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区建设工作总结(共10篇)
1.示范区建设工作总结 篇一
人保财险甘南州分公司藏区特色养殖业保险示范区建设工作总结
根据甘肃省保监局《关于创建甘南藏区特色养殖业保险示范区的意见》的文件精神,甘南州分公司总经理室多次召开总经理办公会议及部门联席会,研究、安排、落实示范区建设工作任务。按照统筹协调、上下联动、统一推进的原则,州、县两级按照示范区建设任务目标,有步骤、按计划推动实施。根据甘南藏族自治州七县一市地域特点、养殖业方式和两年来我公司对养殖业保险经营的情况,甘南州分公司结合甘南州畜牧产业规划,将合作市、夏河县、碌曲县、玛曲县、卓尼县五大畜牧业县列为示范区,向政府部门上报《甘南州藏区特色养殖业保险示范区创建工作方案》,一年以来,通过示范区创建运行,有效推动了甘南藏区特色农业保险的发展,现结合实际,将甘南州分公司示范区建设工作总结如下:
一、示范区建设工作总体情况
根据《甘南州藏区特色养殖业保险示范区创建工作方案》的计划要求,示范区工作小组负责人积极主动与政府主管畜牧领导接洽,汇报示范区建设工作,在政府的领导下,取得了各职能部门的积极支持和配合。基础服务建设上,五大示范区在各个乡镇建立“三农保险服务站”基层服务网络,三农服务体系已全面覆盖示范区。养殖业保险条款上,依据甘南养殖业实际情况向上级公司建议,修订完善保险条款。在理赔工作上,进一步优化理赔流程,简化索赔单证,加快定损时效,制定并出台理赔流程。在承保工作上,通过印制藏汉双语宣传彩页向示范区各个乡镇宣传发放,在甘南广播电视台做电视滚动宣传广告。
二、工作成效
(一)全面完成2013政策性农险承保工作。2013年,根据省财政厅、农牧厅《关于下达2013年农业保险(种植、养殖)工作计划的通知》(甘财金„2013‟11号)文件,下达2013年甘南牦牛、藏羊承保计划17313万元,仅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就高达3462.6万元。承保工作进一步加大,承保难度进一步增加,而公司通过示范区创建工作的开展,顺利完成了2013的承保工作。2013年全州承保养殖业业务增长迅速,藏系牦牛保费共计13629.096万元,占农险业务77.48%,较上年同期同比增长59.3%,藏系羊保费共计3784.097万元,占农险业务21.8%,较上年同期同比增长21.51%,农业保费收入创历年最高占比,全险种占比高达73.05%。五大示范区中,合作市实现牦牛、藏羊保费1386万元;卓尼县实现牦牛、藏羊保费1791.576万元;玛曲县实现牦牛、藏羊保费7110万元;碌曲县实现牦牛、藏羊保费3199.6万元;夏河县实现牦牛、藏羊保费2963万元,总计保费16450.18万元,占全州政策性农险保费的93.5%,承保面覆盖率达到了80%以上。截止12月底,中央、省、地、县财政补贴资金已全额到账,应收保费余额为零。
(二)采取公司与政府部门共建三农保险基层服务体系模式。
根据总、省公司“三农保险基层服务体系”的建设要求,联合政府部门共建三农保险基层服务体系,打造多形式、多载体强化示范区三农保险服务站队伍建设,围绕畜牧部门及乡镇干部队伍建设为目标,培训三农保险服务站人员,示范区三农保险基层服务兼职人员己达162人,由政府部门统一管理。示范区各乡镇己建三农保险服务站54个,实现了三农保险服务站100%全覆盖五大示范区。进一步加强落实乡镇三农保险服务站建设,发挥公司网络、管理、服务等方面优势,加大中央对藏区惠农政策的宣传力度,提升农牧户的保险意识和防灾防损意识。通过实践探索,积累经验,示范带动,做到点上能突破,面上能推广,全省能借鉴,引领全省特色农险工作具有区域性代表的示范区,使政策性农险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三)简化理赔流程,提高服务质量。
2013年,示范区建设工作以着重解决理赔手续繁琐为重点。首先是通过简化索赔资料和索赔流程,特别简化了乡政府便函证明与兽医站证明,为农牧户节省了来回跑的时间;其次是实行标准化作业,明确农险赔案资料,每个案件案卷包含公示清单、保单复印件、查勘报告、乡政府证明、兽防站证明及无害化证明、照片及身份证和一折通,避免各县域案卷标准执行不一致;最后是提高第一现场到位率及到位时间,缩短农险理赔周期。对于每个案件的查勘时效,行政村范围一小时查勘定损,偏远牧场三小时查勘定损,自农牧户资料收集齐全后三天后将赔款进行公示,一个工作日内案件必须结案。偏远牧场牧户可以直接将资料交到三农保险服务站,由保险公司进行统一收取,为农牧户提供便利快捷的理赔服务。2013年,政策性养殖业农险结案率99.9%,结案周期3.93%。
三、采取措施及政策支持
(一)召开联席会议,明确工作职责,切实加强组织协调。
为了加快示范区创建工作步伐,由州分公司农险事业部牵头,先后召开了四次示范区创建工作联席会议,会上,就示范区创建工作进行研讨,要求示范区创建工作要由一把手亲自挂帅直接抓,分管副总要按分片包点区域全力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各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责,分工负责,协同推进。分管副总及农险事业部就示范区创建工作对各支公司(部)进行安排,充分调动各支公司(部)的主体作用,形成共识,凝聚力量,靠实责任,强力推进各项创建工作。州分公司总经理室加强与有关部门、地方党委政府层面的联系衔接,加强汇报沟通,争取政策支持和工作指导,为创建工作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公司上下联动,取得了政府职能部门支持。示范区创建前期正值3月维稳敏感时期,紧接着是筹备甘南州60周年庆典工作,致使示范区创建前期工作进展相对缓慢。经公司领导小组成员多次主动向政府主管领导汇报示范区创建工作的情况,取得了政府重视和支持。州政府及相关部门研究决定成立甘南州藏区特色种养殖业保险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并正式发文,《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甘南州藏区特色种养业保险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州政办发【2013】221号)文件。组长由州委常委、州政府副州长才智兼任,副组长由州委常委、州政府副州长刘小宇兼任,成员有州政府副秘书长、州金融办主任、州委农办副主任、州农牧局副局长、州财政局副县级调研员、州扶贫办副主任、州金融办副主任、人保财险甘南州分公司总经理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人保财险甘南州分公司,办公室主任由人保财险甘南州分公司总经理赵飞同志担任,具体负责甘南州藏区特色种养业保险示范区建设的综合协调和检查督办工作。领导小组的成立为下一步全面深入推进示范区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示范区建设全面启动并稳步推进。在公司领导小组的带领下和政府部门的支持配合下,截止目前已相继完成了2013示范区创建工作方案的阶段性工作。完成了第一阶段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并将示范区乡一级的三农保险服务站延伸到行政村,逐步健全示范区服务网点,提升服务水平,提高群众满意度。公司内部创建推动工作小组,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组成领导工作小组;全面完成了2013政策性农牧业保险承保工作;实现了示范区三农保险服务站100%全覆盖的工作;按各部门职责分工,完成工作方案中所有制度办法的制订和完善工作;公司各部门制订了示范区创建方案、示范区建设考核管理办法、回访机制、承保流程及经费管理办法等相关工作制度;按照藏区养殖业实际情况,上报上级公司养殖业保险条款和费率的修订及完善工作。
(四)积极出台制度办法,规范示范区创建工作。为了确保示范区创建工作稳步推进,我公司结合前两年政策性农险业务开办经验,制定了《人保财险甘南州分公司甘南藏区特色养殖业保险示范区创建工作考核办法》、《人保财险甘南州分公司三农保险服务站(点)考核管理办法》、《人保财险甘南州分公司三农保险服务体系理赔管理办法》,通过一系列制度办法的制定和完善,规范示范区创建工作细节,为示范区创建工作的圆满完成奠定基础。
(五)积极汇报协调,争取政府支持。2013年,主动向各级政府及财政、农牧部门宣讲《农业保险条例》,争取理解和政策支持。特别是通过汇报,将示范区创建活动与政府“双联”工作紧密结合,对“双联“惠农贷款的贷款要求,新增了必须以参加藏区政策性农业保险条件为前提,在道德管控方面,提出对于发生骗保的农牧户,取消贷款资格及各项惠农补贴政策。这项制度的实施,为示范区创建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六)加大费用配置水平,推动示范区建设进程。2013年,为了加快示范区建设工作,加大对示范区的政策扶持力度,甘南州分公司在县支公司费用配置上,对于政策性农险业务在基本费用配置上基础上增加了两个百分点,主要用于人员队伍建设、宣传培训、办公设备购置等。
四、存在的问题
为推动甘南藏区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确保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州分公司在总结两年农险开办经验的同时,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充分听取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和公司员工的建议,积极筹备2013年示范区创建工作。经过大半年的努力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如下。
一是政府对农业保险主导作用发挥、政策扶持、法律法规建立、宣传和组织推动等方面还存在缺失;二是农户对保险缺乏了解,保险意识淡薄,对现行保障水平及定损理赔工作等均不太满意导致农牧户的有效需求不足,同时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比较突出;三是保险公司追求盈利的价值取向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社会公益性目标存在矛盾,保险公司参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积极性受到影响;四是培训工作及培训力量相对不足,三农保险服务站人员截止目前尚未进行相关理赔服务的业务基础培训,在理赔服务方面,部分三农保险服务站还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
五、下一步的工作安排
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优化资源配置。严格落实责任,将创建工作目标分解细化到各个部门、各级机构,各个岗位,做到层层有人管,层层有落实。加大培训力度,提升保险服务三农的质量。
(一)根据示范区创建工作需求,及时向省分公司上报设备需求,在设备到位后第一时间配置给基层一线公司,从而确保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加强各三农保险服务站(点)承保、理赔工作技能培训的工作。加强公司理赔人员农险查勘技能培训。采取外聘农业专家的方式进行培训,主要加强对基层查勘定损人员基本兽防知识的培训。
(三)针对示范区创建工作,及时向保监局、省、总公司汇报,争取保监局、总公司相关政策的扶持力度,特别是经营方面,在示范区建立初期,给予适当的政策扶持,减少经营机构压力,支持藏区保险长期有效的良好局面。
(四)通过农业保险政策宣传,采取行之有效的引导措施使农民参与农业保险,让农民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风险意识和投保积极性;真正地为农民提供贴心服务并使之真正得实惠,使广大农民实现在风险救灾意识上从“依赖政府”向“自我保障”转变。此外,借助各种媒体大力宣传普及农业保险相关知识,提高农户保险意识,增强其主动转嫁风险的意识。
2.示范区建设工作总结 篇二
“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是国家质检总局为开展知名品牌创建工作, 规范产业发展, 扩大品牌影响, 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 在总结2012年“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建设工作的基础上, 于2013年继续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的一项工作。2012年, 30个省、市、自治区的124个园区申报开展创建工作, 其中14个园区获得命名授牌, 申报条件为“所在地人民政府高度重视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工作;质检工作具备一定基础;主导产业符合政策规定、发展成熟, 综合竞争力位居全国前列, 拥有具备一定影响力的企业和品牌;产业具有较强成长潜力和发展前景。”
由国家质检总局质量管理司于3月21-22日在佛山召开的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工作现场会上, 深圳南山区、成都青羊区政府负责人及上海、河南质监局负责人介绍了本地开展知名品牌示范区建设的情况, 在他们的报告中, “标准和标准化”成为知名品牌示范区创建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市场准入制度是目前国际上各个国家及地区普遍采用的手机通信产品监管模式, 其中涉及大量的国际标准和国际法规问题。深圳市政府和南山区政府将通过实施标准化战略资金项目、建立标准化创新激励机制、推动采标、培育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培育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等方式, 帮助企业提供国际市场认可的产品”。深圳南山区副区长曹赛先在发言中, 把重点抓好标准化工作排在“争创全国手机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重点工作”中的第一位。
成都市青羊区副区长穆际平表示, 青羊区将推动建立文化旅游服务标准化体系。在学习借鉴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经验的基础上, 围绕建立以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为主体、与地方特色相结合的标准化服务和管理体系, 制定出台了《关于青羊文博旅游区服务标准化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 力争用三年时间建立完善文博旅游区服务标准化体系。目前, 标准化体系建设初见成效, 青羊区成为四川省首批旅游标准化示范区, 金沙遗址博物馆等8家企业成为“四川省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
“示范区产品标准的先进性和覆盖率直接关系到示范区对外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河南省质监局副局长姜慧忠表示, 河南在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的培育创建过程中, 大力实施标准引领战略, 努力提升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一是实行标准化关口前移, 对新上项目执行标准情况进行调研, 及时制定地方标准或帮助制定企业标准;二是积极引导培育示范区内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三是大力开展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创建工作, 强化企业对推行标准体系重要性的认识;四是在示范区特色主导产业中选择龙头企业积极筹建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 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转化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会上, 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刘平均对我国知名品牌示范区创建历程作了详细阐述。2012年, 全国品牌价值评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 制定发布了四项品牌价值评价国家标准, 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品牌价值评价国家标准体系。去年, 质检总局联合财政部中国资产评估协会等对418家制造业上市企业的品牌开展价值评价, 今年上半年将发布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 意味着我国品牌建设之路是从品牌示范区的培育开始的。目前我国正向国际标准化组织提交成立品牌评价国际标准化技术机构的申请, 已经与美国、德国、奥地利等发达国家进行积极的沟通, 联合巴西、南非等国家共同发起, 深入研究品牌质量评价和品牌管理, 以中国为主导补充完善品牌质量评价的内容, 提升中国品牌的国际声誉和影响力。今年2月26日, 国务院批准筹建“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 由质检总局会同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中央电视台、中国贸促会有关部门共同筹备成立, 促进会将承担品牌建设有关技术性、事务性的工作, 研究品牌建设的规律, 发布品牌评价结果, 与国际加强交流合作, 指导我国广大企业提高品牌创建的能力, 宣传推广我国优秀品牌, 提升我国自主品牌国际竞争力和知名度。质检总局近期将筹备召开成立大会。
3.示范区建设工作总结 篇三
鲁昕指出,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是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重大项目。经过3年的不断探索,项目建设打造了一批职业教育优质资源,成为改革的试验田和先行军;形成了很多典型经验和做法,包括部门协同推进机制、凝聚行业企业力量、坚持市场需求导向、深化培养模式改革、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突出职业教育特色、面向社会开展服务和助力职教整体改革等。
鲁昕要求,按照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总体要求,探索开展示范校的“后示范”建设。要着力抓好8项重点工作:更加注重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更加注重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更加注重深化关键领域改革,更加注重开展职教集团办学,更加注重技术技能积累创新,更加注重传承创新民族文化,更加注重加快发展继续教育以及更加注重承担先行先试任务。
4.示范区建设工作总结 篇四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就我县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工作情况及下一步打算做一简要汇报。
一、2017年主要工作
去年以来,县委、县政府按照习总书记对x工作“一个希望、三个着力”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十六字方针,始终坚持“经济要上台阶,生态文明也要上台阶”的执政理念,积极构建“六大体系”,重点实施“十大工程”,高位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顺利实现了“一年开好局”目标。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主要河流监测断面Ⅲ类以上水质达标率达100%,均处于全市前列;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3%,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减少,万元GDP能耗降同比下降5%左右,完成“十二五”目标任务140%左右,我县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初见成效。
一年来,我们重点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建机制强保障,形成生态文明建设合力
坚持把生态建设作为底线,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性、系统性、长期性,加强整体设计,完善机制、强化保障、凝聚合力。一是成立由我挂帅,30多个党政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二是出台《xx县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确定建设“六大体系”和“十大工程”,并将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各部门,明确了责任分工和时间节点。
(二)狠抓生态建设工程,巩固生态环境基础
坚持把生态建设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实施一大批生态建设工程。一是召开两次专题会议部署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基本完成生态空间识别与管控、永久基本农田红线、水资源红线“三条红线”划定工作,为下一步加强生态保护提供了重要依据。二是深入实施净空净水净土工程,全面停止垃圾焚烧,新建垃圾转运站,将垃圾统一转运至xx生活垃圾处理场处理,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全力推进城市引供水工程,项目已于2017年元月开工建设,确保2017年春节前竣工,让城市居民用上“安全水、放心水”;同时实施了3.2万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加大植树造林力度,2017年全县共完成营造林32111亩,达到计划数的110.7%。xx湿地公园成功获评为“国家级湿地公园”。三是积极开展生态乡镇、村的创建活动,全县已有5个乡镇、17个行政村获评“生态乡镇”和“生态村”称号,分别占全县乡镇和行政村总数的45.5%、27%。
(三)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生态产业体系
坚持源头管控,推动一二三次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着力构建幸福新x的生态产业体系,进一步提高绿色“GDP”水平。一是在推动低碳工业方面下狠招。深入推进经开区拓园工作,启动了1平方公里拓园项目,用46天的时间全面完成了临近经开区企业的83户97栋房屋征收拆除工作。全年共清理闲置土地300亩、清理闲置厂房4万平方、清退非法企业14家,新安排入驻企业7家。二是在发展生态农业方面出实招。实施“个十百千万工程”,启动“美丽家园”建设项目,即培育一个以葛为主的“1+N”农业特色产业,建设5万亩农业生态特色产业基地;重点建设十个新农村中心村;整村推进100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自然村;培育1000家农家乐、专业合作社及家庭农场;启动并实施2.4万余名贫困人口脱贫。积极规划建设
“一核一线四区”,全力打造四季有花、四季有果、四季有乐的高效农业样板。新建葡萄、蔬菜、茶叶、马家柚、三红柚、猕猴桃等六个千亩示范基地;推动2平方公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莲荷乡“七巧板”特色农业产业园建设和实施工作。三是在促进现代服务业方面上新招。将红色旅游与精准扶贫相结合,推进“xx区”实施工作。以xx景区成功创建国家级4A景区为契机,积极探索开展了假日游、短途游和参与体验游活动。聘请了铁路规划设计四院编制《规划》,我县现代物流园区成功获评“x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同时,盘活了闲置近十年的xx原有办公楼以及粮库资源,仅用61天就建成了xx园;启动电商“千人培训”计划,和阿里巴巴合作,成为首批“千县万村”村淘项目县,成功入选全国县域电子商务发展指数500强。
二、2017年工作打算
2017年我们将围绕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对x工作提出的一个新的希望和“三个着力、四个坚持”的总体要求和本次大会精神,更好地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xx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下一步,我县将重点实施“五大工程”。
一是生态项目建设工程。
推进和实施生态补偿机制,用制度创新破解生态建设难题,即保护绿水青山,又提高农民收益,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良性循环。围绕循环经济、企业技改、污水垃圾处理、生态环境保护、绿色产业等方面,加快梳理一批重大生态项目、生态工程,积极争取国家、省、市政策资金支持,实施一批事关xx生态文明长远发展的项目。二是生态品牌创建工程。
全力打造以“一山两河一库”为主体的生态工程,即xx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开发与保护,两河流域综合整治,xx水库饮用水源地建设与保护,推进“一核一线四区”建设,推动xx基地建设工作。
三是生态人居建设工程。
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治,不断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和改善生态环境,争创“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积极开展美丽家园、生态乡村、生态社区、最美村庄、最美农村庭院和最美保洁员系列评选活动,实现生态与人居的和谐发展。四是环境能力提升工程。
进一步深入实施净空净水净土工程,开展土壤、地下水监测,完善和推进“河长制”;推进污染源在线监控体系建设;排查、登记区域内重大危险源,识别可能发生的环境风险事故及环境风险等级,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环境风险防范能力建设方案,全面提升全县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及风险防范能力。五是生态理念普及工程。
充分利用世界环境日、地球日等契机,通过举办环保议事论坛、生态文明进校园、环保公益活动、建设微博或微信网络平台等举措,全面普及群众的生态意识。5.示范区建设工作总结 篇五
一、加强对五大示范区(点)建设的组织领导
随着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我县十分重视农机化“五大示范区”的建设,始终把农机化“五大示范区(点)”的建设作为农机化工作的重点来抓,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我县示范区建设工作,成立了以主管农业的副县长为组长,农机局和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农机化五大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示范区建设的工作,下设办公室负责示范区建设的具体事务,还成立了由负责推广工作的局领导任组长,推广站及示范区乡站技术人员组成的技术指导小组,负责示范区建设的技术指导工作,制定了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为把工作落到实处,在今年的农机化工作会议上县政府分管领导与示范区建设乡签定责任书,将责任落实到乡、村、户,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到人。
二、结合实际,合理选项,高标准,严要求做好示范区的规划建设工作
在示范区的选择上结合我县的种植业结构和产业化现状,确定了粮食优质高产机械化示范区,特色农业机械化示范区,牧草收获加工机械化示范区,农机经营者协会示范点。在示范区的建设上,严格按照“五大示范区建设实施细则” 的标准,做到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提高科技应用率,高标准,严要求,努力把示范区建成优质高效的农机化科技示范基地。今年我县重点抓了以**村为主的特色农业生产机械化示范区1500亩(示范田500亩)及**村为主的粮食机械化高产示范区1000亩(示范田150亩)。年初,县农机化工作会议上,分管农业的县领导与各乡签定了农机化“五大示范区”和“科技兴农机”责任书,由农机局负责制定了“粮食和特色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及示范区农机作业要求,将责任落实到了村、户。
一是做好对农机户和示范户的培训工作,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农机化新技术的优越性,提高其应用农机化新技术的积极性和科学种田意识。根据土地墒情县农机局分别于4月1日,4月20日在 *******村举办了亚麻种植机械化作业、玉米机械化作业培训班,农机局领导和农机农艺技术人员为参加培训的农民讲授了建立农机化示范区的目的,农机作业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中的突出作用,大马力拖拉机耕整地作业,专用亚麻播种机作业,机械收获,亚麻种植农艺要求等内容,从而引起了广大农民参与示范区建设的积极性,提高了科学种田意识。
二是为确保示范区的作业质量提高新技术的应用水平,通过示范区乡、村和领导小组协调,组织最先进的农业机械投入到示范区的生产作业中。在特色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建设上,严格建设标准,采用了目前我县最先进的大马力拖拉机(东方红-1204型)、整地机械(动力旋转耙)等机械设备,同时,为了保证播种环节也能达到示范作用,在州农机局的协调下从新源县调用了一台专用亚麻播种机,从机械作业上保证了示范区建设的规范化。
三是示范区建设技术指导小组成员分工负责,在生产作业的各个环节进行技术指导服务,为示范区农户解决技术难题。为了保障示范区各个作业环节按建设标准进行,县农机局成立了*农机化示范区技术指导小组,在县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的指导下,从调配先进机具、选择地块、统一种子、按标准耕地整地、按时播种、田间管理等方面为示范区乡的建设工作给予了积极指导和配合。
四是对示范区建设中的成功经验和作法及时进行宣传报到并通过召开现场会进行大力推广提高示范区辐射度,充分发挥示范区的示范带动作用。除了宣传培训种植户和农机户外,县农机局分别于4月14日和28日在***村,***村召开了现场作业演示会。在选择良种、药剂拌种、统一耕作、精少量播种、田间管理等一系列管理措施上与农艺技术人员一起跟踪服务,掌握真实数据,规范了档案建设。同时,为了规范示范区建设,发挥辐射带动作用,解决当地农机化薄弱的现状,使示范区建设正常运作,县农机局从业务经费里拨出3000元用于示范区建设的各项工作,为进一步扩大示范区面积奠定了基础。
通过实施农机化“五大”示范区建设项目,给农牧业生产带来了明显变化。一是带动了我县农牧机械装备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快速发展。去年,全县引进各种新型农机具205台,其中大马力拖拉机54台,联合整地机15台,动力驱动耙1台。今年通过中央购置补贴引进动力驱动耙7台。二是提高了农牧机械科技在农牧业生产、农牧民增收中的贡献份额。仅去年全县完成农机经营总收入7080万元,机械化带动农牧民增收达40元。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示范区的建设经费不足,影响了示范区工作的有效开展,二是有个别乡村领导对示范区建设的认识不足,工作进展较缓慢。
6.示范区建设工作总结 篇六
情况汇报
为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进官洼社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根据镇党委重点工作安排,于2013年开始加大对我社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投入,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金山镇官洼社区居民委员会隶属金山镇,于2011年12月26日由村委会转换为混合型社区,位于县城西北部,距县城3公里,县城至火车站公路呈南北向横穿社区,社区绝大部分居民沿西河的西侧顺而居,东邻北厂、科甲村委会,南邻新河社区,西邻河口村委会,北邻中村乡。辖西山村、柴家营村等10个自然村,17个居民小组;其中有4个自然村(何家村、裴家山、必多龙、庙山4个居民小组)属半山区,2个苗族自然村属山区。社区现有居民926户,3828人,其中少数民族常住人口744人,占社区总人口的18.31%;社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124人,占社区总人口的3.24%。社区少数民族中有苗族409人,占少数民族的54.97%;彝族285人,占少数民族的38.31%;傈僳族、白族、哈尼族等其他少数民族共50人,占少数民族的6.72%。
辖区国土面积为40.3平方公里,海拔1580米,年平均气温16.3℃,年降水量1000毫米,适合种植水稻、玉米、小麦、蚕豆等农作物。近年来,民族交往日趋密切,各民族文化相互影响,民族团结意识不断增强,共同发展的关系更加牢固。
二、机制健全,组织建设全面到位
社区党总支明确了以社区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社区民族团结工作,始终坚持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人物亲自做工作。定期召开社区民族团结工作会议,分析当前辖区内民族工作情况,结合民政工作中少数民族优惠政策,强抓落实;健全民族团结工作网络,制定管理制度、明确到人;把民族团结工作的网络延伸到辖区单位,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形成人人关注、关心少数民族对象的良好氛围。一是构网络、抓队伍。为了做好社区少数民族工作,我社区成立了少数民族工作领导小组。打造了一支民族团结志愿者队伍,完善了民族团结工作信息动态管理,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社区民族团结工作整体网络。
二是明目标、抓调查。我辖区少数民族居民中苗族流动性较大,社区将民族工作转守为攻,加大了对流动性少数民族人员的动态管理。为了壮大辖区民族团结队伍,社区党总支定期组织人员深入住户、辖区单位挨家挨户进行摸底调查,将人员分类建立台账,将流动人员录入网格化平台,详细掌握核实了社区少数民族人员的基本情况,以及他们对社区服务的需求,并进行登记,随时更新管理信息。于此同时,社区还建立了少数民族纠纷调解工作记录、信息册、少数民族走访慰问记录、文体活动工作记录、少数民族工作志愿者花名册等工作台账,为开展各项少数民族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和基础。
三是建制度、抓规范。社区党总支针对我辖区少数民族工作制定了走访慰问、档案管理、工作考核等制度,制定成册。社区还通过例会、党员大会定期对社区干部进行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工作,通报重大情况,要求社区干部具有警觉性、自觉抵制非法宗教,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社区民族团结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的形成,最大程度上避免了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三、宣传到位,营造良好的民族团结氛围
一是我社区制作了民族团结宣传专栏,通过宣传民族团结、少数民族文化等内容,使本辖区各民族亲如兄弟姐,为社区建设贡献了力量。
二是依托“热爱伟大祖国”主题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我社区在办公区悬挂宣传版面,内容涵盖计生、科普、精神文明、文化等,向辖区内的汉族和少数民族积极开展宣传教育。三是制作了室内、室外宣传展板80多块,其内容有民族团结、少数民族文化、社会新风尚、健康教育、低碳环保、应急防护、健康养生、反邪教、文明社区建设、防震减灾宣传栏等,同时绘制弘扬民族团结、人口文化、科普知识、邻里和睦等内容的宣传展板。四是社区利用少数民族节日和民族团结宣传月等机会,宣传民族政策与法律法规,弘扬辖区内民族工作及民族团结进步的典型事例,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使广大居民群众在耳濡目染中接受了民族团结教育,逐渐的让“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各少数民族互相离不开“的思想深入社区居民的心中,营造了民族团结平等互助的良好氛围。
四、因地制宜,搭建社区民族团结活动载体
民族团结工作关系到祖国的统一和民族之间的团结,关系到社会政治的稳定和党的凝聚力。社区始终重视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努力营造民族团结的良好局面。社区充分利用资源,以文化活动为载体,落实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工作。一是打造民族团结活动,为少数民族居民提供了娱乐、健身、学习的场所。我们社区完善了棋牌、健身器材等活动设施,在平时向居民免费开放。2013年12月六里箐举办第二届“苗族花山节”;2015年11月六里箐举办第三届“苗族花山节”;2016年元月我社区还组织了少数民族参与的首届趣味运动会;2017年2月塘子山举办首届“苗族花山节”;2018年8月社区开展的篝火文艺晚会,几项活动的开展不断推动和促进我社区广大民族群众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丰富辖区居民文体生活,提高居民群众的健身意识,增强体质,更好的促进我社区经济、文化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二是利用社区多功能厅长期举办各类讲座、交流会、培训会集中学习,弘扬民族传统优良风气。我们定期举办非法宗教宣讲会、结合重要宣传日开展了“远离毒品、真爱生命”、“迈向零艾滋”等知识讲座。均有少数民族居民积极参与,了解汉族文化,积极推进民族团结。我们还利用道德大讲堂、观看电教片等活动形式,宣传民族团结的内容,播放民族团结人物宣传短片。通过这些活动,对广党员大干部以及居民群众进行民族团结知识、民族文化教育起到了重大的意义,以此来提高居民的整体素质,维护社区稳定。
三是依托电子阅览室开展民族团结文化活动。我社区电子阅览室配备了10台电脑以及3000余册书籍、宣传单册免费供居民使用以及借阅。社区远程教育站点利用电子阅览室远程教育平台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及社区群众收看民族团结先进模范事迹,教育引导广大干部及群众对民族团结的理解和认识,不断深化了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效果。
四是丰富活动载体,为少数民族对象营造温馨和谐的人文环境。社区不定期开展少数民族访谈会,走访慰问少数民族对象,使他们感受到党的温暖和社区组织对他们的深切关怀。利用各种渠道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少数民族成员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他们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社区充分利用文体活动资源组建了6支文体队伍,有苗族、彝族、汉族文艺演出队、广场舞队、左脚舞队等,其中有少数民族对象20余人。
五、全面实施民生改善保障政策,逐步完善少数民族社会保障体系。
一是社区重视在少数民族和民族集聚区大力推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计划,每年组织辖区内的剩余劳动力参加社保局的劳务交流会,优先考虑符合政策条件的少数民族群众,四年来共为36名少数民族群众输送到适合的岗位就业,二是进一步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把生活贫困人口纳入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四年来累计发放城乡低保对象低保金38.4792万元、救助金17.47万元、救灾粮6吨,受益的少数民族群众占35℅。三是实现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全覆盖,全额资助符合条件的医疗救助对象参加城乡医疗保险,完善医疗救助制度,2015年对塘子山一位苗族危机孕产妇及时采取措施终止妊娠并进行救助慰问。四是持续为六里箐、塘子山的外来少数民族人口落户问题协调推进,并按照 教育“两基”要求,官洼小学无条件接受无法落户的学龄儿童就学,把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切实落到实处。五是通过“三评四定”2017年、2018年两年共新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36户135人,将贫困户人口135人全部纳入享受政府全额补助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
六、积极推行民族干部培养,保证少数民族干部配备比例。近年来,我社区加大配备少数民族干部力度,在历届镇人大代表换届选举中,严格按照少数民族代表不低于40℅的比例进行选举,第十三届镇人大代表中有苗族代表一名,彝族代表一名;针对我社区的两个苗族自然村,社区第二届“两委”委员中有一名苗族、两名彝族委员。在干部人才培训计划中,优先考虑少数民族干部,不断创新培养工作机制,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干部综合素质和能力。
七、双向服务,有力促进辖区建设发展
我社区在开展了各项民族团结工作后,形成了社区为少数民族对象服务,少数民族对象为社区建设管理服务的良性循环,创造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双向服务、形成合力”的良好局面。
一是将保障和改善少数民族民生问题作为服务重点,推进社区的全面进步。
二是热心奉献,做社区和谐进步发展的推进者。我社区开辟民族团结服务窗口,发放国家民族宗教政策的宣传资料,倾听少数民族居民的需求,为他们提供低保救助、残疾救助、再就业、社保补贴等各项服务。我们依托网格化工作网络,及时掌握少数民族群众的需求和动态,真正做到责任到岗、工作到位、联系到户、关系到人,建立健全预警预测、认真排查调处突出矛盾与问题,协调解决,妥善处理少数民族群众与周围群众之间的矛盾纠纷,将不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同时,我社区领导干部经常走访困难少数民族家庭,扶贫帮困,对他们进行物质慰问。
三是参与社区建设,做社区建设的推进者。社区积极将少数民族成员纳入党组织行列,发挥少数民族之间沟通、交流作用,使他们为社区的建设和管理建言献策,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及时向辖区其他少数民族成员积极宣传政策,帮助他们理解党的方针政策,同时积极向社区反映少数民族群体的愿望和要求,为构建社区提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促进了社区民族大团结。在社区清理辖区垃圾、修路等工作中,辖区少数民族居民积极参与其中,为辖区的优美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坚持将少数民族团结工作作为社区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积极进行探索与创新,努力提高辖区少数民族居民的整体素质,促进和谐社区的建设与长久发展。
官洼社区居民委员会
7.示范区建设工作总结 篇七
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在高职示范性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 无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或师资队伍的建设, 都离不开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支持和参与, 教职工的力量是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成功的根本。
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高职院校示范性建设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教职工自身精神需求的满足。首先, 要通过加强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凝聚共识, 使广大教职工与院校领导上下齐心, 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 把争创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作为共同的目标并统一行动;其次, 要通过加强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增强改革意识, 使教职工普遍树立正确的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理念, 并融入到教学、管理中, 使每位教职工对高职教育、示范性建设、人才培养定位、产学研紧密结合等内涵都有比较清晰的了解;再次, 要通过加强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提高教职工的整体素质, 从服务于高职院校示范性建设的角度增强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 大力倡导认真、奉献的敬业精神, 积极引导教职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 自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以教书育人为天职, 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中去;最后, 要通过加强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提升创新能力, 发扬教职工的科学创新精神, 只有坚持创新, 才能进一步推动高职教育的内涵发展, 建成示范性高职院校, 发挥示范作用。
高职院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思想认识不到位在高职院校示范性建设过程中, 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事务繁杂, 因此, 普遍存在重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忽视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重视业务工作、忽视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由于思想政治工作较难量化, 一些领导和部门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虚”任务、“软”任务, 可有可无, 有空闲时做一些, 忙起来则忽略不计。注重加班费、奖金等物质利益的激励, 忽视对人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
工作方法少创新在新的形势、新的任务面前, 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内容、任务、渠道、手段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由于各种原因, 有关部门、人员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研究不够, 思想跟不上事实的变化, 导致在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中, 思路不够开阔, 老措施多, 新举措少, 形式较为单一, 方法手段滞后, 针对性、实效性有待提高。
政工队伍少经验近几年组建的高职院校往往青年思想政治工作者居多, 他们有干劲, 有热情, 但阅历较浅, 经验较少, 许多人还要兼课, 工作任务重, 外出进修、学习机会少, 所以, 个人素质与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求存在不相适应的问题。加上人员配备不齐, 人员流动性大、不稳定, 影响了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正常开展。
物质条件缺保障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物资投入。由于经费紧张, 学校往往优先考虑基础设施、实训设备、课程开发、师资培养等方面的支出, 导致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投入不足, 缺乏必要的经费保障, 同时, 在办学场所、设备等方面也缺乏应有的保障。
加强和改进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措施
(一) 找准教职工思想上存在的问题, 明确任务
改革开放的新格局、市场经济的建立、网络信息技术的进步等大环境的变化, 以及高职教育的新发展、示范性建设的新任务等因素, 都给教职工的思想带来了程度不同的影响。从完成示范性建设的需求来看, 教职工的思想、行为还存在以下差距。
尚未转变旧观念许多高职院校是从中专学校升格建成的, 教师已经长期适应原有的一套教学管理方式, 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都已形成习惯。高职院校示范性建设对教师的观念、学识、职称、能力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些教师由于年龄偏大, 知识老化, 难以适应;一些教师则缺乏敬业精神, 认为采用原有教学模式较为省事, 等等, 使教学改革遇到一定的困难。
难以适应新制度一方面, 由中专升格为高职后, 管理方式有了较大变化, 一些人一时适应不了;另一方面, 许多高职院校是由几所学校合并而成的, 组建时间不长, 教职工之间磨合期较短, 相互之间缺乏了解, 特别是原来的学校各有不同的管理风格, 存在差异, 合并后要执行统一的新的管理制度, 少数职工难以适应, 影响了教职工管理制度的执行。
工作竞争压力大新组建的高职院校工作任务繁重, 人才大量增加, 岗位竞争比原来激烈。有的教师在原来的学校是骨干, 合并后“山外有山, 天外有天”, 原有的优势不复存在, 产生了较大的心理压力。有些人勇于竞争, 而有些人则害怕吃苦, 害怕竞争, 对工作采取应付的态度, 缺乏竞争的动力。
社会负面影响大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 有些教师越来越“世俗化”, 过于看重个人利益, 过于看重“金钱”, 缺乏集体主义和大局意识、奉献精神, 对个人有利的事就做, 无利的就不做, 遇到示范性建设的突击任务时, 总要先讲报酬、补贴、奖金, “有钱才干, 无钱免谈”, 或热衷于自己的第二职业, 对本职工作应付了事。
根据上述状况, 在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中, 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 遵循高职教育发展规律, 坚持以人为本,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 聚民心, 鼓干劲, 促稳定, 谋发展, 为全面建设示范性高职院校提供精神动力和组织保证。
(二) 加强领导, 建立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长效机制
切实加强党对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党委要发挥示范性建设的领导核心作用, 要把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列入示范性建设的整体计划中, 定期分析、讨论、检查、总结;党委做出的重大决策要广泛听取民意, 集思广益, 保证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党委成员要深入各总支、各系部, 深入到普通教工之中, 化解矛盾, 鼓舞士气, 凝聚民心, 把教工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基层。基层党总支、党支部是教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和重点, 要使示范性建设的各项任务得到落实, 就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的思想, 走“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 避免思想政治工作出现“盲点”和“空白点”。要真正落实院系两级管理, 做到权力下放, 责任下放, 工作重心下移, 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发挥党员在示范性建设中的带头作用, 每个共产党员都应成为示范性建设的骨干。在制定各项示范性任务时, 首先应考虑党员同志, 要让他们勇挑重担, 发挥作用。要在青年教工中大力发展新党员, 凝聚青年的力量。在党员的年度考核中, 要把完成示范性建设任务的情况做为一项主要的考核内容。
努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要做到组织落实, 机构落实, 人员落实, 建立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稳得住、干得好的专兼结合的教工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对这支队伍一方面要大胆使用, 严格要求, 特别是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使他们明确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 心甘情愿付出努力;另一方面要为他们的素质提高创造条件, 要经常组织业务学习, 提供外出培训进修、到兄弟学校参观交流的机会。
提供必要的精神鼓励与物质保障对工作认真、表现突出的思想政治工作者, 在评优、评先和职称评聘等方面应给与加分和优先考虑。应提供必要的办公场所、办公设备, 办公经费, 工作之余的加班加点应予以同样的加班补贴。要关心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身体、家庭, 为他们解决各种后顾之忧, 使他们感受到组织的温暖, 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三) 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内容, 贴近时代, 贴近生活
根据高职院校教工的思想实际和示范性建设的任务要求, 在教工思想政治工作中, 要加强以下几方面的教育:
科学发展观教育要在广大教职工中开展一次新的解放思想大讨论, 通过改革开放三十年高职教育的发展现状, 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充分认识到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 创新思维, 打破传统的陈旧的观念, 注重全面发展, 注重协调发展, 才能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引导教职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念, 自觉抵御“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错误思想, 提倡奉献精神, 热爱本职工作, 甘当“人梯”和“蜡烛”, 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法制教育在示范性建设中, 学校领导要自觉运用法律武器, 依法办事, 依法行政, 自觉维护师生的合法权益;广大教职工要遵纪守法, 正确利用“三尺讲台”, 向学生传授正确的政治理念、价值观、人生观, 杜绝各种错误的言论和行动, 真正做到“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形势教育要使广大教职工明确认识到目前全国有1168所高职院校, 1800多万名学生, 高职教育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是, 随着人口的变化, 院校之间的生源竞争会越来越激烈, 教职工要有危机意识, 不进则退。只有认真完成示范性建设的各项任务, 真正建成高水平的示范性高职院校, 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提高实效性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也是思想政治工作保持旺盛生命力的重要条件。要加强对新形势、新任务下思想政治工作特点与规律的研究, 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办法与措施,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真正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创新、工作方法创新、工作内容创新、工作机制创新。
在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上, 除了要继续发挥一些传统方法的作用, 如讲课培训、个别谈话、墙报宣传栏、广播学报、“领导接待日”、“领导信箱”、校园文体活动等等, 还应拓展新的领域, 采取新的方法。一是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作用。可以利用校园网开设教工论坛, 提供发表意见的有效途径, 也可开设校内QQ群, 通过网络聊天的方式了解民意;二是要引进企业文化。要使先进的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中, 吸取企业管理的有益因素, 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度发展;三是要定期开展教工思想工作专题研讨会, 开展合理化建议和优秀论文评选活动, 营造共同关心思想工作的良好氛围。
(五) 注意协调几个群体的关系
新组建的高职院校, 人员来自四面八方、各个层面, 由于工作性质不同, 会形成一些正式和非正式群体。正确协调好各种关系, 可以减少内耗, 增强凝聚力。
协调重点专业教师与非重点专业教师的关系在示范性建设中, 有重点与非重点之分。在扶持重点专业的同时, 也不应忽略非重点专业的教师。虽然投入可以少一点, 但管理上的重视、设备上的添置、素质上的提高等方面也不可忽视, 应尽量避免挫伤非重点专业教师的积极性, 他们同样是示范性高职院校的一分子, 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协调原有人才与引进人才的关系为了加强师资力量, 许多院校从外地引进了大批人才。一方面, 要支持、鼓励引进人才大胆工作, 发挥业务骨干的作用;另一方面, 也要做好原有人才的思想工作, 避免使其产生失落感和嫉妒心理。要逐步建立一种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机制, 引导大家比品德、比业务、比贡献, 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同心同德完成示范性建设任务。
协调行政人员与教师的关系由于教师的工作可以用课时来衡量, 多劳多得, 而行政人员的工作较难量化, 一些人认为行政人员地位低, 收入少, 导致队伍不稳定。因此, 在思想认识上, 要教育广大教职工认识到行政人员与教师的区别只是分工上的不同, 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在评优、职称和薪酬等方面, 要制定合理的制度, 同工同酬, 避免产生大家都想当教师而不愿意做行政工作的局面。
总之, 要通过细致的思想工作, 使广大教职工形成集体意识、大局意识, 融入示范性建设这个大家庭中, 增进了解, 消除误解, 积极进取, 有序竞争, 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就有了精神动力和组织保证, 各项任务就一定能如期完成。
摘要: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 首先是学校领导与广大教职工思想观念的建设。因此, 应分析高职院校教职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困难与不足, 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和改进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和措施, 从而激发教职工的示范性建设热情, 营造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良好范围, 促进教职工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 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奠定扎实的思想基础。
关键词:高职院校,示范性建设,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参考文献
[1]李斯杰.高职院校建设与管理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6.
[2]刘义德.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浅谈[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0, (4) .
[3]罗颖.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把握“四个点”, 发挥“五个优势”[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6, (8) .
8.示范区建设工作总结 篇八
关键词 水稻; 产业提升; 园区建设
粮食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战略物资,水稻生产是粮食生产的大头,常年水稻生产约占中国谷物种植面积30%,约占粮食总产的40%,在粮食生产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 抓住水稻生产, 在一定程度上就抓住了粮食生产主动权[1]。景宁县地处浙西南山区, 就浙江而言是典型的山区县之一, 境内山多地少, 耕地资源较为贫乏, 全县仅有耕地面积6 849 hm2 , 人均耕地仅0.055 hm2 , 明显低于全国人均耕地0.093 hm2的水平, 在20世纪的60-80年代,在低海拔地区曾有连作稻栽培,而至90年代起己渲变为纯单季稻地区,全县17万人口,常年种植单季稻4 000-4 666.7 hm2。加之地处山区, 缘于历史原因和自然条件的限制,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低下, 以水稻生产为主的粮食生产单位产量较之生产条件优异的先进发达地区明显偏低, 常年粮食生产不足以自给, 有赖于外地调入以补缺口。针对景宁县的粮食生产现实,为了有效改善生产条件,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科学种田水平及以水稻生产为主的粮食自给能力,自2012年以来,本项目组借力于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为契机,积极有效地组织开展了水稻产业提升示范园区项目建设,经于几年来的工作实践,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为有效实现水稻产业提升,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支持。为了快速推进景宁县水稻产业提升步伐,将项目研究成果推广应用于生产,并发挥长期效益,笔者试就景宁县的水稻产业提升示范园区建设工作实践
作一表述,以期供以借鉴和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工作实践。
1 工作措施
1.1 建立组织机构
为了加强对项目实施工作的组领导工作,项目开展讫始成立了分管农业副县长为组长,县农业局、财政局、水利局、林业局、交通局为成员单位的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县农业局以农作站、植保站、土肥站、产业科、农经科干骨力量组织建立了技术实施小组,项目实施所在乡镇、街道也同时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分别组织开展组织协调、资金落实、资金管理、计划方案拟订、技术指导、责任落实工作,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组织保障。
1.2 制定项目计划方案
为使项目建设各项工作、技术措施稳妥有序地落到实处,在继项目立项、建立组织后,根据项目建设目标要求,各项目建设区的现实情况,所需破解的重点、难点问题。根据因地制宜,量财而出的原则,组织相关专业技术骨干力量,在经实地调研,掌握基础情况的基础上,经过充分酝酿讨论,制定出工作措施、技术措施、工作方法、资金安排、管理使用、工作进展、目标预期、标示牌设置为内容较为详实可行的工作计划方案,以保项目建设预期目标的实现。
1.3 开展宣传培训
水稻产业提升,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量大,需要较多前期投入,惠及长远利益的投资性项目,需要有广泛的社会参与、部门支持和惠及主体积极参与。为使项目建设顺利进行,并达到项目建设目标要求,在项目建设实践中项目组积极创造条件,通过当地媒体、会议宣传发动,广泛深入地开展了水稻产业提升重要意义的宣传工作,有效提高了政府部门、社会民众、参与主体对水稻产业提升重要意义的认识,为项目的有效实施营造了社会氛围,奠定了群众基础。同时水稻产业提升,必须要以科学技术为支撑,于此,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积极创造条件,通过多种途径方法开展了水稻种植技术培训。据统计自2012年开展项目建设以来累计授课培训56期、受训2 250余人次,开展送科下乡活动21次,召开现场会5次、与会320多人次,现场技术指导23次、接受指导130余人,印发技术资料6 000余份,提供专业技术信息21期,发送手机短信90余条。通过技术培训与现场指导有效提高项目实施主体的科学种植水平和技术到位率。
1.4 提供资金支持
项目建设,资金投入是基础保障,为保证项目建设顺利进行,通过积极争取,取得上级政府的鼎力支持,尽其所能自筹资金,4年来共计筹措项目资金673.9万元,其中:省以上补助资金620.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26.0万元,生产主体自筹资金27.9万元。为项目建设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1.5 规范项目管理
为了规范项目管理,严格按照《县农业局项目管理办法》和省农业厅、财政厅联合发出的浙农计发【2013】61号文件规定实施,领导小组和实施小组分工负责,明确分工,责任到人,每个乡镇、街道,每一个项目实施单位均有专人负责项目资金管理,工作、技术措施的落实工作,项目资金实行专账核算,按照建设内容和财务管理制度实行县报账制,财政项目资金主要用于田间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排灌沟渠、田间作业道路建设及“三新”技术推广,其他建设内容所需资金原则上应由实施主体即农户和村级集体经济补充。实施小组及农业部门积极做好技术措施的落实与应用工作。
1.6 建立技术探索研究示范基地
为了切合当地生产实际,充实完善水稻产业提升技术体系,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注重开展进行技术探索研究工作,选择在原有生产条件尚可、易于改良,当地乡镇政府、农民积极性高,科技基础较好,乐于接受农业先进技术的澄照乡金丘村建立了16.3 hm2探索研究示范基地,在基地内,在改良生产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引进新品种、优质高效栽培[2]、沃土工程建设、测土配方施肥[3]、病虫害绿色防控[4]、合理灌溉、立体种养、建立社会化服务组织、病虫害统防统治等工作措施的落实和技术内容的探索应用取得明显的效果,形成一套较为适合当地生产实际、实用可行的技术体系。为景宁县水稻产业提升起到了积极有效的幅射带动作用。
nlc202309030043
1.7 改良生产条件
由于地处山区,受地理位置、地形地貌、传统自然耕作习惯的影响,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如果生产条件不予改良,将严重制约景宁县水稻产业提升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和目标的实现。因此,本项目组充分发挥政府项目资金的“拉引”作用,积极自筹资金,进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自2012-2015年4年来共计建筑了拦水堰坝5座,新建灌溉渠道13 259.6 m,修复灌溉渠道5 625 m,新建U型槽水渠3 017 m,修建田间作业道路26 083.8 m,硬化机耕路990 m,埋设PE排水管1 374 m, 通过深耕加厚耕作层、添加客土、开设出排水沟、埋设PE排水管等措施改造低产15.2 hm2,在较大程度上解决不利自然因素的制约,改善了生产条件,为水稻产业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1.8 推广应用先进技术
水稻产业提升,无疑是在改良生产条件的基础上提高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将先进技术应用推广于生产实践,几年来,为了丰富水稻产业提升的技术内容,发挥先进技术在生产实践中的积极作用,项目组积极组织开展新品种的引进试种和推广工作,4年来先后引进了中浙优8号、甬优15、双南帖红米等5个水稻品种在当地试种成功并推广种植,使得中浙优1号等在景宁县连续多年种植抗性退化的品种及时得以更换,发挥优良品种在生产上的增产、增效、提质作用。扶持添置了弥雾机等新型高效植保器械25台,在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有效提高了防治质量,减少了农药量,减轻了农药残留污染。 实施“沃土工程”, 在园区内实行稻草还田, 除部分田块种植冬季作物外推广种植冬季绿肥作物紫云英, 以增加有机肥投入, 培肥土壤基础肥力。 在园区内开展进行土样检测, 依据土样检测结果、基础肥力状况和水稻生长需肥规律,进行配方施肥,结合穗期病虫防治混施硼肥、磷酸二氢钾等微肥、叶面肥,以供养分所需、平衡养分供应。建立排灌渠系,实行“三沟配套”,尽可能做到排灌分设, 对部分冷浸田实行垄畦栽培, 根据水稻需水规律合理灌溉, 及时搁田。 推广普及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通过引进推广抗性品种,增进自身免疫功能;播前晒种,种子消毒处理; 培育多蘖壮秧,带药下田;合理肥水管理,打捞浪头渣; 推行坎壁刀割除草[5]、田埂种植田埂豆[6]、芝麻等显花作物,为天敌提供更为适宜的栖养场所;在水稻插秧后1个月内原则上不用药防治水稻害虫,以增加天敌食源、加速繁殖,更好地发挥自然控害作用[7];扩大稻田养鸭生态种养面积,以其在稻田取食活动控制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在田畈内装置杀虫灯,以引诱灭杀稻田害虫;在稻田禁止使用禁限农药,推广使用植物源、矿物源、微生物、低毒有效、环境友好的农药品种,并尽可能地实行混药兼治,交替轮换用药,以减少农药使用,避免病虫抗药性的产生;加强病虫监测预报,增设病虫监测点,力争实时掌握病虫发生动态,有效指导生产主体开展精准防治;创建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根据自愿互利原则,为水稻种植户提供多种形式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以实现快速有效防病虫的目的等一系列综合措施的协调应用,不仅有效地控制病虫害发生为害,并有效减轻了因过多使用农药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一系列先进技术的组装配套应用,为水稻产业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1.9 创建社会化服务组织
针对当地自农村承包生产经营以来, 农村呈现出分散、孤独生产经营状态;农村劳动力转移,从业人员科学文化、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普遍明显偏低,严重制约农村社会事业、产业提升与发展的现实;借鉴其他产业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紧密把握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的有利契机,积极引导,扶持组织创建了社会化服务组织,到目前为在园区内组建了社会化服务组织18个,并配备一定的先进实用农耕、植保机具为农户提供代耕,病虫害防治,劳动力、农用器械调剂等社会化服务,提高了组织化程度,破解了季节性劳动力紧缺,农机具配备不足,科技素质偏低瓶颈制约,解决了单家独户生产经营难以把握、实现的现实难题,实现了服务组织的社会化服务功能,有效地提高了科技到位率。
2 工作成效
经过项目建设,使园区内的生产条件得到了有效改善,先进的农业技术得到推广应用,基本实现项目预期目标,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对景宁县的水稻产业提升树立了典范,产生了积极有益的影响。
2.1 经济效益
4年来共建立了示范园区19个、累计实施面积846 hm2,据资料统计平均增产稻谷产量384.00 kg/hm2,增加产值1 152.00元/hm2,共增产稻谷324.864 t,增加产值97.46万元;园区内平均减少病虫害防治1.4次、减少化肥使用5.6 kg/hm2,节省成本投入717.90 元/hm2,平均节本增效1869.9元/hm2、共计节本增效158.19万元,取得了较为明显的经济效益,减轻了粮食生产归属于弱势产业的不良影响。
2.2 社会效益
项目的实施,改良生产条件,提高了产业科技含量和农业组织化、社会服务化水平,起到了积极有效的辐射作用,加快了科学技术推广应用和产业提升步伐,对提高景宁县粮食自给能力,减少粮食缺口调入,增强农业基础地位,增加农民种粮收益,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人类心身健康水平,推动当地农村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将产生积极有益的影响。
2.3 生态效益
通过项目建设,改良了生产条件,发挥了良种在生产中的作用,提高了抗御不利因素影响的能力;优化了农作措施,通过扩种绿肥、秸杆还田增加了有机肥投入,提高了土壤基础肥力,实行稻养鸭,保护利用天敌,优化了稻田生境,有效发挥自然控害作用,稳定了稻生境自我调节功能,减小了农药、化肥的使用,减轻了农业面源污染的负荷,有效地推动了景宁县生态效益农业的发展,迎合了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发展要求。
3 存在不足
尽管本项目组在水稻产业提升方面做出了一定努力,取得了较为可喜的业绩,但分析景宁县水稻产业提升的现实,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1)是:就整体而言,因受地理位置,立地、交通条件,资金筹备,劳动力外出等因素影响,生产条件改良进展缓慢,有待加大投入,加快改进生产条件进程。(2)是:虽然在示范园区建设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辐射面欠广,推广应用步伐缓慢。(3)是:技术内容有待深化、组装配套,普及应用步伐仍需加快。(4)是:科技落户率偏低,科技培训、信息化建设有待加强。(5)是:农业机械化水平偏低,先进高效率机械装备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6)是:农业组织化、社会化服务水平明显偏低,有待创新思维进一步加快推进。(7)是:生态环保、质量安全意识有待进一步明晰。诸上的问题与不足,将不同程度影响着景宁县水稻产业提升水平,有待今后作进一步的完善与提高。
nlc202309030043
4 今后工作
针对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应遵循“因地制宜、切合实际、负重拼搏、稳妥推进” 的原则,立足于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取得新的进展。(1)是:充分利用国家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扶持政策,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项目支持,以促使景宁县水稻产业提升的快速推进。(2)是:动员社会名人、企业、大学生回乡创业者投身农业产业发展,注入资金,助推景宁县水稻产业提升发展。(3)是:鼓励发动生产主体增强自我发展意识,自筹资金,投注于水稻产业提升这一长期性惠农事业。(4)是:积极创造条件,采取有力措施,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5)是:拓宽思维,深化探索研究,充实完善技术内容,持之以恒地做好科技培训、指导,信息化服务工作,全面有效地提高科技到位率[8]。(6)是:根据水稻品种抗性退化进程,及时引进推广抗性优良品种,以发挥良种在生产上的积极作用。(7)是:加强农业组织化、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有效提高组织化程度、社会化服务领域和水平[9]。(8)是:根据自愿互利原则,鼓励引导土地经营权流转,以便生产经营管理,发挥规模效应。(9)是:探索建立生产设施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对基础设施的维护检修工作,以发挥其永久性利用功能。(10)是:加大工作力度,加快面上生产的推广应用步伐。真实有效地将景宁县水稻产业提升这一利国惠民事业不断推向新的层面。
参考文献
[1] 虞国平. 水稻在我国粮食安全中的战略地位分析[J]. 新 西部(理论版),2009(11):31-33.
[2] 胡华伟,杜一新,何伟明. 对单季稻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集成的思考[J]. 中国稻米,2007(增):39-40.
[3] 郑世炎,杜一新,陈海丽,等. 对深化测土配方施肥技 术的思考[J]. 农技服务,2012,29(2):258,260.
[4] 彭瑞庭,杜一新. 景宁县山区单季稻病虫绿色防控技术 及其推广应用[J]. 上海农业科技,2014(1)
[5] 杜一新,雷沈英,梁碧元. 稻田周边杂草的防除方法和 作物布局对捕食性天敌发生的影响[J]. 中国植保导刊, 2004,24(3):27-28.
[6] 雷沈英,杜一新,刘少华. 田埂豆栽培技术[J]. 大豆科 技,2010(1):57-58.
[7] 陈关成,杜一新,李永青. 山区单季稻捕食性天敌发生 情况及保护利用技术措施初探[J]. 福建农业科技,2012 (增):49-52.
[8] 刘少华,杜一新,李永青. 农技培训是农技部门永恒的 主题[J]. 中国农业杂志(学术版),2012,5(1072-73.
[9] 闻 英. 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培育与发展探析[J]. 郑州 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29-32.
9.示范区建设工作总结 篇九
一、2012年现代农业示范建设情况
201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各示范区强化领导、增加投入、主动作为,示范区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各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全力推进示范区建设,示范区农田生产条件、农业设施装备水平、农业科技转化与应用、农业经营机制创新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发挥了引领作用。
1、农业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示范区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201万亩,占示范区耕地总面积63.6%;设施农业24万亩,占示范区耕地总面积7.6%;核心区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87%,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
2、农业科技水平明显提高。示范区实施各类高产创建示范面积105万亩,占示范区耕地总面积33.2%;良种覆盖率达到100%,三品认证591个,示范区乡镇或区域性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农业信息化服务实现全覆盖。
3、农业生产组织化、规模化程度明显提升。示范区耕地流转面积109万亩,流转比重达到34.6%;专业化统防统治和测土配方面积分别达到228万亩和342万亩,分别比上年增长14.5%和18.8%。示范区已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1339个,农民参加合作社比重达到35%;核心区规模化畜禽养殖 1
率达到84%,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1个,示范区农产品加工总产值预计实现237亿元,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预计实现154亿元,分别比2011年增长24.7%和21.3%。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已成为示范区建设的核心力量。
4、农民人均纯收入显著提升。示范区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8500元,超出全市平均水平1000元以上;核心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232元,高于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29个百分点。
二、2013年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安排意见
根据上次市领导小组会议和六安会议精神,为切实抓好今年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提出如下工作安排意见:
1、做好第二批示范区认定工作。根据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创建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意见》(*政办„2010‟54号)和《关于申报第二批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的通知》(*政办明电„2012‟48号)要求,在有关市政府推荐上报的基础上,对第二批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组织专家评审。目前评审工作已经结束,报领导小组审定后由市政府认定发布(具体意见附后)。
2、推进示范区重点县建设。为探索现代农业示范建设路子,创新现代农业发展体制机制,拟在全市北、中、南片选择3个县(区)开展示范区重点县建设,制定建设方案,落实相关措施,加大示范区推进力度。
3、开展动态考核。按照动态管理、能进能出的原则,建立考核激励机制,根据市政府办公厅„2010‟54号文件规定,对第一批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区进行动态考核,合格的示范区根据考核等次,实行财政资金分级奖补;不合格的示范区撤销“**市现代农业示范区”称号(具体考核方案附后)。
4、编制好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规划。按照优势区域布局、主体功能区规划、科学合理定位的要求,编制《**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规划(2011-2017年)》(具体规划附后)。
5、建立示范区建设情况季度监测制度。对国家、市级、市县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实行季度监测,及时掌握示范区建设动态。
6、出台示范区认定管理办法。为规范示范区运行管理,研究制定《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区认定管理办法》,经领导小组审定后发布(具体办法附后)。
7、开展示范区管理运行机制专题调研。重点围绕示范区经营机制、投资机制、管理机制开展专题研究,探索创新示范区管理运行机制,形成研究报告。
8、启动第三批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申报。按照《关于创建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意见》(*政办„2010‟54号)要求,下半年启动第三批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申报工作,再创建20个示范区。
9、加强经验交流。加大宣传力度,继续编印市级现代
农业示范区建设简报,总结宣传示范区探索现代农业发展好的经验和做法,扩大示范区效应。
10.示范区建设工作总结 篇十
一、肯定成绩,坚定信心
今年以来,全县各地认真贯彻人代会和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稳定发展的好势头,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着力于发展现代大农业,在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上取得明显进展。
(二)着力于保持农民持续增收,在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上取得明显进展。
(三)着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取得明显进展。
(四)着力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在低收入地区农民致富上取得明显进展。
(五)着力于深化农村改革,在稳定完善山林承包责任制试点上取得明显成效。
今年以来农业农村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这是全县各乡镇、有关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广大干部群众扎实工作的结果。这些成绩的取得,还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对农业农村发展趋势的正确把握,牢牢抓住工作重点;得益于全县上下创新破难、真抓实干,不断拓展农村经济发展新领域;得益于前几年深入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后续效应日益显现。
二、正视不足,提升理念
应该说,我县整个“三农”工作的形势是好的,各项工作都走在了全市的前列,但应该看到,我县“三农”工作还面临着不少制约因素,与中央二十字的新农村建设要求相比,差距还很大。一是基础设施建设任务繁重。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需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改善农业生产生活环境。而当前,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问题在平原土斗区更加突出,今年县政府制定和完善了以“老鱼塘改造、机埠泵站建设、蚕桑新种改造、安居工程”等为主要内容的低收入地区农民致富政策,加大了对这一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但事实上,由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面广量大,政府每年财政投入杯水车薪,而企业、农户自我积累能力差,也无力进行大规模的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二是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不高。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二、三产业的吸纳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经商务工农民不断增加,在农民人均收入中所占份额也逐年提高,但多数农民从事的仍是一些技术要求低、劳动强度大、收入不高的工作。虽然经过近年劳动力培训,有一大批农民学到了新知识,掌握了新本领,进入到二三产业行列,但大量的农村4050人员接受新知识、掌握新技能较慢,在劳动力市场竞争中仍处于弱势地位。据不完全统计,全县目前企业务工缺口近7000名。因此,加快技能培训、知识更新的任务十分繁重,拓展就业岗位也显得越来越迫切。与此同时,农技推广体制改革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机制不活、素质不高的问题愈来愈突出,特别是公益性的农技推广服务人员十分薄弱,不懂优高新、只懂粮棉油,难以满足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要求。三是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与往年相比,今年通过政策因素促进农民增收的空间已明显压缩,政策增收的余地很小。今年农资价格居高不下,如3月份尿素每百斤售价97元,比年初高出4-5元。而主要农产品价格已达到了历史最高点,如毛竹每百斤最高达到42元,一级以上白茶平均价格在800元以上,继续攀升的空间不大,一产增收的难度加大。同时自然灾害如动植物疫病、霜冻、台风等频发,使农业增产增收受自然条件影响。平原土斗区乡镇主要靠粮食生产,在高效生态农业上拓展增收空间办法不多、力度不大。四是农村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当前,我们正处于发展加快期、法制完善期、利益调整期和矛盾多发期,因土地征收、房屋拆迁、纠纷等引发的矛盾日益增多,各类上访不断增加。据国土部门统计,截止上半年我县涉土信访共48件,排全省第17位,湖州市第1位。建设平安安吉、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任务十分繁重。
这些问题,是发展和前进中的问题。认识深刻、解决得早、解决得好就会赢得机遇,进一步推进发展。反之,就会积累矛盾,丧失机遇,失去优势,落在后面。面对新农村建设这一大课题和新要求,我们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提升理念、创新举措,从更高的起点,更宽的视野来思考和研究这些矛盾和问题,使我县的农业农村工作跃上新的台阶。
进一步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理念指导农业,在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上继续走在前列。从我县的实践看,一些产业集群正是走了一二三产协调发展的路子,才拉长了产业链,形成了规模效应。如竹产业去年产值达53.6亿元,出口创汇达2.2亿美元,为全县增加4.5万个就业岗位,为山区农民增收达5亿元,为财政增收达1亿元,正是依造了100万亩的毛竹基地,依托了1000多家竹地板、竹凉席、竹窗帘、竹工艺品、竹炭等加工企业和上千人的营销队伍及竹制品市场。从这方面深入分析,农业发展必须突破单纯有利于生产者的观念,做到既有利于生产者增收,又有利于消费者的健康,成为以人为本的“人本经济”;突破单纯满足当代人发展要求的观念,做到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满足后代人发展的要求,让农业经济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概括起来说,我们下一步必须继续突出“高效生态”主题,走提升一产、做强二产、培育三产,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子,推进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标准化、产业化。
进一步以城乡统筹的理念建设农村,在加快新农村建设上走在前列。至去年底,我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490美元,城市化水平达到50.4%。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这一时期正处于城乡走向融合,是加快城乡统筹步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思路正确,把握得好,就会加快促进城乡的融合发展;把握得不好,就会导致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失衡,制约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这一阶段,必须进一步以城乡统筹理念建设农村,推进村庄集聚发展,使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更好地向农村延伸。一方面要加大规划引导的力度。在规划引导下,分步实施、有序推进,实现土地集约利用,资源有效整合。另一方面要加大分类指导的力度。对低收入地区基础设施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倾斜,解决改善好基本的生产、生活环境、缩小区域间硬件设施的差距。再一方面要加大管理服务的力度。对正在和已经建成的小康示范村和社区,要引进城市社区的管理理念和要求,提高服务水平和居民的整体素质。
进一步用现代科学知识武装农民,在提升农民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上走在前列。农村文明程度的提高,农民就业竞争力的增强,根本还在于提高农民素质。针对当前劳动力供需的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的问题,要进一步把加强培训、提高素质作为扩大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工作来抓。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对受训农民的就业服务,努力提高培训的就业率。
三、攻坚破难,重在落实
今年的时间已过半,全年的目标任务总体已过半,其中部分工作进度超前,如农民培训工程、千库保安工程、蚕桑发展、西苕溪标准堤建设、土地整理等,但少数工程如老鱼塘改造、建设用地复垦因多种因素,导致工程进度大大滞后于时间进程。下半年天气、市场等不确定因素很多,农民增收、农业招商、重点工程等各项任务十分艰巨和繁重,各乡镇、部门务必继续发扬埋头苦干的精神,咬定目标,攻坚破难,以抓落实为根本,确保全面完成年初各项目标任务。
(一)突出重点抓落实。乡镇适逢换届,部分正职作了一些调整,对今年全县农业工作重点和本乡镇农业重心还不太熟悉,希望能尽快进入角色。突出重点抓落实,根据县委、县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和明确的基本工作要求,在工作中着力细化思路,谋划落实工作措施,抓重点、攻难点,整体推进农业各项工作。一是要做好稳定完善山林承包责任制和发放林权证工作。从8月份开始至11月底结束,共分四个阶段推进。各乡镇、有关部门务必要建立组织,加强领导。把这项工作作为当前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成立强有力的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县林业、农办、农业、国土、法制办、财政、档案、信访、宣传、公安、法院等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加强指导。务必要把握重点,确保质量。牢牢把握稳定完善山林承包责任制和发放林权证这个重点,决不允许因遗留问题或其它矛盾影响工作开展。要切实加强工作指导,严把政策关,坚决杜绝乱开政策口子现象发生。务必要强化宣传,严明纪律。深入广泛宣传有关政策法规,调动群众工作积极性,加强调查研究,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对因工作不负责导致群体性破坏森林事件的,严肃追究有关人员责任。二是认真实施低收入地区农民致富工程。启动低收入地区农民致富工程作为十三届四次会议大会议案,县政府对代表作了答复,已办理完毕。但这项工程启动实施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我们要围绕扶持低收入地区农民致富政策“五个新增”、“七个加大”做好工作,抓好落实。有关部门要根据政策要求,将任务目标分解到乡镇、村,做好项目规划、业务指导。良朋、高禹、梅溪、鄣吴、杭垓及递铺等乡镇要积极对接政策,认真组织实施,加强质量监督,确保各项扶农工程能顺利完成,惠农政策能落实到位。三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重点工程。要进一步突出经济薄弱村脱贫、农民素质培训、林业三大基地、林道建设、农田水利及土地开发整理等20项重点工程,县政府办公室从5月份开始每月进行进度督查通报,希望在座的乡镇、部门要找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创新思路,加快工程建设进度。
(二)明确责任抓落实。工作中,要注重把细化目标、分解任务、明确责任、督促检查作为抓落实的重要环节来抓,形成一级抓一级,分级抓落实,一环扣一环,一抓到底的工作格局。要进一步加强台风防御工作。茅临生副省长在防御今年1号强台风时作出批示:今年对浙江有影响的台风来得比较早,各地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今年4号台风“碧利斯”造成广东、广西、湖南因小流域山洪、地质灾害死亡600多人、失踪200余人,惨痛的教训告诉我们,做好防御台风的各项准备工作,是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头等大事。就我县区域特点和历年台风影响分析,我县防御重点应放在小流域山洪、地质灾害、病险水库和在建工程上。各乡镇行政一把手作为第一责任人,要切实负起责任,在台汛期,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排查,落实水库安全巡查制度和在建工程安全责任制,制定防御山洪和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落实预警措施。一旦发生山洪和地质灾害,紧急启动应急预案,以避为主,确保人员安全。气象和水利部门要加强水雨情预测报工作,提供准确、及时、有效的信息,防台成员单位按照防台预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做好各项防御工作。要进一步落实动植物疫病防控措施。7月初以来,我县与安徽广德宁国及本省长兴泗安交界地区,先后发生以“高热”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生猪传染病,该病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传播速度快,发病面广,目前已蔓延到高禹、梅溪、递铺等10个乡镇。疫情发生后,县政府已在7月26日的乡镇长会议上作了专项部署,农业部门组织了足量的猪蓝耳病和猪瘟疫苗,对免疫抗体水平较低、疫病威胁较严重地区立即开展了紧急免疫工作。当前,各乡镇在继续做好免疫查漏补缺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村级疫情测报员的作用,开展24小时监测,做到发现一起,无害化处理一起,消毒灭源一起。农业、工商、经贸、卫生、公安等部门要继续对全县各定点屠宰场、农贸市场和生猪交易市场进行定期不定期专项检查,坚决杜绝病死猪流向市场。要进一步化解农民涉土信访。今年以来,因土地引发的信访持续上升,群众越级信访十分突出,群众信访主要是土地征用、建房拆迁等不规范操作引发,也有因遗留问题未及时处理好而引发重复上访。对此,我们要按照国务院《信访条例》规定,一级对一级负责。各乡镇要认真分析信访问题和信访原因,开展协调和落实解决信访问题。对重点信访要成立信访工作领导小组,一把手亲自抓。要建立信访工作长效机制,定期分析排查信访情况,切实有效遏制三访现象。对当前土地征占用存在的违法问题,国土部门按照法律法规,严格执法、从严处理、执行到位。真正从源头遏制信访的蔓延态势。
(三)提高能力抓落实。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到问题多、矛盾多、难题多的地区进行调研,努力在吃透上情、把握内情、了解外情上下功夫,不断提高解决群众难点、热点、焦点问题的能力,力求提前完成和超额完成目标任务。要切实加大建设用地复垦的力度。当前用地指标是制约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瓶颈,在市政府下达计划指标远远不够、内部挖潜盘活存量土地有限的现状下,唯有充分用好省政府政策,加大建设用地复垦的力度。人代会目标今年要完成4000亩面积,但目前进场施工仅4个项目496亩面积,进展严重滞后。这里有客观因素影响如换届、资金紧张、拆迁安置难等,但我认为关键还在于主观上。因此,要快速推进这项工作,务必要解决好三个环节,首先思想认识问题,乡镇主要领导要站在新农村建设、解决经济发展瓶颈的高度来看待,深刻理解其实质内涵。其次机制创新问题,拆迁补偿异地安置推进的快与慢,关键在于群众作为主体参与的程度,因此如何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需要我们创新机制。再次力量整合问题,任何一项工程都有难度,若零敲碎打,终究难成气候,必须整合好有限的力量速战速决。要切实加大土地规划修编的力度。根据省政府的统一安排,我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已完成全部五个专题的前期成果报告并上报市政府。接下来,在坚持“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工作原则下,切实加大规划修编的工作力度。乡镇要将规划修编纳入政府主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在规划用地的空间、布局、农保等关键要素上要把好关,真正达到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作为业务主管部门国土资源局要加强对规划修编的业务指导,主动同相关部门衔接,建立部门之间的协商机制。特别要加强同“十一五”规划的对接,着力体制出“一核心五组团六十中心村”的城镇、村庄发展格局,规划指标尽可能满足这一要求,确保规划修编的质量和进度。要切实加大老鱼塘改造的力度。今年计划完成老鱼塘改造2000亩,主要分布在递铺、梅溪、高禹等乡镇,目前尚未启动实施。今天在这里再次明确,这项工作由农业部门牵头,会同国土资源部门作一深入、具体研究,拿出一个解决办法。原创文章,尽在文秘知音网。
(四)坚韧不拔抓落实。农业农村工作任务重,期限长、见效慢,农口班子成员和全体农业干部要只争朝夕,高效率、快节奏、高标准抓好各项工作落实,打造政府品牌,干就一流,不留遗憾,努力做到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抓落实。不但善始,还要善终;不仅要善作,还要善战。农业招商要有新业绩:今年上半年农业招商协议外资项目11个,1335.76万美元,实到889.93万美元,列全市第二位;协议内资项目13个,6.51亿元,实到2.3亿元。纵向比有进步,但对照市政府下达的全年实到外资2300万美元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今年还剩五个月不到时间,要完成全年内外资任务十分艰巨。农民稳定增收要有新举措:上半年农民人均收入增长13.2%,成绩瞩目。但认真分析,农民收入长期快速增长的空间有限,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不多,这是一项需要我们广大干部长期谋划、持之以恒抓落实的工程。就我县而言,山区相对富裕、平原土斗区相对贫困;从事一产农民收入低,从事二、三产业收入高;小部分经营户和企业主高收入掩盖了大部分纯农户的低收入。这些情况,迫使我们要深入思考,农民收入继续增长的空间究意在哪,增长的幅度有多大。我希望不仅在座的涉农部门要研究,各乡镇也要调查,根据本乡镇区域特点、产业特色深入研究。从而便于我们在新农村建设中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规划,使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工作常抓不懈、常做常新。
【示范区建设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省示范校建设总结06-24
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06-24
示范化学校建设的工作汇报11-01
邛崃市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08-26
法治政府建设示范09-20
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意见09-08
示范校建设汇报10-11
示范中心建设项目简介06-16
示范公寓楼建设方案10-02
安全文化建设示范单位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