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物理教学效果(精选15篇)
1.如何提高物理教学效果 篇一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学习模式的运用
按照“学生问教材——学生问学生——学生问老师——老师问学生”四个模块进行。
1、学生问教材:导入学习主题;揭示学习目标;确定学习内容;
2、学生问学生:明确学习方式;规定学习时间。
3、学生问老师:领取展示内容;确定展示形式;突出展示关键(重难点);点拨展示过程;共享展示成果。
4、老师问学生:组内自我反思;组间质疑问难;学习内容检测;活动交流评价;知识拓展提升。
二、学习工具的使用
“教学案”的使用是师生共同备课,共同学习的结果;是体现课上、课下时间段的表现。
1、教师备课:整体把握教学内容及主要学习线索;明确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制定解决重点难点的指导策略;精心设计当堂检测内容。
2、学生备课:了解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思路;完成学案内容;提出疑难问题;做好组内交流准备。
三、学习方式的呈现
以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为主要学习方式。
1、自主探究:充分预习学案;主动交流学习所得;积极参与班内互动交流。
2、合作探究:培训学习主持人;明确小组学习与展示的内容及形式;关注组内评价;调动组内全员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四、学习结果的检测
坚持“四清”,特别关注“堂堂清”。
1、堂堂清:精选检测内容;保证检测时间;活用检测形式;呈现检测结果。
2、四清:堂堂清、天天清、周周清、月月清。
2.如何提高物理教学效果 篇二
一、以阅读为本, 在读中感悟
以阅读为本, 并不是像那种私塾式的教学, 让学生整节课捧着书, 摇头晃脑地背诵课文, 这样有口无心的读只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我们要思考的是教师如何扮演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 逐步地去理解文章。我以为, 教师要做到“以人为本, 以读为本”, 自觉地将“读”贯穿到教学全程。所以, 阅读教学一定要坚持从读入手, 以读为主。只有学生在读中自己去发现、吸收和品味, 才能真正领悟文章里的感情, 与作者产生共鸣, 从而受到美的熏陶。
二、勇于质疑, 开拓思维
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 学生只有遇到了困难, 觉得自己有问题要解决, 才能积极去思考。所以, 课前教师要下工夫, 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设计恰当的问题, 使他们带着问题去读, 并能够使他们积极思考, 进入到课文“情境”中去的, 这是阅读质量提高的保证。这就如古人所说的:“学贵知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 一番觉悟, 一番长进。”学生只有有了问题, 才能去思考问题, 然后有所创造, 有所发现。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积极引导, 鼓励学生敢想、敢问, 注重学生质疑水平的培养, 从而开展问题教学, 促使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学生通过阅读而能提出问题, 不仅是学生在认识上的突破, 也是学生思维的开拓, 能使得学生对阅读产生巨大的能动性, 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去探索和发现。学生一旦深入到情境中, 就会调动原有的经验参与阅读活动, 解决自己可以读懂的, 整理出尚未读懂的问题, 形成一种积极的阅读状态。既可让学生们集中质疑, 也可随机提出;可先分组进行, 然后集中交流。让学生踊跃提出问题, 不仅可以促进他们由理解性向创造性阅读迈进, 也可以使学生由“读会”迈向“会读”这最关键的一步。
三、交流讨论, 论中释疑
讨论是阅读教学不可或缺的部分, 是质疑的升华。“引议释疑”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讨论, 取长补短, 解决问题。在教学中, 教师应该针对关键性问题, 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教师不要着急给出答案去“堵塞”学生的思考, 要适时地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 让学生把自己对内容的理解、对语言的感悟、对情感的体验交流出来, 引导他们注意文章里的人物, 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乐于交流讨论, 展示个性化的阅读。这样, 学生在畅所欲言地发表意见时, 就可能突破思维定式, 有所创见。如讲《落花生》这一课时, 有学生提出本文为什么重点是“议花生”而不是“种花生的过程”呢?如果教师直接告诉学生答案, 他们就体会不到作者的写作目的。只有让学生通过熟读、思考、讨论、点拨这样的过程, 他们才能体会作者写作重点, 是由写作目的决定的。学生们经过交流后, 问题解决了, 他们的思维也得到了发展。只有突破“为教而说”的一问一答的教学模式, 学生的“说”才会更加多样化;只有开放教学过程, 让学生想说就说, 他们的说才体现出个性化;只有讨论形式多样化 (同桌式、小组式、集体式等) , 面向全体学生, 人人参与, 才会落实全员;只有多多练习, 学生的水平才能不断提高。教师不能怕学生说错、啰唆、词不达意或答非所问等, 要知道这些都是学生进步必须要经历的过程, 是很正常的。让学生充分地讨论, 能凸现出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们自己阅读、自己提问、自由讨论, 能使学生拥有阅读的整个过程。
四、以阅读促进写作, 写中运用
叶圣陶曾经说过:“阅读是吸收, 写作是倾吐, 倾吐能否合于法度, 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能力是阅读的最终目标, 写作能够表达出人的思想, 是学生发展的非常重要的能力, 所以, 教师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 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的观察训练、思考训练、语言训练密切配合, 为学生们写作铺垫。其次, 在阅读中教师要注重让学生积累知识, 引导他们在阅读中进行积累与运用, 让学生掌握有效的积累和应用的方法, 从而形成良好的积累和应用的习惯。这样, 就能使学生自如地运用积累来表达生活、情感, 做到“言之有物”, 解决他们无话可写、无事要写、无感可发、无情可抒的问题。所以, 我让学生们都要准备一个“采集本”, 把平时读到、看到和想到的优美词语、句子、段落记录下来, 时间长了,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积累许多的好词、好句、好段。另外,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注重知识迁移, 可以安排学生去模仿好的文章, 这样就有利于把别人的语言转化为他们自己的语言, 还有助于提高他们在阅读中的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最后, 要提倡广泛阅读。教师在抓好学生课内阅读的同时, 还要注重他们的课外阅读量, 课外阅读能丰富词汇, 开拓视野, 提高读写能力。我曾听过一次有关作文的报告, 记得当时专家就现在学生们的写作现状, 提出要想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就一定要让学生开展大量阅读。反过来, 经常写作对于阅读水平的提高也会有促进作用。
总之, 教师要遵照阅读教学的规律, 去启发、引导、点拨, 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 使学生由不会到逐渐学会阅读。一节好的阅读课, 教师应该把学生阅读的主动权还给他们, 把课堂的时间和空间留给他们, 使课堂真正充满活力。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开放、轻松的课堂气氛, 给学生充分阅读的时间, 给学生质疑的权利, 为学生搭建讨论的平台, 使学生积累写作知识, 让他们通过读、问、议、写等过程, 真正提高阅读水平。
3.小议如何提高教学效果 篇三
一、设置悬念法
即在下课前结合下一节课要讲的内容,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收中富展,构成悬念,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为下一节课的开讲创造条件。例如讲解《蜘蛛》一文分两课时进行。第一课时重点分析课文前半部分,即蜘蛛捕捉飞虫的各种高超技术;第二课时重点分析后半部分,即蜘蛛的身体构造。那么在第一课时中可以这样结讲:“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充分认识到蜘蛛在捕捉飞虫方面具有高超的本领,那么它为何具有这种本领呢?这就是我们在下一节中所要分析的问题。”通过此结讲,不但引发了学生课下预习的欲望,而且使前后两节课相互连贯、衔接自然,从而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节外生枝法
即在课堂教学内容结实后,不是马上结束教学,而是根据课内所讲内容逐步引导学生由课内向课外扩展延伸,从而使其成为第二课堂联结的纽带。例如讲完《守财奴》一文,可以这样结讲:“葛朗台为了金钱,竟然逼死了妻子,断送了女儿幸福的一生,我们对其再厌恶不过了。但是,请同学们想一想,在葛朗台的身上有没有值得我们同情的地方呢?这个问题我们留在课下思考。”如此结讲就会使教学的主题内容得到进一步扩散,使教学内容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促使学生运用已知去探寻未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三、总结概括法
即在结讲阶段,教师用准确精炼的语言,对教学内容的重点及难点作出归纳总结,以使学生明白知识线索、巩固知识内容,加深理解,强化记忆,从而有新的认识。例如教完《荷花淀》一文可这样结讲:“这篇课文是一曲爱国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的赞歌,白洋淀地区的劳动妇女们如此机智、勇敢而多情,她们热爱生活、热爱亲人,更热爱祖国,在她们的身上充分体现了抗日战争时期广大劳动妇女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作者通过简洁传神的人物对话和富有诗意的细节描写,把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和微妙的感情世界表现得淋漓尽致。”此结讲钩玄提要,概括性强,有利于学生抓住内容的要害和问题的精髓,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对照比较法
即在课文教学的结尾,从思想内容、框架结构、语言表达、形象塑造等方面有所侧重地把本文和其它的课文进行比较,从而使学生把握特点、总结规律,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例如在讲述《陈奂生上城》结束时,把它与前篇课文《项链》相比较,让学生了解到二者有相同之处,即都是以出色的心理描写见长,并明确它们在描写人物心理的方法上各有特点:《项链》中的心理描写是运用了西方小说所惯用的心理分析法;而《陈奂生上城》中的心理描写则运用了“土洋结合”的方法。通过上述结讲,学生对两篇课文的特点就有了比较具体的认识。
五、激荡情感法
即在结讲时用富有激励的语言,以激发学生的思想感情和思维的方法。例如讲完《五人墓碑记》时,教师这样问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充分了解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我们中华民族向来就是个有骨气的民族,从古至今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士可杀不可辱’的英雄人物,那么我们今天的华夏子孙们能不继承和发扬民族的这种精神吗?”这一结讲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感召力,能在学生心灵深处掀起强大的波澜,从而产生创造性学习的强大动力。
4.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 篇四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
新疆石河子一四九团第一中学 刘 萍
传统教学模式和方法,教师总是向学生灌输。学生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的学习地位,因而无兴趣可言。由于不感兴趣,有些学生就逐渐放弃英语学习。笔者就如何提高英语教学效果谈几点想法,以期把有些学生的心再拉回教室。
一、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别是英语这样的学科,学生没有一定的兴趣积累,就很难会坚持进行学习,也就收不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因为这是一项对于学生的发展非常有利的教学项目,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学习影响深远。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却很难发现一个能够持久对英语有浓厚学习兴趣的学生,这其中的原因在此不再赘述,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知道: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他们才会去认真的学习,所以我们应该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比如我们要转变传统的英语教学中的让学生死背课文的方法,因为死背课文只会让学生感觉到学习压力的繁重,打击他们的学习兴趣,而如果我们采用让学生根据课本内容自己进行发挥,比如课本中的对话,让学生在学习之后自己进行总结、提炼,用自己的话进行表达,教师再根据学生的表达进行一些更正,就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学生的学习压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还可以锻炼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用自己的话进行表达,这是英语学习的一个新的突破,既是对学生学习方法的一种新的指导,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对于学生英语口语、英语运用能力的提升都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其次要重视英语文化在教学中的运用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英语教学很多都局限在词汇、语法、写作等内容上,这些知识由于比较死板,学习起来也比较单调,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打击是可想而知的。很多学生认为英语难,就难在语法上。(英语教学论文 )就如同对于汉语知识的学习需要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一样,任何语种都有自己的一种文化,而只有深入的了解了这种文化,才能真正的学习到纯粹的语言,对于英语的学习也一样如此。教材中的知识过多的注重的是英语的基础运用,而学生单单学习到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引入一些英语文化的知识,丰富学生的学习素材,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这些知识的融入,就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英语文化,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使英语的`学习过程变得丰富多彩。这样一来,还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让他们主动去发现英语的文化,比较中西文化的区别,这对于他们知识面的拓展、视野的开阔有着十分需要的积极意义。特别是初中时期的学生,他们正处于基础知识的积累阶段,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就能够实现他们的全面发展以及健康发展。
三、再次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
“听说读写”是学习一项语言的基本能力要求,任何语言的学习都需要培养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这是学习一项语言的基础。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从听说读写入手,在教学中努力创设语言智能的学习环境。我们知道,听说读写是相辅相成的,听是理解和吸收口头信息的手段,读是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的手段,说是口头信息的表达,写是综合能力的体现。听、读是语言的输入,说和写是语言的输出,只有足够的输入,才有一定的输出,因此,初中英语教学要注重这四个方面的综合训练和能力的提高。我们的英语教学中很多学生学习的都是哑巴英语,这些对于学生日后的交流、合作是十分不利的,特别是听说能力的培养,如果学生缺乏一定的听说能力,那么对于英语知识的学习完全只能停留在理论阶段,得不到实践运用的知识也会很快被遗忘甚至抛弃,是一种得不偿失的学习方法。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全面的教学,听说读写其实也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听力知识对于学生的口语、阅读、写作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积极意义,口语知识的丰富也可以促进学生听力、阅读、写作知识点的补充,阅读能力的提升对于学生的听力、口语、写作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而写作其实就是对学生听力、口语知识、阅读能力的一次综合验收。只有四者共同发展,才能实现英语教学的立体化、全方位实现。
四、另外要科学利用教材做好任务型教学活动
新课改确定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很多教师就会将教学重心下放,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其实在笔者看来,在此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仍不容忽视,教师要在教材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各项活动,以期实现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因为教材是教学的根本,是众多专家学者的学习精华的综合体现,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材是我们的最佳知识载体。教材是一个固定的模式,而如何利用教材、如何进行授课则掌握在教师们的手中,比如任务型教学是新课标倡导的一种教学模式,是把语言应用的基础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行为。在这种教学方式中,教师围绕特定的交际和语言项目,设计出明确、具体、可操作的任务;学生通过表达、询问、沟通、交流、协商等各种语言活动形式来完成任务,达到掌握语言的目的。这样将教师的引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合并,共同发展,其实是对于新课改最好的执行,相信对于学生英语兴趣的激发、英语知识的积累、学习效果的提升都有很大的积极作用,值得教师们的高度重视。
5.如何提高物理教学效果 篇五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怎样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目前物理教师要面临的一重要课题。要提高物理课堂的实效性,我们必须要从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发生转变。本文结合我的教学经验主要从教学理念、概念、规律的产生条件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有效性探讨。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程改革;有效课堂;课堂实效性
不少人都觉得,物理不但难学,老师也觉得难教。其所以难,难在它的概念多而又抽象,它的应用广泛而又十分灵活。随着物理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主体地位显著提高,教师的教学观念、方式和方法也有很大程度的转变,给初中物理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使当前新一轮的课改展现出美好的发展前景。但我们在探究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时发现:课堂思维训练浮于表面。那么要怎样让课堂教学更有效?作为有效教学,就必须把学生的进步与发展作为教学的首要目标,关注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为学生终生的发展奠基础。
追求有效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生成、共同成长的过程。而有效课堂又是有效教学的重要载体,要实现有效教学就要利用好课堂45分钟,把课堂教学的立足点放到学生身上,使学生乐学,愿学并学会学。为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着手训练培养:
一、培养兴趣,是提高课堂实效性的首要前提
兴趣是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这种倾向对感知、注意具有指向性,它可以使人不知不觉地去观察、研究某种事物。前人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某项事物感兴趣,就会主动地接近它、思考它,就会主动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因此,教师必须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物理课的兴趣,这是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条件。实践证明,对学习没有浓厚的兴趣,学生就会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去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强烈的探索欲望,尽可能地增加情景教学,引导学生把“趣”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资源。
1、用具有出乎意料之外的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人类的兴趣与好奇心紧紧相联,培养好奇心的关键在于使新信息的刺激出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之外,即出乎意料以外。在讲《凸透镜成像》时,让学生手拿凸透镜,看远处的行人。有的说,我看到某某同学,怎么是倒立的?有的说,我看到了大楼?怎么是倒立的?还这么小!有的学生还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拿起凸透镜看看远处的人和物,放下凸透镜看看远处的人和物。然后我把凸透镜放在我的眼前,让学生看我的眼睛,学生“轰”的一声笑开了,因为他们看到了一只很大很大的眼睛。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当学生的好奇心被触动时,正是学习兴趣被唤起之时,实现了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2、人的心理活动起源于问题,有疑问才会思考。疑问是学习新知识、产生新思想、发展新观点的起点。一个好的问题能引发学生极大的兴趣和探究热情,从而使其主动参与物理活动。在讲授《大气压》时,在讲台上放一皮碗,把皮碗压在桌上,然后再请一位学生上来把碗取下来,一位学生上来拿了很长时间拿不下来,同学们议论纷纷,跃跃欲试,结果上来的学生仍拿不下来。我说:“看我的。”“我先放点气,再拿。”我自言自语,结果我把皮碗给拿下来。“老师,你怎么拿下来的?”“老师,你为什么放点气?”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
3、为了有效地学习,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教学应该让学生“在做中学”,使学生养成创造的习惯,培养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中学物理教学应当体现探究与教育的结合,让学生在学习中通过科学探究、理解物理知识、学习物理技能、体验物理过程和方法,进而理解物理学的本质,从而形成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上《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时,第一步,课前布置回家作业,“请同学们回去调查家用电路中电线所用的材料。”话音刚落,班中几个比较活泼的男生脱口而出“铜”,“你怎知的?”“我和爸爸一起去看了。”……,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上课时问学生“家中导线的材料是什么?”同学们异口同声“铜”。然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家用电路用铜导线,而不用铁导线或其他材料的导线?没有任何提示,课堂中很静,都在认真思考。“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课堂中顿时热闹起来,每四人一组,进行热烈的讨论。形成了一个可以通过科学探究解决的问题:导线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提出问题),使学生的兴趣再次被激发。第二步,引导学生考虑导线自身的因素,“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是什么?”学生再次经过讨论,学生提出下列猜想:可能与导线的材料、长度、粗细有关。(猜想、假设)学生的兴趣得到了延续。第三步,怎样用实验来检验我们的猜想?组织学生深入探讨:怎样定性地比较电阻的大小?引导学生提出实验方案(制定计划),把学生的兴趣转移到实验探究中去。第四步,学生实验探究,强调实验中用到控制变量的单因素法的特点?学生的兴趣得到了培养。第五步,组织学习归纳总结得出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这个过程中许多学生得到了表扬,使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学好物理的信心。第六步,学以致用。这时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两根不同规格的电线和两只不同白炽灯,分析讨论两根电线的电阻和两只灯泡灯丝的电阻,使课堂气氛再次掀起高潮。
人类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教育也在改革之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是教改的一个目标,因此,先进的教学理念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理论基础。物理新课标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课程的构建与实施应注重学生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注重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提高课堂实效性的主要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掌握和理解知识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加强对知识的学习与掌握。由于惯性思维和一些错误经验的局限,学生在理解某些物理概念或规律进,对这些概念和规律产生了一些错误的认识。老师必须注意多强调并更正这些错误的观点,明晰物理概念、规律和产生条件,或者通过一些与学生的预期结果相反的实验,引发思维冲突,经过师生共同分析归纳,得出科学结论,学生的印象就会非常深刻,不仅纠正了原来的错误认识,而且能使相关概念或规律的记忆保持更久,对提高教学有效性很有意义。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在讲解物理问题时要把分析问题的相关思路揭示出来,并使学生了解,从而使学生在学习同类问题的时候也能用相关的方法去分析,这是提高物理课堂教学实效的主要方法。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满足于传授基础知识,不能满足于如何去整理、归纳、总结,而是要把教法和学法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更要注意讲“我是怎样想的”、“还想到了什么”、“遇到类似的问题应怎样去想”等等。把教师的思维过程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去体会、思考,并在潜移默化中学习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其次,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培养其创造性思维能力。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要依靠多种教学形式来完成,特别是要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讨论。再者,要澄清认识误区,明晰概念和规律的产生条件。如电功和电能,学生往往不能区分它们的不同,总认为是具有相同的物理意义,老师注意强调虽然它们的单位相同,但它们的意义不同:电能是一种能量形式,是一个状态量,而电功是过程量,它的概念是:电流做功的多少,实际上它是指在一段时间内用电器消耗电能的多少,必须针对用电器耗电的过程才能说电功,相同的例子还有热量和内能。
三、问题意识的培养,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课堂教学中,善于提出问题的学生,往往是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善于思考的学生,尽管有些时候学生提出的问题会大大超出教师的预料,问题会千奇百怪,但这些看起来千奇百怪的问题背后往往反映了学生对相关问题的掌握程度,体现了学生的思想肓点所在,在千奇百怪的问题后面不乏闪光的思想。对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或所谓的“怪问题”教师应一视同仁,客观对待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有责任引导学生刻苦攻坚,积极寻求问题的解决方式和问题的答案。学生思维的起点往往都是从“问题”开始,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巧妙地,有的放矢地设计一些趣味性的问题情境就能有效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一定的发挥。如在《惯性定律》的教学中教师可提出问题:“为什么小车在木板表面上运动时通过的距离比在木板表面先后铺上毛巾、棉布表面上通过的距离长?”又问:“小车在玻璃表面上运动时通过的距离又怎样?为什么?”再问:假如小车在很光滑的的物体表面上运动又会怎样?”。这样,运用层层递进的问题意识将学生导入一种置身于充满学习物理科学的探究环境之中,促使他们积极思维从而对惯性定律有了更深、更透的理解。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素材,捕捉学生的心迹,精心设计实验,塑造生动别致的直观形象,增强实验的趣味性,能够点燃学生好奇心的火焰,打开学生求知的心扉,能够激活学生产生思维的动机,课堂教学中由学生提出的一个良好的问题情景,教师不轻易放过,而是因势利导启发学生共同参与结合教学内容投入讨论,既尊重了学生,又保护激励了学生的积极性,更有利于强化学生对身边的物理现象探究欲望。教师要客观地对待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尤其是那些看上去不符常理的问题,应多给予鼓励,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从无疑处质疑,不断激发学生学生物理的兴趣。在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与建议。只有发现问题,才能推动学生不断地带着疑问去思考、研究,才能解决问题,才能创新。
综上所述,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要从兴趣培养入手,使学生“乐学”、“想学”;要以思维能力培养为主要方法,使学生掌握知识,激发学生“乐学”、“想学”的内在动力;要以问题意识的培养为主要途径,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真正学会学习。
6.如何提高物理教学效果 篇六
内容摘要:要改善物理课堂教学,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果,必须熟悉物理教材,加强平时知识积累,精心备课,充分利用好多媒体,电子白板等现代化教学工具,利用好学校现有的条件,使教学形象生动,图文并茂。引用物理故事,激发学生兴趣,适当应用课堂留白,给学生一个充分的思维空间,把学生从课堂上激起的学习兴趣延伸到课外,去探索课本以外的现实生活奥秘。关键词:新课程 物理课堂教学效果 物理故事 课堂留白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学实践的加深,我对如何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果又有了更高的认识.新课程就好象一篇散文,形散而神不散.又象一座神秘的高山,令攀登者永不止步。要改善物理课堂教学,提高物理课堂果,我认为须做到下面几点。
一、熟悉物理教材
至今为止,我们使用了两种版本的物理教材,一种是苏科版,另一种是人教版。这两种版本的最大特点是,教学章节的顺序不同,苏科版把电学部分放在九年级,人教版则放在八年级,从教学实践结果来看,八年级学习电学成绩是很差的,很多学生都很难理解电学知识,认为它看不见,摸不着,也不敢摸。跟日常生活的感觉相差较远,学生感性认识较差。从学生的生理特点来看,由于年龄较小,认知能力有限,思维能力不足,导致学习电学有困难。很多物理教师都有同感。另外,人教版中,八年级物理还没有讲解误差这一概念,这对学生理解电学实验,分析实验现象也受影响。在电能转化中,由于还没有学习能量的概念,没有学习能量守恒定律,对电能的转化问题难于理解。所以有一些章节内容顺序安排不合理,为学生学习带来困难。也为教师处理教材增加了许多难度。
从教材内容来看,新课程教材与课改前的教材,变动较大,增大了实验探究内容,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人教版中共有一百个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但我认为也有一些不足。人教版中对物体受力分析,没有引入同一直线力的合成,这对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是相当不利的,老教师可能会及时补充,但新教师也许较难发现。,这给学生学习力的分析带来很大困难,而这又是力学中的一个重点。所以,我认为,不论哪种版本,知识应有一定的连贯性,能够承上启下,过渡不要过大,版本与版本之间,内容大部分应该相同。这样有利于学生学习。
二、注重知识积累
1、加强教育科研,积极开展集体教研,集体备课,集思广益,加强对教材和课标的理解;对有难度和重点内容上研究课,公开课、观摩课、通过评价上课来找到解决问题的合理方案,建立学习型组织,积极开展校本教研,开发校本资源。
2、加强继续教育和自我教育,注重实效,切实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努力更新教育理念。进行课后反思,提升教育理念,优化教育行为;利用学校教学资源,经常访问一些有关新课程的学习网站,如《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教育》网站等。收集各种教育理论文章,提高教师素质。
三、课前精心准备
1、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处理教材,注意灵活性,创造性和特色化。把一些现象明显,适合演示的实验在上课演示,在演示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明确观察什么,在什么条件下观察,观察的仪器是什么,观察的内容是什么。实验后,再组织同学们对观察前提出的要求逐个讨论,得出结论。防止学生把思维只停留在好奇、新鲜、图热闹上。让学生体会教师的探究方法,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也就是说,具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还要有预见性,前瞻性。
2、充分利用好多媒体,电子白板等现代化教学工具,利用好学校现有的条件,使教学形象生动,图文并茂。
3、引用物理故事讲解概念、原理,激发学生兴趣。如在讲解密度知识时,引用阿基米德的故事,‘国王的金冠’。叙拉古的亥厄洛国王委托金匠制造一顶纯金皇冠,金匠交活之后,他怀疑金匠隐匿了一些金子。金匠矢口否认自己偷工减料,而且证实皇冠的重量与国王所给的金子重量相等。国王不肯轻易认输,便请阿基米得验证。阿基米得日思夜想着解决的方法。他知道金属密度不一,比如铂比金高,金比银高,如果不同质地的金属重量相同,那么体积就不一样,所以可以用皇冠体积鉴定皇冠是否由纯金所制,但是苦无求得皇冠体积的方法。一天,阿基米得在浴盆洗澡时,看到水从盘中徐徐流出,因而悟到,可以用排水法来求出皇冠的体积,若把皇冠沉进盛满水的盘中,所排出的水的体积,便是皇冠的体积了。就这样,阿基
米得为国王解决了这个疑难,证明金匠用料不纯。
四、课堂适当留白
科学家克莱因提倡:留给学生自由活动的空间,他获得的就不仅仅是一个问题的解决,一种方法的掌握,而是一个人从整体意义上对科学活动的领悟。给课堂适当留白就有可能给学生一个充分的思维空间,让思想的高速运转与思维的波涛汹涌在这留白中呈现,形成自己独有的认识。在有些章节的教学中,适当留有一些问题,让学生去思考,通过应用已学习的知识,结合身边的事例或现象,查找有关的资料,扩大知识的外延,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知识量,提高了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如在《杠杆》一课结束的时候,我请同学们思考翘翘板是怎么回事?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杠杆,它们的优缺点是什么?就这样把学生从课堂上激起的学习兴趣延伸到课外,同时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去探索课本以外的现实生活奥秘,使我们的学生“在自己的肩膀上长出自己的脑袋”。参考文献:
1、《初中物理课堂的留白意义与策略》
2、《阿基米德的故事》
7.小学语文课堂如何提高教学效果 篇七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传统的语文教学已不符合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要求,因此教师需要转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和落后的教学观念,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需要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那么,小学语文课上该如何提高教学效果呢?
一、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而言,教师需要通过创造性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会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并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小学生对某一事物的兴趣度和热情度比较短暂,对事物的注意力时间相对较短。如果教师采用单一乏味的教学方法将会使学生感觉枯燥,对教学内容毫无兴趣。因此教师应该适当地创设情境,创设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态度发生转变。
例如教师在讲解《桂林山水》这一课文时,首先,教师先让学生进行通篇略读,让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一个基础性认识和理解。其次,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阅读情境。比如教师通过情境导入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桂林山水风景秀丽,经常有旅客慕名前来一睹它的风采。那么谁可以做个出色的导游为外来旅客介绍介绍桂林山水的特色?”学生一听到这样的情境引导,就会慢慢增强学习兴趣,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加入情境导入过程中。这时教师再加以引导,要想做好一名出色的导游,首先要熟读课文,并要读出感情,读出桂林山水的优美。最后,学生在临时充当导游、讲解桂林山水特色时,教师借助多媒体播放有关于桂林山水的图片或者宣传视频,学生的导说词才会更加生动形象。
二、鼓励学生提问,提高教学效率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深刻认识和了解自己在问题情境中应该扮演一位怎样的角色,是问题的拥有者还是问题的解决者。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课堂教学环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思考习惯。另外,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提问,让学生站在文本内容角度理解文中所蕴含的人文情境。这就需要教师改变教学模式,将课前引导纳入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案中,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和文章内容制定结构化和合理化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案,再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案向学生明确具体的任务,以任务指导学生展开学习。
比如,学生在阅读《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提问:“小女孩手中明明有火柴,她为什么不去捡一堆木材取暖?小女孩明明可以逃离那一切,为什么她要选择承受?为什么周围的人不愿意救助这个弱小的女孩,而是选择看着她慢慢死去?”这些问题学生可以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之后的结果,教师应该给予细心解答。教师可以避开正面回答,将当时资本主义社会中穷人的生活状态讲述给学生,分析以上问题,从而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穷人生活状态与富人之间的差距。教师鼓励学生提问,能够使学生具备多角度观察事物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和教学效率的目的。
三、课堂留白,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课堂留白可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从中感受文学之美。由此可见,一部优秀文学作品对于学生而言,不只是体现在文字的视觉冲击力,还凸显在作品本身的情感因素。
比如,《月光曲》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这句话主要表达主人公弹琴时,琴声不仅抚慰了盲姑娘和他哥哥孤寂的心,还让海面穿上了一层美丽的“外衣”。琴声、画面、文字的美妙结合,为平静的生活增添了一抹艺术气息。琴声与画面的结合通过传达了意境美,画面与文字的结合使人联想到生活的美好和大自然的美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进行留白,并留足留白的时间。在学生展开联想过程中时,教师不限制学生的思路,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尽量多留给学生遐想的空间与时间。学生在脑海里浮现各种美妙的画面,再通过动听的琴声和作者充满情感的文字表达,使原本枯燥无味的课堂顿时变得宽松、愉悦,即让学生感受出文字所表达的意境,又让学生体会到音乐对生活的意义。音乐的魅力、文字所表示的意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之美等都是文学作品所表达出来的,学生在细细揣摩文字、联想画面的同时感受生活细节之美、琴声之美。由此可见,课堂留白在小学语文教学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对提高学生思维拓展力方面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8.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篇八
关键词课堂教学效果 教学语言艺术 表达技巧 关键因素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0)05-0078-02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环节,是学生获取知识、训练技能、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呢?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当前有一种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这就是,一提到课堂教学效果,总是强调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通过分析、总结课堂教学成败的经验教训后,我们发现,除了备好课,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手段,合理、严密地组织教学过程外,教师讲课时的情绪、语调,讲课的速度、节奏等是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都属于教学语言的范畴。而当前由于过分强调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以致于一些老师,尤其是年轻老师,不重视在教学语言上下工夫。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可以把教学内容图文并茂乃至声情并茂地呈现出来,确实显示出手段的优越性,但它不能取代教师的讲解,教学语言的作用仍然不能降低和削弱。事实上,现代教育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教学领域,但并没有动摇教学语言的地位。教师的语言表达依然是决定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作为教师,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语言表达是教师教学的基本功;良好的语言素养是教师职业的基本条件;提升教师语言艺术水平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先决条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
教师的语言表达,不仅涉及教学语言本身的特点和要求,而且涉及语言表达的技巧。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要求教师既要掌握教学语言的特点和要求,又要掌握语言表达的技巧。语言表达的技巧是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但从现状来看,许多老师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一、要掌握教学语言的特点和要求
教学语言属于专业语言,运用教学语言应做到“五要”。
(一)教学语言要科学
教学语言必须语音正确,用词规范,表达合乎语法、逻辑,准确解释概念、术语、原理,正确表达思想内容。教师教学语言对学生具有示范作用,必须准确、规范。教师在课堂上不应该使用那些不规范的网络语言。
(二)教学语言要精要
讲课语言简洁明快,干净利落,既准确又精练,才能抓住学生。繁杂冗长、枝蔓累赘式的讲解,反反复复、絮絮叨叨的说教,是最令学生厌烦的。
1.要能够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把教学的内容要点表达出来。例如,有位老师讲鸦片战争,分析鸦片输入给我国造成的危害时说:“鸦片输入我国,使我国‘国困、民穷、兵弱’。”用语简洁,观点鲜明,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要能够根据学生对教学内容掌握、理解的实际情况,决定讲解的详略。对学生已知的、容易理解的内容,一言以概括之,恰切简明;对学生不懂而又必须掌握的内容,应讲得细致深刻。而对于学生不懂又难于理解的问题,从多角度加以说明是必要的,但也不能翻来覆去地讲,这样做,本来能一语道破的,结果解释来解释去,反而把问题讲复杂了。学生感觉老师越说,他越糊涂。
(三)教学语言要明白易懂
教学语言既要有书面语言的精确,又要有口头语言的明白易懂,顺口悦耳,这样才便于学生听和记。
我们发现有的教师讲稿用书面语写成,上课按讲稿一字一句地念。长长的句子,一大串附加成分,作为书面语是严密的,但作为课堂教学语言,长句说起来不易顺畅,听起来不易明白,记笔记往往记了前句漏了后句,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讲课语言应口语化,尽可能使用短句,发音要清晰,讲普通话。力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四)教学语言要生动
语言生动形象,就能把抽象化为具体,深奥化为浅显,枯燥变成风趣。在讲课中,结合教学内容,恰当地联系自然、社会、生产、生活的实例,进行生动的叙述,形象的描绘;适当插入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历史故事、历史人物、成语典故等,都会增加讲课的生动性。生动的语言才能激起学生听课的兴趣,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五)教学语言要有启发性
教学语言具有启发性,要求教师讲课应循循善诱,或设置悬念,或启发思考,或引发联想和想象,或引导探索。无论是教师讲授亦或是组织讨论、指导练习,教学语言都要求具有启发性。
二、要讲究语言表达的技巧
(一)讲课要富有激情
教师讲课情绪饱满,兴致勃勃,神采飞扬,学生必然受其感染,振奋精神。如果讲课时情绪低落,漫不经心,说话有气无力,课堂气氛必然沉闷,学生听课感觉没劲,很容易昏昏欲睡。所以教师一旦走入课堂,就要很快进入角色,振作精神,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富有激情的有声语言和态势语言吸引学生。
(二)讲课要注意语调
讲课语言平铺直叙,语调平直缺少变化,是教学语言的大忌。讲课语调应抑扬顿挫,声音高低要适度。首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主次、详略、难易程度,确定语调的变化。主要知识、重点内容、关键与难点,语调应稍稍缓慢,声音要高亢些,字正腔圆,一字一顿,必要时须适当重复,以便给学生以较强的刺激,造成突出的印象。而对于那些次要些、非重点的知识,或学生易懂、易于接受的内容,则可以讲快些,声音放底些,语调平直些。其次,要根据教学内容思想感情的变化,确定语调的高低、轻重、缓急。讲究语调,不仅强调了教学的重难点,而且造成语言表达的有起有伏、有张有弛、抑扬顿挫的节奏。这种节奏能使学生听课处于兴奋状态,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讲课要控制好速度
教师讲课说话速度的快慢,对于教学效果的好坏有直接的影响。
语言是传递信息的重要媒介,是信息的载体,教师在讲台上讲课,就是“信号源”。教师上课就是运用教学语言,向教学对象(信息接收者)连续发出一系列语音信号,传递出一连串语言信息。从听课者来说,教师发出的语言要通过听者(接收者)听觉感官进入其大脑,再由大脑对收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大脑对接收的信息进行处理,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教师上课说话的速度过快,学生刚刚听到前面的话,对语言的意义还没有领悟,紧接着又有一连串的话涌来,大量信息迅速不断地通过感官渠道涌向大脑,接收者来不及处理,必然造成信息的脱漏、积压,导致信息接收活动的障碍。这样就使学生在心理上引起烦躁不安的反应,持续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大脑处理信息活动的终止,大脑皮层细胞由兴奋转入抑制。在这种情况下,尽管教师还在兴致勃勃的讲课,但实际上已经是单边活动,没有什么效果了。如果教师讲课的速度过慢,远远跟不上学生大脑处理信息的速度,不仅会浪费许多宝贵的教学时间,而且会导致教学对象精力涣散,降低听课的兴致与效果。
综上所述,可见,讲课的速度必须科学、合理。那么,怎样才能把握讲课的合理速度呢?
1.要考虑教学对象的年龄因素
给不同年龄、不同年级的学生上课,讲课的速度应有差别。因为,在不同年龄段,生理、心理的发育状况有显著差别。例如,在儿童期,各种感知器官的功能和大脑的发育状况都还不够健全和完善,所以,其感知和接受语言信息及反馈、处理信息的能力和速度都达不到青年和成人的程度。因此,讲课的速度应比中、高年级慢才是合理的。而中学生、大学生,其感官功能、大脑发育情形与负荷能力都逐渐成熟,呈现出精力充沛、反应灵敏、迅速的特征。他们说话、思维、行动举止的速度都很快。面对这样的教学对象,讲课的速度应与之相适应才是合理的。
2.要考虑教学内容因素
这就是说,对同一年级、同一批教学对象,讲不同学科的课或者同一学科的不同内容,由于教材有深浅难易之分,教学的速度也应有快慢之别。比如讲浅显易懂的内容要比讲艰深繁难问题时的速度快。
3.要考虑教学环境因素
比如,小班上课与大班上课,讲课的速度就应有差别。空间大、距离远,讲课速度就要相应放慢。课堂内外环境安静与否,有无噪音干扰等等,也对讲课速度造成影响。
日常生活中,人们说话的速度与年龄、性格、籍贯、性别等有关。例如,年轻教师说话比较快,年老教师说话往往较慢,女教师比男教师说话快,急性子比慢性子说话快,等等。但一旦走进课堂,走上讲台,就不应该用日常生活习惯的讲话速度去讲课,必须受课堂教学自身规律的制约,受与教学有关的诸多因素的支配,选择恰当的讲课速度。
参考文献
[1]谢安邦,唐安国,唐玉光.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汪刘生.教学论[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6.
[3]王金铃.关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几点思考[J].素质教育论坛,2009,(5).
9.如何提高物理教学效果 篇九
[ 11-06-30 10:12:00 ]
作者:刁淑霞
编辑:studa090420
陈旧的教学方法是不能使思品课教学有高效的,它实质上具有重教师主导作用、轻学生主体作用;重知识灌输、轻养成教育;重群体教育、轻个体教育;重课堂教育、轻社会实践;重学校教育、轻社会教育等诸多特征。因此要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下面结合本人的一些实践经验,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1 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生命力所在。我时常结合教科书的内容,有针对性地讲解许多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社会现象和事例,特别是就当今社会发生的大事要事、国际新闻、时政热点与书本中抽象的理论知识生动形象地结合。这样学生不仅接受了所学知识,而且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对此,我采取了以下做法:一是指导学生阅读各类书刊如《半月谈》、《中学生时事报》、《时事》杂志等;二是每天让学生收看《新闻》和《焦点访谈》,并作好摘记;三是开展社会调查,撰写政治小论文,进行年段评比。这样,思想品德课教学逐步将小课堂与大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思想品德课有不同于其他课程的特点,即理论性强,政策性强,时效性强,针对性强等。思想品德课的实践教学使课堂不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是向社会延伸的。进一步说,就是让学生运用教材的基本知识和原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求知、探知和用知中都充满学习的乐趣,达到不仅掌握知识而且增长才干的目的。
2 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过分强调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积极主动的学,学生的实践活动往往只限定在做作业这一个环节上,而在其他教学环节学生几乎是“无事可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调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关注和解决的大问题。思想品德课的实践教学,首先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突出“主体参与”,人本观念是以现代人本主义为主要内容的思想认识。它认为,各项活动都应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运用各种科学的方法和途径,使每一个被管理者都成为组织管理的参与者,使每一个人都以主人翁的姿态从事学习和工作,从而全身心地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努力。由此可见,人本观念要求在一切管理活动(包括教学管理)中都必须解决好人的问题,即应解决好人的思想、认识、情感以及知识、技能等问题。用人问题是管理活动的根本着眼点,即任何管理都必须以人为本。所以,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当大胆尝试实践教学,把学生看作教学主体,努力唤醒、激励其“主体参与”意识,与教师共同参与教学活动。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应树立“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学意识和教学观念。
10.如何提高校本课程教学效果 篇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汉族学生一开始学习朝鲜语,就走进了一个完全陌生的语言世界。对这个陌生的世界,学生在学习中采取何种态度,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这种语言的喜好程度。因此,在这一阶段,通过老师潜移默化的教育,使汉族学生产生对朝语学习的爱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以后学习朝语的主要基础。
首先,要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我认为这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如果他们对老师有好感,便会对这位老师的课感兴趣,花大功夫学这门课。所以教师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需要,时时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帮助学生,每个学生的自尊心和个性都是很强的,所以给学生创造一个和谐、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要教师教的有“趣”。小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的,自制能力较差,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相对较短,如果老师把学生的无意注意变为有意注意,对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就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三,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我认为,对于有进步或表现好的学生,教师及时、真诚和恰到好处的表扬,能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提高;如果对于有些学习成绩不好,但他的朝语字书写得很棒,或者他回答问题的声音响亮,语感较好的,我也对他们进行适时表扬,使他们在得到赞赏的同时,产生更大的学习动力。
二、精心设计课件
朝语音节课的内容没有生动的故事情节,既难读又难记,学生学起来费劲。为了突破这种难点,我充分合理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身边的教学资源,每节课都精心准备自制课件和卡片结合起来,将形象化有声有象,并为其创设一个学习的情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网上很少有朝语课件,特别是朝语识字教学课件几乎没有,我就自己做课件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辅助教学。
三、精研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课堂中适时依据教学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关注学生接受状态和思维状态随时改变教学方法,教学的过程中,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学生学习的基本形式。始终以学生为主体用多种形式和方法启发学生,让他们在观察、比较、讨论、动手的过程中受益。
朝鲜语元音和辅音的拼读和汉语声母和韵母的拼读是相似的,但有些音素是汉语中没有的。所以重点把这些发音的口型、舌位、声带和气流、轻重准确地教给学生,并反复操练。特别是收音教学难度大,收音在文章中发音变化多样,连音化,送气音化,紧音化,语言同化,腭化音等,学生很难掌握。所以我根据实际情况把这些语法都编成简单的故事、顺口溜和通俗易懂的歌曲传授给学生。
四、精心设计课前活动和课堂练习
1. 精心设计课前活动。要想上好一堂精彩的课,课前活动是必不可少的。我在每一节课前精心设计课前活动,组织形式多样的复习,通过复习活动,巩固已学过的知识。课前活动精彩多样,有词语接龙、口语对话、还有精心设計的“双簧”游戏。在“双簧”游戏中让学生用朝语说出要复习的“刷牙”、“跑步”等词语,另一学生相对应地做出动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踊跃参加,不仅复习了已学过的知识,还为学生提供了主动探索、合作交流、获取知识的机会,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充分体验,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肢体展示能力。
11.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果 篇十一
一、引导学生精读细读, 培养审美情趣
初中语文教材中选编的课文大多具有娴雅精致、脍炙人口的特点, 它们集风景美、道德美、人情美于一体, 从不同方面反映出作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领略和感悟。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和学习这些文章时, 要注重指导他们进入情境, 寻找与作者心灵的契合点。教师要让学生逐渐形成在阅读作品前, 本身就存在一种心理期待, 即阅读习惯、趣味、心理、预期目的等, 当学生带着期待走进作品空间时, 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丰富的心理体验, 而当这种体验与作者产生共鸣时, 就会达到一种至纯至美的审美境界, 这种境界是一种美妙的心灵愉悦感。对于初中生来说, 在这一阅读过程中, 往往最能使其与作者产生共鸣的东西便是真挚的情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优美的作品是作者真挚情感的外化, 只有真情最容易打动学生稚嫩而又单纯的心灵:沈复笔下的那一片童稚之情;背影中的浓浓舐犊之情……如何不让学生怦然心动而终有所悟呢?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所能做的就是积极创设情境, 做一个忠实的引路人和点拨者, 让学生打开心扉, 尽情感悟, 去做主动的探究者, 而最终得到愉悦的心理体验。这样, 才能陶冶其情操, 培养其审美能力。
二、营建课堂师生互动, 优化教学效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在学习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这种健康的学习情感上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要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感召学生, 使学生受益匪浅。我们的语文教学内容更多地继承着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华夏民族数千年的文化结晶, 这一文化体系本身就对知识分子的人格提出了较高的规范和要求。语文教师作为这种文化的直接传播者, 更应该向这种规范和要求看齐, 其“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的满腔热情, 势必使学生产生共鸣, 直接对其产生深远的教育意义。
三、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优化学习效果
12.如何提高物理教学效果 篇十二
【摘要】在新课改理念的引领下,追求课堂教学效率,强调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强调知识与技能的统一,改革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的模式,培养高素质的社会应用型人才,注重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已成为英语课堂教学的热点。不断探索职校英语课堂教学改革,切实抓好课堂教学是提高中职生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意义深远。
【关键词】新课改理念中职教育教学效果
英语作为当今世界上最为广泛应用的通用语,不仅代表了一门外语课程,同时,也成为当今社会谋生和工作社会需求所必备的一种技能。但中职英语教育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中职学校的学生来校的目的是希望尽快掌握一门技术,顺利实现就业。他们对文化课尤其是对英语学科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而中职生学好英语对于今后的工作能力至关重要,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最终又要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因此提高中职英语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英语的应用能力刻不容缓。
一,新课改标准与理念
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截然不同,传统的课堂教学强调教材、教师,使学生在各个孤立的的基础上被动接受学习。新的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学生、内容、教材四个因素的整合,要求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式、探究式学习,并要求以学生主动参与为主的任务驱动型学习,内容涉及文化、情感态度和跨学科内容,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因此,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的新课堂呼唤建立新型的中职课堂关系: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中职英语课堂教学现状
目前,中职英语教育的现状堪忧,无论从教的角度还是从学的角度来说,都存在较大问题。首先,中职学生虽有过基础英语学习经历,但整体水平不高,英语基础较薄弱,缺乏相应的英语运用真实环境,没有意识到学好英语的重要性。其次,大多数中职英语教师在大学期间学到的知识和课堂教学专业内容毫无关联。对课程教材体系把握不够精准,对学生的就业工作实际应用了解不够。教学仅停留在理论之上,并且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式陈旧,课堂教学只照本宣科,较少进行拓展教学,教学气氛沉闷,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有部分教师在思想观念上存在误区,对学生上课的“不学习”情况听之任之,缺乏责任心。
三,新课改理念对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启示
1,树立现代职教理念
1.1变更以知识为本位的教育观念,树立以人的发展为目标的教育思想。重视学生的亲身经历和生活经验,在教学中广泛采用探究式学习、体验学习等多种活动方式,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从多方面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
1.2破除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建立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和教师有效指导相结合的教学过程。传统权威式的师生关系让位于平等的、互相尊重、相互负责的交往方式。学生的人格和权利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护。
1.3改变以传授和灌输为主要方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实现以学生主体实践活动为基础的课堂教学。使课堂成为师生共同的、生动的、真实的生活。让学生在自由自在、丰富多彩而又充满挑战性的活动中得到发展。
1.4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使他们成为具有主体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创造性人格和创造性思维、合作精神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具有丰富的知识、健康的情感、独特的个性和良好行为习惯的一代新人。
2,精选教学内容
教师应当选择实用的教材体系,必须符合学生的就业导向。教科书的选择要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传达正确的文化知识,适应不同地区的教学需要。在编排形式上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教科书内容的阐述,要层次分明。难易结合;教师在组织教学中,可以根据时代、区域特点对教学内容适当增减,改变教学内容的繁、难、偏、旧的状况,被时代淘汰的一些生僻词汇可以省略。随着网络、书刊、杂志、报纸应运雨生的新词汇,做适当增加。既要精简内容,又要增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与现实生话的联系。
3,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在中职生英语课堂教学环节中,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实践者和组织者,尽可能地采取直观、生动的工作场景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采用录音、挂图、影像等手段刨设学习氛围,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法,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刨新的良好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一定要互动起来,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改变学生以往机械的学习方式,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使学生在教学中能够主动参与。教师安排学生预习学习内容,使其利用课余时间实地调查搜集和教学相关的一些资料,学生就会在课堂上真正成为学习得主体。
教师不能仅仅沿用传统的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讲授法的教学方法,也要采用任务型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动力、手段和目标,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获得新知识和提高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向教师询问实际工作中的疑难向题,采取课堂一问一答的形式,既充实了学生的知识量,又解决了学生的就业实际所面临的困惑,学生就会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
4,切实抓好课堂教学环节
教学工作以课堂上课为中心环节。在课前准备教师应当围绕学生的就业工作特点提前准备好教案,包括学生班级、人数、上课时闻、地点、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实施步骤和教学教具的使用等;还要根据中职生不同班级、年级、专业、性别等,注意要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因材施教。把学生看成一个发展的人,了解每一个学生的背景、兴趣爱好、学习基础,看到学生的差异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
教师课堂教学中占主导作用,教师要围绕学生全方位传授知识技能。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教学过程中明确教学任务。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讨论、提问问题展开教学内容,再借助录音、教学挂图等进行讲解,接下来,学生个人阅读和小组活动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可以适当指导。第二,反复操练。提升教学任务。教师要根据青少年学生的学习特点,对于教学重点反复操练,可以进行对话、跟读、抄写等模仿情景,贯彻深人教学内容。总之,新课改理念下,教师要不断探索职校英语课堂教学改革,从教学过程中体会到教学生涯的快乐,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为实现终身教育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钱敏瑜.新课改下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教师.2013.(35):56-57
[2] 何文明.职业教育呼唤教学方法大改革[J].教育与职业.2009.(35):16-18
[3] 丁莉维.新课改下的中职英语课堂互动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0.(6):110-111
13.如何提高物理教学效果 篇十三
昌江县职业技术学校
陈泰坚
中职生普遍对德育课缺乏兴趣,认为德育课枯燥,乏味空洞。要改变这种教学方面,提高中职德育课教学效果,教师必须善于激发学生情感,启发学生思维。
一、精心设计教学导入
课堂教学中,如果能抓住导入新课这一环节,先声夺人,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汲引住,就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一个寓言或典型故事,一个案例,一篇文章,一部电影,一首歌曲,一则笑话都可以成为绝好的导入素材,例如,在讲法律基础知识时,可以用案例作导入,与学生一起分析讨论,激发学生寻求真相的好奇心,在讲哲学问题时,可以用寓言故事作导入,将抽象概念寓于有趣的情境之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在讲政治常识时,可以用时事新闻作导入,许多学生都很关心时事政治,只要把其与教材有关内容联系起来进行分析,讨论,自然会引起学生的兴趣,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讲求讲课技巧
1、注意语言的使用技巧。教师巧妙地使用幽默技巧会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兴趣,使燥乏味的学习变成一种精神享受。
2、要注意讲得的节奏。根据教育专家调查研究表明,一堂课中,学生保持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一般在30分钟左右,超过30分钟,注意力就会分散。中职校一堂课一般是45分钟,要驾驭好这45分钟时间,需要掌握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课堂上的自学、设问、讲授速度要和学生的思维水平相符。过快的节奏,容易使学生精神松解,分散注意力。没有快慢变化的节奏也易引发学生的一种习惯性
制心理,消弱其学习兴趣,降低学习热情,得不到预期教学效果。
3、要注意讲课的仪态。学会微笑或教学,严肃古板,不苟言笑的教师难使学生对德育课产生兴趣。如果在教学中,教师能面带微笑,真诚关心和爱护,那么,这种师生心理的相容就能提高教学效果。
三、注重教法革新
14.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篇十四
一、激发学习兴趣,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朱熹也认为:“教人未见意趣, 必不乐学。”由此可见, 激发兴趣在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因而教师不但要备教材, 而且要备学生, 更应备如何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如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一课时, 教师可以在导入新课上下些工夫, 比如, 可以让学生说出自己都去过哪些地方旅游?感觉如何?都乘坐过哪些交通工具?在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基础上, 教师就可以像导游那样向学生简要介绍世界著名的水上城市——威尼斯:威尼斯是一座水上之城, 河道纵横交错, 四通八达, 船只就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 威尼斯的小艇别具风格, 船夫的驾驶技术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意大利的水城威尼斯, 去领略那里旖旎的风光吧!旅游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之一, 既可以让他们回忆起自己的旅游经历, 又能激发起学生对水城威尼斯的向往。再如, 在讲《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 可以从我国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说起, 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抗震救灾的过程中, 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他们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 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人世间的真情和温暖。而在一个除夕的夜晚, 下着大雪。一个小女孩穿着一双大拖鞋, 手里拿着一大把火柴。不久, 在匆忙中, 她把拖鞋弄丢了。小女孩只好光着脚走路。小脚冻得又红又青。饱受着寒冷和饥饿的折磨。一整天谁也没有买走她一根火柴, 没有人给她一个小钱, 最后悲惨地死去。这两种不同情境的出现, 主要原因是什么呢?这是因为她在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生活, 而我们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活。汶川大地震的情况学生都比较熟悉, 这样的对比, 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从而活跃、调动起他们思维的积极性, 让他们在学习中发挥主导作用, 这样也适应了新课程提出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的课堂自然就活跃了, 而学习的效果也就自然提高了。
二、多管齐下,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1. 启发引导学生“会学”。
语文教学有其本身的特殊性, 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找到“黄金”, 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点石成金”术。所以教师必须善于启发引导, 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实践中逐步学会“听说读写”。例如, 在学习《谁是最可爱的人》的时候, 紧扣本文的学习重点——选材的典型性, 引导学生学习作文中如何选材, 并回忆《我的老师》《背影》等经典文章, 让学生在回忆、学习、比较和思索的过程中学习作文的选材技巧, 然后再把学到的这一技巧再运用到作文中去, 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再如, 学习鲁迅的《藤野先生》一文时, 先引导学生回忆、感受学过课文中教师的不同形象 (蔡老师、韩麦尔先生等) , 然后结合切身感受写自己最熟悉的教师。我们知道, 课文本身是例子, 是文化的载体, 学生应该从课文阅读中收获知识, 提高能力, 从中受到文化的熏陶和人性的陶冶。
2. 精心设计课堂练习, 激活学生的思维。
我们知道, 语文能力的培养单纯局限于课本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必须着眼于学生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这就需要学生在学好课本后还得“脱离”课本, 从课本中“跳”出来。如学习《威尼斯的小艇》一文后, 我要求学生做这样一项练习:首先从课文中摘抄出以下文字:“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 又窄又深, 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 像挂在天边的新月, 行动轻快灵活, 仿佛田沟里的水蛇。”把摘抄的句子去掉部分词语改写成这样的句子:“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 又窄又深。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 行动轻快灵活。”让学生自己去加以比较, 然后分组进行讨论, 比较这两段话的优劣。这样学生对课文的阅读就不再单单局限于作为旁观者的思考, 而是成为深入课文中的一个角色了, 即阅读已成了一种主动参与的生活, 这种训练的意义已超出了学习课文的本身。
3. 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让学生多感官投入学习。
随着时代的进步, 传统的教学手段也随之进行改进, 多媒体辅助教学也成为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它集文本、图像、声音、视频等一体, 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容量, 丰富了语文教学的内容, 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如在讲《桂林山水》《火烧云》等自然奇观类课文时, 教师可以搜集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 让学生进行欣赏,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15.如何提高小学古诗教学效果 篇十五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诗教学 教学效率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为进入高一阶段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小学语文比较侧重于字词、句段教学。但是,我们教师在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的同时,也不应该忽略古诗教学,虽然古诗在教材中数量不多,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古诗教学,可以使学生感受语言的优美,体会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进而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古诗教学,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古诗教学效率。
一、激发学生的诵读欲望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直以来,“读”都是我国语文教育的一个主要手段。古诗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蕴含着深刻的价值观和思想情感,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材料,要让学生体会到古诗的内涵,重要的一步就是反复诵读。但是,很多学生认为只依靠教师的讲解就能理解古诗的意思,不必浪费太多的时间在诵读上。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让他们通过富有情感的诵读,体会古诗中隐藏的情感、描绘的意境,进而与诗人产生共鸣。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配乐诵读、表演诵读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比如,为了让学生通过诵读来掌握古诗的节奏、韵律和声调,进而体悟到作品的主旨和情感,我常让学生在诵读古诗时手脚并用,一边打拍子,一边诵读。古语有云:“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既然诗歌也是人类表达情感的一种形式,为什么不可以让学生一边诵读古诗一边手舞足蹈呢?这种和着均匀的节奏、和谐的音乐进行的诵读,能够使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情感,进而体会古诗的深层含义,比教师单纯的讲解效果要好得多。
二、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体验和感悟古诗的韵味
创设教学情境是新课程改革提倡的一种教学手段,是指教师把教学内容和相应的情境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具体的、熟悉的场景中获得生动形象、丰富具体的知识,同时理解文本的内容和思想情感,进而提升学习效率。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古诗的内涵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来使学生获得更感性、更深刻的认知。
(一)直观展示古诗的意境
小学生的年纪小,生活阅历有限,缺乏抽象思维能力,仅凭教师的讲解很难体会到古诗所描绘的意境。针对学生的这一不足,教师就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启发学生的想象,使他们体会到古诗的思想情感和意境美。比如,教师在讲解完一首古诗后,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画画,或者配合古典名画和乐曲来营造氛围,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启迪他们的思维,进而使学生想象出古诗所描绘的画面,并领悟到其中的意境美。
(二)发挥想象,引导联想
想象和联想都是心理活动,是人们根据已有经验和记忆对抽象的事物进行加工和改造,进而形成新的意象的过程。小学课本中的古诗往往配有插图,教师可以通过给插图补充内容的形式,让学生发挥想象,将文本与生活相链接,勾画出更丰富的形象。比如《春晓》的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来填补“空白”。如让学生想象作者的动作:睁开惺忪的双眼,伸个懒腰,走到窗前,推开窗户;想象作者看到、听到的情景:花瓣飘落,小鸟鸣叫,空气清新;想象作者的内心活动:昨夜一场风雨,打落了这么多花瓣,多么可惜啊!
三、引导学生领悟古诗中的情感
诗歌是作者寄托思想、表达情感的一种形式,可以说,古诗词的灵魂就是蕴含在其中的情感,而要让学生通过古诗词学习提高综合素养,教师必须要引领学生体会其中的情感,发挥古诗词“润物细无声”的作用,熏陶和感染学生。
(一)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意象是客观物象和作者主观感情的有機统一体,承载和寄托了作者的感情。抓住作者在诗词中为我们描绘的意象,往往能体味出其中蕴含的情感。比如,在《滁州西涧》中,作者通过幽草、山涧、黄鹂、深树、渡口、孤舟这些意象创设出一个幽寂凄清的意境,抒发了他孤独的感情和无人理解的痛苦。
(二)让学生知晓古诗词中常用的抒情方法
古诗词虽然可以叙事抒情、写景抒情、议论抒情,但常见的抒情方法不外乎两种: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直抒胸臆就是作者直接把自己的感觉和感情抒写出来,像李白的《赠汪伦》最后两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作者通过夸张和对比的手法,直接写出他和朋友之间的深情厚意。
通过写景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做到情景交融是古诗词间接抒情最常见的手法。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绘景的目的是为了抒情,如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缘情写景、移情于景在古代诗词中极为常见。比如《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秋景图,融情于景,抒写了对秋景的热爱之情。
(三)让学生感知古诗中常用的表现手法
渲染、烘托、对比、夸张、想象、虚实相生、点面结合等是古诗词中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虽然没有必要把这些名词术语教给学生,但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有所感知。如在教学叶绍翁的《游园不值》时,教师可对诗歌中的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进行适当的点拨:作者实写出墙的一枝红杏,虚写满园的春色,表达出了对万紫千红的春天的喜爱之情。
提高小学古诗教学效率的方法远远不止以上几种,古诗作为培养学生审美情感,提高学生思维品质和文学素养的重要素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教师在进行古诗教学时,要注重创设教学情境,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和体会,逐步帮助他们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进而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真正发挥古诗教学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丘兴文.精心引导,提高古诗教学效率[J].中小学电教:下,2010(6).
【如何提高物理教学效果】推荐阅读:
高校教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论文10-16
浅谈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11-09
如何运用“游戏式”教学提高地理教学效果10-06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科学实验课教学效果09-12
如何提高面试的效果07-29
如何提高物理成绩10-16
如何提高地理教学08-28
如何提高国语教学质量09-17
如何有效提高阅读教学效率09-06
如何提高数学教学中学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