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英文翻译

2024-06-12

诗歌英文翻译(精选15篇)

1.诗歌英文翻译 篇一

诗歌鉴赏的差异性与诗歌翻译

古诗英译中我们必须承认存在诗歌审美鉴赏的差异性,但不能因此而否认审美鉴赏的共性,或客观标准的存在,更不可混淆审美鉴赏的差异与误读的区别.诗歌的正确解释,依赖客观世界的.知识、作品的背景知识和语篇内含的知识.译诗的先决条件是准确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

作 者:穆诗雄 Mu Shixiong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江西南昌,330027刊 名:外语与外语教学 PKU CSSCI英文刊名: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年,卷(期):“”(2)分类号:H059关键词:差异性 达诂 背景知识 误读 意图

2.诗歌英文翻译 篇二

关键词:语义翻译,交际翻译,意境美,文化传递,具体美

西方的翻译研究学派自20世纪60年代兴起以来, 涌现出一大批卓有建树的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就是20世纪二战后英国主要翻译理论家之一, 他的翻译理论以简明扼要、短小精悍见长, 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系统性。1981年, 他的专著《翻译初探》由英国普卡蒙出版社出版。在这部专著中, 他首次收入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这两个概念, 并指出语义翻译旨在帮助目的语读者理解文本的意思, 使译文和原文的形式更为接近;在交际翻译中, 旨在为读者排除阅读或交际上的困难与障碍, 推动交际顺利进行, 使译文和原文的形式不受约束。在翻译过程中将二者合用, 使翻译更为流畅, 更为传神。

一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在诗歌翻译中的结合, 有助于再现诗歌的意境美

诗歌是文学中的文学, 其语言精炼、优美、含蓄。其声音、色彩之美难以描绘;暗示、双关之妙更难以表达。诗歌的灵魂是意境, 是诗人的情感表达。此意境之美由音美、行美、意美三美构成。

1. 二者的结合有助于再现行美

汉语诗歌与英文诗歌在形式结构上的不同, 汉语诗歌与英文诗歌的形式美也不同。外形整齐是中国古诗的固有特征, 而英文诗歌则长短不齐。因此如何将诗歌的行美在翻译时充分再现是翻译的重要问题, 而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相结合会对此问题的解决起到重要作用。如金昌绪的《春怨》及其译文:

莫教枝上啼……

不得到辽西。

Their songs awake poor me…

Far off on the frontier.

在译文中, 译者采用语义翻译的方法, 完整表达原诗所要表达的意思, 同时结合交际翻译的方法将实际上只是一个完整的英文句子断开而成三个诗行, 中间未加任何标点符号, 形成跨行连续。整首诗歌长短缩进的形式保持了译诗与原诗在形式美的一致性。译诗的第一行为铺陈, 后三个跨行对首行“打起黄莺儿”的原因进行解释, 形断意连, 上下连通, 一气贯注, 将思妇春梦被扰之后的苦思之情、娇憨之态淋漓尽致地再现出来。与此同时, 译者采用语义翻译的方法将原诗句尾押韵的特点体现于英译诗中, 分别以“tree”、“me”、“dear”和“frontier”在句尾押韵。然而, 原诗一韵到底的情况在英诗中较为少见, 因而译者采用交际翻译的办法将其处理为中间换韵的情况, 使第一、二诗句中“tree”和“me”的[i:]韵换为“dear”和“frontier”的[iə]韵, 从而使译文更符合英诗的韵律风格。译者通过这样的结合, 将诗歌的行美展现给读者。

2. 两者的结合有助于意美的再现

诗的解读从意象开始。在翻译中, 除了力求行美, 译者同样需要发挥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各自的优势, 还应忠于原诗, 将诗文的意象在译文中体现出来。

3. 两者的结合有助于音美的再现

音美的语外要素体现了音义之间的密切联系, 因而可以突出原诗意美;其语内要素则体现为语音的重复, 而语音的完全重复通常意味着语词的重复。译者可以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结合, 考虑诗歌翻译中的音似, 以展现给读者音美的享受, 让译文读者像原文读者一样, 产生如闻其声的效果。

二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在诗歌翻译中的结合, 有利于传递诗歌的文化精髓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转换。由于两种文化背景的差异, 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和词语的使用上存在诸多差异, 因为对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往往具有不同的理解。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的结合, 能够帮助译者解决翻译过程中的文化障碍, 因为语义翻译的原则有助于译者尊重对方的文化, 而交际翻译的原则又有助于译者翻译出合乎语言本身习惯表达方式的译文, 达到传递诗歌的文化精髓的目的。

三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在诗歌翻译中的结合, 有益于再现模糊语言的具体美

汉语重模糊, 英语重明晰。汉语的表达重整体感应, 是一种意境美的语言, 而英语则讲究逻辑, 重在形合。汉诗英译的一大障碍是如何重现原诗中的模糊词语。互译时译者结合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 注意各自的思维特征和文化内涵, 注意模糊词语涉及的汉英文化方面的差异, 实现模糊语言翻译后的具体美。

综上所述, 纽马克的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对诗歌翻译具有宝贵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指导意义。两者的恰当结合和巧妙运用, 对于再现诗歌的意境美, 模糊语言的具体美, 传递诗歌的文化精髓, 具有十分重要且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廖七一等编著.当代英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4

3.从诗歌翻译浅谈翻译美学 篇三

美学历史源远流长,其诞生要追溯到18世纪德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和美学家鲍姆加登于1750年首次明确提出创立一门新学科Aesthetica,即美学。美学在20世纪进入中国,就立刻在中国学术界扮演了活跃的角色,从不同立足点出发的美学体系不断涌现,“翻译美学”就是其中之一。

何谓“翻译美学”?翻译美学的研究对象是翻译中的审美客体(原文、译文),翻译中的审美主体(译者、读者),翻译中的审美活动,翻译中的审美判断、审美欣赏、审美标准以及翻译过程中富有创造性的审美再现等。

二、从诗歌翻译揭示翻译的美学内涵

诗歌翻译是文学翻译的极高境界。诗歌丰富的语言内涵,优美的语言形式在语际转换中使诗歌语言形式与内容间的冲突尤为突出,甚至到了无法兼顾的程度。有人认为诗歌翻译是不可能的。然而,许渊冲先生认为译诗不但可能,而且译出的诗甚至可能超越原诗。他在清楚意识到诗歌的审美特质后,提出了著名的“三美论”。本文认为,这三美首先要以翻译的准确性为基础,尤其在汉诗英译的过程中,更要了解诗歌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学内涵,再以三美为目标,译出令人满意的作品。

1.准确性

19世纪末,英国剑桥大学Herbert A. Giles教授所译的唐诗集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但其中一些诗,未能真正理解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脱离了原意,形式意境虽美,又怎能讓人领略原诗真正的美呢?

月夜亿舍弟

戌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杜甫

To His Brother

The evening drum has emptied every street,

One autumn goose screams on its frontier flight,

The crystal dew is glittering at my feet,

The moon sheds, as of old, her silvery light.

The brothers, —ah, where are they?Scattered each;

No home whence one might learn the others’ harms.

Letters have oft miscarried: shall they reach

Now when the land rings with the clash of arms?

——Giles

诗人夜闻戌楼更鼓,街上已无行人。当时杜甫客居秦州,适值秋令,“边秋”,即边塞的秋天。雁声使他想起他的弟弟。Giles译的头两句不够确切;三,四两句则完全弄错了。在准确性的基础上,我们才有资格追求原诗的意境,语言结构、格律等审美特质,下面就结合许渊冲教授的“三美论”进行阐述。

2.音美

诗歌之所以美,其韵律、音步、格律等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此诗歌翻译应力求在忠实传达原诗意义的基础上,努力复制原诗的作者风格和韵律、音步、格律等美学特征。

李清照的《声声慢》中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十四个字,全是叠词,英译怎么体现和再现原文之美?林语堂的译文一气用了七个so,更让人叫好的是林译连用了七个以d字母开头的形容词,自然构成头韵,以李清照原诗的尾韵遥相呼应,词趣洋溢。

So dim, so dark,

So dense, so dull.

So damp, so dank, so dead!

诗歌中的韵是一个重要的音美因素,韵可以使诗歌音律和节奏产生和谐的听觉审美满足,是构建音美的必要条件。

3.形美

诗歌不仅是听觉艺术,也是视觉艺术。优秀的诗歌翻译不仅要忠实于原作的内容,而且要保持原作独有的风格。如:

O my Love’s like a red,red rose.

That’s newly sprung in June;

O my Love’s like the melodie.

That’s sweetly played in tune.

—Robert Burns

译文:

呵,我的爱人像朵红红的玫瑰,

六月里迎风初开,

呵,我的爱人像支甜甜的曲子,

奏得和谐又合拍。

——王佐良译

译文基本保留了与原诗相当的形式,也考虑到了作者Robert Burns是一位自幼受民歌熏陶的苏格兰农民诗人,他的诗富有乡土气息和民歌风味,语言通俗、音乐性强。因而译诗尽量保留了这一风格特点,读来流畅自然、朗朗上口。

4.意美

意美强调完美的再现原诗的意象和情趣。在诗歌翻译中,不仅要考虑形式美、韵律美,还要传递诗歌的文化意境,只有外部形式和内涵意义的统一,使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有机结合,才能使译文读者产生和原文读者相似的联想。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设在石棱中。

——卢纶《塞下曲》之二

译文:

In the dark woods grass shivers at wind’s show,

The general takes it for a tiger’s growl.

He shoots and looks for his arrow next morn.

Only to find a rock pierced mid the thorn.

——许渊冲译

原诗描述李广夜猎,见林深处风吹草动,以为是虎,便拉弓猛射。次日一看,箭原来射入了石中。原诗中的意象“林暗,草,惊风,夜,引弓,平明,白羽,石棱”展示了将军在危急关头镇定自若的英雄气概。译文中,许渊冲教授挖掘了深层的意象单位,让读者体会到对将军李广勇猛的赞美之情,使译诗意境更加饱满。

三、结语

本文参照许渊冲“三美论”翻译思想,以准确性、音美、形美及意美为切入点,揭示了翻译的美学内涵,要求我们从审美的角度看待翻译过程。在其他文体的翻译活动中,我们也要参照美学标准,探索翻译过程中的美学内涵,让翻译这一语际和文化交流活动更具美学价值,让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更好地领略到不同文化中丰富的文化意境。

参考文献:

[1]丁树德.翻译技法详论[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2]吴景荣.论诗歌翻译[J].翻译通讯,1983(9).

[3]毛荣贵.翻译美学[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4]冯庆华.文体翻译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5]许渊冲.论唐诗的英译[J].翻译通讯,1983(3).

[6]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作者单位 董海楠:沈阳农业大学外语教学部 徐爽:中国医科大学图书馆)

4.励志英文诗歌朗诵 篇四

wystan hugh auden

perfection, of a kind, was what he was after,

and the poetry he invented was easy to understand;

he knew human folly like the back of his hand,

and was greatly interested in armies and fleets;

when he laughed, respectable senators burst with laughter,

and when he cried the little children died in the streets.

暴君墓志铭

威斯坦•休•奥登

完美无缺的美梦任由他追求,

简单易懂的诗歌但凭他编造;

愚弄世人是每天烂熟的把戏,

动用武力是毕生最大的嗜好;

显赫的僚属会陪他笑逐颜开,

5.英文诗歌(经典) 篇五

小女孩需要爸爸

A little girl needs Daddy

一个小女孩需要爸爸

For many, many things:

因为他可以做很多很多事情:

Like holding her high off the ground

比如将她抛高远离地面

Where the sunlight sings!

那里有阳光在歌唱!

Like being the deep music

比如哼唱低沉悦耳的曲调,

That tells her all is right

告诉她一切都是安好的

When she awakens frantic with

在她挣扎着突然醒来,

The terrors of the night.

由于畏惧夜晚的的黑暗时

Like being the great mountain

成为雄伟的山峰,

That rises in her heart

矗立在她心间

And shows her how she might get home

给她指引回家的方向

When all else falls apart.

在其它一切四散流离之时

Like giving her the love

比如献给她满满的爱,

That is her sea and air,

成为她的大海和空气,

So diving deep or soaring high

6.圣节英文诗歌 篇六

这就是万圣节

每个年龄的男孩和女孩

你不希望看到一些奇怪的东西?

跟着我们,你将会看到

这里,我们的万圣镇

这就是万圣节,这就是万圣节

南瓜在死亡之夜尖叫

这就是万圣节,人人都要露一手

“不给糖果就捣蛋”,玩到邻居吓出病

这是我们的小镇,每个人都尖叫

在这个万圣镇里......

我藏在你的床下

有贴地的尖牙和血红的眼

我躲在你的楼梯下

有着蛇形手指和爬在头发中的蜘蛛

这就是万圣节,这就是万圣节

万圣节!万圣节!万圣节!万圣节!

这个小镇是我们的家

人人都欢唱着南瓜颂

我们怎么会不爱这个镇呢?

每个人都在等待下一个惊喜

转个弯,我们躲进垃圾桶

等不及的去偷袭,然后你会......

尖叫!这才是万圣节

黑中带红,泥泞的绿

难道你不怕吗?

恩~,这才刚刚好

说一次,说两次

碰个运气,掷骰子

在漆黑的夜晚骑上月亮

人人尖叫,人人尖叫

在我们的万圣镇!

我是会变脸的小丑

来无影,去无踪

当你在电话中问“是谁”时,我会问:“你是谁?”

我是拂过你头发的风

我是晚上出现在月亮上的影子

在梦中把你推向恐惧的`边缘

这就是万圣节,这就是万圣节

万圣节!万圣节!万圣节!万圣节!万圣节!万圣节!

吓死人也不负责

没有恐惧的生活多无趣

这就是我们的工作,但我们绝非故意

在我们的万圣镇

在这个小镇

现在我们(包括你哦~)难到不喜欢这儿吗?

每个人都在等待下一个惊喜

骷髅杰克可能会在黑暗中抓住你

然后尖叫的像一个斑西(预报死亡的女妖精)

吓掉你的一层皮

这就是万圣节,大家都尖叫

请你让开路给这个特殊的家伙

我们的杰克——万圣节之王

每个人都欢呼的南瓜王

这就是万圣节,这就是万圣节

万圣节!万圣节!万圣节!万圣节!

这个小镇是我们的家

7.诗歌英文翻译 篇七

徐志摩是20世纪初新诗运动的先锋之一, 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用白话诗体写作和翻译的先驱。作为新月派诗人的典型代表, 徐志摩曾以其独特的诗风与才情为自己赢得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盛名。正如朱自清先生所言:“现代中国诗人, 须首推徐志摩和郭沫若。”著名左翼诗人蒲风也声称:“堪与郭沫若伯仲的, 算起来要推徐志摩了。”事实上, 徐志摩也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 他曾进行过大量的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实践活动, 其中包括诗歌翻译。然而, 令人遗憾的是, 尽管徐氏曾提出过独到的译诗理论且译作颇丰, 他在诗歌译介方面所作的努力与尝试却始终为其诗名所掩, 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在国内外关于徐志摩的研究中, 他的诗歌创作往往是评论家关注的焦点。在我国文学界和翻译界少有关于徐氏的诗歌翻译的评论和研究, 这与对其诗歌创作上进行的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形成了鲜明对比。在为数不多的徐氏诗歌翻译研究与论述里, 大多也是对其诗歌翻译的负面评价。有人曾评价徐“译绩为诗名所掩”, 其译作也是“貌合神离”, “充满了翻译腔”。也有人认为“徐志摩的翻译‘嫩’了一点”。还有人觉得“他的译诗里失败借鉴有余, 成功榜样不多”。本文以徐志摩翻译的汤姆斯·哈代的诗歌作为研究对象, 试图从徐对哈代诗歌的译介方面进行细节分析, 以期对徐氏在诗歌翻译实践活动中所作的努力与成绩作一个客观而详尽的评述, 认为徐氏的诗歌翻译重在追求艺术新奇感和陌生化的效果, 从而客观、公正地认识徐志摩作为诗人译者在新诗运动, 以及白话诗体写作和翻译方面作出的积极贡献。

二、徐志摩对哈代诗歌的大量译介

1921年, 也就是徐志摩真正开始其文学生涯的那一年, 他总共发表了八首诗歌作品, 而其中除《草上的露珠儿》一诗外, 其他七首均为译诗。在诗歌艺术的理论和创作上, 对徐志摩产生较大影响的外国作家有几人, 其中, 哈代是最重要的一位。在徐氏的诗歌翻译作品中, 关于哈代诗歌的译介是最多的。早在1923年, 徐志摩在《小说月报》上就发表了哈代的两首诗歌的译文:《窥镜》和《她的名字》。在此后的几年, 他又翻译了哈代的十九首诗歌。此外, 徐志摩还曾撰写过七篇介绍和怀念哈代的专文和诗歌。在这些文章和评论中, 徐志摩极其赞赏哈代的生活观和爱情观, 反对称哈代为悲观主义者。徐志摩认为, 汤姆斯·哈代和莎士比亚、巴尔扎克一样伟大, 他的作品中对于现实世界的大胆描述表明了哈代的勇气、真实和坦诚。

汤姆斯·哈代是徐志摩特别喜爱且经常模仿的一位作家, 他非常崇敬这位悲观厌世的老人, 称其为“老英雄”。徐志摩曾赞誉哈代:“哈代是现存作家中最伟大的一个。”他在给赵景深的信中说:“能试译哈代, 最合我意。”徐志摩的诗重视韵律形式和音乐美, 是受了哈代的诗歌的影响。他说:“明白了诗的生命是它的内在音节的道理, 我们才能领会到诗的真正的趣味。”徐志摩的诗歌创作, 在意象、场景、事件和情调方面都在有意无意模仿哈代。哈代的写作手法和创作风格对徐志摩的诗歌创作和翻译实践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徐志摩的主要译诗理论与译诗观点

徐志摩曾提出过颇有见地的诗歌翻译观点。《在一个译诗的问题》一文中, 徐志摩表达了他对诗歌翻译的主要观点:“翻译难不过译诗, 因为诗的难处不单是它的形式, 也不单是它的神韵, 你得把神韵化进形式去, 像颜色化入水, 又得把形式表现神韵, 像玲珑的香水瓶子盛香水。有的译诗专诚拘泥形式, 原文的字数协韵等等, 照样写出, 但这来来往往神味浅了;又有专注重神情的, 结果往往是另写了一首诗, 竟许与原作差太远了, 那就不能叫译。”在徐看来, “形”与“神”的高度完美的结合才是诗歌翻译的真谛。在徐志摩的翻译实践中, 他从不曾放弃对“形神兼备”这一目标的追求, 依然坚持“形”与“神”的高度统一才是诗歌翻译的最高境界。

在译诗语言上, 徐志摩主张采用“五四”运动以来的白话诗体进行外国诗歌作品的翻译。1924年, 徐志摩在《征译诗启》中谈道:“我们想要征求爱文艺的诸君, 曾经相识与否, 破费一点工夫, 做一番更认真的译诗的尝试:用一种不同的文字, 翻来最纯粹的灵感的印迹。”经过新文化运动后的中国文坛, 白话文取代文言文进行诗歌创作与翻译也势不可挡。徐志摩在此篇文章中的号召与其在诗歌创作中同样提倡使用白话诗体的主张是一致的。

四、徐志摩的哈代诗歌翻译

在欧洲文化气氛陶冶中成长起来的徐志摩, 他的诗歌创作与外国诗歌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他是一位得益于外国诗歌影响而成长起来的新诗人, 说得更具体些, 他是由诗歌翻译走向诗歌创作道路的。在诗歌的形式和音韵上, 哈代的诗歌受到了塞克斯民歌和乡村音乐的影响。徐志摩曾表达, 哈代的诗歌“诗段变化” (stanzaic variation) 的试验非常多。徐志摩说, 哈代的作诗原则是用诗里的内在节奏和声调, 状拟诗歌里表达的情感和神态。在哈代诗歌里体现较多的形式是反复 (repetition) 手法。这种手法在徐译哈代诗歌时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作为新诗运动的先驱, 徐志摩深受新格律诗的影响, 在翻译汤姆斯·哈代诗歌的过程中不拘格律, 不拘平仄, 不拘长短。徐志摩不仅将源语文本的格律形式翻译进目的语文本, 而且将自由诗体, 不规则的诗行缩进等英语诗歌韵律形式运用于译诗。这些诗歌形式有别于传统的中国诗歌形式, 使目的语读者感受到了译入语文本的异域性和新奇性, 激活了目的语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感知过程。为了达到诗歌翻译的文学艺术性和新奇性, 徐志摩在译诗时并未依从当时中国诗歌的用词规范, 即使用正式的文学用语, 而是在译诗过程中大量使用白话诗体和口语词汇, 以此来打破目的语读者对诗歌用词的期待规范, 使目的语读者感受到译文的新颖性和陌生感。徐志摩还根据个人喜好和追求, 在翻译中对源语文本的词语进行操控, 增加或者删减原诗词语。徐志摩在翻译中注重诗歌的外形的美观, 讲究诗歌韵律的音乐性和抑扬顿挫性, 这些特征都增加了译诗的多样性和新鲜感。

勒弗维尔强调, 考虑到译文的潜在读者群, 译文的文本必须要符合所处时代的语境系统。这就是指出, 译文的文本选择必须符合、尊重译入语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的规范与原则, 使原语文化和译入语文化能很好地融合、交流, 使外来文学和译入语文化中的民族文学一起, 或巩固现存的意识形态和诗学, 或破坏现存的意识形态和诗学。不管翻译活动以何种方式在何时何地发生, 它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制约。在主题选取方面,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 中国社会的文本选择规范是翻译西方警示作品和现实主义作品, 以号召全体中国人民团结起来, 唤醒中国人民奋起反抗外敌的斗志。然而, 徐志摩却违背这一期待规范, 将哈代阴郁消极的诗歌作品作为源语文本, 翻译其感伤的抒情诗歌。在翻译哈代的《她的名字》时, 徐把哈代原诗中强烈的抒情情怀, 原诗前半部分的乐观情绪, 后半部分的阴郁悲观情绪翻译得恰到好处。徐志摩对译诗主题的选择几乎都与自己诗歌创作中的主题风格和审美情趣有着密切的联系。他的译诗并不遵从社会的期待视野, 而大都反映了自己当时短暂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偏好。徐志摩译诗中的这些陌生化特征, 均延长了目的语受众的关注时间, 增加了审美难度, 从而激活了目的语读者的阅读兴趣, 产生了新奇的阅读感受和陌生化翻译效果。

五、结语

8.诗歌英文翻译 篇八

【摘要】如果我们将翻译视为一种社会活动,那么社会因素将会影响译者决策。本文通过比较《西风颂》三个译本并找出三者之间的不同之处,结合社会翻译学的相关理论,寻找导致译本不同的原因,进而探索翻译中制约译者决策的社会因素。并提出制约译者决策的社会因素在翻译学习和实践中对学习者的影响。

【关键词】社会翻译学 《西风颂》 译者决策 影响因素

一、引言

在平时的翻译学习中我们一定会发现即使通过相同的翻译理论,不同的译者对同一文本的翻译也不尽相同。以至于许多学者对翻译从各个维度上进行了研究。其中有语言学,文学,跨文化等等。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学者的研究越来越深,翻译的领域也越来越广。开始逐步引入社会学的理论。并构建社会翻译学的理论体系。翻译作为一种以语言为媒介的交际活动,自然也就具有了参与构建社会秩序的功能,因此其社会属性不言自明。本文将从社会翻译学的角度对同一句诗不同译者的不同译本进行分析,首先本文以一句诗为切入点,用社会翻译学理论中的“场域”,“文化资本”以及“译者惯习”对译本进行比较分析。然后从对三位译者所生活的时代背景以及个人经历进行比较分析,最后通过分析比较总结找出制约译者决策的社会因素。

二、翻译社会学

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翻译学者纷纷借鉴皮埃尔·布迪厄的社会学理论探讨翻译的社会语境化问题,把翻译视为一种社会调节活动,积极探索翻译的社会维度。本文通过借鉴布迪厄社会学概念中场域,资本以及惯习下的分支——译者惯习,对不同译本进行分析。

首先如果我们将场域整体视为一个大海,那么从文化方面出发将我们比作为一类攻击性较小的海洋生物即文学场域。从经济方面考虑,从商的这一部分人可以被比作较有杀伤力的一类海洋生物即经济场域。从政治的这一方面出发,从政的这一类人群可以被比作最具有杀伤力的一类海洋生物即权力场域。在场域这个纷繁复杂的海洋中,各类海洋生物之间既有斗争,但同时也有协作。各个层次之间相互制约同时也相互依存。译者作为社会的人,同时被各个场域的因素影响着。比如说,有时候大部分的译者在经济方面的造诣不如从商人士,所以译者在很多时候处于被支配的地位,和从政的人士相比较,又没有太多的话语权。逐年累月生活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中,每一位译者的周遭环境更是不尽相同,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译文上会有差异的原因了。

从布迪厄的理论出发,根据人们所处的场域不同,其所拥有的资本也不同。资本又可以分为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经济资本分为大环境和译者个人的经济资本:大环境上关系到经济制度和经济状况,如经济发展速度、物质丰富程度、人民生活状况等。而个人的经济资本则是自身的贫富差距等;文化资本是指在人们的生活过程中所接受的教育。其中包括社会的教育、科技、文艺、道德、还有风俗习惯及译者个人的宗教、价值观念等;社会资本通俗来说就是人脉,此外,当时政局的稳定情况、言论的自由度、媒介的受控度等都对译者的翻译过程有很大影响。

布迪厄的惯习概念强调的是个体在社会化中培养而成的思维习惯和行为倾向。如译者在社会活动中所受到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译者在家庭教育、学校学习、工作环境中不断的接触社会,有了每个人独一无二的经历,渐渐地,将自己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形成定势。在每一次的翻译实践中就会逐渐的显现出来,这些变化有时是连译者本身都注意不到的。

三、《西风颂》写作背景

雪莱的《西风颂》 写于 1819年秋天, 当时诗人正在佛罗伦萨附近的阿诺河畔的一片树林中漫步,狂风暴雨骤然来临,因受到狂风暴雨的感染, 雪莱由此创作出了《西风颂》。全诗既表现了诗人澎湃的激情,也体现出了西风狂放的气势。早在20世纪20年代,郭沫若就已经译过这首诗,之后,又陆陆续续有人重译,进而出现了很多不同的译本。本文选出郭沫若、施颖洲、王佐良三位作家的译本,从社会翻译学角度进行比较分析。

四、原诗及译文分析比较

在《西风颂》第一节雪莱写的“Thine azure sister”三位译者的译本不尽相同。

郭沫若译为“你那阳春的青妹”。

郭沫若增译出了“阳春”一词。阳春本身的含义是指温暖的春天,在这里有比喻的意义,比喻西风的恩泽。郭沫若生活在40年代到70年代,他主张“风韵译”在翻译界独树一帜,也就是说他把一首诗看作一个整体,并不主张一字一句译出,更注重诗歌的格调和韵律,所以在翻译过程中经常使用增译、减译等很多意译手法,这一句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语言是思想的直接体现,思想则由经历沉淀。郭沫若的一生共有两次留日经历。这两次独特的经历在潜移默化中就形成了郭沫若的惯习。他的留学经历也成为了他日后做翻译工作的文化资本。第一次是求学,当时他就读的学校是日本的九州帝国大学;第二次是避难,事发南昌起义之后。旅居日本期间,雪莱、歌德等诗人的作品和创作理论正在日本盛行,并深深地吸引着他。因此,当时的郭沫若既受到日本文学的影响,又崇尚西方浪漫主义诗学,而且也无法完全摒弃中国传统诗学理论。在这种多元化场域下生活的郭沫若,形成了其独有的多元翻译习惯。在这句译诗中出现的“阳春一词”便饱含日本九州的风土信息。赋予雪莱笔下的西风另外一层文化内容。

施颖洲译为“你那浅蓝的姐姐”。

施颖洲在处理“azure”的时候采用了直译的方法,译为“浅蓝的”。直译的特点是最大限度的忠实原文,保持原诗的所有语义关系。译者是五四运动的同龄人, 童年时期即移居菲律宾, 截然不同于其他两位译者生活的场域。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较少。因此,他对“西风”一词在中国文化中所代表的“萧条、凄凉”等蕴含的理解不是很深刻。所处的场域不同,其所拥有的文化资本也不同。菲律宾的语言环境很独特,尽管地处“ 华语文化圈” 的外围地区,但是菲律宾国内有许多种语言, 而且大多数人说的是英文。从文化资本的角度来看,他的生活环境比较接近源语语言文化,在他本身受益于当地的文化以及语言风格的熏陶与渲染的同时却忽略了“西风”在中国的传统意义。在英语文化中,西风是报告春天消息的风,在英国人的眼中西风是温暖的,与中国文化中西风的蕴含截然不同。文化资本的不同导致了译者的翻译惯习不同,体现在不同的译文文本上。施颖洲的译文虽然更接近原文文化,但是对其他汉语读者这一受众的文化认同考虑的比较少一些。

王佐良将其译为“你那青色的东风妹妹”。

王佐良的译文中增译出的“东风”使得译本更加能被中国读者这一受众群体理解。因为在雪莱的诗中,西风的气势是磅礴的,高歌猛进的。在他的笔下,漫天黑浪,狂风暴雨皆因西风所致,地中海的宁静以及大西洋的翻江倒海都是因为西风的猛吹。所以译者在做此句翻译时首先要跨越出对“西风”固有的文化理解。在中国提到“西风”一词,大多会有凄凉、萧条之感,且多有离别之意。如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中的“古道西风瘦马”还有李清照的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等等。从地理位置上来看,英国的地理位置和中国是截然不同的。英国西面临近大西洋,所以英国的西风是带有春天的气息的。英国人很喜欢歌颂西风的温暖与舒适。有一句英国谚语 “When the wind is in the west ,the weather is at the best”.而在中国,东风才是春天的风。与施颖洲的早年经历不同的是,王佐良先生有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造诣,而且青年时期,王佐良先生还有着一段英国留学的独特经历。这就是王佐良先生独一无二的资本。他毕业于清华大学的外语系,后赴英牛津大学攻读英国文学研究生,得以充分感受当地文化。在最贴近源语文化的场域中学习,生活。所以,他对英汉语言在文化差异上的理解更深刻、更全面。以至于能够形成他特有的翻译习惯即译者惯习。译文“你那青色的东风妹妹”更能让读者感受到雪莱笔下西风的神韵。

五、结语

对于《西风颂》第一节中同一句“Thine azure sister”的翻译,这三位身处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华人翻译家译出了风格迥异的译本。翻译社会学就是将翻译看作是社会行为的不可否认的一部分,看作是一种受社会诸因素调节的活动。社会性是翻译的本质属性,从社会学视角,我们从翻译的本质属性的角度来观察和阐述翻译活动和译者与社会、文化、经济之间的关系。他们所做出的不同译文从侧面反映出了社会因素是制约译者决策的重要因素,如译者的生活的时代背景、独特的经历等。三位译者分别处于中西文化交融的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社会因素决定了他们的译文风格迥异,因此社会因素在很多方面上制约着译者的决策。由此看来,从社会学视角进行翻译研究,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所以,在以后的翻译活动中哟要重视社会学在翻译学中所起的作用,注意地域差异,注意文化差异,注意时代差异等对译者的影响。此次研究不足之处就是对制约译者的社会因素的总结系统性不强,案例分析的普遍性不强。接下来的研究方向将仍围绕此课题,展开深入的研究,并试图系统的总结,为翻译学习者以及研究者提供更加广阔的视角。

参考文献:

[1]王洪涛.建构“社会翻译学”:名与实的辨析[J].中国翻译,2011.

[2]李红满.布迪厄与翻译社会学的理论结构[J].中国翻译,2007.

[3]王悦晨.从社会学角度看翻译现象[J].译学研究,2011.

[4]常铭芮.曾喆.从《西风颂》的翻译看“五四”以来西方诗学对译者的影响[J].中州大学学报,2005.

[5]颜美娟.“西风”的内涵——雪莱《西风颂》中“西风”的含义辨析[J].武夷学院学报,2015.

[6]武光军.翻译社会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J].外国语,2008.

[7]黄万武.张佳.国内外社会翻译学理论研究综述[J].内肛科技,2013.

[8]胡牧.翻译研究:一个社会学视角[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

作者简介:

鲁红月(1993-),女,辽宁本溪人,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英语系2013级本科生,英语翻译专业大三学生,主要从事文化翻译研究。

9.英文诗歌经典青春 篇九

Walking so early;

Sweet Robin sits on the bush,

Singing so rarely.

“tell me ,thou bonny bird,

when shall I marry me?“

“when six braw gentlemen kirkward shall carry ye.“

“who makes the bridal bed,birdie, say truly?“

“The gray-headed sexton

That delves the grave duly.

“The glowworm o‘er grave and stone

Shall light thee steady;

The owl from the steeple sing,

Welcome, proud lady.“

骄傲梅西漫步林间,

踩着晨曦;

伶俐知更鸟栖息树丛,

唱得甜蜜。

“告诉我,美丽鸟儿,

我哪年哪月穿嫁装?

“等到六个殡葬人

抬你上教堂。

“谁为我铺新床?

好鸟儿,莫撒谎。“

“白发司事,兼挖墓穴,

误不了你洞房。

“萤火虫幽幽闪闪,

把你坟墓照亮,送葬,

猫头鹰将在塔尖高唱:

10.诗歌翻译—译意还是译味 篇十

关键词:诗歌翻译  译意  译味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1(b)-0245-01

1 概述

诗歌的翻译很早就已经开始了,梁启超曾指出,保存在古书中的最早的純文学翻译,是《说苑·善说》中记载的春秋时代的《越人歌》。1908年苏曼殊出版了我国第一本译诗集《文学因缘》。在1914年4月出版的胡怀琛的《海天诗话》中,便有了关于译诗的精彩论述。然而,诗歌,无论是古典诗歌还是现代诗歌,其翻译都绝非易事,因此在翻译界也就有很多不同的声音。罗伯特·弗罗斯特先生1935年5月17日在弥尔顿研究院的讲话(Address at Milton Academy)中曾说“Poetry is what gets lost in translation”。(张致祥, 2001: 180) 与弗罗斯特先生意见一致的还有德国的摩尔根斯特恩(Morgenstern),他曾说“译本无非劣者,只判劣与更劣者耳”(Es gibt nur schlechte Ueber-setzungen undweniger schlechte)(许渊冲,2003: 120 -122)。王佐良先生则认为:以诗译诗,诗人译诗。对原诗意义的理解,对一个时代的诗艺情况和语言情况的认识,只有诗人才能较好地把握,所以他主张诗人译诗。许渊冲先生也是“以诗译诗”的代表人物。他曾提出文学翻译的三个公式:一、译词:1+1=1(形似);二、译意:1+1=2(意似);三、译味:1+1=3(神似)。他曾表示,“中文与英文之间,对应只有一半,不对应也有一半。所以也只有一半可以互译,另外一半不可以互译。所以,如果使用简单的对等原则,就只能翻译出一半,而无法完整传达双方文化的全部意蕴。另外一半该怎么翻译?我觉得是‘从心所欲不逾矩’。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被钱钟书、朱光潜两位认为,是艺术的最高境界。我认为翻译是艺术,不是科学。科学规律是一加一等于二,所以‘对等’。文学是一加一大于二。”

2 从几首古诗的翻译来看译意和译味

汉英诗歌是很讲究韵律与节奏,但他们在这两方面却有不同的规律。因此,翻译中难以实现原文韵律的复制或再现,译者必须把文本转化为读者能理解的方式来表达才能让读者领略到原诗的美。在这方面许渊冲先生做出了很大贡献,让韵律与节凑都很完美。如杜牧《赠别》:“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许渊冲先生译为:Deep, deep our love,Too deep too show./ Deep, deep we drink, silent we grow./ The candle grieves to see us part,/ It melts in tears with burnt-out heart.这首诗中的意象美主要体现在蜡烛垂泪和同音字(心)芯,译文中分行与标点,很好地体现了节凑感,使译诗读起来与原文相吻合。五次重复的deep[di:p]音,如同蜡烛和泪珠滴落的声音(drip),在听觉上让耳朵享受,与蜡烛有心滴泪的意象一起呈现出意美、音美的相结合。这样就不仅传达了原诗的“意”,更是保留了原诗的“味”。

叠字跟叠词,也是我国一大特点。其运用使音节匀称和谐,形成汉语所特有的音律美。有人认为语音语言上有差别,很难译出。崔道融《寄人二首》诗的头两句,”澹澹长江水,悠悠远客情”中的叠字重复,许渊冲先生别出心裁,运用头韵将其译作:Coolly,coolly the River Long rolls on; Sadly, sadly for a far place I am bound.。译文在音韵和意境上都与原文相配,与原诗相比,并不逊色,原汁原“味”的向读者传达了原诗。

再来看一首英文诗歌,德国政治经济学家、社会学家 Max Webber写过一首小诗Night,只有短短的两行,却非常传神:Fainter, dimmer,stiller each moment,/Now night.郭沫若先生是这样翻译的:愈近黄昏,暗愈暗,静愈静,每刻每分,已入夜境。辜正坤教授则重译为:一刻比一刻缥缈、晦暗、安宁,夜,来了。两相比较,郭沫若先生虽借助叠字(三“愈”二“暗”二“静”二“每”)增进诗味,然抛开原诗之“形”,用汉语再生再造,损失是明显的。辜正坤教授重译此诗,对原诗之“形美”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因而汉译一如原诗;同时,译者充分发挥了译语语言的优势:“一刻”重复使用,“缥缈”、“晦暗”、“安宁”三词分别含有相同的偏旁部首,此为以汉语之“形美”传译英语比较级-er之“形美”。此外,原诗两行,前长后短,译诗也做到了。比之郭沫若先生所译,辜正坤教授的重译进步不小。应该说,前者只译了其“意”,而后者则传达了其“味”。

3 结语

从对这几首诗的翻译效果来看,翻译诗歌不徒译意,更要译味。如若不然,则如罗伯特·弗罗斯特先生所说,“It is that which is lost out of both prose and verse in translation”(诗意乃解释时从散文和诗中消失的那种东西)。(曹明伦,2002:54-55)。这样翻译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诗歌之美,美在其味。翻译之美,美在传“味”。

参考文献

[1] 曹明伦.关于弗罗斯特若干书名、篇名和一句名言的翻译[J].中国翻译,2002(4).

[2] 许渊冲.汉英对照唐诗三百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 许渊冲.诗书人生[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

[4] 张致祥.西方引语宝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11.诗歌中文化意象的翻译 篇十一

任何语言中都包含着内涵丰富的文化意象,这些文化意象依赖其文化母体以语言为载体承传衍变,成为各民族文化宝藏中的珍贵遗产。但是文化意象在以翻译的形式从一国语言中转换到另一国语言中时,完全的文化对等是难以实现的,诗歌中的文化意象传递既是难题,又是文化交流和传播的重要形式,因此在全球化文化大融合的今天,探讨文化意象的翻译和转换问题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二、文化意象和诗歌中的文化意象

何谓意象?《文心雕龙·神思》里的“窥意象而运斤”,是指诗人当以审美意象构筑其艺术世界。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缜密》里说:“意象欲出,造化已奇。”20世纪的庞德则给出了一个被广泛引用的定义:“意象是在一瞬间呈现出的理性和感情的复合体。”谢天振先生则给出了更为具体而详细的解释:文化意象大多凝聚着各个民族的智慧和历史文化的结晶,它们不断出现在人们的语言里,出现在一代在各个民族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它们不断出现在人们的语言里,出现在一代又一代的文艺作品里,它们慢慢形成一种文化符号,具有了相对固定的独特的文化含义。文化意象表现形式多样,它可以是植物,也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一句成语、谚语,一则典故或某个形容词性中的形象或喻体等,悠久的历史文化、神话传说、历史事件和文学作品等的积淀,都是构成各民族独特的文化意象的原因。

诗歌中的文化意象是诗的灵魂,诗歌的一个最显著特征就是大量地使用意象,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有很多典型的意象,如酒、月、柳、松、竹、梅、水、芙蓉、梅、大雁等。诗歌意象的组合和表达各有千秋。中国古典诗词意象的组合借助了汉语的意合特点,意象与意象之间亦可以直接拼合,这与西方电影里蒙太奇手法的运用如出一辙,观众根据自身的感觉、经验和审美能力去补充完善。

三、诗歌中文化意象的翻译

《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描写羁旅游子思乡的佳作,作者以巧妙的构思摩画出了一幅萧瑟、苍凉的秋郊夕照图,将人在天涯的乡愁刻画得淋漓尽致。全诗十二个意象都是自然界中最常见、最平凡朴实之物,作者将这些精选出来的孤立的景物用蒙太奇手法组合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一派萧瑟而黯淡的画面便随之呈现在了读者面前,意境悠长。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丁祖馨和Burton Raffel的译文:

TUNE:TIAN JING SHA

Withered vines hanging on old branches, returning crows croaking at dusk.

A few houses hidden past a narrow bridge, and below the bridge quiet creek running.

Down a worn path, in the west wind, a lean horse comes plod-ding.

The sun dips down in the west,

And the lovesick traveler is still at the end of the world.

Schlepp的译文:

TUNE TO“Sky-clear Sand”AUTUMN THOUGHT

Dry vine, old tree, crows at dusk,

Low bridge, stream running, cottages,

Ancient road, west wind, lean nag,

The sun westering,

And one with breaking heart at the sky’s edge.

我们不能以简单的好或坏、对或错评判上文的两种翻译,我们只能说哪一种翻译更合适。任何译作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译者对他所面向的译语读者的文化心态、接受习惯、阅读情趣、文学水平等进行假设后才创作出来的。对于诗词而言,很多时候我们必须跨越字面义才能抵其达深层的意蕴和内涵,因此我们既要尊重字面义,又要在尊重的基础上实现跨越。首先看“枯藤”一词,两个译者分别用了“withered vines”和“dry vine”,因为withered有枯萎、萎缩的意思,因此笔者认为withered的用词更能表示出秋冬季节树木凋零的意味。“小桥”一词,丁译的“narrow bridge”基本传达出了原诗的意义,但没有达到相同的审美效果,因为narrow在英语中是狭窄的意思,用在这儿给人狭窄急促的感觉。再如“人家”一词,丁译译成“a few houses”,显得有些僵硬,倒不如cottages更有诗意,更加能融入原诗的语境。再如“古道”和“断肠人”,这类词都是古汉语中特有的词汇,在西方文化中找不到与之对等的概念,“古道”用“ancient road”给人一种宏大史诗的感觉,用在这儿不是很合适,因为此诗描述的是一副古朴的、萧瑟的乡村画面,因此worn path更合适,也更具体化。再看“瘦马”,英语中表示马的词很多,horse是最普通、最没有特性的一个,nag意为老马,所以更贴近原文。再看“断肠”一词,lovesick意为害了相思病,通常是指情人之间的相思,而此诗此处并没有这种意思,原作者要表达的是一种游子的孤独凄凉的情怀,因此用“breaking heart”更好。“天涯”的译文,丁译为“at the end of the world”, Schlepp译为“at sky’s edge”,丁译的用词表示在世界的末端,而Schlepp用的edge“边缘”一词更能表示人心理情感上的距离。

四、文化的普遍性与民族规约性

文化的普遍性是指文化为人类的基本生存、生活需要和社会组织服务的特性,这种特性不因种族、民族、地域、阶级、时代而有所区别,因此,是全人类所共同拥有的财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思维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虽然语言不同,但各民族所面对的世界大部分是一致或相似的,那么各民族对客观世界所反映出的思维内容主题应该是一致的,这就决定了文化的共性。也就是说,人类在长期实践中所形成的各种价值尺度,如真、善、美、假、恶、丑等标准对各个民族都具有普遍适用性。人类思维的超时空特性同样决定了文化的普遍性。统一于客观世界的文化普遍性是跨语言、跨文化翻译活动的基础和根源。

再来看民族规约性,人类既有共性的主流文化,更存在千差万别的次文化。文化的民族规约性使翻译成为一种必需。中国人主张“天人合一”,重悟性,西方人重理性;中国人善形象思维,西方人善逻辑思维;中国人更具诗人的气质,西方人更具科学家的头脑;中国人说话委婉含蓄,西方人则直接明了;中国思维呈螺旋型,重形象思维,而西方人思维呈直线型,重抽象思维;中国人强调合作,讲究集体主义,西方人则注重竞争,讲究个人主义。中国人偏重人文,注重伦理、道德,西方人偏重自然,注重科学、技术;中国人重悟性、直觉、意象,西方人重理性、逻辑、实证。一言而蔽之,东方文化体系的思维模式是综合的(comprehensive),而西方则是分析的(analytical)。汉文化的这种特征与其自然地理环境和中国古代农耕社会性质是分不开的。汉文化发祥于黄河流域,自然条件优越,大陆农耕文化具有固守本土、质朴厚重、崇尚和平、稳定而颇具内倾性的文化特征。西方文化可被归纳为外倾性的海洋文化。英语民族的祖先生存的环境变幻不定,非常恶劣,除了与自然的斗争以外,他们还须不断地向外探索、扩张,以满足其生存的需求与内在的不足。

五、诗歌中文化意象翻译的三种处理方法

文化是语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因此语际之间的交流,也是文化的交流,文化的普遍性和民族规约性使语言翻译成为可能。翻译过程中,两种语言体系所承载的文化意象表现为完全重叠、部分重叠或文化意象空缺,对他们恰当地处理可以保证语言之间的成功转换。奈达曾提出“功能对等”的语言转换翻译模式,强调译文“不但信息内容对等,且尽可能形式对等”。鉴于此笔者总结了文化意象的三种处理方式。

1. 直译加注解

这是诗歌翻译中对文化意象处理的最常见方式。这既实现了形式与内容高度统一的需要,又完成了传达文化信息的目的。这种方式适用于处理那些文化色彩浓重、对解读诗歌有重要作用的意象。比如裴迪的《送崔九》:“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莫学武陵人,暂游桃花里。”这其中引用了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故事,这种情况下只有加上注解才能使读者理解。关于加注,有人认为会造成译文的冗长,因此不太提倡,但也有译者认为这种方法是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的必要的辅助手段,因此是必要的。

2. 意象的替换

谢天振在《译介学》中提到文化意象的失落与扭曲问题,并提出要尽量保持源语中的文化意象,以便在翻译过程中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但是有些诗歌中的文化意象在目的语中是空缺的,并且它所传递的文化意象在目的语中有着意思相近或相同的文化意象,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完成诗歌的翻译和诗歌中的文化意象的传递,我们便会使用意象的替换这种方法。文化意象替换也有它的缺点,读者会因此了解不到源语言中的文化意象及其引申意,但是如果意象替换得恰当,我们便能找到目的语中读者熟悉的意象传达原诗歌意象的含义,读者也许更容易感悟和体会诗歌中抽象而深刻的内涵。

3. 不译或减译

当汉语中某些意象在形式上重复且不那么重要时,为了便于译文读者理解和语言的简洁,译者也可适当省略其中一些意象的翻译。例如“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这一句,如果将“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全部翻译过来,译文必然显得拖沓冗长,反而会使译文读者觉得模糊不解,因此译者可以只翻译句中中外读者都能理解的“羞花”一词就可以了。另外,当一些文化意象的传达可能需要大量的文字来解释说明时,并且所解释的文化意象又并非那么重要时,我们也可以采取不译或减译的方法来处理。

六、结语

奈达说,翻译就是“翻译意义”。绝对的等值翻译是不可能的,所以译者在诗歌翻译中要力求最大限度地保存原文所蕴涵的异域文化特色,传达原作和源语国的文化意象。翻译好一首诗绝非易事,处理好诗歌中的文化意象更是难上加难,如能在翻译中达到最佳近似度,就可以说达到了翻译的最高境界。随着中西文化的融合交流,读者对文化之间交流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我们要在对西方文化及文化意象深刻全面了解的同时做好诗歌的翻译。

参考文献

[1]李新柳.东西方文化比较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郭建中.翻译与文化.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0.

[3]谢天振.翻译的理论构建与文化透视.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4]谢天振.译介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5]周方珠.翻译多元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

12.英文诗歌:紫罗兰 篇十二

【参考译文】

在一片荫翳碧绿的低洼地,生长着一枝谦虚的紫罗兰; 茎秆弯曲,花朵低垂 仿佛想隐没于视线。然而它是一朵可爱的花,颜色明丽动人; 它也许能让玫红的凉亭更优雅,而非在此地隐姓埋名。

然而它就这样安然地绽放,以朴素的色彩装扮; 在寂静的树荫下面,散发甜美的芳香。

13.七夕节英文诗歌 篇十三

Few of us really know what it means

Senior is a year to break up always

Love is finally beaten by reality

No one can deny it is a destined pity

That we can hardly disobey

No matter you are a man or woman, gay or straight

You can keep on pursuing true love always

But where can it be is what you should work at

That does not depend on who you are

Perpetual theme as love is

Few of us really know what it means

Thus we all should learn to know more of it

By firstly knowing how to make devotion

14.诗歌鉴赏也要花点翻译功夫 篇十四

所谓“诗歌翻译”, 实际就是对整首作品在深入把握、全面理解、融会贯通的基础上, 形成合理自然、流畅完整、基本体现原文内容、意境、结构、情感和风格的书面文字或心中想到而且口中也能大体说得出的语言, 即“心译”。诗歌不同于文言文, 文言文在扫除了字面障碍后对主要内容也就基本上把握了, 诗歌却不然;诗歌不同于现代散文、小说、戏剧, 也不同于现代白话诗, 现代的这些作品, 除一些含蓄深刻、意蕴丰富, 运用特殊的手法, 如比喻、象征和联想等寄托其特有的信息的短语、句子, 字面上的意思理解起来并不费力, 但古诗不同。上句理解了不一定理解下句, 上下句理解了它们合起来又是什么意思未必懂, 整篇作品各句大意把握了, 不一定理解隐含在背后的更多的信息, 意象清晰了不一定能掌握其自身形成的特有的意境, 进而理解其表达的思想情感和价值取向等等。从教学实践看, 学生诗歌鉴赏题得分率相对较低, 他们往往感到头疼, 觉得无从下笔。笔者认为, 主要原因还是对整个作品缺乏全面理解, 看不清或不能全面把握其内涵。因此, 有必要在诗歌教学中或做诗歌鉴赏题前引导学生做一番“翻译”工作, 把诗歌“翻译”作为做好这些工作必过的硬门槛。

高考考纲要求什么, 高考实际考了什么, 现以江苏2009-2010年为例。江苏高考考纲表述为:“鉴赏评价, 能力层级为E级。考查材料的选择, 以唐宋诗词为主, 也可选择其他时代、体裁的作品。 (1)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把握作品内容, 注意传统文化底蕴和表现方法,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 全面理解, 深刻领悟。 (2)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和作者, 评价其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

近两年江苏高考诗歌鉴赏题为: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然后回答问题。 (10分) (答案为江苏省教育考试院提供) (2009年)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岳飞)

遥望中原, 荒烟外, 许多城郭。想当年, 花遮柳护, 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 蓬壶殿里笙歌作[注]。到而今, 铁骑满郊畿, 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 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 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 再续汉阳游, 骑黄鹤。

【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

⑴这首词中的对比是由哪两个句子领起的?“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2分)

答:想当年, 到而今。借代。

⑵词中写了哪些“风尘恶”的景象? (4分)

答:铁骑满郊畿, 士兵“膏锋锷”, 百姓“填沟壑”, 千村寥落。

⑶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 结尾说“再续汉阳游, 骑黄鹤”, 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 (4分)

答:由开头对昔盛今衰的悲慨, 对外敌入侵践踏大好河山的愤恨, 对统治阶层奢侈误国的隐隐痛心, 对抗击敌人收复失地的决心, 转到想象中“提锐旅”“清河洛”之后再登黄鹤楼的舒畅心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10分) (答案为江苏省教育考试院提供) (2010年)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1) 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 (2分)

答:橘柚香。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2) 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 请作简要说明。 (4分)

答:惜别知音, 借酒浇愁;凄凄风雨烘托悲凉的心情。

(3) 三、四两句诗, 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 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 (4分)

答: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 通过想象拓展意境, 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

评析:2009年的试卷选的是岳飞的一首词, 难易适中。对岳飞这位抗金英雄, 学生应该十分熟悉并且非常景仰, 不但在历史教科书中学了, 江苏考生还在高二的选修专题《唐诗宋词选读》中学习了他的一首几乎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作品《满江红·写怀》 (怒发冲冠) , 而且, 岳飞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象征性符号, 已深深烙印在他们灵魂深处, 选这样的人物, 这样的作品, 对学生人生理想的确立也会发挥很好的导向作用, 这样看来, 选材上体现了试卷应有的良好的社会功能和价值取向。作品共出了三道题, 第一题针对考纲的第一点, 考查的是“表达技巧”;第二题也是针对考纲的第一点, 考查的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这里自然涉及到诗歌鉴赏中回避不了的意象、意境问题) ;第三题针对考纲中的第二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但这里仅是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的归纳, 没有进一步要求考生再对其进行“评价”。2010年试卷选的是盛唐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一首绝句。王昌龄, 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 格调高昂, 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情怀。这是一首送别诗, 悲而不凉, 凄而不哀。第一小题考查的是考纲上的第一点的“把握作品内容”, 同时兼考了名句默写。把名句默写放在这里考查, 别有创意, 因为这里有两个答题点, 一是确定作品点明季节的词语, 这不仅仅是常识问题, 更是对整体信息理解把握;二是顺便进行知识迁移, 默写《雨霖铃》中对应的名句, 两个答案之间互为映证:四句28个字中只有“橘柚香”三字能体现季节特点, 也只有这个季节才有这样的水果飘香, 而后面默写《雨霖铃》中的名句题题目已经暗示考生, 要“由送别季节”联想。柳永的这首词学生已学过, 知道是秋季并不难。第二小题主要从叙事写景上让考生把握作者的深层情感, 即此时的心情。答案是“悲凉”, 应对考纲上的第二点的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第三小题考查范围是诗的三四句, 考查的是理解作者运用的手法及产生的抒情效果。第三句的“忆君”的“忆”的主体是作者, 四句“愁听”的主体是友人魏二, 也只有这样才符合情理, 同时题目也有明确提示。“代为之思”, 谁代谁思, 当然是作者代友人, 猿声响彻于友人的梦里, 于是引发友人对“我”的思念, 友人的思念更增添了我的悲伤, 相互村托, 更为深沉悲慨, 效果更好。此题考查的要点是针对考纲第一点中的作品形象和表达技巧, 第二点中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从这两年考查的内容看, 学生能得高分确实困难, 因为他们往往对作品本身不太理解, 有时囫囵吞枣, 朦朦胧胧, 有时即使理解了但又不到位, 难以用准确的语言表述出来。要能在诗歌鉴赏题上有所突破, 必须善于打通文意, 把握整首作品的大意, 形成在较短时间内把整篇作品较准确全面翻译出来的能力, 当然这里不是要求学生像做文言文题目那样做书面翻译, 而是能心译, 即心领神会, 将整篇作品的大意连贯、清楚、准确、明白地在心里勾勒出来, 想得越清楚, 越仔细, 越周到, 答起题来就越容易, 越到位。那么, 怎么翻译诗歌?

为了把这个问题说清楚, 现将2009———2010年的江苏高考文言文翻译题及译文 (江苏教育考试院提供) 和上面引用的2009———2010年诗歌鉴赏的译文 (笔者译) 放在一起, 以便对两者进行比较, 从中找出具有规律性的东西。

(1) 购仰妻子急, 踪迹至通明家。

译文:紧急悬赏捉拿田仰的妻子儿女, 追踪觅迹直到沈通明家。

(2) 方罢巡抚家居, 独闻而异之。

译文:刚刚不做巡抚待在家里, 唯独他 (彭子篯) 听到这件事而感到惊奇。

(3) 然而卒无补于明之亡也, 何与?

译文:然而最终对明朝的灭亡没有起到补救作用, 为什么 (什么原因) 呢? (2009)

(1) 敛以嫁时之衣, 甚矣吾贫可知也。

译文:用出嫁时的衣服 (给她) 穿上入棺, 我的贫穷超乎寻常, 就可以知道了。

(2) 使吾不以富贵贫贱累其心者, 抑吾妻之助也。

译文:让我不因为财富多少、地位高低而焦虑, 这是妻子对我的帮助吧。

(3) 君所交皆一时贤隽, 今与是人饮而欢耶?

译文:您所交往的都是当今品德高尚、才能杰出的人, 现在竟与我这种人喝酒取乐了? (2010)

2009年岳飞的《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译诗:

我登临黄鹤楼, 向遥远的中原大地望去, 禁不住无限感慨:荒凉的烟雾下, 有许多我们的早已残败凋零的城郭, 它在金人的铁骑下时隐时现, 令人不堪回首!我又回想起当年这里的景象:精巧的楼阁千姿百态, 巧夺天工, 鲜花层层遮掩, 绿柳道道环绕, 到处美不胜收!特别是皇家苑囿更是令人心驰神往, 万岁山前仕女如织, 踏青赏花, 车水马龙, 蓬壶殿里伶人乐工, 尽情演奏, 各种乐声嘹亮悦耳, 让人如痴如醉, 流连忘返!然而好景不长, 到了今天, 敌人骑兵的铁蹄踏碎了大宋人民美好的梦想, 京城内外, 号哭遍野, 大河上下, 妻离子散, 凄风苦雨, 何时是一个尽头!我们自己的军队在哪里?为什么不去前线杀敌?告诉你, 可怜的士兵早已死在敌人的刀剑下, 血肉之躯润泽了敌人锋利的刀刃;我们的人民惨死在荒野的郊外, 填满了道道沟壑。令人悲伤的是大好河山尽管还是原来那个样子, 可是放眼望去, 人烟稀少, 满目萧条, 家家沉寂, 村村寥落, 我的心碎了。苍天啊, 我岳飞什么时候能得到皇上恩准, 带着精锐部队, 跃马扬鞭, 用长枪刺向敌人的心脏, 用大刀砍下贼人的头颅, 彻底收复中原, 恢复大好河山, 扫荡妖氛, 澄清玉宇?有一天当我实现自己的理想后再回到这里, 再到汉阳汉口痛快一游, 然后骑着黄鹤飞览天下, 逍遥自在吧。

2010年王昌龄的《送魏二》译诗:

在橘柚飘香的深秋季节, 我的好友魏二即将离我远行。于是在那高高的酒楼上我俩借酒浇愁, 难舍难分!酒, 是最好的送别礼物。不知喝了多长时间, 舟子终于催行了, 朦胧中我牵着朋友的手登上了早已停泊在江边的小船。江风猛烈裹挟着阵阵苦雨, 我们的酒意去了一半, 顿时感到全身冰凉。是啊, 送君千里, 终有一别。风浪推着小船, 慢慢地驶向远方, 朋友的身影逐渐小了, 模糊了。孤独的我思绪也随着朋友漂去, 魂牵梦绕。我想, 今晚, 朋友将漂到月光照耀下的湘江潇水, 那里, 凄清悠长的猿猱声定会惊碎朋友的美梦, 醒来后他会更加愁苦忧伤, 他的愁苦也会更让我痛苦不堪, 我俩的心永远连在一起。

两者的翻译有何区别?文言文翻译的标准是“信、达、雅”, 翻译常用的方法为五个字:留 (保留) 、删 (删除) 、补 (补充) 、调 (调整) 、换 (替换) 。这同样适用于诗歌, 不过文言文的翻译要求直译, 即字字对应, 句句落实, 也就是译文的字数基本不多于原文的2倍, 而诗歌则不然。从上文看, 《满江红》译后约450字, 是原文94字的4倍多;《送魏二》译后的文字约250字, 是原文28字的近9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这是由诗歌本身的特点决定的。诗, 在中华民族文化长廊中是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 是艺术百花园中一株醉人的奇葩。虽然可以将诗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 但其中绝大部分还是抒情诗, “诗言志”, “歌永言”, 诗人无论是直接抒情, 还是间接抒情, 都塑造了一个自我形象, 表达了自我特有的情感、价值观念和审美取向, 因此, 翻译尽量要用“我”字, 把主体内容变成“我”的所见所闻, 所思所感。两篇作品不都是作者内心情感的泉水在喷发吗?诗歌, 由于体式的限制, 只能在规定的字数, 规定的篇幅中运作, 这就决定了她的高度含蓄, 以少胜多, 句与句之间, 片与片之间往往是断裂的, 翻译时要适当加以想象和联想, 巧妙补充, 把一个个散碎的意象串联起来, 构成一个完美的意境, 体味作者复杂微妙的感情。如果说诗歌是块高度浓缩的饼干, 那么翻译的过程就是个还原的过程, 就是将这块饼干放在水里“浸泡”, 是个再创造的过程, 使原来不连贯的连贯了, 把单调干瘪的变成圆润丰满的, 字数自然会成倍地多起来。

15.翻译美学视角下诗歌意境的传译 篇十五

关键词:翻译美学 意境 审美联想 审美再现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方梦之主编的《译学词典》中,翻译美学的概念被界定为:揭示译学的美学渊源,探讨美学对译学的特殊意义,用美学的观点来认识翻译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并运用美学的基本原理,提出翻译不同文体的审美标准,分析、阐释和解决语际转换中的美学问题。在充分认识翻译审美客体(原文)和翻译审美主体(译者)基本属性的问题上,剖析客体的审美构成和主体的翻译能动作用,明确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关系,提供翻译中审美再现的类型和手段,以指导翻译实践。

由此可见,翻译美学的研究对象是翻译中的审美客体(原文、译文),翻译中的审美主体(译者、读者),翻译中的审美活动,翻译中的审美判断、审美标准和翻译过程中的审美再现等等。

中国诗歌的美在于其意境美、抒情美、含蓄美和思想美。大多数人认为,中国文学最美的部分是诗歌。那么在全球化轰轰烈烈发展,各国交流如此紧密,如此全方位化的今天,中国文学中的精华部分应该为世界所知,在世界文学艺苑中展现自己的独特之美。在文学领域,诗歌的翻译是摆在诸多文学家,翻译工作者和文化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诗歌翻译难,中诗意境的传译尤其困难。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红楼梦》中《葬花吟》的两个英译本为例,从翻译美学视角研究诗歌意境的传译问题,希望从杨宪益戴乃迭夫妇译本(以下简称“杨译”)和霍克斯译本(以下简称“霍译”)的翻译审美过程以及翻译方法中,找到一些对诗歌意境传译问题的有益的启发。

二 中国诗歌的意境美及传译障碍

意境一词最初出现在王昌龄的《诗格》,“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辞海》对于意境的释义为:“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意境就是意与境的结合。 “意”指的是作者的思想、感情或某种思绪,作者作诗的目的是为了表现“意”。但是,“意”是主观部分,是抽象的,是读者难于感知的。要让作者的“意”使读者感触得到,就得依托于“境”。“境”是客观存在,是表现“意”的一种手段。意境结合,就是寓意于境,以境现意。意境结合,就是寓情于景,形神兼备。要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还应该厘清的一个问题是,意境不等于意象,意象是部分,是单个的单位,而意境是这些单个的单位有意图的排列在一起而产生的新的总体的思想感情,从心理学角度讲,意境具有格式塔的性质。例如,读者在读到“人散去,一钩淡月天如水”这样的句子,就会产生这样的一种审美联想:新月升空,友人尽散,清幽的夜色,清雅的房舍,清静的心境如泠泠的古琴声在画幅间流淌。充满了“清静无为”,“天人合一”的思想。诗人谢逸将主观的意,融入了客观的境(形、景)中,才会出现艺术境界,辐射出惬意的美感。

中国诗歌以意境见长,这是不容争辩的事实。由于中国文化讲究天人合一,对于自然界有一种天然的敬畏与热爱,因此诗人在做诗总是寄情于山水之间,托志于草木之上,自然界的一花一树,一草一木,都能引发诗人的联想,也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要想把诗歌的意境美传达给西方读者,最大的困难在于组成诗歌意境的意象,情景及其引发的联想。西方人的性格总体比东方人感情外露,较少含蓄,他们的艺术途径自古希腊以来是直接以人体本身作为主要对象,比中国艺术少却了一次中间媒介物的折射。西方读者因为其认知语境中相关文化图式的不完善、文化缺省甚至是文化冲突,要想让西方读者在译文中体会到中国诗歌的意境美并产生联想,引发情感的共鸣是非常困难的。文字也使诗歌意境的传达困难重重,汉语是一样非常感性的文字,具有图像性、会意性和音乐性,如看见“淼”字就会想起波光粼粼的水面,看见“森”字就会联想到草木茂盛的样子。由于语言异质的原因,英语读者面对以拼音文字为媒介的译文,恐怕很难产生联想,产生美的共鸣。

三 《葬花吟》中的意境传译

《红楼梦》堪称中国小说史上的巅峰之作,而其中的诗歌又是作品的精华部分,对于整部小说中的意境传达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红楼梦》中的诗歌数量达250多首,其数量之多、表现形式之多堪称中国古典小说之最。在这些诗歌中,《葬花吟》是作者曹雪芹着力创作的一首诗,被称为《红楼梦》中最优秀的诗歌之一。《葬花吟》可以说是林黛玉身世的总结,诗歌的意境和情节完美的交织在一起,在读者眼前创造出这样的画面:在读者眼前创造出这样的画面:林黛玉肩扛花锄、香篓,手扶柳丝款款走来,脚下落花瓣瓣,她满眼凄楚,一脸伤感,似乎随风而落的花瓣是她因感怀自己身世而落下的泪和血。

本文笔者试选择《葬花吟》中原文意境比较丰富的一些句子,来探讨杨宪益和霍克斯两位译者在意境传译过程中的审美联想,审美情感,审美理解。

杨宪益和霍克斯来自不同的语言文化背景,在审美理解和审美联想方面会存在差异,但是从审美情感来讲,两译者都把握了《葬花吟》是“小说的诗,诗的小说”这一特点。纵观全文,两译者都准确地把握了诗歌所营造的整体意境,但仍有微瑕,下面,试举例来分析:

1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杨译:As blossom fade and fly across the sky,

Who pities the faded red,the scent that has been?

霍译:The blossoms fade and falling fill the air,

Of fragrance and bright hues bereft and bare.

可以看出,从形式上讲,杨译是非常忠实于原文的。这与译者的审美意识有关系,作为中国翻译家,杨宪益认为《红楼梦》是文学经典,翻译要最大可能地忠实于原文,不能任意改动。再者,杨译《红楼梦》是上个世纪70年代,这一时代的翻译目的主要在于意识形态领域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红楼梦》被认为是阶级斗争的产物,揭示封建統治的罪恶,在当时的背景下,杨宪益夫妇采取直译的方法,避免对原文的改动。而霍克斯则主要是想把《红楼梦》的美和自己阅读时的愉悦享受传达给译文的读者。在这种审美意识的指导下,霍克斯采取了归化的策略,很注重美的意境的营造,不拘泥于原文的词句。如他翻译“飞满天”为“fill in the air”,在意境的营造方面,似乎比“fly into the sky”更胜一筹。霍译没有采取问句的形式,但是景色的描述已经给读者面前展示了一幅风起花落,哀伤凄恻的意境。霍译诗句每行10个音节,采用五步抑扬格,注重头韵的使用,读来朗朗上口,有诗的音韵美,做到了以诗译诗。

2 手把花锄出秀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杨译:Hoe in hand she steps through her portal,

Loath to tread on the blossom as she comes and goes.

霍译:Has rake in hand into the garden gone,

Before the fallen flowers are trampled on.

杨译从形式到内容都忠实于原诗,尤其是他准确的译出了“忍踏落花来复去”的意境。霍译在审美理解上有明显的疏漏,也许是文化背景的原因,他将“花锄”译为“rake”属于误译。他漏译了一个重要的情怀“不忍”,黛玉拿着花锄走出自己的绣房,看到遍地落花,不忍踩花而行,这是非常重要的心理描写,也是思想感情的传达,漏译这一点,在意境方面,是非常遗憾的缺失。

3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杨译:Alone,her hoe in hand,her secret tears,

Falling like drops of blood on each bare bough.

霍译:The solitary Maid sheds many a tear,

Which on the boughs as bloody drops appear.

杨译用两个独立结构勾勒出了黛玉倚锄而泣的意象,“洒上空枝见血痕”一种悲痛万分的意境,揭示出黛玉对自己身世的感伤。霍译虽然没有译出“倚锄”这一意象,但是总体的意境传达相当完满。整篇诗看来,霍译的音韵比杨译更胜一筹。不过,杨译和霍译若都在英文译本后加一个注释就更好了,因为此处用典湘妃哭舜,泣血染竹枝成斑,而黛玉又被称为“潇湘妃子”,若湘妃哭竹,这个故事如果点透,就会激发译语读者的审美联想,在读诗时就会体会到更深一层的意境。

4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杨译:A green lamp lights the wall as sleep enfolds her,

Cold rain pelts the casement and her quilt is chill.

霍译:And lays her down between the lamplit walls,

While a chill rain against the window falls.

“青灯”这一意象在中国文化中传达的意境是心境空静脱俗,独守寂寞。杨译采用异化的手法将“青灯”译为“green lamp”,忠实于原文,但是西方读者读了之后未必能产生与原始意境相符的审美联想,应为green这种颜色在西方象征着活泼,活力,似乎与原诗的意境不符,其实这里表达的意境可以用lone lamp来代替。可以借灯来表达黛玉寄人篱下的孤的感觉。孤灯下,冷雨敲窗,更能传递出一种冷清,冷漠,冷酷的气息。在表面繁华的大观园里,黛玉却感觉不到一丝的温暖。杨译中“casement”也很好的营造了中国古典庭院的氛围,比霍译的“window”更贴切些。霍译也许是考虑到西方读者的审美联想,舍弃的“青灯”这一意象,但是“lays her down between the lamplit walls”也很好的传达了孤单的意境,好像只有四面墙陪伴她,除此之外,别无他物。

5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杨译:And yet at earth’s uttermost bound,

Where can a fragrant burial mound be found?

霍译:Across the sky to the world’s farthest end,

The flowers’last fragrant resting-place to find.

此句接上句“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表达了林黛玉不愿同世俗同流合污的意愿,但是紧接着又无奈的发问:“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朗朗乾坤,何处是她的安身栖息之地,这样的追问同时也是林黛玉对自己身世的悲叹。杨译两句很工整,且押韵。但是他的翻译“earth’s uttermost bound”和霍译“world’s farthest end”相比,似乎“world”更适合此处的意境,表达“世俗”的意思。香丘,是花冢。霍克斯将其翻译成fragrant resting-place,散发着芬芳气息的休息处,显然是绝妙之译!美不胜收!但美中不足是,霍译此句不是追问,而是表示目的的陈述语气,表达感情的力度不够。没有体现本诗以“问”起,又以“问”收的特点,在追问中,林黛玉真切地感受生命的渺茫、生存的不可把握、未来的渺不可知以及自己对生命归宿和灵魂栖息所的寻觅。从审美理解的角度讲,霍译与原诗的思想有些偏差。

四 结语

诗歌虽然难译,但是文学的殿堂,又怎能少了诗歌这朵奇葩,所以,诗歌不可译的思想首先应该摒弃。人类的因文化背景不同有差异性,但是更多的是人类审美情感的共性,这是诗歌意境得以传译的基础。通过对《葬花吟》的分析,笔者得到如下启示,首先,以诗译诗应该是译者孜孜以求的目标。其次,若存在文化缺省,诗后加注不失为明智的选择,若是简单的省略不译,那么传译过程中缺失的不仅是意境的圆满,还有文化的交流的缺失。再者,若原诗中的某些意象和西方文化有相悖的寓意,可以采用功能对等的策略,选择能激发目的语读者审美联想的意象来传达。在形式上,也不必字句都拘泥于原文,詩歌整体意境的传达才应该是译者最终要达到的目标。

注:本文系西安文理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2010B021。

参考文献:

[1] 毛荣贵:《翻译美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 龚光明:《意境翻译论》,《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3] 李洁、杨彬:《中国古典艺术散文意境的传译》,《山东外语教学》,2007年第1期。

上一篇:科学城一小安全工作总结下一篇:旅游开发项目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