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喷泉水景(共14篇)(共14篇)
1.音乐喷泉水景 篇一
水景设计研究
1.引言
水来自于大自然,她带来动的喧器,静的和平,还有韵致无穷的倒影[2]。水是风景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她为植物、鱼和野外生灵提供生存之地。水可能是所有景观设计元素中最具吸引力的一种,它极具可塑性,并有可静止,可活动,可发出声音,可以映射周围景物等特性,所以可单独作为艺术品的主体,也可以与建筑物,雕塑,植物或其他艺术品组合,创造出独具风格的作品[1],因此水景在公共艺术的范畴里,应该占有一席之地。早期水景大多与艺术品相搭配,所以其演变也是传统的、着重观赏的雕塑或神像喷泉、水池,进入与抽象造型相结合的水景,再进入到与周围环境相搭配的水景,以及能够让人亲近接触的亲水性喷泉[3]。
正是水的这些特性,才表达出园林中依水景观的无穷魅力。作为园林中的独特一景----依水景观,与水景一样也相应的有它独特的观赏价值。
2.依水景观的审美特征
依水景观是园林水景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水的特殊性,决定了依水景观的异样性。在探讨依水景观的审美特征时,要充分把握水的特性,以及水与依水景观之间的关系[3]。利用水体丰富的变化形式,可以形成各具特色的依水景观,园林小品中,亭、桥、榭、舫等都是依水景观中较好的表现形式。
2.1 依水景观的设计形式
2.1.1 水体建亭:
水面开阔舒展,明朗,流动,有的幽深宁静、有的碧波万顷,情趣各异,为突出不同的景观效果,一般在小水面建亭宜低邻水面,以细察涟漪。而在大水面,碧波坦荡,亭宜建在临水高台,或较高的石亟上,以观远山近水,舒展胸怀,各有其妙[5]。
一般临水建亭,有一边临水、多边临水或完全伸入水中,四周被水环绕等多种形式,在小岛上、湖心台基上、岸边石矶上都是临水建亭之所[5]。在桥上建亭,更使水面景色锦上添花,并增加水面空间层次。
2.1.2 水面设桥
桥是人类跨越山河天堑的技术创造,给人带来生活的进步与交通的方便,自然能引起人的美好联想,固有人间彩虹的美称[5]。而在中国自然山水园林中,地形变化与水路相隔,非常需要桥来联系交通,沟通景区,组织游览路线。而且更以其造型优美形式多样作为园林中重要造景建筑之一[4]。因此小桥流水成为中国园林及风景绘画的典型景色。在规划设计桥时,桥应与园林道路系统配合、方便交通;联系游览路线与观景点;注意水面的划分与水路通行与通航;组织景区分隔与联系的关系。
2.1.2.1 水景中桥的类型及应用
步石
又称汀步、跳墩子,虽然这是最原始的过水形式,早被新技术所替代,但在园林中尚可应用发挥有情趣的跨水小景,使人走在汀步上有脚下清流游鱼可数的近水亲切感。汀步最适合浅滩小溪跨度不大的水面。也有结合滚水坝体设置过坝汀步,但要注意安全。梁桥
跨水以梁、独木桥是最原始的梁桥。对园林中小河、溪流宽度不大的水面仍可使用。就是水面宽度不深的也可建设桥墩形成多跨桥的梁桥。梁桥平坦便于行走与通车[5]。在依水景观的设计中,梁桥除起到组织交通外,还能与周围环境相结合,形成一种诗情画意的意境,耐人寻味。
拱桥
拱券是人用石材建造大跨度工程的创造,在我国很早就有拱券的利用。拱桥的形式多样,有单拱、三拱到连续多拱,方便园林不同环境的要求而选用。在功能上又很适应上面通行、下面通航的要求。拱桥在园林中更有独特造景效果。因此有“长虹偃卧,倒影成环”的描写。如北京的玉带桥、十七孔桥。玉带桥是西堤上唯一的高拱石桥,拱高而薄,恰如一条玉带横舞水面,它造型复杂、结构精美,在水面上映出婀娜多姿的倒影。
浮桥
浮桥是在较宽水面通行的简单和临时性办法。它可以免去做桥墩基础等工程措施,它只用船或浮筒替代桥墩上架梁板用绳索拉固就成通行的浮桥。在依水景观的设计中,它起到多方面的作用,但其重点不在于组织交通。由于它固而不稳,人立其上有晃悠动荡之势,给人以不安的感觉,利用浮桥的不稳因素,可以与水的静态形成强烈的对比,更能激发人们勇于冒险、积极奋进的进取心。
吊桥
在急流深涧,高山峡谷,桥下没有建墩的条件,如我国西南地区,最宜建吊桥。它可以大跨度的横卧水面,悬而不落[6]。吊桥具有优美的曲线,给人以轻巧之感。立于桥上,既可远眺,又可近观。轻巧的悬索吊桥随着我国科技发展,今后在依水景观的设计中,必将出现更多的具有优美曲线、轻巧的吊桥。
亭桥与廊桥
这类即有交通作用又有游憩功能与造景效果的桥,很适合园林要求。如北京颐和园西堤上建有幽风桥、镜桥、练桥、绿柳等亭桥。这些桥在长堤游览线上起着点景休息作用,在远观上打破上堤水平线构图,有对比造景、分割水面层次作用[6]。桂林七星岩的花桥,这一长的廊桥是通往公园入口第一个景观建筑。扬州瘦西湖上的五亭桥是瘦西湖长轴上主景建筑。
2.1.3 依水修榭
榭是园林中游憩建筑之一,建于水边,《园冶》上记载“榭者借也,借景而成者也,或水边,或花畔,制亦随态”,说明榭是一种借助于周围景色而见长的园林游憩建筑。其基本特点是临水,尤其着重于借取水面景色。在功能上除应满足游人休息的需要外,还有观景及点缀风景的作用。
最常见的水榭形式是:在水边筑一平台,在平台周边以低栏杆围绕,在湖岸通向水面处作敞口,在平台上建起一单体建筑,建筑平面通常是长方形,建筑四面开敞通透,或四面作落地长窗。
榭与水的结合方式有很多种。从平面上看,有一面临水、两面临水、三面临水以及四面临水等形式,四周临水者以桥与湖岸相联。从剖面上看平台形式,有的是实心土台,水流只在平台四周环绕;而有的平台下部是以石梁柱结构支撑,水流可流入部分建筑底部,甚至有的可让水流流入整个建筑底部,形成驾临碧波之上的效果。
2.1.4 水面建舫
舫的原意是船,一般指小船。建筑上的舫是指水边的一种建筑,在园林湖泊的水边建造起来的一种船形建筑。舫的下部船体通常用石砌成,上部船舱则多用木构建筑,其形似船[5]。舫建在水边,一般是两面或三面临水,其余面与陆地相连,最好是四面临水,其一侧设有平桥与湖岸相连,有仿跳板之意。它立于水中,又与岸边环境相联系,使空间得到了延伸,具有富于变化的联系方式,即可以突出主题,又能进一步表达设计意图。
2.2 水与山石之间的关系
2.2.1 石
在园林,特别在庭园中是种重要的造景素材。“园可无山,不可无石”,“石配树而华,树
配石而坚”。今天,园林用石尤广,能固岸,坚桥,又可为人攀高作蹬,围池作栏,叠山构峒,指石为坐,以至立壁引泉作瀑,伏池喷水成景。品石中较典型的有太湖石,黄石等[12]。品石,在景石造型中,可作庭园的点缀,陪衬小品,也可以石为主题构成依水景观的中心。在运用品石时,要根据具体素材,反复琢磨,取其形,立其意,借状天然,方能“片山多致,寸石生情”的增色景观。
2.2.1.1 雕塑型景石
其所选的品石素材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形状特征,或酷似风物禽鱼,或若兽若人,神貌兼有;或稍以加工,寄意于形[12]。塑物型景石作为庭中观赏的孤赏石时,一般布置在入口,前庭,廊侧,路端,景窗旁,水池边或景栽下,以一定的主题来表达景石的一定意境,置于庭中,往往成了庭园的景观中心,而深化园意,丰润庭景。
2.2.1.2 筑山型景石
该种景石,常用岩、壁、峡、涧之手法将水引入园景,以形成河流、小溪、瀑布等。溪涧及河流都属于流动的水体,由其形成的溪和涧,都应有不同的落差,可造成不同的流速和涡旋及多股小瀑布等。这种依水景观的形成,对石的要求很高,特别是石的形状要有丰富的变化,以小取胜,效仿自然,展现水景主体空间的迂回曲折和开合收放的韵律,形成“一峰华山千寻,一勺江湖万里”的意境。
2.3 临水驳岸形式及其特征
园水局之成败,除一定的水型外,离不开相应岸型的规划和塑造,协调的岸型可使水局景更好的呈现出水在庭园中的作用和特色,把旷畅水面做得更为舒展。岸型属园林的范畴,多顺其自然[5]。园林驳岸在园林水体边缘与陆地交界处,为稳定岸壁,保护河岸不被冲刷或水淹所设置的构筑物(保岸),必须结合所在景区园林艺术风格、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水面形成、材料特性、种植设计以及施工方法、技术经济要求来选其建筑结构及其建筑结构形式。庭园水局的岸型亦多以模拟自然取胜,我国庭园中的岸型包括洲、岛、堤、矶、岸各类形式,不同水型,采取不同的岸型。总之,必须极尽自然,以表达”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效果,统一于周围景色之中。
2.3.1 洲渚
洲渚是一种濒水的片式岸型,造园中属湖山型的园林里,多有洲渚之胜。洲渚不是单纯的水面维护,而是与园林小品组成富有天然情趣的水局景的一项重要手段。
2.3.2 岛
岛一般指突出水面的小土丘,属块状岸型。常用手法是:岛外水面萦回,折桥相引;岛心立亭,四面配以花木景石,形成庭园水局之中心,游人临岛眺望,可遍览周围景色。该岸型与洲渚相仿,但体积较小,造型亦很灵巧。
2.3.3 堤
以堤分隔水面,属带形岸型。在大型园林中如杭州西湖苏堤,既是园林水局中之堤景,又是诱导眺望远景的游览路线,在庭园里用小堤做景的,多作庭内空间的分割,以增添庭景之情趣。
2.3.4 矶
矶是指突出水面的湖石一类,属点状岸型,一般临岸矶多与水栽景相配,或有远景因借,成为游人酷爱的摄影点。位于池中的矶,常暗藏喷水龙头,自湖中央溅喷成景,也有用矶作水上亭榭之衬景的,成为水局三小品。
2.3.5 池岸
岸型中最常见的仍数沿池作岸的环状岸型,通称池岸[5]。我国传统庭园池岸多属自由型,它因势而曲,随形作岸。一般多以文石砌作,或以湖石,黄石叠成[11]。新建庭园之小池池岸,形式多样,采用的材料亦各不相同,这些岸式一般较精致,与小池水景很协调,且
往往一池采用多种岸式,不同的岸式之间用顽石作衔接,使水景更为添色。
2.4 水与动植物的关系
水是植物营养丰富的栖息地,她能滋养周围的植物、鱼和其它野生物。大多数水塘和水池可以饲养观赏鱼类,而较大的水池则是野禽的避风港[10]。鱼类可以自由地生活在溪流和小河中,但溪水和小河更适合植物的生长。池塘中可以培养出茂盛且风格各异的植物,而在小溪中精心培育的植物则是问心无愧的建筑艺术。
2.4.1 水与植物的关系
2.4.1.1 水边的植物配置
无论大小水面的植物配置,与水边的距离一般要求有远有近,有疏有密,切忌沿边线等距离栽植,避免单调呆板的行道树形式[7]。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又需要造就浓密的“垂直绿障”。
如杭州黄龙洞水池南面的山,山脚距水池10余米,山坡陡峻,树木郁郁葱葱,形成一个庞大的“垂直绿面”,高达30余米,而水池宽仅18米,再加上池旁白色的园林建筑衬托,高低对比更加明显。林中鸟声唧唧,坐临池畔,如入深山老林,使人感到水池空间更为宁静、古拙[9]。
2.4.1.2 水面的植物配置
水面全部栽满植物的,多适用小水池,或大水池中较独立的一个局部,在南方的一些自然风景区中,保留了农村田野的风味[8],在水面铺满了绿萍或红萍,如似一块绿色的地毯或红色的平绒布,也是一种野趣;在水面部分栽植水生植物的情况则比较普遍,其配置一定要与水面大小比例、周围景观的视野相协调,尤其不要妨碍倒影产生的效果。
2.2.4 水与动物之间的关系
动物是水景规划设计中的重要要素之一。水是生命之源,离开了水就意味着失去了动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因为动物的存在,水景变的更具有灵性,成为依水景观中的又一个闪光点。
3.结束语
从各优秀园林的设计方案不难看出,依水景观以它独特的观赏特性和美学表达方式,在园林水景规划设计中已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它表现形式多样,易与周围景物协调统一,同时它灵活,巧于变化,能够丰富水景的设计。依水景观能否充分表达作者的意图、如何在统一中求变化以及丰富空间表达效果等问题上,都需要设计者全面的思考与探讨,这也是由依水景观自身特点所决定的,所以说,依水景观与水景设计之间的关系,是值得我们耗费精力、气力去追求、探讨的课题。
2.音乐喷泉水景 篇二
1 园林水景在园林工程中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们对林立的高楼大厦已经产生厌倦心理, 各种景观环境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 因此, 园林工程在城市建设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园林水景是园林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能有效满足人们亲水、赏水的需求。水不仅是人们的生命源泉, 也是人们的一种精神寄托, 自古以来就有“仁者乐山, 智者乐水”的说法, 水承载了我国的许多传统精神文化。园林水景的设计能有效增加园林的空间感和动感, 增添园林的活气, 水是至善至美的生命象征, 园林水景是人们对自然的追求和对传承精神文化的追求, 因此, 园林水景的设计对园林工程和城市建设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 传统园林水景对现代园林水景设计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越来越多的设计理念冲击着传统的园林水景设计, 喷泉、涌泉、瀑布跌水、湖水、池水等各种水景出现在城市的各个角落, 人们在欣赏水景的同时, 偶尔会感觉这些水景同周围的环境并不是十分协调。在传统的园林建筑中, 发现园林水景同周围的环境十分搭配, 因此, 在进行园林水景设计时, 要借鉴传统园林水景设计理念, 注重天然水景及人工水景的合理设计, 设计出既符合现代审美要求, 又带有传统感觉的现代水景。
3 传统园林水景的设计
在传统的思想中, 水景是指根据自然的湖泊、河流的形式, 设计出的各种河流、湖泊、水池、小溪、泉水等。从水景的形态划分, 人工开挖大的水体是湖, 小的水体是池, 在传统的水景造型设计中, 古人推崇的是青山绿水的环境, 涧、溪、泉等水景在设计时, 一般会和山体设计在一起, 采取筑山、置石等手法。根据大自然的山水景观, 构建壑、洞、峦等山体结构, 形成蜿蜒流淌的溪水、灵动优美的山泉、波澜壮观的涧流等水景, 水景和山体的有效结合充分体现出古人对天人合一心境的遐想。
3.1 传统园林水景的特色
传统园林水景的主要特色有形神兼备, 崇尚仙境思想、水景与文化的有效结合、形式和功能的结合等。在传统的园林水景中, 水景不论是动态, 还是静态, 都能和周围的景观合理搭配起来, 形成独特的景观。仙境思想对传统园林设计有很深的影响, 古代帝王都称是龙的化身, 而龙是我国神话故事中的存在, 因此, 古人在进行园林水景设计时, 经常会用到仙境意识, 例如, “双龙戏水、铜龙吐水、仙人承露”等, 仙人思想对园林设计的影响甚至延至现代。高雅脱俗、高风亮节是古代文人墨客追求的境界, 而在传统的园林水景设计中, 经常会感觉到这种意境, 水景和文化的有效结合是传统园林水景设计的一大特色。在传统的园林水景设计中, 水景除了观赏价值外, 还具有报时、灌溉、消防等诸多实用功能, 例如, 圆明园12生肖喷水池具有报时功能, 形式和功能的结合是传统园林水景设计的另一大特色。
3.2 传统园林水景的运用手法
传统园林水景的运用手法也是多种多样, 常见的运用手法有以小见大、步移景移、空间分割、水园旱做等。在传统的园林水景设计中, 常使用以小见大的手法来延伸园林空间, 利用以小见大将园林的山体演化成名山大川, 将园林的水体演化成江河湖泊, 从而体现出古人宽广的胸怀。传统园林景观的外延水或动或静、若隐若现, 给人一种朦胧感, 游人在观赏过程中会感觉景观在随着游人的移动而发生变化, 同时利用外延水中物体的倒影, 体现出水的深远。古人常使用岛、桥、堤等实物对园林的水景进行空间划分, 让水景的动静结合, 丰富园林的空间感。在传统的园林设计中, 人们更加注重景观的神似, 采用山石、白沙等实物, 抽象的将水景表现出来, 这种不用水体却能表现出汪洋大海的造景手法比真实的水景更具有美感。
4 现代园林水景设计
在进行园林水景设计时, 要结合传统园林水景设计的特色和手法, 设计出带有传统韵律的现代园林水景。在进行园林水景设计时, 首先要注重意境的营造, 合理的安排水景和石景, 科学的布置水中植物, 注意水景和周边建筑物的结合, 从而设计出符合人们审美要求的园林水景。
4.1 意境的营造
在进行现代园林水景设计时, 要学习传统园林水景设计的意境营造方式, 采取合理的水景布置手法, 扩展园林水景的空间感, 注重水景的动静结合。恰当的运用周围环境在水中的倒影, 为人们营造出若隐若现的水景, 给人一种朦胧感, 虚景和实景有效结合起来, 让人们感觉身临其境, 同时在设计园林水景时, 要合理运用仙境意识, 满足人们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
4.2 合理安排水景和石景
在设计园林水景时, 要合理的安排水景和石景, 在人工设置的水景中, 摆放独特的石景, 这些石景在水面上的倒影会随着泛起的涟漪不断发生改变, 从而增加园林的空间层次感。要注重山体和水景的搭配, 让人们感觉处于大自然的环境中, 有效缓解人们的生活压力。
4.3 科学的布置水中植物
设计园林水景时, 要科学的布置水中植物, 植物要远近相宜、疏密有序, 在传统的原理水景植物布置中, 古人主要在水边布置垂柳, 为人们营造一种柔条拂水的感觉, 同时在水边配置池松、水杉等植物, 有效增强水景的线条感。水生植物可以选择苦草、金鱼藻、睡莲、王莲、芦苇、香蒲、纸莎草、浮萍、花叶芦竹等植物, 从而有效增加水景的生气。
4.4 水景和周边建筑物的结合
在进行园林水景设计时, 要注重水景和周边建筑物的有效结合, 景桥、木栈道等建筑物是在水景设计中不可缺少的, 在设计景桥、木栈道时, 要结合传统的设计手法, 增加水景的整体感。榭、廊、舫等建筑物是传统水景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这些建筑物能让人们倚栏赏景, 因此, 在现代园林水景设计过程中, 合理的布置榭、廊、舫等建筑物, 从而增加园林水景的整体美感。
5 总结
园林水景是园林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园林水景的合理设计能有效增加整个园林工程的空间感, 满足人们亲水、赏水需求, 在进行现代园林水景设计时, 要合理借鉴传统园林水景的特色和运用手法, 最大程度发挥出园林水景的观赏功能和实用功能。
参考文献
[1] 沈缙琦.传统园林水景对现代水景设计的影响[J].艺术科技, 2012 (3)
[2] 张威, 张兴田.试谈园林景观规划设计中水景物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 2013 (27)
[3] 刘玉安, 张勇, 赵汝芝.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水景艺术与现代水景设计[J].美术界, 2012 (2)
[4] 陈立欣.现代园林的水景设计经验谈[J].现代园艺, 2013 (8)
[5] 张中旭, 崔阳.论园林水景设计与环境的关系[J].知识经济, 2013 (8)
3.马龙景色―水景公园作文 篇三
我的
。虽然不大,但里面有着许多
水景公园坐落在县城的郊区,虽然偏远,但尤为壮丽。你刚走进去,便可以看见一块大大的横碑,上面用
当你还没有欣赏完时,优美的音乐在你的耳边响起。忽然间,喷泉从四面八方喷出,在中间的更是珍奇斗艳,谁也不服输,到底看看谁的水柱可以直冲九霄云外,惊动到玉皇大帝。而两旁的小水柱则不同,它们默默的喷着细小的水珠,在灯光下形成彩色的水花,美丽无比。
这时,你情不自禁的往台上走去,当你走到副台,看见地面微弱的灯光,只要你头稍稍偏一点,就会看见副台的秘密―马龙的地图,上面标着马龙各个乡镇。让来访的人带足浓浓的马龙情。
当然,逛了这么久,你一定累了吧!那就去微型
作为历史公园,定要有马龙的历史。历史之处都要经过上面的景点,才到公园的后方,里面有着六首慷慨激昂的诗,读完后有一股火辣辣的情感涌遍全身。之后,精彩不间断,第二道碑上有着三十米的长卷,记载着马龙的今古历史,让人回味无穷。
4.沙盘模型中水景的形式 篇四
沙盘模型不仅仅是一种表现建筑的模型,还是一件艺术品。沙盘建筑模型中对于水景的制作分为主要的两个大部分:水面的制作和水景的制作。
一、沙盘模型中水面的制作
模型的水面制作包括海绵、湖面、江面、喷水池等。水面的制作对提升模型环境、丰富模型形式起着重要的作用。水面是各类建筑模型中,特别是园林模型环境中经常出现的配景之
一。水面的表现方式和方法,应该随建筑模型的比例及风格的变化而变化。水面的表现方法既不能脱离实际,又要比实际简练概括。江、河、湖、海水面的高度一般不应高于地面。制作的方法有三种:
1、切挖反贴法,即模型台面切挖出水面的形态,在台面夹板下面反贴一层湖蓝色有机玻璃;
2、平贴盖叠法,方法就是在模型台面上平贴湖蓝色即时贴或色纸,再盖叠一层透明胶片;
3、第三种就是在第一种的情况下,用树脂(AB型仿真水)浇注在切挖好的形体内,这种水面的制作方法是十分逼真的。
为了活跃水面气氛,还可以在水面点缀一些草、石头、水纹。草、石可以用草粉、海藻、碎沙、鹅卵石制作,水纹可以用白蜡、白色透明水纹玻璃制作,如果想更加真实可以使用到动感水纹灯,即可呈现出动态水的感觉。
游泳池、储水池的表面应该高于地面,用蓝色有机玻璃制成,常用的水面制作材料,有粗糙的条纹纸,反光纸、亚克力板、树脂(AB仿真水)。水底色彩用喷枪从浅到深制作完成。在实际中制作比例较小的水面时,可将水面与路面的高度差异忽略不计,如比例为1:1000,可直接用蓝色即时贴按其形状进行剪裁。剪裁后,直接粘在水面的部位上即可。另外,还可以利遮挡着色法进行处理。其做法是,先处理好水面的颜色,再将遮挡膜贴在水面位置,然后沿水岸线刻划。刻好后,用蓝色自喷漆进行喷色。待漆干燥后,将遮挡膜揭去即可形成水面。在制作比例较大的水面时,首先要考虑如何将水面与路面的高度差异表现出来。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先将底盘上水面部分进行镂空处理,然后在下凹的水面进行喷色处理,再将透明有机玻璃或特有纹理的透明塑料板,按设计的高度差异贴在镂空处。
二、沙盘建筑模型中水景的制作
设计沙盘模型时会在模型中添加水景,无论是动态的或者是静态的,水都是最有灵性的,如果在建筑模型或者沙盘模型制作中加入这一元素,将会让整个布局更多贴切有动感,还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那么你知道沙盘模型中的水景都有那么形式吗?
1、动态水景
这种动态水景在诸多的水景中是最为复杂的一种,这种复杂体现在很多的方面,包括制作的材料和工艺以及过程都是很复杂的,当然,当工作完成后,其给人的感觉也是耳目一新的,潺潺的流水仿佛使人能够置身于大自然之中,表现的形式也是最为强烈,具体组织结构为:感光片背贴在平板玻璃之下,以制作动态水纹模型制作效果。
2、静态水景
这种形式的水景是需要其他的道具来进行衬托的,否则的话是达不成想要的效果的,在制作水纹效果表现的形式主要应当看内置灯光的衬托来实现,所以说这个时候内部灯光效果的明暗就成为了水景展示的重点所在。
3、仿真水景
5.水景结构泛碱预防及处理 篇五
从泛碱产生现象来分析,可分别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角度来分析泛碱产生。首先,从外部因素来分析,水景结构泛碱祸害是白色结晶体——可溶性盐碱的析出,而其析出关键是由水泥砂浆的析碱性所导致的,可想而知,要从根源预防消除泛碱可以从消除水泥砂浆的析碱性出发。另外,从可溶性盐碱的析出可发现其发展过程是从材料内部往材料外部发展的过程,而这过程的产生是由于水的传递而发生的,因此,水的渗透是导致水景结构泛碱的另一个主要外部因素。再次,从内部因素分析,可溶性盐碱能够从装饰材料内部往外部渗透出来,其主要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可溶性盐类和碱类物质与装饰石材组成了不规则的空隙,例如水景结构使用较多的花岗岩石材,从微观上观察可发现花岗岩结构组成之间存在着大量不规则空隙,花岗岩的空隙率一般在0.5-1.5%之间。这些石材空隙为水、盐、碱等物质的渗透和析出并为形成泛碱提供了通道。
从以上的分析,笔者总结了泛碱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条件共同出现而造成的。(1)可溶性盐碱类的存在。这些物质主要来自于水泥、骨料或者外加剂等,也有可能是装饰材料本身含有的物质;(2)水的传递。水主要就是泛碱产生的主要介质,其起到传递碱类的作用;(3)装饰材料面层的缝隙以及毛细孔是可溶性碱盐接触空气和水的一个重要渠道;(4)施工工艺的不同队水景结构泛碱现象的产生也有不同影响。预防泛碱措施
针对泛碱现象的成因,笔者结合工程实践经验,认为可以相应从切断泛碱的途径,减少Ca(OH)
2、盐类等生成物及减少水的侵入等三个方面采取措施来预防泛碱现象的产生。
2.1 减少Ca(OH)
2、盐等物质生成
(1)镶贴用的水泥砂浆适宜掺入减水剂,从而有效减少Ca(OH)2的析出;另外,粘贴法砂浆稠度适宜为6-8cm,而采用灌浆法时,其砂浆稠度适宜为8-12cm。
(2)室外镶贴可采用水泥基商品胶粘剂,鉴于其具有良好的保水性,能够大大减轻水泥凝结泌水,而对于室内镶贴则可采用石材化学胶粘剂点粘。
2.2 使用防碱背涂剂
(1)在石板安装前应在石材背面和侧面背涂专用处理剂,使该溶剂能有效渗入到石材堵塞毛细管,从而让水、Ca(OH)
2、盐碱类等其他物质无法侵入,可以有效地切断了泛碱现象产生的途径。
(2)在石材板底涂刷树脂胶,然后再贴化纤丝网格布,从而形成防水层,同时侧面也要涂刷处理。
2.3 防止水的侵入 水的存在以及传递是导致泛碱产生的主要原因,笔者总结了几点可有效防止水侵入的预防措施:
(2)优先采用混凝土墙或石墙做挡土墙,例如砖砌挡土墙,应用水泥砂浆砌筑,与土接触的内侧做防水层(如用防水砂浆抹面后涂热沥青两度),在墙内高于地面处设防潮层,墙上留泻水口,同时应作防渗处理,以防止水的渗入。为使块材地面铺设时调整方便及接缝隐蔽,挡墙根部可内收。工程实践表明,由于园林构筑物一般体量较小,采用上述方法并不会增加太多成本,却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3)对于外墙石材装饰面,为了能够有效防止水从板缝侵入,墙面板块必须离缝镶贴,而且缝宽不应小于5mm,使用石材专用硅硐密封胶密封。
(5)待镶贴完成后,对室外石材全面积喷涂有机硅防水剂或其他无色护面涂剂。
2.4 施工用水质改善
目前基本园林水景(特别是小型水体多用欧式风格,即石材粘贴或马赛克、水洗石施工表面)应要求比较高的水质环境,最好采用经水处理过的自来水,千万慎重采用地下水,因为含泥沙量及含杂质多,长期使用这样的水质,会与表面的材料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出类似CACO3的物质。解决泛碱具体措施
水景结构泛碱出现重在预防,但是有些工程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泛碱现象还是出现了,而对于天然石材墙面一旦出现泛碱现象,由于可溶性碱(或盐)物质已沿毛细孔渗透到石材里面(渗出石板表面的可以清除),很难清除,故应着重预防,泛碱发生后只可作以下补救。而对于这种情况笔者提出了一些解决泛碱的具体措施。
(1)对于已出现泛碱现象的石材贴面的补救方法可通过清洗污染物后在石材之间的缝隙采用玻璃胶,但这是不得已的整改措施。
(2)应尽快对墙体、板缝、板面等全面进行防水、密封处理,防止水分继续入侵,使泛碱不再扩大。
(3)可使用市面上的石材泛碱清洗剂,该清洗剂是由非离子型的表面活性剂及溶剂等制成的无色半透明液体,对于部分天然石材表面泛碱的清洗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在使用前,一定要先作小样试块,以检验效果和决定是否采用。
(4)铺装材料缝隙的处理。从上面分析可知道,泛碱是从铺装材料的缝隙析出来的,因此要解决泛碱,必须要处理好铺装材料的缝隙。为此,对于园建尤其是水池、水景墙中的铺装缝隙都必须用防水效果较好的填缝剂进行密封处理;另外,还应对整个水池面层全面积喷涂有机硅防水剂或者其他无色护面涂剂,做到面层石材间的缝隙成为一个整体。
滨海新城G地块景观工程
装 饰 面 层 析 碱 控 制 措 施
6.论水景的美学特征 篇六
随着人类生产力的发展, 水也从单纯的物质功能状态逐步发展成为具有审美功能的艺术水景。水景设计是城市景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具有较高的变化频率层次, 富有生命力, 是一门综合性的现代学科。
水景广义上包括河流、湖泊、山川等大尺度水体及围绕水体周边的景观, 狭义上包含广场、公园、庭院等小规模的水体景观[1]。众所周知, 杭州西湖是以水景为特色的自然园林, 早已举世闻名;印度的珍珠——泰姬陵园里树木花草苍翠欲滴, 流水喷泉明澈荡漾, 陵墓建筑纯净明丽。在“无水不成园, 无园无水”的中国古典园林中, 建筑与水体的有机结合更是成功园林的标准之一, 临水设亭, 环水筑厅、堂、楼、阁, 使建筑、人、自然三者和谐相处。狭义方面, 作为景观工程的灵魂和点睛之笔的景观水体, 其景观价值有“无水不成景”的精妙说法。它能够满足人们的亲水需求, 给人以感官的冲击, 并可以调节城市的气候, 增添流动美、透亮美, 为生活增添诗意和活力。
水之所以能构成景观效应, 是人们会通过自己的视觉、听觉和触觉等, 对水体及其周围环境产生感知, 进而激发某种情感和兴致, 也就是产生景观感的人与自然形意相融的效应[2]。这些景观效应, 可由不同景观要素的形态美、线条美、色泽美、动态美、静态美以及听觉美和嗅觉美等美学特征所诱发。
本文将对水景的美学特征作一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从六个方面探寻水景构成的关键因素, 从而可以为今后的水景设计提供参考。
1水的形状特性与景观构成
水没有固定的几何形态, 可以被圈成任何形状, 自作一景[3]:点状水小巧、聚焦;直线水欢快、流畅;曲线水含蓄、深幽;面状水平静、坦荡……各种不同形状的水相互配合、综合运用, 即可形成漂亮的水景。
人工开凿成的几何形状的水面包括水池、水渠、水井等, 常与山石、雕塑、花坛、花架、路灯等居住区小品组合成景。小规模的水池或水面形成的点式水景布置灵活, 与花坛、平台、装饰小品结合, 可装点外部空间的空隙。可在水面上设置亭廊、汀步、浮桥等水中景观小品, 为人们提供戏水、亲水的便利条件。规模较大的水面, 能弱化建筑实体、扩展视觉空间界限, 形成开阔、深远的景观, 是外部空间的视觉焦点, 对周围环境起控制作用。
对于自然界中的水体, 大多表现为有侧界的线形延伸空间, 属于边沿性空间形态。在组织水景时, 应以线性延展的水体为主景线, 沿岸线设置林荫步道、建筑小品、绿化带等休息设施, 将边沿扩大为区域, 形成可行、可停、可观的滨水景观走廊。线形结构的水景过长会显得单调乏味, 应在适当部位改变空间形式, 或收或放、或藏或露, 形成开放的空间节点, 与其他元素共同构成层次分明的居住区外部空间。
2水的包容性与景观构成
水可以包容各种各样的东西, 如植物, 荷花, 湖心岛, 水草, 鱼, 鸭等, 这也是构成景观的一大特性。
城市居住小区的主景、配景或小景常借助植物来丰富水体的景观。水边植被绿地与水面空间结合, 可使外部环境的空间层次更加丰富。植被应多样化, 草坪、绿篱、灌丛、高大乔木不同种类搭配, 符合水滨自然植物群落的结构以维持生态平衡。常用的水景植物有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漂浮植物、沉水植物四类[4]。植物配置时, 挺水植物只能配置在深1 m之内的浅水中, 挺出水面, 如德国鸢尾、黄菖蒲、花菖蒲等;浮叶植物可延至稍深的水域种植, 叶漂浮在水面上, 点缀水景, 如萍蓬莲、荷花、睡莲等;漂浮植物全植株都漂浮在水面或水中, 所以配置起来比较灵活, 如水浮莲、浮萍等;沉水植物种类繁多, 有金鱼藻、茨藻等。
对一定规模的水景或自然水体可考虑在滨水地带多层次地种植水生植物, 如在人工河湖边缘种植荷花、菖蒲等水生植物。溪涧沿岸应尽可能地种植当地的野生花卉, 构成不同的色彩群落, 达到步移景异的效果[5]。另外, 在水中也可养殖有观赏价值的水生动物, 与自然驳岸配合增加山林野趣, 使水边景观层次丰富[6]。
3水的倒映性与景观构成
水可以将周围的景观映入水中成为倒影, 形成景观的层次和朦胧美感:
1) 倒影成双:四周景物反映水中形成倒影, 使景物变一为二, 上下交映, 增加了景深, 扩大了空间感, 一座半圆洞的拱桥, 可起到功半景倍的效果。水中倒影是由岸边景物生成的, 故水面旁边要精心布置各种景物, 以获得双倍的光影效果。
2) 借景虚幻:由于视角的不同, 岸边景物与水面的距离、角度和周围环境也不同。岸边的景物设计, 要与水面的方位、大小及其周围的环境同时考虑, 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这种借虚景的方法, 可以增加人们的寻幽乐趣[7]。
3) 优化画面:在色彩上不十分调和的景物, 倒映在绿水中, 就有了共同的基调。在理水中注意水面本身的色调以及水色的深浅等, 就可以产生不同艺术效果的水景。
4) 逆光剪影:岸边景物被强烈的逆光反射至水面, 勾勒出景物清晰的外轮廓线, 就会出现“剪影”, 从而产生一种“版画”的效果。
水既是景, 又是镜, 如何再找这类的事物。
4水的流动性与景观构成
水的本性是静的, 但可以让它动起来, 成为多种独特的景观。
1) 喷泉:
水体由下向上喷涌而出的一种水态, 它是模仿大自然中的地下泉水向上喷涌的一种自然状态。
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 以喷泉为主的水景形式在欧洲园林营建中大行其道, 如意大利的台地园、埃斯顿庄园中蜚声与世的“百流喷泉”等。举世闻名的欧洲最大的宫殿——法国凡尔赛宫园, 由“园师之王”勒洛特尔设计, 为制造出壮观的活动水景, 建造喷泉多达1 400座 (今尚存607座) [8], 其数量之多、分布之广, 令人惊叹。
近年来,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人们对水分子特性的了解的加深, 现代喷泉艺术开始变得非常复杂。通过使水分子按照一定的方式排列, 控制时间, 可以变化出各种各样的“水的舞蹈”。此外还出现了层流喷泉 (光亮泉、跳泉等) , 可以创造出新、奇、特的水形, 正在被广泛应用。
2) 瀑布:
是优美的动态水景, 通常的做法是将石山叠高, 下挖池做潭, 水自高处泻下, 击石喷溅。一般主要欣赏瀑布的瀑形、落差、水声等。瀑布常使用阶梯状设计, 通过一系列台阶、水流落差, 可降低水的损耗和噪声, 丰富景观的变化。
3) 水幕:
是指水越过水坝、堰口或叠水阶梯落下而形成的一种水帘效果, 是克什米尔地区很多莫卧尔式庭园中常用的一种形式, 在现代城市中的应用也相当广泛。
4) 水墙:
其实是依托墙体的跌水瀑布。包括钢丝网 (水篦) 、溢流口、池壁压顶等主要部分。
墙上可布置面具, 既是装饰品, 又与喷泉、瀑布或水钵相结合。常用怪诞的面具使其口中喷出水流, 体现出精致小巧的情趣。比如用来自古代神话中的神怪形象来作为装饰。
5) 落水槽:
是伊斯兰庭园中特有的一种落水形式, 石制的水槽表面进行礓礤处理后, 将水从一个平台引落到另一个平台, 这种形式常常修建于庭园边缘, 在落水槽不同的标高台地进行过渡, 其表面礓礤处理使水呈现出乳白色的光效, 能很好地反射光线, 形成眩目的效果。在现代水景中, 落水槽还可以和不同的水生植物与硬质景观相搭配。
6) 四方园:
也是伊斯兰庭园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水景设计形式, 通常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庭园空间被十字形的水道平均划分为4部分, 形成4个对称的空间。最著名的例子当属录姬陵的水道设计。它不同于瀑布, 允许水能平滑而不间断地从高处流向低处, 经常用于地势较陡的台式庭园中, 富有装饰意味。
7) 溪流:
也是一种常见的落水形式。水面不需要很大。蜿蜒曲折方有情, 顺坡而下, 听到潺潺水声, 看到涓涓的溪流。所有的活力与灵性, 都在流水的痕迹中体现。溪流属线形水体, 水面狭而曲长。水体汇集而下, 至平缓时, 流淌而前, 形成溪流水景。有仿效自然式的, 流淌于参差的石岸、覆盖的土坡、配置的花木之间;有规则式的, 形成水渠、运河状贯穿住宅区。
5水的声音性与景观构成
水本无声, 但可随其构筑物及其周围的景物而发出各种不同的声响, 产生丰富多姿的水景。
王维的“声喧乱石中, 色静深松里”, 是动与静的对比, 也是石与林的交替而产生的一种水景。在现代水景中, 能够利用先进的喷泉技术制造出各式各样的水声效果。如音乐喷泉, 不仅有音乐配合, 还可以声控使水体翩翩起舞。在音乐喷泉韵律与节奏的跳动中, 人们可以感受到水的灵性的存在。
英国著名的景观设计师杰里科设计的舒特住宅花园, 最吸引人的就是链式小溪, 他将水链和小溪合二为一, 创造了一种新的形式, 水不断的跌落下来, 伴着音乐般响的小瀑布, 然后是淙淙的泉水, 再到平静的水池。
6水的交互性与景观构成
水景处于大自然之中, 会与自然水 (雨水) 、风等产生交互效应, 扩大水景的美学效果。
1) 与雨水的交互。
雨点会使水面的倒影支离破碎, 形成一幅动人的画面。所谓:“人间美景不胜收, 引得天水下地游, 真景倒影难分辨, 万点直冲水面皱。”
2) 与风的交互。
“风乍起, 吹皱一池春水”。风还会产生波——波纹涟漪, 波光粼粼。风平浪静时, 水面清澈如镜, 微风送拂, 送来细细的涟漪, 为湖面倒影增添动感, 产生一种朦胧美。
7结语
所谓“水聚成湖自成景, 倒映环境又成景, 雨打水面添奇效, 何物堪比此镜景。”
在水景早已成为一种文化的今天, 对水景的设计也应当从单纯的设计手法上升为一种艺术境界, 从更深的层面上表达人们对自然、社会、情感的领悟和感受。本文从六大方面深入分析了水景的美学特征, 可以帮助人们在处处可见的水景中找到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为今后的水景设计提供参考, 展现现代水景的风采, 进一步增强水景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陈禹.建筑水景设计与实例赏析[J].福建建筑, 2007 (3) :34-37.
[2]柯根星.现代园林水景设计手法浅析[J].林业勘查设计, 2008 (1) :156-158.
[3]王占柱, 吴彦, 彭春东.往高处走, 还是往低处流?——浅析现代景观设计中水景设计[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28 (1) :72-75.
[4]杨晓姝.浅谈水景的植物配置[J].科技创新导报, 2008 (19) :116-118.
[5]钱亦阳.居住区水景的设计探讨[J].山西建筑, 2008, 34 (7) :75-76.
[6]赵祥, 李嘉华, 成斌.对城市水景住区设计的思考[J].工业建筑, 2007, 37 (1) :115-117.
[7]柯根星.现代园林水景设计手法浅析[J].林业勘查设计, 2008 (1) :156-158.
7.居住区水景有哪些空间特点? 篇七
1 适用性
在功能上满足使用者多种需要,形式和功能与环境相互协调,且能满足人的进入,
2 多样性
在保证环境健康发展的前提下,有限的滨水区内有多样化的自然环境、开敞空间和各种设施为使用者提供多样体验性和选择性,
3 开敞性
水边的空间是向使用者开放的界面,临界面建筑的密度和形式不损坏景观的轮廓线并保证视觉上的通透性。
4 可接近性
所有的人包括行动不便者均可步行或通过交通工具安全抵达滨水区和水体边缘,而不为道路或构筑物所阻隔。
5 延续性
8.居住区水景空间有哪些设计原则? 篇八
1对基地自然环境特色的表现
表现基地环境的内在结构特征:景观布局要充分挖掘出基地的每一部分的内在潜力,并表现出它的景观特色,从而使居住区景观丰富而有个性,依从和强化自然环境;即通过人工手段强化自然环境的某些特征,并突出居住区环境的特色。不仅使自然特色得到表现,同时居住区环境也得到自然环境的衬托,两者相互配合,相互加强,使居住区环境的整体景观组织及整体空间意象得到表现。
2系统与区域原则
水景空间的规划设计牵涉到诸多方面的问题,要使景观设计取得较为理想的成效,必须从大方向着手,从系统和区域方向着手。居住区中河流,湖面的形成是一个自然循环和自然地形等诸多自然力综合作用的过程,这种过程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系统中某一因素的改变都将影响到景观面貌的整体。所以在进行水景空间规划时,首先应该对水体的汇水范围,从区域的角度,以系统的观点进行全方位的考虑。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控制水土流失,调配水资源使用,对重大水利和工程设施进行环境评价,协调岸线和土地使用,特别是综合治理环境污染,做好污水截流和市政设施配套等,
3多目标兼顾原则
居住区水景空间的设计不单纯是解决汇水、防洪的问题,还应包括改善水域生态环境,改进水体的可及性与亲水性,增加游憩机会,提高水体周边土地利用价值等一系列问题。仅从某一角度出发,轻则造成资源浪费,重则对居住区生态、环境品质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必须统筹兼顾,整体协调。居住区水景空间的规划设计必须以系统工程意识为指导,合理分区,提供多样化的景观结构,巧妙地进行各种空间的划分,以满足居民多种活动的要求。
4自然生态原则
依据景观生态学原则,模拟自然水面岸线,以绿为主,运用天然材料,创造自然生趣,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加景观异质性,强调景观个性,促进自然循环,构架居住区生态带,实现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5文脉延续原则
9.城市生态水景的营造探究 篇九
1 国内水景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的园林水景建设存在诸多问题, 主要表现在设计和管治两方面。
1.1 水景设计的问题
1.1.1 水景设计与污水治理缺少同步考虑。
在水景设计时, 注重景观手法和景观文化方面的表现, 缺少对水质污染治理问题的考虑。
1.1.2 破坏水岸生态。
硬质化的池体结构及生硬的驳坎设计, 破坏了水岸的生态系统, 消灭了人的亲水性, 使得生态环境离我们越来越远。
1.2 传统水景污染的治理方式及问题
1.2.1 物理方法。
(1) 引水换水。将原水体中变质的水排出, 灌入水质较好的清水。但水资源在我国相当匮乏, 一次性换水必然浪费宝贵的水资源, 因此此法不能用于长期的水体治理。 (2) 循环过滤。在水景设计初期, 设置配套的过滤系统和循环水泵。但如果水体面积较大, 定会延长循环过滤的周期, 使得水质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且费用也较高。 (3) 底泥疏浚。疏浚是指挖泥增深, 排除水体中过多的淤泥。但不能达到水质更加清澈的预期目标, 不能彻底地清除污染源。 (4) 曝气充氧。多采用自然跌水曝气和机械曝气, 能够及时处理污染;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体富营养化。
1.2.2 化学方法。
主要是投加化学灭藻剂来杀死藻类。短时间内效果明显, 但时间长, 富集作用明显, 对水质的污染也会不断的增加, 使一般的水生植物无法生长。
2 城市生态水景的营造
2.1 配合生物多样性规划, 强调水系的连通性
天然水系为城市的整体景观设计提供了一个蓝本, 它也是一个重要的廊道, 可以有效加强物种、物质的空间运动和原本孤立缀块间物种的生存和延续。所以, 强调水系的连通性, 必须站在绿地系统规划的高度, 结合物种多样性规划综合考虑。
2.2 生态驳岸设计
生态驳岸是指恢复后的自然河岸或具有自然河岸“可渗透性”的人工驳岸。岸坡植被及水生植物种类要丰富多样, 结构要完整, 使得水岸自身形成一个生态系统。水岸设计曲折有致, 深浅有度, 岸坡适当的入水等都大大地增加亲水性。生态驳岸可以充分保证水岸与水体间的水分交换与调节, 对水岸生态系统有很好地促进及平衡作用。
2.3 利用雨水, 规划设计水景
雨水资源是维系包括水资源环境在内的人类生态环境的重要方面。景观设计师通过设计生态集水区收集、贮存和处理雨水, 并将它同城市公园等结合起来。这种方式简单可行、效率高, 而且花费低, 节省水资源。
2.4 恢复水体的“生物自净”功能
水污染的治理是城市生态水景营造最突出的难题, 传统的治理方法很难有好的效果。在自然水体中, 动植物、微生物、有机及无机物相互间构成一个循环的食物链系统, 通过这个系统, 水体具有了“生物自净”的功能。所以恢复城市水景的水体“生物自净”功能就能很好解决水景的污水问题。因此, 水景营造过程中, 通过合理配植水生植物, 适时投放水生动物、微生物及有机无机物, 是目前治理水污染较有效、也较经济的办法。
2.5 设置涉入系统
人的介入使水的景观服务功能得以充分发挥, 但作为一个生态环境, 过多的人为行动必将使生态遭到破坏, 因此必须建立有效的涉入系统, 限制人的行为。如限制临水路宽及临水建筑规模等。
2.6 使用绿色环保建材
在河道、岸线等的改造和临水建筑、桥梁等景观建筑物的建设中, 应选择天然的或无污染的建筑材料或装饰物, 尽量不要使用辐射性强、易污染环境的化学合成材料。
3 展望
城市水体景观是整个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城市景观的闪耀点, 水是城市的一切源头。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水景, 可以提升城市形象。
一个生态的水景必须通过生态状况、景观效果、亲水程度、健康性质、经济成本等众多因素的综合测评。城市生态水景营造中水景治理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大量科学试验表明, 传统的引水换水、循环过滤和底泥疏浚、投药等物理化学方法都是对污染后的水体进行治理, 没有从成因即水体富营养化生成机制上进行治理, 故用不了多久势必会引起重新污染。我们考虑的只是如何治理污染, 缺少一个系统全面合理的构建体系。城市生态水景建设是摆在城市规划者和经营管理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我们应把现代科技与师法自然相结合、水处理设备设计与水环境景观设计相结合、人工设计和生态恢复相结合等理论模式用于城市水景的设计中, 如此营造出的水环境, 不仅节约了建设和维护费用, 而且在最大程度上保护了水系的生态结构。
参考文献
[1]金元欢.城市生态水景的生态设计和综合治理[J].浙江: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6
[2]谢小萍, 李文驹.结合雨水利用的小区景观生态设计初探[J].华中建筑.2003 (5) :94-99.
[3]刘滨谊, 周江论.景观水系整治中的护岸规划设计[J].中国园林, 2004 (3) :49-52.
[4]崔心红.建设湿地园林, 改善生态环境—上海市湿地园林建设的探索[J].中国园林, 2002, 18 (6) :60-63.
[5]肖笃宁, 李秀珍, 高峻等.景观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
10.音乐喷泉水景 篇十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美丽、俊秀的江南水乡古镇风光,使无数文人墨客为之倾倒,著名作家余秋雨曾在《文化苦旅.江南小镇》中写到:“穿镇而过的狭窄河道,一座座雕刻精致的石桥......不久,就会走进一种清空的启恬之中……”。可以说,江南美,美在古镇,而古镇美,则美在水景。水,作为大自然赋予人类的一种特殊产物,承载着人类生命起源的重要使命,也是江南水乡古镇自然美中最具魅力的元素。在魅力无限的江南水乡古镇水景中,融入生态发展的理念,则能够使古镇水景的魅力发挥到极致,而本文的研究也正是基于此目的。
二、江南水乡古镇水景生态特征
(一)生态舒适性特征
江南水乡古镇众多的水景景观中,大多以水与自然景物或人造景物互相结合的形式构成,这种交互式、共生式的组成态势,凸显出了水景景观的自然和谐感,博得了大多数游客的眼球,在此基础上,古镇水景被更多地融入到水乡建筑的辅助建造中,成为提升游客观赏、游玩、视听舒适感的关键要素。可以说,水乡古镇水景表现出的生态舒适性特征,显得异常凸显。
例如,著名的乌镇桥里桥风景,鳞波荡漾的河面上,横竖交错着两座古石桥,远眺过去,给游人以视觉上的静态美感,微风轻抚,水面凌动,与石桥交相呼应,又呈现出动态美感,石桥和水景的共生共融,显得如此和谐,游人观之,心旷神怡、身心放松,在生态的气息中,立刻能够体验到一种舒适感。
(二)生态净化性特征
水乡古镇的水景还具有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的`作用,对调节大气湿度,滋润土壤和花木都有显著的效果。此外,水景能够改善水乡古镇中的空气质量、绿化环境,增加大气湿度,对人体的健康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
例如,周庄八景之一的“急水扬帆”便是生态净化性特征表现的最好诠释。急水港西连白蚬江,东达淀山湖,江面宽阔,水流湍急,水面时常能产生“水雾”现象,无形中增加了空气中的负离子,起到净化空气、绿化环境的效应,给人们带来身心愉悦的“爽”感!在生态化水景景观的作用下,水雾弥漫,水乡古镇景观现场的迷幻化效果倍增,起到了促进局部生态水体循环的作用,对于调节局域整体生态系统的平衡、美化周边环境、净化空气也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围绕在水乡古镇周边的水景,能够营造一种生态净化的氛围。
(三)生态审美性特征
古镇水景的生态审美性,也是水景景观表现出的一种独特特征。该特征的呈现,能够满足游客的审美性需求,当游客畅游水乡古镇之中,观赏水景,以及在水景衬托下的其他人文、自然景观时,生态气息所带来的视觉审美、情感审美,彰显无遗。
例如,著名的乌镇西栅夜景,便是水景表现生态审美性的典范。每当夜幕降临,游人小酌一杯,隔水聆听岸边楼台上的戏文,或临水放逐几盏莲花灯,静态和谐的人文水景景观,被烘托的十分到位。人、水、景、物四方合一,生态化的审美意境被营造的淋漓尽致。古镇水景生态美,在无形中增添了水乡建筑的艺术审美艺术氛围,置身其中,如痴如醉。
三、江南水乡古镇水景生态发展中凸显出的问题
(一)水域污染日趋严重
近年来,受人为活动的影响,很多江南水乡古镇的水景景观,存在严重的生态倒退现象,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便是:水域污染日趋严重。具体的表现包含:水体中失去了很多浮游生物、鱼虾,而增多了很多含有毒素和病菌的有害物质,水景景观的生态性、审美性难觅踪影。3月份,嘉兴在线新闻网报道一则新闻“乌镇装车桥港污染严重,恶臭熏得居民不敢开窗”,便剑指乌镇装车桥港水体污染问题。而水域一旦遭受污染,便会会水乡古镇水景的生态化带来负面影响,该问题理应得到有效遏制。
(二)水体净化方式陈旧
江南水乡古镇区域内的水景以河道景观为主,周边居住着很多居民,他们在日常生活、生产中,会产生大量的人工垃圾,其中一部分以直接倾倒的方式,流入古镇水域,成为“水上垃圾”。因此,针对“水上垃圾”的清理和水体的净化,也成为了当务之急。然而,现实的情况是,众多江南水乡古镇,在对河道内的漂浮垃圾进行净化处理时,主要依靠人工打捞这一传统的方法,该种方法效率低下,效果有限,且通常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对水体净化难以起到实质性的作用。长此以往,古镇水景难以实现可持续性的生态发展。
(三)水体生态平衡性下降
随着江南水乡古镇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古镇外围水岸边度假村、宾馆等人工化建筑呈现高强度的开发态势。以乌镇为例,根据乌镇旅游部门公布的数据,截至20底,乌镇已有各类度假村、宾馆建筑200余家,每年入住旅游的游客超过300万人。高强度的旅游开发,大密度的游客入住,带来的大量的人为垃圾,也加剧了古镇水体的污染程度,而水质的污染,使得水域栖息生物数量锐减,水岸生物多样性下降,最终导致了水体自然生态系统平衡维持能力的下降。
四、江南水乡古镇水景生态发展的优化对策
(一)强化执法监督,保障水景生态发展
为使江南水乡古镇水景的生态化发展实现可持续化,区域内的环保执法部门需要进一步加大水景生态环保执法监督,从源头上杜绝一切污染水景资源的现象。具体的执法监督需要着力于两个方面,一方面,严格执法。对古镇水体周边的商户、居民、企业进行定点、定期的摸排,一旦发现有违规、违法向水体倾倒垃圾的行为,必须予以严惩。另一方面,加大宣传。通过广播、网络、报纸、电台等媒体,向当地居民、外来游客宣传水景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增强人们对水景生态发展的保护意识。
(二)融入生态理念,科学净化水景资源
在江南水乡古镇水景资源的净化中,应融入生态化的理念,采用科学的策略,净化水景资源。具体来说,在实际的操作中,可借鉴国内其他水景景观净水的科学方法,在水景资源净化中,体现出可持续化、科学化的发展性思维。例如,亚龙湾蝴蝶谷的水景循环净化系统,便是一个不错的,可供借鉴的案例,景观规划师利用先进的虹吸水原理,构建了水景景观的自动循环净化系统,园内的所有水系资源都能够通过循环,得到净化,该种方法的引入,大大提升了水体资源净化的效率,从而达到了开源节流,综合利用,全面净化的目的,值得江南水乡古镇环保部门借鉴。
(三)引入修复技术,确保水体生态平衡
在构建生态水景资源体系的过程中,环保部门需要注重科技元素的引入,采用多种方法,确保水乡古镇水景生态的平衡,实现水景景观的生态化、可持续化发展。例如,利用生物修复技术、生态修复技术等,构建先进的水体生态平衡体系,对已经破坏的水景资源进行修复、过滤,从而使水景景观朝生态、良性的方向发展。此外,逐步建立以水景水域为纽带的绿色廊道系统,引入水景绿化理念,增加河流中生物食物的供应,控制水土流失,有效地过滤污染物的作用,从而保护生物多样性。
五、结束语
水景是江南水乡古镇中最能引人入胜的景物,而保障水景资源的生态化发展,则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程。在未来的发展中,水乡古镇的环保部门、居民群众,应不断建立起水景生态发展的意识,并采取多元化的“生态护水”措施,从而让水乡古镇的水景景观“永葆青春”。
参考文献:
[1]阮仪三,邵勇,林林.江南水乡古镇的特色!价值及保护.城市规划汇刊[J].(1)
11.音乐喷泉水景 篇十一
【关键词】水景;景观园林设计;运用
城市化发展的深入使得高大的建筑越来越密集。在植被覆盖面较少的城市环境中,人们对于景观园林的美化效果要求越来越高。能否将大自然的美以简化又不失雅观的方式展示在人们的眼前,有赖于设计者的水准[1]。在景观园林设计中,水景的点缀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水景的恰当布置可以展现出人造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完美融合。从而使景观园林的设计更加符合人们的审美情趣,具有更高的观赏性。现主要对水景在景观园林设计中的运用进行分析。
1水景设计在景观园林设计中的作用
1.1点缀作用
景观园林的设计中,往往会引入石山、植被等,可以形成刚性美。从一个完整的生态环境角度来说,水是必不可少的元素。而从美学角度来说,仅仅有石山、植被等的园林,缺乏柔性美。此时进行恰当地布置水景,可以让水景的柔性美和石山的刚性美相融合,形成相互点缀、相互烘托的生态景观。在水景的布置中,可以结合石山、植被、建筑等景观,运用临水台、观景台、桥等,达到诗意美的效果。根据水的特点,可以布置流动性的水、静止的水等。流动性的水还可以是喷泉、瀑布等。水的布置主要依靠设计者进行判断选用。目的主要是让水景起到点缀景观园林的作用。
1.2焦点作用
水景是人们游玩景观园林时观赏的目标之一。不同的水景给人们不同的游玩体验。在景观园林中,像喷泉、瀑布等动态的水流,往往会吸引人们的目光,成为观赏的焦点。大面积的静水使人们体验到内心的静谧[2]。因此,在景观园林中,在不同的模块,要注意结合多种水景的运用,给与游客多样化的游玩感受。
2水景形态的应用
景观园林中,一般会有多种形态的水景布设。每种形态的水景都有其特点,也会给人们不同的感受和体验。多种形态水景的结合运用,可以增加园林的观赏性。水通过人工设计后,可以产生多种形态,常见的有静水、落水、喷水、流水。不同形态的水景设计方法有所不同。现主要分析各种形态水的设计。
2.1静水的设计
目前我国很多的景观园林都布设有静水,如苏州园林。一般情况下,静水主要运用于建筑物、山石的点缀。面积相对较大,或为多个小型的静水组合。静水中一般会添加一些水生的观赏植物,如荷花。与此同时,会添加树木如柳树,起到增加静谧感的作用。增加的树木还可以将景色隔开,形成多层次的环境,增加美感。水中会增设观赏鱼,如金鱼,使以静为主的环境增添动感。结合来看,静水结合鱼、树、荷花等观赏物,可以形成有动、有静、有高、有矮的设计。因此,静水的设计中,充分利用各种观赏物,可以增加景观园林的观赏性。
2.2落水的设计
即是从高处落下的水。自然中常见的落水有各种规模的瀑布。落水的形成主要是地势差造成。因此,在景观园林的设计中,要形成落水,就要设置出合理的地势。一般会对山石、岩石进行合理布局,形成落水。在此基础上,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成多层跌落式的落水。同时,还可以根据水源的充足情况,设置出大小不同的瀑布。
2.3喷水的设计
单个喷水一般较小,经过多个喷水的组合,可以形成多种喷水形式。喷水的可改造性十分强,其具有很强的焦点作用和集中性的特点。喷水的设计也比较简便,在各种环境中,只要有充足的供水,就可以形成喷水。因此,很多景观园林中,在不适用静水、流水或落水设计的情况下,多会采用喷水设计。在喷水的基础上,还以设置水花,加入适宜的音乐,添加精巧的水柱等,形成独特的水景。具备了声、形美的喷水,可以吸引人们的目光,形成游玩的焦点。喷水形成的水景规模可大、可小,设计简便,因而在景观园林中广泛使用。
2.4流水的设计
在景观园林的设计中,蜿蜒的流水,时快时慢的流速、清亮的流水声,可以形成一个特别的美景。在同一个流水设计中,为能够形成多个层次、多种风格的水景,一般会设置成多个不同形态的流水。在景观园林的设计中,一般以斜坡为主,设计流动性的水景。斜坡中可以设计成多种落差,形成流速不同的流水。同时,在流水方向的设计中,以曲折、蜿蜒的形态进行设计,从而形成多层次的水景。在比较平缓的流水中,还可以以水的流动性、波光性增加园林的美感[3]。
3水景设计中光影艺术的应用
水本身具有反光、倒影的作用。在水景的设计中,可以利用自然光、人造光的特点,以水反光、倒影的特点,形成具有观赏性的倒影。一般来说,静水可以使水面上的景观形成静态的倒影。从而可以增加景深,增强美感。而缓缓流动的水,可以形成波纹荡漾的倒影,产生具有动感的光影效果。因此,在水景设计中,不管是流动的水还是静水,都要注意运用其特点,以光影艺术增强园林的观赏性。同时,在水景的设计中,可以利用水的反光特点,制造“天光云影”、“湖光山影”等光影效果。天光云影可以利用水的反光在上面上映出云彩、蓝天等的美景,使水面更加美轮美奂。湖光山景可以形成美丽的倒影,与山景、水边植物等相互融合,形成独特的美景。在使用光影艺术进行设计时,必须选用采光好的地方,从而达到较好的反光、倒影的效果。
结语
景观园林的设计中,水景是十分重要的美化元素。设计者可以结合园林自然条件,以现有条件去设计流水、落水等不同形式的水景。而在设计时,注意加入一些适当的元素,可以增加水景的观赏性。从而以具有较好的观赏性的水景,增加园林的美化程度。水景的设计中,水景形态的运用要依靠设计者的水准进行。因此,设计者应不断提高自身的设计水平,提升对水景美的领悟,以人工设计的水景呈现出大自然的美。
参考文献
12.园林水景的设计原则探讨 篇十二
1.1 园林水景的状态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水体的平面状态可分为几何规整形和不规整形两种。国外现代城市环境设计中一般采用几何规整形多一些, 水面一般都不大, 多采用人工开凿。由于我国园林讲究自然, 对于理水也多采用自然的、不规则的状态。
1.2 园林水景工程的形式
水景工程是城市园林中与理水有关的工程的总称。主要形式有人工湖、水池、瀑布、叠泉、喷泉、溪流等。这些水景形式在应用过程中, 由于采取不同水的形态, 营建方式、尺度、规模与配景环境不同, 从而衍生出更多的景观形式。
2 园林水景分类、特点及作用
根据在环境中水面的闹静, 水景一般分为静态水景和动态水景。静态水景, 指园林中以片状汇聚的水面为景观的水景形式, 如湖、池等。其特点是宁静、祥和、明朗。它的作用是净化环境、划分空间、丰富环境色彩、增加环境气氛。中国园林是讲究静的, 以静制动。动态水景是流动的水体, 利用水姿、水色、水声来增强其活力和动感, 令人振奋。其特点是活泼、欢快, 多采用喷泉、瀑布、流水等。
3 园林水景设计原则
3.1 宜“亲”不宜“离”原则
园林水景应当充分尊重人们亲水的权利, 给人以享受的空间。在一个小环境中缩短人与水距离的一个方法就是设置亲水平台和亲水步道, 在较为安全的情况下, 可以让人融入到水景中。亲水平台是一个人可以最亲密地接触水的场所, 可以满足人们赏水、嬉水的双重需要。亲水步道一般是紧贴水岸的走道或是由多级沿河岸的台阶组成的, 有些台阶淹没于水面以下, 有些则高出水面, 这样, 就可以使人们的亲水活动不受水面高度变化的影响, 很好地融入景观之中。
3.2 宜“小”不宜“大”原则
此处所谓的宜“小”不宜“大”原则指的是在设计水体时, 多考虑设计小的水体, 而不是那种漫无边际、毫无趣味可言的大水体。大水体往往让人有种敬而远之的感觉, 而没有想亲近的感觉。而小水体容易营建, 这是其中一个方面, 更重要的是小水体更易于满足人们亲水的需求, 更能调动人们参与的积极性, 更何况在后期养护管理中, 小水体便于更好的养护, 并且在水体发生污染的情况下, 小水体更易于治理。
3.3 宜“曲”不宜“直”原则
所谓宜“曲”不宜“直”原则指的是水体最好设计成曲的。我们古典园林营建中很重要的一条是“师法自然”, 即在设计中要遵循大自然中的规律, 大自然中的河流、小溪, 它们大都是蜿蜒曲折的, 因为这样的水景更易于形成变幻的效果, 居住区中更易于设计成仿自然的曲水。
3.4 宜“安”不宜“险”原则
人身安全是人的最基本权利, 水景设计的不合理会导致一些恶性事件的发生, 园林水景设计的安全性应考虑适当的水深、水岸坡、临水防护设施等。考虑景观效果以及水体的自净能力, 一般不能太深, 整个水底设计应为缓坡形, 尽量将不安全因素降至最低, 最大限度地保障市民、游客的人身安全。
3.5 宜“下”不宜“上”原则
此处的“下”与“上”是一种相对的关系, 宜“下”不宜“上”指的是设计的水景尽可能与自然中的万有引力相符合, 不要设计太多的大喷泉, 他们大多是向上喷的, 是需要能量来支持它们抵消重力影响的, 是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 按照现在生态园林的理念是不可取得。因此, 最好能充分利用重力的作用, 用尽可能少的能量形成尽可能美的景观。这是需要考验设计师创新能力的。
3.6 宜“虚”不宜“实”原则
在水资源缺乏的地区, 虚的水景也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虚的水景是相对于实际水体而言的, 它是一种意向性的水景, 是用具有地域特征的造园要素如石块、沙粒、野草等仿照大自然中自然水体的形状而成的。这样的水景对于严重缺水地区水景的营建具有特殊的意义, 同时更易于带给人更多的思考、更多的体验。
3.7 宜“净”不宜“浊”原则
此水景的水体多为封闭水域, 一般具有水域面积小、易污染、水环境容量小、水体自净能力低等特点。如果管理不好, 很容易导致水体不同程度的污染, 严重时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 致使水中藻类大量繁殖, 水体变黑变臭, 严重影响周围的环境。虽然净化景观水体的手段很多, 但治理水体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 而绝不是单一方法即可, 任何方法都难以大规模长期实施, 实现可持续性净化。很多水景观为了获得清水效果, 大多采用换水的方法, 有些直接就放自来水, 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
4 小结
13.园林景观水景设计有哪些综述? 篇十三
古今中外,凡造影无不牵涉及水体,水是环境艺术空间创作的一个主要因素,可借以构成各种格局的园林景观,艺术地再现自然,水有四种基本表现形式:一日流水,其有急缓、深浅之分;二为落水,水由高处下落则有线落、布落、挂落、条落等,可潺潺细流,悠然而落,亦可奔腾磅礴,气势恢弘;三是静水,平和宁静,清澈见底;四则为压力水,喷、涌、溢泉、间歇水等表现一种动态美。用水造景,动静相补,声色相衬,虚实相映,层次丰富,得水以后,古树、亭榭、山石形影相依,会产生一种特殊的魅力。水池、溪涧、河湖、瀑布、喷泉等水体往往又给人以静中有动、寂中有声、以小胜多、发人联想的强感染力。
1、城市水系与园林水景
城市水系规划的主要任务是为保护、开发、利用城市水系,调节和治理洪水与淤积泥沙、开辟人工河湖、兴城市水利而防治水患,把城市水体组完整的水系。
城市水体具有排洪蓄水、组织航运以便进行水上交通和游览。调节城市的气候等功能。河湖近期与远期规划水位,包括最高水位、常水位和最低水位,这也是确定园林水体驳岸类型、岸顶高程和湖低高程的依据。河湖在城市水系中的任务,如排洪、蓄水、交通运输、调节湿度、观光游览等。水工构筑物的位置、规划与要求应在水系规划中体现出来。园林水景工程除了满足这些要求外,应尽可能作到水工的园林化,使水工构筑物与园林景观相协调,以统一水工与水景的矛盾。
(1)水池、驳岸、护坡
1)水池水池在城市园林中可以改善小气候条件,又可美化市容,起到重点装饰的作用。水池的形态种类很多,其深浅和池壁、池底的材料也各不相同。规则的方整之池,则显气氛肃穆庄重,而自由布局、复合参差跌落之池,可使空间活泼、富有变化。池底的嵌画、隐雕、水下彩灯等手法,使水景在工程的配合下,无论在白天或夜晚得到各种变幻无穷的奇妙景观。水池设计包括平面设计、立面设计、剖面设计及管线设计。其平面设计主要是显示其平面及尺度,标注出池底、池壁顶、进水口、溢水口和泄水口、种植池的高程和所取剖面的位置。水池的立面设计应反映主要朝向各立面的高度变化和立面景观,剖面应有足够的代表性,要反映出从地基到壁顶层各层材料厚度。
水池材料多有混凝土水池、砖水池、柔性结构水池。材料不同、形状不同、要求不同,设计与施工也有所不同。园林中,水池可用砖(石)砌筑,具有结构简单,节省以模板与钢材,施工方便,造价低廉等优点。近年来,随着新型建筑材料的出现,水池结构出现了柔性结构,以柔克刚,另辟蹊径。目前在工程实践中常用的有:混凝土水池、砖水池、玻璃布沥青水池、再生橡胶薄膜水池、油毛毡防水层(二毡三油)水池等。
各种造景水池如汀步、跳水石、跌水台阶、养鱼池的出现也是人们对水景工程需要的多样化的体现,而各种人工喷泉在节日中配以各式多彩的水下灯,变幻多端,增添了节日气氛。北京天安门前大型音乐电脑喷泉,无疑是当代高新技术的体现。
2)驳岸与护坡园林水体要求有稳定、美观的水岸以维持陆地和水面一定的面积比例,防止陆地被淹或水岸倒塌、或由于冻胀、脬托、风浪淘刷等造成水体塌陷、岸壁崩塌而淤积水中等,破坏了原有的设计意图,因此在水体边缘必须建造驳岸与护坡。园林驳岸按断面形状分为自然式和整形式两类。大型水体或规则水体常采用整形式直驳岸,用砖、混凝土、石料等砌筑成整形岸壁,而小型水体或园林中水位稳定的水体常采用自然式山石驳岸,以作成岩、矶、崖、岫等形状。
在进行驳设计时,要确定驳岸的平面位置与岸顶高程。城市河流接壤的驳岸按照城市河道系统规定平面位置建造,而园林内部驳岸则根据湖体施工设计确定驳岸位置。平面图上常水位线显示水面位置,岸顶高程应比最高水位高出一段以保证湖水不致因风浪拍岸而涌入岸边陆地地面,但具体应视实际情况而定。修筑时要求坚固稳定,驳岸多以打桩或柴排沉褥作为加强基础的措施,并常以条石、块石混凝土、混凝土、钢筋混凝土作为基础,用浆砌条石或浆砌块石勾缝、砖砌抹防水砂浆、钢筋混凝土以及用堆砌山石作墙体,用条石、山石、混凝土块料以及植被作盖顶,
防坡主要是防止滑坡、减少地面水和风浪的冲刷,以保证岸坡的稳定,常见的有:编柳抛石护坡、铺石护坡。
(2)小型水闸
水闸在园林中应用较广泛。水闸是控制水流出入某段水体的水工构筑物,水闸按其使用功能分,一般有进水闸设于水体入口,起联系上游和控制水出量的作用)、节制闸(设于水体出口,起联系下游和控制水出量的作用)、分水闸(用于控制水体支流出水)。在进行闸址的选定时,应了解水闸设置部位的地形、地质、水文等情况,特别是各种设计参数的情况,便进行闸址的确定。
水闸结构由下至下可分为地基、闸底、水闸的上层建筑三部分。进行小型水闸结构尺寸的确定时须了解的数据包括:外水位、内湖水位、湖底高程、安全超高、闸门前最远岸直线距离、土壤种类和工程性质、水闸附近地面高程及流量要求等。
通过设计计算出需求的数据:闸孔宽度、闸顶高程、闸墙高度、闸底板长度及厚度、闸墩尺度、闸门等。
(3)人工泉
人工泉是近年来在国内兴起的水景布置。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现了各种诸如喷泉、瀑布、涌泉、溢泉、跌水等,不仅大大丰富了现代园林水景景观,同时也改善了小气候。瀑布、间歇泉、涌泉、跌水等亦是水景工程中再现水的自然形态的景观。它们的关键不在于大小,而在于能真实地再现。对于驳岸、岛屿、矾滩、河弯、池潭、溪涧等理水工程,应运用源流、动静、对比、衬托、声色、光影、藏引等一第列手法,作符合自然水势的重现,以做到“小中见大”、“以少胜多”、“旷奥由之”。
喷泉的类型很多,常用的有:
(1)普通装饰性喷泉:常由各种花形图案组成固定的喷水型。
(2)雕塑装饰性喷泉:喷泉的喷水水形与雕塑、小品等相结合。
(3)人工水能造景型:如瀑布、水幕等用人工或机械塑造出来的各种大型水柱等。
(4)自控喷泉: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或电子技术将声、光、电等融入喷泉技术中,以造成变幻多彩的水景。如音乐喷泉、电脑控制的涌泉、间歇泉等。
喷水池的尺寸与规划主要取决于规划中所赋予它的功能,但它与喷水池所在的地理位置的风向、风力、气候温度等关系极大,它直接影响了水池的面积和形状。喷水池的平面尺寸除满足喷头、管道、水泵、进水口、泄水口、溢水口、吸水坑等布置要求外,还应防止水在设计风速下,水滴不致被风大量地吹出池外,所以喷水池的平面尺寸一般应比计算要求每边再加大0.5-1.0m。
喷水池的深度:应按管道、设备的布置要求确定。在设有潜水泵时,应保证吸水口的淹没深度不小于0.5m,在设有水泵吸水口时,应保证吸水剌叭口的淹没深度不小于0.5m。水泵房多采用地下或半地下式,应考虑地面排水,地面应有不小于5‰的坡度,坡向集水坑。水泵房应加强通风,为解决半地下式泵房与周围景协调的问题,常将泵房设计程景观构筑物,如设计成亭、台、水榭或隐蔽在山崖、瀑布之下等。
喷泉常用的喷头形式有:单射流喷头、喷雾喷头、环形喷间、旋转喷头、扇形喷头、多孔喷头、变形喷头、组合喷头等。在进行喷泉设计时,要进行喷嘴流量、喷泉总流量、总扬程等项设计计算。由于影响喷泉设计的因素较多,故在安装运行时还要进行适当的调整甚至作局部的修改以臻完善。
14.浅谈园林水景植物配置 篇十四
1 园林水景植物概念
水景植物是指在人们的视觉范围之内与水景相结合的水面、水体边缘和岸际的植物[1]。水景植物与其他景观元素完美结合在一起, 形成一幅幅迷人的画面。水景植物的设计包括水岸边缘不同种类的灌木和各式各样的水生植物的搭配, 水岸边上层高大乔木中层灌木和下层地被植物的搭配以及水面上水生植物的搭配。植物造景是指以自然乔木、灌木、藤本植物和草本植物为素材, 通过艺术手法, 充分发挥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而进行创作, 所形成的植物与其他景观元素的一种综合景观, 从而给人一种实在的美的感受和联想[2]。
2 园林水景植物的种类及选择
2.1 水景植物的主要类型
根据其生育环境与生长形态的不同, 一般可依叶片与水面的相对位置及生活习性分为浮水、浮叶、挺水、沉水型和喜湿性水景植物。
2.1.1 挺水型水景植物
此种类的植物大部分有明显的茎和叶之分, 一般植株都长的比较高大, 花色也比较鲜艳;植物外形挺拔直立, 植株下部大都深入到水中, 植株上部部分挺出水面。挺水型植物种类繁多, 常见的有芦苇、雨久花、荷花、慈菇、石菖蒲、菖蒲、香蒲、水葱、千屈菜等。
2.1.2 浮叶型水景植物
浮叶植物一般没有明显的地上茎, 其根可以伸到泥土中生长, 这类植物可以耐很深的水域, 其花比较大而且花色比较鲜艳, 叶片漂浮在水面上。常见种类有睡蓬、荇菜、王莲、芡实、萍蓬草、莼菜等。
2.1.3 漂浮型水景植物
这类水景植物的根一般不在泥中生长, 植物的种类也比较少, 由于根没有固定, 使得整个植物都浮在水面上, 其大多数以观叶为主, 可以很好的装饰池水。
2.1.4 沉水型水景植物
沉水型水景植物根茎都生于泥中, 整个植株沉入水中, 具有发达的通气组织, 便于进行气体交换。花小, 花期较短, 以观叶为主。如眼子菜、金鱼藻、苦草等[3]。
2.1.5 喜湿性植物
园林水景中应用的水景植物还常常包括沿岸耐水湿的乔灌木, 称为岸边植物或滨水植物。喜湿性植物生长在水池或小溪边沿的湿润土壤里, 但其根部不能浸没在水中。其不是真正的水生植物, 只是喜欢生长在有水的地方, 其根部只有在长期湿润的情况下, 才能旺盛生长。比较常见的有樱草类、落新妇类和玉簪类等植物, 另外还有垂柳、南川柳、皂柳、沙地柏、落羽杉、圆柏、水杉、连翘、榔榆、乌桕、樱花、木芙蓉、夹竹桃、紫穗槐、莎草、虎杖、白茅等植物。
2.2 水景植物的选择
2.2.1 水景植物的色彩选择
水景可以通过植物的色彩来表达热烈、开朗、内敛的情绪, 也可以通过色彩或其组合表现一定的主题和旋律。在设计过程中可以根据植物色彩合理搭配, 从而达到植物类型丰富, 色彩优美的景观。
通常情况下, 在进行水景植物色彩设计时, 选用的水景植物尽可能的要少, 而搭配方案做多种变化;可以适当点缀花叶植物增添环境的热烈喜庆的气氛, 使突出主题效果;此外, 植物的配置也要与周围建筑的色彩和风格相一致, 而不能产生一种杂乱的视觉效果和色彩搭配。
2.2.2 水景植物的质感选择
不同的植物在其植株形态、花形花色以及其叶片形态上会表现出冷暖、轻重、粗细、软硬的的特性, 这就是植物的质感。通常人们将植物的质感分为三大类:精细、中等、粗糙[4]。
精细型质感的植物给人一种细腻美的感受, 一般植株形态纤细、柔软、婀娜多姿, 如香蒲、荇菜、水葱、石菖蒲、睡莲等;而粗糙型质感的植物刚健、强壮, 表现出一种粗犷美, 常常会成为视觉的焦点, 如黄菖蒲、芦苇、美人蕉、斑茅、香蒲等, 给人一种粗糙的感觉;而中等质感植物可以将整个水生植物景观统一成整体。在进行水生植物的景观设计时, 要注意不同质感的植物在不同空间的运用, 比如在大的水体空间可以用粗糙型质感的植物来营造, 以形成一种自然的、粗狂的视觉感受, 同时还要注意三种质感之间的对比与调和, 这样才能形成质感变化丰富的整体。
2.2.3 水景植物的季相选择
不同的植物会因季节的变化表现不同的特征, 有的植物冬季落叶而有的则表现常绿, 所以在设计时要利用植物间的这种习性差异, 从而使冬季的水体仍然保持着绿色。大多数的水生植物冬季都会落叶, 只有少部分的如石菖蒲、禾本科的花叶芦竹、斑茅植物等表现出常绿特的特性, 这要求在设计中既要考虑植物花朵色彩的搭配, 同时还要在时间上考虑整个花色景观的延续性, 因此要选择不同观赏季节的搭配, 在冬季的景观营造这方面要虑充分。
3 园林水景植物空间尺度与空间类型
3.1 园林水景植物空间尺度
水景植物是构成园林水景空间的主要材料, 而水景植物的空间尺度主要是以水体为基础的植物群落设计, 在这个空间内水景植物和水体是两个主要的空间要素。而对于不同的空间尺度范围我们要考虑的景观环境是不同的, 对于250m以外的水景空间, 人们的视线变的很开阔, 这时就要考虑到整体景观轮廓与借景的关系[5]。如果整个空间尺度在70-100m范围内, 应当考虑到的是植物组景的大体曲线、水中倒影的关系、植物的形态变化及整个植物群落内色彩的运用。而在25m以下的空间内, 其整个环境内的景观效果和我们对环境的整体感受和在不同视点景观的变化, 是必须考虑的, 这时就要注意到水景植物的姿态细节和曲线轮廓等。而在1-3m的空间内, 水景植物的局部细节, 即植物的植株形态、叶子形状、花色花形以及果实的数量、形体大小、色彩等, 这些都是吸引欣赏者的[6]。
3.2 园林水景植物空间类型
3.2.1 开敞空间
开敞的水景植物空间如大的湖面、河道, 该类空间视线完全通透, 没有覆盖面, 空间具有开阔性、开放性。整个空间给人们以空旷、开阔的视觉感觉, 空间边缘的植物高度相对空间景深不到四分之一, 这样的空间给人以气势磅礴的感觉。这样的景深一般在50米以上, 空间的私密性较差, 对岸景物会完全的展现在人的视线范围之内[7]。开敞的水景植物空间在园林设计中是经常被用到的, 给人以不同的视觉感受, 例如北京颐和园中的昆明湖和西安的曲江湖遗址公园, 这些湖面宽阔无边, 湖岸边际有的已经超出了视线范围, 其岸边的景观对人的视线影响很小只可看到大致景观轮廓依稀, 但却给人们以精神的提升。
3.2.2 半开敞空间
水景植物空间中的植物部分遮挡欣赏者的视线, 使得人们的视线不能随意达到远处空间, 给人一种半开敞的感觉。这种空间类型在一定程度上开敞, 又拥有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和私密性。身处其中, 一会儿视线被景观植物所阻挡, 一会儿视线又被植物引导到一个开阔的空间。改类空间因其具有导向性和多变性, 在水景植物空间营造中运用的比较多。
3.2.3 封闭空间
封闭性园林水景植物空间相对半开敞的植物空间其区域要小的多, 常用浓密的植物树冠封闭顶空间, 四周用灌木或者小乔木进行围合而形成较高的私密环境。这种植物空间的植物比较高, 密度大, 欣赏者的视线常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空间的私密性和隔离性比较高。这种空间的景深一般比较小, 空间内植物的细节变化可以被较为清楚的观察到。
3.2.4 纵深空间
纵深空间多出现在溪流、河道边, 即植物空间因水体的形态而出现狭长的条形。相对开阔的空间其宽度要小, 从而使空间的纵深感比开阔性植物空间感更强。这种水景植物空间的透视效果比较强, 是水景空间的另外一种存在方式。
3.2.5 混合空间
在水景植物所营造的植物空间中, 并不是一个空间的组织, 欣赏者常会看到通过一片围合的草坪后是一个大的湖面, 这就是封闭空间与开阔空间的结合。比如一个有纵深感的水景植物空间被覆盖在了林荫之下, 这就又形成了一个封闭的空间, 像这样同时具备了多个水景植物空间被称之为混合空间。
4 园林水景植物的应用形式
4.1 水面植物配置
园林设计中的水面因水体形式的不同包括了河流以及小溪的水面、湖面、水池的水面等。虽然在形状和大小上存在很大的差异, 但是在植物种植设计时基本都要遵循相同的构图原理。从平面来看, 植物在整个水域中所占的面积应大小适宜, 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适当的时候还要注意留出空白空间。从立面上看, 水体边缘的植物景观要和水体统一协调, 为了不影响景观透视线, 植物应高低错落间植搭配。不同的植物其自身的耐水深性河生态习性不同, 漂浮、浮叶和沉水植物可以作为水面种植的主要植物, 常用的植物种类有睡莲、萍蓬草、槐叶萍、凤眼莲、金鱼藻、苦草、菠草等;而像再力花、香蒲、水烛、荷花等耐深水的挺水植物也可以布置在水面。
4.2 水体边缘植物配置
水体边缘的植物景观是整个水生植物景观营造的重点。主要以种植湿生和挺水类为主, 常用的湿生植物主要有德国鸢尾、黄菖蒲、金钱蒲、花叶芦竹、石菖蒲、千屈菜、美人蕉、斑茅等;挺水植物主要有荷花、泽泻、再力花、梭鱼草等。此外还可以在挺水植物园缝隙中种植一些浮叶或沉水的睡莲、香菇草、田子萍以增加景观的层次感。要结合水岸线轮廓进行有序的曲折的水体边缘植物配置, 不宜成行栽植, 否则整个景观会显得枯燥单一。另外要注意植物间小群落的组合设计, 在种植中将不同株型、叶型、叶色和花色的种在一起, 有高有低, 突出节奏与韵律感, 切忌将植物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另外, 沿岸种植的水生植物不要种的太高, 以免遮挡视线, 且要留口间断种植, 以便游人近距离亲水及观景, 同时也可以形成优美的透视线。
4.3 驳岸植物配置
由水生植物景观向陆地景观过渡的岸际植物景观, 是整个水体植物景观的亮点。驳岸分土岸、石岸等, 其植物配置原则是既能使水与植物融成一体, 又对水面的空间景观起着主导作用。土岸边的植物配置, 应结合地形、道路、岸线布局, 有近有远, 有疏有密, 有断有续, 有曲有折, 自然生趣。选用一些植覆盖性好、株低矮的植物作为整个岸际植物的绿色基调, 如过路黄、白三叶、红花醉浆草等, 自然式栽植将营造出自然野趣的湿地景观。石岸线条生硬、枯燥, 植物配置原则是露美、遮丑, 使之柔软多变, 一般岸边配置垂柳和迎春, 让细长柔和的枝条下垂至水面, 遮挡石岸, 同时配以花灌木和藤本植物, 如变色鸢尾、黄菖蒲、燕子花、地锦等来局部遮挡, 营造出丰富景观构图效果, 同时还可以在水中产生动人的倒影美。
4.4 堤、岛植物配置
水体中设置堤、岛, 是划分水面空间的主要手段。而堤、岛的植物配置, 不仅增添了水面空间的层次, 而且丰富了水面空间的色彩, 倒影成为主要景观。岛的类型很多, 大小各异。环岛以柳等精细型质感乔木为主, 间植花灌木如紫薇, 木芙蓉、千屈菜等, 疏密有致, 高低有序, 增加层次, 具有良好的引导功能。
5 结语
景观水体与植物是一个和谐的统一体, 作为园林水景造景的重要素材—植物, 不但极大的丰富了园林水体景观, 而且与生态系统保护和水质处理结合, 符合现阶段生态的可持续的要求。此外, 园林水域景观的生态保护也将向这方面发展, 水景植物的应用前景十分开阔。
(责任编辑柳春)
摘要:在园林景观设计中, 成功地营造水景往往不能忽略植物所起的重要作用。文章主要从园林水景植物的种类及选择、空间类型以及应用形式方面探讨了水景的植物配置,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应用建议。
关键词:园林水景植物,植物配置,植物空间
参考文献
[1]柳骅, 夏宜平.水生植物造景[J].中国园林, 2003.
[2]吴涤新, 何乃深.园林植物景观[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3]付春平.沉水植物对景观河道水体氮磷去除的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5, 24 (增刊) :114-117.
[4]乌艳飞.园林水景与植物配置设计探讨[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
[5]侯维, 李艳.水景园及其植物配置[J].科技咨询导报, 2007, 17 (1) :110-111.
[6]李尚致.水生植物在园林中的审美特征与造景[J].广东科学技术, 1994:59-60.
【音乐喷泉水景】推荐阅读:
大班音乐教案 音乐喷泉07-18
美丽的西湖音乐喷泉初中作文07-06
喷泉写景作文07-25
西湖喷泉作文08-05
喷泉600字作文07-17
喷泉500字作文11-18
可乐喷泉 1000字话题作文08-08
描写喷泉的好句子08-12
关于写喷泉的作文优秀11-05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有趣的喷泉》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