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危险源应急措施(共6篇)
1.重大危险源应急措施 篇一
山西介休鑫峪沟东沟煤业有限公司 重大危险源监测评估、监控措施
和应急预案
二○一二年一月山西介休鑫峪沟东沟煤业有限公司 重大危险源监测评估、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为了积极应对我矿可能发生的重大安全事故(有可能造成一次三人以上经济损失特别严重的事故),有效防治突发紧迫性事故灾情进一步扩大,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上级部门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公司实际,特制定此重大危险源监测评估。监控措施和应急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贯彻落实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以构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长效管理机制为本,及时消除事故隐患,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防止和遏制各类事故的发生,进一步提高矿井的整体抗灾能力。
二、重大危险源的概念
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表明: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源物质,且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位,危险物质是指一种或若干种混合物,由于它的化学、物理或毒性特性,使其具有易导致火灾、爆炸或中毒的危险。单元是指一个(套)生产装臵、设施或场所,或属同一各工厂的边缘距离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臵、设施或场所。广义上讲:“可能导致重大隐患发生的危险源,就是重大危险源。”
三、重大危险源的确定
根据重大危险源的定义,有关重大危险源申报范围规定:井工开采的煤矿企业有下列条件之一的属于重大危险源:
1、高瓦斯矿井;
2、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3、有煤尘爆炸危险的矿井;
4、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
5、煤层自然发火期≤6个月的矿井;
6、煤层冲击倾向为中等级以上的矿井。
由《山西介休鑫峪沟东沟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表明,对我公司各项危险源评估如下:
1、矿井水害:由地质报告表明,矿井最大涌水量为
727m3/d又根据本矿实际开采调查表明井田内的主要水害为老空水,积水。
2、煤层自燃倾向:鉴定结果为Ⅱ级;
3、煤尘报站实验结果:有爆炸性;
4、煤层瓦斯调查鉴定结果:为低瓦斯矿井;
5、顶板状况:井田内断层较发育,岩层节理裂隙相对发育,使各岩层的完整行的各煤层顶、底板岩层的稳固性较差,开采时各煤层的顶底板均不易管理,是概况安全生产的一大危险源。
6、运输:由于该井田受断层的影响,煤层倾角变化较大,一般在15-35°之间,运输系统也存在较大隐患。
综上所述,我矿存在重大危险源可定为:
1、矿井水害;
2、煤层自燃;
3、煤尘爆炸;
4、顶板管理;
5、运输管理。
四、应急救援预案
(一)、成立事故应急指挥部 总指挥:王光荣(总经理)
副总指挥:杨立国(总工)冯忠利(安全副总)
王文辉(通防副总)冯吉永(机电副总)
冯两信(生产副总)
成 员:陈守亮(调度主任)梁 晶(地测部长)
郝洪富(技术部长)王树清(机电部长)
贾作岭(通防部长)王和平(安检部长)
王功远(基建部长)王增卫(运输队长)
刘衍海(后勤部长)
(二)、事故救援程序及要求
1、事故发生后,当事人和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报告调度室,凡重大事故立即报告区煤炭局、区安监局、区人民政府、劳动部门和工会等,同时迅速与市矿山救护大队取得联系。
2、上报的内容有:事故发生的单位、时间、地点、事故类型、事故的简要经过、伤害程度、事故初步原因等。
3、事故发生后,指挥部必须召集相关人员召开紧急会议,依照重大灾害处理计划和本事故应急预案,分头按各自职责,执行抢险救灾任务,同时与就近的医院取得并设立医疗救援站,对遇险人员进行急救工作,并按要求做好详细记录。
4、救灾指挥部地面基地设在矿调度室,指挥部值班人员必须24小时轮流值班。
5、矿井发生重大事故后,必须首先组织救护队进行侦察,探明灾区情况,包括:灾情性质、发生地点、设计范围、人员分布等。
6、在靠近灾区的安全地点设立井下基地,井下基地配备急救人员值班,设立通往指挥部的灾区的专线电话,备有必要的救护装备和器材。
(三)指挥部成员的主要职责
总指挥:是处理灾害事故的全权指挥者,在副总指挥及成员的协助下,制定营救遇难人员和处理事故的计划、方案和措施。
副总指挥:根据总指挥的命令及各自岗位职责积极投入抢险救灾工作,并负责组织处理事故所必要的财力、物力、人力的及时到位。
安检部长:及时的准备好抢险救灾所需的物资、设备,根据指挥部的命令迅速运到制定地点。负责做好抢险材料库的日常管理工作,保证库内器材充足、完好。主要物资、设备有:
1、直径400mm风筒 50节
2、小型电缆 500m 3、11kw小绞车 3台
4、馈电开关(120)5台
5、铁锹 100张
6、灭火器 20台
7、自救器 80台
8、沙袋 300袋 9、3kw潜水泵 4台
10、直径2寸排水管 500m 矿调度室主任:详细记录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情况,同时按汇报程序将事故逐级向领导和上级有关主管部门以及救护大队汇报。召集有关人员到调度室待命,及时传达总指挥命令,统计和掌握出入井人数和留在井下各区域的人数。
技术部长:提供正式准备的采掘工程平面图、通风系统图、避灾路线图等有关图纸供指挥部使用,当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
机电部长:根据指挥部命令,负责改变主扇的工作方法及矿井的停送电工作,及时抢救或安装机电设备,并完成其他相关任务。
通防部长:根据指挥部命令,在机电部长配合下负责改变矿井主扇的工作方法,配足应急维修巷道所需的坑木、支柱等支护材料,负责局扇、风筒的安装设臵工作,并选派专职瓦检工对井下救灾过程中风流的有害气体浓度进行不间断检测;若灾情突然发生变化时,及时向指挥部汇报,并积极采取应急措施,有效控制事故的蔓延。
后勤部长:负责事故抢险和事故处理过程中治安保卫工作,维护正常秩序,不准闲杂人员进入场区,更不准入井,井口、工业广场内设专人警戒,严禁闲杂人员在场内逗留围观。
发生事故队组的队长,班长:事故发生后,迅速清点事故区域内的人员,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有组织的将所有人员全部撤退到安全地点。同时迅速将事故发生的地点、范围、原因等详细情况如实向矿调度室报告,并随时接受指挥部命令,积极完成指挥部交给的各项抢险任务。
五、重大危险源、监控措施和应急方案
要求个部门要认真组织学习、培训应急救援知识,具备突发性抗灾抢险能力,一旦发生较大事故后,要及时向公司安全监管部门和上级有关单位报告,如:依靠自身救援力量不能满足时,要及时通知签约款山救护队参加救护,同时公司总经理要调动公司其他单位的救护资源参与救护并做好随时向兄弟单位和上级部门求援的准备。事故救援应本着统一指挥、自救互救、安全抢救、先人后物的原则进行。
(一)发生透水事故的应急救援
1、发生透水事故后,现场人员必须立即向矿调度室汇报,在情况允许时,要迅速抢救,就地解决,加固工作地点的支护,堵住出水点,避免事故扩大。如情况紧急,水势很猛,无法抢救则应有组织的避开压力水头,迅速撤离事故区,至上水平或地面。
2、事故所在单位应向有关部门领导和公司及时汇报,通知井下有关人员撤出危险区域,并通知救护队及有关单位尽心抢险。同时迅速成立救灾指挥部,指挥部要统一领导、分工合作,落实各类救灾设备和设施,根据突水地点、突水量和受困人员情况制定相应救援方案,并立即组织实施。
3、立即通知中央变电所和水泵房,关闭防水门,加大排水量。保证排水设备的正常运转。
4、透水事故发生后,各单位要尽快准确地核查下井人员,如发现有人被突水、崩浆事故被堵于井下,应判断人员可能躲避的地点,采取一切措施抢救(但必须在指挥部统一指挥下进行)。
5、如排水能力不足时,要立即组织增设水泵和管路,并可将供水管路改为排水管路。临时加大排水。在确定下部人员全部撤离后,为保证排水设备与中央变电所不被淹,可采取把水引入下部巷道和硐室的方法缓解灾情。
6、在险情得到缓解时,要立即制定处理措施,组织堵水点或砌筑防水墙,防止再次出水。
7、险情排除后进行施工前,必须采取先探后掘的预注浆封闭施工方法施工,防止二次透水。
8、透水事故发生后,根据突水量大小,排水能力等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全力以赴排水,使水灾造成的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
9、透水事故发生后,必须尽快查明充水源、水量变化与补给等情况,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处理措施。对掘进工作面的透水,当水量大、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可以建立挡水墙,然后再确定处理措施。
10、发生透水事故后,井下人员万一来不及撤至安全地点,而被堵在上山独头巷道内,遇难人员应保持冷静,避免体力的过度消耗,等待救援。
(二)矿井火灾、煤尘爆炸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1、外因火灾比较直观,初期火势较小,容易控制,现场人员应充分利用防尘供水管路、灭火器或其他可能利用的灭火工具进行灭火。
2、如果火灾规模较大,现场人员不能直接扑灭火灾时,应尽快将火灾的地点、范围、性质等情况向调度室汇报,并积极组织受火灾威胁区域的人员沿避灾路线尽快撤离灾区。
3、调度室接到井下火警报告,应根据事故的地点、性质、规模等,立即通知灾区人员和受威胁区域的人员,尽快沿避灾路线撤离灾区,并及时通知矿山救护队和有关领导救灾。
4、矿长应积极组织矿山救护队营救灾区人员,并组织人员采取措施,控制火势蔓延,制定切实可行的救灾、灭火方案。
5、电气设备着火灭火时,必须首先切断电源;油类着火时,禁止用水灭火。
6、根据已探明的火区地点、范围等情况,确定调整通风系统方案。①在进风口附近、井筒、井底车场和井底车场直接相通的大巷发生火灾时,应采取全矿井反风措施。
②采区主要进风巷发生火灾时,可采取积极方法直接灭火或短路通风;采掘工作面发火,用积极方法扑灭时应用隔绝方法进行封闭。
③采区火灾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张挂风帘、减风或采用局部反风方法来处理。一般情况下主扇都要保持正常运转。
7、当井下火灾规模较大时,无法直接灭火或直接灭火无效时,必须采取封闭火区的灭火措施。封闭时应采取在火源的“进,回风侧同时封闭”;不具备同时封闭条件时,可以采用“先封闭火源进风侧,后封闭火源回风侧”的封闭顺序;一般不采用“先回后进”的封闭顺序。封闭火区应采取措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缺氧窒息和瓦斯爆炸事故。
8、井上下安设消防材料库,必须及时补齐库内消防材料。
9、抢救火灾或爆炸事故的遇难人员时,必须在救灾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以救护队为主进行。
10、迅速查明灾区通知组织撤离受灾人员到安全地点或采取自救互救措施,抢救遇难人员,同时组织探明灾区地点范围和原因,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灾情扩大。
11、立即切断有关电源。
12、确定井下通风状况,采取反风或零点通风,控制灾区进风量。
13、救灾人员必须佩戴能工作4小时以上的自救器具,严禁穿戴化纤衣物。
14、在发生火灾的初期有条件的情况下应积极组织灭火,及时扑灭火源。
15、当在确实保证没有二次发生和二次爆炸危险时,及时组织修复被破坏设备设施,恢复正常通风。
16、当发生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时灾源点附近的人员,可采用毛巾或衣物挡住嘴脸,就地趴到在底板和水沟中,以防受火焰或有害气体的伤害。
17、避灾时,如就地有压风管路时可小量打开接头作为临时供氧。
18、在难以撤离时,班组长、队长等应立即组织好人员以最快、最近的原则迅速转入到独头巷道以岩巷为佳,堵住入口关闭局扇,沉着冷静的待援,可采用灯光和不断敲打管路及轨道等方法作为待援信号(当场班组长以上干部不在时,由有经验的老工人负责组织撤离工作)。
(三)自燃发火事故的应急救援
发生煤层自燃发火后,井下工作人员要立即向矿有关部门汇报,自燃程度严重或威胁人员安全时要立即组织人员撤离灾区。矿应根据灾区范围和自燃程度及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防止火灾范围进一步扩大,并利用各种手段对灾区灭火进行处理。自燃温度较高时,要特别注意检查瓦斯情况,防止瓦斯积聚发生爆炸,当自燃程度较为严重、灾区范围较大难以控制时,要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封堵,并向公司汇报。
(四)顶板事故的应急救援措施
1、顶板的监测评估、监控措施
2、顶板事故的处理计划
采掘工作面发生顶板事故时,首先将人员撤离危险区,并向调度室汇报采取抢救措施。处理事故时,应由外向里逐段加固冒顶区周围的支架,清除进出口堵塞物,尽快接近堵人部位进行抢救。冒顶区不通风时,尽快安臵局扇、风筒,以确保冒顶区域有足够的风量。
运输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1、提升运输事故发生后应首先根据事故的性质、大小进行处理,及时向矿调度室汇报,迅速向可能受事故波及区域人员发出警报。
2、当事故现场不具备抢救条件或可能危及人员安全时应设法迅速撤离至安全地点,妥善避难。
具体处理办法:①运输皮带发生断裂,着火时事故时,应首先立即停机,制定现场处理预案,通知皮带下方或迎风方向所涉及的工作人员迅速撤离,以防止事故的扩大;②提升机工作闸损坏时,必须立即停止运转,进行检修,如达不到技术性能时,不准开车。③发生脱钩断绳、跑车事故时应立即通知下方车场工作人员紧急避难,拉响警铃,积极处理,报矿调度。④刮板机机头,机尾翻翘断链伤人时,应根据伤情进行抢险,严格执行“三先三后”的原则,联轴器着火事故发生时应使用灭火器,直接灭火,防止事故扩大。
(六)避灾路线
1、发生瓦斯、煤尘爆炸及火灾事故的避灾路线 ①掘进工作面→运输大巷→主、副斜井→地面
②其他区域的工作人员在发生事故时,应迎着新鲜风流的方向迅速撤到安全出口。事故区域回风流中的人员,应就近通过风门进入进风巷道,然后由主副斜井,撤出地面。
2、发生水灾时的避灾路线
发生水灾事故后,只要不是独头的上山,本着“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的原则,由出事地点就近进入位臵较高的巷道,直至主副斜井,撤出地面。
发生其他事故时,就近撤出地面。主斜井及副斜井是矿井的两个安全出口。
(七)事故保护
重特大事故发生后,必须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凡与事故有关的物体、痕迹、状态不得随意挪动和破坏。因抢救人员为防止事故的扩大以及疏导等原因而移动现场的物体,应采取绘制事故现场图等方式对事故现场做出标记和详细记录,妥善保存现场痕迹、物证等证据。
(八)其他
1、本《预案》在实施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随机处理。
2、本《预案》及《重大灾害和处理计划》每年年初由总经理负责贯彻学习。
二○一二年一月
2.重大危险源应急措施 篇二
重大危险源为应急救援工作的重点,一旦失控容易将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和社会影响。如2013年“11. 12”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燃爆事故共造成62人遇难,直接经济损失7. 5亿元,应急不力是这起事故暴露的突出问题之一。
由于目前的企业应急预案与政府应急预案缺乏有效的衔接与过渡,重大危险源事故时对事故风险研判错误,不能及时封路警戒,也不能及时通知疏散周边的群众,可能会导致事故的进一步扩大,造成更大的人身伤亡和经济损失。因此,有必要开展城市重大危险源企业与属地政府”一对一”应急预案( 以下简称”一对一”预案) 的编制研究,规范政府重大危险源突发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程序,明确有关部门职责,掌握相关社会应急资源,增强应对和防范事故的应急救援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
1重大危险源企业应急预案现状与政府应急中存在的问题
重大危险源企业及属地政府已经编制了各自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但政府与企业预案目前仍缺乏有效衔接与过渡。火灾、爆炸、泄漏等重特大工业事故,极易对周边产生严重影响,而企业的应急工作基本上只能局限在自己的企业内部,上级政府能开展针对企业周边的应急工作但缺乏对企业周边环境具体的动态掌握,基层属地政府可以在人员疏散和社会面控制等关键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但缺乏真正有效应对生产安全事故的方案和措施。故而城市重大危险源企业与属地政府”一对一”应急预案的编制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
2预案编制思路
“一对一”预案作为地方政府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的专项预案,属于政府突发事故总体预案的一部分,向下与企业应急预案相衔接,同时纵向与街乡镇的总体应急预案、人员疏散方案相衔接。
企业应急预案主要侧重于事故现场具体的、局部的处置,事故发生后企业在启动企业预案的同时将事故上报给地方政府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指挥机构,地方政府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指挥机构及相应委办局按照“一对一”预案掌握和调配相关社会应急资源,增强应对重大危险源企业突发事故应急救援能力。
“一对一”应急预案主要侧重于重大危险源企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进行救援时政府与事故企业的应急联动,特别是发挥属地街乡镇等基层政府在人员疏散、社会面控制等方面的作用,方便政府掌握企业周边环境情况及周边各应急资源调配,通过各委办局的应急联合响应强化政府的应急工作。编制时首先应通过定量风险计算确定企业事故风险,完成应急资源调查和应急能力评估,结合政府各级相关预案以及各企业的应急预案设定应急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完成疏散责任片区划分,优选疏散路线和避难场所,并编制人员疏散、社会面控制等具体实施方案。
3预案基本框架与重点
“一对一”预案作为地方政府专项应急预案,其结构应符合政府应急预案的普遍要求,同时由于其特别针对重大危险源,因此与一般的政府预案相比, 需要满足特定的要求。参考政府专项应急预案的一般结构,结合重大危险源企业应急救援的一般要求和关键内容,确定预案的总体框架结构如图1,包括总则( 编制目的、依据、适用范围) 、重大危险源企业概况、重大危险源企业风险分析、应急指挥机构和职责,应急救援队伍编成与职责,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扩大应急,应急结束,后期处置,保障措施,预案管理,名词解释,附件等内容。其中,重点是各重大危险源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应急疏散、社会面控制、应急资源登记。
1) 危险性分析是通过前期资料收集和现场调研,定量分析重大危险源的危险有害因素以及事故发生后的影响范围。应用相关模型对重大危险源的泄漏扩散、中毒、爆炸、火灾等典型事故进行模拟,并使用QRA方法评估重大危险源周边潜在的个人风险,综合确定需要进行人员紧急疏散的范围。
2) 应急疏散是指确定应急疏散小组组织结构、 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及应急疏散程序,结合企业周边环境分析,预先规定切实可行的最优应急疏散路线、 疏散人员避难场所及安置场所。
3) 社会面控制重点是明确社会面控制力量及职责,避免事故周边可能发生的民事、刑事犯罪行为,消除事故次生、衍生灾害可能给周边群众生活造成的影响,保障事故发生地交通顺畅、受灾群众情绪稳定、重点目标和重要设施安全。
4) 应急资源登记是指对属地内处置重大危险源事故须备有的应急储备物资、应急救援队伍、医疗卫生资源等进行调查并进行归类登记。同时与相邻区县政府有关部门建立联系,掌握相邻属地政府内的医疗卫生机构及医疗物资情况并备案。
5) 针对每个重大危险源各类突发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响应的职责、程序、内容、衔接与配合及注意事项等; 其中,主要内容包括信息上报与跟踪、专家咨询与决策、应急队伍和装备的准备与调动、现场救援与督导等。
4某厂液氨重大危险源概况及事故风险分析
本节应用重大危险源区域定量风险评价软件 ( QRA) 针对某厂重大危险源进行事故模拟,重点分析重大危险源的危险有害因素以及事故发生后的影响距离,评估个人风险,确定需要进行人员紧急疏散的范围。
4.1某厂重大危险源及周边概况
本研究选取某厂作为研究对象,该厂两车车间共有1000kg液氯钢瓶72个,两个氨库共存液氨钢瓶30个,构成重大危险源。液氯钢瓶压力约为0. 7MPa,液氨钢瓶压力约为0. 5MPa,都属于第三类压力容器,可能发生物理及化学性爆炸,因腐蚀、设备失效、操作失误、自然灾害等原因可能发生泄漏扩散中毒等事故,氨属易燃气体可能发生爆炸导致次生衍生事故。
根据现场调查,整个厂区北侧为绿地和高速路, 外有地铁站; 东侧原为绿地,现为在建小区房屋; 西侧为高速公路; 南侧为街道,街对面是小区。厂区周围400m范围内包含7个住宅小区,6家生产经营单位,周围环境比较复杂,若发生事故可能会造成重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4.2模拟情景设定
1液氨、液氯钢瓶整体破裂,泄漏全风向扩散, 分别设定泄 漏场景为 风速为1. 2m/s、2. 2m/s, 4. 9m / s,静风,以及大气稳定度为C类、D类、E类。
2液氨、液氯钢瓶钢瓶物理爆炸。
4.3事故后果分析
事故后果分析能够定量地描述某事故情景所造成危害的严重程度,本文采用液体泄漏速率模型、气体泄漏模型[3,4,5,6]、物理爆炸等事故后果模型,基于事故伤害模型和伤害准则,得出超压或毒物浓度等随距离变化的规律,从而预测事故的影响范围。静风时液氯泄漏中毒扩散影响见图2。部分具体危害距离参见表1。
说明: 图中绿色圈内为轻伤区,蓝色圈内为重伤区,红色圈内 。 模拟软件中加载的地图的比例尺为 100 : 1。
由模拟计算结果可知影响范围最大的是液氯整体泄漏。发生氯气泄漏,值班人员,管理人员,附近岗位工作人员,均有生命危险。厂区内的500名员工及厂区北侧道路、南侧小区、东侧单位及地铁站乘客可能受到不同程度伤害,需要安排疏散撤离。另外,如果液氨泄漏点不及时控制,氨遇火源还会导致爆炸,引起人员伤亡,造成机房建筑物、设备设施的破坏。由于氨罐顺序近距放置,爆炸产生的冲击波还可能导致相邻钢瓶爆炸,使事故进一步扩大。
4. 3个人风险分析
根据《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采用定量风险评价方法对某重大 危险源进 行安全评 估,确定个人 风险值[7,8,9,10,11]。在事故情景概率分析、事故情景后果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拟合计算,得到个人风险计算结果, 并生成个人风险等值线如图3所示。
根据个人风险计算结果,可以判断,该厂南侧部分居民楼超过居住类高密度场所的可容许风险标准要求,需要进行紧急疏散,减缓和降低风险。
4. 3人员疏散范围分析
综合考虑最严重的事故后果及个人风险计算结果,液氨、液氨发生泄漏后的约368m范围内的厂区员工、北侧地铁站及道路行人、东侧在建小区及南侧部分居民楼居民都可能受到不同程度伤害,事故初始需要将这些区域的人员进行紧急疏散撤离,按照其周边环境情况,当地街道办事处共划分6个疏散工作片区。如果现场有其他意外事件或还发生更严重的次生、衍生灾害,则疏散范围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
4.5临时避难场所的选择
临时避难场所及安置场所按照可能撤离人数的两倍的原则来选择,并尽量选择交通便利、生活设施齐全的大型室内公共设施。设置优先应急备用场所,针对可能发生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泄漏的重大危险源,在不同方向上分别设置安置场所互为备用,根据事故发生的现场气象条件,选择处于危险有毒泄漏点上风处临时避难安置场所。
4.6避灾路线的选择
疏散路线的选择,遵守如下原则: 不得顺风向撤离,应向侧上风方向转移; 禁止进入污染区,以免引起污染; 受到污染的人员要经过洗消后才能离开; 不得在低洼处滞留; 疏散时要考虑南北风向问题,因此避难路线为两定一备三条路线,公安和交警负责维持秩序并建立交通管制点。以B小区居民为例,小区居民可以沿着,小区西门→1号路( 向西) ,小区东门→2号路( 向南) ,→3号路( 向东) ,3条不同的路线进入临时避难场所,即某公园。
5结论与展望
3.重大危险源应急措施 篇三
1 三种灾害给人类造成的灾难
1.1 地震给档案保存带来的直接危机。地震是目前世界上对人类社会造成损害最为严重的一种地壳运动。由于地震波的产生,地震也可能伴随次生灾害:地陷、地裂缝、崩塌、滑坡、暴雨等,还有可能会造成水灾、火灾、爆炸等次生灾害。地震属于自然灾害,灾害程度大小由地震震级确定。但依据人类现有科学技术水平,还无法对地震的发生进行精确预报,因此,地震给人类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灾难(也称“次生灾难”)难以避免,其破坏性直接表现在:地面裂缝、房倒屋塌或整体掩埋、楼房墙体错位、开裂、钢筋扭曲、门窗变形,档案资料散落,人们生离死别。还伴有次生灾害如:火灾、水灾、爆炸等。这些灾难的发生直接危及档案的保存,给档案带来毁灭性的影响: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不仅使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同时也使建筑物、构筑物遭到灭顶之灾,更对档案装具和设施设备造成不可挽救的破坏。据统计,全市各单位的档案库房绝大部分倒塌,90%的档案资料被埋压在废墟下,虽然经过抢扒和抢救,仍给档案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与此类似的还有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
绵阳市是“5·12大地震”的重灾区,在绵阳市10个国家综合档案馆,共13076㎡档案馆舍中,受损馆舍达7204㎡。其中北川县档案馆1000㎡整体被掩埋,其余县档案局(馆)库房、办公楼,墙体裂缝达2厘米以上或门窗变形,库房整体错位等,已成危房,经鉴定不能使用。在绵阳市综合档案馆馆藏874168卷档案中,仅受损和处于危房中的就达259443卷,其中北川县档案馆85000卷档案资料,更是被倒塌楼房废墟和后山泥石全部掩埋,后经军警奋力抢救,挖掘出约7000卷。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有近320个机关、学校、医院的80700卷档案在此次地震中或暴雨中遭到不同程度损失,有相当一部分完全被毁,部分损失严重,日后抢救工作任务异常繁重。此次地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已逾1.5亿元(北川档案损失无法估计除外)。
1.2 地震次生灾害给档案工作带来的挑战。地震往往会引发次生灾害如:(1)大风、暴雨、泥石流、供水管道爆裂等,对日后档案资料造成水浸、霉变、纸张粘连、字迹模糊不清灾害等;(2)电脑、服务器、磁盘阵列柜、扫描仪等机器设备,磁盘、磁性载体档案等受损;震中由于供电线路、变压器等遭到破坏,使供电线短路、变压器冒火,造成的火灾使档案资料或建筑被焚毁;(3)相邻建筑物的燃气、锅炉、煤气罐等未知因素造成的爆炸,给档案资料、建筑物造成不可挽救的损失。在日常生产、生活、工作中,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界还不时给我们发出警告、制造麻烦等。如:每年雨季、汛期防洪等,应该引起档案部门的警惕或密切关注。
1.3 水灾给档案保存工作带来的直接危机。因洪水、暴雨、凌汛等自然因素引起的河、湖、江、海、水淹没堤岸、滩涂、教室、厂矿等,给人类社会生产生活造成损失、危害的,我们统称为“水灾”。水利部门通常以洪水的洪峰流量(大江大河以洪水总量)的重现期作为洪水等级划分标准。将洪水分为三个等级:常遇洪水:10年一遇;大洪水:10年~50年一遇;特大洪水:大于50年一遇的;大江大河干流及主要支流小于20年一遇的为常遇洪水,20年~100年一遇的为大洪水,大于100年一遇的为特大洪水。水灾的发生给档案保存工作带来极大威胁,以乐昌市档案受洪灾为例:2006年7月乐昌市受强热带风暴“碧利斯”影响绝大部分地区和武江上游在短时间内大范围集中强降雨,造成山洪暴发,引发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致使市区武江水位迅猛上涨,水位最高达93.96米,超出警戒水位6.76米。这场洪水来得快,来势猛,水位高、水流急,远远超出了防御能力,导致乐昌市区和大部分乡镇受灾,全市公路、铁路,水电、互联网全部中断。这次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达30.7亿元。乐昌市档案局虽然位居政府大院最高位置,但在这次超特大洪灾中也未能幸免,档案馆一楼水位达2.8米,距离二楼的档案库房仅差1米,直接经济损失达23万元。坪石公路分局等16个机关事业单位,5个居委会和24个村委会的2372卷档案受灾严重,其中:被洪水冲走档案的单位11个,共冲走档案557卷;被洪水浸泡档案的单位34个,水浸档案1815卷。这次水灾对乐昌市档案工作造成严重损失。
1.4 火灾给档案保存工作带来的直接危机。“火灾”,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各种灾害中,火灾是最经常、最普遍威胁公众安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特别对档案局(馆)保存的大量鲜活的原始档案资料是直接威胁。这些资料主要以纸质档案为主,其次是胶片、磁盘、设备等,都属于易燃易爆物品。依据物质燃烧特性,公安部将火灾种类划分为A、B、C、D、E五类。档案资料具有有机物质特性,在燃烧时会产生灼热余烬,根据划分,档案资料应属于A类火灾。因此,档案资料一旦保管不善发生火灾,将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以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档案局火灾为例:1992年4月5日20时30分,修建恩水公路东大桥的省公路局路桥三公司桥工队,因在禁火区、油毛毡工棚仓库住宿的临时工邹元兵违章使用电炒锅,发生短路,引起火灾,致使该队试验室的档案资料焚毁遭到重大损失。本人看到损失严重后,自缢身亡。该桥队试验室主要承担恩水公路东联络线KO+000~K8+355,恩水公路K50+000~K51+500段路基、路面的各种试验与检测。火灾发生后,烧毁了上述项目的试验结果及所附原始记录、检测记录和统计台账等。被烧毁的档案资料,除分别日报和月报报出的试验结果可以恢复外,其他原始记录已无法恢复。这起火灾事故,暴露了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弱点,即使档案保管条件再差,也要保证档案资料的100%的安全。严肃纪律是头等大事,增强档案安全意识,完善档案管理的各项制度,是档案管理及档案工作者长期坚持并有效防止的一项长效的档案管理法律机制。
2 面对三种重大自然灾害的危机处理
当灾害袭来时,其首要原则就是:“以人为本”,生命至上。不慌乱,保持头脑清醒,迅速就地采取较科学的避险措施,做好自我防护。其次,确保档案的绝对安全。利用好灾前宝贵的一分钟或十几秒,在可能的情况下,就近立即关掉电闸或其他,以确保档案的损失可能降到最低。以下为三种自然灾害来临时,档案馆(局)应立即采取的果断危机处理措施。
2.1 当地震来袭时。(1)领导小组成员按照既定分工,立即分头迅速行动。(2)迅速组织在场工作人员依序撤离办公大楼、危险地带,到达安全场地。(3)同时立即疏散、引导、稳定、组织正在办理手续的群众,不要发生慌乱、踩踏、跳窗、跳楼等行为,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迅速依序撤离办公大楼,到达安全地带,以确保群众生命安全。(4)禁用电梯,以免造成更大伤亡。(5)如来不及跑到安全室外的,应随手将皮包、坐垫、柔软的物品等顶在头上,无物品时也可用手护在头上保护头部,迅速躲到开间小的地方,或暂时躲避在承重墙下、内墙墙角处或坚实的家具、办公桌边,这样可以形成“生命三角空间”,较为安全。在躲避过程中,要尽量保持身体蹲下或坐下,身子蜷曲,尽量缩小自身占有空间,室内避震不管躲在哪里,一定要注意避开墙体的薄弱部位,如门窗、阳台附近等。(6)地震发生时,如果在室外,要注意避开高大的建筑物,选择开阔、平坦的场地或平地蹲下或趴下。
2.2 当水灾来临时。根据当地电视、广播等媒体提供的洪水信息,结合档案局(馆)所处的位置和条件,冷静地选择最佳保护措施,明确撤离路线、目的及目的地,认清路标,避免因惊慌走错路,出现“人未走水先到”的被动局面。
2.3 当火灾来袭时。要立刻趴在地上,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如若是地震带来的次生灾害,应待摇晃停止后,再向安全地方转移。转移时要弯腰或匍匐、逆风而行。如果出现有毒气体泄漏,也应同火灾时一样,用湿布掩住口鼻,逆风逃离,注意不要使用明火。
3 建立预警机制
依据上述案例分析,特别是对于房产档案馆,作为一个开放性、为群众提供基础服务的公共大厅(场所),为在灾害突发时,应急工作能够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给前来办事的群众、馆内人员、档案造成的损失,保障全馆财产、人员和前来办事的群众生命安全,应建立全程监控处理突发事件的管理思维、管理方法、管理实践。做到防控并举,未雨绸缪,建立房产档案馆长期预警机制和危机爆发后灾害评估和抢救机制。
3.1 制定应急预案。本着“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防灾害最基本原则,房产档案馆在日常工作中应做好防灾预案。如:《河南省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安阳市地震应急预案》、《安阳市房产档案馆应急预案》等,在灾害来临前,做好相关信息收集,特别是做好数字档案的异地备份工作。
3.2 重视房产档案馆(舍)选址和建筑质量。房产档案馆(舍)是日后储存档案的重要地方,一定要选在地势较高,远离河湖、低洼的地方(防水、防潮、防霉、防虫、防蛀),远离城市繁华中心(防盗),交通便利(便于群众办理各种房产手续),绿化好的区域(防火、防尘),库房周围要留有空地,便于日后扩建。库房结构、库房承重、举架等,一定要严格按照档案库房设计标准,设计施工,因为,一旦房产档案库房选址敲定,即是百年大计,以安阳市房产档案馆为例:目前,安阳市房产档案馆现存纸质房产档案近50万卷,电子档案已达462419万卷,不含明清时期、民国时期的地契(官契、白契)等历史资料,且每年房产档案以2万~3万卷速度递增,因此,档案馆选址、结构、承重、举架设计与建筑至关重要,它是房产档案日后抵御灾害的坚实屏障。
3.3 做好灾害评估和抢救工作。建立灾害评估机制,灾害发生后,对所受灾害及次生灾害带来的损失即时做出科学评估,并对灾后重建和系列抢救工作及时做出预估。如:档案馆(舍)因倒塌需重建、加固、整修等;档案遇水字迹模糊、纸张发霉、细菌、环境卫生、防疫、消毒等。
3.4 发放应急手册。在日常档案管理工作中,针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不同职责、科室,进行不同的应急安全教育,如,库房管理人员“档案安全、人人有责”,对大厅服务窗口工作人员进行“群众安全,重于泰山”教育,经常进行实践演练:稳定秩序、人员疏散、撤离、转移路线、发放应急手册等。
4.重大危险源应急措施 篇四
重大危险源监控及应急防范抢救制度
为了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及“预防为主、消防结合”的方针, 防止伤亡事故发生减少火灾的危险,加强防范措施及消防工作的管理,保障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消防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人身安全及公共财产安全。加强对员工进行安全,消防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全员安全、消防意识。特定危险源监控及应防范抢救方案:
1、建立健全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危险源监控及应急防范抢救小组,制定定期预防安全事故及防火制度,做到每日巡视检查,发现安全事故险情及火灾险情,监控及防范抢救小组应立即组织全组人员及相关人员将事故险情消除或与社会应急系统119联系控制火情防止事态扩大。
2.、建立健全安全事故及防火档案,对危险区域及重点
防火场所,应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并挂有警示牌。对所用材料及消防器材应有详细购买日期及使用周期记录对使用周期较长,过期消防器材应更换或换药同时并有编号及更换和换药日期详细记录。
3、对危险区域的部位如无外架及安全防护的“四口、临边”高空作业、外架脚手、电梯井等作业时必须搭设安全防护栏,防护钢筋网片,安全防护门及安全网,操作时必须系好安全带,并派专人监护。对重点防火场所的配电房、木工加工棚、民工住宿(房)棚、食堂、仓库、易燃、易爆、木材堆放地等应按照规范要求设臵消防器材,干砂、如水源较远,压力较小的部位,应设臵蓄水池并有足够的水源,并挂有消防用水严禁它用的警示牌,监控防范小组应派专人每天进行检查。
4、施工现场应设有消防通道,疏散通道、严禁在两通道内堆放建筑材 料垃圾或杂物。
5、常见建筑五大伤害如有高空坠落,触电伤人,机械伤人、物体打击及坍塌所造成的安全事故,监控、防范抢救小组全体人员,必须履行监控防范,抢救的职责,由队长对伤员抬到通风良好地带放在干木版上进行紧急抢救或人工呼吸,副队长负责报警或上报公司有关部门。其他组员负责疏散围观人员和保护事故现场并组织其他人员采取防范措施,以防事故重发生,或立即通知社会应急系统120急救中心。如伤员属高空坠落所致,应查是否无安全防护或有防护但不严密及操作人员在作业时是否系好安全带等。在防范过程中应搭设安全防护栏或立兜网不严密的地带必须加固封闭严密,作业人员在高空操作时必须系好安全带。如电击伤人,机械伤人及物体打击所致,应查电源线是否破导电或作业人员湿手触摸电源开关及闸刀,机械伤人是否是人的行为所致,物体打击是否高空抛物所致等现象时,应严格控制人行为,严禁非机械操作工进行操作,严禁高空抛物。
主要危险源及其主要管理救援办法:
深基坑施工:主要危险源含高空坠落、挖机伤人,土方坍塌等,主要管理救援措施为:沿基坑上口搭设临时基坑周边防护栏、挂设警示牌、设警戒线、周边杂物清理干净、搭设上、下安全双扶手爬梯、挖机工作时严禁其它人员下基坑、基础分层开挖。
模板工程:主要危险源含高空坠落、物体打击、钉子扎脚、模板坍塌;主要管理救援措施为:严格按施工方案进行施工、严禁使用腐烂或淘汰木材、模板没固定前不准进行下道工序、不准在梁模底板上行走和操作,拆模时按顺序进行拆除,做到先安装后拆,后安装先拆。
钢筋制作绑扎:主要危险源含高空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人等。主 要管理救援措施为制作人员使用钢筋机械必须懂机械的性能,专人专机操作,严禁超负荷使用、绑扎钢筋凡超过2米必须搭设操作平台,临边操作必须系安全带、严禁撬扛式的工作方式进行绑扎。
塔吊吊运作业:主要危险源含物体打击、塔吊倾覆、塔吊碰撞等。主要管理救援措施为:起重工必须持证上岗,按时接受岗位培训,严禁无证操作。必须挂有上岗证信号指挥、做好材料的绑扎,经常检查绳索是否完好、严禁长短钢木混吊、对塔吊应定期维修保养,确保各部件灵活完好、有防多塔碰撞措施。塔吊必须随时开启防碰撞警示灯。
脚手架工程:主要危险源含高空坠落、物体打击、架体倾覆等。主要管理救援措施为:按施工方案及JGJ130-2001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搭设,做好临边洞口的安全防护、超高作业必须系安全带、做好材料绑扎工作、经常清理安全网内杂物、确保二步三跨与建筑物连接牢固可靠和架体的稳定。
施工用电:主要危险源含意外触电、线头外露、电线老化火灾等。主要管理救援措施为:按照JGJ46-2005规范要求进行敷设干线,严格实行三级配电两级保护、对机械机具实行“四个一”,加强电工巡视检查及时排除隐患、杜绝违章操作,所有配电箱必须安装防触电装臵并经检验合格才能使用。
电焊氧割:主要危险源含电光伤人、高空坠落、火花燃烧等。主要管理救援措施为:严格实行动火申请手续,施焊、氧割、提前三天提出申请经项目部施工负责人审查批准后方能动火、动火前将动火火区区域周边易燃、易爆、有毒物清理干净,经监护人检查确认无隐患后方能动火。如交叉作业必须设有隔离措施,动火人员必须佩戴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应备有干粉灭器,监护人进行全过程监护。
6、如电机发生火灾时,现场电工应立即切断电源,抢救小组应立即用灭火器及干砂进行灭火,在防范时应对电机进行检查是否线圈的匝圈间或机间发生短路,接地(碰壳)或者超负荷,致使电机电流增大,热量增多,导致绝缘发生燃烧等。采取防范措施应将线圈的匝圈间用绝缘纸,蜡管绝缘线与外壳拧紧,电机运转应按匹配进行使用,严禁超负荷或带病使用。
7、如木材堆放场发生火灾时或工棚内发生火灾,义务消防队应立即用灭火器或水、干砂进行补救,如楼下着火,楼上人千万不要惊慌失措,必须要冷静要尽一切努力建筑脱险途径,义务消防队长应采取紧急疏散措施,并将被困人员救出,如有人身上着火不能向外跑,如向外跑会加快燃烧速度,疏散组人员应告知身上着火人员脱掉衣服或地上打滚将身上的火灭息。如在火灾中受伤者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8、如在高温季节施工中暑者,抢救小组应将中暑者抬到通风良好地带并用人丹或上滴水及按住人中穴位进行急救,并将围观人员疏散使中暑者空气对流。
9、如有煤气中毒者,抢救小组者首先在房间内坚决杜绝明火隐患的发生,例如控制电灯开关,吸烟等,同时通知左邻右舍,楼上楼下的邻居撤离现场,以免引起爆炸,第二步可根据中毒者的程度进行施救,做人工呼吸或将中毒抬到通风处,并即刻打开门窗,及通风施设,净化室内空气。最后将中毒者送往医院进行抢救。
10、公司安全部门接到项目部上报重大伤亡事故后,公司安全部门预案组立即组织人力、车辆、资金在半小时内赶到医院探望受伤者,了解伤者病情发展情况,如实向公司汇报。预案组以副组长带领其他组员立即赶到事故现场,进行仔细堪察、拍照检查事故重发生的紧急防范措施情况。在调查事故经过中,保护好事故现场,做好调查事故的详细笔录。在调查事故过程中切实做到专人、专车、专款、专用,如在抢救中无效死亡,预案组必须做好善后的安抚工作,并将事故经过上报上级主管单位或市安全监督站及有关部门及事故经过的调查取证直至事故结案。
甘肃省第二安装工程公司丰都县中医院项目部 突发事件、治安灾害救援预案中救援组织人员名单
救援组组长:罗伟
副组长:肖伟 陈敏 周必友
成 员:李廷鹏 王训 唐志华 第一组:代寿成 熊怀平
第二组:孙兴权 甘延平
甘肃省第二安装工程公司
5.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 篇五
一、现场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及施工现场易发生重大事故的部位
A:坍塌(基坑作业)
B:倾覆(脚手架搭拆、塔吊装拆作业)C:物体打击 D:机械伤害 E:触电 F:高空坠落 G:火灾 H:中毒、窒息
二、重大危险源的安全技术及监控措施 A:防坍塌的安全技术及监控措施:
基础挖掘深度超过5m的土方工程。
1、有内撑或锚杆支护的桩墙发生较大的内凸变位。要在坡顶或桩墙后卸载,坑内停止挖土作业,适当增加内撑或锚杆,桩前堆筑砂石袋,严防锚杆失效或拔出。
2、基坑发生整体或局部土体滑塌失稳。应在有可能条件下降低土中水位和进行坡顶卸载,加强未滑塌区段的监测和保护,严防事故继续扩大。
3、桩间距过大,发生流砂、流土,坑周地面开裂塌陷。立即停止挖土,采取补桩、桩间加挡土板,利用桩后土体已形成的拱状断面,用水泥砂浆抹面(或挂铁丝网),有条件时可配合桩顶卸载、降水等措施。
4、设计安全储备不足,桩入土深度不够,发生桩墙内倾或踢脚失稳。应停止基坑开挖,在已开挖而尚未发生踢脚失稳段,在坑底桩前堆筑砂石袋或土料反压,同时对桩顶适当卸载,再根据失稳原因进行被动区土体加固(采用注浆、旋喷桩等),也可在原档土桩内侧补打短桩。
5、基坑内外水位差较大,桩墙未进入不透水层或嵌固深度不足,坑内降水引起土体失稳。停止基坑开挖、降水,必要时进行灌水反压或堆料反压。管涌、流砂停止后,应通过桩后压浆、补桩、堵漏、被动区土体加固等措施加固处理。
6、在有较高地下水的场地,采用喷锚、土钉墙等护坡加固措施,基坑开挖后加固边坡大量滑塌破坏。停止基坑开挖,有条件时应进行坑外降水。无条件坑外降水时,应重新设计、施工支护结构(包括止水墙),然后方可进行基坑开挖施工。
7、因基坑土方超挖引起支护结构破坏。应暂时停止施工,回填土或在桩前堆载,保持支护结构稳定,再根据设计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处理。B:防倾覆的安全技术及监控措施:
一、脚手架安全技术措施
(1)脚手架材质必须符合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的杆件连接必须使用合格的玛钢扣件。
(2)结构脚手架立杆间距不得大于1.5m,大横杆间距不得大于1.2m,小横杆间距不得大于1 m,脚手架必须按楼层与结构拉接牢固,拉接点垂直距离不得超过4m,水平距离不得超过6m,拉接所用的材料强度不得低于双股8号铝丝的强度,高大架子不得使用柔性材料拉接。在拉接点处设可靠支顶,脚手架的操作面必须满铺脚手板,离墙面不得大于20cm,不得行空隙和探头板、飞跳板、脚手板下层设水平网,操作面外侧应设两道护身栏杆和一道挡脚板或设一道护身栏杆,立挂安全网,下口封严,防护高为1.2m,禁用竹笆做脚手板。
(3)脚手架必须保证整体不变形,凡高度20m以上的外脚手架纵向必须设置十字盖,十字盖高度不得超过7根立杆,与水平面夹角应为45°-60°,高度在20米以下的必须设置反斜支撑,特殊脚手架和20m以上的高大脚手架必须有设计方案。有脚手架结构计算书,特殊情况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4)井字架的吊笼出入口均应有安全门、两侧必须有安全防护措施,吊笼定位托杠必须采用定型装置,吊笼运行中不得乘人。
(5)1.5×1.5m以下的孔洞,应预埋通长钢筋网或加固定盖板,1.5×1.5以上的孔洞四周必须设两道护身栏杆,中间支挂水平安全网。电梯井口必须高度不低于1.2m金属防护门。电梯井内首层和首层以上每隔四层设一道水平安全网,安全网应封门严密,楼梯踏步及休息平台处,必须设两道牢固防护栏杆或用立挂安全网防护,阳台栏杆应随层安装,不能随层安装的,必须设两道防护栏杆或立挂安全网加一道防护栏杆。
(6)无外脚手架或采用采用单排脚手架高4m以上的建筑物,首层四周必须支搭固定3m宽的水平安全网(高层建筑6m宽双层网);网底距下方物体不得小于3m(高层不得小于5m)高层建筑每隔四层固定一道6m宽的水平安全网,水平安全网,接口处必须连接严密与建筑物之间缝隙不大于l 0cm,并且外边沿高于内边沿,支搭水平安全网,直至没有高处作业时方可拆除。
(7)路边施工区域,对人或物构成危险的地方必须支搭防护棚,确保人、物的安全。高处作业使用的铁凳、木凳间需搭设脚手板的,间距不得大于2m,高处作业,严禁投扔物料。
(8)高空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经过现场培训、交底、安装人员必须系安全带,交底时按方案要求结合施工现场作业条件和队伍情况做详细交底,并确定指挥人员,在施工时按作业环境做好防滑、防坠落事故发生。发现隐患要立即整改要建立登记、整改检查,定人、定措施、定完成日期,在隐患没有消除前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如有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险情,应立即停止作业。
二、塔吊安全技术措施
(一)塔吊出轨与基础下沉、倾斜:
1、应立即停止作业,并将回转机构锁住,限制其转动。
2、根据情况设置地锚,控制塔吊的倾斜。
3、用两个100t千斤顶在行走部分将塔吊顶起(两个千斤顶要同步),如是出轨,则接一根临时钢轨将千斤顶落下使出轨部分行走机构落在临时道上开至安全地带。如是一侧基础下沉,将下沉部位基础填实,调整至符合规定的轨道高度落下千斤顶。
(二)塔吊平衡臂、起重臂折臂:
1、塔吊不能做任何动作。
2、按照抢救方案,根据情况采用焊接等手段,将塔吊结构加固,或用连接方法将塔吊结构与其它物体联接,防止塔吊倾翻和在拆除过程中发生意外。
3、用2-3台适量吨位起重机,一台锁起重臂,一台锁平衡臂。其中一台在拆臂时起平衡力矩作用,防止因力的突然变化而造成倾翻。
4、按抢险方案规定的顺序,将起重臂或平衡臂连接件中变形的连接件取下,用气焊割开,用起重机将臂杆取下。
5、按正常的拆塔程序将塔吊拆除,遇变形结构用气焊割开。
(三)塔吊倾翻:
1、采取焊接、连接方法,在不破坏失稳受力情况下增加平衡力矩,控制险情发展。
2、选用适量吨位起重机按照抢救方案将塔吊拆除,变形部件用气焊割开或调整。(四)锚固系统险情
1、将塔式平衡臂对应到建筑物,转臂过程要平稳并锁住。
2、将塔吊锚固系统加固。
3、如需更换锚固系统部件,先将塔机降至规定高度后,再行更换部件。
(五)塔身结构变形
1、将塔式平衡臂对应到变形部位,转臂过程要平稳并锁住。
2、根据情况采用焊接等手段,将塔吊结构变形或断裂、开焊部位加固。
3、落塔更换损坏结构。
三、安全监控措施
(1)为防止事故发生,塔吊必须由具备资质的专业队伍安装,司机必须持证上岗,安装完毕后经技术监督局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机手操作时,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不准违章作作业,严格执行“十不吊”,操作前必须有安全技术交底记录,并履行签字于续。
(3)脚手架支搭必须先编好搭设方案,经有关技术人员审批后遵照执行。(4)所有架子工必须持证上岗,工作时佩带好个人防护用品,支搭脚手架严格按方案施工,做好脚手架拉接点拉牢工作,防止架体倒塌。
(5)所有架体平台,架设好后,必须设各方专业技术人员验收签字后,投入使用。C:防物体打击的安全技术及监控措施: 经过多年统计,钢管、砖头斗车、木料打击事故多发的类型,占总数的80%,是关键项。预防物体打击事故关键是要有防止物体坠落后伤及人的隔离措施,如尽量避免交叉作业、搭设防护棚等。要求施工人员必须做到: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必须戴好符合安全标准的安全帽,并系牢帽带;高处作业人员应配带工具袋,使用的小型工具及小型材料配件等,必须装入工具袋内,防止坠落伤人;高处作业使用的较大工具应放入楼层的工具箱内;施工人员应走专门行走通道等。D:防机械伤害的安全技术及监控措施:
对施工现场各施工机械按标准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操作。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禁止机械设备带病作业。操作人员要严格按操作规程工作。
E:防触电的安全技术及监控措施:
建筑施工行业发生的低压触电事故和高压触电事故的频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究其原因:
①从客观条件来分析,建筑施工流动性大,作业环境差,有些还是在水中作业,容易发生触电事故。
②从主观因素分析,施工人员存在临时观念和麻痹思想,不认真执行电气安全规程、标准,乱拉线、乱接线,非电工随意接线。
防止触电事故发生的关键是要思想重视,克服临时电“临时使用”的思想,严格按规程办事。
线路的铺设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施工,由正式的电工安装临时用电线路和临时用电灯泡,其他任何施工人员不得随意在线路上私拉乱接照明灯泡,临时用电的闸箱非正式电工不得随意拆改箱内的线路。临时线路的架设高度应符合要求。装修期间各工种的机械设备的线路不得有破损,线路的接头应符合要求,不得使用损坏的插头。施工期间电工要每天对线路和闸箱进行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F、防高空坠落的安全技术及监控措施:
1、防止高空坠落的重点是防止架上坠落。①要求脚手架必须由架子工进行搭设和拆除。
②脚手架的搭设和拆除必须认真把好十道关口,即安全交底关、材质检查关、尺寸关、铺板关、栏护关、连接关、承重关、上下关、保险关、检验关。
2、悬空坠落、临边坠落等事故发生率较高,对防止高空坠落发生最根本的还是从物和人两方面进行落实。
①物的方面就是要有满足规范规定的防护设施。
②人的方面就是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必须满足一定的要求,即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年龄不满18岁和饮酒以后,均不得从事高空作业;6级以上大风及雷暴雨天,以及夜间施工照明不足的情况下,均不得从事高空作业。更重要的是高空作业人员要正确使用安全带。在高空作业时,必须把安全带的系绳挂在牢固的结构物、吊环或安全拉绳上,且应认真复查,严防发生虚挂、脱钩等现象。G:防火灾的安全技术及监控措施:
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制定防火、消防、保卫方案,建立健全各项消防安全制度和安全施工的各种操作规程。
1、装修期间施工单位不得在工程内存放油漆、稀料等易燃易爆物品。
2、施工单位不得在工程内设置调料间,不得在工程内进行油漆的调配。
3、施工单位不得在工程内设置仓库存放任何其他的易燃易爆材料。
4、装修期间工程内严禁吸烟,使用各种明火作业应得到消防保卫部门的批准。
5、装修期间要配备充足的消防器材。
6、修期间工程内不准任何单位在工程存放氧气瓶、乙炔瓶。
7、气瓶、乙炔瓶在施工作业要与明火点保持10米的距离。氧气瓶与乙炔瓶之间的距离应保持在5米以上。
H: 防中毒、窒息的安全技术及监控措施:
1、人工扩孔桩挖掘孔井时,孔内常有一氧化碳、硫化氰等毒气溢出,预防措施: ①下井前要向井下通风,保持井下空气流通,并用毒气检测仪检查孔内的气体,待确认孔内不存在有毒气体后,才能下井。
②下井时,作业人员要系好能提升的安全腰绳,吊笼索具要安全可靠,井上井下要有联络信号,井上有人监护,一旦发生意外,应能立即将井下作业人员提升到地面进行急救。
③作业完毕井口不能覆盖,以保持孔内空气流通。
2、在地下室、水池、化粪池等部位作业时,作业人员也要注意有害气体的伤害,预防措施:
①这种作业环境也要保持通风良好。
②作业人员要戴口罩或防毒面具,作业时有头晕、呕吐、胸闷等感觉时,要立即离开作业场所。
3、在室内喷漆、刷油时,室内通风应良好。
4、冬季施工时,一氧化碳中毒措施:①这种作业场所必须经常通风换气。②操作者要每隔一段时间就到室外休息一下,作业人员有头晕头痛等异常感觉时,要离开作业场所,到空气流通的地方去休息,待不舒适的症状消失后,再继续进行作业,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5、混凝土或砂浆里掺放添加剂中毒:①施工现场加强对NaNO2等添加剂这类物品的管理。②在施工现场的食堂不准随便使用不能识别的物品做菜,炊事人员要把厨房的盐、碱加以很好的保管,防止和添加剂混用发生中毒事故。
6、施工队伍宿舍需要取暖时,所在单位应提供取暖设备,并有专人看管。不能私自在宿舍内生煤火,或用焦炭做燃料取暖,防止产生一氧化碳,造成中毒事故。
三、安全检查措施:
1、企业对生产中的安全工作,除进行经常的检查外,每年还应该定期地进行二至四次群众性的检查,这种检查包括普遍检查、专业检查和季节性检查,这几种检查可以结合进行。
2、严格按照标准JGJ59-99进行安全生产检查,检查必须有明确的目的、要求和具体计划,并且必须建立由企业领导负责,有关人员参加的安全生产检查组织,以加强领导,做好这项工作。
3、安全生产检查应该始终贯彻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依靠群众,边检查、边改进,并且及时地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
四、应急预案
一旦发生工程事故,立即启动本项目部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可打应急电话:邯钢烧伤医院:4019971
邯郸第一医院:3026971
急救电话:120
匪警电话:110
气象电话:121 应急小组组成人员:
组
长:崔相坤
电话:*** 副组长:杨自庆
电话:*** 组
员:崔士清
电话:***
梁书平
电话:*** 杨浩华
电话:*** 崔延坤
电话:***
光 华 苑 21# 楼
邯 郸市 宁
危 险 源 应 急 救 援 预 案
都 建安 公
6.重大危险源监控措施 篇六
1、危险源:高处坠落,物体打击 监控措施:
①、安装、拆卸龙门吊架、吊机等起重设备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时,应当编制拆装方案、制定安全施工措施,报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审批,并在施工时由专业技术人员现场监督。
②、在高处作业人员,要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③、带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拴好安全网。
④、高出作业点下方不得有人逗留,工作中严禁上下抛掷工具和材料。
⑤、严禁用绳索、软线、链条等代替安全带。
⑥、开挖深度超过2m时,其边缘上面作业同样应视为高处作业,要设置警告标志。
⑦、大雨和五级以上大风时,应停止高处露天作业、缆索吊装及大型构件起重吊装等作业。
⑧、高处作业人员和挖孔桩人员严禁穿硬底鞋。
2、危险源:坍塌 监控措施:
1、开挖沟槽深度超过2米时,必须围拦防护和密布安全网封挡。
2、钻孔桩内泥浆必须按设计及规范要求配置泥浆稠度。
3、响炮后30分钟,才橇危石,其他人员才能进入现场施工。
4、详细控制措施见《施工安全生产规定实施细则》。
3、危险源:触电 监控措施:
①、施工所用电气设备绝缘必须良好,凡有裸露带电的电气设备和易发生电击的危险区,都要设围栏、护网、箱、闸等屏护设栏设施。
②、施工用电的线路及设备,应按施工组织设计安装设置,并符合供电部门的规定。
③、严禁将电线线路搭靠或固定在机械、栏杆、钢管、扒钉等金属件上。
④、手持电动工具应由专人管理,手柄绝缘良好,凡不符合要求的机具严禁使用。
⑤、变、配电室严禁使用易燃的材料建筑,建筑结构应符合防火、水、漏、盗、防小动物串入及通风良好的要求;在采用外来电源和自备发电机两个电源交替使用时,必须安设能防止两个电源的连锁装置。具体规定见《配电室防火安全责任制度》。
⑥、施工现场工程和生活用电要统一规范,布局合理,并保持接地装置可靠,做到“三级控制”,“两级保护”。
⑦、电焊机必须接地,电焊机用毕必须切断电源。
⑧、接地线应用不小于2 5mm。的多股软铜线,装接与撤除接地线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靴和设监护人。
⑨、直接向洞内供电的馈线上,严禁设自动重合闸,手 动合闸时必须与洞内值班人员联系。
4、危险源:窒息 监控措施:
①、挖孔桩超过六米时必须安设通风设施(鼓风机)。
②、孔内照明要清晰。
③、孔外要做好窒息应急措施。
④、详细控制措施见《施工安全生产规定实施细则》。
5、危险源:火灾 监控措施:
①、认真做好防火知识教育,提高干部、员工、临时工的防火意识。
②、春秋两季防火为重中之重,必须定人、定位。
③、森林防火野外施工不用火,个人出门不带火,野外 不吸烟。
④、防火措施见《特殊季节与夜间施工安全要点》。
6、危险源:起重伤害 监控措施:
①、吊车工、指挥人员要了解起重机械性能。
②、起吊时必须专人指挥。
③、起重工持证上岗。
④、具体起重控制措施见《施工安全生产规定实施细则》
7、危险源:爆炸 监控措施:
①、氧气瓶乙炔瓶倾斜放置,间隔5m。
②、氧气瓶、乙炔瓶不能暴晒,气管不能混用。
③、具体爆破器材安全管理见《爆破安全管理制度》、《施工安全生产规定实施细则》。
1、目前我国的建筑业持续快速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其生产劳动密集型特点形成的安全生产条件使其成为高危行业;建筑业每年发生大量的工伤事故,造成重大的人力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影响了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和行业形象,甚至影响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近年来伴随着各类建筑物的构造形式、立面造型多样化,高、大、新、特、奇、难等特点的建筑越来越多,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对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要求日益严格,国家也把以预防重大事故发生,而且要做到一旦发生事故,能将事故危害限制到最低程度为目的的重大危险源控制作为法律条文的形式写进了《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之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可见,重大危险源控制已成为建筑企业新时期安全生产工作的当务之急。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建筑施工生产的流动性、建筑产品的单件性和类型多样性、施工生产过程的复杂性都决定了施工生产过程中不确定性,施工过程、工作环境必然呈多变状态,另外建筑工程施工手工劳动的非标准化,使得繁重体力劳动多,而劳动者素质又相对较低,这些都决定了建筑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区别于其他行业,有其特殊性。建筑企业重大危险源控制是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有以下几部分组成,危险源的辨识、危险源的评价、重大危险源的确定、重大危险源的管理等。危险源的辨识建筑施工现场危险源是指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源,是具有可能意外释放的能量和(或)危险有害物质的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包括各种专项施工)。
2.1 危险源辨识的依据各种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是进行危险源辨识的重要依据。要进行危险源辨识,首先应收集与本组织的活动、人员、设施有关的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
2.2 危险源辨识小组
要做好危险源的辨识,还应组建好辨识小组。辨识小组各专业人员都应有人参与。如安全、消防、动力、电气、设备、土建等专业。这样,辨识时可以尽量将各专业中存在的危险源辨识完全。
2.3 危险源辨识要求 a 考虑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 b 考虑所有进入施工现场及生活区的人员(包括合同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 c 考虑施工现场及生活区的设施; d 考虑三种状态:正常(如生产)、异常(如停机检修)和紧急(如火灾)状态; e 考虑过去出现并一直持续到现在的(如由于技术、资源不足仍未解决的或停止不用但其危险依然存在)、现在的和将来可能出现的危害情况
2.4 辨识方法
2.4.1 直接经验法,对照有关标准、法规、安全检查表(可以采用《安全性评价表》、《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或依靠分析人员的观察分析能力,借助于经验和判断能力直观地评价对象危险性和危害性的方法。经验法是辨识中常用的方法,其优点是简便、易行,其缺点是受辨识人员知识、经验和占有资料的限制,可能出现遗漏。为弥补个人判断的不足,常采取专家会议的方式来相互启发、交换意见、集思广益,使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更加细致、具体。
2.4.2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即应用系统安全工程评价方法的部分方法进行危害辨识。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常用于复杂系统、没有事故经验的新开发系统。常用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有事件树(ETA)、事故树(FTA)等。
2.5 辨识类别
2.5.1 根据本企业及施工现场的特点,将危险源产生的事件或事故分为以下类别:坍塌、物体打击、机械伤害、高处坠落、触电、火灾、爆炸、中毒、粉尘、噪声、振动、车辆伤害等。
2.5.2 将活动/产品/服务项目可分为:基础工程、脚手架工程、临边工程、消防管理、模板工程、钢筋作业、砼作业、装饰装修、油料存放、回访维修、施工用电作业、物料提升机安装、拆除及作业、施工电梯、塔吊安装、拆除及作业、电气焊作业、手持电动工具作业、起重吊装作业、办公区域、木工机械作业、打桩作业、生活区域管理、管道安装等。
2.6 危险源及风险的辨识更新当发生以下情况时,相关部门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对新的危险进行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策划。a 当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发生较大变更时 b 当公司的活动、产品、服务发生较大变化时 c 当发生重大事故或相关方严重抱怨时 d 当公司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有改变时。危险源的风险评价危险源的风险评价是重大危险源控制的关键措施之一,为保证危险源评价的正确合理,对危险源的风险评价应遵循系统的思想和方法。
3.1 一般来说重大危险源的风险分析评价包括下述几个方面: a、辨识各类危险因素的原因与机制; b、依次评价已辨识的危险事件发生的概率; c、评价危险事件的后果; d、评价危险事件发生概率和发生后果的联合作用。
3.2 风险等级针对建筑施工的特点将施工现场的危险源分为重大和一般风险二类。
3.3 风险评价依据 a 法律、法规的符合性;b 危害和事故伤亡的程度、规模;c 发生的频率;d 相关方关注程度;e 财产损失额度;f 公司信誉的影响程度;g 降低风险的难度。
3.4 风险评价方法
3.4.1 定性评价:这种方法是依据以往的数据分析和经验对危险源进行的直观判断。对同一危险源,不同的评价人员可能得出不同的评价结果,思想难以统一。但对防治常见危害和多发事故来说,这种方法比较有效。施工现场重点防治的“五大伤害”(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坍塌),就是在对以往安全事故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的。
3.4.2 定量评价:这种方法是对危险源的构成要进行综合计算,进而确定其风险等级。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各有利弊,施工企业应综合采用,互相补充,综合确定评价结果。当对不同方法所得出的评价结果有疑义时,应本着“就高不就低”的原则,采用高风险值的评价结果。
3.4.3 在严重不符合职业健康安全法规下,符合下列情况之一,可判断为不可承受风险。a 可能造成死亡事故;b 重大以上设备事故; c 可能发生重伤事故; d 会引起停止施工。
3.4.4 在不符合职业健康安全法规下,符合下列情况之一可判断为一般风险。a 可能造成轻伤事故;b 相关方有合理抱怨或要求。
重大危险源的确定经过风险评价,判断出重大危险源和一般风险。并对建筑工地重大危险源予以公示。一般情况下建筑企业的重大危险源主要有: 基础工程深基坑、隧道、地铁、竖井、大型管沟的施工,因为支护、支撑等设施失稳,坍塌,不但造成施工场所破坏、人员伤亡,往往还引起地面、周边建筑设施的倾斜、塌陷、坍塌、爆炸与火灾等意外大型机械设备(塔吊、人货电梯等)的安装、拆卸、使用过程中及各种起重吊装工程中违反操作规程,造成机械设备倾覆、结构坍塌、人亡等意外;脚手架和模板支撑在搭、拆过程不规范、违章指挥作业;高处作业不规范、违章指挥、作业;施工用电不规范;房屋拆除、爆破工程违反规定作业等;
5、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在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和评价后,应对每一个重大危险源制定出一套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通过技术措施、组织措施对重大危险源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
5.1 制订重大危险源控制目标和管理方案针对所确定的重大危险源企业应制定重大危险源控制目标和管理方案,每一项重大危险源都要有控制措施、目标、管理方案、实施部门、检查部门、检查时间。例 重大危险源:大型设备的拆装违章指挥、违章作业。控制目标:确保无伤亡事故、无设备事故;控制措施:制订目标、指标或管理方案、执行管理程序或制度、培训与教育、应急预案、加强现场监督检查等。管理方案: a、有资质专业公司安装、拆除、加节; b、编制安装、拆除、加节、移位等专项技术措施,并经相关部门及技术负责人审批; c、装、拆前须对操作工进行安全教育及安全技术交底; d、装、拆过程指派经过培训的人员进行监控; e、装、拆人员须持有效证上岗,并须体检合格; f、装、拆期间须设置警戒区; g、按要求设置卸料平台、防护门、通讯装置等; h、搭设完毕后在自检、法定检测机构检测合格后方能交付使用,并做好维修、保养。最后应落实实施部门和检查部门以及完成时间。
5.2 制订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应按照每项重大危险源制定相应的现场应急救援预案,落实应急救援预案的各项措施,并且定期检验和评估现场事故应急
救援预案和程序的有效程度,即定期进行演练,以及在必要时进行修订。
5.3 措施及方案的实施重大危险源的风险控制关键在于落实,在施工过程中,按制定的措施、控制目标和管理方案控制重大危险源的是有效地遏制各类事故发生、是建筑施工企业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的必要条件。
5.3.1 加强现场监督检查,掌握重大危险源的数量和分布状况,经常性地公示重大危险源名录、整改措施及治理情况。
5.3.2 加强安全施工培训教育,全体动员,人人参与,尤其是以事故预防为主的重大危险源风险控制的安全教育。
5.3.3 淘汰落后的技术、工艺,适度提高工程施工安全设防标准,从而提升施工安全技术与管理水平,降低施工安全风险。
5.3.4 制订和实行施工现场大型施工机械安装、运行、拆卸和外架工程安装的检验检测、维护保养、验收制度。
5.3.5 制订和实施项目施工安全承诺和现场安全管理绩效考评制度,确保安全投入,形成施工安全长效机制。
6做好重大危险源监控工作是贯彻实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必然要求,企业在重大危险源监控工作中承担主体责任,作为三大事故多发行业的建筑业更应通过科学的、有效的、长期的手段对施工现场的重大危险源采取全过程的监控,把安全生产工作真正转移到预防为主的轨道上来,并最终降低事故率
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
一、大型脚手架工程
大型脚手架是指:搭设高度在20m以上的组装式脚手架;搭设高度小于20m的悬挑脚手架;高度在6.5m以上、均布荷载大于3KN/m2的满堂红脚手架;附着式整体提升脚手架。
1、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事故的预防控制措施
(1)易发生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事故的环节:临边、洞口防护不严;高处作业物料堆放不平稳;架上嘻戏、打闹、向下抛掷料;不使用劳保用品,酒后上岗,不遵守劳动纪律;脚手架工末按安全操作规程操作,龙门、井架吊篮乘人。
(2)预防措施
① 凡在距地2m以上,有可能发生坠落的楼板边、阳台边、屋面边、基坑边、基槽边、电梯井口、预留洞口、通道口、基坑口等高处作业时,都必须设置有效可靠的防护设施,防止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
② 施工现场使用的龙门架(井字架),必须制定安装和拆除施工方案,严格遵守安装和拆除顺序,配备齐全有效限位装置。在运行前,要对超高限位、制动装置、断绳保险等安全设施进行检查验收,经确认合格有效,方可使用。
③ 脚手架外侧边缘用密目式安全网封闭。搭设脚手架必须编制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操作层的跳板必须满铺,并设置踢脚板和防护栏杆或安全立网。在搭设脚手架前,须向工人作较为详细的交底。
④ 模板工程的支撑系统,必须进行设计计算,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
⑤ 塔吊在使用过程中,必须具有力矩限位器和超高、变幅及行走限位装置,并灵敏可靠。塔吊的吊钩要有保险装置。
⑥ 严禁架上嘻戏、打闹、洒后上岗和从高处向下抛掷 物块,以避免造成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
2、脚手架坍塌事故的预防控制措施
(1)因地基沉降引起的脚手架局部变形:在双排架横向截面上架设八字戗或剪刀撑,隔一排立杆架设一组,直至变形区外排。八字戗或剪刀撑下脚必须设在坚实、可靠的地基上。
(2)脚手架赖以生根的悬挑钢梁挠度变形超过规定值:
应对悬挑钢梁后锚固点进行加固,钢梁上面用钢支撑加U形托旋紧后顶住屋顶。预埋钢筋环与钢梁之间有空隙,须用马楔备紧。吊挂钢梁外端的钢丝绳逐根检查,全部紧固,保证均匀受力。
(3)脚手架卸荷、拉接体系局部产生破坏:
要立即按原方案制定的卸荷、拉接方法将其恢复,并对已经产生变形的部位及杆件进行纠正。如纠正脚手架向外张的变形,先按每个开间设一个5t倒链,与结构绷紧,松开刚性拉接点,各点同时向内收紧倒链,至变形被纠正,做好刚性拉接,并将各卸荷点钢丝绳收紧,使其受力均匀,最后放开倒链。
(4)附着升降脚手架出现意外情况,工地应先采取如下应急措施:
① 沿升降式脚手架范围设隔离区;
② 在结构外墙柱、窗口等处用插口架搭设方法迅速加固升降式脚手架;
③ 立即通知附着升降式脚手架出租单位技术负责人到现场,提出解决方案。
二、深基础土方工程
深基础土方工程是指挖掘深度超过1.5m的沟槽和深度超过5m(含)的土方工程,以及人工挖扩孔桩工程,易发生土方坍塌事故。
1、土方工程易发生土方坍塌事故的环节
深度超过1.5米的沟槽和深度超过5米的基坑土方开挖施工作业;土方施工采用挖空底脚的方法挖土;积土、料具、机械设备堆放离坑、槽小于设计规定;坑槽开挖设置安全边坡不符合安全要求;深基坑末设专项支护设施、不设上下通道,人员上下坑槽采踏边坡;料具堆放过于集中,荷载过大;模
板支撑系统末经设计计算;基坑施工未设置有效排水等。
2、预防控制措施
(1)严禁采用挖空底脚的方法进行土方施工。
(2)基础工程施工前要制定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按照土质的情况设置安全边坡或固壁 支撑。基坑深度超过5m有专项支护设计。对基坑、井坑的边坡和固壁 支架应随时检查,发现边坡有裂痕、疏松或支撑有折断、走动等危险征兆,应立即采取措施,消除隐患。对于挖出的泥土,要按规定放置,不得随意沿围墙或临时建筑堆放。
(3)施工中严格控制建筑材料、模板、施工机械、机具或阿嚏物料在楼层或屋面的堆放数量和重量,以避免产生过大的集中荷载,造成楼板或屋面断裂。
(4)基坑施工要设置有效排水措施,雨天要防止地表水冲刷土壁边坡,造成土方坍塌。
(5)人工挖孔桩,护壁养护时间不够(未按规定时间拆模),或未按规定做支护,造成坍塌事故。由于坍塌时护壁可相互支撑,孔下人员有生还希望,应紧急向孔下送氧。将钢套筒下到孔内,人员下去掏挖,大块的砼护壁用吊车吊上来,如塌孔较浅,可用挖掘机将塌孔四周挖开,为人工挖掘提供作业面。
三、塔式起重机
塔式起重机是指:在施工现场使用的,符合国家标准的自购或者租用的塔式起重机。
1、塔吊出轨与基础下沉、倾斜
(1)应立即停止作业,并将回转机构锁住,限制其转动;
(2)根据情况设置地锚,控制塔吊的倾斜;
(3)用两个100t千斤顶在行走部分将塔吊顶起(两个千斤顶要同步),如是出轨,则接一根临时钢轨将千斤落下使 出轨部分行走机构落在临时道
上开至安全地带。如是一侧基础下沉,将下沉部位基础填实,调整至符合规定的轨道高度落下千斤顶。
2、塔吊平衡臂、起重臂折臂
(1)塔吊不能做任何动作。
(2)按照抢险方案,根据情况采用焊接等手段,将塔吊结构加固,或用连接方法将塔吊结构与其它物体联接,防止塔吊倾翻和在拆除过程中发生意外。
(3)用2—3台适量吨位起重机,一台锁起重臂,一台锁平衡臂。其中一台在拆臂时起平衡力矩作用,防止因力的突然变化而造成倾翻。
(4)按抢险方案规定的顺序,将起重臂或平衡臂连接件中变形的连接件取下,用气焊割开,用起重机将臂杆取下;
(5)按正常的拆塔程序将塔吊拆除,遇变形结构用汽焊割开。
3、塔吊倾翻
(1)采取焊接、连接方法,在不破坏失稳受力情况下增加平衡力矩,控制险情发展。
(2)选用适量吨位起重机按照抢险方案将塔吊拆除,变形部件用气焊割开或调整。
4、锚固系统险情
(1)将塔式平衡臂对应到建筑物,转臂过程要平稳并锁住;
(2)将塔吊锚固系统加固;
(3)如需更换锚固系统部件,先将塔机降至规定高度后,再行更换部件。
5、塔身结构变形
(1)将塔式平衡臂对应到变形部位,转臂过程要平稳并锁住。
(2)根据情况采用焊接等手段,将塔吊结构变形或断裂、开焊部位加固。
(3)落塔更换损坏结构。
四、外用电梯安装、顶升、拆除作业
1、易发生事故的环节
外用电梯安装、顶升、拆除作业过程中易发生高空坠落、物体打击等事故,应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防止发生重大事故。
2、预防控制措施
(1)参与装拆的人员必须熟悉电梯的性能结构特点,并能熟练地操作,能熟练地排除故障,受过专门培训。
(2)装拆场地应清理干净,并用标志杆等围起来禁止非工作人员入内。
(3)防止装拆地点上方掉落物体,必要时应加安全网。
(4)装拆过程中,必须由专人负责,统一指挥。
(5)电梯运行时,人员的头,手绝对不能露出安全栏以外。
(6)如果有人在导轨架上或附墙架上工作时,绝对不允许开动电梯,当吊笼升起时严禁进入底笼内。
(7)吊笼上的所有零部件,必须放置平稳,不得露出安全栏外。
(8)利用吊杆进行安装时,不允许超载,吊杆只可用来安装或拆卸电梯零部件,不得用于其它起重用途。
(10)吊杆上有悬挂物时,不得开动吊笼。
(11)装拆作业人员应按空中作业的安全要求,包括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等,不要穿过开宽松的衣服,应穿工作服,以免被卷入运动部件中,发生安全事故。
(12)操纵电梯,必须将按钮盒拿到吊笼顶部,不允许在吊笼内操作。
(13)吊笼起动前,先进行全面检查,消除所有不安全隐患。
(14)安装运行时,按电梯额定装载重量装载,不允许超载运行。
(15)雷雨天、雪天或风速超过12m/s的恶劣天气不能进行安装作业。
(16)装拆过程出现技术故障时,须在解决该问题后,方能进行下一步装拆。
五、起重吊装作业
1、防止高空坠落
(1)吊装人员应戴安全帽;高空作业人员应佩安全带,穿防滑鞋,带工具袋。
(2)吊装工作区应有明显标志,并设专人警戒,与吊装无关人员严禁人内。起重机工作时,起重臂杆旋转半径范围内,严禁站人或通过。
(3)运输、吊装构件时,严禁在被运输、吊装的构件上站人指挥和放置材料、工具。
(4)高空作业施工人员应站在操作平台或轻便梯子上工作。吊装层应设临时安全防护栏杆或采取阿嚏安全措施。
(5)登高用梯子、临时操作台应绑扎牢靠;梯子与地面夹角以60—70°为宜,操作台跳板应铺平绑扎,严禁出现挑头板。
2、防止物体打击
(1)高空往地面运输物件时,应用绳捆好吊下。吊装时,不得在构件上堆放或悬挂零星物件。零星材料和物件必须用吊笼或钢丝绳、保险绳捆扎牢固后才能吊运和传递,不得随意抛掷材料物体、工具,防止滑脱伤人或意外事故。
(2)构件必须绑扎牢固,起吊点应通过构件的重心位置,吊升时应平稳,避免振动或摆动。
(3)起吊构件时,速度不应太快,不得在高空停留过久,严禁猛升猛降,以防构件脱落。
(4)构件就位后临时固定前,不得松钩、解开吊装索具。构件固定后,应检查连接牢固和稳定情况,当连接确定安全可靠,才可拆除临时固定工具和进行下步吊装。
(5)风雪天、霜雾天和雨天吊装应采取必要的防滑措施,夜间作业应有充分照明。
3、防止起重机倾翻
(1)起重机行驶的道路必须平整、坚实、可靠,停放地点必须平坦。
(2)起重机不得停放在斜坡道上工作,不允许起重机两条覆带或支腿停留部位一高一低或土质一硬一软。
(3)起吊构件时,吊索要保持垂直,不得超出起重机回转半径斜向拖拉,以免超负荷和钢丝绳滑脱或拉断绳索而使起重机失稳。起吊重型构件时应设牵拉绳。
(4)起重机操作时,臂杆提升、下降、回转要平稳,不得在空中摇晃,同时要尽量避免紧急制动或冲击振动等现象发生。未采取可靠的技术措施和未经有关技术部门批准,起重机严禁超负荷吊装,以避免加速机械零件的磨损和造成起重机倾翻。
(5)起重机应尽量避免满负荷行驶;在满负荷或接近满负荷时,严禁同时进行提升与回转(起升与水平转动或起升与行走)两种动作,以免因道路不平或惯性力等原因引起起重机超负荷而酿成翻车事故。
(6)当两台吊装机械同时作业时,两机吊钩所悬吊构件之间应保持5m以上的安全距离,避免发生碰撞事故。
(7)双机抬吊构件时,要根据起重机的起重能力进行合理的负荷分配(吊重质量不得超过两台起重机所允许起重量总和的75%,每一台起重机的负荷量不宜超过其安全负荷量的80%)。操作时,必须在统一指挥下,动作协调,同时升降和移动,并使两台起重机的吊钩、滑车组均应基本保持垂直状态。两台起重机的驾驶人员要相互密切配合,防止一台起重机失重,而使另一台起重机超载。
(8)吊装时,应有专人负责统一指挥,指挥人员应位于操作人员视力能及的地点,并能清楚地看到吊装的全过程。起重机驾驶人员必须熟悉信号,并按指挥人员的各种信号进行操作;指挥信号应事先统一规定,发出的信号要鲜明、准确。
(9)在风力等于或大于六级时,禁止在露天进行起重机移动和吊装作业。
(10)起重机停止工作时,应刹住回转和行走机构,锁好司机室门。吊钩
上不得悬挂构件,并应升到高处,以免摆动伤人和造成吊车失稳。
4、防止吊装结构失稳
(1)构件吊装应按规定的吊装工艺和程序进行,未经计算和采取可靠的技术措施,不得随意改变或颠倒工艺程序安装结构构件。
(2)构件吊装就位,应经初校和临时固定或连接可靠后始可卸钩,最后固定后方可拆除临时固定工具。高宽比很大的单个构件,未经临时或最后固定组成一稳定单元体系前,应设溜绳或斜撑拉(撑)固。
(3)构件固定后不得随意撬动或移动位置,如需重校时,必须回钩。
5、防止触电
(1)吊装现场应有专人负责安装、维护和管理用电线路和设备。
(2)构件运输、起重机在电线下进行作业或在电线旁行驶时,构件或吊杆最高点与电线之间水平或垂直距离应符合安全用电的有关规定。
(3)使用塔式起重机或长吊杆的阿嚏类型起重机及钢井架,应有避雷防触电设备,各种用电机械必须有良好的接地或接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并定期进行地极电阻摇测试验。
六、装饰工程的消防安全
装饰工程是指建设工程装饰装修阶段的施工生产过程,是一个易发生消防安全事故的重要环节。
1、易燃易爆物品的消防安全控制措施
装修期间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制定消防保卫方案,建立健全各项消防安全制度和安全施工的各种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以下控制措施:
(1)装修期间施工单位不得在工程内存放油漆、稀料等易燃易爆物品。
(2)施工单位不得在工程内设置调料间,不得在工程内进行油漆的调配。
(3)施工单位不得在工程内设置仓库存放任何阿嚏的易燃易爆材料。
(4)装修期间工程内严禁吸烟,使用各种明火作业应得到消防保卫部门 的批准。
(5)装修期间要配备充足材消防器材。
2、临时线路的消防安全控制措施
(1)由于在装修期间需用大量的线路照明,在工程内架设了大量的低压线路,所以低压线路的铺设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施工,由正式的电工安装临时用电线路和临时用电灯泡,阿嚏任何施工人员不得随意在线路上私拉乱接照明灯泡,临时用电的闸箱非正式电工不得随意拆改箱内的线路。临时线路的架设高度应符合要求。
(2)装修期间各工种的机械设备的线路不得有破损,线路的接头应符合要求,不得使用损坏的插头。施工期间电工操作人员要每天对线路和闸箱进行巡视、检查。
3、氧气瓶、乙炔瓶消防安全控制措施
(1)氧气瓶、乙炔瓶的施工作业时要与明火点保持10米的距离。氧气瓶与乙炔瓶的距离应保持在5米以上。
【重大危险源应急措施】推荐阅读:
重大危险源及应急方案07-01
危险源重大风险控制措施11-24
煤矿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07-29
重大危险源各机构职责及防范措施06-23
重大危险源及各类事故预防措施讲解08-09
煤矿重大危险煤矿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10-06
重大危险源(点)监控和重大隐患整改制度08-03
重大危险源辨识案例08-28
重大危险源辨识规定10-16
重大危险源备案的请示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