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发展前景

2025-01-16

茶文化发展前景(14篇)

1.茶文化发展前景 篇一

养生茶文化及未来发展现今社会发展,养生以成为国人的重视,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方法。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阴阳五行生化收藏之变化规律,对人体进行科学调养,保持生命健康活力。精神养生是指通过怡养心神,调剂生活等方法,从而达到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

而今养生方法很多,而养生茶自古都有,但在现今社会并没有让国人所接受,目前,我国保健茶仍处于起步阶段,所占市场份额较小,虽然市场发展空间很大,但市场发展需要一个过程,近年来,众多饮料企业、制药企业纷纷涉足保健茶领域,使保健茶产量不断攀升,给市场带来了很大压力;在市场培育方面,企业要引导正确消费,许多保健茶都含有中药成分,每一种中草药都有自己的功效,配合后可以达到一定的效果,免除了中国中药需要熬制的辛苦。在行业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保健茶行业只有科技创新才可提升保健茶叶产品在国际市场多以初级原料性产品为主的低附加值形象 ,推动产业跨越式发展,努力实现保健茶经济收入的高增长。近年来,我国保健茶企业在生物茶树育种、无公害化、工业化茶园管理、茶产品深加工以及保健茶品牌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但目前,广大茶企依旧为“企业规模小、实力差、粗放式经营、经济效益低”的行业现状深深困扰,更急需寻找一条科技创新之路。专家指出,国内保健茶企业应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开发出更有竞争力的保健茶的新品,尽快摆脱保健茶低层次竞争的局面,然而湖北芝元堂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打破了这个现像,湖北芝元堂骋请资深中药师,采用现代高科技,采用全国最先进的生产工艺,不断的发展,成为养生茶产量超过亿万袋,也成为全国养生茶生产技术、产量名列茶行中前茅。国内养生行业依托我国悠久的茶文化和中医药文化,必然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2.茶文化发展前景 篇二

茶被人发现、种植、制作、饮用、品茗以及由此而生的茶友、茶具和不同的饮茶境界等成为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包涵了三个层面:一是它的表层, 这是由茶叶的种、采、制、饮茶的器具等构成的物质层面;二是它们的中间层, 这是由种、采、制、饮的茶法所构成的心与物的结合层面;三是它的核心层, 这是由品茗而积淀的文化心态及生活、审美情趣所构成的心理层面。茶成为世界性的饮料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一、文化的漫长孕育期

魏晋南北朝是茶走向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开端。“荆巴间采叶作饼, 叶老者, 饼成以米膏出之, 欲煮茗, 先炙合赤色, 捣末置瓷器中, 以汤浇覆之, 用葱、姜、桔子之, 其饮醒酒, 令人不眠。”这是现知最早的制煮、饮茶方法, 茶作为一种日常饮料出现了, 但茶饮风气远未普及。茶还没有象充满悲剧意蕴的酒那样成为魏晋士人的精神寄托物, 因为在这个动荡的时代, 权力更迭之频繁、上层斗争的残酷, 连门阀士族中的名士也一批批葬身政治旋涡 (如谢灵运等) ;即使一代帝王也难免有“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 (曹操) , “人迹有言, 忧令人老, 嗟我白发, 生亦何早” (曹丕) 的惋叹。追求长生, 饮酒任气, 高谈老庄, 纵情享乐, 潇洒不群———构成了魏晋士人多面人格特征, 这正是无为而无不为的“魏晋风度”。此时“茶”的特性不可能适合士大夫这种矛盾的心境, 故魏晋南北朝之世, 茶事虽盛, 但它的内涵仍停留在茶文化的第一、二两个层面, 还没渗入士人的内心世界, 积淀于他们的文化心态和审美趣味中, 一句话, 茶文化的端倪已现, 但未真正诞生。

二、茶文化的诞生期:中唐茶文化的真正诞生在中唐。

其一:历史大转折与文人心态的转型。

安史之乱, 兵祸四起, 对于尚沉缅于恢宏豪迈盛唐之音的士大夫们来说, 这一切来得太突然。士人很少象韩愈那样意志坚定, 仍恪守传统的济世人生观, 大多数人在寻求心灵空白的填充剂。此时, 在中国宗教史、思想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不讲究坐禅、苦行, 只讲“顿悟”的惠能派禅宗说迎合了当时士大夫的心意。

“天皇后, 诗人多———寄兴江湖僧寺”在促成茶文化诞生方面起了关键性作用:首先开元中大兴禅教, 茶令人不寐, 利于坐禅;其次, 茶的品行与禅意真髓有深刻的一致, 只要遵从本心, 一切外在清规戒律都是多余, 比以往佛派更追求清静自然的情趣。再看茶的“性格”:茶性寒, 最能解热, 清心脱俗, 清除烦恼。中唐后大量咏茶诗十之八九与禅、僧有关。“诗佛”王维安史之乱后复官, 常以禅颂为事, 茶饮成了士大夫追求禅境的最高寄托。茶文化的三个层面:业茶、饮茶的器具、方式及心理积淀在中唐之时融合了, 茶文化由此真正诞生。

其二:陆羽《茶经》是中国茶文化真正诞生的最好象征。

上元初 (公元760年前后) , 陆羽著《茶经》三卷, 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部茶叶专著, 中唐时茶文化真正诞生的具体体现无疑是《茶经》的完成。首先, 它用“茶”这一统一名称取代了以往各时代、各地区对茶的诸多称谓;其次, 《茶经》所说“或云葱、姜、枣、桔皮、茱萸、薄荷之等煮之百沸, 或扬令滑, 或煮去沫, 斯沟渠间弃水耳”的饮茶方法, 把茶从药用的渊源及影响中彻底解放出来, 倡导了一种清纯自然的饮茶方法;再次, 《茶经》述茶之源、具、造、器、煮、饮、出、略、图, 不仅详细论证了业茶、饮茶的各方面的程序要求, 而且还强调茶饮是一种高雅而节俭的生活方式, 道明了茶的品性及茶饮所应具有的境界是“精行俭德”, “亦儒亦佛”, “高风味有余”的禅性性格代表了中唐兴起的茶文化的最深层的内蕴, 陆羽堪称中国茶文化的鼻祖。

其三, 饮茶风气的形成。

士大夫在茶中发现失落的自在世界而咏茶, 陆羽倡导一种自然高雅的饮茶方法, 加上交通发达后江淮茶叶的北运, 中唐饮茶风气迅速普及。一方面形成专门的贡茶制度, 中国茶叶生产进入新阶段;另一方面, 饮茶之风已不再局限于宫廷, 上层士族和少数地区, 而是遍及整个士大夫阶层和民间百姓;再者士大夫普遍饮茶、爱茶, 咏茶诗大量涌现, 其中尤以皎然、皮日休、陆龟蒙等为多, 这是茶文化的宝贵财富;同时, 以赋诗、唱和为主内容的“茶会”、“茶宴”出现, 并为士大夫所热衷。足见茶之于中国文人的生活, 审美情趣之深刻影响。

三、茶文化的繁荣期:宋朝

茶文化的繁盛是宋代社会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一个重要方面。

其一、宋代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与茶文化的繁荣。

宋代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是宋代茶文化繁盛的根本原因。市民文化兴起这一特殊的文化现象在宋代尤为突出。经济地位上升的城市工商业者逐渐成为新兴的市民阶层, 他们有独立的审美观念和娱乐爱好。热爱世俗生活, 容易接受形式新颖的文化生活, 茶成为这个新兴阶层喜好的享用品。这个阶层也在较大程度上丰富了宋代茶文化的内涵, 造就出宋代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肆文化。

其二、茶肆文化是宋朝茶文化繁荣的代表。

北宋东京的茶肆与前朝相比, 有了较大发展。椐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 北宋时, 汴京城内的闹市和居民聚集之处, 各类茶坊鳞次栉比。可见, 北宋时的茶肆文化已经诞生于各茶肆之中。

南宋时临安的茶馆融合了南北茶馆甚至其他文化的一些特点, 推动茶肆文化很快地发展起来。

临安茶肆“插四时花, 挂名人字画”, 在店堂内“列花架, 安顿奇松异桧等物于其上, 装饰门面”, 颇有几分风雅。而茶肆除了卖茶外, 扩大了经营范围。《都城纪胜》有这样的记载:“茶楼, 多有都人子弟占此会聚, 习学乐器, 或唱叫之类, 谓之挂牌儿。……又有一等专是娼妓弟兄打聚处;又有一等专是诸行借工卖伎人会聚行老处, 谓之市头。”市民文化的兴起对宋代茶文化的发展, 具有明显而重要的意义。

其三, 推动宋代茶文化繁荣的几股势力。

一是贵族阶层的大力推动;二是文人雅士的推波助澜。

在宋代, 贵族阶层对茶的把玩挥金如土, 对茶文化的推动作用很大。具体主要集中于茶品的创新、赠茶的普及和器具的发展上。

宋朝重文轻武, 士人的社会地位较高, 生活优裕。他们对茶很热爱, 虽在政治影响、经济实力上无法和贵族相比, 但他们以诗词歌赋书画的形式来推动茶文化的发展。宋代诗人欧阳修、苏轼、黄庭坚、陆游等所作茶诗内容广泛、数量颇多。至于茶画, 刘松年的《碾茶图》、赵原的《陆羽烹茶图》等流传至今, 是我国茶文化的重要艺术品。文人雅士提高了宋代茶文化的水准, 丰富了茶文化的内涵。正是有了这几股强大的势力做后盾, 才有了茶文化在宋朝的繁荣昌盛。

四、茶文化的衰退及重新兴起期:清朝———现代

清代后期, 我国的茶叶生产随社会经济的衰退而渐衰落, 茶文化也相对处于一段停滞时期。

直至20世纪50年代, 茶叶生产制作才迈出了新的一步, 茶文化也出现了新的局面, 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促进了茶文化的再次兴起, 呈现出繁荣兴旺的景象, 尤广东江浙一带, 茶己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的一部分。广州人从过去只开早茶发展为早、午、晚三个茶市, 几乎所有食肆, 包括宾馆、饭店、酒家、大排档都开设茶市, 茶饮成为广州人特色饮食市场之一。现在, 茶市成为了亲朋相聚、交流思想的主要社交场所, 也是紧张生活节奏的有效缓冲。“一盅二件” (广州人叹茶时泡上一盅香茶, 一口口慢呷, 再配上两件精美的点心细细品尝) , 一份报纸, 坐几个小时, 边吃边看边聊, 多么惬意, 广州人把这样的茶市称为“叹茶”, 现在这种泡茶习惯己从沿海地区慢慢传入内地。

习茶其实是一种生活情趣艺术, 通过习茶, 营造了一种清雅、和谐、谦让、友好的文化氛围。面对现实, 面对人生, 调适心理, 化解矛盾, 淡泊名利, 奉献社会。茶可以洗涤尘烦, 在于使人把心防闲, 涤荡性灵, 保持心境中的一点清纯之气。饮茶的哲学在于使人轻松, 宁静自在, 即可在清香中自得其乐, 亦可与人共同分享, 借清茗做心灵沟通。习茶, 以追求内心的品德修养为宗旨。

3.茶文化发展前景 篇三

关键词:工人文化宫;改革创新;公益性事业单位;职工群众;市场经济发展;改革时期

一、工人文化宫的概况——以厦门市工人文化宫为例

工人文化宫在我国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工人文化宫曾经是大家生活中一个很重要的元素,是大众文化和职工群众进行文化教育和娱乐的主阵地,是工人阶级进行文化教育和娱乐的场所,为团结教育职工巩固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厦门市工人文化宫始建于1958年,是直属于厦门市总工会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是党和工会密切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广大市民和职工文化熏陶、学习、休闲、娱乐的“学校和乐园”。2008年迁址后的工人文化宫位于体育路95号,毗邻市文化艺术中心,占地约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4.1万平方米。全新的工人文化宫由综合活动楼和工人体育馆两大区域组成,下设综合部、社会活动部、培训部、经营管理部、离退联5个职能部门及综合馆、游泳馆、羽毛球馆、乒乓球馆、网球馆5个经营性场馆。市工人文化宫投入使用以来,无论是造型,还是活动功能在省里都是首屈一指的。文化宫所有的场所全部由文化宫自己组织经营。集文化、体育、休闲、娱乐、购物、旅游、集会为一体的文体精品片区。当前,如何以党的一七大提出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目标,以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为指导,进一步推进工人文化宫改革与发展,以满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职工文化建设发展的需要,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工会组织必须研究和解决的一个课题。

二、工人文化宫现状分析及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精神文化生活拥有更多的平台、更丰富的方式,红红火火大半世纪的工人文化宫没有顶住市场的风浪,全国的工人文化宫几乎都遭遇到由盛而衰以至面临困境的状况。

第一,在社会效益方面,要坚持公益性原则。市工人文化宫是市总工会的重要窗口,因此要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为广大职工群众服务。

第二,国家对工人文化宫的整体投入少,与当地政府对公共文化设施的投入小成正比,造成设备和环境老化,无法满足广大职工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这是形成当前工人文化宫发展的主要原因。同时也使工人文化宫原有的优势和地位逐渐丧失。

第三,人员老化。文化宫人事流动是一个死角,一干就是直到退休。现有的工作人员年龄老化,平均年龄超过45岁。

第四,人事制度造成现有在职人员长期吃大锅没有危机感,干多干少一个样,缺乏主人翁精神:更缺乏经营管理等方面知识和到外面交流的机会,所以工作老套,没有新的思路。

第五,由于文化宫没有人事权。所需综合型经营管理人才又招不进来,安排进来的人又非所用,从而影响了文化宫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能力,制约了文化宫的发展。

第六,人才缺乏,制约了文化宫的快步发展。文化宫缺乏一专多能的综合型经营管理人才,既懂职工群众文化工作,又能抓创收,能够做到“以文养文、以文补文”,这样的人才少。

第七。自负盈亏的工人文化宫既要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又要承担公益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难以统一。由于工人文化宫和政府文化馆不同,政府办文化馆人员经费是由财政核拨,而工人文化宫则由工会和文化宫自己来解决。一方面文化宫作为职工“学校和乐园”,要充分利用所有的资源,不计或少计成本和经济收入来丰富职工群众的业余文化娱乐生活;另一方面文化宫又得靠自己的经济收人和上级工会的补助来养活自己,这就造成文化宫长期在微利有时甚至无利状态下运作,长此以往影响文化宫的生存和发展。

三、走创新发展之路的若干对策

第一,创新意识强,保持创新理念。加紧经营机制的创新,构筑公益性项目和经营项目两大运行平台。工人文化宫要树立市场意识,利用工会的社会地位和号召力,利用场地的优势,在社会文化市场中占得应有的份额,创树自己的品牌。只单纯抓社会效益。文化宫是无法生存的,必须寻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市场契合点,把握方向,创造效益,增强自身活力。

第二,建立完善机制,培育激励人才的土壤。工人文化宫要重视内部管理、激励机制和人才挖掘。首先,要选派政治索质好、业务能力强、管理水高、具有进取精神和奉献精神的担任工人文化宫的主要领导。其次,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激活用人、分配和管理机制。这是工人文化宫改革和发展的必由之路。再次,吸纳人才,努力培养一支为基层服务的文化工作者。工人文化宫要建立一支善管理、精业务、懂随经营的工会文体事业人才队伍,以做大做强职工文化事业。最后。制定考核机制,形成适应公益事业、服务管理和后勤保障等不同部门的科学考核标准。

第三,从法规上明确工人文化宫的性质和功能。把工人文化宫纳入各级地方政府文化建设发展战略规划和社会发展计划。因为工人文化宫是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文化宫离退休人员的离退休经费应由政负担。

第四。加大投入、打造品牌。确保必要资金的投入、精心培育工会品牌、职工艺术品牌,扩大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对原有的品牌要不断注入新的内涵。增强新鲜活力和生命力:对新创立的品牌要规范运作,不断适应市场要求,同时以品牌为核心力,带动更多的相关项目同步发展。

当前文化宫事业的发展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工人文化宫的改革与发展是大势所趋,是一种必然,但无论怎么改,其繁荣职工文化的宗旨不能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性质不能变。

参考文献:

1.潘全华,浅谈工人文化宫的改革创新与发展[J],中国工会财会,2008(12).

4.茶文化发展前景 篇四

作为邯郸市投资最大的公益性文化基础设施——由大剧院、博物馆、图书馆和城市规划展览馆组成的邯郸市文化艺术中心正在紧张有序地建设;依托“黄粱梦”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的包括梦想艺术大剧院、梦想艺术大世界、梦想艺术大酒店3个子项目的“中国梦城文化休闲中心”,也将在邯郸市崛起……目前,以公益性文化项目提升城市品位,以文化经营项目反哺文化服务,一个文化事业繁荣和文化产业不断发展的局面正在邯郸市形成。

邯郸历史文化资源丰厚。有磁山文化、女娲文化、赵文化、广府太极文化、梦文化、磁州窑文化、成语典故文化、边区革命文化等10大文化脉系,有赵王城遗址、邺城遗址、广府古城、娲皇宫等国家和省级历史遗存……“要让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活‟起来,使之转化为现实的文化产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增长点和支撑点。”邯郸市委书记崔江水说。为此,邯郸市制定的《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以赵文化为统领,一手抓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一手抓现代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在税收、用地、工商登记等方面对文化企业给予大力支持;实施项目带动、品牌支撑、产业聚集和外向拓展4大战略,鼓励和引导民营资本进入文化领域,依托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努力打造文化增长点和支撑点;规划建设大型文化产业园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文化企业和文化集团,打造彰显特色的文化品牌。

运用现代产业机制,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河北九如集团与邯郸市平调落子剧团合作,投资近2000万元推出以平调落子为表现形式,融魔术、杂技及现代舞台艺术为一体的大型魔幻舞台剧《黄粱梦》。该剧第一次用民间资金打造艺术精品,第一次把现代舞台技术提升到世界水平,第一次完全面对市场为百姓而创作。剧目一经亮相,立即在演艺市场引起震撼和反响,先后在石家庄、秦皇岛、邯郸等地公益演出50多场,场场观众爆满、好评如潮。同时,邯郸市把文化产业作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今后一个时期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并纳入“3+3+3”主导产业倍增计划,初步形成了特色鲜明、富有竞争力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文化产业在推动经济增长和转型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其中,仅网络文化服务前年就创造经济效益9.8亿元,去年达到11.8亿元。

5.和文化与当下文化的发展 篇五

和文化与当下文化的发展

在中西方几千年文明的发展过程中,都有过对于“和谐”的向往,但是在中华文明绵延发展的.同时西方古代社会却发生了文化断裂,这进而造成发源于西方的近代工业文明的诸多先天不足,于是它的进一步发展也就给现代社会带来了诸多危机.而对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和”文化的进一步的继承与发扬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当下中华乃至世界社会文化的发展产生指导意义.

作 者:鲍鑫 Bao Xin 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语言文化传播学院,甘肃,兰州,730030刊 名:巢湖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AOHU COLLEGE年,卷(期):8(1)分类号:G04关键词:和 和谐 文化发展

6.浅议茶文化主题酒店的发展 篇六

主题酒店是指以某一素材 (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城市特色、艺术特色等) 为主题, 酒店从硬件 (建筑、设施设备等有形方面) 到软件 (氛围的营造、服务等无形方面) 都围绕主题展开, 带给客人有价值的、难忘的体验的酒店。其最大特点是赋予酒店某种主题, 并围绕这种主题建设具有全方位差异性的酒店氛围和经营体系, 从而营造出一种无法模仿和复制的独特魅力与个性特征, 实现提升酒店产品质量和品位的目的。

在国外, 主题酒店 (Themed Hotel) 仅仅是独特概念酒店 (Unique Concept Hotels) 中的一种。独特概念酒店主要包括主题酒店 (Themed Hotel) 、设计酒店 (Design Hotel) 、生活方式酒店 (Lifestyle Hotel) 、精品酒店 (Boutique Hotel) 、联合品牌酒店 (Co-Branded Hotel) 、优质服务酒店 (Service Quality Hotel) 。

二、茶文化在我国的发展

我国是茶的故乡, 具有4000多年的发展历史, 先辈以茶为载体, 以我国为中心, 向世界各国和地区传播包括茶的品种、茶的栽培和加工、饮茶方式、茶文化等。目前世界上有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产茶。茶是一种雅俗共赏的事物, 常言道:“文人七件宝:琴棋书画诗酒茶”。茶通六艺, 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载体。又有人话说:“开门七件事, 柴米油盐酱醋茶。”作为一种文化, 茶文化既是上层文化, 也是一种大众文化。茶, 是连接着各个职业、各个阶层、各个国家之间的文化的纽带。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 人们对茶的利用不单纯是冲泡饮用, 而是在茶资源的开发、综合利用、茶文化等方面开展了更深、更广泛的研究和交流, 对茶的研究和喜爱, 也不局限于茶学者, 广大消费者对茶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三、茶文化主题酒店的成功先例

世界茶文化圣山蒙顶山所在地——雅安, 堪称天然氧吧, 秀水之都, 茶源之城, 是大熊猫的发现地, 茶马古道驿站。西康大酒店正是凭借着这特有的茶文化历史, 于2004年世界茶博会召开之际, 将茶与酒店文化融于一体, 从而打造出了中国首家茶文化主题酒店, 成为业界文化主题酒店的特色样板, 被评为2005年中国诚信示范单位, 向海外推荐的中国品牌饭店。2006年又标新立异的打造出世界尚无的茶文化健康养生房, 给入住客人带来的震憾, 得到了社会的一致肯定, 为创造人类洁净环境做出了特别的贡献, 2007年被誉名为中央机关定点接待单位。

西康大酒店是中美合资安徽芜湖平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于2000年来雅安投资修建而成, 酒店依山伴水, 屹立城市中央, 交通极为便捷, 拥有豪华套房、茶文化健康山景房、江景房、情侣间等;配有多功能会议厅和议事厅;餐厅一次性可容纳400人就餐, 主要经营川、粤、徽菜系列及满茶全席;茶楼是雅安最高茶房, 在这里品茗可将雅安全景尽收眼底。

西康大酒店将给希望珍爱生命永驻健康的客人奉献茶乡的茶饮、茶膳、茶点和再现浓郁茶马古道历史文化的茶语屋、茶语廊、物语屋、茶文化健康养生房, 让客人在品味与观览之时静心励志, 荡漾在博大精深的茶文化之中, 陶冶着心境, 感受天赐的茶给客人带来的康乐感受。

四、茶文化主题酒店发展的策略

随着国内茶文化的复兴, 越来越多的人们对于茶文化会有更多的向往, 国内的茶文化主题酒店在开发新产品的过程中可以从各个角度出发, 多方位的寻找适合本酒店的发展策略。

1. 茶文化与宗教的结合的策略

信仰佛教文化的人对于禅茶文化会有更多精神上的追求, 酒店可以在服务项目中增加禅茶文化的讲座、座谈会等, 开发新客源, 吸引佛教文化的信仰者, 为他们创造清净舒适的酒店环境, 聘请佛学大师教授佛客人禅茶文化, 让佛教徒有更多交流茶文化的机会。

2. 茶文化与健康养生的结合的策略

茶的功效在于人体的保健, 从健康饮食方面来讲, 茶叶中富含氨基酸、茶多酚、维生素等300多种有益物质, 有抗癌、杀毒、消炎等特殊作用, 推出适合客人的茶膳, 客人适当食用茶膳, 可预防食道癌, 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懒惰肥胖的客人食用, 无疑对脾胃是一种奢侈的调养, 对于爱好养生的客人提供适合他们的酒店产品。

3. 茶文化与员工培训的结合的策略

聘请名师授课, 开发企业中的主管, 高级员工到酒店定点培训, 通过学习茶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让员工更有凝聚力, 懂得珍惜人与人之间的友谊, 培养耐性和修养。把茶文化和企业管理的培训内容紧密结合, 传统文化与现代西方管理学结合起来, 达到更好的培训效果。

4. 不同茶类分区与民俗的结合的策略

运用不同的茶类分区, 结合各地不同的民俗建成适合不同年龄层的人适合入住的酒店客房, 适合不同爱好的客人愿意消费的餐厅, 结合定期的民俗表演吸引客人。同时传承我国的茶文化, 传播茶叶的知识、不同茶叶的冲泡要领、品茶技巧, 体会具有中国特色的以“和”为中心的茶道精神。

摘要:我国茶文化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 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主题酒店是国外引进的新名词, 独特的概念使得国内的酒店业发展有新的发展方向。本文从茶文化与主题酒店开发的角度出发, 探讨如何以主题酒店为载体, 发扬我国茶文化, 创造更适合游客入住的新型酒店模式。

关键词:茶文化,主题,酒店

参考文献

[1]肖晓.主题酒店创意与管理[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0.

[2]戈豪特.主题酒店[M].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7.茶文化发展前景 篇七

作为文化产业九大门类之一的动漫行业,正进入国内原创动漫十年巨变的关键时期,动漫行业的巨大潜力也正在慢慢显露。而这一切除了一系列政策的相继出台与国内诸多重大赛事的影响之外,动漫行业自身的专业化与产业化趋势也在吸纳融合着其他行业的优势,所以说,动漫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内文化产业的繁荣。

2013年,通过开展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考核巡检工作,文化部撤销了1家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1家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年末全国共有8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6个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和268个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年末经文化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三部门联合认定的动漫企业共有587个,重点动漫企业43个。

年末文化产业中长期本外币信贷余额1574亿元,比年初新增419亿元,同比增长36.3%;185家文化企业注册发行的债券余额2878.5亿元;77家文化企业在沪深两地资金市场上市,全国各类型的文化产业股权投资基金57只,募集规模超过1350亿元。

2013年,文化部稳步推进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文化部科技创新项目、国家文化创新工程、标准化修订项目等部级科技及创新项目,积极扶持立项涉及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市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等领域的科技项目48项,国家文化创新工程项目12项,标准化修订项目14项。全年共完成各类艺术学评审立项项目201项,资助经费总额2836万元。首次开展“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评审立项工作,6个项目获得立项。

8.发展生态文化创建文化型单位 篇八

以发展生态文化为契机积极创建“文化型”单位

生态文化是从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生态文化作为国有三门峡河西林场(河南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文化中最具内涵、最具活力的经典文化,已成为我们促进内部和谐发展、对外交流合作的重要纽带和平台。一年来,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河西林场以发展生态文化为契机,积极创建“文化型”单位,有力地促进了全场稳定健康和谐发展。

一、加强生态保护宣传,使发展生态文化理念深入人心 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极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和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具有建设现代林业发展尤其是生态文化建设的基础。2010年,我场从实际出发,以保护区二期工程建设为契机,依托现有动植物资源优势,不断加大宣传力度,普及生态知识,宣传生态典型,增强生态意识,繁荣生态文化,使发展生态文化理念深入人心。一年来,陆续推出生态文化建设“三个一”工程,即协助拍摄一部弘扬林业发展主旋律的电影,制作一部自然保护区电视风光片,编撰一本发展生态文化宣传册。11月1日,电影《爱在绿洲》摄制组50余人经过历时11天的紧张拍摄,完成了在我场的全部取景拍摄工作,拍摄结束后,摄制组所有成员对我场参与服务的全体人员兢兢业业、吃苦耐劳的精神给 1

予了高度评价,也进一步诠释了电影《爱在绿洲》所歌颂的林业工人“无悔坚持”的伟大形象。目前,电视风光片和宣传册正在紧锣密鼓地制作之中。另外,我们在保护区主要入区道口和步道两侧设立了规范醒目的植物标识标牌,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家园”,让来宾进入保护区能充分感受到生态文化和科普教育的熏陶。这些新举措只是我场生态文化建设的一个缩影,也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积极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着力营造生态文化发展氛围 一是积极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增强团队精神和职工队伍的凝聚力。如:“五一”来临之际,全场各单位举办各类文化娱乐活动庆祝劳动节。场机关开展了以全民健身为主题的小型运动会;自然保护区运动会以“科学锻炼,增强体质,提高素质,凝聚力量”为主题,设集体三人制篮球、乒乓球、螃蟹赛跑、托球跑等8个比赛项目;文峪分场成功举行“参观保护区建设成就,游览小秦岭秀丽景色”为主题的“迎五

一、庆五四”登山活动,此次登山比赛活动,通过攀登我场的垭豁、老鸦岔步道,参观水文站、科考中心,进一步让职工了解我场近几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各项工作,激励全场干职工更加热爱林业、热爱我场,激励大家为我场各项事业健康稳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八一”前夕,我们又和62195部队、文峪金矿等友邻单位欢聚一堂,隆重地举行军民联欢晚会,共庆“八一”建军节。

二是结合我场实际,积极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知识竞

赛等活动。“三八节”,我们开展了女职工赴洛阳、山西等地参观活动;4月份开展了宣传林业法规“依法行政月”活动;5月份,组织60余名劳动模范和工会积极分子参观上海世博会; 7月份开展了“节能减排”宣传月活动;8月份开展了以“土壤动物群落特征调查”为内容的岗位练兵活动;9月份开展了文明礼仪知识竞赛答题活动;10月份组织20余名退离休职工走访全场各基层单位,让离退休职工亲身感受林业发展的新变化;同时,又举办了河南省作协工作会议暨“河南之巅”18地(市)作协主席高峰论坛活动;11月份开展了森林防火宣传月活动。通过人人参与活动,在积极营造生态文化发展氛围,提高职工业务能力和爱岗敬业精神的同时,培养、发掘、选树一批先进典型,让广大职工比先进、赶先进、争先进,从而起到以点带面、示范带动作用。

三、加强对外交流合作,使生态文化成为我场和谐健康发展的支撑平台

一是以对外交流鸟类环志工作为抓手,扩大生态文化辐射面。小秦岭自然保护区是豫西地区唯一一个鸟类环志站,近5年来,我保护区先后环志各种鸟类5目15科59种1168只。4月15日,在三门峡市举行的河南省第二十九届“爱鸟周”活动暨“中国大天鹅之乡”授牌仪式上,全国鸟类环志中心为我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颁发了2009年鸟类环志工作“表彰单位”奖牌。

二是以河南最高峰老鸦岔垴为切入点,扩大生态文化影响力。河南最高峰老鸦岔垴以其2413.8米的海拔高度,被誉为“河

南之巅”,成片的灵宝杜鹃、秦岭冷杉和高山地柏,树龄均在百年以上,枝繁叶茂,郁郁葱葱。5月前后,慕名来此参观考察的领导和专家络绎不绝。6月1日,市委书记李文慧同志莅临我场察看植被分布、生态保护等情况,并明确指出:“今后,我们要利用自驾游、万人登山比赛等载体把“河南最高峰”涵盖到三门峡整体旅游发展规划之中,打响到三门峡攀登“河南之巅”这一旅游品牌……”。10月29日,河南省作协工作会议暨“河南之巅”18地(市)作协主席高峰论坛在我场成功举办,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长李立江参加了会议,并向参会的全省各地市作协领导全方位地介绍了三门峡市的社会经济、历史文化、地理概貌、风物特产等。会上,各位作家围绕“当代文学创作的生态文化主题”进行了热烈地讨论,著名散文家、散文学会会长、省作协副主席王剑冰,老作家、漯河市作协主席南豫见,70高龄的平顶山作协主席于天命,周口市作协主席梁庭华,诗人、洛阳市作协主席梅艺辛等人均进行了深刻、犀利、新颖、具有超前性和预见性的发言。这一会议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扩大了河南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影响,为加强我们与河南各地市之间文化、旅游等各个领域的交流合作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三是以加强对外合作为契机,促使生态文化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3月份,我场与南京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合作开展《小秦岭森林土壤动物群落特征及其生态变化规律》课题研究。课题开展以来总计取样5次,采集标本7000余份,并已提交相关科研

机构。11月份,我场又与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阿克苏实验林场缔结为友好林场,我场与阿克苏实验林场虽然地处天南地北,但两场有很强的互补性,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两个林场建立友好林场关系,将会进一步加强在技术、文化等发展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也必将促使我场生态文化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

9.发展文化产业促进经济发展 篇九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而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是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路径。为此,我们需要多方努力,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和进步。

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高度

提高对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视程度,各地方政府要建立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领导机制,进一步提高认识,抓住发展机遇,尽快推出适宜当地文化产业发展的振兴计划。应该让人民群众认识到,高度重视和发展文化产业,就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就是实现“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是要尽快完善产业政策体系,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多渠道解决融资瓶颈问题。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初期,需要政府在产业政策上给予强力支持,要完善财政、税收、投资、金融、出口、土地、市场准入、工商管理、知识产权等一系列产业政策。当前,首先需要解决的是财政投入少和企业融资难问题。千方百计为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调控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效手段,为文化企业提供资金扶持和融资渠道。其次是要探索建立适应文化产业发展的融资机制。鼓励组建文化产业融资担保机构和知识产权专利评估机构,解决文化企业可供抵押的实物较少、无形资产评估难、抵押变现难、抵押担保信用程度低等问题。建立贷款贴息工作机制,对符合产业发展规划、具有龙头带动作用的文化企业或项目,从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中给予银行贷款贴息支持。再次是建立文化产业投资信息服务平台,吸引有实力的企业和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产业。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引导,可以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组织文化产业项目推介会,或发布相关

信息和动态数据等,为实力雄厚的知名企业进入文化产业领域提供必要条件。

二是要大力培育龙头文化企业,加强研发和原始创新,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其一要着力培育一批实力雄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中型骨干文化企业,使其成为文化市场的主导力量,引领和带动文化产业整体发展。其二要努力打造完整的文化产业链条。通过政策支持,鼓励拉长文化产业链条,加强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互动融合,推动有文化内涵的新产品和新业态的发展,大力发展文化衍生产品。其三要制定相应政策,积极扶持引导中小文化企业走“专、尖、特、新”的道路,办出特色,打出品牌,推动大型文化企业集团与中小文化企业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合作,促进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其四要大力建设文化产业园区,采取优惠措施,吸引相关文化企业落户园区,充分利用产业集群、项目集中的优势,形成产业优势,进而转化为经济优势,在扩大市场占有率的同时,扩大中小城市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三是要着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管理创新,积极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进入文化产业。其一是加快推进经营性国有文化单位改制,转制单位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国有资产经营责任制。其二是推进文化管理体制创新,要突破长期以来文化管理中条块分割的局面,根据产业性质、相关产业联动等特性,借鉴国际管理经验构建大文化管理模式,从“办文化”转到“管文化”上来。其三是加大文化市场的开放性和文化产业的竞争性,鼓励和支持民营资本参与进来,以有效的市场竞争推进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中小城市发展文化产业的具体路径

一是要善于小题大做,扬长避短,形成“公司+文化专业户”的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新模式。将分散的民间工艺加工联合起来,对传统民间工艺实行精品化、系列化开发包装推介,初步实现由个体形式的自生

自灭到靠公司的力量发展壮大传承的局面,使文化资源优势有效地转变为产业优势。

二是要善于就地取材,点石成金,善于无中生有,珠联璧合,在发展文化产业拉长产业链条方面作出新的尝试。中小城市文化资源的特点是零星、分散,聚合性差,因此,资源的整合能力尤为重要。以三门峡为例,三门峡市仰韶文化艺术传媒公司不断拓宽产业链,开发了仰韶彩陶艺术品5大系列100多个品种,黄河观赏石10大类60多个品种,产品销往北欧等。2008年,该公司与北京雷子乐笑工厂联合策划创作的话剧“彩陶女嫁仰韶郎”,在总政八一剧场上演,不仅为传播仰韶文化、提高彩陶产品知名度发挥了助推作用,而且拓宽了市场,增加了经济效益。

10.茶文化发展前景 篇十

我国需要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和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以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经过30多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文化发展正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甚至有学者认为,下一个三十年是中华文化复兴的三十年。

文化发展指数衡量城市发展

中国经济已步入新常态,为进一步明晰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着力点,确定中国文化发展的思路、目标、任务和举措,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理清脉络、突破重点、树立样板。

为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东方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所,与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支点》杂志社合作,对全国地区级(及以上,含副省级、省级)城市、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企业进行数据分析和实地调研,共同开展中国文化发展指数研究,以期成为衡量城市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工具。

文化发展指数,包含了文化事业指数和文化产业指数,顺着文化产业指数的研究方向,又研究出了文化企业发展指数和文化产业园发展指数。从宏观发展到中观产业发展和文化公共服务,再到微观企业个体及其集聚空间文化产业园区,形成了一个相对系统研究,目的是在衡量我国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和潜力的同时,选出标杆性的城市、文化产业园区和文化企业,为政府、企业、居民、金融部门提供相应决策依据,以更好地促进城市加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文化产业对文化发展起首要作用

从文化发展指数结果来看,与改革开放后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空间路径类似,文化发展指数空间分布,在某种程度上也表现出了东、中、西地域特征,以及核心城市和周边城市的“中心-外围”特征。

受行政区经济影响,文化发展在空间上也呈现出了“俱乐部集聚”的空间特征,如长三角、珠三角、山东半岛、京津、辽中南城市群等,这种空间特征给区域文化协同带来一定障碍的同时,也给亚文化区域文化繁荣发展创造了相对适宜的环境。

其中,对文化发展指数影响最大的是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其次是文化资源的丰富程度,再次是公共文化服务。这说明,当前文化产业在文化发展中起首要作用,文化发展具有较强的资源依赖性,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也相对滞后,文化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和标准化任重而道远。

另一方面,文化产业发展指数受文化资源丰裕程度的影响,远小于受文化公共服务水平影响。这说明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但文化资源丰富并不能成为城市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充分必要条件,大量文化资源十分丰富的城市,同时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相对落后的城市。一些城市文化资源排名比较靠前,但文化公共服务能力偏弱,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以致文化发展指数排名与其文化资源排名相比相对落后。

从区域层面看,当前长三角区域文化协同效应趋势最为明显,珠三角区域文化一体化趋势凸显,京津冀地区北京一家独大文化协同任重而道远,山东沿海城市带动文化均衡发展,中部地区丰富的文化资源并没有带来文化大发展,东北地区资源型和国有型经济阻碍了文化发展,成渝经济区引领西南地区文化发展,西北地区的西安和乌鲁木齐将携手带动丝路文化走廊的发展。

因此,未来邻近行政区的跨区域文化协同发展,将成为我国未来文化发展的重要议题。这些区域主要包括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东北经济区、长三角、珠三角、山东半岛、中部六省、西北地区、西南地区等,区域内城市邻近地区的文化繁荣与否至关重要。

缺乏资源也能创造文化成就

与文化产业发展指数类似,文化企业发展指数和文化产业园区发展指数也表现出了“东强西弱”、经济发展决定文化发展的现象。同其他产业经济发展的驱动因素一样,人才和可以利用的资源及本地市场效应,是决定企业在空间上搬迁、离散、聚合的重要因素。

对文化产业来说,丰富的人才要素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文化资源。我国东部一些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虽然没有什么文化资源但依然创造出了令人瞩目的文化经济成就,就是因为他们拥有众多优秀人才。

从产业层面看,文化经济将成为未来我国经济的主流形态,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和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是实现文化经济跨越发展的必然要求。新闻出版、影视动漫、文化旅游等内容产业和体验产业,是我国文化经济的主力,文化科技、文化制造、文化信息传输则是文化经济的重要支撑,围绕企业、园区或城市发展目标,打造以内容为核心、以渠道为抓手的文化经济商业生态,已成为诸多企业家的共识。

“十三五”时期,促进文化健康发展,要认识到区域文化共生共荣的重要性,有效促进区域文化协同发展与繁荣,主要着力点应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促进城市与区域文化协同发展。协同发展并不是资源浪费和时间浪费,而是实现城市、园区及企业可持续发展和基业长青的基本要求。

二是文化资源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性资源,需要有效利用。邻近区域文化资源同类项合并,打造同类文化空间链。比如,从管理、资金、运营、政策等方面统一行动。

三是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基于现实需要进行标准化、均等化安排,并考虑好文化惠民、文化服务的公平与正义。强调文化公共服务公平,并不是说盲目基于城市空间、服务类型推进公平,而是要基于城市人群文化消费的潜力和需要进行安排。

四是兼顾社会效益的同时,充分发挥我国地方民俗民艺丰富的优势,通过文化产业驱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充分汇聚现代高级人才。以文化全民参与为支撑,着力激活民间文化资本、文化符号、文化高手。以文化发展共同体为方向,通过区域文化协同打造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价值空间联动的超级文化都市区。(支点杂志2015年11月刊)

11.我国茶文化历史与发展模式浅谈 篇十一

关于中国茶文化的起源说法不一, 被普遍认可的一个版本要追溯到神农氏时期, 神农氏将其作药用以解百毒。商朝时, 茶只是作为祭品和贡品, 寻常百姓无福触及。后来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 茶叶产量大幅增加。至西汉, 开始出现茶叶贸易, 茶叶逐渐融入人们生活之中, 成为一种日常饮品, 深受青睐。而在六朝时期, 茶文化与佛教结下渊源, 对佛教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同时也从佛教中吸取禅意, 丰富了自身的底蕴和内涵。自唐宋开始, 茶马贸易日渐兴盛, 闻名世界的“茶马古道”由此得名, 此时的茶叶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商品的范畴, 而是承载了作为不同民族甚至不同国家经济文化交流以及政治军事发展载体的使命。至明朝, 明朝政府甚至专门制定了“以茶治边”政策, 茶在政治军事方面的作用被发挥到极致, 且明朝时与茶相关的著作颇丰, 为茶文化的发展传承以及制茶技术的积累和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清朝前期, 茶文化还是有所发展, 茶叶种类也不断丰富, 中国“六大茶类”就是在当时成型的, 但是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 中国茶叶的产销均受到了致命的冲击, 茶文化发展也因此受阻甚至停步不前。直至新中国成立后, 国家重新认识到茶叶中蕴含的独特价值, 高度重视、大力支持, 使整个茶叶产业以及茶文化得以持续向好发展。

茶文化就是在茶叶的发展和演化过程中相伴而生的, 慢慢沉淀、累积, 最终自成系统。

2 我国茶文化发展的历史特点

2.1 多方关联性

我国茶文化走过悠悠数千年, 其发展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其一, 与历史相伴而生, 共同发展。中华历史纵横几千年, 历朝历代都不乏与茶相关的诗、书、画等各种形式的作品, 题材多样, 内容广泛, 不管是制茶、喝茶还是对茶之深韵的体悟均有涉猎。其二, 与茶叶贸易紧密相联。贸易往来越发达, 茶文化的发展越迅速。通过贸易, 茶文化的传播及交流得到了极大加强。其三, 与社会文化发展相辅相成。茶文化的发展不只包括制茶工艺的进步和饮茶风气的普及, 还随社会文化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自我完善。另外, 人们的不同需求对茶文化发展也有重大影响, 不同的饮茶需求及饮茶方式能够催生不同的饮茶文化。

2.2 阶段性

纵观我国茶文化发展史, 它是高低起伏、悠长而曲折的, 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从神农氏发现茶叶并将其加以运用开始, 茶文化便已经萌芽;两晋以前, 是其形成阶段, 茶文化体系在潜移默化中逐渐饱满;两晋以后则是其快速发展阶段, 饮茶之风日益普及, 茶文化内涵也在日积月累中愈渐深厚;至唐宋, 茶文化的发展达到鼎盛时期, 其对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影响空前绝后, 茶叶贸易也达到了空前的繁荣;明朝时茶叶产业开始有转型趋势, 明朝至清朝前期可谓茶文化的转型阶段, 与茶叶相关的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 茶叶类型及饮茶方式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几种, 日趋多元化;清朝后期, 由于外敌入侵、政治动荡, 对茶文化的发展造成了致命的打击, 茶文化迅速衰落;直至新中国成立, 茶叶产业重新得到重视, 茶文化得以重建和恢复, 并以良好势头持续向好发展, 茶文化发展进入复兴阶段。

2.3 筛选性

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驰名世界的优秀文化之一, 是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去粗取精、保留至今的文化精髓。世间万物都是良莠兼具的, 具体到茶文化, 不管是制茶技术、茶叶种类还是饮茶方式, 能流传下来的都是经受住时间的洗礼, 在不断筛选中脱颖而出的精华部分。人们对茶叶运用方式的变化, 从一开始的直接用其鲜叶, 到之后的烹煮取汤, 再到后来的冲泡饮用, 并针对不同茶叶种类开发出与之对应的多种饮用方式, 最终形成格调高雅、散发清幽芬芳的茶艺文化。正是这种在发展过程中的筛选性, 保证了我国茶文化的优秀特质。

3 我国茶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模式

3.1 传播主体多元化

茶文化受众广泛, 由于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 从古至今遍布社会的各行各业及各个阶层。上至帝王将相, 下至平民百姓, 另有文人墨客、僧侣隐士等, 在茶文化的发展传播过程中, 各自发挥了不同的重要作用。其中权贵人士由于身份地位的特殊性, 对茶文化发展及传播的促进影响力度最大, 甚至决定了其发展走向;而文人墨客取材于茶创作的大量佳作流传后世, 对茶文化的传承意义深远;僧侣隐士将禅宗寓意融于茶中, 丰富了茶文化的意蕴内涵;平民百姓除了作为茶的消费主体之外, 也是茶的生产者, 伴随他们的生产过程而产生的大量民歌、典故, 极大地丰富了民间通俗文化, 而对于制茶技术和产茶经验的积累, 是茶叶产业进步及茶文化发展的基石。

3.2 传播路径多元化

由于茶文化传播主体的多元性, 不同主体对茶文化传播的影响各异, 采用的传播途径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政要权贵可以从宏观入手, 在制度制定、机构设置等方面发挥作用;而生活于不同的历史年代、地理环境, 有着不同民风民俗的各族人民, 则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提炼出风格各异的茶文化典型特色, 从中观层面对茶文化的发展造成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 人们将茶文化进行细分, 比如对一个具体茶种产生历程的讲述, 一次茶艺表演的深度展示, 或者是一条茶品广告的独特诠释, 都是茶文化传播过程中微观路径的不同表达。

3.3 涉及领域多元化

茶叶产业是一个多环节的链条状体系, 不同的环节涉及不同的专业领域。如种植生产阶段涉及农学、化学、生物学, 经营销售阶段涉及管理学、经济学、工商学、社会学, 运用阶段涉及医学养生、民风民俗, 以及发展为茶艺表演时需要融入人文元素及艺术审美。另外, 在茶文化的创造及传播过程中, 不同领域的不同主体所采用的方式也是彼此迥异的, 他们从各自的专业视角出发, 从不同角度入手推动了茶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3.4 成果表达多元化

我国的茶文化历经悠久历史传承至今, 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这些成果正以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进行展现。比如以物质形态存在的茶楼古迹、优质茶种、茶具、茶书、茶画以及产茶设备、工具和工艺技术记录古籍;成为制度财富的茶叶政策、茶叶律法以及茶俗茶规;以文化艺术形态体现的茶艺表演、茶歌、茶舞、茶诗词以及体现在精神层面的茶道、茶德, 以茶会友、颐养性情等。当今的茶文化已经渗透进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多元的文化成果也进行了多方融合, 彼此促进, 相辅相成。

4 我国茶文化未来发展模式探讨

4.1 着眼全球化发展视野

社会在发展, 21世纪是全球文化信息竞争的时代。我国茶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在全球文化竞争中占有绝佳优势, 在发展过程中, 既要吻合全球化文化的发展走向, 又要符合我国的国情及各地状况, 在凸显自身风格的同时扬长避短, 提升国际影响力。如文化产业要结合自身特点对茶文化进行积极创新, 并把握好经济结构的发展趋势, 使之在保留自身特色的基础上顺应时代发展规律及全球化发展走向。

4.2 协调运用研究成果

对于茶文化的学术研究始于唐朝, 初期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理论层面。虽然初期研究取得的成果为茶文化的后续研究积累了丰富的文化资源, 但是对其实践价值的全面发挥有所局限。随着研究层次的逐渐深入, 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多, 且显示出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在当今茶产业中, 茶文化研究的实践价值日益凸显, 处处都需要茶文化研究成果的融入及应用。可以说, 茶文化研究的理论价值及实践价值是其价值体现的不同侧面, 二者缺一不可。只有将两者和谐有机地进行融合, 以理论研究成果为基础, 推动研究价值在实践中的应用, 才能促使茶文化的发展更上一个新台阶。

4.3 打造良好发展平台

纵观茶文化历史, 茶文化研究的发展水平在最初是先于对制茶技艺及茶叶产业的研究的。然而随着社会发展, 受“科技就是社会竞争力”的影响, 人们对后两者的重视程度及其研究成果远远优于对单纯茶文化的研究。进入21世纪, 文化又将重新占据最具竞争力的地位, 我们应该把握契机, 为茶文化的积极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比如大力打造茶文化信息服务平台、构建研究成果交流互动平台;合理利用茶叶种植园及生产基地, 以实地考察方式增强茶文化研究的实践性;深入挖掘茶文化中蕴含的典型中华特色, 打造我国茶文化鲜明的品牌形象, 提升国际知名度, 以促进其传播及发展。

“盛世兴茶”, 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日益繁荣的今天, 茶文化的迅猛发展也是当务之急。我国茶文化在继续发展的历程中, 应注重在实践中的突破与创新, 深入揭示茶文化的本质内涵, 并在此基础上抓住文化核心、明确发展导向。将茶文化作为产业改造升级的动力、作为产业发展融合的纽带, 来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精神物质需求, 并通过向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渗透的方式, 寻求与整个民族气质的和谐统一, 使之打上鲜明的民族烙印。另外, 茶叶产业的技术、经济与茶文化相结合, 紧密联系、相辅相成, 构建成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 势必激活整个产业发展的原动力, 进而增强整体综合竞争力, 产生更加广泛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吴觉农.茶经述评[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5.

[2]陈宗懋.中国茶叶大辞典[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0.

[3]龚永新.中国茶产业发展新论[M].北京:农业出版社, 2012.

12.茶文化发展前景 篇十二

张爱剑 吕小军

2010年第8期 ——文化建设

近年来,鄂州市围绕实施文化鄂州战略,深度挖掘、开发吴楚文化,发展创意文化和公共文化,加快建设具有鲜明吴楚文化特色的旅游新城,效果明显。

一、加强吴楚文化综合研究,增强文化鄂州的影响力。鄂州是我省公布的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既有公元前879年建成的鄂王城传承下来的鄂文化,也有公元221年在这里建立的武昌城传承下来的吴文化。鄂文化和吴文化传承鄂州文脉,影响了一代又一代鄂州人。在推动湖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鄂州以推进城乡建设一体化试点城市为契机,以建设旅游城市为切入点,注重加强对吴楚文化的开发、保护和利用。一是挖掘吴楚文化资源。我市于2005年成立了吴楚文化研究会,邀请吴文化研究专家卞孝萱教授、楚文化研究专家冯天瑜教授来鄂州指导,整理史料,辨真去伪,全面梳理吴楚文化在鄂州的发展脉络。研究专集《鄂州楚文化及其现代价值研究》、《鄂州三国吴文化的研究与开发》已编辑发行,展示了鄂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二是宣传鄂州人文历史。三国时期,佛、道学在鄂州得到较为广泛的传播发展,如鄂州建有西山寺、葛山建有道观等。2009年,鄂州利用组织举办的佛教、道教研讨会,梳理在鄂州流传的历史人文。此外,鄂州还充分利用鄂州铜和古铜镜这一丰富的文物资源举办学术研讨会,促进了鄂州文化旅游的开发和建设。三是保护历史文化遗迹。鄂州在全省率先实行文物保护“紫色规划”,把古城保护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在老城区改造中,保留了十字街、古楼街、新民街、熊家巷、邬家巷、谢家巷等老街巷,维修保护了庾亮楼、四眼井、文星塔、怡亭铭、明清武昌城以及吴王城遗址南城垣,复建了凤凰台、明清武昌城墙、黄龙阁等人文景观。组织开展了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保护和利用好牌子楼、玉莲环、雕花剪纸、葛店虾灯、泽林旱龙舟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加快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增强文化鄂州的竞争力。充分挖掘吴楚文化、“武昌鱼”饮食文化和优秀民俗民间文化,推进文化与旅游的结合,催生新的旅游文化业态。一是加强文化旅游景点建设。投资建造三国吴都文化博物馆,将在今年年底建成并对外开放。开发利用三国吴都文化遗产,投资建设滨江三国吴都旅游风光带工程,一期工程观音阁公园已于2008年建成开放,二期正在建设。维修西山寺和葛山道观以及武术培训及养身基地。二是提升文化旅游品位。鄂州在城市建设中将历史文化与旅游发展结合起来,把城区当作最大的文化旅游景区来建设,通过旅游业的壮大来完善城市功能,通过挖掘文化的内涵来提升城市形象;将城市基础设施与文化旅游设施建设结合,增强城市的配套能力和旅游产业的承载能力;将城市品牌打造与旅游目的地打造统筹推进,建设三国吴都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宜居宜业城市。三是打造精品旅游线路。重点开发三国吴都、梁子湖、红莲湖、百里长港等“一都两湖一港”,形成三条精品旅游线路。滨江三国吴都旅游风光带工程将西山吴王避暑宫、吴都博物馆、孙权郊天坛、吴王试剑石、武昌门等9个景点一线串珠,形成一条三国吴都文化游精品线。以红莲大道和凤凰大道为支撑,规划建设一个环梁子湖、红莲湖,对接武汉奥林匹克公园的200平方公里运动休闲旅游区。依托梁子岛27洞高尔夫球场、红莲湖乡村高尔夫俱乐部、湖北省水上训练竞赛基地和梧桐湖运动休闲公园,形成一条运动休闲游精品线。按照“生态长港、吴楚水乡”的理念,规划建设百里长港示范区。对百里长港水系进行了生态修复和治理,海拔18.5米以下的清淤除障,种植水生植物,开展生态护坡;海拔19米以上的,则建设经济林果带和旅游观光带。启动建设25公里旅游生态长港南路,将庙岭、梁子等2个旅游名镇,梁子岛、磨刀矶、桐岭等9个具有鲜明吴楚水乡风格的民居景点,长港沿线众多的乡村农家乐、渔家乐旅游点和水生态示范项目串连起来,形成一条生态水乡游精品线,形成城乡旅游发展一体化格局。

三、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升级,增强文化鄂州的活力。通过整合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不断提高鄂州的综合竞争实力。一是推进文化与城市共建,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因文化而焕发生机与活力。正在编制的《鄂州吴楚文化建设规划》,将吴楚文化融入城市建筑中。如江滩公园着眼于三国吴都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洋澜湖生态公园兼顾鄂王城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磨刀矶新社区建设按照吴楚水乡风格设计,等等。二是推进文化与产业共建,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结合吴楚文化研究结果,挖掘出诸如鄂王城、武昌城、鄂王红与鄂国、鄂国铜资源与古铜镜、武昌鱼、东坡饼、“三国菜肴”等历史题材,策划、实施一批具有历史文化积淀的产业项目。推进文化产业向农业、工业、房地产、餐饮娱乐等行业延伸发展,形成红莲湖休闲健身产业区、莲花山文化产业基地、百里长港民间工艺品走廊、吴都风味小吃一条街等一批文化体育产业板块。鼓励和支持非公有资本投资文化产业,扶持开发古铜镜复制、珍珠工艺、雕花剪纸、布贴画、麦秆画等特色文化产品,培育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企业。三是推进文化与创意相融相促,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鄂州以创意提升文化品位,以文化推动创意城市建设,推动葛店开发区与东湖高新区对接发展,依托武汉科教优势,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园,设立产业引导基金,建设创意产业孵化平台。按照特色性、文化性、精美性原则,建立开发、研究、生产、销售等文化产业综合服务体系,构建文化创意产业价值系统和发展模式,努力使文化创意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四、着力建设公共文化,增强文化鄂州的亲和力。鄂州以推进建设城乡一体化试点城市为契机,统筹城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把公共文化的共建共享作为文化发展的价值追求。一是实施文化基础工程。挖掘和整合文化资源,完善城乡文化建设一体化规划,布局和建设一批文化基础设施。以市博物馆、市文化中心、市综合体育馆等城市标志性文化体育设施为龙头,带动区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8+1”服务中心及农家书屋等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实施文化精品工程。投资创作排演大型舞蹈诗《吴都风华》,将吴都古城五千年灿烂历史生动形象地搬上了舞台。同时,进一步加大宣传推介力度,让这部具有鄂州文化特色的文艺产品走出鄂州,走向全国。创办了“鄂州发展论坛”和“吴都讲坛”,组织讲座36场次,让专家学者与普通市民互动,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形成具有影响的公共文化品牌。三是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坚持开展“周周乐”广场文化,实施“每日电影”公益放映等群众文化活动,满足市民文化需求,不断丰富和繁荣市民文化生活。■

13.茶文化发展前景 篇十三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要充分认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紧随6月26日全国文化厅局长座谈会在贵阳召开,省委副书记、省长赵克志按照此次会议的部署要求提出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改革发展成果。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贵州集聚了49个民族,各个民族继承并发展了各自独有的民族文化,这一系列的文化凝聚着民族的血脉,寄托着民族的精神家园。在当今竞争激烈的世界环境里,民族文化的地位以及在实践中的作用越显突出,它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一个民族的社会、经济日益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

贵州是集山区和多民族的省份,区域文化的复杂性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制约着贵州的文化体制改革。不同的地理特征创造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内涵,但在历史的沿革中,具体的民族有其独有的民族情感及文化价值体系。在如今的文化体制改革的发展下,为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应加强区域文化与民族文化共享合作、协调发展,实现文化的和谐。

目前文化体制改革在贵州面临文化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不高是基于贵州民族的多样复杂化以及实际的社会发展水平,如苗族在贵州的分布显示了贵州民族的复杂化,黔东南、黔西南、黔西北分布着不同的苗族苗语支系和文化。由于贵州的民族大省特征,贵州的文化呈多样化的趋势发展,传统文化在与当代文化的结合发展过程中,诸多民族文化在与当代文化的接触中产生了文化价值的艰难抉择,传统文化价值核心与当代文化价值之间相互取舍,使原存的贵州地方所具有的文化价值理念发生价值转移。在价值取向不清晰的抉择中,为引导文化价值的正确取向需要加强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和主要目标的学习,完善和健全文化建设的布局和结构,使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自觉、主动地参与民族文化的建设发展。

14.茶文化发展前景 篇十四

将茶从旅游资源因素发展成为具有茶文化特色旅游产品成为相关领域共同关注的问题,其意义在于有助于丰富旅游内容,提升旅游质量,优化茶区资源,发展茶乡经济,传承中华文明,和谐社会环境。

1 茶文化旅游的基本概念与类型

茶文化旅游是指以茶和茶文化为主题,通过积极的休息和娱乐,获取知识和体验人生价值,而开展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系列旅游活动[1]。它是将茶叶生态环境、茶生产、自然资源、茶文化内涵等融为一体而进行的旅游开发。其基本形式是以秀美幽静的环境为条件,以茶区生产为基础,以茶区多样性的自然景观和特定的历史文化景观为依托,以茶为载体,丰富茶文化内涵和绚丽多彩的民风民俗活动为内容,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而涵盖观光、求知、体验、习艺、娱乐、商贸、购物、度假等多种旅游功能的新型旅游产品[2]。

我国现有的茶文化旅游按照旅游资源的特征可分为:自然景观型、茶乡特色型、农业生态型、人文考古型。

1.1 自然景观型

我国在开发旅游事业之初,主要是以风景秀丽的名山大川为主要旅游资源。随着旅游事业自身的发展,单一的旅游产品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旅游文化需求,面对高层次、多元化的旅游市场的变动,原本开发较成熟的旅游区纷纷开始改造第一代以观光为主的旅游产品,设计开发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参与性强的第二代、第三代旅游产品[3]。例如黄山市旅游局立足黄山有多只历史名茶,茶业为本市支柱产业的基础,将茶文化作为地方特色旅游资源加以开发,早在1998年即规划建设立体生态茶公园,兴建茶文化特色街,开辟“茶家乐”旅游专线,打造紧随时代发展的旅游城市形象[4]。

福建盛产名茶,安溪自古就有“闽南茶都”之称,是“铁观音”之乡,境内峰峦叠翠,甘泉潺流,云雾缭绕,气候温和,是一个得天独厚的茶区。安溪茶农经验丰富,制茶技艺精湛,素有“茶师摇篮”之称。自1993年以来,在茶叶登场季节,安溪县都会举办茶王赛、茶王鉴赏会和茶歌、茶舞、茶艺表演等茶事活动。1999年,该县投巨资兴建“中国茶都”[5]。在繁荣茶叶经济、搞活茶叶流通的同时,已配套建设茶叶大观园、茶叶公园、茶博物馆等茶文化旅游景区、景点。

1.2 茶乡特色型

我国的茶叶产区虽并不尽是名胜,但胜在环境优美。一些产茶县在意识到文化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后,纷纷把眼光投向茶文化事业上来。茶文化历史资源经过创新发展,再注以旅游的新鲜活力,呈现出茶文化与茶产业双赢的局面。

安溪是出产乌龙茶的产茶大县,在近年来发展茶文化推动茶产业的过程中也发展了茶文化旅游。2000年12月安溪举办了茶文化旅游节。当地茶文化旅游的主要亮点是茶叶大观园、茶叶公园、铁观音探源和茶园生态探幽。借助安溪铁观音发源的“王说”“魏说”的传说、“斗茶”的历史传统、创新的安溪茶艺等茶文化资源,以试验茶园、假日旅游区、生态茶山为场地,用茶歌、茶艺表演、茶菜品尝等形式为游人提供全方位的享受[6]。目前安溪茶文化旅游已被确定为中国三大茶文化旅游黄金线和福建茶乡特色的旅游专线。2002年仅1月—10月共接待国内游客120.38万人次,境外游客5.8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78亿人民币,其中创汇0.32亿美元。

新昌是我国新发展起来的产茶强县,茶产业的繁荣与茶文化的发展同步。乘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之际,通过举办茶乡摄影采风、茶乡游、承办闭幕式的形式,奠定了当地茶文化旅游的基础。新昌强调当地有浙东名茶市场、浙江第一大佛和知名连续剧拍摄外景地等特征,结合当地茶艺表演、茶叶制作,茶文化旅游的热度正在升高。由于当地具有环境优美、离大都市上海较近等优势,在今后的茶文化旅游发展中会有可观的前景。

茶乡特色型的构建特点体现在通过采风与会议形式来展示本土茶文化、本区茶景观、本乡茶产品,为当地利用和开发旅游资源提供新的思考,政府和商家集中投入,茶农收益显著的模式,促进了新农村建设。

1.3 农业生态型

生态旅游是旅游类型中比较新的一类,但发展空间很大。世界旅游组织认为,目前生态旅游收入占世界旅游业总收入的比例为15%至20%。据2002年在巴西召开的世界生态旅游大会介绍,生态旅游给全球带来了至少200亿美元的年产值。据估算,生态旅游年均增长率为20%~25%,是旅游产品中增长最快的部分[7]。农业生态旅游是生态旅游的一个重要领域。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可以是自然环境、生态资源、生产资料、生产活动、乡土文化和生活方式等方方面面。特别是保留着较原始风格的生产活动对现代都市的人们有更大的吸引力[8]。在我国农业生态旅游是旅游事业一个新发展的领域,开发茶文化生态旅游可以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茶园、茶山;生产资料——茶叶;生产活动——采茶、锄草、炒茶;生活方式——对茶歌、茶舞、品茗、品尝茶菜茶宴;农业文化——茶的知识、典故、赏鉴。目前在我国发展形势较好的主要有广东英德和重庆永川。

广东英德是广东省最大的茶叶商品出口基地,在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的带动下,于1998年建立了茶趣园,以茶叶良种示范基地为基础,设计了观赏茶园风景、讲解茶文化知识、安排采茶、做茶、表演茶艺、品尝茶餐、销售名茶和茶具等一系列活动[9]。自开放以来,每天接待游客百人以上,假期高峰时达到千人以上,与英德市其它风景名胜组成旅游线路,可谓相得益彰,相映成趣,能使游客在陶醉风景名胜的同时领略到现代的茶园风光,感受到从事茶事劳动(活动)所带来的新乐趣。

永川是重庆西部的地区性中心城市,历来是重庆西部和川东南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文化教育中心。永川境内箕山山脉是我国古老的产茶区,箕山上现存的2万亩连片茶园,规模居亚洲第一。永川市的茶山竹海景区的5万亩竹海与2万亩的连片茶园相互映衬,融为一体,形成独特的茶竹旅游景观,景区内有集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大型观光茶园,游客可以观赏传统的茶艺、茶道表演,可以亲自参与采茶、制茶,可以品尝到茶、竹系列特色菜肴,可以在茶博览馆里领略茶的起源,茶的品种和茶文化知识。目前在茶山竹海已成功举办了5届茶竹文化旅游节。2003年的“国际茶文化旅游节”在永川举办,取得成效。2003年中国·重庆(永川)国际茶文化旅游节的成功举办和“中国西部茶都”落户永川,永川茶业向产业化、市场化、规模化方向前进奠定了坚实基础。主题从绿色、生态、休闲、自然向2007中国茶文化与休闲旅游高峰论坛暨第三届中国·重庆永川国际茶竹文化旅游节的人文、生态、和谐、发展。笔者感受到这是在绿色生态前提下的从休闲到人文和谐的一种质量飞跃。

1.4 人文考古型

茶文化的形成历史悠久,在每个时代几乎都与一种或几种艺术形式相结合,呈现美的特征。这类资源多是精神的、无形的,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与观光型和生态型相比,这类旅游资源能更好地满足人们旅行时增长见识、文化寻根、体会异样文化的需求。茶人的逸闻趣事、具有考古价值的茶具更是在茶文化的相互交流中传播和延续。

据《唐宋茶道》书中介绍,早在唐代福建闽南民间就有“斗茶”习俗。“斗茶”古代又称”茗战”,在古老茶乡安溪巳长期沿袭下来。现代安溪的“茶王赛”既保留传统一面,又赋予时代新的内涵,特别是举行各种茶事活动中,茶王获得者披红戴绿坐上茶王轿,鼓乐开道,踩街绕村,无比风光,体现了新时代“行行出状元”的风貌。此外,茶王赛期间还举行茶歌、茶舞、茶艺表演节目和茶王拍卖、产品展销、签约定货等活动,其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安溪茶艺表演,融传统安溪铁观音功夫茶艺与现代风韵为一体,极具茶乡浓郁的地方特色。[10]

我国陕西扶风县在1987年从法门寺地宫出土了一系列唐代宫廷金银茶具,为证实唐代茶文化及宫廷茶道的存在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由此法门寺博物馆开创了“法门学”研究,并通过举办学术研讨会、建立“茶文化历史陈列厅”、恢复“清明茶宴”、编排“宫廷斗茶”表演的方式把法门寺茶文化旅游办成非产茶区具有极高文化品位的旅游产品[11]。在浙江长兴顾诸山发现的唐代贡茶院遗址、金沙泉遗址和茶事摩崖石刻三组九处等一大批历史悠久、富含文化底蕴的景点,形成了以茶文化为主体的独特旅游资源,现已被列为省市重点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区(新浪城市联盟一长兴)。此外福建建瓯发现并考证的宋代“北苑贡茶”摩崖石刻碑文;河北宣化出土的辽代古墓道煮茶、奉茶、饮茶的壁画;以及福建武夷山以“大红袍”为中心的众多摩崖石刻、茶树名丛和御茶园等茶文化景观,是中国茶文化的历史见证,如今已成为众多国内外专家考察的对象,也是当今人们旅游观光的新景观。

旅游类型中的一种就是民俗旅游,以见识各地风俗为目的。多数茶乡有悠久的种茶历史,采茶的歌舞手口相传,极具地方特色;饮茶的习俗、茶的传说、茶礼是长期积淀的精神财富。所有这些现象都是一个地区民俗的鲜活表现。

2 发展茶文化旅游产品的思考

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大力发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大力增强全民族的自强自尊精神,大力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13]传承与创新,是茶文化研究与应用中的核心研究内容,发展至今,茶文化旅游在逐渐形成,从产品的改进到产品的优化,如何优化,优化那些元素是行业需要探讨的问题。笔者从消费者的角度和茶的角度进行直观分析。

2.1 从旅游心理看茶文化旅游的产品类型

从旅游心理的角度来讲,人类到居住地之外的地方旅行,往往带着冲破精神枷锁,获得心灵超越的目的;现代生活给人们带来的压力、困惑、痛苦、疲倦在旅行活动中能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而追求宁静淡泊的茶文化在历史上一直都是失意者的心灵抚慰剂,从这个角度讲在旅游中穿插茶文化能够使游客获得某种程度上心灵的契合。我国各地区都有传统茶文化的历史遗迹,成于各个历史时期的茶具、地方名茶、茶诗、茶文以及生产茶具的官窑遗址、茶事摩崖石刻、壁画等不仅有很强的审美特征,同时还是传统茶文化的实证依据。茶,这种原本普通的植物最终被赋予文化意韵的品格,体现了中华民族宁静、恬淡、和谐、圆融的性情。从某种程度上说,那些历史遗迹也是人类这种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的体现。寻访这些历史遗迹使游人获得精神的陶冶。武夷山旅游特征是一个例子。

从茶文化旅游景点的建设看,各种资源类型并不是被截然分开,景点所表达的往往是不同旅游资源特征的综合体,同时凸显某一特征优势。如位于杭州的中国茶叶博物馆、位于福建漳浦的天福茶博院,把茶的历史、知识、民俗等贯穿于全程,重在博字。

带着休闲心理去感受茶自然和茶文化是目前为数不少的人群,瞄准此类人群,雁南飞茶田的发展历程是值得借鉴的。位于广东梅县的雁南飞茶田,在青山绿水间浓墨重彩挥洒而就的融茶叶生产、加工和旅游度假于一体的山区“三高农业”、“生态农业”、“旅游农业”的开放型旅游度假区。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绵延数千年的中国茶文化、园林文化的一种新的诠释和理解。“在雁南飞茶田里,饮一杯清纯香洌的香茗,望一眼绿色自然的风采,闻一路意韵深长的幽香”,将陶然沁芳,可谓重在体验。把茶文化作为一种科普读物,提升生活质量,养育民族素质。

从物质形态到文化意蕴,茶文化可以和旅游找到多个契合点,这给发展茶文化旅游提供了基础。

总之,茶文化与旅游的众多共通之处是茶和旅游能够结合的原因。

2.2 从旅游经济看茶文化旅游的品位优势

从旅游经济学的角度讲,吸引游客进行旅行活动的是一个地区的旅游资源。而这种旅游资源无论是有形还是无形,都必须具有独特性和观赏性。换言之,旅游资源与其它资源的区别在于它们给游客以符合生理、心理需求的美的享受,使人们的精神、性格、品质等在最有美质的旅游资源里找到对象化的表现[12]。审视一个地区茶文化旅游资源时,独特性和观赏性是非常值得重视的。

著名经济学者于光远先生曾说过:“旅游是经济性很强的文化事业,又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事业。”因此,旅游地的开发规划当中,在满足其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同时,怎样既继承传统文化,又能对它加以创新,使其具有深远的社会文化意义,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茶这一古老行业和旅游这种朝阳产业结合起来,不仅是旅游领域的拓展,也给茶在现代社会找到了新的文化表现形式。茶与诗、书法、绘画、歌舞的结合最终是通过这些表现形式把茶引发的人类之价值取向、道德标准、审美情趣方面的共鸣表达出来。当诗词歌赋等文学形式不再被人们熟练掌握时,旅游给茶文化的表达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以本地名茶和民俗为基础所演绎的茶艺,如安溪铁观音茶艺、武夷岩茶茶艺、西湖龙井茶礼、白族三道茶、永川秀芽茶艺等茶艺节目形式,雅俗共赏,唤起人们心灵的共鸣曲。田家鹏在欣赏武夷茶艺后留下了美妙而富有哲理的诗句:

你话语如风/轻轻吹过我的耳边/那些美丽而经典的仪式/被你简化成七言绝句……

你最初点燃的一柱香/依然清烟袅娜/怀着从未有过的虔诚与庄严/我接过你递来的香茗/慢慢送到唇边/我听到山尖由远而近的跫音/已逝的和未竟的生命/在这一瞬间被重新审视/得与失原在俯仰之间/朴素的感情,深刻的哲理/都在这醉心的一吸

尘世间的繁华/只亮光一闪/虹影与流岚同时摄入视野/思绪顿时脱缰/那生命中长久窒息的欲念/已被再度唤醒/我意识到什么被你留下/而离去的时刻已到/我要带走的/是那一滴/那一滴/永恒的清芬

2.3 从多元文化看茶文化旅游的和谐元素

茶文化旅游之所以得以发展,在于茶文化本身不仅具有独立性,而且具有融合性,茶文化的产生是茶的自然功能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师法自然”,“五行协调”,以及儒学的“情景合一”、中庸、内省的大道理相吻合的结果。茶生于名山秀川之间,性味苦寒,具有益智清神,升清降浊,疏通经络的作用。茶的自然属性与中国古老文化的精华渗透和融合,使得茶的精神内容随着茶走进不同阶层的生活之中,为众多人的参与和接受,从而形成了系统而又完整的中国茶文化。

随着茶文化旅游的发展,多元文化是不可或缺的,茶与其它植物文化有一种相辅相成的情怀,所以在景致上,具有一种可以作为景观中的主层面,也可以作为景观中的次层面,有一种不可多得的自然亲和力,这种亲和力源于茶的自然属性和人文属性。

茶竹文化是一种典范。茶与竹是两种不同的经济作物,从古至今中国人品茶、赏竹都有其独到之处。人们发现没有哪一种植物能够像竹子一样对人类的文明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于是把竹子给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带来的作用和影响,称为竹文化。同样,人们把人类在发展、生产、利用茶的过程中以茶为载体表达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各种理念、信仰、思想情感的各种文化形态也总称为茶文化。

在茶的世界里,竹演绎了不同角色,于茶园,竹林因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弱噪音、净化空气、防止风害的作用。于茶厂,竹器的多样化成了从古至今加工茶叶不可缺少的工具,如采茶篮、盛茶簸箕、水筛、竹席、乌龙茶的摇青筒、红茶的发酵筐、提香醇味的焙笼、审评茶的样匾、劳动用的晴雨竹笠。于茶俗,少数民族的竹筒茶、永川秀芽茶艺的茶席布置、四川的竹制茶桌茶椅、茶室的书画等。尽管竹的作用不同,但始终传递给人们一种精神,翠绿清新、挺拔坚韧、娟秀自然、素怀无华。

在竹的世界里,茶吟唱了古老清曲,竹能物尽其用,或许还有更多的关联。尽管笔者缺乏竹的专门知识未能作论述,但这种由远古传来的茶与竹的和谐音符,将给予人们新的思考。

上一篇:高中物理选修31全套下一篇:瞿塘峡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