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君子专题

2024-09-05

论君子专题(共11篇)(共11篇)

1.论君子专题 篇一

论《论语》中的君子

论《论语》中的君子

 

《论语》是一部教人如何治国平天下的书;是一部教人在浊世中洁身自好的书。《论语》中的精髓在历史长河中闪闪发光,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行为。

我认为无论是作为一个君主、朝廷命官亦或者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百姓,身处乱世都应该洁身自好。而《论语》中也正正提到了这一点,孔夫子这位伟大的学者认为立身处世就应该本着“君子”的身份。那么,对于“君子”,《论语》中又是怎么样定义的呢?

《论语》中孔夫子曾说过“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君子之道有三个方面,我都未能做到:仁德的人不忧愁,聪明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由此可见,孔夫子对于“君子”这个名词是从三方面来定义的。孔夫子认为君子包括仁者、知者、勇者。

《论语》中孔夫子常常把君子与小人一起提出,作为对比,使得君子的形象更加饱满。君子与小人从根本上就是两个对立的形象,他们在行为、思想、追求上截然不同。现在就来讨论一下孔夫子口中的君子。

何谓“仁者不忧”?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只有君子才能够做到“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孔夫子的学生曾子曾说过:“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只有每天反省自己对待别人是否足够真诚,做到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么就问心无愧,即心中无忧。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进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做到这样,那么就是达到了孔夫子所说的“仁”的标准了。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孔子说:君子通常成全他人的好事,不破坏别人的事,而小人却与之完全相反。)仁者都是心怀美事,他们体谅、帮助他人,而小人则相反,他们唯恐天下不乱。所以,仁者可以每天心情舒畅,而小人忧虑常常。(www.fwsIr.com)“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於是,颠沛必於是。”意思是:如果君子舍弃“仁义”这种品德,君子又如何成其为有名的君子?君子就算是酒足饭饱也不违背“仁义”这中品德的,当他们停留在某个(国家)落脚后,必然会为这个(国家)奔走。可见,”仁’在孔夫子心目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没有了”仁’就什么也不是了,“仁”是每个人的行为准则。现实生活中,人与人的日常交往中有多少人可以达到孔夫子的“仁”的标准,有多少人可以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没有了“仁”的思想,我们的社会会沦陷、会腐败。只要我们每个人多为他人想一点,那么我们的社会就拥有多一点的人性。

何谓“知者不惑”?问知。子曰:“知人。”即了解别人就是智慧。人与人交往中要学会做个知者,去了解别人。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深知大义,而小人只知道小利,这句话很明确的.把君子和小人分离开来。君子因为注重道义所以可以做到不被外物所迷惑;他们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小人因为只图眼前的利益,最终成为金钱的俘虏,倒入污浊社会的泥潭里。如:龟兔赛跑中的兔子本来就跑得比乌龟快很多很多,但最终它的失败不就是给我们的一个有力的警示么?知者与小人的差别并不在于智慧,而是在于对待事情看法的不同,在任何事情上我们都应该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态度,不要在途中被任何事物所牵绊和迷惑。兔之所以会输给乌龟,原因就是它理所当然的认为自己不可能输,所以在比赛途中跑去睡觉了,而乌龟则拼命的爬呀爬呀,当它在兔子身边经过时,它发现兔子在睡觉,它没有半刻停留,仍然使出吃奶的劲去爬,这就是不被外物所迷惑。要是乌龟当时没有继续爬,而是想:既然兔子都睡觉了,我也爬了那么久了,我也睡一会吧!那么我们看见的结果会截然不同,结果还是和我们原来的猜想一致,兔子赢了乌龟。那么我们现在就不会出现龟兔赛跑这个教育几十代人的故事了。在这个故事上,请让我用知者和小人来命名乌龟和兔子,之所以我叫乌龟是知者是因为他在比赛中非常明确自己的目的——就是跑赢兔子,所以他一刻也没有耽搁;对比起来,兔子先入为主认为自己赢定了就放松了,注重自己眼前的利益,先睡一会,藐视对方的实力,导致自己输给了乌龟。这个故事可谓妇孺皆知,但是又有多少人让这个故事重复上演呢?我们要学会成为生活中的知者,拒绝一切诱惑,明确自己的目标,要坚信生活中的知者和小人只是一步之遥!

何谓“勇者不惧”?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有了“义”字当头,君子就勇敢得无所畏惧;而小人的勇敢没有了“义”做根基,那么任何扰乱社会秩序,冲击法律规定的事情他都做得出来。可见,勇者要做到不惧,那么他的心中一定要有“义”,小人无“义”所以被人称之为小人。违法犯罪分子做出冲击法律法规的事情,他们不勇敢么?他们不是勇者么?是的,他们是勇者,但是他们心中无“义”,所以他们做出来的事情完全不符合社会规范,不被人民所赞颂,甚至为了这些不义之事赔上自己宝贵的性命,最终落得个“遗臭万年”的骂名。他们这样一点都不值得,不是么?君子就一定不会做出类似与他们这样的荒唐的事情,君子是个勇者,是个心存道义的勇者,他们明白自己最终的使命,就是为他们身处的乱世增添一份色彩,为自己的人生不留一点遗憾,划上一个完整的句号。没有道义的勇敢不是真正的勇敢,这种勇敢带给人们的不是希望,而是更深一层的摧残,我们与其制定法律来约束他们的行为,倒不如每个人从自身做起,从自身开始约束,那么我们的明天将会更加灿烂!

《论语》中的君子是仁者、知者、勇者三者的化身。只要我们都尽力去做一个君子,那么世界就会慢慢的充满爱……

2.论君子专题 篇二

1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的内涵

“君子”一词早在《尚书》、《周易》、《诗经》等一些先秦典籍中就已经出现。但最初的“君子”是贵族统治者的专称, 专指社会上位居高位的人。后来, 到了春秋后期, 出现了“礼崩乐坏”、“春秋无义战”的混乱局面。面对混乱的社会现状和日益滑坡的社会道德标准, 孔子提出了最为理想的人格形象———“君子”, 希望通过这种理想人格重塑社会道德标准。孔子对“君子”作了新的诠释并大力倡导, “君子”逐渐从身份地位上的概念演化为道德品质的内涵, 成为代表个人道德品质高低的名词。如“谦谦君子”[1]。“君子”作为孔子学说中的理想人格范式与“小人”是相对的。“君子怀德, 小人怀土, 君子怀刑, 小人怀惠”[3];“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4];“君子坦荡荡, 小人常戚戚”[5]。在孔子看来, 君子形象是内外美兼修的统一, 既要有“仁者爱人”的伟大情怀, 又要有得体高雅的仪表言谈。

相对于“君子”, “人格”是一个出现较晚的词。“人格”, 即“为人之道”, 是指一个人为人处事的尊严价值和道德品质的总和;是一个人在社会道德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统一。因此, 儒家思想者们将他们所提倡的“理想人格”称之为“君子人格”。

2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的基本特质

2.1 君子要有“仁爱”的情怀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 也是其人格理论的基点。以“仁”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对中国人的道德情操有着根深蒂固的感染力, 已深深烙印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仁”作为君子的根本品德, 它的实质就是爱人。所谓“爱人”, 是一种对人广博的爱心、善心, 也是君子一种美好的品德。子曰:“弟入则孝, 出则悌;谨而信, 泛爱众而亲仁”[6]。在此基础上, 孟子还提出了“亲亲而仁民, 仁民而爱物”[7]。可见, “仁”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逐步向外延伸的一种由己及人再到万物的人道主义博爱精神, 即概括为“仁者爱人”。具有“仁者爱人”的伟大情怀这是作为“君子”的必要条件。“仁者爱人”是一种道德理想, 是一种仁爱无私的精神, 也是一种博大容忍的胸怀。儒家认为“君子”应该是这种理想的祭奠者, 是这种精神的追求者, 是这种胸怀的体现者, 是这种品行的践行者。

2.2 君子要有重义轻利的素质

重义轻利是儒家“君子人格”基本的价值观。君子穷不失义、弱不丧志。孔子提出“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在利益面前, 君子看重的不是个人之利的得失, 而是是否符合道义。他还强调:“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8]。义是君子为人处事的基本道德准则。孟子主张面对富贵利禄时要有一定的取舍原则, “君子爱财, 取之有道”[9]。作为君子可以对名利富贵有所追求, 但强调这种追求应服从于仁义道德。君子应该“心不役于行, 神不逐于物”, 应该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 追求道德的完美和心灵的净化, 鄙视、贬低那些只顾蝇头微利的人。义利之争, 赞成义放在第一位, 见利忘义, 君子不齿。

2.3 君子为人处世要和而不同

人际交往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传统文化以“和”为贵, 讲求“人和”, 致力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体现了厚德载物的宽容美德。“和”不只是一种气氛, 更重要的是一种原则。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是儒家君子倡导的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准则。和是对不同事物进行协调, 利用事物之间的差异和特性进行的相互补充。而同则是相同事物的排比, 不可能产生相互补充的整体效应。孔子认为, 君子追求仁道既要坚持道德原则, 同时对待具体事物时, 又要灵活处理。坚持以“和”为贵的处世原则是以儒家思想中的“仁德”为道德依据, “和”是“仁”在道德品质中的另一种表现。因此, 孟子认为以“仁”处世, 存心体仁;以义求“仁”, 注重大体的人就是君子。在对待人际关系时, 不能以己律人, 而要力求“仁而不同”, 保持一种“仁民爱物”的人生境界, 以博大的胸怀对待他人。所以, 君子一生应以仁为自己行事的最高准则, 怀着一颗爱心, 根据不同的对象, 采取适当的方法, 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 将社会缔造成一个互敬互爱、充满温馨而又秩序井然的和谐世界。

2.4 君子必须要有诚信的品性

诚, 作为一般概念, 具有真实无妄、诚信不欺的意思。“诚”与“信”两字的意义是相通的, 古人言:“诚则信矣, 信则诚矣”。所以, 人们常常将诚实的人称为信人、信士。孔子认为“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 小车无軏, 其何以行哉”。孔子把信比喻成大车之輗和小车之軏。輗、軏均为古代车乘的关键部件, 车无輗、軏不能行走, 人无诚信则难以立足。孟子认为“以信接人, 天下信之”, 只有自己对人守信, 才能获得别人对自己的信任。诚信是君子为人处世的一个根本准则。君子恪守的诚信, 即言行一致, 行之必可言, 言之必可行。没有诚信, 言行表里不一, 是君子所不齿的。

2.5 君子崇尚刚健自强的精神

《易传》中“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即君子作为一种理想人格的象征, 一定要具备一往无前, 奋发向上, 顽强不屈的精神品质;自强不息的精神就是积极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孔子说:“其为人也, 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10]。孔子用这句话来勉励自己, 也是孔子对君子的期望。意思是说, 君子要关心现实, 努力实践, 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懈奋斗, 其中洋溢着一种积极进取的乐观主义精神。孟子提出, 君子要承担自己的使命,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11], 正是这种坚定的意志, 又构成了君子所具备的一种品格。

3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的现代转化及其现代价值

3.1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的现代转化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所蕴涵的诸多品质经过历史的洗练和筛选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成为现代君子人格道德品质建立与成长的内在动力。然而, 先秦儒家的君子人格理想是一种“大人理想”, 这种大人理想主要是针对社会管理者而言的。而且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是建立在私有制经济基础之上的, 因此这种理想人格必然带有剥削阶级的特征, 并不具有普适性。我们必须对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中不合理的因素予以剔除, 转化古老的形式, 注入时代精神的精华, 使其适应世易时移的现代需要。

1) 提倡“谋道”精神

从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宣扬“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到旧社会经济体制片面推崇义而贬斥利, 长期片面的价值导向使人们养成了重义轻利型人格特质。君子的“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也确立的是一种“以义制利”的价值观。这种人格特质在现代市场经济的体制下, 很难从物质利益上激发和调动人们创造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也不能完全否定君子人格中君子只讲义而不讲利, 而应倡导在义与利的选择中更重义。“义中之利, 君子所贵”, “君子爱财, 取之有道”的格言使君子在重视道德价值时, 也以贫贱为耻而孜孜以求功利价值。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 人们的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 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开始滋长起来, 许多人也沦陷于奢靡的物质生活中, 贪图个人享乐, 因此我们应该学习和提倡君子的谋道、守道精神, 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念。正其义以谋其利, 明其道而计其功, 把经营之道与做人之道结合起来, 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2) 确立竞争观念

竞争是人格完善的一种动力机制, 现代竞争行为是人的现代化的重要方面, 君子人格强调自强不息, 积极进取的“入世”精神与现代社会发展中要求的树立竞争意识不谋而合。然而传统君子观念中也提倡一种满足现状、与世无争的人生态度, 这显然与现代竞争观念是相悖的。而且现代社会提倡竞争, 但并不能一味的因竞争而失去公平。因此, 我们又必须学习君子“揖让而升, 下而饮”的公平竞争精神。克服惰性、走出平庸、强化竞争意识, 这样我们才能在充满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中有一席之地。

3) 确立法制观念

“治生乎君子”, 是说君子安分守法才能使天下得到较好的治理。虽然, 在传统社会中实行的是人治而不是法治, 但君子作为“道法之总要”所养成的纪律观念和守法意识, 在强调依法治国的今天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儒学君子理想人格具有自律、自强的精神, 并注重个人道德品质的修养。君子“细行律身”, “不以恶小而为之, 不以善小而不为”, 在家庭中要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种道德教育、道德感化固然很重要, 但在日益复杂多变的社会发展中不能保证每个人都能养成良好的个人道德品质, 去共同维护社会和谐的发展秩序。因此, 在提倡道德修养的同时, 我们必须强调依法治国, 这也是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需要不断增强法制意识, 树立法制观念, 培养守法精神。把儒家传统文化中的个人道德修养与今天社会建设中所需要的法治相结合, 提倡公民良好的守法精神, 才能推动法制的逐步健全和完善, 使社会建设日渐趋于完善。

3.2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的现代价值

第一, 君子人格中的“仁爱”思想有助于加强现代社会中不同群体的合作关系。“仁”既是道德范畴的核心, 又是一种人际关系的准则, 而且还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君子人格突出的“仁爱”, 与现代社会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理念有着内在的契合性。在社会发展中倡导君子人格中的“仁爱”有利于建立温馨和谐的人际关系。目前, 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 但也存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 贫富差距较大等客观事实。这就需要社会成员能积极发挥君子人格中的“仁爱”思想, 向社会的弱势群体给予帮助, 先富带后富达到共同富裕。另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人们在很多方面的交往中奉行利益交换原则, 人与人之间缺少了真情, 变得冷漠、互不信任、相互防范, 导致新的利益观念和心理冲突。因此, 我们要使中国传统特色的君子人格发扬光大, 促进民族人格更快地提升到现代境界, 实现市场经济体制下 (下转第31页) 的人际、社会的和谐发展。

第二, 儒家君子人格中重义轻利的价值观与现代社会中义利统一的价值观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市场经济条件下, 种种原因造成了部分人的人格侏儒化、市侩化、追逐金钱财富、崇尚享乐的物质主义。君子轻利的观点固不可取, 但“义然后利, 以义驭利, 因义生利”的思想强调人们应该在合乎道义的原则下, 采取适当的方式取利的观点, 有助于从社会心理上遏制金钱拜物的滋长蔓延, 引导人们追求高尚的价值观念, 并最终确立“见利思义”的价值观, 从而抵消“利益最大化”对市场主体的片面化误导, 克服市场经济的功利性带来的负面影响, 促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第三, 儒家君子人格中的“诚信”与社会市场经济中讲求信誉, 信誉至上的原则是相契合的。君子恪守的诚信有两个含义:一是, 守信, 就是要讲信用, 言行一致;行之必可言, 言之必可行。二是, 值得信赖, 能够被信赖。讲求信用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一个根本要求, 也是企业长久发展的一个基本条件。虽然我国经济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但市场运行中缺乏诚信的现象屡见不鲜, 这与市场经济的基本精神是相悖的。因此, 我们必须弘扬诚信, 培养人们的信用意识, 促进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

第四,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是先秦儒家君子人格的根本, 也是一个民族、国家不可或缺的生命力的体现。在我国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 需要每个社会成员保持一种健康向上的心态, 树立远大而正确的理想, 增强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 这是现代市场经济主体必备的品质。然而, 当今社会中, 很多人不仅没有这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反而存在心理极易失衡, 常常感到失落和孤独, 并且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忧虑等问题。积极倡导先秦君子人格中刚健有为, 自强不息的精神, 一方面可以增强人们战胜困难的勇气, 另一方面为培养人们奋斗拼搏的精神、乐观豁达的气度并最终实现现代人也有积极影响。

先秦儒家君子人格思想蕴涵丰富, 对其进行批判继承并赋予时代精神, 使其在新的时代发扬光大, 是我们对待传统文化应有的态度和责任。

摘要:先秦儒家君子人格强调“君子”应当以“仁”为本, 以“礼”为质, 并具备重义轻利的品质、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诚信的价值观念。先秦儒家君子人格进行现代转化之后, 对于当代社会提升国民精神境界、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 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先秦儒家,君子人格,现实价值

参考文献

[1]周易[M].北京:中华书局, 2011.

[2]论语[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0.

[3]孟子[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8.

3.君子不器——论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篇三

关键词 人文素养 大学生 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5-0005-02

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人已经很明确的提出学习的要义在于“明德”,即真正的君子应以善来回报社会。这说明学有所成的人往往应当是行为正当,道德高尚的人。于是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在此讨论的人文素养主要是关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因为稍加观察就会发现,大学生正在逐渐沦为社会的工具,甚至成为物质利益的膜拜者,人文素养正在流失,这正是大学生最可悲的地方。

一、人文素养在历史长河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国家发展离不开人才,自然科学文化素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有才无德” 是一种更加可怕的威胁。当社会上到处充斥着无情的高级机器时,崩溃的将是整个人类的情感。其实,古人早已明白“德”的重要性。汉朝以“孝”治天下,用“孝”“廉”作为标准来选拔官员,唐朝虽然实行科举制,但是也会通过民间渠道挖掘德才兼备的人为朝廷效力。同时也不乏很多才高八斗却因品行恶劣而遗臭万年的人。例如,南宋的秦桧,这个人其实是一个书法家。我们现在所用的宋体就是他创立的,但因被冠奸臣的恶名,这一贡献就鲜为人知了。再有便是明朝的权臣严嵩,他也是个才学不浅的人,但是因为坏事做得太多,他的书法成就有时也难以被人接受。可以看到,这些人的才华处于一般人之上,而他们所做的恶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可见,才越高,就越不能没有高尚的品德作为基奠。甚至可以说,人可以无才,但不能无德。

如果再追溯历史,便有这样的经典:“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一句概括了作为君子必备的品质:一是志,二便是德。我们可以再去翻阅古籍,几乎找不到任何经典会把才放在德的前面加以强调,即使有也只是作为暂时的权宜之策,而难以流传千古。孔子在讲学时也强调:人要有“温良恭俭让”这五德,甚至把它作为治理国家的真理。可见他在向人们灌输自己的思想时强调的仍然是一个“德”字,并最终要建立一个“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理想社会。虽然这些只是古人的一种美好的空想,但是人们追求美好的脚步却从未停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顶着宦海的风波,只为挽北宋大厦于将倾。“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目睹了中华千年之巨变,毅然挺身而出。我们抨击封建的东西,有时又不得不承认封建纲常的束缚从某种程度上给了人们一个无法作恶的理由,而这种“愚昧”的遵守自从被打破之后,社会却没有变得更加令人欣慰,更深层次的道德危机随之而来。

二、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

当今社会的发展最重要的是生产力的提高,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古语就有:“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断言。的确物质基础是必要的,大学培养的不能只是一批只知高谈阔论的布道者,而更应该是具有实用性的人才。不难看到,古人虽然道德高尚,但也不乏一些手无缚鸡之力的人。圣人甚至会鄙视劳动,更不要说亲事稼穑了。那么是不是就是实用万岁呢?

都说人生的第一课堂便是家庭,家长对孩子的启发几乎会影响到他今后的所有行为。然而家长也只是看到了未来残酷的现实,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告诉孩子学习才是他的第一要务,其他的都是没用的,或者是以后再去掌握。于是人最重要的养成教育阶段就这样被荒废了。

人的培养有“知、情、意”三个方面。“知”不必说,是现在学校教育最重视的一点,繁重的课业,严格的升学考试制度,似乎早已把学生训练成为考试机器,各类知识如潮水般涌向大脑。有人说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而过于硬性呆板的传授已将“情”和“志”的发展空间挤掉。毕竟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学生被升学的现实问题搞得汲汲营营,而于考试无用的东西自然就被忽略了。可以看到,很多大学新生读不懂古文,不了解中国文化,也没有礼貌和谦让的修养,对人对事都采取一种回避与漠然的态度。曾经“复旦黄山门”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焦点主要集中于“复旦”这个称号,于是越炒越热。但是真正要注意的是:不是哪个大学的学生,而是现在中国的大学生。

以上这些不仅是学校教育的悲哀,社会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已经向大学生提出新的挑战,同时巨大的人口压力又带来巨大的就业压力。在这种情形下,大学生谈不了“仁义礼智信”,只能无力的去嘲讽一下社会,接着还是要面对现实。“学习只为求职”“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成为大学生的座右铭。为什么大学生如此缺乏人文关怀?为什么大学生可以坦然的嘲讽一切?为什么大学的自由不羁更像是自暴自弃?我曾在微博上看到这样一句话:别和我谈感情,谈感情伤钱。虽然只是一句玩笑话,但看过之后人们却在想这个社会到底怎么了?这是否可以看成是现代人价值观的一个缩影。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已经悄然侵蚀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成为越来越多人的人生信条。人与人之间的温情被割断了。试想在社会中,都是这样的行尸走肉,即使再高度发达也失去了最自然最根本的意义——和谐。

三、大学生要自觉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不论家庭、学校还是社会给予我们的外在条件是怎样的,关键还在于自己的修炼。不是有句俗话“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吗?尤其是在大学这个相对自由的空间里,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自身的发展。所以在此时,大学生要暂时放下功利的心态,真正从精神层面上来审视自己。

首先,要博览群书。从书中领悟人生的真谛,反省自己的生活,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三日不读书,言语也无味。听听现在大学生的流行语,俏皮有余,内涵不足。似乎新一代再也说不出超越古人的至理名言了。然而这样浮躁的文化风气是绝对不能将我们带往精神的高层的。同时,为什么有那么多大学生行为怪诞却还不自省,迷茫无助却只能逃避。这些都是由于自己的思想积淀不够,面对是非曲直往往不能甄别,为人处世又缺乏原则。当然看书要有选择。现在的青年比较迷恋郭敬明、韩寒这类作家,这是有现实原因的。因为这些人作品中的思想往往是一种潮流式的、愤世嫉俗式的、快餐式的东西。学生易于也乐于接受,但却没有任何的营养价值。但是像《论语》、《史记》这样的国学经典却无人问津。中华文化历经几千年不衰,它的魅力早已超越了空间和时间。但看当下,不能不去担心它未来的命运。因此博览群书,增加思想的厚度与宽度,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品性,使其不仅成为有用的人,更要成为高尚的人。所以大学生读书要选择经典,选择名家,真正做到开卷有益。

其次,大学生要在现实生活中践行书中的优良品质,做到知行合一。有时大学生缺乏基本的道德并不是因为不知道,而是因为不去做。这就需要学生端正态度,破除“唯利是图”的思想,人是社会的人,在社会中发展不能冷漠的去做一个旁观者,因为这最终可能导致自己也被旁观。当然践行也不是要去做惊天动地的牺牲,举手之劳就能体现出一种关怀。排队时遵守纪律,公车上主动让座,待人谦和有礼,孝敬父母长辈,爱护同事朋友。自己不要看得太重,别人不要看得太轻。

再次,要给自己树立一个崇高的理想。这个理想不是和名利有关的,而是对自己人格的一种向往。对人格的塑造是现代大学生的必修课。完善的人格不仅是人生道路上的探照灯,也是通往成功路上的垫脚石。这和自我行为也是相辅相成的。其实树立这个理想最重要的目的不是要达到它,而是在这个奋斗过程中不使自己迷失方向即知道自己要做怎样的人。大学生总会觉得自己前途茫茫,总是不明白现在这样的生活究竟有怎样的价值。于是便流行出一句“神马都是浮云”。设想,本应朝气蓬勃的大学生却像步入暮年看破红尘的老人,那么社会的发展恐怕也将变成“浮云”了。所以“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借用孔子的“君子不器”。真正高尚的人不是器具,而是要具备多种才能的人。在此我们理解为:真正的人才不只是有用的工具,而更应该是和谐的人。大学锻造的结果不是没有思考,没有感情的机器。毕竟人是活生生的人,把人束缚死了,社会的发展也就进入了死胡同。所以,大学应该把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提高到与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同等高度,锻造出品德高尚,行为正当,真正能为实现和谐社会做出贡献的大学生。大学何为?人们的追问不难回答。

4.论君子高中议论文 篇四

首先,因为君子的准则是符合社会要求的,对人们行为的规范作用依旧有效。就像考试时不能作弊的规则又或是我们国家现在所用社会主义价值观都与古代君子身上的品格相符。那些伪君子的行为,比如山东大学教授抄袭论文的作假问题,他的伪君子行为对社会产生误导,对学生教学也不符合教师本职,最终结果自然是被开除,因为我们不需要伪君子。

并且,君子之举双方受益。“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现今新冠肺炎席卷全球,中国是第一个受害的国家,全国医疗队以钟南山、李兰娟院士为首奔赴武汉,一个省包一个县的国家行动,正如护士长李静所说“只有我们坚持得住,武汉才能坚持住”。医生护士还担任着家人的角色,为病人送温暖,他们是“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的君子。武汉人民虽达不到君子同交,也报不了琼瑶美玉,但他们对医生护士们的感恩尊敬发自肺腑,武汉人民不会忘记他们的君子之举,医疗工作者也在“最美逆行”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还有,正是因为现在社会的安定,才更应该保有君子的追求。人们都会羡慕比尔盖茨的富有,往往忽视他的追求。他“忧道不忧贫”,能够放弃哈佛广大前景,专心致力于微软研发让世界变得信息化。他“泰而不骄”公司成立之后虽然成为世界首富,他依然不忘关心世界范围内的贫穷,环境公共设施,医疗研发等问题,并专门成立了盖茨基金会,为世界发展做贡献。君子的追求才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5.浅论中国的文化自信专题 篇五

在谈到中国文化时,我们很自然的会联想到中华民族五千年传承下来的文化,很自然会感受到在世界上因为那五千年的沉淀而带给我们的自豪。的确,作为现在仅存的四大文明古国文化,其在世界上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但是,一提到流行文化,尤其是源自于外来的流行文化,我们便会对其视作洪水猛兽。反观当代世界社会,在以流行文化为主的文化发展里,世界各国都拿出了具有他们本国特色的流行文化,并且在世界上广泛流行,中国虽不例外,但在流行文化的领域里,影响力依旧很有限。尽管流行文化转瞬即逝,但它作为和平年代最高效的文化传播形式,对人民群众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作为在中国流行文化的发展热潮中成长起来的一名九零后,我觉得中国文化在世界上要有自信,不仅要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而且要借流行文化的浪潮,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且影响深远的流行文化。

说起流行文化,就不得不提当下最火的动漫文化。作为当下广泛流行于年轻人的文化之一,动漫文化的影响力可见一斑,因为几乎在每个孩子的童年里,总会有那么一两部陪伴他们成长的动漫作品。

自古以来,就文化而言,中国的在世界上的地位一直都是举足轻重,至少在传统文化上,五千年沉淀于此,已不可撼动,这便是不少杰出的文人墨客以及各路艺术家们的功劳。即便是近现代,在我国文化发展受到西方文化潮流的冲击下,依旧有不少杰出的文学家及艺术家能够拿出代表中国,走向世界的艺术作品。可是到了当代,在互联网的影响以及新的艺术形式迅速崛起的环境下,中国的文化发展在这方面虽然起步晚,但是也有能力做大做强。

反观当代社会,在以流行文化为主的文化发展里,世界各国都拿出了具有他们本国特色的流行文化,并且在世界上广泛流行中国虽不例外,但在流行文化的领域里,影响力依旧很有限。尽管流行文化转瞬即逝,但它作为和平年代最高效的文化传播形式,对人民群众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作为在中国流行文化的发展热潮中成长起来的一名九零后,我觉得中国文化在世界上要有自信,不仅要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而且要借流行文化的浪潮,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且影响深远的流行文化。

6.论怀特海的教育哲学专题 篇六

论怀特海的教育哲学

作者:黄 铭

来源:《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02期

[摘 要]就教育与生活、知识与利用、学科与经验诸方面的哲学考察,怀特海提出,精确知识是一种抽象,学科领域彼此间隔离,教育的宗旨在于把抽象知识具体化,使各个学科互相关联起来,以理解现在生活和重构直接经验。

[关键词]教育哲学和教育的意义;一般和特殊;隔离和整合;柏拉图式的文科教育和本尼迪克特教派的技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C40—02

7.论网络新闻专题的策划 篇七

关键词:网络新闻,专题,专题策划

随着互联网技术日趋成熟, 新闻网站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 这样一来, 不可避免地加剧了新闻资源的竞争, 各网站的信息逐渐重复化、相同化, 不但大大降低了新闻的传播效果, 更使得受众失去了对新闻网站的兴趣, 影响网站的发展。如何提高网站的人气, 增强网络媒体的社会影响力成了摆在各网站面前的一大难题。而网络新闻专题由于对新闻事件的报道有着连续、全面、深入几大优势, 加上文字、图片、音视频相结合的展示手法, 使得这样一种网络媒体中新闻新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受到受众关注和欢迎。如何策划优秀的网络新闻专题, 以此来提高网站的人气, 增强社会影响力呢?在这里简要分析一下。

1 网络专题策划的重要性

据彭兰在《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中对于网络新闻专题的定义:在网络中, 专题是在某一主题或事件下的相关新闻资料及言论的集纳。而蒋晓丽在《网络新闻编辑学》中提出:网络新闻专题是指基于网络技术支持, 综合运用多种表现手段, 展现某个特定主题或事件的一组相关新闻信息总汇。

网络专题制作流程简单来说如下:策划选题——确定选题——提交方案——专题策划定型——分工制作——完成。

从此制作流程可以看出, 策划和选题是整个网络专题的奠基石, 是重中之重。网络专题的内容策划不但可以体现一个专题的制作水平, 还可以体现网络编辑的创造性和对事件的认识程度。一个优秀的编辑在策划网络新闻专题时应注意三个问题:如何确定选题, 如何拓展专题的内容增强专题的深度, 如何实现专题最佳传播效果。

2 网络专题如何选题策划

网络编辑的思路是整个网络专题的主脉, 直接决定着专题的质量水平, 也体现着编辑的能力。在网络新闻专题进行选题之前, 编辑首先要有清晰的思路对新闻题材进行甄别分类, 以便选取适合的网络专题类型。网络专题主要分为事件类、主题类、挖掘类、栏目类四大类。在进行选题时, 不同的题材考虑重点有所不同, 应注意区别对待。

一、事件类:当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 网络新闻专题充分体现出速度快、容量大、跟进及时等优势, 较之普通新闻, 所提供的大容量的信息可以满足受众各个层面的需求。事件类专题又分为两种, 一种是突发事件, 新闻性强, 但在策划上容易处于被动性, 如汶川地震时, 全国各大网站都迅速推出了汶川地震抗震救灾专题。这一种专题在策划时要注意关注突发事件发生后的后续报道, 让受众及时获得各种相关信息, 了解事件的进展及结果。另一种是策划活动。在激烈的竞争中, 媒体为了做出独家新闻, 提升影响力, 打响品牌, 有时会结合当时形势, 有意识地策划一些主题活动, 以形成社会影响。此时策划媒体不仅是活动的主体, 也是活动的报道者。如2010年, 西安新闻网联合西安晚报组织了《徒步夜长安》活动, 通过文字、视频、图片等形式制作专题, 又与论坛打通, 进行报道,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该活动已经连办四届, 专题报道的形式和内容也随之有所变化, 已经成为该网站一个品牌性专题。需要注意的是, 对这种大型活动的专题制作要将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们, 这是媒体的社会责任感的具体体现, 为吸引公众注意力而进行炒作的做法不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反而会适得其反。

二、主题类:一般是一些已预知的重大事件, 具有很强服务性。对于“命题作文”, 选题的策划要重点考虑报道的时机、角度、规模、手段等等。如“2012伦敦奥运会”, 这一事件是已经预知不变的, 也是各家媒体都会制作的必选选题, 如何在专题策划中出新、出彩, 在众多相同题材中脱颖而出, 就需要编辑脱离固有思维模式, 另辟蹊径。

三、挖掘类:对重大社会话题的挖掘。这种类型的专题在策划时要注意不能浮于事件表面, 要深入认识报道对象在不同阶段的不同特征, 特别要注意判断在当前阶段的新动向、新特点、新趋势, 挖掘事物内在, 力争以此为突破口寻找新的角度进行报道。例如新浪网在2005年所做的“艾滋人群开始直面公众”这一新闻专题, 在“艾滋病”这一热点话题中, 发现到“艾滋病”这一社会问题在不同阶段体现出的不同的特点, 从艾滋病患者克服自身的心理障碍和社会偏见这一角度出发制作专题, 从全新的视角体现了在对待艾滋病问题上的社会进步, 揭示这一新闻主题的阶段性特点, 有较强的积极导向性。

四、栏目类:源于不特定的人物、事件, 但围绕同一主题, 且周期很长, 相当于网站一个固定栏目。除了对通过题材考虑策划方案, 还要注意角度的选择。对于网络新闻专题来说, 角度是为专题加分的一种方式。好的角度可以使本身就有看点的选题进一步增色, 而那些原本平淡老套的选题, 也可能由于角度选得新颖, 而让人产生新鲜感。另外同样的事件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有不同的立场, 这样很容易和其他网站的策划产生冲突, 以此吸引受众眼光, 展现自家网站的特色、优势和编辑的能力。如新华网《中国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数字与大事记》新闻专题, 以一些关键数据为线索, 清晰地回顾了中国参与维和行动的历史、现状及意义, 这样的选题角度颇有特色, 让这个本来会有些枯燥的选题变得生动, 易被受众接受。

3 网络专题如何设置栏目

新闻专题的栏目策划是专题的骨架, 一方面要紧紧围绕主题服务, 一方面还要能充分利用与开发网站的资源。栏目设置处理不当, 会导致整个专题内容不丰满, 不能完整表达选题的内涵。在设置栏目时要从新闻实际出发, 用发散性思维尽可能外延思路, 尽可能将栏目设置得细致、丰富、涵盖面广又具有代表性, 在栏目确定好之后, 按栏目的重要性合理分配栏目位置。好的栏目设置应包括几点:

一、概括语:所谓编者按即编辑在文稿前加上的简要评论。它的主要特点是提纲挈领、用简明扼要的语言阐述编者对专题的基本看法和观点, 帮助受众了解编辑的意图。

二、要闻栏:是专题所有栏目的重点, 通过要闻栏可以及时反应某个事件、问题、现象等某一方面的最新进展、最新成果等。

三、背景栏:这是网络专题中很重要的栏目之一。在设计背景栏时, 应当注意考虑网站的多种资源优势, 通过纯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动画等等多种形式传播, 在形象、生动的前提下给受众提供更多的背景信息。

四、互动栏:该栏目主要为了与受众进行互动, 以了解受众对某个事态、问题、现象等的真实看法, 让受众真正参与其中。编辑在设置栏目时要注意突出特色与优势, 忌平淡化大众化;忌滥竽充数, 内容要丰富有层次感;栏目要保持完整性和一致性, 忌碎片化;栏目应注重深度拓展, 忌无用的堆砌;忌将互动栏目做为一种“摆设”, 力求互动有效。

4 网络新闻专题的包装和推广

网络新闻专题与普通的网络新闻不同, 包含的信息量更大、展示手段也更丰富, 这就使得网络新闻专题传播效果的实现仅要依靠专题新闻内容的全面、深度, 还得依赖于其他方面的配合。

一、版面包装:互联网时代“内容永远落后于视觉”, 好的网络新闻专题从视觉方面首先会带给受众冲击感, 在视觉上先给予好感。专题的版面设计包括网页的色彩运用、版头的设计、整体风格的协调、栏目的设置、互动性平台的开发等方面。

二、标题包装:一个好的标题是吸引受众的关键。网络新闻专题的标题不但要说清事件、突出重点, 更要出彩, 与众不同, 通过标题受众就可以基本了解专题的角度和选题切入点, 从而产生阅读欲望。

三、整体包装:一个好的专题不仅整体要有吸引力, 更要靠营销团队的包装推广, 才能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以此来提高网站的知名度提升网站的品位。这一方面来源于编辑团队对专题的维护、更新、话题的制造,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广告的形式推广, 包括在自己网站上做弹出等推荐, 在其他网站上打广告或者借助电视、户外等其他广告形式进行推广。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 各大网站都为奥运做了专题, 但搜狐不仅制作了专题, 还注重推广自己的奥运专题。首先为专题设计了广告语:“看奥运上搜狐”。这条广告语简单易记上口, 搜狐不仅将这条广告语在网络上、电视上大量推广, 而且还张贴在公交车身上。这一推广举动, 不仅为搜狐的奥运专题带来大流量的访问, 更是大大提高了搜狐网站的知名度。

综上所述, 网络新闻专题越来越受到重视, 专题的制作水平和技巧也越来越高, 如何更好地运用网络新闻专题服务网站, 还需要网站编辑不断思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网络新闻专题策划书.百度文库.

[2]网络新闻专题怎样做好内容策划.百度文库.

[3]刘天明, 张树武.网络新闻专题的编辑策略研究.编辑之友.

8.论君子专题 篇八

主要内容(1)制定科学的作业方法。具体做法是:首先,从执行同一种工作的工人中,挑选出身体最强壮、技术最熟练的一个人,把他的工作过程分解为许多个动作,用秒表测量并记录完成每一个动作所消耗的时间,然后,除去动作中多余的和不合理的部分,最后,把最经济的、效率最高的动作集中起来,确定标准的作业方法。其次,实行作业所需的各种工具和作业环境的标准化.再次,根据标准的操作方法和每个动作的标准时间,确定工人一天必须完成的标准的工作量。

(2)科学地选择和培训工人。泰罗曾经对经过科学选择的工人用上述的科学作业方法进行训练,使他们按照作业标准进行工作,以改变过去凭个人经验进行作业的方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3)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按照作业标准和时间定额,规定不同的工资率。对完成或超额完成工作定额的个人,以较高的工资率计件支付工资,一般为正常工资率的125%;对完不成工资定额的个人,则以较低的工资率支付工资,一般仅为正常工资率的80%。

(4)将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泰罗主张把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泰罗的计划职能实际上就是管理职能,执行职能则是工人的劳动职能。

(5)实行职能工长制。即将整个管理工作划分为许多较小的管理职能,使所有的管理人员(如工长)尽量分担较少的管理职能;如有可能,一个工长只承担一项管理职能。这种思想为以后的职能部门的建立和管理专业化提供了基础。

(6)在管理上实行例外原则。泰罗指出,规模较大的企业不能只依据职能原则来组织管理,还需要运用例外原则,即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把处理一般事物的权限下放给下级管理人员,自己只保留对例外事项的决策权和监督权,如企业基本政策的制定和重要人事的任免等。

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实施学校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综观当前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课程改革可以说是一个核心。课程改革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受着多种因素的制约,因此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和特点。然而,通过比较和分析,我们仍然可以从中找到一些具有普遍性的规律和总体趋势。

一、课程政策的发展趋势

课程政策是“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一定社会秩序和教育范围内,为了调整课程权力的不同需要,调控课程运行的目标和方式而制定的行动纲领和准则。”[1]它作为一国课程改革指南,着重要解决“由谁来决定我们的课程”或课程权力的分配问题。从世界范围来看,大体上有三种课程政策的类型: 中央集权型、地方分权型和学校自主决策型,分别以法国、美国和英国为最典型。目前,无论是采取哪一种类型课程政策的国家,都逐渐认识到对课程统得过死和放得过宽都不是明智之举,各国课程政策均注意在“集权──分权、政府──市场、标准化──多元化、学术发展──个人发展”之间寻求动态平衡,努力谋求“国家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协调与统一。

一方面,许多原先实行课程分权管理的国家都把推出强有力的“国家课程”视为迎接21世纪挑战的重要举措。如美国一向实行地方分权的行政管理体制,州自为政,在同一州范围内,不同社区的课程设置也有一定区别。而英国政府一向对学校课程不加干涉,基本上由学校自主决定课程。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英两国都趋向于建立全国统一的课程标准,试图突破教育行政地方分权的历史传统,加强国家对教育宏观调控的职能,以确保基础教育的质量。在课程政策上有明显强调集权、政府、标准化和学术发展的倾向。[2]另一方面,许多原先实行中央集中统一的“国家课程开发”的国家都注意到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面向21世纪的课程改革政策,从课程管理的集权和控制走向分权和校本,从课程内容的标准化、高负担走向多样化、灵活性,从课程评价的统一、严格走向重过程和学生个性。如法国一向主要由中央政府以指令性文件规定全国统一的基础教育课程,但1985年正式颁布了“分权法”,进一步明确中央、学区、省、市镇各级对教育管理的权限,在课程安排上规定将1/10的课时让给各校自行安排[3]。而同为中央集权国家的日本和韩国,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重视个性、关注适应能力、强调自主性等共同的课程改革主题与目标驱动下,课程政策表现出民主化、决策分权化等相似的特点。[4]

值得注意的是,美、英等国在强调统一课程标准的同时,并没有放弃多元化、个别化教学的传统,而课程改革朝分权化、个性化方向发展的国家也继续强调统一的基础课程。其共同的发展趋势是在课程管理体制上走向均权化,注重国家课程统一性与学校课程灵活性的结合。

二、课程结构的发展趋势

课程结构是指在学校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过程中将所有课程类型或具体科目组织在一起形成的课程体系的结构形态。课程结构最足以体现学校的培养目标。为了使课程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从本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开始致力于优化课程结构的教育改革,在课程类型、课程内容和课程形态等方面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和完善,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和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课程结构改革的发展方向是:

(一)注意各种科目、类型课程的配合,追求课程结构的平衡性、整体性

从某种意义上看,课程结构与人的素质结构具有对应性和同构性,对课程结构的设计就是对人的设计。面对“全人”教育的新理念,各国都重视课程的整体功能,注重从动手与动脑、学习与创造、自我与社会协调的角度来完善课程结构,兼顾了学习者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双重要求。当代各国课程改革已走出了现代主义“二元论”的纠缠,不再为“活动主义”和“主知主义”等问题的争执而困惑,而是着力于从改革实践上化解二者矛盾,从而实现知识与智力、认知与情感、主体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统一,实现课程内部的和谐,寻求课程结构上的有机关联与平衡,以使课程成为平衡教育与人和社会之间的有力工具。例如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颁布的一系列文件中规划了中小学课程结构,其特点是以学术性科目为轴心,以非学术性科目为外围,削减点缀性科目比重,追求学术性科目和经验性科目之间的新平衡;以核心课程为主体,以选修课程为辅助,追求课程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平衡;以现代理科课程为核心,以语言社会科课程为边缘,追求课程结构的现代化与传统性的平衡。[5]

(二)设置核心课程,夯实工具学科,强调基础学力

为保证基础教育质量,各国普遍设立国家核心课程,重视基础学科的地位。许多国家的基础教育课程总量中语文、数学等工具性基础学科始终保持着的较大比重。例如,在初等教育阶段的语文学科,美国、英国均在40%以上,日本为27.5% ,数学学科以前苏联和联邦德国等的比重为最大,约占20%以上,日[6]本为18%。这些工具课程在课程结构中的凸现无疑使课程更符合学习化社会对学习能力的特殊要求。美国自20世纪以来,先后发起了数次围绕中小学的课程改革运动,其课程结构变革一直处于学术性科目与非学术性科目、共同必修的核心课程与选修课程在比例上的此消彼长的持续摇摆之中。而20世纪90年代的基础教育课程结构调整,不再是否定前期成果的彻底改革,而是在80年代“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改革的基础上,继续推行加强课程的学术性、统一性,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的政策,强调学业优异,制定更高更难的学术标准。1991年的《美国2000:教育战略》(America 2000:an Education strategy)、1993年的《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Goal 2000:An Educate America Act)和2001年的《不让一个儿童落后:教育改革蓝图》(No Child left Behind: A Blueprint for Education Reform)中,都一再强调加强中小学的核心课程:英语、数学、科学、社会、外语、艺术等,试图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迎接下世纪全面的挑战。[7]无独有偶,法国在90年代提出要让初中学生掌握“知识与能力的共同基石”,在高中应教授“共同文化”,而“知识与能力的共同基石”。与“共同文化”就是涵盖了几个学科的核心课程;[8]英国1988年的教育改革法确立了全国统一的十门国家课程,在2000年9月起正式在全国推行的新课程《课程2000》中,规定了12门必修课程:英语、数学、科学、设计和技术、信息与交流技术、历史、地理、现代外语、艺术和设计、音乐、体育、公民,其中英语、数学和科学又被定为其中的核心学科,成为“核心中的核心”,等等。[9]撇开各国核心课程科目在学科上的差异,我们不难发现,核心课程的设置本质上是对基础的强调。

(三)加强相关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渗透,走课程综合化的道路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猛,知识总量急剧增加,学科门类越来越多,基础教育课程如何在有限的时空里,及时地吸收最新的科技成就,使我们的学生毕业后能够同当代的科技发展站在同一水平线上?各国课程改革一般采用两种策略:一种是稳定基础课程,一种是走课程综合化的道路。多数国家不同意过多增加新学科和扩大教材的分量,以免造成学生负担过重。20世纪70年代以前,在美、法、英等国,大都以综合课为主,中低年级尤然。在以探索提高教学质量为主要目标的80年代课程改革中,对分科课程的作用又有了新的认识。现在的情况是,一方面加紧寻找保证学科间联系的更有效形式,另一方面让两类课程同时进入中小学课堂。近年来,随着当代科学向整体化、综合化方向发展,随着自然科学人文化趋势日益加强,综合课程的某些优势更为明显。目前,国外课程改革中特别重视综合化特性,在学科设置上打破不同学科的界限,加强相关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渗透,使之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出现了诸如合科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等综合类型课程。例如,美国在《2061计划》中提出的课程改革,注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数学的综合。每门课程自成开放体系,可容纳多种科目的知识。加拿大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掀起了课程结构改革浪潮,出台了一系列课程改革计划,其中尤为引人关注的是试图加速科学课程、技术课程与社会课程的一体化。[10]日本、加拿大、韩国、匈牙利、德国、泰国、瑞典、法国等都开设了不同内容、形式的综合课程。从课程形态看,学校课程经历了—个综合课程──分科课程──分科、综合课程结合──以综合课程为主的演进过程。课程内容的综合化,也是当代科技发展对培养通才提出的要求。如果说近代社会曾经是专才取胜的话,那么能取胜于今后社会的将是专才基础上的通才。

(四)重视科学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加强职业技术教育,推动课程结构的现代化

为适应信息时代和未来社会经济竞争的需要,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科学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把塑造学生的科学素养、信息素养和创新意识作为课程结构改革的主要任务,注意在课程中吸收最新的科技成就,提高综合理科教育的地位,推动课程结构的现代化。例如,在英国,为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和交流技术能力,在新的国家课程中,将以前的“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改为“信息和交流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简称ICT)。同时要求在数学、理科、历史以及其它所有学科的教学中也要根据具体内容,加强对学生信息和交流技术的指导。致力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理科基础,并把对科学的应用、科学研究能力、科学思想精神、信息获取能力、信息设备的应用技能作为21世纪英国人必须具备的素养之一,这无疑可以使课程结构与科技发展保持同步,体现了技术发展与儿童发展的统一。在日本,1998年6月公布的新的课程方案将“信息科”作为高中普通科的必修科目,以适应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带来的信息社会的变化。[11]

在中小学课程中加强职业技术教育(或单独设课或渗透于相关课程之中),这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是普遍的趋势。加拿大在中小学都开设了职业指导课程,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发展态度,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职业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发展。许多中学要求学生毕业前至少要掌握两门技术,否则不予毕业,这已成为制度。[12]连一向轻视职业技术教育的英国,从1990年9月起也在中小学开设“技术与设计”课,以增强学生的经济和职业的意识与能力。[13]

三、课程实施的发展趋势

当人们反思20世纪课程改革的历史进程时,发现大多数课程改革的共同失误是往往满足于课程计划的制定,而不关注课程的实施过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的课程改革都重视“课程实施”的研究,把课程实施视为课程改革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总结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实践,可以发现,课程实施呈如下发展趋势:

(一)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改革,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正在被“调适取向”与“创生取向”所超越 当前,教师作为课程实施的主体,不再被视为国家课程改革方案的忠实执行者,而是逐渐成为制定国家课程计划的参与者、课程开发者和课程计划的创造性实施者,在课程实施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例如,在法国,教师通常是课程改革的倡导者,并在课程修订中占有一定的份量。他们可以通过教师工会,就国家课程政策以及课程的具体实施发表见解。现在征求教师的意见已经成为新课程设计过程的第一步。教师可以就新课程是否加重了他们的工作量、课程的哪些方面应作删减或补充,以及各级各类课程之间如何协调提出他们的意见。

当然,因为教师如何参与课程改革尚是一个新课题,许多实践中的问题还有待于研究和回答。但是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重要性已日渐为人们所认识和接受,这已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

(二)课程实施中的社会参与越来越广泛

各国课程改革的经验表明,课程改革的实施不单纯是上传下达的行政命令过程,而是政府基于对社会实际和教育实际之需要的敏锐洞察,充分发动地方、学校的积极性,经过严密的科学论证而展开的过程。为保证课程改革的科学性,许多国家都设立了课程改革的专家咨询机构、课程研究中心或课程咨询委员会,学校、地方社区和州教育委员会、社区的个人和组织也在支持课程实施中承担各种角色,课程专家、家长、社区人员、商业团体、社会部门等广泛参与到课程实施过程中。

(三)学校的课程实施得到立法、经费、师资培训等各方面的策略支持,同时课程实施过程也受到一定的监督和控制

各国课程实施的实践表明,课程改革绝不只是教育内部的事务,它涉及到政府部门的政策引导、经费投入、社会各部门用人制度改革以及整个社会对教育的认识。发达国家课程实施的支持策略主要有:立法支持、经费支持、出台资源调节方案、提供课程材料和开展教师培训等。

为了保证课程质量,许多国家都对学校的课程实施采取了一定的监督和控制措施,一般可分为官方督导和民间监控两类。官方督导是政府或地方层面的,例如,法国和英国的督学制度一直是政府对学校教育特别是课程设置和教学的一种控制制度,教育部及地方教育当局都派出督学监督、检查、指导学校和教师的实践,并根据检查结果定期向公众发表报告;而韩国对课程实施的监督经常在地方层面进行,地方教育当局有规律地派出视察员视察学校,并考察学校是否满足了国家课程框架的有关法律规定。民间监控通常由非官方的中介机构进行。例如在澳大利亚,一些独立的机构通过对官方数据进行分析,或者自己收集一些数据进行个案研究,形成学校教育总体情况报告。这类研究通常由政府出资,通过招标、委托或研究补助的形式进行。英国也有许多专业中介机构构成民间质量监控渠道,这些专业中介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诸如牛津、剑桥考试局这样的教育证书考试机构,主要是在基础教育的结束阶段实施各种证书考试,对课程与教学的质量进行终端监控;另一类是以服务学校教学为宗旨的机构,它们根据学校的需要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进行检测,评估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教学的建议。而美国也有许多非官方的团体与组织定期和不定期地对全国的中学教育进行综合调查和质量评估,经评估合格的学校可以继续得到不同渠道的资金支持,几次综合评估为不合格者将被定为失败学校,不能再享有资助,有甚者还会被关闭或重组。总的说来,官方的渠道和专业考试机构反映了国家的管理需要和社会对教育质量的认证需求,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公信度,但他们给学校和教师造成压力,这种压力必然转嫁到学生身上,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而服务性的专业中介机构因出发点不同,更注重为学校内部的师生服务,灵活地从不同角度去检测学校课程与教学中的问题,没有行政压力,因而更易为学校所接受。[14]

四、课程评价的发展趋势 课程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在展开各项课程改革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意识到实现课程变革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和评价工作模式。因此,课程评价改革成为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的来说,体现出以下特点。

(一)评价功能由侧重甄别与选拔转向侧重发展

随着信息时代的带到来,原有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基础教育课程的功能受到了极大的挑战,转而注重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及健康的身心品质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于是,课程评价的功能也发生着根本性转变。在学生评价方面,不只是检查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更为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评价不再是为了选拔和甄别,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发挥激励作用,促进学生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评价是帮助我们“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在教师评价方面,以往的教师评价主要是关注教师已有的工作业绩是否达标,同样体现出重检查、甄别、选拔、评优的功能,而在如何促进教师发展方面作用有限。教师是教育的实施者,承担着促进学生发展的任务,教师的素质及其发展同样成为课程评价改革的重要话题。因此,时代的发展向课程评价的功能提出挑战,评价不只是进行甄别、选拔,评价更重要的是为了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这一点已在世界各国得到普遍认同。

(二)评价标准由刚性的单一化标准走向弹性的多元化标准

传统课程评价为了满足比较、筛选的需要,给课程评价制定了刚性的评价标准,往往把被评对象置于一个共同的标准或常模之下,用评价者认为的某一种价值观要求被评对象。现代社会对人的个性发展、创新能力的要求越来越强烈,显然,这种要求是统一的课程评价标准统帅下的课程实施所不能满足的。同时,课程评价标准的同一性与评价对象的差异性之间的不对称本身就预示了传统课程评价的不合理性,我国古代就有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评价也应该“因材施评”。因此,要避免传统课程评价标准的弊端,就应该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评价对象的特殊情况,确立不同的发展目标和评价标准,使课程评价标准弹性化。课程评价标准的弹性化要求评价标准多元化。即确立适合于不同评价对象的多重的标准;确立从不同角度进行评价的多维标准;确立不仅反映评价者的价值标准和适合外在要求的,而且反映评价对象的价值目标和内在需求,并促进其发展的多功能评价标准。

(三)评价对象从过分关注结果逐步转向对过程的关注

关注结果的终结性评价,是面向“过去”的评价;关注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则是面向“未来”、重在发展的评价。传统的评价往往只要求学生提供问题的答案,而对于学生是如何获得这些答案的却漠不关心,只重视学习结束后的成绩,而忽视学习的过程,忽视成绩后面不同的动机取向和努力程度,忽视学习内在情意目标和态度的培养。因此,当代课程评价重心逐渐转向更多地关注学生求知的过程、探究的过程和努力的过程,关注学生、教师和学校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质性评价方法的发展为这种过程式的形成性评价提供了可能和条件。注重过程,将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成为世界各国评价发展的又一大特点。

(四)评价主体由单一主体转向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

一改以往以管理者为主的单一评价主体的现象,目前世界各国的课程评价逐步成为由教师、学生、家长、管理者,甚至包括专业研究人员共同参与的交互过程,这也是教育过程逐步民主化、人性化发展进程的体现。例如,美国马里兰州,对教师的评价是以学生多人组合的方式进行的。在英美等国家,学生和家长可参与评价体系或指标的建立,学生还可就教师对自己做出的评价结果发表不同的意见、进行申诉等。澳大利亚小学生考评体系评价中的“三方协商评价法”[15],把教师、学生和家长“三方”都作为评价者,这有利于调动各方的积极性,让家长了解教育教学目标及教学大纲的要求并熟悉整个教学过程,建立三方良好的协作关系。还有国外流行的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法也给学生和教师以充分的机会来参与评价,在这种方法中还有一点值得强调,就是学生对自己的“代表作”能作一个自我评价。这样,传统的被评价者成为了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在评价主体扩展的同时,重视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互动,在平等、民主的互动中关注被评价者发展的需要,共同承担促进其发展的职责。

(五)评价方法从过分强调量化逐步转向关注质的分析与把握,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追求客观化、量化曾经是各国课程评价的发展趋势。但在今天,随着评价内容的综合化,以量化的方式描述、评定一个人的发展状况时难免表现出僵化、简单化和表面化的特点,质性评价的方法则以其全面、深入、真实再现评价对象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的优点受到欢迎,成为近30年来世界各国课程改革倡导的评价方法。例如,在美国《国家科学课程标准》中提供的评价方法除了纸笔测试以外,还包括平时的课堂行为记录、项目调查、书面报告、作业等开放性的方法。美国各著名高校在录取学生时不仅要求学业成绩,通常还要求学生提交一份短文(选题通常极具开放性)、有关人士的推荐信和面试等。英国则强调以激励性的评语促进学生的发展,并在教师评价中注意运用面谈、行为观察和行为记录的方法。而“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和“情景测验”等质性评价的方法,目前也受到较为广泛的重视和认可。需要强调的是,质性评价从本质上并不排斥量化的评价,它常常与量化的评价结果整合应用。因此,将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应用多种评价方法,将有利于更清晰、更准确地描述学生、教师的发展状况。

9.论君子专题 篇九

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是中国共产党自身立足和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发展党内民主的前提和关键。对此,中共“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这一命题,并对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党内民主、健全党内民主制度做出部署,明确提出要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以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为重点,从改革体制、机制入手,建立健全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因此,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大力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既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路径选择,也是中国共产党从容应对各种风险、考验和挑战的需要,更是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必然选择。

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是党内民主运行的法律和政治基础,也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环节

发展党内民主,是执政党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强化权力监督的基础和条件。按照《党章》规定,党员义务和权利是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相辅相成的,党组织在要求党员履行义务的同时,必须保证党员正确行使权利。

从党内政治生活整体要求来看,党内民主的主体就是广大党员,党员是党的主人翁,是党的权力主体,在党内生活中,要由党员当家做主;各级领导机关及其领导者是党内权力的受托者,其权力来源于相应范围的党员,他们与党员之间形成权力的委托关系;而党员要成为党内民主生活的主体,其首要的前提条件就是要有明确的、有保障的民主权利,这种权利主要依靠党的制度和规范来实现。可见,党内民主就是全体党员在党内当家做主的政治权利和政治制度,明确并保证党员的主体权利就是党内民主的本质;保障党员享有基本的党内权利,就是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全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全党形成民主讨论的风气、积极探索的风气和求真务实的风气,让广大党员能够真正解放思想、畅所欲言,形成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进而把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使全体党员能够拿起批评的武器,对领导干部实行切实有效的党内监督。

从党内权力监督制约的要求来看,执政党掌握着国家权力,执政党要保持先进性,必须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这既是发展党内民主的内在需求,也是党内民主进一步发展的保障。当前,以保障党员享有基本的党内权利为基础,加强党内权力监督制约的实质就是通过对党员权力的配置和规定,确保领导干部在行使职权时尊重最大多数党员的意愿,保证党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杜绝公共权力的非公共利用。因此,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环节在于领导干部能否清正廉洁正确对待权力。因此必须按照“十六大”提出的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的要求,大力加强权力监督制度的机制建设。

保障党员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现实路径

2004年由中共中央正式颁布实施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是我党关于保障党员权利方面的一部十分重要的党内法规。当前,以党员权利保障条例为基础,贯彻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完善保障党员权利的制度体系,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必然选择和现实路径。

围绕党员知情权利,完善党务公开机制,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前提条件。党员的知情权,是指党员依据党章及其他党内法规的规定所享有的了解党内某些信息的权利。党员享有知情权,是发展党内民主,保障党员权利的逻辑起点,也是党员有效行使党章所赋予的各项民主监督权利的前提。必须根据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逐步推进党务公开,增强党组织工作透明度”的要求,坚持积极稳妥和务求实效的原则,进一步加大党务公开工作探索的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多种途径让党员参与党内事务,尤其是针对容易出现以权谋私、滋生腐败、引发不公现象的事项,只要不涉及党内秘密,都应最大限度地向党员和群众公开,增强党务公开工作的透明度,促使党员在更深程度和更广范围内参与党内选举、决策、管理、监督。

围绕党员的参与权利,完善党内决策机制,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中心环节。党员参与党内事务,是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增强党的生机和活力的重要条件,也是党员行使民主权利以加强党内监督的中心环节。因此,首先要建立健全党内民主决策制度,如建立健全民主集中制、党员民主议事制度、集体领导制度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完善党委常委会、全委会、党员代表大会的议事规则。其次要建立保障党员表达意志的新机制,如建立干部与党员协商对话的制度、维护党员合法权益的制度、协调处理利益矛盾的制度、接受普通党员批评监督的制度、与党员保持经常性多渠道密切联系的制度等等,疏通党内民主渠道。同时,要把重大问题听取党员意见作为一项重要制度和必经民

主程序。再次要建立起有效的上下沟通机制,保证基层党员和下级党组织的意见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到上级党组织中来。

围绕党员的监督权利,建立健全党内民主监督制度,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环节。党员是党内监督的主体和力量源泉,党员监督权利的实现是党内最普遍最重要的监督力量,它可以通过党员权利的行使确保党科学地决策,正确地用

人,公正地行使权力,从而最大限度地遏制腐败。尊重和保障党员监督权利,建立健全党内民主监督制度,首先要为广大党员真正行使党章赋予的监督权利创造条件、疏通渠道。要进一步完善党员定期向党组织报告工作、党员定期向所在单位的党员干部和群众通报思想和工作、党员行为定期向社会公示等监督体系,把党员行为置于党组织和社会的严密监督之下,把党内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制度化、规范化。其次要实行党务、政务、财务公开监督制度。明确党内监督的重点是加强对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突出对重大决策、干部任免、重要建设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等情况的监督。

10.论君子专题 篇十

【拼音】jūn zǐ xié dìng

【简拼】jzxd

【感情色彩】褒义词

【成语结构】联合式

【成语解释】双方不经过书面签字,只以口头承诺或交换函件而订立的协定,它与书面条约具有同等的效力。本用于国际事务间,后亦用为事先约定的套语。又称作“绅士协定”。

【成语出处】毛泽东《反对党内的资产阶级思想》:“他事先征求了资产阶级的意见,和资产阶级订了君子协定,却没有向中央报告。”

【成语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例子】王朔《顽主》:“我们不是有君子协定在先,任人唯贤,因材施教。”

【英文翻译】parol contract

【产生年代】现代

11.论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专题 篇十一

中小企业已占据我国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资金是企业的血液,企业的发展过程就是一次次的“融资—投资—再融资”的过称。中小企业的融资具有其独特的特征。分析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及特点,找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方法,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事情。

1.我国中小企业内源融资的特征

就各种融资方式来看,内源融资不需要实际对外支付利息或者股息,不会减少企业的现金流量;同时,由于资金来源于企业内部,不会发生融资费用,这使得融资的成本要远远低于外源融资。因此,它是企业首选的一种融资方式。还有一些具有家族性特征的中小企业,会选择内源融资与外源融资中的债券方式。

2.债务融资

债务融资是指公司的股权不发生变化,通过举债筹措资金的融资方式,资金提供者作为债权人享有到期收回本息的权利。因为我国独特的社会、经济和制度环境,银行融资成为了广大中小企业债务融资的主要方式。在我国目前的金融体制下,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占据了我国银行市场的绝对优势份额,其余的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信用社等实力相对有限,特别是1998年以来,各商业银行为减少不良资产,防范金融风险,普遍推行了抵押,担保制度,纯粹的信用贷款已经很少,在这种形式下,中小企业想要获得银行贷款也是非常难的事,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提供足值的抵押品比较困难。

关于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有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要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确立中小企业的法律地位,保障中小企业的利益。,要有一系列相配套的法律来提高中小企业的地位,确保中小企业的权益,使中小企业的各种融资渠道都有法可依。

第二,要拓宽融资渠道,要积极开发国有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措施,国家可以采取贷款贴息、无偿资助、资本投入等方式,鼓励各类创业投资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投资力度。

第三,金融机构必须在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上下狠功夫,银行部门可以根据不同的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的金融需求,开发出与之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产品,对融资期限、还款方式、担保条件等要素进行改造,提高产品的适应性。

上一篇:我的小骄傲作文叙事下一篇:教师节优秀作文500字: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