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责任机制促进信访工作

2024-09-14

建立责任机制促进信访工作(精选12篇)

1.建立责任机制促进信访工作 篇一

建立和完善涉诉信访案件的责任追究和问责机制 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涉诉信访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健全和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良好的物质、文化和经济基础为人民群众法律水平的不断提高夯实了基础,同时也为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民商事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随之而衍生的矛盾纠纷也成为社会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障碍。在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纠纷时,人们往往会选择诉讼进行处理。当有某些矛盾纠纷因为程序或实体问题不能及时有效进行解决或是不能达到当事人期望的目的和某种目标时,部分当事人或参与人会选择向收案法院所在地党委、人大以及上级党委及相关部门进行信访、上访,以求所反映问题得到解决或加快解决力度。在社会主义法治不断健全的今天,这种做法不能不说是中国法治的一种无奈。但同时,又是人民法院倾听人民群众呼声,发现自身存在问题以便及时改正,推进法院工作不断向前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和手段。涉诉信访案件的解决成为法院开展各项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但与此同时所产生的不利因素同样制约了人民法院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使人民群众对法院的公信力和依法独立办案的职责产生怀疑和不信任。

一、涉诉信访案件的多发性有其一定的历史原因和社

会背景

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的国家,其中封建历史有着千年的“悠久岁月”。受传统观念的潜移默化,在人们思想和意识形态留下的“官本位”思想还十分严重,“人治”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远远高于“法治”。当出现问题时人们关注是有无“包青天”似的执法者,而忽视有无让执法者据以执法的“范本”――法律、法规,而当今作为法律宣传报道的重要途径的新闻传媒、网络、报纸在对司法领域的报道中也有失偏颇,多也以讴歌先进人物、报道典型案件为主,也使人们不自主的忽视了法典的重视。

第二、立法思想的严肃性和立法程序的繁琐性,使得中国立法与现社会的实际情况在衔接方面还不十分协调,存在有矛盾。仅就《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来讲,自1998年开始起草至2001年底由全国人大法工委产生《物权法》征求意见稿至2006年12月提请人大常委会进行第一次审议,最终到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前后共计近10年时间。而与此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使得某些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日益突现,要想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这些问题就使我们面临着“无法可依”的尴尬局面,这彰显出了中国的法治建设相对滞后的现状。

第三、普法工作的片面性和狭隘性造成矛盾得不到有效、及时解决。近年来,通过广大普法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和

辛勤工作,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有了普遍性的提高,出现问题和发生矛盾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也成为人们的首选。但在肯定普法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在普法过程中存在着局限性。各部门在普法方面往往是“各搭各的台,各唱各的戏”,造成广大人民群众对法律问题及解决问题所走法律途径的一知半解,往往出现问题时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注重发生问题、矛盾时的表象而忽视根源、本质,致使矛盾在无形中产生、堆积,最终使一些本可避免的矛盾、纠纷暴发,影响社会稳定。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受各个部门自身服务范围和职能范围所限,只是片面追求短期效应,无法形成普法合力。

第四、部分地区行政干预或干涉,使涉诉信访案件有上升苗头。近年来,国家为使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基层,确保基层民生问题,出台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例如:对地方各级、部门考核时,因上访或越级信访实行“一票否决”。这本身是为了激励基层解决矛盾的机制。但在执行过程中,部分群众抓住了政府担心因上访或越级信访而使自己全年工作被一票否决的心理,对部分已判决生效案件进行上访或“闹访”,迫使当地党委、政府通过行政干预或干涉使其中一些案件进入到再审程序,直接达到了某些小群体人的意图。而这种方式产生的负面效应就是在诉讼、执行过程中,人们为了快速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就寄希望于通过行政干

预,这就在一定的程度上催生了涉诉信访案件的发生。

二、涉诉信访案件的多发性与人民法院改革不到位、不完善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

涉诉信访案件之所以呈上升趋势,在我们分析外因的同时,人民法院自身改革的不到位、不完善也是一个重要的内因,直接影响和决定了涉诉信访案件的产生。

首先是判后释法工作不到位。人民群众参加诉讼以此为解决其个人与个人、个人与企业或其他组织的人身、财产、所有权之间的纠纷,是寄希望于法律的法定性、严肃性。同时,又希望通过法院判决或是调解来了解掌握一些法律道理。这时,作为审判机构的人民法院在充分、依法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审判职能的同时,应当尽可能做好法律适用的解释工作,以此让当事人“赢得清清楚楚,输得明明白白”。然而,人民法院在裁判阶段过分强调裁判文书适用法学术语及其格式,对没有接受过正规法律知识,特别是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的农牧民而言,裁判文书让他们有一种“雾里看花”般的迷惘感觉。如在某案中,在庭审过程中,询问一方当事人对对方证据“有无异议”时,被询问人明确表示没有异议,但在判决后,当事人对对方证据被采用表示不满,并表示自己在庭审过程中认为对方证据“没有意义”而非“没有异议”。在裁判文书表达中“本院认为……”将法官理解及所引用法律的意思表示完之后,直接引出法律条文作出判

决。而当事人大多数人并不清楚这些条文什么意思,就算看到条文后,由于知识水平所限,对其中含义并不能完全理解也会产生歧义,从而埋下了上诉或信访的伏笔。

其次是审判监督工作落实不到位,审判监督改革不完善,审判监督工作以法律形式固定为“事后监督”即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文书的监督。使人民法院在诉讼、执行过程中,过分依赖甚至可以说是过分信赖这种事后监督体制。致使案件在审判流程管理过程中,失去有效监督,特别是在审判阶段,审判员自由裁量权过大(对审判员手中这种过分的自由裁量权目前尚无有效监督、制约手段),审判监督在这方面出现空档,无形中让本可以在审判阶段避免的产生涉诉信访的因素加大、增多。而对于生效裁判文书的审判监督,由于再审启动程序的繁杂性,必然导致了当事人通过涉法信访的模式进行解决,如此来说,这倒是依法诉讼的一种“悲哀”。

再者,人事制度改革未完全达到适应社会形势和人民法院开展工作的需要,甚至可以说,法院人事制度已制约了人民法院各项工作前进的脚步。一是法院人事制度无法突出一线审判工作者的重要性,对审判人员的重视只是停留在表面,而部分法院对审判人员的待遇提高也是根据本单位自身实际,无法起到以点带面,推动全社会对法官工作和社会地位的普遍承认。最起码来说,国家在要求担任法官必须具备

较高标准的同时,没有对法官的职能待遇作出相应规定,这可以说是在当前社会发展趋势下,人民法院人事制度的一处“败笔”。二是法院人事制度与国家公务员制度没有本质区别,可以说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人事管理制度,对审判人员的绩效考评没有区别于公务员考核的特点,无法突出人民法院审判、执行工作的特色,特别是在法官等级方面,就对社会而言,人民法院的法官等级不被承认为带有技术含量,故不能称之为“职称”,所以法官在社会方面不算是技术人才。三是法院人事制度的平庸,无法形成有效的奖惩机制,法官没有荣誉感,一线审判人员与后勤服务人员的工资、职级、待遇之间不存在差异或是差异不大,无法调动一线广大审判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四是基层法院,特别是西部基层法院一方面,多年来,随着案件的大量增加,每名审判人员办理案件数也呈上升趋势,压力加大,无暇参加法律知识的更新培训,疲于办案;另一方面由于受现有人事管理体制的限制、约束,优秀的法律人才无法进入法院工作,而在法院工作的年青骨干也由于自身待遇得不到解决而流失。这两个方面的原因互相交替,造成一线审判人员极缺,办案质量不高。这也是造成当事人不断进行涉诉信访的一个重要诱因。

三、建立和完善涉诉信访案件的责任追究和问责制的必要性。

首先,建立和完善涉诉信访案件的责任追究和问责制是实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求我们政法机关,按照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政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工作中切实做到以人为本、执法公正、一心为民,坚持“三个至上”。司法为民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执政理念对政法工作的必然要求,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在政法工作的具体体现,是政法工作始终保持正确政治方向的思想保证。因此当人民群众在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或侵害,通过诉讼渠道解决自己的纠纷时,人民法院只有依法办案,才能切实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使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只有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涉诉案件的责任追究和问责制,才能促使人民法官在办案过程中,始终以人民群众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依法办案、公平、公正办案,坚持把握社会效果、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的有机统一,从源头上治理涉诉信访的发生,最终做到“案结事了、息诉罢诉”是真正落实司法为民的重要举措,是落实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必然要求。

1其次,建立和完善涉诉信访案件的责任追究和问责制是法院树立司法权威和形象的重要举措。

:引自中国长安出版社《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读本(简编版)》第12-13页

作为国家审判机关,人民法院只有通过以审判为中心的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最大限度的方便当事人诉讼,最大化的解决与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问题,让群众的诉求得以解决,合法权益受到保护,才能彰显司法权威和法院形象。通过建立和完善涉诉信访案件的责任追究和问责制,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审判人员切实提高自身的法律知识和业务素质,从而为依法办案夯实理论基础,同时,涉诉信访责任追究和问责制的建立和完善,能够极大的提高审判、执行案件的质量,形成对审判、执行工作的监督、制约机制,使人民群众进入诉讼渠道解决的矛盾和纠纷真正的解决在法院。从而使人民群众相信法院依法办案的公信力,杜绝了当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放弃法律途径而寻求其他途径解决问题的手段,同时,通过对以身试法的不法分子的打击、对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中不诚信自然人、企业或其他组织的惩处,在整个社会起到了警示和教育的作用,使广大人民群众意识到只有自己依法工作、生活,人民法院就能保护自己不受非法侵害,从而真正使法院树立起司法权威和形象。

再者,建立和完善涉诉信访案件的责任追究和问责制是从源头上预防司法腐败发生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在探究涉诉信访问题产生的同时,我们也应当承认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在涉诉信访案件中不排除有一部分案件产

生的根源就是司法腐败导致。造成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但受不到法律的保护,而且还受到了司法腐败的伤害。这对当事人为说无疑于“雪上加霜”。而涉诉信访案件的责任追究和问责制,将对出现涉诉信访案件出现的原因进行探查,在分析涉诉信访案件发生的成因及根源的基础上,加大对法院受理各类案件的监督力度,发现审判人员在审理、执行案件过程中,确实存在违反法定程序的行为,依法给予审判人员政法、党纪处分,有徇私枉法、腐败舞弊行为,并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涉诉信访案件的责任追究和问责机制也是人民法院廉政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人民法院开展司法廉政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只有敢于从自身动手,对法院审判人员存在的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进行制止和追究,才能从源头上铲除产生腐败的土壤,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监督、制约和规范审判人员、执行人员严格按照《人民法院审判人员行为规范》和法律、法规的要求,认真履行自己的审判职责,严格依法办案,对违法犯罪“不敢为、不愿为”。从而在源头上遏止涉诉信访案件的发生。

四、如何建立和完善涉诉信访案件的责任追究和问责机制。

建立和完善涉诉信访案件责任追究和问责机制,首先是强化审判监督工作。

就笔者在以上文中所述,现有的审判监督工作,重要的

是在对判决生效后裁判文书的审判监督工作,而审判监督的重点则是对审判环节。那么应当如何强化审判监督工作,笔者认为:

一是选调精通业务,有较强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的人充实到审判监督工作第一线。

加强审判监督工作的前提,首先是有一支德才兼备的审判监督工作者队伍。作为审判业务单位,具备较强的业务素质是开展各项工作的前提条件。只有具备了较强的业务素质才能胜任法院工作,才能够发现在审判活动过程中存在有什么问题,判决、执行程序是否合法,处理结果是否合法。便于及时发现问题,能够在最恰当的时候,迅速介入或提出监督意见,对涉诉信访案件的发生防患予未然。

二是扩大审判监督工件的范围,进一步增强审判监督部门的职责。

如前所述,人民法院在审判监督方面可以在审判流程方面监督,这是程序方向性的监督,那么对于实体是否可以摆脱事后监督的桎棝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相对于启动再审程序的繁杂和困难而言,在裁判文书还尚未生效的情况下,对有可能存在的发生错案或造成当事人涉诉信访的案件进行监督而改正就显得相对容易。但是,人民法院审判监督工作并无这一项内容,能够供现实操作,这就需要国家立法扩大审判监督工作的范围,能够使审判监督工作的覆盖面更加全

面,人民法院的审判监督工作能够覆盖到审判、执行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使审判监督工作能够更能体现新形势下人民法院工作开展的需要。

三是进一步明确审判监督部门内部职权。使审判监督部门在监督审判、执行环节时,能够强化自身的约束。

审判监督部门在工作中,应当实施权责分离,将对程序与对实体的监督由不同的两组人进行启动,实行监督权、调查权的分离。监督权由监督组负责,在审判、执行阶段,对各案按照程序与实体两个方面进行监督,发现存在有问题的案件,及时向院审委会(或另行成立领导小组)反馈,讨论决定是否启动审判监督调查程序。也可以首先由监督组先行就问题严重性进行前期工作,如果只是程序存在暇疵,可以直接由审判监督部门口头或书面予以建议纠正。如果审判人员在具体操作中可能涉及违法犯罪的,由法院纪检监察部门介入共同调查,对最后调查结果报院审委会(或另行成立的专门机构),由其最终决定是否处理。

建立和完善涉诉信访案件责任追究和问责机制,其次是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使涉案信访责任追究和问现做到“有章可循”。没有规距不成方圆,对于涉诉信访案件责任追究和问责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同样有用。必须要建立涉诉信访案件责任追究和问责机制的一整套完整的相关制度。这套制度中必须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对发生涉诉信访案件的审判、执行人员的责任追究和问责的“罚制”

建立和完善涉诉信访案件的责任追究和问责机制,应当注重对审判、执行人员发生涉诉信访案件的“罚”,这一套制度中应当详细规定,对于审判人员、执行人员由于自己承办的案件发生涉诉信访案件的,根据不同性质和程度对其追究党纪、政纪和刑事责任。凡是造成信访案件发生的,如存在违纪情形的,应当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及开除处分。而构成犯罪的,则坚决对其追究刑事责任。

二是为保证制度的平衡性,在追求罚的同时,对于能够严予律已,良好、模范遵守法律规定,全年无涉诉信访案件发生,办案质量得到领导及当事人肯定的办案人员,给予一定的物质或精神奖励。真正做到制度的“宽严相济”,在监督约束审判人员的同时,对于审判人员的工作要给予肯定,实行“高奖”,只有奖、罚相当,才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广大审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真正保证审判人员在不敢为的同时,也不愿为或不屑为。正、反两面的相互作用,才能最终确保审判、执行人员在工作中不偏不依,严格依法办案。

建立和完善涉诉信访案件的责任追究和问责机制,最后是必须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能够突出法院工作特色的人事管理制度。

一是要突出审判人员的工作特色和重要性。

人民法院主要工作就是审判业务和执行工作,而审判和执行工作不仅在人民法院工作所占比重较大,而且所面临的工作压力和执业风险也远远大于其他工作人员,同样,其面临的诱惑也大于其他工作人员。由于审判、执行人员手中的裁判和执行权很大,最终可能导致涉诉信访案件的发生也远远大于其他人员。但现有法院人事制度的管理并未突出审判业务和执行工作这一特点,而对于所有工作人员“一视同仁”:审判员与书记员一个样,一线业务人员与二线后勤人员的待遇一个样,干多和干少一个样。殊不知正是这种平均化,造成了审判人员工作思想的消极和被动,工作没有积极性和主动性,案件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打了折扣。而人事制度的改革则是改变这种现状的必经之路,必须紧密结合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实际和特色,注重突出审判和执行业务,实行对业务人员和二线后勤保障人员的分级管理。进一步提高一线审判人员的待遇,要让一线审判人员的地位从制度上得到保障。增强业务人员的使命感和荣誉感,在待遇和职级上向一线业务人员倾斜。

二是注重对人民法院业务人员,尤其是一线审判、执行人员的思想教育,从思想上夯实依法办案、廉政办案的基础。

加强审判、执行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不应当是一句空话,就近几年自治区高院组织的培训而言,对业务人员的轮

训或培训可以说是相对较少,一线审判人员、执行人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直接决定着涉诉信访案件的产生和产生的数量,因此,强化对一线业务人员的培训也是从源头治理涉诉信访案件的一项重要手段。

小结:我们也应当认识到建立和完善涉诉信访案件的责任追究和问责制不可以一蹴而就,这不但需要我们人民法院从内部管理入手,从自身建设出发,还需要党委、人大的支持,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配合,这是一个完整而庞大的体系工程。但无论如何,我们必须走出这一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从源头上治理涉诉信访案件。

2.建立责任机制促进信访工作 篇二

如何全面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与教育能力, 进而达到全面提升国民信息素养的目的?如何让信息技术教师在教育信息化中发挥有效作用?我觉得必须建立一个促进有效应用的双轨机制, 包括对各科教师奖励应用的评估、督导机制, 对信息技术教师肯定认可的常规评价机制。

1. 建立奖励应用的评估、督导机制

提升国民信息素养的关键在于教育, 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 在于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教育能力与水平。

为了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水平, 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建立一套促进应用、奖励应用的激励机制和切实可行的评估措施或制度, 将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纳入教师的继续教育和专业发展体系中, 同时, 定期开展有效的督导、检查、评比活动, 对表现优异、成效显著的教师与学校予以及时的表彰和奖励, 并逐步使得该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

2. 建立肯定认可的常规评价机制

3.建立责任机制促进信访工作 篇三

安全生产涉及方方面面,只要一个方面或个环节稍有疏忽,就有酿成安全事故的可能。南平市从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入手,落实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安全生产责任。首先,南平市每年都结合实际,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各项控制目标,分解下达到各县(市、区)和市直各有关部门,各县(市、区)和市直各有关部门再层层分解,做到目标明确。其次,层层落实责任,南平市从2001年8月就制定了“南平市市长、副市长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南平市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明确了市领导及各级各部门所承担的安全生产责任,建立起条块结合的事故处理快速反应机制,从制度上规范安全生产工作,做到责任到人。第三,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安全生产责任事故,把安全生产与经济建设、双文明建设、评优评先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促进经济发展。第四,实行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跟踪督查,加强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监督、检查协调,确保安全生产责任制得到较好落实。

安全生产工作重在防范,南平市采取一系列措施,使安全生产工作关口前移、重心下移。一是定期召开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工作会议,南平市政府每季度都召开一次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工作例会,分析安全生产形势和存在问题,及时研究对策,防范未然。二是实行安全生产预警通报制度,对事故多发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市政府安委会或安监局及时进行预警通报,该制度从去年8月份实行以来,已对武夷山市政府、建瓯市政府预警通报,起到了良好效果。三是建立重大节日安全检查制度,凡遇元旦、春节、五一、国庆及全国“两会”

期间,我市各单位均开展安全大检查,并加强节日值班,做到安全检查制度化、经常化。四是建立重大事故隐患挂牌督办制度,对可能威胁公共安全且一时难以整改的重大事故隐患,按照分级管理原则,分别由市、县(市、区)两级政府挂牌督办,至今已有8家重大火灾隐患单位分别由所在县(市)政府挂牌督办,目前6家已整改完毕。五是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围绕宣贯《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加强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素质。并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全民安全教育,增强全民安全生产意识。

4.建立责任机制促进信访工作 篇四

管子曰:“诚信者,天下之结也,”意为诚实守信,是天下的关键。追古溯今,不管时代如何变迁,诚信都是永恒的准则。“诚信”是做人的原则,搞企业的必备要素,也是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而这些反映到税收工作中,就是要诚信纳税。诚信纳税,是每一位纳税人应具备的道德基准。它既是一种社会公德,也是每一个纳税人把自己的奉献与国家的振兴有机联系在一起的纽带。纳税人如果置国家法律于不顾,偷税、逃税、骗税、甚至抗税,得到的只能是眼前的利益,失去的将是宝贵的诚信和良好的信誉,而失信毁誉的必然结果是自损。一个不讲诚信、不履行纳税义务的纳税人,即使其一时得逞,但终将难逃被市场抛弃、被社会淘汰的命运。因此,纳税人只有具备了诚信纳税这一基本素质,守法经营、依法纳税,方能树立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外部形象,实现长远发展。

一、诚信纳税与依法诚信纳税

税收,呼唤诚信;诚信,呼唤公正;公正,呼唤法治。我们目前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密切,税收工作必须遵循国际惯例,与国际接轨,按照“国民待遇”的原则,无论是国内纳税人,还是国外在华纳税人,都要从依法治税的角度出发,培养他们诚信纳税的习惯,增强诚信纳税的观念,倡导诚信纳税的精神。2002年我国的税收宣传月主题是“诚信纳税,利国利民”,2003年的主题是“依法诚信纳税,共建小康社会”,今年依然是这一主题,连续4年都将“诚信”作为税收的一个重要主题进行宣传,应该说这在我国的税收历史上是比较罕见的。

(一)“依法纳税”与“诚信纳税”

过去我们一直强调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强调税收是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因此“依法纳税”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现在提倡的“诚信纳税”虽然从法理上来说与“依法纳税”并不矛盾,但单从字面上来看,很容易将两个观念对立起来。我国当前仅仅依靠法治是不够的,完全凭借法律的威慑力来筹集税收,成本大、效率低,“痛苦程度指数”也较高。比较合理的状况应当是在法治的基础上引入德治的因素,即充分引导纳税人自觉依法诚信纳税,培养公民和企业法人的纳税习惯。诚信纳税成为公德,就会有效地润滑税收征纳过程,降低征税成本,形成文明愉快的氛围和治税环境。“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互间本来就是一种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统一关系。依法纳税和诚信纳税,则是这种统一在税收领域的具体体现,代表着现代社会营造文明祥和共同体的引导方向。

(二)市场经济需要依法诚信纳税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而法制经济的基础是诚信。如果说法律的强制性决定着纳税人、用税人、征税人必须履行的义务和责任,那么道德和信用则引导纳税人、用税人、征税人自觉地完成法定的义务和责任。

客观地讲,在我国现阶段的现实生活中,不论在“依法”方面还是在“诚信”方面,都还明显地存在不足和阻碍,因而在税收管理的规范性上,以及降低税收成本方面,都还不能令人满意。为了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为了全体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和根本利益,我们必须大力倡导依法诚信纳税,法治德治双管齐下,进一步加强法律和诚信的宣传,大家共同努力建设现代化强国。

因此,我省目前当务之急是要建立信用税收机制,将依法诚信纳税形成完整的体系,来引导和约束征纳双方的行为,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二、建立依法诚信纳税环境下的信用税收机制

(一)信用税收机制的形成条件

信用税收机制是指以法律为基础,以信用为准则,在用税主体、征税主体和纳税主体之间建立的遵守法律规章,诚实守信的管理机制。信用税收机制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信用税收机制的形成有四个条件:

一是社会公众形成正确的税收观念。

现代税收理论认为,税收的存在,从表面上看是政府的需要,实质上是人民自己的需要,税收所代表的,从表面上看是政府的利益,实质上是人民的整体利益,也就是说,税收的本质特征,从个别纳税人来看是无偿的,从纳税人整体来看则是有偿的。

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只看到税收的现象,看不到税收的本质,也就是只看到政府需要税收,没有看到人民需要政府,进而需要税收,只看到税收是政府存在的经济体现,没有看到税收所代表的社会整体利益和所体现的共产主义原则,因而对税收具有各种不正确的认识。这有理论上的原因,也有制度上的原因。从理论上说,时至今日,一些理论工作者仍然把税收理解为政府对人民的一种剥夺关系,把税收说成是政府不付任何报酬而向人民取得东西。从制度上说,到目前为止,中国的税收法治程度和预算公开程度还不够高,政府的服务职能还不够突出,使人民较多地感受到自身利益与政府利益的对立,较少地感受到自身利益与政府利益的统一。

二是创造公平的税收环境

包括中国人在内的几乎所有人都具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传统观念,在这种观念的作用下,如果税收不公平,纳税人就会千方百计地逃避税收给付义务与作为义务,而不会自觉、准确、及时地纳税。

为创造一个公平的税收环境,首先要做到税收制度公平,在制定税收制度时,对同等状况同等对待,不同等状况不同等对待。在此基础上,还要做到税收确认公平,在确定纳税人的应纳税额时,只能以税收法律为依据,而不能实行自由裁量,对实行定期定额征收的小规模纳税人的应纳税额的核定,也必须建立在经过充分调查所掌握的可靠数据的基础上,而不能以主观想象或个人感情为依据。除此之外,纳税程序的确定也必须公平,不能对同等状况的纳税人实行不同等对待。三是掌握必要的税收知识

为使纳税人能够自觉、准确、及时地履行税收给付义务和各种作为义务,必须使纳税人掌握各种必要的税收知识,包括税收实体法知识、税收程序法知识和税收救济法知识。

为使纳税人掌握各种必要的税收知识,首先要完善税法公告制度,使纳税人能够通过各种公开的、易得的、无偿的载体了解各种税收法律与法规。同时,还要大力开展税法宣传,将税收法律与法规的各种规定灌输给所有的纳税人,并用纳税人对税收法律与法规的了解程度而不是税务部门开展税法宣传的次数和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来评价税法宣传的实际效果。此外,还要尽最大的可能搞好税务咨询,随时准确解答纳税人提出的各种涉税问题。

四是提供便利的税收服务

为推进诚信纳税,还必须为纳税人提供便利的税收服务。无论是办理税务登记、纳税申报还是缴纳税款,都要给予纳税人以最大的便利。笔者以为,在社会主义经济信用体系逐步建立的今天,依法诚信纳税对征纳双方都提出了新要求,是征税人和纳税人的共同职责。各级税务部门要着重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要不折不扣地为纳税人提供各项急需的服务,要深入企业,了解企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全力履行好各项服务承诺,为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排忧解难,做到言必行、信必果。二是要对广大纳税人一视同仁,公平对待。要按照依法行政、依法治税的原则,自觉规范税收管理行为,坚持内资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大小企业同等看待,坚决堵住税收征管过程中的减、免、缓的口子和各种人情税、关系税。在此基础上,积极推行税务公开,接受各方面监督,以良好的工作作风取信于纳税人。

(二)构建信用税收机制

一是要健全和完善法律体系

要制定相关法律,为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提供基本的法律依据。建立公民个人社会安全号码,以及企业信用记录号码,通过这些具有法律效力的号码,记录个人和企业在纳税、信贷等方面的信用情况,对违反法律规定者予以严惩。政府职能部门和金融机构,应该运用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和商业手段,对分散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进行收集,建立一个全国性的信用数据库。二是全面推行信用等级评议制度

征税人(机关)执法的信用评议:一是对税务机关的执法信用进行评议,将税收执法、公开办税、廉政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列为评议内容,通过税收执法检查考核、辖区内纳税人和社会各界代表的信用测评,将执法水平高和群众满意率高的税务机关,评为“诚信税务机关”;二是对税务人员的执法信用进行评议,以税务人员执法资格、执法能级认证、税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为基础,实行税务人员执法信用考核制,建立考核评议档案,记录税务人员的执法信用情况,对执法信用等级好的人员,给予评优、职务晋升等方面的优先权,对因过失或者故意造成税收执法过错行为的责任人,给予经济惩戒和行政处理。

纳税人纳税的信用评议:要全面推行国税总局的纳税信用等级评议制度,将结果录入纳税人纳税信用信息档案,进入社会资信平台,以便随时查询到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情况。要积极实行纳税人纳税信用等级的动态管理,每年评定(复查)一次,并在新闻媒体予以公示。对达到上一个信用等级条件的纳税人,可在税务机关评定复查前,报税务机关进行评定。对纳税人有偷、逃、骗税等重大违法违纪行为的,税务机关可随时取消其纳税信用等级达标资格。

三是建立信用纳税的激励机制

一方面,要加大对偷、逃、骗税及欠税的打击和处罚力度,加大不诚信纳税的成本,让纳税人真切地体验到不诚信纳税的成本高于收益,从而使其自觉依法诚信纳税;另一方面,构建覆盖全社会的信用监督网络,成立由工商、税务、银行等部门及企业、社会各界代表组成的评议机构,定期对纳税人的信用等级进行综合评定,对拥有良好纳税信用记录的纳税人在政治、经济、生活待遇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先权。例如,给予信用等级高的企业和个人以较高的银行信贷额度及更为优惠的存、贷款利率,给予信用等级高的企业在发行股票和企业债券上的优先权等,让具有良好纳税信誉的纳税人充分享有诚信带来的益处和便利。

(三)我省建立信用税收的实践探讨

从目前我省社会发展情况和经济税收情况来看,已经初步具备了信用税收的四个条件,2004年南京市开展了市民税收意识调查,调查期间共回收有效资料5801份,从参与的年龄和文化层次上来看呈多元化特征,其中19岁至30岁的占35.13%;31岁至40岁的占30.29%;41岁至50岁的占16.57%;51岁以上的占15.43%。高中(中专)和大专学历上,占66.87%。而初中以下占12.85%,本科以上占20.28%。调查结果显示,科技进步、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思维方式、意识形态、观念不断更新、转变,纳税概念逐步形成,且正渗透到整个社会和个人生活细胞里去,但对税收的了解度及重视度与经济发展速度仍不太适应。尤其是青少年税收意识养成已迫在眉睫,仅有37%的学生将税收作为知识“储备”之一,可见税收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还较低。

结合近两年的百姓税收意识调查和我省实际,笔者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建立我省的信用税收体系。

一是逐步建立全省统一的个人和法人信用系统。首先构建全省统一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即在全省范围内规范统一个人社会保障号和法人企业社会保障号,将全省社会保障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其次以市以上政府信息中心数据仓库为信息枢纽,跨平台联接社保、工商和税务等政府职能部门各自的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实时交换;最后将个人和法人社会保障号应用于货币流通、经济合同等各类经济领域。

二是由政府牵头统一开展信用等级评定,目前金融、工商和税务都有自己的信用等级评定办法。由各职能部门评定信用虽然比较专业但并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的综合情况,因此笔者建议应建立由省级政府牵头统一领导下各职能部门参与的信用等级评定办法,并对社会公开各部门评定结果和综合评定结果,一方面作为政府对企业的综合评价,另一方面也可作为经济贸易活动的依据。对于信用等级较高的企业可以给予信贷、税收、工商等各方面的优惠

5.建立责任机制促进信访工作 篇五

任楼煤矿

班组工作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其重要性毋庸臵疑。班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战略工程,集团公司、恒源公司上下高度重视,也在通过不同形式大力推动。班组建设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是我到任楼矿后重点抓的一项重要工作,这两年一直在抓、在推,先后规范了班队工作过程标准和产品标准,推行“一条红线、四件法宝”,建立完善班组建设工作机制,形成了“123班组管理”理论模式,班组建设逐步成为常态化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下面,我简要地向各位领导汇报说明。

一、工序标准化管理的推行

(一)任楼矿为什么要推行工序标准化管理

首先,推行工序标准化管理,是精细化管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是坚持工作过程标准化的重要一环。自2004年集团公司导入精细化管理以来,精细化管理工作已经推进了七年多,班组建设也开展两年多,随着精细化管理和班组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今后的工作如何进一步深入开展、持续开展,成了我们不得不思考和面对的问题。我们都知道,精细化管理来源于日本丰田,其核心思想是“精、准、细、严”,根本目的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班组建设也是如此。为了最终实现这一根本目的,我个人以为,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行工序标准化管理。

工序是什么?简单地说工序是指一个或一组员工,在一个工作地点对同一种劳动对象连续进行加工的生产作业活动。而工序标准化总结概括起来就是精细化的操作和精细化的控制。即通过对每一个操作动作,每一个环节的作业过程精细化的管理与控制,以达到产品质量、效益最优化。这个过程是由基层班组组织实施,是由员工一步步操作完成的。因此可以说,通过推行工序标准化管理,可以真正使精细化管理工作落地生根,可以使班组建设工作找到抓手,转变成为常态化的工作。

其次,推行工序标准化管理,也是避免安全事故的最有效手段。有资料显示,90%以上的安全事故,都是因为员工违规,不按程序操作造成的。7月30日,任楼矿井下发生的造成1人死亡的运输事故,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当班电瓶车司机没有严格按照规定程序操作,操作前没有进行安全确认所致。这一事故的发生,也充分说明了推行工序标准化管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二)任楼矿工序标准化管理推进行情况

工序标准化管理作为任楼矿长期的一项重要工作,是由我和党委书记亲自抓的。生产一二线单位党政负责人是推行工序标准化管理的第一负责人,各班组长是贯彻执行工序标准化管理的直接责任人,具体落实、带头执行。同时,我们制定了详细的推进方案,专门建立了岗位准入制度,并将工序标准化管理的落实情况纳入“四自”管理和优秀班组长考核。明确规定:无论新老员工、转岗员工,必须通过学习、培训,取得相应作业工序标准化考试合格证明,否则不得上

岗或转岗。从源头上推动工序标准化工作的落实,迫使员工好好学习,用心学习,熟练操作,按标准操作。

为了推行工序标准化管理,我们组织安全生产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系统梳理和编写了全矿一二线单位各岗位工种作业工序和程序标准,汇编成《作业工序标准化》管理手册试行本。全矿一二线班组长做到人手一册。7月16日,任楼矿就作业工序标准化工作召开推进大会,班组长以上管理人员参加,对全矿工序标准化推进工作作了具体安排和部署,目前,正在进行全员培训和学习。

二、班组建设长效机制的建立

班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长期工程,不是一个活动,更不是一阵风,必须坚持常抓不懈,成为日常工作、手头上的工作。为此,我们认为必须建立班组建设长效机制。

(一)班组建设覆盖全矿,不留死角

班组建设,全矿一盘棋,不能厚此薄彼。进入2011年,任楼矿班组建设工作,由一二线单位进一步向地面三线单位拓展,覆盖全矿。一季度,对地面三线单位班组进行了定员、定岗、定编,对安监处等13个单位52个班组的业务职责范畴进行了明确界定,并通过组织推荐、公开竞聘等方式选拔52名专业班组长。4月底,52位班组长全部到位,在各自岗位上履行各自责任和义务。至此,任楼矿班组设臵全部完成,人员配臵到位,责、权、利明确,长短线考核实现常态化,有力地推动了矿井各项工作的开展。

(二)班组建设主要领导亲自抓,不打折扣

班组建设是“一把手”工程,领导的重视程度决定了班

组建设的好与坏,以及持久性。为了加强班组建设工作,任楼矿建立了副总以上管理人员联责制,我与党委书记统筹全矿,其他分管人员每人承包一个单位,承包单位班组建设的好坏直接同承包人责任挂钩。同时,制定了“五个一”督导办法,规定承包人定期参与基层单位班组活动,督促单位落实班组工作。各基层单位党政负责人直接负责抓落实,不打折扣。

(三)全员培训常态化,不流于形式

员工是班组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员工素质直接决定班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加强员工培训也是班组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各个矿员工培训方式不同,任楼矿更注重于提高员工的实际操作能力。实践是最好的学习方式,边干边学,边学边干,更有助于快速提高员工的各方面技能。例如,2010年,任楼矿员工技能鉴定培训1065人,综合评定合格721人,合格率为74%。2011年,任楼矿计划再通过技能鉴定900人。除此之外,任楼矿还进一步完善了“四级培训体系”,建立了“技术大拿”培养机制,举办了五期班组长培训班,通过不同形式实现了全员培训。可以这样说,员工教育培训工作我们已经做到了日常化。

(四)班组考核具体化,不留空白

对于班组的考核主要分为对班组长的考核和对员工的考核两大部分。对于班组长的考核,任楼矿主要通过CPS绩效考核和优秀班组长考核两种方式进行。绩效考核实行“长短线”相结合考核办法。短线为月度业绩考核,主要包括“三条红线”、工作执行力、矿规矿纪、岗位履职情况等七个方

面考核。长线为年度综合考核,主要包括工作绩效和年终评议两个部分。月度业绩考核得分达到90分及以上的班组长,矿按月兑现风险抵押金一二线队长是1200 元,副队长和班长800元,三线300元。优秀班组长按月考核,每月评选出采煤、掘进、生产辅助、地面各专业组前三名,分别给予1000元奖励,并优先享受外出疗休养。

对于员工的考核主要通过“四自”管理、“三工并存、动态转换”和内部市场三级核算来实现。其中,“四自”管理中的员工自律由员工本人、员工之间及班组长每周进行考评,综合得分在90分及以上者,奖励分数为本人在一周内平均日工分;班组自保由班组长、班组所成员及单位管理人员每月进行考评,综合得分在90分以上者,每月奖励300元,低于80分以下者罚款300元。

(五)班组长队伍建设系统化,不做表面文章 班组长是一个班组的灵魂,选好班组长,用好班组长,提高班组长素质,是班组工作好坏的关键所在。进入2011年,任楼矿对于班组长队伍建设,更注重班组长的综合素质提升。一是把好班组长选拔任用关。例如,我矿三线单位选聘的52位班组长,平均年龄30多点,均受到过良好的教育,都是各专业的骨干、业务尖子。二是继续做好后备班组长和大学生班组长培养工作,根据需要继续充实了后备班组长队伍。三是做好班组长的培育工作。二季度,任楼矿分五期对全矿281名班组长进行了脱产轮训,每期理论学习3天,外出参观学习2天。轮训期间,实行全封闭准军事化管理,矿党政主要领导及各专业分管负责人亲自授课。四是做好班组

长成长通道建设。今年,任楼矿把一些综合素质较高、表现较为突出的班组长列为科级管理人员后备人才进行培养,比如周海伦等。让班组长不仅仅在经济上得到实惠,还要让他们在政治看到希望,满足他们的荣誉感,激发他们为企业奉献的精神。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任楼矿在加强班组建设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点成绩,但安全事故的发生,暴露我们的工作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离上级领导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决心以此次交流会为契机,认真学习兄弟单位的经验,进一步探索班组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为企业的发展夯实基础,为矿井的安全生产提供保障。下一步我们计划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继续完善班组建设的长效机制,形成全矿齐抓共管的局面。

(二)继续做好工序标准化管理的推进工作,切实培养员工按程序作业、按标准作业的习惯,打造精细化标准班队。

(三)继续加大班组长队伍建设,探索大中专毕业生培养方式方法,提高班组长素质。

6.建立责任机制促进信访工作 篇六

吴新涛

一、当前我国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尚缺乏长效机制

当前,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和各种人为因素影响,造成我国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下降,表现在农村资源的过度开发,畜禽养殖污染物的排放、生活垃圾产生量大幅度增加、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以及乡镇企业“三废”的排放等方面,使得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且存在着由原来的局部、小范围的生态破坏逐步演变成区域性、大范围的生态恶化的趋势,目前已经成为影响水环境质量和区域生态安全的重要隐患。农村环境污染的特点是污染负荷大,涉及范围广,控制难度大,防治任务艰巨。由于缺少系统调查和较为全面的评估制度,目前对农村环境污染给社会、农业和农民造成损失的认识仍较模糊。据新华网报道,农村已经不是远离环境污染的世外桃源,我国的农村现在有3.6亿的人口喝不上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每年有1.2亿吨的农村生活垃圾露天堆放。专家认为:“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解决,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增长和农民人均收入5%~8%左右增长,将会被全面抵消。农村环境恶化问题犹如一颗定时炸弹,随时都有可能爆炸”。

我国农村环境污染治理主要存在下述几个方面困难和问题:(1)缺乏长效机制。农村环境(特别是乡、镇和村)是我国环境保护的薄弱环节,基础设施落后、监管力度不够、不良传统习惯和环保意识薄弱,使农村污染不能得到及时有效控制。(2)畜禽养殖业增长速度过快,难以控制,规模化养殖场治理费用高,企业无力承担,治理率仍低;特别农村散养畜禽、人粪便污染,治理困难,沼气推广力度不够,改厕、改圈还未全面普及。(3)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存在技术和资金方面困难,沿溪流江河随意倾倒排放,造成土壤和水体的严重污染。(4)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有机肥用量减少,造成环境有机污染负荷加大,污染物消纳能力降低。(5)全社会环保意识仍然较淡薄,对农村污染危害的严重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对农村的环境保护和环境立法未能适应形势需要,整治力度不够。

国家高度重视农村环境问题,在“十一五”规划征求意见中,已将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纳入重要位置。当前,建立农村环境污染治理长效机制,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道路具有重大意义。

二、建议

1.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建立农村环境保护长效管理机制。加大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贯彻和执行力度。建议:一是开展区域性的农村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活动,建立农村环境和卫生长效管理机制;二是落实环境保护领导责任制,将环境质量和环境保护工作列入各级政府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主要内容,确保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三是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抓紧出台完善有关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考核办法,明确任务职责,实施目标考核,使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走上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2.建议设立农村环境治理基金,专门用于解决乡镇、乡村环境治理。地方人民政府要将环保投入列入本级财政支出的重点内容并逐年增加,加大对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的资金投入,设立基金,重点解决所辖地区污水和生活垃圾的处理。有条件的地方如城镇应该征收垃圾处理费,并从有限的村财和乡财中抽出部分资金用于农村环境卫生维护,乡村也应该设有专职的环卫人员行使一定范围的保洁和环境卫生监督职责。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和有关工作的投入,完善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环保投融资机制。

3.以乡镇、村(行政村和自然村)为单位建立环境保护的村规民约,从源头开始处理好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保护饮用水水源。建议制定农村生活垃圾处置和管理制度(尤其是乡镇和行政村的),研究建立若干种处理模式,以乡镇、村为单位制定环境保护的村规民约,指导村镇因地制宜地进行垃圾处理,尽可能在本区域内消纳本地垃圾。建议:一是政府应出台鼓励生产和使用有机肥的政策,鼓励农民使用农家肥和有机肥,消纳和减少垃圾量;二是乡镇和村应该建立生活垃圾堆放点,集中处理;三是县域内的乡镇垃圾处理场进行布局规划,在适合地点建立区域性的垃圾卫生填埋场,对垃圾进行集中填埋处理。建立水环境保护和人畜粪便管理制度,加快农村环卫基础设施的建设,探索简易可行、适度集中的生活污染处理设施。实施河塘清淤,改造和完善水利设施,大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工程建设,确保饮用水用水安全。

4.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把“为我环保”的意识引入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建议(1)由政府牵头,环保局和广电部门联合,利用各种形式宣传农村环境污染状况、危害,让老百姓了解到环境污染危害的严重性,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村民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关注自身和社会利益,从根源上保证农村环境卫生,提高村民生活质量。(2)结合地方特点,将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相关内容编成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通过举办文艺演出、“三下乡”等活动,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创造氛围,形成共识。(3)在中小学广泛开展环境保护教育,通过学生带动家长影响社会;加强对农民等生产者科技文化教育,把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系列标准和生产技术、生态环境保护基本知识作为农技培训、“绿色证书”培训的重要内容,多方位,多角度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能力。

5.抓住农村环境问题重点,切实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创造更加清洁优美的农村环境。以防治土壤污染和农村饮用水环境保护为重点,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紧密结合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文明村等创建工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合理使用农药、化肥,防止农用薄膜对耕地的污染;对氮肥生产企业加收氮肥破坏地力与影响环境的附加税,补贴施用有机肥的农民;加大规模化养殖业污染治理力度。积极发展农村沼气,全面推广农村户用沼气,妥善处理生活垃圾和污水,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选择适合本地区资源优势和环境容量的特色产业,防止污染向农村转移。全面解决农村环境污染,营造“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家园”,提高村民生活质量。

6.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要建立健全领导机制,把农村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坚持保护与治理并重,强化依法监督管理,重点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坚持因地制宜,重视自然环境保护和修复,严格控制土地退化,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跨部门的综合系统工程,必须加强各部门协作配合,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局面,真正做到责任、措施、投入“三到位”。

发言人工作单位和主要职务:福建省政协副主席,农工党福建省委主委

界别:农工

主题词:经济/环境保护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综合开发规模和乡镇工业对资源的利用强度日益扩大,使 国农村本来就已经短缺的资源和脆弱的生态环境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中国的区域和人口重点在农村,农村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不从根本上扭转,将不仅严重影响和制约农业稳产增收、农民脱贫致富和农村现代化进程,使“三农问题”变成越来越难解的症结所在,而且也将直接影响 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严重威胁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关乎食品安全和社会稳定。因此,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不仅是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而且也成为 国新时期生态环境保持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中国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堪忧

(一)农业资源日趋减少和退化

中国虽然国土辽阔,但人均耕地不足世界人口平均的45%,而且优质耕地少,可开发的后备资源少。据初步统计,国荒漠化国土面积已占到国土面积的27.3%,沙漠化速度从1994年的2460平方公里增加到2002年的3436平方公里; 国水土流失面积367万平方公里,平均年增1万平方公里。①尤其自1998年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各种非农使用及其他各方面的原因,使耕地大幅度减少了6364万亩,年均减少超过1千万亩,部分沿海省市的人均耕地面积已经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0.8亩警戒线。②另据报道,国酸雨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40%以上;重金属污染面积至少2000万公顷,农药污染面积约1300万—1600万公顷; 国因固体废弃物堆放而被占用和毁损的农田面积已达200万亩以上,农田退化面积占农田总面积的20%。③ 国目前土地质量差、退化严重的区域也就是 国生态环境恶化严重的区域。

国属于森林资源极为贫乏的国家,而且森林采伐量和消耗量远远超过森林生长量。大小兴安岭林区已经过量开采,南方某些林区的开采也已到了极限。国森林密集地区包括东北、四川、海南等地,毁林速度惊人。近10几年来,国森林覆盖率虽然逐年增加,但同期有林地单位面积蓄积量却在下降;生态功能较好的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不足30%,④森林资源总体质量仍呈下降趋势。

7.建立责任机制促进信访工作 篇七

一、土地流转及规模经营现状

(一) 土地流转现状。

到现在, 全市共有土地流转面积35.9万亩, 占到承包到户面积的5.7%。其中, 2009年新发展流转面积5万亩。流转出土地农户数3.4019万户, 占到家庭承包经营农户的5.2%。其中, 2009年新流转出土地农户数1.5154万户。流转方式以转包为主, 转包面积占到流转总面积的60%以上, 转让、互换、出租、股份合作等其他方式为辅。流转去向以转入农户为主, 占到流转总面积的86.3%以上, 转入合作社、企业等其他主体为辅。

(二) 规模经营现状。

到现在, 全市共有100亩以上的规模经营面积16.237万亩。按经营主体分类: (1) 由专业大户经营面积14.619万亩, 占到规模经营面积的90.0%; (2) 由合作社经营面积1.138万亩, 占到规模经营面积的7.0%; (3) 由企业经营面积0.43万亩, 占到规模经营面积的2.6%; (4) 由城镇居民经营面积0.05万亩, 仅占规模经营面积的0.3%。按规模经营面积分类: (1) 100亩至300亩的有13.981万亩, 占到规模经营面积的86.1%; (2) 300亩至500亩的有0.64万亩, 占到规模经营面积的3.9%; (3) 500亩至1000亩的有0.676万亩, 占到规模经营面积的4.2%; (4) 1000亩以上的有0.96万亩, 占到规模经营面积的5.9%。100亩以上规模经营者共有1235个, 其中 (1) 专业大户有1185个, 占规模经营者总数的96%; (2) 合作社有46个, 占规模经营者总数的3.7%; (3) 企业有2个, 占规模经营者总数的0.15%; (4) 城镇居民有2个, 占规模经营者总数的0.15%。

二、土地流转及规模经营特点

(一) 土地流转的进程加快。

伴随着家庭承包制的开始, 土地流转就已经发生。由于政策的制约、观念的局限, 流转规模并不大。实行二轮延包之后, 特别是近几年土地流转的进程明显加快。查阅忻州市报表:2002年的流转面积是23.01万亩, 2003年是16.00万亩, 2004年是11.39万亩, 2005年是12.89万亩, 2006年是13.64万亩, 2007年是14.32万亩, 2008年是21.14万亩, 2009年是26.03万亩, 现在统计结果为35.90万亩。有统计数据以来, 以2004年最低, 以后逐年增加。现在的流转面积是2004年3.15倍, 年平均增长率超过21.1%。

(二) 土地流转的范围不断拓宽。

当前土地流转由原来单一的承包地扩展到了承包地、果园、“四荒地”等, 土地的使用权由原来在同村农户间流转扩展到外村、外乡、外县、外省, 转入土地的经营者由原来单一的农民扩展到农民、合作社、企业、城镇居民、社会团体等其他组织和个人。

(三) 土地流转的形式多样。土地流转的形式主要有转包、转让、互换、出租、股份合作等。

(四) 农户之间短期私下流转的多, 通过组织有规模流转的少。

以2010年一季度报表为例:签订流转合同的面积为6.66万亩, 仅占流转总面积30.93万亩的21.5%。如果时间往前推, 时间越早, 签订流转合同的比例越小。大多数还是村民之间私下流转、口头协议、一年或几年结算一次。

(五) 土地流转的区域差异明显。

全市14个县市区土地流转面积占“四到户”面积的比例平均数为5.7%, 最高的静乐县、神池县分别达到18.0%、16.1%, 而较少的忻府区、宁武县分别只有0.65%、0.37%。

(六) 规模经营以农民专业大户为主。

农民专业大户占到规模经营面积的90.0%, 占规模经营者总数的96%。合作社、企业、城镇居民等其他团体和个人所占比例很小。

(七) 规模经营的区域差异很大。

全市有5个县还没有100亩以上的规模经营。其他9个县的规模经营面积占土地流转面积的比例悬殊, 较高的神池县、偏关县、五寨县、定襄县分别达到91%、68%、58%、50%。神池县、偏关县、五寨县相对人均耕地较多, 分别为7.2亩、5.2亩、6.1亩, 户均耕地分别为26.1亩、19.0亩、21.1亩, 在土地流转过程中, 易形成100亩以上的规模经营, 这三个县100亩以上的规模经营专业大户占到全市大户的93.5%。定襄县是全市农村经济最发达、农民人均收入最高的县, 该县二、三产业比较发达, 劳动力转移速度在全市名列第一, 具备了土地流转形成规模经营的基础和条件, 自然而然, 土地流转及规模经营走在全市前列。

(八) 土地流转及规模经营相对其他地区还很落后。

由于忻州市是经济欠发达地区, 自然条件差, 人均收入水平比全国、全省低很多, 所以土地流转及规模经营与其他地区相比还很落后。

三、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要障碍

目前农村土地流转速度比较缓慢, 主要制约因素有以下方面:

(一) 农户地权意识比较强。

目前大部分农户对承包地仍有强烈信赖和眷恋, 拥有和经营承包地就等于拥有了一切。由于文化水平、劳动技能、生活方式等原因, 承包地仍然是他们生活的主要来源, 他们很少考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问题。

(二) 缺乏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受让户。

目前, 商业资本对农业有所渗透, 但并不大, 农业龙头企业不发达, 农村中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经济能人不多, 社会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需要还比较有限。因此, 尽管现在农村有许多农户想出租、转包自己撂荒的、不想耕种的承包地经营权, 但因需求缺乏而流转不出去, 尤其在欠发达、交通不便利的地区。如岢岚县就有许多想转出的土地不能流转出去, 宁武县交通不便、土壤差的土地即使无偿出让, 也很少有人问津。

(三) 农村土地流转供求信息渠道少。

一方面, 有哪些农户需要出租、转包承包地经营权, 并以怎样的条件出租、转包哪些地块, 等等, 受让方不得而知;另一方面, 承包地的受让方是谁, 他们以怎样的条件、方式希望获得怎样的承包地地块, 等等, 农户无从知晓。这样, 就限制了承包地经营权的有效流转。

(四) 缺乏农村土地流转的有力组织者。

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 一般由需方向农户或农民集体组织提出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需求, 再由农户或农民集体组织干部 (村委) 集合相关地块农户商议, 由农户代表或村委与需方进行农村土地流转条件谈判, 签订出租或转包合同, 然后组织村民进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现实是大部分农村因缺乏得力的村干部或经济能人, 有农村土地流转需求而无农村土地流转组织,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难以流转。

四、建立促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和规模经营的机制

要解决好“有地不种, 想种没地”的问题, 关键是建立起促进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有效机制, 使农户、农民集体组织、农村经济能人、农业龙头企业等积极参与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来, 更好地开发利用农村土地资源, 发展规模经营。

(一) 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

第一, 强化农村土地承包发包方的责任。第二, 强化乡 (镇) 人民政府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管理职能。乡 (镇) 人民政府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承担接受农村土地流转报告、指导签订农村土地流转合同、保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及有关文件、文本、资料等归档, 调解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生争议或者纠纷等职责。第三、依照今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在县、市、区设立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 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的调解仲裁工作, 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保驾护航。

(二) 成立农村土地流转服务机构。

由乡 (镇) 人民政府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与农村土地发包方共同组建乡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心, 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户提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签订指导, 提供土地流转供求信息、流转土地经营情况、公证及合法维权服务等, 为农民流转承包土地经营权提供便利, 减少农户土地流转顾虑和流转手续, 降低土地流转成本。忻州市可以依托各乡镇“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成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服务) 中心”, 应用土地流转服务软件, 搞好土地流转服务工作。

(三) 建立和实施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和规模经营的激励机制。

8.建立责任机制促进信访工作 篇八

【关键词】合理水价;节水型社会;可持续开发

Establishing reasonable water price mechanism to promote water - saving society construction

Meng Qing-li

(Water Conservancy Commission, Zhangweinan Canal, Handan River BureauHandanHebei056001)

【Abstract】The current shortag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the phenomenon of the use of waste, to develop a reasonable price of water is an effective measure to solve this phenomenon is conducive to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saving society.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current water pricing policy, it is necessary to formulate a reasonable water price policy and discuss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saving society, and use the relevant economic theory to study the current water pricing i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Water-based society.

【Key words】Reasonable water price;Water-saving society;Sustainable development

1.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更趋尖锐,水资源短缺已成为水资源的核心问题,并将是全球未来发展所要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目前的水资源短缺是资源性的短缺与使用上的的浪费并存,而合理水价应是节水的关键,有利于促进节水型社会的建设。本文运用相关的经济的理论来研究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中的水价制定问题,为节水型社会的建设提供建议。

2. 水价的基本概念

2.1水价的内涵。

我国是水资源短缺国家,加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之一。积极推进水价制度改革与完善,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是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全面保护、高效利用,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必由之路。水价是水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手段。水价的形成既要反映价格形成的一般性,又要体现水价形成的特殊性,体现水资源价值,遵循价值规律和供需规律的要求,已价值为基础,体现水资源供需状况的变化,实行不同的价格。

2.2节水型社会的本质。

节水型社会建设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需要进行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进行制度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本质特征是建立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基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建立起自律式发展的节水模式,不断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促进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节水型社会的节水,主要通过制度建设,注重对生产关系的变革,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通过生产关系的变革进一步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推动整个社会走上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道路。

3. 城市水价组成分析

水价可分为资源水价、工程水价和环境水价三个组成部分。

3.1资源水价。

资源水价的内涵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即:产权、有用性和稀缺性,并且资源水价应按"同质同价"的原则来确定,即不论水资源的赋存形式如何,只要具有相同的质量,则其资源水价应相同,否则,不利于水权的建立与保护以及水资源的统一管理。资源水价是体现水资源价值的价格,包括对水资源耗费的补偿;对生态影响的补偿;为加强对短缺水资源的保护,促进技术开发。

3.2工程水价。

水利工程向用水户供应生产(工厂、农田)、生活、绿化用水而收取的供水费用,水利工程的水源可能是水库、泵站等。工程水价就是通过把资源水变成产品水,进入市场成为商品。

3.3环境水价。

环境水价即用户排除污染物污染了公共水环境,为有效治理水环境保护所需要的代价,具体表象为污水处理费。

4. 水资源供需平衡关系

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水的供需关系,即水资源实际供应能力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在水资源拥有量有保证的前提下,实现供需平衡是水资源规划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水资源的可供量受某特定范围内水资源的数量、时空分布以及供水工程能力的制约。实际需水量则与生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产业结构和水的利用效率有关。不同时期的可供水量与实际需求量是可变的。在理论上,供需关系有三种情况:供大于需、供需平衡和供小于需。而经常遇到的问题是供小于需,即供水紧张问题。为了缓解供需矛盾,在水资源调查、评价阶段应开展用水现状调查,对供水系统结构和需水系统结构的不适应情况进行分析,查明原因。出现供水缺口的原因一般有两种:一是工程设备能力不足;二是水源短缺。前者可通过兴修水利工程加以解决,后者应采用开源节流的办法。此外,为保证未来的需水要求,还需参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生态建设规划的目标,对水资源供需关系作出推断预测,以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

5. 建立节水型社会

5.1建立节水型社会的必要性。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水利部门坚持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贯彻节约保护资源基本国策的战略措施,是坚持人与自然相和谐观念、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的节水水平与严峻的水资源形势还很不相称,传统的主要依靠行政措施推动节水的做法已不适应形势的要求。积极推行节约用水措施,发展节水型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建设节水型社会,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1)第一,要充分认识到建设节水型社会是解决我国干旱缺水问题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举措。通过建设节水型社会,使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提高,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增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2)第二,建设节水型社会,要准确把握节水型社会的本质特征。与传统的主要依靠行政措施推动节水的做法不同,节水型社会的本质特征是建立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基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水资源配置中的导向作用,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不断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3)第三,建设水资源配置和节水工程,建立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相适应的水利工程体系;特别注意运用经济手段,发挥价格对促进节水的杠杆作用;通过制定规则,建立用水权交易市场,实行用水权有偿转让,引导水资源实现以节水、高效为目标的优化配置。

(4)第四,无论是水资源短缺的地区,还是水资源丰富的地区,都需要建设节水型社会,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水资源作为重要战略资源,应该得到合理、高效使用,浪费水资源不仅造成局部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和水污染加剧,也增加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成本,包括取水耗水成本和水污染处理成本等。要积极探索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

5.2建立节水型社会的主要措施。

(1)第一、建立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基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是节水型社会在体制上的本质特点。有利于推进节水技术开发,吸引节水投资,推广节水产品,促进自觉节水的机制。

(2)第二、促进水资源的高效率利用,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是节水型社会的内在要求。节水型社会通过内在的节水机制的运行,可以实现水资源宏观优化配置和微观的高效率、高效益利用,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全面满足社会生产、生活、生态用水的需求。

(3)第三、资源、经济、社会、环境、生态的协调发展是节水型社会的基本目标。节水型社会通过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全面满足社会生产、生活、生态的用水需求,从而能够实现资源、经济社会、环境生态协调发展。即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4)第四、节水型社会是全民资源价值观念普遍确立,节水活动普遍参与的社会。节水是全民的事,节水型社会建设是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变革,是一次社会观念的革命,只有社会的普遍参与才能形成。

参考文献

[1]吴季松 中国可以不缺水--资源系统工程管理学的十二年研究与实践[M].北京出版社,2005.

[2]王雪 以合理水价促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15.

[3]何雪梅 可持续发展的区域水价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4.

9.建立责任机制促进信访工作 篇九

720 】 【选择字号:大 中 小】 【日期:2009-01-09 来源:泰州新闻网 | 阅读次数:

推动科学发展,关键在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这就必须发挥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风向标、指挥棒作用。近日,市委、市政府经过广泛调查研究,制定下发了《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意见》。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王继武介绍,《意见》由“一个意见、五个办法”组成。其中“一个意见”是管总的,是主件,主要就围绕服务和促进科学发展,在指导思想、考核内容、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总体要求。“五个办法”是具体规定,是附件,主要就不同类型的考核方式作出实体性、程序性的规定。

王继武说,《意见》的出台,标志着我市干部评价工作将更趋科学合理,对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必将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完善考评内容———体现科学发展新导向

《意见》强调,突出考核推动经济发展的实际成效,既注重考核发展速度,更注重考核发展质量;突出考核推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情况,既考核经济建设情况,又考核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情况;突出考核民生改善的情况,把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的实际成效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

围绕“三个突出”,我市新制定的科学发展评价考核体系,既保留了原有的“人均GDP及增长”、“单位GDP能耗降低率”、“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等一些能较好反映科学发展情况的指标,同时又出现了一批新的“面孔”,如“城乡人均收入实际增长及收入比”,直指百姓“钱袋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产值比重”、“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等,指向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需求;“COD和SO2排放量削减率”指向节能减排;“城乡绿化覆盖率”指向生态文明;“城镇登记失业率”、“城乡居民健康指数”等,则很好地体现了关注民生。不难看出,新的考评机制,风向已由过分追求GDP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变。扩大考评民主———让老百姓给干部打分

王继武说,干部领导科学发展的实绩如何,群众感受最真切;对科学发展实绩的评价,群众最有发言权。扩大考评民主,建立群众满意度测评体系,这是《意见》的一大亮点。《意见》明确,满意度测评的方式为民意调查,要求注意吸收关联度高、知情度深、代表性强的人员参与,时间一般在每年年初各级人大、政协会议期间进行。测评的内容要选取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关注度高、感受度强的内容,测评结果要在一定范围内公布。王继武说,这样做的目的就在于坚持走群众路线,努力实现干部考评从单纯的“官评官”向“官评、民评”相结合转变。

扩大干部考评工作中的民主,一直是我市积极探索的课题和追求目标。通过近年来的实践,重点实现了“三个转变”,即考评方式由封闭性考评向开放式考评转变;考评主体由上级考评向上下结合式考评转变;考评组织由临时性考评向专业化考评转变。

王继武说,此次《意见》的出台,将对我市扩大干部考评民主产生积极影响,除继续运用好原有的方法制度外,还将进一步建立科学发展绩效考核评估联席会议制度,完善实绩公开公示公议制度,将民意调查扩展为随机性的社会抽样调查,力求实现考得准、考得实的要求,让群众有权决定干部的命运。

强化结果运用———考评结果成为干部选用重

10.信访工作长效机制建立情况汇报 篇十

信访工作长效机制建立情况汇报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作为中心城区的×××区进入了城市化推进的特殊时期、社会加速转型期、经济加快调整发展和大项目建设的特殊阶段,这一时期是矛盾凸现期、多发期和复杂期。×××区通过探索建立信访工作长效机制,坚持“五机制”带来“五重变”,破解了群众信访难、申诉

难现象,解决了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推动了和谐×××城区的快速发展。

机制一:“三级联动”共同接访

一重变: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

为了有效防止信访对象越级上访,×××区在书记大接访活动中建立了区、镇(办)、村(居)三级联动机制。明确村居两委主要负责人是信访对象的“调查员”,各镇(办)党(工)委书记和分管领导对上访对象的合理要求进行“初步论证”,区直涉及部门领导参与“共同研究”,区委书记是信访申诉的“具体协调员”。在每一次书记大接访活动中,针对群众反映最强烈、最难办的问题,都由区委书记亲自带领机关干部、镇(办)主要负责人和村(居)负责人三级一起倾听情况、一起商量解决办法、一起落实负责具体人员,直到上访群众满意为止。通过建立三级联动共同接访这一机制,使群众反映较突出的失地、失业、保障、安居等问题大部分在第一时间得到了较好的解决。针对特殊时期的个别信访对象的独特诉求,在热情接待上访,积极主动下访的同时,还要有针对性地做到“约访”,丰富大接访载体,确保每一个信访案件的掌控与解决。

全区在×月×、×月×、×月×日先后开展了三次书记大接访活动。并规定,从××年×月开始,每月×日为区委书记大接访时间,每月×日为区长大接访时间,每月××日为区委政法委、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司法局接访时间。各镇办(工)委书记、主任、镇长每个月大接访不少于2次,区直各部委办局每月大接访不少于1次,要求领导干部主动走近基层,倾听民心,化解矛盾。()“三级联动”共同接访的信访大格局全面展开。

机制二:建立领导挂点联系机制

二重变:千人队伍联系万户家庭

在对信访工作重要性认识上,×××区委区政府一贯坚持“两个都不为过”,即对信访工作怎么重视都不为过、对信访工作怎么支持都不为过。由区四家班子每一名领导带领一个区直部门,分别挂点联系指导督查辖区各镇、街道办事处的信访工作。镇(办)领导班子每一名领导带领一个部门挂点联系一个村(居)。区党政主要领导连续多年坚持与镇(办)一把手分别签订信访工作责任状。严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原则,对信访工作年度目标任务进行细化、量化,做到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具体工作专人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工作责任体系。

近年来,全区的征地拆迁、重点项目建设、失地农民转产转业等工作都涉及到千家万户,许多不和谐因素随时随地会出现或爆发。作为班长的区委书记切实做到“三带三靠前”,即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政策,做到服务靠前,指导靠前,解决问题靠前,经常带领党员干部深入一线,了解情况,化解矛盾。据统计,全区目前共有×××多名干部挂点联系辖区近万户家庭。

机制三:健全领导责任包干机制

三重变:变部门推诿为定向负责

许多信访案件由于部门职能的缺失或重叠,经常出现推诿或扯皮现象。为有效解决这一现象,×××区实行区领导、部门包干调处负责制,建立“五个一”的工作制度:“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并实行“一证一卡一簿”制度,即挂点干部亮证下点,发放自己的联系卡给村(居)民,建立民情日记簿登记制度。与此同时,各镇(办)、村(居)及各重点职能部门坚持每周排查一次矛盾纠纷,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区联席办、信访局、综治办汇总。对当前重点工作有影响的问题,明确责任主体,逐一落实包掌握情况、包解决问题、包教育转化、包稳控管理、包依法处理的“五包”责任制,并落实工作要求和办结时限,制作重信重访问题排查表,跟踪督办,切实抓好各类矛盾纠纷的预防和化解工作,努力减少群体性事件和群众上访事件的发生。譬如在×××产业园区重点工业建设用地的征用拆迁中,×××区×××位常委带队分片包干,有效地理顺了群众情绪,化解了多起信访萌芽案件,如期交付×××亩土地给投资方,推动了全市“园区跨越工程”的顺利实施。

机制四:健全信息体系和预警机制

四重变:搭建与民沟通的直达快车

建立和完善反应灵敏的情报信息体系,不断完善信息收集、研判、分析、报送制度,扩大信息收集范围,保持信息网络的畅通,是信访工作的前提要件。×××区在整合信访资源,建立由综治办、信访局和司法所三个部门联动的“三位一体”的.信访格局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和试行了以“构筑区、镇(办)、村(居)三级互通的信访举报信息网络体系、建立区、镇(办)、村(居)三级互联的信访举报调处机制、实行区、镇(办)、村(居)三级互动的信访举报分类分级办理制度、落实区、镇(办)、村(居)三级互动的信访案件事态扩大预警预报机制”为主要内容的“三级联动”信访举报预警工作长效机制,在区、镇(办)、村(居)三级分别设立调查处理协调员、工作调度员和信息员,建立了一支×××人的信息员队伍,构建起三级互相联动的信访举报信息网络和组织体系。

“三级联动”信访举报工作新机制的有效运行,在全区范围内拉近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距离,那些长期困扰党委、政府和村民的“热点”、“难点”和“焦点”等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实现了“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结果”和“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的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意愿。截至目前,全区运用该机制已办理各种信访×××多件,有效化解了矛盾,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机制五:健全检查落实督导机制

五重变:既统一思想更解决问题

建立健全信访联席会议、镇(办)信访例会等制度。区委、区政府定期召开常委会和区长办公会议,专题听取信访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定期向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通报信访工作,广泛吸收代表和委员的建议和意见。强化检查考核,认真落实责任查究制。坚持做到“三个纳入”,即把信访调处工作作为一项专项工作纳入全区目标管理责任考核中,作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一项基础工作纳入民主评议部门活动中,作为各级领导干部的任期工作目标纳入干部考核中,一并进行评议考核。

在接访活动中,×××区按照有关检查督导机制,始终做到“三个把握好”,一是把握好活动每一个环节的工作。从细节上落实活动要求,从细节上体现对群众问题的重视。在接访前,对接访活动进行公示,把活动时间、地点和接访人提前向社会公布,提前与群众进行沟通,让群众早了解、早知道。二是把握好工作原则。来访人员比较多,涉及问题比较广。在接访工作上积极务实,在处理问题上依法依规,力求让群众满意。三是把握好活动的方式方法。热情面对群众,敢于接触矛盾,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既合理处理,又维护法律的尊严。接访的领导对群众提出的问题不回避,能够当场答复,立即答复,不能当场处理的,安排专人跟踪督查落实,做到件件有答复。

11.建立责任机制促进信访工作 篇十一

关键词:规范化运行;安全长效机制;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企业管理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562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19-0182-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5.19.090

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是一种企业自律的、稳定的,同时又能持续改进的安全管理运行机制。建立这种机制的首要任务就是实现安全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最大限度地消除人为干扰,体系运转依靠一整套完整的制度来控制。

1 规范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1.1 事故发生机理的要求

事故危险的表现形式虽各有不同,但从发生事故的本质来讲,均可归结为能量的意外释放、转移或有害物质的泄漏、散发。发生事故危险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即足以造成破坏的能量或有害物质(第一类危险源)和失控(第二类危险源)。前者是事故发生的物理本质和根源,决定了企业面临事故危险的类型,并且生产规模和工艺复杂程度越高,需控制的危险源也就越多,控制的难度也随之增大;后者主要表现为设施故障缺陷、人的失误和管理缺陷、环境因素等,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1.2 对安全状态的判别需要统一

“安全”是“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安全与否要对照风险的接受程度来判断,作为企业必须通过制定的方针、目标和各类工作准则,来明确可接受或不可接受风险的标准,统一人们的行为和工作目标。

2 全面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统一安全运行方式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是20世纪90年代在国际兴起的现代安全管理模式,它与质量体系(ISO9000)及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0)一并被称为后工业化的管理方法。作为一种先进的安全管理模式,OHSMS引用了一些科学、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如过程方法、系统论、方针目标管理、持续改进、危险源辩识与风险评价技术、应急准备和响应、动态管理等。特别是持续改进的思想和体系的自律机制,通过周而复始的PDCA循环对体系进行的修正和完善,不断加强和提高体系的功能和绩效,是一个动态的自我完善和调整的管理系统,这一管理手段的应用将促进企业安全长效机制的建立。

3 有效利用危险因素的辨识和评价技术

安全与危险是一对矛盾,危险因素能引发事故,造成不安全的状况。安全的实质就是首先及时预知危险,随之消除危险或采取措施降低风险程度。充分识别危险因素并正确评价,合理确定风险等级并采取控制措施,是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和实施的基础和出发点。危险因素辨识要经过两个步骤,即识别过程和辨识各过程的危险因素,必须采取措施确保辨识结果的充

分性。

3.1 全面的识别过程

对系统涉及的所有管理和作业过程进行清查,列出管理流程图,其中包括大系统流程和相应若干子系统的流程。因为整个辨识工作可能要在多个职能部门和层次中进行,各职能系统主管部门和各层次安全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领导协调作用,注意各过程的接口和边缘过程不要遗漏。

3.2 危险因素分类

辨识过程中应针对人、机、料、发、环等五个方面展开,为防止遗漏,事先要对可能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类,明确辨识方向。也可参照《企业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86)》中列示的13大类“人的不安全行为”和4大类“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和代码(GB 13816-92)》中规定的6大类35小类危险和危害因素和《企业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86)》综合考虑起因物、先发诱导等因素所确定的16类危险因素进行类别划分,前者比较适用于施工现场和生产车间的危险因素辨识,后者较适合于管理

过程。

3.3 应用“作业活动与危险因素矩阵组合辨识”技术

对各过程的危险因素逐一辨识。将识别出的作业过程作为纵坐标,危险因素分类作为横坐标,建立一个组合矩阵,进行一对一的辨识,构成危险因素的画上“+”,然后逐个汇总列出“危险因素清单”。

3.4 危险因素的评价

采用适宜的风险评价技术对“危险因素清单”列示的逐一打分评价,确定风险等级。“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非常适合对作业条件、环境变化较大的施工现场的作业活动风险性评价,而对于加工车间等环境变化不显著的单位,适宜采用“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评价法”。

4 严格落实控制措施和管理方案,强化运行的有效性

根据危险因素制定的控制措施、重大危险因素管理方案和事故应急预案,是安全体系运行的主要措施,各实施单位和部门必须认真组织贯彻落实,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各类风险得以消除或降低。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相结合,及时纠正运行中的偏差。

5 设置“安全控制点”,建立系统化的监测系统

参照质量管理上的“质量控制点”的思想和方法,对安全生产体系也建立“安全控制点”,明确对生产流程进行监测的环节和内容,建立实施监控的框架,为监控和检查提供依据,以实现对体系的安全现状的整体把握。措施如下:绘制安全控制点系统图;明确监控人及其职责;监控信息的汇集和反馈机制。

6 完善安全评价体系,建立预警机制

体系评价是对系统运行的状况和效果进行系统的评估,确认满足要求的程度,评价的内容和标准是建立评价体系的关键。不同的生产单位、不同的管理部门由于业务工作不同,评价的内容和标准就有所区别。评价指标必须量化、具体,能覆盖系统过程和工作内容,覆盖标准、规范要求,同时要与目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否则就不能得出符合程度的判断。

7 强化轻伤事故以及职业病的管理和控制

国外对伤亡事故的统计表明,轻伤∶重伤∶死亡=300∶29∶1,即每发生330名伤亡事故,就会有300名轻伤、29名重伤和1名死亡事故,表明伤亡事故从量变到质变的规律性。如果轻伤事故增多,体系不符合的程度就在增大,发生重伤和死亡的可能性随之也会增大。因此对轻伤事故要予以高度重视,积极地分析其原因,查找系统的缺陷,及时采取措施纠正,做到防微

杜渐。

职业病给员工和企业造成了身体、精神创伤和财产损失,也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随着经济水平提高,人们对防治职业病的要求越来越高。美国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人均收入5000美元时,人们注重的是安全,人均10000美元时,人们关心的不仅是安全,更关心健康。尽管经济指标可能不完全符合中国实际,但这种健康意识的增强是一致的。企业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要努力满足员工的健康需求,同时也是人本思想的重要体现。

8 树立“大系统、大安全”观念

安全生产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国家、行业层面的系统,也有企业层面的子系统,各系统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由于受到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有时企业也不能完全左右内部安全生产,企业安全工作也不仅仅只是安全管理部门的工作,强调综合治理,同时也不能仅为“安全”而安全。将企业安全工作融入社会大系统。国家对安全实行“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的安全管理机制,企业必须对其进行研究,采取措施适应这一机制的要求,并借助它促进企业安全生产的发展。《安全生产法》等法规,均明确了建设单位、勘察设计企业、施工企业、工程建立单位以及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各方职责的有效落实,对安全齐抓共管,必然给企业安全生产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和条件。健全安全生产企业标准,确保法规、制度落实。我国现行的安全法规和安全标准达几百种,以往企业以红头文件的形式,要求各级单位学习贯彻,注重员工安全基础知识的教育。

作者简介:刘硕(1986-),男,河北唐山人,唐山虹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土建项目管理。

12.建立责任机制促进信访工作 篇十二

1 管理沟通机制的组织架构及管理模式

1.1 建立市、区二级无缝化的质控组织架构

上海市护理质控网路为二级质控网,即市级质控中心和区县护理质控组。市级质控中心由主任1名,委员8名,专职、兼职秘书各1名,委员由上海市各大高校附属医院、卫生局直属医院以及区属中心医院的护理部主任组成。17个区县护理质控组由各区县医疗机构护理部主任、区县卫生局护理专干组成。覆盖全市各级医疗机构质控网络的建立,为有效管理沟通的实施奠定基础,确保各项管理沟通举措得以有效地实施。

1.2 构建横纵交叉的网格化管理模式

为有效落实管理沟通、合理分配专家资源、深入加强专项管理,上海护理质控中心建立了横纵交叉的网格化管理模式。横向为区域管理,每位质控专家委员负责2~3个区县卫生局所属医疗机构。纵向为专项管理,每位质控专家委员负责某一项专项的质量,如护理管理、急救仪器管理、院内感染控制、护理文件书写、分级护理等。区域性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沟通的时效性,搭建质控专家与其负责的各级医疗机构护理人员之间的沟通渠道,加强直接沟通力度,实现沟通延续性。专项管理旨在提高管理的有效性,每位质控专家在其专项管理领域进行课题研究,负责起草制定相关标准、解答相关疑难问题等。横纵交叉管理模式的优势在于发挥每位专家的专长,保证各位专家的横向管理区域和纵向管理项目分工清楚,职责明确,缩短信息传递链[3]。该模式在全市通过会议、网页、通讯等多种形式进行公开,确保各级医疗机构护理人员遇到管理问题,能及时咨询相应专家,从而达到迅速解决问题的目的,提高了管理效率。该模式详见图1。

2 实施管理沟通机制的举措

管理机制是保证管理有效性的核心问题,良好的管理沟通应该是多形式、多角度、双向的、多级的[4]。因此在护理领域,也应建立全方位、多形式的管理沟通机制并实施相应举措以保持沟通渠道的畅通,最终达到确保质控管理工作的顺利运行和持续质量改进的目的。

2.1 定期召开各种形式的会议

会议沟通是管理沟通的一种重要方式,主要包括以下5种会议形式。(1)专家例会。每季度召开一次专家会议,会议内容包括:传达卫生部、卫生局对护理学科发展及质量监控的要求;制定年内质控督查方案及调研项目;分析质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商议全市质控培训方案;讨论修订制定质控标准。(2)多层面座谈会。每年质控中心会举行不同层面的座谈会,包括大学医院管理处长、各区卫生局护理专干、护理部主任、各级医院护士长等层面的座谈会,其目的在于广泛得听取收集各阶层人员对护理质控工作的意见和建议。(3)培训会。每年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根据卫生部颁发的国标、部标以及有关文件并结合医院等级评审确定培训班的主题,如《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专题培训、“护士岗位管理”专题培训、“护理质量管理培训班”、“院内感染控制知识培训班”等。(4)质控督查通报会。质控中心对全市各级医院进行护理质量督查后,向全市二、三级医院护理部主任及区县卫生局护理专干反馈护理质控督查结果,剖析本市护理质量存在的共性问题及严重的个别问题,并组建专家团队运用先进护理管理工具对发生原因进行横向、纵向、分层深入分析,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5)交流会。国际间交流:每2~3年举办一次国际性护理质量管理论坛、学术交流,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护理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引进国内外最新管理理念和方法,分享先进的管理经验和解决管理难点的关键举措;地区间交流:与全国20余个省市的护理质控中心建立广泛而密切的联系,举办省市交流会,达到互相学习、交流质控管理难点、探讨热点问题、分享质控管理经验的目的;医院间交流:每年将组织市内护理管理经验交流会或现场观摩,将挖掘的亮点在全市医院内进行推广。

2.2 保障畅通的书面沟通双向传递

书面沟通方式有文件、报告、建议书、手册、通讯、展板等,其优点在于可以提供永久的记录,使沟通能更有组织、更审慎地传递信息,能使沟通者在一个对彼此都不太紧张的情况汇报下进行,并能随时查阅[5]。质控中心各项文书的制定,旨在保障信息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有效传递。

2.2.1 自上而下。

(1)护理质控中心文件、便函:下发由质控中心统一制定的管理制度、质控标准、行为规范等,并要求全市各级医疗机构严格执行,如《护理质控手册》、《医院使用消毒灭菌手册》;发放年度表彰通知,激励广大护理人员创新改革,如护理工作改进成果奖获奖项目;向各医院下发护理质控督查结果反馈便函,通报督查中发现严重违规事件或现象;对违规单位护理部下发整改通知书,责令限期整改等。(2)护理质控通讯:每年编写一册,每期《通讯》印制500余册,免费邮寄到下发全市各级医院护理部和区县卫生局。其内容包括传达卫生部、卫生局对护理学科发展和护理质控的新指示、新要求;介绍国内外管理新理论、新方法及先进管理经验;总结年内工作情况和成效分析,下达新一年工作计划;分析全年护理质量督查、调研情况,提出整改建议、分享市内医院先进经验,公布各种信息等。

2.2.2 自下而上。

(1)建议书:主要针对管理过程中发现的与社会发展、医疗护理技术发展不相适应、严重影响护理质量和医疗质量,挫伤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的问题,如护理人力配置比例、护理项目收费标准等。目前,质控中心已在多样本、多层次的调查研究基础上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递交了“二、三级综合医院合理配置护理人力的建议书”、“提高护理项目收费标准的建议书”,为上级行政部门决策提供依据。(2)开展多层次调查:根据设计各种书面调查表进行调查研究和意见反馈,广泛征求各级护理人员的意见,及时掌握各种信息,改进管理方法。如2010年征求各区县卫生局、大学医管处护理专干对护理质控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征求72所医院1440名医生对护士工作质量、医护配合、护士能力等的意见;征求1440名护士对从事护理职业的看法和意见;征求2100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意见;征求700名护士长对《护士长工作手册》修改的意见等。

2.3 实现便捷沟通渠道

提高管理沟通效率的另一途径是通过电讯、网络等工具实现信息传递,使管理沟通更便捷、快速,提高管理效率。其主要形式包括电话、短信、E-mail、QQ、飞信、网站等。质控中心科学合理地利用各项通讯技术,实现信息的即时沟通,创建双向互动的管理沟通渠道,充分发挥沟通的反馈作用。

2.3.1 护理质控中心电话号码的公开。

自2002年开始,护理质控中心向全市公开办公室电话,此举措为各层面社会人士提供便利,及时了解社会对护理工作的需求,包括医务人员管理问题咨询,患者及家属护理疑点询问,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的投诉等。

2.3.2 飞信群、QQ群的建立。

与全市二、三级护理部主任、区县卫生局护理专干建立飞信、QQ群,便于快速便捷得传达上级精神、会议通知,工作计划、工作要求等,及时收集护理部主任们的反馈信息等。可随时与各级医院护理部主任进行双向沟通,保证信息的快速准确地传递,增强护理团队凝聚力。

2.3.3 护理质控网站的成立。

目前成立的护理质控网站设置多个模块,包括新闻动态,法律法规、护理规范、资源共享、互动平台(业务咨询、经验交流)、办公平台(护理质量管理系统、人力管理系统、不良事件理系统)等。利用质控网络平台,实现信息咨询的共享。特别是护理管理系统和不良事件管理系统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利用现代化管理技术,对护理过程中的信息进行直接采集、处理,跟踪质量情况、发现质量问题、实施质量控制、进行质量评价,将传统的终末质量评价反馈后的质量控制转化为过程质量控制的实时跟踪质量控制,对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起到极大的推进作用。

3 管理沟通举措的效果评价

上述管理沟通举措的实施,充分体现管理沟通的三个特性:沟通的有效性、沟通的高效性和沟通的时效性。

3.1 以人为本提高沟通的有效性

沟通的有效性是指沟通达到预期的目标,得到接受者的预期反馈,其关键是信息的简明、清晰、准确、生动的传递。以人为本,提高临床护理人员的接受度。为使临床护理人员易于掌握卫生部有关标准的关键点,护理质控中心将数百页的标准、规范经过筛选精简后,将与护理密切相关内容汇编成20~30页的小册子,如《护理质控手册》、《消毒灭菌手册》、《医院等级评价标准》等,这些手册在全市各级医院所有护士人手一册,便于携带,以便随时查看,达到指导临床护理,规范护理行为的目的。于每次护理质控督查后,护理质控中心将对全市综合情况进行分析,并针对每所医院的具体督查情况进行分析,以“质量督查反馈信息表”形式发到各个医院。质量督查反馈信息包括本次督查时间,主要内容,本次督查最高分、平均分、最低分,医院所得分,医院主要亮点,主要存在问题及整改要点。质量分值以曲线图或柱状图显示各分值并彩色打印。使该院护理管理人员对本院的督查结果、名次一目了然,对现存问题、今后的改进方向做到心中有数。

3.2 掌握时机提高沟通的高效性

沟通的高效性是指注重沟通速度,沟通效率,它要求沟通主动、清晰、完整、准确、省时。其关键在于事先做好沟通的准备工作,提高沟通的主动性。与上级行政部门进行高效沟通,每日查看卫生部、上海市卫生局网站,掌握最新动向,并及时将本市护理工作状况向上级汇报,时刻与卫生部保持一致。与各医疗机构护理管理人员、护理人员进行高效沟通,快速传递上级指示,听取意见,及时纠偏,达到持续质量改进。与患者家属等社会各方人员主动沟通,让他们理解护理工作、掌握患者需求,及时化解矛盾,提高满意度。进行会议沟通遵循有的放矢原则,会前做好充分准备,提出讨论主题和需解决的问题,避免召开不必要的会议。质控培训进行培训需求评估,结合形势及质控需求,确定合适的主题。

3.3 掌握现代化工具确保沟通的时效性

沟通的时效性是指通过沟通交流的信息被准确理解而不被误解,并能积极地执行。掌握电话、电子邮件、网路等现代化工具,确保信息传递的时效性。对一些正规性文件,为提高沟通速度和减少误解,通常采取双重沟通方式,即利用电话、电子邮件、网路等工具进行事前通知,然后再进行书面文件沟通。同时护理质控中心对每年明查暗访过程中发现较严重的违法违规情况以《整改通知书》下发到相关医院护理部,在《整改通知书》中表明医院违法违规情况,整改的项目,要求医院在1周内针对存在的问题写出整改报告交质控中心,护理质控中心择期对其进行复查。另外对书面、短信等沟通形式,要求接受者及时回复。对提出意见和建议经专家讨论后给予回复。

4 讨论

4.1 管理沟通是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有效方法

多形式的有效管理沟通,使护理管理人员了解国内外最新的护理管理理论,应用最前沿的护理管理工具,把握上级行政部门的方针政策,关注护理质量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护理质量改进方向,解决临床实际护理问题,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持续质量改进的重点应在于预防问题的发生,进行事前质量控制,在计划实施的各个阶段,在监督问题的出现的同时关注预防缺陷的发生。如采用失效模式进行护理不良事件的前瞻性分析降低护理风险,使用六西格玛理论改进护理工作流程,循证护理寻找最佳的护理证据,积极开展品管圈活动、项目管理及实证研究,从而提高护理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对护理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措施,促进护理工作质量持续改进,旨在全市范围内形成自我要求、自我检测、自我修正、持续改进的管理局面。

4.2 管理沟通为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指明方向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它强调了在原有的质量基础上不断定位更高的标准,使护理质量管理始终处在一个良性的循环轨道中[6]。持续质量改进的新模式关注质量督导的全过程,将传统的终末质量评价反馈后的质量控制转化为过程质量控制的实时跟踪质量控制。管理沟通将质量督导过程中的实时结果快速准确得传递到各个医院管理者,实现信息的及时更新,使其在护理质量管理过程中明确尚存的缺陷和保持现有的优势,准确把握上级行政部门提出的发展方向,不断适应更高的新标准,以进入下一个新的改进循环。

4.3 管理沟通为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决策提供依据

护理管理的有效与否取决于决策的正确性。任何决策需要正确、大量、全方位的信息支撑。决策必须基于事实与数据,针对质量持续改进制定整改措施也必须基于事实与数据[7]。管理沟通举措实施后,能够帮助护理管理者清晰掌握本市护理工作现状,把握问题关键所在及寻求问题解决的突破口。也为质控中心收集各级医院护理人员和患者的反馈信息建立渠道,及时发现存在的质量问题,评价前期的工作效果,进一步探讨改进措施,最终促使护理质量的持续提高。针对社会关注度高、影响面广、问题严重的项目进行攻关,逐一解决改进,在优化护理工作流程、提高护理管理效率、改进护理服务水平提出超前的举措。

摘要:上海市护理质控中心在探索管理沟通机制过程中,建立市、区二级无缝化的质控组织架构及横纵交叉的网格化管理模式,提出并实施管理沟通相关举措,以保障沟通渠道的畅通。管理沟通举措具体包括定期召开各种形式的会议、保障畅通的书面沟通双向传递及实现便捷沟通渠道。通过对其有效性、高效性和时效性的评价,初见管理沟通举措在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工作中取得的显著成效,以期为今后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指明方向,并为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护理管理,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谢荣见,孙建平.基于现代企业的管理沟通探讨[J].2006,20(8):110.

[2]吴怿斌.有效管理沟通对人力资源管理作用与运用[J].商情,2012(46):240.

[3]张乐明.企业管理沟通的改善策略[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1):23.

[4]郭改英.管理沟通:成功管理的基石[J].中国商贸,2012(14):97.

[5]姒怡冰,叶婷,庄岚,等.书面沟通与互动在提升新护士职业稳定性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3):235.

[6]陈爱萍,孙红,姚莉,等.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2):123-124.

上一篇:谈友谊为题目的议论文下一篇:区物价局局长的述职述廉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