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英语上集体备课(共9篇)
1.五年级语文集体备课记录 篇一
集体备课时间:2015年9月22日
地点:五年级办公室
参与教师:五年级全体语文教师 主持人:肖厚琼 记录人:王春文
课题:古诗《游园不值》 教材解析: 肖厚琼:
老师们,今天我们一起来进行集体备课,我选择的内容是古诗两首,因为我们教学古诗时总是老师讲解较多,总觉得教学起来索然无味。
宋人重视思想,一些作家惯于以哲人慧眼审视生活,使许多诗文寓哲理。“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之所以传诵千古,历久不衰,在于其景中寓理,且含蓄蕴藉。在诗人笔下,春天如大地孕育的生命,借红杏之体,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冲破墙门禁锢,灿然而笑,生机勃勃!诗人把满园春色乃至整个春天,聚焦为一枝红杏,赋予它生命,给予它蓬勃向上的朝气。如不细加玩味,“蜜咏恬吟”,这一哲理是探寻不到的。
王春文:
“应怜展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初读时觉无甚可嚼,细品时方有疑窦顿生。“柴扉不开”的原因是什么呢?从表面看,是诗人的老朋友爱怜苍苔,怕心爱之物被伤害之故。这是诗人的揣度之词。正是这揣度之词,暗含着园之主人在园内,且已听到了扣门声。园主人惜花爱草,连最不起眼的苍苔也珍视为生命,可见,他是一个与世无争、淡泊名利、品质高洁之人。物以类聚。叶绍翁与其为友,可见也是一个高洁之人。春天来了,叶绍翁想到了老朋友,于是去访,去赏春。正当叶绍翁“扣柴扉不开”扫兴之时,猛然间见到了一枝伸出墙外的红杏,其欣喜之情油然而生,灵感突至,“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便脱口而出。伸出墙外的红杏,寄托了诗人的情感。诗人的感情历程是,去访友看春高兴——进不了园,扫兴——见杏花,欣喜,可谓一波三折。景中有情,情中有人,这就是本诗的特点。
钟黎:
这首小诗,写诗人在微风细雨中拄杖春游的乐趣。诗人拄杖春游,却说“杖藜扶我”,是将藜杖人格化了,给人以亲切感。使诗人游兴大增,欣欣然通过小桥,一路向东。桥东和桥西,风景未必有很大差别,但意境和情趣却颇不相同。“东”,有些时候便是“春”的同义词,譬如春神称作东君,东风专指春风。诗人过桥东行,正好有东风迎面吹来,无论西行、北行、南行,都没有这样的诗意。
肖厚琼:
诗的后两句尤为精彩:“杏花雨” 早春的雨,“杨柳风” 早春的风。这样说比“细雨”、“和风”更有美感,更富于画意。杨柳枝随风荡漾,给人以春风生自杨柳的印象。“沾衣欲湿”,用衣裳似湿未湿来形容初春细雨似有若无,更见得体察之精微,描摹之细腻。
诗人扶杖东行,一路红杏灼灼,绿柳翩翩,细雨沾衣,似湿而不见湿,和风迎面吹来,不觉有一丝儿寒意,这是怎样惬意的春日远足啊!
教学环节设计:
肖厚琼:为了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并“逐渐培植其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在上课伊始,我饱含深情地介绍:“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中国是诗的国度,我国诗歌的起源比文字还早,差不多和语言同龄。千百年来,形成了辉煌灿烂,博大精深的诗文化„„”老师的语言渲染焕起了学生求知的欲望,激起了他们学习热情。再请学生回忆以往学过的描写春天的诗句,将其头脑中原有的先备知识与新知识建立链接。
王春文:在“‘咬文嚼字’、品悟诗意”中培养善思的品质 由于古诗文体有特殊性,其每一字、每一词都体现着诗人锤炼语言的非凡功力和高超技艺。我们在学习古诗时,就无法躲避“咬文嚼字”的嫌疑,否则将无法透视其深层意蕴,问题是,我们究竟该如何在传承中有所创新。我在设计这一环节时,先让学生“仔细读读下方提供的注释,争取用它弄明白每一行,每一句的意思,再闭上眼睛想一想诗中描写的是一个什么样 的情形。”老师只提供一个方法,而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咬文嚼字”,自悟自得。这一过程中,我没有采用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而是先让个人充分思考,在其力所不能及时,方可寻求帮助,自学一段后提示“同学们如果哪一处理解起来有困难,可以和前后左右的同学共同探讨。”教师允许课堂上“窃窃私语”、“交头接耳”,但前提是个体必须在进行过深入的思考之后。我们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共同探究是难能可贵的,但对于个体善思品质的形成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亦不容忽视。
钟黎:
但对学生对诗的理解只是停留在字面的意义上,如何让学生入境呢?学生在理解“春色满园关不往,一枝红杏出墙来”时,将其简单地解释为“主人园中的春色是关也关不住的,有一枝红杏伸出墙来。”我便以此为契机,激发学生的想象,“一枝红杏伸出墙来?还有更形象的说法吗?”“窜出墙来”“因为怕主人发现,所以悄悄的跑出墙来。”“探出墙来,想看看外面的春色,比比谁最美。”“跃出墙来,急着留住诗人,想安慰他扫兴的心情,„„。”学生的想象随处闪烁着灵动的光辉。再来说说这句诗的意思,学生的表述一定会生动许多。而且在这一番再造想象之后,师生渐渐步入了诗所描画的意境之中。我再进一步的驱遣想象,“小院中会是一种什么情形呢?”学习又是一番奇思妙想。
《游园不值》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古诗,能说出诗歌大意,归纳学习方法。
2、感受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领悟“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哲理意味。
3、有感情的朗读、背诵。
教学重点:感悟、积累、运用语言。教学难点:
1、理解第一句诗的意思。
2、领悟“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深刻意蕴。教学过程:
一、导语引入:
记得在我的学生时代,曾经学到过一篇著名作家朱自清爷爷写的文章叫《春》,有 些话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给大家朗诵几句,好不好?师朗读:“春天像„„”写得美吗?这几句话,赞美了春天万物复苏、繁花似锦、生机勃勃的喜人景象。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首宋朝诗人写的古诗,看看古人眼中、笔下的春天是怎样的!
二、自读《游园不值》
三、学《游园不值》
1、读题目,能读懂题目的意思吗?
2、要理解诗句的意思,我们以前学到过很多方法,回忆一下,有哪些好方法?(补省略、换语序、查字典、看注释、看插图)
板书:补、换、查、看
3、请大家用这样的方法学古诗
4、反馈:齐读1、2句,练写“屐、扉”两字。1)、经过自学,你学懂了哪个词或哪句诗?来汇报一下 “怜”“应”分别解释成什么? 辨析“应”“怜”的含义。
诗人游园心切、然而久扣柴扉而不开,该是多么失望,该怎么读这两句话? 2)、正当诗人垂头丧气的时候,猛一抬头,看到了什么?(一枝红杏)于是情不自禁地吟出了下面两句诗,齐读。
引导学生说成感叹句、反问句
a、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呀!(呀!一枝红杏伸出墙外来啦!)b、满园的春色怎么能关得住呢?(一枝红杏不是伸出墙外来了吗?)说出了诗人的惊喜心情,该怎么读这两句?(男女分读)3)、齐读整首诗,读出心情的变化。
5、诗人兴冲冲地来游园寻春,结果只看到了伸出墙外的一枝红杏,为什么就那么高兴了。
6、你们想不想欣赏一下这满园的春色?(课件展示满园春色)
7、用学过的或课外看到的诗文描绘满园春色。师:欣赏着你们动情的朗读,我又想起了《春》里的那几句话,跟老师一起朗读。(读后问:跟我们今天学的哪几句诗联系得起来的?)
四、体会“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深刻意蕴
刚才,我们和诗人叶绍翁一样,插上了想象的翅膀,联想了满园的春色。同学们,是什么唤起了我们对满园春色的联想?
再指导读《游园不值》最后两句。
其实,这两句诗,诗人含蓄地告诉了我们,一切新生事物,是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的。
五、配乐朗读。
三年级语文集体备课记录
时间:2015年9月29日 地点:三年级办公室
活动内容:如何进行集体备课——————《灰雀》 活动对象:三年级语文教师 主持人
:朱伟 记录人
:蒋国英 活动过程:
一、朱伟;学校对本次活动做了一下要求:要求每个年级组、备课组长指定某个单元某节课,有上课的老师出本节课的教案,全体教研组的成员把自己的备课的情况说一说,然后集中,每位老师都要有自己的备课情况。下面由各个老师把自己的备课情况说说:
二、蒋国英发言:我们集体备课要先备自己的学生,确定目标,本科的目标是:会说、写一些生字词;会有感情地朗读这篇课文;通过对话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体会列宁循循诱导、善解人意和对儿童的保护。为达到这个目标,我先由导入开始接着备教学重、难点,再通过对话描写体会内心,接着备教学设计。我认为上课要写详案,从每个环节去理解学生,然后定好教案,最后实施。
肖唐孝发言:我认为备课的老师要写详案。集体备课为备好课提供了平台、本组备课写出来的教案是很不错的。本次备课由备课老师处教案,本小组对教案进行修改,我觉得这样很好,对老师的发展很有帮助,我认为这样的活动要经常开展。我们在分组讨论的过程中有不同的意见,都是各自备课,自己写教案,但是结果没有详细的教案,备出的教案没重、难点,对如何上好一节课缺乏指导性、科学性。我的困惑:如何通过对话、语言的描写来体会人物的内心。但是我觉得这次集体备课活动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上课的老师也没对这次的教案有所领会。
蒋国英:我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集体活动,对这次活动了解得不够。集体备课各自发言没有重、难点,集体的意见上课老师不能好好的采纳。备课老师各自发言,无法统一意见,集体备课如何发挥集体的作用有待研究。
朱伟:对于集体备课我有好多疑问,由于我准备得不够充分,对备课的要求、方法不是很理解。备课各小组有各小组的意见,不能整合几个小组的教案。我在思考:集体备课的目标是什么?备课存在什么弊端、不足,有什么启发?教师如何上课缺乏指导,这次集体备课没备出详案,用集体备课的教案能上好每一节课吗?备课不能细化到细节,备课不符合学生的兴趣;来自各方的教研员不是很了解这个学校的学生真实水平,这样很难做到完美、很难到达集体备课的目的。
肖唐孝:原先定的集体备课目标、确定重、难点、教学过程,但是因为有不同的意见‘结果上课的老师不能很好的领悟。在乡村进行集体备课是很难开展的,集体备课如何考虑到每个学生,同一个年级是否也能一样上呢、还是一个问题!
蒋国英:备课的同时也要备学生,如何进行呢?我觉得不好进行,因为学生不同,想法也不同。备课是集思广益,我通过学习,知道了备课的方法、目的、过程。我觉得集体备课是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的,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如果觉得好的教案、方法我们都要采纳。先由集体教研员备课,然后在由指定老师上课,我觉得这是很好的.对于这次集体备课,各个教研员都发了言,但是没有具 6 体的方法。
朱伟:这次活动是先由上课老师说教学目标,然后备课,最后定方案上课,这是很好的。但是我觉得这次的备课准备不够充足,没有确定好目标。
蒋国英:这次活动是先由上课老师说她的上课过程,让我们熟悉教材,然后定好重、难点。再由全体老师进行备课。我觉得集体备课要先备好本课的重、难点,确定如何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课文的内容。下面说说本次备课的教学流程:
1、复习引入;
2、提出自学要求;
3、师生互动,深入研读;
4、分角色朗读课文;
5、扩展练习;
6、扩展延伸。
三、本次活动的总结:各个老师都对本次教研发了言,我觉得很好,我也在这次活动中收获不少,但大部分的老师都不是很清楚集体备课怎样的操作。如何进行集体备课呢?我认为集体备课就是要:集思广益。集体备课要做到四定、七备、六统一:1.定时间 2.定地点 3.定内容 4.确定中心发言人。七备:1.备进度 2.备目标 3.备教学重点 4.备教学难点 5.备共性内容 6.备作业 7.备测验。每一位老师都要先备课,每一次活动都要先定好中心发言人,中心发言人要对本次活动做整改意见。集体备课要有个人反思,这个反思很重要,课上得好不好,主要看个人的反思,有反思才有进步。集体备课可备一个单元的主要内容。定好方法、模式、活动过程。上课时可以灵活运用教材。
5、灰雀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具:生字卡,挂图。
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一、揭题示标:
同学们都知道许多伟人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伟大的故事一列宁。
出示目标(生齐读)
①我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②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初步感知课文
l、学生自由读
现在开始读,3分钟后比赛谁读的正确(生字可借助工具书)
2、分段读。
3、生纠错,并更正。
zhā
xiōng pú
wǎn
Yǎng
jiāo
面包渣
胸
脯
婉转(形容声音很好听 仰 望(抬头向上看)
郊 外
4、检测:(胸脯、或者、散步、郊外)
出示字卡、注音、选字填空,提写生字、词
()
()仰
望
婉
转
(口头说意思)
5、生改正,师生共评。三、二读课文,读流利
上个环节大家做得非常好,下面我们就再比一比谁的课文读得最流利,3分钟后进行比赛。
1、生自由读。
2、男、女声赛读。
3、分小组读。四.写字:
1.指导易错字(步、低、或)
2.练写易错字。
五作业:
词语表中词语2遍。
第2课时
一、揭题示标:
导语:本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灰雀”。
出示目标(生读)
1、我会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我能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人物的心理。
二、一读课文,整体感知。
指导: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文中讲了一件什么事?3分钟后回答。
2、指学生回答。
3、生纠正、补充。三、二读课文,理解课文。
出示指导:
1、从文中哪些部分看出列宁喜欢灰雀?
2、当小男孩说“一定会飞回来!”时,心里在想些什么?
3、列宁为什么不问男孩却问灰雀呢?
现在开始,我们看谁能最快又准的在文中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l、生自由读课文。
2、指名回答。
3、生补充、纠正、师板书。
(每次
都停下
仰望
经常)
(我一定要把灰雀送回来)
(对小男孩尊重、爱护。)
四、品读课文。
现在大家也都了解他们当时的心情了吧?谁敢来试读读他们的话。(指导有感情朗读)1.指名读 2.分组读
3.小结:应读出列宁对小男孩的尊重和爱护 五作业:
做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列宁
自言自语
微笑
尊重爱护
小男孩
肯定
低着头
2.五年级语文集体备课计划 篇二
1、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进一步推进教学改革,本着知识能力与思想觉悟并举的同时,突出学科的思想教育功能,平时要扎实打好基础,力求突出学科优势。
2、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求真务实的精神和作风,认真做好日常教学,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加强教学教研,组员间相互交流与合作,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突出学科优势。
二、备课组成员
五年级下册语文集体备课表
五年级语文组周次1234567日期2、283、73、143、213、284、44、11内容主备人1、草原3、白杨6、冬阳童年骆驼队8、童年的发现10、杨氏之子再见了,亲人16、桥
89101112131415164、184、255、25、95、165、235、306、618、将相和20、景阳冈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22、人物描写一组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27、与象共舞
三、基本要求
1、定时间。每周四下午第一、二节课
2、定地点。集体备课的地点定于五年级办公室。
3、定中心发言人。每次集体研讨,由备课组长安排中心发言人,对当次集体研讨内容作主要发言。
四、具体备课要求
1、分单元备课。
2、教师在教材上写导学案,再集体研讨,内容包括教学要求、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素材媒体、作业布置等,然后由中心发言人执笔将研讨共识分课列出。
3、教师根据研讨结果在教材上将教学流程、板书设计、教学后记等内容写上。
4、作业时间量:课堂作业不超过30分钟,家庭作业不超过40分钟。
五、提高教学效果的措施
1、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精讲多练。多给学生动脑动口动笔的机会。
2、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定期进行读书笔记评比。
3、强抓作业情况,争取每日一练,巩固课堂知识。
4、充分利用作文讲评课,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促进学生的写作水平。
5、同办公室的老师多交流,互相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6、多听有经验的老师的课,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
3.五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第五单元 篇三
第五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主备教师:余建军
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出结果。.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仍然适用,并会运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分数加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简算能力。.体会分数加、减法运算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教学重难点: 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授课时数: 6课时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第一课时
一
教学内容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一)教材第104 一106 的内容及第108 页练习二十一的第1、2题。
二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理解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算理,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能力。提高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计算能力。.培养学生规范书写和仔细计算的良好习惯。三
重点难点
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2)()个是,里有()个。(3)3个是(),是4个()。.谈话:我们在三年级已经学习过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这个知识。
(二)教学实施 1 .出示例1。
提问:观察图,你都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把一张饼平均分成8 份,爸爸吃了张饼,妈妈吃了张饼,求爸爸和妈妈共吃了多少张饼。
提问:要求爸爸和妈妈共吃了多少张饼,怎样列式?为什么?
学生思考并口答:+,表示把两个分数合并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提问:你能算出结果吗?怎样想的?
学生可以这样思考:是1 个,是3 个,合起来也就是。提问:+的和是,为什么分母没变,分子是怎样得到”的?
(因为和的分母相同,也就是它们的分数单位相同,所以可以直接用两个分子相加,分母不变。)提问:你会写出计算过程吗?
板书:+=== 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上面的计算过程:
观察图可以看出结果是,也就是。注意: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提问:通过解答上题,想一想分数加法的含义是什么?怎样计算同分母分数加法?
小结:分数加法的含义与整数加法相同,都是表示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在计算同分母分数加法时,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出示例2。
请学生看题,试列式并计算。请学生汇报计算过程:—=== 提问:为什么用减法计算?分数减法的含义与整数减法相同吗?
因为这道题中已知两个数的和是,其中一个数是,求另一个数是多少,所以用减法计算。分数减法的含义与整数减法相同。)
提问:计算过程中,为什么分母不变?你能说一说同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吗? .小结:观察例1 和例2 有什么共同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怎样计算?(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共同归纳概括。).完成教材第105 页的“做一做”和第107 页的“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完成教材第109 页练习二十一的第1 题。
学生独立完成,选择2、3 个题让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并让学生说一说应注意什么。.完成教材第109 页练习二十一的第2 题。
其中()一=
-()=,让学生说说是依据什么关系进行计算的?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
教学内容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一)教材第108 页练习二十一的第3、4题。二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能力。提高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计算能力。.培养学生规范书写和仔细计算的良好习惯。三
重点难点
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五 练习过程
(一)、完成教材第109 页练习二十一的第3 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二)完成教材第109 页练习二十一的第4 题。提问:有几组分母相同的分数?各有几个? 让学生试着组成不同的算式并进行计算。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
-=
+=
-=
+=
-= 2 .从乐乐家出来,向东走千米是街心公园,向西走共千米是少年图书馆。从少年图书馆到街心公园的距离是多少千米?从乐乐家到少年图书馆的距离比到街心公园远多少千米? 3 .在○里填入“> ”、“< ”或“= ”。
-○=-
+○+
+○+
+○-
(四)思维训练 .算一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
+=
+=
+=
-=
-=
-=
-=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最简分数,使等式成立。()+()=
()—()=
()+()=
()—()=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研究了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分数加、减法
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相同。在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注意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分。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一
教学内容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二)教材第107 页的内容及第109 页练习二十一的第5 一8 题。二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三个分数连加、连减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解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规范书写的习惯。三
重点难点
掌握三个分数连加、连减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四
教具准备 投影。
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昨天,我们学习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谁能说一说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
(二)教学实施 .出示例3。电视台少儿频道各类节目播出时间分配情况如下:
(l)请学生根据所给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要求用一步计算的问题)学生自己将所提问题及解答过程写在练习本上,集体交流。
(2)老师提问:前三类节目共占每天节目播出时间的几分之几? 学生审题,分析数量关系,并列式计算。
老师巡视,并请用不同方法计算的同学板书在黑板上。方法一:+==
+=== 方法二:+==== 引导全班学生观察对比这两种方法,并作出评价:“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
学生交流,达成共识:用三个分数直接相加比较简便。
(3)出示问题:其他节目占每天播出时间的几分之几?学生思考列式: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式?
板书:1--请学生试着计算。老师提问:“1 ”应化为分母是几的分数?为什么?请学生将计算过程板演出来:1--=--== 提问:如果将换成,请你算出结果。学生计算:1--== 提问:是多少?你能解释吗?
小结:分子是0,根据分数与除法关系,用除以任何整数都得0,所以,凡是分子是0 的分数都等于O。.完成教材第107 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请学生说出计算过程。3 .完成教材第109 页练习二十一的第5 题。学生独立完成,请学生板演,集体订正。.完成教材第109 页练习二十一的第6 题。学生独立列式计算,集体订正。.完成教材第109 页练习二十一的第7 题。
学生先自己填空,交流方法,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6 .完成教材第109 页练习二十一的第8 题。
根据学生课前的调查进行解答。并对学生进行合理安排时间,高效应用时间的教育
(四)思维训练
先计算,再把计算结果化成分母是2 的假分数,你发现了什么?
+=
+++=
++=
++++=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研究了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注意在计算分数连加、连减时,用几个分数直接相加或相减比较简便。另外,如果被减数是“1 ”时,将被减数化成与减数分母相同的假分数再计算,当分子出现O 时,这个分数就等于O。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第一课时
一
教学内容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材第110 一112 页的内容及第113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 一4 题。二
教学目标 .让学生经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认识将旧知识转换成新知识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和验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和验算。.通过学习回收有用垃圾的计算,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三
重点难点
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五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两周前,老师布置了一项调查、收集资料的作业:调查自己生活的社区主要有哪些生活垃圾?每种垃圾大约占生活垃圾的几分之几?哪些垃圾可以作为有用资源回收?同学们可以以生活的社区为单位分组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整理在下表中:
(二)教学实施 .交流调查情况,并提出问题。
请学生将课前调查的情况进行交流,触发联想,让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融人环境教育中。然后老师把某个小组调查整理好的一份统计表用投影仪显示出来。如下表:
老师:我们知道纸张和废金属是垃圾回收的主要对象,它们在生活垃圾中共占几分之几呢?
请学生列出算式:+= 2.探讨“+”的算法。尝试计算“+”。
老师巡视,然后将学生中的几种不同算法列举在黑板上。① +=+== ② +=+= ③ +===(2)集体评价。
让学生分别对上述三种计算方法进行评价。达成共识:第一种算法正确,但不简便。将和通分时,没有找10 和4 的最小公倍数,而是找它们的公倍数,所以计算时数据较大,结果还要约分。第二种算法既正确又简便,先找10 和4 的最小公倍数,通分后再相加;第三种算法不对,算理错了。两个分数的单位不同,一个是,一个是,单位不
同的两个分数是不能直接相加的。老师用图加以说明:
(3)归纳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在集体评价的基础上,老师用课件动态显示+的计算的过程,边演示边说明: 由于10 和4 的最小公倍数是20,所以把圆平均分成20 份,这样变成,变成,所以+=+。
老师:通过计算+,谁来说一说分母不同的两个分数怎样相加?
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老师请学生打开教材第110 页,让学生将自己表述的语言和教材上的文字语言进行对照,学会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归纳异分母的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教学教材第111 页例1 的第(2)题。(1)由验算引人异分母分数减法。
请学生完成教材第112 页“做一做”的第2 题。先做左边的两道小题。-=()
-=()学生利用已有经验验算,方法有两种:一种重算法(将原式再算一遍);一种逆算法,逆算关系有两种,学生多数会用此法验算。
① 利用关系式“减数+差=被减数”。因为+==,所以原式计算正确。因为+=≠,所以原式计算错误。② 利用关系式“被减数一差=减数”。因为-=-=,所以原式计算正确; 因为-=-(结果为负数),所以原式计算错误。学生完成后,集体讲评。利用实物投影将上述两种不同的验算方法展示出来,然后请学生表达计算的过程。当学生说到利用关系式“被减数一差=减数”进行验算时,着重让他们说一说-(先通分,将化成)。
在学生说算法的基础上,老师引导归纳:异分母分数相减,也是先通分再相减。
(2)归纳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再让学生完成教材第112 页“做一做”的第2 题中右边两道小题。老师:“你会验算右边两道小题吗?请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视指导。请两名学生上台板演验算过程。集体反馈时,先请板演的学生说一说,用什么方法验算,然后请用“和一个加数”的方法进行验算的同学说一说,如何计算是-和-。引导学生把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迁移到减法中去。
老师:通过计算+、-等算式,你能归纳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吗?让学生自己归纳,然后在全班交流,最后老师小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先通分,然后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3)说明分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老师指着学生验算的4 道题目,提问:分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主要有哪些?它与整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相同吗? .完成教材第111 页例1 的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请学生板演,集体订正书写过程。5 .完成教材第112 页“做一做”的第1 题。
学生独立完成,注意每道题中两个分母的特征,是特殊关系的直接找出最小公倍数。.完成教材第112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 一4 题。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四)思维训练 .先计算下面各题,然后找出规律。
++=
+++=
++++= 应用上面的规律,直接写出下面式题的得数。++++++= 2 .想一想,哪两个异分母分数相加的和是? +=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研究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一般情况下,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时,先通分,转化成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然后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注意在通分时,为了计算简便,应选择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
教学内容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练习课
教材第114 一116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5 一13 题。二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巩固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能熟练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3 .培养学生认真检验的习惯。三
重点难点
正确、熟练、灵活地应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四
教具准备 投影。
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研究了异分母分数的减法的计算法则,谁还记得?你能说一说吗?
学生回忆并口答。
提问:为什么做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要先通分? 强调: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相加减。
(二)教学实施 .完成教材第114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5 题。学生先独立完成,并验算。
集体订正时,请学生说一说每道题是根据等式的什么性质来解的? 2 .完成教材第114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6 题。学生先独立完成,发现规律,然后在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找到下面的规律。
(l)这些分数都是分子是1 的分数。(2)每道算式中的两个分数的分母是互质的。(3)计算时,只需将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分母相加(减)的结果作分子,就可以速算出得数。
指出:今后遇到这样的题目,可以利用规律口算出结果。提问: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你能直接说出结果吗? 学生举例,如:+=
-= .完成教材第114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7 题。
请学生先根据已有信息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然后再解答。4 .完成教材第114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8 题。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两人一组),其中一人出题,另一人回答,然后交换过来。要求自制卡片中的分数不要超出本单元分数的范围。.完成教材第114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9 题。
让学生先读题,弄懂题意后再动手画。讲评时,请学生说一说思路。6 .完成教材第115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0 题。老师先介绍“杨辉三角”,再让学生算一算表中每一横行各数的和,概括得出的一串和有什么规律。
出示“杨辉三角”图:
再将表中的‘1”都换成“”,看看这个规律还存在吗?换成“”呢?(学生在教材上填一填,发现规律依然存在。)7 .完成教材第115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1 题。
学生利用课前调查的数据填表并计算,然后制成条形统计图。8 .完成教材第116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2 题。
学生先利用手中的学具进行操作,然后用分数加法算式表示操作的过程。可以这样操作:先将4 个苹果平均分给8 个孩子,每人得到4÷8=(个);再将剩下的2 个苹果,平均分给8 个孩子,每人得到2 ÷8 =(个),所以,每个孩子可分得+=(个)。.完成教材第116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3 题。让学生先观察图的特点,想想按什么顺序思考比较简便,请学生先说出思路,再进行计算。
(四)思维训练 1 .在O 里填上适当的数,使三角形每一条边上的三个数相加的和都等于1。.=+=++=++=+++++++ .写出两个不同的最简分数,使它们的和是。你能写出几组?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我们进一步巩固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同时,我们还探索发现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中的一些特殊情况的计算规律,这个规律是:当两个分数的分子为1,分母互质时,它们的结果是用这两个分母的和(差)作分子,用两个分母的乘积作分母。以后,我们在计算这样的题目时,就可以直接得出结果了。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第一课时
一
教学内容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材第117、118 的内容及第120页练习二十三的第1 一4 题。二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并掌握带有小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及算法。.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3 .养成用简明、灵活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三
重点难点
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四
教具准备 投影。
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说一说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112+8-13
16-4+21
24-(18+3)2.老师指出: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二)教学实施 .出示例1 的表格。
(l)让学生读懂表格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2)老师出示第一个问题:“森林部分比草地部分多几分之几?”(3)提问:森林部分指什么?怎样列式?(4)请学生试着算一算,集体交流计算方法。老师巡视,请不同算法的同学板演。方法一:+一
方法二: +一
板书设计:
4.五年级英语上集体备课 篇四
教材分析:
对于乘法和分裂的知识扩展的方式,引入因素和多重学习知识。有利于新旧知识之间的沟通交流,分散困难,方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教学目标:
①在具体上下文中,用乘法公式来理解因子和倍数。
②掌握因素的数量和倍数的方法,知道因素的数量和倍数的特点。
主要难点突破:
为突出重点,突破困难,特别是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设计:
①学生的贴纸作为材料,通过不同的贴法导致不同的乘法公式,乘法公式导出因子
和多重的意义。
②指导学生找到一个自主性数量的因素,以加深对这些因素的理解。
③引导学生找到多个数字,以加深对多重的理解。
小组讨论要点:
①找到一些因素,我们必须放手,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去同样的位,在交流团内,怎么可以快速,没有遗漏找到整体。
②及时练习是必要的巩固,在一些练习的基础上,学生找到一个数字 因子的因素。
③找到一些因素也反映了学生水平的水平。
5.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篇五
时间:2014年10月8日 地点:春晖团队办公室 主备人:梅琴
参与人:张燕
岳琴
张著飞
沈伟 中心发言人:梅琴 记录:张著飞 整理:张著飞
梅琴:
今天我们集体备课的主要内容是第三单元。我先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中注意的问题”几个方面来说。
一、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编排了4篇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人文素养的说明文,《鲸》《松鼠》介绍了有关动物的一些知识,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动物世界的科学之门;《新型玻璃》介绍了一些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以使学生感受科学技术的神奇和威力;《假如没有灰尘》揭示了科学家们的重大发现,阐释了灰尘与人类的重要关系。另外本组教材还安排了口语交际与习作,〈回顾与拓展〉。
本组教材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一些科学知识,唤起学生探索自然,科学奥秘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另一方面是要让学生了解说明的方法,体会作者怎样准确的用词,形象的表达,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本单元23个新字,正确书写本单元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4、了解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激发学习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5、抓重点词语理解课文,积累词汇。
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7、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中所介绍的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以及它们在现代化建筑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关心科技发展、探索科技奥秘的兴趣。
8、提高学生表达、应对、倾听、提问等语言能力。
9、运用本单元学习的说明方法,学习写一篇说明性的文章。
10、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11、联系说话写话,推销课文中的新型玻璃,并写出自己设计的新型产品。
三、学情分析:
根据以往学习说明性文章的经验来看,学生只对被说明的事物本身感兴趣,他们对文章的阅读,对知识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课文介绍了什么”的层面上,而忽视“课文是怎样介绍的”,即表达方法的深层次探究,缺乏自觉探究的意识和欲望。那么,如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唤起学生深入探究的欲望,便成了教学本文首要考虑的问题。对于文章中运用的多种说明方法,学生在以前的说明性文章的学习中有所了解,但只是一种概念化的感知。真正体会到文章的说明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还是比较困难的。
四、教学重难点:
1、了解松鼠的外形和它的生活习性,能按不同方面把课文分为两部分;
2、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各部分写具体。
3、运用本单元学习的说明方法,学习写一篇说明性的文章。
4、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体会对比写法的作用。
五、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要有拓展课程资源,加强学科整合的意识,一方面鼓励学生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有关信息以拓展知识面,另一方面努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在教学内容上要统筹安排,把课文学习与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和课外书有机整合起来。学习课文时向学生推荐优秀科普文章,引导学生阅读,在教学结束时召开读书交流会,在学习每篇课文时指导学生认真做好笔记和卡片,总结从课文中获取的知识和信息,列出课文中运用的表达方法及例子。
3、不要把语文课上成科学常识课,对于科学知识,在语文课上不要深究,要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理解语言文字所表达的主要内容和学习说明文的表达方法上。
根据以上的理念,我设计了本单元教学方案。请大家针对我的方案踊跃发言。
张著飞:
我就《鲸》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谈谈自己的看法。
《鲸》是第三单元中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该单元的课文是全册中唯一的一组说明文。它和该单元的其它三篇课文一样,反应了语文与自然的关系。教学《鲸》这篇课文,其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语文与生活的关系。学习作者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为后面3篇课文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语文课程标准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我觉得,本课的教学应以启发式和讨论式为主要教学方法,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发展为主线”的现代教学理念,根据目标和内容,从学生的心理特征、知识水平出发,运用各种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把他们的主体意识和创作精神培养起来,把他们健康的个性发展起来。当然,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合格的教师不会把人当成某种驯服的自然力来驱使,而是当成主体来看待。教学中,还应引导他们领悟、掌握学习的方法,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培养他们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继续学习,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岳琴:
关于《鲸》的教学设计我也谈谈我的看法。我认为本课的设计,能够贯彻新课标精神,积极创设教学情景,努力践行打破串讲串问、繁琐分析、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格局,展示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创新的过程,突出了语文学科特色。《鲸》这篇课文,最重要一点是要让学生感知说明的方法。在教学中,将课文中的句子出示给学生,让他们领悟说明方法,体会表达效果。学生很容易发现,用上具体数字,能更清楚、更准确地了解鲸的特点。对文中其它的说明方法如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也同样让学生有所感知、感悟,而不是生硬的灌输。突出了学语文,用语文的教学主旨。但本课教学,因为课堂容量过大、时间仓促,所以在课文的朗读的指导上,可能用时会偏少。不能使学生能将自己的感悟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张燕:
我说说自己对《松鼠》这篇课文教学设计的两点看法。
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时应要让学生认真读读课文前的阅读提示,按照阅读要求进行自主阅读。学习时,应先引导学生读熟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是从哪几方面介绍松鼠的,体会作者对松树的喜爱之情。为了促进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可让学生就课文某一部分内容绘制一幅图,给它起一个名称,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面。
2、设计上少了一个环节-----探究本文与《鲸》在表达上的异同,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当然由于学生受年龄及阅读能力的限制,不一定体会得非常全面,教师应注意加以引导。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探究,让学生在互动中促进交流,在交流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引起争辩,在思辩中激活思维。
梅琴:
大家的意见非常中肯,到位。特别是张燕老师关于《松鼠》一课教学设计的补充太重要了。请大家继续畅所欲言。
沈伟:
《新型玻璃》是本组精读课文,教学本课前,可以布置学生收集有关新型玻璃的资料,观察现实生活中新型玻璃的广泛应用,以扩展知识、开阔视野,为课堂教学做好充足的准备。
在课堂中设计了新型玻璃展销会,这是一种很新颖、有效的方法,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充分感知每一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后边的不合格,如果能让学生自己设计、填写,我觉得效果会更好。
张著飞:
《假如没有灰尘》一课的最后,可以拓展延伸一下,让学生说说灰尘的优点和缺点,让学生联系实际,使之明白,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岳琴:
《回顾与拓展三》中的交流平台,设计了两份表格,这种方法非常好。要让学生切实练习,特别是习作和课外书中的例子,可以结合〈补充阅读〉进行。
梅琴:
6.五年级英语上集体备课 篇六
----中心小学
集体备课是学科教研的基本形式,是提高教师备课能力和上课水平的有效途径,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突破口。开展集体备课活动能够营造一种交流、合作、研究的气氛,能够及时推广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缩短年轻教师的成长周期,促进教学质量整体提高。为把我校集体备课工作落到实处,真正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根据我校本学期工作计划要点,现将集体备课实施计划制定如下:
一、指导思想
集体备课必须立足个人备课的基础上,以学科备课组为单位进行,要在充分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前提下,集体商讨教学方法,共同研究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同时要兼顾学生的基础和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具体操作
集体备课包括四个基本环节:
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修正教案——课后交流与反思。
(一)个人初备
1.在个人初备时,一定要认真学习和研究课程标准、教材、教学参考书以及其他相关材料;一定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同时教师还要深入了解学生,研究学生的智力因素(知识水平、能力水平),又要研究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学习兴趣、态度、习惯)以便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
2.每位教师必须写出备课提纲,分析教材所处的地位及前后联系;明确教材的编写意图并确定教学的三维目标;分析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提出具体的教学目标。
3.每位教师都要努力提出独创性的设计方案,以便资源共享。
4.每位教师应提出自己有疑问的地方,以便集思广益,攻克难点。
(二)集体研讨
教师在集体备课时,安排好备课内容和中心发言人,让每个教师都心中有数。这样,每次集体备课都有目的性、针对性、实效性。集体备课时,老师们也可以讨论下周上课内容中、重点、难点、注意点及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教学策略等等。大家有备而来,发言踊跃,不管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还是刚刚步入教坛的新教师,都要自觉把个体纳入到群体中去,集思广益,个人素质得到充分的展现与提高。要分别陈述各自的备课方案,例如采
用“说课”的形式进行比较,以便扬长避短,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力求做到三个统一:即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重点难点;统一阶段测试(练习)。提倡“统一”不是“一刀切”,应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经集体分析,做出合理安排。
(三)修正教案
教案应避免千篇一律,否则就丧失了个性。教师在三个“统一”的基础上,根据各自的知识储备、个人素养、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对教案进行修正,以便具有更强的针对性。不管是课改年级,还是非课改年级,集体备课都应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让学生自主探索、感悟、体验,平等地对话与交流。要在学生学习的弱点与知识的缺陷点上下功夫,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填平弱点、克服缺点,在课程目标、教学流程、学生活动上反复推敲,创造出一个个精品教案。
(四)课后反思和交流
如果说课前的精心准备能帮助我们上好一堂课,那课后的教学反思能帮助我们一辈子上好课。
一堂课可能成为成功的经验,也可能成为失败的教训,将教学感受及时记录下来,这是最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既可以及时纠正错误,传播经验。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及时反思,自我监督,回顾得失,积累经验,避免少走弯路,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使自己的教学艺术日臻完善。
三、活动安排:
第一单元:《方程》由×××主任负责执笔。
第二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由××老师主任负责执笔。
第三单元:《分数乘法》由××老师负责执笔。
第四单元:《分数除法》由×××老师负责执笔。
第五单元:《认识比》由×××老师负责执笔。
第六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由×××老师负责执笔。
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由×××老师负责执笔。
第八单元:《可能性》×××主任负责执笔。
第九单元:认识百分数由×××老师负责执笔。
第十单元:“整理与复习”。由王信芹老师负责执笔。
第 一周:
1、反思、交流第一单元教案实践情况并形成共案。
2、分析、讨论第二单元的教学工作。
第 三 周:
1、反思、交流第一单元教案实践情况并形成共案。
2、分析、讨论第二单元的教学工作。
第 六 周:
1、反思、交流第二单元教案实践情况并形成共案。
2、分析、讨论第三单元的教学工作。
第十二周:
1、反思、交流第三单元教案实践情况并形成共案。
2、分析、讨论第四单元的教学工作。
第十四周:
1、反思、交流第四单元教案实践情况并形成共案。
2、分析、讨论第五单元的教学工作。
第十六周:
1、反思、交流第五单元教案实践情况并形成共案。
2、分析、讨论第六单元的教学工作。
第十七周:
1、反思、交流第六单元教案实践情况并形成共案。
7.五年级英语上集体备课 篇七
整理人:王燕
一、单元教学内容
本单元以“走进西部”为主题,选编的4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西部的神奇和西部的昨天、今天。
老舍的《草原》描绘了内蒙古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风俗民情,表达了蒙汉民族间的深情厚谊。
《丝绸之路》再现了发生在两千多年前这条伟大之路上中西方文化交流、商贸往来生动的一幕,表明了这条交通要道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和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重大作用。
《白杨》通过父子两代人的交谈,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热情讴歌了一代又一代献身边疆的建设者们。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报道了一支最能吃苦、最能打硬仗、攻克了世界第一高原隧道难关的筑路大军,他们昂扬的斗志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让人肃然起敬。
二、单元实化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本单元的生字及词语,能够通过查字典、词典或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理解各课相关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西部灿烂的历史,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3.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美好的风光及风土人情,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激发了解西部的兴趣,交流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4.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
5.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修建青藏铁路的重要意义,感受建设者无私奉献、乐观向上和科学创新的精神。继续增加对西部大开发的了解。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体会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
三、每课实化教学目标及评价方法设计
第一课《草原》:
原虚化目标为:感受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风俗民情,体会蒙汉民族间的深情厚谊。
经研讨制定的实化目标为: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感受草原风光及风土人情,通过迎客、待客以及联欢等场面的描写,体会蒙汉民族间的深情厚谊。画出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体会其修辞手法的运用在语言表达上的作用。
评价方法设计:
1、想象一下,在敬酒时宾主双方都说些什么?
2、夕阳中,作者一行人要离开了,大家话别是又会说些什么?
第二课《丝绸之路》
原虚化目标为:了解西部的灿烂历史,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经研讨制定的实化目标为:搜集、交流有关丝绸之路名称的由来、历史变迁或人物故事等相关信息。”
评价方法设计:举行一个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交流会或办一期有关丝绸之路的手抄报。
第三课《白杨》
原虚化目标为: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
经研讨制定的实化目标为:抓住爸爸介绍白杨树的话,并结合前文的环境描写和兄妹俩的对话,体会白杨树高大挺秀、适应性强的特点。结合时代背景体会白杨树与边疆建设者之间的相似之处” 评价方法设计
1、分角色朗读对话部分,说说白杨树有什么特点?
2、找出白杨树的生存环境描写,认真读一读,说说从中感受到白杨树有哪些特点?
3、有感情的朗读爸爸介绍白杨树的话,说说从中又能感受到白杨树的什么特点?
4、找出父亲在谈论白杨树时的神情变化,思考父亲在想些什么?
第四课《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原虚化目标为: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建设者勇克难关,顽强拼搏的精神。
经研讨制定的实化目标为:体会“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从铁路修筑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建设者们想出的解决办法中感受建设者不畏艰险,勇往直前,无私奉献的精神。” 评价方法设计:
1、找出“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了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从中可以感受到什么?
8.八年级英语备课组集体备课计划 篇八
科目:英
语
年级:三---九年级
备课组长:梁梅兰
本学期将从我校实际出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致力教育创新,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以学校教科室对备课组的要求为指导思想,提升教科研意识,提高教育科研能力,规范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营造积极主动的教科研氛围。
为认真贯彻落实好梅苑学校本学期教科室工作计划,我们英语备课组将以英语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探索中考思路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培养学生英语素养和传授英语知识为重点。在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继续深化完善“尝试性探究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改革,把重点放在教师集体备课和小组合作学科教学的有效性研究上,为学生英语素养的全面发展而努力。
通过集体备课活动,探索新的课堂教育机制,实现教育的真正目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与他人交流的能力,创新能力,进一步解放老师和学生,实现教学思想的新突破。
一、集体备课的任务要求:
集体备课要严格按照教学用常规及“小组合作”的教学要求,并结合各年级英语新课标的特点进行。
1、做到五备: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备教学程序。
2、研好五点:每节课研透知识点、能力点、重难点、教育情感培养点,以及知识渗透点。
3、做到三定: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
4、三段式:采取个人----集体----个人的方式。
5、五统一:统一教学目标、教学进度、备课内容、课堂训练、单元测试。
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学方法不求统一,每个教师都可以自由发挥,大力倡导反思性教学,反思教学得与失,从而使自身的教学更加成熟,更加完美。
二、集体备课的措施:
1、通过集体备课实现师资优化和高水平均衡发展。可采取轮流说课,共同协商的方法,形成统一的教学案的方式。
2、提高教学水平,纠正个性化备课的不良倾向。教师要将日常的备课活动提升到教学设计的高度来认识,使备课与研究成为一体。
3、高质高效上课,推行反思性教学。借鉴上学期教学经验,大胆进行课堂革命,建构快乐课堂。
课堂教学要做到“三讲三不讲”,真正做到讲易混点、讲易漏点、讲易错点;学生已会的不讲、学生能自己学会的不讲、学生怎么也学不会的不讲,加强反思性教学的研究,走“自我反思、不断学习、教学相长”之路,不断提升专业修养,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4、做到集体备课和观课议课相结合。
9.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篇九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的专题是“生命”,安排了四篇与生命有关的课文,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对生命的思考,抒发了对人生的感悟。编排这组教材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感受生命的美好,激发对生命的思考,从而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二是学习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词句的意思,发现并总结体会含义的方法,培养理解语言的能力,并引导学生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二、单元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径、畅”等17个生字,认识“袅、滥”等13个字;练习积累词语,要求会写会用其中的三十一个词,认识、记忆25个词语。
2.学习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和时代背景来理解含义较深刻的句子。
3.了解盲人是怎样来了解世界的;了解人体器官移植的知识;了解大自然中的一些生命现象。
4.积累关于“热爱生命”的名言名句。
5.继续练习围绕主题进行资料搜集、观察、实践探究的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自己的探究结果、体验和感受的能力。
6.培养学生通过朗读能力、抓住关键词句来品味语言的意识和能力。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1、体会生命的权利、价值意义,感受生命的美好;培养珍爱自己生命、努力实现自己生命价值的意识;培养关心热爱自然界一切生命、帮助他人延续生命的态度。
2、认识语文在生活中的价值,热爱语文,享受语文实践的乐趣。
3、从整体上把握课文,认真领会关键词句的含义和作用,并的和身边发生的感人故事,体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
四、单元教学疑点:
体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五、单元教学设想:
本组课文以散文为主,语言优美,内涵丰富。教学中可引导学生阅读思考,细心感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情感,也可以就重点问题展开讨论。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是本组课文的训练点。整个单元的教材各个版块被“生命”这一文化主题给密切联系在一起。教学本组教材,还应注意引导学生把具体的人和事与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道理结合起来,从整体上把握课文,认真领会关键词句的含义和作用,并联系自己读过的和身边发生的感人故事,体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好感染。
六、单元课时划分:
《触摸春天》 2课时 《永生的眼睛》 1课时 《生命 生命》 2课时 《花的勇气》 1课时 《语文园地》 4课时
17、触摸春天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浓郁,流连,小径,穿越,流畅,引导,悄然,竟然,灵性,经历,瞬间,扑闪,张望,概念,弧线,飞翔,权利,缤纷,花繁叶茂,磕磕绊绊,多姿多彩”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后三个自然段。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深意。
4、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活。教学重难点:
本文教学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中一些含义很深的词句,并自主发现、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分享信息:
1、小组交流:在小组长的组织下,每位同学介绍自己收集到的热爱生命的有关资料。
2、全般交流:小组推荐代表汇报本组同学搜集到的资料,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介绍,如可以概括来热爱生命的人都有哪些,也可以简要谈谈某一类人的主要事迹,还可以具体介绍某一个人的感人故事。
二、激情导入,感知课文:
1、教师导入:同学们介绍的这些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故事,太令人感动了。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生命就像一张雪白的画布,只有精心设计,努力描绘,才不会空白与单调;生命也如多姿多彩的春天,只有细心感受,用心触摸,才能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春天。(板书:触摸春天)
2、由题设问:初次看到这个课题时,你想到什么?读过课文之后,你又产生了什么新的想法?
3、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触摸”一词,谈谈自己读文前后的感受。
三、自主读文,识写生字: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碰到生字及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同桌对读课文,互相指正、评价。
3、自学生字,并在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练习给生字组词。
4、教师检查生字认读情况,指导“瞬”字的书写。
四、再读课文,自读自悟:
1、用较快的速度再次阅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请同学试着说一说文中的小女孩安静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默读课文,边读边标注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寻找学习伙伴帮助解疑。
3、全班交流解决疑难问题。
五、合作研读,领悟语句:
1、文中还有很多这样含义深刻的句子,需要同学们联系上下文或自己的生活实际来理解,请天下们再来找一找,画一画、想一想,然后与小组内的同学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2、请同学们读一读自己认为含义深刻的语句,然后说一说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3、指导学生反复品读这些语句,读出自己的理解与体会。
第二课时
一、品评人物,深化认识:
1、同学们已经多次阅读了这篇课文,说一说通过仔细阅读,你对盲女孩安静又有了怎样的认识,或者说一说 你觉得安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2、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组织全班交流。
二、品读欣赏,背诵积累:
1、蝴蝶被安静神气的灵性所折服,我们也被安静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所震撼。请同学们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力求边读边把文中所描绘的情形在眼前浮现出来。
2、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读出体会与感受。
3、把喜欢的段落背下来。
三、拓展阅历,升华情感:
1、可爱的小姑娘安静虽然无法用眼睛看见多姿多彩的春天,却能用心灵触摸到。海伦·凯勒曾说:“世上除了用眼睛看世界,还有一种内在视觉,那可能是更真实的,那就是用心去看这个世界。”下面请同学们自读‘阅读链界“中的内容。
2、全般交流:“我”林里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我”为什么回有这样的发现。
3、请全班谈一谈对海伦·凯勒的认识和了解。
四、布置作业,课后延伸:
1、从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或段落,抄写下来。
2、课下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写出读后感想。
3、按照课后学习伙伴的提示,搜集热爱生命的感人故事,小组合作办一份以“热爱生命”为主题的板报。
18*、永生的眼睛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关心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3、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方法。教学重难点:
教学的重难点是体会含义深刻的词句,领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谈话,导入新课:
1、盲姑娘只能用手来触摸春天、用心来感受生命的美好。如果她有一双明亮的眼睛,那有多好啊。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让许多和盲姑娘有着类似遭遇的人们游乐恢复健康的可能。
2、板书课题,激发读书兴趣。
生命是美好的,谁不热爱宝贵的生命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看看琳达一家人为了盲重见光明是怎样做的吧。
二、自学反馈,质疑问难: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引导学生进行正音。
2、说说琳达一家为了让盲人重见光明是怎样做的?
3、质疑问难,师生共同帮助解决。
三、品读课文,感受语言美: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画出令自己深受感动的语句和段落,并在旁边做简单的批注。
2、讨论交流:课文中的哪些语句深深地感动了你?请你为大家深情并茂地读一读,并说说为什么回感动你。
3、课文最后一段连续用到了“骄傲“这个词,让我们把带有”骄傲“一词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并讨论讨论:你从中一会到了什么?
四、赏读课文,感受人性美:
1、课文中的故事感人至深,请你带者自己的感受朗读全文。
2、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读好人物的对话。
3、交流感想:读过课文之后,你又产生了哪些新的感受,与同学们谈一谈。可以对文中的某个人物发表看法,也可以对事物本身阐发议论。
五、课外延伸,实践活动:
1、向你身边的人讲述这个故事,并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向他们宣传器官捐献的意义。
2、写一封倡议书,号召你的小伙伴参与到器官捐献的事业中来。
19、生命 生命
教学目标:
1、认识“扰、诊”等五个生字,会写“扰、欲”等八个绳子。正确读写“鼓动、跃动、欲望、冲破、坚硬、不屈、茁壮”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
4、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善带升幂功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是引导学生领悟三个事例中蕴含的意思。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畅谈生命,激发情感:
1、谈话导入:“一颗貌不惊人的种子,往往隐藏着一个花季的灿烂,一条丑陋的毛虫,可能蜕变为一只五彩斑斓的彩蝶。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桩奇迹。”这是台湾女作家杏林子对于生命的感悟。同学们,能不能把你喜欢的有关生命的格言或精彩段落,篇章读给大家听?
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共同欣赏。
3、揭示课题:你怎样理解生命,你就会有一个怎样的人生。我刚才提到的杏林子从小病魔缠身,身心都受到了极大的折磨,但她并没有因此虚度年华,反而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她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生命,生命》。(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围绕“生命”写了哪几个事例?
2、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用简练的语言对三个事例加以概括,并请学生写在黑板上,共同进行评点。
三、自主选择,研读课文:
1、快速读课文,想一想在这三个事例中,你最喜欢哪个事例?
2、把喜欢相同事例的学生分别集中在一起,视学生多少再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请每组学生自己推选学习组长。明确学习小组任务及要求。
(1)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重点研读本组选择的事例,推敲作者在事例中蕴含的深意,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悟。找出含义较深的语句,揣摩其中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相关段落。
(3)阅读其他两个事例,画出不懂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品读课文,感悟语言:
1、自主品读:轻声读课文,反复诵读自己认为精彩的语句或语段。
2、小组交流:小组同学每人读一个自己最喜欢的语句或语段,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
3、集体赏评:学生自由交流汇报,教师知道学生把自己的感悟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二、通读课文,畅谈收获:
1、回读全文,自我总结学习收获。
2、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畅谈自己学习课文的感受以及对生命的感悟,还要引导学生从领悟表达方法和语言上谈自己的学习收获。
三、读背说写,积累运用:
1、举行朗读比赛:选择自己下换的段落,比一比谁读的好。
2、联系背诵:这篇课文短小精悍、意蕴浓厚,称得上是一篇抒写人生感悟的精彩篇章。想不想永远把它装在记忆的宝库中?请你们联系背诵。
3、积累名言
4、布置作业:把学习这篇课文的感受写下来,也可以仿照课文写一写自己对生命的感悟。
20*、花的勇气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领会作者语言的精妙。
4、理解作者 对生命的感悟,树立无所畏惧的勇气和信心。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激趣导入:
教师导语:“春天是生机勃勃的,到处是绿色,到处是鸟语花香。而娇艳的花朵,无意是春天里最绚丽多彩的一笔。它用缤纷的色彩,娇弱的身姿、清幽的气息吸引着无数的文人墨客。然而当你对于千万朵在冷风中怒放的小花时,又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板书课题 :20*花的勇气
认真读书吧,相信你一定会有收获的。
二、初读知大意:
1、小组合作:互相检查课文情况,互相质疑问难,解决不了的问题先记录下来,留到全班交流时提出来。
2、自学反馈:
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师生共同质疑问难。
3、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说一说:作者在维也纳经历了意见什么事?
三、细读理清脉络:
1、维也纳的春天给作者六下了怎样的印象?他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默读课文,画出表现作者感情变化的词语,并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2、请学生上黑板写出表现作者感情变化的词语,教师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线索和作者的情感脉络。
四、品读感悟美:
1、把自己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圈画出精妙之处,反复品味,揣摩作者内心感受。必要时可以和身边的同学交换意见。
2、文学鉴赏会:
教师扮演文学鉴赏会的主持人:各位文学评论家们,大家反复阅读了著名作家冯骥才的散文片段《花的勇气》。现在就请各位就文中的语言是否优美,遣词造句是否准确生动发表高见吧。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引导他们品出言中之意,悟出言中之理。
五、美读入情景:
1、循着作者情感的变化,入情入境地朗读全文。
2、举办朗读比赛,评出优胜者。
六、回读抒胸臆:
生命是宝贵的,却是短暂的。有一位哲人说过:我们无法左右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决定生命 的宽度。同学们,学习了本组课文,当你为砖缝里顽强生长的小苗喝彩是,当你被绝境中奋力求生的飞蛾震撼时,当你为花丛中感受春光的盲姑娘感动时,你对生命的意义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和感悟呢?》请你把你的所思所感记录到自己的日记中吧。
语文园地五
教学目标:
1、继续深化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对生命的思考和热爱。
2、在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口语和书面的表达能力。
3、发现并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4、积累关于生命的名言警句。
5、理解成语故事,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教学准备:
1、整理本组课文收集的相关资料。
2、搜集关于生命的名言警句。教学课时: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
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如何让自己的生命在有限的时间里得到无限的延伸,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通过这组课文的学习,相信大家一定对生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直接可就让我们共同交流一下吧。
二、自主准备
1、默读提示,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
2、投影出示:
A)说说自己了解到的生命现象。B)讲讲自己知道的热爱生命的故事。C)谈谈自己获得的感受,得到的启发。
3、回忆本组学习的几篇课文,浏览搜集的资料,阅读教材中提供的三段文字。
4、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确定交流的角度,想一想自己打算怎么说。
5、自己轻声练习讲述。
三、畅所欲言。
1、自己选择伙伴互相交流,互相批评、指正。教师参与部分小组的交流,给予个别指导。
2、每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上台交流,要求讲话学生清楚流畅地表达,听者认真,安静地倾听。教师引导学生大胆进行评议、辩论。
四、总结评价
1、自我评价: 自己在这节课中发言是否踊跃,表达是否清晰,态度是否大方,思维是否踊跃,与同学的交流、合作是否积极等。
2、学生评价: 你认为这节课谁的表现最佳,为什么?
3、教师评价:总结本节课学生突出的优点,提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
第二、三课时习作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在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畅谈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老师认为大家的发言都很有见地。把你们所谈的内容进行加工整理,写下来就一定会成为一篇篇佳作。下面就请大家根据同学们的发言,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吧。
二、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1、学生默读提示,画出要求。
2、投影出示习作要求: A、内容具体 B、写出真实感受 C、题名自定
三、试写初稿,反复修改
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好文章是写出来的!请同学完成初稿后,自己认真进行修改。
3、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4、按照小组提出的建议,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四、朗读佳作,共同赏评
1、每小组推荐一至两名同学,分别朗读各自的习作,可以是全文,也可以使片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赏析。
2、请部分学生介绍自己习作中的成功之处。
五、誉写作文,制作墙报。
1、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直到满意后再抄写在作文本上。
2、整理习作和资料,办一期以“热爱生命”为专题的板报。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 日积月累 成语故事
一、复习导入
1、读词语卡中的词语。
2、听写其中的词语。
二、我的发现
1、同学们,学习完本组课文后,你发现一些句子有较深的含义么?下面请同学们先来看看小林和小东都发现了什么。
2、学生交流小林和小东的发现。教师引导学生重点探究理解句子较深含义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发现总结方法。如:仔细想、联系时代背景,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揣摩感悟等方法。
3、快速浏览本组课文,你还能发现哪些含义深刻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的深层含义或言外之意。
三、日积月累
1、出示日积月累的句子,先指导学生读正确,然后说一说自己的理解或认识,之后请学生快速背诵。
2、教师补充出示一些名言,请学生读一读,说一说,背一背。A: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丁玲
B: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列夫.托尔斯泰
c: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车尔尼雪夫斯基
d: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该看他取得什么。--------------爱因斯坦
e:人只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又风险的生命的意义。--------------爱因斯坦
3:请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关于热爱生命的名言,共同进行赏评。
四、成语故事
1、自己读故事,感受句子的含义,画出不懂之处。
2、小组交流,谈谈自己对这个成语故事的理解,互相质疑解难。
3、全班交流,说一说这个成语故事蕴含的道理,结合实际,谈谈自己对这个成语的体会。
【五年级英语上集体备课】推荐阅读:
五年级集体备课英语08-25
2016-2017三年级英语集体备课总结10-20
五年级英语单元备课11-27
五年级英语组备课计划11-16
上学期初三年级英语备课组工作总结11-18
五年级语集体备课教案07-06
五年级上英语单词竞赛12-18
八年级英语上五单元10-19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12-09
五年级上学期英语的教学计划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