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班就读工作计划(春季)

2024-08-29

随班就读工作计划(春季)(共19篇)(共19篇)

1.随班就读工作计划(春季) 篇一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 随班就读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和贯彻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关于特教工作的意见,与时俱进,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学校工作为本,以教师工作为主,真心关爱和帮助特殊学生,使他们在学校这个大集体中,得到尊重,得到发展。

二、工作目标:

1.进一步加强特殊教育的教育教学研究,关注特殊教育的教学改革,以基础教育为重心,推进素质教育,加强特殊教育研究的针对性、前瞻性和应用性,为教育教学实践服务。2.深入开展主题性校本教研活动。

三、工作措施:

(一)健全管理网络。1.加强教研活动,对教师进行关于特教的理论与实际的指导,各学科组长配合抓好特教工作。2.根据学生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个别教学计划,并分阶段进行指导,检查计划落实情况,做好随班生辅导工作和有关记录,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认真填写随班就读教师工作手册。

3.严格把好智商测试程序关,完善随班生个人档案,继续实行双学籍管理办法,并作好存档工作。

4.认真做好康复工作。

(二)加强政治思想教育。

1.加强师德规范教育,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继续增加爱生力度,要在热爱全体学生的同时加倍关心随班生。

2.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力争使随班生具有五爱公德。

3.教师通过积极的创设环境,创造机会,保证随班生能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4.关注随班生的体育锻炼情况,加强运动。

(三)加强教学管理。

1.制定随班就读教研计划,深入开展主题性校本教研活动,从教与学两个方面进行研究,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争取有更好的效果。

2.教研组组织教师通过开课、评课,不断的讨论学习和总结,运用伙伴教学、分层教学,创设优美的教学环境,确实解决特殊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改进教育教学措施和方法。

3.加强教学的流程管理,做好补缺辅导工作,突出“抓早、抓实、有效”的原则,确保学生素质的提高。

4.进一步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习惯,并及时指导与帮助。

5.文化知识、生活能力、思想发展有机结合,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力求每个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6.丰富随班学生的课余生活,积极安排兴趣小组活动,充分发挥潜能,提高全面素质。通过一帮一结对子活动等有效帮助他们进步。

三、日程安排

2.随班就读工作计划(春季) 篇二

随班就读是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在经济基础薄弱、特殊教育极不发达的条件下,是让广大残疾儿童普遍接受教育、回归主流社会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近年来,张掖市坚持以随班就读为主体,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多种形式发展特殊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着力提高思想认识,从政府行为上保证随班就读稳步发展

高度重视《义务教育法》和《残疾人保障法》的宣传普及和贯彻落实,把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作为“普九”的重要指标之一,明确“三残”儿童少年的入学率指标,把残疾儿童义务教育普及任务层层分解到县区、乡村、学校,列入目标责任书严格考核。结合“普九”年检复查,坚持残疾儿童入学率“一票否决制”。在特殊教育工作中始终坚持“两个倾斜”、“两个明确”的工作制度,即,经费安排向特教倾斜,师资配备向特教倾斜;明确特教工作的职能职责和目标任务,明确市、县、校分管领导和责任人,力求做到底子清、任务明、工作实,从制度上保障了特教发展。

二、坚持特教特办,从物质保障上促进随班就读快速发展

始终坚持把特殊教育作为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为保证特殊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进一步完善特殊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张掖市政府确定市财政设立特殊教育专项补助费,每年10万元。财政部门在核定义务教育阶段公用经费拨款标准时向特教学校(包括普校附设特教班)倾斜,生均公用经费标准高于城市初中学校,并随着经济发展和财力状况逐年增加。市政府还要求各县(区)政府切实加大对特殊教育随班就读的投入,设立县级特殊教育专项补助费,以保证各县(区)随班就读工作资金需求。市、县民政部门将随班就读学生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每人每月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00元,减轻了残疾学生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张掖市残联每年从“福利彩票”公益金中争取助学项目资金和康复项目资金。财政、教育部门积极落实“两免一补”政策,争取各类助学项目,使享受“两免一补”政策和各类助学项目的学生覆盖面达到100%,确保了残疾儿童少年不因贫困失学。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将残疾幼儿教育纳入免费范围,免除学前残疾幼儿保育费、杂支费、取暖费并补助每天2元的生活费,使县内残疾儿童少年实现了从幼儿教育到高中阶段“三免两补”十五年免费教育。在全市事业单位生活补助费自筹解决的情况下,市财政坚持全额拨付张掖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生活补助费。随班就读学校对从事随班就读工作的教师,在绩效工资考核时给予倾斜。同时,张掖市注重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和帮助,积极协调财政、民政、教育、残联、妇联等部门以及社会各界开展各类扶残助学活动,累计帮扶1059人次。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开展“一助一送温暖”、“我与残疾小伙伴共同成长”和“献爱心”捐款捐物活动,为在校残疾学生捐款累计近30万元,捐物9300余件,使48名失学的残疾儿童少年重返校园。目前,张掖市初步形成了政府关心重视、社会热情支持、学校积极接纳和家长主动送残疾儿童就读的良好氛围。

三、强化管理机制,从全面普及上推动随班就读持续发展

1999年5月,张掖市成立了特殊教育中心,2007年又在各县区建立了县(区)特殊教育工作指导站,隶属各县区教育局管理,接受市特教中心的业务指导。县(区)特殊教育工作指导站面向农村开展特殊教育工作的具体指导,对全面提高特殊教育质量,加强特教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残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完善“随班就读”保障体系和工作措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张掖市坚持随班就读在特殊教育中的主体地位,逐步建立健全了随班就读管理、考核、评价等制度,切实提高随班就读教学质量。

1. 构建随班就读管理网络。

目前,张掖市随班就读教学指导、检查、培训、咨询和教研指导网络已经基本建成,行政上形成以市教育局——县区教育局——乡镇中心校——随班就读学校相连接的行政管理网络,业务上形成以市特教中心——县特殊教育工作指导站——乡镇中心校教研员——随班就读校教师相连接的教研业务指导网络,构建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管理、科研层层有人抓,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从而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随班就读管理网络,保证随班就读管理上和科研上层层有人抓,层层有落实。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特教中心经常深入随班就读学校、深入课堂对随班就读工作进行检查指导,确保随班就读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2. 完善随班就读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随班就读管理工作,2010年,张掖市制订出台了《张掖市加强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实施意见》和《张掖市随班就读学校资源教室建设标准》,对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招生、教育教学、师资培训、管理工作、经费保障等都作了明确规定。张掖市不断完善随班就读工作县级支持保障体系,建立了学前三年残疾儿童报告制度、学前康复制度、双重学籍管理制度、定期检测制度、免费就读制度、定期培训考核制度、巡回辅导制度、普特校无障碍通道制度、家校联系制度、流失报告制度、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初中衔接制度等一系列特教管理制度,实现残疾儿童“零拒绝”。为随班就读学生统一印制了《张掖市随班就读学生手册》,实行一人一册、册随人走的学籍管理办法,进一步健全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学生的个别化教育手册、成长档案,制定个性化教案、建立家校联系档案等,进一步发掘残疾儿童自身的潜能,整合随班就读的教育资源。对残疾儿童少年进行跟踪调查、监测管理,掌握学生成长情况,使张掖市残疾儿童少年入学情况做到了底子清、档案全,从而进一步规范了全市随班就读管理工作。

3. 加强随班就读教学督导检查。

张掖市特教中心和县(区)指导站充分发挥职能,定期深入学校、课堂,对随班就读的教育教学和随读生的个别化教育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指导、检查、评估,督促随读校切实提高随班就读教学质量。

四、加强教研教改,从提高质量上保证随班就读科学发展

教育的生机和活力在于不断的改革和创新。为提高特殊教育受教育面,全面普及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张掖市不断地在探索中创新特殊教育的发展道路。

在教学方式上创新。在市特教中心的指导下,各县区、学校针对残疾学生实际,从教学模式、教材、考核等方面提高随班就读的质量。在教学模式上实验学校采取了同班分组式教学、按需入班式教学、分层教学、个别辅导、同伴助学等教学组织形式,以集体教学为主,个别辅导为辅,提高了随班就读的实效。灵活的教学模式,降低了随读生与新知识间的台阶,增强了随读生的学习信心,有效地解决了随读生“进得来,留得住,有进步”的问题。

3.随班就读工作计划(春季) 篇三

关键词:随班就读;随班混读;成因;建议

一、“随班就读”转向“随班混读”的成因

(一)“随班就读”在教育体系链条上的断档

这种断档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上。对一个地方而言,主要体现在没有相应的管理机构,管理上空白。对学校而言,有的学校没有把随班就读工作纳入学校的整体管理之中,对残疾儿童放任自流;对教师而言,将主要时间和精力应用在普通学生身上,造成随班就读学生常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

(二)师资配备和培训体制不合理

绝大部分普通中小学校的教师在师范院校未学过相关特殊教育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同时学校缺乏一定数量的特教教师或缺乏掌握一定特教知识的教师,师资配备上不合理。更让人担忧的是,培训体制也不合理,目前无论是在继续教育还是在教师进修中,都没有安排特教知识的培训。

(三)班容量过大造成教师顾此失彼

在我国绝大部分的优质教学班,特别是城市里优质学校的班容量普遍比较大,有的达到近百人,远远超过45—50人的合理班容量,给教师在教学中照顾差异带来一定的困难。

(四)缺少必要的、科学的督导和评估

对随班就读工作缺少必要的、科学的督导和评估是造成“随班就读”转向“随班混读”的又一原因。

二、提出建议

(一)针对教育体系链条上的断档,应着力锻造补齐教育管理链条。根据目前情况,对区域内的教育体系而言,可以按把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同普及义务教育工作统一规划、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一检查,成立“随班就读”领导小组,配备专门的特教老师,积极、稳妥地开展随班就读工作,逐步健全和完善工作规范。对学校教育体系建设而言,可建立由校长主管,德育主任专管,年级组长监管,具体落实到特教专管员、班主任、任课老师的管理形式,同时加强心理咨询室、资源教室的管理和运用。对教师教育体系而言,应建立以随班就读特教教师为主,一般教师为辅的教研小组,坚持既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学,又要兼顾特殊学生的需要,充分发挥特殊学生潜能,对其缺陷部分实施补救教学。

(二)针对师资配备及培训体制不合理的问题,应立足实际,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最大作用。解决师资配备不合理的基础工作是把好选拔聘用关,关键是办好培训班。随班就读教师除具备普通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的师德修养、教育技巧、教学艺术外,还应具备对随班就读工作热心,有较好的语言修养,较强的协调能力,身体素质好,家庭负担轻,年纪较轻等特点。在对随班就读教师精心选拔的基础上,利用假期对应聘教师集中进行培训学习。为使随班就读学校的教师水平尽快提高,还要聘请特教学校的专职教师到随班就读学校巡回辅导,深入就读班级听课,指导教师的备课和对残疾儿童的个别辅导工作,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解决;同时还可邀请特教学校的老师不定期到有随班就读学生的班级听课,直接与学生谈话,与班主任、任课老师探讨随班就读的课堂策略、随班就读的教育补偿等问题。这样,通过选拔选聘高素质的教师,培训出优秀的教师人才,迅速打造一支不但具备一般任课能力还具备特教能力的教师队伍,真正夯实随班就读的基础。

(三)针对班容量过大的问题,积极探索多层次办学,多方位教育之路。首先,需要学校重点摸清本学区适龄特殊需要儿童的情况,根据家长的意愿,经过专家小组的鉴定,实行就近入学。按每班1至2名的比例编入,让他们随班就读,享受正常儿童的教育。其次,为推进特殊儿童和普通儿童在校内和校外的融合,随班就读学校可成立家长学校,加强培训与宣传,提高家长和社会对特殊教育的认识;建立学校与家庭联系档案,加强沟通。此外,在争取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同步协调发展的过程中教师要起主导作用,这个作用应体现在对家长的传、帮、教的过程中,即传授学生家长残疾儿童身心发展的知识,帮助家长树立起正确的残童发展观,教给学生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使他们能科学地进行家庭教育。

(四)针对缺少必要的督导评估机制而言,应尽快建立科学的随班就读工作评估激励机制。做好这项工作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加强科学管理,建立健全随班就读档案资料,夯实评估激励机制的基础。对于随班就读的学生,建立特教学校、普通学校双重学籍管理制度,印制统一的档案资料表格,并妥善保管以便于研究,从而探索残疾学生的随班就读经验,改进教学方法。另一方面,制定评估方案,正确评估随班就读质量。评估随读学生一般从知识掌握、独立思考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学生的态度情感意志等方面进行,在评估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是否发展,潜能是否开发,从随读学生特殊需要、个体差异出发,注重全面考查学生。

4.随班就读工作计划 篇四

尊重学生,积极探索随班就读与普教一体化的教育形式,推进随班就读的教学改革,全面提高特殊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工作目标:

1、优化形成随班就读学生的育人环境,促进随班就读学生的健康发展;

2、形成有利于随班就读学生的良好学校育人机制。

三、具体内容

1、更新观念,统一思想,优化育人环境。

为随班就读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是搞好随班就读工作的第一关,是教育经常性的工作。随班就读工作与普通教育相互支持、相互渗透、相互启发、互相补充。工作有目标、有计划、有措施、有督促、有检查、有反馈、有评价。

2、加强管理,规范随班就读工作。

本着有以学生为本,有利于教育教学,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实施的过程中主要抓住三个环节。

第一:认真分析、了解,最终对学生作出教育的方法,确定教学的知识。

第二,对随班就读学生实施个性化教学。在备课、学生作业批改与布置方面都从随班生的实际出发,提出针对性要求,从而提高了随班就读的教学质量。

第三,注重资料积累,建立好档案,不断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发现存在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

3、发挥资源,普特渗透,共同提高。

充分发挥现有的教学资源,同时在德育处、团队组织中开展“一帮一”活动,借助导师力量,让学生还要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类活动。

四、工作流程

每年9月、2月

1、确定随班就读工作重点;

2、召开随班就读工作会议,明确学期目标。

学期中:参加市区培训、定期与学生沟通、定期与相关任课教师沟通、心理辅导

每年1月、7月

1、了解学生学期发展;

5.随班就读工作总结 篇五

们 也 需孙晓燕

吾山中学

.他 们 也 需 要 爱

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彻底摒弃片面的教育观,面向全体学生,依法保障每个适龄儿童学习发展的基本权利,努力开发每个学生的特长和潜能,包括随班就读的残疾儿童,对待他们也应该像对待正常儿童一样,给予必要的教育。

特殊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上,精神文明建设方面都起着积极的作用。它同样担负着培养祖国后代,促进残疾少年儿童全面发展的使命。它的根本任务就是通过我们的教育训练,逐渐缩小残疾少年儿童和正常少年儿童之间的差距,使他们从社会的负担逐步转变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一.正确的教育观念是搞好随班就读工作的前提。

教师是教育之本,教育思想是教师之魂。教师只有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树立“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的现代教育观,树立正确学生观,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才会把埋怨学生变为理解学生,热爱学生;才会把指责学生变为关心学生,研究学生;才会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

二.以真挚的爱,滋润心田。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斯基说过:“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对孩子深沉的爱,兼有父母亲昵的温存和睿智严励严格要求相结合的那种爱,如果这样做了,就能使教师的教育向油一样浸润到学生的心田,使师生间能产生心与心相契,情与情的交融这样良好的教育效果。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根本。教师的爱是架设在师生心灵之间的桥梁,是使学生敞开心扉的金钥匙。对于这些特殊儿童,他们更渴望老师的爱,而老师的爱会激励他们奋发向上。我班里有个学生属于智残生,她个子不高瘦瘦小小。接班第一天排队时,我发现她那么小的个儿却站在女生最后一个,于是我为她调换了位臵.上课时我发现她反应比较差,和班上的其他同学不合拍,例如上课发呆,下课也发呆,不会抄课程表,不知何时交作业,更不知作业内容,自控能力差,上着课就要去厕所。于是班上的座位我为她安排了一个离老师近,并且周围都是一些学习好,纪律好的同学,希望她也能以他们为榜样,同时,也希望他们在她有困难的时候及时帮助她.在课上,我有意识地把好学生和她分在一个学习小组,并且加强了小组讨论。在.讨论时,要求她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会的问题要主动大胆地发言,得到同学们的认可,逐渐在表扬和肯定中把她带回到教学实践中,使她重新认识了自己,有了自信和学习的热情。有了“要学、想学、能学”的求知欲。我适时地为她安排了一个助学小伙伴告诉她什么时候交作业,督促她记作业,带齐学习用具。在帮助随班生的同时,普通生自己事先要学好知识,有所准备,这对他们的学习本身也是一个促进。我同时也利用课间;课余时间和她多接触,多谈心。起初,她似乎不太能接受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一天我发现她主动对我笑了。这说明教师真诚的爱和尊重是启迪学生心灵的钥匙。弱智生往往最需要的就是这把钥匙。作为教师万万不可用过分的言语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不能用冷酷的表情刺痛他们的心灵,而给他们的应该是更多的偏爱。从她的变化中,我体会到转变弱智生的途径有千万条,但爱是最根本的一条。

三. 创造良好环境,增强自信心。

我阅读了“随班就读手册”从中了解到要多关心,多注意他们,留心他们的一举一动,你会在他们的身上发现不少的闪光点。如:我教的这个学生上课时,有的同学没铅笔用,她会主动把笔借给别人;做扫除时,她更是不怕脏不怕累。于是,我不失时机地在班里表扬她,让大家向她学习,渐渐地她似乎感觉到了自己在班中的地位和大家是平等的。变得爱说了,同学们也渐渐地愿意接近她了。在学校跳绳比赛上,我班的啦拉队由她指挥。当我班的同学获得第一时,啦拉队发出整齐而热烈的掌声,这时,全校的师生都把目光转向她,那眼光中是惊呀,是欣喜还有赞许汇织在一起。看到这一变化,我又及时召开班委会,组织班干部讨论我们如何关心她。马卡连柯曾经指出:“学生集体一旦形成,它就成为一个相对于个体而存在的教育力量,教师就可以通过集体去影响个别学生。”从而把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收到更好的教育果。在班干部的带动下,同学纷纷行动起来,主动帮助她,有的帮她听写,有的帮她讲题。生活中大家更是无微不至地关心她照顾她,班上没有一个人歧视她,渐渐地她也融入集体之中,自信心大大增强了。

四. 加强个别辅导,激发学习兴趣。

由于她的智力落后,基础太差,同学们帮助的效果不十分明显,于是,我加强了在课堂教学中对她的个别教学。我坚持做到假期把课全备完,以保证全班教学的正常进行,然后我单为她制定一个教学计划,针对她内向 不爱说话的特点,以及现有的知识 能力水平和学习.习惯,制定个别教学的目标 策略。备课时,我总要先考虑她的知识 能力基础,她哪些知识能接受,哪些理解不了,然后教师特意为她设计了简单些的提问。在课上多给她机会,引导她开动脑筋,参与教学活动。当课上的内容她不能全部当堂消化时,我就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个别辅导。辅导时打破常规讲法,用她易懂的语言和方法,讲明算理使她掌握。第二天,在课前口算练习时,她举手要求口算并快速准确地说出了答案,这时同学们:“哇真棒”!发出了一片赞叹声,这赞叹声对她来说是多么真贵呀!我做到为她单留作业,而且陪她一起做作业,这样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订正。使她从低标准做起,逐渐向更高的标准迈进。现在她从解答简单口算已经可以解答和分析文字叙述题了,在口算比赛中还得过满分。总之,千方百计激发她的学习兴趣,让她能够参与教学并能品尝成功的喜悦。她的进步激发了其它同学内在的奋发向上克服困难的积极因素,使班集体逐渐形成互相促进的良好风气。

五.做好家长工作,促使其进步。

除此之外,我还积极和家长取得联系。因为我深知,家庭是儿童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儿童第一任老师。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会像纸做的一样倒塌下来。她的家长起初寄予的希望太高,但教育上又不得要领,时常因孩子成绩不理想而向她发脾气。于是,我耐心地劝说家长,并教给家长一些辅导孩子的方法。这样,统一步调,齐心协力,经过两年来的努力,该生有了很大进步。她的家长逢人就说,孩子有个好老师,好集体。孩子现在每天高兴上学,高兴回家。是平等信任 是爱心使孩子享受了阳光 空气 受到了教育,取得了进步。我也在2000年被评为区随班就读工作先进工作者。

6.随班就读巡回指导计划 篇六

随班就读工作促进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的融合,促进健全学生和残疾学生的共同发展。随班就读工作是学校的重要工作之一,它是义务教育公平性的重要表现。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教育主管部门有关随班就读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学校制定的随班就读的工作计划,遵循智障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对随班就读所在学校进行理论和实践指导,逐步使随班就读工作步入正轨,使全县特殊儿童健康发展。

二、具体工作措施

1加强随班就读巡回指导小组工作,把 此项工作当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组长:吕小英

副组长:刘会新 组员:臧海英、臧金娈、李峰、李飒

许凤杰、王淑红、刘艳平

2、巡回指导小组教师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学习随班就读工作的好经验、好方法,学习先进的特殊教育训练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

3、随班就读指导小组成员要深入了解随班就读的基本情况,包括辅导教师、学生、学校的情况。

4、指导随班就读辅导教师制定和实施个别教育计划和课堂教学工作、作业布置、课外辅导等。

5、培训和指导随班就读学生家长工作和对学生的补偿训练。

6、坚持每学期对每个随班就读学校进行两次巡回指导。

(1):4月:针对随班就读学生情况修改学生教学内容及训练方法,修改制定新的个别教育计划。

7.随班就读工作计划(春季) 篇七

由于起步早, 领导重视, 我市随班就读工作制度健全, 组织严密, 经费保障, 在全省率先提出并实施四档、四区块资源教室建设和大小课堂结合实践, 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发展过程中, 为丰富特殊教育随班就读工作内涵, 我们开展了“学生双籍制”“教师双证制”“教育双轨制”“评价双向制”的“四制”改革。

一、“学生双籍制”记录成长轨迹

第一, 实施双籍, 单独建档。原先的随班就读学生, 他们只有普通学校一个学籍。这种“单籍制”不利于教师对这些学生学情的掌握和施教。因此, 我们试行“学生双籍制”, 即对随读生既保留其普通学校的学籍, 又为其建立起特殊教育学籍档案, 从身心、德智、行为习惯等多方面对其教育过程做出全面记录, 以便更好地掌握随读生的详情, 及时了解他们的动态流向, 做好督促管理工作, 开展积极有效的教育。

我们坚持单独建档的原则。也就是说, 一定要和学生的普通学籍档案区分开, 在普通学籍档案的基础上, 为每一位随读生建立特殊教育档案。只有单独建档, 才能引起广大教师对随读生教育的充分重视, 来弥补他们在学习、生活、思想品德培养上与普通学生的差距, 同时也可以更好地掌握学生的详情, 及时了解他们的动态流向, 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温岭市随班就读档案管理要求》和温岭市教育局《关于在全市随班就读工作中实施四个制度》的通知中, 都明确地规定了这一点。目前我市已建立双学籍的随班就读学生数约400人。

第二, 记录全盘, 描绘轨迹。只有全方位的掌握学生的情况, 才能促使随读生的身心发展, 描绘学生的成长轨迹, 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1) 我们从特殊学生的检测申请时, 就做好了学生档案的基础工作。要求在填写《需要特殊关爱学生申请检测表》时, 就对学生的身体、认知力、注意力、思维及记忆等方面的状况进行详细的登记, 同时对学生本人及其父母的病史进行客观的了解, 也对智力检测的结果进行记录。 (2) 在对学生进行教育辅导的过程中, 要求做好“四档”的及时填写工作。即个人成长档案, 包括了所有能反映学生素质发展状况的个性资料, 如作业、作品、试卷、观察记录等。教育教学档案包括教师对学生的个别谈话、小课堂辅导、技能辅导、特长指导等等过程记录。家校联系档案包括与家长的交谈、联系等内容的记录。同时我们要求对所有的档案保证数据一定要准确无误。实践证明, 齐全的类别, 准确的数据, 对及时了解随读生的身心发展、德育、行为习惯等动态的基本情况, 起了积极的作用。为针对性教育打下了基础。

第三, 完善制度, 二级管理。首先是指导中心层面的管理。全市随班就读学校的基本情况表、学校随班就读人员组织表、随班就读学生统计表、“需特殊关爱儿童”检测申请表、检测结果表及每位随读生的个人电子档案、中小学交接卡等均由指导中心单独建档。这样, 便于市教育局和指导中心对全市随班就读教育教学情况的掌控, 同时便于决策指导。其次是学校层面的档案管理。主要有随读生名册、学生个人成长档案、学习过程档案、家校联系档案、教育教学档案、教科研档案。尤其注重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心理疏导、身体训练等情况的详细记录档案。这些档案的建立, 一方面使基层学校随班就读工作制度化, 另一方面, 为一线教师了解随读生的提高提供详实情况, 做到针对性强, 切入点准。

二、“教师双证制”塑造品质核心

如果说制度建设是打造温岭随班就读品质的前提, 那么, “双证制”教师队伍建设就是促进温岭随班就读工作内涵发展的真正内核。

近几年我市采用了多种形式, 开展教师培训, 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时代在发展, 特殊教育有其特殊性, 教师除具有普通教育知识和能力外, 还必须具有特殊教育的专业能力。为应对特殊教育需要, 我们提出并实施教师双证制方略, 要求教师除了他们本身拥有的普通教师资格证书外, 还必须具有特殊教育资格证书。为此, 我们依托两中心一个基地, 即台州市特殊教育研究中心、温岭市随班就读指导中心和浙江省儿童医院爱心康复基地的资源, 分别对全市随班就读资源教师开展医教结合、大小课堂结合、手工技能、四区块资源教室建设等多内容、多形式的培训。使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思路, 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做到了教育内容环境化, 教材选择人本化, 教育过程生活化, 特长培养个性化。针对性强, 切入点准。不仅能灵活选用显性教材, 同时还能灵活选用隐性教材。到目前为止, 经考核取得证书的有112位教师。他们正在各自的岗位上, 应用所学的知识, 为我市随班就读的质量提高发挥实实在在的作用, 为我市随班就读的质量提高提供基本保障。

三、“教育双轨制”提高教育质量

随班就读, 读什么, 怎么读, 是提高随班就读质量的重要一环。这就要求我们既要考虑什么内容, 更要考虑怎样去落实这些内容。通过几年的探索, 我们提出双轨教育, 即大小课堂结合方略。这里涵盖着思想、内容和途径三方面的内容。所谓思想, 即教育理念的转变。我们倡导不要一味追求文化课教育, 而是体现以生为本, 什么样的学生, 给予什么样的教育内容和实施方法。所谓内容, 即随读生应该选择什么教材合适, 我们将如何去搭建这方面的平台。所谓的途径是指有了合适的教育内容之后, 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去落实。基于这样的考虑, 我们的做法如下。

第一, 搭建平台, 以人选材, 解决“读什么”。大量事实表明, 教育内容不适合随读生, 是随班就读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因此, 我们着手搭建教育平台, 使之适应各类儿童学习的需要, 不让他们苦坐九年。我们提出并实施“四区块”资源教室建设。这四区块是接待办公区, 其主要功能是接待学生及家长, 收集相关情况, 建立“四个档案”, 决策教育教学。知识补偿区, 其主要功能是大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 重点是对大课堂教学的补救, 做到及时消化, 使问题不日积月累, 积重难返, 让更多的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以克服苦坐现象。技能区, 这是资源教室建设的重点区域, 其主要功能是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 做到与生活、与社会接轨。设有生活起居、厨房工艺、文明礼仪、现代环保、上医院、进银行、过红绿灯、手工工艺、草编、节日灯、鞋样设计、现代农业理论与实践、科技小制作等等。种类繁多, 不拘一格, 任凭学生的兴趣、特长选择学习内容, 以便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 激发劳动兴趣, 发挥个人特长。康复区, 其主要功能是健体、康复。通过以上资源教室的构建, 不仅为随班就读学生构建合适的教育平台, 同时也为普特结合、双轨教育创造条件。

第二, 实施大小课堂结合, 解决“怎么读”。有了合适的教育内容和平台, 并不意味着随班就读的质量就能保障。我们知道, 随读生的IQ一般在70以下。他们很难接受与普通生一样的教育。我们必须做到以生为本, 分别要求, 另行施教。否则他们只能是苦坐。尤其是初中阶段更加难受, 因而好多学生自找乐趣, 走上犯罪道路。为此我们提出并实施“大小课堂结合, 提高随班就读质量”的理论和实践, 要求在教学策略上实行另定目标、另作计划, 在教学实施上采用大小课堂结合的办法给予施教, 使大课堂余留的问题, 在小课堂上给予及时解决和深化。这既有利于解决问题的堆积, 同时, 也可根据学生实际, 选择学习几门技能,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努力使学生变苦坐为乐坐, 也为学生的日后生活打基础。

第三, 实施大小课堂结合教育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通过几年的探索, 我们总结出“一个必须”“五个关系”。一个必须是:大小课堂教学必须从备课开始。教师不仅要备教材, 备普通生, 更要备随读学生, 做到另定目标, 另构层次, 另外设计作业。否则课堂教学只能是无从着手, 随心所欲, 随读生只能当陪衬。五个关系是: (1) 要处理好多数学生与少数学生的关系。教学既要面向多数学生, 保证重点, 也必须注意随读生的教学实施和教学所得。 (2) 要处理好随班与就读的关系。做到随班不一定随读, 随读不一定随班。即内容选择、教学手段、教学场所灵活多样, 做到以生为本。 (3) 处理好动与静的关系。做到一动一静, 各尽所能。 (4) 处理好大课堂与小课堂的关系, 做到大小课堂结合。 (5) 处理好基础知识与技能培养的关系, 重视因人施教, 培养一技之长, 打造随班就读品质, 为特殊学生创造生存空间。

四、“评价双向制”强化质量监控

第一, 评价主体双向化。要使随班就读的质量得到长期、不断的提升, 还必须有一套有效的管理和激励机制。在分析研究了温岭的实际情况后, 我们实行了“评价双向制”。所谓“评价双向制”, 一方面是一年一次的政府督导室对各校综合性督导评估;另一方面是市随班就读指导中心一学期一次的专门对随班就读学校的工作评价。双方结合, 也能准确地反映出学校、老师、学生等多层次的情况。这样的多元评价制度, 能够全方位地反映一个学校对随班就读工作的各个方面的情况, 有助于激发学校、老师的工作积极性, 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促进我市随班就读品质的提高。

第二, 评价内容系列化。从评价的内容上来说, 我们强调全面性, 突出重点项目的权重分。大的方面有组织管理、办学条件、教育教学工作、教科研工作、档案建设五大系列;小的方面有备课、课堂教学、作业与评改、课外辅导, 大小课堂的结合、家长联系、教研活动、论文撰写、课题立项等, 方方面面, 十分具体, 通过这些内容的评价, 全方位地反映了学校、老师所做的工作状况, 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

8.让随班就读生扬起自信的风帆 篇八

关键词:随班就读生;适度要求;自信心;暗示期望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7-0230-124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7.070

有人说:“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育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中。”随班就读学生因为生理上有缺陷,在学校常常感到自卑,这些孩子最渴望得到教师和同学的尊重、理解。因此课堂内外,我们教师就更应该把爱融入到教育教学中,充分地关怀他们,帮助他们,发现他们的优点,哪怕在别人看来是微乎其微的。让这些学生在学校里感受到温暖的存在,让这些孩子觉得自己是班集体中的一员。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谁,因为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

一、走进随班就读学生的心灵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的,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学生的心灵。我们要以慈母般的爱去呵护他们,给予他们一张笑脸,一颗爱心,让他们在和正常学生友好相处的环境中发现自身的价值,从而逐步走向成功。

陈某是我所教班级的一名智力残疾的随班就读生,话讲得结结巴巴,由于口吃说话不清楚使他平时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非常自卑孤独。看到这些,我并没有忽视他,而是有意识地用加倍的爱去关怀他、了解他、鼓励他,让有爱心学习好的学生跟他同桌,给他补课,稍有一点进步,我就及时鼓励。一次课堂上,小老师让学生做口算题目,叫到陈某时,他还没有站起来回答问题,有的学生就很自然的回答了,好像他不存在似的。考虑到是比较简单的口算题,于是,我让小老师重新让他做一道题,大家一时都不出声了,一个个像等待说出一个笑话一样望着她。而我认真地对他说: “你能行,老师相信你。不要怕,大胆试一试。”他慢慢站了起来,用很轻的声音回答“8”,这时教室里一片赞叹声,这赞叹声对他来说是多么珍贵呀!这赞叹声让她感受到了教师和同学们的温暖和爱,让他参与到了课堂教学并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这样的教学使随班就读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沉默寡言、不再茫然。学习也不再是教师和家长强加的一种负担。此后,她进步很快,参加班级活动也活跃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不嫌弃他们,多关心他们,蹲下身子主动亲近他们,和他们交谈,对他们高看一眼,厚爱一层。

二、发现随班就读生的亮点

清代教育家颜元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教师要善于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给予学生自信心。随班就读生自卑、性格内向,他们的闪光点更为隐蔽些,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用心去发现去寻找,把握住每一个转瞬即逝的教育契机。每一个学生都是美的象征,即使残疾的学生也有美好的一面。

王某由于听力残缺,很少跟同学交流,各科学习成绩一般,但他爱运动。于是,我让他代表班级参加运动会,他不孚重望在200米短跑取得了第二的好成绩,当时同学们都对他刮目相看。特别是在4×100米的班级接力赛中,他超常发挥,同学们齐心协力取得了年级第一。当时看他站在同学们中间,是那样的自信,那样的可爱。后来在一次学校手工制作比赛中,他用废纸盒做了一个机器人,并获得了奖励。以后只要有这样的比赛我就鼓励他积极参与,并当小老师辅导其他的学生,创造机会让他表现自己的才能,发挥其特长。

这样及时发现了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减少了他们学习中的挫折,尽可能多地给他们以肯定和赞扬,从而使他们在不断的成功中培养自信,激起他们对成功的追求。这样的教学打破了另类学生“朽木不可雕也”的思维定势。每个学生都是一块璞玉,只要经过教师精心的雕琢都能发出润泽的光芒。即使迟开的花朵也会开得绚丽,开得灿烂!

三、对随班就读生的暗示期望

每个人都具有暗示性,儿童的暗示性比成人强,而随读学生比普通学生更容易接受暗示,因为他们更渴望得到认可与成功。

一次在数学课上,我让学生做连线题,我在一旁观察赵某(随读生)时,发现她做了3个(共8个),这时其他学生已经做完了,就在我即将把“就做到这里吧”说出口时,猛然间,我看到了赵某那种努力的表情。或许是因为太想把题做完做对的缘故,她的额头已经渗出了丝丝汗水。为什么不给她一个机会呢?在心里一个声音对我说。对,就给她一个机会!我走到她身边轻轻地在她的肩膀上拍了两下,对全班学生说:“请做完的同学同桌交流自己的想法,我们再等等没做完的同学。”“好!”我相信学生的回答声也给了她一定的信心。最后虽然她只做对了4道,但是她全部做完了。我给了她一个赞许的眼神。这时,我从她的脸上看到了久违的笑容。后来我经常抚摸着她的头,说:“你能行!老师相信你下次一定会做得更好!”

这说明含蓄的期望具有无穷的教育力量,是含而不露的一种期待,是一种自我信心的点燃。

曾读到过这样一段话:“老师对学生的爱,对学生的关怀,就像阳光之于万物,雨露之于禾苗,是学生渴望得到的” 。是草儿,总会发芽;是花儿,总会绽放;如果长大了还不开花,那就是一棵参天大树,因此每个人的心中总有理想和追求。我们每个教师都应该对随班就读学生承担起一份应负的责任,让这些孩子(随班就读学生)和正常的孩子一样享受明媚的阳光,雨露的滋润,相信他们一定会扬起自信的风帆,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 刘华山.学校心理辅导[M].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2002.

[2] 陈浩莺.走向心理康:学校篇[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2.

[3] 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 马丽荣.“语言暗示”在教育教学中的效应[J].教育探索,1994(1).

9.2015随班就读工作总结 篇九

船房乡寄宿学校

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学校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面向那些残疾学生,并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为今后自立、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打下基础。在教育“面向每一个儿童”的观念指导下,残疾儿童和学习困难学生的问题日益突出,一、领导高度重视

我校领导非常重视残疾学生随班就读工作,建立了校长为组长、随班就读学生所在班级的任课教师为组员的特殊教育领导小组。明确“全纳性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形式,其目的是消除所有“正常儿童”和“特殊儿童”、“正常学校”和“特殊学校”之间一切歧视性的社会差异。让特殊儿童回归普通学校受教育有利于他们的发展,特别是有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和人格的发展。提高认识后,我们确定的教育目标是: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坚持“多看一眼,厚爱一层”的指导思想和特殊、优先的基本原则开展随班就读工作。学校把这项工作写进了全年的工作计划之中。

我校一共有0个残疾儿童随便就读,学校成立了“随班就读”领导小组,制定了针对性的管理、教育计划,根据计划有条不紊的教学管理。

二、加强了“随班就读”工作的管理

由校长主管,教导主任专管,班主任监管,具体落实到班主任、任课老师的管理形式,加强了心理咨询室、资源教室的管理和运用,每周安排两次对随班生进行个别辅导,要求教师在备课中定出分层目标,关注随班生。

三、最大限度的提供教学环境

学校尽可能地提供适合于他们发展的教育环境,让特殊学生愉快地接受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教育,学到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劳动技能,为他们今后能真正自立、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四、加强师资结构

教师是搞好随班就读的主要力量。我校的“随班就读”工作,就是让轻度残疾和学习困难儿童在普通班中与同龄儿童一起接受义务教育,并提供必要的个别帮助。担任“随班就读”工作的老师,工作责任心强,热爱学生,对这些学生付出了更多的爱心。制定个别化教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多启发多鼓励,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

五、加强教师培训

对教师进行培训,要求教师适应新的要求。随着教育的发展,对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提出了新的需求,也要求普通教师具备必要的特殊教育知识,为此,学校挑选出一些教师进行特殊教育的培训,使教师的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并在学校中开展特殊儿童和残疾人的全纳性教育。

六、加强过程管理

在学校教育中,要求教师热情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尤其对特殊学生更要关心、爱护,不能歧视特殊学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取得进步。

对特殊学生的教育坚持因材施教,提供合适的教育,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学,又能兼顾特殊学生的需要,充分发挥特殊学生健全部分和潜能,对于缺陷部分实施补救教学,对他们进行有效的帮助。

船房寄宿学校

10.随班就读教师校本培训计划 篇十

做好随班就读工作的关键在于随读教师,在于他们对此项工作的认识,在于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所以学校必须引导老师、组织老师、依靠老师。因此,我们认为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培训随读教师。

一、文本培训

开学初,我们根据上报的随班就读和有特殊教育需求学生的类型,要求随班就读教师在书中和网络上搜集了一些教育教学策略,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借鉴。

二、分类培训

学校要求随读班主任及任课教师认真分析本班学情,提供本班特殊学生的类型、具体表现、预期教育目标以及教育需求等,将随读教师的实际需要进行分类,开展小组讨论培训。

三、综合培训

根据培训工作的经验,对老师的培训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综合的工程。它既要面向全体教师,又要兼顾个别差异;既要有理念层面的培训,又要有技术操作层面的指导;既要有整体培训,又要有分组培训或个别交流。只有这样才能把培训落到实处,广大教师才能真正提高,对随读生的教育教学工作才能收到实效。

期中过后,学校安排专门时间进行全校教师随班就读的校本培训。针对“为什么要建立资源教室?”、“资源教室和随班就读工作是谁的事?”、“教师应该如何针对有特殊需求学生的行为特点采取相应的教育策略?”等进行专题讲座,并引导教师讨论。

另外,还根据大家的实际需要采取多种不同的形式,以最及时、最便捷、最自然的方式向老师们提供帮助与支持。

11.浅谈随班就读学生的教学方法 篇十一

【关键词】随班就读学生 教学方法 研究

【基金项目】2015年度河南省农村学校应用性教育科研课题 :《随班就读学生的教学方法研究》,立项编号:15-HJYY-256。

【中图分类号】G76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9-0067-02

通过调查问卷和与家长、教师的电话访谈,我们发现:在各级普通学校内,教师用统一的评价标准和尺度衡量班内的所有学生,造成随班就读学生在学习中,心理压力大,缺乏自信心,学习兴趣不高,学习主动性不强。如何采取合适的教学改革措施促使他们有效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呢?我们进行了以下研究实践。

一、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具有导学、导教、导评的功能,随班就读学生能否在课堂里与普通学生实现共同学习、共同发展,关键要看教学目标设计的是否科学、是否合理。因此,教师要依据统一与分层相结合和“上不封顶、下要保底”的原则,即:在强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训练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听、说、读、写综合能力方面,兼顾学生的学习共性与特殊性,从而让每一位有差异的学生能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层次上得到最佳发展。教学目标分层,大致可分三层:一般性目标、提高性目标、发展性目标。一般性目标是全体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提高性目标是学优生达到的目标;发展性目标是学有余力学生达到的目标。如在语文课的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起点、知识基础、能力差异,将学情相近的学生分成A、B两组,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A组学生有一定理解能力,接受知识快,迁移能力强,教师指导进行说句拓展练习。B组学生理解能力较差,知识积累少,在教师的指导下,观看图文并茂的课件,进一步理解知识点的意思,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对词语的理解。目标分层不是简单的把学生分层,对号入座;通过目标分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明显增强。

二、安排合理的教学内容

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增加拓展型内容,有一定的难度,技巧性较强,以满足他们“吃不饱”的现象,激发他们“学无止境”的信念;对于中等学生层,则设计一些易解、易答、易操作的内容,捕捉该类学生的闪光点,使其在获得成功的喜悦中,消除自暴自弃的不良心理,树立信心,追赶同学;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根据情况适当减少教学内容,能够达到基本目标即可。以语文阅读教学为例,根据学生学习水平、智力发展和理解能力的差异,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一个较为宽松的选择范围,让其能朝着“最近发展区”不断发展进步。如:《桂林山水》一课时,师:桂林山水甲天下,你喜欢桂林的山还是喜欢桂林的水呢?请选择令你最感动的一处来讲给大家听。这就给了学生一个较大的选择范围。感悟能力弱的,找一处较为浅显的说,感悟能力强的,找一处意蕴较深的说,这就兼顾了随班就读学生的特殊性,形成了人人都可参与,个个都乐于参与的学习氛围。

三、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

有了对学生综合情况的深入了解,制定出适当的分层教学目标,还要根据学生的差异,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和合适的教学方法,既兼而包容,促进全体学生都能受益,又要灵活多样,满足每一位学生的特殊需要。如《精彩的马戏》一课,可采取表演法,让学生上台表演小猴子的顽皮、黑熊的紧张、山羊的出色,学生上台表演,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增强了同学们学习课文的兴趣;《田忌赛马》一课,可设计演示法、比较法,用不同颜色、不同数字的扑克牌代替田忌和齐威王不同场次、不同等级的马,在学生摆一摆、说一说,形象、巧妙地再现了两次赛马过程的不同,在比较中,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孙膑的智慧,进而获得情感的体验、人文的熏陶和语言的积累。

四、建立对随班就读学生多元化、全方位的评价体系

评价标准是衡量教学行为的尺度,是教学行为得以进行的前提、依据,科学的评价是教学取得实效的重要保证。由于随班就读学生在获取知识的方式、过程、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而传统的教学评价往往把所有的学生置于一个共同的标准,用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衡量教师,在这种评价标准的约束下,随班就读学生的个性得以抹煞,学习趣味性受到压抑,学习效果不甚理想,体验不到成功的喜悦,不利于心理行为的健康发展。同时,教师的积极性受到牵制,这与教学评价的激励、引导功能背道而驰,不利于学生张扬个性、和谐发展,不利于教师大胆创新,开展教改实践。

因此,我们要改变以往以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衡量教师的唯一标准,应端正正确的教育目标,即:满足不同学生的差异需要,促进不同学生都能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围绕这个目标确立重能力、轻成绩,重过程、轻结果的多元评价标准,因人而异,分层、灵活、及时、交互评价。通过评价,让每位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和学习的兴趣;通过评价,肯定教师个别化教育实施的行为和成绩,促进教师转变教育观念,自觉、积极地开展教改实践与探索,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真正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促进作用,保证对随班就读学生的教育长效、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云英.全纳教育的元型[J].中国特殊教育,2003,2:1~3

[2]陈云英.残疾儿童教育诊断[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15~19

[3]陈云英,杨希洁,赫尔实译.全纳教育共享手册[M].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纳教育指南.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18~22

[4]黎奇.新课程背景下有效课堂教学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6~39

12.随班就读工作计划(春季) 篇十二

一、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意义

(一) 特殊儿童随班就读能够加快特殊教育发展的步伐。

在适龄的特殊儿童中, 有相当大比例的儿童具备随班就读的条件。我国的经济文化教育实际情况和家庭居住地分散等特点, 决定这些适龄儿童不可能完全靠筹建特殊教育学校解决。因此, 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 以普通小学设特殊教育辅导班和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就成为适龄儿童接受教育的另一种形式。只有这样筹建特殊教育学校和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结合才能使更多的特殊儿童接受义务教育, 也是加快特殊教育发展不可缺少的办学途径。

(二) 特殊儿童随班就读能够促进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普及学校随班就读可以使特殊儿童意识到自己和普通儿童没有两样, 降低他们在隔离的环境中的压抑感和受辱感, 能够引导特殊儿童对人、对事、对己、对自然的积极应对态度、技巧和能力, 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 培养乐观、向上的健康心理品质, 促使人格健康发展。

特殊儿童随班就读使他们在更大程度上与普通儿童在一起学习和生活, 有更多机会从普通儿童那里学习生活经验和社会交往能力, 具备适应主流社会的心理素质和能力, 为将来进入社会生存发展做必要准备, 尽早尽快地回归社会, 实现特师儿童接受教育的最终目的。

(三) 特殊教育儿童随班就读有利于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

教育部基础教育负责人在1999年12月召开的全国特殊教育工作研讨会上指出:“今后一段时期, 特殊教育要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一普及为重点方针, 大幅度提高参加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入学率。特殊教育没有达标的不能通过九年义务教育的验收, 已通过验收的要进行复查。”明确指出了特师教育的普及与发展是九年义务教育藕节的重要内容。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有助于特殊教育的普及与发展, 利于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二、随班就读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 随班就读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化。

各类残障儿童 (以下统称特殊儿童) 在生理上、心理上都存在一定的缺陷, 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主要表现在认识过程、情绪、情感和人格等方面。为了使随班就读儿童生理心理缺陷得到一定的补偿, 随班就读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是, 随班就读儿童由于主观缺陷不足, 不如普通学生接受知识那么迅速、灵活, 不能像普通儿童那样配合教师完成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客观上随班就读学校缺少相应的特殊教育专业教师, 开设的心理健康课课时较少, 心理知识信息量不足, 长期下来开设课程只是流于形式。以致这些随班就读儿童接受心理健康知识的必要性被某些老师忽略淡忘心理健康教育流于表面形式, 为应付上级主管部门检查而开设, 教育课程的设置不能从根本上了解和改变随班就读儿童的心理问题, 随班就读儿童心理教育形式化凸显。

(二) 随班就读教育工作者缺乏专业知识。

随班就读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专业技术活动, 它需要由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特殊教育实践经验的老师与特殊教育对象之间密切配合。从事随班就读教育工作的教师除了要具有丰富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 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咨询理论外, 还必须掌握各种类型残障儿童的特殊教育专业知识, 深入了解他们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 应对教育活动中出现的各种状况。专业教师对于随班就读工作来说尤为重要, 如果从事随班就读教育工作的教师没有专业的特殊教育知识, 就会把随班就读特殊儿童的“正常”反应看做是异常行为, 使得教育工作的开展背道而驰。有资料反映, 现今部分从事随班就读教育工作的教师属于非专业人士, 且学历普遍偏低, 特殊教育方面的专业知识少之又少。

(三) 随班就读儿童家长的教育理念有偏差。

随班就读儿童的健康发展教育是离不开学校的, 但是同时, 也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心理健康水平与家长教育理念、教养方式有直接关系。随班就读班级教师普遍反映一些随班就读儿童家长不能主动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 他们过于依赖学校, 意识不到自己在教育活动中应承担的责任, 只负责承担提供一些物质上的支持。当孩子在学校有过分的行为举动时, 某些家长不仅不能理智对待问题, 反而认为教育应该是学校的事情, 学校应当采取一些恰当的教育方式。有必要对随班就读儿童家长进行一些特殊教育方面的知识的指导, 家长需要通过学习了解子女的个性特点, 承担起第一任老师的任务, 同学校一道分担教育任务, 为促进随班就读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而努力。

三、影响随班就读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因素

随班就读儿童自身生理的明显缺陷, 心理的损坏不足是导致其产生心理发展障碍的主要原因。但客观上家庭、亲友和社会的关注与支持是不容忽略的。

(一) 班集体不接纳, 导致随班就读儿童产生自卑心理。

儿童群体是促进高级心理机能发展的核心因素, 群体生活能使儿童获得很大满足, 同伴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帮助能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目前, 随班就读儿童与正常学生的相处令人担忧。一般情况下, 盲、聋、体弱和肢残的儿童更容易被接纳, 学习障碍、情绪障碍、智力障碍的儿童往往在班级中容易被忽视乃至孤立、不被接纳和尊重, 甚至有时会被遗忘, 招来奇异目光, 班集体的这种不接纳态度会使随班就读儿童随之产生自卑心理, 影响心理健康发展。

(二)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忽略影响了随班就读儿童的学习效果。

某些随班就读教师未接受过专业的特殊教育培训, 缺乏特殊教育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技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与随班就读儿童难沟通难交流的现象。教师不能做到同一课堂教学因不同类型学生的需要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 会出现随班就读儿童对教学内容不理解、教学方法不适应的现象, 致使学习效果受到影响。随班就读工作量大责任重, 很多老师不愿意接受, 随读儿童往往被忽视, 随班就读变成了随班就座或随班混读, 学无所获, 制约了随班就读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三) 社会各界关注力度不大, 影响随班就读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随班就读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 社会的接纳是特殊儿童回归主流、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前提。目前, 我国面对社会大众的宣传投入精力不够, 致使社会上某些行业对特殊教育不耳闻、不理解。经费短缺不足, 难以创设相应的资源教室、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及教材, 更没有资金建立专门的特殊儿童心理教育机构。限制了随班就读儿童心理教育活动的开展, 制约了随读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

三、促进随班就读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一) 增强随班就读儿童的自信心, 使随班就读儿童融入班集体。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中》中写道:“教师在教育上的英明就是要让孩子任何时候都不失掉信心, 都不使他感到什么都不好。”教师是学生各方面发展的引路人, 帮助随读儿童树立自信心、消除自卑感要从教师做起。要求随班就读班级的教师首先要改善理念,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充分了解随班就读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挖掘其发展潜能。

注意加强班级管理, 为随班就读儿童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减轻他们在学校过程中的思想压力。善于发现随读儿童的闪光点, 教育正常儿童发扬互助精神, 鼓励随读儿童主动参与班级活动, 树立自信心。

(二)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为随班就读儿童创设交流空间。

让随班就读儿童生活在爱的集体中, 用爱心消除他们的畏惧心理, 善于与学习伙伴交往, 增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消除学生间的隔阂, 使他们树立一致的班级观念。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不但可以扩大他们的经历、丰富他们的生活, 而且可以发展高级情感, 提高他们的活动积极性及独立活动能力。让正常儿童更多了解随班就读儿童, 接纳他们, 尊重他们, 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三) 提高社会各界的关注, 使随班就读儿童更好地融入社会。

政府积极加大力度进行宣传工作, 使社会不同领域的人都了解随班就读儿童, 理解并接纳他们及家人, 给他们提供同正常儿童一样的活动空间。同时, 力争完善教育立法, 增加经费投入。投入相应的经费是促进随班就读工作开展的一项强有力措施。只有申请政府支付足够的特殊教育经费设有随班就读班级的学校, 才具有对教师进行特殊教育专业培训、资源教室建设等方面的支出, 才能为随读儿童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建立相应的教育教学机构、基地。社会各界密切配合, 协调支持, 为随班就读儿童心理健康全面发展提供有效途径和保障。

随班就读儿童的身心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的教育活动, 需要教育者的主观认同, 给予随班就读儿童同正常儿童一样平等的教育机会;需要社会政府各界的大力支持。相信经过共同努力, 这些残缺的花蕾能如期绽放。

参考文献

13.随班就读工作计划(春季) 篇十三

一、指导思想

为了深入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十五期间进一步推进特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精神,推进我县特殊教育的发展, 我校将本着“为了每一个残障孩子,为了残障孩子一切”的原则,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让每个残疾孩子享受教育的权利。专门成立残疾儿童班级是残疾儿童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二、工作目标和工作要求

㈠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营造残疾儿童受教育的良好的社会环境。

1、保障残疾儿童少年接受教育的权利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对于促进社会文明,加快小康建设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校将按照《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残疾人保障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实施特殊教育。通过深入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开展“全国助残日”、“志愿者助残”、“手拉手”等活动,弘扬人道主义,宣传现代文明社会的残疾人观,倡导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儿童少年的新风尚。

2、学校将特殊教育工作纳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规划,成立残疾儿童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蒲会安(校长兼)副组长:高海江 组 员: 董阿娜 谭月晓 高晓叶

为加强特殊教育工作,同时建立由校长室牵头,教导处、教研室、德育处、班主任、任课教师等参加的学校特殊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并检查工作落实情况,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㈡强化管理,深化改革,保证特教班工作的实效性

1、规范鉴定程序,建立残疾生学生档案学籍

学校将严格执行原国家教委《关于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试行办法》和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四类《残疾标准》,加强对三类(视力、听力、智力)残疾儿童少年的筛查和鉴定,鉴定结论不予公开。仅由有关管理人员、科研人员和任课教师掌握,不在学生中扩散。对三类残疾儿童少年为其健全教育档案。

2、依法治校,确保残疾儿童少年就近入学

学校将增强依法治校意识,不拒收区域内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就读;招收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入学年龄与普通儿童相同;并安排适当的时间与残疾学生与普通学生一起学习、活动,补偿生理和心理缺陷。

3、加强个别教学,提高残疾学生的整体素质

学校对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制定和实施“个别教育”计划,确保特殊儿童与普通孩子一样享受平等的。

优质教育,努力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激发残疾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其学习潜力。要求各科教学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在教授文化科学知识的同时,注重对残疾学生适应社会生活能力的培养和心理、生理 缺陷的矫正、补偿。教师在班级的课堂教学中,要处理好与残疾学生的关系,应当以集体教学为主,并要对个别残疾学生加强个别辅导,切实做学生的个别化教学。加强残疾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其逐步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精神,真正使其受到适于自身发展所需要的教育和训练,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无特殊原因,任何人不得将残疾学生停学停课或停止参加学校和班级的各项活动。残疾学生学习期满,学校将发给毕业证书或义务教育证书。

4、注重家长培训,家校联合共同做好教育工作

学校校将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残疾学生家长的培训,使他们了解其子女的心理、生理特点,基本的教育训练方法和辅助用具的选配、使用、保养常识,对其子女做好家庭教育训练工作。

5、严格评估标准,切实做好考核评估工作

学校按照《残疾儿童少工作评估指标》的要求,注重过程管理。加强对残疾学生的考核评估,包括思想品德文化知识缺陷矫正和补偿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对班级教师工作的考核评估,充分肯定他们为残疾学生付出的劳动并在奖金发放、评优、评先、晋职等方面有所倾斜。每学期定期进行总结自查,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

㈢增加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推进特教工作

14.随班就读学生个别化教学计划 篇十四

随班就读学生个别化教学计划【1】

1.随班就读个别化教学计划的内容

随班就读个别化教学计划的内容,应包括学生情况、教学目标、教学措施三个部分。

(1)随班就读学生的情况

要求对学生情况的描述必须“客观、辩证、简明和抓住问题的症结”。“前一学年(期)学生的考核分析情况,是制订后一学年(期)教学目标和教学措施的依据”。

(2)教学目标

要求“依据随班就读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大纲(普通学校课程标准并参照特殊学校教学大纲),对教学目标作适当的减少内容(要点)和降低(层次)要求的处理”。减少内容和降低要求的基本原则是:可接受性原则、实用性原则及后续性原则;增加和提高缺陷矫正补偿、职业技能训练和社会生活适应、个性培养发展等内容和要求。

(3)教学措施要求

“教学措施(策略)必须具体、明确,有针对性,便于执行和检查效果”。

2.随班就读个别化教学计划的形式

随班就读个别化教学计划包括三个部分,分别为总计划、分计划和教案。

(1)总计划个别化教学总计划落实于随班就读学生教学档案卡中,实行一人一卡。该卡由班主任负责填写,一式二份。其中,一份交学校领导督促检查;一份由班主任和特教教研组牵头,会同和协调相关任课教师(语数教师和资源教师为主)共同执行。要定期召开个案会议,争取有关领导、教师、辅导人员(包括学生本人和学生家长)共同参与。

(2)分计划

随班就读个别化教学分计划涵盖了随班就读学生接受教育的两种形式:在普通班学习常规课程以及在普通班以外(如资源教室)接受辅导或学习辅助课程(或称为特殊课程)。分计划要求学校“从学生的障碍及其改善的程度的实际需要出发”,以“尽可能地让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在最少受限制的环境里接受教育”为原则进行教育安置。在确定安置方式后,普通班教师和资源教师应根据各自任教的科目制定个别化教学分计划。

(3)教案

教师制定的教案和个别化教学计划应成为有机的整体。在兼顾全班共性的同时,教案中对于随班就读学生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提问、练习)等特殊要求必须单列或注明;承担普通班以外辅导训练任务的教师所制定的教案,必须针对缺陷补偿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同时,教师作好辅导记录。

随班就读大小课堂结合教育教学计划【2】

指导思想:

随班就读学生在生理上智力发展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作为随班就读学校我们有责任创造适宜的学习条件,摸索新课程下有效的教育教学模式,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开发,学习兴趣得到激发,能力得到锻炼,错误得以纠正。为此,我校尝试实施“大小课堂”结合的模式,落实措施,细化管理,逐步提高随班就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随班就读工作的质量。

具体措施:

1、重视大课堂教育教学,体现公平与关爱。所谓“大课堂”教学就是平时随班就读课堂教学,随班就读学生大部分学习时间是在平时随班就读课堂中,因此,我们要求教师必须重视大课堂教学,在备课环节考虑既能满足普通学生学习的需要,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又能满足随班就读学生的需要。要为随班就读生设计符合他们的特定教学目标和教学环节,教师应做到心中有目标、有计划。在课堂上,给与他们情感上和学习上足够关注,课后加强辅导,保证必要目标的完成。对他们的辅导采用小步训练、多级提高;即时反馈及时强化的方法,努力使随班就读学生能够基本跟上班级的教学进度。在大课堂教学中为了有利于随班就读学生的个别辅导,我们将这些随班就读生安排在第一排,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让他们多动脑,勤举手。同时又安排一位纪律、学习较好的学生做他们的小老师,达成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在随班就读生的周围形成一个友谊、互助的氛围,使他们感到集体的温暖,增强他们的上进心,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习提高。

2、加强小课堂教育教学,突出个别辅导。

所谓“小课堂”教学泛指资源教师的个别化辅导。随班就读学生由于智力等方面的障碍,在学习、生活中和正常儿童相比会遇到更多更大的困难。为此,我们除了在大课堂课教学中,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注,使他们能够融入班级活动,与同伴建立正常的交往。还加强小课堂教学。在对随班生进行智力、行为习惯、运动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认知学习、运动康复、生活自理、手工制作四个方面的小课堂,每周专门安排两节课把各班的随班就读生集中在资源教室由专门的资源教师按教学计划的实施个别化。同时,也要求资源教师积极开展一对一的小课堂辅导。

总之,大课堂是本,小课堂是大课堂有机的补充和提高。我校在关注大课堂教学的同时也要加强了小课堂教学,把大小课堂结合起来为随班就读学生创设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3、制定考核细则,规范日常管理。

为了提高随班就读工作的实效性,教导处在制定《教师六认真考核细则》的时候,把随班就读工作的要求具体分解到教师备课、教学、作业布置与批改、考核等方面。要求教师备课中能有针对随班就读学生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能因材施教,进行分层教学。关注随班就读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给予及时的个别辅导。能针对随班就读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作业设计,降低难度,使随班就读学生也能每天学有所得。同时,要求教师能耐心做好随班就读学生的辅导工作,把他们也纳入到补差的行列中,做好辅导记录。

在平时的管理中,教导处能充分发挥导向作用,对随班就读工作进行检查和指导,在平时的随堂听课中,注意观察教师对随班就读生是否关注,在教学常规检查中,看教师备课中是否体现出对随班就读生的分层要求,查随班就读生的学习成绩是否稳定或有所提高,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将检查结果纳入到教师的六认真工作考核中。在考核中,努力做到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力求考核的全面性、真实性,使考核这一手段促进教师工作的开展;考核后,同教师进行交流、沟通,有效地推动此项工作的开展。

三、小课的课程安排及其他。

1、课程安排

节次--午别--星期--组别

星期一--午修活动--

1星期二--康复课---

2星期三--自理课---

3星期四--制作课---1

星期五--自理课---32、老师安排:

认知课:施敏华、颜慧丽、陶红波

康复训练课:王小平、蒋福定、手工制作课:金挺、張茜茜、梁灵永

生活自理课:颜海萍、陈维佳、梁玲玲

备注:

1、晨间活动时,第一节课7:15—7:35 第二节7:40—8:00

2:午修时,第一节课12:00—12:25第二节12:30—12:50

3:因考虑到指导教师普通班驻班等情况,小课堂集中辅导课可由一位老师或几位老师组织,具体有组内老师协商自定。

4:带“ “为本组负责人。

15.随班就读工作计划(春季) 篇十五

作为一位特教教师, 接纳残疾学生, 教育残疾学生是我的神圣职责。宋同学初到一个新环境, 对教师表现出依赖和信任。得知特教的七年级没有设英语课, 他感觉轻松许多。在此基础上, 我鼓励他大胆地和班里同学交流, 因为我班学生非常热情、热心。在座位安排上, 我特意让一位口语好的同学与他同桌, 帮他用口语和手语交流学习。宋同学在普通中学随班就读, 是班集体中的特殊群体, 由于他的听力障碍, 英语学习不理想, 又不善与人交流, 面对一个个思维活跃、生龙活虎的健全学生, 课堂上普教教师对他疏忽不问, 自然形成了一种孤独自卑的心理。wo认为改变宋同学的心理, 尽快适应特教的学习,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

一、轻松的课堂环境, 温暖一颗心

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学习会感到很放松, 可以展示自我, 感觉自己是同学当中的一员, 从而在心理上得到充分的放松。因此在我的每节语文课中, 尽可能地为宋同学创造自我展示的空间, 让他发现自己能学好聋校课本, 从而降低自卑感。我从课堂上的合作学习开始, 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激发宋同学学习的积极情绪;同学之间的互助与协作, 不仅可以帮助宋同学适应特教学习, 也可以帮助他改善人际交往能力。实践证明, 宋同学并不完全是受助者, 有时也是助人者, 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 他体会到自己的价值, 从而缩短师生、生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使他逐步对特教学习产生兴趣, 消除其学习过程中的心理障碍, 主动投入到学习中来。

二、有效的课堂奖赏, 树立自信心

奖赏可以使学生产生极大的自豪感, 成功地激发出其学习的积极性, 并在学习的进步中培养了自信。奖赏以精神奖励为主, 物质奖励为辅, 对于学生来说, 最重要的奖励莫过于称赞和肯定, 尤其需要教师的鼓励、赞许等。在课堂上教师提出的问题, 当别的同学还在寻思答案时, 宋同学经过思考, 总能回答得头头是道, 语言组织有序, 并且有自己的思维观点。这时我会用赞赏的眼神、一个大拇指伸向他, 夸赞他的回答, 紧接着追问他回答问题的缘由, 他会腼腆地告诉我, 这些知识是他在读课外书上学到的。他读课文非常流利, 而且声音抑扬顿挫;要求背诵的课文, 他总能在同学中最快完成任务。这些都让我班学生对他肃然起敬, 羡慕不已, 从而宋同学获得了学习成功的体验, 认识了自己的能力, 消除了自卑感, 增强了自信心。

三、适当的课堂拓展, 增强成就感

课堂教学拓展是根据教学实际、学生实际展开的。“润物细无声”的有效拓展融入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看似不经意间的拓展延伸, 却能够非常自然地突破教学重难点, 深化文章主旨, 拨动学生内心的感情之弦。宋同学平时能独立地、较好地完成家庭作业, 而且有空余时间在家上网, 于是我给他布置了课前拓展性的阅读, 了解课文的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的相关资料或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 激发他的阅读兴趣, 为其更好地学习课文储备能量。上课伊始, 首先请他谈谈课前通过查资料所了解的知识, 向班级里的同学介绍, 为下文学习埋下伏笔, 更让宋同学得到了语言锻炼。学习《幸福是什么》一课后, 我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遇到过哪些让你感到幸福的事情?宋同学的回答是:“我来到特教学校学习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因为这里的老师非常和蔼可亲, 学生都非常热心地帮助我。”《火烧云》一课中对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描写很多, 我随后让学生看图想象火烧云还会有哪些颜色和形状的变化?宋同学回答了许多想象合理的颜色和形状, 是其他同学无法比拟的, 听课教师对他赞叹不已。因此宋同学喜在眉梢, 乐在心里, 成就感倍增。

生理残疾不是心理残疾, 他们是世界上最脆弱、最娇嫩的鲜花。教师是绿叶, 因为爱, 才能一生与花相伴。宋同学转到特教学校后, 我用专业的理论知识去教导他, 课堂学习是因人而异, 使他看到希望, 找回了自尊和自信。赢得了教师的关注、同学的认可、他人的欣赏后, 他的学习成绩名列前茅, 变得自信十足。

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 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 小草会因春风而绿, 花朵会因春风而开, 那些偏远的“玉门关”更需要春风无私的沐浴!

参考文献

[1]彭霞光.中国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现状和未来发展建议.现代特殊教育, 2012 (9) .

[2]雷江华, 方俊明.特殊教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4) .

16.随班就读工作计划(春季) 篇十六

一、从爱入手,满足心理需求

爱是做好教育的永恒话题,无论是对正常孩子还是特殊孩子的成长都是至关重要的。残疾儿童属于弱势群体,由于学习能力较弱或者表达能力不强,极为孤立,性格变得愈发孤僻,自卑,内心封闭。教师要增加学生自信心,关注他们的心理需求。童童是班级三个自闭症儿童之一,二年级时随班就读,当时的他没有语言交流,说话含糊不清,课间经常一人到操场边独处,当同学们都兴高采烈在玩游戏时,他总是远远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上课随班就坐,做什么事都要比别人慢好几拍。

怎样让他融入班级呢?我想内因起决定性的作用。为了重塑他的自信心,能“亲其师,才能信其道。”首先,从改善与他之间的关系入手,逐渐走进他的内心世界。平时,我有意识与他眼神对视,朝他点头;身体的接触他,拍拍她的肩示意友好,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叮嘱班里调皮的学生,不要欺负他,慢慢地他感到同学的亲切话语,老师温暖的情怀。看我的眼神不再充满怀疑。其次,从家长陪读情况了解到,拼音还好,课上在进行“汉字拼音”教学环节中,有意识让他到黑板上参与进来,在启发辅助下完成,并给予表扬。久而久之,从没表情到兴奋,再到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在写字时,按难易程度,少给他一些,这样让他找到了成功的体验,在教学过程中与普通孩子同步,关注他听清了没有,针对缺陷进行补偿,当别的学生做课堂练习时,给他多些个别辅导,多些语言交流,发展语言,同时发展思维。就这样与班级同学逐渐融合了。

二、从行动入手,满足支持需求

1. 生活支持: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入学时,他们的智商3岁标准不到,选择教育教学内容不但从教材开始,从家庭生活到学校生活。首先解决学生在校内的自我服务问题,在家里父母包办代替,从现实生活需求到学校生活保障,创设情境教学,培养常人所具有的正常生活,经常让他们参与值日生的工作,倒水,擦桌椅,扫地;能做什么就做什么。不会的就教着做,让他们产生了成功感,激发起做事的欲望和动机。培养生活自理问题,经常锻炼自我意识,换衣服,系鞋带,整理书包,按步骤指导他们完成。

2. 教育支持:教育无小事,处处是教育。自闭症儿童虽然心理和生理有缺陷,但是我们不应厌弃和歧视,相反要给予他们更多教育的责任和慈母般的关爱。找到对他们有效的教育方法,才能消除他们的孤独感以及自卑情绪,班级的童童和鹏鹏是性格截然不同的两个孩子。鹏鹏是多动类型的,常以招惹别人的方式与人交流,童童恰恰害怕攻击。一次鹏鹏追他,情急之下,童童受到严重的惊吓。“哇哇”大哭起来,从室外到室内,谁劝都不停,那哭声真是“惊天动地”,无法上课。老师们都来劝阻,结果软硬都控制不了局面。这个任务只有落到我的身上,我把所有人都劝走,来到他身边采取三步法:一问:“为什么啊,谁欺负你了?”二是冷却法,把他带出教室让他情绪平静下来。三是转移注意力:“哄哄他”,来到教研室抱抱他,给块糖,坐坐椅,桌子好不好。他的哭声停止了。情绪稳定下来,上完一节课后,看到他在纸上写下了“鹏鹏坏”几个字。我明白了:他是有自我意识的。于是就这件小事教育他:“有什么事你可以告诉老师,光哭不好,到校长那里承认错误吧。”他还真的说出了“童童错了,不应该哭。”可见,这样的孩子有错一样要教育,不要因为特殊而一味迁就,甚至放任自流。在四年教育实践中,就像一棵小樹一样,经过不断地修枝剪叶,健康成长起来,医教结合初见成效。集体的温暖像一缕阳光,融化那颗坚冰,老师的爱是一滴雨露,滋润孩子干涸的心田。

3. 活动支持:活动是开发潜能、缺陷补偿,培养自信心最有效的途径。在活动中激发兴趣,达到强化训练,利用多感官教学,指、摸、拼、拍多方位,多角度表象积累,从中以语言为主线,学语言用语言,培养语感,提高适应能力。四年里,抓住每次活动契机,创设发展语言的氛围,从追逐嬉戏到沟通交流;从班级活动到团体集会;都少不了他们参与的机会(表演舞蹈《感恩的心》,大型球操。和正常孩子一样要求他们:练习时纠正动作,做不好就伴随音乐在身边示范,做的好适当拍拍肩鼓励,避免情绪失控。由于他们的模仿能力较强,不间断的训练,不言放弃的执着,残缺的花蕾绽放出笑脸。融入到集体中思维得到极大的发展,与此同时语言也丰富起来,从对语言不理解、毫无反应,到单纯性的语言,再到连续性的语言。值得欣喜的正是这温柔的坚持,以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做到眼中有孩子,心中有目标。活动教育激发他们的愿望,增强身体的协调性,使得自我意识提高了,身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三、从发展入手,满足技能需求

为自闭症儿童架起一座通向社会的桥梁,适应生活和社会,我们延伸社会化课堂理念。以生存为核心,以满足现实生活的各种需要为基础,设置情景教学法:刷饭盒,拿剪刀,送白菜等。挖掘现实生活素材把生活变课程,把生活实践步骤化、条理化。形成能力,关注教学生活中的生成过程:操场捡松针,大扫除,整理书包,倒水。由近及远,由远及近,由易到难,关注生活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养成。积极与家长配合,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现已有了飞跃式发展,能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有学习的愿望,感受到学校生活的快乐、幸福。

研究实践表明,有一份努力,就有一分收获;只要教师有一种积极生活的态度,一点在逆境中的持守,一分豁达从容的心境,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

17.随班就读工作计划(春季) 篇十七

随班就读学生也是学校的一份子,他们享有同等的受教育的权利,为他们提供合适的教育既是他们应享有的权力,也是他们终身发展的渴望,更是我们的责任。在区康复中心教研员的关心下,在学校领导的重视下,在全体随班就读任课教师的努力下,一学期来,我校在随班就读工作方面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为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工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现将本学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构建网络,有效教研。

建立了分管副校长—教学研究部分管领导——特教组长——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四级管理网络。以教研组为中心,每三周开展一次随班就读教学研讨活动。

教研组长按照计划组织好各项教研活动:有课例研讨;有理论学习;有工作交流;有课题研讨等。教研活动着重研究如何将学到的理论用于课堂教学,无痕化地关爱每一位随班生,将关爱特殊学生的健康成长落到实处,为特殊学生创造一片属于他们的蓝天,使他们真正享受到与正常孩子平等的教育服务。

本学期我们教研组共进行了三次课例研讨,分别是第四周邵薇执教的《慈母情深》、第七周李丽执教的《小数加法》和第十七周邵薇执教的《天窗》。三节课都能无痕化地关注随班就读学生的学习活动,让他们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在活动中学到知识,提高技能。

立足课题研究是我们特教组的宗旨。本学年我们特教组研究的课题是《提高随班就读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主要在五年级中进行实施探究,经过一学年的实践,两个孩子在原有基础上有了较大的提高,特别是小陈同学,离及格还有3分的差距。

二、常规工作,做足做好。

1、个别化教育计划详实。

为了让个别化教育计划满足特殊教育的需求,教师们根据随班就读生的个性特点与知识基础,制定好详细的个别化教育计划。他们从不同角度对随班就读生进行分析,提出具体的教育目标,采取个别辅导、充分练习、激发兴趣等手段,逐步缩小与正常学生认识水平的差距。

2、教学设计有针对性。我校特教教师在备课时针对随班就读生的学识水平、学习能力等具体情况,在教学目标中标明针对随班就读生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环节中标注了随班就读学生参与的内容。通过降低要求、辅助提问、小伙伴辅导等形式实现随班就读生的教学目标。

3、课堂教学无痕关注。

在课堂教学时遵循集体教学为主,个别辅导为辅的原则。教师们都能适时关注随班就读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让他们尽可能多地认识一些字,多掌握一些计算技能,逐步使他们的智力障碍一点一点地克服,记忆能力、理解能力一点一点地增强。在座位安排上,我们把随班就读生安排在离讲台较近处,便于课上老师更多地关注。同时,旁边安排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作为随班生的助学伙伴,尽可能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

4、个别辅导合理有效。

我们坚持随班就读生作业面批制,教师通过面批,及时发现问题,当场进行指导,促进有效辅导。语数英任课教师认真地将每天30分钟个别辅导落到实处,做到训练有效、记录详实。随班就读生的智力水平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

三、关爱特教学生,搭建展示平台。

1、做好家校联系工作。

教师通过上门家访,了解随班就读生的家庭生活环境,并经常与其家长联系,及时向他们汇报孩子在学校的点滴进步、学习收获等,并给予孩子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建议。家长通过家长开放日活动,走进课堂、观摩活动,进一步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以及孩子在学校中的表现。家校联动,形成教育合力,促进特殊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

2、鼓励学生参与活动。

每个孩子都渴望融入集体,每个孩子都渴望获得成功,随班就读生也不例外。为此,我们的老师鼓励这些孩子积极参加班级、学校以及区级的各类活动,在活动中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素质教育活动、大课间活动、体质达标活动、写字比赛、电脑绘画、端午节的包汤团、科技艺术节合唱比赛活动等。所有的这些都让这些特殊的孩子们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从而树立了学习的信心。

四、齐心协力,迎接调研。第四周,我校迎来了嘉定区特殊教育调研组的调研活动。为了能在调研中取得较好的成绩,我们对照调研的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认真整理调研材料,并由四位教师准备了4节调研来听的家常课:杭辰执教了《体积》、李丽执教了《小数的意义》、张彩萍执教了《3BM2U1 Monkeys and hats 》,孙舒舒执教了《5BModule 2My favourite things》,我们的工作也受到了调研专家的肯定。

让爱的阳光洒满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让爱的雨露滋润着每一个孩子的心田,让这些特别的孩子在我们特别的爱的包围下,拥有一个充满阳光、充满快乐的幸福童年。

18.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 篇十八

沙里寨九年一贯制学校

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计划(2015-2016学)

一、指导思想:

为了更好的对“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少年儿童,进行符合他们自身发展需求的教育,使他们学到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的劳动技能,并使他们能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和谐发展,为他们今后能真正自立、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而努力。

二、工作目标:

1、优化形成特殊学生随班就读的育人环境,促进随班就读学生的健康发展。

2、形成有利于特殊学生随班就读的良好的学校育人机制。

3、建立灵活、高效的特殊学生课外辅导保障机制。

4、使随班就读的特殊学生素质较以前有提高。

5、做好随班就读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

三、现状分析:

我校有智力、视力、肢体残疾等类型的随班就读学生。这些学生的认知能力、知识水平相对于同龄的学生来说相差较远,但是他们热爱集体生活,乐于参加各类集体活动,已经成为学校的一份子。由于人数较多,年级分散,我们的随班就读工作将需更加细致,周到,需更关爱每一位同学。

四、主要工作:

1、完成统计建档工作

完成新学期随班就读学生的统计、建档工作。确定随班就读学生的负责老师。为每位随班就读学生建立个别教育档案。有活动,有记录。

2、制定“个别教育”计划

根据不同情况为特殊学生建立起规范的档案,制定“个别教育”计划,确保特殊儿童与普通孩子一样享受平等的优质教育。学校本着以学生发展为基础的理念,将以“生活化教育、个别化辅导、活动中学习、合作化教学”的方式积极开展随班就读工作,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及参加学校、班级的实践能力和生存能力。

3、加强专题业务学习

组织教师学习,学习有关随班就读的先进的教学模式、先进的理念,并渗透于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4、近距离关爱随班生

要求任课老师采取“近距离”的教学方式。教师要经常与学生促膝交谈,用信任的眼神、激励的话语与他们交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理解与关怀,消除孤独、自卑的心理。以“心育”为突破口,每位老师都是心理健康教育者,用自己的爱去浇灌特殊的幼苗。拟订教学方案,面向每个智障学生,提高素质;同时,积极配合学生发展部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随班就读学生融入集体中,学习知识,感受快乐。充分发挥小干部的作用,身旁配备小干部,及时提醒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应怎样做,给予及时的伙伴帮助。

5、加强教学模式探究

根据以往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在随班就读工作中应采取以集体教学为主,个别辅导为辅,在集体教学中有机地进行个别教育。我们要求在座位安排上、将随班生安排在最显眼的位子,便于老师及时地帮助。教学程序上、课堂提问中、练习过程中都要针对特殊儿童给以适当地照顾。在教师备课、作业布置与批改等方面从随班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针对性的要求。分层教学,循序渐进,以获得生活技能,培养兴趣为主。在实践总结的基础上,对随班就读的课程设置、教材选用、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发动教师参加特教科研,不断提高随班就读的教育教学质量。

6、加强教研组建设

加强教研组建设,以教研活动的方式开展随班就读教学研讨活动,积累经验,交流心得,切实提高教师的随班就读教学水平。教导处将组织教师每学期进行不定期地检查,听课,以鼓励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学期结束,对随班就读教研组进行总结,参与学校的先进教研组评比。

7、加强家长培训工作

学校和班级教师要与随班就读生的家长及时沟通,取得家长的配合帮助;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随班就读生家长的培训,使他们了解其子女的心理、生理特点及基本的教育方法,对其子女做好家庭教育训练工作。

我们相信我校的随班就读工作,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在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定能圆满地完成各项任务,让随班生在校园中快乐地学习,平安生活,健康地成长。

2013-09-01

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管理实施方案

沙里寨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为进一步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教育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教育部关于对盲、聋、弱智学生开展随班就读,提高残障儿童入学率的有关要求,现就加强我校施教区内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管理,制定以下方案:

一、加强管理职能,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构建网络化的管理体系

1、整体规划随班就读,明确学校、教师自己的工作职责,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规范对随班就读的管理。

2、专人负责随班就读的行政管理工作,有专人负责随班就读的教育教学研究、科研工作。有随班就读学生的普通学校要有专人负责随班就读学生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

3、将随班就读教师的培养与骨干教师培养工程结合起来,要发现和推广随班就读教师的先进经验和研究成果,鼓励教师形成随班就读的教育特色,积极创造一支随班就读教师的骨干队伍。

4、健全随班就读管理机制,建立以校长室、教导处、班主任共同参与的随班就读管理体系。聘请由教育行政、医务、教研人员、特教学校、普通学校有经验的教师等专业人员组成的专家指导组。

二、规范管理,提高随班就读对象确定、安置及后续管理工作的科学性

1、随班就读对象的确定应严格执行残疾标准(参照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残疾标准》),必须依据残联部门指定的残疾鉴定医疗机构的鉴定结论,由家长向学校提出申请,学校审核学生情况、家长申请,如果学生情况符合标准可同意其作为随班就读学生,取得随班就读学籍,如果学生情况不符合残疾标准则不能作为随班就读学生,学校应及时做好学生的安置工作,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家长。

2、残障学生(除了聋、低视力、肢体残疾等存在明显残障的学生以外)一般从小学二年级开始申请随班就读。此类随班就读学生一般两年进行一次复测,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专家对复测结果进行审核,如果学生的残障情况有所好转已不符合残疾标准,就视为普通学生,不再确定其随班就读学生的学籍;如果学生的残障情况仍然符合残障标准,仍继续视为随班就读学生,保留随班就读学籍,学校应及时将结果反馈给家长。

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计划(2014-2015学)

我校目前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生有4位,由于人数不多,便于我们把工作做细,做深。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放心。

一、入学管理:

1、教育要面向全体,每一个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权利.随班就读生虽然在智力水平等各方面都与普通学生有差异,他们也是班级的一分子,所以决不能放弃.应在各个方面都让他们有所提高.

2、应该承认随班就读生的个体差异,在此基础上才能试图缩减这种差异.所以应该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对随班就读生区别对待.才能够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二、教学、生活管理:

1、在课堂上应该及时对他们与以关注,基础知识部分一定要想方设法让他们掌握.他们能掌握的知识,尽可能的提问。一方面可 以促进其知识的吸收,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其自信心.使其取得进步。把随班生安排在教室前三排的位置,便于老师,随时随地帮助。

2、尽量给他们分层次留作业,留有针对性的作业。既不能因为作业太难而达不到效果,也不能因为知识不掌握而放弃对他们的作业要求。老师能够面批,及时加以鼓励。

3、掌控他们的家庭情况,在心理上多与他们交流,消除他们的自卑感,尽量使他们认为自己与其他学生是一样的.自己并不比别人差,有上进心和上进的愿望。

4、对他们提出稍高层次的要求,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每天进步一点,每天有收获。

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总结

特殊儿童是一个在学习和生活方面有着特殊需要的群体,为他们提供合适的教育既是他们应享有的权力,也是他们终身发展的渴望,更是我们的责任。我校领导十分重视随班就读工作,本着让随班就读学生尽量避免隔离,尽早回归主流的宗旨,在区康复中心的关心下,在学校领导的重视下,在全体教师的努力下,一年来,我校在随班就读工作方面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为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工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领导重视,强化管理

我校领导始终把特殊教育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给予极大的重视和热切的关注。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具体负责的随班就读工作领导小组,把随班就读工作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工作中。在师资配备上,学校也作了细致安排,挑选了业 务能力强,学历高,工作责任心重,有耐心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和任课 老师。学校的随班就读工作已制度化,并形成了由校领导、班主任、任课老师、“小先生”为队伍的特教网络。

二、关怀备至,成效显著

我校的“随班就读”工作,就是让轻度残疾和学习困难儿童在普 通班中与同龄儿童一起接受义务教育,并提供必要的个别帮助。担任

“随班就读”工作的老师,工作责任心强,热爱学生,对这些学生付

出了更多的爱心。制定个别化教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多启发

多鼓励,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

三、学校尽可能地提供适合于他们发展的教育环境,让特殊学生 愉快地接受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教育,学到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

本劳动技能,为他们今后能真正自立、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成为社 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在教育“面向每一个儿童”的观念指导下,残疾儿童和学习困难 学生的问题日益突出,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二十一世纪的一

19.随班就读工作计划(春季) 篇十九

关键词:数学智力障碍,分层教学,个别辅导,激励评价

给随班就读学生创造一个享受平等教育的机会, 让他们也能在普通的教学班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 能运用一些基础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应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以为要想达到提高随班就读学生的学习能力的目的, 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立足课堂教学, 加强课堂关注

1. 加强课堂关注, 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 关注随班班就读生的学习, 重点是课堂学习情况。通过有意的课堂关注, 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乐趣和大家的认可, 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例如, 智障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差, 观察和分析能力弱, 需靠图片、实物、录像、投影、多媒体等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来强刺激, 为此, 课堂中要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 通过卡通或精美图片将数学问题进行整合, 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 集中注意力。找一些浅显易懂的简单问题让他们来回答, 在回答正确后, 及时给予表扬和掌声, 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和其他同学一样被老师关注, 得到大家的肯定, 这样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高了。在课堂练习阶段, 协助他们完成任务, 并在全班交流, 让他们觉得我也会做, 我能行。对于问题回答正确、练习基本正确的智障学生及时奖励, 如一朵“小红花”或一只“小蜜蜂”, 等到有了十个到老师处换一只“大红苹果”并奖励一块糖, 再一个月统计一次, 达到50只的奖励一个小本子, 一个学期结束后达到要求的奖励一个大本子等等, 这样他们对数学课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就在无形中被调动。

2. 实施分层教学, 重视课堂学习。

随班就读所执行的是普通小学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这就决定智障生不离普通班级, 不单设教材, 不单独开课实施教学。因而, 智障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行为习惯的纠正, 只能通过在集体授课中实施分层教学才能达到。分层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的智力状况, 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要求的教学目标、实施不同的教学计划, 进行分层备课和上课。因此, 教师对于同一教学内容, 应根据两种儿童智力的不同程度, 分别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 并在课堂教学中予以体现。对普通学生, 明确按照大纲和教材的要求确定教学目的;对随班就读的弱智儿童在普通儿童要求达到的基础上, 降低要求, 减少坡度, 主要包括:一是接受知识的容量上要小, 数量少;二是掌握知识的难易程度上弱智儿童只掌握容易的知识;三是培养能力的程序上弱智学生注重于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培养。

二、加强个别辅导, 发挥伙伴作用

1. 个别辅导, 给智障生前行的动力。

根据弱智儿童感知迟钝、记忆容量小、短期记忆差、逻辑思维能力低的特点, 除在课堂教学中予以关注和课堂练习上加强辅导外, 充分利用午间、放学后等时间对当天的知识进行重点辅导, 使他们在老师的帮助下, 克服自身障碍。巩固所学知识, 对于提高弱智儿童对数学知识的掌握, 形成数学能力有着很大的帮助。在辅导时, 我们要重视思想的辅导。在表扬其课堂表现的同时, 通过耐心交谈、聊天等途径, 让学生明白要想让自己学得更好, 课后还要继续努力, 如遇到困难, 老师和同学都愿意帮助他, 并让其知道大家注重的不是他的学习成绩而是他的进步。这样既能克服其心理上的惧怕, 又能激起学习上进心和求知欲。与此同时, 我们更应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加强基础训练, 让他们掌握最低要求的知识、技能。2.同伴互助, 给智障生润物无声的滋润。对智障随班就读生的教育, 除了老师的精心辅导外, 还应积极挖掘学生资源, 让优秀学生或班干部跟智障学生结成互助学习小组, 帮助他们进步。而这种同伴式的互助学习, 往往能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具体操作分两步走:一是在平时让他们与性格温和、乐于助人、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同桌, 让优秀学生用自己对知识的理解, 以孩子自己的方式, 在课堂讨论、课后练习时给他们及时的帮助。二是组成若干个学习小组, 将智障学生分到小组中, 学习小组的其他成员由与该智障生家离得近而学习好的同学组成, 以帮助完成必须的家庭作业。另外, 还给这些学习小组布置些与生活有关的数学问题, 引导智障学生去生活中寻找数学、应用数学, 以使其能主动地从数学的角度思考、分析问题, 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 而其他同学则是指导帮助其完成。

上一篇:童年趣事小学想象作文下一篇:文化被疯子耍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