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2024-06-30

花卉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12篇)

1.花卉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篇一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一,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

中华民族在不同情景有不同内涵,但在这里,应是指中国领土上的56个民族的人民,不单指某一具体民族的人。各民族经过五千年的交流融合,早已成为各具特色却紧密相连的整体,随着现在人口流动的频繁,经济社会的交流,使文化上互学互通的地方不断增加,况且中华文化的整体性与完备性,必须从所有民族来考虑归纳,进而可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56民族相互区别相互联系的文化,是中华国土不同地域孕育的非物质宝藏,是各民族发展的精神载体,是形式各异,内容纷呈的多元化文明。

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它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动态的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文化既有地域性,民族性,又有时代性,因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不断损益变化的,具体文化表现形式也随之赋予时代性的意义。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究其定义,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从它具体分类来看,中国文化主要可以归纳为三种:1.宗法文化 2.农业文化 3.血缘文化.这三种文化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并且随着历史的演变它们之间相互渗透作用越来越紧密,依我理解,血缘为纽带形成家庭-大家庭-家族,管理上依靠的是宗法制度,其经济基础和历史渊源则是来自传统农业。从其表现方式而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包括民族文字语言,宗教习惯,民俗节日,诗辞曲赋,对联灯谜,神话传说,特色建筑,民间工艺,农业经验,等等,不一而足。

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必要性

(一),文化是民族之魂,中华民族文化是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的根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之本,是民族精神之根,是保持民族文化认同感、归宿感的力量之源。所以,传承发展中国文化具有必然性,是中华儿女不可推卸的责任,是避免中国亡国灭种的根本途径。

(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存现状。当今的文化发展趋势很不明朗,但有些变化是我们也可以感受到的,例如网络文学,在相当强势在大学生中有相当影响力,他究竟是好还是不好?犹记《红楼梦》再出电视剧的时候,红楼体一夜走红,但人们的语气是戏谑是调侃,这到底是是褒是贬?古典文学拿到现在人们的态度竟是茶余饭后调笑的资料,情景堪忧啊!

(二),全球化过程中强势文化入侵,中国必须思考的问题。举例而言,一个青年过圣诞节情人节远比过中秋节春节来得兴奋,过的丰富多彩,这显示出西方文化在中国,特别是新生代人群中的力量。开放化全球化,文化入侵价值趋同的背景,对一个民族的文化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这不仅是与文化相关的问题,而且是能否保持本民族的独立性,能否辨清民族将来的走向的关键问题,对于我们来说,只有寻找到了自己民族的文化之源,才能辨清今后的发展方向,解决好

这个问题,才能在多元文化侵袭中树立文化形象,增强民族凝聚力,在全球化浪潮中屹立不倒。

(三),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有重要地位。“以和为贵”的思想、“以人为本”的理念,是传统儒家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孔孟在春秋战国时期奔走宣扬的思想核心,而现在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源泉。道家的“天人合一”在现在同样适用,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来源。除了儒家的道德,道家的哲学,墨家讲的逻辑,兵家讲的作战,农家讲的种植,法家讲的法治,在现在仍有实用的地方。当然无论是“和谐”还是“科学发展”,都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这又得依靠个地区各民族的选择,因此传统文化在今日的应用同中有异,既把握大的方向,又选择具体方式,可见传统文化的适用度。

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途径

如何让传统文化与时俱进,在现在在将来发挥更大的效用,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同时,在继承和弘扬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必须正确对待民族文化。

(一),国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六中全会提出弘扬祖国传统文化精华的问题,2011年一月初,山东省教育厅刚刚发出“要求全省不可不加选择地全文推荐《弟子规》、《三字经》、《神通诗》等内容,即让人们有选择的对待传统文化。再者,蔓延全国的教育改革中不乏对传统文化的择优取精,这是国家层面上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二),学术界是思想最活跃,嗅觉最敏锐的地方,也是所有改革的前沿阵地。“五·四运动”时期的“打倒孔家店”,就是中华民族对以儒家思想为主干的我国传统文化所进行的第一次系统深刻全面地总结与反思。现在新一轮的思想斗争,总结与反思以孔子的儒家思想为主干的传统文化能不能完成引领中华民族实现走出危机的历史重任。依我看来,儒家文化精华与糟粕并存,不应等量齐观,而是在取其精华的基础上加以改良,使之在新时代有心的意义。例如新加坡,他将儒家思想进行改造之后,加大宣传,把它变成全民的道德规范,而经过几十年的检验,可以明确看到它取得的良好效果。在中国,在儒家思想根深蒂固的地方,改良过后的儒家文化不能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么?

(三)作为大学生,我们要正确对待传统节日文学艺术,每个节日代表不同的意蕴和祝福,我们不需要纯粹抵制西方文化,但是在心底里传统节日必须具有更高的地位。还有文学,网络文学跟风状况严重,我们不能被网络推手所左右,传统文学之所以留传千年,必然有其可取之处,我们必须形成自己的观点,有自己的主张,还是那句话,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2.花卉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篇二

关键词: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扬,传承

体育是一种文化。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华夏民族的身体文化, 是东方身体文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民族传统体育的精髓。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扬与传承是当代中国面临的现实问题。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1.2 研究方法

(1) 实地考察法:通过参与、考察云南第九届民运会, 亲身体验认识到民运会现状, 发现民运会中存在的问题, 并一直在反思, 努力寻求解决现状问题的方法。

(2) 文献资料法:带着问题去查阅、收集、选取较丰富的文献资料, 内容涉及到体育学、民族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多门学科。

(3) 逻辑归纳法:掌握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现状, 分析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形态的不合理之处, 以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宏观背景和人类学的视野, 指出了民运会并非一个完整的整体和跨文化比较的有效赛事, 并提出自己的设想与建议。

2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界定

2.1 体育本质

在“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这种提法里, 体育是中心词, “中华民族传统”是对“体育”的限定。近几年, 我国对体育概念的认识一直无法统一, 在某些阶段和范围内, 甚至出现迥然相异的表述。“以往的诸多对体育概念的表述依据出发点主要是:价值取向、功能定位、内涵确立、外延统括。”[1]

2.2“中国范围”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中华”一词所规定的“中国范围”并不是一个僵化不变的范畴[2], 而是具有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的特点。我们不应该以今天的发展和现实去贬低历史创造的局限性, 而应该以历史是否发展和创造了比其前代更新的东西来评价其进步与否。只有坚持地理范围与政治区划相结合的标准来把握“中国”的指称。

2.3 民族主体

民族的界定非常之多, 现在仍以斯大林的定义为大多学者所认可, 林耀华先生在《民族学通论》一书中引入其民族的界定为:“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3]。

2.4 传统演进

目前, 人们较为普遍地把继承和沿袭原有的精神文化作为传统的基本内涵, “传”指称对原有文化的继承和衍传, “统”指原有文化的道统, 多指精神文化, 有时也包括制度文化。作为一个发展着的概念, “传统”的内涵应该具有相对稳定性。

2.5 文化分类

文化的分类形形色色, 我更信服三层次法, 即物质、制度、精神文化。三层次分类法与哲学上的自然、社会、思维三对象高度契合。同理,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分为:民族传统体育物质文化、民族传统体育制度文化、民族传统体育精神文化。

2.6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所以,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在中国近代之前产生、发展、由中华民族世代实践并流传或影响至今的体育文化。

3 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现状

3.1 基础理论不成熟

没有科学的理论作基础, 任何一项运动都不可能长久下去, 在愚昧迷信思想影响下的民族传统体育良莠不齐, 有精华亦有糟粕。是走竞技化的西方体育发展道路, 还是走娱乐、健身、休闲化的传统东方体育发展道路, 在理论界争论不休, 至今没有盖棺定论。

3.2 学科体系的构建不健全

直到1997年,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原国家教委才设立了民族传统体育学这一门学科, 成为一级学科体育学下的4个二级学科之一, 目前, 还只是初步确立了应有的门类和框架, 缺乏独特的一整套概念、范畴、命题和研究方法, 至今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学术界在理论上对本学科的大部分基本概念还无法准确界定。

3.3 传统体育项目发展失去自我与主体地位

“受西方竞技体育的影响,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生搬硬套竞技模式, 造成传统项目失去本身的传统趣味, 群众基础越来越差, 致使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受关注程度让人深感痛心。”[4]伴随着西方竞技体育在中国一个多世纪以来的疯狂滋长, 政府政策的盲目支持与倾斜, 国人保护传统意识的缺失, 致使传统体育在本国失去了主体地位, 被排挤到边缘的位置。

3.4 内容繁多, 流失严重

许多传统体育项目随着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变化而逐渐削弱, 很多项目随着老一辈艺人的逝去而人亡艺绝, 民族传统体育赖以生存发展的环境发生了改变, 产生于天然经济时代、成熟于自然经济时代的传统体育不再适应现在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 在广大的农村和边远山区, 受现代文化和经济大潮的冲击, 部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处于濒临灭绝或退化变异的状况。中国传统文化并没有通过竞技运动得以发展传播,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受到了抑制和冷落。如何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指导传统体育的发展与创新, 是摆在体育工作者与学者面前的问题。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当代中国民族传统体育被边缘化

当代中国,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与西方竞技体育相比, 发展很不平衡。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严重滞后, 市场经济造成现代国人的急功近利的观念, 严重影响了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 甚至一批传统体育项目随着老艺人的逝去而“人亡艺绝”, 盲目的西方崇拜导致当代青年轻视传统体育文化, 甚至憎恶传统体育文化。一百多年来, 西方体育在中国疯狂生长, 严重排挤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被严重边缘化。

4.2 建议

4.2.1 利用国家政策强有力的支持

民族传统体育的复兴有赖于国家的重视与国家政策的强有力的支持。中国利用“举国体制”在短短几十年就甩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 在世界上确立了“体育大国”的地位, 并着手向“体育强国”迈进;同样, 为了更好地发扬中华民族传统体育, 传承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的精华, 更需要“举国体制”的鼎力支持, 我国利用“举国体制”成功地进入了西方人制定的体育文化圈子, 然而, 我国更有责任发扬传承中华民族的体育文化, 而“举国体制”似乎是个很不错的途径, 也应该是一条捷径。

4.2.2 加强民族传统体育科学理论研究

科学的理论对于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 我国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为此, 建议今后召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时应当学习借鉴奥运会、亚运会的模式, 同时举行民族传统体育科学大会, 并设置有关民族传统体育的重点研究课题。

4.2.3 完善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体系

民族体育是当代世界流行的国际体育之母。强化学科意识, 完善学科体系建设, 使民族传统体育借鉴韩国跆拳道、日本空手道等在国内外成功开展的经验, 加大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挖掘开发, 尤其注重对其理论、文化的研究, 建立一个专业的稳定的技术科研团体, 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4.2.4 完善社区体育

发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仅靠举办民运会是远远不够的, 这些传统体育项目来源于各民族的日常生活, 应将其再次融入各民族的生活才是正确的途径, 否则, 就是舍本逐末。

4.2.5 保持文化主体性

削尖了脑袋钻进了别人制定规则的圈子就意味着有意无意地去适应别人的规则, 同时, 也意味着一定程度的失去了自我。西方体育的伦理学基础薄弱, 许多项目是缺乏传统文化滋养的“试管婴儿”以及重竞技、重经济倾向导致体育本身的异化 (如违禁药物、商业化、职业化、赌博、暴力、腐败、种族主义等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 和体育对人的异化问题严重, 急切需要向东方体育文化中寻求解决办法。这正是民族传统体育彰显主体地位的最佳良机。

4.2.6 尊重文化多元现象

各种文化是平等的, 文化都有自己的尊严, 强势文化横行的时代, 弱势文化要生存要发展, 不能成为强势文化的附庸, 苟延残喘, 只能呼唤起本文化的主体重新占有自己文化的精华, 吸收其它文化的精髓而不是被动地“拿来主义”做法, 而是主动地, 以促进本位文化发展为目的的创造性的利用。

参考文献

[1]周伟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15.

[2]卢元镇.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29.

[3]林耀华.民族学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990:216.

3.花卉文化趣谈 篇三

花卉文化的形态可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物质文化包括花卉食品和香花疗法。花卉食品在中国已成为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不仅在平民百姓家里时有鲜花食品摆上餐桌,寺院素菜中也常见鲜花的成分。在20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留下了许多美味的花卉食谱。例如:花卉粥、花卉甜食与点心、花卉酒、花卉饮料、花卉菜等。不胜枚举。香花疗法主要是利用正在生长、开放的鲜花。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品种,或种植于庭园,或盆栽于室内。让病人密切接触,而发挥其康复作用。香花疗法是中医养生学和中医康复学上的一个重要方法,处方比较齐全。例如:解郁方、宁神方、益智方、散寒方、清热方、止血方、散血方、醒酒方等。

花卉的精神文化更丰富了,翻开中国文学史,从屈原佩兰示节、陶潜采菊东篱、李白醉卧花丛、杜甫对花溅泪、白居易咏莲吟柳。乃至林逋梅妻鹤子……,中国有无数风流文人为花卉草木所倾倒,创造了许多以花卉为题材的千古佳作。历代以花卉为题材的诗词歌赋、小说、戏剧等文学形式。更是多得不可胜数。这些花卉文学作品中,数量最大、成就最高的是咏花诗词。迄于清代,前人留下来的咏花诗词,估计不下三万首。

除诗词以外,以花为题材的小说、戏剧作品也颇多名篇佳作。例如,明代汤显祖的名剧《牡丹亭》,剧中以花名作为唱词问答,多次提到了桃花、杏花、李花、杨花、石榴花、荷花、菊花、丹桂、梅花、水仙花、迎春花、牡丹花、玫瑰花等。其中《冥判》一折,就涉及花名近40种。在中国古典小说中吟咏花卉最为丰富、亦最为成功的当首推曹雪芹的名著《红楼梦》。这些精彩的花卉文学作品,使自然的花花草草呈现出特有的情趣和艺术魅力,温暖、润泽着人们的心,甚至成为民俗化的理念。这就加深了对花卉的审美层次,同时丰富了对花卉的欣赏内容。

花卉自古也是中国画上最有力之中心题材,它虽比人物画、山水画成熟得晚,但通过历代画家不断地创造和发展,使它很早就成为独立的画科。无论是错彩镂金的工笔重彩,还是讲究笔墨韵味、自然清新的水墨花卉,均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名家辈出、技法独特,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画苑中的一枝奇葩。

中国人爱玩花。而在玩赏活动中,更能体现中国人别具一格的生命感悟方式,古人由于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在他们的潜意识深處。从来不把花术当作外在的自然物。而当成有生命的活物。更让人惊讶的是,中国古人深信,某些花木就是人变成的。人所共知的“岁寒三友”(松、竹、梅)。“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花中十二师”(牡丹、兰花、梅花、菊花、桂花、莲花、芍药、海棠、水仙、蜡梅、杜鹃、玉兰),“花中十二友”(珠兰、茉莉、瑞香、紫薇、山茶、碧桃玫瑰、丁香、桃花、杏花、石榴、月季)。“花十二婢”(凤仙、蔷薇、梨花、李花、木香、蓉、兰菊、栀子、绣球、罂粟、秋海棠、夜香),“花王花相”(牡丹、芍药)等等说法不仅表现了以花比人、以人比花的观念,而且,在这种观念支配下,古人往往把自身的价值取向,也比拟在花木身上,将花木分成帝王、宰相、君子、师长、朋友、仆人的等级赋予了人格化的内涵。

4.花卉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篇四

《中华情·花舞XX》上的演讲辞

(20XX年X月XX日)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今夜的XX,繁花似锦,溢彩纷呈。在这个美丽的夜晚,我们带着美丽的心情,相约在美丽的XX,隆重举行第七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大型文艺晚会,感到格外高兴。首先,我谨代表中共XX市委、XX市人民政府和全市90万人民,向出席晚会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作为古九州之一,XX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全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作为“东方花都”、“中国花木之乡”,XX人勤劳智慧、热爱生活,一直有着种花、养花、品花的良好传统。作为全市“六大产业”之一,花卉产业发展这几年突飞猛进,已经成为XX最靓丽的名片。

本届展会遵循了“创新发展、和谐繁荣”的主题,借鉴了前六届的办会模式并创新发展,实现了两地办会、同样精彩。七博会集中展示了新中国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花卉产业的发展成果,深刻诠释了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花卉文化的丰富内涵,是一场

1国内外名花异卉争奇斗艳的花事盛会,是全国花卉界献给新中国60华诞的一份厚礼!

与前六届相比,七博会是一届高水平、有特色的花博会。一是参展范围最广。全国31个省区市、深圳市、港澳台地区,以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家国内外知名花卉企业参展;二是展出规模最大。两地合计建有室外展区1122亩,室内展区11万平方米,交易区总面积20多万平方米;三是科技含量最高。场馆建设和各展区采用了大量新技术、新材料,众多花卉新品种精彩亮相。共有40多万件展品参展,评出金奖367项,银奖1111项,铜奖1720项;四是文化特色最浓。本届花博会以“牡丹”为会花,着力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各地室内外展区体现了浓郁地方文化特色;五是观众最多。为期十天的展会共接待观众XX万人次;六是重视程度最高。本届花博会得到了全国绿委等9个部门的大力支持,XX和XX两地分别成立了以市长和省长为总指挥的筹备组织机构,各省区市成立了分管领导为组长的领导机构。

花团锦簇,游人如织。十天的盛会,书写了花博

会新的精彩篇章,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与高度评价,获得了空前的成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必将

对我国花卉业又好又快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最后,祝愿我们的伟大祖国和谐发展、繁荣昌盛!祝愿中国花卉博览会越办越好,为谱写我国现代

花卉业科学发展的新篇章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5.文化宫“五一”花卉布置方案 篇五

一、南门外

在南门外门口两侧分别摆放2组小型花坛,花坛内摆放串红和万寿菊,外围用白篱笆进行装饰。(具体样式见效果图)

二、南门主花坛

在南门内摆放一个长12米、宽3米、高2米的盛花花坛,主题为《同舟共济 携手前行》。花坛正面用黄色花卉组成“五一”字样的图案,象征着“五一”是广大劳动者的节日;花坛背景以红色花卉为主体色调,组成相互交叉的条型图案,象征着团结互助,同心协力; 四周则用粉色、紫色及黄色作为映衬,后面用大货和绿植进行组合摆放。此花坛整体寓意为:5月1日是国际劳动节,是广大劳动人民的节日,劳动者最光荣,但在光荣的背后总会有一段坎坷的经历,生活的世间也许是不尽人意,但只要我和你,一起携手,就会亲如一家,同舟共济,正如歌词中写的那样“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为梦想,千里行,相会在北京。来吧,朋友,伸出你的手,我和你,心连心,永远一家人。”(具体样式见效果图)

三、光荣榜前

1、在光荣榜前摆放7个小型花缸,花缸内栽种串红、牵牛、三色堇等。

四、苹果地

1、在长廊北侧摆放22个小型花缸,内栽种牵牛、串红、三色堇等。

2、在东苹果地内自然摆放3组花拱,进行造型。(具体样式见效果图)

3、在西苹果地内自然摆放2组花拱,进行造型。(具体样式见效果图)

五、东门

在东门内摆放三个杯型花缸,花缸内栽种美女樱、三色堇等花卉(具体见效果图)

六、西门内

在西门内喷泉前摆放一个半圆型花坛,主题为《心中的太阳》,此花坛主体图案似抽象的太阳升起,代表着心中的自信。万物奉献了他们自己,分享了喜悦。踏着自信的脚步,顶着感动的头衔,迎来了展新的明天,共同撑起了一个家,一片蓝天。花卉则使用孔雀草、牵牛、一串红等盆花组成花坛,最外圈花卉用白色套盆进行装饰。

七、五色门外:

1、五色门外摆放4株铁树,在周围摆放万寿菊、串红、海棠等盆花。

八、预算附后

园林绿化部

6.花卉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篇六

摘要: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传统节日活动在长期的社会历史文化演进中,经历了由嫁接到互动发展的漫长过程,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民族传统节日是连接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形式,它深刻地影响着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传统节日的互动发展是其文化的共性所决定的,它伴随着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 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在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协调中共同发展。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民族传统节日;互动发展

中图分类号:G81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8)06-0077-05

一、前言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在每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宝库中,都蕴藏着种类繁多、千姿百态的民族传统节日和民族传统体育,这些具有浓厚民族风格和独具地方特色的民族传统节日和民族传统体育,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各族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和风俗习惯,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促进人民身心健康,加强民族团结,活跃文化生活做出了积极的贡献[1](P129-133)。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民族传统节日是连接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形式,它深刻地影响着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为此,两者的交融是其文化的共性所制,它伴随着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在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协调中互动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民族传统节日的内容不断更新以及民族传统体育的进一步普及提高,如何充分利用民族传统节日与民族传统体育的互动发展,为促进民族地区的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两个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有利的条件,已成为值得我们探讨的重要课题。

二、民族传统节日与民族传统体育

民族传统体育是指某一民族或几个民族在一定范围所开发的具有浓郁民族文化色彩和特征的传统体育活动。在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历史悠久的中国,拥有极为丰富的民族文化,而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文化中一棵璀璨的明珠。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它深刻地反映着各族人民的生活习惯、文化特征、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民族传统节日和民族传统体育在漫长的发展中,形成了鲜明的民族风格,被融入了年发节庆的活动中,成为少数民族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使节日活动的内涵更加充实,而且使节日的内容更加健康丰富。

1.起源

传统节日是一个复杂的文化结构,又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现象[2](P195-295)。每个节日的起源都有其悠久的历史、动人的传说、独特的情趣和神秘的色彩。这是因为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农业国家,在远古时代,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少数民族聚居山区,固守一地,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生活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着缓慢但具有很强季节性的农耕生产,形成了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和生活节奏,人们在一年四季的辛勤劳动中,获取丰收的成果。在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中,有着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人们需要寻求欢快的娱乐来满足心理的愿望,以求得上天的保佑,风调雨顺、吉祥如意、身心健康,于是形成了诸多含意不同的传统节日和内容丰富的体育活动。传统节日类型主要分为祭祀性、纪念性、社交性等等,而节日中的传统体育有娱乐观赏性的、强身健体性的和赌胜竞技性的等等。传统节日即有一定的风格模式,又有不同的礼仪活动。民族传统体育是各族人民传统节日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活动内容,而各种传统节日则为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提供了最佳的活动场所。

2.民族传统节日为民族传统体育提供良好的展现平台

民族传统节日活动与民族传统体育在长期的社会历史文化演进中,经历了由嫁接到互动不断发展的漫长过程,两者的互融性和互促性更加明显,这是因为:①在人类诸多的文化现象中,体育是一种最容易沟通人的思想、最容易被大众接受和喜爱以及促进相互认同的社会文化形式,而民族体育更具特色[2]。为此,在现代文明社会,体育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高度重视的青睐。随着物质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余暇时间的增多和消费观念的改变,人们渴望回归自然,到风景优美的边塞,去领略大自然的无限风光和原始古朴的民族风情及趣味醇真的民族体育。②现代民族传统节日内涵不断丰富,层次逐渐加深,覆盖面增大,对节日中的体育活动提出了多功能和大众化的更高要求,使传统节日中的体育活动内容即丰富多彩,又突出节日主题,充分显示出民族的文化特色,吸引更多的人来参与。③在民族欢乐的传统节日里,要举行许多民族传统体育比赛,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体育活动,与此同时还要进行盛大的经济贸易活动。如彝族民间的“火把节”,是彝族人民进行体育活动和节日庆典的民族传统盛会,精彩激烈的摔跤、跳火绳比赛与民间歌舞引来了四方宾客,同时举办的各种经贸易活动更是热闹非凡,欢乐的体育文化氛围为民族地区经济贸易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这种以民族传统体育为桥梁,“体育搭台,经济唱戏”,招商引资、经贸洽谈活动的广泛开展,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各族人民的文化生活,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各民族地区之间的内外经济贸易交往,而且使民族传统节日和民族传统体育由一种文化形式变为一种有效资源,直接推动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两个文明建设,充分发挥了体育社会功能的效应,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多功能和大众化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促使民族传统体育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全方位进行重塑和改造,从而来满足传统节日中对传统体育的内在需要。

在民族传统节日中,为扩大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民族文化宣传力度,要着重在活动项目上增强其健身性、娱乐性和竞技性,使节日气氛更加活跃。所组织的大型体育表演,体育比赛和体育健身娱乐活动,其目的就是要有更多的人来参与、学习和培训,起到扩大影响、广泛宣传、普及推广,提高知名度的作用。民族传统节日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这种需求,实际上是为民族传统体育提供了可展现的平台,使民族传统体育活动通过民族传统节日内容的不断更新从而实现:改造――重组――展现――再改造――再重组――不断完善的互动式发展。

3.民族传统体育丰富了民族传统节日的内容

民族传统节日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史表明: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上,各族人民为了适应生产力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同时也因地理环境、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各异,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节日和具有民族传统风格和独具地方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藏族“那达慕”的骑马射箭;赫哲族“乌日贡”的游泳、拔河;白族“三月街”的斗牛、赛马;彝族“火把节”的摔跤、跳火绳;苗族“龙船节”的抢花炮、踢键子等等。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特有的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伴随物,滋养于各民族的社会风习、生活方式的土壤中,具有民族性、地方性、传承性、实用性等特点。民族传统体育不仅有较高的技击性,而且还表现出独特的民族艺术风情,其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趣味醇真,简单易行,在民族地区得到广泛开展,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传统节日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某种程度上,传统节日中的民族体育活动起主导作用,其内容的丰富程度限制着传统节日对其它活动的可选择范围,因而传统节日中体育活动有效地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但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同时也影响着节日的体育活动。如:被誉为“洱海边上的广交会”的“三月街”,是具有悠久历史的白族传统节日,在这个欢乐的民族传统盛会里,威武的霸王鞭和精彩的赛马、斗牛以及具有民族风情的歌舞表演交相辉映,融为一体,深深地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宾客和世界各国朋友,这些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极大地丰富了民族传统的节日内容。由此可见,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传统节日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只有符合现代体育文化发展的需要,迎合世界体育发展潮流,以满足大众的多功能需求为目的,对传统节日中的民族体育进行超前性发展,才能为民族传统节日提供更加丰富的活动内容。

三、对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传统节日互动发展思考

在现代文明社会,体育是国家繁荣昌盛的象征,民族体育是国家民族强盛的重要标志。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民族传统节日的内容不断更新以及民族传统体育的进一步普及提高,如何充分利用民族传统节日与民族传统体育的互动发展,为促进民族地区的资源开发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两个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有利的条件,已成为值得我们探讨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1.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要实现民族传统节日与民族传统体育的互动发展,首先要站在全局发展的高度,用科学的理论对民族传统节日与民族传统体育进行挖掘、整理、更新和转化,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民族传统节日与民族传统体育的互动发展关系。在社会市场经济体制下,注重对两者的生存与发展进行客观辩证的分析,要清楚的看到两者的互融性和结合点,树立正确的互动发展观念,加强政府与体育、文化等各职能部门的沟通和交流,并达成一定的共识,统一思想。民族传统节日活动的组织要以促进两者的全面发展为前提,在正确统一的思想驱动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地实现两者的互融、互动和互促,使民族传统节日与民族传统体育向科学化、高效化方向发展。

2.以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

民族传统节日与民族传统体育的互动发展,其最终是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无论是民族传统节日活动还是民族传统体育,最终的目的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为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服务。一般来说,民族传统节日活动具有加强民族团结,促进身心健康,繁荣经济、宣传民族文化,迎合民俗民风等多种功能。加强民族团结主要是通过民族传统节日活动来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形成统一的民族爱国战线;而促进身心健康主要是在传统节日中,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达到增强体质,愉悦身心,陶冶情操的目的;实现经济繁荣的最终目的是改善提高民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宣传民族文化主要是提高人们的民族文化素质,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迎合民俗民风就是为了满足各民族人民的精神需求。由此可见,传统节日的体育活动是直接服务于人的健康与体质。为此,利用民族传统节日与民族传统体育的互动发展,对促进民族地区的资源开发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两个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3.以政策导向为支持

民族传统节日与民族传统体育的互动发展效果,政策的支持力度起决定性的作用,因为传统节日活动的规模和影响力直接受到经济的制约。为此,作为政府职能部门应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和大力支持,采取加大对民族地区文化、体育经费的投入,实行国家、企业、集体、个人等多种渠道集资,减免民族传统节日中某些活动的相应税收等措施,实地解决经费问题来激活民族传统节日活动,大力扶持民族体育事业,为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政府应协调有关部门对节日活动的组织宣传、场地设施、节日用品提供充分的保障,并发动各部门、各单位、各团体及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体育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对民族传统节日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发与利用进行总体规划,并对其所开发的项目进行安全检查,以保证节日活动的有序进行与规范的执行。另要抓住传统节日中体育活动的机遇,在政策支持和提供人力、物力、财力、场地设施等的同时,积极组织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的培训、推广和普及工作,建立建全基层的体育机构,完善管理体制,培养一批具有对民族体育进行实际操作的专业人才(社会体育指导员),不失时机地通过节日体育活动把民族传统体育的宣传、普及推向高潮,努力实现民族传统体育的跨越式发展。

4.以开发社会效益为出发点

研究民族传统节日中对民族传统体育的选择、重构、改造与创新和民族传统体育对民族传统节日的作用与价值,必须站在发展的高度,以市场经济为向导,本着体育为社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传统节日与民族体育彼此改革及相互吸纳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现代民族传统体育既有本土体育的主要成分和精髓,也包含着外来文化的因子,具有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的双重性。改革与创新的着重点应放在开发其最大的社会效益上,在不影响节日内涵的前提下,去劣存优,增加社会价值大而效益高的成分,提高节日的社会效益。对民族传统体育的选择、重构、改造与创新,更要突出它的社会价值和功能,对项目进行全面的分析、综合、吸收、转化及创新性开发,使节日所选择的内容既能有效地满足节日的需求,发挥其功能作用,又能最大限度地显示体育的社会价值,达到弘扬民族文化,发展民族体育的目的。在民族传统节日的规模上,要大小结合,以小型多样为主,尽可能使大众都能直接参与活动。在传统节日活动的组织上,要结合实际,突出社会效益,即可组织各种形式的民族体育表演和竞赛,也可组织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符合节日内涵和民俗民风的民族传统体育健身娱乐活动,供大众参与健身娱乐,从而实现以民族传统节日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更新与普及,同时又以民族传统体育的蓬勃发展来推动民族传统节日的兴旺繁荣。

5.形成产业组织结构

要实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民族地区产业经济的互动发展,必须改革重组管理机构,形成规模宏大的民族产业经济,建立以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公平竞争制度,使民族产业经济的经营者与投资者都能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合理的配置资源。要利用民族体育文化资源的优势,将分散或面临衰退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进行商业包装,推向市场。要把具有较强潜力的经济价值高的如新疆的“达瓦孜”、傈僳族的“上刀山”、“下火海”、蒙古族的“赛马”“摔跤”、满族的“珍珠球”、侗族的“抢花炮”以及深受各族人民喜爱的具有实战对抗的“武术”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形成民族体育产业经济,以创造更高的商业价值。在民族体育产业化发展初期,作为政府职能部门应采取相应的对策,鼓励各投资主体进行民族传统节日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商业性开发与利用,并建立一定规模的产业组织。产业组织应具有独立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法人资格[3],成为体育市场的主体,负责在传统节日中组织规模较大的民族体育比赛和运动会、发行体育彩票、组织观众有奖竞猜活动,既承担体育经济人的职能,他们的经营行为从微观上保证体育产业具有内在的市场动力,而在宏观上则推动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6.培养民族传统体育表演专业人才

要促进民族传统节日与民族传统体育的互动发展,就必须提高民族传统节日活动的知明度,营造节日气氛,突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特色,增加运动项目的对抗性、技能性、惊险性和表演性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和消费,体验传统节日中的民族体育哪原始古朴、趣味纯真、具有民间风情的刺激动态。为此,要注重对民族传统体育表演专业人才的培养,从少数民族中选派出一批优秀人才进行本民族的体育项目训练[4]。这些优秀人才不仅具备高超的技能和技巧,而且要具有非凡的组织观众积极参与能力,使观赏者在回归自然、欢乐而惊险刺激的气氛中心旷神怡,积极参与和尽情消费。

四、结论

1.在人类诸多的文化现象中,体育是一种最容易沟通人的思想、最容易被大众接受和喜爱以及促进相互认同的社会文化形式,而民族体育更具特色。在现代文明社会,体育是国家繁荣昌盛的象征,民族体育是国家民族强盛的重要标志。为此,弘扬民族文化,发展民族体育,是本世纪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体育强国的重要途径。

2.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传统节日的互动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存在。民族传统节日是连接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形式,它深刻地影响着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为此,两者的嫁接是其文化的共性所决定的,它伴随着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在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协调中互动发展。

3.在人类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只有正确认识两者的互动发展关系,坚持运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对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传统节日进行研究改革,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地实现两者的互融、互动和互促,才能实现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传统节日向大众化、科学化、高效化方向发展,才能有效地促进民族地区的资源开发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两个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7.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篇七

【真题回顾】

1. (2013·安徽文综卷·9) 安徽山清水秀, 人杰地灵, 不同区域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滋养了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和新安文化, 三种文化底蕴深厚、影响深远, 这体现了

(1) 区域文化各具特色, 异彩纷呈 (2)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3) 不同地域决定不同文化的发展 (4) 区域文化相互借鉴, 融合统一

A. (1) (2) B. (1) (3)

C. (2) (4) D. (3) (4)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文化的特征, 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依据材料中“不同区域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滋养了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和新安文化”这一信息可知, 区域文化各具特色, 也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依据“三种文化底蕴深厚、影响深远”这一信息可知,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1) (2) 正确且切题。 (3) “决定”说法错误, (4) 不符合题意。答案为A。

2. (2013·新课标Ⅱ卷·19) 《台湾风物图卷》长达320米, 以生动的笔墨描绘了台湾的自然山川、民俗风土、人文环境等, 被誉为宝岛的“清明上河图”。中国国民党主席在2005年访问大陆的“破冰之旅”时, 将该图卷的缩小版作为礼物赠送给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台湾风物图卷》在海峡两岸交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它

(1) 展现了中华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2) 反映了海峡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3) 具有与《清明上河图》相同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风格 (4) 是海峡两岸文化从差异走向同一的重要体现

A. (1) (2) B. (1) (3)

C. (2) (4) D. (3) (4)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台湾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意在考查考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台湾风物图卷》的丰富内容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多姿多彩;《台湾风物图卷》被誉为台湾的“清明上河图”反映了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故 (1) (2) 符合题意。 (3) 说法错误, 割裂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4) 观点错误, “走向同一”违背了文化多样性的发展趋势。答案为A。

3. (2013·四川文综卷·6) 中华民族历经苦难而又生生不息。

从汶川到玉树、再到芦山, 那生命至上的国家理念, 那万众一心的民族情怀、那百折不挠的坚韧品格, 定格为无数震撼心灵的画面, 砥砺我们奋力前行。这表明, 中华民族精神

(1) 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 (2) 具有博大精深和兼收并蓄的特质 (3) 蕴涵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4) 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A. (1) (2) B. (1) (4)

C. (2) (3) D. (3) (4)

解析:本题考查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文化知识理解相关现象的能力。材料突出了万众一心、顽强拼搏的民族精神, 在不同时期对中华儿女战胜艰难险阻的作用, 故 (3) (4) 正确;材料不是强调不同时期民族精神内容的不同, 而是强调民族精神的作用, 故 (1) 排除; (2) 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答案为D。

4.[2013·新课标Ⅰ卷·39 (1)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2012年6月, 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现代汉语词典》 (第6版) , 词典的正文收录了NBA、BBS、GDP、UFO等239个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此举引起了广泛的争论, 有的人反对, 有的人支持。

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的人认为:

“拉丁字母出现在方块汉字中, 很是惹眼, 看上去就是一个异类, 是对汉语的污染。”

“我想会不会过几十年, 汉语成了汉英混杂的语言。”

“文化有安全的问题, 在国际化, 也不能把自己的文字搞乱。”

……

支持《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的人认为:

“在对外开放条件下, 字母词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应善待字母词的使用, 而非简单的拒斥。”

“选录字母词只是对当下语言现实的承认, 体现了语言使用的从简趋势, 适应了社会生活变化的需要。”

……

你是赞成还是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请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阐明理由。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汉字的重要性等知识, 要求考生不仅有深厚的学科知识, 而且能够准确地描述和阐释事物, 做到观点明确、表述清晰、逻辑严谨。本问属于开放式设问, 考生持赞成或反对的观点皆可, 但考生必须结合材料说明理由。答题时考生务必分析材料, 根据材料中持不同观点的理由寻找答题的切入点, 如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文化的多样性、汉字的内涵与作用等, 考生能否做到从材料到知识的迁移是答好此问的关键。

参考答案:观点一:反对收录西文字母词

理由:语言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汉语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传承中华文明需要保持中华文化的民族特色, 保持汉语的纯洁性。不反对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字母词, 但《词典》是规范语言文字的范本, 不应收录, 至少不应在正文中收录,

观点二:支持收录西文字母词

理由:其一, 收录字母词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特点。以包容的心态对待字母词的使用, 有利于不同民族之间相互交流和相互理解, 是汉语言文字具有活力的表现。其二, 《词典》收录的字母词数量很少, 不会使汉语成为混杂的语言而损害其民族性。其三, 字母词的使用是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考点精讲】

一、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2.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3.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4.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5.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应试策略】

2013年高考延续了以往高考对本专题知识的考查力度。从考点看, 主要集中在中华文化的特征和包容性、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关系、中华民族精神作用等知识上;从设题看, 选择题多为时政材料型和引文型, 重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 整体难度中等, 如安徽卷第9题、新课标Ⅱ卷第19题、北京卷第24题、四川卷第6题等;非选择题既有收敛型, 如北京卷第24题 (如何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及其作用) , 又有发散型, 如江苏卷第35题 (说明为什么有人会对乡村的衰落感到惋惜) 、新课标Ⅰ卷第39题 (你是赞成还是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请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阐明理由) , 知识整合度高、灵活性强, 重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能力。

在2014年备考复习时, 考生应特别关注中华文化的特征和包容性、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原因和措施等知识, 并注意把握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和中华民族精神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等知识的内在联系;应特别重视引文型选择题和发散型非选择题的解题技巧;应关注国家之间、区域之间、民族之间文化的异同和交流以及传统文化所包含的和模范人物身上所折射出的民族精神。

【创新演练】

1.2013年9月6日, 以“信息化时代汉字的书写和传承问题”为主题的首届《中国汉字书写和传承高峰论坛》在京举办。与会专家呼吁, 汉字是我们文化的根, 是滋养我们现实生存发展的血液, 在网络时代, 我们不能“握着鼠标忘了笔杆”, 汉字不能沦为失落的文明。这是因为

(1) 汉字对于展示人类的精神世界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3) 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4)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A. (1) (2) (3) B. (2) (3) (4)

C. (1) (3) (4) D. (1) (2) (4)

2.2013年10月, 由国家文化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在山东举行。本届艺术节标志“祥和”取“祥和如意、和谐安康”之意, 融合了山东宽厚质朴的民风、祥瑞和谐的社会风尚。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标志的这一设计体现了

A.各美其美, 和而不同

B.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

C.薪火相传, 一脉相承

D.一方水土, 一方文化

2013年10月11~14日, 澳门第十一届妈祖文化旅游节在澳门隆重举办。回答3~4题。

3.澳门的旅游文化资源丰富: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几百年来和睦相处, 中式建筑与西式建筑比肩而立, 中式婚礼与西式婚礼、中餐与西餐相映成趣。这表明

(1) 澳门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多样性 (2) 澳门文化的性质是由其地理环境决定的 (3) 澳门文化以中华文化为主以西方文化为辅 (4) 澳门文化具有包容性、开放性

A. (1) (2) B. (1) (4)

C. (2) (3) D. (2) (4)

4.应主办方邀请, 湖南省政府协助澳门举办了本届妈祖文化旅游节。协办妈祖文化旅游节, 是弘扬“妈祖”同根文化、促进湖南与港澳台及海外合作交流、展示湖南改革开放发展成果和湖南人民精神风貌的难得契机。上述材料

(1) 展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 体现了是中华各民族文化从个性差异走向共性同一 (3) 反映了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 (4) 表明了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A. (1) (2) B. (3) (4)

C. (1) (3) D. (2) (4)

5.“中国梦”, 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 深情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它将激励着每一个中华儿女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这表明

(1)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一个民族和国家起促进作用 (2) 优秀的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3) 中华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4) 中华文化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A. (1) (2) B. (1) (4)

C. (2) (3) D. (3) (4)

6.2013年8月31日下午, 第十二届全运会开幕式在辽宁沈阳奥体中心举行。本次开幕式和以往最大不同在于充分响应党中央勤俭节约号召, 是一场非常精简朴素的开幕式。整个仪式从始至终体现着精简朴素节约文明这四大元素, 不请大腕, 不燃放焰火, 取消文艺演出, 改在白天举行, 真正回归了体育本身。精简朴素节约文明的开幕式, 是基于

(1) 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2) 人创造了文化, 文化也在塑造着人 (3) 传统文化是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 (4) 勤劳勇敢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

A. (1) (2) (3) B. (2) (3) (4)

C. (1) (3) (4) D. (1) (2) (4)

7. 材料一:

2013年8月3日, 由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国海外交流协会共同主办的“2013年海外华裔及港澳台地区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在北京开营。来自世界55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4000名青少年欢聚北京, 游览了长城、故宫、颐和园等历史古迹, 参观了“鸟巢”、水立方、国家大剧院等现代建筑, 了解了祖 (籍) 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见证了当代中国的繁荣发展和美好的前景。北京活动结束后, 营员们还将分散到中国各地继续寻根之旅活动。

材料二:中华文化与西藏文化相互联系, 相互影响。一方面, 以汉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文化对藏族文化有重要影响;另一方面, 西藏文化也对中华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离开西藏文化, 中华文化就不完整;离开中华文化, 西藏文化就不会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中华文化的繁荣有赖于西藏和其他地区民族文化的繁茉, 而中华文化的发展也必然有力地促进包括藏族文化在内的各地区各民族文化的繁荣。

结合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1) 试从“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角度告诉参加“2013年海外华裔及港澳台地区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的营员们, 中华文化为什么博大精深, 蕴涵着无穷的魅力。

(2) 运用“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知识, 说明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8.“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这是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中国梦”的深刻解析。中华民族的昨天, 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华民族的今天, 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华民族的明天, 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中国人民从不屈服, 不断地奋起抗争, 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这充分展示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需要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请你分析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过程中, 中华民族精神能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参考答案:

1.B (1) 表述错误, 文学艺术对于展示人类的精神世界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 (3) (4) 都是对汉字的正确认识, 故B入选。

2.D标志“祥和”融合了山东宽厚质朴的民风、祥瑞和谐的社会风尚, 体现了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故D入选。A强调了文化多样性, B强调了文化创新, C强调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均与题意不符。

3.B材料反映了澳门的宗教文化、建筑文化、饮食文化等都具有中西合璧的特点, 表明澳门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 故 (1) 当选;在澳门, 中西方文化相互交融, 体现了澳门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故 (4) 当选。 (2) 中“决定”的表述错误; (3) 在材料中未体现, 不选。

4.C材料“同根文化”“合作交流”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各族人民具有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 (1) (3) 正确。 (2) “同一”说法错误, 中华各民族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4) 在材料中未体现, 不选。

5.C“中国梦”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 体现着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激励着中华儿女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说明了优秀文化对人的积极作用和民族精神对民族发展的重要性, (2) (3) 正确。不同性质的文化有不同的作用, (1) 没有区分出文化的不同性质。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4) 说法错误。

6.D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是中华民族精神中勤劳勇敢的有机内核, 开幕式做法体现了勤俭办体育的理念, (1) (2) (4) 正确。 (3) 错误,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

7. (1) (1)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蕴涵着无穷的魅力, 这得益于它特有的包容性, 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文化和谐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2) 这种文化的包容性, 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 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2) (1) 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 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这其中也包括藏族文化。中华各民族的文化包括藏族文化在内, 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 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2) 中华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3) 各兄弟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 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 (4) 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8. (1)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2)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能够增强民族凝聚力, 使全国人民同心同德, 共同奋斗, 促进“中国梦”早日实现。 (3)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能够激励全国人民勇于战胜圆梦过程的艰难险阻, 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4)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致力于维护地区和平和世界和平, 能够为“中国梦”的实现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5)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能够保证“中国梦”在实现的过程中不偏离正确的方向。

8.文化主权与中华民族的政治成熟 篇八

一个世纪前,德国从一个长期积弱的经济落后国家迅速崛起为一个欧洲经济大国,韦伯对此深感忧虑,因为他认为,“一个长期积弱的落后民族在经济上突然崛起必然隐含个致命的内在危险,即它将加速暴露落后民族特有的‘政治不成熟’(politicaIimmatuanty),这种经济快速发展与政治难以成熟之间的强烈反差不但最终将使民族振兴的愿望付诸流水,甚至会造成灾难性的结局即民族本身的解体”。甘阳在论述韦伯的文章中指出,现代经济发展必然促成社会的高度分殊化,从而导致整个社会具有日益多元分散的社会离心力倾向,因此现代政治的基本任务即在于如何创造一种政治过程以使多元分散的社会利益仍能凝聚为民族整体的政治意志和政治向心力,不然的话,整个民族将出现只有社会离心力而无政治向心力、只有地方和集团利益而无民族利益的危险局面,其结果将是整个民族呈现分崩离析的状况。由此,落后民族经济崛起的背后所隐含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该民族的政治主导力量是否有足够的政治远见和政治意志去塑造一种新的政治机制,以适应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动。

当下中国和百年前的德国政治处境在很大程度上有些类似,虽然在经济上崛起为继日本之后的全球第三大经济体,为举世所瞩目,但中国的现代化并未完成,尤其是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结构仍未定型,政治社会的急剧转型导致的价值流失以及道德秩序的崩溃和瓦解,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可能还将是一种常态。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产生的价值观念要经过近三百年的历史才在欧洲社会扎根,成为欧洲社会价值结构的主要骨架。中国的知识人如何担纲起中华民族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关于主流价值结构重建的历史责任,可能首要的理论任务是对“中国在进入下一世纪时必将面临的关键考验在于,古老的中华民族能否成熟为韦伯(Max Weber)所谓的现代‘政治民族’”这一问题的回答。

在韦伯看来,德国不仅缺乏政治上的成熟,也缺乏文化上的成熟。韦伯所说的“政治上的成熟”主要有三个层面的意思,第一个层面是领导阶级要把民族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置于一己私利之上,或者把本阶层的利益等同于全民族的长远利益,有意识地把这个阶层改造为代表全民族的工具。第二个层面就是要有全民族的政治教育,以保证国民在追求个人幸福和自由的同时,都知道民族国家是自己生活的最终保证,从而积极投入到国家的政治生活。第三层就是价值认同和文化主体性问题,强调一个国家、特别是它的精英阶层,必须有意愿和能力,在最高价值的层面上为自己文明的存在辩护,说明它的正当性,保持和增强它的理想色彩,在种种并存的、相互竞争的价值世界中,阐明自己的“存在必然性”,在关键时刻,有勇气肯定自己的价值体系,并担当起捍卫自己文明的责任。韦伯把对德国的经济和文化的思考放在“政治的概念”这一层面,强调的是德国民族国家对欧洲文化的主体性承担,即德国民族的文化主权问题,德国要成为欧洲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领导者。韦伯指出,“民族国家绝非仅仅是一个单纯的上层建筑,绝非只是统治阶级的组织和‘虚构’;相反,民族国家立足于根深蒂固的心理基础。这种心理基础存在于最广大的国民中,包括经济上和政治上受压迫的阶层。只不过,在通常情况下这种政治本能乃沉淀在大众的无意识层次。但正因为如此,经济政治领导的特殊职能恰恰就是要成为民族政治意识的担纲者,事实上这是这些阶层存在的唯一政治理由。”安德森就指出,“本照人类学的精神,我给民族(国家)一词作出如下定义:它是一种想象的政治共同体——天然是有限的,并且是有主权的(it is animagined Political community-andimagined as both Inherently Limitedand Sovereign)。”艺衡在新近出版的《文化主权与国家文化软实力》一书中指出,民族政治意识的养成需要文化主权的锻造。在这一场全球化时代新的文化价值秩序领导权的争夺中,如果我们不能从主权角度来思考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不能以文化主权来构造中国文化的现代形态,恐十自我们中华文明的复兴就会落空。文化主权的提出关乎中华民族在全球化时代的文明命运。艺衡这从主权来思考文化转型,不仅切问了中国文化传统最核心的部分,同时也是对当前世界全球化背景下文明冲突与世界秩序重建的一个深具刺激的思想回应。

传统中国的“圣人之权”

那么,如何来理解中国的主权形态呢?首先要从中国的历史中寻找它的根由。教会主权和国王主权之间的斗争构成了欧洲民族国家体制形成的内在动力,而在中国,则是文化主权和君主主权之间的斗争构成了中华帝国体制形成的基本动力。虽然在欧洲的主权结构发展过程中,也有诉诸文化层面的文化主权,例如法国革命时期,基佐在反对卢梭的人民主权专政时就诉诸欧洲文化传统的理性概念,提出理性主权来抗衡人民主权,但是没有像在中国的主权结构上,有文化主权这么一条非常清晰的路径,型塑了传统中国的政治文化性格。

在欧洲历史中,英格兰曾出现一种新的主权学说,鉴于英国议会具有全能的法律地位,该学说发展为主权必须属于某个特定的团体,而且必须具有法律专制的特征,这就划分出了法律主权和政治主权。就法律命令或法律制度而言,法律上的主权者拥有最终的决定权,并被形容为法律工作者的主权者;政治上的主权者则是共同体中意志得到最终服从的那个组织,被形容为普通俗人的主权者。在英国,法律上的主权因为由法律职业阶层来行使,因此诞生了一种法律家治下的普通法传统,对英国的这种法律家主权最经典的阐述体现于柯克在回答英国国王詹姆斯一世的一段话中。1608年,当詹姆斯一世试图基于法律是基于理性,认为他和法官一样具有这一理性的推理来为自己断案提供依据时,柯克断然拒绝了这一要求,并作出了下面这一段著名的法律家主权的论述。柯克指出,“确实上帝赋予陛下天纵神明,自然的伟大禀赋;但是陛下并没有研习过他所治下的英国的法律,而与陛下的臣民的生活、继承、动产或财产有关的案件的判决,不是依据自然理性,而是依据技艺理性和法律的判决。法律是一门艺术,要求长期的研究与经验,之后一个人才能了解它”。基于此,柯克引用了布莱克顿“国王不在任何人之下,但在上帝和法律之下”的说法。

和英国主权学说类似,中国历史上的主权学说,也有一种类似英国法律上的主权的“圣人之权”,即文化上的主权。明儒吕坤(1536-1618)曾说:“天地间,唯理与势最尊。”依吕坤的解释:“理”意味着“圣人之权”,而“势”则指的是“帝王之权”。也就是说,支配传统中国社会两股最重要的力量是文化与政治的宰制权(主权),他们由儒生和统治者两大集团来行

使。“道统”和“治统”的划分,几乎是儒家知识分子之间的共识。董仲舒试图驯化日益强横的君主专制权力,为此构造了“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的结构,前者是虚的,后者才是实的,因为,在儒家的论证中,天与民天然是亲和关系。为屈君,董将春秋大义视为汉朝政制的“根本法”,以此审查君王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活动。其独尊儒术的提议,在很大程度上也正是为了使这样个负有解释和执行根本法的儒生共同体成长发育起来。历史上所谓道统、学统、政统之争,都体现了儒生试图以文化主权限制皇帝君主主权的努力。清初大儒王夫之(1619-1692)也说:“天下所极重而不可窃者二:天子之位也,是谓治统;圣人之教也,是谓道统。”王夫之所说的“天子之位”和“圣人之教”当然是“帝王之权”与“圣人之权”权力运作的根源。王夫之进一步延伸了对“帝王之权”和“圣人之权”传承合法性的关切,这就形成了分属“文化”与“政治”两个领域的“道统”和“治统”的问题。

与欧洲主权学说从主权合一走向主权分化不同的是,中国的主权学说是指向主权合一的,这也是中国大一统国家体制的主权基础。黄进兴指出,“治教合一”虽然是儒家长远以来的政治理想,但这个理想落实到制度结构上,却是分而为二,各由“统治者”和“士人阶层”所承担;宋代以降,“道统观”逐渐发展成形,更赋予“士人”义理的基础,倚之与政权抗衡。但在康熙皇帝的统理期间,由于“道统”和“治统”的结合,使得“治教合一”的象征意义和结构上(皇权)真正化而为一,致使士人失去批判政治权威的理论立足点。在中国历史上,文化主权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欧洲国家教会主权对抗世俗王权的功能,只是由于中国文化主权缺乏欧洲教会主权的历史性制度基础,文化主权容易被君主主权所统制而丧失其立足点。所以,勘察文化主权与君主主权之间的分与合,我们就可以理解中国和欧洲国家形态迥异的历史演变机制。

文化主权的“内”与“外”

主权结构从根本上是由国家体制决定的,在某种程度上说,什么样的国家体制就存在什么样的主权结构。在古代,国家体制最根本的塑造力量就是战争。战争极大地推动了第二个公元千年期间的欧洲和春秋战国时代的中国的社会变迁。然而,由于这两个地区的国家权力和各类社会权力之间的耦合方式迥然不同,因此,由战争驱动的效率导向型发展在欧洲最终导致了工业资本主义、民族国家和代议制政府的形成,相似的历史进程在中国却以秦帝国的大一统和国家力量的一元独大而告终。所以,我们需要考察传统中西不同的战争类型和国家体制的形成机制。面对8世纪的日耳曼部落结构如何在17世纪时发展成为一种统治、支配全世界的国家体制问题,维克多·李·伯克博士在托尼·斯巴比(Tony Spybey)和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Oiddens)关于军事力量在国家体制中的结构理论的基础上,解释了战争和欧洲文明及其国家体制的形成之间的内在关系。蒂利在他的《强制、资本和欧洲国家》一书中分析了从公元990年到公元1992年欧洲国家形成的历史机制,并指出在1000年以前,还没有“欧洲”这个概念。公元990年的欧洲领土上存在着好几千个国家,即或到了15世纪欧洲历史进入世界历史的前夜,欧洲还有500多个城邦国家,这种和中国完全不样的国家生态决定了欧洲历史实际上比中国历史更为复杂。在第二个公元千年期间,欧洲战争的发展经历了封建世仇性战争、雇佣军战争和民族化战争三个主要阶段。早先的封建世仇性战争对疆域较大的国家有利,而盛行于1400年-1700年之间的雇佣军战争却为富有的城市一国家(城邦)带来了好处;最后,随着欧洲国家对国内兵源的依赖日益加深,军队专业化进程加速,民族主义思潮在欧洲的兴起,使得民族国家这一形式在欧洲扩展开来。蒂利还指出,在欧洲国家历史上,出现过三种国家体系类型:中央贡赋型国家体系、分裂主权的国家体系和民族国家体系,最后通过30年战争,150多个国家一起签订了《威斯特伐利亚公约》,确立了欧洲以主权国家为基础的民族国家体系。

显然,这是和中国很不一样的历史经验。传统中国的政治结构中一直缺乏商人集团,这恰恰使得儒士阶层掌握了传统中国政治的道统领导权。赵鼎新教授收集了从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221年间共776次大小战争的数据,第一次采取对东周时期战争信息的计量方法,研究指出,“春秋战国时代的封建制度导致了诸侯国之间频繁而输赢不定的局部性战争(frequent but inconclusivewa rs),正是在这类特殊类型的战争中所形成的竞争和冲突,促进了效率导向型的工具理性文化(efficiency-orientedinstrumental culture)在军事、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等领域的扩展,进而为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各领域的演变提供了根本动力。但是,由于当时中国社会所具有的特殊的性质,譬如,与古希腊和中世纪欧洲相比,缺乏古希腊的城邦制度以及中世纪欧洲的教会和国家制度等结构性条件,这一推动社会演进的战争力量最终却为国家所驯服。进而,在秦朝(公元前221年-前207年)统一中国后的80年中,或者说,在汉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中国逐步转型为一个以儒士为主导的科层制帝国,而武官和商贾阶层则被推至社会权力格局的边缘”,即儒法国家这一帝制中国的国家体制结构。这种国家体制决定了传统中国是一种文化主权和君主主权并存的主权结构,文化主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君主主权形成制约,防止君主主权专制。但是由于中国的科举制度实现了儒士阶层和官僚阶层之间的流动,一方面是儒士阶层可以借助国家制度化的力量强化道统行使的有效性,但另一方面,由于很多掌握文化主权的儒士阶层本身就属于官僚统治阶层,这样,造成在文化主权和君主主权之间可以暗通款曲,不像欧洲国家在教会主权和君主主权之间具有制度性的屏障,所以,传统中国的文化主权对君主主权的限制是消极性的,在制度层面上难以遏制君主主权的专制。这是传统中国的文化主权的有限性。当然,这是从主权的内部来看的。

从主权的外部来看,中国文化主权却具有非常积极的整合功能,它是传统帝制中国的国际政治秩序原则,是中国的国际法原理。迈克尔·曼认为,一个帝国欲维持自身的生存,必须从其臣民那里取得强制性合作(compulsory cooperation),在他论述的强制性合作中,最为精妙高明又很少有哪个世界性大帝国在其统治实践中能够做到的,是所谓的“强制性普及”(coercedsiffusion),即同质性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在帝国疆域内的精英层面得以普及。迈克尔·曼认为古罗马帝国是达到这一层次的,事实上,在儒法国家形成后的中华帝国在“强制性普及”这一问题上达到了比罗马帝国更高

的层次。在传统中国,恰恰是文化主权给予了它的帝制国家以合法性,即以文化认同取代政治认同拓展了中国的边疆。这形成了中国国际法独有的国际秩序原则,只有疆域,没有国界。对君主主权的政治认同只是一种形式上的权力仪式,国家统一的主权基础是中华文化。在古代中国的精英阶层人士内心深处普遍存在着一种可称为“文化主义”的情感

在这种情感中,根本性认同感的基础是文化归属,而不是种族特征。赵鼎新认为,这正是中国现代民族主义的发展并未遵循所谓民族主义发展的一般模式的原因。该模式认为,随着民族主义从西方向东方的传播,种族型民族主义(ethnic nationalism)将逐渐取代公民型民族主义(civic nationalism)。但是,作为

个东方国家,不论在民国时期,还是在1949年以后,中国的主流民族主义思想更多地表现为公民型民族主义而非种族型民族主义。这也是中国文化主权可以在现代转型之后仍能够承担起全球文明秩序价值基础的文化政治因子。

亨廷顿指出,“文化共同体正在取代冷战阵营,文明间的断层线正在成为全球政治冲突的中心界线”,而关于“文化的认同的答案确定了该国在世界政治中的位置、它的朋友和它的敌人。”虽然亨廷顿这段对冷战后世界政治正走向“文明的>中突”的论断引起了不少争议,但他却为迷失在全球化时代的后民族国家政治指出了一条或隐或显的道路,即超越“民族一国家”,走向“文明一国家”。艺衡试图对亨廷顿文明>中突理论的超越,从文明格局来看世界政治的变化,勘定中国在世界以及世界在中国的位置,从而为中国的和平崛起建立新的理论基础。尽管这一理论基础的建构还带有很强的探索性,但是这一理论建构意识及其努力,的确是因应中国崛起的国家理论需求。

回到“文明-国家”

“文明-国家”这一国家理念的建构,对于中国来说,它首先是一种历史性的回归。因为,在中国的历史上,中国从来就是一个“文明一国家”形态,美国著名学者列文森指出,中国是一个佯装成民族国家的文明国家。在这个意义上,传统中国的“文明一国家”形态为全球文明政治的未来演变提供了历史的样本。所以,传统中国的文化主权和君主主权的二元主权结构需要我们在新时代进行理论的复活。这一复活的历史实际上在晚清以来的中国革命就已经发生,即通过以人民主权推翻传统帝国的君主主权,以人民主权构建作为民族国家的中国现代政治基础,在人民主权的政治基础上,通过主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类型进行创造性转化,以建立中国和西方文化互相融合而形成的多元一体的现代中国的文化主权价值结构。不过,由于历史的原因,现代中国文化主权的建设一直处于隐匿的状态。在民族国家建立之前,中国必须努力完成从传统帝制国家向现代民族国家形态的转型,在文化方面就需要进行民族主义的改造,以配合现代民族国家的制度骨架,从梁启超的“新民说”到鲁迅的“国民性改造”,其背后都是文化民族主义思想的影子。

民族国家建立以后,在当时世界格局的地缘政治下,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生存空间必须依赖美国和前苏联这两个超级大国的权力平衡。在这样的现实政治处境中,中国的文化主权必然是一个被压制的历史。新中国建国初期,前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对中国的渗透,背后是前苏联的文化政制对中国文化政制的改造;中美建交之后,美国文化的价值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又构成了中国文化政制的主导原则。如果我们不改变这种文化主权的价值构造,重新回到中国文化的自主性上来,我们就有可能变成在精神上“分裂的国家”,或者说“无所适从的国家”。分裂的国家不仅仅是指在国家领土上的分裂,更严重的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在文化精神上的分裂。基马尔抛弃了土耳其多民族帝国的思想,最终把土耳其建成了一个同质的民族国家,但结果却使得土耳其在文化精神上成了一个“分裂的国家”。亨廷顿指出,非西方社会要想实现现代化,它们就必须走自己的道路,而不是西方的道路,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传统、体制和价值观,在此基础上实现现代化。随着冷战结束,世界市场的全球扩张,20世纪80年代中国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中国在经济上的崛起,使得中国的文化崛起逐渐被提到现实议程中,这无疑也是中国成为一个“政治民族”的内在要求。真正的大国崛起,必然是一个文化大国的崛起,只有具备深厚文明潜力的国家才有作为大国崛起的资格和条件。在这个意义上,文化主权的复兴就是中国作为大国崛起的资格和条件,它不仅涉及到中华民族在全球化时代的文明命运,而且也是世界文明秩序重建的资格和条件。

为什么要提出文化主权理论,以及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提出来,说到底,它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国家理论需求。首先,它是我们对全球化时代国家主权危机背后的国际政治秩序甚至是世界文明秩序重建的理论思考;其次是基于我们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国家,才能解决中国多民族文化的国家文化认同问题。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关涉到中华文明能否复兴的民族命运问题。

“在这个时候”首先是时间性的,它指出了中国在改革开放30年后,中国经济已经崛起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力逐步加深,使得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中国应当对世界文明有所贡献”问题的现实性凸显出来;其次是中国的崛起还只是经济再崛起,因为直到19世纪70年代,中国的经济总量都大于美国,是世界上第一号经济大国。中国在历史上最强盛的时代不仅仅是给世界提供最多的产品,而是同时为人类提供多种多样的软实力要素,这些软实力要素包括政治制度、法律制度、行政体系乃至科学、文化、艺术和语言。例如唐代中国,在西方比较历史学大师们看来,它“建成了政治、经济和军事等等的制度;它们不仅成了唐代的标记,在许多方面继续深深地影响到了直至20世纪的中国的文明,并且还为受中国深刻影响的东亚新兴诸国——日本、朝鲜和越南——提供了基本制度的样板”,“在中国的东北、西南和南部,是一些仿效唐代中国的稳定的独立国,它们具有深受中国影响的相当发达的文化,以中国占支配地位的东亚文化在那时已经形成”。丁学良认为,从近代直到今天的中国,无论在经济上取得了多么巨大的成就,都还远远没有达到中国历史上整体文明所达到的高度,不具有那一时代的文化投射力。文化主权的提出,就是要给中国五千年的文明潜力寻找到一个可以起跳的制度平台,从而把文明潜力转化为文化投射力。

9.中华武术与传统文化论文 篇九

武术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武术起源于原始社会,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发展经历了多个朝代,兴盛于明清时期。西学东渐的文化改良,使中国传统文化在受到西方文化冲击的同时,传统武术文化也同样受到西方体育思想的强烈冲击。

武术与传统文化论文篇1

试论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传统武术是指在农耕文明的历史时空背景下形成发展的至今仍在传播的以套路、功法练习和实用技击为主要内容并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主体精神的身体活动方式,是建立在民族文化底蕴中并不断积累起来的具有文化“珍品”的民族文化精髓〔1〕。

民族传统武术正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使传统武术发生了转型,向着竞技武术方面发展。

横向与纵向的逐渐递进提高,使传统武术的研究建立在一个更为广阔的理论视野高度上,提升及开阔传统武术文化研究的整体价值与发展前景。

传统武术价值的多元文化形态和作用功能,使我们对扩散于民间的武术拳种独特价值和广泛的社会基础应引起关注,它是整个中国武术拳派体系中最为重要的内容。

1武术传承由秘密状态转向公开将会日益发展

西学东渐的文化改良,使中国传统文化在受到西方文化冲击的同时,传统武术文化也同样受到西方体育思想的强烈冲击。

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发生了剧烈冲突,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武术文化,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奥林匹克运动虽然是近代国际体育运动的最高代表,但并非真正容纳了世界各民族的体育文化,它在推动世界各国开展民族的体育运动时,也充当了向全球传播和普及西方体育文化的角色。

中国传统文化受中国传统哲学、政治理论、军事思想、文化艺术、医学原理、社会习俗等影响,因而它具有封闭性,而且在长期的封建中央集权限制下,比较重视整体的东西、宏观的东西、共性的东西,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的关系〔2〕。

西方文化是在希腊城邦制中发展起来的,它看重平等,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分别对立的关系。

中国文化侧重于内心修为、自然、继承传统、安逸。

西方文化复兴的是个性、自我超越、创新、奋斗、反传统等。

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我国民族传统武术呈现出:(一)民族传统武术中的部分民族传统项目已经开始消亡或逐渐走向消亡;(二)“西学东渐”使我国各民族文化被外来民族文化所同化,一些传统武术项目已经逐渐消失;(三)因西方竞争体育的传入,篮球、足球等项目已抢走民族传统体育的观众和参与者,使民族传统武术文化的继承者减少;(四)民族传统武术从侧重于强身健体、武力保家、原始祈福、娱性怡情的作用,已成为人们休闲之中的生活点缀。

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了,由于工作时间的限制,他们的选择有了更快的节奏,人们的目光瞄准了NBA的飞人和足球世界杯的绿茵,他们的兴趣逐渐离开了武术。

人类社会的社会行为存在着一定的遗传性,即人们的社会意识和行为在相当程度上保持着与一代人或前辈的相对一致。

社会行为遗传实质上是在一种社会环境的熏陶下,使人们在特定环境中将某种技能有机会表现和发挥。

处于不同区域的民族体育是在相对封闭的条件下独立成长的,在封闭的环境中,社会结构是以血缘为主体,血缘维系的人际关系重点是敬祖,存在着强烈“辈份主义”色彩,人们行事严格讲究辈份,因为在他们心目中权利是严格按照辈份的高低排列的。

武术作为传统文化,涵盖内容纵横交错,在不同的历史年代,不同的地域环境,不同的拳种人物等方面千差万别,研究内容非常宽泛。

以血缘为纽带维系的宗法制度,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稳定的农民生活适合于血缘家族的世代延续,因而在自然经济的条件下,这种倾向甚为明显。

师徒之间的关系血缘化倾向导致各门派在技艺上的千差万别,形成独特的风格和传统,并在各门派之间相互保密,成为“祖传秘方”的封闭状态〔3〕。

传统武术的区域性也非常明显,改革开放迅猛发展,与世界的交通与信息传递日益发达,武术传承由秘密状态转向公开,由师徒授受制改为学校教育制,武术交流更加普遍、武术门派是一个封闭文化环境的产物,武术传承由秘密状态转向公开,那么这个环境一旦开放,当更有利于传统武术的继承。

2 努力构建民族传统武术文化的体系

中国人很重视自己的武术文化。

民族武术文化的自尊,是对民族武术文化的认可,对民族武术文化有着深厚感情的依恋和从容的把握。

要树立武术文化自尊和自信,必须依靠一定的武术文化张力。

武术文化张力主要是由精神文化作用于人而产生的观念形态的张力,这种张力就是靠弘扬武术文化、传承先进武术文化激发出来的。

传统武术的保护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存在着相似的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除包括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大量的科学知识外,还有许多富有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文化内涵,是民间知识的重要来源〔4〕。

近年社会各界有识之士一再呼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关注。

要使传统武术在民间更好地发展,当务之急就是如何在民间传承和发展武术文化,如何在民间创造一个习武氛围。

武术文化的传播是个耳濡目染的过程,需要适宜的条件和环境。

笔者认为,长期浸淫于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氛围的个人必然会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某种人格结构,并会由于得到社会的鼓励而不断得到强化。

营造一个好的习练传统武术的社会氛围,这需要并非少数的老武术家和更多寂寞的、传统武术传承者忍耐住现在生活的清贫,只有这样,才能守住明天传统武术文化复苏的希望。

同时更需要我们对传统武术文化有清醒认识。

对于民间武术文化,我们不应也不能只把它囿于练武人的小圈子里,而应该最大限度地拓展它的范围,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让不同阶层,不同行业,不同人群关爱武术文化传承,因为武术文化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人人都拥有认识武术文化、享受武术文化、创造武术文化的权利。

尽管他们对武术文化传统的诠释有各自不同的角度,层次水平也会有所差异,但他们在武术文化的认同感和传承积极性上却是一致的。

传统武术现在和将来的发展大有希望,我们要珍视和立足于这一十分有利时机与基础。

一个古老的文明或文化,都是在一定的政治与经济条件下发生的。

国家首先应该树立武术文化自尊,在高层,要形成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战略思考、系统政策。

当今时代的中国,广大青年学生生活在中西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融日趋深入的多元文化环境之下,他们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可低估,重要的一条是在多元文化交融的条件下培养青年学生的民族文化精神〔5〕。

因此,我们要引导青少年正确对待武术传统文化。

如今是信息时代、知识时代,武术要想引起国民的文化自尊,政府决策、媒体宣传是非常重要的。

全面系统地宣传武术文化教育思想,加强人们对武术文化思想的深刻认识也是十分必要的。

国家应该加大对武术的宣传力度并出资扶持传统武术的发展,这个问题我们过去巳经呼吁过多年,问题现在依然严峻,并未得到明显改变。

对武术历史的轻薄态度很容易导致丧失民族自尊和自信,丧失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凝聚力。

剑道为什么在日本发展得这么好?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日本国家高度重视,日本为了向我们国家灌输剑道,可以做到路费住宿费等由传教者出,只要给日本人提供场所和学生就可以把剑道技术免费送人。

这种“金钱加技术”的特有传播方式,使剑道得到了快速发展〔6〕。

3吸收外来文化与民族武术文化的自强

传统武术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驿站,用来承载民族的认同感,更是传承民族文化生命、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

在吸收外来文化的过程中,不少人在追求“武术创新”时,却忘记了武术继承传统的重要性,例如将西洋体操嫁接到武术中来,结果造成了“奢华的滑稽”。

10.花卉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篇十

(考试时间50分钟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12个题,每题4分,共48分)

1.北京市首个“劳模精神教育基地”在崇文区玉蜓公园正式揭牌。有关领导在揭牌仪式上发表讲话指出,劳模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人阶级先进性的集中体现。劳模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A.熔炼于辉煌的古代中华文化之中

B.玉成于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强、前仆后继的奋勇抗争之中

C.彰显于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之中

D.渗透于整个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民族精神的特点的理解,在不同历史时期,民族精神都被注入不同精神内涵,而劳模精神是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形成的,故选C。

2.中国古典诗歌“无体不备,无体不善”,无论内容、风格、形式、技巧,均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成为后世效仿的典范。这主要体现了中华文化的()

A.博大精深B.源远流长C.民族性D.多样性

【答案】A

【解析】“无体不备,无体不善”体现的是博大精深的特点。

3.独具特色的广州茶楼,或偏于民族传统,或仿西洋古典风格,或洋为中用,中西结合。从而形成了岭南特有的形式,成为岭南文化的一大体现。这主要体现了文化的()

A.传承性B.民族性C.地域性D.稳定性

【答案】C

【解析】“岭南”是一个标志地域性的词语,所以岭南文化是一个以地域为特色的文化。

4.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这是因为()

A.民族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B.中华文化在各个领域都处于领先地位

C.中华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D.中华文化由各少数民族文化融合而成【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华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我们之所以保护中华各民族文化在于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个性文化。

5.徽派建筑作为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为中外建筑大师所推崇。它以黛瓦、粉壁、马头墙为表型特征,以砖雕、木雕、石雕为装饰特色,以高宅、深井、大厅为居家特点。如果你是一位游客,参观徽州古民居时,应有的感悟是()

①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②“徽文化”遗产是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独享的文化财富

③建筑是凝固的艺术

④中国古代建筑已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答案】D

【解析】②的观点“独享”说法错误。

6.“面对强大的敌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这就是著名电视剧《亮剑》塑造的“亮剑”精神。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亮剑”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②“亮剑”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③“亮剑”精神是鼓舞我们不断前进的精神力量

④“亮剑”精神继承了百折不挠、艰苦奋斗、前仆后继的民族精神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146

【答案】B

【解析】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故②说法错误。

《中国教育报》载文指出: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弘扬民主精神,培养他们坚定不移、百折不挠为社会、为人民贡献智慧力量的信念。回答7—8题。

7.之所以要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是因为()

①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②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③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是新时代的要求

④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支柱

A.①②B.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答案】D

【解析】此类题干要求,可以从必要性和重要性去考虑,故选D,而②说法不符合题意。

8.要求大学生树立坚定不移、百折不挠的信念,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是()

A.团结统一B.爱好和平C.勤劳勇敢D.自强不息

【答案】D

【解析】本题较易,熟悉教材即可。

9.辽阔的草原上最适合游牧民族的居舍就是蒙古包。蒙古包,这种游牧民族特有的文化模式伴随着蒙古民族走过了漫长的年代。蒙古包的色泽洁白,整个形体为圆状,套瑙与乌尼连接,呈日月射光状,是蒙古族尚圆.尚日月的审美心理表现。这说明()

A.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B.民族文化源远流长

C.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D.民族文化具有鲜明的特色

【答案】D

【解析】材料中描述了蒙古民族独特的文化现象,故选D。

10.在中国格言的海洋里,有两个意义相近的古老成语:“四海之内皆兄弟”(子夏),“四海之内若一家”(荀子)。这主要体现了中华民族()

A.不畏强暴、英勇顽强的优良品格

B.以礼仪之邦享誉于史

C.开拓进取、自强不息

D.注重团结、呼唤统一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名言中突显了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故选D。

11.琼州胜景五公祠有副脍炙人口的对联:“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这副对联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

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②公正廉明、崇尚平等的民主精神

③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超然胸襟④自强不息、坚韧不拨的顽强斗志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此类题型在近年高考中也比较多,对联中强调爱国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故选C。

12.鲁迅先生说过:“唯有民魂是真正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这话强调()

A.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独有的精神特质

B.国家要发展,必须发扬爱国主义的伟大精神

C.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D.发扬民族精神,有利于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答案】C

【解析】本题只要学生理解名言即可,名言中强调了民族精神的作用,故选C。

二、材料分析题(2个题,共52分)

147

13.探访人类文明的发祥地,那些曾经与中华文明相伴而行的古老文明,有的衰落了,有的消亡了,有的融入了其他文明。而起源于黄河,长流流域的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却犹如浩浩荡荡的黄河,长江奔流不息,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

(1)上述现象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4分)

(2)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和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有何联系?(20分)

【答案】(1)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6分)

(2)①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4分)②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色,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中华民族的骄傲。(4分)③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4分)④正是由于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对中华文化的贡献,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才使得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4分)

【解析】本题第一问要求从材料中概括出反映的文化现象,主要考查对材料的分析归纳能力及对教材知识的理解能力。第二问要答出两者的联系,主要考查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能力,实际上也是要求回答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民族文化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14.中华民族有五千年有悠久的历史,历朝历代的仁人志士都不得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国事为已任,前赴后继、临危不惧、保卫祖国。这种精神需要代代相传。当前,我们要利用重要的革命纪念日,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1)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6分)

(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该怎样弘扬中华民族精神?(24)

【答案】(1)材料反映了中华民族历朝历代的仁人志士不断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当前我们也需要弘扬这种精神。(6分)

(2)①最主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即充分发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指导作用;(6分)②要继承和发扬中化民族的优良传统,包括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和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6分)③要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既要注意借鉴、吸收各国创造的先进文明成果和长处,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6分)④要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既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又要不断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样才使民族精神博采众长,日益丰富。(6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分析研究材料、归纳中心思想的能力以及对如何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理解。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需要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认真处理好民族精神与传统文化,外来文化以及时代精神的关系。

11.传统文化教育与民族舞蹈教学 篇十一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 民族舞蹈教学 影响

我国的传统文化极其丰富,诸如文、史、哲、绘画、书法、音乐、舞蹈等,都有几千年的积累。传统文化是一种理性的文化,越是科学发达,人们的文化水准提高,认识能力增强的情况下,越是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文化艺术的传播非常之决捷。我国56个民族中,每个民族都积存着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遗产,仅从民族舞蹈艺术来看,它的舞蹈样式、动态及表演方式、动作风格、节奏变化等都具有自己的特性。如蒙古族舞蹈,它的动作力度大,节奏铿锵,肩部张放劲收,马步轻快敏捷,表现出蒙古族豪迈剽悍和英勇无畏的性格。通过各民族舞蹈风格来比较,那真是各有千秋,色彩纷呈,区别很大,风格特色令人赞叹。通过各民族的舞蹈可以看出,各民族地区由于生态环境与生产劳动的影响不同,从而形成的艺术风韵和民族舞蹈语言的特征也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如果把56个民族的舞蹈集中起来是可以用“浩如烟海“来形容的。但由于各民族文化观念的不同,在对待民族舞蹈的态度上也大有差异。

中国民族舞蹈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积淀古代传统文化,原始舞蹈遗存与民族传统文化的交融发展。用肢体语言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表达出来,使人们真正的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现今,随着社会形态的改变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对民族文化教育的政策改革,使中国民族舞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可以看出,民族传统文化与民族舞蹈是息息相关的,通过民族文化与民族舞蹈相融合,让民族舞蹈进入一个新的起点。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国公厅印发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专门有一段明确提出,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可见国家已经把传统文化教育列入了课程范围,证明这是一项非常重要而又富创造性的教学任务。作为学校课程,除正式课程外,要有选择性的开展一些活动课或选修课来进行这项教育工作,增加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

不同的文化背景孕育了不同的舞蹈形式,创造了风格各异的舞蹈文化,各民族舞蹈特有的风格和情感表现都是受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而来,在传承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只有把中国民族文化渗透到舞蹈教学的骨髓里,将单纯的舞蹈形态的传授,拓展为反映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更深层次的传承。才能使学生不仅能用优美的体态表现舞蹈,还能从对文化内涵的理解方面去领会民族舞蹈的真谛,达到心灵与肢体的共鸣。我国民族舞蹈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和多种表现形态,只有充分的了解民族传统文化才能更好的去表现民族舞蹈艺术。在课堂教学中,只有把中国民族传统文化深深地渗透到舞蹈教学的骨髓里,从民间传统文化的视角探究,来掌握该民族的民间舞蹈文化、语言的动态,才能使学生更深入的、从内在的去表现舞蹈的真正含义。将中国民族传统文化渗透在民族舞蹈教学的每一个细节,赋予民族舞课堂教学活动以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这种更加宽泛、深入的教学方法,避免了以往教学中将民族传统文化与民族舞蹈律动流于形式的结合模式产生的弊端,而多渠道的采用由直接获取文化知识、间接引导与生活体验感知上升到理性思考的方法行之有效的达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与民族舞蹈教学的结合。目前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实践中存在着忽视舞蹈文化的问题,我们一定要从多途径入手,将中国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与民族舞蹈教学相结合,使其教学目标得到充分的体现。

综上所述,民族传统文化与民族舞蹈是密不可分的,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对民族舞蹈教学的影响也是非常之大的,所以,提高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不光是对民族舞蹈教学有影响,对所有学生的学习生活也是有影响的。

参考文献

[1]王凡.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与文化结合的探讨.大众文艺,2010,08期,190

[2]裴亚建.论舞蹈教学中民间舞蹈的“风格性”.山东师范大学

12.民族学校与民族文化的传承 篇十二

1.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内容未添加到学校课程中。

“课程是人类文化的精华, 是人类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 课程设置对学校教学非常重要, 学校教育的文化传承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

目前我国各学校的课程设置情况, 反映主流文化的国家课程在总课程中所占的比例为88%~90%, 而主要反映民族性的、地方性的文化知识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占总课程的比例为10%~12%。[2]在现实的学校教学当中, 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 比如学校的硬件设施、教师的知识构成、面临的升学压力等致使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很多学校都没有开设反映民族文化的地方知识课程。在中学阶段, 特别是高中阶段, 学校尽量压缩非高考科目的教学时间, 甚至将会考科目都压缩到极少的课时, 至于民族课程、地方文化课程更是形同虚设。

在一些相对发达的民族地区, 由于升学压力相对较小, 有些学校会开设部分民族文化课程, 但是很少按照新课程标准进行。少数民族文化课程更多的是被考试课程所取代, 主要放在选修课中来完成。所以只是在形式上具备了传承少数民族文化课程的特征, 但不能完成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现实需要。

2. 课外活动内容单一, 未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创造条件、搭建舞台。

把学生放在广阔的背景下实施素质教育,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蓬勃向上的课外活动, 使各类学生都能找到自己喜欢并擅长的领域, 在快乐成长中全面提高素质。通过丰富的民族文化传承实践和课外活动来完成文化传承内容, 这是许多教育者的共同愿望。将文化传承的两种方式 (直接方式、间接方式) 相结合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在很多民族学校的实践活动中, 更多提倡的是和现实生活接轨的课外活动内容, 忽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内容。如很多民族中学会定期举办艺术节、电影节、文化节、体育节等校园系列文化活动, 但在活动里面, 很少涉及少数民族文化内容。体育节时会开展篮球赛、足球赛, 但不会开展一些特色的少数民族运动项目;文化节会组织管乐团表演, 但很多学校却从根本上放弃了少数民族地区丰富的文化内容, 民族音乐、民族歌曲根本没有纳入活动内容之中。过多地强调强势主流文化的价值取向, 使得本就处于弱势的少数民族文化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面临着被同化的风险。

3. 长效的民族文化传承机制尚未确立。

文化的传承机制是指文化运作的内在规律和方式。每个民族在其产生之后都会自发地产生传承本民族文化传统的教育形式, 有的是和宗教联系在一起, 有的是和风俗习惯联系在一起。这些传承方式都是源于本民族的生产生活实际, 符合本民族的文化生态环境, 属于最初的、原生态的传承机制。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进行, 教育作为一个单独的领域开始从生产生活中分离出来, 学校教育逐渐成为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当前, 所有的国家都无一例外地将民族文化传承的重任交到学校教育当中。以学校教育为中心建立民族文化传承的长效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 很多民族中学都在开发民族文化校本教材或者依托学校大型活动或常规活动开展民族传统文化教育。这些活动开展之初受到了学校领导的重视, 教师和学生也报以极大的热情。然而, 从现实状况来看, 这些文化教育活动的延续与发展不容乐观, 许多学校现在已放弃使用民族文化的校本教材, 各种民族传统文化活动也被忽略, 主要原因在于考试升学的压力。民族传统文化游离于学校体系之外, 虽然学校管理者和大部分教师对学校开展民族传统文化教育表示赞同, 但观念上的认同不等于实践中遵循这样的价值取向。与管理者和教师“热情支持”相反的是, 在实际教育活动中, 民族传统文化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学校所开展的民族传统文化活动大多“昙花一现”, 学校也缺乏相应的制度保证这些活动长期有效地实施。

4. 忽视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师资培训。

教师的专业化大概可以划分为职前、实习、职中三个不同的阶段。就职前培训而言, 目前民族中学的教师主要由民族院校或者综合大学的民族班来完成。从各个学校的培训课程设置来看, 普遍重视各个具体学科的教学, 而体现民族文化类的课程几乎没有, 根本不存在系列课程。同时, 无论师范大学还是综合大学里的教育学院, 都处在经济发达的中心地区, 教师对民族地区的实际缺乏了解, 培训的内容稍显理论性过强, 不符合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学实际。因此, 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职前培训就无法得到时间上和质量上的保证。

就职中培训而言, 主要是由各个地区的教师进修学校来完成。无论在民族聚集区还是散居区, 少数民族学校在当地的学校总数中都是少数。教师进修学校在指定教学培训计划时, 很少会将民族文化传承的内容放入培训内容之中。在加之各种考试评比的压力, 致使民族中学的教师无法准确掌握和了解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知识和教育方法。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职后培训是否能搞好是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重要环节。现实当中, 此环节迫切需要加强。

二、民族学校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思考

1. 立足本校实际, 加强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开发。

地方课程是不同地方根据特定地域或社区社会发展及其对学生发展的特殊要求, 以及特定的课程资源设计的课程。[3]校本课程则是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而言的课程形式, 是学校自主决定的课程计划或方案。我国的教育政策规定:少数民族地区课程设置是国家课程+民族语言课程。政策规定的重点在于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字的学习, 以学习民族文字和民族语言作为载体来传承少数民族文化。随着民族地区教学实际的不断变化, 这种模式也需要加以改变。需要将民族文化的课程加入课程设置当中, 应该在语言课程之外增加民族文化课程的比例, 进而形成新的课程模式:国家课程+民族地区地方课程+校本课程。通过这种模式的改变, 将课程扩展到整个少数民族文化的范围之内, 包括民族的语言文字、文学、历史、地理、艺术、生产生活、科学、民风习俗等。[4]通过构建多元的民族特色的地方、校本课程体系 (如选修课、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等) 使得少数民族文化内容加入到教学当中, 多元文化的融合、多元活动的承载, 调动一切积极性。需要指出的是,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庞大系统的工程, 它需要教育管理部门、教育科研部门及教师在内的多种人员的参与, 同时还要考虑各地的实际情况, 在实施过程中逐渐完善。

2.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相结合。

民族学校是多元文化相互交流、碰撞的场所。既存在着优秀的外来文化, 同事也有社会主体文化, 另一方面还存在少数民族的文化。如前所述, 主要反映主流文化的国家课程在总课程中所占的比例为88%~90%, 而主要反映民族性的、地方性的文化知识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在总课程的比例仅为10%~12%。[5]因此,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仅仅靠学校教育难以完成的, 必须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结合起来, 比如一些家传技艺、民族歌曲、民族舞蹈等。学校若是必要也可讲学生家长邀请入课堂之中, 是学生和家庭成员形成良性的互动, 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同时, 在民族文化的传承方面, 民族学校还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组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组织学生去民族博物馆, 让学生参与民族文化的讲座等。这样不仅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 同时也可以使学校教育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 促进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 强化了家庭和社区的教育功能, 提升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的水平。

3. 培养创新意识, 增强学生传承的主动性。

任何一种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都不是消极、被动等待的结果, 需要文化主体积极主动地加以完善、创新, 增强文化本身的现代性和适应性, 只有如此少数民族文化才能愈久弥新, 被广大群众所接受和认可。正如某些学者所认为的那样:民族文化传承从本质上来说是“文化与主体的有机结合, 是文化的生产和再生产, 是对人的教育和再教育”[6], “文化传承不是简单的文化元素传递, 而是按照文化适应的规律和要求作有机的排列组合, 为新的社会秩序的建构作必要的文化要素积累。”[7]因此必须提升文化主题对该民族文化的创造更新能力。学校作为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场所, 对人的思维形成起着非常大的作用。作为民族教育, 一定要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能力和文化创新精神, 使其对本民族的文化充满好奇和信心, 热爱本民族文化, 只有将传承民族文化作为内心的潜在需求时,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才具有源源不绝的动力和源泉。

4. 加强民族中学的师资培训。

教科文组织《1998年世界教育报告———教师和变革世界中的教学工作》中指出:“大多数国家的师范教育虽然仍把重点放在教师的前期培养上, 教师的在职培训或进修在最近30年显得日益重要。某些国家在使用‘继续教育’一词。人们逐渐认识到, 教学同其他职业一样, 是一种‘学习’的职业, 从业者在职业生涯中自始至终都要有机会定期更新和补充他们的知识、技巧和能力。”[8]因此, 教师的在职培训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教师专业化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教师培训机构与民族学校相互脱节。前者不了解民族教育的基层情况, 所提出的理论多为意识流的堆积;后者埋头于具体教育教学工作, 无暇对已有的教学经验和成绩加以梳理和总结, 因此迫切需要民族教育的理论作为指导。针对这种情况, 应该加强两者的沟通和合作, 理论工作者到田野了解情况, 民族教师从对方获得理论指导, 引入多元文化教育观念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

摘要:多年来, 民族文化的传承大多依赖于民族群体自发的教育活动, 例如民族节日、民族习俗、民族宗教活动等。这种原生态的、内生的教育活动在民族文化传承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使少数民族儿童适应了本地区的文化生活, 同时也实现了民族文化的延续和传承。但是,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 在多元文化相互碰撞的今天, 在主流文化的巨大冲击之下,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面临着巨大的威胁。只依靠少数民族自发地传承活动是不够的, 同时还需要专门化的学校教育来完成。当前, 学校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 民族学校是少数民族儿童社会化的主要场所, 本文主要探讨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学校教育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关系。

关键词:民族学校,民族文化,文化传承

参考文献

[1]哈经雄, 滕星.民族教育学通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236.

[2][4][5]王鉴.我国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开发研究[J].教育研究, 2006, (4) .

[3]宝乐日.地方课程——少数民族地区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载体[J].民族教育研究, 2006, (2) .

[6][7]赵世林.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沦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2002:19-20

上一篇:入学生会外联部部长的演讲稿下一篇: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