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教育热点解读

2024-07-15

两会教育热点解读(共8篇)(共8篇)

1.两会教育热点解读 篇一

2018年全国两会热点解读,两会热点

解读手册

是最新发布的《2018年全国两会热点解读,两会热点解读手册》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感觉很有用处,这里给大家转摘到。

2017全国两会热点解读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将分别于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开幕。业内人士预计,未来一个多月,两会必然成舆论最大的焦点,而A股市场也将进入两会行情,平稳或上涨或是主旋律,提前布局两会机会正当时。

两会前上涨概率超八成

据商报数据中心统计,历年两会前后的A股市场表现较佳,尤其是召开前

一个月A股大概率会出现上涨。统计显示,2000年以来,上证综指在两会召开前一个月有15次出现上涨,上涨概率高达88。2%;深证成指上涨14次,上涨概率为82。35%。其中2000年两会前一个月A股涨幅最大,上证综指单月上涨13。23%,深证成指上涨13。56%。

而在两会召开期间,随着各项政策利好浮出水面,短线获利丰厚的A股市场也会有所回落。2000年以来两会期间,上证下跌8次,深成指则更弱,下跌10次。但经过小幅回调后,两会政策不断落实,市场也再度回暖,2000年两会后一个月股指平均涨幅超过5%,可见两会前后一个月内布局较佳,由此可见,A股历史上的两会行情存在“两头高中间低”的特征。

从行业板块来看,商报统计显示,2000年以来两会召开前一个月,所有行业单月平均收益均为正值,绝大多数行业上涨概率达到80%。其中农林牧渔在两会前表现抢眼,该板块平均涨幅高达

9。17%,而上涨概率更是高达94。12%,其中仅在2001年两会前出现下跌,范文内容地图其余16年均上涨。此外,综合、建筑材料、汽车、有色等亦表现不俗。

相比之下,金融板块在两会前上涨的概率偏低,其中银行板块在2000年以来的两会前一个月平均涨幅仅有0。47%,超过4成的概率出现下跌。

政策利好成行情最大动力

对于A股市场规律性上演两会行情的现象,业内人士认为这主要是市场对两会期间可能出台政策利好的心理预期。

从政策面上看,投资者对两会可能出台的政策有一个良好的期盼,相关板块也能因此得到主力资金的积极布局,从而对大盘产生积极作用。从资金面看,通常一季度信贷投放的力度较大,市场资金面相对宽松,A股市场在此阶段的资金供给趋于平衡。

光大证券投资顾问周明也认为,全国两会将释放诸多政策动向,从而对中

国经济未来的走向进行新的定位,A股市场不仅能得到新的炒作题材,同时也会对投资者情绪形成正面刺激,加之多年来的操作惯性和经验复制心理也使得投资者在两会前后的交易心态较为乐观,从而进一步增加了多方的力量。

由此观之,目前各地正加大改革落实力度,加快改革步伐,将地方国企改革从规划布局阶段全面转向落地实施新阶段。2017年国企混改是新一轮国企改革重头戏,心得体会市场将反复聚焦,也有望成为两会的热点议题,或是2017年的确定性主题之一,相关受益个股值得长期关注。

2017两会热点内容预测

【热点1】“十三五”规划:引领新常态开拓新境界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是冲刺的5年。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如何继续推进?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

五大发展理念如何“落地”?

作为一份引领国家开创发展新境界的纲领性文件,两会审查、讨论的“十三五”规划草案,将回答国内外关注的诸多“中国之问”。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表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梦”的具体体现。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关键。要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创新发展步伐,不仅要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更要强调发展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在这一进程中,增加百姓获得感至关重要。

【热点2】供给侧改革:“高频词”化为具体“路线图”

自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为重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式启动。新常态下,供给侧改革正从“高频词”化为政府、企业明晰具体的改革“路线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说,工作总结经济

转型既要稳定消费、投资、出口的需求侧“三驾马车”,更要靠制度变革、结构优化、要素升级的供给侧发动机来推动。供给侧还有哪些不合理、结构性改革如何发上力等,将成代表委员讨论焦点。

【热点3】扶贫攻坚战:吹响冲锋号立下“军令状”

“小康路上,不让一个困难群众掉队。”到2020年让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是十八届五中全会既定目标,也是我国对全球减贫事业的庄严承诺。

从层层立下“军令状”到22个中西部省区市考核扶贫成效,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精准扶贫还有哪些障碍?哪些政策需要改进完善?代表委员将带来大量一线情况与真知灼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表示,立下“军令状”,关键看执行。要督导各级政府精准扶贫,还得运用好考核“指挥棒”,真正提高扶贫实效。

【热点4】慈善法审议:“怀胎”十

余年有望“呱呱落地”

慈善法草案将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历经十余年努力,我国关于慈善事业的首部立法将走上前台。草案经过两次审议,多处修改,此次提交审议后还将有哪些变化,将成为今年两会一大看点。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朱征夫表示,慈善立法将对我国慈善事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开展募捐的主体需要什么资格?“互联网+”慈善如何开展?骗捐诈捐如何预防?税收优惠如何实施?慈善信息如何公开?这些问题都将得到解答。

【热点5】司法改革:为全面小康提供有力法律保障

在前两批共18个省市司法改革试点基础上,今年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将在全国各地推开,成为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攻坚之年。完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制度、完善司法责任制、健全司法人员职业保障制度等司法改革的基础性措

施如何深入推进,引人关注。

公正司法事关人民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公平正义,事关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洪浩说,司法改革要在解决影响司法公正、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问题上取得重要进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法律保障。

【热点6】民生改善: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民生短板如何尽快补齐?公共服务如何完善配套?一系列民生新期待,将成为两会热点。中南大学行政管理系主任吴晓林说,要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热点7】创新驱动:社会经济发

展新动能TOP100范文排行

创新正被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科学奖、C919大型客机总装下线、“悟空”卫星升空探索暗物质粒子、科技成果转化法修订实施、新登记企业“井喷”、创新创业平台到处落地生根、创业投资迅速增长……

一系列创新标志性事件,透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发生重大变革。

中科院院士薛其坤说,“十三五”期间科技创新将为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增添经济发展新动能提供强大支撑,科技创新作用更加突出、任务更加紧迫。

【热点8】绿色环保:让执法监督“硬起来”

从中央提出绿色发展理念,到大气污染治理写入31个省区市政府工作报告,再到“十三五”规划建议中强调环保,社会各界对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充满期待。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主

任张孝德认为,“十三五”开局,绿色发展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在各领域制定切实的具体措施和路线图。约束性指标要更明确、考核监督要更有效,关键是加强执法监管。

【热点9】拓展空间:“中国方案”潜力巨大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三大战略深入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个人简历亚投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等已经起航,G20将吸引更多目光。

中国推进更高层次的开放发展路线图,将在今年两会上更加明晰。此外,新一轮的东北振兴也令人期待。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战略研究室研究员邵峰认为,新形势下,中国需要更开放的视野,在更大范围优化配置资源,形成全方位的主动开放格局,加快实现更高层次的开放发展。

【热点10】政府自身改革:建设廉洁政府为改革发展添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打造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成效显著。从一批批行政审批事项取消和下放,到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同时反腐倡廉推动市场建立公平公正的秩序,提升了政府公信力,为改革发展增添动力。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徐行表示,近年来的政府工作报告都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新要求。人们期待着进一步明确政府权力边界,继续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消除寻租腐败的空间,建立政策落实的责任机制和督查问责机制。

2.两会教育热点解读 篇二

教育部副部长郝平表示, 解决择校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实现县 (区) 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指出, 现在之所以出现教育不公平的现象, 就是由于教育质量不高, 发展不均衡, 只有普遍提高教育质量, 才能真正达到教育公平。“改革创新是制度保障, 要实现上述育人的目标、教育发展的目标, 唯有改革创新, 克服阻碍教育发展的制度性障碍, 在制度上予以保障。”政府应担起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之责, 加大教育经费投入, 改善薄弱学校, 制定学校建设的统一标准, 但关键还是在于提高教师的质量。因此提倡实行校长、教师定期交流的制度。这需要全社会努力, 要解放思想, 并在制度上有所创新。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袁振国说:择校问题引起了社会很大的关注, 也是教育部各个相关司 (局) 着力要认真解决的问题。当前义务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 就是要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这是解决择校问题的根本之道。

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在谈到如何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时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 建立全国统一的教育资源平台, 把最好的教育资源免费向公众开放, 向学校开放, 让西部地区、让农村地区、让弱势群体都可以利用网络来获得最好的教育资源。比如说, 可以把义务教育阶段的最好的教案、最好的试卷、最好的练习、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视频都免费提供给需要的教师和学生, 这样的话, 可以在很多程度上改变东西部地区和城乡之间教师资源、教师素质相差比较大的现状。

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说:今天, 以《纲要》为标志, 中国教育处在了再出发的关键时刻,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中国教育成败的关键——加强国家教育领导力建设问题。

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和平说:义务教育的均衡问题主要不是办学条件的均衡, 而是软件资源, 特别是教师的均衡。

扬州市市委书记王燕文建议国家教育部门积极推动电子书进校园, 解决学生书包过重的难题。王燕文称, 电子书减少课本纸张的消费, 实现一次投资, 重复使用, 有利于电子化和信息化的普及;推动电子教材的发展, 也有利于优质教育资源的普及和共享。

吉林大学博士生导师徐涛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小组讨论中说:现在, 许多地方把均衡发展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有了显著改善, 教育质量不断提升。成绩是显著的, 但是我们看到仍存在诸多问题, 尤为突出的是办学体制不顺, 办学条件差距大, 校际竞争不公平, 出现了名校人满为患、差校门可罗雀的严重失衡现象, 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 而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维护教育公平的基础性工作。

在代表委员的谈论中, 我们看到最多的字眼就是“教育均衡”, 而在现阶段, 作为共享资源的最好载体, 教育信息化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本较低、便捷高效的途径。目前, 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正处在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时期, 通过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已经构建起一个遍及全国中小学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 初步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提高了农村基础教育质量和效益, 促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2010年2月28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征求意见稿) 》发布, 其中第十九章专门谈到了“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 但是如何加快推进呢?正如中央电化教育馆副馆长王珠珠所言:我们只有直面教育信息化的新任务, 提升教育信息化技术基础, 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教育信息化进程才能加快。

促进教育公平是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 而加速教育信息化是其他方式在短时间内难以替代的推进教育公平的战略措施。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在刚刚结束的2010年全国电化教育馆馆长会议上指出, 加快教育信息化, 特别是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需要切实做到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为班班用多媒体教学创造条件;继续加强资源建设, 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大力开展教师培训, 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虽然教育信息化建设目前处在一个好的发展时期, 但仍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如信息网络覆盖率、利用率低, 信息技术及应用水平不高等, 我们现在能做的, 就如《纲要》提出的: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 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 整合现有资源, 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制定教育信息化基本标准, 促进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相信, 教育信息化的步伐正在并且会继续大踏步前进。

3.聚焦两会教育热点问题 篇三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在坚持立德树人、促进教育公平、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等方面做出了部署,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2014年的全国两会上,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成为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

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教育改革要敢于突破关键问题。

教育问题其实不仅仅是教育系统内部的问题,若劳动分配制度、人事制度、干部制度不改变,教育很难真正改变。这实际上是一个社会大系统的问题,关于教育的很多问题都离不开社会大系统。在教育改革中,有一些问题没有形成全社会的共识。例如,到底什么是好的教育,教育究竟面临什么问题。我一直呼吁进行一次全国教育大讨论。对于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些意见,没有辩论,没有碰撞,就形成不了真正的智慧。

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和平:教育改革要系统设计、理顺关系、强化保障。

为什么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如果我们更多地把着力点放在教育系统内部,则站位过低,视野过窄。教育系统和社会系统的关系如何?教育发展的现状和经济社会系统发展现状之间的关系如何?当从这些关系入手时,我们就需要从理论关系、系统设计层面来思考问题。教育系统内部要构建一个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育生态,而当前的教育生态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不适应。比如,在工业化发展和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高技能人才,而教育系统却提供不了。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综合改革需突破部门利益格局。

要突破国家教育职能部门利益格局的束缚,教育问题不仅涉及教育系统,还涉及人事、财政、发改等部门。部门利益格局的突破必须有上位的制度设计。所以,应建立一个超越部委的教育改革领导机制、跨越部委的教育领导机制。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还要用好政策工具,包括法制工具、执行工具、监督工具、问责工具、财政工具这一套组合拳,只有这样才能将改革落到实处。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公平发展,公平发展与优先发展并提,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尚属首次,体现了本届政府对教育公平的高度重视。两会上,围绕这一社会关注度极高的问题,代表委员纷纷建言献策。

全国人大代表、南开大学校长龚克:公平的实质在于让更多人获得优质教育。

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种发展应该是以人为本的科学的发展,这是被历史证明了的硬道理。这个道理也适用于解决教育公平问题,因为公平的实质在于让更多的人能够获得优质的教育。我们面临的基本矛盾,是人民群众快速增长的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与供给严重不足的矛盾。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紧密相连。

教育公平是和教育质量紧密连在一起的,没有质量的公平,老百姓是不满意的。我们的教育事业发展这么快,一些老百姓对教育仍然不满意。这反映出现教育的一个主要矛盾,就是优质教育资源短缺,好学校太少,满足不了老百姓的需求和社会的需求。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拓展优质教育资源,把好学校办得多一些。

全国政协委员、南开大学副校长许京军:让更多农村学生上重点大学的关键在于提升农村义务教育水平。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要再增长10%以上,让更多农家子弟有升学机会。10%这个数字肯定有打通社会上升渠道的作用。但高等教育毕竟只是整个教育历程中的一段,想要让社会向上流动的通道更加通畅,除了增加农村贫困地区学生上大学的机会,还应该从义务教育等方面共同发力,提升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水平。

全国政协委员、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让民办大学和公立大学有同样发展机会。

目前中国的民办大学非常弱,对教育的发展是不利的。许多国家的教育健康都是两条腿走路,第一条腿就是公立大学对于普及性教育起作用,第二条腿就是私立大学对精英性的教育起作用。而中国目前是公立大学独霸天下,导致中国的教学质量和教育创新都出现了问题。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当下,价值观的多元化、社会的迅速变化、信息的海量化,让德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形成德育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成为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韩进:高校要把立德树人与专业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高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方面,要注重知行统一,注重教育教学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要把立德树人与专业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和各环节。

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副校长蔡达峰:“复旦投毒案”敲响学生人格培养的警钟。

即使不发生这一事件,我们也能看到目前教育存在的问题。高校偏重知识的传播,比较少关注对学生人格的培养。然而培养人格是教育的基本任务,任何知识的学习最终都是培养一个完整的人,高校不要忘记学生人格的培养。

全国人大代表、辽阳市第一高级中学教师王家娟:把法制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

建议把法制教育引入中小学课程体系。希望教育部门组织专家编写普法教材,中小学应有专职法律教师,要像重视语数外那样,把法制教育设置在课时计划内,每周能有一两节法律课。同时,建立法制教育教学评价考核体系,甚至可以考虑把法律纳入高考科目。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在放权的同时,政府该如何创新管理方式?学校在扩大办学自主权的同时,如何完善内部治理结构?第三方评价机构如何培育?代表委员对这些问题积极建言。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刘川生:用好自主权考验高校智慧。

进一步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实际上是在为学校发展松绑,关键在学校会不会用、怎么用。比如,用好专业设置权、自主招生权、教师招聘权等,这些都考验着高校的智慧和水平。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胡凌云:管办评分离要一步步走才能稳。

教育改革是渐进式改革,不能有大起大落,更不可用“休克疗法”,管办评分离要一步步走才能稳。要推进管办评分离、实现职能转变,不是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不是什么都放权不管。简政放权的改革要有试验。

全国政协常委、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陈群:扩大办学自主权对高校是机遇也是挑战。

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既是大学发展的机遇,也是大学在一段时间内面临的一项挑战。当外部指挥棒消失之后,应该如何办学、应该朝什么方向努力、如何真正按照教育规律办学,成为高校必须好好研究和思考的问题。现阶段,要实现让行政的归行政、学术的归学术,需要特别关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制度设计让学术委员会等学术组织在学术事务中充分发挥作用,二是理顺行政与学术的关系,避免行政对学术事务的不恰当干预。

全国政协委员、安徽大学党委书记黄德宽:兼顾政府放权、学校自律、社会监督。

在政府放权的同时,高校必须要建立一个自我约束的机制,要坚守办学方向,要尊重教育规律。为了避免“一放就乱”,在顶层设计上,需要同时考虑政府放权、学校自律、社会监督三个层面。应该是政府放权在先,只有政府放权了,才能要求学校自律,在放权、自律的同时,社会监督也就自然形成了。

全国政协委员、广西大学校长赵艳林:把握好政府和学校的权力边界。

政府抓宏观管理,管拨款、规划、信息服务等政策导向。学校内部的事务应由学校自主管好,比如课程设置、人员任用、国际交流等。学校扩大办学自主权后,就可以更加灵活地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最大限度激发学校内部的活力,同时也能更好地促进高校建立起自我约束机制,真正把办学自主权用好。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十分复杂且具全局性的问题,其中利害涉及社会方方面面。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一系列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弊端的举措,为高考改革指明了方向,这些举措成为两会代表委员持续关注的热点。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洪宇:一年多考不会增加学生负担。

当前高考改革的方向,是在长期的实践、调研基础上形成和确定下来的,符合时代精神、符合实际情况,总体上是合理的。很多改革举措,例如减少考试科目、英语实行社会化考试和一年多考等,并不是心血来潮,而是经过充分论证和思考的,也不会像社会上想象的那样,会增加学生的负担。西方很多国家考试制度都是社会化、一年多考。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郭大成:一考定终身将成过去式。

一考定终身问题将成为过去式,教育部现在已经出台一些方案,像北京市准备试点会考、高考,加上特别的选择性题目。会考是第一块,高考是第二块,第三块是选择性考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数学好就选数学,这个分也纳入学分。这三块合起来成为招生的标准。至于改革预期,我认为,任何方案都不能说绝对好,都需要试验,新的道路也可以走走看。

全国政协委员、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马敏:高考改革关键在于改内容。

高考改革,不在于改形式,关键在于改内容,以真正实现减负、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高考改革在具体操作上要慎重,多听不同意见,进行更合理的顶层设计。

全国人大代表、湘潭大学教授罗和安:就近入学还需标本兼治。

对就近入学政策的期待和对政策实施结果的担忧,实际上反映了百姓对教育资源分配的强烈关注。要推进教育公平的实现,不仅要求政策在执行层面透明公开、不偏不倚,更需从本质上研究解决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的问题。

职业教育已经进入以全面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改革发展新阶段。因此,加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成为当务之急,引发代表委员热议。

全国政协常委、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发展职业教育是对国家人力资本进行投资的重要方面。

发展职业教育实际上是对这个国家人力资本进行投资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现在,我们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比较快,但是高级技工的培训是相对落后的。要加强职业教育,实际上更多的是要培养高级技工。除了政府需要进行投入以及体制改革之外,还需要全民有一个观念上的转变,通过职业教育,成为有资质的高级技工,对社会的贡献、自己的收入,都是不低的。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协常委饶子和:部分本科应向职教转型。

目前我国有本科院校840所,其中300所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当转型。这些本科院校的培养规格及类型目标,与高职教育最为接近,若将其转型为高职本科,可以大大节约高职办学成本,又能尽快满足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

还有一个选择是,鼓励知名大学举办高职本科教育。这不仅为本科院校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而且对提升高职教育的社会地位,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湖州市政协副主席沈琪芳:现代职教体系需更多融通。

建立现代职教体系要打通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目前,中高职衔接有多种形式,如“五年一贯制”和“3+2”的形式,但这两种形式还不够,应该更多地进行融通。

全国人大代表、黄河科技学院院长杨雪梅: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解决就业用工两难。

从中央的部署来看,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现在可以说是恰逢其时。我建议发挥政府职能,支持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构建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有效解决“就业难”与“用工荒”的矛盾。国家应当制定和完善政策体系,引导一批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发展,同时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力度,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经费保障。

4.两会教育热点解读 篇四

企业提案

是最新发布的《2018年全国两会关于煤矿钢铁企业热点解读,两会热点解读之煤矿钢铁企业提案》的详细范文参考文章,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2016年全国两会关于煤矿钢铁企业热点解读,两会热点解读之煤矿钢铁企业提案 “到今年下半年,全省煤矿总数减少三分之二,从原来的9000多个减少到3000个以内;2010年减少到2500个以内。”山西省省长于幼军3月5日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透露,山西省将加速煤炭产业的整合,力争今年上半年淘汰减

少1300个到1400个中小煤矿,到今年下半年再通过兼并重组,使全省煤矿总数减少三分之二。

据悉,山西省将在今年上半年开始对煤炭行业进行大规模的资源整合,整合淘汰主要产煤县的年产9万吨以下的小煤矿,改造20万吨-30万吨的中型煤矿。通过这场整合,于幼军预计,山西省要淘汰减少1300个到1400个中小煤矿。

今年下半年,山西省将在政府主导下,在全省范围内,实施煤炭企业横向和纵向的联合重组。省政府将支持省内重点煤炭企业,联合重组、兼并地方中小煤矿,兼并整合下游的煤资源加工转化企业,培养和引进一批核心竞争力强、规模较大、技术进步的煤炭产业集团。“到今年下半年,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全省煤矿总数减少三分之二,从原来的9000多个减少到3000个以内;2010年减少到2500个以内。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百万吨以上煤矿产量占总产量80%以上,从根本上扭转煤炭生产混乱

分散的局面,也从根本上改善安全生产状况。”于幼军在接受《财经》采访时表示,“资源整合将通过经济手段,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

今年3月初,山西省政府颁布了《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办法》(下称《办法》),明确了山西这个煤炭大省产业的改革思路,鼓励大中型企业参与煤炭资源整合,组建和发展大型企业集团。《办法》指出,煤炭资源整合可以采取收购、兼并、参股等方式进行,整合的主要目标矿是主要产煤县核定生产能力9万吨/年以下的煤矿。而主要产煤县核定生产能力30万吨/年以下的煤矿,如果没有整合,也将被关闭。

于幼军表示,山西省正在严厉打击非法开采。截至2006年1月,山西省政府已经关闭了4876个非法煤矿,依法处理了各类非法违法采煤人员1268人,查处了62名监管失职的管理人员。

热门思想汇报于幼军告诉《财经》,山西省在力推煤炭产业重组兼并的过程中,矿业权市场化改革的试点

工作也在进行。

5.全国两会热点解读 篇五

2016全国两会热点5:慈善法修改

12月27 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闭幕,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提请审议慈善法草案的议案。在此之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慈善法草案进行了两 次审议,一些重要修改内容引发社会高度关注。本次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法律还会作出哪些重要修改,并将如何进一步引领、保障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社 会各界拭目以待。与此同时,透过慈善法修改,我们还应关注近年来立法体制机制的重要改革、显著变化,还可以观察、探讨“如何进一步提升立法质量”“如何确 保改革于法有据”等重大问题。

2016全国两会热点6:司法体制改革

6.2016年两会热点解读 篇六

关键词一:改革

聚焦:关键之年如何“解局”

在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元年启程之际,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其首份政府工作报告中77次提及“改革”一词。

过去一年,备受瞩目的公车改革、司法改革、户籍制度改革、高考改革等纷纷启动,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变化,让民众切身感受着改革带来的红利。

今年,全面深化改革进入“关键之年”,面对经济转型升级的诸多困境,经济体制改革如何破题收效;面对备受社会诟病的积弊沉疴,国企改革如何实现“国民共进”;面对民众在教育、医疗、住房方面的迫切期待,改革如何回应民生关切„„

今年全国两会,“改革”依旧是各界最为期待的议题。

关键词二:反腐

聚焦:“打虎拍蝇”剑指何方

2015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2月份,中央集中查办了十余名省部级涉腐高官,“打虎”不收兵的态势,无疑也让反腐话题的高热度在全国两会上延续。

十八大后的两年多,80余名省部级及以上官员落马,十余万党员干部受处分,除了党政系统,反腐风暴还深入到国企、军队、高校等领域。中国反腐上不封顶、不设禁区,引来全球瞩目。

2015年的“打虎拍蝇”将剑指何方?此外,包括纪检体制改革、官员财产公开、“裸官”监管、反腐立法等等,反腐“治本”工程怎样推进?这些无疑将成为2016年全国两会的高热议题。

关键词三:新常态

聚焦:GDP增速如何设计区间

2016年中国的GDP目标如何设定?这是国内外舆论关注本次全国两会的焦点之一,而回答这个问题,“新常态”或是2016年两会的高频词。

2014年中国GDP同比增长7.4%,这一增速创下了1990年以来的新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速换挡的特点也再度凸显。

年初,31省份亮出今年GDP预期目标,其中29个省份均明确下调了GDP增长目标。与此同时,更加注重提升质量和效益,更加强调改革创新,更加关注改善民生,这些成为各地设计经济发展目标时的“新常态”。

作为牵动着13亿人的庞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如何适应“新常态”,如何在“新常态”下转型成功?2016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将再度会商“解题思路”。

关键词四:依法治国

聚焦:法治中国如何坚守“公平正义”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依法治国”提升到全新高度,并提出18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作为新时期中国“四个全面”发展战略之一,依法治国如何在今年全面推进,这是外界关注此次全国两会的又一焦点。

从呼格吉勒图案昭雪,到最高法巡回法庭挂牌,中国司法改革的步伐令全社会高度关注。就在两会前夕,公检法的深化改革方案接踵出台,司法改革正按照四中全会的“顶层设计”紧张施工。

今年两会期间,备受关注的立法法修正案草案将在本次人代会审议,“法”将注定成为今年两会的关键词。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元年,人们期待,“依法治国”这四个字,可以是每个公民都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举措,可以是每个中国人都能感受得到的公平与正义。

关键词五:一带一路

聚焦:区域协同如何破除利益藩篱

每年年初召开的省级地方两会,可谓是全国两会热点话题的预热与吹风。如果从今年地方两会上找全国两会的热点,“一带一路”将不可或缺。

今年的省级地方两会,“一带一路”成了各地政府工作报告的“标配”,31个省份均针对“一带一路”的建设亮出地方版的对接举措。

作为一项同时关系中国内政与外交的大战略,“一带一路”提出至今已近一年半。面对国内外关切,“一带一路”将有哪些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这亦是国内外舆论关注今年全国两会的焦点。

其实,不光是“一带一路”,包括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有分析称,中国经济将在今年正式开启区域协同作战的“大棋局”。不过,既然是协同,如何破除地区封锁和利益藩篱,将是外界聚焦的另一议题。

关键词六:环保

聚焦:“美丽中国”如何驱霾除污?

近年来的两会舆论场中,如果找一个与中国国土上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话题,这个话题非“环保”莫属。

过去的一年,“APEC蓝”一词因承载中国民众对清新空气的期待而远播四海,而今年春节期间,大江南北数十城市的PM2.5爆表,让“春节霾”成为舆论争议话题。

如何驱散雾霾,留住蓝天?这是近年来,民众对于全国两会环保议题的最现实关切。

其实,除了大气污染,去年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近六成地下水水质差,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达19.4%。

中共十八大首次提出“美丽中国”的概念,“生态文明建设”也写入党章。但是,在应接不暇的环境污染数据曝光之后,中国的“美丽”愿景该如何变成现实?依旧是今年全国两会的焦点议题。

关键词七:户籍改革

聚焦:一纸户口如何剥除福利捆绑

同样是牵涉到每个国人的切身利益,2014年,中国的户籍制度改革正式拉开大幕。

取消农业与非农户口界限,破题城乡二元壁垒,特大城市可积分落户,引导人口“梯度转移”,取消暂住证制度,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此轮户籍制度改革凸显出渐进特点,但是,作为一块“硬骨头”,户籍制度改革前路依旧艰辛。

一边是城镇化大潮中,进城群体难以在购房、教育、医疗方面获得同城待遇,一边是北上广等大城市迫于城市承载力以户籍设限,一纸户口牵动着太多利益博弈。

户籍制度改革难,难在附着在户口本上的地区公共福利差异,然而,在中国的区域间、城乡间发展失衡的背景下,户籍如何与福利剥离?可以预见,这亦或是两会代表委员们讨论的焦点之一。

关键词八:养老金

聚焦:“并轨”后的养老疑问

今年1月,中国养老“双轨制”正式终结,近四千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将告别“免缴费”时代,开始按个人缴费工资的8%缴纳养老保险,按个人缴费工资的4%缴纳职业年金。

此前的省级地方两会,20余省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制定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的并轨方案并抓紧落实该项制度。

虽然国家层面的改革方案已经尘埃落定,但是,舆论围绕此项改革的讨论却没有降温。

诸如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待遇是否降低?平均工资是否上涨?企事业职工“待遇差”是否会缩小?延迟退休何时启动?“并轨”之后,因养老而产生的疑问与争议,也料将成为2016年全国两会的热点话题。

关键词九:创业

聚焦:中国式“创业潮”前景何在

从去年全国两会以来,李克强不下十次公开谈及创业问题,更是宣示要“在960万平方公里大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新浪潮”。

去年以来,中国政府也推出一系列举措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再度取消及调整200余项行政审批等事项、对小微企业定向降准、设立400亿元新兴产业创投引导基金、支持发展“众创空间”„„利好政策激发了社会的创业创新动力。

在政策引导下,中国式“创业潮”前景如何?政府如何为年轻人的创业梦想扫清路障并保驾护航?2016年的全国两会,这一话题期待代表委员们的讨论。

关键词十:价格改革

聚焦:改革如何破除“一放了之”

去年1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将改革能源、交通、环保等价格形成机制,稳步放开与居民生活没有直接关系的绝大部分专业服务价格。2015年,国家发改委宣布放开24项商品和服务价格,从铁路运输到民航客运,从房地产经纪到小区停车,改革速度令人吃惊。

7.“两会”的财会热点 篇七

不断取得突破的预算监督

作为“国家大账”, 财政预算报告是每年全国“两会”关注的重点, 包含着国家全年的“家底”、预算支出方向与支出绩效等重要信息, 是每年全国“两会”关注的重点。与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审议国家预算编制、执行情况报告, 体现了人民了解、监督并决定政府收入与支出活动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在财政部向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提交的预算报告中, 2010年全国财政使用收入总量为83, 180.32亿元, 其中当年全国财政收入83, 080.32亿元, 比2009年增长21.3%;2010年全国财政支出总量为93, 180.32亿元, 其中当年全国财政支出为89, 575.38亿元, 增长17.4%。2011年公共财政预算主要指标安排为:全国财政收入89720亿元人民币, 加上从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1500亿元, 可安排的收入总量为91220亿元, 支出100220亿元。

2000年以来, 中央预算透明度不断提高。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要求, 国务院有关方面于2000年首次将4个部门的预算报送全国人大审议, 到2010年这一数字增加到98个, 且预算内容也进一步细化。

2009年3月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 国务院首次向全国人大报告了政府性基金预算。2010年3月, 预算报告增加了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并试编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对于增强预算完整性、预算执行规范性和预算监督严肃性, 具有重大意义。此次大会主席团表决通过的预算审查结果报告首次提出:预算经人大批准后, 要在15日内向社会公布, 加强社会对预算执行的监督。国务院有关部门认真落实了这一要求。

2010年, 国务院有关部门将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中央财政预算12张表格向社会进行公开, 比2009年首次公开时增加了8张预算表, 涵盖了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此外, 根据对171家中央部门的书面调查, 全年共有74家中央部门向社会“摊开”自己的“账本”。随着公开预算的部门不断增多, 公开的内容也更加细化。2010年公开的中央本级支出预算细化为23类123款, 比2009年增加了2类82款。

2011年3月, 大会主席团通过的预算审查结果报告又对今后预算编制和公开提出新的要求:从2012年起, 应当将地方的土地出让收支情况向全国人大报告;加快基本建设支出预算安排, 在2012年年初将中央本级75%以上的基本建设支出预算编入部门预算;规范政府性基金预算编制, 严格按预算管理, 增强预算严肃性;继续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逐步扩大覆盖范围, 增加用于公共支出的数额, 2012年应当向全国人大提交全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情况;继续做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试编工作;严格执行将政府性非税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的规定, 按照预算制度安排支出。

今年“两会”的预算报告还指出, 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不容忽视, 强化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 努力防范财政风险;抓紧建立融资平台, 公司债务全口径动态监管制度, 规范融资平台公司债务管理;加快构建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控制和风险预警机制, 促进地方政府举债融资的规范化;推进省直管县和乡财县管财政管理方式改革。

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的“财政政策和有关问题”的记者会上, 财政部部长谢旭人表示, 今后将综合考虑国内生产总值、企业利润、进出口等经济社会增长指标变动情况, 进一步提高收入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具体做好以下方面: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 完善公共财政预算, 细化政府性基金预算, 扩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实施范围并完善相关政策措施, 继续试编全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全面取消预算外资金, 将所有政府性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深入推进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等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研究推进政府会计改革, 探索试编政府资产负债表。2011年, 财政部门还将完善政府间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提高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效益。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 做好健全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相关工作。

财政部新闻发言人、办公厅主任戴柏华还表示, 2011年, 财政部将公开中央预算部门出国经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的经费预算总体情况。长期被社会认为缺乏透明的“三公”消费将以会计信息为载体, 面向公众公布, 首次实现阳光化。

加速推进的政府会计改革

与完善预算管理与监督相关的政府会计改革任重而道远。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院长王雍君告诉记者,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 我国以预算为中心构建公共财政框架, 预算的本质是政府集中部分社会财富配置资源“众人之财做众人之事, 由众人来定”, 预算分配从最终意义来讲更多的偏好来自于公民的自主选择即信息公开, 因此透明度应作为一项善治的基本原则。

1998年, 我国明确提出建立公共财政的财政改革目标, 政府经济行为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提供公共商品、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弥补市场缺陷为核心内容。2000年开始新一轮以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等为基本内容的制度创新, 着重解决的是政府预算支出配置和使用效率问题。2001年, 在中央财政总预算会计的特定项目上引入了权责发生制。2003年, 财政部提出建立规范、统一的政府会计准则体系、制度体系和政府综合年度财务报告制度。2004年底, 财政部形成《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同年, 发布《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2005年, 财政部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五个地区和六个中央部门进行模拟试点;同年, 国务院正式批准了改革方案,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正式进入实施阶段。2006年, 时任财政部部长金人庆提出, 中央和地方预算编制将全面实行新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 实现与预算管理的有机结合, 探索建立政府会计准则体系、会计制度体系和财务报告制度。2007年, 政府预算收支分类改革扩大了政府预算范围, 增加了预算透明度。

然而, 我国财政收入及预算体制存在的收入分类不统一完整、行政公务开支比例高、公共服务支出比例低、预算粗糙不透明、转移支付不科学不公开、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偏大等问题并未得到根本改观。长期以来, 预算会计仅侧重预算资金的收入、支出及结存的核算, 对于使用财政资金所形成的庞大的固定资产及其使用情况、政府举借的债务以及还本付息情况、预算资金的使用效果等缺乏有关的信息披露。

2009年8月, 我国将高校、医院作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突破口, 公布新《高校会计制度》与《医院会计制度》的征求意见稿。2010年12月, 财政部印发了修订后的《医院会计制度》、《医院财务制度》, 还制定印发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2011年初, 中注协制定印发了《医院财务报表审计指引》。以上制度、指引自2011年7月1日起全面执行。

今年“两会”, 编制政府财务报告被列入此次全国“两会”公布的“十二五”规划中, 以医院和高校为突破口, 未来5年, 我国政府会计改革将不再局限于个别行业, 而是从总体推进, 形成统一、适用于行政事业单位和总预算会计的政府会计准则。中国会计学会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厦门大学副校长李建发认为, 政府财务报告制度对于政府财务报告的格式、内容、编制方法及披露规则都将进行规定。未来5年, 我国将会根据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建设的需要, 建立政府财务报告制度。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林钢认为, 政府会计需要与现有的财政、预算体制整合, 对接财政集中支付、财政收支分类、部门预算等财政改革, “这些是最复杂的环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政府会计研究所所长张琦认为, 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政府会计改革路径还在摸索之中。与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相比, 我国老百姓参政议政的途径有待拓宽, 能力有待提高, 而专业化的政府财务报告的内容能为更广泛的公众接受, 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培养。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部部长吕薇则建议, 应抓紧研究和推动编制政府资产负债表的试点工作, 尤其要弄清楚地方政府到底有多少资产和负债, 以分析和化解投融资平台带来的金融隐患。

“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 地方政府通过债务融资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是正常情况。”她说, “关键是要对债务有一个度的把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投资者能否融资以及以什么样的代价融资, 主要取决于他们的资信。资信是投资与融资之间的通道和接口。为了避免地方政府不切实际的盲目扩大投资, 使其负债水平与资产相适应, 必须建立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出资人责任制, 建立地方政府债务能力的评估制度。这就迫切需要摸清家底, 完善地方政府的财政管理, 建立相应的地方财政会计制度。中央应对不同资信等级的地方政府给予不同的贷款和债券额度。”

吕薇认为, 我国的政府预算和会计制度还存在三大问题:一是政府预算管理远未覆盖到政府全部公共服务活动, 很难得到完整而全面的政府活动的财务信息。目前, 政府预算的覆盖范围是行政和事业单位预算内外资金, 以及部分主管部委的基金。政府的企业性活动、政府担保的融资等还没有纳入财政管理范围。国有资本预算也只是对国资委集中管理的国有企业分红部分进行简单的流量收支记录, 还没有汇总的全国国有资本财务报告。二是政府预算与会计依然以收付实现制为主要的核算办法, 无法提供支出周期各阶段的完整信息, 无法揭示资产负债状况, 难以用来监控财政风险、评估政府财政状况, 以及展望未来的财政可持续发展。三是尚不能提供完整的政府财务报告。现行预算会计系统还不能提供政府整体合并的财务报告, 预算报告也是不完整的 (非全口径的财政成本) 。不论是政府管理者还是公众难以了解和掌握政府公共活动的全貌和完整的财务状况。

“因此, 现行的政府预算和会计制度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吕薇称, 应试点建立资产负债表, 针对我国现行政府预算和会计制度上存在的问题, 可以借鉴国际经验, 逐步建立全口径的政府预算和会计制度。

她透露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于2009年组织开展了一项专题研究———《地方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问题研究》。在该报告中,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专家提出四点建议:一是由财政部会计主管机关负责制定关于地方政府财务报告制度的办法和规定。二是政府资产负债表不仅覆盖政府部门的资产, 还应覆盖地方政府的全部下属法人。三是对不同类型的法人可以制定侧重点不同的会计准则:对于企业法人、事业法人和特设机构应实行权责发生制的会计制度;机关法人也应逐步实行权责发生制会计制度, 以便把地方政府的全部活动纳入统一的会计管理体系。四是明确各类法人层级之间的报表归并汇总关系, 最终应形成县、 (地) 市、省三级政府财政部门出具的完整的地方政府财务报告。

亟待推行的环境审计与环境会计

3月12日, 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就企业披露环境方面财务指标的问题表示, 该部门已就开展实行环境审计和企业实行环境会计进行研究。他表示, 环境和经济发展要相互协调, 环境质量改善情况应是考核地方政府的重要内容之一, 环境保护部将全面落实各级政府的环保目标责任制。

发展经济以消耗资源为成本, 企业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 造成了环境污染等负外部效应。环境会计以综合货币计量和物量计量手段为主要计量方式, 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环境污染、环境防治、开发和利用环境资源的成本和费用, 分析环境绩效以及环境活动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1920年, 福利经济学创始人庇古提出根据污染所造成的危害对排污者征税, 以图用税收来弥补个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间的差距。以庇古税为肇端, 各种有关环境的法律法规贯穿于经济发展的历程中, 助推了环境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近年来, 我国陆续出台了有关企业信息披露的各种指引, 环境报告构成为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虽然环境报告披露指引并不具有强制性, 我国有超过一半的上市公司按照指引要求主动披露。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环境会计的起步仍然较为缓慢。“环境会计不一定与所有的财务指标相关, 想将环境报告跟财务数据联系起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北京大学国际会计与财务研究中心主任王立彦向记者表示, 中国的环境会计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 离规范性尚有一定的差距。环境会计作为会计的一个新兴分支, 面临着许多创新问题, 具有区别于其他专业会计的一些特征。传统会计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 一切会计要素都以货币进行计量, 环境会计却不能只用货币作计量单位。反映一个流域的生态资源状况, 如森林覆盖率、林地规模、等级;草场质量、水土涵养量以及空气质量的改善度;水资源的含沙量、充足度;沙尘暴强度、频率等, 一是很难用货币计量, 二是用货币计量反而不能说明问题。但在财政转移支付量上、对生态建设的项目投资上, 却不能不用货币计量。困难的是如何把这两种计量统一在环境会计的核算体系里, 如何使两者在需要时进行转换。

目前我国环境税的具体税率和征收范围尚在讨论之中。财政部部长助理朱光耀在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上曾表示, 我国正在研究征收环境税。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一种重要手段, 环境税在世界上被诸多国家广泛应用。从发展历程来看, 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初, 主要体现为补偿成本性收费, 基于“谁污染谁负担”的原则, 明确排污者应承担监控排污行为的成本, 构成了环境税的雏形;第二个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除了税种的增加, 在功能上也综合考虑了财政的引导性;第三个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 环境税进入了迅速发展期。结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世界各国开征环境税愈加普遍, 环境税费一体化进程也不断加快。

对于环境税的开征, 王立彦认为, 计税基准的公平和确凿问题值得关注, 企业为此所需要承担外部性造成的成本。他进一步介绍说, 当前我国环境会计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一方面缺乏环境会计体系的保障机制, 还没有专门的环境会计准则、标准, 在企业会计制度及信息披露的相关法规中也很少涉及环境问题, 缺乏系统的环境会计和信息披露的制度和规范。另一方面, 环境会计技术层面的支撑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目前, 我国对环境会计要素的确认尚无准则和原则;缺乏统一的环境会计要素计量标准。环境会计中, 由于大部分环境成本和环境收益不能通过市场进行交易, 因此不能以交易价格为环境会计的唯一属性;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缺乏统一规定, 披露的范围、内容、形式等存在较大差异, 大多数企业会选择低调处理环境会计信息, 以减少这类信息披露对企业的负面影响, 使得环境会计信息使用者难以获得真实的环境会计信息。建立环境会计的支持系统问题构建环境会计不仅具有来自于多方面的现实要求, 同时也必须建立对环境会计理论和方法起着支撑或指导作用的运作体系。需要建立以生态资源、生态效益、生态成本及生态资源变动与经济效益变动相关性的评估指标体系和测定模型体系;需要建立全国财政补偿体系和财政转移支付体系, 以作为环境会计的运行支持系统;需要建立起环境会计及其信息披露的准则体系, 以规范环境会计行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罗飞认为, 目前我国《会计法》中尚未有环境会计的相关条款, 环境会计准则也没有制定, 这方面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对环境会计对象、环境会计基本原则、环境会计假设、环境成本计量、环境信息披露等问题, 在方法上还没有统一。正因为对环境会计的处理没有统一的标准, 企业对环境成本的会计处理、环境成本报告以及环境成本分析, 均按适合于自己的方法进行, 同行业间没有可比性。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背景下, 衍生而出的环境会计问题是目前会计界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既要适应不断增加、变化的环境法规, 又要建立、健全有关的会计标准, 同时还与环境监测与计量技术有关。

医改攻坚的会计助力

此次全国“两会”召开之前,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1年度主要工作安排》。自2009年, 我国各级政府连续三年新增投入8500亿元, 保证医改顺利进行, 2011年是我国完成深化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3年任务的攻坚之年。

本次全国“两会”召开期间, 财政部副部长王军透露, 国家财政对卫生投入在2009年为3000多亿元, 2010年为4000多亿元, 2011年的预算安排为5000多亿元, 政府卫生投入的增幅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的增幅, 还将逐步提高政府卫生投入占卫生总费用当中的比重。从总量上来看, 中央财政相比原来测算的投入增加341亿元, 全国各级财政相比原来测算的8500亿元增加2842亿元。

随着政府集中的资金日益增多, 公众的医疗需求不断释放, 更多的卫生投入源源不断地进入到医疗中。政府加大财政投入之后, 医改的下一步重点应该是什么?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李玲表示:“建立行之有效的控费机制迫在眉睫, 在这种背景下, 呼吁建立控费机制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否则或意味着巨大的浪费。”李玲长期从事卫生经济研究, 她认为, 我国有可能是世界上滥用药物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医疗设备等硬件的消费亦不尽合理。

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指出:“公立医院消费什么, 怎么消费, 提供什么样的医疗消费?最后实质上为之买单的只能是政府及公众。所以, 为什么不能对之进行摸底, 摸清楚我们整个公立医院的家底, 还有盈利亏损状况呢?”

“公立医院应该定期向社会公众公布资金账本。会计制度的透明化, 直接影响一改的成功。”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何伟说, “公立医院实现公益化和账本透明化, 首先是法制化, 其实有明确的审计制度。享受国家拨款, 医院正常运营的资金应该有严格的审计制度。“医院将多少比例的资金用于硬件建设, 多少用于人力资源、还有多少用于公共宣传和公共防御, 这些是非常重要的信息。”他认为, 无论盈利或非盈利, 从医院经营角度而言, 私立医院和公立医院在财务核算上, 应该实行统一的核算制度。国家医保应该不分公立还是私立, 平等和公平对待, 一方面靠构架综合协调, 另一方面靠市场机制。从长远趋势而言, 主管部门应当致力于制定和发布符合当前保留的公立医院、公立医院改制后的国有或多种所有制非盈利医院、社会资本参与或兴办的非盈利性医院需要的会计制度。填补公立医院改制后使用会计制度的空白, 按照社会发展要最, 社会资本参与医疗行业准确、恰当反映的需要。借鉴国外医院的经验, 营利性医院则使用企业会计制度, 照章纳税。

医改攻坚需要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财政部部长谢旭人指出, 要完善制度, 强化财务管理;要会同相关部门尽快制定实施办法并搞好培训, 确保新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院财务会计制度按期实施;要进一步完善医保基金监管制度, 建立动态监控机制, 确保基金收支平衡和平稳运行;要激励约束, 强化绩效考核;要不断完善资金拨付办法, 建立和完善绩效考评体系, 继续推广将预算安排与预算执行情况、绩效考核结果挂钩的办法。2011年, 中央财政将进一步加大挂钩力度, 根据医改任务安排和各地去年任务完成情况下达补助资金, 同时将继续采取“以奖代补”办法支持各地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推进综合改革。要监督检查, 确保资金安全;要积极会同相关部门, 从资金的安排、分配、使用、后期追踪问效等各个环节, 建立起覆盖资金运行全过程的长效监督机制, 严防截留、挤占、挪用、虚报冒领等问题, 确保医改资金真正用于医改各项工作, 确保人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2011年“两会”召开前,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宣布下发《关于注册会计师行业积极做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专业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 就注册会计师行业积极做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各项专业服务工作提出意见。复旦大学财务金融系主任李若山认为, 医改资金的具体使用中应该加强审计监管力度, 保证财尽其用, 重大原则事项应该公开透明。

中注协表示,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过程中, 医改资金的使用监督、多元化卫生投入机制的建立形成, 以及公立医院运行机制的规范完善, 都对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鉴证和相关咨询服务提出巨大需求。及时提供高质量的注册会计师专业服务, 对于促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 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具有重要作用。

指导意见指出, 注册会计师作为社会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力量, 要认真落实财政部等部委有关“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等有资质社会中介组织的审计监督作用”的精神, 积极参与医改资金的审计监督工作。同时, 注册会计师应当充分利用在企业改制、重组、并购等专项服务中形成的专业优势和积累的丰富经验, 为公立医院改制重组和医药企业收购整合, 提供高质量的审计和咨询等服务;应当积极为医疗机构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成本费用的控制、管理流程的规范等提供专业服务, 并积极承办代编财务信息和税务代理等咨询服务, 帮助医疗机构提高财务信息质量和综合管理水平。

“会计师是解读医改资金使用和运营情况的最佳人选。”中国政法大学法与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胡继晔说, “专业的会计师却可以从资金使用公布的信息中, 还原资金使用和管理水平的真相。”在他看来, 会计行业在此方面将大有可为。

仍需完善的会计法规

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西安社区党总支书记章联生领衔向大会提交议案, 建议修改《会计法》。我国《会计法》自1985年5月1日起施行以来, 于1993年12月、1999年10月进行了两次修订。

章联生认为,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会计工作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和特点, 部分条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暴露出来。该部法律第五条规定:“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照本法规定进行会计核算, 实行会计监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由会计人员代表政府监督企业经济活动的做法逐步暴露出许多矛盾:会计人员并不具备监督者应有的独立地位, 其利益从属于所在单位, 无法行使对所在单位尤其是单位负责人的监督;会计人员因履行监督职责而出现被打击报复等实际问题, 无论在法律上还是在实际工作中都缺乏有效保障措施, 从现实看, 《会计法》赋予会计人员的监督职能事实上已名存实亡。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 应将会计人员原来承担的"监督"职责重新定位于“控制”职责, 即会计人员除进行会计核算外, 应当以单位经营管理目标为依据, 对单位的经济活动实施内部控制。

《会计法》对会计监督职能的界定与现实相冲突, 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信息失真是会计报表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未能反映该会计主体真实的经营成果 (或财务收支) 和财务状况的一种经济现象。会计信息失真可以区分为“违规性会计信息失真”和“非规性会计信息失真”。前者即故意性违法失真, 指出于主观故意、弄虚作假、粉饰舞弊而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后者则是指“非故意的过失”、“会计人员专业素养”等原因所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

一名不愿具名的会计从业人员告诉记者, 会计人难以独善其身, 一方面想遵守财务制度、相关法律法规, 一方面很多工作要受领导指示, 独立性在实际工作中难以保证, 国家和地区的相关规章制度中加强对于保护会计人遵守职业操守的初衷基本踏空。财务工作在很多单位中的地位并不高, 不在管理者或领导者的层面, 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财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

会计信息失真从微观角度而言, 会误导经济行为, 损害各方利益, 导致企业亏损;从宏观角度而言, 会影响经济资源的合理分配, 导致国家或地方财政收支预算的编制出现方向性错误, 削弱国家财经法规的权威性, 扰乱经济秩序, 诱发经济犯罪。

章联生认为, 作为一种制度, 会计制度应该是一个多重的、多层次的社会博弈的结果。理想的会计制度要能充分兼顾各方利益, 成为博弈双方自愿执行的有约束力的社会契约, 任何人若想通过违反制度来得到好处, 必将得不偿失。而我国会计制度的制定无论是从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缺乏一个充分博弈的过程。而且, 随着我国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 新的交易和事项不断涌现, 新旧经济的转型和新旧会计制度的交替, 客观上为会计舞弊提供了空间。我国目前还未形成健全的财务、会计、审计的法律法规体系, 许多法律法规尚未建立, 而已建立的法律法规不够严密, 法律法规之间相互不协调, 执行起来存在漏洞。目前, 我国审计监督体系包括政府审计、企业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三个层次。政府审计由于编制人员的限制以及职能的转变, 监督重点由国有大中型企业转向政府宏观管理部门和国家重点建设资金, 因而对企业的会计监督有所弱化。内部审计由于受限于企业经营者, 缺乏独立性, 使其对会计监督难有成效。

他还认为, 真实、完整的会计资料需要法律界定的现状, 体现了形成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陈旧, 当时界定的会计人员身份具有多重性:代表国家反映经济活动的运作, 监督经营者合理使用生产经营权;代表经营者加强经济核算, 维护法人的利益, 监督员工爱护生产资料, 节约物料消耗;代表员工, 保护员工合法利益, 监督经营者按劳付酬及员工的福利待遇。但是,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 政企职责的分开, 仍旧沿袭现行体制, 继续让会计人员在同一事务中履行多种不同的职责, 同时担任经济活动监督的主体和客体, 这实际上是将会计人员置于左右为难的境地。当企业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 为了单位的局部利益及自身利益, 就必然会有部分会计人员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

8.聚焦两会科技热点 篇八

政协一号提案花落“低碳经济”,九三学社提交的“关于推动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提案”被列为一号提案,同时,在近2000份对外开放的政协提案中发现,围绕低碳发展的种种建议成为本次政协提案的一大亮点。

九三学社在提案中建议,在探索中国特色低碳发展道路上,应以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绿色建筑、新能源汽车等低碳产业为抓手,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方式转变。要从众多低碳技术中,选择符合国情和发展需求的关键、共性技术,尽快制定低碳技术重点发展战略规划,列入“十二五”科技发展计划及相关产业技术创新计划;针对一些量大面广的碳减排技术,加快相关方法学研究,争取更多的国际碳交易的技术、资金和能力建设合作。

台盟中央则在提案中建议,结合“十二五”规划,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组织有关部委制订低碳经济的“国家方案”和行动路线图,与国家的“发展规划”、“能源规划”、“循环经济规划”和“节能减排规划”相衔接,形成一个可操作性强的低碳经济发展蓝图。

低碳发展的核心是增强低碳技术的支撑能力。民革中央在《关于加快促进我国低碳技术创新》的提案中指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必须着眼于自主创新,摆脱对国外的依赖,因此应牢牢把握“十二五”期间高技术重要成长期的特点,将低碳技术创新作为我国未来高新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

NO.2“天宫一号”明年发射

全国政协委员、空间技术专家戚发轫3月3日透露,中国将在2011年发射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并在2年时间内逐步实现与神舟八号、九号、十号的三次交汇对接试验。此后,“天宫一号”可以被改造为一个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共分“三步走”,载人飞船、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建设。戚发轫说,目前正在进行的是空间实验室阶段。它的第一个技术关键出舱活动,由神舟七号完成;第二个技术关键交汇对接,通过“天宫一号”在太空飞行2年左右的时间里,先后完成与神舟八号、九号、十号的太空对接,突破并基本掌握航天器交汇对接技术;第三个技术关键是补加,为飞行器补给推进剂、空气、水、食品等;第四个技术关键是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统。

另外,中国最新型的大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已顺利转入初样研制,以确保2014年首飞目标实现。“长征五号”将满足2030年以前国内外卫星发射市场需求。

NO.3高铁一步一步走向快速路网

两会期间,铁道部有关负责人接受中外记者关于“中国高速铁路建设发展”的集体采访。

据介绍,和其他运输方式相比,由于我们的铁路总体上还是处于落后状态,因此一票难求的现象目前还是比较突出的,这些年,国家在加快铁路的发展,提高运输能力,现在制约运输能力的主要是硬件方面的问题。目前我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里程已达到6552公里,居世界第一位。我国正在建设之中的高铁有1万多公里。今后几年,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将进入全面收获时期。到2020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2万公里以上。其中,新建高速铁路将达到1.6万公里以上:加上其他新建铁路和既有线提速线路,我国铁路快速客运网将达到5万公里以上,连接所有省会城市和50万人口以上城市,覆盖全国90%以上人口,我们基本上可以形成一个覆盖全国的快速客运网以后,可以肯定地讲,“一票难求、一车难求”的问题会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人便其行、货畅其流”的目标将成为现实。同时,铁道部愿意按照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将我国先进成熟的高速铁路技术与其他国家分享,促进世界高速铁路的发展。

NO.4高端制造业: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

我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但还远未成为制造业强国。特别是高端制造业,还有很多产品需要依赖进口。

“虽然目前我国航空工业有了长足进步,但离完全独立自主还有一段距离。究其原因,基础工业还相对较弱,一些材料还不能满足高稳定、高负荷的要求,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全国人大代表、中航工业金城南京机电液压工程研究中心副总质量师孟宪忠说。

孟宪忠告诉记者,现在我国在设计、理念等方面相对较为先进,但一到制造出成品,往往会因为各种原因,不能达到设计要求。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网电力科学院名誉院长薛禹胜代表认为,作为一个大国,中国不能不重视基础性研究,创造一套体制、机制,鼓励原创性、开拓性的研究,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战略方向,把争夺经济科技制高点作为战略重点。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使我国从“制造大国”转变为“制造强国”。

NO.5物联网:创造更舒适便捷的生活方式

物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目标是解决“无所不在”的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通信需求,不仅使人们可以远程操纵家中的电器等设备,获得更舒适便捷的生活,而且有力地推动通信业基础设施的建设,特别是3G网络的加速发展。

“大力发展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带动新兴产业发展,是国家‘转方式、调结构、上水平’的重大战略举措,对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全国人大代表、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说。

孙丕恕表示,鼓励企业提前布局新的产业变革,通过新的技术手段、依靠科技创新,开创新的产业模式,提高产品与服务的技术含量,从而增加效益,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将会实现整个产业从制造经济向服务经济的转型。

NO.6转基因技术是大势所趋

“推进转基因生物技术研究应用是大势所趋,是我国实施科技兴农的重要战略举措。”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在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的主题为“继续保持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集体采访会上,对关于转基因作物的疑问作出回应。

危朝安说,转基因生物技术被称为“人类历史上应用最为迅速的重大技术之一”,发达国家纷纷把发展转基因生物技术作为抢占未来科技制高点、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重点,发展中国家也积极跟进。推进转基因生物技术研究与应用,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农、提升科技竞争力的重大发展战略。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工作,坚持立法先行、有法可依、执法保障、已经形成了一整套适合我国国情并与国际惯例相衔接的法律法规、技术规程和管理体系。

农业部审批发放转基因植酸酶玉米和转基因抗虫水稻安全证书,切实做到了评价指标科学全面、评价程序规范严谨、评价结论真实可靠、决策过程慎之又慎。转基因水稻和玉米的安全评价申请,分别经过了长达11年和6年的严格评价,充分体现了我国对转基因生物技术研究应用的慎重态度。

NO.7生物医药:谁抓住特色谁有“钱”途

全球生物产业以每五年翻两番的速度发展,美国2003年医药卫生相关产业的产值占GDP的比重就达到

了15%,法国占GDP的11%,我国目前只有4.7%。但是反过来应该看到,我国发展潜力很大。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项目技术总工程师桑国卫院士曾经指出,生物医药产业是事关人民健康的重要产业,是网络经济之后又一个经济增长点,加速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是提高综合国力的战略选择。

国务院在2007年底批准将重大新药创新列入国家16个科技重大专项,目的就是通过创新药物的研究开发、药品大品种技术改造、创新药物研究技术平台建设、企业新药孵化基地建设和新药研发关键技术研究,提高中国制药业的核心竞争力。

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项目技术副总工程师张伯礼院士谈及这个产业前景说,“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已经有了一个良好基础,成为极具前景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今后发展关键是找对突破口。

“饱含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底蕴的大中药产业不仅具有自主创新独立知识产权,更具有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征。它有巨大的包容性,又会产生综合效益。”张伯礼院士提出,与世界先进国家生物医药产业相比,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具有自己的特点,实施重大新药专项,有力地推动了大中药产业的形成。

越来越多业内人士认为,相比化学药新药创制,中药创制是“鱼塘里捞鱼”,中药产业不仅是中国生物医药发展极具潜力的突破口,也日益为世界医药界关注。

NO.8加快核电自主发展

国家核电技术公司董事长、全国政协委员王炳华建议,深化体制改革,加快核电自主化发展进程。

王炳华说,本世纪初,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三代核电自主化发展的重大决策。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提出将核电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当前正是核电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阶段,在技术创新的同时,进一步深化核电体制改革,打造一个支撑自主化发展的核电工业体系,提升中国核电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已成为当务之急。

结合中国三代核电自主化战略实施的实践,王炳华委员谈了3点体会和建议:

——加快核电自主化发展对国计民生具有战略意义。中国要成为世界核电强国,必须创造自主品牌的核电技术。

——加快核电自主化发展需要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三代核电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政府、产学研等方方面面。应该抓住有利时机,整合产业资源,尽早从体制上作好准备,确保中国核电产业的安全有序健康发展。

——核电体制改革要以提升整个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为目标。在政府层面,应不断完善战略引导、管控和安全监督体系。在行业层面,应加快形成“专业分工明确、协同效应突出”的核电工业体系。

NO.9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发展空间巨大

当前,应对气候、环境变化和能源资源安全已是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发达国家纷纷把发展低碳经济和新能源等新兴战略性产业作为推动经济增长新的突破口。

新材料产业发展对中国成为世界制造强国至关重要。目前,中国许多基础原材料以及工业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前列,但是高性能的材料、核心部件和重大装备严重依赖于进口,关键技术受制于人。

全国政协委员黄代放表示,我国目前单位GDP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3倍,是日本的11.5倍,在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方面发展空间巨大。与此同时,我国正面临着历史上最为突出的生态环境挑战。

“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伴随着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保证国家能源供给和减少碳排放量,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形象的重要问题。”黄代放说。

上一篇:三堤小学学生资助管理工作自查报告下一篇:简洁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