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居室创建标准(共9篇)
1.绿色居室创建标准 篇一
浙江省创建绿色学校考核标准
(修订)
一、基本条件
(一)自觉遵守国家有关环保、节能、卫生等法律法规和其他相关要求;
(二)近三年来未出现重大污染事故,无环境方面的投诉;(三)学校开展绿色学校创建两年(含两年)以上。
二、具体指标
(一)学校管理(35分)1.机构设置(5分)
学校建立由最高管理者担任组长的绿色学校创建领导小组,指定一名管理者分管绿色学校的创建、实施与运行,管理网络清晰,人员职责分明,创造能使全体师生充分参与创建绿色学校的内部环境。
2.创建计划(5分)
绿色学校创建和环境教育内容纳入学校长期发展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分年度创建计划,并有具体指标和实施方案。
3.能力建设(10分)
加强学校行政领导和教师的环保基础知识、环境管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能力与方法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培训,有参加省、市、区或本校相关培训的证明或记录;重视各种培训的覆盖面及效果,提高全校师生对创建绿色学校理念的理解。
有环境教学设备和专门活动场地、以及一定的教育经费保障,能基本满足创建活动需要。
4.档案记录(10分)注重原始数据、台帐和文件材料的积累,档案资料齐全、管理完善,确保所有指标完成情况均有记录可查。
5.持续改进(5分)
定期召开研究、检查、总结等绿色学校创建专题会议,组织自查自纠,不断提升学校环境建设水平和管理成效,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校园。
(二)教育活动(60分)1.学科教育(20分)
加强各学科教材中环保内容的教育研究,组织编写环境教学学科渗透的教材教案;主渠道学科有渗透教育的计划、教案及有关的资料积累,实行资源共享;开设有关环境保护的选修课,有教案和教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学生切实掌握各教材所规定的内容。
2.课外教育(10分)
结合“六五”世界环境日、“地球日”、“植树节”、“爱鸟周”等主题纪念和活动日,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开展各种形式和内容的专题讲座和环保宣传教育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课外受到丰富多彩的环境教育。
鼓励学生在校内成立环保社团,组织环保科技活动小组或有一定规模的环境类兴趣小组,利用活动课教育时间,开展日常活动。
3.校外教育(10分)
组织师生参加市、区县、街道的环保活动;与学校所在社区建立良好共建关系,更多地运用社区作为环境教育的资源,与学生、家长共建“绿色家庭”;号召师生参加所居住社区的环保志愿者队伍,自觉向居民宣传环保知识,监督社区环境污染并有一定效果。
4.绿色宣传(5分)
学校应设置永久性绿色主题宣传栏及绿色主题广播;校园网、学生会和各班的墙报定期或不定期出版环境教育宣传专栏;利用升旗仪式、晨会、主题班会等向全体师生进行环境宣传。
5.教研活动(5分)
有环境教育等综合性教研组织,或主渠道学科有专题性教研活动安排,能定期开展有关教研活动;学校信息交流畅通,组织环境教案观摩、评比。
6.自主创新(10分)
加强绿色学校创建的教育研究和创新活动,积极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学校环境教育有特色,环境管理有创新;积极争取承接上级各部门的环境教育课题研究。
(三)环境友好(45分)1.绿色设计(10分)
新建或改建校舍采用新型墙体材料和具有环境标志的装饰材料;建筑设计中充分考虑自然采光的设计与运用,积极采用太阳能等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2.资源节约(15分)
积极倡导生态文明,推行绿色消费,节约资源能源,如:提倡教材循环利用,学校节能、节水、节电、节纸及节约其他资源措施有力且绩效明显,学校食堂不使用一次性餐具等。
3.污染减排(20分)
学校自身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并符合国家和当地政府减排计划要求,如:污水处理设施完备或接入城市污水管网,不直接向河流等自然环境排放超标废水;厨房有油烟净化处理措施;锅炉烟气达标排放;校内垃圾减量化,并进行分类回收利用;危险废弃物得到有效处置。
(四)校园环境(25分)1.总体布局(5分)
学校教学区、活动区、生活区布局基本合理,建筑设计与当地自然景观基本协调。
2.校园绿化(10分)
学校可绿化地均得到绿化,并做好室内绿化,学生参加护绿率达100%。
3.环境卫生(10分)
校园洁净、课堂整洁、厕所干净;卫生无死角,垃圾箱布局合理,垃圾分类收集;厨房、餐厅符合卫生标准。
(五)教育成果(35分)1.环境意识(10分)
学校管理者具有较高的环境教育及管理理念,明确绿色学校的有关要求,高度重视环境教育工作;全校师生具有较强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意识。
2.环保行为(10分)
师生具有良好的行为规范,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社会环境教育宣传活动,为环境保护做好事、做实事,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
3.获奖成果(15分)
绿色学校创建和环境教育获县(区)级及其以上表彰或奖励;学生在县(区)级及其以上环境类(知识竞赛、征文、论文、绘画、摄影、电脑制作等)比赛获奖;获县(区)级及其以上政府与环境保护方面的各类特殊奖励。
三、特色加分项(35分)
(一)绿色学校创建和环境教育活动获得市级及其以上报刊、电台电视等媒体正面报道;(5分)
(二)教师在国家级专业刊物有环境教育论文发表或获得省级及其以上荣誉的;(5分)
(三)学生在省级及其以上各类环境活动中获奖;(10分)(四)学校获得省级及其以上政府与环境保护方面的特殊奖励;(10分)
(五)学校获得ISO140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5分)
四、几点说明
(一)本标准中基本条件为申报绿色学校的基本要求;
(二)具体指标中一级指标5项,二级指标20项,总分为200分;
(三)特色加分项分值另加30分。
(四)考核分值之和达180分以上(含特色加分项),即达“绿色学校”标准。(市级170分,县级150分)
评论,观念,各有不同做好自己那份就好
2.创建绿色学校 深化绿色理念 篇二
时间:2008-05-19 10:48来源:浙江省环境保护局网站 作者:浙江省环境宣传教育中心主任 孙 点击: 427次 中小学环境教育,是社会的一项系统工程,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从中小学环境教育入手,开展创建绿色学校活动,关系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利益,也对环境保护事业发展起着基
中小学环境教育,是社会的一项系统工程,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从中小学环境教育入手,开展创建“绿色学校”活动,关系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利益,也对环境保护事业发展起着基础、先导和推动作用。新世纪的中小学环境教育,如何适应我省提前实现基本现代化的新形势,这是环境教育的重要课题。创建“绿色学校”,是深化环境教育的必然选择
“九五”期间,浙江省工业污染控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保护的力度不断加大,全省环境污染恶化的趋势已基本得到控制。到2000年底,全省12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仍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指标内;2.2万多家企业工业污染源基本完成治理任务,达标率为95%以上;杭、甬、温三个国家考核重点城市的空气和地面水环境功能区已达到国家规定的环境质量标准。
由于加大污染防治力度,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和生产力的合理布局。“九五”期间,在全省经济以每年11%的速度递增的同时,实现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的较大幅度下降,使经济、社会、环境处于良性发展态势。目前,省内钱塘江等八大水系主体水域、主要湖泊水质基本保持稳定,全省大气环境质量基本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根据中国科学院1999年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定,我省生态环境质量名列全国前矛。但是,全省的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一是生态环境系统相对独立封闭,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二是环境要素复杂,又是核电大省;三是环境容量小,污染负荷重;四是经济结构不尽合理,重污染行业占有相当比重。
进入新世纪,浙江省的环境保护任重而道远。“十五”期间,全省环境污染物总量控制调度体系要基本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环保政策法规和管理体系将更为完善,到2005年重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要减少10%,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重点城市和地区的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提高,争取在全国率先建立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良性生态环境系统,力争使全省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完成新世纪环境保护目标的前提是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参与意识,而重点对象首先是肩负着未来使命的广大中小学生,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则是深化环境教育、创建“绿色学校”。
绿色教育,是创建“绿色学校”的伴生物,是环境教育发展阶段的新事物。全球生态危机引发的地球上“绿色”的加速消失,已经促使人类文化的“绿色”转向。绿色,是文明的象征,是生命的希望,是一种完美的时尚。在工业领域,正在实施ISO14000环境质量认证制度,走“清洁生产”之路,在消费领域,社会倡导“无公害”物品,鼓励“绿色”消费;在教育领域,国家支持“绿色教育”,创建“绿色学校”。所以,“绿色教育”是环境教育的现代发展。
环境教育,起源于19世纪末,已经走过了漫长的道路。人类自从来到这个世界,就一直敬畏自然。自从进入工业化时代以来,人类能力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满足永远也无法满足的欲望,人们无止境地向地球索取,导致了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环境问题愈来愈严重,公害事件相继发生,畸形怪胎和怪病频繁发生,人类面临灾难。人类开始认识到地球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环境保护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1972年,联合国在斯得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提出了“人类必须利用知识在同自然合作的情况下建设一个较好的环境”的任务。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确认可持续发展成为全人类的共识和发展战略。环境保护是政府的职责,又必须有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每一个人都影响着环境,又受环境的影响。许多环境问题的产生,与人类缺乏环境意识密切相关,而培育和提高环境意识,需要通过环境教育。青少年的环境意识,关系到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关系到人类未来的前途。学校是开展环境教育、培养青少年环境意识和参与环境保护能力的重要场所。因此,开展中小学环境教育,引起了政府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关注。“绿色学校”作为环境教育的一种载体,出现于八十年代后期。到1999年,欧洲19个国家4000多所学校开展“绿色学校”活动。澳大利亚、印度、美国、泰国、南非,以及中国香港和台湾等许多国家和地区相继引入了“绿色学校”理念,开展创“绿色学校”活动。
1972年,我国政府代表团出席了斯得哥尔摩会议,中国环保事业开始起步。1993年,我国公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决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计划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份。我国的环境教育也实现着同步的变化和发展。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后,环境宣传教育开始在全国起步。1985年,国家环保局、国家教委在辽宁昌图县召开的“全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经验交流及学术讨论会”,成为国家环保局和教育主管部门合作开展中小学环境教育的良好开端。1996年12月,国家环保局、中宣部、国家教委联合制定的《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1996——2010)指出,“要根据大、中、小学的不同特点开展环境教育,使环境教育成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并提出在全国创建“绿色学校”活动。《纲要》颁布后,在环保部门和教育部门的倡导下,各地学校积极开展了“绿色学校”的创建活动。为了更好地推进“绿色学校”创建活动,2000年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教育部联合决定,每两年表彰一批全国创建“绿色学校”的先进学校,并于2000年11月表彰了全国第一批105所先进“绿色学校”和22个创建“绿色学校”优秀组织单位。
1974年全省环境保护会议后,我省环境教育呈多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全面开展的态势。1986年3月,杭州第三中学在高一年级成立了水质分析小组,对西湖开展课外环保课题活动,配合课堂教学实验。1987年10月,该校又在高一年级设立环保选修班,增加环境保护教育课程。
1989年,该校高一年级四个班均开设了环境保护教育课程,期末均列入考试科目。该校在连年开展环境教育试点的基础上编写了中学生环境保护教材,并推广至全校各年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受到我省和国家环保局的表彰。以杭三中为主体性组建的杭州市中策职业高级中学,环境教育特色鲜明,环境道德教育有序有效,社团活动有声有色,各项教育活动精彩丰呈,1995年就荣获“全国环境教育先进集体”称号。
1988年9月起,杭州第二中学、第四中学、学军中学、天长小学、祖庙巷小学、保叔路小学等中小学不同程度的开展了环境教育。据杭州市统计,1991年至1994年全市有43个中小学坚持开展环境保护教育。温州市乐清县于1989年起在20个乡镇中学和两所小学开设环境课,进行学校环境教育试点。1990年,该县学校环境教育面扩大到38所中学。两年内,各学校累计开设环境课2000节(时),举办各种环保讲座900多次,全县中小学生有六万多人次受到环境教育。乐清在中小学校开展环境教育的作法,受到国家环保局和省、市环保局的多次表彰。同年,全省已有50多所中小学的四万多名学生接受了环境保护知识教育。乐清、欧海县编写了中小学环境教育课本。1991年,全省有530所中小学开展了环境保护知识教育。杭州市也编写了环境教育课本。到1993年,我省中小学校环境教育试点工作在全省各市、地全面开展。1997年,根据国家环保局指示,省环保局、省环境科技培训宣传教育中心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了《幼儿环境教育纲要》。
全省的“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在《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指引下,取得了长足的进展。1997年,省环保局、省教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的通知》,提出了全省开展“绿色学校”创建工作。各市、县(区)环保局、教育局共同组织、策划和协调“绿色学校”的创建活动。通过建立机制、培训师资、编写教材、制定教学计划、开展教育课题攻关、尝试社会实践活动,推进了“绿色学校”创建工作。杭州市在创建环保模范城市的活动中,十分重视“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做到组织、计划、措施三落实,发挥了政府、学校和社会的三个积极性,形成了创建的氛围,使创建“绿色学校”的活动既有量的扩张,更有质的提升。目前,已有22所中小学通过了杭州市级验收,更有一大批获得了县(市)的“绿色学校”称号。嵊州市长期重视中小学和幼儿园的环境教育,将环境教育纳入教学日程,健全环境教育辅导员队伍,深入开展“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绍兴县环保局会同县教委对全县中小学“绿色学校”活动进行课题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科研成果,获全省环保科技成果三等奖。舟山市普陀区教委把环境教育作为一项科学学课,进行深入的专题研究,提出了环境教育的新思路。温州实验中学、嘉兴洪波小学、金华红湖路小学、嵊州市剡山小学作为我省“绿色学校”的优秀代表,受到了国家的表彰。为了规范和推进“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各市、县(区)教育、环保部门进行了有效的合作。杭州、嘉兴、金华、湖州等市建立了教委牵头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杭州、温州、嘉兴等市还确定了一批环境教育基地。因此,全省“绿色学校”创建工作已由试点阶段转入全面开展。
创建“绿色学校”的活动,既是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开展“绿色学校”创建工作,既受国外环境教育的启发,也是全省多年来环境教育工作的积累、持久开展下去的一种必然选择。2 创建“绿色学校”,是环境教育的有效方式
环境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尊严和荣誉的尺度;环境意识,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象征。实施环境教育,是实现“两个文明”的重要途径,而开展“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则是实施环境教育的有效方式。
2.1 “绿色学校”的认识
“绿色学校”创建活动,是环境教育的有效方式,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对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绿色学校”开辟了途径。“绿色学校”的概念,反映了新生事物的根本属性,具有相应的关系。首先,要把地球上一切生命的生存和人类的可持续教育,纳入“绿色学校”的办学目标和组成部份。学校的定位,不仅在于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服务,而且也为恢复自然生态、建设自然生态服务。其标志就是要制定创建“绿色学校”的“绿色计划”、履行“绿色管理”、培养“绿色人才”、开发“绿色科技”、建设“绿色校园”、倡导“校园绿色消费”等。因此,绿色教育已成为生存教育、发展教育和未来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教育为人民服务本质的体现,是传统办学观念的根本转变。其次,“绿色学校”是人类生态观念变革在学校系统的积极响应。人类生态观念的变革,走过了古代顺应自然的“万物有灵论”,近代征服自然的“人类中心论”,现在开始走向人和自然和谐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论”。在当前社会生态的转型期,迫切需要发挥学校作为“绿色文明中心”的精神辐射作用,既使建设未来的文明使者熏陶了“绿色文明”,也使社会感受到学校的“绿色文明”。其三,“绿色学校”将解决“绿色无知”问题。全省、全国乃至全球的环境问题,并非人们故意所为。没有人会有意识地去选择灾难,更没有人会有意识地制造灾难。工业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危机来势凶猛,且是当代科技和经济高度发展的伴生物,具有事物发展的内在必然性,暴露出我们人类只顾经济快速发展,不顾及生存状态急剧恶化的缺陷,反映出人类在生态上的“无知”。“绿色学校”的任务,就是要将人类、非人类生物、人与自然关系三个层次共同体的生存方式,用“绿色理念”认识其规律、规范其行为。理解三个层次共同体的生存方式,确立起人与自然关系中由自然到必然的人类义务和责任,树立“绿色意识”,即生存的可持续意识,发展的环境道德意识和公众的参与意识。
2.2 绿色教育的任务
“绿色学校”的绿色教育,是传授自然科学知识,更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综合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份。从实践到理性认识,“绿色教育”承担着环境教育的三个层次的任务。首先,是关于环境的教育。关于环境的教育,局限于环境自然科学具体的专业教育,其教育的特点是仅停留在人之外的多种环境及其问题的自然机理的认识上,没有涉及环境的经济、政治、文化、历史等社会综合因素。因此,这是一种初级的环境教育。其次,是在环境中的环境教育。以人与环境不可分离为特征,在传统环境教育中引进环境人文、社会科学,开展人在环境中的教育。这种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绿色思想”,即可持续发展思想,明确人类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可持续生命限度,明白“要钱更要命”的道理。再次,就是“为了环境的教育”。因为“地球不是为人类准备好的”。地球只有一个,人类不仅是地球的唯一生命。要认识自然规律,学会人与自然相协调,学会文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树立绿色的生存观、世界观和发展观,培养深层次的环境道德观念。以上三个层次的任务互为一体,从知识教育、理论教育到道德教育,实现可持续“绿色教育”,从而真正实现了超越自然科学和环境科学的教育。
2.3 “绿色学校”的评价指标
创建“绿色学校”的模式,既有统一性、更有差异性。作为评价指标,“绿色学校”应当具备一些共性要求。首先,是“绿色学校”的办学方向和教育路线。“绿色教育”,只有纳入社会科学课题,关注环境问题中人的因素,立足于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提高,才能有效地实现“绿色教育”的目标,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环境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渗透教育,基础和渗透,是我们所倡导的绿色教育路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绿色学校”的生命所在。第二、“绿色学校”形成绿色主导学科群。中、小学的各学科,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都是基础教育的阶段性内容。环境保护作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边缘学科,也是基础学科范围。但是,每一学科中对“绿色教育”的渗透却各不相同。因此,既要在统一指导下的个性渗透,又要实现个性教育中的共性规范,实现量的增长和质的升华,实现环境教育量变和质变的统一。第三,“绿色教育”应当实行“绿色管理”。从环保理念角度看,学校的能量和资源,应当实施“绿色利用”,实行规范化指导,包括一个考核的指导体系和评价标准。对教学、实验、管理、后勤保障、校园生活方式、清洁生产和工作方式等,都应当纳入“绿色管理”范畴。第四、制定“绿色学校”的规划和计划。在规划中应当有课堂、第二课堂和校园活动“绿色计划”,还应当有学校、社会、家庭三者之间不同的“绿色计划”,从而使师生在理论和实践中得到知识性、理论性和道德的教育和升华。
2.4 绿色教育的途径
“绿色教育”,是环境教育在学校各个方面的渗透,是一个教育渐进的过程。因此,“绿色教育”要遵循其内在的规律。第一,要实行有机的连贯教育。中学、小学和幼儿园的环境教育,是各有侧重、各有特征的。幼儿园和小学的环境教育,是有限的知识教育,嵊州市开展了“读一本环保书籍、画一幅环保画、讲一个环保故事、提一项环保建议、搞一项环保调查、做一件环保实事”“六个一”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经验表明,幼儿园和小学的“绿色教育”主要是使学生认识环境。在初中阶段,主要方面是知识教育,在有限的实际和理论的结合上,学习课堂知识、参与第二课堂活动、讨论和演示环境问题、理解环境、认识周围的环境问题。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当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一定的环境保护知识,有一定的社会实践参与能力,既有知识的积累,也有理论的积淀。因此,“绿色学校”应循序渐进性、具有连续性,并为更高层次的进步而提供基础。第二,要把握“绿色教育”的定位。“绿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但不等于素质教育。“绿色教育”应融合于其他素质教育课为一体,培养有环境理性和环境道德修养的接班人。“绿色教育”应当实施理性教育,不仅使学生认识环境问题和事实,更应该把握环境的内在本质规律,知其然又不断地知其所以然。“绿色教育”的目标,应当是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环境道德观。所谓环境道德,就是把人对自然的信念、态度和行为纳入环境道德的评判规则,制定出人对自然的责任和义务,并在不断的实际认识中提升自己的道德态度和行为规范。从而实现积极的、动态的人和环境的和谐和统一。第三,重视“绿色教育”的综合教育。在第一课堂教育中要重视各学科的渗透教育;在第二课堂教育中,要从实验和实践的角度,更有感性和理性的结合点去认识环境,实现学生的“绿化”任务。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要通过对城市的文化景观,企业的工业生产过程,农村的生态环境的考察,以及对某些学科的实验解剖,充实环境保护的认识、知识和智慧,以扎实环境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功底。
“绿色教育”应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乡土环境特性、持续发展和环境意识的教育。因此,“绿色教育”决不是一门普通的教育科目,涉及到人们深层次的思想观念的重大转变,具有超强的跨学科性、实践性和社会性,强调知和行的统一,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份。所以,“绿色学校”不应限于某一种方法,或者说不存在一种绝对的普遍适用的教学方法。教学的方法和形式应当多元化,应该根据各地区、各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课程设置和学生的知识水平,将社会、学生和教师三者的价值取向统一,多动脑筋,不搞形式主义,不拘一格地开展有特色的环境教育。 3 研究对策措施,深化绿色教育活动
“绿色学校”,是当今学校 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环境保护的实践方式。创建“绿色学校”,是学校参与全社会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行动标志。研究对策,制定措施是实现“绿色教育”目标的基本保证。
3.1 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学校,是一个传播文化的特定学习场所,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情感和形成价值观,塑造品德和养成行为的重要场所,承担着正规教育的功能。素质教育是学校育人的根本目标,环境素质是现代社会对每个公民基本素质的基本要求。“绿色学校”,是指学校在实现其基本教育功能的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纳入有益于环境的管理措施,并持续不断实践和完善,有效地促进学校整体参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实际行动,培养具有较高环境素养、能适应21世纪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绿色学校”的本质特征,就是在学校的建设中体现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理念。“绿色学校”不仅能使教师和学生的环境素质得到提高,学校的环境品位得到提升,还可以通过学生带动家长,通过家长带动社区,又通过社区带动社会公民更广泛地参与环境保护行动。
“绿色学校”是一种品牌,具有社会化的明星效益,尤其是在教育产业化和学校面临市场化竞争的当代,“绿色学校”就是教育质量,就是社会的一面旗帜。创建“绿色学校”,对于学校师生,可以加深对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认识和理解;对于校园环境,可以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营造优美环境;对于学校教学,可以丰富环境教育的思想、教材和辅导资料,充实和提高教育质量;对于社会,可以促进学校和社区的联系,提高学校在本地区的声誉和形象。同时,学校内部可以通过合理使用和节约利用能源、资源,清除事故隐患,减少浪费,节省财务开支。创建“绿色学校”,是提高学校品位的最佳途径。
3.2 建立机构,明确职责
学校领导,是学校教育的决策者和组织者,也是创建“绿色学校”的决策者和组织者。创建“绿色学校”的决定,应当在发动广大师生共同参与和统一思想认识的基础上,由学校领导班子集体作出决定,提出创建要求。学校应当成立以校长为首的创建工作领导机构,明确环境教育主管领导和领导机构各成员的职责。对于教学部门、管理部门、行政后勤部门的全体教职员工,都应当分工明确、建立规范、各司其责、各尽其力、通力合作。要把环境教育的岗位责任制,分解到每个岗位,每一个时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和抽查,不断地实践和完善,并且落实到每一个员工的年终考核中。同时,要鼓励家长、社区、有关专家、新闻媒体和政府相关部门的有效参与。
3.3 统筹安排、制定计划
学校在现有管理的基础上,不断保持和完善已有的环境教育工作,进一步推动管理的各个领域,纳入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思想。因此,创建“绿色学校”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动态发展过程。所以,对“绿色学校”的创建活动,一定要结合实际,正视“校情”,实事求是,统筹规划,有序渐进。要有一个既符合实际,又有发展目标的创建计划,有一个既符合规划目标又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的计划,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由于自然、经济和文化条件的差异,学校硬件、师资条件和环境特点等方面的不同,“绿色学校”创建规划不可能是一个模式。各个学校一定要认真分析自身条件,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扬长避短、突出特色,发挥师生的智慧,充分体现活动的多样性。要注重实施创建计划的基础工作,加强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作为考核验收的依据。
3.4 拓宽教学思路,提高教育水平
任何优秀的教学教材,都无法取代有责任心的教师。教师本身的环境素养,很大程度地决定着学生的发展。因此,在“绿色学校”创建活动中,深刻理解环境教育的意义和具有良好环境素养的教师,是实施“绿色教育”的关键因素。要制定长期的教师培训计划,使教师有机会不断吸收新知识,掌握新信息,充实新技能,适应新变化。要组织编写环境教学学科的渗透方案,实行资源共享;要进行环境教学示范,组织环境教案观摩和评比;要加强各学科课教材中环保内容的教育研究,提高课堂的环境教学质量。要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的特色教学,撰写特色论文,不断深化环境教育。
3.5 以人为本,增强参与意识
学生,是学校的主人,祖国的未来。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一个中心,培养我们伟大事业的接班人。因此,创建“绿色学校”的各种活动,应当只有一个主题,就是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在教学方式上,要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的参与意识。首先,要鼓励和指导学生切实掌握各教材所规定的环境保护内容,巩固基础知识;其次,要组织开展培训、讲座、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的环境教育活动,丰富环保知识;第三,要鼓励和帮助学生在校园内成立环保社团,组织环保科技小组,利用活动课开展日常活动。第四,要结合学校与师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多种形式和内容的社会环保活动,力所能及地参与环境保护公益活动,为环保做好事、办实事、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切实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3.6 优化校园环境,推进硬件建设
3.创建绿色家园 篇三
活动目的:加强同学们的环保意识,树立环保观念,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能为学校和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活动准备:让学生通过报刊、杂志、网络等多种途径了解当前环境状况以及一些基本环境常识
活动过程:
一、关于环境问题。
“原以为你是那么宽广,不在乎带走一片阴凉;原以为你是那么坚强,没想到你的眼泪在流淌。地球,我们唯一的家园,让我们爱你到地久天长!地球,我们的母亲,让我们尽情沐浴你的阳光。”
一首优美的环保歌曲带给人们更多的是警醒和沉思:在人类对大自然进行了几十年的涸泽而渔式的掠夺后,还未来及体会万物之灵长的胜利,就匆匆迎来了大自然的疯狂报复还击。持续的干旱或暴雨,频频光顾的沙尘暴,污染的空气和海洋,不再蔚蓝的天空……人与自然的搏击,人类的贪婪、狂妄和短视注定了人类将输得更惨。在痛定思痛中人开始学会善待和尊重自然,学会与自然和睦相处。
当我们审视工业文明,近代以来工业革命本身并没有过错。人类的生产力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发达。人类发展过程中,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对于大自然的索取也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工业的发展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正确处理与自然资源、自然环境的关系,人们可以享受技术给人们带来的巨大便利;不顾自然规律,掠夺式开采,人类将受到自然的惩罚。这早已被无数不争的事实所证实。现实也无时不刻地向人们敲响了警钟: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牺牲物种锐减、许多物种在很短的时间内灭绝……历史一次次告诉我们,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是一条没有归途的死胡同,已经无可挽回还妄想从头再来,到那时,茫茫苍穹难道还会给我们重来一次的机会吗?
就在当我们的国家经济大发展之时,有些人的所有追求仅仅成了对金钱的顶礼膜拜、疯狂攫取,在追求物质占有的过程中良知和道德都被铺天盖地欲望淹没了,就是受到法律的严惩也再所不惜。从国家环保局公布的《2004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看全国环境形势仍然相当严峻,各项污染物排放总量很大,污染程度仍然处于相当高的程度,一些地区的环境质量仍在恶化,相当多的城市水、气、土壤等环境污染仍较严重,农村环境质量大幅下降,生态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环境污染全线告急。中国主要河流有机污染严重,主要水系的污染日益突出;地下水开采过度,水位连续下降,有些地方引起地面沉降,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安全;海洋环境日益恶化尤其是近岸海域污染严重,海洋对日益增多的污染废水净化能力每况愈下,赤潮频发;大气污染使城市人见不到了蓝天白云和星斗,与日俱增的汽车尾气污染更让环境问题雪上加霜,酸雨袭击着现代的人们;声、光、电磁辐射污染等等。人的双手一方面创造了无与伦比的物质文明,另一方面却把自己生存的家园毁得一塌糊涂。认识到环境保护所带来的惠及子孙的利益才是第一位的利益,是确立环保意识的关键。
二、环保问答。
(活动规则:以组为单位,进行抢答,答对得十分答错扣五分。要待主持人说开始后才能抢答,违反者要表演一个节目。先由同学回答然后由主持人总节。)
1、中国环境标志的含义是什么?
答:中国环境标志的中心结构是青山、绿水、太阳,表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外围的十个环表示公众共同参与保护环境。全图寓意为:“全民联合起来,共同保护赖以生存的环境。
2、人类目前面临着哪些环境灾难?
答:水污染、空气污染、植被萎缩、物种濒危、江河断流、垃圾围城、土地荒漠化、臭氧层空洞等。
3、当代人类面临的三大难题是什么?
答: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
4、选用什么样的洗衣粉能减少水污染?
答:无磷洗衣粉。
5、日常生活中怎样节约用水?
答:随时关紧水龙头、一水多用、保护水源等。
6、什么是绿色消费?
答:用环保的眼光去选购和使用商品
7、“地球日”是哪个国家提出的?
答:美国。
8、什么是白色污染?怎样消除白色污染?
答:白色污染即塑料废弃物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如塑料袋、一次性饭盒、农用地膜等。每个公民应从“提起布袋子、限用塑料袋”等方面消除白色污染。
9、广东省的“爱鸟周”是在什么时候?
答:3月20~26日。
10、我们能为保护臭氧层做些什么?
答:选用无氟冰箱、不含氟的摩丝、空气清新剂等
11、举例说明现代生活中充斥着哪些一次性用品?
答:一次性饭盒、桌布、尿布、牙刷等。
12、请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节约哪些资源?
答:节水、节电、节约纸张、节约粮食、骑自行车、控制噪声等。
第二轮是考验同学们对当今环境污染的了解。什么叫温室效应?
答:
地球的大气层和云层也有保温的功能,使地球在夜晚仍能维持相当的温度不至太冷。像月球没有大气层,日夜温差可达几十度。地球正处于一个严重的温室效应中。那个温室是隐形的,是经由一些过程如:森林火灾、发电厂、汽机车排出的大量废气组成。这些废气就像被子会吸收热能,加强了保温的效果,使地球平均温度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如果温室效应不减弱的话,南、北极的冰山会逐渐融化、海平面逐渐上升
很多小岛和近海的陆地会隐没于海中,而那些只能在低温环境下生长的生物,将会有灭绝的危机。温室效应对地球来说或许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我们现在所造成的污染,会不断的累积,影响日后的生态环境酸雨是什么?
答:酸雨是一种污染,它所造成的影响与伤害,会持续的累积下去。例如:空调机的金属外壳,会因为受到酸雨的侵蚀而生锈。酸雨淋多了,会影响头发的生长,也有可能会秃头!酸雨还会影响动植物的生长,甚至造成毁灭的可能。
3.臭养层为什么会有漏洞?
答:近年来 用来制造冷气机、电冰箱、灭火器...等产品的原料氟氯碳化合物─CFC 大量的散布至空中 并且进入了臭氧层。它们不仅不容易消失,还会一点一点的破坏臭氧,让地球南极已经有一个臭氧洞出现!
三、面对环境问题,我们该做些什么?(学生讨论后发言,得出结论)
生活方式主要效果事例
节约电、煤气、汽油等能源防止地球变暖减少酸雨减少大气中的致癌物质①合理有效使用电器制品(空调、冰箱等)②尽量选用不耗费能源的家庭用品③注意保温,防止热量散失(如房间墙壁、窗户、浴室)④控制汽车使用频率,合理使用交通工具(如自行车)⑤有效利用太阳能(如温水热、太阳能电池)
尽量少排放垃圾防止地球变暖保护森林保护生物①不过量消耗物品(不要过度追求商业性消费)②不接受不需要的东西(如包装纸、包装袋等)③尽量不购买一次性商品(如纸餐具等)④租借、交换物品使用(杂志、书刊、旧衣服等)⑤不扔可再次利用的物品(纸、瓶罐等)⑥合理使用垃圾(堆肥、制作明信片等)
尽量少使用在自然界中难降解的药品
保护臭氧层减少大气中的致癌物质减少河流、湖泊、海洋污染减少土壤地下水污染①不排放氟利昂(如冰箱、汽车空调等)②尽量不使用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③选用洗涤用品,适量使用(如洗涤粉等)④不要过分洁癖(如大量使用洗发香波)⑤购买低农药食品(如蔬菜、水果等)⑥购买无添加剂食品(如肉加工品、点心等)⑦选用油漆涂料(如水溶性涂料等)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减少河流、湖泊、海洋污染保护森林保护生物
①到河流、湖泊、大海去调查污染状况和生物状况②到山野森林中调查动植物情况③欣赏周围公园庭院中的植物鸟类④调查虫类和微生物的作用⑤不污染山野河流和海洋(如生活废水、垃圾等)⑥保护动植物(花鸟虫鱼)
四、总结
4.创建绿色校园 篇四
首先,绿色学校的气氛肯定是绿色的。在学校中到处都是绿色花草树木,这样的话就不会再怕雾霾了,所有同学们也能够呼吸到新鲜的空气。这样做不仅仅能够让人们呼吸的新鲜的空气,还能够在大家眼睛疲劳的时候看绿色的叶子,保护眼睛。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够使所有师生心境舒畅,微笑着应对每一天。并且学校里应当减少废气的排放,这样就能够少污染环境。
在绿色学校里自我也要“绿色”。不说脏话,不打架,也不要在上下楼梯时拥挤,争做礼貌学生。更重要的是说话是要轻声细语,不能大吼大这样才不能打扰到别人的学习。还有的是学校应当准备一个食堂,里面有各种好吃的食物,还不收钱,这样有一些经常在外面的小摊上买食物的同学们就会到食堂里吃饭,因为外面小摊上的食物被风刮了一晚上,第二天早上随便一擦就去卖吃的,十分不卫生。
最重要一点是少或不布置作业,这一点必须是所有同学的心声吧。要是在上课时认真听讲,就能够不布置作业的话,所以学生都会认真听讲,差生也不例外,因为差生就是懒得写作业,学习成绩才差。同时不进行考试,这样最完美,因为每当快到考试的日子时,所有的人都会觉得自我的身上好像有一座大山压在自我身上,让人喘可是气来,简直就是残害“祖国的花朵”啊!还有一点是因为一旦考差了教师就要把你“咔嚓”掉。
5.创建绿色校园 篇五
节俭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是让全社会都参与其中,这才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的体现。全国节能宣传经历十几年的发展与完善,旨在不断地增强全民的“资源意识”“节能意识”“环境意识”。而我们要把节俭资源和保护环境理念渗透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大力开展少年儿童节能降耗活动,从小树立节能降耗思想。将节能降耗教育与课堂教育相结合充分挖掘学科教材中节能环保资料。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将它们纳入课堂教学,真正落实节能环保进课堂。
节能降耗是我们大家倡导的一个主题,可总是把这些大道理`大学问挂在嘴边没用,需要大家齐心协力一齐从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平时我们要注意随手关灯,并使用高效节能灯泡带替传统电灯炮。(美国的能源部门统计单单使用高效节能灯泡代替传统灯泡,就能避免四亿吨二氧化碳被释放)。白天能够完成的事情不留着晚上做,洗衣服在天黑前完成,早睡早起有利于身体健康,又环保节能。电脑电视不用时及时切断电源,即节俭用电又防止插座短路引发火灾的隐患。不用时关掉饮水机电源。坚持冰箱处于无霜状态。
靠循环再利用的方法来促使材料循环使用,能够减少生产新原料的数量,从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纸和卡纸板等有机材料都能够循环再利用。回收一吨废纸能生产800千克的再生纸,能够少砍掉17棵大树,节俭一半以上的造纸原料。所以,节俭用纸就是保护森林和保护环境。
垃圾分类能够回收宝贵的资源,同时减少添埋和焚烧垃圾所消耗的能源。用不一样的垃圾袋,分别收集废纸`塑料`包装盒等。废纸被直接送到造纸厂,用以再生纸;饮料瓶,易拉罐和塑料等也能够送到相关的工厂,进行分解回收。每一天进行垃圾分类和回收,不仅仅是我们应尽的职责,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爱护环境的习惯和自觉性。或将剩余不用的物品集中起来,经过交换和捐赠的方法,到达重复利用的目地。
进取开展学校节能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并把它作为参观学习节能降耗活动的一个窗口,努力营造浓厚的节俭氛围。进一步增强广大师生的资源忧患意识。在学校开展以节能为主题的多种形式的学校文化活动,以自我为宣传教育基地的献计献策等活动。并举行环保大赛,收集必须的废旧物,让学生自行设计。在班级里倡导礼貌行为,不随地吐痰,不乱扔脏物,不践踏草坪,不随意摘花折草,保护绿色生命。在学校内不大声喧哗,减少空气污染。提倡少开空调,多开窗,少用电子产品。提议学校用中水绿化,多种树。不用常流水洗脸手。
6.创建绿色家园[范文] 篇六
三太安置小区位于芜湖县陶辛镇,用地面积42000平方米,总造价金额达4500万元,通过公开招标的形式确定施工单位,该工程于2011年3月份开始实施,今年5月份包括附属工程在内已全部竣工。
三太安置小区工程全部按照省级生态工程的要求,以“绿色、生态、和谐、文化、清洁、平安”为主题进行设计施工。
一是建设“绿色家园”。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该小区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此外,在施工建设的同时,小区内还广泛种植绿色植物并使用节能设施。如在小区内种植多种观赏植物及花卉;采用绿色,环保,节能的太阳能路灯;绿色生态景观。
二是建设“生态家园”。小区建设中,始终遵循低碳环保理念,力争将小区建设成为低碳环保的重要载体。比如小区内房屋全部采用双层保温玻璃;房屋外墙则采用高高新环保耐火的保温材料,层顶则全部架设太阳能热水器,做到了既节能,又环保。
三是建设“和谐家园”。小区在建设过程中,注重完善建设和谐小区体系。首先,要让物业管理由“后续部队”变成“先行官”;其次,业主应成为小区的真正主人;最后,努力完善建设和谐小区的机制,小区内成立了专门的环卫保洁队伍和保安队伍。
四是建设“文化家园”。小区在建设过程中,努力建立和完善小区公共文化设施。比如小区内已在多处预设了公共文化宣传栏、公共体育运动设施的位置,目前正在全力建设中,为建设文明和谐的社区秩序,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五是建设“清洁家园”。重点建立和完善基础卫生设施,实施垃圾分类。三太安置小区根据陶辛镇圩区地势特点和水网状况,积极和上级环保部门对接,学习新理念、新技术。通过环保设计单位对安置点现场踏勘,采用了微动力的污水处理系统,实施零污分流,较大提高了小区污水处理效率和质量。
7.创建绿色学校总结 篇七
绿色教育是传授自然科学知识,更是一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综合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环境教育,创建绿色学校,培养全校师生的环保素养,是一种契机,也是一种希望,它能有效地促进我校的校风、校容、校貌的转变,是我校师生的一致愿望。我校在创建“绿色学校”中,决心大,投入多,行动快,措施得力,变化喜人,主要工作如下:
一、领导重视,制度保障,推进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
保持生态环境是利国利民的一件大事,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学校高度重视环境教育,以创建绿色学校为核心,进一步探索学校环境教育的新方式和新方法,努力促使环境教育由单纯的知识传授向以树立环境意识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转变。
1、设立领导小组,明确创建目标。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各学科教研组长为成员的环境教育领导小组,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处室工作分工抓、具体工作专人抓”的良好运行机制。同时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把创建工作进行总体规划,要求做到学科教育渗透,主题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校园环境建设,宣传活动等相互融合,具体落实到各部门。由于目标明确,内容清晰,责任落实,各部门开展工作按计划有步骤,互相配合,井然有序,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
2、制定与环境保护相关的规章制度。为了落实环境教育、创建绿色学校的目标,学校先后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如:校园绿化管理办法、校园环境卫生管理办法、校园环境保洁制度、卫生工作制度、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卫生安全管理暂行规定、除“四害”标准、教室环境卫生要求、教室和清洁区卫生要求、学生宿舍个人卫生制度、学生公寓守则及文明公约、实验室管理及赔偿制度、办公室电器使用制度等,这些制度的建立对校园内的环境卫生以及能源的节约利用提供了有利条件,提高了全体师生的环保意识。
二、切实把环境教育纳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中,拓展绿色教育内容。坚持以绿色观念教育学生,在全校范围内渗透可持续发展意识、环境价值观、环境道德观、环境参与意识与环境建设及创新意识。形成“绿色校园”-“绿色教育”-“素质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教育链条,把创建“绿色学校”、实施“绿色教育” 作为落实整体素质教育、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切入点,把开展环境教育创建“绿色学校”作为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工作常抓不懈。
1、利用全员德育制度,人人参与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
学校把校园环境划分成若干环境保护区,每个班级都有包干区和劳动协作区,在爱校劳动中人人参与、个个动手,在爱绿护绿中,个个争当环保小卫士,实现了环境教育和劳动教育的全员参与。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每一位教师都自觉成为环境保护的宣传者,各种环保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为创建工作提供充足而新鲜的血液。
2、加强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让环境教育成为学生的一种良好习惯。绿色学校的创建,培养了学生的环境意识,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在创建绿色学校的活动中,广大师生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培养了爱绿、护绿、育绿的意识,师生养成了自觉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同时把环境教育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值周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环境习惯,爱护花草树木,不乱扔果壳纸屑。班班有值日生,负责本班的卫生打扫和卫生保洁,每周全校搞卫生大扫除一次,卫生作为文明班级评比的一项重要内容,使卫生工作做到责任落实,检查督促相结合,实现了“地面无纸屑、门窗无乱画、墙壁无鞋印、桌面无乱摆、室内无高声、人人衣冠整、个个讲卫生”的要求。这样德育、美育自然融为一体,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扩大了知识面;陶冶了学生情操,激发了他们爱绿、爱美的高尚志趣;使学生自觉爱护校园的一草一木,爱学校、爱动物、爱大自然,培养其纯洁的爱心。
3、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使“绿色学校”管理工作提到一个新水平。学校面积广、设施多,学校管理中,学生的自主管理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自主管理,即他律变为自律,达到慎独的境界,是体现一个学校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学生素质高低的重要表现。学校进一步加强共青团、学生会的职能,充分发挥其在常规检查中的作用,建立共青团员文明监督岗,让学生了解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培养环保兴趣,锻炼环保能力,提高环保素质,使环保在学生的一生中形成一种人格品质。
三、把环境教育纳入素质教育,以课堂教育为主阵地,不断拓宽绿色教育渠道。
1、构建环境教育的课程体系,在各科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和环境教育的主渠道。新课程实施以来,各学科教材中都 包含了环保知识内容,学校要求各教研组根据新教材,制订各学科渗透环境教育计划,在实施课堂教学时,从学生所关心的问题或社会热点问题入手,适当地进行补充和延伸,使学科教学与环境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树立环境意识,达到环境教育的目的。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将环境教育目标列为评价课堂质量的多元目标之一,有效地促进了教师成为环境教育先行者。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注重热爱自然教育,通过《生物入侵者》等课,使学生懂得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使学生懂得花草树木能调节气候,改良土壤、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美化环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爱护花草树木的好习惯;在自然科学课中结合酸碱盐的性质,讲明大气污染、水污染的原理、危害和防护;在思想政治课中注重环保法律法规教育,提高了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主人翁的责任感。让每一次学习过程都是一次环保教育专题活动。其中林芳妹老师撰写的《让遗忘的角落不再被遗忘》获全国三等奖;尹利琴老师撰写的《用爱构筑健康的心理世界》获区级三等奖;颜彩芳老师撰写的《学习、交往障碍心理疏导案例》获区级一等奖;钱车胜老师撰写的《关于学校隐性课程开发的几点思考》在区自主教育刊物发表。学校也获得区级墙画比赛一等奖;另外在区卫生局组织的食品卫生知识竞赛中我校获优胜奖;今年我校食堂被评为浙江省A级食堂。
2、结合重大纪念日,利用班团队会,积极组织开展专题活动。
学校首先以日常管理为抓手,以系列文明争创活动为载体,从小处入手,从点滴做起,让绿色理念逐渐渗入师生的心田,使每一位学生都行动起来关心、爱护和改善自己身边的环境,甚至全球环境。
(1)、结合重大节日,推出有特殊意义的活动。3月12日植树节,开展植树护绿,美化绿化校园;3月22日世界水日,教育学生珍惜水资源,使学生懂得用水、惜水、节水,不要让人类的眼泪成为世界上最后一滴干净的水;4月底5月初的爱鸟周,开展张贴鸟类宣传画活动,了解鸟类生活习性及与人类关系; 5月31日世界无烟日,进行吸烟有害身体健康的宣传,结合我校的禁烟运动,努力创建无烟校园 ;6月5日世界环境日,组织学生观看录像,了解身边环境状况。在其他环保节日,如世界气象日(3月23日)、世界地球日(4月22日)、国际保护臭氧层日(9月16日)等,学校都配合有关主题,利用黑板报、墙报、宣传橱窗进行宣传展览。利用升旗仪式、主题班会,开展环境专题教育。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保护环境,从我做起”,开展绿色承诺活动,不断提高了广大师生的环境意识。(2)、兴趣小组活动有声有色。成立环保兴趣小组,带动环保教育活动的蓬勃开展。成立了小制作、废品回收、护绿小队、环保调查等一批组织,组织有关活动,掀起了“人人知环保、人人参加环保”的高潮。开展以 “垃圾食品对中学生的危害”、“百里大河水污染情况调查”为主题的研讨活动等。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资料查询等多种形式开展研究性学习,让学生亲身去认识我们周围的环境,感受环保的迫切性与重要性。
(3)、开展了环保主题教育。开展“行动起来,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节约能源,节约水电,保护野生动植物”的系列教育;围绕“绿色消费”这一主题,开展了“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生活,环保购物;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保护自然,万物共存”的系列教育,组织学生参加月饼盒回收、旧电池回收等活动。
3、精心规划,提升绿化品位,培植绿色文化
学校自新建以来,一直注重校园环境建设。学校依山傍水,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校园建筑精美,景色优美。花草树木摇曳多姿,红花翠竹相映成趣,曲水流觞、玲珑石头、坚硬的木桥组成一道独特的江南风情,从中透出的质朴、淡雅、灵秀之气令人陶醉。同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将人文与环境绿化、美化相结合,让一墙、一窗、一幕、一室,都散发着翰墨的清香,传递文化的气息,发挥育人功能,使学生一进校门就受到环境气氛的强烈熏陶。我们在校园围墙上、楼道内、走廊里设置古今中外名人名言警句,名人挂像、校训校风宣传牌、环保标语,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启迪,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真正做到了每一块墙壁会说话,形成了独特的校园风景线,实现了环境育人的效果。
环保是一场绿色变革,环保是一种自然回归,环保更是一种生活时尚。学校把绿色环保教育与学生的日常行为要求结合起来,滲透在课堂教育教学工作中,利用多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环保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落实环保行动,为创建绿色学校营造良好的氛围,更是深入学生内心,转化为自觉的行动。
四、环保教育出硕果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以“为民立校,为国育才”的办学思想和“让理念细化为制度,让制度内化为习惯,让习惯积淀为文化,让文化孕育出人才”的办学理念。梅花香自苦寒来。前所中学一系列的教学管理规范措施以及前中人勤奋敬业的精神,有效地改善了教学行为,提高了办学质量。中 考升学率从2003年以来,连续三年稳中有升,名列同类学校前茅,去年中考有41名同学被台州一中录取,创历史新高。曾被评为浙江省一类标准化学校、台州市示范性初中、市教育基本现代化学校、椒江区“花园式”学校、卫生先进单位、区文明单位、区一级初中„„。荣获椒江区中小学墙画大赛一等奖;区文体局组织的中学生篮球比赛男女组分别获得冠亚军等28项区级以上集体荣誉。
六、存在问题和不足
1.学校环境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有待加强,环境教育工作开展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
2.在环境教育理论研究上有待加大力度。
3.在校本培训方面有待提高,加大力度开发校本课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认为创建“绿色学校”既是提升学校品位,加速学校发展的良好机遇,也是向全社会推广环境教育的一条捷径。通过学生带动家庭,通过家庭带动社区,通过社区带动公民,更广泛地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产生有益的社会影响。这是有益于学校的发展,有益于学生的成长,有益于社会的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在今后的学校环境教育中,一步一个绿色的脚印,将环境教育作为我们学校的主题。通过教职员工和全体学生的共同努力,充分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保护环境的积极性,通过学生带动家庭,通过家庭带动公民更广泛地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我们决心进一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开展环保教育活动,把创建“绿色学校”的工作推向更高层次,让前所中学成为一个真正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学校。
8.绿色学校创建工作 篇八
我校成立于1954年,前身为中学,位于路中段,占地面积11800平方米,33个教学班,在校生1600人,是一所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
我校原先受企业效益不景气影响学校校舍破损情况严重,自2006年12月移交区教育局管辖以来,在区委、区政府领导关怀下于2009年拆除了被鉴定为C级危房的西教学楼,新建一座2800平方米的教学楼和700平方米的水冲式公共厕所,2010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同时重新规划整修运动场地,建成全塑胶运动场;今年借校舍安全工程东风,学校整修了总面积7000余平方米的三座教学楼,使得校园面貌焕然一新,成为具备适应现代教育要求的学校。
我校在近六十年的办学历史中有着爱护环境的优良传统,学校内无生活区,校园封闭性较好,校园始终保持着整洁的面貌。
我校自开展“绿色学校”创建工作以来,学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完善了管理机构,明确各部门职责,制定计划和实施方案以及管理考核制度,全校师生积极投入到创建工作中。
开展的具体创建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训和宣传教育
组织部分教师参加环保知识和绿色学校知识培训,专门负责对学生传授环保知识,学校利用每周国旗下讲话、广播站、校园网和宣传栏等宣传形式向学生普及环保知识。学校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经常开展环境知识方面教学活动,如主题班队会和野外实践活动等,强调爱护环境对地球和人类的作用。组织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方面专题探究,学生所撰写的环保小论文在市教育局组织的论文评选中多人次获奖;我校合唱团于2010年6月参加由市环保局和广电局主办“环保情、五彩梦”主题文艺晚会,为此淮南电视台专程前来我校拍摄外景。
二、绿化校园保持校园整洁
为了给全体师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利用“文明班级”考核平台划分校园卫生责任区,卫生责任区每天清扫,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检查,分数每周一公布,每月一评比,考核结果与班主任绩效工资挂钩,定期开展全校卫生大扫除。学校在校园内多处摆放垃圾收纳设施和专门的可回收垃圾收纳设施,各班级也在教室内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对可回收垃圾专门摆放;校园内的垃圾每天都由专人清运至垃圾场。学校开展“以校为家”活动,教育学生关爱校园环境,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根据校园环境的实际情况,学校因地制宜制订了校园绿化方案、计划,在保护好
现有的树木基础上,计划今后在西围墙建绿化带和架设绿化长廊。
三、节能降耗杜绝环境污染
自我校移交区政府以来,学校的供水供电也与原企业进行了分离,供水由企业的二次供水改为直供水,并对供水管线进行了改造,杜绝了供水污染和跑冒滴漏现象;在供电上学校安装了一台200KVA变压器,更换了校园内的全部电源线路,消除了电路安全隐患和由电路老化带来的线损严重的问题;室内照明灯具全部换成新型节能日光灯,走廊等公共场所照明灯具改为声控节能灯;办公室取暖由新型节能空调取代了使用多年的燃煤炉具;饮用水全部改为电加热。校舍修建大量使用环保节能材料,如新教学楼窗户玻璃采用真空玻璃,其他教学楼窗户也全部换成环保玻璃。厕所采用了全封闭化粪池和专门的地下排污通道,避免了对空气和环境的污染。学校的实验室通风、采光效果良好,配有专门排污通道和污染物处置设施,要求师生遵守实验室使用规章制度和实验操作规范。学校还制定有严格的节能规章制度,要求学生放学和办公室无人时关闭所有电器并由值班人员进行巡检。下一步打算:
乘创建绿色学校东风将做以下几件事
一、建设立体绿化长廊。
二、将因基建施工移走的树木复栽。
三、购进一批分体式垃圾箱,进一步细化垃圾分类。
四、完善教材循环使用制度。
五、加强节电、节水教育,使爱护环境、节约能源和资源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为。
区第一中学
9.创建绿色社区总结 篇九
搞好创建工作必须得到群众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只有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才能实现创建“绿色小区”的目标。环保宣传是提高居民环保意识的有效手段,在居委和小区环境保护志愿者的带动下,小区在开展绿色环保创建中,从宣传教育入手,利用宣传栏、黑板报、相关书籍报刊供居民阅读以及楼道宣传栏等阵地,有的放矢地组织宣传环境保护,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绿色小区知晓率达到90%。我物业也积极配合结合房地局关于“政治高空抛物”有关文件,制定了相关宣传提醒,努力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使“绿色小区”创建工作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二、求真务实,因地制宜,净化环境。
1、针对居民的日常生活习惯,宣传并要求居民垃圾袋装化,现在垃圾袋装化达到100%,无乱扔乱倒现象。建筑垃圾统一堆放,由环卫所统一运送。小区还在各个门洞口安装了分类垃圾桶,垃圾的管理进一步规范和有序,可回收垃圾回收率95%以上。
2、解决废旧电池和脱排油烟机油腻处理和回收问题。居委在小区两个大门口分别安置了废旧电池回收箱,使居民的环保意识更加深入。居委还为居民发放脱排油烟机集油杯,回收废油。因为脱排油烟机中废油倒入下水道会使下水道管壁增厚、堵塞管道,现将此废油回收即可减少污染环境,又可利用该废油加工成肥皂等产品,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3、全面优化节能减排,围绕《虹口嘉苑绿色小区节能、节水、节电管理制度》,我物业在楼道内走廊全部使用节能灯产品,在电梯轿厢内试用了快半年的led环保节能灯产品,节能效果明显改善。居委也按照政府补贴规定,向居民发放节能灯200多个,并大力宣传节能减排,得到很多居民的理解、支持和参与。
三、抓绿化管理,大力加强环境整治。
倡导绿色,首先就要保护好现有的绿化带。随着人们的观念更新,生活水平的提高,绿化意识的增强,居住环境的要求得到大幅度的美化和提高。我物业在小区绿化地有专人负责日常的浇水、除杂草、整理工作。在保护绿色的同时,江湾镇街道及虹口嘉苑业主委员会为此也做了很大的贡献,在小区绿化里新添了一些植物及草坪,并加强养护和修剪,还在草坪及绿化带安置了“爱护绿化”的提醒告示牌,收到了预期效果,不仅“绿”了小区,同时也体现了相关部门团结融洽,为小区和居民办了好事、实事,小区的绿化、美化、净化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绿色居室创建标准】推荐阅读:
创建绿色社区汇报材料06-19
创建绿色校园汇报材料06-20
综合学科关于创建绿色学校创建计划06-16
创建省级“绿色学校“汇报材料08-07
创建绿色文明校园倡议书11-05
倡导环保绿色文明 创建生态科普学校08-08
创建绿色幼儿园工作自查报告09-04
黄石市绿色创建工作管理办法07-13
绿色学校创建活动的自查报告08-30
镇沅四中创建“绿色学校”自查报告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