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博物馆优秀作文

2024-06-27

走进博物馆优秀作文(共16篇)

1.走进博物馆优秀作文 篇一

说到珠算博物馆,它是镶嵌在南通的一颗闪亮的明珠。它占地30亩,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 ,是世界上最大的珠算专题的博物馆,里面收藏着上百种各种各样的算盘。接下来,我就带你们一起去看看吧!

来到二楼的珠算世界,我不由得惊呆了:“这里的珠算真多呀!”柜子里摆的、地上放的、墙上挂着的都是算盘。就连扶手上、窗户上也是算盘。真是数不胜数,让人眼花缭乱。这里的算盘不仅多,而且十分奇特。最小的竟然只有6毫米长,3毫米宽,必须用一根细细长长的绣花针,才可以拨动。而最大的长4米,可以7个人同时使用。水晶算盘洁白无瑕,晶莹剔透;麻将算盘上面雕刻着许多人名,地名等;珍珠算盘是用一颗颗粉红色的珍珠串成的。同学们不禁失声喊到:“哇,这里的算盘真奇,真多呀!”

其中最吸引我眼球的是最小的算盘了!小算盘是用玉雕成的,洁白无瑕,小巧玲珑,令我目不暇接。它是怎么固定的呢?王老师告诉我们,是用金线把它四周绑起来的。我看着看着仿佛看到,一个宫女用一根绣花针去精心地拔算着。小算盘大约一平方厘米,差不多只有一个指甲盖那么大,小巧玲珑,真是让我赞叹不已。我不禁心想:“做小算盘的人可真是心灵手巧啊!”

走进紫檀展厅,珠算文化与紫檀文化巧妙结合---紫檀木大算盘便映入我的眼帘。只见它身高约一米多,长竟然足足7米,像一个威风凛凛的巨人,看守着珠算博物馆呢!它全身是昂贵的紫檀木做成的。每一块地方没有一根钉子,全都是拼上去的。走近一看,每一颗珠子都滚圆滚圆的。灯光照在上面,那珠子温润的光泽,胡老师告诉我们,每一颗珠子都是用水磨的,没有打过蜡,让人赞叹不已。它的档很粗,把我的手臂伸出来比一比,立刻显得自惭形秽。它的底座上刻着蟠龙花纹,看起来活灵活现,特别是那龙的眼睛,似乎正瞪着我。紫檀大算盘,真不愧为“镇馆之宝”。

时间过得真快,这次参观即将结束,珠算博物馆真是珠算的世界呀!我一定要把它发扬光大。

2.走进博物馆优秀作文 篇二

作为首座国家级对台专题博物馆,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的建设可谓“鸿篇巨制”, 其总投资1.8亿, 占地面积154.2亩。主体建筑面积23332平方米, 高度为43米, 共分四层:一楼分设临时展厅、国际学术报告厅、库房、办公区和设备用房等;二楼为综合主题馆;三楼是专题馆;四楼辟有信息研究中心。

放眼望去,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犹如一座飞来山峰, 横空出世, 与波光粼粼的西湖水相映成趣。而走近她, 感受到的更是慑人心魄的恢宏气势。

2万平方米的博物馆景观广场上, 一对高耸的“九龙柱”屹然挺立, 中间巨型水池里微波荡漾, 东西二侧的音乐喷泉水气氤氲, 饶有情趣, 呈现在眼前的是一派令人心旷神怡的美丽大气。

该广场充分体现了闽南建筑的特色, 以象征吉祥喜庆的红色为基调, 间以天然花岗岩石板材的素雅, 构织出醒目的图案, 远观恰似一张巨大的地毯, 与主体建筑浑然一体。

入口处的“九龙柱”, 高19米, 直径2米, 重达135吨, 是祖国大陆目前已知的最高一对石质九龙柱。精雕细琢的蟠龙绕柱腾飞, 栩栩如生, 乃出自技艺不凡的惠安工匠之手。龙柱前方的馆名卧碑, 宽12米, 高2.5米, 厚1米, 重70吨, 系由整块砻石制成。这方卧碑与两根“九龙柱”呈鼎足之势, 构成一组寓意深远的景象:以“九龙吐珠”象征海峡两岸同胞都是龙的传人;以坚挺的砻石宣示海峡两岸人民的亲密关系固如磐石。

广场中央的长方形水池, 长74米, 宽18米, 波平如镜的水面倒映出主体建筑的雄伟风姿, 极其壮观。这座大水池在设计时特意将源头抬高0.2米, 因此注水会由里向外源源不断地流动, 寓意两岸关系源远流长。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的主体建筑成功地吸收了两岸建筑文化的精华, 采用“天圆地方”的设计理念, 四道斜阶分别从四个不同方向斜穿屋面, 不仅很好地凸显了儒家“万物归宗”的理念, 而且完成了由主建筑“天圆”馆顶到“地方”馆底的平滑过渡, 勾勒出了建筑美学上的曲线美, 成为该馆非常抢眼的一个亮点。每道斜阶有108级台阶, 由此可以通达馆顶直径达56米的圆形观景天台, 远眺纵览泉州市区全景。天台顶部的金色“和平莲”, 高6.2米, 最大直径4米, 熠熠生辉, 超凡脱俗, 是观景天台的点睛之笔。远观, 如一座闪耀的灯笼;近看, 却是一朵金灿灿的莲花, 盛开怒放在主体建筑顶部, 播撒着吉祥和平的福音。整座建筑多方沿用传统的红砖白石建材;中庭、走廊、客厅回廊等处采用“出砖入石”的装饰点缀, 而现代气息也随处可见, 不愧是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的完美结合, 充分体现了闽台特色及其人文精神, 成为泉州市的又一地标性建筑物。

走入高大明敞的二楼展厅, 迎面是旅美泉籍现代艺术家蔡国强创作的一幅题为“同文同种同根生”的巨型爆绘壁画。画面绘有闽台两地常见的大榕树 (俗称“情树”) 躯干及其盘根错节的根部, 寓意海峡两岸同胞同文同种、同根同源的骨肉深情。画高18米, 宽9米, 堪称“世界最大火药爆绘壁画”。设计者运用现代化LED灯光艺术和电脑技术, 巧妙地将180个中国姓氏显像在壁画上, 由电脑控制与榕树交相映现, 形成展厅的一道独特景观。

设在主体建筑内的几大展馆, 各领风骚, 独具特色, 分别从不同角度诠释了两岸源源流长的密切关系。在陈列形式上, 各展馆尤其是综合主题馆, 突破传统单一的展陈手段, 综合展品 (文物) 、文字、模型、场景、音像等多元化因素, 引入声、光、电诸现代高科技手段, 做到了意实结合、动静相宜。

二楼的综合主题馆是整座博物馆陈列的灵魂和核心。展厅总面积达3466平方米。按闽台的地缘、血缘、法缘、商缘、文缘等五缘关系进行设计, 分七个部分共21个单元。其中, 地缘、血缘、法缘、商缘各单独作一部分, 而文缘由于内容较多, 则分设三部分。在这七大部分内容前还设置了序厅, 展示了清代闽台地图和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序厅“前言”则对该馆的展示内容以及闽台的“五缘”关系进行了提示简介。

“远古家园”是综合主题馆的第一部分, 共设陆桥相连和史前文化两个单元。陆桥相连主要展示更新世台湾海峡地形地貌变迁情况和大陆古人类、古动物迁徙的路线和过程。而史前文化单元则主要展示台湾长滨文化与大陆新旧石器文化、台湾大坌坑文化与大陆新石器文化、台湾圆山文化和大陆新石器文化、台湾凤鼻头文化和大陆新石器文化等遗址的密切关系。

“血脉相亲”是综合主题馆的第二部分, 由闽越东徙和大陆民众移台两个单元组成。通过对闽越古遗址、闽越族与台湾原住民、宋元初渡台、郑氏组织移民和清代移民浪潮等组项的展示, 反映闽台同根同宗、血脉相连、骨肉相亲的关系。

“法缘相随”是综合馆的第三部分, 也是该馆的核心部分。由建置沿革、同御西方殖民者和共抗日本侵略者三个单元组成。建置沿革展示的是台湾早期经略、府县初设、清初统一、台隶闽省、台湾建省和回归祖国等内容。在同御西方殖民者单元中, 展示了两地抗荷军兴、郭怀一起义、郑成功驱荷复台、鸦片战争抗英和闽台共拒法军等重大历史事件。在共抗日本侵略者单元中, 则再现了牡丹社抵御日军、两岸同反割台、反抗日本统治和两岸共同抗日的历史场景。

“开发同功”是主题馆的第四部分, 分为农耕水利、手工制造和商贸交通三个单元。农耕水利展示台湾开发之初移民们拓荒开发和兴修水利的荜路蓝缕的艰辛;手工制造展示了台湾制糖业、制茶业和其他手工制造业与福建的关联情况;商贸交通单元展示了闽台两地早期商贸、郊行会馆、对渡码头的状况。

“文脉相承”、“诸神同祀”、“风俗相通”是反映两岸文缘关系的第五、六、七部分。这三大部分以无可辩驳的事实, 充分说明深深植根于台湾社会的中华文化, 是维系两岸同胞亲情的精神纽带。在文脉相承部分, 主要展示闽台两地方言国语、科举教育、诗歌小说和民间艺术;在诸神同祀部分, 通过对道教信仰、佛教信仰和民间信仰的介绍, 揭示闽台两地民众信仰同源的真相;而在风俗相随这部分, 则透过生命礼俗、衣食住行、岁时节庆三个单元的相关展示, 阐明了海峡两岸同胞同宗同源、同礼同俗的历史本相。

综合主题馆展线长达1000多米, 参观时间约需90至120分钟。在这条展线上, 共展出1500多件文物文献, 有33个艺术创作、18个大小场景、以及5处幻影成像等。显然, 设计者是想以寓教于乐的方式, 真实生动地再现闽台关系史上的重要事件, 揭示闽台两地的“五缘”关系。事实上也确实做到了, 观众普遍反映良好。在展览大厅, 还设置了“寻根问源查姓氏”等电脑触摸屏, 为有心观众的互动参予提供了平台。

三楼的西展厅, 是“乡土闽台”专题馆。在这里, 你不仅可以听到诸如“初一早, 初二早, 初三睏到饱, 初四神落地”之类耳熟能详的亲切民谣, 还可以观赏到闽台两地风情独具的民俗图像。

在1520平方米的展厅里, 按“春、夏、秋、冬”四个时节, 展示了闽台两地相同的民俗场面:拜年的喜庆、闹元宵的欢乐、清明的祭扫、中秋的团圆、端午的赛船、重阳的惆怅、冬至的喧嚣……

三楼东展厅辟有“闽台著名画家作品展”。闽台一衣带水, 有着共同的文化渊源, 自古以来交往频繁, 翰墨情缘密切。该画展表达的就是这么一种历史观点。在这个翰墨飘香的展厅里, 展出余承尧、沈耀初、李硕卿、魏传义、黄达德、王武龙、蔡金章、陈一峰、张自生、方照华、唐敏达、蔡国强、郭宁等10多位闽台著名画家的100多幅作品。观众可以在这里接受闽台文化的熏陶, 领略两地画家的风采神韵。

一楼的临时展厅里, 举办的是“闽台民间工艺精品展”。从惠安石雕到金门陶艺, 从泉州花灯到台湾琉璃品……在这里, 你几乎可以将泉州和台湾的各种民间工艺精品尽收眼底。

展厅的工艺展品五花八门, 琳琅满目。泉州方面的工艺品种有惠安石雕、惠安木雕、泉州木偶、泉州刺绣、德化瓷器、永春漆篮、泉州脱胎工艺品、神将盔帽、泉州花灯、竹编工艺、铜制器具;台湾的有金门陶艺、琉璃工艺、交趾陶艺、木偶、木雕、石雕等;此外, 还有各种闽台民俗器物以及宗教庆典道具。走进这个展厅就如同走进了一座工艺品大观园, 不由你不啧啧称奇、留连忘返。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于2006年5月27日隆重举行开馆典礼, 国家、省、市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群众上万人共襄盛会。从2004年11月24日中央领导提出要建设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到2006年5月底博物馆竣工开馆, 仅仅用了一年半的时间, 创造了中国国内博物馆建设的奇迹, 被誉为“泉州速度”、“福建速度”。

3.走进童话博物馆 篇三

丹麦安徒生博物馆

安徒生博物馆位于丹麦菲茵岛中部的奥登塞市区,是为纪念丹麦伟大童话作家安徒生诞生100周年而建。博物馆共有陈列室18间。前12间按时间顺序介绍安徒生生平及其各时期作品。第13至18间包括有图书馆和录像录音播放室等,在这里人们拿起听筒就能听到安徒生的童话故事。

英国彼得兔博物馆

在英国温德米尔湖畔的博尼斯小镇,专门设有一座彼得兔博物馆,用来纪念著名儿童文学家比阿特丽克斯·波特和她笔下可爱的小动物。博物馆内主要介绍了波特女士的一生以及彼得兔的故事,并售卖和彼得兔相关的商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真实再现的图书中的23个场景,对于熟悉彼得兔故事的人来说,绘制于纸上的画面突然出现在眼前,应该相当兴奋吧?

日本哆啦A梦博物馆

经典卡通“哆啦A梦”陪伴不少人度过童年,为了纪念“哆啦A梦”的作者——日本知名漫画家藤子·F·不二雄,在日本川崎市建有一座“哆啦A梦”博物馆。馆内四周陈列着书中各种漫画人物的塑料模型以及恐龙化石,其中还摆着3个高约8.5米的大型书架,上面摆放的全是《哆啦A梦》漫画书。在馆外侧的广场上,书中的几位主角模型栩栩如生地站在那里,仿佛向每位游客诉说漫画中的一段故事。

比利时漫画博物馆

4.走进自然博物馆的作文 篇四

一进一楼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高大的古动物骨架,我迫不及待地冲了进去,五个巨大的恐龙骨架清晰的摆在我眼前,其中最大的是马门溪龙的骨架。它的脖子很长,尾巴一直翘到了天花板上,它的腿粗壮有力,支撑着整个身体。古爬行动物展厅展示的主要是古代爬行动物的生存、繁殖、进化与灭绝。我们继续前行,走到了一段楼梯旁,来到了恐龙世界。里面有一个个造型各异的恐龙,有原角龙、有翼龙、有窃蛋龙、有青岛龙和马门溪龙等,它们栩栩如生。仿佛将我们带回到了6500万年至3亿年前的恐龙世界。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霸王龙吞吃小恐龙的场面。霸王龙一脸霸气,张开大嘴,一口咬住小恐龙。它摇头摆尾,十分得意,似乎在说:“哈哈,你们这些小弱将,都当我的下酒菜吧!”

我们还参观了古哺乳动物展厅、动物—人类的朋友专题展厅、昆虫世界专题展厅、植物世界专题展厅和水生生物馆。里面有威武的毛象,有活泼可爱的小浣熊,有色彩斑斓的蝴蝶,有树木茂盛的热带雨林和凶神恶煞般的鲨鱼……

5.走进洪泽湖博物馆500字作文 篇五

今天天气晴朗,凉风习习,蓝天、白云显得更加美丽。我期盼已久的万里行——洪泽湖博物馆之行终于到来了。到了学校,老师跟我们讲了关于洪泽湖博物馆的知识,并告诉我们去那里要遵守哪些规定和注意事项。我们便出发了。

一路上,同学们说说笑笑,很是开心。到了博物馆,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有序地进去了。首先我们走到了第一个展示厅,一进门我们便看到一尊跪着的铁牛雕像,我以为那是九牛二虎一只鸡里的其中一头牛呢,但是听了一个博物馆阿姨的介绍以后才明白那尊雕像是仿真的并不是真的。同时也让我明白铁牛的作用是用来测量水位高度的,并以此预测洪水。再往里走,能看到一尊大禹治水的雕像和大堤分布图。往下看,看到了一张完整的洪泽地图,讲解阿姨指着地图上白色的地方说那是洪泽湖。看完这些,讲解阿姨领我们到了下一个展厅,这个展厅里有许多古代文物各式各样大多数都是我们不认识的`,展厅的另一面展示着很久以前的渔民和农民工作时用的工具和很久以前人穿的衣服鞋子。之后我们又到了另外两个展厅参观,参观后我们就整队离开那里。

6.走进灵魂—宁波博物馆 篇六

宁波鄞州华泰小学506班张芷嫣

老师说博物馆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在那里,展示着城市的历史文化。作为一个宁波人,我当然要去了解一下本土文化啦。

宁波博物馆远远的望去是一个巨大地“甬”字,在“甬”的一折上写着“宁波博物馆”六个大字,这就是著名的宁波帮博物馆。

走进博物馆,有一行邓爷爷说的一句话;“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经常听老师提起包玉刚,邵逸夫等人物,今天终于可以跟他们来个深入“接触”,感受一下宁波帮精神。

在大厅里陈放着一辆纯手工版的劳斯莱斯,加上油还能开哦。这辆车接送过邓小平,朱隆基等国家领导人,见证过许多历史时刻,小朋友们,想不想上去坐一坐呢?

博物馆二楼陈列着一些远古人用过的器具,宁波最早的居民是7000年前的河姆渡人。他们临水而居,以水为生,享受着大自然赐予的各种食物,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他们生活的主题就是狩猎和种植。我仿佛置身在古代,看着河姆渡人忙碌的身影融为一体。猛然回过神来,走到了近代宁波帮文化展示厅前。同仁堂,红帮裁缝,宁波钱庄……

墙上幻灯片上放映着不同造型,不同时代,不同用途的船只,航运业是宁波帮的主要经营业务,这些普普通通的船只,将小小的宁波托举为震惊世界的“航运帝国”,世界船王包玉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让世界认识了宁波,让宁波走向了世界。还有香港影业大亨邵逸夫,为影视娱乐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还建了很多逸夫楼。值得一提的是,宁波帮中还有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得主——屠呦呦,她实现了中国人在自然科学领域诺贝尔奖的零突破,为中国争了光。

说起红帮裁缝,也是非常值得骄傲,博物馆里有裁缝为孙中山先生量体裁衣做中山装的栩栩如生的人物蜡像,他们做出了中国的第一套西装和第一套中山装。

走出展厅,我隐隐约约明白了宁波帮为何会成功,为何受到了人们的敬仰原因:因为他们树高不忘本的赤字情结,他们有不甘居人后的开拓精神,还有那深深埋藏在宁波帮人士心中的爱国情怀:捐助贫困山区,参加慈善捐款,捐资筹建学校……他们那份驰聘商场的勇气,别特色的睿智值得我们一生去学习。

这里有故事,很宁波;这里有故事,可以读很久;这里还有精神可以流传千古……

7.走进南京云锦博物馆 篇七

关键词:南京云锦;龙袍;织造

在世界文明的历史上,有一条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它将古老的东西方文明连接在了一起, 促进了欧亚非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古老的中国,是桑蚕丝帛的发源地,至今已有七千年的历史。中国有四大名锦。蜀锦历史最悠久,自东汉到宋代将近1000年的历史中,蜀锦一直处于兴盛状态,是中国织锦业中的主角。但是到了东晋末年,刘裕灭后秦,把长安的百名织锦工匠全部迁到南京,公元417年,在南京秦淮河畔,设立了管理织锦的官府斗场锦署,后人就把这一年作为了南京云锦的发端。至今已将近1600年。将斗场锦署设置在秦淮河畔,绝非偶然。水是江南的灵魂,秦淮河是南京之脉,重要是它含有丰富的单宁酸,这是一种可以让丝织物增加光泽的物质,我们的先人早在千百年前,就已用一双探索的眼睛开始了伟大的创造。

帝王的需求成就了云锦的高贵,也促使云锦技艺达到了巅峰。1956年5月17日,新中国第一次帝王陵墓的发掘拉开序幕,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的陵墓仿佛是一座地下的丝织品宝库,在棺椁中整整齐齐堆放着各类织锦坯料竟多达一百多层大家看到的这件明织金寿字龙云肩通袖龙兰妆花缎衬褶袍就是其中一件。当时定陵博物馆委托南京云锦研究所复制,前后用了3年复制成功,仅画稿阶段就用了一年时间,共画了9幅设计稿。

在云锦博物馆里还保留着云锦最初的记忆。提拽,抛梭,打纬,挖花,云锦的织造技术堪称世间罕有。想要织出来一幅云锦作品,必须要由两个人相互配合,楼上的人叫做拽花工,楼下的人叫做织手,上下两个人必须紧密配合,日夜不停地进行操作,每天也只能织物5-8CM,这个传承了一千多年的古老工艺,到现在“妆花”的技艺还无法被机械所替代。也正因此云锦织造工艺里面融入了许多人们的情感,最美的云锦只呈现给最懂他的人。

礼仪之邦的古中国,从周代开始,每逢改朝换代,都要先易服色,制定本朝的冠服制度,以此视为统治者的威仪。龙袍代表着帝德与天威,天子的专用服装,至高无上。清朝和明朝的龙袍的龙图案不一样。清朝龙头发是向后顺延长,形态略狂野,明朝龙头发竖着的,形态略稳重。完成一件龙袍制作及其复杂,宫廷画师设计好图案样稿,经过户部审查,呈给皇上批准后,才能送去织造。不过,这并不是云锦织造的最后步骤,它还面临着严格的检验。在故宫博物院中还保留着许多江宁织造局生产的缎匹,这些都是为王宫贵族制作服饰的材料,在这些布匹的尾部也常见有江南织造臣贵存,江南织造臣庆林,江南织造臣境崇等字牌,都是质量负责制的要求。

20世纪初期,随着封建王朝的颓势(衰败)已经无法挽回,1904年,清政府以物力艰难为由,裁撤了位于南京专门管理云锦织造的江宁造织府,云锦伴随着封建帝王的需求应运而生,也因由帝王走向巅峰.随着封建帝王的倒坍,曾经华丽千年的云锦失去了生存的土壤,骤然从顶峰跌到了俗底,1948年整个南京城甚至只剩下了四台破旧的织机和八名工人,这四台织机一直没有停产,成为当时南京唯一还在生产云锦的地方。1957年,经江苏省政府批准建立了“南京云锦研究所”,这是新中国第一家工艺美术类研究所,作为全国唯一的云锦专业研究机构,一共有织工两百多人,织机七十多台,承担着云锦继承和保护的历史重任。大家现在看到的许多近代作品,正是所的一又一代地云锦大师们坚守与创造,才会让大家欣赏到不同表现形式的云锦作品。

也许在未来的日子里,会有更多的原材料出现。会有更加绚丽的色彩,织机也会更加的巧妙,但是在云锦的织造过程中,唯一不能缺少的就是人的情感和智慧,有许多位云锦大师一辈子几十年就做了这一件事情。当王侯将相已成往事,南京云锦这门高超技艺,是否能继续述说穿越时光的魅力呢?

参考文献:

[1] 王宝林,云锦. 浙江人民出版社.

8.河南实习报告之走进博物馆 篇八

二零一二年十月,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先后到河南省安阳市、郑州市、洛阳市参观,途径殷墟博物苑、中国文字博物馆、河南博物院、洛阳博物馆和天子驾六博物馆等,在学习博物馆学三性两务的基础上,本人提出一下两点学习心得:

一、观众对视觉的要求

博 博物馆作为一个集教育、展示、传播、研究等功能为一体的社会机构,陈列和设计在博物馆的展览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好的设计能够吸引观众,美化心灵,达到教育的目的,给观众呈现一个视觉盛宴。下面本人将从博物馆的门票设计、外观建筑的设计、馆内器物陈列布局三方面进行说明。

(一)门票设计

以上博物馆的门票都在显眼位置印有博物馆名字以及博物馆照片影印,并在设计了logo在博物馆名字前。宏伟的建筑搭配了体现馆内陈列器物特征的logo设计,在宏观上给观众的概念很清晰,对进入馆内将会参观到什么有了初步的理解。门票背后都有该博物馆的简介。以中国文字博物馆为例,说明其是国家及博物馆,是汉字文化的科普中心,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窗口,国家汉字文化中心和国际文化交流的平台。同时配有英文对照,体现中国文化国际化化传播的新形势。右侧还印有馆内展厅地图,上面有红色小箭头,有明确的导向设计系统,以便提示观众最优的参观路线。这一系列设计都体现了博物馆走向观众、以人为本的理念的进步。

(二)外观建筑的设计

以殷墟博物苑和中国文字博物馆为例,两者外观建筑都加入了古代纹饰元素。殷墟博物苑的大门设计是,讲究对称,两边各一个金色龙首环形雕刻,门柱上有蝉纹、云雷纹等文化元素,都是商代著名的代表性标志,具有鲜明的殷商时代特点带给观众很强的遗迹原址的氛围感。

中国文字博物馆外观建筑如上门票图,金色是其主色调,给观众的感觉其寓意是灿烂的中国文字发展历程。博物馆前面是一个由古文的“字”的标志性建筑,令观众印象十分深刻。另外,“字”和博物馆的外壁都雕刻有蝉纹、夔龙纹等纹饰,是现代建筑与古代文化元素的完美融合。

(三)馆内器物陈列布局

展品以河南博物院最为数量之多,左图为河南博物院内展厅的照片。它采用系统分类陈列法为主,将实物按系统分门别类的排列,使观众一目了然。首先给观众的感觉是对每一件展品都给予恰如其分的陈列地位。其次,将一件件展品根据他们的内在联系合理的加以组合,如陶屋的陈列,就是以一块积聚的位置展示的。河南博物院每层分为4个大展厅,各个展厅都有其不同陈列的主题,在主题的整体统一下,又有变化多样的展示手法。体现了博物馆陈列一定要坚持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求统一的原则。

复原陈列法以天子驾六博物馆内的【左图】车马坑最为典型。天子驾六博物馆是典型的复原性陈列,按照文物的本来面貌给以科学的复原。它使天子驾六的墓葬车马坑再现于陈列室中,使观众犹如身临其境,有强烈的历史感和真实感。

二、对于一些创新性陈列设计的看法

洛阳博物馆有两处让我特别印象深了,第一处是和殷墟博物苑类似的时间走廊,洛阳博物馆这里的是时间箭头。这有助于观众对时间的宏观理解,并能同时记住那些曾在洛阳建都王朝。第二处是洛阳博物馆收藏十大镇馆之宝的珍品馆【图为三彩骆驼,为十大镇馆之宝之一】。珍品馆为观众提供了最为精美的藏品,相较之普通藏品,珍品具有更强的历史感染力。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博物馆都能具备开设珍品馆的能力。

殷墟博物苑有四处,第一就是刚才说到的时间走廊。第二是甲骨文碑林,将甲骨文写在碑的正面,背面是现代汉语的意思,是有兴趣的观众学习一些甲骨文的好办法。第三是甲骨文长廊,殷墟博物苑内多处设置了甲骨文与现代汉语互译的展示,可见甲骨文字在殷商时期的重要性。第四是仿殷大殿的建造。仿殷大殿是宫殿宗庙区主要建筑之一,整座建筑规模巨大、左右对称,反映出中国古代建筑特有的均衡感、秩序感和审美意趣,集中体现了殷商时期的宫殿建设格局、建筑艺术、建筑方法、建筑技术,代表了中国古代早期宫殿建筑的先进水平。

9.走进博物馆优秀作文 篇九

时光飞逝。眨眼间,我们又在附中里度过了半年的初中生活。当然,依然少不了工大附中为我们创建的一个特殊的课堂——社会实践活动。就在今天,我们又再一次步入了这特殊的课堂——走进博物馆。

在下午,我们踏上了学习的征途。一走进博物馆,首先就让我们惊叹不已:金碧辉煌的灯光闪耀着美丽的光芒,气势磅礴的巨石上写着几个大字:文博馆。看到这样瑰丽的场面,我们探索的欲望就更强了。进入展馆,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旧石器时代人们使用的工具,虽然这些工具看起来很简陋,但是他们也反映了人类高超的聪明才智。也许,在某个将来,我们还得感谢他们帮我们开创了石器时代吧。然后,我们又进入了新石器时代与旧石器时代的对比,“真是有天壤之别呀!”我心里暗想。紧接着,我们又观赏了汉朝的青铜制品。这时的工具制作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级别了。展柜里面展览着许多青铜制品,有鼎、珖、尊、鬲、戈、剑„„等等令我们小开了一把眼界。并且我还知道了“劣鼎制度”。它把鼎分成了不同的个数,以此来显示不同的级别。我赞叹道:“古时候的人可真聪明呀。”然后,我们看到了许多玉器。据说古人用玉珑来显示自己的级别,并且生时要带玉,死后口中要含玉,手要拿玉,可见他们对玉的爱惜与珍视。随着讲解员的讲解,我们又来到了秦始皇称霸的时期——秦朝了。那时,瓦器最盛行。最令我记忆犹新的就是“扑满”了。讲解员说:“古时候人们把钱塞到扑满里,等到用的时候把它打碎。这样就流传下来这样一句谚语:‘扑满扑满,扑了才满。’”“哈哈,真有意思。”我情不自禁的笑出声来。然后,我们便来到了中国瓷器最发达的时代——隋唐时期。在这里,所有的物件都改为了用瓷来做了。那时的瓷器已经可以上色了。并且它们还分为两个阶段:青瓷和白瓷。青瓷是最原始的瓷器,人们用它来做一些量或呈东西的工具。白瓷则是用来做泥人的。那些泥人看起来就像一个个小西瓜,十分有趣。最后,我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观赏了明、清代的工具。最令我震撼的不是镇馆之宝,而是用木头做的佛像。那些佛像乍一看像用瓷器或铜做的,但实际上他们是在雕刻者精心刻画下成为了令人惊叹的佛宝。真是不可思议。我心想:人,或许就是在这样苛刻的环境下才能爆发出惊人的力量吧。

在观赏完历史之后,我们又去了动植物馆。在这里,我们学习到了各种生态系统:有森林生态系统、平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以及海洋生态系统。我还知道了如何辨认蛇是有毒还是无毒的。我认为此次活动,为我提供了一个学习,了解,探索更多知识的一个平台。我在收获知识的同时,性格也变得开朗了,变得外向了,也学会记笔记了,更学会了在失败面前不低头、不泄气,并勇于超越自我的一种可贵精神。我明白了这样一个重要的道理:如果想学到更多的知识,不仅仅要向老师多请教,也更要融入社会,融入生活。学会更多有趣的知识,才能让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快,走得更远。

这次活动使我获益匪浅。他让我从一个懵懵懂懂的少年离成熟更近了一步。我相信我会在社会这个大学堂里学到更多的知识,来丰富自己的内涵。最后,实现自己的理想。我相信,只要我努力,成功的大门一定会向我敞开,我一定会驶向成功的彼岸!

2011级3班

10.走进博物馆,享受一程心灵之旅 篇十

那里有一股神秘的力量,每当流连于橱窗里的一枚石器、一方铜鼎、一圆铜镜、一柄芝如意,都会感觉时间倒流,并凝固在了某个久远的年代。眼前的古物似乎都活了过来,它们在用自己的方式在诉说着一个个故事,演绎着一段段经历。那是一枚在地下埋藏了多年的石器,一端粗大浑圆,往下渐薄渐细,末端尖利。它的锋芒里藏着一个故事。也许,在200万年前的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它被一个穿着兽皮,直立行走的“人”握在了手里,经历了万般打磨之后,变成了“人”的得意利器——以锐不可当的锋利屡屡刨开了野物的皮肉。那是一圆铜镜,背面纹满了龙凤的浮雕,镜子里应该曾经有一位貌美如花的女子,她在闺房中顾影自怜,哀叹着“养在深闺人未识”。

博物馆也许真的能活起来,像电影《博物馆奇妙夜》中演绎的那样:当太阳收敛了最后一缕光芒时,凶猛的古战士、非洲丛林动物、早已消失的族裔、印第安妇女、以及美国前总统罗斯福(蜡像)都复活了。其实现实中的博物馆,也并非枯燥乏味,只要有颗善感的心,就能听到它们的历史诉说,看到他们具有生命力的一面。

从某个角度上讲,了解一个地方的过去和现在,首先是从博物馆开始的。一座博物馆就是一部物化的发展史,人们可以通过文物与历史对话,穿过时空的阻隔,俯瞰历史的风风雨雨。同时,博物馆也不单纯是个文化补习的地方,更多的是心灵的富足和享受。

即使我们不去探究文物背后的故事,仅从文物精细的做工上探寻先人的技法和智慧,也足以让人震撼。即墨博物馆有件镇馆之宝《妙法莲花经》,在特制的磁青纸上用金银书写绘画,被鉴定为罕世的国宝。很多人不远千里前去观瞻,其实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读懂上面的佛经故事,只是有感于它的大气高贵、精妙细致,令人叹为观止。逛博物馆,如果没有故事,那就把握细节吧。

曾经在一个炎热的午后,到博物馆里寻找清凉,却发现里面除了清凉,还有宁静和舒心,那里是个让人脚步慢下来的地方。有时候,徜徉于博物馆,本身就是一种自我思想的洗练和沉淀。它远离繁华和喧闹,以特有的姿态独立于时代和历史中,延续着同时隔绝着。步入其中,追溯着一段往事,不知不觉便从当下的纷扰和烦忧中解脱了。所以,当我们被当下的功名利禄所累时,不妨到博物馆里走走,置身于历史长河中,更容易让人认清自我,不妄自菲薄,也不狂妄自大。历史,在眼前也在脚下。

青岛地区的博物馆大大小小也有十几个,除了历史感厚重的历史博物馆,也不乏一些专项博物馆,例如牙博物馆、啤酒博物馆、民俗博物馆、海军博物馆等,那里用更轻松有趣的方式述说着故事和历史,都是不错的去处。

11.参观博物馆优秀作文 篇十一

第一个展馆是“大地与生命的故事”。馆内主要介绍了自然生物的演变,重点展示了以建德命名的地层单元和生物化石。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生物化石和原始动物的牙齿。我一直往前走,看见了那洁白又光滑的生物化石。这里有很多有趣的石头,有萤石、萤矿石和笔石。这些精致的石头真是太漂亮了!我继续往前走,走到了灵栖洞。灵栖洞里面有很多栩栩如生的`动物,简直吓了我一跳!差不多走到出口,感觉这里气候宜人,原来是新安江水库。它是我国第一座自己设计和自制设备的大型水力发电站,水库宛如一个巨大的天然空调,带来独特的小气候。

第二个展馆是“建功立德的热土”。刚入馆,就在显示屏上看见了著名的诗人范仲淹。范仲淹是宋代著名的诗人,由于他为人民做了许多实事,成为了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体现。建德人民思念他的功绩,所以在梅城兴建了“思范坊”。

12.参观博物馆的优秀作文 篇十二

看,这个圆圆的,上面刻着一只栩栩如生的小鸟的罐子是什么?哦,原来是个鸟食罐。鸟食罐的上面有一个非常小的孔,里面装着许多喂鸟的饲料。迷你的瓶身旁,还有一个小挂圈,我猜它是用来挂在钩子上的。

瞧,那个扁扁的,刻着两片大大的绿叶和几朵含苞欲放的花的盖子又是什么呢?告诉你吧,它叫器盖。器盖是用来干什么的呢?我把它的简介读了一遍又一遍,但还是没找到答案,真遗憾!

再看看波涛纹吧!那波浪高低起伏,十分壮观。我的脑海中也似乎出现了海面上波涛汹涌的样子,脚就像被吸住了一般,不肯挪动一步。

听,这个房间里怎么会传出“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沉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的吟诵声?我们进去一看,原来这是个小小的电影厅。通过纪录片的介绍,我进一步感受到了青瓷的精美与别致,明白了青瓷的由来。

13.带孩子走进博物馆的第一步 篇十三

你有这样的认识吗

要真正实现博物馆对孩子教育的功能,大家首先树立起来这样三点认识:

博物馆不是个旅游景点,而是我们终身学习的场所。

记得曾经带过一个班级的孩子和家长参观故宫,在门口,我问一位北京的家长是第几次来故宫。家长告诉我,他是个老北京人,这是他二十多年来第二次进故宫。很多人会觉得故宫是给外地人的,但是有多少人知道,故宫博物院是中国最大的博物馆呢?哪里还会有那么多好的展览和馆藏呢?树立起来这个认识之后,我们会发现,既然是终身学习的地方,那肯定不是只来一次,既然要来很多次,那每次来看什么?要看的东西是一样的吗?同样一个展览,前后三四次来,怎样为孩子带来不一样的路线和视角呢?所以希望家长首先改变这一点,在旅行的时候,带着孩子将博物馆放在重要的位置,这是我们认识一个城市、一个国家、一个文明最好的场所。

带孩子参观博物馆的重点是培养习惯和传统。

相信很多爸爸妈妈会将博物馆放在一个很高的位置,会用“知识的殿堂,艺术的海洋”这样的词语去形容它。因此也总会有这样的想法,要带着孩子去博物馆接受知识的熏陶、艺术的洗礼,真的是这样吗?一次我在国家博物馆三层讲解中国古代青铜艺术展时,忽然后排一个妈妈把一个五六岁的孩子不断往前推,说赶紧听听,多学点东西,我很清楚地记得这些话。如果我是孩子,我会很抵触的。

我记得还有一次我在小课堂上为孩子们讲解木乃伊的故事,我们大人可能就记得木乃伊是法老和贵族们尸体保存的一种方式。但历史上有很多种对木乃伊不一样的认识,孩子们会有更丰富的答案,孩子们会说:木乃伊可以用来吓唬自己不喜欢的那个数学老师;木乃伊可以把里面掏空了做成柜子、抽屉等等。其实我们在博物馆里是要让孩子们睁开眼睛和打开思路放开去想的,以培养他对博物馆的认知。因此在展厅里和孩子们互动交流时,我很喜欢听到不一样的答案,证明他对此有兴趣并在思考。至于那些历史知识、文化知识,那是要在他们长大之后,让孩子们自己去整理的,或者是在他们意识到这些东西,对博物馆有了感受之后去做的事情。

不是所有孩子都会喜欢博物馆,不要去强求。

孩子们的兴趣很多,有的会对自然感兴趣、有的会对科技感兴趣,有的就喜欢看军事博物馆的坦克和武器,这都是很好的。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们可以不喜欢博物馆,不爱博物馆,但我们不能不去博物馆,这是最基本的一个素养。且不说中国古代那么多人曾给我们讲过读史能够明智;也且不说台湾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先生说的为了今天去了解昨天;做一个普通人,能够去了解我们的过去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因此要常带孩子去博物馆,培养他对博物馆正确的认识和感受,但不需要强求他一定要将大量的时间都放在博物馆里面。

为孩子选择合适的博物馆有讲究

建议从艺术类、科技类、自然类的博物馆入手

尽管艺术类、科技类、自然类的博物馆和传统意义上的博物馆有很大的差别,但与博物馆还是有着很多共同的地方,为什么选择这些地方呢?因为这些地方是最容易激发孩子思考和参与互动性的场合。相信很多妈妈都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美国妈妈状告学校老师教会了她的孩子字母“o”,认为这禁锢了孩子应该有的幻想和思考。如我在世界艺术馆讲解西班牙画家的一个展览时,面对着一颗红色的桃形心脏,大人们会猜想着画家的内心、斗争,但是孩子看到的就是一颗大大的草莓。我曾经问过一个孩子,她就是这样回答我的,我就是想听到孩子这样的答案,不知道家长们是否认同。

选择能让孩子们动起来的博物馆

孩子们的天性是要动起来的。记得给一个年级的孩子讲解故宫后,他们回到学校做的手抄报上面最多的内容是感谢我,能让他们在故宫撒欢的跑。为什么我喜欢给孩子讲解故宫,因为故宫能让孩子们动起来。很多博物馆展厅,因为各方面的要求,让孩子们很舒服、很放松地去感受是很困难的,尤其是对年纪比较小的孩子来说,更是困难的,所以我建议家长们可以选择那些能够让孩子们动起来的博物馆去看,然后再慢慢引导走入展厅,看到博物馆不同的类型。

要在历史类、综合类的博物馆上多花心思

14.博物馆写生优秀作文300字 篇十四

今天,美术班老师带我们去市博物馆写生,这是我学美术以来第一次写生,我的心情非常激动。

来到博物馆展厅,哇!孔雀!一只美丽的孔雀标本映入我的眼帘,它可是我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呀!在往里走,我看到了数不清的出土文物,有瓷器、兵器、铜钱、工具……我观察到文物的制作材料大都是石头、陶瓷、金、银、铜、玉等。还有各种动物的化石。文物上面的花纹各式各样,造型精美别致,件件都是稀世珍宝。

写生开始了,老师先让我们学画花纹,再画造型,然后再自由写生。我选择了几件最珍贵的古物,沙沙沙地画了起来。不知不觉两个小时过去了,我的画纸上画满了商代的鼎,秦代的剑,唐代的瓷壶,清代的钱……画的`正有趣,忽然听到老师喊:“同学们,今天的写生课结束了!”我虽感到腰酸背痛,但还是有点恋恋不舍。

15.让博物馆资源走进课堂 篇十五

当代的教育不仅仅是让博物馆教育主要包括为广大观众提高思想品德和文化素养服务,为在校学生的校外教育服务,为成人终生教育服务,为科学研究服务和为旅游观光和文化休闲服务。多年来,我国的博物馆通过有计划的教育活动,有效地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文化,宣传爱国主义,增强人们的审美观念。博物馆与学校教育结合,在国内外都已创造了成功的经验,已逐渐成为博物馆职能的重要方面。博物馆也越来越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它的展览和其他教育活动与社会历史、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文化以及人们的生产、生活、娱乐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它既能吸引成年人参观,又能满足他们追求各方面知识的愿望,在进行成人教育方面,具有明显的优越性,被誉为没有围墙的社会大学。

一、课程开设的需要评估:

1、学生现状的需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而在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下生长起来的独生子女,更是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一方面,长辈的溺爱,导致了他们的冷漠自私,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或不懂得与周围的人交往。而那些经济比较困难的家庭,由于家长整日忙于谋生,四处奔波,放任孩子自由生长,缺少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使之染上不良恶习,野蛮霸气,缺泛教养。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后,国门打开,我国在引进外国先进文化的同时,也带进了一些自由散漫的消极思想,人们讲究个人自由,忽视了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大部分人重智轻德,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行了,忽略了对孩子文明礼仪的教育问题。而现代社会发展对人的文明礼仪的要求都在不断提高。因此,在学生中开展文明交际礼仪教育活动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2、我校校情的需要

我校地处环境复杂的城乡结合部----丰润区。一方面,社区中各类闲散、外来打工人员多,难免对学生的精神风貌起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我校生源相当部分来自当地农民子弟和各村新富起来的个体户子女。他们家庭经济条件好而文化底蕴不足,又忙于生意上的事务无暇对孩子的行为习惯进行正确引导。在学校,有的同学任性散漫,唯我独尊,学生在与教师交往时缺乏良好的礼仪规范;在社会或家庭中,怎样尊老爱幼,怎样与熟人或陌生人打交道,怎样着装,怎样待客做客,怎样遵守社会公德,怎样讲文明、讲礼貌等等显得比较薄弱。这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开设文明交际礼仪教育课程是我校校情的需要。

3、满足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

心理学家调查表明:学生的第一需要是学会交往,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其次才是学会学习,只有学生的需求得到满足,才能进一步发展个性。再加上中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极强,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因此在中学阶段开设“文明交际礼仪教育”课程,使他们系统地受到良好礼仪规范的熏陶教育,从而养成其良好的个性品质,为其将来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奠定良好的人生基础。

4、我校育人目标的需要

我校的校训是“文明、勤奋、活泼、创新”,首要的目标,就是要教育学生讲文明、懂礼貌。在长期的教育过程中,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教师们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了更系统地对学生进行较连续性、完整性的教育训练,也为了落实我校的育人目标,拓展更加广阔的教育空间,我们拟将“文明交际礼仪教育”作为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的“开场戏”,以此促进我校的为学思想更好的形成,更好地养成文明的校园风貌。

5、丰富的课程资源

我国早已颁布了《中学生守则》和《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修订)》。去年我国公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一书。社会上服务性行业,如“宾馆酒店”“市场超市”等都有自己的职业道德准则与礼仪规范。再加上我校图书馆的丰富的藏书以及宽带网、校园网的建成更方便人们网上资源的利用……这些都是我们对他们进行交际礼仪教育的资料来源,为我校该校本课程开发提供资源保障。

二、课程的目标:

1、促使学生了解不同国度不同民族的基本礼节,养成在各种场合经常使用文明礼仪的习惯。

2、自觉参加交际实践,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4、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三、课程的内容

课程内容包括三个单元:“校园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具体见下:(课程内容虽然分为三大单元,但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实际情况交叉进行。)

1、“校园礼仪”

课程内容:尊重老师尊重同学学会请教学会商量学会倾听学会劝阻学会合作学会感恩学会师生间的礼仪……

课程目的:了解、掌握并使用校园常规礼仪,使同学之间能够以礼相待,和睦相处,团结协作,互助互爱;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使师生间交往自然亲切,从而形成良好的校风校貌。

2、“家庭礼仪”

课程内容:做客礼仪迎宾礼仪待客礼仪祝贺礼仪邀请礼仪服饰礼仪上、下辈之间的礼仪……

课程目的:了解、掌握并使用家庭常规礼仪,上下代人加强沟通,消除代沟,建立上、下辈之间朋友式的关系,享受温磬的家庭生活。

3、“社会礼仪”

课程内容:问路礼仪乘车礼仪购物礼仪影剧院礼仪邻居间的礼仪……

课程目的:了解、掌握并使用社会常规礼仪,使自己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中,让自己处处受到欢迎,得到尊重,使自己的社会生活充满快乐,从而培养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四、课程的实施:

我们初步设想本课程在七、八年级预先开设,再向全校铺开,三个单元交叉进行。每一个单元都是以“交际礼仪”为切入口,以发动学生家长积极参与研究为突破口,突出“社交技能”的主题。逐渐建立规范的家庭礼仪和校园礼仪,然后再向社会推进,争取社区、共建单位的配合支持,争取社交礼仪建设的良好效果,同时让学生养成文明交际礼仪风范,以此促进学校校风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1、专项课程设置。我们把该课程纳入正式课表,每班每周的周一安排一个课时。教师通过课堂主阵地,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文明交际礼仪教育,使学生粗通礼仪知识,引导他们亲身体验,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从整体上让学生的文明礼仪风范得到提高。

2、学科渗透。各科教学之中继续渗透文明交际礼仪的知识,切合时机地进行文明行为礼仪的引导与教育。

3、课外实践:①调查走访:走访宾馆酒店、商场超市等服务性强的单位,学习有关礼仪知识。②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通过上网、上新华书店与各级图书馆收集有关资料,进行自主学习,拓展知识。③竞赛展览:举行邀请函设计活动、感恩语言描绘活动、手抄报评比活动,指导学生动手实践,锻炼能力。④角色体验:引导学生体验不同社会角色的富有特征的工作生活,如“我是小公民”、“我是服务员”“今天我当家”、“我的家乡美”等,感受不同角色的礼仪规范。

4、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的原则:主体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合作性原则、活动性原则、趣味性原则、民主性原则、灵活性原则等等。

五、适度的评价: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是为了鼓励和促进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因此,我们应该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1、学校对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工作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包括教师制订、撰写的《校本课程实施计划》和《校本课程教案(设计)》的情况也应给予适当的评价。发现比较突出的,有创新的要给予及时的表扬和奖励。

2、教师对学生在学习、活动当中,应当以鼓励性的评价为主,及时发现、发挥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评价。对学生独创性的思维、见解要加以赞扬,号召大家向他学习,等等。

3、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对《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实施情况要给予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等等。学校、教师要根据实施情况和大家提出的建议进行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六、保障的措施:

1、坚持教研制度,保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工作不断地完善和向纵深发展。

2、学校将尽力地在经费、人力和物力上给予最大的支持。

3、学校将对参加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工作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如有突出成绩的,将在评优、评先时给予倾斜。

4、组织的保障。建立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组如下:

组长:王贺印

副组长:王守增.王晓朝.王学军.高海忠.专家指导:田秀梅(区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

成员:王友华.甄东亮.韩玉红.马瑞文.王建东.王福利.王艳凤.甄立红.张海峡

5、具体实施本方案的有关人员:

指导老师:王晓朝

实验老师:甄东亮.韩玉红王福利

七、补充说明:

(一)课程实施效果设想:

1、教材内容不断充实,教学案例不断完善,逐渐构建一套完整的校本课程体系,形成一套适合本校学生的校本课程教材。

2、全面开设文明交际礼仪教育课程,逐步推向其它年级,聘请课程专家介入我校课程研究,促进我校课程研究向纵深发展。

3、学生的精神风貌得到改善,使人一走进校园,就能听到声声亲切的问候,感受浓浓的文明景象,促进讲文明、懂礼貌的校园氛围进一步地形成。

4、促进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坚定信念,改变教育观念,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以及发展专业,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的能力。

(二)需要进一步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1、课程生命问题:应采取什么有效的方式才能保证校本课程持久的生命力。

2、评价体系问题:课程实施的评价体系是个复杂而又综合的问题,如何做到定性与量化的统一,短期行为与长期行为的统一,局部评价与整体评价的统一。

3、由于班级班容大,学生数多,要组织社交体验难度较大。

16.走进博物馆优秀作文 篇十六

浙江省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始建于1929年,主要有两个馆区。孤山馆区地处西湖孤山南麓,武林馆区则毗邻繁华的西湖文化广场,一方藏于山,一方隐于市,共同撑起了吴越文化的传承。

我们首先走进的是闹市区中的静土——武林馆区。武林馆区以历史陈列为主,一楼的主题为“越地长歌”,展现的是浙江历史文化;二楼的主题为“钱江潮”,讲述的是浙江现代革命史;三楼囊括了“山水之间”“非凡的心声”“意匠生辉”“十里红妆”等专题陈列,展现了多姿多彩的书画、曲艺等传统艺术与民俗文化。若细品武林馆区内的藏品,最为人称道的当属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是元朝书画家黄公望所绘,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变化,是黄公望的代表作,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孤山馆区东衔白堤和平湖秋月,西接西泠印社,当环湖之旅渐生疲惫时,不妨走进孤山馆区看看浙江省的文物及艺术品。馆舍建筑以富有江南地域特色的单体建筑和连廊组合而成,形成了“园中馆,馆中园”的独特格局。

孤山馆区自1993年扩建后,陆续推出了“陶瓷陈列”“漆器陈列”“雷峰塔文物陈列”“黄宾虹书画陈列”“常书鸿油画陈列”等常设陈列,种类繁多,总有你所爱。

如果你爱好书法,肯定会面对黄宾虹行草目不转睛。我国近现代绘画史上,有“南黄北齐”之说,“北齐”指的是齐白石,而“南黄”说的就是浙江的山水画大师黄宾虹。黄宾虹先生不仅绘画功底深厚,一手行草更是深有颜真卿的书意,自然、古朴、柔中带刚。在书法中,他追求自然而然地“书”我的意趣、我的气质、我的神韵,这或许就是黄宾虹先生书法美学价值的所在。

孤山馆区东衔白堤和平湖秋月,西接西泠印社,当环湖之旅渐生疲惫时,不妨走进孤山馆区看看浙江省的文物及艺术品。馆舍建筑以富有江南地域特色的单体建筑和连廊组合而成,形成了“园中馆,馆中园”的独特格局。

孤山馆区自1993年扩建后,陆续推出了“陶瓷陈列”“漆器陈列”“雷峰塔文物陈列”“黄宾虹书画陈列”“常书鸿油画陈列”等常设陈列,种类繁多,总有你所爱。

上一篇:高中班级管理-班规下一篇:icu业务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