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

2024-10-21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共13篇)

1.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 篇一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几点建议

北京市第70期区县局级干部进修一班

执政党建设研修小班研修综述

马传辉张培祥

指导老师:党史党建教研部薛梅、李明伟、江伟

在认真完成大班学习计划的基础上,我们第一小班17名学员,在党史党建教研部3位老师的精心指导下,着重就执政党建设问题进行了学习和研讨。先后听取了中央党校和市委党校的教授、专家关于“新形势下党的建设重大问题研究”、“党的执政方式与理念的变迁”、“国外执政党建设现状研究”等专题讲课,进行了“基层党建创新的经验与思考”的现场教学;还采取个人自学、分组讨论、小班研修等形式,重温了十七大报告关于党建的论述和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并就当前党的建设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通过学习研讨,大家对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的“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党的建设的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特别是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对推进党建工作创新发展的一些热点、难点、疑点和重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组成7个课题组分别撰写了政策建议。

大家一致认为,当前,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要做到“四个更加注重”:

一、要更加注重基层工作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当前,北京要加快发展,必须更加注重加强党

1的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开创党建新局面。

在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方面,有两点要特别引起重视。

第一,要选好配强村级带头人。第一小组的陈志强、曹跃进和王立明同学认为:选配好让党放心、群众满意的村级带头人,不是通过一次换届就能解决,需要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持续不断地加强教育培养。他们建议:要把握好带领致富、服务为民、民主规范和团结带队这“四个基本要求”,要切实找准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健全选拔任用、教育培训、监督管理、激励保障等“四项机制”。

第二,要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工作。这方面,第二小组的白文、吕忠义同学联系本职工作谈了自己的看法,他们从围绕企业发展、坚持“人才强企”战略、塑造优秀企业文化、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加强企业基层党建的建议。

二、要更加注重机关建设

要按照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中心的工作思路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工作。正确处理党建与机关建设的关系,把党建工作融入机关建设之中。

第七小组的李建国、李中水和张培祥同学,在工作中把机关党建与 “四型”机关建设有机结合在一起,做法具体实在,值得借鉴。他们经过深入研究,认为,通过创建学习型、创新型、民主型和服务型机关,有助于把党的建设与行政机关建设紧密结合,以全面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机关工作的行政效能。为此,他们精心设计出《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创建“四型”机关,全面提高依法行政效能规划图》。

第四组的张金林、冷雄师、马传辉同学提出,要从构建和谐机关的角度切入,使机关工作人员的凝聚力有效转化为战斗力,抓住了党建工作和机关建设结合的关键。他们认为,构建和谐机关,要明确把握和谐机关的内涵、标准、目的,以及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当前,应该在强化全员参与的责任

感、强化表率作用的引导功能和努力化解各种矛盾等三个方面加大力度。

三、要更加注重服务群众

研修中,大家一致认为:党组织的主体是党员,服务对象是人民群众,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切实做好服务群众的工作。

第六小组的李颖华同学,就改进基层卫生单位党建工作,提高党组织和领导干部服务能力的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建议:一要着力解决党组织定位和作用不明确的问题。使党组织在完成医疗卫生任务、党风廉政和医德医风建设、构建和谐内部关系和医患关系等6个方面发挥好作用。二要着力解决党建机制不完善的问题。进一步完善重大问题决策、基层党组织优化配置、党政干部选拔任用等7种机制。三要着力解决党组织书记不会做党建工作的问题。大力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他们做好党务工作、抓班子自身建设、进行思想教育等5种能力。

第三小组的张泉利、王建华和孙连湖同学提出的“加强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一系列建议,拓宽了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途径和方法。他们提出5条建议:要加快建立流动党员信息管理系统,进一步明确流动党员管理内容,适时创新流动党员教育活动载体,将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纳入党建目标考核体系,不断推进党员精细化管理,等等。

四、要更加注重反腐倡廉建设

当前,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是,如何“把反腐倡廉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切实增强党建工作的实效性”。围绕这个问题,第五小组的金涛、王智慧同学,提出了4条建议:一是要把反对腐败做为当前党建工作的紧迫任务,切实抓紧抓好。二是要按照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思路抓好反腐倡廉建设。三是要把反腐倡廉作为加强党的建设重要措施。四是要通过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推进各项改革。他们认为,当前,全党对反对腐败已经形成共识,中央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制度和措施,我们应当抓住这个契机,进一步加大反腐倡廉的工作力度,认真解决好群众深恶痛绝的腐败问题,以党的建设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各位领导、老师们、同学们,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是党中央在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上向全党发出的号召,作为一名区县局级领导干部,抓好这项工作的落实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义务。我们回到工作岗位后,要紧密联系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运用在市委党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兄弟单位的经验,继续进行深入的研究探索,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团结带领本单位干部职工,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而努力奋斗,永远不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和期望!

2.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 篇二

一、信息化给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带来的挑战

信息化时代给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根据CNNIC发布的数据, 截至2012年12月底, 我国网民规模达5.64亿, 网络普及率42.1%。在互联网普及的时代, 公众获取信息更加快速、便捷, 公众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参与活动更具主动性和主观随意性。目前我国社会在转型期, 各种自然的、社会的矛盾交织并存。一些别有用心的个人或国际敌对势力, 利用我国特殊时期各种矛盾增多、公共安全事件时有发生的情况, 在网络上散布谣言, 试图蛊惑广大人民群众, 动摇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之基。这一系列现象给建设科学的、服务型的政党带来了新的挑战。传统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已不适应新形式的需求, 执政党要系统研究信息化条件下新的执政规律, 增强自身执政本领, 提高应对信息化发展的能力, 积极应对信息化的发展给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带来的挑战。

1. 网络伪民意的干扰

在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相互冲击碰撞的网络空间中, 网上舆论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 在这种环境下如何抓住意识形态的话语权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面临的重要考验。由于网民素质参差不齐, 每个人对待问题的态度, 看待问题的角度也有所不同, 网络上难免有一些主观、偏激的“民意”。再加上在利益驱使下形成的大量“网络水军”, 他们受雇于“民意制造者”, 负责批量生产民意, 严重影响了民意的真实性。甚至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个人或国际敌对势力, 利用我国特殊时期各种矛盾增多、公共安全事件时有发生的情况, 在网络上散布谣言, 试图蛊惑广大人民群众, 动摇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之基。

2. 缺乏科学引导, 网络舆情挑战党的执政权威

网络舆情是社会舆论的一种表现, 是公众对某种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意见在互联网上的公开表述。 (1) 网络为大众营造了一个自由、便捷的舆论空间, 极大地提高了公众参与各种社会、政治活动的热情。但是如果缺乏科学的引导, 过度自由的网络舆论会影响执政党的社会管理、挑战党的执政权威。我们在网络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关于公共卫生、社会安全、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偏激言论, 而这些事情往往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网络“放大镜”的作用下, 这些言论可能引起轩然大波, 甚至直接酿成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一旦涉及公共权力部门或党政官员, 就极易触动网民敏感的神经, 网络舆情就会迅速演变成网络危机进而变成政府危机, 削弱执政党的公信力和权威。信息化在一定意义上对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3. 党政机关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面临严峻形势

近年来, 党政机关网上办公系统迅速发展, 党政机关门户网站数量剧增, 但是由于我国党政机关网络系统自身防护普遍比较薄弱, 同时访问量又较大, 缺乏技术精湛的计算机人才进行维护管理, 因而变成了不法分子攻击的重要目标。据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2012年1月发布的《互联网安全威胁报告》统计, 党政机关网站被篡改情况严重, 2012年1月份包括江西省内抚州市、吉安市在内的143个政府网站遭到篡改, 2011年12月份被篡改的政府网站数量多达163个。 (2) 党政机关办公系统和门户网站被入侵所带来的危害将不仅仅是损害政府形象, 而且可能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或严重的社会问题。

4. 信息化条件下党政干部的执政能力有待提高

《瞭望》新闻周刊2011年调査显示, 尽管在这些年来党员干部对网络的研究学习增加不少, 参与能力也有明显提高, 但调查还是发现“很多基层干部完全落后于网络时代”。 (3) 一些领导干部未能适应信息化大环境对执政能力提出的新要求, 抱残守缺, 依然使用老政策、老方法, 对各种涌现的新媒体无所适从或不屑一顾, 因而在执政过程中暴露出许多问题。信息化的发展创造出了一个新的执政环境, 这对党的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关注网络、关注新媒体, 努力提高信息化大环境下的执政能力, 对于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干部实现治国理政的科学化、民主化与法治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信息化条件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措施

在信息化的大环境下, 传统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 显露出了诸多弊端。执政党要适应信息化大环境的要求, 从强化信息化管理和提高自身执政素质两个方面做好针对性工作。具体说来, 一方面要多管齐下, 引导网络向有利于社会管理, 有利于党的建设方面发展;另一方面参政人员要努力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发散思维, 善于接受和利用新事物, 不断提高自身的执政能力。

1. 建立网络民意收集机制, 科学收集和甄别网络民意

进行专业化的信息甄别、筛选, 科学研判网络民意, 真正理解网络民意是正确应对网络舆情的前提。第一、建立科学合理的网络民意收集网络民意收集机制。一方面通过技术提升, 提高网络监控系统效能。另一方面要建立规范的网络民意收集平台, 由专人对网络民意进行收集。、例如: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对党说心里话专栏、人民网开设的地方领导留言板专栏等, 这些平台有着较强的公信力, 同时还有思想政治觉悟较高的版主和负责人, 在这种规范的平台上民众的发言责任感也更强, 便于获取真实的网络民意。第二、严打网络水军操控民意。网络水军严重干扰了正常网络舆论秩序, 合理民意被强制打压。执政党需严厉打击以网络水军为代表的网络灰黑势力, 以经济、法律并举的方式严惩幕后操纵者, 遏制网络舆论垄断行为, 净化网络民意表达环境。第三、健全网络民意表达法律保障体系。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也是营造健康网络环境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法制是保障“网络民主”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2. 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 提高主流媒体的舆情引导能力

执政党坚持对舆论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监督, 对国家政权的巩固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 是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一项重点工作任务。政府要扶持主流媒体的建设, 加大人财物的投入力度, 建立一批规模大、影响力强, 宣传党的政策方针和执政业绩的网站, 加强正面引导。开设政府政务公开、政府方针政策解读等方便政府与群众沟通交流的电视节目。在热点事件中, 这些媒体要做到积极引导, 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传播社会正能量, 真正在网络舆论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除此之外, 要通过宣传教育, 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网络氛围, 引导网民全面看问题, 多角度思考问题, 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道德操守。同时要注意及时修订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避免因法律的漏洞和滞后而导致网络有害信息泛滥。

3. 加强党政机关信息安全建设, 提高风险防范的能力

加强党政机关信息安全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必须依托信息化管理部门、市场外包服务和政府监管部门长期的共同努力, 建立起一整套科学、适用的长效防范机制。第一、建立网络信息安全组织管理体系。党政机关要建立高效能的、责任分工明确的行政管理和业务组织体系。党政机关要建立专门的网络信息安全组织机构, 明确组织机构原则、职能以及建设规范。第二、设立维护网络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要使信息网络系统安全运行, 必要的法律约束是不可少的。完备的法律体系也是保证网络信息安全的一道重要防线。第三、建立网络信息安全技术支持体系。党政机关自身内部的电子党务政务系统, 其开发应用、系统运行、日常维护、重要设备维修等都涉及信息的安全。此类系统的运维, 都需要一支政治可靠、技术精湛、作风优良, 同时还具有法律知识和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第四、建立网络信息安全人才培养体系。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必须积极培育一批政治可靠、技术精湛、作风优良复合型人才。

4. 加强网络知识学习, 提升领导干部执政能力

信息时代对党员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要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 除了思想政治路线的正确, 还需要有一支懂得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党员和党员干部队伍, 要加强在职党政干部的信息技术教育。要通过政策激励, 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 改变目前党的干部队伍信息技术水平整体不高的状况。党员干部要努力适应大环境, 提高与新兴媒体打交道的能力, 发散思维, 勇于接收新事物, 善于利用新媒体为党的建设服务。领导干部要学会利用网络了解民意、凝聚民心。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博客、邮箱、微博等网络社交工具与广大市民进行沟通交流, 做到充分了解民意, 服务于民。另一方面可以发挥网络监督平台、网络问政平台等官方应用的作用, 宣传地方规章政策, 解决党和群众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摘要:信息化的发展给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带来机遇的同时, 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挑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网络舆情和网络伪民意等网络自身的原因, 另一方面原因则是执政党执政能力建设滞后于信息化发展所造成的。本文针对信息化发展给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带来的挑战, 从加强网络管理和执政党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两个方面, 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执政能力建设,信息化,研究

注释

1蒋述卓.网络舆情的发展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J].暨南学报, 2011 (02) .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EB/OL].[2013-5-25].http://www.cnnic.net.cn/.

3.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 篇三

一、党的基层组织需要努力改进思想作风

党的基层组织改进思想作风,需要努力提高理论素质。提高理论素质是获得正确认识的前提。没有一定的理论素质,认识水平提不高,改进思想作风就无从谈起。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不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不能透过事物的现象看本质,就不能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就站不高,看不远,工作中就提不起纲,在复杂的情况下就难以保持清醒的头脑,这样也就不可能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党的基层组织改进思想作风,需要坚决破除教条主义的束缚。在党的历史上,教条主义的危害是刻骨铭心的,我们党同教条主义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斗争。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所进行的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没有敢闯敢试的精神,是不可能完成这样伟大的历史使命的。要有所发展,有所创新,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坚决破除教条主义的束缚。特别是当一些陈规陋习与社会体制结合在一起,形成强大的思想禁锢时,如果不解放思想,不与时俱进,一切从“本本”和已有的条条框框出发,思想僵化,就不可能做到实事求是。

党的基层组织改进思想作风,需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过程,就是进一步改进思想作风的过程,就是在行动上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要敢于冲破那些已经不符合实际的陈旧观念,使自己的思想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们只有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不断开拓进取,才能更好地弘扬党的优良传统。才能更好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

二、党的基层组织需要努力改进学风

党的基层组织改进学风是把党的领导作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的首要问题。改进学风,最重要的是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照抄照搬、本本主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学风建设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必须看到,在一部分党员干部身上,学风不正的问题仍然存在。其中,既有照抄照搬、照本宣科、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也有借口工作忙、事务多,不学习、不钻研,实践脱离理论指导的问题;既有对理论掌握得不完整、不准确的问题,也有对实际把握得不全面、不客观的问题;既有学习理论浅尝辄止、敷衍应付的问题,也有应用理论片面化、表面化、简单化的问题。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发生在少数领导干部身上的知行不一、言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学用两张皮的问题已成为学风建设中最突出的问题。广大干部、群众对此十分不满,深恶痛绝。一些党的领导干部之所以由人民公仆堕落成人民罪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的学风不正,学习不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放松世界观的改造,久而久之,思想意识出现缺口,导致腐化堕落。因此,在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改进学风就显得异常紧迫和必要。

党的基层组织改进学风,需要充分认识加强理论学习的极端重要性。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全党要学习、学习、再学习,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要努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中青年领导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我们党历来是一个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党。在每一个重大历史关头,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党中央都要号召全党同志加强学习。在新的历史时期,党的基层组织应该高度重视这一历史经验,充分认识加强理论学习的极端重要性,切实解决在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党的基层组织改进学风,需要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当前,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要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运用于我们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实践,推动新发展。要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并把这一思想作为统领全局、指导各项工作的纲领,真正贯彻落实到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中去,理论联系实际,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切实解决本地区、本部门存在的实际问题。

党的基层组织改进学风,必须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学习理论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不敢于大胆实践,也就达不到学习的目的。理论创新的源泉和根本动力在于实践,不敢于大胆实践,就不能有效地检验理论的真伪,也不可能产生新的思想、创造新的理论。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改进学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必须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勇于探索,大胆实践,解决好改革、发展、稳定中的各种现实问题,并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认识,检验真理,升华思想,获得新知。如此循环往复,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客观规律的把握就会越来越准确,对于新问题、新矛盾的认识和处理能力就会不断提高,就能够避免主观和客观相脱节、理论和实际相脱离,使工作生气勃勃、富于创造性。

三、党的基层组织需要努力改进工作作风

党的基层组织改进工作作风,是把党的作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的关键。工作作风是人们在工作中所体现出来的工作特点,是贯穿于工作过程中的一贯风格。党的领导作风如何,很大程度上要通过党的工作作风反映出来。群众对党的认识,对党的领导作风的认识,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看党的工作作风。

党的基层组织改进工作作风,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最根本的是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只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力加强世界观的改造,不断加强党性修养,使执政为民的思想在头脑中深深扎根,才能把高昂的工作热情与严格的科学态度紧密结合起来,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一致起来,做到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彻底清除滋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土壤和温床。要坚决克服狭隘的名利思想,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狭隘的名利思想是产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一个重要根源。一旦名利思想作怪,就不能正确对待权力、地位、利益,必然要做官当老爷,欺压群众,作威作福;—旦名利思想作怪,就不能无私无畏,务实求真,必然看领导眼色行事,做表面文章,搞“假、大、空”。

党的基层组织改进工作作风,需要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不懈地走群众路线。党的基层组织要依靠群众,充分发扬民主,利用民主监督、舆论监督等方式制造氛围,使讲实话、报实情、办实事、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的人得到褒奖,使弄虚作假、搞形式主义、摆官架子、以权谋私的人没有市场,确保党的工作作风的端正。

党的基层组织改进工作作风,需要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理顺体制和机制。本着“精干、高效”的原则,以改革、创新的思路,对各级党的基层组织机关的体制编制、运作机制进行深入调研、认真论证,切实理清工作思路,坚决解决机关臃肿、层次过多、机制不活、人浮于事的现象,使领导体制更加顺畅,机关更加精干,制度更加完善,为从根本上遏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提供体制、机制上的保证。

总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党的求真务实精神,努力改进思想作风、学风和工作作风,把党的基层组织作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将党的基层组织的作用切实有效地发挥出来,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为党的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是我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4.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 篇四

调研报告

中共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委组织部

(2011年9月)

坚持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党执政的根本问题和基础。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七一”讲话中关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等论断,为各级党组织在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做好群众工作指明了新的方向。现就我县关于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夯实党的执政基础问题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优化党组织设置,扩大群众工作范围。近年来,我县围绕加强和改善群众工作,按照无党员抓发展、有党员抓组建、有组织抓规范的思路,把党组织延伸到各个领域、各个行业,逐步扩大服务群众工作范围。一是在产业链上建党组织。采取“支部+协会”、“支部+公司”、“支部+基地”等形式,在特色产业发展突出的村和产业基地、协会、公司等产业链上建立党支部或党小组。二是在非公经济和新社会 组织中建党组织。重点在党员比较集中、发展比较稳定的非公经济和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支部或党小组。三是在农村社区中建立党组织。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建设,在城郊农村社区建立党支部或党小组。截至目前,先后建立了沙子空心李产业、新景柑桔产业等4个协会党支部,在谯家铅厂水泥厂、黄土懿兴茶叶有限公司等6个非公经济组织中建立了党支部,在县城郊结合部和乡镇所在地设立社区党支部3个,建成农民专业合作社72个,进一步扩大了党组织的覆盖面,延伸了群众工作的范围。

(二)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夯实群众工作基础。一是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在乡镇党委书记选任上,为拓宽选人用人视野,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2008年以来连续两年以公推直选方式选拔任用乡镇党委书记4人。2010年,以村级组织换届为契机,安排22个村党组织书记职位进行了公推直选,先后试行了新任村党支部书记半年试用期、村干部任期制。二是加强基层党员干部队伍的管理。近年来,先后出台了《不合格党员处臵办法》、《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村(居、社区)干部规范化管理办法(试行)》等制度,对班子不健全、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进行了集中调整。三是注重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建立了村(居、社区)干部任职培训、岗位能力培训等制度。2009年以来,县财政每年安排300万元专项 培训经费,组织实施农村党组织书记、新发展党员、大学生“村官”、党员创业就业技能四大培训工程,加大干部对群众工作理论和实践的培训,提高了党员干部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本领。

(三)强化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创新群众工作机制。一是认真落实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制度。深入推行县乡党代表大会常任制、“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和以村民代表大会、村理事会、村监事会为主体的“三会”民主管理办法,出台落实了《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的实施意见》、“三联三评”、村民“一事一议”和政务、村(居、社区)务、厂务公开等制度,凡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项目和公益事项,坚持听取和采纳群众意见后再决策。二是拓宽基层民主渠道。近年来,县直机关、乡镇都开辟了群众来信来访“首问责任”和“服务接待”窗口,开通了政风行风热线等领导干部与群众互动平台,充分利用电话、网络等现代通迅工具,倾听群众意见,受理群众问题,为群众参政议政、表述诉求提供便利。三是强化服务群众工作。先后开展了创先争优、“六进村”,“百个支部帮扶、千名党员结对”和“干部进乡村、作风大转变”等活动,建立了县、乡、村便民利民服务中心(站、点),有效解决了群众办事难问题。截至目前,全县分批次建立了75个“首问责任”窗口和95个“服务接待”窗口,建 成了20个乡镇便民利民党务政务综合服务中心、239个村(社区)服务站点。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

(一)部分党组织战斗力不强,服务群众本领不高。一是服务联系群众工作不够强。基层党组织虽然直接面向广大群众,但其日常承接了上级党委、政府下达的大量工作,可支配的财力、人力、时间有限,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服务和联系群众工作的正常开展,导致群众对基层党组织工作的认可度不高。二是服务群众发展方面做得不够到位。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创业积极性逐渐高涨,有的基层组织在加快发展时期,只关注一些相对具有规模性和上级部门所了解的产业项目,忽视了群众自我创业的发展,致使部分群众在创业过程中缺乏技术、资金等支持而受到挫折,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群众对基层组织的信任。三是帮扶群众工作做得不够好。有的基层党组织在开展“设岗定责”、党员承诺、帮扶等活动中,安排什么做什么,对群众缺乏热情、没有真情。有的单位还存在走形式、做样子,没有从转变思想观念等根本问题上去帮助群众,对联系点和联系群众的情况不熟悉、不了解,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群众对各项工作的参与积极性。

(二)少数党员干部作风不实,服务群众意识淡薄。一是思想政治意识不够强。部分农村党支部书记利己、宗族观 念较严重,选人唯亲,所推选出的后备干部素质不高,得不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个别村党支部书记有“终身制”封建思想,消极应付发展党员与培养后备干部工作,导致村干部队伍后继乏人。二是对党的政策掌握不够。一些基层干部素质不高,政策掌握不够,对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认识不到位,工作方法简单粗暴,服务态度生硬,有的执法不公,特别是个别村干部落实惠民政策不到位,存有私心,直接损害群众利益,引起群众积怨和不满。三是村级班子责任心不够强。由于农村工作待遇低、工作条件差、社会福利不保障等原因,有的党员干部不得不考虑家庭利益,关注群众所需、所盼、所求不够,有的丧失责任心和使命感,导致村级组织工作无起色,在群众中凝聚力和感召力不强。

(三)一些群众思想认识比较落后,服务群众工作难落实。近几年,我县适逢彭水、沙坨水电站的建设和大规模城镇建设的启动时期,加上企业改制、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对中央惠民政策的落实情况等因素,各种矛盾纠纷格外突出和复杂。一是部分群众存在思想认识上的误区,认为问题处理是“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不闹不解决”,甚至认为只有上级重要部门、“一把手”受理才能解决反映的问题,往往越级上访。二是由于群众素质偏低和观念的狭隘,在接受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方面速度缓慢,有些群众甚至对新培育的产业、城镇建设 规划等存在排斥心理,给当地乡、村组织推进工作造成阻力,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三是一部分群众的法律意识淡薄,遇到涉法涉诉问题不是寻求司法调解和法律手段解决,有理无理找政府。有的甚至宁愿采用争吵斗殴的方式,造成群体性事件或人员伤亡,影响当地和谐稳定。

三、对策及建议

(一)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重点,不断强化群众工作的影响力。一要进一步强化农村、社区党组织设臵。进一步完善机关事业单位与行政村党支部联建工作,加大在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专业协会、企业、服务行业等产业链上组建党组织力度,以居民楼或住宅小区,集贸市场或超市、特色商业街等为单元,优化社区党组织设臵,积极在流动党员、下岗职工党员、无职党员、离退休职工党员较为集中的园区、建筑工地、商务楼宇等地方建立党支部或党小组,扩大党组织覆盖面。二要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筑牢基层战斗堡垒。要坚持群众公认的干部选拔任用标准,把政治上靠得住、作风上过得硬、善于做群众工作、能够为群众谋福利的干部选拔到基层领导岗位上;要积极为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外出务工回乡创业人员创造创业条件,加强思想政治和家乡观念教育,将他们吸引到党组织周围;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做好新形势 下群众工作的本领。三要进一步完善群众工作体系,扩大群众工作影响力。建立健全由县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协调、纪检部门全程参与、统战、政法部门和群团组织具体负责、各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群众工作总体格局。充分发挥基层堡垒作用和利用群众组织的优势,在群众中开展各种社会活动,扩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力。

(二)以民主政治建设为着力点,进一步落实好群众各项权利。一要进一步扩大党内民主。认真总结县、乡开展党代表常任制和党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发挥代表作用的做法、经验,继续推行“四议两公开”、“三会”民主管理办法和“三联三评”、“一事一议”和政务、村(居、社区)务、厂务公开等制度,落实好在基层干部选拔任用上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选举权、监督权。把群众比较敏感的财务、村务管理权、决定权交由群众,充分体现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和激发农村广大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不断加快和谐社会建设步伐。二要进一步加强对群众法律法规知识的教育宣传。积极向群众宣传法律法规、民主管理等相关知识,不断增强群众法律意识、民主管理意识及主人翁意识,提高群众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决策的思想意识,发挥好对党组织及党员干部的监督权利,并坚持把群众的满意与否作为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考核晋升的主要依据。三要进一步畅通民情渠道。在充分利用电话、网络等现代通迅工具倾听群众意见,受理群众问题的同时,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放在首位,带头走进基层,走进群众,广泛开展谈心谈话等活动,破解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各乡镇、县直部门主要领导要注重总结和运用领导干部大接访的有效做法,提高解决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水平;广大党员干部职工要认真研究群众反映的问题,对涉及本单位的问题,在政策范围内能够解决的要尽快解决,对涉及其他部门的,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处理,对不合理的要求,要向群众讲清政策法规,耐心做好教育疏导工作。

5.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 篇五

江泽民同志指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要坚持教育为先,特别要努力使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这是党的建设的一项长期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不懈地抓下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是坚持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思想基矗为此,要树立五种意识:

树立受托意识。在我们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一切权力来自人民。领导干部只是作为人民的代表,受人民委托掌握和行使权力。人民把权力交给领导干部,是让领导干部代表他们的利益,忠实地为他们办事。正因如此,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不断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

树立责任意识。权力、责任成正比关系。有多大的权力,就要担多大的责任。牢固树立权力就是责任的观念,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必然要求。干部的职位是为人民服务的岗位,干部的权力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要成为一名称职的领导干部,必须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面对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党要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各级领导干部就必须克服当“太平官”、“清闲官”、“享乐官”的思想,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解决好“参加革命是为什么?现在当干部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应该留点什么?”的问题,切实做到心系事业,恪尽职守,勤奋努力,扎实工作。当前,各级领导干部的首要职责是紧紧抓住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加快发展上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千方百计促进经济发展,增加群众收入,提高群众生活水平。

树立绩效意识。领导干部的政绩,必须体现在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谋利益上。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按照江泽民同志要求的那样,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努力追求第一流的业绩要真抓实干,讲求实效,把中央的方针政策同本地区、本部门的具体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群众可承受的程度协调统一起来,坚决反对主观主义、形式主义,坚持做到干一任的工作,想几任的事情,切忌做那些花哨一时、贻害一世的事情,切忌使现在的“政绩”成为后人的包袱。

树立奉献意识。只有为政清廉、无私奉献,才能真正获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用正确的准则规范自己的行为,自觉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不畏艰难,励精图治,勤勤恳恳为人民谋利益。要严以律己,克己奉公,与群众同甘苦、共命运,运用手中的权力为人民服务,而绝不能把权力作为获取个人名利的工具。特别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领导干部尤其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淡泊名利,防微杜渐,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侵蚀,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缚,不为欲所惑,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和革命气节。

6.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创新策略 篇六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创新策略

姓名:丁倩倩学号:22111995班级:会计11-2班得分:

摘要: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的变化,我国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我们党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必须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党的执政水平,为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精神,配合各级党委和全党同志提高认识,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

关键字:执政能力建设、重要性、创新策略

一、什么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虽是十六大明确提出的,但这个思想却经历了长时间的孕育。毛泽东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提出执政党建设问题时就已提出: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严重的经济建设任务摆在我们面前,需要我们学会自己不懂得东西,学会管理城市,学会管理生产方法,学会商业工作。银行工作和其他工作,提高做好经济工作经济的本领。否则,我们就不能维持政权,我们就站不住脚,我们就会要失败,这实际上就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思想的雏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多次加强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强调要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处理好法治和人治的关系、处理好党和政府的关系,把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问题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任务密切联系起来。

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策略和政策,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

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问题

执政党是掌握国家政权的政党。一个政党处在执政地位上,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就可以通过国家的法律、国家对内对外的大政方针、国家机器等执政手段和方式加以体现。其执政能力如何,与其自身建设密切相关。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历来十分重视自身建设。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是党的先进性建设,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有重大意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提高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必须应对两大挑战:一是我们国家正处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时期,各种矛盾凸显,国内外各种矛盾错综复杂交织在一起,考验着我们的执政党;有没有能力争取更长时间的和平发展期,以实现我们的战略目标。二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各种各样的思潮,一些腐朽没落的东西强烈冲击着我们党,甚至严重影响了一些领导干部,包括高级干部。因此,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如何教育我们的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为此,我们党作出了在全党开展的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这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执政能力的一项重大举措。

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教育对象是全体共产党员。全体党员受教育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关系极大。全体党员的素质,是党执政能力的基础。从管理角度看,执政能力有两个层次:决策力和执行力。执政党成员的整体素质高,决策力和执行力就强。从决策力来说,党员的素质高,对党的领导层的积极、正面的影响就大,就有可能把决策失误降低 1

到最低限度;从执行力来说,党员的素质高,就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党的大政方针,在每一个党员所在单位得到贯彻执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推动党的事业向前发展。党的执政能力要通过广大党员的行动来体现。党的先进性首先表现在她的理论、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且要通过党员的行为表现出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息息相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仅仅是党员领导干部的事,每一个党员都有责任和义务。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也是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目标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已经写进党章,是我们党先进性的集中体现。全党同志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忠实践行,我们党就一定能始终成为全中国人民的坚强领导核心,完成复兴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在全党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要安排。我们要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提高思想认识,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各项工作。

正在进行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的重要举措,为了党的事业,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每一位中国共产党党员都要在这次活动中接受教育,经受锻炼,永葆党员的先进性,无愧于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

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主要任务

中共执政能力建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是: 按照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全党要紧紧围绕上述任务,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抓住重点、整体推进,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建新机制、增长新本领,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使党的执政方略更加完善、执政体制更加健全、执政方式更加科学、执政基础更加巩固。《决定》中第三部分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作了规定。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按照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全党要紧紧围绕上述任务,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抓住重点、整体推进,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建新机制、增长新本领,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使党的执政方略更加完善、执政体制更加健全、执政方式更加科学、执政基础更加巩固。”不断提高五个方面的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中心任务。

首先,它使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内容更加全面,保证我们党可以更好地承担起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是贯彻落实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必然要求;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必然要求;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的必然要求;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是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必然要求。这“五个方面执政能力”建设,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外交以及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体现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使党的执政理论更加丰富、更加系统、更加全面。

第二,它是对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使新时期党的建设的目标更加清

晰。过去,我们讲党的建设的主要任务有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但对党的建设的目标的认识并不十分清楚。现在《决定》把党的建设的目标和落脚点确定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就把我们党领导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很好地结合起来。因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根本目的是使我们党更好地承担起领导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图大业的历史使命,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就能把伟大事业和伟大工程衔接和统一起来。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反映了我们党具有很强的创造精神。

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创新策略

第一、在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明确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核心,从一开始提出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时,就部署了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建设学习型政府,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学习摆在了更高更突出的位置。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了“努力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战略任务。中共中央把政治局集体学习作为一项制度一直坚持下来,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学习作出了表率。迄今为止,在胡锦涛总书记的主持下,中央政治局共进行了60次集体学习,几乎每40天就进行一次。学习紧紧围绕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在学习中研究问题,在学习中形成科学决策,在学习中统一思想。学习领域之宽广,研究问题之深入,学习态度之认真,为国内外所罕见。

第二、在修宪、立法问题上,中共行使提案权,人民代表大会行使辩论、通过权:在重大事项上,中共行使提议权,而人民代表大会行使讨论、决定权;在重要人事安排上,中共行使差额提名权,而人民代表大会行使选择权,等等。中共在国家机构的代表们行使执行权。

第三、公推直选,意在打破常规用人机制,整饬吏治,杜绝跑官买官,使党内民主向更深广的方向疾速拓进。乡镇党政班子的“公推直选”真正开始于党的“十六大”之后,江苏、云南、重庆、吉林、江西、河南等省市相继推开,乡镇一级党内的选举改革得到更大范围的试点。2008年4月,山东东平县检察院被省委组织部定为推进党内基层民主综合试点,健全了党员意愿表达新机制,按照“两轮推荐一票直选”的程序,公推直选出检察院机关党支部。发轫于10年前的党的基层干部“公推直选”,在十七大后步入快车道。2009年上半年,“公推直选”以更大的规模、更具挑战性的方式、更重要的岗位在全国大范围铺开。

第四、造成公职人员做出腐败决策的最关键因素是腐败行为被查处的概率太小。我国如此低的查处概率使腐败分子的腐败收益远远大于腐败成本,这是腐败分子敢于冒险、腐败现象普遍存在、腐败行为屡禁不止的根本原因。腐败行为被依法查处的概率过低也纵容了腐败,不仅使腐败分子肆无忌惮的疯狂腐败,也增加了其他公职人员的侥幸心理。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著名反腐专家林喆说:“除了部分被问责官员很快复出外,还有一些官员从被判死缓改为无期,又改为有期,过一段时间保外就医,再后来就释放了,然后东山再起。类似现象说明,我们一方面严惩有责任的人员,另一方面又对他们网开一面,通过种种方式重新任用他们。”这也说明了我国司法机关的自由裁量权很大,再加上司法体系的独立性不够,受政治因素的影响很大,腐败分子就可以通过关系而减轻乃至逃脱法律对其的惩罚。另外,法律本身存在的立法滞后、应急性强的缺陷给腐败留下了较大的空间。家庭财产申报制度和金融实名制可以使腐败行为在透明的金融交易中难以遁形。为保证这两大反腐制度切实可行,还必须出台三项配套制度:遗产税和赠与税制度、公民信用保障号码制度,以及预防和惩治贪官外逃的反腐败国际合作制度。

第五、基层党建工作主要面临三大社会新变化:一是流动党员增多,管理不便的问题。这给党员的教育管理、基层党组织的设置等带来了许多新问题。利用网络阵地拓展党建工作,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建设互联网上的马克思主义阵地,推进党务管理是党建工作面临的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重大课题。

五、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

党的状况的两大转变,使党面对长期执政和改革开放的双重考验,面临权力对党的侵蚀和西方敌对势力的颠覆破坏这来自内外的两种威胁。进入新世纪,我们党肩负着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历史使命。面对党所处的地位、环境和肩负任务的重大变化,党怎样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怎样有效防止权力对党的侵蚀,怎样通过制度建设、思想道德建设和工作部署,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成为今天党的建设要解决的根本性课题。新时代、新任务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努力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巩固执政地位,更好地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首先,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三大历史任务的现实需要。进入新世纪新时代,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我们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又面临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条件下,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的现实需要。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我们党必须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不断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做到审时度势、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牢牢掌握主动权。从国内来看,改革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我们也必须看到,改革和发展的道路并不平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成新世纪三大历史任务还任重道远。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利益关系更加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使我们面临着新的困难和压力。这都要求我们党要不断提高执政能力,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从我们法院的情况来看,也同样如此。改革开放给我们渝中区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今日的渝中区已成为全市最具经济魅力的区域之一。但是,和周边城市先进地区相比,我们仍处于次发达状态。地区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经济发展之间的竞争,渝中区要加快发展,有赖于渝中区各级党组织执政能力的提高。

其次,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我们党成为执政党,是历史的选择,民族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在我们党成为执政党的同时,也就承担起振兴中华民族,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历史责任。我们党成为执政党,由于地位和环境的变化,党的功能、目标、任务、活动方式、与国家的关系等等,与执政以前相比,都有了根本的不同。执政党不同于革命党,它要执掌政权、履行执政职能,必须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治国理政的本领和水平。党执政以后,一方面使我们党有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条件,同时也使党面临着被权力腐蚀的危险,容易滋生脱离群众的现象,滋生贪图 享受和消极腐败现象。党越是长期执政,拒腐防变的任务越是艰巨。因此,对于执政党来说,必须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尤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实现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结合,既是一个伟大创举,又是一个全新课题。因此,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党要有更高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有更强的抵御风险和拒腐防变的能力。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最后,大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迫切要求。我们党在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长期实践中,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党在实践中锻炼得更加成熟、更加坚强。党的执政能力同党肩负的重任和使命总体上是适应的。但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在执政能力建设方面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党的执政能力的发挥,只有切实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有效地提高党的执政水平。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建设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提高执政党的执政能力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由之路。我们党鲜明地提出执政能力建设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的一个创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从根本上讲,取决于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毫无疑问,我们要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而执政能力建设是重点、是关键。党的各方面建设,最终都应该体现到党的执政能力上来,体现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上来。

参考文献:

7.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 篇七

一、新形势下进一步提高对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认为,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基础, 是社会基层组织的核心。中国共产党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原则建立起来的,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为了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 特别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提出党员不但要在组织上入党, 而且要在思想上入党。强调从思想上建党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一个创造性发展, 是我们党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 不断提高战斗力的重要保证和基本经验。正是依靠基层组织, 聚集革命力量, 逐步形成燎原之势, 不断取得斗争的胜利。

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后, 我们党按照邓小平提出的“要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的要求, 把加强党的基层建设摆到十分重要的位置, 明确地把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提到决定党的整体战斗力的高度。重视和发挥党的基层组织作用, 是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的一条非常重要的经验, 也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 在企业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下, 只能坚持, 进一步加强和不断改进。

随着油田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 许多问题和矛盾逐步显现, 如企业开展的减员增效, 改制分流, 以及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等都是企业深化改革, 促进发展, 保持大局稳定的战略任务。又是企业的热点和难点, 有很多困难和不稳定的因素, 如果一个企业或一个基层单位的党组织和党员不起作用, 企业的改革和科研生产经营工作任务就难以完成, 只有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坚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服务大局, 拓宽领域, 强化功能, 教育广大党员成为勇于改革、开拓创新, 带头完成各项任务的模范, 才能调动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 齐心协力办好企业, 促进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全面完成新形势下企业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

1. 要建立健全组织。

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正确与否, 组织能力如何, 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怎样, 所有这些都需要一个精干高效的领导班子和坚强的政治核心, 因此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是企业持续稳定发展和在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 必须做到新设机构和新成立的经济实体, 符合党章规定成立基层党组织的必须建立健全党支部, 无论科研、生产经营队伍战斗在何处, 都能得到基层党支部的强有力的组织领导。

2. 配好选好书记。

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和开放性特征, 以及生产经营的多元化的特点, 各单位需要有一个懂经营, 会管理, 且富有凝聚力、战斗力、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党支部班子, 而支部班子的工作状况又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支部书记的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新形势下, 不仅要求企业基层党支部书记要有较强的党性原则和党务工作知识, 而且要懂经营、会管理、善决策, 具有较强的市场意识和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因此在领导班子特别是党支部书记的配备上, 一定要按照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和德才兼备的要求, 把好关, 选好人, 用好人。

3. 加强班子建设。

为适应发展的需要, 基层党委和党支部要根据德才兼备原则和新党章的要求, 提出加强班子建设的新目标, 努力使班子成员成为既懂政治、又懂经济;两手抓、两手都硬的优秀人才。

4.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

要根据形势需要, 改进党管干部方法, 探索选人用人的新机制。要变过去的单一任命制为公开招聘、竞争上岗与组织培养选拔相结合等多种用人途径。在打破干部、工人界限上, 在符合“四化”标准上, 在符合上级党委要求的前提下, 在部分干部岗位, 如销售、生产等选拔一批专业性、社会活动性较强的, 具有一定才能, 做出一定贡献的工人到这些领导岗位上, 可以更好地组织好生产, 保证质量, 促进销售, 提高市场占有率。不但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 又为党培养了一批优秀干部, 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更好的贯彻落实。

5. 选树推广典型。

选树推广典型是我党传统的工作方法之一,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 典型效应仍具有重要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因此, 必须结合市场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形势发展的需要, 大力培育一批各具特色、富有说服力和影响力的先进党支部和基层单位。在广大党员中开展党员先锋岗、党员奉献日、党员责任区等活动, 在广大职工中开展争当“科技明星、质量明星、市场明星、服务明星、管理明星”等活动, 从而形成不同领域、不同类型的典型单位和典型群体。通过发挥好典型单位和先进个人的示范导向作用, 从而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 使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再上新水平。

三、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保证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的有机统一

1. 在思想观念、工作思路上要统一。

企业的基层党组织, 要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大目标确定工作思路和工作内容, 使党的基层建设完全转入到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科研生产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的轨道上来, 通过参与、监督和加强党员干部管理工作, 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企业科研、生产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服务。

2. 在工作目标上要同步。

在制定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规划、计划、目标和安排部署工作时, 应与企业的科研生产、经营服务等经济工作目标同规划、同部署。在具体组织实施时, 要层层建立责任制, 使党的基层建设与经济建设互相促进, 有机结合, 融为一体, 形成合力, 共同发展, 同步到位。

3. 在工作内容与措施上抓服务。

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把服务于科研、生产及经济建设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工作内容及措施上, 要突出服务这个主题, 把党建工作渗透于企业改革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 各个环节。总之, 要通过把党的建设与经济建设的有机结合, 将软指标硬化, 笼统指标量化, 考核指标具体化, 使党的基层建设更加贴近实际, 贴近中心工作。

四、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调动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

1. 要带头实干。

党支部成员要有实际工作能力和解决关键问题的本领。要求职工群众干好的事情自己首先干好, 为群众做典范。

2. 要带头奉献。

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 党支部成员更应该做到吃苦在前, 享受在后, 奋勇拼搏, 无私奉献。坚持见困难上, 见荣誉让, 党员干部时时处处以身作则, 率先垂范, 在广大职工群众中树立起党员干部的光辉形象, 真正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表率作用。

3. 要坚持全心全意为职工群众服务。

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 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 无论是发展生产力还是发展先进文化, 目的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的需要, 维护职工群众利益。党的基层组织的班子成员, 要坚持用职工群众拥护不拥护, 赞成不赞成, 高兴不高兴来衡量决策和各项工作, 要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真心实意对职工群众负责的态度, 为职工诚心实意办实事, 办好事, 尽以竭力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做职工群众的贴心人, 用真挚的感情凝聚人心, 鼓舞士气, 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 增强队伍的战斗力。

在此基础上, 还要建立促进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制度和监督措施。要实行定责任、定目标、定措施、重落实的“三定一重”制度, 把该项制度制定出实施细则和考核办法, 并与党内争先创优工作相结合, 教育引导每一名党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充分发挥模范作用, 在生产经营、双文明建设中个个争先, 人人争做模范。同时, 要改进党员教育管理方法, 着力提高党员素质。以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为主体, 举办以党史为主的政治夜校;以中青年党员后备领导人员为主体, 举办工商管理学习班, 使党员政治素质和管理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摘要: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 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企业党的组织建设是企业发展的政治基础, 加强新时期党的组织建设对于企业的发展壮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8.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 篇八

关键词: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党的建设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0)17—0032—02、

加强高职院校党的建设,既是一个长期任务,又是一项系统工程。新形势下,我们只有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和制度上全面加强高等职业院校党的建设工作,不断改善党对高职院校的领导方式,才能提高高等职业院校党组织的领导能力,不断增强高职院校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造就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各类优秀人才。

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高职院校党的思想建设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学院党的思想建设,是新形势对学院党组织思想建设的根本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把学院的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持与时俱进,核心是以人为本,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作为高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高职院校各项工作的指导方针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之一。

那么,应怎样加强高职院校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呢?首先,我们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在实践中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其次,必须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内容,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学习、研究和宣传,让广大党员和教职员工掌握基本内容,把握精神实质,使之成为统一全校思想的理论武器。同时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衡量学院各项工作成败得失的重要标准,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上,落实到实践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师生的根本利益,以达到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又快又好的开展。

二、以干部队伍和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关键,加强高职院校党的组织建设

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和基层党组织是加强高职院校党的领导能力建设的关键。我们党是由党员、党的干部和党的各级组织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有机整体。提高党员特别是学院领导干部的素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是党的领导能力在高校建设中的关键。

邓小平同志说:“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新形势下,加强高职院校干部队伍建设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以提高学院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前提,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一是要自觉用党的基本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始终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真正做到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立场坚定。二是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强化党的宗旨意识,树立全心全意为教职员工和学生服务的观念。三是注重全校各级领导干部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

第二,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根本途径,加强学校干部队伍建设。建设一支善于治校理学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保证干部、教师和师生关系和谐,就必须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使干部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用好的制度来选人用人,用好的制度保证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把优秀人才聚集到学校的各项事业中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要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不动摇,并加大制度剖析力度,在努力解决干部人事工作重点、难点问题上取得新突破,抓紧制定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实绩考核评价标准,完善职务和职级相结合的制度,实行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度和交流回避制度,进一步健全教职工的管理制度。其中制定科学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是当务之急,它对学校干部的思想和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第三,以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和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为重点,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一是以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为重点,突出抓好班子建设,按照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调的要求,以提高素质、优化结构、改进作风和增强团结为着力点。

二是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力度,不断造就社会主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事业的接班人,解放思想,更新用人观念,善于识别和大胆起用优秀年轻干部,让他们脱颖而出,同时加强对年轻干部党员和教师的培养教育,引导他们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并把注重教育培养同加强实践锻炼结合起来,切实加大选拔年轻干部工作的力度,坚持标准,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硬的年轻干部,选拔进学校各级领导班子,甚至担任学校领导岗位上来。

三、保持与教职员工的血肉关系,加强高职院校党的作风建设

“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是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的重要体现,是党的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重要内容。”加强和改进高等职业院校党组织的作风建设,必须保持党同全体教职员工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要加强思想教育。把思想作风建设摆在第一位,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和思想作风,在全校深入开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教育。坚持开展党的思想路线教育和国情世情教育,教育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务必要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全心全意和默默奉献教书育人的作风。要在全校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第二,要围绕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既要注重学校经济的发展,又要让广大教师真正在发展中得到实惠。要用教师、学生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拥护不拥护、答应不答应作为评判政绩的标准。在具体的工作中,倾听师生呼声,忠实履行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的宗旨,把实现广大师生的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根本目的。

第三,要切实解决事关师生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学校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真心实意对师生负责的精神,深怀爱师生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育人之策,多办利师生之事,必须用心、用情去解决师生最关心、最现实、最敏感的问题,必须把师生尤其是困难职工的安危冷暖疾苦挂在心上。

四、加强制度建设,为提高高职院校党的领导能力提供重要保障

加强党的制度建设,是提高高职院校党的领导能力的根本保证。把制度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贯穿于党在学校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的始终,不断完善党规党法,实现党内生活和党的领导的规范化、制度化,为新时期加强高职院校党的领导能力建设提供重要保证。

9.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 篇九

调研活动的通知

各位县委常委、县人大、县政府各位副县长、县政协: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总结我县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摸清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探索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新措施,县委要求各个常委、各个副县长和人大、政协,近期都要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结合分管工作,开展调研活动,并且要形成书面材料,在县委拟于11月底召开的理论中心组学习会上交流。具体调研内容(参考)如下:

1.围绕提高执政能力,如何进一步搞好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由王守志同志完成);

2.如何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更快更好地转变政府职能(由李江山同志完成);

3.针对今年农民生产生活遇到的实际困难,今后一个时期如何引导和带领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由王辉同志完成);

4.围绕建立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班子,如何进一

1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由夏远大同志完成);

5.围绕二次创业、振兴镇赉,如何加快项目建设步伐,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由高克同志完成);

6.针对当前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和我县青少年的实际,如何加强和改进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由叶静波同志完成);

7.针对我县社会治安现状,如何协调好各种社会关系,解决各种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由刘福彪同志完成);

8.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由刘晓峰同志完成);

9.针对当前民兵、预备役工作的实际,如何发挥民兵、预备役在二次创业、振兴镇赉的主力军作用(由郑春华同志完成);

10.针对我县市场建设的实际,如何加快商贸流通步伐(由朱怀同志完成);

11.针对我县近年来城市建设管理的实际,如何进一步加快城市建设管理步伐,巩固省级卫生城成果,实现国家卫生城目标(由李万江同志完成);

12.针对目前我县劳务输出工作的实际,如何采取措施,把劳务输出工作落到实处,加大劳务输出力度(由王守臣同志完成);

13.针对我县文化事业的实际,如何加快发展文化事业,提高全县人民的整体文化素质(由刘金凤同志完成);

14.针对我县科技工作的实际,如何抓好星火计划和火炬计划等科技项目的立项工作,充分发挥科技工作在全县经济建设中的作用(由李军同志完成);

15.如何发挥人大职能作用,进一步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由人大完成);

16.按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要求,如何进一步提高参政议政能力(由政协完成)。

中共镇赉县委办公室

10.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心得体会 篇十

邵阳市教育局孙利发

通过市教育局的集中、分散学习和研究《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有关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方面的理论文章,我比较好的领会了中共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的精神,我认为这是我党开始对政治体制改革宣战的一个信号。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作为中心议题,并作出决定,意义重大深远。我们一定要从时代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意义,从而不断提高自身执政能力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一、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三大历史任务的现实需要。

进入新世纪新时代,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我们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又面临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条件下,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的现实需要。

从国际局势看,政局正发生新的深刻变化。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维护和平、谋求发展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但整个世界处在大变动之中,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天下并不安宁。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我们党必须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不断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做到审时度势、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牢牢掌握主动

权。

从国内来看,改革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我们也必须看到,改革和发展的道路并不平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成新世纪三大历史任务还任重道远。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利益关系更加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使我们面临着新的困难和压力。这都要求我们党要不断提高执政能力,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从我们法院的情况来看,也同样如此。改革开放给我们渝中区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今日的渝中区已成为全市最具经济魅力的区域之一。但是,和周边城市先进地区相比,我们仍处于次发达状态。地区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经济发展之间的竞争,渝中区要加快发展,有赖于渝中区各级党组织执政能力的提高。

二、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

我们党成为执政党,是历史的选择,民族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在我们党成为执政党的同时,也就承担起振兴中华民族,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历史责任。我们党成为执政党,由于地位和环境的变化,党的功能、目标、任务、活动方式、与国家的关系等等,与执政以前相比,都有了根本的不同。执政党不同于革命党,它要执掌政权、履行执政职能,必须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治国理政的本领和水平。党执政以后,一方面使我们党有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条件,同时也使党面临着被权力腐蚀的危险,容易滋生脱离群众的现象,滋生贪图

享受和消极腐败现象。党越是长期执政,拒腐防变的任务越是艰巨。因此,对于执政党来说,必须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尤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实现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结合,既是一个伟大创举,又是一个全新课题。因此,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党要有更高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有更强的抵御风险和拒腐防变的能力。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三、大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迫切要求。

我们党在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长期实践中,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党在实践中锻炼得更加成熟、更加坚强。党的执政能力同党肩负的重任和使命总体上是适应的。但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在执政能力建设方面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党的执政能力的发挥,只有切实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有效地提高党的执政水平。

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建设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提高执政党的执政能力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由之路。从世界范围来看,最近二三十年来,政党执政的环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各国执政党都在思考如何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巩固执政地位的问题。引人注目的是,在世纪之交,世界上一批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失去了执政地位,其中包括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在内,促人深思。世界上一些执政党丧失政权的原因尽管十分复杂,情况各不相同,但不重视执政能力建设,不能正

确应对国际国内形势变化,不能有效解决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脱离群众,失去民心,这些则是共同的。

11.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 篇十一

一、着力构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不断提高全党应对复杂经济环境和国际金融危机的综合实力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应对复杂经济环境,特别是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必须坚持科学理论武装,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本领。

一是具有世界眼光,密切关注国际金融危机发展的动向。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剧的今天,是否具有世界眼光是决定一个国家、地区和政党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国际金融危机本身就是一场全球性的经济灾难。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就要拓展我们的视野、眼光和思维,密切关注国际金融危机发展的动向,站在战略的层面理清我们的发展思路,创新我们的发展策略,解决我们发展中的问题,力争在经济全球化竞争发展的浪潮中抢占发展先机,争得发展机遇。

二是善于把握规律,努力探求化解国际金融危机的有效途径。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同样,国际金融危机虽然来得突发,且来势凶猛,但也有内在的发展规律。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就是要学习探索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就是要求我们在国际金融危机瞬息万变的动态变化中,善于发现规律,使我们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工作方法更加科学,措施更加得力,效果更加突出,最终使党执政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是富有创新精神,积极探索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各种方法。学习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学习的目的,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推动党和国家建设的创新。通过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领导科学发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能力,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二、着力在应对复杂经济环境和国际金融危机中提高领导干部化危为机的本领

各级领导干部既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的组织者,又是贯彻执行党和政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政策的执行者。因此,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不断提高四种本领:

一要不断提高领导干部领导科学发展的本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就要提高领导干部谋划发展、统筹发展、优化发展、推动发展的本领,在具体工作中,领导干部既要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的决定、指示和政策,又要吃透下情,注重把上级的要求和本地的实际有机联系起来,找准工作的结合点、突破点,提高领导干部贯彻执行能力,要明确重点工作,健全责任机制、督导机制和约束机制,提高贯彻执行意识和效率。同时,领导干部要根据国际金融危机的发展变化,及时转变工作方式方法,针对工作的不同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使工作要求具体化,并具有可操作性,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要不断提高做好公共服务的本领。公共服务是现代政府的首要职责,公共服务能力是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如何提高公共服务能力,使政府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发挥好领导、组织、协调、管理作用,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当前摆在各级领导干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强化服务意识,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拓展服务功能。要积极主动地提供服务,要及时负责地回应国家、社会和公众的服务要求,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要把公共服务的重点放在教育、医疗、就业和社会保障上。

三要不断提高搞好社会管理的本领。所谓社会管理能力,就是运用科学发展观,制定与实施社会管理规划和社会服务政策、提高社会服务水平、发展社会事业的本领。要想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学习社会管理知识,学习当代社会组织和管理知识,学习社会心理学的知识等,了解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和利益格局的新变化,深入研究当前我国的突出社会矛盾及其规律,更好地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更有效地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当前重点是要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四要不断提高维护稳定的本领。当前,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各种问题凸显,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领导干部要善于见微知著,对分裂势力要果断处置,对各类矛盾纠纷要及时化解,对群体性事件要妥善处理。着重提高协调利益关系的能力、发展社会事业的能力、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着力增强执政意识,在应对复杂经济环境和国际金融危机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普通党员虽然看上去手中没有任何权力,但作为执政党的一名成员,同样要具有执政意识,这是我们党不同于世界上其他政党的一个重要方面。尤其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还在继续加深的严峻形势下,对共产党员来说,必须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鲜明的宗旨意识、清醒的执政意识和自觉的责任意识为广大群众做出榜样。

一要做工作的模范。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是对一个公职人员的起码要求。但共产党员不能仅仅满足于这一点,要努力做工作的模范。在当前复杂的经济环境下,尤其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党员干部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自己要高标准,严要求,无论做什么工作,用心去做,用情去做,兢兢业业地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好本职工作,圆满完成党和国家的各项任务,努力创造新的业绩。

二要做团结的模范。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工作、生活过程中难免会产生新矛盾、新冲突。党员干部要满腔热情地为增强信心、重振经济多做工作,自觉地为应对危机贡献力量。引导人们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对当前国内国际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团结广大群众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应对金融危机的各项政策措施。

三要做廉洁的模范。国际金融危机,作为一场金融海啸,不仅冲击着经济领域,而且冲击着人们的价值观。此时,更要求党员干部要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不以权谋私,不搞特殊化,做到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勤政为民、恪尽职守、清正廉洁,做合格的人民公仆。

作者单位:中共河北省委党校党建教研部

12.互联网时代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篇十二

一、互联网时代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 互联网时代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面临的机遇

⑴互联网为党的宣传工作提供了新手段。互联网的传播方式实现了由传播走向交流, 由灌输走向互动。互动式的宣传能使群众更加深入的理解党的思想、政策、方针、路线, 也能使群众更加主动地学习党的思想、政策、方针、路线, 同时可以建立党与群众持久而密切的联系。

⑵互联网为党员干部的学习提供新渠道。互联网实现了声音、文字、图像快速传递, 其超时空传播和资源共享的优势给党员的学习带来许多的便利:许多会议可以通过视屏直接传达给每个党员, 避免信息传递失真、失效;许多文件可以直接传达给每个党员, 避免文件误读;许多课程可以在网络上进行, 避免资源与时间浪费;许多资料可以在网络上查找, 提高了学习效率。

⑶互联网为党的民主建设提供新环境。社会公众通过不同的社交平台, 通过去党组织的各大网站, 通过各类党组织的官方微博、党员干部微博, 发表自己的看法、观点, 实现网民广泛参与党的政策制定。互联网世界的虚拟性、平等性, 使网民积极参与网络政治活动, 党组织可以从网民的留言中得到一些宝贵的意见, 并及时自我反省, 使党与群众的关系更加密切。

2. 互联网时代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面临的挑战

各种网络社交软件的迅速发展, 虚拟世界的“话语权”和“干涉力”不断增强。互联网在提高执政者的形象、扩大其影响力的同时, 带来的挑战和冲击也是前所未有的。

互联网时代下党的意识形态受到挑战。互联网的开放性, 使我们难以确保网络信息的正面性、主流性。党的主流思想与世界各国的思想、反党思想通过网络相互碰撞, 思想斗争日益激烈, 在一定程度上对党的主流意识形态产生冲击, 加大了党对社会进行思想的整合的难度。各种翻墙软件, 使青少年对党的理想、思想不信任, 党的威信受到巨大的挑战。同时随着互联网范围的不断扩大, 互联网上的负面思想对社会大众的人生观、价值观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互联网时代下党的话语主导能力受到挑战。互联网的发展打破了党对信息的垄断地位, 网络信息的传播越来越脱离权力的控制。络世界是一个新生的社会, 网络世界的秩序不完善, 网络世界的匿名性特点使网民在网络世界里可以无顾忌的畅所欲言, 党的话语权在互联网时代面临着被消弱的危险。

互联网对党员干部的素质提出了新要求。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 网络已经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这就要求许多年龄较大的党员学会运用网络;同时由于网络的开放性特点, 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去他人的微博或其他交友平台上留言, 许多留言可能是恶意的, 这是就需要党员有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

二、互联网时代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出现的问题

1. 运用网络资源的能力不足

我们党运用网络资源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 运用网络进行宣传的能力不足, 党不能与时俱进地转变宣传方式, 不能有效地利用互联网的传播方式, 不能有效地利用互动平台进行网络宣传。

其次, 党没能有效的开辟世界了解党的窗口的能力, 没能透过党互联网让世界各国更好的了解中国共产党, 在应对其它意识形态的攻击不能作出及时的反击。

第三, 缺乏利用网络与群众互动的能力。党组织没能建立专业与群众在网络上的互动团队以及没能在网络上建党, 与群众的互动缺乏正规的体制机制, 非常态化的互动使群众与党组织的关系更加疏远。

2. 主导网络舆论的能力不足

我党主导网络舆论的能力不足体现在如下两方面:

首先, 主流媒体在网络空间的宣传没有优势, 许多主流媒体没有在网络上建立网站, 有些主流媒体的网站缺乏专业的管理, 使得主流媒体无法占领网络市场。

其次, 网络环境的建设和管理不足, 我国没有一部专门关于网络管理的法律, 网络管理也缺乏专业的团队。网络的法律还不是很完善, 网络的运行制度也不太规范, 这些课题是我们党的互联网时代下需要不断研究与解决的, 这关系到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形象。

3. 应对网络意识形态挑战的能力不足

我党应对网络意识形态挑战能力不足表现在如下两方面:

首先, 当前党的思想, 政治工作, 在内容、载体、方式方法不适应信息网络化特点。党的创新力度不够没能采取多种形式构建网上马克思主义阵地。

其次, 党的网站的搭建也不及时, 没能为党应对网络意识形态斗争开辟了“网上阵地”。由于宣传方式的传统化, 没能增强宣传的吸引和感召力, 无法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体地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由于党应对意识形态的挑战能力不足, 正面临着极大的风先险。

三、互联网时代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路径探索

1. 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

新媒体深受青年群体的青睐, 很大原因在于其没有等级权威, 相对平等民主, 并且具有前所未有的自由程度。如果党组织部与时俱进利用新媒体, 党的相关活动很难融入青年群体中, 党的思想教育能力也就相对弱化。因此党员要通过宣传、教育以及学习等方式, 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以适应新时代。党员干部的时代化便会带来党组织的时代化, 从而可以取得互联网受众者的支持。可以说, 一旦党适应了新媒体的发展, 势必可以大大加速推动党的年轻化、大众化, 从而拉近党和新媒体的距离感。

2. 建党网络化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 党必须进行网络化建设。

所谓建党网络化, 实际上是适应互联网络飞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要求, 党的建设与现代网络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党建模式。因而, 从根本上说, 网络党建就是对时代要求的积极回应和准确把握, 是信息时代党的建设的重要表现形式和组成部分, 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全新途径。

首先, 考虑成立一个直属中央领导的中央网络部, 统一领导和指导全国各地、各部门的党的网络工作, 形成一个虚拟的从中央到地方的工作系统。网络党建机构必须有一定的纠查、处分、建议的权力, , 确保百姓在网上反映的问题有处理权、建议权、纠正权、监督权。

其次, 考虑建立一个党员专属的网络平台, 党员内部的通知、会议都可以在网络平台上进行。网络平台要有一个有网络专业知识的专门的管理员, 负责通知、传送文件、视频等一系列工作。党员可以通过这个网络平台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 向党组织汇报工作, 向党组织提出意见

3. 加强网络监管

加强网络的监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 对网民的监管;另一方面, 对党员、党组织的监管。

首先,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加强对网民的监管, 从入口到运行在到出口都应该有相应的法律给以保障, 在入口方面需要法律规定网民入网前应该进行资格审查, 禁止有反共、反马克思思想的敌分子入网, 并规定网民必须要实名制, 使网民必须对其的煽动性言论负法律责任;在网络活动阶段, 对各种活动都给予最低限度的规定, 使网民的各种活动都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在出口阶段, 建立网络奖惩制度, 给有良好纪律的网民给予一定的网络奖励, 如Q币等。

其次, 需要进一步推进网络技术升级与创新, 开发出更多的能与群众互动的社交软件, 并充分运用各种网络社交平台, 使群众对党组织、党员干部进行监督。及时更新政府网站, 完善公共信息公开制度, 使群众对政府的信息有一个足够的了解, 能够更加有效的对政府进行监督。

参考文献

[1]候竹青.网络话语权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J].学习与探讨, 2011:60-63.

[2]蒋述卓.网络舆情的发展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J].暨南学报, 2011:1-6.

[3]吴克鹏.网络文化视角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09:155-158.

[4]俞树彪.新媒体背景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思考[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10:30-31.

13.切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 篇十三

(2010年07月02日 08:30:26 来源:贵州日报)

【字号 大 中 小】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在线投稿】 【关闭窗口】

(三)要坚持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古人讲,“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还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胡锦涛总书记强调:“科学方法的运用对提高党的建设水平至关重要。”全省各级党组织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既要思想上高度重视党的建设,又要在实际工作中善于运用科学方法抓好党的建设。一要坚持统筹兼顾。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也是做好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根本方法。全省各级党委要牢固树立“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思想,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要着眼全局,统筹谋划党的各方面建设,使之相互配套、相互促进,既突出重点、又整体推进。要统筹发挥好纪检、组织、宣传、统战、政法等党委各职能部门的作用,使之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各司其职、通力协作、形成合力。要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既发挥好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好方向、抓好大事、出好思路、管好干部,又要处理好党委与人大、政府、政协、司法机关和人民团体之间的关系,注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二要坚持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要牢固树立和忠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把实现和维护全省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建设全部工作的根本依据,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注意做好群众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党的建设各项工作都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三要坚持改革创新。改革创新是新形势下做好党建工作的总体要求。要在继承和发展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好传统、好方法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丰富党的建设有效管用的新方法,积极探索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创造性地研究和解决时代发展、社会变革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课题,提高党建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要立足贵州谋划党建工作,跳出贵州把握党建工作,虚心学习兄弟省区市党建工作的好思路、好经验和好做法,进一步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走出一条体现时代特点和贵州省情的党建工作新路子。

三、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践行宗旨教育,为全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保证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践行宗旨教育,是巩固和拓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经常性工作,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有效载体和有力抓手,也是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要求。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以胡锦涛总书记和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牢牢把握“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的总目标和总要求,以增强党的宗旨意识和提高为人民服务本领为主线,立足本职、重在行动,采取有力措施,把创先争优活动和践行宗旨教育不断引向深入,确保取得实效。

一要着力推动科学发展。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历来是同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紧

密联系在一起的。党的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和服务党领导的伟大事业,按照党的政治路线来进行,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展开,朝着党的建设总目标来加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推动科学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的中心工作。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践行宗旨教育,必须紧紧围绕这一中心工作来进行。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带头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决策部署,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在应对重大挑战、完成重大任务中创先争优,在破解发展难题、推动科学发展中践行党的宗旨,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当前,要结合制定“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深化对省情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认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好字优先、能快则快,抢抓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机遇,一手抓基础设施建设,一手抓产业发展,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地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切实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均衡性和可持续性,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积极探索速度结构质量效益有机统一的发展模式,千方百计把全省经济总体实力、综合竞争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搞上去。

二要着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当前我们正处在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繁重艰巨。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一定要牢固树立“抓发展是第一要务、抓稳定是第一责任”的思想,积极投身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在保稳定、促和谐中创先争优、践行宗旨。要拓宽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主动排查矛盾纠纷,把矛盾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当地、解决在萌芽状态,防止群体性事件发生,防止各种矛盾叠加升级。要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切实防止因决策不当、政策措施不合理而影响社会和谐稳定。要大力发展基层民主,进一步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依靠群众的力量做好和谐稳定工作。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弘扬“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贵州精神,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全省广大党员要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重大突发事件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坚决捍卫党和人民的利益。

三要着力服务人民群众。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践行宗旨教育,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要让全省各族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民生得到不断改善。全省广大党员特别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进一步增强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意识,坚持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工作的重点,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要建立健全服务人民群众的长效机制,认真抓好便民措施的落实,全面完成便民利民党务政务服务中心建设任务,进一步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确保方便群众办事。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下大气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进一步建立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要高度重视、全力解决因灾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的困难,确保大灾之年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降低。

四要着力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近几年,通过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基层党组织建设年活动,全省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水平有明显提高,在抗击雪凝灾害、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抗旱救灾和抗灾抢险救援等关键时刻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今年是全省基层党组织建设活动巩固提高年。要在前两年工作的基础上,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践行宗旨教育为主要内容,进一步加

大工作力度,在抓落实、见成效、上水平上下功夫,全面推进基层党建各项工作,推动我省基层党建工作迈上新台阶。要进一步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把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面覆盖农村、机关、企业、学校,以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消除党的工作的“空白点”。进一步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找准基层党建工作与中心任务的结合点,创新党的基层组织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式,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增强基层党员干部队伍活力,建立健全教育、管理、服务党员长效机制,形成新形势下党员经常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推进城乡基层党建工作双向开放、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形成城乡、区域基层党建工作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按照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要求,大力建设一支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从思想、工作、生活上加强对基层党员特别是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的关怀帮助。全省各级党委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强化党委管党建、书记抓党建的责任,加强调查研究、分类指导、统筹协调、监督检查,确保基层党建工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五要着力抓好勤政廉政建设。勤政和廉政,是对广大干部的基本要求;只有既勤政又廉政的干部,才是一名合格的干部。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事业感和责任心,坚决防止和克服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消极畏难、无所作为等思想,不做“懒官”,不当“庸官”,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始终保持那么一股劲、那么一种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努力为党和人民干一番事业。要在持之以恒地抓好勤政建设的同时,毫不松懈地加强廉政建设。全省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自觉遵守中央和省委关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时刻警惕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坚决防止滑入腐败的泥潭,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全省各级党委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大廉洁从政教育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力度,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工作力度,加大对干部监督的力度,加大反腐倡廉制度创新力度,不断取得反腐败斗争新成效。

上一篇:长颈鹿与小鸟 教案下一篇:初二上册古代诗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