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从众心理及行为分析(精选8篇)
1.大学生从众心理及行为分析 篇一
生活中,从众效应比比皆是,中国人的从众心理又显得特别明显。
“从众效应”多数情况下是对人的一种误导。比如说有人哪边张三李四吵架了,那过不了多久他们周围就会被挤的水泄不通。又如一人闯红灯,所有人都跟着违规;如一人偷窃而未被抓,许多人都以为这有利可图……这些都是从众的体现。因此,不盲目随大流,面对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才是特立独行,才容易为生活添彩!
当众人皆为利奔波之时,我独寄情于书,收获一份宁静闲适;当众人皆悲秋伤春之时,我独赞秋高气爽,春满乾坤;当众人皆感慨时运不济之时,我独叹一声“总在风雨后”,当众人皆言人心不古时,我独吟一句“人之初,性本善”……生活的疲累麻木了世人的神经,噬碎了对美的憧憬。而特立独行,似一声春雷,将光明的种子播下,为生活添彩!
特立独行的人,是对负责的`人。
在众人皆苟且偷生的时候,偏有一个叫岳飞的汉子特立独行,想要“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展不世豪情,将精忠报国谨记心间,为领土完整浴血奋战;在众人皆麻木不仁浑浑噩噩之时,偏要有个神智清醒的鲁迅,以笔为剑,直指旧社会的愚昧与腐朽,将中华这条沉睡的巨龙从梦中唤醒……他们都处在混乱的年代,却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以一已之力力挽狂澜,为信念而奋斗不息。
特立独行的他们,怎能不被世人谨记?
举世皆醉而我独醒,众人皆浊而我独清。中国的文人中,向来便有许我特立独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他们喜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他们热爱“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憩淡,他们衷情于“黄河之不天上来”的磅礴,他们倾心于“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洁净……纵然身处污泥,他们也愿开出高洁独放的花!
在众人皆庸庸之时,我们亦要特立独行,找到自己的一片天。
2.大学生从众心理及行为分析 篇二
关键词:微信,勒庞,乌合之众
教育部长袁贵仁在2014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座谈会上就曾表示, 要在高校中普遍开设校务班级微信微信, 充分发挥校园网络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引导作用。因微信早已成为大学生最为普及的信息交流平台。在丰富大学生阅历、促进大学生网络社会化过程中虽然起着促进作用, 但由于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 在海量的微信信息面前无法做出准确的蹄选与判断。大学生在信息接收与意见发表时会参考他人的意见, 甚至被他人意见所左右, 进而导致微信从众行为的出现。
一、大学生微信从众行为的负面影响
1.“看热闹”心态。
古斯塔夫·勒庞在其社会心理学著作《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一书中认为“孤立的他可能是个有教养的个人, 但在群体中他却变成了野蛮人。”应试教育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为大学生灌输了被动接受和简单模仿的惯性思维。在这种僵化的学习环境中, 为了得到其他同学的认可, 大学生往往选择屈服于环境, 微信群体的压力使得大学生可能会屈服微信群体中大多数人的意见, 一旦微信从众行为出现, 这些真假难辨的信息被大学生所认可, 就会影响对事件的正确决策与定位, 并对事件的发展造成不可估量的负面效应。这种从众行为延伸到微信中就会表现为, 被动地接受他人的意见, 久而久之, 失去自身判断, 并成为一个“看热闹”的人, 放弃个人的想法和意见。这种“看热闹”心态会使大学生丧失社会责任感, 弱化社会道德意识, 这对于社会道德的传承起着阻碍影响, 也会严重影响社会的正常运行。
2.“散布假消息”。
勒庞写到:“个人一旦进入群体中, 他的个性便湮没没了, 群体的思想占据统治地位, 而群体的行为表现为无异议、情绪化和低智商。”微信关注方面的从众性表现为许多大学生都集中于对微信名人的关注, 然而许多微信谣言都是由微信名人们所发布与转发的。微信名人所独有的消息报道和娱乐新闻使得他们在微信热点传播中占据着极大优势。但许多微信名人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往往为博人关注, 不惜发布一些夸大事实且虚假信息来赚取粉丝, 这对于缺少判断能力的大学生而言, 则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在集体心理中, 个人的才智被削弱了, 从而他们的个性也被削弱了。无意识的品质占了上风。”许多青年大学生由于无法正确辨别是非, 往往因好奇冲动就进行评论和转发, 这往往会造成误导社会舆论的发展, 不利于良好微信环境的塑造。
3.“争相效仿”。
勒庞还写到:“支配着大众的, 永远是榜样。每个时期, 无意识的群体都会模仿少数有个性的人。但是这些特立独行的人还是会默认普遍的观念。他们要不这样做的话, 模仿他们就会变得异常困难, 他们的影响力也会因此缩小。”众多的微信信息汇聚在微信平台上, 增加了微信用户信息获取的压力, 而用户在进行信息获取时, 那些新鲜刺激、能够造成社会轰动效应的微信内容更能吸引用户的眼球。然而在现实社会中能够造成轰动效应的事件毕竟很少, 有一些微信用户则会不择手段, 通过编造虚假信息的方式来获得粉丝的增长和关注度。这种从众方式会使大学生们争相效仿那些利用虚假信息来提高粉丝量的行为, 这样不仅使微信中的信息变得更加复杂难辨, 而且还会使大学生养成不良的信息表达习惯, 对社会秩序造成严重影响。
二、加强大学生微信行为的教育与引导
1. 注重培养大学生的传播信息分析能力。
“群体很少对主观和客观加以区分。它把头脑中产生的景象也当做现实, 尽管这个景象同观察到的事实几乎总是只有微乎其微的关系。”大学生正处于学习阶段, 生理和心理都还尚未成熟, 其自身的认知能力本身就比较弱, 因而必须要加大对自身信息认知能力的培养。将微信纳入大学生思政教育中来, 通过微信平台与大学生进行思想交流与价值引导, 将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平台由线下扩张到线上, 实现线上线下的互动, 促进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全面培养。高校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培养良好的信息分析能力, 通过开设信息分析的课程, 指导大学生对微信中众多的信息进行分析, 以降低盲从现象的发生。其次, 开设微信平台, 引导大学生的微信行为。群体特点形成的三个要素:“数量”“传染”“易于接受暗示”。高校对大学生微信从众行为的引导除理论教育外, 还要加强实践方面的引导, 即通过开设高校官方微信, 利用微信平台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与交流, 发挥高校官方微信的影响力, 及时关注大学生的微信信息动态, 加强与大学生微信用户的交流与沟通, 引导大学生对微信信息的判断, 从而将微信从众的优势扩张, 降低微信从众的劣势。
2. 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和信息道德。
“名望的特点就是阻止我们看到事物的本来面目, 让我们的判断力彻底麻木。”归根结底, 是由于大学生自身缺乏信息认知能力和信息道德的培养, 无法准确地对微信信息进行判断。因而大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外, 还要努力提高自身信息认知能力, 加强信息道德观的建立, 提高对微信信息的判断力。大学生在进行微信活动时, 一定要遵守网络社会的相关规范, 以相关规范为判断标准并在进行信息交流与互动时保持良好的道德自制力, 要做到不传播未经证实、虚假和黄色暴力信息, 不在微信中谩骂他人, 不随意跟风。这样, 通过自律与他律的结合, 可以净化微信环境, 为大学生的微信活动营造一个良好的互动交流平台, 同时也可以降低大学生微信从众程度及微信从众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3.大学生从众心理及行为分析 篇三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 从众心理 引导策略
1 前言
从众也叫“随大流”,是个人与群体保持一致的社会心理现象。一般来讲,从众心理带给学生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高职院校是培养社会发展所需人才的重要机构,对于学生的影响力毋庸置疑,同时,在加强对学生的从众心理引导的过程中,学校承担的责任也更大。
2 高职院校学生的从众心理的影响分析
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
第一,大学里通常会有一些学生,不但学习上表现出色,并且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依旧延续了在学校的优秀表现。这样的人对于在校生来说,就是一个很好的榜样,同样的教育经历和差不多的年龄,对于学生产生的激励作用是很大的。学生争相向其学习其实也是从众心理的一种表现,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即促进学生的进步。
第二,由于大学对于学生的约束没有中学那样严格,再加上很多学生自制力差,所以,大学最常见的就是学习成绩两极分化。为数不少的学生只求及格,这个时候,成绩优异的学生对于其他同学就产生了一定的压力,促使他们提高成绩,这也是从众行为的表现之一。
第三,大学就是一个小社会,学生很多来自不同的地方,兴趣爱好也都各不相同。由于学生日常待在一起的时间比较长,互相之间很容易相互影响,明显的表现就是经常相处的人爱好变得逐渐统一,并且这种影响还将逐渐扩展至更大范围,这就是爱好方面的从众表现。
消极影响也很明显,主要表现在:
第一,逃课。大学里面旷课是比较常见的行为,很多学校的管理并不严格,导致学生觉得迟到、旷课也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于是,迟到、早退就成了家常便饭,学生的出勤情况非常差,有时候甚至是几个学生集体旷课。学生逃课也是从众行为的具体表现之一,对于学生学习和学校管理都非常不利。
第二,大学还有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就是作弊。很多学生为了考试及格,采取各种方式作弊,这在大学里并不是个例。并且很多学生个人诚信习惯非常不好,甚至在毕业之后伪造证件或者是制作假简历,严重损害高职院校学生的整体形象。针对学生的诚信问题,某大学特意进行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有近六成的学生觉得作弊是迫于无奈的从众行为,为了及格,为了获得更好的工作。
第三,大学很多学生攀比心理严重。很多学生看到别人谈恋爱,自己就也想找一个女(男)朋友,特别是一个宿舍的学生,一般来说,只要有一个有对象,剩下的就会陆续效仿。除了恋爱,还有就是消费攀比,很多学生为了在同学面前有面子,不顾自己的经济状况,非要买一些奢侈品“充门面”,学生基本没有经济来源,所以这些只会增加家庭负担。这些现象都是从众心理的具体体现,攀比心理也属于从众心理的一种,时间久了就会形成不良的校园风气,例如拜金主义盛行,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
3 学生从众心理的形成原因
首先,个人因素的影响。很多大学生其实并没有清晰的人生目标和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大学生活没有计划,基本上就是混日子,因此,当有一些新奇的东西出现时,很容易跟风模仿;还有的学生虚荣心特别强,极其渴望别人的关注和赞美,因此,为了和别人拥有更多的话题,就会积极主动地去接受新事物,以便获得更大的发言权;有的学生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对于世界缺乏全面的了解却又急于证明自己,有的人甚至会选择模仿影视剧中人物,如用拳头解决问题之类的,来证明自己比别人“更胜一筹”。
其次,外部环境的影响。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学习场所,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庭教育中父母灌输什么样的理念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部分家长望子成龙,孩子的每一步都要按照家长的计划走,孩子本身没有主见或者自我意识薄弱,大学里很容易跟风;社会主流意识价值观对于学生的影响也是不容小觑的,如果社会推崇金钱至上的价值观,自私自利形成社会风气,那么盲目从众就可能造成学生的心理扭曲;学校的文化建设对于学生的行为和心理都会产生不小的影响,从众心理和从众行为的产生与学校的校园文化风气是分不开的。
4 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从众心理加强引导的建议
4.1采取措施提升从众心理的积极作用
对于老师来讲,对学生的从众心理进行积极正面引导,有利于促进班级建设。高职院校的老师要重视集体力量的运用,发挥从众心理的积极影响,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和班级风气的改善。引导可以采用树立榜样的办法,对学生形成正面的激励,使学生能够自发地向优秀者学习,克服自身的惰性;教师要注意顺应学生的从众心理,可以培养高雅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了减小从众心理给学生带来的消极影响,教师要注意加强班级的纪律管理,建立规范的班级管理制度,对于逃课和作弊现象要加大惩处力度,避免其他学生效仿。
4.2及时关注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变化
大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是比较频繁的,为了避免从众给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不好的影响,教师要合理利用师生之间的友好关系,与学生多进行有效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对于从众心理产生的积极影响,诸如增强学生的创优意识等,教师要注意及时做好引导,使其影响更多学生;对于不良的社会风气带来的歪曲理论,教师要及时帮助学生认清现实,使学生能够做出基本的是非判断和取舍,帮助学生完善思维模式,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知道哪些是错误的、不该推崇的;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千万要注意自身观点必须客观公正,看待问题不能带有个人情绪或者有色眼镜,避免学生产生极端思想和偏激行为,毕竟从众并不是全都不好的,事事都特立独行也不一定就是正确的。
4.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引导学生心理
学生的心理状态存在很大差异性,因此,心理引导也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对于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所以要引导学生的从众心理,就必须做好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可以通过就某一个热点问题举行专题讲座的方式,使学生明白事件背后的原委始末,科学地认识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针对学生的从众心理,学校可以举行一些相关的辩论比赛,正方和反方证明自己观点的过程中,对于事件的真实面貌会有一个全面的还原,帮助学生做出科学的判断,同时由于辩论比赛的可看性更强,学生的印象也会比较深刻,接受度会比较高。
5 结语
高职院校学生的从众心理有许多种表现形式,对学生行为和心理健康影响极大,所以,学校和老师必须对此做出反应,寻求积极的引导策略。通过提升从众心理的积极影响、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等办法,最大限度地降低从众心理带给学生的消极影响,促进学生养成独立的人格,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石建梅.正视大学生从众心理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23):176-177.
[2]白文金.浅析艺术类大学生从众心理现象[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27(19):70-71.
4.从众心理,人的安全需求 篇四
每一次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下火车站我们都会随着大流就会不用想事地走出火车站,有许多这样的“从众”而正确的事例。其实这是根据常识做了判断,更多的时候从众并没有从常识判断,只是寻求一种心理上的安全:大家都这样,错不了,即使错了,大家都一样。
且不说孩子千差万别,但即使是“百差十别”,那也说明孩子们有自己的特点,有自己的智能结构。在幼小的时候,特别需要不同的环境成长和发展。我办学本来开始是出自个人的兴趣,但到后来假装得考虑社会的意义并自己也信以为真的时候,我想这种社会意义是提供一个选择,为某些孩子。
我曾有过一次闯红灯的经历。前面一辆高大的大巴,让我没法看清前面的红绿灯,如何计算左右的红绿灯规律咱也没有去关注过,跟在这大巴后面结果就闯了红灯。如果在当时的情况,自己停一会儿让大巴离我一点距离以免看清红绿灯,但如果那时是绿灯,你傻乎乎地停着后面的人不停地按喇叭让你感觉自己就像犯罪似地内疚。
5.大学生从众心理及行为分析 篇五
浅谈“从众心理”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江苏省姜堰市励才实验学校 成贵宝
“从众心理”是指个体在群体中,往往会不自觉地受到群体的影响与压力,因而在知觉与行为上与群体内多数人一致的现象。
个人是否易于从众,主要取决于情境因素与个体心理特征。(1)情境因素。如:身处个人认同的群体和凝聚力强的群体中、群体内多数人意见与当前社会意见一致、个人的能力与地位低于群体其他人员等,在此情况下,个体易于从众。(2)个性心理特征。如:智力低、情绪不稳定和焦虑、自信心差、独立性差的个体,易于从众。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个体的某些非智力因素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其他群体的影响,诸如入境随俗、随行就市、赶时髦、随大流等,都是如此。而这种心理现象在中学生中表现更为突出。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娇生惯养、任性、自私、不合群、好胜心较强,在体育活动中常出现难教、难管、难组织的局面。在体育教学中很好地运用“从众心理”这一心理规律,能使学生形成积极的从众心理行为。这对增强学生体质和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笔者就“从众心理”教学法谈一些自己的体会:
1.在体育教学中利用集体竞赛项目,教育学生个人服从集体,努力争取集体荣誉。体育竞赛这种特殊的交往形式,对人的心理活动有很好的调节作用,每个人都愿意发挥自己最高水平,同时也期望同伴齐心协力。比如:教学中的各项竞赛评比都以班级、组为单位进行,从而使每个学生由过去的.个体意识逐渐增多为集体意识,自觉约束不合群的个人行为。练习中,大多数学生都在主动参与、相互鼓励、相互督促,以争取评比优胜,个别学生“形单影只”,由于形势所迫,也只得“从众”了。
2.在进行跳远等技术要求高的教学时,可将学困生分在自由组合的友伴性小组中。这种小群体有一定的感情基础,有共同的语言和共同的目标,更容易造成心灵上的接近。在练习时应一个接一个地进行,让这些学困生在同组学生的影响下,努力完成所学动作。这样,就能使他们的学习热情得到激发,兴趣得到培养,意志得到磨练,为上好体育课、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创造了良好条件。
3.在某些复杂的动作教学中,部分学生身体素质差或不愿做动作而影响课的进程,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应结合学生的“从众心理”特点,灵活运用教法和手段。可选择易于掌握、运动量易于控制的各种游戏或辅助措施,或对同一动作有不同的要求,用不同的方式去完成,消除他们紧张、惧怕的心理矛盾,从而使其自我效能得到提高,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建立正确的学习动机。
6.大学生从众心理及行为分析 篇六
大学生越轨心理及行为问题的成因分析
经济在进一步发展,竞争在进一步加剧,文化的冲突,价值观念的变化都使人们的心理活动比以前更加复杂.面对社会的.压力、家庭的重托、情感的变故,许多大学生情绪不稳定,出现种种迷茫、忧郁不安等,由此引发了不少心理和行为问题.
作 者:王艳荣 张伟 作者单位: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00刊 名:科海故事博览・科技探索英文刊名:KEHAI GUSHI BOLAN(KEJI TANSUO)年,卷(期):2010“”(7)分类号:G64关键词:大学生 越轨 心理 行为 成因 对策
7.道路交通行为失序与从众心理 篇七
一、道路交通行为失序与表现
(一) 道路交通失序行为的定义
道路交通失序行为是指道路交通行为主体的行动与现存的道路交通法规相违背, 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引起道路交通秩序的破坏和干扰的行为。
(二) 道路交通失序行为的现象概括
公安部道路交通管理局曾向全国部署开展“告别不文明道路交通行为”活动, 对各类道路交通参与者需要告别的不文明道路交通行为作出了具体规定, 第一, 机动车辆驾驶员八不:不闯红灯, 不违章掉头, 不闯单行线、禁行线, 不酒后驾车, 不违章超车, 不超速行驶, 不违章超载, 不乱停乱放车辆。非机动车驾驶人四不:不闯红灯, 不越线停车, 不抢行猛拐, 不违章占用机动车道。做到二不:不乱穿马路, 不翻越道路交通隔离设施。由此可见政府管理部门道路交通失序行为概括出有14条:机动车驾驶员闯红灯, 违章掉头, 闯单行线、禁行线, 酒后驾车, 违章超车, 超速行驶, 违章超载, 乱停乱放车辆, 非机动车驾驶人闯红灯, 越线停车, 抢行猛拐, 违章占用机动车道以及行人乱穿马路, 翻越道路交通隔离设施。
1) 由机动车驾驶员主导的道路交通失序行为。在汽车数量每天都被刷新的当下, 开霸王车、斗气车、不达标车甚至醉酒驾车者不乏其人;强行超车、急变道不打转向灯、开车打电话、急停车等现象也是屡见不鲜。而这些由机动车驾驶员主导的道路交通失序行为在城市道路交通过程中因干扰固有秩序而平添几分道路交通压力, 使拥堵加剧。2) 由行人及非机动车驾驶员主导的道路交通失序行为。由行人及非机动车驾驶员主导的道路交通失序行为主要包括逆向骑车、过马路不走过街天桥和人行横道、跨越道路隔离设施、非机动车占用机动车道行驶、过马路时打手机等, 其中攒够一拨人集体闯红灯的“中国式过马路”成为近年饱受诟病的陋习。
二、道路交通失序行为主体从众心理分析
影响城市道路交通失序行为有着复杂的原因:既有主观原因, 也有客观原因;既有心理原因, 也有社会原因;既有制度性因素, 也有非制度性因素的影响。影响道路交通失序行为的社会心理因素概括起来包括天然的趋利避害本能心理和从众心理两个方面。
(一) 趋利避害的本能心理
经济学的“理性人”的假设认为, 人们的行为是有理性的, 而社会学家科尔曼在《社会行动的结构》一书则从社会学的角度阐述了这一观点。
(二) 从众心理
1) 从众心理研究发展。所谓从众心理, 是指出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 个人的观念与行为与多数人保持一致的心理现象。从众行为, 实际上就是群体中的个体的行为跟从群体的倾向。2) 行人从众心理分析。在城市道路交通大体系中, 步行是仍然是非常重要的抵达环节, 虽然汽车和其他现代道路交通工具承担了大量的道路交通位移任务, 道路交通抵达目的地的全部任务完成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赖出发与抵达环节的步行方式。我国城市步行道路交通比例占居民出行总量的40%- 60%。由此可见, 行人道路交通失序行为的从众效应诱发因素, 有主观上来自于行人是道路主体的先天理念, 客观诱因则是道路宽阔和信号灯对行走不利带来的不方便心理, 而率先闯红灯的“模范”是引发行人从众的直接原因。3) 机动车从众心理分析。目前我国各大城市都承受着较为沉重的道路交通压力, 机动车保有量年年上升, 而新修道路的速度远远跟不上汽车增长的速度, 停车场修建更是落后于汽车增长的需要。车多路堵无处停车, 客观上刺激了机动车道路交通失序行为的蔓延。
路怒症, 顾名思义就是驾驶车辆的时候伴随着愤怒的情绪状态。在对“路怒症”的研究中发现, 相当多的驾驶人都有这种症状, 但并非每个人都知道这是一种病态。典型范例如驾车强行切入别人的车道, 或者故意阻挡其他车辆进入自己的车道;对同向或对向行驶的车辆过分地鸣喇叭或打闪灯;在驾车行驶途中与其他车辆飙车;破口大骂或威胁恐吓行人或车辆;向其他车辆行人吐口水或故意撞向对方;驾车行驶过程中向其他行人或车辆投掷物品。多数驾驶员承认, 其愤怒情绪是受到其他驾驶员不道德驾驶行为的影响, 起初是反感的情绪, 继而发展成为自身模拟同样不道德的驾驶行为以发泄情绪。
机动车道路交通失序行为, 更容易受到“众”环境的影响。当驾驶员限定在驾驶室的小小范围内, 他的其他社会联系被暂时切断和中止, 其行为的参照系便以同在道路行驶的其他车辆为主, 车辆驾驶行为互相影响。我国超速超常规的城市发展速度, 以及相应落后的道路及管理系统、停车及管理系统, 为机动车道路交通失序带来了客观上的诱因。而当拥堵取代低速, 坏情绪不可控制, 率先破坏规则的行为总是能引起大量的模仿, 从众心理产生, 从众效应更加剧了道路交通紧张的压力, 陷入恶性循环。
三、改善道路交通秩序的社会心理学建议
表面上看, 社会从众心理及心理效应总是将“恶”事放大, 由少数人变成多数人的不良行为, 严重地破坏社会所需要的正常秩序, 然后从积极的方面讲, 从众对于个人适应社会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一, 多数人意见一致更容易实现道路交通有序。从众具有促进社会形成共同规范、共同价值观的功能。一个社会需要有共同的语言、共同价值观与行为方式。通过对社会大众的普遍教育, 使社会大多数人能接受自我控制, 将自身安置于有序的道路交通行为, 确保自身行为符合道路交通法规的约束。第二, 少数人的无序行为如果能够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有可能被多数人行为感化影响, 从而实现有效的更改和调整。任何一个有秩序的社会, 无论从哪方面来看, 与多数人的观念与行为保持一致是很有必要的。社会也可以有意识地培养特别遵守秩序的“少数人”, 来影响不守秩序的其他人。
摘要:本文认为道路交通失序行为是指道路交通行为主体的行动与现存的道路交通法规相违背, 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引起道路交通秩序的破坏和干扰的行为, 道路交通主体受其从众心理影响而发生失序行为, 文章提出可以有效利用从众心理, 改善道路交通出行秩序。
关键词:道路交通秩序,道路交通失序行为,从众心理社会心理
参考文献
[1]刘栋栋, 刘金亮, 张远青.基于从众心理影响的道路交通枢纽人员疏散.消防科学与技术, 2011.
[2]侯桂红.从众心理现象分析.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07.
8. “从众心理”的妙用 篇八
有没有想过,其实可以运用从众心理,
让你自己更快乐,让你的团队更有凝聚力?
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在1950年代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阿希请大学生们自愿做他的被试者,告诉他们这个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人的视觉。当某个来参加实验的大学生走进实验室时,他发现已经有五个人先坐在那里了。事实上他并不知道,其他五个人是跟阿希串通好了的假被试者(即所谓的“托儿”)。
阿希要大家做一个非常容易的判断。他拿出一张画有一条竖线的卡片,让大家比较这条线和另一张卡片上的三条线中的哪一条线等长。判断共进行了18次。事实上,这些线条的长短差异很明显,正常人是很容易做出正确判断的。
然而,在两次正常判断之后,五个假被试者故意异口同声地说出同一个错误答案。于是许多真被试者开始迷惑了,他是坚定地相信自己的眼力呢,还是说出一个和其他人一样、但自己心里认为不正确的答案呢?
结果发现:平均有33%的人判断是从众的,有76%的人至少做了一次从众的判断。而在正常的情况下,人们判断错的可能性还不到1%。当然,还有24%的人始终坚持了按照自己的正确判断来回答。
阿希的实验让人们都感到吃惊,谁误导了那些参与实验的大学生?阿希,还是参与实验的人?图片还是线段?心理学上认为都不是,而是人们习惯性的从众心理。实验中前五位实验参与者用错误的答案,影响了第六个人最终做出的判断,进而引发出这种错误的认知。从影响力角度而言,这意味着:那些试图影响他人的人,可以利用这种从众心理来有效地影响他人。
获取安全感
美国有一个非常搞笑的真人版恶作剧视频,就是将阿希实验的进一步形象化:
一个男子进入了电梯,结果后来陆续上来了几个人,每个人都是面向里背冲门口站着。该男子开始感觉有些不自在,在进来第五个人之后,他开始侧过了身体,终于在第六个人进入后,他转过身去选择了与大家一致的站立方向;又一个进入电梯的男子遇到同样情形,他的反应与第一位完全一致;到第三个男子进入电梯,陆续上来的人开始整齐地变换站立的方向,一会儿集体侧站,一会集体背对着门站,而被试者也随着大家莫名地变换着站立方向,并且随着别人进行脱帽、戴帽的动作。
聪明的你一定明白了,那些最早做“集体动作”的,都是“托儿”。
从心理学上说,从众是人谋求心理安全感的需要,尤其越是在狭小的空间和团队中,人的从众心理就会越强。事实上,有许多社会现象也同样透露出从众心理的影响。
很多时候,从众确实不是什么好东西。
就像前一段火热上映的《让子弹飞》,当颂扬之声俨然已成众口一词,你还敢说姜大导演在哗众取宠吗?当人人都说尖下巴好看,你还指望那些人造美女有哪个下巴是圆的?
但是,其实很多时候,从众也具有无与伦比的力量。
比如:失去工作是人生很痛苦的体验吧?——有时候对某些人甚至比离婚更痛苦。但随着失业率的增高,如果你的身边有很多人——同事、朋友、邻里,甚至是家人也和你一样,失业的打击反而会显著减少。
肥胖也一样,人变胖了通常会很难过。可是,一旦他发现自己周围的人也变胖了,自我感觉就好多了。
这些现象,都已经得到了社会学家和经济学、流行病学的最新证据支撑。“物以类聚、人与群分”不是随便说说,而是有心理依据的。
所以,何不好好利用一把从众心理,让自己感觉更安全,也因此更快乐呢?比如:当你在工作中办砸了某件事被领导臭批一顿,回想一下其他同事被指责时的“惨相”——虽然这有点不厚道——就不会觉得那么不可忍受了吧;当担心自己能力不够而不敢接手某个任务时,不妨看看身边的某某某,也许他比你还差都敢去拼,赶紧收起你的羡慕嫉妒恨,效仿之吧。
让团队氛围更美好
个人还只是一个微观层面,其实打造团队精神,从众心理也是可运用的很不错的选择。
看看我们的职场吧,你身边同事如今都在用微博,如果你没用就会被人定义为“奥特勒”,也许你并没有强烈感觉,但是由此带来的不安全感和压力一定是存在的。
其实,大多数情况下,在一个团队中,谁都不愿意成为那个太过与众不同的人。因为在孤立的环境下,人会有压力,而从众是摆脱压迫感的一种解决方法。
现在的员工越来越追求特立独行,管理难度日益加大。主管不妨抓住“坚持大多数人利益”的原则,使不能守规矩的人产生一种压力。同时,抓住在团队中最有影响力的员工,通过他们的行为带动,更有助于影响和帮助整个团队风气的形成。要知道,罚款久了是会产生耐药性的。而心理的压力,才是改善不良行为的根本方法。尤其是,当这种心理压力涉及到合作,相信只要想继续在这个团队里生存的人,都不得不“从善如流”。
几个小技巧或可一试:把工作设计成一个严密的流程,使得每个人都是下一道工序的上游;让不守规则的人做规则的监督者,或是奖惩的执行者。作为部门主管,你自己的做事方式、思维模式更要时刻注意,万一有什么负面的东西被“众”所“从”,影响可就大了去了。管理
【大学生从众心理及行为分析】推荐阅读:
大学生网购心理及行为调查问卷09-14
心理论文:大学生服装消费心理分析09-15
当代大学生心理压力分析11-06
高职院校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论文11-05
研究分析大学生健全人格取向心理健康论文09-20
某工学院专科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10-18
大学生择业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及调适11-06
中学生厌学现象的心理分析及矫正对策08-08
江南大学公共体育课选项的现状及分析论文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