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沟产生的原因

2024-11-04

代沟产生的原因(共15篇)

1.代沟产生的原因 篇一

各位评委,主席,大家晚上好!

我方观点为代沟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子女。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代沟的概念。代沟是指子女在走向社会的过程中,背弃父母原有的观点,有了新的见解而造成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的差异。我们可以看到,这里的主语是子女,因此是子女种下了代沟的萌芽。有道是“没有任何一个父母愿意和子女产生代沟”,当代沟产生后,我相信大多数的父母都是愿意与子女进行沟通,消除矛盾的,但是同学们扪心自问,我们有几个人真正给了父母机会呢?也许我们的父母都不是心里专家,他们不懂得太多沟通的技巧,但是多少次父母轻轻地走进我们想要倾听我们的心声,走进我们的世界,又有多少次我们只留给了父母决绝的背影,只留下一声冰冷的碰门声呢?由此可见,父母有沟通的意愿却没有正确的方法,而子女是有沟通的能力却选择了拒绝沟通。所以,从代沟产生的过程中来看,子女助长了代沟的产生。

从更深一点的层次看,由于父母的思想与价值观念已经形成,而子女的思想正在逐步的趋于完善,子女们从处于不断发展中的社会中所获得的信息难免与父母的观念、行为有所冲突,所以从某一方面来说,代沟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可是,作为子女的我们从小不为生计担忧,很少体味人间疾苦,时间长了便产生了自我中心倾向。本身代沟的存在是很客观的,但当代沟产生后,作为子女的我们总是习惯性地去找他人的原因,很少反思自我,故而导致矛盾愈演愈烈,最后甚至达到难以收拾的局面。所以,难以设身处地的为父母着想成为了大多数子女们的通病,父母也只能无奈的成为孩子们埋怨的对象,殊不知父母才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啊!看到对方辩友仍竭力维护自己的争议,我不免为您的父母感到痛心。

另外,我方想说的是,在子女小时候也是接受、认同的,但是,随着子女的长大,接受了新的东西,有了所谓的自己的价值体系的时候,就会与父母产生代沟,所以说,父母是不变的,变的是子女,这个主要责任当然在于子女。我方并不否认父母所一直固守的观点都是正确的,但是,有句话说“经过时间淘洗沉淀下来的都是精华”,精华不一定没有瑕疵,但是从总体上来看,精华还是有它的值得我们借鉴的所在。因此,子女对于父母所特有的固执蒙蔽了他们的双眼,使得他们抵触父母,这才造成了代沟的进一步加深。

最后,我想用一短话结束我的发言,4岁:爸爸无所不能 5岁:爸爸无所不知。6岁:爸爸比你聪明。8岁:爸爸并不是无所不知。10岁:爸爸长大那年代跟我们不一样。12岁:哦,好吧!自然的,爸爸对这件事毫无所知。他太老了...14岁:别在意我爸爸。他是老古董。21岁:他?我的天,他是陈腐实在无可救药。25岁:爸爸对我所知的是很少,但他在我身边这么久,他是在因该知道。30岁:也许我该问问爸爸怎么想?毕竟他经验丰富。35岁:除非我和爸爸谈话,否则我不做任何事。40岁:我怀疑爸爸是怎么处理这件事的。他如此有智慧又拥有整个世界的经验。50岁:如果我爸还能在这儿让我跟他讨论事情,我愿意付出一切代价。我不能欣赏他的聪明真是最糟不过的事。我本来可以向他学到很多东西的。所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越来越体会到父母思想的重要,我方不由得呼吁千千万万的子女们,多去理解理解我们的父母吧,不要因为我们的固执而让代沟去一次有一次地伤透我们父母的心!谢谢大家!

2.代沟产生的原因 篇二

1 荷载引起的裂缝

混凝土桥梁在常规静、动荷载及次应力下产生的裂缝称荷载裂缝, 归纳起来主要有直接应力裂缝、次应力裂缝两种。

直接应力裂缝是指外荷载引起的直接应力产生的裂缝。裂缝产生的原因有:

1) 设计计算阶段, 结构计算时不计算或部分漏算;计算模型不合理;结构受力假设与实际受力不符;荷载少算或漏算;内力与配筋计算错误;结构安全系数不够。结构设计时不考虑施工的可能性;设计断面不足;钢筋设置偏少或布置错误;结构刚度不足;构造处理不当;设计图纸不清等。

2) 施工阶段, 不加限制地堆放施工机具、材料;不了解预制结构受力特点, 随意翻放、起吊、运输、安装;不按设计图纸施工, 擅自更改结构施工顺序, 改变结构受力模式;不对结构做机器振动下的疲劳强度验算等。

3) 使用阶段, 超出设计载荷的重型车辆过桥;受车辆、船舶的接触、撞击;发生大风、大雪、地震、爆炸等。

次应力裂缝是指由外荷载引起的次生应力产生裂缝。裂缝产生的原因有:

1) 在设计外荷载作用下, 由于结构物的实际工作状态同常规计算有出入或计算不考虑, 从而在某些部位引起次应力, 导致结构开裂。

2) 桥梁结构中经常需要凿槽、开洞、设置牛腿等, 在常规计算中难以用准确的图式进行模拟计算, 一般根据经验设置受力钢筋。研究表明, 受力构件挖孔后, 力将产生绕射现象, 在孔洞附近密集, 产生巨大的应力集中。在长跨预应力连续梁中, 经常在跨内根据截面内力需要截断钢束, 设置锚头, 而在锚固断面附近经常可以看到裂缝。因此, 若处理不当, 在这些结构的转角处或构件形状突变处、受力钢筋截断处容易出现裂缝。

实际工程中, 次应力裂缝是产生荷载裂缝的最常见原因。次应力裂缝多属张拉、劈裂、剪切性质。次应力裂缝也是由荷载引起, 仅是按常规一般不计算, 但随着现代计算手段的不断完善, 次应力裂缝也是可以做到合理验算的。在设计上, 应注意避免结构突变 (或断面突变) , 当不能回避时, 应做局部处理, 如转角处做圆角, 突变处做成渐变过渡, 同时加强构造配筋, 转角处增配斜向钢筋, 对于较大孔洞有条件时可在周边设置护边角钢。

荷载裂缝特征依荷载不同而呈现不同的特点。这类裂缝多出现在受拉区、受剪区或振动严重部位。但必须指出, 如果受压区出现起皮或有沿受压方向的短裂缝, 往往是结构达到承载力极限的标志, 是结构破坏的前兆, 其原因往往是截面尺寸偏小。根据结构不同受力方式, 产生的裂缝特征如下:

1) 中心受拉。裂缝贯穿构件横截面, 间距大体相等, 且垂直于受力方向。采用螺纹钢筋时, 裂缝之间出现位于钢筋附近的次裂缝。

2) 中心受压。沿构件出现平行于受力方向的短而密的平行裂缝。

3) 受弯。弯矩最大截面附近从受拉区边沿开始出现与受拉方向垂直的裂缝, 并逐渐向中和轴方向发展。采用螺纹钢筋时, 裂缝间可见较短的次裂缝。当结构配筋较少时, 裂缝少而宽, 结构可能发生脆性破坏。

4) 大偏心受压。大偏心受压和受拉区配筋较少的小偏心受压构件, 类似于受弯构件。

5) 小偏心受压。小偏心受压和受拉区配筋较多的大偏心受压构件, 类似于中心受压构件。

6) 受剪。当箍筋太密时发生斜压破坏, 沿梁端腹部出现大于45°方向的斜裂缝;当箍筋适当时发生剪压破坏, 沿梁端中下部出现约45°方向相互平行的斜裂缝。

7) 受扭。构件一侧腹部先出现多条约45°方向斜裂缝, 并向相邻面以螺旋方向展开。

8) 受冲切。沿柱头板内四侧发生约45°方向斜面拉裂, 形成冲切面。

9) 局部受压。在局部受压区出现与压力方向大致平行的多条短裂缝。

2 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

混凝土具有热胀冷缩性质, 当外部环境或结构内部温度发生变化, 混凝土将发生变形, 若变形遭到约束, 则在结构内将产生应力, 当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即产生温度裂缝。在大跨径桥梁中, 温度应力有时可以达到甚至超出活载应力。温度裂缝区别其它裂缝最主要特征是将随温度变化而扩张或合拢。引起温度变化主要因素有:

1) 年温差。一年中四季温度不断变化, 但变化相对缓慢, 对桥梁结构的影响主要是导致桥梁的纵向位移, 一般可通过桥面伸缩缝、支座位移或设置柔性墩等构造措施相协调, 只有结构的位移受到限制时才会引起温度裂缝, 例如拱桥、刚架桥等。我国年温差一般以一月和七月月平均温度的作为变化幅度。考虑到混凝土的蠕变特性, 年温差内力计算时混凝土弹性模量应考虑折减。

2) 日照。桥面板、主梁或桥墩侧面受太阳曝晒后, 温度明显高于其它部位, 温度梯度呈非线形分布。由于受到自身约束作用, 导致局部拉应力较大, 出现裂缝。日照和骤然降温是导致结构温度裂缝的最常见原因。

3) 骤然降温。突降大雨、冷空气侵袭、日落等可导致结构外表面温度突然下降, 但因内部温度变化相对较慢而产生温度梯度。日照和骤然降温内力计算时可采用设计规范或参考实桥资料进行, 混凝土弹性模量不考虑折减。

4) 水化热。出现在施工过程中, 大体积混凝土 (厚度超过2.0 m) 浇筑之后由于水泥水化放热, 致使内部温度很高, 内外温差太大, 致使表面出现裂缝。施工中应根据实际情况, 尽量选择水化热低的水泥品种, 限制水泥单位用量, 减少骨料入模温度, 降低内外温差, 并缓慢降温, 必要时可采用循环冷却系统进行内部散热, 或采用薄层连续浇筑以加快散热。

5) 蒸汽养护或冬季施工时施工措施不当, 混凝土骤冷骤热, 内外温度不均, 易出现裂缝。

6) 预制T梁之间横隔板安装时, 支座预埋钢板与调平钢板焊接时, 若焊接措施不当, 铁件附近混凝土容易烧伤开裂。

3 收缩引起的裂缝

在工程中, 混凝土因收缩所引起的裂缝是最常见的。在混凝土收缩种类中, 塑性收缩和缩水收缩 (干缩) 是发生混凝土体积变形的主要原因, 另外, 还有自生收缩和炭化收缩。

塑性收缩。发生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后4~5 h左右, 此时, 水泥水化反应激烈, 分子链逐渐形成, 出现泌水和水分急剧蒸发, 混凝土失水收缩, 同时骨料因自重下沉, 因为此时混凝土尚未硬化, 称为塑性收缩。塑性收缩所产生量级很大, 可达1%左右。在骨料下沉过程中若受到钢筋阻挡, 便形成沿钢筋方向的裂缝。在构件竖向变截面处如T梁、箱梁腹板与顶底板交接处, 因硬化前沉实不均匀将发生表面的顺腹板方向裂缝。为减小混凝土塑性收缩, 施工时应控制水灰比, 避免过长时间的搅拌, 下料不宜太快, 振捣要密实, 竖向变截面处宜分层浇筑。

缩水收缩 (干缩) 。混凝土结硬以后, 随着表层水分逐步蒸发, 湿度逐步降低, 混凝土体积减小, 称为缩水收缩 (干缩) 。因混凝土表层水分损失快, 内部损失慢, 因此, 产生表面收缩大、内部收缩小的不均匀收缩, 表面收缩变形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 致使表面混凝土承受拉力, 当表面混凝土承受拉力超过其抗拉强度时, 便产生收缩裂缝。混凝土硬化后收缩主要就是缩水收缩。如, 配筋率较大的构件 (超过3%) , 钢筋对混凝土收缩的约束比较明显, 混凝土表面容易出现龟裂裂纹。

自生收缩。自生收缩是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 水泥与水发生水化反应, 这种收缩与外界湿度无关, 且可以是正的 (即收缩, 如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 , 也可以是负的 (即膨胀, 如矿渣水泥混凝土与粉煤灰水泥混凝土) 。

炭化收缩。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水泥的水化物发生化学反应引起的收缩变形。炭化收缩只有在湿度50%左右才能发生, 且随二氧化碳的浓度的增加而加快。炭化收缩一般不做计算。

混凝土收缩裂缝的特点是大部分属表面裂缝, 裂缝宽度较细, 且纵横交错, 成龟裂状, 形状没有规律。影响混凝土收缩裂缝的主要因素有:

1) 水泥品种、标号及用量。矿渣水泥、快硬水泥、低热水泥混凝土收缩性较高, 普通水泥、火山灰水泥、矾土水泥混凝土收缩性较低。另外水泥标号越低、单位体积用量越大、磨细度越大, 则混凝土收缩越大, 且发生收缩时间越长。例如, 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施工时经常采用强行增加水泥用量的做法, 结果收缩应力明显加大。

2) 骨料品种。骨料中石英、石灰岩、白云岩、花岗岩、长石等吸水率较小、收缩性较低;而砂岩、板岩、角闪岩等吸水率较大、收缩性较高。另外骨料粒径大收缩小, 含水量大收缩越大。

3) 水灰比。用水量越大, 水灰比越高, 混凝土收缩越大。

4) 外掺剂。外掺剂保水性越好, 则混凝土收缩越小。

5) 养护方法。良好的养护可加速混凝土的水化反应, 获得较高的混凝土强度。养护时保持湿度越高、气温越低、养护时间越长, 则混凝土收缩越小。蒸汽养护方式比自然养护方式混凝土收缩要小。

6) 外界环境。大气中湿度小、空气干燥、温度高、风速大, 则混凝土水分蒸发快, 混凝土收缩越快。

7) 振捣方式及时间。机械振捣方式比手工捣固方式混凝土收缩性要小。振捣时间应根据机械性能决定, 一般以5~15s/次为宜。时间太短, 振捣不密实, 形成混凝土强度不足或不均匀;时间太长, 造成分层, 粗骨料沉入底层, 细骨料留在上层, 强度不均匀, 上层易发生收缩裂缝。

对于温度和收缩引起的裂缝, 增配构造钢筋可明显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 尤其是薄壁结构 (壁厚20~60 cm) 。构造上配筋宜优先采用小直径钢筋 (φ8~φ14) 、小间距布置 (@10~@15 cm) , 全截面构造配筋率不宜低于0.3%, 一般可采用0.3%~0.5%。

4 地基础变形引起的裂缝

由于基础竖向不均匀沉降或水平方向位移, 使结构中产生附加应力, 超出混凝土结构的抗拉能力, 导致结构开裂。基础不均匀沉降的主要原因有:

1) 地质勘察精度差异、试验资料不准。在没有充分掌握地质情况时进行的“三边”工程, 是造成地基不均匀沉降的主要原因。比如丘陵区或山岭区桥梁, 勘察时钻孔间距太远, 而地基岩面起伏又大, 勘察报告不能充分反映实际地质情况。

2) 地基地质差异太大。建造在山区沟谷的桥梁, 河沟处的地质与山坡处变化较大, 河沟中甚至存在软弱地基, 地基土由于不同压缩性引起不均匀沉降。

3) 结构荷载差异太大。在地质情况一致条件下, 各部分基础荷载差异太大时, 有可能引起不均匀沉降。例如高填土箱形涵洞中部比两边的荷载要大, 中部的沉降就要比两边大, 箱涵可能开裂。

4) 结构基础类型差别大。同一联桥梁中, 混合使用不同基础如扩大基础和桩基础, 或同时采用桩基础但桩径或桩长差别大时, 或同时采用扩大基础但基底标高差异大时, 也可能引起地基不均匀沉降。

5) 分期建造的基础。在原有桥梁基础附近新建桥梁时, 如分期修建的高速公路左右半幅桥梁, 新建桥梁荷载或基础处理时引起地基土重新固结, 均可能对原有桥梁基础造成较大沉降。

6) 地基冻胀。在低于零度的条件下含水率较高的地基土因冰冻膨胀;一旦温度回升, 冻土融化, 地基下沉。因此, 地基的冰冻或融化均可造成不均匀沉降。

7) 桥梁基础置于滑坡体、溶洞或活动断层等不良地质时, 可能造成不均匀沉降。

8) 桥梁建成以后, 原有地基条件变化。大多数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浸水后, 尤其是素填土、黄土、膨胀土等特殊地基土, 土体强度遇水下降, 压缩变形加大。在软土地基中, 因人工抽水或干旱季节导致地下水位下降, 地基土层重新固结下沉, 同时对基础的上浮力减小, 负摩阻力增加, 基础受荷加大。有些桥梁基础埋置过浅, 受洪水冲刷、淘挖, 基础可能位移。地面荷载条件的变化, 如桥梁附近因塌方、山体滑坡等原因堆置大量废方、砂石等, 桥址范围土层可能受压缩再次变形。因此, 使用期间原有地基条件变化均可能造成不均匀沉降。

5 钢筋锈蚀引起的裂缝

由于混凝土质量较差或保护层厚度不足, 混凝土保护层受二氧化碳侵蚀炭化至钢筋表面, 使钢筋周围混凝土碱度降低, 或由于氯化物介入, 钢筋周围氯离子含量较高, 均可引起钢筋表面氧化膜破坏, 钢筋中铁离子与侵入到混凝土中的氧气和水分发生锈蚀反应, 其锈蚀物氢氧化铁体积比原来增长约2~4倍, 从而对周围混凝土产生膨胀应力, 导致保护层混凝土开裂、剥离, 沿钢筋纵向产生裂缝, 并有锈迹渗到混凝土表面。由于锈蚀, 使得钢筋有效断面面积减小, 钢筋与混凝土粘接力削弱, 结构承载力下降, 并将诱发其它形式的裂缝, 加剧钢筋锈蚀, 导致结构破坏。

要防止钢筋锈蚀, 设计时应根据规范要求控制裂缝宽度、采用足够的保护层厚度 (当然保护层亦不能太厚, 否则构件有效高度减小, 受力时将加大裂缝宽度) ;施工时应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 加强振捣, 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 防止氧气侵入, 同时严格控制含氯盐的外加剂用量。

6 冻胀引起的裂缝

大气气温低于零度时, 吸水饱和的混凝土出现冰冻, 游离的水转变成冰, 体积膨胀9%, 因而, 混凝土产生膨胀应力;同时混凝土凝胶孔中的过冷水 (结冰温度在-78°以下) 在微观结构中迁移和重分布引起渗透压, 使混凝土中膨胀力加大, 混凝土强度降低, 并导致裂缝出现。尤其是混凝土初凝时受冻最严重, 成龄后混凝土强度损失可达30%~50%。

温度低于零度和混凝土吸水饱和是发生冻胀破坏的必要条件。当混凝土中骨料空隙多 、吸水性强;骨料中含泥土等杂质过多;混凝土水灰比偏大、振捣不密实;养护不力使混凝土早期受冻等, 均可能导致混凝土冻胀裂缝。冬季施工时, 采用电气加热法、暖棚法、地下蓄热法、蒸汽加热法养护以及在混凝土拌和水中掺入防冻剂 (但氯盐不宜使用) , 可保证混凝土在低温或负温条件下硬化。

7 施工材料质量引起的裂缝

混凝土主要由水泥、砂、骨料、拌和水及外加剂组成。配置混凝土所采用材料质量不合格, 可能导致结构出现裂缝。

7.1 水泥

(1) 水泥安定性不合格, 水泥中游离的氧化钙含量超标。氧化钙在凝结过程中水化很慢, 在水泥混凝土凝结后仍然继续起水化作用, 可破坏已硬化的水泥石, 使混凝土抗拉强度下降。 (2) 水泥出厂时强度不足, 水泥受潮或过期, 可能使混凝土强度不足, 从而导致混凝土开裂。 (3) 、当水泥含碱量较高 (超过0.6%) , 同时又使用含有碱活性的骨料, 可能导致碱骨料反应。

7.2 砂、石骨料

砂石的粒径、级配、杂质含量。

砂石粒径太小、级配不良、空隙率大, 将导致水泥和拌和水用量加大, 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使混凝土收缩加大, 如果使用超出规定的特细砂, 后果更严重。砂石中云母的含量较高, 将削弱水泥与骨料的粘结力, 降低混凝土强度。砂石中含泥量高, 不仅将造成水泥和拌和水用量加大, 而且还降低混凝土强度和抗冻性、抗渗性。砂石中有机质和轻物质过多, 将延缓水泥的硬化过程, 降低混凝土强度, 特别是早期强度。砂石中硫化物可与水泥中的铝酸三钙发生化学反应, 体积膨胀2.5倍。

7.3 拌和水及外加剂

拌和水或外加剂中氯化物等杂质含量较高时对钢筋锈蚀有较大影响。采用含碱水拌制混凝土, 或采用含碱的外加剂, 可能对碱骨料反应有影响。

8 施工工艺质量引起的裂缝

在混凝土结构浇筑、构件制作、起模、运输、堆放、拼装及吊装过程中, 若施工工艺不合理、施工质量低劣, 容易产生纵向的、横向的、斜向的、竖向的、水平的、表面的、深进的和贯穿的各种裂缝, 特别是细长薄壁结构更容易出现。裂缝出现的部位和走向、裂缝宽度因产生的原因而异, 比较典型常见的有:

1) 混凝土保护层过厚, 或乱踩已绑扎的上层钢筋, 使承受负弯矩的受力筋保护层加厚, 导致构件的有效高度减小, 形成与受力钢筋垂直方向的裂缝。

2) 混凝土振捣不密实、不均匀, 出现蜂窝、麻面、空洞, 导致钢筋锈蚀或其它荷载裂缝的起源点。

3) 混凝土浇筑过快, 混凝土流动性较低, 在硬化前因混凝土沉实不足, 硬化后沉实过大, 容易在浇筑数小时后发生裂缝, 既塑性收缩裂缝。

4) 混凝土搅拌、运输时间过长, 使水分蒸发过多, 引起混凝土塌落度过低, 使得在混凝土体积上出现不规则的收缩裂缝。

5) 混凝土初期养护时急剧干燥, 使得混凝土与大气接触的表面上出现不规则的 收缩裂缝。

6) 用泵送混凝土施工时, 为保证混凝土的流动性, 增加水和水泥用量, 或因其它原因加大了水灰比, 导致混凝土凝结硬化时收缩量增加, 使得混凝土体积上出现不规则裂缝。

7) 混凝土分层或分段浇筑时, 接头部位处理不好, 易在新旧混凝土和施工缝之间出现裂缝。如混凝土分层浇筑时, 后浇混凝土因停电、下雨等原因未能在前浇混凝土初凝前浇筑, 引起层面之间的水平裂缝;采用分段现浇时, 先浇混凝土接触面凿毛、清洗不好, 新旧混凝土之间粘结力小, 或后浇混凝土养护不到位, 导致混凝土收缩而引起裂缝。

8) 混凝土早期受冻, 使构件表面出现裂纹, 或局部剥落, 或脱模后出现空鼓现象。

9) 施工时模板刚度不足, 在浇筑混凝土时, 由于侧向压力的作用使得模板变形, 产生与模板变形一致的裂缝。

10) 施工时拆模过早, 混凝土强度不足, 使得构件在自重或施工荷载作用下产生裂缝。

11) 施工前对支架压实不足或支架刚度不足, 浇筑混凝土后支架不均匀下沉, 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

12) 装配式结构, 在构件运输、堆放时, 支承垫木不在一条垂直线上, 或悬臂过长, 或运输过程中剧烈颠撞;吊装时吊点位置不当, T梁等侧向刚度较小的构件, 侧向无可靠的加固措施等, 均可能产生裂缝。

13) 安装顺序不正确, 对产生的后果认识不足, 导致产生裂缝。如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满堂支架现浇施工时, 钢筋混凝土墙式护栏若与主梁同时浇筑, 拆架后墙式护栏往往产生裂缝;拆架后再浇筑护栏, 则裂缝不易出现。

14) 施工质量控制差。任意套用混凝土配合比, 水、砂石、水泥材料计量不准, 结果造成混凝土强度不足和其他性能 (和易性、密实度) 下降, 导致结构开裂。

总之, 一座桥梁从建成到使用, 牵涉到设计、施工、监理、养护管理等各个方面, 在前期造成设计疏漏、施工低劣、监理不力, 均可能使混凝土桥梁出现裂缝。因此, 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范、技术标准进行设计、施工和监理, 是保证结构安全耐用的前提和基础。在养护管理过程中, 进一步加强巡查和管理, 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

摘要:混凝土桥梁裂缝问题是一个复杂而常见的问题, 分析混凝土早期裂缝的特征及开裂机理, 为进一步加强对混凝土桥梁裂缝的认识, 尽量避免工程中出现危害较大的裂缝, 找出控制裂缝的可行办法, 达到防范于未然的作用。

关键词:桥梁,裂缝原因,浅析

参考文献

[1]JTJ023-85, 公路钢筋砼及预应力砼桥涵设计规范[S].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 1985.

[2]JTJ024-85,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S].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 1985.

[3]JTJ041-2000, 交通部第一公路工程公司,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S].2000.

[4]李国平.桥梁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及设计原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4.

[5]韩素芳.混凝土工程病害与修补加固[M].北京, 海洋出版社, 1996.

[6]王铁梦.工程结构裂缝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7.

[7]朱伯芳.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与温度控制[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1999.

[8]周履, 等.收缩徐变[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1994:32-61.

3.“语言暴力”产生的心理原因 篇三

语言暴力的特点与危害

语言暴力之所以会产生,是由语言的自身特点所决定的。

语言,或者说语言的物质载体是一个一个的音节,而我们说出来的一句句话就是由音节的线性排列组合而成的,所以它是稍纵即逝的。也正因为它的短暂,它的稍纵即逝,才要求我们每个人在交流过程中必须尽全力抓住它。相应地,在语言暴力中,家长说的几个字虽然可能只在时间上停留那么一小会儿,却足以在孩子的心中撕开一道口子。

伤害一旦造成,是否可以弥补呢?行为暴力所造成的肉体上的创伤或许会随着伤口的愈合慢慢消退,但精神上的伤害却无法根除。而“语言暴力”更具有其不断的自动回放功能。俗话说:“良言入耳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家长的一句恶语出口,之后无论再如何想尽办法解释、道歉,都不可能把这些话的影响彻底抹去,它将长期盘旋在孩子的头脑,并成为孩子的心理回声。

这种回声反复在心头萦绕,经久不息。往往有一天量变引起质变,造成一发不可收拾的后果。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人们吵架时相互举证:“你说过我……”,“你不是说我……”虽然之前说话时的语境被遗忘或是忽略了,但当时不愉快的记忆却被完整地保存下来,并不断重演,可见恶语在人们心里会打上多么深的烙印。

另外,语言还具有不易控制的特点。施行行为暴力时,或许还可以在最后一刻收手,但话语往往不能。如果我们言谈间伤害了他人,常会在事后道歉、解释时说:“我当时想也没想就说了。”或是:“我刚才说话没经过大脑。”因为语言一旦在大脑里组织好,而这个组织的时间又极短,有时甚至是潜意识的,连意识都没有参与其中,便迫不及待地脱口而出,就算想在最后一刻住口,也往往是不小心就溜出来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口误”。

父母为什么要伤害孩子

以上我们分析了语言暴力的特点与严重性,那么,父母为什么会对孩子施以语言暴力呢?因为很多父母认为“我说你都是为了你好”,所谓“爱之深,责之切”。

原因为何呢?我认为有以下一些原因:

1.传统文化中的孝道观念。传统观念中,孝便是对父母无条件地服从。如果换一种更直接的说法就是:“你是我生的,你的一切都是我给的,所以我可以支配你,你必须按我说的做。”这种强烈的支配欲就会在内心产生一种无所谓——“我说你两句还不行?”

2.经验主义看法。中国父母在教育子女时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还多,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都多。”于是,常常用自己的经验指导孩子,而且往往不容反驳:“听我的没错!你懂什么?”

3.浮躁的心态。这可能是一个最普遍的问题。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很多父母望子成龙。从另一个角度说,这或许也是一种补偿心理,希望子女实现自己没有的梦想。这些都造成一种浮躁的心态,于是常常会让孩子做一些他们不喜欢的事。孩子缺乏兴趣就会做不好,家长就更急躁,人一旦急躁难免会口不择言。

4.挫折教育观。这是时下很流行的一种教育观。当语言暴力被包装在挫折教育的外表下,就取得了表面上的合理性。于是很多家长就肆无忌惮地让孩子受挫。

5.生活、工作压力大。现在人的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时,往往会心态浮躁。特别是当人际关系不好时,又不能对老板、同事发脾气,往往会把负面情绪带回家。碰上孩子不听话,就很容易拿孩子出气。特别是说一些反语、带有讽刺性的话语。

只因亲子间缺乏平等

以上列举的原因,可以说是由家长内心轻视孩子作为对话主体的地位,家长并没有将其视为具有与自己平等地位的人所造成的。

因为我生了你,所以我对你有支配的权力,你必须无条件服从我——孝;

因为我知道得比你多,你按我说的做才对——经验主义;

因为我知道这个社会竞争激烈,我没希望成功,所以你一定要成功——望子成龙;

因为你还不懂事,所以我说你两句是为你好——挫折教育。

人的情绪的宣泄、倾诉是具有等级性的,即我们对不同层次的人会采取不同的表达方式。这种等级,并不是指阶级上的,而是一种心理层面上的。打个比方说,我们对上司、对同事、对下级所采取的方式是不同的。即使这三类人同时是我的朋友,但当我要表达情绪时,对上级总是顾虑多一点,对下级可能更肆意一点,而对平级则会更随意一些。

家长对待孩子如果抱着居高临下的态度,其情感表达往往会采取倾泻式的,如果是负面的情绪,往往就会如山洪暴发一般涌向孩子,势必造成语言暴力。

家长内心的优越感导致对话一开始就在不平等语境中进行,这时容易引发语言冲突,而一旦孩子启用自我保护机制,不与家长合作,则家长为了维护面子与内心优越感,就容易使冲突升级为语言暴力,而语言暴力又会使孩子更加不合作,于是又带来更多的语言暴力,以致循环往复,造成家长与孩子的关系越来越差。

显然,造成语言暴力的根源在于对话主体间的不平等。之所以我们如此强调平等,是因为对话有一个内在要求就是平等。不平等的谈话最终导致的是交流的不愉快或中断。

现实生活中,当我们发现孩子不回应或者常常撒谎时,很有可能是家长没有平等对待孩子。如果家长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继续采取不断追问、威胁等语言暴力行为,那后果将是相当严重的,可能因为几句话而造成永远无法弥补的伤害。这里还需要指出的是,也不是说一味奉承孩子就是好事,那也会骄纵了孩子。总之,采用平等的视角应该是最可取的。

【编辑:花洁】

4.产生爱情的原因 篇四

科学研究爱情分为三个不同阶段:性冲动,或称性爱激情;吸引力,或称浪漫爱情;依恋,或称爱慕.如果你经历了这三个阶段,你与你的异性伙伴的关系将更牢固.当然也有可能产生反效果,因为此时你 可能会发现,你追求的对象实际并不是你的意中人.

性冲动:我们进入青春期后,雌激素和睾丸激素在我们身体内开始发挥作用,使我们产生渴望体验爱情的欲望.这种欲望,即性冲动(不要曲解为只是对性爱的欲望!)这在我们青春期,甚至在我们一生中都发挥这非常重要的作用.科学研究还证明,性冲动和爱是两种不同的化学物质产生的两种不同感觉.既有区别又紧密相连.如果说信息素使我们知道我们喜欢谁,不喜欢谁,指导我们对某个异性伙伴产生性欲,那么性欲对我们的爱有着一定指向性.如果没有性欲,我们可能永远找不到一个具体目标.当性欲驱使我们寻找异性伙伴时,爱情也悄然而至.

吸引力:爱的感觉最初来自于性欲,但是当两性之间关系有了进一步发展时,吸引力就产生了.当吸引力或浪漫爱情产生后,我们常常会失去理性思考的能力,俗话说“爱情是盲目的”就是这个道理.进入这个阶段后,我们常常察觉不到对方的缺点,将对方理想化,而且无法将他(她)从脑海中抹去.这种神不守舍的感觉实际来自我们的生理反应.此时,我们体内也正分泌着有关的化学物质.男女双方在这一阶段需要大量时间来了解对方.如果这种吸引力能继续保持下去,并且被双方感觉到,那么爱情就会进入第三阶段.

5.痘痘产生的原因 篇五

现在的女孩子很多都由于工作的原因,而无法得到好的休息时间,这样就容易给自己的肌肤带来损伤,再加上熬夜的效果,就很容易滋生痘痘,所以对于痘痘的防止,作息时间一定要有规律。

卸妆不彻底

化妆是女孩子的本性,想着怎样才可以让自己变美,可是一回到家就感觉放下了包袱,卸妆也是草草了事,其实卸妆的不完全也可能会导致痘痘的生成,所以女孩子在卸妆过程中一定要彻底。

油性皮肤

6.浅析畸形母爱产生的原因 篇六

一、外部原因

首先, 从大处着眼, 历史社会背景对个人发展的影响是很关键的。在中国古代, 女性爱情普遍受到压抑, 无法张扬, 于是将爱的力量注入儿子身上, 而这种爱一般都伴随着对其自由意志、独立人格等的剥夺。《孔雀东南飞》里的焦母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我们通常对这篇作品的解读是作品揭露了封建礼教、封建家长制的罪恶, 其实焦母又何尝不是那个社会的受害者?“三从四德”压得她透不过气来, 儿子自然成了她生活的重心。张爱玲《金锁记》中的曹七巧生活依然在封建家长制笼罩的社会, 她对自己的婚姻恋爱是完全不能做主的。曹禺《雷雨》中的繁漪又何尝不是一样的情况, 尽管她出身名门但还不是不能决定自己的婚姻, 追求自己的爱情。

其次, 人物自身所处的生存环境是这种畸形的爱产生的酵母。《孔雀东南飞》里, 从焦父的缺席我们可以推测出焦母是一个孀居的寡妇, “三从四德”让这个女人无法再有追求新情感的可能, 所以, 焦母把她对丈夫的感情一并叠加在了对儿子的感情里, 从而使得母爱有了走向极端的可能。《金锁记》中的曹七巧家境不好, 哥嫂为了金钱把她许给了一个残疾人, 虽然是嫁到封建制大家族里, 但是与她以妾或下人的身份被卖给残疾丈夫没什么区别, 这就是让她变得不幸的原因。《雷雨》中的繁漪, 在物质上她可以得到一切能满足女人虚荣心的东西, 但在精神方面, 她却一片空虚。不但得不到真正的爱情, 连与外界的交往都要受到限制, 基本上是活在周朴园盛气凌人的阴影下, 加上她又是有想法的新时代女性, 悲剧的产生便成了必然。曹禺《原野》中焦大星的母亲由于和焦阎王生活多年, 造成她阴险、狠毒、强权的性格特点;多年的双目失明也让她性格孤僻, 容易多疑;加上多年的寡居生活, 儿子成了她唯一的精神寄托, 畸形母爱慢慢形成。

二、内部原因

首先, 畸形母爱的形成有一些理论可以作为支撑。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论及母爱时说, 因为母亲一直把孩子看做是自身的一部分, 所以母亲对孩子的爱和痴情很可能是满足自恋的一种途径。另外一个根源也许是母亲的权力欲和占有欲。一个软弱无能、完全服从母亲的孩子不言而喻是一个专制并有占有欲的母亲的自然对象。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然会有一个和母亲分离的阶段, 这样他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独立的生命。所以, 只有那些真正有能力爱的妇女, 那些觉得给比得更幸福的妇女, 那些生命之根底很扎实的妇女才会继续是一个疼爱孩子的母亲。那么如果因为某种原因不能达到以上说的这些, 畸形母亲的毒菌就会慢慢滋生。

通过对一些具体作品的剖析, 滋生这种畸形毒菌的原因就慢慢明朗化了。作品中的母亲基本都遭受了一种或丧夫或无法得到正常爱情生活的困境, “丈夫”角色的缺失, 使得她们产生性的压抑和心的空虚, 所以母亲们急于要找到一个替代品, 而儿子便顺理成章地成了唯一人选。对《孔雀东南飞》里的焦母来说, 不管是被逐的刘兰芝还是秦罗敷, 她们都只能扮演一个和她抢夺儿子的角色, 而儿子对她来说早已经成为了她的一种私人物品。《金锁记》中的曹七巧更是变本加厉, 在她努力想寻求爱情遭到失败以后, 她便从封建社会旧制度下的受害者转变成加害者。她随意安排了儿子长白的婚事, 她把自己在失败婚姻中所受的痛苦加倍地还在了对儿媳的折磨上, 导致她们都先后以自杀而告终。她的女儿长安也没能幸免, 三十岁了, 终于有了一个与之结婚的对象, 但是七巧只用了几句话就断送了女儿的幸福:“她再抽两桶就下来了……后来也是为了病, 抽上了这东西, 小姐家, 够多不方便哪!也不是没戒过, 身子又娇, 又是由着性儿惯了的, 说丢, 哪儿丢得掉呢!戒戒抽抽, 这也有十年了。”

其次, 从人性的角度分析, 在同等的生存环境下, 遭遇同等的困境是不是所有母亲都会产生这种畸形的爱?正常情况下, 这种因素多多少少会导致母亲恋子情结的程度加深, 我们重点在于探讨那些走向极端的典型。这就要涉及一个利己的思想, 利己和自爱是有很大区别的。在弗洛姆看来, 利己的人不是太爱自己, 而是不太爱自己。缺乏对自己的爱和关心表明了这个人内心缺少生命力, 并会使他感到空虚和失望。在必要时这个不幸和胆怯的人会通过各种其他的满足来弥补她失去的幸福。曹奇巧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她只为自己着想, 儿女也不过像她的玩偶一般是为她服务的。

以上只是我对畸形母爱产生原因的一点拙见, 这种畸形母爱在许多文学作品中都有所体现, 除了文中提到的之外还有巴金《寒夜》中汪文宣的母亲, 《我是一片云》中孟樵的母亲, 劳伦斯《儿子与情人》中保罗的母亲等等, 相信文学作品塑造这些典型是为了告诫人们, 尤其是那些作为母亲的人们, 使她们从中获得受益的人生启迪。

摘要:本文试分析畸形母爱形成的外部和内在的原因。

关键词:母爱,畸形,原因

参考文献

[1]弗洛姆, 《爱的艺术》,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

[2]陶毅, 明欣, 《中国婚姻家庭制度史》, 东方出版社, 1994。

[3]弗洛伊德, 《梦的解释》, 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8。

7.古代离别诗产生的原因 篇七

关键词:离别诗;离别原因;古代

古往今来,故国乡土之思,骨肉亲情之念,挚友离合之感,不知道牵动了多少人的心弦,离情别绪自然也就成了我国古代诗词曲中反复咏叹的不朽话题。古典诗歌是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其中表现离情别恨的诗歌,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创成延续与流播接受方面,相对于人们研究的如火如荼的玄言诗、田园诗、边塞诗等诸多诗体而言,都毫不逊色。人们如此火热的关注并认真的研究的离别诗,古代文人重视离别,其发生及发展的原因究竟为何,值得我们讨论。

一、自然条件

我国自古幅员辽阔,地形复杂不一,古代的交通极为不便,主要是交通工具与现在相比极为落后,有的只是畜力、车和船只,一步步来走近他们的亲人,友人或是恋人;通讯也很不方便,只有靠那不可靠的书信来传达人们之间的感情,有时候需要一个月,有时候需要几个月,甚至有时候到半道就不见了踪影;再加上古代的生活和医疗条件落后,“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人们在出行之前的好长时间,就要开始为他们的出行做准备,亲友们都是“相见时难别亦难”,每一次的离别都可能成为永别。因此,人们对亲情,友情和爱情都看的很重,而并非像我们现在,科技发达了,通讯和交通都发展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缩短了,只要经济条件允许,打个越洋电话,甚至是买张飞机票飞过去看看也不是一件难事。而在古代就不同了,让古人能寄情的就只能是离别时的各种难舍难分。

二、强烈的故土亲族意识

在古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是建立在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然经济基础之上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形成了中国人一系列的独特的文化观念和心里意识,不论是社会生产或是斗争,总是以家庭或亲族为单位来进行,离开了自己的家庭和亲友,当然,在一系列问题上就会因失去了支持而感到失落和无助。中国传统家长制的封建社会中家族观念特别深,因此人们也总是愿意长期与亲族团聚在一起而不愿分开。形成很强的故土、宗族、亲属意识,当要分离的时候,难免为离别而尤为感伤。

三、重人伦,尽孝道的传统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礼仪之邦,从古代开始就注重人伦,孔子早在《论语·里仁》中说:“父母在,不远游。”这是中国古老的传统习惯,父母健在,子女不可远游。子女守侯在爹娘的身边,早晚请安,问寒问暖,尽其之孝道,使年迈的双亲在晚年能够含饴弄孙,为父母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让父母享受天伦之乐,心里当然就有重聚轻离的思想。但是迫于情势,还是要与亲人分开,比如说有的想建功立业,光宗耀祖追求功名,怀揣着衣锦还乡的期待;有的行商致富,追求富裕的安定生活;有的从军,立志报效祖国;有的被贬谪,承受背井离乡的思念之苦。亲人之离别在感伤之余还带着浓浓的责任和希冀,在表现对情关注的同时,也融入了温暖和深情。离别在这个角度说,又成为广泛的社会现象,让很多人都无法避免。

四、为官离别

宋代严羽的《沧浪诗话》中说:“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谪、行旅、别离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当然,这些离别的诗句,使得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显得更加弥足珍贵。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是一首送朋友去遥远的人烟稀少的西北地区去做官的离别诗,但不是黯然销魂的离别。相反地,倒是透露出一种轻快而富于希望的情调。李白的《送友人入蜀》:“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改送别时酸楚难舍的情感,而是意境开阔,情调高昂,劝慰友人。以豪情叙别,不做儿女态,雄浑奔放,刚健开朗,一扫低沉伤感的情调,令人耳目一新。

五、贬谪离别

柳宗元的《重别梦得》:“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歧路忽西东。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通篇没有一个直接说友情的字,而无一字不是深挚的友情的体现。这一别,竟成为永诀,子厚早亡,留在了柳州,再也回不来了。我们读来都会很感动,何况彼时的梦得呢?王勃的《别薛华》:“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诗不着意写惜别之情,而用感人的笔触,抒发了悲切的身世之感,使人感到这种别离是何等痛苦,更显出这对挚友离别时浓浓的感伤之情。

六、戍征离别

唐代诗人陈子昂的《送魏大从军》:“匈奴犹未灭, 魏绛复从戎。怅别三河道, 言追六郡雄。雁山横代北, 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 惟留汉将功。”唐代的岑参的《送李副使真诚碛西官军》:“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作者越过一般送别诗多诉依依不舍之情的藩篱,直接提出此次西行“击胡”的使命,化惆怅为豪放,在送别的诗题下开拓了新的意境。“只向”语气恭敬而坚决。这既可看作岑参勉励李氏立功扬名,创造英雄业绩,又何尝不是自己的理想和壮志呢?这两句将诗情推向高潮,英雄豪气使后世多少读者为之激动振奋。还有另外一首《武威送刘判官碛西行军》:“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它没有直接写惜别之情和直言对胜利的祝愿,而就此地与彼地情景略加夸张与想象,叙述自然,比兴得体,颇能壮僚友之行色,惜别与祝捷之意也就见于言外,在送别诗中堪称独具一格了。

各种的离别原因都表现出了生命的不自由,为了生命价值的实现,人们不得不承受时空阻隔的痛苦,承受走向那些未知的恐惧,承受与亲朋好友故乡故土告别的感情折磨。这一切,都使别离蒙上了一层悲切忧伤痛苦迷茫的情调,使人们黯然伤神。

【参考文献】

[1]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187.

[2]王世禛.分甘余话[M].张世林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9.

[3]王方俊.唐宋词赏析[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4.

8.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 篇八

1、客观经济活动的复杂性以及审计范围的扩展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业务的种类和性质在不断的多样化和复杂化,被审计单位的会计信息资料越来越多,客观上加大了审计风险的发生。而社会公众对审计的要求也由此越来越高,社会公众要求审计人员揭示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重大差错和舞弊,并要求审计人员对企业持续经营能力做出评价,不仅加大了审计人员的审计责任,也使审计人员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难度大幅度增加。

2、社会公众的审计期望值过高

职业界和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的要求过高,绝大部分人认为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会计报表就应该绝对正确,完全可以信赖,这就形成了社会公众与注册会计师职业水平的审计期望差。实际上,由于被审计单位的因素、注册会计师的能力有限等因素的影响,注册会计师无法保证能够觉察所有的舞弊行为,他们也只有在遵守职业规范基础上,一定程度上保证会计报表的正确,按公认会计准则公允表述发表意见。

3、被审单位配合不默契

在审计中,如果审计范围受到限制,审计人员将无法取得充分有效的审计证据。限制审计范围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被审单位怕问题被揭露,而对审计施加限制,妨碍审计人员进行正常的审计检查;另一方面,由于审计人员对被审单位相关情况不熟知,对方提供资料不全,有意隐匿其经济活动内容,而又未对提供资料的完整性做出承诺,这都会影响审计工作的质量。

审计风险的控制方法

1、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

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审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因此应当加强对审计人员的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和风险分析与控制能力,从而降低审计风险。

2、遵守审计准则

审计人员在执业时一定要严格遵守审计准则,遵守职业道德,保持合理的职业谨慎态度,严格遵守审计程序,避免发生重大疏忽。

3、深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和财务状况

实践证明,在很多审计诉讼案中,审计人员在审计时未能识别重大错弊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了解被审计单位所在行业的特征和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情况,而是只限于对会计资料的复核,从而遗漏了重要审计线索。因此当被审计单位已陷入财务困境时,审计人员应当格外谨慎。

4、签订业务约定书,取得管理当局说明书

签订业务约定书,取得管理当局说明书以明确划分审计责任和被审计单位的责任,明确审计范围,预防审计风险,一旦审计风险成为现实,也可减少审计赔偿损失。

9.内存故障产生的原因 篇九

1、内存条接触不良

使用时间长了之后,内存条会因为灰尘过多、内存插槽老化和金手指氧化等原因使得内存条的灵敏度下降,从而出现在启动时无法检测到内存的现象,一般表现为开机黑屏、机箱喇叭报警和电脑运行中随机性蓝屏死机等故障。

2、内存参数设置不当

BIOS中的内存参数设置不当,同样也会引起电脑不能正常启动等故障。

3、内存条本身质量问题

由于部分内存条在生产时质量不过关,因此容易造成系统在运行时不稳定、注册表无故损坏、屏幕提示内存错误,以及电脑经常自动重启等现象,结果导致数据丢失、损坏、产生非法错误、电脑无法正常启动等故障。

4、内存的兼容性问题

由于内存的更新换代和内存生产的厂家不同,使得不同类型的内存条之间无法兼容,甚至相同牌子不同批次的内存都存在不兼容的问题,从而导致购买了不同的内存条,在混插后造成电脑开机不能通过自检,无法进入系统或频敏繁死机等故障。

总结:

10.土坝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处理 篇十

【关键词】土坝裂缝;产生原因;处理方法

1.土坝裂缝的类型和产生原因

1.1干缩裂缝多系由于坝体的土体中水分大量蒸发,在土体收缩时而产生的裂缝

干缩裂缝一般只发生在坝体的表面,多是不规则分布,纵横交错裂缝深度不大,一般不超过1米,缝宽小于1厘米,因此也把这类裂缝称为表面裂缝。干缩裂缝一般不影响坝体安全。但如不及时处理,雨水沿缝渗入,将增大土体含水量,降低裂缝区域土体抗剪强度,促使其他病害情况的发展。必须指出,斜墙和铺盖的干裂缝可能会引起严重的渗透破坏,应予及早处理。

1.2坝体和坝基,在荷重作用下,其土体发生垂直方向的压缩,就叫做沉陷

同一个土坝,沿坝轴线方向的坝高不同,由于坝体和坝基的土质不同,其压缩性不同,因此土坝将产生不均匀沉陷,当不均匀沉陷超过一定限度时,就会产生不均匀沉陷裂缝。

沉陷裂缝一般可分为横向沉陷裂缝,纵向沉陷裂缝,内部裂缝三种形式。(1)、横向裂缝的走向与堤坝轴线垂直或斜交,一般垂直(或稍有倾斜)伸入坝体,深达几米至几十米,缝宽几毫米至十几厘米,裂缝两侧可能错开几厘米到几十厘米,严重的可发展到堤坝坡,甚至贯通上下游造成集中渗漏,直接危及堤坝的安全,因此对于土坝的横向裂缝应予以重视。产生横向裂缝的原因,主要是相邻堤坝段坝基产生较大的不均匀沉陷。(2)纵向裂缝的走向与堤坝轴线平行或接近平行,多出现在堤坝顶部或堤坝坡上部,裂缝逐渐向坝体内部垂直延伸,裂缝两侧填土的错距,一般不大于30厘米,缝深几米至几十米,缝宽几毫米至十几厘米,它一般比横向裂缝长,若不及时处理,雨水入侵后会造成大坝脱坡险情。纵向裂缝产生原因:一种因分期加高,压实质量和填筑材料不同;用贴坡培厚法处理背水坡渗水时,贴坡砂层未灌水也不压实,致使蓄水后砂层浸水下沉,培土表面发生纵向裂缝;另一种因施工碾压不实,施工质量不好,筑坝土料含水量过高;初次蓄水,或汛期水位骤降导致堤坝坡失稳,产生脱坡初期的纵向裂缝。

1.3龟形裂缝、横向裂缝和纵向裂缝都出现在堤坝体表层,缝口随着深度变窄而消失

而在堤坝体内部也可能发生裂缝,这种裂缝是堤坝体的隐患,容易引起集中渗漏,甚至发展成为管涌通道,对堤坝危害很大,应予认真检查。

产生内部裂缝的原因和可能出现的部位有:如在狭窄山谷压缩性大的地基上修建土坝,在坝体沉降过程中,上部坝体重量通过剪力和拱的作用,被传递到两端山体和基岩中去,而坝体下部沉陷,有可能使坝体在某一平面上被拉开,形成水平裂缝;此外,堤坝坝基或堤坝与建筑物接触处因产生不均匀的沉陷而产生内部裂缝等。

1.4因土坝滑坡而引起的裂缝叫做滑坡裂缝

滑坡裂缝在初期一般先出现纵向裂缝,随着裂缝的发展成弧形,滑坡裂缝开展时发展较慢,当坝坡体失稳后,则突然加快,滑坡裂缝危害性大,也应及时处理。

2.土坝裂缝的解决方法

堤坝发现裂缝后,先查明裂缝的宽度、深度、长度和走向等;注意观测裂缝的发展变化,分析裂缝的原因和性质,制订处理方案,尤其是注意贯穿堤坝体的横向裂缝、内部水平裂缝和脱坡裂缝的处理。同时要注意水位的变化,及时对裂缝部位采取临时保护措施。根据其不同的成因和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 常用的处理方法有:

对裂缝的处理一般有以下方法:(1)、翻松夯实,灌土封口,(2)、开挖回填法。

开挖回填施工简单,裂缝处理较彻底,效果较好,适用于深度在5m以内,并已停止发展的裂缝。开挖前应沿裂口灌注少量石灰水,以掌握开挖的范围。挖槽深宽均应超过裂缝0.3m~0.5m,长度超出缝端lm。

2.1干缩裂缝的处理

对均质土坝坝面产生的干缩小裂缝(缝宽小于5mm, 深度小于0.5m), 一般在坝体浸水后可自行闭合, 也可不加处理;如干缩裂缝较深, 雨水沿缝渗入, 将会增大土体含水量, 降低裂缝区域的土体抗剪强度, 促使裂缝发展, 宜用开挖回填方法处理。处理前应先沿缝灌入少量石灰水, 显示出裂缝, 再沿石灰痕迹挖槽, 并把槽周洒湿, 然后用相同土料回填, 分层夯实, 在表面再填筑砂性保护层, 对粘土斜墙的干缩裂缝, 应将裂缝表层土全部清除, 按原设计的土料干容重分层填筑压实。

2.2横向裂缝的处理

横向裂缝因产生顺缝漏水, 可能导致坝体穿孔, 故对大小横缝均要开挖回填, 彻底处理。开挖时顺缝开槽。如裂缝较深, 沟槽可开挖为阶梯形。 对于贯穿性横缝, 开槽时还应开挖与裂缝成十字形相交的结合槽, 使沟槽呈梯形断面后再行回填。

2.3纵向裂缝处理

由于不均匀沉陷产生的纵向裂缝, 如宽度和深度较小, 对坝身安全无较大威胁, 可只封闭缝口, 防止雨水渗入;或先封闭缝口, 待沉陷趋于稳定后再进行处理。如纵向裂缝宽度和深度较大, 则应开挖回填处理。

3.土坝灌浆法处理措施

当土坝裂缝很深或很多, 开挖困难或会危及坝坡稳定时, 可采用灌浆法,或采取上部开挖回填、下部灌浆的方法处理,以减少抽槽工程量。灌浆部位的顶部必须保持有2m以上的开挖回填层作为阻浆盖,以防止浆液外喷。回填时预埋灌浆管(铁管或竹管)。如条件许可可采用分段回浆的灌浆方法,效果较好。浆液浓度应先稀后稠,灌浆压力由小到大。对坝体内部裂缝, 应采用灌浆法处理。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3.1灌浆孔布置

应根据调查、探测所掌握的土坝裂缝分布、位置、深度及施工时坝体填筑的质量和蓄水后坝体渗漏等资料拟定。

3.2灌浆压力

灌浆压力的大小直接影响到灌浆质量,要在保证坝体安全的前提下, 选用灌浆压力。

3.3浆液配制

配制的浆液要满足流通性、析水性好以及收缩性小的要求。

3.4施工程序

首先按拟定的孔位钻孔。然后用直径等于或略大于孔径的钢管插入孔中, 将输浆管与钢管相连, 利用手摇灌浆机、泥浆泵等机械。在没有灌浆机械时, 也可用重力灌浆法。

3.5冒浆处理

在灌浆过程中, 发生坝面冒浆或开裂时, 可采取降低压力, 缓慢灌注;改用浓度较大的泥浆;泥浆中渗入砂料、矿渣,加入速凝材料;采用间歇性灌浆法;用粘土填压堵塞冒浆孔或沿缝开挖回填粘土。土坝是土料堆积而成,具有一定的透水性。因此,水库蓄水以后总发生少量的渗漏,这是不可避免的,也可以说是正常的。但是,如果渗漏量过大,或者渗流逸出点太高,坝坡出现台水散浸,这就不正常了。严重的集中渗流,出现管涌及流土都直接地危及大坝安全。因此,对土坝渗漏必须引起注意,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4.结语

水库土坝裂缝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现象。土坝裂缝也是土坝安全隐患之一,土坝裂缝产生的原因由于筑坝土料承受荷载浸水后,有湿陷压缩的特性,尤其当基础处理不当,施工质量掌握不严时,蓄水后往往使大坝产生裂缝,危及坝体安全。裂缝对土坝坝体的危害较大,应格外引起重视。目前全省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正在紧张地进行著,必须对土坝裂缝作出准确、合理的判断,确保水库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钱红兵,深圳河二期合同A工程南岸堤坝裂缝分析[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2,10.

11.浅析教师心理阴影产生的原因 篇十一

一、对教育教学工作缺乏热情

一些在职的教师, 他的职业初衷并不是要当教师, 而是因为其他的原因才当了教师, 这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命运开的一个玩笑。他们深有一种怀才不遇的感受, 从自己的思想深处就产生了对教育教学的抵触情绪, 但是又怕自己再没有机会找到一个比教师更好一些的工作, 只得委屈来当教师, 对于工作没有什么热情, 只是为了将工资拿到手, 每天强迫自己教学, 而将自己真实的想法压制了。如果自己的这种状态不及时调整, 时间久了, 心理问题也就渐渐产生了, 万一有一个突发性因素加以诱导就会显现出来。

二、对工作安于现状, 不思进取

一些教师在刚参加工作时兢兢业业, 当将所教的课程全部都熟悉了以后发现自己每天所做的事只是在进行简单地重复, 没有什么挑战性, 更没有什么乐趣, 而自己也不需要再去努力, 每天只要将工作完成就行了。在这种心态之下, 教师的思维变得懒惰了, 行为也就变得更加的懒惰, 每天上班只是为了例行公事, 自己看不到生活的一点光辉, 看不到工作的一点希望, 甚至产生了对工作与生活的失望, 近而产生了“职业倦怠”。这种状态之下的教师也比较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甚至对自己采取极端的行为。

三、不适当的比较

一个人如果拿自己的优势与别人的劣势相比, 就会觉得自己很成功, 就会很有成就感, 生活也会变得很幸福, 工作也就会变得很高兴。如果一个人喜欢拿自己的劣势与别人的长处来比较, 那么他就会将自己推入失败的深渊当中不能自拔, 在他的世界里到处是冰天雪地。所以, 要选择合适的比较对象, 这样, 一方面可以让我们过得快乐, 另一方面可以促进我们积极向上, 但一些教师常常会选择错误的比较对象。现在的一些教师比较喜欢与别人比家境, 比较注重周围人的物质生活水平, 虽然这些比较有些时候并不是刻意的, 但是却会变得越来越厉害。尤其是那些曾经不如自己的人如果开始变得比较富有了, 而自己却还没进步, 无论多么努力也没有能改变现状, 由此产生的失落感就比较严重。尤其是自己遇到一件事而变得很为难时心里的那种不满就变得一发不可收拾了, 性格就会发生180度的大转变, 让人很难琢磨甚至是不可理喻。这样的精神状态下的教师给学生上课情绪很容易失控, 也就容易对学生造成伤害。

四、过重的压力

现在对教师的评价主要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评定的, 虽然一些教师比较努力, 但是由于学生存在着差异, 即使教师想让每个学生都能取得好的学习成绩, 实际上却是事与愿违的。虽然教师花费了好多精力, 而得到的评价可能是“一刀切”, 只看分数, 这样对于教师来说无疑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压力。教师在这种状态之下看不到工作的希望, 体会不到工作的乐趣, 而越是想尽快地摆脱这种现状, 事情却会变得越来越糟糕。有些时候教师为了让学生能考取好成绩甚至采取一些极端的手段, 可是效果还是那样, 这就会让学生产生失望情绪, 从而不思上进, 进而破罐子破摔或者是对生活与工作失去了信心, 甚至发生更加严重的事情。

五、对自己的要求过低

教育教学工作的确是在重复相同的工作, 但是这只是表面现象, 其实教育教学工作是一项要求教师不断进行创新、充满挑战的工作。这是因为我们虽然会面对相同的教材数次, 但是每次所面对的学生却不会相同, 他们有自己的性格特征, 有他们特定的认知水平, 有自己特定的理解能力, 所以说我们得研究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教学才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从教师自身来说, 对于教材的认识与理解也会因为自己阅历的加深、知识水平的提高而不同, 如何将这些内容表述给学生, 教师得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如果教师只是每天机械地将自己原来的那点内容教授给学生, 学生肯定不会对这个教师产生什么好感, 这样对教师也不会有什么好处。教师如果只是简单地进行重复, 没几年就会厌烦教育教学工作, 厌烦教师这个行业, 但是却又不敢换职业, 从而将自己给压制起来, 将自己封存进来, 心里怎么会不产生阴影呢?

12.洪涝灾害产生的原因 篇十二

季节性的区域强降水、流域的地形地貌特征、河流水系特征、(支流特点、湖泊的多少)江河的流量季节变化、植被分布。(气候、地形、水系、植被)

2、危害:

多条河流、水库、桥梁出现险情,到路交通受阻,毁坏农田,使农作物减产,冲毁农舍及工农业设施,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极大的财产损失。

3、治理措施:

⑴加强防灾措施的宣传工作,增强防灾意识;

⑵建立和健全雨量观测和预警预报机制;

⑶采取生态、工程和非工程的综合治理措施;

4、淮河多洪涝在害的原因

⑴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暴雨集中,洪水来量大

⑵地势地平,河道弯曲狭窄泄水不畅。

⑶支流多,成羽状分布,洪水汇集量大

⑷黄河夺淮后,失去天然入海口,泄水不畅围湖垦田、使湖泊和河流的调蓄能力大幅下降 ⑸上中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河床抬升,湖泊淤积,泄洪能力下降

5、淮河流域洪涝灾害的治理措施

⑴上游地区修建水库,⑵调整农业结构,植树造林,⑶退耕还湖还湿地,增大调蓄洪水能力

13.浅析车辙的产生原因及防治 篇十三

车辙产生的根本原因, 是路面竖直方向残余变形的积累。形成这种变形的因素有两个, 一个是材料本身的特性, 其中包括:施工工艺、设计要素等。就材料本身特性来讲, 车辙与裂缝之间的关系:一般说减少车辙的路面结构与材料, 路面易出现裂缝和产生车辙。随着车辙与裂缝的发展, 车辙与细微裂缝几乎同时出现, 裂缝降低路面的抗剪切能力, 使路面整体强度受到损失, 另外加大了路面的透水性, 降低了基层的整体强度。此时车辙的发展速度加快, 裂缝的发展也随之加快, 形成恶性循环。

另一个是外部因素对车辙产生的影响 (这里包括气温等自然条件的因素) , 但主要还是交通流对路面的影响。这种影响对高速公路与一般公路有明显不同。

2 车辙产生与交通流的关系

2.1 车辙与交通量的关系

从表面上看, 随着交通量的增加车辙也随之加重。当交通量累加到一定程度时, 车辙与其他病害便有一个突然加快的过程。这种突变对我们研究防治车辙具有重要意义。

路面结构自上而下分为面层、基层 (有时包括底基层) 、垫层和土基。高速公路多采用半刚性基层, 所以, 在车辙产生初期, 下部结构层的塑性变形不可能通过弹性良好的半刚性基层传播到路面。此时, 车辙主要与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残余变形相关, 在这个时期, 车辙的发展是比较均匀的。路面结构由于轴载的反复作用以及裂缝的发展而加大了透水性等原因, 破坏了各结构层之间的联结状态, 由粘结变为半粘结或滑动, 使基层底部出现集中破坏区域, 基层底部弯拉应力突然增大。此时, 下部结构的承载能力将大大降低, 车辙的发展也就产生一个突变的过程。当我们根据不同的路面结构、交通量及其组成, 推算或判断出达到这种破坏的轴载作用次数时, 就能够采用一些措施, 避免这种突变的发生。

2.2 车辙与车型的关系

对半刚性基层而言, 现规范中所采用的允许弯沉值偏于不安全, 这与车型的换算系数有较大关系, 原因在于重型车的换算系数明显偏低。我们用公式来说明, 对半刚性基层而算更加合理, 使车辙与车型的对应关系更准确。其原因是半刚性基层具有很高的整体强度, 用普通方法进行弯沉的测量无法摆脱弯沉盆的影响, 所测得的数据明显偏低。我们还可以通过高速公路的一个断面看在达到相同标准轴载时 (规范中的换算方法) , 车型组成与车辙的破坏关系。

在考虑车型组成的同时, 还应当注意货物的流向, 也就是载货车与空车的比重。这在一些道路上存在着明显的分布不均匀性, 这就导致了同样的交通量与车型组成, 而产生不均匀的破坏。

2.3 车辙与车速的关系

在道路使用初期, 平整度及路面其他状况较好时, 车辙与车速的关系取决于车辆对道路的作用时间。作用时间越短, 车辙产生得越轻。而作用时间又是由车速及路面结构厚度所决定, 在路面结构相同时, 车速越快, 产生的车辙也就越轻。

在道路情况较差, 平整度等指标不能满足车辆正常行驶时, 汽车的水平力将发挥较大作用。相同的车辆车速越快, 其水平力越大, 车辙的产生就越严重。在加速和减速区域, 以及超高不尽合理的弯道, 水平力随着车速的加快对车辙的影响越来越大。

2.4 车辙与轮迹集中程度的关系

车辙产生最重要的外部原因, 是轮胎对路面的作用, 而直接影响作用次数的因素是轮迹集中程度。我们把轮迹集中程度划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指车辆在不同车道上的分布情况, 也就是车辆的横断面分布系数;第二部分是指车辆在一条车道内的轮迹集中程度。

车辆在不同车道上的集中程度, 即道路的横断面分布系数。对于多车道公路, 车道数越多, 道路横向分布系数的值越小, 其变异性越大。它的变化受到路面宽度、车道宽度、交通流密度及组成的影响。这种变异性加大直接的体现就是:一些车道所要承担的交通量要比其他车道高的多。

其次我们再看侧向净空对交通流的影响。侧向净空不足时, 交通流受到的影响一是车辆为躲开这些影响而侧向移动, 二是速度的损失。上述结果只是对一般干扰因素而言, 它受障碍物的性质、形态、颜色、排列密度等因素影响。而影响车辆正常行驶的因素很多, 在讨论车辆横向干扰的同时, 纵向干扰同样重要。随着交通量的增加, 这些干扰对车辆渠化的影响越来越大。

3 车辙的软防治

3.1 提高基层强度和刚度

尽量采用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来作为半刚性基层材料。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的强度和刚度都很高, 具有板体性、水稳定性、抗裂性、一定的抗冻性和良好的力学性能, 对车辙的影响很小。

3.2 提高车辙的试验指标

针对我国现行车辙试验规范值偏小的情况, 我们在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时应有意识地提高混合料中车辙试验的动稳定度值标准, 以减少车辙的产生。

3.3 控制混合料的质量

选用粘度高、针入度小、软化点高、含蜡量较低的优质石油沥青;选用改性沥青, 提高混合料的粘结力;采用满足规范级配要求的粒径较大的碎石、碎石含量较多的沥青混合料, 严格控制针片状含量;将矿粉用量与沥青用量的质量比控制在1.0~1.2, 天然砂的含量<15%或采用机制砂;严格控制沥青用量, 尤其不要过量;沥青混合料施工压实度必须满足规范要求;尽量选择颗粒含量稍高、细颗粒含量适宜的级配。

3.4 限载

3.4.1 大力宣传《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超限运输对公路的破坏已引起业内有关人员的高度重视, 交通部为此在2000年发布了《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 对各类车轴的轴载作出了明确规定。路政管理部门要对《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广为宣传, 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提高司机及车主对超载运输危害的认识, 自觉地遵守《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

3.4.2杜绝私自改装车辆

运输管理部门要采取一定的控制手段, 严格限制车辆的改装 (载重汽车一般通过增大车厢容积、加强弓字板、采用高强度轮胎来进行改装以提高轴载标准) , 限制超重车辆的通行。同时建议汽车生产厂对重型车的研制和生产要结合我国公路的现状, 不要盲目提高轴载, 以免加速公路的早期破坏。

摘要:现阶段, 导致车辙产生的因素很多, 本文只从交通流角度, 讨论交通量、车型组成、车速及轮胎压力、车流的横向分布、轮迹集中程度等对车辙产生的影响。由此提出道路 (路面) 有用率的概念, 进而提出减轻车辙的方法即车辙的软防治。

关键词:车辙,原因,防治

参考文献

[1]孙兆辉, 王铁滨, 侯芸, 郭祖辛.抗车辙性能强的合理沥青路面结构初探[J].东北公路, 2000, 3.

14.当前我国失业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篇十四

关键词:失业;现状;就业政策

失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社会问题之一,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失业现象。从1993年,由于国有企业职工下岗问题开始突出,我国开始出现大的失业高峰,当年登记失业人员为420.1万人,失业率为2.6%。之后,失业率逐渐增长,到2003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失业人数已达800万人,截至2007年6月末,中国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838万人,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指出:“十一五”时期,预计我国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到2010年我国城镇失业人数预计将达13390万人。就业压力巨大将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长期性问题之一

一、 我国失业问题的现状

近几年来,我国的失业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农村剩余劳动力人数上升,是当前中国失业问题面临的突出矛盾。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农业技术的不断提高,原来潜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迅速显性化,1.5亿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速度在逐步加快,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已经达到了8000万人,大大增加了城市就业压力。目前国家公布的失业率只统计了城镇失业情况,并没有包括现在农村的1.5亿富余劳动力。如果把1.5亿农村富余劳动力算入,我国失业率就要高达20%。

第二,下岗人数增长,是近年来出现的中国特色的严重失业问题。在大多数情况下,一个国家的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呈负相关。可是,中国近年来却出现了经济和失业双增的特色现象。目前失业下岗人员主要集中于经济欠发达和经济落后的省市。从下岗职工的行业分看,主要多集中于纺织、机械、冶金、电子等传统产业部门。目前的失业率统计中没有包括下岗职工,如果以后“下岗”和“失业”完全实现并轨,那么我们的失业率的数字就将更高。

第三,城镇新生代隐性失业凸现。是当前中国失业面临的新问题。近年来,我国城镇初、高中毕业生未升学或就业的青年逐年增加,从“九五”计划末开始,一部分大学生也开始成为失业人员的组成部分,高校扩招后,更多的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又使这种局面更为严峻。1999年高等院校大规模扩招的学生在2003年毕业,该年的毕业生比2002年增加了46.5%之多,导致大学生毕业压力异常巨大。据统计,200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有215万人,但一次就业率却只有70%,尚有63万大学毕业生未能落实就业岗位,2006年的高校毕业生己达到420,比上年增加75万人,2007年高校毕业生达495万人,比上年净增82万人,毕业总数为2001年的将近4倍。

二 、我国失业问题存在的原因

造成当前中国失业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人口相对过剩的失业。一国就业状况的好坏最终取决于劳动力供给和劳动力需求的平衡情况,劳动力供给又取决于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劳动力参与率等。对于劳动力供给人口,国际上通常将15——64岁人口作为劳动年龄人口统计(我国通常是男性16-60岁,女性16-55岁)。按照这一指标,我国劳动力供给成逐年上升趋势。尽管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逐步实行降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未来劳动年龄人口会有所下降,但是由于中国人口基数过大,新增劳动力绝对数仍将大幅度增加。形成我国就业人员的过剩。

第二,体制性失业。国有企业的隐性失业显性化。高失业率主要体现在国有企业。国有单位职工人数实际上约为1.3亿人,按市场机制标准衡量,国有企业中大约有30%的冗员或“在职失业”者,即绝对人数在3000万以上。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这些隐蔽失业或迟或早会以显性失业者的形式表现出来。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了公有制经济吸纳劳动就业能力不断下降并大量释放富余人员的现象。这使得公有制经济从业人数占总就业人口数的比重迅速下降。据统计,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城镇新增就业岗位的70%以上是由非公有制经济提供的,从农村转移出来劳动力的70%以上也是在非公有制经济就业的。这意味着无论是提供的城镇新增就业岗位,还是吸收农村转移的剩余劳动力,公有制经济所占的比重都已不足30%。

第三,结构调整对失业。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下半期,中国开始了历史上空前的大规模结构调整。在这个过程中,传统产业采用旧技术的领域,由于资本存量的调整,许多旧的工作岗位被淘汰,劳动力需求逐渐下降,当新增加就业岗位的规模和速度赶不上被淘汰的工作岗位的规模和速度时,就会出现失业现象。同时,由于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很多原来从事农业、工业的人员会向其他部门流动,在他们还没找到新的工作岗位时,这部份人也处于失业状态。

除了以上这些根本性的原因之外,就业环境恶化、就业质量下降,就业弹性持续下降,城市化进展迟缓等因素也是造成目前我国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

三、 解决我国失业问题的对策

针对以上我国失业问题存在的原因,我们应该采取以下积极措施解决失业问题。

第一,将充分就业作为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优先目标。实现劳动力的充分就业是所有宏观经济政策的终极目标之一, 也是现代所有国家经济发展追求的目的。因而,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增长和实现充分就业之间的关系,在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力争做到充分就业。因此, 我国应当把扩大就业作为宏观调控的优先目标。要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就业管理体制,改革就业制度,对就业人员全部实行市场就业。要促进劳动力的有序流动和资源的合理布局,从政策和管理上引导劳动人口流入需要的行业和缺乏劳动力的行业,流入到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解决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结构性错位问题。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劳动力市场信急网络系统,,扩人社会保障的覆盖面,提高居民的生活保障程度,保持社会的稳定。通过劳动力供求信急的采集、传递,实现供求双方的沟通,提高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效率。

15.脱发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篇十五

1、内分泌脱发,多种内分泌激素影响了头发的生长,所以,如果发生内分泌异常时就会引起脱发疾病。

2、营养性脱发,头发是一个人的外在体现,引起发质和发色的重要原因是身体机能营养不良和新陈代谢异常导致的,严重营养不良可导致头发弥漫性脱发。

3、精神恐慌、压力过大,时常出现脱发增多的现象。在长期的精神压力的作用下,人身体细胞收缩,中枢神经机能或是植物神经发生紊乱,头发细胞发生改变和营养不良,从而导致毛发生长功能减退,导致毛发进入休止期而出现脱发。

4、化学性脱发,引起头发颜色改变甚至脱发的因素是化学性脱发。

5、季节性脱发,通常秋天和冬天际不易掉发,而夏天比较容易脱发,因为夏天温度高,由于毛孔扩张导致掉发。

上一篇:内部会计控制的检查下一篇:感恩一直爱着我们的父母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