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家乡

2024-07-13

莫言家乡(精选10篇)

1.莫言家乡 篇一

莫言

莫言(1955年2月17日-),原名管谟业,生于山东高密县,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他自1980年代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2011年8月,莫言创作的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莫言生平

1955年2月,生于山东高密,童年时在家乡小学读书,后因文革辍学,在农村劳动多年。1976年,加入解放军,历任班长、保密员、图书管理员、教员、干事等职。

1981年,开始创作生涯。发表了《枯河》、《秋水》、《民间音乐》等作品。

1986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

199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创作研究生班并获文艺学硕士学位。

1997年,以长篇小说《丰乳肥臀》夺得中国有史以来最高额的“大家文学奖”,获得高达十万元人民币的奖金。

1997年,脱离军界,转至地方报社《检察日报》工作,并为报社的影视部撰写连续剧剧本。2000年,《红高粱家族》获亚洲周刊选为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

2001年,《檀香刑》获台湾联合报读书人文学类最佳书奖。

2003年,《檀香刑》获第1届鼎钧双年文学奖。

2005年,再次失手于茅盾文学奖。《四十一炮》获第2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杰出成就奖。获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当代著名作家莫言文学作品《蛙》2006年 出版第一部章回小说《生死疲劳》获颂福冈亚洲文化大奖。

2006年12月15日,第一届中国作家富豪榜发布,莫言以345万元的版税收入,荣登作家富豪榜第20位。

2011年8月,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2011年11月,受聘请为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

莫言-所获奖项

1987年《红高粱》获第四届全国中篇小说奖,根据此小说改编并参加编剧的电影《红高粱》获第38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1988年《白狗秋千架》获台湾联合文学奖,根据此小说改编的电影《暖》获第16届东京电影节金麒麟奖;

2001年获第二届冯牧文学奖;

2001年《酒国》(法文版)获法国“Laure Bataillin”儒尔·巴泰庸外国文学奖; 2001年《檀香刑》获台湾联合报2001年十大好书奖;

2002年《檀香刑》获首届“鼎钧文学奖”;

2004年4月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杰出成就奖”;

2004年3月获法兰西文化艺术骑士勋章;

2004年12月获第三十届意大利NONINO国际文学奖;2005年12月被香港公开大学授予荣誉文学博士。

2006年7月7日,日本福冈市政府宣布,把“第17届福冈亚洲文化奖”的大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

2008年,《生死疲劳》获第2届红楼梦奖。

2011年8月20日,长篇小说《蛙》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2.读莫言《蛙》有感 篇二

莫言说,《蛙》是献给经历过计划生育那代人的。我没赶上它的顶峰,但我经历过它的余波。计划生育,这个词让我感慨颇多。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对人民,尤其是普通老百姓,是好事还是坏事?这我无法用我简陋的知识去回答。但我知道,它对于国家,从60、70年代走到今天的国家来讲是好的。中国就这么大,资源就这么多,人口太多,后果是什么样?我不敢想。

可是,要实行这一政策,只靠强硬,行吗?如果真的行,王仁美就不会死,陈眉也不会有如此凄惨的结局,万心更不会后半生生活在蛙的恐惧中。这个政策从实施到现在已有几十年时间了。可重男轻女的思想在国人的情感中依然根深蒂固。古老中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东西,怎能靠强硬解决。

一切都由人的思想来决定。万心能如此坚决的执行计划生育这一政策,高密乡的百姓能誓死传承重男轻女的思想,一切都是人的思想决定的。要想把这一政策做好,做彻底,思想的解放应该放首位。

而思想的提高,靠的应该是教育。中国,一切恶的根源,源于教育的失败。理论上说,教育史为了提高人的素质,提升人的修养,拓展人的知识……可我们的教育太过功利。学习,为什么?将来能谋一份好工作,有足够的钱,做一个让他人羡慕,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你看,我们的教育是怎么了。

初衷虽好,过程却出了大的差错。可现在我们不去改变,明明知道是错的,可我们依然在延着老路向前走。不论走多远,回首望去,路还是原路,不仅没有改变,反而比以前来的更结实。一声长叹,是该改变了。

3.莫言获奖 篇三

对于莫言获奖,并不是人人都肯定,大部分中国人都把诺贝尔奖神化,认为他这样一位乡土文学作家能获奖简直就是一件神奇的事。我认为莫言是个很简单很现实很坦率的人 出自他手的小说具有生动表现力,人物语言和画面感都非常电影化,完全折射出社会真实的方方面面。他的个人化比较明、地域性比较强烈,他对于动态的社会性的描述、和史诗性情结的搭建极好。这主要是他对一些重大历史题材的涉及。尽管莫言本人创作长篇小说,但他对细节的强烈的描摹,比如一些血腥恐怖场面的描述,都是极其精彩的。

而这样说其实也不是觉得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最应该的,当然,他能获奖,那肯定是优秀的。而历史上,托尔斯泰、易卜生等大文豪没有得过诺贝尔文学奖,但谁也不会否认他们的成就。就中国而言,鲁迅、茅盾、郭沫若、老舍、巴金等也没有得过诺贝尔文学奖,但谁也不能否认他们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很大一部分的人认为他的作品“最符合西方文学的路子”,更确切地说,他的作品更符合西方人的某些主观需求,文字很直接,甚至残酷,说实话我是挺喜欢这种风格的,很实在。

4.对话莫言 篇四

2012年10月19日11:17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手机看新闻

如常的沉默和冷峻,如常的低调和羞涩,身着粉灰相间的条纹衬衫、卡其色便装西服的莫言似乎与往日没有什么不同。10月11日北京时间19点,莫言斩获2012年诺贝尔奖,霎时间,整个世界的目光投向中国。一个星期过去了,“莫言”两个字仍然占据着全球各大媒体的重要位置。

10月18日,受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之邀,莫言在获奖后首次离开老家高密回到北京,参加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莫言文学座谈会。在会议的间隙,记者对莫言进行了独家专访。

记者:非常高兴能有机会能够面对面对向你表示祝贺。2012年10月11日,对于中国文学而言,是一个欢喜之夜,也是一个不眠之夜,在无数写作者和阅读者的守望中,我们盼来了你获奖的喜讯。经过一个星期的沉淀,你此时此刻的心情是什么?

莫言:诺贝尔文学奖当然是一个举世瞩目的奖项,获得这个奖项好像确实挺不容易的。但我也非常清楚地知道,在全世界有许多杰出的作家,都有资格获得这个奖项。在我们中国,也有许多作家,他们作品也非常优秀,他们也都有资格获得这个奖项。但是,瑞典皇家学院将今天的诺贝尔奖授予了我,所以在高兴之外,我的内心深处仍深感惶恐。记者:此次回到北京,准备逗留多少天?

莫言:两三天吧。我的老家将要举办高密文化节,我准备回去看看。

记者:从世界范围来看,21世纪的中国文学几乎是没有声音的,20世纪中国文学的声音更是微弱。在2007年出版的《朗文世界文学选》中,中国现当代文学仅有鲁迅《狂人日记》一篇入选。以致曾经有汉学家用“锦衣夜行”来描述中国文学的世界地位。你的获奖不仅为世界提供了重新评价中国文学的机会,也打开了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通道。

莫言:中国当代文学并不逊色于其他国家的同时代作品,这是毫无疑问的。其实,我倒更想谈谈“莫言热”这个问题。我就希望大家把对我的热爱变成对中国当代文学的热情,把对我的作品的关注普及到中国当代文学上,把对我个人的关注普及到所有的作家身上。因为我深知,跟我同时代的写作者,他们对我真诚的祝贺我都看到了,我对他们是心怀敬意,大家都写的非常好,所以我想随着时间的发展,会有更多的中国作家的作品被介绍、翻译成世界的各种语言,并且赢得广泛的读者。

记者:这些天,你步入文坛的经历已经成为文学爱好者耳熟能详的传奇。当年,你为什么选择了文学这条道路? 莫言:当年我拿起笔来开始写作的时候,绝对没有想到过获什么奖项,不仅没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甚至连国内的什么奖都没有想过。

那时候,之所以要写作,我承认,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有功利的因素,就是想改变自己的处境;另一方面,确实感觉到心里有很多话要说,有写作的冲动和欲望。今天看来,这种冲动和欲望就是对文学的迷恋和爱好,就是想用艺术的方式把自己的生活、把自己所看到的事故再描述给别人听的一种愿望。

你可知道,我小时候特别迷恋、特别崇拜的是什么样的人?是讲故事的人。我至今记得,在我们乡村的广场上,在我们的集市上,在寒冬腊月生产队的喂牛、喂马的饲养棚里,我们都可以聆听到各种各样的说书人,给我们讲述古今中外各种各样的故事。那个时候,我既是一个故事的聆听者,也是一个故事的传播者。每次,听了这样的故事,我就忍不住想将我听到的转述给别人,将那些精彩的片段重述给大家。于是,我回到家,对我的父亲母亲讲,对我的哥哥姐姐讲。刚开始,他们对我的这种讲述非常反感,但是很快他们会被我的这种讲述所吸引。值得庆幸的是,我的母亲后来也对我网开一面,允许我在集上听人说书,允许我到别的村庄里听村子里的人讲故事,也允许我深夜回到家中,面对很小的油灯,在她一边缝制棉衣的时候一边听我讲我刚刚听到的故事。当然,有的时候我记不全了,我就开始编造,按照自己的想象衔接我记忆的残片。当然,我的故事编造得还不错,以至于我很小的时候便成为一名说书人。回想起来,后来我从事文学写作,写小说、写剧本,可能就是从给我母亲讲故事开始。

记者:获奖以后,你的写作状态、创作体验,甚至是人生感悟有哪些不同?

莫言:很多不同。说实话,我很想努力地回到原来的状态,以一种初学写作的心态来写作,就好像我刚刚拿起笔、学习写作一样,而不是什么所谓的这个奖那个奖的获得者。

坦率地说,将近一个月来,我经历了一场人生的洗礼。围绕着诺贝尔文学奖这个问题诸多的争论,如同一面镜子。透过这面镜子,我看到了人心、看到了世态,当然,更重要的是我也看到了我自己。

前不久,在高密举行记者招待会的时候,我也用“镜子”这个比喻回答了中外媒体的提问。曾经有人不解地问,什么意思?为什么会通过这个看到自己?我想说,这其实是时代提供了一种可能。十年前,没有互联网的时候,这种可能性是不存在的。那个时候我们只能看到报纸,只能听到别人传谁谁谁怎么评价我。现在,面对庞大的网络,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想法都可以在上面展现,包括对我的赞誉,也包括对我的尖刻的嘲讽、挖苦。特别是后者,尽管让我感觉不舒服,但我想还是有它的道理。所以不论是批评还是赞扬也好,都是对我有利的。我有一种感觉,我现在被放在了社会的显微镜下,我看到这个人不是自己,而是一个叫“莫言”的写作者,而我自己,反倒变成了一个旁观者,站在旁边,看到大家指指点点、纷纷评价,这样的机会可谓千载难逢,我必将是受益终身。

记者:你的作品总让我想起现代派的巨幅油画,线条游移、色块纠结、情感浓重,给人以沉重、甚至是无法承受之重的感觉。在你的世界里,我们不仅能够体会到原始的脉动、野性的思维、对命运无常的直面和悲悯,还有对异常

浓烈的甜酸苦辣、贴近大地的隐秘世界、变形夸张的原始悸动、极度喧嚣的语言渲染,你用你的作品创作了一个扎实、丰富、浩荡、磅礴,叫做“高密”的乡土世界,评论家说你将生活升华成了美学。你如何评价自己这些年的文学创作?

莫言:对这几十年的文学创作,我体会很深,感触很多。写一篇作品可能还比较容易,但是一直要不断地写作,可能难度很大。要不断地写作、不断创新,不愿意重复自己,实际上就要跟自己斗争,不断地要向自己发起挑战。所以我主观的愿望很强烈,创新的意愿也非常强烈。但是一个人总还是有限度,究竟能创新到什么程度,是不是每一篇作品都有新的元素,是不是自己所有的作品都没有重复,这个我不敢说。我知道我的创作有很多的问题,我知道很多批评家都非常敏锐地看到了我创作的弱项和不足,这几十年来我听到了很多的赞扬,也非常认真地听取了很多的批评,包括很多非常刺耳的批评。赞扬鼓励可以使我继续前进,批评则使我做好准备。所以,我得说,感谢几十年来表扬和批评过我的朋友们,也感谢我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众多的媒体,包括诸多的网友对我文学创作的评价,对我文学作品的评价,以及对我个人道德方面、人格方面的各种各样的评说。我觉得这对我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

记者:中国的乡土文学叙事有着深厚的传统。有人曾经将你比作鲁迅,但是在你的作品,我们看到了一个与鲁迅、赵树理笔下完全不同的乡村,它不仅有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等顽强生长的民间艺术,更有我们通常感触不到的意识之下巨大的心理冰山,影响甚至决定了你的作品的风格。

莫言:相比你刚刚提到的鲁迅、赵树理,首先我跟他们时代不一样,我所处的社会环境,我个人体验的社会生活不一样,这决定了我们文学作品的内容不一样。同时,也正是因为我们所处的时代不同,我现在所了解我们这个时代的各种信息,所得知的各种新的思潮,也是他们当时所不具备的。但是,从文学的技巧上,从语言的功力上,从我们对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代文化生活的占有上,我认为我与鲁迅、赵树理相差甚远,对他们我永远高山仰止,自知无法达到他们那种深刻和洞彻。

对于乡土文学的创作,除了时代因素之外,我有我个人的理解,我觉得,我的作品更多的还是来源于对中国民间文化的接受。赵树理是一位对民风民俗非常非常了解的作家,他的作品里面更多地表现了民间的这种口语、故事、语言等方面。我的作品可能比他多了来自民间的虚幻的、想象的、超现实的因素,这些恰好变成了我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将诺贝尔颁奖辞中“hallucinatory realism”翻译为“魔幻现实主义”,其实不十分准确,我认为翻译为“变形的”、“怪诞的”、“迷幻的”更为达意。

记者:说到变形、怪诞、迷幻甚至是魔幻这些概念,你觉得你作品中的乡土风情与你成长的东北乡有哪些变化和勾连?

莫言:高密县东北乡实际上应该是中国乡土社会的一个缩影,不仅仅是我里面写的人物、写的事件,有很多来自四面八方、天南海北,包括我小说里面描述的风景,像《蛙》那条波浪滔天的大河,现在高密根本没有这条河,高粱也根本不种了,包括马尔克斯描写的戈壁、沼泽、沙漠,在现实中都是根本不存在的。

记者:能否透露,你的下一部作品是什么?

莫言:我现在正在着手准备三部作品:一部戏曲的剧本、一部话剧的剧本、一部小说,到底先完成哪一部还很难说。戏曲讲的是一个神话故事,大约完成一场;话剧讲的是一个发生在国外的中国故事;小说的场景还设在我熟悉的高密县东北乡。

记者:大家最关注的一个问题是,在12月10日的获奖演讲中,你会说些什么?

莫言:说真话,说实话。其实,获奖演讲有两份,一份五分钟,一份四十五分钟,我都还没有准备,下一步我要全力以赴的就是这些演讲。有人劝诫我要说这些,有人启发我要说那些,而我,更想以我的方式,讲出我的追求,也讲出我的真诚。按照瑞典皇家学院的规定,11月5日之前,我要将演讲的题目告诉他们;11月12日之前,我必须将演讲的稿件交给他们,以便他们翻译,因为演讲辞以五种语言同声传译。

记者:你也许没有看到,你获奖以后,网友编出了不少与你的名字有关的短信段子,非常有趣。

5.社会“莫言热” 篇五

从得知莫言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起,“莫言”这个名字开始走入人们的视野,成为谈论的话题。莫言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更是在全国引起了“莫言热”。“莫言热”最大的表现,应该是在作品销量方面。自从得知莫言获奖的消息,各大书店都开设专架,打上“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的名号,大力宣传销售莫言的作品。而《檀香刑》、《生死疲劳》、《丰乳肥臀》、《红高粱家族》等书籍,也被社会各个职业、阶层的人所知,这也算是对中国文学的一种振兴和发展。然而在“莫言热”愈演愈烈的同时,出现了一书难求的情况,更多人选择去买街边小贩卖的盗版书,这就使得盗版现象更加猖獗,这也是“莫言热”带来的一个弊端。

莫言作为中国当代作家,他的获奖,可以作为是世界对中国文学的一种认可。对于自己的成功,莫言认为是“立根于乡土,立根于个人经验”的结果,他站在人的角度上写人,将自己长期扎根民间所感触到的经验情感,用大胆的文字呈现给世人。诺贝尔委员会给莫言的颁奖词是“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因此有人认为莫言之所以可以获得诺贝尔奖,是因为他魔幻的文风和西方人的观念相吻合,而这也启示了许多企业和组织,应该向国际主流的方式发展,走出国门,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

全国范围的“莫言热”当然少不了在商业方面的火爆。有关莫言的周边陆续出现,从邮戳到体恤,款式多样,品种齐全。莫言火了,他口中曾经“贫困、落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家乡高密,也不免要火一把。据说自莫言获奖的消息传出,他的故居就被各地媒体和访客们踏破了门,院子里的萝卜也被打上了“莫言”记号,还有村民建起了农家乐“红高粱庄园”。也许这对高密当地现代化发展而言是很好的商业机会,但是过分的商业炒作,便是对莫言文学贡献的一种亵渎。

6.莫言专题 学生演讲 篇六

大家好!

我是七十班的汤轶,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让诺贝尔文学奖掀起我们文学阅读的新高潮》。

诺贝尔文学奖,是一项世界级的文学大奖。它创立于1901年,是以瑞典著名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名字命名的5个诺贝尔奖奖项之一,这个奖项主要授予文学界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

中国籍作家在与诺贝尔文学奖111次擦肩而过之后,当今年诺贝尔文学奖名单揭晓时,举国欢庆。莫言终于代表中国文学界摘取了这一桂冠。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给出的获奖理由是“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莫言,原名管谟业,山东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中国第一作家协会终身名誉主席。著有中长篇小说《红高粱》、《生死疲劳》、《金发婴儿》、《高粱殡》等,短篇小说集《透明的红萝卜》、《白狗秋千架》、《与大师约会》。莫言的小说极具个性,其写作风格素以大胆著称,他在小说中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般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

对于中国文坛,对于整个中国来说,莫言的获奖是轰动的,这个奖项的获得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诺贝尔文学奖是中国文学界的一个梦想,也是全体中国人的梦想。作为拥有经典作品无数的文化大国,文学底蕴深厚悠远,不乏经典名著,但惟独没有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这成为国人的遗憾。除去之前获奖的华人有着敏感的身份不谈,许许多多优秀的中国文学作家,如老舍、林语堂、沈从文等我们熟知的大家都一直与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而莫言,他将我国的优秀文学带向了世界,让全世界的人一睹我国文学的光彩。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中国文学的世界之路将会越来越宽广。

而我们能从莫言的获奖中得到什么启发呢?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能做的,就是亲近文学,多阅读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我国著名文学作家赵丽宏曾经写道“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的心声,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一种知识的积累,一种智慧的积累,一种感情的积累。”我们都知道走近文学的意义之大,阅读文学作品是我们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重要途径。那么去仔仔细细读一本好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我国的文学宝库里就有很多像这样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好书,比如脍炙人口的四大名著,老舍的《骆驼祥子》,巴金的《雾》《雨》《电》,《家》《春》《秋》,鲁迅的《朝花夕拾》,茅盾的《林家铺子》等。而有口无心的去读是不够的,我们要学会仔细地品析推敲这些作品所蕴含的文化文学意义。在这里向大家推荐一些名人的读书方法,如朱熹的“三到法”:“要口到、眼到、心到。”华罗庚的“厚薄”法,能够对所读的书分析归纳,抓住本质,把握整体,做到融会贯通。像这样阅读,才能起到提高文学修养,增加文化水平的作用。这远胜于单纯地沉浸在国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喜悦里,除了“莫言”二字,什么也不知道。

最后我要跟大家说,这个奖并不是对中国人文化素养的终极评价。莫言的得奖,是对莫言先生作品价值的肯定,如果这个奖能够引来我们对于文学的兴趣与信心,就是这个奖更高的价值。希望莫言的得奖能够是一个契机,代表着我们掀起的新一股文学阅读的高潮,而不是仅仅在几天几月后就被人遗忘。他应当成为推进我们文学阅读、文化积淀的动力。

7.从鲁迅到莫言 篇七

2012.10.23 南都周刊2012第40期

1927年,鲁迅拒绝了诺奖的提名,但他可能意想不到的是,在此后的将近一百年里,中国作家居然患上了久治不愈的“诺贝尔文学奖焦虑症”。直到今年,莫言终于让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荒地上长出了“红高粱”。

记者_唐不遇

“莫言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我的毕业论文《诺贝尔文学奖离中国还有多远》该怎么写下去啊!”据说这是一个大四学生的QQ签名,近几天在网上以段子的方式广泛流传。

在过去的一百年中,“诺贝尔文学奖离中国作家到底有多远”式的提问几乎成了中国文学界的“哥德巴赫猜想”。尤其在每年10月前后诺奖揭晓的那段日子,对这道题的解答就变得迫切而艰难。

准确地说,中国作家患上“诺贝尔文学奖焦虑症”,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中国作家》杂志主编艾克拜尔·米吉提回忆说:“在整个80年代,诺贝尔文学奖情结弥漫着京城,甚至有一些文坛前辈在著名报刊著文探讨,为什么诺贝尔文学奖与中国作家无缘?大有愤愤不平的感觉。”

1927年,在中国考察的瑞典文学院院士斯文赫定曾考虑提名鲁迅,被婉言拒绝。鲁迅在给“中间人”台静农的信中说:“诺贝尔赏金,梁启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这钱,还欠努力……我觉得中国实在还没有可得诺贝尔奖赏金的人,瑞典最好不要理我们,谁也不给。倘因为黄色脸皮的人,格外优待从宽,反足以长中国人的虚荣心,以为真可以与别国大作家比肩了,结果将很坏。”

鲁迅无疑是清醒的,但他的话仿佛一道紧箍咒,在此后的许多年中牢牢套在饥渴难耐的中国作家头上,直到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荒地上终于长出了“红高粱”。

不过,莫言的获奖,真的会成为治疗中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焦虑症”的一剂良药吗?恐怕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

“狂喜并惶恐”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正式宣布前20分钟,瑞典文学院常务秘书彼得·恩格隆德给莫言打了个电话,告知他得奖的消息。恩格隆德告诉媒体记者,当时莫言的反应是:“He was overjoyed and scared(他狂喜并惶恐)”。

这多少凸显了中国作家长期以来对诺奖的扭曲心态:既渴望,又自卑。莫言也承认,自己对获奖并没有太多期待:“我一直感觉诺贝尔文学奖离我非常遥远,全世界有很多优秀的、伟大的作家,都在排着队等候,轮到我这么一个相对„年轻‟的作家可能性很小,所以刚接到这个消息感到很惊讶。”

过去的整整一个世纪里,鲁迅、胡适、林语堂、老舍、沈从文、巴金、王蒙、北岛……许多中国作家都曾主动或被动地在诺贝尔文学奖前排队。

首先是“拒绝提名”的鲁迅,不少人在潜意识里把他等同于拒绝领奖的萨特。但事实却让我们泄气:被提名诺奖不是多么重要的荣誉,世界各国的高等院校文学教授和语言学教授都有资格作为提名人,每年获得提名的作家都有二三百号,要最终获奖还得经过重重筛选。所以说,鲁迅即使被提名,能否获奖,还很难说。

据诺贝尔文学奖评委、瑞典文学院惟一的汉学家马悦然透露,如果沈从文没有去世,1988年就肯定能获奖—而他不幸在当年5月去世。马悦然说,这个话他本不应该说,因为按规定,任何与诺贝尔文学奖有关的事情,都有50年的保密期。虽然马悦然的话无从验证,但自尊心得到些许满足的中国人大都愿意相信这是真的,既感到欣慰,又遗憾不已。

而另一位中国作家老舍,也曾被风传因为1966年去世,而遗憾地没有获得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让日本作家川端康成捡了个便宜。由于这个有板有眼的说法是老舍的儿子舒乙说的,所以大家都半信半疑。还好,要验证舒乙的说法,只要再等6年就可以了。

几十年来,借诺奖炒作的中国作家数不胜数,甚至还包括桀骜不驯的李敖,2000年,有媒体报道说他凭借长篇小说《北京法源寺》获得提名。而围绕着马悦然更是谣言纷起,去年的“受贿门”事件更逼他公开抖出“中国作家”的丑闻:每个月,他都会收到来自中国作家的作品和信件,“信的内容,不外乎是要我帮助他们,当然与诺奖有关”,其中“一位山东的文化干部在两年之内给我写过十八封信,其中说他本人很阔,奖金我可以留下,名誉归他”。

关键是翻译

不可否认,没有西方文学的影响,就没有中国当代文学的成就。上世纪80年代,一批中国作家、诗人在模仿西方中成长,成为今天中国文坛的中坚力量。在向西方看齐的过程中,中国作家渴望受到西方认可,渴望跻身世界文坛。而作为世界最重要文学奖项的诺贝尔文学奖,自然而然成为中国作家心目中的桂冠。

因此,只要是获诺奖作家的书,在中国出版时一定会标明“诺贝尔文学获得者”,成为普通读者辨识国外作家分量的一个重要标签。不少诺奖得主的书在中国风靡一时,对中国当代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此次莫言获奖,诺贝尔奖官方网站在对他的介绍中,也指出他的小说让人联想起福克纳和马尔克斯的作品。

在中国当代作家中,近20年在欧美漂泊的诗人北岛一度被认为离诺奖最近。进入2000年后,莫言、余华开始替代北岛,被认为是中国最有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

从1994年《活着》被翻译到法国开始,余华的作品不断被翻译到西方国家。去年余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的《兄弟》、《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都已被翻译到二十个国家,而即使“翻译得不多”的《在细雨中呼喊》,也被翻译到七八个国家。其中,法国出版了他绝大部分作品,韩国更是出版了他所有作品。

中国作家心里都清楚,中国文学要走向世界,自己的作品要征服外国读者,关键还是翻译。

在获诺奖前,莫言的作品已被翻译成十几种语言,在美、日、法、意、德等国家出版,使他成为中国当代最有世界性知名度的作家之一,尤其是他十几部小说的英语译者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和三部主要作品的瑞典语译者陈安娜,成为他获奖的重要因素。对莫言获奖唱反调的德国汉学家顾彬,就将莫言的获奖归功于葛浩文的翻译。

“在中国有许多(比莫言)更好的作家,他们不那么著名,是因为他们没有被翻译成英文,也没有葛浩文这样一位杰出的美国翻译家。”顾彬说。

出生于1939年的葛浩文,20世纪60年代在台湾学习汉语,后获得印第安纳大学中国文学博士学位,目前是英文世界地位最高的中国文学翻译家。他翻译了包括莫言、萧红、白先勇、张洁、杨绛、贾平凹、李锐、苏童、王朔、虹影、阿来等20多位中国作家的作品,用严谨而讲究的语言,让中国文学披上了当代英美文学的色彩。

上世纪80年代以后,欧美对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的译介幅度不断加大。然而,顾彬和葛浩文都批评中国不够重视翻译。“目前中国对文学翻译重视不够,是错误的”。顾彬说。葛浩文则表示,中国在推动和资助文学翻译方面的确是落后了。“美国、欧洲的一些国家,以及日本,都在积极资助以各种外语为母语的译者,促使其作品进入这些语言区的本土市场。中国在这方面理应做得更好。”

提升中国文学的世界影响

就在两年前的首届“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上,美国翻译家白睿文提供了一个让中国作家触目惊心的数据:“2009年,全美国只出版了8本中国小说,仅占美国外国文学出版总数的4%。”英国翻译家蓝诗玲则以一个形象的说法,表明中国文学在英国的推介情况同样糟糕:“在英国剑桥大学城最好的学术书店,中国文学古今所有书籍也不过占据了书架的一层,其长度不足一米。”

此次莫言的获奖,多少缓解了中国文坛的焦虑和不自信的情绪,对中国文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也会有一定提升。中国作家协会在贺辞中称:“莫言的获奖,表明国际文坛对中国当代文学及作家的深切关注,表明中国文学所具有的世界意义。”

围绕着莫言获奖,不少“狗血”言论在网上蔓延。其中最典型的,是将莫言诺奖与国家强盛联系在一起,在他们的诺奖梦背后,闪烁着文化复兴梦和大国崛起梦。

“莫言获奖是诺贝尔委员会的一个大战略,可以看出诺贝尔委员是从全球格局和视角下考虑看待这个事情的。这次获奖可以视作是诺贝尔委员会对中国崛起的肯定,是对中华文明、中国成就的肯定。”面对莫言获奖这一“里程碑式的时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以外交部发言人的口吻说。

他的话在新浪微博上被转发2万多次,引起上万网友吐槽。“莫言获奖不代表中国文学的崛起,中国文学依然乏善可陈。” 学者张鸣则表达了不同看法。

莫言获奖次日,新华读书对此展开了一项调查。截止到记者发稿时,52%的网友认为莫言获奖会激发大批作家创作热情,涌现更多优秀作品;64.8%的网友认为莫言获奖能提升中国文学的世界影响。

作家韩东表示,莫言获奖首先对其个人意义重大,其次可促使西方更加关注中国当代文学。朱大可、马悦然等众多作家、评论家、汉学家均持类似看法。

8.莫言获奖 篇八

平生最喜欢买书,见此情形,便走到书摊前,看到书摊里有本《百年孤独》,便拿起来看,没想到拿起这本书后,下面还有一本莫言的《蛙》。

莫言的作品,对我来说,并不陌生。从他的《红高梁》、《丰乳肥臀》到《檀香刑》,而且《檀香刑》、《透明的红萝卜》还是我自考时的必读科目。

买《蛙》的时候,并不知道莫言会获得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只是看到《百年孤独》与《蛙》放在一起,再说也喜欢莫言的作品,就一并买了回来。

哪知买《蛙》没过多久,这本在我看来不算最好的小说,就获得了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之前《百年孤独》也曾获得过这种世界性的诺贝尔文学奖,那摊主也真是神手,竟然将一本得过奖的文学作品和一本即将获奖的文学作品摆在了一起,被我买回。

读完《蛙》后,感觉这部作品并没有他以前的作品写的好,也许是题材太大的原因,时间跨度也大,有些难以把握。小说的末尾对姑姑的处理叫读者难以理解,再说这本书还是以写信的方式写给一位日本学者的,在情感上也叫人难以接受,其中的原因不言自明。

从他获奖之后,知道他还有一部名叫《生死疲劳》的长篇。看了简介,此小说是以佛教轮回的方式描写六道轮回的,尽管还没读,就也在心里喜欢,去书店里买,遗憾是的是本地书店没有卖的。在网上读吧,眼睛又受不了,只好作罢。

今天,在网上看到莫言的获奖感言,以及他的创作历程,感觉他的作品真的像他讲的话一样,他就是个讲故事的高手,善于整理、归纳那些发生在他生活过的土地上的故事,并以他那敦厚、朴实、诡异的写作风格,一步一个脚印,最终,以他不息的毅力,将他的作品,一部一部,展现在中国,以及世界读者的面前。从而受到国内国外诸多热爱文学的读者的欢迎。

在他的获奖感言上,很喜欢他讲的有关母亲、故乡以及三个哭与不哭、小庙等的故事。他与家人的关系也处理得很好,他说他这辈子最感谢的是他老婆,他说他最初写小说就是为了不饿肚子,每餐都有饺子吃,多么简单的写作独白!他的作品也不像时下的某些下三滥作品,动不动就以男女那点事或是玩穿越来博人眼球,他的作品是生活开出的丰盈的花,现实结出的灿烂的果。这样的花,这样的果,人人都曾有过,并且每天也都有过,只是这样的花与这样的果,被大多数人忽视了,而莫言,就是那个在生活的长廊里,细心地捡起这些花,小心地摘下这些果的幸运的人。

读《莫言获奖感言》有感

北京时间十二月八日,莫言在斯德哥摩瑞典学院发表了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感言,在短短的四十分钟,讲述了许多意味深长的故事。成为有史以来“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读读他的感言,感触挺多,再此分享。

从他讲述的成长故事中阐明了不同的人生哲理,从中我学会了善良,宽容和如何写作。

在莫言很小的时候因为长得丑而被人挨打,但他的母亲却说道:“四肢健全变不丑,即使丑,多做善事也能变美。”他母亲的一席话使我认识到什么是宽容,宽容是一种胸怀,一种睿智,一种乐观的面对人生的勇气,面对别人的闲言碎语,你不去斤斤计较,要有“宰相肚里能撑船。”的胸怀。因为你的宽容,会多个朋友,不是有人说过“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敌人多堵墙”吗,怎么化敌为友与你有没有宽容的胸怀直接关系,毕竟退一步海阔天空嘛!

在莫言讲述中还有一个让我感受颇深的故事,莫言一家在过年时才吃一顿饺子,当有一个行乞的老人到莫言家时,莫言拿出红薯干打发老人,立马遭到母亲的训斥,端出自己的半碗饺子给老人。一年一次,在那个饥荒的年代,吃顿饺子异常奢侈,但莫言的母亲毅然不顾自己的温饱将弥足珍贵的饺子送与老人,这就是善良,也让我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给予。莫言虽然也给了老人东西,但那仅仅叫施舍,而莫言妈妈的叫馈赠,反观后者远远比前者高尚。莫言把自己不爱吃的东西送给别人,这是对老人的不尊重;而莫言妈妈把自己最喜欢的饺子送老人,这是高尚的品德更值得很多人去学习。

虽然没看过的莫言的作品,但他用讲故事的方法发表自己的获奖感言,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实与他在务农时大量的阅读是分不开的,连躲雨的时间都要看书,没有如痴如醉的看书,没有一定的阅读量的人很难写出文章,特别是好的文章。,他能写出优秀的文学作品还与他丰富的阅历关系密切,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积累,多练笔,写作文也轻易而举,信手掂来。正应了小城老师所说“以我手写我心”,真实,才是文章的灵魂。

莫言不愧是中国首个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读一读他的感言,看一看他的作品,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莫言穿着一身中装出席了获奖仪式。获奖要发表感言,对感言的感言既是一种学习,更是一种感悟。

第一:是他对母亲的思念,他母亲在世上活了 72 年。他的母亲很有爱心,我可以从三件事中看出来。1.莫言把家里唯一的一个热水瓶打碎了,躲了一天,天晚,他出来了,他母亲并没有骂他。只是口中发出长长的叹息。

2.莫言和他的母亲到麦地里捡麦穗,但是被守麦地的人扇了母亲一巴掌。但是很多年后莫言和他的母亲在集市上又一次看到了那个看守麦地的人。但是他已经老了白发苍苍。莫言想上去报仇,可是,他母亲拉住了他,他说:“那个打我的人,和这个老人不是同一个人。”

3.莫言家很少吃饺子,今天难得可以吃一回,可是每人分得的饺子很少。他们正要吃时,一个个老人来到他们家门口。莫言只给他半碗红薯干。但是那个老人却说:“你们吃饺子,却让我吃红薯干,你们的心是怎么长的 ? ”莫言说:“你爱要不要,不要快滚。”母亲骂了我,把她吃的饺子倒给了那个乞丐。

从以上三点看出莫言的母亲心地善良。我们都说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这是正确的,实际上我们还要说母亲是孩子成人以后的人生关键时刻的老师。第二:是他成为一个作家的过程,莫言的作品人的作品的区别就是他对“要在人的立场继续谁作”的理解,有着自己独特的感受和感悟。有着自己独特的追赶和追求,这种感受和感悟可以是《红高粱》中潇潇洒洒走一回的豪迈与执着,也可以是《蛙》中那一份真挚却可能是愚昧,最后归平常的反映,反对和反思,在这个追赶和追求中,我们领悟到了实践,内心的思想有没有得到反映有没有的到超越。

第三是他认为他还要“讲故事”因为他认为“真理和正义”是存在的,言下之意他还要继续这个真理而奋斗。对此,我认为莫言这个理解和看法,有正确的一面,也有值得商榷的一面。揭示了我们这个苦难民族的特定时优,特定生活。作家和别人不一样,作家没有义务和则任来直接判断熟是熟非。作家只能通过人物性格的刻画和人物的思想的分析,去表现人性深处那一点,单靠政治管理思想、逻辑和教育等难以企及的情怀,情感,如果作家一味追求正义感,真理感,作家就会陷入说教,甚至不伦不类的辩护士或反叛者,小说的艺术性,欣赏性就没有了。思想性再多再大也没有用。

9.莫言——我的偶像 篇九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莫言爷爷是我心目中的偶像。莫言爷爷本名叫管谟业。他小时候不小心掉进茅坑里差点淹死。还真应了那句老话: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莫言爷爷小时候动手打人打不过就编顺口溜骂人,老师不喜欢,父母暴打他。所以莫言爷爷就把名字里的“谟”字拆开,警示自己少说话。

莫言爷爷小时候家里很穷,没得吃,更没得书读。但是莫言爷爷很爱读书。为了有书看,不惜帮别人家拉一上午的磨,为了及时把书看完还给人家,身上被蚂蚁、蚊虫咬出了一片片的疙瘩。

莫言爷爷的代表作有好多,《红高粱》、《十三步》、《食草家族》、《酒国》、《春夜雨纷纷》等等。

10.莫言红高粱 篇十

莫言是新时期以来极具个性的小说家,作品在风格和结构上都完全超脱现当代作家的思想风格,给人不同感觉。

中后期的莫言,在创作风格和思想上接受了哥伦比亚魔幻现实主义作家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斯克和美国意识流小说作家威廉·福克纳的影响,其创作改变了中国传统小说的轨迹,成为新时期文学的一个里程碑。80年代,伴随着中国“寻根小说”时代的终结,中国的文学理论领域笼罩着浓厚的西方情结,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影响着作家创作的内容和形式。莫言深受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已经开始注意向西方借鉴,他作品中开始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充满粗野豪放的野性生命力的人物。而且在借鉴的过程中没有忘记民族的东西,在他模仿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或者乔伊斯的大段独白的同时,他却没有摒弃像《黄土地》的高原雕塑风格以及那种极度渲然的特别的色彩,仍然保留着那些非常民族化的东西。在此基础上,他又不自觉地开掘民间的创作源泉,把自己不一样的语言艺术,与高密东北乡的民族艺术气息结合在一起,广泛吸收民间文化的特色,来叙述 “高密乡”的悲欢离合,书写着最美丽,最丑陋,最超脱世俗的故事。

他的作品非正式的选材,却把自己对民间世界和原始生命的讴歌表现的淋漓精致,独白

.第三人称的使用,确是十分的独到,就像《红高粱》上的虽说是军事题材的作品,却用三分之二的篇幅来描叙民间背景和特色,另外,莫言在小说的环境描写上常常使用象征,隐喻,暗示等手法,很有个性,深于其他作家不同。在小说中我们常常被他出人意料,却又恰到好处、鲜明形象的比喻所折服。他把抽象的事物变成我们耳熟能详的事物,把陌生的感觉变得让我们身临其境。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使作品的感染力更加突出。

在创作上,他用具有穿透性的语言,天马行空般的时间和空间上的错乱叙述,对中国历史、现实、社会人性等进行个性化体验,融合西方现代派,尤其是魔幻现实主义,来表现东方古老民族坚强而又懦弱、伟大而又卑微的品格,给人以耳目一新的陌生感与惊奇感以及悲剧的美。

他用轻松甚至幽默调侃的笔调将读者从本来的悲剧审美轨迹中拉出来,进入一个更为宽广的想象世界,使之富有多意的审美意蕴。悲剧和反讽的复合美感,给人一种新鲜的,广阔的思考空间。像《红高粱》中突出陕北人民特色的《祭酒歌》,把人民那中憨厚的品德完全暴漏出来,给人不一样的文字语言魅力,却给人留下很多悬念。

他的作品充满幻象,其运用童话和寓言的手法,把幻象和现实结合在一起,精确表现人物内心世界以及作家主观世界奇特的心理过程,这种手法就筑成了莫言小说忧郁的主调之下,一方面是凄楚,苍凉,另一方面则是欢乐,激情,狂喜抗争的独特叙事风格。他以“性”和“暴力”为创作的主要内容,他的作品突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民间激情,包括对性爱和暴力的迷醉和狂野不羁的野性生命力的讴歌,与同时期先锋作家相比,莫言作品中的性与暴力是来自人的原始本能,是强悍的生命力的体现,充满着原始的张力与激情。

在莫言小说创作中,常常会描写到性爱的场景。莫言对性的描写是美的,并且有着一种荡魂摄魄的力量。如《红高粱》中高粱地狂野的性爱场面,给读者带来了强烈震撼,“我爷爷”“我奶奶”和这两个大胆的、追求自由的年轻人,在高粱地里选择着他们的爱情,在野外忘情地交合,体现了他们强烈的生命意识。我们不会感觉到这个场面是猥亵的,相反我们读出的是庄严与高尚。莫言通过这个隐秘的故事,歌颂了自由生命的真谛——爱就真爱,恨就真恨,大爱大恨,大生大死,痛痛快快的活,痛痛快快的死。表达了人们对那个黑暗悲苦的年代的不满和愤懑,刻画出人们所具有的那种狂热的激情、野性和对自由的追求。

他的小说中描写暴力、恐怖、血腥的场面很多。这些负面东西,写得太多、太详细,然而却能给读者很好的反响。一幅幅生动残忍血腥的画面,不是要表现社会的黑暗,而是要表现生命的狂野不羁和强悍。《红高粱》中罗汉大爷被日本军活剥的场面,罗汉大爷先被割下耳朵,生殖器,然后从头往下被剥成一张完整无损的人皮,最后成了肉核。整个场面,暴力、残忍充斥在我们的面前,但却震慑人心,给人的是气愤和愤懑。日本人惨绝为人的残忍,伪军的良心全无的恶心,百姓眼睁睁地看着同伴被剥皮却无力反击的无奈,以及民间将要自发的为生存而奋起反抗的暴力欲望,统统被莫言毫不留情地、毫不遮掩地呈现给我们,让人深省。

在他的作品中,很多是以战争为背景的,那种战争的惨烈和女性的阴柔形成的强烈反差使他的创作更有激情,战争和女人是对立的两个方面,女人代表了爱、代表了繁衍,而战争是破坏、撕裂、惨杀,所以女人是战争最主要的矛盾,男人可能和战争还有一定的相识。这就构成了他早期作品《红高粱》浪漫的主调:极美和极丑陋的东西并列在一起,这种难以撕裂的关系,造成感官上巨大的刺激。这种效果就是18世纪末浪漫主义所追求的,像雨果的《悲惨世界》。

他是个农民作家,他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农村生活,乡间的事和物构成了莫言作品最为基本的材料。在《红高粱》中,带有强烈农村色彩的高粱地是他作品的主线,那一片片红高粱林是他故事的发源地,这些野生的蓬勃的红高粱既是农民闷赖以生存的物质粮食,又是他们生活活动的现实空间——他们在高粱地里野合和打埋伏,他没有写东北高密乡的美好的事物,而是把笔墨注重的使用在农村最基本的形态:吃,喝,拉,撒,生育,性爱,暴力,死亡他所展现的是中国广大农村:古老的充满苦难的农村

他是个农民作家,塑造敢生敢死、敢爱敢恨的农民形象,在红高粱中莫言主要刻画的是土匪,流浪汉,轿夫,残疾人,等等乌合之众,他们在最后的战争中物不能用英雄来形容,如作品中的“我奶奶”也是一个敢生敢死,敢爱敢恨、追求自由和爱情的人。临死前的独白正是对她一生最好的概括:“天,你认为我有罪吗?你认为我跟一个麻风病人同枕交颈,生出一窝癞皮烂肉的魔鬼,使这个美丽的世界污秽不堪是对还是错?什么叫贞洁? 什么叫正道?什么叫善良?什么是邪恶?你一直没有告诉我,我只有按照我自己的想法去办,我爱幸福,我爱力量,我爱美,我的身体是我的,我为自己做主,我不怕罪,不怕罚,我不怕进你十八层地狱。我该做的都做了,该干的都干了,我什么都不怕。” 一个追求真爱、幸福、自由的敢爱敢恨、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生动,具体的呈现在我们面前。

莫言描述的农村生活,给人一种天马行空,波澜壮阔之感。他的语言很大气,很婉约清丽又很深情,总能给人蓬勃的气势,他既保留了民间话语粗野淳朴的原始风貌,又在满足了艺术语言的审美需求的同时,细化自己的语言,使其具有穿透性。莫言小说语言用的非常形象,读来使人身临其境,生动可感。在罗汉大爷被剥皮的刑场上,所有的人都变矮了,“有的面如黄土,有的面如黑土”。用词上很平淡,但视觉效果上却给人形象、生动的感觉,效果达到了极致。又如《红高粱》中还这样写道:奶奶鲜嫩茂盛,“水分充足。”以形容植物的词形容人的形态,很有新意的语言却意外的给人以很自然的享受,生动的鲜活了奶奶的形象,达到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审美效果,使人在阅读时耳目一新。莫言曾在《天马行空》中说过这样一句话:创作者要有“ 天马行空的狂气和雄风。无论在创作思想上,还是在艺术风格上,都必须有点邪劲儿。他的小说正是映证了这一点。”他从 80 年代崛起于文坛开始,创作不仅是带着“天马行空,而又着意打的狂气和雄风”而且也是带着立足继承。

不管是在小说的主题、题材、语言,还是在叙述结构上,都打破了传统的束缚,不拘一格、独自创新。正因为如此,莫言能在当今众多纷繁芜杂的文学流派中占有一席之地,其小说新颖独特的创作特色,使人在其作品中流连永久。

上一篇:学习呼秀珍和她的雷锋家庭演讲稿下一篇:中秋节老师简单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