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erp系统的维护

2024-12-04

企业erp系统的维护(精选8篇)

1.企业erp系统的维护 篇一

介绍杭州企业ERP系统主生产计划的编制

来自:杭州集控

ERP(企业资源规划)的实施能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和业务的精确度,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降低交易成本。ERP系统是由计划驱动的,划分ERP系统计划层次的目的是为了体现计划管理由宏观到微观、由战略到战术、由粗到细的深化过程。ERP的计划管理分为5个层次,每一个计划层次都有自己的内容和作用,并且为下一层计划的编制提供依据,不可或缺。结合“ERP原理与实践”课程教学的深刻体会,探讨ERP计划层次中主生产计划的重要性和编制方法。

一、ERP计划层次概述

企业的计划层次包括五层,由上而下分别是:企业经营计划、销售与运作计划、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车间作业和采购计划。其中,企业经营计划是企业的战略规划,确定企业(3~7年)的经营目标和策略,由企业的决策层领导制定:销售和运作规划(生产计划大纲)由企业决策层结合诸如市场、财务、等相关部门提供的数据制定计划期(1~3年)内企业的月产量、资源需求量等;主生产计划仍由企业决策层制定,依据上层计划制定在计划期内(3~18个月)各时间段最终产品数量和交货期的详细计划;物料需求计划是制定作业及采购计划的依据,用来平衡企业资源需求和可用能力,得到产品零部件和原材料需求数量和日期,明确制造和采购订单下放日期:作业及采购计划用于指导车间排产和采购操作,依据上层计划得到工序排产和采购的详细计划。

二、主生产计划的重要性

主生产计划(MPS)是对每一个具体的产品在每—个具体的时间段的生产计划。是企业销售与运作规划的细化,是进行物料需求计划(Ⅶ心)的基础和前提。制订主生产计划是为了得到一份稳定、均衡的生产计划。早期的物料需求计划系统并没有主生产计划这一层,它直接将客户的需求数据(包括预测或订单)根据物料清单(BOM)进行需求展开计算,得到在数量和时间上与预测和客户订单需求相互匹配的生产和采购计划,这种做法弊端很大,而加上主生产计划这一层次后,通过人工干预,均衡安排,使得在一段时问内主生产计划量和预测及客户订单在总量上相匹配,而不追求在每个具体时刻上均与需求相匹配,从而得到一份稳定、均衡的计划。据此所得到的非独立需求项目的物料需求计划也将是稳定和匀称的。因此,主生产计划在整个计划层次中,位置核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可取消。

一方面,主生产计划作为生产部门的工具,指导着生产过程的运行,分析对象是最终产品,在这里它为生产部门指出了“将要生产什么”,即生产最终销售部门进行销售的产品,起着指导作用;另一方面,主生产计划又有着过渡性作用。物料需求计划、能力需求计划、车间和采购作业计划的制定都需要依据主生产计划的数据。

三、主生产计划的编制方法

进行主生产计划的编制首先要确定MPS物料,确定MPS物料就是把销售与运作规划中的产品系列进行具体化的最终项目。按照企业自身不同的生产模式确定对应的MPS物料,例如,常见的现货生产MTS型企业MPS物料为独立需求类型物料;订货生产MTO型企业MPS物料也为独立需求类型物料;而订货组装ATO型企业MPS物料为通用件、特征件及可选件。紧接着进行主生产计划初稿的编制,编制主生产计划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里面涉及到多个计算,按照先后顺序依次有6大计算,具体过程如下。

(一)毛需求量:是在任意给定的计划周期内,项目的总需求量

如何把预测量和订单量组合得出毛需求量。这在各个时区的取舍方法是不同的。一般的方法为: 预测时区:毛需求=预测量

计划时区:毛需求=Max(预测量,订单量)需求时区:毛需求=订单量

因此在进行毛需求量计算时首先要依据已知的时界,对计划展望期划分时区,第一时区、第二时区、第三时区分别为需求时区、计划时区和预测时区。然后再根据公式计算对应时段的毛需求量。

(二)计划接收量:是指正在执行的订单量

在制定MPS计划时,往往把制定计划日期之前已经下达的定单、而在本计划期内完成或到达的数量作为计划接收量处理。在具体的题目中把批量值直接读入到计划接收量中。

(三)净需求:指任意给定的计划周期内,某项目实际需求数量

毛需求指“需要多少?”,而净需求指“还缺多少?”净需求量=本时段毛需求量+安全库存量一(前一时段末的可用库存量+本时段计划接收量)若计算值≤O,则无净需求;若计算值>0,净需求=计算值。

(四)计划产出量:是为了满足净需求,系统根据设定的批量规则计算得出的供应数量

计划产出量=N×批量

满足条件为:计划产出量≥净需求>(N-1)x批量

说明“什么时问下达计划”。计划投入量的所处时段是在对应的计划产出量的基础上往前推相应的提前期。

一般采用的批量规则是固定批量法和直接批量法。固定批量法(Fixed Quantity)中,如果净需求小于批量,则按批量计算,若挣需求大于批量,则按批量的倍数计算。例如。批量为20,当净需求≤20,计划产出量一律取20:若净需求为35,大于批量,超出部分按批量增量递增,计划产出量取批量的2倍即40:直接批量法(Lot for Lot)则是完全根据实际需求量来确定MPS的计划量,即MPS计划量定义实际需求量。

(五)计划投入量:是系统根据计划产出量、规定的提前期和成品率计算得出的计划投入数量。

说明“什么时间下达计划”。计划投入量的所处时段是在对应的计划产出量的基础上往前推相应的提前期。

(六)预计可用库存量:是从现有库存中,扣除了预留给其他用途的已分配量,可以用于下一时段净需求计算的那部分库存。它同现有量不是同一个概念。

预计可用库存量=(前一时段末的可用库存量+本时段计划接收量+本时段计划产出量)一本时段毛需求量。

在编制主生产计划时,依据计算流程,第一步计算毛需求量,第二步读入计划接收量,第三步计算净需求量,如果净需求为非负数,紧接着计算第四步计划产出量、第五步计划投入量、第六步预计库存量,再开始计算下一时段;如果净需求是负值,则无净需求,直接转到第六步,计算预计库存量,再开始计算下一时段。依次类推,同样的方法计算各时段,直到把最后一个时段算完,关于主生产计划的编制就算结束。

四、结束语

合理的企业计划层次划分是ERP系统稳步实施的关键,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ERP实施进程和实施效果。主生产计划作为计划层次的第三层,位置居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上层计划细化的结果,为上层计划的实施打下基础,同时也是下层计划编制的依据,实现了企业计划管理从宏观到微观、从粗到细的过渡,而主生产计划的编制是重中之重,没有编制,说该计划何其重要都是空谈。

公司网站:

联系方式:0571-81023266

2.企业erp系统的维护 篇二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快, 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ERP等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来参与全球竞争。作为先进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代表, ERP能够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劳动生产率, 带来共享资源等。但同时也面临着安全上的巨大挑战, 如外部入侵攻击, 内部用户的恶意攻击, 欺诈和系统权限配置不当等, 其安全性是中小型企业在实施和使用ERP系统时必须认真考虑和加以防范的。其安全措施主要从两个角度考虑, 一是使用角度, 二是维护角度。

1 使用方面

明确使用人员的权限。中小企业往往为了降低成本或赶进度, 在推行ERP系统时不愿意为“控制”投入太多, 因为他们认为内部控制增加了员工的额外负担, 使得工作效率降低。但是, 权限控制是完善职责分离制度的基础控制手段, 主要目标是防范内部人员的舞弊行为带给企业灾难, 职能部门对每个使用者都要明确其职责, 对于复杂的业务, 甚至可以细化到某个字段、某个表格的管理权、查询权、删除和插入等权限, 从而构造一张完整的职责网络, 从多个纬度杜绝错误、失常乃至欺诈行为的发生, 彻底消除以往仅依靠其自身的职业操守和道德准绳进行自我约束的状况。

提高终端人员的安全。近几年, 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 业务不断的更新和变化, 同时新用户进入ERP系统, 老用户由于岗位变动更换了不同性质的工作, 所以首先要求对使用人员进行ERP知识的培训和再培训, 在提高用户业务能力和素质的同时, 通过企业内部考核制度提高使用人员的风险意识和工作责任, 减少数据录入错误, 保证ERP系统的平稳运行。其次要求每个上线用户, 保管好自己的账户和密码, 禁止将自己的账户和密码借给他人使用, 规定非上线用户不得使用他人账户和密码来上线操作。

加强终端设备的安全。ERP终端设备的安全在管理上最容易被忽略, 也是最容易出现安全问题的地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每位ERP的使用者都有专门的电脑, 并且每台电脑上都安装病毒防护软件, 定时升级病毒和查杀病毒。不安装与办公无关的软件, 不察看来历不明的邮件, 不访问非法站点, 不运行不明控件, 在发现电脑异常时要及时报告, 控制安全隐患的传播。

2 维护方面

保证网络和设备的安全。企业信息系统设备的安全是系统运行的基础, 因此如何保证网络设备的安全至关重要。对于中小企业来说, 为了保障ERP系统安全运行, 通常依赖于网络外围的防御, 诸如防火墙、VPNS, 以及入侵防范系统等措施来抵御外界的入侵。对于非授权的访问, 尤其是有意图、有目的的攻击行为也要通过运行专用的网管软件进行网络监控, 采用专用内容过滤技术阻止各种恶意内容的入侵。架设防火墙和杀毒软件等技术措施防范来自网络黑客的攻击和病毒攻击必不可少, 限制来路不明的软件在系统主机上安装, 最大限度地控制网络攻击和恶意软件带来的风险。对于硬件设施如服务器、网络设备、存储设备、工作站等必备资源设立专门的中心机房和操作室, 设立必备的监控系统以应对突发事件的发生, 如自然灾害和偷盗风险等。

ERP要有专门的服务器, 并选用安全的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那些通过或超过C2级安全认证, 或达到相应安全级别管理要求的系统和数据库系统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ERP软件的安全性, 利于系统维护人员很好地发挥其安全能力。在保证局域网正常畅通的前提下, 需要限定ERP系统上线人数上限, 限制出口用户的数量, 要求上线用户只能在内部运行, 对外出口设置防火墙, 外部用户经过授权, 通过口令与密码才能访问系统。同时, 对业务流量进行实时监控。

做好备份工作是系统灾后恢复的关键所在。对于数据库的安全, 除了口令、密码等安全措施外, 还要做好数据的备份管理工作, 包括实行自动备份, 手动备份, 对每天的生产系统数据备份, 每周的数据校验, 每月的数据备份的可用性和可恢复性检查, 切实做好数据的备份工作, 确保ERP系统数据的稳妥和安全, 同时在企业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还将考虑增加异地容灾系统, 最大限度地提高ERP系统的安全运行能力。

建立事故处理预案。安全事故预案是应对安全事故及故障的指导原则, 目的是帮助企业迅速对事故及故障做出反应, 将事故及故障造成的损害降到最小, 并通过对已发事件进行分析来监督此类事件, 达到进一步防范风险的作用。建立安全事故处理预案是长期、低成本实现ERP安全运作的重要手段, 预案中应明确事件的不同类型, 如安全漏洞、安全威胁、弱点或故障等, 以及它们的报告程序, 以使业务人员在发现事件时可以及时汇报和迅速做出处理。在对事故做出适当的处理后, 应迅速收集相关证据, 以合适的机制进行量化, 评价事故与故障的种类、数量和成本, 以利于后续的监督和防范工作。此外, 还应当建立和事件相对应的处罚措施, 对引起系统安全漏洞的员工加以适当的警示, 有利于降低业务人员出错带来的安全隐患。

3 结语

ERP系统的安全防范措施的实施是系统平稳高效运行的前提条件, 在系统使用和维护中起关键作用, 它体现在软件、硬件和使用维护人员高度的统一, 用户和管理员必须按照规章制度的严格要求, 最大限度地保障企业ERP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沈国善.基于ERP的企业资金管理功能扩展的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 2007.

3.ERP系统在发电企业的应用 篇三

关键词:ERP系统;发电企业;信息化

作者简介:杨畅(1980-),男,辽宁鞍山人,中国电力国际有限公司,工程师。(北京?100080)

中图分类号:F2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7-0110-02

ERP实际上是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的缩写,其中文意义是企业资源计划。该管理系统的主要特点是:对企业日常中各种业务的经营管理起到支持的作用,是一个信息管理的系统,企业在各个关键环节的管理都需要用到它;核心思想是通过一个高度统一的平台,来规范数据的管理和各项业务的操作流程,使其实现标准化,从而实现企业各项日常业务中物料管理、资金管理以及信息管理的实时性和全面性;是企业的一个具有管理层次意义的信息系统,它和企业生产层次意义上的信息系统是不同的,也不是企业中日常的各种办公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建立的基础是企业内部网络,它利用内部网络来有机连接企业内部每一项业务单位。将企业资源计划应用在电力企业中,对于实现其现代化高效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一、电力企业信息化管理现状

随着电力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电力企业为了完成拟定的生产计划以及各项经济目标,同时还要确保发电厂中各种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需要根据电力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和电力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相符合的管理信息系统。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电力企业的各个生产要素满足要求,将企业的物资、资金以及信息等完美结合起来,实现管理的科学化,以不断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但是目前,很多电力企业中仍运用MIS来进行管理,该系统只能实现数据的简单收集、储存等作用,但是却无法带来更多更优越的功能。目前电力企业信息化管理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其数据管理的功能不完善,采用传统数据管理系统,缺乏和电力市场相关联的技术支撑系统接口,只完成了数据的接收一级报价,缺乏有效的数据分析以及决策支持,导致了在申报具体电量电价时只能按照经验来进行,具有较大的盲目性。其次,传统系统的应用一般只适应于局部,而不能实现企业整个管理信息平台的数据规划和整合、应用等,使得各个管理系统分立,无法实现管理的统一。再者,其缺乏统一的标准和先进的技术支持。主要表现在信息编码缺乏统一标准,也没有先进的接口技术,从而不能实现企业各项业务的整体集成,大大降低了企业的信息的有效利用率。最后,没有科学的管理流程。电力企业在管理设备时,经常局限在记录设备台账、检查维修等上面,没有一个科学的管理流程来实现对设备的监督和考核。

基于电力企业目前管理现状,提出了运用企业资源计划这一管理系统。该管理系统具有较高的统筹性和集成性,其在20世纪70年代就成为了各个企业之间开展竞争的重要武器。因此,本文利用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尝试将其在电力企业中展开实施。

二、电力企业实施企业资源计划的必要性和优势

第一,电力企业不同于金融等行业,其信息应用的基础并不深,因此在首次采用企业资源计划时,不会有技术上的太多障碍,可以在企业中直接用较为开放的体系结构进行企业资源系统的设计。第二,电力企业中实施ERP管理模式,有利于增强其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电力企业将经营垄断,其内部体制的建设以及管理是很薄弱的,在世界贸易市场开通之后,电力企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重要企业,由于国外投资商的投资,引进了各种先进管理理念和方法,促使了其管理模式的转化,尤其是ERP管理模式,大大提升了电力企业的竞争力。第三,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有利于电力企业建立起一个高效业务管理平台。ERP系统能够将企业中各个具有关联的部门联系在一起,确保各个部门做好本职工作,同时还要分清和其他部门之间的厉害关系。另外,电力企业中各项业务流程的梳理与ERP具有紧密关系,该系统通过优化电力企业业务流程,促使其生产和经营精简化,明显降低了企业生产的成本,有利于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

现在以我国某电力企业为例,来探讨ERP系统在电力企业中的实施。

三、电力企业中ERP系统的实施流程

在电力企业中实施ERP系统时,应该按照一定的流程来进行,具体如下:

首先,电力企业ERP系统实施应围绕企业的调度、设备维护以及市场调查等来进行,一般来说,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来展开。第一,实施财务系统模块。通过该模块的实施可以很快获得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这是企业实施的核心部分。最好进行EAM系统建设,并且使企业资产管理能融于财务系统,从而形成财务系统中的一个台账,这是财务系统根据实时业务产生的数据进行整合得出的,而非人工干预。在电力企业走向市场的情况下,EAM可以作为实现ERP的子系统,它不仅可以成为ERP实现的基础,也可以为ERP的实现提供技术保证。此外,EAM还包含了企业和设备的资产管理。因此特别适合运转设备多,价格高,对设备的完好率和运转寿命要求高的电力企业,因此ERP不仅在现阶段能满足电力企业改革的需要,而且还能满足未来电力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第二,实施物资功能模块。也即实施生产管理系统、发/输/配电计划系统、电力销售系统、订单系统和设备材料采购系统等模块。当这部分实施完成后,就可以提供从物料采购到发电、输电、配电计划,再到电力销售的一整套流程方案。第三是实施项目管理模块。进一步完善生产管理系统,并把项目管理、质量管理、服务体系等也纳入该系统中,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集成系统。这一部分充分利用ERP系统的特点,帮助电力企业进行电力生产和调度,同时对电力系统进行质量控制和设备维护。

其次,成立优秀的项目团队。在成立项目团队时,应确保有一个开发组长,其具有专业的ERP技术,熟悉该系统每一个功能模块的特点,并具备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模式,了解各模块的功能和局限性,了解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模式,掌握创新管理机制,具备较强的管理能力,以带领整个开发小组来推动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应用。同时,还需要有较为广泛的学识,在管理过程中坚持企业的原则,同时也要懂得变动,善于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和矛盾,将企业中的管理层、决策层以及业务层等结合起来,了解各个层次的不同需求,同时在实施ERP项目时还应在领导小组以下再成立项目的工作小组,该小组的组长主要由设备管理部门中的领导层担任,负责设备管理、检修以及技术等工作。

最后,控制时间进度,保证质量。在实施过程中,要着重注意做好项目规划、组织保障与实施队伍的选择,做好资金保障,做好质量与进度控制。这种控制可以通过如下方式执行:分层决策制:基本决策权下放到子项目组,重大问题由项目指导委员决策;定期联席会议制:使项目的实施不偏离方向,从而保证项目的成功;建设快报制:每次会议讨论后形成的纪要,做到全员知晓;成果提交制:提交各种客户化或开发需求报告等;先固化再优化策略:由于信息系统建设思路不统一或意见不坚决对项目顺利实施产生极大的影响,容易使项目实施人员从一开始就陷入不断争论或反复修改之中,项目进展十分缓慢,最终导致失败。因此,各项目组首先确立总体框架,理清主要思路,然后坚决执行,再在使用过程中逐步优化,使得项目实施按部就班,系统易懂、易学、易用。

四、电力企业实施ERP系统的特点

第一,实现了电力企业各个功能的模块化划分。ERP系统在应用中具有物料、财务以及人力这三大管理模块,这几个模块之间相互协调来共同完成电力企业中各项生产经营和管理任务。我国某电力企业中采用FI模块来实现财务管理,CO模块来实现成本的分析与核算,PM模块实现设备管理,MM模块实现物资管理,PS模块实现项目管理,其中的PM模块是归属在物流管理中的,它主要实现对企业设备的缺陷、检修以及台账登记等管理工作,利用这一模块,可以在ERP中建立起一个企业中所有设备的管理系统。第二,ERP系统具有很强的重组业务流程的功能。因为它在设计各项业务流程的过程中具有较强的柔性。该电力企业使用ERP系统之后,实现了企业结构的优化,重新调整了原来的生产部门和系统配置,并对其相应的职责进行界定,设置了用户权限,重新设计了整个企业的业务流程,以使ERP系统能够适应电力企业的发展要求。在设备和物资等的编码设计中,也具有较高的柔性,既可以采用内部编码设计,也能采用外部编码设计,它可以对电力企业中原有的计算机系统进行软件硬件兼容和功能拓展的设计,还能完成各种接口和其他软件等的开发,例如,通过该系统,能够实现操作票、工作票等软件的开发,也能利用接口的形式实现ERP系统和其他系统的连接。

参考文献:

[1]魏巍,张雨飞.国内电力企业ERP建设的现状与前景[J].机电信息,

2004,(3):30-33.

[2]李莉敏.选择ERP,做实ERP[J].电力信息化,2005,(4):13-15.

[3]赵云,李钧,龚克非.发电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从MIS向ERP的发展[J].电力信息化,2004,(2):45-47.

[4]周玉清,刘伯莹,周强.ERP与企业管理——理论、方法、系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5]鲁栗,黄攀.基于ERP的电网公司信息化探讨[J].华中电力,2005,

(1):10-13.

4.实施erp系统对企业的利与弊 篇四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内部结构的不断调整,传统主要通过人工控制、现场检查等手段实施内控的方法,已经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这就迫切要求企业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来管理企业。erp系统 这种带着现代化、信息化气息的企业管理工具,无疑会受到许多管理者的亲睐。可毕竟“人无完人,金无足赤”,erp系统在给企业带来好处的同时也有它的弊端。工具/原料

 ERP 利

1.1 可对全业务过程进行内控。在业务发生前,进行预算控制将企业的整体目标划分为一小块一小块的,将每一小块的内容落实到相应的部门和人员;进行授权控制,建立企业内部的岗位责任制,对每个员工进行系统操作权限及对信息查询范围的设置,系统则保证了各个业务的实施都是有被授权的人员进行工作的;业务发生时,业务操作将会拒绝不符合规范的操作步骤,并会对实际情况与预算目标不符的业务操作进行否决或提请授权要求;业务发生后,数据分析控制会将不符合内外部数据的发生额及余额逻辑关系的,提交给监管部门,可以定时定期的将企业的实际目标与计划目标进行比较,以此了解各个部门具体工作的进展情况和发展趋势是否符合原定的计划。

2.2 可以弥补人工操作的不足。

A.避免了人工操作产生信息错误的问题。B.利用计算机和网路进行信息处理和传输工作,从而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C.企业可以根据计算机会对操作人留下记录的特点对管理人员进行再次监督。

3.3 可对全业务范围实施内控。erp系统是在企业资源最优化配置的前提下,对企业内部所有的经营活动,包括采购,财务,人力资源,物料等等的整合,最终达成高效化经营的目的。erp是一个比较完整集中的实施内控的平台,可以对人、财、物进行全面的控制,解决了企业要利用多个平台才能实现内控的问题。

END

1.1 局限性。erp系统虽然强大但不是万能的,它只可以对企业一部分的控制目标进行量化并不是所有,这就需要信息手段与传统手段的协调配合才能全面,有效的内控。

2.2 安全性。

网络是一个开发的环境,不可避免的会遭到外界不法分子对系统的恶意攻击,这就需要做好企业信息安全的保护措施。企业领导要加强信息化安全意识(1)对员工加强信息意识的培养(2)对操作人员进行授权设置(3)定期更换用户密码(4)做好系统权限的检查工作。

3.3 成本问题。企业的规模和产业结构是不断变化的,这就要求对erp系统进行及时的更新,也无疑增加企业的开支。但为了企业的发展必要的开支也是必须的

END

注意事项

 erp系统 只是企业管理的一个辅助的工具,不可过分的依赖。对于它的利与弊企业要去辩证的看待。根据企业环境条件的变化适时的对erp系统进行及时的调整,使其成为企业的好帮手,规范企业管理,从而让企业健康良好的发展。

 445444

ERP的应用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企业业务流程的灵活性。ERP声称的优势在于对流程的标准化、系统化,这与流程的灵活性正好是相对立的。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这方面的局限体会更加明显。因为中小企业往往人力资源不足,他们更愿意选择更加灵活的方式来处理事情,而不是僵化的标准流程。很多情况下,ERP实施后并不能减少人力需求,相反地,会增加某些岗位的人力需求。

另一方面,实施ERP,实际是选择了某个厂商所提供的解决方案,每种方案都有其优势与不足,而作为整个企业范围的管理工具,即便缺点很多,企业不可能说换就换的,某种程度上说是被“绑架”了。就是说选择了A方案的优点相当于放弃了B方案优点,除非实在忍无可忍。这是我认为的第二个局限。

当然,作为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工具,正所谓瑕不掩瑜,实施ERP所带来的管理水平的提升是积极的,应该被肯定的。

ERP,在不同类型企业,情况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相关资料,参考下~~~~

一、《ERP在我国的实施情况》

ERP(企业资源计划)在发达国家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应用发展历史,相当一分企业实施这类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取得了成功。在我国,从第一套MRP应用系统引进,也有二十几年了。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九五”以前,实施的企业不多,应用从国外照搬来的系统,也遇到了不少困难。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ERP应用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中、大型企业应用需求也逐步提高,发展形势很好,成功的比例也逐步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形势逼人,因地制宜实施ERP是大方向。目前,企业面临三个问题:第一、产品销售竞争激烈、企业要生存和发展,不能靠政府、等上级,必需依靠自身的努力,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找准市场,不断创新。企业怎样才能做到呢?第二、我国加入WTO后,企业面临外国产品的打入和中国产品如何走向世界。了解世界市场,调整产品结构,符合国际标准,严格守时生产,提高在时间、质量、成本、服务、速度五大要素上的竞争能力,是十分迫切的问题。企业在技术、人力、设备、资金、信息等主要资源上如何重新配置呢?第三、国际互联网和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网络经济热潮一浪高过一浪,既为企业展示了未来的无限商机又加剧了更大范围的竞争。企业如何做好网络经济的准备,从新技术中取得实效呢?

及时地实施“ERP管理系统”可以帮助企业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当然,企业必须首先具备一定的条件、例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竞争上岗、社保落实等生产关系方面的问题已基本理顺;设备陈旧、产品滞销、债务严重、人员老化等结构性的困难已基本解决;对企业来说,已经不是关、停、并、转的问题,而是要在现有的基础上,求得更大、更快的发展。这时采用“ERP管理系统”这一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就可以协助企业针对自身的问题,重新制定资源配置计划,对人、财、物、产、供、销及客户关系、产品配送、市场分析、投资决策等部门进行业务管理流程重组,并利用计算机网络辅助运作和收集、反馈信息。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调整,不仅可以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佳状态,而且在质量、效率、成本、销售等方面见到明显效益。也只有在充分应用“ERP管理系统”的基础上,企业才有可能明确上网要得到和发布哪些信息,了解如何利用网络拓展远程业务管理和网络直销,具备一定数量的网络应用人才,这才是为迎接电子商务时代做好切实的准备。

2.“ERP管理系统”应用实例之一--生产计划管理和库存管理 上海某振动机械股份公司,因生产大型设备,零、部件种类多,一个定单一种型号,生产批量小,经常不能准时交货,用户不满意。并且由于大部分零部件外买或外加工,需大量库房,且占用大量资金,给供货商付款也不及时。在进行深入调研后,采用了一家具有美资背景的软件公司-上海网环科技基于因特网的3s财务加进销存ERP系统,可将定单、设计、零件采购,部件生产等基础数据,以及员工、设备、技术、资金等可用能力数据,自动转到ERP的排产管理子系统中。生产计划可细化到每个班组、每道工序,可做到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反馈调节保证了准时交货。并且在计划管理,库存管理,采购管理中对计划需求量、安全库存量、采购提前期、批量、价格、供货商信用等进行分析和设定,减少了库房和资金占用,由于缩短了压库时间,付款及时,每台发动机可便宜50元,从多个因素中降低了产品成本。

二、《我国企业ERP实施的现状和前景分析 》

针对国内企业实施ERP的现状,如果企业能够充分利用精益生产的优势,将ERP的实施与精益生产二者有效结合,相信我们的企业同样能够通过ERP的实施,快速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准,达到世界超一流企业的水平。

二十世纪后期以来,企业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顾客的需求瞬息万变,技术创新不断加速,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快速提升管理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在这种情况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世界上出现了一种新的管理思想,那就是ERP管理思想。ERP是在MRP II管理体系的基础上融合了其他的现代管理思想和技术后经过多次改进逐步形成的一种比较完善的管理体系。

ERP的核心思想就是通过对整个供应链的有效管理,把经营过程中的供应商、制造企业、客户等各方纳入一个紧密的供应链中,有效安排产、供、销活动来提高效率和在市场上获得的竞争优势,是管理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集成。目前,世界500强企业中的绝大多数企业都在使用ERP管理系统,效果十分显着。

九十年代末,我国很多企业为了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也纷纷引进了各类ERP管理系统。但是几年过去,众多企业实施ERP的效果并不理想。有数字统计表明国内企业实施ERP的成功率大约不到10%。很多企业或者实施失败,项目不了了之,或者实施后没有见到显着的效果,形成了骑虎难下的局面。以致有一句评价国内企业实施ERP的话非常的流行,那就是”上ERP是找死,不上ERP是等死“。对于国内企业来说,事情真到了”不想等死就得找死“这一地步吗?世界上众多知名企业实施ERP后都是不但能活而且是借助ERP越活越滋润,我们的企业为什么却要面对”等死、找死“的尴尬境地?仔细研究、对比不难发现企业实施ERP成功与否与企业是否具备足够的实施条件关系十分密切。

实践表明应用ERP是与企业的管理方法、模式,业务流程、过程控制、人员素质等各个方面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的。如果这些问题在建立ERP系统的同时不能有效的改进、提高和创新,那么企业指望通过上ERP来有效提高管理水平和增强竞争力是不太可能达到目的的。实施ERP,企业首先需对企业现状进行分析、诊断,明确需求并对问题点进行改善后构筑一个相对科学、规范的管理平台,这个过程是不可逾越的,特别对于我国大多数长期处于粗放管理状况的企业而言就显得尤为必要。

那么企业应如何对现状进行分析、诊断与改善呢?精益生产方式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特别是对于生产制造型企业而言更是如此。精益生产方式是二战后由日本丰田公司创立的一种多品种、小批量、高质量、低消耗的不同于以往美国福特制的大量生产方式的新的生产方式。它的核心思想就是力求消除一切浪费,追求尽善尽美。

实际上国际上众多的知名企业在上世纪的七、八十年代就开始向日本学习建立精益生产方式,强化生产管理的机能。然后在此基础上才逐渐开始实施ERP,使工作更加规范、效率化,系统的整合企业的资源管理。许多世界一流的企业都是借助ERP将精益生产发挥得淋漓尽致。比如像戴尔的4天库存、爱普生的5天库存莫不是如此。我国同工业化国家在企业管理方面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国内绝大多数企业跨越了国外几十年实践精益生产的历史,直接开始实施ERP,是缺乏基础的一种行为。就好象将九十年代的高级赛车驶上四十年代的乡间土道上一样,完全派不上用场,发挥不出效力。所以国内企业已经上了ERP也好,或者准备上ERP也好,补上精益生产这一课都是非常必要的。

精益生产采用准时生产、零库存、一个流生产及自働化等先进的生产管理手段,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通过精益生产洗礼的企业制造的累计前置时间会有大幅度的减少,那么ERP对销售预测的需求时间可以延后而更准确;而采购前置时间若得以减少,不但销售预测时间可以延后,对客户的临时定单也可以有更佳的反映速度,可以及时变更采购的内容与数量。因此精益生产可以协助企业大幅度的减少ERP的复杂度。美国有研究指出:精益可以降低ERP的复杂度达75%~90%。如果我们细想一下MRP系统内的前置时间接近于零,而制造批量都趋近于一,那将是什么?不正是精益生产一个流的最高境界吗?

当然在生产中前置时间不可能真是零,制造批量也不可能真的是一,市场需求随时都在发生变化,而产、供、销等职能复杂的工作间仍然需要紧密的集成,因而ERP的协助也仍是不可或缺的。同时经精益改造的企业发现,精益生产是没有办法一步到位的,精益的改善是永无止境的。精益生产按需拉动生产的运做方式,关键的一点是各供应商能够实现”精益“供货,即按照需要小批量及时供货。要使整个供应链均实现”精益“,其过程应该是很漫长和艰巨的。不管企业进行精益改造的程度如何,只要存在采购周期长的原材料,就需要依赖基于推式的ERP来进行物料需求计划运算,计算合理的采购提前期和采购单,以保证生产的正常运营。所以说ERP与精益是相辅相成的。

没有精确就没有量化,没有量化就没有有效的信息。信息是需要得到良好的管理的企业的主要资产。通过建立ERP管理系统可以得到及时、准确的信息。而可以预见的是精益生产正在成为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它们之间的关系就象是一个人运用精益生产来吸取营养、强身健体,而ERP是保健大夫,可以随时提供人体的各种生理指标,对锻炼的结果给出准确的评价,并可以及时发现疾患,以便精益生产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来改善机体的状况,长此循环往复,实现健康成长的目的。

综上所述,针对国内企业实施ERP的现状,如果企业能够充分利用精益生产的优势,将ERP的实施与精益生产二者有效结合,相信我们的企业同样能够通过ERP的实施,快速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准,达到世界超一流企业的水平。

erp管理系统如何实施?需要注意什么?

智邦国际为你分析企业成功实施erp管理系统必须具备的条件。1.软件厂商的选择 在实施erp管理系统之前,必须对软件厂商以前实施成功的企业进行调研,真正弄清楚erp管理系统能为企业解决什么问题,要选择与业务联系紧密、功能简单实用、实施难度小、周期短、风险小,真正实用、好用的erp管理系统。一个具有实施指导和技术服务能力、信誉卓著、诚信负责、经验丰富的合作伙伴,将会对项目的成功及应用的效果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2.企业实施erp管理系统必须重视“人”的因素 ERP管理系统涉及到公司销售、生产、采购、物流等单元的所有单元,上自企业老板,下自一般员工,都必须重视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建立、优化和调整,老板必须将技术基础工作和人员培训同步进行,而各单元总经理的高度重视及亲自参与无疑成为所有参与人员的榜样,在他们的带动下各单元之间形成较高的默契,为系统的高效运行打下了坚实的人员基础。将erp个管理模块渗透到前一段各个环节,真正形成一个能良性运行的环境,以调高企业的收益。

3、企业内部标准化的建立 企业使用某一个物料主要取决于其工程能够满足企业的需求,在此种情况下,因为物料的生产厂商的不同,每个厂商对此物料可以有自己的描述方式,那么对于企业来说就存在同一种物料的描述不一致,这个时候凡进入企业范围流程使用的该物料,则只能使用同一种描述,这就是一种标准。在此基础上建立的物料数据库对企业而言是准确的,提升了物料的通用性,同时也将减少企业的库存。

4、项目实施小组的正确指导 项目小组的成员,包括了各单元的经理或业务骨干,他们即对本部门业务的实施负责也同时协调相互之间的关系。在人员配备上做到有备份的人员,以保证项目的正常实施。所有的人员,正对自身的特点,扬长避短,围绕着项目的目标,不断的进步,在erp管理系统实施的关键时刻不怕疲劳,连续工作针对不完善的数据进行修正,为系统的成功使用打下基础。同时erp管理系统实施小组对制定的每个方案,都是经过多次的测试验证,以及各单元之间的讨论,给方案的具体实施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6、erp管理系统实施中的保障措施 1)将项目的实施作为全员的项目,将实施的效率和阶段性的成果要求,与个人和部门的业绩挂钩: a、初期以数据准备时间性和准确性作为检查和考核为主;b、后阶段与系统的MRP计划有效性和处理实时性作为重点;c、现阶段以进一步实现成本控制和考核为目标;2)系统的实际应用和不断的学习相结合;在实施和正式运行后,深入现场,及时了解情况,解决问题,依照典型案例由项目小组人员或顾问及时地进行现场培训的集中培训 3)标准的操作流程 操作的规范以及业务流程的管理,是实现ERP管理系统的保证,为了提高相关人员的执行效率,制定一套完备的操作规程及业务流程的管理规定显得尤为重要,这也为系统执行正确与否提供的衡量的标尺,同时也成立相关人员在使用系统过程中的操作指南,是正确使用erp系统的说明书

摘要

ERP(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应用基础上,结合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手段的管理平台。

车间管理子系统要求根据物料需求计划,能力需求计划以及生产工艺流程制定车间作业计划,车间管理人员按车间作业计划进行调度,下达车间生产作业订单,根据产品物料清单(BOM)填写领料单安排领料,制程中不断产生生产进度报告,监控生产活动的整个过程。

本次设计采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Net 2003和Sql Server 2000作为开发工具,在客户端通过Windows 应用程序的形式来访问数据库,并对数据库进行操作。

5.企业erp系统的维护 篇五

-期间,ERP正式上线(即软件进入实际应用阶段)后组织将致力于所有权总成本、价值交付、可用性、持续性业务改进、以及目标对象扩展(例如:供应商关系管理、渠道管理)等问题;同时,ERP供应商将持续地为成熟的ERP客户提供增强的后续维护服务;2004-期间,ERP供应商将加倍努力地对中间市场进行渗透,并更加积极地与微软以及其他小型ERP供应商进行市场竞争;到20,ERP供应商将全面采用Web服务,以支持企业间集成业务的发展。

围绕ERP正式上线的时间问题一直存在多种不同的说法。通常来说,是以拟定的计划项目结束日期为准,而并非以接受可交付使用的ERP产品的日期为准。因此,在对ERP稳定性进行理解,首先应该对ERP正式上线的日期,以及相关的稳定的ERP环境有清楚的认识。这对于IT人员来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尤其对采用ERP的企业家来说至关重要。

关于ERP正式上线时间的全球状况

卓越应用程序中心(ACOE,application center of excellence)致力于为重要的组织机构提供稳定的商业应用程序,尤其是为组织机构交付大型的ERP系统。

ACOE负责的全部商业应用涉及范围广泛,并且与当前的投资和业务密切相关。ACOE团队的工作职能包括提供:桌面帮助(help desk)、配置、用户化定制、测试、安全、培训、文件编制、数据库管理、网络、以及操作问题等服务。目前来说,大多数客户缺乏ACOE应用的相关管理经验;因此,ERP系统的稳定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明智的做法是将企业负责ERP正式上线团队的工作委托给ACOE进行管理,从而确保许多重要领域和关键步骤都能够得到周全的考虑。包括:

功能性(Functionality):企业所有者需要对被交付的应用有清晰的认识和了解。所有被要求的功能性都必须具备相应的证明文件,并且终端用户必须通过严格的培训计划。同时,企业需要开展有重要股东参加的变动管理会议。确保该项应用不仅仅适用于业务流程,还能够适用于报告和相关分析。此外,作为商业用户还必须得到应用供应商提供的一定级别的担保,即:保证交付的应用已经具备与其他业务系统集成的功能,并且数据仓库能够得到大规模数据传输的适当支持。截止目前,相信只有不超过20%的新型ERP系统交付的功能性具备真正意义上的`透明度。

IT与LOB(line-of-business,业务线)的职能对比:这个问题主要围绕项目正式上线后,企业的超级用户将获得哪些扩大的职能。在一种理想的环境里,一些商业用户从事ERP系统的专职工作,同时他们还在报告/质询方面,以及被视为持续性业务改进计划一部份的新配置设计方面,积极地为其同事提供帮助。IT团队主要负责应用程序的技术开发工作,确保其应用能够执行用户化定制、管理测试等功能,并且能够为桌面帮助提供支持。据估计,只有不超过50%的客户对IT和LOB的职能划分进行了明确界定。

技术支持(help desk):技术支持需要从其传统职能中逐步得到进化和改善。为取得成功,其涉及的问题应以业务、IT人员、供应商为序进行优先考虑。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技术支持需要对分配给系统的新登录ID进行妥善管理。

计划/项目办公室(Program/project offices):ERP项目正式上线之后,需要成立ERP计划/项目办公室或工作组,负责处理多方面的业务问题和IT问题。尤其要求计划办公室必须配备专业人员,负责处理由LOB衍生出的变更请求。由于人们普遍认为LOB工作人员富有太多的“创造性工作”,因此,计划办公室有必要对他们提出的所有配置请求进行谨慎审查,并最终决定是否批准其配置请求。

获得一个稳定的ERP系统

如果上述列举的体系结构大多数都适当并且可行(尽管这个假设不太可能),那么在6-8个月期间,企业将有望获得一个稳定的ERP环境。推动ERP稳定性早日实现的诸多因素包括:

分散ERP工作组:逐步对ERP工作组进行分解精减的三种主要途径分别是:

1)为新系统提供支持;

2)恢复其成员先前的工作;

3)致力于项目的第2阶段工作。

显然,在项目正式上线之后,大多数工作人员还将继续从事新系统的服务支持,从而为创建一个稳定的ERP系统提供更有利的机会。当然,情况也并不总是这么乐观。

技术支持文档:预计项目正式上线后不久,就能够实现每月对每个用户进行两次技术支持回访。一旦稳定的ERP系统被创建完成,将实现每2-3个月只需对每个终端用户进行一次回访。作为供应商一方,需要提供基于主要技术支持文档的相关统计(如:产业、物理位置数量、接口数量等等),并且确保文档在IT与LOB人员之间存在相应的服务级协议。

管理变革:新的配置变革(如:勿需进行编码的情况下对系统行为进行转换)将引导大规模的管理变革。只要遵循下列规定步骤,新配置将不会影响系统的稳定性。

在一台测试机上执行终端用户的配置变更

详细描述新配置并将其提交ERP管理委员会

一旦获得ERP委员会批准,新配置方案即可运用到IT团队中

IT工作人员完成对所有新配置进程的远程管理

全球化的共享服务,以及全球化进程:业界关于LOBs所强调的巨大发展趋势在于其独特的工作方式,举例来说:LOB在处理折扣问题上的方式是独一无二的。越是有更多的公司能够实现其全球化共享服务(如:应付帐款、采购),就会有越多的LOBs实现一次性的配置变革;同时,也促使ERP系统能够越快的实现其稳定性。

全球化:很显然,公司存在很多的跨国经营业务,ERP出现不稳定的可能性会越大。鉴于企业主可能习惯于在产品、发货单、订货单等方面坚持采用本国语言,因此ERP项目正式上线后,在推行企业全球化进程中务必格外谨慎。

ERP系统的第二阶段:计划项目的下一个阶段必须与第一阶段保持相对独立。同时,IT和LOB执行者必须确保第一阶段并未过度的消耗大量资源。

6.企业erp系统的维护 篇六

发表时间:2010-12-30 葛瑛瑛 来源:互联网

关键字:ERP 财务管理 应用

信息化应用调查我要找茬在线投稿加入收藏发表评论好文推荐打印文本 在目前这个信息化时代,竞争加剧,信息技术的运用更加广泛,因此,很多企业纷纷采用ERP系统来武装自己,对于企业来说,应用ERP系统的目的是通过系统的计划和控制等功能,结合企业的流程,优化、有效的配置各项资源,提高效率以及效益。本文首先介绍了ERP在企业财务管理运用中的优势,然后指出企业在应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相关问题。

在财务管理日趋细化、企业对财务管理的要求日渐提升的今天,传统的财务管理系统已经难以适应当今的激烈竞争的社会。从内部来说,随着社会消费水平的增长。客户对于商品的选择从满足基本需求到追求个性化需求,为了适应这个需求趋势,企业同样要改变其生产模式,必须探求新的方法以解决新经济环境中提出的新问题。ERP所提供的新的工作平台是应对这些挑战的必备条件之一,它能全盘掌握企业信息,并能清晰地提供决策所需资料的数据处理系统。ERP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将帮助企业的财务领导在理念、技术、方法的运用等多方面进行革新。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ERP系统的运用自然有其优势,但是在运用过程中也应该注意相关问题。

一、ERP环境下财务管理系统与传统财务管理系统的差异以及存在的优势

ERP系统实现了企业物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的综合集成管理,具有集成度高、信息处理及时等优点。同传统的财务管理系统存在着诸多差异。

首先,会计科目不同。在ERP系统中,会计科目由集团总部进行统一设置,分公司以及子公司无权进行修改,可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财务数据是按业务发生的性质进行统一组织的,有利于系统编制合并报表。对于往来类和成本费用类科目,可采用辅助核算模式,突破了传统财务管理系统设置多级明细科目的思路,更有利于进行数据集成控制。

其次,数据范围和采集方式不同。由于实施了财务业务一体化,会计信息质量得到改善,信息集成不仅减少了数据的重复录入,更重要的是信息集成有效改善了会计信息质量,使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提高了。另外采集和处理的信息相当广泛,它不仅采集和处理财务信息,而且还采集和处理非财务信息,供各相关部门享用,数据的一致性可以消除数据的重复和冗余。再次,会计凭证生成方式以及会计信息输出方式不同。不同ERP系统中,业务部门完成诸如采购入库和销售等工作的同时,财务系统中会自动根据预先设置,生成相应的会计凭证,会计人员则可直接进行审核,如发现错误则通知业务人员进行修正。这样可保证发生业务的同时,财务情况也能同时反应。在会计信息输出过程中,它将大部分业务数据都是以原始的、未经处理的方式存放,大部分处理是记录业务的个体特征和属性,分类、汇总、余额计算都放在查询输入过程,可方便进行组合查询,准确生成所需财务报告数据,比传统的财务管理系统处理数据更为简单方便。

总之,ERP财务系统节约了会计凭证的生成时间,能及时查询和汇总子公司或分公司业务和财务信息;缩短了财务会计报表的生成时间,内部报表和分析报告形式更加多样化了;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舞弊行为。同时,财务业务一体化,也为财务

管理与控制的开展奠定了基础,能够将资金控制点设置到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真正实现节约资金、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二、ERP环境下财务管理的应用应该注意的问题

ERP环境下的财务管理系统实现了企业物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的综合集成管理,具有集成度高、信息处理及时等优点,但是ERP财务管理系统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财务人员在应用时也应该注意,保证ERP系统在企业中的良好运用:

1、要注意初始数据的正确性

ERP财务系统属于数据集成系统,具有正面的积极作用,信息处理及时、集成度高,减少了重复录入的工作量。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采用ERP系统下数据录入途径唯一,大部分财务数据直接来自于销售、采购、生产等业务子系统,财务人员无法控制原始数据的正确性,一旦原始数据出现错误,就将影响所有信息使用者。

(1)对于采购系统,ERP采购管理作为整个ERP的一部分,对外它联系各级供应商,对内它连接设计部门、生产部门和财务部门等,直接涉及物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的传递,对公司整个管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采购部门的原始数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整个系统的运行,影响到成本的核算以及销售系统中应收应付工作,一个基本点出现错误,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直接影响着总账系统,报表系统,因此,采购系统的业务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以后财务数据的录入工作,需要密切注意,毕竟采购是整个系统的初始关键环节。

(2)对于成本控制系统,企业计算成本目前一般采用作业成本法进行计算,作业成本法的产生最初是为了提高制造费用向产品分配的精确性,因而作业成本核算的难点主要是制造费用分配到作业形成作业成本以及作业成本向目标产品的分配。ERP系统中的作业成本计算并不那么简单,用信息系统来实现它是比较复杂的成本归集和分配的过程。在ERP作业成本控制系统中,计算作业成本要输入某特定期间的资源成本、成本动因数量、产出量和其他数据。资源成本的数据可以从ERP系统中的财务系统中取得,对于无法从财务系统中取得的数据可以手工输入,这样系统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成本动因是资源成本向作业,作业成本向成本目标分配的依据,所以成本动因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作业成本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在ERP成本控制系统中,影响着整个企业的成本控制过程,初始数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整个系统的财务数据是否正确,成本计算是否合理,也就影响着销售系统的运行,进而影响到总账系统、财务报表系统,因此,财务人员在输入或者调取数据时,一定要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尽量避免失误,保证整个ERP财务系统有效运行。

(3)对于销售系统,应付账款是企业处理从发票审核、批准,支付到检查和对账的业务,应付账款系统同ERP其他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采购系统录入的采购发票可以传入应付账款管理子系统,通过应付账款子系统进行应付账款的核算,应收账款系统录入的销售发票和其他应收单据同样可以直接与应付账款管理子系统进行应付冲应收的核算,应付账管理子系统生成的往来账款凭证可以传递到总账系统。现金管理系统与应付账款管理子系统中的应付票据可以进行相互传递。从应付账款系统可以看出应付账款系统与各个系统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同理,对于应收账款,销售系统录入的销售发票可以传入应收账款管理子系统;采购系统录入的采购发票可以直接与应收管理子系统进行应收冲应付的核算,应付系统录入的采购发票和其他应付单据同样可以直接与应收管理子系统进行应收冲应付的核算;应收管理

子系统生成的往来款凭证可以传递到总账系统;现金管理系统与应收管理子系统中的应收票据可以进行相互传递。销售系统中应收应付账款控制着企业的成本以及收入,是整个企业财务系统的核心环节,应收账款系统同应付账款密切相联系,同时它们同采购系统、总账系统、现金管理系统密切联系,构成一个完整的财务供应链体系,因此,如果初始环节的数据出现错误,就会使整个资金链条断裂,在运用过程中必须注意这样的问题。

为了保证财务初始数据的正确性,企业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加以控制,可以加强内部各个部门的及时沟通,要关注数据的准确性问题,减少出差错的概率,要注意时刻保留纸质原始凭证,在对账过程中,要及时同原始凭证进行核对,要保证两套账本保持一致,最大限度的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2、要注意整个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有效性

在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下,大多存在的是手工方式的财务控制行为,而目前的ERP财务系统改变了原有的财务运作模式,企业固有的财务控制流程必然随着ERP的引进而发生变化,如果在实施ERP系统的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企业所需要的财务控制环节以及方法,就会不可避免的存在内部财务控制缺失的风险。在原有的财务管理模式下,出纳只有权限查看与银行存款以及现金相关的账簿,毕竟都是原始记账凭证,只要有人进行管理,严格内部控制,就会使企业整个内部控制系统保持有效。在ERP系统下,账簿查询仅仅是一个查询功能,在计算机操作环境下运行,输入不同的科目作为查询条件就可以查询到各个相关科目的账簿信息,如果在引进的过程中忽略或者系统不支持科目的数据权限控制,那么出纳就可以通过整个系统查询到其他会计科目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财务内部控制就会失效。因此,在运用的过程中,必须密切关注这一内容,分析手工状态下的内部控制如何运行,然后财务部门要全面整理系统启用以前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保证内部财务控制整体有效运行。

3、要注意财务人员分工以及权限的设置问题

ERP坏境下的财务管理系统要求对现有会计业务流程进行重组,是一种管理创新,同时它也对会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财务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电脑知识和操作能力才能胜任此项工作。其次,在ERP环境下,财务人员的角色发生变化,在计算机操作系统下,会计人员直接处理的业务逐渐减少,但是需要接触到整个系统中的各个环节,要学会处理好整个系统,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另外,财务人员还需要利用整个系统进行财务分析。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就要注意一系列问题,ERP系统改变了财务人员的工作与权限,这就有可能阻碍ERP的实施进程,对此,财务人员应该积极学习计算机操作系统,而不能对此有所抵触。其次,企业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掌握ERP系统的基本操作、运用技巧以及ERP理念的财务人员也很可能会流失,这部分掌握ERP系统的复合型人才的流失,短期内不会对企业产生重大的影响,但是对于培训费用来说对企业可是一笔很大的损失。

因此,企业必须密切注意这一点,在做好相关培训的同时,也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价值,要让财务人员的工作重心逐步转移,企业管理者要对分工的变化以及权限的配置问题同财务人员及时沟通,避免出现人才流失的情况。企业管理人员要及时记录在ERP实施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知识,要及时存档管理,在人才出现大量流动时不令企业陷入被动的局面。

三、结论

通过ERP系统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为整个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了便利,ERP财务系统

7.养禽企业ERP系统的探究 篇七

自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企业正式引入ERP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企业资源计划) 这个世界上最先进、投资最大和应用最广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以来, ERP在我国已发展了30多年。期间, 不少制造型企业开始使用ERP系统并取得一定的效果, 但农牧企业却很少使用, 特别是禽类养殖企业。将ERP理念引入到养禽企业中去是养禽企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ERP能够整合企业各种资源, 并进行优化配置, 使企业以精益生产方式实现集成化市场营销。禽类企业要引入ERP理念, 就需要构建适合自身发展的ERP系统。中小规模养禽企业由于资金缺乏、养殖基地分散, 导致企业管理不善, 很难形成大规模具有影响力的企业。配套的ERP系统, 科学的管理在一定基础上可以为企业降低成本, 扩大规模。

1 养禽企业生产链条分析

禽类的养殖流程一般分为育苗、饲养、加工生产、销售。育苗过程主要指孵化过程, 大、中型养禽企业具有充足的资金、设备完善, 孵化过程在企业内部进行, 对于小企业、小微企业, 没有相关技术及设备, 孵化过程由第三方完成, 企业直接从专业孵化企业购买幼苗。家禽饲养过程分为幼苗、成苗、种苗的饲养, 幼苗侧重加快生长速度, 节约成本, 成苗侧重增加体重、营养, 提供高质量肉质, 种苗注重对营养的补充, 有利下蛋。加工生产过程一般分为拔毛、宰杀、清理、后期加工, 后期加工包括腌制、冷冻、晾晒等, 根据客户不同需求, 采取不同的加工方式。产品入库后进行销售, 企业根据客户订单配送产品, 获得收益。

2 养禽企业ERP系统逻辑架构

2.1 养禽企业ERP系统的开发技术

文章运用Visual Studio2010软件利用C#语言与视图设计技术与Sql Server 2008 R2数据库技术相结合的原理, 制作出满足养禽企业需求的C/S访问模式的电脑客户端。系统根据开发需求分为表示层、中间层、数据层如图1所示。首先, 数据层表示客户端后台管理, 根据企业实际需要, 设计出各个子系统所需数据库, 主要用来存储人机交互交换的数据。其次, 表示层主要以视图形式, 直接完成人机交互, 实现各个系统的管理功能。最后, 中间层运用C#语言与SQL语言及其他计算机相关技术将表示层与数据库连接起来, 实现人机交互。

2.2 养禽企业ERP系统各系统之间的关系

该系统在分析养禽企业生产链条基础上, 划分为生产管理系统、采购管理系统/库存管理系统、销售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物流管理系统、疫情防病防治系统、系统管理9个管理子系统, 养禽企业ERP系统的逻辑结构如图2所示。其中采购管理部门对采购的物料、禽苗验货, 填写收货单, 将物料送达库存部, 禽苗验货后直接送到生产部门, 分类饲养、加工;生产部门根据需要到库存部领物料, 填写领料单;生产部门将加工出来的产品或活禽送达销售部门进行销售;销售部门将剩余加工产品送到库存部或生产部门记作库存产品;物流部门根据采购部门、库存部门、销售部门、生产部门指令, 调配物流体系;疫情防治部门依据生产部门的消息, 记录、观察禽类的健康情况;财务管理部门根据整个流程产生的收据、费用单, 进行财务管理。

3 养禽企业系统的模块设计

3.1 系统管理

系统管理主要有三大功能:用户登录、退出系统、密码修改。其中用户登录界面包括用户编号、用户名、密码、权限;用户编码是认证用户身份的唯一信息, 根据公司实际需求, 按照一定规则进行编排;密码是确认身份的双重保证;权限与用户名相配, 不同的职位有不同权限, 例如, 以管理者身份登录, 则有权察看所有子系统, 如图所示, 以系统管理员身份登录, 能够进入各个系统如图3。密码修改界面, 主要为用户提供修改密码的服务, 保护信息安全;退出系统部分保证用户在打开终端后能安全退出界面。

3.2 生产管理系统的设计

生产管理系统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内容, 它主要任务有: (1) 从最终商品中计算出相关的物料需求, 本系统主要计算在饲养过程中所需饲料、米糠等食物, 家禽幼苗, 兽药等; (2) 根据物料需求计算出物料 (幼苗等) 采购时间; (3) 下达采购计划清单。其组织结构包括生产计划、数据查询、信息记录三大模块。生产计划主要依据销售部门出具的销售计划表、库存管理部门提供的库存量及疫情防治管理部门出具的需求表进行计算。物料需求量的计算方法为:净需求量=现有库存-毛需求量-预出库存+预入库存;生产系统逻辑结构包括物料主文件、企业日历、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其中, 净需求量为采购计划量, 毛需求量是依据销售计划及现有需要量而拟定的数量, 由于养禽企业生产对象处于动态, 不能够准确地计算出所需物料数量, 只能运用估算的方法进行预测;估算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已存在家禽需求量, 二是准家禽需求量 (刚孵化的幼苗、购买的禽苗) 。

3.3 采购管理系统的设计

采购管理将企业内部与外部连接起来, 系统由供应商、订货单组成;采购第一步要确定供应商;ERP系统根据不同供应商建立不同的档案, 对于信用好的企业保持长期合作关系;其次, 制定采购计划;根据企业实际需要确定采购数量、采购周期、运输方式、库存;最后, 下达采购单;决策人员确认采购计划后, 下达采购单传送供应商, 供应商按照采购单开始发货。

3.4 库存管理系统的设计

库存管理包括入库、出库两大功能, 首先, 库存管理与采购管理构成完整的采购流程。库存管理入库的一般流程:验货→入库→付款, 验货, 库存管理人员对照采购单对货物的数量、质量等进行验货, 确定无误后填制入库单。其中对于采购的种苗、幼苗等要保证其生命安全, 不入库, 直接进入生产管理系统。款项全部算作库存管理, 防止重记。入库后, 质检人员填制质检报告, 对于种苗等填写健康报告, 付款给供应商, 索要付款凭证。其次, 库存管理人员根据各部门的需要填写出库物料单, 按需求将物料送达各部门。最后, 使用期初库存、物料入库、物料出库、期末库存记录相关信息。

3.5 销售管理系统的设计

销售管理系统为整个系统重要的子系统, 管理销售整个周期, 关系着企业资金运作。主要分为四大功能模块:销售订单管理、综合管理、资金管理、统计分析。销售订单管理, 主要根据客户的要求对产品类别、数量价格等进行确定, 确定后与客户签订订货单, 按时交易。综合管理包括客户管理、价格管理、退换货管理, 客户管理又包括客户的信誉、客户资料、催款计划;价格管理, 主要根据生产成本、市场需要等因素对产品进行定价;由于禽类产品易于变质、活禽生命易死亡等因素, 客户要求退换货。资金管理, 主要管理与客户之间发生的资金往来。此外, 管理人员通过对销售数据的分析, 确定下个销售周期的目标、价格等, 制定销售计划。

3.6 财务管理系统的设计

企业财务管理主要作用在于筹集资金、分配资金、分配收益、财务监督, 本系统重点分析会计核算, 主要分为三大功能模块:凭证管理、账薄管理、结账和报表, 凭证管理分为科目设置、帐户设置、凭证输入、凭证过账, 账薄管理, 主要分为总分类帐和明细帐, 结账和报表又分为试算平衡表、资产负债表和期末结账。

养禽企业在科目设置上不同于制造性企业, 根据《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办法》 (以下称《本法》) 中规定, 企业应分别核算生产性生物资产和消耗性生物资产。养禽企业在会计核算时应增设“生产性生物资产”、“生物性在建工程”、“农业生产成本”和“幼禽及育肥禽”等。会计科目的设置应根据《本法》设置一级科目、二级科目, 在不违反其他会计法的前提下, 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其他科目。在科目设置选项中按照企业实际需要依次添加科目代码、科目类型 (资产类、负债类、成本类等) 、科目级别 (一级、二级等) , 为填写凭证做好准备。

3.7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

人力资源管理主要管理公司组织结构、员工基本信息、薪酬、出勤等情况。从宏观上说, 公司的组织结构模块最重要, 它发挥着优化人力资源的作用。例如, 为满足公司发展需要, 领导层会根据公司组织结构优化人员配置。员工基本信息模块记录了公司员工各方便的信息, 便于领导层科学管理员工。薪酬、出勤等信息, 反映员工工作积极性, 从而可以检验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效果。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组织结构主要由组织结构、员工基本信息、薪酬、出勤组成。养禽企业ERP系统是个统一、联系的系统, 员工基本信息与系统管理的用户信息相关联, 薪酬管理则与财务管理系统相关联。员工基本信息有包括添加员工、查询信息、编辑员工信息。

3.8 物流管理系统

物流系统贯穿整个系统之中, 有效的物流管理可以较低的物流成本, 提高物流效率及经济效益。物流管理系统从功能上分为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 具体主要分为运输管理、配送管理、库存管理, 运输管理分为内部运输及外部运输, 内部运输主要对库存、采购、生产部门之间的物料和产品进行运输;外部运输主要对于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和为客户提供的产品进行运输;配送管理主要为客户配送产品, 运输退换产品。当库存量接近安全库存量时, 管理人员要根据实际需要下达相关原料、产品的数量, 科学进行物流配置, 节约成本, 提高企业运转效率。

3.9 疫情防治管理系统的设计

疫情防治管理系统是养禽企业特有的模块, 预防禽类发病, 降低禽类死亡率, 就是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本系统根据禽类发病易传染性, 结合生产管理系统的每日记录情况, 分为健康状况、病历查询、病例记录、药品查询。健康状况管理人员对疑似病例进行重点隔离治疗, 对同一笼圈的禽类进行预防治疗。

4 养禽企业ERP系统的运行

打开养禽企业ERP系统, 选择生产管理系统, 依次进入物料主文件、企业日历、主生产计划菜单, 填好相应信息, 最后进入物料计算模块, 点击计算包括年份、计划期、物料编号、物料名称、净需求量、提前期, 结果如图4所示。

5 结论与讨论

实现了养禽企业八大系统的独立运行与统一结合。各个系统实行权限分配原则, 各部门管理人员各司其职, 对本部门进行直接领导, 防止多头领导, 提高部门工作效率。同时, 各部门又相互联系, 例如, 销售部门, 制定下个销售计划, 需要查询商品库存, 与库存管理部门相配合;财务管理部门与每个部门都建立了关联。提高了企业运作效率, 降低运行成本。

实现了禽类生产的“批量化”, 管理的统一化。养禽企业将禽类按育龄实行笼圈管理, 降低管理成本, 提高管理效率。其中, 疫情防治管理系统, 又实行个体重点治疗, 保障了禽类生命安全。

实现了对禽类企业财务管理的整体设计。禽类财务管理系统较之制造型企业, 有较多的不确定因素, 在科目设置时要根据企业实际需要进行详细划分。针对不同规模、不同经营的企业设计不同的多级科目。

提出了物流管理的设计理念。物流管理在企业起着协调各部门的作用, 良好的物流管理能够为企业降低大量成本。在实际生产中, 管理员应将物流管理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 提高物流效率, 例如, 采用RFID技术与GPS技术, 实现对运输车辆的跟踪、调配。由于知识有限, 对部分知识掌握不透彻, 设计不够合理, 希望能够进一步研究, 完善设计。

摘要:运用C#语言与SQ L数据库技术及三层网络技术, 根据养禽企业流程管理的需要, 设计出包含生产管理系统、采购管理系统、库存管理系统、销售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物流管理系统、疫病防治系统9个管理系统。实现了养禽企业ERP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组织化。

8.ERP系统在电力企业的实施研究 篇八

摘 要: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作为一款使企业处理过程信息化的系统,是电力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最佳选择。本文介绍了ERP在电力企业中的应用,论述了电力企业在有效实施ERP过程中应把握的关键因素,为电力企业成功实施ERP系统提供建议。

关键词:电力企业;ERP;ERP实施

通过实施ERP系统可以帮助电力企业实现体制创新(包含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经营创新)。ERP提倡的电力企业管理方式是以团队为核心的扁平化组织结构、并行工程和协同工作方式。电力全国联网以后,这种方式就更加使电力企业适应由联网而产生的机构重组。ERP帮助建立新的管理体制,其特点在于实现电力企业内部相互监督和相互促进,剔除旧观念,注入新观念,员工自觉发挥最大潜能工作,报酬与劳动成果紧密相连,决策将会更加透明,更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电力企业就会得到最大的效益。

一、电力企业实施ERP系统的优点

(一)绩效考核透明化

电力企业ERP实施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使绩效考核透明化。通过构建科学、系统的指标体系,最大程度消除人为因素的干扰,避免主观臆断、闭门造车。客观、公正、公平的考核结论,对于激励士气、提高工作效率具有强大的引领作用。考核充分透明化,是评判ERP是否成功实施的一个重要标准。

(二)业务工作规范化

由于个体在认识能力、理解能力、业务素养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导致对同一件工作的理解与实施会不同,进而导致产生的结果也不尽相同。实施ERP,通过业务流程重组,进行模块化设计,将工作进行明确的界定和分工、明晰责任、确定目标,最终使各项业务工作规范化,从而实现生产运营实际情况由事后算账到实时问责,最大程度发挥组织的诫勉作用。

(三)信息管理集成性、开放性、可扩容性

不同的系统数据来源不同,处理方法也有差异,所以不同系统产生的同一口径的数据出现天壤之别的现象并不鲜见。在信息管理方面,ERP系统就是对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一体化管理的软件系统,其核心管理思想就是实现对“供应链”的管理,要为电力企业提供一个统一的业务管理信息平台,将企业的内外部供应链上的信息与资源进行集成管理,根本上改变各职能业务部门信息数据不可兼容、相互隔阂、分散,形成众多“信息孤岛”局面。

二、电力企业ERP实施策略

电力企业ERP的实施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将核心模块(诸如财务系统)并入ERP系统;第二阶段为初级实现,主要是将采购、订单、生产、分销、发电/输电/配电计划等项目并入其中;第三阶段为二级实现阶段,是将项目管理、质量控制、服务系统等这样一些子系统纳入ERP系统中;第四阶段为终极实现阶段。四个阶段所需要的人、财、物的支撑逐级递增。

(一)分清主次、突出核心

ERP系统涵盖人、财、物等多模块、多业务,为了最大程度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限度地降低实施中存在的风险,在项目实施中我们必须分清主次、突出核心。比如,对于攸关企业生存发展的财务部门,其业务与企业各部门之间都密切相联,因而在实施ERP的过程中,应首要考虑财务部分。同时合理解决好人财物资源链、产供销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并在运行中带动整个企业ERP的深入和优化。

ERP的实施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也不能贪大求全,应根据企业现实和发展规划,合理配置资源,循序渐进地进行。

(二)ERP系统的优化

信息化不是目的,只是众多求解问题中的一种手段,其实质是通过对各信息进行分类、加工处理,形成一套完整的信息采集、加工、咨询、分析体系,建立适应企业发展的信息库,以便企业方便、快捷、准确地查询,企业能够通过信息化实现对市场竞争的快速、准确反应,达到企业效率与员工效益的共同提高,实现多赢。在ERP成功投入乃至验收后,ERP工作只是告一段落并没有结束,后续的工作如数据挖掘、评价管理、系统优化等,还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继续贯彻落实好,特别要解决好以下问题:

1.企业发展与ERP的匹配、调整问题。ERP的优化首先要解决的是业务需求与ERP的匹配问题,由于企业发展过快造成业务模型出现不完整、系统数据不准确和不及时,造成业务需求与ERP不匹配,从而无法支持企业的后续发展。因此,企业在前期对ERP的规划和设计中应当具备一定的超前眼光,而当类似问题发生在解决问题时,也应着眼于企业发展,而不是哪漏补哪,造成企业尤其是高层管理者对ERP的使用失去耐心和兴趣。

2.多系统的整合、集成问题。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除了ERP外,还涉及知识管理平台、日常办公平台、信息发布平台、协同工作平台、公文流转平台、企业通信平台等。由于有些企业对信息化的理解不到位,缺乏规划,没有充分考虑企业的发展要求,常常面临沟通不畅、信息无法及时获取、资源和资源之间各自为政、管理效率低下,造成企业内部及企业之间较多的信息成为孤岛,难以集成,数据共享无法有效实现,信息化水平较低。企业应在设法实现将这些系统进行整合、集成,整体上提高信息化水平。当然对系统的整合、集成需要企业根据自身情况有序开展、逐步实现。

3.业务流程优化问题。系统在建设过程中由于资源、资金、认知等其他客观条件的限制,使原有业务流程无法实现最优选择,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与时俱进不断优化,从而保持并创造出新的竞争优势。为此应遵循如下原则:一是形成强大的系统集成功能。系统设计中应包含财务管理、物料管理、计划管理、资源管理等,形成一个多功能开发式、集成化的物资管理系统。二是体现事前计划、事中控制和事后核算的思想。系统优化设计有物资需求计划子系统、采购计划子系统。这些计划功能完全应集成在整个系统中。三是基于流程的控制思想。管理系统中工作环节都是基于流程的,先做什么,后做什么都是有先后顺序的,违反了这个顺序就不能正常完成或行使某项功能。基于流程化的思想是ERP控制思想的一部分。

(三)明确目的、理智决策

企业ERP系统的实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建设周期较长、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企业在准备实施ERP系统前,必须对ERP项目的实施有一个理智分析。对于可能会涉及的销售承诺风险、团队建设风险、培训与需求调研风险、系统集成测试风险这些项目准备阶段的风险以及系统切换期间的风险、持续运行阶段的风险都要有一个清醒认识。企业必须明确实施的目的、要达成的目标、需要的资源量与企业发展规划之间要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四)强化“人”在实施中的作用

ERP运用的成败与否,核心不在于技术、资金、人力等要件的满足程度,主要取决于企业自身的主体意识。企业是ERP实施、运用的主体,没有企业全员的参与特别是企业高层的支持和授权,很难调动全员从事该项工作。在具体实施时,企业领导必须意志坚定、统筹谋划;在项目实施过程要保证有全面的监督,进行项目管理,及时沟通,及时分析过程中偏失的原因,积极寻求解决对策。只有企业增强主体意识,提高主体能力,发挥主体作用,才能确保ERP项目实施的成功。

此外,ERP能否成功实施,培训的作用非常重要。成功实施ERP必须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力度。特别是要将新的理念、新的思想灌输给企业每位职工。

从国际竞争趋势分析,电力企业信息化已不可逆转,但电力企业完全实现信息化应当是一项长期的、循序渐进的系统工程。作为具有标志性意义且可以对电力企业信息化程度、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等各项指标具有重要评价指标的ERP系统工程的实施,必将受到电力企业的持续关注和高度重视,作为企业自身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企业在ERP建设过程中应进行认真分析,结合企业自身实力与发展规划,抓住重点合理选择上马项目,并进行科学实施,从而达到预期目标。可以预见,ERP的成功实施必将为我国电力企业的高速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的系统保障和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李淑芹.谈ERP在会计财务中的应用效应[J].中国市场,2011(23).

[2]刘德山.ERP系统“一体成龙”—企业信息化稳定运行的基石[J].中国市场,2013(21).

上一篇:林业专项资金管理探讨论文下一篇:我最敬佩的人初一作文5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