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心理学试题和答案(精选8篇)
1.体育心理学试题和答案 篇一
社会管理学试题和答案
下面对社会管理的目标和价值取向表述准确的是(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A.社会稳定 B.人民富裕
C.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
D.强调个人的、家庭的、特殊阶层的利益
建立健全动态管理机制。将(.特殊人群)管理工作由登记、造册、入档等静态的、被动的模式,向跟踪、监督、服务等动态的、主动的模式转变,促进管理水平提高。A.“三无”人员 B.特殊人群 C.无业人员 D.孤寡老人
要健全完善的工作机制,要加强预警监测机制、协调联动机制、督导检查机制、激励与约束机制、(保障机制)建设。
A.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体系 B.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机制 C.保障机制
D.推进全面试行社区矫正工作
实有人口的管理包括工作对象管理、(从业人员管理)、人口统计和居民身份证管理、人口信息管理、人口档案管理等多项内容。A.社区服刑人员管理 B.精神病人管理 C.社区闲散青少年管理 D.从业人员管理
对于食品药品产业的发展要严格规范,提高其(.准入门槛),鼓励食品药品企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对产品质量进行严格把关。落实企业在食品药品安全中的主体责任,完善食品药品质量追溯制度。A.生产规模 B.管理水平C.经营水平D.准入门槛
要狠抓作为重中之重的煤矿安全,解决好煤矿(瓦斯治理)和整顿关闭这两个难题,严厉打击非法经营行为。A.瓦斯治理 B.安全生产问题 C.设施陈旧问题 D.应急管理问题
在食品安全方面,食品新原料、新技术以及包装材料的应用,导致了潜在或现实的(质量)安全问题,有些问题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被认识和研究出解决方法。A.生命 B.质量 C.生产 D.信息
群众工作是(社会管理)的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A.社会管理 B.改革开放 C.社会建设 D.改善民生
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在造福经济社会的同时,也带来了组织结构模式发生质的飞跃,从而积极地影响组织的行为,实现政府管理创新。
答案: 错
跨行政区域的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由内部管理部门所在地人民政府的登记管理机关负责登记管理。
答案: 错
依法行政就是要将政府的一切行为都纳入法制化轨道。
答案: 对
要从政策上支持、资金上帮扶社区民间组织的发展直至其能独立运转。
答案: 错
健全群众利益诉求的表达机制,要遵循完整性的原则,就是要做到诉求渠道便捷畅通,并使群众诉求能够到达相应的层面。
答案: 错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社会逐渐体现出“整体性社会”的特征。
答案: 错
建立健全实有人口动态管理机制,提高实有人口管理服务水平,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党和国家积极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的重要举措。
答案: 对
我国应将民间组织吸纳到应急管理机构体系之中,争取获得更广泛的社会资源和支持力量。
答案: 错
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到1992年为现代社会管理体制奠定基础阶段。
答案: 错 10.(本题分值:2)
我国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是党与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这些组织覆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宗旨、性质及组织形态与西方那些非政府组织是相同的。
答案: 错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的设立,是贯彻中央部署要求的一项重要举措,有利于进一步加强互联网建设、发展和管理,有利于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并完善法律规范、(ABCD)和社会教育相结合的互联网管理体系,提高对网络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A.行政监管 B.行业自律 C.技术保障 D.公众监督 E.信息安全
我国政府规定的社会团体不予批准的情况有(ABCDE)。
A.有根据证明申请筹备的社会团体的宗旨、业务范围不符合《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第四条的规定的 B.在同一行政区域内已有业务范围相同或相似的社会团体,没有必要成立的
C.在发起人、拟任负责人正在或者曾经受到剥夺政治权利的刑事处罚,或者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 D.在申请筹备时弄虚作假的
E.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情形的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其中所强调的几项能力的提高与服务型政府建设息息相关。这几项能力包括(ABCDE)。A.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B.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 C.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 D.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E.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十多年村民自治的实践,促进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权建设,促进了农村的稳定发展,并实现了四个“转变”:(BCDE)。
A.村务管理由过去的村党支部管理转变为村委会管理 B.政府与村委会由原来的领导关系转变为指导关系 C.村干部由原来的任免制转变为直接选举制
D.村务管理由过去的决策家长制转变为民主讨论审议制 E.村民由过去被管理者转变为管理者
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中,(AD)是前提。A.应对社会风险 B.规范社会行为 C.解决社会问题 D.保持社会稳定 E.促进社会公正
“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未来五年,我国要“适应公共安全形势变化的新特点,推动建立主动防控与应急处置相结合、传统方法与现代手段相结合的公共安全体系”,规划针对公共安全体系的四个构成部分:(ACDE),作出了总体性安排。A.保障食品药品安全 B.加强对食品药品安全的监管 C.健全突发事件应急体系 D.严格安全生产管理 E.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各级党委的领导责任,就是要推动基层组织,把(ABCD)作为经常性工作,按照情况掌握在基层、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工作推动在基层、感情融洽在基层的要求做好群众工作。A.知民情 B.解民忧 C.化民怨 D.暖民心 E.重民事
以下表述正确的是(每一个社会团体都要接受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的双重管理)。A.社团统一由国务院民政部门和地方各级民政部门登记
B.每一个社会团体都要接受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的双重管理
C.国务院民政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是本级人民政府的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
D.我国由地方各级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对社会团体进行管理
以下是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取向的是(建设服务型政府)。A.维护社会公正 B.解决社会矛盾 C.建设服务型政府 D.健全维护群众权益机制
基层社会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否,必须更加重视城乡基层社会管理工作,加大投入,夯实基层组织、壮大基层力量、整合基层资源、强化基层工作,(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系,切实提高基层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保持基层社会和谐稳定。A.强化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组织建设 B.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 C.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 D.保障人民享有民主的权利
食品药品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一旦出现问题,在给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危害的同时,也会给社会带来十分恶劣的影响。A.特殊性 B.安全性 C.复杂性 D.敏感性
2007年8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正式颁布。这是国家首次以“法”的形式对“突发事件应对”作了规定。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C.《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D.《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
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安全生产相关投入严重不足,设施陈旧落后,生产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防护设施),不但容易发生安全事故,而且会增加从业者患相关职业病的危险。A.管理制度 B.防护设施 C.安全设施 D.资金投入
改革开放以来,根据变化了的新情况,1981年中共中央在《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对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作出了科学概括,指出,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解决(改革开放)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的重要法宝。A.民生保障 B.改善民生 C.社会管理 D.改革开放
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切实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A.群众路线 B.以人为本 C.改善民生 D.倾听群众呼声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翻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的社会革命的主力军,是推动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演变的主要力量。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我们党(群众观点)的理论依据和客观基础。A.方针政策 B.群众观点 C.执政为民 D.社会管理
网络病毒和网络黑客攻击网络系统,给网络运行增添了极大的不确定性。
答案: 错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或者人民政府授权的组织,是有关行业、学科或者业务范围内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业务主管单位。
答案: 错
公共服务的社会化强调其社会性,即将公共服务转移给营利组织。
答案: 错
各地应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有关基层管理组织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制度及实施办法,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和针对性。
答案:错
在市场经济利益多元化、利益分配矛盾冲突增加的情况下,要强化市场调节和化解的作用,淡化党和政府的主导协调作用。
答案: 错
食品药品安全的立法工作应该从源头到消费、售后,进行广覆盖,而目前这一链条中仍存在不少法律真空地带。
答案: 对
虽然社会组织的业务和类型涉及方方面面,但我们应该制定出统一的政策,进行统一指导和管理。
答案: 错
网络舆论的高速发展和网络管理规范化建设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已经显现,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当前我国的网络信息管理还没有建立一体化的协同管理模式,政府管理多头化、分段式,缺乏(ABCE)和无缝的管理,存在政策空隙。A.统一 B.联动 C.协调 D.有效 E.系统
业务主管单位的职责是(ABCD)。
A.负责社会团体筹备申请、成立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前的审查
B.监督、指导社会团体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依据其章程开展活动 C.负责社会团体年度检查的初审
D.协助登记管理机关和其他有关部门查处社会团体的违法行为 E.对社会团体实施年度检查
建设服务型政府要加快推进(ABCE)。A.政企分开 B.政资分开 C.政事分开
D.政府与公众组织分开 E.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于2010年重新修订,该法对村民委员会的(BCD)以及与政府的关系等进行了明确规定,各地在此基础上可以制定相关的村委会运行制度,规范村委会自治行为。A.职能 B.性质 C.权限 D.活动办法 E.经费
1.以下关于社会管理与行政管理、经济管理的说法正确的有(BC)。A、行政管理是运用正式及非正式制度的方式进行公共社会事务的管理 B、社会管理既用正式制度的手段也用非正式制度的手段对社会事务进行管理 C、社会管理具有强制性与非强制性相结合的特点;而行政管理具有明显的强制性 D、经济管理是指国家对国民经济体系和社会经济活动的控制、指导、调节、监督 E 社会管理和行政管理、经济管理的主体都是政府
2.党中央曾提出要建立健全(ABCD)的社会管理格局?
A、党委领导
B、政府负责
C、社会协同
D、公众参与
E、社会组织主导
为了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新变化,党和政府必须调整社会管理模式,一方面大力推行党务、政务、社务公开,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吸纳民意、知晓民情、体现民智)。
A.了解民意、听取民声、集聚民智 B.形成官民互信、互助、平等、合作的关系 C.吸纳民意、知晓民情、体现民智 D.建立法制化的网络管理机制
党的群众路线,就是在坚持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开展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通过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创新社会管理,进而达到和谐社会的目的。
A.首创精神 B.工作热情 C.爱国精神 D.革命精神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我国的流动人口数量不断增多。据2011年4月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目前我国不包括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流动人口约为(2.21)亿人。
A.2.21 B.3.2 C.2.5 D.2.1
健康的社会组织是社会达到善治的社会基础,有利于形成(“ 政府—市场—非政府组织 ”)的动态平衡机制,是公民诉求表达和释放社会压力的媒介和载体,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
A.政府—市场—非政府组织 B.党—政府—群众 C.国家—市场—公民社会 D.国家—社区—居委会
2.体育心理学试题和答案 篇二
一、偶发事件的处理
在学生时代, 往往有学生爱表现自己。体育教学内容很多, 很广泛, 在活动中一个人的思想、品德、作风、内在世界状态比较容易全部体现出来。如活跃、沉着、急躁、胆小、懦弱、自尊心强、勇敢、顽强、知难而退、不求上进、个人主义、文明礼貌和蛮不讲理等等。体育教师要善于把学生心理活动和身体活动意志、行为结合起来, 利用课堂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偶发事件时有发生, 教师应及时充分利用偶发事件对学生进行教育。如, 赛跑途中, 有个别学生摔倒后, 立即爬起来继续参加比赛, 以这样的生动事例及时给学生恰当的鼓励与表扬, 有利于培养学生敢于克服困难的大无畏精神, 发扬坚忍不拔的作风。面对偶发的不良事件, 如, 当学生争先恐后地抢体育器材发生争吵时, 则教师要及时指出危害, 给予适当的批评教育, 以培养学生互相谦让的品质, 这样也提高了学生的是非判别能力。在教学中, 只要我们体育教师始终以微笑面对学生, 以智慧面向学生, 以博学面向学生, 就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出学生和谐、进步、文明的思想意识。
二、体育教学中的品德教育
体育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最显著的区别之一就是必须使学生受一定量的运动负荷, 学习掌握每一个动作技术都要经过一个复杂的实践过程。而教学训练中各个不同的环节必须有相互的各种意识品质的支配, 才能达到最后动作的准确性、节奏和协调性, 从而达到自如化。在教学实践中, 教学形式常采用的有集体练习、分组练习, 我们要求在教学训练实践中, 个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要互相促进, 虚心向对方学习, 以培养学生的上进、好学、友爱。作为体育教师应抓住体育运动竞技性特征,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密切地联系实际, 有目的地诱导学生用模范事迹结合教材特点和组织方法进行教育, 使学生思想水平在训练实践中进一步发展和提高。
三、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
体育教学可以改善情绪, 增强自我概念, 协调人际关系, 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勇敢、果断、顽强的意志品质, 对培养学生奋发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重要作用。
青少年学生往往出现不良的心理表现, 通过游戏活动、技术学习、技能掌握、学生的课中语言、群体竞技活动、师生与生生之间的关系等观察, 不良心理特征可分为:自负逞强型、消极顺从型、娇气胆怯型、任性顽强型。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是三方面, 家庭、学校、社会。
针对学生上述的不良心理表现及影响因素, 在体育教学中, 要运用体育活动的特点, 将心理健康教育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直接渗透到体育教学中, 并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达到增强学生心理健康的目的。
1. 加强心理健康理论知识的传授
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体育理论课, 在室内讲授体育与卫生保健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 讲授心理健康知识。让学生掌握科学心理保健和心理疾病的预防常识, 使其能够在必要时及时而恰当地对自己的心理状态进行调解。体育教师还要有目的地挖掘体育教材中有心理健康价值的内容, 通过讲授、学生讨论等方法使学生树立健康的新概念, 重视心理健康的维护, 预防心理疾病。
2. 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年龄不同, 心理发展特点也不同。儿童时期由于身体正处于快速发展期, 身体各机能还不完善, 特别是神经系统还不成熟, 因此, 儿童的情绪不稳定, 比较活泼好动, 易与小朋友相处, 但喜怒无常。这个时期应该注意对少年儿童的人际关系和合作精神的培养, 在体育教学中应采取一些活泼、欢快的游戏和集体项目, 运动强度不能太大, 以培养他们参加活动的兴趣。少年时期, 由于身体快速生长, 特别是青春期第二性征的出现, 学生的社会角色越来越强烈, 争取个性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在这一时期, 教师在安排体育教学任务时, 不但要重视学生集体协作精神的培养, 也要考虑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除了安排一些集体项目, 还要安排一些可以充分发挥个人特长的项目。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表现欲, 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 而且能使学生保持较大的练习兴趣, 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3. 体育教师要掌握现代心理学知识
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在现代心理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进行, 因此, 体育教师要认真钻研与现代心理教育学相关学科的知识, 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体育教师要对现有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 使其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在教学中切忌采用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 以免刺伤学生的自尊心, 影响学生情绪, 使他们产生自卑、焦虑、苦恼、抑郁的心理。要培养和发展学生良好的健康心理, 体育教师还要具有高尚的人格品质、健全的心理素质等。因此, 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 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严格要求, 这样才能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从而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3.检测题和综合测试题参考答案 篇三
1. B2. C3. C4. D5. B
6. △ABE、△ADC 7. 3 8. 线段9. 810. 15
11. 设第三根木棒的长度为xm,则5 12. 略. 13. 如图1,AE=. 14. a ≤ b=3,a可以取1、2、3. (1)当a=1时,2 (2)当a=2时,1 (3)当a=3时,0 满足条件的三角形一共有6个. 15. 如图2,延长AP,交BC于D. ∵AC+CD>AD, ∴AC+CD+BD>AD+BD. 故AC+BC>AD+BD. 同理可得AD+BD>AP+BP. 故AC+BC>AP+BP. 走A➝P➝B的线路近一些.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检测题 1. C2. B3. C4. D5. B 6. 63°和27°7. 105° 8. 50° 9. 72° 10. 74° 11. ∠BDF、∠BAD、∠ADE. 12.∵∠A=100°,∠ABC=∠C, ∴∠ABC=∠C=40°. ∵BD是∠ABC的平分线, ∴∠DBC=20°. ∵∠BDE=∠BED, ∴∠BED=×(180°-20°)=80°. ∴∠DEC=100°. 13. 如图3,可将题中的图10转化成题中的图9. ∵∠BAD+∠CDA=∠A′DA+∠A′+∠A′AD+∠A′=180°+∠A′, ∴∠A′=(∠BAD+∠CDA)-180°. ∴∠BPC=90°+[(∠BAD+∠CDA)-180°] =(∠BAD+∠CDA). 14. (1)α=∠C+∠EFC=30°+135°=165°. (2)α=∠C+(180°-∠CAF-∠AFE)=135°. (3)α=∠C+(180°-∠CAF-∠AFE)=165°-β. (4)当α=90°时,β=165°-90°=75°. “多边形及其内角和”检测题 1. n-3n-2(n-2)·180°2 . 对角线 3. 104. 四5. 96. 4 7. C8. C9. D10. D11. A12. C 13. 设∠A=x°,则∠B=2x°,∠C=3x°,∠D=4x°.根据题意,得x+2x+3x+4x=360.解得x=36. 从而∠A=36°,∠B=72°,∠C=108°,∠D=144°. 14. 540°. 15. 设这个多边形为n边形. 当(n-2)·180°=1 125°时,解得n=8.25. 因为少加了一个内角,所以n=9. 当n=9时,多边形的内角和为(9-2) × 180°= 1 260 °. 所以少加的内角为1 260°-1 125°=135°. 她求的是九边形的内角和. 16. BE∥DF.因为 ∠A=∠C=90°,所以∠A+∠C=180°,∠ABC+∠ADC=360°-180°=180°. ∵∠ABE=∠ABC,∠ADF=∠ADC, ∴∠ABE+∠ADF=(∠ABC+∠ADC) = × 180°=90°. 又∠ABE+∠AEB=90°, ∴∠AEB=∠ADF. ∴BE∥DF. 17. AB+BC=FE+DE. 如图4,线段AF、BC、DE所在的直线相交构成△GHI. ∵∠A=∠B=∠C=∠D=∠E=∠F, ∴∠GAB=∠GBA=∠IFE=∠IEF=∠HDC=∠HCD==60°. ∴△GAB、△IEF、△HCD都是正三角形. ∴△GHI也是正三角形,GH=HI. ∴GB+BC+CH=IE+DE+DH. 又 GB=AB,IE=FE, ∴AB+BC+CH=FE+DE+DH. ∵CH= DH, ∴AB+BC=FE+DE. “镶嵌”检测题 1. 整数 2. 360° 3. 正方形正方形 4. 63 5. D 6. C 7. B 8. A 9. 不能.正五边形的内角和为(5-2) × 180°=540°,每个内角为=108°. 因360°除以108°不能得到整数,故不能进行镶嵌. 10. 正方形是能进行镶嵌的,这道题可以看做是在整个镶嵌图案中,将一个正方形的某一部分平移到另一个正方形的相应部分,因而也能进行镶嵌. 11. 因为正三角形的每个内角都是60°,正方形的每个内角都是90°,正六边形的每个内角都是120°,且120°+90° × 2+60°=360°,所以用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组合能进行镶嵌. 12. 答案不唯一,如图5. “三角形”综合测试题 1. 3、3或2、4 2. 73. 24. 三角形的稳定性 5. 45 6. 72 7. 180 8. 六 9. B 10. C 11. D 12. A 13. C 14. B 15. 答案不唯一,划分方案如图6. 16. 如图7,可以将n边形分为 (n-1)个三角形,这(n-1)个三角形的所有内角的和为 (n-1)·180°,所以n 边形的内角和为(n-1)·180°-180°=(n-2)·180°. 17. 如果能回到原出发点,则所走路线应构成一个正多边形.由于每次向左转的角度都是相同的,所以多边形的外角和(360°)应是这个角度的整数倍.小明每次向左转30°,所以能回到原出发点.而小兵不能回到原出发点.小明共走了12 × 10=120(m). 18. x=40. 19. (1)∵∠B=60°,∠C=40°, ∴∠BAC=80°. ∵AE平分∠BAC, ∴∠BAE=∠BAC= × 80°=40°. ∴∠DAE=∠BAE-∠BAD=40°-30°=10°. (2)∠DAE=(∠B-∠C). ∵∠BAC=180°-(∠B+∠C), ∴∠BAE=∠BAC=90°-(∠B+∠C). ∵∠BAD=90°-∠B, ∴∠DAE=∠BAE-∠BAD=(∠B-∠C). 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凡移去某种不利的影响并有助于反应概率增加的事件属于()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强化不相容反应 2.有焦虑和恐怖倾向的来访者适合的治疗方法是()A.暴露法 B.代币法 C.厌恶法 D.生物反馈法 3.发展出合理情绪想象技术的心理学家是() A.艾利斯 B.贝克 C.莫兹比 D.麦肯鲍姆 4.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创始人是() A.华生 B.巴甫洛夫 C.桑代克 D.斯金纳 5.“危险或可怕的事情随时发生”,这属于不良认知中的()A.选择性概括 B.过分担忧 C.无法控制 D.注意推断 6.辅导人员把来访者所表达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纳、综合,并以提纲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是() A.摘要 B.重复 C.解释 D.指导 7.在一段时期内,连续地、尽可能详尽地记录被观察对象所有表现或活动的方法,属于观察法中的() A.实况详录法 B.事件取样法 C.轶事记录法 D.清单法 8.学校心理辅导最直接、最重要的途径是() A.开设心理辅导课 B.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 C.个别辅导 D.小组辅导 9.心理评估中,反映辅导员最基本的道德水准的原则是() A.客观性原则 B.保密性原则 C.整体性原则 D.动态性原则 10.心理测验的特点不包含() A.间接性 B.典型性 C.科学性 D.灵活性 11.在各种心理评估法中,最亲切、最能深入探讨问题的方法是()A.问卷法 B.测验法 C.谈话法 D.观察法 12.各类人格障碍最主要的特征是()A.一般始于青春期 B.紊乱不定的心理特征和难以相处的人际关系 C.认为自己对人无任何责任 D.否认自己的人格障碍 13.不适用于多动症儿童的辅导方法是() A.系统脱敏法 B.精力释放法 C.自控训练法 D.行为强化法 14.治疗中学生异性交往紧张问题最经典的方法是()A.放松法 B.暴露法 C.系统脱敏法 D.示范法 15.人格表现出“思想、行为固执,敏感多疑,自以为是”等主要特点,这种人格属于() A.强迫性人格 B.攻击性人格 C.偏执型人格 D.癔症型人格 16.在梦中将潜意识的欲望或意念用其他甚至相反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属于梦的工作规律中的() A.凝缩 B.变形 C.投射 D.移置 17.心理辅导目标的制定原则不包含() A.由辅导双方共同制定目标 B.中间目标和终极目标相统一 C.辅导目标必须具体可行 D.保证辅导目标的全面性 18.以不伤害自己和他人的健康,不破坏社会道德生活的方式,把心理上积存的郁闷统统地发泄出来,这种方法属于情绪调节中的() A.呼吸调节法 B.表情调节法 C.自主训练法 D.合理宣泄法 19.初中生情绪激荡,容易动感情,也容易激怒,这体现了初中生()A.情绪体验的冲动性 B.情绪活动的丰富性 C.情绪活动的心境化 D.情绪变化的两极性 20.中学阶段的友谊特征不包含() A.稳定性 B.亲密性 C.排他性 D.矛盾性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常用的角色扮演法有() A.相声表演 B.哑剧表演 C.角色互换 D.小品表演 E.歌唱表演 22.学校心理辅导常用的倾听技术包括() A.自我开放 B.重复 C.重读 D.情感反应 E.询问 23.一个有效的心理辅导人员应学会观察和表现的非言语行为是() A.目光注视 B.沉默 C.空间距离 D.面部表情 E.身体语言 24.保持心理卫生的原则包括() A.自我意识良好 B.道德水平良好 C.良好的人际关系 D.积极劳动实践 E.社会功能良好 25.学校心理辅导中的心理评估应该遵循的原则有() A.客观性原则 B.整体性原则 C.活动性原则 D.综合性原则 E.动态性原则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l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26.学校心理辅导的两种类型是:适应性辅导和______。 27.个人中心法提出建立适宜的辅导气氛的三种最重要的态度是:______、______和移情的理解。 28.人应付紧张性刺激,维护康宁心理的手段被称为______。 29.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乃是一种生理、心理和______都臻于完满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 30.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______、闭锁性和社会性的特点。 31.询问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开放式询问,一种是______。 32.在自我认识中, ______具有核心意义,是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标志。33.学校心理辅导的基本目标是通过学校有意识的指导和帮助,使每个学生都具有良好的______和______,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34.适应性辅导 35.共情 36.测验法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37.请列出学校心理辅导的主要内容。38.请简述运用价值观辨析法的原则。 39.请列出马斯洛和密特尔曼提出的心理健康的标准。 40.请简述在心理辅导的开始阶段进行分析、鉴别诊断时要做的工作。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7分) 41.(本题12分)试论述精神分析法的基本原理、辅导目标与辅导过程。42.(本题15分)一些同学有这样的想法:“我是差生,考试成绩总不好,不是学习的料。”“我学习也很刻苦,但成绩总提高不大,可能是我天生比别人差,我现在总觉得别人瞧不起我。”请分析这些同学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常用的辅导方法。 201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试题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A 3.C 4.D 5.B 6.A 7.A 8.C 9.B 10.D 11.C 12.B 13.A 14.C 15.C 16.B 17.D 18.D 19.A 20.C 二、多项选择题 21.ABCD 22.BCDE 23.ABCDE 24.ACDE 25.ABDE 三、填空题 26.发展性辅导 27.真诚 无条件的积极尊重 28.心理防御机制 29.社会适应 30.过渡性 31.封闭式询问 32.自我评价 33.心理品质 社会适应能力 四、名词解释 34.适应性辅导(答案见书P34)35.共情(答案见书P128) 36.测验法(答案见书P90,即心理测验的含义) 五、简答题 37.请列出学校心理辅导的主要内容。(答案见书P42-43)38.请简述运用价值观辨析法的原则。(答案见书P150)39.请列出马斯洛和密特尔曼提出的心理健康的标准。(答案见书P19-20)40.请简述在心理辅导的开始阶段进行分析、鉴别诊断时要做的工作。(答案见书P54-55) 六、论述题 A.迟钝 B.敏锐 C.正常 D.低常 2.听到悦耳的歌声,这时人们的心理活动主要是(C)。A.思维 B.感觉 C.知觉。 D.想象 3.先前学习的内容对后辑学写内容所产生的干拉作用叫(A)。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超限抑制 D.侧抑制 4.心理旋转实验中被试在大脑中进行图像旋转,体现了表象的(D)特点。A.直观性 B.稳定性 C.概括性 D.可操作性 5.以下不属于诱导依从策略的是(D)。 A.登门槛放应 B.留面子效应 C.引诱法 D.示范法 6.冯特创立的心理学派是(A)。 A.构造心理学 B.机能心理学C.格式塔心理学 D.行为主义心理学 7.主张情绪是对机体变化的知觉的情绪理论是(A)。 A.詹姆薪—兰格理论 B.坎农一巴德理论C.沙赫特—辛格理论 D.腾斯伯格理论 8.世界上 C.热情 D.应激 6.“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觉其臭”,说的是(A)。 A.感觉适应 B.明适应 C.暗适应 D.感觉调整 7.下面关于生理性动机说法错误的是(C)。 A.生理性动机除了受生理因素影响,还受心理因素影响。B.母性动机也是一种生理性动机。 C.古代被阉割的太监,体内基本没有性激素,所以就不再有性动机。D.厌食症患者强迫自己减少进食或者不进食。 8.心理旋转实验中被试在大脑中进行图像旋转,体现了表象的(D)特点。 A.直观性 B.稳定性 C.概括性 D.可操作性 9.个体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称为(A)。 A.认知风格 B.认知类型 C.认知过程 D.认知活动 10.以婴儿理解客体恒常性为重要特征的认知发展阶段是(C)。 A.前运算阶段 B.具体运算阶段 C.感觉运算阶段 D.开式运算阶段 1.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是(A)。 A.华生与斯金纳 B.冯特与铁钦纳 C.詹姆斯与杜威 D.魏特曼与苛勒 2.闻到苹果香味,看到苹果红色外观,触摸到苹果光滑的果皮等所引起的心理活动是(A.感觉 B.知觉 C.感受性 D.感觉阈限 3.格式塔学派提出的知觉组织原则是(ABCD)。 A.邻近原则 B.连续性原则 C.闭合原则 D.同域性原则 4.下列关于短时记忆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BD)。 A.短时记忆的保存容量为7±2个项目 B.短时记忆的信息单位是组块 C.机械性复述无助于信息在短时记忆中的保持 D.人们的知识经验会对组块产生影响 5.“美人鱼”的形象是下列哪种想象的产物(B)。 A.再造想象 B.创造想象 C.无意想象 D.幻想 6.下列关于表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BCD)。 A.表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形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B.表象能够促进问题解决和决策 C.表象往往不如知觉完整和稳定 D.表象能够承接各种施加于它们的心理操作,如心理旋转等 A)。7.动机与工作效率的关系是(C)。 A.一种交叉关系 B.一种线性关系 C.倒U形曲线关系 D.一种直线关系 8.将成就目标概念引入成就动机领域的是(AD)。 A.尼科尔斯 B.平崔克 C.班杜拉 D.德韦克 9.个体智力呈直线式发展的年龄阶段是(A)。 A.12岁之前 B.12—18岁 C.24岁以后 D.36岁以后 10.下列行为中,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BD)。 A.从众 B.合作 C.竞争 D.捐赠 1.在自然条件下,对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计划、有系统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发生和发展的规律性的方法称之为(A)。 A.调查法 B.个案法 C.观察法 D.测量法 2.构造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是(AB)。 A.冯特 B.铁钦纳 C.华生 D.苛勒 3.看见一朵玫瑰花并能认识它,这时的心理活动是(B)。 A.思维 B.知觉 C.感觉 D.错觉 4.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包括(ABCD)。 A.新颖性 B.流畅性 C.灵活性 D.精致性 5.儿童获得语言的关键期是(C)。 A.0—1.5岁 B.1—3岁 C.1.5—5岁 D.3—5岁 6.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到词汇的理解(ABCD)。 A.词频 B.词长 C.语义 D.语境 7.认为情绪的中心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这个观点是(C)提出的。 A.拉扎勒斯 B.阿诺德 C.坎农—巴德 D.詹姆斯 8.正直、诚恳、认真、乐于助人等属于性格的(A)特征。 A.态度 B.意志 C.情绪 D.理智 9.以下属于投射测验的是(BC)。 A.艾森克人格问卷 B.罗夏墨迹测验 C.主题统觉测验 D.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 10.躁狂发作、抑郁发作属于(C)。 A.急性应激障碍 B.应激后障碍 C.心境障碍 D.人格障碍 1.机能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是(C)。 A.华生与斯金纳 B.冯特与铁钦纳 C.詹姆斯与杜威 D.魏特曼与苛勒 2.心理学的主要功能(ACD)。 A.描述和测量 B.调节与预防 C.解释和说明 D.预测与控制 3.(A)是指注意在同一对象或活动上所保持时间的长短。它是注意的时间特征。 A.注意的稳定性 B.注意的分心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转移 4.关于如何骑自行车的记忆属于(C)。 A.陈述性记忆 B.外显记忆 C.程序性记忆 D.情境记忆 5.艾宾浩斯在遗忘研究中创造的两个重要的工具是(AC)。 A.无意义音节 B.组块 C.节省法 D.默读 6.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发现,大脑某些部位的损伤或病变会导致语言能力的丧失,这支持了(D)A.语言获得的条件反射学说 B.语言获得的强化学说 C.语言获得的社会学习理论 D.语言获得的先天因素说 7.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是刺激情景—评估—情绪。这个观点是(B)提出的。 A.拉扎勒斯 B.阿诺德 C.坎农 D.詹姆斯 8.情绪的成分是(ABD)。 A.主观体验 B.外部表现 C.神经结构 D.生理唤醒 9.系统地提出了动机归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B)。 A.海德 B.韦纳 C.赫尔 D.华生 10.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CD)。 A.弗洛依德 B.奥尔波特 C.马斯洛 D.罗杰斯 。1.格式塔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是(BCD)。 A.佛洛依德 B.魏特墨 C.考夫卡 D.苛勒 2.根据活动任务的要求,有意识地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称为(C)。 A.注意的稳定性 B.注意的分心 C.注意的转移 D.注意的分配 3.我们知觉到月亮在动,而浮云是静止的,是因为(B)。 A.动景运动 B.诱发运动 C.自主运动 D.真实运动 4.(ABD)属于深度知觉的单眼线索。 A.线条透视 B.相对大小 C.辐合D.遮挡 5.语言的基本语音单元是(B)。 A.短语 B.音位 C.语素 D.单词 6.支持语言获得的后天学习论的研究者是(ACD)。 A.巴甫洛夫 B.乔姆斯基 C.班杜拉 D.斯金纳 7.“情绪。只是一种身体状态的感觉”是(D)的观点。 A.拉扎勒斯 B.阿诺德 C.兰格 D.詹姆斯 8.独立、果断、勇敢、坚韧等属于性格的(B)特征。 A.态度 B.意志 C.情绪 D.理智 9.有些原本学习很好的学生在升入高中之后,会出现学习成绩下降、心情烦躁、无所事事,甚至出现想退学的想法,这种现象通常属于(A)。 A.适应性障碍 B.急性应激障碍 C.心境障碍 D.情绪障碍 10.下列运动中,容易出现沉浸体验的是(AD)。 A.运动 B.逛街 C.做家务 D.从事自己喜欢的活动 1.闻到苹果香味,看到苹果红色外观触摸到苹果光滑的果皮所引起的心理活动是(A)。 A.感觉 B.知觉 C.感受性 D.感觉阈限 2.我们回想儿时经历的事情,属于(D)。 A.陈述性记忆 B.外显记忆 C.程序性记忆 D.情境记忆 3.美人鱼的形象,是下列哪种想象的产物(B)。 A.再造想象 B.创造想象 C.无意想象 D.幻想 4.下列关于表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BCD)。 A.表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形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B.表象能够促进问题解决和决策。 C.表象往往不如知觉完整和稳定。 D.表象能够承接各种施加于它们的心理操作,如“心理旋转”等。 5.在情绪活动中,人们需要不断地评价刺激事件与自身的关系。这个观点是(A)提出来的。 A.拉扎勒斯 B.阿诺德 C.巴德 D.詹姆斯 6.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D)。 A.“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描述的是人的不同的心境状态 B.“人逢喜事精神爽”描述的是人的激情状态 C.应激是指在意外的紧急情况下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人的身心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D.研究表明,人可以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下,对健康影响不大。 7.动机与工作效率的关系是(C)。 A.一种交叉关系 B.一种线性关系 C.倒U形曲线关系 D.一种直线关系 8.将成就目标概念引入成就动机领域的是(AD)。 A.尼可尔斯 B.平崔克 C.班杜拉 D.德韦克 9.个体智力呈直线式发展的年龄阶段是(A)特征的表现。 A.12岁之前 B.12—18岁 C.24岁以后 D.36岁以后 10.下列因素中,能够影响人际关系的是(ABD)。 A.相似性 B.互补性 C.差异性 D.熟悉性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1.韦伯定律:韦伯定律由德国生理学家韦伯发现,概括成一个公式:K=△I/I,即差别感觉阈限与原刺激量之间近似为恒定的正比关系。 12.聚合思维:指把问题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朝一个方向,在一定范围,有条理地得出一个正确答案或最好的解决方案的思维活动。 13.复合情绪:在基本情绪的基础上,通过自我的认知评价所产生的。主要的复合情绪有:爱、焦虑、敌意和自我意识情绪。 14.刻板印象:是对某一社会群体的一个概括,认为这个群体中的人都具有某些相同的特征,无视成员之间实际存在的差异。 11.注意的广度:也称注意的范围,它是指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 12.依恋:婴儿与父母或其主要看护人之间建立起紧密的情感联系,这种强烈的、持久的社会一情感关系称为依恋。 13.情境智力:在日常生活中,智力表现为有目的地适应环境、塑造环境和选择新环境的能力,这些能力统称作情境智力。 14.主我与客我: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认为,自我由主我和客我两部分组成。主我是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和体验者,客我被主我觉察和体验的对象。 11.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注意的两个特点是指向性和集中性。 12.精细加工:是通过把所学的新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运用己有的图式和已有的知识使新信息合理化的加工方式。 13.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保证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14.社会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某一类人产生的概括而固定的看法。它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容易产生认知偏差,导致人际交往中出现“先人为主”、“以偏概全”的错误,阻碍人与人之间的正常认识和交往。11.感觉:是人们认识和理解外部世界的最初阶段。外部的物理刺激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的头脑接受和加工了这些刺激的属性,进而认识了这些属性的过程,这就是感觉。 12.定势: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如果先前曾采用某种方法解决某类问题并多次获得成功,以后再次遇到同类问题时还会重复采用同样的方法,这就是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定势。13.情绪:是有机体反映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态度体验。 14.心理健康: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心理健康:从心理状态来理解,心理健康是一种认知和情绪的良好状态;从心理特质来理解,心理健康就是没有心理障碍或人格障碍;从积极心理学角度来看,心理健康是一种享受生活和承受生活压力的能力。 (如果采用WHO的定义也正确,即:世界卫生组织(WHO)(2005)将心理健康定义为“一种良好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体认识到自己有能力应对正常的生活压力,有能力从事富有成效的工作,并且能够为自己所处的社区做贡献”)。 11.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信息加工的观点认为,记忆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12.电报式语言:18个月左右的婴儿会进入电报式语言阶段,这种语言基本上是由实词构成的简单句,通常是名词和动词,没有介词、冠词等功能词。 13.动机: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也就是说,动机是由一定的目标引导和激发的原动力,可以推动个体的行为。 14.认知风格:也称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认知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习惯化的信息加工方式。 11.个体心理:个体所具有的心理现象称为个体心理。个体心理一般分为认知、动机与情绪、能力与人格 等三部分。 12.感觉的绝对阈限:心理物理学中将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称为感觉的绝对阈限。13.心境:是一种具有感染性的、持续性的、比较平稳的情绪状态。 14.人格:是指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的统合模式,这个独特的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11.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注意的两个特点是指向性和集中性。12.组块:是指在信息编码过程中,将几种水平的代码归并成一个高水平的、单一代码的编码过程。13.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保证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14.从众:是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压力而导致的行为或行为变化。也就是说个人在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观点,转变为采纳大多人的看法。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从以下4个题中任选3个完成} 1.简述意识的含义并列举意识的几种不同状态。 从心理内容上讲,意识就是指个体所拥有的对现实生活的知觉体验,其中既包括可以用言语表达出来的,也包括难以用言语表述清楚,但是却是能够让人亲身体会到的。一般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理解意识的概念: 自我调控系统是人格中的内控系统,它分为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其作用是对人格的各种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统一与和谐。 自我认知是对自己能洞察与理解,包括自我观察、自我评价。如果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会出现诸多问题。自我体验是伴随自我认识所产生的内心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绪上的表现。当一个人对自己有积极评价时,就会产生自尊;当一个人对自己有消极评价时,就会自卑或内疚。自我控制是对自己行为的调节。它包括自我监控、自我激励。 15.举例说明心理学的功能。根据例子分别阐述心理学的功能:(1)认识内外世界;(2)调控行为;(3)预测未来; (4)改善和提升生活质量。结合实例说明。5.简要说明情绪的功能。 情绪对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其功能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适应功能。情绪是进行社会适应的一种重要手段,人们根据别人的情绪采取适当的行为,进行社会交往。 (2)动机功能。情绪与动机的关系十分密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情绪能够激发和引导行为。其次,情绪能够直接反映个体内在动机的强度与方向,所以,情绪也被视为动机的指标。 (3)调控功能。情绪对于人们的认知过程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大量研究表明:愉快的情绪会使人更有效率地学习和解决问题,也能激发出更富有创造力的想法。消极情绪,如恐惧、悲哀、愤怒等会通过缩小认知范围,干扰或抑制认知功能。 (4)信号功能。在社会交往中,人们的心理可以通过表情表现。表情是情绪的外部表现,具有信号传递作用,属于一种非言语性交际方式。人们可以凭借一定的表情来传递情绪信息和思想愿望。6.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观点。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分成5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上述五种需要,以层次形式依次从低级到高级排列,可表示成金字塔形;一般来说,当低级需要未得到满足时,这些需要便成为支配个体的主导型动机,只有当某低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之后,其上一级需要才能转为强势需要。但这种需求层次的等级顺序也不是绝对的,有时人也会在低级需要尚未满足前,去寻求高级需要。7.简述群体极化产生的原因。 群体级化产生的原因有: (1)责任分散是群体极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2)社会比较。人们希望他人能对自己做积极的评价,所以会采取更为极端的方式以与他人或社会的要求相一致,最终也造成了团体的决策趋于极端。 (3)说明性辩论。人们从他人那儿获得论点和信息,如果多数人支持这些论点.个体也会倾向于支持它;并且更多支持而不是反对的论点会出现,从而使得这种观点变得极端。 (4)文化价值观。倾向于对冒险性或者保守有较高的评价,群体的决策可能会受这样的文化价值观影响。8.简述心理学的功能。 心理学的主要功能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描述和测量。每一种心理现象都具有质和量上的特点。心理学能对这些质和量的特点进行描述和测量,就能帮助人们理解和控制这些行为。 (2)解释和说明。心理学不仅描述和测量心理现象,而且还要找出心理现象产生的原因,并进行解释和说明。一般心理学从生理、心理、行为和社会文化等四个层面的整合来解释和说明心理现象发生和发展的特点。 (3)预测和控制。预测和控制是心理学功能最显著的表现,这依赖于测量工具和相关的理论。心理学家往往通过测量一个人的现在和过去,来预测他将要做什么或怎么做。例如,如果知道一个学生的智力水平、学习动机的水平和学习策略,就可以预测他在学校学习的表现。同时,还可以帮助他改进学习方法或提高学习水平等。 9.如何理解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同时也是人们思维的工具。语言与思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一方面,语言依赖思维。语言不是空洞的声音,而是具有一定意义的心理现象,语言的意义主要来自于思维。另一方面,思维需要通过语言来表征。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学会用词语和句子来表征客观事物的过程。掌握了语言这一有力工具,客观事物及其相互联系就可以用一种更为经济的符号来表示。10.人格有哪些特性?狭义的人格结构主要由哪些成分组成? 人格具有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独特性与共同性的统一、稳定性与可变性的统一、独立性与整体性的统一等特性。 狭义的人格结构由气质、性格、认知风格和自我调控等心理现象构成。11.注意的特点及其外部表现。 (1)注意的两个特点是指向性和集中性。 (2)注意是一种内部心理状态,可以通过人的外部行为表现出来。① 适应性运动。② 生理变化。③ 无关动作停止。 注意作为一种内部心理状态,它和外部行为表现之间,并不总是一一对应的。(1分)12.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简述复习时可遵循的策略。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对遗忘现象进行了科学的研究,根据实验结果绘成了著名的遗忘曲线。从曲线可以看出,遗忘在识记后的最初阶段速度最快,以后逐步变慢,即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人类的遗忘规律是先快后慢。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复习时应遵循的策略是:(1)及时复习。 (2)复习形式应该多样化。(3)合理地分配复习时间。13.能力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人与人之间在能力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能力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能力的类型差异。指构成能力的各种因素存在质的差异。 (2)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指不同人的同种能力在量的方面存在差异。它表明人的同种能力发展水平有高有低。 (3)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有的人在儿童时期就在某些方面显现出非凡的能力,有的人能力发展较晚,年龄很大时才达到较高的水平。14.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时间知觉因素包括: (1)感觉通道的特性。在判断时间的精确性上,听觉最好,触觉次之,视觉最差。 (2)一定时间内发生事件的数量和性质。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越多,性质越复杂或越生动,人们就倾向于把时间估计得越短。 (3)人们的兴趣和动机。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会觉得时间过的很快,对厌恶的东西,会觉得时间过得很慢。 16.想象有哪些功能?(1)预测和计划的功能;(2)补充知识经验的功能;(3)代替的功能;(4)生理调节的功能。15.简述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 (1)宣传说服者特征。宣传说服者的可信性和吸引力是影响人们态度转变的主要变量。 (2)信息特征。信息本身的内容和组织对于态度的转变也有重要影响。首先容易诱发恐惧体验的信息会促进态度改变。其次,信息的组织是影响态度转变的因素。 (3)渠道特征。宣传说服有许多渠道,其中包括个体间说服和通过大众传播媒介的宣传说服。(4)信息接收者特征。它包括信息接收者的智力水平、原有态度和认知需要等都对态度改变有影响。15.信息加工的观点是如何阐述记忆过程的? 信息加工的观点认为,记忆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记忆就像是一台电脑。编码是人们对外界信息进行形式转换的过程。存储是将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的情感、做过的动作和思考过的问题等,以一定的形式保持在人们的头脑中。提取是指从记忆中查找已有的信息的过程。16.能力是如何分类的? 人类所从事的活动多种多样,完成这些活动所必需的能力也各不相同。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能力分为不同的类型。 (1)根据能力所表现的活动领域不同,可以划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2)根据能力是否能够帮助人们创造出新事物,可以划分为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3)根据能力的功能不同,可划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17.简述亲社会行为发生的过程。 (1)知觉到需要。(2)个人的责任。 (3)权衡成本和收益。(4)决定如何给予帮助。18.简述心理学的功能。 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它的主要功能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描述和测量 每一种心理现象都具有质和量上的特点。心理学能对这些质和量的特点进行描述和测量,就能帮助人们理解和控制这些行为。 (2)解释和说明 心理学不仅描述和测量心理现象,而且还要找出心理现象产生的原因,并进行解释和说明。一般心理学从生理、心理、行为和社会文化等四个层面的整合来解释和说明心理现象发生和发展的特点。 (3)预测和控制 预测和控制是心理学功能最显著的表现,这依赖于测量工具和相关的理论。心理学家往往通过测量一个人的现在和过去,来预测他将要做什么或怎么做。例如,如果知道一个学生的智力水平、学习动机的水平和学习策略,就可以预测他在学校学习的表现。同时,还可以帮助他改进学习方法或提高学习水平等。 19.如何理解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同时也是人们思维的工具。语言与思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一方面,语言依赖思维。语言不是空洞的声音.而是具有一定意义的心理现象,语言的意义主要来自于思维。 另一方面,思维需要通过语言来表征。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学会用词语和句子来表征客观事物的过程。掌握了语言这一有力工具,客观事物及其相互联系就可以用一种更为经济的符号来表示了。 20.格式塔学派提出的知觉组织原则有哪些? 格式塔学派的心理学学家对图形的组织问题进行过系统的研究,总结出如下一些图形的组织原则:(1)邻近原则:空间上比较接近的刺激物会被知觉为一个整体。 (2)相似性原则:在大小、形状和颜色等属性上相似的刺激物会被知觉为一个整体。(3)连续性原则:具有良好连续性几条线段会被知觉为一个整体。(4)闭合原则:指人们倾向于将图形知觉为一个连续的、完整的形状。(5)同域性原则:处于同一地带或区域的刺激物更容易被知觉为是一个整体。 四、论述题(20分} 1.试述主要的工作动机理论,并结合实际谈谈如何运用工作动机理论激励员工的工作动机。 关于工作动机的理论有X理论、Y理论和双因素理论。 X理论的主要观点是:把人看做是“经纪人”,工作动机受外在刺激驱使,人们工作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人类本性厌恶工作,需要通过强制办法乃至威胁、惩罚,使来达到组织目标,唯一激励办法只能通过经济报酬。 Y理论认为人是负责、有创造力的,人们工作不是为了外在的物质刺激,而是出于一种要将工作做好的内驱力。因此工作激励应该考虑如何创造空间发挥工作者的创造力,满足其工作的内在需求。 X理论和Y理论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两种理论都有不足之处,X理论低估了人的本性,Y理论过于理想化。 双因素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提出的,该理论认为,影响职工工作积极性的因素有两种: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保健因素是给职工造成不满意感的因素,包括政策管理、工资发放、劳动保护、工作监督等方面。它们的改善能够解除职工的不满意感,但不能带来满意感并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只起维持工作现状的作用,也被称为“维持因素”。 激励因素指那些使职工感到满意的因素,主要有工作表现机会、工作本身的乐趣、工作上的成就感等。它们的改善才能使满意感增加。 因此在现实工作中仅仅有保健因素并不一定能带来满意感。例如有些员工工资很高,工作仍然不起劲。要激发员工对工作的兴趣还得考虑到激励因素,„„(结合实际做进一步阐述)。2.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如何运用经典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理塑造行为。 俄国生理学家巴甫咯夫最早用精确的实验(狗分泌唾液)对条件反射做了研究。将原本不诱发反应的中性刺激(铃声)与一个能诱发反应的刺激(吃到食物)进行一次或多次的匹配,致使中性刺激最终能诱发同类反应(唾液分泌)的过程。在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中,无条件刺激是无须学习,(1)回避和接近策略也叫情境选择策略。(2)控制和修正策略。(3)注意转换策略。(4)认知重评策略。(5)表达抑制策略。(6)合理表达策略。在实际生活中,一个成熟的个体还会选择更多的方式来调节自己的情绪,如改变生活方式、活动方式、体育锻炼方式、倾诉方式等等。人们在实际生活中总结出来的这些情绪调节的方法与策略是非常有效的,不仅有益于增进个体的情绪健康,也有益于增进团体的幸福。 (注意结合生活实际来分析) 19.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心理健康的描述性标准的理解。 (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 (2)接受他人,善与人处。 (3)热爱生活,乐于工作和学习。 (4)能够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并能够主动地去适应和改造现实。 (5)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 (6)人格和谐完整。 (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4.如何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1)让学生经常体验成功。学生亲身经历的成功和失败对他们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最大。成功的经验会提高人们的自我效能感,多次失败会降低人们的自我效能感。 (2)树立学习榜样。观察学习对于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也有重要的影响。一个学生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同学解决了一道难题,会认为自己经过努力也可完成同样的任务,从而增强自我效能感。 (3)设立短期、具体而富有挑战性的目标。研究表明目标应是短期的、具体的,下一次或下一周的要比6星期后或半学期的目标更能增强自我效能感及内在动机。 (4)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在教学中,教师要相信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教师不应当粗暴训斥,也不要包办代替,而要耐心启发、循循诱导。 (5)培养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强化。进行自我强化首先需要建立自己的行为标准,然后根据设立的标准来评价、检查自己的行为及效果。当达到自己的标准或目标时,个体就会体验到自己的能力,从而产生或增强自我效能感。 5.结合生活的实例,论述友谊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友谊是一种自愿的、个人的关系,通常能够提供亲密和帮助,在友谊关系中,双方互相喜爱并寻求彼此相伴。 友谊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帮助儿童提高社会技能,还能够为儿童提供社会支持。具体来讲,友谊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可以概括为四点: (1)友谊可为儿童提供情感支持。 (2)友谊可以为儿童提供更多的玩耍、交往和娱乐机会。 (3)友谊可以为儿童双方提供参照榜样,为儿童提供获得基本的社会技能的机会。(4)友谊可以为儿童提供社会支持和可靠的同盟。 注意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对于以上四点作用进行论述恰当分析。 6.论述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与联系。 能力与知识、技能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相互促进又彼此制约。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表现在五个方面: (2)分析问题 提出问题后,就要对问题进行分析。问题一般都包括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分析问题就是找到问题的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间的差距,从而确定问题解决的方向。分析问题的核心是把握住问题的实质,这将有助于提出更高效的解决方法。 (3)选择策略 通过分析问题,找到问题的实质,还要进一步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策略。能否提出合理的策略,一方面依赖于个体在该领域的知识经验,知识经验越丰富,就越容易提出合理的策略;另一方面,依赖于个体思维的灵活性,思维越灵活,能够提出的策略就越多。 (4)检验策略 选择的策略是否可行,还必须通过执行策略加以检验,如果执行的结果达到了原来的要求和目标,说明解决方案是正确的,问题得到解决;如果执行的结果没有达到要求和目标,就说明原来的策略是错误的或有缺陷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这时,就需要解决者提出新的策略,再进行验证,直至达到目标状态。 以上只是问题解决的一般步骤,在实际的问题解决过程中,人们可能并不会有意识的一步步的思考问题解决的过程,而是将整个的解题过程知觉为一个整体。8.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 内在动机是指在没有外在奖赏和压力的情况下,个体的目的指向活动本身,可以激发行为,使人们得到情绪上的满足,从而产生成功感。内部动机包含着自我决定、胜任力和兴趣等成分。 内在动机的激发: (1)建立一个自主支持性的课堂 为了促进学生的自我决定,就要建立一个自主支持性的课堂,使用下面5种特定的教育行为,会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自我决定。 教师要理解、欣赏和尊重学生。创造一个学习环境,鼓励学生的努力,鼓励学生充满兴趣和热情地进行学习。教师要将学习气氛建构成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教师要为学生创造选择、优先权和独立工作的时间。在课堂中规则、约束和限制是的必要的。教师要与学生交流这些限制的合理性,为了创造自主支持性气氛,教师应把较差的成绩和行为问题当作问题来进行解决,而不是当作批评的目标。 (2)培养学生胜任力 学生只有面临最佳挑战时的成功,才能产生真正的成功和成就体验。学生只有面临中等难度的任务时,他们可能体验到成功与愉快,也可能体验到失败与沮丧。中等难度的任务是学生经过努力可达到的任务。同时,教师要创造一种对错误和失败容忍,这种课堂的突出特点是人际信任和教师支持。 (3)提高课堂中的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中的学习兴趣,首先是使刺激产生变化,刺激变化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索性。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各种提高课堂中的学习兴趣的策略,不仅维持学生的注意力和警觉度,而且要促进学习以及智力的提高。 9.试述影响人格形成的原因。 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包括:(1)生物遗传因素(2)家庭环境因素(3)早期童年经验(4)学校教育经验(5)社会文化因素 (注意每一条要展开论述。) 10.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心理健康的描述性标准的理解。 (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2)接受他人,善与人处(3)热爱生活,乐于工作和学习 (4)能够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并能够主动去适应和改造现实(5)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6)人格和谐完整(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1、个体积极探索事物的认识倾向是(C) A、需要 B、动机 C、兴趣 D、理想 2、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B) A、气质B、性格 C、兴趣 D、能力 3、观察学习的提出者是(D)、 A、荣格B、华生C、斯金纳 D、班杜拉 4、将人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的是(A) A、荣格B、谢尔顿C、威特金D、霍兰德 5、编制16人格因素问卷的是(B) A、艾森克B、卡特尔C、哈撒韦D、霍兰德 6、以下能够测定12种人格特质的问卷是(B) A,艾森克人格问卷B、Y-G人格测试 C、主题统觉测验D,卡特尔人格因素问卷 7、不爱与人交往、有孤独感,动作显得缓慢、单调、深沉的特征属于 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D) 8、根据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强、平衡、不灵活的类型是(C) A、不可遏制型 B、活泼型C、安静型 D、抑郁型 9、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和发展起来的能力是( C) A、认知能力 B、操作能力 C、社交能力 D、模仿能力 10、在比纳-西蒙智力测验中,每完成一个题目代表几个月的智龄?(B) A、l个月B、2个月 C、3个月 D、4个月 二、多项选择题 1、以下属于个性倾向性范畴的是(A、C,D) A、需要 B、气质 C、动机 D、能力 E、兴趣 2、以下属于个性心理特征范畴的是(B,C,D) A、需要 B、气质 C、性格 D、能力 E、兴趣 3、信念是(A,B,C,D,E) A、被意识到个性倾向性 B、洞察事物的出发点 C、判断事物是非曲直的准则 D、具有自觉性和独立性 E、有认识、情感、意志构成的融合体 4、一般能力是指(A,B,C,D,E) A,观察力B、记忆力C、思维力D、想象力 E、注意力 5、气质类型包括(A,B,C,D) 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E、神经质 6、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提出人类的需要有(A,B,C,D,E) 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归属和爱的需要D、尊重需要E、自我实现需要 7、行为主义人格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B,C,D) A、荣格B、华生C、斯金钠D、班杜拉E、埃里克森 8、以下属于投射测验的是(B,C,E)、 A、艾森克人格问卷B、罗夏墨迹测验C、主题统觉测验D、16人格因素问卷E、儿童统觉测验 9、信度包括(A,B,C)、 A、再测信度 B、等值信度 C、分半信度 D、内容信度 E、效标关联信度 10、根据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活泼型的特点是(A,C,E)、 A、强 B、弱 C、平衡 D、不平衡E、灵活 11、以下关于能力的描述是正确的是(A,C,E)、 近年来,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发表的调查报告表明, 在全国3000万心理有问题的青少年中, 有心理障碍的中学生占19-26%, 而且呈上升趋势。因此, 中学生心理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作为促进心理健康重要手段之一的体育锻炼, 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视角研究了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在此, 着重论述几个当前中学生经常从事的体育运动项目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提供几点参考建议, 为实施素质教育, 全面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 2、对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定义的理解 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 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 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 也就是说, 遇到任何障碍和困难, 心理都不会失调, 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 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其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表现在心理活动方面如感觉过敏或减退、体感异常、错觉、幻觉、遗忘、疑病妄想、语词新作、意识模糊、紊乱的心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等等。行为方面和焦虑、冷漠、固执、攻击、心情沉重。心灰意冷, 甚至痛不欲生等。 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人为了在社会更好生存而进行的心理上、生理上以及行为上的各种适应性的改变, 与社会达到和谐状态的一种执行适应能力。在广义上, 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个体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环境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或态度过程的能力。在《体育与健康》中指出:社会适应能力定义为社会健康, 即指个体与他人及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实现社会角色的能力。在狭义上, 社会适应能力指学校或专业培养的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竞争的本领和能力, 以及适应本职工作的能力, 通称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 3、当前中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现状 3.1、心理承受能力弱 我国中学生遇到挫折而引发心理障碍现象较多, 面对人生理想, 生活信念, 人际关系等挫折消极应付或不知所措, 从而陷入痛苦、焦虑、失望、困惑之中, 由于部分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不强, 造成行为选择盲目性, 一方面影响他们成长, 另一方面也使他们循规蹈矩, 缺乏创新意识。 3.2、自我调节能力差, 情绪不稳定 北京心理咨询中心研究人员纪宏对1378名中学生的心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中学生是心理卫生问题的高发群, 发现中学生主要存在的心理障碍为神经症的情绪障碍。情绪对人的行为有着重要影响, 积极情绪以振奋人的精神, 加强自信心和体力, 消极的情绪体验则会打击自信心, 降低对生活的主动性, 中学生常常会因为繁多的考试、相互之间的竞争和对未来就业的担忧而产生焦虑的情绪且心理发展也是处于稳定性与波动性, 复杂性与层次性并存的阶段, 情绪特征鲜明, 经常受情绪的困惑。 3.3、意志品质薄弱, 人际关系敏感 独生子女增多, 意志薄弱在学生中表现为学习的目的性不明确, 行为上总是半途而废, 难以坚持到底, 思想上存在惰性, 逆反心理与依赖性并存。人际交往更让很多人感到困惑, 如有学生写道:“人与人之间, 人与社会之间, 不断产生矛盾, 我觉得要得到别人理解及去理解别人简直是不可能的, 与人沟通怎么这么难呢?”人际交往的困难常常使许多学生把自己封闭起来, 变的越来越压抑。 4、不同体育运动项目对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4.1、中长距离跑运动项目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中长距离跑运动是属于有氧运动项目, 培养学生身心健康的主要手段和方法, 它对促进大脑生长发育, 改善大脑功能有着积极作用, 可降低焦虑、抑郁。经常参加此项锻炼的人, 大脑神经的反应速度较快, 大脑皮层的分析和综合能力也较强。劳动耗氧量大, 可以增加血液中输送氧气血红蛋白和红血球的含量, 使大脑获得更多的氧气, 可以缓解抑郁和焦虑, 有利于心血管功能的提高。因此, 经常参加田径运动, 可以促进大脑发育和改善大脑的功能, 为学生的文化学习创造良好生理条件。中长距离跑运动具有艰苦、疲劳、紧张以及竞争性强的特点, 学生在参加锻炼时, 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因此, 通过这项运动, 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思想作风。另外, 中长跑项目“极点”的出现, 更是磨练意志品质的时候, 这时出现呼吸困难, 跑完整个过程, 这样有助于永不放弃的信念的培养, 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 4.2、篮球运动项目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篮球运动是当代中学生最为喜欢的运动项目, 因为它是竞争性的活动, 自己能力的高低、修养的好坏、魅力的大小都会明显的表现出来, 使自己对自我有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认识, 竞争的成功可以提高自信心和抱负水平, 可以获得同伴和集体的承认, 它还有助于自我教育, 对自己的潜能和长处发扬光大, 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努力改正和克服, 正确对待成功和失败。诺瑟研究结果表明, 有氧无氧运动均能降低抑郁。这种锻炼项目冲撞性比较大, 攻击性更强。从生理学角度看, 它更有利于发展人的心肺功能, 同时有利于血液循环和呼吸系统功能的良好发展, 同时个体处于一种流畅的状态, 这积极的运动体验也促使锻炼者主动积极参加和长期坚持体育运动, 对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的控制调节和治疗作用效果显著。 4.3、体育游戏对心理健康影响 游戏是人类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以趣味性、竞争性吸引年轻一代, 我国体育词典对游戏的解释为:游戏是指体育手段的一种。亦为文化娱乐之一, 以一定的形式反映人类社会、劳动、军事、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活动。”随着我国学校体育迅速发展, 体育游戏这一健身效果好, 趣味性强, 易于开展的项目越来越受到重视。它有促进个性心理健康作用。许多研究发现, 人的心理不是孤立的, 心与身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人的心理与周围的环境, 与周围的人也是相互协调, 相互影响的, 而体育游戏则为学生们提供了一块宝贵的自由空间。体育游戏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 它总是与人群发生交往和联系, 通过接触能够较好地克服孤僻、协调人际关系, 扩大社会交往, 提高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且体育游戏多是在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情况中进行的, 对于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培养活泼愉快的个性有着积极的作用。 5、建议 (1) 中学生应根据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 有目的、有意识的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全面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在开始锻炼之前, 一定要确定和分析学生属于哪种类型的心理症状, 并根据不同症状选择相应的即有显著性作用的运动项目, 这样才能行之有效; (2) 体育教师应根据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不同因材施教, 提升中学生的心理受挫能力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性。运动项目确定后, 要科学练习, 方法和手段要多样化, 避免枯燥乏味, 提高锻炼的实效性; (3) 学校体育管理机构在进行体育课程设计应以运动项目俱乐部的形式。组织许多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体育活动, 充实中学生的业余生活, 陶冶学生的情操, 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 就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内涵及当前中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论述了中长跑、篮球、体育游戏运动项目对在校中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作用, 为寻求增进中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体育运动项目,中学生,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宋志臣, 张金红.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04. [2]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0. 1、瞬时记忆保存的时间一般是在()秒钟以内。 A、 B、 C、 D、 参考答案 B 2、讲课时用的言语形式主要是()。 A、书面言语B、独白言语C、对话言语D、内部言语 参考答案 B 3、在两个目标都想避开,但只能避开一个目标的时候所体验到的动机冲突属于()。 A、双趋式冲突B、双避式冲突C、趋避式冲突 D、双重趋避式冲突 参考答案 B 4、对光适应是()。(。分) A、在强光作用下,视觉的差别阈限迅速降低的过程 B、在强光作用下,视觉的感受性迅速提高的过程 C、在强光作用下,视觉的感觉阈限迅速提高的过程 D、在强光作用下,视觉的感觉阈限迅速降低的过程 参考答案 C 5、人耳感觉性和耐受性都比较高的声音频率范围是()。 A、—Hz B、—Hz C、—Hz D、—Hz 参考答案D 6、人们运用语言交流思想,进行交际的过程叫()。 A、符号系统B、语言C、内部言语D、言语 参考答案D 7、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叫()。 A、绝对感觉阈限 B、最小可觉差 C、差别阈限 D、差别感觉阈限 参考答案 A 8、通过思维,能从已知推断出未知来,这说明思维具有()的特点。 A、概括性 B、间接性 C、形象性 D、直观性 参考答案 B 9、按照是否意识到,可以把记忆分为()。 A、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 B、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C、语义记忆和语音记忆 D、情绪记忆和情景记忆 参考答案 B 10、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境界是()。 A、没有人能够达到的 B、每个人都能达到的 C、大多数人都能达到的 D、少数人能够达到的 参考答案 D 11、味觉的感觉器是()。 A、前庭器官 B、半规管 C、科蒂氏器官 D、味蕾 参考答案 D 12、有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是按照()作为标准区分出来的。 A、由于兴趣还是由定势的作用引起来的 B、动机产生的根源 C、由内在需要还是由外部环境引起来的 D、是否能意识到自己的活动 参考答案 D 13、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叫()。 A、人格 B、个性 C、气质 D、性格 参考答案 D 14、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 A、心理过程、能力和人格 B、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 C、需要、动机和人格 D、知、情、意和人格 参考答案 B 15、听觉的感觉器是()。 A、科蒂氏器官 B、前庭器官 C、听神经 D、三个半规管和耳石 参考答案 A 16、弱型的神经过程是()气质类型的神经基础。 A、黏液质 B、胆汁质 C、多血质 D、抑郁质 参考答案 D 17、瞬时记忆比短时记忆的容量()。 A、大一点 B、大很多 C、小很多 D、小一点 参考答案 B 18、反射是指()。 A、有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回答 B、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回答 C、由感觉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的神经通路 D、把活动的结果返回传到神经中枢,从而更有效的调节效应器活动的过程 参考答案 B 19、当兴趣不是指向对某种对象的认识,而是指向某种活动时便成了()。 A、癖好 B、爱好 C、直接兴趣 D、中心兴趣 参考答案 B 20、概括所包含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称为概念的()。 A、含义 B、内涵 C、外延 D、本质 参考答案 B 21、心理过程包括()。 A、认识、情感和意志 B、知、情、意和能力 C、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动机 D、能力、气质和性格 参考答案 A 22、反映社会要求而产生的社会需要又叫()。 A、缺失性需要 B、获得性需要 C、尊重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参考答案 B 23、和意志果断性相反的品质是()。 A、任性 B、受暗示性 C、优柔寡断 D、虎头蛇尾 参考答案 C 24、知觉包括()等多种。 A、平衡觉、运动觉、视知觉和错觉 B、平衡觉、运动觉、机体觉和痛觉 C、空间知觉、深度知觉、平面知觉和错觉 D、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和错觉 参考答案 D 25、语言文字的材料在短时记忆中多是()的编码。 A、抽象 B、形象 C、听觉 D、视觉 参考答案 C 26、一副图画,把白色当做知觉的对象,看起来是个花瓶,把黑色当做知觉的对象,看起来是两个对着的人脸,这说明知觉具有()。 A、选择性 B、理解性 C、完整性 D、整体性 参考答案 A 27、同样亮的两张灰色纸分别放在黑色纸和白色纸上,看起来()。 A、在白色纸上的灰比黑色纸上的灰亮 B、在黑色纸上的灰比白色纸上的灰亮 C、在白色纸上的灰和黑色纸上的灰一样亮 D、在黑色纸上的灰比白色纸上的灰暗 参考答案 B 28、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的心理活动或内部动力就是()。 A、情绪 B、意志 C、动机 D、需要 参考答案 C 29、感觉性与感觉阈限之间的关系是()。 A、常数关系 B、正比关系 C、对数关系 D、反比关系 参考答案 D 30、情绪和情感可以传递信息、沟通思想,说明情绪和情感具有()的功能。 A、动机 B、组织 C、适应 D、信号 参考答案 D 31、动物心理发展经历了()阶段。 A、感觉、知觉和思维萌芽三个 B、感觉、知觉、情感和思维四个 C、感知觉、思维萌芽、思维和意识四个 D、感觉、知觉、思维三个 参考答案 A 32、机动是在()的基础上产生的。 A、爱好 B、定势 C、兴趣 D、需要 参考答案 D 33、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叫()。 A、表象 B、创造性思维 C、想象 D、理想 参考答案 C 34、内脏器官的活动处于正常状态时,()。 A、引起不太强的内脏感觉 B、引起节律性的内脏感觉 C、引不起内脏感觉 D、引起忽强忽弱的内脏感觉 参考答案 C 35、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叫()。 A、表象 B、想象 C、再认 D、再造想象 参考答案 A 36、属于这个概念的个体叫概念的()。 A、广度 B、范围 C、内涵 D、外延 参考答案 D 37、外界环境的刺激只有通过人格的中介才起作用,即人格对个人的行为具有调节的功能,说明人格具有()。 A、稳定性 B、情绪性 C、认知性 D、功能性 参考答案 D 38、患者发音器官正常,但说话困难,说不出连贯的话语,这种失语症叫()。 A、失读症 B、失写症 C、接受性失语症 D、表达性失语症 参考答案 D 39、网状结构是()。 A、皮层下较高级的感觉中枢 B、调节全身运动平衡的中枢 C、呼吸与心跳的中枢 D、调节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 参考答案 D 40、对识记过的材料既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的现象叫()。 A、无意识 B、遗忘 C、幻觉 D、幻想 参考答案 B 41、后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先前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 A、前摄抑制 B、前干扰 C、后干扰 D、倒摄抑制 参考答案 D 42、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叫()。 A、反射弧 B、反馈 C、反射 D、反应 参考答案 A 43、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 A、杜威和安吉尔 B、冯特和铁钦纳 C、华生 D、维特海默、科勒和考夫卡 参考答案 C 44、绝对感觉性的高低可以用()来度量。 A、刚刚引起感觉的刺激强度 B、最小可觉差 C、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 D、差别感觉阈限 参考答案 A 45、神经元是由()组成的。 A、细胞、突起、纤维 B、细胞核、突起 C、细胞体、树突、轴突 D、细胞体、细胞核和神经纤维 参考答案 C 46、黏液质气质类型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的特点是()。 A、强、不平衡 B、强、平衡、灵活 C、弱 D、强、平衡、不灵活 参考答案 D 47、个体的心理特征表现为他的()。 A、心理过程和人格 B、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C、认识、情感、意志和性格 D、认识、情感和意志 参考答案 B 48、用来支持思维活动进行的不出声的言语叫()。 A、背诵言语 B、外部言语 C、默读语言 D、内部言语 参考答案 D 49、内脏感觉包括()等的感觉。 A、饱胀、渴、窒息、疲劳、便意、性、振动和触压 B、饥饿、触压、振动、渴和疼痛 C、饥饿、饱胀、窒息、疲劳、便意和性 D、平衡觉、运动觉和疼痛 【体育心理学试题和答案】推荐阅读: 体育心理学试题答案09-25 学前心理学试题和答案09-13 浅谈影响体育健康课效果的心理学与环境因素08-18 社会体育管理学课件06-30 全国201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学原理试题和参考答案06-19 体育舞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08-01 心理学考研试题及答案06-16 学校体育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探究07-07 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学前心理学试题及答案08-164.体育心理学试题和答案 篇四
5.心理学试题及试题答案 篇五
6.走进心理学试题答案 篇六
7.体育心理学试题和答案 篇七
8.基础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篇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