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爱国有关的格言

2024-07-10

与爱国有关的格言(精选15篇)

1.与爱国有关的格言 篇一

1) 但愿天下,家家足稻粱!我命浑小事,我死庸何伤! ——文天祥

2)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 杜甫

3)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

4) 赤心事上,忧国如家。——韩愈

5)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丘逢甲

6) 报国之心,死而后已。——苏轼

7)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8) 爱国之心,实为一国之命脉。——蔡元培

9) 爱国的主要方法,就是要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

10) 我死国生,我死犹荣,身虽死精神长生,成功成仁,实现大同。

11) 假如我是有一些能力的话,我就有义务把它献给祖国。

12)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3) 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

14) 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

15) 爱国主义的力量多麽伟大呀!在它面前,人的爱生之念,畏苦之情,算得是什麽呢!在它面前,人本身也算得是甚麽呢!

16)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17)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18) 人民不能没有面包而生活,人民也不能没有祖国而生活。——雨果

19) 爱国的主要方法,就是要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谢觉哉

20) 一般就在部分之中;谁不属于自己的祖国,那么他也就不属于人类。——别林斯基

2.与爱国有关的格言 篇二

一, 爱国主义与国家概念紧密相连。“国家”概念的产生与西周的封建制密切相关。在西周封建制下, 贵族形成三个主要的政治层级:天子、诸侯和卿大夫阶层。“天子”字面的意思是天的儿子, 代表上天统治人间, 既然如此, 天子统治的范围即天所覆盖的土地, 是为天下, 故古人谓“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 (《诗经·小雅·北山》) 。所以在理论层面上, 天子的辖域没有明确的边界。天子分封给诸侯的土地叫“国”, 天子和诸侯赏赐给卿大夫的采邑叫“家”。“国”和“家”除都来自上层的分封外, 有如下共同点:都有一定的疆域和范围, 都有一定的人口, 都拥有对封地的治理权。由这样的“国”和“家”构成我们今天的国家概念, 国家即一定疆域、人口、政治权力的统一体。

与爱国密切相关的还有祖国一词。祖国指列祖列宗共同生活的地方, 即祖宗所在的国度。祖国一词中祖在国前, 寓意尊亲为大, 这反映出传统中国人核心的宗教信仰观念:宗法血缘信仰, 即以家族为核心构建起来的信仰系统。这一信仰往上追溯乃祖先崇拜, 往下延伸是传宗接代。所以这一信仰体系贯通神人, 接续古今。祖国乃父母祖宗之邦, 正折射出宗法血缘的信仰。国家与祖国的区别即在于国家是一个中性词, 是一个政治概念, 祖国则带有信仰、情感色彩, 成为文学诗歌常用语。

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爱国主义的传统, 但内涵和特点各有不同。在中国宗法文化的背景下, 中国爱国主义传统的精神本质和精髓乃是家国情怀, 而其基础则是古人深厚的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思想观念。在这种观念下, 家和国的本质是一样的, 家国密不可分, 家是浓缩的国, 国是放大的家。在这里, 我从一个特定的视角来揭示这种观念。古代的皇帝自称天子, 即天的儿子, 那么天对于皇帝而言就是父, 即天父。在古人的宇宙观中, 天是父, 地是母, 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都是天地所生, 因此整个宇宙就是一个大家族。这种宇宙大家族观是宗法血缘信仰在宇宙观上的表现。在此观念下, 天人关系被描述为父子关系。皇帝在天的面前称子, 尊天为父, 在大臣那里则被尊为君父, 古人自小读书时就被灌输一个理念:事君如事父。既然尊君为父, 大臣自然也就成为臣子, 即大臣对于君父应尽子道。君臣的政治关系被转化为父子关系。大臣到了地方官的任上被百姓称为父母官, 百姓也就相应成为子民。这样, 官民这一政治关系也被转化为父子关系。西方从古希腊时代开始就是以法治天下, 因而西方有强烈的法治精神;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崇尚以德治天下, 因而特重内在德性的修养。在所有的德性中, 百善孝为先, 历代皇帝都标榜以孝治天下, 而孝道同样源于家族关系之中。综上可见, 古代治国的根本原则和理念都转化自家庭家族层面, 这是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根本表现之一。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深刻理解《大学》中“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之说, 古人认为齐家必定能够治国, 甚至可以平定天下, 正是基于家国同构的观念。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观念也可以通过许多包含“家”“国”的成语表现出来, 如保家卫国, 国破家亡, 败国亡家, 国仇家恨, 爱国如家, 国有国法, 家有家规, 忧国忘家, 天下为家, 毁家纾国, 国尔忘家, 天下一家, 于家为国, 黼国黻家, 开国承家, 齐家治国等。

二, 在宗法血缘信仰下, 中国人特重自己的小家, 每个中国人都对自己的小家充满、倾注了全部的心血、情感和关爱。中国人的奋斗不是个人主义式的, 而是家族本位主义, 即光宗耀祖, 封妻荫子。由于普通百姓没有受到正规教育, 胸怀和境界往往局限于小家的范围难以推扩出去, 这导致我们民族一个根本弊病, 即公私分明。中国人在家族内部往往德性较好, 孝父慈子, 兄友弟恭, 而一旦越出家族范围, 置身公共域场, 就会感觉周围的人事环境与己无关, 因而公德观念淡漠, 公德素养偏低。林语堂曾专门论述过中国人公共精神的缺失:“中国是一个个人主义的民族, 他们系心于各自的家庭而不知有社会, 此种只顾效忠家族的心理实即为扩大的自私心理。”[1]在西方人看来, 恰恰社会公德体现真正的国民素养, 因而感觉中国人缺乏教养, 国民素质低下。究其原因, 就是中国人的德性有私德和公德之分。正因为普通百姓往往限于私域 (当然这不能一概而论) , 因而古人特重公私之辩, 希望藉此引导人们由私达公。最具代表性的即《礼记·礼运》篇对理想社会 (大同之世) 的描写:“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 方式则是“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 即要把自己在小家中的行为感受推扩出去, 做到推己及人。儒家强调家族亲情是人伦道德的始源和根基, 即《孝经》中“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 但人又不能仅限于这一层面, 而应延伸、超越之。这种精神与《孟子·梁惠王上》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尽心章句上》中“亲亲而仁民, 仁民而爱物”, 《论语》中“弟子入则孝, 出则悌, 谨而信, 泛爱众而亲仁”的精神境界是一致的。

普通百姓精神的超越性不足, 对小家的感受很深, 但对宏观公共层面 (国、社会) 体察不足 (这同样不能一概而论) , 难以贯通家国, 但由于他们缺乏正式教育, 不能代表中国爱国主义的正统和主流, 真正代表中国爱国主义精神的是儒家的知识分子和士大夫阶层。他们从小饱读圣贤之书, 胸怀开阔, 境界高远, 眼界宽广, 具有强烈的道德自觉和担当精神, 能够主动将家、国联系在一起, 形成深沉的家国情怀, 而这正是中国爱国主义精神的精髓和本质。所谓家国情怀, 即将家、国融为一体, 把国当作自己的家一样去看待。在宗法文化背景下, 中国人最爱自己的小家, 如果一个人能够真正做到爱国如爱家, 就能将国人当做自己的亲人一样看待, 这是仁民爱民的思想基石;当一个人可以爱国如家的时候, 就会将国家、国土、朝廷、君王当作父母一样, 为保卫他们不惜舍弃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当一个人爱国如家, 就会将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视为家史族谱一样珍视和保全。

这种家国情怀是爱国主义的最高境界, 这种精神可以通过许多名人名言来领略, 这些名言之所以能流传千古, 不是语句优美, 而是因为发自肺腑。如岳飞“以身许国, 何事不敢为?”司马迁“常思奋不顾身, 而殉国家之急。” (《报任少卿书》) 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 (《病起书怀》) 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离骚》) 曹植“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 (《白马篇》) 李希仲“当须徇忠义, 身死报国恩。” (《蓟北行二首》)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岳阳楼记》) 文天祥“臣心一片磁针石, 不指南方不肯休。” (《扬子江》) 诸葛亮“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后出师表》) 顾炎武“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日知录·正始》) 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吉鸿昌“恨不抗日死, 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 我何惜此头。”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种源于内心的强烈的爱国精神正是我们今天所应学习和继承的。

三, 课堂最后的结论是, 爱国并不空洞, 爱国从爱家开始, 爱家从修身做起。一个有修养的人才懂得怎样用正确的方式真正去爱自己的祖国。上述内容学生深感兴趣, 自觉主动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教学秩序良好, 课堂气氛活跃。通过上述内容的讲解, 学生深受感染和启发, 对爱国主义有了新的认识和更深的理解。最重要的是了解到爱国主义并不空洞, 知道自己应当如何去落实爱国主义, 所有这些都是以往的教学内容所难以达到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3.与包容有关的格言 篇三

2.每天提醒自己,不要忘记理想,不要忘记目标;每天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学习,不要忘记看书;每天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包容,不要忘却善心;每天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身体,不要忘记锻炼;每天提醒自己,不要忘记美丽,不要忘记快乐;每天提醒自己,不要忘记爸妈,不要忘记亲人。

3.那时以为,人生就像一杯水,疾病就像一滴墨,它让我的水浑浊暗淡,让我的人生失去光明。许多年以后我才明白,人生可以是一杯水,也可以是一片海,关键是看一个人的内心。心是大海,便能包容缺憾,同化污秽,永远保持自身的通透明净。命运如此,休论公道。程浩《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

4.在学识上要力求博大精深,在修养上要力求忍耐包容。

5.生活不是用来对立的,人生不是用来争斗的。将心比心,都能想通,以情换情,谁也明白。要懂得理解才能心安,包容才会心宽。人生有苦有乐,有得有失,有输有赢。苦了何人也不能苦了亲人。

6.我要的幸福很简单:一个亲吻;一个拥抱;一个电话;一个肩膀;一句爱我;一次约会;一碗鱼蛋;一盒便当;一趟海边;一场大雨;一个寒冬;一个炎夏;一段道路;一条马路;一次小吵;一程公车;一直挽手;一直信任;一直包容;一直了解。真的很简单!

7.相处时需要包容,相恋时需要真心,争吵时需要沟通,孤独时需要人陪,难过时需要安慰,生气时需要冷静,快乐时需要分享。

8.青春就是一种艺术,它承载着少年的理想,包容着孩子气的任性,吸收着流逝的时光。

9.母亲包容天下,母亲也需要扶助。

10.处事的最高境界是宽容,朋友的最高境界是包容,做人的最高境界是尊容,心态的最高境界是从容,真诚的问候不整容,祝你永远有灿烂的笑容!

11.爱就要相互信任,相互宽容,相互关心,相互尊敬,相互扶持,相互理解,相互照顾,相互爱戴,有情有义,彼此交心包容又没有排他性,只有这样的爱才是你一生中最大的资产!

12.爱情,是心的呼唤,是心的永恒,是心中不能改变的信念。需要的是道德,是良心,是健康,是责任,是珍惜,是包容,是守侯,是名节

13.执着于瞬间的永恒,因为本没有永恒,不能坚守于永恒的瞬间,因为本没有瞬间,这执着与舍得之间的心酸辛苦要有多大的勇气和包容,没有舍不得,只有放不下。

14.有容乃大,无欲则刚。这无疑是让人有一颗包容之心。凡是有正确的目标,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我们再去追求,不要有太多的奢望,不该是你的不必强求。以减少心灵的负担和情感的包袱。

15.黑与白之间总有灰色地带,它比黑白两边更加宽广,更加能够包容,我们绝大部分人生活在这个灰色地带,所以没有人会是永远的好人或者坏人,这就是人生,这就是你和我的宿命。

16.好姑娘不会招蜂引蝶,不会嫌贫爱富,但可能没那么好看。好男人不会寻花问柳,不会勾三搭四,但就不太会恋爱。每个优点背后都藏着缺点,如果只看人的坏处,就会错过更多好处。谈恋爱对小缺点要包容,对大伤害要果断。爱上一个人,就是爱TA全部的优点,和一部分的缺点。

17.爱情是把双面刃,奥秘谁能说得清。觅来甘泉畅快饮,酿成苦酒含泪呑。千年修来好缘分,细心呵护好婚姻。欲做百年有情人,坚贞包容是根本。情人节好运!

18.练就一颗忍耐之心,才能成就非凡的人生。成功往往是在你忍受了常人所无法承受的痛苦之后,才出现在你面前的。立身成功的秘诀,只在于耐烦有恒而已。做人就是要耐得住诸多烦事,能够包容一切人事物境的纷攘,不怕责难,不怕干扰,时时观照内心的杂念妄想,才能在不断的挫折和困难中成长。

19.以前总觉得幸福是你打个喷嚏都有人来嘘寒问暖,你皱下眉都有人把天上的星星摘下来,你睡不着有人陪你疯,你无聊有人陪你闹。纵容你所有的无理取闹,包容你所有的胡搅蛮缠,最重要的是,他还觉得这一切理所当然。现在,我不再会那么想了,我觉得只要想哭时,能找到一打电话的人,就是幸福。夏七夕

20.一个男人在结婚的时候相比起刚牵手的时候判若两人。是身边这个女人的御夫术有多厉害?不觉得。是身边这个女人貌美如天仙?谈不上。相比起厉害,相比起容貌,更多的,是善良与智慧,是包容与尊重。

21.一些女孩总是理直气壮的让男人包容她的坏脾气和缺点,这样光荣吗?为何自己不管理好情绪,不断完善自己呢?你越好就会得到更好,爱情是交换。

22.每个情窦初开的少女,都渴望身边有一个这般的男子。他聪明、大气、成熟、包容,即使早已看穿了你的诡计,为了让你开心,也会配合你做个傻子。可是在你遇见危险时,他又能奋不顾身,为了你连命都不要。他的心无限大,可以容下一切,但只许你一人进入。

23.爱心是风,吹遍每个角落。爱心是风,卷来浓密的云。爱心是光,照溶寒冬的雪。爱心是海,包容一切过错。爱心是树,为你撑起绿阴。爱心是树,遮挡炽热夏阳。爱心是水,形成无边的海。爱心是雪,滋润土地的水。

24.沟通,是父母与子女心灵交流的桥梁;关爱,是父母与子女共享温情的殿堂;包容,是父母与子女和谐共进的引路牌。

25.这时候,就会觉得胸襟豁然开朗,大有包容整个世界的宽广。

2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解释:君子心胸宽广,能够包容别人;小人爱斤斤计较,心胸狭窄。

27.大智慧者必谦和,大善者必宽容,大骄傲者往往谦逊平和。有巨大成就感的人,必定也有包容万物,宽待众生的胸怀。小智者咄咄逼人,小善者斤斤计较,小骄傲才露出不可一世的傲慢脸相。

28.有一种心态叫放下;有一种境界叫舍得;有一种幸福叫守候;有一种智慧叫低调;有一种选择叫放弃;有一种明白叫糊涂;有一种心态叫包容;有一种快乐叫简单;有一种美德叫微笑;有一种幸福叫珍惜;有一种美丽叫自信;有一种感动叫分享;有一种真情叫关爱;有一种温暖叫感恩;有一种成功叫坚持。

4.与高尔基有关的格言 篇四

2.当你感到一切人需要你的时候,这种感情就会使你有旺盛的精力 ——高尔基

3.最爱发牢骚的人就是没有能力反抗,不会或不愿工作的人。

4.没有太阳,花朵不会开放;没有爱便没有幸福;没有妇女也就没有爱,没有母亲,既不会有诗人,也不会有英雄。 ——高尔基

5.青春是有限的,智慧是无穷的,趁短短的青春,去学无穷的智慧。

6.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 ——高尔基

7.真理是认识事物的工具,是人们前进和上升的道路上的阶梯,真理都是从人类的劳动中产生的。

8.理智要比心灵为高,思想要比感情可靠。

9.人的天赋就象火花,它既可以熄灭,也可以燃烧起来。而逼使它燃烧成熊熊大火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劳动,再劳动。 ——高尔基

10.一个人的价值,全决定于他自己。 ——高尔基

11.时间是最公平合理的,它从不多给谁一份,勤劳者能叫时间留给串串的果实,懒惰者时间留予他们一头白发,两手空空。

12.人类最不道德处,是不诚实与怯懦。

13.智慧是宝石,如果用谦虚镶边,就会灿烂夺目。

14.凡事只有一个结果:走着会死,躺着也会死!

15.对于有文化的人,读书是高尚的享受。我重视读书,它是我的一种宝贵的习惯。

16.有一种真话是人所需要的,它以羞耻的火焰烧掉人心头的污秽和庸欲——这就是真话万岁! ——高尔基

17.学习并不等于就是摹仿某些东西,而是掌握技巧和方法。—— 高尔基

18.如果你们,年轻的人们,真正希望过“很宽阔,很美好的生活”,就创造它吧,和那些正在英勇地建立空前未有的、宏伟的事业的人携手去工作吧。

19.生活的价值在于创造。—— 高尔基

5.与爱国有关的名言警句 篇五

2) 热爱自己的祖国是理所当然的事。——海涅

3) 为祖国而死,那是最美的命运啊!——大仲马

4)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

5)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6)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7) 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陆游

8) 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朱德

9) 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有国界。——巴甫洛夫

10) 人类最高的道德是什么?那就是爱国之心。——拿破仑

11) 中国人搞出的理论,首先要为中国人服务。——吴仲华

12) 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周恩来

13) 祖国更重于生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的土地。——聂鲁达

14) 谁不属于自己的祖国,那么他也就不属于人类。——别林斯基

15) 英勇非无泪,不洒敌人前。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陈辉

16) 假如我是有一些能力的话,我就有义务把它献给祖国。——林耐

17)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

18) 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徐特立

19) 瞒人之事弗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吕坤

6.与爱国有关的格言 篇六

一、通过祖国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别具一格的人文景观的教学, 培养学生炽热的民族自豪感

爱国主义情感都是同祖国的地理风貌、文化传统等具体事实联系在一起的。人们把滔滔黄河、滚滚长江、蜿蜒雄伟的万里长城作为祖国的象征, 这种思想感情的寄托是很自然的。《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大好河山任我游”“不同地区不同生活”“请到我的家乡来”等课文, 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素材。试想一下, 当辽阔富饶的东北林海雪原、磅礴雄奇的泰山、“高峡出平湖”的长江三峡, 硕大威武的秦兵马俑、小巧精致的苏州园林等视频画面出现在学生面前, 再加上耳际激荡着老师富有激情的解说词时, 哪个学生不为祖国有如此多娇的自然人文景观而动容?此时此刻, 在学生们的心田中, 一股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

二、通过祖国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的教育, 培养学生的国防意识

国防是一个独立自主国家的防务, 祖国的每一寸国土神圣不可侵犯。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材中的“从世界看中国”“隔海相望”“可爱的地球”等课文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通过对这些课文的学习, 学生知道我国领土广大, 国界绵长, 地貌复杂多样, 这时教师不能仅局限于课本上的内容, 应及时对教材进行适度拓展延伸, 可进一步告诉学生:我国是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 绵长的国界使得我国的周边关系历来复杂, 但复杂多变的地貌条件也是我国国防的极大优势。教师可鼓励学生课后通过多种渠道去了解国防知识, 待时机成熟时腾出一节课时间让学生进行“国防知识我知多少”的擂台赛, 对国防知识了解得多的学生可自告奋勇当主持人, 这样学生就在自主活动中增强和巩固了自己的国防意识。

三、通过相关国情教学, 对学生进行基本国策、法规教育

《品德与社会》教材中“从一滴水说起”“自然资源取之不尽吗”“地球在发低烧”等课文明确告诉我们: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和人均资源较少的国家, 这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最基本的国情, 实行计划生育和“珍惜每一寸土地, 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根据我国国情, 国家先后制定了《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等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作为一名小学品德教师, 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国情知识, 宣传党和国家制定的方针、政策, 对学生进行忧国忧民教育和普法教育。同时, 教师应趁热打铁, 激励学生课外广泛搜集和了解各种法律知识, 特别是《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 把品德课和班队课、综合实践活动课有机融合在一起, 组织多种形式的法制教育活动, 如开展“法律在我心中”的主题队会, 从而在学生中间形成一种自觉学法知法守法的浓浓氛围。

四、在新旧对比中充分感受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在品德教学中, 只有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才能保证德育渗透的顺利进行, 同时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较法是其中切实可行的方法之一。品德教学中有大量的事实材料, 对它们进行比较所得出的结论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学生也更容易接受, 产生的教育作用也就更为明显。为了让学生真切地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课前, 教师可布置学生通过调查、参观、采访、查阅等实践途径采集有关资料, 通过我国解放前后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航天技术成果的比较, 人民生活水平的比较等, 让学生真正明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是党和社会主义给我们带来了繁荣和富强, 从而有力地增强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7.关于爱国的格言 篇七

1、爱国,是一种极高贵的感情活动。——茅盾

2、爱国不分先后。——民谚

3、爱国的主要方法,就是要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谢觉哉

4、爱国反倒受穷,谁还敢去爱国?——蒲柏

5、爱国如饥渴。——范晔

6、爱国是文明人的首要美德。——(法)拿破仑

7、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8、爱国心再和对敌人的仇恨用乘法乘起来——只有这样的爱国心才能导向胜利。——奥斯特洛夫斯基

9、爱国应该和爱自己的家一样。为了国家,不仅在牺牲财产,就是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这就是报国的大义。—— 福泽谕吉

10、爱国英雄给民族带来光荣,专

制暴君给民族带来灾难。——拜伦

11、爱国之心,实为一国之命脉。——蔡元培

12、爱国主义的力量多么伟大呀,在它面前,人的爱生之念,畏苦之情,算得了什么呢?——车尔尼雪夫斯基

13、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列宁

14、爱国主义深深扎根于人的本能和感情之中。爱国之情则是放大了的孝心。——戴·达·菲尔德

15、爱国主义是一种生动的集体责任感。——奥尔丁顿

16、爱国主义也和其他道德情感与信念一样,使人趋于高尚,使人愈来愈能了解并爱好真正美丽的东西,从对于美丽东西的知觉中体验到快乐,并且用尽一切方法使美丽的东西体现在行动中。—— 凯洛夫

17、爱国主义怎么会和悲观主义一样呢?爱国主义的支柱是希望。——劳

合·乔治

18、爱家的人才人爱国。——柯尔律治

19、爱祖国高于一切。—— 肖邦

20、除非你能消除人类爱国的心,否则世界永远不会太平。——肖伯纳

21、虽然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是有祖国的!我是中国人,我的祖国现在正需要我!——茅以升

22、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陶行知

23、黄金诚然是宝贵的,但是生气勃勃、勇敢的爱国者却比黄金更宝贵。——林肯

24、力争使祖国变得更加美好的人才是最爱国的——英格索尔

25、每一个伟大人物的历史意义,是以他对祖国的功勋来衡量的,他的人品是以他的爱国行为来衡量的。——车尔尼雪夫斯基

26、国既不国,家何能存!——杨靖宇

27、平生爱国不甘后人,即使把我烧成灰,我也是爱国的。——季羡林

28、热爱祖国,这是一种最纯洁、最敏锐、最高尚、最强烈、最温柔、最有情、最温存、最严酷的感情。一个真正热爱祖国的人,在各个方面都是一个真正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

29、人类的最高精神面就是爱国。——荣格

30、人类最有价值的道德是什么?那就是爱国心。——拿破仑

31、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徐特立

32、如果胃囊空空,谁也难以成为爱国志士。——布拉恩

33、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它,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 巴金

34、我怀着比对我自己的生命更大的尊敬、神圣和严肃,去爱国家的利益。——莎士比亚

35、我是一个爱国主义者,我脑子

里总是在想,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36、我所谓共和国里的美德,是指爱祖国、也就是爱平等而言。这并不是一种道德上的美德,也不是一种基督教的美德,而是政治上的美德。—— 孟德斯鸠

37、我无论作什么,始终在想着,只要我的精力允许我的话,我就要首先为我的祖国服务。—— 巴甫洛夫

38、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的事业。——江泽民

39、要爱国,祖国须可爱。——伯克

40、一个人只要热爱自己的祖国,有一颗爱国之心,就什么事情都能解决。什么苦楚,什么冤屈都受得了。——冰心

41、一个真正的爱国主义者,用不着等待什么特殊机会,他完全可以在自

己的岗位上表现自己对祖国的热爱。——苏步青

42、有了中国文化历史知识基础以后,爱国主义就有了根。章士钊有句话叫“灭人之国先去其史”。中华民族的伟大在于文化传统,而继承传统最重要的是靠历史教育。任继愈——任继愈

43、有些人想到人类“最高贵”的品质,其中包括协作、利他主义、爱国主义、领士战斗中的英勇等到,都是战争的遗传成果。——爱德华

44、真正的爱国者是爱人类的,爱国决不是排外。——马铁丁

45、真正的爱国主义不应表现在漂亮的话上,而应表现在为祖国谋福利,为人民谋福利的行动上。——杜勃罗留波夫

46、真正的爱国主义是不分党派的。——托·斯摩莱特

47、中国的文人,历来重气节。一个画家如果不爱民族,不爱祖国,就是丧失民族气节。画的价值,重在人格。

人格——爱国第一。——李苦禅

48、属于人民的人为了爱国的理想而死去,他们牺牲了自己。可是派他们去牺牲的人却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活着。结果利益比理想的寿命更长。——罗曼·罗兰

49、纵使世界给我珍宝和荣誉,我也不愿离开我的祖国。因为纵使我的祖国在耻辱之中,我还是喜欢、热爱、祝福我的祖国。——裴多菲

8.爱国的传统美德格言 篇八

1.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9.与爱国有关的格言 篇九

关键词:五四时期,蔡元培,爱国思想,启蒙,影响

蔡元培博学传统文化, 二十五岁进士及第, 受翰林院编修, 然而蔡元培却弃官不做, 投身到反清的革命中去, 这在别人看来不可思议之事正源于他很强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正义感。他“读书不忘救国, 救国不忘读书”, 在历史的转折中最终走向了革命。在中国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激烈冲击之时, 蔡元培通过学习西方, 及时地意识到二十世纪是教育和科学兴国的时代, 是依靠人的素质进行竞争的时代。因此他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近代中国的文化教育科学事业中去, 他一生所追求的是, 在中国建立一个近代化的教育体系, 培养人才, 以“造成完全人格, 使国家隆盛而不衰亡”。

时代的要求, 救国的需要, 为蔡元培发挥自己的才干创造了广阔的天地。他没有像王国维那样把学术研究封闭在书斋里, 没有让教育远离如火如荼的政治斗争和革命活动, 而是把发展科学, 改革教育与反帝反封建的政治任务最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辛亥革命前夕蔡元培在上海创立中国教育会, 创办爱国学社, 爱国女学, 传授科学知识, 把学员输送到革命队伍参加武装斗争等, 就是最有力的证明。在蔡元培的思想上, 教育--- 学术--- 救国是三位一体的。也就是说通过以科学民主的新式教育, 为革命作思想上、人才上的准备, 储备必要的力量, 达到救国的目的。他不遗余力地传播美学思想, 实施美育, 完全服从于革命救国需要, 是他推行“教育救国”路线和进行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他的美学思想, 不仅贯彻到教育实践, 提出德智体美的教育方针, 而且贯彻到政治斗争, 新文化运动中去, 他始终以进步的美学观念, 批判封建文艺的利己主义以及艺术审美活动中的消极思想, 低级趣味, 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

至于他敢挺身而出到封建官僚习气浓重, 校风腐败的北大任职, 也正是他坚定的教育救国的爱国立场使然。他以高度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责任感, 殷切的勉励学生应该具有坚强毅力, 发愤图强;他不仅改造了北大, 使其成为焕然一新的中国最高学府, 新潮流新思想应运而生, 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摇篮和中心, 而且对整个中国的政治, 思想和文化领域都产生了无可估量的影响和震撼。

蔡元培早就看到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脱离的危害, 并试图以“科学救国”与“美育救国”并举, 来弥补这种危害。他明确指出, 鄙视物质文明的重要性是错误的,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是世界存在的两个方面, 二者并非相互冲突, 而是互相依存, 相互作用的。他又把美育比喻为人的神经系统, 可以起传导作用。由此可见, 美育对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对于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 有着重要的意义。

同重视人类精神文明同步的, 便是重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从蔡元培多次提到科学与美术的关系来看, 便可知其重物质与精神的结合。中国虽然祖先创造了影响于世界的科学文化, 但时至近代, 已远远落在人后。必须正视这种差距, 不能由于祖先创造了可赞的科学文化, 就陶醉沉湎其中;也不能因落后而自暴自弃。重要的是急起直追, 要走科学、教育救国之路, 就要向西方学习, 不仅要学习他们的先进科学技术, 更要学习他们的民主治国思想。尽管西方资本主义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是随着野蛮的炮舰政策挤进我们这个东方古国的, 尽管它已经在冲击着封建主义的陈旧的经济基础和腐朽的上层建筑。为了彻底改变祖国落后面貌, 就要广泛开展科学文化的交流, 学习各国的先进经验。总之, 他认为要迅速发展祖国的科学事业, 必须冲破封建的保守主义, 决不能继续把自己封闭起来;无论对古对西, 都要认真研究、吸收、消化, 以求创新。特别是对于吸收欧洲文明, 也要注意选择, 切不要把那些消极因素也吸收进来, 这给“五四”前后意在泛滥的排外复古思潮以沉重的打击, 有助于包括科学和艺术在内的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蔡元培指出, “文化”从大方面来讲, 是由科学与审美两部分构成。它们虽然都属于文化, 但科学直接作用于物质文明, 而美育直接作用于精神文明, 科学给人以知识, 审美激发人的美感, 两者在意志行为上得到结合, 从而产生了自由——美德。所以, 科学教育在于提高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而美育在于激发感情、改造世界的兴会。这就是科学与审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根本关系。他一生致力于“科学救国”、“美育救国”, 确为后人所敬佩。但由于时代的局限和认识的局限, 蔡元培竭力主张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结合, 由于现代社会政治、经济的限制, 如同他的美育实施流产一样, 收效是甚微的。但这种透彻的理论上的论述, 却为提倡科学民主、宣传个性解放、思想解放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作了思想舆论上的准备。

参考文献

[1]梁柱、王世儒:《蔡元培与北京大学》, 山西教育出版社, 1995年版。

10.国庆节爱国的格言 篇十

2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

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

4 、爱国之心,实为一国之命脉。蔡元培

5 、热爱自己的祖国是理所当然的事。海涅

6 、不爱自己国家的人,什么也不会爱。拜伦

7 、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范晔

8 、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王进喜

9、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臣残阳。李纲《病牛》

1 0 、我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祖国的荣誉在跑。王军霞

1 1、人类最有价值的道德是什么?那就是爱国心。拿破仑

1 2、谁不属于自己的祖国,那么他也就不属于人类。别林斯基

1 3、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鲁迅

1 4、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1 5、工人没有祖国。绝不能剥夺他们所没有的东西。马克思、恩格斯

1 6、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乐园虽好,非久留之地。归去来兮。华罗庚

1 7、我怀着比对我自己的生命更大的尊敬神圣和严肃,去爱国家的利益。莎士比亚

1 8、能够献身于自己祖国的事业,为实现理想而斗争,这是最光荣不过的.事情了。吴玉章

1 9、爱国主义深深扎根于人的本能和感情之中。爱国之情则是放大了的孝心。戴达菲尔德

11.关于爱国的励志人生格言 篇十一

2) 爱家的人才人爱国。——柯尔律治

3) 爱祖国高于一切。—— 肖邦

4) 除非你能消除人类爱国的心,否则世界永远不会太平。——肖伯纳

5) 虽然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是有祖国的!我是中国人,我的祖国现在正需要我! ——茅以升

6) 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陶行知

7) 黄金诚然是宝贵的,但是生气勃勃勇敢的爱国者却比黄金更宝贵。 ——林肯

8) 力争使祖国变得更加美好的人才是最爱国的——英格索尔

9) 每一个伟大人物的历史意义,是以他对祖国的功勋来衡量的,他的人品是以他的爱国行为来衡量的。——车尔尼雪夫斯基

10) 国既不国,家何能存!——杨靖宇

11)平生爱国不甘后人,即使把我烧成灰,我也是爱国的。——季羡林

12) 热爱祖国,这是一种最纯洁最敏锐最高尚最强烈最温柔最有情最温存最严酷的感情。一个真正热爱祖国的人,在各个方面都是一个真正的人。 —— 苏霍姆林斯基

13) 人类的最高精神面就是爱国。——荣格

14) 人类最有价值的道德是什么?那就是爱国心。——拿破仑

15) 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徐特立

16) 如果胃囊空空,谁也难以成为爱国志士。——布拉恩

17) 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它,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 —— 巴金

18) 我怀着比对我自己的生命更大的尊敬神圣和严肃,去爱国家的利益。——莎士比亚

19) 我是一个爱国主义者,我脑子里总是在想,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20) 我所谓共和国里的美德,是指爱祖国也就是爱平等而言。这并不是一种道德上的美德,也不是一种基督教的美德,而是政治上的美德。 —— 孟德斯鸠

21) 我无论作什么,始终在想着,只要我的精力允许我的话,我就要首先为我的祖国服务。 —— 巴甫洛夫

22) 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的事业。——

23) 要爱国,祖国须可爱。——伯克

24) 一个人只要热爱自己的祖国,有一颗爱国之心,就什么事情都能解决。什么苦楚,什么冤屈都受得了。——冰心

25) 一个真正的爱国主义者,用不着等待什么特殊机会,他完全可以在自己的岗位上表现自己对祖国的热爱。——苏步青

26) 有了中国文化历史知识基础以后,爱国主义就有了根。章士钊有句话叫“灭人之国先去其史”。中华民族的伟大在于文化传统,而继承传统最重要的是靠历史教育。任继愈——任继愈

27) 有些人想到人类“最高贵”的品质,其中包括协作利他主义爱国主义领士战斗中的英勇等到,都是战争的遗传成果。——爱德华

28) 真正的爱国者是爱人类的,爱国决不是排外。——马铁丁

29) 真正的爱国主义不应表现在漂亮的话上,而应表现在为祖国谋福利,为人民谋福利的行动上。——杜勃罗留波夫

30) 真正的爱国主义是不分党派的。——托·斯摩莱特

31) 中国的文人,历来重气节。一个画家如果不爱民族,不爱祖国,就是丧失民族气节。画的价值,重在人格。人格——爱国第一。——李苦禅

32) 属于人民的人为了爱国的理想而死去,他们牺牲了自己。可是派他们去牺牲的人却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活着。结果利益比理想的寿命更长。——罗曼·罗兰

33) 纵使世界给我珍宝和荣誉,我也不愿离开我的祖国。因为纵使我的祖国在耻辱之中,我还是喜欢热爱祝福我的祖国。——裴多菲

34) 为了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我要献出全部学识智慧。——钱伟长

35) 爱国,是一种极高贵的感情活动。——茅盾

36) 爱国不分先后。——民谚

37) 爱国的主要方法,就是要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谢觉哉

38) 爱国反倒受穷,谁还敢去爱国?——蒲柏

39) 爱国如饥渴。——范晔

12.与爱国有关的格言 篇十二

关键词:中国,新加坡,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一种对本民族持有的一种归属感和认同感, 是在处理个人和国家关系中所呈现出的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进步的政治追求的思想光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 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赖关系, 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和荣誉感的统一。比较的实质就是分析、确认事物之间的共性和个性, 从中找出事物发展和变化的规律, 本文通过对两国爱国思想的内容方面的比较, 发现中国和新加坡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方面的各自的特色, 总结出新加坡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哪些方面值得我国借鉴。

一、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

无论哪个国家, 爱国主义都具有最崇高的地位。爱国主义又都具有各自独特的爱国情感, 对于爱国主义的内涵一直以来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只有弄清了爱国主义的内涵, 才能对接下来有关中国和新加坡有关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方面进行比较。以下就我国对爱国主义的内涵仅根据各人理解进行简单的解析。

“爱国”一次最早出现在 《战国策》中 “周君岂能无爱国”的说法。在20 世纪初期, “爱国主义”一次由国外传入中国。爱国所表现出来的感情是爱国主义的基础, 可见, 爱国主义作为一个哲学概念具有比爱国更广更深的内涵。

爱国有广义和侠义之分, 广义的爱国是指爱地域、文化、历史、宗教等意义上的国家。侠义的爱国是爱政治概念意义上的国家, 爱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中国。这里就体现出爱国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爱国主义是指人们对自己国家的一种神圣崇高的感情, 这种感情一经产生必然会反映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内涵, 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 从而形成一种具有稳定性的爱国思想体系和社会实践行为。

为了能够更好的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 还必须认真分析爱国主义的特性。爱国主义的特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爱国主义具有民族性,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就是要坚持国家的团结与统一, 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二是爱国主义具有历史性, 是社会发展到一定能阶段的产物, 它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 国家的消亡而消亡。并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内容和特点; 三是爱国主义具有时代性, 综观爱国主义不同的历史可以看出爱国主义的主题也随之不同, 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坚持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二、中国与新加坡爱国主义思想的历史背景比较

中国爱国主义教育在不同时代表现出不同的内容, 在中国古代, 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内容培养具有忠君思想的爱国人士和爱国精神; 近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内涵是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 现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内涵是建立独立自主的新中国; 当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内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爱国主义教育史要坚持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相结合, 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来, 爱国主义教育具有新的内容, 就是要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而奋斗。

新加坡是由多元民族, 多元文化组成的历史较短的岛屿国家。在这样一个人种、信仰、价值观等都是多样化的历史文化背景下, 培养国家认同感、归属感和社会责任感等观念就显得尤为重要。新加坡在殖民时期的爱国主义教育主要是追求民主和民族独立; 独立后的爱国主义教育主要是注重国家意识, 培养 “我是新加坡人”的国家意识; 现阶段的爱国主义教育, 主要侧重在多元文化中建立共同的价值认同, 以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和谐。

三、中国与新加坡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比较

( 一) 中国和新加坡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共性方面

新加坡的爱国主义教育受到了儒家文化的深刻影响, 同时由于其一百多年的殖民统治, 使新加坡融合了东西方文化技术, 坚持在技术上依赖西方, 在价值观上固守东方。这就决定了中国与新加坡在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方面具有共性和差异性。

1. 国情与国防教育。国情和国防教育始终贯穿于我国的教育当中。中国开设的历史、地理、近代史纲要、思想品德、思修、形势与政策等科目中都详细的指出了我国经济、政治、外交以及社会、文化、人口、资源等方面的历史和现状。通过对基本国情的认识, 让我们在了解历史和当下的情况下, 理智客观的对过去、现在和未来作出准确的判断。既不要消极的看待当下社会也不要对未来过分乐观, 要保持一颗自信、自尊、自强的心去看待中国的发展。新加坡在学校的公民与道德教育课中, 也同样不断的向学生进行国情教育。

2. 祖国历史与民族文化教育。中国具有五千年历史文化, 通过对历史的具体学习可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荣誉感。新加坡的爱国主义内容方面的教育除了让学生了解新加坡的发展史,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 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对建国短短几十年的取得的成就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 二) 中国与新加坡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差异

1. 忧患意识教育。随着全球化的发展, 国外文化不断入侵、中国威胁论的风靡, 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民族文化和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这种现象已经引起了一部分人的担忧, 由于各种原因, 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其严重性, 对这种忧患意识的教育还有待加强。

新加坡是一个弹丸小国, 物资的贫乏使新加坡政府时刻保持危机意识, 在学校的公民与道德教育课中, 也不断的向学生进行国情教育, 让学生认识新加坡的局限性和脆弱性, 培养学生的敏感性、危机性和责任感, 也是新加坡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中不容忽视的一大特色。

2. 宽容教育。中国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其他党派和民族的利益, 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和谐, 这也是中国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内容。

由于新加坡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所以除了元旦、五一劳动节、国庆节外, 其他民族重要节日也是全民同乐的节日, 如华人春节、马来人开斋节、印度人屠妖节、西方圣诞节等, 这体现了新加坡对各种族平等、尊重和宽容。

3. 国家责任感和归属感教育。经济全球化是当代时代发展的趋势。它的快速发展也使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有所创新, 既强调了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 同时也强调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精神教育。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向人们灌输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等国家责任意识; 在新加坡人种、民族和价值观的多元化背景下, 培养公民的国家意识, 产生共同的价值观, 树立 “我是一个新加坡人”荣誉感、归属感和认同感, 并在此基础上对 “国家至上。社会为先; 家庭为根, 社会为本”的价值观产生强烈的责任感, 是新加坡一直以来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旋律。李光耀把 “忠孝仁爱礼义廉耻”八德作为他的治国之纲。

四、中国与新加坡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比较之启示

综观新加坡爱国主义教育的历史和内容其中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而且对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也产生了一定的启示。

爱国主义教育必须符合本国的国情, 结合本国特色制定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由于新加坡国土面积较小, 资源贫乏, 所以其危机意识的培养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中国虽然地大物博, 同样人口也是最多, 人均土地和人均收入远远不如一些发达国家。在古代, 我们的前辈尚有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的觉悟,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西方国家的文化和价值观对我国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维护国家主权、民族文化是我国爱国主义教育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 危机意识的培养已迫在眉睫。

新加坡爱国主义教育的成效有目共睹, 我们应该用客观理性的态度来辩证的看待新加坡的成就, 其在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方面的成就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新加坡坚持在技术上学习西方, 在价值观方面固守东方, 除了历史原因和人口因素, 这也是新加坡应对西方文化的态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如何看待和应对西方技术和文化价值观方面提出了思考, 中国作为儒家传统的发源地, 而中国人又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 在价值观方面不能够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价值, 应该借鉴新加坡给予传统文化以新的内涵, 使之符合本民族大多数人的利益, 为本民族而服务。

参考文献

[1]毕红梅.全球化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191-212.

[2]陈立思.比较思想政治教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174-181.

[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39-61.

[4]郑志发, 宋发庆.东西方爱国主义教育比较[J].江西教育科研, 2006.

[5]陈然然.中国与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比较探究[J].经济研究导刊, 2011.

[6]徐含默, 李力.日本与新加坡的爱国主义教育比较初探[J].神州, 2012.

[7]孙利.中美爱国主义教育比较研究[J].教育观察, 2014.

[8]兰明明, 王玥.新加坡爱国主义教育经验借鉴[J].科教文江, 2014.

13.爱国格言 篇十三

2、想从我手中抢走火炬,除非从我尸体上爬过去。——金晶

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是事事关心。——顾宪成

4、国耳忘家,公耳忘私。——班固

5、我不应把我的作品全归功于自己的智慧,还应归功于我以外向我提供素材的成千成万的事情和人物。——歌德

6、每一个党员干部,都应当与人民同甘苦、共命运。这样,我们党才有威信,国家才有希望。——孔繁森

7、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扬子江》

8、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陶行知

9、归来报命日,恢复我神州——吉鸿昌《无题》

10、工人阶级要用自己的模范行动来带动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马恒昌

11、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2、我死国生,我死犹荣,身虽死精神长生,成功成仁,实现大同。——赵博生

13、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14、为了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我要献出全部学识智慧。——钱伟长

15、瞒人之事弗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吕坤

16、团结起来,振兴中华!——中国女排

17、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和自力更生精神,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力量。

18、我所谓共和国里的美德,是指爱祖国、也就是爱平等而言。这并不是一种道德上的美德,也不是一种基-督教的美德,而是政治上的美德。——孟德斯鸠

19、如果一个人没国家民族观念,即使富有,也实在令人惋惜。——李嘉诚

20、为了全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中国人来到了太空。——杨利伟

21、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22、人有人格,报有报格,国有国格,三格不存,人将非人,报将非报,国将不国。——史量才

23、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乐园虽好,非久留之地。归去来兮。——华罗庚

24、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雷锋

25、我正增加百倍的勇气和信心,奋励自励,为我们伟大祖国与伟大人民继续奋斗。——邹韬奋

26、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27、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的事业。

28、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

29、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刘伯坚

30、愿以我血献后土,换得神州永太平。——车耀先

14.与爱国有关的格言 篇十四

主持人

当下,很多明星学者甚至政府高官由于种种原因,改变了自己的国籍,移民其他国家,因此受到了对其爱国与否的质疑,现在我们纳米14班第二小组在这里展开辩论,讨论爱国与国籍有关还是无关,坐在我左手边的是正方,他们的观点是爱国与国籍有关,右手边的是反方,他们的观点是爱国与国籍无关。

首先,进入开篇立论环节。在本环节中,双方各有3分钟时间对己方观点进行立论陈词。现在,我们首先请正方一辩进行立论陈词。

正方一辩

我方认为国籍与爱国有关。

国籍是指一个人属于某一个国家的国民或公民的法律资格,表明一个人同一个特定国家间的固定的法律联系,是国家行使属人管辖权和外交保护权的法律顾问依据。公民加入某国国籍,意味着具备享受相应的国家所提供的一系列权利、福利等的资格,受该国法律的保护。既然,该公民属于某国,且拥有与地地道道的本国人一样的便利,那么,相应地,该公民就应该履行属于自己的义务,懂得付出。其中,爱国是必不可少的。爱国是一种崇高的道德品质,是每个人都必不可少的一种精神,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热爱自己的国家,这是毋庸置疑的。既然拥有了某国的国籍,就应该爱着各国家,毕竟,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我们再享受该国提供的一切便利时,就应该学会以这个国家的利益为重,爱这个国家。

主持人

刚才正方一辩对自己的观点做了有理有据的立论陈述,现在我们来看看反方是如何破题立论的,有请反方一辩。

反方一辩

我方认为国籍与爱国无关。

国籍只是一个法律依据,更改国籍只是为了个人的利益,而不是因为自己不爱自己的国家,所以即使是持有别国国籍,照样是对自己血统所在的国家有爱国之情的。不管是为了出国方便还是子女教育还是什么别的理由,更改国籍肯定是为了个人利益而非仇视祖国,是否爱国与个人拥有的国籍并无太多关联。在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时期,无数外籍华人为抗战慷慨解囊、捐钱捐物;在汶川大地震中,外籍华人出钱出力者也不胜枚举,他们对于中国的爱并不逊于国内的人们。爱国与否是由血缘与情感决定的,和国籍没有关系。

主持人

感谢双方的精彩陈述,下面我们进入攻辩阶段,首先由正方三辩提问。

正方三辩

请问反方一辩,例如在加入美国籍时是要按惯例对美国宪法宣誓的,宣誓人要发誓“完全彻底断绝并彻底放弃对我迄今为止所隶属或作为其公民的任何国家或君主的效忠和忠诚”,并“真诚地效忠美国”,这样的话,“爱国”该如何成立?

反方一辩

发达文明都普遍认可一个道理,那就是人活着有追逐幸福和自由的权利。不管移民的人是明星也好,是平头百姓也罢,都有权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他们移民不论是为了更好的发展,有更大的艺术自由,让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让自己和家人享受到发达国家的福利待遇,还是让自己去许多国家不受签证约束。但是在改变国籍的时候,他们也依然爱着自己的祖国,和自己的国籍无关。在今天的美国境内有640万犹太人。美国的犹太人不一定将自己的命运和以色列联系在一起,但他们对以色列的生存和发展从来是不遗余力,即使加入了美国籍,也依旧爱着自己的祖国。他们也热爱美国,这种热爱更多的是为了追求更幸福的生活。

正方三辩

请问反方二辩,你都不是公民了,不是这个国家的主人了,在这个国家没有自己的根本利益了,对国家给予的权利也没有需要了,你捍卫的是什么,你爱的又是什么?

反方二辩

首先,我认为爱不爱国从这方面讨论没有意义,因为不可证也没有用,所以一个人爱国与否的标准应是其对祖国贡献的多少,这里的贡献不局限于物质,假设鲁迅是外国国籍但他的文章惊醒并改变了中国人那他也是爱国的,即一个人的行为是否对祖国造成了有益影响,退一步说如果没有能力产生有益影响,至少不能损害国家利益。有一定财力的人改为外国国籍,这也可以理解,毕竟人都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能去生活条件更好的地方何必在国内吃苦受罪,至于他们爱不爱国就要看他们的资本输入与输出了,如果他赚着中国人的钱将资本往国外输出,那可以说他不爱国;反之,如果他学习外国技术汲取外国资源输入中国,那就可以算他爱国,毕竟国籍又无法为国家带来利益。所以说只要做了对国家有利的事情即可以视为爱国。

正方三辩

请问反方四辩,既然认定了自己是一个热爱中国的中国人,并且知道知道中国不承认双重国籍,那就已经是瞧不上自己祖国的表现了,何谈爱国?

反方四辩

这本身是个反命题爱国的定义是热爱和保护,但爱国的本质是热爱自己,国家由人民建立是用来确保人民有自由及受到保护权利。为了自己的利益更改国籍无可厚非,并不是瞧不上自己的祖国,只是为自己争取更好的生活环境。每个人都有追求更幸福生活的权利,这与爱国无关。例如,有很多的华侨不也是很爱国吗,他们时时刻刻都关注中国的发展,每当我国有灾有难,他们都非常牵挂,捐钱捐物,你看看汶川地震,这就是例子。在抗日战争之时,这种事情屡见不鲜,有些甚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你敢说他们不爱国吗?

主持人

接着是由反方三辩提问。

反方三辩

请问正方一辩,柴静、杨振宁、还有成千上万有着外国籍的杰出华人,对中国做出的贡献数不胜数,而且也坚持强调自己是中国人,如果爱国与国籍有关,请问该如何解释这种现象?

正方一辩

你选择了加入外国籍,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就是你默认了祖国的前途和现状都比不上国外,我说的是前途,一个爱国人士是不会在意祖国的现状,而是为祖国改变现状。加入外国籍可以说明,第一你的经济条件不会差,没有一个人会花钱去一个比不上现在的地方,也就说明了第二点,你已经瞧不上生你养你几十年的祖国了。这时候还要拿着外国的国籍来假惺惺的回国做什么回报,和作为一名纯粹的有中国国籍的人为自己的祖国做贡献的心情是不一样的,前者做了些贡献给人的感觉就是我走了,我还恋家,以此来取得别人的同情,作为安稳拥有国外国籍的支撑,实为做作。

反方三辩

请问正方二辩,更改国籍只是个人意愿,他们并没有给他人甚至是给国家带来任何的伤害,纯粹是为了自身能够更好的发展或享受更好的待遇,这样的行为和爱不爱国有什么关系?

正方二辩

如果按你所说,为什么更改国籍的人要偷偷摸摸,不想被大众知道呢?因为这种行为是不被大众接受的,当初陈凯歌被质疑国籍时,激动的澄清自己是中国籍,代表在人们内心深处对这一纽带有着深切的文化认同感。而更改国籍也就是对自己国家的一种背叛,为了自己的发展和更好的待遇就随意放弃自己作为祖国公民的标志,这怎么可能和爱国与否无关呢?本身就是一种不爱国的行为。

反方三辩

请问正方四辩,更改国籍只是一个手续的变更,如果一个人变更了国籍,对之前国家的感情便消失了吗?会马上爱上新的国家吗?

正方四辩

我想反问对方辩友,爱国究竟是什么?是喜欢这个国家吗?是为这个国家做了什么事情吗?并不是,爱国者要忠实于自己的祖国,有一种维护祖国利益的行为准则和坚强信念。而既然更改了国籍,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也已经过渡到了下一个国家,这个人就不再需要维护之前的祖国的利益,一切应该以在籍的国家为先,如果说要维护自己祖国的利益,也只是一种“私德”,并不能定义为爱国,因为他已经不是这个国家的国民了,所以对方辩友提出的问题荒谬至极,无法回答。

主持人

接下来就是双方选手施展才华的时刻了,也是辩论赛最精彩的时刻——自由辩论。正反双方交替发言,同一方的发言顺序不限。在一方时间用尽之前另一方不得连续发言,现在我宣布,自由辩论正式开始,有请正方先发言。

正方一辩

我们先做一个假设,一个有纯正中国血统的人,出生在别的国家,有着别的国家的国籍,这时候他的祖国就是外国,爱国也不会爱中国,所以对方辩友的血统论本质上就是不成立的,爱国情绪确实是随着国籍的不同而不同,不可能像对方辩友所想的一样,所有人都爱自己血统所属的那个国家。

反方一辩

我们这里只能讨论原为中国国籍因个人等合法因素改为外国国籍的情况,对于出生在外国的华人华侨,不可能不爱自己的出生地,又因为人种因素会有爱国情怀,没有必要以他们为对象讨论,中国人如果更改了自己的国籍,并不会影响到自己对中国深厚的情感,而爱国是要建立在对国家的情感之上的,我并不认为这个逻辑有什么问题。

正方二辩

爱国与否这个命题从情感上来说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因为人的感情根本不是用逻辑推理就能得出的结果。要说爱国,应该从一个人具体的行动来说,既然入了别的国家的国籍,自然而然地履行别国公民的义务,为别的国家做出贡献,是理所应当的,当两国利益有冲突时,自己的国家自然是国籍所在,根本没办法对原来的国家做出什么“爱国行为”。

反方二辩

对方辩友刚刚才说过,爱国并不是体现在为国家做贡献的行为,而是为国家做贡献时的心情,为什么现在又自相矛盾了呢?爱国,讲求的就是一个“爱”,不从感情上说,那应该从什么方面来解释呢?如果再落实到行为上,那么对方辩友所有的观点就都不成立了。对于普通持有双重国籍的人到底忠于哪个国家,那是国家自己要解决的事,要提供怎样的福利,把这些双重国籍的人争取到自己这边来而已。

正方三辩

对方辩友明显是在偷换概念,本身爱国的前提是你先是这个国家的人民。对方辩友说的“爱国”只不过是拆分出的喜爱之情,也就是说你虽然不是这个国家的人民,但你喜欢这个国家并为这个国家有所付出,类似国际维和部队,但这种“爱国”并不能划归通常我们所知的爱国。你能说与非洲国家感情很深的维和部队对非洲国家的感情也是爱国之情吗?加入别国国籍,已经是他国国民,如果是脱离了中国国籍,成为一个外国人了,已经宣誓加入美国,你就不应该背叛美国,这时声称自己爱中国,这只是一种变质的感情而已。

反方三辩

维和部队并没有非洲的血统和文化认同感,当然不会有什么爱国之情。海外华侨的爱国情感起源于华侨对乡土的依恋和对血缘的认同。随着中国移民的增多,华侨社会的扩大,将海外华侨凝聚在一起的群体心态也进一步泛化,升华为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认同和热爱。这种能将来自不同地域,源于不同宗族,有着不同出身、不同经历、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信仰的海外华侨凝聚在一起的精神纽带就是热爱祖国的情感,并为自己的祖国做出应有的贡献,这就是爱国主义的表现。

正方四辩

首先纠正一下对方辩友,华侨是持有中国国籍的,华人才是外国籍的中国人。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下,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样,公民爱国,实际上就是爱自己国家的人民,捍卫公民自己的根本利益。而前提是你是这个国家的公民,从法律上说,就需要这个国家的国籍来证明这一点,你不是中国公民,你对中国的爱就并不是“爱国”,只是“思乡”,因为你在这个国家没有可以捍卫的公民利益。

反方四辩

正如正方辩友所说。国籍是指一个人属于某一个国家的国民或公民的法律资格,表明一个人同一个特定国家间的固定的法律联系,是国家行使属人管辖权和外交保护权的法律顾问依据。国籍是只一个法律概念。国籍不等于国人,它代表一个国家公民身份,国人才是一个民族血缘概念。爱国是一个公民应有的道德,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这是一个情感上的概念,是融入骨子里的东西,不会随国籍的改变而改变的,也不会因为得到了哪个国家的利益而去爱别的国家。

主持人

好一场激烈的唇枪舌战,果然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啊!感谢双方辩手的精彩论辩!那么接下来就是今天正反双方巩固战果,最后一博的机会了,各方的第四位辩手将作总结性陈述,这个环节往往更是举足轻重。那么,下面,我们首先有请反方4辩进行总结发言。

反方四辩

国籍只是法律内容,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而目前很多观点很明显混淆了国籍和国人的关系,把国籍简单等同于国人,以国籍来划分国人的爱国心,这是站不住脚的。国籍应该是一个法律上的概念,只是代表某人的国家公民身份,而国人应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概念,它更多是从国家文化和民族血源上来确定的,国人的概念显然涵盖国籍的概念,是不能简单等同的。一个人是否爱国,只是取决于他是不是“国人”,和国籍并没有什么关系。

主持人

谢谢!接下来请正方4辩作总结发言,有请。

正方四辩

爱国就是忠于自己国籍所在的国家,并维护其利益与立场,拥有国籍、成为公民是爱国的前提,如果没有这个前提,一切被称为所谓爱国的言论与行为都是没有意义的,说得严重一些,那只能是感情上的喜爱或者赤裸裸的背叛。所以,爱国一定是与国籍有关的,每一个人都应该以自己国籍所在国家的利益为重。

主持人

非常感谢各位辩手精彩的辩论,相信对每一位辩手及在场的每一位小伙伴都会有所启发。今天围绕着“爱国与国籍有关还是无关”的主题,我们的正反双方都使出了浑身解数,展示出了他们出众的辩才、敏捷的思维以及有礼有节的儒雅之风,所以不论最终结果如何,都让我们为他们精彩的表现报以最热烈的掌声!

15.与爱国有关的格言 篇十五

1. 中小学生的爱国知识相当缺乏问题。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和推进, 使学校现有的各个方面教育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目前能够与新课标相结合的爱国主义知识教育的文章相当罕见, 现阶段爱国教育的知识表现存在着几方面的问题。首先是爱国英雄容易被“遗忘”;其次是爱国主义基地教育严重受到“冷落”;再次是历史方面知识比较“模糊”;最后是爱国主义相关书籍遭受一部分人的“轻视”。

2. 中小学学校在德智教育方面的失衡问题。

德智教育在学校中本来是属于同步提高的教育内容。可是长期以来, 中小学校的教育功能上依然存在着德智失衡问题, 也就是现在的小学教育中, 更注重智的教育, 对德的教育却是失衡状态, 一直以来并没有实质性的创新和提高。目前的情况以考试分数的多少和升学率来衡量学生、学校的声望和地位, 从而影响了爱国主义教育, 使得爱国主义教育几乎变成了一种活动形式, 并不是为学生全面发展而准备的。因此, 爱国主义教育就形成了架空的现状。

3. 中小学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较为陈旧。

我们知道爱国主义教育是我国的一项德育组成的重要部分, 在现行的中小学德育大纲中, 对于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含和基本要求都有明确论述。但一直以来, 中小学校在德育的教学内容方面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脱节或简单重复”的现状, 有的偏离了学生本身特点, 有的严重地脱离了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实际现象。学生普遍反映:“老师讲的内容都正确、很理想、很伟大, 可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基本用不上。”

二、中小学生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1. 因社会转型时期的多方面因素促使其对爱国主义传统造成较大的冲击。

如今已进入了经济全球化的时代, 随着世界各国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的增强与各民族之间的文化相互交融, 民族民间的文化慢慢的在青少年的心中淡化。有人认为爱国主义属于过时的东西, 更有相当一些人对其产生了妄自菲薄、崇洋媚外的不良思想现象, 总认为自己国家的东西不如外国的好。

2. 因应试教育存在的弊端而影响了教育功能上的德智失衡。

目前我国现阶段虽然处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过程中, 但是高考的指挥棒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调整, 激烈和残酷的市场竞争不得不淘汰一部分人, 相当一部分成年人多多少少都会对自己的人生仕途产生不安, 他们往往把自己的不安、焦虑转化为对自己子女的一种期望, 于是市场的激烈竞争演变成了学生分数上的竞争, 形成分数高低见分晓、考场当战场的不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这就造成了不得不使学校在教育功能上对德智教育的失衡, 不惜一切代价追求升学率, 从而忽略德育教育, 尤其是不被学校重视的爱国主义教育。

3. 爱国主义教育方法过于形式化和教条化。

爱国主义教育忽视了对中小学生的年龄因素, 因为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其个体对事物的认知能力以及思维能力都是不同的。年龄的不同, 其心理特点也是不尽相同的, 并且所具有的知识、体力、智力等也不相同, 而爱国主义教育方法过于形式化和教条化容易让中小学生产生疲倦感和抵触情绪。

三、加强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对策

1. 整合教育内容, 全面认知爱国之理。

我们知道要想爱国必须先知国, 知得越深爱得才会越切。针对当前中小学生各方面的特点, 我认为对中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首先要有忧患意识的教育。忧患意识就是指居安思危, 在危机面临之前就有这种意识的存在, 并不断奋发图强, 把危机缩到最小。其次是创新的培养意识。我们要让学生明白创新才是整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祖国繁荣昌盛的不竭之力;让学生不仅要继承爱国优秀传统, 而且还要体现新时代进步要求, 不断地汲取精华;引导中小学生积极探索, 敢于创新。再次是民族意识的培养。爱国主义教育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来帮助中小学生们了解祖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最后是培育革命意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 我们要勇于面对来自方方面面的挑战, 发扬革命优良传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对现代青少年来说更为可贵。

2. 优化教育方法, 激发爱国热情。

对中小学生们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要有理性的内容和观念做基础。首先我们知道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十分广博, 教材也相当丰富, 因此要把课程渗透到教学中去。其次是把活动应用到教育手段中。对中小学生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 如果没有丰富多彩的活动那么就会陷入成人化、程式化的泥潭, 不仅无法达到爱国情感的教育目的而且更加不可能将情感转化为学生的爱国意志和行为, 所以要充分利用爱国主义现有的教育资源, 丰富学生们的教育活动。再次通过学生榜样来示范。中小学生在各方面包括道德发展上可塑性都很大, 模仿性也相当强, 有着强烈的上进心, 树立榜样是培养学生们优良品质的重要典范。榜样的示范, 不仅影响了学生的表现和行为, 让他们更好地去效仿, 而且对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也会产生极强烈的影响。

3. 鼓励中小学生从小事做起, 指导爱国之行。

爱国主义教育是情、行、知三者间相互协调发展的过程, 尽管在具体培养中有不同的开端, 但“行”才是体现了爱国主义品质形成的标志。针对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当前的时代形式, 鼓励中小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教育需要从小事做起。首先可以从国歌入手, 培养爱国礼仪。会唱国歌, 记住国歌歌词, 应当不是什么难题。最后, 加强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宣传报道工作, 认真办好青少年电视频道, 创作出一批适合青少特点、并能展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爱国主义精神的文艺作品等来充实和丰富爱国主义教育资源。

摘要:中小学生们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重要阶段, 同时也是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 因此, 要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奋发上进、立志成才, 把中小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对推动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文中首先论述了中小学生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存在的爱国知识的缺乏、学校教育失衡问题, 并对其进行原因分析, 最后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中小学生,教育

参考文献

[1]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 (4) .

[2]钟启泉.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7) .

上一篇:新居邀请函范文下一篇:红旗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质量监督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