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多举措培养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2024-11-17

我校多举措培养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精选11篇)

1.我校多举措培养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篇一

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经验总结为了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能够主动活泼地学习,创造性地学习,我们力求在课堂教学中挖掘一切能使学生主体作用形成的因素。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进行。

一、发展思维,暴露思维过程以学生为主体的核心是发展学生的思维。因此,我校通过发展思维的“八法训练”,抓住学生内在的思维潜能,有效地提高了教学实效。1.

营造思维氛围一建立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2.调度思维情趣一在学生思维的冷却处恰当地进行热处理。3.创设思维情境一使学生在生动的思维情境熏陶中,完成从具体到抽象的逻辑化的思维运动。4.启发思维启动一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最近发展区。5.学会思维策略一真正地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6.养成思维习惯一养成观察、质疑、联想等思维习惯。7.倡导思维平价一借以调节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益。8.暴露思维过程一把握暴露思维过程的着力点,即重点、难点、疑点。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思维活动的主体,因此,我们将暴露思维过程的侧重点放到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上。坚持暴露的适时性和始终性相结合,暴露的恰当性和艺术性相结合,注意暴露过程的质量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情绪调控,使之合理优化教学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彼此感染的过程,教师情绪的表现不可避免地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因此,我们严格要求教师以其良好的情绪调控学生的情绪,利用教师新颖的教法、生动的语言、多样的形式、可感的内容来激发学生强烈的思考欲。事实上,教师在课堂上多变的情绪处理,直接影响学生掌握知识的成效。无疑,要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使学生真正进入主体角色,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善于调控自己在课堂上的情绪表现是非常重要的。

三、留出“空白”,促进积极探索我校在教改实践中,特别注重留给学生一片思维活动的空间,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活跃状态。教师多点拔,学生多尝试。经过大量实践研究,总结出适合我校教学实际的“六项空白法”:1.寻找新旧知识的衔接点时留“空白”;2.提问后留“空白”;3.当学生对知识认识模糊时留“空白”;4.在概括结论之前留“空白”;5.出现错误之后留“空白”;6.出现难解时留“空白”。此种“空白法”的尝试,是对教师“一言堂”旧的教学方式的挑战。教师们深刻地认识到:要相把学生真正地当作主体,必须给学生创设说话或发表意见的机会,使学生在长期的说话训练中形成一种能力,这是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

四、创设情境、进入最佳状态教师应该从各个方面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情境,使他们在紧张的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思维始终处于极其活跃的状态。我校在课堂教学中总结了“六种巧抓创设情境机遇”的方法。1.在导言设计中巧抓机遇;2.在突破重难点时巧抓机遇;3.引导学生走出思维误区时巧抓机遇;4.在对知识进行综合训练时巧抓机遇;5.在课堂上出现了“节外生枝”时巧抓机遇;6.在引导解决疑难问题时巧抓机遇。

五、改革教法,提高参与意识恰当地选择和正确地使用教学方法是落实知识教学、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三大教学任务的关键措施。我校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法时,总结出11件必做的事。具体是:1.复习本课教学必需虽以前学过但学生尚未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是教学活动的主体;3.研究培养学生非智力品质的措施,调动学生积极性;4.根据教材各部分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学生的认识规律,科学地组织教材;5.设计好引言;6.根据突破难点、加强重点的需要,认真创设情境;7.精心设计课堂提问;8.合理分本性中部分容的教学时间;9.设计好板书提纲;10.锤炼教学语言;11.11精选习题,布置作业。

六、勇于创新,启动示思维在教学中要把学生当成认识的主人,充分发挥他们在认识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我校主要通以上下五种途径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激发认识兴趣;2.开拓知识领域;3.鼓励探索求异;4.克服意义障碍;5.充实课外活动。综上所述,通过优化教学途径,充分地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才能不断地增强学生强烈的创新意识。[1]

2.我校多举措培养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篇二

一、自主学习的概念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内涵

1.自主学习的概念。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根据个体的学习目的,选择材料、制定规划、选择策略以及方法、监控过程、评估效果等最终达成知识的过程。学员对自己的学习负责,教师扮演促进者等角色。

2.自主学习能力的内涵。自主学习能力是个体完成自主学习任务的各种心理品质的总和。具体包括制定目标、运用客观资源、反馈、控制、总结等能力。

二、培养学员自主学习能力中存在的问题

1.传统教学模式对自主学习的影响。长期以来,传统教学观念和方法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盛行,尽管大家都在思考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但在实际教学中却不能完全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2.学员缺乏自主性和自律性。自学时间不能主动、有效地去搜集并分析信息和资料,放任自流,所以可理解的语言输入量少,达不到预期的学习效果,使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流于形式。

3.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很多现有资源不适用于各个层面和不同水平的学员,与互联网上的资源相比,资源内容陈旧、更新慢,影响学员自主学习的热情和效果。

4.军校学员学习环境的特殊性。军校学员要进行适当的体能训炼、完成一定的公差勤务、执行一些如站岗值勤、维护秩序、为各种活动进行训练彩排等,这些都占用学员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其他课程较难、压力较大,除了课堂学习时间外,没有足够的课余时间来进行学习。

5.评价方式过于单一。用终结性评价来检验学习效果使很多学员把通过期末考试和大学英语四、六级当作学习目的。

三、如何培养学员自主学习能力

1.培养学员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大学英语的课堂应该是教员与学员民主平等的互动平台,教师以课堂为中心,把学员的课下学习调动起来。教员从讲授者转变为引导者等角色,引导学员制定学习计划、帮助学员提高认知策略水平、引导学员进行反思、创设有助于学员进行意义建构的环境、建立多元评价系统等。

2.教员如何培养学员的自主学习能力。

(1)引导学员制定适当的学习计划。教员要帮助学员了解整体性的学习任务,让学员自己发现并完成整体任务所需完成的子任务,英语学习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分别是什么,以及完成各级任务所需的各级知识技能。同时,还要帮助学员了解他们可用的学习资源以及如何利用资源进行语言的输入输出。由于学员原有的英语水平不同,在制定学习计划时,应在对自己原有的英语知识水平—包括听、说、读、写、译能力有清楚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并将其分解细化,确定每个学期、每个星期甚至每天的计划。

(2)帮助学员提高认知策略水平。如果教员的工作目的是教学员以一种更好的方式学习,那么应当使学员了解成功语言学习的“秘密”。教员应为学员提供策略上的指导。

要提高学员的自主学习能力,就要帮助他们掌握听、说、读、写、译各个学习策略。教员要演示所提供的策略何时有效,如何使用和如何把它转移到相关任务中去。

(3)引导学员进行学习反思。反思是对学习活动以及学习活动的因素进行思考和审视。引导学员反思自己的学习是否在按计划进行,经过学习,是否取得了进步,还存在哪些问题,针对问题如何调整学习方法等。教师根据学员的自我检测来分析其学习情况,并提出建议。

(4)创设有助于学员主动进行意义建构的学习环境。知识是学习者借助与他人的协作活动,利用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是必不可少的要素。

1)情境。创设情境包括创设课堂教学情境以及课外学习情境。学员要真正能脱口而出,只靠课本和课堂上的语言输入是远远不够的,学员还需要在课后有更多的语言输入和更多练习语言的机会。

2)协作。教员与学员之间,学员与学员之间以小组形式,在目标和激励机制下为获得最佳个体、小组学习成果而进行合作互助。

3)交流。协作学习的过程就是交流的过程,交流对于推进每位学员的学习至关重要。

4)意义的建构。意义的建构是学习的最终目标,一切活动都要围绕这种目标进行。

(5) 构建多元评价系统。评价的意义在于改进学习、促进学员发展,因此评价必须贯穿于学习过程中,从被评价者的需要出发,促进评价对象的进步与发展。

3.我校多举措培养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篇三

为第一时间让企业获取相关政策信息,加强政策导向的引导作用。合肥高新区近期组织召开政策解读会,邀请合肥市科技局相关处室领导,对园区约200家企业进行政策解读,传达省市最新出台的政策,并现场答疑。并充分借助大学科技园、民营创业园等孵化器,利用多种手段加大宣传力度,在全区范围内全面营造“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创造”的舆论氛围。

合肥高新区还组织召开了2012年知识产权专题报告会,邀请专家就知识产权战略、企业创新发展等内容做专题报告,提高企业自主创新意识,让更多企业了解专利信息的价值,并现场为企业免费发放专利信息资源数据光盘。同时,组织由管委会分管领导带队、区科技局有关负责同志参加的服务小分队,对海外高层次人才项目、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送政策上门,帮助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难题。

自2008年成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以来,合肥高新区管委会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不断加大扶持力度,四年累计为553家企业兑现知识产权补贴资金337.95万元,知识产权对产业发展促进作用日益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增至268家,占全市51%;拥有各类创新型企业78家,目前全区80%以上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以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初步形成以格力、三洋为主体的家电产业集群;以科大立安、美亚光电、四创电子为主的公共安全产业集群;以赛维LDK、晶澳太阳能为主体的新能源产业集群。产业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合肥高新区创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的建设。

4.我校多举措培养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篇四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是当前基础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改革的重点,也是跨世纪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变革的根本任务之一。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教学改革虽取得了长足进展,但在传统观念的束缚和升学考试的重压下,学校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特别是课堂教学中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诸如重书本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培养;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重间接知识的学习,轻直接经验的获得;重教师的讲授,轻学生的探索;重视考试成绩,忽视整体素质提高等弊端依然在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这一切不仅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学习负担加重,探索精神萎缩,而且极大地妨碍了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影响了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方针的全面贯彻落实,影响了跨世纪一代新人的培养。

21世纪将要来临,人类即将跨入一个新的千年历史。新世纪将对人的培养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此,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加大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改革力度,制定新的改革策略,探索新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方法。刚结束的第三次全教会对我国跨世纪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目标作出了全面规划,对以创新精神培养为重点的素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实施提出了新的要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发表的一份重要研究报告――《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财富蕴藏其中》中提出,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应为人的一生幸福作好准备,未来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四大支柱是通过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一报告对新世纪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使命作了全新的注解,从中不难窥见21世纪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发展的基本图景。新世纪究竟对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无论作何种解释和推测,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未来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决不能只满足于给学生一点知识和技艺,它必须将学生置于一个有尊严、有个性、有巨大发展潜能的活的生命体的位置上,全面关注他们的发展需要,关注他们的精神生活,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不断提高他们的生命质量和生存价值,进而使他们在生动活泼、主动和谐的发展过程中真正为自己一生的幸福作好准备。这是一个至高的目标和境界,它要求我们必须对传统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从思想观念到操作方法进行彻底的全方位的变革。活动教学实验研究是一项立足课堂教学改革,面向未来人才培养的新的探索和实践,它力图根据跨世纪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改革的总体要求,特别是由应试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向素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转变的现实需要,在合理借鉴中外历史上活动教学思想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现行课堂教学存在的诸多弊端的必要改造,探索一条适合于儿童生动活泼主动发展及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的路子,寻找一条有利于学校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中切实落实素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

5.我校多举措培养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篇五

《英语教学大纲》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主要原则,是使每个学生的英语素质水平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及自我发展的能力打好基础。这是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要求的一代新人的需要。因此,教师需要解决知识的无限性与在校学习时间的有限性这个矛盾,使学生从“学会”上升为“会学”。正所谓“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不尽”。为此,以下谈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实施情况。

一、为学生创设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

现代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非常强调学习者先前经验在学习中的作用,认为有意义学习是学习者积极主动地使新知识和原有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新知识纳入到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中去的过程。其中一个很关键的条件就是学习者的积极参与主动建构。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是建构知识意义的关键因素,而学生的主动性需要教师制造冲突的学习环境来激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学生建构知识是在已有经验基础上进行的,所建构的问题情境需要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便发挥学生已有经验的.作用。因此,在英语教学问题上,各种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接近生活实际的语言情境的创设,将有利于解决英语教学远离学生生活、远离语言学习中应有的真情实感的问题,极大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激情,激发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想象、表达、交往、创作的愿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将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的训练统一在具体生动的语言情境中,让学生通过主动参与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使他们不仅掌握了语言知识,而且发展了语言能力。如英语第三册二十一单元八十一课Shopping(购物),这课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非常贴近,于是我让他们将讲台布置成百货商店,学生分别扮演售货员和顾客,自编对话。

面对这种真实的交际场合,学生们发挥得非常自然,每个人都有强烈的表现欲望,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热情高涨,教学效果很好。可见,良好的学习情境的创设,可更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突出其主体性,这对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和创造力等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给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

现代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理论认为,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发挥,促进学生有特色地发展,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然而,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的一个较大的问题是:“填鸭式”、“注入式”的教学充斥课堂,学生自主学习空间萎缩,依赖性增强,厌学情绪高,学习效率较低。为摆脱这尴尬的教学局面,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不失为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因此,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成为教师工作的重要目标,正如德国著名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学家第斯多惠在《德国教师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指南》一书中写到:“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强调了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因为学会学习是学生学习上自立自主的一个必要前提,只有学会学习,才有持续发展的可能。本人在教学实践中,就非常注意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环境。例如:在教生词时,并非如传统教法按生词表的顺序教学生读生词,然后使其机械地背生词,而是要求学生自己用《英汉双解词典》查阅单词的词义注释,特别是英英注释,然后组词造

6.我校多举措培养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篇六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新课程实施前的基础教育面临一系列问题, 亟待改革。

首先, 旧的中学教育体系, 多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 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 忽视了学生科学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严重影响了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

其次, 旧的中学教育教学体制和模式对学生的学习评价缺乏科学性, 评价标准、评价方式单一, 导致教学效率较低。教育理念滞后, 学业评价方式滞后, 这不仅限制了学生的自主发展, 而且导致学生创新能力的下降, 严重影响了学生素质的提高。

为此, 我们应紧紧抓住新课程实施的契机, 特别是抓住《义务教育阶段学业质量评价标准》的试行时机, 改革教学评价方式、方法,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问题的解决

物理课程标准告诉我们:中学、特别是初中的物理课程, 应在小学原有的一些基于现象探究活动的基础上, 开展教师指导程度不同的具有认知能力要求的探究活动, 逐步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物理学习的主要目的不仅仅是学习知识,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知识, 学会学习, 学会探究, 养成正确的价值观, 使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义务教育阶段学业质量评价标准》正是以此为依据制定的。

为了能有效利用《义务教育阶段学科 (物理) 学业质量评价标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我们在认真解读《质量评价标准》的基础上, 明晰其激励评价功能, 积极改革质量评价方式, 全面开展激励评价, 逐步实现科学评价育人。

《学业质量评价标准》从设计思路、评价标准、评价方式给予我们充分的改革空间, 为此我们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积极改进评价方式, 激励学生自主探究, 全面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1.利用问题讨论式评价方法, 为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奠定基础

问题讨论式评价是学生发展性评价的重要形式之一。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 这种讨论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进行, 教师提出一个个问题, 教师指定学生发言, 教师主导讨论方向。在这过程中, 教师不断对学生进行评价, 评价往往是教师根据自己的感受进行的, 它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对自身价值的追求, 因而, 很可能不自觉地扑灭了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迸发出的智慧火花。新课程理念下的《学业质量评价标准》中的问题讨论式评价, 其最根本的要求就是让学生去认识和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让学生为解决问题提供自己的思维方法和过程, 提出自己的判断和假设。它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了机会, 为每一个学生充分体现自己的价值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这对我们很有启发。

在教学《蒸发》时, 笔者在试验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课前, 先要求学生预习该节内容, 并思考下面问题: (1) 蒸发等有关概念具体含义是什么? (2) 如何加快液体的蒸发? (3) 液体蒸发有什么作用?要求学生用实验演示证明 (可以自己单独完成或与其他同学合作完成, 器材自备) , 并在课堂上讨论交流。结果, 大部分学生课前都做了充足的准备, 不仅用到了教材上提到的器材, 而且还主动查资料, 找来了日常生活中用到的寒暑表、棉花、酒精、电风扇、电吹风等器材来设计实验, 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的观点和方法, 学生在相互讨论和交流中掌握了“蒸发”的有关知识, 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在比较班, 我们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师演示讲授法。学生按照教师的启发, 一步步地学习, 一步步去理解掌握。学生虽然掌握了这部分知识, 但是, 比起上面实验班的学生, 知识面较窄且掌握得并不牢固, 灵活性较差, 学习兴趣也不够浓。

2.利用活动表现评价,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活动表现评价涉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 特别是后两维目标更为突出。在三维课程目标的总体要求下, 活动表现评价的本质是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 学生的活动大致有观察、实验探究、调查、制作等几种形式。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活动内容、不同的活动方式确定评价内容、评价标准和具体的评价方案, 活动表现评价才会收到实效。例如, 教师可采用多主体评价方法, 利用学生本人、学生家长、学生同伴以及教师和管理者等对活动进行表现评价。在学生的自我评价过程中, 促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总结、反思, 进一步认识自己, 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在学生对他人的评价中, 促使双方学习交流, 学生可以更清楚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从而帮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自我。这样, 利用及时的评价反馈, 能极大地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在《电学》复习教学时, 笔者在初三年级组织了一次电磁铁以及电学知识应用的小制作比赛, 全年级学生都踊跃参加, 试验班的学生特别积极, 他们大部分人都用铁钉和细铜线制作出了一个简单的电磁铁, 并在课堂上积极交流。其中, 试验班的胡斯毅、胡铭坤等同学还利用易拉罐、泡沫塑料、矿泉水罐、导线、电池、小灯泡、木板等制作出了自动报警器、可发电的节能门铃。有的小制作, 经师生推荐参加了省、市、区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获得了一、二等奖。

其他班的学生也很努力, 但制作的效果比不上试验班的。整个活动过程中, 要求学生相互评议, 教师及时总结, 对他们的作品都作出了充分的肯定, 活动收到明显的效果。

3.利用考试评价方法, 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传统的考试, 试图通过分数的排队起到警示和鞭策的作用, 并以此刺激学生进步, 这种做法违背了中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新课程的《学业质量评价标准》中的发展性评价强调学校内部的考试应当建立发展性评价观, 让每一个学生在考试中树立自己能行, 可以再前进一步的信心。发展性评价弱化了考试的甄别、选拔功能, 让学生在没有压力的宽松环境中展示自己的水平, 发挥自己的特长, 答出一个好心情。从而, 更加激励学生主动学习, 不断进取。

在试验班的教学中, 采用多种考试评价方式, 如实验操作考试、实验探究考试、开卷考试、闭卷考试、小组合作答题考试等评价方式。在不同教学阶段采用不同的考试方式, 并进行恰当的评价, 充分发掘不同层次学生的闪光点, 使他们逐步树立起自信心和自豪感, 进而促使学生积极进取, 主动学习, 自主探究, 不断进步。

在试验班的教学中, 正是利用这种因人而异的评价方法, 调动学生积极探究, 主动学习, 而在比较班的教学中, 还是采用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经过一定时期的实验对比, 得出试验班和比较班的学生去年参加升学会考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两个班起点相同) 。

综上所述, 运用多种不同的、因人而异的考试评价方式, 试验班的学生不仅学习成绩明显进步, 而且乐于学习、主动探究, 能力与素质大大提高。

三、评价反思

总的来说, 运用《学业质量评价标准》评价教学, 能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从《学业质量评价标准》实行与否的调查数据对比可以看出实验班, 与起点相同的对比班比较, 实验班的学生更好学, 自主探究学习能力也明显高于比较班的学生。

1.学生反映良好

学校在整个年级及时进行了测验以及问卷调查, 从调查数据可知, 试验班的学生普遍认为这样的教学方法很好, 能大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毕业班成绩突出

实行《学业质量评价标准》后的这一届学生, 初二参加全区统考统改时, 排全区公办学校的第十三名, 到了参加全市升学会考时, 排区公办学校的第三名, 开创了我们学校物理科进步的新纪录, 学生参加各类比赛均获奖, 在区内同类学校排名前列。

在实际教学中, 只要科学运用《学业质量评价标准》, 科学评价学生, 激励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 学生就能自主发展, 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编.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S].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9, 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7.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思维能力 篇七

[关键词] 思维能力 学生 自学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在新的课程改革形势下,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每节课、每个教学环节不同的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基础知识,训练技巧的同时,通过学生的看、想、说、做等,训练和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思维能力。

一、学生从自学中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自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为了获取新知识而独立开展的学习活动。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可以从学生的自学中进行。开始时,教师可提出自学要求或编拟自学提纲,让学生在教师正式授课之前按自学要求或对照自学提纲在课前或课内自学课本。自学时,学生可以讨论,看不懂的地方可以做上记号,然后,问老师或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可以逐步从依赖自学提纲过渡到不依赖自学提纲。最后,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学。通过这个途径,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时,教师就可以提出这样的自学要求和思考问题:(1)自学课本第100页例1(从顺数第三行到倒数第五行),边看边思考;(2)例1中的两个图形各是什么形?它们各有几条边,几个角?每个角是什么角?用三角板比比看;(3)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可以互相讨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看书、思考、辅以议论、质疑、操作,达到了掌握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二、在探讨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新知阶段,教师重视加强操作感和知识迁移的指导,从整体到局部设计有坡度、有层次、有启发性、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系列问题和操作要求,让学生经历探索新知识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自己想问题、寻方法、作结论,发现新知识的规律,从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学生智力。例如,在教学“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时,”在结合计算(一学生板演、其余座练)这道题复习了两位数乘多位数的计算法则后,教师把板演竖式中的积擦去,在乘数上添上百位数2,使学生呈现新问题。接着,教师提出自学探讨问题:(1)现在乘数增加了一个百位数,应该怎样继续乘下去?(2)乘数的百位上的数是在什么情况下去乘的,它是怎样去乘的?(3)它和用个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去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4)为什么百位上的数乘被乘数所得的积的末位要与百位对齐?在教师的明确指导下,学生的自学思考过程就进入到一个有意义的、有序的信息系统中,然后,再展开观察、分析、综合、比较、议论、动手尝试等一系列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积极性,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从说理中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训练学生的数学语言是分不开的。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过程要靠语言表达,而语言的发展又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创造条件让学生更多地说理。如说定义、定律、法则、公式、过程、算理、方法、规律、题意、思路、数量关系、式义等,从说理中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达到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目的。例如,在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时,当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后,教师启发学生看图用准确简练的数学语言,有条理、有根据地叙述公式的推导过程。即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形四边形的底等于这两个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高等于梯形的高,每个梯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所以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这样,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四、从训练中培养学生灵活的创新思维能力

这里所说的训练,是指课堂练习。练习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这是沟通知识与能力的桥梁。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精心巧设有指导性的课堂练习,是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和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学习过一个新知识后,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从这几个方面精心设计练习:(1)围绕教学重、难点设计专项练习;(2)针对易混易错知识设计对比性练习;(3)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设计变式练习;(4)根据不同程度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通过训练,巩固基础知识,克服思维定势,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从评讲中培养判断推理能力

在课堂上,学生学完例题后,教师都要给学生进行巩固练习,学生练习完后还要组织评讲,让学生运用数学概念、基本原理对每种问题先做出肯定或否定,然后,再做出合乎逻辑的解释,有根有据地说明理由,这与引导学生经历各种思维过程一样,都是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需要。

六、从小结中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对所教学的新知识,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小结,配合小结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自己通过归纳、综合和概括来反映概念的本质属性和数学的一般原理。例如,教学“口算乘法”时,先引导学生口算并写上每道题的得数(题目如下):

例1. 100×4=4004×100=400

100×12=120012×100=1200

例2. 7×200=1400 12×300=3600

接着教师启发提问:请观察例1、2左右两边的算式,用整百数乘的口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学生通过观察、综合、归纳和概括,得出了其规律:用整百数乘的口算,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积的末尾就有几个0。这样,就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归纳和概括能力。

8.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学习能力 篇八

关键词:直观教学;语言学习;自主创新

一、直观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学习能力的有效方法

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学习能力首先要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利用直观教学,把抽象的知识变为具体形象的感觉和知觉,这样便于学生理解、记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学习的欲望,就会由被动学习变为自主创新学习。如,我在教学生“功”这一章中,学生对功、功率和机械效率三个概念感到很抽象,不易理解,容易混淆。于是,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一堂比赛形式的实验课,我让每个学生搬着五块砖以最快的速度从一楼跑到四楼,然后测出自己的做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看看谁做的功最多,谁的功率最大,谁的机械效率最高。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和确凿数据进行回忆、对比、联想、分析,直观形象,从而明白其中的道理,培养了学生自主创新的学习能力。

二、利用“就地取材”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学习能力

在物理教学中,“就地取材”可以使抽象的知识更加具体化。课堂教学中很多知识往往要通过举例说明,所举的例子要从学生熟悉的实物中选取,这样让学生觉得更加具体化,然后再启发他们举一反三,进一步理解所学知识。

三、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学习能力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有很多,如自然界的电闪雷鸣,雨后的彩虹,太阳光的色散,冬天人们呼出的“空气”,汽车的發动,发光的电等现象,让学生多观察、多分析,主动探索其中的道理,这样既能让他们掌握课本知识,又能让他们开阔眼界,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学习能力。

四、用激励性的语言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能力

学生回答问题不可能都是正确的,也不可能与标准答案一字不差,因此,在教学中我先用激励的语言鼓励他们回答,如回答不正确,再帮他们分析原因,或经过学生讨论解决问题,而不是一概否定他的答案。这样他们就有勇气回答下一个问题,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不懂就问。教师做到上课随和但不随便,学生也能在老师的肯定和赞许中自主学习,学习积极性就会更高。

总之,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学习能力,不但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作者单位 山东省安丘市金冢子镇金冢子中学)

9.我校多举措培养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篇九

1.1 大学生目标取向错误

造成大学生创新能力薄弱的因素多种多样, 其中目标取向错误是主要障碍。国内外的研究表明, 目标在大学生的学习中有重要作用, 它能引导、制约、激励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是学习的强大动力。目标取向明确的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能够不断朝着自己的目标奋进, 获得个人的长远发展。然而, 目前我国高校某些大学生将取得所期待的分数作为大学学习的唯一目标, 在这种目标取向的推动下, 学生将学习看作消化教材, 只学习要考试的知识, 养成了“死记硬背, 被动听课, 跟着标准答案走”的固定思维模式。这部分学生视“上课”为“听课”, 不愿主动思考、自主学习, 严重制约了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

1.2 教师教学模式单一

目前, 高等院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往往比较注重向学生灌输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 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缺乏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 导致学生不能积极参与到教学中, 严重制约了对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

1.3 高等院校激励机制不完善

一方面, 在我国高等院校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以科研业绩为导向对教师进行考核, 特别是在高校教师的评职和晋级过程中不体现人才培养环节, 这种评职晋级方式使得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提升科研业绩方面, 忽略了对学生自主创新活动的指导, 严重制约了对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 对于学生而言, 目前高校并没有健全完善的激励机制, 参与自主创新活动的学生无法从中得到相应益处, 不利于提升学生参与自主创新活动的积极性。

1.4 高等院校创新实践训练不完善

在我国, 对于本科生而言, 一般到最后一学年开始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时才会有论文导师。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 导师介入不充分限制了本科学生直接参与科研项目和研究课题的机会, 学生普遍表现为实践能力不强, 创新精神缺失。

1.5 自主创新实践客观条件缺失

客观条件的缺失大大限制了学生自主创新活动的参与面, 不利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创新活动。与此同时, 学生在参与自主创新实践活动中, 由于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和优秀的教师指导, 再加上缺乏企业和社会的对接平台, 研究成果只能束之高阁, 无法发挥应有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 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构建

2.1 自主创新意识

自主创新意识是指人们自发产生的创造新事物或新观念的意向和愿望。自主创新意识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 是进行创新活动的内在动力, 其突出表现是对现有知识的不满足, 对权威的不盲目迷信, 敢于提出质疑。对大学生而言, 自主创新意识的形成是多种客观因素长期作用的综合产物, 会受到知识和能力水平的制约。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自主创新意识是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的首要前提。

2.2 自主创新观念

不同的人在社会活动中将形成不同的价值观念, 价值观念的不同对创新活动的影响也有所差异。西方文化的价值观念是以个人主义为导向, 比较看中独立、自主和创造性。然而, 东方文化更倾向于强调集体主义价值观, 倡导顺从、合作、责任感和对集体中权威的认可。因此, 鼓励学生转变观念, 培养学生具有敢于打破常规和质疑权威的勇气, 形成自主创新观念是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一环。

2.3 自主创新动机

与自主创新观念相似, 自主创新动机也是多样的。一般而言, 自主创新动机可被划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两种类型。内在动机是自发的, 创新者进行自主创新活动的出发点是对创造新事物的内在兴趣。内在动机可以促使创新者努力克服创新活动过程中的困难, 并从中获得成就感, 有利于自主创新活动的产生。外在动机是来自于外界的, 创新者进行自主创新活动是由于受到外界要求或引导的作用, 对于自主创新的推动作用相对于内在动机而言有所差异。因此, 使学生具备进行自主创新活动的内在动机是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不可忽略的一个组成部分。

2.4 自主创新目标

自主创新目标在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培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正确的自主创新目标对大学生进行自主创新活动具有两方面影响, 即引导作用和激励作用。正确的自主创新目标不是凭空产生的, 而是综合分析历史经验、现实条件和自身状况之后确立的。在实现创新目标的过程之中, 创新者面临着许多不确定因素和难以预料的风险, 需要明确而建全的创新目标起导向作用。与此同时, 创新目标的确立将给创新者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激励创新者克服创新过程中的困难, 突破学习、工作、思维的惯性, 取得创新性成果。对于大学生而言, 自主目标的确立是认真思考和自主决策的结果, 是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

2.5 自主创新意志

自主创新意志是指创新者在自主创新活动中, 为克服阻碍和困难, 实现自主创新目标的心理活动。具有顽强自主创新意志的创新者大都具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追求精神。而在创造新事物或新观念的过程中充满大量的偶然现象和不确定性因素, 遇到挫折在所难免。面对挫折和困难, 创新者很容易就会动摇和放弃, 而顽强的自主创新意志是自主创新活动得以实现的有力保障。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 他们面临的创新竞争尤为激烈, 面临的创新环境格外复杂。在这种背景下, 自主创新目标的实现需要大学生锻炼顽强的自主创新意志, 为成就创新事业提供有力保障。因此, 自主创新意志是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2.6 自主创新素质

对于大学生而言, 自主创新素质包含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两个方面。一方面, 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是对大学生观察、记忆、思维、想象以及合作、组织、交往等心理素质的培养。观察能力是开展创新活动的基础, 记忆能力是提高认识水平, 促进思维发展的重要条件, 思维能力对于认识客观事实和规律具有重要作用, 想象能力是激发创新的重要条件, 合作、组织和交往能力则是依靠团队协作实现自主创新的前提。另一方面, 大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开展创新活动的重要基础, 具有良好身体素质的大学生才具有良好的操作能力, 这是实现自主创新活动的有力保障因此, 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同样是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

3.1 培养自主创新意识

大学生自主创新意识的形成依赖于大学生的学习和实践过程, 与知识文化水平密切相关。大学生知识能力水平是形成自主创新意识的先决条件。“创新”的前提条件是知道何为“新”, 而对于“新”的认知与把握则与知识水平密不可分, 没有深厚的知识根基作为支撑, 实现高层次水平创新活动就是空谈。当今社会, 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的双重特点, 科学技术的高度分化要求创新人才具备专业化的知识, 而科学技术发展的综合化又要求创新人才能够打破专业界限, 与不同的人进行必要的交流与合作。因此, 对于大学生的培养既要关注专业知识, 也要关注跨学科联系, 使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储备和广博的文化知识素养, 为培养自主创新意识奠定基础。

3.2 强化自主创新观念

观念对于人的行为具有强大影响力。过于强调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念造成了我国创新精神不足的客观环境, 培养了崇尚权威的思维模式, 抑制了批判性思维的发展。高校应注意鼓励学生具有开放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人文性思维, 避免学生养成封闭性思维、复制性思维和经验性思维的思维方式。

3.3 确立自主创新目标

对于大学生而言, 确立自主创新目标不是凭空想象, 而是需要遵循自主性原则和可行性原则。自主性原则是确立自主创新目标的首要原则, 它有两方面含义, 一方面是针对个体的客观情况而言, 个体具有独立和自由支配生活的权利;另一方面是针对主观现实而言, 个体可以合理使用选择的权利。自主创新目标的确立只能依靠创新主体通过学习、实践, 自由、自主地确立, 因此, 大学生不能以社会环境及学校环境不利于自主创新活动为借口, 拒绝确立明确的自主创新目标。其次, 确立自主创新目标也需要遵循可行性原则, 所谓可行性原则是指大学生所确立的自主创新目标是合理的, 是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自主创新目标过高, 一旦自主创新活动难以实现, 创新主体的积极性会受到消极影响;自主创新目标过低, 则不利于进一步激发自主创新。因此, 大学生应该在学习和生活中正确评估自己的能力, 根据自主性和可行性原则, 确立自主创新目标。

3.4 强化自主创新动机

自主创新动机是进行自主创新活动的动力源泉。高等院校应对自主创新的大学生给予相应的鼓励和嘉奖, 使大学生能够从自主创新活动中取得愉悦感和成就感, 逐步强化大学生进行自主创新活动的内在动机, 为自主创新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3.5 锻炼自主创新意志

日益激烈的创新竞争和日趋复杂的创新环境给大学生的创新活动带来了很多困难, 顽强的自主创新意志是大学生在遇到挫折甚至遭遇失败时成就事业的有力保障。锻炼自主创新意志首先要求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树立自信, 自信心可以建设积极强大的内在自我, 这是克服创新活动中的艰难险阻的内在基础, 其次, 大学生应锻炼自我控制能力, 能够不受外界干扰, 控制自己。自我控制能力使得大学生能够排除不良环境的影响, 有效抵制外界的诱惑和干扰, 专注于自主创新事业。另外, 大学生应注意培养百折不挠的意志, 这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各种领域内的新发现和新发明, 总是与传统观念有所差异, 难免受到传统观念的抵触和指责, 因此, 创新者应该有胆识克服阻碍创新活动的不理因素, 否则, 创新事业将一事无成。

3.6 培养自主创新素质

大学生应注意锻炼自己的观察能力, 为创新活动奠定基础;努力提高记忆能力, 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锻炼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为创新活动提供条件;培养组织、合作和交往能力, 能够与各种背景的人员进行有效沟通, 利用团队的力量协同进行创新活动。

3.7 实施科研训练计划

大学生在参与科研活动的过程中能够获得专业知识方面的显著发展, 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我国高校存在的普遍现象是大学生参与科研的机会非常有限, 因此, 构建一个覆盖面广, 持续时间长的本科生科研体制是高等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工作。制定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是鼓励大学生参与科研训练的一个有效方式。在实践创新训练过程中, 教师应注意细心指导学生如何做研究, 注意保护和培养学生进行创新活动的激情, 积极推行启发式和鼓励式教学, 为大学生进行创新活动做好向导。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大学生进行自主创新活动所存在的障碍, 探究了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 并在此基础之上, 提出了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方法和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陈兴文, 刘燕.大学生自护创新意识培养途径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 2013 (1) .

[2]李杨帆, 朱晓东.科研训练计划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 2011 (4) .

10.我校多举措培养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篇十

一、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培养他们去自主探索

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并运用于实践。通过实践,既可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也可以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例如,在教学“分类”时,以现实家庭生活为素材,先课件展示情境图,主要信息是散放在床上的爸爸、妈妈、小明的衣服,衣服中有上衣、下衣等,同时,情境图中还表现出衣服的颜色、厚薄等方面的不同。然后由现实情境提出“怎样帮妈妈整理这些衣服?”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借助生活经验自主地去探索学习。大部分同学按上衣和下衣来分类,少数学生按衣服的颜色、大小、厚薄来分类,有的同学还按男和女来分类。分类方法的多样性,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探索的创新精神。在这里,教师充分利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后面引入统计学习“分一分,理一理,数一数”提供了更多自主探索的空间。

二、多渠道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

心理学说过:“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只有多组织学生动手操作,才能获得直接经验,活跃思维,发挥创造力,增长各方面的智慧和才干。例如,我在教学图形认识时,让学生从家中带来了许多生活用品,如鞋盒、牙膏壳、皮球、药盒、易拉罐等,这些都是学生们非常熟悉的。先按不同的形状理一理、分一分。孩子们非常乐意分东西,在活泼的活动中,初步领略了不同立体图形的特征。然后和孩子们一起用这些物品做游戏,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滚一滚、摞一摞能发现什么?这场面可热闹了。学生们兴致勃勃、争先恐后地做不同的游戏。在游戏中,学生们发现球可以向不同的方向滚动,圆柱只能向两个方向滚动,正方体和长方体不能滚动。这是多好的发现呀!做游戏是孩子们最向往的事,课堂上也能做游戏,那数学课岂不是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学了图形后又让学生利用立体图形、学具拼摆各种各样好看的图形,学生在小组内拼出了汽车、帆船、房屋、机器人、可爱的大熊猫等,通过小组合作还搭出了楼房、宝塔、魔幻城堡等;学生的作品没有一件不是他们创新思维的成果。由此可见,通过让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操作活动,不仅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增长了智慧和才干。

三、在自主探索中增强学生的思维意识

学生自主探索的积极性往往来源于教师对问题情境精心巧妙的设计。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等方法对学生提出一些有趣并富有思考性的问题,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成生动、具体的情境问题,增强了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性,同时,在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训练了孩子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培养了孩子的创新能力。在一年级教学“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这一内容时,我先设计了几个小朋友剪五角星的情境,然后把小朋友剪的五角星分别用动画演示出来,让学生看着动画上的五角星说出谁剪得多些,谁剪得少些;哪位小朋友多得多,哪位小朋友少得多。教学中设计这样的活动,适时地提出问题,就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具体的数量中理解了“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的数学知识。又如教学“10以内的加法”时,由学生喜爱的《西游记》故事引入,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你想知道什么?”电脑出示图后我设问。学生争先恐后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学生的主动性被激发,进一步燃起把一个个问号转化为句号的热情,以积极的心态投入自主探索、交流的空间去。

四、在自主探索中要重视知识的形成和应用

教师只要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培养创新能力,就必须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应用过程,从而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学习方法,并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在一年级下册教学“两数相差多少”的问题时,首先给学生演示抓小星星的活动场景(红色和黄色两种),其次让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来比较哪一种小星星抓得多,并说出多多少个。在学生理解了用排一排的方法可以比较出叶片的多少后,启发学生自己探索出计算的方法。再次教师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实验活动,并让学生结合活动经验,说说小星星多抓了几个,为什么要用减法来计算。通过活动和探究,教师帮助学生建立起求两数相差多少的数学模型。最后再进行实际应用,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让学生解决了比较多少的实际问题。

11.我校多举措培养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篇十一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或者称学生对学习的调控能力, 是近二十年来外语教育界的热门话题, 尤其在当今课程改革中, 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 关注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及其学习过程成为教学中的关键问题, 也是目前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价值取向。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 我们提倡学生自主参与, 教师转变角色, 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这是外语教学的一个理想的目标和愿景, 也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涵和研究领域。

本次专题研究围绕对学生自主学习的理解, 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和意义的阐述, 讨论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如何通过教学活动的创新和改革, 以唤起教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云南教育·中学教师》:创新教学活动,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我们首先需要对学习自主性的定义、内涵及意义进行准确的理解。

昆明市第八中学赵坚:我个人总结, 学习自主性是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愿望负责任的一种能力。

Henry Holec是最早将自主性学习这一概念引入外语教学界的, 他认为, 学习自主性就是一个学生愿意或者有能力为自己的学习承担责任。这其中包括:

*独立选择和制定学习目标;

*独立选择材料、学习方法和任务;

*在组织和落实其选择的任务的过程中根据目的进行调整和选择;

*选择评估的标准并在自我评价中使用这些标准。

1995年, Dickinson提出, 自主学习是“对待学习的态度和独立学习的能力”。1999年Naoko Aoki从学习者的需求, 进一步定义自主学习能力:“学习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愿望, 控制学习内容和过程的能力。”

按照以上语言学家的观点, 学习自主性是指对自己的学习愿望负责的一种能力。从学习者的角度看, 具备自主学习能力意味着获得确定学习目标、内容、材料和方法, 确定学习的时间、地点和进度, 以及对学习进行评估的能力。自主性学习是相对于“被动性学习”、“机械性学习”和“他主性学习”而言的, 自主性学习实际就是学习者能够认知自己的知识、能力等缺陷, 根据学习能力、学习动机等要求, 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 自主性地学习知识、技能等的行为。

具有自主性的学习主体, 在学习活动前自己能够确定学习目标, 制订学习计划, 做好具体的学习准备, 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和学习方法做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 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

学习自主性的培养内容涉及教学的全过程, 涉及多个方面, 其中包括学习的情感与动机, 学习目标的确定, 学习内容的选择, 运用和调整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 计划和安排学习时间, 自我监控和改善, 有效地利用和管理学习资源, 以及反思、评估自己的学习效果等。几年来, 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 创新和改革各项教学活动, 探索在教学中培养自主的学习者, 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关于学习自主性培养的一些做法以及心得和感悟中, 我们不难看出, 教师的意识是至关重要的, 只要教师不断地更新理念, 树立新的教师观和学生观, 学习自主性的培养就不再是一句空话。

培养学习自主性的意义体现在学生的发展之上, 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实现教育的核心目的。Holec认为, 学校教学目标一方面是帮助学生获得语言和交际技能, 另一方面是帮助学生获得自主, 即学会如何学习。陶行知先生也说过:“教师的责任不在教, 而在教学, 教会学生学。”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其中最核心的思想是教育应使受教育者学会学习的教育目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学会学习”是教育的核心目的这一论点得到了普遍的认可。

二是适应时代的发展。信息时代知识更新快, 创建学习型社会, 成为终身学习者, 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盲不再是没有知识的人, 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 只有努力培养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 努力树立学习型社会, 培养终身学习者, 才能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的要求。

三是满足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英语教育作为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言学习的过程也是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因此, 课程的任务包含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树立自信心,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发展自主的学习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新课程提出的这些要求, 其核心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成为自主的学习者。自新课程实施以来, 教学改革关注的是学生如何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学习, 学会与他人合作, 学会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 这就要求教师在意识上, 从以教师为中心转换为以学生为中心, 一切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核心, 让他们成为自主的学习者。

《云南教育·中学教师》:学习自主性的培养是多方面的, 涉及教学全过程。在英语教学当中, 课前准备应当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第一步, 怎么看待以及如何做好这一步?

昆明市第一中学车睿达:如何在课前准备这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我个人认为, 选择课前任务很重要, 有两种课前任务值得推荐。

一是收集单元主题词汇。人教版教材每个单元都会涉及一个主题, 我在单元教学开始之前设置收集单元主题词汇的课前任务, 鼓励学生使用词典、网络等多种渠道收集主题词汇, 且呈现形式不限, 以达到让学生主动预测单元教学内容, 自主扩展词汇量的目的。例如, 在教学高中《英语》必修2 Unit 2 The Olympic Games前, 我布置学生利用周末收集与奥运主题相关的词汇, 并于下周一汇报收集成果, 课前热身阶段我通过概念图帮助学生归纳总结, 再请学生课后查实重点词汇的词义及例句。通过对该主题词汇的收集, 学生提前接触了compete, competitor, competition, motto, mascot, medal, gymnastics, stadium, athlete等词汇, 并通过动手、动脑将自己喜闻乐见的事物同单元知识有效结合起来, 主动学习了新词汇, 也为下一步教学打下基础。

二是引入导学案。导学案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和沟通学与教的桥梁, 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 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 内容包括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结构、学法引导、思考讨论、技能训练等。导学案的编写要以学生为主体, 起源于学生, 围绕着学生, 归根于学生, 最终服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展。

吕叔湘先生说过:“教师培养学生, 主要是教会他动脑筋, 这是根本。这是老师给学生的最宝贵的礼物, 就是给他一把钥匙, 他拿了这把钥匙能够自己开箱子, 开门, 到处去找东西。”自主学习就是这把珍贵的钥匙, 我们要让学生在课前准备阶段中, 通过自己的选择和实践来达成预习目标。因此, 每一个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都是一个学习的独立体, 可以运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来分析达成目标的可能性, 并在实践中加以证实,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采用这种独立性的学习方式。当学生遇到困难时, 教师要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与支持, 用启发、引导等手段来帮助学生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让他们最终能通过自己的不断探索, 改进学习方法, 达成学习目标。

由于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不同, 解决问题的方法当然也就存在差异。因此, 学生在课前准备过程中, 选择实现学习目标的途径、达成目标的时间和程度也就不一样。因此, 自主学习不是“即时表演”, 也不是教师提出目标后放任学生, 而是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 帮助学生选择正确的方法, 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考虑到学生个体的独立性、差异性, 并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促进学生有效地达成目标。

《云南教育·中学教师》:在创新教学活动,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 务必考虑学生学习基础的差异和教师教学风格的不同, 第三个因素则是课型类别。不同的课型对应不同的教学需求以及教学活动, 但是最终的目标都是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下面, 我们从词汇课和阅读课两种课型来探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

昆明市外国语学校赵娟:对于英语词汇教学, 我认为“导学”比“教学”更为重要。“分层和分类”是导学的核心方式, 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进行单元词汇导学设计之前, 老师们要对本单元的词汇进行“一次分层”和“二次分层”。“一次分层”是指把整个单元的词汇进行总体分类。我们研读单元词汇表不难发现, 词汇不外乎三类:重点词汇、常用词汇和扩展词汇。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层次的词汇学习要求, 进行分类导学。重点词汇是学生必须掌握的, 因此老师要求学生从听、说、读、写、思五个方面进行自主学习;对于常用词汇, 应该着重从听、说和认, 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对于扩展词汇, 引导学生做一般性的了解即可。

很多老师都意识到了“一次分层”的重要性, 它使得我们在“导学”中有的放矢、主次分明。如果想要帮助学生进一步地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 在“一次分层”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分层”是关键所在。

“二次分层”是指对“一次分层”中所产生的每一类词汇再进行研读和分类, 进一步细化每一类词汇里的重点。重点的确定以中高考的热点、重点、难点以及学生在综合运用词汇中常见的问题为依据。“二次分层”的优点在于, 不仅使重点词汇中的重点得到强化, 也筛选出了常用词汇中的重点, 这就避免了学生在自主学习词汇中遗漏要点的问题, 并且关注了学生自主学习词汇的持续性、发展性和系统性, 帮助学生积累和扩大词汇量。

在对单元词汇进行两次分层后, 老师们就可以根据重难点进行“导学”设计。设计的原则立足于“课前、课中及课后”的任务设置。课前, 主要通过布置自行拼读、互助拼读、查词典完成词组及填空等方式, 引导学生自学一些简单的基础词汇。课中, 首先要检查学生的课前预习和自学情况, 发现问题后要及时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和改正, 可以通过小组展示、提问、点评等方式进行。最关键的, 是在课中针对重难点设计任务, 让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来完成。在任务环节中, 除了关注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更应该注意挖掘学生“思”的能力, 即由语言现象到语言本质的归纳、对比和类比、联想和迁移的能力。这是我们在以往的词汇教学中长期忽略的问题。而课后的任务, 应该是课堂的巩固和延伸, 具有承上启下和总结发散的作用, 应该注意的是, 课后任务不仅仅是知识的巩固和延伸, 更应该是以知识为载体的学习方法和策略的巩固和延伸, 这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词汇而言, 至关重要。

昆明市第十四中学张馨予:英语词汇的自主学习离不开词典。开学的第一周我就提出要求:“每位同学必备一本英语词典。”首推牛津高阶词典, 词汇丰富, 例句翔实。第二周开始统一指导学生怎么查生词, 从词义、词性、例句到彩页目录、参考信息目录。在学生掌握英语词典的查阅方法之后, 我开展阶梯式词汇导学案: (1) 查找重点词汇 (标注词典页码) , 根据课本词汇表中各个单词的不同词性, 各摘抄一个例句并翻译。 (2) 摘抄课文中单词所在句子, 标出目标词的词性, 并进行句子翻译。 (3) 语境填词, 用目标词完成句子填空。 (4) 找出同源词, 写出词性及句子成分并翻译句子。 (5) 小结导学案中的难点和例句中出现的新词。

对于学生利用词典开展自主学习词汇成效的检测, 我采取多样化的方式, 例如:一人写一个单词及例句, 学生提问, 老师点评;语境填词, 学生讨论有异议的选项, 老师点评;随堂造句、翻译, 学生交换批阅, 教师抽查;等等。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世纪金源学校许淼:中高考第一轮复习以巩固“双基”为重点, 基础知识又以单词和句型的背诵为重中之重。每个学生每一天都有背诵单词和句型的要求, 但是因为学生各自掌握的情况不一样, 如果强制每个学生背诵复习同样的单词和句型, 不仅不科学, 也会影响学生复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我让学生自己选择背诵单词和句型的内容和数量, 可以按照时间和自己已经掌握的单词, 算出每天至少需要背诵和复习的单词和句型, 并根据当天其他科目的作业量适当调整。我要求学生背诵单词和句型不光用眼睛看, 还要多读、多听、多写。教师评价和监督的方式也是开放式的, 学生可以把前一天背诵单词和句型的本子交上来, 或者是互相听写, 保证每天的监督和批改到位。这样做, 效果非常显著, 学生普遍反映, 每天背诵复习单词已经成了习惯, 感觉每天进步一点, 每天都有收获, 通过积累单词, 增强了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和主动性, “不再那么怕背单词了”;有的学生会用发散性思维回顾记忆同类词语, 阅读时障碍小了;背单词时边读边写边记也锻炼了口语;有的学生还会用当天背的单词写成文章, 充分调动了写作的兴趣;甚至有的学生说:“每天把单词背了, 心也就静下来了。”总之, 让学生自主背单词, 减少了诸多限制,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使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方法和进度去完成词汇复习, 使词汇积累成为一种自主的学习习惯。

昆明市第三中学朱茳:与词汇教学一样,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 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深化新课程理念, 以学生为主体, 训练学生的技能, 培养学生的能力, 传授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 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最终逐步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从而成为一个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人。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多种多样, 我主要采用“问题导学”的方式, 基本步骤如下:

1.阅读篇章, 找出问题。第一步, 略读 (skimming) 。通过标题、图画或表格等预测全文大意;第二步, 找读 (scanning) 。利用练习册的预习问题帮助学生理清文章思路, 理解文章大意;第三步, 细读 (intensive reading) 。借助课外参考书了解重点细节、猜测词义、分清文中的事实和观点等。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提问, 找出阅读当中遇到的问题, 指导他们对问题进行自问自查, 对篇章中的生词、词组、句型、语法知识以及难句进行分类和归纳。

2.分析篇章, 解决问题。经过分类和归纳问题后, 学生阅读当中遇到的问题就相对集中了, 教师可以鼓励、启发和引导学生通过个体与个体的交流, 或小组讨论, 或利用词典、参考书等方式方法进行自主学习, 从而解决阅读当中遇到的绝大部分问题, 然后对学生的解决方法做点评和补充。当然, 点拨、引导并非全盘告诉学生, 而是给学生一个跳板, 将学生引向思维的彼岸, 达到自主探究, 增强自信, 提高能力的目的。

3.读后反思, 总结策略。新课程倡导, 英语教学要鼓励学生通过积极尝试、自我探究、自我发现和主动实践等学习方式, 形成符合学生自身特点的英语学习过程与方法。在阅读任务完成以后, 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探索、发现、讨论, 还要引导学生就自己的思维和策略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 总结好的方法, 探寻有价值的、带规律性的东西, 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自主阅读策略。评价和反思的内容可以从四个方面考虑:阅读策略的运用, 语言知识的掌握, 语篇的理解, 语用能力的发展。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周宇红:美国教学法专家布鲁巴克认为, 最精湛的教学艺术所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动起来做一做。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单纯的劳动, 不能算做。只能算蛮干;单纯地想, 只是空想, 只有将操作、思维相结合, 才能达到操作的目的。”学生的操作过程是思维过程的体现, 因此, 动手操作不但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发展潜能的“金桥”, 而且是培养形象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 更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外显性标志之一。

常言道:“施教之功, 贵在引路, 妙在开窍。”根据英语学科以及阅读教学的特点, 启发学生动手操作, 获取实践信息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1.鼓励学生动手画一画。有一些文章的内容是可以借助于想象画出来的。例如, 阅读完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1 Unit 3“Travel journal”, 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主人公在湄公河的旅行路线及沿途风景所见插图。再如, 阅读完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1 Unit 2“English around the world”, 我鼓励学生动手画一画英语变迁和发展的时间轴, 再让学生通过讨论补充细节。

2.鼓励学生动手演一演。在阅读教学中, 让学生即兴表演篇章内容或片段, 化静为动, 把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转化为形象的、具体可感的表情身体运动, 不仅提高学生对课文理解的深度, 而且强化学生的主体活动, 培养其创造能力。

3.鼓励学生动手练一练。训练应当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全过程, 知识会在训练中获得, 能力会在训练中形成, 技巧会在训练中掌握, 智力会在训练中发展。目前, 英语课堂教学中书面练习较少, 部分教师认为书面练习较口头练习费时, 殊不知, 书面练习有着口头练习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例如, 在教学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1 Unit 5“Nelson Mandela”时, 我让学生先圈画“and”“but”“if”“then”“although”“otherwise”等关联词, 然后让学生动手用这些关联词语写一小段描写人物传记的段落。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写作, 且训练效果较好。

4.鼓励学生动手做一做。课文内容同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 为了缩短这一距离,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针对具体的课文内容, 可以让学生动手做一做。如学完“Health and food”这个话题后, 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试做一道健康菜品, 在“小小美食节”上分享, 再用英语议一议选材、加工、烹调、搭配与健康的关系。

上一篇:石寺二中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总结下一篇:公司swot分析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