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商管理工作报告(精选8篇)
1.承包商管理工作报告 篇一
关于京沈高铁桩基工程承包管理的
自查整改报告
自收到XX转发的《XXXX》文件后,为进一步规范工程承包管理、杜绝违法分包和转包,XX立即组织项目认真学习,将工程管理有关事项进行自查,下面就自查整改情况整理如下;
一、分包立项及分包合同审批情况
依照公司文件《XXXX》要求,分包立项需求已通过公司批准,并且在每份合同签订前经过了项目部各个职能部门及工区严格的会审,并按规定及时向公司上报合同相应材料。
二、分包商选择和合同签订情况
1、我们已按照公司要求,将在建项目分包商全部纳入分包商资源库管理,在选择分包商时严格控制在分包商资源库内选择并严格资格审查。
2、资格审查。资格审查包括三个部分,首先要严格审查分包商的营业执照、资质等级证书、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等证件,确定分包方可分包工程的类别。其次是严格审查分包方的人员素质、机械设备、资产负债情况。通过这些审查,了解分包企业的施工实力、判断其是否具有履约能力。最后调查分包方以前的业绩,分包方业绩不仅包括分包方企业业绩以及派驻现场的项目管理人员的素质、服务理念、综合管理能力以及现场作业人员的构成、作业熟练程度等,同时好包括分包方以前施工的工程类别、工程质量、履约信誉等情况,以判断分包方是否能够分包工程机分包哪些工程。通过自查,我分局所有分包商的资质均满足资审要求。
3、对资审通过符合要求的分包商按照竞标价再次筛选,本着实现效益最大化的原则择优选择。分包合同严格履行合同会签手续,签订后并及时登记分包合同台账。
三、分包合同范本执行情况
我们签订的分包合同均严格按照集团公司下发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范本)》执行,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及工地现场的实际情况,在提纲不变的情况下,具体合同条款做了相应的调整。其他零星合同根据以前其他标段做综合考虑,进行编写。
四、分包商的入库及台账建立情况
对进入施工任务的分包商建立了分包商资源库及台账,并将新签订合同的分包商信息更新,及时对分包商进行合同履约考评,将相关信息计入资源库及台账;不定期检查分包商的合同履约情况,及时将分包商的相关信息做以汇总,对在合同履约中发现进度滞后、存在质量缺陷、管理不到位等情况进行处罚,情节严重者予以退场。
五、分包项目工期、质量、安全等现场管理基本情况
项目工期、质量、安全等现场管理均是在分局及项目相应部门的协助及监督下进行。工程管理部及项目工程部负责组织、指挥、协调、安排分包商施工,解决分包商在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对分包商工期、形象进度进行管理,对不能满足施工要求的分包商可建议清退出场;分局安全管理部及项目安全部负责考核分包商的安全资格,要求分包商为现场作业人员购买保险,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工作进行检查、监督、指导,对违反安全规定的分包方有处分权,协助分包商处理安全事故;分局工程管理部及质量管理部负责监督、检查分包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情况,对分包竣工项目进行质量验收,并对不能满足质量要求的分包商否决。
六、分包商计量、结算、支付情况
分包商的计量计算由经营、工程、质量、物资四个部门共同负责,由工程管理部负责实际形象、工程量的核对,质量管理部负责质量鉴定,物资部门负责材料实际供应量的核定,经营管理部负责对工程量进行再次核对及工程价款的结算,并同时填报工程量报表,由相关部门审批签字,经营管理部按照合同办理结算报表,分包负责人对结算报表签字确认并交由项目领导会签、总经审核、项目经理签字批准后交由财务部。
七、民工工资发放情况
在分包招标时针对民工工资问题制订详细条款,防止出现由于民工讨要工资现象,给正常施工及项目支付工作带来隐患。
八、分包商技术交底、技术培训情况
在项目工程开工前,施工方案确定后,项目相关部门与分包商就施工图纸,施工方案技术交底,使施工人员对工程特点、技术质量要求、施工方法与措施和安全等方面有一个较详细的了解,以便于科学地组织施工,避免技术质量等事故的发生。并在施工过程中安排技术顾问对项目及分包作业人员进行培训进而优化施工。
九、自查整改后发现的问题
(1)、分包商资质更新不及时。企业变更及资质年检记录更新不及时,增大了后期经营风险,为保证工程项目施工顺利,项目经营部门已积极联系分包商,审查备案企业资质更新情况,并对资质的真伪认真核实。
(2)、分包商零用工签证问题。施工现场零用工签证不规范,项目已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管理办法,杜绝签认零用工工程量。
(3)、周转性材料租赁问题。外协队租赁周转性材料(定型钢模板、多卡模板、小型模板、脚手架管、扣件、U型卡、钢管垫片、垫片)退换不及时,对材料损耗率控制不到位,增加了施工局材料采购成本。为保证施工局经济利益,管理部根据定额消耗量核销,超量部分外协队承担,并在结算款中扣除。
(4)、分包商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质量问题,及时解决。严重违反施工作业规范,导致发生重大工程质量事故或安全事故,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及恶劣影响的,将分包商予以清退,并将分包商报分局、公司进行通报。
特此报告
xxxx
2xxx年x月xx日
2.承包商管理工作报告 篇二
1 工作进展情况
1.1 试点工作进展情况
2014年, 阳城县在固隆乡开展了整乡确权试点。固隆乡16个行政村, 58个村民小组, 农户3 299户, 二轮土地承包面积1 463.9hm2。截止目前, 完成了14个村、45个村民小组、1 627户农户、9 533块地块、1361.1hm2的土地确权登记任务。未完成的固隆、泽城2个村, 其中固隆村已完成权属和地块信息调查, 正准备一轮公示, 泽城村处在权属调查过程中。
1.2 全县确权工作开展情况
2015年以来, 按照省、市“2015年全面推开, 两年基本完成, 三年扫尾完善”的确权工作总要求, 阳城县计划2015年完成287个行政村 (占全县行政村的60%) 、2.54万hm2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任务。目前, 县级已制定并下发了《阳城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方案》、召开动员大会, 测绘队伍招标、确权政策培训正在进行。与此同时, 乡 (镇) 、村两级也开始动员部署、调查摸底, 已清查承包台账136个村、承包合同2.5万份, 面积89 333.3hm2。
2 主要做法
在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过程中, 主要注重强化以下几方面工作:
2.1 坚持高位推进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 成立了由县委副书记、县长窦三马任组长, 副县长武小雅任常务副组长, 农委、监察、财政、审计、国土、公安、司法、信访、政研、民政、广电、法制、档案、林业、妇联等涉农单位“一把手”为成员的确权工作领导组, 下设“一办五组”工作机构, 分别为确权领导组办公室、综合协调组、政策宣传组、技术服务组、档案管理组、监察督导组。同时, 乡 (镇) 、村两级分别成立了由乡 (镇) 党委书记、村支部书记任组长, 乡 (镇) 长、村委主任任副组长的乡 (镇) 、村确权工作领导组和必需的工作机构, 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 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确权工作机制。
2.2 狠抓资金保障
阳城县耕地面积38 800hm2、园地3600hm2, 二轮土地承包面积29 800hm2。根据全县确权工作总任务和年度工作安排, 我县今年需要完成全部耕地 (包括园地) 面积的测绘招标、宣传培训、信息化机房建设、所需设施设备采购以及年度调查工作, 总需资金2220万元。其中, 测绘项目实行一次招标两年完成, 调查工作经费按进度拨付等, 2015年实际需要完成确权经费投入1200万元。目前, 省、市补贴资金已到位455万元, 本着“宽备窄用”, 县级财政已安排预算800万元, 保证确权工作所需资金足额到位。
2.3 加强队伍建设
针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政策性强、工作量大、任务艰巨的特点, 我们在狠抓政策宣传的同时, 注重具体工作人员和专业测绘两支队伍的建设。一方面, 加强县级确权办工作力量。以县农委经管站为主体, 抽调县林业局、国土局、司法局、档案局等5名同志充实确权办工作, 并加强队伍的培训学习, 提高他们的政策水平和业务指导能力, 为全县确权工作提供人力保障;另一方面, 选好测绘专业队伍。严格按照政府采购规定, 实行公开招标方式, 选择测绘队伍, 为确权工作提供技术支撑。目前, 测绘队伍的报名工作结束, 准备在本月29日开标。
2.4 强化政策宣传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涉及全县10万农户、30多万农民的切身利益, 事关全县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根据确权工作要求和试点工作经验, 我们把抓“第一责任、第一认识”放在工作首位, 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学习培训。6月24日--7月14日, 我们对全县村级支部书记、村委主任、会计以及乡镇经管队伍、矛调人员、分管领导等1500余人分八期进行了集中培训, 让广大基层干部和确权工作骨干真正理解确权工作的目的意义, 掌握确权工作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操作步骤, 使大家的思想认识、行为观念切实统一到依法确权的轨道上来, 保证确权工作的顺利开展。与此同时, 我们还采取发放《致农民朋友的一封信》, 印制3000多份宣传画册, 加强对农民群众的宣传引导, 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参与、支持、监督作用, 为全面铺开确权工作奠定坚实的思想和群众基础。
3 存在问题和建议
3.1“违规占用承包地”的确权, 存在一定难度
近年来, 因修建学校、公路等基础设施, 存在“以租代征”违规占用农户承包地的问题。由于已经改变了农用地的使用性质, 变成建设用地, 如果继续确权给农户, 农户也不能耕种, 变不成农用地;如果不确权, 就相等于把农户的土地征收了, 农户自然要求按征地补偿费标准予以补偿, 但是补偿费难以落实。对此, 希望上级能够尽快出台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案。
3.2 税费改革前已流转的土地, 确权后容易引发新的矛盾
在农村税费改革之前, 有的土地已经进行了流转。由于当时流转不规范, 现在确权后, 受让方通常不愿出流转费, 原承包户往往提出返还流转耕地或增加流转费的要求, 协调原承包户和受让方之间的利益诉求, 比较困难。
3.3 一些特殊问题, 在解决过程中缺乏政策依据
山西省农业厅出台的“85条政策性问题解答”, 基本上为基层解决普遍性问题提供了依据。但现实中, 一部分村, 因二轮延包政策没落实、或者二轮承包基础不扎实等原因, 导致承包关系不清、权属争议多, 问题相互交织、盘根错节, 此次确权, 在85条中找不到政策依据。
4 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 我们将认真贯彻本次会议精神, 紧密结合阳城实际, 进一步认清形势、坚定信心、扎实工作, 努力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取得新的更大的成效。具体来说, 主要突出三个方面的重点:1、搞好专业测绘队伍的选择。严格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做好测绘队伍的公开招标。2、加快推进全县确权工作的摸底调查。培训结束后, 立即分组包片对乡村确权工作进度加强督查指导, 争取7月底, 完成2015年287个行政村的全面摸底调查, 做到资料搜集、问题梳理、矛盾解决同步进行。3、加快固隆乡确权试点工作的扫尾完善。
摘要:为了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我们阳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 把确权登记工作作为全县农业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从组织领导、人员配备、工作经费等各方面予以重点保障。在省、市农业部门的指导帮助下, 我县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认真实施, 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3.承包商管理工作报告 篇三
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农业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的客观要求。解决好土地资源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镇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问题。根据县、镇会议安排,我站对全镇16村委会138个村民小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1全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基本情况
1.1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规模及现状。长期以来,我镇土地流转主要以乡村组织提供信息流转为主,土地流转总体规模不大、速度缓慢。据统计,截至2011年底,全镇土地承包农户为12297户,承包面积为47446亩,全镇土地流转总面积为4630.1亩,占承包耕地总面积的9.8%。农户自发流转面积占流转土地总面积的7.5%,乡村组织提供信息流转面积占流转土地总面积的89.9%, 农户委托乡村组织流转面积占流转土地总面积的2.6%。土地流转期限5年以下占流转土地总面积的2.2%, 土地流转期限5至10年占流转土地总面积的74.1%, 土地流转期限10年以上占流转土地总面积的23.7%。签订土地流转合同的农户占流转土地农户的98.9%。
1.2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要形式。我镇土地流转的形式有转包、出租、转让、互换、入股等形式。在全镇4630.1亩承包土地流转面积中,转包396.5亩、转让4233.6亩。转包和出租分别占我镇家庭承包土地流转总面积的8.6%和 91.4%。按流转对象分,外地业主流转土地面积占流转土地总面积的75%,本地业主流转土地面积占流转土地总面积的25%。按土地流向分,种养大户流转土地面积占流转土地总面积的73.7%,农业企业流转土地面积占流转土地总面积的20.7%,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流转土地面积占流转土地总面积的 5.6%。按流转用途分,用于粮食流转土地面积占流转土地总面积的2.5%,用于蔬菜流转土地面积占流转土地总面积的67.5%,用于花卉流转土地面积占流转土地总面积的5.2%,用于苗木流转土地面积占流转土地总面积的13.9%,用于养殖流转土地面积占流转土地总面积的3.7%,用于其他用途流转土地面积占流转土地总面积的7.2%。
2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要做法和措施
2.1从强化宣传入手,加强了法律法规政策的普及。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农村基层宣传专栏、黑板报、标语、印发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农村承包土地的相关法律政策,正确引导农民按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土地流转并实行适度土地规模经营。
2.2从实际情况出发,促进土地流转形式多元化。坚持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和依法、自愿、有偿流转的原则,因地制宜、不拘一格,灵活选择流转形式。有的采取转让、转包、出租、入股等方式,有的依托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或招商引资项目,推进了土地流转。
2.3从依法行政做起,开展了农村土地专项治理。根据农业部、国土资源部等七部门《关于开展全国农村土地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的通知》(农经发〔2007〕14号)精神,按照省、市、县政府安排组织开展了全镇农村土地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土地承包管理机制,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的合法权益,为土地流转奠定了坚实基础。
3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1思想认识不到位,现代农业意识不强。在调研中发现部分村组干部思想认识上存在“三个误区”:一是认为土地流转不流转无所谓,与已无关。二是认为土地流转是市场行为,怕惹麻烦。三是认为土地流转是农村经济发达地区的事,我们这里条件不具备。部分农民思想认识上有“三种担心”:一是担心土地流转出去,一旦在外打工不行了,就失去了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二是担心自己土地长期流转后,可能会失去土地。三是担心土地流转出去后,拿不到种粮补贴。部分土地流转经营主体思想认识上有“三点害怕”:一是怕农村土地政策不稳、不敢大胆投入。二是怕农业生产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压力大,不敢大规模搞开发。三是怕规模经营后涉及农户多,易产生纠纷,影响其正常生产经营。
3.2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流转行为不规范。全镇土地流转尚处于起步阶段,缺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流转信息不畅,鼓励土地流转的激励机制尚未形成。二轮土地延包仍有不完善的地方,引导服务不到位,缺乏对土地流转合同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管理。许多流转都没有建立稳定的流转关系,流转期限短,双方口头约定多,绝大部分没有签订正规的书面合同。有的即使签订了书面合同,也还存在很多不规范的地方,一旦发生纠纷,调解缺乏依据,这些都是产生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的根源,埋下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隐患。
3.3流转的市场化程度不高,监管机制不完善。土地流转属于市场行为,统一规范的土地流转市场还没有真正形成,流转的市场化程度还不高,大多数农户还没有因为土地流转而获得更多的收益,还没有因土地流转实现土地、资金、技术和劳動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土地流转监管机制还不完善,还没有建立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及纠纷仲裁、调解机构,发生流转纠纷时,没有权威的调解仲裁机构来及时处理,流转双方矛盾难以解决。
4正确引导和规范土地流转的对策和建议
4.1切实提高对土地流转的认识。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和各经营主体的切身利益和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要继续做好《农村土地承包法》、《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不断提高各级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思想认识。积极引导农民在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下实施土地流转,确保农民在土地流转中得到实惠。
4.2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体系,积极探索通过市场调节农村土地流转的长效机制,切实加强对土地流转工作的管理,建立农村土地承包及流转信息库,做好日常监管、政策调研和信息发布工作。成立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负责农村土地流转的政策咨询,贯彻落实土地流转政策,指导流转双方签订统一规范的土地流转合同,做好登记、审批、备案、合同鉴证、档案管理和信息发布、纠纷调处等工作。及时掌握各村组农户土地流转的意愿,解决土地供需双方因不能及时沟通而使流转受阻的矛盾,提高土地流转的成功率,降低交易成本。
4.3加快推进二、三产业发展。以加快园区建设、民营经济发展、推进小城镇建设、扶大扶强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重点,形成助推土地流转的强大动力。特别是通过大力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促使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促进土地的流转。目前,要着重培育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龙头企业,提高经营水平和辐射带动能力,增强土地流转后续能力。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载体,直接参与农村的土地流转市场,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同时要加大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力度,确保每一个劳动力都拥有一技之长,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拓宽就业门路,加快农民转向二、三产业,为进一步扩大土地流转创造条件。
4.4切实搞好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加大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力度,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这一目标,大力发展生态、安全、高效农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形成“一村一品”或“多村一品”,提高农业生产力和土地效益,构筑农村经济发展新优势。积极宣传土地流转政策和流转成功典型,宣传土地流转产生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给农民带来的效益,帮助农户分析流转后的经济收益,消除农民的思想顾虑,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努力形成支持流转、参与流转的良好氛围。
4.承包商管理工作报告 篇四
中建协项目管理委员会调研组
为认真贯彻建设部《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推动建筑业企业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的发展,2003年10月,中国建筑业协会工程项目管理委员会成立了以会长张青林为组长的工程总承包调研和试点工作指导小组,先后深入到中建总公司、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中国石化集团第十建设公司、北京建工集团、苏中建设集团等十多家企业进行调研和现场蹲点指导。最近,试点工作指导小组又陪同建设部建筑市场管理司对北京地区建筑业企业开展工程总承包的情况进行调研,并以书面形式调查了上海建工集团、中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等数十家企业。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建筑业企业开展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取得的成效、经验以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推进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的建议。
一、建筑业企业开展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的历史回顾
我国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的提出,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初“鲁布革冲击”。当时,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国家开始在建设工程项目上引入了招标投标、工程监理、工程总承包等新的管理模式。国务院以及建设部、原国家计委等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深化建筑业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政策措施。
早在1984年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改革建筑业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就提出建立工程总承包企业的设想。指出工程承包公司受建设项目主管部门(或建设单位)委托,或投标中标,对项目建设的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设备选购、材料定货、工程施工、生产准备直到竣工投产实行全过程的总承包或部分承包。1987年国家计委等五部委联合颁发《关于批准第一批推广鲁布革工程管理经验试点企业有关问题的通知》,确立了施工管理体制改革的总目标,即有步骤地调整改组施工企业,逐步建立以智力密集型的工程总承包公司(集团)为“龙头”,以专业施工企业和农村建筑队为依托,全民与集体、总包与分包、前方与后方分工协作,互为补充,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建设企业组织结构。该《通知》批准了第一批18家试点企业。1990年10月将工程总承包试点企业扩大到50家。
为加快工程总承包企业发展,实现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建设部于1992年4月颁发了《工程总承包企业资质管理暂行规定(试行)》;1993年6月,建设部颁发了《关于开展工程总承包资质就位工作的通知》;1995年6月,建设部颁发了《工程总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
1994至2000年的《建筑事业体制改革总体规划》中提出:“继续推进产业组织结构的调整。逐步形成以工程总承包企业为龙头,以施工承包为主体,以专业分包和劳务企业为依托的三个层次互助结合、协调发展的产业组织结构。”
1996年5月,建设部颁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行建筑业企业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推行项目管理的指导思想、意义、目的及运作方式,并提出了推行工程项目管理要实现的“四个一”目标。
1997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24条提出:“提倡对建筑工程进行总承包”,确立了工程总承包的法律地位。
为了应对加入WTO以后国际工程承包的需要,2003年3月,建设部印发了《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规定凡是具有勘察、设计资质或施工总承包资质的企业均可在企业等级许可范围内开展工程总承包业务。2004年11月,印发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试行办法》。这两个文件的颁发,标志着我国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二、建筑业企业开展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的现状与主要经验
(一)建筑业企业开展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况
在政府主管部门的强有力政策推动下,我国建筑业企业在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方面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积极探索和实践。现在,越来越多的建设项目采用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的新型模式,从而带动了我国工程建设组织实施方式的深层次改革。20年来,我国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有了很大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程总承包市场扩大,行业推广面不断增加
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工程总承包试点以来,全国已有200多家建筑业企业开展了工程总承包业务。建筑业企业从开始单一的施工分包、施工总承包逐步发展到采购—施工总承包、设计—施工总承包和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总承包。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石化行业就充分认识到工程建设与国际接轨的必要性,强制推行工程总承包,使许多项目节省了投资,工期大大缩短,工程一次投料试车成功。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从技术性较强、工艺要求较高的石化、化工行业项目逐步推广到冶金、纺织、电力、铁道、机械、电子等各个行业和专业的工程。
房屋建筑工程总承包开展得虽不够普遍,但近年来项目总数在不断增加。据不完全统计,以建筑业企业的工程承包合同额为例,每年约30%的合同额具备采购(或部分采购)—施工总承包模式;工程总承包额也在不断增大。从初期承包额仅上千万元,发展到目前不少企业已有能力承担几亿乃至几十亿项目的总承包。
2.大型建筑业企业进入国际建筑市场有较大长进,境外工程总承包项目营业额大幅度增长
近年来,我国对外建筑业企业工程总承包业务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据《美国工程新闻纪录》,2004年我国有47家建筑业企业入围全球最大225家国际承包商。已有多家企业进入美国本土和中东等国家市场,业务由1979年的3000万美元的劳务分包发展到2004年工程承包业务额年完成174.7亿美元,已超过日本,跃居世界建筑业国家承包出口服务前5强之列。目前,我国不但在国外承担了不少EPC总承包项目,而且总承包合同额大幅度增长,最大的已超过10亿美元。在水电、火电、公路、石油、有色金属等行业建成了一批具有可观盈利前景的工程项目。
3.工程项目管理得到飞速发展,大批项目管理公司应运而生
自1986年国务院提出学习借鉴鲁布革工程管理经验进行建筑业施工企业管理体制改革以来,工程项目管理在我国建筑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大量企业积极吸收借鉴国际上先进经验和通用的现代项目管理方法,并不断总结深化,使工程项目管理理论研究在我国建设行业日渐成熟,项目成果累累可见。特别是2002年1月,建设部委托中建协工程项目管理委员会组织编制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开始在全国颁布实施。该《规范》是实践经验的高度总结和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提升,也是我国建筑业企业首部专业内容全面、适用性强、具有重要指导性的管理规范。它标志着中国工程项目管理走上了规范化、科学化、国际化的道路,开创了国际通用、先进的项目管理方法在中国实践和理论研究创新发展的里程碑。
20年来,我国建筑业企业项目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项目经理部和项目经理作为新型生产组织形式和责任制度已被普遍接受,普及面在建筑业企业工程承包施工组织中达到90%以上。不少项目在管理方法应用上有所创新,充分体现了项目管理目标要求所达到的“低成本竞争、高品质管理”的最佳效应。可以毫不夸张地讲,中国工程项目管理在建筑业企业中的应用,仅用不到20年就走过了日本及欧美发达国家近40年的路程,而且无论在理论研究的深度,还是在实践探索的广度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并形成了中国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框架体系。即:主要特征是“动态管理,优化配置,目标控制,节点考核”;运行机制是“总部宏观调控,项目授权管理,专业施工保障,社会力量协调”;组织结构是“两层分离,三层关系”,即管理层与作业层分离,项目层次与企业层次的关系,项目经理与企业法定代表人的关系,项目经理部与劳务作业层的关系;推行主体是“两制建设,三个升级”即:项目经理责任制和项目成本责任制;技术进步、科学管理升级,总承包管理能力升级,智力结构和资本运营升级;基本内容是“四控制,三管理,一协调”即:进度、质量、成本、安全控制,现场(要素)、信息、合同管理和组织协调;管理目标是“四个一”,即形成一套具有中国特色并与国际惯例接轨、适应市场经济、操作性强、较系统的工程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一定专业知识、懂法律、会经营、善管理、敢负责、作风硬的工程项目管理人才队伍;开发应用一代能较快促进建筑生产力水平,提高企业有机构成和经济含量的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建设和总结推广一批高质量、高速度、高效益,充分展示建筑行业科技水平和管理实力,具有国际水准的代表工程。
随着建设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试行办法》的出台,标志着建筑业的生产方式和组织结构将再次发生更加深刻的变化,工程项目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的范围和深度将得到进一步拓展。一大批专门从事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工程项目管理公司在我国各地应运而生。
4.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试点和人才培养进程加快
为推动建筑业企业开展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的进程,中建协于2003年8月组织召开了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研讨会,制定和颁发了《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试点方案》,成立工程总承包试点领导小组,并确定广东东莞康华医院(中建八局)、浙江省黄岩经济开发区西工业园区(浙江建工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北京LG大厦(中建一局建设发展公司)等6家企业和工程项目为新世纪首批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试点项目。两年来,工程总承包试点领导小组多次深入各试点工程项目指导调研,有力地推动了工程总承包业务在全国行业的推广和发展。
工程总承包的推进对企业项目管理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了尽快各类人才,加快工程项目管理应用范围和推进力度,中建协工程项目管理委员会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组织全国各培训单位先后培养近50万名具有三级以上资质的项目经理。从2004年开始,他们又与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单位联合,两年来举办30多期高级培训班,培养工程总承包项目经理近万人,在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建筑业企业开展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的主要经验
20多年的实践证明,我国建筑业企业开展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是可行的,也是必然的。综观建筑业企业开展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的主要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工程总承包规模大型化、形式多样化,促使产业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高新技术日新月异,项目管理日趋完善,国际投资商和业主对建设承包商的要求和期望越来越高。国际上这种工程建设承发包模式的演变,为推动我国工程总承包形式的多样化奠定了一定基础。
一是采购—施工总承包(P-C)。如北京建工集团承建的的北京东方广场,中建八局承建的大连文化广场、南宁会展中心,陕西建工集团承建的北京长安饭店等项目就采用了这种模式。当然,目前国内工程总承包业务多数还局限于部分采购—施工总承包。
二是设计—施工总承包(D-B)。如天津建工集团兴建的津江广场、北京城建集团承建的枣庄新城政务区等项目都采取了以施工单位作为总承包与业主签订合同,对项目负全责,然后再进行设计施工分包。还有一种是施工总承包方根据业主合同要求进行施工图深化设计。如金茂大厦就是这种情况,在美国SOM设计事务所建筑设计的基础上,总承包商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通过与上海建工设计研究院合作,完成了大量的施工图深化设计。
三是设计—采购—施工(EPC)交钥匙工程总承包。目前进行的EPC模式,虽然在我国建筑业企业中推广的还较少,但作为工程总承包的发展方向已越来越被承包商所重视,并在实际中得到长足的发展。如中冶建设集团总公司承建的首钢冷轧项目、中建一局建设发展公司完成的北京乐喜金星大厦(LG)工程实行以扩大初步设计为基础的总价中标、中建八局承建的阿尔及利亚松树俱乐部项目等全部采用EPC,基本达到和实现了“总包负总责,竣工交钥匙”的总承包管理目标。
四是工程专业总承包模式。如上海轨道交通莘闵线工程,中国铁路通信信号上海工程公司对整个工程项目从技术方案、施工图设计、采购、施工及协调运行实行了全过程的管理和控制,取得了良好效果。目前,南京地铁、京津轻轨等建设工程项目都采取了这种分专业进行总包的管理模式,并在不断向装饰装修、大型幕墙、机电安装及消防等专业工程延伸。
五是实行资源开发和融资承包模式。一些有实力的大型企业结合自身优势,通过集团内部资源整合和结构调整,进一步构筑国际化发展战略,寻找新的切入点和突破点,不同程度加强对房地产与高科技领域及中介机构的资产投入,探索一条有利于拓宽工程总承包业务的有效途径。中冶建设集团、中国海外工程总公司分别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瑞末镍钴项目以及津巴布韦的远距离输电项目采用了资源开发和BOT(建设—运营—移交)、PPP(公共部门与私人企业合作)等模式进行工程承包。中建三局、北京建工集团、广州建总、五洋建设集团、山东建工集团也开始采用BT、BOT的模式融资数十亿元到本土以及西部等边远地区进行房地产和制造业以及文化教育产业的投资开发,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浙江建设投资集团于2003年10月率先成立了省内首家专业化、职业化的项目管理公司——浙江省建工项目管理有限公司,进一步拓宽工程承包业务,开展了PM(项目管理服务)、PMC(项目管理承包)等工程项目管理业务。
2.工程总承包创建了“高品质管理,低成本竞争”的市场占领品牌形象,打造和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工程总承包最大的特点是实行设计、施工一体化,把资源最佳配置地结合在工程项目上,减少了管理链和管理环节,集中优秀的、专业的管理人才,采用先进的项目管理方法,真正体现了风险与效益、责任与权利、过程与结果的统一,从而必然带动和促进企业的高端管理,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品牌战略。中冶建设集团上世纪80年代初主要以工程分包和劳务出口为主,经过10多年的发展壮大,通过工程总承包的推进,不但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更重要的是打造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形成了以中冶集团整体运行的总承包管理全球经营战略和品牌形象。目前他们的EPC工程总承包业务成为集团公司第一大主业。2004年,集团公司完成经营收入521亿元,其中EPC工程总承包业务占80%。多年来,该公司以中冶集团品牌,先后承建完成了巴基斯坦达克铜项目,美国热、冷轧钢板项目,首钢冷轧项目等众多总承包工程任务,而且全部采用EPC交钥匙总承包。在搞好EPC总承包的同时,近年来,中冶集团进一步瞄准高端市场,积极投资国际资源开发,已经成功建设并租赁经营巴基斯坦达克铜项目、投资巴基斯坦杜达潜锌项目、缅甸纸浆项目以及目前正在实施的中国公司在国外最大的金属矿产资源投资项目——投资6.5亿美元的巴新端末项目。在国内,2005年5月,他们以BT模式签约的唐山港陆1250热轧薄板,合同额达到10.6亿元。
中建总公司通过整合内部资源,组建成立了国内外经营一体化的“中建国际建设公司”。拥有施工总承包特级和多项甲级设计、监理资质的跨国公司把服务高端市场作为企业的发展方向,建立了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工程总承包功能和项目管理体系。该公司几年来先后进入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上10多个国家承包工程。特别是在阿尔及利亚,赢得了该国80%的对外工程承包业务,其中喜来登饭店荣获国际工程项目管理大奖。
中国机械工业建设总公司作为我国最早成立的大型专业施工企业之一,曾经承担过我国机械汽车行业60%以上建设项目。然而上世纪90年代走向市场以来,中机建设的优势地位受到从未有过的挑战。中机建设在关键时刻提出了“两个转变”的发展战略,即从行政管理型向经营生产型转变,从专业承包向工程总承包转变。公司先后完成了包括缅甸糖厂、首都国际机场、广州地铁、澳门政权回归交接仪式场馆等一大批有较大社会影响的总承包项目。其经营触角不仅伸向机械行业之外,还伸向中东、南亚和欧洲等地区,并在国外进行了二手设备拆卸安装总承包业务的尝试,取得可喜业绩。
3.加大科技投入和技术创新,充分利用企业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和领先技术的竞争优势,拓展工程总承包业务
应该说,在技术设备方面,我国不少企业拥有大量的先进实用技术和现代化设备,有些技术被纳入国家工法,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如上海建工集团每年投入数亿元进行科研工作,先后解决和打破了上海软土地基条件下深基础施工的各种禁区,攻克了超高层施工、超大型构件吊装的不少难关,在大跨度桥梁、地铁隧道掘进、地下大口径顶管施工、大型船坞、海底光缆敷设等特种施工技术方面,都取得长足的进步,从而为企业获得了更多的市场份额,承揽了大量的重点工程和总承包项目。目前,年总承包产值已超过20多亿元,占集团公司总产值的10%以上。
4.工程总承包有利于承包商优化设计方案,对于缩短工期、保证质量、控制投资,节约资源发挥了重要作用
工程总承包实行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不仅是一个体制问题,在其背后有着十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特别是对我们这样一个资源并不丰富的大国来说,其意义更为重大和深远。
湖北宏源电力工程股份有限公司EPC总承包的西塞山2×330MW燃煤机组工程,由于充分利用有限资源,加强物资采购管理,采取了强有力的技术攻关和组织协调措施,实际工期比合同工期提前8个月,为业主早日投产,降低运行成本创造了利润空间。中建八局承建的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综合医院——康华医院,工程总量面积为32.5万平方米,投资6个多亿。业主除了把整个工程包括土建施工、设备安装、装饰装修甚至园林绿化全部交给总包单位外,还特别邀请施工总包单位在扩初设计阶段,参加项目论证,介入施工图设计。施工方有效地利用地基承载力,实际使用混凝土与原方案相比,节省了50%的混凝土用量。中建一局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承建的LG项目,紧紧抓住技术创新和优化施工组织设计这个关键环节,坚持每个施工技术方案的优化不少于三个,地下连续墙施工节约投资900万元;钢结构主体施工减少用钢量900吨,节约投资360万元;玻璃铝板幕墙施工节约投资610万元。可以设想,如果在更大范围内更多的工程项目上都能通过推行工程总承包管理,促使承包商实施设计方案的优化和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建设行业为国家节约资源的潜力将是多么巨大。5.强强联手,建立企业联盟,最大限度地整合社会资源
工程总承包更为重视的是总包协调和整合能力、掌握市场资源以及对分包单位的管理,是总承包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体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广泛利用社会资源,成为近年来建筑业开展工程总承包的一大特点。
天津建工集团总承包公司从1988年开始就与新加坡胜科集团合作,先后承建了当时天津最高的天津国贸大厦(52000平方米,造价4500万美元)总承包项目,以后又以代业主等项目管理方式建造了津江广场、凯旋门广场、奥林匹克大厦。国家大剧院工程是由北京城建集团、香港建设(控股)有限公司和上海建工集团三家组建的联合体进行总承包。特别令人振奋的是,2004年11月由中建总公司和上海建工集团组成的联合体拿下了“世界第一高楼”——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主体工程的总承包权,合同额高达39亿元。
在建立企业联盟、充分利用和整合社会人才资源方面,LG总承包项目作出了成功的探索。中建一局建设有限公司与韩国创造方案设计所和国内具有实力的设计院建立了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他们还广泛利用社会资源,做到高科技和高层次人才的资源整合。LG工程项目部共集中社会各类设计、咨询等人员200余人,签订劳务及采购合同近400份,实现了以高层管理人员为骨干、技能人才为基础的专业管理和劳务班组分包制。
6.不少企业通过总承包实践,建立和完善了适用国际工程承包的新型管理机制和目标体系
工程总承包不仅要求承包商承担项目的设计、施工和采购工作,关键是要求承包商作为总包方要建立健全系统、完善、科学的总承包组织管理体系。从企业的经营战略、项目管理的理念、现代化管理方法、多形式的承包等模式,全面、全方位、全过程都要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特别是其目标管理必须体现工程项目全生命期的、集成化的、符合环境和历史的要求。
1988年,水电十四局在总结鲁布革项目施工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以适应总承包管理为总揽,精干管理机构,组织高效率施工;以目标管理为红线,优化要素配置,提高整体水平;以成本控制为中心,强化财务管理,注重投入产出;以现代管理为标准,力求均衡生产,科学持续发展的企业经营战略。先后中标承建了当时世界上同类型最大、装机容量为240万千瓦的广州抽水蓄能电站和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由于工程总承包经营机制完善,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取得显著成效。鲁布革电站装机60万千瓦,8000人干了10年;广蓄一期120万千瓦,2500人仅4年建成,二期工程减到1500人,工期更短。全员劳动生产率,鲁布革最高年份为0.9万元,广蓄一期达4.9万元,二期又跃升到10.5万元。
北京东方广场工程总投资19.6亿美元,是京港合作在京投资建设的最大项目,也是亚洲最大的民用建设工程,由北京建工集团进行工程总承包。该集团调集了所属7个土建公司和3个专业公司的16000多名建设者,经过日夜奋战,全面完成了东方广场94万平方米建筑的结构、外檐装修、现场市政及庭院铺石、绿化等施工采购总承包的全部任务,基本实现了工程预定的目标,做到了业主、承包商以及北京市领导三个满意。
三、我国建筑业企业在开展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建筑业企业普遍缺乏设计功能
通过调研发现,凡是开展工程总承包较好的建筑业企业多数兼具施工和设计功能,如中冶建设集团、上海建工集团、中建国际建设公司、北京城建总公司等。特别是随着CM方式,即“边设计、边施工”模式越来越多地被业主采用,建筑业企业单纯的“按图施工”已远远满足不了建设市场的要求。因此,缺乏设计功能是制约建筑业企业开展工程总承包的关键因素。但是,由于国内市场发育以及资质壁垒等原因,以施工为主体的建筑业企业在国内开展工程总承包业务一般都局限于深化图设计—施工总承包和采购—施工总承包,真正涵盖设计、采购、施工全过程的相对较少。而在国外建筑市场,我国以施工为主体的大型建筑业企业在工程总承包方面却又能取得较好的成绩。如中国海外工程总公司承揽的大量国外工程总承包项目,其设计主要依靠聘用当地设计所人员和进行设计分包。中国石化集团第十建设公司在国内承建的项目大多只能采用施工总承包的模式,而在国际市场,不但承担采购施工总承包,还采用EPC总承包交钥匙模式承揽了约旦复合肥项目和叙利亚麦哈德电厂项目。其中,约旦复合肥项目的设计工作在国外可以采用借调、聘用国内设计人员完成,叙利亚麦哈德电厂项目选择了哈尔滨电站设备成套设计研究所进行设计分包。从这个意义上讲,市场准入、资质壁垒制约工程总承包业务开展的障碍也不可忽视。
(二)融资能力不足是建筑业企业开展总承包业务的一大难题
外资项目的投入和国家固定资产投资体制的变化使项目运作更趋于市场化,项目的垫资、前期投入、带资承包往往成为承包商入围的先决条件,一些施工管理技术突出但融资能力较差的建筑业企业只能担当施工分包的角色。因此,开展工程总承包业务,特别是承揽国际工程,需要总承包企业具备很强的融资能力。同时,我国银行对企业的信贷额度较低,国家控制外汇信贷规模,审核时间长、审批程序复杂。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另一方面也对企业自身如何建立宽泛的融资渠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不少企业缺乏与工程总承包相适应的组织管理体制与项目管理目标体系
虽然部分大型建筑业企业(集团)成立了工程总承包部或工程总承包公司,但不少建筑企业在组织机构、服务功能等方面不能满足工程总承包的要求,加上项目管理信息技术和管理手段落后,很难体现工程总承包对项目全生命周期集成化的、符合环境和历史的目标要求。因而,标准化程度和管理水平都较低,技术开发与应用能力不足,与国际型工程公司相差甚远。
(四)人才结构不能适应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的需要,尤其是缺乏精通国际工程承包的复合型管理人才
工程总承包企业最需要的是善经营、精管理、通商务、懂法律、会外语的经验丰富的复合型项目管理人才,而建筑业企业在这方面人才匮乏,尤其是在设计和专业采购方面。人才缺乏成为制约建筑业企业开展工程总承包的瓶颈。
(五)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不健全,影响了工程总承包的规范化开展
在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工作中,立法在引导市场进步上还存在一定的缺陷,特别是当前关于工程总承包的招投标法及其符合国际惯例的工程总承包合同文本仍是空白。
(六)建筑业全方位综合改革政策不明确,现有企业资质不适应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的实际要求
我国目前形成的资质就位与实际需求差距甚大,工程监理、咨询、设计、施工条块分割,三权鼎立,而且专业类别划分过细,非常不利于培育和发展工程总承包企业和项目管理公司。即便从施工阶段来看,企业资质虽设置了总承包、专业承包、劳务分包三个层次,但总包不强、分包不专、劳务市场滞后混乱的现象依然存在。
(七)业主认可程度低,市场发育不完善
上述原因导致了工程总承包业主认可度低,市场发育不健全的尴尬状况。目前虽然一些外资项目和民营项目的业主开始认同工程总承包方式,但不少以政府投资或国有投资为主的项目业主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工程总承包在工程建设中所能发挥的显著效益。大多数项目业主还缺乏培育和形成工程总承包招投标市场的意识,某些地方主管部门对工程总承包的政策理解不够,工程总承包项目市场准入相关的手续不完善,使工程总承包存在严重的市场准入障碍。
四、对建筑业企业开展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的意见与建议
(一)建立和完善政策法规,创造良好市场环境
为了给工程总承包提供法律依据,规范市场行为,首先要修订充实完善现行的法律法规,增加有关工程总承包条款。尽快出台严密的、符合国际惯例的工程总承包管理办法、工程总承包合同文本、工程总承包招投标等规章制度。用法规形式明确工程总承包模式,特别要加强对业主肢解建设工程进行明确的规范。凡符合工程总承包标准与规模的建设项目,要求业主一般不得平行发包或化整为零,否则视为违规。
其次,切实解决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市场准入问题。要结合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修订和完善现有企业资质管理等有关规定。特别要围绕工程总承包企业的资质转换这个核心,着重研究解决好“三个”调整:一是通过改造和重组调整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企业组织结构,建立以核心层为主的集团型企业的方式和途径;二是通过资质转换,充实专业科技人员,调整企业智力结构,增强科研、设计、施工、采购一体化能力的方式和途径;三是通过增设相应资质,调整企业经营结构,实现多元化经营和跨国经营的方式和途径。从而建立起企业集团化、管理集约化、经营综合化、产业国际化的体制。
其三,政府部门要积极为培育工程总承包招投标市场,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从法律上允许承包商融资、投资承包工程,对于垫资带资工程,应以法律形式明确最低利息和偿还期限,形成一种有利于承包商开展融资的市场环境,降低承包商的资金风险。
其四,制定相应的取费标准。随着工程总承包与项目管理公司发展,建设主管部门应制定与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相适应的取费方式与标准。同时应推行履约保函与工程保险制度,使工程总承包管理的建设方式从起步就与国际接轨。(二)改革招投标程序,尽快推进施工图与方案设计相分离,使施工图设计进入市场竞争领域
建筑业企业推行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的经验表明,改革现有的招投标程序,实行以扩初设计和技术规范、标准为基础的招投标机制,把施工图设计推向市场竞争领域;促使企业加强自身的先进施工技术方案进入竞争,为总承包商优化施工技术方案提供空间,这既是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建筑市场运行机制和培育建筑业企业开展工程总承包的客观需要。今年7月建设部等六部委联合颁发的《关于加快建筑业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要“推进施工图设计与方案设计相分离”,这完全符合市场的需要,也为下一步招投标制度改革提供了重要依据。当前,关键是要尽快出台配套文件。
(三)重点培育扶持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实力的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企业
《关于加快建筑业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强调:“大型设计、施工企业要通过兼并重组等多种形式,拓展企业功能,完善项目管理体制,发展成为具有设计、采购、施工管理、试车考核等工程建设全过程服务能力的综合型工程公司”。主管部门应抓住这一机遇,尽快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从现有条件较好、实力较强的建筑业企业中,重点确定扶持一批资本雄厚、人才聚集、科技领先、管理过硬的企业,跻身国内外工程总承包市场竞争。同时,有条件的大型建筑业企业要拓展自身功能,不断开拓服务领域,超越承担施工阶段的任务,向工程总承包管理全过程一体化服务方式发展,开展工程总承包管理,成为具有工程总承包全过程服务能力的工程总承包企业和项目管理企业。
要组织专门研究、制定支持建筑业企业“走出去”的政策意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以及加入WTO过渡期的结束,建筑业企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激烈国际化竞争。目前对我国建筑业企业影响最大的有两个方面,一是我国市场运行规则正受到来自国际高端市场(即“大市场、大业主、大项目”)的影响,另一个是带资承包成为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发展的重要趋势。我们必须在信贷、保函等方面对“走出去”的建筑业企业给予扶持,帮助其在国际竞争中按照国际通行工程公司的模式,制定创建国际型工程公司的实施计划,推动其率先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实力的工程总承包公司和项目管理企业。
(四)加大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积极提倡和大力推进项目经理专业化、职业化和社会化管理
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企业,关键是要尽快培养一批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所需要的项目经理、设计经理、采购经理、施工经理、财务经理,以及合同管理方面的复合型项目管理人才,以适应当前国内外工程建设市场的需要。
项目经理责任制是我国建设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政府应继续加大这方面的政策指导,特别是在推行注册建造师这一新制度时应注意确保这一改革成果的时效性和政策的连续性。当前要结合注册建造师制度的推行,尽快制定和出台有关加快项目经理专业化、职业化和社会化管理的措施,通过社会培训、行业评价、企业考核聘用、市场认可,真正培养和打造工程总承包项目经理品牌。
(五)适应高端市场的发展,积极探索鼓励企业间工程总承包的联合经营
日、美等国的建筑企业为了应对规模浩大、技术复杂、竞争残酷的工程项目,往往结成企业联合体联手投标、联合经营,国内目前少数项目也出现了这种企业间的联合,还有些大型企业与分包企业组合成了稳定的连结。面对目前国内市场风险愈来愈大的实际,建设主管部门有必要从政策上明确允许推进联营承包的方式。企业间的这种联合,前提是完善的法律和市场环境以及较高的企业市场信用度。
(六)同心协力,齐抓共促,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高等院校在推进工程总承包与项目管理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培育和发展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企业,积极推行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必须坚持政府主管部门推动、企业积极响应、科研院校支撑(理论研究与软件开发)、行业协会指导(自律建设与规范化管理),同心协力,齐抓共促。
首先,要加强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的试点指导与合作交流。行业协会应不断加大对推行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的宣传力度,进一步做好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的试点工作,不断总结经验,指导建筑业企业逐步建立和完善与国际接轨的、适应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的组织机构和管理体系,促进项目管理整体水平的提高。同时,通过举办各种研讨会、专题出国考察等,促进国内外大型企业、大型工程总承包项目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5.关于承包物业公司经营的申请报告 篇五
尊敬的董事长:
首先感谢您这么多年来对我们保洁工人的关心休贴,在此我代表物管公司保洁工人向你说声谢谢,也感谢你对我本人工作的支持关心和信任。
几年来,本人一直在卢帝亚物业公司从事环卫保洁工作,在工作过中程,我也深深体会到工作却实很艰辛,因为帝豪名都环卫工作只有四个保洁人员,不管工作有多么的艰辛,但是这个工作为公司及业主服务的品德是高尚的。
董事长,关于集团下属物业管理公司实行内部承包的决议是很可也的,也是责权利,你一直在支持与鼓励我关于承包主管物公司公经营工作一事,经过我深深思考很久,本人有信心也有能力管理和开展物管公司的全面工作,不辜负董事长对我工作的支持和信任,好好争取给我的机会,我决心向工董事长承诺做好以下工作:
1、认真开展履行和完成集团下达的各项工作和任务。
2、全心全意做好为集团及小区业主的服务工作,让小区业主对公司的满意及好评。
3、做好集团公司及小区环卫工作。
4、加强对物业公司工作人员的培训及考核工作,不断提高员工们的全方面素质。
5、做好小区各项安全巡查工作。
6、做好小区所有设备定期检查及维修工作。
7、做好小区各项费用的收资工作。
8、做好公司资质的申报与年检工作。
总之公司是“以人为本”“竭诚服务”的企业服务宗旨,坚持“优质服务”追求完美“的质量方针,要采取吸收和借鉴国内优秀物业管理企业的成功经验打造我们卢帝亚的服务品牌,实行业主自冶自律与专业化物业管理服务相结合的原则模式,实现“服务社会”“造福业主”的管理目标。
6.工程承包商的风险管理 篇六
建筑业生产及产品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以及产品的特殊买卖关系,决定了施工承包企业在承包工程过程中需要承担许多的风险,如气候变化、不可预见的地质变化、安全事故等。随着我国建筑产品市场逐渐形成,材料、劳务、技术和金融市场的进一步放开,承包企业承受着更多的风险,如材料涨价、劳务工资提高等。尤其在目前基建规模压缩的情况下,工程承包者多于工程承包需求者,施工承包企业之间竞争激烈,而工程承包报价偏低,工程工期不切实际地缩短,质量等级任意提高,工程拖欠款等,使承包企业承包工程时风险重重,因此不少企业陷入困境。
国际间的工程项目承包,因涉及到国际上的政治、经济、进出口贸易、国际关系等的影响,风险就更大,所以对工程承包的风险进行分析和防范等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减少和避开风险,争取良好的经济效益,以将风险转化为利润,这些应该是承包商所关心并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
1 风险管理的内容和程序
风险管理是指经济单位对风险进行辨识、衡量、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地防范和处理风险,以最低投资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
风险管理的内容与程序如图1所示[1]。
2 承包商的风险分析
2.1 承包商的风险辨识
风险辨识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这项工作相当重要,它是整个风险管理工作的基础。承包商风险辨识就是要回答下面三个问题:项目承包时要考虑哪些风险;引起这些风险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这些风险导致的后果如何。
2.2 承包商的风险衡量
承包商在辨识了其经营活动所面临的各种风险之后,应分别对风险进行衡量。风险衡量就是对风险进行量测,对承包活动中的特定风险发生的概率及其后果性质作出定量评估。风险衡量的对象是项目的各单个风险,非项目的整体风险。
风险分析本质上是一种预测技术,这里借助预测和决策理论中的期望值理论对承包商的风险进行衡量。
1)利用期望值进行风险衡量的方法为:
其中,E(x)为变量x的期望值;xi为变量x的各种取值;Pi为对应变量xi的概率值。
2)设计风险衡量分析表如表1所示[3]。
3)表1中有关各项的说明。
a.风险的损失分析。工程风险是影响工程项目目标(工期、质量、成本)的不确定性。
考虑正常状况下(没有发生该风险)的情况,如这时的工期、费用;将风险加入这种状态,看有什么变化,如实施过程、劳动效率、消耗、各个活动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导致的工期、费用的变化;两者的差异则为风险损失。
b.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分析。即研究风险自身的规律性,可用概率表示。既然被视为风险,则它必然在必然事件(概率=1)和不可能事件(概率=0)之间。它的发生有一定的规律性,但也有不确定性。风险的概率分析是风险分析中最困难的部分,这一阶段可采用外推法,客观概率和主观概率估计法以及蒙特卡罗模拟法。
c.风险级别。将风险按期望损失大小分成三个级别:A,B,C。
A级为损失期望很大的风险。通常发生的可能性很大,而且一旦发生损失也很大。B级为损失期望值一般的风险。通常发生的可能性不大,损失也不大的风险;或可能性很大但损失极小;或损失比较大但可能性极小的风险。C级为损失期望值极小的风险,即发生的可能性极小,即使发生损失也很小。
2.3 承包商的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是将工程项目所有的风险视为一个整体,评价它们的潜在影响,从而得到项目的风险决策变量值,作为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风险评价方法很多,如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法、蒙特卡罗模拟法等。
3 承包商的风险防范与对策
承包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是人们无法完全消除的。对于风险,我们应该正确看待。一方面,客观因素复杂,风险具有偶然性和突发性,难以预料;另一方面,风险又具有必然性,有其自身发生、发展的规律,是可以认识的。作为承包商,应正视风险,把握其规律,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避开或减轻风险。
1)风险回避。风险回避即根据预测评估,事先就避开风险源地,或改变行为方式,以消除风险隐患。但是,由于风险回避通常与放弃某项活动相联系,这就意味着同时也放弃了从事该活动所带来的利益,故采用风险回避措施要受到一定的限制。2)损失控制。损失控制是指在导致损失事件发生前全面消除损失根源,或竭力减少损失事件发生的概率;在损失事件发生后尽可能地减轻损失的严重程度。损失控制是建设项目风险管理过程中最积极主动的处置风险手段。损失控制包括两个方面:损失预防和减少损失。3)风险分散。风险分散指通过增强风险单位以减轻总体风险的压力,达到共同分担风险的目的。4)非保险的风险转移。非保险的风险转移是指企业将自己不愿承担的、或超过自己承担能力的风险损失的经济补偿责任,通过正当、合法的非保险手段转移给其他经济单位。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各类合同条款的拟定与变更来实现风险转移。5)保险。保险的风险转移的实施手段是购买保险。保险作为一种及时、有效、合理地分摊损失和实施经济补偿的方式,一直是处置风险的主要手段。从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的角度分析,保险也是转移风险的好方法。6)风险自留。风险自留即是将风险留给自己,不予转移,而以自身的财力直接承担风险损失的补偿责任。风险自留分主动自留和被动自留。
4结语
1)风险分析中概率的估计是最困难的部分,必须参考相关的历史资料,这要求承包商平时就应做好施工记录,除此之外,承包商还应借鉴他人的经验如保险公司、行业协会、统计部门和其他承包企业的经验对自己的判断进行调整和补充。2)风险分析过程中需要应用一些预测、决策和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而我国承包公司大多没有这方面的专门人才,以致影响了风险分析的质量。所以,承包公司一方面要培养和引进这方面的人才,另一方面可以外聘专家或委托工程咨询公司协助进行风险分析,从而也提高了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当然,这要求承包商要辩证地看待风险分析的成本和效益之间的关系。3)承包商的风险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单靠人工进行分析计算难以胜任,必须建立风险管理的计算机系统。
参考文献
[1]杜建平.投资项目风险管理问题[J].价值工程,1999(1):21.
[2]何秀杰,黄有亮.建筑工程项目承包风险分析[J].建筑知识,1995(8):33.
[3]成虎.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4]胡文发,林如炎.国际工程项目环境与风险分析[J].建筑技术,1998(8):562.
7.承包商管理工作报告 篇七
关键词:石化企业 承包商 QHSE 管理 安全
0 引言
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发展,石化企业中越来越多的施工作业和技术、劳务服务外包至各类承包商完成,大大降低了石化企业运营成本,但是,由于石油化工企业生产具有易燃、有毒、有害、腐蚀性强等特点,生产装置检维修的危险性较大,加上装置和设备复杂,检修内容多、工期紧,外来人员对作业现场不熟悉等原因,导致安全事故逐年攀升,据石化企业以往所发生事故统计,石化行业每年发生的重大事故中,承包商在检修中发生的事故占32.8%,承包商违章或对承包商管理环节失控所导致的事故占到相当大的比例。承包商事故给石化企业带来恶劣的负面影响,制约了企业的良性发展。本文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了承包商安全管理问题的探讨。
1 石化企业目前对承包商的管理现状
1.1 以包代管,安全管理缺失
部分石化企业为减少自身工作量,将施工合同分包给承包商后,对安全、质量等不再管理,没有积极的与承包商配合,这样就有可能把许多要求一定技术、管理能力的工作转包给没有達到技术、管理要求的单位或企业等而造成许多事故,同时致命的是分包的单位或企业往往更看重效益而忽略了安全和质量的投入而出现事故。项目中转包和挂靠现象较严重,部分承包商虽然具有合格的施工资质和安全资质,但是只成立项目管理班子,再次分包或转包给其他不具备资质的承包商,施工由分包单位自行组织,只管协调、收费和整理资料以便交工使用,由于监管环节缺失,致使施工作业中的安全管理环节严重处于混乱状态。分包商抢工期,为了增加利润,将让事情变得简单,即使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也只是为了满足竞标而制定的,而不是用于指导施工的检查和准备,属于典型的“挂羊头、卖狗肉”,现场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基本为包工头、技术人员,安全管理极为薄弱,甚至还有借用别的单位资质承揽施工、陪标等恶劣行为发生。
1.2 主体责任不落实,监管能力薄弱
有的单位缺乏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以为施工项目外包后,就能把事故风险剥离出去,对国家、行业安全生产的规定和要求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没有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管,不能帮助承包商及时发现或消除安全隐患。
1.3 承包商安全资金投入不足
部分承包商负责人片面追求利润,使承包商降低安全投入,安全作业环境和安全措施经费得不到保障,有的施工单位存在侥幸心理,明知有隐患,但盲目赶进度,并不愿意增加安全设施投入,提高了安全事故风险程度。
1.4 作业人员老龄化严重,安全意识和技能较差
一些承包商为了减少用工成本,使用廉价劳动力,这部分人很多属于农民工,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差,再加上承包商盲目追求进度,不能提前熟悉施工现场的作业环境,不掌握建设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和盲区,缺乏安全知识、安全意识、自我保护能力,提高了事故发生概率。
1.5 三违现象、低老坏行为时有发生
一些承包商员工在作业时严重存在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等现象,由于石化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强制性标准规范较多,但是由于监管存在漏洞,对发现的违章行为处罚不严,责任追究不到位,致使承包对安全技术规范、操作规程不落实,现场低老坏行为比比皆是。
2 准入门槛低所引进承包商的弊端及历年有关承包商的安全典型事故
在石化行业,乃至其他行业, 80%的工作均由承包商完成。强化安全管理承包商,是石化企业提升自己的形象,寻求保护自己的利益的有效途径。在建筑,改建和扩建项目过程中,检查和维护保养项目的承包商,是一个重要的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经营项目。因此,选择一个好的承包商,石化企业的安全监管关键的承包商也应纳入安全管理的整个石化企业。
纵观石化行业,近年来因对承包商监管不到位导致的事故交付,其形式不一、原因各异。例如,高桥石化承包商“10.21”火灾事故、胜利油田仙河社区“7.25”中毒事故、中石油大连连续四次火灾事故……
从承包商引发的生产安全事故来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项目单位对承包商安全监管不到位,没能对承包商进行严格把关,未能真正将其纳入统一管理,执行同一安全作业标准。
3 如何加强承包商的安全管理
加强承包商安全管理主要从严格准入资格、加大安全影响、加强现场监管、签订安全协议、设立安全风险抵押金、建立承包商业绩考核入手,正确引导承包商切实做好保障安全生产、加大安全投入、严格按照QHSE制度施工作业。
3.1 加强对承包商资质的审查,对承包商以往的安全记录进行预先评估
承包商资质的审查是打造安全工程的基础。选择合格的承包商应从承包商的资质能力、人员配置、资金状况、施工业绩、安全评价等方面严格审核,确保企业选取有实力、有能力、信誉良好的承包商。
石化企业在选择承包商时,应该根据承包商所承接业务的项目,维护资源和专业知识内容的市场条件和其他因素的特点,引入竞争机制,提高准入门槛,从资质审查、施工技术力量以及近三年发生事故情况等方面进行严格审查,择优选取信誉好、能力强、资质符合要求的承包商。
3.2 承包商的人员配备及教育培训
施工前,企业中的领导人员及安全监督员应对本次施工易出现的安全隐患和发生的事故类型、预防和应急处理办法等内容对承包商进行安全教育。
人员配备是否到位,将直接影响管理工作的质量。从承包商方面看,目前管理人员兼职现象普遍,特别是一些小项目,往往没有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工作落不到实处,在专项资金到位的基础上必须对管理人员的配置提出强制性要求,承包商现场施工中必须配备一名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同时所在施工区域单位也要参与监督,实现“双监护”。
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制定相应的培训内容以使承包商明确如何达到安全要求,并制定衡量指标以确定承包商对安全期望的理解程度。选择称职人员来进行安全导向培训,这些人员必须:熟悉承包商合同,知识渊博、经验丰富、值得信赖,能传授信息解答疑難问题,并且能够定期管理监督培训计划的实施。不能提供“千篇一律”的安全导向培训,不能将安全导向培训视作负担,不能对安全导向培训敷衍了事。
3.3 监控承包商施工过程
进一步明确承包商的安全责任,与承包商签订QHSE承诺书,完善承包商各项安全管理制度,通过严格监督,强化过程控制,确保施工安全。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早在2009年就出台了《承包商安全监督管理考核办法》,根据承担业务的风险程度高低,承包商分为Ⅰ类、Ⅱ类、Ⅲ类,分别向业主交纳项目合同额10%、5%和3%的安全风险抵押金,在对所有承包商进行资质审核、日常监管、年审考核的同时,重点加强对Ⅰ类、Ⅱ类承包商的监管。
按照标准和要求,对于新、改、扩建承包商施工现场,项目主管部门(单位)和承包商各自指定一位安全负责人,两人共同负责现场安全管理,及时协调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查改安全问题及隐患,纠正违章操作、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等“三违”现象,实施全过程、全时段、全方位安全监管,确保施工万无一失。
通过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的管理,实现每一个承包商施工现场都是“平安工地”的管理目标。
①严把开工准备验收关,确保现场达到施工条件。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谁引进、谁负责”的原则,承包商新、改、扩建项目开工前,由受益单位首先对承包商施工项目开工准备进行预验收,合格后上报企业项目主管部门、安全管理部门,项目主管部门和安全管理部门组织专业人员按照开工验收标准进行二次验收,从工业用火、临时用电、进入受限空间、破土作业等作业许可票证办理情况、人员持证上岗及培训教育情况、队伍组织机构、人员安全素质、设备设施情况、施工方案、现场与施工组织措施吻合情况等方面逐一验收,达到开工条件方可开工。对于达不到要求的承包商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能达到要求的,并存在弄虚作假现象的承包商队伍,要坚决予以清除,从源头上消减安全风险,确保安全施工。
②严把施工现场监督关,确保危害识别、风险评价、现场监护和应急措施到位。
现场管理是关键,只有现场安全管理监督到位,才能有效杜绝承包商事故的发生。企业通常只注重本单位的安全管理,对承包商施工疏于监管,导致承包商现场管理问题较多。承包商在收益单位施工,必须到收益单位进行备案,否则不允许施工。在施工过程中,企业要加大对现场安全施工的检查,积极发挥安全监理作用。凡是出现报告不全、手续不全、现场存在安全隐患的,承包商应停工立即进行整改,整改验收合格后方能施工。企业要充分发挥主体“传帮带管”作用,对承包商从严管理,从严考核,切实有效提高承包商管理水平。
③严把安全业绩考核关,确保对承包商一体化管理到位。
将承包商管理纳入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和企业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考核。加强承包商监督检查,对承包商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以“旬度通报、月度考核、季度兑现”的模式进行通报和考核,对监管职责落实不到位的项目主管部门(单位)进行连带处罚。
④严把完工现场验收关,确保QHSE符合标准。
承包商在工程项目竣工后,要由项目主管部门(单位)组织相关部门、单位、承包商共同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综合验收,承包商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恢复,对因施工造成的设备设施损坏、污染,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受罚”的原则进行赔偿和治理,将其安全管理业绩和安全管理水平记入承包商安全管理档案,作为承包商安全施工资格证书复审依据。
3.4 强化承包商安全自主管理实践,提升承包商整体队伍素质
如何激发并使承包商自身安全管理体系运转起来,使安全隐患能够在内部得到发现与改进,其作用是大于外部强制性监控方式的。可以将承包商纳入行业安全管理体系,使其参与安全活动,了解安全形势,接受安全信息,定期通报其安全管理现况,发挥承包商有领导感的作用,让其主要负责人知耻而进,时时重视安全,了解安全上出了问题对自己企业会造成哪些严重的经济、法律和信誉后果,知道安全管理的控制要点,才能使承包商安全投入和安全措施有可靠保障。
3.5 安全意识的认同和柔性管理
如何将石化企业的安全文化植入到承包商员工心中,得到他们的认同,是承包商安全管理中的一项重大课题,只有承包商员工真正树立了“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的安全理念,才会筑牢项目施工安全的根基。安全是硬指标,是高压线,是靠强制手段来落实的,要经常组织承包商之间的安全管理经验交流活动,通过触动灵魂,晓之以理,促使其改变观念,自觉主动抓安全管理。鼓励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查找,鼓励应用先进成熟的安全技术,鼓励安全管理创新及合理化建议,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一定形式的表彰奖励。
4 结论
在解决和落实承包商安全监管这个方面,必须从承包准入,HSE管理和安全评估等各方面进行全方位评价,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利用严格的考核机制来巩固和保障安全管理的有效实施。同时,要从结果管理向过程管理转化,注重预防管理;从经验管理向制度管理转化,统一标准,有效实施;从事故管理向风险控制转化,控制事故隐患,做好危险源监管。从而提高中国的石化行业安全管理的整体水平,使石化行业实现安全,健康,可持续发展。
本文在分析了目前承包商安全管理的缺陷之后,对如何加强承包商安全管理问题进行了探讨,得出了加强石化企业承包商安全问题的实现途径,希望对今后石化企业的安全发展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韩玲.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
[2]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承包商安全管理暂行规定》,2008年.
[3]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承包商安全监督管理考核办法》,2009
年.
8.承包该公司食堂的可行性报告 篇八
背景
该公司具有一定数量的员工,具备开办自己食堂的能力,并能给员工一定的补贴。食堂承包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为食堂承包提供了一定的可行性。
经济效益分析
该公司的食堂分为两个:
一、员工食堂
二、管理层食堂。
首先分析:员工餐厅的经济效益:该公司对员工餐厅有两种方案:第一种方案:每个月给每个员工每个月200元作为饭食补贴,第二种方案:公司提供每顿固定的餐费标准,并有每个员工自己负担。鉴于该公司员工一天只在公司吃一顿中午饭,并考虑到我部承包该公司的员工食堂的经济效益,提出以下的方案:
1.如果采取第一种方案,我方认为比较合适,因为考虑到物价的因素,在定菜价时,我们要综合考虑到本地的物价因素以及我们成本的因素。
2.鉴于在员工餐厅只提供中餐,所以我部如果提供餐厅的必备工具和人员服务的话,我部的成本相对较高,希望你部能对我部需要的餐厅必备的工具进行补贴,并为餐厅的服务员提供工资,每个月对我部的员工餐厅提供补贴,这样才能为我部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也方便了你部员工的福利提供。
3.需要对外部餐饮提供方进行管制,公司应制定中餐就餐规定,对与那些不能回家吃饭 的员工一定要在我部食堂就餐。
综合上述的观点,我方比较倾向于第一种方案,希望你们考虑我们的建议。第一种方案更贴近于现实,既方便你们发放员工福利,又使我们有利可图。
对于管理层餐厅的方案如下:
1.我部提供的厨师具备多年的工作经验,对于菜色品种都深有研究,基本上能满足各种招待的要求,在你部管理层的餐厅能发挥自身的才能,能基本上满足你部的要求。
2.我们将实行包间点菜制,尽量满足领导们的需求,为了得到双方的互惠互利,在价格上,我们也是依据物价定价,但对于管理层食堂,我们也是给予一定的优惠,达到我们有利可图,又能使领导们满意。
3.管理层餐厅的必要的设备我们也希望公司能够提供,作为你们公司的固定资产投资,对于管理层餐厅我方不需要补贴,正常营业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