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余华小说赏析

2024-07-11

活着余华小说赏析(共13篇)

1.活着余华小说赏析 篇一

人应该怎样活着?在老师的推荐下,我在暑假阅读了余华创作的《活着》,那质朴的语言和近乎光怪陆离的情节让我为之折服,使我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如听惊雷,如沐春风。

小说的讲述扣人心弦,让人为之动容。全文以作者与一位名叫富贵的老人的聊天展开,当作者和老人见面时,这位老人早已年近八旬,夕阳的余晖照在老人黝黑的脸上,似乎每一条皱纹都充满着沧桑与故事,他将自己的过去向作者娓娓道来。老人年轻时出生于一个富裕的家庭,他的生命本该大富大贵,然而他却不思进取,凭着父母辛苦打拼来的财产肆意挥霍,俨然是因为执挎子弟,并且在不久之后输光了家中的所有财产。他父亲在死前为他做了最后一件事--把祖屋和地契卖了,替他还债。终于,福贵在无尽的忏悔中彻底醒悟了,他开始尝试着做农活,虽然一家人的生活饥寒交迫,但也非常踏实。

千万不要以为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作者以如此平淡的结尾收场,那他就不是余华了。或许是年老的缘故吧,福贵的母亲因经受不住苦难的折磨,在与命运的抗争中撒手人寰;紧接着,他的妻子也得了软骨病,追随他的母亲去了天堂;而他的儿子则在唯他人输血时因失血过多而死亡;女儿在生下一个男孩“苦根”后,便一睡不醒。看到这里,我真的很无奈,很痛惜,而福贵却仍然在与狰狞大笑的命运抗争着,从未放弃。但是死神并未眷顾他,反而令他家唯一的血脉苦根在吃东西时噎死了。

整本书以戏剧性的一幕收尾了,只留下读者仍在原地呆呆地站着,回想刚刚所受的心灵洗礼,内心不尽感慨万千。“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作者如是说道,是的,是一本充满血和泪的书,通过中国农民的生活去告诉人们只要用自己的勇气和活着的决心来承受巨大的苦难,一切都会迎刃而解,就像“千钧一发”,用一根头发承受三万斤的重量也不会断。其实,绝望是不存在的,我本不信,但在看完这本书后,我不得不说确实如此。

福贵的生活方式值得我们学习,时间的漫长与短暂,时间的动荡与宁静,在他的一生中非常明显地体现着,但他用学会了适应。也许,他的一生悲苦地让人感到窄若手掌,可是他的一生却又十分顽强,宽若大地。这是个矛盾的问题,福贵在命运面前看似弱不禁风,实则顽强抵抗,用苦难安慰疲惫至极的心灵。

“活着,他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余华在序中这么写,没错,面对命运,忍受在是最强大的力量,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2.活着余华小说赏析 篇二

如何“活着”成为一个命题,存在于我们的人生中。《活着》为我们上演了一系列死亡悲剧,福贵的苦难正是面对亲人一个个的远离自己,福贵的爹、有庆、凤霞、家珍、二喜、苦根,接连死亡,有正常逝去,更有让人愤怒的意外性离开。而余华说过:福贵的“价值就是他孤单一人,所以他更有理由发出‘活着’的声音,他的声音应该比所有人群‘活着’的声音都要强大的多!”[1]看到余华说的这些,我不禁怀疑,难道余华就是为了突出福贵的个人价值而刻意安排这一连串的死亡,这样是不是太残忍。余华说过,他听了《老黑奴》之后创作了《活着》,写作过程让他明白,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2]余华《活着》的写作,目的是要表达这样一个人生哲学。可是细读文本分析福贵形象时,就会发现硬伤。首先活着是一种状态,但活着有不同的方式,余华给福贵安排的存活方式就是忍受,忍受生命中所出现的一切苦难,并且悄无声息,全无抗争意识,在我看来,这又回归了最初的符号式人物,他不仅可以是福贵,还可以是任何人。家珍死后,福贵仅用四个字评价了家珍的死:“死的很好”。福贵对于亲人死亡,表现出超乎寻常的淡定,毫无抗争意识。这样略显麻木的生存状态,让我再次回想起鲁迅一生致力的国民性批判。如果说家珍的死还算正常,那么有庆的死是多么无辜悲惨,被抽血过度,迫害致死。面临自己最亲的人非正常死亡,福贵还是遵循了余华为他设置的活着的方式,忍受苦难,不去抗争。有人认为福贵是代表古老中国生存智慧的文化偶像,但是反向观之,这一文化偶像是否也同样代表中国人身上一直难以改变的国民劣根性——麻木,忍受,无抗争。

二、

相比于福贵对于苦难的忍受与麻木,许三观对待苦难的方式虽原始而略显残忍,但已初具备了一定的抗争意识。与福贵面对的苦难不同,许三观的苦难来源于生活艰辛对他生命的透支与摧残。学会了卖血这种应对苦难的方式后,他人生的每一次艰难时刻都靠卖血来渡过难关。第一次,他用卖血的35块钱娶了妻子许玉兰;第二次,为一乐支付别人的药费;第三次,为了家人能在饥荒年代能吃顿面条;接下来他为了使一乐、二乐在乡下农村能过得宽裕一些,又去卖血;随后,二乐的生产队长来做客,这又逼他用血换钱;怎料到一乐又生了病,他四处借钱,又一路卖血,几乎丢掉性命。血本是生命之源,他卖血即是透支生命,以生命为代价换取家人的幸福,他的血越卖越少,但他身上所体现的这种抗争精神却让人敬畏。对于许三观的抗争行为,王安忆认为他是喜剧式的英雄。[3]许三观对待苦难的抗争意识强于福贵,有人是这样评价的:许三观的卖血是出于对生命的守护。福贵的活着却止于活着;活着,就是接受“活着”那无可奈何的悲怆。[4]

三、

《许三观卖血记》使我们看到余华长篇小说人物对苦难已有所抗争,本以为按这样的思路,下一部长篇小说中人物将抗争到底,终获自由幸福。然而《兄弟》的出现,让这个推想完全被击破。

小说中的人物宋凡平和许三观有些相似,都是尽力保护自己的家庭。宋凡平用顽强的意志承担着生活中的各种灾难,如果说许三观遇到的是人生中的苦难,那么宋凡平所面对的是人生中从天而降的灾难。他一方面忍受肉体和心灵的苦痛,另一方面他更要做整个家庭的支柱,为家中的妻儿遮风挡雨。李光头在批斗会上无意的揭发,致命地把宋凡平送进了仓库。他被抓进了仓库,当孩子去看他时,他却隐瞒了他已被打断的左手,告诉孩子他只是想让左手休息一下。他在仓库里依然不忘给自己的妻子写信,定好日期去接她。他为了这个承诺从仓库里跑了出来,去了车站,用右手将左手放进了裤袋里。

然后悲剧发生了,他在车站被发现了,那些人用棍子打他,踢他,踹他,蹬他,他被打得昏死过去。醒来后,他拿出信,说他不是逃走,是去接他的妻子,然而没有人听他,他们把棍子打断了,又用断掉的棍子戳进他的身体里,他的身体像个喷泉,四处喷血。从来不向别人求饶的他,这一次,为了他的妻儿,为了完整的家,他求饶了,可是他的求饶,他最后的无力抗争并没有拯救他。他的抗争最终无用,他死了,死时他的身上爬满了苍蝇。更悲惨的是因为家里没钱,腿只能被砸断躺在一个小棺材里。至此,我们已看到余华的残酷,福贵是被动接受命运打击,许三观是积极主动设法改变困境,宋凡平与许三观的苦难抗争意识相比,更多了一份血性与韧性,最终却也逃不过悲惨结局。余华这三部长篇小说展示了这样一个思路,对于苦难被动消极忍受——积极主动抗争——抗争失败,结局悲惨。而余华对福贵、许三观、宋凡平们乐天地“活着”时表现的乐观精神主要采取了赞颂的态度,而对其负面的消极因素却缺乏应有的反思。面对苦难,余华强调的是忍耐而不是抗争,他将人物放置在生存的绝境,在人物与苦难的殊死搏斗中来表现“人对苦难的承受力,对世界的乐观态度”,以此规劝人们“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这种生存哲学在笔者看来有些悲观,不仅丧失了应有的批判力度,更令人读者陷入悲观的心境,当抗争苦难毫无结果时,生存也变得无意义而虚无。

参考文献

[1]、余华:《我能否相信自己—余华随笔选》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年。

[2]、余华:《〈活着〉中文版前言》,北京:作家出版社, 2010年,第2页。

[3]、王安忆:《王安忆评〈许三观卖血记〉》,《当代作家评论》1999年第3期。

3.由余华的小说《活着》引发的思考 篇三

关键词:活着 死亡 极致生存 淡然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人们常说:小人物,大社会。长久以来,个人的生命历程往往是所经历时代的反映,普通人的一生往往就是他所处时代的缩影。在人的一生中,死亡是避无可避的现实,人类面对必然到来无可作为的死亡,态度各异,表现不一。余华通过《活着》向人们展示了一种最民间、最客观、最平常的生活态度,是超然,更是自然。作为先锋作家的一员,余华相对客观、冷漠的写作角度一直是他的特色与代表。无论是客意为之,还是本性使然,在给读者提供全新阅读经验的同时,更引发了深刻的思考。

没有一个作家的写作是为了单纯的呈现,因为呈现本身就意味着一种反思。

《活着》是以一位“福贵”的老人向一个在民间采风的年轻人讲述自己人生历程为全部内容的小说。老人年轻时是地主家的儿子,整日吃喝嫖赌不务正业,后因中了龙二的圈套将家产输光,由此坠入贫苦人的阶层。也是自那时起,他的人生舞台开始上演一出接一出的悲剧,他也开始面对生命的一次又一次逝去。

在文本中,福贵共经历了七次亲人的死亡。第一次是福贵父亲的去世:“我爹嘿嘿笑了几下,笑完后就闭上了眼,脖子一歪,脑袋顺着粪缸滑到了地上。”语言简洁,甚至福贵的情感都没有过多表现,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而已,但画面感极强。父亲的死似乎留给他的只是一个肮脏无奈的画面,连悔意都未曾表达。第二次死亡是福贵母亲的逝去,福贵在叙述时出奇的冷静:“我离家两个月多一点,我娘就死了。家珍告诉我,我娘死前一遍遍对家珍说‘福贵是不会去赌钱的’,……可怜她死的时候,还不知道我在什么地方。”几句话将老太太的死亡讲述完毕,但一个“可怜”却可以传达那份深切的遗憾与哀伤。

前两次死亡事件中,福贵是为人子。而接下来的事件中,福贵逐步居于了为人父、为人夫的地位。余华面对死亡时的冷静在《现实一种》里就已经表现无疑,在《活着》中,死亡作为必不可少的因素,开始只是“冷”,之后都到了残忍的地步。福贵经历的第三次亲人之死,是自己的幼子有庆的死亡。在讲述儿子死亡片断时福贵是这么说的:“抽血的是个乌龟王八蛋,把我儿子的血差不多都抽干了。有庆嘴唇都青了,他还不住手,等到有庆的脑袋一歪摔在地上。那人才慌了。”朴实的语言却传达着无边的沉重与愤怒,让人在感觉那个时代的滑稽、荒谬与难以至信的同时,品味到福贵的人生悲剧。第四次关于亲人死亡的讲述是福贵之女凤霞的死:“风霞生下孩子后大出血,天黑前就断了气。”一句话就总结完毕,在凤霞与二喜结婚之后,幸福的喜悦尚未散去,悲伤又重重压了上来,连喘息的时间都很短暂。

幼子上进好学,充满希望;爱女新婚燕尔,幸福在望,这两份美好先后建立又先后失去,“我的一双儿子都是在生孩子上死的,有庆死在别人生孩子,凤霞死在自己生孩子……十年前,有庆也是死在这里的。”对于子女死亡原因与地点的总结甚至透着黑色幽默的震撼,这该是怎样的悲凉与哀伤。

在福贵的讲述中,他经历的第五次死亡事件是妻子家珍的离世:“家珍捏着我的手凉了,……她的手臂是一截一截地凉下去。……胸口的热气像从我手指缝里一点一点漏了出去。她捏住我的手,后来一松,就摊在了我的胳膊上。”这次的叙述有着前所未有的细致程度,妻子的死亡过程被福贵用“一截一截”、“一点一点”这种进程式形容词刻画得淋漓尽致,在福贵的细微触感中,妻子一步步离去,作为丈夫,悲痛感表现得异常深切。

在读者还没来得及从福贵经历的所有苦难面前转身的时候,新的悲愤、伤痛与不舍又接踵而至。第六次亲人死亡事件是福贵的好女婿二喜去逝:“这样的日子过到苦根四岁那年二喜死了。二喜是被两排水泥板压死的……可致命的只有二喜。”在妻子、儿子、女儿相继离开之后,福贵与女婿、外孙儿相依为命,福贵的生命中只剩了二喜这一个成年人与他作伴,但“致命的只有二喜”,一个“只有”,似乎昭示着所有的残酷与不幸都集中到了福贵一家,更传达了亲人连续死亡带给老人难以言表的悲伤,更让读者生出一份夹杂着愤恨的无力感。但是,即使如此,故事却没有因此而收尾,可能存在的最后一丝温情也在福贵的生命中消逝了,福贵还是面临了最后一个亲人的离世——外孙苦根也在命运的召唤下死去,“苦根的嘴唇都青了。我使劲摇他……就是不答应我。”一个老人面对外孙死亡的难以置信,他心存著一丁点希望“使劲摇”,没有任何回应的现实告诉老人,外孙也离世了:“苦根是吃豆子撑死的。”温情只存在于人的内心,却与客观现实无关,作者通过冷峻笔调向人们表述着一系列的死亡事件,甚至无暇为主人公的情感多下笔触,就是向读者显示:生活就是如此冷漠,现实就是苦难叠着苦难。

这七个死亡事件贯穿了主人公福贵的生命历程,也奠定了这部作品沉重的叙述氛围,作者把生命段落化,让死亡伴随主人公的全部生活,他似乎乐于表现人们在极端环境中的生存状态。对于死亡举重若轻,把死亡当作必要的故事推进因素,甚至欣喜于他所串联出的一系列死亡事件对故事、对人物形成的特殊效果。余华成功地把《活着》写成了令所有读者都难以置信,在情感上都难以接受的故事,而故事的主人公却没有多余的情感表达,反而平淡地讲述了出来。

作者为什么安排福贵这个小人物,不断纠缠于死亡的阴影当中?这是因为现实主义的最高追求:真实地反映现实,反映人类的生存状态。一切的安排都只是为了反映现实,当故事呈现在读者面前之后,读者可以觉得不可思议,但却不能否认在现实中此类桥段出现的可能性。作者将最苦难的现实——死亡,不动声色、不加粉饰、冷峻细致地展示给读者,以一种独特的描摹方式带给人们更深层次更纯粹的苦难情感体验。

《活着》中一切的苦难过去,以主人公福贵的安天乐命、老牛的坚韧顽强作结,让人们发现生命经历了苦难之后变得更加坚韧,如果说作者设置的死亡事件过于密集让人难以接受的话,那么经过了所有事件的主人公仍然坚韧地活着就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感悟深刻了。

当现有的表述方式无法满足作家的表达要求时,他就会开拓全新路径满足自己的精神表述需要。《活着》的作者余华于20世纪60年代初出生,他亲身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看到了当时人们戏剧性的人生转折,他凭借着其对人性、对人类社会的独特看法,为读者打开了一条全新的艺术体验路径。《活着》的重心较前期的作品相比,更侧重于人物命运构建方面,这一时期的作者集中展示的是福贵的生之苦难,命之悲催。

虽然福贵的人生路充满着悲伤与苦楚,但其面对死亡,以生拒死的精神却得到了充分的彰显。底层老百姓最朴素的生命愿望就是“活着”,甚至于无任何道理可讲,既然存有生命,就应当有勇气继续,这是生命最基本的韧性所在。在作品中,“活着”的福贵亲历着自己的父母、儿女、妻子、孙辈一个个离去,痛苦本已无法言说,到最后还要“白发人送黑发人”,面对自己外孙的死,并亲手将其埋葬,那是何种程度的残酷。但同样的在这个过程中,福贵不断地收拾自己的悲怆,不断鼓起“活着”的勇气,不断承受着伴随生存而来的各种苦难。因为“活着”本身就是对死亡最有力的反抗,即使生命残破不堪,也当坚持到人生的最后时刻,人可以有很多理由去结束自己的生命、拥抱死亡,活着的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活着”,是对生命本身的尊重,更是对自我存在的尊重。

在作者眼中,拥有生命是个体最基本的追求。他在《我能否相信自己》一书中说:“人的理想、抱负或者金钱、地位等和生命本身是没有关系的,它仅仅只是人的欲望或者是理智扩张时的要求而已。人的生命本身是不会有这样的要求的,人的生命唯一的要求就是‘活着’。”小说主人公为了“活着”而活着,体现了生命本身的极致性。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有一句老话叫“好死不如赖活着”,福贵在遭遇了一系列的死亡与悲痛之后,仍然选择“活着”,体现的不仅仅是其个体生命的要示,也是在生命厄运面前大多数生命个体应持有的生存姿态。在福贵的概念里,如果苦难与死亡不可避免,如果幸福与美好不能长久,那么“活着”才是最重要的,因为活着本身就非常不易。

在遭遇重重苦难洗礼之后,福贵以一种最平凡最直白的姿态——忍耐,向读者展示着最为坚定的生存信念与生命力量。也正是因为这种生存态度的存在,小说中没有声泪俱下的控诉,没有撕心裂肺的哭嚎,更未见绝望的歇斯底里,有的只是主人公宽阔无边的容忍与坚韧;也正是因为这种态度的存在,读者才会在小说中体会到生命的顽强,生发出无限的悲悯与哀恸。

活着是对抗苦难、反击死亡最直接的方式,“活着”更是个体存在的基本状态。它彰显着生命信念的自然光芒,在不可逆的死亡事件面前,只有“活着”才能显示出生命的珍贵与可爱。而就“活着”本身而言,它本就是生命的前提,是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所在。

在整个《活着》的讲述中,死亡气息充斥了各个角落,主人公的生命历程更是成为了由“死亡事件”串联起来的人生路。主人公名为“福贵”,寓意吉祥的名字不但没给他的生命历程带来诸多吉祥,反而更加重了其苦难意味。他亲历父母、妻儿、子孙的逐个离世,又对一个外来者以平淡无波的语调讲述着这些实际上极为不正常的死亡事件,在他的讲述中让读者感受到苦难的历程似乎让人面对死亡更加淡然。实际上,作者的重点不在于生命的苦难,而在于生命承受力,而在于“活著”本身。虽然作者让福贵历尽了亡家、丧妻、失女、葬孙的苦楚,但主人公在活着的过程中显示出来的巨大生命力量,使读者感受到的却是生命的平凡与厚重。

当然,在战争与改革的背景下,作者并未将《活着》写成革命史,反而构建了一个小人物朴素的生命史。主人公福贵经历的所有苦难与不幸。这背后的因素并未妨碍读者对于主人公生命信念的探求。作者以“一种历史渗透的表现手法完成了一次对生命意义的哲学追问”,让读者对于生命本身的思考更进一步,让人们去了解人为什么活着,怎样拥有更优质的生命,如何承受生命中无可预知的苦难与不幸。

作者在致上海贝塔斯曼书友会会员的信中曾经说过:“我决定写下这样的小说,就是《活着》。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的乐观态度,写作过程让我明白,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我感到自己写下了高尚的作品。”也正因为如此,小说主人公福贵即使曾经一度徘徊于死亡湖畔,他仍然没有任何抱怨,仍然心存友好。活着成为他最主要的信念,其他所有东西均退为其次。当“活着”,成为生命信息及意义所在时,活着也就不再需要任何理由。

一个优秀的作家,一定会秉持人性的美好;一部成功的作品,一定有一些东西是永恒的,《活着》带给人们的是关于生命的长久思考。作者通过作品,不断地提醒着我们:死亡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而我们所面对的世界永远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苦难的接踵而至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威胁,更有长久的生机。用活着的生命与死亡对抗,在保有生命长度的同时,增强生命的质感。

参考文献:

[1] 高红燕:《浅析余华〈活着〉的主题内涵》,《文艺生活》(下旬刊),2011年第11期。

[2] 房金环:《〈活着〉也是另一部〈现实一种〉》,《商品与质量》(科教与法),2011年第8期。

[3] 李娜:《笑着活下去——余华〈活着〉中主人公福贵的生存启示》,《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4] 王杰:《活着的艰难 艰难的活着——解读余华的小说〈活着〉》,《青年文学家》,2009年第12期。

[5] 张世臣:《亲情,活着的理由——浅议余华〈活着〉》,《魅力中国》,2010年第21期。

[6] 余华:《我能否相信自己》,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

[7] 孙蕾:《活着的真实——读余华的〈活着〉》,《成功》(教育版),2009年第11期。

4.余华小说《活着》的读书笔记 篇四

在福贵生活的那个时代,能够生存就已经很艰难了,可当他觉得生活变得美好时,命运却总是无情地在他生命中割上一刀,每每在他抚着伤口对生活重新燃起希望时,又是一刀又一刀无情地、反复地切割着。即便命运如此折磨,生活如此冷漠,可是福贵却从未向命运妥协,向生命低头,依然平淡地、坚强地活着。大多数人都会有感叹,福贵的命运如此坎坷,生活如此无情,他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难道真的是余华说的那样:“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多年前热播的电视机《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总说这样一句话:“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做有意义的事就是好好活。”当福贵还是富贵人家的纨绔少爷时,他觉得活着就是自己过得潇洒、快活;当他家道中落,在战场上经历过生死,归家有妻儿相伴时,他懂得了活着的意义是责任、是希望。当他孤苦伶仃,只剩老牛与他耕田时,他却念念不忘地喊着过世的亲人名字,因为福贵知道只有他好好地活着,他们才会“活着”。

当我们在面对生活时,不管是幸福还是苦难,都要像福贵那样懂得活着的意义,保持积极的心态,在顺境中处之淡然,得意不忘形;逆境中处之泰然,失意不失志。

5.余华《活着》赏析 篇五

----余华《活着》赏析

首先,我想用一段我自己非常喜欢的话作为书评的开始,它出自余华《活着》韩版自序:‚作为一个词语‘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活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我认为,这是对‚活着‛这个无比深厚的词语最中国化的诠释。

《活着》这篇长篇小说成书于1992年,曾经是墙里开花墙外香,如今已名扬海内外,是作者余华唯一一部兼有现实主义文学和先锋文学特征的作品。

作者余华,1960年生人,1983年开始写作,先锋文学的尝试者,也是坚持先锋试验时间最长的为数不多的几个人之一,主要的长篇小说有《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等等。

翻阅《活着》,让人尤感滞重,主人公福贵年轻时是一个百无一用的地主少爷,赌博输光祖业后就从此一蹶不起,厄运频频。先是父亲气急攻心从粪缸上掉下来摔死,母亲病死,接着儿子有庆被医院抽血过多而死,女儿凤霞产后大出血致死,妻子家珍病死,女婿二喜做工遇难横死,外孙苦根吃豆子被撑死。福贵经历 1

了一重又一重猝不及防的苦难,生命里难得的温情总是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从地主变成贫民,被国民党抓壮丁,土改,大跃进,文革,分田到户,最后看着一个个亲人相继离他而去,到晚年,年迈孤苦的福贵与一头通人性的老牛相依为命……福贵一生的苦难让福贵懂得了担当,学会了忍受,他以极强的承受能力,平静接受苦难的命运,甚至是忍受苦难的命运,他坚强地活下来了。著名学者周国平曾说,‚没有浪漫气息的悲剧是我们最本质的悲剧,不具英雄色彩的勇气是我们最真实的勇气。‛我认为这是理解苦难与对待苦难最好的诠释,正确对待苦难是一种美德,也是人性一种最本质的要求。从主人公福贵能这样活下来的经历中,使我感到再没有比活着更迫切的渴求,活着给人以一种力量,一种使人坚强的面对的力量,一种支持人无论遭受怎样的打击,都坚持生存下去的力量,一种隐藏在人们骨子里的一种力量,一种精神的力量。

有人说,《活着》是繁花落尽一片萧瑟中对生命意义的终极关怀。事实上,作者在用一种近乎冰冷的笔调娓娓而又执着的叙述,却使一种近乎含情脉脉的温和侵入我们的阅读,他引导我们思考活着的意义,在这冷与热中,作者以情绪消解了苦难,在作者看来,对待苦难的办法是忍受它,逆来顺受,放弃内心的挣扎和疑问,并用佛道的逍遥来遗忘来瓦解痛夺。

是的,余华给了苦苦追寻的我们一个看似简单实则无比深刻的答案:活着是一种过程,生命只是活着,无论幸福或者不幸,都需要我们去经历,去面对,活着,生命才有意义。有时候,苦难也是生命中的一种必然,不能轻易的放弃生命才是实质。

6.活着余华小说赏析 篇六

——余华《活着》微感小说《活着》讲述的是一个简单的民间故事:一个来自中国南方的贫苦村庄的老农民福贵在一个夏天的午后偶然遇见了一个陌生的游客,并向他讲述了自己的一生的经历......随着老人福贵对过去的回忆,那些生活的画面缓慢地展现在了我的眼前:家道中落,战争中流亡,女儿因为高烧没有钱治病不幸地变成哑巴,年幼的儿子献血却被医生抽血过多而死亡,女儿因产后大出血而死去,妻子操劳成疾而去世,女婿因意外而不幸身亡,最后孙子也不幸去世......刚开始看时,觉得老人福贵的一生除了苦难还是苦难,其他的什么也没有。看是后来再看时我却觉福贵虽然只活在他自己的世界里,活得低到尘埃里,但是他觉得在他生活的世界里是幸福的。他苦难的经历里也充满了幸福和欢乐,他相信自己的妻子是世界上最好的妻子,相信自己的子女是世界上最好的子女,还有他的女婿他的外甥,还有那头也叫福贵的老牛,还有曾经一起生活过的朋友们......虽然这里没有一个多余的词语,也没有绚烂夺目的情节,但是余华却用一种很平静、很缓慢、甚至近乎冰冷的笔调,娓娓叙述出了一个感人肺腑故事。《活着》里的福贵让我明白了——生活是属于我们自己每个人的,是一个人对自己经历的感受,它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无论生活怎样地艰辛,我们也要友好地对待这个世界,去承受生活中的那些苦难,抱怨是没有用的,我们需要的是用一颗积极乐观的心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与平庸。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真实的故事......他们忍受着不幸的生活,却依然用一颗真诚乐观的心,坚守着生活的小幸福。

有这样一种孩子,他们叫“星星的孩子”。

这些孩子的外表并不特殊,但是他们几乎却从不与人交流,大多数的孩子到了二、三岁都还未开口叫过爸爸妈妈。他们带着游离的目光,重复着做同一个动作,承受着旁人无法探知的内心孤独。这些家庭,因为患有“孤独症”的子女而陷入困境。但是他们依然不抛弃、不放弃,四处奔波,寻医问药,悉心教导,只为孩子能走出孤独......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被称为“光明天使”。

当我们身为一个健全人,用一双明眸观察世界的时候,常常为自己所看到的东西焦虑、懊恼,不满于现状。此时我们不会想到,在这世上的某些角落,有那么一群人,他们没有视力,终生与黑暗相伴,无法欣赏悦目的色彩,壮丽的山川,色彩斑斓的世界,甚至连父母的模样都不知晓。奇妙的是,尽管没有眼睛这座“窗户”,这些盲人的心灵却并不闭锁。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有着超乎寻常的天赋,用洞察入微的听觉、嗅觉、触觉弥补了视力上的缺失。更有甚者,具备异常强韧和乐观的内心,这帮助他们打败所有的敌人,包括自身的缺陷,以及常人的质疑......有这样一群老人,他们被遗忘在时光里。

他们住在一个半封闭的世界——痴呆老人中心里。这些失智老人犹如返老还童一般,时而哭,时而笑,时而发呆,时而尿床。他们遗忘了曾经拥有的峥嵘岁月,失去了内心的喜乐温暖......而我们却常常期望自己可以返老还童,但是真当这一天到来时,却觉得是那

么地凄凉。所以我们现在可以做的就是给这些老人以关爱——关爱他们就是关爱我们自己。

......是他们,让我知道,不管生活多么艰辛,也要学会忍受,用一颗乐观的心去感受生活中那些简单朴实的小幸福......我会感谢在我每天清晨醒来时见到的第一米阳光;

我会感谢在我走过校园时闻到的溢满香樟树的香气;

我会珍惜每天从我身边经过的那些朋友赠与的真诚的问候、温暖的微笑;我会珍惜每天我能坐在图书馆里安静地看书、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的美好时光;

7.活着余华小说赏析 篇七

关键词:人性,命运,苦难,生存意识

福贵由于赌博从富家阔少爷变成贫穷农民, 父亲母亲先后离他而去, 他唯一的儿子因为给县长夫人输血而被活生生抽死, 本想为儿子报仇的他却发现县长是曾经跟他一起共患难的战友春生, 这迫使他不得不原谅了春生。女儿凤霞因为高烧成了聋哑人, 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还没有人来提亲, 好不容易遇到了对她百般呵护的男人二喜, 与他风风光光地举办了婚礼, 但却在生孩子时难产死去, 留下了唯一的孩子苦根。随着凤霞的死去家珍也去了, 在苦根四岁时二喜在干活时被两块水泥板夹死, 而苦根最终也因为吃豆子撑死了。福贵一一亲手埋葬了自己的亲人, 最终与一头老牛相依为命。福贵虽然经历了许多厄运, 但是他一直以乐观豁达的态度面对苦难, 丝毫没有被苦难所打倒, 这对于常人来说是根本做不到的。小说深刻揭示主人公在面对亲人死亡, 天灾人祸等各种打击后是如何坚强的活下来的。

作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 余华的《活着》曾在法国、荷兰、日本、英国、意大利、韩国、德国等是多个国家发行。这部小说发表后便在世界上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成为中国文学界的里程碑。这部作品还获得了许多奖项, 例如, 在1998 年荣它获得意大利格林扎纳 • 卡佛文学奖最高奖项, 1994 年在台湾《中国时报》十本好书奖, 1998 年获得意大利格林扎纳---- 卡佛文学奖, 1990 年获得香港“博益”15 本好书奖, 2004 年获得法兰西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 2005 年获得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 2008 年获得法国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并且入选香港《亚洲周刊》评选的“20 世纪中文小说百年百强”和中国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有影响的10 部作品”。而中国著名导演张艺谋的电影《活着》在1994 年法国戛纳电影节获评审团大奖和最佳男演员奖, 这部电影正是根据余华《活着》同名改编的。

《活着》讲述的是不仅是福贵命途多舛, 从富家少爷到穷苦百姓, 父母妻儿孙子纷纷离他而去, 最终与一头老牛相依为命的一生。屡次遭遇沉重的打击他没有选择死亡去逃避而是在苦难中求得生存, 更加体现对人性的礼赞, 命运的变化无常以及苦难中顽强的生存意识。

一、人性的探索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 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 几千年来人们对这个问题争论不休。从古至今每个人都对善恶有自己的见解, 从余华《活着》这部作品中, 我们既可以看到人性善良的一面, 也可以看到人性可憎的一面。福贵的儿子有庆因为给县长的老婆输血而被医生活活的抽死, 当春生登门致歉时家珍因痛失儿子而不让春生踏进家门, 到了文革时期, 作为县长的春生被定为走资派人人喊打时, 他想一死了结痛苦, 这时家珍却要他活着。虽然春生最后还是死了, 但是家珍为他的死感到非常难过, 并宽恕了春生觉得有庆的死不完全怪春生。从这可以看出家珍善良的一面, 虽然当时他非常痛恨春生, 认为有庆就是因为春生而死的, 但当春生要死时她却展现了她的善良, 并用儿子的死做要挟不想让春生轻生, 她的这种行为让我们感动佩服, 深深地震撼了我们的心灵。然而家珍的善并不仅仅只有这一点, 当福贵输光了家产后, 怀着身孕家珍被他的父亲接回了娘家, 然而半年后他却毅然决然的返回一贫如洗的富贵的身旁, 跟着福贵过着贫穷百姓的艰苦生活, 她没有一句怨言, 任劳任怨的操持着家务。也正是因为家珍的支持福贵才可以在大风大浪中坚强地活下去。

在闹灾荒的时候, 家里什么食物都没有, 福贵就和凤霞去地里挖地瓜, 就在凤霞好不容易挖出一个大地瓜时, 王四却去抢凤霞的地瓜, 王四这个人本不坏, 在福贵被抓去当兵的时候他还经常帮家珍干活, 但就是这样一个善良的人却硬生生抢走了凤霞的地瓜, 但一向老实的凤霞也不甘示弱, 拿着锄头差点打死王四。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其实有些人的善恶并不是本身就有的, 有可能是被当时的社会背景逼迫出来的, 就像王四其实他并不是一个大恶之人, 但是因为饥饿不得不去抢凤霞的食物。余华在小说中并没有运用华丽的词藻描写人性的善恶, 而是用极为平淡的语言描述人物事件, 通过许多小事情来表现人性善恶, 然而正是极为平淡的语言却将人性之善恶写的淋漓尽致, 深刻的揭示人性善恶。

二、命运的变化无常

人们常说命运无常, 造化弄人。有的人认为每个人的命运是老天早就安排好的, 你只有默默接受不能抗拒, 但也有人认为命运是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的, 没有天定的命运, 你可以通过努力改变命运, 走自己想走的路。余华的《活着》就充分体现了命运的变化无常。福贵本来是城中远近闻名的富家少爷, 却因为自己吃喝嫖赌, 最终龙二用计将他的房屋、土地都赢了去, 自己只能和母亲妻儿搬到破旧的茅草屋里过着贫穷百姓的生活。从这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命运是他自己选择的, 如果福贵不吃喝嫖赌就不会输光家产变成贫民, 他还可以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 他的父亲也不会被活生生气死。到了这步田地是富贵自己造成的, 他没有好好把握自己的幸福生活怨不得别人。龙二虽然赢得了富贵的家产变成了有钱人, 却也逃不过命运的捉弄。在土地改革期间, 共产党把他的地分给了佃户, 但他死不认账去殴打吓唬佃户, 最终被人民政府抓起来当成地主恶霸给枪毙了, 临死前他对福贵说:”我这是替你去死啊”。这正是应验了一句古话:“祸兮, 福之所倚, 福兮, 祸之所伏。如果不是龙二赢去了福贵的家产被定为了地主并被枪毙, 那么现在被枪毙的应该就是福贵了。福贵虽然输掉了家产但却保住了性命, 这也是值得庆幸的。福祸是相互依存的, 你认为的好事可能转瞬间就会变成坏事, 而你以为的坏事可能不久就会变成好事。我们不能预测将来会发生什么, 是好是坏, 只有笑着走下去, 平静的对待生活中的跌宕起伏。

小说中的福贵的命运虽说是自己一手造成的但也不乏命运的捉弄, 他的女儿凤霞, 因为一场大病变成了聋哑人, 到了出嫁的年龄却没有人来提亲, 好不容易找到真爱和偏头二喜风风光光成婚, 却在生孩子时难产而死。之后不久妻子家珍也随之去了, 但幸运的是凤霞的孩子苦根活了下来, 还有二喜和福贵的疼爱, 但是在苦根四岁时二喜却在干活时被两块水泥板夹死了, 自此苦根失去了父亲, 本想着所有的亲人去死去, 苦根成了福贵活下去的唯一动力, 但更加不幸的是苦根又因为吃豆子撑死了。命运一次又一次的捉弄着福贵, 从父母、妻子、儿女、女婿、到外孙每一次都是对福贵致命的打击。虽然经历了这样的打击, 福贵还是以坚韧的态度活了下来, 面临沉痛的打击他没有选择用死亡逃避, 而是更加顽强地活着, 余华曾经说过, 活着就是忍耐面对所有逆境苦难包括最残酷的, 我认为每个人都应该高兴的、愉快的去尝试克服、度过它。一个人活着的价值就在此。命运究竟是什么?到底是谁掌控着命运?人是无法掌控命运的, 无形中好像有一只巨大的手操控着我们的命运。在解放战争中, 与福贵同生共死的战友春生在上了县长风光了一阵后, 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被定为走资派, 天天被人游街、严刑拷打, 就连妻儿也与他划清界限, 最终他选择死亡。这难道不是造化弄人麽?在五八年人民公社大炼钢铁的时期, 村里请来风水先生找煮铁的好地方, 只要他说谁家的风水好谁家的房子就要完蛋了, 当他走到福贵家说他家的风水好, 福贵以为自己的栖身之所就要被夺走时, 幸亏家珍认识那位风水先生才保住了自己的家, 虽然保住了自己这间茅草屋, 可是村里老孙头的家却替自己家遭了殃。或许命运就是这么爱捉弄人吧, 当你以为自己就要大难临头时, 其实是命运跟你开的一个玩笑, 而当你不以为然时, 他就让你重重的栽一跟头。命运虽然无常, 但主人公福贵却在种种艰难之中生存了下来, 这正是向我们展示了人类对苦难生活的坚韧和顽强不屈的精神。

三、苦难中的生存意识

《活着》讲述了人要为活着本身而活着, 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有这样一句古话:“好死不如赖活着。”人只有活着才有意义, 有价值, 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余华《活着》中所表现出来的生存意识是非常强烈的, 例如福贵作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富家少爷, 在输光家产后为了生存, 他决定跟龙二去借五亩地养家糊口, 可想而知一个富家少爷怎么会种地呢?可是为了生存他不再摆出少爷的架势, 而是勤勤恳恳的种地。强烈的生存意识支撑他坚强地走下去, 再苦再累也要活下去。在自然灾害的三年, 一向老实的凤霞因为王四抢了她来之不易的地瓜, 差点用锄头吧王四打死。这也深刻的体现了在苦难中人们的生存意识是非常强烈的, 余华正是用这种与人物平常性格完全不同的反转方式来突出人们的生存意识的强烈。

苦难, 是人类生存过程中不可避免的, 一个人只要活着就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苦难, 只要活着就要勇敢地去承担苦难。苦难不仅是对肉体的折磨更是对精神的折磨, 有的人可以忍受这样的折磨, 在这样折磨的过程中不断历练自己, 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强大, 无坚不摧、刀枪不入。而有的人却无法克服, 最终选择死亡来逃避一切。《活着》的主人公福贵和他的战友春生就形成了最好的对比, 福贵从阔少爷变成贫民, 被国民党抓去当兵, 战场上死人如麻枪林弹雨, 痛失双亲、妻子儿女、女婿外孙这一切的一切, 如果换做别人可能早已经崩溃, 但福贵却没有, 即使它经历着肉体的折磨, 精神的摧残, 他还是选择微笑着活下去, 他选择以一种乐观的精神状态去直面苦难、人生、死亡。而春生则不如福贵那样坚强, 他在经历战争后先是当上了县长风光体面了一阵子, 但后来在文化大革命期间, 他却被定为走资派, 天天被人拉到街上游街示众, 最终他忍受不了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选择以死来解脱。余华曾经说过:“活着就是忍受, 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 去忍受生命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活着》中主人公福贵就很好诠释了他的这句话。

在苦难中要想生存下去不仅要靠顽强的生存意识, 还要学会忍耐。落魄的福贵因为没有钱给有庆上学, 为了让聪明的有庆上学, 他不得不忍痛割爱将苦命得凤霞送给别人家去, 这是忍耐;当富贵因为赌博输光家产时, 他的父亲只是将他训斥一顿后还是决定变卖家产为他还赌债, 这是忍耐;自己唯一的儿子为了给县长夫人输血而被活活抽死, 而县长却是自己当年的战友面对春生他也只有忍耐;自己一一亲手埋葬了自己的亲人, 白发人送黑发人, 他还是忍耐。所有的一切他都默默的忍耐。是忍耐塑造了他坚忍, 宽广的性格。

余华《活着》一直用苦难渲染主题, 描写一个小人物如何面对苦难, 面对人生的悲欢离合。深层揭示了苦难的普遍性, 不仅是小说中的人物会遭遇苦难, 现实生活中的每个人都会遭遇苦难, 在苦难面前我们应该如何去承受, 就像千钧一发让一根头发去承受三万斤的重量, 它没有断。我们要学会直面人生中的任何苦难, 不要轻易放弃, 要以豁达坚韧的乐观态度面对人生。人活着才是最重要的, 活着人生才有价值才有意义。

参考文献

[1]余华著.《活着》.北京作家出版社, 2008.5.

[2]余华.我能否相信自己.北京, 人民日报出版社, 1998.

8.余华《活着》读书笔记 篇八

一位走过历史的普通老人娓娓从容地到来他的一生,《活着》里的故事便在老人平淡的声音里,像是静静的河水般流淌出来,没有哀泣,也没有呜咽。讲述者老人没有刻意煽情,可是波澜无惊的语言里蕴含的故事震动了读者的心,不禁对老人的曲折不幸一生满怀同情。老人在经历了诸多亲人离世,只余孤单的自己凄凉在世后,还能安然平静的向他人讲着自己的亲人如何一个个离开,他最终会做到这样的超然心态,又说明了他经受了人世间极大的痛苦,物极必反,痛苦的不能再痛苦了,只有平平淡淡的活着。

《活着》里讲故事的老人叫福贵,他本是个地主的儿子,有土地,有房产,有身份,有地位,是个堂堂大少爷。可他偏偏是个好赌的败家子,很快就把家里的财产输个精光。他的不争气气死了老子,赔着全家人过起了贫穷老百姓的苦日子。好在万贯家产的消失换来了浪子回头,福贵从此改过自新,勤勤恳恳,本本分分的当起了农民,真好地为这个潦倒的家担起了责任。没过多久,福贵被国民党抓去做壮丁,当兵期间认识了春生,两年后福贵被共产党俘虏,这才有机会重回到家里。福贵不在家的两年里,他的老母过世,妻子含辛茹苦带着两个孩子艰难地讨生活,凤霞有庆都张大了不少,凤霞因为发烧变成了聋哑人。共产党解放了全中国,进行土地革命,实行大跃进,人民公社。熬过了这之后的苦日子后,眼看着好日子是苦尽甘来,命里安排的却是福贵一生厄运的真正开始。钱财散尽方可豁达一笑,因为身边还有亲人的支撑,那么失去了亲人,就是没有了支撑,粉碎了希望。福贵的接下来的后半生,就是在不断地忍受着死神无情的双手将他的至亲从他的身边一个个的夺走,忍受着每次燃起的希望又一次次被掐灭。儿子,女儿,妻子,女婿,外孙——都死去了,只留下孤孤单单,凄凉独活的老人……

在我读完《活着》后的第一想法是很不理解为什么徐福贵到最后还要好好地活着?他不止一次地面对着至亲至爱从他身边相继离去,又不止一次的希望遭到破灭,这样的不幸接连不断的砸向一个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情感的肉身,饶是任何一个平常人陷入这般精神打击的连环套中,都可能扛不住如此巨大的折磨,将会濒临精神崩溃。我曾怀疑是不是生活的压力,亲人离别带给他的痛苦,早已超越了他的心理承受极限;怀疑心灵的抑郁已将他压迫的麻木,冷淡,他的心已被吹向茫茫沙漠,干涸到绝望地苟延残喘余生。

仔细回想考虑之后,我发现福贵最终变成一个孤独的老人,心态淡然的活着,是有其中的理由的。人是情感动物,往往对痛苦的记忆比较敏感,而且痛苦的经历总让人印象深刻,一旦沉溺便不容易自拔。所以在读《活着》时,情感就在无形当中被福贵的悲惨经历所笼罩,那么痛苦也就越放越大,因而当我们只将关注点放在福贵的痛苦上时,就忽略了福贵人生里更为美好的东西,比如福贵儿女孝顺懂事;妻子善良贤惠,不离不弃;女婿踏实肯干;小小孙儿也似乎理解大人的苦恼,乖巧听话。这些都是福贵一生最朴实最真挚的收获,是他回忆里值得欣慰的地方。福贵能够活着的力量一方面除了对生活的坚忍之外,另一方面还有亲情的心理支撑。

一、活着是对苦难生活的坚忍。

作者余华这样解释“活着”: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他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活着》里的徐福贵不正是在忍受着现实给他的幸福与苦难,无聊和平庸吗?处于社会底层的贫苦农民没有很高的觉悟,尤其像福贵所处的经济落后的年代,广大农民一生当中都在为生计奔波忙碌着。他们起早贪黑,不计劳累,拼命苦干,只是简单为了养家糊口,养儿育女。活着的最高追求就是过上衣食无忧,家人平安的好日子。像徐福贵一样的农民都把亲人和粮食看做他们生命里最重要的部分,他们追求的很简单,眼光和思想也停留于此处,自我意识很低,因而当他们的粮食受到威胁,亲人遭遇厄难时,他们不会抱怨社会谴责老天,只是逆来顺受,接受现实的打击,去忍受生命赋予他们的责任,等到亲人离世,再没有亲人可以让他负责任时,就剩下他对自己负责任了——活着。

其实这何尝不是对生命的一种坚忍,对生活的一种坚忍。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事物毁灭给人看,福贵的一生多次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后,却又变成山重水复又无路。他从心底高兴每次似乎已来的幸福,这种平淡的幸福给乐安知足的福贵带来了令人欣喜的希望,可是命运恰恰就像是逮住了他不放,不断地给他开着玩笑。生活带给他的希望,在他还没来得及憧憬时,便毫不留情地夺走他的至亲,将他希望的小火苗生生浇灭,一次次打入绝望的深渊。对福贵这些平凡人而言,没有伟大的人生追求,他们从来没有逃离过生存的底线,也许在他们的精神深处有着对生命本源的留恋和执着。

但是活着不容易,活人追忆死去的人又是很痛苦的。福贵的亲人大都又是不愿死去的,无论生活多么困苦艰难,一家人每天在一起也是开心的。即便亲人一个个离他而去,带给他超越身体伤痛的近乎使人精神崩溃的精神打击和折磨,他依然挺了过来。余华说:“我见到的这个世界上对生命最尊重的一个人,他拥有比别人多很多死去的理由,可是他活着。这个人就是福贵”。“活着只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再回首,一切化作夕阳下淡然的身影,福贵没有表现出无限痛楚,也没有抱怨苍天或谁,这些普

通世人的品质,与淡然心态未必人人都领悟得到,福贵把活着的意义升华了,没有自暴自弃,没有行尸走肉,没有自怨自艾,没有沉溺失去亲人的痛苦中,也没有消极地放任生活放弃生命。过尽千帆,这是普通农民经历多次常人无法忍受的生死离别,白发人送黑发人的锤心之痛后的超然,他在好好活着。

二、活着里的浓浓温情是生活里的欣慰与希望。

《活着》中的世间真情处处可见,小说中的真情贯穿始终,忍受苦难却不孤独,这些真情便是他们活着的信念。正是有了这种信念,这些牵挂才会有想要活下去的坚忍与勇气。

福贵与家珍的夫妻之情:福贵在输光家产后,家珍并没有埋怨,只是跟他说:“只要你以后不赌就好了。”家珍没有嫌贫爱富,跟着福贵吃苦受累无半句怨言。徐家破亡后,家珍被富商父亲强行接回家里,半年后家珍放弃家里优渥的生活条件,毅然地重返徐家跟着福贵过平头百姓的艰苦日子,日子是好是坏,从不说什么。福贵浪子回头,改过自新,勤劳顾家,踏实肯干。家珍和福贵在家衰败后仍能同甘共苦,互相扶持,相濡以沫,无怨无悔,共同走完坎坷苦难的一生也实在难得。

福贵和有庆父子之情:有庆死了,福贵在抱着他回来的路上走走停停,累了想把有庆放在背上,可心里就发慌。生怕他突然醒来他不知道,生怕儿子不知谁背着他而害怕,所以“不能不看着他”。因为怕妻子受不了打击,决定一个人悄悄把有庆给埋了。他用衣服把有庆包好放在坑里,用手把土盖上去,把小石子都捡出来,因为他怕石子烙疼有庆的身子。这浓浓的父爱,这无微不至的父亲情在此刻显露无疑。

福贵和凤霞的父女之情:凤霞因为家穷,有庆上学没钱而被迫送人。在被领走的的那一刻,眼里充满对这个家的不舍。凤霞连夜跑回家再被父亲背着送回养父母家时,福贵在伸手去摸她的小脸时,她也伸手去摸福贵的脸,仿佛要将父亲那张脸深深记住似的,仿佛在对福贵说:爹,我不怪你。福贵在那一刻便决定:“就是全家饿死,也不送凤霞回去。”凤霞在见福贵背着她往回走一段路后突然紧紧的抱住福贵,因为她知道她可以回家了。那一刻,凤霞是无比幸福的,因为在孩子眼里,没什么可与父母对自己的不舍和关爱相题并论。

此外,福贵与长根的主仆情,与春生的战友情,还有与女婿二喜的半个父子情和对外孙苦根的爷孙情,无不让人感动落泪。命运里的不足用人与人之间淳朴的真情填满,源源无尽的苦难无法枯竭用温暖人情哺育的精神世界。

尽管《活着》给读者展示了福贵悲惨的一生,儿子有庆遭遇意外夭折,女儿凤霞难产致死,媳妇家珍悲痛伤亡,女婿二喜死于工地事故,仅在的小外孙苦根又被撑死夺走小命。这一连串的厄遇都降在了福贵头上,感觉他算得上人世间最不幸的人了。可是整篇小说读下

9.余华活着读书心得 篇九

“我们徐家的老祖宗不过是养了一只小鸡,鸡养大后变成了鹅,鹅养大变成了羊,再把羊养大,羊就变成了牛,我们徐家就是这样发起来的。到了我手里,徐家的牛变成了羊,羊变成了鹅,传到你手里,鹅变成了鸡现在鸡也没了。”《活着》就从徐家的败落写起,成了富贵坎坷一生的源头。

富贵败光了所有家产后,他的母亲对他说:“只要活得快乐,穷也不怕。”可富贵真的活得快乐吗?败光家产住到乡下的时候他的父亲就死了,母亲患病他去城里求医却被国民党抓去当了壮丁。看到这一幕我尤其着急,直在心里呐喊:你快回去呀,你有主角光环的,你不会死的,你母亲还等着你呢,你的妻儿还等着你呢,他们会很着急的。我虽抱着着急心态,却一点不敢敷衍,认认真真看完过程直到结果,结果是什么呢?结果是他和战友被解放军俘虏,才得以归乡。母亲却早已过世,妻子含辛茹苦带大一双儿女,女儿凤霞也因一场大病成了哑巴。作者最终没给富贵任何主角光环,他救不了他的母亲也救不了他的凤霞。

我以为他们一家人在大时代的背景下,随着社会变革,艰难的生活,用他们的生活反应当时的苦,然后告诉我们,我们现在丰衣足食的生活来之不易等等,可是,并没有。这只是悲剧的开端。

妻子家珍因为换上软骨症而干不了重活,儿女还小,重担就落在了他身上。为了让儿子能够上学,他把女儿送人,同样作为家里的女儿的我愤愤不平,又庆幸我生活在了一个好时代,。虽然最后女儿回来了,还嫁了人,还生了个大胖小子,却因大出血死在了医院里。儿子因与县长夫人血型相同被医生抽干了血,也死在了医院里,医生和县长没有受到任何的法律制裁,才惊觉,那不是我现在生活的时代。儿女相继死去后,家珍也随着去了。女婿在工作时,出了意外也走了,留下小小的外孙和富贵相依为命。富贵给外孙煮豆子吃,外孙因吃豆子被噎死了。

看到最后,情绪倒没了多大起伏,我想,作者给富贵的主角光环就是他还活着吧,会继续活着吧,在失去了所有之后,经历人间最痛之后,一颗心已千疮百孔之后,没有轻生的念头,对生活也不报任何希望。他还有什么可失去的呢?那头陪伴他的、也叫富贵的老牛吗?作者用冷酷的文笔描述了一个悲伤的故事。

《西雅图时报》评价说:余华没有煽情。每一个沉重的悲剧都是痛苦的。《活着》是一次残忍的阅读。

10.读余华活着有感 篇十

福贵,人活着才有希望,才能对死去的人念想。年轻时候犯过的错,总是有偿还的时候的。你现在只能坐在田埂上孤单的看着晚霞落尽,炊烟袅袅的村子里唯独少了你那一家,因为你的婆娘已入土,先你一步。

这时候走过你身旁的风,能不能带你回忆起些许从前,凤霞拉着你手,咯咯直笑,若不是小时候的病,也许长大后的凤霞会让来你家提亲的人,踏破那门槛,可惜现实没有如果,凤霞因为是哑巴就让同村的青年笑话,因为穷走在新娘身边的时候让人厌恶,你能回忆起这段吗?你还记得你说的话吗?“你们要欺负就来欺负我,欺负凤霞太不应该了。”为何人心那么冷漠,为何要欺负凤霞?

有庆半岁后才跟着他母亲回到你身边,那确实是一天好日子都没有过过,你想着不能委屈了儿子,要让他去读书,于是 你就和妻子商量着把凤霞送人,要留下那口米去换有庆的学费。可是凤霞也是你的孩子,有庆那是凤霞带大的啊!离开了凤霞,那还是一个家么?有庆是怕你的,要不然为什么老是光着脚跑来跑去,那一来一回得有十里路,你看着有庆在乡间的野路上奔跑的时候,有没有担心过他搁着脚,因为你说他的鞋底老是破,再穿烂就要揍他,他怕,于是他脱了。有庆是个心眼多好的孩子,学校校长要输血,老师一号召,他立刻脱下鞋子就往医院跑,全校师生就独他的血型能对上号,抽血的时候,那畜牲一般的医生竟然没有顾着有庆早已发青的嘴唇,依然抽血不止,那有庆的血都让活活抽干了呀!那么小的孩子,那么好的孩子,就让黑心的医生害死了,“不够不够,还要还要”,不够你妈你怎么不去输血,还要你妈你怎么不去输血,他只是一个孩子好不好,你们能不能有点娘心,她校长是县长的女人,她的命精贵,那有庆就有理由让他牺牲来保她吗?

凤霞难产死的时候二喜抱着她睡了一晚,你就坐在灶边一夜,后来二喜上工地带着苦根,你不时就往城里跑,去看女婿,去抱外孙。可是天作孽,二喜上工的时候让水泥板砸死,可怜的苦根当时还不知道死是如何一回事,只听到父亲叫了自己一声:“苦根!“像是把喉咙都要喊破,那声音是来自黄泉里上的回响吗?有喜他的不舍啊!我怎么能不伤心落泪?只知道跟着你外公去乡下过几天,哪会晓得这一去,父亲早已不在,家也回不来。苦根,听著名字都让我掉泪,一直盼望着家里的鸡变成鹅,鹅变成羊,再攒够了钱,和外公一起去买牛。但这一天,怕是无论如何都等不会来,家里穷,平常生病了连一颗糖都吃不起,那天你和外公下地回来就晕倒在床上,福贵以为你能休息下就好,说出去给你煮豆子吃,家里穷的平常都吃不到的豆子这下你吃的欢,等到福贵再进屋来看你,那身体从胳膊到腿都凉下去了,是病的,也是让豆子给噎死的。苦啊,这辈子。

福贵的家人都去了,他那一辈的人也都去了,只有他依然活着,每天和一头叫福贵的老牛下地种田,看夕阳西下,也看人世沧桑。

11.余华活着读书心得 篇十一

生悲苦命运冷静的沉思。

我内心渴望这样的作品,就像《平凡的世界》、就像《穆斯林的葬礼》、就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样的作品能将人带到内心的深处,给你带来一种冷静沉思的心境。我的生命需要安静、我的心灵需要沉思。

此时我感谢余华,感谢他写出这样的作品,这部作品很吻合的满足了我内心的渴求,我的沉思让我与书籍之间产生了一种独特的默语,而这样一种沉默的交流让我的心灵获得了一份踏实。

人生在岁月里磨砺,命运没有给谁画什么界限。

人生在岁月里磨砺,命运没有给谁画什么界限,也没有给谁预设了什么苦难,生活的艺术就是不管经历哪一条街道,相逢什么人,别忘了几分宽恕,几分看淡。

★ 余华活着的读书心得体会

★ 余华活着读书心得

★ 《活着》余华读书心得800字

★ 余华活着的读书心得

★ 余华活着读后感

★ 活着余华读后感

★ 余华《活着》七年级读后感

★ 余华《活着》心得感悟

★ 初中生余华活着读后感

12.余华《活着》读后感 篇十二

作为一部作品,《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和他命运之间的友情,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因为他们互相感激,同时也互相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此外,它还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等等。

其实,读这本书也是经朋友介绍开始的,从开始漫不经心的翻页到如今的投入,我只能说,这是一本很值得大家品味的故事。

这部作品不仅让我对人生有了进一步的思考,而且让我有决心去改变自己的一些不足和缺点。步入大学生生活已近两年半了,有时会觉得很累、很悲观。后来我才明白,我在长大,我在适应社会。想想自己在过去那两个月做了些什么,真觉得不值一提,每天似乎忙忙碌碌,却忘记自己要追寻的是什么;每天都觉得压力很大,却不知道为何要让自己活在不该有的压力之下;每次都要考虑人情世故,却忘记了最真诚的自己。时常抱怨、时常抑郁、时常烦躁……我发现自己一直在追寻着什么,我总是拼命跑、拼命追,忽视了一路上的所有风景!细细想想,我好像一直是父母长辈眼中的好孩子,一直是左右邻居口中的勤奋孩子,所以后来考上了不错的大学,也给爸妈争脸了。现在回想走过的大学路,自己学的东西太少了,我在深造的路上,似乎不知所措。

教师这一职业近在眼前,又似乎离我很远,因为我一直知道自己在这方面缺少的是什么,哪些,我还仍需不断努力才能赶上别人,我都会努力。所以当我读着《活着》这本书的时候,很多东西都能触动我心里那片最敏感的地方,人活着,不是专为自己的,从自身出生到现在,就被赋予相应的义务,至于每个人的生存状态,不是事先预定的,是自己怎样看待,自己追寻的。

读完它,我没有理由不平静,没有理由不思考,脸上的泪痕告诉我,这样的一个故事莫名的让人投入,也会莫名的让你感动。“二喜,有庆不偷懒;家珍,凤霞耕得好;苦根也行啊。”这句话总是萦绕在我的耳旁,所有的这些名字,这些人物,都让我觉得是活生生的。也许是从小在农村长大,对于书中描绘的场景都觉得那样地熟悉,他们的形象似乎都可以在我的生活中找到代言人。小时候,不明白那些在地里劳作的老者,为什么对着一头不言不语的老黄牛喋喋不休;小时候,也有很多像有庆一样的玩伴;小时候,也见到像凤霞一样的姐姐以及家珍一样的女人;小时候,也取笑过像二喜一样的女婿……一切都那么的亲切,所有的人都那么的生动,他们的故事,平凡而感人,琐碎而深刻。

13.读余华《活着》有感 篇十三

38060132

王磊

前段时间在别人的推荐下,读了余华的这篇小说《活着》,小说不长,我用了一个下午就读完了,读完后感触很深。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以前的我从来没有仔细想过。上小学时,我不会去想这样的问题,因为那时我还年幼无知;上初中时,我不会去想这样的问题,因为那时无忧无虑;上高中时,我也没有去想这样的问题,因为那时想的是语数外,想的是高考;上了大学,我应该去想想这个问题了,但是因为我来了北航,学了计算机专业,每当诸如此类的问题出现在我脑海里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这是一个哲学问题,而我是个理工科的学生,这类问题不归我管,于是我一次一次的逃避了这个问题,直到我读了《活着》这篇小说。

用作者的话来说,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小说中以“我”一位旁听者听一位老人讲述他的过去经历的形式展开。老人用平静的口吻讲述了他自己充满悲剧色彩的一生。老人叫“富贵”,年轻时是一个地主少爷,经常在城里吃喝玩乐——嫖妓、夜以继日地豪赌并乐此不疲,常常十天半月不回家。这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风光,然而好景不长,无所顾忌的胡闹和为所欲为很快让他付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的代价——由于半年赊账的积累,把祖辈留下的家产在一夜之间输得精光,从此由远近闻名的阔少爷变成了一文不名的穷光蛋。所有的风光都如海市蜃楼般轰然倒塌,荡然无存。他也从此一蹶不振,日子越过越穷苦,厄运的阴影总是追随着他的脚步。父亲亲手处理掉所有的田产之后,在从老宅迁到茅屋的当天死了。他为病了的娘到城里买药时被抓壮丁,此后的日子饱尝颠沛流离、飘无定所之苦。快两年时,他终于死里逃生,回到了家,得知母亲已病故,女儿凤霞因为一次高烧,失去了说话的能力。他原以为一家人终于团聚可以过好日子了,谁料,苦难才刚刚开始——唯一的儿子在一次意外的采血事故中被冷漠的医生夺去了生命;女儿凤霞终于长大成人还找到了一个疼爱自己的丈夫却死于了生产;妻子家珍死于软骨病,她一生忍受苦难,唯一的心愿就是与福贵从今以后再不分开;女婿二喜死于工地的事故;死神连他年仅7岁的外孙苦根都不肯放过,居然因吃豆子而撑死了!身边的亲人一个一个相继死去,他亲手埋葬了自己的儿子、女儿、妻子、女婿和外孙。四十年后,他仍然活着!并买了一头老牛,取名“福贵”相依为命。

个人觉得悲剧是所有故事模式中最有心灵震撼力的,往往可以一举击破一个人的心理防线,其影响也更深远,短则几天,故事情节依然萦绕在脑海中,多则月

余难以自拔。虽然经历将近三年的工科教育,让我感到自己的思维已经变得逻辑而机械,但是读完后,我还是禁不住的去想那个问题“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小说的主人公的一生太悲惨了,如果说他倾家荡产是因为当少爷时挥霍无度的报应,那么这报应自那一开始就没有结束过。从地主少爷变成佣人,被抓去当兵,经历土地改革,自然灾害没有饭吃,又经历文革的动荡,这些生活上的苦已经将一家子的人折磨的很惨了,但“富贵”还是要一次一次接受亲人各种意外死亡的打击。最后所有的亲人都离他而去了,他只有和一头老黄牛相依为命。想一想“富贵”的一生,尤其是以我们现在人的观点看,那样的生活不单单是没有意义,更是没有让人活下去的勇气和希望。但主人公却一直坚强的活了下来,什么都没有了,可是什么都没有击垮他!我看不出他活着的希望是什么,但我知道他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这是一种多么强大的希望和力量啊,支持“富贵”挺过那一切的苦难。

上了大学后,我逐渐明白,人来到这世上就是要受苦的。上高中时候在我的想象中大学生活一定是非常快乐的,但实际品尝了快三年的大学生活后,我明白那是的我太天真。上学期上过一门世界三大宗教的选修课,清晰的记得老师在讲佛教时说过,人的脸就是一个大大的苦字。我们每天拼命的学习,为了什么,实际点人说为了毕业后找个好工作;当我们真的开始工作了呢,我们又要拼命地工作,这又为了什么,正常的人会说为了多赚钱,生活更好。我们就是在自己编织的一个一个谎言中傻傻的奋斗。有时候我们可能对自己的现状不满,感到生活太苦太累,但看了这篇小说后,我觉得现在自己生活中的那些小困境,根本算不上什么。苦难是人生最好的大学。想想我们的来路,哪一步会是轻松快活而长久?来到人世的一瞬,我们就开始承受来自时间和空间的无形挤压。于是,坚忍的存在下来。活着,总有一抹挥之不去的悲情色彩!想要活着,就要学会忍受!忍受责任附加给生命的沉重,忍受现实给予生命幸福又残忍剥夺幸福的痛苦。

上一篇:杭电电子学院教师简介下一篇:公司总经理年终总结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