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是根本质量是生命

2024-09-28

安全是根本质量是生命(共11篇)

1.安全是根本质量是生命 篇一

――矿大成教学子走进邢东煤矿生产一线

7月21日,骄阳似火,汗水浸湿了衣衫,中国矿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了冀中能源邢台矿务局邢东煤矿,邢东煤矿领导及解说员接待了矿大成教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邢台分队,此次活动旨在矿大成教学子与邢东煤矿工人近距离沟通和学习。

随后,解说员向矿大成教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的队员们分发安全帽,紧接着向队员们讲述了煤矿的安全知识以及在参观过程中注意的事项。在连部长的带领下首先来到了压风机房,给矿大成教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的队员们讲解压风机房的作用。让队员们了解到,压风机房的主要作用是在井下进行开采作用时,钻井的动力来源就是压风机房提供的。

紧接着在解说员的带领下,实践团队员们有来带到了主,副井绞车房,主、副井口,灯房,等地方。解说员对实践队员们不懂的`地方进行详细的讲解,并且随时向队员们进行专业知识的补充。矿大成教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邢东煤矿第一生产线参观学习带出的积极向上的劲头,影响到了第一生产线工作的工人们,工人们鼓足干劲,使出拿手绝活让队员们现场学习。在临走时队员们与工人们合影留念。

每个队员们的心中都深深了解到,在煤矿生产一线,安全是重中之重,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安全是职工的生命。

作者:郝伟伟吝巍

2.安全是根本质量是生命 篇二

频道制简单来说就是以频道为主要利润中心, 开展预算控制和成本核算等一系列工作, 充分放权于频道总监, 包括广告经营、节目制作的购买、覆盖等等, 同时以经营目标、收视目标对其进行绩效考核。

一、频道制全成本预算控制分职能 (辅助) 部门、频道 (率) 两部分

职能 (辅助) 部门包括办公室、财务、人力资源、总编室、广告监管等职能部门以及覆盖、节目购销、电视剧制作等辅助部门, 对于这一块的预算, 采用以细化的支出内容为指标的严格预算控制。年初, 对其人员、办公、差旅、邮电、招待、交通等各项费用, 按照部门人员编制费用标准进行预算, 各项指标均不得突破支出定额。这主要是因为职能部门的支出弹性较小, 易于控制;也体现资源向一线倾斜的政策引导作用, 努力降低行政消耗。

频道 (率) 制按收入比例进行支出的控制方法为主, 年初各频道 (率) 的收入预算确定之后, 与各频道 (率) 划分一定的支出比例。在此基础上, 细分人员、办公、差旅、招待以及节目制作、购买、覆盖等各项费用, 但频道 (率) 有一定的调控权限。这主要是为了让各频道 (率) 在年初就对自己的收支心中有数, 学会自己算账。只有把一线部门成本核算的意识和创收热情调动起来, 经营才有活力。

二、费用的分类

在实际工作中, 山西广电总台把费用项目分为人员经费、公用经费、节目制作成本、节目购买费、包装宣传费、覆盖费、设备使用费 (内部结转) 等项目, 每产生一项支出, 除了对其部门 (栏目) 支出科目进行核算外, 同时把它归纳到各类不同的支出项目, 通过横向、纵向两条主线交叉反映。这样, 就可以准确掌握横向各部门、栏目的支出情况, 又可看出全台在人员、公用、节目制作、节目购买及频道 (率) 覆盖方面的支出总额, 为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

三、准确全面核算成本

频道 (率) 的成本除了人员经费, 节目制作、节目购置、覆盖等项目外, 还有很多是来源于台内部的成本目标, 比如, 车辆的使用, 公用磁带的领用, 这些目前都不计入各栏目的成本, 只是在频道 (率) 的整体成本中反映。我们尝试在成本结转中分得更细一些。2005年通过设备收费系统的全面使用, 已能及时将各栏目的设备使用费用计入节目成本, 使得大家不再低效率地使用技术设备, 也大大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率。当然, 也做过一些将房租、水电费等计入频道 (率) 成本的尝试, 但还不太成功。通过逐步的探索, 现在已较为明细地区分出了频道 (率) 的成本界限, 各负其责。总台及管理部门不可能一再向频道 (率) 伸手要, 频道 (率) 遇到问题也会尽可能在加强管理、增收节支上下功夫, 逐步出现了频道 (率) 不想养闲人, 不想无谓地多要设备的良性循环。

四、在允许的范围内实行权责发生制

在现有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 权责发生制是与经营收入、经营支出相联系的。目前大多数台都是全额预算管理、收支两条线的财政管理模式, 我们在一些项目上试行了权责发生制。比如, 在确定广告收入时, 按权责发生制原则, 按实播量计算收入。具体做法是:在收到广告款时, 按收款金额开具广告业发票, 根据广告播出合同, 对广告收入进行细分, 按月计入各个时段, 属于当月的转入当月收入, 属于以后月度的计入预付款。这样就可以明晰地反映各频道 (率) 实际收入情况, 有效地防止探收。

五、栏目成本控制

初期, 我们是对栏目按节目形态、播出时长等影响成本的要素核算预算, 经费包干, 不得超支, 可是在实行过程中发现有很多问题。首先, 由于电视节目的成本消耗除差旅、设备使用费、磁带费等, 更多的体现为人的活劳动, 这一类似于文学艺术创作的特性, 使得实际的成本核算起来很难准确。其次, 电视节目无论新闻、纪录片、访谈节目等哪种形态, 都不能简单等同于有统一制造标准的物化了的产品, 而是承载着宣传导向、启迪思维的社会舆论工具的作用。它既要求经济效益, 也要求社会效益, 并不是成本越低就越好。

一些节目制作人员有过这样的经历, 由于栏目预算是按分钟成本和播出时长计算得来的, 一些可以做得精干细致的节目, 为了按时长补片子, 加进许多语速慢、言之无物的同期声采访, 成本上降下来了, 节目质量却很差。再如, 一些省力省钱的片子总是为大家追捧, 只要稍有风吹草动, 一条气象台发布的权威信息, 配上雷鸣电闪、风摇树动的空镜头, 再不然就采访一下气象台的分析师, 就可轻松完成一条对各方都交待得过去的新闻。而田间地头暴雨如注, 麦苗伏倒, 小街小巷雨水横流的那些有冲击力的画面, 由于成本原因被放弃, 一边是控制了的成本, 一边是节目质量的下降, 控制成本的初衷被曲解, 甚至本末倒置。

针对这样的情况, 山西广电总台对栏目成本在频道 (率) 按比例核算的经费框架内, 提出指导性建议;严格监控栏目的成本异动, 用预算控制等手段进行干预, 并结合节目质量考评与绩效工资挂钩的办法进行控制。

六、成本核算数据的对比与分析

首先应明确成本所包含的内容。由于现代电视制作播出等已分工越来越细, 只有在频道的层面, 才能较为科学地归纳各项成本。而这当中, 除了大家热议、各台努力探求的人员经费、栏目成本、制作成本等, 更应包括影视剧购买、异地覆盖等费用, 因为这些费用不但是成本项目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更因其数额大、增长快且不易控制而日益被大家所重视。其次是成本项目的分析。月度和季度终了, 成本项目的分析不但可以了解费用动向, 更是为及时调控预算, 科学合理地安排支出提供有力依据。成本分析应更多地进行预算执行情况的剖析, 而不应过多地与同一形态其他栏目作对比;应纵向对比本台此类节目的历史成本, 而不能简单拿其他兄弟台类似节目作比;应更多地进行成本意识的灌输, 而不是一味强调数字上的规范。成本控制的宗旨是好钢用在刀刃上, 不是一味地降低成本, 更不应盲目地把成本项目、核算范围、记账原则不同的一些数据作为类比对象。

3.安全是根本 服务是重点 篇三

烟台交运集团2005年以来,营业收入、利税、利润、员工年人均收入等均大幅度提高,其中2007年实现利润较2005年提高71.3% ,年平均递增35.66%;2007年人均收入比2006年增长11%;2007年末,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达到108%。

烟台交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周建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经过近60年的发展,烟台交运形成了以客运、物流和物业地产三大龙头产业。近年来,集团在抓好企业生产经营和改革改制的同时,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企业全局,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把企业文化建设融入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在管理中的约束功能,在生产经营中的激励功能,使企业在安全生产、优质服务、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为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

建设安全文化体系

保安全第一

安全是道路运输企业的生命,烟台交运集团始终以运输安全为第一要务,高度重视安全文化建设,采取多种手段保证安全生产。

提高员工素质,推进企业安全文化行为建设。安全文化建设第一要素是人。以倡导安全文化建设、普及安全文化知识为重点,从提高一线职工安全自防自保意识和业务素质入手,强化职工安全培训,定期组织职工学习安全法律法规常识,安全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广泛开展职工业务技能培训和安全技能培训。在广大驾驶员中全面推进上岗前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他们自身业务技术素质能力和安全意识。公司每年都要在各个黄金周、春运等运输高峰来临前召开安全工作会议,专题部署安全工作。对参加运输人员实行严格考核持证上岗制度,对达不到要求的一律不准发证上岗。通过教育、制度规范工作的开展,增强了职工按规律办事、按制度办事的自觉性,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逐渐成为广大职工的自觉行动。

烟台交运集团努力营造安全警示文化氛围,将每年的12月30日定为集团公司的安全警示日,在集团广大职工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公司深入开展“交通安康杯优胜单位”竞赛、安全生产月等活动,充分阐释安全文化,大力传播安全文化,使广大职工从根本上提高安全意识,实现人人讲安全、人人为安全、人人会安全,不断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

整章建制,推进安全文化制度建设。烟台交运集团不断加大力度建设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机制和规章制度体系,构筑和完善了安全评价管理体系、监督体系和制度体系,制定了安全生产管理组织结构及职责标准、生产安全管理标准、安全检查管理标准、行车事故评估工作程序等管理标准和程序,将各项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活动中涉及安全的内容,分岗位按标准和程序,进行标准化、规范化作业,并做到实时监控,及时加大对薄弱环节的整改工作力度,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全面提高了生产经营的安全水平。

成立GPS监控中心,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保安全。烟台交运集团在所属客车、货车安装GPS安全监控系统,专门成立了GPS监控中心,建立了翔实的记录台账,对运行车辆进行24小时实时监控,根据监控出现的情况和天气情况,适时向车辆发出安全警示信息,及时提醒驾乘人员注意行车安全,同时实行定期稽查与不定期稽查,灵活运用明查暗查等手段,严格控制超速超载等违规行为,大大减少了行车事故发生率,增强了安全行车砝码。

规范服务文化

打造“烟台交运” 强势品牌

交通运输业是服务性行业,只有不断提供优质的服务,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为此,烟台交运集团全力提升服务质量,打造“烟台交运”强势品牌,着力在企业中构建厚重的服务文化。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服务意识。通过组织职工外出参观学习、服务专题讲座、内部相互交流、开展服务竞赛等方式,大力加强“真心永相随”的服务品牌、“待人诚心、做事用心、服务细心”等服务理念的灌输和渗透,使集团的服务理念根植于职工心中,成为全体职工的自觉行动,促进了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获得了社会各界和广大客户的高度评价。

树立典型模范,规范服务标准。典型是一面旗帜,是一种精神力量。多年来,集团十分注重发挥先进典型对职工的示范引导作用,用典型引导职工向规范化服务目标迈进,连续开展了文明职工、“七岗十佳”、“服务明星”竞赛、驾乘人员技能大赛等活动,将集团的优质服务人员选树起来,在集团内形成比、学、赶、超先进的浓厚氛围,在服务竞赛中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打造烟台交运规范化服务人才系统。

烟台交运集团根据企业管理的实际和打造强势服务品牌的需要,选定7家成员企业的12项主营业务实施标杆管理,对照主营业务标准化管理标准和规程,对自身业务进行优化设计,重点培育了服务的规范性、流程化和制度化。在完成固化后,他们又在集团层面的各个成员企业中进行了推广,使集团在统一服务规范标准的约束下开展各项工作,为集团服务品牌的建立和服务文化的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实施联网售票,加强客户服务系统建设。烟台交运集团为解决旅客出行高峰期间购票难的问题,集团积极开展联网售票业务。在烟台市区主要地段和人员密集区、烟台各县市区集团所属汽车站、大连、威海等地共设置了37个联网售票点,旅客在任何一个售票点都能购买到集团所属车站的始发车票,并且在烟台部分县市区在内的11家汽车站开通了远程双向联网售票业务,为旅客提供了最便捷的购票服务,极大地方便了旅客出行。

2007年集团设立了独立的客户服务中心,负责集团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服务产品质量控制和督导,做好客户调查,组织处理客户意见和建议。集团开通了全省统一客户服务热线,极大地方便了客户投诉、查询,增强了为客户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如今,烟台交运集团在“致力行业领先 铸造百年交运”的企业愿景下,弘扬“安全诚信、务实创新”的企业精神,结合企业改革发展和生产经营的实际,以“为社会创造财富,为顾客创造价值,为员工创造机会,为企业创造未来”企业使命,必将创造出一个辉煌百年的交运集团。

4.安全是根本质量是生命 篇四

——摘自贺同新同志在集团党组理论中心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学习会议上的发言 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是顺应群众期盼、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重大部署,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举措,对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通过学习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和党的历代领导人关于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有关论述,通过学习党的章程、党的理论、党的历史,我们对总书记上述科学论断有了更深切的认识和体会。

一、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及其重大意义

党的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党的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唯物史观在党的工作中的运用和体现,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方面之一,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是我们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1943年6月,毛泽东同志在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决定中第一次较为系统地初步阐述了党的群众路线,着重从党对群众的基本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方面进行了总结和概括:“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1956年,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八大上所作《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对党的群众路线的内涵作了全面精辟的阐述,认为它包含两方面的意义:“在一方面,它认为人民群众必须自己解放自己;党的全部任务就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党对于人民群众的领导作用,就是正确地给人民群众指出斗争的方向,帮助人民群众自己动手,争取和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因此,党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和依靠群众,而不能脱离群众,不能站在群众之上;每一个党员必须养成为人民服务、向群众负责、遇事同群众商量和同群众共甘苦的工作作风。在另一方面,它认为党的领导工作能否保持正确,决定于它能否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

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先后提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群众利益无小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等重要观点和方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创新和发展了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综合有关论述,党的群众路线,一方面是从党的性质、宗旨上讲的,强调“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另一方面是从党的基本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上讲的,强调“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党的群众路线就是党的宗旨、任务和实现宗旨、任务的手段、方法的有机统一。实行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核心是牢固树立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念,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群众,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团结带领群众一道前进。历史和现实都表明,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在一切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群众,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体现,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对于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有效履行使命、不断发展壮大具有重大意义。

群众路线是贯彻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群众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贯彻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这一唯物史观,必然要求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正确处理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党在工作中的群众路线正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体现和运用。

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宗旨、履行党的使命、完成党的任务的根本遵循。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领导和团结人民群众完成革命、建设、改革各项事业,创造幸福生活。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在一切工作中只有紧紧依靠群众,凡事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才能有效实现对群众的组织和领导,才能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则不可能实行正确的领导,不可能很好地服务人民群众。

群众路线是党形成正确的方针政策并实现既定目标任务的必由途径。人民群众最了解实际情况,只有深入群众调查研究、集中群众意见建议才能形成正确决策;革命、建设和改革是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只有动员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积极投身其中才能取得胜利。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的那样:“凡属正确的任务、政策和工作作风,都是和当时当地的群众要求相适合,都是联系群众的;凡属错误的任务、政策和工作作风,都是和当时当地的群众要求不相适合,都是脱离群众的。”脱离群众,既难于形成正确决策,也难以把决策付诸实施,终将一事无成。

二、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逐步形成、自觉践行群众路线的历史,实行群众路线是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法宝。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一直非常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都把教育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时刻把人民群众紧紧团结在自己身边。党成立之初面临的环境异常恶劣,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反复强调动员人民群众的重要性,深入发动、组织、引导工农群众参加革命运动,历经艰难曲折,找到并坚持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引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在此过程中形成和发展了党的群众路线,形成和巩固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在全国范围取得执政地位以后,加强执政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取得了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同时,这一时期也出现了严重背离党的群众路线、严重脱离客观实际的情况,使党的事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经过拨乱反正,党的群众路线等优良传统重新得到重视和发展,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实现人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壮阔历程,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加强和改进党的群众工作、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提出并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可以说,党的90多年光辉历史,就是同人民群众生死与共、同甘共苦的奋斗历史,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历史,是形成和发展、贯彻和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的历史。党的历史反复证明,什么时候能真正做好群众工作,密切联系群众,党的工作就胜利,党的事业就发展;什么时候背离了群众路线,脱离了群众,党的工作就遭受挫折,党的事业就受损失。

三、新世纪新阶段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对于我们党应对风险挑战、夯实执政基础、巩固执政地位、实现执政使命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意义。

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新世纪新阶段,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将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特别是在有的领导班子、一些领导干部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严重损害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如不予以坚决纠正,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紧紧围绕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全党同志的思想和行动中,才能防止和消除脱离群众的危险,才能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从而为党长期执政奠定深厚群众基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证。正如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上所指出的:崇高信仰始终是我们党的强大精神支柱,人民群众始终是我们党的坚实执政基础,只要我们永不动摇信仰、永不脱离群众,我们就能无往而不胜。

四种“考验”: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 四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

新形势下加强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优良作风和政治优势。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显得更加重要而紧迫。

党的建设现状对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提出了新课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其中脱离群众就是一大危险。一是少数党员干部宗旨意识淡薄,理想信念滑坡,甚至腐化堕落,严重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二是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服务功能不强,党员管理方法滞后,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能力不强。三是群众利益诉求渠道、干群沟通交流机制、群众工作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疏远了与干群关系。

国内外环境变化给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提出了新挑战。一是从国际环境上看,冷战结束后,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如何防止外来腐朽思想的侵蚀,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形势严峻、任务艰巨。二是从社会阶层构成变化上看,改革开放后我国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如何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奋斗是极其重要的政治课题。三是从社会利益格局调整上看,市场经济主体多元化、利益关系复杂化,贫富差距拉大,部分群众被弱势化和边缘化,滋生了他们的不满情绪。四是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看,房屋拆迁、土地征用、移民迁建等涉及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极易引发干群矛盾和冲突。

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给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是群众民主意识增强,对基层工作透明度和参与度要求越来越高,而一些基层组织仍然存在不民主、不公开等问题。二是群众民生要求更高,由过去解决温饱到现在要求教育、卫生等资源均衡,一些优抚、惠民等政策不公或执行偏差,导致群众对党员干部的认同感下降。三是群众对党员干部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深恶痛绝。一些地方治腐不力,严重影响了党员干部的“公信力”。

解决好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全县上下如火如荼地开展。坚持群众路线,就是要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着力解决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无往而不胜的法宝,也是我们党永葆先进性的法宝。事实证明,一个地方干部作风好,干群关系就好,社会风气就好,发展就有活力;干部作风差,矛盾问题就多,工作局面就不容易打开。

因此,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始终贯彻“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以问题为导向,切实解决干部队伍作风特别是“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查摆问题不捂、不盖、不拖,要让群众看到敢于正视问题的决心。整改措施和结果要及时向群众公布,改什么,怎么改,要让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才能顺应群众期待,路才能越走越远。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只有真正“沉”下去,与群众面对面、征求意见、换位思考,才能及时准确地把好群众需求变化的“脉搏”,切身体会群众所想、所盼、所急。

坚持群众路线,要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切关心群众疾苦;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做到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贴心地帮助群众解决困难,最大程度满足群众要求。

坚持群众路线,要解决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要以加快发展和服务民生为方向,切实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分担群众疾苦、解决群众问题。当前,群众反映强烈的一些问题还存在,一些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时有发生。践行群众路线,就是要为民服务,要帮助群众解决好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尤其是努力满足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合理要求。要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问题,努力取得人民群众满意的实效。

“群之所为则事无不成,众之所举则业无不胜”。只有牢固树立群众观念,正确认识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与促和谐促发展的关系,把群众的智慧、力量和干劲凝聚起来,真正实现发展为了群众、发展依靠群众、发展成果由群众共享的目标,才能真正加快建成幸福美好的新铜梁。(文/闻琼)

浅谈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按照部署,我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围绕中央和省、市委部署,牢牢把握总体要求,坚持主题不变、镜头不换,联系实际,着力解决“四风”突出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切身利益问题和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把改进作风的成效真正落实到党的基层组织和“末梢神经”。所谓“最后一公里”,原指完成长途跋涉的最后一段里程,被引申为完成一件事情最后的而且是最关键的步骤,通常还说明此步骤充满困难。“最后一公里”,凸显了教育实践活动善始善终、善做善成、善学善思的鲜明导向。善始善终,这是党开展一切活动、开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开始和完美的结束。“最后一公里”走得好不好,直接影响整个事情的成败。水果蔬菜从产地到百姓餐桌经历很多程序,往往“最后一公里”坐地涨价,老百姓苦不堪言。再比如,如何解决好农田灌溉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如何解决群众出行难的“最后一公里”问题等等。诸如此类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看似小问题,实则是造成“末梢堵塞”的大问题。人的身体一旦“末梢堵塞”,则身体有病,严重的可能危及生命,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末梢堵塞”,且不“通瘀”,则危及党的肌体和执政能力。党的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根本目的就是要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端正对群众的态度,端正对教育实践活动的态度。“最后一公里”为开展活动的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打了一剂“强心剂”,是一个响亮的警钟和严肃的要求,为保证活动的最终成效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当前,不少党员干部的上班场所仅在机关,对基层的情况了解甚少,一些人只停留在看材料,听汇报阶段,与基层群众的鱼水情也仅仅停留在口头上。“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负面例子时有发生,作为基层的党员干部要必须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切实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主动走进乡村社区,串门入户、嘘寒问暖,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主动听取基层群众的难事、烦心事,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善待基层群众,为民排忧解难,唯有这样,党的群众路线才能获得人民群众的认可,才能赢得老百姓的掌声。走群众路线,最害怕的是“蜻蜓点水”、“水过地皮湿”,最期盼的是基层领导干部能“常来走,多来看”。我认为群众路线绝不是空口白话谈出来的,而是靠脚踏实地干出来的。群众路线教育的生命和灵魂就在于一个“实”字,重在以具体举措落到实处,才能取得实效。要解决这些问题,我有以下几点粗浅认识,希望和大家共同学习一下。

一、认清“四风”问题对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带来的危害

反对“四风”是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落脚点和主要任务,核心问题还是解决好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群众路线工作的“最后一公里”,是考验党员干部的关键期。群众路线需要走好,“四风”问题是群众路线“最后一公里”的最大拦路虎。形式主义的主要根源是主观主义、个人主义和“官本位”思想。弄虚作假,不求实效;好大喜功,欺上瞒下;脱离实际,照搬照套。官僚主义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做官当老爷的领导作风。不深入基层和群众,不了解实际情况,不关心群众疾苦,不愿和群众“坐同一条板凳”,怕给自己添麻烦;饱食终日,无所作为,遇事不负责任;独断专行,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主观主义地瞎指挥等。享乐主义主要表现在精神状态上,思想空虚,精神萎靡,贪图安逸,不思进取;在价值取向上,把个人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事情多做一点觉得吃亏,待遇稍差一点满腹牢骚;在工作态度上,怕苦怕累,逃避责任,得过且过,不愿意到艰苦的地方工作,更不想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公务活动中,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不重实效;在生活方式上,追求“贵族化”,吃喝玩乐,沉湎于花天酒地、声色犬马。奢靡之风表现为金表华服、珍馐佳酿、豪宅别墅、名车美人。把牢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党员干部是排头兵,是突击队。只有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推动自己的思想认识进一步提高,作风进一步转变,党群干群关系才能进一步密切,基层基础才能进一步夯实。

二、在解决服务群众最后有一公里时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认真排查和发现“最后一公里”问题。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排查问题环节要求非常明确,把查摆问题贯穿始终,采取群众提、自己找、上级点、互相帮、集体议等方式,切实找出部门和单位存在的突出问题。党员干部联系群众要尽心尽力,要促进进村入户体察民情常态化,不仅身到,更要心到。要以心换心,真正放下姿态、俯下身子体恤群众、关心群众,切实拉近与群众的距离。下基层联系群众,应多临时停车,多不请自来,多走泥泞的路,多进漏雨的屋,尝尝群众锅里的饭,品品群众碗里的水,切实体恤群众疾苦,了解群众所想所期所盼,俯听群众所恨所怨所言。“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如果不到群众中听意见,听不到真心话,不认真排查,或是视而不见,或是熟视无睹,或是夸夸其谈,避重就轻,怎能发现自身存在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第二,深入查找造成“最后一公里”的瓶颈。那就是要抓住基层,基层与群众接触最多,涉及的群众问题,很多都需要基层去解决和落实。基层是党和群众联系的最后一个环节,党的政策需要基层去落实完善。基层要坚持做到问题排查不到位不放过,问题解决不到位不放过。要善于倾听人民群众的心声,想群众之所想。如果党组织建设薄弱,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没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书记没能配强配优,基层党员的模范带动作用也就难以发挥,这就在党组织和群众之间无形中产生了一堵墙;有的单位、镇、街道和社区便民服务跟不上,有的便民大厅虽已建成,但人员在岗不在位,在位不在心或服务态度生、冷、硬,便民大厅成了摆设,人民群众依然办事难;有的基层组织服务群众能力差,涉及到群众切身利益的住房、养老、医疗等惠民政策总是“走在路上”,就差那么一点点,造成“近在咫尺,远隔天涯”瓶颈。面对这些问题,面对各种“疑难杂症”,就必须找清“病根”才能追根溯源,寻找到根治的“良方”,而如何去寻找问题,解决问题,则是干部解决好“最后一公里”问题至关重要的一步,那么干部要如何迈好这一步呢? 多走土路讲土话,多接地气才能做好群众工作。磨破嘴皮不如走破脚皮,说得再好都不如多走走“小路”,多看看民情,多听听民声,才能汇聚民意,才能与群众接上气,多说土话才能做好群众的“亲戚”,才能密切干群之间的联系,群众才愿意向干部敞开心扉,才能让干部寻找到“病根”。勇于担当,狠抓落实,提高干部的办事效率。走进群众是为了更好地了解群众,了解他们的疾苦,解决他们的难题,面对问题干部就是要勇于担当,有直面矛盾的勇气,敢于走在前头,把工作做细、做深、做到实处,不断地转变作风,提高执政水平,才能提高办事效率,赢得群众的好评。

第三,认真剖析整改“最后一公里”问题。剖析和整改是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问题要查得“水落石出”、自我批评要“体无完肤”,道理分析要“鞭辟入里”,整改问题要“入骨入心”。剖析要从深处挖,危害要从大处想,病根要从痛处找,诊疗要对症下药,从重从快,药到病除。要认真分析产生“最后一公里”问题的体制机制原因,切实加以整改。对体制机制上出现的问题,要从深化改革入手,对极少数人恃权弄权而使政府的惠民举措落不到实处,形成“末梢堵塞”的必须严肃问责。

第四,严格建立严防“最后一公里”长效机制。开展群众教育实践活动不是唱高调、走过场、摆样子,也不是活动一结束就不再联系服务群众,而是新形势对于党员干部的高要求,要在建立健全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制度上下功夫,在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功夫,使广大党员能够坚持尽职尽责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要加强党建创新和基层党组织建设,尤其要配优配强党组织书记,要加强基层便民办事大厅建设,让便民利民设施真正为民服务,要从体制机制上着手,建立长效机制,严防“最后一公里”现象改头换面,披上“马甲”以新面目出现。切实把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和惠民措施真正送给群众,把党的惠民政策变成老百姓“口袋里”的实惠。

第五,建设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和本领过硬的党员骨干队伍,是解决好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的首要任务。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通过教育和实践“两手抓”,切实增强党员干部服务群众、做好群众工作的意识和能力。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就要大力整顿软弱涣散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服务意识强、服务作风好、服务水平高的领导班子,按照“选优、育强、聚能、引智”的思路,选拔培养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花大力气建设作风过硬、甘于奉献的党员骨干队伍。要通过学习教育等多种方式提高干部和党员为群众服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其“愿服务”;开展多种形式的相关技能培训,使其“懂服务”;努力提高他们的服务技能和水平,使其“会服务”;采取督促推动和监督检查等措施,保证其“服务好”。由他们来带头服务、带领服务、带动服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才能落到实处。

第六,功能齐全、方便快捷的服务平台,是基层党组织开展服务的必备“硬件”,也是解决好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的重要依托。要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加快服务场所建设,建立和完善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党员服务中心(站、点)。深入了解群众需求,进一步强化服务中心的综合服务功能,实现与便民服务、公共服务等有机融合,不断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探索信息化服务新方式,建设以工作网站为重点的服务信息发布平台、以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为重点的党员教育平台、以手机党报为重点的党内信息互通平台、以微博和微信等为重点的党群即时互动平台等,通过网络阵地为群众提供服务。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和上级党组织要求,积极创新形式多样的服务载体和贴近基层、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工作抓手,把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的工作细化、深化、具体化。

三、怎样做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刘云山在1月21日召开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指出中央关于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部署十分明确,关键是坚持主题不变、镜头不换,突出问题导向,聚焦“四风”查找问题、解决问题。要根据第二批活动单位的特点,坚决纠正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切实解决脱离群众的问题、服务群众不到位的问题、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下大力气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基层是党执政大厦的地基,是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也是走实、走稳、走好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行百里者半于九十,这“最后一公里”涉及领域广、事务多,问题更具体、更庞杂,同时与群众贴得最近,群众感受最为直观。一些事可能看似不大,但桩桩件件关乎群众的切身利益、关乎百姓的生活质量。基层“小事”是构成国家、集体“大事”的“细胞”,如果基层服务做得不好不细,不仅大大伤害群众感情、影响群众生活,还可能损伤整个“肌体”的健康;如果基层工作不扎实,顶层设计制定得再好,都可能沦为空中楼阁、一纸空文。从这个意义上说,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从一开始就强调要切实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具有十分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意义。

好作风出战斗力,出凝聚力。走好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尤为需要优良的作风。作风看似无形,却又无处不在,而广大群众往往就是通过观察身边党员干部的所言所行来给我们的党风政风打分的。基层党员干部作风过硬,党的方针政策就能真正落到实处,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事业就能闯关夺隘、善作善成。基层党员干部始终秉承“为人民服务”这个根本宗旨,真正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及时回应群众的呼声,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就能与群众打成一片,获得群众真心的支持。

解决好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焦裕禄就是一位好榜样。焦裕禄在兰考工作只有一年多,却在群众心中铸就了一座永恒的丰碑。他对群众始终怀有深情,“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他廉洁奉公,量身定制“干部十不准”,约束自己、约束身边人;他总结出“十条工作方法”,迎难而上治“三害”„„在他身上,所体现出的公仆情怀、求实作风、奋斗精神和道德情操,是我们党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与教育实践活动为民务实清廉的主题高度契合。焦裕禄精神不仅是一种精神向导,更是一种工作方法,照着这种方法做,就能够更好地联系服务群众,就能够更好地解决基层的问题。对广大基层党员干部来说,服务群众,改进作风,一定要将焦裕禄精神当作一面镜子,当作行为标杆,进一步夯实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基础。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今天世情、国情、党情已经发生深刻变化,联系服务群众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挑战。面对日益复杂的基层工作,面对日益多元的群众诉求,广大党员干部不仅要始终保持想去干事、愿意干事的热情,更要提高能干好事、能干成事的素质和本领。有些干部抱怨“压力山大”、“问题总出现在能力之外”,也有人不解“群众怎么越来越难沟通”,还有人感叹“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这里头,其实就是服务群众能力高低的问题。发展日新月异,能力不进则退。如何让教育实践活动掷地有声、见物见人,做到既解决实际问题,又提高自身本领,值得我们深入思考、认真对待。服务群众要靠实干,服务本领也要在实践中磨练。说一千道一万,“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从老实人张思德,到好干部焦裕禄,再到“草鞋书记”杨善洲,时代不同、岗位不同、领域不同,但他们凭借着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精神,实现了自我价值,赢得了群众的信任与支持。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大潮已经起势,广大党员干部不能观望、不能拖宕、不能犹疑,一定要切实行动起来,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纠正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使我们的方针政策符合实际情况、符合群众诉求,使我们的作风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的检验,不断以作风建设新成效和干事创业新成绩取信于民。

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是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同时也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总目标。应该说,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已经取得了联系服务群众的初步成效,但离“让人民完全满意”还有一定的距离。现在正在开展的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参与的层级更多、领域更广、对象更复杂,面对群众也更近,能不能取得让人民满意的实效,关键看能否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要发挥领导带头作用。领导带头,万事不愁。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必须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建设服务型党组织,全力打造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责任明,方向正、作用显,特别体现在各级党组织的责任落实和一把手的作用发挥上,“一把手”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自始至终把责任扛在肩上。

要始终突出问题导向。聚焦“四风”问题,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最终的落脚点是要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中,必须坚持主题不变、镜头不换,始终突出问题导向,紧紧扭住反对“四风”,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问题,加大改进作风的成效,真正让群众受益。要坚持问题排查不到位不放过,问题解决不到位不放过,坚持开门搞活动,以问题整改开局亮相,以问题整改注入动力,以问题整改交出答卷,坚持标准,严格把关,不断拧紧螺丝、上紧发条,切实解决脱离群众的问题、服务群众不到位的问题、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下大力气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确保活动不虚不空不偏、不走过场,努力取得人民群众满意的实效。

要坚持深入基层一线。联系群众、服务群众,首先要贴近群众、贴近基层、贴近一线,了解群众所急所需所盼。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到群众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杜绝宅在办公室里想问题、造思路、搞指挥,要坚持到一线去接地气、知民情、找问题,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在深入基层一线的过程中,不但要“身入”更要“心入”,要带着感情下去、带着问题下去、带着责任下去,要能够与基层干部群众打成一片、连成一体,将基层一线作为改进作风、解决问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主阵地,帮助群众解决发展上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作风问题易反复,服务群众无止境。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并且要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不能大而化之,不能搞一刀切、一锅煮,从而以问题的真解决,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活动带来的作风新气象。

5.矿渣微粉(安全是分厂之根本) 篇五

矿渣微粉分厂,作为一个生产分厂,安全包括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而最终还是要靠人来管理、操作、维修,归根结底重中之重就是要提高人的安全意识,提高人的自觉程度,安全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安全是一个不断完善和执行的过程。“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大海”,为此分厂的安全工作我们严格做到安全无小事,日日抓、时时抓、班前、班中、班后抓、在平时抓紧,要让员工确确实实由“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我会安全”。做到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家人和朋友、对得起集体。

1、立足一个“早”字。2012年安全作为分厂的首要大事来抓,确立了本年度安全生产主题及工作思路,安排开展安全月、安全季、百日安全生产竞赛等活动,制订安全培训目标和内容。

2、突出一个“紧”字。针对安全生产中存在的簿弱环节和难题,制订切实可行的方案,采取强力有效的措施,做到发现一个攻克一个,提出一个解决一个。

3、狠抓一个“严”字。严制度、严标准、严明劳动纪律,加大安全考核力度,分厂由管理、机电、生产各条线领导和工段长组成了特别检查小组,每周进行一次安全、定置定位、文明卫生检查,查出不合格立即由安全员发布整改单,并在三天内全部整改结束。

4、着眼一个“安”字。想安全所想,急安全所急,查违章、排隐患、堵漏洞,凡事早一步考虑,多一项布置。为提高委外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素质,分厂的每一次培训和教育都把他们纳入其中,形成安全工作上下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立争实现人身、设备零事故,为生产稳步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今年6月份是全国第十一个“安全生产月”,也是江苏省、江阴市第十九个“安全生产

月活动,作为分厂我们已经做好准备,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安全发展”,这一主题,在公司安全管理部及吴厂长指挥下、在综合利用部及安全员徐力群的带领下,把安全月的工作规划好,落实好,及时通知要求员工观看安全管理部制作的宣传管理看板,组织分厂每一名员工、相关方人员观看一场安全警示教育的电影或CD片,并组织写观看心得,参加观后讨论等活动。

总之安全管理工作是分厂立足之根本,安全是工作的重中之重,一万次并不可怕,怕的是万里有一,就一次疏忽或一次违章会让你前功尽弃,使一生平安的愿望化为泡影。有多少前车之鉴、多少鲜血淋漓让我们刻骨铭心、不寒而栗。所以我们必须消灭这“万一”,把岁月的每时每刻都打造安全的巍巍长堤,将生命的每分每秒都熔铸为安全的铜墙铁壁。

6.安全是根本质量是生命 篇六

人民网北京4月20日电 (记者 郝孟佳)今天下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郭新立、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司长王延觉、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副司长张东刚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以“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为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郭新立表示,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改革,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根本前提和保证。

郭新立介绍,研究生培养机制重点改革内容包括四个方面,第一,结构调整。研究生教育的系统质量主要体现在规模及其分布、学科类型结构域社会需求的匹配程度,为了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研究省教育的规模、学科、类型、布局等要素之间以及要素内部需要建立良性的调节机制,工作重心在于合理确定发展规模、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具体表现在:合理确定学术、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比例,完善适应多样化需求的分类培养体系,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形成支撑发展需求、符合学科规律的学科结构,形成区域特色突出、协调发展的布局。

第二,模式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是提高质量的关键,改革现行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建立现代研究生培养制度,要遵循研究生教育的特征和规律,围绕提高科研与创新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更加科学地设定培养目标、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形成贯穿培养全过程的质量保证制度,增强培养过程的开放性、国际性。主要从以下方面予以推进:着重提高学术学位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行业、企业的结合,完善以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加强研究生教学改革与学习管理,推动高校与科研机构的联合培养,深化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注重研究生创新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育。

第三,创新制度。结构调整和模式创新需要来自体制与制度的激励、引导和调节,其核心是处于培养单位自主权中心的学科设置权、学位授予权、招生考试权、质量评价权等权利的配置,以及规范和保证依法治教、依法行政的`治理结构和法规政策体系,要在明晰与规范权力边界、充分发挥市场和产业作用、健全单位自主、自律与制衡的机制方面实现突破和创新。主要包括:形成有利于提高质量和学科发展的学科设置机制;规范和完善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需求、突出学科条件和发展潜力的学位授权制度;完善突出对学术水平、科研创新能力考察的招生考试制度;建立适应需要、立足学科的质量框架体系以及分类引导、多元监控的质量监督制度,推动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修订为核心的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

第四,支持保障。研究生教育经费投入及其政策、学科与培养基地的建设以及研究生教育管理等因素,支撑并影响着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和质量的提高。培养机制改革顺利进行,离不开持续有力的支持保障。主要工作包括:加大研究生教育的财政投入力度;健全研究生奖助政策和资助体系;加强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加快政府管理方式和培养单位内部管理制度的改革。

7.安全是根本质量是生命 篇七

哈尔滨绿菩提食品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绿菩提) 成立于20 01年, 是一家集传统工艺和现代技术相结合的生产加工型企业。公司充分利用黑龙江独特的资源和地域优势, 开发出一系列国内技术领先的蛋白粉、蛋黄及深加工产品。其旗下品牌鸿羽食品, 主要提供以鸡蛋为原料加工的咸蛋黄、蛋清粉、全蛋粉等各种产品。

在2013成都餐饮食材展上, 本刊记者采访了绿菩提的销售经理张海生先生, 对公司的生产及经营情况有了进一步了解。

记者:我们了解到贵公司主要产品是咸蛋黄、蛋清粉, 产品主要用于哪些领域?贵公司产品与市场中同类产品相比有何优势?

张海生:咸蛋黄主要用于餐饮咸蛋黄菜品系列制作与月饼、糕点等烘焙类产品;蛋清粉主要用于肉罐制品, 作为肉丸加工、肠类加工等的添加剂, 可以增加产品的弹性、切片性以及口感, 富含蛋白质。鸿羽品牌咸蛋黄目前是行业内全国销量最大的。

首先, 公司拥有地域优势。通常鸡蛋的保鲜期是15天左右, 而无论从口感还是营养上, 刚产出1~3天的鸡蛋加工效果最好。东北是全国鸡蛋的主产区, 鸡蛋品质很好。绿菩提每天都会向合作的养殖户回收鸡蛋, 保证鸡蛋的新鲜程度, 也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咸蛋黄的加工周期在35天左右, 与养殖户的良好合作关系使得其全年没有停歇期, 每天加工约30吨鸡蛋, 可以保证提供给客户稳定的产品。

其次是产品优势。绿菩提有12年的加工经验, 形成一套完整的腌制工艺, 并且可以保证产品绝对不添加任何防腐剂。公司选取的个头匀称的鸡蛋, 每粒蛋黄重量精确到9.5~10g。产品加工采用全自动流水线, 鸡蛋经过腌制、分离、低温杀菌, 蛋清喷成蛋清粉, 蛋黄进入真空包装机包装。蛋黄使用耐高温包装袋, 保证产品美观、卫生、易储存。

记者:鸿羽品牌产品的市场应用情况怎么样?

张海生:鸿羽咸蛋黄产品遍布我国20省下属每个市的大型批发市场, 主要通过经销商销售。蛋清粉主要是与客户直接合作, 很多知名企业与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像山东惠发、福建海一、安井、龙升等等, 都已经有多年的合作基础。可以说目前国内大型的肉丸生产企业, 基本都是使用鸿羽品牌产品。

今年从5月到10月, 公司一直出现产品供不应求的现象, 有的经销商甚至提前付款以便能够及时拿到产品。这种成绩也是通过多年的市场工作得来的。从前年开始公司着手大力发展全国的物流辐射网络, 慢慢形成北京、广州乃至全国的物流网。如运输过程中出现产品包装破损, 公司允许经销商就地销毁, 之后给予补偿, 保证了经销商的利益。过硬的产品品质、完整的物流网络、放心的售后服务, 让经销商无后顾之忧, 也让客户更加信赖鸿羽品牌。

记者:现在一提起食品, 让人首先联想到的就是安全问题。贵公司如何应对食品安全问题?

张海生:做食品最主要的就是保证食品安全。公司早在研发产品之初就考虑到这一点, 蛋清粉经过杀菌后直接喷粉灌装, 干燥的粉与蛋清原液相比更易运输和储存, 也不易滋生细菌。公司产品咸蛋黄的包装采用全自动设备, 打蛋机也采用美国的先进设备, 加工过程全部电脑控制, 每小时可分离鸡蛋60000枚, 既提高了效率, 也减少了生产环节中人工、空气的接触。在生产现场有独立的检测部, 公司从北京邀请业内专家, 为产品质量安全把关。公司现在与哈尔滨农大的科研院合作, 开发一种能够自动分拣不同大小蛋黄的机械手, 也是为了进一步压缩人工的参与, 减少污染源的同时提高效率。

还有一点是鸿羽品牌绝对保证的, 就是绝不偷工减料。蛋清粉是纯蛋清粉, 除了由于工艺的限制含有30%盐分, 不掺加其他辅料。公司也不会为了赶工而缩短咸蛋的腌制周期, 这样不仅影响产品的口感、口味, 产品品质不稳定势必也会影响品牌发展。市场上有很多不良厂家模仿公司的产品, 用蛋黄粉、淀粉和绿豆粉制作假咸蛋黄。恶意模仿和低价竞争不利于公司的发展, 也影响行业的秩序。公司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优质产品, 引导市场良性循环, 优胜劣汰。

原料采收方面, 公司采用与鸡蛋合作社合作的模式。公司与各个乡镇签合同, 指定饲料和养殖环境, 才能达到公司需要的产品效果。在验收时有相应的检测程序, 对鸡蛋的个头都有要求, 一般1斤称7.8个蛋最标准。目前公司正计划加大业务范围, 增加养殖这一领域, 以便更严密的控制原料来源。

记者:您对贵公司现状如何评价?对今后产品开发有何规划?

张海生:目前鸿羽品牌产品主要是咸蛋黄和蛋清粉, 产品种类比较单一。未来公司会更侧重蛋制品深加工这一块。公司发现现在餐饮市场中有一个现象, 消费者去餐馆吃饭, 不知道点什么菜。因为很多菜品都吃过, 没有新鲜感。咸蛋黄加入调料经过简单处理后, 口感沙软、解腻, 符合当代人的饮食喜好。公司正在开发一种可以与酒店、餐馆接轨的蛋制品食材, 并精细到一系列的菜谱, 像咸蛋黄焗南瓜、金沙玉米、咸蛋黄焗蟹等等。很多菜系都有类似的菜式, 制作时加入一些配菜就可以轻松烹调, 为餐馆提供原料的同时, 也提供更多的烹饪指导。初步估计产品2014年5月能够正式面市。

随着市场需求的改变, 低盐成为饮食趋势。2014年公司会把鲜蛋加工作为一个新项目, 将鲜鸡蛋的蛋黄蛋清分离杀菌后, 直接制成蛋黄粉、蛋清粉, 甚至全蛋粉。这样可以更广泛的应用于烘焙类食品, 可以允许消费者在家直接制作糕点。

记者:贵公司经过12年的发展, 有何公司愿景或是整体的发展目标?

张海生:公司从12年前一个民营小公司, 发展到现在拥有150名员工的全自动加工厂, 每一步积累的都是经验。公司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宗旨, 坚持科学发展的经营理念, 形成了善于学习、勇于创新、追求进步、共同发展的企业文化。在不断地探索和追求中, 企业秉承制造“安全、卫生、营养、健康”产品的管理理念。

8.安全是根本质量是生命 篇八

在美术教学中,无论是欣赏课,还是创作课都要创设一种充满轻松愉悦气氛的教学情境,这是学生审美创造力充分发挥的心理氛围条件,要充分鼓励学生自主、自由地去发散思维、创造性想象,根据自己的审美情趣,运用自己已掌握的工具材料,发挥全部技能表达自己的美感和塑造自己喜爱的形象。

关键词:兴趣;途径;课堂教学

兴趣是人们以特定的人、事物及活动为对象所产生的积极的和带有主观性、倾向性、选择性的态度和情绪,《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表示:“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中小学美术课对学生的毕业、升学乃至就业、谋职所带来的影响微乎其微,但学习美术能使学生富于创造性的想象力,然而各种客观因素决定了学生要运用强大的意志力促使自己努力学习美术可能性很低,要改变这种状况,只能采用新鲜活泼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

在美术教学中,无论是欣赏课,还是创作课都要创设一种充满轻松愉悦气氛的教学情境,这是学生审美创造力充分发挥的心理氛围条件,要充分鼓励学生自主、自由地去发散思维、创造性想象,根据自己的审美情趣,运用自己已掌握的工具材料,发挥全部技能表达自己的美感和塑造自己喜爱的形象。例如在第三册《泡泡吹呀吹》一课的教学中,让学生在课前准备好吹泡泡所需要的用具,然后在讲新课之前,和学生们一起在教室里玩吹泡泡,让学生在做游戏的快乐中感受生活,放松心情。

二、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学生的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是有机的整体。在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借助幻灯、录音、录像等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音乐、影视、图片等艺术资料,不仅丰富、印证和深化了教学内容,而且可以调动学生的情绪,引发学生积极主动探求知识的兴趣。如针对一些色彩教学,我就播放一些儿童喜欢的动画画面,增强色感,指导配色学习。在想象画教學中,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想象很重要,我就尝试播放一些动画片来引导。如在四年级的美术教学中,有一节画人物动态的课,教学中第一步骤是先画外形。我让学生站在投影仪前,通过灯光打在屏幕上的影子,并讲解影子(外形),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实践证明,创设一定的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可以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三、巧妙设疑,引导学生的好奇心理

设置疑问,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也是启发式教学的核心。在美术课中,巧妙设置疑问,才能激发学生认识上的冲突,造成强烈的求知欲望,点燃思维的火花,才能使学生形成探索的目标,从而推动教学目的与任务的实现。比如我在教《鸡的一家》时提出让学生“考老师”,请学生随意说出一种形状,只要添上几笔,就能画出一只可爱的鸡来。学生被这句“考老师”的言语所激励,纷纷举手说各种形状,但都被我添上了鸡的特征,使这些图形巧妙地变成了“方形的鸡”、“圆形的鸡”等等。通过学生和老师的共同活动,加强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使课堂的教学气氛宽松和谐,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人人投入,并学会了抓住鸡的形象特征来作画的方法。

四、加强直观互动,激发学生全身心投入的激情

摒弃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墨守成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代之以直观式、互动式教学模式,是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的重要手段,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我讲求通过直观教学和互动教学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比如,在上三年级《魔幻的颜色》这一课,学生对原色和间色根本不懂,采用把水彩颜料红、黄、蓝分别盛放在透明的试管中,再拿出三只空的试管。先让同学们认识三原色,然后再讲什么是间色及间色是由哪两种原色调配成的,再拿试管作演示,当我把两种色彩水倒入一个试管内,一晃动立刻变成间色时,学生们都惊奇的叫出声来,学生们仿佛观看魔术一样看我演示。

五、蕴教学于游戏之中,嬉笑中获取知识

游戏是儿童的天堂。做游戏可以满足他们爱动好玩的心理,使注意力不但能持久、稳定,而且注意的紧张程度也较高。在美术教学中,把教学内容渗透在游戏中,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

比如在讲《有趣的彩泥》时,准备些动物玩具。首先向全班宣布:“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好吗?”学生一听到做游戏,干劲就上来了。接着我请了5位同学到讲台来,先把眼睛蒙上,然后每人发一个玩具让他们摸摸,要他们比赛猜一猜自己拿的玩具是什么动物、有什么特点。这时课堂一下活跃起来。很快,学生就摸出了是什么动物,特点也讲得很完整。

六、及时评价,展示成果

对大多数小学生而言,要求将对象描绘得惟妙惟肖是不可能、不实际、也是不可取的。当我们面对一幅学生作品时,或许会问:“这是什么”、“这像什么”?我们往往都忽略了一个孩子与一个成年人的不同。教师要意识到对学生所作出的评判,往往会对他们今后几年美术学习的态度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对学生的作品尽可能多地表示出共鸣与欣赏,不能嘲笑我们所不理解的学生作品,而应该多请他们谈谈自己的作品,让学生体会到被承认被肯定,从而树立信心,激发进一步学习的热情。

作业展示是一条适合学生相互交流的渠道,通过不同个性色彩作品的展示,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自我被认可,体验到美术学习所带来的无穷乐趣。无论是绘画练习还是手工制作,教师尽可能创造条件,设置情境,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及作品作出积极的评价,多提建设性的意见,少做或尽量不做否定。

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发展美术实践能力、激发创新精神、陶冶审美情操的有效手段。课堂教学唯有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把趣味性与知识性、科学性结合起来,并能恰当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美术课必然会活起来,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会更浓。

【参考文献】

[1]尹少淳.美术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陈传席.中国绘画理论史[M].台北: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97

9.安全是根本质量是生命 篇九

——生产管理部2010年质量工作改进措施

生产管理部做为生产过程管控的职能部门,在生产组织过程中,强调以生产合格产品,加快质量问题准确及时处理,加快信息流和物流的周转速度,减少等待时间要效益,有效的处理了大量的相关问题。并结合“三整合”工作进一步加强了特殊过程控制,对特殊过程中的人员、设备、工艺进行确认,在安全质量和进度发生产矛盾时,首先要保证安全质量,坚持以安全、质量保证效率和效益的原则。

2010年,生产管理部为切实落实公司质量工作计划,在坚持按照“三整合”中“质量管理作业文件”相关规定执行的同时,进一步强化了生产管理的职能作用,实施了一系列改进措施,以继续提升质量工作。

1、以创新管理、扎实进取、挖掘潜能、超越自我的工作思想,继续发扬“团结、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把部内工作分解到每一名员工身上,做到责任落实并做好监督和指导工作。充分发挥科长、党员和业务骨干的带头作用,强化员工责任意识,不断提高员工的素质和业务水平,通过加强生产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安排学习计划和内容,注重培训质量,不求形式,追求效果,培养全面系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细化对员工业绩的考核,使业务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员工聘任到重要岗位得到应有的报酬,充分发挥员工自身价值,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2、坚持“月例会、周确认”制,通过与经营部门沟通,确定用户真正需求项目,尽量减少项目的调整,确保生产排产的有效性。通

过加强基础工作,掌握产品结构和工艺流程,清楚难点,达到计划的科学合理。同时对车间目前的生产能力有全面而准确的掌握,生产能力的确认要以历史数据为依据,以提高批量生产、定置加工促进效率提高。清楚三种类型设备及其主要零部件的生产周期,对所要生产部分的结构、产量、工时等原始数据收集汇总要准确。做好计划平衡,清楚的指出关键路线,计划要以数据说话,以准确而真实的数据为基础进行科学而切合实际的分析,从而发现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作业计划、任务书、重点项目的网络计划、关键件的线条图、重点设备的衔接计划更加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达到公司内部资源的充分利用,控制外协量。

3、坚持以计划为依据,认真解读计划,在月初通过看图、读工艺对出产项目进行全面的了解,抓住关键路线,找出生产组织的重点、难点,并建立小页台帐,通过毛坯会对计划节点进行细化分解,对项目节点和涨饱设备的项目安排实行看板管理。协调好接口之间的关系,减少等待时间,及时发现计划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并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坚持上、中、下旬均衡组织产品入库,抓当前、观后续,及时发现和解决制约生产的短板问题,第一时间协调解决瓶颈问题;通过周转票真实的掌握产品完成情况,每周召开毛坯会,通过小页进行落实,实现调度指挥协调具有方向及针对性。并以此提供生产考核的原始数据。

4、以达贡山回转窑项目专项生产管理经验推动重点产品的生产组织。对达贡山回转窑项目做认真的总结,使其成功的经验指导后续达贡山9台破碎设备;中铝企业甘肃华鹭、连城铝厂电解多功能机组;维维特磨机;美卓公司烧结台车;锦江集团、信发集团多功能机组的生产组织,并建立质量保证体系,以提升重点产品的交付

能力及质量工作。

5、强化大物流建设及周转过程的管控。以压容车间的搬迁改造为基础,合理分布公司生产场地,扩大作业面积及包装场地;以下料储备库、半库、成品库作为生产管控的重要节点,衡量生产准时制,加快周转效率。

6、确保发货的完整性、顺序性和连续性,为提高安装效率提供支持。坚持执行公司提出的生产组织延续到设备安装的要求。继续设立专人负责,确保产品入库完整性,为安装提供有力支持。

7、将进一步加强工装治具生产组织,将产前准备工作前移,采取早落实、早组织、早供给的原则,积极完成各项工装治具的生产。提高工装和工具的再利用,避免重复制作增加成本。同时,要强化二级工装及常备工装管理,督促各单位建立并完善二级工装及常备工装管理台帐,使公司工装管理工作逐步向规范化、制度化迈进,为生产工作的稳步进行创造良好条件。

8、充分发挥“6S”现场管理专项职能作用,不断改善现场环境。现场是企业管理的缩影,“6S”是企业管理的基石。做为现场管理的专项职能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应充分发挥专职管理人员的作用,部内每一名员工都应成为“6S”工作的参与者和管理者,使生产现场环境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在持续改进和完善中使“6S”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坚持每天的现场巡视检查,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制止和纠正,重点加大重复性、随意性问题的整改和考核力度,使车间现场产品摆放有序,作业环境整洁,各种标识清晰,安全道路畅通,为精益生产创造有利条件。

9、配合ERP项目小组加快信息化系统的建立及实际使用的速度,使生产动态情况能在计算机信息系统中第一时间体现,有效的推动了信息共享和工作效率,全面提高公司生产管理层次。保证生产指挥控制更加准确快捷。

总之,生产管理部在认真落实公司2010年质量工作会议精神,树立“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管理是企业的生命线”观念的同时,坚持抓好质量价值链的培育和管理;明确质量在公司的重要意义,强化“质量是领导的责任”和“质量是每个人的工作”的意识,提高全员质量意识;强化生产过程控制和产品标识管理考核,解放思想创新生产管理模式,树立管理与考核、指导与服务相结的理念,使生产过程在受控状态下进行,确保公司生产工作有序进行。

生产管理部

10.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篇十

为了更好的确保公司产品质量,更进一步的提高各级员工的质量意识,公司将每年的五月份确定为“西峰制药的质量安全月”,将5月28日确定为一年一度的“质量安全日”。今年的质量安全月活动的主办部门为质量管理部,其活动主题为“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安全是生命的保障”。活动期间由质量管理部负责制作并悬挂了“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安全是生命的保障”的宣传横幅,并将企业的质量方针和质量风险管理方针制作为室外宣传画,张贴在公司报刊栏内,营造了浓烈的氛围。5月28日由质量管理部负责组织了气氛活泼,主题鲜明的演讲比赛。本次演讲赛特聘请公司领导担任评委,采用现场抽签的方式进行了演讲比赛顺序的排列,公司共有8个部门的15位选手参赛,各参赛部门和参赛选手们都进行了精心的准备。虽然初夏连绵的阴雨给人们带来了些许寒意,却没能抵挡住大家的热情。各参赛选手精神饱满,激情演讲,现场观众竖耳恭听,掌声不断。综合制剂车间杜秀娟的一篇《质量在我心中,安全在我手中》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生产技术部杜媛媛演讲的《质量是一种态度》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和深思,而质量管理部孙亚红的《团队建设在质量安全工作中的重要性》更是将整个演讲比赛推向了高潮,演讲过程中掌声不断。参赛人员从各个层面讲述了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大家引经据典,列举了“齐二药”事件、“安徽华源”事件、“三鹿奶粉”事件、“毒胶囊”事件、“二氧化硫残留超标”事件,同时结合各自的工作岗位进行了严肃认真而又热情洋溢的演讲。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安全是生命的保障,质量、安全是我们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更是确保公众用药安全,提升企业发展的载体。此次演讲比赛紧紧围绕“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安全是生命的保障”这一主题,内容涉及药品研发、供应、生产、检验、质管、销售等方面,广泛宣传了质量安全知识,使大家牢固树立规范生产行为,提高产品质量的思想,保证产品质量安全、有效、均

一、可控,确保企业可持续性发展。

最终,质量管理部孙亚红以综合评分最高分荣获一等奖,生产技术部杜媛媛和综合制剂车间杜秀娟荣获二等奖,质量管理部邓廷钰、综合制剂车间杨慧、前处理车间张雅盼荣获三等奖,其余参赛选手均获得了优秀奖。比赛结束后,大

家脸上洋溢着意犹未尽的表情,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公司的领导也对此次比赛给予高度的评价。

质量管理部

11.安全是根本质量是生命 篇十一

【关键词】质量体系;环境监测;保证措施

0.引言

及时、准确反映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情况,提供监测结果是环境监测工作的重点问题,为了更准确提供监测结果,必须针对环境监测的生命线问题进行好好把握,从而为各级领导加强环境质量的管理和排污单位加强污染源治理提供的科学依据[1,2]。所以说,保证监测质量是环境监测工作者在工作中的重要问题,而其根本的解决思想就是应该建立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从而推动环境监测的顺利进行。

1.环境监测中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质量体系的定义是“为实施质量管理的组织结构、程序、职责、过程和资源”。环境监测站是为当地政府社会提供环境质量的监测和研究机构,其检验的结果具有法律效力,是执行环境监管的依据,监测结果准确与否决定执法的效果,为了保证监测结果准确就必须建立一套质量体系来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做到监测结果科学、准确、公正,以满足政府社会的要求,那么就必须加强实验室的管理,建立相应质量管理体系。首先对于一个实验室必须具备相适应的检验条件,这些检验条件主要包括必要的、符合要求的仪器设备,实验场所及办公设施,还有合格的检验人员等资源,然后通过与其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分析确定各检验过程,分配协调各项检验工作的职责和接口,指定检验工作的工作程序及检验方法,使各项检验功能有效、协调地进行,称为一个有机整体。并通过管理评审,内外部的审核,实验室之间的验证,比对等方式,不断使质量体系完善和健全,以保证实验室有能力,有信心为政府社会出具准确、可靠的检验报告。

1.1机构

组织机构是实验室为实施其职能按一定的格局设置的组织单元部门,明确各单元部门的职责范围,隶属关系和相互联系方法,是完成质量方针、目标的组织保证,实验室一般应建立与质量体系相适应的组织机构,一般应设以下几方面机构:设置与检验工作相应的检验部门;确立综合管理的协调部门;确立各部门的职责范围及相应关系;配合与各部门开展工作的资源。

1.2 程序

程序是为实施某项活动所规定方法。主要规定某项工作的目的范围,应做什么事,由谁来做,如何做,什么时间做,如何控制和记录及采用什么材料,设备和文件等方面。

1.3 职责

明确规定各部门和相关人员的岗位责任,在质量体系、检验工作中应承担的任务和责任,以及在检验工作中的关系负有的责任。

1.4 过程

过程是将输入转换成输出的一组彼此相关的资源和活动。任何一个过程都有输入输出,输入是实施过程的基础,输出是完成过程的结果。

1.5 资源

资源包括人员、设备、资金、技术和方法,是质量体系硬件。

2.环境监测站质量体系的建立

环境监测站为适应计量认证及创建国家认可实验室,由三部分组成,即质量手册文件;程序文件(服务于质量手册);作业指导书(服务于程序文件)。在质量手册中规定了组织机构、程序、职责、过程和资源,这些构成了所有的环境监测站质量管理体系,通过质量体系建立使所有的环境监测站在检验工作中提高了质量,工作运行有序,每个人的职责和任务更明确,做到了监测结果及时、准确,从而进一步保证监测质量。

监测站作为实验室都要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不仅仅是市级监测站。

3.质量体系运行

质量体系的建立是质量管理的基础,但有了一个较完整的质量体系不能较好地运行,再好的质量体系也是毫无意义的,只有质量体系的正常运行,才能够保证检验结果及时准确。质量体系运行是一个强化的过程,它要求法人代表要有强烈的质量意识,通过法人代表对质量体系严格管理,实验室全员参加,技术负责人管理好运行过程中的环节与接口,质量负责人认真对全员宣贯和检查才能做到质量体系正常运行。如何对质量体系严格管理和宣贯检查是非常重要的,为了保证质量体系运行,质量体系明确规定了管理评审、内部评审、监督评审等必要措施。管理评审是认证单位最高管理者,对实验室确定的质量方针、目标及一段时间内所要解决的重要质量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质量体系是否运行有效,存在哪些缺陷和不足的评审工作。在评审中要做到职责的具体落实,评审会议结束后形成管理评审报告并签发。管理评审是法人代表对实验室自我检查和完善的一个过程,通过管理评审提高实验室质量体系运行能力,从而是一个自我完善发展的过程。内部评审是保证管理评审实施和落实的一个必要手段。内部评审会议是在一段时间内或出现某些质量问题时召开的会议,质量负责人组织召开的内部评审会议是检查一段时间内质量体系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要落实解决出现问题的具体措施,在会议结束后形成内部评审报告,经法人代表批准后实施,在实施过程中质量管理人员检查实施落实情况,是否达到了内部评审报告要求。另外,实验室的质量体系还要通过外部评审,如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的实验室资质認定监督评审和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的实验室资质认定复评审,通过外部评审来检验质量体系的运行。

质量控制是环境检测工作的生命线,是环境监测工作的基础。今后如何做好质控工作使质量体系运行得更好,还需进一步学习和探讨,以上只是一点粗浅看法,借此同大家一起交流。

【参考文献】

[1]杨文涛.县级环境监测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J].四川环境,2007,26(3).

[2]李春生.浅谈如何保证环境监测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J].科技信息,2010,(36).

上一篇:漯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公布全市优秀行政执法案卷的通知下一篇:研究方案撰写指导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