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析-白酒行业-证券投资(共10篇)(共10篇)
1.行业分析-白酒行业-证券投资 篇一
白酒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白酒行业分析报告
2011年11月14日
白酒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白酒行业分析报告
一、白酒行业概况
白酒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蒸馏酒。由淀粉或糖质原料制成酒醅或发酵醪经蒸馏而得。以曲类、酒母为糖化发酵剂,利用淀粉质(糖质)原料,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陈酿和勾兑而酿制而成的各类酒。白酒行业是指以生产、销售白酒为主的行业。中国是卓立世界的文明古国,是酒的故乡。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酒和酒类文化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酒是一种特殊的食品,是属于物质的,但又同时融于人们的精神生活之中。白酒之所以能够有如此之长的历史,是因为白酒有它独特的功效:开胃消食、预防心血管病、消除疲劳、驱除寒气舒筋活血等。
白酒行业是中国食品工业发展速度快、规模大、经济贡献率较高的行业;是国家的重要税收来源。
白酒行业分析报告
(数据来源:东方财经网
2011月11月9号)
从上面个数据分析来看中国白酒业平均利润水平非常高,对GDP的贡献率是很大的,市场平均值只有108亿元,而白酒行业就达到了280亿元。另外白酒行业的税率较高,特别是加税的环境下,有的地方把白酒行业当做该地的财政支柱产业,比如湖北省大冶市,劲酒集团一直是湖北省大冶市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贵州茅台更加如此,曾经还有这样的一句口传:当好县长,办好酒厂。可见白酒行业的高税收对地方政府的经济增长是非常重要的。
该图表还体现了近些年白酒行业发展趋势。建国初,1949年白酒产量为10.8万吨;文革后,1978年143.74万吨;1996年达到最高产量801.3万吨,比建国初翻了80倍,1996年由于国家政策的调整,出现了产量下滑,到2004年达到增长最低值,但企业数高达18000多个。
近十年,称得上是我国白酒行业历史上发展最快的起,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型时期,由膨胀士高速发展到过热后骤冷的大喜大悲。这个时期,各新老企业和新老品牌轮番登场,一个个具有地方色彩的白酒经济带应运而生,主要分为鲁酒板块、川酒板块、皖酒板块、苏酒板块、豫酒板块、华北板块六大板块,形成了中国白酒行业的“战国时期”。
白酒一直是中国居民消费的主要酒类,白酒销量在中国四大酒种中位列第二。白酒行业收入的增长率一直保持在15%以上,甚至有地年份高达30%以上,这种增长速度是非常可观的。从2004年到2007年一直保持高
白酒行业分析报告
速的增长趋势,2007年11月份增长率达到顶峰,该年高端白酒市场强势地位明显,但随后由于受到四川地震、暴雪灾害等自然因素,国家政策干预,特别是金融危机国际因素的影响,2008年收入增长率出现了一个下滑的趋势。正因为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经不住这些打击纷纷倒闭,而几家资金丰裕的产业在这次洗涤中变得更加强大,高端的白酒寡头格局基本形成。另外,为促进经济的恢复,走出金融危机,关税的调整使得洋酒纷纷进入,2008年高端白酒与烈性洋酒博弈也正是形成。随后在2009年高端白酒行业集体涨价,景气度持续上涨。根据我国消费增长的趋势,预计2012年我国白酒行业的销售将达到2000亿元的规模。
白酒行业主要有以下这些寡头厂商:茅台、五粮液、剑南春、泸州老窖、郎酒等品牌。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比如,茅台作为老大,依靠“国酒”金字招牌,提高生产力,扩大产能,抢占市场先机,专卖店的推广,刚性的公款消费,抓住时机,推出新产品。五粮液清理了子品牌,着手大力发展高端产品,注重新技术。剑南春以酒业为支柱,优化产业结构,集中优势兵力,稳杂稳打等。
二、白酒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从白酒这几年的发展情况来看,白酒行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比较大。特别是宏观经济、国家政策、其他酒类品种以及技术的发展等因素都对白酒消费以及整个白酒行业的发展产生的影响较大。
整个宏观经济的发展对白酒行业的发展的促进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居民的收入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也出现了一大批暴发户,所以对白酒的消费量和消费档次都有所提高;另外,高档白酒消费也成了消费者的一种享受,以前茅台、五粮液等白酒基本上是企事业单位消费,现在很多家庭和个人消费也在剧增,人们把品酒的重点从其味道转移到了品牌和浓郁的品质文化。因此,随着收入的增长,高的消费档次推进白酒向高档次发展。高档白酒的快速发展以及一些富人的追捧,高的消费档次又成为白酒涨价的因素之一。在白酒的销售方式上也有所改变。随着国家经济的大发展,各种大型连锁超市,各类大型酒店
白酒行业分析报告
应运而生,白酒的销售渠道越来越多样化和高端化。
在中国这种特殊市场体制的环境下,白酒行业必然规避不了国家政策的影响。首先是是政府在产业政策方面的调整,政府对白酒产业规模、产量等进行限制,最终使得白酒的产量下滑。当然还有一些产业政策有助于白酒行业的健康发展。比如,2005年发布实施了7个对白酒行业产生重大影响的标准,他们是:《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浓香型白酒》、《清香型白酒》、《米香型白酒》、《蒸馏及配制酒卫生标准》、《固液法白酒》、《发酵酒精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这些举措有助于这些举措有助于规范白酒市场,对大中型酒企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再比如,2008年白酒生产许可证有了新的规定,白酒制造业清洁卫生标准也开始实施,这些酒类质量认证对白酒出口利好,白酒作为食品分类中的重点,率先进行分级认证管理,对推进整个食品行业质量认证体系的建立,对食品行业的规范将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对规范白酒市场,引导白酒市场有序、公平竞争,提高酒类产品的安全水平,促进白酒产品扩大出口、走向国际市场,都具有积极作用。
白酒行业受国家政策最明显的是消费税的改革。2006年4月1日,我国的白酒行业消费税政策进行了一次重要的调整,取消了2001年实施的粮食白酒和薯类白酒的差别税率,改为20%的统一税率,同时再按每500ml白酒0.5元的定额税率从量征收一道消费税。此次改革是继1994年税改和2001年税改以来,对白酒行业消费税又一次重大调整,无疑会对白酒行业的发展方向产生积极的影响。此次税率调整。从量税的维持将使白酒企业进一步开发新产品,向高端化发展,同时限制大型白酒企业扩大中低档酒产能的意愿,从而使白酒行业的产量维持基本稳定。但是,这种高消费税无论是对白酒产业还是消费者都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比如,2009白酒税的进行调整,国税总局发布《关于加强白酒消费税征收管理的通知》,自2009年8月1日起,执行新核定的白酒消费税最低计税价格。白酒税负增加,五粮液将新增消费税约7.47亿元,对五粮液利润影响程度为就高达31.1%,一线白酒品牌中,新增消费税对利润总额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五粮液、泸州老窖、水井坊、贵州茅台、山西汾酒。然而,5
白酒行业分析报告
羊毛出在羊身上,这种高的消费税必然会通过提高白酒价格转移到消费者身上。还有一些因素的变化也在影响着白酒行业的发展,比如洋酒的大量进入,另外通货膨胀使得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原因都时时刻刻影响着白酒行业。
三、产业供求分析 1产业供给者
1.1竞争态势分析
1994 初级竞争阶段: 糖酒公司垄断刚解除,企业充满憧憬;1997 无序竞争阶段: 追逐名利,机会主义大行其道;1999 反思教训阶段: 名优酒优势彰显,文化营销绽露头角;2003 完全竞争阶段: 名牌白酒整合,营销力角逐
2011 垄断竞争阶段: 经济指标处于前三名的品牌拥有较好的发展空间 总结:
白酒行业竞争态势:由无序到垄断,由盲目到有针对性,名酒地位愈显高贵
1.2产业集中度
白酒生产向优势区域集中。山东和四川是我国两个白酒生产大省,白酒生产有不断向这两个优势区域集中的趋势。特别是四川,已经形成了以五粮液、泸州老窖、剑南春等品牌为中心的白酒生产集群。在2006年四川省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共生产白酒64.9万吨,销售收入占全国白酒销售收入的30%以上,利润总额占全国白酒利润近50%,川酒在中国白酒市场的影响力逐步加大。
白酒行业分析报告
1.3产量分析
1949 年我国白酒产量仅有10.8 万吨,到1978 年产量增长到143.74 万吨,80 年代初期中国粮食生产逐渐增加及国家放松对酿酒用粮的限制后,白酒产量大规模提升,白酒产量从1980 年的215 万吨,以年均9%的速度迅速增长,到1996 年达到顶点801.3 万吨。随着国家对白酒行业的宏观调控,以及啤酒、葡萄酒、果酒等饮料对白酒的替代,产量逐渐下降。1999 年白酒产量622.26 万吨,到2004 年下降为311 万吨,近两年白酒产量有所回升,2006 年则回升到397 万吨,如果考虑500 万元以下企业的产量,白酒行业的年产量基本稳定在500 万吨左右。
1.4白酒市场集中度
从市场集中度的角度看,白酒的市场集中度最低,前10位企业的销量只占11.26%,但高档白酒的市场集中度非常高,仅五粮液和茅台两家的市场份额就达到70%左右,其他份额基本上被剑南春、泸州老窖、山西汾酒、水井坊等拥有传统历史文化底蕴的固态发酵酒企业占据。
白酒的主导香型沿着从清香型白酒,再到浓香型白酒的路径。在1996年以前,清香型的市场份额较大,其代表是汾酒。1996-1997年孔府家酒、孔府宴酒和秦池等勾兑酒发起冲击,浓香型酒得到迅猛扩张。目前以川酒为代表的浓香型白酒逐渐暂占据了主流的地位,目前浓香型白酒销量约占70%。
白酒行业分析报告
2、产业进入者 A 地域特性: 相对于其他行业,白酒区域市场划分明显,全国性品牌与地方性品牌长期共存。市场特征上各区域市场着重点有较大差异,在价格、口感和质量的需求上各有所好;绝大多数是全国性的大品牌,二线、三线品牌只跨越几个省份 B进入门槛
白酒行业存在着较高的进入门槛,从而使得传统优秀品牌成为市场主流。六个主要白酒品牌在整个白酒行业中的销售收入占比达到23%,市场占率达到25% ;品牌策略和渠道策略在市场营销中起到重要作用,使得规模效应加剧。C产品细分
白酒品牌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其不同的需求层次。白酒消费份额最大在两端,一个是高端,一个是低端,中间的中档和中高档份额较小,呈哑铃状。白 酒消费的潜力区依然是中低端品牌,它的销售份额约是其他各档的4倍。
3、产业需求者 3.1销售额
白酒行业分析报告
销售收入从2003 年起开始同比大幅增长,2002 年年底白酒行业销售收入增幅为3.78%,2004 年底销售收入增幅上升为12.41%,到了2006 年销售收入增幅已经达到31.08%。2006年1-12月份,白酒行业销售收入达到971亿元,较去年同期722亿元增长31.08%。利润总额达到100.2 亿,较去年同期73.2 亿增长36.9%。白酒行业产量达到397 万吨,同比增长18.18%。
白酒行业在产量急速回升,销售收入大幅增长的情况下,销售利润率却是稳中有降。究其原因:产品走高端化线路,生产成本、营销成本和广告费用达到前所未有的膨胀,把行业利润削薄了。
4、替代产品
在品牌形象与营销策略的拉动下,我们预计高档白酒的提价幅度将稳步提升,销量并将稳定增长,并将远高于成本及费用的提升速度,因此高档白酒在提价与增销的双重作用下,公司的盈利增长空间相当乐观。
白酒行业分析报告
四、产业链及相关产业分析
一条合理完整的产业链能带动相关产业发生倍增效应,实现产业价值最大化。若产业链中的某一环节力量太弱甚至缺失则会影响产业的健康发展。鉴于此,我们可以分析白酒产业链来观察白酒产业发展的有关情况,以采取措施促进该产业又好又快地可持续发展。
1、上游产业分析
上游产业是为本产业生产提供原材料的产业,是本产业供给的主要来源,分析所研究产业的上游产业发展状况能知晓本产业发展的原材料供给和成本情况及产业发展的制约性因素。
(1)粮食种植业
白酒酿造的粮食原料主要包括高粱、小麦、大米、糯米、大麦等,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连续丰收,供给形势总体良好,库存充足,白酒酿造原料来源较丰富。但是近年来粮价有上升趋势,白酒产业成本会有所增加,白酒酿造企业要时刻注意这点并采取相关预防措施。此外,谷物质量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酒的品质,提高相应谷物的品质也应得到重视。在这方面做得较好的是泸州老窖,早在2002年,它就提出了建设有机高粱生产基地的设想,并陆续在泸州选点开展相关试点探索,取得了无公害高粱基地认证书,有机高粱、小麦生产加工及销售管理体系获得了有机转换产品认证等初步成果。(2)生产用水
白酒生产用水包括半成品、成品的酿造用水和冷却、锅炉等使用的非酿造用水,生产用水必须符合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白酒生产需要良好的水质,白酒生产企业都分布于优质水源区域,从而保证了优质的水源供
应。但是,水污染的范围日益扩大,白酒厂商应该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本
预防治理水污染。
2、下游产业分析
下游产业对本产业有直接需求,下游产业的迅速发展会增加对该产业的需求,从需求因素上刺激本产业扩大再生产,增加企业利润。(1)市场营销
白酒行业分析报告
白酒通过下游经销商的批发零售到达消费者,白酒企业越来越重视直接介入对销售终端的营销。在各类销售终端中,大中型酒店主要消费中高档白酒,并通过影响消费者心理带动商超销售;大型商超对于产品的面市率有一定的影响。白酒销售较大的渠道(餐饮、商超和烟酒专卖)分布较均匀,此外,团购、直销等模式也有一定比例。企业应该主要从对白酒直接需求较大的销售渠道来扩大产品的销售量。(2)牲畜饲料
由于原料精选而没有用于白酒酿造的谷物可以用于牲畜饲料,避免浪费,发展养殖业。(3)田间肥料
农业污染,尤其是化肥污染日渐受到社会的关注,对有机化肥、天然肥料的需求很大。白酒酿造的剩余原料(如茅台酒糟)可以用于田间肥料,从而可以促进农业清洁生产,提高产量,促进循环经济。
3、相关产业分析
除了直接具有上下游关联的产业之外,其他为其提供互补品和配套品生产或提供专业化服务的产业是产业链的相关产业,这些相关产业的发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或是制约产业链上产业的发展。(1)机械制造业
大规模白酒酿造需要相关的机器设备作为保证,我国机械业发展速度较快,目前能提供白酒的生产所需要的机械。(2)教育业
白酒生产从配方、生产过程控制、包装等一系列流程都需要相应的研发人才和技术工人,在这方面,一些中高等职业学校已开设了相关的课程,大型企业也联合高校设置了相应的研究所,定向培养人才。(3)科研开发
白酒生产离不开科研开发,包括生物工程制品(酶、酵母)、生产工艺、制酒技术、微机应用、微波烤熟等新技术和现代化检测手段的创新和应用,在这方面,政府起扶植作用、企业起主导作用,加快产业人才培养和科研开发的速度与质量。
白酒行业分析报告
(4)包装材料
白酒产品配套的包装材料主要包括外包装纸箱、内包装纸盒、标签、酒瓶、瓶盖、封口胶带等,这些配套材料的供货商较多,且包装材料大多为常规品种,因此白酒生产企业的选择余地较大,该部分对白酒生产成本影响有限。此外,为了提高白酒的外在形象,还应该适当注重白酒包装新材料、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加快包装配套产业发展。(5)仓储物流
白酒保存时间长、销售范围广、酒瓶易碎等特性对仓储物流的要求较高。白酒的仓储物流也可分为生产商的仓储物流和经销商的仓储物流,现阶段我国的仓储物流发展很快,白酒企业可以把自己的仓储物流外包给专业公司,既可节约成本,更可集中精力专注于主干业务。(6)广告业
任何产品销售都离不开广告,广告可以向现有和潜在消费者介绍其产品,扩大知名度。我国广告业发展迅速,关于酒类的广告很多,也很有特色,在消费者心中留下了一定印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7)餐饮业
随着经济社会水平的逐步提高,餐饮业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对白酒的需求日渐增大,不仅是量的需求,也有质的要求。白酒行业应该深入餐饮业调查,以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4、本产业的关联作用(1)贡献税收
无论是单位产值的创税率,还是绝对税收金额,白酒工业都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广阔的市场前景,是国家和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在全国各行各业中,酒和烟的税收是最高的,在酒业中,白酒的税收率又远远超过其他酒种。许多白酒厂在当地是纳税大户,白酒为地方、国家的财政积累做出了重大贡献,尤其是在一些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有些白酒厂就是地方经济的支柱,在地方的经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2)增加就业
白酒行业分析报告
白酒酿造属于传统工艺,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能有效的解决城乡居民的就业,提高收入,保障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别,同时也提高了农民的综合素质,估计到2015年将容纳近万人进入白酒行业。(3)丰富市场供应,促进商业兴旺,拉动消费
白酒是快速消费商品,市场需求量大,特别是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对白酒数量和质量的要求都有很大的提高,因此,白酒产业的发展可以拉动内需,刺激更加活跃的消费势头。在一些地方,特别是有知名酒厂分布的地方,一个白酒厂就带动了一方经济发展,有效地发挥了“龙头”作用。(4)对上下游的促进作用
白酒业的快速发展能极大地增加对上游产业的需求和对下游产业的供给,促进上下游产业的发展。白酒生产主要消耗的是非食用粮食,是解决农民增收,缓解卖粮难的有效途径;白酒产品的附加值高,非食用粮食得到有效转化,经济效益好;白酒的酿造需要大量的粮食,能使农业产业结构趋于合理,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白酒销售量大,需要优质的市场营销的协助才能加快白酒价值的最终实现,白酒的终端销售过程能促进该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白酒酿造的剩余原料可以促进有机肥料、有机饲料、昆虫活性蛋白及畜牧业的发展。以发展循环经济为目标,形成一条“农业—粮食—酿酒业—饲料业或肥料业—养殖业—农业”的良性生物循环链,推进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促进新农村经济建设。(5)对关联产业的带动作用
白酒的相关产业包括生物技术业、印刷业、包装业、制瓶业、陶瓷业、纸箱业、机械行业、设计业、科研开发业、运输业、广告业、餐饮业等,白酒业的快速发展能极大地刺激相关产业的发展。白酒业规模扩大,制作工艺复杂化对相关机械的数量和特定功能的要求提高,从需求要求方面加快白酒机械制造业进一步发展。白酒业对科研人才的要求大,进而刺激了相应的教育业和科研的发展,另一方面又促进了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白酒一般都是瓶装,量少,对包装的需求很大,而且对包装的质量要求也在进一步提高,因此白酒产业的迅速发展能极大地带动相关包装业的发展,不仅是规模上的 13
白酒行业分析报告
进一步扩大,更有质量上的提高。白酒是餐饮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优质的白酒能提高餐饮业的品质和档次,促进内需。
五、白酒行业的市场结构分析
5.1市场结构类型及竞争程度
从整体来看,白酒行业是充分竞争的行业。截至2009年底,白酒行业约有生产企业1.8万家,其中获得生产许可证的企业有8,821家,白酒骨干企业业绩优良,排名前50位企业实现销售收入总额1,129.88亿元,占全行业销售收入的53.93%;利润总额187.28亿元,占全行业利润总额的79.73%;税金总额151.07亿元,占全行业税金总额的67.89%。从这些数据来看白酒行业是个充分竞争行业,规模企业(年产值超过500万元人民币的企业)在行业内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下表是白酒行业龙头企业2006-2010年市场份额统计,我们可以看出这些龙头企业在白酒行业中占主导地位,但所占市场份额相对总体来说都不是很大。但目前我国白酒市场表现出品牌群落化,高端白酒市场被茅台、五粮液、国窖1573、水井坊、剑南春等少数品牌寡头垄断,高端白酒的全国性品牌最为突出,高端白酒市场绝非高价白酒市场,高端白酒对产品品牌、文化渊源、产品品质、产品价格有着全面系统的要求;中档白酒市场则表现出地区强势品牌和少量区域外强势品牌共同竞争格局,但缺乏全国性品牌;低档白酒市场竞争多为地区性品牌参与,区域外品牌较少。
白酒行业分析报告
5.1.1 高档白酒市场寡头品牌垄断
目前,高档白酒市场被茅台、五粮液、国窖1573、水井坊、剑南春等少数品牌寡头垄断,高档白酒的全国性品牌优势最为突出。在价格问题上,茅台与五粮液管控较好。二者共3 万千升的年产销量占据高档白酒市场75%的份额,整个高档白酒价格情况可在企业掌控之中。对于茅台、五粮液这类一线高端白酒,其销量受团购、政务、商务消费影响巨大,与价格关系不大。当然,在具体市场运作中,由于终端经销商有流动资金压力,不排除偶有价格下调的情况。企业基于品牌形象的考虑,不会通过短视的降价去获取不明显的销量上涨。在高端酒的主消费领域政务、商务两大板块方面,近年来的政务酒增长明显更快,这也是茅台快速上升的一大缘由。5.1.2中档酒市场无霸主,呈现垄断竞争格局
2008 年起,各大名优白酒企业加强了中档酒开发力度,2009 年,中档
白酒行业分析报告
酒市场一片繁荣景象。五粮液重点推出“六和液”,泸州老窖转向“特曲”,茅台大力打造“茅台王子酒”、“茅台迎宾酒”。糖酒会上,剑南春高调推出唐窖,一些地产优势品牌也纷纷力推中档产品。在一项调查中,结果表示在2009 年将增加中档白酒产品的经销商占到近40%,还有近两成的经销商认为,增加地产名酒是较好选择。然而,经过2009 年的市场洗礼,中档白酒仍然是群雄纷争的局面,没有哪个品牌格外出色,包括五粮液的六和液。当然,300 元价位的产品,剑南春仍然是主力。我国中档白酒市场有以下几个特点:区域竞争激烈,本地产酒品牌割据;吨酒价格远低于高档白酒,但与低档白酒区别显著;消费者饮用习惯不固定,消费品牌容易转换;现阶段中档白酒销售“节假日酒”现象显著,节日促销对销量增长作用明显;本地产酒竞争激烈,但缺乏地区强势品牌,为全国性中档白酒品牌提供发展空间;终端价格50-400 元之间的空间较大,可用不同产品和终端定价充分细分市场;消费习惯不固定为其他品牌进入提供机会,提高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有利于稳定销量;改变促销策略,“节假日销售”向日常销售转换,销量增长空间较大。
5.1.3低档白酒市场区域品牌是竞争主力,竞争激烈
低档白酒市场地区性品牌集中,区域市场上本土品牌竞争激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 年中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白酒产量为569 万吨。估计全国各地的实际白酒产量可能在750 万吨以上。2008 年白酒行业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1,412 亿元,高档白酒销售收入约180-200 亿元,剩下1200 亿元市场为中低档酒占领。因此,低档酒虽然利润低下,但庞大的市场容量仍然吸引大批企业混战。而农村经济在目前宏观经济政策倾斜中受益,将推动巨大的农村低端白酒市场升级。5.2 产品差异化程度
5.2.1高端白酒产品差异化程度高
首先,这些高端白酒往往具有极强的排他的资源垄断性。像国酒茅台这种高端白酒几乎就是不可复制的,因为它们拥有的得天独厚的酿造自然环境。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让这些白酒与众不同,是他们的地位无可替代。以贵州茅台为例,现在的研究显示,在茅台酒的酿造自然环境系统中,最特殊 16
白酒行业分析报告
也是对茅台酒的不可克隆最具决定性的因素是其微生物环境,而这种环境的形成,是地理与历史两方面条件综合叠加、天机巧合的结果。此外,茅台地区的土壤、水质、原料等条件,亦是其他地区的白酒生产所难以具备的。70年代,为了实现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茅台酒要搞到 1 万吨的指标,国家有关方面组织专门队伍,在名城遵义市郊筹建了茅台酒异地试验场,并依样画葫芦从茅台酒厂搬来全套酿造工艺、最好的酿酒技师、发酵的大曲乃至窖泥。但经历 10 余年,酿出的就仍然不是茅台酒。其次,高端白酒企业注重软实力打造,形成了很强的软实力,尤其是品牌价值高。品牌的本质是差别和区隔,品牌属于消费者,消费者是品牌的主人。比如五粮液品牌不仅仅是国家商标局给五粮液集团的那张注册证书,品牌更存在于消费者的心智中,更多的属于消费者,消费者才是品牌的主人,商标拥有者充其量是品牌的保姆,是在帮着消费者主人看顾好品牌。茅台、五粮液是好保姆,对品牌看护得好,因此消费者主人很满意,就奖励了茅台集团、五粮液集团很多的利润;也有保姆不尽心的,甚至瞒着主人虐待品牌,比如三鹿集团,所以消费者主人很不开心就给了保姆很大的惩罚。高端白酒的品牌价值使这些白酒与众不同。
5.2.2中档白酒差异程度不是很大
中档白酒没有像高档白酒那种因天然环境因素所带来的差异性,在塑造品牌和阐述品牌内涵上有所差异,但差异不大。它们的差异体现在广告和产品包装上,用广告来阐述自己产品的不同和品牌独特的内涵,也有通过包装提高自己产品差异化程度的,比如洋河经典,白酒行业一般以白色和红色为主,而洋河经典却另辟蹊径,用蓝色来打造蓝色经典。
5.2.3低档白酒产品差异化程度低
低档白酒产品差异化主要体现在广告、包装和价格上。低档白酒往往是地区性白酒,如济南的趵突泉,青岛琅琊台、包头市的金骆驼、石家庄的味道府等等。在塑造品牌上明显不及高端白酒,绝大多数地区性白酒企业都是陷入进退两难的局面,因为进则失去已有的地域情感优势(这也是这些地域名酒最大的竞争力所在)和市场主导地位;退则面临更多的竞争危机,进入
一个被动防守、挨打的局面。因此,甘愿做池中之物,盘踞一隅,成为众多 17
白酒行业分析报告
地区性白酒企业的唯一选择。但是,地区性白酒企业不应该就此放弃品牌的塑造。区域性白酒必须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冲出地域文化的束缚,解决品牌内涵问题,为打造全国性品牌奠定基础。5.3 主要的市场进退壁垒
白酒行业的主要退出壁垒有沉没费用壁垒解雇费用壁垒。而白酒行业的进入壁垒很多,且高档白酒市场的进入壁垒明显高于中档白酒市场和低档白酒市场,三个市场所受到的限制程度也各不相同。5.3.1 自然环境限制
白酒的生产对自然环境有特定要求,尤其是中高档白酒的制曲、糖化发
酵、陈化老熟等环节对产地的气候、土壤和水资源等自然资源环境有较高的要求,白酒生产企业必须处于适宜的地理位置。随着工业化进程所带来的自然环境破坏程度的加重,适宜酿造优质白酒的自然资源更加成为一项稀缺资源,构成白酒行业的进入门槛。
5.3.2 产品品牌限制
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和消费结构升级,人们已经从过去重视白酒的价格
转 变为重视白酒的品牌、质量、安全、营养等。行业竞争从低质竞争逐步过渡到品牌竞争,行业集中度提高,行业龙头企业建立了较强的品牌优势,取得了较高的市场认知度。“品牌认同”、“产品特色”是企业在白酒行业成功发展的主要因素,新进者需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广告、促销、产品推广,才有可能打破既有的客户忠诚度,这些努力通常会带来开办初期的费用,耗时费力,风险较大;新进者如脱离品牌的范畴,则只能在传统和低价位的产品中激烈竞争,利润及生存空间较小,被替代性较高。
5.3.3 行业政策限制
根据现行产业政策,白酒生产线被列为限制类投资项目,国家有关部门
要根据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遵循优胜劣汰的原则,实行分类指导。根据现行土地政策,白酒生产线被列入禁止用地目录,白酒生产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应在企业原有土地上实施。
5.3.4技术人才限制
白酒行业分析报告
目前大型白酒生产企业虽然已经较为广泛地采取机械化生产手段,但是在制曲、糖化发酵、分级贮存、勾兑等重要环节,仍然沿用传统工艺,这些环节很大程度上依赖操作人员的感官认知和经验积累。合格的操作人员不仅需要理论学习,更需要长期的实际操作才能胜任。5.3.5 外商控股限制
白酒是我国特有的蒸馏酒,在我国有着悠久的酿造历史,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企业拥有白酒行业完整的知识产权体系。根据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于2007年联合发布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年修订)》将白酒列入限制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名优白酒要求“中方控股”。5.3.6 资金实力限制
新酿造的原酒口感辛辣,呈香呈味物质尚未充分产生,故需经历一定时间的陈化老熟期,使原酒在储存容器中发生充分的物理、化学反应,其品质(口感、香气等)得以提升。白酒行业的特殊工艺阶段,使企业在起步阶段很难盈利,而且也导致白酒在陈化老熟阶段占用资金规模较大,对企业的资金实力提出较高要求。5.3.7生产许可证限制
目前白酒行业实行市场准入制度,政府对白酒行业的监管越来越 严:由 于 涉及食品安全问题,白酒成了政府重点监控的食品之一。在换发新的生产许可证时,提高了准入门槛,同时建立了酒类流通准入体系。去年国家商务部先后颁发了《酒类商品批发经营管理规范》、《酒类商品零售经营管理规范》、《酒类流通管理办法》、《酒类流通随附单制度》,加强了对酒类流通监管。根据现行法律法规,白酒生产企业必须满足生产场所、生产设备、产品标准、检验设备等多方面条件,并且取得生产许可证后方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国家质检部门对白酒生产许可证严格管理,根据《关于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工作中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国质检监联[2006]632号),企业在申请办理生产许可证时,需要由省级发展改革委、经委(经贸委)出具符合产业政策的证明文件,使得行业准入门槛大为提高。
技术监督部门也加强了对白酒产品质量的市场抽查,处罚力度越来越大,这有利于 保护名优白酒企业的利益,有利于规范白酒市场。
白酒行业分析报告
六、产业主要厂商的市场行为分析
1、市场主要厂商及其排名
2011年9月16日由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中华品牌战略研究院主办的“华樽杯”第三届中国酒类品牌价值评议成果发布会在国家会议中心揭晓,排名前十的依次为:茅台酒、五粮液、洋河大曲、泸州老窖、汾酒、郎酒、古井贡酒、西凤酒、董酒、剑南春酒。
2、茅台酒的简单分析
2011最新贵州茅台酒价格查询表及市场分析
随着茅台、五粮液将身价向奢侈品升级,也给二线品牌留出了跟进的空间。以二线品牌洋河蓝色经典为例,现在普通款价格提升了40元,高端产品则涨了60元。新上市的500毫升五粮液玉酒珍品,虽然仅是该品牌普通型白酒中的高端酒,每瓶售价也在1280元,直指一线价位。
茅台涨价原因: 第一,茅台酒涨价是企业的行为。近年来茅台酒的原材料、人工、运输成本各个环节都在不断攀升。第二,也是非常重要的,供需矛盾 突出也是价格上涨的一个主要原因。茅台酒生产有着特殊的工艺,离不开当地的特殊环境。从资料反映的情况看,茅台酒的生产有特殊的工艺,离不开当地的特殊环境,不能短期内迅速扩大生产能力和市场的投放量。茅台酒股份
白酒行业分析报告
公司有严格的质量要求,一瓶简装的茅台酒,今天生产了,要五年以后的今天才能投放市场。以2011年为例,今年计划生产量29000吨,搞得好可以做到3万吨。但是今年投放市场的茅台只有11000吨,也就是说,五年以前的产量就是今天的销量。第三,流通环节加价。流通环节加价是导致价格上涨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物以稀为贵,供求关系摆在这里,流通环节加价比较多。
3、五粮液的简单分析
五粮液是中国白酒进行品牌经营最成功的企业。品牌买断经营的子品牌策略是其资产得以迅速扩张的主要市场策略。五粮液相继出品中高端礼酒,应从五粮液的“中国中高端白酒代表、世界的五粮液”这一长期发展战略定位来分层次分步骤分析。一层:制造市场过度竞争局面,设置中高端白酒壁垒 这一子品牌市场策略并不新鲜。通过这种自己制造竞争对手的策略,在某一品类产品或某一定位的产品设立多个竞争对立名称各异的子品牌,营造了在这一产品区域竞争过热的局面,从而增加了其它品牌这一市场领域的风险意识,最终企业从整体上获得赢利。这种做法不只是在酒类中运用颇多,在其它行业也同样成功地得以运作。如众所周知的日化巨头宝洁公司即是如此,其海飞丝、潘婷、飘柔等子品牌以不同的定位诉求占据了中高端的洗化市场等等。二层:缩短品牌战线,构建+9+8品牌金字塔。其中,8个区域品牌绝对是五粮液贴近普通消费者的大众品牌,因为它们是这个金字塔的塔基部分。9个全国品牌,则是连接五粮液塔基和塔顶五粮液之间的桥梁,即体现在品牌形象上,又体现在价格上,所谓形象决定价值;既然有价格上的支撑,那便有相对价格上的更大的利润空间,这也是吸引众多五粮液品牌商的一个原因。通过培育这九大全国品牌,加之五粮液去除一些低端做的“烂”的子品牌,从整体上提高五粮液的高端品牌形象。三层:打造世界的五粮液。白酒就是中国酒的代表,这是全世界的共识;五粮液又是中国白酒中的大王,这也是我们的共识;那么对于五粮液下一步的发展,可以说是顺理成章的推出——五粮液就是要成为世界的五粮液,最终浓飘天下。我们通过市场上看到的是五粮液各子品牌的纷争,个个出手不凡;但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真正赢利的还是五粮液。
企业采用的主要定价策略:市场差异定价策略、收入差异定价策略、消费心 21
白酒行业分析报告
理差异定价策略。
4、茅台VS五粮液
(1)战略比较:茅台:高举高打,一牌多品。茅台是帝王式思维,追求的是天下一统。这种正统的思维体现在产品开发上就是——“一牌为主,多品开发”。
在产品定位上,茅台发展战略的核心聚焦于高端市场。首先,茅台酒打破了自身单一酒度和单一包装的格局,开发了38度、43度、33度三种低度茅台酒,包装也分为1680毫升、1000毫升、500毫升、250毫升、50毫升、二套装、三套装、礼盒等好几种;同时,推出15年、30年、50年、80年等陈酿茅台酒,实行普通茅台酒“年份制”,出厂年份不同,价值也不同。其次,针对消费金字塔的中、低层人群,有针对性地推出了中高档的“茅台王子酒”与中低档的“茅台迎宾酒”等系列产品。此外,利用品牌优势,茅台的产品链也向其他酒类领域进行延伸,以高端市场为目标的茅台啤酒、茅台干红,以及保健类的茅台不老酒、茅台女王酒、茅台威士忌等先后上市。在高端市场的运作上,茅台可圈可点之处颇多。茅台对“年份酒”的挖掘,发扬了纯粹以陈酒勾兑而成的酱香型白酒优势,经过强势宣传,牢牢地占据了中国高端市场。这一妙招,连竞争对手五粮液也不得不跟风。
“年份酒”的适时推出,可谓一举三得:一是起到了“稳定军心”的作用,厂家通过对只准在专卖店销售“年份酒”的方法,牢牢地控制好市场价格,维护茅台的价格体系;二是通过“年份酒”销售,对经销商的资格进行认证,确保销售平台的稳定,解决了因经销商过多带来的复杂问题。茅台希望重点打造1~2款类似于金六福、五粮醇这样年销售额过亿元的子品牌,以培育新增长点。除了茅台王子酒和茅台迎宾酒外,茅台数年前收购的习酒,就是这样的生力军。2007年春节之前,“习酒五星,液体黄金”的宣传广告,灯饰在全国各大城市已经是铺天盖地。据悉,2007年茅台销售计划不会大幅增长,而价格将基本稳定,对于因为脱销出现的市场空缺,茅台寄希望于用低度酒和其他系列酒来填充。2006年茅台系列酒销售增长了40%~50%,但与竞争对手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五粮液体现的是王侯思想,因此出现了品牌林立的局面,即多牌多品。但是,由于没有延续其血统,从高档酒到低档酒都进行了“各自为政”的极致发展,未来可能会面临分裂的危机。五粮液的这种策略也是有原由的,其酿造工艺 22
白酒行业分析报告
注定了其在众多子品牌的销售与管理上,将长期面临挑战。因为在它20多万吨的年产量中,纯正的五粮液也不过1万吨上下。所以绝大部分产量必须以不同档次、不同品牌销售出去。如果单看五粮液的品牌延伸,它是成功的。通过买断经营催生了“五粮醇”和“五粮春”;通过“品牌OEM”造就了强势子品牌“金六福”和“浏阳河”。五粮液首开白酒行业混合品牌管理模式,凭借着其先进的管理模式实现了品牌快速崛起。由此,形成了“传统工艺,现代工厂,现代企业”运作下的“白酒第一帝国”。但弊端也是明显的,由于被买断的品牌太多,有几十个同等价位、同等香型、同等度数的关联品牌在市场上销售,扰乱了合理的价格体系,加剧了终端恶性竞争。品牌的混乱已经侵害了五粮液品牌价值,五粮液意识到必须进行品牌整合,于是实行了“1+9+8品牌战略”。即打造1个世界性品牌,9个全国性品牌和8个区域性品牌。实际上,除了酒业多品牌之外,五粮液在其他产业的多元化之路也不平坦。到目前为止,五粮液在集团层面形成了以环保、保健、饮料、药业、精化、电子、家纺为主的多元化产业体系,但是这些行业经营还没有达到公司理想状况。五粮液在白酒行业发展空间还有多大?多元化的边界在哪里?这些都是困扰五粮液的难题。
(2)策略比较:茅台:稳健追随 反制反超。因为产能有限,又缺少子品牌呼应,茅台实施的是“一年上价、一年上量”的稳健跟随价格策略。在前两次的涨价**中,大家都认为茅台的价格与“国酒”地位不相符,但是茅台依然采取跟随策略。其实,在跟随行动中,既是竞争为本,也是顾客为本。也就是说,在五粮液带动的“牛市”中,茅台既享受了行业繁荣带来的充分利润,也尽量不伤害到消费者的利益,维系了顾客。进入2006年,茅台产能已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于是,以资源为本的涨价就自然而然地发生了,同时也包含着消费者需求无形而有力地推动。这一切,都显得理所当然。在价格战中,通过企业的跟随策略、营销铺垫、寻找时机,最终把三种战略思维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组合聚变的效应。此时,再也没有人说茅台的价格问题了。五粮液:猛涨限量 拉开距离。五粮液集团总裁王国春在价格方面有一个战略观点——在制定五粮液的价格政策时,要综合考虑到五粮液的档次、声誉和地位,将五粮液的价格维持在一个较高的层次上,执行强势五粮液价格,就如同美 23
白酒行业分析报告
国执行“强势美元政策”一样。为保持这种价格强势,五粮液集团采取了三方面措施:一是进一步提高和稳定产品质量;二是进一步提高包装质量;三是有针对性地控制产品投放量。五粮液的目的就是,不断增大与竞争对手的价格差距,以此给自己释放更多的空间,构筑起缓冲平台。这也是五粮液屡次与茅台拉开价格差距的原因:凌驾于“国酒”价格之上,五粮液体现出的价值自然不言而喻。
(3)渠道比较:多渠道Vs扁平化。近几年,中国的白酒市场可谓硝烟弥漫、征尘蔽日。而在“得渠道者得天下”的商场真理下,各个厂家在渠道布局上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作为中国高端白酒的“绝代双骄”,茅台和五粮液在渠道建设上则是各有千秋,而少了类似价格战那样的短兵相接和刀光剑影。茅台:多渠道并行,个性化营销。在渠道建设上,茅台采取了多渠道策略,既实行总经销制,又直接面对终端。另外,茅台还延续着过去特供的历史,针对一些特殊对象采取独特渠道方式。在2004年以前,茅台的主流渠道是各省市的糖酒公司。在当时,这些国营老字号信誉较好、网络覆盖面宽,茅台酒的70%以上产品都通过这类渠道销售。但随着消费环境的巨变和多种渠道的崛起,国有企业的陈旧机制和坐商观念日渐阻碍产品销售,比如造成众多的地区、县市级处于空白状态,深受恶意的低价和窜货困扰。为此,茅台开始寻求渠道变革。进入2004年,茅台推出了全新的渠道策略——总经销制。茅台分片区成立分公司,辖区内的经销商都必须从分公司提货,而不再直接同茅台股份公司联系。分公司对在辖区内销售的所有茅台酒颁发“专销标贴”,一旦发现辖区内某经销商销售外地茅台酒,将停止对其供货并施以处罚.至此,茅台已经完全突破旧制,开始了“国酒茅台专卖店+区域总经销商+特约经销商”所构筑的“复合渠道营销”方式。五粮液:渠道扁平化,升级专卖店。五粮液几乎年年都会对销售渠道做出调整,特别是在2003年、2004年里有不少品牌商与五粮液分分合合。渠道的清理与五粮液的发展战略调整也有着必然的关系。在整顿好经销商渠道后,五粮液开始潜心打造终端的服务力。专卖店服务升级计划是五粮液进一步国际化的跳板,五粮液已有将专卖店开到国际市场的计划。“中国的五粮液、世界的五粮液”就是进军 国际的宣言。
白酒行业分析报告
(4)广告方面:从茅台近来的广告来看,已经走出了打“平民化”旗帜和宣传“茅台喝出健康来”的误区,不断靠近消费者心目中“国酒”从容、大度、自信、尊贵、神秘和俯视天下的王者气派。不过,作为“国酒”,茅台要将市场推广与品牌地位协调统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五粮液:定位准确 延伸到位。五粮液在市场中浸淫多年,市场推广方面有独到的三大特点,一是善于塑造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二是长于通过事件营销来实现其推广目的;三是着眼长远发展。五粮液在传播上基于重点突破、纵深发展与全面覆盖的市场布局原则,实行大广告、大公关、大网点,同时推进、重点突破的传播策略,花巨资在央视、卫视、户外广告、网络媒体、楼宇液晶电视、平面杂志、报纸等媒体上进行立体传播,形成强大的品牌势能。五粮液深得事件营销的真谛,“600年五粮液拍出50万元天价”、“68度原浆酒创造吉尼斯纪录”、“国际孔子文化节祭孔大典惟一祭祀酒”等新闻由头,落点到“物有所值”,配合五粮液的价格策略,成功地将事件与品牌战略结合起来。
5、其他厂商(如泸州老窖)
重要战略:(1)品牌战略:双品牌塑造,多品牌运作 双品牌指国窖1573和泸州老窖特曲,多品牌指其它品牌 泸州老窖品牌结构:金字塔构型
塔尖国窖1573、塔柱泸州老窖、塔基其他品牌(2)生产战略:浓香为主,多香并举,调味酒极大丰富 口 号:市场指导生产,生产引导消费(3)管理战略:把泸州老窖建成全球酒类市场中的航空母舰。
2.行业分析-白酒行业-证券投资 篇二
一、白酒制造业运行情况
(一)行业规模
2008年我国白酒制造业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发展速度较上年有所加快。去年1~11月,我国白酒制造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411.90亿元,同比增长29.94%,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4.09个百分点。11月末,我国白酒制造业资产总计为1492.03亿元,同比增长19.63%,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5.36个百分点;企业数为1228个,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11个;从业人员年均人数为32.79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了4.59万人。
(二)资本/劳动密集度
2008年我国白酒制造业人均产品销售收入、人均资产总额、单位产品销售收入、单位资产总额较上年有较大的提高。去年11月末,我国白酒制造业人均产品销售收入为43.06万元/人,比上年同期增加了8.37万元/人;人均资产总额为45.51万元/人,比上年同期增加了5.23万元/人;单位产品销售收入为11497.58万元/单位,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739.77万元/单位;单位资产总额为12150.09万元/单位,比上年同期增加了821.62万元/单位。
(三)产销情况
2008年我国白酒制造业产销情况良好,产销率总体较高。去年1~11月,我国白酒制造业累计工业总产值为1463.38亿元,同比增长29.82%,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01个百分点;累计工业销售产值为1389.94亿元,同比增长28.40%,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95个百分点;产销率为94.98%,比上年同期减少了1.06个百分点。去年11月末,产成品资金占用为109.35亿元,同比增长31.48%,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2 0.4 0个百分点。
(四)成本费用结构
2008年,由于原材料和劳动力等成本不断增加,我国白酒制造业的成本费用有所提高。去年1~11月,我国白酒制造业累计成本费用总额为1150.5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83.76亿元。其中,累计产品销售成本为928.70亿元,同比增长33.86%,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12个百分点,累计产品销售成本占成本费用总额的比重为80.71%,占比较上年同期减少了0.27个百分点;累计产品销售费用为131.58亿元,同比增长20.35%,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3.01个百分点,累计产品销售费用占成本费用总额的比重为11.44%,占比较上年同期增加了0.43个百分点;累计管理费用为80.26亿元,同比增长32.71%,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6.14个百分点,累计管理费用占成本费用总额的比重为6.98%,占比较上年同期减少了0.04个百分点;累计财务费用为10.05亿元,同比增长21.29%,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2.83个百分点,累计财务费用占成本费用总额的比重为0.87%,占比较上年同期减少了0.12个百分点。
(五)盈利情况
2008年我国白酒制造业实现利润总体向好,亏损情况也不容乐观。去年1~11月,我国白酒制造业累计利润总额为186.4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50.15亿元;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为4.40亿元,同比增长49.72%,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06.15个百分点。去年11月末,我国白酒制造业亏损面为10.26%,比上年同期减少了1.74个百分点;亏损深度为2.36%,比上年同期增加了0.24个百分点。
(六)盈利能力
2008年我国白酒制造业盈利能力总体较好,但毛利率同比下降。去年1~1 1月,我国白酒制造业毛利率为34.22%,比上年同期减少了1.37个百分点;销售利润率为13.20%,比上年同期增加了0.66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为16.20%,比上年同期增加了0.43个百分点;资产利润率为12.50%,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69个百分点;净资产利润率为2 2.5 7%,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31个百分点。
二、主要产品生产情况
(一)累计生产情况
2008年我国白酒产量保持了较为迅速的增长。去年1~12月,我国累计生产白酒569.34万吨,同比增长15.79%,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6.4 1个百分点。
(二)月度生产情况
2008年10月,我国生产白酒51.29万吨,同比增长12.95%,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5.85个百分点。去年11月,我国生产白酒56.17万吨,同比增长16.73%,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27个百分点。12月,我国生产白酒68.75万吨,同比增长14.20%,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00个百分点。
三、重点地区行业运行情况
(一)重点地区行业运营状况
产品销售收入。2008年1~11月,我国白酒制造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411.90亿元,其中,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前5个省(市、区)是四川、山东、贵州、河南、湖北,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分别为524.89、154.86、100.70、87.73、77.99亿元,其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合计占全国的比重为67.01%。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集中度比上年同期(68.71%)下降了1.70个百分点。去年1~11月,我国白酒制造业累计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9.94%,其中,累计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较快的是辽宁、云南、江西、福建、湖北等省(市、区),累计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分别为72.98%、58.81%、57.90%、57.64%、56.25%,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3.04、28.87、27.96、27.70、26.31个百分点。
利润。2008年1~11月,我国白酒制造业累计利润总额为186.43亿元,其中,累计利润总额前5个省(市、区)是四川、贵州、河南、山东、江苏,累计利润总额分别为64.97、62.30、11.76、9.73、7.23亿元,其累计利润总额合计占全国的比重为83.67%。累计利润总额集中度(CR5)比上年同期(82.52%)上升了1.15个百分点。
亏损面。2008年11月末, 我国白酒制造业亏损面为10.26%, 其中, 亏损面较大的有新疆、陕西、青海、甘肃、福建等省 (市、区) , 亏损面分别为50.00%、45.00%、33.33%、30.43%、25.00%, 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9.74、34.74、23.07、20.17、14.74个百分点。
亏损深度。2008年11月末,我国白酒制造业亏损深度为2.36%,其中,亏损深度较大的有陕西、天津、广西、云南、河北等省(市、区),亏损深度分别为38.12%、24.45%、22.86%、20.52%、18.82%,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5.76、22.09、20.50、18.16、16.46个百分点。
(二)重点地区产品生产情况
2008年我国白酒累计产量为569.34万吨,其中,累计产量前5个省(市、区)是四川、山东、河南、辽宁、湖北,累计产量分别为111.76、76.55、57.90、43.17、32.39万吨,其累计产量合计占全国白酒总产量的56.52%。2008年,我国白酒累计产量同比增长为15.79%,其中,累计产量同比增长较快的地区是福建、湖北、广西、湖南、海南等省(市、区),累计产量同比增长分别为117.27%、58.85%、57.33%、52.41%、45.10%,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 0 1.4 8、43.06、41.54、36.62、29.31个百分点。
四、市场竞争状况
(一)企业规模结构
产品销售收入。2008年1~11月,我国白酒制造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411.90亿元,同比增长29.94%,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4.09个百分点。其中:大型企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673.92亿元,同比增长24.28%,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5.84个百分点,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低5.66个百分点。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国的47.73%,占比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10个百分点;中型企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30.42亿元,同比增长29.11%,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了0.68个百分点,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低0.83个百分点。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国的23.40%,占比比上年同期下降了0.94个百分点;小型企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07.56亿元,同比增长41.32%,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6.65个百分点,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高11.38个百分点。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国的28.87%,占比比上年同期上升了2.04个百分点。
利润。2008年1~11月,我国白酒制造业累计利润总额为186.43亿元,同比增长36.79%,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3.47个百分点。其中:大型企业累计利润总额为1 3 3.7 8亿元,同比增长33.96%,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7.40个百分点,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低2.83个百分点。累计利润总额占全国的71.76%,占比比上年同期下降了0.58个百分点;中型企业累计利润总额为25.00亿元,同比增长30.02%,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65.01个百分点,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低6.77个百分点。累计利润总额占全国的13.41%,占比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79个百分点;小型企业累计利润总额为27.65亿元,同比增长60.82%,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2.15个百分点,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高24.02个百分点。累计利润总额占全国的14.83%,占比比上年同期上升了2.37个百分点。
亏损企业亏损额。2008年1~11月,我国白酒制造业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为43999.20万元,同比增长49.72%,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06.15个百分点。其中:大型企业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为20621.40万元。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占全国的46.87%,占比比上年同期上升了46.87个百分点;中型企业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为6 4 2 2.0 0万元,同比增长-34.55%,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了33.93个百分点,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低84.27个百分点。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占全国的14.60%,占比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7.84个百分点;小型企业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为16955.80万元,同比增长-13.39%,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了5.34个百分点,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低63.11个百分点。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占全国的38.54%,占比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9.03个百分点。
五、白酒制造行业热点
(一)部分酒类生产技术被限制出口
为规范我国技术出口管理,引导企业的技术出口行为,商务部、科技部发布了修订后的《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其中限制出口技术内容包括茅台酒生产工艺等酒类生产技术,于2008年11月1日正式施行。该《目录》是在2001年12月发布的《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的基础上,综合了国务院各部委、各行业协会和地方商务主管部门的修订建议,经百余位技术和贸易专家多次评审,并经中国工程院专家审定后确定的。《目录》共列入技术150项,涵盖了农、林、畜牧、渔业、纺织、化学原料及饮料制造业、化学制品制造、医药制造等34个行业。其中,禁止出口技术33项,限制出口技术117项。根据《对外贸易法》和《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列入《目录》的禁止类技术不允许出口,限制类技术实行许可证管理。《目录》实施,对规范技术出口管理、引导企业技术出口行为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而饮料生产技术在最新公布的《目录》中被列入限制出口部分,其控制要点包括:非酒精饮料生产技术,酒精饮料生产技术两部分。被限制的酒精饮料生产技术主要包括:运用计算机勾兑调味川酒技术、茅台酒的生产工艺、黄酒生产制曲、酒药生产工艺技术等内容。
(二)浓香型白酒标准化进程加快,白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浓香型分会成立
2008年12月26日,全国白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浓香型白酒分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一次委员大会在五粮液集团总部召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四川技术监督局、宜宾市政府、五粮液集团、剑南春集团等相关领导出席了会议。目前,浓香型白酒已成为我国产量最大、市场占有率最高的白酒主体酒种。2007年,全国白酒产量达到493.95万千升,其中70%以上为浓香型白酒。在出口方面,浓香型白酒更是独领风骚,仅五粮液集团一家就占整个白酒行业出口量的90%以上。此次全国白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浓香型白酒分技术委员的成立,是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订“标准以企业为主导,面向国际竞争”宗旨的成果,是浓香型白酒行业发展的契机。全国白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一届浓香型白酒分技术委员会由来自五粮液集团、水井坊股份有限公司、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剑南春集团的25名委员组成,五粮液集团董事长王国春任主任委员,五粮液股份公司总经理陈林任秘书长。秘书处承担单位为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主要负责浓香型白酒领域的国家标准制度修订工作。浓香型白酒分技术委员将围绕食品质量安全、产品质量、技术安全、环境友好、工艺规范、健康绿色等目标系统地开展浓香型白酒标准的研究制定,提高产品质量、规范生产过程,起到规范产业行为、促进白酒行业健康快速发展的作用;同时,提高浓香型白酒标准化水平,加快我国白酒标准国际化进程,进一步促进中国白酒走向国际市场。
(三)《食品安全法草案》出炉
3.白酒行业纳税问题分析 篇三
摘要:作为国内白酒行业,其生产经营的特点及产品的特性决定了整体税负普遍高于其他食品行业,这也造成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为了应对竞争,企业尽可能采取一切手段降低纳税成本,这就导致了国家税款的大量流失,另外,随着税务部门的稽查,加大了企业的纳税风险。所以,通过完善国家税收管理体制,采取科学、高效的征纳手段,提高公民的纳税意识,是减少白酒行业偷漏税行为,促使其健康发展,最终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白酒行业纳税问题解决途径
在我国,白酒有着悠久的生产历史,但由于白酒的酿造工艺和产品特性,决定了酒类行业特别是白酒类企业一直税负较重,通过粗略地计算,我们发现白酒企业的税负平均占主营业务收入的 18%,其中消费税占总税负的 48%,因此,本文拟从目前国内白酒行业所涉及的主要税务问题出发,探究其解决途径。
一、白酒行业纳税存在问题分析
(一)发票管理不规范,偷漏税现象比较严重
众所周知,白酒行业生产是以大麦、小麦、水稻等农产品为主要原料,而上述原料的购进,除了正式的粮食生产购销企业外,大量的还需要从农业生产者个人那里购买。依据税法规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免税农产品,可自行开具农产品收购发票,并按照收购发票注明的价款和规定的扣除率计算抵扣进项税,这使农产品收购发票成为增值税链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起到了减轻农产品经营及白酒行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税收负担,促进我国农产品转化的作用。然而,近年来随着金税工程的全面实施,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工作日臻完善,而作为同等效力扣税凭证的农产品收购发票,这一由企业自开自抵,未有任何认证制度约束的农产品收购发票,为不法分子肆意抵扣税款大开方便之门,成为基层税务机关无法控制的一大政策漏洞。
(二)白酒行业涉税行为分析
1.将白酒用于赠送、福利、抵债等行为的纳税处理问题
依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細则》第四条之规定: 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集体福利、个人消费及无偿赠送他人,均应按视同销售货物计算应交的增值税和消费税。但企业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采取鱼目混珠的办法,故意逃避纳税义务。
这种情况大多存在于具有一定规模的白酒生产企业,这些企业为了达到少纳税的目的,有的人为加大损耗量,将因上述行为减少的白酒作为破损处理;有的采取源头控制的办法,即在生产环节将上述非正常销售的白酒单独入库管理,这样操作的结果是:一方面虚增了生产成本,逃避了增值税和消费税,而且减少了应纳所得额;另一方面,对税务机关来讲,由于此种办法未在正常的财务账面体现,而基于白酒生产环节的复杂性,部分税务人员对白酒生产经营过程缺乏足够的了解,基于上述种种原因,税务人员往往很难稽查,最终导致了国家税款的大量流失。
2.白酒品牌使用费问题
白酒品牌使用费实际是部分知名白酒企业因有限让渡其产品名称的使用权而从使用单位获得的一种收益。依照税法的有关规定:白酒生产企业向商业销售单位收取的“品牌使用费”是随着应税白酒的销售而向购货方收取的,属于应税白酒销售价款的组成部分,因此,不论企业采取何种方式或以何种名义收取价款,均应并入白酒的销售额中缴纳消费税和增值税。(国税发[2002]109号)。目前,白酒生产企业为了达到少缴税的目的,通过单独设立新公司,将对外收取的白酒品牌使用费在新公司核算,企业按特许权使用费项目以5%缴纳营业税,而减少了应缴的17%增值税和20%消费税。笔者认为,基于税收管理体制的不完善性,为企业进行合理筹划留下了巨大空间。
(三)税收管理体制的问题
1.税法体系不健全,税种结构不合理,税率设置不科学
从我国的税收体制来看,消费税属于中央税种,地方政府无权分享,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地方国税机关缺少征纳的积极性,所以往往先是考虑增值税的按时入库,以保证地方的财政收入,甚至出现了地方税务部门替企业瞒报消费税的情况,最终伤害了国家的整体利益。
2.税收征管的信息化程度低,征收成本高
目前,增值税专用发票已通过金税工程实施了全面有效监控,但白酒行业农产品收购发票尚无得力的监控措施和网络。因为收购发票是企业自己开给自己抵扣,这就决定了其不可能向增值税专用发票那样建立一整套防伪开票、认证系统。同时农产品收购加工企业的共性问题之一就是现金交易,无法通过银行对其资金流动情况进行有效监控。此外,对其收购的农产品很难进行盘库检查,落实真实的收购量,这也就使纳税评估等手段对其显得苍白无力。
二、思考及解决途径
通过对白酒行业存在的上述问题的深入分析,现提出以下解决途径:
(一)完善税收征管制度
1.对农产品收购发票管理的几点建议
(1)严格进项税额审核制度。对企业申报的农产品进项税额必须按收购对象提供“自产农产品”相关证明;对疑问户必须坚持先查验后抵扣的制度;对连续负申报或税负较低且无正当理由的可限期更正并实行收购凭证由征收机关代管监开。
(2)建立农产品加工企业包括验质、过磅、仓储、付款、盘存等方面的农产品收购制度。掌握收购货物数量及进出仓库的数量,积极推行大额收购数量月审制度,根据企业税负率、收购数量等指标,对一次性购入数量较大的,应及时到企业进行确认,以防收购单位借机虚开收购发票。掌握有关产品的产出率,算出正常情况下产品的成品率、折损率等有关指标,防止企业虚开收购发票,以“进多出少”等手段来偷逃税款。
2.实现税制改革和税制简化,保持合理的税收负担水平,减轻逃避税倾向,以减少税收流失
针对目前我国消费税隶属于价内税的情况,建议逐步推行“价外税”,并在商品价格中表明卖价和消费税,这样既能让消费者心知肚明,又能增强其纳税荣誉感;其次,建议将消费税改为中央和地方共享税,以增强地方税务部门征税的积极性;另外,基于目前白酒行业税负较重,企业生产工艺落后的现状,地方政府将有能力拿出一部分资金,扶持当地的白酒行业更新生产设备,提高工艺水平,而从税收政策的层面考虑,国家可以出台鼓励白酒行业用于科研和新技术开发的费用允许加计扣除的办法,并对企业累计纳税达到一定数额后采取一定比率的返还政策。应该说,上述政策措施的实施,必将对拓展税源,促使国内白酒行业做大做强,为最终跨出国门,走向世界,大力弘扬我国的白酒文化发挥重要作用。
(二)合理的机构设置
总观世界各国,其机构设置十分注重效率和权责分明。大多数国家建立了中央和地方两套税务机构,它们有各自的职责权限,不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而是业务联系,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税务机构内部按税收征管功能设置征纳、检查、行政、计划 研究 等科系。不仅如此,许多国家如美国、俄罗斯、意大利、日本、新加坡等还拥有一支税务警察队伍,负责查明和制止税务违法行为,侦察税务违法个人或税务违法嫌疑人,并采取有利措施避免国家收入流失。所以,对于我国而言,除了进一步明确国税和地税机关的职能外,更要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提高工作的透明度,并逐步建立起一支独立的税务执法队伍。
(三)信息化的税收征管
当今许多国家设置了计算机控制中心,并在全国各地形成联网,与其他各部门进行信息交换,形成比较广泛和严密的税收监控 网络 。在我国,应利用CTAIS系统的功能,加强税务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包括农产品收购数量、销售价格在内的各种涉税信息。逐步实现所有农产品收购凭证的交叉稽核,及时纠正使用农产品收购专用发票中的违法行为。
总之,在我国现阶段,白酒行业税收流失现象严重、手段多样、成因复杂,从而决定了对税收流失的治理应该是全方位的而不是局部的。所以,一方面要逐步完善税收征管体系,另外,通过大力宣传,提高每一个公民的纳税意识,使其牢固树立诚信经营,依法纳税的理念,唯有此,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白酒行业税收流失问题,并促使其健康发展,最终跨出国门,走向世界,将白酒这种古老的名族品牌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白酒消费税征收管理通知.2009.7.
[2]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2009.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2009.1.
[4]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2009.1.
[5]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2009.1.
[6]周华洋.流转税纳税筹划技巧.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02.
[7]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011年全国注册会计师统一考试辅导教材-税法.经济科学出版社.
[8]国家税务总局.中国税务.北京金税图书发行有限责任公司.2009(1).
[9]华财税网.财税速递.北京华财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009.
[10]湖南省竞争情报省级中心.2008-2009年中国白酒行业市场研究报告.2009.3(2).
4.2009白酒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篇四
一、行业竞争点由单点到板块区域竞争升级
目前,有很多企业将竞争点放在了企业产地这一领域,尤其是一线企业和政府的积极推动,使得白酒产区概念更加深入人心。从泸州老窖提出的“中国酒谷”,到四川省政府提出的“国酒金三角”产区打造,都说明企业竞争点开始由单点到板块、由个体到区域,区域竞争将是白酒行业竞争的未来走向。
2009年3月18日,中国酒城•泸州2009酒业博览会记者见面会在泸州南苑宾馆举行,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谢明、总经理张良在解答记者提问时提到泸州老窖公司将勇于担起社会责任,和白酒行业同行以及经销商一起,抱团取暖,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和盈利模式,继续实现快速发展。3月25日,在成都洲际酒店里,由河南省酒业协会主办的“豫满中国”河南酒业展团新会发布会隆重举行。
四川省酿酒协会领导、全国糖酒会办公室主任何继红、中国酒类流通协会领导、河南酒业协会领导、河南13家酒类企业和全国各地的优秀经销商都参加了此次会议。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8年河南白酒产量57.8万千升,同比增长13,97%,居全国第三位;啤酒产量381.89万千升,比2008年增长23.66%,居全国第二位。白酒销售总产值111.92亿元,居全国第五位;而啤酒销售总产值达到93.53亿元,居全国第三位。虽然河南市场很宽广,但外地酒纷纷抢占着豫酒的市场。近年来,河南酒业协会积极组织河南酒企抱团打天下。无独有偶,遵义白酒产业发展推介会也于3月糖酒会期间在成都举行,打着“振兴黔酒”旗号的遵义白酒企业,以产业联盟的形式抱团高调亮相。“我们将做大做强茅台酒,振兴黔北名优酒,培育一批新名酒,形成高中低档酒并举、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格局,全面提升遵义白酒工业整体素质、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遵义市相关负责人王晓光透露,将整合白酒资源展开集体营销,共同叫响黔酒名片。
二、高档白酒市场寡头品牌垄断政务酒占优
目前,高档白酒市场被茅台、五粮液、国窖1573、水井坊、剑南春等少数品牌寡头垄断,高档白酒的全国性品牌优势最为突出。在价格问题上,茅台与五粮液管控较好。二者共3万千升的年产销量占据高端白酒市场75%的份额,整个高端白酒价格情况可在企业掌控之中。对于茅台、五粮液这类一线高端白酒,其销量受团购、政务、商务消费影响巨大,与价格关系不大。当然,在具体市场运作中,由于终端经销商有流动资金压力,不排除偶有价格下调的情况。企业基于品牌形象的考虑,不会通过短视的降价去获取不明显的销量上涨。对于舍得酒、青花瓷汾酒,由于其高端白酒的地位并没有得到普遍认同,市场反应较为消极,经济环境一不景气,销量马上急转直下,反而较为符合普通商品的经济规律,价格与销量密切相关。对于这类二线高端白酒,相应企业应放慢发展脚步,暂缓拓展计划,将产品结构倾向于中低端,也可以适当降价以拓展市场。但如果仍然希望能够在高端白酒市场分一杯羹,则还是以不大幅降价为原则,主动削减供应量为好。
在高端酒的主消费领域政务、商务两大板块方面,近年来的政务酒增长明显更快,这也是茅台快速上升的一大缘由。
三、软实力的竞争对高端白酒更加重要
不同于低端白酒的粗放式竞争,高端白酒倚靠传统的营销手法已经难以取胜,甚至难以保住现有江山。为此,我们看到泸州老窖在构建新型厂商关系上出新招,五粮液也成立了经销商顾问谈,这些都是组织与资本共同组合的软实力模型。当白酒企业开始转向软实力打造,标志着白酒行业已经开始走向成熟。软实力的关键是解决企业持续增长的能力瓶颈,规范市场竞争秩序,提高企业的文化品位,更重要的是建立白酒现代价值观的核心。白酒之所以被误解为原始、传统,就是因为过去软实力的严重缺失。未来几年,谁在软实力方面滞后,谁就是下一轮最先淘汰出局的对象。
四、中档酒市场无霸主群雄磨刀霍霍
2009年是中档白酒市场发展的好时期,高端市场的疲软,给中档酒带来了大量机会。我国中档白酒市场有以下几个特点:区域竞争激烈,本地产酒品牌割据;吨酒价格远低于高档白酒,但与低档白酒区别显著;消费者饮用习惯不固定,消费品牌容易转换;现阶段中档白酒销售“节假日酒”现象显著,节日促销对销量增长作用明显。本地产酒竞争激烈,但缺乏地区强势品牌,为全国性中档白酒品牌提供发展空间;终端价格50-400元之间的空间较大,可用不同产品和终端定价充分细分市场;消费习惯不固定为其他品牌进入提供机会,提高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有利于稳定销量;改变促销策略,“节假日销售”向日常销售转换,销量增长空间较大。
2008年起,各大名优白酒企业加强了中档酒开发力度,2009年,中档酒市场一片繁荣景象。五粮液重点推出“六和液”,泸州老窖转向“特曲”,茅台大力打造“茅台王子酒”、“茅台迎宾酒”。糖酒会上,剑南春高调推出唐窖,一些地产优势品牌也纷纷力推中档产品。市场激战一触即发,谁将成为这场竞争中的最后赢家成为市场一大悬念。在糖酒快讯市场调查中心进行的一项调查中,表示在2009年将增加中档白酒产品的经销商占到近40%,还有近两成的经销商认为,增加地产名酒是较好选择。从地域上来看,长江以南地区的经销商大多倾向于选择增加中端产品。选择坚守高端的经销商,多来自于深圳、上海、中原一带;地产白酒多受华北以及西北地区经销商青睐。
然而,中档白酒仍然是群雄纷争的局面,没有哪个品牌格外出色,包括五粮液的六和液。当然,300元价位的产品,剑南春仍然是主力。
五、低档白酒市场区域品牌是竞争主力
低档白酒市场地区性品牌集中,区域市场上本土品牌竞争激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白酒产量为569万吨。估计全国各地的实际白酒产量可能在750万吨以上。2008年白酒行业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1,412亿元,高档白酒销售收入约180-200亿元,剩下1200亿元市场为中低档酒占领。因此,低档酒虽然利润低下,但庞大的市场容量仍然吸引大批企业混战。而农村经济在目前宏观经济政策倾斜中受益,将推动巨大的农村低端白酒市场升级。
六、强者恒强,利润集中于行业龙头
随着消费者健康消费意识的形成和消费水平的提升,白酒消费也逐渐回归理性。
高知名度、高美誉度和高品质的“三高”白酒成为商务和精英人士的首选。高档名酒的品牌价值、定价权优势奠定了其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强势地位。2009年上半年,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净利润高居食品饮料行业前三甲,分别实现净利润27.90亿元、16.05亿元和8.52亿元,同比增长24.59%、23.83%和14.90%。如今的高端白酒市场已经显现出垄断迹象: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剑南春、水井坊五大品牌在高端白酒市场的占有率高达80%。垄断将使这些企业具备直接提价的能力,下半年新的消费税即将实施,预计高端白酒将随之涨价。
七、国际资本频繁入驻白酒企业竞争国际化
水井坊开创白酒历史先河,与洋品牌帝亚吉欧合作,带动其出口业务在2007年大幅增长。剑南春也在2007年先后与法国轩尼诗和瑞典国有制酒公司vin&Sprit集团开展了合作。2008年,四川剑南春集团携手V&S集团开发的高端白酒“天成祥”正式亮相。2008年11月美国高盛集团(GoldmanSachsGroupInc.)以5200万美元收购安徽口子酒业股份有限公司25%的股权。白酒行业发展迈向国际化与多元化的趋势已经明朗,洋酒集团发力国内高端白酒市场已是大势所趋。随着国际资本的不断进入,白酒业的竞争将会上升到新的层面。2009年上半年,中国白酒行业稳定增长的表现对外资的吸引力很大,尤其是处于行业高端、品牌价值突出、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名优白酒企业,更是受到资本市场的格外关注。市场传闻,帝亚吉欧将增资水井坊,从而达到控股的目的。
八、市场环境压力下白酒景气度依旧
2009年上半年,整个酒类市场都受到金融风暴的冲击。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前4个月,中国18个重点城市大卖场中的白酒销售额同比增长了15.8%,显示出良好的成长性,与此同时,洋酒白兰地和威士忌出现了负22.4%和零增长,啤酒和红酒分别为负9.2%和2%。白酒的抗风险能力明显优于其他酒类。
5.白酒行业:涨价后如何前行 篇五
中档白酒,特别是区域名酒价格也在不断提升,二线名酒涨价幅度更为明显,但是形式并不乐观,日益理性的消费者并不十分买帐,对名酒的渴求已经上升到价值取向,价格如何等同于价值是摆在二线名酒要解决和说服消费者的难题。日子最不好过要数中低档白酒了,涨幅很小很小,品牌张力、品牌影响力、资本、渠道全部制约着中低档酒的涨价空间,顺应了流行的话“涨价是找死,不涨价是等死”。
涨价不可取,那中低端白酒只好在自身找问题,在节约成本和营销上做文章了,
挖潜降低成本:一是在采购原料、运营成本上深挖企业自身潜力,提高单位效率和合理的降低运营成本。
6.谁说白酒行业不存在“危机”? 篇六
第一,“危机”是什么? 顾名思义,“危机”就是“危险”中蕴涵“机会”。我们认为白酒行业存在危机,并非就是白酒行业进入了一个“死亡地带”而没有逃生的机会。正如一个人正视自己的缺点,才能发现自己的长处一样,谈白酒业存在危机,就是要从当前混乱的白酒市场,找到适可生存的空间和方法。我十分不赞同“白酒危机”论是“进入了新世纪后,新观念、新思想层出不穷,各种不正常的东西也伴随而生,许多对行业不利的论调与思潮泛滥。而其中最不良的就是人为制造出的”。
放眼整个白酒行业,绝大部分酒厂都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困境,是本来固然存在的。这种困境体现在何处?整个白酒企业的利润下滑,难道全都是“白酒税制调整惹的祸吗?”;白酒市场营销环境的恶化,又难道仅仅是终端惹的祸吗?而今天整个白酒市场,信誉丧失、一味包装比酷、一味炒卖概念、一味广告堆砌而贪图一时知名度――――-等等,难道对未来白酒发展有利?
没有人会否定白酒行业的市场化进程相比食品业其他领域更快、更彻底。但白酒的市场并不规范到底祸从哪来?正如张先生在文中所言:“由于机制原因,不少白酒企业今天仍然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
所以,当人们要求企业按市场规律出牌的时候,就会从根本上引发企业的阵痛――新旧体制的冲突、新旧观念的矛盾、利益重新分配的失衡,企业面对新规律而产生的迷茫、焦虑、浮躁、痛苦。这是所有的人都无法回避的现实,但阵痛过后就是新生!”正因为体制上的原因、市场规范上的软弱和观念上的差距,才导致了白酒行业面对新市场竞争环境、新市场游戏规则而迷茫、焦虑、浮躁、痛苦。但问题在于没有几个酒厂能正确认识到这些,而为了生存和自身短期利益的需要,则采取破坏整个酒业竞争环境的过急行为,比如,不管壶装的是酒还是酒精兑着的水,只要包装亮丽、广告强劲、终端支持力大,就不担心没有经销商不卖自己的酒,因为当前白酒市场本有着同样不顾行业信誉的经销商存在。如何看待白酒业的“危机”,我想还得回到以下几个内容上来。
白酒业的“危机”在哪里?
7.行业分析-白酒行业-证券投资 篇七
这是同一年度牛栏山第二次获奖。第一次是本年7月, 牛栏山以35.09亿元的品牌价值荣获“2009中国500最具影响力品牌”。牛栏山的丰厚荣誉, 再一次证明了“牛栏山”是当之无愧的北京名片、中国的名片, 是二锅头品牌的领军者。
牛栏山酒厂作为北京地区最大规模保持自主酿造的白酒企业, 拥有多个金字招牌:“中华老字号”、“中国驰名商标”、北京地区白酒业“原产地标记保护产品”、“中国酿酒大师”、以及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和具备国际认可企业实验室等荣誉称号, 并获准使用“纯粮固态发酵白酒标志”。
将“二锅头工艺标准”纳入国家标准的牛栏山酒厂, 通过多年的生产经营深刻意识到,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白酒市场的日趋成熟, 多数消费者的购买习惯已经从随机购买转变为对某个品牌、对某种产品文化品位的选择。因此, 牛栏山酒厂领导团队适时提出了整合资源、全力打造中国二锅头第一品牌的战略构想。在牛栏山酒厂的第一个五年发展规划中, 明确提出了“321”战略目标, 即:抓好终端销售、引入竞争机制、努力开发新产品三个重点;发挥“中华老字号”、“原产地标记认证”两个优势;全力打造“牛栏山”品牌。其中, 三个发展重点是基础, 两个优势是条件, 打造“牛栏山”品牌是最终目标。在“传承百年酿酒工艺, 弘扬中国白酒文化”的企业宗旨带领下, 通过对牛栏山酒历史传统文化的传承、汲取、融合、创新, 将商业元素与文化元素进行有机结合, 快速发展壮大, 品牌影响力逐渐扩大;通过缜密、规范的品牌运作全面提高了牛栏山二锅头品牌的行业竞争能力。
一个好的品牌, 要有质量过硬的产品做保证。牛栏山酒厂确定了“质量是生命、质量是效益、质量是市场”的质量方针, 打造全程无忧的服务体系:从原料的选购到产品售出, 都由专人负责, 保证品质, 让消费者真正放心。并于1996年建立了ISO9001标准质量管理体系;2004年牛栏山酒厂又建立了HA CCP管理体系, 从原材料到成品出厂的整个过程进行危害分析, 建立了关键控制点和纠偏改进措施。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HA CCP食品危害关键控制点管理体系相互结合, 互为补充, 产品质量和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
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同时, 为扩大“牛栏山”品牌的知名度, 为品牌树信誉, 牛栏山酒厂本着“牛酒人做事永远要让对方感动”的宗旨, 打造全程无忧的服务体系, 力争让消费者买得实惠、喝得舒心。自2004年起, 牛栏山酒厂就开始了观光式企业的创建工作, 即定期邀请消费者和商家来酒厂参观, 并安排专人接待、专人讲解。通过让消费者参观牛栏山酒厂全部的生产流程, 使消费者进一步了解牛栏山酒的质量标准;通过让消费者参观牛栏山酒厂的全部工艺流程, 使消费者进一步认识牛栏山酒优良品质的丰富内涵;通过让消费者参观牛栏山酒厂层层把关的检验环节, 使消费者进一步认同牛栏山酒厂的文化理念。
8.白酒行业“风云录” 篇八
中国白酒行业的好日子,似乎一去不复返了。
2012年末中央有關政令颁布以来,白酒销售便开始直线下滑。从今年第三季度财务报表看,1-9月份,大部分酒企的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五粮液、茅台、泸州老窖等酒企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双下降;酒鬼酒、皇台酒业、水井坊净利润持续亏损。
经过近两年的痛苦摸索,2014年,不少酒企开始寻找生存之道,跨界经营是最常用的方式:五粮液涉足旅游、服装和白玻璃制造;古井贡酒介入了制造业、酒店等领域;今世缘打造婚庆O2O新模式;江小白开设自有品牌酒吧,并推出了文化衫、卫衣、冲锋衣、丝巾等生活衍生品……
不过,也有坚守主业者。这些酒企纷纷变革产品结构、市场渠道、营销方式,带动的是整个白酒行业的新格局。
名酒变民酒
始于2013年的价格战一直酣战至今。这种通过降价来调整产品结构的经营策略,重新定义了中高端白酒。53度飞天茅台每瓶零售价从2000元降到了1000元左右,国窖1573每瓶零售价从1589元调整为779元,52度水晶瓶五粮液每瓶零售价从1109元下调到729元……
不过,今年以来的价格战有些新意。在期望通过降价稳固中高端市场份额的同时,茅台、泸州老窖、五粮液、郎酒等开始开发中低端新品以抢占市场份额。
10月10日,茅台面向中低端市场,推出汉酱酒、仁酒、茅台王子酒、茅台迎宾酒四大酱香系列酒品牌。10月13日,茅台又与战略股东一起注册成立贵州赖茅酒业有限公司,重启“赖茅”商标,再次发力中低端白酒。
“茅台要把名酒变民酒,不仅仅是‘高大上’的国酒,更应该是和老百姓相关的国酒。”茅台销售公司总经理王崇琳表示。
同期,瞄准中低端市场的泸州老窖“老窖世家”系列——尊诚世家、尊崇世家和尊祥世家上市。五粮液也不甘寂寞,自去年以来就先后推出了定位“腰部”和低端市场的五粮特曲、五粮头曲、绵柔尖庄等。
已经存在多年,曾经被大牌酒企作为赠品相送的小酒,也成了各酒企的“新宠”。小酒别名“青春小酒”,其容量大约在50ml至250ml之间,售价一般在15元至50元不等。
今年10月,在重庆举办的第91届中国秋季糖酒会上,茅台、泸州老窖等行业巨头,以及三、四线酒企纷纷推出小酒新品:五粮液继“歪嘴”后推出了“干一杯”等10余款小酒,酒鬼酒则展示了蔚蓝星空、老号陈坛等多款小酒……
在泸州老窖销售公司副总经理李小刚看来,行业消费趋势将走向家庭、朋友间的自饮式消费,小酒因此成为酒企转型的必由之路。
“随着白酒行业的深度调整,白酒消费趋于理性,整个行业回归到竞争力原点,即大众消费的本质——物美价廉。”中国品牌研究院研究员崔自三对记者说,中低端市场有很大发展空间,对于中小酒企甚至酒企大佬都有着很大机遇,所以大家都转向造老百姓喝得起的酒。
与发力中低端白酒相对应的,便是走近普通百姓,深耕区域市场。这其中,以五粮液开启的并购区域品牌尤有代表性。
7月8日,五粮液发布公告,公司共出资2.55亿元购买河南五谷春酒业股份有限公司约51%的股份。早在2013年,五粮液就投资河北邯郸永不分梨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四川中国白酒金三角品牌运营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打造和布局区域性品牌。
而其老对手茅台,则选择了通过经销商发力其空白区域市场,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6月16日,茅台发布消息称,将在符合公司开设专卖店各项条件的空白区域市场新增经销商。
渠道多方突围
除了调整产品结构,渠道的变革也让各酒企煞费苦心。茅台自建电商了,五粮液和京东合作了,泸州老窖也和中酒网联手了……
做电商还不够,还要做O2O。
继洋河股份率先在南京开启O2O试验场后,茅台拟整合自身线下30多个直营店与上千家专卖店,与线上互联网结合试水O2O;经销商银基集团旗下中酒网要做O2O;酒类连锁品牌1919酒类直供等也在这条路上前行;专注于B2C的酒仙网也发布App酒快到,试图搭建O2O平台。
“在去中间化的理念下,各酒企正在想方设法开拓新渠道并进行市场营销。”资深酒类营销专家肖竹青举例,五粮液和西凤酒把“喝酒大户变成卖酒大户”,通过圈子关系发展客户。
今年3月,五粮液宣布,对此前特供给中铁二局的“开路先锋”白酒,将与中铁二局一起联合开发运作。7月2日,五粮液同北大荒集团宣布战略合作,将在白酒新品开发销售、营销网络建设等多领域战略合作,双方共同打造的“北大荒鸿福”酒正式上市。
上文提及的茅台重启赖茅品牌,则引进中石化易捷销售有限公司入股,欲借助其庞大的销售渠道资源进一步打开市场。
而西凤酒这两年来,先后通过开展体验式营销、异业结盟和分行业垂直渗透等新型营销方式,同邮政系统、河南盐业、京华时报报业发行公司等有着丰富渠道资源的系统合作,积极拓展渠道。
不单如此,为了突围,针对个人消费群体和商务消费,酒企扎堆推定制酒开发消费者。
1月,茅台宣布成立个性化定制酒公司,并宣称要在2014年确保10亿元的销售额,未来3-5年销售收入要达50亿-100亿元。5月19日,汾酒宣布创意定制公司正式成立,10月18日,推出首款定制酒“中国酒业协会文化委员会纪念酒”;西凤酒则以西凤酒文化馆为载体做定制酒,2014年目标要达2亿元……
目前已经有包括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等知名企业在内的30余家酒企参与到私人定制业务中来。
“以前更强调团队营销,现在则更强调全渠道运营。”肖竹青说,现在酒企通过各种渠道更广泛地铺货,对市场也不再进行过滤了。
nlc202309042305
蓝海变红海?
当各类酒企还在多方突围时,不少跨行业企业则纷纷涉足白酒行业,欲借此机会“抄底”。
先有哇哈哈于2013年底投资150亿元,与贵州省茅台镇金酱酒业有限公司成立了合资公司生产酱香型白酒。今年初,宗庆后还表示,娃哈哈白酒板块将在3到5年内上市。
后有联想控股旗下丰联集团于2011年6月份开始,全资并购的武陵酒业、河北板城酒业、山东孔府家酒业和安徽文王贡酒4家白酒企业,在沉寂近两年时间后,于2014年开始进入运营正轨。6月6日,斥资16亿元的孔府家生态酿酒产业园项目开工建设。
在崔自三看来,尽管“中央八项规定”造成白酒行业需求有所下降,但因为中国的白酒文化,消费者对白酒的刚性需求依然不可忽视,整个行业只是需要重新洗牌。
此外,在白酒巨头纷纷放低姿态的同时,一些酒企反而向高端白酒继续推进。
4月24日,今世缘披露的IPO招股书显示,其拟发行不超过5180万股,募資近10亿元。在IPO的募投项目中,公司不但没有放大低端酒产能,反而向高端产能扩张。
该招股书显示,募投项目投产后,公司将维持原酒1.5万吨和成品酒3.4万吨的生产规模。但成品酒的产能结构将发生变化:一级优质白酒产能将增加到2440吨,二级优质白酒将增加到4155吨,普优白酒将下降为2.74万吨。
在重庆糖酒会上,剑南春推出了市场零售价1680元/瓶的高端产品“剑南春·公元779”,其品牌运营商——金剑营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晏明的话则颇有意味:“商业竞争的红海和蓝海是相对的,在高端白酒消费需求仍然存在的前提下,当业内都转向‘腰部’、‘腿部’甚至‘脚跟’的时候,理论上的蓝海也是红海,而这个时候原来的红海反而存在机会。”
这在肖竹青那里也得到了认可。他认为,现在中低端市场很重要,高端白酒需求固然存在,但如何通过营销创新让消费者感受它的品质和价值,这点很重要。
不过,在崔自三看来,这是在逆潮流而动。他认为,茅台、五粮液等都在回归竞争力原点,这颇具竞争力。未来只有性价比高、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才能持续发展。
“未来究竟是中低端白酒的天下还是高端白酒的天下,还需要市场的验证,至少需要3-5年的时间。”肖竹青说,会有大量酒企被市场淘汰,也会有源源不断的新进入者。
“对酒企来说,最重要的是从渠道驱动向消费者驱动转变。”他说,为消费者创造良好的用户体验,这是一个大方向。(支点杂志2014年12月刊)
9.朱凯:文化营销在白酒行业的研究 篇九
中国食品招商网 http://
2011/1/26 9:19:39
作者:朱凯
编缉:刘莉
一、中国白酒行业发展现状
白酒行业在经历了“金牌战”、“广告战”、“包装战”、“促销战”等等之后,白酒企业越来越重视构筑品牌的文化内涵,将文化营销作为重要的营销策略。目前,全国有白酒企业35000余家,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取优势,白酒厂商都非常关注中高端白酒市场,纷纷推出主打产品。
二、白酒企业文化营销宏观分析
中国一直就有酒文化。酒是一种寄托,可以传达感情,酒的消费事实上不仅是物质消费,更是精神消费,酒文化与白酒是分不开的。激烈的竞争促使白酒企业进行营销创新,价格促销、广告宣传、渠道公关等各种营销策略被广泛应用。文化营销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在白酒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小糊涂仙的“难得糊涂”文化大获成功,以至于短时间内酒文化制胜的观念风行天下,很快酒水的“窖、妖、鬼、神、人物、智、传说”等文化大行其道,概念满天飞;金六福也在这样的环境下抓住机遇,在强手如林的酒水市场上成了气候,“福文化”已经深入人心了。更早的时候,湘西的酒鬼酒更是把千百年来喝酒人群的一个独特现象和魅力传神地体现在了一个酒品牌上,一时间也达到品牌知名度的最高点。
三、白酒企业文化营销微观分析及营销策略
白酒企业不断去发掘、甄别、培养或创造某种核心文化价值,然后将其提炼为白酒产品、品牌和企业文化,使之与消费者的文化需求、晋升需求相匹配。金六福的“福”文化,茅台的“国酒文化”,剑南春的“唐文化”,国窖1573的“年份文化”,孔府家酒的“家文化”无一不是对传统的中国历史文化进行挖掘,将之与酒品牌联系,迎合消费者的精神文化需求,满足消费者的成就感,最终达到营销的目标。
文化营销在白酒行业的实践应用主要有两个关键点;即白酒品牌核心价值提炼和核心价值传播。
1.核心价值的提炼,即文化诉求点的挖掘。市场定位理论的实质是目标顾客差异化和顾客价值差异化。品牌核心价值的提炼是整个白酒文化营销的核心,分区域、民族特点去找准目标顾客的文化价值需求和精神需求并进行深入挖掘,最终提炼出有效的、独特的文化诉求点,满足消费者的这种需求。金六福抓住周边消费者对“福文化”的认同,剑南春针对消费者“唐文化”的仰慕,打造独特的、有意义的白酒品牌文化,满足顾客的文化价值需求和情感需求,最终牢牢把握了市场。
2.核心价值的传播。白酒企业提炼了核心价值之后,必须通过合适的传播渠道和方式对其进行传播。
(1)整合所有资源,利用一切传播渠道进行传播品牌的核心价值。可以利用电视、网络、广播、报刊、杂志、户外广告等传播渠道,将白酒的核心品牌传达给消费者。
(2)建立自己的渠道,优化管理。批发、商超、团购和餐饮是白酒销售的四大传统流通渠道。
{ 分页 }
渠道管理好了才可以更好地进行营销。渠道的优化还表现在渠道的上下衔接,如进名烟酒店、礼品专卖店、商场和超市开设专柜、特产店等等,这样可以加强辐射终端和特殊终端的直接供应
(3)合理策划和利用各种活动和新闻事件,运用多种文化元素进行有效的品牌传播,潜移默化中提升品牌的社会影响力。例如从宋河酒的品牌诉求来看,它诉求的是“中国性格”,即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性格,而两部电影的故事内容体现的正是这一主题:《赤壁》塑造的是英雄群体像,让人们通过英雄情结来认识宋河;而《建国大业》表现的是在特定历史时期,中华民族最优秀的个体是如何决定自己的命运和前途的。
四、白酒行业文化营销的误区
第一,对于白酒产品的文化定位泛滥成灾,现如今在出现了“福文化”“家文化”的成功文化营销案例之后,跟随白酒市场的文化定位,相继出现了“毕业文化”、“婚庆文化”、“生日文化”等现象,有些企业文化定位根本没有抓住产品所要挖掘的文化内涵,没有理解消费者更深层次的精神需求和文化需求,或许会获得一时利益,但决然不是一个企业、一个品牌长久的立足之本;而且现在许多白酒企业对于文化营销却成了比历史悠久、比包装古朴、比广告氛围的低层次竞争,盲目跟风现象严重。
第二,有些白酒企业舍本逐末,对于产品的文化定位非常的准确,但是却没有把握这个度,只是注重对于产品文化的包装和营销,却没有把好质量关,最后也是惨淡收场。
第三,在产品文化定位之后,没有围绕所定位的核心文化,没有找到合适的传播载体,没有充分让消费者理解品牌所表达的文化内涵,所以很难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就像道光廿五集团定位于全国唯一的满族传统酿酒工艺企业,但是却选择了外籍相声演员大山作为品牌形象代言人,并且在广告宣传中一味强调历史,而忽略了“满族酿酒文化”,导致传播效应弱化。
结束语
10.关于白酒行业的网络营销调查报告 篇十
040260135 王子桐
关于白酒行业网络营销调查报告
一.行业现状分析
1.1白酒行业底部已现
2001年到2011年期间,是我国白酒产业的黄金十年,不过在2011年以后我国白酒行业市场进入了调整期,高爆发的增长早就结束了,如今白酒行业是理性消费与理性发展的时代。白酒行业未来将以电子商务平台为依托,驱动力变为消费者,逐渐步入一个注重性价比的行业潜规则。白酒行业将通过提供物美价廉让消费者放心的产品来占领属于自己的市场份额。
步入2013年,白酒业的增长趋势就已经呈下降趋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全年白酒行业大规模以上企业总产为量1423.53万吨,与往期相比增长6.32%,但增速呈下降趋势。2014年4月,中国酒协发布的2014中国酒业研究报告显示,2013年以来白酒行业业绩仍呈下滑趋势。2014年亏损的规模以上白酒企业比上年新增51家至327家。具体到白酒行业亏损企业123家,比上年同期增加了30家,累计亏损10.5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了69.53%。
1.2白酒行业传统营销短板
业绩下滑的同时,产量却在增加。博于智业市场研究中心获悉,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白酒行业累计产量1342.56万千升,同比增长2.8%;按照白酒行业的“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白酒产量达890万千升,而2014年的产量已明显打破了这一目标规则。
现在随着时代的额发展,越来越多的白酒企业也面临着各式各样的问题,酒类市场上不同类型的酒品开始增加,以往的在全国各地开店铺,扫荡式的营销,生产厂家与经销商的问题也各自暴露出来,白酒企业为了节约成本而下降了白酒的质量,经销商为了打压价格但又要保证白酒的质量,这是白酒传统行业里主要的问题。还有就是各大白酒企业相互竞争,大力的模仿一些做得比较好的白酒企业,价格,包装,质量也差不多,问题颇多。
1.包装陈旧无创新
很多酒业都是依照以前的白酒款式,没有创意意义,瓶子过时(图九),包装没有新意,外观过于保守,抄袭严重,有些酒业看到现在市场哪款酒比较火就会满目跟风,所以可以看到市场上很多白酒的包装与外观都差不多,急于求成让白酒企业失去了创意意识。包装过于简单,都是里面是白酒瓶,外面就是一个酒盒,并无太多卖点,如果能结合当前的DIY定制于特色,并且做出修改,这是一个很大的卖点。
2.称谓严重混乱
白酒名称雷同严重,很多白酒产品都是以假乱真,随着时代变化,各种新型品种的产生出现(图十),白酒的名称混乱不堪,每个酒业基本上都以纪念酒(结婚纪念酒,神州飞天纪念酒),周年酒(三周年,五周年),五年,十年,二十年,五十年酒,列如:(天长地酒,九月九的酒)等等,名字上都基本上相同,没有自己的特色特点,无论大小企业都有这样的困扰,像走改革派创新出新的名称,但又不知道顾客能不能接受,如果不变革,市场上名称一样,不利于自身的发展与建设。
成功案列:江小白,青春不老,喝二两江小白,江小白在名字上突破了传统的酒名,大胆创新的意识。主打现在的年轻人,而且在网络上大肆宣传,推广做得比较好,名字上就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影响,现在销售业绩一直名列前茅。
3.拥有随意性
没有名目的降价、促销、大酬宾、大赠送,达不到预期目的。随着现在市场上的白酒激烈的竞争,各个企业都做出了自身的价格手段调控市场,没有一个目的性的,而且十分的盲目,随意性太强,包括推出的买白酒抽大奖,送出旅游等等,但是他们没有考虑这是整个市场的事情,没有一个集体性,不可调控的东西实在太多。大赠送是一个较为混乱的事件,前段时间山西某白酒企业推行的买白酒大赠送活动受到了来自中国白酒协会和各大白酒企业的纷纷指责,因为违背了市场经济,让很多白酒企业都无从应对,而没有通过正规的渠道进行销售,这可以看出白酒行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太强。
4.不正当竞争现象
白酒企业为了争夺市场份额,扩大自己的白酒销售量,相互抵制和压价。白酒经销商和厂家矛盾,以贵州茅台为首的酱香型白酒与五粮液为首的浓香型各自在市场上占领白酒市场,导致不合理的价格出现。更重要的是假酒的出现,假酒在一些远离酒厂出产地的地方,很多人偶读没有买到真正的白酒。另外,白酒的销售团队的整体业务素质,很多业务员在销售过程中不知道该如何处理与顾客的关系,导致消费者不满意和不放心,白酒企业的利润下滑,白酒市场的混乱。
1.3酒业变革追逐“互联网+”
诸多白酒企业在2013年开始尝试依托电商平台,尤其是在市场惨淡时候,包括茅台、五粮液、洋河等大型白酒企业纷纷寻找新的市场突破口,电商平台成为重要渠道。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人们对网络的依赖,网络营销逐渐被诸多行业利用,各行各业开始用网络电商平台来代替传统营销去开展市场营销活动。不过在白酒行业,企业对网络营销的应用并不广泛。据中国互联网数据中心2011年的统计资料显示,2011年上半年食品饮料行业在互联网营销方面的费用仅仅占到所有行业网络营销费用的2.9%。(由此可见,白酒行业费用占比更小)。而从网络营销所采用的方式看,国内白酒企业大多会采用两种方式来进行网络营销:1.建立自己的网站或博客,在网站或博客上发布企业产品信息和企业发展状况等等;2.在地方网站、行业网站和较大的门户网站上发布以flash动画或图片的广告。
除此之外,一些白酒企业通过电子商务的方式建立起了网络销售渠道。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民数量的不断增加、网络购物习惯的逐渐形成,中国网民的年龄结构与国内白酒消费者年龄结构已经快趋于一致,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2年8月发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网民中20岁到50岁的网民数量已经占据全部网民数量的66.2%,而在我国,白酒消费群体主要集中在25至45岁,所以,国内白酒行业网络营销的基础已经形成。
互联网电商的优势
二.以酒仙网等为例的分析
2.1企业现状
酒仙网是目前国内具有最大规模的B2C酒水连锁电子商务网站,它通过借助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提供销售酒类高档消费品的销售服务。酒仙网的商业模式秉承着“简短销售环节,低价吸引消费者”的原则,将传统的五、六个环节变为一个环节,形成了较低成本的价格优势。网站从创立开始,酒仙网就一直坚持以用户体验为最高诉求,并且以“买真酒就上酒仙网”被消费者广为传播。目前,在淘宝、天猫等上输入“白酒”,搜索结果中排名第一位的就是酒仙网电子商城。
去年,白酒行业虽然传统销售景气度下滑,但在网购市场上,确实另一番热闹景象。贵州茅台8月份重启网上商城,泸州老窖、洋河等知名酒企则在天猫开设直营旗舰店。在传统渠道,酒类的流通成本大约占销售价格的50%,甚至更多,而酒仙网的直接采购、直接销售使得它即使保留15%的毛利,其价格也会低于传统渠道终端,而且也可可以消除酒类铲平在流通环节中的造价、抬价等问题。酒企“触网”目前有两种模式,一种是自建电商平台,另一种是入驻第三方电商平台。在业内人士看来,酒企“触网”当前主要是为了增加品牌推广的窗口。酒类电子商务渠道虽然目前市场份额还不大,但这是市场的一种发展趋势,也是酒企渠道多元化的一种新尝试。
2.2酒仙网的营销现状分析 2.2.1模式分析
酒仙网其一种全新的合作模式—“酒类网络代理商”,它包括了普通网络代理商、线上独家代理商以及线上定制产品销售商等,解决了众多有争议的问题。酒仙网提倡“广结善缘,合作共赢”的新电商精神,与多种平台电商如天猫、淘宝商城、一号店、当当网、苏宁易购等实现深度合作,开创了垂直电商和综合电商的合作新模式。其在酒类电商领域一直保持着很强的渠道优势,而在酒类电商领域的市场份额也一直领先。
图一.2012年上半年酒类B2C网购营收交易份额
图二.酒仙网主页截图
图三.酒仙网seo综合数据查询结果
酒仙网在中文网站排名为1605,北京市排名727,反链接数为1236,域名年龄11年7月11天。根据站长工具的网站SEO综合分析来看,酒仙网在电商网站中的排名不算靠前,不过这其中不止包括酒类电商网站,如果把其他电商网站去除,酒仙网的排名应该是名列前茅的。虽然说酒仙网的日均IP大约为16200,但日均PV却为64800,是IP的4倍,说明酒仙网的访客数量还是很可观的,具有一定的可读性。
图四.酒仙网百度权重查询
酒仙网的百度权重为6,PC指数为2713,移动指数为3549,360指数为10999,在关键词排名为第一位,百度收录量达到3880000。
2.2.2酒仙网运营分析
由于就累得特殊性,对物流的要求极高,为保证货品能够安全配送到消费者手中就必须在包装上下足功夫,以降低运输过程中的损坏率,减少不必要的赔偿费用。从上图可以看出酒仙网对每瓶酒都采用了专用的安全包装,首先是品牌原厂的包装,而对于那些用于送礼的消费者,酒仙网还会提供精美的礼盒。其次是防碰撞充气球包裹,最后是五层双瓦楞纸箱对商品整体封箱包装。通过严格的包装工序,确保在运输过程中不会挤压,碰撞等原因造成的破损。
图五.酒仙网产品包装
酒仙网以诚信为本,凭借十多年的酒类经营历程,在进货、仓储、物流等个环节都进行严格把控,从而确保了产品的品质,首先从采购上,酒仙网只从酒厂直接采购或与一级代理商等正规渠道采购,所有供应商均对公司的资质进行严格把控,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生产许可证,酒仙网都严加把控检查,一个都不能少,确保供应商品品牌授权资质。同时,酒仙网和国内外知名品牌强力合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确保出售商品货真价廉。从仓储上,酒仙网所有到仓商品,均经过专业质检人员的全面检查。对产品包装、生产批次、是否有漏酒等进行百分百全检,并定期对产品进行随机的拆封抽检。从物流上所有出库产品均由专业质检人员对包装再次检查,确保发出的每一个产品均符合要求。通过全方位严格的产品监控机制,保证忠实履行“买真酒就上酒仙网”的道德承诺。
2.2.3推销策略分析
(一)广告推广
在广告推广方面,酒仙网的广告种类比较多,包括线上各大网站的flash广告,电视广告、公交站牌、大牌广告等等,同时,相比其他电商网站在广告推广上的大量资金投入,酒仙网采用了“互动广告”的模式,即与自己的供应商合作,利用酒企的广告,为自己推广,即加强了合作,又免费为自己做了宣传,一举两得。
微博推广策略。微博推广凭借其低成本、互动性强、信息发布便捷、传播速度快、操作简单等特点已经成为了一种热门有效的方式。酒仙网利用微博推广,邀请了不少明星参与,依靠明星的大量粉丝群体进行扩散,在去年双十一期间获得了不错的成绩,加速自己的品牌建设。
(二)营业推广
营业推广也称销售促进,它是指企业运用各种短期诱因鼓励消费者和中间商购买经企业产品和服务的促销活动。在营业推广方面,酒仙网采用会员制度,设置有金币和返现机制,当消费者在购买指定商品或是购物金额达到指定条件,在成功支付订单后,系统自动返现部分现金券到客户的账户内,并获得相应的金币,金币可以兑换奖品,现金券促使消费者产生二次购买的欲望。其次,在节假日的时候还会举行赠送礼品卡红包等促销活动,鼓励用户下单购买增加交易量,从而进一步扩大销售额和知名度。
2.3酒仙网网络营销存在的问题分析 2.3.1产品问题
根据易观智库的报告显示:2013年上半年酒类B2C经营品类分布,葡萄酒占所有酒类的68%,白酒则占19%。葡萄酒以为品牌认知度低、先下分销体系不健全、价格不透明等原因,在线上市场反而迎来较大的发展机遇。而白酒由于价格比较透明,中低端品牌商对线下渠道有较强的依赖性,线下分销体系较完善,所以发展较为缓慢。
图六.2013年上半年酒类B2C经营品类分布
2.3.2价格策略问题
为了快速渗透市场,提高市场份额,不可否认低价策略的确让酒仙网得到很多用户的追捧,但低价策略从一定的角度来说也是一把双刃剑,在吸引消费者放弃更高价商品而选择酒仙网商品,同时,也往往遭到传统渠道商的合力抵抗,渠道商又转而影响生产厂商,有些生产厂商甚至因此中断与酒仙网的合作关系,导致酒仙网部分产品出现断货现象,严重影响酒仙网的销售和信誉。
2.4解决策略 2.4.1产品问题方面
酒仙网应加强对红酒的宣传,红酒的发展被业内人士纷纷看好,以及各方数据报告都表明红酒在网购市场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酒仙网应该在保证白酒销售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寻找更多的红酒和洋酒的供应商以丰富产品的瓶中,加强自身红酒和洋酒等的宣传力度,使红酒和洋酒与自身强大的白酒一样具有影响力,从而留住红酒顾客。
2.4.2价格问题方面
由于酒仙网的低价,影响了传统线下经销商价格体系,收到了酒企和传统经销商的联合抵制,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同时,仅仅依靠低价、低利润的风投支撑,形成低价运营模式,会使酒仙网的整体利润降低。酒仙网应该在低价吸引消费者眼球和降低来自生产厂商、传统渠道商的压力之间寻找平衡。改大幅度的价格折扣为适度的价格折扣来减轻外部压力。应该一方面通过改善和白酒生产厂家或供货商的关系降低进货成本,另一方面也应该通过整合内部业务流程降低成本,将价格维持在具有竞争力的适度水平。
三.总结
【行业分析-白酒行业-证券投资】推荐阅读:
分析:我国白酒行业九大消费特征07-14
投资行业分析报告09-22
投资银行行业分析01-01
中国铝箔行业投资前景分析报告07-26
2023年中国服装行业投资分析08-18
中国肉鸡行业投资分析报告怎么写09-12
白酒行业12-18
女士化妆品行业分析报告包括投资和前景分析11-21
中国硫酸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09-02
中国果酒行业市场调研及投资分析报告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