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培训总结

2024-12-08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培训总结(14篇)

1.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培训总结 篇一

海河卫生院国家基本药物使用培训总结

一、培训机构:海河卫生院

二、培训人员:海河卫生院所有职工

三、培训形式:自学与集中培训相结合

四、培训内容:

我院根据上级的文件安排,再结合实际情况,对我院全部人员进行了国家基本药物使用的培训。主要采取集中培训的方式。

1.《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化学药):

结合泰州市和我院实际情况,用10天的时间我们进行了以下内容的培训。包括:高血压危象、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流行性感冒、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肾盂肾炎、细菌性痢疾、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高血压病、冠心病、缺铁性贫血、糖尿病、脑血栓形成、脑出血、类风湿关节炎、肌肉扭伤、肩关节周围炎、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宫颈炎、附件炎、盆腔炎、咽炎、鼻炎、结膜炎、牙周炎

2.《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

掌握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辩证用药;熟悉中成药的分类方法及各类品种的药物组成、功能主治、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用法用量等方面的内容。用10天学习以下内容,包括:九味羌活丸、感冒清热颗粒、柴胡注射液、银翘解毒丸、黄连上清丸、牛黄解毒片、附子理中丸、香砂养胃丸、通宣理肺丸、补中益气丸、参苓白术散、复方丹参片、逍遥丸、保和丸、消炎利胆片、耳聋左慈丸、伤科接骨片、舒筋活血丸

3.《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化学药):

熟悉合理使用药物原则的基本理论和运用;熟悉附录部分处方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药物的妊娠安全性分类表、药代动力学参数解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在特殊人群中的应用等。用10天学习了下面的知识,包括: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唑林、头孢氨苄、头孢曲松、庆大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利福平、利巴韦林、甲硝唑、利多卡因、布洛芬、卡马西平、地西泮、硝酸甘油、普萘洛尔、肾上腺素、复方甘草、氨茶碱、奥美拉唑、阿托品、多潘立酮、酚酞、蒙脱石、氢氯噻嗪、硫酸亚铁、维生素B12、地塞米松、黄体酮、氯苯那敏、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

五、培训效果:

通过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的培训,对于提高我们所有的医务人员合理用药水平,实现安全、有效、经济的合理用药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进一步提高了我们合理用药的意识和知识,规范临床用药。对基本药物合理使用要大力宣传,提高我们对基本药物合理使用重要意义的认识,普及合理用药知识。

六、存在问题及建议:

虽然我们的培训顺利的完成了,但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要提醒我们的注意。主要的问题是:

1.对于国家基本药物的专业知识掌握还不足。

2.对药物的药理作用、作用机理、禁忌等的熟悉程度不够。3.对于国家基本药物使用的重视程度不足。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一下几点改进措施:

1.要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提高专业技能。

2.加强药物知识的学习,掌握各种药物的基础知识。

3.提高学习意识,提高安全、有效、经济的合理用药的意识。

兴化市钓鱼镇海河卫生院

二零零一年八月二十一日

2.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培训总结 篇二

1 落实两项组织措施

1.1 加强领导, 齐抓共管

舒城县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 县政府成立了以分管县长为组长, 县发改委、财政、卫生、民政、教育、计生、妇联等部门为成员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领导组, 同时各乡镇都成立了相应的项目领导小组, 每个项目年度结束, 县政府都召开总结表彰会, 项目年度动员会。层层召开会议进行动员, 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有力推动工作的局面。县卫生局不定期的召开项目调度会, 阶段通报会, 有效保证了项目的按时实施, 有序推进。

1.2 明确责任, 严明纪律

为保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的质量和进度, 一方面加强项目的组织领导, 另一方面进一步明确各相关单位的实施责任。从第一个实施年度就反复重申规范化管理是一条铁的纪律, 坚决杜绝弄虚作假、不按规定去做, 甚至截留服务等错误的做法。明确乡镇卫生院长是项目工作第一责任人, 分管院长是直接责任人, 实施人员是具体责任人。疾控、保健两单位作为项目实施的主体单位, 负责对全县项目实施的组织, 指导、督导、考核和奖励等。形成一级抓一级, 层层负责、层层落实和监督的局面。始终强调以民生工程的纪律来严格要求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 只要发现弄虚作假、骗取、套取项目资金等情况, 坚决严肃处理到位, 增强各项目实施层面人员的政治意识、任务意识、时间意识、质量意识、责任意识。

2 加强两项基础工作

2.1 强化业务培训, 加大宣传力度

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需要有健全的服务体系和较高的服务水平, 这也是保证群众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基础。对此, 舒城县大力培养公共卫生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加强公共卫生队伍建设, 把培训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重视各级培训工作:县对乡镇的培训、乡镇对村卫生室的培训;重视不同人员的培训, 尤其是公共卫生人员的培训。县疾控中心和保健所多次组织开展项目业务培训, 各项目实施单位也按照项目要求制定培训计划, 认真组织开展再培训工作, 保证培训效果, 努力打造一支合格的公共卫生队伍, 切实提高乡村公共卫生人员的服务水平, 确保了各项目建档资料的充实完善和项目的实施质量。各单位采取多种方式, 加强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宣传, 让广大城乡居民了解自身能够免费享有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 提高群众的知晓率, 鼓励群众参与。实施中, 各乡镇卫生院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 本着抓紧、抓实、抓好的工作精神, 通过县电视台、乡村广播、过街横幅、入户宣传、散发宣传单等多种形式, 开展广泛宣传, 形成了良好、持久的宣传氛围。

2.2 加强制度建设, 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

各项目管理单位结合实际, 规范公共卫生服务实施办法和程序, 建立和完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多项工作制度, 对有序、规范、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起到很好的保障作用。在第一个项目年度刚开始时, 基层医疗单位普遍采取以往对待中心工作临时抽人的老办法来做项目, 一度工作质量不高, 实施进度慢。为解决此问题, 项目管理部门提出了建立常态化的工作机制, 即必须建设一支稳定的从事公共卫生队伍, 保证从事项目工作人员的稳定, 保证项目工作的连续性。此举既有利于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的改革, 也有利于调动两个基本工作层面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使其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为此, 各实施单位围绕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 转变工作观念, 转变服务模式, 实现了第一个项目年“建队伍、打基础、完任务”的目标。

3 强化四项保障措施

3.1 强化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要通过社区卫生服务站、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等城乡医疗卫生机构免费为全体居民提供。因此, 舒城县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项目管理体系, 形成了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工作网络, 主动开展与乡、村和计生部门的协作。明确了谁是工作主体、实施主体和管理主体。明确责任, 各司其职, 履行职责。尤其是2010年第二个项目年度, 坚持补助经费向村卫生室调整,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任务向村卫生室的延伸, 进一步明确乡镇卫生院仍然是实施主体。因地制宜, 及时在全县推广“镇中心院主导实施, 镇村医疗机构联动参与, 项目任务分解到服务体系, 目标责任具体落实到人”的项目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使卫生院重视镇、村两级医疗机构在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中的有机结合, 镇、村两级医疗机构都紧紧围绕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具体要求, 有分有合、相互支持、相互依托、优势互补。乡卫生院加强对村卫生室的业务培训、指导和督查。同时也依托村卫生室开展传染病报告、免疫规划、健康教育、慢病随访等工作, 充分发挥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与公共卫生服务一体化“两个一体化”的共建作用。

3.2 强化公共卫生项目经费保障机制

公共卫生的公益性质决定了公共卫生的出资人是政府, 所以要根据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目标, 建立并强化政府对公共卫生的投入的稳定机制。为此, 舒城县不断增加公共卫生投入, 做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按项目为城乡居民免费提供, 对于乡村基层卫生机构承担规定的公共卫生服务任务, 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给予补偿。2011年在财政预算中又增加了村级公共卫生服务补助,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制定相关的项目经费管理办法, 对项目资金实行精细管理, 采取项目开始预拨经费, 项目结束考核清算经费的模式管理使用好经费。各单位都设立了单独账簿, 专款专用, 保证专项资金足额、安全、有效地使用到城乡居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上, 努力保障资金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3.3 强化督导检查

面向基层、面向百姓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每一项服务最终要落实到城乡居民身上, 要确保群众满意、政府满意。各单位都加强了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监督检查, 坚持按照省项目方案要求开展一季度一督导与重点督导的形式, 加强项目的质量和进度管理。在全面督导的基础上, 开展重点调度, 重点问题督促整改。对督导中发现的问题, 及时纠正并限期整改到位, 做到边督导、边指导、边整改、边规范, 确保服务不缩水, 建档不漏项, 惠民不偏颇, 保证项目实施的质量和水平, 促进了项目均衡、协调、规范发展[2]。

3.4 强化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是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顺利实施的有效手段, 也是体现公共卫生政府购买的重要保证, 因此, 舒城县制定和完善了《舒城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考核评估细则》, 明确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工作职责、目标和任务, 考核履行职责、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数量和质量、社会满意度等情况, 保证公共卫生任务落实和群众受益。建立公共卫生服务手册运行体系, 健全跟踪督查、考核评估制度, 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月报制度, 促进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实施。强化业务指导和监管责任, 通过平时专项考核与年终综合考评, 评定工作实绩, 并把月报数据与资料收集的相符性和工作完成的进度作为考评的重要内容, 突出相符率和完成率两个指标, 真正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做细做实。并将考核结果与经费补助以及单位年度考核和干部任用挂钩, 与基层医改的人员聘用挂钩, 不搞照顾情绪和其他因素, 通过考核激励机制形成创先争优的导向, 有力地推动了项目工作高质量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吉俊敏.常州市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0, 30 (11) :914-916.

3.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培训总结 篇三

一、基本概念

基本公共服务,指建立在一定社会共识基础上,由政府主导提供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阶段相适应,旨在保障全体公民生存和发展基本需求的公共服务。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属于公民的权利,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的职责。

基本公共服务范围,一般包括保障基本民生需求的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计划生育、住房保障、文化体育等领域的公共服务,广义上还包括与人民生活环境紧密关联的交通、通信、公用设施、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公共服务,以及保障安全需要的公共安全、消费安全和国防安全等领域的公共服务。

基本公共服务标准,指在一定时期内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对基本公共服务活动所制定的技术和管理等规范。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全体公民都能公平可及地获得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其核心是机会均等,而不是简单的平均化和无差异化。

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指由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和标准、资源配置、管理运行、供给方式以及绩效评价等所构成的系统性、整体性的制度安排。

二、规划范围

根据“十二五”规划纲要,为突出体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要求,本规划的范围确定为公共教育、劳动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基本社会服务、医疗卫生、人口计生、住房保障、公共文化等领域的基本公共服务。

“十二五”规划纲要还明确了基础设施、环境保护两个领域的基本公共服务重点任务,包括:行政村通公路和客运班车,城市建成区公共交通全覆盖;行政村通电,无电地区人口全部用上电;邮政服务做到乡乡设所、村村通邮;县县具备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和环境监测评估能力;保障城乡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等。这些内容分别纳入综合交通运输、能源、邮政、环境保护等相关“十二五”专项规划中,不在本规划中予以阐述。

三、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着力保障城乡居民生存发展基本需求,着力增强服务供给能力,着力创新体制机制,不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健全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把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是我国公共服务发展从理念到体制的创新。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公民都有获得基本公共服务的权利。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的职责,必须着眼制度设计、系统规划、整体推进,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基本要求是:

——以人为本,保障基本。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优先保障基本公共教育、劳动就业服务、社会保险、基本社会服务、基本医疗卫生、人口和计划生育、基本住房保障、公共文化体育等服务的提供,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扩大范围和提高标准。

——政府主导,坚持公益。牢牢把握基本公共服务的公益性质,明确政府的主体责任,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科学划分各级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事权与支出责任,健全地方政府为主、统一与分级相结合的公共服务管理体制。加强立法、规划、投入、监管和政策支持,有效促进公平公正。

——统筹城乡,强化基层。打破行业分割和地区分割,加快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一体化建设,大力推进区域间制度统筹衔接,加大公共资源向农村、贫困地区和社会弱势群体倾斜力度,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制度覆盖全民。把更多的财力、物力投向基层,把更多的人才、技术引向基层,切实加强基层公共服务机构设施和能力建设,促进资源共建共享,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改革创新,提高效率。完善财政保障、管理运行和监督问责机制,形成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有效运行的长效机制。创新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引入竞争机制,积极采取购买服务等方式,形成多元参与、公平竞争的格局,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二)主要目标

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作为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安排、加快构建再分配调节机制的重大任务,并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和任务紧密衔接。“十二五”时期的主要目标是:

——供给有效扩大。政府投入大幅增加,基本公共服务预算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逐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国家标准体系和标准动态调整机制逐步健全,各项制度实现全覆盖。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实现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

——发展较为均衡。资源布局更趋合理,优质资源共享机制加快建立,县(市、区)域内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发展基本实现,农村和老少边穷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服务方便可及。以基层为重点的基本公共服务网络全面建立,设施标准化和服务规范化、专业化、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居民能够就近获得基本公共服务。

——群众比较满意。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需求表达机制有效建立,服务成本个人负担比率合理下降,绩效评价和行政问责制度比较健全,社会满意度不断提高。

经过努力,“十二五”时期,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明显进展;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比较健全,城乡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明显缩小,争取基本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四、劳动就业服务

nlc202309010902

国家建立劳动就业公共服务制度,为全体劳动者就业创造必要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环境,保障合法权益,促进充分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十二五”时期,政府提供如下劳动就业公共服务:

◆为全体劳动者免费提供就业信息、就业政策咨询、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就业失业登记等服务;

◆为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提供就业援助;

◆为失业人员、农民工、残疾人、新成长劳动力等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补贴;

◆为全体劳动者免费提供劳动关系协调、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和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维权等服务。

(一)重点任务

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劳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以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为重点服务对象,全面提升就业全过程公共服务能力,努力创造平等就业机会,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就业服务和管理。完善并全面实施就业政策法规咨询、信息发布、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就业失业登记等免费服务,推进服务规范化和标准化,拓展服务功能。推进分类服务和管理,加快推行就业失业登记证实名制,尽快实现一人一证、全国通用。健全人力资源市场调查统计制度,建立全国就业信息监测制度,加强失业动态监测预警。完善就业援助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完善税费减免、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等办法,开发社区服务、养老服务、助残服务、交通协管、保洁、绿化等公益性岗位。加强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建设,整合职业介绍和人才交流服务的公共资源,推动就业信息全国联网,提升就业创业和人才服务能力。

——职业技能培训。建立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对城乡有就业要求和培训愿望的劳动者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对通过初次职业技能鉴定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的,按规定给予一次性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对未能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等新成长劳动力普遍实行劳动预备制培训,给予培训费补贴,并对农村学员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员给予一定生活费补贴。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经费统筹使用,提高效率和效益。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能力建设,加大培训市场监管和资源整合力度,引导协调各类职业院校、培训机构有序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研究推进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

——劳动关系协调和劳动权益保护。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着力提高小企业和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扩大集体合同覆盖面。规范劳务派遣用工和企业裁员行为。全面推进实施劳动用工备案制度,加强对劳动用工的动态监管。健全企业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制度。完善企业工资决定机制和正常增长机制,积极稳妥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健全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完善最低工资和工资指导线制度,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发挥政府、工会和企业作用。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全面推进网格化、网络化管理,完善劳动案件办理协查制度。加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服务体系建设,规范办案程序。建立健全重大集体劳动争议应急调处机制。

(二)基本标准

加快建立健全劳动就业公共服务国家标准体系。依据国家劳动就业服务相关法律法规,为保障劳动就业公共服务的规模和质量、明确工作任务的事权与支出责任,制定“十二五”时期劳动就业公共服务国家基本标准。

劳动就业公共服务机构设施建设、设备配置、人员配备、服务规范等具体标准,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依法会同有关部门及国家标准化行政管理部门制定实施。

加强劳动标准体系建设。适时修订完善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等标准,加强劳动定额标准管理。

各省(区、市)应遵循实施国家基本标准,并可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适当提高标准。

(三)保障工程

按照整合、补缺、标准化的原则,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加强就业、社会保险、劳动保障监察和调解仲裁等服务设施建设,形成覆盖城乡、功能齐全、布局合理、方便可及的就业服务网络,提高服务和管理的规范化、信息化、专业化水平。

——基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工程。全面加强县、乡两级服务设施(设备)建设,开展就业和职业技能培训、劳动关系协调、劳动保障监察和调解仲裁、人事人才、劳务输出等服务,提供社会保险参保登记、缴费、待遇核发、关系转移等经办服务。街道(乡镇)服务站、行政村(社区)服务窗口与其他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

——省、市(地)级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工程。新建和改扩建一批省、市(地)级人力资源综合服务设施,改善综合就业和人力资源服务、劳动关系协调、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劳动保障监察等服务的条件。

——就业失业动态监测和预警工程。建立健全覆盖全国的就业失业信息监测网络,完善就业信息统计和失业预警指标体系,开展就业需求预测,适时发布就业需求和失业预警信息。

五、社会保险

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十二五”时期,政府提供如下社会保险服务:

◆职工享有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农村居民享有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享有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职工享有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农村居民享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享有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职工享有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

(一)重点任务

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以增强公平性和适应流动性为重点,着力完善制度,扩大覆盖范围,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和统筹层次,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险体系。

——基本养老保险。以农民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扩大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将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全部纳入基本养老保险保障范围。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将两项制度合并实施。完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实行先保后征。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逐步推进城乡养老保障制度有效衔接。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工资增长和物价水平相适应的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稳步提高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水平。

nlc202309010902

——基本医疗保险。扩大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范围,重点提高农民工、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率。巩固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逐步提高人均筹资标准和财政补助水平,鼓励有条件地区探索建立城乡统筹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面推进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将门诊常见病、多发病纳入保障范围,逐步提高门诊费用报销比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费用报销比例要明显高于医院。逐步提高医保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和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做好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水平的衔接。提高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等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探索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切实解决重特大疾病患者的因病致贫问题。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和医疗费用结算办法,全面实现统筹区域内和省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逐步实现跨省异地就医结算。在确保基金安全和有效监管的前提下,鼓励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具有资质的商业保险机构经办各类医疗保障管理服务。

——工伤、失业和生育保险。健全预防、补偿、康复相结合的工伤保险制度,完善差别费率和浮动费率办法,适度提高待遇水平。将国有企业老工伤人员全部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充分利用现有医疗和康复资源,加强工伤康复基地建设。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健全失业保险待遇正常调整机制,研究建立失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机制。完善生育保险制度,加强与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衔接。以农民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等为重点,扩大工伤、失业和生育保险覆盖面。积极探索建立农民意外伤害保障机制和覆盖城乡居民的生育保障机制。

(二)基本标准

加快建立健全社会保险服务国家标准体系。依据国家社会保险相关法律法规,为实现社会保险制度覆盖全民,并保障参保人员待遇水平,明确工作任务的事权与支出责任,制定“十二五”时期社会保险服务国家基本标准。

社会保险服务机构设施建设、设备配置、人员配备、服务规范等具体标准,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部依法会同有关部门及国家标准化行政管理部门制定实施。

各省(区、市)应遵循实施国家基本标准,并可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适当提高标准。

(三)保障工程

实施社会保险服务保障工程,改善服务设施条件,为城乡居民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经办服务。

——省、市(地)级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建设工程。新建和改扩建一批省、市(地)级社会保障服务设施,配置必要的设备,改善参保缴费、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待遇核发、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异地就医结算等经办服务条件。

——社会保障卡建设工程。逐步推行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卡,完成发放8亿张,覆盖60%以上人口,实现其在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险的应用,并与就业服务、劳动关系、社会救助等信息共享。重点在国家、省、市(地)三级建设社会保障卡中心及其支持系统。

4.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培训总结 篇四

卫生院实施国家

基本药物制度培训方案

根据《县卫生局关于举办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培训班的通知》要求,为提高卫生院管理人员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认识和执行力,掌握基本药物合理应用知识,确保我院正式启动实施国家,特《制定青林乡卫生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培训方案》 一. 培训目的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一项全新的制度,开展对卫生院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及其他相关知识的培训,有利于提高群众获得基本药物的可及性,保障群众基本用药的需求,有利于规范基本药物制度使用行为,促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全镇推进,通过培训,对我镇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进行宣传,动员,部署,提高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对基本药物的使用能力.规范卫生院的基本药物使用管理,确保临床首选和合理使用药物基本药物,达到保障人民群众用药,维护健康水平.实现享有基本医疗服务.不断提高群众健康水平的工作目标。二.培训方式

培训采用分科分期培训方式,自2011年7月1日起开

始培训,每周培训一次,直至培训内容完毕,共培训74课时(见培训课程安排),由卫生院医改领导小组按照《国家基本药物临川应用指南》、《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对内科,儿科,外科,妇科,药剂科及其他医务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培训完毕,针对医院所有医务人员进行现场提问及及技能操作考核。三

培训对象

卫生院管理人员,医务人员,药学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对从事医疗管理和药事管理工作人员,临床医生和药学人员进行培训,重点加强对医生和药学人员的培训 四

培训内容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内容 《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内容 五

培训要求 根据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要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基本理论,基本要求,基本方法的培训,加大实践力度,从分析和解决问题出发.2 结合单位实际,制定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培训方案和培训计划,上报县卫生局医改办。组织本单位医务人员开展培训工作,全面完成医务人员全员培训任务,引导当地群众正确合理用药,减少药物滥用的危害.桃源县

卫生院

2011年6月28日

卫生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

成 员:

5.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培训总结 篇五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和基本药物处方集

培训小结

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在我市全面铺开,实施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制度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实施医药分开、减轻患者负担的重要措施,是惠及全市人民的民心工程,也是我卫生院一项中心工作和政治任务。

为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医改政策的文件精神,认真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任务,我院在上级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高度重视对实施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制度的落实工作,积极准备迎接药品零差价销售政策。培训采取了会议,业余时间学习、讨论等多种形式进行,并组织了培训后考核,针对培训考核情况制定了奖罚制度。

我院于2011年10月20日、23日、召开会议,对全院医务人员及乡医开展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和基本药物处方集培训会。

首先,院长向大家传达上级部门关于在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制度的有关文件精神。他认为实施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制度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政策性和挑战性,要求与会各位同事要潜心学习上级相关政策,准确把握精神实质,不折不扣地执行有关政策。针对用药品种减少可能暂时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等可能减少医疗收入等情况,院长认为首先要适应形势,把它当成一项中心工作和政治任务,做好这项惠民工程。要科学做好服务功能定位和临床技术服务功能调整,确保改革平稳过渡,医改工作顺利实施。

2011年10月20至10月23利用工作日集中培训《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基层部分)》和《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基层部分)》。通过学习《《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和《处方集》在建立和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过程中,对于规范基层医务人员合理使用基本药物,维护患者健康权益,引导广大患者形成科学的用药习惯,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参会职工也作了详细的笔记。

医院职工及乡医讨论认为,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意味着药品通过招标采购、统一配送,到了卫生院,购进药品是多少钱就卖给老百姓多少钱。这将有效地遏制以药养医的现状,减轻群众用药负担,使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进一步彰显。

6.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培训总结 篇六

根据卫生局文件精神,为进一步推动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加强国家药物规范化、合理化使用培训工作,根据《延安市2014年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盒处方集培训工作方案的通知》(延市卫发【2014】30号)要求结合我院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培训会议精神,提高我院和辖区村卫生室医务人员基本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水平,顺利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我们于2014年4月10日至20日对全院和辖区内村卫生室医务人员进行了集中培训,现总结如下:

一、成立组织,确定内容 在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我院成立了2012版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处方集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焦培哲同志任领导小组组长,并由专人负责制定培训工作实施方案和培训计划,落实上级布置的任务。

本次培训采用多媒体幻灯片授课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内容主要包括: 1.耳鼻咽喉眼科药物的合理使用2.皮肤科疾病药物的合理使用3.呼吸科疾病药物合理使用4.心脑血管疾病药物合理使用5.消化系统药物合理用6.国家基本药物指南中成药部分7.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抗感染药物8.有效促进基本药物的合理使用9.进行学习笔记检查和考试

二、强化措施,灵活培训 我们以注重实效为原则,采取分级负责的办法,组织学习培训。

1、根据文件精神,4月9日由专人调试多媒体幻灯片设备,布置培训场地,做好全院和辖区内村卫生室医务人员培训的前期准备工作。

2、为避免集中培训影响正常医疗工作秩序,我们利用下班时间对医务人员进行集中学习。并采取多种培训方式相结合,提高培训效果。学习中鼓励大家结合工作实际,把培训课程应用到平时的医疗服务中去,正确引导患者使用基本药物。

三、规范用药,成效显著

通过系统培训,提高了全院医务人员和乡村医师对实施基本药物重要性的认识,让所有医务工作者明白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减轻群众用药负担,确保群众安全用药的有效保障。特别要求一线医务人员和药学人员掌握基本药物的临床服务知识,实现安全、有效、经济的合理使用原则,进一步提高了我们合理用药的知识和意识,规范用药行为。

四、存在的问题

1、少数医务人员对基本药物的专业知识掌握不够,村卫生室人员未严格掌握和执行抗生素和激素的使用标准与指征,存在抗生素和激素使用过多和使用不合理现象。

2、少数药学人员对基本药物的药理作用,专业机制,禁忌症等的熟悉程度不够,对一些不太明显的用药不适宜处方调剂失误,导致处方质量差,临床药品应用不合理。

3、基本药物合理使用的重视程度不够。不遵循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原则,抗菌药物使用率偏高,无指征用药,临床工作中医师掌握抗菌药物应用的适应证过宽、疗程长,抗菌药物被滥用。

五、整改意见

1、进一步加强医务人员专业知识培训,逐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规范用药行为。如抗菌药物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技术规范的学习培训,降低抗菌药物使用率。严格掌握抗生素和激素的使用指征,避免滥用抗生素和激素的不良现象发生。

2、加强培训引导,改变医生以前的用药习惯,做到完全、合理使用国家基本药物。

3、采取得力措施,大力宣传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重要性,重新制作医疗收费公示栏,向群众公示收费价格并严格执行。

4、加强辖区内乡村医生的培训和管理,规范乡村医生的用药。

5、规范基本药物应用的相关工作,查找问题,分析原因,明确工作重点,贯彻落实。

7.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培训总结 篇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次调研以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县全部乡镇卫生院为调研场所,共发放20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94份,回收率97%。调查对象是乡镇卫生院的医护人员。

1.2 调查方法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结合乡镇卫生院的实际情况,设计调查问卷。问卷采用匿名自填式,由调查员现场发放并说明填写的要求和意义。问卷当场回收,进行初步简单核验质量,保证调查问卷的回收率和有效率。

1.3 质量控制

在问卷形成后进行预调查,及时发现问卷中存在的问题;编写调查指导语,明确解释该调查问卷的内容和目的;调查前对调查人员进行一定的培训,以便调查工作顺利进行;与调查地点的相关责任人取得联系并获得他们支持,保证调查的顺应性;数据由专人整理,双人双录入,并进行逻辑纠错和检查,确保数据准确和完整。

1.4 统计学处理

资料录入于Accee数据库,运用SPSS 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采用频数和构成比来描述所调查人群的基本信息及调查人群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认知情况。

2 结 果

2.1 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涉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 耳鼻喉科、中医科、预防保健科、急诊科等科室。医护人员的基本情况见表1。

2.2 医护人员对基本药物的认知情况

调查显示,69.6%(n=135)的医护人员了解基本药物制度,5.8%(n=50)的医护人员听说过,而不了解的人员仅占4.6%(n=9)。医护人员了解基本药物制度的途径主要通过培训、网络传媒、同事之间交流获得,其中通过培训获得的有24.2%(n=47)的人员,而40.2%(n=78)的人员是通过网络传媒之类的方式获得,跟同事交流获得信息的人员占35.6%(n=69)。调查对象中有75.8%(n=147)的医护人员从未参加过培训,1.1%(n=41)的人员参加过1~2次培训,仅仅有3.1%(n=6)的医护人员参加过3次以上的培训。详见表2。

2.3 医护人员对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态度

调查显示,73.2%(n=142)的医护人员对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表示支持,22.7%(n=44)的医护人员对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持无所谓态度,4.1%(n=8)的医护人员反对实施基本药物制度。

2.4 医护人员对基本药物的熟悉程度

调查通过两个问题来了解医护人员对基本药物的熟悉程度。第一,是否阅读过基本药物专业使用指导,18.0%(n=35)的人员详细阅读过,57.8%(n=112)的人员简单看过,24.2%(n=47)的人员没读过;第二,是否清楚常用的药物中哪些是基本药物,43.8%(n=85)的人员清楚常用的药物中哪些是基本药物,39.2%(n=76)的人员较为清楚,而17.0%(n=33)的人员不清楚。详见表3。可见大多数人对基本药物并没有清楚的认识,还停留在模棱两可的了解阶段。

2.5 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对医护人员的影响

本调查表从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之后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变化、收入变化、工作积极性变化3个方面,来研究对医护人员的影响。详见表4。由表4可知,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之后,工作量部分增加了,但是收入大部分没有变化,从而影响了工作积极性的提高,导致工作积极性变化不大。

3 讨 论

此研究样本来源于新乡市新乡县所有的乡镇卫生院,在地理位置上具有代表性,代表这一市县的基本情况。该调查的对象是乡镇卫生院的医护人员,覆盖面较广,能够全面掌握基本药物制度实际实施情况。因此,此次调查统计出来的结果能够较好的反映出新乡县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认知情况,所得出的结论也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本研究结果显示,目前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对于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有一定的认知了解,不了解的人员仅占4.6%,而对于常用药物中哪些是基本药物,不了解的也仅占17%,表明乡镇卫生院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普及率还是很高的。但是调查也显示,75.8%的医护人员从未参加过基本药物制度的培训,分析原因,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和网络已经成为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了解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重要途径。目前,普及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主要手段是网络大众传媒,而业务培训所占比例较小。这些表明医护人员对国家基本药物的认知度有限,虽然有所了解,但对基本药物的核心内容掌握不够[2,3,4]。

本研究还针对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之后,对医护人员的工作带来的影响进行了调查。调查表明,在医护人员工作积极性方面,有10.8%的医护人员积极性降低,同时收入方面也有14.4%的医护人员降低了,还有44.8%的医护人员工作量增加了。这显示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给医护人员带来了更大的工作量,虽然对医护人员的收入及工作积极性有一定的影响,但比例还是较小的。

综合以上调查结果,笔者建议重视对医护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5]。培训可以采用集中培训,这是一种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全面有效知识的行之有效的方式[6]。同时,向医护人员发放有关基本药物政策的宣传手册,向患者宣传有关基本药物的信息以及合理使用药物的基本知识,让患者了解全面推行基本药物制度的最终受益者是患者,必须积极参与进来,以实现人人享有医疗卫生保健的目标[7]。同时,也说明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是成功的,此次调查结果提示了以后要多进行更深入的调查,这样才能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摘要:目的:了解河南省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认知情况。方法:对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县全部乡镇卫生院的医护人员进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认知情况问卷调查,共发放200份问卷,回收194份,有效回收率为97%。调查数据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频数和构成比来描述。结果:经调查表明,69.6%的医护人员了解药物制度;40.2%的医护人员通过网络传媒等方式了解基本药物制度;75.8%的医护人员未参加过培训;73.2%的医护人员支持基本药物制度,43.8%的医护人员清楚常用药物中有哪些基本药物;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之后,10.8%的医护人员积极性降低了,14.4%的医护人员收入降低了,而44.8%的医护人员工作量增加了。结论:目前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认知不足。建议加强培训和宣传,促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

关键词:基本药物制度,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认知

参考文献

[1]胡善联,张崖冰,叶露.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研究[J].卫生经济研究杂志,2007,10:3

[2]张震巍.安徽省综合医院医务人员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认知情况研究[M].2004.学位论文

[3]闫抗抗,杨世民,方宁等.377名基层医师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认知情况的KAP调查[J].中国药方杂志,2010,44:4209-4211.

[4]郭振,徐凌忠,郑文贵等.山东省乡村医生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认知与行为KABP调查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杂志,2011,9:691-693.

[5]赵伟宁,徐凌忠,王兴洲等.山东省乡镇卫生院医师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知识-态度-行为调查[J].山东大学学报,2012,1:163-164.

[6]刘堃,张滨,唐贵忠.重庆市贫困地区乡镇全科医生培训状况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杂志,2009,16:3059-3061.

8.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培训总结 篇八

关键词:村卫生室;财政支持;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村卫生室是统筹城乡卫生一体化的关键支撑和重要前沿。在村卫生室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有利于提高农村基本药物的可及性,减轻人民群众医药费用负担,进而转变村卫生室“以药养医”的旧机制。莱芜市立足市情,发挥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积极改革创新,加大对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支持力度,促进了农村医疗水平的提升,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同时,在推进过程中,也面临一些突出问题和困难亟待解决。

一、基本情况和做法

近年来,莱芜市按照中央、省统一部署,将村卫生室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纳入统筹城乡卫生一体化的重要内容,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在全市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通知》等文件,作出了部署安排,取得了明显成效。

目前,莱芜市有1070个行政村,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949个,村医2262人,其中省统一规划的村卫生室456个,村医1293人。2012年6月,我市949家村卫生室全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并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对此,我们在三个方面对这项工作的开展给予财政支持。

在政策补助方面,主要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基本医疗服务收入(一般诊疗费)和绩效补助3个渠道对村卫生室给予资金补偿:一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合理划分镇村卫生机构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将基本卫生服务经费中的40%,用来安排村卫生室承担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由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村卫生室年底百分制考核结果,予以核拨,得分90分以上的予以全额拨付;二是基本医疗服务收入。实行一般诊疗费制度,村卫生室可以收取一般诊疗费,一般诊疗费6元/人次,其中个人承担1元,新农合支付5元。三是绩效补助。按照每服务1000人补助6000元的标准对村医进行补助,其中省及以上财政补助40%,市、区分别补助剩余部分的30%和70%,实行绩效考核和以奖代补。

在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方面,2007年开始,莱芜市对省统一规划的456处村卫生室进行标准化建设,在对每处村卫生室省补助1.5万元的基础上,市、区两级财政各配套补助5000元,实现了村卫生室业务用房面积不低于100平方米,具备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网络等基本条件,诊断室、治疗室、药房、观察室、中医针灸理疗室“五室分开”,农村群众的就医条件得到一定程度改善。

在村医业务培训方面,按照统筹城乡一体化要求,我市村卫生室由所在镇卫生院领办,在不改变村医身份和村卫生室法人财产关系的前提下,拿出部分财政资金,由区级卫生行政部门委托镇卫生院采取集中培训、临床进修、对口帮扶、学历教育等多方式,对村医进行强化培训6000余人次,进一步提高村医合理使用基本药物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通过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以来,一是村卫生室次均门诊费用下降明显。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以来,村卫生室次均门诊费用由2011年的28.47元下降到25.95元,下降了8.85%。二是基本药物价格下降明显。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前,全市村卫生室药品加成率在100%左右,药品收入占总收入的76.9%,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药品平均加成率下降到20%左右,药品收入占比下降到50%以下。例如一个成人打清开灵、头孢等相同药物,实施零差率前,新农合报销后个人承担28元左右,而实施后,个人只负担10多元,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医药负担。三是群众健康权益得到更好保障。通过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一方面抑制了大病小病医生滥用抗生素的势头,用药结构得到调整和改善,另一方面村卫生室利用中医药未纳入基本药物目录的政策机遇,将中医药作为自身增收的重要渠道,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医药事业发展,更好地保障了群众的健康权益。

二、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

一是遴选的基本药物与群众需求还有一定差距。国家制定基本药物目录后,山东省在此基础上增补了多种药物,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很多村医反映增补的药品种类未考虑农村地区疾病谱状况及不同疾病病种需求的多样性,特别是缺乏慢性病、儿童疾病用药等特色用药,部分药品不容易保存不适合在村卫生室配备。同时,一些大型药品生产企业生产的疗效确切的药品中标率比较低,许多百姓常用药物不在基本药物范围之内。在基本药物目录的影响下,村民用药品种减少,用药选择权弱化,促使其向上级医院分流。二是个别基本药物网上采购价格相比其他渠道偏高。很多群众和村医反映,从省采购平台上采购的个别药品价格,与原渠道招标采购价相比偏高。三是药品到位不及时。由于村卫生室分布较为分散、位置相对偏远、交通不便、药品用量相对有限、基本药物价格较低等多方面的原因,运送成本相对偏高。药品企业只将药品配送至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一般利用到镇里办事的时机,捎带回需要的药品,导致农村卫生室时常出现基本药物缺货、断货现象。从调查的村卫生室来看,2日到货率仅为60%-70%,有时需要7-8天。四是村医利益未得到充分保障。一方面,由于村卫生室取消药品加成,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后,村医收入下降明显。据调查,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前,村医人均年均收入在2.5万元左右,而实施后,只有1.5万元左右,导致相当部分村医外出兼职打工,扩展收入渠道。另一方面,村医养老保险制度未建立,目前全市村医中只有1/4参加了职工养老保险,且大多数由个人缴纳,1/4参加新农保。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村医迫切希望参加适合自身情况的养老保险,解除后顾之忧。

三、对策建议

(一)完善乡村医生的补偿机制。建立合理的补偿机制是村卫生室推行基本药物制度的关键。为保证乡村医生获得稳定的收入,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推动基本药物制度在村卫生室的顺利实施,在明确各级政府补偿责任的基础上,继续完善补偿政策。一是由中央或省级财政给予村医保底收入补助,保证村医收入不低于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5倍左右;二是对村卫生室在提供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产生的成本(如水费、电费、办公费、机动车耗油费等),划片分类定级,进行综合测算,视财力给予适当补助。

(二)建立乡村医生的保障机制。为解决乡村医生的后顾之忧,稳定乡村医生队伍,各地要结合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推进,以多种形式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参加新农保,如政府出钱为村医购买养老保险,或对纳入乡村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由乡镇卫生院为被聘用的村医统一办理养老保险。

(三)建立乡村医生的激励机制。探索实行星级村卫生室和优秀村医评选制度,从建设标准、管理科学、医技精湛、服务优良、环境温馨等5个方面,将全市村卫生室分为山区和平原两大类别,分组评选星级村卫生室,同时实行星级累积制度,只有取得较低星级并满足一定条件后,才能评定更高一级星级卫生室。优秀村医也全部从星级卫生室中评选。对于星级卫生室和优秀村医,给予适当提高补助标准、政治待遇等扶持政策,促使村卫生室服务水平提高。同时,建立先进帮后进、后进学先进的机制,整体提升村卫生室服务水平。

9.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培训总结 篇九

一、哪些人可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答:所有城乡居民,凡是在社区居住半年以上的,包括户籍及非户籍人口,都可以在居住地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申请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二、0-6岁儿童健康管理包括哪些内容? 答:新生儿家庭访视,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婴幼儿健康管理,学龄前儿童健康管理。

三、0-6岁儿童接受健康管理有什么好处? 答:0-6岁儿童接受健康管理能为孩子一生的健康奠定重要的成长基础,医生根据儿童不同时期的成长发育特点,开展儿童保健系列服务,以保障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育,减少疾病的发生,同时,通过对儿童健康监测和重点疾病的筛查,还可以对儿童的出生缺陷,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预防控制残疾的发生和发展,从而提高生命质量。

四、0-6岁儿童健康服务具体有哪些内容? 答:儿童保健1岁以内至少4次,第2年和第3年每年至少2次,4、5、6岁每年1次。要进行体格检查和生长发育监测及评价,开展心理行为发育、母乳喂养、辅食添加、意外伤害预防、常见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在6-8月、18月、30月龄分别进行一次血常规;在6、12、24、36月龄时使用听性行为观察法分别进行1 —1—

次听力筛查。

五、妇女怀孕后,能享受到哪些健康管理服务? 答:妇女怀孕后,能从产前、孕期全程到产后42天都可以享受到健康管理服务,包括:孕早期健康管理、孕中期健康管理、孕晚期健康管理、产后访视、产后42天健康检查等健康服务。

六、孕产妇孕早、中、晚期健康管理有哪些内容? 答:孕早期健康管理要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血型、肝功能、肾功能、乙型肝炎检查、梅毒血清学试验、HIV 抗体检测。高危评分10分以上,及时转诊到产科急救中心或县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孕16~20周、21~24周、孕25~36周、37~40周各进行1次孕期健康管理,进行血红蛋白、尿蛋白检测。高危孕妇,必须及时转诊到产科急救中心或县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

七、什么是产后访视?有什么好处? 答:产后访视是指基层医生在产妇分娩后3-7天,到产妇家中进行的第一次产后家庭访视,医生为产妇和新生儿进行查体、健康咨询和指导。通过产后访视,可以了解产妇的一般情况,如乳房、子宫、恶露、会阴或腹部伤口恢复等情况,也可以早期发现发现产褥期感染,达到早治疗、早康复的目的。

八、国家为6岁以下儿童提供哪些疫苗免费接种? 答:目前我国为6岁以下儿童提供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二价脊灰减毒活疫苗、脊灰灭活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白破联合疫苗、麻疹风疹联合疫苗、麻腮风联合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乙脑减毒疫苗、钩端螺旋体疫苗、流行性出血热疫苗、炭疽疫苗共15种免

—2—

费疫苗。这些疫苗可用于预防乙型肝炎、结核病等15种传染病。其中有的疫苗是在流行区才接种,如:钩端螺旋体疫苗、流行性出血热疫苗、炭疽疫苗等。九、二孩是否跟一孩一样享受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费接种? 答:二孩同样享受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依据《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等相关规定,免疫规划疫苗预防接种服务对象是根据国家免疫规划疫苗规定的免疫程序确定的,只要是在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程序(0~6岁)内的适龄儿童,均享受国家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费接种。十、二孩不在户籍所在地出生能否免费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 答:二孩不在户籍所在地出生同样享受免费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依据《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等相关规定,免疫规划疫苗受种对象包括:本次应种者、上次漏种者及外地流动人口等特殊人群中的未受种者。因此非本地户籍的出生儿童同样可在当地预防接种单位享受免费的疫苗接种服务。

十一、适龄儿童在哪里能够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 答:适龄儿童可以在广西任意一个接种单位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各地的预防接种单位由当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规划和设置,家长可按照就近原则获得预防接种服务,相关预防接种单位的信息可咨询当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或者疾控中心。

十二、什么是手足口病?有什么危害?怎么传播?如何预防? 答:手足口病是一种肠道急性传染病,每年4-7月发病人数 —3—

明显增多。约95%的病人为5岁以下儿童,主要表现为发烧、不想吃饭、精神差和喉咙痛,1-2天后,出现口腔溃疡,手、脚以及臀部出现红色皮疹。本病多数为轻症,不经过治疗7-10天后可自己恢复。但有少数儿童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如不及时治疗会死亡。广西90%以上的死亡病例为EV71病毒感染。对手足口病目前尚无特异的抗病毒药物。孩子得了病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如果患儿出现持续高热、反复呕吐、嗜睡、易惊吓或烦躁、手足抖动、呼吸困难等严重情况,应立即就医。手足口病主要是通过接触病人口鼻分泌物、疱疹液、粪便,以及接触被污染的玩具、奶瓶、餐饮具等物品传播。预防手足口病,保持良好的个人和环境卫生是最重要的预防措施,家长需教育儿童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不扎堆。此外,给5岁以下儿童接种EV71疫苗,可有效预防由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重症及死亡病例的发生。

十三、什么是流感?有什么危害?如何传播?怎样预防? 答: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以飞沫传播为主,日常生活密切接触也能传播。通常表现为发热、咽痛、头痛、肌痛和咳嗽,可伴有肠胃不适。本截止7月31日,广西发生流感暴发疫情14起,波及人口数18252人,发病数927人。聚集性疫情主要发生在中小学,学生容易得病。预防措施有:(1)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可有效预防。(2)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可减少患病机会。(3)勤洗手,特别是用手遮掩口鼻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4)不要对人打喷嚏或咳嗽。患病时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5)均衡饮食、多喝水,适量运动、充足睡眠,—4— 避免过度疲劳。(6)多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十四、什么是肺结核?得了肺结核有什么症状? 答:结核病又叫“痨病”,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人体除了毛发、指甲不能感染结核病外,其他任何部位都可得结核病。结核病主要是由呼吸道传播的,因此90%以上的病人为肺结核的易感者。肺结核在我国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中发病和死亡数排在第2位。得了肺结核如发现不及时,治疗不彻底,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甚至可引起呼吸衰竭和死亡,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肺结核的全身症状主要是发热、盗汗、全身无力、食欲不振、逐渐消瘦等。呼吸系统症状为咳嗽、咳痰、咯血、胸部不适、胸闷等。如果出现咳嗽、咳痰2周或以上,或有咯血、发热或胸痛等症状,应怀疑得了肺结核。

十五、得了肺结核去哪里治疗?国家有什么免费政策? 答:当你周围的人出现咳嗽、咳痰2周或以上,或有咯血、发热或胸痛等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就应督促他到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宜州市的结核病防治机构为:宜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查。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是国家设立的诊断、治疗和管理结核病的专业机构,医务人员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并经过专业培训。我国省、地、县三级都设有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包括结核病防治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结核病定点医院(宜州市结核病定点医院是:宜州市人民医院)。我国对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免费提供主要检查和抗结核药物治疗。免费检查包括:初诊病人胸片1张,痰标本检查1次;确诊病人治疗期间的痰标本检查和疗程结束后胸片1张。免费抗结核药物包括:国家标准化疗方案中的抗结核 —5—

药物,而其他辅助检查和治疗费用仍需自付。

十六、结核病是怎么传染的?怎么能避免这种传染? 答: 结核病是呼吸道传播疾病。肺结核患者在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会把带有结核菌的飞沫播散到空气中,周围健康人群吸入带有结核菌的飞沫即可能受到传染。一个传染性肺结核病人一年中能使10-15人感染结核菌。一般来说,感染结核杆菌并不一定都发病,只有当身体抵抗力降低时,才能发展成为肺结核。咳嗽喷嚏掩口鼻、不随地吐痰可以减少肺结核的传播,勤洗手、多通风、强身健体可以有效预防肺结核。目前全球范围内尚未开发出针对成人的有效疫苗,因此作为肺结核病人,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不要对着别的人咳嗽、大声说话或打喷嚏。

十七、高血压患者如何才能保持“健康血压”? 答:高血压,是一种典型的生活方式病。引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包括:高盐饮食、超重(肥胖)、过量饮酒、缺乏运动、吸烟和长期精神紧张等。如果不加干预,健康的人就会发展到易患人群,到高血压患者,到心血管病患者,在这一链条上逐步进展,治疗的效果也越来越差。高血压的预防,我们可以:(1)坚持运动:维持适度的健身体力活动,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如园艺劳动,走路,家务劳动,太极拳和游泳等。(2)限制食盐摄入:高盐饮食显著增加高血压患病风险。成人每天食盐摄入量应≤6克。(3)多吃蔬菜和水果。(4)少吃快餐:尽量在家中就餐,可利于控制脂肪、盐和糖的摄入量。(5)限制饮酒:不饮酒或少量饮酒。(6)戒烟:吸烟有害 —6—

健康,吸烟者应尽早戒烟。高血压的治疗,我们可以:(1)大多数患者需要服用降压药长期规范化治疗。(2)降压治疗目标:普通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老年(≥65岁)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150/90mmHg以下;年轻人或糖尿病、脑血管病、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慢性肾病患者如能耐受血压可进一步降至130/80mmHg以下;部分老年人和冠心病患者的舒张压不宜降低至60mmHg以下。(3)不盲目相信小广告或伪科学宣传;不能用保健品、保健理疗或食疗替代降压药治疗。(4)控制血压,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病和死亡风险。

十八、如何通过自我管理来避免糖尿病带来的长期健康问题? 答:很多人都能够通过自我管理来避免糖尿病带来的长期健康问题。患者需要做好以下事情:(1)执行您的糖尿病饮食治疗计划如果没有这样的计划,请与医生一起制定一份,包括以下主要内容:*食用健康食物。如水果和蔬菜、鱼、瘦肉、去皮鸡肉、豆类和谷类、低脂或脱脂奶;将鱼和瘦肉及家禽的分量维持在100克(2两)。烘、烤或焙制作。*食用脂肪和盐分含量较少的食物。*食用高纤维的食物。遵循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根据血糖水平调整食物的总量。*每周的大多数日子,做30~60分钟的身体活动。散步是增加运动量的好方法。(2)通过选择食物和多运动来保持健康的体重(3)如果感觉心情低落,就请求帮助(4)戒烟(5)即使感觉良好,也应服药(6)每天检查双脚(7)每天刷牙(8)检查血糖。

十九、哪些人能享受到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 —7—

答: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的对象指的是65岁及以上老年人,包括65岁。凡是在辖区居住半年以上的老年人,无论户籍和非户籍人口,都能在居住地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享受到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

二十、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主要有哪些内容? 答:每年对老年人进行一次健康管理服务。内容包括:①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②每年进行一次较全面的健康体检,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身高、体重、腰围、皮肤、浅表淋巴结、心脏、肺部、腹部等常规体格检查,并对口腔、视力、听力和运动功能等进行粗测判断。辅助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血清谷草转氨酶、血清谷丙转氨酶和总胆红素)、肾功能(血清肌酐和血尿素氮)、空腹血糖、血脂、心电图和腹部黑白B超。③告知本人或其家属健康体检结果并进行针对性健康指导。二

10.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篇十

确定44类80个基本公共服务项目

《 人民日报 》(2012年07月19日 02 版)

本报北京7月18日电(记者朱剑红)国务院近日正式印发《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把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是我国公共服务发展从理念到体制的创新。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的职责,要按照“以人为本,保障基本;政府主导,坚持公益;统筹城乡,强化基层;改革创新,提高效率”的基本要求,着眼制度设计、系统规划、整体推进,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时期的主要目标取向是:供给有效扩大;发展较为均衡;服务方便可及;群众比较满意。

《规划》较为全面系统勾勒了国家基本公共服务的各项制度性安排,是“十二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构建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综合性、基础性、指导性文件,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规划》主要内容有七个方面。

一是明确“十二五”时期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和项目。在基本公共教育、劳动就业服务、社会保险、基本社会服务、基本医疗卫生、人口和计划生育、基本住房保障、公共文化体育及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确定了44类80个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如公共教育领域的义务教育免费、寄宿生生活补助、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等。

二是按照服务对象、保障标准、支出责任、覆盖水平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每一项基本公共服务的国家基本标准,旨在体现公民权利、政府责任和基本公共服务工作目标,以明确基本公共服务在国家层面的管理和技术规范。所有标准的内容均依据现行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提出。

三是实施一批保障工程,如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程等,改善各领域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条件,健全服务网络。

四是要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健全促进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加大公共资源向农村、贫困地区和社会弱势群体倾斜力度,把更多的财力、物力投向基层,缩小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距,促进资源均衡配置、发展机会均等。

五是建立与经济发展和政府财力增长相适应的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增长机制,明确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健全财力保障机制,切实增强各级财政特别是县级财政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保障能力。

六是加快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在坚持政府负责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推动基本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

七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机制,明确各地区、各部门责任分工,加强评估、监督和问责。

加快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

本报评论员

《 人民日报 》(2012年07月19日 02 版)

国务院印发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了加快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总体部署和重大举措。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迫切需要,是全面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规划》的提出集中体现了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对于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切实保障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及扩大内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规划》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首部国家级专项规划,对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行了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不仅是我国“十二五”时期乃至更长一段时期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发展建设的行动纲领和综合性、基础性、指导性文件,也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既是人民群众基本权益的重要内容,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要求。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建设,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框架初步形成,为颁布和实施《规划》奠定了良好基础。但相对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尚为滞后,特别是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发展失衡、可及性差的矛盾十分突出,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需要多方面探索和实践。

《规划》明确了“十二五”时期,要实现“供给有效扩大、发展较为均衡、服务方便可及、群众比较满意”的主要目标。实现这个目标,关键在于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确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布局。着力创新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管理运行机制,完善财政保障机制、监督评价机制,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通过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规划一体化、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衔接、加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投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扩展等实施路径,使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真正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使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可衡量、可评价,切实解决好社会发展领域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盼。

11.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培训总结 篇十一

自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以来,我院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积极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队伍建设,认真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现将我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基本公共卫生组织及队伍情况

我院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的各项要求,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制定了基本公共卫生工作管理制度及管理办法,并制定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及绩效考核方案,明确了卫生院与片区卫生室的职责分工,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的9人公共卫生领导小组,设立了公共卫生办公室,安排专人具体负责项目工作的组织实施。

二、2013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成效

1、重点人群的第一季度随访已经完成,并对其信息进行了更新。将建档人群中的死亡人口进行删除。

2、儿童及孕产妇管理也步入正轨,提高了孕产妇的产前检查及产后随访率,新生儿随访率也相应提高。

3、大力宣传预防接种知识,提高了儿童预防接种率。

4、健康教育工作更加深入开展,增加了辖区人群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了解。

三、具体做法

1、通过每月举办一期健康教育讲座、每两个月更新一起宣传栏、定期举办健康教育咨询 活动、发放宣传单、播放音像资料等方式宣传健康知识。并针对今年的H7N9禽流感做了大量宣传,使人们更多的了解了H7N9禽流感知识。

2、定期对卫生院相关人员及乡村医生进行培训,以便其更好的掌握基本公共卫生知识,更好地为辖区居民服务。

3、卫生院每月派专人对辖区内的10个片区卫生室进行日常督导,发现问题及时改正,使 其更好的为人民群众服务。

4、通过发放宣传单、广播等方式宣传预防接种知识,提高儿童预防接种率。

四、上半年工作计划

1、加大力度摸底排查,为漏管人群建立健康档案。

2、加强对医务工作者的培训,使他们转变观念,提高他们对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认识,增强他们的服务能力,以适应新时期的卫生工作。

12.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培训总结 篇十二

为进一步推广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快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提高城乡居民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知晓率与满意度,巩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开展成果,根据市卫生健康委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订本宣传方案。

一、宣传时间

2022年全年,日常开展和集中阶段性开展相结合。

二、宣传对象

(一)辖区内常住居民:重点是65岁及以上老年人、孕产妇、0-6岁儿童、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及其家属。

(二)辖区村居(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及工业园区的所有人员。

三、宣传内容及目标

(一)宣传内容

1.宣传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意义,有针对性地解决不同人群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策不了解导致满意度不高的问题。

2.宣传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免费提供的项目内容,积极提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机构名称、地址、联系电话,使不同人群了解、熟悉与自身相关应享受的服务内容,不断提高重点服务人群健康管理项目服务的到位率。

3.宣传乡村医生、全科医师签约服务,开展日常医疗卫生常识、疾病防治知识、健康文明习惯等健康教育。

4.提升宣传工作服务能力。要重点为群众宣传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特别是为重点人群所带来的实惠,引导全社区支持和主动参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同步宣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疾病防治知识、健康生活方式等内容,提高宣传的实效性。努力做到把有限的资源应用与居民健康关系最密切的问题上,提高群众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满意度。

(二)宣传目标

以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结核病患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孕产妇、0-6岁儿童、65岁及以上老年人等为重点宣传人群,确保有针对性的对各类人群加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政策和服务内容宣传,并逐步扩展到全县全部居民,达到以下目标。

1、增强群众意识。通过多种宣传形式,加大我县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宣传力度,强化居民对国家公共卫生服务的认识,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政策、内容及服务流程深入了解,主动参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来,提高群众对项目的知晓率和满意度。

2、提升服务水平。通过全面、针对性宣传,养成慢病患者、孕产妇及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自我管理意识,积极主动配合基层医疗机构进行项目管理,提升我县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3、规范机构服务能力。通过宣传活动,让居民认识公共卫生服务的基本意义及政策措施,有效督促基层机构进一步强化服务能力,完善实施方案,明确责任落实,提升项目工作成效。

四、宣传形式

各单位要突出重点,形式多样,鼓励创新,宣传到位,采取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广播、宣传栏、标语、街头咨询、举办讲座、短信、微信等多种宣传形式,广泛宣传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政策及意义,提高群众的知晓率与参与度。

(一)县直医疗机构

积极参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工作,重点对承担的项目进行深入宣传。

(二)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制作地图。各单位要制作辖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分布图、机构服务区域示意图,在辖区主要公共场所、居民小区显著位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宣传栏等进行发布,使群众能够方便地到居住地或工作地附近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接受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2、发放手册。向辖区居民发放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居民手册,实现辖区常住居民(包括流动人口)“一户一册”,老年人、孕产妇、慢病患者等重点人群要“人手一册”。手册应包括辖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分布图、机构服务区域示意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主要科室联系方式、片区划分和责任医生联系方式、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容、健康教育知识情况等。

3、制作联系卡。主动与辖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工会组织建立工作联系,在居民小区和单元楼宇公共告示栏及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张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家庭医生)联系卡信息内容。

4、张贴温馨提示卡。在入户为重点人群提供免费服务时,如未见到服务对象,应在其家门户张贴温馨提示卡,提示居民可以何种方式、何时、何地接受免费的服务。对同一服务对象多次进行温馨提示应换不同颜色的温馨提示卡,提高提示效果,促使居民主动接受国家免费提供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5、举办签约仪式。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生院、村卫生室筹划举办一次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仪式,现场对有需求的计划生育特别扶助家庭、行动不便老年家庭等重点人群,签订家庭医生式服务协议。

6、更换宣传板(栏)。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围绕宣传活动内容,更换一期宣传板(栏)。指导中小学校、幼儿园等出一期宣传板(栏)。增强宣传板内容的科学性、实用性和时效性,在每期的宣传板上要公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地址、责任医生的联系方式。

7、悬挂(粉刷)宣传标语。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卫生院、村卫生室要在门前悬拉一幅以上宣传标语,并在辖区显要位置、人群集中的位置粉刷宣传标语。

8、举办大讲堂活动。深入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大讲堂,开展健康教育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宣传活动。

9、举办宣传板集中展示、评选活动。在辖区内举办一次宣传板集中展示、评选活动,让广大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人员和居民参与投票,评出群众最喜欢的宣传板。

10、建立沟通平台。各单位开通机构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充分发挥其互动性强、参与度高、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宣传,使居民可以随时通过文字、语音等方式,与机构进行沟通交流。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思想认识。

县卫生健康局成立XX县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活动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卫生系统阶段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工作调度会,结合重点工作推进情况和上级宣传要求,分析挖掘提炼阶段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重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宣传,把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宣传工作列入重要工作日程,纳入整体工作目标。各机构要提高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重要性的认识,指定专门科室、专业人员负责日常宣传工作,制定具体的宣传工作实施方案,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展宣传活动。

(二)创新形式,统筹协调。

各机构可结合自身日常工作及特殊的节日与契机,针对不同重点人群开展不同主题的宣传活动,确保

每期活动主题的时效性,从而积极贴近群众,确保宣传工作获得实效。各单位要因地制宜,寻求突破口,努力求新,根据地区人口及服务对象特点,创作群众易于接受、针对性强的宣传方式。

(三)加强协作,提高宣传成效。

各医疗机构要主动与镇、街道党委政府加强沟通,共同推动辖区内单位、机构开展相应的宣传活动,与其他单位工作有效结合,提高工作开展频率,形成良好的宣传氛围。

(四)做好资料留存及上报。

各单位要对开展的宣传活动做好影像资料的保存,做到分门别类、数据清晰、资料真实。

13.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培训总结 篇十三

姓名

得分

单选题 药物的代谢最主要器官是()A肺

B肝

C肾

D肠道

E 脾 2 药物排泄最主要的器官是()A肺

B肝

C肾

D肠道

E 脾 3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主要作用机制()

A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 B抑制细胞核功能

C 抑制叶酸代谢D 抑制或干扰蛋白质合成E影响核酸代谢 4 青霉素最常见的耐药机制()A 产生β–内酰胺酶

B改变靶部位

C增加代谢拮抗物 D改变通透性

E加强主动泵血系统 可以口服吸收的青霉素是()A 青霉素G

B 青霉素V

C 替卡西林

D 哌拉西林

E 美洛西林 6 G﹢ 菌感染宜选用()A 头孢拉定

B 头孢他啶

C 头孢曲松

D 头孢噻肟

E头孢哌酮 7 尿路感染宜选用()A青霉素G

B头孢拉啶

C氟哌酸

D头孢呋辛

E 洁霉素 可用于幽门螺杆菌治疗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A红霉素

B阿奇霉素

C罗红霉素

D泰利霉素

E克拉霉素

可用于静止期杀菌的抗菌药物()A青霉素

B红霉素

C头孢氨苄

D丁胺卡那霉素 E四环素 10 下列药物有致畸作用的药物()A青霉素

B头孢拉啶

C诺氟沙星

D红霉素

E庆大霉素 11 影响快动眼睡眠较少的催眠药是()A地西泮

B氯霉素

C苯巴比妥

D异戊巴比妥

E苯巴比妥钠 12 选择性抑制胃肠道胆碱受体的药物()A阿托品

B东莨菪碱

C山莨菪碱

D普鲁本辛

E琥珀胆碱 13 洋地黄中毒引起室性心律失常首选药物()A利多卡因

B 维拉帕米

C胺碘酮

D苯妥英钠

E普萘洛尔 14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常选用()A普罗帕酮

B利多卡因

C普内洛尔

D胺碘酮

E奎尼丁 15 下列哪类药物非一线用药()A钙阻滞剂

B β-阻滞剂

C转换酶抑制剂

D利尿剂

Eα–阻滞剂 16 可作为降压基础治疗的利尿剂是()A速尿 B 双克

C 氨苯喋啶

D甘露醇

E 安体舒通 17 有止血辅助作用的维生素是()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 维生素D

E维生素K 18 具有抗过敏作用的平喘药是()A沙丁胺醇

B 氨茶碱

C异丙托溴胺 D色甘酸钠

E 倍氯米松 只能在有胰岛功能存在时发生作用的降糖药是()A格列本脲

B二甲双胍

C苯乙双胍

D 阿卡波糖 E 胰岛素 20 能治疗前列腺癌的性激素是()A雌激素

B 孕激素

C雄激素

D同化激素

E氯米芬 21 药物效应动力学是研究()A药物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过程 B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C药物对机体的作用、作用规律及作用机制 D体内药物浓度变化的规律 E药物有弱性的研究 药物代谢动力学是研究()A药物在体内代谢过程的科学 B 药物的体内过程及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科学 C药物影响机体生化代谢过程的科学 D药物作用及作用机制的科学E 研究药物的科学 治疗量为()A等于最小有效量

B大于最小有效量

C等于极量 D小于极量

E介于最小有效量与极量之间 24 药物作用的两重性指()A既有对因治疗作用,又有对症治疗作用 B既有副作用,又有毒性作用 C既有治疗作用,又有不良反应 D既有局部作用,又有吸收作用

E既有原发作用,又有继发作用

2016年国家基本药物培训试卷

姓名

得分 受体激动剂的特点()A无亲和力,无内在活性 B 有亲和力,有内在活性 C无亲和力,有内在活性 D有亲和力,无内在活性 E以上都不对

2受体阻断剂的特点()A无亲和力,无内在活性 B 有亲和力,有内在活性 C无亲和力,有内在活性 D有亲和力,无内在活性 E以上都不对 药物的内在活性(效应力)是指()A药物穿透人体的能力

B受体激动时的反应强度 C药物对受体亲和力的高低 D药物水溶性的大小

E药物脂溶性大小 药物与受体结合后,可能兴奋受体,也可能阻断受体.这取决于()A药物的作用强度

B 药物的剂量 C药物的结构 D药物是否具亲和力

E药物是否有内在活性

5副作用是在哪种剂量下产生的不良反应()A治疗量 B无效量

C极量

D最小有效量

E 中毒量 6 药物产生副作用的主要原因是()A药物超剂量使用

B药物剂量太小

C药物作用过强 D 用药时间不足

E 药物作用的选择性低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后()A效应增加

B吸收减慢

C 暂时失去作用 D代谢加快 E排泄加速 8 药物的首过效应可能发生于()A舌下给药后 B吸入给药后 C口服给药后 D静脉给药后 E注射给药后 9 决定每天用药次数的主要因素是()A吸收快慢 B作用强弱

C体内分布速度 D体内转化速度 E半衰期 10 毛果芸香碱属于哪一类药()A抗胆碱酯酶药 B M受体激动药 C抗胆碱药 D拟肾上腺素药

E以上都不对 11可引起口干便秘尿储留等副作用的药物()A阿司匹林

B肾上腺素

C阿托品

D氢氯噻嗪

E 以上都不对 12 阿托品类药物禁用于()A胆绞痛

B 高度近视

C高度远视 D 青光眼

E麻醉前给药 13 心跳骤停的复苏最好选用()A阿司匹林 B 肾上腺素

C多巴胺

D麻醉乙醚

E青霉素 14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都具有的作用是()A加快心率,增加心力作用

B升高收缩压及舒缩压作用 C大剂量引起心律失常

D收缩皮肤内脏肌肉血管作用E增加外周阻力作用

15治疗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是()A肾上腺素

B苯海拉明

C 可的松 D阿司匹林

E吗啡 16 普萘洛尔不具备下列哪项作用()A抗高血压

B抗心绞痛

C抗心律失常 D治甲亢

E 消炎止痛 17 关于苯巴比妥用途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镇静

B催眠

C抗惊厥

D抗癫痫

E 麻醉 18苯妥英钠的主要用途()A镇静

B催眠

C抗癫痫

D降压

E抗休克 用氯丙嗪治疗精神病时最常见的不良反应()A过敏反应

B成瘾性

C 耐受性

D锥体外系反应 E脱发 20 碳酸锂主要用于治疗()A精神分裂症

B忧郁症

C躁狂症

D焦虑症

E癫痫症 21 丙米嗪的适应症为()A人工冬眠

B 高血压 C心律失常

D 镇吐

E抗抑郁 吗啡不能用于慢性钝痛,其主要原因是()A有呼吸抑制作用

B镇痛效果差

C连续反复多次应用会成瘾 D引起便秘

E引起尿储留 哌替啶比吗啡应用多的原因是()A镇痛作用更强 B无成瘾性 C成瘾性较弱 D作用持续时间长 E属于非麻醉药 24 吗啡最适用于()A分娩止痛

B牙痛

C头痛

D其他药物无效的急性锐痛 E 腹痛 25 阿司匹林的作用不包括()A人工冬眠

B解热

C镇痛

D抗炎抗风湿

E防止血栓形成

2017年国家基本药物培训试卷

姓名

得分 对肾功能不良的高血压病人最好选用的降压药为()A利血平B硝酸甘油

C强心苷 Dα–甲基多巴 E 氢氯噻嗪 2 叶酸是治疗下列那种疾病的最佳药物()A缺铁性贫血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恶性贫血 D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E溶血性贫血 3 铁剂可用于治疗()A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B缺铁性贫血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 血栓拴塞性疾病E 出血不止 4 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应首选哪种药物()A雷尼替丁

B阿托品

C强的松 D苯海拉明 E异丙嗪 通过阻断H2受体减少胃酸分泌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是()A碳酸钙

B氢氧化铝 C胃复康 D阿托品 E雷尼替丁 6 不能控制哮喘发作症状的药物是()A苯巴比妥

B氨茶碱

C异丙肾上腺素 D 色甘酸钠 E以上都不对 7 属于氨基甙类抗生素的药物是()A青霉素

B庆大霉素

C氨苄青霉素 D头孢菌素

E先锋霉素 8 不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是()A青霉素

B庆大霉素

C 氨苄青霉素 D头孢唑啉 E头孢拉定 9 氨基甙类抗生素的主要不良反应是()A胃肠道反应 B肝脏损害 C肌痉挛 D第八对脑神经损害 E灰婴综合症 10 地西泮的别名是()A利眠宁

B安定

C舒乐安定

D三唑仑

E芬那露

B 多选题 药物的跨膜转运方式有()A简单扩散 B滤过 C主动转运 D易化扩散 E膜泡运输 2 药物的不良反应有()A副作用 B 毒性反应 C变态反应 D后遗效应 E 激发反应 3 受体具有的特征()A饱和性 B特异性 C 可逆性 D 高灵敏度 E 多样性 4 联合用药的指征有()A病因未明的严重感染 B混合感染 C减缓耐药的产生 D降低毒副作用 E患者的免疫力低下 下列属于抑菌剂的是()A青霉素 B头孢霉素 C磺胺类 D氨基糖甙类 E 氯霉素 下列哪些疾病禁用普内洛尔()A支气管痉挛 B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C重度心力衰竭 D 甲亢 E心律失常 7 氯丙嗪引起的锥体外系反应,能应用安坦缓解的是()

A帕金森症综合症 B静坐不能 C急性肌张力障碍 D迟发性运动障碍 E 癫痫 可用于人工冬眠的药物()A氯丙嗪 B异丙嗪 C哌替啶 D消炎痛 E强的松 9 药物与血浆蛋白大量结合将会()

A减弱药物疗效 B延长药物疗效 C增强药物作用 D容易发生过敏反应 E 容易使药物排出体外 10 肾上腺素用于治疗()A降压 B心跳骤停 C 心源性休克 D 哮喘 E过敏性休克 阿托品的适应症()A内脏绞痛 B夜间严重盗汗 C麻醉前给药 D有机磷农药中毒 E 高血压 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A诱发胃出血 B诱发十二指肠溃疡出血 C 诱发哮喘 D刺激胃粘膜 E解热 13普萘洛尔的临床适应症有()A治疗心律失常 B治疗高血压 C治疗心绞痛 D治疗内膜炎 E治疗动脉粥样硬化 14常用钙通道阻滞剂有()A维拉帕米 B硝酸甘油 C硝苯地平D普萘洛尔 E利血平15 药物的体内过程包括()A吸收

B分布

C生物转化

D排泄

14.2013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0 篇十四

为了迎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0—6岁儿童健康管理工作的检查,海口市妇幼保健院保健保部和海南省妇幼保健院有关专家沟通达成一致意见:

1、2011年10月1日起出生建档的儿童健康管理资料全部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2011年版规范要求起用新表(2011年版)填写,之前建挡2011年10月1日以后来体检的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2011年版规范要求补充相关内容(1岁内有头围、颈部包块、行为性听力筛查)。

2、0—6岁花名册和计划免疫花名册要相符合,且记录和个案要相符合。

3、0—6岁儿童健康管理手册填写要规范不要有漏项,血色素尽量补化验单。

上一篇:中学军训总结发言稿下一篇:三年级少先队工作计划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