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流运输安全管理

2024-06-25

浅谈物流运输安全管理(11篇)

1.浅谈物流运输安全管理 篇一

浅谈海尔物流管理

【摘要】:海尔以优化供应链为中心,应用多种先进管理模式,如一流三网、JIT、五

定送料和业务流程再造。在全集团范围内对原业务流程进行了重新设计和再造, 与国

际化大公司全面接轨, 强化了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 大大提升了海尔的市场快速反应

能力和竞争能力,保证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供应链一流三网JIT 五定送料业务流程再造

【正文】: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在个方面所受到压力是巨大的,尤其是快速响应和

高效配货等方面。在高速发展的经济和各方面的压力下诞生了一个具有时代代表性意义的词——物流。“物流”已经成为社会上较为时尚的名词,经常被人们所提及,尤其是

在我国竞争相当激烈的家电行业,更是把物流放到了企业发展的重要地位。众多的家电

厂商积极地增强自身的物流能力,并以此作为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有的企

业更是专门成立了物流子公司或者专门的物流业务部门,来加强自己的物流实力,适应

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的市场需求,从而降低企业的物流运作成本,提高物流服务质量,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海尔作为我国乃至世界上很有影响力的家电制造厂商也

不例外。海尔从1999年开始大力发展自己的物流能力,成立了专门的物流推进本部,在短短几年时间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也打响了海尔物流这一金字招牌,创出了名声,在我国的物流领域树立起了海尔物流这面旗帜,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在“海尔现代物流同步模式研讨会”上的发言中曾这

样说:物流是什么。物流,我认为它就是两点:第一,它就是企业的管理革命;第二,它

就是速度。那么为什么说它是企业的管理革命呢?因为不管谁,要搞现代物流,一定要搞

流程再造,一定要革自己的命。革什么命呢?就是把原来的组织结构,那种直线职能式的金字塔的结构改革为扁平化的组织结构。这对企业来讲,是一场非常痛苦的革命。如果

不搞这个革命,你就没有出路了。那么,如果搞了流程,为物流创造了什么呢?就是现代

物流区别于传统物流的两个最大的特点:第一就是信息化,第二就是网络化。我们在做的过程当中,用“一流三网”来体现这两个特点:信息化和网络化。“一流”就是定单

信息流。定单信息流就体现了信息化。为什么呢?企业内部所有的信息,都必须围绕着定

单流动。如果企业内部的信息,不是围绕着定单来流动,那么信息化是完全没有意义的。

所以,我想这就是我们第一个以一个流来实现信息化。网络化我们就是用这三个网,即

全球的供应网络,全球配送网络,计算机管理网络。这三个网是物流的基础和支持。如果

没有这三个网,那么物流的改造也是不可能的。

海尔的物流改革是一种以订单信息流为中心的业务流程再造,通过对观念的再造

与机制的再造,构筑起海尔的核心竞争能力。在海尔,仓库不再是储存物资的水库,而

是一条流动的河。河中流动的是按单采购来生产必需的物资,也就是按订单来进行采购、制造等活动。这样,从根本上消除了呆滞物资、消灭了库存。下面我们看一个数据:海

尔集团每个月平均接到6000多个销售订单,这些订单的品种达7000多个,需要采购的物料品种达26万余种。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海尔物流自整合以来,呆滞物资降低了

73.8%,仓库面积减少50%,库存资金减少67%。海尔国际物流中心货区面积7200平

方米,但它的吞吐量却相当于普通平面仓库的30万平方米。同样的工作,海尔物流中

心只有10个叉车司机,而一般仓库完成这样的工作量至少需要上百人。同过以上的数

据分析,海尔的物流改革所节省的金额是巨大的,带来的利益时庞大

JIT生产方式(JIT,Just in time),其实质是保持物质流和信息流在生产中的同步,实

现以恰当数量的物料,在恰当的时候进入恰当的地方,生产出恰当质量的产品。这种方

法可以减少库存,缩短工时,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准时化生产JIT是二战以后

最重要的生产方式之一。由于它起源于日本的丰田汽车公司,因而曾被称为“丰田生产

方式”,后来随着这种生产方式的独特性和有效性,被越来越广泛地认识、研究和应用,人们才称为JIT。由于物流技术和计算机信息管理的支持,海尔物流通过3个JIT,即

JIT采购、JIT配送和JIT分拨物流来实现同步流程。目前通过海尔的BBP采购平台,所有的供应商均在网上接受订单,使下达订单的周期从原来的7天以上缩短为1小时内,而且准确率达100%。除下达订单外,供应商还能通过网上查询库存、配额、价格等信

息,实现及时补货,实现JIT采购。为实现“以时间消灭空间”的物流管理目的,海尔

从最基本的物流容器单元化、集装化、标准化、通用化到物料搬运机械化开始实施,逐

步深入到对车间工位的五定送料管理系统、日清管理系统进行全面改革,加快了库存资

金的周转速度,库存资金周转天数由原来的30天以上减少到12天,实现JIT过站式物

流管理。生产部门按照B2B、B2C订单的需求完成以后,可以通过海尔全球配送网络送

达用户手中。目前海尔的配送网络已从城市扩展到农村,从沿海扩展到内地,从国内扩

展到国际。全国可调配车辆达1.6万辆,目前可以做到物流中心城市6-8小时配送到位,区域配送24小时到位,全国主干线分拨配送平均4.5天,形成全国最大的分拨物流体

海尔的管理模式分为原材料供应体系、过程生产体系和成品自动化体系。原材料供

应体系作为海尔各个生产企业和车间的生产原料储运,以满足它们的生产需求。该系统

可以按照总部的生产计划安排,适时柔性变化自动仓库的原料供应量及库存量,并及时

将库存信息传递给有关部门,使原料可以进行灵活的调度,保持合理库存,使企业的资

金利用率有了提高。原料由供货厂家汽车送到自动化物流中心,由人工叉车卸车后堆放

在原料入库缓存区,然后由人工叉车将材料放入原料入库站台,经系统发出指令后,原

料由输送机送入输送线,进线的原料经过外型尺寸检测、条码识别、自动称重等环节,由环行穿梭车将货物输送到指定位置。过程生产体系中,海尔以前也存在一些问题,物

流分散管理、库存难于控制,没有严格的定单执行体系,不是因为人的因素就是因料的问题造成停线,对保管人和送料工工作区间难于控制,工作难于量化,导致定单执行的完成率。针对上面问题,海尔集合供应链管理的思想成功的总结出“五定送料”的精确

物流管理模式,解决了生产过程中定单执行、物料消耗、人员管理、现场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精确物流是指以较少的人力、物力投入,最快的速度创造出尽可能多的满足顾客

需求价值,它根据日本的生产方式改进而成。主要思想是及时制造生产、全面质量管理、并行工程系统、团队充分协作和集成的供应链管理,以及多品种、小批量、高质量、低

成本的生产方法。

海尔集团成功在制造企业中实施了供应链管理为核心的精确物流模式,对物流内

部工作流程实施了流程再造,核心方式如下:

定单:达到按单拉料、按单配送,消灭无定单送料

定点:准确的物料配送到工位,器具有明确的位置标志。合理的动态流动路线。

定量:物料均有市场定单,超过24小时的物料为0,现场工位存放超过限量物料为0。

定时:规定工位要求,4小时送料到工位。

定人:所有物料都有跟单员、工位接受员,并有清楚的交接记录。

业务流程再造是一种管理思想。他强调以业务流程为改造对象和中心、以关

心客户的需求和满意度为目标,来对现行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地再思考和彻底地

再设计,并且利用先进的制导技术、信息技术以及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最大限度

地实现技术上的功能集成和管理上的职能集成,从而实现企业经营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的巨大改善。海尔实施的现代物流管理是一种在现代物流基础上的业务流程再造。而海尔实施的物流革命是以订单信息流为核心,使全体员工专注于用户的需求,创造市场、创造需求。海尔的物流革命是建立在以“市场链”为基础上的业务

流程再造。以海尔文化和OEC管理模式为基础,以订单信息流为中心,带动物流和资金

流的运行,实施三个“零”目标(质量零距离、服务零缺陷、零营运资本)的业务流程

再造。构筑核心竞争力物流带给海尔的是“三个零”。但最重要的,是可以使海尔一只

手抓住用户的需求,另一只手抓住可以满足用户需求的全球供应链,把这两种能力结合在一起,从而在市场上可以获得用户忠诚度,这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种核心竞争

力,正加速海尔向世界500强的国际化企业挺进

海尔一路走来从弱小到强大、从频临倒闭的小企业到世界大企业、从资金亏损到资

金雄厚。海尔能有今天的成就绝对不是偶然,它付出的努力是巨大的。现如今海尔大踏

步地进军物流行业,并做得相当的不错,这得益于全国物流发展的热潮。在举国上下大

力推进物流发展的大环境下,海尔物流跟随时代的脉搏,应运而生。任何企业都是为一

定的经营目标而不断的调整自己的经营方针策略,海尔进军物流行业同样也是出于企业

自身的需要。做好物流,使得海尔更加拓展了企业的经营范畴,而且企业所涉足的各个

领域相互衬托,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促进整个集团的整体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海尔家电的明天会更好,海尔物流的发展会更快,成为中国具有代表性的物流企业,进

一步推动海尔国际化战略的实施,成为世界名牌,进军世界500强。

2.浅谈物流运输安全管理 篇二

关键词:公路运输物流发展融合

公路基础设施建设迅速发展。我国公路运输的发展,正处于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时期。近二十年来,我国公路里程以平均每年新增1.8万公里的速度增加。特别是去年,为防范金融风险,国家决定加快公路基础设施建设,以拉动内需,刺激经济需求。专业化物流服务能力有所提高。近年来一些公路运输企业,特别是较大型的运输企业的“物流”意识迅速增加,一些较先进的企业已经开始从单纯的“车轮”公司发展为能提供多种服务的物流服务公司。如济南汽车运输总公司抓住日本松下电器公司中国本部实施物流一体化管理实验的机遇,将闲置的汽车修理厂房改建为仓库,组建济南开发区物流基地,聚合了仓储、装卸、运输、流通加工等多项物流功能,与十几家工业企业建立了稳定的物流服务关系,企业扭转了被动局面,经营收人近年来以每年40%左右的速度增长,创造了可喜的效益。

一、我国公路运输业发展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自货自运部分过于庞大,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对专业化物流服务的认识还不够深刻。“第三方物流’不够强大,物流服务专业化和社会公共物流服务系统尚未形成。我国专业运输部门的车辆不足社会总车辆数的5%,个体专业运输业户拥有的车辆虽可占到25%左右,但个体运力一般只拥有一、两辆车辆,企业规模普遍大小。且从总体上看,社会专业运力提供的服务项目比较单一,运输、仓储、装卸、包装等行业基本上还处在传统的分立经营、管理、运作状态,形不成系统的物流服务,能涉及全国范围的大型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尚不成熟。地方保护形成的区域性割据,仍是阻碍“物畅其流”的原因之一。物流专业化服务程度低,社会公共物流供应系统未形成,也是致使许多国内企业继续搞“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模式的重要原因。

中国企业面临的共同的竞争对手是有实力有经验的外国企业。由于我们自己物流专业化服务程度低,很难为物流服务需求旺盛的企业,特别是为那些在我国的跨国公司提供高层次的物流服务,因此,近年来不少外国资本看好我国的物流服务业,一些外商通过兴办中外合资运输企业,积极在我国发展物流服务业。随着近年来外资进入我国的零售商业而陆续建立起来的一些合资或外资的大型超级市场、购物中心、连锁商店的开业,为这些大型超级市场、购物中心和连锁商店提供配送业务已成为合资运输公司瞄准的方向,为汽车、洗衣机、家用电器、日用品、服装等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提供物流服务,鲜活、冷冻、冷藏食品的运输和配送以及图书的发行等。据笔者了解,都是外商在我国看好的发展专业物流服务的领域。

以上仅是对国内物流市场发展的几个侧面的分析,实际上,我国公路运输业要加快物流服务的发展,不仅是因为面对现实国内市场的需求,同时面对不可阻挡的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我国加人WTO所带来的压力和挑战,公路运输业发展物流刻不容缓。

二、公路运输业发展物流服务的几点建议

面对公路运输业在物流服务方面的需求和差距,为加速公路运输业向物流的发展和融合,有以下建议:

1、运输企业要提高服务意识,同服务对象结成战略伙伴协作关系。

对运输企业来说,发展物流首先是一个服务的问题。笔者赞同这样的说法,物流的实质是服务,只要是客户嫌麻烦的都可以是物流服务企业服务的范围。运输企业在向现代化物流的融合和转化中,必须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思想,将满足用户的需求作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宗旨。

现代物流运作强调物流服务企业要向它的上游和下游寻求服务对象,并同它们建立起战略伙伴协作关系,形成跨行业的、优势互补的联合与协作。因此,作为提供物流服务的运输企业要同制造业和销售业企业建立起紧密联系的伙伴关系,使生产企业、销售企业与专业物流服务企业一起,构成完整的供应链。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制造商、销售商要转向使用“第三方”——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向它们提供生产计划和作业数据以代替自己从事物流。另一方面,专业物流服务企业要有能力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务,使用户切实从使用专业物流服务企业中获得比它们自己经营物流更多、更好、更方便的效果。归根到底,这种伙伴关系的建立,一方面使用户减少了物流经营成本,提高了服务质量,有了稳定的物流支持保障系统,另一方面使“第三方”——运输企业有了可靠货源保证,降低了经营风险。这样的模式“简化了管理与经营的难度,也降低了成本与风险,最重要的是双方建立了长期而稳定的关系,使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与作用变得更加巩固”。这种模式的出现和巩固,是人们逐渐注重合作性的优势。合作能提供更多的机会,通过共生促进双赢。

2、促使物流服务向专业化、集中化方向发展,促进第三方物流服务业的形成和完善。

第三方物流服务业——TPL,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在发达国家主要是由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的企业和生产企业的物流部门发展起来的。根据有关资料,在美国使用TPL服务的比例为近60%,在欧洲使用TPL服务的比例为76%,尤其在英国,TPL市场比较成熟。在物流服务向专业化、集中化方向发展中,由第三方物流服务专业公司把有相似需求的客户的服务聚合起来,形成规模经营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对降低经营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取得规模效益,有明显的竞争优势。由专业物流服务公司提供的物流服务往往是或者以产品定向的物流服务,或者以客户定向的物流服务。以产品定向的物流服务,就是把不同客户的同类产品聚合起来,提供物流服务;以客户定向的物流服务,就是为单一客户提供综合性的量体裁衣式的物流服务。

当然,物流服务企业要作到专业化、集中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包括要有一定的经济规模,配送中心、物流中心的出现,可以说是寻求这种规模效益的结果;标准化和自动化,物流设备、信息。操作要尽可能实现标准化和自动化,使得整个物流运作没有障碍;物流服务的信息化,通过信息化提高物流服务的质量,增加供应链的透明度。

3、适当引进外资,建立中外合资物流服务企业,是公路运输企业尽快掌握物流管理和物流技术的有效途径。

在现阶段适当引进外资,发展物流资企业,是基于如下考虑:

第一,运输企业发展物流,目前最现实的困难是资金紧缺,通过引进外资,建立中外合资企业,是目前解决资金缺乏、进行车辆更新,引进新的技术,建立必要的物流设施,发展物流服务的一个有效途径。

第二,合资经营,一方面是解决发展所需资金,另一方面,是为了更快地了解和掌握国际上现代物流的经营思想、管理技术和运作方式。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自工业革命后,积百年经营管理的经验形成的一些操作程序、运作方法,是书本上没有的,也是在我们向发达国家学习时容易疏漏的,而这些往往是西方企业成功经营的诀窍,是西方先进管理思想的实际运用。合资经营,是获得这些管理方法的捷径。

第三,我们还必须明确的是,合资,对我方来说,意味着我们不得不出让部分市场。我们是通过出让这部分市场去换取我们不懂的技术、管理,引进我们需要的发展资金的——这在现阶段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因此,我们必须有选择地发展合资企业,并认真地去学、认真地去做,使它真正成为我们较快掌握物流技术和物流管理的途径。

3.浅谈煤矿机电运输设备的安全管理 篇三

【关键词】煤矿;机电运输设备;安全管理

1.煤矿机电运输设备的作用及运行特点

机电运输设备在煤矿生产作业中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贯穿于矿井生产全过程的各个环节,机电运输设备包括一般电气设备、井下电缆和提升绞车等,机电运输涉及的专业多,对技术的要求性强,所以机电设备的安全性关系煤矿的开采和发展。

在煤矿的实际生产过程中,机电运输设备的任务繁多且重要,在井下恶劣的环境下,机电设备系统超负荷工作,工作持续时间长,多数设备属于带病作业状态,在这些工作特点严重缩短了机电设备的使用寿命。在缩短寿命的使用下却得不得及时准确的维修,反而却还要应用与大需求量的生产项目,使用者往往缺乏计划性应用,只注重工作效率而忽视设备的保养,这更加促进了设备的损坏。除此之外,随着我国各大煤矿开采能力的普遍提高,为了不断的加深采掘工艺的工作面,使用者也相应的延长了机电运输系统使用时间,加剧了设备的工作量,这最终导致了机电设备安全风险的不断加剧。矿井的机电运输系统发生任何事故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后果,这不仅会无法保证生产的效率,最重要的是会威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作为矿井机电设备的管理人员,必须有对煤矿机电运输工作的风险性有意识能力,重视机电运输工作安全的重要性,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隐患,分析出隐患的成因,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积极防治,保障矿井安全生产,保障矿井工人的安全[1]。

2.研究分析煤矿机电运输事故发生的因素

2.1主观因素

2.1.1作业人员欠缺操作能力

在我国的各个矿井,如果发生井下机电运输事故,那么最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矿井的现场作业人员操作能力的低下。操作人员的操作水平关系到矿业工作的质量,矿井的操作人员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导致操作能力参差不齐,因为上岗的工作人员,因为各种原因,可能有一些未经过正规的培训,文化水平低而且不具备专业的矿井机电知识,未完全掌握设备的安全操作方法,在这种情况下,经常会出现违规操作,也会出现野蛮操作等,不正常操作会带来很大的安全问题,而当发生紧急情况时,这些操作人员不具备查看危险和维修补救的能力,不能及时修补漏洞,这必然会对矿井的安全不利,长期以往,会在矿井下作业时埋下了危险的种子。

2.1.2缺乏安全意识和健全的责任制度

酿成矿井事故的最根本原因,是管理者缺乏安全意识,淡薄的安全意识是由于煤矿企业未重视安全基础工作,在我国,大多数矿井公司对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只是形式,而且资质核审就是走过场,缺乏认真的指导和工作实践经验。发生任何事故后,公司并不进行彻底的追究,也不进行广泛的宣传和教育,这些都会使操作人员普对事故抱有侥幸心理。此外,健全的责任制度必不可少,要确保矿井生产的安全,必须落实机电运输工作的责任保障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个人,谁的错误谁负责,只有制度的制定和执行的到位,机电运输安全作业才能得到保护,一旦出现安全事故,根据责任制度追究责任,就会减少责任认定不清和相互推诿的问题,也不会对矿井的安全造成恶性循环[2]。

2.2客观因素

2.2.1恶劣的工作环境

空气条件和巷道空间,以及供电状态等都是影响矿井机电运输设备的重要因素。首先,空气条件较为重要,井下作业的空气成分中包含有大量的瓦斯和灰尘,以及大量的水分,潮湿的空气容易使电机受潮,受潮的设备容易而发生腐蚀,大量的瓦斯和灰尘可能会因操作不慎而引起火灾,甚至爆炸。其次对于巷道空间来说,狭窄的巷道不便于运输设备,同时安检和检修也会不方便,不同的设备间相互干扰,相互影响,会提高触电事件的可能性。巷道坡度也属于巷道空间的一种,坡度的问题可能会导致设备的倾倒和滑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对运输安全。此外,供电状态也影响设备的安全,这是因为运行中的机电运输设备在运行中发生较大的负荷变化而容易发生短路,并且随着矿井掘进的深入,对供电电压的要求不断升高,对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2.2.2设备的质量问题

机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由于井下潮湿的空气,电缆可能被腐蚀而出现表皮脱落,其他设备零件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腐蚀脱落,使设备不断受到严重影响而老化。老化的电缆可以在运行的过程中产生火花,空气中的瓦斯会在火化下致燃爆炸。其他的,如在提升设备中用于提升的绳索,经过长时间的提升压力会出现疲劳和失效。由此可见,机电运输设备需要充分及时的设备维护,大多数机电运输系统在高强度的运行后,必定就有安全隐患的存在,这些隐患随时导致事故的发生[3]。

3.加强机电运输设的备安全管理

3.1落实设备管理的制度

第一,树立安全责任意识。矿井公司有关部门要采取各种形式,加强对煤矿的安全知识宣传,如加强井下安全措施的宣传活动,定期推出相安全知识讲座,进行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知识指导,以提高职工的安全防范意识,树立全体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安全观念,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尽全力减少井下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二,完善职工的业务培训。业务培训时要与安全培训一起进行,密切结合理论知识于实际生产上,理论指导实践,加强文化水平较低的职工的安全措施教育,正确指导操作人员的实践,提高井下的综合操作水平和工作安全,井下模拟事故,加强操作人员危机处理能力。

第三,持有上岗许可证明。操作人员要求技术全面,最重要的是必须有上岗许可证明。持上岗证的操作人员掌握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的知识,是我国矿井发展以及安全所必须的人才。

第四,明确分管负责人,落实责任制度。各个矿井组织相关部门,划定分管区域,区域分配到个人,这样可以将安全责任进一步落实到人,可以采用奖惩制度,提高安全生产积极性。

3.2提高设备的维修维护水平

为保证矿井下的工作顺利进行,保障矿井的运输工作,必须提高运输设备的质量,这是重中之重。因此在检修的过程中,及时更换老化的电缆和绳索,定时检修人员和运输车的质量,定期检查遗留的安全隐患,定期排查具有安全隐患的设备,不能等出现安全故障以后才更换,保证各种设备和配件处于最优的运行状态,保障煤矿井下的安全生产[4]。

3.3改善矿井的工作环境

矿井工作条件对于运输工作至关重要,好的工作条件可以为运输工作提供好的运行环境。为改善井下的工作环境,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保证空气干燥防止潮湿,减少尘埃的含量或者引进除尘设备,降低瓦斯的含量,保持良好的井下通风,保护用电的安全性。因为干燥的空气和低比例的尘埃可以保护机电设备,而恶劣的空气环境会经常发生安全事故。其他,要定时安排工人巡查,尤其是注意最可能发生事故的地方,发现安全问题立即修改处理。为避免漏电短路的情况发生,要早井下安装漏电保护装置。

【参考文献】

[1]裴玉川,杨瑞.浅论矿山机电运输隐患的解决方法[J].科技风,2011,(19):52-52.

[2]马爱花,兰峰.带式输送机托辊的选用与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J].煤矿机械,2008,29(12):166-168.

[3]黄万.带式输送机托辊的实际选用[J].包钢科技,2011,37(4):11-13.

4.浅谈危险品运输安全 篇四

危险品运输发生爆炸、泄漏造成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如1994年10月23日某厂运输雷管在山东西霞县发生产爆炸,造成5人死亡,6人重伤,主要原因为车箱内留有押运员空位时,周围的危险品箱固定不牢,行驶过程中跌落撞击造成爆炸;2000年9月8日部队运输销毁的爆炸物品在乌鲁木齐市西郊发生爆炸,造成60人死亡。主要原因为销毁的爆炸物品未进行包装,行驶过程中车辆颠簸(道路路况较差),产品相互撞击造成爆炸(报道确定为意外爆炸,哪有那么多意外?);2009年12月5日京珠高速湖北孝感段黑火药运输车爆炸,造成4 死亡,主要原因为黑火药使用普通塑料包装,相互摩擦产生静电,造成爆炸(报道确定为轮胎自燃起火,可能性太小,因为夜间行驶,速度不高,且连续运行时间不长),其次是超载、夜间违章行驶,这些事故都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和巨大损失,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此高度重视,曾多次明确指示要对危险化学品从各个环节上加强管理,确保广大人民的生命安全。

从发生的危险品运输事故原因进行深层次分析,普遍都暴露出:在安全管理上仍然存在着责任不落实、措施不落实、工作不到位,职能部门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值得我们借鉴和深思。有些人认为,车辆一旦出去,很难进行有效监控,只有靠驾驶员和押运员的自觉性了,其实不然,如果通过切实加强安全管理,把住各个环节的安全关,完全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重点应把住以下五大安全关:

一、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把制度关

必须有健全完善危险品运输安全管理制度,制度除对车辆、装卸、装卸工具、用车程序、运输许可、行车管理(一般企业都规定了运输危险品严禁夜间行驶)、人员(包括驾驶员、押运员、装卸人员等)要求进行规定外,还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重点明确运输、销售、生产、保卫、安全等部门在危险品运输环节的安全责任。

1)运输部门:

(1)运输车辆的定期检修,出车前的安全检查;

(2)负责运输车辆和驾驶员取证工作;

(3)驾驶员的安全培训和教育,出车前的安全训诫;

(4)对车辆年检和驾驶员年审工作;

(5)通过GPS定时监测汽车途中运行情况(速度、运行时间、休息情况等),车辆返回后,对押运员的记录进行检查,并对此次行车结果作出判断处理。

2)销售部门:

.1.(1)编制危险品运输计划,随时了解用户的需求情况,以便有充裕的运输时间,避免抢时间造成超速行驶;

(2)负责危险物品的装运安全,以及包装物品需要回收的安全管理。

(3)危险品装运时必须通知生产、保卫、运输、安全等相关部门人员现场监装。

3)保卫部门:

(1)负责押运人员的培训取证工作;

(2)负责押运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出车前的安全训诫;

(3)负责编制危险物品运输押运管理制度;

(4)负责办理《准运证》、免检证等相关手续、证件。

4)生产部门:

(1)负责危险品的包装,确保包装符合安全要求;

(2)负责与销售部门交接清楚危险品的数量、品种。

5)安全部门:

(1)对产品内外包装的技术要求进行安全审查,确保包装盛具符合安全要求;

(2)监督检查危险品的包装过程,确保包装符合安全要求;

(3)对装车过程进行监督检查,确保不混装,装车牢固性,以及装车符合有关安全要求;

二、强化对车辆的源头管理,严把技术状况关。

运输车辆符合危险货物运输相关管理规定,对车辆按要求到有资职检测单位进行等级鉴定,车辆技术状况必须达到一级车技术指标的要求,并对车辆进行定期维护和综合性能检测,确保车辆技术状况良好,减少因车辆机械故障原因造成的事故。绝不能让带病车上路。针对冬季雪霜天气和冰雪路面的实际情况,必须配备防滑设备。

三、加强驾驶员安全教育管理,严把资职关。

从事危险品运输的驾驶员必须经过培训,并通过当地交通主管部门组织的考试,取得从业资格证,经常教育驾驶员不超速、不疲劳驾驶,不断加强对驾驶员的安全意识教育和运输法规、业务等知识的培训、考核,不断提高其业务素质。再通过GPS进行动态监控和严格考核,对超速、疲劳驾驶以及事故记录多的驾驶员,要进行严肃处理。对屡犯、知错不改的驾驶员,禁止从事危险品运输,另行安排工作。

四、加强出车前的安全监督管理,严把放行关。

1、车辆装车前必须进行检查保养,确保车辆状况良好;

2、危险品装车时,应由销售部门通知安全、生产、保卫、运输等相关部门人员现场监装,部门人员职责如下:

1)生产部门:

负责检查产品内包装和外包装符合安全要求。

2)运输部门:

(1)负责车辆的监督检查,确保车辆状况良好;

(2)出车前对驾驶员的安全告诫教育,必须要有记录。

(3)检查GPS是否完好。

3)销售部门:

(1)通知有关单位人员到现场监装;

(2)负责产品数量及交货地点的交待;

(3)装车后,完善签字手续。

4)安全部门:

(1)负责监督检查车辆是否符合要求;

(2)装载是否符合规范要求,主要检查有无混装、装载的符合性、牢固性等;

(3)向驾驶员讲解装运产品的主要特性(危险性),以及主要注意事项;

5)保卫部门:

(1)负责押运人员出发前的告诫教育;

(2)负责装车的防火、防盗安全;

(3)审查车辆、装载危险品(品种、数量)是否与准运证相符。

经以上部门人员现场检查合格,签字后同意发车,否则禁止发车。

五、加强运输途中的安全管理,严把过程关。

危险的的运输关键是车辆的行驶过程,首先要规定驾驶员和押运员的在运输途中的职责,做到分工明确:

1)驾驶员:

(1)严格遵守《交通安全法》的有关规定,按路段规定的时速、车距安全行驶;

(2)行驶中做到精力集中,劳逸结合,不超速、不开疲劳车等;

(3)高速路行驶,时速控制在比该路段规定时速要少10公里以上(有些规定最高不超过80公里/小时);

(4)途中对车辆运行状况检查和维护。

2)押运员:

(1)负责途中危险品防火、防盗、装载情况检查;

(2)负责对车速监督、运行途中休息监督(有些规定运行2小时必须休息20分钟以上)、食宿地点安排;

(3)配合驾驶员进行车辆维修(包括冬季装防滑链),途中情况必须有记录(包括停靠地点、车辆检修、危险品装载检查的时间地点)。

诚然,单靠驾驶员和押运员的自觉性,是很难进行有效地控制,只有通过硬

件监控,安装GPS实施动态监控(指定专人进行定时检查,检查要有记录),GPS能有效地对行驶过程是否超速、是否疲劳驾驶起到监控作用。对违章行为处理再通过制度加以规定,能有效地对车辆行驶过程的安全进行监控。

5.浅谈物流运输安全管理 篇五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供应链管理和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分析了供应链管理体系下的物流管理,并阐述其对航空企业内部物流管理具有的一定程度上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航空企业内部物流管理体系 1.供应链管理和物流管理的概念

我国对物流管理的表述为:为了降低物流成本的同时达到客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狭义的物流管理是指物资的采购、运输、仓储和配送等活动,是企业之间的一种物资流通活动。广义的物流管理包括了生产过程中的物料转化过程,基于这种广义的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也常常被人们认为即是物流管理。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具有相似性,但在管理范围、管理角度、组织内部关系等方面又有明显的区别。由此可以看出,供应链管理源于物流管理,物流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内容,供应链管理的实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采购、运输、仓储和配送等物流作业环节的管理和运作状况。因此,物流管理是供应链管理发挥整体效益的前提和基础。

1.2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供应链管理是指人们在认识和掌握供应链各环节内在规律和相互联系的基础上,利用管理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激励职能,对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各个环节所涉及的物流、信息流、资

金流、价值流以及业务流进行的合理调控,以期达到最佳组合,发挥最大效率,以最小成本为客户提供最大价值的过程。供应链物流管理的原理,就是要结合供应链的特点,综合采用各种物流手段,实现物资实体的有效移动,既保障供应链正常运行所需的物资需要,又保障整个供应链的总物流费用最省、整体效益最高。

供应链物流管理,也是一种物流管理,它和通常的物流管理没有本质的区别。它同样包括运输、储存、包装、装卸、加工和信息处理等活动的策划设计和组织等工作,同样要运用系统的观点和系统工程的方法。供应链物流管理的特点,就是在组织物流活动时,要充分考虑供应链的特点。供应链最大的特点,就是协调配合,例如在库存点设置、运输批量、运输环节、供需关系等。都要统筹考虑集约化、协同化,既保障供应链企业的运行的需要,又降低供应链企业之间的总物流费用,以提高供应链整体的运行效益。

供应链管理把企业管理的范畴从单个企业扩大到整个供应链并对之进行有效管理,通过信息共享将错失销售机会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减少整个供应链上的库存,降低操作成本,缩短交货时间,改善现金流量,将市场需求变化的风险降到最低。2.供应链管理体系下物流管理的应用 2.1供应链管理在物流中应用的必然性

物流系统是一个社会化系统,制约其发展的因素很多:不同消费区域的客户情况和环境条件,配送环节,物流成本,库存控制等等。供应

链管理应用于物流是一种统一规划下的物流系统,具有供应链的管理特征和集成化优势。供应链管理中“业务流程重组”的思想使得作业流程快速重组能力极大提高,促进了物流系统的敏捷性,通过消除不增加价值的部分为供应链物流系统进一步降低成本和精细化运作提供了基本保障。

供应链是一个整体,合作性与协调性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特点。在这一环境中的物流系统也需要无缝连接,它的整体协调性应得到强化,例如运输的货物要准时到达,顾客的需要才能及时得到满足。采购的物资不能在途中受阻才会增强供应链的合作性,因此供应链物流系统获得高度的协调化是保证供应链获得成功的前提条件。

物流管理主要关注企业内部的功能整合,而供应链管理则是把供应链中的所有节点企业看作一个整体,强调企业之间的一体化,关注企业之间的相互关联。物流管理是计划机制,而供应链管理是协商机制,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通过协调分享“需求与存货”的信息以减少或消除供应链成员之间的缓冲库存。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不仅仅是物流的简单延伸。物流管理主要关注于组织内部对“流”的优化,而对供应链管理仅仅认识到进行内部整合的重要性是不够的。所以,供应链应用于物流不但优化了传统的物流系统,更使物流系统向更高一级发展,使物流的支链变大变广,使供应链管理发挥最佳效果。2.2供应链管理体系下物流管理的新特点

物流管理是供应链管理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整体性。整个过程中的信息传递很重要,其信息传递是在企业

间逐级进行,那么信息偏差也会沿着传递方向逐级变大,结果难免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出现失真,信息的利用率随之降低;另外,一般环境下的物流管理缺乏从整体出发的观念来进行规划,链上的每个组织只关心自己的资源(如库存),相互之间很少有沟通和合作,经常出现的现象是一方面库存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当市场需求出现时又无法满足,因而企业库存成本很高,企业间因为物流系统不完善而错失市场机遇。

在供应链管理体系下,各方相互之间是战略合作关系,具有利益一致性,各方的信息交流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信息的流量增加,信息的传递方式也改为了网络化,进而各方提高了在信息共享的程度,避免了信息的失真现象。2.3供应链管理体系下物流管理的功能

2.3.1库存管理。通过库存管理缩短订货—运输—支付的周期,加速库存周转,减少及消除缺货事件的发生,有利于整个供应链的协调和运转。

2.3.2订购管理。订购是给供应商发出订单的过程,主要包括供应商管理、订购合同管理及订购单管理。通过供应链管理,企业可利用配销单据等对整个补充网络制定计划,并向供应链自动发出订货单,通过合同管理在供需双方建立长期关系,通过检查订购数量将订购单送达供应商并对已接收货物进行支付。

2.3.3配销管理。对进入分销中心的物资,其管理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配销需求管理、实物库存管理、运输车队管理、劳动管

理等。

2.3.4仓库管理。仓库管理除了入库货物的接运、验收、编码、保管及出库货物的分拣、发货、配送等一般业务外,还包括代办购销、委托运输、流通加工、库存控制等业务。2.4如何协调供应链管理和物流的关系

物流是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贯穿于整个供应链,连接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成为企业合作的纽带。在制定供应链物流战略的过程中,一般需要注意以下问题:要对客户进行细分,对不同类型的客户确定相应的客户服务水平,如订货周期、运输方式库存水平等;要根据销售情况对产品进行分组,针对每一类别的产品可以采取不同的策略。定单录入、定单执行及交货作业处理占物流活动很大比例,因而需要通过技术和管理使整个供应链的物流流程更有效率,特别是对于成员企业间的接口部位,通过集成能剔除多余工作流,提高物流效益。各个成员企业应通过改善合作关系、使用现代管理手段和技术来实现准确预测、信息共享,从而减少不确定性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

供应链与物流有着密切联系,在现阶段如何协调物流与供应链的相互关系,已经成为管理方向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只有协调好物流和供应链的相互关系,才能使企业更有条理、更有针对性地进行配置、调控,应用更加适应企业发展的管理模式,使企业获得更大的效益。3.供应链管理理论在航空企业物资供应部门的实际应用 1)通过计划采购管理机制改革优化管理流程

首先是根据供应链管理一体化原则,实现计划、仓储、配送与

采购职能相分离,便于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形成。根据公司文件于2011成立了物资供应体系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确定采购、供应、仓储配送体系建设改革方向,审定采购、供应、仓储配送体系建设方案,供应部下设:综合管理室、金属材料采购室、非金属材料采购室、成件供应处、机电设备采购室、物资回收加工厂、仓储配送中心。仓储配送中心由原来金属、非金属、机电室各库房组成、完成机电库、金属库、非金属库、工具库分散管理向集中统一管理的转变。

一年之后根据公司文件要求成立了物资供应部和综合采购部,撤销了仓储配送中心;综合采购部专门负责物资的采购,而物资供应部负责物资需求计划的编制、供应商管理、物资仓储配送等职能,同时将钣金加工厂的下料业务划入物资供应部门,实现了计划、仓储配送与采购的真正分离。

2)借助信息化管控平台,提升物料管控水平

信息化被视为现代物流管理效率的提升的必要手段,物流管理信息化是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过去采购过程不透明,缺乏有效的监管方式,领导层无法快速获取全面客观的审批依据,给审批造成一定的风险。为解决这个问题,由物资供应部牵头,科技部、信息工程部、综合采购部、经营发展部、技术改造部联合组成项目团队,在公司范围内组织两个信息化系统:采购管控系统和库存系统。

根据公司归口统一管理的原则,集中存储,统一采购和配送,计划和采购、仓储分离。通过信息化将整个采购过程和决策过程显性化。采购过程的关键环节通过多种信息化手段为决策支持提供决策依据,顶层领导可以根据多种统计视图的方式对采购过程和进展情况进行监控。采购管控系统的需求管理模块使各使用部门的需求申报和审批以及采购计划的编制规范化,并通过消耗类物资采购模块对采购过程的各个节点显性化,使领导者掌握决策所需的数据支撑避免了资金使用的浪费,为企业节约了资金,提高了经济效益。

库存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实施主要是以库存物资管理业务为主,依照批架次管理的思想,用信息化手段对日常物质的出入库进行规范,系统通过物资定额实现物资的限额发放,通过库存预警模块对短缺、超储物资建立预警机制,通过三期预模块提高仓储管理水平,系统对物资发放的流程和各个节点进行了规范和 监管,使仓储管理得意规范化和透明化。

目前公司内部的科研生产管控系统、物资库存系统、MES系统都在建设和运行中,如果能达成系统之间对接,不但能提高需求和计划下达的准确性,并且能保证物料供应的及时准确,最终实现物流JIT服务。提高物流效率,节约资源,增加效益。

3)配送体系的建设

供应链管理是在满足服务水平需要的同时,为了使系统成本最小而采用的把供应商、制造商、仓库和商店有效结合成一体,并把

正确数量的商品在正确时间配送到正确地点的一套方法。

公司物流现在正从被动的领用转化为主动的配送形式,由老的调度管理模式转化为计划管理模式,以生产计划为纲和分厂实际需求为信号,集中下料、集中配送,逐步实现生产物资在需要的时间以需要的数量到达需要的工位,从而保证物资供应体系的高效运转和生产计划的有效执行。公司的物流配送体系涉及工艺、计划、生产、仓库等多个部门之间的协同共同完成,并分三阶段有序进行:第一阶段是航空产品(含弹)上机材料配送阶段;第二阶段是改进及固化成品、下料产品及非金属材料配送流程及制度,督促集中下料方案及技改措施。第三阶段:配送业务拓展阶段。目前正处于物流配送的第二阶段完成金属厚板材料的配送工作,但信息系统也属于起建过程中,部分信息滞后可能会导致某些物料需求计划不准确,需要时间来协同。

6.怎样写浅谈物流管理人员的素质 篇六

六、异常突发事故的处理能力

二、扎实的物流专业素质

三、良好的团队精神

四、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

五、熟练的信息化应用水平

一、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

现代物流是利用现代化技术,在现代化管理指导下的物流行为,是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到终点及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将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客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姜成康局长指出,现代物流建设是现代流通的重要支撑,是实现传统商业向现代流通转变的关键所在。实行现代物流是行业进一步加快自身发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从容应对国际挑战的必然选择。而实行现代物流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必须拥有一大批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修养,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手段,精通物流业务,懂得物流运作规律的现代物流管理人才。笔者认为,物流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以下素质。

一、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

人员思想政治素质的高低决定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对企业的物流管理人员来说,思想政治素质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乎稳定队伍,凝聚人心,步调统一。作为企业的物流管理人员,必须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的行业共同价值观,要把“讲责任、讲诚信、讲效率、讲奉献”,潜心做事、低调做人,宽容开放、勇于创新,甘于奉献、自强不息,报效国家、回报社会等作为自己的行为规范。在日益复杂的工作中提高是非辨别能力,摆脱低俗趣味的东西,抵制各种诱惑和私心杂念,把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顽强的工作作风、严格的组织纪律性、集体主义观念,融入到日常工作中,从思想上、政治上跟党和国家的政策方保持一致,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沿着正确的指导方向来完成好本职工作。

二、扎实的物流专业素质

现代物流是一门非常专业性的学科,行业实行现代物流,并不仅仅是配送,保管那么简单。过硬的业务能力是物流管理人员必备的素质。行业物流管理人员应熟悉掌握以下知识:

1、知识。作为行业物流管理人员,应该熟悉行业动态,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物流发展的方向,熟悉行业品牌以及常识等。

2、仓储运输知识。在以地市公司为竞争主体下的行业现代物流,物流中心基本

上都集中于地市公司。地市公司的物流中心,不仅仅是负责保管存放,进出库,堆码摆放等简单活动。它包含库存管理,信息化控制,打码,包装,维修等一系列环节,承担起进一步优化配送流程,有效利用配送仓储设施,库存合理控制以及其他增值服务职能等。

3、财务成本管理知识。在行业实行现代物流过程中,行业物流管理人员不仅要了解配送,库存管理,以及后勤保障等各环节发生的种类和数量等情况,还需进一步对行业现代物流各环节进行成本核算分析。通过细致的核算成本分析,进一步降低损耗,减轻配送成本,增强经济效益,提高行业核心竞争力,建设节约型企业。

4、安全管理知识。在取消县级公司法人资格后,打造地市公司经营主体,各县级公司实行零库存。从地市公司物流中心到配送到每一个零售户,行业物流存在着路线长,范围广,高度集中等因素,也因此安全风险也成倍增加。而由于现代物流在当前行业中的重要作用,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事故会影响到行业的各个方面,造成一系列问题,给行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作为物流管理人员,必须掌握一定的车辆管理、火灾防范,安全保卫等方面的知识。

5、法律知识及其他。现代物流已不单单是企业内部的行为,而是涉及多个企业(如与邮政合作)之间的经济行为,行业物流管理人员除掌握《专卖法》等行业法律法规外,必须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了解国家有关涉及物流行业的法律法规,并在实际中加以灵活运用这些法律知识,如经济法,合同法,公司法等法律法规。

三、良好的团队精神

行业现代物流的物理特性表现为一种网状的结构,在这个网中存在着多条线,每条线上又存在着多个作业点,任何一个作业点出现问题,又没有得到及时妥善的解决,就有可能造成网络的瘫痪。所以,物流管理人员应具备一种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在作业过程中,不仅能够做好本职工作,同时要积极与电访、营销、专卖以及财务等各部门积极配合,使上下游协调一致。如果没有这种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就不可能将整个线上的作业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就无法实现行业物流目标系统化和业务操作无缝化的目的,就不可能有效完成繁杂程度较高的物流服务。

行业物流管理人员要认真处理各部门反馈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一步创新提高管理水平,优化作业流程,持续改进作业方式,提高作业效率和服务水平,切实提高行业物流管理质量。

四、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

现代企业的竞争表现为对人才的竞争,具体表现为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的竞争。一个成功的企业不仅要有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也要有良好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执行管理理念的能力。物流的灵魂在于系统化方案设计、系统化资源整合和系统化组织管理,包括客户资源、信息资源和能力资源的整合和管理,在目前行业物流行业没有形成统一标准的情况下,物流从业人员更需要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在整合客户资源的前提下有效地贯彻企业的经营理念,充分利用设备、技术和人力等企业内部资源来满足外部客户的需求。

随着订单供货向订单生产延伸,行业物流建设要加快进度,物流服务的特点之一是消费者参与到服务产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需要时时与工业企业沟通协商、与上下游环节协调合作,需要运用不同的工具进

行各种信息的传递和反馈。因此,物流从业人员不但要有相当丰富的知识面,同时应具有相当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和技巧。

五、熟练的信息化应用水平

在现代物流中, 信息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商品的流动要准确、快速地满足消费者需求离不开信息流动, 资金及时回笼也离不开相关信息的反馈。通过信息在物流系统中快速、准确和实时流动, 可使企业迅速对市场作出及时反应, 从而实现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的良性循环。现代物流是一系列繁杂而精密的活动, 要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这一活动,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现代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物流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信息流的过程,目前,信息技术已受到物流部门的广泛重视,并被广泛应用在订单处理、仓库管理、货物跟踪等各个环节。作为一个合格的物流管理人员,必须熟悉现代信息技术在物流作业中的应用状况,能够综合使用这一技术提高劳动效率,并且能够在使用的过程提出建设性、可操作性的建议。

六、异常突发事故的处理能力

7.浅谈煤炭企业物流管理 篇七

1 煤炭企业物流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物流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我国相当多煤炭企业仍然保留着“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组织方式。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过程中的一系列物流活动主要依靠企业内部组织的自我服务完成, 虽然有些煤炭企业特别是一些大型煤业集团, 建立了一整套科学有效的管理办法, 建立了“集中采购、统一结算、直达配送”的物流运作模式, 但是, 物流活动还没有成为企业管理者关注的重点, 由于新老体制的更替, 很多煤炭企业供应计划与生产计划、销售计划脱节, 可靠性降低:物资采购手段、方法落后, 缺乏规范化;库存管理方面仍采用传统的储备资金管理办法, 无法及时、准确地反映实际库存动态等。从煤炭企业内部信息传递和处理技术来看, 相对于物流系统合理化的要求有较大差距, 制约了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此外, 采购行为不规范、层层设库, 使材料积压现象大量存在:由多种原因造成的材料及产品多次中转运输, 使许多煤炭企业额外支出了大量的运费。同时, 传统仓储管理的落后方式短时间内不易撼动, 为现代物流管理手段的引进设置了障碍。企业内部的采购、仓储和配送职能未能进行充分整合。无法实行一体化的内部供应链管理.最终导致煤炭企业内部物流系统整体效益不佳。

1.2 物流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虽然极少数大型煤业集团通过ERP系统的上线, 实现了集团内部计划上报、审批、采购、供应的计算机管理, 并实现了内部信息、库存资源共享。但是,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物流系统模型和传统的纵向一体化物流模型相比, 信息的流量大大增加。需求信息和反馈信息不是逐级传递, 而是网络式传递的。大多数煤炭企业物流缺乏相应的信息交换平台, 信息技术管理水平和手段还比较落后。一方面, 一些企业主要考虑到对原有的管理模式的转换, 对设备、人员培训的再投入较高, 产生被动应用计算机管理物资的状况;另一方面, 在解决库存管理问题的过程中, 许多煤炭企业尽管已开发了不少先进的物流管理系统, 而由于对内部物流管理结构掌握不准确, 业务流程不够优化。

1.3 物流人才缺乏

企业物流人才缺乏, 愿意到煤炭企业来工作的物流人才更是凤毛麟角。目前培养的物流人才不仅数量不够, 而且结构单一, 主要面向社会物流煤炭企业物流领域需要熟悉煤炭行业, 又通晓企业管理、物流管理、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复合型人才。

2 煤炭企业物流管理的对策

2.1 强化物流管理机制

针对传统煤炭企业所在地区仓储物流企业众多, 信息不畅, 业务拓展不顺, 资源浪费的特点, 整合现有社会资源, 建立物流分拨中心, 在电子信息平台上做好钢铁物流分拨的电子化, 进一步完善钢铁物流分拨系统。通过系统解决物流分拨、加工、配送、信息反馈功能, 通过这些功能的实现, 真正发挥综合协调、货物监管、质量保障、信息互动的作用, 从而有效地整合社会的仓储、加工、配送资源, 减少重复健身, 降低物流成本, 大大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从根本上改变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传统物流运作模式, 缩短整体供应链中的物流沉淀, 加速物流周转, 减少不必要的存货风险。在企业外部, 按照市场细化的要求, 采取强强联合、求同存异、优势互补等多种方式, 加快区域化物流配送基地、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的建设, 形成供应链联盟, 提高物流管理的组织化程度。据统计, 煤炭企业有80%以上的原材料和成品的物流服务是由企业自我服务系统和供应商承担的。

2.2 加快物流信息系统网络化建设, 实现物流信息化

物流的管理效率体现在对信息的采集、传递、处理加工过程中。煤炭企业要依托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平台, 建立与现代物流发展相配套的物流信息系统与网上交易系统, 并与遍布全国乃至全球的采购网和客户服务网对接, 建立功能齐全、资源共享、服务便捷的物流服务网络, 以客户定单信息流带动配送物流的实现。借助于准确的信息传递.将传统的、粗放式的物流送货形式, 上升为“门到门”、“库到库”甚至“线到线”的精细物流方式, 实现物流信息化。企业通过ERP/Internet可以很快掌握供应链上不同环节的供求信息和市场信息。因此在供应链环境下的物流系统有三种信息在系统中运行: (1) 需求信息; (2) 供应信息; (3) 共享信息。共享信息的增加对供应链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可以做到共享信息, 供应链上任何节点的企业都能及时地掌握到市场的需求信息和整个供应链的运行情况, 每个环节的物流信息都能透明地与其他环节进行交流与共享, 从而避免了需求信息的失真现象。归纳起来, 供应链环境下的物流管理的特点可以用如下几个术语简要概括:信息-共享、过程-同步、合作-互利、交货-准时、响应-敏捷、服务-满意。供应链物流管理指的是用供应链管理思想实施对供应链物流活动的组织、计划、协调与控制。作为一种共生型物流管理模式, 供应链物流管理强调供应链成员组织不再孤立地优化自身的物流活动, 而是通过协作 (Cooperation) 、协调 (Coordination) 与协同 (、Coliaboration) , 提高供应链物流的整体效率, 最终达到供应链成员整体获益的目的。

3 强化物流知识的培训和物流人才的培养

8.浅谈物流运输安全管理 篇八

关键词: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措施;研究

前言: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各样的机械开始被大量的应用到煤矿的采掘作业中,这大大提高了煤矿的生产率,但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煤矿机电事故的频发,煤矿机电运输的安全管理工作在整个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地位也愈加重要。为此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分析煤矿机电运输工作的特点,找出造成煤矿机电运输事故频发的原因,并根据这些原因,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才能有效的控制或减少煤矿机电运输事故的发生。

一、煤矿机电运输事故的现状及特点

根据近几年机电运输事故在我国的发生情况来看,其发生次数在全国煤矿事故总数中所占的比例已经相当大。全國煤矿重大事故分析的统计数字显示,在各类事故的整体排名中,机电事故已经占到了第四位,其中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是矿井运输事故。据机电运输事故发生后所造成的灾害程度的大小,大致可将机电运输事故分为以下三类:重大人身伤亡事故、重大经济损失事故和一般人身伤亡事故。其中在重大人身伤亡事故中,由于电气设备失爆和电火花引起的瓦斯爆炸等重大人身伤亡事故已经占到了百分之四十至五十左右的瓦斯爆炸事故总数。由此可见煤矿机电运输事故已经成为一种严重威胁煤矿生产者人身财产安全的事故,必须引起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二、目前我国煤矿机电运输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安全投入不足。据《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结合煤矿安全程度评估,我们可知,对提升机后备保护、高压开关选择性漏电保护、高瓦斯、双突矿井的监测监控方面,“三专二闭锁”系统的建立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就目前的矿井设备和装备水平而言,很多矿井在基本条件上根本无法满足煤矿开采的要求。有些矿井为了减少成本的投入,大量使用一些三无产品,致使煤矿开采者的安全得不到很好的保障。

(二)对机电专业管理人员培训不到位。一些煤炭企业虽然成立了安全教育培训机构,往往教育培训没少搞,经费没少花,但收效却不好。机电专业性很强,生手经过专业理论学习后要在岗位上锻炼很长时间才能熟练。一些矿井急功近利,新招工人短时培训,匆匆上岗,给岗位带来了隐患,结果是“三违”不断,事故泛滥。

(三)机电管理制度不健全。一些煤矿在机电设备管理方面没有一个健全的规章制度,依据新的煤矿质量标准化标准规定,要想是煤矿机电事故减少,至少要建17种机电管理的基本制度在这个矿井中,但截止到目前为止,没按相关标准去建立相应制度并实际落实考核的矿井还大有存在。再者一些煤矿机电管理监察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井下监察走马观花,只看表面,跑不到位,执法不严,有些管理人员即使查到了隐患,也只是简简单单的开个单子,一走了之,既无整改指导意见,也不跟踪落实,致使此类隐患反复出现,长期存在为事故埋下根源。

三、加强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的措施

(一)加强煤矿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煤矿员工是煤矿工作的直接执行者,而其自身的素质高低、技能高低则将会直接的影响到工作的开展,正是因为这样,煤矿企业单位必须积极的加强对煤矿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比如说安全意识的宣传与强化、工作技能的提高等等,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的从源头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煤矿机电运输的安全。

(二)加强煤矿机电运输设备的检验、检修工作。煤矿机电的运输设备是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因为设备的性能直接的关系到运输工作的质量,而加强煤矿机电运输设备的检验、检修工作,则能够从本质上确保煤矿机电运输的安全。正是因为这样,煤矿企业、单位的相关管理人员必须重视对煤矿机电运输设备的检验、检修工作,委派专业的检验、检修人员成立独立的煤矿机电运输设备小组,以促进煤矿机电运输设备检验、检修的利一学化、合理化。具体内容包括了以下几点:第一,对斜巷人车和立井升降人员使用的罐笼防坠器每年进行一次脱钩试验,每隔半年就应该进行一次不脱钩试验;第二,专门升降人员以及混合提升的系统应该每年都做一次性能测定,而其它的提升系统则至少每3年进行一次性能测定;第二,在用主要通风机、主排水设备至少每个月检查一次,并且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性能测定;第四,水泵、水管、闸阀、排水用的配电设备和输电线路,每年雨季之前必须进行一次全而的检修,并且进行一次联合的排水试验。

(三)认真落实煤矿机电运输安全管理责任制。煤矿企业要高度重视机电运输安全管理工作,设立专门机构,明确分管负责人,配备足够的专业技术人员。要建立健全矿井机电运输装备、材料等物资的采购供应管理、入井检验、安装交接验收、巡回检查、定期检测检验、维护保养、检修以及报废淘汰等制度,明确岗位职责。

四、结语

9.浅谈物流运输安全管理 篇九

以来,国家电网公司深入分析内外形势,科学决策,全面部署了加快建设坚强统一电网,大力深化集团化运作,加强人财物集约化管理的重要任务。物资作为企业的核心资源之一,物资管理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进一步深化物资集约化管理,按照统筹集约的原则转变物资管理模式,按照统一高效的原则再造业务流程,加快创新与建设坚强智能电网要求相协调、与深入推进集团化运作要求相适应的集中采购模式,全面提升物资集约化管理水平,是当前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2 电力物流配送方式改革的必要性

10.浅谈物流运输安全管理 篇十

当前我国的物流公司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运营规模和管理模式尚需完善,存在社会物流需求不大、专业性物流供应经验缺乏等问题。物流企业的发展需从创新物流管理的观念开始改变,构建一个良好的物流平台。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系统能够利用对物流的跟踪及对库存的控制,通过对目标的管理,确定销售、服务和成本目标。物流管理制度的创新,能够使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更具规模的发展。

一、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建立于电子商务模式的基础之上。利用其运营平台的优势,依靠计算机技术,使企业的整个生产和销售都在一个最佳的过程中运行。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的创新需要改变传统的物流理论,大量积累相关客户所需要的信息,通过一系列的资料,在保证合理利润的前提下,对采购做出一个预先猜想。与生产企业进行有效地沟通,取得相关信息。最后选取合适库存和地点、稳妥订货计划以及配送和安全运输路线和自动补货系统等。通过对物流系统的管理,实现物流配送系统的成本控制管理、信息跟踪以及收集反馈信息等;通过对库存的管理,能够使货存和服务之间得到很好的优化,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盈利;通过配送路线的管理,来准确估算可用的物流和配送的资源,定位市场,寻求最有效的物流和配送运作流程,不断的探索、调整和进步;通过物流模式的管理,对物流、配送进行选择,对合作伙伴进行评估,可自行实施或选择三方物流和其他物流企业合作。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主要运用网络化的信息技术,结合现代化的一些软件系统和硬件设备,利用合理的科学的`管理手段,满足社会所需,按照客户的订货要求,进行分类、整理等工作。根据时间、地点和数量,发送到没有范围要求的用户手上。尽管商品经济蓬勃发展,但物流配送却不尽人意。信息和物流长久以来的融合不佳,直接导致商品经营和规模效益不理想。市场经济需要大规模的发展,必须加强建设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让信息功能和物流配送能够更好的结合在一起,使物流配送系统更加符合信息化、现代化的要求。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从企业本身出发,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利用更先进的设施,发展更具我国特色的物流配送。

三、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物流企业规模不够成熟

物流公司规模较小,并没有一个衡量标准来支撑物流市场。因此,网络信息化的实施并不能全面的展开。企业在管理的过程中,由于信息技术的运用难以掌握以及网络信息人才资源缺乏等因素,导致了我国的物流公司数量较足,但能力不够的问题出现。物流公司以中小型企业为主,能在行业中占一席之地大企业只占少数。行业、区域的垄断封闭现象,很难使资源有效实行一体化运行。企业规模较小、所拥有经营管理水平不足、业务形式不新颖、缺乏较有利的新技术,使得物流公司的发展很难推进。

(二)受传统经营理念影响较深,对物流管理缺少认识

经营理念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对电子商务和物流了解并不充分,不能得到很好的融合。因此,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所受到的重视程度不高。物流管理和电子商务之间难以相互促进,导致物流配送的效率较低、管理混乱易出错等现象的发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电子商务的高效迅速发展的优势。此外,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缺乏法律的严格限定,也是限制其有效发展的原因。

(三)物流专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缺乏复合型人才

物流管理人员的缺乏,导致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一直停滞不前。因此,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行业人员需要具备较好的综合素质。但是,具备高素质的全面管理层次的人才很少。我国的物流行业发展起步较晚,尽管有所发展但至今也不够成熟和完善。近几年针对该行业的一些现象,一些中等及高等职业院校也在开始培养物流行业的人才,但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与物流行业的发展还是存在一些差距。

(四)物流基础设施落后,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不健全

尽管我国在运输、通信、设施上取得了一些相关成就。但是受到传统观念、技术限制以及一些相关制度的影响,导致物流基础设施比较落后。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的不健全,系统建设的不完善,使整个系统效率都不高。此外,对于与电子商务息息相关的计算机技术也需要不断提高,物流系统在很多方面都需要完善。

四、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管理的创新研究

(一)创新和健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制度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制度的创新,需要建立一个完整、健全的物流管理体系,趋于网络化、专业化和多功能化。物流体系的建设和信息化建设的结合,提高了物流行业的管理和工作效率。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主要利用物流配送再到物流配送信息化的一个转变,从而实现整个操作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需要符合现代化的要求,具备信息化的特点。要想使物流企业发展的更加速度和便捷,需要合理地运用好物流信息的网络化。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能够通过网络,变得更加的系统。如果让物流管理不受时间和空间等因素的限制,就要对整个物流系统进行有效地监管。

(二)加大投入现代化技术,让物流企业更加智能化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需要新形式的实现,智能化已经是物流管理需要创新的一个方向。因此,物流企业需要加大投入现代化技术,让物流企业更加智能化。对于智能化的技术支持,可以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为我国的物流管理创新找到一个更好的方向,并且提供有效的技术帮助。电子商务发展的智能化要从仓储、配送、物流等多方面技术进行分析,利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和先进的操作技术,使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智能化得以实现。通过对专家系统和智能化系统的深人研究,以解决物流管理中的一些不足,使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更加趋向人工智能化。

(三)培养物流管理的创新型人才,提高物流管理的创新能力

提高物流管理的创新能力需从创新型人才人手,从根本上解决物流管理的创新问题。因此,要针对物流管理实行专业的技术人才培养。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涉及面十分广泛,主要包括电子商务理论、物流理论、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和企业管理等方面,还需对市场营销和心理学做出一些研究。创新型人才需要具备电子信息、经济管理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物流行业员工素质也有待进一步的加强,只有良好的服务意识,才能促进物流企业的进步。现代化的物流管理需要的是复合型的人才,既能够掌握现代经济贸易信息和物流操作,又能够接触到国际贸易方面的资源。对于人才的针对性培养,高校还需要对该专业更加重视,优化课堂培养教育,使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的创新人才更加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以达到物流企业的要求。

(四)政府要在政策上创新,加大对物流行业的扶持和引

物流行业想要进一步发展,还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引导。政府可依据政策,在实际做出一些创新,促进物流企业的发展。首先,政府要完善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的法律法规。政府部门的各项职能和管理要明确目标,使物流管理更加的系统和规范。政府对物流企业的引导还需要一些有建设意义的机制,协调政府各部门,更加多元化的对物流进行管理,使该行业更快更好的发展。其次,政府部门还要发挥其协调优势,使物流行业的分散现象得到改变,让物流系统得到有效地管理和指导,使物流企业的管理中更加协调、更加系统地进行,并且政府部门还需在运输道路和通讯信息上给予物流企业更大的支持。最后,政府还需帮助物流企业创新一些基础条件,进一步完善物流配送的一些基础设施。政府部门可以利用城市的优势.,形成一些典范,使中小企业的物流管理尽快具备良好的物流体系。

(五)相关典型的物流管理模式运作

典型的物流管理模式有第三方物流配送方案、第四方物流配送联盟和自建型物流体系。物流管理创新可以借鉴这些具有特色的创新宗旨。例如:Lenove集团巳形成了自建型物流体系,有三千多个网点。方正集团的物流管理也不断创新发展。合理利用电子商务,能突破自我竞争优势。Haier集团,依靠品牌和系统效应,立足于世界五百强,充分体现物流管理的创新性,为企业取得竞争优势,提高管理创新的核心能力。

结束语

11.浅谈加强道路危险品运输管理 篇十一

在国家对危运管理工作框架性法规的基础上,结合道路危险品运输这个子行业的特殊性,应尽快出台一套适合危运管理的行政法规,对市场进入、退出、安全监管及法律责任予以明确,对运输、托运、装卸、仓储等各个环节加以规范,确保危运管理工作有法可依。

2定期对运输企业安全生产进行评估,加强对危险品运输企业源头管理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危险品运输企业数量增长较快,由于不同运输企业的筹建方式不同,其生产及安全管理状况也存在差异,《道路运输条例》颁布实施之后,对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开展安全生产评估成为当务之急。评估应包括运输企业的安全生产机构、安全生产制度、培训和教育、事故防范、运输安全管理、车辆技术管理、驾驶员安全管理、事故管理等八项制度。通过评估来规范市场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对不能实现安全生产的企业要清理出道路危险品运输市场,有效控制事故的源头,遏制事故的发生。

3加强对托运人的管理,切实抓好化学危险品托运行为

《条例》在第三十八条中明确:“通过公路运输危险化学品的,托运人只能委托有危险化学品运输资质的运输企业承运。”但《条例》却没有明确违反了应如何处理的问题。在日常的危运过程中,由于托运方未履行职责,导致无危运资质的运输车辆冲击危运市场的现象屡屡发生。2004年6月11日,内蒙古自治区某市发生了一起运输化学危险品车辆在闹市区由于超载运输易燃易爆压缩气体环氧乙烷引发车辆大梁折断,紧急疏散居民近万人的恶性化学危险品运输交通事故。原因是由于危险化学品托运人违章托运无危险品运输资质的车辆承运化学危险品所引发的。化学危险品由于其爆炸、燃烧、腐蚀、有毒、放射等危险品性,作为危运管理部门日常对危运市场及道路的监督检查中,往往由于遇到查处了装有化学危险品的运输车辆难以处理的问题。不查处又不作为,查处后,车辆停放问题又变成了安全问题。化学危险品的托运,是危险品生产、销售、运输等各个环节中不可分割的部分,托运人的职责不落实,为降低物流成本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罔顾公共安全,置国家及人民的利益于不顾,是不负责任的典型体现。笔者认为应在有关的法律、法规中落实托运人的法律责任,并落实有关部门对托运方的监管责任,从源头上把好危運的托运。

4全面落实资质制度,推行道路危险货物运输招投标

国家已对危险化学品运输实施了资质认定制度,未经资质认定,不得运输危险化学品。通过连续几年的专项整治,道路化学危险品运输企业已基本实现了资质化,但由于化学危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使用、销售、处置各个环节不同程序存在不够规范的地方,特别是化学危险品生产、销售、使用单位在托运化学危险品运输方面问题较为严重。各地方政府,应根据实际情况,打破地方垄断,引导化学危险品生产、销售、使用企业实施化学危险品运输招投标。招投标,一方面可以减低生产、销售、使用化学危险品企业的物流成本,另一方面可以扶持化学危险品运输企业向专业化、规模化的发展,使整个化学危险品的生产、托运、销售、运输等行为逐步走向成熟、规范,进入良性循环的好局面。

5实现全国一盘棋,切实解决好危管工作中存在的地区性差异问题

建立全面统一的、健康的道路运输市场是我国运输市场管理的首要任务。由于各地对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理解的不统一,存在着明显的地区性差异,有些地方为了吸引税费,肆意放宽有关政策,降低运输企业及危运车辆进入化学危险品运输市场的资质标准及规费、税收标准,吸引外省、市的个体业户车辆到该区域挂户。根据了解,这些挂户车辆不但不按规定上线检测,甚至连车也不用到当地就可领取到各种证件,当地有关部门对这些挂户的危运罐车也不进行日常的安全监管,隐藏了大量的安全隐患。笔者认为,这些现象是一种十分不正常的,各有关主管部门应从安全的大局出发,以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负责任的态度,以建立全国统一的道路运输市场为依归,在全国范围内全面规范对危运车辆的管理工作,并开展一次针对道路化学危险品车辆及运输管理的专项整治工作,坚决杜绝此类现象的存在。

6建设全国性的危运企业、车辆及从业人员的信息平台,为危运及管理工作提供准确有效的信息

上一篇:精选网络推广员工作职责下一篇:学生救助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