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年度工作总结(精选8篇)
1.公立医院年度工作总结 篇一
公立医院的年度财务分析报告怎么写
为进一步提升公立医院经济管理水平,客观反映医院的财务状况及营运成果,为医院管理者和主管部门提供决策支持,根据《公立医院财务报告制度暂行办法》、《医院会计制度》及《医院财务制度》等相关规定,我们对*年*月*日至*年*月*日医院会计报表(或者20**年度医院财务决算报告)及相关财务会计资料在核对无误后,进行了财务分析,出具如下财务分析报告:
一、医院基本情况
****医院(以下简称医院)是***直属医院,是**型**级**等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始建于***年,注册地址:***,注册资本:***,现任法定代表人:***。医院现有**个院区,编制床位***张,总建筑面积***平方米。
表1 医院基本情况表
截至20**年**月**日,医院设有临床和医技科室***个,与上期比较,增加(或减少)***个科室,主要原因是:
截至20**年**月**日,医院平均在职职工***人,与上期比较,增加(或减少)***人,在编人员**人,增(减)**人;合同制人员**人,增(减)**人;离退休人员**人,增(减)**人;临时工**人,增(减)**人。
截至20**年**月**日,医院编制床位***张,与上期比较,增加(或减少)***张,原因: ;平均开放床位**张,增(减)**张;年末实际开放床位**张,增(减)**张。诊疗人次**人次,增(减)**人;实际开放总床日数**,增(减)**;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增(减)**;出院人数**人,增(减)**人。
二、财务状况
截至20**年**月**日,医院编报了会计报表(或财务决算报告)。医院主要财务状况如下:
(一) 预算批复情况。
表2 预算批复情况表
根据**卫生计生委《关于批复**年预算的通知》(文件号),20**年医院预算批复情况如下:
1。总体收支预算。医院预算收入***万元,预算支出***万元,其中:基本支出**万元、项目支出**万元。
2。财政拨款预算。医院财政拨款支出预算***万元,其中:财政基本支出预算**万元(人员经费***万元、公用经费***万元)、财政项目支出**万元。
3。新增资产配置预算。医院新增资产配置预算**万元,
其中:车辆购置**辆**万元、200万元以上大型设备购置**台套**万元。
4。政府采购预算。医院政府采购预算**万元,其中:基本支出政府采购预算**万元,项目支出政府采购预算**万元(包含进口货物预算**万元)。
5。绩效评价试点项目。本年******项目被财政部门确定为绩效评价试点项目。绩效考核目标主要为:****。
(二)资产负债情况。
截至20**年*月*日,根据医院会计报表(或财务决算报告)中资产负债表(表号)反映,医院资产负债情况如下:
表3 医院资产负债情况表
1。资产情况。医院资产总额**万元,比期初增(减)**万元,其中:货币资金**万元,比期初增(减)**万元;应收医疗款**万元,比期初增(减)**万元;待摊费用**万元,比期初增(减)**万元;固定资产**万元,比期初增(减)**万元;长期投资**万元,比期初增(减)**万元;在建工程**万元,比期初增(减)**万元;待处理财产损溢**万元,比期初增(减)**万元。
2。负债情况。医院负债总额**万元,比期初增(减)**万元,其中:短期借款**万元,比期初增(减)**万元;预收医疗款**万元,比期初增(减)**万元;应付账款**万元,比期初增(减)**万元;其他应付款**万元,比期初增(减)**万元;预提费用**万元,比期初增(减)**万元;应交税费**万元,比期初增(减)**万元;长期借款**万元,比期初增(减)**万元(新增贷款**万元,贷款利率**,贷款期间**,贷款用途等)。
3。净资产情况。医院净资产总额**万元,其中:事业基金**万元,比期初增(减)**万元;专用基金**万元,比期初增(减)**万元;本期结余**万元,比期初增(减)**万元;未弥补亏损**万元,比期初增(减)**万元。
(三)收入支出及结余情况。
2.公立医院年度工作总结 篇二
1 提高认识,健全机制,确保院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顺利实施
1.1 充分认识院务公开的重要意义是做好院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动力
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实现医院的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的基础是和谐的劳动关系。通过院务公开民主管理,建立起医院与职工群众互相沟通的平台,职工群众有机会参与到医院的改革管理以及涉及自身利益等重要事项的决策中来,协助和监督医院执行国家法律法规的情况,有利于引导、保护和发挥医院广大职工参与改革、支持改革的主人翁积极性;有利于提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自觉性,促进党风廉政建设;有利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建立起和谐的劳动关系。因此,做好院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是实现医院和谐发展的“助推器”,必须抓实抓好。
1.2 领导重视、组织健全是做好院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关键
多年来,我院党政班子对院务公开工作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院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院务主要领导任组长,党委书记任常务副组长,工会、团委、办公室等职能科室负责人任成员,在工会成立院务公开办公室,抽出专门人员具体负责。同时成立了由基层群众代表组成的信息反馈及监督考核小组,每月定期对公开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考核监督,向院务公开办公室提出整改意见。经过几年的努力,我院的院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形成了党政工齐抓共管,主管部门具体实施,职工群众广泛参与的良性发展态势,从组织上保证了院务公开工作的顺利实施。
1.3 完善的制度是做好院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保证
一是修订切实可行的《院务公开实施细则》。自1999年研究制定了第一版《院务公开实施细则》以来,至今已先后修订完善了5版,内容涉及医院经营管理和改革发展决策、职工合法权益和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党风廉政建设等5大项60余条,并对公开的形式、时间、承办部门都做出了明确规定。二是建立健全《院务公开责任追究制》、《民主监督和信息反馈制度》、《职代会民主评议制度》等配套措施,从制度上保证了院务公开工作的顺利进行。
2 抓住要点,搞好结合,以院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促进医院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院务公开的最终落脚点是增强医院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医院的改革、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政治局面。所以,院务公开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医院的中心任务,抓住要点,与各项工作紧密结合,才能使院务公开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为防止走过场,确保公开质量,应重点抓好院务公开工作的“五个要点”、“四个结合”。
2.1 抓住五个要点
2.1.1 材料要真实
真实是院务公开的生命力所在,也是赢得职工群众对院务公开工作信任和支持的关键,院务公开的重点在公开,关键是真实。为此我们始终坚持除了医疗技术秘密和法律法规规定必须保密的内容之外,对于规定范围内的诸项内容,特别是医院改革发展的难点、影响职工积极性的热点、关系领导干部廉政建设的焦点问题,坚持做到真实公开,让群众放心满意。比如人事制度改革一直是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2000年我院率先在全省煤炭系统事业单位开展人事制度改革以来,每次中层干部、专业技术职务和低职高聘的聘任工作都要通过公开、公正、公平竞聘,竞聘的各个环节都公开透明,设立投诉热线和举报箱,公示无异议后再行聘任。公开公平竞争机制的形成,既从制度上预防了用人上的不当行为,又增强了职工的竞争意识,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医院梯队式人才队伍的构建创造了宽松有利的环境,为医院的改革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2.1.2 内容要细致
细致的内容是公开工作的基础。我院精心制定了院务公开运行表,分解为60余条内容,尽量做到细致全面,让职工群众看后过瘾、满意。比如药械、物资采购和基建工程多年来一直是社会和职工关注的焦点问题。近年来,我院对药品器械、物资采购和基建工程全面实施“阳光工程”,实行公开招标竞标、“货比三家”,经济领域的每个环节都由纪委、审计部门全过程参与,每月招投标及采购情况详细公开,使职工对这些敏感问题不再疑惑,避免了不必要的议论和猜测。细致的公开,严格的程序,有效的监督,从源头上杜绝了腐败现象的发生,保护了干部。
2.1.3 程序要规范
规范公开程序是保证院务公开质量的关键。我院的公开程序一般要经过“提出、审查、公开、评价、整改”五个阶段,工会主管,纪委督查。根据运行表的分工,每月初由承办科室按时向院务公开办公室报送公开内容,公开办公室汇总后报院长办公会审查,研究公开的内容是否准确、全面、合理,并于上旬及时公开。每月下旬,院民主监督和信息反馈小组负责进行群众满意率测评,征求合理化意见和建议,向院务公开办公室提出整改意见,使院务公开工作不断完善,不断符合民心民意。
2.1.4 制度要坚持
制度是推行院务公开的重要保证。院务公开是一项很具体、很实在的工作,我院每年通过各类载体公开的院务都在500条次左右,凡公开栏上规定的固定项目,每月都要按时公开,这些工作没有制度作保证是难以坚持至今的。在坚持和完善各种有效公开形式的同时,把逐步制度化、规范化作为深化公开的方向,做到定期公开的内容按时公开、随时发生的内容及时公开。突出强化了职代会和代表团组长联席会审议制度,近年来,职代会和职工代表团组长联席会审议通过了近百项重大改革方案,确保了医院改革、稳定、发展的大局,真正做到了职工代表不举手,重大决策不出台,使院务公开工作迈入制度化轨道。
2.1.5 形式要多样
只有保持院务公开形式的多样性,才能使公开的内容在规定的范围内透彻到底,不留死角。为保证公开的实效性,我们坚持八会、一栏、两报制度。“八会”即职工大会、职代会、职工代表团组长联席会、院长办公会、党政工联席会,中层干部会、科内工作例会、离退休干部座谈会,定期或不定期召开,通报情况,讨论通过重大事项。“一栏”即院务公开栏,安放在职工上下班的显眼位置,每月改革发展中的重大事项,党风廉政及职工关注的热点、疑点问题,都及时全面地进行公示。“两报”即《工作简报》和黑板报,每月一期,及时登载医院的大事要闻、医疗信息,改革发展新举措、新进展等职工关心的内容。这些公开项目的设置,使职工更好地知院情,摸院底,更好地理解和支持医院的各项工作。
2.2 做好四个结合
(1)与加强领导班子工作作风相结合,提高其科学决策水平推行院务公开,将各级领导的管理行为、决策行为置于广大职工的监督之下,客观上要求领导干部必须实行民主决策,落实好方针政策。
我院每当出台一些重大改革决策,新上一些工程项目,新购一些医疗器械,总是反复论证,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比如在建设御汤苑温泉会馆的论证中,虽然我们深知开发温泉项目的前景非常乐观,但我院没有匆忙上马,而是先后去江苏东海、江西庐山等温泉胜地学习考察,实地体会日、韩温泉文化的内涵,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市场调研,一致认为这是一个朝阳产业,我们应当尽快抓住机遇,抢占市场。对于这些情况,我们利用各种渠道和形式向干部职工宣传、解释,最终达成了共识。在温泉项目建设过程中,全面实施“阳光工程”,每个项目都要招投标,每个环节都有工程监理跟踪把关,每月向职工通报工程建设情况。御汤苑温泉SPA会馆投入运营一年来,已成为临沂市乃至全省煤炭系统的精品形象工程,成为我院的经济增长新亮点。
(2)与加强领导班子的廉洁自律相结合,促进党风廉政建设。
推行院务公开,使党风廉政建设的许多关键问题得到了广泛有效的监督。诸如职工关注的药品器械物资采购、工程建设、招待费,领导干部的通信、用车等热点问题已随院务公开的不再炙手可热。领导干部的自律意识大大增强,对各级管理人员的监督约束力度也在不断增大。坚持职代会评议干部制度,每次职代会上,医院领导班子每个成员口头或书面全部述职述廉,主要领导代表班子集体述职述廉。连续多年职代会民主评干对院级领导班子集体和成员的测评满意率均在98%以上。
(3)与调动职工参政议政的积极性相结合,增强医院凝聚力和向心力。
我们在推行院务公开的同时,采取积极措施,广泛征求职工的意见和建议。每年的职代会召开之前,都要向全院广大职工发出倡议,征集合理化意见和建议。2010年职代会提案就会聚了医、教、研和管理等方面的职工代表和一线职工的意见和建议60余条,大家针对平常工作中观察到的各种问题,结合当前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提出了具有创新性和可行性的设想,许多提案在今年的改革和管理中被采用,并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年来,院务公开民主管理已经逐步渗透到了医院重大决策的论证和落实当中,医院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发展活力大大增强。
(4)与加强内部管理相结合,提高医院三大效益。
院务公开只有落脚在促进医院的改革、管理和发展上才会有生命力。如医院每月将医护质量检查结果、奖惩情况按时公开,先进科室和落后科室一目了然,无形中促使了各医疗科室不断加强医护质量管理,养成按规章制度办事的习惯,全院的医护质量水平不断提高。在建设节约型医院活动中,我们将各科室自行制定的节约措施和目标在公开栏公开,接受全院职工的监督。院财务科将各科室每月的经济指标及耗材支出情况及时公开,创收节支情况一目了然,增强了各科室创收的紧迫感和节支的积极性。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来,医院在水电暖管理和修旧利废一项就节约资金上百万元。
回顾我院院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实践认为,公开促进了管理,公开凝聚了人心,公开使职工知院情、知院底、参院政、议院事。通过院务公开,使职工对自己关注的事情能有清楚的了解,对权力运作也能实施有效的监督,拉近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距离,赢得了广大职工群众对领导班子的信任和拥护,和谐的干群关系、劳动关系日渐形成。
3 推进院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向纵深发展的几点探讨
3.1 应不断拓展丰富院务公开民主管理的内容
要紧紧围绕医院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深化院务公开,更加自觉地把院务公开与医院党政建设、领导班子建设、职工队伍建设和深化改革、加强管理、提高效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工作透明度。在实践中,要更加重视收入分配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问题的公开,更加重视对企业管理者管理水平能力的评价和对其廉洁自律问题的监督,更加重视企业决策领域的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 使职工在知情中理解改革,在参与中支持改革。
3.2 应不断提升院务公开民主管理的科技含量
随着现代高科技手段在日常工作中的运用和普及,院务公开工作也应引进现代化的办公手段,不断推陈出新,扩展公开面,提高院务公开的时效性、普及率、参与率及信息反馈速度。要充分利用电脑网络这个平台,在单位网站上发布医院的改革管理举措、惠民利民政策及老百姓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等,使社会大众也成为院务公开的受益者、参与者,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打好基础。在内部局域网上设立院务公开版块,职工足不出户即可及时了解院情,并通过职工论坛畅所欲言,集思广益,既能有效提高职工群众参政议政政的的热热情情,,增增强强职职工工的的主主人人翁翁责责任任感感和和自自豪豪感感,,又又能能增增强强民民主主管管理理和和民民主主监监督督的的实实施施力力度度。。
3.3 应不断强化职代会报告审议制度在院务公开民主管理中的作用
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院务公开的基本载体,是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权力的有效平台。职代会也应把职工关注的热点、企业发展的要点作为职工代表审议的重点,使每次职代会成为医院民主管理的“诸葛亮”会,成为建言献策、广纳良计的平台,达到拓展民主管理内涵、提高民主管理水平的目的。在加强职代会会中各项议题审议制度的同时,还应建立和推行职代会预告预审制度、职代会票决制度、职工代表信息反馈制度以及职代会闭会期间的报告、检查、质询、述职和监督制度,实现职代会会前、会中、会后的全过程公开。
总之,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进步与发展,院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也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只要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院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以人为本,开拓创新,一切以解决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切入点,一切以依靠职工、为了职工为出发点,一切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和谐社会为落脚点,相信各级公立医院的院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一定会再上新台阶,从而为改善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增强国人幸福指数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刘翔, 朱士俊.努力实现医院又好又快发展[J].中华医院管理, 2008, 24 (1) :1-3.
[2]应争先.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的实践与探索[J].中华医院管理, 2010, 26 (3) :161-164.
[3]严方和.做好企业的加减乘除[J].发现, 2010 (2) :30-31.
[4]商兆鑫.加强党内民主建设的基本要求和内涵[J].领导科学, 2010, 2 (419) :40-42。
3.公立医院年度工作总结 篇三
【关键词】公立医院;改革;档案管理;信息化
随着卫生部《关于印发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指导意见通知》的发布,公立医院改革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此次改革强调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提高公立医院运行效率,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切实缓解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公立医院改革的推行,给作为医院管理内容之一的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因此,如何在新形势下及时转变观念、创新工作方式、满足改革需求,对当前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具有深刻的意义。
我院是公立医院改革的试点城市医院,在经历一年多的改革尝试中取得了一些成果。这些成果既体现了档案管理在医院改革中的重要作用,也见证了档案管理在改革中的进步与发展。
1 医院档案为医院改革提供了可靠依据
医院档案是医院建设中重要的信息资源,它全方位记录着医院的事业发展,是医院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的原始信息,它能为决策者提供理性思考的基础,促进医院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增强医院的竞争实力,是医院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全面铺开,其中的每一项决策都可能影响着医院未来发展的命运,因此,充分阅览并借鉴各类档案并汲取其中的有效信息,是各级行政机关和医药卫生部门在做出改革决策时必须慎之又慎的首要工作。比如,此次公立医院改革尝试实行医药分开,为此,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必须查阅历史数据,深入了解此前药品收入在各医疗机构业务收入中的比重情况,并結合医院发展的实际,制定实行本地医药分开的步骤及计划。简而言之,只有立足本地实际,才能在坚持中央确定的改革方向和原则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大胆探索创新,建立适应自身发展的医院改革模式,才能使医院做出正确决策,更切实有效地服务于社会。
2 公立医院改革对档案管理的新要求
2.1 医院改革扩大了档案收集范围,档案归档范围应及时更新
随着医院改革的深入,各设区医疗机构逐步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改变服务模式,如门诊实行全天候服务、无假日医院,导医导诊、电子病历、临床路径、优质护理、信息化管理、健康教育、计划生育辅导、对口支援、双向转诊、巡回医疗等,为患者提供多方位、深层次的优质服务。伴随着服务项目的拓展和服务内涵的深化,各类医疗护理文件、原始诊疗资料、数据信息急剧增加。近年就增加了医德医风、临床路径、优质护理、社区家庭健康档案等数十种内容,在丰富医院档案内容的同时,也给档案的收集增加了难度。特别是医疗资源共享、检验结果互认等措施的全面普及,更使档案收集渠道更加分散化。
因此,为适应不断出现的改革内容,应及时调整档案收集方法,注重收集的及时性,完整性,针对不同医疗机构的共享内容,尝试建立相应的联合建档的收集方法和管理制度。对新增服务项目、扩大服务范围中形成了档案资料要分门别类通过多种渠道予以收集,形成良好的收集归档循环;对增设的专科门诊、诊疗科室、服务部门还应做好兼职档案、信息员的建档指导工作。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要定时调整或更新档案的归档范围,使各部门的兼职档案员有“法”可依,及时归档,避免归档材料的流失。
2.2 医院改革使档案管理模式更加现化化
信息化建设是此次公立医院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信息化的普及在方便病人就诊、缩短病人等待时间、提高医务人员工作质量效率以及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优势)当前,各大公立医院投入了不少人力、物力加强信息化建设,对病人而言,可以通过自助模式在电脑上完成相关信息的录入,如自助预约、自助挂号、自助存款、自助评价等;对医务人员来说,则可以实现OA办公自动化、电子病历、移动查房、移动护士站等多种智能化的信息系统。这些载体形式的变化,为医疗服务单位的改革和发展注入了无限生机,也给医院档案管理模式带来了新的课题。这些信息资料的汇总、存储及归档必然使档案管理更加档范化、精细化,特别是使档案管理的前端控制显得更为必要。档案室可通过计算机网络,自动向计算机终端工作站适时收集挂号信息、预约数据、病人反馈意见等原始信息;对政务信息则在工作业务中进行文件信息数据处理的同时,执行电子文件形成与归档的功能,使档案室成为更加现代化的信息储藏中心和利用中心,使医院向数字化医院迈进,为未来的信息资源全面共享打好基础。
此外,信息化也应该被应用到档案自身的管理中。医院改革过程中,各方面对档案信息的需求有增无减,并且要快速、准确、系统地提供。但目前,许多医院的档案管理仍停留传统的手工管理方式,无论从数量上、内容上、速度上都难以适应医院改革的快节奏。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为档案管理的现化代奠定了基础,可建立档案机读目录数据库,实现档案从目录到内容全面信息化,在特殊情况下甚至可以实现档案的远程管理。实践也证明,档案管理工具越科学,检索时间越缩短,档案查找的准确率、全面性会越高,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就越广泛而深入,那些沉睡在恒温库房中的历史书卷才能真正被唤醒,才能显示出其历久弥新的生命力和价值。
2.3 医院改革要求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更加深入
长期以来,医院档案特别是综合档案更多地注重案卷数量、整理及保管,在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中存在明显的被动性和盲目性,制约了档案信息的二次加工和开发利用,严重影响了档案事业自身的发展。为了更好地适应医疗改革,医院档案工作者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医院管理,融入公立医院改革的大潮中,主动了解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实现档案管理与医院改革的同步规划、同步发展,而档案管理的重心也迫切需要在整理、保管的基础上向收集、开发利用转变,为医疗改革提供多渠道的信息服务。要加强与医院各管理部门的联系,及时了解医院各项工作的需求,探索档案流向和服务的有效途径与方法,研究档案利用规律,为利用者的决策准确提供档案信息参考;要围绕医疗改革中的重点问题和关键问题,有针对性、创造性地开展编研工作,以便于用者进行系统的总结,为下一阶段的改革提供有效的借鉴;要推动档案馆藏由“单一型”向“综合型”方向发展,搞好档案、资料、情报信息的一体化服务,这样可以使医院的各种信息互相补充,互相渗透,构成医院信息的完整体系,为医院改革的稳步推进打造良好的基础。
总之,医院离退休职工档案管理工作不仅是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适应老龄社会发展形势,做好医院离退休工作的必然要求。随着老龄社会的深入发展,离退休人员参加的各类社会活动越来越多, 在这些活动中必定要产生各种有价值的资料,需要管理者从全局高度,积极探索档案管理的新途径, 全方位、多层次地深度开发此类档案信息资源,为现实工作和社会需要服务。
参考消息:
[1] 刘晓卿,肖 艳. 医院档案综合管理的意义及对策[J]. 现代医院,2005,5( 12) : 147-148.
4.公立医院改革工作方案 篇四
[日期:2012-09-07]
来源: 作者:广医字【2012】23号
[字体:大 中 小] 根据《广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工作方案》及市卫生局《广水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取消药品加成,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完善医院管理机制,以推行全员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为重点,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收入分配激励制度,充分调动全院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加强医院内部管理,推动医院数字化建设,进一步扩大临床路径病种管理和单病种收费模式等试点工作,提高服务能力,规范诊疗行为。减少病人负担。积极推进便民惠民措施,全面实行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积极稳妥推进各项改革。
二、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
1、调查摸底。8月31日前组织专班配合市财政、医保、合管办、编办等部门做好基线调查工作,包括人员、床位、经济运行、人事分配、人才培训等内容。
2、制定方案。在基线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医院发展情况及现状,制定实施方案。9月5日前报省卫生厅和省医改办备案。
3、宣传发动。9月9日前召开全院动员大会,做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有关工作的宣传动员和安排部署。
(二)实施阶段
2012年9月10日零点起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政策,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
(三)总结评估阶段 1、2013年3月中旬以前开展改革试点工作自评总结,2013年3月31日前将试点工作总结和评估报告报省卫生厅和省医改办。2、2013年4月底前,做好迎接省卫生厅联合省相关部门对医改工作进行的总结评估检查。
三、主要任务
(一)改革补偿机制
1、取消药品加成政策。2012年9月10日起,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政策。中药饮片的加成在国家未出台有关政策前,仍按目前的政策执行。
2、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分两步走:第一步,2012年9月10日起,医院提高诊查费。即在原收费标准的基础上,门诊诊查费提高11元、住院诊查费提高33元。价格上调的部分全部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进行支付。第二步,在国家统一调整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和标准时,合理提高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动价值的诊疗、手术、护理等项目价格,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价格。
3、改革支付方式。2012年8月31日以前,医院配合相关部门完成基本医疗保险服务情况基线调查,掌握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和补偿费用等基础数据,为制定支付制度改革提供科学依据。9月5日前,与医保经管机构签订协议,确定服务范围、支付方式、支付标准和服务质量要求,9月10日起协助医保机构正式启动支付方式改革。
开展按病种付费试点,试点病种初选60个,于9月30日前完成病种筛选录入、公示等工作,并上报省卫生厅备案。逐步实行卫生部规定的临床路径病种,积极摸索各种付费方式,力争住院患者例均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幅控制在7%以内。
4、规范药品采购、配送和使用。按照药品(含高值医用耗材)量价挂钩、招采合一的原则,落实省政府集中招标采购制度,医院药物采购品种从《湖北省基本药物中标目录》和《湖北省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中标药品目录》中产生,通过“湖北省医疗机构网上药品集中采购平台”进行集中采购,由卫生局或自主确定集中配送企业。同时,积极探索其他能够保障药品供应及时、质量可靠、价格合理的采购供应办法,降低药品价格。要优先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其药物品种数不得低于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药品和省增补药品(484种)的40%。
严格执行《湖北省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办法(试行)》有关规定,抗菌药物采购品种数量不超过35种。强化对药品采购、供应及使用环节的全程监管,及时处理异常预警,明确安全责任,确保群众用药安全。
(二)改革人事分配制度
1、核定编制,实行岗位管理。根据省厅核准的编制床位(700张)和医院实际运行情况,科学合理确定人员编制及岗位。推行岗位聘用制度,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全员实行统一管理制度。
2、改革用人制度。根据医院发展需要,科学合理设置人员岗位,建立科学的岗位管理制度,岗位设置于10月20日前完成。根据设置的岗位实行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建立健全以岗位为基础、以聘用合同为依据的考核奖惩制度,建立和完善聘期考核机制。推进医务人员养老等社会保障服务。
3、实行绩效工资制度。要将医务人员工资收入与医疗服务技术水平、质量、数量、成本控制、病人满意度等考核结果挂钩,做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同工同酬,收入分配向临床一线倾斜。制定完善医院内部绩效考核办法,考核标准要以服务质量、数量和患者满意度为核心,体现医务人员技术服务价值(自2012年9月20日实施)。医院内部绩效考核的情况于2013年1月10日前报省卫生厅备案。科学制定医务人员收入分配方案,提高医务人员经费支出占业务支出的比例,力争到2015年达到40%以上。
(三)加强医院内部管理
1、建立医疗和行政相互分工协作的运行机制;
2、建立以成本和质量控制为中心的管理模式;
3、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实施内部和外部审计,严格执行医院财务会计制度,探索实行总会计师制。
(四)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1、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制定医院重点专科发展规划,重点加强重症监护、血液透析、新生儿、病理、传染、急救、职业病防治,以及院外转诊率排前的病种所在临床专业科室建设。做好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妇女宫颈癌、乳腺癌、重性精神病、耐多药肺结核、终末期肾病、艾滋病机会感染、血友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唇腭裂、肺癌、食道癌、胃癌、I期糖尿病、甲亢、急性心肌梗死、脑梗死、结肠癌、直肠癌等20种重大疾病的医疗救治和筛查转诊工作。要加大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力度,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病种数量不少于60个,并不断完善以达到卫生部要求。9月10日前,将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组织机构人员名单和实施的专业、病种报省卫生厅医政处。
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医院人才招聘、培养机制,根据医院发展情况每年按计划招聘一定数量的医学本科毕业生、住院医生,充实医疗队伍,营造合理的人才梯队。每年选派不少于3名医师到上级医院进行一年期的进修学习,同时,每年至少要选派1名院级领导外出培训,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和能力。增强护理人员力量,医护比控制在1:2。在编制总额范围内,医院设立特殊岗位引进急需高层次人才。
3、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要进一步加大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2012年底,医院全部实现电子病历管理。迅速启动远程会诊系统建设,2012年底前与三级医院建立并启用远程会诊系统。加快推进药品电子监管系统建设,逐步将药品电子监管系统建设与医院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和医院自有信息系统等相衔接,实现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
4、推行便民惠民措施。组织落实《湖北省县级医院便民惠民20条》。在此基础上,积极拓展新项目、新模式,2012年底前,医院实现114预约挂号,开通120院前急救指挥平台,同时,结合农村居民就诊特点,延长门诊时间,开展产妇免费接送、错峰服务和分时段诊疗。改善服务态度和质量,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到2012年底,医院所有的临床科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探索“先诊疗、后付费”的就诊模式;实行基本医疗保障费用即时结算;广泛使用适宜技术;实行同级医疗机构检验结果和影像资料互认;继续开展“平安医院”创建活动;畅通患者投诉渠道,主动依托第三方调解机制,加强医患沟通。
(四)建立上下联动机制的主要工作
积极主动与三级医院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建立长期稳定的分工协作机制。积极推行与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采取“院办院管”和组建实质性医疗集团等模式,形成具有利益纽带的联合体。通过开展纵向技术合作、人才流动、管理支持等多种形式,形成优质医疗资源合理流动的长效机制。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要充分认识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任务,落实责任主体。要成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各相关科室要明确任务和分工,加强协作与沟通,切实履行职责。
(二)大胆探索,强化保障。要按照中央和省、地、市确定的改革目标,大胆探索,先行先试,不断完善政策,积累改革经验,稳步推进改革。
5.市委公立医院改革工作方案 篇五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突出公立医院公益性,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通过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补偿机制和监管机制等,切实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提高医务人员积极性、降低医疗服务成本、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促进公立医院健康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二)基本原则。坚持公平与效率统一,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相结合;坚持公立医院的主导地位,鼓励多元化办医,推动不同所有制和经营性质医院协调发展;坚持发展、改革和管理相结合,完善服务体系,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内部管理;坚持总体设计,有序推进,重点突破,系统总结;坚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向和原则,立足我市实情,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创新。
二、主要任务目标和试点安排(一)主要任务目标。总体目标:完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医疗卫生城乡一体化,率先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让群众享受到更加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近期目标:积极探索建立科学规范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补偿机制和监管机制,促使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和切实履行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合理调整公立医院资源配置,建立健全分级诊疗制度,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完善控费机制,提高医保报销范围和比例,解决群众看病贵问题;严格疾病诊疗规程,规范诊疗行为,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二)试点安排。年制定出台实施方案,开始在市人民医院推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年全面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各项工作,注重加强调研督导,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不断总结试点经验,适时开展阶段性评估工作。年底前完成改革试点,及时对试点工作进行全面评估总结,力求试点工作在难点上有进展、重点上有突破、亮点上有特色。
三、试点的主要内容(一)完善医疗服务体系。
1、加强政府规划和调控。修订完善《市区域卫生规划》,统筹布局城乡医疗卫生资源,明确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总量、结构比例、功能配置、区域分布,使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的服务数量和结构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相匹配,提供的服务水平和规模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形成公立医院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院共同发展的格局,构建以区域性医疗中心(市级医院)为龙头、镇卫生院为支撑、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确立政府在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中的主导地位,面向全体城乡居民提供均等化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按照不同级别公立医疗机构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范围、标准、技术规范、价格标准等规定,加强监督指导,促进公立医院提供标准化的基本医疗服务。
2、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按照全市区域卫生规划要求,坚持城乡统筹原则,有计划、分步骤推进公立医院结构布局的优化调整。重点发展市级医院为区域性医疗中心,使之具备三级医院水平,年开工建设市人民医院东部院区、市中医医院综合病房大楼、市疾控中心大楼和公共卫生医疗中心等重点项目,年规划建设市第二人民医院病房楼,打造区域医疗中心,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强化王村等7处中心卫生院的建设,逐步将其建设成为基层医疗中心,其余卫生院要改变服务模式,完善服务功能,逐步建设成为本区域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年底前,新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40所,新建或改造村卫生室298所,村(居)医疗卫生机构覆盖率达到100%。
3、界定各级医院的功能和职责。市级医院主要负责提供基本医疗及危重急症和疑难病人的救治,承担相应的教学、科研等任务,并负责对镇、村卫生机构的业务技术指导和卫生人员的进修培训。镇卫生院主要负责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等综合服务,承担对村卫生室的业务管理和技术指导。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主要承担辖区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职责。
4、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巩固市、镇、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络建设,年,继续实施二级医院对口帮扶镇卫生院工程,实施划片分区、包片诊治的措施,由市人民医院、中医院分别对口帮扶14处、7处镇卫生院,从医院管理、医疗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升卫生院发展水平。加强市镇村一体化管理,严格落实镇村“三制六统一”管理体制和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业务用房的集体权属,进一步增强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公益性和服务能力。市级医院医务人员晋升中、高级职称前,必须到镇卫生院服务一年以上。(二)建立完善分级诊疗制度。
6、严格基层医疗机构诊疗规范。明确诊治范围、转诊标准、工作流程,凡符合转诊治疗的迅速转诊,不得截留病人,延误诊治。进一步完善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实行双向转诊制度,一般常见病、多发病在基层首诊,疑难重症通过绿色通道转诊到三级医院。在三级医院的康复期病人和需长期护理的病人转回辖区基层医院治疗。到年底,全市基本形成基层(社区)首诊、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的医疗服务格局。
7、加快基层医疗机构能力建设。通过加强基层实用人才培训、市级医院分片帮扶、扩大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投资等手段,进一步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引导病人合理就医,最终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减轻大医院的就诊压力,逐步解决群众就医难现状。(三)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
8、设立由市长任主任,常务副市长、分管副市长任副主任,发改、卫生、人事、财政、劳动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任成员的市医药卫生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全市医药卫生体制发展规划,以及涉及的有关建设、保障和医药安全等重大决策,全面负责全市公立医院改革工作。
9、成立公立医院管理中心。市政府委托卫生行政部门履行出资人职责。在卫生行政部门设立公立医院管理中心,为隶属于卫生局的正科级全额事业单位,执行市医药卫生管理委员会的各项决策;负责公立医院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负责公立医院的成本费用控制、资产管理、财务监管;负责公立医院的重大建设项目和大型医疗仪器设备的可行性论证审核。
10、推进院长职业化、专业化建设。认真贯彻《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年-2020年)》要求,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院长考评制。制定落实院长任职资格、选拔任用、考核评价和问责奖惩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建立院长激励约束机制。加强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作为院长选拔、任用、薪酬和奖惩的重要依据。(四)改革公立医院内部运行机制。
11、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充分考虑社会需求、事业发展、人才结构和人才培养等多种因素,科学合理核定人员编制。建立健全以全员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人事管理制度,实行按需设岗、竞争上岗、科学考核、合同管理,增强单位和个人的生机和活力。以专业技术能力、工作业绩和医德医风为主要评价标准,完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制度。探索实行并规范注册医师多地点执业的方式,引导医务人员合理流动。
12、完善分配激励机制。提高医务人员待遇水平,逐步解决部分人员收入过低问题。建立公立医院绩效评价体系,完善人员绩效考核制度,在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含全额事业单位)中全面实行岗位绩效工资。按照按劳分配和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原则,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自主灵活的工资分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年,试点医院要进一步完善绩效工资院、科二级分配制度,绩效工资占工资总额比例可达40%;完善科室综合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体系。
13、完善医院财务会计管理制度。推行总会计师制。严格预算管理和收支管理,加强成本核算与控制。推进医院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改革,严格财务集中统一管理,加强资产管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实施内部和外部审计制度。
14、完善后勤服务管理。积极探索实施“四权分离”机制(对审批权、采购权、保管权和使用权实施四权分离)招标采购医院各种物资,进一步降低医院物资采购成本。在医院后勤物流系统中广泛应用信息集成,建立配送中心。年起,在试点医院逐步建立完善精细化成本控制体系,通过医院信息化平台及实施物资供给的流程再造,对医院运行成本进行测算并全程监控,积极探索医院运行成本控制规律。(五)加强重点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
15、坚持科教兴医战略。研究制定重点专科建设规划,力争打造2个以上市级重点学科,提高疑难重症的医疗救治能力和医学教学、科研水平。制定和实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加强高层次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引进培养,重点引进和培养一批在市、市内处于领先地位的高层次人才,适当拉开高层次人才、学科带头人与其他人员的收入差距。积极组织住院医师参加上级举办的规范化培训,重点为二级医院培养专科方向的住院医师,为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全科方向的临床医师。加强护理队伍建设,逐步解决护理人员比例过低问题,整体推进医院规范化护理水平。(六)建立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
16、改革以药补医机制。逐步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逐步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实现医药经济利益的分开,采取增设药事服务费、调整部分技术服务收费标准等措施,通过提高医疗保障基金支付和增加政府投入等途径予以补偿。
17、加大政府财政扶持力度。建立完善公立医院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财政补偿机制,鼓励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并实行零差率,对公立医院推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实行零差率销售而取消药品加成的差率,政府财政予以补偿。年按照国家、省基层基本药物目录使用达到医院药品总目录的20%,到年底,使用基本药物目录达到医院药品总目录的50%。
18、建立完善政府对公立医院的长效投入机制。一是购买公共卫生服务。对公立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任务给予专项补助,保障政府指定的重大活动保障、重大传染病防治、紧急救治、救灾、援外、支农和支援社区等公共服务经费。二是建立公立医院发展基金。政府负责公立医院及基层医疗机构基本建设和大型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和政策性亏损补贴等;对中医、传染病、精神病、结核病、急救医疗、妇幼保健、采供血机构等在经费上予以保障和倾斜。三是设立社会公益救助基金,对“三无”(无身份证件、无亲属、无支付能力)病人、贫困患者医疗费用等社会公益性支出和减免予以补助。(七)加强医疗及服务质量管理。20、改善医院服务流程。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推进医院精细化管理,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通过采取提供预约挂号、一站式服务、畅通急诊绿色通道、按病情分类诊疗等措施,努力缩短病人等候时间,方便群众就医。改善就医环境和医务人员服务态度,提高群众就医满意率。年下半年,在市人民医院建立群众满意度电子测评系统,并逐步在全系统推广,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
21、建立医疗行业风险防范与控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年,完成“以风险保险为载体的医患关系第三方管理”模式,积极发展医疗责任保险,完善医疗纠纷调处机制,依法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建立患者投诉管理机制,及时有效处理患者投诉和医疗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依法严厉打击“医闹”行为,维护全市和谐稳定的医疗环境。(八)严格控制医药费用过快增长。
22、改革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积极探索实行医疗保险总额预付、按病种付费等支付方式的综合改革,完善门诊医疗费用支付,落实医疗救助、慈善助医的项目管理和支付制度。年,在加强政府指导、合理确定医疗服务指导价格,合理控制医院医药总费用、均次费用的前提下,逐步探索实行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总额预付、按病种付费等支付方式,建立完善医药费用合理、适度增长模式,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从根本上解决过度医疗问题。
23、严格控制医药成本,降低医药费用。实行收费政策、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公示制度,加强对平均门诊人次费用、平均住院费用、单病种费用的分析、检测,严格“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诊疗规范,控制药占比,所有费用公布上墙,实行门诊及住院病人费用清单制。
24、有效缩短平均住院日。以建立医院社区分工协调机制为支撑,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实施平均住院天数管理。严格按照相关制度及诊疗常规收治住院病人,确保医疗质量。年医院全年平均住院日9.3天,年年平均住院日控制在8.8天以下。
25、规范公立医院医用耗材、试剂使用管理。建立医用耗材、试剂使用常规,制定医用耗材、试剂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采购、保管、使用,确保医疗质量,降低医疗成本,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对使用常规以外的医用耗材、试剂必须征得病人签字同意方可使用,倡导使用国产试剂、国产耗材。(九)加强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
26、提高医药卫生信息化水平。按照市加快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实施意见,建立与市相衔接的信息交换、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统一医药卫生信息平台;完善市人民医院“先诊疗、后结算”就医“一卡通”服务模式和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系统,年在市中医院建设完善医院信息系统,推行就医“一卡通”;年建设以居民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基层(包括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信息系统,年逐步向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延伸。通过优化市、镇、村三级医疗卫生信息网络,整合卫生信息资源,逐步实现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之间、与医保(包括新农合)、药监等部门之间业务数据相互交换共享,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十)改革公立医院监督管理机制。
27、实行全行业监管。加强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服务监管职能,建立健全医疗服务监管机制。所有医疗卫生机构不论所有制、投资主体、隶属关系和经营性质,均由卫生行政部门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准入、统一监管。完善机构、人员、技术、设备的准入和退出机制,依法实行全行业监管。
28、加强公立医院运行监管。卫生行政部门要重点加强对公立医院功能定位和发展规划的监管。健全财务分析和报告制度,加强公立医院财务监管。建立健全公立医院财务审计和医院院长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建立社会多方参与的监管制度,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对公立医院的监督作用。全面推进医院信息公开制度,向社会公开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医务人员技术职称、绩效考核和评价结果等相关信息,接受社会监督。(十一)加快推进多元化办医格局。
29、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完善政策措施,鼓励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医院。非公立医院在医保定点、科研立项、职称评定、继续教育等方面,与公立医院享有同等待遇,在服务准入、监督管理等方面一视同仁。落实非营利性医院税收优惠政策,完善营利性医院税收优惠政策。
三、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指导公立医院改革。卫生行政部门作为公立医院改革的主管部门,要切实担负起公立医院改革组织实施的主要责任,积极主动与有关部门搞好沟通协调,细化改革相关配套文件,确保各项改革任务落实到位;发改部门负责公立医院的规划布局,配合上级物价部门修订完善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收费标准,并依法监督;财政部门负责研究制订公立医院改革经费保障机制,落实各项补助政策;人事编制部门负责牵头核定公立医院人员编制,加强人事编制管理;劳动保障部门负责研究制定医疗保险总额预付、按病种付费的标准和方式,有效降低群众医疗费用;市人民医院要不断探索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改革,确保公立医院改革试点顺利完成。(二)加强舆论引导。要做好舆论宣传工作,加强对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的宣传,调动广大医务人员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争取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卫生部门与宣传部门要紧密配合,加强对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舆情监测与研判,积极引导社会舆论,坚定改革信心,合理引导社会预期。[市委公立医院改革工作方案(共2篇)]篇一:唐山市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方案
唐山市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方案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2]11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4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国办发[2014]24号)以及国家卫计委、财政部、国务院医改办《关于确定
(三)坚持公平效率,建设政府主导的市场竞争机制。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公立医院改革,建立市场竞争机制,提高医院服务水平和运行效率,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卫生需求。
(四)坚持统筹兼顾,建立“医疗、医药、医保”三医联动长效机制。兼顾区域联动、上下联动、内外联动,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正确处理政府、医院、医务人员、人民群众关系,重点破除“以药补医”,实现医药分开。
(五)坚持实事求是,分批推进改革。尊重客观规律,充分考虑每所医院的特点和实际,分批次逐步推进改革,确保成熟一个改革一个。
二、总体目标 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取消药品加成,完善公立医院价格、财政、医保联动补偿机制,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和符合医院行业特点的人事分配制度。优化城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促进多元办医和分级诊疗格局的形成。实现人民群众得实惠、医务人员受鼓舞、资金保障可持续的目标。
三、改革范围 14所市直公立医院全部实行药品零加成销售,全面推进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药品集中采购、医保总额预付、人事分配制度等综合改革工作。
四、改革模式
按照国家城市公立医院改革方案和国务院[2014]24号文件
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分三个层次推进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一)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新老工人医院改革。
(二)全面推[市委公立医院改革工作方案(共2篇)]进工人医院老院、人民、协和、妇幼、中医、二院、三院、八院、九院、十院、铁路医院等11家医院综合改革,其中十院并入人民医院。
(三)结核病医院、精神病医院、传染病医院等3家承担重要公共卫生职能的政策性医院,纳入一类事业单位性质进行管理,根据正常业务需要由财政给予经费保障。
五、主要任务
(一)引进社会资本参与新老工人医院改革,建立政府主导的市场竞争机制
公开、择优遴选1家实力强、信誉好、管理经验先进的医疗投资机构进行合作。由市政府与投资机构共同组建“医院集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医院管理公司”),作为唐山市政府与社会资本在建设医疗卫生事业和发展健康服务产业方面的合作平台。其中,市政府以唐山工人医院新院(即“唐山市中心医院”)的100%产权(相当于新院的净资产评估值)作价出资,投资机构以货币资金出资,并控股“医院管理公司”,具体股比由双方协商确定。投资机构投入的资金主要用于工人医院新院建设和打造以工人医院为核心、以资产和管理为纽带的医联体服务体系。
“医院管理公司”100%控股唐山工人医院新院,成立公司制营利性医院。“医院管理公司”托管唐山工人医院老院(包括
八院、九院、铁路医院)。在不改变政府对唐山工人医院老院的产权、老院的事业单位性质和医院非营利性、职工事业单位身份等前提下,通过托管,注入医疗资源和管理资源,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转变运营机制,提升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实现老院的长期稳定发展。
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公立医院改革,重点解决我市医疗投入不足,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在管理模式、学科建设、人才队伍等诸多方面,形成市场化有序竞争局面,倒逼公立医院提高服务质量和运行效率。
(二)破除“医药补医”,建立财政价格医保联动补偿机制
1、取消药品加成。切断药品销售与医院之间的利益联系。由此减少的收入,通过改革财政补偿机制、理顺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医保支付方式、降低医院运行成本等多种途径进行补偿。
2、完善药品耗材集中采购。降低药品耗材虚高价格,切断药品耗材销售与医生之间的利益联系。采取“一品双规”、“两票制”的做法,积极探索药品耗材招标采购方式和配送模式的改革。
3、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则,综合考虑取消药品加成、医保支付能力、群众就医负担以及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对市级公立医院的诊查费、护理费、治疗费、手术费等体现技术劳务价值的收费项目进行调整,降低药品和高值耗材价格,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价格。根据医院诊疗项目构成和总收入
结构,建立分档、动态价格调整机制。
4、改革财政投入方式。落实政府办医责任,政府保障对公立医院的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公共卫生服务、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和政策性亏损补贴等政策性投入,做到两个不减少(增长比例不少于gdp,投入总额不少于上)。改革财政投入方式,按照“花钱建机制”的原则,建立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政府兜底的长效补偿机制。将政府财政投入每年不少于前5年平均水平(2.6亿元)的预算分配,改为对医院药占比、次均费用和社会评议为主要考核指标的财政奖励,用与落实六项政策性支出,促进医院发展。将市结核病医院、精神病医院、传染病医院纳入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性质进行管理,根据正常业务需要由财政给予经费保障。
(三)改革医保体制机制,建立有效保障和控费机制
1、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完善医保付费总额预算基础上的总额预付制度。推进按病种、按人头、按服务单元等混合付费方式,实行“总额预付、按月结算”,“超支分担、结余留用”,调动医疗机构主动节约成本的积极性,保障医保基金安全和高效。
2、加快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障机制建设。加强基本医保、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商业健康保险等多种保障制度的衔接,进一步减轻重大疾病患者个人医疗费用负担。
(四)完善人事分配制度,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
1、实行岗位管理。按照医院等级评审标准,落实公立医院人员配置标准,核定人员编制总量,并进行动态调整,实行人
下页篇二:城市公立医院改革方案2015 医院改革实施方案
为加快我院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进程,提高服务效率,深化内部改革,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医院综合水平,根据国家、自治区公立医院改革指导意见,依据《 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实施》的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院情出发,立足鄂尔多斯市卫生事业基本情况,为解决我市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就医问题贡献力量。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贯彻治疗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完善学科体系建设,提升医疗技术水平。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患者健康权益放在
题,努力提高医疗及护理服务质量,做到行医关注民生,服务遍及群众,维护医院公益性。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得到有效控制,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就医费用负担明显减轻,总体上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降低到30%以下。提高医院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及服务质量,探索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保健需求。提升医院综合实力,建设具有代表性的地区性现代化医院,为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及改革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改革医院运行机制
1.改善医院管理体制
完善内部决策执行机制,完善“三重一大”制度建设,加强重大事项的监督和执行反[市委公立医院改革工作方案(共2篇)]馈机制建设。推进民主管理,不断完善医院组织机构、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推进医院管理工作制度化和现代化。
2.深化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改革
建立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全员聘用制,实施人员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公平竞争的用人机制。科学合理设置人员岗位,编制岗位说明书,为政府有关部门准确核定医院人员编制提供科学切实的依据。明确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完善以服务质量和服务数量为主,“多劳多得”、“优劳
厚酬”以及向关键岗位、专业技术骨干倾斜的绩效考核分配激励机制,试行rbrvs管理体制,尊重劳动价值。落实“医师考核办法”,建立健全医务人员“医德医风考评档案”。探索以“专业技术能力、工作业绩和医德医风”为主要评价标准的单位内部专业技术职称评定聘用办法。
3.建立现代财务管理制度,确保医院经济高效运行
学习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充分应用hbos管理手段,严格预算管理和收支管理,加强成本核算与控制,做到财务集中管理、物资统一总控。健全并落实好内部和外部审计制度。
(二)加强医院内部管理 1.重视质量控制工作
进一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分工明确、权责相符、人员得力的质量控制体系,实施全面质量管理。落实患者安全目标,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和术式错误。落实医院感染控制和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防范医疗安全事件发生。落实首诊负责制,改善急诊绿色通道,建立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确保患者获得连续医疗服务。完善门诊管理制度,做好门诊和辅助科室之间以及各科室间的协调配合无缝隙对接。改善住院、转诊、转科服务流程,加强转诊、转科患者的交接诊疗服务管理工作。加强合理用药。到2017年底,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
超过6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控制在每百人天40ddds以下。
2.加大学科建设力度,促进新技术新业务开展
完善科研激励机制,制定重点学科管理办法,落实科研立项、论文发表、成果申报等任务。积极主动与美国埃默里大学合作建立心血管病研究中心,提升技术力量和学术地位,争取打造自治区西部地区疑难危急重疾病救治中心。创建自治区有极大影响力的多个市内领先学科,并有目标地选拔培养力争打造1-2个自治区重点乃至领先学科。配套奖惩制度,有计划、有安排地做好新技术、新项目开展工作。
3.落实核心制度,推动临床路径和处方点评
进一步落实医疗安全责任制,完善技术准入和风险评估制度,提高重点部门、重点人员责任心,落实医疗缺陷责任追究制。推行疾病诊疗规范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推动临床路径和单病种规范化治疗工作,到2015年底,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病例数要达到公立医院出院病例数的30%,到2017年50%的出院患者按照临床路径管理,同步扩大按病种付费的病种数和住院患者按病种付费的覆盖面,实行按病种付费的病种不少于100个;到2017年底临床路径达占比达到50%。规范临床检查、诊断、治疗、使用药物和植(介)入类医疗器械行为,进一步加强病历审核、处方点评工作,持续提高医疗质量。控制公立医院特需服务规模,提供特需服务的比例不超过全部医疗服务的10%。
4.完善优质护理服务
完善护理质量三级管理体系,监督护理核心制度执行,坚持检查、考评、反馈制度,确保基础护理与分级护理措施落实到位。倡导护理专业化发展,提升护理队伍科研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做到医护结合、共同促进。开展优质护理示范工程,逐步实施无陪护服务,推进无缝隙护理。
5.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
成立由院领导负责的组织机构,统筹领导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逐步探索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健全师资培训、师资管理、质量监控、考核考评等管理制度。将岗中培训和岗前培训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加强日常考核,促进广大医务人员提高科研能力和临床技能。着力培养医务人员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和优良的医德医风,培养技术上精益求精、学术中严谨科学的态度。
6.加快数字化医院建设
6.公立医院年度工作总结 篇六
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我县按照省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精神,以“人民群众得实惠、医疗事业得发展、医务人员受鼓舞”为前提和目标,因地制宜,积极进取,各项改革工作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明显成效,县级公立医院管理运行更加规范,发展活力增强,服务能力提高,实现了公益回归、群众受益的目标。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创新机制,确保公立医院改革顺利推进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将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工作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按照“全流程设计、全方位配套、法人实体运作、政府有效监管”的思路,积极探索体制机制改革路径和模式。
一是强化领导,周密部署。成立了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成县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了医改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围绕医改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合力突破,确保医改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是各级医疗机构均成立了医改办公室,确定了专门的信息人员。为进一步加强医改数据信息报送工作,及时、准确、全面、客观地反映医改工作进展情况,有序推动医改,结合我县实际情况2013年1月17日县医院、中医院、妇幼站各自成立了医改办公室,安排了医改信息联络员,进一步规范了数据报送行为,统一了数据报送口径,防止 了数出多门。
三是院长公开选拨,增强公立医院发展活力。积极探索公立医院院长公开聘用、任期期限、任职资格、任期考核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和奖励约束机制,对县医院、县中医院缺额的副院长实行公开选拔,使医院的领导干部选用真正体现了公正、公平、公开,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原则,使公立医院管理运行机制充满生机与活力。
四是严格推行院长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院长及医院中层管理人员、职工代表大会的职责,建立了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分工、相互制衡的权力运行机制。在医院内部实行民主管理,充分发挥职工代表大会作用,推行院务公开,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二、夯实基础、整合资源,促进医疗服务体系改革与发展
把全面加强县域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公立医院改革的突破口,有效整合县镇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基本实现了“小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县”。
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县医院、县中医院世行项目基本完成。在建的5.12灾后重建两个世行项目中,成县人民医院世行贷款新建(搬 迁)项目住院部楼(10层)和门诊楼(6层)项目主体已完工并通过验收,室内电施和水暖管网施工、内部地板砖铺设、外墙粉刷已完成,正在进行室内吊顶等装修工程,室外配套工程施工中锅炉房主体已完工,其他附属工程正在进行施工;成县中医院世行贷款业务楼建设项目已竣工。以上两个项目预计年底投入使用。
二是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2013年1至12月全县共选派4名医务人员到省内外医疗卫生机构参加县级骨干 医师、县级中医骨干医师培训,培训时间1年,其中省外3人,省级1人。
三是全面加强县镇一体化管理。结合我县实际,把县镇两级医疗卫生服务连为一体,推进县镇卫生管理一体化,选派8名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业务骨干到乡镇卫生院轮流坐诊带教,提升乡镇卫生院的综合服务能力。实现了资源共享、统一管理、双向转诊、共同发展,让群众享受到“安全、有效、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
三、统筹协调、完善制度
一是是全面推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在2011年全县所有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推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基础上,从2012年1月起,率先在全县推行县级公立医院药品零差率销售,实现了县、镇、村三级医疗机构所有药品零差率销售。今年1-12月,县级公立医院实施基本药品零差率销售 3703.1万元,通过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使得群众“看病贵”的问题得到了大幅缓解。
二是加快完善药品购销管理制度。在县级医院全部实行网上采购,将药品采购、销售等相关工作纳入平台统一监管,实现了药品采购、销售等信息的网络化管理,使药品配送效率得到大幅提升,有效保障了医疗机构的用药需求。
三是认真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将基本药物使用纳入县级公立医院考核,新农合将国家基本药物全部纳入报销目录。在各医疗单位设立宣传栏、电子大屏幕,统一设置药品零差率销售监督牌,向社会公示基本药物价格,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确保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政策的有效落实。
四、积极探索、注重实效,不断提高城乡医疗保障水平一是参合率稳步提升。2013全县确认农业人口 216233人,参合农民209942人(包括“计生两户”16255人;七种医疗救助对象10902人),参合率97.09%。
二是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明显提高。2013年全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4908人,参保率100%。
三是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稳步提高。2013年全县城镇居民参加基本保险17543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71.24%以上。
五、完善制度、绩效考核,推进公立医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从完善制度、建立机制入手,着力加强公立医院内部管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一是实施岗位管理制度。按照省市医改精神及要求,医院的人员管理模式逐步从原来的编制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实行了“因需设岗、合理设岗”的原则。
二是全面推行岗位聘用制。坚持按岗聘用、竞聘上岗和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选人用人。
三是全面实行绩效考核。将医务人员工资的70%作为岗位工资根据考勤结果固定发放,30%作为绩效工资,按照“双百”考核制,以工作数量和工作质量予以发放,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重点向临床一线、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做出突出成绩的工作人员倾斜。
六、强化措施、规范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一是实行临床路径管理。修订完善了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合理控制医药费用。根据服务特点选择适宜病种,制定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病种10种,对确诊符合临床路径的入院病人,一律纳入临床路径管理,每月进行一次质量考评、病历点评,实现了质量、费用的环节 控制和终末控制,有效避免了乱开药、滥检查等过度医疗现象,降低了医疗费用。
二是落实医疗核心制度。围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和医院等级复审工作,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和医疗安全持续改进的考核评价体系,修订和完善医院规章制度和工作职责,规范临床检查、诊断、治疗及药物使用等诊疗行为,医疗质量稳步提升。
三是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及时转发了《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与各医疗单位签订《责任状》,严格落实分级管理制度,严把抗菌药物品规、数 量,建立定期评估制度。完善医师处方权限和药师调剂资格,强化临床用药质量控制,收到良好成效。
四是推行便民惠民措施。以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为抓手,优化门诊流程、简化就医手续、改善门诊设施,极大地缩短了患者就医等候时间。对发生车祸、突发卫生事件等急危重症患者采取先救治后结算,畅通“绿色通道”;实行“无假日医院”,开展预约诊疗服务,方便患者就诊;设立医药费用查询,推行平均住院费用、大型设备检查等项目院内公示,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五是深化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创新工作模式,加强基础护理,积极开展“优质护理示范科室”创建活动。
七、以中医特色专科建设为重点,推动中医事业全面发展。
一是全面加强中医重点专科建设。我县进一步加强了中医科和中药房建设,卫生局有中医药管理科,县卫生监督所有中医药监督科,县疾控中心有中医科;县级医疗机构住 院部各科室均建立了重症监护室,开展了中西医共同参与的抢救业务。县医院将中医药服务拓展到各临床科室,在西医科室建立了中医综合治疗室开展中医药服务,住院部内二病区设中医病床15张,占全院病床总数280张的5.4%;落实了西医科室中药消费量、中医科短期治疗人次及康复治疗量等考核指标,逐步建立了西医科室与中医科室的协作机制。中医院肿瘤专科系中国扶贫基金会“天使工程”资助项目,脑病科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甘肃省中医管理局确定为“全国农村中医药特色专科建设单位”和“甘肃省重点中医药专科”,结石病专科被确定为“甘肃省第三批重点中医药专科”,现开设有内、外、骨伤、妇、儿、针灸等10个二级临床科室,急诊、脑病、心血管病、肝病、糖尿病等14个三级临床科室,创立了中风病、输液反应等病的全新系统诊疗体系。
二是全面落实中医药费用报销相关政策。住院采用中医药治疗报销享受新农合优惠政策。2011年我县再次降低住院采取中医药治疗报销起付线和提高报销比例,从2013年1月1日起,参合农民住院采用中医药治疗的,报销起付线在原来降低20%的基础上再降低30%,参合农民住院采用中医药治疗的费用(除自费药品),省市医院报销比例再提高20%,县乡两级医院90%报销。
三是认真开展西学中活动,注重中医药师带徒传承教学。县级医疗机构狠抓了门诊中医药治疗率和住院中医药治疗率,号召、鼓励西医人员学习运用中医,县乡医疗机构每月对临床科室中医处方量、诊疗量进行考核。今年我县狠抓了老中医“师带徒”工作,全县21名高年资老中医带徒弟82名,超额完成了省市下达的18名师傅带31名徒弟的任务。其中:全省名中医(中医内科主任医师)赵斌从中医院及全 县基层医疗单位带徒22人,中医院9名高年资老中医带徒27人,县医院6名高年资老中医带徒18人,乡村医疗单位5名高年资老中医带徒15人,建立并实施了中医药师承教育考核制度。
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医院服务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公立医院公益性得到进一步彰显,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大胆创新,锐意改革,稳步推进县级公立院改革各项工作任务。一是加快完成医疗服务价格调整,不断减轻患者负担。二是加快完善财政补偿政策,在投入机制上促进和保障改革的平稳运行,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有效解决“资金短缺”问题。三是深化县级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工与协作,采取“上下联动、分区包片、以点带面”的办法,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缓解群众看病难、住院难问题。四是进一步落实基本药物制度和中医药医保倾斜政策,在推行现有单病种定额付费的基础上,推进医疗机构与医保经办机构门诊统筹信息互通共享,提高医疗保障水平。五是加快提升公立医院服务能力,加大惠民、便民、利民措施推行力度,真正把医疗卫生事业办成人民满意的事业。
7.公立医院年度工作总结 篇七
一、公立医院内部审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内部审计是国家审计的附属品:在现阶段, 我国公立医院内部审计模式是一种片面强调外向型服务并作为国家审计基础而存在的内部审计模式, 这种模式导致了人们对内部审计在性质认定上的模糊, 从而不利于甚至阻碍了内部审计实务的发展。
2.内部审计是“监督主导型”:其定位就是以监督为主导的。这种审计定位片面强调监督, 限制内部审计评价、咨询功能的发挥, 不提供医院经营管理方面的建议, 从而得不到医院领导强有力的支持, 内部审计部门容易和医院内其他职能部门产生对立, 不利于医院的整体发展。
3.割裂了内部审计与医院治理的关系:内部审计属于内部控制体系的一部分, 但同时也是医院治理结构的一部分。内部审计应该同医院治理结合起来, 为强化医院治理而服务, 但现阶段许多医院只将内部审计看作是一种管理活动, 将其归于内部控制, 而未将其纳入医院治理的层次。表现为:⑴在机构设置方面, 内部审计机构和其他职能部门的地位是平等的, 其独立性、客观性和权威性, 难以做到有效的保障。⑵在功能定位方面, 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责仍然是查错防弊, 而不是进行医院治理方面的审计, 这一问题阻碍了现代医院内部审计职能的有效发挥。
4.尚未建立和完善医院内审工作的内部条件环境, 审计工作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原则性比较强的工作, 内部审计人员必须熟练内部审计工作所要求的各项业务技能, 深刻领会国家关于医院内审工作的有关政策、法规, 做到公正廉洁。但现阶段许多公立医院审计人员有的是从财会工作转岗而来, 职称不高, 财会知识不充足并缺乏审计知识, 更缺乏审计实践经验, 有的审计人员则是半路出家, 财会和审计专业知识及其它复合知识都相当贫乏, 这种现状削弱了审计作用发挥。
5.医院内部审计手段落后:在当今新知识经济时代, 对内部审计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在电算化在医院经营管理活动中广泛运用, 如医院管理现代化、会计电算化、药品及材料出入库电算化。但是, 如今我们医院的内部审计仍停留在手工操作状态, 效率偏低, 与医院高速发展的状况不相适应, 严重滞后于医院的发展速度, 也就没办法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二、公立医院内部审计的发展方略
1. 明确内部审计的性质和定位:
内部审计在医院经营管理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 既是医院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监督与评价内部控制其他部分的主要手段。现阶段医院经营管理中, 随着外部环境变化, 风险也随着增多, 也促使内部审计工作在改进风险管理方面发挥审查评价及促进作用。内部审计的作用, 还能帮助医院营造“软控制”环境, 内部审计人员成为内部控制过程设计的顾问, 建议并督促医院建立健康积极的组织文化, 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 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的效果, 帮助医院实现经营管理目标。
2. 加强医院内部会计控制的建设:
随着医院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建立高效规范的医药机构运行机制, 是公立医院的发展方向, 而加强医院内部会计控制是重中之重, 良好的内部会计控制, 可以促进会计工作的规范化, 减少会计信息失真, 降低内部审计的风险, 从而有利于将医院的内部审计人员从传统的查账工作中解脱出来, 把主要精力放在加强医院管理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上。
3. 根据公立医院特点, 强化内部审计的服务作用。
首先, 要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目前, 我国有些公立医院设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基本上处于与其他职能部门平等的地位, 无法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客观性及权威性, 因此, 公立医院应建立具有独立性、权威性的内部审计机构, 并使之向高层次发展, 从体制上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全面开展。其次, 选择适合公立医院特点的内部审计管理方法。公立医院是隶属于国家的事业单位, 每年财政都要给予一定的补贴, 用于一部分工资福利支出和大型购置与修缮支出, 因此内部审计部门不仅要对财政拨款支出进行严格的审计, 而且要对医疗服务业务支出进行审核与控制。如:审计人员应对大型购置和修缮项目进行科学的可行性论证, 并对已立项的项目进行预、决算的审核与分析, 确保财政资金和自筹资金配置的合法、合规和合理性。再次, 现今大多数公立医院从病人门诊就诊、住院治疗, 医疗设备、药品、材料的采购及后勤集团化管理等方面, 基本上实行信息化管理, 致使许多经济活动成为隐形和无纸交易, 这就要求内部审计工作必须施行计算机管理、办公自动化、电脑网络化, 要前移审计的触角, 对医院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全方位跟踪、监督和控制。如:深入门诊、住院第一线, 熟悉收费系统, 复核收入日报表, 检查金额是否相符, 有无坐支, 挪用行为的发生。跟踪固定资产、药品、材料招标采购过程, 检查出入库手续, 账目与实物复核, 防止资产流失转移, 加强对医疗设备、器械等可移动设备的控制, 防止物为他用, 流失到个体医院, 保护国有资产的完整性。参与并监督后勤集团化管理目标的制定、执行及目标考核结果等, 从而获得充分适当地审计证据, 以达到净化医院经济秩序的效果。
4. 建立和完善与内部审计相关的一系列法规和制度。
我国的内部审计起步较晚, 与西方国家相比, 在相关制度建设上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 而且国家也没有对医院内部审计的具体准则和实施细则作出明确规定。为了能够适应现代医院内部审计不断发展的要求, 各医院应尽力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努力实现制度管理, 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只有这样, 审计风险才能有效降低。法律法规是审计人员的依据, 完善内部审计机制。按照国家审计的有关规定, 制定内审人员的岗位责任制, 审计工作计划, 审计工作程序等相关的可供操作的内审制度, 使医院内部审计工作有章可循, 有法可依, 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同时制定内部审计职业准则与道德规范, 规范内部审计人员行为, 明确内部审计的职能和权限。在审计部门内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 并依据工作业绩和工作标准, 对审计工作质量执行量化考核, 从制度上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随着医疗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入, 医疗市场竞争的加剧, 国家对医疗市场管理日趋完善, 公立医院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 就必须加强内部审计管理, 以保证国家卫生改革与发展的顺利进行。
摘要:内部审计在公立医院经营管理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 文章对现阶段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提出有效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对策。
关键词: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对策
参考文献
8.公立医院都应该是“平民医院” 篇八
早在今年两会时,哈尔滨某医院院长徐秀玉等人大代表也提出,政府应建设“平民医院”;7月,广东省价格监测中心“广东省医疗服务价格情况”民意调查的调查报告显示,78.1%的受访者认为本省医疗服务价格水平很高或偏高,89%的受访者认为政府有必要为低收入人群提供“平民医院”。前些日子,又有“江夏平民医院将落户闽侯,成为全省首家慈善类医院”的消息;与此同时,“杭州首家平民医院面临财务危机月亏损两万元”的大标题同样充斥报端。
一方面,从人大代表到普通公众对“平民医院”的热情期待中,我们除了看到公众对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强烈呼唤,更加看到了现行医疗价格与百姓承受能力的畸形分离;另一方面,从各地所谓“平民医院”争相挂上“首家”头衔,以及一家开业在即、一家生存艰难的反差对比,我们似乎又已经看见:平民医院并不足以承担并满足百姓的看病期待。
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著名学者党国英所说,慈善事业要具有可操作性:被援助的对象必须十分确定,必须在人群中是一个少数,同时按照社会的一般价值准则,他们被认为需要得到帮助。可是,现实中需要“平民医院”救济的却是绝大多数——比如广东的比例就接近90%,这已经不是一个慈善问题,而是一个整体问题。如果真有慈善家愿意把“平民医院”当作一项慈善来做,并且做到名副其实,除非真正的财大气粗,否则如何能做好政府多年医改尚且未能做好的事情?更何况,从争挂“首家”头衔的举动中,我们已经闻到了浓浓的商业味道。
慈善的道路不通,于是人们又想到了政府。那么,由政府包办为百姓准备“平民医院”又现实吗?抛开筹集巨额资金的出路不谈,抛开确认“平民”身份的困难不说,在现有的医疗体系之外,政府真能为百姓提供一家物美价廉、符合百姓承受能力的“平民医院”吗?我认为同样很难。原因在于:如果现有体系之外真有这样一家政府提供的“平民医院”,那么在现有体系之内,实际上早已应该有许多许多家这样的“平民医院”了。
医院分两种: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按照西方发达国家的一般分工,公立医院主要为穷人服务,而消费水平较高的富人常常选择到服务更好的私立医院就医。在正常的分工序列里,由政府财政维持的公立医院本就是应该为“平民”服务的,换言之,应该适合绝大多数普通百姓的消费水平。公立医院都挂着“非营利”的牌子,属于全民所有,是一个福利性、服务性的事业单位,不需要向政府纳税,不是创收实体——这样的医院如果不能成为“平民医院”,什么样的医院又能成为“平民医院”呢?
【公立医院年度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城市公立医院改革意见09-14
公立医院实施方案10-09
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体系分析论文07-05
公立医院政府采购内部控制10-17
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宣传手册12-09
论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论文06-09
公立医院绩效管理模式与创新论文07-28
公立医院改革的九种典型模式10-24
管理会计在公立医院的应用论文11-07
党建引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