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的概念及分类(10篇)
1.关键词的概念及分类 篇一
一、抽象函数在求解定义域方面的应用
求抽象函数的定义域一般表现为已知一个抽象函数的定义域求另一个抽象函数的定义域, 有三种常见题型:
例1:若函数y=f (x) 的定义域为[-1, 1], 则函数y=f (2x-1) 的定义域为————。
例2:若函数y=f (2x-1) 的定义域为[-1, 1], 则函数y=f (x) 的定义域为————。
例3:若函数y=f (x2-2) 的定义域为[1, 3], 则y=f (3x+2) 定义域为————。
解:1.∵f (x) 的定义域为[-1, 1], ∴-1≤2x-1≤1, 解得0≤x≤1。
∴f (2x-1) 的定义域为[0, 1]。
2.∵f (2x-1) 的定义域为[-1, 1], ∴-1≤x≤1, ∴-3≤2x-1≤1∴f (x) 的定义域为[-3, 1]。
3.∵f (x2-2) 的定义域为[1, 3], ∴1≤x≤3, 1≤x2≤9.∴-1≤x2-2≤7,
∴-1≤3x+2≤7, ∴f (3x+2) 的定义域为。
解决好这类问题关键抓好两点:一是明确函数的定义域是指自变量的范围;二通俗地讲就是“谁占了谁的地方, 原本的地方大小不变”。
二、抽象函数在求解值域方面的应用
求函数的值域是函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与抽象函数结合其解法更显灵活, 而且体现了“换元”法的运用。
抓住求值域即求y的范围的本质, 换元法把f (x) 看做一个整体, 运用“整体性”思想, 把问题转化为熟悉的二次函数来解决, 降低了难度。
三、抽象函数在求解析式方面的应用
抽象函数没有具体的解析式, 而它在与解析式的综合方面体现了由抽象到具体的思想, 通过“赋值法”把抽象的与具体的联系起来。
例5:设f (x) 满足f (0) =1, f (x-y) =f (x) -y (2xy+1) , 求f (x) 解析式。
(法一) ∵f (0) =1, 令x-y=0得f (0) =f (x) -x
(2x-x+1)
∴f (x) =x2+x+1
(法二) ∵f (0) =1, 令x=0得f (-y) =f (0) -y (-y+1)
∴f (-y) =1-y (-y+1)
用x代替-y, 得f (x) =1+x (x+1)
即f (x) =x2+x+1
利用已知条件, 合理赋值 (赋具体值或代数式) 是解决抽象函数问题的基本方法。
四、抽象函数在考查函数性质方面的应用
函数的单调性、周期性、奇偶性是函数的重要性质, 也是函数的“核心”。抽象函数是只给出了一些体现函数特征的一类函数, 由于抽象函数表现形式的抽象性, 使得这类问题是函数内容的难点之一, 其性质常常是隐而不漏, 但一般情况下以学过的常见函数的背景对函数性质通过代数表述给出。
例6:已知函数f (x) 定义域为实数集R, 满足对任意x, y∈R都有f (xy) =f (x) f (y) 且f (-1) =1。当0≤x<1时f (x) ∈[0, 1) 。
(1) 判断f (x) 的奇偶性。
(2) 判断f (x) 在[0, ∞) 上的单调性。
解: (1) 令y=-1, 则f (-x) =f (x) f (-1)
∵f (-1) =1∴f (-x) =f (x)
∴f (x) 为偶函数。
∴f (x1) <f (x2) ∴f (x) 在[0, ∞) 上单调递增。
函数单调性的证明方法有导数法和定义法。由于抽象函数没有具体的解析式, 所以只能用定义法, 由已知条件变形出符合单调性定义的式子, 从而得出结论。
2.案件事实的概念及构成辨析 篇二
摘 要 事实并不等同于事物本身;事实也表现为人们对于事物存在状况的正确认知。刑事诉讼中的案件事实,实际上也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的,依照刑法规定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的行为及其相关情况在人这一主体的大脑中的呈现,是主体依据现有的法律概念,通过对犯罪行为及其相关情况的认知而得到的一种正确的符合实际情况的命题判断。案件事实的构成主要是实体法事实,此外,也只能是既往事实。
关键词 案件事实 概念辨析 构成辨析
一、事实的概念辨析
事实并不等同于事物本身,他也表现为人们对于事物存在状态的正确认知,这是事实这一概念应有的内涵,也是事实的属性。著名的英国哲学家罗素曾明确指出:“当我谈到一个‘事实’时,我不是指世界上的一个简单的事物,而是指某种性质或某些事物有某种关系。因此,我不把拿破仑叫做事实,而把他有野心或他娶约瑟芬叫做事实 ”。我国逻辑学专家彭漪涟教授则具体将事实定义为“事实是为主体用概念所接受了(或安排了)的感性呈现”。他解释到:“呈现于人们感官之前的现象,只有当其为概念所接受(或者说,为概念所摹写,所规范……),由主体做出了判断,这才是知觉到了一个事实,如果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嗅而不觉,那就表明,虽有呈现于感官之前的现象,但未为概念所接受,未为主体所觉察,这就不能说是有了知觉,更不能说是有了事实 。”
需要强调的是:在人们对这一概念的日常使用中、尤其是在法律的语境中,事实显然也不是指的事物本身。我们常说“以事实为根据”、“事实胜于雄辩”。如果“指纹”之类的事物也是一种事实,那么,用“指纹”去代换上述命题中的“事实”而形成的命题,在逻辑上应该是成立的,但是,“以指纹为根据”、“指纹胜于雄辩”之类的论断却是不能成立的。我们只能说“在现场发生的指纹就是某被告人留下的”,这种对于客观存在事物的正确判断,当然是认定被告人曾经到过现场的根据,也可以说是对这一指纹与被告人手上的指纹相同的正确认定,这一实际情况本身当然是胜于任何雄辩的。
案件事实属于事实范畴,也具有事实的基本属性,同时,案件事实也还具有自己在证据理论和诉讼法学理论中的一些特殊的规定性。因此上述对事实概念的辨析还可延伸到对案件事实的概念以及案件事实的构成方面。
二、案件事实的概念辨析
刑事诉讼需要查明的案件事实,也应当是“为主体用概念所接受(或安排了)的感性呈现”,也是人的大脑对实际发生的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的一种正确感知和判断。也就是说,在刑事诉讼中需要查明的案件事实,同样也只是主体对与案件相关的现象有所觉察,得到了这些现象存在的“客观呈现”,而用一定概念对其加以摹写或规范而做出相应断定的结果。
这里应当指出,刑事案件的案件事实,必须是人这一主体对案件有关现象的正确感知和判断。只有当主体对呈现于自己面前的与案件有关的现象有所觉察,并且根据这一案件有关现象的“感性呈现”,做出了符合这一有关现象的判断时,我们才能说发现了案件事实,顺便说一句,这里的“有关现象”当然指的是客观存在。
根据以上分析,刑事诉讼中的所谓案件事实,实际上也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施的,依照刑法规定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的行为及其相关的各种客观情况在人这一主体的大脑中的呈现,是主体依据现有的法律概念、理念,对于发生的犯罪行为及其相关情况的主观认知而得到的一种正确的符合实际情况的命题判断。简言之,这些命题判断在刑事法律领域中,就是刑法规定的诸如故意杀人、抢劫、强奸、伤害、贪污、挪用等等事实。或者说,刑事诉讼中的案件事实,也就是故意杀人的事实、抢劫的事实、强奸的事实等等。
三、案件事实的构成辨析
在我国大陆,学者们一般是将案件事实分为实体法事实和程序法事实。按照前述关于案件事实的定义,将案件事实划分为实体法事实和程序法事实并不正确。因为,我们已经界定并经常使用的关于案件事实的概念,仅仅是以对刑事实体法作为定义根据的;而且,这一有关案件事实的定义,实际上也与人们早已接受的案件事实的理念相符合。根据对案件事实的定义和对这一定义的一般理解,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指谓的案件事实,其实也只是指的被告人实施了犯罪行为并具有了犯罪构成及其相关的实体法律意义上的案件事实,通常并没有包括与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有关的程序方面的事实。因此,在这一定义下的刑事案件的案件事实,一般只是指犯罪嫌疑人实施了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及其相关情况的实体法事实,并没有包括已经提起刑事诉讼以后,如何解决诉讼程序问题的程序法事实。
刑事诉讼中的案件事实不可能分为现在事实和既往事实。这是因为,需要通过诉讼活动查明,以作为追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刑事责任根据的案件事实,不可能是现存事实,只能是既往事实。因此,刑事诉讼中的案件事实只能是发生在过去的犯罪及相关的既往事实。所以刑事诉讼查明案件事实的任务,自然不可能是观察现存的、诸如张三正在用刀子捅被害人之类的事实。因此,对于这些事实裁判者,要得到既往的案件事实,只能通过调查、分析案件事实发生时的有关情况,通过证明的方法,即“用一些其真实性已被判明、肯定、证明的判断、命题等等,来判定某一判断(或命题、假说、理论)的真实性、正确性 ”。
注释:
罗素.我们关于外界世界的认识.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38.
彭漪涟.事实论.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123.
3.出纳的概念及角色定位 篇三
一、概念解析
“出纳”作为一个重要的会计名词,在不同场合有着不同的含义和内容,既可以表示出纳工作,同时也可以表示出纳人员。
1.出纳工作的定义
从字面上看,“出”是指支出,“出纳”意为收入,出纳的意思就是负责现金的收入和支出。出纳工作就是管理货币资金、票据、有价证券的收入和支出的一项工作。
具体来讲,出纳工作就是按照国家现会管理的相关规定和制度,办理现金收付、银行结算及相关账务工作,保管库存现金、有价证券、财务印章及有关票据等。一般来说,只要是涉及票据、货币资金和有价证券的收付、保管、核算,都属于出纳工作的范围。出纳工作既包括各单位业务部门及会计部们专设出纳机构的各项票据、货币资金、有价证券收付业务处理,还包括票据、货币资金、有价证券的整理和保管等工作,也包括货币资金和有价证券的核算等工作。
2.出纳人员的定义
从广义上讲,出纳人员既包括会计部门的出纳工作人员,也包括业务部门的各类收款员。之所以各类收款员也属于出纳人员的范畴,是因为从其工作内容、方法、要求以及他们本身应具备的素质等方面来看,都与会计部门的专职出纳人员有很多相同之处。而狭义的出纳人员,仅指会计部门的出纳人员。
无论是出纳人员还是各类收款人员,他们的主要工作都是办理货币资金和各种票据的收入,保证自己经手的货币资金和票据的安全性与完整性,以及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出纳人员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以下简称《会计法》)以及《会计人员工作规则》的要求从事出纳工作。除了要有过硬的出纳业务知识以外,出纳人员还必须具备良好的财经法纪素养和职业道德修养。
会计部门的出纳人员与收款员也有很多小同之处。收款员一般工作在经济活动的第一线,各种票据和货币资金的收入,特别是货币资金的收入,通常是由他们转交给专职出纳的。另外,收款员的工作过程是收入、保管、核对与上交,一般不专门设置账户进行核算。所以,也可以说,收款员是出纳机构的派出人员,他们是各单位出纳队伍中的一员,他们的工作是整个出纳工作的一部分。
二、业务要点
出纳在企业中是一个独立的岗位,从事的是会计工作的一部分,是会计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对出纳岗位有诸多限制性规定,例如,出纳人员不得兼管会计档案保管、稽核,以及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等。
1.出纳在企业中的角色
在企业的管理工作中,出纳能够起到监督管理的作用,为企业经济管理和经营决策提供各种经济信息。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1)负责核算工作。出纳在企业的核算中担负着最基本的核算工作,包括现金收付和银行结算这些会计核算中的基本业务,是保证会计工作顺利进行和良性发展的基础。
(2)负责管理工作。出纳在企业中担负着重要的管理责任,其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和经营决策。其具体工作包括管理银行单据和票据,保管企业的货币资金和有价证券,分析研究企业资金使用效益,为企业投资决策提供金融信息,参与企业的方案评估、投资效益预测分析等。
(3)具有监督作用。出纳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起着重要的监督作用,主要负责监督货币资金收付业务以及各项经济业务的合理性、合法性,防止出现差错,避免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出纳在会计循环中的角色
企业的正常资金运营离不开良好的会计循环机制,而出纳在会计循环中起着不可或缺的特殊作用。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严格贯彻财经政策,认真审核单据和业务。
(2)管理好货币资金和银行票据。
(3)确保资金安全,防止诈骗,减少失误,降低损失。
(4)审查支出性质,拒绝违规支出。
(5)准确、及时地提交财务报告,反馈经济信息。
三、应用实务
出纳人员的工作要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按照国家有关现金管理和银行结算制度的规定,办理现金收付和银行结算业务。
(2)严格审核有关原始凭证,据以编制收、付款凭证,然后根据收、付款凭证的顺序逐笔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并结出余额。
(3)随时查询银行存款余额,不准签发空头支票,不准出租、出借银行账户。
(4)保证库存现金和各种有价证券的安全与完整。
(5)按照国家外汇管理和结汇、购汇制度的规定以及有关批件,办理外汇出纳业务等。
4.园林景观的概念及内涵 篇四
摘要: 对于园林,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教授有过一系列论述,如1958年3月他曾发表文章“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谈园林学”。初步统计,到1999年末钱老已发表各类论述园林、城市学的书稿及书信百余封,表现出老一辈科学家对中国城市、建筑、园林的关注,并指明了方向。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用“园林”来做“市标”的国家,而且是第一个建造园林城市的国家。总的来说,园林景观具有丰富的内涵及社会价值。关键词:园林与生态、景观、景观与人类生活
1.园林
许多人认为园林只是指以植物相关的景观营造,在现在,这个认识并不能完全概括园林包含的内容,现代园林所包括的范围是如此广泛,除了亭台楼阁,花草树木,雕塑小品,还有各种新型材料,废品利用等等。园林在造景上必须是美的,要在视觉、听觉上有形象美。绿地就不一定必须有形象美。所以园林可以成为美的景观,而绿地就不一定能成为美的景观。园林还必须是一种艺术品,什么是艺术品?艺术品是一种储存“爱”的信息的载体,“园林”是一种代表城市精神文明、储存爱的信息,以植物造景为主的重要艺术品,她也可成为代表城市精神面貌的重要“市标”之一。
1.1.园林的分类
从布置方式上说,园林可分为两大类:规则式,代表是西方园林 代表国家 意大利宫殿、法国台地和中国的皇家园林;自然式,代表是中国的私家园林苏州园林、岭南园林;混合式,现代的建筑是规则式和自然式的搭配
从开发方式上说,园林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利用原有自然风致,去芜理乱,修整开发,开辟路径,布置园林建筑,不费人事之工就可形成的自然园林。如唐代王维的辋川别业是将私家别墅营建在具山林湖水之胜的天然山谷区,可称为山林别墅;如湖南大庸县的张家界、四川松潘县的九寨沟,具有优美风景的大范围自然区域,略加建设、开发,即可利用,称为自然风景区;如泰山、黄山、武夷山等,开发历史悠久,有文物古迹、神话传说、宗教艺术等内容的,称为风景名胜区。另一类是人工园林,即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为改善生态、美化环境、满足游憩和文化生活需要而创造的环境,如小游园、花园、公园等。
中国古典园林在世界上有很高的声誉,代表作是苏州园林,较著名的有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藕园、狮子林等。
1.2.园林是最佳的人居环境
自有人类便有人居环境。经历了巢居、穴居、山居和屋宇居等阶段,直到目前人类仍然在探索合宜的人居环境。现代的趋势不仅在于居住建筑本身,更着眼于环境的利用与塑造。从居住小区到别墅豪宅无不追求山水地形的变化,形成现代建筑与山水融为一体之势。20世纪末国际建筑师协会在北京宣告的《北京宣言》中指出,新世纪“要把城市和建筑建设在绿色中”,足见城市绿化和园林在人居环境中不可代替的重要性。未来发展的方向,则不仅在人居室内环境,更侧重于人居室外环境
人居环境广义可至太空,中义为城市及农村,狭义可至居住小区乃至住宅,无不与环境发生密切的关系。中国人居环境的理念是文化的总纲“天人合一”之一脉,强调人与天调,天人共荣。其中也包含“人杰地灵”、“景物因人成胜概”等人对于自然的主观能动性。即使创造艺术美,也是“人与天调,然后天下之美生”(《管子·五行》)。因此中国古代有“天下为庐”之说。其中主要是体现用地之地宜,兼具顺从与局部改造的双重内容。生产是手段,经济利益不可片面追求,我们的目的是持续发展的天人共荣、兴世利民。
园林却不是自有人类就有的。人类初始,居于自然之中而并未脱离自然。随社会进步,人因兴建城镇与建筑而脱离了自然,却又需求自然的时候就逐渐产生了园林。古写的“艺”字是人跪地举苗植树的象形反映。人不满足于自然恩赐的树木,而要在需要的土地上人工植树,这是恩格斯所谓“第二自然”的雏形和划时代的标志。在园圃等形式的基础上发展出囿、苑和园,在西晋就出现了“园林”的专用名词。现代的中国园林概念是要满足人类对自然环境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综合要求,将生态、景观、休闲游览和文化内涵融为一体,为人民长远的、根本的利益谋福利。园林学从城市园林扩展到园林城市、风景名胜区和大地园林景观,园林是最佳的人居环境。园林不仅要为人居环境创造自然的条件和气氛,于中也渗透以人文;人们不仅从自然环境中得到物质享受,也从寓教于景的环境中陶冶精神,获得身心健康。
1.3.园林的性质及功能
我们不要把园林的思维形式局限在某个方面,比如,相同树木在一个地方种植,非要三棵或五棵,两条道路交叉的地方一定不能是锐角等,如果老认为只有这样才是美,那么我们思维将局限在很小的范围,而做出的作品就将难有创意,园林亦将是一个非常苦闷的事。做园林就好象画画一样,有喜悦的,休闲的,古典的,同样需要紧张的,悲伤的,现代的,抽象的,甚至零乱也是一种美,我们的目的都是一样,就是为了表达出某一种气氛,心情,感受,这就是美,我们用锐角表现一种比较刺激的气氛,用规则的几何造型表达一种严谨的思想,用黑色表现一种悲凉的心情,用红色表达一种热烈的心情,而至于用什么材料,那是次要的。
我们几乎可以将世界上所有的材料用到园林上(只要我们能想象出来的)除了钢,石,水,木,布料,植物常见的材料,还可以用玻璃,塑料,彩色水泥等新颖材料,我们也可以将元素材料相互调换,如:树用不锈钢,石头改为玻璃,我们更可以改变各种元素材料的大小,形状,颜色,质感等。如:柱子做成上大下小,或弯曲,或倾斜,石头做成方的,颜色是红色。这样一来,我们设计的思维就变的非常广阔。
园林也不是静止的,为什么一些公园去了一两次就不想去,原因就是再去看也是那几样东西,而且还要给钱。它更应该表现在动态方面,因为世界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运动才是事物存在的方式。怎样才能使园林变成动的,1、就是我们做园林的时候,应考虑到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子,比如小树可以长大成参天大树,2、将园林同人融合在一起,比如:建造亲人雕塑,健康铺道,亲水广场,游乐设施,供人们游玩,也可以将园林做成一个农庄,人们可以种菜,种花,赏果,3、举行一些活动,如:定期举行花展,园林小品比赛,游园活动,植树活动,拔草比赛,从而使园林成为一种运动,变化的东西。即可以增加游客的返回次数,又增加经济效益。
按照现代人的理解,园林不只是作为游憩之用,而且具有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功能。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净化空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吸收有害气体和吸附尘埃,减轻污染;可以调节空气的温度、湿度,改善小气候;还有减弱噪声和防风、防火等防护作用。尤为重要的是园林在心理上和精神上的有益作用。游憩在景色优美和安静的园林中,有助于消除长时间工作带来的紧张和疲乏,使脑力、体力得到恢复。园林中的文化、游乐、体育、科普教育等活动,更可以丰富知识和充实精神生活。
2.景观
景观(Landscape),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都是一个美丽而难以说清的概念。地理学家把景观作为一个科学名词,定义为一种地表景象,或综合自然地理区,或呈一种类型单位的通称,如城市景观、草原景观、森林景观等;艺术家把景观作为表现与再现的对象,等同于风景建筑师则把景观作为建筑物的配景或背景;生态学家把景观定义为生态系统或生态系统的系统;旅游学家把景观当作资源而更常见的是景观被城市美化运动者和开发商等同于
城市的街景立面,霓虹灯,房地产中的园林绿化和小品、喷泉叠水。而一个更文学和广泛的定义则是“能用一个画面来展示,能在某一视点上可以全览的景象。尤其是自然景象。”但哪怕是同一景象,对不同的人也会有很不同的理解,正如Meinig所说“同一景象的十个版本”(Ten versions Of the same scene,1976)[4]:景观是人所向往的自然,景观是人类的栖居地,景观是人造的工艺晶,景观是需要科学分析方能被理解的物质系统,景观是有待解决的问题,景观是可以带来财富的资源,景观是反映社会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的意识形态,景观是历史,景观是美。
2.1 景观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在大地上的烙印
每一景观都是人类居住的家,或者说是潜在的“家”。中国古代山水画把可居性作为画境和意境的最高标准。无论是作画或赏画,实质上都是一种卜居的过程(郭熙、郭思《林泉高致》)。也是场所概念(Place)的深层的含义。这便又回到哲学家海德歌尔的栖居(Dwelling)概念(Heidegger, 1971)。栖居的过程实际上是与自然的力量与过程相互作用,以取得和谐的过程,大地上的景观是人类为了生存和生活而对自然的适应、改造和创造的结果。同时,栖居的过程也是建立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过程。因此,作为栖居地的景观,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在大地上的烙印。
2.2景观的发展
景观的发展是与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的。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对景观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回顾历史,正是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使园林的内容和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促使了现代景观的产生。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文化意识的进步,促进了景观事业的发展和设计领域的不断扩展。严重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对于无所节制的生产、生活方式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人们对自身的生存环境危机感日益加重,于是环境保护成为普遍的意识。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变迁,使得完全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公园的工业之后的景观不断出现„„社会的发展改变着今天景观设计的面貌,社会因素是景观发展的最深层的原因。
2.3景观的意义
景观的社会意义在于,景观应该、也必须要满足社会与人的需要。今天的景观涉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现代景观是为了人的使用,这是它的功能主义目标。虽然为各种各样的目的而设计,但景观设计最终关系到为了人类的使用而创造室外场所。为普通人提供实用、舒适、精良的设计应该是景观设计师追求的境界。这一点,北欧国家及德国的设计师已在全球树立了榜样,在那里,景观的社会性是第一位的,日常生活的需要是景观设计的重要出发点,设计师总是把对舒适和适用的追求放在首位,设计不追求表面的形式,不追求前卫、精英化与视觉冲击效果,而是着眼于追求内在的价值和使用功能。这种功能化的、朴素的景观设计风格应该赢得人们的尊敬。
【参考文献】
[1]Cosgrove, D.E.1998,Social Formation and Symbolic Landscape.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Madison, Wisconsin, USA.[2]Aberley,D.(ed.),1994.Futures by Design.The Practice of Ecological Planning.New Society Publishers,Canada。
5.知识产权的概念及特征 篇五
知识产权是指智力创造成果: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商业中使用的符号、名称、图像和外观设计。知识产权可以分为工业产权与版权两类,工业产权包括发明(专利)、商标、工业品外观设计和地理标志,版权则包括文学和艺术作品。知识产权被概括为一切来自知识活动领域的权利,始于17世纪中叶法国学者卡普佐夫的著作,后由比利时法学家皮尔第所发展;到1967年《成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签订后,知识产权的概念得到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认可。
6.低碳的概念及产生的时代背景 篇六
低碳, 英文为low carbon。意指较低 (更低) 的温室气体 (二氧化碳为主) 排放。
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 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 二氧化碳排放量愈来愈大, 地球臭氧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 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 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面对全球气候变化, 如何降低或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议题由此产生。
7.论语文教育批评的概念及特点 篇七
尽管“语文教育批评”一词已经有人在使用,但还缺乏对其明确、系统的界定。有人认为:“语文教育批评,就是指对语文教育问题的不满、议论、闲话、指责和批判等为存在形态的一种教育现象和社会现象。”也有人认为:“广义的语文教育批评就是指人们对语文教育的一切‘不满、议论、闲话、指责、批判’等。狭义的语文教育批评是指人们在充分认识、肯定语文教育发展成绩的前提下,以语文教育发展为目标和准绳,对现实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走向所提出的批评性观点和看法、旨在促进语文教育发展的建设性意见与建议。”从这些界定来看,它们基本都承认语文教育批评是教育批评的一种,属于学科教育批评;批评对象都立足于语文教育问题。这些界定倾向于从静态的角度来看语文教育批评,普遍认为是一种“教育现象和社会现象”,缺乏从动态的视角来看待它。其实,语文教育批评不仅是一种现象,也是一种“行为和活动”。因此,借鉴以上学者的见解,笔者尝试对“语文教育批评”作如下界定:语文教育批评是社会各界人士通过对语文教育论争和异化问题的感知、解读、质疑和批判,表达对语文教育现实的认识和评价,以提升或增强语文教育实践合理性、推进语文教育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教育现象和社会现象。
二、语文教育批评的特点
(一)语文教育批评是人们对母语教育关注的一种反映,是分析语文教育批评现象的概念工具
通常,我们把一个人出生后所掌握的语言称为母语,而把掌握母语的过程称为母语习得。一个人习得母语的过程其实就是他接受民族文化熏陶的过程,就是他智慧生成、心灵发育和精神成长的过程。母语教育以其无法比拟的突出地位和重要性,历来得到各个国家、民族和广大民众的推崇和重视。作为汉民族的母语——语文始终备受人们的关注。掌握语文,起初也许只是出于一种本能的需要,或是为了生存,或是为了交往,但正是这种本能的需要,使得每一个人在习得母语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完成了人格的社会化和民族化。同时,作为汉民族文化的载体,语文有其特殊的价值。它不仅仅是一门知识,一种技能,也不仅仅是通常人们所认为的单纯用于交流与沟通的工具,而是一种直接诉诸情感并永远影响到人们文化归属意识、文化认同感乃至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建构的媒介。语文表现着一个民族的文明,造就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影响着一个民族的心理。它既是民族的象征、民族的符号,也是民族的旗帜和民族的“命根子”。因此它具有不可低估难以忽视的文化价值,是其他任何学科所无法替代的。所以,语文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至关重要,它承载着重塑民族精神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大使命。它不仅是语言文字的教育,同时也是一种文化教育。语文教育批评作为社会各界对其所发表的看法,作为意识形态的一种活动,它和人们对语文教育的关注程度有着密切的联系,反映着人们与语文教育的互动过程的状态。一方面,人们对语文教育关注程度的高低决定着语文教育批评的广泛性、内容的多样性和作用的发挥。另一方面,语文教育批评又影响着人们对语文教育的认识和评价。因此,语文教育批评是人们对语文教育关注的一种反映。
综观语文教育的历史,它始终伴随着批评,特别是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教育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语文教育的方方面面无不受到社会各界的责难,比如“鸡肋”、“疑惑”、“尴尬”、“失落”、“偏颇”、“误读”、“流弊”、“缺失”之类的忧虑和愤激之辞,逐渐形成一种独特的教育、社会现象和行为,以致我们有必要以“语文教育批评”这一概念来对这种客观的现象加以学理的概括和提升。可见,语文教育批评首先来源于语文教育中活生生的客观现实,而不是理论上的虚构和假设。总而言之,语文教育批评是分析语文教育批评现象和行为的概念工具。
(二)语文教育批评具有突出的广泛性特点
和其它领域的批评不同,语文教育批评与人们的关系更紧密。其他领域的批评需要具有更强的专业领域知识和素质,而语文人们却可以在生活中观察和感知。换言之,相对于其它批评,语文教育批评更容易成为大众化的现象和活动。不论批评者是何种身份,也不论批评者文化水平高低,只要从小就熟悉汉语的人,都多少懂一点语文,都能发表自己的一己之见、一家之言。这就使语文教育批评的主体具有更大的广泛性。正如有学者说的:“语文学科‘适合’批判。要想从学科教育打开缺口,以此掀起一场教育改革,找哪个学科好呢?批政治课,不敢;批外语,不懂;批数理化,不容易;还是语文好批,因为大家都‘懂’。”
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也是语文教育批评具有广泛性的原因。美国教育家华特的那句“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历来都是语文界的至理名言。这句话既说明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一样宽广,也深刻地表明语文教育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此外,从语文教育的历史看,在以前社会和语文教育不发达时期,贵族化的教育只能让少数人有机会接受正规语文教育,所以,也只有少数人才有对语文教育进行评说的发言机会和权利。而现在,我国教育取得了规模化的发展,人们基本上都能够接受到不同层次的语文教育。由于语文教育与人们生活的“亲密”贴近,语文教育便有了成为大众议题的可能。换句话说,能够参与和接受语文教育的人越来越多,对语文教育的批评就越多。因此,语文教育批评的兴起和繁荣与否,也反映着公众参与语文教育和关注语文教育程度的高低。当然,这本身也是语文教育走向民主化和大众化的表现。
(三)语文教育批评具有较强的个人色彩
语文教育批评是批评者对语文教育活动的“理解”和“言说”,是一种话语实践,往往具有较强的个性化色彩,其显著的外在表现就是批评的具体内容和表达形式具有多样性。语文教育批评既可以是理性和积极的,反映批评者对语文教育或其某一方面甚至某一点的深切关注、深入思考和理解把握,又可以为非理性和消极的,表达批评者对语文教育活动或现象的愿望、直觉、情绪、态度、牢骚;既可以是系统的,也可以是零散的。但前者表现为批评者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撰文或发表言辞对语文做系统性、理论化批评,以致形成某种语文教育批评理论;后者一般表现为点点滴滴的批评,如某人对某一语文教育现象或问题所表示的不满或所发的牢骚。总而言之,由于批评者的素养、经历及其对语文的理解程度和表达的角度、方式、侧重点等诸多因素的差异,从而使语文教育批评这种现象呈现出较强的个人化色彩。
(四)语文教育批评是相对独立的对语文教育文化进行评介的语文教育文化
语文教育过程是一个文化过程。“无论从语文教育本身的发展来看,还是从大的文化背景着眼,语文教育都必须着眼于文化、立足于文化,从文化的角度解读和建构自身。”语文教育总是受到各种情操、观念以及社会实践的影响,总是与其他的社会机构和社会过程相联系,从一定程度上说,语文教育的特征是社会特征的反映。换言之,文化的变化,也会影响学校语文教育的实施。语文教育与文化是长期互动发展的,其中介是语文教育文化的生成。批评者对语文教育加以评析,其实质也是对语文教育文化的评析。随着对语文教育批评的不断展开,语文教育文化中会开始形成一块独特的领域,它题材广泛、内容现实、文笔朴实、感情热烈,这就是语文教育批评。也就是说,语文教育批评属于语文教育文化,但它在丰富和发展自身的同时,又对语文其他领域进行评估、判断和扬弃。一方面,它积极地肯定和传播着先进的语文教育理念和改革;另一方面,它又毫不留情地揭露和批判不良的语文教育文化,推动语文教育文化的继续革新和发展。
(五)语文教育批评的内核是质疑、反思与批判
马克思主义认为,矛盾就是问题的所在,揭示出矛盾的所在也就是提出问题,而这又是解决问题、推进发展的前提。语文教育批评也如此。批评的前提必须有批评对象即问题的存在,因此,对现存问题进行质疑与反思是批评的先决条件。语文教育批评作为对语文教育事件或现象的批评,建立在对语文教育事件或现象进行质疑、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它的目标是为了追求语文教育乃至社会的合理状态和所有个人的幸福。当然,语文教育批评不光是对一些有争议的教育现象或事件发表看法,更重要的是对流行的现象和观点进行批判。通过质疑、反思、批判,净化和改善语文教育中的混乱,引导人们正确地思维和行动。比如针对新课改以来,教学中忽视文本的问题,不少人进行了质疑和批判。目的在于警示人们对偏颇行为的认识,找到正确的“道路”。通过质疑、反思与批判从而净化那些混乱的理念和行为,是语文教育批评的应有之义。
8.3D打印机的概念及发展 篇八
3D打印机诞生于20 世纪80 年代中期,是由美国科学家恩里科·迪尼(Enrico Dini)最早发明的,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并开始广泛应用在设计领域,尤其是工业设计,数码产品开模等,它可以在数小时内完成一个模具的打印,节约了很多产品到市场的开发时间和成本。
与传统的纸质打印机不同,3D打印遵从的是加法(堆积)原则。打印时,先用相关软件将产品图纸转化为3D图像数据并上传电脑,通过3D打印机,放入相应特殊的耗材(胶水、树脂或粉末等)后,打印喷头就会根据图像数据一层一层地将东西打印出来,再堆叠在一起成为一个立体物品。3D 打印机可以用各种原料打印三维模型,打印的原料可以是有机或者无机的的材料,由此可以根据不同需求打印出塑料玩具、饰品和金属零件、产品模型等,甚至可以用不同颜色材料打印出彩色3D模型。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及市场需求的扩大,3D打印机将呈现四个方面的发展趋势:
(一)3D打印速度和效率将不断提升。随着开拓并行、多材料制造工艺方法的采用,打印速度和效率有望获得更大提升;
(二)3D打印材料更加多样化。随着先进材料的不断发展,智能材料、纳米材料、新型聚合材料、合成生物材料等将成为3D打印材料;
(三)3D打印机价格大幅下降。一些较小规模的3D 打印机制造商已经开始推出一万美元以下的3D打印机。随着技术进步及推广应用,3D打印机的价格有望大幅下降。
(四)3D打印机应用领域更加广泛。3D打印机诞生后,早期主要用于航空航天、机械、医疗、建筑等行业的模型制作。随着其进一步走向成熟,3D打印机已开始用来制造汽车、飞机等高科技含量零部件、皮肤、骨骼等活体组织。专家预计,在不久的将来,从鞋、眼镜到厨房用具、汽车等各种产品都可以用3D打印机生产出来。
随着3D打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在不久的将来3D打印机将会普及,甚至走入家庭,我们期待着这一天。
3D打印机
彩色3D打印
金属3D打印
3D医学模型
3D维纳模型
9.关键词的概念及分类 篇九
题目:技术创新的概念和特点
学 院: 农 学 院 专 业: 作物栽培学 班 级: 2010 级
学 号: 2010021599 学生姓名: 施 永 斌 授课老师: 罗玉达(教授)
2010年11月 16日
技术创新的概念和特点
一. 技术创新的提出
技术创新是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于20世纪初首先提出来的,它的提出正适应了当时垄断资产阶级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需要。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关于技术变革与市场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和卡尔·马克思关于技术进步在长期经济增长中的核心作用的观点都是技术创新概念产生的理论渊源。
约瑟夫·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指出:“创新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体系,把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重新组合,以获得潜在的利润。”技术创新的要领既不同于科技革命,也不同于一般的技术发明,而是泛指社会经济活动过程中的某种创新活动。如创造新产品、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法,开拓新的市场或材料来源,以及实行新的企业组织形式等。技术创新的含义非常丰富,它是技术与经济的某种联系,并贯穿于科技、经济、社会诸多领域的社会现象。一个国家的技术创新活动,与社会体制、产业结构、资源配置、科学研究、技术开发、金融、教育以及国际合作等都有密切联系。加速技术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技术创新能力是国家经济活力和企业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从而成为当今国家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 技术创新的概念
技术创新实际上是一种使科学与经济一体化,加速技术应用速度,提高技术应用效率与效益的发展模式,是一个从新产品或新工艺设想的产生到市场应用的完整过程,是以技术为基础与导向的完整过程,是以技术为基础与导向的创新活动。对企业而言,技术创新是企业抓住市场潜在的盈利机会,重新组合生产条件、要素和组织,从而建立效能更强、效率更高和生产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系统的活动过程。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技术创新的本质特征在于其首次实现商业价值,而科技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发现未知世界的规律并利用科学规律创立新的技术。技术创新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综合效益为中心;而科技成果转化则以成果为导向,以学术为中心。
技术创新概念的研究对于建立和发展技术创新哲学和技术创新理论体系都起着关键的作用。通过对技术创新概念发展史的历史分析,可以把技术创新概念划分为经济学的技术创新概念、社会学的技术创新概念和哲学的技术创新概念三种历史类型。技术创新概念纷呈的客观原因是客观存在的技术创新本身的变化以及技术创新与其它因素的紧密的联系;主观原因是人们对技术、技术变动的强度和技术创新成功的标准的不同认识和把握差异。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起点和基础,技术创新是知识创新的延伸点和落脚点。
三.全面认识技术创新
全面认识技术创新就是要是一个科技、经济一体化过程,是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双螺旋结构”共同作用催生的产物。
时下,“技术创新”一词大量充斥于各种媒体,在媒体的鼓动下,举国下几乎无人不谈技术创新,宣传的威力之大令人咋舌。然而,这一对技术创新的大规模的运动式推进,不仅有使技术创新沦为一种意识形态话语的可能,从而使人对技术创新本身发生怀疑,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消除这种心理的途径是营造一个公平的、开放的市场竞争环境,使每一个企业真正具备高度的动力感、不同寻常的竞争意识和不顾一切的敢于创新的精神,而不在于全国总动员)。更重要的是这种推进的结果能有多少“干货”,令人心存疑虑。疑虑不仅源自于“运动式”的推进本身,更源自媒体上诸多文章对于技术创新认识上的混乱。绝大多数文章对技术创新的认识具有明显的片面性和局限性。这些混乱的认识基本上可以归结为如下两种极端观点。
一种是把技术创新看作纯粹的技术行为,把技术进步作为技术创新的目标。这种观点突出地表现为将技术创新等同于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创新或工艺创新,而产品创新或工艺创新仅仅是一种技术上的要求,创新成果的市场应用并不需要考虑或较少考虑。实质上,技术创新在这里被等同于技术的开发,技术的进步。
这一对技术本身重要性的强调的观点,不仅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也具有相当的实践意义。从理论上看,这一观点把握并强调了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技术的开发。在实践中,这一观点的意义表现在几个方面。从企业的角度看,现实中的不少企业,尤其是国有、集体企业,对技术开发已有太久的隔离。因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这些企业无需技术的开发就能生存甚至“发展”,改革开放20年后的今天,这一现象至今犹存。计划经济体制下大锅饭的“香甜”仍让这些国有、集体企业回味,这些企业的运作、管理等方面仍然表现出某种程度的对过去的依恋与固执。对技术开发的强调,有可能使这些企业重视技术的开发,重视技术开发机构,主动或被动建立起自己的技术开发中心。从政府的行为看,政府也会在一定的范围内,给予企业某种程度的发展空间,为企业提供一定的技术开发方面的服务。同时,这一观点也有助于提高对企业本身发展规律的认识,对技术开发的主体——高校和科研机构——有更多的关注。当然,对知识积累和技术开发人才的重视也是该观点中的应有之意。毕竟,技术的开发需要知识的积累和技术人才为条件。
这一观点的不足之处也是显然的。对这一方面的思考,同样可以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展开。这一观点理论上的危害是将技术创新的一个环节——技术开发——当作技术创新。这一观点指导下的实践会出现诸多的严重后果。一方面,由于产品创新或工艺创新并不强调市场的导向作用,产品创新或工艺创新并不能保证产品的市场成功,使企业对技术的开发失去兴趣和信任,对技术开发发生怀疑。这对企业的发展是绝对不利的。另一方面,由于技术开发本身能否成功,只取决于对技术发展规律的认识程度,至于技术开发的成果在市场中会有什么作用并不在考虑之列,这将阻碍高校和科研院所技术开发的进一步深化,使技术转移的难度加大或成为不可能。计划经济时代以及如今同样存在于不少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技术开发成果难以转化的现象,正说明了这一观点的危害性。这一种认识的泛滥,无疑会强化只考虑技术开发本身的可行性的技术开发模式的继续存在,阻碍技术开发面向市场、面向企业的步伐。
另一种观点,将技术创新看作是纯粹的经济行为,关注技术的应用,即面向价值转化与实现的应用创新。如有的文章认为技术创新的本质只是一种经济行为,技术创新能只能相对于一定的经济利益而存在,如果不能获得预期的经济效益,技术创新就不会发生或很难进行下去。相对于上一种观点而言,这一观点弥补了上一观点之不足,强调了技术开发中市场的导向作用,强调了技术开发成果在市场中的成功,这无疑从理论上抓住了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关键部分——技术的应用。在某种意义上甚至是一种理论范式的突破——从过去只重视技术开发本身到重视技术开发成果的市场成功。这一突破,对实践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促进技术开发行为的市场取向,将使技术开发的成果具有更多的转化可能性,技术开发成果限于文章、样品的尴尬局面也将被打破,经济的增长具有了更可靠的技术保证。
然而,正是这一观点的成功之处,带来了它的明显的不足。只强调技术创新中的经济行为,不仅存在理论上的缺失,而且会导致实践中的错误取向。从理论角度而言,只强调应用创新与经济行为,将使技术本身发展的规律、技术开发的可能性被忽略。这将导致企业有可能作出从技术上无法实现的技术选择,企业因此承担了本不必承担的更多更大的风险。从全社会来讲,只强调技术创新中的市场导向,将使技术的开发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技术的利用也就失去源泉,成为无本之木。在纯粹的市场导向下,对技术进行利用的结果可能对环境产生不可忽略的负面影响,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相背离。这一种观点尽管相对于上种观点而言,有了更多的可取之处,但仍然不能成为理想的选择。只有充分融合上述两种观点,才可能在实践中达到预期的目标。
对技术创新的全新理解是:技术创新是一个从产生新产品或新工艺的设想到市场应用的完整过程,它包括新设想的产生、研究、开发、商业化生产到扩散这样一系列活动,本质上是一个科技、经济一体化过程,是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共同作用催生的产物,它包括技术开发和技术应用这两大环节。这样理解的技术创新的最终目的是技术的商业应用和创新产品的市场成功,在这一点上,与第二种观点一致。然而,这一观点并不仅仅关注技术创新中的市场导向,它也关注技术开发本身。由此可以看到,从科技与经济一体化过程与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双螺旋结构”来理解技术创新,在理论上吸取了上述两种观点之精华,这一理解应成为实践指导。
技术创新既可以由企业单独完成,也可以由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协同完成,但是,技术创新过程的完成,是以产品的市场成功为全部标志,因此,技术创新的过程,无论如何是少不了企业参与的。具体从某个企业看,企业取何种方式进行技术创新,要视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企业自身的实力等有关因素而定。从大企业来看,技术创新的要求具体表现为,企业要建立自己的技术开发中心,提高技术开发的能力和层次,营造技术开发成果有效利用的机制;从中小企业看,主要是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建立承接技术开发成果并有效利用的机制。对政府而言,就是要努力营造技术开发成果有效转移和企业充分运用的社会氛围,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地位。至于提供技术开发成果的科研院所和高校,需要强化科技成果转化意识,加大技术开发成果面向市场的力度,使企业有可能获得更多的、有用的技术开发成果。
对技术创新的认识,无论是只强调技术,还是只强调经济,都是不全面的认识。只有二者结合,才有可能是理性、现实的。这里说“可能”二字,是因为技术创新并不是技术开发和技术利用简单的相加,不是1+1=2,而是技术开发和技术利用相加后的整体,是1+1>2的加法。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换句话说,技术开发和技术利用是要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中,不仅需要从技术的角度、技术发展的规律,考虑技术开发的可能性,还要以市场为导向,考虑技术开发的有效性。市场引导着技术开发的方向,技术本身的发展规律决定这种引导实现的状况和程度。循着这一认识路径,我们看到,技术开发、开发成果的转移、技术开发成果的利用,才构成一个完整的技术创新过程。
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知识社会的形成,科技界日益认识到技术创新不仅是一个科技、经济一体化过程,是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双螺旋结构”共同作用催生的产物。从复杂性科学的视角,技术创新活动绝非简单的线性递进关系,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创新链条,而是一个复杂、全面的系统工程。在多主体参与、多要素互动的过程中,作为推动力的技术进步与作为拉动力的应用创新之间的互动推动了科技创新。技术进步和应用创新两个方向可以被看作既分立又统一、共同演进的一对“双螺旋结构”,或者说是并行齐驱的双轮——技术进步为应用创新创造了新的技术,而应用创新往往很快就会触到技术的极限,进而鞭策技术的进一步演进。只有当技术和应用的激烈碰撞达到一定的融合程度时,才会诞生出引人入胜的模式创新和行业发展的新热点。技术创新正是这个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双螺旋结构”共同演进催生的产物。
从广义上讲,技术进步是指技术所涵盖的各种形式知识的积累与改进。在开放经济中,技术进步的途径主要有三个方面即技术创新、技术扩散、技术转移与引进。对于后发国家来说,工业化的赶超就是技术的赶超。根据当前的情况,后发国家技术赶超应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自由贸易和技术引进为主,主要通过引进技术,加速自己的技术进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第二阶段,技术引进与技术开发并重,实施适度的贸易保护,国家对资源进行重新配置,通过有选择的产业之策,打破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进一步提升产业结构;第三阶段,必须以技术的自主开发为主,面对的是新兴的高技术产业,国家主要通过产业政策,加强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合作与交流,占领产业制高点,获得先发优势和规模经济,将动态的比较优势与静态的比较优势结合起来,兼顾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宏观平衡与微观效率,有效的配置资源,实现跨越式赶超。目前国内城市主要通过各类高新技术园区和开发区来完成国家的技术赶超工作,政府通过政策等引导资金、技术、人才、产业等的集聚来孵化高新企业和高新技术。
应用创新,就是以用户为中心,置身用户应用环境的变化,通过研发人员与用户的互动挖掘需求,通过用户参与创意提出到技术研发与验证的全过程,发现用户的现实与潜在需求,通过各种创新的技术与产品,推动科技创新。应用创新要求建立畅通高效的创新服务体系,为技术与产品研发提供最贴近市场和用户需求的信息,推动应用创新,并进一步提供技术进步的动力。同时,技术研发方通过以应用为核心,进行技术集成创新,培养产品设计能力、研发能力,逐步向产业上游发展,推动产业的更新换代,提升整个行业科技水平。目前在科技创新体系还更多的注重技术进步,对面向用户的应用创新较少给予关注。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低、实用性和推广性差等很多科技管理体系的弊病都与此相关,技术发展与用户需求对接出现了问题,造成技术进步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脱节。制度设计对于技术发展、产品转化十分重要。当我们通过高新技术园区这种制度设计实现了产业的集聚、技术的集聚、人才的集聚的时候,我们却没有很好的在制度层面上解决技术的应用、转化以及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应用创新的机制,在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公共服务业的一线管理与服务方面缺乏动力。
为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我们有必要在应用创新方面通过开放创新、共同创新平台,即应用创新园区的制度设计,来实现用户、需求的集聚,实现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各类创新要素的集聚和各类创新主体的互动。以高新技术园区和应用创新园区两种制度设计的高度互补与互动,形成技术进步和应用创新的两轮驱动、并驾齐驱,通过“双螺旋结构”的互动全面推动技术创新,探索面向未来、以人为本的创新2.0模式将是健全和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的一个重要探索。
资本对品牌、项目的投入和运作,永远跳不出边际效益递减的规律,钱会越来越难赚;但惟有技术创新为一个企业、为社会带来的边际效益,可以不断增加,因为技术进步是层层递进的、无边际的,事实上,人类文明就是靠技术进步来推动的,而不是钱。
四.当代技术创新的特点和趋势
技术创新是当今科技界、经济学界和科技哲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近些年来,关于对这一问题的探讨,许多学者和学术群体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一些颇有价值的理论、观点和方法。如关于技术创新的途径和方法的研究;关于技术创新的程序、模式和机制的研究;关于怎样建构国家或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研究;关于高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发展的研究等等。这对于促进技术创新成果的不断出现,无疑是大有裨益的。但是,如果我们能够追踪当代技术发展的轨迹,站在技术创新的最前沿,了解当代技术创新的特点,并把握其发展的趋势和脉搏,必将对推动技术创新活动的健康发展及其成果的不断出现产生积极的作用。因此,纵观当代技术发展的历史轨迹,总结、概括和分析当代技术创新的成果和现状,不难看出当代技术创新主要有以下特点和趋势。
一、把技术研发建立在牢固的科学理论基础上是当代技术创新最显著的特点和趋势。这种技术创新主要是将已有的理论性的科学研究成果(科学发现、科学原理、科学定律等),转化为一定的技术原理,然后再经过构思、设计、研制、生产出新产品、新]:艺、新材料、新方法等。其特点是具有明显的新颖性和创造性,常能开拓出新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技术创新的可持续发展主要依靠这一途径而实现,所以,有时候我们也可把通过这一途径所取得的技术创新成果称之为原始性创新。如果没有自然科学提供的科学理论和科学原理作为支撑,技术创新恐怕也不会有广阔的前景。因此,让技术创新建立在牢固的科学理论基础上,从科学发现和科学原理中推论或提炼出技术原理,进行技术研究与开发,不仅是当代技术创新的显著特点和趋势,而且是21世纪技术创新的主旋律,具有一定的根本性、永恒性和可持续性。
二、引进国外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二次创新。这是一种跨国家、跨地区的技术性转移,已成为发展中国家进行技术创新的基本特点和趋势。导致这种技术引进或转移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经济全球化所引起的技术流的缘故,另一方面是由于国家或地区间的技术发展不平衡所致。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也是靠技术引进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其电子工业、钢铁工业、家电工业、纺织工业、服装工业、玩具工业等能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的份额,这与我们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是分不开的。据有关资料统计,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引进的技术项目就多达6000多项,初步建成了国家工业技术体系,为进一步的技术研究与开发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而且,我们相信,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这种远离平衡态的技术流,将会成为后起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行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和动力。
三、把其它领域的技术研究成果借鉴、移植到我们所从事的技术领域,也是当代技术创新的一大特点和趋势。这在技术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称之为跨专业、跨学科、跨领域的技术性转移。二战以来,相继出现了以电子计算机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为主导的现代高技术群。这些高技术群不断向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进行渗透、借鉴和移植,使得社会整体技术水平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提高,从而把人类社会引入到一个崭新的技术时代。同时,这些现代高技术也不断向传统产业进行转移,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使变得暗淡的夕阳工业重现光彩,增添了新的市场竞争力。因此,研究开发人员除了要掌握本领域的技术发展动态外,还应该及时了解其它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成果,以便借鉴、吸收和移植,创造出适合本领域使用的新技术和新产品。
四、综合就是创造,是当代技术创新的重要特点和趋势。在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到登峰造极的情况下,要想发明一个替代性技术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只有综合已有的各家或各种技术之所长为我所用,才能开发出新产品,保持技术领先的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家电产品之所以能够畅销国内外,电脑产品之所以在世界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就是靠综合各家技术的结果。因此,综合已有各项技术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开发,已成为当代技术发展的重要特点和趋势,而且,这一特点和趋势在今后的技术发展中仍将凸显出来。
五、把技术创新建立在信息化、数字化和计算机化的基础上,是现代技术创新最新的特点和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从技术创新的过程来看,需要一定的信息技术、数字化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第二,从产品的正式投产到市场营销过程来看,信息技术、数字化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仍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①CAM(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是数控机床、程控生产线等自动化生产中的主导技术。它不仅口1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劳动成本,而且可以提高产品质量,使产品更加精细化,减少系统误差;②计算机虚拟制造技术已成为当代高技术及其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方法。③产品在市场上的各种信息反馈,根据用户需求而不断对产品形状、特性和功能进行改进,也需要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帮助。网上销售已成为当代市场创新的一种新的方式。
六、以市场为向导,围绕“卖得出去”进行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一个始于市场,又返回市场的双向反馈过程。它从市场出发,根据社会需求或市场竞争的需要,运用已有的科学技术原理,开发出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然后将其商品化,并最终推向市场,接受市场的检验。在市场上,产品能否受到用户的青睐,迅速实现销售,是决定创新成果是否成功的关键。企业技术创新的目的在于增强产品的竞争力,用新产品来开拓市场、扩大市场。因此,必须注意顺应市场,引导市场,把立足点和归宿点放在产品“卖得出去”上,才能实现预期的效果。事实上,很多成功的企业都是围绕“卖得出去”来进行技术创新的。海尔人说:“企业技术创新最重要的是要有市场效果”。微软的诀窍是“把软件人员的创造才华聚焦到客户最愿掏钱的功能上”。中关村流行的一个信条就是:“卖出去才是硬道理”。从本质上讲,技术创新是一种经济和商业行为,因而,我们不能为技术而技术,如果你所开发的新产品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再先进的术.那怕是有突破性的成果,也是徒劳的。技术创新这种市场性的特点不仅过去和现在是,而且将来也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七、技术创新的模式趋于向系统网络模式的方向发展。传统的技术创新模式是一种从基础研究开始,经过应用研究,再到对产品的构思、设计、开发、研制和生产,直至市场销售为止的一种单向的线性模式。这种技术创新模式自19世纪中叶电磁理论产生以来一直沿用至今,仍不失其应有的价值。随着20世纪40年代末维纳创立的控制论,技术创新的环形回路模式也就应运而生。这种模式是在线性模式的基础上形成的,其特点是把产品在市场上销售的信息,通过反馈回路及时反馈到生产者、设计者或决策层,以便根据市场的需求、建议或意见等信息,而随时调整创新主体的创新行为。这种创新模式是一种比较成熟和实用的模式,在企业内部大都采用这种模式。但它仅把创新主体的创新行为局限在企业与市场之间,而忽略了其它环境因素对技术创新活动的影响。一个国家的技术创新系统,从载体上看,不仅包括企业、高校、科研机构,还应包括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信息中介机构及基础设施等;从内容上不仅有知识创新、技术创新,还必须包括制度创新、组织管理创新和市场创新等。这就基本上为国家技术创颖系统从内容到载体上确定了系统的边界范围。技术创新的这种系统网络模式,已成为当代技术创新的最新模式,它主要强调国家政府部门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强调技术创新的系统性,它认为,国家(或企业)技术创新系统是由许多相关要素组成的有机统一体,只有这些要素之间相互协调,密切配合,能在整体水平上产生出新质,即产生出更多的技术创新成果,从而推动国家(或企业)的技术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应该知道:当代技术创新模式的这种系统网络化的趋势,并不意味着要否定线性的或环形回路的模式。事实上,传统的线性模式和环形回路模式在现代的系统网络模式中仍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八、技术创新的周期明显缩短。现代技术发展史表明,从科学发现到技术发明再到技术创新的周期越来越短。进入20世纪以后,技术创新的速度则大大加快,如雷达从发明到应用用了15年,飞机用了14年,从发现核裂变到制成第一个核反应堆仅用了4年,晶体管为3年,集成电路从无到有仅为2年,而激光从1960年发现到1961年开始使用只用了1年时间。另一方面,新技术、新产品对旧技术、旧产品的取代速度也明显加快。例如,移动电话,90年代以来,差不多每一年更换一代,其外形、特性和功能更加美观和先进。还例如,据有关资料统计,美国大中型企业的产品平均的生命周期为3年,开发周期仅为3个月。总之,不论是原始性技术创新,还是经过改进、革新、转移或综合的途径进行的技术创新,其创新周期明显缩短,这已成为当代技术创新的显著特征和必然趋势。
九、企业已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而且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联系越来越密切。随着现代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企业已成为技术创新的决策主体、投资主体、开发主体和受益主体。人们普遍认识到,技术创新活动从研究开发实践,直至实现商业化的全过程,必须紧紧依靠企业,如果离开企业这个主体,技术创新活动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研究与开发人员在企业中所占的比例不断扩大。第二,在研究与开发经费来源上,企业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我国研发经费50%来自政府,只有30%左右来自于企业l4 %。因此,这种状态需要很快扭转,但就国际范围来看,企业的研发经费投入越来越大。第三,越来越多的企业都有自己的研发机构。我国1995年大中型企业有研发机构的仅占39.8%,开展技术研发活动的企业只有l5 %,但近些年来我国的大中型企业已基本都有了自己的研发机构。企业除了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外,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一方面,科研机构和高校既是技术创新的重要载体,又是理论创新、知识创新的主要源泉,它们不仅可为企业提供技术创新的成果,而且可通过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向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科学原理和技术原理,以便为企业进行技术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十、现代高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的发展越来越依靠于风险投资基金的支撑。我们知道,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就研发项目的决策而言,尽管在研究开发前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和充分论证,但仍存在着一些不可预测的变量,具有一定的高风险性。这种高风险主要表现在研究开发和创新活动的不确定性,成败机率的随机性以及投资回报、见效的波动性和市场竞争态势的变动性。然而,尽管这种高风险性成为企业或个人进行高投入的障碍,但由于高技术产业具有极高的回报率和收益,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高技术领域的风险投资业仍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许多风险投资家、金融资本家、大企业集团、政府部门和个人投资家等,筹集了大量的风险投资基金。投入到那些具有很大潜能和广阔市场前景的高技术研发机构和企业,以期得到高额的收益和回报。这在客观上对高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事实上,世界上许多高科技企业,如Apple、IBM、Intel等公司,都是在风险投资基金的推动下成长为世界巨型企业的。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全球用于高技术研究与开发的风险基金已有数千亿美元,这些风险投资基金正支撑和推动着高新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的发展。因此,通过各种途径即政府资助、个人投资、银行贷款、企业投资、利用外资等各种渠道,建立起多元投资主体的风险资金融资体系,是各个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当务之急。把金融资本与企业、研发机构和高校结合起来,则成为当代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发展的基本特征和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陈九龙.论发明创造的途径和方法[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1):13—15. [2]柳御林.21世纪的中国技术创新系统[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6—7. [3]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1999)—— 科技竞争力主题研究[R].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4.
[4][5]李仁.创新时速与竞争之道[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1.16—
17、55.
10.图书馆职业伦理范畴的概念及论域 篇十
关键词 图书馆伦理 图书馆职业伦理 图书馆职业道德 图书馆专业伦理
分类号 G251.6
The Concepts and the Universe of Discourse of Professional Ethics Category of the Library
Li Qing, Ma Yan
Abstract In the academic research on library professional ethics in our country, there is a phenomenon about the vague concepts and concepts misusing. In order to standardize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in this field, this paper compares and analyzes about the meaning and using field of three pairs of concept: library ethics and library professional ethics, librarian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library professional ethics, librarian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librarian professional moral. At the same time, it believes that using the concept “librarian professional ethics” will be more accurate, appropriate and comprehensive for the study which concentrates on the ethics problems of the library.
Keywords Library ethics. Librarian professional ethics. Librarian professional moral. Library professional ethics.
重视职业伦理被视为现代图书馆运动引人注目的成果之一[1]。在我国有关图书馆领域伦理问题研究中,使用“职业伦理”这一概念,开始于“中国期刊网”收录的2001年和2002年发表的论文中,说明这一概念被图书馆研究学界逐步接受。值得注意的是,在理论研究中,“图书馆职业伦理”却与其他相关的几个概念相互交叉混同,甚至被取代。有人说:“一门学科最基本的概念往往是最难把握的,但是任何一个研究者都无法绕开它。”[2]为此,笔者就图书馆职业伦理范畴研究中概念模糊或混同使用的现象,将几对概念的涵义及论域进行对比、辨析,以期使该领域理论研究规范化。
1 “图书馆职业伦理”概念范畴的多种观点
学界普遍将“图书馆职业伦理”与其它概念等同或混淆使用。
第一种将“图书馆伦理”“图书馆专业伦理”代替“图书馆职业伦理”。如付立宏认为:“图书馆伦理是指图书馆人(即图书馆全体员工)在图书馆活动的全过程中完善自身素质和协调图书馆内外部利益关系的善恶价值取向,以及在行为上应遵循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准则的总和。”[3]杨开荆提出:“图书馆专业伦理,是指图书馆专业组织制定有关图书馆员伦理规范,使图书馆员在从事图书馆例行工作时,有一定的专业规范可以遵循。换言之,是指图书馆员这个行业向社会公开展示集体形象的职业伦理—— 一方面作为图书馆员自我约束的专业素养与行为规范,另一方面令大众明了图书馆员的存在价值,对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有所共识。”[4]以上两种表述中的“图书馆人”“图书馆员”都是同一主体,即图书馆职业人员。所以,其实是指图书馆职业伦理。
第二种将“道德”等同“伦理”,从而将“图书馆道德”等同“图书馆伦理”,进而等同和代替“图书馆职业伦理”。代表人物有沙勇忠[1]、李国新[5]等。观点如:“伦理与道德没有实质性的区别”“对伦理与道德不作严格区分。”[6]“职业伦理(或职业道德)通常是由职业规范与职业精神构成的。”[7]“图书馆职业伦理,或称图书馆职业道德,是图书馆职业将一般伦理学运用于图书馆职业实践而形成的,关于图书馆职业“是”“非”“善”“恶”等根本问题的准则。”[8]
第三种主张区分伦理与道德,但却将“图书馆伦理”与“图书馆职业伦理”颠倒。如沈光亮认为,我国对伦理与道德往往不作严格区分,伦理建设也多视同于道德建设,这不能不说是我国伦理建设的重大误区。他认为:“图书馆职业伦理就是图书馆管理服务领域中的角色伦理,是以图书馆为主体对图书馆管理的社会化角色的伦理原则和规范。”[9]将图书馆伦理概念表述为:“以公共知识信息服务为价值导向,在图书馆活动中长期总结出来的、用以规范图书馆职业活动和调整图书馆各种职业关系的原则和规范。”[10]并且提出,图书馆“职业道德”或“职业伦理”应统一规范为“图书馆伦理”更为恰当[11]。可以说,他的前一种表述中“以图书馆为主体”说明是指“图书馆伦理”而不是以馆员为主体的“图书馆职业伦理”;后一种表述接近针对“图书馆职业伦理”的理解,但却是“图书馆伦理”的概念。
第四种是不区分“图书馆”与“图书馆员”,但在认同“职业道德”等同“职业伦理”的基础上,建议使用“职业伦理”。如赵亚兰、陆自荣认为“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和“图书馆职业伦理”两个概念都是合适的概念;同时,当“图书馆员”是指职业群体时,“图书馆员职业伦理”也是合适的。另外,从“职业伦理”与现代化关系的角度、从强调制度规范约束作用的角度、从国际惯例的角度,建议图书馆研究中使用“职业伦理”[12]。
2 “图书馆职业伦理”相关概念的涵义及论域辨析
2.1 图书馆伦理与图书馆职业伦理
图书馆伦理与图书馆职业伦理两个概念所指的主体不同,所以其伦理角色和职责及重点等也不尽一致。
(1)图书馆伦理所指的主体是图书馆这种社会机构,而图书馆职业伦理所指的主体是从业人员,或称图书馆员。可以说“图书馆职业伦理”和“图书馆员职业伦理”原则上讲涵义是一样的[12]。只是因为“馆员”可能会产生歧义,所以,建议不使用。
(2)图书馆作为一种社会功能机构,其构成要素为馆藏文献、图书馆员、图书馆技法、馆舍与设备[13],图书馆员是其构成要素之一。尽管图书馆与图书馆职业紧密关联在一起,一方发生的变化很可能引起另一方的改变[14],但是,作为机构的图书馆与图书馆职业在核心价值取向上是有差异的。例如,记录保存、公共物品、阅读、管理、把人们与思想连接起来、平等取用信息更适合于图书馆核心价值;反之,尊重多样性、民主、正义、宽容、知识自由更适合于图书馆职业核心价值[15]。同时,作为组织机构的图书馆,其伦理建设强调社会责任的履行,目标则是通过正确的组织行为来昭示普遍开放、平等服务、以人为本的工作准则,以体现社会制度安排的公正性和合理性。而图书馆从业人员的伦理建设则强调职业行为的规范,目标就是通过职业道德教育来规范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展示爱岗敬业、文明优质等良好的职业风尚;虽然图书馆从业人员职业行为的道德规范源于对图书馆行业责任的高度认同和自觉践行,但两者的着力点和建设内容是不同的。
(3)图书馆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在整个社会分工中具有自己的伦理角色,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作为国家政府对文献信息这一公共资源进行社会分配传播而进行的制度安排,图书馆是对文献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存贮、组织、传递和开发,并为社会提供利用的科学文化教育和信息服务机构,通过其各个要素及其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即图书馆活动),体现图书馆的价值与社会作用。图书馆职业是以最大程度地促进人类知识的交流与利用为己任的职业。显然,图书馆从业人员是图书馆社会责任的具体执行者,通过履行具体的岗位职责来承担职业责任,体现着该职业的社会价值。图书馆职业伦理包含在图书馆伦理范围之内,二者共同的社会职责是一致的。我们关于图书馆伦理问题不能不以图书馆伦理角色为逻辑起点,而关注的重点与核心则是图书馆员的伦理角色及道德规范,因为图书馆这个机构的社会伦理职责,要通过馆员这一核心要素来承担和履行,这又是图书馆职业伦理职责。于是,图书馆伦理问题最终仍然要转化图书馆职业伦理问题。
以上二者的区别说明,从组织机构社会分工角度研究讨论图书馆行业的伦理问题时,属于“图书馆伦理”范畴,而从图书馆内部探讨伦理问题时,使用“图书馆职业伦理”更为贴切。
2.2 图书馆专业伦理与图书馆职业伦理
Profession的中文翻译为专门化职业,简称专业,在英语文化中的含义有两层:①尤指教育和专门训练的法律、医学、教育等脑力劳动方面的专业和职业;②同行、同业(某一)职业界[16]。在我国的文化语境中,专业有三种含义:①(名词)高等学校的一个系里或中等专业学校里,根据科学分工或生产部门的分工把学业分成的门类;②(名词)产业部门中根据产品生产的不同过程而分成的各业务部门;③(形容词)专门从事的某种工作或职业[17]。在这三种含义中,“专业”作为产业部门中的业务部门一般不纳入伦理研究,而作为高校里学科门类或职业的理解较为普遍,所以需要对这二者进行区分。
(1)专业是高等院校根据不同学科划分的相关知识领域,属于知识和学科范畴,而职业属于人们从事社会生产的行业分工范畴。专业伦理以职业伦理为服务对象和价值目标,职业伦理依赖专业伦理知识背景。前者为后者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后者将前者转化落实到职业实践当中,实现其价值归宿。
(2)职业伦理是职业成熟的标志。职业伦理一般是在一种职业出现较晚以后才明确的,但它是一种基本的需要,表明一种对社会服务的道德义务。专业伦理是职业伦理分化的结果,是社会分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人类认识自然和社会达到一定深度的表现。
(3)专业伦理教育是职业伦理实践的前期准备。专业伦理在高校所涉及的是学生和教师,以对理论知识的研究学习为主,而职业伦理涉及的是图书馆从业人员,以职业人员对职业道德的价值认知与实现为主。
(4)专业伦理与职业伦理的对应关系不全是一对一的,二者的内容范围有交集,互为彼此的子集。某一专业伦理的内容范围不仅限于单一的职业伦理,而职业伦理需要的也不是单一的专业伦理,而是多种复合的。例如,图书馆专业伦理的未来对应职业可以从事教学、理论研究、图书馆工作等。而图书馆职业伦理既涉及图书馆专业伦理,还涉及到技术伦理、管理伦理等。
(5)使用“专业伦理”仅仅是一种译法,其实就是图书馆职业伦理。
总之,从知识门类和学科角度探讨图书馆的伦理问题时,应该使用“图书馆专业伦理”表述;而且“职业伦理”的译法比“专业伦理”更能反映真实意思,也较为普遍。所以,在研究图书馆范畴的伦理问题时,使用“图书馆职业伦理”比较准确。
2.3 图书馆职业伦理与图书馆职业道德
图书馆职业伦理与图书馆职业道德的区分在于“伦理”与“道德”的比较。
(1)从词源涵义来说,西方的道德与伦理是一个东西。“伦理”源于希腊语“ethos”,义为品性与气禀以及风俗与习惯。“道德”源于拉丁文“mos”,义亦为品性与风习。所以,道德与伦理在西方的词源涵义相同,都是指外在的风俗、习惯以及内在的品性、品德,因而说到底都是指人们应当如何的行为规范。
在中国,道德与伦理的词源涵义却有所不同。“伦”本义为“辈”,引申为“人际关系”。“理”本义为“治玉”,引申为整治和物的纹理,进而引申为规律和规则。理是事实如何的必然规律,也是应该如何的当然规则。合而言之,所谓伦理,便是人际关系事实如何的规律及其应该如何的规范[18]。“道”本义为道路,引申为规律和规则。于是,从词源上看,“道”与“理”实为一物,同是规律和规则。“德者,得也,行道而有得于心者也。”(朱熹:《四书集注·学而篇》)构成“道德”一词的“道”与“德”的词源涵义也就都是指应该如何的行为规范。
(2)从概念上看,道德、伦理的涵义与中国的词源涵义一致。我们说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是五种伦理,却不能说它们是五种道德。如只能说君臣是伦理,却不能说君臣是道德,只有君臣之“义”才是道德。因为,君臣是人际关系之事实如何,而君臣之义则是人际关系之应该如何。道德仅仅是人际关系应该如何;伦理则既包括人际关系应该如何,又包括人际关系事实如何[19]。因此,王臣瑞说:“中文的伦理二字,在字义上,较之希腊文与拉丁文所指的伦理一词,尤为妥贴恰当。”[20]
可见,伦理与道德,在中国是整体与部分关系。伦理是整体,其涵义含人际行为事实如何的规律及其应该如何的规范;道德是部分,其涵义仅指人际行为应该如何规范。伦理包括事实如何与应该如何,后者就是道德规范,是由前者所决定及推演出来的。
(3)从层次关系上看,道德哲学也就是伦理学[21]。职业伦理学则是集中研究职业道德现象的科学[21]。“‘道德’是指一定文化界域内占实际支配地位的现存规范;而‘伦理’则是指对这种道德规范的严密方法性思考。”[22]按照黑格尔的区分可以表达如下:其一,伦理是道德发展的新阶段。道德是具体的、个别的、特殊的,伦理是抽象的、共性的、普遍的。道德是伦理的基础,伦理是对道德的抽象。普遍的伦理是对个别的道德的超越和提升。其二,伦理是法与道德的统一。伦理具有法与道德的两个基本特征,即他律与自律的统一,客观性与主观性、外在性与内在性的统一。其三,伦理或伦理现象,从所包含内容和范围上讲,正是道德活动现象、道德意识现象和道德规范现象的综合与统一,因而更具有全面性和完整性。因此,“在伦理学或道德哲学理论中,‘伦理’是伦理学中的一级概念,而‘道德’是‘伦理’概念下的二级概念”[23]。
以上比较说明,图书馆职业伦理与图书馆职业道德在涵义、范围、层次、论域等方面有诸多不同,应该区分使用。“关于道德的理论,可称伦理学,亦可称道德学。道德在现代语义学上侧重于道德实践,常用来讲道德行为和道德规范;伦理侧重于道德理论,是道德现象的抽象概括。”[24]而关于职业道德的理论研究自然也应归属于职业伦理学范畴。所以,在理论研究中,使用“图书馆职业伦理”更具有概括性、全面性和本质性。
3 “图书馆职业伦理”概念使用建议
关于图书馆的伦理问题研究,学界一般是从图书馆组织内部而非行业领域角度,主要针对图书馆从业者,而且对象是职业群体而非个体,既立足于图书馆和图书馆职业的伦理角色,更关注职业道德规范和道德建设,所以,研究中使用“图书馆职业伦理”概念,比“图书馆伦理”“图书馆专业伦理”“图书馆职业道德”更准确、贴切和全面。
通过上面几对概念的对比分析,可以说,无论是付立宏,还是沙勇忠,或者沈光亮,以及杨开荆等学者,他们的表述与其说是“图书馆伦理”或“图书馆专业伦理”,不如说是“图书馆职业伦理”。因此,建议理论研究使用“图书馆职业伦理”概念。另外,还有两点理由如下:
其一,从国际视野看,《美国图书馆协会的伦理守则》《日本图书馆协会图书馆员伦理纲领》《英国图书馆协会职业指导守则》及德国《图书馆和信息职业伦理基本原则》,这些名称里的“职业”“伦理”都表明或与“职业伦理”的指向一致。
其二,从社会学的研究角度,“职业伦理”在经典社会学家那里就是一个主要关注对象,涂尔干和韦伯都是从社会转型的角度来研究职业伦理的。在此,他们所提的都是职业伦理,都是从职业变迁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现阶段,我国正处于一个转型的社会时期,其中,职业的转型是一个重要内容。因此,提“图书馆职业伦理”更能反映图书馆职业转型的目的和需要。同时,提“图书馆职业伦理”也反映职业发展、职业建设的需要,这不纯粹是转型时期的一个问题,而是对图书馆职业发展的整个过程来说都是如此[12]。
参考文献:
[ 1 ] 沙勇忠.图书馆职业伦理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4(4):20-23,28.
[ 2 ] 何元国.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与孔子的“德”之比较[J].学灯,2007(4).
[ 3 ] 付立宏.论图书馆伦理建设[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4(5):18-21,26.
[ 4 ] 杨开荆.试论我国港、澳、台三地图书馆员专业伦理规范[J].图书情报工作,2004(12):9-13,56.
[ 5 ] 张欣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图书馆员职业道德规范:与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李国新教授的访谈录[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2(6):1-4.
[ 6 ] 付立宏.论图书馆伦理的内涵、特点与管理功能[J].人大复印资料:图书馆学、信息科学、资料工作,2004(12):134-137.
[ 7 ] 王子舟.吴汉华.图书馆职业的发展前景[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2(2):16-23.
[ 8 ] 于良芝.图书馆学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67.
[ 9 ] 沈光亮.图书馆职业伦理制度化建设[J].图书馆建设,2005(3):33-39.
[10] 沈光亮.图书馆伦理概念研究[J].图书与情报,2005(4):21-23.
[11] 沈光亮.图书馆伦理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5(7):54-57.
[12] 赵亚兰,陆自荣.图书馆研究的“职业伦理”与“职业道德”使用分析:兼论《中国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准则(试行)》的概念使用[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7(4):7-8,148.
[13] 于鸣镝.试论图书馆构成要素[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3(2):2-5,4.
[14] Rubin R. Foundations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2nd ed. New York:Neal-Schuman Publishers,2004:438.
[15] 盛小平,刘泳洁.我国图书馆职业核心价值研究[J].图书馆杂志,2008(4):2-6,33.
[16] 朱原.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1197.
[17] 中央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1788.
[18] 黄建中.比较伦理学[M].“国立”编译馆,民国63(1974)年:24,28,27.
[19] 王海明.伦理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76.
[20] 王臣瑞.伦理学[M].台湾学生书局,民国59(1970)年:2.
[21] 罗国杰.伦理学名词解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6.
[22] 霍尔斯特·施泰因曼.企业伦理学基础[M].李兆雄,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23] 余仕麟.伦理学要义[M].成都:巴蜀书社,2010:1.
[24] 李水海.世界伦理道德辞典[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1207.
李 清 西安石油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陕西西安,710065。
马 燕 西安石油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陕西西安,71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