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研究生党支部组织建设现状调查及分析(12篇)
1.高校研究生党支部组织建设现状调查及分析 篇一
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现状调查与分析论文
摘要:通过对我国部分高校开设的电子商务专业的建设现状进行抽样调查,从招生规模、专业定位、培养方案等几个方面对现状进行了解,用SPSS软件分析了调查结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改善目前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电子商务;专业建设
一、背景
从6月教育部批准全国首批13所高校试办电子商务本科专业以来,截至到目前为止,我国开设电子商务本科高校已达275所,高职院校近700所。据专家猜测,未来我国电子商务人才缺口达200多万。但是,从国际电子商务师认证委员会(中国)研发中心的统计得知,我国的电子商务毕业生的就业率仅为20%,远远低于普通高校其他专业的84%的就业率。这就出现了一个矛盾,在人才需要紧缺的背景下,究竟为什么我国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这么低?是否与专业定位、课程设置及培养方案有关呢?为此,我们做了一项对我国部分高校的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情况的调研。
二、调研的对象及方法
(一)调研的对象
本次调研的样本范围是河南省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本专科共44所院校,调查的对象分为三类:
(1)电子商务专业所在的院系的分管院长及系主任。
(2)从事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的部分老师。
(3)电子商务专业的大二、大三、大四的在校学生。设计的调查问卷分为三类:学校问卷、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
(二)调研的方法
本次调研主要用现场问卷调查,共发学校问卷44份,教师问卷380份,学生问卷1620份,其中学校问卷、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的回收率分别是92%,96%,97%,对学校、教师、学生采用的是抽样调查。调查问卷的内容涵盖了招生规模、专业定位、培养方案、师资力量和实验室建设5个方面。
三、调研的内容及结果
(一)电子商务专业招生规模
自这44所高校开始招生以来,截止到10月各高校累计招生30021人,其中本科学生累计招生5891人,平均每年招收737人;大专累计招生24130人,平均每年招生3016人。
电子商务的招生总体规模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期间招生规模和增长速度持续攀升;第二个阶段是从20至今,总体规模略有下降并维持平稳。另外,高职高专的招生规模在年达到顶峰,此后快速下滑,而本科招生规模自19以来一直处于平稳上升的趋势,波动并不大。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高职院校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来培养人才,电子商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导致高职院校减少招生规模,而本科院校招生规模比较小,不同学校定位不一样。主要可能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所以,总体还是呈上升趋势。
(二)电子商务专业定位
考虑到专业定位对于专业发展和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目前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高校对于专业定位不能清晰地界定,因此本次调研从培养定位和就业定位两个方面着手分析目前的现状。
1、培养目标定位。关于培养目标定位,这次调研,设计了四个选项,分别是通才、高级管理人才、复合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四个方面,调研的结果(如图1所示)。
从调研的结果可以看出,认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学校占68%,教师占57%,而学生占22%,有44%的学生认为应该培养复合型人才。从调研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学校对于培养目标定位比较准确,但学生对电子商务的理解不够深入,许多学生并不能明确分析专业的定位。
2、就业方向定位。从调研的结果看,86%的学校和有68%的教师认为在传统企业电子商务应用就业。最明显的不足是有48%的学校问卷和48%的教师问卷认为在网络公司就业。不明确、自由就业的问卷比率,学校问卷占27%,教师问卷占20%。
产生这样的结果有两个原因:一是对电子商务专业认识不够,同时将网络公司与电子商务公司混淆;二是目前的市场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模糊,导致许多学校对电子商务专业就业定位不准。
(三)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方案
1、课程体系的设置。工科学校偏重于计算机方面的培养,而文科院校偏重于经济管理方面的培养,从调研的结果可以看出,73%的高校是既想培养技术型人才又想培养管理型人才。认为是管理类的占20%左右,技术类的占5%左右,其他的占2%。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是由于学校对专业本身了解不够深入,导致课程设置不一,这样很容易培养出一种“四不像”的人才。
2、教材使用情况。我们分别从教材的选用(指国内与国外)内容,当今经济需求相一致和社会需求等几个方面进行调研,从调研结果可以看出,有21%学生不满意。原因有:第一,教材的内容过于陈旧;第二,不同课程的`内容只是简单的叠加;第三,注重理论,不注重实践。
(四)电子商务专业的师资力量
电子商务专业是一门新兴的专业,许多电子商务老师的专业是计算机专业和经济管理专业,从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对教师的敬业精神和教书育人评价很好,分别占29%和26%,而对老师的学术水平和知识结构评价很好的只占11%和10%。学生对老师的学术水平和知识结构评价比较低。主要由于教师是真正科班出身的老师很少,这就导致学术水平和知识结构低。
(五)电子商务实验室建设
调查显示,在44所开设电子商务的高校中,有32所高校有电子商务实验室,占73%;没有的占27%。而试验项目主要集中在电子商务模拟试验,占70%左右。没有开展电子商务实验室的高校可能是由于资金投入不到位,硬软件设备较落后,培养定位模糊等原因。由于电子商务模拟实验比较容易开展,而且离电子商务专业比较近,开展体验式实验,费用又少,所以电子商务模拟实验的高校较多。
三、讨论与建议
依据招生规模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学校培养的学生得不到社会的接受,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新型电子商务人才迫在眉睫了。
(一)社会需求为导向来定位培养模式
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定位应当从社会的需求入手,高校对电子商务各类专业人才的受训课程按需求设计,使各类人才走出校门后能够符合各种工作岗位的需要,并能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占有一个独特的位置的行动。人才培养定位是人才需求差异化时代的必然结果。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工作也应分不同层次,按不同形式有选择地进行。从当前电子商务发展的应用和需求看,主要应培养事务型,商务型,研究型和战略型四种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电子商务人才。
1、事务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目标是:精通信息技术,如网络建设,系统管理,主页制作,程序开发等。同时具有一定的现代商务知识,理解商务需求能从技术角度对电子商务进行支持。
2、商务型电子商务人才。这是一种前瞻型的复合型人才,他们具备电子商务系统的应用开发和电子商务项目策划分析的双重能力。
3、研究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目标是:通晓电子商务全局,具有前瞻性思维,是某一行业或某种模式的电子商务理论与应用专家。
4、战略型电子商务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思维的网络经济,网络规划和管理的高级管理人才,他们了解电子商务的精髓,他们具有丰富的经验和很强的业务协调与商务决策能力,能够从战略上分析和把握电子商务的发展特点和趋势,控制着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命脉。
(二)注重教材与课程设置的合理,突出综合性
1、在教材建设方面。电子商务专业的教材建设亟待加强。在教材建设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电子商务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由他们组织各高校的学科带头人,系统化地集中编写电子商务主干过程的教材和学习指导书,还应引进大量最新的英文原版教材,以拓宽学生的眼界。
2、在教课程设置方面。首先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建立电子技术模块与商贸、管理应用模块相结合的专业课程两大模块。电子商务技术包括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这是电子商务的专业手段;贸易,管理是电子商务专业应用电子技术与商务方式的结合,商贸、管理课程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商务技巧的应用能力,这两大模块应当是有机的整体。其次,强调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并重的教学模式。浓缩理论教学,减少课程数量和课时数量,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交叉和盲目延伸。强化实践技能,是对实践技能的培养进一步强化,课时量可以适当增多,尤其是学生的基本从业技能,必需通过课程和实验、实践及校外课堂,将其放到突出的教学地位。
(三)注重师资力量培养,积极开展国内外交流与作用
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就是实行校际联合、校企联合,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推动电子商务国际化人才建设。“请进来”即聘请国内外行业内专家、电子商务企业专家来校讲学,使老师与学生充分了解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和行业动态,弥补课堂理论教学的局限性。“走出去”即通过与国内外行业企业、国内外高校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一方面积极派遣专业教师参加企业经济活动运转的调研与学习;另一方面派遣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国内外科研和学术交流,相互借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探索具有国际背景的高素质的联合培养模式。
(四)注重学生的实验与实践
从调研的数据可以看出拥有电子商务实验室的占73%,而大部分实验都集中在电子商务模拟实验,各高校应从学校的事业经费中,拨出一部分资金专门用于电子商务实验室的软、硬件建设和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也可与一些电子商务企业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让学生有机会参与电子商务整个流程,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四、结论
通过本次调查,可以看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对电子商务的建设意见不一,这就造成了用人单位不知如何选用人才。另一方面,学校对用人单位的需求了解甚少,导致供需矛盾,这就要求我国教育部门应当根据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学校,再根据学校本身的特点,建立一个相对统一的培养标准。
参考文献:
1、朱玉春.电子商务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6).
2、莫月连,高京广.电子商务人才需求调查与分析[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3、傅震宇.浅谈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策略[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2).
4、六红军.我国电子商务人才培养问题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6).
5、杨善林,齐从谦,何建民.电子商务概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6、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中国户连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www.e2works.net cn/ztl12/1212/49279. htm.(7).
7、王学东.我国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02(3).
2.高校研究生党支部组织建设现状调查及分析 篇二
一、新形势下建设高校学习型党支部的重要意义
新信息时代的新媒体, 指包括3G网络、博客、微博、手机、虚拟社区、PDA、MP4、IPTV等, 改变传统大众媒体的一点对多点的传播方式, 具有交互性、即时性、高度集成性与泛在的网络性等特点。新媒体时代的日益深入, 使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轨迹和日常习惯都发生着改变, 与传统媒介相比, 互联网、移动网络成为思想文化信息传播的全新载体。新形势下如何建立高校学习型党支部, 深化学生党支部建设途径的探索, 实践学习型党支部建设模式及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一) 认真贯彻高校学习型党支部建设的重要思想, 利用新媒体提高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 可以充分的扩大高校党支部工作的影响力, 提高学生党员的影响范围, 推动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新媒体作为党建工作、教育宣传的新阵地, 具有影响范围广、信息传播快以及信息交互性强的特点。因此, 在深入了解学习型党支部建设现状的基础上, 利用新媒体技术建设一个积极健康的党建工作及宣传的阵地成为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 认真贯彻高校学习型党支部建设的重要思想, 借助新媒体提高大学生党员的积极性和其对党建工作的热情度。当今的社会中, 社会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大学生党支部就是以为党组织输送优秀、积极、勤劳的党员为工作目的, 更好的促进在校大学生积极主动的向党组织靠拢,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的开展。因此, 加强大学生党员的建设不仅可以提升其自身的综合素质, 成为优秀的学生代表, 还可以深化党组织在学生团体中的影响力。
二、新形势下高校学习型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
高校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中的佼佼者, 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优秀学生, 无论在校期间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 绝大多数成为社会建设的生力军。虽然学生党员表现出一定的先进性, 但仍然存在差距和问题。
(一) 对于学习型党支部建设的重视与宣传不够, 学生党员的学习兴趣不高
调查研究是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提高学校党组织凝聚力的基础。针对大连高校学习型党支部建设情况开展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 绝大多数在校党员对党建工作的进程和工作目标的了解不是很清楚, 这将直接导致众多学生无法直接的支持和参与党组织工作。
(二) 对于学习型党支部建设的创新不足, 组织生活形式单一
调研中发现,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改变了大学生的阅读方式和获取知识的途径。原有的宣读、讲座模式无法调动学生党员的学习热情与学习欲望。而现如今各高校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形式过于陈旧、单一, 不能第一时间传达出新鲜的资讯, 也就不能充分的调动在校党员的学习积极性, 进而影响到整个高校党建工作的进程。
(三) 对于学习型党支部建设的制度建设及监管力度不够
学校的一切教育活动均以学习为根本形式。然而, 在高校学习型党支部建设中, 有些党员却对学习缺乏正确的认识, 把专业以外的学习当做包袱, 尤其是不愿参加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同时, 由于对于日常管理方面监管措施的缺失, 缺乏对于学生党员的有效的监督和考核, 导致存在入党动机不端正、放松自我要求、群众服务意识薄弱等现象。
三、新形势下高校学习型党支部建设的有效途径
面对存在的问题, 使大学生能够通过现代信息传播途径获得健康的思想文化, 开展党的理论知识学习, 参加丰富多彩的实践环节, 实践大学生学习型党支部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 加强创建学习型党支部建设工作的宣传力度并深化其影响力
在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过程中, 相关精神需要深入宣传贯彻到广大党员并落实到每一个党员身上, 使得学习型党组织的理念和安排等为每个党员所深入了解, 并积极推动党建工作, 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其创造精神。
(二) 创新形式, 利用新媒体开展丰富多彩的组织生活
高校在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 要对传统的学习方式进行创新, 积极探索创新学习方法, 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开展学习交流、信息交互, 建设具有时效性、高容量的新型网络阵地, 提高学习型党支部建设的实效性。
(三) 加强制度建设及监督管理
在党支部学习中建立健全制度体系, 加强对学习型党组织创建的规范。为保证学习的落实, 可建立和完善培训、考核、激励机制, 让所有党员充分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主动学习并提高自身素质。
结语
高校学习型党支部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进程, 需要在校党员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帮助。要深入理解学习型党支部的内涵, 不遗余力的推动和发展党建工作的进行, 自主学习, 高效学习, 虚心学习, 提升高校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执行力, 为我党的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
摘要:高校学生党支部作为党的基层组织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高校党组织在大学生中开展工作的核心力量。当前各种新媒体技术充斥着高校, 新媒体环境下建设学习型党支部对加强高校党建工作、解决党建工作中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学习型党支部,现状分析,对策研究
参考文献
[1]何桑, 新形势下高校党建科学化及其路径选择, 今日中国论坛.
[2]王寅申, 新媒体视角下深化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路径探索,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 (3) .
3.高校研究生党支部组织建设现状调查及分析 篇三
关键词:教材建设;现状分析;对策研究
教材是教学过程中的素材,它不仅包含大众所熟知的正规装订成册的“教科书”,也包含课堂内外教师和学生使用的所有教学资源。与教学有关的所有课本、讲义、习题集、网络学习材料、影像资料等,都可称为教材。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高校教学最基本的工具。教材建设作为高等学校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保证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深入教学改革的重要保证,是学校科研和教学水平的基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科学文化和先进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1]。一直以来,教育部非常重视教材建设,并颁布了一系列的重要文件给予支持。2007 年初,教育部相继颁布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两个文件,文件中都提及要不断加强教材建设问题。特别是2010 年5月,国务院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该《纲要》不仅为中国未来十年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绘制了蓝图,也重点强调了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要进一步加强课程教材建设的要求。因此,高校教材建设不仅影响着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教学改革的成功与否,也影响着整个国民的素质水平和人类文明。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人才培养战略发生重大变革,高校教材建设也取得了很大成就,基本上能够满足高等学校的教学需求,但考虑到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我国高等教育的转型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高校教材必须不断的做出调整,建立更加完善的教材建设与管理机制,以保证能够顺应时代的进步。
一、高校教材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更新不及时。社会不断进步,科学技术在快速发展,每个行业的各类新理论、新观点、新知识也是日新月异,层出不穷。在高校,教材作为知识的载体,必须不断的更新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一些教材不能及时更新,不能将一些新的理论和知识编入到教材中,使得现有教材内容陈旧、新知识匮乏。教师授课过程中融入了很多新的知识体系,尤其涉及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渗透,这样导致学生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材内容和授课内容不相符,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高校的教师和学生认为某些教材内容具有陈旧性和滞后性,与当前同行业知识水平不协调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以陕西省某普通高等学校为例,学校教务处将教材建设和选用工作由各个院系承担,各院系由教研室主任牵头,组织本教研室教师进行教材的征集和选用,从而完成教材建设和管理工作。但很多院系对此工作不重视,绝大多数教师将自己编写的课件为主讲教材,学生使用的教材是由教师从网络上选择或沿用本院系最早选定的教材,历经几届学生一成不变,导致很多学生对手里所用教材颇有微词,严重制约了该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二)缺乏教材编写质量的管理和监控评价。从传统角度出发,纸质版教材在各高校教学中占有相当高的比例。然而现已进入信息化时代,高校教学方式多种多样,已逐渐向实践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时代过渡,因此传统教材的局限性逐渐突显。为了适应多媒体教学方法的要求,各高校教师相继编写了电子版教材(课件)。但有部分教师为了方便,从网络上下载一些常用的电子课件,稍加修改便应用于课堂,并且部分课件很长时间不予更新,据学生反映以公修课和基础课电子教材尤为突出,这都直接或间接的阻碍了高校教材建设的正常运行。甚至某些高校为了本科合格评估和提高学校知名度,片面追求教材的自编率,一味要求数量而忽视质量,教材的重复率和相似度不断增加,导致不同高校之间相互竞争、相互抄袭,侵犯著作权的情况屡见不鲜[2]。由于高校对教材编写和运用方式的监管力度不够,更是加剧了教材建设过程中的种种弊端。
(三)高校对教材建设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有限。俗话说“名师出高徒”,对于任何一所学校,学历高、资历深的教师队伍建设成为各高校重视的对象,但相应的降低了教材建设的重要性,认为只要有高水平的教师,即能培养出高端的人才。经调查研究证明,某些高校对教材建设重视力度不够,投入的专项资金非常有限,没有正规的教材建设研究小组,也不具备教材建设所需的各项物质条件,更缺乏对教材建设工作的鼓励和奖励政策,仅是依靠部分教师的能力、阅历和学识对自己所承担的课程进行教材选用、编写和修订,使教材建设带有很大的自主性、片面性和随意性;教材管理者也因缺乏经费而懈怠教材管理,消极对待本职工作,对各个教师提出的教材选用建议不做深入分析就直接采纳,这就更加不利于高校教材建设的良性发展。
(四)教材建设与教学改革相脱离。一方面,大部分高校在教材建设改革过程中都提高了自编教材的比例,但编写教材的时候仍旧是按照传统思路,追求整套教材前后知识的逻辑性、连贯性和技术性,强调的是整个学科体系的完整性,但这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潜能,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到的更多是继承和模仿,对其应变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非常有限,这就违背了新时代高等教育实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另一方面,很多高校不重视实践教学,把它当成是简单的实习,对实践教学所用教材漠不关心,认为都是学生对课堂教学所学知识的简单运用和锻炼,过程中任由学生去自由发挥和自主实习,这样就因缺乏专业的带队教师而未能及时发掘实践教学中的现实教材,学生也间接的丧失了部分在实践中学习的机会,使实践教学空有其名,失去应有的作用和价值。
二、加强高校教材建设与管理的对策
(一)转变教材建设工作理念,从根本上重视教材建设。高校要提高教学质量,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必须改变传统思路,从以下五个环节入手,重视教材的建设工作。①教材规划:高校每一个专业每一课程开设前,都必须依据该课程的人才培养方案和目标进行教材的规划。需要什么类型的教材,对教材内容有哪些基本和特殊要求,可以支持何种施教方式,要求使用哪个出版社的教材等,这些都是教材规划必须充分考虑的内容,然后进行教材立项,还应征集各个院系教师的推荐和建议。②教材编写:传统上教材出版都是由出版社有周期性完成,但由于其更新速度和质量不能满足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多数高校对教材讲究的是实效性和适用性,所以高校教师大多采用自编的讲义、课件、论文等形式进行教学,再辅以学校配发的教材共学生学习使用。自主编写教材应注意对教材的审核和修订,不能抄袭、模仿和随性发挥,要有科学的依据和对专业知识的深刻理解及运用,还应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查新以便做出相应的修订和改动。③教材评优与选用:社会上各个出版社的出版物数不胜数,高校教师编写的教材带有很大的自主性,至于何种教材比较优秀、比较新颖、比较科学,高校必须慎重对待,应组织专门的机构或部门对现有教材进行归纳整理,通过调查学生使用效果对其进行评优,最终选用适合当前社会发展所需实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教材。④教材评价:各高校每个院系的教材一旦选用,它并不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需要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查新、调研、评价、审核,对一些过时的教材必须立即更新或更换。⑤教材经费管理:教材建设与管理是一项繁杂的工作,作为高校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必须投入足够的资金来支撑整个教材建设与管理体系的运行,对教材建设和管理人员给予合适的奖励或补偿,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保证本校教材的及时性、实用性和科学性。围绕以上五项基本要求,高校须重视教材建设每个环节的具体内容,才能对本校教材建设工作做出合力的调控,为提高本校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教材建设队伍管理,使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充分的作用。每所高等学校都有自己的教材建设研究小组和管理机构,但由于学校本身的种种原因限制,教材建设工作未能行之有效的开展。因此,相关高校应加强对本校教材建设队伍的管理,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①加强教材研究,提高教材建设管理者的业务素质。教材管理人员应加强学习和培训,充分了解本校各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主干课程的教学大纲等,熟悉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熟悉教材编审、评价程序中的各个环节,并经常参与各个环节的工作,能对本校的教材建设,研究和管理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设性意见。②以教材本身的质量为出发点,强制性要求教材管理人员定期或不定期的对本校所用教材进行校内外市场调查,听取教师、学生、专家、用人单位等意见,在进行统一的汇总研究之后,对教材的评价和选用做出准确判断;教材建设管理人员还应从多个方面剖析教材建设新的方法和策略,为教材建设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有效推进高校教材建设工作的有效运行,从而达到培养高质量人才的目的。③从教材的选用管理机制方面出发,加强教材的选用管理,严格执行教材选用程序,多层次逐级申报。各级主管部门必须坚持原则,严格审查和把关,把学生的需求和对教材的接受程度放在首位,努力确保教材的先进性和适用性,以确保所选教材的质量实用性。④大部分高校拥有专家级教师,可组织各个院系的专家、教师成立教材自编小组,建立教材自编程序和评审程序,鼓励高校编写适合本院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各类专业课教材,对相关参与人员给予适当的奖励和激励政策。这样既有助于提高本校的学术水平、知名程度和教学质量,更有助于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新要求下的教材建设发展。
(三)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推进我国高校教材的国际化建设。高校不仅是教书育人的摇篮,更是公认的学术研究基地,在全世界范围内,高校一直都代表着自身所在国家的学术水平。为了使我国高等教育与世界接轨,国内每年都会有很多高校与其他国家进行学术交流研讨、联合办学或相互输出留学生,这期间,作为教学的基本工具,教材必然是学术交流合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推进我国高校教材与国际标准接轨已刻不容缓。一方面,可适当引进一些在国际上居领先地位的境外优秀教材,为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教材建设增添新活力、新内容,同时也能够使教师和学生接触、学习国外的先进科学知识和丰富的历史文化,使我国高校学生阅历更加丰富、知识面更加宽广,能够全面的了解世界、探索世界,走向世界;另一方面,可将一些国内优秀教材进行翻译,使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教材进一步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不仅让世界了解我国学术文化内涵和相关科学技术水平,同时也能够广泛传播我国的优秀民族文化;除此之外,通过和国外知名院校交流合作,能够学习他们的高等教育教材建设理论和管理经验,也可以学习国外优秀的教材编写方法和评审流程,结合我国高校的自身特点,取长补短,以提高我国高等学校教材建设的水平。
(四)结合实践,建立新的高校教材建设与管理机制。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已经使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发生转变,教学手段和方法也随之多样化,一些新的专业和学科相继被引入,这就要求教材建设工作必须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学为主体,导为主线,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是新时期高校教材建设的基本原则。一方面,各高校应积极组建教材建设研究小组,将实践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方法对教材的新要求进行剖析和论证,从教材的实用性入手,研究哪些学科、专业适合创新和改革教材,教学大纲、电子课件、习题集、实验指导以及文献等能否实现免费开放,电子版教材能否为学生接受、理解和运用,相关网络课程设置是否规范,最终将所有的调查结果进行统一归纳整理后,适时的创建并改革教材建设模式,找到适合自身院校发展的教材建设与管理之路;另一方面,传统课堂教学的比重正在下降,实践教学对高校教材建设作出了新的要求,“实践即教学、实践即培养、实践即教材”正成为新时期高等教育的新理念。因此,各高校教师应积极主动的去发掘实践教学的潜力,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及时发掘教材并对其进行讲解,然后让学生不仅成为教材的学习者和接受者,更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之成为教材的参与者和建设者,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并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从而实现真正的实用性人才培养目标。
三、结语
21世纪是知识化、信息化、经济化、科技化的全新时代,对人才质量的要求更加严格和全面,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已略显落后,高校教材建设与管理工作更是迫切需要改革。各高校要积极响应党中央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新要求,以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和实用型人才作为目标,深入研究新时代教材建设的各个环节,积极改变和改革现有教材建设方法,探索新的管理机制,从根本上形成一条有机的教材建设与管理路线,为高校的自身发展和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提供良好的保障,也为我国高等教育和世界标准接轨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 张永芬.关于高校教材建设的理性思考[J].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5):P115—P116.
4.高校研究生党支部组织建设现状调查及分析 篇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村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差、收入水平低是中国的国情只有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才能保障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丰硕成果才能不断地扩大内需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有了很大改善近几年来我们村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入手在省国税局的大力扶持下实现了我村由传统低效的粮油种植经济向多元高效的混合经济转变村容村貌和农民收入发生了根本变化逐步迈入了大步流星奔小康的康庄大道。
一、近年来我村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逐年递增两个文明建设迈开了新步伐村风村貌焕然一新。从物质层面来看 我村农村社会总产值由2000年到2006年增长180人均生活消费水平增加1200元增长200从精神层面来看我村村民素质显著提高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村民增加150人增长83.3我村农民人平纯收入逐年增加村民的经济收入和可用财力的大幅提升是我村逐步迈入小康村的重要标志。在相关部门的直接领导下村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健全农民纯收入翻了一番村民素质稳步提高。主要工作做法成效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党员队伍在组织创新中不断增强。一是巩固农村党员活动阵地。主要设施的建设巩固了农村党组织和党员的活动阵地提供了开展群众活动的场所。二是树立基层先进党员典型。紧密配合村党支部的各项工作积极参与树立引领农村发展、带头致富的党员干部典型。三是规范基层五个基本建设。协助规范农村党组织的“阵地、制度、队伍、活动、保障”等五个基本建设。第二经济发展在结构调整中实现飞跃。乡里采取以下三项措施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一是加强涉农政策宣传。2005年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出台为了将文件中一系列的支农扶农惠农的政策措施宣传好、落实好工作队在认真学习领会的基础上通过座谈会、调查走访的形式协助村干部把政策宣传到组到户到人做到家喻户晓、人人清楚。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根据我村基础设施落后的客观现状乡里为我村解决村农业浇灌的问题三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乡里投资兴建蔬菜大棚投资兴建黄姜基地动员种植地膜花生投资扶持我村水泥管厂、水泥砖厂和金属加工厂三户民营企业。第三农民素质在教育培训中稳固提高。工作队把着眼点放在提高农民的内在素质上。一是加强农业技术培训。二是开展扶贫助学活动。扶贫重点在于扶智在每年“六.一”前夕向我村小学开展助学捐 赠活动。三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完善村级文化站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计划投资兴建农村文化站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第四乡风文明在文明创建中得到全面升华。深入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农民思想道德教育。通过开展理论、科技、法律、文化“四进家”活动提高了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加强村民生活基础设施建设改变农村脏、乱、差的状况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美的生活环境让农民从看得见的实惠中受到触动自觉投身到新农村建设的洪流中。
二、当前新农村建设存在的矛盾与问题近期我们深入农村基层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与基层干部和群众交谈大家一致认为当前是我国农村历史上发展的最好时期之一。但从调查中我们也发现目前农村社会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一村级集体经济基础薄弱新农村建设缺乏资金投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和长期的资金投入。原来主要依靠土地承包收入为来源的集体收入现已成了无源之水。村级集体收入大致尚有以下几个渠道一是机动地的承包收入但随着新增人口的增加机动地已所剩无几其带来的收入也很少。二是村中集体房屋的出卖和出租收入。三是上级财政转移
支付。集体收入的大幅度减少或者缺失大大降低了村集体的权威和力量极大地影响了农村生产的发展和农 民生活的改善。同时也极大地制约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浩大而长远的工程很大程度上应该依靠每个村庄的自力更生特别是农民群众的参与和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但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成为建设新农村的突出难题。二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落后制约着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型。近年来由于各级财政在道路、自来水和新能源建设上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并提供了一定的资金补贴使村级公路和自来水建设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但也应看到由于集体经济的萎缩和国家财政一时难以顾及等原因农业生产中的一些基础设施出现了供给不足和陈旧老化等现象。此外农村的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大多数村庄的文化、体育、卫生、公共安全设施较为缺乏或陈旧农村居民既缺乏诸如图书室、篮球场、乒乓球场等基本的活动场所也缺乏公共的卫生室、公共浴池、公共厕所、排污及生活垃圾处理等基本的卫生设施和防火、防灾等公共安全设施。这严重地影响了农村生产、人居环境和农民的精神生活的改善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三农村人才断层现象严重农村社会资源闲置。青年人特别是素质较高的年轻人大多迁入城市致使农村的人才出现了某种断层这对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政权组织建设对农民素质和农村社会文明水平的提高及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都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同时农民的居所也出现了大量的空置村中空闲住宅随处可见这会造成了住宅和土地等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5.高校研究生党支部组织建设现状调查及分析 篇五
摘要:随着当前我国高校内部控制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的运营资金也在不断的增加,随之而来的是财务问题的出现和内部控制问题的不断增多,建立完善的高校内部控制制度势在必行。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高校内部管理经验和高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现状,提出了改善当前高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现状的对策,以此来为高校内部控制提出指导性的借鉴。
关键词: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现状分析;对策研究
高校内部控制制度是在高校活动中为了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降低经营成本、提高教学效率、完成规划目标,在高校活动中实现自我约束、掌握控制方法的总称。随着当前我国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高校内部控制体系的逐渐建立,高校办学资金的来源出现了多元化的格局,要使大量的高校运营资金的筹集和使用都正常有序地进行,就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高校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如果高校固步自封、一成不变,这会很大程度上阻碍高校的发展。因此,根据会计法和有关的高校经济活动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加强对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现状
(一)有关高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套完善的高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体系。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加大了对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力度,但是对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较多,而研究高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相对较少。我国已颁布和实施的内部会计控制的法律法规还比较少,一直没有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内部控制理论体系。由于目前我国还没有一个专门针对高校内部控制的法律法规,从理论上来看,没有对高校内部控制进行统一的定位,因此当前高校中还没有一套较为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
(二)高校管理人员的内部控制意识较为淡薄
高校内部控制一直没有引起高校管理人员的重视。其主要原因是高校的活动经费一直都是由国家财政拨款,并且高校内部控制中对学校没有成本核算的要求,会计核算相对简单,因此高校忽视了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高校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较为薄弱,在管理上也没有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控制体制;很多人也没有内部控制的意识,认为内部控制仅仅是企业的事,和高校没有任何的关系;高校领导者对高校内部控制制度及其重要性的认识不够清楚,甚至存在很多的误区,认为高校内部控制制度就是对高校运营中成本费用的控制;更为严重的是将内部控制看作是一种形式,有章不循,无法挥发其实质性的作用。
(三)高校内部控制体系不够完善
高校中一般都会建立一套内部符合本校运营的控制体系,但从总体来看,控制体系仍然不够完善,其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一是内部控制的有关项目不够全面,如很多的高校没有建立对外投资等控制制度,从而增加了对外投资的风险。目前,各大高校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但高校普遍缺乏风险意识,出现盲目投资的情况。二是高校内部控制约束的人员不够全面。在高校内部控制制度实施的过程中,有些高校约束的主要是对财务人员,而对高校后勤等进行会计处理的人员约束较少。三是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的范围不够广泛,如高校往往只是对财务性经费实施控制,而弱化了对预算外的二级财务收入的控制。
二、完善高校内部控制的对策研究
对于高校内部控制来说,很多的研究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本文从树立正确的内部控制意识,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加大内部审计等方面来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提高高校内部控制的水平。
(一)树立正确的内部控制意识
高校内部控制水平较弱是因为没有建立一个较为正确的内部控制意识。高校内部控制的核心是高校会计控制,高校应该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的有关规定,树立高校内部控制的投资风险意识。首先,要树立正确的预算控制体系,其中包含了预算标准、调整和分析等内容。因此,高校除了编制较为合理的预算外,还需要应用财务综合指标来对预算资金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考核,从而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其次,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随着高校实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和深入,高等教育应该根据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技术的发展等来合理地配置资源,按照社会的实际需求来开展教学活动,为社会提供更多实用性的人才。但是,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时常会出现资源浪费的情况,特别是高校规模的无限扩大,带来了贷款等方面的风险。因此,高校应将风险意识作为高校内部控制的一项重要内容,设立人员经费支出、招投标、施工项目发包等风险控制点,采取相应的风险分析、风险评估等具体的措施。
(二)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内部控制体系
高校内部控制制度就是为了保证高校各项活动的正常开展,确保运营资金的安全、完整,必须根据具体的经营目标设立控制职能的有关办法。因此,在高校中设立内部控制制度,必须严格的遵循有关的内部控制法规,必须遵循财政部门颁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的有关规定,遵循六个基本原则,即符合现有法律法规规定、高校的实际情况、具有广泛的约束性、全面性、系统性、讲究成本效益原则,从而来建立一套符合当前市场经济规律的内部控制体系。
(三)加强高校内部控制队伍建设,提高内部控制人员的综合素质
第一是加强对高校内部控制人员的培训。高校应该适时增加高校内部控制人员的编制,制订内部控制人员的培训计划并加以落实,加大培训的投入力度。高校教师必须持证上岗,同时还应该规定高校内部控制岗位上的工作人员必须取得有两个职业资格。高校内采取合适的激励措施来调动内部控制人员的学习和工作积极性。同时,还应该加强与其他高校的交流,共享管理经验,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第二是根据高校的实际需求从社会上吸纳更多高素质的人才来增加高校内部控制的队伍力量。通过上述措施使高校内部控制的工作人员成为既精通高校管理、财务设计,同时又具备计算机应用、法律等各方面知识的综合性人才,以此来满足高校内部控制工作不断发展的需求。
三、结语
当前我国高校内部控制管理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但是只要教育部门及高校之间共同努力,不断地更新管理方法,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如树立正确的内部控制管理意识、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内部控制体系、加强对高校内部控制队伍的建设、提高内部控制人员的素质等,就一定可以提高高校内部控制的管理力度,充分发挥其在高校管理中的重要性,为我国高校事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6.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规律研究 篇六
胡安定
[摘要]本文从学生党员发展、学生党支部设置、干部配备、工作机制创新与工作方式改进等方面研究和论述了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规律,认为每项工作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性,学生党建必须围绕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来进行,应遵循“七个步骤”,“四个必须”,抓好“一个重点”、“两个环节”,注意“两个特点”,创新“三个工作机制”,改进工作方式。
[关键词]高校 学生党支部建设 工作规律 研究
一、引言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举措。探索和研究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规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为把学生党支部建设成为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强堡垒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我们在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研究与实践。
二、研究与实践
(一)党员发展工作。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是学生党支部建设的起点。在一定意义上,没有一定质和量的学生党员,就没有建立学生党支部的前提,有学生党员才有学生党支部,有学生党支部才有学生党支部建设,所以学生党支部建设首先是抓党员发展工作。我们认为党员发展工作应遵循“七个步骤”壮大积极分子队伍。这是党员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必须做细做实。要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工程,努力实现学生党的基本知识教育普及率达到100%,尤其是要努力实现大学新生党的基本知识教育普及率达到100%,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率达到100%,预备党员培训率达到100%。提高党在学生中的影响力、据统计,2003年,全校共有1960名学生递交入党申请,超过学生总数的40%,其中物理系二、三年级达学生总数的90%,化学系达学生总数的60%,美术系达学生总数的50%。第二,抓培训,发挥党校的阵地与熔炉作用。培训是提高积极分子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途径。我们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党的基本理论武装积极分子,使之明确入党目的,端正入党动机,观点和方法,解决思想入党问题。2001年以来,在各党总支(党支部)培训积极分子的基础上,学校党校举办了8期积极分子培训班,培训学员1976人,合格率达98%,优秀率超过25%,提高了积极分子的思想政治素质。第三,抓“推优”,发挥共青团的作用。校团委结合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大
推优力度,扩大推优覆盖面,2003和2004年共推荐1256名优秀学生作为发展对象,为“早选苗,早培养,早发展”奠定了基础。发展关口前移逐步实现,“三少三多”(低年级积极分子少、推优人数少、发展党员人数少和高年级积极分子多、推优人数多、发展党员人数多)格局逐步改变,党员分布不平衡状况及党员结构逐步改善。第四,抓衔接,做好与中学阶段的衔接工作。这是实现学生党建工作目标中“一年级有党员”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发展党员不可忽视的环节。新生录取入学之后,进行全面调查,统计出在中学已入党的预备党员数和正式党员数,已列为培养和发展对象的人数,已递交申请的积极分子人数。同时做好新生入学后递交申请的积极分子人数,进行数据汇总分析,为一年级党员发展工作提供资料,奠定基础,把大学阶段与中学阶段的发展工作衔接起来,保持持续性。第五,抓培养考察,发挥联系人的作用。培养考察是培养对象确定后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落在联系人肩上,要做好这项工作,就必须发挥联系人的作用。联系人应从培养对象的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方面入手,工作要增强针对性,有的放矢,提高实效,做好登记。只有这样,才能提供翔实而准确的第一手培养考察资料,提出明确具体的发展意见。第六,抓发展,严把质量关。发展工作必须遵循“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我们围绕高年级“支部建在班上”和学生班级“一年级有党员、二年级有党小组、三年级有党支部”的工作目标,加大发展力度,党员逐年递增,比例逐年提高,队伍不断壮大。1999年以来,发展党员572人,其中2003年111名,2004年193名。2003年学生党员达学生总数的4.6%,其中小学教育系达到全系学生总数的9.3%。2004年全校党员500多人,其中学生党员300多人,超过学生总数的5%。第七,抓继续教育,保持连续性。优秀大学生被吸收为预备党员后,教育考察工作并没有结束。党员教育具有长期性,要树立终身教育思想,继续做好预备期教育考察工作,进行先进性教育和更高层次培训,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党性锻炼机会,交任务,压担子,教方法,使之保持先进性,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按期转正,从根本上解决思想入党问题,把他们培养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二)支部设置工作。学生党支部设置工作是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重要环节。党支部设置科学不科学,规范不规范,合理不合理,关系到工作的成效,影响到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我们认为学生党支部设置工作应遵循“四个必须”。其一,必须纳入设置范畴,创新模式。学生党支部是学校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纳入学校党组织设置范畴。我们在调整组织设置过程中,根据全校党员的构成与分布情况,组建13个党总支,设置36个党支部,其中学生党支部15个,把学生党支部建在年级或班级,实现了学生党支部设置零的突破。革新原有党委—教工党支部—党小组旧模式,创新党委—党总支—党支部(教工党支部、学生党支部)—党小组新模式,扩大了党组织覆盖面。其二,必须对照条件,遵守规定。学生党支部是联系大学生的桥梁和纽带,设置学生党支部必须对照党支部设置的条件,遵守《中国共产党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学校实施〈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办法》的规定,坚持便于管理的原则,做到科学、规范、合理、有效,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与大学生“零距离”接触的优势及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的独特作用。我们根据学生党员的构成和分布情况,对照条件按照规定设置的学生党支部,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其三,必须从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学生党员发展是不平衡的,有一定的规律性。年级不同,班级不同,情况不同。党员比例、党员人数、预备党员与正式党员各不相同。但一般来说,低年级发展得少,高年级发展得多;年级越低党员人数越少,年级越高党员人数越多;低年级党员人数少且预备党员多,高年级党员人数多且正式党员多,呈现倒金字塔结构。设置学生党支部必须从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多重因素和各种情况,才
能真正做到科学、规范、合理、有效。同时,要改善党员的分布结构,为学生党支部设置创造更好的条件,才能全面实现学生党建工作目标。其四,必须及时调整,保持连续性。学生党员人数的变化也有一定的规律性。一年一度的新生入学,有的新生班级党员数是从零开始的;一年一届的毕业生党员就业,走向社会,学生党员数就会减少,呈现非连续性。必须根据新情况,及时调整学生党支部的设置,做到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统一。可见学生党支部设置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
(三)干部配备工作。学生党支部干部配备是学生党支部建设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这项工作,做得好不好,干部选配得好不好,关系到学生党支部班子力量的强弱,学生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党的团结和统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学校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因而必须慎重。我们认为学生党支部干部配备工作应抓好“一个重点”、“两个环节”,注意“两个特点”。抓好“一个重点”,就是要抓好支部书记的选配工作。支部书记的选配是学生党支部干部配备的关键,支部书记是学生党支部的班长和支部工作的组织者和推动者,务必抓住这个关键,务必配强、配好支部书记。支部书记配得越强,配得越好,凝聚力和战斗力就越强,学生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就发挥得越好,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就越能充分地体现。抓好“两个环节”,就是要抓好支部书记及支部委员的选配环节和培训环节。把那些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群众公认的人选拔到支部书记和支委岗位上来。同时,对支部书记和支委成员进行分期分批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能力和水平,把学生党支部班子建设成为坚强的领导集体。注意“两个特点”,就是要注意学生党员自身特点和结构分布特点。学生党员年轻,有朝气,有活力,有创新精神,易接受新生事物,但经验不足,不够成熟,党性锻炼需要加强。学生党员的分布结构是不平衡的,低年级党员人数少,预备党员多,正式党员少,高年级党员人数多,正式党员多,相对成熟。支部书记的选配,在一般情况下可由学生党员担任,在暂时没有合适人选的特殊情况下,可由教师党员担任。支委成员的选配,可由学生党员担任。同时,要加强学生党支部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指导和加强学生党支部的工作。
(四)工作机制创新。学生党建在学生党员队伍不断壮大和党组织覆盖面不断扩大的新形势下,更加需要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和灵活多样的工作方式。学生党建必须围绕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创新工作机制,改进工作方式。
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应创新“三个工作机制”。第一,联动机制。就是纵向关系入手,落实党委班子成员和系(部)党总支成员的学生党支部联系点,建立党委、系(部)党总支、学生党支部、学生党小组的上下联动机制,加强学生党支部的纵向联系。构建畅通快捷的信息平台,使学生党支部能及时把党的声音、路线方针政策的精神传达落实到学生党员和学生群众;全面准确地向上级党组织反馈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工作生活情况及意见和建议,为科学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上下联动,不断开创学生党建工作的新局面。第二,互动机制。就是从横向关系入手,建立党支部互动机制,加强学生党支部的横向联系。一是建立学生党支部与教工党支部的互动机制。教工党支部有较丰富的工作经验,教师党员与学生党员及学生群众最接近,易建立沟最熟悉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思想学习工作生活情况,最掌握舆情信息,所以学生党支部可及时将信息反馈给教工党支部,利于化解矛盾,解决系(部)工作中的问题,促进教工党支部建设,发挥教工党支部在党
通常是共性的问题或同样的问题,加强各学生党支部的横向联系,形成互动,取长补短,可少走弯路,提高效率,事半功倍。第三,监督机制。就是从制度入手,依据党内法规建立学生党支部的工作监督机制。学生党支部的工作对象是学生党员和学生群众,每项工作都关系到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学生党支部应根据《中国共产党党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等党内法规的内在要求,结合党支部的工作实际,建立健全工作监督机制,确保党支部及其党员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开展活动,才能充分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维护好党的形象,维护好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学生党建工作必须改进工作方式,变单一方式为多种方式。首先,改进作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求真务实之风。各学生党支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以座谈会、个别交谈、问卷、听汇报等多种形式听取学生党员和变纵向工作方式为纵横结合方式。各学生党支部在过去重视纵向联系的基础上,加强党支部之间,以及与教工党支部之间的横向联系,进行工作交流,沟通信息,取长补短,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第三,变内部工作方式为内外结合工作方式。各学生党支部在加强内部工作联系的基础上,逐步加强与当地基层党组织、兄弟院校学生党组织之间的联系,向先进基层党组织学习,借鉴经验,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同时,把学生党员形成内外相结合的工作方式。第四,变自上而下为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结合方式。各学生党支部在过去偏重自上而下的工作方式的基础上,又采取自下而上的工作方式,在学生中开展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宣传、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力所能及地解决学生关注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对条件不成熟的,或一时难以解决的,做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并及时反馈给上级党组织,在上情下达的基各学生党支部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改变问题出现了,才去解决的被动的工作方式,要沉下去,主动出击,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生活情况,及时化解矛盾,使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这一方式的转变使各学生党支部掌握了工作的主动权。
三、结论
我们在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的探索性研究与实践中,纵观党员发展、支部设置、干部配备、工作机制创新及工作方式的改进等各项工作,得出了这样的结论: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有其内在的规律,每项工作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性。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必须紧紧围绕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来进行,在工作中应遵循“七个步骤”,“四个必须”,抓好“一个重点”、“两个环节”,注意“两个特点”,创新“三个工作机制”改进工作方式。
本文系广西高校2004年党建和德育工作立项研究课题“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规律研究”成果论文之一
课题负责人 陆文戈;课题组成员 陆文戈 胡安定 吴江萍 伍国祥 聂增荣 罗家才 张红烽 周永俊
7.高校研究生党支部组织建设现状调查及分析 篇七
据有关部门统计[1]:2007年, 我国高校在校学生2000多万人, 其中高校贫困生400多万人, 其比例高达20%, 高校贫困生这一弱势群体的人数在不断的扩大, 给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严峻的压力和挑战。由于经济困难, 部分大学生不能安于求学的问题日益突出, 更为严重的是, 由于物质上的贫困而引发的贫困生的精神困惑, 己经成为制约贫困生学习成才的瓶颈。
同时, 笔者在工作实际中发现, 如在学生评优申报、助学贷款、社会资助、国家奖、助学金的评定等, 都会发现这样诸如贫困生不符合申报条件等方面的尴尬。因此有必要关注贫困生的学习现状, 分析他们学习困难的原因, 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引导贫困生进行学业自救, 帮助大多数贫困生更好地完成学业。
为了解贫困生的学习现状, 以便更好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上的困难, 2007-2008年我们在重庆邮电大学社科处的支持下申报了《高校贫困生学习现状分析研究》课题, 自编《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学习现状测量问卷》, 历时一年多分别对重庆、昆明、成都、泸州等城市的六所不同类型的高校一至四年级的贫困生进行了调查。
二、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人员通过以下步骤, 自编《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学习现状测量问卷》。首先, 笔者选取部分学生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和访谈, 形成原始项目, 对专家进行访谈, 吸取修改意见;然后针对这些项目选取一部分对象进行试测, 统计每位试测者在每条项目上的得分以及每人在全部项目上的总分;最后计算每一条项目的分辨力, 删除分辨力不高的项目, 保留分辨力高的项目, 形成正式的问卷。
问卷包括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贫困生基本情况的调查, 包括性别、学历、年级、专业类别、生源、是否独生等6个可能影响贫困生学习现状的变项。第二部分是关于贫困生学习现状问题的调查, 由52个项目组成, 包括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学习能力4个维度, 而4个一级维度下又囊括了学习目的、学习动机、学习认知等二级维度。
本次调查对象为全日制本科生。在六所大学分年级、分系科、分专业进行分层分类随机抽样 (如表Ⅰ) , 共涉及政法、中文、外语、教育、历史、物理、通信、数学、医学、计算机、光电工程11个院系的在校本科大学生, 共发放问卷800份, 回收780份, 其中有效问卷690份。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 差异性分析
1. 年级差异。
调查结果显示, 从各因子水平上看, 四个年级的贫困生在四个维度上均有极其显著的差异 (如表Ⅱ) 。在学习态度上, 一年级分别与二年级, 二年级与三年级存在显著差异;在学习兴趣上, 一年级与二年级, 一年级与三年级差异显著;在学习方式上, 二年级与三年级差异显著。年级差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 专业类别差异。
为了考察专业类别对贫困生学习现状的影响, 以专业类别为自变量, 结合所考察高校的特点, 重点考察大学生在文科、理科及综合累学科方面存在的学习现状差异。调查结果显示, 三个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学习能力以及总体上都体现出了极其显著的差异 (见表Ⅲ) 。
其中, 不同专业类别学生在学习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 (如图Ⅰ) , 在学习能力上同样存在显著差异 (见图Ⅱ) 。
3. 性别差异。
以性别为变量, 考察贫困生学习现状在性别上是否存在差异。结果显示, 在学习兴趣这一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F=5.81, P=0.016<0.05) (如表Ⅳ) 。
(二) 学习特征分析
1. 从学习动机和态度来看, 多数贫困生有着明确的目标。
调查中有62.5%的同学表示学习的主要动力是“找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 另外有20.2%的同学表示家人的期望是自己的主要动力。可见, 而对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大家都有较为准确的自我价值定位, 即通过学习摆脱贫穷。这不仅是其自身的理想, 也是家人所赋予的深切期望, 因此他们普遍都具有刻苦学习, 积极上进的群体特征。
2. 从学习时间及效果来看, 多数贫困生的成绩处于中等水平。
调查显示贫困生在时间分配上大多较为单一, 受访者普遍把主要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在调查“个人特长”时, 58.3%的学生选择了英语, 选择文体和其他特长的比例都很低, 这势必对贫困大学生的择业带来不利影响;在涉及电脑应用能力的调查时, 接近一半的学生表示除了借用同学的电脑偶尔玩玩之外接触很少, 在信息化的今天这显然是不够的;此外在对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进行调查时显示, 有78.3%的学生长期或短期进行过勤工俭学, 这表明贫困生们正努力依靠自身劳动来减轻家庭负担, 一方面以支持自己完成学业, 另一方面锻炼了自己吃苦的精神, 让自己更好地适应社会。可见, 与同龄人相比, 贫困生能获得更多的社会经验, 并磨砺自己的顽强意志。
同时在针对学习效果的调查显示 (如表V) , “专业满意度”、“学习氛围”和“教学效果”三项对贫困大学生的学习效果影响最为明显。
四、对策探讨
(一) 加强励志及心理健康教育, 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本次调查问卷中专门涉及贫困生心理健康的内容相对较少, 但是在平时的工作实际和走访中我们发现, 有部分高校贫困生心理方面的问题[2]从而形成精神贫困, 这应该要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
让贫困生走出精神贫困的困境, 最根本的是要对他们进行励志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励志教育, 就是要使贫困生面对困境时, 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磨炼意志来改变自己所面临的困境, 以坚毅的意志和顽强拼搏的精神战胜困境。心理健康教育一是对症下药, 及时、有效地对贫困生进行心理疏导和思想指导首先鼓励他们战胜自我, 勇敢地而对现实, 走出贫困生的心理阴影, 正确认识自己目前的经济处境。其次是大力对贫困生进行心理知识教育, 通过对常见心理症状的认识来增强他们战胜心理问题的信心和力量。
(二) 采取一套有效的学习激励措施, 鼓励贫困生积极学习
贫困生的学习较非贫困生吃力, 囚而不少贫困生对通过努力学习获得奖学金不抱希望, 他们更愿意选择立竿见影的方法。所以, 针对此现象, 我们建议各高校增设学习进步方面的奖项, 以此来带动更多的贫困生选择正确的方式自救。学习进步方面的奖项除了直接给予物质奖励外, 还可以与贫困生的其他资助计划联系起来, 进一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 进一步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 为他们的精神解困奠定一定的物质基础
解决贫困生的精神贫困, 首先要解决贫困生的物质贫困。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 以及社会爱心企业的广泛参与, 目前, 我国高校已形成了以“减、奖、助、勤、贷”为特征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在现有的资助体系基础上, 各高校除建立教育部规定的“绿色通道”等制度外, 还应该进一步完善贫困生的资助体系, 确立分层救助的资助模式, 帮助贫困大学生实现“自助”。同时, 还应加强贫困生的诚信教育和反哺教育, 使贫困生确立在经济资助工作中权利与义务对等的意识, 使其将来通过自己的能力反哺社会。通过进一步完善贫困生的资助体系, 在解除贫困生的物质贫困的基础上进一步帮助贫困生在精神上解困, 使贫困生真正地脱贫。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 www.edu.cn ;
[2]张社争, 杨文军.贫困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 2006.2;
[3]张瑞力.贫困大学生亟需“精神扶贫”[J].教育与职业, 2006.1;
8.高校研究生党支部组织建设现状调查及分析 篇八
摘 要: 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随着各高校体育社团的陆续开展,通过发放对已实施体育社团的部分江西高等院校学生的问卷调查(该调查包括大学生对体育社团概念、组织形式的理解,体育社团会开展哪些活动项目、学习环境如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是否能得到充分发挥,以及阐述高校建设体育社团对大学生运动能力的提高、终身体育观的养成等方面的作用),据此更好地开展体育教学活动,为广大青少年学生创造和谐愉快的体育锻炼环境。
关键词: 体育社团 终身体育 和谐愉快
1.引言
在高校实施体育社团的活动,其目的是广泛调动在校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施展才能,发挥个性,激发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探索素质教育的新形式与途径,它既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渠道,又是高校共青团育人的有效途径;它既受到不同年级、不同学历、不同年龄学生的欢迎,又成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中校风、学风的表现形式,对于营造学校的文化氛围,形成学校的历史传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还能提高大学生的体质,改善人际关系及提高运动能力。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东华理工,华东交大,江西财经大学,江西理工大学。
2.2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发放问卷。访谈法:走访以上各高校并找其体育社团的负责人了解他们对体育社团的认识程度及运作程序等问题。
2.2.1取样
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24份,有效回收率为92.4%
2.2.2问卷设计
查阅有关文献资料,问卷内容包括体育社团行为认识概念、组织形式、活动项目、学习环境、师生变化、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运动能力的提高、终身体育观念的树立等。
2.2.3数据统计
所有数据应用了计算机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3.调查结果与分析
3.1体育社团基本信息调查结果
大学生参加体育社团人员统计。本调查男生共计475人,其中本科236人,专科239人,女生共计449人,其中本科200人,专科249人。大一的占35%,大二的占38%,大三的占16%,大四的占11%。
3.2大学生参加体育社团行为目的和运动心境排序结果
表1数据显示,男生和女生参加体育社团运动心境的排序完全相同,排在第一的是运动时感到精力好,第二的是运动时感到紧张,第三的是运动时感到自尊感,后四位的分别是运动时感到疲劳、运动时感到愤怒、运动时感到慌乱、运动时感到忧郁。但是运动时感到精力好的只占66%,可见要增强学生的运动能力。
3.3大学生参加体育社团最感兴趣的运动项目排序结果
据回收的问卷调查显示,大学生参加体育社团活动最感兴趣的运动项目选择排序统计,
从学生课外体育活动项目的选择看,男生排列前四位项目是篮球(27.8%)、足球(18.4%)、乒乓球(15.5%)、排球(12.1%)、合计占73.8%,女生排列在前五位的项目是:形体健美(30.4%)、篮球(14.5%)、羽毛球(13.5%)、乒乓球(11.5%)、中长跑(10.8%)、合计占80.7%,这表明男女生体育兴趣的稳定趋于明显集中,女生的兴趣稳定性略高于男生。在项目的选择上,男女生大都选择有明显的健身性、健美性、趣味性娱乐性内容,而女生先注重的是自身的形体美,再是健身性和娱乐性。
3.4大学生参加体育社团活动体育观念认识统计结果
学生通过参与体育社团的活动有利于学生养成自觉锻炼习惯。表2显示,男女大学生参加体育社团认为非常重要的首先是增进健康,其次是运动能力,改善形象,密切竞争和人际关系,认为重要的是休闲娱乐,调节情绪,还有防病治病。认为不重要的依次是追求时尚,提高刺激。由此可见,大学生参加体育社团还是具有一定的目的性的。
4.讨论与分析
高等院校体育社团是具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大学生,以健身和娱乐为目的,促进大学生人际交往,自我完善,自由选择运动项目而聚集成的体育团体。
4.1.体育社团概念的界定
体育社团是以体育爱好者自发性、自立性的结合为基础,为增进健康和促进学生交流而进行持续性体育活动的组织。
学生体育俱乐部是指在一定程度上学生自愿参加、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锻炼与学习的体育活动组织形式,教师对学生在活动中起指导作用。
4.2高等院校体育社团的地位。
它巩固了体育课的基础地位,学生可以进行体育锻炼,还可以参与裁判工作,这样它既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又使学校体育的发展前景更辉煌。
4.2.1高校学生社团的作用
高校学生社团正日益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在大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技能的日趋成熟、能力的不断提高及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发挥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4.2.2社团对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一个优秀的社团,它的成员能够通过加入社团、参与社团活动、参与社团管理等多种途径紧密地与社团联系在一起,由归属感到认同感,由认同感到荣誉感,由荣誉感发展为对集体的责任感。
4.2.3社团促进了学生知识结构的不断完善
首先,学生可以在社团成员群体中自觉地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一项良好的兴趣爱好中蕴涵了广博的知识,可以陶冶自己的性情,激发对生活的热爱。其次,学生来自许多不同的专业,当他们加入社团这样一个具有较强发散性的组织中,在平时的活动和交往中会感受到不同专业同学的思维方式和知识背景,这种交叉的相互影响将使每一个社团学生从中受益。
4.2.4社团为学生的技能成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学生加入某一类社团,在发展自身爱好的同时,不断使自己某一方面的技能得到锤炼,并在不断向社会和他人展示的同时,获得较强的自我认同感,增强自身的自信心,从而为培养健康的人格打下基础。
4.2.5社团为学生的能力提高提供广阔的空间。
技能是具体操作的工具性要求,而能力则是内在的活力,相较之下,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社团这样一个成员众多的团体就如同一个小社会,成员之间相互的交流越频繁,对成员的交往能力的培养就越充分,社团组织走出校园的活动越多,成员社会化程度越高,这对于培养社团成员的适应性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4.2.6社团促进广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大学生面对的挑战越来越多、竞争愈来愈烈,作为一个现代社会的优秀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而在大学校园中许多体育健身类社团协会等在这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成为学生自我锤炼意志、通过沟通敞开心灵的重要场所。
4.3高等院校体育社团的教育功能
学校体育开始向个性能力发展和终身体育过度的观念,因此在体育教学中除了传授知识技能以外,还应该将人的情绪态度理想意识价值作为教育价值的取向列入教育领域,体育社团在高校中实施恰好是在教育思想上强调认知发展与情感发展的统一,强调所有的活动应当适合当今社会生活必要性,强调大学生的个性发展与独立人格的完善有不可替代在功能。
大学生参加体育社团完全是根据其兴趣爱好,健身和娱乐为目的而设置的团体,因此,他们参加活动时环境本身没有约束,加上参加活动时的群体气氛,使他们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更高。
5.结论与对策
5.1结论
5.1.2大学生参加体育社团的主要目的是锻炼身体,增进健康,其次是娱乐和消遣。
5.1.3体育社团打乱了班级和年级的界线,不同性别和专业的人互相影响互相帮助。
5.1.4球类是男的首先项目,女生则是健身操之类的为多。
5.1.5在高等院校实施体育社团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念。
5.2对策
5.2.1确立终身体育为主线,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要着重培养学生如何锻炼,知道他们自己做自己的教练、自己做自己的医生、能自己开“运动处方”、进行自我评价,为他们的终身体育锻炼打下良好的基础。
5.2.2从学生兴趣出发,加强正确引导。青少年体育社团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传授体育知识、技术,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而且要通过各式各样的活动,培养学生对体育的浓厚兴趣,因为有了浓厚的兴趣,才能有志趣,有了志趣,才能真正献身于体育事业。
5.2.3项目设置应趋向于非竞技性体育。根据以上的调查表明,这其中大多数学生相对来说更喜欢运动量较小的休闲项目,如球类、健身操、防身术、体育舞蹈、游泳等,针对这些情况,可以多设置一些这样的项目,更有利于学校体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秋村.华东科研[J].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25-27.
[2]黄晨曦,殷晓霞,唐建强等.高校院校实施体育社团的应用研究[J].体育科研,2005(4):87-91.
[3]刘晓.大学生心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
[4]毛晓红.高校体育[J].高教与实践,1997(3).
[5]曾将.大学生俱乐部的开展[M].重庆:西南大学出版社,1996.
[6]楚进宁.大学教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7]王肖夼.大学生健康教育读本[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5.
[8]徐达.大学生健康教育[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
9.高校研究生党支部组织建设现状调查及分析 篇九
广西民族大学体育学院07级本科函授(1)班张瀚举
我国是,3亿人口的大国,青少年大约占一半以上,国家的政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构
建和谐社会,推行全民健康身体,特别是青少年时期,良好的身体、健康的体魄非常重要。
国家教委实施了全国中小学一周开展三课时的体育活动,注重青少年的身体健康,为构建和
谐社会提供必要必需的条件 我的学校是属于乡镇级农村中心学校,全学校教师职工大约,20多人,学生约2000多人左右,全部来自所属乡镇的农村完小。目前我校已实行了一周3课时的体育教学,所教的内容有球类、跑类、跳类以及投类四大类内容。球类有篮球、排
球、兵乓球、羽毛球足球几种;跳类跑类开展的项目有50米、400米、800米,以及跨栏跑、接力跑;跳类的项目有跳高、跳远;投类开展的项目是铅球、标枪、铁饼。由于校园面积比
较小,相对应的场所跟不上,设施不完善,很多体育项目不能开展。针对我学校的实际情况,田径项目的开展只是最。基本的田径内容0学校的前身是一所
农中,半工半读,半天学习,半天劳动,校园只是一座小半山头,校舍破烂不堪,教师学生
人数较少,随着社会的进步,学校的发展,人才的需要,今天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重视,逐
步建成现在的规模,但相对其他学校来说,校园设施还是较为落后,虽然学校的面貌有所改
善,生源充足,配备比较齐全,但在体育课的开展上仍存在较大的阻碍,原因有如下,一,体育教师配备不足,全学校共有30个教学班,每班大约有70多学生,大概2000学生,只有6位体育教师,平均每人要对5个班进行上课,而且每班每周安排3节体育课,共计
15节,再加上每周3节的课外训练课,大概有8节了,远远超过所任的课时数,教师的负
担压力大,工作量重,导致没有更多的精力进行专业训练,另外教师的专业技术也有限制,体育教师的专业不同,所学习的内容不同,学习的时间不同,所掌握的技术和理论也不尽相
同,目前,我学校的体育教师专业毕业的有篮球,足球,体操,武术,排球等,就是没有田
径专业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学校田径项目的开展受到一些限制,二,场地的限制,按照学生的人数,教师的配备,我学校可以说得上是一所规模大型的学校,但是配备设施还是跟不上,特别是体育运动方面,更是捉襟见肘,在不平坦的足球场里又划
上100米跑道,不要说800米跑,10000米跑,连400米200米跑也困难,可想而知,田径
项目的开展是多么有限,平时只能简单练习起跑,短速跑,快速跑等路程较短的内容,至于
跳高跳远,只能是一般了,跳远还有沙坑,但是跳高没有垫子,除此以外,学校还有二三个
篮球场,两个排球场,场地空暇时,才可进行训练,场地器材不足,资金投入不够,影响体育课堂教学场地不足,资金短缺,这是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学校每年用于修建场地、购买体育器材的资金远远不能符合教学要求,有些学校甚至几年都没有资金投入,教学任务无法完成。同时,一些学校体育器材残缺不全,管理不善,没有专人负责,没有健全的管理制度,没有像样的篮球架、排球网、足球门、乒乓球台、羽毛球拍等必要设备。五六十人的班级只有几个球。田径场地坑坑洼洼,长年失修,仅有的器材也长期闲置不用,造成散失或破损。
三,学生的思想观念,.学生缺乏体育意识体育意识的基本内容包括体育认识、体育情感和体育意志三个方面。
(1)体育认识不足。当前中学生对体育的认识总体上比较肤浅,体育知识掌握有限,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和价值认识不深,缺乏切实可行的健身计划与健身方法,没有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2)体育情感投入不够。学生中能自觉参与体育课堂教学,并能正确评价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水平、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身体锻炼状况等的较少,大多数学生都没有形成较深刻的体育情感。课堂教学中变被动学为主动学的氛围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3)体育意志薄弱。坚强的意志品质是克服困难,实现良好目标的重要前提。现代学生大多缺少持之以恒的精神,对于体育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缺乏克服的勇气和信心,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的位置,没有形成自觉主动锻炼的习惯,体育意志薄弱。学生缺乏体育意识其原因在于:一是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重视“治表”,即增强体质,忽视“治本”即培养体育意识;二是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参与体育活动的实践较少;三是学校、家庭与社会对体育教学缺乏正确的认识。
四.体育教师教学思想、教学观念陈旧,没有形成新的教学理念
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观念将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当今的教师在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方面,还没有彻底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特别是对新的课程标准的理解模棱两可,存在着重育体,轻育心;重竞技,轻普及;重视知识的灌输,忽视能力的培养;重视眼前的短期教学效果,忽视长远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与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这些传统的教学观体现在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具体表现在:
(1)体育教学过程重视技术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新的课程标准的实施,现代体育教学应重视健身与健心的有机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主线,注重过程教学,淡化技术教学。目前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苛求技术的规范性,将作为健身手段的运动技术本末倒置为体育教学目的,混淆了手段与目的的认识,造成教学
目的的偏差。由于对技术的追求,削弱了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热情与欲望,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10.高校研究生党支部组织建设现状调查及分析 篇十
(专业:社会体育
指导老师:董晋
学生姓名:梁宇)
摘要: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在学校体育提出体育教学应以“健康第一”的原则指导下,高校体育运动得到较快发展。网球运动是一项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高雅的属性和适应人们追求时尚、关注健康需求的运动项目,越来越多的受到大学生的喜欢,更多的人参与这项运动。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发,以太原市高校网球运动开展现状为切入点,目的是为了对太原市普通高校网球师资队伍建设现状进行一个客观的评价与分析,找出制约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为我市乃至全省高校网球师资队伍建设和网球运动的普及提供有效的理论参考依据。
1.1国外网球运动开展现状
网球运动是在欧洲发明并逐渐流行起来的一项体育运动项目,在发达国家,网球运动已经成为一种大众型的体育运动,即使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国家,也正在积极的地发展这项运动,并且各个年龄阶段的人群都可以参加。自19世纪末温布尔顿网球锦标赛拉开现代网球运动的帷幕,网球运动一直以它特有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参与者。尽管这项运动对场地器材条件要求较高,但迄今网球已成为一项世界性的热门运动。人们普遍认为,网球在世界各类球类运动中的地位仅次于足球,这种看法毫无夸张之意,尤其是在欧美地区,网球运动的普及面几乎是其他任何项目无法比拟的。如在美国、法国、英国、德国、瑞典、澳大利亚、西班牙等一些网球运动强国中,人们对网球运动的热爱仍是与日俱增,从修建的网球场地看,确实可称的上星罗棋布。
在世界体坛所有项目的比赛中,网球运动的比赛是较为活跃的。在国际性的网球大赛中,影响最大、水平最高的比赛为: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法国网球公开赛、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和美国网球公开赛为主的四大满贯赛,年终总决赛、戴维斯杯赛、联合会杯赛等各类各层次的比赛,这些比赛在时间上贯穿全年,比赛地点遍及世界各地。在国外,网球运动的商业价值己被充分开发和利用,国际网球赛事的高额奖金吸引着高水平运动员的参与,这种数额惊人的奖金和球星们的风采也是吸引更多人关注网球运动的原因之一。
1.2国内网球运动开展现状
1885年前后,网球运动传入我国。后来网球运动逐渐在教会学校中开展开来。1910年,旧中国举行了第一届运动会,将男子网球列为比赛项目,从第三届运动会开始,又增加了女子网球比赛,并一直延续到1948年的第七届运动会。
新中国成立以后,网球运动有了更大的发展。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于1953年成立了中国网球协会,并在天津市举办了首次全国网球表演赛。1956年,中国网球选手又重新开始参加国际比赛。为了促进我国网球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自 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开始,网球一直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我国竞技网球也取得了相当的成就。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李婷和孙甜甜勇夺女双桂冠;上海成功举办的大师杯年终总决赛;在2006年和温网的女双决赛中,郑洁和晏紫勇夺两项大满贯的冠军;2007年澳网,李娜在第三轮比赛中以两个6比2直落两盘轻松淘汰了世界排名第10的萨芬娜,顺利挺进第四轮,这个成绩也创造了中国女网在澳网单打比赛中的最好成绩;2008年,郑洁在温布尔顿网球公开赛女单比赛中闯入四强;同年在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中,孙甜甜与塞尔维亚球员内纳德·日莫尼奇搭档夺得混双冠军等,这些都给中国的网球注入了极大的活力。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意识观念及消费水平的提高,加快了网球运动的发展,网球运动在我国也逐渐由少数人参与到逐渐向大众普及
1.3我国学习网球运动开展现状
1885年前后,网球运动传入我国后逐渐在教会学校中开展起来。1898年上海圣约翰书院举办了斯坦豪杯网球赛,这是中国最早的校内网球比赛。20世纪初,北京的汇文学校、协和书院、清华学校、上海的圣约翰大学、南洋大学、沪江大学分别在北京和上海组织举办了校际间的网球对抗赛。1994年,中国大学生网球协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大学生网球运动的发展有了新的起点。“大学生网球协会”决定从1994年起每年7月或8月举办一届“大学生网球赛”。首届全国大学生网球在浙江大学举行,这项赛事极大的推动了大学生网球运动的普及与提高。
通过检索,查阅到数十篇关于国内高校网球运动开展的研究论文和相关著作,其中都有提到关于高校网球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和分析。经文献资料检索,有关我国高校网球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和分析的相关文献分析如下:
学者史伟在《山西省普通高校网球运动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一文中指出山西省高校大学生对网球运动很感兴趣,需求很大,但网球师资力量是影响山西省高校网球教学质量和规模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网球师资队伍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山西省高校网球运动的发展,结合高校网球改革提出对山西高校网球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为太原市高校网球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了理论参考。
学者郭守康在《南京市高校网球资源利用效益的研究》一文中指出师资力量的欠缺使得学生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扎实的基本功和网球的技战术。另外在网球教学中,教师没有充分发挥与渗透网球文化的功效,导致大多学生对网球文化了解甚少,更没有通过网球运动提高自身的高尚情操和优良品格,使南京市高校无法形成良好的网球文化氛围,也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网球的兴趣及网球水平的提高,并且结合南京高校网球改革提出相关师资力量建设的改革建议,为高校网球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了理论参考。
学者谢欣池在《湖南省普通高校网球运动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指出在湖南省普通高校师资队伍中,男女教师比例偏差比较严重,在总共78名教师中女教师只有4名,同时指出湖南省高校网球教师中许多老师“现学现卖”、“半路出家”去教网球,并且指教年限较短,对湖南高校网球发展和提高有一定的限制作用。
学者高慧在《黑龙江省高校网球运动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一文中指出教师不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是知识的传播者,学校师资队伍的强弱,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质量。网球师资队伍的数量和质量是提高网球教学质量的关键。在学者调查黑龙江的10所普通高校中,73.8%的网球教师非网球专业,同时由于网球课程开设时间比较晚,普遍的网球教师教龄短。虽然网球教学发展比较快,但是远远不能达到篮球、健美操那样的气候,同时在教师的网球培训方面也是差距较大。网球教练员和教师的培训缺乏制度化,系统化、普及化,这对高校网球运动水平的提高是不利的。同时在他提供的影响黑龙江省高校大学生参加网球运动的主要因素中数据中,师资水平占第二位。学者就以上问题,结合目前调查现状和科研分析,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建设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议和意见。
学者刘泳在《高校网球选修课中不同类型教师教学效果的对比研究》中指出专业运动员类的老师运动水平较高,各项技术都很突出,示范动作优美到位,他们所教授的学生都普遍能学习到标准的网球技术动作,同时也能在学习中获得很多理论方面的知识,授课效果比较好。第二类是普通类老师,是在大学前没有接触过网球,在大学四年期间专修网球。这类老师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技术水平和理论水平都很一般,并且由于授课时间较短,在课堂的教学组织上存在很多问题,相比专业运动员类的教师,这样的课堂效果可想而知。第三类是进修类教师,在需要网球教师时,学校组织羽毛球或者兵乓球教师进修网球,回来后教授网球。这类老师在动作技术和理论知识上欠缺很多,但由于教龄比较长,在课堂组织能力上都比较
强。由此学者结合教学水平和教师水平的分析,提出了教师的水平是影响高校网球发展比较重要的因素,为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提供了研究的理论基础。
学者陆永江在《影响苏南地区高校网球运动开展的主因素研究》中指出高校网球教师的网球技术是否全面,会影响到学生对网球运动的兴趣、爱好,以及对网球技术掌握的好坏程度,对网球知识的理解深浅。同时,学者指出年轻教师是网球教学的未来,缺点和优点同样明显。加强对于网球青年教师的培养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只有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改正教学中的缺点,完善自己的技术、战术,才能胜任高校网球教师的职务。这篇论文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了相当好的研究前景和指导。
总的来看,近些年来有关网球科研的论文越来越多,研究范围已经从竞技网球逐步延伸到高校网球的,说明高校网球的开展已经越来越受到关注,而从高校网球的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必将对我市高校网球运动的开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深刻的认识到高校网球师资队伍的建设对于高校网球的发展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对网球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着手,从一个比较细腻的角度分析了高校网球运动开展受制约因素的一个方面,同时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这样的研究,对我市高校网球运动的发展提供了更为详细的理论参考依据。
主要参考文献:
11.高校研究生党支部组织建设现状调查及分析 篇十一
【摘要】就高校共青团团员来说,他们是国家青年中的先进分子,也是党联系青年群众的关键枢纽,是未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生力军。然而对目前高校团员调查表现的意识形态来看,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笔者结合实际现状,对产生现状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培养研究对策。
【关键词】高校团员;意识现状调查分析;培养研究
高校团员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坚力量。这就要求我们高校团员必须从思想上领悟到改变态度的迫切性。团员意识是团员在观念上自觉形成的区别于一般青年的意识,也是团员在团内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思想基础和行为准则。从这一点来看,加强团员意识教育,提高团员自身素质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校团员意识现状调查结果
(一)团员意识淡薄,身份认同感不强
通过一系列的调查走访,我们发现部分高校团员对自身的团员身份意识十分淡薄,也不清楚了解所处团委的相关历史背景和知识。换个角度来说,仅仅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在上交团费时才会发现自己拥有团员身份。部分团员的身份认同感不足,思想意识急需改进。
(二)团员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足
就目前来看,虽然大多数团员能够按时参加组织活动,但是这些参与的人群中,大部分都是通过劝说而参加的。他们自身对于活动的热情实际上非常低。通过问卷的调查分析发现,还有不少同学对团委组织的各项活动甚至爱理不理,还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是出于为社团服务或者为班级服务而参加组织活动。从这一点来看,团员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十分匮乏,他们只把团员当成一个表面的称谓,没有真正发挥自身的身份价值和作用。
(三)团委组织活动内容单一
目前,有相当一部分高校的团委组织活动的内容十分单一,不够丰富。同时,组织活动的方式和手段也十分落后与守旧,不够创新。久而久之,这类活动便无法吸引到广大的高校团员积极地参与到团委活动中来,更谈何开展有效的思想教育工作。究其深层次的原因来看,是因为团委组织没有关注和深入分析青年团员在组织活动内容上的个人需求,没有按照广大团员的意愿去组织活动。另外,由于组织活动方式的单一和乏味,使得团委活动的普及程度越来越低。
二、现状调查结果原因分析
(一)高校学生的观念体系日趋社会化
我们知道,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高校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都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物欲横流的社会使得部分高校学生变得更加注重物质享受而忽略了精神上的需求。这就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了高校团员思想意识的发展。许多高校学生的观念体系日益社会化和功利化,他们对物质的追求大大超出了精神追求。这就导致有些团员经常以自我为中心,变得自私自利,失去了健全的道德观念,对高校团委组织的发展产生根本性阻碍作用。
(二)团委组织建设不完善
当前,许多高校的团支部日常工作和组织活动在方式上偏重于模式化、套路化。而不可否认的是,单一的组织模式无法承载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组织活动,更无法满足当代高校团员日益发展的个人精神需求。另外,部分高校的基础条件不高,团委活动组织形式较落后,也使得团组织工作的效果很难真正发挥。与此同时,有些团委组织自身内部也存在部分团干部工作态度不积极,工作作风不端正等严重的问题,这些都是团委组织建设不完善的具体表现,也是高校团委组织发展脚步滞缓的原因。
(三)对团委工作重视不够
有些高校对团队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不够重视,他们甚至会认为团委活动可有可无。通过调查分析可以知道,一些高校的团委活动只注重表面形式,而不追求深层次的根本作用。还有一些学校在开展团委工作部署时,与学生工作混为一谈,没有很好地分清楚工作队伍和部门。这都表明了学校对团委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造成高校团组织建设无法正常进行。
三、培养高校团员意识的具体措施
(一)重视思想的引领
对我国高校来说,可以在学校内部成立青年共产主义学校、业余党校、业余团校等多种形式的团员教育组织和基地,提高广大团员青年的政治思想素质,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团的各级培训学校在教育内容上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核心的世界观、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人生观、集体主义为核心的道德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核心的政治观和以勤奋学习、奋发成才、献身四化为核心的事业观加强团员青年的马克思主义修养,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使他们立志成为适应时代要求的合格人才。
(二)丰富团组织活动
高校还可以通过主题教育活动来改变团员旧的思想意识。对于高校团委组织来说,要始终坚持从学生团员中来,到学生团员中去的思想宗旨,充分挖掘和了解团员的内心需求。根据每个团队的个人情况和特点来进行针对性的发展培养。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丰富的团组织活动如典型活动日,将每年的“5月4日”、“7月1日”、“10月1日”等节日自定义为为学校共青团的活动日,深入开展五四表彰、永远跟党走、团员民主评议等活动。另外,学校还可以根据各学院学生的专业特点和自身素质水平。
(三)建立合理完善的管理体制
管理体制也是高校团工作开展的必要保证之一。因此,我国高校要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等相关的管理体制。在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引导下,组织广大团员参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等团队活动,让团员充分感受到团组织工作的合理化和科学化。
四、结语
团员意识的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这就更需要我们保持一个耐心的心态。同样的,高校团员意识的培养不能太过激进,而要慢慢把正确思想意识渗透于高校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中,使他们真正把团员意识转变成自身附有的一种观念。这对于发展我国青年团员,壮大社会主义建设队伍有着本质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侯丽娜.高校基层共青团团员意识现状的调研分析[J].大观周刊,2011(20).
作者简介
12.高校研究生党支部组织建设现状调查及分析 篇十二
关键词:大学生,法律意识,法律教育
近年来, 大学生犯罪的报道屡见报端, 从“马加爵案”到“药家鑫案”、“李启铭案”, 这些天之骄子跌入违法犯罪的深渊, 无不令人感到震惊和惋惜。作为当代在校大学生, 为什么会干出如此极端的事情, 深入案件背后, 不难发现, 法律意识的缺失、淡漠是导致大学生走上犯罪道路的重要原因之一。法律意识是一种人们对于法律思想、观念和知识的认识, 包括对法律的作用、要求等, 是对法律的综合性认知。法律思想、法律观念和法律知识对高校大学生而言是何等的重要, 但是, 当前高校学生对法律了解多少?他们的法律观念如何?他们能否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带着这些问题, 笔者对江西省部分高校学生的法律意识进行了调查。本文根据对江西省部分高校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调查情况, 从法律教育的角度分析研究, 提出如何提高在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对策。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 研究对象与范围。
本研究对象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南昌航空大学、江西中医学院、江西警察学院、南昌理工学院、宜春学院6所院校共681名在校大学生。学生问卷调查对象覆盖了不同的年级、专业和性别, 采取在教室、图书馆等公共场所随机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 共发放问卷681份, 回收有效问卷637份, 有效回收率为93.5%。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 所用问卷是笔者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 参考其他法律类的问卷调查, 编制而成的《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调查问卷。从方便调查对象填写问卷、提高问卷回收率的角度出发, 问卷全部为选择题, 其中单选15题, 多选1题, 共计16题。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 (1) 对法律基础知识的了解; (2) 学生的权利意识; (3) 对法律的信赖程度; (4) 日常对法律的关注程度。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 对法律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但不够全面。
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 但对于一些基本法律概念认识存在欠缺、混淆。调查表明:95.1%的学生知道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说明“宪法至上”的观念深入人心;但仅有56.7%的学生知道我国最高立法机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有些学生将立法机构与执法、司法机构相混淆;绝大多数同学对刑法、民法的基本概念有所了解, 并能界定合法与非法的界限, 明辨是非, 但对一些易混淆概念的分辨存在欠缺, 仅有12.6%的学生知道完全刑事责任年龄为年满16周岁, 而68.3%的同学将完全刑事责任年龄与取得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年龄相混淆。
2. 学生的权利意识较强, 但权利行使较为被动。
调查表明:当学生在生活中遇到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问题时, 49.4%的同学会选择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 34.3%的同学选择报告学校, 由学校出面处理, 这说明大学生的法律态度比较明确, 用法律维权的意识较为强烈, 能够理性地维护自己的权益;但在法律和情义有所相悖的时候, 又表现出权利意识的淡薄, 40.8%的同学认为亲密无间的朋友之间借钱可以不需要写借条, 他们对权利的认识不够全面、不够深刻, 没有意识到自己行使权利的普遍性、经常性。
3. 对法律的信赖程度较高, 但法律信仰存在缺失。
调查结果显示, 75.6%的同学认为法律能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 对法律的信赖程度较高;对公、检、法等执法机关持充分信任态度的仅占23.2%, 并有23.7%的同学选择“除非不得已, 不跟他们打交道”, 表明很多同学对司法公正没有信心, 对执法机关持不信任态度。部分学生对法律的认识上带有较浓的感性色彩, 理性成分较少, 对司法公平和正义理解不够, 法律在大学生心目中还没有树立起至高无上的地位, 法律信仰存在缺失。
4. 对法律的日常关注程度较高, 但需扩展获取法律知识的渠道。
通过调查, 所有的学校均开设了法律基础相关课程, 其中62.5%的同学“重视并认真学习了”, 说明同学对法律基础课程比较重视且大部分同学能够主动地学习、掌握法律知识, 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 且绝大多数同学非常愿意参与学校组织的一些法律第二课堂活动;61.7%的同学“感觉生活与法相关”, 大多数同学会关注法律动态以及典型的法律案例, 及时关注法律动态;从同学获取法律知识的渠道可以看到, 网络成为大学生最重要的获取法律知识的渠道, 其次是课堂教学和报刊杂志, 家庭教育所占的比重非常少。
三、加强高校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途径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研究分析, 笔者结合从事法学教育以来的一些心得体会, 就如何有针对性地通过法律教育的途径来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 提出几点对策建议:
1. 进一步加强法律课堂教学, 注重培养高校学生的法律信仰。
法律课堂教学是大学生了解法律知识、掌握法律规则的第一课堂, 重视和完善课题教学工作是培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基础。首先, 各高校应当重视《法律基础》课程的开设。据笔者了解, 江西省部分高校并未开设《法律基础》课程, 而是将法律基础知识归入《思想品德与道德修养》课程一并讲授, 在授课过程中法律内容被一带而过。其次,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创新, 改革教学方法。教师在授课过程中, 应摒弃传统的“填鸭式”、“说教式”教学方式, 引入案例教学法, 将一些法治热点问题以及典型案例带入课堂, 理论联系实际,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高校教师在法律教学过程中, 不但要讲授法律知识, 更要引导大学生尊重和崇尚法律, 树立法律之上的观念。高校教师应引导大学生运用现代法治理念深刻理解法律条文所蕴含的价值观, 而不是仅仅要求他们掌握具体的法律条文、规范。最关键的是使学生感知法律的公平性、神圣性和权威性, 激发他们对法律的高度认同感, 对自由、平等、正当权利的追求以及对法律的信任、忠诚, 最终演绎为对法律的崇敬和信仰。
2. 积极拓展第二课堂活动, 引导学生运用法律思维解决问题。
在重视第一课堂建设的同时, 应积极拓展第二课堂活动, 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进行法制教育, 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1) 积极开展法律讲座、法律知识竞赛、辩论赛等校园文化活动。对于非法学专业的大学生而言, 由于法律课程的课时较少, 教师在课堂讲授过程中并不足以涵盖所有的部门法, 只能选择宪法、刑法、民法等基本法律作为学习内容。而要全方位地了解我国法律体系的内容, 更多地需要同学平时的积淀, 高校可以通过邀请法律专家举办法律知识讲座, 开展法律知识竞赛、辩论赛等活动, 促使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法律内容, 提高他们的学法兴趣, 让他们感受到“法在身边”。 (2) 组织学生到法院旁听。旁听开庭不但可以感受法庭庄严神圣的气氛, 而且结合法庭审理的步骤、过程, 是深化学生对法律认识, 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的一项重要举措。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邀请人民法院来校公开审理案件, 以笔者所在的江西警察学院为例, 每学期学院都会邀请人民法院到我院开庭, 学生旁听的热情非常高, 纷纷表示希望学院能多开展此类活动, 每次公开审理都取得了良好的法制教育效果。
3. 重视家庭教育, 构建高校与家庭紧密联系的大学生法律教育网络。
从调查分析的数据来看, 少数同学的法律知识来源于家庭。而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不仅是高校的责任, 也需要家庭的重视。“子不教, 父之过”,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庭教育具有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不能取代的地位和作用。当前在校大学生均为九零后, 部分学生标榜个性、主张另类, 以自我为中心, 但面对挫折缺乏坚强的意志, 容易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 家庭教育对于他们的性格养成十分关键。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在校大学生中的“官二代”和“富二代”的违法犯罪个案, 很多是源于父母对子女的溺爱、放纵, 不注重法制教育, 使得他们不懂法、不畏法、不守法, 从而走上犯罪之路。因此, 父母应该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以正确的思想和言行引导教育子女,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
参考文献
[1]张策华.法治社会构建期高校群体的法律意识[J].江苏高教, 2011, (6) .
【高校研究生党支部组织建设现状调查及分析】推荐阅读:
高校大学生感恩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10-08
中国高校的研究生现状08-02
内蒙古地区高校蒙古族学生外语教学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08-26
高校师范生实习运行机制及满意度调查研究10-30
鄂东高校论文:鄂东地区舞龙舞狮运动的现状与对策研究11-03
新疆高校网络辅助教学情况的调查研究10-16
高校党的建设的研究论文09-18
大学生安全现状调查及教育对策研究11-10
高校校园内广告现状调查报告07-08
非公企业党员队伍建设现状的调查研究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