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案例分析

2024-07-23

城乡一体化案例分析(精选8篇)

1.城乡一体化案例分析 篇一

多业态物流融合促进城乡物流一体化发展的路径分析

——以亨运物流为案例

【摘要】城乡物流是提升城乡居民生活品质和顺畅物资流通渠道的重要保障。本文以湖北省十堰亨运集团物流有限公司城乡物流融合发展为案例,分析运营模式和路径。研究发现,亨运物流依托交通大底盘,采取客货、交邮、交商、交农融合等发展模式,以信息平台为纽带,以商品集约采购下乡和绿色生鲜农副产品进城双向运输为支撑,构建了十堰区域城乡物流服务体系。本研究通过亨运物流在城乡物流发展中的路径,分析、诠释大数据时代城乡物流网络重构对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改善城乡二元化结构差距,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性。

【关键词】城乡物流;融合发展;路径分析;亨运物流

一、研究缘起

物流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国民经济竞争力和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城乡物流是我国现代物流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提升城乡居民生活品质和顺畅物资流通渠道的重要保障,是城乡经济联系的纽带,是构成供应链、价值链的载体和基础,已成为城乡经济共同发展的“加速器”。城乡物流一体化作为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对发展城乡经济一体化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城乡一体化是十七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的重要工作。湖北省十堰亨运集团物流 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亨运物流”)是十堰区域城乡物流融合发展的先行者,其经验和模式对探讨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推广意义。

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侵袭,亨运物流提出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依托东风运量保主业,另一方面开拓城乡物流市场,以十堰市为中心,辐射200公里以内的县域市场,运作模式主要是通过客货联盟。此后,亨运物流不断深化城乡物流内涵。在业务运作上,先后与武汉百事可乐有限公司、武汉市可口可乐有限公司、湖北省邮政快递公司、十堰市寿康永乐公司等达成城际配送及县域业务配送。在城乡物流业务的运作上,走在前列,2015年被省交通运输厅列为农村物流试点企业,其运作经验在全国推广。在绩效评估上,亨运物流自推行城乡物流一体化后,公司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内外部资源得到有效整合,扩大了十堰农村地区物流服务覆盖范围,实现了区域农村物流服务网络与省内外干线物流网络的有效衔接,构建了十堰区域城乡物流配送体系,促进了十堰区域城乡经济的发展。

但这并不意味着亨运物流在推进城乡物流过程中没有遇到障碍。相反,我们发现亨运物流在运作中存在动力与阻力博弈的局面。一方面,亨运物流在推进城乡物流上表现出高效与果断的推行力;另一方面,企业的体制、机制、资金、管理、新技术、人才等诸多关键环节都遇到难以突破的障碍。面对这种情况,亨运物流没有退缩,而是见招拆招。同时,研究发现亨运物流的推 进具备诸多的动力因素。这是亨运物流持续推进城乡物流的重要原因。本文研究内容包括:第一,城乡物流一体化推进的外部及内部障碍;第二,分析亨运物流如何突破瓶颈,持续推进城乡物流一体化;第三,分析亨运物流城乡物流一体化的动力因素。基于对亨运物流在城乡物流发展中的路径分析,诠释大数据时代城乡物流网络重构对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改善城乡二元化结构差距,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性。

二、文献回顾

中国早在200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就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化解城乡二元化结构差距,时至今日,诸多文献都对城乡一体化发展进行了研究、探讨,如:湘西城乡物流一体化研究,白晋湘,2008,分析了湖南湘西建设城乡物流一体化的思路,提出了“乡村超市+城乡配送中心+城市生鲜便利店”的运营模式;非零起点的城乡物流一体化战略路径探讨,王忠伟,2010年,分析了非零起点的城乡物流一体化的战略流程,提出了战略实施路径和战略约束变量;城乡统筹双向物流体系构建—以重庆市为例,秦星红,2011年,分析了重庆市城乡物流发展的特点和现状,提出重庆可以以生产加工企业为中心和以连锁经营方式为框架构建重庆城乡统筹双向物流体系;城乡物流一体化体系的构建和评价,卢美丽,2012,分析了城乡物流一体化体系的框架模式 及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面向城乡双向流通的江苏城乡物流一体化体系建设,周凌云,2013,分析了江苏城乡物流发展面临的不平衡“二元”形态,设计出面向城乡双向流通的一体化体系架构、建设重点和对策;城乡物流整合模式及其利润分配策略探析,李珊珊,2014,运用AHP方法及加权求和,提出促进城乡物流整合的政策建议。

以上成果分析了我国城乡物流的特点及建设思路,但少有深入具体案例剖析城乡物流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过程及模式。本研究以亨运物流为案例,分析其城乡物流融合发展的路径、模式,以此展示企业在推动城乡一体化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三、外部及内部障碍

(一)外部障碍

十堰市地处鄂西北山区,是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位于我国中西结合部,与鄂、豫、陕、渝四省市交界。十堰市总面积2.4万平方公里,人口350万。十堰辖“三区四县一市”及“两个市政府派出机构区”(即:茅箭区、张湾区、郧阳区、郧西县、竹溪县、竹山县、房县、丹江口市和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下辖乡镇125个。近年来,随着十堰市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建设,十堰城市物流呈现较好的发展态势,但农村物流却相对发展缓慢,制约了区域城乡物流的发展: 一是农村物流企业的规模小、数量少、素质不高,辐射带动能力弱,资源整合能力有限,普遍存在“散、乱、差”现象。

二是农村物流设施设备缺乏。十堰市特色产品品种多,但与之相配套的仓储设施、专用运输、配送设备、信息平台普遍缺乏,特色产品大部分散存放、露天堆放、大袋装,靠人扛,且信息不畅,造成了农产品损耗较大,因而增加了生产、仓储、流通的成本,降低了生产、流通效率。

三是资源整合,联动发展不足。山区农业市场化程度低,作为市场主体的农民、企业、消费者之间利益相互分割,各自为阵,未形成有机的利益共同体,导致资产利用率及组织化程度低,在市场竞争中缺乏自我保护和服务能力,难以建立农村物流标准体系及联动发展机制。

四是缺乏物流意识。农村物流是一种新型业态,但山区不少干部群众仍然沿用传统观念去抓农业,重生产、轻流通、重建设、轻管理,关注、思考农村物流体系建设的人不多。目前,绝大多数农民还是采用直接将农产品售给农贩,或是路边摆摊的方式。只有极少数农民联系超市、酒店等大客户,进行定点定时配送。这样导致农民获利微小,“增产不增收”,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

五是地域制约。十堰市所辖区域大部分为山区,山区面广、线长、点多、人员及货物不集中,导致从市延伸至县、县延伸至乡镇、村的物流成本较大,收益慢且少,运营面临困难较多。

(二)内部障碍 湖北省十堰亨运集团物流有限公司,是亨运集团下属物流专业子公司。始建于1966年,迄今已有49年的发展历程,是一家传统的货运企业。现有员工570余人,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90人,已取得国家3A级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资质,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目前拥有各类营运货车350余台,仓储库房25000㎡,快递集中分拣中心2500㎡,货物分拣平台2800㎡,信息服务场所500㎡,农村物流综合服务网点27个。其服务范围主要以服务十堰市汽车制造业、商贸物流、城乡物流等特色产业为基础,以物流信息平台为依托,以货物集散、国内干线运输、快递分拣、仓储、配送、中转、客户服务及信息服务等综合性服务功能为一体。亨运物流在推进十堰区域城乡物流过程中,先后完成了三步走。第一步,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布局网点;第二步,优化运作流程,提高运作的质量和效益;第三步,积累大数据,培育电商骨干,优化产业链。亨运物流虽然走过来了,但每走一步都蕴含着诸多的矛盾和艰辛。

1、大投入与小收益之间的矛盾

亨运物流为加快城乡物流发展,制定了“构筑农产品及日用品城乡流通渠道,让农家店买卖更便利,让农村土特产不愁销”的经营目标。并结合十堰区域农村物流发展及运作实际,以自建或合作形式建设了27个乡镇农村综合物流服务站,开通了十堰城区至竹山县、竹溪县、房县、神龙架、郧阳区、郧西县、丹江口市货运班车专线,覆盖县、乡、镇、村农村物流配送网点67个,投入配送车50台,同时投资600万元资金购置了一套自动 化的快递分拣线,建设了2500㎡快递集中分拣中心及农村物流城乡配送货物集散中心,升级了华昌信息管理系统、5.0现代物流信息系统及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满足十堰区域城乡物流发展的需要。据介绍,亨运物流2012年—2014年在城乡物流项目上的投入已达2000万元。大投入应该带来大回报,但近2年的运作,使亨运物流举步维艰,受成本持续增加、货物流量和流向不匹配及市场需求疲软等诸多因素影响,亨运物流运营收益慢且小,导致经营遭遇发展瓶颈。

2、老观念与新思维之间的矛盾

亨运物流在城乡物流发展过程中,存在老观念与新思维博弈的现象。一方面,十堰区域城乡物流的大投入未能在短期内见效,导致绝大多数员工对该项目产生质疑,不理解和消极怠工;另一方面,具有新思维观念的员工不断的优化运作流程,提高运作的质量和效益,并在此基础上创新思维观念,力推公司发展电商交易。一场老观念与新思维的博弈在项目运作过程中悄然展开。

3、老技术与新技术之间的矛盾

亨运物流运作城乡物流初期,技术装备水平较为落后,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及装备应用较少,服务质量和效益普遍较低。面对一系列的问题,求稳派对新技术不屑一顾,认为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存在的问题,故不提倡购置新设备;激进派全力推进公司购置新设备,以改善当前存在的问题。

四、运营模式和动力

亨运物流在发展城乡物流的过程中具备一系列动力因素,虽然运作过程中不断遇到规模、资金、管理、技术等障碍,但亨运物流通过多业态融合,仍将城乡物流持续向前推进。

(一)运营模式

选择农家集散点,开通定时货运线,吸引快递进圈子,研究流通大数据,设计交易新机制,培育网络业务员,引入金融新手段,整合配送大市场,拓展集采大舞台,掘金生鲜大资源,依托交通大底盘,构筑三农大平台。

1、选择农家集散点

城乡物流运作初期,亨运物流公司成立了城乡物流市场调查小组,根据业务拓展原则进行市场调查及农家集散点的选择。下行货源(城市—农村),以国道、省道及县道沿线乡镇为主线,以县城关批发商、经销商为中心,拓展人口密集、货运资源丰富的乡镇。出山返程货源,以沿线乡镇的农副土特产品生产基地及农业生产资料(种子、化肥、农药等)为主。县、乡镇合作伙伴寻找:一是有物流运作经验者优先;二是有10~50㎡左右的门店;三是门店老板年龄在20~45岁之间。通过对十堰城区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具有一定规模的酒店、区域农产品销售点,丹江口市、竹山县、竹溪县、房县、郧西县、郧阳区的县、乡镇农家小卖铺及农民专业合作社近半年的市场调查,亨运物流收集了大 量的终端客户信息,经亨运物流城乡物流数据中心对信息进行集中汇总和综合分析,最终携手三千余家城区、县、乡镇农家小卖铺,并与其签订合作合同。农家合作伙伴的选择,一方面亨运物流公司为农家点提供门到门运输、配送及代收货款增值服务;另一方面城区、县、乡镇农家集散点为亨运物流公司揽收返程货物及做“最后一公里”配送。交农融合实现了互惠双赢,对于农家小卖铺来说,提高了他们的利润增长点,而对于亨运物流公司来说,拓展了货源,降低了运营成本,解决了“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

2、开通定时货运线

亨运物流公司以许家棚物流园作为农村物流聚集点,以货运班车作为城乡物流配送的纽带,以城乡物流网点作为支撑点,加快城乡货物快速对流。近年来,亨运物流公司通过自建、租赁、合作等形式在十堰区域各县、乡镇建立了物流服务网点,投入配送车,采取定时、定点、定线、定人、定车的货物配送方式,开通货运班线7条,分别是襄阳—十堰(辐射城区)、十堰—竹山县(辐射城关、双台、溢水、麻家渡、宝丰、得胜、三台)、十堰—竹溪县(辐射城关、水坪、中峰、蒋家堰、县河)、十堰—郧西县(辐射城关、观音、土门、河夹)、十堰—房县(辐射城关、土城、窑怀、化龙、军店)、十堰—郧阳区(辐射城关、柳陂、茶店、青曲)、十堰—丹江口市(辐射六里坪镇、武当山、丁家营镇、三官殿、浪河镇、土关垭镇、习家店镇、蒿坪镇、石 鼓镇、凉水河镇)。每天早上5点发车,以十堰市为中心,以各县、乡镇网点为中转站,“村村通”面包车为“最后一公里”服务车,配送至商户及农户(亨运物流公司已与竹山城乡公交客运有限责任公司达成了“最后一公里”物流配送战略合作协议,目前竹山县门到门服务量已达90%)。

农户少量的土特产品外运,由村村通面包车带货至亨运物流在乡镇客运站建的网点上集中通过货运班线车运输至十堰,在十堰城乡物流仓库集中分拣后,再进行市内配送或由公司干线车运输至全国各地,需要整车配送的由服务网点通知亨运物流城乡数据中心,由数据中心开具车辆需求计划告知车辆调度,调度统筹安排车辆装货。亨运物流城乡物流服务体系可覆盖十堰区域27个乡镇,200余个行政村。客货融合构建了十堰区域城乡物流综合配送网。

3、吸引快递进圈子

亨运物流公司借助十堰市许家棚物流园的集散优势,投资新建了占地2500平米的快递集中分拣中心,并组建了专业化分拣及配送队伍,亨运物流通过内引外联,吸纳和引进10余家快递企业进驻园区,快递企业只需进行快件揽收,中间货物分拣、装卸、配送环节由亨运物流运作,交邮融合促进了物流运输及快递产业链的一体化整合,带动了区域内城市配送、商贸物流和农村物流的发展。

4、研究流通大数据 亨运物流以大交通、大物流辐射小节点,以城乡物流数据中心为信息中枢,互联客户端、各县、乡镇节点、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农产品基地,该数据中心实现了三大功能:一是对十堰区域城乡物流各网点的货源数据、发货数据、到货数据、代收货款情况进行全程跟踪、收集、整理和分析;二是对园区及十堰区域各网点作业现场进行监控,实现县乡网点可视化管理;三是对十堰区域农副土特产品进行线上交易。亨运物流城乡数据中心通过对各项流通数据的跟踪,优化了运行环节,确保了公司货物流、信息流及资金流的统一与畅通。为后期进行城乡物流大数据分析奠定了基础。

5、设计交易新机制

为明确企业与合作网点的利益分配比例,亨运物流规定所有运至县、乡镇、村网点的货物,网点人员负责配送,亨运物流公司按运价的15%给予网点提比,网点人员揽收返程货物,亨运物流公司按运价的50%给予网点提比。此举极大地提高了网点运作人员的积极性。

6、培育网络业务员

亨运物流城乡物流业务运作初期,亨运物流组织不同岗位人员参加电子商务培训及各项技能培训,通过培训电商骨干人才,为亨运物流创新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为十堰区域农副产品网上交易储备了力量。

7、引入金融新手段 亨运物流与十堰农商行联手开发“亨运物流惠农信用卡”,商户可刷卡支付货款及运费。交商融合解决了商户短期内资金周转不畅的问题,同时也确保了物流运费资金安全。

8、整合配送大市场

在城市—农村下行货源组织上,亨运物流公司与武汉百事可乐饮料有限公司、湖北十堰移动公司、十堰市寿康永乐有限公司、十堰市新合作有限公司、湖北省邮政速递物流十堰分公司、十堰申通快递服务有限公司、中通快递十堰公司、武汉市大道物流有限责任公司、武汉市卓尔宝沃勤冷链物流公司、北京市京展望物流有限公司、乡镇小卖部等10余家企业及个体经营者合作,为其百事可乐饮料、移动设备及赠品、生活物资、快递、零担货物、农资及百货提供干线运输、仓储、货物分拣、城乡物流配送、商品集约采购、代收货款等服务。

在农村—城市上行货源组织上,亨运物流公司与十堰市武当山珍系列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为特色农副产品、鲜活水产品、生鲜蔬菜、零担货物、再生资源回收等货物提供长途冷链运输、仓储、装卸、配送(从田间地头至十堰市内各大院校食堂、医院食堂、酒店、工厂食堂的生鲜蔬菜配送)、代购代销等服务。

亨运物流公司通过整合上、下往返货运资源的运输,形成了城市物流节点或平台、农村节点和网络之间的双向物流通道。以“双向高效、货源丰富、服务便利”,实现了城乡物流一体化配 送体系。

9、拓展集采大舞台

当前,县乡小卖铺的经营特点是铺面小、进货量少、进货频次高、物流成本高、到货时效差,货损风险高。亨运物流公司通过大数据的积累,获得各个小卖铺进货渠道、商品种类、进货频次、进货数量、采购金额等数据。亨运物流针对获得的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生成计划订单,与生产厂家和区域代理商沟通,通过亨运物流的经营团队、网点、数据中心和县乡货运班车,为众多县乡小卖铺提供商品集约化采购、信息、运输和送货上门等供应链服务。亨运物流通过整合县乡小卖铺的零售资源,优化采购模式、物流模式、金融模式,形成一站式采购,多批次配送的集约化发展之路,使生产商、代理商、物流商、县乡小卖铺多方受益。商品集约采购,对于生产商、代理商来讲,根据订单生产,降低了生产风险,生产量安全可控;对于物流商来讲,集约化采购配送,提升了城市—农村车辆的实载率和使用率;对于县乡小卖铺来讲,集约化采购物流,有助于降低采购成本,确保货物安全和运输时效。

10、掘金生鲜大资源

目前,食品安全已经从老百姓的需求提升到国家民生层面,消费者对食物价格变化的敏感度不断下降,对生鲜食品安全越来越引起消费者和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如何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亨运物流通过互联网+农村物流+绿色无污染的农产品基地,以直采专供形式,形成集农产品采购、销售、配送、信息服务为一体的生态农产品到餐桌的供应链服务,打造十堰市生态农产品线上、线下运作品牌。亨运物流根据大数据分析以消费订单指导农业生产,直接控制供应端的采购,利用网站平台实现向消费者的销售,最后通过物流配送中心将产品送达消费者。对比传统的农贸市场渠道,生鲜经营模式能实现“众多农户—生鲜电商—众多消费者”的“从产地到餐桌”的直线模式。此举减少了生鲜产品中间流通环节,确保了生鲜产品的新鲜度,将原生态、无公害、高营养的绿色农产品配送至顾客家中,确保了“舌尖上的安全”。

11、依托交通大底盘

亨运物流公司立足十堰,以汽车配件运输为主业,城乡配送为特色,第三方物流集聚和物流资源整合为支撑,以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电子商务网络平台发展为核心,推进农村物流集约运营新常态。亨运物流公司充分利用亨运集团的客运优势(遍及全国20余省市的长途运输及村村通客运站点)及自身的跨省货运班线优势,建立了区域专线联动和物流综合配送网。小件及限时货物,通过亨运集团的客运车辆定时、定点配送至亨运物流建立的县、乡镇农村物流配送点。整车及大件物资,通过亨运物流的货运班车直接送达县级农村物流配送点,同时装载返程货物配送至亨运物流公司仓库。亨运物流城乡配送项目组根据货物流向进行区域配送和跨省运输,确保小件、限时及整车货物的时效性和安 全性。

12、构筑三农大平台

服务“三农”就是要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使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农村稳定。亨运物流在推进城乡物流融合发展过程中,与十堰市武当山珍系列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展开积极的合作,采取龙头企业引导+农户+技术+基地+物流+互联网的方式,与农民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构建“生产、收购、物流、线上线下销售”一体化的利益连接机制。

据统计,亨运物流城乡一体化运作以来,为邮政快递、商贸流通企业、乡镇网点、供销系统专业合作社等合作伙伴节约成本180万元,为农民增加收入5000万元,解决农民就业3800人。亨运物流城乡一体化的推进一方面促进了十堰区域现代化农业建设;另一方面繁荣了当地农村经济,拉动了农民就业,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提高了农民的富裕指数,有效构筑了服务三农大平台。

(二)发展动力

亨运物流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虽然面临诸多障碍,但仍可以推进,其原因还在于具备一系列持续推进的发展动力。

1、国家政策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原因

2012年6月,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出台了《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交通建设扶贫规划(2011—2020年)》;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2015 年2月,交通运输部、农业部、供销合作总社、国家邮政局联合发布《关于协同推进农村物流健康发展 加快服务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使亨运物流公司看到了希望。

2、地方政府重视是推动发展的引擎

十堰出台了《十堰市物流发展规划(2013—2020)》,着力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市交通运输局迅速贯彻落实,出台《关于交通运输推进现代物流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为全市交通物流特别是农村物流发展注入了活力和动力。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农业发展。十堰市在生态农业发展建设上,重点建设了以茶叶、柑桔、核桃、魔芋、中药材、食用菌、山野菜、草食畜牧业为主的八大特色产业基地。全市特色产业基地万亩以上的乡(镇)达72个,为全市70%。已建成21个国家及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研发制定省级标准13项,建设标准化基地60多万亩。2014年11月,十堰在全国率先启动“一县一品”科技扶贫对接活动,提高十堰农业产业化水平,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目前,十堰“一县一品”特色基地超过500万亩,产业综合效益达350亿元。

3、十堰农产品资源丰富是城乡物流发展的基础

十堰是鄂、豫、陕、渝重要的农副土特产品集散地,境内有世界文化遗产——道教圣地武当山,50多种矿产资源,茶叶、食用菌等资源丰富,药材2700种,潜在价值可达4000亿元。近年来,十堰市经济发展迅速,年产值超过488亿元,湖北邻省每 年进入十堰五县二市的货物约有3300万吨,特产运出约为2400万吨。农产品物流目前是十堰市特色农业服务项目,十堰市农产品物流当前仍为传统的农产品运输物流,将来必将提供增值服务的现代农产品物流。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农业仍然是十堰市重要的产业,将产生强劲的农产品物流需求,可以预见,将来十堰市农产品物流的市场是十分广阔的。

4、农村物流市场前景是推动城乡物流发展的源动力 当前,农村物流是一个超级大市场,4亿人已经成为网购人群,最大的10亿人群在农村,这10亿中至少具备7亿人口的市场开发价值。再加上,国家对农村物流的支持政策及亨运物流的运作模式,发展城乡物流将前景广阔。

5、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为城乡物流业带来巨大商机 城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据十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4年末,十堰市常住人口337.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74万人,城镇化率达51.6%。未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人口的增加,货物流通量势必大幅增加,居民消费和企业生产对物流服务的需求也将更加多元化、专业化和精细化,巨大的商机将有力地推动十堰物流业转型升级。

五、融合发展的路径与结论 亨运物流案例展示了在龙头企业引领下,城乡物流一体化对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的重要作用及发展过程的复杂局面。亨运物流城乡物流一体化的发展路径主要是通过自身基础设施建设、国家政策支持、试点先行及有效的融合发展模式(客货联动、交邮共建、交商合作、交农携手、同行联手)建立了十堰区域城乡连接通道及物流一体化服务体系。由于城乡物流具有相似的体制和障碍,可以预测亨运物流的发展路径在中国其他地域也具有一定程度的适用性。

参考文献

1.白晋湘.湘西城乡物流一体化研究.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2):62~65 2.王忠伟,章雪岩,非零起点的城乡物流一体化战略路径探讨.商业时代,2010(17)::25~26 3.秦星红,魏光兴,周靖,城乡统筹双向物流体系构建—以重庆市为例.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第13期

4.卢美丽.城乡物流一体化体系的构建和评价.《农业经济问题》(月刊)2012年第四期

5.周凌云.面向城乡双向流通的江苏城乡物流一体化体系建设.现代管理科学,2013年第七期

6.李珊珊,郭健全,城乡物流整合模式及其利润分配策略探析.商业时代,2014年第四期。

2.城乡一体化案例分析 篇二

(一) 地理位置。

广州市是广东省省会, 是广东省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的中心。广州市地处中国大陆南方, 广东省的中南部, 珠江三角洲的北缘, 接近珠江流域下游入海口。广州是中国远洋航运的优良海港, 同时又是京广、广深、广茂和广梅汕的交汇点和华南民用航空交通中心, 因此, 广州有中国“南大门”之称。

(二) 行政区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广州市的行政隶属关系和行政区划设置, 有过几次较大的变动和调整。2005年经国务院批准后的调整了行政区划。调整后的行政区划, 广州市辖越秀区、海珠区、荔湾区、天河区、白云区、黄埔区、花都区、番禺区、南沙区、萝岗区10个区和从化市、增城市2个县级市。

(三) 广州市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2010年广州市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 达10604.48亿元, 同比增长13%, 比“十一五”预期目标增加1105亿元, 比2005年翻了一番多。预计人均生产总值超10万元, 比“十一五”预期目标增加1万元以上, 比2005年增长74%。财政总收入3348亿元, 同比增长26%, 其中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872.65亿元, 同比增长24.2%, 分别是2005年的2.23倍和2.35倍。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23953.96亿元和16284.31亿元, 均比2005年翻了一番多。

二、广州市城乡差异比较与分析

(一) 广州市各区县生产总值比较。

由于2005年广州市从新调整了行政区划, 所以本文采集的数据从2005年开始。

资料来源:广州市各区县政府工作报告。

资料来源:广州市2009年统计年鉴。

从表1、表2数据分析可以得出, 广州市各区县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地区不平衡, 各区县生产总值对于全市生产总值所占的比例相差悬殊。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梯:第一阶梯:越秀区、天河区、萝岗区;第二阶梯:海珠区、荔湾区、白云区、黄浦区、花都区、番禺区;第三阶梯:南沙区、从化市、增城市。

资料来源:广州市2009年统计年鉴。

资料来源:广州市2009年统计年鉴。

资料来源:广州市2009年统计年鉴。

(二) 广州市城乡差异基本指标。

1.广州市产业结构和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结构。

从表2、表3、表4三张表格可以明显的看出, 广州市产业结构以二、三产业为主, 2008年二、三产业生产总值比重占到96.6%, 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微乎其微。这也与三产从业人数比例相互吻合, 2008年广州市二、三产业从业人数占到总从业人数的88.82%。

资料来源:广州市2009年统计年鉴。

通过横向的比较发现, 广州市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 第一产业相对广东省平均水平低很多, 以2008年的数据为例, 广州市的一产从业人员比重为11.18%, 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7.62个百分点。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 广州市分别比全省高1.22和16.4个百分点。这说明广州市的产业结构中二三产业占绝对的主导地位。

2.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及恩格尔系数。

2008年, 广州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差15488.6元, 恩格尔系数农村居民比城市居民高出8.63个百分点。

3.广州市城乡基础设施概况。

2005~2010年, 广州市共投入2539.3亿元财政资金用于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 是“十五”时期的2.35倍;新增就业人数341.6万人;城乡“五险”参保人数和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均比2005年翻了一番多。建设保障性住房8.07万套, 惠及24万多城镇居民。2010年,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658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2676元, 分别比“十一五”预期目标增加5658元和2876元, 比2005年分别增长67.6%和79%。

三、广州市城乡一体化进程分析

(一) 广州市城乡一体化评定体系。

根据有关学者的研究成果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 综合测度城乡一体化实现程度各指标的实际意义, 将各指标的运行状态分为3个空间, 具体见表8。

U = 城镇人口数/总人口数× 100%

L=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非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100%

设G为总产值 (或总收入) , L为劳动力总数, G1为农业部门产值 (或收入) , G2为非农业部门产值 (或收入) , L1为农业部门劳动力数, L2为非农业部门劳动力数。又设B1为农业部门比较劳动生产率, B2为非农业部门比较劳动生产率。很显然G1+ G2 = G, L1+ L2 =L。则, 比较劳动生产率的数学计算公式: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00%

E =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二) 广州市城乡一体化测度结果。

(1) 城市化水平U。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广东省常住人口为104303132人, 其中城镇的人口为69027813人, 占66.18%。说明广州市城市化水平处于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化过渡后期。 (2) 城乡二元对比系数L。以2008年年末数据为准, 广州市总产值82, 873, 816万元, 为劳动力总数7, 145, 396人, 农业部门产值1, 691, 849, 为非农业部门产值81, 181, 967万元, 为农业部门劳动力数799, 103人, 非农业部门劳动力数6, 346, 293人。

B1=0.1825;B2=1.1029

L=16.55%<45%。

广州市城乡二元结构明显, 处在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过渡前期。 (1) 城乡居民收入差异系数I。以2008年年末数据为准, 广州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差15488.6元。城乡居民收入差异为38.82%。从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异系数来看, 广州市城乡二元结构明显, 处在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过渡前期。 (2) 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差异E。2008年, 广州市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3.7%,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2.33%, E=8.63%。同样说明了, 广州市城乡二元结构明显, 处在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过渡前期。

参考文献

[1].随佳佳, 张铎.北部湾经济区城乡一体化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营管理者, 2011

[2].广州市统计局.2009年广州市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3.城乡一体化案例分析 篇三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动力机制;路径选择;城镇化;新农村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7-0280-2

0 引言

马克思主义认为城乡一体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高度的产物,是由城乡对立走向城乡融合的自然历史过程,这一过程符合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如何促进城乡走向融合,动力机制是重点。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机制,是指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所必需的动力产生机理,以及维持和改善这种机理的各种组织制度、经济关系所构成的综合系统。研究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动力机制,有利于我们合理构筑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动力系统,也有利于我们优化城乡一体化的过程和加速其进程。

1 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机制分析

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动力构成要素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内生动力,其二是外生动力。内部动力因素构成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内生动力机制,它是指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系统内部能够组织、支持和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乡村向城市生活水平靠拢的发展愿景,乡村农业发展向工业产业化发展看齐,乡村政府的政策引导,它们能够共同作用而产生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需求拉力。乡村和城市各自产业发展所形成的动力构成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内生动力,主要依赖于市场机制及市场经济的制度平台,政府主导的制度性平台与各种福利政策,以及作为城乡一体化主体而自发的民众的主体性力量等动力因素。外部动力因素是指来自系统外部能够刺激、推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影响因素, 主要包括科技的发展,交通运输等的进步,各种因素能够相互或共同作用而产生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外部推力和支持力。城市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可以提高城市的经济辐射力、吸引力、综合服务能力,使城市对乡村的带动能力增强,对区域内乡村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政府行政力量是在宏观调控的基础上,对乡村实现计划中的硬性指标偏向等,对乡村的发展同样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而科技的发展,不仅可以改变城乡的空间结构,实现城乡空间结构的融合,而且还可以为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提供硬件保障。

根据动力机制理论,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机制有以下几点特征:

1.1 城乡一体化动力机制是一个具有整体性与有机性的系统

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不是各个动力因素之间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而是取决于各动力要素及各种关系组合的整体性和有机性。因而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将城乡一体化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在整合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各种动力要素时,要重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力量,使得动力机制的整体作用不再等于部分相互作用的简单叠加,而是一个超越部分作用相加的整体推动力量。同时,由于各个部分因素处在动力机制这个有机体中不可能不对整体造成影响,因此我们也要重视各个部分因素在有机体中的复杂联系。

1.2 城鄉一体化的各动力要素之间的结构制约其作用机制

结构是动力机制系统内部各要素的组织形式, 即各个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它反映的是动力机制系统内部的有机关联性,这种要素的结构决定了要素系统的作用机制及其整体功能。城乡一体化的各动力要素之间的结构决定了动力机制在发挥作用时表现出的复杂性、多样性、系统性等。各个单个因素对系统的作用既不可或缺又非单一决定,这就导致我们必须多方位考虑各个要素的作用,及要素之间的搭配,以达到更有效的结果。

1.3 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机制是一个开放的和发展的系统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开放的和发展的系统,同样,我国发展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其动力机制也是一个开放和发展的系统。由于城乡一体化的过程涉及到城市和乡村的各方各面,它所独有的广泛性和时空性,不可避免地与外界环境发生信息的交流,动力要素系统不断地从外界吸收能量,自我更新,并适时调整发展策略,选择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合适路径与模式,从而形成一个开放的城乡一体化动力机制系统。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是一个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事业一部分,是敢于和善于在开放中不断地完善和发展自己。因此,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机制绝不是自我停滞的系统,它将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实现动力机制自身的丰富和发展。

2 城乡一体化的路径选择分析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如何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步骤,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路径之一。但是,由于我国城乡长期的二元经济结构导致了城乡差别的日益扩大,“三农问题”矛盾突出且根深蒂固。如今在新形势下,形成城乡一体化的新格局是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我国在过去的对于城乡一体化的道路探索中出现了多元化的路径选择。

2.1 进一步推动大城市的发展

城市化是每一个国家必须经历的一个自然过程,它代表着一国的工业化程度提高以及民众收入水平的提升。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化是城乡一体化的基础,城市化的水平越高,相应地城乡一体化的程度会有所提高。大力发展中心城市,并以城市的辐射效应拉动周边地区的发展是一条已经由很多发达国家验证的有效的一体化途径。我国2008年的城市化率达到45.68%,现在正处于走向城市化的关键时期(一般来说,城市化率达到50%标志着城市化国家的初步形成)。

从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机制角度上看,发展大城市的模式是用中心城市的吸引力来促进城乡间的融合,这种模式主张以大城市为核心区域,通过城市的工业化升级扩大,不断从农业中吸收剩余的劳动力,并使这些剩余劳动力进入到城市的现代工业部门。同时城市在扩张的过程,不断地将它的城市要素资源与精神文明向农村输送。伴随着城市边缘与农村的广泛人力资源,生产要素的交流,形成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经济一体化,并且逐渐使城乡之间的联系扩展演化为更为复杂的社会联系,也使城乡成为一个高度关联的社会体。如图1所示:

城市化的最终结果是增加了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的经济收入水平,使得城乡的差距趋于缩小,从而达到城乡融合与共同富裕。

2.2 发展中国特色的小城镇化

中国特色的小城镇化发展是我国在发展城乡一体化过程中探索出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方式,是有效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载体,也是自下而上的一种城市化方式。我国提出小城镇化发展的具有代表性的学者是费孝通教授,他提出了小城镇、乡镇企业与区域中心发展相结合,从而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以农村乡镇企业及小城镇为基础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那么农村城镇化的内涵是什么?农村城镇化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农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非农转移和城镇聚集。二是城镇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要实现农村城镇化以及城乡融合,必须要求的是非农产业的发展和生产要素向城镇的聚集,并由此而形成结构合理的由各个大小不一的不同等级城镇形成的城镇体系。最后通过不同等级城镇体系的发展带动力,促使农村区域经济社会结构的现代化转型。三是城镇反哺农村,城镇的生产、生活方式向农村扩散,提高农村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和机械化水平,不断变革农民的生活方式,实现农民和农村的现代化。通过城镇化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渗入,将乡村带入现代化生活生产的发展新时期。四是城乡作为一个整体高度融合。城镇化既包括城乡经济产业的融合,也包含城乡社会价值观念、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融合。这一点过去农村发展的被动性有这颠覆性的改变,也是农村城镇化的最高阶段。

我国现有的城镇化现状是大量劳动力滞留在农村,造成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农民收入水平较城市居民差距连续扩大。根据小城镇化发展模式理论,推进城镇化的发展有利于改善农民的“去向”的问题,有利于能够大量吸收农村劳动力,集聚力量发展乡镇企业,并且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同时能将一部分农民转化为居民停留在城镇乃至输入至城市。小城镇由于其独特的区域位置,它可以为吸引城市的资金,吸收农村的劳动力以达到自身的发展,也可以作为城市扩延的缓冲带。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在小城镇化方面做的较好,由此带来的城乡一体化速度较快,已经出现城乡融合与一体化的趋势,成为学者们研究的典范。

2.3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我国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本质就是按照新時代的要求对现有的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组织等多方面的建设。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将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如何更快更好地发展农村社会经济,缩小城乡差距成为一个难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跳出了以往“就三农抓三农”的传统定势,树立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观念。在各地区建设新农村的实践中,普遍以打破城乡分割的体制障碍为目标,把农业发展放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大格局中,把农村进步放到整个社会的进步中,把农民增收放到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中,进而统筹规划政策、公共资源、基础设施及产业布局。我国曾在20世纪50年代就提出过“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概念,然而,在新时期新阶段提出新农村建设,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在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的新起点。我国现有的有利条件是农业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总体上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阶段,具备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能力和条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是将城市和乡村分割对立进行发展,而是一条城市与农村双极互动发展的城市化道路,在避免城市化过程出现城市与农村断裂的同时,将现代化要素输送到农村,农村就成为准市民的培育和孵化基地。现阶段我国各地区对新农村建设的实践包括农村社区化,比如住房规划按照城市社区建设标准,村容村貌的整治;农业产业化,深度挖掘农村内部的社会经济发展动力,从而形成农村发展的长效机制;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建设,加大国家财政投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文教卫事业体系;最后还包括城市精神文明对农村的深入,提升农民素质的同时,发展农村文化遗产,发扬中华传统美德。

以上所有对于城乡一体化的路径选择都有待时间的检验,也许需要几十年甚至更多。但是与此同时,这些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又丰富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值得我们为之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43-444.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16.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61.

[4] 贺雪峰.中国农业的发展道路与政策重点[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0,(4).

[5] 范东君.探究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制约因素[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10,(10).

[6] 温思美,张乐柱.建国60年农村经济发展轨迹及愿景[J].改革,2009,(8).

4.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城乡一体化 篇四

摘要:推进城镇化,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实现城乡统筹,实现人口、劳动力在城乡经济、社会结构的转移和调整,可促进和加快城市的发展步伐。要以高起点规划引领城市发展,要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承载能力,要着力拓展城市发展空间,要鼓励全民创业,积极发展县域经济,扩大县域规模。

关键词:城市化;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

中图分类号:F29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09)04-0023-03

中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追求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同时,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种种矛盾,更迫使我们认识到,原有二元体制架构下建立的城乡关系,已经到了必须调整的阶段。另外,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乏力、农村市场份额持续下降等问题,都进一步证明单纯靠在农村发展非农产业,靠分散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已经不能从根本上扭转我国经济多年内需不足的问题。进一步讲,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一方面是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在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同时,强化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推动工农、城乡互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体制保障、财力支持和动力源泉,调动农民参与农村改革发展的积极性,增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活力,实现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另一方面就在于实施和完善推进城镇化,从而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实现城乡统筹,实现人口、劳动力在城乡经济、社会结构的转移和调整,由此也大大地促进和加快城市的发展步伐。也就是说一方面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但另一方面只有扩大城市,才能发展城市。为此,必须进一步推进区域中心城市建设。

一、城市化发展现状

以吉林省为例,改革开放前期,吉林省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在全国均处于较高水平,但近年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却相对缓慢,2008年全省农村人口1 459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54%,已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320万。也就是说还有一半多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农村,二元结构分割现象较严重。其城市化的发展速度不仅低于珠三角、长三角以及京津唐等地区,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总体判断吉林省还处于城市化的初级阶段。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重工业占较大比重,劳动力的容纳能力有限。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城市难以大量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阻碍了城市化的步伐。二是小城镇发展较为缓慢。吉林省的城市规模结构以大中城市为主,小城镇数量少、规模小,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同时,小城镇基础设施落后,工业化基础薄弱,制约了农村人口的非农化进程。三是吸引外资能力不强。

二、城市化发展的趋势

就全国而言,在未来的10多年中,全国将有3.5亿农村居民离开农村,到城市定居,使城市人口从今天不足6亿增加到10亿,使我国成为有2/3城市人口的国家。新迁入城市的人口将主要分布在8个人口数量超过1000万的超级城市,和15个人口数量处于500―1000万的大城市中。另外,到2025年,全国至少会出现221个人口数量超过百万的城市。这一新的城市化进程将成为经济增长的巨大推动力。到2025年城市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目前的25%上升到33%。城市化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正是城市化推动了过去20年的经济增长,未来20年也将是继续这样。满足城市化所需要的基础设施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未来全国需要新建170个交通枢纽,需要新建总建筑面积超过400亿平方米的500万栋楼房,其中5万栋楼房的楼层超过30层。吉林老工业基地要实现全面振兴,一个重要的举措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制定政策、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农民从束缚他们的土地中解放出来,这是非常必要的。同时,像吉林省这样一个拥有2 700多万人口的省份,又有着像长春、吉林这样的特大型城市,要让更多的农民经过培训,从黑土地当中走出来,进入城市开始新的生活。因此,有必要使城市化水平至少提高到70%以上。目前,长春市城镇人口(不含所辖县、区)358.1万,驻长高校学生约50万,合计408.1万人。3年内应该达到500万,7年内达到700万,到2020年实现900万,这样,将会有三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长春。每个市(州)再发展到50―100万,这就有500~900万,再加上40多个县,农村人口就基本上转移到城市中来了。那么,剩下的农业人口在原有的土地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富裕之路,就不会是纸上谈兵了。而农村人口转移出来后,城市的活力就增强了。对房地产的拉动也将大大增强。原来想买新房的,换个大一点的房子的,可把旧房子卖出去。旧房子卖出去,新房子就会有人买了,房地产业就好起来了。

目前,延边州正在根据吉林省政府批复的《延龙图城市空间发展规划纲要》,实施延龙图一体化战略,建设以延吉为核心的区域中心城市,以此作为推动延边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延龙图三市共享基础设施项目计划投资200亿元,其中,延吉市长白山路向西延伸布尔哈通河西段综合治理等工程正在建设中;围绕扩大延吉发展空间,原龙井市朝阳川镇已整建制划归延吉市;三市经济实力进一步壮大,2008年上半年延龙图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5.9亿元,占全州58.6%。下一步将进一步抓好《规划纲要》的落实,做好相关专项规划编制以及城市规划修编工作。加快延吉市北出口加宽、西部城区规范与建设、州新兴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三市供热、供水、垃圾和污水处理等一批先导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008年完成延吉市长白山路西段至朝阳川联络线路基工程建设,做好延吉至海兰湖至图们城际公路等工程前期工作。围绕产业同筹、交通同网、信息共享、市场共体、旅游同线、环境同治、科教同兴目标,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做好同城一体化发展的各项准备工作。全力争取开通延吉至龙井城际公交线路,2008年底撤销延龙、仁坪收费站,构建日趋紧密的城市结合体。针对延龙图城市人口布局不合理、人口规模小的实际,在不改变现有城市框架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延龙图三市特别是龙井市探索户籍制度改革的有效方法,力争使延龙图地区人口有大幅度增加。积极协调金融、税收、电信、邮政等部门,在延龙图三市实行同城管理,为群众提供便利条件,使群众享受到一体化带来的实惠。

三、城市化发展的措施

要创造条件,通过制定政策加快建立健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破除城乡分割的体制性障碍,积极推进户籍、就业、社会保障等制度的配套改革,实行城乡统一的以实际居住地登记的户籍制度和城乡平等的就业制度,健全城乡统一的生产要素市场,实现城乡资源共享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要加快建立农村土地经营承包权流转制度和承包地、宅基地使用权抵押制度,增加农民进城创业的原始资本。要继续加大对农民的培训,提高文化技能水平。

(一)要以高起点规划引领城市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必须有超前的总体规划、重大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要强化规划的龙头地位和刚性约束力。要从国家生态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等高标准、高水平出发,规划设计城市的建设布局。

(二)要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承载能力

重点是通过产业的发展,特别是服务业的发展、规模的扩大、设施的完善、服务功能的齐全,增强集聚力和辐射力。加快发展覆盖城乡的社会事业,促进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构建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城乡社会统筹管理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尽快在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一体化方面取得突破,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如,近年来,通化市以建设区域经济中心、商贸中心、旅游服务中心以及宜居城市为目标,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利用BOT等方式,新建了绕城公路、城市立交桥,对城市基础设施进行了大规模改造,启动建设了一批大型商贸服务设施。目前,吉林省欧亚大型购物中心一期工程已投入使用,义乌国际商贸城、恒坤家居博览购物中心正在建设之中,长白山药谷物流中心,中东新天地购物公园、东润五星级酒店等项目也在2008年建设。这些重点工程的建设,使城市的承载能力和综合服务功能明显增强。

(三)要着力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要进一步做好大中城市的土地利用修编工作。在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的同时,加快城市向周边延伸,拉大城市骨架。通过各种类型的经济开发区、工业集中区、特色产业园区、高新技术园区、文化科技城等建设,通过引进和建设大项目,使之成为中心城市持续发展的新空间、区域经济的新增长极和现代服务业的新集聚区。

(四)要鼓励全民创业

只有全民创业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释放每一个城市市场主体的潜能,让全社会创造活力竞相进发,才能真正解决城市化的就业和发展问题。在发达国家每千人企业数量平均45个左右,发展中国家是20~30个,中国不到10个,吉林省为2.9个。反差非常大,所以大大限制了城市化的发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观念落后,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小进即满的小农思想、重官轻商的官本位思想等等,在许多人的脑子里根深蒂固。为此,要加大解放思想的力度,大力弘扬创业创新创造精神,从文化的根源上,培育创业文化,引导树立敢创、敢闯的创业信念和信心,鼓励敢于冒险、勇于开拓、艰苦创业的精神。要最大限度放宽市场准入,让全民创业有更大的创业空间,最大限度地加大对全民创业型经济的财税金融支持。从战略高度认识经济发展的转型,推动从政府主导型经济向全民创业型经济转变。

(五)积极发展县城经济,扩大县城规模

5.城乡一体化案例分析 篇五

作者:系统管理员 来源:银川市金凤区 阅读次数:538 发布时间:2010-09-27近两年来,金凤区区委、政府抢抓被确定为自治区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区的大好机遇,科学发展,大胆探索,按照“科学规划、强化基础、做大产业、创新制度、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坚持以缩小城乡差别,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为目标,紧紧围绕统筹城乡发展“一条主线”,大力引导农村土地向农业龙头企业和种植大户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规划居住区集中的“三大集中”,探索推进宅基地换住房、承包地换养老保险、农民身份换市民的“三个转变”,加快构建城乡规划统筹、产业发展互动、公共服务均衡、社会保障同质的“四位一体”新格局。从2002年到现在,建成区面积由69平方公里扩展到13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6%),翻了近一番;城市化率从48.7%提高到80%;产业结构已由建区初的“二、三、一”调整为现在的“三、二、一”。200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1.17亿元,同比增长1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2亿元,同比增长29.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0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307元,同比分别增长10.6%和8.6%。今年上半年,辖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9.97亿元,同比增长17.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73亿元,同比增长7.0%;第二产业增加值15.09亿元,同比增长28.8%,其中,工业增加值达到8.33亿元,同比增长36.5%;第三产业增加值14.15亿元,同比增长8.5%;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08亿元,同比增长56.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2亿元,同比增36.4%。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7900元,同比增长8.4%;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在劳务性工资收入的拉动下,达到3825元,同比增长15.6%。金凤区已成为银川市发展环境最优、发展潜力最大、发展势头最快的区域。

一、近年来我区统筹城乡发展的探索和实践

(一)以科学规划为先导,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一体化。在充分调研考察的基础上,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了《金凤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实施方案》;成立了由区委书记任组长,政府区长任第一副组长,四套班子相关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镇、村负责同志任成员的金凤区城乡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各镇、涉农街道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提出了“一年起步、两年突破、三年见效、到2012年率先在自治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明确了五个突破,即坚持从重点地区突破,沿南北环城高速、六盘山路、贺兰山路、宝湖路、长城路实施农村向主城区推进,促进南北两翼互动发展,打造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从产业发展突破,以园区经济、镇域经济、生态经济、爱伊河水系旅游经济为重点,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和推进农业现代化,建立以新型工业、都市农业、会展节会、房地产业等为主的都市产业体系;从社会保障突破,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为重点,探索建立城乡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制;从公共服务突破,以扩大农村公共服务产品和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力度,着力构建新型公共财政体制;从体制机制突破,以农民变市民、财政金融制度、社会管理体制、行政管理体制等改革为重点,着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政策制度瓶颈。

(二)以产业调整为依托,统筹城乡产业布局一体化。适应城镇发展需求,我们按照“三次产业大调整”和“农业产业细调整”的思路,优化产业结构,将建区初的“二、三、一”产业结构调整为“三、二、一”产业结构,将农业发展定位为“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主要发展设施蔬菜、适水产业和养殖业。一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我们把握城市重心西移的有利机遇,加快发展以第三产业为主的城市经济,促进信息流、科技流、人才流、资金流向我区转移,增强城市聚集力。发挥行政中心聚集带动作用,加快发展金融、信息通讯、商贸流通等现代服务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人寿保险、工商银行等通讯、保险、金融公司总部在辖区落户发展。积极培育区域性总部经济,以良好的区位、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优势,吸引宁夏发电集团、宝塔石化等70家企业总部落户辖区,随着金凤万达广场、拉普斯水上购物城、银川中央商务区B区的开工建设,新区商务中心将逐步形成。房地产业蓬勃发展,年均房地产开发量达到260万平方米,房价领跑全市,形成民生花园、蓝山名邸、长城花园等一批现代化住宅区,“住在金凤”战略品牌得到广泛认同。坚持保护湖泊湿地资源和发展特色旅游业并重,大力培育“湖城休闲观光游”,“农家乐”、“渔家乐”蓬勃发展,“塞上湖城”中部休闲观光旅游产业带初步形成。三产占GDP的比重达到52%。二是稳定推进工业经济发展。我们实施了金凤工业集中区建设,完成6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和中小企业创业园115栋标准厂房建设。引进艾力特电动自行车有限公司等入园企业156家,建成投产114家。引导企业实施技扩改项目77项,培育塞北雪等国家级、自治区级知名品牌14个,规模以上企业达到57家。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7%。三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我们统筹农村产业发展,立足实际发展都市农业,确立“南蓄菜、北适水”产业格局,培育锦旺蔬菜、丰登适水产业等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直接销往城市超市,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新渠道。建成二代温棚16万间、养殖园区26个、无公害水产养殖基地2000亩,蔬菜、适水、养殖等主导产业初具规模。发展荷海隆水产、金穗农机等农村专业合作组织31个,培育壮大宁夏翔达现代牧场等一批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推进。逐步扩大农村劳务产业规模,工资性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达到了30%。

(三)以村土地流转、城乡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为平台,统筹城乡土地资源一体化。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调节、农民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加快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出台了加快土地流转的暂行办法,总结和推广“魏丰土地信用合作社”经验,加强土地流转信息平台建设,每个镇、涉农街道都成立了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规范了流转程序,引导农村土地由分散流转向集中流转、由小面积流转向大规模流转、由村组内流转向跨村组跨区域流转,村民一改以往单家独户自行流转的模式,将自己承包经营的一部分或全部土地委托给村委会或村级合作经济组织转包。目前,我区共建立土地信用合作社3家,流转土地1.6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20%,为我区产业结构调整,发展花卉苗木种植、全程机械化水稻种植、“适水”产业等项目建设提供了条件。通过土地流转让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从田间“解放”出来,走进流转大户、企业去打工,走出农村流入城市进入二、三产业去务工,实现了农民出租土地、务工挣钱的双丰收,带动农户每年人均增收600元。抢抓被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确定为“土地增减挂钩项目试点区”的机遇,组织力量编制了《金凤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实施规划》,计划用二年左右时间完成南北环城高速公路城市规划内8个行政村3579户宅基地拆旧换新,土地置换,使土地增值收益反哺农村,实现农民到集中安置点和城镇居住,改善农民居住条件。目前,项目规划已得到自治区批复同意,今年先期完成植物园村、魏家桥村、盈南村、西湖村、西新村、新联村等6个村的旧庄点拆迁,启动盈南家园等三个安置区建设。目前,已对魏家桥村4、5、6、7队,盈南1、3、5队进行了旧庄点拆迁,签订拆迁协议726户,拆迁面积11万平方米,完成复耕110亩。

(四)加大政策资金投入,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完成丰登集镇商业街续建工程,编制了良田集镇建设规划,建成良田镇畜牧交易市场。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建设高标准农田,改造中低产田,改善农田灌溉条件,提高农用水的利用率,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实施农村人饮安全项目,经自治区有关部门同意计划用三年时间投资1380万元,重点解决良田吊庄移民2万人安全饮水问题。今年计划实施投资690万元,解决8000人的饮水问题。实行农村公路养护承包制,切实加强乡村公路养护和管理,公路硬化通村比重100%,乡道好路率达98%,村道好路率达90%,阴雨通车历程率达100%。经多方协调,开通了南门至良田镇、南门至丰登镇的公交线路,有效解决了农民进城没有公交车的问题。完成良田镇高桥村、丰登镇联丰村示范点农宅建设,保伏桥等8处康居安置区63万平米住宅建设全面实施,安置进城农民7006户。结合“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加快连锁超市、“农家店”的建设步伐,新建和改建规范的乡镇超市和村级农家店,扩大乡镇超市和村级农家店的覆盖面,方便农民生活需求。在魏家桥村建成全区首家“村落社区”,为农村社区建设积累了经验,通过企业包扶资助方式新建了8家“村落社区”,成为全国农村村落社区建设示范县区之一。

(五)以信息化推进城乡一体化为抓手,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均衡发展。自2009年被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确定为全国首家“以信息化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试点区及自治区人民政府确定为“五级联网”试点区以来,我区坚持城乡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原则, 先后投资100余万元,形成了以信息化综合应用平台为主体,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及所辖镇(街道)、村(社区)五位一体,五级互动的信息化服务体系,实现了五级联网资源共享,城乡信息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坚持城乡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农村教育、科技、卫生、社会保障等事业取得了新进展。教育方面,深入实施教育强区战略,大力开展城乡学校“牵手行动”计划,实施“城市+农村+特色”的“捆绑式”发展模式,提高农村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选取10所办学水平好、师资力量强、教学质量高的城镇中小学与农村学校进行结对帮扶,力争“帮扶一所、提高一所”;实行师资倾斜政策,选派农村学校校长到东西部学校学习交流,建立城乡教师轮岗交流、支教等长效机制,带动和充实农村教师队伍,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同步发展。科技方面,深化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改革,开展科技特派员活动,在辖区所有行政村建立了农村信息化服务站,大力推广“科技人员+合作社+农户”模式,依托科技示范场,带动“适水产业”、设施农业和沙地蔬菜种植业发展。卫生方面,积极推进城乡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统筹城乡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一体化。2010年我区应参合农民40600人,实际参合39364人,参合率达96.91%,失地农民全部纳入新农合或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在自治区首家启动了“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试点”,让农民真正看得起病,统筹城乡医疗服务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一是强化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基础建设。多方筹资170万元,启动良田镇卫生院门诊楼建设项目,加快建设规范化中心卫生院。采取购买、新建、租赁的方式将在3年内全部解决村卫生服务站用房,镇卫生院对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人、财、物、药品以及医疗业务实行一体化管理,实现镇带村级医疗。二是城市医院对口支援农村医疗卫生工作进展顺利。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银川市第二人民医院采取临床服务、人员培训、技术指导、设备支援等方式,实现城市带农村医疗。通过开展“小病到社区(卫生院),大病转医院、康复回社区(卫生院)”的双向转诊,使农民群众足不出镇就能享受区、市级医疗专家的诊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三是及时兑现乡村医生工资待遇,稳定乡村医生队伍,建立了村医培训机制。社会保障方面,对失地农民符合条件的全部纳入了“城市低保”,对农村低保对象实行动态管理、应保尽保,五保户集中供养的由政府全额承担安置在老年公寓,分散供养的全部纳入低保,对考上大学的农村低保户按照区内区外给予不同补助;累计为失地农民办理养老保险7096人,为全部村干部办理了养老保险,全面推行农民养老保险制度。

(六)以“开放式”党建为抓手,统筹城乡党建一体化。针对过去以地域、单位为主设置党组织,组织生活封闭运行,党员教育模式单一,党建资源利用不高等问题,我们积极探索,开拓创新,不断深化党建工作内涵,促进城乡统筹双互动。以“开放式”党建为契机,深入推进“三级联创”、“创先争优”等活动,创新党组织设置模式,探索建立了技术型、产业链型、创业型、趣缘型、教育型五种党小组模式,积极推行“组织生活联过、支部活动联搞、党员教育同步”,激发了基层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大力开展村居结对帮扶活动,先后组织了19个村党支部与社区党支部,32个机关党支部与村居党支部,410名机关党员与农村、社区党员的结对帮扶活动,开展农业龙头企业与村集体互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两年多来,通过开放组织设置,扩大了党组织覆盖面,增强了党组织功能;通过开放结对共建,形成了城乡互动、上下联动共建共促的基层党建工作局面。今年6月18日自治区“开放式”党建经验交流会在我区召开。

二、试点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看到统筹城乡发展还存在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问题制约,主要是:

一是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与农民财产性收入方面的问题。从成都、重庆等地农村土地确权流转等试点探索工作中可以看出,土地的产权归属越清晰,土地作为生产要素的增值空间就越大,农民从土地增值中获得的收益就越多。建议区、市政府给予试点区特殊政策,探索诸如进城农村人口土地承包权、宅基地及农房退出和补偿机制,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农村产权制度,依法保障农民权益,通过明晰产权和健全市场机制,确保农民通过自愿转让获得财产性收益。

二是消除制约人力资源在城乡、区域之间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的制度障碍。建议区、市研究出台统一户籍,使进城稳定就业农村人口在劳动就业、住房、随迁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相关制度方面与城镇居民享受平等的政策待遇,消除他们后顾之忧,使其真正从农民变市民。三是在项目资金方面给农业龙头企业更多支持。目前农业生产方式普遍粗放,农产品加工程度低,产业链条短,农产品加工大多停留在初级生产加工上,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建议区市在项目资金、技术改造方面,能向各试点区的农业龙头企业倾斜。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是抓好统筹城乡规划调整和完善工作。结合银川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加紧编制我区城乡建设规划及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城乡居住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交通体系规划等专项规划,进一步优化金凤区城乡空间布局,明确分区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重点,凸显区域经济特色。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实施丰登镇农贸市场扩建及特色商贸餐饮城项目建设,推进良田小城镇建设项目,进一步提升集镇聚集辐射能力。

二是以搭建信息平台为抓手,促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工作。指导各行政村成立农村土地信用合作社,在村级设立信息联络员,建立辖区各村(土地信用合作社)的土地承包和流转信息系统,构建完善的流转信息网络,及时收集和发布流转信息,沟通流转渠道,协调流转价格,鉴定合同签订、督促合同兑现,严格规范土地流转程序。

三是以全民创业为抓手,促进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提高农民工的技能,加大“阳光培训工程”的实施力度,广辟农民就业渠道,实现1万人就业的目标,以创业带动就业,购买公益性岗位尽可能的多考虑失地农民、进城农民。

四是以推进农业产业化为抓手,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农业产业化投入的机遇,集中力量大力扶持发展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加快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引导农民主动融入市场。通过选择优势项目,制定优惠政策,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招商引资兴办农副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提高农业附加值。

6.城乡一体化案例分析 篇六

摘要:

关键字:城乡一体化 空间 综述

“空间”是人类进行社会活动的场所,是任何公共生活方式和权利动作的载体,城市和乡村是人类赖以生活的空间地域,城市是地域空间的中心,乡村是地域空间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加大对城乡空间的关注力度是必不可少的。我国在关于城乡空间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学习西方国家的一些理论,通过对近几年关于城乡空间文献的梳理,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找到我国城乡空间发展的一些模式和当前我国城乡空间发展所面临的一些问题以及在研究城乡空间时所常用的一些方法。

[1]1 城乡空间的理论研究 1.1 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的概念,由法国经济学家费朗索瓦·佩鲁(Perrox F)于20世纪50年代在《增长极概念的解释》一文正式提出。增长极概念提出时只是针对经济学方面,增长极有两个过程,一个是“极化过程”,二是“扩散过程”。增长极主要以“极化过程”为主,到发展的中

[2]后期以“扩散过程为”主,最终整个区域发展处于平衡状态。

在1957年,法国经济学家布代维尔将“极”的概念引入地理空间,提出了“增长中心”这一空间概念,他提出应该首先将投资集中于“增长中心”,使“增长中心”集中发展,然后通过“增长中心”的扩散作用,带动周围空间的发展,最终实现区域空间的合理、平衡发展与规划。

1.2 二元经济理论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是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威廉·阿瑟·刘易斯(Lewis W A)于20

[3]世纪50年代提出的,是对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一种经济现象描述。

二元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传统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向现代部门转移的问题。在传统部门,农业生产报酬减少,人多地少的矛盾产生了大量的劳动力,二现代部门需要大量劳动力,工资报酬高,从而促使农业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流动。这个过程一直到城乡差别逐渐消

[4]失,国民经济现代化,二元经济结构转化为一元经济结构。

1.3 产业结构理论

1691年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Petty W)在其政治算术中描述从事工业往往比从事农业从事商业往往比从事工业能够得到更多的收入 这种不同产业收入的相对差异促进了劳动

[5]力由农业向工业商业移动。乡村是农业的主要集聚地,而城市是工业的主要集聚地。劳动力空间的转移最主要表现形式是农村向城市转移。因此,产业结构的演进导致了经济的非农

[6]化、工业化、服务化,产业布局的转移导致了人口定居方式的聚集化、规模化和城镇化。产业结构的演化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城乡空间的演化。

1.4 城乡一体化理论

西方的工业革命推动了城乡空间的演化,在多数国家里随着工业革命进行,国家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改变,城市和农村走向分割阶段,逐渐形成城市和农村两个独立的空间结构,由此导致了许多城市问题、农村发展严重落后问题、城市与农村严重对立。因此许多思想家和社会学家开始研究这一系列的问题,提出了城乡协调发展的观点,认为城乡关系发展的最高阶段是城乡一体化。其中比较典型的有以下几个。

16世纪初英国著名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托马期摩尔(St.Thomas More)主张通过社会组织结构的改革实现理想中的乌托邦社会方案。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社会城镇化过程中的矛盾有着深刻的认识主张农业与非农业职业农村与城市居民相互替换主张消灭城

[7]乡对立使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为城乡发展理论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城乡阶段发展理论 ”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的观点 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指出工业和农业的分工结果导致各种资源向城市集中促使城乡分离另一方面工业与城市经济带来的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又为城乡统筹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依存度大大加强城

[8]市与乡村之间逐步走向融合并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1989年英国城市学家埃比尼泽霍华德(Ebenezer Howard)提出了田园城市理论,他指出城市和乡村都各有优点和缺点,城市和乡村必须成婚,这种愉快的结合将迸发出新希望、[9]新生活和新文明。田园城市理论至今依然影响着当代的城乡规划思想。

芬兰建筑师沙里宁(Eliel Saarinen)于1942年在他的著作城市它的发展衰败和未来一书中提出了关于城市发展及其布局结构的理论—有机疏散理论。

美国城市学家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提出了“城乡发展观”。20世纪60年代他明确指出:“城与乡不能截然分开,城与乡同等重要,城与乡应当有机结合在一起,如

[10] 果问城与乡哪一个更重要的话,应当说自然环境比人工环境更重要。”1987年加拿大学者麦基(Mcgee T G)针对亚洲城乡发展状况提出了“亚洲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我国城乡空间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1 城乡空间快速扩张,土地利用急需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与工业化相携快速发展,我国城镇化水平1981年的20.16%提高到2008年底的45.68%,年均提高约0.9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城镇建成区面积由6945km扩展至36295km,扩张近5.2倍,但大量城市空间属低效开发,内部结构不合理,生产性

[11]用地比重偏大而生活性用地比重偏小。在高速的城镇化过程中,这种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1)城市用地急速扩张,占用大量农村用地,导致全国有效的耕地面积减少,为我国以后发展留下严重的隐患。(2)土地的粗放型使用,导致大量土地浪费和闲置(3)土地功能结构分区划分不合理,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基础设施用地等无序分布,导致城市内部矛盾突出,人居环境不佳。

土地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地方,解决城乡土地利用问题刻不容缓,针对我国城乡土地利用问题提出以下解决方法:(1)城乡土地粗放型使用向集约型使用转变,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避免土地利用出现浪费(2)对城乡土地利用实行分区管理,如建设区、适建区、限建区、禁建区等(3)加快关于城乡土地使用法律法规的健全,对土地利用实行强制性措施。

2.2 城乡空间公共服务体系

城乡公共服务被看做是一种集体消费,“是指由国家集体性提供的服务形式,如大众住房、交通、医疗设施等。因为集体消费是适应于居住在某一空间区域中的人的, 因此它就有

[12]了一个空间的所指对象。”我国目前的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分布严重不足和失衡,我国的个人公共服务占有量低下,甚至低于许多贫困国家。在我国相比较而言城市提供了比较好的公共服务体系,如基础设施的建设、教育、医疗等,而乡村的公共服务体系与城市的公共服务体系相比有很大的差距,甚至有拉开差距的趋势。因此我国现在的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存在很大的缺陷,解决我国城乡公共服务体系是不可避免的话题。

针对我国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解决方法:(1)转变政府职能,将公共服务体系的提供作为政府政绩考核的一项基本标准,明确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体系中的责任。(2)推动提供公共服务的参与机制,光靠政府是无法完全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体系,需

要全民的参与,社会企业等应该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3)推动城乡公共服务体系的均衡发展,在提供城市公共服务体系的过程中要兼顾乡村的公共服务体系,避免城乡公共服务体系的差距越拉越大,从而导致城乡矛盾加大,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4)发展公共服务评估评价机制,遵循科学规范、公开公正、注重实效、统筹安排、多元参与的原则,构建可评估的指标体系对公共服务相关机构进行评估,以促进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持续提高。

2.3 城乡空间生态环境、生态资源

我国在过去几十年中,国家经济得到了高速的发展,我国之所以在过去可以得到高速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损害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所得到的。因此引发了许多生态问题,如城乡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人居环境恶劣,生态资源严重浪费、低效利用。

针对我国城乡空间生态环境、生态资源的现状提出以下解决方法:(1)提出城乡空间关于生态环境的整体规划,设置城乡空间发展过程中关于生态环境方面不可逾越的红线,在城乡建设中保证生态环境所占有的空间容量。(2)提高生态资源的高效利用,防止生态资源的浪费,实行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循环利用。(3)完善关于城乡空间生态环境、生态资源的法律法规,促使全民参与城乡空间生态环境、生态资源的建设。

2.4 城乡空间发展模式的选择

无论是在西方国家还是在我国关于城乡空间发展模式的类型有很多,如前文所提到的“田园城市”、“有机疏散理论”“共生理论”还有我国苏南地区的发展模式等。如何在这些模式中选择一个适合本地区的发展模式很重要。针对关于城乡空间发展模式选择的问题给出以下建议:首先,在选择一个发展模式之前要做两方面的工作;第一,对本地区城乡空间现状的分析,即本地区的经济、文化、政治、人口、环境等现实问题;第二,充分理解城乡空间发展模式的理论,不能再不了解的情况下盲目套用。其次在城乡空间发展模式实施过程中要提前建立监控机制和评价机制,对城乡空间发展实行实时监控,以便于在发现问题之后可以及时修正。在城乡空间发展过程中要实行实时评价,是否完成了本阶段城乡空间发展的指标(可建立一个关于本地区城乡发展各阶段的指标体系)。

在城乡空间发展模式的选择过程中不一定需要选择一个现有的发展模式,不一定存在一个现有的模式适合本地区城乡空间发展。我们也可以根据本地区的现状分析创新一个新的发展模式,在创新新的发展模式过程中一定要搜集大量的关于本地区的数据,确保其准确性,该发展模式一定要适合本地区使用。

2.5城乡空间规划多而交叉

引导和管理我国空间发展的主要有三大空间规划: 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联系)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此外还包括近年来陆续得到国务院批复并上升至国家战略的若干个区域规划 这些规划主要涉及到三大部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为发改部门)国土资源部(以下简称为国土部门)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下简称为住建部门)由于规划所覆盖的空间和内容有重叠,而主导与实施规划的部门权责不一欠缺协调机制,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常出现规划互相冲突,用地功能矛盾,管理效率下[13]降。针对这种问题我国政府应该加快推进“三规”协调的方针政策,使我国城乡空间规划更加快速、合理的发展。研究城乡空间的方法

研究每一个问题都需要有合适的方法,研究城乡空间规划也不例外,城乡空间规划方法有很多种。骆永民用因素分析法、空间面板计量模型法、数据分析法写了“中国城乡基础设

[14]施差距的经济效应分析——基于空间面板计量模型”;王富喜,孙海燕,孙峰华用因素分

[15]析法写了“山东省城乡发展协调性空间差异分析”;吴永生,张小林用层次分析法写了“江

[16]苏省城乡统筹的空间格局分析”;鲁奇,曾磊,王国霞用因子分析法写了“重庆城乡关联

[17]发展的空间演变分析及综合评价”;毛锋,王凌云,周文生用GIS空间分析法写了“基于

GIS/RS技术的城乡空间规划支持系统”;杨山,陈升用统计分析法写了“大城市城乡耦合[19]地域空间演变及其景观格局——以无锡市为例”;刘荣增,王淑华,齐建文用数学模式写

[20]了“基于共生理论的河南省城乡统筹空间差异研究”;王红亮,胡伟平,吴驰用空间统计分析法、数学分析法写了“空间权重矩阵对空间自相关的影响分析——以湖南省城乡收入差[21][22]距为例”;金继晶,郑伯红用实证分析法写了“面向城乡统筹的空间管制规划”。以上这些方法都是关于城乡空间规划研究的常用方法,每一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因此在使用每一种方法时要根据自身研究的问题,准确合理的选择其中的一种方法或者几种方法混合使用。

[18]结语

新时期,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城乡关系有了更高的认识,“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 ”因此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也是每一个公民所承担的责任。现阶段,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关于城乡空间规划研究方面的文章很少,这将是我国今后关于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希望更多的关于研究城乡空间规划者为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3、5]段禄峰.城乡空间结构演进理论研究述评[J].广东农业科学,2011(24):177-181+18 [4]Lewis W A.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r[J].Manchester School Studies,1954(42):33-36 [6]田明.中国就业结构转变与城市化[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7]乔·奥·赫茨勒.乌托邦思想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8]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9]埃比尼泽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0]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与前、[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11]林坚,肖丹,刘诗毅. 中国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特征及城市群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十三大城市群内城市的实证分析[C]//2010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发展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2010:8-14[12]包亚明.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 1M 2.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 3.62 [13]林坚,田刚,姜扬,等.新形势下城乡规划应对空间发展问题的策略探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1(09):72-73 [14]骆永民.中国城乡基础设施差距的经济效应分析——基于空间面板计量模型[J].中国农村经济,2010(03):60-72+86.

[15]王富喜,孙海燕,孙峰华.山东省城乡发展协调性空间差异分析[J].地理科学,2009(03):323-328. [16]吴永生,张小林.江苏省城乡统筹的空间格局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04):66-70.

[17]鲁奇,曾磊,王国霞,等.重庆城乡关联发展的空间演变分析及综合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02):82-88.

[18]毛锋,王凌云,周文生,等.基于GIS/RS技术的城乡空间规划支持系统[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9):1495-1498 [19]杨山,陈升.大城市城乡耦合地域空间演变及其景观格局——以无锡市为例[J].生态学报,2009(12):6482-6489

7.城乡一体化案例分析 篇七

一、社会性公共产品城乡一体化治理的基本内涵

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将公共产品定义为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由于公共产品具有很强的外部性以及在消费过程中的非排他和非竞争性, 决定了公共产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社会性公共产品是公共产品中的一个主要分类。“社会性公共产品是公民社会权利所规定的、以公共事业为依托的公共产品, 是与经济性公共产品、政治性公共产品、文化性公共产品相并列的公共产品。公民的社会权利决定了社会性公共产品的性质和构成。基础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构成了社会性公共产品的主要内容。”社会性公共产品也是和经济发展中“人”的核心要素密切联系的, 是保证劳动力素质的必要条件, 是稳定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阀”。

城乡一体化的基本概念是从城乡空间规划延伸出来的, 目前学者们从城乡规划, 城乡经济发展, 城乡社会、文化融合, 城乡发展的制度统筹安排等多方面进行了阐述。有学者认为目前我国提出的城乡一体化, 是针对城乡之间实行不同的土地使用、户籍管理、劳动用工、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政策所形成的城乡二元的经济社会分割, 意在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消除城乡之间的制度隔离, 创建缩小城乡差距的融合机制。城乡一体化并不是意味着将农村转换为城市, 也不是说城乡在资源占用上平均化, 而是城乡之间在“基本、平等、普遍、均衡”的要求下, 打破当前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分割, 建立统一的供给机制和城乡的融合机制。社会性公共产品城乡一体化治理就是要打破城乡、区域间的二元分割的体制安排, 综合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 结合城乡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 统筹安排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在城乡间、区域间的供给。我国城乡之间, 区域之间在社会性公共产品是不均等的, 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这一方面是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发展阶段相关, 但另一方面是和我国的制度安排、政策实施密切相联系, 因此对我国区域城乡之间的社会性公共产品进行研究, 找出我国社会性公共产品城乡一体化治理的症结所在, 对我国的社会性公共产品供给及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区域间城乡社会性公共产品供给实证分析

我国区域间在城乡社会性公共产品的供给上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总的来说呈现出这样的一种基本情况:东部地区的城乡总社会性公共产品的供给要高于中部, 次高于西部地区, 在城镇和农村分类社会性公共产品供给上东部也要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但是从城乡差距上, 东部地区的城乡差距却要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城乡社会性公共产品供给在三大区域中是最少的, 但是其城乡之间的差距也是最小的。本文将以基础教育和医疗卫生为例进行分析。

(一) 基础教育

我国地区间、城乡之间的基础教育无论是从“硬件”还是从“软件”上, 差距是比较大的。

从生均教育经费来看, 农村的生均教育经费远远的低于城镇。东部地区的生均教育经费远远的高于中西部地区。在区域之间, 中部的生均教育经费是最低的, 东部最高, 是中部和西部地区之和。2004年东部地区小学的生均教育经费城镇为2862元, 农村为2646.33元;中部地区小学的生均教育经费, 城镇为1360.6元, 农村为1285.17元;而西部地区的小学生均教育经费城镇为1509.04元, 农村为1428.92元。东中西部的城乡生均教育经费都存在着差距, 东部的城乡差距要高于中西部地区。

在师资力量上, 城镇教师的资源要远远的优于农村。首先从教师学历和职称上来看, 从2004年的统计数据来看, 无论是在东部还是中西部, 城镇小学教师的学历主要是以专科学历为主, 高中阶段和本科居于其次。而在农村则以高中阶段的学历为主, 其次为本科。其次从教师负担学生数上来看, 农村的学生总数和教师总数都要高于城镇, 但是在教师负担学生数上, 农村教师也要比城镇承担更多的教学任务。

在办学条件上, 我国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 教学设备都有了很大的改善, 危房面积比例不断的下降。但是不可忽视的是在广大的农村尤其是在贵州, 云南等地区, 农村危房面积仍然在5%以上。2004年, 西部地区城镇危房面积占总面积的3.5%, 农村则达到了5.8%;中部地区农村为4.7%, 城镇为2%;东部的危房面积是最少的, 城镇为0.84%, 农村为1.5%。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来开始推行对农村中小学的危房改造工程。但是由于农村的危房面积比例高, 而且新增危房面积不断的增加, 使得危房改造工程还要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持。

(二) 医疗卫生

我国的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长期存在着不均衡的情况, 由于城镇的经济水平较高, 人口相对比较集中, 保健意识强, 聚集了大量的卫生资源。东部地区的医疗卫生资源要远高于中西部地区。而在农村, 虽然20世纪50年代就建立了农村合作医疗, 但是到了80年代, 随着农业合作经济的解体, 农村合作医疗所依赖的经济基础不复存在, 以及80年代末国家将医疗卫生实行了市场经济化的运作, 农村的医疗卫生很大程度上是处于缺位的状态上。

从医疗单位数上来看, 我国由于城镇人口集中, 聚集了全国绝大比例的医疗机构资源, 而农村人口多, 比较分散, 所拥有的医疗资源却很少。我国60%以上的农村人口所拥有的医疗机构数大约是40%的城镇人口所拥有的医疗机构数的一半。医疗机构分布是影响居民享受医疗服务的一个重要的条件。城市到最近医疗点距离不足一公里的医疗单位占81.8%, 而在农村到最近医疗距离点不足一公里的则占61.1%。很多的病由于得不到及时的治疗, 而使得小病恶化成大病。医疗点分布不均, 农村离医疗点距离远, 是农民看病难的重要原因。

从城乡卫生费用来看, 从1990年到2006年城乡卫生费用一直在不断的增长, 但是城乡之间无论是总的卫生费用还是人均卫生费用都在不断的拉大差距。在政府、社会与个人的卫生费用构成变化上, 个人的现金卫生支出的比重在不断的加大, 而政府的预算卫生支出比重却在不断地缩小。

在医疗保障制度构成上, 城乡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2003年, 城镇中无医疗保险的占44.8%, 农村则占79%。在城市则主要以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为主, 占医疗保障中的30.4%, 农村的医疗主要的是以合作医疗制度为主, 这项制度是以农民自筹资金为主, 政府予以一定的补助, 占17.6%。当大城市享受着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占37.6%的时候, 第四类农村没有医疗保险占70.8%。在医疗保障制度构成中, 城市的大病医疗保险占1.8%, 在大城市更高些有3.6%, 而在农村则只有0.1%。我们可以看出在覆盖面上, 农村远远低于城镇, 而且在资金来源上和费用负担上, 农村也要相对高于城镇。

三、社会性公共产品城乡一体化治理对策研究

我国社会性公共产品的供给无论从城乡之间还是从区域之间, 都存在较大的差距。而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是传统的制度的分割造成的, 市场经济要求区域间、城乡间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同时市场经济的缺陷也会导致贫富差距的扩大, 因此提供均等的社会性公共产品的供给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题中之义。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思路, 建立统筹区域间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战略是缩小差距, 保障公民权利的必然选择。

第一, 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 实现社会性公共产品统一供给的项目管理制度。导致城乡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广为诟病, 其深层次原因是由于附加在其上的各种利益关系, 这种附加的利益关系阻碍了要素的自由流动, 也使得公民的基本权利在事实上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因此, 建立全国性的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 废除地域之间的限制, 根据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个人的职业特征, 设立全国性的公共服务项目, 建立“个人账户”, 使“公共服务项目”和“个人账户”相结合, 突出个人的发展特征以及地区对人才的吸引和发展。

第二, 建立城乡、区域间可以相衔接的公共服务运行机制, 实现社会性公共产品的有效衔接。社会性公共产品供给的标准在地区之间是有所差异的, 应该建立区域间可以相互衔接的机制以保证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从我国当前的社会性公共产品供给来看, 城市和农村在社会保障的种类, 社会保障水平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全国性公共服务项目的基础上, 建立相应的“基金”, 缓解因区域差异造成的壁垒, 使“个人账户”可以在城乡间、区域间自由流动。

第三, 建立社会性公共产品均等供给的长效机制, 保证社会性公共产品在城乡间、区域间的财政“均等”和“公平”。我国的财政制度长期以来是以“支持东部”和“支持城镇”的财政体制。在社会性公共产品的供给中, 东部地区的城镇享受了“最高的待遇”, 而上海、北京等城市在户籍制度改革上遭遇的种种难题, 也是建立在这种财政支持之上的。要从根本上破除城乡二元分割、区域分割, 就必须保证在财政上中央及东部地区要“支持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发展, 应该建设“全局财政”和“发展财政”。

第四, 建立和完善“需求为导向”的政府回应机制, 保证社会性公共产品满足人们的有效需求。不可忽视的是, 我国当前的资源还是相对稀缺的, 要合理地利用现有的资源, 就要保证所提供的社会性公共产品符合人们的基本需求, 保证人们普遍、平等、公平地享有社会性公共产品。

参考文献

[1]、王春福.社会权利与社会性公共产品的均等供给[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0 (1) .

[2]、黄坤明.城乡一体化路径演进研究——民本自发与政府自觉[M].科学出版社, 2009.

[3]、洪银兴, 陈雯.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3 (4) .

[4]、 (美) 保罗·萨缪尔逊等著;高鸿业等译.经济学 (第12版) [M].中国发展出版社, 1992.

[5]、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9.

[6]、国家统计局.中国教育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5.

[7]、国家统计局.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5.

8.城乡一体化案例分析 篇八

1.以优势产业为依托,推进农村工业化

推进城乡一体化,经济发展是基础。龙潭区是工业大区,农业总量小,要加长农业这块“短板”,只有依托城市资源,做大做强工业经济,走工业反哺农业之路,不断提高以工促农的能力。

1.1以“一地四园”建设为重点,全力抓好化工园区建设 吉林化学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是经省政府批准的省级特色工业园区,与区政府合署办公,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园区未来发展,将紧紧依托吉化,按照原料路线多元化、产业发展延伸化、产品加工精深化的发展思路,加快完善以石油化工、生物化工为基础,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新能源为特色的化工产业体系,推进化工产业向园区化、集群化、链式化方向发展,持续做大经济总量,增强园区集聚和孵化产业的能力,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夯实基础。重点是建设“一地四园”。“一地”,即国家级碳纤维基地。以吉化碳纤维为核心,主要发展碳纤维原丝、碳丝及其制品,重点实施千吨级碳纤维、千吨级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制品等项目。“四园”即精细化工园、生物化工园、汽车用化学品及三剂工业园和冶金工业园。现已开工建设了创业大厦、总部基地和展览馆,总部基地大厦现已入住企业11户。

1.2积极实施“一线三点”发展战略,加强乡镇工业小区建设 产业的集聚和城乡经济的融合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关键。重点是实施“一线三点”战略,规划建设乡镇工业小区,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优化产业配置。“一线三点”,即沿松花江一线向北发展,在长珲高速公路以南,依托中油吉化和吉林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做大做强化工产业,发展“围化”经济;在金珠乡和大口钦镇、缸窑镇一带,依托建龙钢铁,建设棋盘钢铁产业配套、大口钦耐火材料、缸窑炭素制品等工业园,发展“围钢”经济;在江北乡山湾子一带,依托吉林—深圳精密装备制造产业园和江北机械制造厂,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现全区规模工业企业已达到112户。2009年全区农村工业总收入7302万元,农民人均增收近400元。2010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计划实现350亿元,增长36.3%;规模工业增加值实现173亿元,增长49.1%。

2.以“两镇两村”建设为龙头,推进农村城镇化

要想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进程,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实现农村城市化,把农民变成市民或镇民,使农民能够集中居住,把村屯变成社区,使农村的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公共服务等与城市一致。

2.1立足区情,超前谋划 由于龙潭区的特殊区位,使它成为吉林市工业重心北移的主战场和省级开发区吉林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的所在地,随着进区项目日益增多,钢铁园区建设初具规模,涉及江北乡、金珠乡的征占地拆迁日益增多,失地农民日益增多,这给龙潭区的新农村建设既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为实行土地整理,实现农地集中、居住集聚、用地集约、效益集显的目标,创造了条件。乌拉街和阿拉底独特的历史和民俗资源,乌拉街强镇建设的入选,也为龙潭区的新农村建设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龙潭区委、区政府从龙潭区的实际出发,积极抢抓机遇,超前谋划,适时启动了以乌拉街强镇、金珠小城镇和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江北农民新村的“两镇两村”建设,推进全区农村城镇化的进程。

2.2突破瓶颈,强力推进 无论是进行新农村建设,还是小城镇建设,资金问题是首先必须突破的瓶颈和攻克的难关。龙潭区委、区政府凭着“在职一任,造福一方”的责任感,敢想敢试、大手笔迎得大发展的开拓精神,以及政府在资源宏观调控的独特优势,终于打动了投资者,“两镇两村”建设都是先由承建单位全额垫资建设。金珠小城镇由吉林市鸿博建安公司承建,仅一期工程九座农民新村项目,就需要资金3.5亿元。江北农民新村由龙潭建筑公司承建,一期工程需要资金3500万元。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建设项目也由龙潭建筑公司承建,包括大门景区和院落区在内的一期工程,需要资金近1000万元。乌拉街强镇建设,现在已与吉林市隆鑫建筑公司达成协议,隆鑫公司先行垫资2亿元进行建设。

目前,龙潭区“两镇两村”建设正在按规划顺利展开。

金珠小城镇一期工程九座农民新村建设工程,已正式命名为“金珠豫园”,已接近主体完工。小区总占地18公顷,建楼61栋,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总户数2851户,可解决6个村13个自然屯近万人的居住问题,可以整理出土地5600亩。项目将于今年8月末全部竣工,10月份農民开始正式入住。按设计,金珠豫园将会成为设施齐全,配套完善,环境优美的吉林市一流的花园式住宅小区,所有回迁农民的居住和生活条件都可以达到吉林市一流水准。

乌拉街强镇建设的各项规划都已进入论证阶段,今年的重点建设项目都已上报省发改委,而且,参加了中国首届小城镇博览会,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按规划,经过近10年的发展建设,乌拉街将逐步成为吉林市北部中心镇,吉林省民俗旅游基地,吉林省最大的生态农业生产基地和农副产品集散地。规划面积为10平方公里,计划容纳人口7万。届时乌拉街现有人口除去从事特色产业的以外,全部搬进新镇区,实现由农民向镇民的转变,基本实现农村城市化。

江北农民新村坐落于城区,规划总用地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5万平方米,建多层住宅楼24栋,可安置回迁户1780户,人口6240人。一期工程已交付使用,安置回迁的农户179户,二期工程正在建设中。项目建成后,所有的回迁户可以实现由农民到市民的飞跃式转变。

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建设,现在一期工程大门景区和院落区,已投资近1000万元,主体工程基本完工,今年年底将投入运营,民俗村初具规模。当地农民通过转产转业,大力发展民俗旅游业和劳务经济,足不出户,不离家园就可以过上富裕的生活。

3.以产业化经营为方向,推进农业现代化

推进城乡一体化,必须以产业为支撑,其中农业既是基础,又是薄弱环节。坚持以产业化为方向,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

3.1积极壮大龙头企业 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2009年,益海嘉里(吉林)粮油股份有限公司投资2.6亿建设的年加工40万吨优质水稻项目、吉林省金乌拉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10万吨绿色水稻加工等一批投资亿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项目先后落户,并建成达产。目前,全区共有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48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12家。2009年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资产总额8.7亿元,年销售收入实现了15.2亿元,利税4109万元,带动了11000余农户共同致富,企业用工人数达到了3451人,农户增加收入2575万元,实现了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3.2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以市场为导向,优势产业和产品为基础,依托龙头企业、经纪人、专业大户等,采取农民自办、农村能人领办与农业龙头企业合办等多种形式,探索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现在,全区共有各类农民合作社57个,农民合作社的带动作用正在显现:吉林市乾益种植合作社依托永昌米业,带动1000与户农户种植600公顷绿色水稻;乌拉街镇和兴毛葱专业合作社带动420农户种植1120亩毛葱;江密峰镇南沙村食用菌合作社,带动农户260余户种植黑木耳300万袋,年产销黑木耳30万公斤。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在逐渐成为龙潭区农业产业化的新动力。

3.3做强规模农业,做优特色农业 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作用,初步形成4大特色生产基地:一是以金乌拉公司、普康农业等公司为龙头,建设和发展了牤牛河水系2000公顷绿色水稻基地,精心打造了吉海、江密峰贡米等绿色有机大米品牌。二是充分发挥红阳饲料、乌拉食品等企业带动作用,建设和发展了10000公顷专特用玉米基地。三是发挥吉热酱菜、乌拉北方等蔬菜加工企业的辐射作用,建设和发展了乌拉街3000公顷无公害蔬菜基地;四是以永福公司和九江潮为龙头,建设和发展了种鸡、蛋鸡和肉鸡养殖基地。今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近3万公顷,其中,优质水稻播种面积10444公顷,优质专用玉米播种面积13198公顷;棚膜蔬菜生产计划达到3万亩。

4.加强领导,创新机制,强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4.1创新领导机制 2008年末,抽调精兵强将在全省率先设立了职能相对独立的新农村建设办公室。而且为确保新农办在新农村建设中总调度职能的发挥,由主管农业工作的副区长任主任,并且拨付专款为新农村建设办公室配备了车辆和电脑等办公设备。今年在农村工作考核指标中,加大了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权重,在农口工作中所占比重最大,一家独占40%,其他农业、林业、水利、农机、畜牧等占60%,从而从机制上确保了各乡镇街必须把新农村建设作为重中之重。事实证明,新农办职能的充分发挥是加强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坚强保障。

4.2创新工作机制 区委区政府各部门积极将职能向农村延伸,创建了“部门联动、政策集成、资金聚焦、资源整合”的工作机制,基本形成了橫向联动、纵向互动、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特别是在农村环境整治方面,初步建立起了长效机制。在全区6个乡镇都建立起了综合执法大队,配备专门执法车辆,负责镇容镇貌管理和村容村貌监督工作;组建了乡镇环境卫生管理所,配备人员、车辆和工具,负责本区域环境卫生日常保洁、环卫设施设备维护和垃圾转运等工作。同时,在各行政村设立环境卫生管理站,由村民委员会成员负责全村的卫生监督和管理,初步建立起了 “户集、村收、镇运”的三级保洁管理体系和动态保洁机制。

4.3创新投入机制 在坚持新农村建设投入政府为主导的基础上,充分调动起了企业投入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进行了拓宽新农村建设融资渠道的尝试。缸窑镇蛤什蚂村的新农村建设,永福集团先后投入600余万元,九座农民新村、阿拉底民俗村、乌拉街强镇建设等工程,都得到了企业大力支持。

2006年以来,全区共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5.74亿元,其中区本级财政投入3750万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全区改造农村泥草房2580户,新建农村水泥路1049公里,建排水管线3400延长米,修建边沟34.6万延长米;硬覆盖213万平方米;改水14541户,建沼气池716户,生态卫生厕所990座, 安装路灯609盏。全区农村基本实现了房屋砖瓦化、道路水泥化、村屯道路绿化美化、环境净化,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还实现了路灯亮话、主街围栏一体化。农村社会事业协调发展。2 0家乡镇卫生院全部完成改造任务,建村级社区卫生服务站166个,建农民书屋97个,建文化广场8个,安装健身器材130套件。农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了100%,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8%,农村计划生育率达到了97%,五保老人供养率达到了100%,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口做到了应保尽保。无论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都能已接近或达到城里人的标准。

龙潭区的城乡一体化还刚刚起步,与其他市州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面对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统筹城乡发展任务更加艰巨。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学习借鉴各地区的好经验、好做法,全面加快龙潭区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上一篇:省政府领导致辞下一篇:大班安全课《消防安全我知道》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