政治理论学习和日常生活之中,坚决克服目光短浅、金钱至上、实用主义等思想,坚决纠治人际关系庸俗化、手中权力私有化等歪风邪气。
4.严以修身,是坚持廉洁从业的基本原则。廉洁从业是领导干部的基本底线。总书记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提出了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的要求,为我们廉洁从业标出了底线。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纪律观念和规矩意识,带头贯彻落实廉洁从业各项要求,带头从严要求自己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远离低级趣味,坚决抵制歪风邪气。要正确行使手中权力,严格按规矩办事,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时刻牢记“权力的本质是责任,权力的本色是为民”,着力解决“为谁服务”、“为什么当干部”的问题。必须管好用好手中的权力。要自觉纠正思想偏差,时时处处以《党章》为镜,以法规制度为绳,用反面典型警示自己,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自觉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要常怀敬畏之心,做到敬畏法律、敬畏组织、敬畏人民、敬畏舆论,始终做到慎独、慎初、慎微、慎行,保持共产党人的清廉本色。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照“三严三实”深入反思,自己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党性修养明显放松。自己作为一名老党员,党性修养并未随着党龄的增加而愈加严格,相反却有所放松。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过于顺利的境遇使自己缺乏艰苦环境的磨炼和严格的党性锻炼。虽然岗位变了,但加强党性修养的自觉性没有得到应有的提升,个人的党员意识、党章意识都有很大欠缺,没有像习总书记要求的“真正把党章作为加强党性修养的根本标准”,没有严格按照党章规定的党员领导干部六项基本条件经常检查、反省、弥补自身的不足,没有把党章的各项规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落实到各项工作中。
2.理想信念有所弱化。我走向社会参加工作正是我国改革开放风风雨雨的30多年。这期间,尽管自己保持了对党、对事业的忠诚,但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还是经常感到迷茫和疑惑,甚至产生一些错误认识。有时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信心不足,错误地认为有些遥不可及;有时对马克思主义学说对现实社会的指导性有所怀疑,不能始终保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坚定性;有时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诸如腐败严重、贫富悬殊、司法不公等社会问题心存疑虑,思想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产生摇摆;有时还对玄学、风水学感兴趣,实际上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出现了偏差。这些问题,最终导致精神上“缺钙”,在一定程度上患了“软骨病”。
3.纪律意识比较淡薄。随着自己党性修养的弱化,纪律意识日趋淡薄。特别是随着职务的不断升迁,由原来的被人管,逐渐变为管别人,监督制约少了,心态上不自觉地出现了个人膨胀,放松了纪律约束。比如,在政治纪律上,有时对违反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的错误言行不是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制,而是随声附和,甚至对党和国家的大事妄加评论,没有时时处处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4.情操格调逐步降低。面对社会物欲横流的现实诱惑,及时行乐的思想有所抬头,对腐朽思想和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免疫力、抵抗力不断下降,少了共产党人的纯粹。对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庸俗人际关系,感觉世事如此,难以改变,就见怪不怪、随波逐流,甚至还错误地认为领导干部也是人,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也有七情六欲,也有物质享受的追求,连古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的境界都不及,自觉不自觉地接受了一些庸俗的处世方式。
四、产生问题原因分析
对照习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要求,我深入分析了问题产生的根源:
1.放松了理论学习。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是增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的基础和根本。在这方面,我抓得不紧不实。学习有任务观点,学习质量不高,在个人自学中满足于看过了、学过了,而没有系统地、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许多理论文章都是浅尝辄止、不求甚解,缺乏深刻的理解和思考,缺乏真学真信真用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如此以来,就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最终导致了精神缺“钙”,患了“软骨病”。
2.降低了标准要求。有什么的标准,就有什么样的修为。长期以来,我严以修身的标准不高,不能自觉对照党章要求、对照先模人物严格要求自己。对焦裕禄、孔繁森、牛玉儒等先进,只是高山仰止、崇敬有加,不能自觉以他们为标杆和榜样认真对照学习,缺乏见贤思齐的自觉性。相反,却喜欢左顾右盼,上下比较,不与先模人物比,却与贪官昏官庸官比,还自我感觉良好。这种心态,直接导致了纪律意识淡化、情操格调不高等问题发生。
3.放弃了自我反省。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时时自我反省体察,是严以修身的重要手段。但古希腊也有一句名言,“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这也说明一个人能自觉反省也不是一件易事。一直以来,我忽视了自我总结、自我反省、自我检讨、自我完善,不善于从成功、成绩中总结经验,更不善于从错误、失误中吸取教训。对组织和同志批评提醒也重视不够,改正不力,甚至依然故我。这实际上是缺乏严以修身的自觉性、主动性,致使个人涵养不足等问题始终得不到根本解决。
五、今后努力方向
针对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局党委的领导和指导下,我认真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党性修养是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实现这一要求,最重要的是加强理论学习,把强化理论武装作为修身之源。下一步,要更加重视理论学习,抓好个人自学,每年给自己定一个总的学习计划,每季度定一个具体学习计划,认真通读马列主义理论学说,近期特别要重点学好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做到真学真悟真思,从根本上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补足精神上的“钙”。
2.提高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这是严以修身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体现。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四个全面”推进中社会思潮的新特点,面对铁路市场化经营的新常态,作为铁路领导干部,必须自觉严以修身,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始终保持崇高的精神追求,保持奋发有为的工作状态,发挥示范表率作用,积极传播正能量,做道德境界的模范、高尚情操的楷模。只有这样,才能使职工群众在纷繁复杂的形势下,看到标杆、看到力量、看到希望,从而凝聚起攻坚克难的强大合力。
3.远离低级趣味,抵制歪风邪气。习总书记告诫我们,“做领导工作本来就是“苦差事”,很多时候要“五加二”、“白加黑”,即便有了一点空闲时间,陪伴家人、尽享亲情,强身健体、锤炼意志,这样的安排才有品位。领导干部自觉追求健康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久久为功,庸俗的东西就近不了身。”我们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在工作和生活中时刻对照理论理想、党章党纪、民心民声、先辈先进这“四面镜子”,经常照、反复照,对照标杆标准反思自己修身律己是否严格,工作是否尽责,生活是否纯洁,不断反省、改造和提高自己,不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歪风邪气所困、所惑,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
4.提升能力素质,自觉履职尽责。提升自身素质是严以修身的应有之义和重要内涵。作为党员干部,不仅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操守,还要有能干事、会干事的看家本领。我要把学规章、学业务作为严以修身的重要内容,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和工作水平。同时,要发扬良好作风,认真履职尽责,勇于担当,主动作为。
2.党性修养和理想信念教育 篇二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一直是党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内容。邓小平强调:“我们一定要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在世纪之交,江泽民就向全国大学生指出:“从二十世纪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你们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一代。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战略目标将在你们这一代手中实现。你们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学到什么样的知识,具有什么样的能力,对于祖国和民族的未来关系重大。”胡锦涛也在《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指出:“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因此,如何在社会急剧变化和文化转型的今天,做好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使他们树立起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重大现实问题。
1 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情况
2010年教育部第19次滚动调查显示,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持续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态势。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也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是现阶段我国社会各种文化相互激荡、交流、冲突、融合,大学生在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文化样式和多元文化面前无所适从、无所归依,在理想认知、信念实践上陷入无法解决的困境。同时西方一些消极不良思想也在侵蚀大学生心灵,以致当前大学生的出现了:政治信仰迷惘、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漠、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其中理想信念模糊是当前大学生缺乏追求、丧失学习动力的主要原因,进而导致对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产生反感、误解、抵触等错误思想。
2 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缺失原因分析
当今时代,各种思想相互激荡,价值取向多样化,一些人思想上出现了注重个人主义、注重实惠、注重享受、忽视理想、忽视奉献、忽视奋斗的倾向。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的“西化”、“分化”也动摇了一些人的理想信念,他们认为“共产主义理想是远的,马克思主义政治是空的,权力技术是硬的,黄金美钞是实的”。这些言论和现象,对党的指导思想和科学的理想信念形成很大的冲击,反映到校园里,就是部分大学生缺乏远大理想与抱负,产生理想信念上虚无主义、功利主义。归结起造成这些结果的原因有:
2.1 外部因素影响
外部环境的冲击和影响是造成大学生理想信念弱化的因素之一。当前整个国际社会呈现出经济全球化、政治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趋势,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流交融交锋交汇,先进的思想和文化,落后腐朽的思想文化相互并存相互影响,导致了我们大学生在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文化样式和多元文化面前出现了选择困惑和迷茫,特别是西方一些消极不良思想也在侵蚀大学生心灵,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人滋生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对大学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
2.2 内部因素影响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由于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的价值选择、社会意识、生活方式日趋多样化,大学生思想也日趋活跃,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多变性也日趋凸显,同时“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奢侈浪费现象严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面对着多元、多变、多样的态势和严峻的社会形势,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2.3 家庭因素影响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教育影响孩子的重要课堂,孩子在家庭里成长,在家庭里生活,父母兄弟姊妹的思想行为都潜移默化影响着孩子。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部分家长也由此受到一些消极因素的影响,如:拜金、享乐、极端个人主义,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精神涣散、理想信念缺乏等,问题还十分突出,家庭的内部成员的各种思想言行反映到孩子身上便出现了部分学生的理想信念“虚化”、“淡化”、和“物化”现象。
2.4 大学生个体因素影响
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缺失除了内外因素的影响外,部分学生自身的因素也不能忽视。部分大学生受社会、家庭、学校等一些不良因素影响,学习积极性差、性格冷漠、思想偏激、主观性强、责任意识弱、进而导致综合素质差,思想境界低、理论水平弱,对生活事业没有热情和追求,乃至理想信念虚无,集中到思想和行为上就出现了不能正确认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崇高理想和一般理想、不能自觉地把个人理想融入到国家理想中,不能正确处理崇高理想和一般理想,知行脱节问题。
3 提高大学生理想信念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还存在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理想信念教学与大学生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联系不紧,教学缺乏感染力和吸引力等问题,对此,要深入研究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与方法,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把大学生理想信念教学落在实处。
3.1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打牢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论基础“学生的理想信念不是凭空产生了,它是建立在一定认识基础之上的,这就决定了理想信念教育首要建立在一定理性思维上,并遵循学理论、懂理论、用理论这一认识发展规律”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核心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坚定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观察世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钥匙,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和规律,特别是揭示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发展的规律。马克思主义严密的科学体系、鲜明的积极立场和巨大的实践指导作用决定了当前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最重要的工作是推进马克思主义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工作,同时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工程,夯实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论基础。
3.2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构筑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心理基础“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也是指导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指导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就是树立服务学生思想,把教育人与关心人,塑造人与服务人结合起来,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间,主动研究大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如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及时解答学生疑惑和困惑,有效化解学生的各种矛盾,把解决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互动教育中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自我教育作用,使大学生由被动教育变为主动参与,教育才有针对性,教师要更好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以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感染和影响学生,学生应信任和敬重教师,形成相互尊重、相互关爱的师生关系,同时顺应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强烈愿望,构筑起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心理基础。
3.3 改革教学手段,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创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教学基础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克服“旧”有的教学模式,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一是重视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双向互动作用。二是要改变过去教材内容空洞,散杂的状况,结合时代性,根据国内外实践和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对现实生活中的实践问题,尤其是改革开放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新热点精心研究并作出科学的说明。三是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激活学生思维,研究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案例式,网络式等教学手段,有效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影像资料,WEB课件,摆脱过去教学空洞、抽象、枯燥乏味的局面,增加知识的科学性、直观性、趣味性,提高教学效果。四是改革考试方式,以学生思想政治水平提高程度,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程度为主要标准,而不是单纯追求分数的高低。
3.4 理想信念教育渗透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夯实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思想的基础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把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深入开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其主要目的就是通过理想信念教育使大学生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使全体大学生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理想信念是人的心灵世界的核心。追求远大理想、坚定科学信念,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就事业、创造生活、开拓未来的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不能仅停留在知识层面,而是要触及深层的精神层面,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感悟人生的真谛和理想的光芒,把美好的理想、爱国的精神、高尚的品质传递给学生。
3.5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培育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践文化基础实践活动的开展和文化氛围的营造和培养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途径。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和道德情操,塑造和熏陶大学生良好道德人格和美好心灵,为大学生成长成才营造良好校园氛围。同时积极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为大学生了解社会、增加才干,培养责任意识树立艰苦奋斗拼搏进取的精神,学会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塑造积极向上的人格,培养和提高各种能力的创造各种条件。通过人文环境营造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为提高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奠定实践和人文基础。
摘要: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缺失具有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家庭因素, 也有个体因素。要提高大学生理想信念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打牢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论基础;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构筑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心理基础;改革教学手段, 创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教学基础;理想信念教育渗透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 夯实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思想基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培育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践文化基础。
关键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针对性,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王易.增强“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的思考[J].教学与研究, 2011, (4) .
[2]谭德礼.新时期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探讨[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6, (4) .
3.如何增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 篇三
对于加强自身的党性修养,我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加强。
一、加强党性原则
经受住市场经济的考验和工作中的诱惑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既要遵循商品交换原则,发展经济,又要坚持党性原则,廉政勤政,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每个共产党员的起码要求。无论外部条件如何变化,必须牢记党的理想信念不能变,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不能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变。
二、加强党性修养,坚持德能勤绩廉
加强党性修养,注重自己人格魅力培养。因为人格力量在工作交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古人云“民不为我严,而畏我廉,吏不服我能,而服我公”就是这个道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按照市场规律办事,找准定位,调整角色,转变思维方式和经营理念,自觉加强自身党性修养,密切联系群众,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坚持以德服人。逐步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
三、加强自律意识,坚持防微杜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党员不论职位高低,都必须接受组织的教育和监督,时时处处以党的纪律约束自己,切实增强党性修养。
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知基础上,对某种思想理论、学说和理想所抱的坚定不移的观念和真诚信服与坚决执行的态度。信念是认识、情感和意志的融合和统一,是一种综合的精神状态。信念是强大的精神力量,有了坚定的信念,就能精神振奋、克服困难,甚至生命受到威胁,也不轻易放弃内心信念。坚定的理想和信念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前进壮大的精神支柱。作为一名党员,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始终不渝地坚守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需要从多方面努力,当前要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坚定共产主义理想
共产主义理想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以实现共产主义为基本内容的奋斗目标,是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这一理想的完全实现,则标志着全人类的彻底解放,标志着无产阶级自身的最后解放。
因此,作为党员干部,更应该坚定共产主义理想,认清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于最实际最基本的国情,同时,要努力着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实
际工作中坚持不懈,克服困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并朝着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前进。
二、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我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求真务实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我们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必须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努力提高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使党的理论创新成果逐渐深入人心。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全面系统地学习,深刻领会其在历史方位、时代背景、发展动力、发展阶段、根本任务等方面形成的创新理论。
三、重视理论学习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一个人有什么样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就会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党员干部必须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它是我们立党立国、治党治国的根本。重视理论修养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我们党一直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党员干部应该意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的重要性,确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观,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把理想信念建立在科学分析的理性之上。并坚持不断的学习,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用科学的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才能使自己对中国共产党、对共产主义由朴素、感性的认识升华为深刻、理性的认识,才能保持政治上的坚定,在重大关头经不起考验。
四、保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
“理论联系实际”是对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原则的概括表述,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其基本精神是达到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理论联系实际,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就是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中国的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进行认真研究,正确地解决历史中和革命中所发生的实际问题,从中引出规律,作为行动的向导。这种态度,就是有的放矢、实事
求是的态度,是一个共产党员起码应该具备的态度。它同理论与实际相分离的主观主义态度是根本对立的。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理论联系实际成为了中国共产党三大优良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之一,是我们党永葆生机活力的关键举措。党员干部必须带头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做到扎实理论功底,学以致用。为解决群众问题而学、为提升自己能力而学、为解决实际问题而学,真正做到真学、真懂、真信。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仅是联系客观事物而解决实际问题,而且还要联系思想实际改造主观世界,推动党的事业发展。
五、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我们党的最高价值取向。实现人民的利益,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是衡量我们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否正确的最高标准。中国共产党90多年来奋斗历程的基本经验之一,就是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紧紧地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地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
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要把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心目中最高的位置,一切以群众的利益出发,切实地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六、养成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
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作风之一,是指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坚持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并坚持把这些原则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坚持实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建立了同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和鱼水关系在深化改革、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中国共产党人要养成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和意识,做到真正地走进群众、融入群众、向群众学习,听取群众的意见,并谋划出解决群众实际的方法。
4.党性修养和理想信念教育 篇四
严以修身,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把牢思想和行动的 ‘总开关’党课发言稿
按照镇党委关于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的安排,今天我有幸参加“严以修身,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把牢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的讨论党课。下面,我结合自身的学习和工作,谈一谈自己的一些想法,不对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总书记关于“三严三实”的重要论述,把“严以修身”放在首位,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神道德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这既体现了严以修身的重要性,又提出的了严以修身的明确要求。对于乡镇干部来说,我们是连接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我们的工作和态度直接影响到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首先要做到修身律己,才能用权担当,为民服务。一就是要坚定信仰。想当初我们怀揣着为民服务的信仰加入中国共产党,却在工作中逐渐减弱,大家身处的时代,经历着各种各样的诱惑,加上“上面千条线,底下一根针”的工作现状,我们权力小,责任大,被各种目标考核忙的团团转,年底却不知道自己一年忙了些什么。在工作压力之下,我们在工作中敷衍,在态度上冷漠,对于服务群众的初心早已抛后。与其怨天尤人、萎靡不振、思想颓废,不如调整心态、笑迎困难、振奋精神。通过开展专题教育活动,就是要我们坚定理想信念,不贪功求胜,真真实实的在小事上为群众着想。二就是要加强学习。通过学习《党章》、《党员领导干部廉政准则》等严格要求自己,增强自身的党性修养。还要通过学习提升自我本领,提高服务群众的水平,只有自己先学习、先掌握、先精通,才能向群众讲清楚,尤其是在三大产业上,利用电脑等手段,学习一些新的技术,为农民解答一些难题。
三就是要严格律己。增强法制纪律和廉洁自律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很多人以为我们乡镇干部手中无权,职位无钱,贪腐离我们很远,但我们一定要坚持自查自省,如果违反政策,再小的事也不能做,还要时刻提醒身边的工作人员和农村干部,不能抱有侥幸心理,一旦出现违纪违法之事,将会受到严肃处理。
5.党性修养和理想信念教育 篇五
党性修养是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
习总书记多次强调,理想信念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会出现思想消极,不思进取;政治立场不坚定,不讲大局,不讲规矩,不守纪律;工作不按要求做,班级管理跟着感觉走,教学六认真不落实,上班时间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慵懒散浮拖等。这些问题,说到底是理想信念问题,是党性问题。对国家来说,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和外部环境的四大考验,也面临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的四大危险;对学校来说,学校发展面临新形势、新常态下如何实现突破重围、高位求进、快速发展的突出问题。因此,无论对党、对国家、对单位,还是对我们自己,加强党性教育、弘扬优良作风,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更加紧迫。
新的历史条件下,坚定理想信念,接受党性教育、加强党性修养的过程,就是党员自觉用党的要求、用党的先进性纯洁性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改造和提高的过程。党员、干部要自觉加强学习和实践,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不断增强党性。为此
第一、在学习中强化党性修养。
要求党员干部必须要坚持不懈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特别是要学习领会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目前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任务,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在思想和行动上自觉按党性原则办事。“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不该说的不说,不该做的不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正确思想的引领,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位,要讲政治。第二、要在强化党章意识中加强党性修养。
党章是党的整体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全党必须遵行的总规矩。党员、干部要自觉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对党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牢固树立党章意识,严格按照党章要求加强党性修养,经常对照党章检查和弥补自身不足,才能不断增强党性,才能严守党的纪律;同时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学习遵守相关教育法律法规,讲规矩,守纪律。第三、要在自觉践行宗旨中加强党性修养。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对干部的一贯要求。能否坚持这样做,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非常重要的考验。结合我们自己的工作就是有大局意识,有责任意识,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教育,服务于人民,厚道博识,善教爱生,莫将青史让前贤,讲奉献。第四、在具体工作、人生历程中处理好理想信念与理性认同、理想信念与政治立场、理想信念与学校发展、理想信念与党性修养的关系。
习总书记指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句话,既是历史的总结,也是现实的警示,既是对全党干部的政治要求,也是对我们绵中人的要求。“道虽迩,不行不止;事虽小,不为不成”,我们要把高度的革命热情与踏实的工作态度结合起来,作为学校的一员,我们应认真思考我在我的岗位上要为学校发展做什么?要为学生发展做什么?我该怎么做?作为班主任我要把这个班带成一个什么样的班集体?我要把学生带向何方?如何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追求在促进学生的成长中去发展自己,在发展学校的过程中去成就自己,讲思考,讲实干。最后,作为党员,作为学校党员,在大事大理面前认清形势,要做到“三讲三爱两进步”(讲法律、讲科学、讲文明,爱党、爱国、爱家,发展进步,文明进步)。我们要明确我们的工作对象是祖国下一代,他们肩负着民族振兴和复兴的伟大历史使命,我们要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自觉用党章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要牢固树立大局观念和全局意识,自觉把教育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大背景中思考、定位、谋划;要把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关键,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清醒、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要拿出只争朝夕的不懈干劲、马上就办的雷厉作风,将自己的工作落细落小落实到位,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不断增强推进学校发展的志气、勇气、锐气和正气。
6.党性修养和理想信念教育 篇六
——写在赴井冈山学习锻炼后
按照教学安排,我们赴井冈山开展党性锻炼,接受理想信念与党性教育。通过此次现场教学活动,我感到收获很大,思想上触动很深,使自己对人生的理想和航向更加明确,使自己的灵魂再一次升华。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为中国开辟了一条成功之路,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井冈山精神,其精髓是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一起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密切联系群众的思想作风,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以及坚持党的绝对领导。伟大的井冈山精神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井冈山精神薪火相传、历久弥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加强党性修养,更要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做到以下几点。
一、发扬革命传统,坚定理想信念
习近平同志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理想大如天,信念坚如铁。我们党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树立起的不惜牺牲艰苦奋斗的精神信念,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奋不顾身、勇往直前,最终赢得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胜利。今天,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然离不开井冈山的革命信念,必须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就是旗帜,道路就是方向。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在未来的工作中,自己一定要发扬井冈山的优良传统,坚定理想信念,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贪名利,不计较个人得失;要认真分析部门工作的实际情况,切实稳妥地推进各项工作;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努力进取,工作永不懈怠,争取用更加优异的成绩为地方的发展和党的各项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坚持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而且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工作路线,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井冈山斗争的经验,最重要的就是密切联系群众,坚持走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群众观点的核心要求,也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改革时期,我们都要摆正与人民群众的关系,端正对人民群众的态度,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我们的服务对象是人民群众,我们一切工作的目的是让人民群众满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作为在行政系统工作的党员干部,我真切体会到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认真践行“三严三实”要求,真心把“三视三问”群众工作法落实到依法行政的各个环节;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和愿望,满怀激情,饱含真情,注满感情,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投身到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中去,以“马上就办”的高效执行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三、进一步务实创新,切实增强工作实效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党的“生命线”,我们党是靠实事求是起家和兴旺发展起来的,井冈山精神的重要内涵之一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勇于创新。无论是在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若干重大关键时期,只要坚持实事求是,我们党就能够形成符合客观实际、体现发展规律、顺应人民意愿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党和人民的事业就能够不断取得胜利;反之,离开了实事求是,党和人民的各项事业就会受到损失甚至严重挫折。纵观历史的经验教训,务实创新体现出极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当前,尤其需要进一步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创新工作体制机制,切实增强工作的实际效果。我们基层干部更要坚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用新眼光看待新事物,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用新思路谋求新发展,用创新的精神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努力克服本本主义,防止主观主义,以务实、创新、高效的行政工作创造更多利民惠民的发展成果。
四、传承艰苦奋斗作风,增强党性修养
7.党性修养和理想信念教育 篇七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应该了解什么是党性和党性修养。
首先什么是党性?党性的概念是列宁最早提出来的。1894年列宁从哲学和世界观角度提出了党性问题,指出:“唯物主义本身包含所谓党性,要求在对事变作任何估计时都必须公开地站到―定社会集团立场上。”刘少奇在《人的阶级性》一文中对党性作了精辞的概括:共产党员的党性,就是无产者阶级性最高而集中的表现,就是无产者本质的最高表现,就是无产阶级利益最高而集中的表现。这一概括,指出了中国共产党党性的阶级基础,同时也指出了我们党的党性又不直接等同于阶级性,而是高于阶级性,是阶级性的升华。由此可见党性,是一个政党固有的本性,是阶级性最高和最集中的表现。中国共产党是以中国工人阶级为主要阶级基础的政党,中国工人阶级所具有的基本特性理所当然地就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党性的阶级基础。同时,中国共产党又是有着远大理想、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建立起来的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那么,什么是党性修养呢?所谓党性修养,就是指共产党员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知识技能等方面,按照我们党的党性原则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的过程。中共党员的党性修养,就是按照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指导思想、纲领、宗旨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锻炼,磨砺自己的品格和意志,修正自己的错误和缺陷,以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思想上的纯洁性、行为上的先进性。可以说,党员的党性修养,是对党员本质的改造,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必由之路。同时,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领导干部作风问题,说到底就是党性问题。党性纯洁则作风端正,党性不纯则作风不正”。毛泽东说过,党的作风问题,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大问题。由此可见,对于执政党的党员来说,党性修养非常重要。
党性修养的内容是什么呢?党性在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其具体内容是在不断变动、充实和提高的。在现阶段,党性修养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政治理论修养、组织纪律修养、思想作风修养、文化知识修养、领导艺术修养和治理能力修养等等。党性修养的这六个方面是一个整体,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互为关联,缺一不可。
在人类文明的漫长发展历史中,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思想认知,内在地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一半规律,是人类历史上一切文明进步成果和科学文化知识的最高准则,是人类先进思想的完美结晶和理论创新的光辉典范,也是被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所证明了的科学的理论体系。因此,科学的理想信念,必然建立在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基础之上。也就是说,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就是当代科学的理想信念。
8.党性分析理想信念 篇八
毫无疑问,讲政治就是党员干部要和党章党规对标,和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特别是习系列重要讲话对接,检验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一个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是否真正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是否模范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共产党员讲政治的第一任务就是真学深学党章党规和系列讲话,解决好思想入党的问题。对党员干部来说,入党第一位的就是要对党的纲领认同和尊崇。有了这个前提,才能从由衷信仰转变到坚定信念。因此,学好党章党规,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政治 必须。习系列重要讲话,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新时期党治国理政的行动纲领,是党员干部听党话跟党走的路线图,必须精学深学,熟记于心、外化于行。
从思想上入党,不是看简单地抄了几次笔记,留下多少印迹,而是要在学习中做到领会更全面、把握更准确、贯彻更坚决。学习的深化是为了在工作中内化。这个过程不是一次就能完成,而是随着党在领导经济社会发展中持续进行的。党的事业无止境,学习生活无穷期。在思想上入党,就是要对照党章党规,对照讲话精神,检视自己的思想作风和精神状态,不断查找自身不足、明确努力方向、加强党性修养,从而不断提升思想道德境界,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在思想上入党,不是搞了几次昂扬的表态,写了几篇漂亮的文章,而是要通过学习,看到自己的不足,切实增强“四个意识”,把对党的尊崇、信仰体现在坚决服从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上。
共产党员讲政治的具体体现就是模范遵守党章党规,解决好组织入党的问题。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经常扪心自问,怎么才能让群众看出是个党员。战争年代,我们看党员,主要看危急关头能不能站出来、关键时候能不能冲上去。和平时期看党员,看什么、怎么做?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鲁迅先生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新时期的共产党员,应该比历史上这些光辉的形象更要知使命、有担当。党章党规是严肃党的纪律、纯洁党的组织、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重要依据。习在十八届中纪委五次全会议上强调,“要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这就要求每个党员干部必须把模范遵守党章党规作为重要的政治责任,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
现在,有些党员干部什么话都敢讲、什么地方都敢去、什么人都敢交,对党的规矩默然置之、置若罔闻,严重地沾污了党的形象。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95年来,铸就了坚定理想、服务人民、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清正廉洁、艰苦奋斗等鲜明的政治本色。这些政治本色,是对党的光辉历史和优良传统的总结,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内在要求,我们每位党员都要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恪守政治本色,模范遵守党章党规,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共产党员讲政治的根本要求是坚定理想信念,解决好爱党信党跟党走的问题。 讲政治的标准不是虚的、空的,而是具体的、实在的。讲政治归根结底就是要做到有信念。或许有同志认为,信仰信念是虚无缥缈的,抓不到手上落不到地上。学过辩证唯物主义就知道,意识不仅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党的理论是指导现实的行动指南,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方法论意义。因此,把“讲政治”的要求落实到“有信念”上,是明确的、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那么,怎样达到坚定信念呢?
一方面,通过学习党章党规党史,清晰掌握党领导革命、建设、发展、改革中的艰辛历程,深刻领会党的理论路线方针的正确性,悉心掌握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树立起对党忠诚、听党指挥的坚定信念。另一方面,党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不断锤炼党员的党性修为,使党不仅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等先进典型,就是我们这支队伍的代表。
9.党性修养和理想信念教育 篇九
党员队伍的素质是党的战斗力的根基
一、注重党员质量是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一个基本原则
党是由党员组成的,党员是党的细胞。吸收什么人入党,党员质量如何,直接关系着党的性质和战斗力。因此,坚持党员标准,提高党员质量,是把党建设成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重要条件,是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建设好“新的伟大工程”的基础。列宁认为,共产党的力量和作用与其说取决于党员的数量,不如说取决于党员质量,取决于他们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忠诚。他说:“世界k只有我们这样的执政党,即革命工人阶级的党,才不追求党员数量,而注意提高党员质量和清洗‘混进党里来的人’。”(《列宁全集》第1版第30卷第45页)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历来十分重视党员队伍的建设,注重党员素质的提高,马克思、恩格斯在创建第一个工人阶级政党棗一共产主义者同盟时,就把坚持党员的先进性看作保持党的无产阶级性质,实现党的伟大历史使命的首要问题之一,予以高度重视。马克思、恩格斯在国际工人协会章程中规定:“每一支部对它所接受的会员的品质纯洁负责。”列宁在开始创建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时候,就十分注意党员的质量。在同机会主义分子斗争中,他针锋相对地指出:“宁可十个实际工作者不自称为党员(真正的工作者是不追求头衔的!),也不让一个空谈家有权利和机会做一个党员。”“我们的任务是要保护我们的党的巩固性、坚定性和纯洁性。我们应当努力把党员的称号和作用提高,提高,再提高”。
中国共产党是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原则建立起来的工人阶级政党,历来重视党员的威量。早在建党初期,毛泽东、蔡和森等就主张必须发展坚定信仰马克思主义的“真同志”做党员,对不能坚信马克思主义的要“除名”。刘少奇同志说:“我们要建设一个最好的党!要达到这个目的,固然需要我们各方面的努力,需要中央与各级领导机关正确的领导,但是最基本的还需要我们有很多很好的党员。”“只有我们大多数党员努力工作,努力学习,努力提高与增强自己的品质,努力前进,才能建设一个好的党。”我们党一贯重视党员队伍建设,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党员,提高党员的共产主义觉悟,增强党员的无产阶级意识。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把加强党员教育,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看作是党克服困难,战胜敌人,夺取政权,建设新中国的重要条件。建国以后,党中央把提高党员质量,作为建设一个好的党的基本内容。在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注重党员质量具有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党的十三大政治报告强调:“无产阶级政党的力量和作用,主要地不是取决于党员的数量,而是取决于党员的质量,取决于他们执行党的路线的坚定性和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忠诚。”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党的组织工作,要重视党员的素质。发展党员要重视质量,千万不能单纯追求数量,不能搞滥竿充数。滥竿充数的党员放在党内比在党外更危险。如果党员队伍质量很低,数量再大也没有用。”为保证无产阶级政党先进性和党员质量,十五大党章和政治报告对坚持党员标准,加强党员教育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更严的要求。正是因为有成千上万的共产党员,在党的正确路线指引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旗帜的指引下,为争取共产主义事业在中国的不断胜利,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中国各族人民的翻身解放和自由幸福而英勇奋斗,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顽强拼搏,无私奉献,我们党才保持了强大无比的战斗力,赢得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信赖、爱戴、拥护与支持,取得了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伟大胜利。我们党七十多年的历史经验反复证明,党的力量主要来源于党员队伍的素质,有高质量的党员,才能建设坚强有力的党。
二、党员队伍的质量是执政党自身建设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者之所以高度重视党员质量,是因为党员队伍的质量问题是执政党建设的一个基本问题,党员的形象不仅是他个体品质的外在体现,而且也是他所在的党的性质的反映。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战斗力的基础,也是我们党执政的基础。基础坚实牢靠,党的整体才会有强大的战斗力,党的执政地位才会固若磐石,我们才能经得起任何风浪的考验,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党员队伍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党的性质。我们党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不仅在于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一科学的革命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还在于它是由中国工人阶级中最有觉悟、最先进的分子所组成的。党员的先进性是党的先进性的体现,要保持党的先进性就必须首先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而要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除严格按照党员标准接收党员外,最经常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强党员队伍的党性教育和党性修养,始终保持党员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战士的良好面貌。如果党员不能保持自己的无产阶级先锋战士的品质,把自己混同于一个普通的公民,甚至思想觉悟降低到还不如一般群众的水平,必然会影响党的先进性,严重的还会损害党的健康肌体和形象,甚至使党蜕化变质。
党员的质量直接影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和党的任务的实现。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而党对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领导,主要靠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时还要靠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去影响群众,团结群众。党员认真宣传和模范地执行党的决定,就能把党的主张变成广大群众的实际行动,从而顺利地实现党的领导,完成党的任务。如果党员不能正确理解和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决定,或者抱有怀疑和抵触的态度,甚至搞口是心非,阳奉阴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不但党的决定得不到贯彻执行,党的领导无法实现,党的任务不能完成,而且还会严重削弱党的领导和执政水平,妨碍乃至破坏干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
党员队伍的质量还直接关系着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是党的力量的源泉,是党的事业胜利的基础。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群众好比土地。种子要和土地结合,共产党员要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党和群众的联系,不但要通过党的纲领、路线和政策,充分反映和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来实现,还要通过广大党员在人民群众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来实现。人民群众对党的认识,除了通过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外,更重要、更直接的是通过广大党员的实际行动。党员都是生活在群众之中的,每日每时都同群众发生多方面的联系,给群众以一定的影响。党员质量高,党性强,真正脚踏实地实践党的纲领和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不渝地为人民谋利益,艰苦奋斗,克己奉公,清正廉洁,勤政爱民,就能同广大群众保持同呼吸、共命运、生死与共的鱼水关系。党员同群众建立起密切的联系,并在各项工作中起先锋模范作用,就能提高党的威信,加强党同群众的联系。党员如果不能处处给群众作出榜样,就得不到群众的拥护,不能带领群众前进,且会滋长官僚主义,使党面临脱离群众的危险。
三、新时期对党员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新中国诞生以后,党中央根据党在不同时期所处的环境和面临的任务,曾经在三次重要历史关头提出加强执政党的党员队伍建设问题。第一次,是我们取得全国政权后不久,召开了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提出“为更高的共产党员的条件而斗争”,制定了共产党员必须具备的8项条件。会后,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地开展了以对照党员8项条件为主要内容的整党运动,保证了当时的革命任务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提前完成。第二次,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1956年召开了党的八大。八大通过的党章,对党员条件作了一些新的严格的规定。可惜的是,八大提出的路线和许多正确决策,包括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决策,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文化大革命”十年**,使党员队伍建设遭到了严重破坏,许多好党员受到了摧残。第三次,就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已经完成了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艰巨任务,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方针。为了适应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个历史任务,党又一次强调提高党员质量的问题,对广大党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党的十五大制定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跨世纪发展的行动纲领,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的事业,党所处的国内外环境和肩负的历史任务都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使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面临新的挑战和考验,同时也给执政党党员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改革开放的加快,人们的竞争观念、效益观念、时间观念、按劳分配和敢为人先观念增强了,人民群众建设现代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空前高涨,促进经济更快发展,党的威信也得到提高,广大党员在这个伟大时代的社会实践中得到锻造和考验;一方面市场经济本身存在着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负面效应,使得唯利是图、弄虚作假,金钱至上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及剥削阶级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滋长蔓延,使得共产党员的革命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受到冲击与侵袭,使党的思想作风建设面临更严峻的考验。而我们党员队伍中也有的人党性观念淡薄了,理想信念动摇了,先锋队意识淡化,为人民服务的热情衰减,还有极少数党员干部经不住金钱、权力和美色的诱惑,腐化变质。这些情况说明,新时期的共产党员既要努力学会领导和驾驭市场经济的本领,带领人民发展生产,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又要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始终保持无产阶级先锋战士本色,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正确运用人民赋予的权力,坚决抵制和反对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坚持反对以权谋私和权钱交易。要身体力行邓小平同志倡导的“五种革命精神”和江泽民同志提出的“64字”创业精神,努力把每个党员培养锻炼成“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共产主义新人。为了适应这一新的形势和任务,共产党员必须不断加强党性锻炼,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觉进行政治修养、理论修养、道德修养和优良传统作风修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认真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不懈地进行党风廉政建设,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加强组织性纪律性、自觉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增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观念,自觉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做守法护法的模范;培养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学习市场经济知识和现代科学文化,培养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文化素质,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总而言之,要按照江泽民同志提出的“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要求,不断增强党性。
提高党员质量关键在于加强党性教育和党性修养
一、党性强弱是衡量党员素质的重要标志
党员素质是一个综合性要求,其中最根本的是党员的党性强不强。如果一个党员能认真履行职责、义务,自觉地按照党章规定和党性要求,自我约束、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努力实现在思想上完全入党;如果每个党员自觉地用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优良特性来改造自己,使自己具有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及无产阶级的一切优良品质;用共产主义思想去克服头脑中形形色色的个人主义思想,使自己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新人。那么,我们党员队伍政治坚定性、思想道德的纯洁性、先进性,必定会大大提高,我们党的凝聚力、战斗力也就能够大大地增强。
既然党员的党性强不强是衡量党员素质的根本标准,那么,什么叫做党性呢?党性是一个政党固有的本质特性,它是阶级性最高最集中的表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我们党的这一性质以及它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所形成的区别于其他政党的特点,就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的党性。刘少奇同志指出:“共产党员的党性就是无产阶级性最高而集中表现,就是无产者本质的最高表现,就是无产阶级利益最高而集中的表现。”(《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第94-95页,人民出版社1949年8月版)共产党员的党性是建立在中国工人阶级的优良特性基础上的,它要求党员具有高度的无产阶级觉悟和阶级意识,自觉认识本阶级的地位、利益及历史使命,在任何情况下都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同时用无产阶级的一切优良特性武装自己。另一方面,党性不直接等同于阶级性。我们党是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建立起来的党,是以科学世界规武装起来的党。因此,我们党的党性是中国工人阶级阶级性的集聚和升华,不仅具有工人阶级的一般特性,而且把工人阶级与现代化大生产相联系的先进性,升华为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和信念;把工人阶级的团结精神和组织纪律性,升华为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和铁的纪律;把工人阶级大公无私、集体主义的优秀品质,升华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工人阶级的坚韧性、战斗性和革命彻底性,升华为为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一切甚至宝贵生命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由此可见,我们党的党性是工人阶级的阶级性最深刻、最本质的反映,是高度发展了的阶级性。是无产阶级的阶级性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革命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党性作为一个政党固有的本质特性,不仅体现在党的整体机制中,体现在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上,而且具体体现在每一个党员的思想言论和行动中。党员是党的细胞,是党性的直接体现者。我们党是由党员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有机整体。党是否坚强有力,能否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是否能够密切联系群众,得到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广大党员的具体言论和行动能否充分体现党性原则。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不能只是一种宣言,必须通过全体党员的具体言行体现出来。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决定党员的党性,广大党员增强了党性,才能够真正保持党的先锋队性质,提高党的战斗力。我们每个党员的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不仅决定着自己党性觉悟的高低,还直接影响着党的性质和战斗力。
二、注重党性教育和党性修养是党的建设的优良传统和特色
早在毛泽东创建人民军队,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期,为了克服红四军党内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为了建立一支真正的无产阶级的新型人民军队,毛泽东写下了《关于纠正党内错误思想》即古田会议决议,不仅成为建军的纲领性文献,也是我们党的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是加强党性教育和党性修养的重要教材。到了抗日战争时期,许多青年怀着一腔报国之情,从祖国各地和海外奔向抗日前线的大本营棗延安,投身伟大的民族解放斗争。一大批新人加入到共产党员的队伍中来,壮大了党的力量,同时,不少新党员缺乏严格的党性教育和党性锻炼,也把一些非无产阶级意识带进了党内。为了对广大新党员进行马列主义教育,克服当时党内种种错误思想的影响,毛泽东同志先后撰写文章和发表的讲演,如《反对自由主义》、《改造我们的学习》、《反对党八股》、《整顿党的作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学习和时局》、《纪念白求恩》等一系列光辉著作,都强调和贯彻了党性教育和党性修养的重要内容。1941年,中央还专门作出了《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总结了党的建设的经验教训,对于推动全党的整风运动,开展党性教育,增强党性修养起了重大作用。1942年全党开展的整风运动,是一次普遍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教育运动,也是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经过这次运动,使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达到空前的统一和团结,提高了党的战斗力,推动了革命事业的胜利发展。在这个时期刘少奇同志发表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他针对党内存在的问题,全面论述了共产党员自我修养的必要性和主要内容以及方法途径,对马克思主义的建党理论是~个重大发展。建国以来,毛泽东同志提出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防止党腐化变质。要求全党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陈云等同志一再强调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强调进行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思想教育。
在十四届五中全会上,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江泽民同志明确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干部务必带头加强党性锻炼,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努力改造主观世界……党员领导干部不论职务高低,党龄长短,一定要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问题。”在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再次指出:“从严治党,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保证。”
党中央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加强党性教育和党性修养的论著,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和广大革命者。正是因为我们党高度重视党性修养,才造就了千千万万具有坚强党性的共产党员,空前壮大了党的战斗力,使我们党领导和团结全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接着又以摧枯拉朽之势,埋葬了蒋家王朝,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特别是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又培养教育和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像焦裕禄、孔繁森、李国安这样具有坚强党性的好干部,有了许许多多像雷锋、徐洪刚这样具有坚强党性的优秀党员,我们党才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才能取得一个又一个令世界震惊的伟大胜利!加强党性修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当继承和发扬这个传统,在新时期做一名政治上合格的共产党员。
三、新形势下加强党性教育和党性修养十分迫切
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要深化改革,成功地创造人类历史上没有先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键在党;要坚持‘两手抓’,搞好两个文明建设,关键在党;要保持社会政治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关键也在党”。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等许多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确实给党的建设以很大推动,全党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统一思想,武装头脑,指导现代化建设实践;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腐倡廉,一手抓民主法制,一手抓思想教育,党的建设得到明显加强,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显著提高,党的核心领导更加坚强。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由于新旧两种经济运行机制的转换,社会各阶层利益关系的凋整,也使党的建设面临许多新的矛盾和挑战。我们每个党员都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之中的,社会上存在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价交换、权钱交易、以权谋私、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等等错误行为,必然要反映到我们党内来,给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带来消极影响,也必然要影响党员的思想修养和党性锻炼,给党员的党性修养提出新的要求和任务。因此,越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市场经济,就越需要强化党员的党性,加大对党员党性教育的力度,切实提高党员素质,用坚强的党性来保证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用坚强的党性来抑制市场经济活动中的消极影响,反对各种腐败和丑恶的现象,用坚强的党性和共产主义的道德来带动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进一步增强党组织自身的凝聚力、对广大群众的吸引力、在改革和建设中的战斗力。
增强党性是建设好的党风的根本环节
党风,即政党的风格或作风。它是党的组织和各个党员在社会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方法、政治立场、工作态度、生活作风以及道德行为。中国共产党的党风,是它的性质和宗旨、奋斗目标的外在体现,也是共产党员个人的世界观和党性观念的具体反映。
一、党性决定党风,党风体现党性
水有源、树有根,有什么样性质的政党,就有什么样的党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形成了一整套马克思主义的优良作风。毛泽东同志把我们党的这些优良作风高度概括为三大作风,这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邓小平同志在领导我们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性实践中,在坚持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基础上,又培育和倡导与新时代要求相适应,与改革开放、建设现代化任务相适应的新的作风,这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作风,艰苦创业勇于探索的作风,团结一致严守纪律的作风,尊重科学选贤任能的作风,公正廉明无私奉献的作风,邓小平同志把这些优良作风高度概括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它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从胜利走向胜利,在错综复杂、风云变幻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始终保持无产阶级先进部队性质,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最重要保证。
党风与党性是紧密相联的。党性是党风的思想基础,党风是党性的外在表现。我们党的党性,具体地反映在党的主张、纲领和路线、方针、政策策略上,又体现于各个党员在自己的实际活动中,通过党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表现出来。加强党员的党性锻炼,才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事实说明:党风不正,往往取决于党性不纯。检验一个党员党性纯不纯,总是与他的作风正派不正派相一致的。一个政治信念坚定,思想意识先讲,道德情操高尚,工作艰苦扎实,生活作风俭朴,紧密联系群众,廉洁奉公的党员,正是一个党性很强的合格的党员;与此相反,胸无大志,政治庸俗,意志消沉,思想颓废,工作飘浮,品质卑劣,生活腐化,自私自利的人恰恰是党性不纯或丧失党性的不合格的党员。在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要反对腐败,建设好的党风,并用好的党风带动和影响社会风气,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就必须大力加强每个党员的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始终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二、党风建设的严峻性,决定了党性修养的艰巨性
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来,邓小平同志多次告诫全党:端正党风反对腐败要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开放搞活政策延续多久,端正党风的工作就得干多久。为了促进社会风气的进步首先必须搞好党风。陈云同志一语中的:“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老一辈革命家为什么如此关注党的作风建设呢?这是因为,其一,由于党执政以后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如果党风搞不好,党就有脱离群众,逐渐走向变质的危险。我们知道,党执政以前,长期处在被残酷剿杀的地位。夺取全国政权后,党成为执政党,成了领导和组织整个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核心。许多共产党员,由一个为人民求解放而冲锋陷阵的战士,变为行使国家权力的领导者、指挥者,即俗话说的当了“官”,有了权。与此同时,党的任务、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也起了根本变化。如果我们不能正确地看待和适应这种变化,久而久之,由谦虚谨慎逐渐变为居功自傲,由深入群众逐渐变为搞官僚主义,由艰苦奋斗逐渐变为贪图安逸享受,就会使一些人违背党的宗旨和原则,以致滥用党和人民交给的权力,谋取私利,作威作福,腐化变质。另外,由于党执政后所具有的强大号召力和吸引力,一些思想和作风不纯的人,个别的投机分子,也争着挤进党内来,这必然会把各种落后的思想意识和不良作风带进党内,侵蚀和败坏党风。
对于这些,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曾指出过,要防止“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要警惕党执政后有人变为“脱离群众,站在群众头上的特殊者”。毛泽东同志在建国前夕就谆谆告诫全党:全国胜利以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后来的事实表明,少数的党员,正是忘记了党在这方面的教导,才辜负了党和人民的期望,失去人民的信任。所以,我们执政党,如果不注重抓党风,不去认真解决党执政后党风方面出现的新问题,不去大力纠正各种不正之风,就有可能使党的思想、作风和组织严重不纯,以致最后毁掉整个党。
其二,我们党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诞生,在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产阶级的长期武装斗争中成长壮大并取得执政地位的。执政后,封建主义的残余思想、资产阶级和其它剥削阶级的腐朽思想及其生活方式仍将长期存在,不可避免地会影响侵蚀革命意志不坚定的党员,使党风被败坏、党被腐蚀变质的危险性增加了。我们虽然消灭了剥削阶级,但他们在思想意识方面的遗毒,还会长时间地在社会生活的许多角落“作祟”,毒化和危害我们党员队伍的思想作风,那些党性不坚强的党员就可能被“腐风”吹倒,被“糖弹”击中,逐渐堕落,以至最后腐化变质。
另一方面,我们是在存在着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国际环境条件下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我们要想争取比资本主义国家更快的发展速度,尽快地提高社会主义的综合国力,就必须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向所有的国家包括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学习科学技术,学习现代化大生产的组织管理和经营方法。这就少不了同具有各种思想意识形态的人打交道,不可避免地存在资本主义思想和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影响、渗透和侵蚀问题。这种来自外部世界的影响和腐蚀,也会在我们党内一些贪图享受、党性不纯的人身上发生作用,河北衡水农业银行主要领导被骗亿元备用金一案,足以怵目惊心,发人深省。
其三,执政党党风问题,说到底是个党群关系问题,是在新的历史环境中能否保持党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血肉联系。一方面党的政治主张、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充分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利益,切合中国的国情,能够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快地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另一方面执政党的党员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无论何时何地都把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大公无私,积极努力,克己奉公,埋头苦干,艰苦创业,崇实尚俭,时时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事事依靠群众,处处关心群众。深入体察群众情绪和疾苦,诚心倾听群众的呼声,团结带领群众为经济繁荣、政治稳定和社会进步而卓有成效地工作。通过每个党员的表率作用,用以巩固党的领导地位,提高党的领导威信,影响和凝聚起12亿人民的意志和力量,为中华民族的富强、民主、文明进步而奋斗。概而言之,我们党执政以后,由于党所处的地位、作用环境和任务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因而党风问题具有了更加重要的意义。党风的好坏直接关系着能否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关系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大业的成败,关系着人民共和国的强盛兴衰,关系着社会风气和精神文明建设。党风建设如此重要,而我们党内又确有一部分党员的党性不纯,党风不正。一些青年党员不了解党性修养,缺乏严格的党性锻炼。这就使党员的党性锻炼和党性修养显得十分艰巨十分迫切。每个党员应该充分认识增强党性的重要性,自觉地加强党性锻炼和修养,自觉地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永远保持无产阶级先锋战士的光荣称号。
三、加强党性锻炼和党性修养,做端正党风的模范
邓小平同志曾说过,搞廉洁政治,要靠教育,要靠法制。一个党员的良好作风要靠长期的教育培养和实际锻炼才能形成,而要建设一个好的党风,固然需要各方面的努力,要健全法规党纪,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坚决处置党性不纯、作风不正的党员,严惩腐败变质分子,但最基础的东西,最核心的起长期作用的,是要靠广大党员自觉地改造思想,修炼党性,不断清理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灰尘。加强党性教育和党性修养是解决党的作风不正,党性不纯,建设好的党风,增强党对群众的吸引力,党组织的凝聚力,提高党员队伍的战斗力的最重要环节和有效途径。只要我们坚持数年,常抓不放,我们党员的党性必定会大大增强,党的优良作风一定会不断发扬光大,而且只要我们党和全体党员的作风正派了,为社会做出了榜样,全社会全民族就会向我们的党和党员学习,全国人民的精神风貌都将为之一振,焕然一新,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社会主义中国的航标已翘首可见。
加强党性修养最根本的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世界观的转变是根本的转变
当你站在鲜红的党旗下,举起右手庄严宣誓时,当你为加入共产党组织的美好愿望实现而兴奋不已时,你可曾想过,这只是你崇高人生追求的第一步,只是在组织上跨入了工人阶级先进部队的行列。要成为一个有战斗力的先锋战士,须走很长的艰辛的路程,需要终生的磨炼和不懈的奋斗,这种磨炼就是党性的锻炼和修养,就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努力改造主观世界,坚定不移地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自己所追求的共产主义事业终身战斗。这条很长的路程,就是一个党员“经常按照党章和党内的各项规定对照检查、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规范行为,严以律己,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江泽民在中纪委第六次全会上的讲话》)进行党性锻炼和修养,在思想上完全入党,做一名合格的无产阶级先锋战士的自我改造的历程。毛泽东同志说过:“有许多党员在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并没有完全入党,甚至完全没有入党。这种思想上没有入党的人,头脑里还装着许多剥削阶级的脏东西,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无产阶级思想,什么是共产主义,什么是党。有些人就是一辈子也没有共产党员的气味,只有离开党完事”。这就告诉我们,组织上入党是一时的事,而思想上入党是一辈子的事。特别是一些年轻的共产党员,共产主义世界观还处在形成阶段,没有经过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组织上虽然入了党,但是思想入党的问题并未完全解决,一遇错综复杂的环境,每逢重大严峻斗争考验时,他们政治上就不那么坚定,头脑就不够清醒,旗帜有时不那么鲜明。即使是入党时间较长的同志,由于党所处的环境地位变化了,特别是党所领导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有许多新事物需要去认识,有许多新领域需要去探索,有许多新问题需要去解决。当代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历史性转折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到价值观念都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在这样一个新的复杂环境和严峻考验面前,有的老党员思思上也会出现新困惑,也会受到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看到有的革命几十年的老党员,甚至高级领导干部党员由于忽视党性修养,放弃世界观的改造,背离党的宗旨,思想意识逐渐起了变化,党性观念渐趋淡化,终致经不起权力、金钱和美色的诱惑而丧失党员的气味,丧失厂党性,变成腐败分子。原北京市副市长王宝森就是一个最典型的反面教员。这些都说明“世界观的转变是一个根本的转变。”而要实现根本转变,牢固地确立起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必须长期地自觉进行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用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优良特性来改造党员的本质。总之,每一个党员同志都应该有这样的观念:在组织上入党,只是人生理想的驿站,而不是终点;在思想上完全入党,是不懈追求和艰辛跋涉的终生目标,而加强党性修养,严格自律,重视自我改造,自我完善,正是思想上完全入党的必由之路。
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是自觉实行党性修养的典范
重视党员党性教育和党性修养,这是我们党的建设的一大特色。这个特色和优良传统的形成,既是以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三代领导集体大力培育、坚持和倡导的结果,又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领导中国人民闹革命、求解放、搞建设、图富强的伟大斗争中,自觉进行党性锻炼和修养,为全党同志作表率、当典范的结晶。深受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衷心爱戴和尊敬的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党和国家、军队的卓越领导人朱德同志,青年时代为着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舍弃少将旅长官位和俸禄,历尽千辛万苦,冒着生命危险先后三次寻找中国共产党,从滇蜀辗转到上海,从上海风尘仆仆至广州,孙中山会见了他,劝他回滇军重振队伍,或到美国留学。朱德找共产党的决心丝毫不为所动,又漂洋过海,奔波到法国马赛,进入巴黎,在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地德国柏林,终于会见了中共旅欧总支部负责人周恩来,于1922年11月底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朱德立下誓言:“终身为党服务”。入党后的半个多世纪中,他始终严以律己,位高不显贵,权重不谋私。直到逝世前,他还叮嘱亲人把自己仅有的一点存款,全部作为党费交给了组织。他对党忠贞不渝,为人民幸福奋斗半个多世纪,高风亮节,坚强党性,堪为全党楷模。“北伐名将”、新四军军长叶挺,在被国民党囚禁五年多后,1946年3月4目获释,他从国民党监狱走出来,想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申请参加中国共产党”。在参加中共代表团召开的欢迎晚会后,叶挺连夜挥笔疾书,向毛泽东同志和中共中央发出电文:“我决心实现我少年的愿望,加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在你们的领导下,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贡献我的一切。请求中央审查我的历史,是否合格。”一代名将,被囚禁五年多,不为高官厚禄所诱,一心向着中国共产党,向着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这是一种多么坚定的信念,何等崇高的追求啊!他的思想和行动早已是共产主义者了。红十军的创始人方志敏战斗中被捕,两个国民党士兵满以为可以从这个共产党“大官”身上发一笔横财,结果分文全无,简直令其百思不得其解。在敌人的牢房里,方志敏用敌人送来写悔罪书的纸张,写下了一个共产党人的爱与恨、追求与献身精神,他所著的《可爱的中国》、《清贫》向世人昭告:“敌人只能砍掉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为着共产主义牺牲,为着苏维埃流血,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其理想的坚贞不渝,革命者清贫廉洁、无私奉献的高贵节操,为祖国解放勇于牺牲的浩然正气,憾人心魄,光彩照人。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一生爱人民,自幼抱定“为中华崛起”而奋斗的远大志向,为人民鞠躬尽瘁。在漫长的革命征途上,他一直以“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为座右铭,在45岁时还自订了《我的修养要则人他的一生,是为中国人民求解放谋利益的一生,也是不断进行党性锻炼和修养的一生,他的坚强党性伟大品格烛照千秋。每个愿意做一名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战士,应该以他们为楷模,终生不忘改造自己,提高自己和完善自己。
三、当代英雄成长的足迹,是自觉加强党性锻炼终生改造世界观的生动写照
当我们党取得执政地位,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党为全中国人民谋利益的条件好了。但要在不太长的时间里把一个积弱贫困,千疮百孔,一穷二白的!日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强国,其历史的使命更加光荣伟大了,其任务更加艰巨复杂了。在这个新的历史巨变面前,党的队伍中涌现出成千上万个时代的先进分子,雷锋、王进喜、焦裕禄、孔繁森、吴天祥、李国安、徐洪刚等等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他们的优良品质,既是伟大的新时代所造就的,又是党的优良传统熏陶和培育的。他们的动人事迹和奉献精神,是我们党执政后仍然保持着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的一个缩影和有力证明,是英雄们自我改造,艰苦磨炼,实践入党誓词,努力在思想上完全入党的生动写照。他们既是人民崇敬的英雄、学习的榜样,又是一个个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平平凡凡的战士。他们的先进事迹和高尚精神,激励一代又一代的新人成长,影响电整个时代的社会风尚。这是为什么?江泽民同志说得好,英雄精神的“实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一语道出了真谛!加强党性锻炼,改造世界观,根本是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世界观、人生观的核心内容,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是共产党员人生价值观的实践体现。英雄们的精神正是高扬起共产党人的旗帜,正是党性传统浇灌出来的时代精神文明之花;他们的坚强党性高尚情操,出色地回答了执政党地位、和平环境中、平凡的岗位上如何努力实践党的宗旨,保持无产阶级先锋战士本色,做一名合格的优秀的共产党员的时代课题。
10.《教育的理想和信念》读后感 篇十
说实话,《教育的理想和信念》这本书在我书柜里摆了许久,但一直没有去翻过,后来同事因考试需要问我借阅,我才记起这本书,抽空翻了翻,确实有不少收获。“理想与信念”似乎是久违了的字眼,人类不能没有理想与信念。对于要走出困境的中国教育来说,恢复和重新点燃“理想与信念”之灯塔,尤其具有关键意义。
《教育的理想和信念》是肖川博士的一本随笔集,如他自己所说的,随笔就在一个“随”字:随和,随意,随缘。可我却要说,肖川博士的随笔有别于一般人的随笔,他的随笔更具有思想性,思想在于他对教育教学的深刻思考中,思想在于他对新旧课程的透彻分析和诠释中,思想在于他对完美教育的无比坚定的信念中。他的随笔折射着一种灵性,时刻有灵感的火花在闪烁;他的随笔也会带给你无限的灵感,让你头脑中那些深藏已久的言语一下子迸了出来;“他的随笔体现着一种对美的追求和趋从”,“或似淡雅的香茗,或胜陈年的烈酒。”劳凯声在序里也给了美好的评价。的确读肖川的随笔是一种享受,一种教育的享受。肖川博士认为教育需要思想来提升品质,“你真正的生命是你的思想”,这就是一个重要的,十分有价值的命题,它意味着:如果没有思想,人就只是酒囊饭袋、行尸走肉,就会一事无成、虚度此生,当然就更谈不上个性的魅力和人格的魅力了。教育的目的就应该是培养出大写的人,教育的态度理应是认为人性本善的。中国的社会缺乏民主的风气,中国人民缺乏民主的性格和习惯,这是因为几千年来中国的教育都是专制的教育,总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道德教育总是为了统治阶级便于管理民众,要求人们道德;文化教育总是教师高高在上的灌输,学生只要掌握知识点然后忘掉,一切只要“科学”,凡“不科学”就抵制。这是非常危险的,对社会的发展不利,对个体的成长更加有害。我们的道德教育如果只是在向学生灌输政府认为的什么是对的,而不是怎样面对我们的良知,那么这就不是教育,而是宣传,结果只会是培养顺民、培养奴性的人格,学生会就此毁掉,失去自我思想的能力;而满堂灌会毁灭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个体应有的创造力,唯科学论只会把人的视野变得狭窄,心胸变得狭隘。我们的教育方法培养出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可能的,但要真正把学生培养成大写的还是不够的。面对我们如今的学校教育,为了形象工程,为了便于管理,尽管有的老师内心是认同学生张扬个性,主张学生有自我,可在实际操作工程中还是要搞一刀切,用自己的权威去压制学生,扼杀学生的创造性。
面对新课程日趋深入的今天,肖川博士比绝大多数人都思考得深,思考得早,无论是《教育给了我们什么》还是《审视教育目标》、《教育的灵魂》或者是《完美的教学》等,都渗透着一种新的教育教学的思想和理念。他说的高考制度,是“‘全面的丰收’,导致全面的平庸。”说得真是精彩极了,“大考小考的排队分等,使学校成为造就败者的场所,进而导致厌学和恐学,导致内心的畸变和人格的扭曲。”我们不得不也思考,教育到底给了我们什么,我们到底该如何教育呢?我曾看到自己小学时威风凛凛、才华出众的班长,经过无数次教育的“洗礼”,1
毕业后即将踏上工作岗位,简直判若两人,人不但变得傻呆呆,连基本的人际交往也不会,面对昔日的老同学居然连一句话也不会说。难道这就是教育给我们的吗?这不得不让我们去《审视教育目标》,肖川博士又很好的告诉我们“现代社会„„需要培养的是具有理性精神、具有广博深厚的基础文明的教养、具有某一领域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具有自由与责任的意识和能力。概括地说,就是有灵魂、有头脑、有专长,能够创造幸福生活和服务社群的人。”他希望我们的教学是一种“完美的教学”,并且阐述了新课改下的学习方式,在我们学习新课程的同时,完全有必要好好的研读一番,因为“有效的教学能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
在肖川博士看来,完美的教学必定有两个不可或缺的条件,那就是:深刻与真诚。所谓深刻,意味着能够给予学生匠心独运、别有洞天之感,能够唤起学生的惊异感和想像力,能够使学生茅塞顿开,豁然开朗。而所谓真诚,意味着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出自内心真实的感受,所表达的一切都是从心灵深处流溢出来的真实之感,没有矫揉造作、故作姿态,没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无奈与空洞,有着自然、真切与和谐之美。只有充满真诚的教学,才能给人以温暖的感觉,才能有感染力与亲和力。
深刻与真诚,首先必定体现在教师对于一节课所要完成的任务和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的设定之中。每一节课都应该有其独特的任务和要实现的目标,但这种独特性正是存在于朝向一个高远的目标——我们要培养的理想的人,并成为实现这个崇高目标的一个步骤而存在。所以,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教学目标有十分确切的设定和十分清晰的认识。
深刻与真诚更体现于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之中。教师只有对他所教授的内容了如指掌、融会贯通,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才能顺手拈来、皆成妙趣,才会有那种“一览众山小”的沉着与自信;教师的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才会有理智的挑战以及触及心灵的震撼。深刻与真诚还体现于教学氛围的营造和教学方法的运用之中。完美的教学,在性质上应是富有想像力的,能唤起人们意外与惊讶的感觉,给身临其境者一种认识能力上的解放感。完美的教学犹如一篇优美的散文诗,它具有起、承、转、合的韵味,具有曲径通幽、起伏跌宕、峰回路转的魅力;它是一种精神漫游,教师收放自如,学生心领神会,既有纵横捭阖的豪放,又有细密精致的婉约。正如孟子所言:“言近而旨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
完美的教学一定会使学生学有所获,甚至是有喜出望外的收获。当然,我们不能对课堂上的收获作狭隘的理解,收获不仅包括认知的概念、定义、原理(公理、定理)、公式、基本事实等等的掌握以及认知策略的完善,也应包括态度的改变,价值观的丰富与提升,所经受到的理智的挑战和内心的震撼,所获得的感动和鼓舞,以及精神的陶冶和心灵的净化,等等。一言以蔽之,完美的教学能够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释放禁锢的情愫。
完美的教学一定能让学生感受到人性之美、人伦之美、人道之美,感受到理性之美、科学之美、智慧之美,感受到人类心灵的博大与深邃,感受到人类所创
造的文化的灿烂与辉煌。完美的教学能够唤起学生对现实生活的热爱与柔情,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与乐观,对光明和美满的期待与渴求。
在知识文化的教育方面,肖老师认为今天这样一个由效率和技术主宰的时代,古典的心情,心性的修养,精神的价值,人文的关怀,渐渐地变得陌生与遥远。学习也就在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的主导下成为了外在的包装、利益的计算、轻巧的复制。这些充其量是小技巧,不能获得大智慧。更多的学习其价值是十分简洁的、潜在的,这就需要我们以宁静、闲适的心绪来对待。学习需要刻苦,但更是一种快乐,是主动的,用努力酿造的快乐。仅仅从功利出发的学习是违背人天性的劳役。好的教师应该学会等待,而不仅仅因为学生目前没有出色的表现就否定学生。与其早熟造成肤浅和膨胀,不如大器晚成的深厚与博大。是的,静能生慧。静下心来审视自我,不要那么急功近利,这不仅仅是我们教育领导,更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应该做的事。看看我们学校内,教师急于出成绩向学生施压,拔苗助长,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校长急于出成绩向老师施压,弄虚作假,搞数据游戏,以确保自己节节上升,我们的教育总是在人前人后有着截然不同的两张脸。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习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然而当我们自己人认为可以享受的时候,已经无福消受了,因为自己已经不再年轻。我们总为了明天而牺牲今天的幸福,我们目前的教育就是这样,于是人人都拥有了苍白的童年,回忆里只有题海的青春。这是多么残酷。“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这是爱因斯坦的名言,我们都知道这句话的含义,但我们的教育,至今仍在蔑视想象力,甚至施加重重压力来扼杀少年儿童的想象力。
在教师的素质方面,肖老师提出教师的专业成熟包括这样三个方面的内容:专业眼光——能用发展的眼光、教育的眼光看待学生和用整体的、和谐的眼光看待教育性活动;专业品质——建基于教育理想与信念、体现于日常的细微的行为之中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专业技能——课堂监控、演示讲解、练习指导等方面的技能。教师的成熟依赖于教师的自省。在师生关系上,他认为教室时一个文化生态圈,自由表达与自主探索应该得到充分的体现。让每个学生能根据个人的意愿和节奏,选择适合个人兴趣和能力的活动,自由自在地学习和探索。通过建立合作气氛,提高互教互学、鼓励进步等途径把教育教学工作建立在师生合作的基础上,使学校成为一个既有民主生活,又有自我表达,既有相互协作,又有个人探索的独立空间。
肖川博士的《教育的理想和信念》一书中有一句话深深地镌刻在脑海里,“如何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这是全部教育智慧魂。”教育要充满智慧,要关注每一个人的发展,我们教师面对的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他们是千差万别的他们是在不断发展的,所以我们老师不能用相同尺度去度量他们,去要求他们。学生的先天素质、兴趣爱好、个性特征、发展潜力等方面千差万别,社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形形色色,我们不应该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评价特点不同的学生。只有适合于每个学生特点的评价,才能取得最好的评价效果,才是高质量的评价。当一个学生在某一方面取得了哪怕是一丁点进步时,我们都应该及时的告诉他“你进步了,你成功了。”只有这样,学生才
会有成就感,才会不断获得进步。“教育既可以发展人的才能,也可能抑制人的才能”,因此我们应该为每一个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
理想信念需要不断强化。理想只有不断强化,才不会被淡忘,被消磨掉。作为一个学校、一个班级,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活动,如:“汲取智慧的力量”——读一本好书活动,每年都开展读名著活动,体裁多样,内容切题,贴近生活;“书写心灵的感受”——评选优秀读后感活动;“聆听智者的声音”——学者论坛等等。成功是99%的汗水加1%的灵感。在平时教育中,让学生认识到实现理想需要不懈的奋斗,理想的实现必须通过艰苦奋斗。把理想分解成近期、中期、长期目标。要求学生,我奋斗了多少,我与理想靠近了多少,不断以此激励学生前进。
相信信念的力量,是人文精神的应有之义,也是心灵力量和教育力量的重要的源泉。据哲学家贺麟的话说:“唯有抽象的观念,乃作为理性动物的人所独具,而为禽兽所无有,故抽象观念是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最宝贵的精神力量。”在贺麟看来,承认观念的力量是提倡学术文化的基本信念。否认观念的力量,只承认物质的力量、金钱的力量和武力的力量,是文化的堕落,也是社会趋于无理性的野化、俗化的显著现象。
教育不是简单的操作性行为,而是基于信念的事业。因为真正的教育是精神的创生和灵魂的感召。如果教育只是一种简单的操作性行为,那么我们完全可以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代替教师。正因为人只能由人来培养,心灵只能由心灵来感召,所以教师将是一个永恒的职业。没有教育信念的教师绝不可能成为好的教育者。教育是一种基于信念的行为。这意味着只有基于信念的行为,才具有感染力和感召力,才是真正的教育力量,才能推动人和鼓舞人,才能唤起别人对于未来热烈的憧憬与向往,才能在别人的心中催生信念。因为只有基于信念,我们的言行才会有一种自然与真诚,才会有一种执著和投入,而不会是做作与矫饰、应付与敷衍。
一个人如果缺少了理想,会造成灵魂的空虚;一种教育如果缺少了理想,会形成社会的后退。社会的理想需要教育去落实,知识的理想需要师生去施行,让我们全社会的人形成共同的教育理想;素质的理想需要知识去落实,知识的理想需要学科去分担,让我们的学科形成整合的实质理想。我也有一个理想,让我们的教育关注生命的价值,在交往中形成生命意识的觉醒;我也有一个理想,让我们的知识形成开放的体系,伴随我们的终身成长;我也有一个理想,让我们的学习真正走向协商,找到自我的学习方式和策略……
肖川博士直达理性和内在的教育表达,让我佩服不已,有时我在想是什么让肖川博士有那么多教育和写作的灵感呢?我想,一个不善于思考,一个不懂得吸收,一个漠视生命,一个不懂得生活的人,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有的。正是他,一个以《经典为友》的人,拥有一份“古典的心情和从容的气度”,在“锤炼语言”的同时,使得他的思想不断得到提升。也正是他,对教育作出了人性的期待,“良好的教育必定有一个价值预设:人性向善。基于这一价值预设,良好的教育更多的是尊重和信任,而不是防范与责罚。”就这样,当他徜徉在大学校园里诉说着
《大学真好》,当他有自己的一份《闲适》,并且《有所执着》的时候,那些像天上的星星一样一闪一闪的灵感便随之而来了。
11.党性修养和理想信念教育 篇十一
质监处 樊世广
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我觉得应从以下几个具体方面努力:
一要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
搞好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理论学习,是加强党性修养的关键环节。忽视理论学习,放松世界观改造,容易导致头脑空虚,最终走向犯罪。因此,不重视理论学习是“致命的弱点”。
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素养主要应把握三条: 第一,要把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作为党员的政治责任和基本任务。要像雷锋那样,把学习理论看成“阳光、空气和水”,像鲁迅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到工作上一样,挤时间学习理论,切实克服思想懒惰、纠正忙于应酬的问题。
第二,要在掌握科学的立场、观点、方法上下功夫。力求完整、准确地学习把握党的创新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特别要学习把握科学发展观、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求真务实、军队新的历史使命等创新思想,学会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实践第一的观点、群众路线的观点、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等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战略意识,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素质。第三,必须养成一个好的学风。学风问题也是党风问题。历史证明,学风端正,事业兴旺;学风不正,事业受损。要坚决克服那种学用脱节、言行不
一、装潢门面、应付检查的不良学风,坚持用革命理论改造思想,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二要经常进行党性分析和自我解剖。一个合格的党员,并非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严格的党内生活中锻炼养成的。如果长期游离于组织之外,不及时清洗思想上的灰尘,党性观念就会淡化,甚至犯错误。我们必须以严于解剖自己的精神,找准个人党性党风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分清是非,真正在思想上得到提高。
【党性修养和理想信念教育】推荐阅读:
党员领导干部如何加强党性修养和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09-05
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和组织纪律性06-19
个人党性锻炼党性修养总结08-04
中国共产党的党性及党性修养10-06
党性修养党课总结09-25
党课讲稿党性修养10-31
提高党性修养对照检查08-23
个人党性修养存在不足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