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特色专业自评报告(共10篇)
1.市场营销特色专业自评报告 篇一
武汉市仪表电子学校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自评报告
一、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基本情况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创办于2009年,是我校新开设的专业之一。现有在校生216人。
二、专业师资队伍情况
汽修专业拥有专任教师11名,师生比1:19.6。其中硕士研究生1人,高级讲师3人,双师型教师6人,占专任专业课教师87.5%。外聘教师2人,占18%。2011年,朱晓辉老师参加湖北省中职学校教师CAD/CAM技能竞赛获得一等奖,2012年芮俊老师参加武汉市多媒体课件比赛获得一等奖。
三、专业实习实训设备
汽修专业拥有钳工实训室,机械基础实训室,汽车维修综合实训基地。设备总值140.83万元,生均设备价值:6520元。
四、教学管理
汽修专业依据国家教育部的教学指导方案,结合本地企业要求和学校实际,制定每一年级的实施性教学计划,编写了部分课程的课程标准。实施性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经过专业教师充分讨论,专业部主任审核,教学工作部审定,主管校长批准,并报市教科院审批后下发执行。教师学期授课计划、实习实训计划等教学文件资料完备率100%。
本专业各年级实验指导书、实习实训计划齐全,编写规范,审批严格,着重体现学生基础技能的培养。
教学工作部按照的实施性专业教学计划统一安排教学,教学计划更改、调整严格履行审批程序。严格执行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按照教学进程表和课程表实施教学,调代课履行相关程序。严格考试命题 1
管理,实施考试方案审批程序。坚持专业部的常规检查,教学工作部的日常巡查,督导室的抽查和专项检查,对教学质量实施过程控制,对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差错事故及时处理,及时纠正。坚持学生评教和职能部门评教相结合,保证了教学质量的有效监控。
学校2005年开始使用上海鹏达教学管理系统,在教务管理上基本实现现代化、信息化。目前教师管理、学籍管理、教学计划、考试成绩、各种日常工作布置等都可以通过校园网管理平台进行,提高了教学管理效率。
五、专业改革与创新
1、本专业根据教育主管部门的意见,文化基础课占教学时数的30%左右,同时根据用人单位需求,重点培养学生在汽车机修、汽车电工、汽车电控、汽车美容等方面的技能,同时开设必要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课程设置符合要求,教学计划也得到主管部门的审批。
2、文化基础课以“必须、够用”为原则,专业教学内容根据用人单位岗位需求而定。教学中推行项目教学法和行动导向教学法以及多媒体教学手段,并采用“做学教一体”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好。
3、本专业与南方汽修学校开展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共同培养学生。
六、质量与效益
近三年,汽修专业暂时还没有毕业生,11级55人已参加顶岗实习,取得初中级职业资格证书比例98%。顶岗率和高考升学率98%。
七、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1、实习实训场地面积不足
目前规划中的新实训大楼还没有动工,校企合作受到场地限制,即使有经费采购添置设备,也没场地放置,制约了专业的发展。只有加快推进实训大楼的建设,才能改善目前的局面。
2、专业师资不足
目前的专任教师专业结构不太合理,专业基础老师偏多。今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汽车维修双师型教师。
3、教学研究有待加强
目前专业教师参加教学研究热情不高,成果不突出。应加强此方面的引导,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参加教学研究。把汽修专业办出规模办出水平。
2.市场营销特色专业自评报告 篇二
1. 调研背景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 旨在培养知识与能力并重的专业技术人才。随着近年来毕业生源的数量的与日俱增, 毕业生就业形势愈发严峻, 摒除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就学校本身问题来看, 也显现出了对于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等方面的问题, 学校输出的会计专业人才与社会的需求脱节, 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为了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提高学生专业能力, 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特进行本次调研, 希望有助于学校方面对于人才培养定位做出符合时代要求、社会需要的改进措施。并据以培养符合社会实际需要和学生实际能力状况的会计专业人才。
2. 调研对象
本次调研的企业包含了大型商业集团、中型合资企业、小型独资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专业培训机构。
3. 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采用抽样调研法, 选取不同规模, 不同类型的典型企业, 通过访谈方式进行相关信息的收集。希望这次的调研能够对我校会计人才的培养定位, 以及人才培养方案的更新提供帮助, 使之能够更加适应企业需求, 在实务操作教学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二、会计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分析
1. 社会整体需求分析
据网络数据显示, 通过各地人才市场统计数据的分析, 会计行业为招聘职业需求的前十位, 全国的私营企业以每年30万家的速度增长, 单此一个类型的企业每年的岗位缺口就达到40万-50万人次。可见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还是比较多的, 但目前的现状是, 一方面, 会计专业学生工作比较难找, 而另一方面, 企业单位对会计人员的需求又较大。而毕业生平均素质则是连年下降。就整个行业就业现状来说, 无论是权威人才网站的统计数字, 还是专业人士、人力资源专家的看法, 都显示出一个结论:低端人才泛滥, 高端人才紧俏。
2. 不同规模、不同类型企业需求差异分析
(1) 大型商业集团会计人才需求
对于大型商业集团, 财务专业人才引进标准, 主要定位于本、硕学历;中级以上职称;两年以上工作经验, 能够独立完成岗位相关业务等。
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生招聘, 以管理培训生岗位为主, 既试聘于企业, 分时间段分配到不同财务岗位, 担任助理工作, 也是再学习的过程, 为期1年-2年, 根据工作评估情况决定是否留聘。入职门槛较低, 本科学历, 应届毕业生, 能够独立完成财务会计基本账务处理, 专业成绩优异, 校内表现活跃。
(2) 中型工、商企业会计人才需求
对于中型企业, 会计专业人才的引进标准, 主要定位于本、专学历;中级以上职称;两年以上工作经验, 能够独立完成岗位相关业务等。
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生招聘, 以管理培训生、出纳、保管员、会计员助理等岗位为主, 这些岗位存在工作少、责任小、工资少等劣势, 属于从基层做起, 徐图发展的岗位, 工作一定年限后, 有机会转职至基层会计岗位, 但是本科毕业生往往忽视这些机会, 并且存在与专科生竞争的情况。
(3) 小型企业、私营企业、自主创业的会计人才需求
这一类型的企业, 由于国家政策的扶持以及就业压力的推动, 近年来快速崛起, 数量繁多。在大中型企业会计高端人才稳定, 中低端人才泛滥的大环境里, 这一类型的企业会计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 并且人才引进的硬性标准较低, 针对于基本定位在本、专科毕业, 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有相关工作经验者优先等。应聘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基础知识扎实, 能够独立完成财务会计相关业务处理;熟练使用办公软件、财务软件;能够独立报税;有审计基础知识等。小型企业具有门槛低, 业务类型全, 工资适中等优势, 还可以作为专业能力的锻炼和工作经验的积累平台, 为进入大型企业、合资、外资企业做跳板。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市场需求
会计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量大, 但主要集中在职称高, 经验足的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应用型院校毕业生毕业走向主要集中于中小型企业, 其需求标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1. 专业知识
企业普遍认为财务人员要有牢固的财务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并能理论联系实际, 从实践中摸索, 从实践中不断提高, 要熟悉企业的具体实际, 了解财务管理的规章制度和企业有关规定, 并从严要求自己, 做到记账、算账、报账手续完备, 内容真实, 账目清楚, 这是最基本的财务工作基础, 也是最重要的, 是做好财务工作的关键。
2. 专业资格
超过95%的企业要求财务人员带证上岗, 既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对于考取会计初级职称的应聘人员会优先录用, 对于开区国内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是人员会重点培养。
3. 专业能力
在专业知识与专业资格合乎标准的基础上, 是否受到聘任的关键就在于专业能力的水平上。企业招聘的是员工, 而不是学生, 站在企业的角度, 希望聘任到的是可以直接上任工作的专业成手。具体根据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要求, 在基础财务处理岗位, 要求能够独立、完整、正确的完成相关账务处理, 能够独立进行报税及税收筹划, 能够熟练应用企业财务软件、办公软件, 能够尽快掌握企业财务制度等。
4. 其他方面
在基本条件一致的基础上, 具有以下条件会加大成功受聘的几率: (1) 广泛的知识面。会计人才应该是综合型人才, 在专业知识以外, 还应该了解会计相关学科, 如经济、税收、营销、法律、管理、金融、证券。 (2) 一定的外语能力。如英语四级, 日语、俄语、韩语等。 (3) 熟练应用办公软件。能够出具简单报告、编制有关数据表格、协助完成幻灯片演示文稿。 (4) 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参赛经验、文体特长、大学时担任一定职务, 能够体现一个人的社会活动能力, 由于会计人员要经常性的与银行、税务、证券机构、公司部门等发生业务往来, 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会有利于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
四、关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改进建议
社会需求就是学校的人才培养导向, 定位于应用型本科人才的会计专业人才输出院校, 我们的市场目标应该定位在中小型企业, 是我们学校的毕业生能够在毕业时符合这一类型企业的人才需求标准, 在进入社会时, 能够第一时间进入企业, 感受企业文化, 感受工作氛围, 在工作中进一步提高能力, 积累经验, 为向大型工、商业以及跨国集团进军积蓄力量, 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快速的走出第一步。基于这一考量, 我认为应对人才培养方案做一下调整:
1. 专业方向划分
在完成大一基础课程的修习后, 让学生制定职业规划, 并据以选择专业方向, 可分为财务会计、审计、资产与投资、报税与纳税筹划、出纳及保管等。
2. 专业资格证书
在选择完专业方向后, 开设会计基础、会计法规与职业道德、会计电算化、经济法、初级会计实务等专业资格考试科目课程, 帮助学生尽早通过相应考试, 开设资格证书相关讲座, 讲解大学阶段可以考取的证书类型, 帮助同学选择性考取有用的执业证书。
3. 校内实训课程
在选择完专业方向后, 修习相关专业知识, 开设相关校内实训课程, 可选择开设出纳实训、中级财务实训、会计电算化实训、税务实操、企业会计综合实训、商业会计实训、审计实训。
4. 校企合作
为了增加学生对于专业的了解, 对于企业业务的熟悉, 应该注重产学研结合。会计专业在产学研方面要积极探索, 建立了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 吸纳社会、行业和企业的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 进入教学过程。可考虑与网络知名会计网校、市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大中型工商企业、有一定规模的代账机构、自主创业团体进行校企联合, 互惠互利, 一方面引进人才开讲座、短课等, 开阔学生见识;输送优秀学生进入企业见习、实习;另一方面, 可以以学校方面承接会计账务工作, 提供学生真账实操, 配备指导教师团队, 完成代账业务创收。
5. 丰富会计专业人才各方面能力
通过组织优秀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市级、校级比赛, 开设会计专业相关课程选修课, 组织参观银行、证交所、税务机构等等活动, 丰富学生见闻, 开发学生兴趣, 增加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敬美.新准则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浅析[J].企业技术开发, 2009.
[2]戴玲.社会对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生专业技能要求的调查报告[J].中学时代 (理论版) , 2013.
[3]杨淑君, 李桂荣.以实践教学改革创新地方普通高校本科会计学专业特色--国家特色专业河北经贸大学会计学专业建设实践[C].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暨第二届会计学院院长 (系主任) 论坛论文集, 2009.
[4]卢蓉, 黄肖红.中小企业对高职电算会计专业人才需求分析[J].企业家天地 (下旬刊) , 2011.
[5]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师, 2010.
3.市场营销特色专业自评报告 篇三
关键词:高职 商务英语 人才市场需求调研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针对社会职业岗位群的需要进行专门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教育,主要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蔡炎武:2006:18)。人才培养方案作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设计,应紧跟市场要求作出适当调整。
1.调研背景
1.1调研目的
近年来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加,为提高我院商务英语专业(外贸方向)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拟改进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尽量缩小毕业生与市场要求之间的差距。
1.2调研思路
本次调研采用问卷和实地调研两种方式。调研对象一为企业,以了解企业对本专业毕业生在能力和素质方面的要求,作为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的依据。对象二为往届毕业生,主要是对在外贸行业工作的毕业生进行回访,以了解本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能否提高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和工作适应能力。
2.调研结果
2.1 企业调研结果
本次调研企业共计16家,其中问卷调研13家,实地调研3家。从企业性质和规模来看,调研企业中,非外贸公司3家,国有企业5家,三资企业4家,私营企业4家;微型企业8家,小型企业2家,中型企业5家,大型企业1家。
从调研结果来看,在岗位需求方面,外贸企业对跟单员和外贸业务员的需求相对较高,各占38%;其次是管理人才,占19%。在对毕业生技能要求方面,69%的企业在英语技能方面的要求是毕业生在英语工作环境中进行英汉口译,在日常工作中进行笔译和业务信函书写;在办公设备运用能力方面,企业要求毕业生能够熟练掌握常用办公软件和办公设备。在综合能力排序方面,87.5%的企业将表达能力排在第一位,69%的企业将人际沟通能力排在第二位,44%的企业将办公自动化设备操作能力排在第三位。招聘时,企业对毕业生在综合素质和潜力等“软件”方面的要求高于文凭、证书等“硬件”。44%的企业看重毕业生的业务能力,学历本科、大专皆可。而对于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最大的不足之处,75%的企业认为在于动手能力差,需提高实践能力;44%的企业反映毕业生知识面狭窄。参与调研的企业认为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除了英语之外,还应再掌握至少一门外语,这样才更具有竞争力;从对二外的需求来看,依次为日语、法语和德语。
2.2 毕业生调研结果
毕业生调研主要是针对实践教学和课程设置两方面进行。本次回收有效答卷18份。参与问卷调查的18名毕业生中,有13人从事外贸工作。
从回收的问卷来看,80%的毕业生认为实践很重要。
对于校内实训,80%的毕业生认为校内实训效果不明显;56%的毕业生认为专业实训设施不能满足实践技能锻炼的需要;72%的毕业生认为实践教学内容只有部分能反映专业发展状况,且专业老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另有38%的学生认为实训内容陈旧。
对于校外实习,56%的学生认为效果良好,但仅有22%的毕业生觉得受到实习单位的重视,61%的毕业生认为未得到足够重视和培养,另有22%的毕业生认为未得到重视。对于在实际工作中最实用的课程排序依次为:外贸函电与合同(78%),外贸知识(33%),口语(22%)。在意见和建议栏里,70%的毕业生提出增设实践类课程并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增加仿真实践案例。
3. 调研结果分析
3.1本院商务英语(外贸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岗位定位正确
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岗位定位是培养能在外贸公司、涉外企业以及企事业涉外部门一线业务岗位和行政管理岗位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基本与企业需求相符。
3.2课程设置结构合理
从企业调研结果和毕业生反馈信息来看,本专业课程设置结构合理。企业对毕业生的技能要求集中在英语表达能力方面,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要求集中在与人相处和沟通能力方面。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开设的15门专业课中,实训课时与理论课时比为1:2;英语表达相关课程有4门,课时数为384,约占专业课总课时数的31%。同时,为提高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本专业开设了礼仪、口才等课程,并组织了多种课外活动。
4. 对现有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意见
高职院作为联系毕业生和企业的纽带,有责任培养符合企业和市场要求的人才。综合本次调研结果分析,本专业需从以下几方面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4.1加强实训室建设,改进实践教学内容
加强实训室建设,更新实训软件,提高校内实训的仿真度,为学生的校外实践打下良好基础。学院已经通过本专业实训室报建计划,将在今年完成本专业实训室设备和软件的更新。
改进实践教学内容,由侧重英语技能的提高向英语和外贸技能两手抓转变。健全校外实习制度,加强实习指导老师与实习生和实习单位的沟通。
4.2 加强深化校企合作
2013年本专业与四家外贸公司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并聘请公司的业务骨干担任兼职教师,为加深校企业合作打下良好基础。
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离不开提升师资水平。除聘请行业专家指导学生实践外,每年派遣实习指导老师随专业学生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以获得行业工作经验,做好实践教学项目的设计,真正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蔡炎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3]杨文明.校企合作办高职:常德职业技术学院的探索与实践[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4]张芬香.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J].中国技术装备,2010(12):95-96.
4.特色学校建设自评报告 篇四
为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丰富办学内涵,优化学校管理,提升办学品位,近年来,我校积极探索,转变教育理念,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逐步形成了一条适合我校的特色发展之路:以课改求生存、以课改求质量,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寻求农村学校生存之路。现对照《XXX特色学校评估实施细则》,对我校的特色学校创建工作,自评如下:
一、办学思想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我校在XXX校长的带领下,积极探索农村教育新模式,大胆尝试走新路子,大力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经过几年的摸索,在‚让学生主动健康发展‛办学理念的指引下,结合我校实际选定‚以课改求生存、以课改求质量,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寻求农村学校生存之路‛作为我校的办学特色,牢固树立‚特色就是质量,特色就是品牌,特色就是发展‛的办学思想,坚持走课改之路,办特色教学。
XXX校长为将特色之路成功走下去,组织教导处制定了《XX初中学习杜郎口教学模式实施方案》,将课改确定为学校的特色项目,明确了目标、措施和步骤。在《实施方案》的引领下,教师转变了传统的教育观念,纷纷利用各种渠道钻研学习,学校课改氛围浓厚,逐步打造出一支具有较高专研能力和反思能力的教师队伍,形成了具有自我特色的快乐课堂‚四步教学法‛。
二、特色规划
我校地处定远县东北角一个偏僻的乡镇,外出务工人员多,留守儿童多,随着教育观念的滞后,学生厌学情绪重,流生现象比较严重。为了让学生愿意学,有人管,学校领导班子我校结合校情,积极探索素质教育新模式,经过深思熟虑,最后将课堂教学改革作为突破学校困难的关键。
新课程理念下,学生是学习的参与者、实践者,更是学习的主体。学校特色建设将这一理念引入到学校的管理中,让学校‚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让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全员参与到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中,把课改作为学校的头等大事,切切实实做好每一个环节。在特色创建的过程中,不断反思总结,推进学校的整体发展。为了落实课堂教学改革,课改领导小组制定了《XX初中学习杜郎口模式实施方案》,将课改工作列入学校工作计划。根据《实施方案》的要求,我校将特色建设分为三个阶段:
实验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我们一是认真做好老师们思想转变工作,让全体教师认识到进行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让全体教师能积极投入到课改实践当中去。二是通过各种方式让教师们掌握相关的理论,理解掌握杜郎口教学改革的实质,掌握杜郎口各科各种课型的基本教学模式,并能在自己的课堂中实践,使教师们能逐步适应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三是让学生初步适应这种学习模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主动性进一步增强。四是认真总结实验推广的成功做法,不断积累实验推广的经验。
全面实施阶段:在这一阶段里,认真总结经验,完善制度,各学科教学基本上形成适合学校实际的教学模式,全体教师对各种课型的模式与具体要求的认识进一步深入,并能熟练地在教学中加以运用。
总结深化阶段:经历了这一阶段的总结深化,老师和学生都能适应这种新的教学模式,部分老师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意识进一步增强,教学质量有明显的提高,家长的满意率高。形成具有自我特色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三、实施过程
1、组织领导
为切实推动课改工作的进行,加大监督及过程性管理和评估的力度,为此学校成立课改领导小组,小组成员职责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学校制订课改检查制度,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考评,纳入班级和教师考评。
2、运作过程
根据学校工作的安排和课改工作的目标和规划,将课堂教学改革列入日程。2009年,除毕业班之外,全部采用‚杜郎口‛教学模式,学校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方式对这种模式进行宣传,利用教研组活动进行教学比赛,每个教研组推荐课改比较好的在全校上教改观摩课。并邀请定远县教研室专家对我校进行实地考察、观摩、调研、指导。经过一年的努力,课改初显成效; 2009年9月,各年级全部采用杜郎口课堂教学模式; 2011年,经过近三年的模仿、探索、总结,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快乐课堂‚四步教学法‛。
‚快乐课堂‘四步教学法’‛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也辐射到学校的各个领域,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学生的主动参与管理学校。学校以学生会为中心,下辖学习部、治保部、文艺部、生活部、体育部、卫生部等部门,涵盖了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影响下,在‚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的思想指导下,选拔学生干部和成员,让学生主动参与,管理班级和学校事务,整个过程中,教师不干涉,只起到监督的作用。这一做法得到了师生的一致认可和支持。
快乐课堂‚四步教学法‛的实施,让死气沉沉的课堂重新找到了活力,得到了师生的一致拥护,学生纷纷说‚是快乐课堂让我上课再也不睡觉了‛、‚快乐课堂让我敢于在课堂上大声发言了‛,‚快乐课堂让我知道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等。
3、进行课改探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为了将课改之路走成功,学校将课改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科研的重要内容,每学期至少组织三次课改研讨会,教师撰写两篇课改经验反思或总结,并在2011年申报了市级课题《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论文多人次获得市级二三等奖。教师撰写的课改论文,在市、县论文评选中,先后多人获得一二三等奖。
4、学校文化彰显特色
良好的校园文化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承载着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价值功能。苏霍姆林斯基曾是:‚要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学校围绕课改,积极创建学校校园文化,美化校园墙壁、布置班级文化、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处处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理念,逐步形成了独特鲜明的校园文化。
四、建设成效
通过近三年的不断探索和努力,课堂教学改革已初具规模,形成了‚快乐课堂四步教学法‛,在‚学生主动健康发展‛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学校、教师、学生都得到了发展。
1、学校发展: ‚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让我校教师在课改上不断摸索,求实创新,先后获得了市县多项荣誉,学校工作得到了县教育局的肯定和表彰,课改工作也先后吸引了XXX学校和多所兄弟学校来我校参观交流。
2、教师发展
随课改工作的深入,形成了‚敬业爱生、乐教善导‛的教风,师资力量增强。学校课改先锋秦玲玲、李茂林老师在县优质课评比中获得第一名;秦玲玲被评为定远县首届师德标兵,高明伍老师被评为安徽省优秀教师,王德坤老师被评为市模范教师;多位教师教学作品在市县中获奖。
3、学生发展
在‚四步教学法‛的课堂影响下,形成了‚诚实友爱,博学多思‛的学风,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发展,成绩有大幅度的提高。自2008年以来,每年中考考取省市重点高中的人学生都在近50人。有多位学生在在市县举行的各类活动中获奖。
5.学前教育专业办学自评报告 篇五
东莞市五星职业技术学校
学前教育专业办学自评报告
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检查的通知》(粤教职函〔2013〕117号)文件和《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合格检查指标体系》要求,对照评估指标体系标准,我校对学前教育专业办学情况进行了认真、全面地自查、自评,现将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学校概况
我校创建于2007年。近年来,先后投入2000万元建设新校区。目前,学校占地面积,8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0平方米。教职工人数110人,专任教师81人,双师型教师40人,并先后>投资了600多万元建设了学前教育、汽车维修与运用、模具制造技术、数控技术应用、服装设计与工艺、>会计电算化、计算机应用、电子技术应用等专业实训中心,有各类专业实训室17间。学校设施设备齐全,有功能完善的体育场、塑胶跑道、篮球场、羽毛球场,体育活动场地总面积5000㎡。图书馆藏书量达50000册,报刊杂志20种。各种建设、场地和设施设备符合国家建设和安全标准,满足学校办学需要。
学校规范办学,教学秩序稳定,先后被评为2012东莞市先进民办学校、2012市教育系统文明单位、2012市教育质量二等奖、2012年市德育品牌“四个一工程”优秀项目奖。
二、学前教育专业定位准确
年,学校创办的同时就开设立了学前教育专业,学校非常重视学前教育专业建设,该专业现在已经成为学校的骨干专业。
在市教育局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和帮助下,学校成立了学前教育研发小组,为学前教育专业建设发展提供了全方位支持。
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参观了省市部分重点幼儿师范专业;实地考察了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实训设施及实验室建设情况;学生素质现状;学生毕业去向;与省教育科学相关专家探讨了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前景;了解了政府对学前教育发展的政策规划设想;访问了东莞部分幼儿教育机构;调查了幼儿教师的基本情况;幼儿园管理员对学前教育的观点与意见。
根据东莞外来务工人员多,学前教育及师资队伍严重不足的区域特点,结合学校办学条件写出了《创建学前教育专业可行性>调查报告》,为科学规范建设学前教育专业打下了基础。
三、学前教育专业实训设备配置完备
长期以来,学校将学前教育专业作为骨干专业来建设。自2007年开办学前教育专业以来,不断加大了对该专业的经费投入,先后投入100万元,用于校内教学及实验设备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实训场布局合理,空间适当,环境适宜。建有2间电子琴教室、2间形体舞蹈训练大厅、1间美术展览教室、1间音乐教室和8个单间钢琴房等,较好地满足了该专业需要。学校还加大学前教育方面图书资料投入,生均图书80册以上,符合重点中职学校骨干专业图书资料的标准和要求。学前教育专业还与市佳华幼儿园、同心幼儿园等两所学校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满足了学生见习、实习需要。近三年来,先后组织600名学生到市、镇20所幼儿园实习,收到了较好效果。
四、师资队伍建设措施得力
我校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有规划、有经费、有措施。为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校根据国家《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制定了《学前教育专业教师队伍建设规划》,目标任务明确,措施可行。
目前,该专业教师总数9人,本科以上学历9人,占专业教师人数的100%,具有专业职称教师9人,占专业教师人数的100%。
学前教育专业学科带头人,专业教研组长,专业对口,水平高,在学校专业建设和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建设的理念是“注重文化基础素质的培养,注重教育理论、音乐、舞蹈、美术等幼儿教师基本功的训练”。在教学实践中,开展教学改革,根据《教育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经验有机结合,强调课堂进实训场所,课堂进工作场所,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五、>教学管理改革成效显著
学校成立了学前教育教研组,定期开展教研活动,为我校学前教育教学活动起到了教研和管理的引领作用。根据市场劳动力对幼教人才需求情况和学生就业方向,学校制定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规范严谨,符合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总体要求,专业发展趋势符合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和教学指导方案要求。
本专业积极探索课程体系改革,根据《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结合学生实际和专业发展要求,制定了实施性>教学计划。对学前教育课程积极开展了教学内容的改革,改革力度大,开设有“三学六法”、“美术”、“歌唱”、“乐理”、“指挥”、“视唱练耳”、“键盘”、“舞蹈”、“形体训练”、“教师口语”、“儿童文学”、“儿童>心理学”等近二十门专业课。教材选用规范合理,课程设置规范科学。教学管理制度齐全规范,信息化管理手段得到充分运用,并对管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学校每年都举办学前教育专业系列作品展览。2013年在市教育局举办的“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展览”中,我校所进行的集体电子琴演奏、美术手工制作展示等受到与会专家的好评。在学校每年举行的各种大型活动中,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所表演的“大型团体操”、“歌舞表演”、“演讲比赛”、“十佳歌手大赛”等都展示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风采。
六、多元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十分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得到提高,学习目标明确,态度端正,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能客观认识自我,形成了具有专业特色、符合职业教育规律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实施性计划科学完善,课程体系得到落实,达到人才培养目的。在2013年下半年,学校举行的月度校园之星评比表彰中,该专业有三位同学受到表彰和奖励。
近年来,毕业生参加工作对口见习实习率达到98%以上,学生见习实习时间得到保证,岗位专业对口,管理规范到位。
学校建有由职业教育专家和专业带头人共同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定期讨论研究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有关问题。
开办学前教育专业以来,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连续六年不间断招生,学校现有学前教育专业学生464人,学生巩固率达98%以上。
在做好学前教育专业建设的同时,围绕地方经济发展和企业需求积极开展实用人才>培训。近三年,毕业生供不应求,就业率在99%以上,毕业生当年专业对口率稳定在 98%以上,毕业生三年内获得教师资格证比例达到50%以上,毕业生获得相关专业资格或技能证书比例达到70%以上,获得普通话等级测试“二乙”以上80%。经跟踪调查,用人单位反映我校毕业生在考察期间学生状态及专业素质能力表现良好,对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感到满意和基本满意的超过95%。
七、专业办学历史和方向
我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开设符合本省、本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就业前景和社会声誉好,在本地区、本行业同类学校中起到了示范和骨干作用。
学前教育专业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准确的专业定位,专业设置和建设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职教特色鲜明,对专业办学有着清晰的改革和发展思路,改革方向符合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总体要求以及专业发展趋势和人才培养要求。
我们将把握创建省级重点中职学校这一契机,继续加强专业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实训基地建设,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将学前教育做大做强,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对照省中等职业学校骨干专业标准,对我校学前教育专业进行了认真自评,自评结果为:总分94分,达到了省骨干专业建设标准。
6.中小学特色校园自评报告 篇六
中小学特色校园自评报告优秀文集一
为了深入贯彻《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推进学校的体育工作,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发展、和谐发展,提高全员体育运动素质和体育竞技水平,我校申报足球特色学校的评选。
现将我校自查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全面加强体育特色校的建设
我校自20xx年创办以来,在学校领导正确领导下,开展阳光体育、提高校师生的体育运动能力、增强全民体育运动素质的办学理念始终没有变。学校领导班子重视学校体育工作,重新调整了体育工作领导小组,并于20**年创办了学校体育节,将足球工作纳入到学校发展规划之中,纳入到学校工作计划和学期工作计划之中,纳入到日常学校的议事日程之中。
二、舍得投入,创造条件,积极营造良好的体育环境
几年来,学校按照《xx省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的要求,不断加强对体育设施的建设,我校建有体育运动场2个,足球运动场2个、足球门6副(包括2副活动球门)。同时,学校还节约资金,积极购进各类体育器材。目前学校拥有足球80余个,训练标志锥40套,训练标志盘70个,其它足球训练设施均安全到位,从而为开展足球运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加强管理,培训队伍,不断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
我校现有体育教师16人,专职足球教练员2人,外聘教练员2人,有研究生学历体育教师1人,其他人都具有本科学历。为了提高足球训练水平我校特与xx市地平线足球俱乐部签订训练合同,利用俱乐部的专业知识水平来提高我校足球队的水平。为提高我校体育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学校利用政治、业务学习时间,组织体育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学习新大纲及《走进新课程》等有关新课程改革方面的资料;学校图书室、阅览室向全体教师开放,并为教师订购了体育方面的相关杂志。然鼓励和支持教师们外出学习,组织教师参加区、市及省一级的足球培训活动,其中王波老师顺利通过亚足联C级教练员培训,李慎华老师顺利通过中国足协“校园足球指导员培训”。
为全面贯彻我校足球工作,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和竞技水平,学校引导体育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认真钻研新教材、新教法,积极探讨合作性、研究性学习及快乐足球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锻炼的主人。
四、突出特色,抓住重点,切实提高足球运动水平
近两年学校体育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学生的足球竞技水平不断提高。
1.以特色传统项目为重点,提高全员体育竞技水平
(1)足球运动成为我校师生的第一运动
为了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拼搏精神,增强学生竞争意识,发现和培养高文化修养、高综合素质、高运动水平的足球运动人才,学校把加强足球重点校的建设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注重采取形式多样的方式方法,使得学校的足球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学生的足球竞技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为了营造足球氛围,我们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小学部我们积极开展足球节。从培养学生足球兴趣出发,针对一二年级学生的特点,组织他们进行运球练习并开展射空门比赛;三、四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足球基础,我们就组织他们开展五人制或七人制的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学会传球、学会交流;对于即将有的五年级学生我们针对孩子们逐渐有了配合意识,有能力组织九人制或十一人制的比赛,学生通过比赛在技术、洞察力、交流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提高。对于初中部我们积极开展班级足球联赛。如今,这已经成了我校的传统体育比赛项目。全校各班级不仅有自己的球队,而且每个球队还有自己设计的响亮的名字。如:“霹雳之火”、“火箭风暴”、“黑暗军团”等等。还有的班级为自己的球队设计了漂亮的队徽。每学期,学校足球比赛的日子是学生最激动、最活跃的时候。每当到比赛的日子,各班级足球队员身着运动装,活跃在比赛场上;其他学生则站在体育场外,呐喊加油。当比赛结果出现时,优胜班级欢呼跳跃,互相拥抱;战败的班级则会痛哭流涕,不胜惋惜。
为了提高学生的足球竞技水平,我们在四、五年级学生以及七、八年级中组成了校级足球队,付帅和李慎华老师担任教练。足球队每天坚持1个小时的常规化训练,并在每周末举行一次比赛。在训练的过程中,以张xx老师著的《现代足球训练方法》为依据,将一些外国的先进足球理念传输给学生,从而达到训练内容系统化的要求。的确,足球作为世界第一运动,早已深深地扎根于桓台县实验学校的校园之中,成为师生心中的第一运动。
三年来,学校学生足球队在全市足球比赛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xx年市传统校比赛中第五名、20xx年市长杯比赛中第四名、20xx年桓台县学校联赛中第三名,并连年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
(2)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成为学生们训练的基地
20xx年,学校开始筹建桓台县实验学校雏鹰起飞足球俱乐部。在省、市、区体育局的帮助指导下,我们健全了俱乐部的组织机构,制定了俱乐部的章程、实施计划、入会简章、教练员工作守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于今年与xx市地平线足球俱乐部签订协议组建友好单位。
2.体育俱乐部的创办过程是学校体育运动不断发展的过程。
近年来,学校不仅重视足球运动的发展,而且还注重抓好排球、乒乓球、篮球、武术等多项体育运动,各类训练队、特长班坚持常年开展活动。学生们在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武术等训练中,提高了竞技水平。
我们坚信,在省、市、县体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我校的足球运动将会开展得更好,学生的竞技水平将会得到更大的提高,并将带动全县体育运动的蓬勃开展。
中小学特色校园自评报告优秀文集二
根据《国家校园足球示范学校基本要求》文件要求,我校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理念,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充分保证学校体育课和学生足球活动,加强体育卫生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调动学生参与足球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体验足球的快乐、享受体育的快乐。结合实际,对我校贯彻落实足球示范学校工作情况进行了认真自评,自评情况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学校现有占地面积10188平方米,教学班34个,学生1533人。教职工总数79人,学校有专职体育教师6人。
二、组织领导
(一)健全工作机制,落实国家政策
学校成立了“清福小学足球特色校园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副校长具体负责工作,教导主任、体育教师为成员,专人负责,规范体育工作。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研究每个阶段足球工作的进展情况,具体指导本校校园足球工作的开展,确保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清福小学足球特色校园工作机构
领导小组:
组长:李焕玲
副组长:陈欣于颖徐莉娜
成员:刘金芝杜强刘洋殷孟柱张晓梅刘智臣康宇钟剑飞李昂
(二)高度重视,纳入学校规划
为保证校园足球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我们将足球工作纳入到《学校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中,严格执行。
(三)完善规章制度
学校体育教育法规文件,计划、总结、教学文件等相关资料齐全规范。制定了“校园足球工作管理制度”,“校园足球工作考核办法”,“校园足球训练要求”,“校园足球训练应急预案”等相关规章制度,同时还建立了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应急管理机制,明确责任落实到人。
三、保障措施
(一)师资保障
我校共有体育教师6人,殷孟柱教师根据上级要求分别参加了国家级和市级的培训,均有合适的教师资格证。体育教师能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具备从事体育教学所必需的基本功,有较强的组织体育竞赛和训练能力。学校认真做好体育教师的理论学习和技术培训工作,通过走出去、请进来,观看录像片等办法提高体育教师的素质。
(二)设施保障
我校有有足球场1个,体育器材数量基本达到器材配备的要求,由李金松老师负责管理,对体育器材的管理能经常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维修,确保体育器材使用的安全性,对体育器材的数量、品种、添置和损坏有明确的记录,学校每年还拨款购买一定的体育设施设备。并做到了有计划地逐年添置充实体育器材。学校也能考虑体育教师的工作特点,执行教育行政部门对体育教师工作服装配置等有关规定,在体育课课时计算和职务职称评定时与其他科目的老师一视同仁。
(三)资金保障
学校设有专项体育经费,将其纳入学校经费预算,按公用经费的一定比例用于体育日常工作,统筹规划,保证体育教学和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同时,落实体育教师待遇。每年提供应有的服装、生活用品。将体育教师课外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和足球训练活动均纳入课时工作量考核,在实施校方责任险的基础上,为学生新增购买运动意外伤害险。
三、教育与教学管理
(一)教学安排
按照国家要求,定期开展全校性体育教研活动,学校充分利用体育课、大课间操等多种渠道,开足开齐体育课,切实保证每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接触足球,保障他们参与足球运动的权利,提供参与足球活动的平台,从培养对足球的兴趣开始,根植课程,实现全员普及。
1.课程管理
在平日的教育教学中把足球基础技能教学作为全校体育课的必修内容。学校能确保每周一节足球课教学,保证每节体育课至少拿出15分钟进行足球基本技能训练。开发足球课程资源,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开发并编制了我校足球校本教案,由体育老师任教,实施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足球教学,作为体育教学内容的`补充。
2.校园文化
我校有效利用学校各种宣传阵地,例如利用宣传橱窗,学校广播,手抄报,征文等普及足球知识,加强足球运动的宣传,让学生更多的了解足球运动的历史和我国足球运动的历史,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民族情感。经常开展以足球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摄影、绘画、征文等),在阳光体育网、学校网站上都创建了校园足球信息平台,动态报道足球活动、交流工作经验、展示特色成果。在每年的图书室定书籍的时候都将征订一定数量的足球图书资料,虽然书籍还没有多少,相信以后会积少成多的。
(二)训练与竞赛管理
学校创建了足球兴趣小组,吸纳有兴趣的学生参与足球活动,每次训练时间不少于1个小时,长期开展课余足球训练,由王博老师执教。在初始训练阶段,着重抓好基础的技术训练。这一阶段主要让队员对足球技术有进一步的认识和掌握。到综合训练阶段,注入简单战术配合的训练,并在此期间传授足球裁判规则,使队员们掌握一定的战术和规则并可加以运用。
我校每年组织一次校内班级联赛,每个年级都建有班级、年级代表队,学校建有校级男、女足球代表队。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每年的校运动会将足球比赛设为必赛项目之一,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同时制定了可行的方案,有可操作的安全、医疗等应急预案。
学生课余训练和竞赛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活跃学生课余文化生活,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开展、发挥学生特长,培养后备体育人才具有积极意义。为更好地统筹安排各教师资源,做到教练员、运动员、训练时间、训练场地器材的四落实,学校教导处和体育组及早地制订了切实可行的训练计划,做到有计划,有记录,按时保质抓成效。
我校鼓励有天赋、有潜力学生参与校外足球训练、培训和比赛,努力向上一级特色学校输送足球优秀运动人才。
四、困惑与展望
1.场地设施还需要继续完善。学校能进行正式比赛的草皮场地没有,无法满足校园足球联赛的需求。
2.个别家长不是很支持孩子练足球,认为没前途,容易受伤。我们将尽力做好家长工作,从多方面,多角度分析孩子练习足球的好处,并建立起更加科学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监护好队员安全的同时做好学校利益的保护。
3.没有专业的足球教练,还有体育教师没有到外出学习相关足球知识,体育教师的培训在短期内还不能全面铺开,体育教师得不到技战术的提高,影响了足球教学质量的提高,校园足球推广普及受到了严重制约。
五、我们的努力
1.正在策划校园足球操,将足球运动融入大课间体育活动中,活动形式要求新颖、内容丰富,融健身性、普及性、艺术性于一体;编排上把握“五个着手点”,即有特色、有活力、有艺术、有美感、有运动量;重小技巧,尝试进行几个项目的练习,如:运球、各个部位颠球、各种方法射门、带球过人等。从中发现人才,对技能技巧较为突出的学生进行了拔高练习,如组织足球对抗赛,吸引到校队训练等。
2.在课堂训练上落实“四个到位”,一是师生对活动各个项目和具体动作的领悟理解到位;二是教学双方沟通交流到位;三是对动作所蕴含的情感价值和锻炼价值感悟到位,在训练中达成目标;四是对动作的整体把握到位。
3.跟踪上级政策的出台,积极准备创建学校足球俱乐部。同时我校还将加强档案建设,不断总结创建足球特色校的经验,为今后巩固发展创建成果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永安中学足球特色学校的足球事业可谓刚刚起步,通过创建足球特色学校活动,校园内焕发了勃勃生机,教师和学生全员参与,积极性空前高涨。通过足球知识的普及和足球运动的开展,学生体质明显增强,学生足球知识普及率和运动技能大大提高。通过参加各种比赛活动,球队积极水平明显提高。
我们的足球之路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还需更多的领导支持。我相信只要我们携起手来定会创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中小学特色校园自评报告优秀文集三
足球是世界最大的体育项目,社会关注度高,足球文化内涵丰富。20**年国家颁发《中国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20**—2050年)》中谈到:“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振兴和发展足球是全国人民的热切期盼,关系到群众身心健康和优秀文化培育,对于建设体育强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举措,是夯实足球人才根基、提高足球发展水平和成就中国足球梦想的基础工程。
xx省**市素有“足球之乡”的美誉,曾培养出了“亚洲球王”李惠堂、前中国队主教练曾雪麟,还有池明华、谢育新等足坛名将。**人民,不论男女老少,对足球喜爱的热度,从街头巷尾都能看到小孩子在踢球的景象可见一斑。随着国家《中国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20**—2050年)》的发布和加大对校园足球的投入,“足球之乡”再次掀起了一股足球的热浪,焕发出崭新的活力。**中学作为xx省足球传统项目名校,秉承多年来积累的人才资源,率先在这股足球的热潮中扛起了培养青少年足球健儿的大旗,深入贯彻落实《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和《教育部等6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精神,于20**年6月9号被教育部确定选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中学的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为什么能在全国几万所中学中脱颖而出?得益于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唤醒校园足球基因,传承足球传统。
“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并成为公众认可、具有特定文化底蕴和识别符号的一种无形资产。”而这种“无形资产”需要唤醒,需要传承,而**中学恰恰拥有这种优良的校园足球文化基因。
自从1979年起梅县地区被定为全国重点开展足球运动16个地区之一,**中学就被推选为足球传统项目学校,并曾于1982—1985年连续4年先后获得“希望杯”南区8省联赛两次冠军、全国决赛两次亚军、“幼苗杯”全国足球重点地区比赛冠军,培养了原国家队主教练曾雪麟,国家队队员王惠良、杨宁、钟杰章等足坛名将。
优良的校园足球文化需要传承和发扬。过去辉煌的成绩,随着岁月的推移,难免为人淡忘。**中学校友、原国家队主教练曾雪麟是**足球发展过程中两位泰斗级的足球人物之一。为了纪念他对**足球做出的卓越贡献,校友曾宪梓博士专门捐建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雪麟楼”。该楼位于学校正门口位置,告诉每天经过校园的梅中学子,学校曾经培养出了一位这么优秀的足球人才。同时,每年的校庆时,学校总会给学生们印发有关曾雪麟校友等足球人才的校史资料,让每一届的学生都能够了解我们的校园足球传统文化。
作为学校培养出来的优秀足球人才,原国家队队员王惠良、杨宁、钟杰章等足坛名将也不忘带队回校参加活动,不仅通过他们的亲身示范、带动比赛、技术讲解等方式培养学生足球队员,还通过他们的关系带来诸如xx足球明星俱乐部、英超西布朗维奇俱乐部的足球明星、青训教练等资源,在学校、社会中营造起良好的足球氛围。
通过校园足球文化建设和足球明星校友的传帮带,唤醒了**中学学生血液中的校园足球DNA。**中学足球队传承了学校以“梅”为骨的韧劲,形成了在足球场上敢打、敢拼的勇猛作风。这种拼搏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梅中足球健儿,目前有谢锦政、林炼铭等一大批青年球员活跃在职业队青年队和国家青年集训队。
二、加强校园足球管理,打造足球开展平台。
**中学20**年被**市教育局、体育局评为**足球之乡60周年“校园足球突出贡献集体”。足球作为学校的传统项目,为区、市、省和国家输送了大量的人才,也为学校带来了巨大的荣誉。这些都离不开代代梅中人对校园足球的支持。学校也不断的积累经验,加强对校园足球项目的管理,打造好校园足球的发展平台。
1、领导重视。足球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担任,副组长由分管的副校长担任,组员由处室负责足球项目的主任和教练员组成,定期召开学校足球工作会议,制定学校的足球发展规划,加强顶层管理,为校园足球的开展创设良好的保证。
2、师资雄厚。学校现有4位专职足球教练,每位教练不仅具有足球专业知识背景,也有很强的责任心、责任感。除了正常的体育课之外,足球教练们不计报酬,坚持每天进行科学训练,寒暑假也不例外,带队业绩突出,涌现出全国优秀教练、xx省优秀足球教练等。除此之外,学校还定期送专业教练出外培训,不断提高教练业务水平。
3、资金支持。在上级领导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学校在有限的办学经费中,每年投入近20万,从训练、场地、设备设施等方面保证足球队活动的良好开展。20**年投资200多万将原来坑坑洼洼的泥地球场改造为正规的人工草场,从而吸引了更多青少年学生参加到校园足球活动中来。
4、营造氛围。除了学校领导、专业教练和资金投入所打造的平台,学校同时也注重对营造青少年校园足球的舆论环境,向老师、家长、学生大力宣传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理念、育人功能,校园足球文化和先进经验做法,及时报道学生足球赛事以及学校足球队所取得的成绩,对取得成绩的优秀运动员给予宣传奖励等等。学校通过广泛发动全校上下,从行政到老师,从学生到家长,均能够达成共识,全力支持学校校园足球工作的开展。
三、丰富校园足球特色,完善足球培训机制。
作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中学不断的积极探索实践,着力扩大校园足球覆盖面,把开展竞赛、游戏等形式多样的足球活动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力发展学生足球社团,让足球运动融入学生生活、扎根校园。
1、完善校内活动机制。
学校每年组织班际足球赛、新生足球赛,开展形式多样、丰富有趣的足球活动。如在初一级举行“新生杯”足球比赛,在初二级、高一级举行男女生足球趣味比赛等,可以说是做到“班班有球队,级级有球队”。通过这些比赛,学校选出部分优秀运动员或者有发展潜力的苗子组成学校足球队,让他们接受更为专业的训练。
在**市于20**年把足球项目作为中考的选考项目背景下,学校也加大了招收足球特长生的力度。学校积极争取市、区教育局等上级部门的支持,每年专门有特招足球特长生的指标。这些特长生都经历了层层把关的选拔,考生在经过专业测试和文化分达到我校的录取资格才可以录取。通过对专业和文化两方面的把关,让专业技术过硬和具有一定文化基础的优秀人才到我校就读,为我校继续保持足球传统优势输送新鲜血液。
2、完善足球训练计划。
经过多年的沉淀,学校足球队在训练机制方面已经形成了固有的模式。每学期开学初,体卫处、体育组和足球领导小组认真研究、制定训练计划,具体到每周每天的训练内容以及比赛计划。在保证学生文化课学习的同时,每天下午放学后保证两个小时的训练时间。在训练的过程中,采用游戏式、对抗式、单项式等多种形式,对队员进行身体素质、灵活协调性、单项技术和战术素养等方面进行训练,教练分工明确,分队分项目进行训练。
针对目前学生对足球运动理解不够的情况,学校专门配备了多媒体课室,由教练根据工作需要安排学生观看足球赛事,并对足球进行技战术讲解。
目前学校常年保持有高中、初中男女4支足球队进行正常的训练和比赛。
3、完善竞争激励机制。
为了检验学校足球队的训练水平,学校经常在周末邀请校外球队到校进行教学比赛,做到练赛结合,及时发现训练问题。同时,为了使球队能够保持强有力的战斗力,学校每次大赛前均会召开动员大会,并给予球队一定的成绩目标和奖金的激励政策。
四、比赛成绩斐然,打通球员上升渠道。
有了学校的全力支持、扎实的群众基础和深厚的人才储备,通过一系列科学的训练机制,**中学足球队重新焕发出了活力,在近几年参加的国家级、省级、市级的比赛中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如20**年初中女子足球队取得**市首届“市长杯”初中女子足球比赛冠军;20**年高中男子足球队在**市“市长杯”足球赛中夺魁,代表**市参加“省长杯”决赛,另一支球队参加由团中央组织的“卓尔杯”全国中学生足球挑战赛取得了南区第4名,“谁是球王”足球争霸赛xx总决赛第4名,**市首届“禁毒杯”足球比赛第2名等优秀成绩,特别是20**年我校初中男子足球队获得华南赛区冠军,学校时隔30年后再度打入全国校园足球总决赛,最终取得总成绩一等奖,在20**年“市长杯”决赛中,我校高中、初中男子足球队均获得冠军,其中高中男子足球队代表**市参加11月28日-12月6日在湛江举行的“省长杯”比赛(获得全省第七名)。初中女子足球队获“市长杯”第3名。20**年“市长杯”决赛中,我校高中、初中男子足球队均获得冠军。20**年“市长杯”决赛中,初中女子足球队获“市长杯”冠军。
这些成绩的取得,既为学校增添了光彩,也擦亮了球乡的品牌!更为重要的是,也为足球健儿们打通了上升的通道。**中学的足球健儿们,不仅可以参加高考进入高等院校进修,也可以加入职业俱乐部去寻找人生更大的价值体现,目前学校有15名足球小队员在各个职业俱乐部中训练,其中有两人入选U17国家青年集训队。这些成才通道的打开,增强了校园足球的影响力,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无疑也促进了校园足球运动更好的开展。
五、存在的不足和需改进的地方。
1、校园足球文化活动开展少,特别是征文、演讲等方面还需大力宣传。
2、对参加省、市、区级比赛的运动员落下的文化课没有很好的进行补习。
7.市场营销特色专业自评报告 篇七
关键词:美人美己,学生自评,臻美课堂
一、研究背景
研究之前, 我们全体教师对“课堂”和“学生”作了独立、深入的思考:
1. 臻美课堂是怎样的课堂?
我们以为:臻美课堂是有弹力、有吸引力、有活力、有生命力的课堂。课堂如一条河流, 学生如活泼的河水, 河水在受限的两岸里, 不息地向前奔流。
2. 明确研究方向和主题。
结合我校课题研究和办学特色, 我们把研究点集中在“学生”, 确定以“美己”为核心, “学生自评”为主题的实践研究, 依据如下———
(1) “美己”的根基是“以生为本”。臻美教育是我校的教育特色。“美人美己”的思想建立在“以生为本”的基础之上。美己, 是通过认识自我, 评价自我, 从而不断完善自我, 最终实现“美美与共”的教育愿景。因此, 确定“美己”为核心的研究, 既符合吴江区“必须聚焦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要求, 也契合我校科研的内容。
(2) 自评, 才能自知、自明, 达成“美己”。教育评价专家强调:评价不在于证明, 而在于改进。小学课文《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中, 小红马嘲笑小骆驼长得难看, 小骆驼很难受。在和妈妈沙漠旅行后, 小骆驼明白了难看的睫毛、脚掌、肉疙瘩, 都是骆驼与众不同、适应沙漠生活的宝贝, 此时, 小骆驼能正确地认识自我的价值, 客观地评价自我, 由衷感受到: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我们的学生, 也如小骆驼, 由于对自己认识不够, 往往仰赖周围人的评价来评价自己。所以, 需要像“骆驼妈妈”一样的老师, 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评价自己。“自评”犹如一面镜子, 让学生真实、正确、诚实地认识自我。只有对自己做出客观的评价, 才能扬长避短, 逐步纠正自我, 发展自我, 完善自我, 最终真正达成“美己”。
(3) 微研究, 是切合我校实情的研究方式。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 学校老, 师资结构也偏老, 科研力量薄弱。“微研究”其内容微、理论微、形式微、成本微, 很切合我校科研的实际。因此, 我们选择微研究的形式进行实践研究。
二、实践“微研究”
明确了研究方向和主题后, 我校以“美己”为核心, “学生自评”为主题, 分层、分组开展课堂实践研究, 在自下而上的研究中总结、提炼。
1. 分组学习理论文章。
教科室印发关于“学生自评”的理论文章, 由教研组长组织学习。通过学习, 使教师了解“学生自评”的现状、意义及引导学生自评的一些策略, 为之后的课堂观察、论文反思做好认知准备。
2. 开展沙龙活动。
我校教科室组织教师开展以“学生自评”为话题的沙龙活动。沙龙以自由、轻松的谈话形式, 把教师对“学生自评”的思考引向宽处。
3. 组织论文评比。
教科室组织以“学生自评”为主题的征文活动。教师通过写论文, 梳理了“学生自评”的现状、问题、意义、方法、策略等, 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各自的思考和观点。通过论文评比, 把教师对“学生自评”的思考引向深处。
三、研究总结
有了以上的系列研究, 我们对“学生自评”形成了以下粗浅的总结:
1. 深入了解了“学生自评”的现状。
(1) 教师缺乏“学生自评”的意识。意识指导行为。我们的课堂教学中, 由于教师缺乏对“学生自评”价值的认识, 就没有主动预设“学生自评”的意识。
(2) “自评”形式单一, 力量羸弱。课堂上, “学生自评”还是以语言评价为主, 如“你觉得自己读得怎样, 写得怎样, 画得怎样?……”有的科目, 如英语、美术、综合实践, “学生自评”主要通过课后的等级 (星级) 进行自评;数学等科目, 作业自批是“学生自评”的主要方式。总体而言, 学生自评的数量少, 形式单一。羸弱的“学生自评”没有发挥强劲而持续的内动力。
(3) 学生不善“自评”。能力在训练中提高。由于课堂上教师忽略“学生自评”, 学生的“自评”能力得不到引导和强化, 总体上, 学生不善“自评”。
(1) 自评不习惯。由于课堂教学中, 以教师评价为重, 学生互评为主, 学生已习惯“被评价”, 一旦让他们自评, 往往显得不知所措。
(2) 自评不正确。学生主观上有迎合教师、同学的意向, 自评就缺乏客观性。低、中年段学生往往“自我评价”过高;高年段学生受传统文化影响, 往往自我评价过低。
2. 提高了对“学生自评”的认识。
通过理论学习和课堂观察及论文反思, 我校的大多数教师提高了对学生自我评价意义的认识。
(1) 自我诊断, 扬长避短。学生通过自评, 对照具体的标准, 发现哪些方面有长进, 需要加以巩固和发展, 哪些地方不足, 有待于改进。
(2) 自我反馈, 自知自明。学生依据评价结果, 调整自己的学习态度、改变自己的学习方法, 不断促使自己校正目标。
(3) 自我激励, 自我完善。学生通过及时的自评反馈的信息, 当觉得学习有成效时, 学习者会从精神上产生动力和满足, 增强信心, 激发更高的学习热情。
四、丰富了“学生自评”的策略
1. 激发启蒙:
形成自评意识。教师首先要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有了良好的评价意识, 学生才可能有审视自己、评判自己的行动, 从而促使自己在学习上有一个新的增长点。
2. 引导示范:授之于自评方法。
(1) 标准要清晰。有了自评的意识, 没有自评的标准, 就如少了操作的工具。试想, 一个人想种花, 手头没有锄头、铁铲等工具, 往往因为无从下手而放弃。学生自评也如此, 评价标准是标尺, 是工具, 标准越具体、清晰, 评价结果越精准。
(2) 评价要客观。小学阶段学生的自我评价是起步阶段。特别是小学低年级, 很大程度上是从依赖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到学会自我评价的。在引导学生自我评价时, 教师要做好正确的导向, 激励学生实事求是、客观地评价, 这既是自我评价的要求, 也是学生素养的要求, 力在当下, 功在长远。
五、加深对“臻美课堂”的再认识
所谓“课堂空间”, 并非是一排篱笆围出一个院落, 一道砖墙围出一方空间, 而是一个由学生、教师、教材这三个基本要素建构而成的立体网络状的系统, 它是有生命张力的。
1. 远视, 才能延伸课堂的长度。
课堂的长度, 也就是学生的发展道路。毫无疑问, 教师都知晓课堂教学的起点应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而终点, 很多都落在学生期末的分数。教育者的近视, 往往让课堂急功近利, 为考而教, 这种忽视学生未来的教学, 本质上已经不是教育。“浇树浇根”,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 做的是浇根的工作, 虽然默默无闻, 无花无果, 但力在当下, 功在未来。学生能否成为一个有知识、有道德、有责任、有梦想的人, 取决于我们的课堂, 也就是一块块培养基地, 从中, 他能得到多少滋养和锻炼呢?我们这样的课堂教学, 首先应该是关注人, 关注人的发展, 这样才是有生命力的课堂。
2. 尊重, 才能提升课堂的高度。
课堂教学, 不应只是关注学生学到了多少知识和技能, 而应最大限度地尊重每一位学生, 让其感受到自身独特的价值。马克思指出:自然界的鲜花都是万紫千红、千姿百态的, 何况人的思想呢!所以对于学生的个体差异, 教育者应当予以最大限度的宽容和尊重。我们要做的是帮助学生尽一切可能去和谐地实现他们自己, 发展自己。缺乏宽容、尊重的课堂是没有高度的, 给人压制和压抑;有了宽容、尊重, 这样的课堂就是高大的, 为学生参差不齐、形态各异的勃勃生命提供了自由生长的空间。
3. 退让, 才能强化课堂的自由度。
乌申斯基提出:“教学不是教, 而只是帮助学。”课堂的主体是学生, 而非教师。课堂时间是有限的, 教师过多的讲解, 无意中让学生成了听众, 占去了学生思考、体验、训练的时间。教师的“懒惰”, 是多给学生一些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机会;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 习得方法, 训练思维, 培养能力, 提高素质。但这个“懒惰”的教师必须是高明的, 他不是袖手旁观, 而是全面了解、观察, 灵活调控、反馈、点拨。
8.学习型社区自评报告(专业格式) 篇八
一、基本情况
1、社区概况
在区委、区政府及街道办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党的领导,政府主导、分类指导、以人文本、资源共享的原则,以服务群众为重点,以居民自治为方向,以维护稳定为基础,以文化活动为载体,开展了系统多样化的社区服务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小区居民为社会经济发展,繁荣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了凝聚力,为社区环境、文化、治安、社区计生、社区卫生工作任务的完成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也为争创深圳市学习型社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开展学习型社区创建活动中,注重在“实”上下功夫,想实招、干实事、求实效,使学习型社区工作逐步在社区形成多样化、经常化和规范化,很好的推进了学习型社区的建设与发展。
2、获奖情况
近年来,XX社区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顺利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推动社区经济、文化及社区建设等各项工作顺利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双转型,加快学习型社区建设步伐。以下是XX社区近3年的获奖情况:
3、自评情况
XX社区对照《深圳市学习型社区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各项评估指标,进行自查、自评,自评得分93分,提请督导评估专家评审。
二、规划与计划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以及《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努力提高全民素质”的要求,结合我社区实际,制定了详细的学习型社区建设规划,并纳入社区建设总体规划。
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以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为目的,以社区成员终身学习为重点,整合利用社区资源,建立起完整的学习体系和学习网络,加快学习型社区建设步伐,营造社区“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良好氛围。
2、总体思路
从社区出发,从居民需求入手,通过开展学习活动,提高居民参与和互动,营造全民参与的学习氛围;通过教育学习,提高居民积极的社区自治意识和社会参与能力,维护社
区和谐;通过对居民素质的提升,促进社区和谐和社会安定,实现社区繁荣。
3、总体目标
学习国内外社区先进经验,探索适合本社区实情的发展模式和管理制度;整合区域资源,最大限度的为居民所用,提升居民整体素质和社区风貌;有计划推进社区学习型组织建设;完成学习型社区创建各项指标要求,力争通过深圳市学习型社区督导评估,成为第一批深圳市学习型社区。
4、基本规划
倡导城市核心价值取向,弘扬科学、人文精神,优化教育资源,加强社区教育内涵建设。
(1)坚持以人为本,开展“人文化”社区教育
以社区居民实际需要为轴心,有针对性地开设各类培训活动。社区培训学院应更多考虑社区群众所喜爱的各类科目课程。重视抓好青少年教育、成人教育和妇女教育,课程要涉及法律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生活技能教育等,突出知识性、健康性、娱乐性和休闲性。
(2)坚持创新发展,打造“数字化”学习社区
依托我区各种教育资源,秉承社区教育网“整合、创新、便捷、亲民”的服务宗旨,深化综合教育培训、教育理论研究、社区教育服务、对外教育交流等多项功能。建设完善终身教育学习的平台。在增添优质课程的同时,开发学习板块,如:
建立“智能英语学习园地”、建立“网上图书馆”、“电子期刊室”等,增添学习趣味性,为居民提供更好、更多、更优质的服务。
(3)坚持拓宽发展,促进“多元化”均衡发展
社区教育工作者每年培育一个精品社区教育点、培植一个草根组织、开发一门教育培训课程、开展一次有意义的社区教育活动、撰写一篇社区教育调研报告或论文。规范提升社区教育师资队伍,明确社区教育工作者的工作任务、考核办法。
充分利用网络、报刊、电视等新闻媒体,宣传我区社区教育工作的典型及经验,提高居民对我区社区教育的知晓率、认同率和参与率。积极提供有质量的通讯报道,进一步打响我区社区教育品牌,扩大我区社区教育的影响力。
(4)坚持文化引领,提升“优质化”教育品质
围绕本社区的特色和品牌,在专家名人的指导下,培育核心团队,广泛开展学习、展示、交流。整合教育资源,深 化老年教育事业。邀请文化名人到社区演讲,丰富社区教育的内涵。
5、具体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把建设学习型社区作为一项事关精神文明建设全局的重要任务,纳入各部门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统一部署,定期督促检查,积极推进学习型社区建设
工作。社区在年初制定建设规划、学习计划和学习制度,有组织、有步骤地把学习型社区建设落到实处,通过全社区的共同努力,形成社区主办、社会各界和驻区单位大力支持、居民群众广泛参与学习型社区的运作机制,共同推进学习型社区不断发展。
(2)广泛宣传。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极引导社区成员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更新思想观念、积极学习,善于学习;加大典型宣传力度,营造崇尚学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舆论氛围;深入报导发展社区教育事业、构建社区教育网络的好措施,宣传建设学习型社区的好做法、好经验,为建设学习型社区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3)完善设施。加强社区学校、老年大学、党员活动室、文化站、图书室等文化活动场所和全民健身点等设施建设,动员社会多渠道投资,加大对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为社区成员提供良好的学习教育场所,创造良好的学习教育条件。
(4)整合资源。建立教育设施体系,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和公益效益,为社区服务;建立人才资源体系,整合人力资源,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社区教育队伍,形成高效的管理者队伍,组建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聘请老党员,离(退)休机关干部和教师成立社区讲师团队,成立社区教育课题研究组,构筑区域性“人才基地”;建立
资金筹措体系,整合财力资源,加大政府对社区教育的财力投入,并坚持投资渠道的多元化,不断拓宽社区教育设施建设的途径;建立互动交流体系,整合宣传资源。
(5)多元激励。采取有效措施,把社区建成没有围墙的学校;运用典型进行激励,设立“学习之星”奖,每年评选学习型个人、学习型家庭、学习型楼院;设立建设学习型组织专项基金,对向社区居民开放场馆、提供资源的个人或单位进行表彰,在社区创造“人人是学习之人,处处是学习之所”的学习读书环境,推动学习型社区创建活动不断深入开展。
三、组织与管理
1、建立领导机制,完善组织架构
留仙社区从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高度出发,充分发挥创建 学习型社区对实现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提升全民素质、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特成立创建学习型社区领导小组,以工作站站长为第一责任人,下设分管领导和负责专人,小组内结合实际工作,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制定领导小组责任制、管理制度、宣传制度及教育学习计划。
在事务管理过程中,推动和完善社区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体系。建立和完善社区议事、协商、听证会议,健全社区居务公开制度。创新社区管理体制和机制,为居民提供便捷、高效、满意的服务,提高社区居民对学习型社区建设的参与率。
2、明确职责分工
XX社区与西丽街道社区教育中心保持紧密联系,积极参与一年两次的街道社区教育工作会议,共同研究探讨创建学习型社区发展规划,及时发现问题,提交问题,解决问题。
经XX社区领导会议研究决定,由社区工作站站长XX全面负责学习型社区建设中的协调管理工作。社区教育专干在本社区定期(一年两次)召开的学习型社区创建工作会议上传达街道社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并根据街道的统一部署,制定创建学习型社区工作计划,记录讨论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在向街道提交的总结报告中体现问题,交流经验。
3、不断完善制度建设
为提高社区教育工作水平,强化社区教育工作的管理机制,加强对基层社区教育工作的指导和协调,结合留仙社区实情,经过研究讨论,从组织建设、队伍建设、教育设施管理等方面制定工作管理制度,并严格按照要求执行。
4、加强社区教育队伍建设
加强社区团队与骨干队伍的建设,建立责任心强、高素质的社区文化工作者队伍。依托社区文化资源,发挥社区文化单位对社区文化活动的指导作用,培养有特色的社区文化团队,组织开展形式各样的群众文化活动。
目前,XX社区有包括在职教师、退休教师等兼职教师
40多人,负责指导培训各种文娱活动及技能,旨在提升居民素质和幸福感。此外,社区还拥有一支强大的志愿者队伍及学习小组,在知识技能、体育竞技等方面贡献着不可或缺的力量。
加强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建设,完善社区专职工作者管理制度,认真开展专业知识、从业能力与职业素质等方面的培训,建设一支职业化、高素质的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
四、学习和宣传
1、形成全民学习的氛围
XX社区工作站通过学习,认识到学习型社区建设是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基础,要从一定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到创建学习型社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社区工作领导班子和居民代表组织学习培训,加大宣传,强调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把社区发展规划与学习型社区建设相结合,使社区居民素质不断得到提升,社区参与度不断提高,进一步明确了推进学习型社区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
社区利用多种形式,多种媒介,向社区居民宣传社区教育和学习型社区的概念以及重要意义。如利用户外及小区宣传栏、宣传橱窗、宣传长廊、横幅标语等形式进行宣传;利用网络、社区学校等开展市民切实需要的各类文化、法律、科技、生活等教育培训活动。专职人员记录各类培训信息,定期向街道社区教育中心提交汇总信息表,并根据需要编印
社区教育信息资料,为社区居民提供教育咨询服务。
2、开放教育资源
XX社区建有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社区教育教学场地,满足不同群体的文化活动需求,包括舞蹈室、电脑室、图书馆、棋牌室等10个功能室,定期向社区居民群众免费开放;此外区职业训练中心主办的营养配餐员培训班、化妆师培训班、老年人广场舞兴趣班、家庭安全知识讲座等也在社区免费开班,给居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3、积极开展网络教育活动
XX社区教育网课程内容丰富,涵盖面广,拥有课间近2000个,是一个理想的网络教育平台。为使居民能顺利获取网络资源,社区特成立电脑培训班,聘请专业老师教授电脑知识;逐步实现网络资源共享。
充分利用社区文化教育资源,建立广泛的学习网络,通过开放学习场所、开设社区讲座等,不断提高学习的质量,为社区成员提供自我教育、自我学习的大舞台。
五、条件与保障
1、保障基础建设
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区功能,社区已形成群众开展文体活动的固定场所。加强室外文化广场建设,开辟社区小型文化广场,开展经常性的文体活动。
XX社区设有社区学校,由街道教办发文挂牌,教学场地总面积约为200平方米,其中,歌咏室、器乐室300平方米,配备了手风琴、电子琴以及音响设备;电脑室配有电脑19台;图书馆藏书近4000册,各类报刊杂志30多种;此外还有棋牌室、会议室、多功能厅等功能室,均有相应设备设施。
2、经费保障
社区每年在社区教育经费上都作有预算,并形成每年增长一万元;并积极利用多种途径增加教育经费投入,如每年拨入的星光老年之家可用作老年人教育经费上,科普经费可用作多层次活动等。
六、实施与成效
1、优化资源共享的学习型社区模式
利用辖区教育资源丰富的优势,开展与XXX的共建活动。以社区市民学校为依托,在社区成立了以高校学生党员、辖区党员教师为主的志愿者服务队,把校园文化融入社区,实现了校园文化与社区文化的互动。开辟“英语角”,“四点半”学校,推进社区中、小学生课外教育。形成了学校支持社区、社区服务居民良好格局。
社区大学生实践基地文化长廊,成为深职院学生和社区开展艺术展示活动的示范点,它将社区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起来。深职院师生定期到社区开展外事礼仪培训、家电维修、为中小学生免费作家教等义务活动,把社区作为良好的实践阵地,既达到实践锻炼的目的,又为社区和谐建设作出了应
有的贡献,密切了高校与社区的“大邻里”关系。这里是我们社区和深职院合作的和谐文化风景。
2、老年协会与老年大学相辅相成
社区老年协会共有会员168人,包括舞蹈队、合唱队和太极队等7支活动队。社区老人实现了老有所学和老有所乐,社区也成为了“市敬老模范社区”。
以各类学习型组织(读书协会、太极拳协会、书画协会、摄影协会)为依托,组织开展社区老年人学习活动
3、吸引民间优秀资源,学习型社区更精彩
大力扶植建立各种社区民间组织,利用社区公益事业专项补助资金和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为民间组织开展活动提供便利条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的认同感、归属感。
4、细化公共服务工作,满足不同层次居民学习需求
积极推进区社区卫生服务改革,充分发挥计划生育协会的作用,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的宣传教育工作。利用黑板报、宣传橱窗、宣传栏、展板、挂图、宣传资料、健康大课堂等多种形式,宣传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知识和生育文化知识,为群众营造文明健康的生活环境,促进和谐社区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维护困难群众的基本生存权利,进一步完善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专项救助相配套,应急救助、社会互助为补充的综合性、多层次的社会救助体系,切实保障辖区内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进一步探讨智能化救助管理系统,使用、应用好救助信息平台。
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完善残疾人服务设施。认真落实扶残助学政策措施,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积极开展定岗、定向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落实对贫困残疾人培训补贴政策,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促进残疾人就业。帮助残疾人改善生活、康复、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状况,提高其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以“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敬、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为目标,不断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重点做好孤老及空巢老年人帮扶工作。深入开展尊老、敬老、为老的宣传和服务工作。
建设社区劳动保障与就业服务平台,加强和完善社区就业服务平台的功能。加大对失业人员特别是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力度,配合相关部门,利用各种优惠政策促进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就业。促进外来劳动力有序流动,促进残疾人就业。
5、确立终身教育体系,开展全员教育活动
因地制宜、因人而异,从居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出发,针对老年人、青少年、婴幼儿等人群的特点,有计划分层次地组织“学习型社区”读书活动,科学确定学习内容,引导社区成员学习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卫生、家政、生活等各类知识,使社区学习蔚然成风。
七、社区学习活动的人性化模式
1、领导统筹,部门积极协作
XX社区根据区、街道统一部署,结合社区发展规划,制定培训计划,以社会趋势为导向,居民实际需求为依据,结合社区实际,开展形式多样、主题丰富的学习培训活动,提高居民文化素养和技能水平,增强社区归属感和学习意识。活动形式有晚会、讲座、免费咨询等,主题涵盖文明礼仪、科普、计生、健康、急救求生、法制、道德、环保等,对象包括婴幼儿、青少年、成人、老年人、外来务工人员、特殊人士等,其年培训率达劳动力人口总数的80%以上,18岁-35岁人员(常住人口)高中阶段教育(包括在读)普及率达到95%以上。
2、校社联手,共创和谐社区
XX社区强调“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全民学习观,能根据“0—3岁婴幼儿父母或监护人”、“青少年”、“成人”、“老人”、“弱势群体”以及“外来务工人员”等不同居民群体的需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相应教育、培训和活动,增强了社区居民的学习意识,提升了居民的文化素养和技能水平。
XX社区注重婴幼儿和青少年教育,X分别组织幼儿和青少年开展各种校外教育学习活动,如组织婴幼儿与家长参与“宝宝书屋”故事坊、亲子阅读等互动;组织青少年参与“关爱女孩健康成长”、“青春期健康培训”、“关爱生命、远离毒品”等活动。极大的丰富孩子们的课外生活,满足学习需求,引导树立正确人生观。
社区实行人文管理、广开思路,充分利用社区学校、幼儿园、培训机构、企事业单位等有效资源,开展教育咨询、培训等教育活动,增强了社区居民对社会的认同感,促进了社区的和谐。
3、响应政策,切实做好培训
近年来,市、区陆续出台相关培训政策,留仙社区积极主动配合相关单位,组织社区居民包括就业及失业人员参加户籍居民培训、心理咨询培训、就业培训等,提高居民素质,提升生存发展能力,改善生存空间,增强社区认同和社会认同,进一步促进和谐社区的建立。
4、立足社区,激发老年活力
XX社区在学习型社区创建工作中,强调“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全民学习观,特别注重我社区老年人的学习意识重建和学习能力培养,老年人学习风貌已成为我社区创建的一大亮点。如老年人电脑培训班,通过学习,老年人不仅能查阅信息,还能利用互联网工具与人沟通,极大的拉近了老年人与年轻一辈的距离,增进彼此认同,促进了家庭和谐;社区“太极功夫”和“快乐歌咏队”两个学习型组织成立以来,吸引了数百名老年人参与,通过相互学习与切磋,不仅提升了生活乐趣和品质,也重燃老年人对生命的激情与珍惜,给社区带来了活力,给后辈树立了榜样。
八、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
社区是社会的依托,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建设学习型社区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基础,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信息网络化进程的加快,学习型社区的建设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全国的学习型社区建设经过不断实践和稳步推进,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由于基层各个社区的居民构成情况、文化层次状况、学习型社区建设的举措和实施力度的差异,学习型社区的建设也现实地存在一些挑战和困难,导致整体处于不平衡状态,通过实践总结和深入思考,我们也对学习型社区的建设困难提出应对之策,以期为完善学习型社区建设提供借鉴。
1、建设学习型社区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学习内容需求的多样性与教育资源稀缺之间的矛盾。建 设学习型社区,需要强大的师资力量和能满足各类居民需求的教学内容。居民的学习需求呈现出复杂多样性,既有职业技能培训需求和创业就业规划导向需求,也有政策法规和形势任务学习需求,还有思想道德教育和休闲娱乐健康生活教育的需求。目前社区学校提供的以及各居民区自发组织的学习教育更多地侧重于退休居民的业余爱好,健康保健以及一般科普教育学习;师资队伍中大部分不是专业教育出身,缺乏必要的教育技能,师资队伍的兼职特征造成的不稳定性也使得教育资源较不稳定。同时,退休学员的自身特点决定了
对师资队伍的要求比较高,教学难度比较大。
2、加强学习型社区建设的对策建议及努力方向
借鉴成功经验,不断增强社区成员在物质、科技和文化等领域的创造性,使我们的物质文化和精神财富能够满足社区成员迅速增长的生活需求,从而提高居民的生活幸福度。建设以提升创造力为核心的学习型社区,进一步深化学习型社区的创建。
(1)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通过组织宣传,让居民增强不断创新的意识,通过学习重新塑造自我、完善自我、创新自我,将学习转化为创造性行为,不断提高学习力和创新力,带动制度创新、体质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登一系列创新。
(2)注重社区党建相结合、人文道德教育体系相结合来推进社区教育。提高制度化和组织化的表达渠道,创新工作思路,通过发挥党的基层组织作用来加强社会管理,推进社会民主,促进和谐社区建设。注重以人为本,提高社区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全体社区成员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
(3)平台搭建促学习。
构筑开放式的网络共享平台,健全社区教育网络。使更多的居民能够通过网络平台汲取自己所需的知识技能,增强居民知识交流的内涵,提升居民发挥创造力的含金量。
多样化的教育活动平台。由于居民群体的差异性和各种客观因素,传统的课堂讲授和书本学习在社区教育中难以全面普及,因此,应当结合时代特征和社区发展实际搭建多样化的教育活动平台,形成居民人人能参与、人人愿参加的教育活动形式。这就需要不断创新,精心设计灵活多样、切合实际、能够吸引广大居民踊跃参加,满足各个层面人群学习需求的新的学习的平台,以确保学习型社区的创建工作常创常新。
创造性的理论研讨平台。社区教育必须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把满足居民需求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开展社区教育入户调查,详细了解居民的知识结构、文化水平、学习意向等情况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做到群众需要什么,就教什么,通过理论研讨平台开发适宜的社区教育课程,除了优化传统课程外,应当将培养社区成员的创造力并在此基础上提升社区的创造力作为创建学习型社区的主要内容。
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前进,充分整合资源,建立健全各类体制机制,完善现有的社区教育体系,搭建有创造性的实践平台,有重点有层次,分类开展学习型社区的创建活动,特别要注重提高社区成员的参与积极性,激发社区居民的学习创造性。在开展创建活动中,力求做到“工作扎实,作风严谨,方法得当,特色突出”,不断增强活动的吸引力、凝
聚力、向心力,扩大覆盖面、参与面、受益面,逐步形成由点到面、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以此推动学习型社区的全面发展。
9.市场营销特色专业自评报告 篇九
自评报告
根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重庆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评估认定工作的通知》(渝教职成[2012]5号)文件精神,我校高度重视,并对照申报重庆市中等职业学校重点专业评估指标体系的各项指标要求,认真进行了自评自查,认为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满足申报重庆市中等职业学校重点专业的条件。现将自查自评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重庆市工业高级技工学校是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直属的、以培养中高级工和技师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实施中专全日制学历教育的职业学校,目前实行重庆市工业技师学院、重庆市工业高级技工学校、重庆市工交职业教育中心“三块牌子一套班子”的办学模式。是重庆市财政全额拨款的全民事业单位。学校始建于1978年,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办学实力雄厚、办学经验丰富、办学成绩显著的职业学校。
学校占地178亩,教师203人、在校学生4046人,开设有数控技术应用、机械制造、机电技术、模具技术应用、汽车制造与检修、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技术、农村电气技术、客户信息服务(呼叫中心、金融数据处理方向)和计算机应用等十余个专业。主要开展初中毕业起点3年制中专中级工和4
2以能力为本位、面向社会、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
3)对接产业,按需培养
近年来,我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紧贴重庆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接以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坚持每年市场调研,并围绕重庆企业需求,调整专业结构。从2002年起,我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就开始从初中招收4年制高级工班,在2004年开始从高中毕业生中招收4年制预备技师班。随着企业需求的不断变化,学校不断完善专业内涵,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一度发展为了数控车床加工技术、数控铣床加工技术、数控加工技术、数控机床技术、数控编程技术等专业。
2.专业规划及规模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市场需求,学校以“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为重点发展专业,并以此为核心开展各项建设工作;同时认真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制订了科学可行的专业建设实施方案。在十二年的建设中,措施得力,取得了显著效果。
1)根据学校专业总体发展规划,制订科学可行的本专业建设规划,建设目标明确。
为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以行业要求为标准,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目标,贯彻学校专业发展精神,明确建设目标。学校计划以申报“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建设,用两到三年的时间运用好“数控技术应用”这个专业平台,以此带动“机械制造”、“模具技术应用”等专业的发展,本专业发展的总目标为:近期成为重庆市市级重点专业,中期成为重庆市示范性专业,远期成为国家级示范性专业。
2)专业建设实施方案具体,措施得力,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针对“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特点,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在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实训基地的建设、校企合作建设等方面加大配套力度,使专业建设的工作落到实处,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3.专业规模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已成为我校规模最大、投入最多、专业面最广、毕业生和在校生人数最多的专业。目前,该专业已开办12年,有总计4000余人的9届毕业生。09年-11年的学历教育毕业生人数分别为812人、711人、601人,目前该专业在校生人数为1502人。
三、基础条件 1.师资队伍
(1)教师数量及结构
目前,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有包含18名外聘教师在内的专职教师76人,其中:其中专业课教师 48 人,占专任教师的 63.2 %;高级职称专业技术职务23人,占专任教师的31%,中级以上职称55人,占专任教师的72.3%。其中,理论教师
6管理相关规定和制度。在教学过程中,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在实习过程中,要求教师严格要求学生,保证了学生能够独立操作设备。
(2)校内外实训基地
校内建有数控车工实训车间、机械加工实训车间、钳工实训车间,数控加工中心实训车间、数控铣床实训车间、模具实训车间以及数控机床维修实训室、数控仿真实训室、CAD/CAM实训室等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实训场地,购置有包括加工中心、数控平面磨床等在内的先进大型机床,其总值达896.75万元,设备生均值为5970元,设备自开率97%,开出率100%。
学校在校企合作上不遗余力,结合专业选择生产设备先进、技术处于同行业领先水平的企业作为学生定点实习基地,并与企业签订了长期的校企合作协议,保证学生参加对口专业生产实习,学校成为企业技术工人的“人才储备库”,企业成为学校师资培训、学生实习、毕业生就业的基地。
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校内外实训场地充足,设备先进,能保证学生充分的操作训练。
四、规范管理与专业改革 1.教学管理
学校教学副校长分管教学,另外设置了教务科、教学督导研究办公室、机电专业科、基础教学科等教学职能部门及各职能部门下设的教研组,协助学校进行教学管理,各教学职能部门不仅设置了科长、教学干事等岗位,还在教研组里设置了组长,各部门机构健全,职责明确。为规范管理,保证教学质量,学校制订了教学建设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管理、师资队伍建设、实习教学管理等制度且执行良好。
我们一直重视基础建设,加强对教研组的管理和指导,认真收集、定期检查教学文件,科学分类。经过多年建设,目前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试卷、实习指导书、实习实施方案等教学档案齐全且装订规范。
我们建立了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和监控机制,出台教学督导制度、听课评课制度等一系列制度,落实教学副校长听课、科长听课、教研组长听课等环节,坚持同行评教、学生评教、教师评学等以保证教学质量,通过举行公开课和学生座谈会以掌握教学信息和维护教学秩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教师管理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坚持成人教育与成才教育并重原则,在师德师风建设中,取得了突出成绩。邹长明等人多次获得各级荣誉,其中邹长明获得了“重庆市优秀共产党员”,“重庆市劳模”的称号,高承明获得了“重庆市优秀技能人才”称号,王丽霞获得了 “永川区名教师”称号。
学校制订了符合实际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在青年教师的培养上加大力度,取得了一定效果。学校一方面出台教师教学
10手,对职业岗位进行能力分解,以数控技术应用能力和岗位工作技能为支撑,明确数控技术应用专业领域核心能力;同时结合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数控职业技能鉴定数车高级工)的要求,围绕核心能力培养,构建课程体系。经过一系列的优化,我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公共基础课占总课时数的35%,专业技能课占总课时数的52%,专业基础课占13%。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数控职业技能鉴定等级的要求,把课程教学内容分成若干模块,并以典型的工作任务为载体来设计教学活动,保证了课程内容与工作过程的实际要求相一致,突出了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和新方法的应用。
五、质量效益
1.注重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
根据岗位职业的需求,围绕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综合培养来构建合理、科学的课程结构,将基础理论课、专业理论课、技能实践课进行必要的整合,突出了学生技能的培养,并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近三年,我校数控专业知识测试合格率97.3%,职业资格证书获证率98.2%;
在2009年重庆市第二届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中,我校派出的学生选手全部获奖,其中数车二等奖1人,三等奖3人。
2010年,学生参加永川区技能大赛获得数车第一、二名,钳工第三名,参加重庆市第三届中职学校技能大赛,两人获三等奖。
2011年,学生参加永川区技能大赛获得数车第一、三名,钳工第一名,普车第二名,参加重庆市第四届中职学校技能大赛,两人获三等奖。
2.加强学生思想品德与身体素质教育
通过入学教育、军训锻炼、德育课、职业讲座和就业讲座等多种形式的教育,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伦理道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修养,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同时学校组织各种形式的文体活动并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全面提高其身心素质。近三年,学生操行评定合格率99%,体质健康测试达标率96%,体能良好。近三届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学历教育毕业生中,平均就业率为98.1%,平均对口率为70.5%,就业后三个月稳定率为97.2%,毕业生质量好,获得了用人单位很高的评价。
3.关注教师专业成长及学生的满意。
近年来,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师在各类竞赛中踊跃参加,并且取得了不少成绩:在2006年重庆市“庆铃--华中杯”数控技能明星大赛中,我校获团体第1名,其中两名教师分获职工组第1名和第10名;在2009年重庆市第二届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中,我校派出的教师选手获得数控车工二等奖2人,三等奖2人。在市经信委直属学校技能大赛中,2名教师分获数控车工教师组二、三等奖;在2011年重庆市职教优质资源
10.市场营销特色专业自评报告 篇十
一、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
1、专业定位
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培养和塑造人才。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坚持课堂教学与社会经济建设中的实际课题相结合,使学生在掌握本专业知识的同时,能有机地将自己所学和市场结合起来。
2、培养目标和要求(1)培养目标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能主动适应社会、经济、教育发展需要的,具备设计与创意,素养全面、有持续发展潜力并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备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毕业后能在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研究、设计、生产和管理单位从事视觉传达设计、研究、教学和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
(2)基本培养要求
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遵纪守法,勤奋学习,树立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思想,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注重宽广而扎实的基础知识,能够掌握视觉传达设计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期间学生将通过设计思维能力的培养设计方法和设计技能的基本训练,具备专业创新设计的基本素质,能够掌握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视觉传达设计创作的专业技能和方法,具有独立进行设计实践的能力,做到四个原则,即专业基础和灵活创新统一的原则;统一要求标准和个性发展结合的原则;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融合的原则;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
掌握一定的体育基础知识和军事常识,形成良好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能够尝试了解有关经济、文化、艺术事业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及国内外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第 1 页 做到自主求学,终身学习,独立思考,加强与其他专业的理论联系,文理交叉,理工渗透,不断拓宽知识领域。
二、师资队伍
1、师资结构
本专业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整体结构合格并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师资团队,能满足专业教学和科研需要,有利于本专业的持续发展。
(1)职称结构
目前,本专业拥有专任教师24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6人、讲师13人,助教1人,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2%。(见附件1)
(2)学历结构
本专业专职教师全部为本科以上学历,其中硕士学位14人,硕士以上专人教师占59%。(见附件2)
(3)教师学缘结构比例
本专业专业教师均来自全国各地及境外校院,其中清华大学2人、厦门大学1人、四川美术学院1人、西南交通大学1人、东南大学1人、河北师范大学1人、天津美术学院1人、河北工业大学1人、韩国岭南大学1人,非本校比例100%学缘结构合理。
(4)学术梯队情况
本专业24名教师中,50-40岁12名,40岁以下12名,40岁以下教师比例占50%,教师队伍年轻化是该专业教师的最大特点,也特别适合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特点。40岁左右的教师中已经在业务上变得更加成熟,学术上已有一定社会影响,这些教师已经成为该专业的学术带头人。学术梯队合理,有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年轻化。(见附件2)
2、师资配备
(1)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数量
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师10人能满足教学需要,并且每门专业课配有讲师以上职称2人,专业基础课每门配讲师以上职称1-3人。
(2)主讲教师中高职称比例
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主讲教师共10人,其中已获得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为3人,第 2 页 占总数的30%。
(3)生师比
目前,本专业教师10名,在校学生105名,生师比:10.5:1。(注:艺术类院校、专业,一般生师比为7:1)
3、师资培养
(1)规划、措施与成效
为了更好地贯彻学校教职工进修培训和参加学术活动的有关规定,保障教学科研工作的有序进行,根据学校有关规定和艺术学院实际情况,我院特制定了《艺术学院教师外出进修培训和参加学术活动管理办法》,鼓励老师们参加各种形式的进修培训和教学科研学术活动,以及服务社会活动。
由于我专业年轻教师较多,而且该专业知识更新较快,结合企业目前的发展状况和采用的新型设计技术,针对该专业所开课程,制定了2015-2020年教师进修计划,已全部落实到人,目前已完成3名教师赴国内外高校进修或访学,王永瑞老师2016年9月至2017年3月赴首都师范大学单科进修,主修数字媒体设计与制作课程,邢晓静老师参加2015年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文化部财政部文化产业创意创业人才扶持计划”进修项目,2017年国家艺术基金“两岸文化艺术设计高端管理人才”进修项目,郝静老师参加教育部“国培计划”培训团队研修项目,并逐一进行了落实,培训效果良好。
艺术学院非常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坚持“传、帮、带”的青年教师导师制度,签订青年教师导师责任状,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此外,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促进全院教师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交流,鼓励青年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学院还定期举办“青年教师教师基本功大赛”,对获得优秀的教师给以奖励,重点培养推荐参加更高级别的教学大赛,以此激励青年教师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本专业青年教师获得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一等奖,这是学院政策鼓励与重视的最好印证。(见附件2)
(2)岗前培训
所有新进教师全部按照学校规定参加岗前培训,取得教师资格证或岗前培训证。艺术学院对新进教师同样是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度,通过多次试讲、改正合格后方可进行教
第 3 页 学。
(3)计算机和外语培训
对40岁以下教师参加英语、计算机培训,我院制订有培训计划,并按学校统一组织计划参加省级计算机和外语培训。现任各职称教师均已通过全省计算机、英语相应级别的考试,并且合格。
4、科学研究
(1)承担省部级教学科研立项
本专业专任教师秉持“教研并进”理念,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开展科研工作。近年来,共承担立项课题10项,其中省部级2项、厅级5项,校级2项。除部分新分教师外,其教师均具有科研能力,并有科研成果或作品发表,参加教学科研的人数达85%。(见附件5)
(2)获奖及发表论文(绘画、设计作品)
河北北方学院艺术学院视觉传达专业教师均逐渐形成了自身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尤其在地域文化元素、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研究和教学方面取得了较丰硕的研究成果,发表了一批有质量的研究论文。近年来本专业教师共公开发表论文15篇。其中核心刊物7篇。有了科研成果的积累,我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师传授的不仅仅是既有知识和前人的成果,同时也将教师研究的最新学术成果引入到教学中来,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提升了教学水平和培养质量。
为了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根据专业特点视觉传达专业教师,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参加各种设计展览与比赛,近年来本专业教师参加国际、国家、省部级展览7项,即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又带动教学质量的进步。(见附件6)
(3)技术开发与咨询情况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骨干教师带领部分师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利用专业知识一直承担着张家口市近十家企业的业务咨询顾问,为这些企业进行企业形象策划,同时,教师还广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为企业进行广告设计、企业形象策划、标志与招贴设计、包装设计、展示设计等,在省内同类院校专业中成绩较为突出。
三、教学条件
1、实践条件
第 4 页(1)生均实验面积
本专业现有专业画室1个(面积75平米)、共有1个机房,总计面积75平米,实践教学平台2个,105平米,展厅140平,能满足教学需要,总实验面积395平,生均实验面积3.8平米。(见附件7)
(2)实验设备能力
目前我专业共有计算机实验设备30台、大型彩色喷墨打印机3台、大型彩色激光打印机1台、小型彩色喷墨打印机1台、胶装机1台、裁纸机1台、腹膜机1台、曝光机1台、铜版机1台、丝印台2套、绷网机1台、展厅及设备1套等可供教学和科研使用,并能承担部分校内科研任务,实验开出率达90%以上。
2、经费投入
(1)生均仪器设备值
学校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设备使用上给予了极大的方便,现共用机房1个,可供本专业使用的机器30余台,约计14万元,展厅及设备一套,约计10.8万元,图文输出设备5台,约23万元,版画印刷设备,约8.5万元,模型输出设备1台,约3.5万元,画室及设备,约0.7万元,设备投入总额计,60.5万余元,生均设备值5700余元。(见附件7)
(2)经费投入
自建立该专业以来学校在各方面都给予了极大的支持,投入力度较大,而且采用不同于其它专业经费的拨放办法,给该专业的发展注入了极大的活力。该专业有较好的发展空间和发展环境,现共用机房1个,可供本专业使用的机器30余台,约计14万元,展厅及设备一套,约计10.8万元,图文输出设备5台,约23万元,版画印刷设备,约8.5万元,模型输出设备1台,约3.5万元,画室及设备,约0.7万元,设备投入总额计,60.5万余元;学生实习、实践、写生经经费每生每年400元,截止目前约计5万元。以上几项共计65.5万元。
3、教材建设
根据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专业发展规划的要求,结合目前教材市场的情况,学院非常重视教材建设计划。教材的建设工作包括编写公开出版的教材、选用合适的教材、自编讲义和实训教材等几个方面。
第 5 页(1)教材选用
根据教学计划和大纲的要求,选用适合的教材。目前,各类出版社纷纷竞争,市场上的教材质量情况。在教材的选用方面必须严把关,争取选用能符合要求的教材。由于专业性质的原因,推荐教材及获奖教材较少,要求每个专业每学期选用的教材必须60%以上的属于专业出版社出版的教材。(见附件9)
(2)教材编写
为了更好的开展教学,主干课任课教师自编辅导材料和补充讲义对选用教材进行补充,部分课程使用挂图和采用幻灯片或自制教学课件完成教学。
4、图书资料
学校图书馆有艺术类藏书6869册,可供学生借阅。人均册数65.4册。
5、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根据本专业特点,专业主干课程均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教学,采用自制课件、幻灯投影或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课堂教学。使用多媒体教学课程比例达到100%,并具有一定的辅助教学课件的开发能力。(见附件10)
四、教学状态
1、教学文件(1)专业建设规划
在2013年新生入校之前学院领导组织有关教研室,并根据教育部新的专业目录和学校有关要求,结合我院以及本专业的特点,制订了视觉传达设计设计专业建设规划,并有与之相配套的措施,对该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执行效果效果较好,无不良反映。
(2)教学计划
本专业教学计划是在专业建设规划指导下,按新专业目录要求制定的,在新教学计划制定过程中,结合我省经济发展所需人才情况对专业教学内容给予了补充,以体现能力培养、素质教育及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符合现代教育思想、教育观念。
(3)教学大纲
依据国家教委和学校的要求,参考兄弟院校的教学大纲,结合我院实际,由教研室组织编写各门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大纲均有严格的审批程序,对教学有明确要求,能体
第 6 页 现能力培养、素质教育及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教学思想。
2、课程建设(1)课程建设规划
本专业有建立初期就制定有课程建设规划,有较为得力的措施。根据课程建设规划对部分专业主干课程的建设有目标要求,并在实现此目标过程中给予一定的投入。
(2)课程建设计划
在课程建设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学校优秀课程建设要求,对本专业课程建设制定有较为具体的课程建设计划,并确定了近期创建优秀课程的课程名单和时间表,有相应的措施的奖励办法。
(3)CAI教学
根据本专业视觉与技能相结合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部分课程采用CAI课件教学,对使用计算机进行设计的课程全部采用CAI教学和网络教室教学,对视觉与欣赏的课程使用播放幻灯片教学,提高了教学效果,目前多媒体课件使用率达到100%。(见附件10)
(4)教考分离与题库
由于本专业特点,考试不采用题库形式。为使教学工作能有客观的反映,我院对本专业课程考试制定有教师上课程序、要求,学生作业评分办法,体现了教考分离。
3、课堂教学
对教师课堂教学严格按教学计划安排进行授课,在教学过程中按照学校教学事故认定办法进行管理。目前教学过程中没有发生过教学事故。在教学检查中按学校有关规定,对教师课堂教学进行有计划的检查和教学质量评估,每位教师每学期由学生进行一次课堂教学质量打分。
4、实践教学(1)实践教学
本专业实践教学能够达到教学计划和实践实习大纲的要求。我院自制有学生作品收藏证,对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取得较好成果进行收藏并发给收藏证书以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创造好的成绩,同时结合我院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拟根据专业方向模块划分设置教学工作室,把教学与实践广泛结合。实行工作室以后的教学,将由工作室教师带领学生
第 7 页 一边教学一边参加各种实践、研究,真正把教学与实践有机的结合。
(2)实践教学各环节考核制度
为保证实践教学各环节的实践效果,对本专业实践、实习教学制定有考核制度,并能严格执行,执行效果较好。
5、教研活动
在学期初由教研室制定有较明确的教研活动计划,并确定本学期重点教研课题,经常开展教研活动,成效较显著;有对教研室活动进行考核的有措施,教研室每学期还组织观摩教学并写出观摩教学总结,教学质量有反馈,同时关注国内外同类专业教学动态,并定期针对性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有教研室活动记录。
6、教学改革
(1)管理和专业总体改革规划
教学管理机制改革,是我院力度最大,效果最好,收效最大的一项工作,有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教学管理和专业总体改革规划。为深化教学改革,拟于一年后实行教学管理工作室制,以实现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一条龙教学管理模式。
(2)新教学计划专业特色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在第一、二学期主要开设理论课、专业基础课,在第三学期以后,根据学生特点,加大对能力和个性的培养,特色鲜明。
7、教学管理:
(1)领导研究教学改革情况
我院教学管理分工明确,责任清晰;教学规章、教学制度完善,落实彻底;教学管理人员爱岗敬业,团结一致,积极性高,责任心强;年龄结构组成合理,在全面发展和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教学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在管理的决策,组织协调方面能令行禁止。教学管理评估制度完善。
(2)教学制度
规章制度、专业教学文件健全、规范,有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的政策和措施,有完善的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由于我院教学改革力度较大,全院教师都投入到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中,热心为学院的教学工作出主意想办法,使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进展顺利,成效显著。
第 8 页
五、教学质量
1、教风
由于加强了教学管理力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认真履行职责,治学严谨,教学效果好,真正呈现了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新局面。
2、学风
学生勤奋好学,认真遵守校规校纪,考场纪律好。学习氛围浓,年学生借阅书籍数大于30册,并能按学院要求每学期举行1-2次全院学生读书辩论会,同时学生能积极参加我院及学校组织的各种学术讲座。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自评,全学院教职员工付出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教育厅的“评价标准”要求相比,还有一些差距,其主要问题是:
1.核心课程群和精品课程没有立项,长期的设计创作任务群在建设中,没有完成投入使用,高质量的获奖教材没有,工作室教学模式开始初步实施还没有经验,也没有选用境外原版教材,自编教材的力量不足。对于该专业知识更新较快,教材变化落后于实际,需要有及时配套的教材,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结编写更加实际的教材,目前这方面的力量还不足,需要加大鼓励和投入力度。
2.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其教学特点在于它的形象思维,它更多需要直观图形来启发学生,其课堂教学,需要借助于大量的图书资料,但我校属综合类校院,专业图书资料明显不足,虽然学校图书馆有一定数量的艺术类图书但由于该专业与时代结合较密切,知识更新快,学校图书馆藏书已经过时或相对过时,我院资料室尚在完善中,图书资料少。
3.师资队伍在学历和职称结构上不尽合理,高职称教师数量偏低,目前副教授以上专业教师只有3人,需要进一步完善,虽然目前能够满足基本教学需要,但我们还必须看到,这样的现实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们本科教学以及将来研究生教学的水平提高,对专业的整体建设发展、科研工作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4.在探索师资的培养,促进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改革与发展、形成自己的特色方面还有待提高与深化。
5.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并且目前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使得视觉传达设计载体变化较快,目前虽然有高学历和高职称的师资,但在培养专业实践能
第 9 页 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双师型专业教师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困难,使得专业教学不能紧跟社会需求的发展。
6.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强调实践创作能力的培养,虽然我院大力支持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与设备的投入,但相对于目前办学规模以及后期专业的发展还不够完善,开设实践实训课程的力度与能力不足,学生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仍有待进一步完善,现有设备也没有充分发挥设备的利用率。开放性实践教学项目较少,大型图文设计设备利用率低且社会服务少,跨学院共用实践教学平台项目无,实习基地的规模较小,不能实现跟班实习。
7.教学管理人员业务能力还不够强,队伍不够稳定,流动性强,影响了教学管理工作。由于教学管理人员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很难吸引有管理经验的教师从事基层一线的教学管理工作,教学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管理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学督导力量还不够强大。缺乏专业性教学经验丰富、师德威望和督导水平高的督导组成员。督导机构建设还不是不是太健全。评教模式单一,学生对评教的价值感受不深,认识不足。评教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可操作性有待进一步提高。评教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通过教务管理系统开展的学生评教工作,有时候不能完全客观反映某些教师的实际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学生考勤不够严格,学生迟到旷课现象比较普遍,补考环节不够严格,对学生的作业监控不力,抄袭现象比较普遍,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估计不足,有些课程考试成绩偏低,不及格率高,违纪作弊行为依然存在,有些课程平时成绩构成不够严谨。
七、整改措施
根据评价指标有关要求,我院针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在教学评价自查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进行逐一分析,拟在如下方面进行改进:
1.加大课程和教材建设力度,要把任务分解到人,责任到人,并配套一些激励或奖励政策,确保课程和教材建设规划完成。根据目前自编教材力量不足的情况,在以后的教学管理过程中,制定鼓励教师编写教材的制度,并对自编写教材给予经费投入和奖励政策,以适应本专业知识更新的速度。
2.艺术学院建设专业的图书阅览室既能方便学生借阅,又能保证图书质量适应现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需要,引导学生利用现代电子设备进行图书资料的查阅以补充专业图书资料的不足。
第 10 页 3.对于师资队伍建设我们依据有关精神和学校政策要求,必须加快师资队伍建设步伐,加强对外宣传和人才吸引工作,加快加大人才引进的速度和力度,缩短本校人才培养的时间,引进高水平的人才,使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专任教师数量、质量尽快达到理想标准,以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质量提高。同时在学院层面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教师进修继续攻读博士学位,鼓励教师积极参加职称评定。
4.围绕学校与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在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的基础上,继续深化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改革,合理配置基础模块、创新能力培养模块、学科基础模块、专业模块,丰富第二课堂资源,精心设计课程体系、课程大纲、教学方法。开展以核心课程为引领的课程群课程建设和特色课程为主的专业方向课程群的课程建设;建设一批精品课程,编写一批适应本校学生特点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材,从而整合一套符合我校视觉传达专业特色的实践性强的高质量教材。
5.为了突出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特色,下一步的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主要有三个方向,一是增强师资团队的创作实践能力,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有计划的外派教师到专业实践能力强的院校访学,有计划地拓宽与设计企业的交流。二是提高师资队伍学缘比例,通过引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毕业的高层次人才,三是提高师资队伍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
6.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计划今后逐年扩大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力度,增加开放的实验室数量,增长开放时间,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随时进入实验室进行实践创作,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平台的资源优势,科学充分利用实践教学平台资源为本专业学生快速掌握实践创作技能、创作能力服务,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平台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建立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开展多渠道的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使部分学生有机会参与教师的创作项目,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学生获取的教育资源更广、更好、更有特色,受到的训练更加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提升其创新能力。加大开放性实践教学项目要向学生公布且大力宣传,鼓励引导更多的学生参加,加强和企业院所联系,提供较多的社会服务,提高大型仪器设备利用率,克服困难和张家口地区外的大型企业联系,建设一些规模大的实习基地。
7.提升教学管理人员素质。将德才兼备的人员充实到各级教学管理岗位,建立稳定、精干、高效的教学管理队伍。从职称评聘、职务晋升、待遇落实、发展机遇等方面进一
第 11 页 步完善激励机制,提高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人员培训的制度、机制建设,为教学管理人员培训和交流创造机会。鼓励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和科学管理思想,促进其朝着教学管理专业化方向发展。加强院级督导组的建设,督导制度常态化、规范化、对督导组成员进行绩效评估。抓紧完善、细化有关专业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加强两级教学质量绩效考评,确保质量监控执行到位。完善学生评教,注重同行评教和领导评教,强化教学督导;调动教学管理与改革的积极性,实现科学的教学管理。督促我们的教师要为人师表,多和学生交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新情况要及时调整教学手段和方法,多开学生座谈会,对经常不上课的同学要重点跟踪督促。
【市场营销特色专业自评报告】推荐阅读:
市场营销专业假期实习报告11-09
市场营销专业毕业实习报告怎么写09-21
市场营销专业大学生顶岗实习报告12-13
市场营销专业证书07-21
市场营销管理专业见习07-06
市场营销专业介绍 大学07-13
市场营销专业方向介绍08-12
市场营销专业建设11-12
市场营销专业自我信11-21
市场营销专业顶岗实习方案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