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主义文化价值观的后现代解读

2024-08-04

消费主义文化价值观的后现代解读(精选9篇)

1.消费主义文化价值观的后现代解读 篇一

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校:阿瓦提县第三中学 姓名:麦合木提江·艾山 教研组:汉语教研组 时间:2015年3月24日

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次大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又一个新的里程碑,它不仅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极大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为民执政情怀。而胡锦涛总书记所作的大会报告,更是通过“发展、民生、党建、文化”这“四大主旨”,深刻诠释了“十八大精神”的本质内涵。

不断推动发展,可谓“十八大精神”之精髓。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只有紧紧抓住和不断推动发展,才能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把握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关键。正是着眼于此,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切实改善民生,体现“十八大精神”之根本。“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生问题的解决程度决定了社会进步程度和政权兴亡,抓住了民生问题也就抓住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胡锦涛就曾在报告中强调,要“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加强党建,堪为“十八大精神”之内涵。在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是一个重大现实问题,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胡锦涛在报告中强调,“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大力发展文化,尽显“十八大精神”之要义。文化是一个民族传承绵延的精神血脉,是形成民族归属感与认同感的精神纽带,是孕育民族气质品格的精神基因,胡锦涛就曾在报告中说道:“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以前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所言,“全党全国人民行动起来,就一定能开创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作为教师的我们应怀着为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以“十八大精神”为精神指导,争取为推动民族复兴贡献力量,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力量源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应不畏困难,勇于开拓,为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而努力奋斗!当代青年的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层次分明、各有侧重、各具功能而又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有机整体。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炼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形成了一整套成体系的价值观。这24个字反映的是国家目标、社会取向、个人准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对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继承,是整合社会力量、凝聚社会共识、解决和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思想工具。一经公布便引起了广泛的共鸣。现在我们的国家正在发展,祖国需要人才,我们教师要确实做到学有所成,有所作为,报效祖国,就必须把学习和提高思想结合起来,将知识和思想加以传承和创新,形成一股更有价值的文化思潮。古人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没有无前途的专业,只有没前途的学生。不能改变环境,可以去适应环境;不能控制他人,可以掌握自己;不能预知明天,可以把握今天;不能样样顺利,你可以事事尽力;不能决定自己生命的长度,可以拓宽它的宽度。面对生活选择微笑,面对失败选择奋起,面对欺骗选择反思,面对弱者选择帮助,面对病魔选择驱除,面对死亡选择自然。切实的提升自身的素质,做一个有志向,讲诚信,有良好的道德水平,有团队合作精神,有创新精神的新一代年青教师。必定会实现祖国的长足发展,使社会长治久安。

对教师老说,师之德乃教之魂,教师的师德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健康成长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年的教师节,正在乌兹别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的总书记向全国广大教师致慰问信,希望全国广大教师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书记对广大教师的这一殷切希望,为广大教师投身伟大的教育事业,传承社会文明提供了根本遵循。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慰问信的重要精神,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树立和弘扬优良的教师作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而言,广大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做到。教师要带头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理想信念是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对于自身及国家未来发展所持有的坚定不移的态度,是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集中反映。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科学而崇高的理想信念,是引领社会发展的旗帜,也是引领广大教师传播文明的指路明灯。广大教师理想信念坚定与否,直接关系到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社会价值目标能否最终实现。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带头坚定理想信念。从目前的情况看,教师的理想信念状况,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对党的大政方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想高度认同;他们时刻关注国家的前途命运,毫无保留地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为全社会树立了崇高的道德标杆;他们不改育人之乐,以学生的成长进步为毕生追求,成为良好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推动者。当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当代教师在理想信念方面呈现出日益多样化的倾向,一些教师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过于重视和追求个人私利,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淡薄,对社会主义前途信心不强,各种消极的政治观点和错误的价值观念还存在一定的市场。理想信念源自现实,又高于现实,具有一定的超越性和崇高性。但理想信念并不是完全抽象的,更不是高深莫测的存在,而总是与一定的社会物质条件相联系,并通过具体的社会实践最终实现。就此而论,教师理想信念的坚定,与教师的教学本职工作密切关联。广大教师只有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通过教书育人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才能得到他人和社会的认可,才能有成就感、幸福感和荣誉感,才能使自己的人生绽放出绚丽的色彩,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教师要带头坚守职业操守,增强立德树人的责任感。育人先育己。教师首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操守。教师的职业操守,是同教师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教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教师的职业操守既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又是教育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和义务。作为人类文明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教师队伍职业操守的水准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点就是坚守良好的职业操守。中华文明五千年,一直有着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教师高尚的职业操守也一直影响和感染着无数的国人。人们经常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样的诗句来描绘教师的默默奉献,用“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来表达对教师的无限崇敬,用“辛勤的园丁”“人类灵魂工程师”来颂扬教师的高贵品格。

我们要牢记使命高于生命,责任重于泰山,具备良好的责任意识和道德品质,把个性的发展与社会要求联系起来,使自己的成才目标符合社会发展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发挥教师的先进性,以国家利益为重,民族利益为先,立足本职,立足实际,确立目标,学习十八大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当代教师。

2.消费主义文化价值观的后现代解读 篇二

(一)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现代远程教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心骨。现代远程教育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是现代远程教育文化健康发展的保证。现代远程教育文化与普通高校大学文化相比,除具有大学文化的共性外,还具有大众化、开放化、网络信息化等的鲜明特征。由于网络上流动的各种不良信息可能成为干扰学生的视域,影响有用信息的清晰度和效用度,特别是对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道德伦理、民族认同感等造成潜移默化的扭曲、侵蚀和消靡,同时也使我们的思想教育工作效果受到极大的削弱。因此,必须充分认识互联网络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从战略高度重视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并利用各种有效的方式加以引导,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现代远程教育文化建设之中,既是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人才培养、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二)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远程教育文化是自身发展的需要

随着网络教育的快速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的文化建设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正成为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它的文化建设任务越来越迫切,直接决定能给学习者提供什么样的文化氛围,对于他们使用网络的心态、行为和习惯产生持久的影响。从这些年的发展中我们看到,现代远程教育的主流是积极的、健康的,其基础条件、教学资源、师资队伍等建设方面,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作为大学的远程教育文化育人的功能不可回避的摆到了我们面前。因此,全面、深入地了解和掌握现代远程教育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就成为保证和提高远程教育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

(三)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现代远程教育文化是人才培养的需要

远程教育学员同样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力军。把他们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直接关系到祖国的命运和前途,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盛成败。远程教育文化是在教学情境中,师生基于教与学的接触、交流、对话等活动过程而呈现出来的文化形态,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是构筑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终身学习、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手段。远程教育文化建设,对于远程学生健康成长具有促进、导向、约束、规范和教育的功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道德、心理人格、知识技能等各个层面。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现代远程教育文化建设,有助于使广大远程学员在各种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中分清是非,形成一个丰富、和谐、繁荣、先进的现代远程教育文化环境。学生在这种环境中感受认同,并深深习得这种文化,在工作中建功立业。

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现代远程教育文化建设的路径

(一) 凝练远程教育文化精神,营造远程教育文化氛围

现代远程教育文化建设,精神层面的东西是根本。应注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师生员工形成共同的思想信念、道德情操、思维方式、人生态度。为此,就要积极倡导奋发向上的大学精神,凸显远程教育文化的思想引导力和精神凝聚力,进而实现文化建设的目标和任务。远程教育要把历史的沉积、现代开放的活泼,凝练成办学特色和理念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赋予时代意义,将其作为一面旗帜,从而感召师生,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充分调动广大远程师生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使师生以主人翁责任感参与到远程教育文化建设中来。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独特的宣传阵地优势,加强宣传与展示,突出主旋律,树立典型、弘扬正气,让师生能时刻感受到积极向上的文化熏陶。应贴近现代远程教育实际,精心设计和组织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能体现时代要求和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不断满足广大师生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培养学生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政治态度和政治理想,让抽象的理论说教变得生动、具体和充实,使远程文化活动成为先进文化的生动表现形式。

(二) 加强远程教育物质文化建设,完善教育教学制度

网络硬件建设和管理水平是现代远程教育的生命线。目前我国远程教育已基本形成了天网、地网融和,三级平台互动的良好网络环境,为开展远程教学,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的模式,拓展第二课堂形成网络校园文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了进一步发展的有利条件。但网络环境决不能忽视主旋律教育,要把采用信息技术作为教育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完善计算机网络环境建设作为远程教育的技术支撑,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具有着格外重要的意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远程教育物质文化建设,就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下,把技术层面、精神文化建设与物质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建设精神内涵丰富的物质文化环境,彰显办学理念和办学风格,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制度文化反映着大学的观念和精神,反映着管理思想和水平,在制定现代远程教育文化建设的规章制度的过程中,应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导向功能、激励和约束功能,以保证远程教育正确的政治方向。在制度建设中要体现以人为本,既要约束人又要激励人,坚持德法兼治、民主集中、自由活泼、共性和个性兼顾的制度体系,真正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和培养人。

(三) 转变远程教育文化理念,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文化素养

师资队伍建设是现代远程教育发展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在远程教育领域,远程授课教师的教学观念发挥的作用与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应有所区别,他们不仅是知识的讲解者、传递者、灌输者,还要成为远程学员学习中的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起到“助手、经纪人和学习顾问的作用”。这就要求远程教育的教师必须具有较深的文化素养和综合协调能力,为建构学员的知识体系创设有利的情境,使学员掌握获得知识的工具和根据需要处理信息的方法,努力使学员善于学习、享受学习。在教学和交流的过程中,始终要坚持社会主义主旋律,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于教学环节之中。创建一流的师资队伍,就是要不断地激发授课教师们的教学热情,使他们在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和科研活动中迸发出更加蓬勃的活力。应对管理者进行远程教育基本知识方面的培训,形成管理者的专业特质,通过创造各种跨时空远程对话交流的新形式,实现非实时交互和网络虚拟对话,拓展师生对话交流的深度和广度。

(四) 强化远程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功能,提升学习者的思想文化境界

远程学员特点的个性化,决定了现代远程教育必须满足不同学生需要,这有助于学生个性得到和谐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必须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围绕学生的学习提供教学支持服务,满足不同学生在时间、内容、进度等方面的不同需求。同时要给受教育者以更大的自主权,受教育者可以根据自己选择的方式去学习以提高学习效率,从而使被动的学习变成主动的接受。一方面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自尊、自爱、自律的习惯,使其共性规范与个性发展、制约机制与激励机制、规范教育与自我约束达到和谐统一。另一方面,为了发挥文化的教育和引导功能,不但要做好教学工作,还要注意对学习者的学习动机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心理的调控等。在不断提高学习支持服务水平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教育与活动,不仅使学生真正成为终身学习的受业者,而且让他们徜徉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旋律之中,感受人文关怀,接受文化熏陶,维系大学身份,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努力把现代远程学员培养成为具有坚定的思想素质、丰富的文化知识、较强的工作能力、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开拓创新精神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迅速发展, 现代远程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文化建设对现代远程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同时也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 现代远程教育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 通过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建设等多种途径, 形成远程教育特有的文化体系。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代远程教育,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周鸿刚, 李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探微[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293.

[2]沈绮云.文化建设与现代远程教育的内涵发展[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 (6) :4.

3.消费主义文化价值观的后现代解读 篇三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科学技术逐渐成为了电影艺术创作、表达的重要艺术因素,也正因为大量的科技因素的存在,越来越多的电影作品通过灵活运用科技艺术元素为影片建构出具有魔幻性质的电影语言环境,并以此为基础借助魔幻现实主义的艺术表现手法对影片中的典型环境、典型人物等进行塑造和刻画,从而对电影作品中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进行表现、表达。概括地讲,在具有魔幻现实主义艺术属性的电影作品的创作活动中,“魔幻”被作为一种手段对现实社会生活和存在的各种尖锐、敏感的问题进行揭示和反映,最终所表现出的是现实社会存在的某种特定的价值观念。以欧美电影作品为实例,从表象上讲,欧美的一些电影导演、发行公司利用魔幻现实主义艺术手法对电影作品进行创作和拍摄,是为了使电影更具有娱乐性,更能够适合广大观众的审美和欣赏口味,以获得最大利益的票房收入;而从本质上讲,在这些充满魔幻现实主义语境的电影作品中,影片的主创人员在作品中更多的表现出了欧美诸多国家存在的,具有代表性质的价值观。也就是说,在欧美电影的艺术表现过程中,“魔幻现实主义”是一种既能够吸引观众眼球,又能够引发观众进行深刻思考的艺术表现手法,是电影艺术对现实社会价值观表达的重要媒介载体之一。

动画电影《盒子怪》剧照

一、欧美电影中魔幻现实主义艺术表现手法的具体表现和显著特征

魔幻现实主义在20世纪50年代前后是拉丁美洲最为兴盛的一种文学流派,随着人类文化文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这种文学流派演变成为一种被广泛应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具体地说,作为一种艺术表现手法,魔幻现实主义的运用旨在用“魔幻”元素及内容对现实社会现状、存在问题等进行揭露,以抨击现实社会的丑陋与黑暗,或者通过对现存问题进行反映引发人类对生活、生命等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等等。通常情况下,在欧美电影作品中,魔幻现实主义艺术表现手法多被运用在以下几个方面,并具有明显的艺术特征。

(一)以“魔幻”为有利手段对社会现实生活等进行反映

与传统意义上的电影作品不同,在魔幻现实主义电影作品中,影片的制作方在对影片中的主要内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方面进行叙述、描绘的过程中多采用魔幻、虚构的艺术表现手法,使影片的内容在表象上与现实生活具有较大区别,却又通过光怪陆离的现象对社会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影射。也就是说,在具有魔幻现实主义艺术属性的电影作品中,“幻想”与“真实”作为两种必不可少的电影要素并存于影片中,并且相辅相成,共同为表现电影作品内容、主题思想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譬如说,电影《盒子怪》中导演以哥特式滑稽、荒谬的艺术语言讲述了维多利亚时代奶酪桥市发生的离奇故事,其中一群被称为“盒子怪”的奇怪生物被设定为影片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形象。这些“盒子怪”并非存在于真实的现实社会生活中,而他们的身上却凝集着属于人类的特质性格和行为举止等等。在影片中,导演围绕着“盒子怪”“盒子怪终结者”等人物形象对影片中主要内容进行叙述,尽管关于“盒子怪吃小孩子”的传言最后看来是无稽之谈,但是导演在表现“推翻谣言”这一过程中却将人类社会中的阶级统治的内容表现得淋漓尽致。换句话说,在电影《盒子怪》的创作与拍摄过程中,编剧、导演及影片的相关制作人员是通过魔幻现实主义艺术表现手法虚构出相应的人物形象和事件来对现实中阶级社会的等级划分、阶级高压统治等内容进行揭示和反映的,这样的艺术创作形式摒弃了传统电影中枯燥、乏味的叙述方式,使影片更具有形象特性,更能够使人身临其境,并在情感等方面与观众产生共鸣。

(二)魔幻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是“变现实为幻想而不失事实”

尽管在进行影视作品的创作过程中,电影导演及相关工作人员以大量的“幻想”作为表现手段和表现内容,但是这并不代表魔幻现实主义电影作品会因为其中所包含的“魔幻”艺术因素而与现实社会、生活等背道而驰。在魔幻现实主义电影作品中,“魔幻”是被艺术加工后的,具有扭曲、抽象特征的现实因素,或者说,影片中的魔幻内容是经历过解构和重组的现实内容。以电影《鞋匠人生》为实例,在影片中孤独的修鞋匠突然间拥有了神奇的魔力,当他利用父亲留下来的老旧的机器修理鞋子,无论他穿上谁的鞋子,他就会变成那个人。这样的超能力为修鞋匠单调、乏味的生活带来了乐趣,也同样带来了苦闷,终于,在经历了不同人物的生活之后,修鞋匠体会到了生活、生命的真正价值。尽管在影片中修鞋匠通过鞋子就可以变成不同身份的人这一现象充满了奇幻色彩,但是在影片内容中导演对于各个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刻画却极为符合现实社会生活中的规律与经验。比如说,在影片《鞋匠人生》中当鞋匠变成黑人时,他体会到了来自社会的种族歧视;当他变成时髦的年轻人的时候,他尝试到了新一代年轻人不羁的生活方式;当他变成了自己失踪已久的父亲之后,他也真切地感受到了母亲对于父亲真挚的爱情,并从内心中感到到了父亲心中对于母亲的牵挂和愧疚。也就是说,影片的导演以“修鞋匠用神奇力量变换不同身份”来表达魔幻现实主义艺术表现手法下创造出的虚幻内容,同时在对不同身份的人物形象进行描述的过程中又对真实的现实生活进行表现、反映。这样灵活、巧妙地运用魔幻现实主义艺术表现手法使影片从形式、内容上更容易被广大观众接受,并且引发观众进行深刻的、具有现实意义的思考、反思。

(三)浓重的、超乎人意料的魔幻性艺术色彩

魔幻性是区分魔幻现实主义电影作品与传统意义上的写实主义电影作品的根本依据之一。在魔幻现实主义影视作品中,魔幻性常常伴随着出人意料的故事内容的发展而产生,并且具有极为浓重的幻想风格。而影片中的幻想风格也会因为创作人员的创作风格和影片的主要内容、情节发展、人物形象等因素的不同而各具特色。通常情况下,电影作品中的魔幻性以夸张的象征、内心独白、自由联想或意识流动作为具体的表现形式,同时,影片中“时空静止”“时光倒流”等内容也充分地表现出魔幻现实主义电影作品中的魔幻艺术特性。例如,在动画短片《炼金术师的信》中,导演以第一人称视角作为整部短片的旁白,对第三人称的生活经历进行叙述,与此同时,导演利用怀表、沙漏、化学反应等元素将“时间静止”“时空倒流”的内容进行表现,从而对影片中人物的生活经历以“回忆”的方式呈现在影片中,这样的表达手段使整部影片更具有浓重的魔幻色彩,同时影片中通过时空倒流所表现出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更能够给观众带来内心的震撼。又譬如说,在电影《黑天鹅》中,导演以“魔幻”的艺术表现手法将女主角塑造为一个可以自由生长出羽毛的人物形象,并通过其外形、举止等方面的不同变化对女主角内心世界、意识流动等内容进行了形象的表现。尤其是女主角身上开始逐渐长出黑色羽毛,并且蜕变成黑天鹅的时候,这样夸张的,具有象征性质的魔幻性艺术表现手法,恰到好处地将女主角内心世界的变化和思想意识的流动具体化地表现出来,在给观众以视觉上冲击的同时,引发观众由此进行深层次的联想和反思,对女主角的内心世界进行深度的审视等等。由此可见,在编剧、导演及相关创作人员运用魔幻现实主义艺术表现手法对电影内容进行表述和阐释的时候,夸张的象征,深层次、多角度的内心独白和思维意识的流动是表现影片魔幻性的常用艺术手法。而与此同时,不同的艺术风格对于电影语言环境等内容、因素的深刻影响使电影中的“魔幻性”在影片中占据不可忽视的重要位置。比如,电影《盒子怪》中荒诞、滑稽的故事内容、人物形象与哥特式的艺术风格相结合,使整部影片具有压抑、恐惧、荒谬的艺术特征,魔幻性艺术色彩也在“盒子怪”诡异的行为、生活习性等方面得到完美的呈现,同时使得观众在情绪、情感上与影片风格相互融合,更好的对影片内容进行理解和感受,并且对影片所反映的现实社会进行思考。

二、解读欧美魔幻现实主义电影中所蕴含的价值观

简单扼要地讲,价值观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思维和取向,是认知、辨别、抉择活动中人、事、物价值和作用的体现。在电影艺术表现过程中,价值观与影片的主题思想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尤其是在欧美电影艺术作品中,价值观呈现出明显的阶级属性,即在阶级社会中,价值观念因为阶级不同而有所不同。在电影《盒子怪》中,导演就用帽子的颜色对于社会中存在的不同阶级进行描述,并且按照不同阶级属性对其价值观进行阐释。比如,白帽子是整个奶酪桥市最上等的贵族阶级,掌控着整个城市的政治与经济,对于贵族阶级而言,生活在于享受,尤其是享受美味的乳酪,为了收集并且品尝到更多更优质的乳酪,贵族阶级甚至会动用修建儿童医院的资金,以满足自己的私欲。也就是说,在《盒子怪》统治阶级的价值观中,权力即特权,而特权则意味着可以享受到更优越的物质生活,更及时的满足自己的私欲。德国哲学家施普兰格尔曾经将价值观划分为六种理想型编制,其中侧重于权力、影响的价值观被称为政治型价值观,在电影《盒子怪》中白帽子贵族阶级的价值观就归属于政治价值观,同时在电影中作为贵族统治工具的红帽子阶级的价值观则侧重于实用和功利,属于经济型价值观。然而,在欧美电影中,电影制作方不单单在影片中对政治、经济类型的价值观进行详尽、生动的表述,还对审美型、社会型、宗教型、理论型价值观进行代表性的概述。例如,在魔幻现实主义电影《沉睡魔咒》中,导演通过对童话故事《睡美人》进行颠覆性的重新解读,对于欧美现实社会中存在的社会型价值进行了创新性表述,即在影片《沉睡魔咒》中,导演重新塑造了黑魔女、爱洛公主、国王等相关人物形象,根据各个人物形象在影片中的言行举止等对现实社会存在的情爱关系、观念进行阐述,并通过影片的内容指出在现实社会中的“真爱”并非只是针对爱情,也包括亲情和友情。也就是说,在电影《沉睡魔咒》中导演对于狭隘的情爱价值观进行了批判,并对“真爱”的更深含义进行了挖掘。又例如,在电影《冒牌天神》《雷神》等电影中,影片导演通过具有喜剧性质的魔幻元素对宇宙奥妙、宗教概念等进行叙述,进而表现影片中所蕴含的宗教型价值观,使电影作品具有现实的深刻内涵,耐人寻味。由此可见,在欧美电影作品中魔幻现实主义是表现、表达西方价值观的一种有效的艺术表现手法,是艺术与哲学相结合的具体表现之一。

4.消费主义文化价值观的后现代解读 篇四

潼南区双江镇中

杨军

邪教的本质是反社会、反科学、反人类。

反社会表现在;制造人间悲剧,恣意践踏法律,破坏社会和人民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侵蚀和瓦解基层政权,充当外国反华势力的工具。

反科学表现在:大搞人神合一,宣传现代迷信,用迷信害人杀人;歪曲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为其所用,阻碍科学知识的传播和发展。

反人类表现在:实施精神控制,践踏人性尊严;摧残人的健康,无视生命价值;背弃正常人伦,湮灭人的亲情。

新时期、新形势下,邪教组织出现了新的特点和趋势。各种邪教组织披着宗教的外衣,正把罪恶的黑手伸向青少年,向他们灌输歪理邪说,控制他们的思想言论、行动自由,甚至摧残他们的身体,剥夺他们的生命,全社会必须高度警惕,认真应对。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青少年防范和抵御邪教的能力,对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一些邪教组织改变策略,变换手法,活动上出现了新的特点和趋势。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一是为了要逃避打击,活动更加诡秘,利用传统的宗教形式掩人耳目。一些邪教宣扬真善忍,利用一些传统道德,似是而非地来欺骗群众。常用骗人手法有:用宗教或气功的幌子蒙蔽人;用“末世论”、“劫难说”欺骗人;用治病、免灾等诱惑人;用看相算命、装神弄鬼吓唬人等。二是使用现代化高科技手段,如利用短信、博客、QQ群、动漫游戏、电子声像制品等进行联络和开展活动。三是企图为“教会”培养“接班人”,逐渐将工作重点由中老年对象转移到青少年儿童中来,成员进一步低龄化。据6月7日东南早报报道,42岁安徽女子张某授意女儿小梅,在学校内传播“全能神”邪教思想。小梅发展小莹、小玲、小冰、小强(均为化名)等9名学生信徒,他们经常到学校附近的餐馆、出租房、民房内聚会,后来还公然散发“全能神”传单。小梅、小强、小冰三人参与邪教后,都放弃高考。其实小梅和小强入教前学习成绩一直是年级前列,小冰成绩也很不错,却放弃了高考。屈指算一算,一名学生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付出了多大的代价,从幼儿园到高三,十四、五年的寒窗拼搏,高考将使他们的人生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然而,在教义的影响和教徒的唆使下,几名学生放弃高考,完全投入“全能神”的活动,放弃了正确的人生方向,这些学生的美好人生被“全能神”彻底毁灭。另外,福建晋江市黄某某、李某某夫妇为了能早日“得道成佛”,不惜让18岁的女儿弃学入教并奉献肉体,不惜一切代价拉男性入教……

青少年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复杂、充满矛盾的时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从众心理,缺乏社会经验,他们是网络世界中的主流,也容易受网络上流传的各种信息的影响,正是青少年的这些特质为邪教提供了可乘之机。一些邪教组织甚至将青少年作为主要发展对象。现在不少青少年对一些庸俗的东西津津乐道,少数青少年误入邪教。众所周知的2014年5月28日,山东招远发生了一起“全能神”邪教成员故意杀人案件,6名犯罪嫌疑人中最小的是看起来只有十二三岁的男孩,尚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张航也仅仅是1996年3出生的,这次事件再一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面对现代信息社会、面对多种不良因素地诱惑,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影响青少年成长的环境相当严峻,在青少年中加强防范抵御邪教的教育已经刻不容缓。他们不仅要头脑清醒,远离邪教,而且还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御邪教。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有怎样的价值观念,就会有怎样的行动。培育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青少年阶段是价值观形成阶段,是可塑性最强的时期。抓好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也就抓住了未来、管住了长远。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新的认识和要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倡导核心价值理念,更能够体现社会主义国家、社会制度和公民道德价值取向,对青少年加强这些价值观的教育,对社会的价值取向和社会风尚均有奠基性功能。因此,我们在青少年中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青少年防范和抵御邪教的能力,对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如何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高防范和抵御邪教的能力呢?结合实际,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一、不断提高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当前,国际国内大局发生着深刻变化。国际敌对势力正在充分利用邪教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图谋,与我们争夺青少年斗争更加复杂、严重。同时,我国也正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在前所未有的改革、发展和开放过程中,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日趋明显,各类社会矛盾凸显,给青少年成长带来多方面影响。因此,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坚持从小抓起,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把大力在青少年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做为首要任务,融入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全过程,扩大主流价值观念的影响力,引导青少年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打牢思想基础。

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努力在认知认同上下功夫。

1、深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唱响“三个倡导”24个字,使青少年真正懂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同时,还要注意全面系统、分层面、有重点的宣传讲解。要联系青少年身边事例,多运用大众化语言,深刻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在生动活泼的宣传教育中,引导青少年不断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融化在心灵、体现在行动中,成为青少年立身之本,抵御具有“洗脑”功能的种种歪理邪说的对邪教信徒进行的思想控制,不断提高青年学生明辨善恶和抵御各种恶魔危害的能力。

2、充分发挥“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的“传帮带”作用。我们一些“五老”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就是一部核心价值观的好教材,“五老”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更是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者和传播者。要组织“五老”和青少年共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举办培训班或以会代训等形式,紧密结合本地青少年的实际,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区域,编写好教材或宣传教育提纲,内容要通俗化、大众化,更加符合青少年的认知水平、思维习惯、接受能力、兴趣爱好,能够入耳入脑,易于融入心灵。要在做好充分准备的前提下,组织“五老”进社区、进村庄、进学校,用生动形式、感人的事例、深入浅出地讲解,向青少年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使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和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形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浓厚氛围。

3、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少年思潮,释疑解惑、凝聚共识。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要加强对青少年思潮动态分析,强化对热点难点问题的正面引导,在尊重差异中扩大认同认知,在包容多样中形成共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冲破思想迷雾、廓清模糊认识,凝聚青少年共识,引导他们培养良好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自觉抵制邪教组织对他们的侵袭。

三、充分发挥各种教育活动的引导和熏陶作用,拓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1、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益智益德的科研发明、力所能及的爱心活动,都是美好道德行为和重要的道德实践,是培育助人为乐、团结友善文明风尚的有效途径。以社区、村庄为重点,以互相关爱、服务社会为主题,围绕“失足、失管、失学、失业、失亲”青少年和留守生、困难生、残疾人员、孤寡空巢老人等弱势群体和特殊群体,开展做好事活动,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

2、道德教育实践活动。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大力普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基本道德规范。诚实守信是做人做事的道德底线、道德建设的基础,要以诚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形成修身律己、崇德向善、礼让宽容的道德风尚。大力树立和宣传诚信先进典型,积极倡导讲诚实、重信用、守承诺,加大对失信行为的约束和惩戒力度,广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引导青少年真诚做人、守信做事,增强青少年价值判断能力和道德责任感,实现道德教育、示范引领和实践养成相统一,不断提高道德水平、提升道德境界。

3、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定了我国法律法规的性质和方向,具体的法律法规又能直接影响着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法律法规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保障。我们要认真加强对青少年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精神,增强青少年学法遵法守法用法意识,真正懂得哪些事应该做、哪些事不应该做,充分发挥法律的规范、引导、保障、促进作用,使正确行为得到鼓励、错误行为受到约束,用法律的权威来增强的自觉性,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4、重要节庆日教育活动。每个重要节庆日都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要充分发挥重要节庆日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独特优势,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加强对革命传统文化、时代价值的阐发,发扬革命领导人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要挖掘重要节庆日、纪念日和各种教育基地所蕴藏的丰富教育资源,利用政治性节日、国际性节日、党史国史上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纪念日、党和国家成功举办的大事和妥善应对灾难的时机和各种教育基地,因势利导开展庄严庄重、内涵丰富的各类教育活动,弘扬主流价值观,传递社会正能量。

四、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之中,引导青少年在实践中感知、领悟和接受它

1、发挥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教育格局的作用,形成学校、家庭、社区共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大合力。“三位一体”教育格局,推动了学校、家庭、社区联动共育、齐抓共管的发展,加强了青少年假期的管理和教育,还可利用科协科普资源优势、科技馆等科普阵地及发挥老科协科普专家的作用,使广大青少年占领课余思想文化阵地,成为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机制。中央要求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学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使青少年明辨是非、增强自身对邪教的抗诱能力。其次。家庭环境对青少年各方面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从案例中不难看出多数青少年是在父母、亲属的蛊惑、带动下学习邪教。学校要成立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举办反邪教知识讲座,让家长了解邪教的反动本质和危害,多与家长沟通,让他们用家教家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管理好自己的子女。各社会力量要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搭建平台,整合教育资源,引导家庭和社会各方面主动配合学校教育,以良好的家庭氛围和社会风气巩固学校教育成果,形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结合,共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发挥网上传播作用。有条件的地方还要充分运用微博、微信、微视、微电影等现代技术手段,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引导增强青少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针对性和互动性,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上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习总书记强调,展望未来,我国青年一代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广大青年要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永远紧跟党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让我们团结起来,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对邪教的警惕性、鉴别力和防范能力,共同维护社会的安全和稳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5.消费主义文化价值观的后现代解读 篇五

摘要:

文化是维系一个国家和民族精神纽带,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在经济全球化大趋势的形势下,民族文化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文化领域的竞争,不仅表现在文化产品的市场覆盖上,更表现在文化价值观的渗透上。因此,要树立既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点,又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文化,在观念、体制、机制上要真正解决面向群众、面向市场的问题,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关键词:坚持

社会主义

文化方向

火炬——“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号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船标——“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摘自江泽民同志十六大报告)

“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我们党在指导思想上的又一次与时俱进。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三个代表”的核心在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的必然结论。我们注意到,十六大报告中在讲到文化时有两个特点:一个是相互交融,即文化、经济和政治间的相互结合、相互促进,一体化互动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另一个是相互激荡,就是一个相互学习、借鉴的过程。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文化占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份额,是我们未来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文化建设的一个高潮正在兴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文化事来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一个广阔的天地。

一、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和重要性

在当前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更加体味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珍贵价值之所在。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同时他还指出:要牢牢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趋势和要求,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立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前沿,不断发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具有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说在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利用一切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全方位地吸呐人类一切先进的文化因子和精神财富,重新整合、构筑现代化的中华文化体系。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一致的,党在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的同时,还要致力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文化就是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它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所体现的文化意识,是一种超越一时一地具体经济政治问题的远虑,它与长治久安、造福万代的执政理念连在一起,与延续中华民族斯文与道德的历史感连在一起,与谋求人类完善和人类解放的终极关怀连在一起。

先进文化站应该是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时刻反映出人民群众的意志和愿望,表达人民群众的心声。我们的先进文化,正是朝着反映时代前进的方向,表现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的方向前进。江泽民同志曾把主旋律精辟地概括为“四个一切”即“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和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这些都是先进文化的集中反映。

二、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的紧迫性

文化是维系一个国家和民族精神的纽带,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在发展的长河中,传统文化既是广收博采、熔铸万物,又必须保持其鲜明的个性和独立的品格。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民族文化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存在着发展先进文化和被西方或同化的危险。这表现出文化领域的竞争,不仅表现在文化产品的市场覆盖上,更表现在文化价值观的渗透上。

不少人认为只要中国在、中国人和汉语言还在,中国的学问和文化遗产还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就必然会存在,就会被很好地继承和发展,所以我们听到了“二十一世纪将是中国文化的世纪”这样的声音。其实我们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被横行而来的西方文化逐渐渗透,而且残存的部分也正在被全球化过程进一步扫荡而消失。对于另一个声音“二十一世纪将是中国文化的世纪”表示过于乐现,而认为“走向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仍然而临铲除封建主义的历史重任。”透过这两种不同的声音,而且是完全对立相反的说法,一个的共同前提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确实还活生生地存在着,而且几近消亡,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正面临着重大危机,而且这种危机现象日趋严重。

如何克服文化价值观渗透对我们产生的深远的影响呢?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更要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主,坚定不移地坚持对外开放,从世界广阔的视野和面向新世纪的胸怀,审视自己,发展自己;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的精神总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其次,大力弘扬民族文化,振奋和培育民族精神,实施民族文化精品战略,努力提高民族文化产品的质量及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坚决反对和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文化的侵蚀。国家强盛和发展,民族振兴和独立,人民幸福和尊严,都离不开强大文化的支撑。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民族亲和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努力实践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正是优秀的文化作品,把亿万人民紧紧凝聚在先进文化的旗帜下,不断增强人们的民族意识,不断为前进中的人们增强精神力量,为现代化建设、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三、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的必然性

我们要时时注视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紧密结合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最新发展和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的实际,紧密结合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紧密结合我们党员干部队伍发生的重大变化,来深入思考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这个重大问题。我们既有丰厚的物质文明,更要有富足的民族精神支撑,才能充满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广义的概念中,“文化”既是一种精神价值体系,又是一种社会生活方式。自1840年鸦片战争起,中国相对封闭的存在状态被西文的坚船利炮所打破。西文列强与中国的战争既是一场军事战争,又是一场文化战争。中国人在痛苦而屈辱的失败中认识到了工业文明与现代化文化的力量与价值,西学自此开始被先进的中国人所自觉接受。中国人是从两个角度肯定并接受西学也即现代文化的。其一是认识到了不接受现代文化就要亡国灭种,学习西方的技术、经济、价值与制度是抵抗并战胜他们的唯一途径。当时所说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就包含着这个意思。其二是逐渐认识到了西学所代表的工业文明与现代文化具有先进性,体现了历史的进步的脚步,是中国所应该选择的方向。就是在这种背景与思路之下中国文化开始了由传统到现代的艰难转型。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党仍坚持文化的现代立场,推进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现代文明,通过大规模的社会动员使民主、平等等现代观念深入到社会最基层,使历来封建程度最深的中国农村纳入了现代国家的制度框架之中。我党移风易俗、破旧立新,使人民日常的生活方式、思想价值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然,建国后我党也曾在文化意识形态方面犯过从局部性到全局性、从短时段到长时段的左的错误,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那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我党在追求现代化的愿望太迫切了,以至于想超越历史发展阶段,最终反而走到了现代化的对立面。“文革”过后,我党根据变化了的新的形势制定了改革开放的新方针,带领中国重新回到国际社会,回到了现代文明的主潮流,中国共产党的现代文化导向更加彰显。二十年来对市场以济的建构,对民主政治与法制的追求,对信息时代的认识,对知识经济的倡导,都表现了我党追随历史脚步的旺盛的文化活力。

要树立既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点,又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文化,在观念、体制、机制上要真正解决面向群众、面向市场的问题。中国共产党的坚定决心,就是要实现整个中华民族全面的、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的复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进入小康社会,群众的文化消费将进入旺盛期。据有关部门估算,到2005年我国潜在的文化消费能力将达到5500亿元。这就要求在发展文化公益事业,保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的同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新形势要求我们不断适应新情况、新变化,紧跟时代,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作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一个重要途径,将极大地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从而成为我国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先进文化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四、结合文化工作来进行深入思考

文化工作是小康社会目标中的一修正重要组成部分,文艺工作者的任务就是要把文艺普及到各个民族、各个地区、各个层次的群众当中去,使他们不仅在物质生活上不受困顿,在文化生活方面也是美好的,而丰富的。文艺团体和文化工作者,一方面抓精品创作,一方面做好文艺普及工作,到基层去,在丰富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需要的同时,了解最基层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从而丰富创作。文化工作还应当是面向大众、服务人民、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植根于最深厚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源之中。广大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来源于人民大众,服务于人民大众,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本质要求。

坚持以马克思列主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的文化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保证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只有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的中国先进文化,才能够成为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也才能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在全体人民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虽然中国目前还缺乏和发达国家相媲美的丰厚物质生活,但这里有隽永的民族文化魅力,团结一致、奋勇向前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将鼓舞我们再铸辉煌。正是高擎先社会主义进文化前进方向的火炬,民族精神焕发出夺目的光彩,“十六”大又为新世纪的中国描绘出了一个极具人文精神的宏伟目标。

6.消费主义文化价值观的后现代解读 篇六

消费主义无疑是当今世界的主旋律,时尚的瞬息万变、信息的五花八门大都瞄准了人们的腰包、刺激潜在的消费欲望。这是资本逻辑和技术理性合谋的结果。我们或可从中梳理出几个并不新鲜,却常说常新的话题:一是何谓文化消费主义;二是谁主世界潮流;三是消费意识缘何成为大众意识,作家、理论家如何在写作或思辨中实现或抵抗所谓的现代性或后现代性。换言之,它至少牵涉到三个问题:第一,何谓现代性或后现代性?第二,谁是大多数?第三,谁主世界潮流?

关于第一个问题,西方过来人早有议论,他们对现代性或现代意识的疑窦和反思出现于19世纪,甚至更早,而焦点或靶子正是消费主义。到了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使生灵涂炭、满目疮疾,现代主义虽然走进了观念和技巧的死胡同,但其所表现的异化和危机却具有片面的深刻性(袁可嘉语)。而后现代主义则多少反其道而行之,娱乐至上、消解意义,虽然使文艺顺应了自由市场的游戏规则,但模糊了后发达或发展中国家的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根据马尔库塞(《单向度人》)的说法,真正的艺术是拒绝的艺术、抗议的艺术,即对现存事物的拒绝和抗议。换言之,艺术即超越: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或艺术之所以有存在的价值,是因为它提供了另一个世界,即可能的世界;另一种向度,即诗性的向度。前者在庸常中追寻或发现意义并使之成为陌生化的精神世界,后者在人文关怀和终极思考中展示反庸俗、反功利的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同时,他认为大众文化瓦解了传统意义上的无产阶级,并使之单向度地陷入了消费主义的陷阱。但是,后来的文化批评家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却认为,大众(通俗)文化即日常生活文化(也即所谓的生活审美化、审美生活化),其消费过程则是依靠文化经济自主性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霸权进行抵抗的过程。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肯定了严肃文化和通俗文化、精英主义和消费主义的存在价值。显然,现实助费斯克战胜了马尔库塞。这也是后现代主义战胜现代主义的一个显证。而后现代主义指向一切意义和宏大叙事的解构为所谓娱乐至上的大众消费文化的蔓延提供了理论基础。于是,绝对的相对性取代了相对的绝对性。

关于第二个和第三个问题,王小波曾一语中的,谓沉默的大多数。如果拿金字塔作比附,那么人类的大多数毫无疑问地便是被压在低层的那个庞大的基数。他们大都还在为生存权挣扎,何谈话语权?!而今,虽然互联网和微博微信为众生提供了言说的机会,但它又何尝不是淹没在资本这个汪洋大海、被资本玩弄的小小泡沫。而在安静的书屋里孕育翻天覆地思想(海涅语)的西方文人从卢梭到尼采到斯宾格勒到奥尔特加伊加塞特到卡夫卡到弗莱到加西亚马尔克斯到波兹曼等等(这个名单几可无限延续),对现代化的意见也不尽相同,尽管总体上是保守的、否定的取法。

至于谁主世界潮流,文学界也许还不大关心,因为长久以来我们被一些伪命题欺骗了,即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云云。然而,世界是谁?它常常不是全人类的总和。往大处说,世界常常是少数大国、强国;往小处说,世界文学也常常是大国、强国的文学。这在几乎所有世界文学史写作中都或多或少有所体现。因此,世界等于民族这个反向结果一直存在,而非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只不过它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表现得清晰明了和毋庸置疑。盖因在跨国资本的全球化进程中,利益决定一切。

总之,资本逻辑与技术理性合谋,并与名利制导的大众媒体及人性弱点殊途同归、相得益彰,正推动世界一步步走向跨国资本主义这个必然王国,甚至自我毁灭。于是,历史必然与民族情感的较量愈来愈公开化、白日化。这本身构成了更大的悖论,更大的二律背反,就像早年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这个历史必然时所阐述的那样。如今,文化消费主义之流浩荡,而且其进程是强制性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宁唯是,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压迫性、颠覆性和取代性来势汹汹,却本质上难以避免。这一切古来如此,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仍将如此,就连形式都所易甚微。这在全球化时代更是显而易见。而所谓的全球化,说穿了是全球跨国资本主义化。

当然,我并不否定全球化或跨国资本主义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一环,即资本在完成地区垄断和国家垄断之后实现的国际垄断。它的出现不可避免,而且本质上难以阻挡。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不仅是全球化的得益者,而且是其积极的推动者。 然而,马克思正是在对资本的认知上预言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不分国别、不论民族,为了剥夺的剥夺,向着资本和资本家开战,进而实现人类大同一一社会主义。那么,文学何为?这个问题并不容易回答。这一方面源于文学的复杂,另一方面却是因为文学从无用到有用再到无用循环往复,恰好经历了不少轮回。

首先,在我们古人那里,文史不分家,因此文的涵盖面极广。其次,即使狭义的文学,它至少也是文与学的叠加。它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是摹拟,是反映,是表现;是再现;熏、浸、刺、提,陶、熔、诱、掖,无所不能,无所不包。但它终究是无用之用,不能吃,不能穿,就像庄周眼里、老汉门前的那棵歪脖子树。此外,文学又是说不尽的,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为了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我不妨套用一句业内老话,谓文学是创作和批评构成的双桅船,抑或创作与批评犹如鸟之两翼、人之两腿。举个例子,如果没有批评和广义的研究,《诗经》既不会产生,也难以流传。从孔子编《诗》到《毛诗正义》到今天多如牛毛的诗学,中华民族走过了几可称之为最高层次的心路历程。

总之,现代化伴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它见证了奈斯比特、托夫勒们所说的第二次浪潮,却并没有就此歇脚,而是以新的面目走向了所谓的后现代或后工业时代,导致文学及狭义文化与商业的界限彻底模糊。用文化批评家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的话说,大众(通俗)文化即日常生活文化,其消费过程则是依靠文化经济自主性对意识形态霸权进行抵抗的过程。

7.消费主义文化价值观的后现代解读 篇七

关键词:中国梦,利益诉求,核心价值体系,改革,社会基础

一、“中国梦”及其幸福追问的社会意义

市场经济改革多年后, 我国民众是否感到幸福?这一话题首先是由新闻媒体引发的。①当幸福、幸福指数、让人民幸福等词句成为各地电视、广播的热词的时候, 是新闻在博人们的眼球还是社会民众在对改革成果发出由衷赞美?人民福祉的增加是改革的初衷也是改革成果的必然体现, 它涉及到改革建立在群众利益基础上的深化和强化。新闻媒体的幸福追问以及政府对此问题的呼应, 反映的也是新时期执政党执政理念的重大调整和转变, 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新闻话题, 更不是一个娱乐话题。

市场经济理论认为, 商品生产和政府制订政策的目的都是为了增加国民的幸福。在经济学中, 幸福被定义为效用的多少。萨缪尔森认为幸福和效用成正比, 和人的欲望成反比。前总理温家宝指出, 幸福就是“让人们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有信心”。这不仅仅指物质富裕、生活水平的提高, 还涉及法律政治制度建设和社会公平正义等社会进步的软指标。我国改革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 这些成就是否必然导致国民幸福感的提升?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 13亿人口如何在未富状态下提高幸福指数, 这是一个意义深远又充满挑战的大问题。它涉及到改革中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市场经济竞争、个人财富至上等理念有机融合, 涉及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价值观凝聚社会力量, 涉及到如何在社会改革和进步中获得最广泛的群众支持和建立最深厚的社会基础。

市场经济的幸福观让人们正视自己的欲望及其欲望的满足 (包括满足的途径) 。人们需要欲望的满足, 正因为有了欲望才建立了伟大的文明, 但如果欲望得不到控制就会演变成贪婪甚至罪恶。[1]这就需要一个完备的制度建设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一个完备的制度设计成为今天改革深化的核心问题, 而一个完备的制度构建是复杂的, 它包括:如何从体系上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完整内容, 如何加快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建设和协调以减少社会摩擦和体制失衡;如何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如何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全面准确地钳制市场经济运行的负面影响, 构建美丽中国和幸福中国;等等。这些问题的理论和实践突破是我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市场经济理论结合的全部要求, 也是“中国梦”②提出及其实现的基本社会背景。“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 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而“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这一表达代表着执政党和社会大众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的的一致追求, 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在人民群众中贯彻、在人民生活中体现的基本要求。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性质决定社会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国家富强、民族兴旺、人民幸福。国家富强了而人民生活改善度落后于社会平均水平, 幸福指数就难提高。人民感到改革预期与个人幸福指数越来越偏离, 这就是改革的误区和失败。正是在这一层面上, 一个小小的幸福追问代表的是关注改革深入进行的微观社会基础构建的警示意义。

二、“中国梦”与大众利益诉求

“中国梦”及其幸福追问的实质体现的是民众利益诉求和价值诉求。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 要适应我国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发展变化, 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建立健全表达利益诉求的新机制, 为各社会阶层尤其是弱势群体提供顺畅的利益诉求的制度平台, 这已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中国梦”的提出无疑是我国民众价值和利益诉求的最新概括。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启了把民众价值诉求尤其是利益诉求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实践结合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从经济转型 (体制转型) 到社会转型, 再到随之而来的社会经济主体价值观和利益诉求的转型。[3]这一利益诉求首先表现在“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价值导引上。传统的社会主义价值理念过多强调国家集体利益, 强调社会利益主体一元化, 这种价值和利益诉求在建国初期实为必然选择。计划经济的初期是社会主义英雄主义的时代, 是社会主义价值理念神圣化的时代, 计划经济的有效性正是建立在这种对社会主体利益的推崇上。这种对国家和社会主体利益的推崇和向往使个人价值牢牢依附在社会主体利益之上且服从主体利益, “国家好了, 我们就好了”成为社会民众的主流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在改革开放中一度被看成是“大锅饭”的代名词。但是, 它代表着一个时代的价值主流, 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起过巨大的社会推动作用, 不能简单加以否定。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价值观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利益激励, 导致社会进步的速率大大加快, 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利益示范。这种示范性使民众潜在的物质利益诉求被大大地激发出来, 一时间“一切向钱看”成为社会民众的金钱观、物质观。[3]这种价值诉求在现实社会中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市场交易行为的“一切向钱看”。在市场经济改革的前沿流通领域出现了大量见利忘义的行为, 市场经济发育初期的一些不道德行为甚嚣尘上, 极大地损害着我国的市场环境。二是政府公务员队伍中的以权谋私、钱权交易、贪赃枉法、贪污腐败行为。一些人丧失党的理想信念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大搞权力寻租, 腐败窝案的不断暴露降低着政府官员在民众中的威信, 也给国家和人民利益带来巨大的损失。三是对社会基本道德标准的腐蚀和伤害, 社会价值扭曲触目惊心。南京庞宇案、广东小悦悦案把民众道德逼问到悬崖边缘。人们不禁追问:如果人人事事皆“一切向钱看”, 成为社会对一事一物的取舍标准, 社会将会被推向何处?

价值和价值体系是一定时期和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社会意识的集中反映。马克思说:“实际上价值只不过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社会关系在物上的表现, 它的物的表现, 人们同他们的相互生产活动的关系”。[4]它说明价值存在于人 (主体) 与客观事物 (客体) 的关系中, 是客观事物的存在及其属性对人的精神需求所提出的要求。作为生产关系的价值体系在任何社会都是一个复合的矛盾体系, 包含指导思想、理想、信仰、信念、价值取向、价值评价等诸多要素和内涵。怎样在一个多元的社会价值体系中提炼出一个代表社会和时代的核心价值并能够通俗地被社会大众感知和接受, 这是一个社会价值构建的难题。

市场经济利益观催生我国价值诉求多元化, 这种价值多元化是社会利益主体个性凸现的结果, 其对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冲击已经成为我们精神文明建设的巨大障碍。30多年的实践使我国生产力和社会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实质性改变, 大众的利益诉求也处于不断调整和变化中。“中国梦”的价值诉求的出现理顺了改革过程中民众的利益追求与改革的成果和目的的关系, 它第一次活生生贴近普通民众的生活本身, 而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理论说教, 这是我国社会价值构建的巨大进步。

三、改革实践对社会民众主体价值构建的冲击

幸福观和未来社会梦想是对社会民众心理上欲望的肯定, 也是对社会制度建设的基础要求。经济学和心理学早就揭示了人既是自然人, 也是经济人和社会人。人类欲望的实现受到社会制度和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制约和限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小康社会建设阶段, 幸福和欲望的实现必须高度统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实践中。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2]这里特别重要的是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 即通过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来发展市场经济,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与此同时, 市场经济改革的理论设计和制度框架构建也必须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进行审视, 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反映社会基层民众所关注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善于把市场经济理论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有机结合, 并通过这种结合来推动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发展, 从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奠定在人民群众的基础之上。这一理论和实践的具体要求在于:第一, 在市场经济改革深化的基础上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并具体化在改革实践之中;第二, 在改革实践中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 把市场经济改革所激发的社会经济人的泛价值观进行理论提炼和修正并进行规范, 从而构建和形成我们的新的精神支柱;第三, 从市场经济改革实践主体出发批判旧的社会理论和价值观念, 使思想理论趋于科学化, 使价值观念趋于合理化, 并用正确的理论和价值指导实践, 使市场经济改革获得群众的巨大支持, 化为自觉的行动。由此, 社会大众对市场经济的认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融合研究才显出其重要的社会意义。

从市场经济理论践行的群众基础看, 提出在市场经济改革实践中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直面上述问题并力图解决这些问题的。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的那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问题是怎样在市场经济改革中坚持和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并具体化到改革实践中?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早在改革之初就指出:“我们相信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的制度优越。它的优越应该表现在比资本主义有更好的条件发展生产力。”[5]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完善, 任何时候都要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这就说明我们必须站在社会主义制度角度来研究人的行为和人的思想, 也必须正视改革开放中出现的各种“人”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后, 大众普遍了解和接受了改革在于打破原有的“大锅饭”体制, 逐步接受了由“体制人”向“社会人”、“经济人”的转变。人们认识到, 由市场主导资源配置的社会化大生产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较高的效率, 但同时在走向“社会人”的过程中又不断徘徊和怀疑社会主义改革的本质走向。在改革过程中, 大众经历了对市场经济改革理论的不置可否 (这和改革“摸着石头过河”的理论滞后有关) 到实践中被动 (少主动) 接受的过程。“打左灯向右转”甚至“中国特色资本主义”等较为典型地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改革的怀疑和矛盾心态, 也说明大众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产生了肯定与否定、认同与反对、接受与质疑等交织的复杂感情, 即一方面最大可能地支持对自己有利的改革 (拿起筷子吃肉) , 同时又对改革所产生的利益缺失和社会混乱严重不满 (放下筷子骂娘) 。其根本原因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与理论构建的差距。改革开放以来, 一部分官员及其依附者成为凭借权力、用资本掠夺财富首先富起来的人, 人们亲身感受到两极分化加剧。市场经济在实践中暴露出来的趋利特性及其法律、道德滞后所产生的真空现象, 如恶性竞争、短期行为、道德滑坡等问题, 使社会大众对现行市场经济运行前景产生担忧和质疑显得十分正常。

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般原理, 在影响生产力的劳动者、生产工具、劳动对象这三个要素中, 劳动者是主导地位的因素, 是推进生产实践和生产力发展的主体。主体的主动性首先取决于主体的自愿和自觉性。因此, 大众是否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直接影响着生产者对生产力的推动方向和力度。大众能否认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究其根本在于自身得与失的比较。如果大众尤其是劳动群众感受到自己政治上是主人翁, 但是经济上相对收入等核心和实质性利益受到冲击, 就会不自觉地以消极态度来对待改革, 以“大家都那样”来为自己的不负责不合作行为解脱, 从而加剧社会的混乱状态 (如假冒伪劣的盛行) 。

改革开放和人民大众的生活息息相关, 社会变革中群众损失较多, 民生问题日益凸现。就民众最关心的问题而言, “上学难”反映优质教育资源短缺, 教育公平问题突出;“工作难”反映大学生就业难, “农民工”二代游离在城市边缘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就医难”反映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投入相对不足, 医疗服务分配比例不合理, 医疗保障水平低, 民众生不起病, 生病致穷突出;“住房难”反映房价过高、上涨过快问题十分突出, 成为人们生活的“不可承受”之重;“收入提高难”反映分配领域存在严重不公问题, 群体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垄断行业、公务员成为大学生就业首选是这一问题不断衍生的反映;“社会不和谐因素多”反映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 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一些基本保障尚未实现全覆盖 (在过去较长时间内社会福利机制转换而产生真空) 。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是, 老百姓感觉个人掏腰包的事情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多得多, 生存成本越来越高, 生活压力越来越大。这些不能不说是我国改革政策的失误所致。我国“渐进式”改革的优势是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前提下实行市场取向, 在改革过程中坚持循序渐进, 稳步推行。这样的改革能有效避免转轨力度过快过大造成的社会冲击, 有利于保持稳定, 但现在回过头看, 对这种改革优势不能盲目乐观。社会公众坚持深化改革的前提是对分享社会改革成果的期待, 这也是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的必然要求。如果民众总是改革的牺牲和奉献者, 总是改革的各种不利后果的承担者, 社会矛盾就不可避免地凸现, 甚至由非对抗性向对抗性转化。这样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会是一句空话, 就会仅仅成为中国共产党这个先进集体的政治诉求而非人民大众的思想价值基础。

四、让“中国梦”成为改革深化的原动力

“中国梦”作为我们民众价值观和利益诉求的代表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上述作为精英价值观和社会大众价值观的矛盾与冲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我国社会制度构建最需要强化的部分, 也是增强我国“软实力”和“话语权”的关键因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以社会主义制度为核心, 以全社会成员的利益为出发点, 符合人与自然相互协调规律, 实现市场主体中社会主义社会的主人有尊严地公平参与生产、公平获得产出, 进行有利于社会主义制度的积累, 促进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文明进步的生产、消费方式变革, 更好地在经济基础上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社会的同步科学发展等。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精炼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它既包含了社会宏观制度构建, 也包括了人们群众思想建设等微观内容, 体现了物质和精神的统一。在利益诉求方面, 幸福与否的话题及其“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人民大众需求高度契合。它的通俗性也就是它的有效性, 这是人民群众拥戴它的心理基础。

党的“十八大”同时强调, 改革只有进行时, 没有完成时。改革如何深化?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体构建上看, 其核心理论问题聚焦在三个基本层面:一是探索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体制改革、制度环境等基本制度建设;二是探索市场、市场体系与市场机制等市场经济基本要素的系统构建;三是市场经济主体对市场经济的基本认识问题, 它包括市场主体对市场的态度、对市场的认同程度、建立与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观等。这三个层面的问题互相交织、共同作用, 其有机统一构成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探索的全貌。

应该说, 在市场经济理论深化的研究中, 第三层次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的薄弱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前的生产力状况和基本经济制度在人们道德观念和理想信念上的集中表现和反映, 公众是市场经济的践行者、参与者, 他们对市场的认识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现在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市场经济改革又进入攻坚期、深水区, 触及到社会深层次矛盾和人民群众重大利益调整, 也必然导致各种社会矛盾出现一个“凸显期”。这些问题的存在致使人们对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产生动摇, 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缺乏信心, 为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绝不仅仅是理论务虚, 还需要与人们真实的价值需求结合起来。仓廪实而知荣辱, 物质条件是人们思想观念形成的基础。[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想有说服力, 得到普遍的认同, 还有赖于其能够满足全民共享发展成果的机制和广大群众认同的实践效应。价值认同, 说到底是一种利益认同。“中国梦”正是这样一种利益认同, 它凝聚了近代以来无数中华儿女的夙愿, 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 是民族、国家的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统一。“中国梦”从理想一步步变为现实的过程, 就是把社会核心价值观和人民利益与大众福祉结合在一起的过程。只有这样, 一个社会的价值观才能广泛深入人心, 才能引起共鸣, 形成舆论和理想信念合力, 也才能真正从社会民众基础上体现我国改革开放深化的原动力。

参考文献

[1]李希秋.对市场经济伦理和道德关系之考量[J]].理论学刊, 2004, (4) :55.

[2]胡锦涛.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上的报告[DB/OL].新华网, 2012-11-19.

[3]蒋家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市场经济道德规范的实施路径[J].毛泽东思想研究, 2010, (9) :25.

[4]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 (第三册)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159.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231.

8.消费主义文化价值观的后现代解读 篇八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第22条军规》;黑色幽默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3-0207-03

后现代主义很难定义,因为要定义它就会违背后现代主义者的前提,即不存在固定意义的概念、界限或绝对真理。本文中的“后现代主义”一词将是模糊的,因为自称后现代主义者的人对于不同问题有不同信念和看法。

表层看后现代主义,它是否定二战之前的思想潮流和流派,不过,这样的理论又跟前期的思想流派融会贯通。这样的思想和课题,事实上在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中就已经提到过。所以有人说,后现代主义思潮是在二战之前就已经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的观念里面进行重新组合,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使其在新的历史环境下重新定位和发展。跟从前思潮不一样的是把表达个性的那种无所顾忌变成了冷酷的没有个性,大大改变了原型甚至可以说是摒弃了原来的内容。在这个层面上来说,后现代主义是一部分现代主义的偏执发展。

“后现代”的“后”指的不是时间上面的前后,不过后现代还是跟时间有一定关系的,这个关系指的是跟现代相对而论的。“现代”在历史角度上是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经过了启蒙运动到了上个世纪50年代,事实上也就是说从西方资本主义走向现代化的一个过程。现代化过程就是指商品化、城市化、官僚机构化和理性化的过程,这些过程共同构成了“现代世界”。现代化的过程是主要表现理性的,现代性是深信社会历史背景的发展进步,伦理道德的完善过程,人们已经在压迫中崛起了。

后现代的定义非常之模糊,不同的人对于不同的后现代主义的表述都不一样,因此也形成了非常多大相径庭的“后现代主义”概念。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流派主要有:荒诞派戏剧、新小说派、黑色幽默、垮掉的一代、魔幻现实主义。

黑色幽默是一种属于喜剧范围有悲剧意味的美学形式,这种形式的喜剧是有些非常理的。黑色幽默起源于上个世纪60年代,这个时期的美国是动荡不安的,而黑色幽默的产生与这个时代背景有很大关系。黑色幽默是反映了时代特征的,它并不是作者们靠主观臆想所营造出来的世界,而这种对于特征的时代反应也是具有一定的价值所在,作者们对当代的阶级权利等问题进行批判,但终归这些问题是社会大环境的问题,不可能轻易改变,所以在作品里面作者表达的情绪多半是负面的。

《第22条军规》的作者约瑟夫·海勒运用这样一个非常特别的荒诞形式把读者从表面的幽默引入了对那个狂躁、瞬息万变的美国社会有了深层的恐惧。约瑟夫·海勒是黑色幽默这种表现手法的代表人物,他把小说里面的精髓观念跟上个世纪60年代社会背景下的人们情绪成功地融为一体,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人精神支柱倒塌的现实,给这种崩溃价值观的现实找到了一个非常贴切的代名词。

一、何谓黑色幽默

黑色幽默在上个世纪60年代出现,于70年代发展壮大,在那个时期有特定的时代背景。黑色幽默是那个时代最具有代表性的小说流派之一。其主要作家有Joseph Heller、Kett、Thomas Robert Malthus、John [Simmons] Barth、James Purdy、Bruce Jay Friedman、Cormac McCarthy、Donald Barthelme等[1]。

在后现代文学流派中,黑色幽默是占有非常重要地位的一个流派,对现代文学界有着很深远的意义和影响。作品《第二十二条军规》《万有引力之虹》《烟草经纪人》和《第五号屠场》等是黑色幽默派影响最大、也最有代表性的经典作品。

在美国的战争过后,由于社会动荡导致劳动力资产的频繁变动,社会的气氛比较压抑。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初,由于美国的国情所致,使得国民的情绪都比较激动,社会的状况比较复杂。美国的大部分群众对共产主义革命产生了一种从内心里的恐惧与排斥,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就形成了这样的黑色幽默。

黑色幽默是后现代主义文学流派中以存在主义哲学为思想基础的一个流派,是在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发展起来的,它跟法国的荒诞派戏剧相呼应,所以也有人叫它荒诞小说。Joseph Heller、Kurt Vonnegut Jr、Thomas Robert Malthus、James Purdy、B.Boris Vian都是后现代主义黑色幽默学派的代表人物[2]。

黑色幽默在文学界是很有文化渊源的。最早的古希腊,在公元前,荒诞不经的写作手法就已经被一些喜剧作家在创作中运用了,同时创作了很多讽刺政治的黑色幽默学派作品。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3]、伏尔泰的《老实人》也是带有黑色幽默色彩的两部非常有代表性的作品。文学在发展,随之而来的上个世纪就出现了特别多这种写作形式的作品,美国作家的著作《整整一百万》里面充分地体现了黑色幽默的写作风格和精神。这些为后现代主义文学黑色幽默学派在美国的发展起到了根基的作用,不过,黑色幽默的起源其实不在美国而是在法国。L.-F. Louis-Ferdinand Cline、B.Boris Vian是两位在后现代主义黑色幽默学派的代表性人物。

在上个世纪30年代初期,塞利纳出版了《长夜漫漫的旅程》,这是一部在当时轰动整个法国文坛的小说,同时也开创了黑色幽默小说的先河,对美国的黑色幽默学派有深远的影响。而黑色幽默在美国的发展壮大则是因为维昂的小说《生命浪花》。在上个世纪50年代左右,法国出现了一种存在主义哲学,在美国有很大反响,而且也被美国文坛接受了。所以说黑色幽默能在美国盛行,那是必然结果。

黑色表示负面情绪方面的病态情绪,也就是沉闷、阴郁、惆怅、痛苦和看不到希望的情绪,这与阳光和快乐是相对的,这种情绪是时刻存在于生活中的。而幽默大多数是搞笑的,在苦笑中有着深远意义,这也是对历史社会环境的讽刺[4]。而当黑色遇到了幽默,就形成了一种化学反应,也就出现了那种荒诞不经的表达方式。黑色幽默学派的作家通常都会依托现实世界来营造出一个玩世不恭的环境,以此来直捣现实的黑暗面。这些作家们在现实世界过得很失望,所以通过玩世不恭的嘲讽来发泄这种心理情绪的压抑。有人说黑色幽默是在绝望的情况下只能用喜剧呈现悲剧的方式,这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我们完全可以把黑色幽默看作是绝望下的幽默。

与普通的幽默不同的是,黑色幽默是一种在讥讽里蕴含了忧郁与残酷,所以黑色幽默是在苦涩的笑声里面是包含了愤怒的,久而久之,在表达这个意思的时候人们就用“黑色幽默”。

荒诞性和疯狂性是黑色幽默标志性的特征。黑色幽默是让人不知道是哭还是笑的一种幽默形式,悲喜交加的混乱,它的核心内容是对社会荒诞性和人性差异化的表现。面对这个世界的丑陋,人们通过幽默的表达形式跟现实拉开了距离,来让被摧残的自尊得以维护,这就是黑色幽默。

二、后现代主义视觉下《第22条军规》的黑色幽默

海勒是黑色幽默学派的代表性人物,他在一个犹太家庭出生,他的父亲是个为了躲开沙皇迫害的社会主义者,在上个世纪初移民到了美国。在海勒年幼的时候,由于父亲的去世,海勒的成长环境无论是经济还是家庭都比较艰苦。所以在第二次大战发生的时候,海勒就去入伍当兵,成为了美国空军的一员。在二战结束之后,海勒在1948年以优异的成绩从纽约大学毕业第二年又获得了硕士学位。

上个世纪60年代初,海勒出版了创作长达6年时间的长篇小说《第22条军规》,这部小说是美国黑色幽默学派的奠基,在当时很有轰动效果,打破了从50年代来美国文坛沉默的尴尬局面。也正是因为《第二十二条军规》,海勒成为了大家瞩目的焦点作家。这部小说也同样为海勒在美国的后现代主义文学甚至世界文学界的地位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第22条军规》是现代主义过渡到后现代主义的第一部经典小说。小说的结构有现代性的存在主义文学的色调,它的情节碎片处理体现了它的后现代性,使得这部小说很完整,成为串联了场景和主人公的桥梁。

《第22条军规》一共有42个章节,人物活动场景是虚构的美国军事基地皮亚诺萨岛,这是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色之一。

小说中基本上每一个任务都在荒诞中挣扎生存。在我们看来,小说里面人物的境遇很荒诞,是因为读者都用有色眼光来看待这部《第22条军规》。假如我们将有色眼镜摘掉的话,这部小说讲的也不过就是一种荒漠的生存状态。

就像卡夫卡等人的小说给读者带来压抑的感受,海勒的《第22条军规》也带给人这样一种无奈的感受,面对像影子一样的第22条军规,人们的反抗与抗议在这荒诞遭遇面前是毫无作用的。

战争在这个荒诞不经的世界中早已经没有了它的正义性,战争沦为了有些商人投机倒把的工具,人们最后的欲望只有生存。小说的男主人公约塞连梦寐以求的也不过就是能够活命而已,只是他所生存的境地总是折磨他,但是最后他成功出逃了。可是他逃离了战争,却逃不出他所生活的世界。约塞连说过,每当我抬头看的时候,我总是看到人们在想法设法的赚钱,天堂我看不见,圣人我也看不到,我更见不到天使,我只能见到人们每次爆发的小宇宙都用在了悲哀的大把赚钱的事情上。

《第22条军规》中作者通过喜剧的口吻表达悲剧的剧情,并且表现的极为夸张,已经到了荒谬的程度,这是黑色幽默的典型体现。在表达手法上,海勒是通过反讥讽为奠基,既然世界那么荒谬,真善美已经被扭曲,海勒就把这些东西拿来写,将毫无道理变成合乎常理,然而相比之下,正常的事情就变得不正常了,荒唐的世界就只剩下了幽默。就像对于人物的塑造,同样是运用了反讥讽的手段进行描述。比如在对飞行基地的医疗水平进行介绍的时候,海勒仍然能静悄悄地提及派来一个主攻动物学的人来做军医,不管来看病的是何人,这两名军医助理都是一概地把他们都涂满紫药水,然后让他们服下一片泻药。这些都是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只有读者懂得作者的潜在表达的意思情况下,才能领悟到作者的幽默[5]。

海勒很注重审美距离,他很巧妙地保持着作家和表现内容之间的关系,恰到好处地后退一步,用冷漠的态度抒发人间的不幸,去触及那些敏感问题。

黑色幽默学派大部分都是比较离奇的寓言故事,有着艺术特征。《第22条军规》就是通过二战来隐喻现实。黑色幽默作家通常都会创造一个虚拟的环境、塑造畸形的人物形象,而不是像一般的作家那样旨在塑造典型人物。黑色幽默是一种接近寓言神话的表达方式,其中的象征意义是很深刻的。

海勒常常会使用反语去表达搞笑的目的:“上校在部队里服务已经有29个月了,他发觉自己仍然这么无能,而感到十分自豪。”在这样漫不经心中,使得读者感受到了作者想要表达的对丑陋现实的厌弃。

黑色幽默文学学派的另外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塑造病态畸形的人物形象,黑色幽默笔下的人物大多都是不正常的,许多小说中的人物都在现实生活中由于这样那样的无奈而像小丑一样的活着。而传统的小说往往都会塑造一个积极正面的人物形象,黑色幽默和传统小说在这一点上面是完全相反的。让这样精神不正常又无耻下流的人物成了小说的主角,并且让作品在文学界拥有一席之地也是很正常的。人物的形象设定就是给主题做服务的,只要能充分表达主题思想,就算他是荒唐可笑的,也不是不可以的[6]。

黑色幽默是现代西方文学比较重要的一个派别,它是在那个特定的时代背景下的美国社会精神领域动荡的必然产物,它是以悲剧性的口吻去呈现,但同时它又隶属于喜剧范畴,它巧妙地将现实中的悲剧以及负面用喜剧的方式处理,通过玩笑的口气讽刺,对于现实世界的嘲笑都使得人们心中出现一抹苦笑。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是该派文学的扛鼎之作。

后现代主义文学黑色幽默学派的作家们通常都会选择直面社会的灰色地带,但是因为黑色幽默的作者们偏偏选择了用“吊儿郎当”的态度生存于现实世界,玩世不恭的过着其人生,作品里面大多充斥着悲伤的绝望情绪,这就是黑色幽默作家的局限性所在。所以,我们需要正确理智地解读这样一个学派,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参考文献:

〔1〕常文革,张芮.黑色幽默的典范—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5).

〔2〕赵香凌.黑色幽默和《第二十二条军规》[J].科技信息,2006,(12).

〔3〕郑克鲁.外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陈洪.外国文学通识[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

〔5〕约瑟夫,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

〔6〕赵光育.“黑色幽默”探源四[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1987,(l).

9.消费主义文化价值观的后现代解读 篇九

刘汉俊

6月21日, 刘汉俊在《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深度剖析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积极意义,阐述了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有着5000年文明的中华民族, 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当一个社会为‘要不要扶倒地老人’犹豫、纠结、争议的时候;当需要一位74岁的老人发毒誓证明自己的无辜和被冤枉的时候;当需要几个不懂事的儿童反复辩解、证明自己清白的时候,我们不觉得有一种发自心底的悲哀吗?”

2013年6月15日,四川达州农村一位74岁的老太太摔倒,3个10岁左右的孩子被认为是肇事者,双方各执一词,并由此在社会上引发了关于“老人倒地扶不扶”的热门话题。这一事件,其实谁嬴谁输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它输掉的是社会的道义,受伤的是社会的爱心。面对这起事件,人们不禁要问,我们这样一个有着5000年文明的中华民族,这样一个有着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华美德,诞生了人类思想先哲孔子、孟子的礼仪之邦,这样一个曾经乐善好施古风浩荡、扶危济困情深义重的泱泱古国,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这就是我们今天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面临的现实,我们的紧迫感当由此而起。

那么,这个“现实”究竟是什么呢?

当今中国正经历社会转型的忙乱、经济爬坡的艰难、道德表现的尴尬、利益调整的复杂,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并存、光明面与阴暗面并存、正能量与负能量并存,人们的进取意识、社会意识、维权意识加强,信仰危机感、道德模糊感、思想疑虑感、观念错位感加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社会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如:在社会公德、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方面存在一些消极负面现象。一些现象无人愿管、无人能管、无人敢管,稀奇古怪、闻所未闻的社会现象考验着我们的想像力,挑战着传统价值观, 1

社会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失德”现象。

此外,互联网文化飞速发展。到2013年,我国有网民6.18亿人,是美国的2.5倍,手机网民有5亿多人,70%以上的城市居民通过互联网获取新闻信息。国内网站有320万家,一天产生的信息量相当于2亿张DVD。互联网信息技术正加速对全球文化的新一轮整合,东西方文化再一次发生交流、交融、交锋。从国内情况看,一些网络“大V”释放正能量,发挥积极作用,但也有一些无良“大V”利用影响力,或者散布一些灭国人自信、泄国人志气的言论,或者在重大问题上不负责任、胡说八道,或者制造谎言、传播谣言。

一个正在迅速崛起的中国必定会遇到越来越猛烈的风暴,我们必须在开放的平台上、激烈的竞争中、复杂的环境下思考中国。这些都是我们当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复杂局面。

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很多文化元素,核心就是“德”面对严峻的形势和复杂的局面,我们应该怎么办?刘汉俊认为,首先要凝聚人心。用什么来凝聚人心?答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的基本内容:从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三个层面既各有侧重,又相互包含、相互作用。

2014年5月4日,总书记考察北京大学时指出,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习近平说,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百行孝为先、百善孝为先等很多文化元素,核心就是“德”。

这些文化元素镌刻在中国大地的深宅大院、楼台馆所的门牌匾额上,浓缩在家训家规、家风家教中,嵌入了我们的人名、地名、校名乃至单位机构公司的名称中,流淌进我们的血液,成为我们民族思想道德星空的“北斗七星”和“床前明月”。

核心价值观归根结底可以用一个字来理解:心。“万物皆有心,心是宇宙世界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内在要求。核心价值观是国家之心、社会之心、万众之心,也是民族之心。”这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早有表述。北宋大儒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其中“为天地立心”就是为人类社会建立起一套以道德伦理为核心的精神价值系统。

几千年来国家观一以贯之, 到今天仍然成为我们的座右铭

从国家、社会、个体三个层面来阐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

首先,为国家立心。

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表达了一个政党的国家观。

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中华传统文化中,一直强调爱国报国利国的国家观。他举例,《左传·昭公四年》中记载,“郑子产作丘赋,国人谤之„„子宽以告。子产曰:‘何害?苟利社稷,死生以之’”;清代林则徐借用了子产的意思,他在被流放新疆伊犁与家人泪别时吟诗一首:“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从子产说此话的公元前538年,到林则徐说此话的公元1842年,2380年,国家观一以贯之,一直到今天仍然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说明我们中华民族文脉不断、精神永续。

东汉开国功臣之一的马援,为光武帝刘秀的统一战争立下了赫赫战功。中国有两句成语与他有关,一句是“老当益壮”,一句是“马革裹尸”。公元49年,63岁的马援将军牺牲在抗击匈奴的战场,实现了“为国尽忠、马革裹尸”的誓言。若干年后,袁世凯企图复辟称帝,并镇压进步力量。蔡锷将军率先在云南建立讨袁护国军,发起声势浩大的护国战争。后来,蔡锷英年早逝,年仅34岁。1917年,孙中山在给蔡锷的挽联中写道:“平生慷慨班都护,万里间关马伏波”。孙中山以班超、马援两个历史名将作比喻,高度赞颂了蔡锷这位热诚爱国,叱咤风云的青年军事家。从公元49年到1917年,马援为国尽忠的故事至少传播了1800多年,情怀永存、精神不灭。

当今,我们从传统的国家观中,提炼出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核心价值—

—“国家之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国家观。

其次,为社会立心。

这个“心”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自由是方向,平等是特征,公正是本质,法治是保障。这也是有历史渊源的。孔子整理的《尚书》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书,其中的《尧典》写道:“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这段话表达的是尧帝对百姓民众的思想。这是一种社会观、民生观、群众观。

对比当下,今天全党开展坚持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一次深入的群众观教育。当今社会,创新与守旧、开放与闭塞、先进与落后等多重矛盾并存;文化价值打折、职业道德滑坡的现象存在;淡化理想、软化信念的现象存在;消解传统、恶搞经典,讳言奋斗、拒谈奉献的现象存在,培育和树立核心价值观难度很大、任务很重,全民都有责任,要以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为尺度,打一场社会消极现象的阻击战、核心价值观的保卫战、错误思潮的歼灭战。

第三,为万众立心。

这个“心”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爱国是基,敬业是本,诚信是命,友善是根。诚信不守,道德无从谈起;友善不施,这个社会就会失去温度,处处泥淖、步步陷阱,一个冰冷污秽的世界不会有爱的欢歌。

总书记考察北京大学与师生座谈时勉励青年学子,踏踏实实修好公德、私德,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这实际上是对每一位公民的要求。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个角色,都要以德自立,当官的要讲官德,当老百姓的要守私德。

中国古代文化中,也一直强调这一点。皋陶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司法官、立法者,是帝王的老师,先后辅佐了尧舜禹三代帝王。

孔子在《尚书》中专门整理了皋陶的思想,如:对当官的,他提出“为官九德”。哪“九德”呢?即:“宽宏包容而又严肃谨慎,温良柔和而又富有主见,真诚坦率而又恭敬谦和,才华横溢而又恪尽职守,兼听明信而又果敢刚毅,正直坦荡而又儒雅随和,简易朴素而又廉明高洁,刚正坚定而又求真务实,坚强勇敢而又施仁行义”。

孔子选编这些观点,也说明了孔子本人的思想。对普通人,孔子亦提出“五仁”,“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五仁”即:“恭敬、宽厚、诚信、积极、恩惠。”不管是“九德”还是“五仁”,核心都是“德”,各个角色都有自己的“德”,这是优秀传统文化为我们划出的一道底线。立德就是立心,同德才能同心,上下同欲者胜、万众一心则达。

国家、社会、个体三个层面既有各自的丰富内涵,有各自的实践目标,更有各自的责任主体。国家的价值目标,由执政党的领导者、国家的决策者、社会发展的设计者、大众利益和民族利益的代表者来完成;社会的价值目标,由社会事务的管理者、政策的制订者、秩序的维护者、措施的执行者来完成;个体的价值目标,由公民义务的履行者、国家事业的建设者、社会秩序的遵循者、公共利益的受惠者来完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当今中国提供了强健的理想丰碑、精神标杆、行为准则和价值系统,是传统文化的经典表达,是中华文明的制高点。

中国梦是历代中华儿女的共同追求, 是中国历史的新篇章、中国道路的里程碑当前,我们不仅仅要凝聚人心,还要积聚力量。用什么来积聚力量?用中国梦。从文化的角度看,中国梦是中国文化的集中体现。

中国古代400多个皇帝做了2132年的帝国梦。但“帝国梦”说到底是帝王的梦、是权贵阶级和封建统治集团的梦,不是人民的梦,注定要破灭。近代中华民族饱受内忧外患,无数仁人志士致力救亡图存,但许多救国梦都没有成功,他们看对了方向但没找准道路。只有中国共产党不但实现了救国梦,还实现了成立新中国的建国梦。改革开放30多年使中国逐步实现国家富强、社会富足、人民富裕的富国梦,新一届党中央提出“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使中国开始了强国梦的新征程。

从古代帝国梦的幻灭,到近代救国梦的艰难探索,再到建国梦、富国梦、强国梦的渐入佳境,5个梦、5个历史阶段,中华民族可谓一梦几千年。中国梦是历代中华儿女的共同追求,是中国历史的新篇章、中国道路的里程碑,是中国文化的制高点。

中国梦的实现有着坚实的现实基础。这个现实基础包括: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两个伟大理论成果,一个是毛泽东思想,一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近10年来中国经济

以10%的速度持续增长,2010年中国跃升到经济总量世界第二,2013年外汇储备世界第一,2013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首次突破4万亿美元,今年GDP增长将保持在7.5%左右;神舟、嫦娥、天宫、玉兔、蛟龙、北斗、天河等科技工程精准对接、精确运行、精密运算,体现了中国突飞猛进的科技水平;三峡工程、东电西送、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高铁动车等国家重点工程,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体现核心价值观、激发正能量的时代楷模、道德模范、中国好人、最美人物、感动人物所带来的中国温度;中华优秀文化魅力,体现出中国文化的厚积而厚发„„

既然中国梦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那么它一定有坚强的支撑。这坚强的支撑包括三个方面: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核心,中国共产党是实现中国梦的领导力量,人民群众是实现中国梦的依靠力量。

而对于中国精神,我们是一个精神富有的国家,中国精神由中国古代精神、近代精神、现当代精神组成。远古的神话传说孕育了丰富了人文精神。中国古代创造了改造自然的奋斗精神、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英勇无畏的反抗精神、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完整统一的团结精神、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中国近代史上形成了救亡图存、民族振兴的救国精神;中国现当代史上的五四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革命精神,铁人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九八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民族复兴的圆梦精神等建设精神,这些精神既一脉相承,又各有精彩,都是中国精神的绚丽篇章。用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是实现中国梦的前提。

上一篇:我的拿手好戏小学生高分作文500字下一篇:建党节演讲:庆祝建党99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