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

2024-07-03

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17篇)

1.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 篇一

2004年第1期星火论坛No.12004

(三)学校:深化改革,加强和完善就业指导.高校必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高校应当及时捕捉社会需求信息,适时调整专业及专业方向,调整教学计划,尽可能多地开设社会急需的课程,淘汰那些不适应当今社会需要的课程。为了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目前应当特别注意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大学生在为人处世、实践操作、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能力。近年来,用人单位越来越多地希望招聘有两三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应当说,这种用人要求是无可指责的。用人单位就是“用人”的单位,不是第二大学,培养人才不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尽管人才可以在这里得到锻炼,获得成长机会。因而,高校应当创造条件,让大学生更多地得到工作实践的锻炼。这需要对长期以来实行的固定学制进行改革,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大学生延长大学修读时间,鼓励并创造大学生勤工助学、半工半读,甚至工作一定时间以后继续修读学业。这种改革是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满足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工作经历要求的唯一办法。

(四)大学生:全面提高素质,树立全新的就业观念

毕业生要正确认识自己,主动适应社会。应当给自己做出一个正确的评价,自我评价要全面、客观,既要看到长处的一面,又要看到短处的一面;既要对某一方面的特殊素质进行具体的评价,又要对其他各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既要考虑全面的整体因素,又要考虑到其中占主导地位的重点因素。这样,才能使自己在择业过程中做到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大学生就业难,但转变观念并不难,尽管不利因素有很多,但并非没有亮点。随着我国“三农”问题的逐步解决,农村城镇化道路将会加快,农村也就成为毕业生就业的现实的巨大市场;而且为加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央相继提出了西部大开发和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这更是难得的历史机遇。通过加强国情和形势教育,使大学生正确认识、对待和处理好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特别是要注意克服脱离社会价值,片面强调自我价值的倾向,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树立大众化教育下的大众化就业理念,主动到最需要自己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将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统一起来,将个人兴趣与社会需求统一起来,艰苦奋斗,奋发图强,努力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2.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 篇二

一、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含义及现状

(一) 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含义、现状

女大学生就业是整个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女大学生就业难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第一, “难”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女大学生就业难是相对于同时毕业、同类专业的男大学生而言的。第二, 女大学生就业难不仅包括女大学生毕业时未找到工作, 也包括找到工作但工作不理想的情况。第三, 女大学生就业难具有一定的时效性, 即毕业生就业的阶段内。

我国女大学生的就业现状: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最新统计显示, 全国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 2009年为611万, 2010年为630余万, 2011年达660万人, 2012年达680万人, 加上历年来累计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 有近千万的学生需要就业, 其中女大学生约占48%。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根据麦可思研究院完成的一项关于女性毕业生的专项调查报告显示:2010届女性大学毕业生签约率为21%, 明显低于男性毕业生的29.5%, 女大学生就业率仅相当于男大学生的86.3%。厦门大学的调查显示, 在相同条件下, 女生就业机会只有男生的87%, 女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仅为63.4%, 比男生低8.7个百分点。

(二) 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表现

女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知识分子的一个群体, 可谓是女性中的佼佼者、社会的高层知识分子。但是, 其就业由于多种因素困扰, 而出现有别于同等学历男性大学生的就业状况, 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就业机会上的倾斜性。

据调查统计了解, 用人单位在招聘、考察、录用大学毕业生时, 拒用女大学生的现象较为普遍:有的用人单位虽然在招聘条件上没有明确的性别要求, 但在最后录用的时候却会以种种理由拒绝女生;而有的用人单位则在招聘会宣传单上明确标识出“男生优先”或“不招女生”的文字。

2.就业条件上的苛刻性。

我国大学生的普遍情况是:在录用女大学生方面, 往往与男大学生“同工不同酬”。在招聘过程中, 同等的职位男女要求不一样, 往往对女生提出更为苛刻要求, 因此, 女研究生和男本科生就业结果相当, 优秀的女大学生和中等水平的男大学生就业水平相当。

3.就业岗位的局限性。

据了解, 我国女大学生的就业范围主要集中于传统行业, 如教育、卫生等, 而男性垄断的行业, 如研发、冶金、建筑等行业, 基本不接受女大学生。由于就业范围的局限性, 使得很多女大学生要么拼命考研考博, 要么就只有放弃本专业, 很难做到学以致用。

二、我国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一) 社会客观因素

1.总体就业形势严峻。

全国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

2.政策和制度方面的原因。

目前, 我国关于保障男女平等、对女性就业和选择职业权利实施保护等的法律及规定都十分原则, 缺乏具体的法律责任和可操作性。尽管我国有保护女性工作的法律条例, 但不包括完善的执行机制。对用人单位的性别歧视无法起到应有的约束作用。

3.一些用人单位存在性别歧视。

女性就业中的性别歧视指用人单位采取各种或明或暗的歧视手段, 使女性在就业中丧失与男性平等的择业机会及待遇。就业性别歧视的存在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文化原因。

(二) 主观因素

对于部分女大学生来说, 一是缺乏从眼前做起, 从基层做起的心理准备。一味想找稳定的、待遇高的、不累的工作。部分女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存在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 不愿意下调对工作的期望值。二是有一部分女大学生吃苦耐劳、奉献社会和人民的意识不强, 她们把高薪”“高职”“大城市”“住房”当做找工作的标准而不考虑自身条件, 从内心排斥低层次就业, 眼高手低。三是女大学生的生理心理劣势, 造成了就业难。

三、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思考

女大学生是重要的人力资源, 在我国创建创新型国家的今天, 对人才的需求不仅是大量的, 更是多元化的, 因而女大学生充分就业需要女大学生自身、社会、学校、用人单位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一) 建立配套的女性就业保障体系, 维护女大学生的劳动权益

一个国家女性就业、从政的比例, 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对女性认识的觉醒、一个民族的进步。因此, 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 维护妇女的劳动权益, 是女大学生实现就业的重点。应进一步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和社会保障机制, 补充具体详细的实施措施和惩罚条例, 以保障女大学生平等就业的权益。

(二) 做好女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为解决女大学生就业, 学校要加快构建完善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 成立专门的女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对其就业进行全过程指导、帮助与管理, 使她们在进入市场前就了解有关政策, 熟悉行情, 从容应对。

(三) 女大学生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在校期间, 每个女大学生都应注重全面发展, 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第一, 女大学生自身要树立独立意识;第二, 大一就开始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分阶段不断完成自己所设定的目标;第三, 在现有的专业知识基础上, 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 做到“博学多才”。第四, 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 以多种方式与社会接触, 拓宽视野, 锻炼自己的胆识和能力, 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四) 对女职工生育和哺乳期的误工进行社会化补偿

即企业单位照常支付女职工在计划生育和哺乳期间的工资, 而后从上缴给国家的经营税收中扣除;对女性公务员以及事业单位的从业人员在生育时段的工资可由财政专项拨支, 这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女性高劳动成本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卷) .人民出版社, 1972.70.

[2]陈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浅析[J].辽宁教育研究, 2008, (04) .

3.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 篇三

那么,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什么呢?调查显示,劳动市场歧视的主要原因是女性生理条件的限制,其后依次排列的其他原因为:女生的竞争和发展意识弱于男生,用人单位重男轻女和女生综合素质低于男生。

一、女性生理条件的限制与用人单位追求利益最大化

在厦门大学的调查中,关于性别歧视表现在哪方面,认为最多的是工作机会,其次才是岗位层次和工资待遇,也就是说并不是女毕业生做得不好,而是很多企业就不给女大学生这个机会。这源于女性的生育问题,女性的生育价值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可。事实上,很多女性生活的目标还仅仅局限在生存,更不用说生育,尤其是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女大学生们,她们更渴望自己的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可,更希望自己为这个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也更渴望这个社会会因为她们的存在而变得更加美好。社会不该歧视她们,相反,更应该为她们创造条件,让她们也参与社会建设。

女性自身的生理结构使她们的就业具有一定的阶段性特征,而根据国家福利制度的要求,雇佣单位必须担负起女工孕产期的补偿费用,所以选择女性职工将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成本负担。企业的最终目的是追求利益,雇用女职工会增大企业负担,常常会使企业单位觉得不划算。很多工种,其实男女都能适应,只是由于男性在体力等方面优于女性,再加上雇用女性的成本更大,所以用人单位愿意录用男性。

对于这种情况,有关部门可以根据用人单位对女性录用的比例,在税费上给与调节,以使用人单位因为录用女性产生的损失能够得到有效的补偿。女性在产假中不能正常上班,而按照劳动法的规定,她们有获得工资福利的权利,这就与企业的目的产生了矛盾。解决这种矛盾的最好办法就是政府参与,用行政手段来贴补在这方面给用人单位带来的损失以改革女职工生育和哺乳期的工资支付方式,降低用人单位的成本负担。如,对女职工生育和哺乳的误工进行社会化补偿,企业单位照常支付女职工在计划生育和哺乳期间的工资,而后从上交给国家的经营税收中扣除,解决企业的后顾之忧。这样既符合企业利益,又让企业觉得雇用女性与男性没有多大区别。

二、女大学生自身素质及自我认识偏差

女大学生自身素质需要提高是一种客观事实。在许多学校,女大学生的学习成绩都优于男生,但是究其根源,女生的好成绩更多的来源于“好面子”和“时间投入”。而男生的学习成绩,则更多的源于“兴趣”和“对学习方法的掌握”。这就预示着在今后成功的路上,男生比女生走得更远。目前,女大学生的就业机会比男大学生少,已是不争的事实,一些原本男女都可胜任的岗位也被招聘单位限定为“只招男性”。

而在女大学生的自我认识上又存在着就业期望值高和创业意识低的矛盾。在调查中发现女生的就业期望值较高,尤其是没有进入劳动力市场以前,她们对自己未来的工作充满一种“浪漫”和“不切实际”的幻想。在被调查的对象中,大部分女生把“国家机关”、“外资企业”作为自己理想的工作单位,把“大中城市”作为理想的就业地区。有的女生还希望未来的工作单位,有“出国”、“培训”等机会。和男生相比,女生不愿意下调对工作的期望值。一些用人单位表示他们之所以愿意招男生、是因为他们更加务实,有些本科男生愿意当“技术蓝领”。

相对于较高的期望值,女生的创业意识又比较低。调查显示,女性创业中的最大担心不是资金,而是自己的能力和失败的风险。可见,很多女大学生对自身优势认识不够,缺乏创业信心。而招聘单位对女性的歧视就更加强化了这些女大学生的性别自卑感,在潜意识里形成“女生就是不如男生”的片面认识。在就业中,女生比较注重的是稳定,在就业态度上缺乏主动性。另外,由于很多女生一直处于被保护地位,使她们形成依赖心理,在遇到困难挫折时容易退缩,更愿意寻求帮助,寻找保护,导致她们面对挫折时的心理承受能力差。现代社会要求每个人都要有较强的面对挫折的素质和较强的竞争意识,这正是许多女大学生所缺乏的。

劳动力商品的价格和其他商品一样,是由自身的价值和市场需要共同决定的,女大学生要想使自己在择业竞争中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自如地应付所遇到的各种问题,首先要建立正确的自我评价。一方面,女大学生要适应市场的需求,积极地调整自己的期望值,既不能有“自卑”心理,对自己评价过低,失去竞争的信心,也不能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对用人单位过于挑剔,以致于丧失良机。另一方面,女大学生要善于发挥自身优势,使自己在择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作为女大学生,在就业方面存在许多男生不具备的优势。一是语言能力的优势使她们更适合于从事文字编辑、翻译、教育等工作;二是在形象思维以及思考问题的细致周全上的优势使她们更适合于形象设计方面的工作;三是良好的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交往能力使她们适合行政管理、办公室、公关等工作;四是忍耐力的优势使她们在相对单调的工作环境中,能任劳任怨,孜孜不倦地长期工作,工作稳定性强且具有较强的责任心。面对未知领域女大学生首先要有自信,这是一种对自己积极的评价,是一种面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也是事业成功的前提条件之一。只有自己相信自己,接纳自己,才能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业时也要做好各种心理准备,不要一遇到挫折就心灰意冷、自暴自弃。要注重发现发挥自己的优势,在竞争中最大限度地展示自己。

三、社会对女大学生的认知偏差

在大学毕业生这个层面上,供需矛盾主要不在数量而在结构。首先,女大学生就业空间相对比较狭小,用人单位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对女大学生进行职业上的分流、隔离或封锁,高学历依然无法跨越传统性别文化制造的职业门槛,女大学生还是比较明显地集中在传统的女性职业上,职业领域的拓展并没有和学历提高、职业能力加强成正常的正比例关系。一些需求旺盛的职业领域依然少有女性能够进入,原因在于在传统观念里,一些职业似乎具有天然的性别归属,尤其是待遇较优,压力较大的职业更容易排斥女性。但实际上,除了法律规定为女性禁忌的之外,绝大多数岗位的工作任务是两性都可承担的。

其次,有的用人单位也过分夸大雇用女大学生带来的负面效应。宏观统计可以证明,女性的社会贡献总量决不少于男性,但其才智却长期遭到轻蔑。尽管已有许多女杰出人才在这方面给我们许多启示,但是很多用人单位还是不愿雇用女毕业生。如果用人单位能够认识到实力是因人而异,而非性别,能够科学认识女性作为人力资源的价值,真正唯才是举,肯定会有更多的女性脱颖而出。

再次,招聘单位不要使用双重标准,即提高录用女生的标准,不要从男权的审美角度更多地强调女大学生的自然条件,如身高、身材和美貌等,使女大学生找工作的难度大于条件相当的甚至比自己还差的男同学。致使女大学生或者经历要比男同学更多的被拒绝的求职经历,或者被迫去迎合用人单位的不合理性别偏好,更多地去展示自己的自然资源,结果给女大学生增加不合理的经济负担、时间和精力的投入,以及精神和人格的成本,形成比男同学要高得多的求职或就业成本。

以性别为标准挑选人才就像以户籍划分资格一样不合理。当今女性已经走入社会,与男性一起参与社会建设,承担相同的社会责任,可是传统的社会观念仍要求女性承担主要的家庭与生育责任。单位要求女性要做好工作,传统的家庭观念又要求女性还要兼顾家庭,“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两者很难两全,雇了家庭就会忽视工作。可见不论是家庭还是社会,都对女性的家庭责任要求得太多,女性在完成这些家庭责任的时候,必然不会像男性一样在工作上花费太多精力,于是在求职市场上就出现了“宁招武大郎,不选穆桂英”的“奇异”景观。要想改变这种情况,整个社会都要为其创造良好的经济文化环境,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公共政策,建立国家性别平等机制,保障女大学生在市场经济中的就业公平的基本权益,建立以国家企业为主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创造一个对女性更公平的社会环境,一个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与男性一同施展才华,推动社会进步。

四、法律法规操作性不强

对于保障女性就业,我国的《宪法》、《劳动法》、《妇女权益保障法》都有规定。《劳动法》第十三条规定:妇女作为劳动者的一部分,享有平等的就业机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劳动权利,各单位在录用女工时,除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但是在第十二章关于法律责任的规定中却没有涉及这个问题。只有规定而没有对违反此规定所应给的惩罚做出相应规定,只有法可依而不知如何执法,导致在实际工作中,面对用人单位或明或暗的性别歧视,这些法律法规却无法成为处于弱势地位的女大学生保障自身权益的武器。原因在于这些法律条文原则性太强,在法律实践中可操作性较低,对用人单位的性别歧视无法起到应有的约束作用。法律虽有禁令却没有相应的法则,劳动监察缺位以及司法渠道不明,这都在客观上纵容了就业歧视的畅行。只有明确法律责任,建立监管机构,才能真正建立良好的就业市场机制,保证市场经济的顺利运行。

4.关于高校大学生就业创新的思考 篇四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创新的思考

时间:2004年3月28日

地点:一号楼206房间

到会人员:李明玉 孙杰 张滨燕 鲁东 蔡晶晶 陈静 孟凡帅

会议主题:就业工作一直是我们系每年长抓不懈的重中之重的工作,大学生就业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涉及到国内国际就业环境,经济结构调整,劳动力市场发育程度,教育结构调整和改革以及毕业生自身的素质等等。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获得空前发展,大学生毕业人数成倍增长,就业问题也就日益严峻,在200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开始之际,也为我系毕业生更好的就业,我们专门开了一个工作会议研究关于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如何创新的问题。会上系就业领导小组组长李明玉书记首先发了言,李书记就转变大学生就业指导观念,明确工作目标;创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模式;探索大学生就业工作的组织体系;加强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李书记强调,一是社会环境和工作要素的变化需要我们转变观念,社会环境变化包括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的转变,从精英型教育→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工作要素的变化包括对象的变化、形式的变化、职能的变化、人员的变化、需求的变化、时间的变化、工作目标的变化,都要有相应的对策。

二是要明确工作任务和目标,1.加强大学生主体意识培养与教育

2.以学生为本全面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

3.既要努力提高就业率,更要提高就业质量

4.提高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满意度

阶段性与连续性的有机结合,要从学生入学开始就上就业指导课,指导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一年级就业指导内容

——“毕业生就业形势”指导。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大学生应具备的能力与素质”指导。

二年级就业指导内容

——“大学生就业观念”指导。

——“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指导。

三年级就业指导内容

——“大学生求职技巧”指导。

——“大学生就业法律知识”指导。

——“大学生就业政策”指导。

——“大学生就业信息”指导。

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在整个大学阶段,就业指导教师不仅要向学生讲述系统的就业指导理论知识,还要针对不同年级就业指导内容帮助大学生进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指导,帮助大学生正确理解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社会实践的同等重要性,正确认识学 历与职业能力的关系。利用课余时间、星期天和寒暑假,引导学生自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只有充分接触和了解社会,才可能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成才观,锻炼和培养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了解国情和社会,才可能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学校与社会的有机结合一个系统越开放,就越能与外界进行物质、信息交流。大学就业指导作为一个系统,其本身具有很强的社会性,需要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如高校要与用人单位经常进行联系与沟通,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聘请社会人士担任兼职指导教师等等,都是学校和社会结合的有效方式。通过学校与社会的有机结合,一方面可以使高校掌握更多的一手资料,另一方面也可以让社会关注、关心学校的发展,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共性化与个性化的有机结合即是共性化指导和个性化指导相结合。

三创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模式

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模式是以最好的服务,最有力的指导,最贴切的咨询,最好的教学和研究相结合。

服务模式:在这种工作模式下,能够体现高校大学生就业主体地位,学校就业指导机构为了大学生能够顺利就业,为大学生提供各种服务职能:提高毕业生就业需要的各种表格、用人单位需求信息、举办各种招聘活动等。

服务模式是随着社会形势和环境的变化由管理模式转变而来的。因此,在服务模式里,或多或少还有“管理”的烙印,在有些方面,毕业生的主体地位还体现不够充分,学校为毕业生提供服务的质量不高。

咨询模式:咨询模式与指导模式在服务内容上基本相同,所不同的主要是在服务方式上,指导模式主要是对大学生进行共性方面的服务,咨询模式侧重采取个性化的服务方式。当然,在个性化的咨询过程中,必然有一些更为个性化的服务内容,学生对学校在就业指导过程中提供服务的要求也更特殊。

教学模式:教学模式主要是指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各种就业指导活动。

研究模式:研究模式主要是指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机构要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地进行理论探讨与研究,把许多日常具体

工作系统化、理论化,能够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不断创新,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四、探索大学生就业工作的组织体系

1.健全有效的组织体系是就业工作的保障

学校领导负责,相关部门协作,专兼职人员结合,全员参与的组织保障体系。

2.工作重心下移,一级变两级,落实到个人。

就业工作的重心由学校向院系转移之后,工作落实到基层,落实到个人,完善系就业工作组织,服务落实到学生。

五、加强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建设

就业指导工作队伍的定位是:知识的传播者,团体的领导者,家长的代理人,心理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者,职业工作介绍者,劳动力市场信息者。

(二)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人员素质的提高

进一步 提高知识素质:哲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人才学、市场学、信息学。提高包括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研究能力、亲和力、专业能力、社会经验等各方面的能力。

(三)大学生就业指导队伍建设

1.高素质的教育教学型的专业化的职业队伍。

2.紧密结合教育、教学工作的兼职队伍。

3.社会聘请的高层次人力资源的专家支持队伍,双赢战略。

4.学校与社会紧密结合的市场,人才信息队伍。

六、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软硬件建设

(一)硬件设施是有效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物质保证。

系里应该有自己的就业指导中心应该有就业指导专用的电脑设备,网络,及时发布就业信息,也使学生们以更快捷的方式查询到就业信息,也就争取到更多的时间来准备。同时,系里也应该有自己的专用的信息查询室、咨询辅导室和专用办公室等设施。

(二)教材建设。政府、大学生就业管理或服务机构、高等学校要重视 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教材建设,要根据不同年级就业指导内容和高校的具体情况,编写出高质量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教材和讲义。大学生就业指导教材建设应突破传统的思维和方法。对于一些共性的就业指导内容,可以采取高校联合、向社会公开征集专家参与、或与国外有关机构和专家合作等方式进行。对于高校个性化就业指导内容,可以由各高校自行编写教材和讲义。

(三)课程建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应该做到课堂教学与讲座结合,教师授课与学生自学相结合。

(四)市场建设。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相结合,大型市场活动和小型市场活

动相结合,定期市场活动和非定期市场活动相结合,校内市场和校外人力资源市场相结合。

会上孙主任,张主任也都发表了对就业指导工作创新的看法,鼓励大家勇于创新,大胆开拓,争取今年的就业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就业领导小组成员团总支书记鲁老师和各位辅导员也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大家都思路开阔,信心百倍,相信一定能圆满完成今年的就业工作。

5.关于大学生学风问题的几点思考 篇五

当今大学生的学风问题逐渐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在大学校园中,弥漫着一股浮躁、轻视学术、急功近利的空气。电脑的普及和校园网络设施的便捷给学生提供了快速获取信息的条件,但也给他们的“堕落”提供了方便:QQ聊天、看下载电影、迷恋网络游戏、网恋、浏览黄色网站等等。毕业论文的写法也由此变得更“先进”、更“快捷”。从互联网上一搜索同类题目,便可找到数篇现成的论文,然后就是简简单单的复制和剪贴、拼凑。于是一篇很不错的学术论文就出炉了。更有甚者光明正大地进行论文的买卖。而上课迟到、旷课、早退,考试作弊等现象更是司空见惯,不以为奇。近日,重庆一女子学校为防止学生作弊,竟然组织800多名学生在操场上进行露天考试,令人哭笑不得。难道当代大学生的素质真的像有些人说的那样越来越低下了吗?大学生的学风不正的原因何在?

有人认为当今大学校园不正之风盛行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的确,市场经济下的等价交换观念和其他观念从根本上改变了一些人的价值取向,使他们不能安心搞学术研究。但是否应将原因全部归结于市场经济的影响?著名教育学家、中山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陈昌贵教授认为,对于学术的浮躁化、高校学术氛围的消弭和大学理想的丢失,我们不能完全将责任推之以市场经济的发展。

其实,影响学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大学生,尤其是刚从受家长老师严格管束的高中生活中解脱出来的大一新生,思想放松,缺乏远大理想,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态度浮躁,当注意力从学习上转移开之后,社会上的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风气和思想,就有了可乘之机,影响了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许多大学生有这样的观点:单纯的搞学术是死学,是一种无能的表现,既不利于自身的发展,也不能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大学学习只是为了混一张文凭,以便将来找份好工作,而在大学里真正能学到有用的东西很少。不可否认,许多人还是认真学习的,但绝大多数人学习仅仅是为了拿奖学金或是争取免试研究生的名额。在这种心理的驱动下,出现上述现象也就在所难免了。

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代的青年学生是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顶梁柱,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任。时代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既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功底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又得具备较高的思想素质水平。而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这样的高素质人才。一个学校的学风是这个学校的灵魂和支柱。它反映着学校的传统和学生的精神风貌,并激励着学生树立科学而远大的人生理想,时时刻刻为理想的实现奋斗、拼搏。

6.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 篇六

周仲海

河海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江苏 常州213022

摘要:大学生党员再教育问题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面对现在高校

大学生党员中存在的问题,如何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的再教育是高校

每个基层党务工作者必须思考的。本文阐释了现在大学生党员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指出了对大学生党员再教育的必

要性和重要性,提出了大学生党员再教育的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再教育;重要性;措施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而大学生党员

更是大学中的先进分子,是大学生中的优秀代表。在新时期,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大学生党员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因此,做好对他们的再教育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做好对他们的培养、教育和管理工作也关系着党的教育形象问题。

一、大学生党员问题分析

1、部分大学生党员存在的问题:

(1)功利主义思想严重,入党动机不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的态势,大学生入党

动机也呈现多元化,功利主义思想明显增多,有些学生在入党前积极为同学服务,积极参加各种社团组织和活动,一旦入党后就想方设法辞去社会工作职务,出现了入党后不如入党前的情况。甚至有些同学入党就是为了为以后就业增加砝码或者是为以后考公务员做铺垫,没有端正正确的入党动机。

(2)理论知识积累欠缺

对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缺乏了解,对党的一些重要文献缺

乏深刻的认识,而平时又不注重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当前大学生

党员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3)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够突出

部分大学生党员在组织的培养下入党后渐渐放松了对自己的要

求。在工作和学习上不能起到带头作用,甚至出现了个别学生党员

考试作弊、逃课旷课等违纪现象,破坏了党员在同学中的形象。另

外,部分大学生党员只关心自己的事情,对与自己无关的事情采取

“不管、不问、不闻”的态度,党员的正面辐射和模范作用没有得

到体现。

(4)党性修养缺乏

部分大学生党员虽然在组织上入了党,但在思想上没有真正入

党,政治立场不坚定,党员意识较淡薄。面对同学中出现的问题不

反映、不汇报,面对错误的言论不敢指出,关键时刻站不出来,不

愿意参加组织生活。

2、出现问题的原因:

(1)对党员的发展要求放松

有些基层党组织在发展党员时没有严格按照“坚持标准、保

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原则,出现了重发展、轻考察,重数量、轻质量,重感情、轻条件片面发展学生党员的情况。

(2)对党员的再教育投入不足

对大学生党员的再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的基层党组织

对党员的再教育重视不够、投入不足,所化精力太少、很少开展

各种组织生活和相关活动。

(3)培养延续性不强

党员的再教育要贯穿党员的一生。有的基层党组织往往注重

对学生党员入党前的培养和考察,要求经常要汇报思想,组织理

论的学习,发展入党后,就把其放在一边,不管不问,忽视了对

大学生党员入党后的教育。

(4)大学生党员自身原因

部分大学生党员入党动机不纯正,过多的考虑个人的利益

和发展,其本身就谈不上先进。另一方面也不注重自身的学习

和锻炼,不能以一名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与普通群众差

别不大,先进性无法体现。

二、大学生党员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大学生党员成人成才的需要

大学生党员都是从小学、初中、高中最后进入大学一路上

来,社会阅历比较浅。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在顺境中成长的,缺少经过逆境磨练而培养起来的坚强的毅力,缺乏政治鉴别力

和政治敏锐性,政治上不够成熟。因此,加强对他们的再教育

是帮助他们健康成长的客观需要。

2、高校学生工作顺利、有序进行的需要

大学生党员是高校学生工作中需依靠的骨干分子和中间

力量,加强对他们的再教育是确保高校学生工作正常、有序、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大学生党员的先进与否很大程度上影

响高校学生工作的开展。

3、高校党建工作的需要

目前在校大学生中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学生占了

学生总数的大多数,以机电工程学院为例,大一学生入校后

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同学占年级学生的85%以上。大

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组织发展工作任务繁重,通过加强大学

生党员的再教育,通过大学生党员参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能促进他们更快地成长,并可以带动周围同学一起进步,更

好的促进学校组织发展工作。

三、大学生党员再教育的举措

1、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做好政策保障

(1)建立定期信息反馈及谈话机制

要求大学生党员注意关注班级、年级及学院学生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出现的各种情况,定期向党组织汇报。党支部每两

个星期召开支部例会,在支部会上,注重对党员的再教育和正

面引导,同时要经常与他们保持联系,与他们交流,关注他们的成长。

(2)建立考核机制

在每个学期结束前,在支部党员中发放党员考核表,考核

他们在本学期的综合表现,理论知识水平及支部党员对其的评

价,考核结果作为下阶段工作的参考,对于考核成绩不理想的党员要进行教育,考核优秀的党员在支部会上要给予表扬。

2、创造有利条件,搭建培养平台

(1)党务及党的理论知识培训

针对高校学生党员发展的标准和程序对其进行培训,让每位学生党员都能熟悉掌握党员发展的要求和流程。同时,加强

党员的理论知识的教育,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低年级中可成立“党章学习小组”,通过党章的学习加强他们

党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增强他们的党性。

(2)在培养中锻炼,在锻炼中培养

经常为大学生党员提供一些锻炼和学习的机会,例如参

加学生工作、外出参观、考察、学习、交流等,在工作的过

程中给予指导和培养。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不断提高他们服务的水平和服务的意识。

3、规范使用,在锻炼中成长

(1)利用自身优势,负责学生党建工作

在入党后把每个党员编入党支部,然后再把他们编入所

在党支部下面的党小组,每个党小组负责一个班级的党建工

作。要求党员要经常与所负责班级的入党积极分子谈话,加

大对所负责班级的入党积极分子的引导和培养,指导所负责

班级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意义深远的活动,指导与监

督所负责班级的团支部推优的工作。通过负责学生党建的相

关工作,体现学生党员的价值,发挥其能力。

(2)敢于付出,为同学服务

积极吸收学生党员加入到各级学生组织中去,并安排他

们在各级学生组织中担任一定的职务。在工作中给他们压担

子,提要求,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使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能更好的发挥。

(3)勇于奉献,服务社会

大学生党员在入党前都接受了党组织的教育和培养,因

此,入党后在不断加强自身综合素质的同时还应懂得敢于奉

献,服务社会。引导他们参加一些有意义的社会活动,如无

偿献血、资困助学等,为学校事业的发展,为社会的进步添

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对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党员再教育问题的思考》涪陵师范

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2、《切实加强新生党员再教育工作》学校党建于思想政治,2006年第2期

3、《论大学生党员再教育工作机制》黄山学院学报,2005年

第5期

7.关于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思考 篇七

一、大学生自身要做好职业定位

俗话说“无志之人常立志, 有志之人立长志”, 大学生在找工作前应建立明确的职业定位。职业定位就是在了解自我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与目标, 并制定相应的计划, 避免就业的盲目性, 降低就业失败的可能性, 为个人走向职业成功提供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做好职业定位, 必须做到:

1. 了解自我。

正确评价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念、个性特点、天赋能力、缺陷、性格、气质、兴趣等等, 问问自己想干什么, 能干什么。对自己各方面能力进行摸底, 了解自己能力的大小, 明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根据其他应聘者的经验、经历, 选择推断未来可能的工作方向, 从而彻底解决“我能干什么”的问题。

2. 了解职业。

包括职业的工作内容、知识要求、技能要求、经验要求、性格要求、工作环境、工作角色等。仔细地分析比较自己和职业要求的差距, 根据自己的特点仔细地权衡选择不同目标的利弊得失, 还要根据自己的现实条件确定最终达到目标的方案。

二、高校要努力推进教育改革, 为高校学生就业奠定扎实基础

当前高等教育专业设置陈旧、特色不明显, 缺少根据社会有效需求结构对学校予以合理的分工。有的学校重科研轻教学, 本科生教学质量存在严重的滑坡。设想培养的人才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由于大学生个体素质的欠缺使大学生职业意识也表现出一定的偏差。加强高等教育改革, 加强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教育应该刻不容缓地摆上议事日程, 并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将这些改变落实到实处。

1. 要进一步重视本科教学工作, 摆正教学与科研的位置, 切实把本科教学工作抓好, 解决好本科教学滑坡的问题。

2. 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情况, 结合高等教育的内部规律, 抓好专业设置的改革, 改造原来不合理的专业设置, 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更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3. 要加强本科课程体系的改革, 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 引进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就。

4. 要加强大学生实践动手环节的训练。当前这一环节是本科生培养中最薄弱的环节, 要加大投入, 进一步重视各种实验的建设, 切实把培养大学生动手能力落到实处。

三、社会:观念与时俱进, 服务实在周到

我国社会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势在必行, 必须彻底摆脱长期以来固存于人们头脑中的人分五等、官分九级等封建思想的束缚, 真正认同劳动者无高低贵贱之分的观念, 形成行行出人才的社会意识。同时实实在在地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的服务。

毕业生更应当根据人才市场供求状况适当调整自己的就业预期。大学既培养社会精英, 也培养普通的社会劳动者, “北大才子卖肉”很正常。经济发达地区和热门行业毕竟是少数, 其吸纳毕业生的能力有限, 而相当一部分不被大学生看好的地方和行业, 却对大学生有着巨大的需求。

同时建议建立全国性的就业信息网络, 加强社会需求预测研究和报告, 真正为毕业生提供细致周到的就业服务。

四、政府:创造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

1. 政府应加快经济发展, 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2. 政府需继续重视和推进社会就业, 进一步理顺毕业生就业体制, 始终坚持市场取向, 提高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淡化户口对劳动力市场供需双方自主选择的约束, 淡化单位的福利保障功能, 在户口、档案管理和劳动保险等方面给予相应配套的社会保障。同时提供优惠政策, 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和西部地区就业, 鼓励自主创业。大学毕业生不应该仅是社会现有岗位的竞争者, 挤占就业机会, 而更应该是新岗位的开拓者, 为社会带来就业的机会。政府应出台鼓励各种资本对毕业生新创高科技实体进行投资的倾斜政策;设立大学生创业基地, 并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专业指导、法律咨询、市场分析等服务;对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在审批手续、金融贷款、工商登记、税收等予以特殊优惠。

五、加强就业指导机构的建设, 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意识

1. 提升就业指导的教育指导职能, 促进青年学生全面发展和“精神成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 因该充分体现大学的教育职能, 应该有助于每个学生牢固树立这样的共识:就业就像自己的健康一样, 它的钥匙永远或最终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倘若我们忽略了这点, 缺乏独立思考, 独立工作的学生, 即使找到工作, 其就业压力仍然会转化为从业的压力。

2. 培训、提高就业指导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 同时把就业教育纳入学生能力训练和品格培养、思想教育中。

3. 宣传和提倡与时俱进的就业观念, 引导学生灵活就业, 采取多种方式就业, 净化舆论环境。观念可以变成生产力, 观念也可以变成就业率。

4. 辩证的看待社会中的就业压力, 使其转化为全体社会成员转变就业观念, 爱岗敬业促进终身学习的客观环境。与其怨天尤人, 不如与时俱进。

总之,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 涉及政府、社会、学校和学生自身等各个方面, 需要政府管理部门、高校、社会, 包括毕业生本人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王丹平 张建兵:新形势下研究生就业问题探析[J].高教探索, 2005, (2) :85~88

[2]马东太 王竹芹:高校就业指导的反思与创新[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青年工作论坛, 2004, (9) :69~71

[3]黄联国:论我国高校学生就业指导的新模式—全程就业指导[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4, (4) :40~42

8.关于大学生就业的社会学思考 篇八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社会学思考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我国一个突出的影响到国家稳定、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社会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到现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形势不但没有缓解反而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难有其复杂的社会学原因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学原因

1、供需失衡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大学毕业生人数的倍增期与全国就业高峰期重叠,导致大学毕业生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大学生就业也就由过去的“卖方市场”日益走向现在的“买方市场”。 据教育部统计表明,我国大学毕业生,从2001年的114万道2008年的559万人, 2010年则达到640万人之多。与此同时,由于我国正处于全国性的就业高峰期,农民工、城镇下岗待岗人员、留学回国人员等多路劳动大军同时汇入劳动力市场,必然使得劳动力供求总量严重失衡。

2、大学生的身份转变对社会分层理论暂时的不适应导致大学生就业的期望值与社会需求不适应

大学生就业难,就表面现象在于大学生就业期望期过高,而在高期望期后还隐藏着更深的原因。按照社会分层理论的观点,个体的职业选择与社会地位相关的。这是因为,社会本身具有一定的等级结构,个体依据所拥有的资源在社会结构中获得一定的位置。而个体的职业选择往往与经济收入、社会声望及权力等稀有资源相关。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职业决定了个体在社会等级中的位置。而对于数量庞大的大学生求职者来说,社会优良的岗位是有限的,所以个能否成功就业,满意就业,既受制于个体的素质,也受制于现实的供求关系。但当今大学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向了大众化教育,在现阶段大学生就业难也是必然的一个过程。

3、人才结构比例与社会需求不适应加剧了就业的结构性矛盾

有调查表明,我国近年来的人才市场供给需求情况是,有关技术岗位的劳动力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以机械加工为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短缺,乃至出现了部分工科类大学生在校期间又到劳动部门开设的技工培训学校学习,拿到技能等级证书后才能顺利就业的情况。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就业情况统计,2010年本科毕业生中工学专业最为热门,其中采矿工程、石油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地质工程、冶金工程和船舶与海洋工程、飞行技术、航海技术8个专业的就业率均超过了95%。在统计表中列出的68个工学专业中,除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两个专业的就业率在75%~80%之外,其他专业的就业率均超过了80%。分析显示,几年前非常红火的计算机类相关专业,由于报考人数太多,如今出现了市场饱和的情况,相关专业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信息与计算机、信息安全、网络工程等专业的就业率均低于80%。这些都是人才结构与社会需求失衡的结果。

4、当今社会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日益提高也是影响就业的重要因素。

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较高,基本上定位于复合型人才,他们往往需要的是综合素质高的学生。而许多毕业生往往有着“优秀”的书本知识,但实践能力、团队精神、心理素质、职业道德等方面却比较欠缺,择业时又不是根据个人实际水平和能力,而是根据社会职业声望,普遍希望到大城市、大机关、大公司、大院校等大单位工作,这种要求与个体素质间存在较大的错位。有学校提出的“只要素质好,年年工作不难找”的口号既是社会需要的真实反映,也是对大学生培养和锻炼综合素质的真切呼吁。

二、对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些建议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因此也就不可能指望能在短时间内能有校的解决。必须采取一系列的相关措施系统的解决。

1、积极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改善高校大学生的就业的经济环境

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因此,政府应积极发展经济,一方面,要寻求经济发展的新方向和新契机,增加经济总量;第二方面,应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社会服务业;第三方面,大力扶持非国有中小型企业,努力提升经济增长对“就业”的贡献,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扩大就业;第四方面,政府各主管部门应积极转变观念,树立“就业优先”思想,工作重心从以前的就业管理转变到就业服务上来。

2、大学生一定要转变就业观念,适应社会的发展

大学生应当充分认识到当今大学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向了大众化教育,大学生已从“卖方市场”转向了“买方市场”,对于数量庞大的大学生求职者来说,社会优良的岗位是有限的。所以大学生一定要结合个体的素质和现实的供求关系实现就业。

3、提高自身专业和综合素质,增强就业能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就业单位的对毕业生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面对这种情况,大学生要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和综合素质与能力,才能在就业竞争中占得优势地位。

4、转变高校办学模式,增强市场意识,加强就业指导教育。

面对紧张的就业形势和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等因素对高校办学的挑战,培养符合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各种类型和各个层次的人才,已成为社会持续发展所必需。因此,高校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以及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就业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及时调整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和模式,树立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办学观;同时,高校要加强与社会用人单位的合作,根据社会的发展需求,深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内容,缩短大学生就业的适应期。再次,高校要时刻树立质量意识,提高培养人才的质量。

参考文献:

9.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 篇九

进入21世纪全新的科技时代,人们的健康意识也空前的提高。“拥有健康才能拥有一切”的理念深入人心,因此有关睡眠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全球14个国家15个地区的25916个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的病人进行调查,发现有27%的人存在睡眠问题。据调查美国的失眠率高达32%~50%、英国10%~14%、日本

〔1〕20%、法国30%,我国也在30%以上,而高达50%的学生存在睡眠不足的问题。现

在我国中小学生的睡眠不足问题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一、调查分析

安徽市场报记者于今年3月份做过一次有关中小学生睡眠时间长短的随即调查。此次调查记者通过分年级随机抽查形式,深入到合肥市部分中小学,按小学、初中、高中三组进行。每组各调查100人,然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得出调查结论。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小学生睡眠时间虽然相对而言长些,但是大多数没有达到《中小学生卫生工作暂行规定(草案)》规定的每日10小时的睡眠时间。在被调查的100名小学生中有5名学生称自己每日睡眠时间不足7小时,有83名学生称自己每天能睡8个小时,另有12人说每天能够保证9~10个小时的睡眠时间,总体看来小学生的睡眠时间不足者占调查学生的88%。在被调查的100名初中学生中有34名学生称自己每天可以保证8小时的睡眠时间,有61位同学称自己每天睡眠时间不足7小时,另外的5名学生每日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初中生中睡眠时间不足者占调查学生总数的66%。而在被调查的100名高中生中,有23名同学反映自己每天的睡眠时间可达到8小时,47名同学可达到7小时,另有30名学生不足7小时,其中不足8小时的学生约占被调查高中生

〔2〕总人数的86%。以上的一组数据说明了我过约有进九成的中小学生睡眠时间短缺睡眠质量不达标。

我们再来看一组数据《北京青年报》曾对北京部分中学生的睡眠状况做过一次抽样问卷调查,部分调查结果如下:在上课为什么总犯困这一问题上,调查结果显示有64.8%的中学生是因为前日缺少足够的睡眠时间从而导致上课犯困,另有35.2 %的学生是因为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而心情不好和没注意听讲分别占17.8%和17.4%。在你这一天都做了些什么的问题的调查上结果显示,中学生平均每日学习9.7个小时,年级越高学习所用时间越长。数据表明57.4%的中学生22点至23点上床,22.6%的中学生22点之前上床,20%的中学生在23点以后上床,大多数学生在早晨6:00点至6:30起床,平均每天睡7个小时,男女生在睡眠时间长短上没有太大差异。[3]普遍情况是学生年级越高学习时间越长睡眠时间越少。普通高中尤其是毕业班的学生累计学习1

时间最长,睡眠时间最短。在每天能睡几个小时的问题上,睡眠时间在6~7小时的学生占绝大多数。睡眠时间由长到短依次是初中、职高、高中。另外在调查中发现中学生的睡眠状况的好坏与学生的心理压力呈负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心理压力越小学生就越容易睡好,心理压力越大就越是睡不好,而当前我国的中学生则属于心理压力较大的一类人群。据我分析中学生的心理压力主要来自于一下三方面①学校的课业以及升学压力②家庭父母方面的压力③自身的施压。但这里最主要的还是课业的压力,为此我特别的和几位八一中学的同学做了交谈,他们普遍反映当前课业的压力是导致他们睡不好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一位学习成绩较优秀的施同学告诉我说,其实要使学习成绩优秀不仅要掌握好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还必须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样第二天上课才不会犯困,能够精力充沛的投入学习中去。医学研究表明长期缺少睡眠会使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出现障碍,儿童若患有严重的睡眠不足,可影响其身体发育,因为在睡眠时,特别是在深睡期儿童脑内分泌的生长素最多,生长素是促进儿童骨骼生长的主要物质。

二、解决策略

对于当前中小学生存在的严重的睡眠时间不足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一下三方面着手解决。

第一,学生自身方面。学生自己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提高白天听课效率,这样可以使得课后不必花过多的时间来补习课上所学的知识,把这部分时间节省下来补充睡眠,第二天可以精力充沛的投入学习中去,这样使得学习过程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学生不注意自己的学习方法,认为只要我多花时间了就会有进步,搞疲劳战术,这是最不可取的方法,建议学生们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合理的休息时间,提高学习效率,这样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老师和家长要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督促孩子按时休息,保证睡眠,坚决不用孩子们的健康来换取成绩。

第二,学校方面。学校的课业负担过重是导致孩子们缺少睡眠时间的重要原因之

一。在这里我就谈一谈小学,因为曾在小学实习过,所以颇有感触。小学老师布置的作业过多,这是给我的第一感觉,现在的小学生晚上回家要做的一般是三门功课的作业,语文、数学、英语。很多老师可能觉得我布置的作业并不多,但是想一想学生晚上回家并不是完成你一个来是的作业啊,他得做好三门功课的作业。另外小学里的语文老师普遍会布置抄写生词诗句的作业一抄就是好几遍,我觉得这有些过了,孩子们的抄写工作有时是完全可以在课上完成的,回去以后只需要巩固一下写上个两三遍就可以了,没有必要抄写十遍八遍的。而中学里为了追求升学率大多老师会搞题海战术,当然搞题海战术也是在应试教育这根指挥棒下不得已而为之的,但请老师们也将时间好好的计划安排一下,留下一些空余时间给学生们,让他们能够在一天的紧张的学习后有时间能好好休息一会。拿学生的身体健康来换取升学率是不可取的。

第三,家长方面。家长方面有很重要的一点不得不提,小学包括初高中有相当多的家长会为自己的子女挑选课外补充习题,教辅类用书。在学生完成学校的作业以后

家长为了能让孩子的成绩更好些会要求孩子们去做许多的课外习题,这就占据了孩子们大部分睡眠时间。我觉得这么做是得不偿失的,孩子牺牲睡眠时间去做课外习题,第二天因睡眠不好上课犯困,学习效率不高,题目不会做,再补习,再熬夜,这样长久以往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孩子的成绩只会越来越不好。我觉得既然是教辅类书籍我们应该发挥它的作用,不懂的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翻阅参考,切不要拿教辅类书当作课本!家长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还要与孩子做好沟通工作,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这样孩子会轻松很多,轻装上阵,容易学好。

10.关于人生问题的思考 篇十

法治作为现实的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与生活式样,时刻与现实的人的当前生活与命运密切相关。作为现实的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与秩序追求,它反映着现实的人的生活立场与人生态度。并且它还立足并奠基于人的现实生活世界,法治的存续自然关乎现实的人的当前生活与未来命运。因此,法治也就鲜明地体现了现实的人的人生态度。

现代社会已经发生并将继续发生巨大的变化,现代人的生活也随之有了根本性的改变,而这也这引发出了许许多多的人生新发展和新的问题,它们无不是人之生活的个我化与生命存在之普遍化这个人生之根本问题的现代表现形式。今天仍求之于传统的人生哲学原理已经不足以因应这些复杂而又众多的人生问题了。我们知道现代人生最根本的问题发展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日趋物质化、功利化、实效化、个我化与生命安顿之普遍性、超越性、永恒性之间的紧张。

如果立足于客观的社会事实,我们不得不承认,就常态情形而言,人类社会的特殊性并不是单个的个体的人的孤立的存在与活动,而是一个个单个的个体的人的相互关联的存在与彼此发生影响的活动,这种相互关联的存在与彼此发生影响的活动,在客观上使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成恒常而普遍的关系,这种由观念、行动与行动结果构成的关系的复杂网络与结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社会或者人类社会。显然,如今社会由于个性化的发展,人们再也抵挡不住外界所带来的诱惑。从而这种社会次序状态难以保持平衡了。

下面就以大学生犯罪率的不断提高为例做个剖析:

(一)市场经济冲击、改变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

在市场经济条件影响下,物质利益已经不再被人们视为是“拜金主义”和“思想腐化”的反映,这块昔日烫手的“山芋”反而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的“重头戏”。有些人甚至把物质利益作为衡量个人成败得失的尺度。而许多检察官在办理“校园犯罪”案件时也发现,正是社会上这种盲目追求物质利益的不良风气刮进了校园,动摇了“象牙塔”内众多学子纯洁上进的思想,使得他们的价值观发生了错位。对物质享受的过分追求诱发和刺激了大学生们去进行偷盗、抢劫、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有的大学生甚至抛弃了个人的基本道德,出卖肉体出卖灵魂。

(二)大学生心理不成熟。

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时期,其生理和心理都迅速走向成熟但还没有成熟。他们感情丰富,心理起伏大,易冲动,自控能力差;他们没有走向社会却渴望走向社会;他们缺乏社会阅历和人生经验,但社会却纷繁复杂,所以,如果没有正确引导的话,大学生很容易误入歧途,走上犯罪的道路。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心理脆弱,无法应对挫折。

大学生犯罪,主要原因有自控力较差,心理脆弱,无法应对挫折。大学生中独生子女是绝大多数,远离父母独立生活之后,对挫折没有准备,一旦遇到比较大的事件,容易产生过激行为。还有一些大学生因出身贫寒,或有某些缺陷,一方面对家庭和社会不满、仇视,另一方面敏感自卑,自我调控能力差,无法应对社会的一些不公和挫折,对人生悲观,以至于不能自拔,最终走向极端。

2、心理迷乱,情绪失控。

随着高校扩招步伐的逐渐加快,大学生失业现象也日益频繁,许多大学生的自我预期值开始下降。他们不再拥有昔日大学生身为少量“社会精英”的自豪,而是对前途充满渺茫,这就使他们极易产生消极颓废心理,导致心理迷乱,情绪失控,失足犯罪。比如学生黄某,因某日心情烦躁,感觉前途无望,遂在同宿舍其他同学去上课的情况下,偷了同宿舍女孩每人一件东西。黄某说,她就是将盗窃作为排解自己心情的一种手段。再如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用浓硫酸泼大熊猫一案,北京某高校学生马忠义携带仿真枪绑架案,都是因心理迷乱,情绪失控诱发的犯罪。

(三)不良社会文化的影响。

近年来,一些领域道德失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长,封建迷信活动和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泛滥,文化事业受到消极因素的严重冲击,危害大学生身心的东西屡禁不止,使大学生的认知产生偏差。有些大学生由于意志比较薄弱,很容易接受外界的影响,而对于不良现象和行为,也往往缺乏辨别能力而跃跃欲试。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非常重视自己能否得到同龄伙伴的承认和赞许,并把它看得比父母、师长的评价还要重要。一些武侠、言情小说、影视片人物,特别是带有传奇色彩的“黑社会”人物对他们起着极坏的影响,诱导大学生走上违法犯罪之路。

另外法制教育的不健全、以及电子游艺厅、黑网吧的侵袭,都是产生大学生犯罪的不良社会因素。

(四)家庭教育方面的缺陷。

大学生犯罪家庭方面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家庭不适当的教育方法和教养方式造成的不良影响。比如,在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下,有的家长往往只重视智力教育,而忽略了对子女健康人格的培养。在教养的方式上多采取简单、粗暴的家长制手段。这种消极的教育方式,容易使子女形成敏感多疑、自卑易怒、偏执敌对等不健康的品质,也可称之为人格障碍。当子女考入大学后,有的家长又将精力转移到经济支持上,而对其现实表现和心理成长关注不够。一旦子女犯罪,他们才感到惊讶和后悔。反之,有一些家长则从小对孩子宠爱有加,把孩子当“小祖宗”,对他们的要求无条件一一满足,尤其在他们进入大学后,更是对其放纵。这些大学生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优越感强,受不得丝毫委屈,一旦心理失衡,就用暴力解决问题,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所以即使现代工商社会及高科技的发展,为人们寻求、选择和实现生活中的价值提供了越来越多的领域和可能性,但也同时使人们的生命安顿越来越困难了。也就是说,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求利、求欲、求更多更丰富的物质获取、过一种更富有挑战性的生活等等,在现代高科技及经济社会制度的运作中更易于达到也的确使许多人实现了心中的理想和人生的价值追求;但是,现代人在生命之终极价值的实现、社会崇高理念的达到,以及生命终极意义的获取等方面却越来越困难了,以至于深感生命无处安顿,心灵在浪迹天涯,精神无所归依等等。这样从而就引发出现代人的孤独、无奈、无意义的空白感的人生之更深层次的问题。

中国人的人生态度,是指中国人基于对于人性的基本预设和预期而抱持的人生价值与人生理想,对于合理的人世生活与人间秩序的期盼,乃至对于天人关系的理解等等涉关存在本身的终极意义的诸端。若从中国社会被迫卷入世界性的所谓“现代化”这一长程历史来看,近代百

年中国移用西式法理与法制所导致的法律规则与中国固有的人间秩序不可避免的内在紧张,而形诸广泛、严重的所谓“有法不依”现象,造成中国人世生活与人间秩序的失范,可以说,症结即在于法律规则背后的“人生态度”的捍格。因此,在规则与秩序重建的意义上,新的法律规则和法制秩序与中国人的人生态度的适度调适,乃为一个正在持续中的历史过程。

所以法治必须立足于现实的人的日常生活世界,必须时刻关注现实的人的具体的生活场景,并充分满足现实的人的正当合理的生存与生活需求。果真如是,则法治的践行与法治的人生态度便能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它们彼此型塑、彼此推动并增益对方。

11.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 篇十一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维权现象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09)05-0141-01

大学生就业维权是指当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侵犯大学生各项合法的就业权利、权益时,他们通过法律渠道,依法与那些侵权行为做斗争,积极的保护自己的各项合法权利。就这个问题而言,在当前的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这样一种不容乐观的普遍现象:为数不少的大学生对他们在就业过程中遭遇到的各种被侵权行为不是积极的抗争,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而是常常表现出无奈、气愤、自认倒霉等方式。也有不少大学生向用人单位提出自己的质疑并与之评理、讨说法。甚至还有少数学生到有关部门去进行投诉,但其中很少有人想到拿起法律武器、运用法律知识,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更少有人意识到自己只所以被侵权,在于自己相关的就业知识的缺乏,就业维权意识的淡薄。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要想有效的遏制各种就业歧视行为,合法有效的保护自己的各项权益,只有努力提高自己的维权意识。

1 当前大学生就业维权现状不容乐观,维权意识非常淡薄

说到维权,一项调查显示,就找工作的群体而言,当他们的各项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全国维权比例的平均水平为11%,当前农民工在他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勇于举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比率是12%,而大学生通过法律渠道来保护自己合法权利的比例只占遭遇侵权大学生总数的10%,大学生在这方面的比例甚至低于农民工,所以当前大学生就业维权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而大学生就业市场到处充满着侵权危机、侵权行为。据2006年的一项调查显示,74%的同学在找工作的过程中都遇到过各种各样的求职“陷阱”。有些不法单位往往利用学生获取信息渠道的不畅通、招聘渠道中存在的种种漏洞故意設置各种求职陷阱,骗取我们大学生的人力、物力,财力,更有甚者,一些不法之徒诱骗大学生进行象传销之类的违法犯罪活动。

通过访谈毕业学生,结果发现,目前大学生的就业维权意识是非常淡薄的。对他们而言,眼下最紧迫的事情就是赶紧找到一份工作,安定下来。无论是在网上还是在招聘会上还是通过其他任何方式,一旦用人单位有录用自己的意向,便急着签约,很少有人会考虑到用人单位的信用问题,考虑到自己可能会被侵权,认为侵权的事情不会发生在自己头上。尤其是当碰到知名度或者效益较好的大公司、非常有诱惑力的职位、薪金时,我们的毕业生们早就将企业的信用问题完全置之度外了。他们的这种急于求成、没有风险意识、维权意识严重缺乏的状态,就使的某些不法单位或个人有机可乘,就使的我们的毕业生们在求职的过程中很被动,很容易被人牵着鼻子走,为了把协议签下来,为了找成工作,对用人单位的不法要求一味的答应、忍让,结果最终使的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有些人甚至被骗财骗色更有甚者,有的大学生被骗去搞象传销之类的违法犯罪活动。当被侵权行为发生后,大部分毕业生又不是通过诉诸于法律渠道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是或者自认倒霉或者求助于父母、亲戚、熟人等方式。

2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以及昂贵的维权成本

由于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即使部分毕业生有点法律意识,知道法律会保护自己的各项合法权益。根据人事部2006年年初的调查数据: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338万,2006年为413万,比2005年增加了75万,增长率为22%,而全国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预计约为166.5万人,比上年实际就业减少22%,也就是说将有六成应届毕业生面临岗位缺口,2007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495万人,比2006年增加82万人,创下历史新高,按照2006年73%的初次就业率计算,将会有约140万高校毕业生无法实现当期就业。2008年全国有高校毕业生559万人,加上2007年未就业毕业生140万,2008年共有700万毕业生加入求职大军,他们也不愿意付出对他们而言非常昂贵的维权成本。的确,维权过程需要时间、耐心、甚至是金钱,而这些都是他们所承受不起的。所以一旦遭遇欺诈,他们几乎全部选择了无奈的放弃自己的合法权益

3 目前高校在树立学生就业维权意识方面工作缺乏

目前高校普遍对学生法律知识的学习不够重视,树立学生尤其是毕业生维权意识的工作做的远远不够。法律课程仅仅是《法律基础和道德修养》这样一门公共课 ,在众多专业课教学计划中法律课程几乎没有,学生得到法律知识的渠道又非常有限,因此多数毕业生法律知识贫乏,认识肤浅。虽然有些高校也开设了某些相关的就业指导选修课、不定期的也举办某些就业讲座,主要内容即使是国内一流大学也仍局限于落实就业政策、树立择业观念,求职技巧培训等方面,涉及到毕业生就业法律指导、权益保护的并不多,可以说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从总体上说,目前的大多数高校对大学生就业维权现状的严峻性认识远远的不够。并没有真正认识到指导学生依法就业、保障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不法侵害应当成为高校就业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4 目前大学生就业维权法律法规不完善

目前我们国家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场还很不规范,相关的法律法规还很不完善,使的不法单位和个人能够钻法律、法规、市场的空子。还没有建立起一套切实可行的专门针对大学生的就业维权制度和机构,主管就业市场的部门对市场的监管力度还很不够,对各类企业用人方面的行为监察不得力,不能及时发现他们中存在的违权、侵权行为。侵权行为发生后,对侵权者惩治的力度远远不够。因此,大学生就业过程中自身的合法权益被无端侵害的现象不断上演。这个问题不是小问题,应当引起相关部门的充分重视,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

参考文献:

[1] 吴克明,赖德胜.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经济学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5(2).

[2] 赵月华,制度完善是解决就业问题的良方[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4(4).

[3] 赖德胜,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大学生失业[J],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03(10).

12.关于大学生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思考 篇十二

创业是指某个人发现某种信息、资源、机会或掌握某种技术, 利用或借用相应的平台或载体, 将其发现的信息、资源、机会或掌握的技术, 以一定的方式转化, 创造出更多的财富、价值, 并实现某种追求或目标的过程。而就业是劳动者走向就业岗位的过程。因而在某种程度上, 创业能够带动就业, 为就业提供更多的岗位与机会。

在大学生创业的过程中, 创业对就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时间上。创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 而大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 由于多方面因素的不成熟, 在创业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 而这些都将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此外, 大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 若果创业成功, 将会形成“一带多”的就业模式, 通过自己一个人的创业, 为多数人提供就业岗位。而这些, 都需要较长的时间。由此可见, 在大学生创业的过程中, 创业不仅能带动就业, 同时还能推动社会的经济发展。

二、影响大学生创业的因素

在实际生活中, 影响大学生创业不仅仅是学生个人的因素, 还涉及到周围的方方面面。在此, 本文针对学生个体、家庭影响、社会环境以及学校教育等四个方面因素, 做以下分析:

(一) 学生个体因素

受我国传统思想的影响, 多数大学生以为读大学就是为了进机关、学校或者大企业才算有出息。在他们的潜在意识里对大学生创业持不认可的态度, 因而很大大学生在毕业后宁愿选择上班也不愿意选择自主创业。还有一部分大学生在创业时, 由于缺乏相应的资金、勇气甚至实践经验, 在创业项目的选择以及风险预测上都处于一定的劣势, 一旦遇到困难, 很容易就会放弃。

(二) 家庭影响因素

在影响大学生创业的过程中, 父母的性格、态度不仅影响着子女的个性发展, 同时还影响着子女的职业态度以及创业意识。多数家长将女子送进大学, 都存在着希望子女稳定。而创业具备了一定的风险与艰辛, 一般来讲, 若父母有过创业的经历则会鼓励子女进行创业, 而多数父母在子女创业的过程中持反对态度, 由此直接打击了子女的创业信心。

(三) 社会环境因素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 国家在大学生创业的过程中, 虽然出台了相关优惠政策, 包括提供政策咨询、档案与户口、创业资金贷款、工商注册、税收减免、创业培训与指导、跟踪服务等方面。然而在真正实施的过程中, 其中的程序繁琐, 操作困难。在大学生创业遇到困难时得不到及时的解决, 直接导致了学生创业的畏惧。

(四) 学校方面因素

受我国传统教学思想“学而优则仕”的影响, 多数学校在教学活动中, 往往将重点放在学校的升学率上, 因而对学生只提出成绩要求, 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中的自主性。久而久之, 大学生在面临就业的过程中, 往往只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 在实践上缺乏锻炼, 由此在就业的过程中往往形成了“纸上谈兵”。

三、完善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对策

完善大学生创业意识, 不仅是大学生积极创业的根本保障, 同时还是大学生规划自己创业计划的根本所在。因而在大学生创业的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在其完善的过程中,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 明确创业目的

大学生创业不仅能推动社会的发展, 同时还能带动我国的经济发展, 而这些, 都是大学生创业的主要目的。在某种程度上, 大学生创业的本质就是将机会、创新以及冒险结合在一起, 因而大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 需要一种理想的思维眼光来看待自己的创业环境。面对经济市场的日益变化, 大学生只有正确的审视环境后, 把握机会, 积极创新, 才能取得创业的最终目的。

(二) 重视创业实践

创业实践涉不仅涉及到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等内容, 同时还涉及到团队建设、会计控制等多个方面。而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 除了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外, 还应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以及吃苦耐劳的品质。由此就需要高校在培养学生创业意识的过程中, 能够通过相应的实践, 激发学生的创业斗志。首先, 在培养学生创业意识的过程中, 高校可以通过开展相应的创业课程, 丰富学生创业的理论知识。其次, 在业余时间, 高校可以组织大学生到企业进行实践。最后, 高校还应适时的聘请企业家到学校开展讲座。以此来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积极性。

(三) 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

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 不仅能帮助学生树立创业意识, 同时还能使大学生明确自己的创业目标, 激发自己的创业斗志。而在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时, 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 高校应利用自身的优势, 加强大学生创业的宣传, 使大学生能够在校期间结合自己的相关优势, 形成自己的创业意识。其次, 开展相关创业活动, 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创业信息, 引起大学生的关注。再次, 在条件允许的状况下, 设立相应的创业投资基金, 帮助大学生一起创业, 并在其创业的过程中, 对大学生的创业进行指导与规划。最后, 高校应设立相应的创业论坛或讲坛, 定期的对其进行更新。在了解大学生创业动态的同时, 还能第一时间将创业信息提供给大学生。

四、总结

综上所述, 当代大学生不仅是我国社会建设的核心所在, 同时还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大学生创业不仅能彰显大学生青春、活力, 同时还能在创业的过程中, 为一部分大学生提供就业岗位。由此就需要高校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 社会为其提供相应的帮助。只有这样, 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创业带动就业的目的。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 大学生就业形势也越来越严峻。而大学生创业不仅能展现出大学生的综合能力, 同时还能促进大学生就业, 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 能够形成“一人带动一群岗位”的就业模式, 解决了部分大学生就业的难题。在此, 本文针对大学生以创业带动就业这一问题, 做以下简单论述。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就业,影响因素,完善途径

参考文献

[1]江海波、黄伟:《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调查与思考——以安徽省大学生创业教育为例》, 《高等农业教育》, 2011, (07) 。

[2]高云、赵永吉、王玉玺:《努力开展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辽宁教育研究》, 2007, (06) 。

13.关于养老问题的若干思考 篇十三

2014年黑龙江省公务员考试即将来临,为了帮助广大考生积极备战黑龙江公务员考试,中公网校专家特别推荐最新备考信息,预祝广大考生在公务员考试中金榜题名,荣获佳绩。我国老年人口已经达到1.7亿人,六十岁和六十五岁以上老年人口占到了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七和百分之十四,同时,老年人口数量每年以800万速度增长,这样一组数据充分说明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我国目前老年人口问题突出,失独老人、空巢老人问题十分严重。

当前中国老年人精神空虚问题十分严重,我国在2013年7月1日,将常回家看看纳入《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对此,很多人士提出质疑,主要的声音指向“常回家看看入法”没有可操作性或是有效性,根本没有办法约束子女在精神上赡养老人。然而,有一点我们必须要清楚,法律除了具有规范社会行为、惩罚犯罪、威慑等作用,还具有弘扬社会主旋律和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作用,而此项法律的主要目的也是要引起社会对老年人精神世界的普遍关注,进而提高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从这个角度看,作用已经达到,那么入法就具有了一定意义与价值,是值得倡导和支持的。

近期,多地爆出有空巢老人病死家中多日才被邻居或警察发现的事件,这让民众除了感到丝丝悲凉外,还不得不使我们重视空巢老人的独居问题,如何有效减少类似事件发生?看来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比如可以在社区开办老年饭桌,老年人依然以居家养老为主,社区养老为辅,老年人中餐或晚餐可以由社区统一提供服务、统一进行管理,以减少老年人的独居风险。

14.关于农村金融存在问题的思考 篇十四

一、县域金融支持的重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而形成风险

过去大中城

市为提高综合实力,将一些高能耗、高污染、低技术附加值的国家限制发展的产业行业如火电、水泥、造纸、纺织、化工等转移到离城市不远、交通便利的县域农村地区,逐渐成为当地金融支持的重点企业,银行投入了大量的信贷资金予以支持,并成为当地县经济发展的规模企业。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不断从环保角度、技术角度加大对这些产业行业限制,这些行业企业受各方面限制挤压,企业资金链中断,生产处于停滞或半停滞状态,企业贷款形成不良,影响到银行的生存与发展。

二、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发放难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对急需脱贫致富的农民群众,小额农户贷款无疑是火中送炭,是农民群众脱贫致富非常好的办法,这样好的办法,农村金融机构却难发放。究其原因:一是一些农民信用观念淡薄,出现小额农贷冒名借款、化整为零等违规行为,出现逾期贷款的催收不积极、逃废债务的行为,二是小额农贷业务量超常,放贷成本高,出现小额贷款不想放、大额贷款不敢放的问题,三是清收手段脆弱,形成不良后清收手段很难使用依法起诉、强制扣款、变卖资产等手段。四是农民风险防范能力弱,受社会、自然、市场条件的影响很大,一旦形成风险,小额农贷难以收回。如目前三鹿牌婴幼儿奶粉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后,殃及到农村奶牛养殖行业,元氏县奶牛养殖户损失惨重,牛奶价格从2元/斤一下跌到了1元/斤,由于滞销,出现养殖户免费供应本地居民喝牛奶现象。

三、农村中小企业及农民贷款难

目前农村信贷缺乏有效的风险保障机制,缺乏支持“三农”经济发展的担保体系,农业向特色产业化发展初级阶段中,出现风险损失只能由农村企业或农户承担,造成信贷风险,影响了金融机构对农村经济的信贷投入。我们对银行员工、中小企业和农民调查了解,有85%以上农村中小企业及农户难以取得银行贷款支持,他们反映:金融机构贷款审批条件高,贷款规模及审批权限限制,担保抵押无法落实。

四、信用社改革对“三农”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一是当前进行的农村信用社系统机构改革,县信用联社成为农村信用社的唯一法人机构,乡镇基层信用社成为联社的下属机构,基层信用社只有很小的贷款权限,信用社放款权限受到很大限制,二是信用社对信贷人员考核过于严格,而对信贷员不作为行为很少考核,信贷人员放贷存有畏惧心里,有的信贷人员宁可不放款也不承担贷款风险责任,使急需贷款的企业和农户很难得到信贷支持,三是由于办理贴现业务风险小,收益快,信用社热衷于办理贴现业务,四是由于机构改革,信用社一些领导、信贷人员工作变动,有的贷款企业或贷款户只认原来信贷员,对催收贷款增加了很大难度。

五、对策建议

一是做好县域农村产业行业的转化。对处于城市边缘地带县域农村作为当地支柱产业一些火电、水泥、造纸、纺织、化工等行业,国家不要一棍子打死,给予一定优惠政策和补贴等予以转产,企业转产给予其相应的时间,维护农村经济和金融的和谐。

二是金融机构要积极开拓新的营销项目。县域金融机构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有所作为,积极开拓新的营销项目工程,政府部门努力提供优良的建设项目,如元氏县农业发展银行贷款支持蟠龙工业供水农村基础改造项目,2008年准备支持的元氏县东张工业园区路网改造项目,元氏县槐河综合治理农村基础建设项目,石家庄红旗大街南延元氏路段路网建设项目等。

三是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金融组织。适度放宽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条件,建立以农村信用社、政策性金融机构、商业性金融机构为主导,积极培育多种形式的小额信贷组织。

四是建立农村保险体系,积极发展农村保险市场,提高农村经济抗灾和补偿能力,有效降低农业贷款风险。

五是加强金融法制建设和社会征信宣传教育,为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发展提供政策法律保障和社会信用环境,促进农村企业和农民信用意识的提高。

六是建立科学有效的小额农贷发放考核体系。可尝试改革创新小额农贷管理模式,成立由若干家农户组成的农户互助组织,信用社人员负责对互助组织中的农户进行诚信及生产经营方面的资格审查,同时要求互助组织全体成员与信用社签订“诚信互助协议”,信用社人员贷款发放可采取“集中审核、批量发放”的方式,减少贷款管理成本和信用人员少的问题,互助组织成员一户出现违规行为直接影响到互助组织其他成员的利益,形成互相协作、互相制约与互相激励的机制,以些来降低

15.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 篇十五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个性指导模式,必要性,正确认识,实施

“十一五”期间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时期, 毕业生人数不继增加, 高职院校的就业压力将长期存在。因而, 建立一个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就业指导模式是必要的, 它将起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然而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模式千篇一律, 难以满足大学生成才和发展的需要。作为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教师, 我们必须对就业指导模式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突出就业指导中的个性化特点, 也就是就业个性指导应量体裁衣, 发挥每个学生的自身优势, 弥补劣势, 迎合市场的需要, 以使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

一、建立大学生就业个性指导模式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开展就业指导, 其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就业意识和能力, 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然而,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在取得一些成绩的同时, 也暴露出一系列的不足之处, 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当属就业指导的效果不佳。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 学校因素

1. 课程定位不准, 不够重视。

目前, 尽管大多数高职院校开设了就业指导课, 但还没有像国外学校那样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多数高职院校只在毕业班中开设选修课, 或者安排为讲座。少数开为必修课的, 也只在毕业前一年进行。就业指导课被狭义地理解为为毕业生介绍就业形势、政策, 提供就业信息, 指导就业方法, 在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间牵线搭桥而已。对设置就业指导课的意义认识不足, 重视程度不够, 从而很少将之提升到规范化、系统化地进行课程建设的高度。

2. 就业指导缺乏针对性和实际效用。

主要表现为目前高职院校开展的就业指导大多数在形式与内容上比较单一, 就业指导的方法和手段过于简单。教学形式还停留在灌输式课堂教学的模式, 往往是由一个或几个任课教师包揽了停留在收集需求信息、分析就业形势、传授择业技巧等方面的教学内容, 忽视学生个体的塑造、潜能的开发和创业、创新能力的引导, 缺乏职业能力测试和职业生涯规划, 缺乏针对学生个体特点的专门咨询和有效指导, 缺少主动与社会、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和沟通, 使就业指导工作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

(二) 学生因素

1. 在择业观念上, 忽视就业现实。

受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部分大学生的择业观念和行为存在一定偏差, 不能正确认识自己, 择业期望“急功近利”, 过于考虑单位性质、地理位置等, 脱离实际情况。

2. 大学生经过了几年的大学生活, 掌握了一定的专业

知识, 但有的大学生意志品质薄弱, 缺乏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 不愿意脚踏实地地从基层做起, 有的大学生综合能力素质欠佳, 生活自理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 无法承受挫折和失败;有的大学生受应试教育影响, 重书本知识, 轻实践锻炼, 缺乏社会实践知识, 应变能力差, 而用人单位需要的是能尽快胜任工作的劳动者, 非常看重大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尤其是动手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协作能力、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于是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的大学生就失去了许多就业的机遇。

所以, 建立大学生就业个性指导模式对于有针对性地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显然是十分必要的。大学生可以对自己毕业后的就业方向有明确定位, 懂得在激烈的竞争中推销自己。

二、正确认识大学生就业个性指导模式

大学生就业个性指导, 就是要求就业指导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指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结构及自身的性格和特长, 对就业期望进行符合自身实际的科学定位, “以线带面、以面带点”, 以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为目标, 使学生顺利完成从中学生到大学生、从大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 以减少其择业的盲目性和就业的随意性。其内涵包括了对每一个学生个体进行的职业发展指导, 以及对每一个专业的学生进行定期的集中指导。它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 不仅要实现人与职业在某一时期暂时的相互匹配, 而且要从人的发展考虑对其的培养。所以, 大学生的就业个性指导必须是在对人的个性心理和职业特征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对大学生整个人生的职业活动的规划和设计, 必须强调大学生的自身发展。

因此, 大学生就业个性指导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 要明白大学生的就业个性指导并不仅仅是实现较高的“一次性就业率”, 还要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在纠正大学生择业过程中存在的不正确的择业态度的同时, 更为重要的是深化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注重从人的发展与职业市场的发展来考虑人才的培养。

第二, 不能把在校大学生就业个性指导当成是一项应急性的工作来做。就业个性指导不仅涉及大学生对自身个性心理与职业适应性的认识, 而且涉及人才的培养问题, 临阵磨枪的突击式指导不可能真正解决问题。只有未雨绸缪, 脚踏实地, 工作才会真正有成效。

三、实施大学生就业个性指导模式的方法

对大学生的就业个性指导不能仅仅局限在就业技巧的传授上, 还应该放眼其职业生涯的发展, 为成功就业做好长期与扎实的准备, 始终将就业个性指导融入到学业与校园生活之中。

(一) 阶段性与连续性的有机结合

统筹规划就业指导课, 将就业个性指导纳入整个大学教育过程之中。要帮助学生发现和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和专长;协助学生了解用人单位的资料和市场需求, 多参加社会实践和双向选择洽谈会, 让学生直接感受就业市场;指导学生写求职信, 传授求职要领和面试技巧等专门技能。就业个性指导能使学生及时了解职业市场的变化, 引导学生对自己进行正确评价, 提高学生的职业兴趣和职业定向意识。

(二) 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大学生毕业后面临的严峻问题是就业压力大、就业难。虽然如今各类的就业指导书籍铺天盖地, 但毕业生最希望得到的还是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的、有针对性的就业个性指导。毕竟一千个求职者就有一千张面孔、一千个故事, 每个人的实际情况都是不一样的, 许多涉及专业化、个性化的求职问题, 不是那些带有普遍性的就业指导书所能解决的。就业指导必须因人而异, 有的放矢, 应在学生学习了理论知识的基础上, 给学生提供更多关于就业技巧、应聘过程等实践知识展示的机会。

(三) 学校与社会的有机结合

让大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是高职院校就业工作的永恒追求。就业个性指导应充分利用学校与社会的资源, 如学校方面, 可以帮助大学生结合市场分析、了解与自身专业有关的职业情况, 增强学生的就业信心。也可以不定期地邀请一些相关专业的企业高管或人力资源部负责人针对这一专业所需的专业技能、面试技巧等问题与大学生一起面对面地探讨、交流。

近几年, 我院就业个性指导工作模式已经取得一些成绩:2007年我院毕业生388人, 初次就业率为91.6%, 高于全区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 获区教育厅颁发的荣誉证;2008年我院毕业生达1155人, 在毕业生人数翻几番的情况下, 就业率达92.2%, 高于上年同期水平, 荣获2008年全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 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也会面临新的挑战。为了实现大学生的充分就业, 只要我们切实转变观念, 提高服务意识, 认真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量体裁衣, 重视学生的就业个性指导, 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工作方式, 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抓住机遇, 求真务实、狠抓落实, 就必然能真正探寻出一条符合大学生成长的高校就业个性指导之路。

参考文献

[1]池忠军, 易汝玲.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专业化体系建设论纲[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4, (12) .

[2]池忠军.简论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理念及其模式架构[J].中国高教研究, 2002, (5) .

[3]王守忠, 赵天武.论个性化就业指导模式的构建[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6, (06) .

16.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 篇十六

中学生正处在情感的断乳期、性格变化的转折期。由于监护人年纪老、身体差对孩子的约束力往往比较差,祖孙思想观念差距又大,沟通很难;一些单亲家庭的学生更无地方倾诉。留守生们的快乐他们不关注,烦恼他们不倾听,困惑他们不理解,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使得留守学生远离了父母亲的关爱,这使得孩子严重缺失健康的重要因素——亲情,并且给孩子产生了一系列消极影响,其主要表现有:1、亲情观念淡薄。 2、情感缺乏引发心理问题。

二、隔代教育造成严重的后果

小学阶段老年人一般都将孙辈们看成宝贝或掌上明珠,对他们的各种要求都尽量满足,意在给他们缺少父母爱的一种补偿。其实,老年人的这种做法不是有意的,而是他们的共性。当孙辈们存在某些缺点或者问题时,总能以宽容的态度处理,或者是无可奈何的态度,无形之中在这些“留守学生”的心里形成了对那些老人无所畏惧的概念。从而养成一些坏习惯,到了初中就管不了。

三、人格发展不健全

留守生的心理健康缺乏维护。留守生因得不到家庭的关爱和温暖,得不到亲情的滋养和满足,得不到生活的需要与保障,他们自然而然的就会形成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或性情孤僻,或粗野放纵,或待人冷漠,或内向自卑,或粗野蛮横,有的感情脆弱,有的焦虑自闭,有的悲观绝望,有的缺乏同情心,以自我为中心。

四、缺失家庭教育环境

老人过于溺爱,亲友疏于管教,家庭没有称职的监护人,孩子缺乏良好的教育氛围,无法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价值观念和生活经验等各方面的正确引导和帮助,更缺少精神和道德的引导与管束,无疑会对他们的人格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

五、学习兴趣降低,目标不明确

由于家庭监管的缺失和学校教育的疏忽,多数留守学生学习较为困难。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他们有的经常课堂违纪,不认真听讲,有的很少参加集体活动,对于学校和学习的兴趣大大降低,甚至个别留守学生对学校和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学习成绩下滑较为明显。

面对留守初中学生的这些现象,作为学校、老师来说,叹气也好,抱怨也罢,都无法摆脱这些现实。如果采取家长不管,学校也不管的放任态度,且不说对这部分学生成长会产生的不良影响,他们在学校、在教室里产生的负面影响也可想而知。因此,如何有效地做好这些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经过我几年教育实践,认为对初中留守学生的教育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用师爱去感化、搭建温暖的港湾。斯霞老师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长期和父母分离的留守学生,缺乏家庭温暖,有的性格孤僻、自卑,有的高傲、目中无人、唯我独尊。他们在班上小错不断,常做出一些违反班纪班规的举动,以引起别人对他们的关注。实际上他们内心极度脆弱,他们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爱护,去感受来自集体的温暖,以慰藉自己脆弱的心灵。

二、家庭配合学校教育。家长应该改变不正确的思想,树立“子不教,父之过”的教育责任观,明确教育子女是自己的应尽之责,家长自身文化水平的高低并不影响对子女的教育。即使在外地务工,也要把教育孩子的那份责任承担起来,与学校、社会配合,把教育孩子的工作做好。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塑造留守学生健全的人格。留守初中学生尽管心灵孤独、寂寞,但表面上他们仍装作自己很坚强。过多关爱,会使他们感觉自己很可怜,是别人在同情自己,而拒绝老师和同学对他们的关心和帮助。

四、教育多样化,对孩子教育应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对性格不同、脾气不同的孩子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教育孩子要多做换位思考、多想想,决不能简单行事,动不动就一顿暴打、臭骂,不让孩子论理。这种粗野、蛮横的方式,让孩子口服心不服,起不到任何教育的效果,甚至形成逆反心理,让孩子心里演变为仇恨、冷漠的情绪与你作对。

五、做好心理辅导。初中生心智商不成熟,涉世不深,思想容易波动反复,特别是父母不在身边,缺少关爱,容易产生厌世厌学情绪。这类学生需要及时安抚,与他们谈话交流,推荐他们多看些励志书籍。当他们情绪低落时,要给予鼓励,让他们走出心理的阴影。班主任要及时对留守学生做心理辅导,使有心理问题学生能及时得到解决,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

17.关于劳教戒毒若干问题的思考 篇十七

泸州市劳教所曾镒秀

吸毒对于当今社会的危害盛于瘟疫,强调对吸毒成瘾者毒瘾的戒除是目前世界各国的普遍态度,衡量戒毒体制成败的最好标准是毒瘾戒断率的高低。劳教戒毒是我国禁毒斗争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教育、感化、挽救吸毒者,遏制毒害蔓延,净化社会风气发挥着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劳教戒毒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一、劳教戒毒在我国戒毒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目前,劳教戒毒已经成为我国主要戒毒方式之一,但是它尚非我国戒毒体制的主体,这是与劳教戒毒的优势和治理吸毒问题的需要不相称的。据调查,在自愿戒毒、强制戒毒、劳教戒毒三种戒毒方式中,劳教戒毒的复吸率最低。以笔者在劳教所工作的切身体会,综合诸多专家学者的研究调查成果,完整的戒毒过程应包括生理脱毒、心理脱毒和善后辅导3个阶段,要彻底戒除毒瘾需要在无毒的环境中接受至少3年时间的心理治疗。劳教戒毒不仅在戒毒期限上相对较为科学,它所创造的良好的戒毒环境也是其他戒毒方式所无可比拟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强制戒毒的高复吸率会导致劳教戒毒人数的不断增加,比重越来越大的复吸人员需要由劳教戒毒去应对。因此,劳教戒毒必然也应该成为我国戒毒体制的主体。

二、劳教戒毒的内在优势在我国戒毒体系中独领风骚。多年的戒毒工作实践足以证明,在我国现行的自愿戒毒、强制戒毒、劳教戒毒三种戒毒方式中,劳教戒毒在我国戒毒体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劳教戒毒具有其他戒毒方式所不可替代的五大优势。一是劳动教养的期限比较适合科学戒毒的规律。吸毒者摆脱毒瘾包括生理脱毒、康复训练、社会帮教三个阶段,急性脱毒一般7-15天即可完成,稽延性症状可以在3~6个月内消除,行为矫正、摆脱心理依赖则需要3年以上的较长时间。劳教戒毒的期限适合劳教戒毒人员在生理和心理上获得较好的康复。同时,在相对较长的期限内有利于对劳教戒毒人员进行综合教育改造和心理治疗。二是劳教场所具有封闭的管理环境,使戒毒者与毒品隔绝,能够创造有利的戒毒环境。三是劳教场所具有一套较为严格和完善的管理制度,具有比较完备的管理教育和生活设施,有利于戒毒者的改造、治疗和康复。四是劳教戒毒具有对吸毒者进行政治思想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再就业培训等强大优势,有利于吸毒人员回归社会后尽快获得谋生机会,以摆脱毒品和“粉友”的诱惑。五是劳教场所具有一支严格执行党的政策、政治素质良好、改造经验丰富的干警队伍,这是劳教戒毒工作取得成绩并不断发展的强有力的保证。正因如此,劳教戒毒制度的发展与完善正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三、劳教戒毒适用对象的规定不尽合理。《关于戒毒的决定》第8条规定,“强制戒毒后又吸食、注射毒品” 的对象适用劳教戒毒。而强制戒毒却并非完整的戒毒过程,通过强制戒毒后的高复吸率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严峻事实,强戒失败尤其是多次强戒失败的经历不仅会造成非常大的负面影响,还极有可能严重挫伤吸毒成瘾者的戒毒积极性。必须强制戒毒失败后才可能适用劳教戒毒,其结果必然是错失最佳戒断时机。吸毒成瘾者经过长时间的多次吸毒、反复戒毒经历后,吸毒者的戒毒动机也就会下降到一个相当低下的水平,进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显然,“强制戒毒后又吸食、注射毒品” 的才适用劳教戒毒的规定应作相应的调整。

四、劳教戒毒兼具强制戒毒措施的性质。劳动教养的性质在创始之初,它既是一种强制性教育改造措施,也是一种安置就业的方法。80年代初,劳动教养的性质被确定为一种强制性教育改造的行政措施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种方法。这种提法放弃了安置就业,明确了劳动教养行政措施的性质。90年代初,提出对劳动教养人员按照“教育、感化、挽救”的工作方针,实行强制性教育改造。1991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国人权状况》提出“劳动教养不是刑事处罚,而是行政处罚”,此后国务院又认定劳动教养所是国家治安行政处罚的执行机关。实际上又确认劳动教养是一种治安行政处罚措施,这也就规定了劳教戒毒的性质。因为劳教戒毒还承担了强制戒除毒瘾的功能,因此劳教戒毒还具有了强制戒毒措施的性质。

五、劳教戒毒在性质上区别于强制戒毒措施。目前,劳教戒毒主要还是一种治安行政处罚措施,其强制戒毒措施的性质居于从属地位,这一点首先可从立法对劳教戒毒的表述中看出。《关于戒毒的决定》第8条规定:吸毒成瘾者强制戒除后又吸食、注射毒品的,可以实行劳动教养,并在劳动教养中强制戒除。公安部《关于贯彻执行<强制戒毒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第1条标题是“严禁吸食、注射毒品,坚决依法查处吸毒违法人员”。其具体内容规定“强制戒毒后又吸食、注射毒品的,要依法送劳动教养。”其次,劳教戒毒本质上还是劳动教养,只不过是比普通劳动教养多了一个“在劳动教养中强制戒除”毒瘾的要求。再次,在司法实践中,劳教戒毒与普通劳教实际上也并无太多区别,其强制戒毒措施的性质并不明显。目前的劳教戒毒是劳动教养工作体制的一部分,它与普通劳教相比,无论是在管理、教育、生活卫生、医疗、生产等各方面,实际区别不大。

六、劳教戒毒归属行政处罚是一个误区。首先,毒瘾是否戒断是衡量劳教戒毒工作成败的关键。吸毒劳教人员解教后又复吸毒品,能说劳教戒毒是成功的吗?其次,以严厉的处罚措施来对付吸毒问题,结果并非奏效,它既不能遏制吸毒蔓延的趋势也无助于毒瘾的戒除。再次,处罚吸毒者在法理上欠缺充足的依据。从笔者对本所426例吸毒成瘾人员进行的调查表明:吸毒原因仅为好奇心驱使的为65%,受他人影响或赶时髦的为19%,两者即占了84%的大多数。有些吸毒者甚至是被引诱、教唆、欺骗或强迫而染上毒瘾的,因此,吸毒者在理论上被视为一种无被害人犯罪,吸毒者本身也是毒品的受害者,由此可以说绝大多数吸毒者都是欲罢不能。

七、普通劳教制度与劳教戒毒工作不相适应。劳教戒毒工作发展迅速,吸毒类劳教人员激增并成为劳动教养收容的主要对象只是近几年的事,而整个劳动教养制度,如工作方针、管理教育、生活卫生、医疗、生产等等大都是以普通劳动教养人员为对象,总结几十年的经验而构建的。但是,从近年来劳教场所收容教育改造吸毒劳教人员的实践看,吸毒劳教人员作为劳教人员中的一种新类型,他们的违法原因、思想表现、年龄结构、文化程度以及个性特征等方面与普通劳教人员有较大区别,尤其是在生理上、心理上和行为上与普通劳教人员明显不同。劳教戒毒工作的这些新特点,要求采取相应的,当然也是不同于普通劳动教养的管教、医疗、生产等工作模式。但是在对吸毒劳教人员的管理教育等方面,目前尚缺乏配套的规范性文件,原有的管理教育制度和措施有许多方面不适应,在实践中存在许多困难和矛盾。从某种程度上说,现行的以普通劳教人员为对象构建起来的劳动教养制度,尤其是在具体工作模式和规定上,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劳教戒毒工作。

八、劳教戒毒在期限上并无特殊规定。1979年公布的《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的补充规定》指出:“劳动教养的期限为一至三年,必要时得延长一年”。实践证明,要彻底戒除毒瘾,一般需要在无毒的环境中矫治不低于3年时间。劳教戒毒相对于其他戒毒模式,最大的优势在于其戒毒期限上。但是由于缺乏适应劳教戒毒特点的期限规定,实践中对于劳教戒毒的期限在1-3年的幅度内适用不一。需要指出的是,1-3年的教期仅为劳动教养的宣告期限。由于被劳教戒毒者,在投送劳教时,大多已在公安强戒所羁押过一段时间,加上劳教期间通过奖惩考核可能获得的减期、提前解教等方面的原因,实际执行的劳教期限一般都不会有3年,这就意味着,劳教戒毒的期限优势大打了折扣。

九、劳教戒毒治疗费用缺乏保障机制。毒品会严重损害吸毒者的身体健康,吸毒劳教人员大都食欲不振、体质很弱、抵抗力差,在其康复、治疗的过程中营养需求量远远超过普通劳教人员。因为长期、反复吸毒,吸毒劳教人员大都不同程度的染有很多疾病需要治疗。因此,吸毒劳教人员戒除毒瘾所需药物的费用的确不是一笔小数目。然而,根据现行政策,国家对送劳教戒毒者没有收取戒毒费用的规定,劳教戒毒治疗费用又缺乏财政保障,治疗费用无来源。目前,劳教场所吸毒劳教人员的生活、医疗费用与普通劳教人员并无区别。吸毒者由于长期吸毒耗资巨大,没有多少人可以承担得起吸毒的开销,再者,吸毒人员在劳教前都经过公安机关强制戒毒,大部分还曾经自愿戒毒,有的还是强戒、自戒多次,因此可以说绝大多数吸毒劳教人员都是一贫如洗。经费压力所带来的困难是目前劳教戒毒工作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没有经费保障,劳教戒毒工作的顺利进行真可谓举步为艰。

十、关于重构我国戒毒体系的建议。

1、着手戒毒立法。当前,我国戒毒立法非常薄弱,由于缺乏戒毒工作的统一立法,自愿戒毒、强制戒毒、劳教戒毒各自为政,而自愿戒毒还缺乏有力的法律依据,这种状况严重阻碍戒毒工作的发展,迫切需要改变。立法机关应抓紧制定我国的统一戒毒法,鉴于戒毒工作涉及吸毒成瘾者的人身自由,根据2000年颁布的《立法法》,这一立法工作应由全国人大进行,不宜再以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的形式出现。

2、改革自愿戒毒。我国目前一些地方医疗单位开办的自愿戒毒机构主要是以赢利为目的,这是自愿戒毒弊端丛生的主要原因之所在。建议不允许以赢利为目的的自愿戒毒机构存在,实现自愿戒毒向公益性质的转变。

3、完善劳教戒毒。我国目前进行的以劳动教养的方式戒毒,对于遏制毒害蔓延,净化社会风气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鉴于劳教戒毒与普通劳动教养的重大区别,建议劳教戒毒从普通劳动教养中分离出来,改革为一种完全意义上的强制戒毒措施,淡化其处罚色彩。建议把强制戒毒纳入劳教戒毒体系,作为劳教戒毒工作的第一步,其主要任务是实现吸毒成瘾者的生理脱毒。待进行一段时间的生理脱毒后再转入心理脱毒和不良行为的矫治。建议根据完整戒毒过程的要求和需要,把劳教戒毒期限改为3--5年。在戒毒劳教所普遍引入治疗社区,集中戒毒医疗、管理、设备的优势,对吸毒劳教人员进行全方位的康复治疗和行为矫治,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复吸率、遏制毒害蔓延。要下大力气加强劳教戒毒的“向后延伸”工作,劳教戒毒场所和社会帮教组织要注重对回归社会后的戒毒人员的善后辅导和监督工作,避免戒毒成果功亏一篑。

4、强化保障机制。由于戒毒经费的保障直接关系到戒毒工作的顺利进行,建议大张旗鼓地加强对禁毒工作的宣传力度,让全社会都积极参与戒毒工作,建立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家属或者吸毒者个人的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戒毒经费保障体制。建议开展类似 “希望工程”的活动,着重加强戒毒经费的募捐工作,扩大戒毒经费的社会来源,切实保障吸毒成瘾者毒瘾戒断率的不断提高,从根本上促进社会风气的进一步净化。

本文作者:四川省泸州市劳教所副政委 曾镒秀

联系电话:08302700282传真电话:08302701935

邮政编码:646000投稿日期:2006年9月6日

上一篇:“青春暖夕阳”关爱老人志愿服务项目下一篇:远离校园欺凌主题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