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共12篇)(共12篇)
1.浅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 篇一
邓小平指出由于我国现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还较低,科学技术水平和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所以我国将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西方如火如荼开展绿色运动的时候,我国的学者对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研究却刚刚起步。为给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撑,我国的学者加大了对西方绿色思潮的研究力度,但同时也受到了其非批判的实证主义态度的影响。本•阿格尔在1979年首次提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一词,如今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俨然已成为西方重要的左翼思潮。主要的代表人物有本•阿格尔、詹姆斯•奥康纳、安德烈•高兹、约翰•贝拉米•福斯特、戴维•佩珀、等。他们认为造成生态危机的原因主要是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的市场法则与权力结构本身是生态破坏的罪恶之源。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虽然具体观点各不一样,但是在本质上他们都把生态批判的矛头对准了资本主义制度及它对应的生产方式,这无疑也影响了我国的生态学者。他们或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危机理论持有无批判的实证主义态度,持这类态度的学者认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点、资本主义制度的反生态本性等方面的因素,从而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生产方式是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这决定了他们的`生态批判在其本质上是一种制度批判,他们的生态学在其本质上是反对资本主义的。他们或直接从马克思的文献出发去寻找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的论据,罗列一些现象。无论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还是我国生态学者对于生态危机的诊断都是正确的,资本主义追求利润的的扩张主义逻辑确实会造成生态破坏。但问题的关键是马克思对资本的批判是辩证的,他既强调了资本对生态具有破坏作用,又指出了资本的“文明面”,而他们对资本的批判完全没有达到马克思的高度。马克思指出“自我异化的扬弃同自我异化走的是一条道路”,【2】我们只有以辩证法的态度看待资本,这样才能够在利用资本、限制资本的过程中,让资本发挥出它最大的文明作用。尤其是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更该坚持这一辩证法。
2.浅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 篇二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 推进经济、文化、环境等全面建设所取得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集合, 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和谐共生、良性循环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是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的第四种社会文明形态, 是现代社会文明体系的重要标志之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就是让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中国化, 全面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可持续发展和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努力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最终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点长期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主要内涵可解析为以下三点:一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普世价值观。工业革命后社会高速发展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和破坏, 已使世界各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感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人类作为自然界的组成部分, 只是自然的改造者而非创造者, 因此只有尊重自然、呵护自然, 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才能使物质能量良性循环和流动, 进而让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强国梦的道路上必然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意识。二是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经济发展必须严格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坚决杜绝一切超越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方式形态。科学发展观是党的行动指南, 要求社会发展必须坚持“五个统筹”, 其中之一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因此, 前者是内化于后者的科学发展观, 后者是涵盖前者的科学发展观。三是实现“美丽中国”未来发展的社会实践观。美丽中国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一个新观点, 旨在向世人展示中国“天人合一”思想的独特魅力, 其实质是通过科学技术、生态产业和资源利用等方式践行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任务。所以, 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建设相辅相成, 互相促进, 是实实在在的具体行为和实践尝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当代价值
1.生态文明建设是环境污染治理的现实需要
生态文明建设突出强调人与自然的平等、共生、和谐。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换来的则是大面积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代价。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中指出:“我国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工厂排放, 汽车尾气, 农垦烧荒, 森林失火, 炊烟 (包括路边烧烤) , 尘土 (包括建筑工地) 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河流污染、海洋污染等现象十分严重, 已经给社会造成了很多危害。这些环境问题在我国近二十多年来集中出现, 呈现出结构型、复合型、压缩型的特点。”频繁的环境污染和严重的生态危机, 不仅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损失, 而且还使已有的部分成就烟消云散。因此, 加速生态文明建设, 采取与自然和谐的科技形式, 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 是当前治理和改善环境的重要手段和必然选择。
2.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路径
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人类建设有利于生态平衡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中国是人口大国, 又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 眼下资源供求不足的矛盾尤为突出。一方面, 人均资源有限, 人均土地面积和矿产储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另一方面, 资源消耗巨大, 绝大部分依赖于进口。严重的资源紧缺和能源紧张, 不断激化着中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固有矛盾。因此, 加速生态文明建设, 推行循环经济, 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 走投入少、产出多的现代自然、经济、社会和人之间和谐共进的新型发展道路, 是实现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由之路。
3.生态文明建设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
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全社会、全人类都必须履行维护生态安全的责任和义务, 是生态系统得以延续的保障。面对层出不穷的生态危机, 人们对生态文明的期望值越来越高, 逐渐意识到要善待自然, 不能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破坏生态环境, 在谋取物质利益时必须自我约束、有所控制、行为节俭, 树立良好的生态意识, 并倡导生态伦理道德, 以及承担起对自然界的道德义务。因此,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保护适合于人类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及其再生能力, 是创造和发展文明的历史责任和应尽义务。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措施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需解决的问题
第一, 观念问题: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依据是科学发展观,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全体社会都要自觉树立生态保护的观念。
第二, 理论问题: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 要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成果, 并切实地以理论来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
第三, 利益问题:生态文明建设中要妥善处理好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个体成本与社会成本之间的关系与矛盾。
第四, 法律问题: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要有法律的保障和技术的支撑。建设中遇到的诸如污染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都需要通过法律途径来实现, 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规范。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
第一,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把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三者有机统一起来——既要金山银山, 也要绿水青山!
第二, 继续推动节能减排:加大环保投入, 发展环保产业, 开发推广清洁能源, 同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拒绝白色污染, 对一次性筷子说“不!”
第三, 努力发展循环经济: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 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 强化资源的再生利用——有限的资源, 无限的循环!
第四, 持续加强宣传教育: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增强公众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意识——亲, 请不要让最后一滴水成为你的眼泪!
第五, 不断完善机制体制:进一步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 规范公众环保行为——小草有生命, 足下多留“青”!
3.在环保方面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第一, 树立正确的环保理念:要有自觉明确的环保意识, 首先要从观念上确立生态建设的重要地位, 不能把社会的发展狭隘地理解为经济的发展, 同样要考虑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建设——环境保护, 人人有责!
第二, 努力学习文化知识:生态文明建设的丰富理论成果需要得到贯彻和落实, 只有在正确的生态环保理论的指导下, 才不会重蹈“先污染后治理, 先破坏后恢复”的覆辙。此外, 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也可为生态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诸如发展一批新型的可循环的清洁能源——好好学习, 天天环保!
第三, 从每一件小事做起:生态文明建设是大事情, 可却实实在在地落实到每个人在每一天的小事情当中——先从节约身边的每一滴水开始吧!
第四, 在周围多提倡宣传:不仅自己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好环保, 而且要努力在自己周围多多提倡和宣传有关生态建设的理论和实践, 通过自己来影响周围的人, 进而通过周围的人影响更多的人, 使大家都自觉地投入到环保的行列中来。
第五, 长期坚持环保行动: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持之以恒的行动, 因为环境保护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是一项旷日持久的事业, 而非只是偶尔的做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生态建设非一朝之功!
参考文献
[1]顾海良主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专题讲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
[2]张庆彩、吴椒军、李莉.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未来与发展, 2011 (10)
[3]张云飞.统筹兼顾: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思维[J].理论学刊, 2012 (4)
3.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篇三
摘 要:当前,人类社会发展遇到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等一系列问题,迫使人类不得不进行反思,进而唤起生态建设理念。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建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繁荣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现阶段,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基本途径主要有: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树立全民生态文明观念;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环保法律法规;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模式转型;推进传统消费观向文明、健康、绿色消费观和消费模式转变,从而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目标。
关键词:生态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路径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4-0001-02
2012年11月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报告中提出“五位一体”总布局,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社会发展的新规划,这就意味着我党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不但丰富了科学发展观,也标志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进一步成熟,这也必将对中国社会未来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生态文明,是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它的出现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进行的一次新选择,在工业文明时代,人类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但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全球性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因此,人类要重新考虑、探索新的社会形态以至解决生态危机所给人们带来的种种弊端。生态文明建设正是基于人类对传统工业与现有发展模式不足进行反思的产物。
生态文明可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理解。从广义的角度上讲,生态文明是从古至今文明发展的一个阶段,自人类社会以来,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文明形态。它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建立起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狭义的角度上讲,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可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同日而语。
生态文明是一种更为优越的文明形态。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做出积极响应,提出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和谐社会等理念。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要坚持人与自然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党的十八大明确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进一步提出“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这表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建设,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生存和繁荣,都是极其重要的。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然选择
从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现实来看,中国的发展面临着比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更严重的生态问题和生态危机。经济增长的高速发展也带来了一些发展问题,例如:中国存在着由社会剧烈转型所带来的人欲膨胀与共识信仰瓦解的矛盾问题,社会贫富两极分化以及沿海和中西部的发展矛盾与差异问题,行政权力无限扩张所引起的腐败问题,特别是人口膨胀、经济增长与有限的生态资源的矛盾问题。由此,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应当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始终遵循马列主义的指导思想,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原则,这是历史的选择,也是时代的要求,同时也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在古代,我国就已经有了丰富的生态思想。中国古代哲学家早就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孔子《易传》说:“立天之道,曰阴阳;立地之道,曰仁义。”由此建立了天地人的世界观,并指出:“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老子也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他强调人来源于自然界,离开自然界人类是不能够生存的。因此,在生产实践中,也要把顺应自然、尊重自然界规律作为人们的行为规范。由此可知,古朴的生态思想已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指导着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
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时,马克思恩格斯也非常重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马克思早就指出:“共产主义……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这也就是说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同样也存在着人与自然界、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恩格斯也指出:“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其实,劳动和自然界在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他们多次强调想要让自然界朝着有利于人类社会的方向发展,人们就必须要以认识自然和掌握自然的规律为前提,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反而言之,就像马克思所说:“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所以,我们必须树立这样一种观念,遵循自然规律就会创造奇迹,违反自然规律就会受到自然冷酷无情的惩罚。
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角度来分析,建设生态文明也是我们的唯一选择。由于长期以来不合理的经济结构、粗放的发展方式,在实现发展的同时也使我们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使得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形势严峻等,对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我们必须探索适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式,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期待,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关系人民福祉,关乎子孙后代和民族未来。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基本途径
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相处。在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仍然面临着来自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巨大压力。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则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树立全民生态文明观念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要对全民加强生态文明教育,通过采取利用讲解、说教、电视、广播、网络媒体等形式,面向青少年、面向社会,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宣传教育,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唤起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树立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使人们真正意识到,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要有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规律的道德情操和行为规范,从而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2.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环保法律法规
生态文明的建设需要采取强有力的法律制度和措施来保证实施,这也是其重要手段之一。政府不但要对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制定有关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制度和政策,加大对耕地、水、森林等资源的保护力度。立法机关还要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立法工作,制定奖惩机制,例如,奖励保护生态环境者,严厉打击生态文明的破坏者。
3.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型
科技技术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手段之一。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大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积极发展节能减排、减污、降耗的高新技术,大力提倡生态科技,走生态化的科技发展之路,切实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坚持把生态理念融入到科技开发之中,注重科技创新,把创新作为科技工作的灵魂,积极推进创新型国家的建立,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4.推进传统消费观向文明、健康、绿色消费观和消费模式转变
传统消费观认为,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衣食住行的需要和改善,而在这个过程之中,人的欲望却又是无限的,人们为了片面追求物质享受,不惜以极大浪费自然资源为代价,盲目追求奢侈性消费,把追求享乐、消费认为是人类最佳的生活方式。可是人们却不知道,以追求享受为目标的生活方式已经毒害人类社会,因此,人们必须进行反思……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须要改变以往的传统的消费观念,提倡文明、健康的消费观,倡导绿色消费,追求自然、和谐、节约、健康的消费观,始终坚持人与和谐统一的生态文明理念,推进传统消费观向文明、健康、绿色消费转变。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一个长期的工程,涉及多个方面,因此,我们要始终坚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协调好生态文明建设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的关系,开创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道路,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0-25.
[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09.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31,32,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4]温家宝2013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全文[EB/OL].http://news.
china.com/focus/2013lh/news/11136226/20130305/1771129
4_9.html,[2013-03-05].
[5]高文金,武秀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几个问题[J].大连干部学刊,2009,(11).
[6]王启敏.走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J].求是,2008,(3).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篇四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是党中央站在新的时代高度,纵观国际国内形势,根据我国国情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应对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的双重挑战而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我国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努力实现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等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战略举措。进一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途径进行相关的阐述。
【关键词】:生态文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生态文明建设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主要内涵
生态,通常来说,是指生物某种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以及其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而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与自然发展规律,推进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所取得的物质、制度与精神成果的综合,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生态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中华文明的先贤们就已形成了系统的生态伦理思想。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把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可持续发展理念”,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和谐发展和文明发展的、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点的生态文明。它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世界各国长期主导的物质文明和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和社会发展负面影响的深刻反思,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科学发展观的重大理论创新。它有着极其深刻和广泛的重要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它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普世价值观。(2)它是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3)它是“建设美丽中国”奋斗目标的社会实践观。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是党对当前生态环境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过程,是党应对当前环境问题态度的重要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是应对当前特定的生态情势和问题的需要。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具体来说,有以下的必要性:
(一)生态文明建设是应对严重环境问题的现实需要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取得长足进步。但不可忽视的是,经济发展的同时,伴随而至的是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我们在取得经济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极为惨重的生态环境代价。当前我国生态破坏及其严重,具体表现为:水土流失量问题、石漠化问题、草原退化问题、生物多样性减少问题、生态系统功能退化问题等。严重的环境污染和频繁的生态危机,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吞噬着既有经济建设成就。如果再不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减少存量污染并任由环境生态问题不断进行增量的积累,必将迟滞和阻碍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必将使得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功亏一篑。因此,生态文明建设,绝不仅是应时应景的口号,而是治理当前严重环境污染的现实需要。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生态文明建设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人类社会永续发展的必然道路选择;而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之一。我国是人口大国,又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发展不足和资源不足并存、生产巨大和消费巨大同在。严重的资源紧缺和能源紧张,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因素,已经激化了中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固有矛盾。如果中国继续沿袭过去那种高投入、高能源、高排放、低产出、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继续走“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发展老路,俨然不能够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更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走投入少、产出多、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小、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新型发展道路,已经并将继续成为中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在要求和必由之路。
(三)生态文明建设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
当前,面对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面对层出不穷的水污染、大气污染、沙尘暴等生态环境事件,越来越多中国人开始清醒和觉悟,他们逐渐意识到,生态环境问题已经不再是影响个人生活质量的一般问题,而是关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人们越来越怀念已经远去的蓝天白云、绿树成荫,越来越憧憬已经失去的新鲜空气、洁净河水,人们渴望远离污水、远离浊气、远离沙尘、远离不安全食品。因此,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和幸福生活的强烈需求和美好向往,不仅是党和政府的应尽义务,而且是党和政府的历史责任。正如总书记在十八大会后记者招待会上所表达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
(四)生态文明建设是应对全球气候问题的国际责任
毫无疑问,源自于工业化以来的温室气体排放,已经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生态恶化,并已转化成影响甚至威胁全人类生存发展的国际经济政治问题。尽管目前80%以上的温室气体积累来自西方发达国家,但气候、环境、生态问题的全球性、公共性、后发性和不可逆转性,注定全球各国在解决全球气候和环境问题时必须加强全球合作、承担各自的国际责任。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尽管已经最早制定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最快推行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计划、实施了最大力度的节能减排行动、种植了最大面积的人工林,但仍不能改变中国作为资源特别是煤炭消耗大国的现实。中国如此巨量和比重的资源消耗及气体排放,必然对全球气候变化、环境生态安全和世界经济发展产生重大甚至决定性影响,必然引起那些已度过生态环境危机高峰期的西方发达国家的泛道德化指责甚至一些低海拔发展中国家的非理性埋怨。中国在坚持“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的基础上,主动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自主确定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率先实施节能减排计划,必将有助于加强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国际合作,必将有助于维护世界生态稳定和环境安全。从这一点讲,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正是中国承担应对全球气候问题国际责任的具体体现。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途径
(一)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努力培养公民生态文明意识
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全面发展、持续繁荣的一种文化伦理形态,离开了人的广泛参与和积极支持,离开了人自觉的生态文明意识和自我的道德约束,必将成空话。因此,加强生态伦理道德教育与生态文明宣传,培育全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刻不容缓且任重道远。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现代化的宣传工具,广泛而持久地宣传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普知识,使各个阶层和领域的人都能接受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并将其渗透到社会生产、消费、生活的各个层面。要在各个层级的学校课堂上开设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课程,邀请相关专家和政策制定者定期到学校讲授生态环境保护的知识,组织学生到企业和相关机构参观学习,努力使生态文明意识教育内容系统化、形式多样化。要利用植树节、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国际保护臭氧层日、中国保护母亲河日、中国土地日等环境节日,广泛开展环境知识的社会化教育和宣传,努力动员和激发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和热情。要着力改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积极培养全社会环保、绿色、生态、低碳、健康向上的生产、生活和消费习惯,努力使全社会逐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集体自觉和道德约束力量。
(二)重视环境问题,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近年来,我国环境污染事件尤其是食品安全事件和重大项目污染诱发群体性事件等突出环境问题频发。这些突出的环境生态问题,不仅引起人民群众的极大恐慌和强烈不满,而且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活生命安全,必须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着力解决越来越严重的突出环境问题。要加大食品、蔬菜、饮水、药品等的检疫检测力度,集中力量优先解决关系民生的环境问题,严厉查处企业违法排污等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坚决遏止环境生态污染事件持续上升势头。要建立和完善环境生态的预警预报机制,坚持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努力防患于未然。要完善建设项目的环境评价体系,严格环评标准,不断提高建设项目的环评准入门槛。要建立重特大建设项目的群众通报协商机制和专家评估论证机制,加强突发环境和生态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努力将重大环境和生态安全事件解决在萌芽状态。
(三)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加快构建新的经济评价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巨大的历史工程,仅靠全体国民生态环境意识的提高和道德约束是不够的,必须有健全的法律和制度做保证、有新的经济评价体系作支撑。要建立引导生态型项目开发的扶持性政策、防止和遏制破坏性经营的刚性约束政策、旨在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的科技投入政策等一系列政策体系。要依法建立严格的监管体系,加大执法监督检查的力度,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绿色 GDP”核算体系,努力通过扣除GDP总量中的资源损耗和环境污染等外部效应价值,有效地遏制企业和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要改革地方政府和官员的政绩评价体系,因地制宜地考虑经济、生态、社会等众多因素,将环境良好和社会和谐与地方及官员的政绩挂钩,对只注重经济增长,不计资源环境成本,不顾社会问题的官员,坚决不予提拔重用。
(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生级
历史和现实已经证明,以消耗大量资源为成本、污染环境生态为代价的粗放式发展方式,继续沿袭“资源一产品一污染排放”的发展道路,已经越来越窄并最终是死路一条。中国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生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形成“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循环流动,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要以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改变为主攻方向,大幅降低水、土地、煤炭消耗,大力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支持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实行更加严格的节能减排控制措施。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规模化应用水平为主攻方向,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优势产业的规模发展,加快新能源、新材料等潜力产业的跨越式发展。要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为主攻方向,积极发展金融、物流、信息、中介服务等非生产性服务业,积极推进商贸、旅游、文化、餐饮等消费性服务业的转型升级,大力培育动漫、创意设计、服务外包、会展、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要以提高集约发展能力、提高资源利用率为主攻方向,不断优化适应地区经济发展的产业规划和空间布局,引导企业向集约集中的产业集群发展,向高水平规划、高起点建设、高标准配套、高能力协作的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集结。要以提高科技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主攻方向,努力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率和竞争力。
(五)加强生态文明国际合作,尽力履行气候变化国际责任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地球已经成为一个大的生态环境系统和人类共同的家园,其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也已成为世界所有国家和人民应该共同面对的重要课题。无论各国承认与否、意愿如何,保护环境都是世界各国应尽的国际责任和义务,恢复生态都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中国是经济发展大国,又是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大国,在全球环境和气候问题上,中国必须承担自己应尽的国际责任和义务,必须成为解决全球环境和气候问题的建设性力量,努力为全球环境和气候治理做出一个负责人大国应有的积极贡献。要全面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大力推进全社会的节能减排行动,坚持不懈地推行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计划,努力实现中国政府自主确定的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目标。不断加强全球性、跨区域、跨流域的重大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的国际协作,努力为解决全球及区域性环境难题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顾海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专题讲义[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194-196页
5.浅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 篇五
一、引言
自上世纪大力发展工业以来,全球的生态环境开始逐步恶化。目前,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的现状已成难以回避的问题,如何解决环境问题、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人类高度关注的一项重大战略问题。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在改革的三十年里,在经济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环境污染、自然资源过度开发、资源短缺等困难,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发展的“瓶颈”。党和国家对此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同时布置了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战略。
生态文明是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社会文明的形态,是人与社会文明 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对经济社会发展历史经验和教训的深刻总结,也是对发展现实和发展要求的客观反映【1】。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正处在一个特殊的阶段,资源、环境和生态等因素对今后十几年、几十年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按照传统的发展模式,我国已经没有足够的资源和空间来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长远来说,只有建设生态文明才是今后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出路。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广阔的完整科学理论体系。其核心价值观是对人类社会前途命运的终极关怀,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亦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立场和价值取向的必然归宿,是马克思主义认识和分析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的必然结论。
早在19世纪环境问题初露端倪时,马克思、恩格斯已敏锐的感到来自生态环境的威胁,并表达了生态文明的思想。马克思与恩格斯当年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但却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同时还提出要通过实践活动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简言之,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基本观点是:人与自然的统一,相互依存,人与自然必须和谐,而且能够和谐。
马克思、恩格斯坚决反对对自然采取敌对的态度,人类在支配自然的同时必须服从自然界发展规律,按客观的规律办事。自然界对人的制约作用是客观存在的,不可忽视。否则,就会导致对自然界的破坏,最终人类只能自食苦果,社会的发展将被限制甚至阻断。恩格斯曾明确的说过:“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2】的”。马、恩的生态文明思想具有的前瞻性是人类生态文明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来源之一,对应对当前的生态问题,仍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是党中央站在新的时代高度,纵观国际国内形势,根据我国国情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应对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的双重挑战而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我国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努力实现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等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对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基础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生态文明,而是在马、恩生态文明的思想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与实践【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有三个主要观点:一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价值观——自然观、和谐观与发展观;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态智慧——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强不息等;三是中国共产党对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和思想上的成熟。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是共产党思想和我国古代文化结合的共同产物。从可持续发展、两型社会构建,到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科学发展观,到十七大首次提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并将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之一,再到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等理论形成过程,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形成、丰富并不断发展的过程。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
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关键在于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和消费 模式,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要前提。此前我国在经济上奉行的是“唯GDP论”,“唯GDP论”时期多采用粗犷式经济发展方式,这对生态文明是极具破坏性的。以“绿色GDP”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核算与评估指标,全面推行实施“绿色GDP核算”成为新经济发展模式,是彻底转变上述不合理的发展观、政绩观的重要方法之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需要“顶层设计、中层落实、基础行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研究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依靠强有力的政治自觉。高度的政治自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中之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依靠强有力的制度建设。用完善的制度激励、引导社会各类主体积极投身生态文明建设之中,要依法制定更加严格的有关标准,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适应我国具体国情的能效与环保标识认证制度,从而有力地推进与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依靠培育全社会生态文化,培育生态文化的目的,就是要确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生态价值观。在全社会树立“环境保护优先”,形成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生态意识,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
1、对消费者而言
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引导大众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向可持续消费转变。只有深入持久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生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格局,才能真正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时代,才有可能逐渐扭转极为严峻的生态环境现状,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水青山。
2、对生产而言
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化工企业的生产方式进行生态化改造、形成“低消耗、少污染、可循环”的生态化生产方式。产业生态化是生产方式转变的根本途径,建立可循环的“产业生态系统”,可以把产业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最低的程度。
3、对产业结构而言
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应加紧产业结构的升级,由轻纺工业为主的经济结构上升到以重化学工业为主的经济结构、以原材料为重心的经济结构上升到以加工组装为主的经济结构、以低附加价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上升到高附加价值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同时,将国民经济重心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进而向第三产业升级。这是经济新常态的必然发展路线,也是生态文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可行方向【4】。
4、对政府而言
生态文明是不可能自发形成的,其形成需要一个强制力量的推动。我国幅员辽阔,国土空间多样,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只有政府的大力推动才可完成,即依托我国现有的行政管理体制,以政府为主导,通过“自上而下”的行政力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向各个地区落实。
四、结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中国共产党在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与时俱进地顺应世界生态文明运动潮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与实践的结果。只有深入持久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生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格局,才能真正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时代,才有可能逐渐扭转极为严峻的生态环境现状,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水青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充分保证。
参考文献
6.长征精神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篇六
一
什么是长征精神?概括地说,长征精神就是对革命理想和革命事业无比忠诚,坚定不移的信念;就是不怕牺牲,敢于胜利,充满乐观,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就是联系群众,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
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国共产党内的统治,断送了星火燎原的大好革命形势,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失败。为了保存革命力量,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被迫撤离中央苏区,实行战略转移--长征。为策应中央红军,红二十五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六军团(红二方面军)相继退出鄂豫皖、川陕、湘鄂川黔等革命根据地,出发长征。长征中,红军斩关夺隘,抢险飞渡,杀退了千万追兵阻敌,翻越了高耸人云的雪山,跋涉了渺无人烟的草地,创造出惊天地泣鬼神的伟业。其所以如此,就是因为用共产主义思想抚育出来的红军指战员有着对革命理想的执着追求、对革命事业的无比忠诚和对革命必胜的义定信念。长征中,前有王明“左”倾路线的瞎指挥,后有张国焘分裂主义的干扰,但中共却挽狂澜于即倒,首先于绝境中成功地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独立自主地纠正“左”倾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的新领导,拨正了中国革命的航向,使党和红军一反五次反“围剿”以来及长征初期的危险被动局面,夺得战略转移的主动权。后又对张国焘的分裂阴谋进行有理有节的严肃斗争,挫败了其武力胁迫中央南下的图谋,迫使他取消伪“中央”,使红四方面军随红军总司令部和红二方面军重新北上,终于实现了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会(宁)静(宁),胜利结束长征。其所以如此,就是由于全党全军尤其是高中级领导层有着坚定的党性原则和大局观念,有着建立在正确路线基础上的铁的纪律和坚强团结。理想和信念、纪律和团结的力量,把人们凝聚成无坚不摧的战斗队伍。这支队伍拖不垮、打不败,将一次严重挫败后的退却变成了“历史上最盛大的武装巡回宣传”,使革命化险为夷、转危为安。蒋介石要全力“根绝赤祸”却以失败告终。中国的共产主义运动不但没有被“根绝”,而且经过二万五千里的“播种”,更加气势磅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向共产主义前进的新长征。这场新长征虽然没有雪山草地和战火硝烟,但却面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新考验和西方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威胁。同时需要理想信念的精神支柱,同样需要团结纪律的保障作用。
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讲理想、讲纪律是我们党的真正优势,是中国特色的体现,这里边出凝聚力、出战斗力。我们是支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我们采取的各方面的政策,都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为了将来实现共产主义。弘扬长征精神这一政治优势,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战胜困难和风险、解决新问题划造新业绩的不可缺少的强大精神动力。自觉的纪律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要条件,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必然要求。是一个拥有6960多万党员、几百万个基层组织的大党,如果没有严格的纪律,就无法形成统一意志,就没有战斗力。讲纪律,首要的是政治纪律,最重要的是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决维护中央的权威,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借口用手中的权力向中央闹独立性,这是对共产党员党性的第一位要求,也是长征中党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今天,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领导中国向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前进,严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政治纪律,保证中央政令包括经济工作的各项重大举措在各地区、各部门畅通无阻的贯彻执行,是党的大局所在,也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所在。为此,每个共产党员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都应提高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的自觉性,反对政治上的自由主义、组织上的分散主义和各种形式的本位主义、地方保护主义,增强党的战斗力。
二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奋斗图存精神的升华。
毛泽东曾经自豪地指出:中华民族“是一个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优秀的历史遗产的民族”。生生不息的优秀民族文化血脉紧紧维系着中华民族,是中华民族蹶而复振,五千年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巨大精神动力。
中国工农红军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代表着民族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因而,长征精神没有脱离民族精神的主流,而是为民族精神注人了新的时代内容,成了民族精神之魂。长征精神所体现的为民族解放不畏艰险、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的民族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正是中华民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百折不挠、顽强拼搏的象征。红军长征时正值中华民族危亡之秋,尽管长征始于未能打破敌人“围剿”的被迫转移,但是,党自觉地意识到自己肩负的民族责任,懂得红军在民族民主革命中的重要地位,率先高举起抗日救国的旗帜,提出北上抗日的口号,从而牢牢把握住民族的脉搏,忠实代表了中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意志。正是这种深厚凝重的民族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支撑着红军指战员战胜一切难以想像的艰难困苦,冲破敌人的围追堵截,去建立抗日的前进基地。遵义会议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适时将“北上抗日”由战略口号和策略方针确定为战略行动方针,在张国焘公开反对北上路线,武力要挟中央的危急关头,党中央果断率一、三军团单独北上,“为着实现领导全国抗日的战略方针,并企图以自己的艰苦奋斗,为左路军及右路军之四军、三十军开辟道路,以利他们北上”。长征的胜利,成功地抓住了历史契机,将沉重的失败转化为夺取新胜利的机遇,不仅保存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人民革命的骨于,而且使红军主力进入抗日前沿阵地,在接近抗日前线的中国西北部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革命的大本营。党中央一到陕北,即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从而极大地推动了抗日民族解放运动新高潮的迅速到来。正如斯诺当年所说:北上抗日的民族使命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因素,它有助于他们把一种有可能变成败坏士气的退却转变为斗志昂扬的胜利进军。历史随后表明,他们强调的无疑是长征的第二个基本理由:挺进到有战略意义的西北去--是正确的。他们正确地预见到这个地区将对中国、日本和苏俄的当前命运起决定性的作用。”这“是一项卓越的政治战略,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这次英勇的长征的成功”。
今天,我们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长征,与昔日红军长征的任务、条件大不相同。然而,要在一个充满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较量的国际环境中,在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情况复杂、发展任务异常艰巨的大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缩短和消除两三个世纪至少一个多世纪所造成的差距,跻身世界发达国家之列,其艰难险阻远甚于当年的长征。因而更需要弘扬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的共同理想和共同利益,不畏艰险、不怕牺牲、顽强拼搏进取的艰苦奋斗精神。
弘扬艰苦奋斗精神也是培养新一代民族栋梁的迫切需要。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人的素质的较量,全国人民尤其是党的干部的精神风貌如何,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当年毛泽东极富远见地指出:“我们民族历来有种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要把它发扬起来。……共产党历来更提倡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这种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与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不能脱离的,没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不能激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没有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也就不能执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我们的干部少有艰苦生活的磨砺,却遇到更多的灯红酒绿、金钱权力的诱感,因此更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教育。否则就会迷失正确的政治方向,坠人堕落甚至犯罪的渊数。艰苦奋斗精神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强大法宝,是抵制和克服腐败现象的有力武器,我们要自觉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勇于到艰苦的岗位、困难的地方去摔打磨练,努力把自己培养锻炼成合格的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家,才能承担起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和责任,谱写好中华民族历史上最辉煌的乐章。
三
长征精神是人类历史上英勇无畏和坚韧不拔精神的典范,它的影响已经突破了时代和国度的界限,在人类活动史上树立了一座无与伦比的丰碑。长征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途中遇到的艰难险阻几乎超出人类所能耐受的极限,然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发挥了大无畏的英雄和惊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无坚不摧、所向披靡,谱写出四渡赤水,飞夺沪定,三过草过,“腊子口上降神兵”,单身伤员千里归队,小脚妇女万里远征等一曲曲英雄颂歌,被共产国际誉为具有“高度的觉悟性,超人的坚韧性与战斗精神”的“传奇”,并且鼓舞了南斯拉夫、意大利等国的共产党游击队抗击法西斯的斗志。
20世纪80年代,75岁高龄的美国著名作家和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慕名来华,沿长征路线考察采访,写下了《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热烈赞扬长征“是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令人振奋的大无畏事迹”,“本世纪中没有什么比长征更令人神往和更为深远地影响世界前途的事件了”。高度评价长征精神“过去是激动人心的,现在它仍会引起世界各国人尽的钦佩和激情”,“它将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丰碑,永远流传于世。”甚至连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也“沿着长征路线朝圣”,看到“长征的意义决不只是一部无可匹敌的英雄主义的史诗。它是国家统一精神的提示,也是克服落后东西的必要因素。”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奉献给世界文明宝库的绚丽精神瑰宝,它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属于全人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长征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新的长征。这是一项全新的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同样需要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在实战中开拓创新,摸索前进。中国共产党人的杰出代表邓小平同志,受命于危难之时,以超人的政治魄力和理论勇气,把握时代的脉搏和发展的契机,关注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既继承前人又勇于突破陈规,既大胆借鉴世界各国先进经验又不照搬别国模式,使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统一起来,创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奉献给全人类的新的精神瑰宝。原创文章,尽在文秘知音网。
7.浅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 篇七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矛盾普遍性,矛盾特殊性
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体。我们研究事物应该从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上去把握, 而不能只看普遍性而不看特殊性, 或只看特殊性而不看普遍性。恩格斯强调指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 而不是背得滥熟并机械加以重复的教条。”[1]681必须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去丰富和发展它。历史表明, 坚持马克思主义, 关键是要结合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随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在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进程中, 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 但亦应遵从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哲学原理, 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关系。
一、新中国的创建和建设史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
马克思主义吸收了世界文明最优秀的成果, 科学地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思想体系。它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本, 是指导中国建设和改革的行动指南, 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决不能丢, 丢了就丢了灵魂、丢了根本。新中国的创建和建设历程, 实际上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程。
俄国革命一声炮响, 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从此, 中国革命焕然一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 摈弃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的思想束缚, 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 经过遵义会议和延安整风, 逐渐形成了指导中国革命实践的毛泽东思想, 并在党的七大会议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主张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 反对不顾各国的具体实际, 抽象地谈论、搬用马克思主义书本上的理论原则或具体结论的倾向。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 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2]在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指导下, 我们终于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新中国建立后, 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成了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首要问题。从20世纪50年代起, 我们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探索, 形成了一系列正确的指导方针, 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开始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但由于没有很好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致使这一探索过程出现了严重失误, 且造成了十年动乱的恶性后果。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在新的历史时期, 邓小平同志通过深刻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 尤其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史上“左”的教训, 逐步创建了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二次理论飞跃。他的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在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 他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体系, 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的产物。邓小平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 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3]2其原因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这样的事, 马克思的本本上找不出来, 列宁的本本上也找不出来,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情况, 各自的经历也不同, 所以要独立思考”, [3]260结合具体实际情况, 走自己的路。
继承前人而不墨守成规, 立足实践以求新的发展, 是唯物主义者应当具有的品格。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从当代中国实际情况出发, 继续发扬与时俱进的传统, 结合中国具体实际, 进一步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 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毛泽思想、邓小平理论一样, 都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 凸显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优良品质。这是在时代、实践和形势都已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 对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光荣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是站在历史的高度对未来的准确把握和科学预见,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在新世纪与时俱进的新特点新趋势。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结合点是与时俱进、理论联系实际
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没有固定范式的伟大工程, “‘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1]693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不断探索, 但决不能将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因为尽管马克思主义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的理论体系, 但马克思、恩格斯只能从当时所看到和掌握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未来社会做出预测, 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发展比他们所设想的要复杂得多, 所以马克思主义若不与时俱进地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就会失去其指导地位, 而“教条没有任何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4]
自《共产党宣言》发表至今, 马克思主义就一直保持着与时俱进的传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史, 实际上就是一部生动的与时俱进的历史。“马克思主义的每一次重大突破, 社会主义实践上的每一次历史性飞跃, 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的结果。”[6]一般而言, 科学的理论都应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否则, 即使是科学的理论也会变成不科学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是普遍的真理, 且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者, 但它同样要受时代发展的制约。因为时代进程“不存在任何最终的东西、绝对的东西;除了生成和灭亡的不断过程, 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 什么都不存在”。[1]217随着历史和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是时代、历史和实践对马克思主义提出的客观要求。
新中国建立后,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我国的具体实际, 带领全国各族人民, 很好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以独有的历史眼光和巨大的理论勇气, 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为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积累了宝贵经验。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对社会主义制度继续进行不断的探索和改革, 使中国的社会主义焕发出了蓬勃生机。在十二大开幕词中, 邓小平同志提出了“走自己的路,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改革初期, 我们党又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 市场调节为辅”的指导思想。接着, 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十三大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同时进一步提出了社会主义体制改革与创新的观点。邓小平同志关于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观点, 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等观点, 使我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十四大则明确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完成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的一次重大突破。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 将我国改革开放时期探索科学社会主义的成果概括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并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重要范畴。这些创造性的思想、理论、政策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0世纪末, 面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现实和我国社会的发展现状, 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定为“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同时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要求抓住本世纪前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等。
特别是进入21世纪, 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着新的国际形势, 面临着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坚持科学发展观, 建设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总结我国发展实践, 借鉴国外发展经验, 适应新的发展需求提出来的。它是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是我们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方针和重大战略思想。
总之,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应当毫不动摇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但又应认识到“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的客观现实。[5]406只有立足我国新的伟大实践,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研究现实中的重大问题, 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方能胜利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111-112.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9:420.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9:406.
8.浅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 篇八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已成为我国治国理政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关键。高校作为引领文化承接发展的主要文化机构,致力于引导培训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人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无形中已成为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之一。高校文化建设即符合当今社会文化发展规律,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最本质的要求。
关键词: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162-01
文化的繁荣是国家发展最伟大的目标,是国家价值理念与思想观念最直接的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具有独特性和时代性的文化,具有其不可复制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新时代下的重要表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基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
高校作为我国培养社会主义人才的重要基地,不仅是知识传播过程中的重要载体,同时也对社会文化发展上具有导向和带头作用。高校的校园文化是时代特征下的先进文化,是社会核心价值与国民精神文明的融合。校园文化不仅仅反映了学校的治学特征和风貌,更是对当代社会文化的反馈。高校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实践,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供了实践途径,对中国特色社会文化建设具有促进和完善作用。
一、社会环境下高校文化建设的迫切性
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升,物质资料的不断丰富化,我国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失衡状态日渐严重,这使得文化建设成为了当代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必经之路。高校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承创新基地,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对新时期人民的价值取向和思想具有导向作用,是思想与价值在社会生活中的主要表达方式,所以,在当代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出于社会文化需求高校文化建设势在必行。
(一)高校文化建设的现状。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知识信息时代下文化传播的方式逐渐增加,范围日渐广泛。当代高校作为文化思想的主要接收平台,其文化呈现出典型的复杂性与多元性特征。传统的文化模式已经无法适应高校文化发展的需求,这使得高校文化建设与高校的文化需求之间出现差距。而作为这种校园文化主要载体的当代学生,其价值观念受校园文化的引导,高校文化建设的滞步,将会使他们对文化信息的篩选出现偏差,这不仅会影响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也会最终导致校园文化价值取向上的偏离。
(二)高校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是高校文化建设过程中对价值观的培养趋于表面化,甚至出现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建设的剥离。高校文化通常是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共同发展,但实际上,现今许多高校都出现在实践过程中对精神文化特别是价值观建设上表现出趋于表面化,只知道树立价值观却不知道如何树立的问题。更有甚者在文化建设中只注重物质文化的建设,忽视文化发展规律,直接将精神文化从高校文化建设中剥离。二是高校文化建设中只注重创新,缺乏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与传承。高校文化建设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现今许多高校在文化建设过程中一味追求创新意识,而忽视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这直接导致高校文化建设过程中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最终发生价值偏离。三是忽视社会文化与高校文化的联系,不重视社会文化需求。高校文化建设是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相互作用影响。高校文化建设应适应社会文化建设的基本需求,与社会实际相结合。但当今高校文化建设中却出现与社会文化建设“脱轨”的情况,具体表现在不根据实际变化调整文化建设方案,使校园文化背离文化需求,最终影响社会文化的建设。
二、如何实现高校文化建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正确影响
(一)注重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和谐发展,引导正确的价值取向。
构建全面健康的高校文化是培养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者的重要思想文化保证。高校文化建设是多样化的系统工程,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缺一不可。只有尊重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主流文化的主导地位,实现多种文化和谐发展,才可以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确保高校文化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作用。
(二)注重对历史的总结和传统的继承,对文化创新做出正确指导。
对历史的学习和总结是当今社会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任何的文化建设都是一个继承和发展的过程,只有对传统文化进行全面的继承和分析,寻找到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客观规律,才可以正确把握文化创新的方向,从而进行创新实践。这就要求高校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多开展历史文化宣传活动,对传统文化进行研究学习。
(三)注重社会文化需求,结合社会实际对高校文化建设及时做出调整。
高校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实践,为完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服务。这就要求高校文化建设不能脱离社会现实,必须符合社会文化发展的需求。高校在实际文化建设中应抓住校园文化开放性的特征,做到时刻与社会“接轨”。高校文化建设应根据社会情况调整文化建设方案,使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需求保持一致性。
三、结语
至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还在进行不断的探索,随之高校文化建设也在不断调整和发展。但是,高校文化建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影响并不会减弱。事实上,只有不断探索并解决高校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实现高校文化建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正确影响,才能使文化建设取得长足的发展和进步,最终达到服务社会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晓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和谐校园建设[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2]薛文治.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3,(5).
[3]荣建平.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J].科学之友,2010,(8).
[4]徐双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域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管理教育,2009
[5]李晓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和谐校园建设.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2
9.浅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 篇九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3
1.其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2.凝聚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加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要求更加紧迫。
3.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根本任务)(指导,贯彻,四有,两素质)
以马列、毛、邓、三为重要思想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培养(四有)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基本方针)6个坚持,(指导,方向,方针,原则,2立足,2手抓)
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2.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的方向
3.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4.坚持以人为本,3贴近(实际、生活、群众)的原则
5.坚持立足当代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充分吸收国外优秀文化成果
6.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1.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主题:发展
动力:改革
重点:体制机制创新
目标:创造更好更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精神文化产品
(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 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2.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坚持两手抓
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
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
(促使两者协同发展)
3.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途径、主导、根本任务,四性)
其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其是政府主导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根本任务:为人民群众提供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
必须坚持政府为主导 按照 公益性、基本性、便利性、均等性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4.发展经营性文化(途径、社会经济效益统一、发展目标)
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主要途径
社会效益放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10.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篇十
1、为什么说人民民主专政是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
2、我们为什么不能照搬西方的“三权分立”制度?
3、为什么必须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什么不能照搬西方的多党制?
4、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的民主、自由和人权.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
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1、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2、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二、人民民主专政
1、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成果,是政体和国体的统一.国体就是国家的性质,政体就是政权的组织形式.2、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
(1)我国的国体: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2)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无产阶级专政,因为:第一,性质相同.第二,作用和职能相同.第三,历史使命相同.(3)人民民主专政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第一,从政权组成的阶级结构来看,有广泛的阶级基础.第二,从党派之间的关系看,实行的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第三,从概念表述上看,人民民主专政的提法更全面和更准确.体现了民主与专政的相互联系.(4)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 ☆ 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 维护人民的利益
☆ 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和稳定
☆ 要坚持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保证人民当家作主(5)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必须履行国家政权的专政职能 保持政权巩固和社会稳定发展
第一,西方从未放松过国家的专政职能.第二,当今的国际形势看,敌化西化的势力从没有停止.第三,从国内看,阶级斗争还将存在.重点难点之一
为什么说人民民主专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
(1)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2)人民民主专政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讨论决定国家和地方大事,决定国家行政、审判、检察机关的产生,并对其进行监督,同意行使国家权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1)人民代表选举制度----凡年满18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立法权、人事任免权、国家重大事项决定权;监督权和其他应当由它行使的职权.(3)全国人大常设机构—人大常委会会,全国人大闭会期间日常事务处理机关,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部分.(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中央国家机关的关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领导: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 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下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原则
第一,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治基础和根本原则.第二,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本质是体现“议行合一”原则的政治制度.第三,人民代表大会具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等.第四,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党领导的人民民主制度.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党的领导之间的关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能离开党的领导
(1)我们的党是执政党,党的领导要通过执政来体现.(2)各级政权组织,包括人大、政府和司法机关都必须接受共产党的领导.(3)党不是政权本身,不能取代政权机关的职能.两个“不能”
(1)不能把党领导人民管理国家与党直接管理国家混同起来;
(2)不能把党支持人民当家作主与党代替人民当家作主等同起来.中国共产党是国家政权的领导核心,但不是国家权力机关,其执政权力不属于国家权力的范畴.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鲜明的特点
第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体现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能够充分发扬人民民主,吸引广大人民参加国家管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第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体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既保证国家权力的统一,又使国家机关分工合作、密切配合;既能保证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又能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第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实现党对国家事务的领导,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稳定,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途径和形式.第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采取访商和表决相结合的原则,有利于保证国家重大决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有利于巩固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第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采取访商和表决相结合的原则,有利于保证国家重大决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有利于巩固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4、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优化代表的组成、严格按照当选人民代表的规定条件遴选代表;按照所规定的人民代表的职责要求代表.(2)要科学地处理好党的领导与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3)进一步健全人大办事机构,规范办事程序.重点难点之二
我们为什么不能照搬西方的“三权分立”制度?
(1)资产阶级三权分立是同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特征相适应的基本政治制度.(2)随着资产阶级政党政治的发展,三权分立制度已经同资产阶级多党制溶为一体.三权分立框架内的权力制约,实质是资产阶级政党之间的竞斗.(3)三权分立在本质上是占社会少数的资产阶级所享有的民主形式.广大的人民群众在这种制度内的作用和影响是无足轻重的.(4)这种制度的根本缺陷在于,一是影响国家权力的统一.二是由于三权之间的互相牵扯,往往导致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的现象发生.(5)我国实行的建立在民主集中制原则基础上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方面,体现了最广泛的人民民主.另一方面,又保证了人民意志的统一和国家权力的统一,保证了决策的效率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江泽民论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历史的产物
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参政议政->其他党派 二者为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亲密友党
中国8个民主党派 民革: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民盟:中国民主同盟
民建:中国民主建国会 民进:中国民主促进会 农工党:中国农工民主党
致公党:中国致公党 台盟: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九三学社、人民政协的主要作用
人民政协的性质:A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机构
B 是我国的广泛的统一组织
C 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人民政协的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3、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合作派的关系
-我国政党制度的根本前提: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
-我国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我国各政党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和法律
-我国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4、中国政党制度的特征
(1)在我国政党制度中,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是参政党,不是在野党和反对党.(2)共产党和民主党有共同的根本利益和共同的目标,都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共同准则,以实现不同时期的总任务为共同纲领,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3)各民主党派都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的制定执行.(4)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都受到宪法的保护,享受宪法规定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5、衡量政党制度好不好的标准
(1)结合本国的国情(2)从实践效果分析(3)我国政党制度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①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②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
③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多重点难点之三
为什么必须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什么不能照搬西方党制?
①西方多党制不适合中国的国情
第一,我国经济制度基础决定了不能实行西方多党制.第二,我国国家性质决定不能执行多党制.②主张在我国实行多党制的实质和后果 实质:是要取消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后果:丧失人民政权,颠覆社会主义制度,党派林立,内乱不已,国无宁日,民不聊生.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民族区域自治:
在统一的祖国大家庭内,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要求
(1)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和发展,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依据.(2)近代以来在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基础.(3)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各地区资源条件和发展的差异,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现实条件.3、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力
(1)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2)享有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权利.(3)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4)享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按照传统风俗习惯生活和进行社会活动的权利和自由
六、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为什么要加强基层民主建设?
(1)发展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2)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发展基层直接民主,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民族素养,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进一步创造条件.基层民主自治体系
农村居民委员会
城市居民委员会
企业职工代表大会
第二节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
主义法治国家
一、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1、新中国成立之初对法的重视及“文化大革命”对法律的践踏
2、深刻理解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应注意把握以下内容:
依法治国的主体
是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来依法治国,人民群众是依法治国的主体.依法治国的客体
是指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依法治国的依据
是我国社会主义的法律,其中最重要的是宪法.依法治国的实施者 主要是国家机构和国家公职人员代表人民群众管理管家事务、经济文化事务和社会事务
依法治国的宗旨
是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实现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的法制化
3、依法治国的意义
(1)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2)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保障.(3)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4)是国家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有力保证.(5)是社会文明进步和谐发展的重要支撑.(6)是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要求.4、“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有法可依
是制定出完备的法律,使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章可循.有法必依
是法律制定出来后,必须遵守和执行.执法必严
就是严格执法,它要求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行使国家行政执法权和司法权.违法必究
就是对一切违法犯罪行为都要遵照“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给予惩处.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第三节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发展民主政治
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政治体制,是指政治制度的具体表现和实现形式,主要是指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工作制度等具体制度.1、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肆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2、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切实保障人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第299页
3、评价政治体制是否正确的标准(1)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2)看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3)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4、政治体制改革坚持的原则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2)从中国国情出发,且改革要分步骤、有领导、有秩序进行.(3)走自己的路,不能照搬西方的模式.(4)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和经济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改革相配合.二、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
民主的基本概念----民主一开始就是一种政治制度形式,在阶级和国家存在的社会里,民主主要表现为一种国家形式,一种国家形态.民主发展的趋势----古希腊民主制->资本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民主 民主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1、民主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它既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随着阶级社会的产生和历史的发展而不断演变.2、民主是国体和政体的统一.3、任何一种民主的本质、内容和形式,都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决定的.4、民主作为国家制度,要使它日臻完善,必须经过一个长期的、艰辛的和渐进的历史发展过程.民主是具体的历史过程----民主与法制紧密相连.社会主义的民主是民主化和法制化的统一|离开具体的现实谈民主,只能是抽象的民主.社会主义社会的自由
1、自由是政权给与公民的政治权力.2、自由是对规律的认识与掌握.3、个人自由与社会自由是辩证统一的关系.4、自由不是无组织无纪律,不是我行我素唯我独尊.社会主义社会的人权
人权作为权利的一般表形式,是社会的产物.人权: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人权的具体性: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对人权的理解有所不同.中国重视人权,不断发展人权.反对在人权问题上制造多重标准,反对以人权为口号干涉它国内政.坚持民主、自由和人权的统一
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价值取向,就是通过民主建设,不断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自由和人权,从而建设民主富强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重点难点之四-------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
11.浅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 篇十一
关键词:个人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3-0014-02
本文具体分析我国个人收入分配情况在它发展变革的过程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及对策。首先简单谈谈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在它发展变革过程中取得的显著成就。
一、取得的显著成就
1.从改革开放前国家长期执行的“平均主义”发展到改革开放后初步建立起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时国家经济主要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为基本经济模式,导致国内相对应的经济分配体制也是多样的。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以及后来的十六大报告中国家政府针对国内经济分配体制本身的复杂性都进行了分析,并相继做出要求和指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不可能是单一的。我们必须坚持的原则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目前,我国合法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基本概括为以下四种:按劳分配方式,按生产要素分配方式,个人经济所得(或自劳自得)分配方式和福利收入分配方式。从最初的平均主义分配方式到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发展过程,充分显示出我国在搞经济建设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个人收入分配的体制,这个发展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分配理论上重大发展和补充。对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不断探索和完善也体现了党对广大人民切身利益的关心。“效率与公平”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确立了地位和作用。
2.农村进行的综合改革取得的成效显著
农村进行的综合改革首先包括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在土地制度改革方面严格执行土地保护制度;第二方面完善了征地程序,更好地保护了农民权益、控制了土地规模;第三放开了粮食收购市场,并把通过流通环节对农民进行的间接补贴改为直接补贴,更好地完善了农产品市场体系,有效地保护了农民的利益;最后在农村税费改革方面,全面取消农业税和农林特产税,大幅度降低了农民负担。
3.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得以提高,生活质量不断改善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不断完善,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也得以不断提高,加之商品进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国内市场商品供应充足,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同时消费环境也有了改善,这也有效地刺激了人们的消费欲望,人民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不断改善。胡锦涛同志指出: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是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最快,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们在充分肯定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在它发展变革过程中取得的显著成就的同时,还要看到它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不同群体收入分配形态不够合理
不同群体收入分配形态不够合理,具体表现在:一是低收入群体所占比例过大;二是国有企业特别是垄断行业的收入分配,如电信、烟草、保险、金融、石油等行业,职工工资及福利等明显高于其他行业。由于收入较高少数高收入者与其他收入较低的多数低收入者的收入差距加大,容易造成人们的心理不平衡,势必影响社会的稳定团结。
2.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仍不协调,改革步伐仍有些滞后
“十五”期间,围绕着如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多项改革,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仍有许多不适应,从而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又好又快的发展。比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等相对滞后,妨碍了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落实。同时对当前我国相对偏高的投资率而言,消费率依然偏低,经济增长仍过分依赖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重仍然偏低。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片面追求速度,轻视质量和效益。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步伐不协调,势必影响人们追求更大的社会效益,无法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精神等方面的需要。
3.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居民个人收入分配差距明显扩大
由于全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各地区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近年来出现逐渐扩大化趋势。据相关统计,2003年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3.23倍,比2000年扩大0.44倍,比1978年扩大0.66倍。在全国各省和自治区当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浙江是最低的新疆的2倍,农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浙江是最低的贵州的3.5倍。在我国由于个人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而导致的“贫富差距”越来越严重,而因收入差距过大和分配的不公引起的各种群体事件和各种经济犯罪已日益突出。过大的收入差距和分配中存在的不公,对社会的安全稳定已造成了威胁。
4.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再分配收入分配还有待完善,之外的收入分配渠道还有待挖掘
当前国家对国民收入初次分配领域的引导,调控力度不够,从而造成了居民在收入分配中所占份额比例下降。在再分配领域,国家对高收入阶层的调控力度,对非法收入的打击力度,对整个收入分配秩序的维护都有待加强。同时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再分配收入分配之外的收入分配渠道还需进一步挖掘。慈善事业被称为是初次分配、再分配之后的第三次分配,人们在自愿的基础上拿出自己的部分财富,帮助弱势群体改善生活、教育和医疗的条件,体现了人们的社会责任和个人价值。与西方发展成熟的市场经济相比,我国的慈善事业还很不发达。
三、改善个人收入分配状况的对策
为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努力构建“两头小,中间大“的收入分配新格局,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又好又快地发展中国经济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针。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归根结底要体现在广大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改善上,体现在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要创新理念,对生活与消费的理解不应停留在消极的旧思维中,而应该以积极的新思维进行客观评价,鼓励和支持居民消费,扩大社会消费观念,改善群众生活条件,提升人民生活品质。我们追求经济的发展,不能只强调生产和流通过程,忽视消费对经济所起到的拉动作用。另外在优化经济结构的过程中,不能只优化产业结构,还要进一步处理好生产与生活,投资与消费的关系。既要优化产业结构,也要优化国民收入分配结构。
2.调整个人收入分配政策和完善个人收入调节政策
调整个人收入分配政策,是解决收入分配矛盾的关键。在收入分配方面首先国家必须坚持效益优先和兼顾公平的原则,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进行收入分配。其次,要集中清理和坚决取缔各地区,各部门的不合理政策,重点是国家内存在的一些导致垄断经济收入的一些不公平政策和某些单位部门为获得个人利益存在的乱收费政策。最后积极对高收入进行调节,完善个人所得税,同时继续深化与完善财税体制改革;切实保护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在城镇进一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落实最低工资制度。健全与完善企业职工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在农村,加大扶贫力度并显著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3.加强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福利与保障体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社会和谐发展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根本保障。就业也是稳定人心,维护社会和谐的基本保证,是人民关心的最基本民生问题。在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下,更应该高度重视扩大就业问题。首先要为各类劳动者建立完善的劳动者就业培训体系,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第二,建立并完善劳动力就业市场网络,更好更快地传送用工人员的信息和用人单位的招聘条件,让聘用双方都能够满意。第三,鼓励大专院校的毕业生深入农村,下到社区等基层就业,更多地鼓励他们能够已自身创业带动就业。第四,根据企业解决就业岗位的多少给予财政补贴等办法以支持企业减少裁员。第五,加强社区民意调查工作,及时了解群众疾苦,加大公民的政治参与权,完善信访制度,让群众有语言权,让他们真正感受到人民就是国家的主人,只有建立起基本的福利制度和完善社会保障体制,才能真正做到缩小国民收入分配差距,减少因收入差距和贫富分化而导致的社会对立,同时还有助于提高居民消费倾向,提高人民对各类产品的有效需求,实现国家宏观经济的均衡。
12.浅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 篇十二
由于戈尔巴乔夫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重工业上, 使得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息息相关的生活消费品生产规模, 远远小于重工业产品的生产规模, 苏联人民迫切需要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 在戈尔巴乔夫执政之后, 并没有得到重视, 戈尔巴乔夫依旧把生产的重点放在重工业方面, 在国家经济政策的大方向上, 摇摆不定, 致使企业管理混乱, 轻重工业发展比例失调, 到了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后期, 国家的粮食得不到丰收, 生活类商品奇缺, 不得不从国外大量购买, 致使苏联的权贵阶层有机可乘, 大力发展不合法的私人企业, 攫取国家的大量资源, 动摇了苏联的国家公有制基础, 人民群众的生活困苦不堪, 使得人民群众对苏共失去了信心。“戈尔巴乔夫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改革观, 由于背离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他领导苏联进行经济改革,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创新严重缺乏, 其改革最终必然要摧毁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制度。”[1]
二、戈尔巴乔夫在苏联政治领域改革中误入歧途
在苏共19大中, 戈尔巴乔夫提出苏联的政治体制改革要实现“民主化”、“公开性”与“多元化”这三大目标。戈尔巴乔夫使苏联的改革走上了西方民主社会主义的道路。戈尔巴乔夫认为苏联的执政党不应只有共产党, 而应充分地体现民主, 实行多党制, 各加盟共和国有决断自身问题的权利, 人民群众可以持有不同的思想观点。戈尔巴乔夫的这一政治改革理念从意识形态上逐步摧毁了苏联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 被西方国家利用来达到破坏苏联主权, 瓦解苏联的目的。戈尔巴乔夫在使苏联的政治改革走上民主社会主义的邪路之后, 开始在思想领域大肆批判斯大林时期所创立的一系列制度, 通过宣扬历史虚无主义, 用来抹黑苏联前几任领袖的历史功绩, 在感情上离间了人民群众与苏共的关系, 导致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信仰不断丢失, 致使苏共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不断下降。为了实现所谓的民主与自由, 修改苏联宪法第六条, 放弃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实行多党制“从某种意义上说, 苏联修宪是苏共走向垮台和苏联走向解体的第一步。”[1]
三、戈尔巴乔夫对苏联民族问题的忽视所导致的恶果
戈尔巴乔夫在进行错误的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的同时, 忽视了对国内民族问题和民族矛盾的重视, 认为国内的民族关系是稳定的, “他虽然推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方案, 却没有解决经济建设的核心问题, 并且忽视原本就很复杂的民族问题, 很快就把苏联推进了政治斗争和民族纠纷的漩涡。”[1]国内日益激化的经济问题, 致使不同民族, 不同利益方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 戈尔巴乔夫缺乏解决民族问题的经验, 在苏共十九大通过了政治“民主化”决议之后, 各主要民族所在的各个加盟共和国, 为了纷纷摆脱苏联所处的经济困局, 产生了摆脱苏联中央, 希望独立的离心倾向。1990年的非常人民代表大会上, 取消了宪法第6条, 苏联新制定的总统制, 成为了各加盟共和国陆续开始独立的标志, 同年, 各民族所代表的加盟共和国中, 有多国通过了主权宣言, 其中的四个国家正式宣布独立。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与政治优势
“一个国家是否选择了正确的发展道路, 关键是看其是否符合这个国家的基本国情, 是否能促进这个国家的发展, 是否能给这个国家的人民带来幸福。”[2]中国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 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 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以及国内在不同时期存在的主要矛盾与国际的环境变化, 所制定出的与时俱进的改革方式。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这种经济体制既不动摇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又允许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同时在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下, 及时地纠正着市场经济存在的盲目性, 使得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政治方面, 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通过实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四大制度, 可以使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更加的先进;可以保障国家的政策制定符合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原则;可以使各少数民族地区根据自身的情况, 在符合国家大政方针的基础上, 制定出适合自身发展的具体政策, 这样既可以使各民族的利益得到充分保障, 又可以促进各民族间的团结, 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与安定;可以使社会各基层单位, 通过该项制度, 实行各单位内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 有利于切实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促进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
五、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失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事业之基。党的正确领导是社会主义改革成败的关键。”[3]中国共产党本着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品质, 结合国内外发展的具体情况, 不断深化着社会主义改革方法, 用先进的理论去武装全党, 指导实践。而苏联在戈尔巴乔夫执政之后, 通过修改宪法, 最终使多党制取代了苏共的执政地位, 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 从上层放弃了党的领导, 导致国家各项改革发生混乱, 民族分裂势力趁机戳去了国家的主权, 最终导致苏联走向了解体。我国社会主义改革事业的领导权必须始终掌握在忠诚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人手中, 通过不断培养有着坚定政治信仰的接班人来领导我国的各项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与发展, 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得到可靠的保障。
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到了后期, 苏联的特权阶层不断为自己聚集社会财富, 不顾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极大地伤害了苏共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感情, 由此可见作为领导国家改革与发展的执政党, 要加强自身组织建设与作风建设, 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以为人民群众谋福利为执政目标。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中, 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 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并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永葆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
摘要:苏联社会主义改革在戈尔巴乔夫执政之后, 采取了许多激进的改革措施, 戈尔巴乔夫对苏联从经济、政治、民族三个领域的改革, 实际上已经偏离了社会主义道路, 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后期, 苏联的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已经发生了根本改变, 民主社会主义的改革模式最终葬送了苏联的命运。而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大国, 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上, 采取了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模式, 既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前景无限光明, 同时也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
关键词: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参考文献
[1]吴恩远.苏联社会主义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3.
[2]朱宗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选择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3.
【浅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推荐阅读: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学习心得07-31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心得体会09-19
辛亥革命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0-20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07-27
中国经济马克思主义12-07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应用12-3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间07-05
高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07-0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究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