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思辩会活动总结

2024-08-17

青春思辩会活动总结(共6篇)(共6篇)

1.青春思辩会活动总结 篇一

“青春梦托起中国梦”团会总结

阳春三月,春意盎然,阳光明媚,微风凌凌,花香四溢,青春正茂。青春永远是那么让人留恋,那么美好;有梦的青春才真正能发挥出青春的无限魅力。每个青年的梦想可能各异,不过对于中国梦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和追逐的。就像【最初的梦想】中唱的那样“如果骄傲没被现实大海冷能拍下,又怎会懂得要多努力,才走得到远方。如果梦想不曾坠落悬崖,千钧一发,又怎会晓得执着的人,有隐形翅牓。把眼泪装在心上,会开出勇敢的花,可以在疲惫的时光,闭上眼睛闻到一种芬芳,就像好好睡了一夜直到天亮”。我们的梦想要与现实结合起来,与国家命运结合起来。

20121284班团委在3月30日在生命科学楼开展了以“青春梦托起中国梦”为主题的团会,团会上同学们积极参与其中。总体来说,我们这次以“青春梦托起中国梦”为主题的团日活动是十分成功的,取得了应有的效果。我们这次活动过程中,不断指引大家学习青春、梦想的精髓,立志为祖国的经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于此同时我们在活动中体现我们新一代学生的优秀品质,用行动感染着大家。在活动结束后,我们针对本次团日活动做了相关总结,进一步提升广大团员的思想认识。

团日活动简介

1、活动主题:青春梦想

2、活动形式:团会

3、参与者:医学院1284班全体学生

4、参加人数:50人

5、人员分工:团支书---负责团日活动的整体策划与组织

6、活动工作开始和结束的时间:2013年3月30日下午4点到五点半

7、活动地点:s—1205开团会

(1)、预期目标:“寻找身边的榜样”——感动青春的故事。激发团员青年树理想、学榜样、争先进、创优秀的活力与热情,用感动青春的故事影响广大求是青年,用先进典型引领求是青年的价值追求。青春是什么?我们有标准答案吗?延续雷锋精神,号召大家树立正确理想,使当代的雷锋精神在学习中得到升华,在实践中得到体现。

(2)、实际成效:青春有很多亮点,例如活力。只要活力在,就永有会有动力。叛逆是青春的第二亮点,他给予含有青春心态的人激情奔放,去冲破严实的约束。青春的在一个亮点是梦想。梦想同时也是个目标,我们由他真正的展开,通过对他的向往和最求,奋发向上,积极图强。希望大家不要放弃希望,努力与梦想中的自己拉近距离。今天所做之事,勿忘明天;自己所做之事,勿候他人;要做一番伟大的事业,总得在青年开始——歌德。

(3)、活动的意义:

①本次活动拉近了班级同学与伟人之间的距离,增进了当代大学生对伟人的了解,极大的促进了班级同学不断学习进步的步伐。提高了班级同学的思想觉悟,使班级同学更加热爱伟大的祖国,也更加珍惜现在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环境,提高了同学们献身社会主义事业把

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热情。

②.此次团日活动,加强了同学的交流与合作,在大家的出行中,大家互相关心,使同学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和深厚的友谊。同学们之间更加团结,工作的配合更加默契,提高了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促进了班级的和谐

部分活动感想

1.由于各项活动之间的时间安排比较紧促,前期工作中存在资料准备不充足的缺陷,使得活动的宣传力度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2.队员间的默契成度不够,分工合作时沟通不够,为活动增加了许多难度。在亚运健身活动中由于参与人数众多,人员的安排分工比较复杂,沟通不足使活动进展较慢。

3.虽然期间有点冷场,但同学们还是积极参与进来。

4.同学们通过这次团日,感触很深,相信大家都会有个无悔的青春和美好回忆。

2.“国企论”引发的“思辩” 篇二

反驳一

国企阻碍了发展

拉扎德董事:国企发挥了巨大作用 战略性行业要国企占主导

这种说法大大低估了国有企业所取得的成就和所做出的贡献。比如说韩国、日本都有一些国有企业,他们能够在一些新的领域进行投资,促进技术的增长。

考虑问题时要想一想相关的行业,比如说战略性行业就应该让国企有优势。如果想和国际上的大企业进行竞争,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国有企业才行。

反驳二

政府应把国有部门的比例减到10%以下

汇丰印度董事长Naina Lai Kidwai:有竞争的国企就很好

比方说印度的银行体系中70%是国有,但是整个银行业还是非常成功的。无论是国有还是私企,而看市场结构,竞争是很好的,如果有合适的产品、合适的价格,不管是不是国企,这个行业会发展得非常好。

反驳三

国企总是得到特别优惠的政策、特权

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Edmund Phelps:国企监管好能发挥作用

如果现在的国企得到比较好的监管,能够更好的得以治理,比较好的董事会结构就可以让他们自然发展,以他们的方式发挥作用。

反驳四

国企很难治理

黑石集团大中华区主席梁锦松:国企需要治理

中国国企的问题不在于他们是国企,而是如何治理。政府必须能够使整个经济做好准备,适当的政策、适当的建议、培训,特别是教育和基础设施领域,这对私营部门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

反驳五

国有部门已经成了不平等的源泉

长江商学院院长项兵:家族企业加大收入不公

如果中国都是家族企业,收入不平等就会变得越来越严重。大家看一下收入分配,假设对于创业者来说会占有利润很大一部分,很少一部分分给员工,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不回馈给社会会面临很大问题。所以我们需要一些国企,由他们扮演领导的作用,这样不会说把企业的资产传承给自己的儿子或者女儿。

3.分税制再改革思辩 篇三

分税制作为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基本框架,在十余年的运行中发挥出一系列的正面效应,同时也逐渐积累和显露了一些问题。全国财政收入强劲增长,地方财政总收入也不断提高,县乡却叫苦不迭,由此引发出一些诘难和怀疑。

针对分税制的设计和未来的配套改革问题,八月初,《新理财》记者采访了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

分税制遭遇“切分难”

《新理财》:1994年后,全国财政收入强劲增长,地方财政总收入也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县乡却叫苦不迭,欠发达地区尤甚,一些人将出现的区域、层级间两极分化的现象归咎于分税制的运行,对此您有何评价?

贾康:分税制财政体制的精神实质是增强各级政府事权与财权的相互匹配,并通过自上而下的转移支付使欠发达地区也大体达到事权与财力的一致,但现实中却没有体现出来。

我认为,随着“事权重心下移、财权重心上移”而来的基层困难和诸多问题,主要是分税制在省以下各级的体制过渡中,没有能够真正进入分税制轨道,替而代之的是“分成制”、“包干制”等五花八门、复杂易变的模式。以这些带有强烈的讨价还价特征的分成与包干的模式处理省以下四个层级的体制关系,所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地方高端层级上提财权、下压事权的空间增长,转移支付也做不实,最终苦了县乡基层。

《新理财》:中央政府一直在努力缓解这些困难,但不断增加的转移支付并没有起到特别显著的效果,其中症结何在?

贾康: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基层困难与中央层级转移支付力度一直在努力提高,但还是远远不够有关。

重要的是,在我国,把20多个税种在五个政府层级间按分税制要求切分,本身就是“无解”的。五级财政、五级政府的框架,与分税制在省以下的落实之间,存在不相容性。且不说欠发达地区,即使是在发达区域,省以下四级如何分税?按照现在的基本框架,是看不清方向和找不到摆脱“过渡态”路径的。因此,我认为形成合理的长效机制是目前消解基层财政困难的关键所在。

“投资热”错怪分税制

《新理财》:目前,由地方政府主导的扩张投资和粗放式发展一直颇受诟病,有人认为是分税财政体制导致了地方投资增长过快和经济偏热,您怎么看待?

贾康:事实上,为促使地方政府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我国在1993年设计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时,就已经考虑要减少财政增收与地方投资和发展的关联程度。所以,将增值税的“大头”划归中央,消费税则100%归中央,2002年的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也遵循了这个思路。

这种制度设计和分配关系的改进,已经发挥了调整地方政府行为的一系列正面效应,但仍然需要与各个相关方面的体制改革和机制改造形成更好的配套关系来扩大和巩固其效应。如果按某些指责把分税制财政体制说成是导致投资增长过快和经济偏热的根本原因,那么,我们既不能解释分税制改革后我国经济发展既出现通胀又出现通缩的现象,也无法解释国外所有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国家无投资过热特征的经济现象。

的确,目前在我国的税制结构和分配格局中,地方财源中对以生产型增值税为主体的流转税依赖程度仍然很高,非税收入管理中的不规范程度也仍然较高,这些确实与地方政府热衷上项目、加大投资的行为有一定的关联,但绝非分税制财政体制之过。

《新理财》:既然分税制“无罪”,那投资增长过快和经济偏热的根源何在?如何解决?

贾康:可以说,现在仍然有不少地方投资是通过土地一级市场收入等预算外财力和政府出面的“招商引资”来得到支持,并在官员的政绩考核方面得到明显的正向回应,使之成为地方决策层面持续的兴奋点。在对地方官员实际上仍以GDP(国内生产总值)为核心政绩考核指标的情况下,消解地方政府增加投资和发展制造业的动机,与财政分配体制的改进之间,目前尚未能形成直接对应的因果关系。

要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我们必须实行地方官员政绩考核制度、行政决策体制等方面的配套改革,推动分税制在省以下得到实质性的贯彻。也就是,分税制的运行需要与各个相关方面的体制改革和机制改造形成更好的配套关系,由此,才能巩固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正面效应。

“扁平化”助力分税制

《新理财》:在未来的财税体制改革中,如何化解基层困难并能够促进地方政府投资行为合理化,在具体操作上,您有何建议?

贾康:我认为,应使近期目标与中长期目标相结合,对症下药,标本兼治,治本为上,积极推行“扁平化”的改革试验,进而为分税制在省以下的贯彻创造配套条件。

从短期到中期看,比较现实的可选择的举措:一是调整与完善缓解县乡财政困难的激励约束机制,研究出台县乡最低财政支出保障机制。合理确定县乡财政最低支出需要,并明确省级财政承担保障责任,加大对县乡等基层政府的支持力度,努力缩小省内地区间的财力差异:二是努力合理划分政府间事权,明晰界定各级政府间的财政支出责任,争取由粗到细形成各级政府事权明细单,完善与事权相匹配的地方财力保证机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收入上划下转。

从中长期看,需要特别把握好“治本为上”的要领,系统地完善省以下体制安排,并且应该推进财政体制“扁平化”的系统性改造,重点扩大推行“省管县”、“乡财县管”的试点范围。

如果我国在“省管县”和“乡财县管”这两项财政改革上“修成正果”,则有望进一步推进到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减少行政层级”的要求,实现中央、省、市县三级架构。三级架构将会有力地促进事权划分的清晰化、合理化,并据此构建与事权相匹配的分税分级财税体制,明显降低行政体系的运行成本。

4.张瑞敏:管理创新思辩 篇四

在中国,张瑞敏是管理创新的典型代表,这个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创业的企业家,结合市场和企业,打开了走向世界的发展之路。海尔几乎每年都用新的管理理论系统梳理战略,及时化解品牌发展的隐患,实现了最终的成功。

虚实网络 共生

现今存在着时代的两种变迁。一个是中国时代的变迁,另一个是全球范围内的时代变迁。这两种变迁,正对所有企业形成挑战。实际上,所有被认为成功的企业,都是因为符合时代的潮流,否则就会失败。

世界企业的管理理论,肇始至今一直不断创新,从亚当•斯密的“分工”到泰勒的“流水线”,再到上世纪90年代的钱皮和哈默的“合工”,企业的组织形式、管理制度一直在不断推陈出新,企业从手工作坊时代发展到今天的互联网时代。对当今企业发展,张瑞敏有独到的见解:现在的企业管理创新面临着最大的挑战和机遇。他认为,分工理论对企业管理影响非常深远。可以总结为两个层面的影响。第一个就是制造层面。它的贡献就在于流水线,使得汽车可以从贵得大家买不起,到成本却不超过500美金,这就是流水线的贡献。再一个就是企业管理层面,管理层面的贡献就在于层级制。古典层级理论把层级制叫做官僚制。现在每个企业,不管大小,都有很多部门,像财务部门、营销部门。但是,今天这个分工制、分工理论要让位于合工理论。这是互联网时代决定的,互联网要的就是速度。在网络上点击一下,谁能满足我的需求,我就要谁的。你不能告诉消费者说我是分工理论,我有很多部门,这些部门要协调以后,才能告诉你。很显然,你被消费者抛弃是确定无疑的。过去是企业决定用户,今天是消费者决定企业。没有别的选择,只能用合工理论把原来很多分散割裂的部门合在一起,共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张瑞敏将企业看成一个生命系统,而不是机器。它会呼吸,应该和用户同呼吸、共命运。

张瑞敏喜欢看的一本畅销书叫做《管理3.0》,书中把管理分为1.0时代、2.0时代、3.0时代。1.0时代就是泰勒的科学管理。2.0时代有很多管理工具和概念,但都没离开泰勒的科学管理。今天进入3.0时代,企业组织应该是一个网络组织。因为市场是一个网络,企业网络和市场的大网络应该融合在一起。

张瑞敏曾对外表示,公司有实、虚两张网,正在融合。“实网”指店面,遍布全国每个县、乡镇,甚至已进村,有了它,许多国外品牌到中国都要海尔做总代,比如GE家电。这背后是海尔的营销、物流配送、服务网络,覆盖售前、售中及售后。海尔公司是“家电下乡”市场份额最大企业,在中国农村建立的庞大网络,连竞争对手也要请海尔做代理。

所谓‘虚网’就是互联网,‘实网’就是营销网、服务网、物流网这类网络,把这两类网结合起来。在虚网,可增强对用户的黏度,更好地了解、满足用户的需求。而在实网,用户的需求能第一时间满足,用户的产品可以在第一时间送达。海尔的网络是中国企业中最大的,十几年来网络建设从县到乡一直到村,一直到农户家里。因此许多世界名牌将他们在中国的销售全部或部分委托给海尔;海尔也通过他们在国外的渠道销售海尔产品,形成了资源互换,加快了海尔进军世界市场的步伐。张瑞敏非常自豪地告诉《中国经济信息》记者。

2011年,三洋、凯雷牵手海尔,这正是张瑞敏编的一张网让他们动了心。

张瑞敏很有信心的说,如果在互联网时代,我们挑战自我、不断创新,互联网对我们来讲就是最好的时代。如果不能挑战自我,那么必将落后于这个时代,互联网对我们就是最坏的时代。

人单合一 双赢

众所周知,张瑞敏是中国当代管理大师,他的许多思想闪现出智慧的光芒。中国有许多企业家可以称为管理者,但真正可以称为管理大师的惟有张瑞敏。他创造性地提出了具有战略意义的“人单合一”竞争模式,引起了企业界和管理界的关注。他们认为,“人单合一”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可以起到显而易见的战略性作用。从而解决了诸多企业解决不了的战术问题、思想问题和策略问题。因此,他们都给予了高度评价,有的专家甚至把这种决胜全球市场的竞争模式看成是能与丰田的“精益生产模式”和戴尔的“直销模式”并驾齐驱的管理模式。

张瑞敏对此解释道,海尔这几年摸索了一个人单合一的双赢管理模式。所谓人就是企业员工,所谓单不是狭义的市场定单,是市场的一个目标或者是用户的需求。人单合一就是把员工和他应该服务的客户合到一起。所谓双赢就是员工在为用户创造价值的同时体现他的价值。为此可凝练为两句话,叫做“我的用户我创造、我的增值我分享。”

提出这个模式之后,组织结构就要改变。美国学者钱德勒有一个非常著名的理论叫做结构从属于战略的理论。就是企业的战略确定之后,组织结构必须改变,跟着这个战略走。前面所说分工理论带来的是层级制结构,简单的说就是金字塔结构。最高领导在上面,一层层地下来,基层员工在最下面。现在把这个组织结构倒过来,变成一个倒三角。基层的一线员工在最上面,然后下面是一层层的领导。一线的员工最了解用户的需求,可以在第一时间提出用户的需求,创造用户的需求。原来是员工听命于管理者、听命于企业,现在是企业的管理者要为员工提出的要求提供资源。也就是说原来员工如果完不成任务,管理者要指责员工、考核员工。现在员工完不成任务,很有可能责任在管理者身上,也就是由一线员工倒逼管理者。举一个例子,可以很形象地说明这个问题。美国在现代化战争中打的是信息战,一线冲锋的不是端着冲锋枪的士兵,而是一个信息化终端,可以利用信息化配置及时向指挥中心报告现在是什么情况。如果有一个堡垒,可以申请总部的支援,比如导弹的支援,还是炮火的支援。如果没有及时支援,这场战争如果失利,责任不在士兵身上。倒三角也是这个道理,使得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共同应对一个目标,就是创造用户需求。

进行了组织改变以后,还必须有机制的保证。叫做全员契约。因为每一个员工都明确自己的客户,要为客户创造价值。张瑞敏认为这一点也非常符合获得诺贝尔奖、被称为机制设计之父的哈维斯提出的参与约束和激励相容约束。参与约束就是参与的人愿意干这个事。激励相容约束就是干这件事要得到的利益和集团的目标及利益是一致的。习惯用实例来阐述其管理理论的张瑞敏说,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符合这个机制的就是联产承包责任制。人民公社的时候,农民不愿意下地。但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自动下地了。农民自己会算账,打的粮食不管多少,交够国家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个就是激励效应。

对于企业管理来讲,很重要的就是机制设立。设置的机制如与激励不相容,喊破嗓子,员工是不会干的。在此之前,海尔集团7万多名员工形成了稳定的科层机制结构,张瑞敏将其转变为2000多个自主经营体,每一个经营体就像一个自主的公司。公司自负盈亏,创造增值以后员工还可以分享利润。比如:销售100万的产品,这就是企业的资产,最后员工销售出120万元,那20万元就是增值,再扣除员工的费用,剩下的留下行业平均利润,其余的就可与员工分成。

对于家电行业来说,库存一直是头痛的难题。之前,一线销售人员为了冲业绩,都会尽可能全面铺货,导致的结果往往是库存增加。新的业务模式要求销售人员先拿到订单,然后再倒逼回生产部门进行生产。这就逼得整个经营团队不得不改善供应链,生产部门一定要用模块化思路,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更。这种模式的改革,大大加快了资金回笼力度,还让张瑞敏实现了一个长期未了的心愿——取消全国26个中心仓库。今天的海尔实现了零库存下的“即需即供”,改变传统企业以产品为中心的发展模式,实施以用户为中心的即需即供大规模定制,实现了“零库存”和“零应收”。在流动资金零贷款的基础上,海尔现金周转天数达到负的10天。

nlc202309021010

打破樊篱 创新

佛教禅宗上有一句话:“凡墙都是门”。只要创新,所有竖在面前的墙都可以通过。如果不能创新,立在眼前的墙一堵也过不去。

张瑞敏认为中国企业要创新,就要从发展模式、管理模式、企业文化三方面着手。他用一句话来激励自己和同仁:只要找对了路,就不怕路远!

海尔累计申请专利1万多项,居中国家电企业榜首,并率先实现国际标准的零突破。实践中,仅仅有管理的创新是不够的,不能把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割裂开来。如果说投入了多少资金,就是技术创新了,这就太狭窄了。张瑞敏深有感触地对《中国经济信息》记者说,应该在管理创新的前提下带动技术创新。创新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我们把全世界一流的资源拿过来,就可以创造最好的体系。在技术创新上,海尔参与起草了77条国际标准,其中27条标准已经发布实施,海尔是中国在电器这方面实行国际标准最多的企业。他认为创新有两点:第一个叫制高点。第二个是落脚点。所谓制高点就是标准,没有标准就没有办法创名牌。中国的电视要进入美国市场,必须达到美国的标准。如果达不到就要交给美国28个美金,没有哪一个电视机的生产企业的利润可以达到28个美金。落脚点就是人均效益,现在都说要涨工资,涨工资是把双刃剑,涨上去,大家都高兴。但如果没有利润的支持,工资怎么发呢?这是非常重要的。要由管理创新带动技术创新,这是一脉相承的。

近十年,张瑞敏为了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管理体系,经常走出去与欧、美、日的管理大师们交流切磋,并将海尔的成功案例带到美国沃顿和哈佛学院的讲台,哈佛大学、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均把海尔的管理案例写进教材。在互联网时代,张瑞敏的管理思想再次突传统西方管理的桎梏,提出在海尔实践网络时代创造客户的模式,让每个员工成为自己的CEO。

在创品牌的道路上,张瑞敏表示,管理创新带动了我们创世界品牌。在家电领域非常著名的一个机构欧瑞国际,在国际上统计界是非常权威的。2011年12月它的一份统计结果显示海尔被评为全球白电第一品牌,同时被美国《新闻周刊》(Newsweek)网站评为全球十大创新公司。海尔已经连续3年超过美国第一品牌霍尔,海尔的成绩也说明没有管理创新,局部的搞技术创新,是不行的。乔布斯也是一样,乔布斯做的不是技术路线,而是用户体验创新,一样可以超越诺基亚。

上世纪90年代的一个例子就能充分说明张瑞敏对自己管理思想的自信:红星电器厂原是生产洗衣机的工厂,被海尔兼并时净资产只有一个亿,但亏损为2.5亿,兼并后海尔只派了3个人去,员工还是原来的员工,设备还是原来的设备,兼并当月亏损700万,第二个月减亏,到第五个月即盈利一百余万。后来,这个案例便成了哈佛大学教授研究的对象,即“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案例。

类似的案例有很多,张瑞敏作为中国企业家的领袖人物,其显著特点在于,他抓住互联网的机遇,并成功实践了“人单合一双赢模式”,通过“倒三角”的组织创新和“端到端”的自主经营体建设,实现从“卖产品”到“卖服务”的转型,创造出差异化的、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革自己的命是最难的,在中国当下企业家群体中,有些仍是第一代企业家在唱主角,这些霸气外露的群体大多白手起家,凭借顽强的信念和前所未有的市场机遇取得成功。当他们形成自己的帝国时,很多人已经很难打破既往成功经验,然后进入盛极而衰的历史循环当中。

张瑞敏以他的人生经历,诠释了人的一生不仅是行动的一生,更是思想的一生。

5.校本教研有效性的哲学思辩 篇五

“睁开我们的另一只眼”——从另一个角度去发现

【案例】

这是一次普通的阅读教学研讨,但是教科处提出了特殊的要求——这节课,不看老师的教学,只观察、记录学生的表现,并作理性分析。为了使听课者对该班学生的状况有所了解,每一个听课者都拿到了座位表及语文成绩。很多老师为了便于观察记录,坐在了教室的前面。以下是校本研讨的部分摘要。

张老师:统计后,我感到很震惊,这节课有一个同学回答了7次问题,但是班上40%以上的学生一个问题都没有回答。为什么年级越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越低?看来这些问题都出自平时的教学。

李老师:我对照了上学期的语文成绩,成绩居后五名的同学除了有一人举过一次手外,其他四人没有举一次手。我在思考,课堂上我们为后进生做得太少了。

蒋老师:我发现一个问题,四十分钟里,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累计不足十分钟,我想这就是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不明显的主要原因吧。

【思考】

在课改的第一阶段,我们着重要解决的是教师的课改理念和执行能力,此时可以更多地聚焦于教师的文本解读、教学设计以及课堂组织,因为没有教师理念和行为的转变就没有课堂教学的变革。但是随着课改的深入,学校的校本教研必须转换视角,“睁开我们的另一只眼”,由研“教”转向研“学”。

一是要从研究“学知识”转向研究“培能力”。经过几年的实践,大部分老师通过集体备课、校本研修等途径对于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已经相对成熟,但是“教材仅仅是个例子”,教师的责任不是把课本知识教给学生,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来培养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能力。通过校本教研,将教师的目光转向后者,课堂教学才能把握住教育的真谛,才能是生态的、可持续的。

二是要从研究“怎么教”转向研究“怎么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主要考虑“教”,很少考虑“学”。即使考虑到了,也只停留在静态的层面。诸如学情如何,学习的目标是什么,如何来检验。而“怎么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涉及学生的认知、兴趣、支持系统等众多的要素,教学中教师只有关注了怎么学,课堂的效率才能得到保证。

三是要从研究“让教师做什么”转向研究“使学生改变什么”。校本研究与校本管理密切相关,学校的正常做法是从教师的角度去解决问题,总期望通过对教师要求的不断提高来提升教学质态。但问题是让教师“闲不住”仅仅是手段,使学生“有改变”才是目的。为此,校本教研应转换视角——孩子哪些方面需要改变?老师们能为这种改变做些什么?能不能找到另外的力量?换一种角度,则可以打开另一片天空。

“往前再走一步”——从量变走向质变

【案例】

这次主题式校本教研活动,历经一个学期,提出的研究目标很明确——解决字词教学的实效性的问题。为了推进这项研究,语文组做了充分的准备。每个年级都安排了教研课,由两名教师对不同的课文进行执教,找出本年级字词教学的目标任务、操作方式、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大组教研,总结出符合校情的字词教学相关策略。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尽管学校的要求相同,但是不同的年级组取得的成效却相差很大,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就选取了两个年级(二、五年级组)进行研究。我们发现两个年级所做的工作都差不多,但很多工作二年级组都比五年级组多做了一点。例如:他们同样都进行了两轮的教学研讨,五年级组研讨结束,活动就结束了,而二年级的老师活动后还对研讨的过程进行了梳理,找出了成功和不足之处,并将研究结果运用到第二次研讨中;同样都收集了有关资料,但二年级组的老师还对资料进行了整理分类,并写了读后反思……活动总结时,五年级组的老师感慨道:“二年级组的老师们总是比我们多走一步啊!”

【思考】

有位哲人说过,我们距离成功仅仅一步之遥。的确,有时候我们抱怨离成功太远,却不知成功就在不远的前方。校本教研何尝不是如此呢,走好这条路,我们必须迈开步,不停步,再比别人多走一步。

首先,必须确立好行走的方向。无论做怎样的工作,方向是前提。在校本教研过程中,明确方向是第一位的。方向从哪里来?方向来自于学校的现实需要,不同学科的“短板”在哪里,研究的“长项”又是什么,“扬长补短”是校本教研的有效策略。方向来自于自我反思,没有对教学问题的追问,就没有校本教研的源泉和动力。方向还来自于专家的引领,困惑迷茫的时候,专家的点拨会是我们在黑暗中的指路明灯。

其次,必须小步走,不停留。“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校本研修是一种“微力量”,因此我们要多做“小动作”,直面教学实践中必须解决、能够解决的“小问题”。只要我们聚沙成塔,就能从“小”到“大”,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再者,尽量往前多走一步。多走一步要靠谋划,校本研究虽是草根式,但组织方法仍然要严密,从哪里起步,向何方发展,采取怎样的方法,奔向怎样的目标,心中必须有数,否则就会成为“没头的苍蝇”;多走一步要靠坚持,校本教研因为基于学校,所以要避免封闭,因为指向老师,所以要避免懈怠,因为出于自觉,所以要避免散漫。正因为如此,校本教研更需要我们以热情、坚韧的性格去面对,多往前走一步也就与纯粹接近了一步,与成功接近了一步。

“二次教研”——走上否定之否定的道路

【案例】

2008年A老师执教《理想的风筝》,这一节课上教者着力通过文本让学生感受作品中主人公的乐观坚强,学生能够人情入境,当时的反映非常不错,课后学校进行了教研,几乎所有的老师都认为这是一节成功、高效的课。时隔四年,在大组教研的时候,再次将这节课的实录交给大家讨论,面对同一节课,同样的评课者却有着不一样的认识。

曹老师:我原本对A老师抓住关键句反复诵读、串起全课的教学方式非常赞同,但现在看来这只是一种形式,展示的是教师风采,它可能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

吴老师:这是一篇典型的写人的文章,但是教者在教学过程中却忽视了对文章写法的深度挖掘。课文共写了四件事,两件课内,两件课外,两件详写,两件略写……这些写法教师不引导,学生就无法发现。

主持人时老师:今天我们将四年前的一节大家都高度认可的课呈现出来进行研讨,大家对它的评价有了很大变化,建议大家去档案室看一看四年前自己的发言,你会有更深的感受。这种变化说明大家已经认识到了语文要关注输入,还要关注输出,这就是所谓的语文教学回家之路吧!

【思考】

赫拉克利特告诉我们“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可教学似乎在做着重复的事,从一个教学单元到另一个教学单元,从一个学期到另一个学期,从一个学生到另一个学生……但是,这不是在重复“昨天的故事”,每次重复应该是一次新的开始,应该是在原有基础上的起飞。所以校本教研活动可以多进行二次教研,校本教研应该要“回头看”。“沉舟侧畔千帆过”,当我们在校本教研中自我审视的时候,我们能更深地体会到发展的力量。

我们应当回望学校的教研方式,进行“教研的教研”。有没有更适合的方式,能不能达到预设的目标,可不可以有进一步的改进,每次的改变都是一种提升。

我们应当进行同课比对。看看面对同样的教学内容,我们的理念有没有跟上发展的脚步,教学方式有没有契合现在学生的需要。如果我们的课堂还是“涛声依旧”,还在“原地转圈”,那么我们就应该提醒自己必须尽快地实现转变。

我们应该敢于否定自我。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容易被“定式”和“惯性”所困扰,因为习惯的力量是强大的,维持现状相对安逸。否定自我的研究,就是打破宁静自找苦吃,就是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6.对课堂思辩教学的几点思考 篇六

一.当辩不辩——缺乏思辩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细细地品读课文,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并有感情地朗读句段时,我们经常会觉得可以“收场”了。其实,有些文章还需要进一步地切入带有思辩性的问题,让学生跳出文本,反思辩论,我们的语文课堂才能真正将品读落到实处。

课例1:《螳螂捕蝉》教学片断:

板块二:少年智劝吴王

1.学生品读课文,思考:为什么少年能劝服吴王,而大臣们不能呢?

2.交流

(此处,学生能结合课文具体语句说出少年冒死劝说的勇敢、藏而不露的机智、一心为民的爱国心等等)

3.教师小结:螳螂捕蝉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能光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伏着的祸患。少年巧妙地运用这一故事让吴王从中明白攻打楚国的厉害关系,从而取消攻打楚国的念头,这是智劝。大臣们的劝则显得直接。所以我们劝说别人应该讲究方式、方法。

上述案例中对如此重要段落的品读收场似乎太过草率了。教者的眼光一直盯在如何让学生得到结论上,却忽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思辩问题,即:少年真的在王宫花园里见到螳螂捕蝉这件事了吗?如果教者在学生通过文中词句感受到少年智慧的基础上,进一步诘问,定会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学生跳出文本,反思现象,展开辩论,从而深化感悟,通悟全文。那样的课堂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真是当辩不辩,悔之莫及呀!

二.辩之不力——轻视思辩作用

在向40分钟要质量的观念影响下,我们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包括自读感悟、交流收获、朗读品位、读写结合等都安排得井然有序。当带有思辩性的问题生成时,学生的表现往往比较兴奋,有的孩子甚至滔滔不绝地表述自己的观点。然而,如果这样辩论下去,许多老师认为会影响后面的环节,影响课堂的完整性。于是三言两语,将即将蓬勃欲出的思辩面就此打住,错过了一次极好的思辩时机。

课例2:《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片断

1.学生找出描写天游峰险的语句,朗读感悟,充分体会天游峰的险峻。

2.在此基础上,理解扫路人的语言:

师:扫路人连说:‘不累,不累’,你觉得八百多级石阶,他每天一级一级地扫上山,再一级一级地扫下山,累不累呢?

生:累。

生:不累。

师:说他累是因为什么?说他不累又是因为什么?

生:说他累是因为这么高的天游峰,年轻人爬上去都累得气喘吁吁,他一个七十岁的老人一定会累。

生:说他不累是因为他习惯了这里的生活,每天都这样爬山就不会觉得累。

师:说得都有道理。我们一起来读读老人说的话。

从以上课例可以看出,教者已经将一个非常好的思辩性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但是思辩的结果却不尽人意。原因在哪儿呢?笔者认为,一是教者没有将扫路人的这番话与其语言背后所隐藏着的乐观精神联系起来,割裂了一篇文章语言文字前后的联系,甚或对文本解读还不够到位。二是不善于抓住训练学生思辩能力的时机,以致白白错过一个绝好的辩论场面。

三.错位之辩——跑偏思辩落点

错位泛指事物位置、方向等的颠倒、错乱。这里特指在教学中,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有着密切关系的问题没有得到重视,教者反而将一些与之关系不大的问题拿过来大做文章,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例3:《番茄太阳》教学片断

本课教学的重难点应该是体会“番茄太阳”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感悟“明明”美好的童心对“我”的感染,有感情地读好课文中的人物语言。一开始,教者让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明明笑的语句,然后全文的教学始终围绕“笑”展开,感受明明的爱笑、可爱、乐观。然而就在最后一个环节,朗读明明的语言,感受明明一颗美好的童心时,教者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师:如果你是明明,长大后会将自己的腿给卫宣利阿姨吗?

(这真是考验一个孩子编谎话的机会)

生:我会的。因为好心人治好了我的眼睛,我要将爱心传递下去。

(孩子说得振振有词,我却觉得有些残忍。)

生:我会的,因为阿姨给我带来了许多快乐。

对于这个问题有必要去大张旗鼓地辩论吗?本来捐献眼角膜是人去世后才去捐献的。那么,明明要真的将自己的腿捐给卫宣利阿姨,那该是怎样活生生的割裂呀!文章作者卫宣利虽然这样写,但是意图却不在此,而是为了体现明明一颗美好的童心呀!

作为语文教师,当义不容辞地培养学生课堂思辩的习惯和能力,让学生从小知道思辩,学会思辩,善于思辩。努力让语文课堂成为语言交流的主阵地。

上一篇:汽车销售部管理规定下一篇:小学生爬山日记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