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分析年(精选11篇)
1.人力资源分析年 篇一
人力资源师网络视频免费试听: http://edu.21cn.com/kcnet1420/
案例:诊断目标管理何以“迷失方向”?
案例回放
某公司刚开始实行目标管理时,还属于试行阶段,后来由于人力资源部人员不断变动,这种试行也就成了不成文的规定执行至今。应该说执行的过程并不是很顺利,每个月目标管理卡的填写或制作似乎成了各个部门经理的任务或者说是累赘,总感觉占了他们大部分的时间或者说是浪费了他们的许多的时间。每个月都是由办公室督促大家写目标管理卡。除此之外就是一些部门,例如财务部门的工作每个月的常规项目占据所有工作的90%,目标管理卡的内容重复性特别的大;另外一些行政部门的工作临时性的特别的多,每一个月之前很难确定他们的目标管理卡„„
该公司的目标管理按如下几个步骤执行:
1、目标的制定。
前一财年末公司总经理在职工大会上作总结报告是向全体职工讲明下一财年的大体的工作目标。财年初的部门经理会议上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各部门经理讨论协商确定该财年的目标;每个部门在前一个月的25日之前确定出下一个月的工作目标,并以目标管理卡的形式报告给总经理,总经理办公室留存一份,本部门留存一份。目标分别为各个工作的权重以及完成的质量与效率,由权重、质量和效率共同来决定。最后由总经理审批,经批阅以后方可作为部门的工作最后得分;各个部门的目标确定以后,由部门经理根据部门内部的具体的岗位职责以及内部分工协作情况进行分配。
2、目标的实施。
目标的实施过程主要采用监督、督促并协调的方式,每个月月中由总经理办公室主任与人力资源部绩效主管共同或是分别到各个部门询问或是了解目标进行的情况,直接与各部门的负责人沟通,在这个过程中了解到哪些项目进行到什么地步,哪些项目没有按规定的时间、质量完成,为什么没有完成,并督促其完成项目。
3、目标结果的评定与运用。
目标管理卡首先由各部门的负责人自评,自评过程受人力资源部与办公室的监督,最后报总经理审批,总经理根据每个月各部门的工作情况,对目标管理卡进行相应的调整以及自评的调整;目标管理卡,最后以考评得分的形式作为部门负责人的月考评分数,部门的员工的月考评分数的一部分来源于部门目标管理卡。这些考评分数作为月工资的发放的主要依据之一。
人力资源师网络培训:http://net.thea.cn/xrl/kc/
在最近部门领导人大多数反映不愿意每个月填写目标管理卡,认为这没有必要,但是明显的在执行过程中,部门员工能够了解到本月自己应该完成的项目,而且每一个项目应该到什么样的程度是最完美的。还有在最近的一次与部门员工的座谈中了解到有的部门员工对本部门的目标管理卡不是很明确,其中的原因主要就是部门的办公环境不允许把目标管理卡张贴出来(个别的部门),如果领导每个月不对本部门员工解释明白,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他们的工作目标是什么,只是每个月领导叫干什么就干什么,显得很被动„„可是部门领导如今不愿意作目标管理这一块,而且有一定数目的员工也不明白目标管理分解到他们那里的应该是什么。
目前人力资源部的人数有限,而且各司其职。面对以上存在的问题,该公司人力资源部应该怎样处理?
问题分析
从这个案例中给出的信息来看,从这个案例中给出的信息来看,该公司的目标管理体系其实还是比较完善的,那么,为什么还会出现案例中的问题呢?一是目标管理没有同公司的发展战略结合起来,应有阶段性目标和中长期目标,使得目标管理缺乏层次感。二是沟通不及时,目标管理没有得到公司上下的认同。三是目标管理内容过于重复复杂,没有结合部门的特点制定,有单纯为搞目标管理之嫌。四是没有进行动态管理,及时调整目标管理内容和进行效果评估。
而问题的关键在于目标管理工作并没有精细化,公司缺乏目标管理体系的执行力。先来看看部门经理不愿填写目标管理卡的问题,主要有三种原因导致这种情况: 填卡太麻烦,重复性的问题浪费了时间。针对这一问题,可以抽出每个岗位例行性的工作,这些工作在短时间内不会有很大的变化,将其记入岗位职责说明书中去,考核时同样有据可依;而对于各个岗位创造性的工作我们才记入目标管理卡;对于战略性的目标考核时间可以稍微拉长一些,如果有条件的话公司可以定制一套目标管理信息系统,这样可以更加简便填写。
与过去的管理方式发生冲突。很多经理人已经习惯了凭记性做事,他们在业务不多的时候往往喜欢把计划放在脑子里,然后想到了就去做,可是在公司业务扩张的时候,公司应开展目标管理就会有一种参与感,对目标管理也就不那么反感。不愿给自己加压,这种明确的目标遭到周围人怀疑其能力。对于这种推卸挑战和压力的情况,公司绝对不能手软,应更加细致地推行目标管理,加大奖惩的力度,当然还是以奖励为主,同时给予愿意提高自己管理能力的经理一些必要的能力培训,淘汰拒由于各个部门在工不接受目标管理方法的经理,从而达到奖励进步者、惩罚保守者,分化反对派的效果。
另外,员工工作被动的情况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没有目标共识,员工不了解上司和本部门的目标是什么。我们可以通过月底目标讨论小组的形式,让员工充分和上司沟通,达成一致的目标。
业务流程不清晰,员工不知道自己的工作范围。这是一个与目标管理没有什么关系的问题,它涉及到岗位职责说明书的细化问题,如果每一个员工知道哪些工作是自己的分内事情,他们就不会抱怨上司交给的工作了。
解决方法
由于各个部门在工作内容、运作方式、职责的不同,因此,在制定目标时,要结合部门工作特点,分别规定不同的权重。财务部门侧重于搞好预算和控制成本,及时向决策部门提供财务数据,避免财务数据失控;市场部门侧重于产品的推广、市场调查、顾客满意度调查和向生产技术部门反馈顾客认同的产品设计等内容;行政部门侧重于公司管理运作的效率、员工满意度、公司内部规章制度建设等内容。需要指出的是目标管理应兼顾公司整体绩效并根据市场等因素的变化及时调整。
a、人力资源部门从现实出发,认真开展目标管理的培训工作,让部门领导、员工真正地认识到目标管理的真正意义。
b、制定各部门、各岗位工作指导书,明确规定岗位的职责、权限、工作量、要达到的工作效率,规定差错率等一些具体量化的目标。具体实施中。
c、部门管理者要组织部门月度例会,把部门的目标具体分解到个人,让员工明白这个月自己要做到什么,怎样做才是达到目标,才是最好。
d、可以让员工先自评,让其自己知识这个月知识哪些已达到目标,哪些未达到,下月如何改进,后部门管理者再根据其具体工作情况进行测评,得到具体分数。这样可以让员工明白优缺点,也可以防止部门管理者的主观武断。
e、可由其它部门来评写某一个部门某一个岗位的目标管理卡,从而与各部门间的标准相适应。
既然财务、市场、行政等部门在工作内容、方式方面大不相同,那该如何针对不同部门的职能特点设计目标管理卡?
财务的目标:如果企业的财务基础平台好,人员素质较高,设立目标时可考虑财务分析报告的水平,对经营的指导作用和效率问题。
市场的目标:从销售收入和顾客新增数入手,确立区域内一个可比的形象化企业,以利于员工自己瞄准该目标找到基点。
行政的目标:以其服务对象的满意度做为评价目标和标准,前勤是否满意。
具体而言,需要将目标分为程序性与非程序性两种,程序性目标按年分解,非程序性目标按制定。
(1)财务部门程序性工作多,目标应按一次性分解,每月的目标管理卡只填非程序性工作即可。
(2)市场部门面对的是动荡的外部环境,变化快,非程序性工作多,可考虑年初定一个粗线条的目标框架,按月制定具体分目标,但应考虑用少数关键性指标作为考核的依据。
(3)行政部门事务性工作多,既琐碎又无常性,应少用量化指标只考虑阶段性工作任务,且不必月月填目标管理卡。
2.人力资源分析年 篇二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制定疾控机构人力资源专用调查表, 采用普查法, 对2005年全省各级疾控机构人力资源状况进行调查, 内容包括人员编制、数量、职称、年龄、学历、专业等方面。
1.2 质量控制
为保证调查资料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研究者和有关专家对所设计的调查表反复进行了修改, 并赴泰安市、莒南县进行了预调查, 对调查表中不易填写的部分进行了修改完善, 保证了其信度、效度。调查表以行政公文下发, 所填表格加盖公章上报, 数据真实可靠。资料回收后, 经过严格检查核对, 对填写模糊的表格, 电话询问并派员到现场核对修正。资料实行双录入, 并进行交叉核对, 对数据输入有逻辑错误的异常值进行电话咨询、修正, 以保证录入的准确性。
1.3 分析方法
用Excel 2003软件建立数据库, 录入数据。经数据整理, 用SPSS 11.5统计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山东省疾控系统人力资源状况。 (表1)
2.1 基本情况
(表1) 全省疾控机构现有人员总数为13 649人, 超过全省要求编制数, 其中省市级现有人数低于同级编制数, 县级高于编制数。全省每万人拥有疾控人员数为1.47人。全省疾控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占总人数比例为85.75%, 其中省级83.89%, 低于国家规定标准。
2.2 现有人员年龄构成
全省疾控机构人员以30~50岁为主, 30~40岁、40~50岁年龄段分别占32.01%和33.94%。
2.3 职称构成
省级疾控中心人员高级、中级、初级职称比例为30.56%∶26.67%∶26.67%;市级疾控机构人员以中级职称为主, 高、中、初级职称人员比例为26.52%∶36.72%∶24.83%, 县级疾控机构人员以中、初级职称为主, 高、中、初级职称比例为7.77%∶40.86%∶38.71%。
2.4 学历构成
全省疾控机构人员学历以专科、中专为主, 分别占37.32%和33.92%。其中省级人员学历以本科为主, 占36.94%, 博士、硕士研究生等高学历人员占据相当比例, 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为50.27%;市级人员学历以专科、本科为主, 占36.42%和30.63%, 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为33.33%;县级人员学历以中专、专科为主, 分别占37.2%和37.08%, 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为11.61%。
2.5 专业构成
全省疾控机构人员卫生防病业务人员所占比例为55.49%;检验专业所占比例13.29%, 其他专业占据了相当比例。其中省级防病专业人员比例为35%, 检验专业人员比例为23.33%;市级防病专业人员比例为49.89%, 检验专业人员比例为18.62%;县级防病专业人员比例为57.33%, 检验专业人员比例为11.90%。
3 讨论
按照国家关于省市县三级疾控机构人员编制的推荐标准, 山东省省级疾控中心最低人力编制配置为400~450人。市级疾控机构服务人口大于500万, 机构编制数为105~150人;服务人口在300~500万之间编制数为95~105人;服务人口在100~300万之间编制数为85~95人;服务人口少于100万编制数为70~85人。县级疾控机构服务人口大于80万编制数为50~70人;服务人口40~80万编制数为35~50人;服务人口10~40万编制数20~35人;服务人口少于10万编制数15~20人。目前全省疾控机构现有人员及编制方面, 省级疾控机构不超编, 但编制数是国家推荐标准的下限400;市级疾控机构不超编;县级疾控机构超编, 说明市县级疾控机构人员队伍按照编制规定是不能满足工作需要的, 不定编或是以实际人数定编比较合理。专业技术人员比例方面, 国家规定省市县三级疾控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不低于85%。全省疾控机构总体上符合国家规定。但是省级疾控机构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低于国家标准。年龄构成方面, 全省疾控机构总体以30~50岁年龄段为主, 表明总体人员年龄结构目前比较合理。职称构成方面, 国家关于省市县三级疾控机构人员的职称构成规定, 高、中、初级人员比例省级为3∶4∶3, 市级为2∶4.5∶3.5, 县级为1∶5∶4[1]。与此标准相比, 各级疾控机构职称结构并不合理, 省、市级疾控机构尤其是省级高级职称人员比例偏高, 中级初级职称比例相对偏少;县级高级职称人员比例偏少, 中级初级比例偏多, 提示县级疾控机构专业技术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学历构成方面, 国家关于省市县三级疾控机构人员学历构成的规定为, 省级疾控机构本科人员65%以上, 市级疾控机构50%以上, 县级35%以上。从人员学历总体上看, 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比例仍旧偏低, 省、市、县级疾控机构与国家规定分别有14.73%、16.67%和23.39%的差距, 尤以县级差距最大。专业构成方面, 国家关于省市县三级疾控机构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比例的推荐标准为省级疾控机构中卫生防病业务人员占50%~60%, 检验人员25%~35%, 其他相关专业人员10%~15%。市县级疾控机构中卫生防病业务人员占65%~75%, 检验人员15%~25%, 其他相关专业10%~15%。调查结果显示, 三级疾控机构防病专业人员比例均偏低, 与国家推荐标准的下限相比差距较大 (10%~15%左右) 。省、市级检验人员比例基本符合国家规定, 县级检验专业人员比例比国家规定低5%左右。
综合人员编制、年龄、学历、职称、专业、万人拥有疾控人员数、专业技术人员比例等人力资源指标分析结果可以看出, 省市县三级疾控机构人力资源状况与国家要求相比仍有差距, 尤其是县级差距较大。按照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研究课题组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配置标准建议, 省市县三级疾控机构应按服务人口、服务半径、人口密度、功能定位与承担任务等因地制宜配备人员。对比此标准, 省市县疾控机构人员学历层次仍显不足, 专业技术人员比例相对偏低, 职称构成仍不合理。每万人拥有疾控人员数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 与天津市差距更大[3]。访谈中几乎所有的机构均认为本机构存在着疾控人员数量、结构和素质等问题, 与实际统计数据相符。三级疾控机构人力配置的分析结果, 提示疾控体系人力资源建设下一步的重点应放在基层尤其是县级及以下疾控机构。
参考文献
[1]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研究课题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研究报告,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200-201.
[2]王新蓉, 关旭静, 王敦志, 等.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配置与职能现状分析.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04, 20 (4) :364-366.
3.人力资源分析年 篇三
负面舆情特点
通过对国内主流平面媒体、网络媒体以及论坛博客及微博监测,发现全省负面舆情86条,较2011年、2012年分别上升32%,41%,“常德办公楼”、“娄底风水球”、“怀化汽贸城”等舆情事件在全国有一定影响。主要体现出三大特点:
NO.1从内容属性看,民生问题仍然是各方焦点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公众开始更多关注个体生存权、发展权、财产权,而实现这些权利的每一个环节几乎都与国土资源管理紧密相关。86个负面舆情中,与民生紧密相关的土地权属、征地拆迁、农民建房、地质环境、资源权益分配共62个,占总数的72%。如邵阳、长沙等地“株连拆迁”,“长沙租农民山地非法开矿”,安化农民“捍卫土地生死状”,“绥宁县金屋塘镇鱼鳞村地霸干部勾结非法采石煤毁坏环境”,“衡阳县渣江镇沐林村村干部非法征用粮田开发房地产牟取暴利”等。其中,“株连拆迁”被《人民日报》(2013年12月26日)评论为“既缺德下作,又目无法纪”。
NO.2从发布主体看,公民参政能力明显增强
随着自媒体的蓬勃发展,公民参与社会经济、政治生活的能力更加强大,“草根”群体借助新媒体手段维护自身权益、曝光社会不良现象的激情在增长。86起舆情事件,72%缘起于基层群众微博、微信、论坛帖子等,主要关注土地制度改革、地质环境治理、干部作风等。如“长沙一地块纠纷中闲置20年,地价增值超200倍”、怀化“挂羊头卖狗肉”,冷水江“市民下乡”,“双峰县国土局重金购‘风水球’”,衡阳、张家界、湘潭国土资源系统腐败案件等。同时,源于新媒体强大的社会动员功能,基层群众更加理性,关注热点逐渐超越个人生活境遇的关切,与国家的政策走向息息相关。如“平江国土资源局送礼就能巧批地”、“常德办公楼”事件。6月18日,党中央发出聚焦“四风”找问题的号召,当天就有网民在天涯、搜狐社区、红网等多个社交网站发帖举报常德市国土资源局办公大楼超“部级标准”。
NO.3从应对措施看,“反应偏慢”、“手忙脚乱”特征明显
86起负面舆情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怀化汽贸城”、“平江非法采矿”、“娄底风水球”、“常德办公楼”等舆情事件,在监测、应对和处置的每个环节,都凸显出我省国土资源舆情引导主体危机意识不强、舆情预警和研判能力不足、舆情应对渠道不宽、科学化水平不高。往往在一开始并不能引起足够重视,待到事态发酵升级,在主观意义上第一时间往往采用行政手段去运作协调,同时全省系统缺乏统一应对“一盘棋”工作机制,不能形成有效舆论声势引导舆论,导致舆情事件应对处置“反应偏慢”、“手忙脚乱”。
2014年舆情形势预判
201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服从和服务于“稳中求进”、“分类指导”、“三量齐升”、“四化两型”的发展大局,落实“三位一体”职责定位,积极稳妥推进改革创新,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影响千家万户,事关各方利益。加之新媒体继续强势倒逼传统媒体变革,微信、新闻客户端等通过智能移动终端、APP、4G等移动互联网构筑的无线舆论场,以熟人社会关系为依托,信息传递更加私密,社会动员功能更加强大。作为关键要素保障部门的国土资源部门仍然处于社会各方利益交汇点上,社会接触广,腐败风险高,所作所为备受关注,舆情仍然易发高发。
NO.1媒体传播格局变革深刻影响社会舆论
2013年是移动新媒体元年,全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超过8亿。个人电脑用户加速向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智能移动终端+APP”的移动新媒体模式迁移,新浪、搜狐、腾讯、网易几大门户纷纷布局移动互联。2014年,各家移动新闻客户端将进入全面深度整合期,与自有微博、微信和视频平台等构建全媒体发展战略;同时,传统媒体积极转型,坚定擎起移动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大旗,报道重点向民生福祉和改革深度挺进。媒体传播格局的这些深刻变革,直接导致各路记者选题方向和策略发生重大变化,更加注重以受众为中心做足用户体验,更加注重个性化的内容和定制化的服务,将极大引起民间舆论以个体遭遇为蓝本,深层揭露历史遗留问题,生动反映现实困境,在社会强大声势中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NO.2互联网仍然是国土资源舆情的最大变量
目前,我国网民已超过6亿,微博总量突破13亿,微信用户突破5亿,日均发帖约2.2亿条。新浪、腾讯微博10万以上粉丝的大V近2万个,100万以上的超过3000个,1000万以上的超过200个。巨大的用户群体和海量舆情,组成浩浩荡荡的民间力量,展现出色彩斑斓的思想图景和舆论生态,时而阳光灿烂,时而电闪雷鸣,成为今日中国社会舆情的“最大变量”,深刻影响着社会治理结构变革和政府公共决策——既是中国社会舆情的最大力量,也是事关各方利益的国土资源舆情的最大变量。
nlc202309031624
NO.3推进国土资源管理改革隐含较大舆情风险
深化国土资源管理改革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在坚持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的探索中,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不动产统一登记、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征地制度改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完善、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改革等各方面的改革都影响深远,涉及的主体和利益关系十分复杂,既要坚持全国改革“一盘棋”与考虑湖南地方实际,又要统一推进改革全局与维护个体权益,稍有不慎,即有可能引发公众热议,成为公共话题,酿成重大舆情事件。
NO.4系统干部作风将成为舆论长期关注的焦点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以整治“四风”为总揽,中央和省密集出台了一系列规范公务行为、倡导廉政从政的文件,其规定之细、约束之严、影响之深前所未有。2014年,国土资源领域各类利益矛盾与诉求仍将持续快速增长,民众仍将对照“四风”找问题,将各类长期积累的问题和怨气归结到系统干部作风上来,置于鲜红的镰刀斧头旗下接受党性审判和执政合法性拷问,任何事关干部作风的个别敏感词汇,都将引起社会群起“吐槽”、“扒粪”。
建议与对策
NO.1加大政务公开和新闻发布力度
充分发挥系统新闻发言人制度作用,推进新闻发布常态化、制度化。利用世界地球日、全国土地日、全国防灾减灾日、测绘法宣传日、全国法制宣传日等主题日,科普基地等宣传平台,从群众最关心、社会反映最强烈的热点问题入手,增强策划意识,加大办事程序、办事时限、办事结果、收费标准等宣传力度,加大国土资源重大信息新闻发布力度,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加强舆论引导。
NO.2培养意见领袖,积极引导社会舆论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研究发现,在一些突发事件和公共议题上,网络“意见领袖”的影响力常常超过媒体和政府在微博中的传播力。平时有大约300名全国性的“意见领袖”影响着互联网的议程设置。目前,全国国土资源系统民间意见领袖匮乏,《中国国土资源报》社长陈国栋、副社长徐志军腾讯微博粉丝数分别超过150万和200万,而我省系统粉丝数过10万的目前还没有。下一步,要积极建强全省系统网评员队伍,着重从中扶持有较强人气、组织策划能力强、有鲜明思想观点、见解深刻的品牌评论员,作为全省系统重大舆情事件的代言人。
NO.3完善投入保障机制,健全舆情监测处置工作机制
建立领导组织机构,落实工作责任,加强队伍建设,把舆情引导工作贯穿于舆情生成、舆情表达、舆情扩散、舆情影响、舆情消退等舆情产生发展的全过程。强化预警和研判。加强舆情热点事件案例库、数据库建设,重点分析舆情的发展态势,包括舆情发展的方向、强烈程度,以及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影响。建立重大决策出台舆情分析预案制度。健全舆情引导的传播机制。落实新闻发言人制度,主动做好权威信息发布,搭建政府与群众的互动平台。健全舆情引导的应急机制。建立完善重大事件或突发事件舆情应急预案,有效整合各种资源,综合运用各种措施,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及时高效地引导舆情。
4.人力资源分析年 篇四
首先,从最终结果看,各减员单位基本都取得了不小的进步,行政后勤、人事、采购、信息管理、财务等基本完成了对标目标,尤其是通过标杆管理将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将不敢想变成了可以试试看。
其次,事实再一次证明,我们的经理人和各级管理者大多数都是高境界的,都在不断的进步。例如番禺公司针对数据,认真比对了各单位的流程,没有强调自己不一样的地方,将着眼点变成了寻求改善上。
第三,单纯看最终的结果,57.7%的计划完成率和期望的结果还是有一定差距的。仔细分析,在仓储、安保和食堂管理上,还有很多空间,为什么改善不了,为什么标杆能做到,为什么我们做不到,我想这些问题才是大家更应该关心和思考的。结合整体的策划、推进实施和管理监督的整个过程简单谈些应对之策:
要转变思维
传统方法和系统工具
标杆管理发展到现在,可能更大的改变更需要的是我们思维的转变,靠科学的工具和方法来系统地推动,用传统的思维和习惯其实已经改不下去了。例如仓储物流的管理受场地路径、仓储面积、产品结构、体积大小、堆垛高度、货架寿命等影响,如果还是用传统的方法,靠管理人员的经验,其实是无论如何都达不成目标的。要想有改变、有突破,有业绩,有成就感,就得推到重来,颠覆原来的思维习惯和做法。现在的互联网企业成功就是典型的案例。从自身的经验看,这个时候得靠流程梳理、靠整体布局的调整、靠精益的方法,更省力的是到标杆企业去学习,去复制,而不是自己闭门造车。
1.好的结果源于正确的出发点
很多没有改善,或改善效果不明显的,或多或少的有负标杆思维作祟的迹象,分析报告一发布,发现自己某些岗位配置成标杆了,不是感到光荣,而是觉得好像吃亏了,找到了加人的理由,而且光明正大。回去就补上,对于这种做法,我们暂不评论他的人品,但他肯定是背弃了标杆管理比学赶超的基本原则,这样的管理者如果不及时扭转思维,至少会很危险,因为他在逆公司文化而行。
好的结果源于正确的出发点:出发点如果不对,结果肯定好不到哪里去。典型的做法是他眼里只有不一样,只为存在找理由,就是要证明存在即合理,理直气壮的告诉你动不得;还有的似乎做的更聪明,和你玩乾坤大挪移,也就是,你现在关注这个了,好,我给他挪个部门,这个部门人减少了,我完成任务了,但公司实际一个也没少。
其实减员的过程中,我们的出发点和指导原则是增效增薪,通俗一点就是蒙牛兄弟们所讲的534原则——五个人的活,三个人干,拿四个人的薪水。负标杆思维其实就是在挡兄弟们的财路,试想在现今这个宏观条件下,我们的业务发展虽然远远好于同行,但相对自身前些年的高增长而言,是放缓了脚步的,甚至这两年销售规模有点徘徊不前的,规模盈利既定,各地最低工资标准不断提升、货币贬值、能力提升等各种因素必然导致员工期望增高,在工资总额既定的情况下钱从哪里来,只能是和效率要了。你不提升效率,甚至还要人为降低其实就是挡人家的财路。
优化组织架构和流程 组织架构优化
实践证明组织结构的扁平化,是人力效能提升的有效方法,从精益的角度来讲有算是非常好的快赢手段。组织调整、工作设计、人员分工,降低工作任务对人的能力要求,是HR的基本功,很可惜,现在的HR都被高大上的时髦的、流行的舶来品所迷惑,真真正正掌握这门基本功的HR已经凤毛麟角了。
1.流程梳理和多能工
让工作效率提升,架构扁平化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一种快赢措施。流程梳理并优化,多能工的培养也是同样好用的工具和方法。特别是流程梳理可以让长期积累或凭经验固化的流程在新的技术、新的工艺、新的管理要求面前暴露其存在的理由,让冗余的节点暴露的一览无余,让没有生产力的员工也无处遁形。
1.技术通道
每一个企业都要为员工考虑发展,特别是在规模相对稳定、扁平化的组织架构下又人员稳定,如何能使个人和组织达到双赢绝对是一门艺术。管理和技术的双通道就是一种相对有效的方法,但如何克服其中存在的问题是有很多技巧要掌握的。至少要规避的误区是:打着革命的旗号光明正大、大张旗鼓地做反革命的事。例如我们做培训,提升员工能力,岂不知员工能力提升,加薪的期望是一定会增长的,但组织效益能否产生就不一定了。这个时候就要考虑并设计好培训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必须知道设计培训的内容必须是要用而不是仅仅考虑提供和理解。如果不把这几个基本的命题处理好,晋升体系就会存在为晋升而晋升的认为拉动、局限太大的轮岗又实现不了、多通道也会变成没事找事,变成内耗,最终晋升体系就变成了自己玩家家。
设备、信息自动化
工业4.0时代是必然要到来的,2015年5月8日克强总理也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规划,身在其中我们必须知道自动化是时代的趋势、是时势的走向、是我们必须开始要践行的。很欣慰我们已经有意无意的走在了前面,通过几年专业化的打造,如今我们的技术中心研发中心、运营管理部、供应链管理部、财务部、信息部、人力资源部等等各个职能部门也都具备了设备自动化的一致理念和设计、行动能力,通过流程优化、连线生产、软件系统导入等各种方式将原本手工的、简单重复操作逐步变成了自动实现,不但不需要劳动力了,更保证了产品质量的问题和客户满意度的提高。
最后要提醒的是:通过分析报告,大家最应该关注的不该是数据本身,比数据更重要的应该是我们能不能坚持使用对标这种方法,能不能在对比了之后,更进一步的的去对标当前标杆的做法,打开业务和流程去发现比自己好的地方、可以改善的地方,重点找改善的方法、超越的方法。落后的如何快速的赶上,不但考验我们的智慧,更考验我们的行动,我相信大家都希望是标杆,都希望学习标杆。然最重要的、最关键的还是标杆的思维,我们一定要能保证做事的出发点和目标不能错。通过上面的介绍我相信大家也会发现:最好用、最省力、最没有风险的方法应该就是借力总部职能去学习我们内部的最佳实践,去现场交流,去请兄弟单位的专家现场会诊。
5.人力资源分析年 篇五
1.培训需求分析
2.职级
3.绩效面谈
4.人力资源规划
5.激励
6.强化理论
答:
1、培训需求分析,就是对企业的未来发展、任务的内容以及员工个人情况进行分析,来发现培训的需求。
2、职级,指同一职系中职责繁简、难易、轻重程度和所需任职资格条件充分相似的职位的集合。
3、绩效面谈,是指得出员工的考核分数后,对员工进行沟通,提供反馈,使考核激励、奖惩和培训功能达到最大化。
4、人力资源规划,管理人员确定组织应当如何由目前现状发展到理想的人力资源状态的过程。通过制定规划,管理人员努力让适当数量和种类的人,在适当的时间和适当的地点,从事使组织与个人双方获得获得最大的长期利益的工作。
5、激励,是指员工的工作状态,即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这是保证良好的工作绩效的心理基础。
6、强化理论,正强化:对人的某种行为给予肯定和奖赏使其重复这种行为;负强化:对人的某种行为给予否定或惩罚使之减弱与消退,消退:管理者对员工的不良行为不予理睬,让行为者感到得不到承认继而中止该行为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如何使培训的效果达到预期的目标。
2.简述组织设计应考虑的影响因素。
3.简述期望理论。
答:
1、要使培训的效果达到预期的目标,我们可以通过制定培训激励的政策,其中包括,培训与使用相结合的政策;培训与未来的收入相结合的政策;培训与激励相结合的政策。
2、影响因素包括有,确定所获取的工作信息的使用目的;确定工作分析时信息收集的类型和范围;选择工作分析人员;取得认同和合作。‘
3、① 个人努力与工作成绩的关系:保证员工有能力完成某项工作的任务;制定的工作目标必须切实可行,并尽量排除干扰因素② 工作成绩与奖酬的关系:制定按劳分配的工资和奖励制度并认真执行,信守诺言③ 奖励与满足需要的关系:奖励要因人而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奖人之需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请论述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如何有效利用奖惩激励员工。
2.请结合实际论述做好绩效考评工作的关键?
1、从基础做起,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化;提升管理水平,实现管理的人本化;立足本国实际和民族文化,在比较和借鉴中实现管理的创新;树立全球观念,提高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能力
2、关键要具有以下五个特性:
第一,敏感性,指绩效考核系统具有区分工作效率高的员工和工作效率低的员工的能力,是否既不利于企业进行管理决策,也不利于员工的自身发展,而只会挫伤管理人员和员工的积极性。
第二,可靠性,指评价者判定评价的一致性,即不同的评价者对同一个员工所做的评价基本相同;
第三,准确性,指应该把工作标准和组织目标联系起来,把工作要素和评价内容联系起来,来确定一项工作成败的界线。
第四,可接受性,绩效考核体系要得到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支持才能推行,因为其中很多环节需要他们参与。
6.人力资源分析年 篇六
(一)需求情况
1、本地区经济发展态势:**县地处湖南省东南边陲,与**两省相接,是典型的老、少、边、穷、库地区,也是国家级重点扶持贫困县,资源比较贫乏,人均耕地省,优质耕地少,后备资源不足。在近年,我县主要突出抓结构调整,使农业农村经济进一步稳步发展,抓体制创新,工业经济效益明显得到提
高,工业化进程步伐明显加快,民营和外向型经济发展迅猛,财政收支平衡,金融运行稳定,并实现市定目标,项目建设资金到位及时进展顺利。特别是小水电开发项目成效显著。
2、土地需求情况
今年以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狠抓经济发展,全县经济保持了平稳增长的良好态势。至今,我县共安排县级重点项目34个,计划总投资11亿元,其中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14个,***电站、城网改造、通乡公路建设等项目进展顺利。截至目前,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亿元,增长74.1,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7亿元,增长71.7。热商引资取得较好成绩,引进项目总计98个,合同总投资81956万元,其中新引进招商引资项目53个,保同总投资54033万元;扩、改、续项目45个,其中新上项目10个,500万元以上项目39个。小水电建设方兴未艾,45个项目已到位资金5121万元,除扩、改、续45个项目外,其余53个新招商引资项目均处在建、已建当中,属新上马项目,这对全县建设用地量供应产生剌激性地增长,预计建设用地需求量将达到60公顷,下半年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将呈现喜人态势。
3、矿产品需求情况
**县主要矿产有煤、钨、铜、铁、铅锌、钾长石、粘土、石灰岩、板岩、稀土、重晶石等11种。根据**县目前矿山企业的生产能力、开采规模、市级规划对主要矿产品产量的要求以及汝城县国民济发展计划,对我县主要矿产品产量的预测结果如下表:
矿产品名称
单位
2001年产量
2005年产量
2010年产量
煤
万吨
22.54钨
WO3吨
474.5
500
550
铜
Cu吨
160
200
300
铁
铁万吨
15.45
15.5
铅
铅吨
250
250
300
锌
锌吨
42150
200
钾长石
万吨
1.198
1.5
板岩
万m
30.67
0.8
1建筑石料用灰岩
万m3
砖瓦用粘土
万m3
3.65
5河道砂石
万吨
1.39
1.5
到2005年**县国民生产总值要达到21.05亿元,年均增长10,第二产业总值8.59亿元,年均增长15。这就要求为能源工业和原材料工业提供更多的矿物原料。根据经济发展对产矿资源的要求,确定经济年均增长速度为矿产资源的年均增长速度,采用下列公式以基期年产量来预测2005年和2010年的需求量。
某矿种的需求量=基期年产量×(1 年均增长速度)n
其中:N为目标年与基期年间的年份数。预测2005年的需求量时,N=2,年均增长速度取0.1;预测2010年的需求量时,N=7,年均增长速度取0.08。综合考虑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趋势,预测2005年和2010年**县主要矿产品需求量如下表:
矿产品名称
单位
2005年产量
2010年产量
煤
万吨
2.93
4.1
1钨
WO3吨
500
560
铜
Cu吨
234.27
328.58
铁
铁万吨
6.52
9.15
铅
铅吨
366.03
513.38
锌
锌吨
207.9
291.6
钾长石
万吨
1.75
2.45
板岩
万m3
0.98
1.37
建筑石料用灰岩
万m3
8.78
12.31
砖瓦用粘土
万m3
5.34
7.48
河道砂石
万吨
2.04
2.86
从矿产资源的潜在经济价值来看,**县优势矿种钨、铁、石灰岩3种矿产潜在经济价值总和为182.556亿元,占全县所有矿产潜在经济价值总量的78.64;从矿产资源保证度来年,三者可采年限均在50年以上;从供需形势来看,石灰岩、铁供需均能达到平衡,就国家限制
开采的钨矿而言,其市场供需形势是供过于求。综合考虑**县的矿产资源的潜在价值、保证度以及供需形势,可以看出**县矿业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矿产资源的证程序主要取决于保有储量、可采储量、预测资源量、年开采量和年递增(减)速度等因素。依据目前的开采规模、综合考虑**市矿产资源规的要求,采用下列公式计算汝城县14种主要矿产资源的保证
度。
某矿种的资源保证度=资源储量/基期年产量×综合回收率
矿种
年均开采量(万吨)
预计开采年限(年)
矿种
年均开采量(万吨)
预计开采年限(年)
煤
2.0(原煤)
4板岩
53.6
长期
铁
12.03(矿石)
158
稀土矿
0.0
56铜
6.02(矿石)
粘土
10.2
248
铅
1.43(矿石)
砂石
1.39
长期
锌
0.96(矿石)
钨
8.29(矿石)
189
钾长石
1.198
石炭岩
641.4
长期
分析(上表)可知:
(1)资源量充余,以目前的开采速度,可供长期开采的矿种有石灰岩、板岩、砂石、地热和地下水5种。
(2)按目前的开采速度,预计可采100年以上的矿种有钨矿和铁矿两种。
(3)按目前的开采速度,预计可采50年——100年的矿种有煤、铜、铅、锌、钾长石5种。
(4)资源后备基地不足,开采保证度不足50年的有粘土和稀土矿,尢期是稀土矿,可采年限已不足10年。
(二)供应情况
1、土地审批情况:在执行(国办发明电[2004]20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严格土地管理的紧急通知》以来,我县对土地市场进行了全面清理。每宗建设用地都要由规划股和用地股的工作人员到现场核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供地策的及时向省市申报,不符合条件的坚决不予审核和申报。
批准用地情况:目前,全县报省政府批准项目9个,民爆物资仓库、**电站、***电站、***电站、***电站、***电站、***储备土地、**旅游渡假区、**二级电站等,零星分布于县域内丘陵山区,总面积12.4334公顷,比去年同期增长124.5,其中水田1.4342公顷;旱土0.7757公顷;林地6.9766公顷;园地0.6252公顷;未利用地0.8901公顷;河流水域1.7316公顷。9个集体建设项目体现了以小水电行业为主,需使用土地面积占批准总面积79.3;民爆物资仓库属工矿仓储用地,使用面积占总批准面积7;**旅游渡假区为商服住宅用地,使用面积占总批准面积8.7。农村个人建房454户,面积3.8807公顷。
2、土地供应情况
①新增建设用地供应量:为民爆物资仓库、**电站、***电站、***电站、***电站、***电站、**旅游渡假区、**二级电站等八个项目到上级办理了用地手续。②利用存量建设用地情况:县产权交易中心拍卖改制企业土地资产74宗,面积399600平方米,我局出让7宗14144平方米土地均为储备存量土地,此举不仅盘活了存量土地资产,减小了资金紧缺压力,而且在国家大幅度削减用地指标的情况下保证了重点项建设用地需求,加快了我县的“三化”进程,促进了经济发展。③土地供应方式主要以招拍挂出让为主,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项目的采用了行政审批方式。
3、耕地保护情况
今年全县认真贯彻国务院有关暂停审批农用地转用的规定和开展资源节约活动通过精神。耕地保护开行开源与节流并举,积极实施土地开发理理,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今年全县建设占用耕地2.2107公顷。今年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已立项2个,面积117公顷。其中省级项目1个,这些项目都还在实施,还未经上级验收,所以到目前我县今年耕地面积没有增加。今年建设所占的2公顷多耕地从我县耕地储备中抵扣,抵扣后还剩县储备耕地23.432公顷,全面仍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保持不变,保护面积为22645公顷。
4、矿权投放情况
省厅投放探矿权两个,即走****金属矿和**铜矿
采矿许可证发证情况:省级发证4个,市级发证2个,县级29个,均为今年以前发证延续到目前。
矿权供应方式:**铁矿区拍卖成交铁矿采矿权15宗,成交价款7758万元,在此基础上协议出让**铁矿**、**、****等4个赤铁矿点。
(三)市场价格和收入情况
1、土地收入情况
今年1—8月份,我县共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7宗,面积1.4144公顷,比去年同期下降84.6,总出让金355.0874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86.8;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比率100,比去年同期公开出让比率提高8.9。据分析,今年土地市场低的原因,一是县委、政府为保护招商引资项目**综合大市场、**房地产公司开发的土地出让市场,而停止出让国有土地;另一主要原因是受到前两年国企改制中国有土地大量流入市场,需求量接近饱和,对现有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造成极大的冲击。
2、土地价格情况
今年元月份以来,我县正式按2003年11月5日公布的基准地价标准执行,地价相比去年都有所上涨,情况见下表:
表格略
近几年我县的房地产市场发展较快,土地的需求量较大,企业改制拍卖的土地为房地产业提供了大量的土地,土地价格相比市场价偏低。
土地二级市场交易情况详见下表:
类型
年度
转让
抵押
出租
成交额
面积
宗数
抵押额
面积
宗数
面积
收益金
200
31817.4
4240680
1252.2125079
8519.9
8.127
2004
1238.59
7566
127
51410
23211
3900
7.83、矿权收入情况:协议出让价款194万元。
4、主要矿产品价格变化情况
磁铁精矿
赤铁精矿
钨精矿
上年度
本年度
上年度
本年度
上年度
本年度
450元/吨
720元/吨
210元/吨
190元/吨
20000元/吨
45000元/吨
二、实施宏观调控政策对本地区经济建设产生的主要影响
(一)国家政策要求:根据国土资源与宏观调控的要求,我县进一步加强了土地供应管理,强化了土地调控力度。
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计划管理进一步严格规范。凡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项目,坚决不予供地。对符合圈外选址条件的项目,在选址时坚持节约用地、不占好地的原则,控制占用耕地和用地规模。
2、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项目用地标准。对上报的项目,严格核定用地标准,控制项目盲目大面积用地,及时的要求业主对项目的用地规模进行调整。节约了土地资源和土地利用计划。
4、认真执行了国务院关于暂停审批农用地转用审批的规定。
(二)调控措施对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今年是加强宏观经济调控,深化土地市场治量整顿,贯彻国土资源基本农国保护“五不准”、非农建设用地“六个不报批”,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管理,中央更加重视国土资源管理,把土地政策作为重要宏观调控措施,改革国土资源管理体制的一年。从有关统计资料上看,宏观调控已初见成效,1~8月份,全县投资增长过快势头得到遏制,货币供应和贷款明显下降,生产资料价格回落,经济中不稳定、不健康因素得到一定仰制。同时国民经济快速增长,财政收入增加,人民生活继续改善。9~12月份,解冻后,建设资金投入才有所回升,促进了我县社会经济的健康稳定和持续发展。这说明中央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是正确的、有效的、及时的。
A、水利、供电等基础设施项目用地得到了保障。根据经济建设的需要,我县在土地供应上按照扶持重点的原则,及时为重点项目提供用地。上半年共报批用地9宗,下半年共报批建设用地5宗。为我县***电站、**电站、***电站、***电站、***电站、***电站、**变电站等重点基顾设施项目提供了用地报批服务。
B、农村个人建房用地供不应求。随着农村村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村民对住房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且暂时取消收取农民耕地开垦费的减负政策后,耕地减少的势头越来越大,按照土地管理法中的占一补一原则,所占的耕地由谁补充,资金的来源都没有明确。目前都是用国土部门已开发的耕地作为补充,而县级国土部门的耕地开发资金又是由上级拨付专款专用,没有上缴就不会拨付,也就说农民建房占的耕地难以实现占补平衡。
(三)调控措施对本地区国土资源经济的影响:耕地开垦费征收标准的降低,使耕地的减少趋势进一步加快,补充耕地的质量达不到要求,农用地转用的暂停,合一些项目供地得不到落实,另一方面造成未批先建的行为不断发生,特别是属于国家重点扶持的水利基础设施用地违法用地问题尤为突出。
三、下阶段工作建议
A、积极参与宏观调控。国土资源参与宏观调控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国土资源部门的一项新的重要职责,国土资源部门要履行好工作职责,全面正确积极理解中央决策,运用好土地政策保宏观经济安全稳定运行,为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优质服务。B、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根据上级国土资源部门的部署,结合我县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需求,要及时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要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组织、经费安排工作,将规划修编的组织、经费安排工作,将规划修编经费纳入本级2005年财政预算。C、由于农民建房占用耕地不收耕地开垦费,县级国土部门没有资金投入这部分的耕地补充。建议上级部门对农民建房占用耕地所减少的面积不列入县级的占补平衡,或明确由上级专项经费中下拨用地开发新的耕地。
**县国土资源局
7.人力资源分析年 篇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收集2008年—2012年资源县各乡镇卫生院及县区级医疗单位手足口病病例资料, 均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向上级报告。人口数据来源于资源县统计局。
1.2 手足口病的诊断
按照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 (2010年版) 》标准进行确诊, 在该病的流行季节, 学龄前的婴幼儿发热并伴有手、足、口或臀部皮疹症状者可以诊断。
1.3 病原学检测
每年收集一定数量手足口病病例的粪便送市级疾控中心实验室进行病毒核酸抗体检测。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资源县位于广西东北部, 西北部与湖南省的城步和新宁两县接壤。全县总面积1 961.14平方公里, 辖6个乡1个镇, 74个村 (居) 委共1 348个自然村。2012年总人口17万多人, 属于广西人口较少的县份之一, 以汉族为主, 并居住有苗、瑶等少数民族, 属山区农业贫困县。该县位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 年均气温16.4℃, 相对湿度82%, 但为广西霜、雪、冰期最早和最长的县份之一。
2.2 发病概况
资源县在过去的5年中发现手足口病病例共1 862例, 人群年发病率从41.89/10万~583.26/10万, 年均发病率为215.45/10万。病例数男女比为1.76∶1。5年中出现死亡病例共4例, 人群年均死亡率为0.46/10万。2008年、2010年和2012年为出现病例数较多的年份, 且每次病例数量呈成倍增多, 手足口病病例数在该县丙类传染病中居首位。见表1。
2.3 人群分布
1 862例手足口病病例主要集中在幼儿, 其中0岁~5岁幼儿占97.15% (1 809/1 862) , 1岁~2岁占63.27% (1 178/1 862) , 死亡病例分别为0岁~1岁幼儿3例, 3岁幼儿1例。见表2。在幼儿病例中又以散居儿童为主, 占总病例数的78.41% (1 460/1 862) , 而且死亡病例全部为散居儿童。见表3。
注:死亡病例共4例, 3男1女, 分别为0岁2例, 1岁和3岁各1例。
注: () 内为死亡病例数。
2.4 时间分布
从该县手足口病病例全年各月份统计显示, 全年各月份均有病例出现, 以4月—7月为一个高峰期, 占总病例数的55.32% (1 030/1 862) , 其中5月份达到最高峰占18.69% (348/1 862) ;另一个高峰期为10月—12月, 占总病例数的37.00% (689/1 862) 。见表4。
2.5 地区分布
在该县的7个乡镇均有病例出现, 其中资源镇、中峰乡和梅溪乡3个乡镇的病例占总病例数的79.97% (1 489/1 862) , 人群年均发病率分别为310.84/10万、288.11/10万和188.64/10万。见表5。
注:死亡病例中峰乡2例, 梅溪乡和车田乡各1例。
2.6 病原学检测
该县在过去的5年中共采集手足口病病例的粪便样品106份, 实验室病原学检测结果显示, 肠道病毒阳性为73.58% (78/106) , 其中EV71病毒占56.41% (44/78) , Cox A16病毒占14.10% (11/78) , 其他肠道病毒 (HEV) 占29.49% (23/78) 。
3 讨论
手足口病是由柯萨奇病毒 (Coxsackie virus) 感染所引起的传染病, 多见于幼儿及学龄前儿童, 由于目前仍无抗该病毒的疫苗, 国内的手足口病病例数量基本呈现为自然流行和消长态势, 自从2008年国家将手足口病列入丙类传染病管理以来, 在过去的几年中广西的手足口病病例数量一直徘徊在全国的前5位[1], 其中2008年、2010年和2012年为病例数量较多的年份。资源县为地处广西东北部的边远山区小县, 但与广西其他县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基本一致[2,3,4], 近5年同样有3年出现手足口病病例高峰。2008年人群发病率为108.14/10万, 2010年比2008年发病率上升了174.46%, 而2012年比2010年发病率又上升了102.38%, 每次流行的高峰年份比上次流行高峰的手足口病病例数量均成倍增长, 2010年广西全区发病率为338.13/10万[5], 资源县达到了583.26/10万。目前国内对手足口病的病原学检测结果表明: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71型 (EV71) 和柯萨奇病毒A16型 (Cox A16) 均属于小核糖核酸 (RNA) 病毒科肠道病毒属, 两种病毒感染后所表现的临床症状基本相同, 但EV71儿童感染后易引起严重并发症, 病死率高, 死亡速度快。广西2008年对手足口病病原学检测结果与其他省市检测结果有所不同[6], 显示EV71病毒所占比例较高[7,8], 广西其他县的检测结果基本一致[9,10]。资源县手足口病病例的病原学检测结果同样证实了EV71病毒感染的患者较多, 由于肠道病毒EV71型引起的手足口病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其危害程度仅次于脊髓灰质炎病毒。目前由于对肠道病毒EV71型的病原学、感染机制、致病机制及流行病学等基础性研究不足, 在疫苗的研制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未解决的难题, 因此, 对手足口病患儿应及时诊治减少死亡病例。
摘要:目的 分析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广西资源县2008年—2012年各乡镇卫生院全部手足口病病例疫情报告, 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及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结果 资源县在过去的5年中报告手足口病病例共1 862例, 死亡病例共4例。2008年—2012年年均人群发病率为215.45/10万, 5年中有3年出现病例高峰, 且每次高峰年份比上次高峰年份的病例数量呈成倍增多, 2012年人群发病率达到583.26/10万。0岁5岁幼儿病例占97.15%;以散居儿童为主, 占总病例数的78.41%, 死亡病例全部为散居儿童。全县7个乡镇均有病例出现, 病原学检测显示, 其中EV71病毒占56.41%, CoxA16病毒占14.10%, 其他肠道病毒 (HEV) 占29.49%。结论 资源县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与区内其他县比较基本一致, 应加强患儿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贫困山区,防治
参考文献
[1]任敏, 张凯.2008—2010年我国手足口病发病特点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 2011, 27 (8) :568-570、581.
[2]潘朝庆, 黄齐华, 黄良安, 等.2008—2011年广西钦州市钦北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J].职业与健康, 2013, 29 (6) :731-732.
[3]龙超年, 龙永帅, 黄兴勉, 等.2004—2011年广西凤山县手足口病流行状况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 2012, 28 (21) :3221-3222.
[4]邹双燕, 田春寿, 莫玉平, 等.2008—2011年广西南丹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2, 26 (10) :33-35.
[5]莫毅, 谭毅, 莫建军, 等.201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J].疾病监测, 2011, 26 (8) :611-613.
[6]刘茂生.侯马市2009年—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情况调查[J].基层医学论坛, 2012, 16 (10) :1345.
[7]陈敏玫, 周开姣, 闭福银, 等.广西2008年肠道病毒71型VP1区序列特征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 2010, 17 (12) :2379-2381.
[8]康宁, 陈敏玫, 闭福银, 等.广西746例疑似肠道病毒感染病例病原学监测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 2009, 9 (1) :27-28、118.
[9]傅剑羽, 黄林光, 韦丽琴, 等.2008—2011年广西天峨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 2012, 10 (12) :14-16.
8.人力资源分析年 篇八
一、2010年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
(一)统筹城乡就业工作取得较好进展,就业形势保持稳定。2010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9483人,完成自治区下达全年任务的108.2%;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284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22.4%;全市安排零就业家庭388人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低于4%的年度控制目标;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92686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17.3%;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60245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15.9%。
(二)社会保险制度建設日趋完善,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至2010年12月底,全市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117715人,完成自治区下达全年任务的102.4%,征缴养老保险基金61414万元,完成自治区下达全年任务的127.95%;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21688人,当年征缴养老保险基金10995.92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80.32%。田阳县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已在全县10个乡(镇)全面铺开,农民参保积极性高涨,目前全县参保人数144095人,参保率81.74%。右江区、田东县第二批新农保试点工作已经启动。全市参加失业保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分别为116595人、440573人、93402人、92434人,分别完成自治区下达全年任务的100.51 %、107.5%、103.8%、102.7%;全市征缴失业保险基金、医疗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生育保险基金分别为4006.6万元、22965.6万元、1376万元、1126.2万元,分别完成自治区下达全年任务的190.79%、127.6%、154.6%、126.5%。
(三)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成绩。制定了百色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铝工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申报进展顺利;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全市专业技能人员参加继续教育达3000人次;积极开展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改革工作,全年通过初级职称1740人,中级职称1450人,高级职称234人。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保证职业技能鉴定质量,共开展 156场职业技能鉴定,13826人取得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其中新增技师121人,成为全区首个提前完成新技师培养鉴定任务的地级市。全市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四)引进智力工作取得新成效。以铝工业基地建设为突破口,又一自治区级人才小高地——广西铝冶炼人才小高地在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挂牌成立;完成“番茄加工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及“番茄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两个引进国外智力项目。“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及其团队创建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东盟分中心在广西百色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正式挂牌成立;引进以“壮乡河谷”为代表的农产品产销企业110多家。
(五)人事管理工作扎实推进。净化考试环境,认真抓好广西考试录用公务员另行组织6581人参加公共科目笔试考录工作;完成全市机关调任、选调和置换、试用期满的新录用公务员及军转干部等置换人员184人的登记审核批复工作;组织3869人参加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办理217个单位945人参公审核手续;各种职称考试进展顺利;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扩大聘用制度推行范围,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工作稳步推进。
(六)认真做好军转干部安置和解困工作。完成军转干部安置25名,其中自治区调剂1名,计划分配安置12名,自主择业安置12名,随迁随调家属2人;发放企业军转干部生活困难补助金207.8万元;加强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管理服务工作,广大企业军转干部总体思想稳定。
(七)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在建筑、水电行业建立并推行工资保证金制度,基本解决企业拖欠工资问题。全市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帐户金额累计达723万元,切实保障农民工利益。全市各类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为97.8%。受理劳动争议案件233件,已结案232件,结案率99.5%;受理劳动举报案件413件,结案398件,结案率96.4%。通过劳动监察执法,督促用人单位补缴历年欠缴的养老保险费2348.3万元,补签劳动合同1.58万人,追发劳动者工资待遇2655.98万元,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八)为民办实事工程提前完成任务。市人民政府确定的“为民办十件实事”中,由市人社局承办的“解决关闭破产企业和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医保问题,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0%以上”工作已于2010年6月底全部提前超额完成。至2010年6月底,全市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21428人,参保率90.7%,全市17家关闭破产国有企业的1452名退休人员和367家困难企业的11495名退休人员,共12947人登记参加医疗保险。至2010年12月底,全市参加医疗保险人数已达440573人。
(九)政务公开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自觉接受政府行政审批电子监管监控,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审批进入系统项目35项,受理33869件,办结33869件,评议率100%,满意率100%,无投诉件。
二、主要工作经验和体会
(一)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机构改革为契机,紧紧围绕“人才优先、民生为本”这一主线,认真履行部门职责,努力推进职能融合,全面提升服务效能,确保了新局组建平稳过渡,各项工作有效衔接顺利推进。
(二)坚持任务观念,狠抓落实。市人社局党组勇于创新,大胆提出“到2010年10月底,提前完成全年工作目标任务”的目标。签订目标责任状,明确各县(区)工作任务,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坚持市局领导联系县(区)制度,坚持“一线工作方法”,定期听取工作汇报和召开工作运行分析会,采取超常措施、超常办法、超常力度解决困难和问题。到2010年10月底,全市各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任务全部提前超额完成全年任务目标。
(三)坚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各级人社部门紧扣工作重点,统筹兼顾,强化措施,分类施策,逐一攻破难点。在就业再就业方面,加大就业促进政策落实力度,大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有针对性地开展旱区劳动力、整村推进村屯劳动力、大石山区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在社会保险方面,全力做好扩面征缴工作,加快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的养老保险制度。认真抓好田阳县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2010年12月又启动右江区、田东县的新农保工作。狠抓社保基金和就业资金管理,确保基金和资金安全运行。在劳动关系方面,积极开展创建“全市和谐劳动关系工业园区”、“劳动关系和谐单位”活动,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出台了农民工工资保障金收支办法,在建筑领域试行不欠工资和工程款承诺制度等。
(四)坚持带好队伍,优化服务。各级人社部门扎实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机关建设和开展创先争优转变作风、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强化干部职工队伍纪律教育和组织管理,努力提高干部职工队伍素质。深入开展“工作落实年”、“优质服务窗口”创建活动,不断改进机关作风,优化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五)坚持舆论引导,接受监督。多形式、多渠道大力宣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策法规和上级工作动态,大力宣传本部门工作成效和先进典型,做到各媒体有字有声有影,积极营造推动工作的良好氛围。依法行政,政务公开,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的监督,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六)坚持培育典型,创出特色。2010年“人才小高地”、“创建和谐工业园区”、“创业之星”等工作取得新突破,创出百色特色,工作成绩得到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充分肯定。
三、全力做好2011年工作,努力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
做好2011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对于“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1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把充分就業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全力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继续贯彻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稳定和扩大就业。统筹做好“4050”下岗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人员、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城镇失业人员、水库移民、被征地农民和边境村屯富余农村劳动力、残疾人员、享受低保人员等重点群体的就业援助工作。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重点抓好城镇劳动力的就业前培训、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以及农村新生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员、被征地农民、水库移民的技能培训和就业工作。用好用足就业资金,充分发挥资金对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创业就业工作的促进作用。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和培训机构建设。推进边境村屯农村富余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工程,加强边境乡镇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建设。
(二)贯彻实施《社会保险法》,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养老保险扩面工作。依法加强社会保险基金征缴和基金稽核,确保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支付,实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自治区级统筹。努力研究解决弱势群体、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问题,着力解决 “老工伤”人员问题。开展失业动态监测和失业预警工作;做好社会保险经办管理工作,加快信息管理网络系统建设。2011年扩面的重点在未参保的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以及企事业单位聘用的人员;完善失业保险市级统筹制度,实施医疗、生育、工伤保险基金市级统筹;完善医疗费用即时结算工作,继续推进异地医疗费用即时结算试点。全力推进田阳县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统筹抓好第二批新农保试点右江区、田东县的工作。
(三)深化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形成合理有序的工资收入分配格局。继续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完善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稳妥实施绩效工资工作。切实加强对企业工资分配的指导和监管,促进职工工资合理增长。建立健全企业负责人收入分配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研究建立有效预防和解决企业拖欠工资问题的长效机制,加强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建设。抓紧推进公共医疗卫生和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绩效工资改革进程。
(四)进一步完善公务员制度,推进公务员队伍建设。健全公务员选用机制,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做好公务员管理机构组建工作。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全面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
(五)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军转安置工作。大力推进县(区)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继续推进第二批医疗卫生综合改革工作,做好岗位设置方案核准,指导乡镇卫生院做好竞聘上岗和签订聘用合同。扎实做好2011年军转干部安置工作,完成年度军转干部安置任务。
(六)履行政府人才综合管理部门职能,统筹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以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劳动力资源职业技能培训,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加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大力推进人才开发与交流合作。
(七)加大引进国(境)外智力工作力度,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专家和人才,提高出国(境)培训质量和效益,创新引智工作体制机制。加大引进海外高层次专家和人才工作力度,申报2011年农业、医疗等三个引进外国专家到百色解决技术难点项目。
(八)健全制度,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推进人才小高地建设。举办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专场招聘会,搭建毕业生就业平台。进一步完善网上人才市场,建立健全各类人才和毕业生信息数据库,推动毕业生充分就业。继续抓好人才小高地的建设和管理,充分利用“三支一扶”和大学生实践基地计划工程,积极引进铝产业发展人才。
9.人力资源分析年 篇九
1.从资源空间分类看,国家资源安全属于()资源安全。
A.全球性
B.地方性
C.区域性
D.内生性
2.()是污染物产生并排放进入水体的污染物数量。
A.污染物产生量
B.污染物吸收量
C.污染物循环量
D.污染物入河量
3.对于那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通常称为()资源。
A.可更新资源
B.可耗竭资源
C.恒定性资源
D.可替代资源
4.根据资源的社会成本确定资源价格的方法就是资源的()。
A.社会价值定价法
B.虚拟市场定价法
C.机会成本定价法 D.重置成本定价法
5.人类为保护某一类资源以便将来需要时能够将其加以利用而愿意支付的价格,称为资源的()
A.使用价值
B.非使用价值
C.选择价值
D.存在价值
6.从发展的眼光看,下列关于资源特征的说法,错误的是()
A.资源的可更新性、再生性和循环性是相对无限的 B.资源的可更新性、再生性和循环性是绝对无限的 C.资源的开发利用深度可随科技进步而不断提高
D.自然资源的有限性表现在总量、分布等多个层面
7.()又称为外部费用和效益或间接费用和效益。
A.社会效益
B.外部效果
C.综合效果
D.连锁效应
8.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要充分认识自然资源系统的()特征,使系统结构稳定地朝着有利于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方向发展。()
A.整体性
B.地域性
C.动态性 D.科学性
9.资源的()是指可更新资源实际上能长期提供有用产品或服务的最大能力,即不损害其充分更新的利用能力。
A.更新能力
B.持续能力
C.临界产量
D.循环利用能力
10.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主要采用()形式反映某类自然资源的存、流量和平衡状况。
A.价格
B.价值
C.效用
D.账户
11.()的问题源于允许每个人使用这种资源而又能排斥他人使用这种资源的权利。
A.共享资源
B.资源稀缺性
C.资源竞争效应
D.资源排他性
12.()是指一定时期内灌区实际灌溉面积上有效利用的水量(不包括深层渗漏和田间流失)与渠首进水总量的比值。
A.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
B.灌溉水利用系数
C.单方水GDP产出量 D.单方水粮食产量
13.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可行方式、方向选择进行比较论证,属于对自然资源的()。
A.技术评价
B.战略评价
C.经济评价
D.社会评价
14.资源的产权是以所有权为核心的若干权能的集合。其中,()是指财产的转让、消费、出售、封存处理等方面的权利。
A.占有权
B.使用权
C.收益权
D.处分权
15.资源的()是指资源承接并吸收人类生产和消费活动所排放的废弃物而具有的价值。
A.经济价值
B.社会价值
C.存在价值
D.环境价值
2.多选题 【本题型共15道题】
1.可选择开发区()等指标来反映开发区用地的开发利用程度。
A.城市建筑密度 B.土地开发率
C.土地批租率
D.土地建成率
E.人均城市用地面积
2.贯彻资源安全基础保护战略,必须采取()等具体措施。
A.建立国家资源安全补偿机制
B.树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社会意识
C.开展国家重大资源保护工程
D.实施合理的资源流通战略
E.加强资源创新的技术战略
3.开展资源基础评价应遵循()等基本原则。
A.整体性
B.静态性
C.实践性
D.风险性
E.可持续利用
4.保障国家资源安全,必须通过制定包括()、资源回收战略、资源创新战略和资源管理战略,构建完整的资源安全保障体系。
A.资源保护战略
B.资源流通战略
C.资源消费战略 D.资源价格战略
E.资源利用战略
5.资源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足量和经济地获取所需自然资源的状态或能力。
A.全面
B.协调
C.持续
D.稳定
E.及时
6.自然资源的多样性特征主要体现在()等方面。
A.地域
B.种类
C.功能
D.用途
E.来源
7.资源运输的安全程度,与()以及运输国对资源运输线保卫能力的强弱有关。
A.运输距离
B.运输线安全状况
C.运输方式
D.装卸能力
E.运输效率
8.采用资源市场价值法确定资源价格,具体采用()等方法。
A.重置成本法
B.机会成本法
C.净价值法
D.替代成本法
E.虚拟市场法
9.生态用地的服务功能是否得到提高,可从()等角度进行分析评价。
A.维持生物多样性
B.生产功能是否得到提高
C.降低生态用地的布局破碎程度
D.能否实现社会文化价值
E.用地节约效果
10.一般从()等不同方面对农用地集约经营程度进行评价。
A.市场集约
B.理念集约
C.劳动集约
D.资金集约
E.技术集约
11.根据资源进口国与主要资源贸易国的政治关系稳固程度的不同,可将对外关系稳定度分为盟国关系()等不同等级。
A.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B.单边合作关系 C.一般关系
D.关系紧张
E.敌对关系
12.各种自然资源在地域上分布上的极不平衡,体现了自然资源的()特征。
A.地域性
B.分散性
C.空间性
D.地区性
E.动态性
13.土壤质量是农用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基础,可从(价。
A.土壤肥力
B.土壤结构
C.土壤污染程度
D.土壤侵蚀
E.土地面积
14.水资源节约利用重点关注()。
A.农业节水
B.工业节水
C.城市生活节水
D.人工增雨
及退化程度等角度进行评)E.增加水资源储备
15.主金属资源开发利用评价所采用的资源利用率指标包括()。
A.采矿回采率
B.选矿回收率
C.共伴生矿利用率
D.采矿废石利用率
E.选矿尾矿利用率
3.判断题 【本题型共8道题】
1.通过转换才能为人类提供有用能的能源资源不属于自然资源。
Y.对
N.错
2.资源安全问题,本质上是由资源短缺而引起供需矛盾激化所形成的。
Y.对
N.错
3.资源的价格应能反映其所有权或使用权发生转让的经济补偿。
Y.对
N.错
4.资源价值和价格的分析计算,是投资项目经济费用效益分析和现金流量分析中对资源投入物和产出物进行定量分析计算的基础性工作。
Y.对 N.错
5.资源开发利用评价,是从经济发展需要及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角度,对自然资源内在属性与外部有关条件的综合评价。
Y.对
N.错
6.矿产资源是亿万年地质历史的产物,迟早会被人类开发殆尽而最终枯竭。
Y.对
N.错
7.资源基础评价的对象是一个国家或特定区域由自然、经济、社会资源组成的复杂的地理系统。
Y.对
N.错
8.主要依靠资源储备或压缩资源特别是能源资源的消费需求,来应对长期资源贸易安全的威胁。
Y.对
10.人力资源分析年 篇十
一、适用专业(领域)
土壤学
二、参考书目
《土壤农化分析》,鲍士旦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
三、基本题型及所占分值
1、名词解释(6小题,共计30分,每小题5分);
2、问答题(6小题,共计120分,每小题20分)。
四、知识考查范围
11.人力资源分析年 篇十一
7月2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在南宁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各界和媒体介绍了2011年上半年广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进展情况。
2011年上半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工作主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努力工作,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加强公共就业服务能力为重点,全力做好就业工作
一是继续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充实和细化就业政策项目,畅通政策落实渠道,构建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
二是全力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大力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返乡创业和有序进城务工。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企业、基层、农村就业,大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目前成立自治区级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52家。
三是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着力提高劳动者素质。继续推动实施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边境地区农村劳动力创业就业、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就业创业援助行动等系列培训就业工程,加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就业。
四是全面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等扶持创业的政策措施,将政策覆盖面由城镇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扩大至农村富余劳动力等群体,提高贷款额度,简化申请程序,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特别是妇女创业提供“绿色通道”。继续推进南宁、柳州、桂林三个国家首批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带动全区创业工作开展。
五是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大力推进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提高就业服务整体能力。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和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等公共就业服务系列专项活动,促进城乡劳动者就业创业。
1-6月,全区城镇新增就业28.62万人,完成全年任务的71.55%;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6.35万人,完成全年任务的79.38%,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03万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01.5%;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63.97万人,完成全年任务的91.39%;城镇登记失业率3.56%,低于年度控制数0.94个百分点。
二、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为重点,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一是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把扩面征缴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养老保险以个体劳动者、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为重点,医疗保险以关闭破产困难企业职工和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失业保险以事业单位聘用人员为重点,工伤保险以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原国有集体改制企业老工伤人员为重点,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截至6月底,广西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465.61万人、936.51万人、238.33万人、247.65万人、227.7万人,分别完成全年任务的99.92%、99.63%、100.14%、93.1%、98.57%;五项社会保险费征缴总收入151.73亿元,其中养老保险105.54亿元,失业保险7.45亿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35.2亿元,工伤保险2.01亿元,生育保险1.53亿元。
二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政策。着力解决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问题,截至6月底,广西接收区外流动人员养老保险关系3209人,其中农民工250人;转出到区外人员1406人,其中农民工19人,跨省跨地区流动参保人员养老保险关系顺利接续。推进异地医疗生育费用实时结算“一卡通”及医保关系异地转移接续工作,目前钦州、河池、百色市已实现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关系异地转移接续和异地就诊实时结算。
三、以围绕主导产业、重点项目培养和引进人才为重点,推动人才队伍建设向纵深发展
一是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按照广西“1+3”人才政策的分工,完成了广西首批32个特聘专家岗位设置和遴选工作。围绕重点产业,部署自治区第四批人才小高地的申报和遴选工作,支持和鼓励自治区千亿元产业研发中心设立人才小高地,鼓励和支持人才小高地申报设立八桂学者、特聘专家岗位,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
二是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实施新技师培养带动计划。围绕服务广西重点产业发展,加快汽车产业人才小高地建设,做好广西柳州汽车城的人才支撑服务。上半年,全区共培养高技能人才1.58万人,完成全年任务的56.43%。
三是加强引进高端智力工作。配合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开展院士服务咨询活动,组织开展留学回国专家河池行活动,为广西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指导。
四、以提高素质、规范管理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公务员队伍管理
一是进一步推进公务员考试录用、管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认真做好2011年全区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进一步规范公务员考录工作各环节的制度和程序,安全顺利完成公共科目笔试和面试工作。除特殊职位外,2011年自治区级机关录用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比例人员达到85%。二是稳步推进公务员分类管理、聘任制管理试点工作。认真抓好全区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勤务机构警察警员职务套改工作,顺利完成了沿海铁路公安民警公务员身份转制过渡工作。认真总结经验,继续稳慎推进防城港市聘任制公务员试点工作。
五、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为重点,进一步加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
进一步完善人事制度改革各项配套政策,全面推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和聘用制度。上半年,全区共有2.26万个事业单位完成首次岗位设置工作;实行聘用制度的事业单位共有2.97万个,占总数的90.92%,签订聘用合同的人员达73.49万人,占90.29 %。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严把“进口关”,上半年办理区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手续198批次,新进人员2433人,其中公开招聘2294人,公开招聘人员占新进人员总数的94.28%;全区各级事业单位通过公开招聘新进人员累计达9.1万人,占新进人员总数的95.7%。积极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制度改革,实行“定编定岗不定人”,建立起“能上能下、能出能进”的用人新机制,共有1252个单位完成岗位设置工作,24845人参加竞聘上岗,22441人签订了聘用合同,14209人通过聘用认定,兑现了新的岗位工资,促进了广西医改的顺利推进。
六、以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和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为重点,积极推动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一是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积极配合全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对试点市县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工作的指导。在国家政策框架内,创新了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水平和总量的核定办法,提出“托低不限高”的指导原则,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相关配套政策,从政策层面解决了影响工作进度的主要问题。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起草了广西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的相关政策文件。联合自治区气象、广电等部门,认真研究落实提高艰苦气象台站、艰苦广播电视台站、艰苦岛屿作业、艰苦地震台站等事业单位特殊岗位津贴标准及类别划分政策。
二是进一步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工作。配合中央六部委,开展对南宁市和自治区15个区直部门规范津贴补贴实施情况的清理检查和整改工作。督促检查信访岗位津贴、人民警察法定工作日之外加班补贴等政策的执行情况。认真落实公务员特殊岗位津贴政策,及时调整了我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纪检监察办案人员岗位津贴标准和审计人员工作补贴标准。
三是加强企业工资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积极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加强对企业工资总额的宏观调控,完善国有企业工效挂钩政策。制订2011年全区企业工资指导线方案。
七、以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重点,进一步促进和谐劳动关系建设
【人力资源分析年】推荐阅读:
人力资源需求状况分析06-30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分析10-15
集团人力资源分析报告07-30
人力资源案例分析网08-19
人力资源人员结构分析08-20
中粮集团人力资源的分析09-08
个人人力资源分析报告12-04
人力资源管理分析报告12-28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就业形势分析12-04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模式分析论文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