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小熊购物教案格式(精选10篇)
1.二年级数学小熊购物教案格式 篇一
小熊购物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时,是在学习了加、减、乘、除的基础上进行的混合运算教学。
本节课可以分成四部分:一是创设了购买文具的情境,与学生实际联系紧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从情境图中获取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三是探索“先乘后加”的运算顺序,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掌握有乘法和加法的两步式题的计算方法,并尝试解决一些数学问题,在这里要注意让每个学生都真正参与进来,结合问题情境理解和掌握运算顺序及计算方法;四是自我参与解决实际问题,拓展练习,巩固应用.。
学生分析:
一年多的学习中学生表现出:喜欢发现数学信息、喜欢提出数学问题、喜欢思考解决数学问题。自主探究问题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所发展。一部分胆小、没有自信心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慢慢地成长起来。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先算乘除,后算加减”运算顺序规定的合理性,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
2.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式题。
3.通过“小熊购物”的问题情境,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出示课件,故事引入
今天森林里的超市开张了,胖胖和乐乐都去赶热闹了。看超市里的东西可真多啊,他们首先来到了的食品区。
二、探究新知 1.说一说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提取信息
引导学生找出如下信息:面包每个3元,饼干每包4元,饮料每瓶6元,花生每包7元,糖果每袋5元。
(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说出来,老师给予鼓励性的评价,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又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如果你是小顾客你想买什么东西?(3)师出示问题,生口答列式。1面包每个3元,买4个要多少钱? ○2糖果每袋5元,买3袋要多少钱? ○3花生每包7元,买4包要多少钱? ○再买1个面包要多少钱?
(在出示主题图提取信息后,提出了几个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口答目的是让学生从解决旧知识入手,起点低一点,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下面引入新知识解决问题作铺垫。)2.算一算
(1)出示小熊问题:小熊买4个面包和1瓶饮料,应付多少钱? 让学生先找出有关信息,再独立列算式,后集体反馈: 板书:
13×4=12(元)12+6=18(元)○23×4+6 ○36+3×4 ○1算式每步是算什么的,为什么?(第一步先算4个面包的钱,引导学生说出Ⅰ让学生说说○要求应付多少钱,是要将买4个面包的钱加上1瓶饮料的钱,4个面包的钱还不知道,所以要先求。第二步再求加上1瓶饮料的钱。)
2算式每步表示什么,观察算式,有什么运算,有乘法和加法 Ⅱ让学生说说○3这一算式很好,如果不能说出的师要加以引导,并说说每步是算什么Ⅲ如果学生能说出○的。)
2和○3这样的有加法又有乘法的算式,叫做混合运算。小结:像○2和○3引导学生认识,○23×4+6中的3×4表示4个面包共付12元,所以3集体交流比较○
36+3×4中的3×4表示4个面包共付12元,所和4要先乘,+6表示再加1瓶饮料的钱。○以3和4要先乘,再加1瓶饮料的钱。
2和○3有什么共同点?说一说有加法又有乘法,要先算什么? Ⅳ比较○
小结:有加法有乘法的,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Ⅵ引导学生认识应先算乘,再算加,并引导学生认识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脱式计算的格式及运算顺序是本课的难点,教师要在此处重点强调,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对有困难的学生重点辅导。)
(评析把所有的算法都板书出来,使每个人都知道,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算式的思想,以重复、确认、澄清他们的想法,比较算式的相同和不同,引起思维的碰撞,使学生从更深的角度重新认识这些算式,这些都是促进讨论深入开展的有效做法。学生第一次接触由分步算式写成综合算式,在讲述含有乘法和加法的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时,我借助了情境,引导学生根据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在既有加法又有乘法的情况下,要“先乘后加”运算顺序的合理性。我认为,只有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去观察、比较,去发现,去揭示,对不同的算法进行评判、反思,学生才能真正地理解法则规定的合理性。)Ⅶ学生模仿写算式。加强练习1 5×4+7
6+7×4 3.想一想、议一议
(1)乐乐有20元,买3包饼干应找回多少钱?
(2)小组讨论(放手给学生,让他们有自主学习的空间)(3)反馈:板书
13×4=12(元)20-12=8(元)○220-3×4 ○2。算式中有减法,又有乘法的情况下,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引引导学生重点讨论解法○导学生明确,因为3×4=12(元)表示3包饼干共付12元,所以先算3×4,再用20-12,就算出应找回8元。
(4)引导学生发现小结,有减法又有乘法的两步计算,应先算乘法,再算减法。(在已经解决“胖胖应付多少钱”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引导学生根据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在既有减法又的乘法的情况下,先算乘法,再算减法。)加强练习2 30-7×4
2×9-11
三、巩固练习1.判断对错
8-3×4
3+3×6 =5×4
=6×6 =20()
=36()2.P13(1)先让学生认真观察再说说题意。
3.P13(3)结合(2),说一说算式的意思。(拓展练习,巩固应用)(通过巩固练习,让学生更加熟练掌握运算顺序)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混合运算,当算式里有乘加、乘减时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板书设计:
胖胖应付多少钱?
13×4=12(元)12+6=18(元)○23×4+6
○36+3×4 ○=12+6
=6+12 =18(元)
=18(元)答:应付18元。有加法又有乘法,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应找回多少钱?
13×4=12(元)20-12=8(元)○220-3×4 ○=20-12 =8(元)答:应找回8元。
有减法又有乘法,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2.二年级数学小熊购物教案格式 篇二
教学目标:
1、能通过小熊购物的情境图,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运算顺序规定的合理性,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式题。
教学重点:
能掌握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两步式题。教学难点:
结合式题理解为什么先算乘除。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
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教学用具: 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巩固 1.口算练习
5×9=
4×8=
7×6=
25-4=
28+14=
40÷5=
8×6=
54÷9=
30-18=
二. 探究新知
(一)导入新知 出示课件,进行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智慧老爷爷的百佳超市开业了,让我们也去看看,好吗?今天和我们同去的还有两个小伙伴呢。来,让他们做个自我介绍吧。他们今天打算去购物,我们也来帮帮他们吧。(板书:小熊购物)
(二)出示情境图
1、仔细观察图片,你从图上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学生交流。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交流问题,互相解答。
2、瞧,我们的小伙伴胖胖也开始购物了,它买了什么?
学生观察幻灯片,进行交流。
(三)尝试计算
1、胖胖该付多少钱呢?你能帮帮它吗?学生试着计算。
2、你能把你的算法与大家交流吗?学生交流。教师板书。4x3=12(元)12+6=18(元)答:胖胖该付18元。3.还有不同的算法吗?
3、如果我们把这两个算式合在一起,会怎样呢?学生交流怎样列算式。
4、教师板书
4×3+6 6+4×3
(四)探究计算顺序
1、观察4×3+6这个算式,有几种运算? 学生交流。
2、介绍混合运算。像这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运算的,我们称它为混合运算。
3、我们在计算时,要先算什么?
学生结合这道题来进行讨论。在这道题中,我们应该先算什么。学生交流。弄清楚在这道题中,我们要先算4个面包的价钱。所以要先算乘法4×34、5、学生交流说这道题的运算顺序。
出示幻灯片:一道算式中,如果有乘法,又有加法,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6、7、学生边读边结合4×3+6理解。说说6+4×3的运算顺序。
(五)学习脱式计算
1、教师介绍脱式计算
以前,我们学习加减混合运算的时候,都是直接写得数,今天我们来学习混合运算的另一种书写格式——脱式计算。
2、教师板演。
4×3+6
= 12+6
=18
3、学生用脱式计算6+4×3
4、学生交流算法。
5、小段练习
先说说下面的题要先算什么?再用脱式计算。7+6×2
7×3+4
(六)学习乘减的运算顺序
1、乐乐在购物中也遇到了难题,你能帮忙解决吗? 出示幻灯片:我有20元,买3包饼干应找回多少元? 学生试着列式,引出20-3×4
2、学生结合题意,交流运算顺序。
3、全班交流:一个算式里,如果有除法,又有减法,要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三、巩固练习
1、说一说,下面各题要先算什么? 50-4×5 7×3+4
6× 9- 7
7+6×2
2、书中13页练习1
3、看图写算式
幻灯片出示
4、填空
一道算式中,如果有乘法,又有加法或减法,要先算(),后算()。
3.二年级数学小熊购物教案格式 篇三
式)
科目:数学第 执教时间:XX年月日
题2、3的乘法口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掌握2、3的乘法口诀,应用口诀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善于思考、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2、3的乘法口诀,应用口诀进行计算。教学难点:熟记2、3的乘法口诀。教学准备:主题图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我们已经学了的乘法口诀,下面我们用对口令的方法背一背。
2、示口算卡片,学生说得数。这节我们继续来学习新的口诀。
二、新授
(一)2的乘法口诀
3、看书上的情景图,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学生看图说说图意。(向日葵发芽了,一棵幼苗张开两片子叶。)师在黑板上画出一棵幼苗,问:“能不能列出乘法算式。”试着编一句乘法口诀。学生列算式:1х2=22х1=2同桌试着编口诀:一二得二
4、再填上一棵幼苗,说:“现在有几棵幼苗,一共有多少片子叶?”试着写出乘法算式,并编出相应的口诀。、学生汇报时,师板书2的口诀,采用多种方式记住这两句口诀。
(二)3的乘法口诀
1、这些向日葵在两个小朋友的精心护理下,渐渐地长高了,请同学们看:出示例3的图:说说你都知道了什么?
2、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看哪个小组能够看着这幅图把3的口诀编出来。学生自主探究的同时师巡视指导。)学生合作学习,在组长的带领下自主探究3的乘法口诀。(学生自主探究的同时师巡视指导。)
3、汇报:师板书
一三得三
二三得六
三三得九提问?这几句口诀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记忆口诀。两个人一组,对口令练习2—3的乘法口诀。巩固练习
三、巩固练习l.做教科书第一2页“做一做”中的练习。
做第1、2题时,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做、然后再集体订正。这样的练习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乘法口诀的意义和,同时用这些口诀进行乘法计算,通过计算又可以巩固乘法口诀。
第3题,是对口令游戏题。可以用来复习学过的乘法口诀,训练学生记熟每一句口诀。练习时,可以由教师说题目,先让学生集体说得数,然后再指定学生说得数,尽量多给学生一些练习机会。
第4题,让学生看乘法算式写出乘法口诀,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小结:同学们,这节你们有什么收获?说一说。
后小结:
4.二年级数学小熊购物教案格式 篇四
1、本课要求学生会认16个生字,会写8个。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提高朗读能力。
3、引导学生体会“冬冬”对“绒毛小熊”的情感,训练学生理解能力、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使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
体会“冬冬和绒毛小熊度过的快乐时光”以及“冬冬对绒毛小熊”难以割舍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生字、新词;通过有层次的反复读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播放:《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歌曲。学生伴着欢快的歌声走进课堂。)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歌中的小熊今天也来到了我们中间,他就是“绒毛小熊”。请同学们看老师写课题,如果你认识就把他读出来。(教师板书:绒毛小熊)
2、同学们,当我们刚刚接触到一篇新的课文时,我们都可以用哪些方法来学习?
二、自学,检查字、词。
(一)无论哪种方法,首先都要自己学。谁能说说自己学时都学习哪些内容?学生交流、自学。
(二)小组检查
小组长先在小组中用生词卡片检查。(教师发放生词卡片,小组检查。)
(三)读词句
1、出示词语卡片:绒毛、幼儿园、乖乖地、很疼、惊讶、随便、请求、年级、屁股、补丁、印象、技术(如读不准,“小组谁来帮帮他?”)
师:好,词先读到这,其他两组同学先不要着急,这还有两个句子等你们读呢。
2、出示句子:小熊当过我的病人。我有时把他当成小狗。
请两组各派一名代表来读,其他同学听听他们读没读准音。
师重点指出:“当”在课文中是多音字,在读课文时,一定要读准。(全班再齐读巩固)
三、细读课文,逐步体会感情。
(一)自己仔细读读书,看看“冬冬”的这只小熊长什么样?
1、学生交流。(他很旧,屁股上还打着补丁,身上的毛乱蓬蓬。它身高五十六厘米,比我生下时还长。)
2、你们觉得小熊怎么样?(学生自由谈感受。)
3、谁再来读读这两句话,能够让别人一听,就知道这只小熊非常破旧?
4、就是这样一只破旧的绒毛小熊,冬冬却把他当成宝贝。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二)学生自读第二小节
1、冬冬和绒毛小熊都玩过哪些游戏?
冬冬和绒毛小熊度过了这么多快乐时光,请你再来把这三组句子读读,你最喜欢哪一组就多练几遍。
2、指学生读:你喜欢冬冬和绒毛小熊做的哪个游戏?(学生随机读,教师重点指导:1、小熊当过我的病人,躺着不动。我打针的技术不高明,他不喊疼。2、小熊当过我的病人,乖乖地躺着一动不动。我打针的技术不高明。他却从来不喊一声疼。)
3、分别指读这两句话。这两组句子你喜欢哪组?为什么?
4、冬冬和绒毛小熊在一起多快活呀。除了书上写的,冬冬绒毛小熊在一起还有可能做些什么?
(三)学习第三小节
1、绒毛小熊在陪伴冬冬长大的过程中和冬冬做了数不清的游戏,度过了无数快乐时光。可是,随着冬冬的一天天长大,绒毛小熊却又脏又破了,妈妈要把它扔掉,同学们你们说行吗?为什么呀?
2、朗读第三小节。重点指导:我听了万分惊讶:老朋友怎么能随便扔掉?
(四)小熊缝好了,两个老朋友又可以天天在一起了,这是多么令人高兴的事情呀!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的最后一小节。
四、美文美读
课文学到这,你喜欢绒毛小熊吗?那就让我们全班合作读课文。你喜欢哪一小节就站起来读哪一小节。
五、拓展延伸
同学们,你也有喜欢的小玩具吧?谁来说说自己的小玩具什么样?你和他都度过了哪些快乐时光?
5.二年级数学小熊购物教案格式 篇五
教学内容:
课本38页内容,学习4的乘法口诀。学习目标:
1.能结合小熊请客的情境图,借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编出4的乘法口诀,理解相邻几句口诀之间的关系。
2.掌握4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进行乘法口算。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学习重点:
编制4的乘法口诀。学习难点:
能较熟练地背诵4的乘法口诀,运用口诀解决问题。教具准备:
糖葫芦图片。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故事引入。
在一片大森林里,住着一位好客的小熊,今天他又邀请了几位好朋友到家中做客。(板书:小熊请客)小熊听说后,想请大家吃冰糖葫芦,不过他请客可是有要求的,他要请回答问题声音响亮的、积极回答问题的、坐姿标准的„„你们想成为他的客人吗?(学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熊请客”,期待着同学们的精彩表现。(教师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
编制口诀
1、观察图画
引出问题
小熊要亲手制作冰糖葫芦,你们瞧!他正在紧张地忙碌着。(多媒体出示主题图)
2、学生观察汇报自己发现的数学信息,引出问题。
3、小组合作
完成表格。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4、组织汇报
教学预设:
(1)连加的方法。
(2)运用已学口诀算出2、3、5串需要红果的个数。
(3)每多一串就多四个红果,用前一个得数加4就可以算得。
(4)数一数的方法。
(5)知道4个10是40后,用逐一减4的方法求得等等。
5、整理算式
编制口诀
教师鼓励学生根据表格整理出乘法算式,编制口诀。
(1)指名板演,其他学生本上独立完成。
(2)组织汇报,集体订正。
学生汇报自己编制的口诀,教师进行板书,并让学生进行观察,口诀中应该注意的字的写法。千万不能忘记“十”
三、抓住特点,记忆背诵
1、引导学生观察4的乘法口诀的特点。
相邻两个口诀之间相差4。
2、根据特点记忆背诵。
指导重点记新学的六个口诀。
(1)齐读。
(2)男生读女生记。
(3)女生读男生记。
(4)男女生合作读记。(女生:一四
男生:得四
下一遍男生问女生答)
(5)同桌互考
(6)教师打乱顺序考,学生背答。
四、课间活动
快乐动脑 数学游戏《数桌腿》
1张桌子4条腿,2张桌子8条腿,3张桌子„„
五、巩固应用
拓展延伸 1、39页第2题
(1)同桌比赛,先做完的同学起立。
(2)组织订正:指名学生说出计算结果及使用口诀。
(3)教师总结表扬胜者、鼓励败者。胜者自我鼓励(嘿!嘿!我真棒!)2、39页第3题
(1)独立完成,同桌订正。(2)组织反馈,有无异议。
3、具体运用:
(1)你能编一道用4的乘法口诀来计算的实际问题吗?(2)按小组来计算我们班的人数。
我们班的同学分成9组,每组4人,还剩下2人,我们班一共有多少人?
六、总结知识,相互评价(1)学生:学会了什么
(2)你认为谁会成为小熊的客人?为什么?
七、布置作业
回归生活
观察生活中关于4的乘法问题,说一说。
板书:
6.二年级上册英语教案格式 篇六
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运用 “sunny”, “rainy”, “cloudy”,“windy”等形容词恰当的描述天气。
能用所学句型 “What’s the weather like” 进行日常对话。
2.能力目标:锻炼口语表达能力,思考能力。
3.情感目标:欣赏自然的美与力量,尽可能的保护我们的地球资源。
重点难点:
1.句型 “What’s the weather like” 的掌握以及后面加月份/地点的用法。
2.根据熟悉的话题练习口语。
教学策略:
运用多媒体直观教学,通过欣赏歌曲激发兴趣,争当小小天气预报员竞赛等以学生为主体的任务型活动设计,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通过两两对话,师生交流和小组活动培养他们的交际能力和合作精神。最后以练习加以巩固,检查学习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我尽力营造轻松和谐的氛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究
话题贴近生活,学生有生活经验和主观体验。因此知识要点掌握不难,材料可用来着重训练他们的口语能力。
(二)教学步骤
Step one: warming-up
Greeting students and sing an English song 《The months》, then play an English game《Memory Game》。
Step Two: lead in
Show the video of weather report to the students, let them answer the questions and know the title.
Step Three:
Present new words with PPT,and practice dialogues in pairs.
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It is sunny / rainy / windy / snowy / cloudy…
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in 月份/地点?
It is sunny / rainy / windy / snowy / cloudy…
More able students are allowed to add contents according to their abilities, such as “ Do you like sunny weather?” “ Which weather do you like?” etc.
Step Four:
Show a map of China, the weather conditions of different cities will be marked with different signs. Students first write a short weather report about one city by imitating the text, then they will give weather reports in small groups. Then some students will be invited to give weather report to the whole class.
Step Five:
1) Have the students enjoy another song Weather, Introduce some famous sayings about weather.
2) Divide the students into several groups. They will choose a weather as their topic and have a hot discussion among them. The teacher will take part in each group for a few minutes, and inspire them with questions. For example: what’s the weather like?
Step Six:
Sum up and give assignment.
Composition: My favorite weather.
板书设计:
Sentence: sunny
What’s the weather like?
It’s … .
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月份/地点?
7.二年级数学小熊购物教案格式 篇七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估算费用的方法。
2、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爱学习,愿意合作,体会学习的快乐。教学重点、难点:运用所学的知识用多种方法对购物的费用进行估算。
教学准备:去超市购物的账单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去超市购物的购物账单,提问:你能估算出共花了多少钱吗?
二、学习新课
1、小组内交流,记录交流的结果。
2、回报讨论的结果,并针对回报的情况进行评价,鼓励活动好的小组。
3、看教材中的内容,说一说淘气一家是怎样估算费用的,他们的方法比你用的方法好吗?说说淘气一家分别是怎样估算的。
4、说一说自己的收获。
三、练习
1、做“试一试”中的1、2题,估算2千克牛排的价钱和八折后的价钱。
2、做第3题,估算2袋米、14.80元的牛肉、6.70元的蔬菜、12.80元的鱼共多少钱。
四、课堂总结评价。
板书设计:
估计费用
(根据学生的交流的估算方法进行板书)
8.二年级数学小熊购物教案格式 篇八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熟练地数、读、写100以内的数。
2、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并记住10个一是一十,10个十是一百。
教学重点正确熟练地数、读、写100以内的数,特别注意过九的数。
教学难点理解数位的意义,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预习要求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
学法指导?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教学方法?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教具准备:
教学行为学习行为备注
(一)数数:
1、全班从100倒数到1。
2、抽签数数。
(二)数的组成:
3、学生看小棒,说数的组成。
4、学生看计数器,说数的组成。
5、学生看数字卡片,说数的组成。
(三)读数、写数: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如:学生说“24,读作二十四”
(四)课中小休,教师讲童话故事《团结力量大》。
(五)书面练习:
1、想一想,在填数:
29、---、31、---、33、---、35、---、37
64、66、68、---、72、---、---、---、---
60、65、70、---、80、---、---、---、---
2、45里有个十和()个一组成教学反思:
90里有()个十和()个一组成
64里有()个十和()个一组成
76里有()个十和()个一组成
29里有()个十和()个一组成
3、30读作:八十六写作:
45读作:九十七写作:
79读作: 六十 写作:
9.二年级数学小熊购物教案格式 篇九
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www.5y
kj.co
m 【教学内容】统
计
【教学要求】、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初步学习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会在简单的统计表里反映出整理数据的结果,能利用统计表里的数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
2、在统计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
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重点难点】。
【集体备课】
【二次备课】
【三次备课】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出示杂乱地贴在黑板上的图形。谈话:小朋友请你瞧一瞧黑板上有哪些图形?
怎样能很清楚地看出它们各有多少个?
哪位小朋友愿意上来分一分、排一排?、小组活动。组长报图形名称,其余的小朋友用自己想到的方法记录。
讲述:记录完了的小组讨论一下并选择一个记得既清楚又方便的方法贴在纸上,然后展示在黑板上让大家瞧一瞧。
谈话:刚才小朋友们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方法,你们能说一
说是怎样记的吗?
听了这几个小朋友的介绍,现在你喜欢哪种方法?
哪位小朋友能把你喜欢的方法说给大家听一听?要说出为什么喜欢这种记法。
讲述:既然大家都喜欢这种方法,如果让你再来记一次,就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
3、填写统计表,分析数据。
谈话:把书翻到第95页,你能把整理的结果填在表里吗?看着这张表格你知道了什么?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
[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为背景,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性学习,自己观察、自己发现,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引导学生提出多种合理、新颖奇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体现了课堂教学的开放性。]
三、组织练习、“想想做做”第1题。
各小组学生互相合作,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
请小组长介绍各组统计的方法和结果,并把结果填写在教师在黑板上预先画好的表格里。
提问:看着这些表格想说些什么?如果我是文具店经理,你们想对我说些什么?
2、统计本地区四月份的天气情况。
谈话:老师记录了我们这个地区今年四月份的天气情况,你能帮老师统计一下晴天、阴天、雨天各有多少天吗?
教师用翻日历的形式,报出每天的天气,学生随机作记录。
指名汇报统计结果,并填写在投影片上的表格里。
引导学生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
3、“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填表后在小组内互相校对,并讨论教材中提
出的问题。
[评:由于学生在做想想做做“的第1、3两题时,用排一排、数-数的方法比较方便,很可能不使用打”∨"作记录的方法,所以补充了统计本地区四月份天气情况的练习,教师用随机出现的形式呈现每天的天气,以引导学生用新学习的方法作记录。]
四、全课总结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统计的内容很多,有兴趣的小朋友课后还
可以选择一些内容进行统计。
第 65
课
时
【教学内容】统计
【教学要求】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资源:
【重点难点】
【集体备课】
【二次备课】
【三次备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有关统计的知识,知道了一些统计的方法,今天我们来地一节练习课,看看谁掌握得好。
二、练习:想想做做2-5。
.完成“想想做做”2你知道一星期数学课、语言课各有几节吗?
(1)教师看着周课表逐天报出语文、数学课,学生边听边用画“√”的方法在左边的表中记录。
(2)学生独立整理数据填写写右边的表,集体交流提问:一周中语文课有多少节?数学课有多少节?谁多?多多少节?
(3)你还喜欢什么课?在表格里填上名称,统计一星期有几节。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2.完成“想想做做”3。
(1)出示第3题图,老师说明题意:这是一个月的天气情况。请同学们自己选择一种方法,统计一下各种天气的天数。
(2)独立统计,老师巡视,帮助困难的学生。
【学生活动与教师关注】
3)集体交流。提问
①“一共”是什么意思?怎样算?应该是多少?(如果哪个小朋友算得不是30,要让他们分析可能错在哪里)。
②雨天比晴天少几天?比阴天呢?
③晴天比阴天多几天?
3.完成“想想做做”4。
(1)分小组活动,统计前第小组同学商量一下打算用什么办法记录。然后再活动说说“你家有哪些家用电器?”并按照商量好的方法记录,完成统计表。
(2)集体交流统计结果,说说看了上面的统计结果。你想到什么?
4.完成“想想做做”5。
(1)出示第5题图,提问:图中有哪些活动,自己最喜欢的是哪一种?
(2)老师出示一张记录表巾在黑板上,并请几名学生当记录员,全班学生逐个说自己喜欢的寻种活动,边说边记。
(3)学生独自把记录的结果填成统计表,集体交流,说一说,喜欢哪种活动的人数最多,喜欢哪种活动人数最少?你有哪些想法?
三、小结。
这两天我们所学的统计知识作用很大,在今后的学习中会经常用到,通过统计表,我们可以了解许多信息,便于掌握、比较。
【学习目标达成评析】
第 68
课时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材第100~101页期末复习第1~7题。
【教学要求】教学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对100以内的数的组成、数位、数的大小比较进一步加深理解,并能正确熟练地读写。
2、通过复习进一步加深对平面图形的认识和简单统计的认识。
教学过程:
【重点难点】
【集体备课】
【二次备课】
【三次备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从今天开始,我们进入了期末复习,首先我们来复习一下100以内的数和常见的平面图形。
板书课题:复习100以内的数。
二、复习100以内的数。、复习计数单位“十”与“百”、数数、写数。
要求学生从37数到52,再从52数到37。
十个十个地数,从10数到100,五个五个地数,从5数到100。
完成100页“期末复习”第1题。
按要求数数,先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指名说一说一共有几个5本,几个10本?一共有多少本?
完成100页“期末复习”第2题。
老师说明题意并指导学生完成。
①先圈出10个,再看一看图中的草莓大约有几个十,估计一下大约是几十个?
②老师指导学生一个一个地数,边数边用铅笔做记号,防止漏数或重复。
2、复习数的组成和数的比较大小。
出示“期末复习”第3题,师生先示范一下题目要求,同桌同学拿出计数器按要求完成此题,第一步在计数器
【学生活动与教师关注】
上拨上数并说出“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多少”,第二步再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学生独立完成第4题,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小结。
刚才我们复习100以内的数,你有哪些收获?
三、复习近平面图和简单的统计。、出示第5题仔细观察并提问:看一看题中有哪些图形?并从题中各指出
一、两个。
2、仔细观察横着每排有哪些图形?图形的排列有什么规律?接下去的应该是什么图形?并在右边的四个图形中找出合适的一个,用线和括号连一连。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提问:括号里是什么图形?你是怎样想的?
3、你能统计出上面每种图形各有多少个吗?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你是怎样知道的?
4、出示第6题仔细观察并提问:想一想怎样统计比较合理、科学?
独立完成
5、出示第7题仔细观察并提问:要求应找回的钱,你是怎样想的?
板书:付出的钱-要买的物品的钱=应找回的钱
第 69
课时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1~102页的第8~13题。
【教学要求】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初步掌握估算方法。
3、通过富有童趣的情境练习,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数学情感。
【重点难点】
【集体备课】
【二次备课】
【三次备课】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与教师关注】
一、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复习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板书课题:复习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二、复习口算。、完成"期末复习"第8、9题。
学生独立口算。
集体交流时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比一比。
①竖着比一比,每一行的三道题在算法上有什么不同?
②横着比一比,每一行的两道题在口算上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
老师小结:
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都要从十位算起;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都从个位算起。
2、完成“期末复习”第10题。
教师说明题意“不计算,你能说出哪几道题的得数比50小,哪几题的得数比50大”。
学生独立估计,集体交流说说估计时你是怎样想的?怎样比能很快地看出来?
3、独立完成"期末复习"第11题。集体交流
4、独立完成"期末复习"第12题。集体交流
5、独立完成"期末复习"第12题。
然后交流:先说一说题意,(1)原来有足球35个,借出20个,还剩多少个?
(2)跳绳借出36根后还剩4根,跳绳原来有多少根?
(3)毽子有50个,借出一些后还剩8个,借出了多少个?
三、复习总结。
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怎样口算?
第 70
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3页“期末复习”的第14~16题。
【教学要求】
1、通过复习,使学生对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在计算正确率和速度两方面都能达到基本要求。
2、着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增强数学意识。
3、激发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愉悦。
【重点难点】
【集体备课】
【二次备课】
【三次备课】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上节课我们复习了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复习一下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的知识。
板书课题:复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
二、复习。、出示第14题:先用竖式计算,再比一比。
43+25=
86-54=
75+7=
43+28=
85-58=
75-7=
仔细观察上下两式,进行比较
2、出示第15题:用竖式计算。
6+53=
32+29=
93-42=
86-17=
6+35=
23+29=
93-24=
68-17=
仔细观察上下两式,进行比较,认真计算。
【学生活动与教师关注】
3、认真完成第16题,集体交流。
4、出示第17题,先把题意说一说。
小朋友踢毽,小明第一次踢了18下,第二次踢了25下,两次一共踢了多少下?
小娟两次一共踢了60下,其中第一次踢了32下,那么第二次踢了多少下?
然后独立完成。
三、小结:
我们做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时,数位对齐,个位加起。
、第 71
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4页“期末复习”的第18~20题。
【教学要求】
1、通过复习,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从实际问题中找到数学问题,能够利用题目中的条件提出数学问题。
2、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简单的推理判断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集体备课】
【二次备课】
【三次备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上一节复习课,看看哪一位小朋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强。
二、复习。、“期末复习”第18题。
出示第18题,说一说这道题已知什么?要求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要求篮球比皮球少多少个?就是求篮球和皮球相差多少个,用减法算)
2、“期末复习”第19题。
出示第19题,提问:它们各得了多少分?是什么意思?你是怎样理解的。
你能解决书中所提的问题吗?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交流说说想法和算法。
【学生活动与教师关注】
3、“期末复习”第20题。
出示第20题图,提问:图中有哪些商品?它们的价格分别是多少元?
你能解决所提的问题吗?
学生独立解答书中所提的5个问题,集体交流时说说想法和算法。
根据这道题所给的条件,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时,应该和学生一起讨论常见的数量关系。
比如:付出的钱-用去的钱=找回的钱,用去的钱+找回的钱=付出的钱
在一年级适当渗透一些数量关系,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的学习。
www.5y
kj.co
10.二年级数学小熊购物教案格式 篇十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引导学生探索规律,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在数学游戏中让学生体会数学存在于生活中,从而强化学习数学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 用小熊串红果串准备请客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自己情感态度: 推导出4的乘法口诀,并理解每句口诀的含义。
价 值 观: 能熟记4的乘法楼决,并运用口诀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投影片
教学方法: 讲 解 法
一、导入
小熊快过生日了,他给许多小伙伴发了邀请函,请他们到他家里做客。看!他正忙着给伙伴们串最好吃的红果串呢!出示主题图。
二、教学过程
1 、 数一数
看图:说说每串有几个红果?小熊串了几串?
小熊每串好一串,红果就有多少个?
同桌两人互相数一数看。
指名数。
填一填www.xkb1.com
再数一次,并把数的结果填写在表格中。
提问:你能猜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吗?
你打算怎么来学习4的乘法口诀 呢
自主探究。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学习方式,展开自主学习。
说一说
学时汇报学习过程,说说你是怎么推导4的乘法口诀的?不完整的地方,可以相互补充。
说说4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
说说你认为4的乘法口诀哪几句最难记?你是怎样记的?
小组见完成数桌腿记口诀的活动。
三、练习
完成练一练第1-3题新课标第一网
综合练习
4×3= 3×4= 三四( )
1头大象4条腿,6头大象几条腿?7头呢?9头呢?
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3只青蛙有几张嘴?几只眼睛?几条腿?
1头牛2个角、4条腿。4头牛有多少只角?多少条腿?5头牛呢?3头牛呢?
【二年级数学小熊购物教案格式】推荐阅读:
二年级数学上小熊请客说课稿09-24
数学与购物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08-15
一年级数学《购物》说课稿08-07
二年级数学辅导教案09-05
二年级数学厘米教案01-31
小学数学教案二年级06-30
高中二年级数学教案07-16
新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02-17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数学广角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