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会计系统

2024-10-14

信息化会计系统(精选13篇)

1.信息化会计系统 篇一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与手工会计信息系统的比较分析

信息社会化使会计信息系统发生变革,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手工会计信息系统受到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冲击,并且影响领域甚广;本文简单介绍了手工会计信息系统和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分析了两者的.异同,指出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优势,并认为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是会计信息系统改革的必由之路.

作 者:吴敏  作者单位:湖北教育学院数学系财会教研室,湖北,武汉,430060 刊 名: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TRAINING AND RESEARCH-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年,卷(期): 20(5) 分类号:F234 关键词: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   手工会计信息系统   比较分析  

2.信息化会计系统 篇二

1 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的现状

1.1 教学目标不明确

只有课程的教学目标明确, 才能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对于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目标, 相对于会计学的其他核心课程而言, 各个高校并没有一个普遍认可的观点。比较各个高校可以发现, 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重点还是教学方式都有较大的随意性。

现有的会计信息系统教学目标大致分为两部分:如何使用财务软件, 如何构建会计信息系统。对于这两个目标的理解, 特别是如何构建的部分, 各个高校、不同老师的理解差异较大。笔者认为从课程培养的能力出发来确定教学目标, 更符合会计信息系统作为一门与实务紧密结合的课程的特点。

1.2 教学内容随意

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本身就是一门交叉课程, 涉及的内容非常多:计算机基础、网络、数据库、软件工程、管理学、会计学、管理会计、管理信息系统等。当对于课程的教学目标认识不同时, 各个高校在安排具体教学内容、教学重点, 设计教学方法上缺乏一个普遍认同的标准, 也使得学生在学完这门课程后把握不住课程的精髓。

1.3 缺少和实务紧密结合的教材

会计信息系统现有的教材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以讲述软件为主, 按照系统的模块逐一展开, 通常结合某一种软件进行;二是以系统开发为主, 详细阐述系统开发方法、系统分析的工具, 并使用某一种计算机语言进行程序设计;三是较为全面地介绍会计信息系统的知识, 包括开发、实施、管理、操作等;另外, 也有些教材把Excel在会计中的应用纳入会计信息系统课程。

以上几类教材各有利弊, 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和实务结合得不够紧密、理论和实际脱节, 特别是系统维护、流程重组等内容, 缺少典型的案例支持。讲述软件部分的内容大多数又以某个软件的操作为主, 缺少具体问题的讲解;而系统开发的部分往往需要较好的编程基础, 实际上课的效果并不理想。所有这些问题使得学生对于书本的内容理解不够深刻, 也不够贴近学生未来的工作。

2 从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和结构出发确定课程的教学

2.1 从系统的功能和结构角度确定教学

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与会计的功能是一致的, 起到对企业经济业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的作用, 前者借鉴了信息技术的手段。计算机技术的介入极大地拓展了这些功能的效用:更高效便捷的数据处理、更及时的信息披露、更完整的辅助决策信息等。

从会计信息系统自身的功能和结构出发研究和组织课程的教学, 有助于学生未来更好地胜任相关工作。会计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分布于会计信息系统的各个环节:会计数据的采集和处理 (业务系统凭证、工资、固定资产、总账等) 、会计数据的输出 (报表) 、会计数据的分析 (管理会计) 、系统的维护 (会计制度和流程的设置) , 按照这种架构组织教学可以更充分地研究并理解整个系统的运作及其精髓。现有的教学中对于会计信息系统数据的分析、系统的维护部分, 无论是教学还是教材都不够深入和具体。

笔者并不赞成在本课程中花大量课时讲授系统的开发, 一方面会计专业人员未来从事系统开发的可能性并不高;另一方面, 对于会计人员而言, 本身就是站在会计的角度参与系统开发, 只有在充分理解系统的功能、结构、运作之后, 才能胜任这一角色。

2.2 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

会计信息系统可以定义为利用信息技术对会计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和处理, 完成会计核算任务, 并为企业经济活动管理和监控的分析、决策提供有用的辅助信息的系统。

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可以归纳为:输入功能、处理功能、输出和反映功能, 会计信息系统的实际运作又与企业经营过程紧密结合, 完成会计过程。以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会计信息系统为例, 企业会计过程如图1所示。

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具体为:

(1) 输入。会计信息系统的输入是对企业业务数据的确认和收集过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会计信息系统, 大量数据是通过与业务模块的关联取得的, 这一功能的实现需要制定各种会计规则和方法。

(2) 处理。处理功能即加工业务活动数据的过程, 会计的凭证处理、过账结账等均属于此部分功能。

(3) 输出和反映。这是会计过程的最终成果, 包括各种报表和报告, 不同的使用者按照各自的需求取得会计信息, 从而进一步做出预测决策。

3 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培养的能力

3.1 系统操作的能力

系统操作的能力是指在会计信息系统中可以熟练解决事务型工作的能力, 即完成相关各个模块的日常业务操作。系统操作能力是所有会计人员需要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

未来会计人员需要熟练操作的模块除了总账、报表、工资、固定资产等财务子模块外, 还有各个业务模块中涉及的财务部分, 如供应链中的成本核算子模块。因此, 要具备系统操作能力不仅需要掌握会计专业知识, 还需要了解相关业务 (如采购、销售) 的处理流程, 理解模块与模块之间数据的传递关系, 并同时熟练掌握软件的操作步骤。

3.2 系统管理与维护的能力

信息系统从建设到运行涉及企业大量的资源, 只有对系统进行有效的管理才能促进企业目标的最终实现。系统管理能力来自于对系统的深刻理解, 来自于对企业运作流程的熟悉及业务流程再造方法的掌握, 来自于对风险和控制的认识。

3.3 数据分析的能力

信息系统借助信息技术收集了海量的数据, 集成了企业方方面面的情况, 只有将这些数据进行分析, 提供更高效的预测与决策信息, 才能真正发挥信息系统的作用。要具备数据分析能力, 需要掌握管理会计等专业知识和方法, 能够构建各种分析模型, 此外要掌握一定的数据挖掘方法, 能从信息系统中取得所需要的资料和数据。

在现有的教学中, 对于系统操作能力的培养较为成熟, 而对于后两个方面, 特别是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是非常欠缺的, 这使得在实际工作中信息系统的效用打了很大的折扣。

4 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内容

4.1 会计信息系统基本知识

会计信息系统基本知识是个宽泛的概念, 目的是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认识和理解会计信息系统。

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知识应包括信息化的概念、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及特点、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 会计信息系统在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地位、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会计信息系统的结构、会计信息系统运作的流程等。

基本知识部分以教师讲授为主, 重在理解, 并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布置给学生作为课外补充。阅读材料可以是国外经典教材、行业的故事等。

4.2 会计信息系统的操作

会计信息系统的操作是未来工作中最基本的技能, 操作部分需要在较为熟练操作某一软件的基础上, 能够触类旁通理解其他软件的操作。

会计信息系统的操作应包含理论讲解和实验操作两部分。理论部分要对会计软件常见的模块, 如总账模块、人力资源模块、往来核算模块、固定资产模块、会计报表模块等, 讲解各个模块的功能、数据的传递、以及操作流程和操作方法。

对于会计信息系统操作的讲解, 要加强理论的讲解, 只有和理论相结合的实验操作才能使学生以后对各种软件都能较为容易地上手。虽然是会计信息系统的操作, 但为了理解信息的来龙去脉, 笔者认为要加入业务模块 (采购、销售等) 的部分, 又由于课时的限制等原因, 业务模块可以是已经启用的并且已有业务发生。

实验操作用到的软件需要慎重选择, 作为学生首次接触到的软件, 要有一定的代表性。如果课时允许, 可以操作两种不同的软件 (如国内一种, 国外一种) , 之后从理论和操作两个角度将两者进行对比。

4.3 会计信息系统的实施

会计信息系统的实施部分讲解的内容包括系统平台的选择、不同商品化软件的介绍、业务流程重组的知识。

会计信息系统实施的讲解要结合案例进行, 选择一个或多个典型的案例, 才能把理论讲述透彻。实施的讲解如果可以请财务软件公司的专业人员参与进来, 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尝试。

4.4 会计信息系统的管理与维护

会计信息系统的管理与维护包括会计信息系统岗位的设计、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风险的管理、系统的评价、日常运行中的软硬件维护等内容。

会计信息系统管理和维护是进一步发挥系统效益的工作, 会计信息系统的管理与维护的讲解要结合信息系统的操作、信息系统的特点等知识进行, 融会贯通是深入理解这部分内容的要求, 同时在会计信息系统的操作实验中也应该对此部分内容有所涉及, 比如加入总账系统维护的内容。

4.5 会计信息系统数据挖掘与数据分析

会计信息系统数据挖掘与数据分析的内容包括数据挖掘技术的基本知识、数据分析的模型及应用。此部分内容是从信息使用者的角度出发, 将信息深度分析作为决策的依据。

会计信息系统数据挖掘与数据分析的讲解应基于具体的应用和模型进行。数据挖掘技术在会计信息系统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一是财务状况的判断;二是财务危机预警;三是客户关系管理;四是供应商的选择;五是投资项目的选择。

5 结束语

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水平的提高还取决于这门学科的科研水平,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在会计信息系统的研究上相对薄弱, 缺少会计信息系统方向的学科带头人, 会计信息系统领域的研究成果也相对较少。理论研究的欠缺是导致会计信息系统教学方面一系列问题 (诸如教材、教学内容等) 的根本原因, 作为一门融合了多个学科的、又与商品化软件及实务密切相关的学科, 以何种方式展开有效的科研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杨周南.会计信息系统[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6.

[2]杨周南.会计信息系统——面向财务业务一体化[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0.

[3]狄湛.关于高等院校 (本科) 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结构设置的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会计版, 2007 (7) .

3.信息化会计系统 篇三

一、基于会计制度的软件实现差异

行政事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制度下的会计要素、会计科目、会计平衡等式、损益结转、年结和会计报表均有所差异,在会计软件的功能实现上也有所不同,具体表现如下。

(一)在会计要素方面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核算对象的基本分类,是构筑会计报表的组件,通常由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收入和费用组成,但在不同行业会计中其会计要素有所差异。如表1所示:

表1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适用会计要素差异表

在政府会计信息系统和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展现上要体现各自的特点,分别按各自的名称进行处理和查询。

(二)在会计科目方面

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的财务核算对象有差异,在会计科目方面是不相同的。以行政事业单位为例,实行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的变动主要有:1.在资产类增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会计总账科目(事业单位编号为103,行政单位编号为107),对财政授权支付、预算单位根据代理银行盖章的《授权支付到账通知书》与分月用款计划核对后记账。2.资产类“银行存款”科目,核算内容改变为预算单位的自筹资金收入、以前年度结余和各项往来款项。3.在事业单位的“财政补助收入”科目和行政单位“拨入经费”科目下,设置二级科目“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与此相应的会计分录和账务处理也不同。4.预算单位有些支出项目实行政府采购并需要单位自筹配套资金时,在“暂付款”(行政单位)及“其他应收款”(事业单位)的相应科目下设“政府采购款”明细科目进行明细分类核算等。这些核算业务都与企业会计核算有较大区别,因此政府会计信息系统和企业会计信息系统需要分别提供相应的会计科目数据,满足政府会计核算和企业会计核算的管理需求。

(三)在会计平衡等式方面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会计核算对象的不同,会计平衡等式也出现了差异。如表2所示:

表2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适用会计等式差异表

因此,政府会计信息系统和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在提供账证、账账等对账功能时,分别按不同的会计平衡等式计算。

(四)在损益结转方面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会计科目不同,相应的,在期间结转损益时,转出和转入科目也会不同。如,企业转入科目是本年利润,而事业单位会分别转入事业结余和经营结余。因此政府会计信息系统和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在提供损益结转功能时,分别结转到不同的会计科目,产生不同的损益结转凭证。

(五)在会计报表方面

不同行业会计中对会计报表的要求和内容也会有所不同。如,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实行的新《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报表有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等。根据《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的规定,行政事业单位需要提供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总表和收入支出明细表等。因此,需要政府会计信息系统和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分别提供不同的会计报表模版和报表数据。

二、组成内容上的差异

(一)企业会计信息系统

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利用计算机技术完成相关的财务核算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向企业管理者提供会计和财务信息,进行辅助决策。企业会计信息系统要处理的业务主要涉及:在企业发生销售、采购等业务后,对应收应付财务信息进行账务处理;在企业发放工资、固定资产变动、存货变动后进行账务处理;对成本费用进行核算分摊,对核算后的信息定期提供财务报表。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一般处理流程如图1所示:

通过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处理流程,可以分析确定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总目标是:完成会计核算,提供企业管理和决策所需的会计信息。这一总目标可以分解为如下分目标:

1.及时、准确、可靠地采集和录入各种凭证,完成各种账簿的登记工作。

2.及时、准确地完成各项业务核算工作。

3.及时、准确、完整地提供组织所需的财务信息,如各种会计报表、决算报表的编制、查询和分析工作。

在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实际工作中,一般将各项财务业务工作分别设置相应的会计软件功能模块来完成,由此,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子系统划分如图2所示:

(二)政府会计信息系统

在公共财政体制下,行政事业单位与财政部门交互确定年度财政预算和按季度(或月)的用款计划,根据财政拨款收入凭证完成收入核算;根据直接支付凭证或授权支付凭证的回单,完成支出核算,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报送预算执行报表和会计报告。政府会计信息系统的一般处理流程如图3所示:

基于政府会计信息系统的一般处理流程,可以分析确定政府会计信息系统的总目标是:完成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提供单位管理和决策所需的财务信息。这一总目标可以分解为如下分目标:

1.及时、可靠地完成资金支付申请和资金支付工作。

2.及时、正确地采集和录入各种会计凭证,完成各项会计核算工作。

3.及时、准确、完整地提供组织所需的财务信息,如各种会计报表、决算报表的编制、查询和分析工作。

在行政事业会计信息化的实际工作中,一般将各项财务业务工作分别设置相应的财务软件功能模块来完成。由此,政府会计信息系统的子系统划分如图4所示:

三、发展趋势的差异

(一)企业会计信息系统

随着企业信息化的全面推进,企业会计信息系统逐步发展到与企业内部供应链整合,最后成为一个整体的企业应用系统。在整合中涉及的业务部门有:生产管理部门、车间、计划、销售、供应、人事(工资)和财务等。通过整合实现财务信息采集的自动化,实现财务业务信息一体化,信息高度共享,实现基于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集中式管理。可以方便地监控各业务系统的资金使用情况以及时调控资金的投资方向。

随着企业会计信息系统逐步发展到与企业内部供应链系统的全面整合,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将逐步在工资核算、绩效考核等方面与人力资源系统整合,在经销商结算等方面逐步与企业外部供应链整合,从而将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全面融入到企业ERP系统中。

(二)政府会计信息系统

随着以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为代表的公共财政改革的进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重点从事后的会计核算发展为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会计核算、决算几大工作共同发展,实现以预算管理为主线的新型会计管理模式。财政信息化的发展将直接推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集中管理。比较直接的应用模式是在财政部门建立数据服务器,各预算单位在进行财务处理时,直接登陆到财政局的数据服务器上,完成输入凭证、凭证审核、凭证记账、财务数据查询等工作。

政府收入和支出的信息最终反映在行政事业会计信息上,审计部门从会计信息入手进行审计,政府相关部门基于会计信息进行财政资金支出绩效评价,因此政府会计信息系统将成为一级政府资金管理监督的核心。通过会计信息系统,财政部门可以随时掌握各类收入资金的入库情况,及时与税务部门、人行国库、财政专户开户行对账;可以随时掌握各预算单位的资金支出情况;可以随时为审计部门提供审计的会计数据;可以依据各政府主管部门和各基层预算单位的会计信息进行相关的政府支出绩效评价。

4.会计信息系统作业 篇四

1.网络的设计;

学校某一四层教学楼拟建网,每一层有一实验教室,现只分配一个网络地址:192.168.1。该网络与校园网连接,请设计一局域网。要求:

(1)画出该网络连接的拓补结构简图、需要什么网络设备;

(2)每个子网最多能连接多少台计算机;

(3)子网掩码是多少;

(4)写出第一个子网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的IP地址。

2.数字签名的功能?说明使用公共密钥加密技术的数字签名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3.业务与财务一体化的关键技术;

5.会计信息系统4 篇五

答: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由管理模式和人员素质造成的。国外企业各级管理部门的职能、责任和分工都比较明确,所需要的管理信息也相对明确,软件系统只要能够满足各级管理部门的明确需求即可,对于临时产生的特殊需求,由于管理人员的计算机知识都很丰富,可以直接用SQL语言进行查询,因此,对软件系统的输出功能要求比较宽松。然而,相比之下国内企业则达不到这一点,因此,对软件系统的输出功能要求就比较苛刻。另外,对软件系统的要求也受管理理念和习惯的制约。

2、为确保数据正确,在记账处理时应设计那些功能予以保证

(1)记账范围选择功能。第一是没有进行记账处理的凭证,第二是对于涉及到现金和银行存款科目的凭证,必须是已出纳签字的凭证,第三是已审核通过的凭证。经记账处理后,其所有记账处理标志都设置为“已记账”。(2)总账科目汇总功能。此项功能通过调用凭证汇总程序来实现,根据选择的凭证范围和一级科目进行汇总,输出所选凭证范围的一级科目汇总表,以检查其数据是否正确,借贷方是否平衡。(3)试算平衡功能。将系统中设置的所有科目的期末余额按会计平衡公式进行试算平衡检验。以确认“资产方:借方余额=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方:贷方余额”

3、试说明项目分类字典、科目字典和项目档案三个基表作用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答:项目分类字典基表用于存储专项核算的项目类别以及各大类项目(一级项目)所对应的项目档案基表名;科目字典用于存储各大类项目的核算科目,这些核算科目中的“项目核算”字段存储对应的一级项目编号或一级项目对应项目档案基表名;项目档案字典存储具体的明细项目。关系:科目字典的作用是按项目大类来设定对应的核算科目,科目字典建立和维护应以项目分类字典的建立为前提,项目档案字典以项目所属分类编号

与项目分类字典构成链接。在制单时若涉及项目核算,系统根据科目来确定项目大类,再根据项目大类来确定项目档案字典,或直接根据科目来确定项目档案字典(这要由项目核算科目的“项目核算”字段的存储内容而定),确定项目档案字典后再从项目档案字典中选择明细项目。

4、在企业信息化环境下,“本年利润”科目至少应设计那些明细科目?为什么如此设计?

在会计期间终了时,需要将损益类科目的余额结转到本年利润科目中,从而及时反映企业利润的盈亏情况。损益类结转主要是对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营业外收支等账户的结转。为了实现损益类科目与本年利润科目的对应结转,在会计科目设置时,应对本年利润科目进行细化,凡是收入与支出具有对应关系的科目都应该在本年利润科目下设置明细科目,如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科目下的各种产品(或业务类型)明细、其他业务收入与成本明细(按业务类型设置明细科目)、营业外收支、利息收支等,都应在本年利润科目下设置对应的明细科目,以便使各项收入、支出和利润情况一目了然。对于收支对应关系不明确的科目,应在本年利润科目下设置一个专门的科目(如:其他收支科目),以便对这类科目的收入和支出进行归集。

5、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中的记账处理过程 答:①根据科目编号更新科目发生额和余额;②判断业务是否涉及部门核算,若涉及则根据科目编号和部门编号更新部门发生额和余额;③判断业务是否涉及往来核算,若涉及则根据往来科目编号和往来户(客户、供应商、个人)编号更新往来户发生额和余额,并更新客户档案或供应商档案中的应收款余额或应付款余额等数据;④判断业务是否涉及项目核算,若涉及则根据科目编号和项目编号更新项目发生额和余额;⑤判断业务是否涉及外币核算,若涉及则根据科目编号、往来户编号、项目编号更新外币发生额和余额;⑥判断业务是否涉及银行存款科目,若涉及则根据银行存款科目编号和支票号,将

系统日期填入支票登记簿的对应报销日期中;第七,将当前处理凭证记录的记账标志置为已记账(即为“√”),再将记账处理人员姓名填入记账人字段。

6、在总账生成流程中主要从哪几个基表中读取数据?如何实现?(5分)

在总账生成流程中主要涉及从系统参数基表、科目字典、外币发生额与余额基表、凭证基表中读取数据。在创建总账屏幕显示对象时,列标题中的年份需要填入系统参数基表中的当前核算年份。期初余额、各月份的本月合计借贷方发生额、本年累计借贷方发生额均需要从科目字典中的读取,如果为外币科目还需要从外币科目发生额与余额基表中读取与科目字典相同的外币发生额和余额数据,若选包括未记账凭证,则当前月份的本期发生额、余额和本年累计发生额还要将凭证基表中的未记账凭证数据计算在内。此外,各月份的凭证数也需要从凭证基表中统计得出。

6.会计信息系统实验心得 篇六

在大三的上半学期为了我们能更好的了解会计专业,以及更好和社会接轨,学校为我们开设了会计信息系统实验这门课程。会计信息系统作为会计学的一门核心课程,实习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我们通过这样的一个实验系统操作可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深入了解本门课程的知识体系,增强实践动手能力,为以后进入工作岗位打下结实的基础。

一、课程简介

我们的实验课程选择的是用友ERP--U8这个管理软件,用友ERP--U8是企业级解决方案,定位于中国企业管理软件的中端应用市场,可以满足不同的竞争环境,不同运营模式下的企业经营,全方位的企业管理解决方案。

用友ERP--U8是一个企业综合运营平台,用以满足各级管理者对信息化的不同需求: 用友ERP--U8管理软件提供了企业信息化全面解决方案,它对应了高等教育的多个专业方向,但是为了更方便的教学在此只选择了其中的财务管理和供应链管理两。。。

二、实训内容

主要是通过运用用友ERP--U8这个财务软件,进行系统管理和基础设置,然后对总账管理系统进行设置和日常业务处理以及期末结账处理,然后学习UFO报表管理的操作,再对薪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各个系统进行基本的设置和业务处理。1.系统管理和基础设置。

主要是熟悉用户、账套、权限、基础档案等的设置和管理的基本流程,具体内容为:1>系统管理:建立 单位账套、增加操作员、进行财务分工、备份账套数据、修改账套数据,设置部门档案、职员档案、客户分类、供应商分类、地区分类等。2.总账管理系统的设置和操作。

系统初始化,设置凭证类别及结算方式,部门档案及职员档案的设置,客户分类及客户档案设置,供应商分类及供应商档案设置,会计科目设置。

凭证填制,录入凭证,凭证审核。出纳签字。

记账,记账凭证经审核签字后,即可用来登记总账和明细账、日记账、部 门账、往来账、项目账以及备查账等。

期末处理,主要是熟悉总帐管理系统银行对帐,期末结转,对帐,结帐等 业务处理流程,做到自动转账生成凭证、自动对账、自动结账。

3.UFO报表管理

熟悉自定义报表和模板生成报表的基本原理,掌握报表格 式设计,公式设置,报表数据计算等操作方法。4.薪资管理

建立工资账套、基础设置、设置计算公式、月末处理等。5.固定资产管理

了解固定资产卡片的录入及修改、增加或减 少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批量制单等操作。

三、方式方法

刚开始的系统管理和基础设置是由老师带着我们一边讲一边练,到后来的薪资管理和应收款管理的时候,就是我们自主的去学习和上机,老师主要为我们讲解重难点和解决各方面的一些小问题。

四、心得

我们从进入会计专业到现在,大概已经有三年的时间了,我甚至觉得前两年的时间都抵不过今年一年的时间,从会计的综合实务到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会计这个工作,很繁琐,很枯燥,一丁点差错都出不得,可能你鼠标点错一下就出现了一张错误的凭证,可能你忘记了一个小小的问题这个月的账就结不了,真是一点都不夸张。

在进行初始化的时候,由于粗心期初余额输入错误,导致试算不平衡,需要一笔笔的回去重新核对;固定资产的输入错误连连,不是输入错误就是核算科目不正确,绕了很多弯路; 缺乏耐心,长时间的坐在电脑前面进行操作,面对一堆枯燥的数字,没有足够的耐心是很难完成业务的;记账后发现有些凭证有问题,以至于无法结账等等,都是我们所遇到的问题。操作--出错--找原因--更正--继续,这就是一个循环,不断的在错误中收获成果。会计真的需要我们静下心来,一点点的来,仔仔细细的来,可能别的工作需要像猎豹一样大步的向前越而会计则需要像蜗牛一样慢慢的往前爬,不时还得回头检查一下是不是正确才敢继续往前走,严谨,细致,小心,这些才是会计的代名词。

通过对这次的会计信息系统实验课的学习,我们全方位地了解了企业会计利用电脑软件进行工作的工作程序及会计体系,将过去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进行了有机地结合,对我们所学的课本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

7.信息化会计系统 篇七

1.1实时会计概述

实时会计又称作实时会计信息系统,国内外现阶段对实时会计的概念有着不同的理解,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在我国通过会计专家阎达五教授对国内企业的研究后,总结出了实时会计的定义: 会计人员在IT环境中利用大量信息和现代化手段,为实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效率,达到价值增值的目标,通过调节、指导、约束、促进等环节来对企业的经营业务进行干预,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实时分析和对比。

实时会计信息系统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 1) 实时性。信息的使用者可以凭借网络传输能力和计算机强大的处理能力,不必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获取会计信息,只需要点点鼠标就可以获得会计信息。实时会计信息系统可以克服传统会计信息系统由于时间问题带来的不足,可以对会计信息进行实时连续性的报告,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使用价值。

( 2) 动态性。实时会计信息系统可以对业务系统和财务系统之间的数据进行交换,可以对数据进行及时的更新和处理,这样就可以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动态的会计信息。

( 3) 多元性。传统的单一货币计量被实时会计信息系统突破,会计信息系统可以根据不同业务,利用多重计量的特点,可以极大程度上丰富会计信息资源。

( 4) 开放性、整合性。实时会计信息系统在网络环境下,可以实现管理系统、内部生产系统以及其他信息系统的整合,逐渐构成了由管理系统、生产系统在内的内联网,这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信息的使用价值。

( 5) 集约性。实时会计信息系统是以网络应用为基础的,它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当发生会计业务的时候,业务处理子系统可以利用集约化的数据接口,将结果通过内外联网直接传递到会计信息系统中去。

1.2全息会计概述

全息会计又称作全息会计信息系统,是建立在企业财务网络和ERP基础之上,能够对企业的资金、技术、环境、 人力等经营管理方面进行全面反映和核算的会计信息系统, 是会计信息系统发展的高级形式。全息会计信息系统的重要作用体现在可以系统、连续、综合、全面地反映和监督企业的经营情况,并可以为企业管理者进行决策提供依据。

全息会计信息系统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点:

( 1) 数据处理的流程和结构比较复杂。主要包括了: 实时数据、非实时数据、结构化数据、非结构数据。

( 2) 系统的全息性。一是各个子系统的数据之间有较高的共享性和相关性; 二是系统内的不同频道可以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对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分析评价; 三是系统与每个子系统之间有着较强的协同性。

( 3) 数据量大,来源广泛。全息会计信息系统可以通过企业各个部门和环节来获取原始数据,既可以获得企业物料、资金以及人力资源的数据,还可以获得相关的法律、环境、政策方面的数据。

( 4) 信息输出形式的多样性和个性化。用户可以按照自身的需要来制定适合自己的频道,从而获取类型多样的会计信息。

2会计信息系统中实时会计的发展

2.1实时会计集成化发展

在会计信息系统中实时会计的发展趋势是集成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 1) 过程集成化。会计信息系统下建设实时会计,必须合理的处理好组织机构、人机界面、管理模式以及权力分配等非技术问题。要通过 “事项处理触发机制” 的方法, 来达到财务会计 “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核算” 的目标。

( 2) 信息集成化。会计信息可以反映出企业的经营情况,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集团化成为了现代企业的发展方向,在实时会计信息系统中需要将企业的经营活动的每一个信息都集成到信息网络中。

( 3) 组织集成化。实时会计信息系统可以实现跨功能组织集成,将原来的垂直等级体制废除了,主要强调了工作的集成和协调,提高了会计信息系统的工作效率。

( 4) 系统集成化。在实时会计信息系统中的每一项作业都必须从一个职员流向另一个职员,从一个部门流向另一个部门,每个职员和部门都要对信息系统负责。

( 5) 理论集成化。实时会计信息系统本身就是集管理、 系统组织理论为一体的系统。

( 6) 技术集成化。在会计信息系统下实时会计的发展需要更多的技术支持,特别是信息技术的支持。

2.2会计信息系统中实时会计的优化

( 1) 实时会计与ERP信息系统二合一

ERP系统是将信息技术与管理相融合的系统,是适应现代企业的新型运行模式,是企业合理利用资源的体现,成为企业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石。实时会计在ERP环境下不能简单地将技术停留在信息处理的计算机化和输出、输入界面的职能化,一方面实时会计信息系统要打破原来的账务处理模式,提高到账务管理与分析的高度; 另一方面要实现财务系统与非财务系统无缝对接,进一步实现信息系统的高度共享,因此实时会计要将ERP信息系统灵活地应用到其中。

( 2) 对实时会计信息系统实施业务流程重组

我们如果将会计信息看作会计活动的成果,会计信息就可以与企业产品的生产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为了完善传统会计信息系统中的不足,在实时会计系统下要通过对业务流程进行重组来提高信息的相关性和及时性,降低会计成本,在业务流程重组方面不能单纯地依靠接口外部数据传递和系统之间进行的数据交换来实现,而是要加强对系统各职能部门以及外部部门之间的联系,要以数据为中心,以共享的数据库为基础,构建出一个信息系统化的平台。

3会计信息系统中全息会计的发展

3.1全息会计信息输出方式的发展

会计界长期以来都为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努力着,大多数的会计人员认为会计多频道系统是提高相关性的最好模式。与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相比起来,全息会计信息系统可以提供以多种计量原则、多种格式和分配原则为基础的多种报表。会计信息系统下全息会计采用的是多频道信息的输出方式,这样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会计信息主体对信息的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例如会计信息的需求者可以根据自身对信息的需求,随时提取全息会计信息系统中的某一项原始数据,依据会计准则对这些数据进行验证,并通过网络来获取实时会计报告。

3.2会计信息系统中全息会计的优化

在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下企业的经营情况只能通过财务报表来反映,关于企业资产、负债、损益的指标也是非常有限,并不能全面地顾及到企业的每个方面。现代企业所处的环境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会计系统的信息化成为了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为了使全息会计在会计信息系统下得到更好的发展,要不断提高全息会计的多元化和多维化,建立起多元化的信息处理模块,不断提高多维信息能力,这样就可以更好地为信息决策者提供实效性和相关性的决策信息。

4结论

8.事件驱动型会计信息系统控制 篇八

随着电子商务和信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AIS与企业的其他业务信息系统的融合越来越紧密。AIS的控制问题不再是一个局限于会计部门的孤立的问题,而成为一个涉及到企业各项活动的系统性问题。AIS控制问题也不再是信息系统自身的问题,而应该从AIS体系结构出发,从根本上改变AIS控制的方法与范围。AIS体系结构是指采集、存储、处理、传输数据的步骤、方法或数据处理程序的结构。现有学术研究成果大多是在坚持传统AIS体系结构及其内部控制制度与控制观点的基础上,从信息技术的角度探讨如何加强AIS的控制。这种控制与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极不相适应,并且大大限制了企业的运行效率。笔者从事件驱动体系结构的角度,分析AIS控制。

一、传统会计信息系统控制的局限性

(一)传统会计信息系统数据处理流程

传统AIS是建立在传统会计体系结构基础之上的。传统会计体系结构是指现代信息技术出现之前,会计人员在处理会计数据时所采用的一系列步骤和方法,即会计循环和会计恒等式。基于这种体系结构的AIS采集和存储的数据是有关业务事件数据的一个子集,即只采集和存储那些改变企业资产、负债或所有者权益构成的会计数据。图1反映了基于传统体系结构的AIS采集、存储和处理业务数据的流程。

(二)传统会计信息系统控制的局限性

如图1所示,传统AIS处理流程原封不动地保存了原始的会计循环,只是使用信息技术去自动化老式的会计工作流程。传统AIS控制也正是基于图1所表示的传统体系结构而形成的。

1.从原始数据录入到财务报表输出,整个过程频繁使用了大量的事务文件和工作文件对会计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最终财务报表的可依赖性取决于原始数据的可靠性。虽然使用了大量的中间文件,但这些文件内容大多来自于同一数据源。例如,应收账款总账及其所属明细账数据都来自同一销售发票。由于存在“垃圾进,垃圾出”现象,当业务过程发生了错误时,不管记录、维护及报告过程使用的技术如何,都将造成报告错误。

2.分离职责和责任局限于使一个人的工作核查另外一个人的工作,着重于事后监督,而忽视了事前预防。

3.没有考虑到信息技术能够减少业务活动中的人为错误,能够对业务与控制规则的符合程度进行监控,而对会计数据进行重复记录,对重复数据做大量调整、核对。这样,既和现代企业对AIS的要求不相适应,又影响系统的运行效率。

4.AIS专门从事收集和处理其他部门所创造的数据信息的工作,独立于业务活动,是反映性的和纠正性的,无法检查、控制、杜绝业务活动过程中发生的错误。

5.会计人员和审计人员在指导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实现、维护和评估时,根据会计管理工作的需要而设定,局限于会计工作的范围。控制程序是局部性的、阶段性的,没有考虑与可能跨越几个职能部门的业务过程有关的种种风险,无法对财务活动以外的其它活动的风险进行控制,而其他活动的风险往往间接或直接地导致了财务风险的产生。

二、事件驱动型会计信息系统数据处理流程

(一)业务过程与事件

业务过程是完成企业战略目标的一系列活动。事件是表示业务过程中的单一活动。一个企业的业务活动可分为业务事件、信息事件、决策与管理事件。业务事件是在业务过程中执行的与向顾客提供商品和服务有关的业务活动;信息事件是指对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存储、维护、传输、报告等的处理活动;决策与管理事件是管理者或其他人在计划、控制和评价业务过程时的决策活动,包括管理资源(人力、物力及资金)和制定战略规划等。

(二)事件驱动型会计信息系统数据处理流程

事件驱动体系结构以业务过程和事件来构造系统,它以各类经济活动事项为中心组织数据,并独立于应用程序之外,业务数据输入一次,便可用于生成各种视图驱动应用所能提供的全部视图。EDAIS是建立在事件驱动体系结构的基础上,在业务发生时收集业务事件的所有数据(如时间、地点、责任人和参与者、涉及到的资源与风险等),把业务事件数据集成在数据仓库里,同时利用信息生成工具对事件数据仓库中的数据进行会计处理的。即按用户需要产生各种报告视图,如明细账、分类账和财务报表等,实现业务与会计的协同化处理。EDAIS数据处理流程如图2。

三、事件驱动型会计信息系统的风险

EDAIS的风险除了财务风险外,还有常常直接或间接地给企业带来财务损失的其他业务的风险,这些风险可概括为:业务事件风险、信息事件风险及决策与管理事件风险。每一个风险都会波及到财务部门,带来财务风险。风险的控制必须贯穿于各种事件之中,而传统体系结构忽视了许多与财务资源有关的非财务风险。

(一)业务事件风险

业务事件风险包括:业务事件发生在错误时间和地点;业务事件没有适当的授权、操作顺序错误、涉及错误的人员;业务事件涉及错误的资源类型与数量等。这些业务操作风险用传统体系结构AIS是很难检测出来的。

(二)信息事件风险

信息事件中蕴涵着信息收集、加工、存储、维护、传输、报告等风险。信息收集风险是指对业务事件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对数据采用了不适当的表达形式,从而导致事件数据记录不完整、不准确或无效;信息加工风险是指不能对数据做出正确的选择、排序、合并、更新、计算等;信息存储风险是指存储哪些数据、存储多长时间、采用什么样的存储方式等发生错误;维护风险是指未察觉或未记录组织的资源、参与者、时间、地点的变化;信息传输风险是指信息在AIS内部子系统间或AIS与其他系统间传输时,发生误传、盗窃、删除、被非法篡改等;信息报告风险是指报告输出数据形式不当、或汇总错误,或数据提供给未经授权的单位或个人,或未及时提供数据。

(三)决策与管理事件风险

决策与管理事件风险包括:未能对未来事件做出正确的预测,致使计划制定错误或不完善;由于规章制度不完善,指挥、协调、控制失效,计划或决策方案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由于对管理对象的状态信息及管理决策目标信息掌握不全,未能对经营成果做出正确的评价。

四、事件驱动型会计信息系统控制

EDAIS控制是根据事件驱动体系结构的特点而提出的,它把风险的控制贯穿于企业业务过程的各个事件中,实现了业务活动、信息处理、IT与风险控制的集成。

(一)控制业务活动

1.控制交易风险。建立在传统体系结构上的AIS只能被动地接收各业务部门产生的数据,是反映性的。一旦业务部门的业务操作出现问题而没有被发现,必然要把错误的数据带入AIS,而传统AIS却无法发现这些错误;EDAIS基于业务活动构建系统,针对业务事件的各种可能风险,设计交易授权、操作规程和业务执行过程的控制规则。明确规定哪些人允许执行哪些活动,接触哪些资源,哪些事件应在什么时间发生在何处。这样,在业务发生之前便评估其风险,从会计信息的源头上控制风险,防止业务事件、信息事件和决策与管理事件的错误和舞弊。

2.职责分离。EDAIS职责分离除了维持传统的监督与检查功能外,更注重提高效率与预防错误的发生。它能够通过共同数据仓库整合、连接与协调各类平衡的活动,实现相关业务事件的相互牵制与自动核对。例如,当销售业务发生时,可以把其数据直接输入到数据仓库,并直接与收款业务数据进行自动核对,确保无误后,再进行会计处理,而不必像传统AIS那样,由会计部门分别接收各业务活动数据,并进行核对与处理,这样,既提高了组织运行的效率和有效性,又提高了系统控制的质量。

(二)把控制嵌入事件中,实现实时控制

传统AIS作为收集与处理其他业务部门业务数据的一个独立系统而存在,控制范围局限于会计部门,控制时间滞后于业务事件;EDAIS将业务事件与信息事件进行整合,能把控制规则嵌入到系统的记录过程、维护过程和报告过程中,使控制程序和规则成为业务过程及信息过程中不可分割的职能,防止发生错误或舞弊。在信息处理时,检查和管理与事件相关的处理规则、控制程序和政策,实现对业务与信息处理的实时控制。但是,为了实现系统控制的适应性,控制程序和规则要随企业战略、组织结构、业务过程和使用的信息技术的变化而改变。

(三)审计监督

传统AIS是从手工AIS中发展而来的,仅仅收集业务事件的财务数据,还有一些重要的非财务数据被分割后,保存在各业务部门的子系统中。这样,作为审计线索的业务事件数据通常被分割存放在组织的各个不同的职能领域。审计与会计人员进行审计监督时,要到各业务子系统查找信息,然后在数量巨大的电子凭证和电子文件之间进行拼凑。这种事后的审计与监督工作,难度大,可信度低;在EDAIS中,每一个业务事件的有关资源、事件、参与者和地点的数据元素都通过记录过程收集在数据仓库里。采用并行审计技术在AIS中嵌入审计模块,从数据仓库中获取业务事件的全息数据,既可测试系统数据和业务规则的符合性,又可为审计与会计人员提供追踪与监督业务过程的全面、详细的电子审计线索,而且,还可允许使用各种详细的联机数据来进行审计分析和评估。

(四)简化中间处理步骤,降低控制难度

9.会计信息系统上机报告 篇九

一、实验时间

2012年秋季学期第5周至第9周二、实验地点

管理学院七栋606机房

三、实验目的主要以金蝶KIS标准版财务软件为例,练习会计电算化的各种日常操作、期末处理和报表编制。通过上机实践,使我们充分理解金蝶财务软件系统管理和基础设置的原理,掌握系统管理和基础设置的技能。

四、实验内容

1、建立账套

操作:打开金蝶KIS财务软件,以Manager的身份新建一套账套号为“ABC”的账套,然后根据建账向导的指引,进行以下操作:(1)输入账套名称“ABC公司”。(2)选择所属行业,选择股份有限公司。(3)定义记账本位币,系统已默认为人民币。(4)定义会计科目结构,根据实验材料内容进行科目级次和长度的定义。(5)定义会计期间,根据账套启用日期定为“2011年3月1日”。(6)重新确认上述步骤输入是否正确,确认后按[完成]按钮完成账套建立。

2、初始化设置

新账套建立完成之后,必须进行初始化设置,包括建立符合本企业需要的会计科目体系、录入各项科目的期初余额,设置凭证类别等等。只有完成这些初始设置后,新账套才能正式开始使用。

操作:(1)在[工具]-[用户管理]中设置操作员组,并在该组中为财务主管、会计和出纳设置不同权限。(2)设置账套选项。在[基础资料]中设置固定资产类别、固定资产变动方式、币别、凭证字、结算方式、会计科目等内容。(3)根据固定资产明细清单增加固定资产的种类。(4)录入各明细账科目的初始数据资料,并试算平衡。(5)启用账套并进行备份操作

3、日常操作

账套初始设置完成后,进入会计的日常处理阶段,内容包括账务处理、固定

资产、工资管理、往来管理、报表与分析、出纳管理等。账务处理又包括凭证录入、查询、审核、检查、过账和结账等内容。

操作:(1)根据所给实验材料录入进行凭证录入操作并进行审核。(2)练习凭证的查询、过账、汇总和检查的各项操作。(3)进行会计报表编制。

五、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建立帐套开始时一切都很顺利,按照老师所给的资料有条不紊地进行,但是没有选择正确的会计准则,做下去的时候发现会计科目有出入,后来在同学的指点下才明白是选择了不同的会计准则,并及时予以改正。

2、帐套建完后,进行初始化设置,按照实习材料输入会计科目,在添加某科目的明细科目代码时,必须选择正确的上级科目,否则电脑会提示说不存在,就输入不了科目。

3、明确各会计人员的权限,后面的操作进行时遇到过提示说没有权限,原因就在于前面忘记了相应的授权。

4、输完原始数据后,必须进行试算平衡,看借贷方是否平衡,并核对资料上的结果。

5、在原材料、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余额时,要记得输入数量、单位。因为漏填了一个数量,导致又重新恢复帐套重做,教训很大。

6、固定资产的数据时不能直接在表上空格输进去的,需双击进入填写,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不时按年而是按月填写的,这点是我当时操作中的失误。

7、在总账管理系统操作中设置会计科目时候少设置了明细科目,结果在输入期初余额时候才发现问题,要添加后才可继续进行业务处理。

8、为了检验数的初始数据的正确性,所以生成了一张凭证,但是是以manager的身份做的,之后输入其他凭证又是以会计的身份做的,当输完其他的凭证后,发现那张凭证不见了,之后费了点时间才在manager那找到。所以可见身份的转换有多么需要重视。

9、填制数量金额账时一定要记得输入数量和金额,否则影响后面的一些操作。

10、操作过程中要随时做好备份,并记好备份账的存储位置。操作时很难避免出现失误,尤其是初始化之后前面的数据是不能做修改的,所以要使用备份账

进行修改,其他步骤时也最好做好备份账,以备不时之需。

11、输入凭证时,和固定资产变动有关的必须要要通过固定资产变动来填写,然后计算机生成一半凭证,剩下一半需要自己填制。

12、录入固定资产期初余额时,应注意很多地方,要输入正确的借贷方;固定资产减少的业务时,应该是先计提折旧,然后进行资产减少处理。

13、在月末结账的过程中,应熟悉报表系统中自定义报表和模板生成报表的基本原理,掌握报表格式设计,公式设置。使用[重算]按钮得出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这样的做法不太合理,要重新编制公式计算,从而核算出最后数据。

六、实习心得

这次的上机操作给予了我们一次难得的机会,通过这次操作,我深刻的认识到自己所存在的不足之处,也认识到要想学通会计这行,只是停留于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任何的真理都是出于实践,我们必须提高自己的动手操作的能力。虽然课本是金蝶专业版,上机操作使用的是标准版,许多知识书本上没有提及,只能通过在理论课上老师的讲解来学习,但是我还是高估了自己,很多操作方法当时自信满满以为记牢了,但是并没有真正理解透彻,所以在上机操作时自然就忘记了一些细节,使得遇到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其实现在去看问题是很容易的,这一点是我必须在以后的学习中加以改进的地方,同时也要督促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完善自我。另外一点,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也是在操作中非常重要的。在这次操作中我确实遇到了一些问题,但是经过大家的经验交流和老师的细心指导,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10.会计信息系统考试输出要求 篇十

1.实验结果截屏(可以使用截图软件或者点击PrntScr拷屏,粘贴到指定位置即可)

要求学生本人为会计,凡是要求以学生姓名录入的地方,请按照学生本人真是姓名录入,如查出非学生本人设置账套,计零分。截屏部分请以word文档形式提供,内容包含:

(1)会计凭证序时簿

(2)固定资产折旧计提凭证、工资计提凭证、应计福利费凭证

(3)结转制造费用、结转完工产品成本自动转账凭证及其对应生成的凭证。

(4)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截图部分要展示最终结果,即资产负债表的合计数和利润表的净利润)

2、考核结果提交文件

11.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技术研究 篇十一

网络会计信息系统是指构建于互联网及其技术基础上的新一代会计信息系统,通过Internet和Intranet将企业各职能部门、总部与异地分支机构、合作伙伴、社会管理部门以及其他所有社会组织或个体紧密联结,使会计信息的采集、传递、存储、加工、检索、输出、呈报等活动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而且Internet时空的无限性和技术的开放性,使得网络会计超越了时空障碍,实现了会计工作场地虚拟化,资料记录无纸化,数据传递远程化,信息交换数字化,极大地拓展了企业会计核算和管理职能的作用,实现了企业财务与业务、供应链合作企业、社会管理部门之间的协同,大幅提高财务核算和管理效能,有效降低全社会会计信息交流与获取的成本。

但是,网络会计与传统会计相比,其风险更高,更容易出现信息泄密,或遭受系统攻击。不法分子乘机窃取有价值的企业信息及公司客户的各类私人保密信息;恶意地袭击网络会计站点,进行各种可能的破坏,如制造和传播破坏性病毒或让服务器拒绝服务等,这些攻击会引起服务崩溃,信息暴露,从而使企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保证网络会计信息系统正确、可靠、连续地运行,是网络时代保护企业利益安全的重要方面。

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可以从人和技术两大因素来研究。人的理论、业务、管理水平属于内部控制的研究范畴,技术因素是指通过各种管理、技术的控制措施,使系统硬件、软件及其中的数据资源受到保护,不会因其偶然或恶意的行为和事件而使会计信息系统遭到破坏、更改、泄露,保证其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

一、导致网络会计信息系统出现安全问题的因素分析

网络会计信息系统是一种内联网结构的系统。所谓企业内联网(Intranet),是指企业应用互联网的技术和标准,如TCP/IP通信协议、WWW技术规范等建立的企业内部信息管理和交换平台。企业内联网通过互联网,为企业与客户、供应商之间,企业与银行、税务、审计等各部门之间建立开放、公布、实时的双向多媒体信息交流环境,使企业会计与业务一体化处理和实时监控。然而,由于互联网/内联网系统的分布式、开放性等特点,系统的安全性问题更加突出。导致网络会计信息系统出现安全问题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网络会计信息系统软硬件技术存在的漏洞

现代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和应用软件的规模日趋庞大、功能日趋复杂。因而,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必然存在设计漏洞,甚至故意留下后门(Backdoor),这为外部攻击提供了可趁之机。如有些“间谍软件”能够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秘密进行安装,并悄悄把截获的一些机密信息发送给第三者,还有一些“广告软件”能够在硬盘上安营扎寨,发作时会不断弹出广告,将浏览器引导至某些特定网页,以此盗取用户的活动信息。据IT业界和美国国家安全部共同成立的“国家互联网安全联盟”的估计,目前互联网上流行的间谍软件和广告软件大概有数万个之多。

自然或人为灾害如机房火灾能使计算机、通信设备、软件、数据彻底摧毁,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如果受到水浸,电缆和电器电子设备会因绝缘性能下降而烧毁。雷击产生的强电流,是烧毁电子设备或器件的常见原因等。 作为网络核心的TCP/IP协议设计时完全没有考虑商业公共网下必须的安全机制,通信线路和设备若屏蔽不善,将存在严重的电磁泄露,攻击者可通过辐射感应接收窃取企业的机密信息;在传输过程中,数据以明文方式传递,其机密性、完整性、真实性都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二) 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相关人员的道德风险

网络安全的最大风险仍然来自于组织内部人员对会计数据的非法访问、篡改、泄密和破坏等方面的风险。因此,内部控制已从会计机构内部扩展到对整个企业内部人员的控制。

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关联方也存在着道德风险。网络对会计最直接的影响体现在财务报告由纸质向网络形式的迅速转移,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政府指定网站或者自己的门户站点,强制或自愿披露会计信息,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各方对企业会计信息的需求。网络会计信息系统和社会部门的关联,又引入了新的安全风险。如企业的关税方既包括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软件供应商或开发商,也包括银行、保险、税务、审计等社会部门。企业与这些关联方存在着特殊的业务和数据交换关系,有部分企业与关联方之间采用专用增值网(VAN)实现电子数据交换(EDI)任务,也有的关联方与企业建立统一的外联网(Extranet)。在外联网内,企业之间通过互联网进行松散型的数据查询、数据交换、服务技术等。因此,无论从业务联系还是从网络联系上看,外联网范围内的企业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关系。这种特殊关系使相互间道德风险的发生成为可能。

由于互联网没有国界和时空的限制,来自社会上的道德风险几乎不可避免。社会不法分子对企业内联网的非法入侵和破坏,包括来自网上的信息截收、仿冒、窃听,黑客入侵,病毒破坏等是目前媒体报道最多的风险类型。据报道,反病毒专家截获了一种专门盗取某网上银行用户名和密码的木马病毒,这种病毒竟能绕过Microsoft安全控件和网上银行的CA证书,会在用户计算机中创建可执行文件、修改注册表,轻易地窃取用户的账号和密码。

二、提高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技术措施

网络会计信息系统安全包含系统实体安全和系统数据安全两部分。系统实体安全是保护软、硬件安全,保障系统各部件机能正常,系统正常运行。系统数据安全包括静态存储和动态传输的安全。静态存储指网络中存储在中央数据库和各分布式数据库中数据的安全;动态传输是在通信过程中,保证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有效性和真实性。因此,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技术包括:

·会计数据的防护技术,包括会计数据的处理和人员的素质的提高;

·网络会计系统的保护技术,包括数据备份、异地存储和远程控制数据加密算法和数字签名技术等。

(一)会计数据的防护技术

首先确立网络会计核算前提,建立科学合理的网络财务会计理论体系,完善会计公认原则。采用科学合理的会计核算方法,利用网络的实时性,将历史信息变为现行信息、定期固定信息变为随时可选信息。确立网络财务报告的基本框架,利用网络开展远程审计、实施实时多方监督,大大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同时,管理人员也可以随时多方调用会计信息,进行监督,提高监督的有效性。

从人员素质来看:一方面通过教育,提高财会人员的思想认识,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另一方面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财会人员的计算机网络和安全防范手段应用水平,在对网上会计信息进行有效过滤的同时,注意保护本企业的会计信息,防止非法访问和恶意攻击。

(二)网络会计系统的保护技术

国际安全巨头赛门铁克(symantec)公司中国区执行总裁郑裕庆曾说:“防止网络威胁惟一的方法是主动预防,即部署整体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而不是简单的反病毒解决方案。”

1.高效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应具有容灾、容错技术

容灾系统的关键在于数据同步复制技术。当网络系统在遭遇自然灾害、战争、电力中断、设备故障等不可抗拒的灾难和意外时,一方面能够实施充分的数据备份方案来使保证系统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使系统能迅速恢复正常运行;另外,可以采用额外的硬件、软件、电源部件或错误处理模块作为系统的后援,在系统硬件发生故障时,自动切换至备份硬件。常用的技术手段有磁盘镜像、RAID、双机热备份、额外的通信设备和线路。

2.及时下载和安装系统补丁,堵住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和网络服务软件的漏洞

首先,恶意代码是一种具有破坏力的程序,它通常附着在另一段正常程序之上,随同寄生程序一同被运行,通过盗窃、修改、删除被染计算机的数据而威胁系统的安全。防范恶意代码首先须修补系统漏洞,及时升级和打补丁。其次,安装性能优良的杀毒和防黑软件,定期升级病毒库,定期整机扫描杀毒。再次,加强对网络使用的控制,如禁止访问有安全风险的站点,不下载安装未经认证的程序,不打开不明邮件附件等。

3.实施防火墙可有效提升企业内部网络的安全

防火墙是架构在本地网络与外界网络之间的通信控制设施,可以正确划分资源保护和开放的边界,据此定义访问控制表,对双向的访问数据流实施逐一检查,允许符合企业安全政策的访问,拦截可能危害企业网络安全的访问,从而对企业内部网上敏感数据资源或服务加以保护。

4.密钥技术是网络会计发展的关键环节,既可解决静态会计信息被非授权访问或篡改的问题,又能解决动态会计信息在传输中被截取的问题

在网络上发送财务信息之前,采用有效的安全密钥技术将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传输的所有数据都进行加密处理,将明文切换为杂乱无章的密文,接收方须经解密后才能阅读到原始信息内容。加密和解密都在密钥的控制下方能正确完成。虽然网络黑客或其他恶意攻击者可以通过窃听截获数据报文,但由于没有解密所需的密钥,无法恢复明文而不能读懂乱码背后的真实信息。CA认证中心及数字证书为解决身份真实性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机制。CA通过数字证书,统一分配公有信息,授予用户可以合法使用的公、私钥对,实施网络交易安全。

5.访问控制、入侵检测和应急响应机制可以预防大多数的不安全事件,阻止安全威胁

访问控制分为三层,入网访问控制、权限访问控制和属性访问控制。入网访问控制对任一试图进入系统的用户进行基于账号+口令的身份验证,控制其是否有权接入。保持该项控制有效的关键在于合理设置、保护用户口令。权限访问控制为每一用户分配合理、适当的访问权限,明确界定用户对包括目录、文件和设备在内的系统资源拥有的权限,如读、写、建立、删除、更改等。属性访问控制是面向系统资源设置属性,进一步控制用户对文件或设备等资源的访问,使所有用户都不可超越属性所指定的权限范围来操作资源。

网络安全是个动态的改进过程,将防护、检测和响应综合成一循环体,才是更完整的安全策略。在网络会计信息系统内安装适当的入侵检测系统IDS,通过对用户行为、系统资源状态变更的监视,可及时发现入侵事件和系统新的威胁、弱点,识别防火墙等防护设施不能识别的攻击,向系统管理员发出安全警告。一旦检测到入侵事件,立即启动紧急响应和恢复处理机制,响应机制明确规定应对入侵的程序和措施,如切断网络链接、记录事件、报警、恢复系统等。

通过采用安全的数据通信协议,采用安全性强的数据加密算法、实现数据保密等,建立有效的计算机病毒防范体系、网络漏洞监测和攻击防范系统,建立计算机安全应急机制,使用安全的财务软件平台等先进技术,从而确保会计信息的安全。

三、结束语

网络会计信息系统是建立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安全技术等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的,会计信息是在遵循一定的信息交换协议,以足够的安全技术为保障,以一定的计算机硬件为支撑,在相应的软件管理下,在网络中流通、存储和处理,并最终以人们需要的形式变现出来。

12.信息化会计系统 篇十二

手工条件下, “红字”分录通常应用于错账更正。应用“红字”分录所更正的错账, 一般限于年度内发现的因会计科目填制错误或会计科目使用正确但金额多计而导致的错账。对于前一种情形的错账, 具体更正方法是首先用“红字”填制一张与原分录相同的记账凭证, 再用“蓝字”填制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 (后文简称“红字冲销蓝字订正法”) ;而对于后一种情形的错账, 具体更正方法是只就多计的金额填制一张“红字”记账凭证 (后文简称“红字冲销法”) 。“红字”会计分录的作用, 是通过对错误账簿记录的抵减而达到错账更正的目的, 只不过“红字冲销蓝字订正法”下的“红字”是对错误记录的整体冲销而“红字冲销法”下的“红字”仅限于对多计金额的冲销。

“红字”会计分录不仅广泛用于错账更正, 在特定的账务处理程序下还用于改变科目的记载方向。复式簿记系统将所有科目分为左右两个方向、并针对科目性质赋予一方为增加时另一方必为减少的这种技术特性, 决定了通过“红字”金额可改变发生额的记载方向。如在“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下, 为满足汇总记账凭证的编制需要, 实务中通过编制“红字”分录将本应与“现金”或“银行存款”同一记账方向的科目发生额转化为与其方向相反的对应科目发生额 (但在登记入账时却以“蓝字”记入“红字”分录的相反方向) 。典型实务是对工程结算的处理, 当会计主体在收到工程结算凭证并按扣除质保金的数额支付工程款时, 其一般会计处理是借记“在建工程” (蓝字) , 贷记“其他应付款——质保金” (蓝字) , “银行存款” (蓝字) ”, 但在“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下却要编制成借记“在建工程” (蓝字) , “其他应付款——质保金” (红字) , 贷记“银行存款” (蓝字) 。这里“红字”分录的作用, 仅在于为满足汇总记账凭证的编制需要而改变科目的记载方向。

二、会计信息化数据处理特点和复式记账规则的修正

原始数据是以数据库记录的方式储存于各个数据库文件中, 各类总账、明细账、辅助账、汇总表、余额表以至于最终会计报表, 均是对数据库文件的筛选、汇总。从数据储存的角度看, 手工条件下记账凭证的凭证类别、凭证编号、凭证日期、摘要、借方金额、贷方金额等凭证要素, 在会计信息化系统中转化为凭证数据库文件的不同字段;而以纸张为载体并应按照特定账务处理程序汇总的记账凭证, 在会计信息化系统中转化为凭证数据库文件中相互独立但又通过凭证编号关联的一条条数据记录;而从数据处理的角度看, 手工条件下从记账凭证到账簿记录再到会计报表的数据处理流程, 转化为依据设定条件直接或间接地对凭证数据库记录的筛选、汇总。

数据库记录的独立性决定了信息化会计系统不仅可以接受“一借一贷”式简单会计分录和“一借多贷”、“一贷多借”式复合会计分录, 即使出现如“多借多贷”式复杂会计分录和“同借”、“同贷”式会计分录, 只要满足“借贷相等”这一条件就不影响系统对数据的存储和加工。这一技术特点不仅为“红字”分录的应用拓宽了空间, 更重要的是也对传统会计理论下的复式记账规则提出了挑战。当记账凭证所涉及的科目发生额均可记在借方并且至少有一个科目的借方发生额为负数从而使所有科目的借方发生额之合计为零时, 系统默认该记账凭证的贷方为零;相反, 当所涉及的科目均可记在贷方 (系统默认借方为零) 时, 至少有一个科目的贷方发生额为负数并使所有科目贷方发生额之合计为零。可见, 能为电算化会计系统所接受的会计分录只须满足“借贷必相等”而无须强求“有借必有贷”。

三、会计信息化系统的错账特点和“红字冲正法”的运用

财务软件的管理化趋势使得信息化会计系统的数据库文件及其所含字段的数量, 既要满足基本核算需要又要满足内部管理或其他方面的需要。如凭证数据库文件所含的字段, 既有为满足基本核算需要而设置的凭证日期、凭证编号、摘要、会计科目和借方金额、贷方金额等字段, 又有为满足辅助核算、预算管理、银行对账等内部管理需要而增设的个人往来、部门核算、项目核算、预算额度等字段。如果将构成数据库记录的每一字段取值所占用的存储空间称为一个储存单元, 数据库文件和数据库文件字段的增加将导致存储单元成几何级数增加, 而存储单元的增加和数据输入的代码化必将增加错账发生的概率。虽然涉及内部管理或其他方面的存储单元出错不影响构成法定会计档案的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的编制, 但从保持数据库记录与所附单据的一致性考虑也应当予以更正。

数据库记录的独立性决定了基于修正的借贷记账规则而编制一张“同借”或“同贷”会计分录, 其中“红字”记录用于对错误记录予以冲销而“蓝字”记录用于反映正确的会计处理, 就能对绝大数会计差错实现留有痕迹的更正。另外, 在某些情况下, 这种方法还有助于规范会计处理和加强会计档案管理。如对过期转账支票的更换, 习惯作法是不做账务处理但应撕下原记账凭证所附着的支票存根而代之以新开支票的存根, 并将作废支票与原存根粘贴在一起于期末装订于最后一本银行凭证的后面。如在信息化条件下沿用这一处理方法, 必将出现凭证数据库记录与所附原始凭据不符, 进而影响银行对账功能的实施。因为系统中存储的是已作废的原支票号码, 而作为实际付款标识的却是新开的支票号码。但如果采用“红字冲正法”而编制贷记“银行存款/原支票号码” (红字) , “银行存款/新支票号码” (蓝字) 。并将作废支票和新开支票存根作为纠错凭证的附件, 不仅完整的数据记录能使错账更正过程清晰明了、随证附件还可有效避免作废支票丢失。

四、信息化数据处理对科目记载内容的影响

现行会计规范和财务会计教材, 对于会计科目借、贷方向核算内容的界定, 应该说还过多地受传统处理习惯和手工账务处理程序的影响。而正是这种影响严重阻碍着财务软件的开发和会计信息化的应用。以“主营业务收入”科目为例, 传统的科目界定是贷方反映收入实现额而借方反映诸如销货退回及折让等原因所引起的收入冲减额和销售净收入结转额。如果在信息化条件下仍遵循传统的科目界定和业务处理习惯, 那么应将损益表定义为“贷方发生额——借方发生额”时, 损益表就只能在收入结转之前生成 (因为收入结转后借贷发生额相等从而导致取数为零) ;而当采用对“本年利润”增设明细科目的方式解决收入结转后的报表取数问题时, 且不说因违背明细科目设置原则 (属于损益计算账户的“本年利润”一般不设明细科目) 和“本年利润”下明细科目在期末有余额而不符合基本会计规范, 仅就增加科目数据库和凭证数据库记录而占用系统资源来说, 也是一种不合适的处理方法。

既然手工条件下通过“红字”分录可改变科目的记载方向, 那么信息化条件下运用“红字”记录变换科目借、贷方向的记载内容, 即将原本在科目借方以“蓝字”反映的某些记载内容, 通过“红字”记录变换为科目贷方反映的记载内容, 而将原本在科目贷方以“蓝字”反映的某些记载内容, 通过“红字”记录变换为科目借方反映的记载内容, 即可重新界定基于电算化数据处理的会计科目借、贷方核算内容。这种界定不仅能使账簿记录更具直观的经济含义, 更重要的是能简化系统设置、提高电算化系统的运行效率。这一点对于损益类科目的重新界定来说尤为显著, 如将“主营业务收入”重新界定为贷方反映收入实现及冲减额 (所有冲减业务均以“红字”记录反映) 而借方反映净收入结转额, 那么该科目的贷方便能实时反映销售净收入实现额, 从而采用“贷方发生额”的定义方式就能保证系统在不增加数据存储量的前提下可随时生成任何期间的损益表。

五、会计信息化系统科目界定和“红字”分录应用

现行实务中凡涉及结转的科目, 包括所有损益类、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类明细科目、反映资产减值的科目以及“材料成本差异”等科目, 均应予以重新界定。就损益类科目来说, 所有收入类和具有收入性质的费用类明细科目 (如“财务费用”下的“利息收入”、“汇兑收益”) 应界定为贷方反映收入实现及冲减额而借方反映净收入结转额, 所有成本、费用 (具有收入性质的明细科目除外) 、损失类科目应界定为借方反映发生及冲减额而贷方反映结转额, 对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和“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等同时反映收益和损失的科目来说, 应分别就“收益”和“损失”设置二级科目并按照前述方式予以界定。就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类明细科目来说, “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下的“公允价值变动”应界定为借方反映公允价值变动额 (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以“红字”反映) 而贷方反映结转额。诸如“坏账准备”等资产减值准备科目应界定为贷方反映计提和冲销额、借方反映结转额, 而“材料成本差异”应界定为借方反映差异发生额、贷方反映差异结转额等。

按照上述科目界定, 如销售退回等冲销收入的业务应编制:借记“主营业务收入” (红字) ,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红字) , 贷记“银行存款”;而退货入库冲销销售成本的业务则应编制:借记“库存商品”, 贷记“主营业务成本” (红字) ;确认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应编制:借记“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红字) , 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因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而结转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时, 应编制借记“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而冲销坏账准备则应编制, 借记“资产减值损失” (红字) , 贷记“坏账准备” (红字) 。对于材料成本贷方差异的结转, 入库贷差应编制借记“原材料, 材料成本差异” (红字) ;贷记“材料采购”。而出库贷差应编制借记”生产成本“ (红字) ;贷记”材料成本差异“ (红字) 等。

参考文献

13.会计信息系统心得体会 篇十三

导语: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实习主要是通过运用用友T3财务软件的财务处理模块,进行系统初始化、日常账务处理、结账、编制会计报表等工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会计信息系统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会计信息系统心得体会

本学期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主要通过启用系统的五大模块来熟悉财务用友 ERP 会计软件的每个操作步骤,它们分别是:总帐、固定资产管理、薪资管理、应收、应付款管理系统。经过一系列的实际操作,对总账系统的日常业务处理的 整个流程有了一定的了解,结合平时学的会计专业知识,对会计日常的业务也有 了一个比较清晰的把握。学习了 ERP 财务管理系统,基本掌握总账日常业务处理 的主要内容和操作方法,以及总账系统日常业务处理中凭证处理和记账的方法。掌握银行对账单的获取方法或者录入方法,银行对账方法和技巧,传统手工记账 与运用会计信息系统记账的区别与联系,同时学会企业财务链中各项业务的操作 流程与方法,熟悉各项会计业务操作,最终独立完成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其实,会计本来就是一项非常烦琐的工作,所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特别 用心、细心、耐心,切忌粗心大意、心浮气躁。

通过这次学习,我对记账的会计 岗位有了一个深层次的认识。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 由于不够细心,在填制记账凭证和录入固定资产卡片时,偶尔会看错数字,导致 计算结果出错,引起一连串的错误。另外就是缺乏耐心,尤其当自己越是急于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时,越是容易出错,希望自己经过一个学期的磨练能有所改进。同时我发现了自己专业知识的漏洞,对此也重新回顾了一下会计知识。做会计信息系统操作是为了让我们对平时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在理论和实 验教学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已学过的基本理论及应用知识并加以综合提高,学会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这个学习的过程很艰辛,但是却也很充实。因为经过这段时间对会计信 息系统的熟练操作,使我在各方面都得到了提高。其中在知识层面,我经过上机 记账,加深对会计理论的理解,把握会计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弥补课堂学习中 对实践不足的缺陷,将所学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技能层面,熟练操作对账簿的设置、原始凭证的填制,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账簿的登记、财务报表的编制;在精神层面,我体会到无论是企业的管理者还是财务人员都要对本企业的业 务非常熟悉,而且要有非常严谨的工作态度才能把工作做好。最后,我更明白到 作为一个会计从业人员需要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同时应该具备爱岗敬业的精神,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我相信经过这段日子会计会计信息系统 的学习,一定会为我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会计信息系统心得体会

我学习的是会计专业,现在社会条件下,对会计的要求已经不是以前那样的了,会计不仅仅是要算盘算的好了,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所以我对自己的专业难度 还是有着充分的心理准备,我相信我会在不断的前进中得到更大的进步的,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会做的更好的!

一.实验的必要性以及实验目的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经济的信息化关键是企业的信息化,而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90%的信息来源于企业的会计信息,企业的会计信息绝大多数是由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的。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在会计中的广泛应用,会计工作经历了从手工会计电算化再到会计信息化这一发展过程。会计信息系统的建设将为企业的经济管理、控制决策和经济运行提供充足、实时、全方位的信息。

此实验旨在通过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达到熟练掌握会计信息系统应用软件操作方法的试验目的。

二.各系统功能描述以及分工合作的情况

1.固定资产系统

核算和监督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情况,管理好固定资产卡片;

核算固定资产折旧,汇总和分配折旧费用;

分析固定资产利用效果;

实现与相关系统的数据传递。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应在完成固定资产核算后自动生成转账凭证,并传递到账务处理系统中。

2.出纳

出纳在整个系统看似微不足道,但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出纳主要负责现金日记账,出纳签字,银行对账单,ufo报表等。

3.总账系统

账务处理系统是利用计算机完成账务处理工作的系统,无论是企业内部管理所需要的会计信息,还是企业外部有关决策者所需要的会计信息,都必须由账务处理系统对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加工处理后才能取得。

主要可以有以下用途:系统设置;凭证管理;出纳管理;帐表管理;期末处理。

4.应收应付系统

应收应付系统,主要是当企业发生购货与销货业务时,进行销售发票与购货发票的开出,与业务凭证的生成。以及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的收回与冲销,票据贴现等业务的处理。

5.工资管理系统

收集、记录和存储有关人员和工资数据;

计算汇总工资、分摊工资费用、完成工资核算处理;

生成工资发放表、处理银行代发工资业务;

产生各种所需的工资报表并进行分析;

实现与相关系统的数据传递。工资管理系统应在完成工资核算的账务处理后自动生成凭证,并把有关转账凭证数据传递到账务系统中,实现相关数据的自动传递。

三.实验的收获以及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实验收获

1.会计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科目,会计信息系统的实验课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的平台。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们增强了动手能力,对会计信息系统以及相关的会计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2.此实验是四个人分工合作,在此过程中大家团结协作,增强了我们的责任感和团队意识。

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在自己做单个实验的时候,除了工资系统出现了问题我们不能自己解决,其他都可以自己解决。但在做综合试验的时候,我们遇到的问题大部分自己解决不了。

我们总结了一下几点:

1.四个人对软件的不熟悉,造成我们的配合不是很默契,有时候我们感到很盲目,不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

2.应收应付系统在做业务题时,有时候不知到在哪操作,结果反反复复,制了很多张单,造成很多麻烦。

3.就是根据所给资料录入公司相关数据,要注意的就是要保证数据录入的完整性和正确性,还有各项目的公式定义必须在完成了各项数据完整录入之后才能进行,不然会成灰色。

4.记账后发现有些凭证有问题,以至于无法结账,这是我们遇到的最大的问题。

5.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很多以至于实验为能按时完成,出纳也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但我们知道这是个人对软件的不熟练造成的,以后应该加强练习,争取能够熟练应用用友软件。

四.对软件运行环境及软件功能的改进建议

对于会计信息系统的相关软件之中,用友可以算得上是比较普遍及通用的,但是仍然存在以下一些不太完美的地方:

用过用友的朋友都知道,安装用友先得安装数据库,接着安装u8,然后重启,才能安装成功。这其中就存在很大的不便之处,如果你电脑安装了还原功能,特别是网吧的电脑,就安装不上了,还得先卸载还原精灵,如果上次你安装过用友,卸载不完全,也会导致安装的不成功。

用友的卸载不管你在控制面板里面卸载还是用它自带的程序进行卸载都卸载不干净,这就导致下次的安装不成功,还有增加文件的堆积。不过可以在网上找到专门的卸载软件进行卸载

软件运行速度有点慢,而且容易出现异常任务,然后软件的序时性太强,这对业务出现错误时再进行修改造成很大的不便,希望以后能有所改善。

五.结束语

通过会计实验课的学习,我们全方位地了解了企业会计的工作程序及会计体系,将过去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进行了有机地结合,对我们所学的课本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

此次实验由于时间紧迫,再加上每个成员的熟练度不同,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的问题,但最终经过沟通和交流都得到了比较好的解决。感谢老师给我们提供了实验的机会,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生涯中,我们将继续丰富和完善会计信息系统及其相关的知识。

上一篇:就任法制副校长的讲话下一篇:初三寒假周记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