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的观后感

2024-07-23

舌尖上的中国的观后感(共15篇)

1.舌尖上的中国的观后感 篇一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央视推出的这一个系列的关于中华民族美食介绍的纪录片,这个系列的纪录片引起了了社会上及其强烈的反响。

之于这个纪录片,我们都知道它并不是在最黄金的时间最大的平台播出的,然而引起的反响却是其他的纪录片不可比的,很明显真正的艺术首先是要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纪录片以吃为主,却给我们另外不同的体会。

首先关于吃的历史,片中不但介绍了美食的制作过程更是介绍了它的由来,不夸张的讲及其的提高了名族自豪感,一个民族的历史不单单是指她的历史事件,更多的是文化,而我们不能否定的是美食一样是一种文化,它有力的彰显了一个民族的悠久的文明。也不单单是给予我们一个关于吃的方法和认识,更是在现今社会的高速发展下的快餐文化以及有毒食物的现状下,给了现代人响亮的一记耳光,不少人在欣赏美食的同时会反省到自己,一部纪录片的升华点能做到如此,不怪他有如此的受众。

其次,纪录片没有高投入,没有高科技,没有大场面,有的只是最朴素的场景,最真实的现场,抛去奢华,一份真实的画面,犹如把我们送到那个曾今都是美好的年代。无疑在这样一个快速的时代,给予人安静平和的东西,往往会让人们乐于接受和喜欢。我想这也是人们必要反思的一点吧

最后,一个好的纪录片一定的离不开一个好的导演组。导演陈晓卿这句话令人印象深刻。真诚是艺术的第一要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自己相信才能说服别人,这是该片走红的“秘诀”,也是每个文化创作者应该深思的问题。记得,舌尖上的中国刚开始播出的时候我是一点没看的,直到听说了这个纪录片,看了第一集就忍不住把他看完了。我个人是不怎么喜欢美食的,然而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纪录片,往往能抓住你心中所期待的东西。当然这也和自己本身的想法和如今烂片泛滥不无关系。可是舌尖上的中国所给人带来的震撼是不可忽略的,即使在所有我认为的有意义的纪录片中,它也一定占有一席之地。不怪我对它的评价如此之高,能把一个人们不骗不太感兴趣的话题,拍出不一样的内容,不但需要机遇,技巧,感情,更需要的是勇气。而纪录片的导演组,显然具有这

些能力和足够的感情以及勇气。作为观众我是幸福的,我相信他们也会因为这个纪录片的受众之多,评价之高而感到激动和欣慰。

我想当观众看到片中介绍自己的家乡菜的时候,那一份自豪还有另一份的乡愁恐怕才是更能抓住的情感,用一道菜承载着每个人的情感,是一件多么难做到的事情啊。乡愁自古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种族情绪,所谓重土难离,多少文学作品传达的那种情绪,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人,特别是在这个高速的大背景下,多少人背井离乡,而此时有那么一档纪录片播放着故乡熟悉的气息,是多么令人想念啊,看着图片,我们就可以体会到曾经的味道,种种的感情夹杂在一起,感动难免,而其他的呢?

然而不会一切都是美好的,我们也看到很多美食的制作过程是有着很多辛苦的人们付出了太多的汗水,他们或许都吃不到出自自己手中的菜肴,他们也在为生活挣扎着。也有些被禁了的美食,是建立在肆虐自然和杀掠动物之上的,当然影片中并没有拍出这些食物,但是我想每个人应该都能感觉到。因此我们在享受影片给我们带来的丰富情绪之外,也应该考虑到不一样的东西。正所谓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听说舌尖上的中国,应经有了第二季,实在说我是不愿意看的,怕第二季会使第一季的成就变低,对于我来说,舌尖上的中国只有一季。同样的东西,并不是能有同样的收获,即使是同一个主题,同一个导演组,同样的观众。

无论如何,这样的一个纪录片在突出主题的同时,带给人思念,给予人一种自豪,传承一种文化,使人反思。像一首诗,像一首歌。我们不难从中感受到它传递的东西。

其实,《舌尖上的中国》挑动的何止是舌尖,更是中国人内心深处那一根心弦。在快节奏、高速度的现代都市生活中,这根充满着情感的心弦已然布满灰尘,而社会和心理也被外来的压力不断地挤压变形。但是,《舌尖上的中国》所传递的温情、平和、从容,悄然拨动了这根几乎被遗忘的心弦,那从心底涌起的,汹涌澎湃的感情,将美好于记忆和梦想中迸发出来。

2.舌尖上的中国的观后感 篇二

舌头呢,是一个很神奇的东西,它能体察百味,感知冷暖。从母亲那儿的第一口乳汁,到长大旅途中的每一顿饭菜,舌尖,尝到的不仅仅是味道,还有深深埋藏在味道里的岁月与情感……家的味道,家乡的味道,亲人的味道,朋友的味道,交织在舌尖,奏出甜蜜或思念,盈满整个人生。

这,也是我所理解的“舌尖上的中国”了。相信大多数人看完《舌尖》,最大的感受就是饿,而也为劳动人民沟壑纵横的皮肤感到心酸。《舌尖》最吸引人的一点,绝不是告诉你什么好吃,而是告诉你在哪儿吃,和谁吃,怎么吃,乃至要用怎样的心情与态度去吃。看《舌尖》看得眼泪汪汪的,断然不只我一人。不是为了尝不到的美味,而是被那句“家乡味儿”点了泪穴。

便也无怪乎某些人吃到久违的食物时,不禁泪流满面。味觉啊,也是情的来源。

我自然是没什么背井离乡之类沧桑的经历的。唯一一次吃出眼泪,是军训完回家的那个晚上。你可以想见,被以大盘装的统一饭食冲刷了一个星期的舌头,忽然触碰到了自己至亲之人用心准备的精美菜肴时,是怎样的悸动。所有沉睡的味蕾就在此刻被调动起来。

“无论脚步走多远,在人的脑海中,只有故乡的味道,熟悉而顽固,它就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一头锁定了千里之外的异地,另一头则永远牵绊着记忆深处的故乡。”这是巨变的中国,人和食物比任何时候走得快。无论他们的脚步怎样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欢来得有多么不由自主,总有一种味道,以其独特的方式,每天三次,在舌尖上提醒我们,认清明天的方向,不忘昨日的来处。

若是在这抑扬顿挫的解说下,对祖国的热爱,对家乡的思念,与泪水一同被勾引出来,倒也真真是,不负恩泽。

3.舌尖上的中国 篇三

谁想来感受一下“舌尖上的中国”?《舌尖上的中国》——这部中央电视台新推出的电视纪录片激起了很多饕餮客尝鲜的欲望。

关于中国美食的电视节目数不胜数,但很少有像《舌尖上的中国》这样的节目。这部最新的七集高清纪录片,从地域、历史以及文化这几个方面深入探讨了中国人的饮食。

《舌尖上的中国》由曾拿过大奖的纪录片制作人陈晓卿执导,从珍馐佳肴到地方小吃,用影像为观众呈现出各种令人垂涎欲滴的食物,同时该纪录片也用镜头记录下各种菜肴精致悦目的制作过程,理所当然地会吸引美食家以及普通观众的关注。

陈晓卿表示,如今电视上充斥着各色美食,尤其是一些顶级大厨的推荐菜式和近距离观察高级菜肴复杂精细的烹饪过程。

“如今有许多令人食欲大增的美食节目,但如何做菜只是我们饮食文化中的一方面。”陈晓卿说。

“我们的节目则别出心裁,试图呈现出更多有关菜肴的文化元素,如饮食习惯和饮食道德。”

该片每集时长50分钟,主题涵盖了从食材到腌制品等各个方面。

举例来说,有一集就主要讲述了主食。

这一集通过追溯水稻种植的历史,解释了为何南方人的主食是米饭,而北方人则是面食。但所有主食又被进一步细分为不同类别,比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馕和江苏省的黄桥烧饼都被归入面食类。

这部纪录片带给我们的额外惊喜是,它并不仅仅展现美食。每一集都聚焦于不同的人群,讲述着人们和食物的美食奇遇。

“俗话说,‘人如其食’。”陈晓卿说,“食物总是与人联系在一起。纪录片里那些生动鲜活、令人垂涎的影像背后,是反映了人们生活环境和生活态度的亲身经历。这也是该片的独特元素之一。”

为了获取足够的优秀素材,制作团队于去年7月开始拍摄之前,花了3个月时间,走遍大约60座城市进行调查采访。拍摄过程长达9个月。

例如,在讲述腌制食品的一集中,故事围绕一位北京白领女性展开。女孩回到吉林老家,第一次为孤单的母亲腌制泡菜。

另一集则记录了子女们纷纷从各大城市返回浙江老家同父母一起过年、制作年糕的美好时刻。

《舌尖上的中国》在展现美食文化的同时,也捕捉到了社会的变革,例如大家庭中成员分散在各处,大家都在外工作,留下空巢老人在家乡生活。这种情况下,美食可以提醒人们去追忆美好时光,也成为家庭团聚时的餐桌佳品。

陈晓卿说,尽管故事情节发展自然流畅,而在录制烹饪过程时还是出现了许多问题。

为了捕捉到生动的画面,摄像机必须放置在或炸、或蒸、或炖的食物旁边。

摄像师们则必须密切观察现场,多次调整摄像机的位置,以免溅到油。

陈晓卿说,仅仅七集的纪录片也许不足以展现中国饮食文化的辉煌成就。他正在筹备拍摄第二、三部续集。

4.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篇四

七天假期,我们没有出去旅游,有较多时间。妈妈(她最爱美食)推荐我看《舌尖上的中国》。

从纪录片中我了解到,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民族多样,景观丰富的国家。因为有森林、湖泊、高原、草原等各种景观,所以造就了各种各样,种类繁多的食物原材料。人们通过采集、捡拾、挖掘、捕捞,得到了这份自然的馈赠。

转眼到了夏天,凌晨三点,卓玛和妈妈到云南香格里拉的原始森林里寻找松茸(只有在无污染的地方才有)。卓玛突然在松针下找到了一朵松茸,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卓玛说:“一般走一公里的路,才能采到一朵松茸。”松茸从土里挖出来了以后,必须要用松针盖好,以防止菌丝的损坏,便于让松茸更好地继续生长。如果要挑松茸,就要看你挖的时候松茸的伞盖有没有打开,如果打开了的话,就不珍贵了。在大城市的餐厅里,一份碳烤松茸的价格能达到1600元。

到了冬天,吉林的查干湖上,已经结了厚厚的冰层。今天的天气很好,收获也很大,捕捞到了满满一网鱼,但是你仔细观察,会发现网里都是大鱼,没有小鱼,那是因为网的口径控制在六寸左右,即使有小鱼被捕捉到,也可以逃出去。这样就可以保证来年也会有很大的收获。

在云南,人们用本地的矿盐腌制火腿;在两湖地区,人们在淤泥里采集莲藕;在海南,人们出海捕捞海鱼,这就是自然对人类的馈赠。

5.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篇五

一开始,我还以为《舌尖上的中国》是一些什么新的理论呢。可一看才明白都是讲一些香甜可口的美食。什么螃蟹、鱼、虾、海参……反正大多数都是我的最爱。并且还有它们的生长以及制作过程。

一共有七集,每一集都有不一样的美食:有酸甜可口的腌白菜;有浓香的糯稻;有喷香的烤鸭。异常是人家捉鱼捉虾的过程。那活蹦乱跳的鱼和那些生长充沛的糯稻,还有在浅海海底摸海参、海胆、鲍鱼的潜水员,仿佛就在我的眼镜面前动着,让我想跳起来抓住那些屏幕上的美食。

片子的场面很多都在厨房里,上头都是实际的声音。每当我听到那些油在锅里发出的“嗞嗞”声时,我就觉得肚子饿了。还有那些从地里刨出来的笋,炒的时候镜头直接对准锅,那些笋白白得像小孩儿一样可爱。还有那大厨们神奇的刀功煮功。他们能够把豆腐切成像头发丝那么细的长条,还能够半小时煮好一只大肥猪。十分令我佩服。最好玩的就是楼顶菜园了。夏天一到上头就是一个大凉篷,很壮观。秋天结的小瓜一个就足以包一大盆水饺。我的菜园子还是自愧不如啊!

6.《舌尖上的中国》的观后感 篇六

和妈妈一起看舌尖上的中国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一则可以了解中国各地的风土人情,二则可以看看各地的特色美食,三则妈妈总要照着样子给我做一两道菜,那种感觉真的很温馨。

通过舌尖上的中国知道了什么是南甜北咸,东辣西酸的说法。还有不可思议的发酵毛豆腐,神奇的糖葱,像小孩过家家般的用花汁浸染的五色米饭,凌晨探险而又难寻的松茸。再有就是我们熟悉的除夕饺子和花枣糕。

里面最有特色的是说旁白的那个解说员,声音又亲切又有磁性,介绍起一些家乡菜简直就像在念诗,仿佛一盘盘美味佳肴就在你的桌上,叫你馋延欲滴而又回味无穷。南方的米叫你魂牵梦绕,北方的面让你欲罢不能……难怪妈妈说舌尖上的中国收视率很高,确实有他的道理。

7.《舌尖上的中国Ⅰ》节目形态分析 篇七

一、选材纯朴自然, 散发浓郁人文气息

《舌尖》的选材源自生活, 取于民众。与大多数美食纪录片所呈现的饕餮盛宴不同, 《舌尖》选取的美食来自原生态生活, 是平常人家餐桌上的普通菜肴与人人都可以随时享受的地方小吃, 体现出一样食材百样做法的民间生活图景。《舌尖》的另一大亮点是以普通百姓作为主人公借他们质朴的语言来贯穿情节, 营造出质朴、自然的浓厚人文气息。

片中的美食大多都来自当地人的日常生活, 如云南香格里拉的酥油煎松茸、浙江遂昌老包家餐桌上的油焖冬笋和腌笃鲜、大理诺邓的莴笋炒火腿以及火腿炒饭, 还有来自吉林查干湖石把头家的垮炖杂鱼、海南渔民餐桌上的马鲛鱼酸菜汤等, 无一不是接近平常人的美食。此外, 《舌尖》还用镜头记录了人们通过采摘、挖掘、熬制、捕捞等手段从大自然中获得馈赠。在“自然的馈赠”中镜头来到大理北部云龙县诺邓山区跟随老黄及其儿子树江一起用他们世代相传的方法制盐、选火腿、做火腿;接着镜头又跟着圣武、茂荣两兄弟来到湖北嘉鱼县拍摄职业挖藕人在藕田劳作的过程;之后镜头由南至北来到吉林查干湖, 记录当地人捕鱼以及传统祭鱼活动;捕完冰湖里的鱼之后镜头又转移到南方, 跟随林红旗的远洋捕捞船出海呈现他们捕鱼的点点滴滴。在“主食的故事”中记录了内陆省份山西丁村人对面食创造性的吃法以及寿星吃带有亲朋好友美好祝福的长寿面的乡俗;之后画面转到黄土高原的窑洞陕西绥德老黄家, 用生动的画面向人们展示了制作黄馍馍的全过程;当然到了陕西不得不提岐山县的臊子面, 臊子面的汤汁是用肉汤炒制的配料, 只吃面不喝汤是当地人约定俗成的规矩。在岐山县人们过寿有搭台唱戏, 一起吃臊子面的习俗。《舌尖》通过对家常菜肴与民生百态的捕捉、描摹反映出浓郁的人文生活气息。

二、亲切、流畅的故事化表达方式

《舌尖》所展现的每一种美食都有与之对应的人物, 节目用旁观式记录的方法将主人公的故事与美食自然的衔接在一起且以第一人称讲述与第三人称讲述 (旁白) 相结合的叙述方法来突出节目的真实性与亲切感。

(一) 一、三人称叙述方式完美结合

《舌尖》采用第一人称叙述与第三人称旁白的叙述方式来链接情节, 既有真实主观的表达又有客观冷静的描述, 增加了节目的真实性与故事性。同时, 第一人称的讲述拉近了节目与观众的距离, 节目效果亲切流畅。在“时间的味道”中节目先采用第三人称的讲述“比咸鱼更让大奥人骄傲的是虾膏和虾酱……”将虾膏、虾酱相关故事的主人公76岁的顾少芬引入观众的视线;接着用第一人称讲述“每年出海捕虾的季节是农历四月初八开始……”借主人公来讲述美食的制作时间和食用方法;再通过第三人称来描述美食的制作材料与制作方法;随着“在当下……百年老铺还是踩着自己不变的步伐前进”的解说, 将观众的注意力再一次引到主人公的身上, 接着引入主人公第一人称的讲述“以前我们也有制作共三种虾子产品……”;之后再用第三人称讲述百年老铺的经营情况, 又通过第一人称主人公讲述自己的家人。如此, 一、三人称相互转换、完美结合, 节目表达流畅、自然, 给观众呈现出具有真实情感与故事性的情节以及美味食物的制作等。

(二) 交叉式叙事, 增强了节目看点

交叉式叙事是指在叙述过程中将将多个内容分成许多部分进行穿插讲述以丰富节目内容, 形成跳跃式感观, 不断设置悬念, 推动情节的发展。《舌尖》的内容在地域上从南到北, 在季节上历经春夏秋冬, 在情节上多个故事交叉讲述, 信息含量大、悬念设置巧妙、过度自然灵活、趣味性强。如在第二集《主食的味道》中, 编导先是用“中国, 自然地理的多样变化让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中国人享受到截然不同的丰富主食”的解说词将观众的视线引入山西襄汾县, 讲述丁村人对面食的百样制作;随着“当丁村的大妈们正忙着为一场寿宴精心做准备的时候, 黄土高原的窑洞里飘来了阵阵面香”的解说观众的视线又被拉到陕北绥德县, 在这里节目巧妙地过度为丁村人是如何过寿宴的设下悬念。观众跟着镜头在陕西观看了老黄加工、制作、出售黄馍馍的全过程;接着镜头从冬季的黄土高坡转向秋季小麦丰收的黑龙江, 再到新疆库丰县的烤馕……;之后镜头再次回归到山西丁村为人们呈现当地人准备寿宴的独特民风, 与节目开头交相呼应, 引人入胜。

三、食物的转化、储藏彰显人类无穷智慧

食物的转化是人们在漫长历史中不断摸索、不断创新与尝试的伟大成果。转化的原材料最典型的当属大豆, 大豆在诞生之初由于无法引起人们的食欲并且使肠胃大量胀气, 因而并没有受到人们的欢迎。人们为了找寻进食大豆的最佳方式进行了大胆的尝试。豆腐可以说是大豆的第一个变种, 虽然豆腐的产生属于偶然, 但自从豆腐诞生以后人们找到了进食大豆的最佳方式并在豆腐的基础上不断萌生转化的智慧, 制作出多种多样的食物。比如, 毛豆腐、臭豆腐、豆腐脑等。在内蒙古草原上转化的典型原材料是鲜牛奶, 奶制品是蒙古人的主食, 人们喝奶茶, 吃奶豆腐, 从这些奶制品中获取能量。奶豆腐是人们为了更长久的保存牛奶, 储存食物而进行的智慧型转化。与奶豆腐相类似的还有位于云南大理白族制作的乳扇, 它和奶豆腐有异曲同工之妙。还有糯米在酒曲的催化下发酵后转化而成的糯米酒;绍兴的酱油;东北的大豆酱以及经过三十多天发酵后转化成酸菜的白菜。这些是食物转化的代表折射出人们食物转化的灵感与智慧。

在人类智慧长河中, 人们为了使食物储藏的时间长一点发明了用盐来腌制食物的方法。无论是东北的辣白菜、浙江金华的火腿、南方的腊味还是湘西苗族人的腌鱼都无外乎是用盐来保持食物的鲜美并使它们得以长久保存。无论是转化还是储藏无一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体现出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美食文化。

《舌尖》中不时流露出中国人对家庭、家乡的热爱之情, 节目蕴涵着浓厚的人文关怀。在“主食的故事”中结尾通过对白波 (生活在北京的山西人) 一家人团圆场景的记录, 通过对主人公的采访“从小吃惯什么东西, 你会一直留在你那个身体里面, 觉得这东西一吃就是那个味……食物的记忆。”借白波之口反映出中国人对家庭的浓厚感情。在“时间的味道”中主人公金顺姬讲述自己永远忘不了的家乡的味道—辣白菜来展示中国人那种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如今, 《舌尖》第二季正在中央电视台热播, 节目将继续传承美食与人文共存的特征, 为观众提供视觉、听觉、味觉以及情感的盛宴。

摘要:《舌尖上的中国》是中央电视台不落传统纪录片窠臼, 采用国际式的碎片化、快节奏、叙述式拍摄方法而打造的一档走向国际、宣扬中国传统美食、表现中国特色的创新型纪录片节目。《舌尖上的中国》集视觉、味觉、听觉等为一体不仅给观众带来了美的享受而且给人以强大的心灵震撼, 将自然美与人文美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营造出一种物质与精神的盛宴。

关键词:《舌尖上的中国》,自然的馈赠,主食的故事

参考文献

8.《舌尖上的中国》,看什么? 篇八

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下简称“舌尖”)第二集“主食的故事”中,这位“裹粽哥”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节目播出后,五芳斋的电话响个不停,五芳斋的官方微博粉丝数激增至近五万,引来众多网友热议。

五芳斋营销部门的人很高兴。

一部“津津有味”的纪录片,一次无意为之的有效传播,也让五芳斋找到了合适的广告词:“这些来自中国各地的年轻的技师,用手的温度呵护着传统食品的生命力。”

“舌尖”首轮播出谢幕,收视率较以往同时段播出的电视剧超出30%。更为重要的是,该片引发的口碑效应和情感联系,是诸多品牌希冀的。

“纪录片火了,CCTV-9纪录频道的广告费要涨了。”微博上,圈内人开始坐不住了。

除了这个最直观的影响,还有哪些是我们不得不重视和思考的?

☆这部纪录片,显然不是为淘宝准备的,但只有淘宝趁势而上,为何缺少其他品牌广告主的身影?

☆在“舌尖”之前,不乏内容独到、制作精良的纪录片,为什么大部分叫好不叫座?或者说,除了内容,《舌尖上的中国》引发收视狂潮的原因还有哪些?

☆它会带火纪录片市场吗?会否从此改变观众的收视习惯,从“娱乐一边倒”转向这类严肃的电视节目?

为什么是淘宝?

“舌尖”到底有多火?看看最近淘宝的业绩就知道了,该片开播5天内共有2005万人次在淘宝网浏览过片中介绍的美食,成交量达729万件。毛豆腐、松茸、诺邓火腿、乳扇,销量增长最快的食品都是节目介绍的,其中徽派土特产“毛豆腐”,搜索量暴涨了48倍,云南诺邓火腿5天内成交量增长了17倍。

关键在于及时捕捉热点,对信息快速反应,淘宝这次的营销证明了这点。从关注节目到头脑风暴,再到创意执行,最多不过三天时间。竞立北京客户服务总经理周沅沅(Mary Zhou)向《成功营销》记者介绍说。“在客户端建立快速流畅的反应机制,非客户方的建议才能转化为现实。淘宝内部广开言论的渠道,开放的思维,使项目能够如此迅速执行。”

“舌尖”并不是为淘宝拍的,例如旅游、户外等品牌也可以找到结合点。但为什么少有看到其他品牌,尤其是传统品牌广告主尝试结合热点营销?

缺乏快速反应、促成合作的机制,这或许是原因所在。

现行的广告主与代理机构合作的操作流程是:广告主提出问题,代理机构参与比稿,获胜方负责执行创意。

实时与社会热点互动,“广告主和代理公司都还未进入这个状态,”智威汤逊(JWT)上海办公室董事总经理李巍(Eric Lee)坦言。

要改变现有的状况,意味着双方人员要透彻理解品牌所代表的核心与本质,李巍给出的建议是:“基于此理解,结合热点而诞生内容,而不是依靠操作模式来规范流程。广告主对信息的控制只会越来越少,唯一能影响的,是对自己品牌的理解。”

不过,热点营销虽然见效快,却也不能过分看重它对品牌建设的贡献。在淘宝“舌尖”活动中,营销团队从一开始便明确了目标——促进销售,而不是品牌推广。

浩腾媒体董事总经理邹伟斌(Mentor Zou)就强调说,与热点结合进行营销一定要有长远规划为基础。现实是,不同于以往单凭一个大事件的炒作就能把品牌提到一个高度,企业对品牌的投入必须是长期的。“有了大的骨架后,有血有肉将其丰满。淘宝的例子告诉我们,要不断地捕捉市场的新的机会和热点,但是什么样的热点是需要捕捉的,这是需要长期规划的框架将其确定。”

他进一步解释说,品牌借势首先要考虑的是调性的契合度,其次是传播的持续性和一致性——与热点的结合是否能够引起兴趣,兴趣度有多少,后续有多少题材可挖掘,都是挑战。“如果内容上无法持续引起兴趣和关注的话,对品牌广告主而言,投入品牌的合作比较困难。”除了操作流程和谨慎考量,没有大量品牌蜂拥而上的另一个原因是,“纪录片在选题和定位上已经限制了一定程度的品牌合作。它不可能太过于商业化,势必会有一定影响。”

“越是碎片化的媒介环境,越是需要长期规划,”邹伟斌说道。

讲故事的技巧

“人如其食,食物总是与人联系在一起。纪录片里那些生动鲜活、令人垂涎的影像背后,反映的是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态度,”导演陈晓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此点评。

虽然“舌尖”是有关美食的纪录片,但每一集的主角并非食物,而是人。

这就如建设品牌。产品可以一样,但品牌背后的故事不一样,讲故事的技巧直接导致观众接受的效果如何。翻阅微博上有关“舌尖”的讨论,可以直观感受到这个“品牌”的影响力。观众看过主动扩散,踊跃互动,建立了强烈的情感纽带。

在李巍看来,这对营销人的启示是,“节目有多少人看是一方面,它的感情联系有多强是另外一个方面。在挑选合作内容时,某些内容可能会产生强大的粉丝感情纽带,这是我们更加关注的。”

以往美食节目的拍摄套路是主持人寻找、点评美食,而在“舌尖”中,食物变成一条线,串出了精心烹饪呵护美食的一个个人的故事,有悲有喜,鲜活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品牌讲故事亦如此,一切与人有关。

多位受访者一致认为这部纪录片吸引观众自发传播的根本因素,在于其抓住了“时代的脉搏和消费者的隐形需求”。

星传媒体中国区媒介组合管理总监何岸(StoneHe)进一步解释说:“观众的需求才是正道,贴近老百姓的生活,从他们的身边留意的、喜好的、关注的做起,从他们生活着手,电视节目才有生存的基础和令观众喜欢的源头。”

相同的方法论移植至品牌传播,意味着营销人在研究消费者时,“不仅要研究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还要考虑宏观环境对消费者价值观的影响,比如传统文化,最近的热门话题在传播当下对消费者的购买价值判断影响。前者是具体品类的需求,后者是价值观的取向,相互作用的媒介联系和传播切入点,是真正具有意义的。这个信息融汇的过程,需要长期的信息跟踪积累以及完善的洞察传递工作流程。”竞立中国消费者洞察总监傅莎珈(Michelle Fu)总结说。

nlc202309051241

风向改变?

一个电视节目的一夜火爆,是否会导致跟风制作、进而改变“娱乐一边倒”的收视习惯?

时间转到几年前,在香港ATV、TVB曾经热播一时纪录片《寻找他乡的故事》和《向世界出发》同样也带来收视冲击,制造了很多话题,但最终并未改变观众对电视剧和娱乐节目关注度的减少。

根据傅莎珈所服务的竞立消费者洞察部门的调查显示,在碎片化时代,消费者对信息的要求包含了娱乐,社交,学习和生活指导三大块。“从大众范围(18~40岁人群)来看,对娱乐的需求还是更高,不太会长期停留在纪录片这类严肃题材的电视节目上。”但是,她也强调,纪录片营销在针对小众、高教育背景人群可能比娱乐活动更具有传播价值。这些群体对学习和知识分享要求更明确,同时纪录片中的信息也是重要的社交话题和身份象征。对这个人群而言,纪录片也是一种娱乐。

邹伟斌希望纪录片能够在电视节目发展中占据一席重要之地,因为,“这将使我们能够在节目类型上找到人群区隔。”换言之,仅仅凭借电视节目自身的定位,就能让品牌找到契合的小众群体,关注纪录片的往往是高收入、高学历人群。

综合来看,今年收视习惯并不会有大幅度的改变。但“舌尖”的成功证明,创新的节目内容仍然有市场。在传统中寻求创新和变革,这是未来节目制作的方向和趋势。

头脑风暴

Q:什么人看《舌尖上的中国》?

星传媒体中国区媒介组合管理总监何岸(Stone He)

我们从CSM所有收视市场数据上看到,各主要目标受众群的收视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尤其是女性20~35年龄段的收视表现,同时段首播收视环比上升38%,年轻人群15~24年龄段的收视也上升了14%。

值得关注的是年轻受众群体的收视表现。在以往的电视收视率的分析中我们发现,这个群体对电视的关注度相对其他受众群是较低的,这几年在电视上的流失率比较高。从这次《舌尖上的中国》节目热播现象的分析中我们发现,只要是题材新鲜的、高品质的电视节目还是能吸引年轻观众的。这值得电视媒体人注意。

Q:喜欢《舌尖上的中国》之处?

中粮集团品牌管理部总监何丹

“舌尖”的话题选择比较聪明。饮食这个话题勾起了观众对故乡和家的眷恋,容易形成情感的共鸣。同时,它还把获取、加工食物和与自然和谐共处这两个话题结合在了一起,爱惜食物、尊重劳动、崇敬自然、沿承传统才是美食背后的真谛。它的热播,让观众对纪录片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让电视行业产生了更丰富的延展。当其他卫视都围着“娱乐”转悠的时候,央视终于拿出了这个令其他卫视望尘莫及的作品,走回了自己的正道,带着我们看到了我们这个民族的智慧、坚韧,和对生活无限的热爱。

作为一个普通的电视观众,我原本就不太喜欢连续剧、综艺等偏娱乐的节目,偏爱平实、真实的纪录片类型节目。从品牌营销人的工作角度出发,对于纪录片这个新出现的节目类型,当然希望它能成为品牌推广的载体。并借助纪录片比较严肃,朴实的特点,寻找适当的切入点,传达自己品牌的气质和内涵。

Q:纪录片的传播形式适合哪类品牌?

竞立中国消费者洞察总监傅莎珈(Michelle Fu)

纪录片相对来说较适合奢侈品、汽车、化妆品、饮料、旅行等品类。其制造的过程和诞生的历史,驾驶经历的旅程都可以成为传播品牌文化的素材。但如何拍好,考验的是营销人员和纪录片制作人的功力。纪录片集独立性、娱乐性、艺术性和独特的设计为一体,不是一个硬性的广告载体,品牌的定位、历史以及想要与消费者建立的关系,对传播目的有清晰的定位时,才适合纪录片。

Q:品牌与纪录片合作有哪些形式?

智威汤逊(JWT)上海办公室董事总经理李巍(Eric Lee)

媒体、代理、广告主,多方从策划阶段就开始参与。硬性植入是一个较为低端的方式,操作简单。未来的发展是,低端的广告手法更加难,对内容营销的需求增加。品牌需要往创造内容、产生内容的方向努力。

Q:“舌尖”节目自身的营销有哪些借鉴之处?

星传媒体中国区媒介组合管理总监何岸(Stone He)

节目的火爆也再次证明了网络的力量,还有就是口碑传播的具体影响力。从小圈子热点讨论延伸到大范围的热点追踪,从节目播出的第一平台跨越到网络等多平台的资源分享,除了节目本身的高素质外,完全不可忽视了背后的宣传高手的功劳,节目制作团队在节目播出后的网络话题跟进,和观众的话题互动等等就是值得其他节目组可以参考的。

竞立中国消费者洞察总监傅莎珈(Michelle Fu)

过去纪录片叫好不叫座,一个重要原因是缺少面对大众的传播渠道。在微博出现之前,纪录片是小众在社区的局部分享;微博出现后,在这样一个大平台上讨论,引发的口碑(WOM)效应非常大。

第二是开放的观看态度。这个纪录片的成功,体现在人与人、品牌与人之间的多元互动。这种互动也适用于媒介之间的创新:看电视已经成为互动的行为,这对电视营销人来说,意味你要把电视媒体延展为一个动态的交流过程,而不是静态的、单一的看的过程。电视节目邀请消费者通过手机、网络投票和现场节目互动等,国外的一些选秀节目会在Facebook上建立活动主页,节目播出的同时会出现消费者在Facebook的评论,参与节目的进程等都会导致电视和互联网投放的双赢。

Q:对营销人的启示?

浩腾媒体董事总经理邹伟斌(Mentor Zou)

抓住这个时代的消费者主旋律,他们真正需要什么样的产品。产品可以一样,品牌不同。品牌就是要告诉你一个故事,一个很感人的故事。产品做出定位和传播,变成他们需要的品牌。在传播的领域,真正能够形成话题性和影响力的,还是在电视这个平台上。对于建立品牌来说,电视还是拥有无可替代的地位。但电视也有很多分流,强者愈强。没有一蹴而就的捷径。虽然媒体很强,消费者接受品牌的方式和态度发生了变化。在消费者变化、媒介环境变化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配方(Formula)。

只有长远的战略规划,才能及时占据传播的制高点。传播中也适用二八原则,越是在碎片化的媒体时代,越是要占据传播制高点,才能在关键时刻影响消费者。

9.舌尖上的中国节目观后感 篇九

一: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传统的流逝和传承的呼吁

这是一种文化,能够有无限地延伸和旁支研究。文化,历史,地理,风情,习俗。对待食物,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像中国那样深入,细致,不折不挠。一个民族几千年的沉淀在这个纪录片中可窥见那透露的一小角。《舌尖》将最日常的食物,最被津津乐道却不曾细致思考过的食物与民族的精神传承结合在一齐,加上文案对传统流逝的刻意提醒和镜头画面有意的煽情,电脑电视屏幕前的你我无法不被吸引,不被震动!

总导演陈晓卿也说,《舌尖》与以往的美食纪录片不一样之处在于,它是经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来感受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趣味等方面的文化特质;不仅仅令人见识到中国特色食材以及与食物相关、构成中国美食特有气质的一系列元素,并且也能使观众了解到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

前段时间接待一位瑞典的外宾,我很自豪地给他推荐了《AbiteofChina》,并将视频给他看了一小段。显然,他也被中国的美食吸引住了,连口夸赞。记得不久前看过一个视频,有个香港的学生拍了个访谈片子,他们问了在中国旅游或生活的来自各个不一样的外国人对中国的第一印象,令人感叹的是,九成以上的人都在第一时间想到了中国的美食,并赞不绝口,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以美食作为窗口,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中华饮食之美,感知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变迁,进而领略中国人对于生活的热爱,这无疑是中华文化传统输出和浸润的最佳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舌尖》的文案:例如“豆腐的这种气质……”,“酵母菌喜欢这种绵长而又不剧烈的冷……”,“仿佛传来了发酵菌们欢快的歌声……”,“酱缸的帽子……”等等这种温馨活泼的描述随处可见,配合浑厚瓷实的配音旁白,真的很萌。而网络上因为《舌尖》而衍生出来的各种段子和食谱更是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举个例子,一个网友看了之后的感慨,他写道:“风在吼,马在叫,吃货在咆哮!吃货在咆哮!面点米饭堆山高,卤菜腊味都摆齐了,万山丛中,野味菌子真不少!江湖海里,鱼虾蟹膏味正好!端起了大碗小碗,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东海!保卫中沙!保卫全中国!”煞是可爱!

二:舌尖上的故乡--一方水土一方人

一种味道,一抹乡情。故土,远方的眷恋和思念的情愫。《舌尖》中集中介绍了各种地域特色的代表性美食。全国各地不一样食物不一样风格,代表着不一样地区的不一样性格甚至是风骨。有人评论说这是“舌尖上的故乡”,而每个人舌尖上的故乡加起来就是舌尖上的中国,譬如菌子的云南,腊肉和豌豆尖的四川,干丝的南京,肉饼的香河,龙井虾仁的杭州……据说有在异国他乡的留学生看到这个节目瞬间泣不成声的。他们无法理解那些在微博上喊着因为减肥不能吃这个不能吃那个的行为和逻辑。

片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在浙江慈城,有一对空巢老人,他们最开心的时刻,就是儿孙从宁波回来,为他们制作可口的年糕。一家人围坐在一齐,吃着年糕唠着家常,其乐融融。然而,短暂的团聚之后,儿孙们各自开车离去,家里又剩下这对老人。而在另一集中,一对老夫妻日复一日地在种着芋头,而他们的子女早已离开那里去了大城市工作,不再跟田地打交道。而我也注意到了在每一集中都提到了江浙地区的代表性食物,每次提及,都觉得异常熟悉和亲切。粽子,年糕,冬笋……以前不曾在意的食物原先是这般珍贵和完美!同样,片中还描绘了一群香港老人,他们总是聚在一齐,做着他们最拿手的饭菜,聊着他们年轻时的故事。他们彼此搀扶,彼此取暖,彼此分享生命中的温馨和苦痛。美食在那里,显然已经成为人与人之间心灵沟通的桥梁。在云南买了三十年的豆腐的朴素夫妻,姚贵文和王翠华围绕着豆腐是生活清淡辛苦。妻子调皮说着丈夫又懒又笨,丈夫就吃吃笑笑地答一句:她全部都是优点。这样的人生,让人羡慕。

中国人爱这样的美食,其实就是爱自我的文化,爱自我的血脉,爱自我的土地。无论是米面还是豆制品,虽然南北风格迥异,差异巨大,可是却连贯着一样的传统,一样的根。无论是农民,渔民,牧民还是山民,都是一样原始,淳朴,勤劳,智慧,不怕繁琐,静心细致打磨。每一次收获中都饱含着日积月累的经验和奔波,每一道工序中都蕴含着魅力无限的智慧和想象,每一样成品中都承载着单纯质朴的满足和喜悦,还有那让人不禁黯然心痛的辛酸劳作和无怨付出。

三:人类和自然-永恒的课题

人类和自然的平衡才是最原始的和谐和平等。《舌尖》的核心观点即为美食理应是自然慷慨大方的馈赠,而不是现代社会贪婪无度地索取和破坏。人类理应对这样完美的馈赠心怀感恩,对大自然心怀敬畏,还有为自我对大自然的破坏感到愧疚和心酸。

所以在拍摄人们采集原始食材时,文案总不忘刻意提一句采集人如何尊崇自然的规律保护根系、菌丝、土壤和幼鱼。渣干湖渔民的“猎杀不绝”原则就是对自然的爱护,让人十分敬佩。紧之后是一位广西林姓的船长带着一批伙计在海上奋战了几天几夜,结果差点一无所获,原因是以往的过度捕捞造成了此刻的资源枯竭。也许这样刻意的比较也是另一种善意的提醒吧!第7集在呈现中国美食多样性、地域差异性和农业多样性的样貌同时,也特意讲述了很多中国人为了食物顺应自然、改造自然的故事。

10.观《舌尖上的中国》后感 篇十

上周思修老师给我们放了一集《舌尖上的中国》,感觉不错,回去后趁着兴趣又接着看了下去。看完后果然感觉片子不同凡响,它带给我的是更深的关于自然的和辛苦劳作人民的感触。

看到大家谈论更多的是这部片子给人们带来的味觉上的刺激和心头上的乡愁,我的感受想必和大家都是一样的:当看到那熟悉的家乡菜时,必然会欣然点头“就是这样,就是这样!”不禁内心澎湃,甚至想要高喊出来,让周围的人都过来和我感受同样的发现和惊喜;当看到不熟悉的其他地区的美味时,心中为这种智慧佩服不已,且不自觉地暗下决心,以后一定要到这个地方去感受这种原汁原味的精彩。这是应该的,一部以食物为基础的片子,如果不能激起食欲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然而,我想说的却不仅仅是吃的方面的,还有更多。

几集看下来,感触最深的并不是某个地区某道菜品,而是中国人民勤劳朴实的性格和坚韧乐观的智慧。“舌尖上的中国”其实是想借饮食这种人人都有感触体会人人都有的说的题材,来窥探中国普通百姓的生活方式,劳作方式和处事态度。它不仅是一部介绍美食的片子,而且是一种至纯至朴的精神。这些制作者们不单跑遍天南地北,还要面对各种复杂环境,甚至连过年的时候都留守拍摄记录,支撑的动力已不单单是食物的力量了,这不禁让我们肃然起敬。

中国的劳动人民是中国社会的基石,十三亿的人口要靠自然,靠土地来养活。然而无论现今的工业科技如何进步,中国社会离不开土地,离不开农民,离不开朴素的精神和愿望。小到个人来看,他的想法不过是努力劳作有个好收成,全家能够团圆幸福;大到国家来看,正是这亿万个普通的愿望撑起了中国社会的脊梁。

其实每看完一集后,我都会静心的回想一下内容,总会羞愧难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从小就会背诵,但是不经历田头劳作的辛苦,怕是永远不能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影片最起码告诉了我们在今后吃饭的时候一定要怀有一颗敬畏之心。在你品尝鲍鱼等海味的时候,要知道潜水员的工作之危险,在吃藕的时候也要想到那挖藕人的辛苦,在吃鱼的时候也要明白这可能是渔民苦苦等待数月的一次运气的成果。

每看到一个与自己的生活方式接近的美食时,我不由得想起了妈妈,为了让我们小时候身体长得壮壮的,而总是设法为我们变着花样做好吃的。小时候因为生活不是那么的富裕,地里的粮食不够吃,于是白面里总是掺杂一些玉米面。做发面饼子的时候,妈妈总是把做饼子的面做成各式各样的图案,或者是鱼或者是小兔子,以激发我们吃饭的兴趣。看到了在介绍用萝卜干配鱼炒菜的时候,马上想到了小时候妈妈给我们炒的萝卜干菜,那种味道似乎很遥远了……

我们这代人,或者有很少人都有过去田间地头劳作的经历,出生在高楼间,不知道邻里的热情,也不知道泥土的芬芳,不懂得协作的精神,更不明白取舍的智慧。我们的下一代还能有父辈那种背朝黄天面朝土的质朴吗,还可以有收获的喜悦和感恩的心吗?

11.舌尖上的“两个”中国 篇十一

两个中国

吴恒,这位27岁的复旦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在2011年4月发现了“牛肉可能由致癌的牛肉膏制作而成”后,开始收集和关注中国食品安全危机信息——那个时候,他已经吃了半年的10元牛肉盖浇饭套餐。“应该有所作为了。”已然“跳入火坑”的他决心要做些事情。

2011年5月11日凌晨,他在人人网上发表了一篇日志,名为《寻志同道合者》。“做个有毒食品的维基百科要不要!”他在文章里写道,“一块儿来吧,我们也能改变点儿什么。”就这样,他召集到了34名志愿者——除了1人负责制作网页之外,其他人都开始不停地搜索有关“食品安全”的新闻。2011年6月17日,他们名为“掷出窗外”的网站正式上线。

在“掷出窗外”网站中,他们收集了正规媒体在2004年~2011年7年间,有关中国食品安全的17000多篇负面报道,并将经过挑选的2107篇上网。为了方便统计和查询,他们将这些报道制成数据库,并为每篇报道提取了包括事发地、涉及食品的种类、对人体有害的原因等在内的关键词。他们还在网站设置了一个添加接口。网友无需注册即可自由上传食品安全方面的报道。截至2012年6月3日,该网站已有2773篇报道,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

近日,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其华丽的视觉奉献了一场味觉盛宴,吊足了中国吃货们的胃口。但吴恒忍不住泼了一盆冷水,他在接受《今日美国》采访时说:“舌尖上有两个中国:一个是有传统饮食文化和悠久历史的中国,一个是‘掷出窗外’网站上的中国。”在他的网站上呈现出来的,是一个充斥着“黑心企业制造的黑心食品”的中国。

网站的首页是以蓝色和红色为主基调的“中国食品安全形势问题图”,它会随着年份的变化而变化。其中蓝色表示食品安全较好的地方,如果一个地方的颜色逐渐变红,则表示安全警示级别在提升。而目前,从这份食品安全地图看来,中国只有4个省份和地区的颜色没有变化,它们分别是新疆、西藏、青海和台湾。

作为网站主编的吴恒,除了审核这些报道外,还写了一份数万字的调查报告。这个名为《易粪相食:中国食品安全现状》的报告,以模仿德国人马丁·尼莫拉的诗作为开头:“起初他们在婴儿奶粉里掺三聚氰胺,我还没有养孩子,我不说话……最后,我依然被毒死了,但没有人能告诉我是什么原因,因为,后来大家都被害死了。”

“掷出窗外”

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掷出窗外”的访问量虽然稳步增长,却一直默默无闻。随着食品安全的问题越发突出,这多少令吴恒和网站志愿者们感到沮丧。

2012年4月23日,吴恒将自己关于食品安全的调查报告投稿给《蛮子文摘》。“当时正值食品安全问题频发期,像吴恒这种有行动力的公民是这个时代的珍稀物种。”《蛮子文摘》的运营人员这样认为。在当月29日,他们将调查报告几番修改后,正式在《蛮子文摘》上刊出。

于是,“掷出窗外”瞬间火爆起来。5月3日,网站因访问量过大而瘫痪,这也令吴恒始料不及。在那10多天里,吴恒掏钱升级了网站的服务器,更新了36篇食品安全的负面报道,分别涉及牛奶、胶囊、蜜饯、花生油等食品。

5月7日,吴恒在一家专门发布网站世界排名的网站查询到,“掷出窗外”在中国的排名为第2144位,高出麦当劳(中国)2000位。他喜出望外:“只要站到风口,猪都能飞上天。我是那只猪,‘飞天的猪’,互联网就是这阵‘风’。”

成名后,越来越多的人将他和“邀请总理和乙肝病毒携带者吃饭”的雷闯进行比较。吴恒自认他较之雷闯更保守,小心翼翼做网站,履行公民责任,“我佩服雷闯的勇气”。

他说,之所以没有走得更远是为了保护自己。这个喜欢胡适的青年,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温和的抵抗者。

“我不希望网站像个公司那样去挣钱,而只是作为一个新闻数据的收集和信息展示平台。”吴恒说。网站提供了地区、食品名、关键词查询以及“随便看看”等内容。此外,吴恒还设立了“中国食品达尔文奖”,旨在曝光那些“以毒害中国人为目的、起到毒害效果、挑战了道德底线、突破了想象力、毒害人数较大、程度较深”的食品。此外,他们还会给首家曝光该类食品的新闻媒体颁奖,奖金为1.4元(谐音“一块儿死”)。

约谈之后

但随着网站影响力的逐步提升,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情也随之而来。2011年5月4日,吴恒接到了上海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下简称“食安办”)相关人员的电话,对方表示要和他谈谈。这不是他第一次被约谈。

在2011年6月20日,那正是小龙虾、添加剂、地沟油、火锅店、火腿肠频频出现问题之时,《中国青年报》首次报道“掷出窗外”后,《新华每日电讯》和《人民日报》随即发表评论,支持他的公民参与行为。

据吴恒讲述,一周后,学校负责学生工作的一位老师找过他,建议他关掉网站,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吴恒拒绝了,不过他修改了网站内容的部分措辞。学校新闻中心主任方明也找过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方明说:“我跟吴恒分析,我们现在所面临的媒介环境,让他注意保护自己。”

2012年5月14日,食安办致电吴恒表示要赴学校约谈,理由是“既然我们是要来交流学习的,那还是我们登门比较好”。吴恒感觉很惊讶:“虽然我是看童话长大的,但听到这段话,还是非常意外的,心里还是略有点儿‘受宠若惊’的感觉。”

但很快,吴恒又以“纳税人”的身份纠正了这种错误感觉,他告诉自己和网友,“我自然不是那种朝廷召见就会‘诚惶诚恐’‘感激涕零’的传统文人”。

5月15日下午,吴恒用69张PPT,将4万多条反馈意见展示在食安办正副主任在内的一行9人面前。

“我们消费者该相信谁,又能相信谁?有权人可以吃特供,有钱人可以吃进口奶粉,穷人就只能吃三聚氰胺?”吴恒问道,“为什么我们缺少强有力的监管?”

紧接着,吴恒又谈到了美国成立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这段历史,食安办一名官员说:“即使在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会出现一系列的食品安全问题。”食安办的官员提出,愿意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让网站继续做下去。吴恒婉拒了他们的好意。

谈话进行了两个半小时,轻松愉快,吴恒被政府诚恳的态度所折服。“我一直没有受到来自官方的压力。”他一再这样强调。吴恒在人人网写了这次约谈的纪要,名为《那一年,我们一起推进的一毫米》。

他还记得,在约谈期间,食安办一官员问:“不知道吴恒同学的就业方向定了没有?”“我看过关于他的采访报道,他说将来不打算从事食品安全方面的工作。”另一位官员马上接话说。于是众人哈哈大笑。

12.舌尖上的中国的观后感 篇十二

视觉饕餮盛宴

这部以美食为主题的纪录片, 在2012年5月的一周里掀起了一场“食物总动员”, 连续几个深夜, 无数观众静静地锁定纪录频道, 望着“勾人馋虫”的各色美食, 看得饥饿难耐、口水垂涎。人们忽然发现曾经忽略了那么多闻所未闻的美食:炸乳扇、炒麻食、鱼头泡饼、氽乌鱼子、黄鱼鳖;还有那些仅仅听菜名就禁不住垂涎的菜品:奶豆腐、醉湖蟹、梅菜烧肉、腊汁肉夹馍……从香格里拉松树与栎树中的松茸到浙江毛竹林中的冬笋, 从云南诺邓火腿到湖北嘉鱼莲藕, 从兰州牛肉拉面到西安羊肉泡馍, 从宁波年糕到嘉兴粽子, 从建水古城的豆腐到乌珠穆沁草原的奶茶……凡此种种, 看过这部电视纪录片的人们最直接的一个共同感受就是饥饿难耐, 就连平素呼喊着决计瘦身的人也禁不住美食的诱惑, 开始制订深度品尝的计划。片中对于天下佳肴、席上五味、民间食态、民族饮食以及八大菜系都不同程度地做了展示和介绍, 呈现视觉饕餮盛宴。

《舌尖》更多的画面呈现出普通劳动者在“中国最富戏剧性的自然景观”——高原上、山林里、湖泊中和海岸线旁如何捕猎、捡拾、采掘、加工、制作自然馈赠的食材, 夹杂着劳动者为生存、为生活挥洒着的汗与泪, 交织着悲伤与喜悦、艰辛与快乐。从香格里拉松树和栎树杂交林中采松茸的卓玛母女到浙江毛竹林中的老包, 从湖北嘉鱼采莲藕的圣武与茂荣兄弟俩到云南云龙腌制诺邓火腿的黄氏父子, 从现代化流水线上的裹粽技师到宁波乡村的米糕阿公阿婆, 从云南建水古城中围绕着豆腐清淡生活的一对夫妇到呼兰河边腌制朝鲜泡菜的一对母女, 从绍兴的酿酒师傅到酱园的制酱工人, 从香港的腊味店到浙江金华火腿, 从三阳南货店到郑祥兴虾铺……反复呈现的是人们艰辛而诚实的劳动, 表现了人们简单而真实的快乐, 片中给人以深刻印象的是在每一集的结尾劳动者脸上绽放出的满足而灿烂的笑容, 这是该片与以往的饮食类节目最大的不同。纪录片堪称是一个民族的相册, 用纪录片的方式表达和呈现我们国家、我们民族在现代化道路上的发展轨迹和历程。纪录片应该是现实的, 同时也应该是思考的, 而《舌尖》则很好地表达了这一诉求。

饮食人文符号

俗谚云:“民以食为天。”人类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教授张光直曾断言:“达到一个文化核心的最佳途径之一, 就是通过它的肚子。”著名美籍历史学家孙隆基教授在其代表作《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中, 将以“吃”、“口腔化”为突出特征的“身体化生存”视为中国文化最重要、最坚固的深层结构之一。

“夏商周时期, 是我国饮食文化的萌发期和成形期。从远古时代走出的人们, 经历了从茹毛饮血到钟鸣鼎食, 从火燔石烹的粗陋到五谷六畜的丰盛, 其间饮食文化的发展进程也从自然过渡到了自觉。此后, 人们开始了漫长的寻味之旅。”[2]“饮食原初的发生是一种自然的生命本能。火出现后, 人们开始主动掌握饮食技能。人为力量的参与, 使饮食在不同地域、历史时期和生活方式下, 呈现出差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而人们的饮食行为在实践中也逐渐沉淀为生活习惯。饮食文化就此萌发了。”[2]11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从饮食角度看待社会与人生。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第一件事就是吃喝, 故有“开门七件事, 柴米油盐酱醋茶”之说。不仅食前方丈、钟鸣鼎食之家把吃饭看作是一种享受, 即使是普通人的日常饭菜也会使食者体会到无穷的乐趣。“饮食, 生动地反映着个体的修养和审美境界。从火燔石烹到金齑玉鱠, 从伊公说味到莼鲈之思, 从异域食风到八大菜系, 从钟鸣鼎食到满汉全席, 饮食的内涵被不断地解读, 进而演绎成为丰富灵动的人文符号。”[2]2《舌尖》所阐发的“饮食之道, 包容着生命的智慧, 也蕴含着文化的精神”。

品读人生百味

《舌尖》总导演陈晓卿说:“城市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 中国原有的大家族也在发生变化。我们希望通过吃食的故事, 来展示普通中国人的人生况味。”现代社会中人们一边在异乡奔突打拼, 一边怀着无限的依恋遥想那些来自记忆深处的味道, 借以慰藉自己心灵的焦灼与浮躁。《舌尖》中“整整一湖的莲藕还要采摘5个月的时间, 在嘉鱼县的珍湖上, 300个职业挖藕人, 每天从日出延续到日落, 在中国遍布淡水湖的大省, 这样的场面年年上演。今天当我们有权远离自然, 享受美食的时候, 最应该感谢的是这些通过劳动和智慧成就餐桌美味的人们”“五岁的宁宁最高兴的事情就是跟着曾祖外婆一起做年糕。等宁宁长大的时候, 也许不会记得年糕的做法, 但那种柔韧筋道的口感, 承载着家庭的味道, 则会留在宁宁一生的记忆里”“秋日的清晨, 古老的呼兰河水流过原野。它发源于小兴安岭, 蜿蜒曲折地注入松花江。金顺姬从小在呼兰河边长大, 对她来说, 故乡, 就是这种让她魂牵梦系的泡菜的味道”“不管在中餐还是在汉字里, 神奇的‘味’字, 似乎永远都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除了舌之所尝、鼻之所闻, 在中国文化里, 对于‘味道’的感知和定义, 既起自于饮食, 又超越了饮食。也就是说, 能够真真切切地感觉到‘味’的, 不仅是我们的舌头和鼻子, 还包括中国人的心”。正是这些小时候的味道、家乡的味道、家庭的味道、妈妈的味道勾起了无数观众的思乡情结。“这是盐的味道, 山的味道, 风的味道, 阳光的味道, 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念旧、勤俭、坚忍等情感与信念混合在一起, 才下舌尖, 又上心间……”从《舌尖》的这些旁白中, 你可以读懂中国人的智慧、中国人的情感和中国人的哲学。

自然生命的热情礼赞

在目前的各类电视节目中, 关于中国美食的纪录片专题片很多, 美食涵盖的范围也很繁杂, 《舌尖》团队先期不惜花费大量时间开展深入调研, 并将探视的目光伸向海外, 更多地向国际纪录片学习和借鉴, 借以拓展创作思路和确立基本理念。《舌尖》在纪录片风格上借鉴了BBC的《美丽中国》, 它是一部BBC拍摄的中国题材纪录片, 不仅展现了中国山水独特的风光, 而且更多地展现了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与现代社会的庸常生活形成强烈对比。正是要表现普通人怡然自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命样态, 该片在概念上倡导一种“慢生活”的理念。“慢生活”最早流行于意大利, 它推崇一种与现代快节奏截然相反的生活方式, 放慢生活的步履, 品味小作坊手工生产的食物, 向往原生态食物的新鲜纯净, 重视食材的清新鲜美与原汁原味, 慢慢品味生产成果, 慢慢品味人情况味, 慢慢建立一种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舌尖》中, 这种概念被广泛传播, 这部纪录片没有展现丰富而奢华的美食, 没有昂贵而高档的食物, 更多的是对自然的、平民的、充满劳作辛苦与淳朴坚守美德的尊敬与礼赞。我们在《舌尖》中看到的都是东南西北各方水土生活着的人们, 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 尽管他们有着劳作的辛苦, 但收获的喜悦和灿烂的笑靥传递着他们的满足与感恩。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中, 一方面他们感激自然的馈赠, 另一方面他们又在漫长的交融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表现出了人类生命的智慧, 从而进一步传达出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舌尖》中的每个篇章, 细细品味, 无不是在向传统致敬。

纪录片《舌尖》以轻松快捷的叙述节奏、精巧细腻的拍摄手法以及色彩饱满的画面, 向观众展示了中国的日常饮食流变、中国人在日常饮食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形成的千差万别的饮食习惯和独具魅力的味觉审美, 以及上升到生存智慧层面的东方生活价值观。事实上, 《舌尖》有些过于唯美、过于理想, 它构筑了一个乌托邦式的美好中国、传统中国。但是, 现实的中国美食, 或是普通人的饮食环境却与《舌尖》相去甚远。对于传统文明遭受到的工业化浪潮的冲击以及当前令人担忧的“食品安全”问题成为片中隐形的话题, 人们更多的是在影像的虚拟世界中获得视觉审美与内心情感的满足, 而对现实与未来的担忧也同时藏匿在心底深处。

乡土世界的无奈挽歌

乡土是人们生长、居住或是与个人发生强烈情感认同之地, 是涵盖所有的自然与社会人文背景及历史文化, 对个人具有高度生活意义及使命感的地方。乡土、故乡、土地等物质形态往往会被赋予某些特定的文化内涵。然而自19世纪后期以来, 中国的乡土世界面临着“现代性”的冲撞。在西方现代性强大力量的冲击下, 中国本土固有的传统、乡土价值体系以及古旧的文化美感正无可挽回地逐渐丧失。中国乡土世界田园牧歌式的自足状态被彻底打破, 乡土田园牧歌世界的日渐消失, 由此带来现代人们心灵故乡的失落和乡土经验的流失。事实上, 《舌尖》既是对神奇自然、传统美食、生命智慧、文化精神的热情礼赞, 也是面对现代文明的冲击吟唱出的传统中国乡土世界一曲无奈的挽歌。

在《舌尖》中我们看到, 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之下, 中国的传统正在慢慢丧失、正在告别的状态中渐行渐远。老人留守乡村, 青年拥入城市, 远离并荒芜了土地, 无人或很少有人从事传统的耕种与劳作。而那些带给观众惊喜和怀想的小作坊式的生产方式也留在了影像之中, 大部分后继无人, 年轻的一代少有愿意继续从事祖辈们循环往复的生活方式。而进入都市的人们, 只能在对老家美食的回忆中体味妈妈的味道和生活的味道, 用家乡的美食消解乡愁。《舌尖》就如一首熟悉的田园牧歌, 慰藉着无处所依的现代人的心灵。

摘要:一部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 虽然从中国人最为擅长的“吃”入手, 但却没有仅仅停留在美食介绍、烹饪手法等浅层的表现, 更不同于那些以消费引导为目的的美食节目, 而是在呈现各色美食、挖掘饮食文化的同时, 品读普通中国人的人生百味, 让观众从饮食文化的角度认识和理解传统以及变化着的中国, 它既是对自然、传统美食、生命智慧、文化精神的热情礼赞, 也是面对现代文明的冲击吟唱出的传统中国乡土世界一曲无奈的挽歌。

关键词:美食文化,人文符号,人生百味,自然礼赞,挽歌情怀

参考文献

[1]舌尖上的中国, 笔尖下的美食[J].北京文学·中篇小说选刊, 2012 (7) .[1]舌尖上的中国, 笔尖下的美食[J].北京文学·中篇小说选刊, 2012 (7) .

13.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900字 篇十三

昨天终于看了期盼已久的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边看边和妹妹聊天,但是看到面食,职业割麦人那里,不知为什么心里酸酸的,看到熟悉的割麦场景想起了以前我家也有这样的割麦人来的,他们大多从河南来,我们叫他们小河南,因为小的时候家里没有那么多人干活,除了爸妈就我和姐姐能帮忙,那时最讨厌过麦秋和大秋,因为我也要下地割麦子,那时56月份,天气热,而且麦穗痒人,之后是捆麦、打麦这些会把我的假期全部用光,对于这些至今记忆犹新。割麦真的是个体力活,看到那些割麦人,再看到那些现在的收割机,我只能说社会进步终将把古老的东西湮没在历史之中,看到他们的脸我只看了无奈和哀伤,他们真的是最后的割麦人了,在现在除了可能偏远的山区,基本上平原地带的麦子从种到收全部是机械化了,他们真的是要被历史遗忘了,我只能说,现在人基本没见过和经历过以上我说的那些所以他们不知道失去的是什么。

看到小花菇那里,我感叹时间成就的美味,也只有那些最贴近他们的人才能品尝和体会,但是老人独自一人的晚餐,让我鼻子发酸,现在的人都太急躁,喜欢快速的生活,什么都要快速,连生病了都要立刻药到病除,其实根本不可能,时间真的是艺术家啊,他雕刻了不同的人生,但是又有谁能真正的了解他呢。

感觉这一集的编导不是在拍美食,而是在拍生活,独居老人、割麦人、留守儿童,社会底层的老百姓的生活,酸甜苦辣,五味杂陈,看到留守儿童那里,我真的很有感触,我上大学时去过支教,那些偏远山区的孩子真的是需要有人照顾,他们的父母去千里之外打工,他们需要翻几座山去上学,早上5点钟起床去上学,下午3点钟就下课,因为他们有好长的山路要走,回到家还要自己洗衣做饭写功课,他们的父母一年可能只能回家一次,其余时间也只是在电话里叮咛安慰了。这些社会问题没接触的人只会觉得这与我无关,别人的事我管不了,这可能是大部分人的感觉和心态,有时真的也是爱莫能助,但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连一点自省都没有,那么这个国家会怎样呢,在这里我深深的体会到了编导的用心,中国是个古老的国家,曾经有过璀璨的历史文化,但是现在现代化的进程已经快要将这个国家席卷一空了,食物是个好的媒介,它承载着历史、传承、人情、文化、还有就是情感媒介,每个人看到食物首先想到的都是自己从小吃到大的味道,家乡味,希望我们的家乡味能够留下来继续传承下去,不要让她真的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以食物的力量。

14.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1000字 篇十四

这本书由陈志田主编,精选近200道最具地方特色的菜肴与风味小吃,几乎囊阔中国各地最具代表性的特色美食。共分为经久不衰的老字号、名士醉心的珍馐美馔、倾世名城的倾世菜、源远流长的传世佳肴、老祖宗流传的乡土味道、朝思暮想的儿时美味六个篇章。

这本书中的一道“松鼠鳜鱼”特别让我喜爱。你们可能会认为是用松鼠和鳜鱼炒在一起,其实并不是。这道名菜的原料是我们平时非常常见的:鲜活鳜鱼五百克、青豆十五克、松仁五克、柠檬三十克。其次是调料:生姜十克、葱七克、盐,料酒,番茄酱,白醋,淀粉,吉士粉,水淀粉各适量。第三步的食材处理:先把鳜鱼宰杀干净,切下鱼头,再剔去脊骨、腩骨,两片鱼肉相连于鱼尾处,切上麦穗花刀,(刀工要精巧)然后再把鳜鱼肉加少许盐、料酒、生姜、葱拌匀,腌制三至五分钟,最后将鳜鱼肉裹上淀粉、吉士粉。

最后最重要的一步做法:把松仁放入热油锅炸香捞出;鳜鱼放入热油锅,炸至金黄色捞出装盘;接着起油锅,倒入适量番茄酱、白醋、白糖、青豆搅匀;再倒入少许清水、青豆、水淀粉、熟油拌匀,挤入柠檬汁制成稠汁;(调味汁既要酸甜适口,又要薄而稠浓,使鱼入味)最后将稠汁淋在鳜鱼上,撒上松仁即成。

15.舌尖上的中国的观后感 篇十五

关键词: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产业化

从2009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到2010年《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的颁布,国家已出台多项措施以促进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纪录片作为影视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良好发展必然会对整个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舌尖上的中国》毋庸置疑是我国纪录片史上的里程碑,在对我国传统饮食文化进行一次“有效营销”的同时,也将曲高和寡的纪录片引向了普罗大众,并对各个与之相关的产业产生了连带效应,其本身就代表了我国纪录片产业在新时代的发展趋势。

1《舌尖上的中国》特点分析

《舌尖上的中国》仅看名字就让人眼前一亮,这到底是一部讲诉什么主题的纪录片?正如现在流行的“标题党”,吸引着观众想要一探究竟。可形式上的“吸引力”只是一方面,《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能不同于之前的纪录片,能够既叫好又叫座,成为我国纪录片史上的里程碑,当然还具有除了吸引人的标题之外的其他特点。

1.1 从单纯注重写实的视角转向传播更多的人文因素

传统的纪录片叙事手法侧重于记录和还原事物本来的面目,所以在镜头的处理上更重视事件真实而忽略了对人物个体的关照,人和事之间的联系也是相对被弱化的,而就电视纪录片而言,它更强调的是人文精神。而《舌尖上的中国》正是强调了这种人文情怀,影片所提到的特色菜肴全都来自普通人的普通生活,都是人们常见、拥有共同回忆的生活常态,这种无添加的原生态民间特色和人情味道真正打动了观众,让观众在看片的同时获得满满的心灵慰藉。对于美食的叙述,也不单单是描述食物而是用一个人或者一家人的故事来叙述,美食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看似是在讲诉美食实际上是在传播传统文化,美食的制作本身就是人的行为,食物给人们带来满足,人们不断改造食物,在人和食物互动带来幸福感的同时,也使饮食文化得以传承。

在每一集的最后,镜头都会展现出现在本集中有故事的人的面孔,或饱含沧桑或青春洋溢,但露出的都是最灿烂的笑容,而这种笑容充满力量,让观众可以再一次回味“他(她)”的故事一一勤劳勇敢,知足常乐!这就是我国传统的劳动人民的形象。当在电视中看到这样的笑脸时,观众想起的可能是自己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或者就是那个最贴近自己心底的传统中国面孔。正是这种强烈的人文关怀,使每个观众都能从影片中获得情感认同,在重新认识自己熟悉的菜肴时找寻记忆中的味道,激起隐藏在心底的浓浓乡愁,就此,纪录片完成了与观众的共鸣,观众也彻底爱上了这充满中国韵味的纪录片。

1.2 纪录片与新媒体的结合

所谓的新媒体,是指报刊、广播、电视三大传统媒体以外的新兴媒体,主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新媒体的出现,带来了一个与传统媒体迥异的传播平台。[1]网络媒体自身具有的互动操作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对传统媒体的依赖心理,降低了受众对主流媒体的忠诚度,分割了传统媒体的市场份额。

与传统的纪录片不同的是,但凡是人们能够接触到的社交媒体,都充斥着关于《舌尖上的中国》的讨论。有多少人是在看到大家的讨论后再去看《舌尖上的中国》的,难以确认,但是网络对于《舌尖上的中国》热播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舌尖上的中国》第一集《自然的馈赠》播出后,“舌尖上的中国”便成了新浪微博热门关键词,并连续多天蝉联微博“热门话题”榜首,“舌尖体”也顺势走红,如“舌尖上的家乡”“舌尖上的母校”等在网上得到疯狂转发,大家都陷入了集体回忆。而《舌尖上的中国》上线当日,在土豆网的播放量就破百万,是近年来少数收视能超过同期电视剧的纪录片,也是第一部能够在视频网站创下如此佳绩的国产纪录片作品。[2]

在当代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人们习惯“速食主义”,,处于一个社会文化大繁荣的时代,受众有太多选择,面对这些纷繁复杂,“酒香也怕巷子深”。在《舌尖上的中国》开播期间,在微博的宣传推广为其汇聚了大量的人气,连续多天占据微博热门话题榜的第一名。其导演陈晓卿在新浪微博的粉丝增长迅猛,其中还有许多名人粉丝,口口相传形成口碑效应,再配合纪录片每天一集,每集一个主题的讨论,主创团队做客新浪微博“微访谈”,为网友解疑答惑,同网友们积极互动,外加网友自己发起的各种“舌尖上的XX”持续引发话题讨论,网友们自身也热烈配合,这些都使《舌尖上的中国》人气越来越旺。

1.3 制播分离,创作团队优秀

《舌尖上的中国》虽然是央视自己投拍自己播出,但它同以往的纪录片诞生形式不同。2011年8月央视纪录频道首次面向社会制作机构进行招标,招标主题为:活力中国。这是央视第一次大规模面对社会制作力量进行纪录片制作招标。导演陈晓卿首次上报了《舌尖上的中国》的主题,然后借助自己撰写美食专栏和“资深吃货”的经验,网罗了大批社会上的优秀纪录片创作人才。摄制团队的运行由导演负责,央视只是作为“出资方”进行监督,而非以前全是“自家人”的模式。这些社会上的优秀人才会带来新思路,而这种思维的碰撞也为《舌尖上的中国》带来新的火花。

为了获取足够的优秀素材,制作团队在2011年7月正式拍摄之前,花了3个月时间,走遍大约60座城市进行调查采访,拍摄过程也长达9个月。技术方面,首次使用SONY-F3等一系列最新技术设备,采用了“微距摄影”手法,捕捉了诸多珍贵食材最初的生动原貌和制作过程,让观众欣赏到从食材到美食的神秘转化过程。导演陈晓卿说:“这次做这个片子,从接到任务到播出是13个月,全国拍摄地点70个,前期调研员3人、导演8人、摄影师15人、剪辑师3人”。[3]这个团队以自己的专业和热情为观众呈现出了一道“大餐”,而电视台也未强加意志,这也为纪录片的“制播分离”提供了一次成功的借鉴。

1.4《舌尖上的中国》产业链状况《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的热播首先

带来的就是网络版权的出售,除了其自身CNTV纪实台作为官方网络播放平台外,搜狐视频2012年5月24日宣布与央视深度合作获得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网络首播权,在上线不到三天的时间里,该片的总播放次数便高达近500万次,且引来了近7 000条的网友互动评论。

《舌尖上的中国》因为其主题的共通性,也成功吸引了世界的眼光。马润生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舌尖上的中国》已经被翻译成6种语言文字,销售到75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美国和欧洲一些主要国家,海外销售额达到226万美元。传递的不仅是中国的味道还有中国人的情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普通民众的普通但有味道的真实生活。

光明日报出版社联合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旗下的凤凰联动传媒公司获得了央视《舌尖上的中国》的出版授权,图书版的《舌尖上的中国》在2012年6月19日首发,仅在当当网上就销售了超过20万册。

而《舌尖上的中国》DVD的发行有多火,有网友称:“从买盗版碟的地方就能看出,因为在这之前,卖盗版碟绝对是不会卖纪录片的。”而有传媒公司工作人员表示,《舌尖上的中国》的DVD一周之内卖出过16 000套,而这还是不完全统计。可以说,《舌尖上的中国》已完成了从电视平台播出到实体发行的整条传统产业链。

1.5《舌尖上的中国》产业链的不足之处

《舌尖上的中国》在刺激观众感官的同时也悄然带来了商机——在节目上出现的特色食物和调料在网上都有售卖,成交量在节目播出后呈现井喷式增长。很多的店家在推销食品特产时也是打出了“舌尖”的旗号,到现在去淘宝去搜索“舌尖上的中国”还能搜寻到相关宝贝1.04万件。随着《舌尖上的中国》的脚步走过祖国的大江南北,在充分展现不同风土人情的同时也展现了我国的秀美河山,各种打着“美食之旅”的旅游项目应运而生,对片中提到的既有美食又有美景的地方,游客都“蜂拥而至”。连地产商都搭上了《舌尖上的中国》这趟顺风车,某地产商表示将以“舌尖上的南沙”为名义,举办一场海鲜美食节。以美食为“诱饵”吸引一贯讲究吃的广州人,让部分潜在客户愿意专程到楼盘一游,提升成交量。

这—切都说明纪录片拥有广阔的商业前景,它并不是小众、文艺、看不懂的代名词,它能够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与之相关的各行业又对纪录片本身的传播形成一种推力,最后达到一个双赢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所挖掘的纪录片的产业链应该也会更加完善。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舌尖上的中国》的表现也有令人遗憾的地方:虽然引发了全民热潮,然而其自身的衍生产业还是拘泥于传统,局限于发行;在获取的便捷性上确实做到了“趁热打铁”,但也仅仅是利用了单一的产业线,未与其他行业合作产生合力,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忽视了衍生产品的开发,反而让一班“搭顺风车”的赚了个盆满钵满。所以说纪录片自己本身就要考虑到这些整合式营销,作为影视产业的组成部分可以借鉴电影、电视剧的产业发展模式为纪录片产业纵向延伸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2《舌尖上的中国》对中国纪录片产业的启示

《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确实为我国纪录片产业的发展注入了一次“强心剂”,虽说业界也有人说《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难以复制,但笔者的重点并不是期望创造更多的同质化“产品”,而是希望通过对《舌尖上的中国》的分析为中国纪录片产业发展带来一些启示。当前我国非常重视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在2010年,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出台了《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促进纪录片产业的发展,而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人们也越来越注重精神文化方面的享受,有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纪录片行业自身也应该有所转变。

2.1 内容过硬

中国有句古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在纪录片行业也是一样,在任何时代,好的内容都是成功的基础,在现在这个文化大繁荣的时代更需要过硬的内容。这里所说的好的内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①挖掘同观众具有情感共鸣的题材。制片方应该站在“受众”本位,寻求同观众的共振和认同,比如:挖掘能代表中国精神的传统文化,找到能焕发出全民的情感内因,找到心理上的认同,有灵魂上的沟通和震撼。②影片技术层面的优化。传统纪录片偏向于文艺片,节奏缓慢,而近年来热播的纪录片都是采用了欧美流行的碎片化、快节奏、叙述式拍摄的方法,同时采用全高清拍摄,在画面精美程度上下功夫。这种与国际接轨的技术手段在给国人带来良好观影体验的同时也可为自身走向国际创造条件。③理念转变。一是要弱化制片干预,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制播分离”,可以更好地使“体制外”的人才发挥才能,制作出更好更贴近受众的纪录片;二是改变传统纪录片的叙述手法。传统国产纪录片要不就是宏大叙事,要不就是描述个体人生,很少有那种兼而有之的融合了人文气息和生活气息的纪录片。纪录片应该突出普通人不普通的一面,展现出人和事的微妙关联,娓娓道来中让观众体味到文化和情感。

2.2 借力新媒体

在当今这个网络时代,要想获得最大的传播价值就需要多平台的积极联动,特别是借助新媒体的优势来促进本行业发展。纪录片作为内容资源与新媒体也是“互惠互利”的,新媒体平台需要好的内容提升自己的美誉度和点击量,纪录片也需要新媒体立体的传播平台,扩大受众面。另外,随着“自媒体”的盛行,“口碑”营销具有了更为强大的效力,极易形成“舆论场”,话题性的增加也是纪录片快速传播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这个意义上,纪录片产业要充分认识到新媒体的效用,调动网民的参与积极性,正如《舌尖上的中国》一样,满足观众的需求,使其参与“微话题”讨论,同网友互动,这都是其他纪录片可以借鉴的。

2.3 延伸纵向产业链

韩国的版权公司表示,纪录片的销售应该是全方位包装:“其实在韩国就会把纪录片做成全面的商业产品,比如在发行前期,还会配套出图书,以及其他周边产品,让它的盈利模式可以更清晰。”中国台湾地区的纪录片产业发展就是融合与纪录片产业相关的上下游产业包括影视产业、出版产业、流行音乐产业等,人们将其视为电影的一种类型,以一种大电影产业链的角度来看待产业间的融合。[4]所以说,我国纪录片产业应该采取商业化、产业化的运作模式,充分借鉴美国迪士尼、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经验,注重“衍生品”的开发,使“畅销”变“长销”,以纪录片创作播出为载体,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全面的产业链。

另外,广告作为现代各产业避开不了的问题,人们也要充分考虑。纪录片的热播绝对会带动片中涉及的产品的热销,因此,对于“产品植入”也要有一定的认识。如何很好地利用“植入”,在帮助纪录片融资的同时又不影响观众的观影感受也是需要思考的,无论如何,“植入性广告”在衔接纪录片上下游产业中是具有一定作用的,而人们所要思考的就是如何使用,使其获得最大价值以促进纪录片产业的发展。

3 结语

《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给予人们许多可以借鉴的经验,这样的美食纪录片不仅带给观众美的享受,也成为纪录片成功的典范:贴近生活、贴近观众,观众在纪录片中找到情感的寄托和精神的共鸣,该纪录片做到了雅俗共赏,是展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人民精神风貌、社会发展成就的重要文化传播载体。其本身对于中国传统文化——饮食方面的挖掘和创新性表达正是当下文化创意产业所赞扬和推崇的——既得到了关注收获了附加值,同时也激发了强烈的民族文化认同感。

人们常说纪录片产业化的前提是成熟的商业化和国际化运作,而中国纪录片在产业化、商业化和国际化的道路上仅仅处在起步阶段,虽说《舌尖上的中国》确实获得了成功,可是并不代表我国的纪录片就已经走向繁荣。我国纪录片的市场化程度依然不尽如人意,始终在市场化的路口难以突进。所以强调成功经验的同时需要认清现实,这样才能更好地吸取经验教训,最终促进纪录片产业的良性发展,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高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同道,许乔,赵蓉.2010年纪录片网络新媒体传播研究报告[J].南方电视学刊,2011(2):50-54.

[2]外滩画报.《舌尖上的中国》导演:媒体热议令主创措手不及[EB/OL].(2012-06-07)[2016-04-07].http://discovery.163.com/12/0607/10/83D07QD8000125LI.html.

[3]吴敏.质朴和温情,纪录片打败热播剧[N].南方日报,2012-05-22.

上一篇:瓦斯隧道学习心得体会下一篇:就业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思路