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出行国旗下讲话稿

2024-08-04

文明出行国旗下讲话稿(共15篇)

1.文明出行国旗下讲话稿 篇一

国旗下讲话

--摒弃交通陋习,安全文明出行

各位老师、同学们:

早上好!

今天是12月2日,是第二个“全国交通安全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摒弃交通陋习,安全文明出行”。

同学们,当我们漫步于人来车往的宽阔街道时,常会慨叹这座城市的美丽与繁华,但你是否注意到,在车水马龙的潮流里却隐藏着凶险的马路杀手?酒后驾驶、争道抢行、乱鸣喇叭、车辆乱停乱放、横过道路不走“斑马线”„„等等这些不文明的交通行为时常发生在你我身边。

在中国的许多城市中都存在行人无视红绿灯警示,横穿马路的现象。只要来往的车流不是很密集,中间有能够通过的空间,很多人就会不管是不是红灯,不顾危险横穿而过。其中还有白发苍苍的老人和抱着孩子的母亲。在我们古田的街头,尤其是冠超市路口这样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据统计,在2009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65204起,造成73484人死亡、304919 人受伤,直接造成财产损失10.1亿元。在每年中小学生的伤亡事故中,车祸造成的原因是第一位的。这些庞大的数字里一半的事故是因为交通陋习造成的。这一个个失去的生命,难道还不足以让我们痛心吗?那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数字,难道不在告知人们生命的可贵,不在昭示着人们摒弃陋习,文明出行的重要么?

同学们,当你骑着车在马路上追逐,当你与伙伴在马路上玩耍时,你是否想过危险就在身边;当你的亲朋好友不顾一切乱穿马路、闯红灯的时候,你可想到这时的死神正在向他们招手„„也许正是这一念这间,带来了无尽的悲伤、痛苦,一个家庭的破碎!

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播下文明交通的种子。让我们把交通文明礼仪放在心上,用它来约束自己的言行,使文明交通行为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做文明的人,向不文明的交通陋习告别!

谢谢大家!

2.文明出行国旗下讲话稿 篇二

一、话题应可感

国旗下讲话相当于一堂面对全校师生的公开课, 如果没有精心准备讲话稿, 或者话题不吸引人, 讲话内容脱离学校和学生实际, 就很难吸引学生, 也难起到应有的教育效果。演讲的话题可大可小, 可以关注国际国内时政大局, 可以围绕社会热点和师生关注焦点, 也可以围绕学生生活、文明礼貌、习惯养成等常规问题来谈。有的学校结合一年的节日选择对应的话题, 也有的学校制定一年的德育话题, 逐周演讲, 这都可以。所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多年前顾宪成写的这副楹联恰好为今天的国旗下讲话作了绝妙的注解。

当然有一些国旗下演讲话题也不错, 但是过于空洞, 缺少例子或者未能结合实际。学生听则听之, 绝不会往心里去。真正受学生喜欢的应该是一些贴近学生实际、具体可感的话题, 不在于话题的大小, 关键是能否打动人心。对此可以总结为三个贴近: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比如去年5·12汶川大地震, 举国齐悲, 众人伸手援助, 这样的话题既重大又有实际参与, 效果就比较好。再比如节水日里谈节水, 就容易将生活中的细节上升到责任高度, 让学生明白节水的意义。从此节水就不只是行为问题, 更是道义责任的问题。这样的话题学生爱听, 教育效果自然显著。

二、演讲须精彩

国旗下讲话不是简单的发言, 应该是一场演讲, 应该从演讲的高度去审视和衡量国旗下讲话。首先, 是演讲者的确定。很多学校习惯性地安排学校领导讲话, 也有安排老师学生讲的, 这些都可以。大多时是根据话题选合适的人, 除了本校人员, 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邀请花木工人、校友、社会人物等谈相关的话题;也有因人而确定话题的, 比如对师生有教育意义的特殊嘉宾、重要校友等。演讲者要常换常新。其次是演讲者要重视演讲活动, 要作充分的准备, 尤其是演讲稿要准备好, 如果照本宣科, 与观众缺少眼神交流, 效果会大打折扣。有的学校一律要求演讲者先试讲, 有经验的老师可以自己试讲, 没经验的老师和学生必须公开试讲, 以确保演讲成功。再次要尽量提高演讲水平, 力求精彩。作为全校性的集会, 而且又是早上这样的黄金时间, 如果演讲者持敷衍的态度, 成本就太高了。更关键的是作为劳师动众的校级活动, 大家期望值都比较高, 众目睽睽之下, 评价往往只有两种——“好”与“不好”。一旦不成功, 不但起不到教育的作用, 反而会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直接影响学校的风气。所以说, 演讲精彩是教育高效的关键。

演讲是一门艺术, 做到专业有难度, 但是学习一些基本的常识却很有必要。诸如外在的形象、衣着、姿势、表情等, 声音的高低强弱, 语速的快慢与节奏等都要考究。有的演讲者满口方言, 动辄训斥学生, 揭露批判不良行为, 尽管用心良苦, 但只会激起学生的反感抵触, 自然没有教育效果。为了提高演讲水平, 有的学校还专门对国旗下演讲进行评价, 邀请学生代表、老师等对演讲的主题、形式、语言、演讲技巧以及演讲者的仪表等打分评议, 使得人人重视个个上心, 这样对国旗下讲话能起到良好的规范和促进作用。

三、形式务新颖

升旗仪式有简单的程序, 但国旗下讲话没有固定的模式。生活中有许多老师创设出不少新的形式, 比如用英语和汉语双语演讲来宣传英语学习, 有的安排两个人演讲, 有的组织几名同学分正反两方进行辩论代替演讲, 也有的安排一个团队进行诗朗诵, 效果都很好。有的老师演讲时穿插讲一些笑话谜语什么的;高明一些的老师演讲时适时抛出一些话题给学生回答的机会, 从而调动全场, 形成上下互动的情势;更有一些老师随身带一些图片、实物等展现在学生面前, 起到辅助说明的作用。比如有位老师进行“珍惜生命、拒绝毒品”的主题演讲时, 他从虎门销烟的背景讲起, 讲鸦片的特点、对人体的危害, 然后取出随身带来的图片, 展示鸦片对人体的侵害, 对人性的扭曲, 对人生、家庭的改变等, 图文并茂, 情真意切, 全场学生无不受到触动。

当然, 形式不需要太过花哨和繁琐, 其必须为演讲主题服务。原本是利用心理上的“喜新”而行的教育方式, 一旦变成哗众取宠、喧宾夺主之举, 就会显得画蛇添足, 起不到预期的效果。此外, 演讲时间不宜过长, 应控制在3~10分钟以内。而就整个升旗仪式来讲, 也应该务求简洁, 力避繁琐冗长。

四、氛围要创设

演讲效果离不开环境氛围的烘托, 而环境最起码的要求是净、静二字, 此外就是空间适宜、音响设备良好。一个整洁安静、气氛和谐的环境能给演讲者以良好的心态和饱满的热情, 也能给听众以舒服愉悦的心境, 也唯有这样的心境才能使观众更专注更深入地理解演讲的内容, 在心理和情感上与演讲者形成共鸣。

有时为了特定主题的需要, 演讲现场需要适当准备一些布景道具。比如有一所学校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里演讲时, 事先准备了电影短片、《屠城血证》一书和小红旗等, 演讲者情绪激动, 慷慨陈词, 场下观众挥舞小旗积极互动, 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环境氛围的适当营造并非陷入形式主义的窠臼, 我们要像备课一样把国旗下演讲当作一节课去准备;我们要把它当作一场灵魂洗礼, 如果真的有一个或者几个甚至更多学生因为这一场演讲而彻底改变了世界观人生观, 树立理想, 奋发图强, 最终成为国之栋梁, 付出这样的劳动岂非事半功倍?当然, 若非主题特别需要, 一般情况下也以简单便洁为宜, 适当点缀渲染即可。

五、教育当系统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 系统的各组织共同合力才能创造出最佳的效果。国旗下讲话也需要与其他活动结合起来, 才能发挥更大作用。国旗下讲话可以成为学校教育大系统中的一环, 也可以以自己为中心, 结合学校其他的教育活动。国旗下讲话可以成为学校一周、一月、一个学期学习生活的总动员, 或者成为一项活动的开幕式;可以是一项主题教育系统中的一环, 协同学校其他教育活动开展, 也可以以国旗下讲话为先导, 引领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比如有的学校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 事先定好计划后, 就在某月开始的升旗仪式上演讲发动, 各班级则利用晨会夕会进行具体的教育培训, 中途安排适量的文明礼貌实践作业, 月底举行主题队会, 最后利用国旗下讲话进行总结。

国旗下讲话既可以与德育活动紧密结合, 比如主题班会、晨会夕会、实践作业等;也可以与教学相结合, 比如联系科学社会学科谈环境教育, 联系语文学科谈阳光阅读等;还可以将学校最近的重要活动, 比如校庆、创建、开放日、友谊赛等结合起来作动员。总之, 国旗下讲话要能将学校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充分结合起来, 形成合力, 以期达到德育效果的最大化。

3.国旗下的讲话≠训斥 篇三

与很久没有见面的朋友一起聊天,不知何故,她五岁的儿子突然蛮了起来。我和朋友慌了手脚,但还是想方设法赶紧哄骗他,而小家伙却一点也不买账,不管我们怎么施弄伎俩,他也不予理睬。朋友实在没办法,只好亮出最后的撒手锏对儿子说:“你知道这位阿姨是谁吗?她是老师。”嘿,这句话还真灵验,刚才还蛮气通天的孩子一下子就像六月的阴天转为晴天。其实,把老师作为威吓孩子的“武器”并不止朋友一个。邻居家的小孩与父母闹别扭,妈妈只要说“我打电话告诉你的老师。”她马上就乖乖地说“妈妈我错了,不告诉老师,好吗?”这不把老师的力量神话了吗?每每遇到这种情况,我心里总喜欢嘀咕这句话。但每次过后,同一个问题又总是萦绕在我脑海中: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威力怎么就这么大呢?

时间过得真快,又到了星期一早晨。这是第七周,轮到总务主任在国旗下讲话。作为学校后勤部门的主要领导之一,针对当前学校卫生状况较差,学生行为存在诸多不文明等实际现象,主任决定把讲话内容圈定在“文明”上。我们知道,国旗下的讲话与升国旗、唱国歌这两个程序一样庄严而又神圣。因此,总务主任当机立断立于升旗台中央,居高临下地面对全校师生开始了这场演讲。微型话筒虽然很小,但它把总务主任那气势恢宏、铿锵有力的声音传播得很远很远。每一位学生在鲜艳的国旗下都认真地聆听着从总务主任嘴里迸发出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和每一句话。不知是出于激动,出于职业原因,还是出于对学生平时种种不文明行为的深恶痛绝,总务主任的声音显得越来越大,以至于我们能很清晰地辨别出那是一种批评,一种很严厉的、近似于破口大骂的、使人听了毛骨悚然的批评。我看了看总务主任,此时他正铁青着脸,用一双炯炯有神的目光扫视着全体学生,那架势似乎就要用他机关枪般的眼神和严厉的批评立即扫灭学生所有的不文明行为,使他们立刻与文明起航同行。

无论是作为总务主任,还是作为一名普通教师,确实有必要指出并帮助学生纠正一些不文明习惯,提高他们的文明素养,做一个有几千年文明礼仪之史的传承者、被别人称道的有教养的人。可利用国旗下的短暂讲话来进行这种大规模的训斥,它真的能立竿见影?让学生自觉反思自己的不良行为并就此改掉?我想不会。这样的讲话非但起不了好的正面引导效果,还会让学生打心眼里鄙视这位演讲者。国旗下的讲话,在我看来,它应是一种心灵的交织与渲染,灵魂的交流与碰撞。它应该有血有肉,有具体的生命,能让学生在教师激情飞扬的妙语中回味,在典型事例中深省。它应该有很强的辐射力,给学生以强大的震撼,让他们听后立即想去干点什么。换句话说,国旗下的讲话应具有励志作用。

不可否认,总务主任的初衷是好的,可他使国旗下的讲话演变成了“批斗会”,这不仅违背了原先国旗下讲话的原则和本质,还让学生对教师更畏惧了三尺。当然,这位总务主任的严肃与排山倒海般的批评也正给了我“老师缘何在学生心中拥有巨大威力?缘何能成为家长管理孩子撒手锏原因”的最好答案。由此我试想,如果总务主任在写讲话稿时能换一种口气婉转地表达,把坚决的否定改头换面成恰到好处的疑问或反问,就像有些教师在课堂中把自己喜欢问的“为什么”改换成“你是怎么想的”便于学生回答一样,那么学生在老师的“看到乱扔垃圾的同学你会想些什么?如果看到路过的地方正好有废纸,你会捡吗?这是一座环境多么幽雅的校园啊,我们有理由破坏吗?”等问题的促动下就会有所思考、有所感悟。

4.国旗讲话:文明乘车,安全出行 篇四

国旗讲话:文明乘车,安全出行

国旗讲话:文明乘车,安全出行 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天(3月30日)是什么日子吗?今天是第二十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此时此刻,全国各地正在掀起一股校园安全教育的热潮。今天我在这里想郑重地对同学们说:“请文明乘车,安全出行”!这就是我今天要讲的主题。下面请同学们听我讲两起近期发生的交通事故案例:第一起是发生在 2月27日19时左右,在省道201线惠安县辋川镇后坑村路段,李某驾驶小型轿车碰撞一辆无牌两轮摩托车,造成该摩托车驾驶人林某和他10岁的儿子以及15岁的女儿3人死亡,还有一个11岁的女儿受伤的道路交通事故。另一起是发生在3月16日7时左右,在省道307线南安市康美镇路段,颜某(女)驾驶一辆两轮摩托车,后面载着9岁的女儿和7岁的儿子,在上学途中,与一辆集装箱货车发生碰撞并遭货车侧翻挤压,造成颜某及其子女3人死亡的道路交通事故。同学们,听了这两起鲜血淋漓、触目惊心的交通事故时,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是同情、可怜?还是惋惜、痛心呢?但不管怎样都已无济于事了。为了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请同学们做到以下五“不”和五“要”: 五“不”指的是: ①不闯红灯。②不随意横穿公路。③未满12周岁不骑自行车。④不乘坐超员车辆。⑤不乘坐低速货车、三轮摩托、拖拉机、“摩的”以及报废、非法拼装等有安全隐患的车辆。五“要”指的是: ①乘坐汽车要系好安全带。②乘坐摩托车、电动自行车要戴好安全头盔。③乘坐公交车时,要按顺序排队,等车停稳后,再按次序上下车。④横穿道路要走斑马线,走路要走人行道。⑤要自觉做到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时不抢行。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创造一个文明、安全、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吧!做到每天高高兴兴上学来,平平安安回家去。

5.珍惜生命平安出行国旗下讲话稿 篇五

珍惜生命平安出行

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是三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一,你们知道是什么日子吗?今天是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你知道“安全教育日”是怎么来的吗?有关数据显示:我国中小学生安全防范知识匮乏,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死于食物中毒,溺水,交通事故等。为推动中小学安全教育工作,降低少年儿童伤亡事故的发生率,保证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1996年,国家有关部门发出通知,决定建立“安全教育日”制度,将每年三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定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据公安部交通局统计,2003年我国中小学生因交通事故导致死亡人数达到4104人。北京市的一项调查显示,意外伤害成为0至14岁儿童死亡的第一位,主要危险因素依次为车祸,跌落,溺水等。而在校内外交通安全事故中,步行交通事故危险人群为5至9岁儿童。驾车事故中危险人群为10至24岁儿童和青少年。

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当你上学或放学的时候,都会有人叮咛你注意安全,老师希望同学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严格做到以下几点:

1.每个同学都要重视自己的交通行为,走路要走人行道或靠边右走;过马路要走人行横线;要学会识别交通指挥灯,红灯停,绿灯行。

2.放学后不要在校门口逗留,过马路要看清来往车辆,不能在马路上嬉笑游戏,追逐奔跑。

3.乘坐公交车应自觉等车靠边停稳后,按秩序上下车。过马路时要走斑马线,穿过马路要左右看,不抢先,不逞能。

4.公交车上,保持车内安静,不大声喧哗,不随意将头手伸出窗外。

同学们,红灯可以再等,生命不会再来,“全国平均每六分钟就会有人死在车轮下。”这更说明安全对于人们的生命是多么的重要啊!这绝不是什么危言耸听。这个报道提醒我们:文明行车,文明出行。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东西,我们要保护生命,爱护生命。让我们把“珍惜生命,平安出行”这八个字在心里永远扎下根,让交通事故永远在我们生活中消失,让我们的明天充满鲜花、充满阳光,让我们争做文明守法的好少年!

6.文明出行国旗下讲话稿 篇六

世界上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同学们,安全事故的发生带给我们的是伤痛,带给家长的是担忧,带给学校老师的是一份责任。因此,我们应该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在这里我向同学们提几点有关安全方面的建议:

首先,要增强安全意识,把“安全”二字常记心中,走路、骑车、玩耍时,隐患随时伴在我们身边,要时时想到有可能会出现的伤害,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其次,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自觉遵守学校纪律,虚心听取老师的教诲。放学回家路上不要嬉戏打闹,要注意车辆行驶的情况,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第三、在穿越马路时,要多一份谦让和等待,看清楚来往车辆,在安全的情况下过马路。被接送的同学要告诉家长不要把车随意停在校门口而影响大家出行。乘坐摩托车、自行车、三轮车的同学,要坐稳、抓紧,提醒家长注意安全。

第四、在教室里、走廊上、操场上不要相互追逐打闹,防止撞伤、碰伤。上下楼梯时,不要拥挤,不要互相推撞,不要跳跃台阶,防止跌伤、踏伤,造成人身伤害事故。

7.清洁能源公交线营造绿色文明出行 篇七

随着南京市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大,汽车尾气排放的有害物质对大气环境造成的影响越来越严重。在南京市政府的关心下,34路线的柴油公交车已全部更新为LNG (液化天然气)车型。

1 LNG (液化天然气)公交车清洁环保

LNG在-162℃低温冷凝生产过程中,已脱离出水、CO2、硫化物等各类气体杂质和固体颗粒、铅、笨等,有害物质基本为零。以前34路线使用柴油车,排出的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烃类(碳氢化合物)、铅化合物等,人们路过时常常掩住口鼻,避免吸入过多的尾气。自更换为LNG车型后,其综合排放量比燃用汽、柴油降低约85%左右,其中CO排放减少约97%,HC减少约70%-80%,NOX减少约30%-40%,CO2减少约24%,微粒排放减少约40%,无铅、笨等致癌物质,基本不含硫化物,大量减少了汽车尾气排放物,且LNG组分较纯,燃烧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很好的清洁燃料,有利于保护环境,减少城市污染。LNG与汽油、柴油、LPG (液化石油气)相比,除了清洁环保外,还具有其它优势。

2 清洁能源的其它优势

(1)经济优势。

在南京,LNG价格稳定,与柴油价格差距较大,约占柴油价格的60%~70%,在公交运营方面优势明显。通过34路线的实际运营情况并经过计算,每辆车一天节约近100多元,全年节约近30万元左右。LNG燃烧完全,不产生积碳,不稀释润滑油,能有效减轻零件磨损,延长汽车发动机的使用寿命。而且LNG加注时间不到CNG车的一半,大大缩短了加气时间,避免了由于加气时间长而引起的排队等待现象,提高了车辆的运营效率。

(2)技术优势。

目前我国已建立了完整的LNG汽车发展技术链和产业链,LNG汽车配套零部件的生产加工技术、整车装配技术、维护保养技术都达到了国际标准,自动化、半自动化及智能管理水平基本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所以说34路线有着最先进的技术。

(3)安全优势。

LNG的着火点为650℃,比汽、柴油的燃点都要高,汽化后密度很低,只有空气的一半左右,稍有泄漏立即飞散开来,不致引起爆炸。因此,34路线LNG汽车比汽、柴油等车使用起来更安全,而且LNG车能量密度大,同样容积的LNG车用罐装载的天然气是CNG储气瓶的2.5-3倍,续驶里程长,且34路线每辆车装有一只375L的钢瓶,加满后可行驶450公里以上,运行性能可靠。

3 绿色文明出行结硕果

8.如何提高国旗下讲话的教育实效 篇八

话题应可感

国旗下讲话相当于一堂面对全校师生的公开课,如果没有精心准备讲话稿,或者话题不吸引人,讲话内容脱离学校实际,就很难吸引学生,起到应有的教育效果。话题可大可小,可以关注国际国内时政大局,可以围绕社会的热点和师生关注的焦点,也可以围绕学生生活、文明礼貌、习惯养成等常规问题来谈。有的学校结合节日选择对应的话题,也有的学校制定一年的德育话题,逐周演讲。所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多年前顾炎武写的这副楹联恰好为今天的国旗下讲话作了绝妙地注解。

当然有一些国旗下演讲话题也不错,但是却过于空洞,流于玄谈,缺少例子或者未能结合实际。学生听则听之,没有往心里去,这就没有效果。真正受学生喜欢的应该是一些切近学生实际、具体可感的话题,倒不在于话题的大小,关键是能否打动人心。对此可以总结为三个贴近: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比如去年5.12汶川大地震,举国齐悲,亿人伸手援助,这样的话题既重大又有学生实际参与,效果就比较好,再比如节水节里谈节水,就容易将生活中的细节上升到责任高度,让学生明白节水的意义。这样的话题学生喜欢听,教育效果自然显著。

演讲须精彩

国旗下讲话不是简单的发言,应该是一场演讲,应该从演讲的高度去审视和衡量国旗下讲话。首先,是演讲者的确定。很多学校习惯性地安排学校领导讲话,也有安排老师或学生讲的,通常是根据话题选合适的人,除了领导、老师、学生外,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邀请花木工人、校友、社会人物等谈相关的话题;也有因人而确定话题的,比如对师生有教育意义的特殊嘉宾、重要校友等。演讲者切忌老面孔,要常换常新。其次,是演讲者要重视演讲活动,要作充分的准备,尤其是演讲稿要准备好,才能口若悬河、慷慨陈词,如果照本宣科,与观众缺少交流,效果就要大打折扣。有的学校一律要求演讲者先试讲,有经验的老师可以自己试讲,没经验的老师和学生必须公开试讲,以确保演讲成功。再次,要尽量提高演讲水平,力求精彩。每学期国旗下讲话作为全校性的集会屈指可数,而且又是早上这样的黄金时间,要是敷衍一下,这种经济成本就太高了。更关键的是作为劳师动众的校级活动,大家期望值都比较高,众目睽睽之下,评价往往只有两种——“好”与“不好”。一旦不成功,不但起不到教育的作用,反而会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直接影响领导的威信和学校的风气。所以说,演讲精彩是教育高效的关键。

演讲是一门艺术,做好有难度,但是学习一些基本的常识却很有必要。诸如外在的形象、衣着、姿势、表情等,声音的高低强弱,语速的快慢与节奏等都要考究。有的演讲者满口方言;有的动则训斥学生,揭露批判不良行为,尽管用心良苦,但只会激起学生反感抵触,自然没有教育效果。为了提高演讲水平,有的学校还专门对国旗下演讲进行评价,邀请学生代表、老师等对演讲的主题、形式、语言、演讲技巧以及演讲者的仪表等打分评议,使得人人重视,个个上心,这样对国旗下讲话能起到良好的规范和促进作用。

形式务新颖

升旗仪式有简单的程序,但国旗下讲话没有固定的模式,没有谁规定必须是一个人讲话大家闭嘴敬听。作为每周一见数十年不变的老套形式,学生早就看腻了。如果不创新,光从形式看,听众就已经失望了一半。有许多老师创新出不少新的形式,比如用英语和汉语双语演讲来宣传英语学习,有的安排两个人演讲,有的组织几名同学分正反两方进行辩论代替演讲,也有的安排一个团队进行诗朗诵,效果都很好。演讲过程中有的老师穿插讲一些笑话、谜语什么的;高明一些的老师演讲时适时抛出一些话题给学生回答的机会,从而调动全场,形成上下互动的情势;更有一些老师随身带一些图片、实物等展现在学生面前,起到辅助说明的作用。比如有位老师进行“珍惜生命、拒绝毒品”的主题演讲时,他从虎门销烟的背景讲起,讲鸦片的特点、对人体的危害,然后取出随身带来的图片,展示鸦片对人体的侵害,对人性的扭曲,对人生、家庭的改变等,图文并茂,情真意切,全场学生无不感动。

当然,形式不需要太过花哨和烦琐,必须为内容也就是演讲主题服务。原本是利用心理上的“喜新”而行的破冰之举,一旦变成哗众取宠,喧宾夺主之举,则画蛇添足过犹不及,收不到预期的效果。此外,演讲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3—10分钟以内,而就整个升旗仪式来讲,也应该务求简洁,力擗繁琐冗长,以简洁的形式烘托演讲的宏富和精彩。

氛围要创设

演讲离不开环境氛围的创设,而环境最起码的要求是净、静二字,此外就是空间适宜、音响设备良好。一个整洁安静、气氛和谐的环境能给演讲者以良好的心态和饱满的热情,也能给听众以舒服愉悦的心境,也惟有这样的心境才能使观众更专注、更深入地理解演讲的内容,在心理和情感上与演讲者形成共鸣。

有时为了特定主题的需要,演讲现场需要适当准备一些布景道具。比如有一所学校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里演讲时,事先准备了电影短片、《屠城血证》一书和小红旗等,演讲者情绪激动慷慨陈词,场下观众挥舞小旗积极互动,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环境氛围的适当营造并非陷入形式主义的窠臼,就像要备一节课就要准备适当教具媒体一样,当我们把国旗下演讲当作一节课去准备;把它当作一场灵魂洗礼,做些工作也就无足道了;如果真的有一个或者几个甚至更多学生因为这一场演讲而彻底改变世界观、人生观,树立理想,奋发图强,最终成为国之栋梁,做点劳动岂值得一提?又有谁说国旗下讲话就不会取得这样的效果呢?当然,若非主题特别需要,一般情况下也以简单便捷为宜,适当点缀渲染即可。

教育当系统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系统的各组织共同合力才能创造出最佳的效果。国旗下讲话也需要与其他活动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更大作用。国旗下讲话可以成为学校教育大系统中的一环,也以自己为中心,串联学校其他的教育活动。国旗下讲话可以成为学校一周、一月、一个学期学习生活的总动员,或者成为一项活动的开幕式;可以是一项主题教育系统中的一环,协同学校其他教育活动,也可以以国旗下讲话为先导,引领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比如有的学校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定好计划后,就在某月开始的升旗仪式上演讲发动,各班级则利用晨会夕会、进行具体的教育培训,中途安排适量的文明礼貌实践作业,月底举行主题队会,最后利用国旗下讲话进行总结。这样的教育就比较系统深入,真正让学生沿着知、情、意、行一路走来,效果比较好。

国旗下讲话既可以与德育活动紧密结合,比如主题班会、晨会夕会、实践作业等;也可以与教学相结合,比如联系科学社会学科谈环境教育,联系语文学科谈阳光阅读等;还可以将学校最近的重要活动,比如校庆、创建开放日、友谊赛等结合起来做动员。总之,国旗下讲话要能将学校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充分结合起来,形成合力,以期达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国旗下讲话是一种仪式庄重、气氛肃穆的集体教育形式,与其他德育载体相比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价值。学校要充分挖掘利用乃至创新这一德育资源,将其建设成为让学生喜欢乃至热爱的校本德育课程,使国旗下演讲这一神圣的仪式回归应有的地位,发挥最大的教育作用,而不再是形式和累赘。

9.小学国旗下讲话稿文明 篇九

争做文明学生 共建文明校园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

我们钢屯小学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克服种种困难,经过全校师生的不懈努力,我们已经拥有了一个幽静而温馨的学习环境,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创设了一个健康的成长空间。在晨光下,在微风里,在实小的殿堂中,同学们正在茁壮成长。

可是就在这块美丽的校园中,也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偶尔也有一些令人不满意的现象出现。如:清扫刚结束后的校园,就有我们同学扔下未喝完的牛奶袋,饮料罐,冰糕纸;在整洁的校园里,有我们同学丢的纸屑,塑料袋;在书声琅琅的课堂上,有的同学却精神萎靡不振;在课间总有那么少数同学在高声喧哗,追逐打闹。还有少数同学受一些不良习惯的影响,讲粗话,脏话,争吵,打架,搞不团结。

以上这种种现象虽只是发生在极少数的个别同学的身上,但却破坏了学校为我们提供的优美和-谐的育人环境,与我们当今社会所倡导的文明主流不相符。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取决于人的素质,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取决于市民的素质,一个学校的文明程度取决于我们每位同学。同学们,你们是否想过我们的文明与否,不仅代表着我们个人的形象,也代表着学校的形象。因此,从现在起,我们应坚决摒弃掉我们身上种种不文明的行为,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做一个自尊、自爱、整洁、朴素大方的学生;做一个真诚友爱、礼貌待人、品德高尚的学生;做一个勤奋学习、积极向上的学生;做一个文明、健康向上的21世纪的“四有”新人。

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建一个文明、美丽的校园,让我们实小的每一名学生都成为一个文明之人,让文明之花开遍校园的每个角落。同时也让我们用我们的文明行为影响自己的家庭,影响自己生活的社区,影响自己周围的街道,为我们淄川创建文明城市尽自己的微薄之力。谢谢大家!

国旗下的讲话(二)

让我们共建文明校园

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六一儿童节即将到来,我首先祝同学们节日快乐!今天我讲话的内容是《让我们共建文明校园》。文明无处不在,它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它的作用太多太多。那么怎样才能使小学生的文明洋溢在美丽的校园呢?

我们小学生要衣着装整洁,符合学生身份,体现出新世纪学生篷勃向上的风采,升旗仪式,最为庄严。这凝聚了文明与热血的国旗,在礼仪的包围中显得更加鲜艳。此时此刻,国旗下的我们要严肃认真、精神饱满、高唱国歌。校园文明更加重要,课间休息,不追逐打闹,不随地吐痰、乱扔纸屑、上下楼梯一律右行、见老师和客人要主动问好。我们还应该爱护花草树木和一切设施,不穿越绿化带,服从老师管理和接受值周学生的批评劝阻。

一直以来,我们钢屯小学的领导老师们默默工作,无私奉献,努力为同学们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同样,创建良好的班集体,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人人都有责任。同学们想过吗?学校要发展,形象要高大,光靠老师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你、我、他,大家的共同努力。你一言,我一行,塑造出淄川实小高大、美丽的形象,每一位少先队员的举止言行展现的正是学校的品味,关系着学校的荣辱。不要以为一个人的言行微不足道,一滴水不能改变旱情,但无数滴水却能形成海洋,愿每一位同学都自觉担负起自己的责任。我们是实小学子,我们要做行为文明的学生,我们要做精神富有的学生。

10.文明礼仪国旗下讲话稿 篇十

今天的三月份的第三周,三月份我晓得每月一事的主题是文明礼仪月,今天我要说的主题是:做一个有修养的实验中学人。男生要做一个谦谦君子,女生要做大家闺秀。

我们实验中学的核心理念是创特色学校,育现代少年,这个大牌子树立在教学楼顶上。什么是现代少年。我认为,现代少年首先是阳光少年,积极处世、乐观自信,为人豁达开朗、自信乐观,积极上进、富有责任感、正义感,勇于面对困难、挫折和失败、不轻言放弃。现代少年还是智慧少年,明辨是非、分清主次、做事有轻重缓急、条理清晰,友善待人、认同和欣赏他人的成功,互相鼓励、互相支持、分享快乐,宽容大度、谦虚随和,友好竞争,共同进步,现代少年还是文明少年,感恩他人,尊老爱幼、孝敬长辈,团结同学、友爱邻里、乐于助人,严格自律,言行一致,知错能改、遵守社会公德,有责任感。

在这一系列的标准里面,我认为,最重要是文明礼仪。

大家可能不知道,在我校的现代少年文化体系里面,还有一个学校发展愿景:是书香校园、智慧课堂、涵养教师、儒雅学生。

做一个有修养的实验中学人。男生就要做一个谦谦君子,女生就要做大家闺秀。

谦谦君子指谦虚而严格要求自己的男生。大家闺秀是指有教养,有涵养,知书达礼的女子。

修养,是文化、智慧、善良和知识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美德,是崇高人生的一种内在的力量。讲究情操修养,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好传统。我国古代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说法。要想成为有修养的人,必须具备三个品质:渊博的知识、思考的习惯和高尚的情操。知识不多就是愚昧,不习惯于思考就是粗鲁或蠢笨,没有高尚的情操就是卑俗。

同学们,我们正处在人生最美好最灿烂的少年时代,这也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险滩,在我们人生的花季里你思考过修养这个问题吗?你是愿意做浅薄无知、卑俗可憎、粗鲁蠢笨的人呢,还是做一个知识渊博、举止文雅、谦和热情的人呢?相信所有的同学选择的都是后者,这就是有修养的人。

作为一名中学生,是人生最美好最灿烂的少年时代,在这人生的花季里我们怎样才能做一个有修养的人?怎样做一个谦谦君子,大家闺秀呢?

第一,要有爱心。

俗话说“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我们要爱亲人、爱老师、爱朋友、爱同学,甚至是要爱那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只有当你对生活中的一切充满爱心,并由此获得了心境的开阔和精神的愉悦时,你才能体会出这句话所包含的深刻哲理。当汶川大地震发生时,同学们纷纷拿出零花钱,慷慨解囊,为灾区人民分忧解难。当有同学生病时,同学们也能伸出援助之手。平时,我们很多同学能体谅到父母赚钱的不容易,乱花钱,乱吃零食的现象比以前减少了不少。这些行动,充分体现了我们实验中学的学生是有爱心的,并且,我更相信同学们的能保持这种爱心,能发扬这种爱心,让爱心伴随着我们的成长。不光如此,我们还要爱大自然中的万物生灵,现在,我们在花园般的校园中读书、生活,一花一木,更使我们的校园生机盎然,充满春意,我们同样要对它们怀有爱心,来呵护这些无声的生命,让它们和我们一起茁壮成长。

第二,要有宽容心。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的责备会有过火的地方;老师的批评也不见得每次都公平;同学之间也少不了磨擦误会。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就连那光辉的太阳,有时脸上也会出现黑点。当这一些问题出现在你面前时,你应该采用怎样的处理方式态度。去和父母争吵吗?去和老师顶撞吗?去对同学口出污言甚而是拳脚相向吗?去想方设法进行报复吗?过去,我们的个别同学就是采取了这些很不恰当的方法,而产生了严重的后果。你是否知道,一旦这些事情发生,留给你的决不是什么美好的记忆。所以,以宽容的心来处理生活中的事,不仅仅,是给别人送去了一份谅解,更是送给自己的一份厚礼。我们应该知道,宽容并不代表无能,却恰恰是一个人卓识、心胸和人格力量的体现,也是一个人是否有修养的体现。在这里,我顺便把法国十九世纪的文学大师维克多?雨果的一句话送给大家共勉:“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第三,要讲礼仪。

我们开始《礼仪》校本课程。同学们学习的非常认真,外来的客人说,我们实验中学人最讲礼貌。礼貌存在在生活的处处。《北京晨报》曾报道说,有一个200多人的中国旅游团去泰国,飞机上三次用中文广播,呼吁中国乘客不要把飞机上的耳机、毛毯和餐具带下飞机。令人尴尬的是,下飞机时还是有中国游客把餐具偷偷藏起来,最后被发现不得不交给乘务员。“中国人走到哪里都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在国外,有许多公共场所都特别用汉语赫然写着“请勿大声喧哗!”等字样,用以提醒中国游客。中国公民在境外的种种不文明表现,使我们这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民族形象大受损害。类似的现象我们有没有。在我们的校园里,大家都曾目睹这样的现象:有些学生在楼道上跑跳嬉戏,打闹喧哗;集会时说有的同学在下面小声说话;自习课随意讨论问题、课间乱吼乱叫;食品包装等垃圾随手乱扔,尽管学校常规已作了明确规定,班主任也一再要求,但总有人在无人注意时放纵自己,或是经提醒有好转,过一段时间又恢复原态。这是为什么呢?究其根源,我认为,主要在于同学们没有真正从内心认识到文明素养的重要性,没有把文明与礼仪变成自己的习惯。的确,在我们生活的大环境里,随地吐痰、出口脏话等不文明的行为屡见不鲜;在我们的人际交往中,也有人不懂得使用敬意的言语和举止。但是我们作为六中的学生,作为21世纪的建设者和主人,我们不能随波逐流,因此今天有必要重提文明礼仪这个话题。

第四,要有责任心。

11.文明出行,让生命之花永远灿烂 篇十一

案例展示

张兵(化名)是某市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他钟爱摩托车,喜欢飙车的极速刺激。

2013年5月24日中午,张兵所在班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但他和另一名同学却不听老师的劝告,执意自己骑摩托车去调查地点。

老师最担心的事情最终还是发生了。在一条南北走向的水泥路的转弯处,发生了严重的交通事故。张兵当场死亡,另一名同学在送往医院后不久也不治身亡。经过技术鉴定,出事摩托车当时速度达100.35公里/小时。这样血淋淋的教训不在少数。

我们再看一则新闻:2014年10月,某市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名年仅13岁的初中生放学后在马路上玩轮滑,一不小心摔倒在地,结果被经过的汽车轧断了左腿。

这两起交通事故并非偶然的个例。事实上,我们身边经常发生一些危及生命的车祸,在一起起交通事故的受害者中,中小学生占了相当比例。

据了解,我国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数超过10万,其中中小学生占死亡人数的10%左右,步行交通事故危险人群为5至9岁儿童,15岁至18岁男生发生车祸的数字是女生的3倍,这其中80%是因为中小学生不懂交通安全知识和缺乏遵守交通安全法规的意识所致。车祸已成为危及学生生命的一大杀手。

严峻的现实

与高发的安全事故及其隐患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小学生对安全事故的防范意识很差。在一项权威统计中,当中学生被问到“如果上学快迟到了,在过马路时正好赶上红灯,你会怎样”时,6.2%的被访中学生选择了“赶紧过马路”,9.6%选择了“旁边有人过就跟着过”,27.4%选择了“车辆少,就小心地穿过马路”,三项累计高达43.2%。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不少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意识淡薄,违反交通规则的现象几乎随处可见,如:在道路上行走时不走人行道;在没有人行道的道路上行走时,不是靠路的右边行走,而是在路的左边或中间行走;横过马路时不走人行横道、地道,而是任意横穿,或在车辆来临时突然横穿;只顾行路,不注意道路和车辆信号的显示,不服从交通指挥和管理;在车行道、桥梁、隧道或交通安全设施等处逗留、玩耍、打闹等;在机动车道上骑车甚至逆行;骑车时横冲直闯,只顾自己行驶,不管前方情况和左右人的安全,当机动车临近时也毫不避让;骑车遇路口转弯时不减速,不向后望,突然猛拐;通过路口时猛蹬猛骑,遇有禁行信号时抢行或闯行;骑车时双手离把或单手持物,或再牵引一辆车,或驮带他人;在道路上互相追逐、打闹或曲线竞骑;几人骑车并列行驶、扶肩并行或者紧随机动车后面行驶。这些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无疑将自己置于十分危险的境地,对生命造成了很大威胁。

近些年来,随着机动车数量的增多,交通环境出现恶化,加上部分司机没有礼让学生的好习惯,学生在上学、放学途中遇到交通事故的概率明显增大。

八方热议

对于学生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老师和家长皆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交通警察也有自己的认识,他们的看法又是怎样的呢?

李志武(吉林 老师):交通安全知识讲座年年举办,交通安全宣传手册年年发放,可学生是否能看进去,看他们的表现就知道。所以说,解决学生的交通安全问题也需要讲究方法,不是一场讲座、一份宣传册就能解决的。

武 强:(武汉 老师):每个学期的开学和期末,我们都会邀请交警部门到学校上交通安全课。除了少部分学生听课缺乏积极性外,大多数同学都会认真地听,但大多听完了便抛之脑后,随意横穿马路、违反交通规则的情况依旧屡见不鲜。

王雅庆(石家庄 校长):中小学生是交通参与中的弱势群体,必须加强对他们的交通安全教育。建议有关部门能编写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材。比方说动漫就是学生们容易接受的形式,中小学生在他们的年龄阶段,应重点对横过马路、骑车沿路追逐等现象进行教育。

许俏文(西安 家长):平时我经常叮嘱孩子注意交通安全,但也只停留在走路靠边走,别飙车,别闯红绿灯,其他也没过多教育孩子。

李静:(武汉 家长):据我了解,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条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纳入法制教育的内容。”但目前的现状是,对中小学生的道路交通安全教育还缺少教学大纲和教材,仅停留在交管部门和学校的自发教育状态。

董笑钰(长沙 家长):现在中小学生的道路交通安全教育还没有教学大纲和课时安排,该项教育和禁毒、消防等都属于法制教育,法制教育包含在思想政治课程中。目前,全国的中小学生法制教育虽然有课时计划,但还没有统一的教材和大纲。希望有关部门尽快落实吧。毕竟关系孩子安全的问题都是大问题。

李可维(交警):现在的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意识还停留在“红灯停、绿灯行”的阶段,由于中小学生反应能力、判断力、自我保护能力差,缺乏应有的交通安全常识,对交通环境、交通危险认知水平低,是导致出现车祸的最大原因。许多中小学生喜欢爬隔离带,在路上嬉戏打闹,突然猛跑,都是极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因素。此外,很多中小学生不明白交通标志的含义,而且对车辆的危险性了解较少,比如因分不清楚哪个灯代表倒车,车辆后倒时,学生正在车后玩,而驾驶员看不见小孩,容易导致伤亡事故。

王 全(交警):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意识贫乏,学校和家长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一些学生家长平时很少向孩子传授交通安全知识,不能对孩子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甚至过马路时常常带着孩子闯红灯。也有个别学校过分强调教学质量,几乎将全部精力都放在教学环节上,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交通安全知识的教育与普及应当从小抓起,学校和家长都要培养中小学生关爱生命、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

结语:交通安全要成学生必修课

解决学生交通安全问题,仅靠交通管理部门是远远不够的。一名教育界人士指出,家长和学校是学生安全的直接管理人(监护人),负有对学生进行管理、教育和引导的职责,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是导致学生交通安全意识淡薄的原因,因此教育部门应将交通安全教育列入议事日程,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宣传教育计划,引导学生参加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广大家长和老师应该以身作则,在平时要自觉遵守交通安全法规,为孩子起到示范作用。

此外,交通、城建等部门应尽快健全城乡交通安全设施,规范城市交通管理。交警部门在加快学生交通安全“绿色通道”建设步伐的同时,可向当地政府建议出台具体措施,严禁各类车辆在学生上学、放学的时间段内在校门口通行,接送学生的车辆只能按划定的地点有序停放。

据有关方面透露,近年来,教育部一直在筹备交通安全教材进入中小学的工作,有些地区已经把交通安全教育列为学生的必修课。

编后语

作为中学生,应该认识到生命的可贵,为此,必须仔细学习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认真反省自己和同学平时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自觉接受老师和家长的教育,认识到违反交通规则的危害,与同学相互督促,逐渐改变以往的陋习,形成“珍爱生命,文明出行”的良好意识,从而让美丽的生命之花永远灿烂。

开心测试:你对交通安全常识了解多少?

1.汽车后面的方向灯不断闪烁时,表示要( )。

A.转弯 B.刹车 C.请后面的车辆先行 D.照明

2.学生骑自行车以( )较为适宜。

A.10周岁以上 B.12周岁以上 C.18周岁 D.七八周岁

3.我们骑车穿越斑马线时,要怎样做呢?( )

A.慢慢骑过去 B.推车过去 C.随便 D.快速骑过去

4.电动自行车在划分车道的道路上行驶,应当在( )内行驶。

A.机动车道 B.非机动车道 C.人行道 D.随便哪条车道

5.交通信号灯中,黄灯表示( )。

A.可以通行 B.禁止通行 C.没有意义

D.警示

6. 在没有人行道的道路上行走时,应该靠( )走。

A.左边 B.右边 C.中间 D.随便哪边

12.文明用餐国旗下讲话稿 篇十二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文明就餐》。

就餐文明是社会文明的重要体现,它不仅关系着每位同学的生活,而且直接体现个人良好的整体形象。作为少先队员的我们应当从自身做起,积极参与文明就餐行动,争做“俭以养德、文明用餐”的实践者、宣传者、监督者特此向大家发出如下倡议:

一、爱惜粮食,不挑食,杜绝浪费。节约粮食是尊重他人劳动的表现,也是高尚人格的体现。

二、就餐前要洗手,餐桌上垫好小桌布,保持桌面卫生整洁,残渣也可以及时带走。

三、保持良好的就餐秩序,自觉排队进出餐厅。

四、就餐时要文明、安静,细嚼慢咽,不大声喧哗,不做影响他人就餐的事情,注意个人形象。

五、爱护餐具,就餐后餐具有桌长统一回收按照规定放到指定位置。

六、就餐后及时清理桌面、地面卫生,不乱扔食物残渣和餐巾。

13.国旗下讲话稿文明校园 篇十三

在台湾一年级小入学时,进入校门第一眼就看见四个大字“礼、义、廉、耻”。这是全台湾统一使用的校训。民国二十三年的新生活运动,确立了“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的地位,并重新解释为“礼是规规矩矩的态度,义是正正当#当的行为,廉是清清楚楚的辨别,耻是切切实实的觉悟”。

如果说中华五千载浩瀚文明是车轮,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辄印,那么无疑,礼是那转动不息的车轴,推动着华夏文明的延续。自古我国便被成作“礼仪之邦”,讲求礼义廉耻,孝悌忠信。孔子云:‘不学礼,无以立’。简单的六个字便道出了中国文化的精髓:知礼。它的光泽在20xx余年后的今天依然夺目!那么究竟何为文明礼仪?

简单的来说,文明礼仪是一种律己、敬人的行为规范它不仅仅是一种品质,一种修养,更是一个人道德素质的重要标志。而要做到讲文明礼仪,首先要做到的是尊重他人。

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时,在狭窄的过道上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见是列宁,就要退回去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着手,请你先过吧”。然后,列宁紧靠着墙,让女工先上楼。列宁侧过是半个身位,可他展现的是对他人的尊重,对文明礼仪的践行。明代大学者王守仁说过:“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惟有真正做到了,才是“行动上的巨人”,才会受到人们的尊敬。而不文明也是国耻。还记得那则报道,国庆节后的天安门广场,40万平方米的广场上,竟有60万块口香糖的残渣,密密麻麻的斑痕与天安门广场的神圣和庄严形成强烈反差。可见,文明礼仪也体现在细节上,它有时是一声“老师好”中涌动的阵阵暖流,是“对不起”与“没关系”碰撞的奇妙火花,是同学互帮互助时一抹友谊的阳光,是伴随着最后一个人离开时熄灭荧光灯,是随手捡起校园的纸屑,无数个文明礼仪的细节汇聚成奔涌的文明长河,也反映了一个学生应具有的良好文明习惯。我们只有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点燃心中的文明之火,才能成为一个有涵养的人,才能让文明、和谐之风充满校园。

14.文明就餐国旗下讲话稿 篇十四

大家早上好!

听了这个标题,大家也许会发笑,国旗下讲话文明就餐教育。就餐就是吃饭呀,谁不会呢?那就先看看我们的校园,看看学校的食堂吧!

每当午餐时间,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走进学校食堂,可是到了食堂里面,排队大声讲话的,插队的,吃饭的时候高声喧哗的,到处都是,整个食堂就像一个沸腾了的水壶,真是人声鼎沸,我不知道当你们每天在这样的环境里吃饭的时候,会有什么感觉,又或者什么感觉都没有,觉得挺自然的。可是,作为老师,我想说:这样的吃饭环境实在让人忍无可忍。我们中国的古人说食不言,寝不语,意思就是吃饭和睡觉的时候都不要说话,这是衡量一个人具备良好习惯的最基本的标准。

所以,我有1个故事想与大家分享。

说是有十几个中国人到一家大酒店用餐,进入大堂后,就吵吵开了,猜测哪一个门是餐厅,有的则高喊“累死了,快开饭吧,演讲稿《国旗下讲话文明就餐教育》。”,原本十分寂静的大堂由于他们的到来顿时“热闹”起来。当他们得知餐厅的位置并推开大门时,全体都愣住了:他们看到该餐厅内有100多位俄罗斯人正在吃饭,但却鸦雀无声。如果不是眼见为实,他们真不敢相信,100多人吃饭的餐厅怎么会这么静。受此影响,他们也轻拿碗筷杯碟,细嚼慢咽,吃了一顿安静的午饭。

听到这里,大家有没有觉得我们在食堂里太吵了一点呢。在这种公众场合,我们难道就不能安静一点,不能控制自己吗,炎黄子孙拥有五千年的文化,难道文明素质还不及外国人吗?那绝对不可能!所以同学们要从现在从学校开始培养自己的好习惯,很高兴我们也看到有些班级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还是能够做到文明就餐的,比如31、42、51、52,我们希望更多的班级更多的同学都能加入到文明就餐的行列中来。

学校大队部特此向全校同学发起“文明就餐,从我做起”的倡议:

学校食堂就餐规则:

1、错时就餐,学校规定了低年级同学准时就餐,中高年级向后推迟5分钟进餐,请各班严格按照规定时间准时进食堂就餐。另外:班主任和配班老师相互协调,必须保证有一位老师带领学生进入食堂。

2、各班排成二排,有序进食堂,不得奔跑,在指定的窗口排队。如果窗口前有其他班级正在打饭,请老师们带领学生在食堂门口耐心等待,等前面队伍打饭快结束了,再带领本班学生进入食堂。

3、就餐时对号入座,不能抢坐别人的位置,要互相谦让,有骨头的菜要把骨头吐在自己的饭盒盖上,最后倒入回收的盆里面。

4、就餐时保持安静,文明就餐,不要大声喧哗、打闹,敲打碗筷,不得离开座位,如果要喝汤,请排队,不要在食堂连随意奔跑走动,注意安全,防止相互碰撞或烫伤。

5、珍惜粮食,不挑食,不厌食,能吃多少就盛多少,不要浪费。(全世界每6秒钟就有一个儿童因为饥饿而死亡。)

6、吃完饭,带好饭盒有秩序走路直接回教室,不要在学校水池里面洗饭盒,在半小时内不能跑、跳或进行剧烈运动。

同学们,细微之处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内涵,排队事小,吃饭时讲话是小,但是以小见大,人的最基本的素质就体现于此。食堂的良好秩序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文明就餐,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一个舒心的笑容,一个让座的动作,一句真诚的道歉都能让我们感受你的举手之劳就能给他人带来无限的帮助和温暖,希望广大同学能积极的加入我们的行列,让我们一起努力,营造一个温馨、祥和的就餐氛围。

15.国旗下讲话稿文明礼仪 篇十五

同学们,讲文明、懂礼貌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的标志,是我们青少年必备的一种美德。本学期学校开展争做四好学生活动,目的就是培养我们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有理想、守纪律、勤学习、勇创造的一代新人。

课间休息是为了让同学们修整身心,以便精神百倍的、更好的学习。多数同学能够遵守课间规范,做有益的活动,例如踢毽子、跳皮筋、与同学交谈、看喜欢的书等,但是少数同学没有安全意识,文明意识淡薄,在走廊上大声喧哗、在操场上追逐嬉闹极容易引发危险,还有些同学一下课便拿出小食品,吃完后袋子乱扔,弄得环境脏乱不堪,这些种种表现是和我们倡导的文明新风相悖的。

上一篇:第一书记观后感下一篇:旅游计划书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