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童年的生活故事随笔

2024-09-24

回忆童年的生活故事随笔(精选10篇)

1.回忆童年的生活故事随笔 篇一

作者:石军

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写画空间(ID:gh_802563982b8f)

今天是星期天,太阳暖暖地照着大地,在一个广场上,我享受着这冬日暖阳带来的温暖,看着一群孩子在尽情地玩耍。奔五的我心情特别舒畅,因为,我们这年龄的人,有的已是爷爷,奶奶,虽然我不是,可看到这群可爱的孩子,心里总是有种说不出的甜。

这也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那个年代,没有现在孩子所能拥有的玩具,就连看场电影都很难,看电视更是费劲,得跑几里路才能看,好在人小,能从缝隙里挤到电视机前。记得最早看的电影差不多都是战争片,而电视那会上演的是《霍元甲》《陈真传》。因此我们的玩具就多为自制手枪,手榴弹,刀和剑。

要说我们最开心的就是自己有自己的玩具。因此,我们周末,三五一群,开始枪刀的制作。有人从家偷出铁丝,有人从家偷出自行车链条,菜刀,钳子,锤子。没一样是正经从家里拿出来的,因为虽然是自制枪,可有时会伤人,家里人不会让做。有了工具,我们便找了个没人的地方开始了工作,各人都有分工,忙火了一天,连吃饭都没回去,就算制成了一把链环枪,和一颗手榴弹。我们一伙里,有老大,所以枪还是由他保管,我有幸拿着手榴弹。为了试试枪和手榴弹的威力,我便说好回家吃饭。虽然看起来是吃饭,实际上是回家偷鸡蛋,有了鸡蛋可以在小卖部顶钱,换取鞭炮。就这样,一场预谋便在吃饭的过程中悄悄地进行,虽然没有回家时,为吃饭而不挨骂的,可偷鸡蛋的事没人办不成,等我拿着鸡蛋到约定的地方时,别人早已到了,我不知道他们吃没吃,反正我也就加个馍,偷了鸡蛋便走的时间,他们都已经到了,我想他们应该没吃。

我奶奶养的鸡多,所以我偷了两个,别人都一个,老大还夸我有本事,听了我心里特别高兴。

很快鸡蛋变成了鞭炮,找了没人的地方,大家齐动手,把炮里面的炸药拨了出来,放在老大早已准备好的空香脂铁盒里。那会的铁盒在我们看来不是炸弹,而是宝贝。

试枪要在傍晚天暗下来的时候,为能看到枪喷出火焰大小,这样给枪的质量做鉴定。眼看天黑了,老大给枪里装上炸药,也让我给手榴弹装上。拿着装了药的枪,老大装着电视里老大的样子,显得特神气,那会的我们一脸的崇拜样。

天刚暗下来,我们已迫不及待地让老大试枪,老大便让我们站远点,他扣动了扳机,清脆的一声响声后,我们看到老大手里枪没了,我们跑近,看到他的手已被药炸得发黄。枪被炸得变了型。老大还是老大,他硬着嘴说没事,可能是药装多了。看到他没事的样子我们心里再没了紧张。

下来该试手榴弹了,扔手榴弹必须有技巧,让大头着地,要不不会响,这是我的特长。

因为天都暗下来了,我又专心扔手榴弹,所以没看路上是否有行人。就在我扔出手榴弹的同时,一辆自行车行驶过来,而手榴弹正好落在自行车前轮下面,伴随着一声震响,自行车上的人便一下栽倒在地,我被吓傻了呆在那里。当车上的人把我拉住的时候,我才发现,几个伙伴早已没了踪影。

拉着我的人不是别人,正是老大他爸,我心里无形中多了恐惧。他一只手拉着我,另只手推着自行车,把我带回家。

可能因为我爸打过我原因,在他们的再三追问下,我说了制枪的过程,和偷鸡蛋试枪,试手榴弹的事。因为是星期六,那晚我有幸没挨打,而被罚站了。大概晚上十点的样子吧,我听到老大要死要活地回话声,肯定他爸打他了,我心里又被恐惧填满了,我出卖了老大,他上学时会不会打我的想法在我脑子里转。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当我醒来,看到我躺在爷爷的被窝里。我问爷爷我咋在这,他说我靠墙睡着了,爷爷把我抱进房里的。那天我再没出家门,在家做了作业,便又去睡觉了。

第二天早上,当我们在路上相遇的时候,没一个人说话,老大也没问我,可等到学校门口时,老大告诉我们,以后不能玩枪了,我们都得好好学习。我提在胸口的心总算是放下了。

这一天是我最开心的一天,也是我成长最快的一天,所以这一天一直伴随着我,陪我走完今生。想到这些,看着眼前的孩子,我脸上露出从未有过的笑容!

2.回忆的随笔:追忆夏天的童年 篇二

夏风摇身一变,温柔着

悄悄裹着行人,卖弄着清凉

柳条儿也欢快着,扭动着

鸣蝉站在枝头

吹响了进军三伏的号角

炊烟轻轻一扭,丝丝缕缕向九天

只有那杆旱烟,蹲在卷叶的玉米田畔

一脸的愁眉,无处伸展,捏碎干土,随风飘散

乡村的生活就是这般,缺少东篱的悠闲

不知那陶潜,把菊种在那边

荷锄的豆苗,稀疏常见

只苦了那弯月,夜夜陪伴

我只想乘一缕冷风

去追赶那童车的夏天

夜夜躺在门前

听着鸣蝉的歌声

陪着曲曲入眠

3.回忆童年随笔 篇三

那时我们住的是四五十年代的土坯墙瓦房,北风呼啸如狼嚎,门与窗咔嚓咔嚓声,声声中听。大年夜大年夜雨倾盆夹暴风时,大年夜大年夜盆兼小盆,象泉水叮当。

时光似箭 ,如时光似箭。流浪在外的我应了贺之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年夜大年夜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懂得 ,笑问客从何处来?三十余载弹指间,愕然而视,哑言掉落笑。

w紫金县农机补缀制造厂》是大年夜大年夜名鼎鼎的数一数二的大年夜大年夜单位,家户喻晓,厂门那棵参天细叶松,春天嫩绿黄的,晨光的露水透过阳光,晶莹剔透 。旁紧挨着排排苦楝树,夏蝉的舞台,男童的乐土,厂后是条川流不息的秋江河,潺潺的流水清澈见底,时缓时快象乐曲…炎夏天是我们的寰宇,水中游玩,摸鱼捞虾…不亦乐乎。

4.伤感的童年回忆故事:童年臭事 篇四

一篇课文题目是彩霞姑娘,书中写道:花常开,水常流,彩霞姑娘没自由。鸟会飞,鱼会游,彩霞姑娘要出头。小伙伴们将我围攻,手拉着手,把我圈起来,对我大声读这两句,那不是写我的,他们齐声说是写我的,我蹲在地上哇哇大哭,他们一个劲的笑,一个劲地冲我读……

那时家里穷,我穿哥哥的旧衣服,像个假小子,我真的被同学们击垮了,难道真是写我的?妈妈为什么不给我买新衣服?爸爸像个怪物,那么高大,老骂我,她们吵架,我吓得躲一边,放学回家就让我割猪草,有一次差点把指头割掉……

5.回忆童年的故事作文800字 篇五

“余忆童稚时”,这是沈复在童年里写的一句话。写了沈复在长大以后回忆小时候的童稚与快乐。

小时候,我也有过许多有趣的故事,例如:刷牙变掉牙,吃香蕉掉牙……但在这里我想讲的是我小时候解剖金鱼,帮金鱼做手术。

四、五岁的我,总是调皮捣蛋,总是爱弄得家人不得安宁。

一天早上,我正闲着无聊。我忽然看到一个小鱼缸里的几条小金鱼活动好像有点不正常。我想,不如我当医生给它们看一下病吧!

随即我拿出一块布铺在桌子上,双手戴上一次性的手套,拿出一捆牙签放在一旁。我自言自语地说“手术开始了!”

我从金鱼缸里拿出一条小金鱼,放在布上面。拿出一支牙签,小心翼翼地把小金鱼的剖开。里面露出了一些内脏,我用清水清洗干净之后,发现金鱼翻白眼,内脏不见了一些,鱼的身体里没有血了。我想:不管它了。我随即用封面胶把肚子给贴合在一起。

我连续把几条金鱼都如此“治疗”,完成后,都放回到金鱼缸里,结果全都游不动了。我大哭一场,妈妈见了都没声好气。

我心想:怎么办啊!小鱼都死了吗?怎么刚做完手术就死了,手术难道失败了吗?而且把那些血啊、内脏等难看的东西全都弄走了。

妈妈好像明白我的心思,说:“小金鱼生命力脆弱,你这么一弄,当然会死啦!而且你又不是动物医生,不懂弄这些玩意。所以以后不能擅自做事情,自作主张。”“我没有自作主张”,我说“我只是看见小金鱼们游动反常,好像有病,所以就跟它开刀做手术咯!”

妈妈说:“它没有病,只是你没事找事干。”我说:“我没有,没有就是没有,你别想硬要我承担罪名。”“哼!”我嘟起嘴来,插起腰来,一副我说的话就是王道的样子。妈妈摇了摇头,笑了起来,随即走开了。

我又想:本来就是嘛!想硬塞罪名给我,没有那么容易,还在那里发傻地笑。

6.童年的乡村回忆故事:爬犁的记忆 篇六

我的家乡是东北农村典型的高寒山区,不用说常年在这里生活,你一听这名字就会感到这是一块多么让人富于幻想的土地。如头道沟、二道沟 、三道沟。如头到岔、二道岔、三道岔。像什么小庙岗、王和尚岗、大岭西。小河沿 、大河沿等等,无不打上有沟有岔有岗有岭的烙印。我就是在这有沟有岔有岭有河的地方出生长大,它的一山一水一岭一河无不打上了我整个童年、少年以及青年时的烙印。而陪伴我所有成长的爬犁更是我此生难以忘却的情怀。

农村的爬犁在我的记忆中可分为小爬犁,人爬犁,牛马爬犁三种。小爬犁也叫冰刀爬犁,是每个农户人家家家都有的工具。它一是农村半大孩子在山岭雪地劳动和游戏的工具,也是山里人家日常外出买东西串门子或平时做家务无法离开的家什。它通常是用两块扁形的木头方子前面锯成斜茬,然后再按一定尺寸在方子的上面钉上平整的木板,方子下面安装上冰刀、铁管、铁筋之类的物件,前面栓上一根绳子供人们拽拉一个完整的小爬犁就算做好了。

人爬犁是那时农村各家个户必不可少的农用工具。因为住在林区或半林区通常要用柴禾取暖做饭,一般农家都没有饲养牛马,只好靠人力来完成这项捡柴禾的任务。所以一到了冬天,家里有老人和孩子的都要去山里捡柴禾,以供这年的冬天和来年多半年的取暖和做饭之用。那时山里有叫柞木,扭劲子,花曲柳和色木的几种树木,人们常常把长的比较直,粗细在四五公分的幼树从山里砍伐回来把它锯的一般长短,然后用当年打粮落下来的豆秸或包米秸子点燃熏烤围出相应的角度。再在两个杆子的根部等距离的地方分别凿上两个卯子,安上木头腿子,再镶上两根相同的木头横撑,从后面的腿子上往杆子的前端连上一根绳子摽紧一张人爬犁就做成了。

牛马爬犁分两种,一种是平爬犁,一种是叫倒挂子爬犁。平爬犁在农村主要是运粮食、土粪、拉烧柴使用。它的做法和人爬犁的做法大体相同,只不过爬犁杆子比人爬犁粗,再就是在做好后要在爬犁的两根横撑上镶上一个长方形的木头架子,再在架子的里边铺上一层木板。这样一可以拉粮和拉烧柴或者往地里运粪土,再就是屯子人家有大事小情用。比如送亲、赶礼、走亲戚,那时乡下农村没有这车那车,就是城里镇子上也没有私家车。在这种情况下,每遇到大事小情如没有牛马车的情况下,有事的人家就会套上几挂牛马爬犁去办事也算很风光。

而倒挂子爬犁主要是用来去山林拉木头和捡柴禾使用。倒挂子爬犁过去在农村生产队经常见,林业伐区人工作业也少不了它。它是由两根直径在十几公分左右的柞木、扭劲子、花曲柳树做成。其制作方法和牛马爬犁的平爬犁制作大同小异,只是它的杆子是直的而且很长,这主要是根据山里拉木头的实用性而设计的。一般牛马平爬犁上山出门只要套上牛马赶走就行了。而倒挂子爬犁不行,它每次进山爬犁上都要带上一付滑圈,滑圈是用一个个铁圈套在一起做成的。每当遇到大岭或很陡峭的山梁,为了使爬犁上装的木头因很重发生跑坡,就提前把滑圈在前爬犁腿子的位子套在爬犁杆子上,使爬犁很安全的滑到坡下。再就是倒挂子爬犁每逢上山无论是检烧柴还是拉木头,爬犁上都要缠上一根很壮的大绳,绳子的底下放两根结实又不很长的棍子,这些东西是捆绑木头用而拉烧柴也也缺少不了它。

记得小时候家里的院子上经常有一两张小爬犁,那是哥哥们的专利。一旦家里有事他们就会拽上它去办这样或那样的事情。等我稍大一些的时候,哥哥也会领着我去西岭打爬犁或者捡柴禾。家乡的西岭很高很长很远,那时乡下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打爬犁是每个乡下孩子最常见的娱乐活动和经历,每到隆冬季节凡是屯子里的孩子都会到岭上去打爬犁玩。打爬犁通常是一个人打,就是把爬犁拉到山路的最高处,一个人爬在上面凭借雪道的滑劲和山路的陡劲,将爬犁最大限度滑下岭去,当然在保证爬犁不偏离雪道的情况下滑行的越快越好,如果想在河套的冰湖上打两手要拿两根头上钉有锥子的撑杆坐在上面划才行。

如果两个以上或者更多人打,那就的事先在家里做一个更小的小爬犁俗称爬犁头。在做好爬犁头后两边各留出两个用来放脚的蹬手,人坐在爬犁上脚可以蹬在爬犁头的蹬手上,当爬犁一路向下滑的时侯,下滑的爬犁要靠爬犁头那上面放上的双脚来掌握滑行的方向。有时为了寻求更大刺激,常常会把很多人的爬犁串在一起形成一条巨龙,七八个人坐在上面有时甚至十几个人,由前面的一个人掌握方向一起往下滑。这样虽然刺激但很危险,由于爬犁的惯性增大串起的爬犁会越跑越快,最后由于来不及拐弯很多时侯都不会滑到终点,而更多的是滑到路边或沟里。虽然路下有很厚的积雪不会伤人,但受到的小擦伤还是时有发生,就是这样我和伙伴们每年的冬天还是玩的乐此不疲。

人爬犁从打我十几岁的时候,就拉着它随大人去山里捡柴禾,由于岁数小开始是哥哥姐姐带我上山,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也像大人一样每天拉着爬犁上山。那时的冬天很冷家家都需要很多的柴禾取暖做饭,所以像我这样的半大孩子都要去干这样的体力劳动。家乡不远就可望见山林,但真正走入山林是要翻过很多山岭越过好多岗梁才能走到。

小时侯我长的小拉起爬犁来比一般伙伴都要费劲,但那时家里很穷哥哥姐姐门又都在生产队上劳动,所以这样的重活就提前落在了我这单薄的肩上。拉爬犁真正走在平道上只要你掌握好脚下的步伐就会把爬犁顺利的拉回家,而最危险最难的是放坡。放坡就是把满爬犁的烧柴和货物从山岭上顺利的放到山脚下,这种技能一是要有娴熟的驾驭爬犁的本领再还要有过人的胆量。记得有一回去西岭捡柴,由于自己的贪载装了超过自己驾驭能力一倍多的烧柴,结果在下一陡坡的时侯爬犁跑了坡,自己也被爬犁裹在了爬犁底下,幸好雪深又没被压在爬犁杆子下面,算是捡回了一条性命。从此再也不敢贪载啦!山里像我这个年岭的人一提起拉爬犁捡柴禾每个人都会说出一大堆故事,我们这一代人可以说从出生到长大都是伴着拉人爬犁过来的。

贫苦的生活过的说慢也快。一晃我在一面上学一面为家里干农活的日子里走过了学生时代,回到家乡成了一位回乡青年,参加生产队劳动的第一个冬天干的第一件农活就是赶牛爬犁。一天生产队长让我去和老社员一起赶牛爬犁,虽然我觉的很新鲜,但我对套爬犁和赶爬犁一巧不通,于是这位老社员教我。原来不管是平爬犁还是倒挂子爬犁都有一套简便的套爬犁方法。首先一张爬犁做好后,在没有使用之前,队里的后勤就会提前准备很多牛马套。

一旦开始用牛爬犁干农活,首先要在做好的爬犁上栓上牛套。这些牛套分别为牛套,牛样子,牛鞍子,牛搭腰,牛后丘几个部分。套爬犁时要先将牛从牛圈里牵出来,牵到事先绑好牛套的爬犁跟前,让牛头朝前站在两根爬犁杆子的中间。然后将穿好牛样子的牛套放在牛的勃子上用绳固定好,再把牛套在靠近牛肚皮的地方用一根事先栓好的绳连接起来。在牛的背上放上和固定好牛鞍子,周起爬犁杆子(平爬犁不用周)将套在另一根爬犁杆子上的搭腰搭在鞍子上然后再挂在这边的爬犁杆子上,再将牛后丘从一面爬犁杆子头上扯过来套在牛的屁股上,感觉牛在套里的适应程度再连接在这面的爬犁杆子头上,一付爬犁就套好了!

家乡的山很陡峭,不管是上地运粮、粪和烧柴,都要行走在很陡的山路上,有时还要穿行在密密麻麻的树林里。赶爬犁一般在平道和上坡时牛走在路上是不用人牵的,它会正确的沿着道路前行。要注意的是下坡,每当下坡时赶爬犁的人必需牵着牛爬犁往下走,不然牛受到巨大的推力就会跑坡。这样不但会出现翻爬犁,严重时还会伤牛。在遇到下坡时如果坡不是很陡赶爬犁人只要紧紧的握住缰绳,离牛头不超过十公分距离就能顺利的走到坡下,如果坡度很大岭又很长有时还会遇到树林,在没有带滑圈的情况下,就得紧紧抓住缰绳,用鞭棍不时的敲打牛头让牛产生坐坡状态才能有效的把爬犁赶到山下。否则刚下岭时就要带上滑圈才能保证万无一失。

打爬犁、拉爬犁、赶爬犁让我走过了艰苦的儿时少时年代。后来由于我当了兵,从此告别了那以爬犁为伍的农家院生活。可是那苦与乐安与险的农村爬犁,一直在我的记忆里收藏。今天写出来一是回忆那难忘的岁月,再就是沟起和我有着同样经历的你我共同去回忆那有农村爬犁的往事。

作者|周文涛

7.春节的童年回忆故事:年俗祭祖 篇七

年三十这一天的中午刚过,暖融融的阳光映照着大红春联愈是耀眼夺目,满院生辉,老老少少的脸上描画着满足的笑。在喜庆祥和的气氛里,大家都是紧张繁忙、年年如是的筹备着。女人们精心洗刷锅盆瓢勺、杯盘碗筷等餐具器皿,把早已准备的鸡鸭鱼肉、水果点心各类供品悉数清点装盘。与此,紧锣密鼓张罗着包好除夕晚餐、夜里“发马子”以及初一早上的三顿水饺。一家老少围拢一起,有洗菜剁馅的,有和面擀皮的,说着笑着忙乎着。其中“发马子”的水饺作重点处理,有一部分要包进红枣和硬分币、角币,寓意“吃甜头”,“咬口福”。

男人要完成的是更为重要的“请影”,也有的叫“挂轴子”。其实就是按世次写有先祖名字的民俗卷轴年画。其内容通常是程式化的民居院落,大致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顶端端坐着被视为始祖的男女长者,其余画面多为竖排的长方格子,填有历代先辈的名字;下半部分是院落概括及古代人物等,院门上常见“悽怆音容在,烝尝俎豆新”,“本支绵百世,俎豆永千秋”之类联语。整个画面装饰是大色块的红蓝黑绿,艳丽耀目。升“影”时,先把与之配套的苇箔或竹帘子固定墙上,然后将其端端正正悬挂于正中,两侧配以多为荷花、芍药内容的副联,并在下端横拦一根细线,以防翘边翘角。

““””时期这个“影”曾被看作是封建迷信的东西,大都以火焚烧。可到了春节还的供奉,有人捉摸出在纸板上粘贴红纸的办法,做成高宽各二十几乘十几厘米的长方形牌位,去掉上边两角或制成圆弧状,书写“显考(妣)府君之神位,男某某奉祀”的字样,供之膜拜。直到现在仍然有人沿袭这种做法。这个“影”升挂起来后要安放供桌,找出一年一用的桌帷子、香炉、烛台以及大红蜡烛等,还有十双新买的红色竹筷,代表着红火和十全十美。 到这时,往往大都是下半晌了,族中“老领头”便召集起爷们儿,共同去请“老人们”回家过年。一帮人马来到墓地上坟叩头,点燃鞭炮,并特别说一句:“老爷老妈回家过年啦”。“老爷老妈”是泛称,代指所有已故的先祖长辈。回家时还要虚掩着门,意为让先人进家,还的在“影”前磕头,以示恭敬和完成了送达通知的任务。

儿时记忆,除夕之夜叫“年五更”,是一个让孩子们有着急切期盼,又有些许胆怯和充斥着神秘色彩的夜晚。这期盼,是渴望新衣新帽、口腹之欲和喜庆鞭炮带来的兴奋冲动;这胆怯,来自那灯烛摇曳里“影”上色彩炫目的古装男女,随微风一起一伏,欲止还动,忽闪忽闪的令人有些头皮发麻;这神秘,是大人们有意无意的渲染,不许高声喧哗,不许乱说乱动,束缚了顽皮少年的随性而为,营造了一种诡异迷惑的氛围。

还有一些禁忌,比如不小心碰碎了碗碟之类,要说“岁岁平安”;煮水饺破了皮说“挣”了;馒头、包子裂了说“笑”了。小孩子如果出言不恭,长辈自然会说“童言无忌”打圆场。可是,有一次我在姥姥家过年,除夕日舅舅“挂轴子”,我看到上面花花绿绿的人物,兴奋的蹦跳着咋呼表弟:“快来看孩啊”,童言出口,惹得舅舅近乎于呵斥,“净胡说,没老没少”。这是“影”的烙印,一生铭记,以至成年后每当看到和我自己“请影”时,总是充满了怯怯之感。由此看来,小小少年的记忆是多么的根深蒂固以及对那颗稚子之心是不敢疏忽染瑕的。

过年的夜晚须明烛高照,灯火通明,预示家业兴旺,同时暗含了不能让先人摸黑之意。这个夜晚阖家团圆,其乐融融,迎新辞旧,只待“发马子”——将天地全神乘骑的纸马烧掉,送神灵回天。这是整个年夜里最为庄重、谨慎而不可差池的时段,是祭祖的重点和高潮。在接近正点之前,已经把白天备好的“祭礼”按序一一陈列供桌,通常为“小三牲”鸡鱼猪肉,豆腐,寓意得福;“三生和菜”菠菜、白菜、粉丝,蕴含勃勃生机、清白做人和福寿绵长。还有不可或缺自家蒸做的五个饽饽,五福临门;一盘年糕,年年攀高。待到吉时,家人一齐忙活,水饺煮好后每碗各盛一对,分别供奉于天地、灶王、祖先等,点高香、焚烧大批烧纸、送大个的“金银元宝”,燃放长挂鞭炮,叩拜四方,恭请天地诸神和先祖歆享“祭礼”,每家每户都是以最高规格的祭拜,祈求来年幸运吉祥。

从除夕“请影”开始,每日三餐都要把热好的饭菜端上供桌拜祭,同时不能忘记将水饺汤之类倒在地上一些,祭奠一下。初三早上吃完饭以后就意味着过完年了,赶紧送老祖“回家”,这样出嫁的闺女才能回门。每到这一时刻,我们这里收拾“落影”,母亲那里依次敞开屋门街门,嘴里念念有词:“老爷老妈都走吧,过完年了,回去好好看您的门”。这话说的煞有介事和郑重其事。其实呢,母亲也就那么一说,她知道无神无鬼,什么也没有。但,这绝不是有人所说的封建迷信,更不是有人认为的愚昧无知。慎终追远乃圣人之训。祭祀先祖是对根的问询崇奉,是民族文化的一脉相承与生生不息,这是毋庸置疑的。

作者|平城洲桥

8.乡下的童年生活-回忆散文 篇八

时间是丝毫不给任何人留情面的魔鬼,让那幼年的记忆变的模糊不堪。只记得那时我们全家住的是几间大瓦房,外婆曾说过以前咱们家是没这么好的房子住,这几间老瓦房还是地主家的,后来解放了分到手的。那几间老房子留给我唯一的清晰影像就是那两扇笨重的大门,还有门上那对超大的铁拉环。在我五岁的的那一年家里人拆了那座老瓦房,在原址上建起了四间两层的小楼房,在当时那可是全村的第一座楼房,后来还让我那些小学的同学们羡慕死。在经历了二十多年的风雨过后,如今那座楼房已变的破旧,墙壁上大片白石灰脱落处已露出了里面的红细沙,楼上走廊外因长期积水也长了厚厚一层褐色的青苔,走道里落的是一堆堆长居于屋檐下燕子的粪便,久无人打扫。每次回去常看见外婆笑眯眯的从后门出来迎我们,还有驼着背的外公那高兴的模样,在那一刻我的心里总是暖暖的,也略带着一丝感伤,我曾经是这个大家庭里的重要一员,现在仿佛成了这里的客人。那座依然被板栗树和柿子树包围的小楼里究竟藏着我多少牵挂和回忆只有我自己知晓,毕竟我曾在那儿生活了二十多年,对它的感情已经是用言语无法表达的了。真怀念在那楼上和我的三个妹妹们一起居住的时光,隔着红色木制窗间的玻璃看院里的桃花开后接着梨花又开的春景,看冬日落着小雪的清晨,看父亲天微微亮就开着 托拉机离开这个还在静睡中的小村子,开始了他忙碌的一天。

记得小时候最大的乐趣就是用在学校捡来的粉笔在自家的水泥墙上涂鸦,或者用那黑乎乎的`木炭在墙上作画,若是想弄出比较满意的彩色作品就要辛苦点了,叫上妹妹们在院里的沙堆里又是刨又是挖很细心的挑拣,总能找到许多不同颜色的石子。那座楼房的墙面上只要是我们够得着的地方都被我和妹妹们画过又擦,擦了再画,总是不厌烦,有时被大人逮个正着就只有挨骂的份了。那时的日子也挺难熬的,在家要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在学校因为数学成绩不好老是被漠视。其实我是个挺懂事的小孩,父母在田里干农活的时候我只要有空就会去帮忙。记得在四年级的寒假期间,因为当时的松毛挺值钱,我随着母亲每天都在山上忙碌,我的任务就是把捆好的松毛用扁担挑到山下,看着父亲每天都能卖个好价钱回来,我和母亲忙的更起劲了,最后我的左肩膀上被磨的起泡了自己都不知道,还是母亲发现的,她当时别提有多心疼了。我一点儿都无所谓,因为在年底我们可赚了两千多块呢!想想吧,十几年前的两千块可在乡下买到几间瓦房呢。

再说说我的三位妹妹吧,我家的的老二可是最不讲理的,脾气火爆的让我拿她一点办法都没有,我作为大姐自然是处处忍让,经常在夜里为了抢我身边的那只花猫用她的脚猛踢我,她明知那猫有多恨她,可怜的猫白天受尽了她的虐待晚上连个安稳觉也没的睡,有时恨不得想在她睡着时把她结果掉。因为躲计划生育办事处的罚款,三妹一直住在离家十几里外的奶奶家,每次逢年过节去看她因为对我们有陌生感,从不与我们说话,好几年都不愿回家叫一声爸妈,其实当时的父母为此心里很不是滋味很难受。直到她十岁才被父母强行接回家,与我们同住几年后她的性格依旧还是那么孤僻,总有许多心事不肯说出来的样子,而且从不吃猪肉,这是一直困扰我们至今的一个谜题。因为我们那里过年时有这样的风俗,小孩在除夕那天吃年夜饭时要向长辈们敬酒,所以三妹只在一年中的那一天叫一声爸妈,我能看得出当时的父母对此已经很满足了。至于最小的妹妹可有点滑头了,只要有事让她干总是找借口溜之大吉,每天上学之前总是在父亲面前耍无赖要零花钱,她知道老妈才不理她那一套。小妹有时会撒娇,就在她上了高中之后还是那样,因为我常年在无锡打工很少回家,她总会在睡觉时将我的一只手臂抱在怀里。想到这里我的眼睛有一种要落泪的疼痛感,姐妹情虽不会变淡,但我们团聚的日子竟然变得少的可怜。

我们姐妹特贪玩,父亲就像一个孩子王带领我们到处找乐子,或讲一些完全由他胡编乱造的故事给我们听,现在想起觉得令人发笑,他绝对可以和“大鱼老爸”相媲美,其实父亲真的很不容易,家里有我们几个比男孩还调皮的小家伙,管教太严格他会很清楚的知道我们会起叛逆的心。父亲知道我们有多难对付,他却用他独有的方式最终将我们教育成个个都听话懂事的姑娘。很怀念父亲带领我们到地里去干农活的景象,他会高举着锄头走在前面大声唱着:“我们是害虫,我们是害虫。预备、唱”,我们便在他身后兴奋的又跳又唱,舅舅家的小强因为太小总会落在最后,跑的快又会摔跤,像只鸭子左右摇摆着身躯甚是有趣。老妈则从来不与我们为伍,常说爸是神经病,有时爸一个人犯了错就会连累我们都得挨骂。老妈在那时被我们孤立了,还被我们称作最小气的守财奴,这个称呼是大有来头的,有一年除夕夜我爸按惯例给了我们每人十块钱作为压岁钱,小妹想弄点额外收入就使出了她的杀手锏,跪在老妈面前磕了三个头,最后老妈从衣服口袋里掏出二毛钱给她,立刻把我们全家笑的前翻后仰。

随着我们的长大,需求的东西越来越多,父母肩上的担子已重的难以想象,父亲有高中文化可为人太忠厚老实不懂得赚钱的技巧,光靠种地和卖些柴草的收入已无法满足这个大家庭的生活需求。母亲从未读过书,但是却比父亲要聪明些,这个家要是没有母亲掌握财政大权就会彻底玩完。在我刚上初中时,父亲与外公在离家最近的一块良田边挖了两座烧木炭的窑,从此父亲日夜劳累以至于他的低血糖病更加的严重,有一次半夜他去窑上看窑火,那夜还下着雨,父亲低血糖病发作晕倒在地连喉咙也发不出声音,他用尽所有力气爬到外公居住的房屋后门口,外婆听见后门发出奇怪的叫声却因为胆小没敢出去,当外公出去打开后门的时候发现父亲已经滚成了泥人。那时候我还在无锡,这事我是最后一个知道的,还是二妹告诉我的,她说家里人当时没敢对我提起,以为父亲熬不过这一关怕我知道后会受不了。

9.回忆童年的生活故事随笔 篇九

打开包,里面有一把理发推子、两把小剪子、两把大小形状不同的小木梳、一把刮脸刀、一个当刀用的牛皮带子、一块油石,还有一块木方抠成的槽,槽里镶着细磨石,这便是包里的全部。

我不知道爸爸是什么时候买的这套理发工具,也不知道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给我们理发的,只记得从我记事的时候起,我们哥几个理发的事就被爸爸承包了。我猜想:爸爸之所以买四套理发工具学理发,既是出于对我们的爱,也是为了省钱。

我小时候很顽皮,而且特贪玩,总不愿意理发,坐在小方凳上被爸爸兜脖围上那块带油渍的白布,仅让我露出一个小脑袋瓜,还得规规矩矩坐半个钟头,这让我十分难受。像小鸟一样酷爱自由的我,生性就不愿受约束,哪怕是短暂的时间,都会使我心烦意乱。尤其是被理发推子剪下来的头发茬沾在皮肤上、衣服上,浑身上下都痒痒。如果不是头发茬扎得难受,那噬血如命的虱子或许还能在我身上多潜伏些日子,这下可好,“城门失火,殃及鱼池”,每次理完发,我都要脱下衣裤把它们扫荡一遍,不但消灭了虱子家族的大部分成员,而且还学着妈妈用嘴顺着衣服缝一路咬下去,这样,连虮子也遭到了灭顶之灾,在牙齿咬合的过程中,被剿杀的虱子和虱子卵发出了破灭的、让感官都能感到惬意的“嘎嘣、嘎嘣”的声音……

每当爸爸拿出他的理发工具,嘴里就开始不停地说:“小生子、波、庆、官得子(大哥的乳名)。”思路一向清晰的爸爸,在这方面始终掰不开镊子,就这四个儿子,他却总是喊错,看着张三叫李四。我比两个弟弟稍大几岁,一听到爸爸乱点鸳鸯谱,再看看炕上放的那包东西,心里就明白了八九分。我嘴里应答着,心里却在寻找时机,一旦时机成熟,便以敏捷的身手,最快的速度,几步就蹿了出去。两个懵懵懂懂的弟弟,还没反映过来是怎么回事,就被爸爸顺手牵羊给逮个正着。

俗话说:“兔子转山坡,转来转去回老窝”。每次我跑出去,爸爸并不急于俘获我,他先是给两个小弟弟剪完头后,就在家里悠闲地抽着烟,喝着茶水,在那“守株待兔”。无论我怎么躲,总有回家的时候,而一旦被爸爸的大手抓到我的手腕,我还会瞪着眼睛奋力挣扎,杀猪般地大呼小叫。每到这时,爸爸总是笑呵呵地对我说:“小生子,听点话,头发都这么长了,该剪了;看你两个弟弟都剪完了,我快点给你剪,给你好好剪,剪完了就放你出去玩”。

心情好的时候,在爸爸的安抚下,我还能顺从些,并尽量地配合他,有时候上来了拗劲,说啥也不肯让他剪,围上白布我就给扯下来,扔到地上,闹到这份上了,宠爱孩子的爸爸也舍不得拍我一下,他知道对我来硬的根本行不通,所以就来软的,实在哄不了了,爸爸也有妙招,他是工会干部,会用“五分钱或一毛钱”的物质刺激来诱惑我,这一妙招对我还真管用。想到那亮闪闪的“五分钱或一毛钱”,每每都让我为之心动,眼前即刻浮现出了冰棍和糖块,我抵挡不住的馋嘴巴,竟几次主动地坐在了木凳上。

我坐在木凳上也不老实,还在和爸爸讨价还价,爸爸笑呵呵地回应我的同时非常麻利地兜脖给我围上那块带油渍的白布,我心里想:早晚也逃不出爸爸的手掌心,况且爸爸说话从不食言,为了那五分钱、一毛钱,还是蛮划算的。

爸爸的推子不太好使,或许是他不很专业的缘故,行进中,推子经常夹头发。两个尚小的弟弟被弄疼了,顶多“哎哟”几声,可我本来就不愿意理发,一旦出现了这种情况,我就声嘶力竭地大呼小叫,并向爸爸提出强烈抗议!爸爸一边欣赏着我拙劣的表演,一边笑呵呵地对我说:“可能是推子没油了,我卸下来清理清理,再上点缝纫机油就好使了。”推着推着,又夹头发了,我就像公鸡看到了头顶上盘旋的大老鹰,一迭声地尖叫不停,头摇得像拨棱鼓一样,说什么也不肯让他继续剃了。爸爸看着我,看着刚剪了一半的阴阳头,一边笑,一边歉意地对我说:“可能是推子锣丝扣上紧了,我松一松就不夹头发了。好儿子别闹了,爸爸下次一定注意!一定注意!”

爸爸每次给我剪头都要多费一番口舌,可他从来不发火,总是耐心地劝导我,在我当时看来,爸爸给我们理发好像特别有瘾,每次兜脖给我们围上那块带油渍的白布,他就围着我们忽而猫腰忽而抬头,正视、斜视、仰视、俯视,转过来复过去,总也看不够。那慈祥的眼神在仔细地欣赏着我们,仿佛我们都是他拥有的一个个价值连城的珍宝。心中所有的快乐,所有的满足,都写在了他的脸上。只见他右手拿着推子,左手小心翼翼地抚摸着我们的头,那温暖的大手,那近距离熟悉的喘息,那浑杂着带有烟香的气味,都来自于爸爸的身体,伴随着他那和蔼可亲的话语,我很快就会安静下来,一直让他剪完。

从我记事时开始,一直到我们上完小学,无论多么忙,爸爸都把给我们理发这件事放在心上,十几年来,我们小哥几个就像是他培植的四株小幼树,爸爸就像一位辛勤的园丁,他时刻不忘为我们浇水,为我们修枝打杈。在他无微不至的精心莳弄下,在他的呵护下,“小树”慢慢地长大了。

这个包看似不起眼,可它伴随了爸爸几十年,也跟爸爸一起走过共和国在最黑暗的岁月。1966年,爸爸被打成了“走资派”,在批倒斗臭的声浪里,爸爸头戴着纸糊的大高帽,胸前挂着大牌子,被押着满街游斗。后来被送进“五七”干校劳动改造。但没想到在劳动改造的岁月里,爸爸以他的热心肠、以他理发的手艺竟成了大家拥戴的人,成了那里的香饽饽。在爸爸的床铺下面,经常有村民送来煮熟的大红皮鸡蛋、咸鸭蛋和一小瓶烧酒,这些意外的惊喜,时时感动着老爸。他开始背起理发包,走村串屯亲自登门为他们服务。看到爸爸一脸的得意相,遭受同样命运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牛鬼蛇神”们都说爸爸这个“死不改悔的走资派”,又开始蠢蠢欲动了,爸爸则诙谐地对他们说:“我还是十八级的理发师呐!在这个行当里应该算是高级职称了。”如果说爸爸的理发技艺有了长足的进步,并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赞赏,这功劳可得归属我们,因为爸爸是拿我们哥几个的小脑袋瓜练成的手艺。“五七”干校里的所有人,甚至还包括林场的工人、家属、以及附近村屯的社员、学校的学生、都为能享受到父亲免费的理发和热情周到的服务而感到荣耀。

10.童年生活的回忆 篇十

还记得那时,那时还小,少不经事,在乡下中生活,生活总是如此平凡。总有一个故事,一滴泪水,一张照片,一个声音,一段记忆,没有它们就无所谓完美的世界,那就是所谓的生活,生活只有瞬间。

每当看见了相片,就觉得,时间是一瞬间的,不停的前进。还记得那十几年前,当初我只有十一岁。那时候只要我一帮爸爸干完活之后,我总是和朋友跑到原野玩耍。因为我们乡下人从来没读过书,所以我们也会经常让一些高傲自大的“有钱人”认为我们没知识,但是,我们还是一样总是过着快乐的时光慢慢的成长。

我有时跑到家中附近的草丛捉些蟋蟀,在那时还发现了蟋蟀的啾啾声,在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之一就在这里,当时我捉蟋蟀后,阿妈看到了就和我说:“无论是什么生物,我们都不要让他们没有自由的空间。我们乡下人,最要好的朋友就是动物们。”当时,我就把蟋蟀给放了,让这美丽的乡下继续保持这个美观下去。虽然我们乡下人都是贫穷的人,但是还是很慷慨,我记得每当村中有人需要帮忙,村长和阿公还有老爸都会帮忙他们筹款。

现在只要一想起这些事情,眼睛就会擅自主张的露出了眼泪。我真希望时光能倒流,回到空气新鲜及环境美丽的乡下,但时光已被那一瞬间夺走了。马来西亚滨州三山小学郑楗威

上一篇:辞职申请手写还是打印下一篇:共青团、少先队活动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