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形体训练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论文

2024-11-06

分析形体训练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论文(共14篇)

1.分析形体训练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论文 篇一

时尚健身操在高校健美操选项课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摘 要: 时尚健身操作为一项新兴的体育健身项目,是高校健美操选项课教学的有效补充,弥补了健美操选项课教学的不足,迎合了体育社会化的需要,也是实现快乐体育、终身体育的一种有力途径。

关键词: 时尚健身操 高校健美操 选项课教学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在高校教育全面发展的时代条件下,传统健美操教学已经不适应高校大学生的基本健身锻炼的需求,时尚体育运动已经成为大学生青睐的一种健身、休闲、娱乐方式。将时尚健身操融入高校健美操选项课教学中,可以满足当代大学生“求新,求异,追求美”的个性心理和生理特点,有效提高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直接影响终身体育目标的实现。

1.时尚健身操的定义及特点

1.1时尚健身操的定义。

“时尚”一词如今已经成为媒体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之一。时尚体育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凝固,被人们普遍采用,最流行的,以健身、健心、健智、娱乐、休闲、社交为目的的社会体育项目;基本意为一切流行的社会体育项目,既包括可以竞技的各项运动,又包括一个人活动为主的健身娱乐活动。近年来,出现许多风格各异的健身操如:拉丁健身操、街舞健身操、搏击健身操、排舞、爵士舞、瑜伽等,这些健身操融舞蹈、音乐、体育为一体,形式活泼,简单易行,是集时尚性、健身性、竞技性、表演性、观赏性、社会性于一身的新兴体育健身项目,总称为时尚健身操。

1.2时尚健身操的特点。

1.2.1内容丰富、时尚,为当代大学生健身、娱乐、休闲、社交提供平台。

时尚健身操的内容紧随时代潮流,不仅动作编排吸取了时尚流行的拉丁、街舞、爵士舞、搏击、啦啦操等舞蹈元素,而且音乐风格丰富多样,这就为不同性格的人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当代大学生崇尚新颖、追求时尚,是思维活跃、个性对立、行为新潮的群体,传统的体育项目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现在的要求。时尚健身操在动作和音乐上都具有时尚、前卫、充满活力的特点,迎合了当代大学生的性格特征,他们可以通过参与达到健身、娱乐、缓解压力、增进友谊、提高社交能力等目的。

1.2.2不受场地、气候、时间的限制。

时尚健身操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可以根据季节、天气的变化灵活选择练习场地,诸如:操场、广场、街道空地,室内均可进行时尚健身操的运动。该项目的运动时间和强度,可以根据自身的闲暇时间、体力、兴趣等具体情况决定,相较传统的体育健身项目比较宽松和随意。

1.2.3利于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从大学生的心理特征看,时尚健身操没有过多的技术和规则要求,扬弃了传统的健美操的程序和模式,摆脱了规则的束缚,而是通过风格各异的音乐、动作特点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满足大学生的运动激情和自我表现欲望,逐渐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为终身体育意识打好基础。

2.目前高校健美操选项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授课内容单一,脱离社会需要。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健美操选项课教学的主要内容都是国家体育总局每四年推出的《大众健美操锻炼标准1-6级》等级动作。教学内容单一,固定音乐的套路动作势必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要。因此,目前急需更新教学内容级理念,才能使高校健美操朝着创新、健康的方向发展。

2.2教师缺乏动作创新意识。

所谓创新动作是根据练习者的需要在原有动作基础上,运用创造性思维引领学生的一种能力,教师知识机构陈旧,缺乏创新意识。

2.3教法单调,缺少灵活性。

教学中一味采用“注入式”教学方法,强调了教师主导,而忽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相对较少,限制学生的个性发展。高校健美操选项课教学应该在继承传统体育教学的基础上树立创新意识。

3.将时尚健身操有效运用到高校健美操选项课教学中的意义

3.1教学内同多元化。

传统健美操教学套路已经不能充分满足学生的需求,当代大学生需要有新颖、时尚具有时代气息的运动作为健美操选项课教学的有力补充,而时尚健身操的融入是遵循大学生个性心理的迫切需求,是实现快乐体育的有效途径。

3.2加强学生能力培养满足社会需求。

时尚健身操不断对出新的运动手段,使参与者不会将体育锻炼当做是枯燥乏味的苦差,而是变成丰富生活、调节情绪、振奋精神的良药,并从中深切感受到健与美的结合和鲜明的时代特征。时尚健身操提倡多元化,不同风格的健身操动作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3.3引领时尚潮流。

时尚健身操,无论是音乐风格,还是动作编排,都具有时尚、动感、前卫、活力、自由奔放的特点。大学阶段是青少年个性形成的关键期,他们对自我价值的实现充满向往,兴趣爱好广泛,是最富有激情的群体,倾向多功能、高层次、高情趣的时尚运动,期望在运动中收获健康、快乐的硕果。时尚健身操正迎合了当代大学生“求新、求异、追求美”的个性心理和生理特征,同时让大学生体会到创造的快乐。

4.建议

4.1加强健美操师资建设,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技能及课堂教学设计的创新能力。

4.2健美操选项课教学内容要紧跟时代步伐,将社会上流行的时尚舞蹈、音乐元素融入教学中。

4.3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断,并将国内外的时尚健身操的资料提供给学生,引导学生参加多种多样的健身操活动,这样才能使健美操选项课与时俱进,符合新时代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魏纯镭.时尚健身[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2]马洪涛.现代健美操训练方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3]欧秀伶.浅析时尚健身操与高校健美操教学[J].天津农学院学报,2007(2):55-57.[4]宋海辉,戴狄夫.新时期时尚健身舞于高校健美操教学[J].内江科技,2006(6):61-62.

2.分析形体训练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论文 篇二

1. 运动表象训练的含义

运动表象训练方法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基础, 采用语言暗示和心理暗示加深记忆与想象, 刺激大脑快速思维活跃度, 将视觉表象感官同动觉神经形成有机联系, 给身体肌肉组织的用力强度、用力方法、运动速度、对空间的感应和身体平衡一个心理暗示, 是有意识地积极利用人体大脑中已形成的运动表象进行训练, 有意识地在大脑当中反复想象和感受理解和掌握动作原理的一种训练方法, 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动作。

2. 对运动表象训练在健美操教学训练中的分析研究

对运动表象训练在健美操教学训练中的分析研究, 主要以理论资料研究和对比研究作为研究方向。理论资料研究主要是根据研究目的和实验内容, 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 仔细分析总结, 为研究提供科学的理论事实依据。对比研究就是对两组以上的实验人员进行不同的教学, 参照对比, 为研究提供科学的事实基础。

(1) 运动表象训练的优势。首先, 保证学生快速掌握动作技能, 提高学生的运动成绩。合理运用运动表象训练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降低对复杂动作技能的学习难度, 加深学生对复杂动作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其次, 有效开发学生智力, 让学生学会自主思维。在健美操教学训练中, 教师通过优美的动作示范和生动的语言暗示, 使学生在大脑中反复想象动作要领, 在加深记忆的同时, 让学生学会了自主思维, 长期下去, 必然能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

再次, 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运动表象训练在教学训练过程中, 学生不但要反复想象动作技能的要领, 还要不断通过语言进行心理暗示, 以提高对动作的掌握准确度和掌握效率。为了达到动作标准, 在不断的反复训练过程中, 学生必须要将所学动作准确表达出来, 无形之中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最后,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运动表象训练在健美操教学训练过程中对运动生动有趣的表象训练, 主要依靠学生自主的训练学习, 能有效促进学生积极思维, 增加学习兴趣, 进而提高活动能力, 更好地完成技术动作, 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2) 运动表象训练方法的实施步骤。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让学生观看学习, 教师跟进讲解, 让学生建立初步的概念。语言引导暗示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想象去学习动作, 使学生头脑中出现的动作与现实动作趋于一致, 动作规范准确。可以让学生闭目思考想象, 从旁进行语言音乐暗示, 使其产生良好的动作本体感受。

在学生学习新动作前, 让学生先观看示范动作或教学录像两遍左右, 运用运动表象训练方法先将整体动作在心里完成几次, 直到能基本完成演练过程为止。简单放松后, 再次观看示范动作或教学录像, 进行练习, 要凭借自我感觉结合他人的动作学习进度进行分析判断, 然后再反复想象各个动作的顺序名称、各节各段技术衔接。

3. 运动表象训练在健美操教学训练中的应用建议

将运动表象训练方法引用到健美操教学中, 有助于健美操教学效率和质量显著提高, 但由于受某些条件和环境的制约, 将运动表象训练方法引用到健美操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需要健美操教学工作者去克服。

(1) 加强场地设施建设。有些地方比较落后, 受条件限制, 运动表象训练得不到有效进行, 需要加大对基础设施的建设, 满足教学需要。

(2) 加强教师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培训。由于条件限制, 没有专业的健美操教师, 多由其他课程的教师临时代课, 因而缺乏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 导致学生学习进度不理想, 教师讲授事倍功半, 所以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加强理论知识及动作实践培训。

(3) 采用多种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不能只采用常规教学方法或运动表象训练方法, 应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相互借鉴, 提高健美操教学质量。

加强对运动表象训练在健美操教学训练过程中的影响研究, 将运动表象训练方法和常规教学中的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 取长补短, 相互借鉴, 提高学生对动作技能的熟练掌握程度, 更好地为健美操教学工作服务, 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方春燕.表象训练法在高考体育专业健美操专项备考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 (28) .

3.分析形体训练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论文 篇三

【关键词】高校体育 体育教学 体育训练 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205-01

截至到目前,多球训练法已经成为了高校乒乓球教学训练中常用的一项教学训练方法,然而任何一项教学训练方法必然都有其优势和不足之处,乒乓球多球训练法也不例外。笔者通过对其在实际教学训练中的运用进行科学分析,并提出一些值得注意的事项,从而为教学训练如何发挥其最大的优势和教学效果做出总结。

1.多球训练法在高校乒乓球教学训练中的优势

高校乒乓球的多球训练与其他训练手段相比,是有着极大的自身优势的,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1)弥补徒手练习的枯燥。乒乓球运动由于球体体积小,击打灵活,不像足球、篮球那样容易接住,往往在训练中出现丢球的现象,这样会使得大量的训练时间浪费在捡球上,并且徒手练习非常的枯燥,而多球选连发正好可以弥补这些不足,对于提高学生的联系兴趣很有帮助。(2)增加练习密度。多球训练教学法的运用,可以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的击球数量和练习强度大大增加,对于学生尽快掌握乒乓球运动的技巧、提高技术动作熟练度都是有着较强的促进作用。(3)有利于高难度技术动作的掌握。乒乓球运动是一项技巧性非常强的体育项目,对于技术动作上也有着较高的要求,其中不乏一些难度非常大的技术动作,平常的普通练习是很难达到理想教学训练效果的。(4)保持联系的联惯性,加快步法掌握。多球练习相较于单球练习来讲,其中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是保持了练习的连续性,学生可以连续跑动,这是单球练习不可能达到的,而且学生在此过程中对于各种各样的步法的练习也得到了强化,例如一些前后步法、左右移动步法以及一些结合步法。通过多球练习能够保持手法和步法的有效结合,对于提高学生对步法的掌握有重要的意义。 (5)有助于学生身体素质水平的提升。在进行多球练习时,供求者可以用比学生对练速度、节奏都要快的多的球来让练习者进行还击,这种练习的方式球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学生身体素质水平的全面提升。

2.多球训练法在高校乒乓球教学训练中的不足

主要有以下两点。(1)多球训练与实际的比赛或是对练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异。在高校的乒乓球教学训练中,教练人员往往经历和时间有限,供球多是由学生或是攻球机来完成,如果学生供球的水平本身就不足,这样直接会导致练习者形成错误的技术动力定型。长此以往采用单一的多球训练的方式来开展乒乓球教学训练,既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造成练习效果的下降。(2)多球训练对供球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在利用多球训练进行各种组合练习时,对供球者的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对球的旋转、落点以及速度等也要进行有效的控制才能获得理想的成效。

3.在高校乒乓球教学中应用多球训练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3.1应注意合理的安排练习间歇

乒乓球多球训练的特点决定了其联系的密度和強度是非常大的,这一点对于学生的体力是有更高的要求的,然而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一旦练习的时间过长,学生很容易产生疲惫,进而产生联系的消极心理,不利于知识和技术要领的掌握。

3.2把握好练习的速度和节奏

任何训练都是有一定的规律的,是与练习的内容、学生技术水平以及学生自身的训练状态紧密相联系的,所以,在高校中的乒乓球训练教学中,对于多球训练是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综合状况,科学合理的规划练习的速度节奏。

3.3重视练习的质量效果

在高校的乒乓球多球训练中,由于其训练的密度和强度相对较大,对于学生的运动动作的素造是具有较快作用的,但是与此同时,一旦练习的动作是错的,便会使学生形成错误的技术定型,对后续的练习造成严重的影响,基于此点,在使用多球训练发的练习中,我们是要以训练质量最为基本前提和要求的。

3.4注意与其他训练方法的结合使用

任何一种教学训练法都会存在自身的局限性,没有一种是万能的,就目前高校的乒乓球训练的教学任务来看,单纯依靠一种多球训练法是难以完成实际的教学目标的。因此,教练员也要观察学生的实际整体状况或不足之处,有机结合一些其他的训练方法或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训练。

4.结语

多球训练法在高校乒乓球训练教学中作为普遍的教学训练手段,在促进学生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上,均有着重大的促进意义,但是我们也要注意训练中出现的问题,科学的运用多球训练法,才能充分发挥出训练优势,从而促进我国高校体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占叶俊.合作学习在高校乒乓球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考试周刊.2007(05)

4.分析形体训练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论文 篇四

摘 要:缺少发展性是国内高校心理健康教 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解决发展性问题的对策是将素质拓展训练引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中,通过体验感受、分享交流、总结应用等环节,激发受训者的潜能,促进其团队意识的形成,并借助训练后的触动、感悟和思考,指导其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素质拓展训练;高校;发展性心理教育;应用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9)11-0138-03 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20多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仍存在不同地区、不同高校之间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非常严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尚需提高,心理健康教育以补救 性为主、还未转向以发展性为主等问题[1]?;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存在“重心理 治疗,轻能力培养”、“重障碍性咨询,轻发展性咨询”的情况。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多处于 一种出现问题消极应对的状态,对学生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必要的指导。一些高校认为,心理咨询的对象只是针对存在心理障碍、有人格缺陷的那部分学生,而与多数心理健康 但面临着成长与成才、情感与事业、日常生活事件的处理等诸多问题的学生无关,致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和范围受到局限,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作用的发挥[2]?。

笔者认为,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事业发展的困惑之一就是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不够显著。许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对象仍集中在有心理困扰和心理疾病的少部分学生 身上 ,工作的重心仍然放在对心理危机的干预和对突发事件的处理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从表面 上看虽然开展得红红火火,但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健康人格的培养和坚强意志的磨练等发展性教育缺乏有效的途径。因此,如何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心转向以发展性为主是高校心理 健康教育研究者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提出将素质拓展训练引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在实践中探讨如何发挥素质拓展训练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作用,将全体大学生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针对大学生共同的成长问题给予指导,重点放在大学生的潜能开发和心理素质的优化上,同时,兼顾对少数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的咨询、 治疗与行为矫正。 一、素质拓展训练的含义

拓展训练是全球规模最大和历史最悠久的户外体验式教学模式[3]?。素质拓展训练 在20世纪90年代初进入我国,主要应用于对企业员工的培训。素质拓展训练在各大高校中应用的还比 较少,仅有部分高校在个别院、系对部分学生开设拓展训练课程[4]?。 素质拓展是对人的一种体验式培训和锻炼,是对人的思想、心理、意志、品质、能力、身体以及顽强精神的一种磨练和考验。同时,也是对人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临场经验的模拟和训练。现代素质拓展是将传统场地拓展训练与生存体验相结合,以在做中学为中心的全新体验式培训方式。它利用自然环境,通过精心设计的项目达到目的,全面提高受训者的人格品质、心理素质和团队精神[5]?。拓展训练借助于教育学、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等相关学科的成果,针对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特点进行设计,让学员在模拟或自然的环境下获得体验,接受个人潜能的激发和团队凝聚力的挑战,并共同分享参加活动的感受的一种课程[ 6]?。

拓展训练与传统的认知教育不同,是一种现代人和现代组织突破传统教育思维和模式的全新学习方式和训练方法。其特点为以项目体验为载体,以态度训练为主旨,以行为改变为方向。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阅读到的信息,人们可以记住10%;对于听到的信息,可以 记住20%;对于看到的信息,可以记住30%;亲身体验的事情则可以记住80%。体验式培训 是让学习者通 过亲身经历,从根本上改变原有认知,并在习惯和行为上有一个新的改进和突破。拓展训练作为 一种“先行后知”的现代学习方式和训练方法,在形式上融体育与娱乐于一体,可以激发、调整、升华和强化受训者的心理、身体、品德素质和潜能,力求使受训者达到心态开放稳定、 敢于应对挑战、富有创新活力和团队意识形成等目的,并借助训练后的触动、感悟和思考,影响 和指导其未来的事业和生活[7]?。 二、素质拓展训练应用于高校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中,我们发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比较单一,使得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覆盖面和学生的受益面比较狭小。因为,从心理健康教育的层次上看, 首先是发展性心理教育,其次是预防性心理教育,最后才是矫治性心理教育。目前, 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预防性心理教育。有关研究表明,单纯进行心理健康教学、咨询和讲座不能显著地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8]?。二 是矫治 性心理教育。如对学生实施个别心理咨询或治疗,实施不同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等。事实上 ,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更为广泛,其重点是培养全体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力、良好的人格特征、坚定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精神。但由于缺乏合适的途径,致使其发展速度缓慢,实效性 不够。由此 ,将素质拓展训练引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非常必要,对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扩大心 理健康教育的受益面,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素质拓展训练可以激发学习主动性,培养健康的生活态度

素质拓展训练的教育主旨就是“你的拥有超过你的想象”,让学生相信每个人都拥有比自 己 的想象多得多的勇气、力量、智慧和善心,以行为促进大脑功能的改善,激发内在潜能。通过素质拓展训练,可以让学生把拓展训练的体验有效地迁移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从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培养健康的生活态度。

2.素质拓展训练可以磨练大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大学生对挫折的承受力 素质拓展训练的目的虽然不是挑战大学生的身体极限,但对体能也有一定的要求,在完成目 标时突出了任务性与技巧性。大学生经历这样的体能挑战后,能够培养其坚强的意志力。当代大 学生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很容易被打垮,缺少对挫折的承受能力。通过素质拓展训练,大学生完成 了平时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激发了其潜能,提高了其对自身的正向评价,从中让他们看到 了自己的另一面,在心理素质的锻造过程中使其拥有了信心,增强了对挫折的承 受力。

3.素质拓展训练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增强生活适应能力 素质拓展训练让很多独生子女在团队中学会沟通,学会完成任务,学会将个人目标与团队目标相融合,学会和团队成员一起体验成功的喜悦,总结失败的教训,懂得在帮助 团队的同时,也是在帮助自己,这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是一种最好的方式。拓 展训练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极具实用性,融趣味性与知识性于一体,能够使大学生在挑 战各种困难中提高自身的素质,在协同解决问题中增强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素质拓展训练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1.素质拓展训练的基本过程

多数研究者将素质拓展的基本过程总结为信赖关系的确立、目标设定、挑战极限、高峰体验、幽默与愉快、解决问题等六个方面[5],[9]?。笔者认为素质拓展训练的过程 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体验感受、分享交流和总结应用。(1)体验感受

在参与训练前,先要通过“破冰”项目建立信赖关系,并进一步设定团队的任务与目标。信赖关系是素质拓展训练开展的基础。从第一个“破冰”项目开始,使团队的伙伴之间迅速建立起一种亲切、相互信赖的关系,而且在接下来的项目中逐渐强化这种信赖关系。目标设定是在素质拓展训练中发挥团队作用的有效因素。在每个项目中都有一些特定的困难或问题 等待团队成员共同解决。通过设定团队目标,可以使全体成员学会如何分担团队的责任。在参与、体验和感受的过程中,挑战极限,释放心理压力。在素质拓展中,慎重地 设定了许多看起来是危险的、使参训者感觉到有心理压力的活动。这决不是单纯地追求惊险体 验,而是要让参训者挑战心理极限,克服困难去真正地释放心理压力。通过高峰体验,让每名成员都有机会拥有自信。拓展训练设置了一系列特殊的情境,让参训者能够释放压力 ,在团队的支持下积极挑战自我,这是非常容易激发参与者高峰体验的训练课程。(2)分享交流

在参与、体验和感受的过程结束后,由团队指导老师引导每个成员进行分享、交流和思考。这个环节是在前一阶段的活动或游戏结束后必须开展的一个环节。没有团队成员之间的分享 与交流,素质拓展训练就变成了无源之水,就会流于形式,就不能实现其深层次的价值和意义。因此,这一环节,非常考验指导老师的组织、引导能力,对习惯了被动、等待的大学 生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只有让每个团员都能够真诚地与他人分享自己在参与活动时的感 受,让每个成员通过互相交流引起情感的共鸣,让感觉和思维产生碰撞的火花 ,才能引起团队成员对素质拓展训练本身的思考及对拓展训练之后人生的反思,这样的分享和交流才是最有价值的。

(3)总结应用

素质拓展训练的终极目标是在拓展训练活动结束后,对拓展训练过程中的点滴收获加以总结 和 应用。在上述分享交流的基础上,每个成员都应该在活动结束后,对自己在拓展训练过程中 参 与的主动性,表现出来的正性和负性的情感体验,自己对任务完成和角色分工等方面的承担 状况,自己所得到的经验教训等进行一次认真、仔细、完整的分析与总结,并将素质拓 展训练的收获应用于今后的生活实践中,实现理论学习向实际应用的迁移。 2.素质拓展训练的主要内容和操作模式

以浙江工商大学为例,学校现有“孤岛求生”、“穿越沼泽”和“相依为命”等十四个素质 拓展训练项目。这些项目的设计都经过多次论证与调研,将企业团队培训中流行的拓展训练项目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将素质拓展训练活动引入的重心放在解决大学生 心理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上。如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意志品质不坚定,人际交往中表 现出来的不成熟等,这些都是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发展性心理问题。 浙江工商大学实施素质拓展训练的操作模式如下: 第一,全体学生都可以自由组队或以班级、社团、学生会等组织为单位,由二级学院相关的 辅导员、班主任等教师担任责任人,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提出预约申请。

第二,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统筹安排各团队的训练活动,协调拓展训练开展的时间和场地,指派受过专业培训的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担任指导老师。 第三,由带队老师对训练活动进行全程指导。活动结束后,学生所在团队要对活动进行总结 ,同时,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要定期对素质拓展训练的实施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和总结回顾,提高训练的质量。

四、素质拓展训练在高校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应用的思考

首先,高校应将素质拓展训练课程纳入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体系,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需求,开设有规定学分的必修课或系列选修课。针对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和身心发展的特点确定教学的大纲、教学的规模和教育的目的,激发大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丰 富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

其次,素质拓展训练可以与高校的体育教育实现优势互补,从而拓宽训练的渠道。素质拓展 训练对场 地、器材和设施的要求不高,成本也很低。目前,国内的素质拓展训练主要采用场地、水上 和野外三种培训方式。高校的体育场完全可以作为培训的场地;有游泳池的高校也可以将其作为水 上 项目的培训场地。至于具体项目的设施建设和维护费用也是相当低的。总之,素质拓展训练 提倡回归自然,在自然中促进身心的发展,并从中获得感悟。目前,高校的校园环境建设得都很 优美,校园的草地、广场,甚至小桥和流水都可以作为素质拓展训练的场地。高校完全有条件拓宽素质拓展训练的渠道,使素质拓展训练的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第三,素质拓展训练能够取得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团队指导教师的组织、监控、引导 和归纳能力。拓展训练要求指导教师具备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医学等学科知识,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协调应变、引导和预见能力,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目前,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因此,要想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有效地开展素质拓展训练,还需要对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进行相关的、系统的专业培训。

第四,素质拓展训练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安全问题。素质拓展训练的一些训练项目对参训的学生在心理上具有较高的挑战性。同时,拓展训练也存在一 定的危险性和安全隐患。要提高挑战性而降低危险性,必须建立科学、周密的安全保障系统,为拓展 训练的顺 利开展提供安全保障。 第五,素质拓展训练必须让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以项目体验为载体的拓展训练最大的特点 在于,其以受训者的体验为基础,并抓住了人类学习习惯的关键,以各种方式模拟在实际的 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情况,虚拟各种场景让队员去亲身感受。这种体验式学习活 动本身具有极强的娱乐性。同时,也具有极强的引导性。素质拓展培训在引导学习者进行活动与游戏的同时,也必须同步引导学习者进行思考,把训练中的收获迁移到日常的生活中,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娱乐的层面上。拓展训练活动打破了过去说教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参加素质拓展训练项目,主动地在体验中学习各种技能,并养 成持之以恒的习惯,用“生活的训练”引导其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促进其德、智、体的全 面发展,这就是拓展训练的主旨。

素质拓展训练的形式是多样的,随着目标人群的不同、训练目的的不同,可以设计、开发出 更多的训练项目。但万变不离其宗,素质拓展训练的宗旨是锻造个体的心理素质,提高其心 理健康水平,从而实现挖掘潜能、发挥创造力、培养个体的团队精神和造就高素质的人才的目 的。在高等院校 心理健康教育中开展素质拓展训练大有裨益,但其推广需要得到各级教育工作者的积极配合 与大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宋颖惠,李志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和对策[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3(4).[2]孔伟,武文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模式的构建[J].继续教育研究,2008(11).[3]孙克成,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良性影响的价值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9).[4]陈军.拓展训练对促进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研究[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4).[5]卞小华.素质拓展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平原大学学报,2008,25(3).[6]李薇,肖丽哲.拓展训练在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应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24(2).[7]朱广奇,李永建.从拓展训练的特点看其对大学生的心理促进作用[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7(9).[8]盛义岭.拓展训练课在高校开展的可行性分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7(5).[9]高飞.心理拓展训练探讨[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3).?

5.分析形体训练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论文 篇五

[摘 要]商务礼仪是在商业不断发展基础上产生的,是提升一个人精神风貌的重要途径。形体训练是一种重要的商务礼仪,通过有效的训练能够更好的展现一个人的精神风貌和气质。为此,文章结合形体训练内涵、特点,在阐述形体训练在商务礼仪教学中应用重要性的基础上,具体分析怎样将形体训练应用到商务礼仪教学中。

[关键词]形体训练;商务礼仪;重要性;应用策略

形体训练不仅是对一个人肢体的训练,而且也是对一个人艺术气质的培养从而提高其自信心及个人综合素质。在商业化的不断发展下,作为一名商务人员不仅要具备基本的商务礼仪知识,而且还要通过科学的形体训练来塑造健美挺拔的身形以及优雅大的艺术气质。为此,文章就形体训练在商务礼仪教学中的应用问题展开探究。

一、形体训练概述

1.内涵

形体是身体在先天基因和后天行为习惯基础上体现的一种稳定体态特征。形体训练是一种姿态优美、高雅的运动健身项目,主要主要是以舞蹈,体操,艺术体操为主要的练习方式,通过这些训练塑造优美的体态,养成良好、高雅的气质。

2.特点

在商业的快速发展下,商务礼仪渗透到商务活动的方方面面,不仅包含商业接待女子形体规范,而且也包含常见的商务社交。根据男女训练特点和要求的不同,形体训练需要制定不同的训练方法和训练目标。比如对于女性的形体训练要求线条优美、气质刚柔结合。形体训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体态特征的完善来为学生未来工作提供更多保障。

二、形体训练在商务礼仪教学中的作用

1.能够帮助商务人员形成良好的身体素质和精神素质

形体是向外界传达身体素质和精神素质的重要渠道,是一个人气质的重要体现。在当今的商务社交领域,人和人的交流中会散发出一种独特的魅力,社交过程中一个不经意的语言或者动作就有可能破坏社交氛围。通过有效的形体训练能够让商务人员在社交活动中时刻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镇定自若,有效把握对方的心理状态,提升商务活动成功的可能。

2.能够为社会主义经济市场发展提供更多适应性人才

深受改革开放的影响,我国第三产业发展快速,第三产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大量人才,比如商贸人才、交通人才、服务人才、交通人才等。这些领域的人才在工作中需要和客户打交道,其形象、礼仪素质等深刻影响企业的发展。有效的形?w训练能够为第三产业发展提供具备学识、能力、形体、礼仪等素质的高素质人才。

3.能够规范学生的姿态

受不良生活习惯和缺乏规范指导的影响,现阶段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普遍存在姿态不规范的问题。在个人姿态不规范的情况下无法向人们彰显出学生的个人活力。从发展实际情况来看,大学时代礼仪修养现状和社会人才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另外,在为人处世方面,学生的学习没有严格遵守相关礼仪规范,行为举止不符合社会对自身的要要求。通过规范的形体训练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规范学生的姿态,并为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提供有力支持。

三、形体训练在商务礼仪教学中的应用

1.制定科学合理的形体训练标准

为了提升形体训练的发展效果,相关人员需要根据学校商务礼仪教学情况以及社会发展对商务人才的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形体训练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当前市场的人才需求和商务发展基本规律,结合实际安排形体训练的教学内容,增强形体训练教学的社会适应性。另外,在开展形体训练的时候教师还需要及时总结形体训练可能遇到的问题,有策略、有侧重的开展形体训练教学。

2.按部就班、循序渐进的开展形体训练

为了提升商务礼仪形体训练教学成效,在开展形体训练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按照从简到难的顺序进行,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要充分考虑学习者的实际学习情况,在形体训练教学中贯彻落实人本理念,尊重学生的个体学习差异,避免出现盲目教学的现象。另外,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开展主动训练,结合个人身体素质和学习情况制定适合自己训练的方案计划。在形体训练的过程中可以为学生的学习配备相应的音乐,营造轻松、和谐的形体训练学习氛围,在学生放松身心的同时达到良好的形体训练成效。

3.增强形体训练的完整性、连贯性

形体训练是商务礼仪教学的重要组成,为了提升教学成效,在具体的训练中需要明确形体训练的关键点和训练目的,将形体训练和商务礼仪知识教学结合在一起,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形体训练难度,保证整体训练学习的连贯性,不能出现半途而废的现象。在开展形体训练的时候需要在一项工作完成之后再继续开展下一项工作,并确保形体训练和其他商务礼仪知识教学的密切关联,为学生的学习打造一个系统化、连续化的商务礼仪知识网络体系。

在开展形体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认识到形体训练和商务礼仪教学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不能在没有完成上一个教学目标的情况下就开展下一个目标的训练和学习。在训练的时候要按照一定的步骤循序渐进的进行。

4.改革形体训练考核体系

在开展形体训练之后需要对形体训练考核体系进行相应的改革,将形体考核纳入到考核范围内,根据形体训练教学的内容调整相应的考核标准和考核方法。针对形体训练考核内容和发展特点,可以充分借鉴艺术考试中的考核方式,适当的降低考核标准,并对超出考核一定考核标准的学生予以加分奖励,将形体考核成效和最终的商务礼仪知识考核成绩作为学生最终成绩评定标准。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今,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形体训练,形体训练作为商务礼仪的重要组成,通过有效的形体训练不仅能够帮助人们塑造良好的姿态,改变你原有不良的生活、行为习惯,而且还能够帮助人们在商务活动中塑造良好的形象,为商务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重要支持,为社会的进步发展提供更多高素质人才。为此,结合商务礼仪中形体训练的内涵、特点、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需要相关人员加强对形体训练教学的深入研究,结合实际建立科学的形体训练标准,完善形体训练内容,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其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6.分析形体训练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论文 篇六

我国的社会发展水平有了很大的发展,因此我国相关部门也越来越重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体育教学作为我国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也需要不断的改革,因为以往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很好的满足人们对体育教育的需求,当前我国的体育教育事业应该充分的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同时还要创造出一种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建设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更好的顺应当今时代的发展,反思训练很早之前就在西方开始盛行,这种教学方式也逐渐的应用在体育教学当中。

1反思训练的概念和作用

1.1反思训练的概念

反思训练最早起源于英国,英国的研究人员指出应该及时的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和记录,同时还要很好的总结出学习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在这些问题当中吸取经验和教训的过程,之后,很多研究人员都将这种反思训练应用在各种课程的培训当中,同时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2反思训练的作用

自从反思训练出现以后,在我国的体育教学中一直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能够有效的学习人员的学习乐趣,同时也可以有效的提高学习者独立观察事物的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还要通过相应的反思,来不断增强和他人的沟通能力。其次是学习者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很好的进行自我反省,这样就避免了以后发生同样的错误。最后是学习者通过反思可以更好的对自身所学的内容和学习模式予以理解和适应。所以,反思训练在实际的应用中可以很好的起到让学习者更好的通过体验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了解。

2反思训练与体育教学

2.1反思训练和体育教学的联系

反思训练是在体育教学中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最近几年,我国的很多优秀的体育工作者都将自己大量的精力都放在了体验式教学的应用当中,对体验式教学而言就是指通过学习者自己的实践和体验来获得最真实的感受和最直接的知识,也就是说将以往教学中的以教师为主体转变成学习者是课程的主体。实际上在生活中我们很容易就会发现越是惊心动魄或者是比较少见的经历就会越让人记忆犹新,在学习的过程中,这一规律也是客观存在的,使用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习者更容易接受体育教学的内容。

当前,各个国家对教育都加大了重视和投入的力度,这也给教师使用体验式的教学模式创造了非常好的外部条件,同时其也会拥有更大的发展前景,将这种方法应用在体育教学中将会对体育教学产生十分积极的作用。

2.2体育教学中应用反思训练的优势

第一,这种方法的应用使得体育教学的水平又上了一个台阶,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教师的经验基本上都是在教学活动中不断积累起来的,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的对教学的情况和心得进行归纳和总结也对教师本身教学水平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对体育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有着非常关键的推动作用,教学实践说明课后的总结和反思为教学资源的开发提供了很多好的实例和素材。根据一味教师的回忆,他在给学生上体操课时做了很多的努力之后都无法让所有的学生掌握相应的动作要领,但是在这之后这为教师做出了详细的总结和反思,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的利用学生资源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学生才能将这些要点牢记在心。从而也可以充分的改善自己的教学效果。

第三,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很好的提高学校进行体育教学研究的能力,体育教学中经常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反思可以很好的保证学校自身的科研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同时学生在进行体育学习的国兴城中也可以使用这种方法,对学生来说,使用这种方法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独立观察和自我反思总结的能力,通过这一流程,学生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还可以很好的理解和掌握教师所教授的内容。

3将反思训练有效的应用到体育教学当中

3.1反思训练目标的评定

目标的设定是教学活动中最为基础也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这一目标制定的合理性直接会影响到体育教育的水平以及学生对体育技能的掌握,而在相应的目标得以确定之后就要求教师应该时常对反思状况的完成情况进行详细的检查或者是目标在实施的过程中是否存在着较难实行的状态。而对学生而言在进行体育学习的过程中收缩制定的目标是否能够和自身的发展需要相适应,如果没有完成就需要思考为什么这一目标没有完成,同时还要考虑到以后怎样才能完成这一目标,所以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在实际的教学和学习中经常性的总结优势和不足,同时还要对这一情况进行记录,防止在日后出现同样的不足。

3.2反思训练的成功做法

站在体育教师的角度上来说,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按照一定的.方式总结和反思教学中比较成功的地方,同时还要分析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效果,同时还要对这些现象和内容进行记录,以便将这些成功的经验应用在日后的教学工作中。而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来说,学生需要在自己的日常学习当中找到自身学习成功的原因,同时还要对成功的具体表现进行详细的分析,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也要将这些成功的经验加以应用,以实现更好的学习效果。

3.3反思训练中的薄弱环节

在任何一个课堂当中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在教师方面,其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同时还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特点进行仔细的观察,了解学生的思想,同时还要和学生取得良好的沟通,积极的听取学生提出的各种建议和意见。

对学生而言,学生需要不断的去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还存在着哪些不足之处,对于一些注意力无法集中的学生来说,要思考其为什么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学习当中,同时还需要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加强自身的道德建设,从自身找原因,从而改善学习的效果。

4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将反思训练应用于体育教学中对增强体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现阶段,无论是教师教学还是学生体育学习均已离不开反思训练的参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已不适用于现行体育教学的需求,因此,这就需要以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增强教学质量和水平为目的,力争构建能够促进学生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全面发展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崔瑞娟.刍议教学反思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文理导航:下旬,(8)。

[2]邝鑫。体育教学反思六法[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1(8)。

[3]顾大成。大学体育教学的现状与改革[J].体育科技,2011(3)。

7.分析形体训练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论文 篇七

建构主义理论站在学习者的角度对建构知识进行关注的一种理论。 学习的过程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发生的额,它的过程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活动而实现的,所以“情境”、“会话”、“协作”以及“意义建构”四要素构成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情境”发生在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对于学习建构意义情境的创设,对于情境的创设是教学设计中的重要的内容;“会话”是指学生之间通过会话对学习任务的完成进行商讨,下面要说的写作过程也是会话的过程,在会话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成果要在小组中进行分享,这是建构主义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的目标;“协作”是发生在学习过程终结的一个环节, 协作主要是指对学习资料进行搜集、 分析以及对学习成果进行评价;“意义建构”是真个学习活动将要达到的最终目标,这种建构指的是对事物的规律、性质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建构。 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懂得和掌握建构的意义,帮助学生掌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掌握事物之间的性质和规律,理解学习活动中的内在联系,这就是学习内容的认知结构。 建构主义与传统的学习理论相比,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改革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 教学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来说只需要起到帮助的作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具体的教学中不要求教师将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

2.1、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教学应该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建构主义在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更加强调学生对于外部信息的选择与加工,激发学生主动的构建信息。一般来说,学生对于知识的建构都具有一定的知觉选择性,他们的学习过程不应该是简单的知识积累,在知识理论中应该包含新旧知识之间的冲突,还会涉及到认知结构的重组,是认知结构和认知过程的主动构建。 通过不断的练习以及不断的与教师的交流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再经过多方的交流与合作对知识结构进行不同程度的完善。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参与的意识增强。为了顺应“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改革潮流,建构主义为学生学习提出了相应的目标,主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新教学目标的影响下,教师应该将教学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有效的发挥, 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改革改变了学生在学习中的被动地位,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影响下,学生开始对新知识进行主动的探究,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去被动的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主动的去发现新知识,主动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2.2、使学生的社会化进程得到加快

对于健美操教学的研究不能放在一个小范围中进行研究,而应该将它放在应该将健美操教学放在社会的大背景之下进行研究。不能将学生的健美操运动看做是简单的肢体运动,它更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心理活动和生理活动得到并存的一种方式,甚至可以将健美操教学看成是人的信念、意志以及品质和个性的一种展示,同时也是人与社会相融合的一个过程。

2.3、使学生的身心发展更加完善

在健美操教学中, 教师应该让学生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每个人都是与别人一样的平等的主体,学习活动的过程应该是相互尊重、相互沟通、相互合作的过程,在健美操学习中学生应该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要学会尊重别人和欣赏别人,同时在学习中还可以使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得到相应的提高,在健美操的学习中帮助学生形成完善的人格,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2.4、使体育教学方法相应革新

建构主义的角度应该是学习者,从学习者的角度对知识结构进行梳理,从而更好的掌握知识的原理,使学习过程更加符合学习的内在规律以及学习者对世界的了解的规律。建构主义理论对教学改革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使教学方式逐渐向社会化、人性化和科学化发展。

2.5、有助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建构主义者更加强调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将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学习作为教学的基本任务。所谓的教学过程就是师生之间对世界意义进行合作性构建的过程,并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的过程。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建立在正常的教学活动和学习效率有所提高的基础上,教学观念只有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才能使学生对运动技术的学习产生兴趣,并且起到应有的引导作用,同时还可以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进一步拉近,使教师和学生双方在心理上形成互动互补的关系。

3、结语

建构模式在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为师生的交流营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相应提高。在多样的教学模式影响下,教师在训练中不断的鼓励学生、激励学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信息知识量得到扩大,同时也突出了学生个性。

摘要:本文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主要的依据,在结合健美操教学训练自身的特点,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健美操训练中的应用改革进行具体的分析,以使健美操框架教学体系的建立得到促进,使学生的体育锻炼能力得到提高,进而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意识。

8.摄像在健美操运动训练中的应用 篇八

关键词:摄像;健美操;训练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许多高科技成果已直接引入到健美操运动中,CAI(Computer Assisted Instraction缩略:CAI,俗称:多媒体课件)就是其中之一。CAI集文字、图形、图像、摄像等多种技术于一身,是一种全新的训练方法和辅助手段,通过摄像和健美操运动的整合应用,既可以激发运动员的学习兴趣,增强运动员对具体动作的直观认识,形成动作完整概念,又有效地培养了运动员的学习自主性,充分发展了运动员的能力,使运动员在短暂的时间内掌握准确的运动技术要领,接受更多有关知识,同时也为教练员提供了全新的训练方法和辅助手段。

一、摄像在健美操运动训练中的功能优势

1.激发运动员的学习热情。运动员在学习健美操的过程中,由于其身心发育的原因,往往容易产生兴趣的转移,摄像的训练方法和手段生动活泼、趣味性强,克服了过去教练员边示范边讲解的传统的教育模式。摄像把枯燥的训练,变得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极大提高了训练质量,带运动员进入愉快的训练中,使运动员对健美操感到极大的兴趣。

2.帮助运动员建立正确的视动表象,有效提高运动技能。健美操运动是一种复杂多变的运动,我们可以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通过摄像把教练员自己很难示范清楚的技术环节,通过摄像的慢放、停镜、重放等方法手段,结合讲解、示范表现出来,这样就能够帮助运动员看清楚每一瞬间动作的技术细节,教练员就可以讲解各个分解动作的要领,演示成套动作的全过程,进而抓住动作的关键部分,突出重点、难点。更快、更全地建立起动作表象,提高了运动员的学习效率。

3.提高运动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CAI技术,把各种不同的动作技术,技术难点、重点,常见错误动作制作成课件,化难为易,化动为静,强化运动员的理解力,在运动员训练时让运动员观看,并与运动员一起分析比较,提出问题、解答问题,可以提高运动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可以给出几组成套动作的录像,(其中包括跳的好的、较好的、一般的、差的等几种情况)让运动员开展协作学习,分小组观察、比较、分析、交流、讨论,然后汇报各组讨论结果,最后由教练员总结出此组动作技术的重点、难点。(杨艳,2005)[2]

二、对所摄内容的分析方法

1.当场以所摄内容进行分析,提高反馈效果。对健美操教练员和运动员来说,如果能在训练场上利用摄像机,以运动员某一特定技术动作进行摄像,并当场对所摄内容进行技术分析,及时进行纠正,对运动员改进技术动作是非常有益的。这种方法适用于对运动员特殊技术问题的专门研究。如:运动员进行集体项目训练时,用摄像机将运动员成套动作拍摄下来,然后组织运动员观看,让运动员直观了解自己完成动作的情况、自己与他人的动作差别,以加强训练的针对性。教练员应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分析运动员们在集体项目中的表现,个别运动员与其他运动员动作不一致的原因。然后对动作角度、速度、幅度、腾空高度及转体速度等进行分析,找出差距,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动作也可采用此种方法进行研究。(肖光来,2005)[1]

2.后期进行技术录像分析,达到及时反馈的作用。大多数教练员或科研人员,都采用此种方法进行训练或进行科学研究。通过对运动员不同技术动作的摄像,教练员、运动员和科研人员利用足够的时间对录像进行系统分析,这包括对画面的直接慢放分析,也包括用相应的仪器进行定量分析。然后把分析结果整理成数据档案,同时让运动员了解自己动作技术的不足,以便运动员在以后的训练中加以纠正,达到及时反馈的作用。

三、对录像带的应用

1.对比训练。教练员通过组织运动员观看优秀健美操运动员的技术录像或大型健美操比赛录像以及基本教学录像,利用定格和慢放功能,既可以对技术细节进行讲解,又可以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指导,或用典型的实例讲解某几个技术动作的衔接与应用等,这样有利于节省时间,既形象直观,运动员又容易接受和理解。这是一种快速掌握技术动作的方法,对教授初学者尤为适用。但利用这一方法,对教练员来说有一点应注意,就是在对某个队员的错误技术进行分析时,要注意语言的运用,不可过分苛刻,因为这样很可能会使运动员处于尴尬境地,而伤了运动员的自尊心,对运动员的成长及技术进步都不利。

2.个别观摩。这是一种纠正运动员个别错误动作的方法,对高水平的优秀运动员尤其适用。由于健美操运动是一种复杂、多变、动作细节要求较强的运动,所以通过组织一个或多个运动员进行观看录像,对运动员的某一特定动作细节进行定格、慢放分析,及时提出错误,从而提高动作质量。

3.自我分析。如果健美操运动员能够熟练的掌握摄像机、录像机的各种功能键的使用方法,那么教练员完全可以给运动员安排一定数量的任务,如观察身体姿势、动作角度、幅度等,来对自己的动作进行分析。如果运动员能给自己的动作找出错误,找出不足,那么说明这名运动员在头脑中已经掌握了正确的技术动作及在这个动作中所包括的动作机理,这对运动员来说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同时也是一次提高。

4.放松与娱乐。所有的运动员尤其是青少年运动员都愿意在电视中看到自己的身影。如果没有教练员在一旁进行评论性的讲解,运动员会很轻松地以观看娱乐节目的心态去观看录像,这既是一次集体娱乐活动,运动员又能在娱乐中发现一些有用的东西,学到一些知识,并偶尔提出一些值得借鉴的观点。同时教练员或运动员之间也可以用幽默的语言对某些错误的技术进行评论,这样不至于伤害运动员的自尊心。

5.对比功能。通过不同时期录像的对比,是对运动员的进步程度进行验证的最好方法。通常运动员的进步速度是缓慢的、逐渐的,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无论是教练员还是运动员都很难觉察出来。但是通过观看两个不同时期的录像,如间隔2~3周的录像,则很容易看出进步所在,对教练员和运动员来说都是一种激发进取的原动力。

采用摄像改变了教学模式,改进了训练方法,打破了传统框框,促进了教练员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更新。采用摄像有效地开发了运动员的智力,培养了运动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需要注意的是应多搜集些运动员的比赛录像,对日后运动员技术动作的提高会大有益处。此外还要注意语言的运用和感情沟通,因为教练员最关心的是运动员动作技术的提高情况,有些时候对运动员的要求会显得过于苛刻,在评论或讲解的时候可能会有运动员不愿意听的话语,正所谓忠言逆耳。所以要求教练员在讲解和评论的时候,掌握一定的语言技巧和说教手段。同时教练员也应加强与运动员之间的感情沟通,达到互相理解、互相信任。

参考文献:

[1]肖光来.健美操体育院校专用教材[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杨艳.初探CAI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EB/OL].前黄中心小学网,2005-05-29.

9.分析形体训练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论文 篇九

摘要:微格教学是一种有效训练教学技能的模式,它既有很多优点,也有其局限性,我国高师院校在训练学生教学技能时要考虑自身条件和特点合理运用微格教学。本文对微格教学的概念、特点作了简要阐述,对微格教学在我国的运用提出几点建议。关键词:微格教学 典型法 课型试教模式

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自1963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问世以来,迅速被很多国家所采纳且近几年得到迅猛发展。1980年代传入我国,虽然微格教学有很多优点,但由于其本身的特点和我国国情等诸方面原因,微格教学在我国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还仅仅停留在理论研究的层面上。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和微格教学的特点,采取有效策略,最大限度的让微格教学在我国教师技能训练实践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意义重大。笔者在学位论文撰写过程中,通过阅读有关教学技能训练方面的文献资料和与一些来自不同师范院校的学生的交流,对微格教学有一点自己的体会想与同仁交流。一

关于微格教学 1.微格教学概念

微格教学是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掌握课堂教学技能的一种培训方法。它又称微型教学、微观教学、小型教学等。微格教学是在1963年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的D.阿伦和他的同事伊芙首先开发建立的,它原是为师范生在当教师之前提供一个教学实践的机会而设计的。微格教学在形式上把班级大小,课程长度和教学复杂程度都缩减了,它是一个缩减了的教学实践。英国的G.布朗说“它是一个简化了的、细分的教学,从而使学员易于掌握。”阿伦和伊芙则定义为“一个有控制的实习系统,他使师范生有可能集中完成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并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

就微格教学的实质而言,它是依据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将复杂的教学活动分解为各种可操作、可控制的教学技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起初是录像机,以后是计算机、多媒体电脑等可以反馈的系统进行教学训练。2.微格教学的特点

从字面上来说,所谓“微”,一方面可以理解为“细化”,即把教师教学技能细分为很多种类。如强化技能分语言强化、符号强化、动作强化等;又如导入技能分故事导入、实验导入、习题导入等等。另一方面可以理解为“小”,即小班化(人数少),时间短(5—15分钟),目标小(内容少,技能项目少)。所谓“格”,一方面可以理解为“规格”、“定格”,即每次训练的内容有一定的规格,是规范的。另一方面可理解为在训练过程中,受训者认真地分析各项技能要素,努力探究提高教师职业技能的方法。

具体来说,微格教学有以下特点:

(1)班级人数少。一般一个班只有815 分钟之间。在这期间集中训练某一单项教学技能(如导入技能、讲解技能等),以便在较短时间内掌握这项技能。

(3)教学内容短小。在微格教学中,教学内容被分解成一项一项的教学技能,每次上课只训练一种技能或某一个侧面,有时候这个侧面是非常具体的,这样教学内容就必然少了。(4)运用视听设备。微格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运用现代录像设备将教学技能培训实践记录下来,使受训者获得其教学行为的直接反馈,并运用慢速、定格等手段在课后进行反复讨论、分析。3.微格教学系统

微格教学设施包括主控室和微格教室两部分。其中主控室的主要设备有计算机、主控机、摄像头、录像机、VCD、监视器、监控台等。微格教室中的设备主要包括分控机、摄像头、及其他教学设备等。

主控室用来控制任一微格教室中的摄像云台和镜头,监视和监听任一微格教室的图像和声音,随时使受控暂停在某一个微格教室与之进行电视讲话,对微格教室播放教学录像与电视节目,把某个教室的情况转播给其他微格教室进行示范,录制某个微格教室的教学实况供课后讲评等。微格教室用来呼叫主室,并与主室对讲。微格教室中可以控制本室的摄像系统,录制本室的声音和图像,以便对讲课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分控机可以遥控选择主控室内的任何一台录像机、VCD 机等其他影响设备,并能遥控自己选择的设备的播放、停止、暂停、快进、快退。2.微格教学的优点

(1)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微格教学偏重于实践、偏重于训练,使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得到具体的贯彻和应用,有效地调动了师范生对教学技能的学习兴趣。

(2)学习目的明确、重点突出。由于在微型课堂中只集中训练一两个教学技能,有利于使受训者明确学习目的,便于把精力集中放在重点上。

(3)学生心理负担小,参与性强。由于上课时间短,教学内容少,且班级人数不多,即使试教失败也不会对扮演学生的人产生不良影响,也不必为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而担心。这样可以使受训者的紧张感减少到比较弱的程度,增加自信心与成功感。

(4)信息反馈直观、形象、及时。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记录,及时准确地获取反馈信息,可大大提高训练的效率。3.微格教学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

正因为微格教学具有以上诸多优点,所以微格教学自提出后,迅即推广到世界各地。美国及一些欧洲国家的师范教育首先接受了这一新的培训方法。在英国,微格教学被安排在四年制的教育学士课程内,共42周,每周5学时,共计210学时。接受微格教学训练后,这些教育学士师范生再到各中学进行教育实习。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从1973年开始采用微格教学的方法来训练学生,为了加强真实性,1975-1978年间实行以在校学生当作角色扮演中的听讲对象,用录像的方法记录训练的过程。1983年在进修的在职教师中进行了实验,证明了微格教学对在职教师培训也有很大帮助。微格教学在日本和澳大利亚也得到了认真的研究和发展,悉尼大学和新南威尔士大学教育学院开设的课程每周4课时,上13周,共52课时。对于在职教师的进修培训也开设微格教学实习课,时间是每周2小时,共13周。悉尼大学的教育工作者们,经过近十年的研究和实践开发的微格教学教材和示范录像带,已被澳大利亚80%的师资培训机构,以及英国、南非、巴布亚新几内亚、印度尼西亚、泰国、加拿大、美国和香港地区的一些师范院校采用。二.微格教学在我国的发展情况

我国引入微格教学是在1980年代中期,北京教育学院率先对微格教学进行研究,并在引进和实验的基础上于1992年出版了由孟宪恺主编的《微格教学基本教程》一书,之后在全国很多教育类院校和中小学积极推广,引起了较大反响。

但微格教学在我国的发展不太尽如人意,发展缓慢,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理论研究层面。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笔者认为既有客观原因更有主观原因。客观原因有:(1)微格教学对硬件的要求比较高,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从前面的介绍我们已经知道,要实施微格教学,首先必须建立起完善的微格教学系统。微格教学系统不但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还要有专门的微格教室。我国的院校有的要么由于资金和空间所限建不起;有的由于认识不足对微格教学不重视而不愿意投入那么多。总之,到目前为止,有充足的微格教学系统的院校不是很多。没有相应的设备,要进行微格教学那无疑是空中楼阁,无从谈起。(2)我国高师院校的规模与微格教学对人数的要求相矛盾。同样,我们已经介绍了微格教学的特点及优点,微格教学要求把8-10名学生分为一组,我们一个班按40人算的话就至少得分成四组,这样一来,实施微格教学不但需要更多的微格教室,还需要投入更多的指导教师及精力,对于我国高校目前的条件,显然满足不了需求。主观原因有:(1)有关各方特别是高师院校重视不够。我国高师院校从来就是只注重专业性而轻视师范性,很多涉及教师教学技能培养的教育学科课程被大大削减,仅剩传统的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等课程以及教育实习环节。(2)高师院校学科教学论专业几乎被边缘化了,既缺少人员配备,又缺少资金支持。教学技能训练更是可有可无的东西了,无人问津。(3)学生不重视。一方面由于当前就业压力大,很多高师学生本科毕业选择的是考研,对教学技能训练不积极;另一方面,一部分学生对教学技能的认识不够,认为教学技能很简单,参加工作后自然就会,不必专门训练;此外,还有一部分同学不喜欢教师职业,对教学技能训练不感兴趣。三.微格教学在我国高师学生教学技能训练中的几点建议

1.采用典型法可有效解决我国高师规模大与微格教学要求小组训练的矛盾。典型法是从学生群体中选择有代表性的个体进行微格教学,以达到提高群体教学能力目的的方法。具体做法是:第一步,根据学生已掌握的理论水平和试教中的表现,把全班学生划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当然还可以在细分),从每个层次中选出一个代表性的个体,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微格训练。这个训练过程具有示范性;第二步,训练结束后组织全体学生一块观摩三位同学微格训练的录像,并请他们详细谈谈在训练中的感受和体会。由于录像中的人和事就在同学们身边,使同学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第三步,教师对三位学生的授课过程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指出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以及改进后仍遗留的问题。由于这三位同学是学生群体中有代表性的个体,他们表现出的问题在学生群体中有很大的普遍性,群体中其他同学也就得到了相应的进步。

2.微格训练与课型试教模式配合可以弥补微格教学本身的缺点。普遍反映,通过微格教学的训练的学生对各项教学技能组合运用的能力不尽如人意,对教学结构的整体把握能力较差。为了弥补这种不足,我们可以在微格教学训练中穿插另外一种模式——课型试教模式。课型试教模式是一种传统的训练模式, 它主要以物理教学的基本课型分类研究为基础。如概念课、规律课、实验课、练习课、复习课就是中学物理教学中最基本的课型。这种训练模式主要以中学教材中的一节内容为教学技能训练的最小单元, 通过钻研教材, 编写教案, 课堂试教, 师生讲评、矫正再讲等教学环节对教学技能进行训练。这种训练模式的特点是强调了教学技能的整体功能突出了教学行为的连续性和教学层次的递进关系,要求教学技能训练必须与教学实践具有对应关系。由于这种训练模式就是教学实践的“ 实战模拟”。因而, 由此获得的技能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可迁移性, 亦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结构。

3.借助实验教学进行微格教学训练可以弥补技能训练课时的不足。对于理科生而言,课时再紧张也有充裕的实验课时,所以,在每一节实验课的开始,在每一小组安排一两位同学进行某一项教学技能的练习,久而久之,不但加深了同学们对实验课的理解和记忆,而且有效的训练了他们的教学技能。

4.在评价时采用“2+2”模式。对于初上讲台的准教师,逐步树立他们讲课的自信心是相当重要的。所以教师在对学生每次进行微格训练时,无论成功与否的情况下, 都要提出两条优点, 而缺点再多, 也只能提出两条让受训者改进。这样,学生将在自信心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其教学技能也会稳步提升。

微格教学在国外特别是西方各国的教师教学技能训练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我们也要在吸取国外微格教学的基本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不断完善微格教学,让其更有效地应用在我国教师技能训练中。

【参考文献】

[1]杨晓萍

论微格教学与学生教学技能训练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

[2]应向东

高师“ 物理教学技能训练” 教学模式初探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1998年第19卷第1期

[3]孙立仁

《中学物理微格教学教程》科学出版社 1999

[4]帅晓红

《中学物理微格教学教程》科学出版社 2008

10.大学健美操教学应用构建分析论文 篇十

1如何在大学健美操教学中构建快乐教育教学模式

(1)合理地运用情感因素:在构建快乐体育的课堂中,老师要合理地运用“情感”这个因素,注重与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在课堂中,学生会因为老师的一句温馨的话语或者一个有趣的肢体动作,增加对健美操的兴趣或厌烦情绪,进而影响健美操的教育质量和教育结果。所以在构建快乐教育教学时,老师与学生之间进行合理的情感交流,不仅可以建议良好的师生关系,还可有效地提高快乐体育教育质量,老师在进行健美操教学时,应对多鼓励学生,关心学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老师的耐心和亲和力,主动与老师一同完成健美操的教学内容,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加到健美操学习中,可让健美操的教学任务轻易地完成。

(2)教材方案要多样化:开展健美操教学课程是为了开阔学生的体育视野,设计环节是为了有效地提高健美课程的有趣性,在健美操授課的时候,老师要应思考现代大学生的心理变化和个性特征,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选择相对应的教学方案,例如:进行小组教学法、团队PK、音乐趣味法、游戏教学法等[2]。老师在放健美操音乐节奏时,就可运用音乐趣味法,发挥音乐的动感,让健美操的节奏和音乐的动感连接在一起,学生随着健美操的音乐数拍子,此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乐感和反应能力,锻炼学生的肢体协调力,达到学生对健美操更加有兴趣的目的。团队PK法:成立两组团队,学习时间一样,之后进行展示,看哪个团队所展示出来的健美操更加优美,肢体更加协调,优胜者将成为第一名,老师要设置奖励,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团队意识,更加自主地进行学习。小组教学法:让成员之间相互沟通学习,可以提高沟通能力,增加学生的团队意识,把团队的作用发挥出来,完成健美操教学的任务。

(3)运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案:大学健美操教学想在课堂中进行的顺利,应让学生在课堂中学到新的健美操知识和技能,感受到课堂中的乐趣。老师在健美操课堂中,要了解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身体情况以及学生对健美操的熟练程度,根据这些情况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并根据小组学生的自身情况来拟定教学方案,让每一组的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健美操的学习中来,积极热情地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小组,老师选择简单的动作,进行初期的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逐步增加难度;对于基础比较好的小组,老师可选择稍复杂的动作进行授课,老师要鼓励每一位学生,这样可增加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

2快乐教育教学模式的注意事项

(1)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首先老师要让学生喜欢和了解健美操,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热情,学生对健美操感兴趣时,才会主动投入到学习当中,主动学习才会发现其中的乐趣,有助于学习成果的提高。所以老师要创造合理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态度,更有利于快乐体育教学模式的顺利进展,在学习中得到快乐,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活动能力[3]。

(2)在快乐体育教学的课堂中,一定注意课堂纪律,不要偏离教学目的。而健美操是一个集体项目,团队合作和团队整体水平很重要,所以在快乐体育教学的课堂中,不可对学生过度放任和不管不问,不然学生会因为暂时的欢乐而忘记学习健美操,没有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态度,会导致健美操课程进度缓慢。所以快乐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以健美操教学为前提,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不要让学生过度欢乐和懒散,从而影响课堂教学的整体水平和质量。

(3)不能过多地在意课堂的快乐而疏忽了传授知识才是最重要的。快乐体育的教学目标是与终身体育相统一的,教育学生要有终身实行体育锻炼的想法,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运动所带来的快乐。但是,有部分老师在快乐体育授课的时候,过度地进行了快乐这部分,而没有实质性的教学内容,只是教学生一些简单的、基础的动作,这与快乐体育教学的观点是不一致、相违背的。

(4)要知道学生才是健美操课堂中的主体。在学习健美操课堂中,学生应该是课堂上的主人,在课堂中要确定学生的位置,学生会感到很荣幸很快乐,并参与到健美操学习中来。但是,很多老师在授课过程中没有与学生很好地沟通和互动,对学生的性格和心理变化也不进行了解和分析,只是单纯授课,教一些单向的、乏味的动作,没有合理有效地运用快乐体育教学模式。所以,在健美操授课中老师要显示出自身的教育观点和转换角色,施展引导和领导的作用,让学生能有较多的学习空间与自主权力[4]。

3结语

11.导生制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 篇十一

(1) 课堂管理容易出现漏洞。在健美操整个教学过程中, 大部分时间学生处于自我练习状态, 自由度较大。同时体育选项由于打破了以班级为授课单位的传统教学模式, 学生来自各个不同的班级, 集体的凝聚力相对来说比较弱, 班级人一多易出现“窜门”“溜号”等现象, 在课堂管理上存在一定的漏洞。

(2) 教学顾面不顾点。在现有的师资条件下, 一般每个专项组只有一名教师, 而授课对象却至少有40人, 最多达到90人, 受教师人员的限制, 别说是实行一对一的有针对性的个别化教学, 即使是小群体化的教学也做不到, 教师很难同时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需求。

导生制 (Monitorial System) 又称贝尔—兰卡斯特制、互教制度、相互教学法。英国国教会的贝尔和公益会的教师兰卡斯特在改革慈善学校和私立学校的过程中, 因面临教师少学生多的问题而采用的学生教学生的方法。基于以上情况, 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实施“导生制”教学, 即教师挑选学习优秀而又学有余力的学生作为教师的教学助手, 在教学中帮助学习较差的学生进行学习, 协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实现同学之间互帮互学, 以期达到缓解师生比例不均衡的矛盾、保证体育分项课的正常进行、提高健美操课教学效果的目的。

1 “导生制”的实施

1.1 导生的选拔

导生的选拔是“导生制”实施的第一步, 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为此用一学期的时间来发现、挑选、考察、培养导生。体育课在分项上课的教学制度下, 每位大一新生在第一学期选定一个专项, 选定后每个学生将进行为期二学期的学习。教师以学生在第一学期的课堂表现为依据每个行政班选拔一位上课认真积极、动作规范、身体协调性高、带操能力强、口令清楚响亮, 并在学生中有一定的领导力的学生作为导生。导生一旦确定, 教师在教学中适当培养其带操、口令、示范等能力。并经常让其在全班进行带操锻炼, 培养其动作的示范能力和口令的指挥能力。

1.2 导生的培训

第一学期结束前: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对导生进行下学期健美操成套操化动作的培训, 并让导生在寒假利用教师发放的健美操成套动作录像和图解进行强化练习, 并要求每个导生不仅能够在音乐伴奏下完成整套动作练习, 而且可以自喊口令完成整套动作。此外为了更好地与导生沟通, 利用一些网络工具来增加彼此交流, 如建立QQ群和微信, 在时间和空间上作为导生培训的延续。在寒假期间导生如果对动作内容有疑问的, 教师可以在群中辅导, 并且及时上传正确动作图片, 在这个平台所有导生和教师可以畅所欲言地讨论有关健美操动作学习的心得体会, 教师也可以在此上传一些健美操表演、比赛的图片、视频供大家学习、欣赏。

第二学期上课前:教师召集所有导生检查假期中健美操成套动作的学习情况, 并对错误动作逐一进行纠正。每位导生分别在音乐的伴奏下和自我口令的指挥下必须独立完成成套健美操动作, 并且基本做到自然、有力、娴熟、大方。对于达不到以上要求的学生, 教师将重点突击辅导。在所有导生动作达标后教师针对健美操动作教学中的示范技巧和带操口令技巧和导生们做简单培训。

1.3 导生制的实施

第一学期的健美操教学任务是使每个学生掌握一套健美操, 考试形式是每个学生在配套音乐的伴奏下独立完成操化动作;第二学期的教学任务是把学生按自然行政班分组, 以团队合作的形式为成套动作编排队形、设计造型、选配音乐;最后的考试形式是以节目的表演形式展示。由此可见第一学期学生是以个体展示的, 而第二学期是以团队展示的, 导生是每个团队的核心人物她将负责本团队队员的动作练习、成套动作的编排、演练, 所以导生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1) 成套动作的操化练习:在第二学期的前半学期, 每次课的前半部分时间教师带领全班学习健美操的操化动作, 并进行难点、重点动作的讲解, 使学生对新动作有整体的了解和印象。后半部分时间利用导生进行分组教学, 每位导生的任务是把每段操化动作在小组内先进行分解教学, 使组内每个组员都清楚的看清动作并能准确的完成动作, 然后每组学生在导生带领下对动作进行强化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对学生的个别错误动作进行针对性指导, 对普遍性的错误动作进行全班讲解。

(2) 成套表演动作的编排、演练:在前半学期整套动作熟练的基础上, 后半学期的任务是将整套操进行编排、演练, 最终整合成一个完整的表演节目。教师在每次课的前0.5h进行关于健美操成套动作队形选择与编排、造型设计与演练、音乐选择与制作、成套节目演练等相关理论知识的教授;每次课后面的40min由导生负责每个小组的演练, 教师巡回指导;课结束前10min教师布置课外作业, 由导生带领本组成员利用课外时间通过网络等搜集关于健美操成套表演节目编排所需的相关素材, 以备下次课用。在此期间教师组织导生每周开一次例会, 大家交流在课堂中教授组内成员的心得体会。

(3) 成套动作汇报表演:在此环节导生将带领组内成员在提高节目表演的整齐性、观赏性等方面做最后努力。例如有的组在表演服装上别出心裁, 有的组在音乐中加入音效, 有的组在造型、队形上下足了功夫, 这些都是靠课外导生带领和指挥全组成员集体出谋划策共同参与完成。在本学期最后一次课 (考试) 中每组成员将在全班同学前展示一学期的成果, 教师根据每组的表现打分 (表演好的组教师将对其导生加分) 。由图1可见, 每个队员的最后得分与整个团队的表演息息相关。其中整个表演节目选用及制作的音乐占10分、团队亮相造型占10分、队形编排设计占10分、动作整齐度占20分, 以上共50分是需要全体队员的配合、共同努力获取的;个人动作的幅度、力度占20分、个人的表现力占10分、团队练习中的表现占20分。其中最后一项表现分由每组的导生依据组内队员整个学期的表现给分

2 结论

在一学期的“导生制”教学实施中导生不仅需负责把教师教的动作教给组内其他学生, 并负责检查和纠错, 协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实现同学之间互帮互学, 提高教学效果, 更重要的是在健美操成套动作的编排和演练中充当了“导演”一职。在实施“导生制”教学前, 由于班上学生多、小组多, 教师不可能照顾到每位学生和每个小组, 在分组进行成套动作编排、演练时由于小组缺乏核心的领导人员而导致组内成员如一盘散沙, 演练进度缓慢, 有的组到了期末考试时节目还没有完全成型。但实施导生制教学后教师力量单一、无法照顾全体学生学习的弊端得到纠正, 教师可以集中精力解决教学过程中得重点、难点问题, 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达到教学目的。尤为重要的是经过一学期的“导生制”教学后发现, 每个小组有了“导演”后不仅在课堂大家把健美操成套动作编排、演练进行的井井有条, 而且课后在导生的带领下大家在学校的操场、舞蹈房、宿舍、草坪, 甚至在校外的公园、草坪、广场大家都在认真练习, 这样不仅使学生完成了上课的教学任务, 也促使学生养成了课外自我锻炼的习惯。总体来说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实施“导生制”教学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2.1 减轻教师的工作量

由于健美操课堂是动态的, 教室中学生一多队伍就密集, 这不仅影响学生的视野导致学生看不清教师的动作示范, 因而教师往往一个动作要重复讲解, 既费时又费力, 而且教师也没时间逐个指导学生, 但实行导生制后导生负责教学的“点”, 教师负责教学的“面”, 这样“点”“面”结合将大大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 缓解体育分项教学因选课人数不均衡带来的弊端。

2.2 保持课堂的持续动态

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环节, 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感受, 真正将课堂放手给学生。课堂气氛得到一定的活跃, 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 学生潜能得到最大程度发挥。

2.3 教学模式的创新性

导生制的精髓在于“学生教学生”, 教师上课时先选择一些动作优秀、态度积极认真的学生进行教学培训, 然后由这些学生充当“导生”, 作为教师的助手, 每个导生负责把所学的内容教给本组学生。这一教学模式在其它学科中的研究应用较多, 但在体育课中运用较少, 健美操教学中更是少见。

2.4 教学交流的平等性

导生制的基本沟通渠道是“生—生”互动, 它利用了学生之间的“平等性”特点, 使教与学无缝对接。

2.5 教学内容的延伸性

要完全掌握好一套健美操动作不仅要课上认真学动作更要靠课后反复练习。有了导生后每个小班在课后就有一位核心领导人物去负责召集并督促大家认真练习。

参考文献

[1]高桂英.高校学生管理的创新模式——导生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 (7) :30-31.

[2]蒋欣.导生制在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机械职业教育, 2012 (12) :15-17.

[3]丁云霞.导生制历史发展与概念界定[J].理工高教研究, 2010 (4) :36-39.

[4]丁云霞.“导生制”在大学新校区学生事务管理中的应用与思考[J].扬州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 , 2010 (4) :61-64.

[5]吴鹏泽.基于导生制的主题教学与应用[J].教育研究, 2011 (12) :103-106.

12.分析形体训练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论文 篇十二

关键词:健美操公共课,分层教学法,高校

1 前言

现阶段我国的体育教学中,因学生个体差异比较大,存在一种“一部分学不饱一部分没学好”的不协调现象,这种现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没有解决好“教”与“学”的矛盾,没有较好地考虑学生各个方面的差异,也没有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我国高校健美操公共课教学基本上还是沿用了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即灌输法,在高校健美操公共课的技术教学中,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学生的模仿练习几乎成为了体育课堂教学的定性思维和固定模式,因此,高校健美操公共课教学应以全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利用分层教学法,对每个层面的学生给予相对应的个性化的教学,使每个层面的学生都能熟练掌握知识,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上高效率的完成教学目标。

2 分层教学法的理论研究

分层教学法是在学生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存在显性差异的情况下,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对每个层面的学生给予相对应的个性化的教学,使每个层面的学生都能熟练掌握知识,完成教学目标。它既能使所有学生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要求,又能使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得到进一步发展,使所有学生从知识、技能和能力方面普遍提高,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教学法。

3 研究对象

随机从湖南理工学院2014级经济管理专业、土木建筑专业、外语专业健美操公共课中抽取400名学生为实验对象,分为两组,每组200名。从中随机抽取一组作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实验对照组。都由同一教师在场地、器材等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进行对比实验。实验中对照班仍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法教学,实验组则采用分层教学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实验班与对照班测试成绩的对比分析

通过表1可以看出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测试成绩的情况,实验班经过分层教学法后,学生的测试成绩整体明显高于用传统教学方法的对照班。

4.2 实验班与对照班在促进学生交流和掌握动作熟练度的对比分析

通过表2数据可以看出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学习交流与掌握动作的情况,数据结果表明分层教学法在提高学生学习间的交流和提高整体学习效果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4.3 实验班和对照班对学生提高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方面的对比分析

通过表3数据可得知分层教学法在促进学生学习自主性和激发学习积极性方面效果显著。

通过教学实验对比我们发现,在高校健美操公共课分层教学法中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因素全面投入,各方面素质和能力全面和谐发展,具有传统健美操教学所无可比拟的优势,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实验班运用分层教学法,改革了高校体育教学的理念,使高校健美操公共课教学更尊重学生自身特点,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提高了学习健美操的兴趣,同时也对提高高校健美操公共课授课质量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运用分层教学法进行教学的实验班中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明显高于运用传统教学模式的对照班.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在自由而又有序的教学情境中进行讨论、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也充分发挥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在学习过程中给学生最大的选择性和学习自主性,使学生在良好精神状态和课堂气氛中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

4.4 实验班和对照班在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身体素质方面的对比分析

如表4所示,两个班级在进行身体素质测试后发现,实验班在运用分层教学法的情况下学生的整体身体素质得到提高,而对照班学生的身体素质也有所提高,但是效果不明显。

5 在高校健美操公共课中施行分层教学法的注意事项

目前,分层教学法在我国高校中还处在推广的阶段,所以各方面都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和问题。为更好地实现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教学效果,使分层教学法得到更好的发展,我国高校工作者提出了各方面的考虑和建议,将分层教学法运用到高校健美操公共课中重点要注意以下几点。

5.1 注重教学实际,灵活课程安排

高校健美操公共课教学不能照搬照抄,而是应当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生搬硬套在工作中难以取得显著成绩。所以相关教育工作者在运用分层教学法之前,应该要对高校健美操教学实际进行全面的了解分析,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及个体差异,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教学实际出发,进行合理分层。与此同时,依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在实际安排课程时也要适当调整,灵活安排课程,更好地开展分层教学法。

5.2 分层因材施教,均衡学生自身发展

分层教学法的主要内容是合理对学生进行分层,分层教学法运用过程的重点就是分层工作,教师在对学生分层的时候要从多方面考虑,比如学生的身体素质、接受能力、运动能力等等,并且综合考虑来进行分层。只有科学合理的分层,学生的均衡发展才能得到保证,学生的潜力才能得到充分挖掘。

5.3 提升教师个人素质,保障教学顺畅展开

创新的教学理念是分层教学法应用的根本,同时要具备发散的教学思维,对教师个人素质有较高的要求,所以在实际操作中,应重视高校教师个人素质的提升,从教学理念、教学思维、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等诸多方面进行系统的培训,让其对分层教学方法彻底的领悟,并能很好的实际操作。

5.4 逐步发展递进教学,设立阶段目标

在进行高校健美操公共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学习能力进行合理的分层,并逐步发展为递进教学,设立阶段学习目标,每个阶段都根据学生自身特性有其配套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每个阶段的研究和发展的进步的类型,让学生的学习成绩会稳步提高。

5.5 强化激励教学,改革考核制度

教学评估是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学生认识自身能力,同时也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综合评价学生的方法,当今体育教学应有效地针对分层教学方法的过程中的分层教学对学生考核也进行分层评估,强化激励教学。

参考文献

[1]杨爱华,李美玉.动态分层教学法在高校公共体育选项课排球选项课的实验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

[2]陶磊.分层次教学理念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

[3]鲁兵.分层教学法在高校足球选项课中的运用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

13.分析形体训练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论文 篇十三

摘要………………………………………………………………………………… 关键字……………………………………………………………………………… 1研究目的………………………………………………………………………… 2研究对象………………………………………………………………………… 2.1 研究对象……………………………………………………………………… 3研究方法………………………………………………………………………… 3.1 文献资料调查法……………………………………………………………… 3.2 比较法………………………………………………………………………… 4多球训练法的应用背景及含义………………………………………………… 5多球训练法的运用……………………………………………………………… 5.1多球训练法要选在学生具备一定的熟练挥拍基础上进行………………… 5.2根据学生练习时水平的差异送出适合学生的球…………………………… 5.3多球训练法也可以应用于发球练习………………………………………… 6 多球训练法的运用效果………………………………………………………… 6.1有利于加快形成技术动作定型,掌握网球基本技术………………………… 6.2有利于改进技术动作…………………………………………………………… 6.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反应速度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网球竞赛意识…… 6.4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 6.5有利于改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 7总结归纳:运用多球训练法时应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 多球训练法在大学网球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研究

摘要:网球运动时尚潮流,且网球比赛的挑战性、刺激性更吸引着很多大学生。网球运动自从在大学开设课程以来广受大学生的热爱。但大学生的网球基础水平差异大,有的完全没基础,有的有一定基础但动作中有很多习惯性错误。且网球教学课时有限,场地有限,器材配备较少等一系列客观原因制约着网球教学的有效性。在现有客观因素制约下,必须探索出有效的网球教学方法,而多球训练法就是从运动员训练中总结出来的,提高大学网球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方法。从多球训练法的应用背景及含义、多球训练法的运用、多球训练法的运用效果及应注意事项四方面来探讨多球训练法在大学网球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关键词:多球训练法;运用;效果;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

[1]梁振聪.浅谈高校网球教学中多球训练的技巧[J].《甘肃科技纵横》.2009年第03期 [2]潘志军.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选项课教学中的实验研究.《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年第12期

[3]戴婷婷,史海鹏.浅析高校网球教学中的多球训练法 [J].《新西部(下半月)》.2008年 第08期

[4]周婷婷.谈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选项课中的作用[J].《四川体育科学》.2006年04期

14.分析形体训练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论文 篇十四

超负荷训练的原则是指大家熟知的一般适应现象, 通过对适应刺激的反映而产生生理适应.对某一种系统超负荷的量可以通过控制两个基本因素而改变, 一是训练的强度;二是训练的量, 由训练次数和训练的持续时间组成。[3]

一、超负荷原理在竞技健美操训练中的应用

1.1训练课中的应用

训练课中增加负荷的方式有:

1.1.1增加负荷强度:在竞技健美操中, 腿部爆发力的好坏决定了动作的轻盈程度和动作的完成质量。为了在训练中增强腿部肌肉爆发力, 我们可以采取负重训练。如: (1) 肩负杠铃半蹲 (向心大负荷与离心超大负荷相结合) 。 (2) 超等长训练。适宜高度跳深与接近最大高度跳深相结合练习。[5]

1.1.2增加练习次数:如在动作速率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完整动作次数或组数, 在发展腿部、腰腹和上肢力量的时候, 可以在负重量不变情况下增加练习次数与组数等;

1.1.3增加练习密度: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缩短次间或组间间歇;

1.1.4增加运动总量:可以通过同时增加强度、次数及密度来实现。具体应用时, 应注意多个变量同时增加时负荷总量在过去基础上改变幅度不能过大。

1.2训练阶段中的应用

超负荷并非指每天的训练负荷在过去基础上都要增加, 而应待机体对新增负荷基本适应, 才能继续增加, 即必须循序渐进。增加负荷的总体规律是:机体对每一个新增负荷都有一个反应一适应期, 必须待机体基本适应后 (即机能反应变小后) 再增加新负荷。

连续增加数次负荷后安排一个减荷期, 即负荷大体相当于该小周期起始负荷。其目的是使过去连续儿个超负荷过程中机体可能堆积的疲劳得到较彻底消除, 并产生相应的训练效果, 以免训练过度或过度疲劳。

连续数轮渐进性的增负一减荷安排后, 安排一个较长时间的减荷阶段, 其负荷应为机体能较轻松地完成。以消除前阶段的疲劳。以此类推。

二、运用超负荷训练恢复原则的方法

2.2.1在大运动量训练中坚持上好恢复课现代高竞技训练领域, 恢复课是自然地产生于大运动负荷训练系统中的一种特有的典型形式, 它在紧张的训练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2.2.2赛前的训练要减量在参加重要比赛之前的一段时间内, 运动员为达到最佳运动成绩而将训练量和强度减到一定程度以得到休息, 这段时间称为赛前减量期.在赛前减量期中, 运动员从艰苦的训练中得到恢复, 可以出现适应性反应的高峰。大运动量、大强度训练后, 1周之内小的运动损伤应能痊愈, 肌肉酸痛将会消失, 氮平衡也应从正平衡恢复为0.换言之, 此时对训练超负荷的反应应达到高峰.从生理学基础分析, 1周至10天左右的赛前减量期似乎最为理想。[7]

2.2.3运动负荷的安排要循序渐进运动负荷的安排要因人而异, 并有计划地逐步增加。

三、竞技健美操过渡训练后的机体恢复

(1) 竞技健美操训练的目的是逐步提高运动员的身体机能, 最大限度地发展运动素质, 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获得最佳运动成绩。而这一切都有赖于通过系统训练, 使运动员的机体在解剖、生理、生化等方面产生一系列适应性的良好变化。

(2) 竞技健美操训练就是对运动员施加负荷, 促使运动员机体产生适应性变化.只有运动负荷安排得科学、系统, 才能使运动负荷的增大与机体机能和运动成绩的提高同步。

(3) 运动员在竞技健美操训练过程中一定要遵循超负荷训练恢复的原则, 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 在比赛时发挥出最佳的技术水平, 达到高质量完成动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丽炜:《健美操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及调整》[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07.9.[1]张丽炜:《健美操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及调整》[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07.9.

[2]胡雪春:《发展肌肉爆发力的超负荷训练法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 2005年6月第2期.[2]胡雪春:《发展肌肉爆发力的超负荷训练法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 2005年6月第2期.

[3]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0.[3]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0.

[4]王瑞元:《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2.[4]王瑞元:《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2.

[5]董大伟:《超负荷训练恢复在体操训练中的能动作用》[J].鞍山坏范学晚学报2004.12.6.[5]董大伟:《超负荷训练恢复在体操训练中的能动作用》[J].鞍山坏范学晚学报2004.12.6.

[6]牛海军、柯杰兵、梁静群:《特种兵超负荷训练中抗疲劳防损伤方案及》[N].系列新药的干预效果评估[J].中国临床康复, 2005.4.28.[6]牛海军、柯杰兵、梁静群:《特种兵超负荷训练中抗疲劳防损伤方案及》[N].系列新药的干预效果评估[J].中国临床康复, 2005.4.28.

上一篇:外出旅游(考察)应注意事项下一篇:学院文艺晚会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